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Kit 結構

Page 1

KIT

LESSONS

結構 1


GOAL

學習 目標

1


從「使用時的力學」觀察與思考物品造形的智慧和限制。

0


結構

描繪一個栩栩如生的蝴蝶結需要功夫,而實際綁出來的形

式是立體、扁塌則取決於布料和綁法是否適當。製作一張條凳, 實木的話,座面用一片夠厚的木板即可,金屬的話,薄薄的面板 下會有一些金屬管支撐。

結構是跟用有關的議題。結構不好,東西會倒,對結構技師

來說,結構是嚴謹的材料科學與力學的知識;對許多建築師而言, 結構問題常是建築美的敵人;但在日常生活裡,對使用東西的人

來說,結構有何角色?很堅固的東西不見得很美,我們大概都認

同,但這裏要談的是,美又好用的東西必有關於結構的努力:在 某個使用的時機,若那個形式讓人感到很適切,結構通常必須做 出特定反應。

1


例如用有硬度的布料才能讓蝴蝶結蝶翼的部分夠挺,但太 硬則結的部分將穿不順、顯得生硬;又例如凳子用的是實木,線 條自然將十分純粹、厚實,用的是金屬,則較有豐富的細節和韻

律。在通識性質的美感課裡,了解結構不是用來評鑑美的資格或

程度,而是希望學生對生活物品的形式,有一種理性瞭解的觀點; 這種理性,指的是對物品的認識,多了從「用起來」來觀察其形式

的角度。基於此,每個人在自己與物品相處時都能進行評估、客 觀討論,開始認識而產生情感、對生活物踏出審美的第一步。

2


MATERIAL & TIME

練習材料 & 時間

PRACTICE 1

40 min

體驗同一種材質不同結構造成的不同強度 體驗物品的結構造成的形式與功能 材料

影印紙(至少3張)

紙模模板(工具包1~3)

工具

剪刀 or

美工刀 切割墊 紙膠帶 or

!

3

TIP

為了重複使用將工具 包影印下來再使用吧!

白膠

上膠用刮棒


PRACTICE 2

30 min

嘗試重量對結構的影響以及如何補強

材料

厚紙(至少2張)

紙模模板(工具包4) 細牙籤

工具 剪刀 or

美工刀 切割墊 紙膠帶 or

白膠

上膠用刮棒 沙包

4


PRACTICE

1 1-0 事前準備

將影印紙依照工具包no.1~3上的圖樣沿線剪下,黏合好四個主 形體與四個輔助材料備用。 a

主形體

b

裙型

圓錐型

1

2

c

深筒型

d

淺筒型

工具包no.1&2

輔助材料 工具包no.3

?

小圓形底板 大圓形底板

3

環形底板

4

接合用紙條

THINKING

將平面的型紙黏合,是體驗「造形」和「結構」關係的第一步。這是一 個基礎「形抗」的發現:同一張紙,改變形式,就能改變結構強度。

材料是不太硬的紙張,所以將每個指定紙樣做出的形拿起,即能 發現強度有異。 5


1-1

想像一下從a.b.c.d四個主形體中任取兩個單元,可以做成何種 生活器皿?

這樣有點像是榨檸檬的!

重點是可以在生活中使用!

!

?

TIP

要求學生一邊組合,一邊拍照記錄, 並 加 上 文 字 簡 圖 記 錄 推 想 過 程。教 學 進 行 的 重 點 在,儘 可 能 多 試 各 種 組合讓學生自己說它們的用途。

THINKING

用幾個基本的形,像玩積木那樣,自己組合搭配成器皿,是為了連 結「造形」和「功用」的關係。

6


1-2

決定你想製作的兩個器皿,將a.b.c.d每兩個為一對來製作,而 其中一個要能盛裝熱飲且不燙手,另一個不拘。

最直覺的隔熱就是 把手了!

雙層杯也可以隔熱!

?

THINKING

每個主形體本身有基本的形抗,由於不是很重的紙張,組成器皿

後, 也能支撐好自身的狀態。 但手開始握持它, 我們開始感覺到 施力在有些地方,形體不太受影響, 有些地方則將要變形。

器皿加上「不燙手」的需求,是要將試驗聚焦到可用自己的手體驗 的力學觀察上。 7


再自材料紙no.3中選取搭配你設計的兩個器皿的底板材料,最 後使用接合用紙條黏合主形體與輔助材料以定型。完成後,請拍 下你拿這兩個器皿的方式。

黏合主形體與輔助材料底版!

!

TIP

如果有準備紙膠帶的話,就 不用使用紙條黏合囉!

拿拿看你的紙模, 功能所造成的結構在哪呢?

8


PRACTICE

2 2-0 事前準備

請先將紙模材料工具包No.4應用在厚紙上,處理為以下形體: A

補強材料 工具包no.4

環形

B

版形

2-1 使用與力

將練習1的沙包放進器皿,拿著器皿,你將發現它們會發生變形。 請觀察 1 置物區域的變化 2 手持部位的變化

?

THINKING

在未受重之前,每個紙型都有一定程度的結構力,放入重物後,器皿

開始變形。不同形式的器皿發生的嚴重變形會在不同的部位。這個

練習要求學生手持著器皿,觀察變形之處,同時甸甸看力量的方向, 目的是感覺物品形式對於支持力的需求,並作為下一步結構改善的 線索。 9


啊!壞掉了!

!

TIP

要求學生彼此幫忙拍照紀錄並 加上文字來註記。

除了記下變形的位置,也試著寫 出自己在持握的過程中感覺到 的力的方向。

10


2-2

運用補強材料改善器皿的變形程度,描述補強後的器皿有何形式 上的變化。試著提出:若能重新造型,那麼各部位可以如何調整。

哪裡壞掉就補強哪裡!

!

TIP

請學生感覺物品形式(即物品所需空間 或所需部位)對支持力的需求。並根據觀

察,從補強材料或細牙籤中選取可能需 要的元件,加到變形的器皿上,試試看如 何改善變形。

?

THINKING

着手「補強」的目的並非達到結構美,而是讓學生確實感受到「形體」 的某些部位對於「力」的敏感度。

11


EXTENDED

延伸 練習

取鴨蛋一顆,用紙黏土壓塑出這顆蛋的盛皿

A

有了基礎形後,你想給這個盛皿什麼功能? ex.平穩放置或是可以手持或抗震.... 決定後開始改變你的紙黏土

A

的形態成為

塑的角度、厚度或增添黏土上去。

B

,比方可以改變捏

選擇用 a.鐵絲(兩種粗細)或 b.紙板(兩種厚度) ,將

B

形態一邊

重製,一邊從中發現手上材料的強度和變形情況。試著善用材料 的強項,在重製過程中調整造型,最後成為

C

形態。

12


EDITOR’S NOTE

編者語 結構是跟「用」有關的議題。

物品的使用方式決定了其造型需求,結構透過材料的特質與形 式,巧妙地取得最適切的力學平衡。

在結構這堂練習中我們不去教力學的知識,也幾乎沒有提到審 美的部分,但我們可以透過試驗去感受結構與造型的關係。

在練習中,我們透過多次調整生活物件的造型,找出最適切的結 構關係,期待在日常中,能開始發覺結構產生的純粹美感。

開啟美學討論的延伸課,著重研討分析,則可例如指定幾類生活

器物,每類蒐集數個不同的好例子,要求學生從KIT練習中的「 力學觀察角度」去留意造型上的處理。若是重動手操作,則可以 載物設計為題:如前頁的延伸練習。


雙層鋼鍋側微向外側彎曲,

便可使得靠近鍋底的部分很厚,

而鍋緣很薄,提把順著彎曲的弧度成形。

vs

要踏出審美的第一步,首先我們要先理解結構的存在,接下來在

這個練習過後,我們便可以更進一步思考: 「怎麼樣的結構更美

?」 、 「為甚麼這個結構很美?」 ,看看剛剛做完的杯子,或許把手 跟比例有關、或許杯身跟質感有關,像是把紙張換成更硬挺的皮 革我們就可以捨去多餘的補強材料。

當綜合性的思考開始,我們就可以進入美學的討論。


發行人 企劃

總編輯

執行編輯 主筆企劃 美術設計

曾成德

教育部105年至108年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 核心規劃小組實務工作計畫

曾成德 張基義 劉惠媛 簡菲莉 江怡瑩 蔡紫德 何欣怡 葉思佑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影像版權 國立交通大學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影像版權 國立交通大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