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的南南及全球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成就总结

Page 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的南南及 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2014年成就总结

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15 © 版权所有 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不得将本出版物的任何内容进行复制 、存储在检索系统中或以任何形式 或任何手段(电子、机械、影印、刻录或其他方式)进行传播。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亮马河南路2号,100600 邮箱:registry.cn@undp.org 可点击www.cn.undp.org,在线阅读本出版物

微信公众号 undpchina

新浪微博 e.weibo.com/undpchina

编者:芮婉洁、云娜 翻译:娄亚 装帧设计:安德烈·帕潘奇亚、周洋 所有图片版权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所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协助各国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作为联合 国从事发展的全球网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借鉴世界各地经验,帮助 中国应对自身发展挑战,同时参与南南合作及全球发展。在中国国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驻华代表处的重点工作领域为减贫、治理、环境与能源,以及灾害管理。在南南合作及全 球事务领域,重点关注中国的南南对话及对外援助工作、在他国开展的三方合作、企业海 外可持续发展、全球及区域合作,以及气候变化。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的南南及 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2014年成就总结


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EAN

东南亚国家联盟

AU

非洲联盟

BRICS

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

CAITEC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CBDM Asia

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

CCICED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CCIEE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CELAC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

CICETE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COP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DfID

英国国际发展署

ESCAP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FOCAC

中非合作论坛

GIZ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PEDC

全球有效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GTI

大图们倡议

IPRCC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IRENA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LCC

地方合作委员会

MAFF

柬埔寨农林水产部

MCA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MOFA

中国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MOFCOM

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MoU

谅解备忘录

NCDR

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

NDRC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eST

南方智库网络

SASAC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SSC

南南合作

UN

联合国

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DO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目录

前言

1

引言

2

1

中国的南南对话和对外援助工作

4

2

三方合作

8

3

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

12

4

全球及区域合作

16

5

气候变化

21

重点中方合作伙伴索引

26


前言

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合作的谅解备 忘录》,旨在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实现共同的发展重点事项及国际合 作。通过开展对话、需求驱动的政策研究及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 代表处支持中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事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充分意识到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对促进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在寻求解决方案、提供发展政策选择之 时,重点关注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 2014年,执行上述《谅解备忘录》取得了显著成就,无论是在参与全球 发展事宜,还是拓展三方合作项目的领域,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 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的南南及全球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成就总 结》旨在共享2014年积累的经验教训,展示重要的里程碑,为2015年进一 步拓展合作,尤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背景之下,做好铺垫。 祝您阅读愉快!

诺德厚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白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 代表处国别主任

1


引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工作已逾三十年,和中国政府建立了深厚的互信, 对中国社会了解甚深。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业已成为南南合作的主要提供方之一,并在气候变化和贸易谈 判等全球论坛中获得一席之地。 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 录》。这是一项全新的伙伴关系协议,旨在促进双方在全球发展领域的合 作。自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要在下述五个重点领域,为中国全球合作 提供助力: 一、中国的南南对话和对外援助工作 二、三方合作 三、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及区域合作 五、气候变化 在所有五个重点领域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的战略和中国的发 展重点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华 开展合作,遵守发展合作核心原则,包括国家自主权(尤其是互相尊重、 平等和开展需求驱动型合作)、透明、关注结果和包容性。联合国开发计 划署和中方主要合作伙伴的关系日益增强并拓展,这些合作伙伴包括:政 府部委、智库、非政府组织、大学、援助方以及私营部门。在开展联合项 目,以及合作伙伴提供资金及实物支持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运用创 新模式。 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强化了作为南南及全球合作领域主要合作伙伴

2


及知识网络的定位。在过去的一年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发布了16 份政策研究论文和6份重点问题及国别简报,讨论了一系列话题,包括对外援助 及包容性经济增长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作为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 代表,在联合国系统中国和世界主题小组的框架下,定期针对在京国际机构召 开对话活动。这些活动涵盖不同主题,每两月召开一次。国内国际知名专家, 包括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勇,以及傅好文(《中国的第二块大陆: 百万移民如何在非洲建立新帝国》的作者),均参与其中。 此外,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中国参与全球事务,举办了十次高 级别全球对话和研讨会,包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共同举办的关于2015年 后发展议程的活动、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非盟在埃塞俄比亚举办的中非减贫 与发展会议。这些对话为中国准备参与2015年后的发展对话提供了支持。 该手册针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在上述五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强化 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总结。

3


1

中国的南南对话和对外援助工作

近年来,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发展辩论中,对国际发展进程的影响与日俱 增,尤其涉及到南南合作。例如,根据《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在2010 至2012年期间,中国以无偿援助、免息贷款和优惠贷款的形式提供了总额为144.1亿美 元的对外援助。其中,51.8%的援助流向了非洲,30.5%流向了亚洲。总体上 看,52.1%的对外援助流向了最不发达国家。此外,中国迅速从低收入国家转型成为 中等收入国家,成功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这些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宝贵的借 鉴意义。 4


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参加了多次磋商,就如何改善和扩大中国的发 展合作及对外援助,提供了见解和建议。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邀请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为《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提供意见和建议。该白皮 书总结了中国三年期间提供对外援助的情况,并阐释了中国接下来的对外援助政策。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中国如何更好地展示南南合作的裨益,例如更加 清晰地展示项目成果。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针对中国《对外援助管理办法》,提 供了英文翻译文本,以供参考,也增进了对中国未来对 外援助资源分配的理解。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还为筹备2014年4月在墨 西哥召开的首届有效发展合作全球伙伴关系高级别会议 提供了支持。这次会议旨在推动发展合作的四个核心准 则,分别为:国家自主权、关注结果、包容性和透明 性。具体而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邀请南南合作提供方 在北京召开准备会,参会人员还包括墨西哥特使。参会 人员交换意见,为有效发展合作全球伙伴关系高级别会 议建言献策。会议的直接成果,就是成立了南方智库网 络,这也离不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这个全新的 智库网络被列为有效发展合作全球伙伴关系的三十九项 自愿倡议之一,旨在于2015年针对南南合作,提出清晰 的概念构想。 为了更好地分享中国对全球发展问题的贡献,以及中国 的发展合作趋势相关信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处为国际及国内受众制作了一系列出版物(见出版物章 节)。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14年末发行了一则 简报,全面展示了中国在应对埃博拉疫情中作出的贡献

2014年重要成就 对话 三月:南南合作提供方讨论会: 筹备即将在墨西哥召开的全球伙 伴关系高级别会议 五月:有效发展合作全球伙伴关 系高级别会议 八月: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 发展与减贫论坛;就中国国际人 道主义救援以及红十字会作用 的讨论 九月:中国——孟加拉国城市解 决方案实验室(北京) 十月: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 10·17扶贫论坛 十二月:针对中国商务部《对外 援助管理办法》提供英文翻译 参考件

5


中国和孟加拉国之间的南南“知识转移”:用一种独特的设计思 考方式解决发展问题

6


其中一部分直接由联合国管理运作。如果根 据人均收入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中国是抗击 埃博拉疫情中最大的出资方之一。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借鉴他国 发展合作经验,为中国未来如何更好地评估 海外项目成果提供决策性参考。 同样重要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一种 有效的需求驱动型方式支持中国与其他国家 分享扶贫经验。这个领域的工作是同中国国 际扶贫中心合作完成的。该中心为其他国家 的政府官员提供大量培训,这是中国对外援 助的组成部分。

2014年重要成就 出版物 《国际发展评估:发展援助委员会和 非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援助方法比较》 (研究文章) 《国际发展评估:中国的方法和趋 势》(研究文章) 《太平洋岛国的发展需求》(研究文 章) 《南南合作提供方讨论会:筹备墨西 哥有效发展合作全球伙伴关系高级别 会议》(简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一 《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2014年)》 个核心成就,是通过中国和孟加拉国城市解 (简报) 决方案实验室来试验并示范一个全新的政府 《埃博拉病毒爆发和中国的应对措 官员培训模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施》(简报) 处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区域中心联合推 《中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发展援助及合 进了中国和孟加拉国政府之间的交流学习, 作机会》(简报) 仔细研究一站式城市服务中心。这些中心遍 及中国,主要为贫困人口提供社会安全服 务。在北京和孟加拉国巴里萨尔专区开展的 培训模式结合两国国情,帮助双方积极思考如何将中国的解决方案运用于孟加拉国。 这种创新性的方法,也即是运用设计思维和系统分析,证明了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南南 知识转移会比传统的培训形式更为有效。培训参与者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都给予了 积极的评价。预计2015年孟加拉国将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国情的一站式城市中心。此 外,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会将这种新型方法运用到大多数培训项目中。联合国开发计 划署也正在规划将这种方法分享给其他专门从事类似政府间培训的南南合作提供方。

7


2

三方合作

作为一种特殊的合作方式,在三方合作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专业经验与中方的技 术相结合,从而应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三方合作项目的形式多种多 样,但均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方,应第三方受援助国要求而开展,旨在使该国获 益。 三方合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合作模式,重要性日益凸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 表处认为,三方合作的主要目标在于让所有参与提供解决方案的伙伴方均能提升有效 性。因而,三方合作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所在,而非目的本身。2011年,联合国开发计 8


划署与中国在柬埔寨开展了首个三方合作项目。随后,三方合 作的规模不断扩展。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在三方 合作的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参与的第三方国家包括柬埔寨、 孟加拉和尼泊尔,与加纳、赞比亚、布隆迪和马拉维的新项目 也开始了有条不紊的规划。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出资100万美元,支持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开展三方合作。丹麦政府亦向加纳和赞比亚的三方合 作项目提供了52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柬埔寨三方合作项目通过直接支持农民种植并出售木薯,以期 实现减贫目标。2014年,该项目大力开展针对农民的能力建 设,确保其种植高保准作物,提升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同时保 护环境。本年度组织了两次重要的考察活动。其中一次是组织 由17人组成的柬埔寨商务考察团访问广西,与自治区副主席会 晤。另外一次则是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司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驻华代表处共同前往柬埔寨考察项目进展。 这些考察团有助于确保制定并实施相关规划,加强柬埔寨农民 与中国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中国建立直接联系,意味着柬埔寨 木薯加工商无需依赖其他国家的买家将产品销往中国,转而以 更高的价格直接出售产品,产品的价格也更具可预期性。

2014年成就 伙伴关系 二月-五月:规划加纳及赞比 亚项目,实地考察中方技术 三月-十一月:中国、孟加 拉、尼泊尔参与经验分享研 讨会及培训活动 六月:规划布隆迪和马拉维 项目 九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 国-柬埔寨三方组织商业对接 活动,帮助柬埔寨农民与中 国广西的公司对接;加纳、 赞比亚可再生能源项目协议 正式签署 十二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商务部赴 柬埔寨考察,探讨如何支持 柬埔寨种植木薯的农民

此外,英国国际发展署资助的另一个三方合作项目:亚洲社区 综合减灾合作项目,亦取得了巨大进展。该项目的参与国家包 括孟加拉国、中国和尼泊尔。通过与中国民政部及国家减灾委 员会开展合作,该项目与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分享中国的减灾经 验,尤其是风险定位、应急方案和演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此 9


外,该项目还成为各方交换社区参与防灾的平台。 2014年,来自中国、孟加拉国、尼泊尔、英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政府官员、 灾害管理工作者、专家和社区代表参加了基于社区的灾害管理研讨会及政策对 话,开发了相关工具和方法,旨在加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灾害风险评估。与会代 表还就2015年后基于社区的减灾框架和政策交换了看法。该项目已经拓展至地方 层面,直接涉及来自当地社区的1000多名群众。该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 于能够直接与多个相关方沟通协调,强化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中国的防灾工作。 在丹麦的资金支持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科技部在加纳和赞比亚开展了三 方合作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跻身于中国与非洲国家最早开展的三方南南合作项 目之一。在加纳和赞比亚,分别只有40%和3%的农村人口能够用上电,因此这 一问题成为两国政府的重点关注事项。根据国家优先发展战略,该项目旨在确保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加纳和赞比亚的需求,包括输出所需 的核心技术,并且确保当地使用并传播这些技术。总体而言,这两个项目将使两 国农村贫困人口更便捷、可持续地获取能源。因而,该项目将有助于实现联合国 秘书长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该项目还有助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 国对三方合作方式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以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所裨益。 在柬埔寨项目的成功合作基础之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商务部 于2014年规划了在布隆迪和马拉维的新项目。这两个项目由双方共同出资,将分 别关注能源与灾害管理领域的问题,预计于2015年启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在七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的三方合作,是一个具有战略意 义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5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丰富的管理经验的 基础之上,三方合作预计将扩展到其他国家和行业。与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对实 现改善并扩大全球发展合作这一总体目标,可谓不二之选。

柬埔寨农林水产部、中国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相关方讨论木薯种植技 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中国联合开展的首 个三方合作项目的组成部分。 10


11


3

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业务正在不断扩大。据中国国务院统计,仅在非洲就有 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开展业务。 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外投资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看法。一方面,中国的投资促进了东道 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收入增加以及技能技术转让。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企业,同其他外国企业一样,发展自始至 终都会对东道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因此受到媒体和公众 的密切关注与监督。

12


例如,华坚集团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制鞋企业,已在埃塞 俄比亚的经济特区(该特区由中方应埃政府之邀运营) 建厂。该公司在埃的工厂雇佣了约3000名当地员工,这 些员工大多是在本国难以找到工作的年轻人。包括埃塞 俄比亚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都需要在发展工业的同时, 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青年人 (10至24岁)总人口已近3亿,预计将于2050年前达到 5.7亿。

2014年成就

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展开紧密合 作,力图促进中国企业在海外运营的过程中秉承可持续 发展原则,尤其关注环境保护和劳工标准。

十月:调查1000余家中国企 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情况

对话 三月:确定首份《中国企业海 外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计划 六月:参与《中国对外矿业投 资社会责任指引》相关协商

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 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展开 对话,讨论中国海外企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 展问题。这一对话将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策准则产生 巨大影响,推动实现转型。 根据该对话达成的初步共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 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委员会联合启动了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项目。该项 目将首先发布《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 建立高级别的国际咨询委员会,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与 参考。

13


在此基础之上,该项目将进一步开展工作,帮助企业应对 海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挑战,与各相关方建立互信。 虽然该项目主要成果将于2015年问世,但早在2014年, 已完成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也即是设计详尽的海外可持 续发展问卷(包含约70个问题)并分发至1000多家在海 外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以期整合进上述的报告当中。 计划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 将涵盖调查结果,届时将更加清晰详尽地展示与分析中国 企业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海外影响与发展情况。

在埃塞俄比亚的中国制鞋厂工作的员工

14



4

全球及区域合作

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中扮演者日趋重要的角色。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金砖 国家和20国集团的成员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包括东南亚国家联盟、非 洲联盟和拉美加勒比共同体在内的区域组织保持经常对话。此外,中国还参与了诸如中 非合作论坛和太平洋论坛等区域论坛。尤其是在2014年期间,中国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峰会,与金砖国家成员国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发展银行亦取得了进展,中方还宣布成 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述事宜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6


与此相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提供建议和选 择方案,帮助中国参与这些论坛,支持全球减贫 和发展事业。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框架下, 这些工作尤为重要,因为新的发展议程将取代即 将于2015年到期的8个千年发展目标。 贯穿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就 中国如何在下述领域,提升在发展方面的积极影 响,建言献策:

2014年成就 对话 六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外交部共同 举办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研讨会 九月:“大图们倡议”咨询委员会第十 五次会议;东北亚进出口银行联盟成 立大会 十月: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

全球参与 为了支持中国参与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联合 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外交部共同举办 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国际研讨会,这是中国外 交部首次和国际组织共同举办此类活动。该研讨 会使得中国的相关方,包括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 织,有机会及时了解相关进展。超过20个中国有 关部委以及联合国系统驻华机构参与了本次研讨 会。该研讨会开启了中国参与第70届联大有关发 展议题的新渠道。 作为2012年开启的全球治理倡议的一部分,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主 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支持的第二届全球 治理高层政策论坛于2014年10月在北京成功举 办。本次论坛探讨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现状和未 来,重点讨论了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

十一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亚太经合 组织可持续增长政策建议报告;第五届 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

出版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5月访非: 中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简报) 《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组织的角色》( 研究文章) 《2015年后发展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 筹资》(研究文章) 《全球经济治理中发展中国家的角色: 中国作用分析》(研究文章) 《包容性增长经济学》 《提高生产力和促进包容性增长:社会 保护的作用》 《2015年后发展议程背景下的和平》

17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右),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进军( 中),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左) ,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 18


组成部分,也即是可持续发展筹资问题。 在本次论坛召开之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授权发布了三个背景报道, 为论坛提供了结构性的学术框架。这三个报告的主题分别为:“全球经济治理和 国际组织的角色”、“2015年后发展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筹资”以及“全球经济 治理中发展中国家的角色:中国作用分析”。 论坛期间,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 局局长徐浩良、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素帕猜·巴尼巴滴等与会代表分享各自观 点,探讨中国与其他国家如何通过参与诸如20国集团、金砖国家和联合国等组 织,通过可持续发展筹资,更好地支持减贫与发展事宜。与会者们还讨论了在现 有国际机制以及新近提出的未来国际合作框架下的发言权与代表性的问题。 论坛取得了丰硕的积极成果,提出了大量政策建议,对中国在2016年担任20国集 团主席国,尤其是决定优先事项之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从2015年后发展议 程的角度来看,这些建议也有助于中国准备于2015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发展筹资 问题国际会议及2015年9月召开的发展峰会中的立场文件。 区域对话与参与 2014年,应中国外交部的要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为2014年亚太经合 组织会议的协商进场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提 供了支持,发布了一篇题为《包容性增长经济学:对亚太地区不同经济体之间不 平等水平背后驱动力及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政策框架》的研究。 通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这篇文章论证,某些具体的促进包容性的干预措施,如 通过区域内的人力资本积累(教育)和创新,有助于实现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或更 高的劳动投入增长,或者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文章进一步建议构建一个适合亚 太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政策框架,充分考虑到两个主要的区域发展挑战,也即是人 口老龄化和庞大的非正式经济部门。此外,在中国和东盟进一步加强对话合作的 背景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合作承办第八届中国——东盟社 会发展与减贫论坛。该论坛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召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论坛上 也进一步推广了上述理念。

19


在东北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大力支持由中国、韩国、蒙古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参与 的大图们倡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资助区域项目,促进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促 进贸易发展,并且努力营造方便营商的环境。它同时还为各参与国就东北亚地区发展 问题开展定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014年10月,四个成员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联合国 工业发展组织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等国际组织共同出席了在吉林省延吉市举行的大图 们倡议第十五次部长级会议。 东北亚进出口银行联盟亦参与了会议,并同意协调各银行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融资活 动。此外,会议批准通过了大图们倡议从2015年起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逐步过渡 成为独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申请。新组织将进一步推动实现成员国设想的区域发展 目标。鉴于该倡议对东北亚区域的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意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在过 渡阶段持续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涉及到中国与非洲的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中国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开展了一个合作项目。2014年11月在埃塞尔比亚共同举办了第 五届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会议主题为“产业发展:非洲和中国的视角”。中国于 2009年起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对中国的重要程度也在进一步提升。150 名来自非洲各国政府、中国、区域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一堂,一致同意中国在工业 化进程中的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借鉴和改良。会议最终同意,持续开展合作,分 享经验和理念,以期实现非洲的结构转型和减贫。2015年就继续开展后续会议。

20


气候变化

5

中国是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关键参与者。从绝对数字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 排放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远低于美国人均16.4吨的水平,但在2014年已经 与欧盟人均7.4吨的水平持平。最近的研究同样表明,空气污染已经造成中国多达120 万的儿童早夭,并且可能导致中国北方人口平均寿命减少5.5岁。 中国在塑造气候变化发展及解决方案的进程中,日益担负起领导的职责。2014年11 月,中美联合公布了一项重要的声明,中方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且 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目前,全球最大的五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的四家,以及世界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制 造商中的四家都来自中国。此外,中国的家庭已经安装了近2.5亿个智能电表,以帮 助控制取暖和照明用电。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也是全球 最大的。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计,2012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 21


了170万人,几乎占到该行业全球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年均投入约1100万美元,用于资助南南合作项目,帮助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点 关注可再生能源,并就气候变化政策,为政府官员提供培训。 这也正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同中国政府,尤其是发改委开展密切合作的原因所在。双 方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内及全球层面产生积极影响。2014年,在挪威政府的资助 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支持中国政府建立了国家碳排放交易系统,研究出 22个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办法。为了帮助中国实现遏制污染、兑现多边环境协议的承 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提供政策建议,持续支持发改委开展重大的环境法规改 革。因此,能效标准及标识得以改进,中国能效“领跑者”制度也获得通过。这些政 策将推动整个产业的节能产品升级,并推动中国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为了更好地接近群众,提升广大中国民众的节能意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发改委共 同发布了主题为“低碳在呼唤”的公益宣传片。该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连续 播出了三天,累计国内受众达上亿人。 在地方层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引入了创新模式,减缓自然保护区的退化。综合的社 区参与项目保护了淮河流域、甘肃及青海沿线超过900公顷的重点保护区域,超过790 万民众受益。 在政策工作领域,2014年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印低碳发展:问题和策略研究》项目 报告。该研究标志着印度和中国主要研究机构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首次合作。中国与印

为了在中国民众中宣传低碳生活方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发改 委共同发布了主题为“低碳在呼唤”的公益宣传片。 22


度不仅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碳排放国,亦是世界人 口最多及第二多的国家,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 贫困人口。2014年,印度12亿总人口中的三分之 一、中国10%的人口生活在日均消费不足1.25美元 的贫困线以下。因此,对两国碳管理的战略加以比 较,颇具意义,并且可供两国彼此借鉴学习。该研 究在国家和次国家层面考察了低碳发展的几个主要 方面,包括低碳技术、研究及发展政策,以及融 资,并指出了双方未来拓展合作的领域。2014年3 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发布了《 中印低碳发展:问题和策略研究》项目报告,发改 委主任徐绍史及重要的政策制定者出席了发布会。 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中国的重 要咨询机构,也即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 会(简称“国合会”)开展了紧密的合作。联合国 开发计划署支持国合会开展“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 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制度”的专题政策研究项目,并 撰写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报告。研究 成果和报告被用于国合会于2014年11月在北京举办 的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联合国助理秘书 长马丁内斯·索利曼出席了该会议。

2014年成就 对话 三月:第三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 行,期间发布了《中印低碳发展:问题和 策略研究》 十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市长协会 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2014中国城市 未来发展国际论坛:可持续决定城市未 来”,纪念首个世界城市日 十二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参与了中国环 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年会主题 是“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在利马 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0次缔约 国会议期间,合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论坛,吸引了200多名环保部长

出版物 《中印低碳发展: 问题和策略研究》 《中国城市和低碳发展》(中国环境与发 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准备文件)

2014年9月召开的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12月在利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0次缔 约国会议,均是即将于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次缔约国会议的重要里程碑。在这 两次会议中,特别是在利马气候大会期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办的南南合作论坛上,中 国宣布宣布,从明年起,在现有基础上,中国将把每年提供的资金翻一番。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署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及其他部长,200多名来自其他国家的环保部长, 以及高级别代表,出席了论坛活动。气候变化将成为2015年的重点领域所在。 23


24


与会者在第三次中 印战略经济对话期 间发布《中印低碳 发展研究:问题与 挑战》研究报告

25


重点中方合作伙伴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隶属于中国商务部,旨在开展经济、 发展合作及贸易领域的政策研究,并向中国商务部、其他政府部门和商界提供分析与 建议。 http://www.caitec.org.cn/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中国及国际环境和发展领域的知 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高级别国际顾问机构,旨在向中国国务院建言献策。 http://www.cciced.net/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于2009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介见下文)的指 导及监督下,致力于推动国内外的国际经济研究与合作。 http://www.cciee.org.cn/index.aspx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是商务部下属的专门执行国际援助项目的机构,旨在支持 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交流中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国 别方案文件执行项目。 http://www.cicete.org/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由中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其他国际组织于2005年成立,是 减贫与发展领域知识共享、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平台。 http://www.iprcc.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负责灾害管理、公民社会与社会组织政策,以及社会管理事 务。 http://www.mca.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负责执行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

26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制定外贸政策、进出口规定、对外直接投资、谈判双边及 多边贸易协定,并开展对外援助。 http://www.mofcom.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及政策,包括通过双边及多边渠道开展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http://www.most.gov.cn/index.htm 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是由34个部委和部门联合组成的部际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减灾研 究、协调主要的减灾工作、为地方政府减灾工作提供指导,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协调社会发展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 包括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国家发改委通过国际司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保 持联络。 http://www.sdpc.gov.cn/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国的国有企业,包括起草与国有企业海外 业务有关的法律规定。 http://www.sasac.gov.cn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是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战略和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的重要机 构。 http://www.siis.org.cn/

2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中国·北京亮马河南路2号 100600 电话:(8610)85320800 传真:(8610)85320900 邮箱:registry.cn@undp.org 网址:www.cn.undp.org 2015年4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