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Dulux
2013
2 cm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JAGUAR
Taipei Art Economy Research Centre 2014
JAGUAR
JAG U A R
1
JAGUAR
1
1/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JAGUAR
Whose Exhibition Is This? 2009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2009
© VERY CONCEPTION CORP.
?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DM
1 2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JUT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Architecture 2007
© VERY CONCEPTION CORP.
DM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3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4
DM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DM
Good Gangsters in Town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2008
Esther Lu 1
Adn a n Yi ldi z
Logo
1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DM
2 3
2
3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2005
2005
1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策劃執行:
© VERY CONCEPTION CORP.
TAIWAN - A Cultural Island
文化台灣
THEATER Stages DANCE Steps
動 人情世景 展現人文情懷—
之島 婆娑之 — YOUNG STAR Show Room
The Window of Southern Taiwan
春場域— 少年 演
屏文化
櫥
Treasure of TRADITION MUSIC Ensemble
HIT of Music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煉傳
再 新
—傳
演
樂想台灣— 樂 流 樂 之獨
—流
樂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1
1 2 3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2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傳戲台灣 TRADITON TAIWAN
團
LIAO WEN-HO Hand Puppet Theater
廖 文 和 布
廖文和布 團成 於1976年 每 年 推出新 倍受 定 1999年榮獲全 中 文化 傳獎 2000年榮獲 政 文建會文 獎 2000年當 全國好人好事代 榮 獎 2003年榮獲 一屆 林文化獎 廖文和布 上 國 台 國 國 山 加拿大溫哥 澳 大 建泉州 法國巴 比利 森堡 德國 歐洲巡演…同 樣最受歡 Liao Wen Ho Hand Puppet Theater was founded in 1976. Liao Wen Ho Hand Puppet Theater is now the most reputed and popular troupe in Taiwan. With its efforts on preserving the tradition while creating the new techniques, Liao Wen Ho Hand Puppet Theater has acquired a lot of responses and received a great ovation from the crowd. It is the only troupe that can draw a record people in outdoor performances. The troupe is also invited to perform in Korea, America, Canada, Macau, Mainland Chin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great success and popularity.
1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2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3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1 2 3
HIT OF MUSIC 3
2010
-
DM
1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2012
3
15
ICON :
1
-
DM
T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2 3
3
1
館外中央廣場
Outdoor Central Plaza of the Library
P-01
館外中央廣場
楊尊智|1970 年生, 臺北人 Tsun-Chih Yang|Born in 1970, Taipei
材質│不鏽鋼、花崗石、LED 燈 Medium│Stainless steel, granite, LED
尺寸│1000L x 1850W x 735H cm Dimensions│1000L x 1850W x 735H cm
P-01
讀樂.無限.大未來
JOY READING . INFINITY . GREAT FUTURE
JOY READING . INFINITY . GREAT FUTURE
藝術家以「閱讀無限」的想像概念出發,透過極具未來感的書 寫線條,在臺中圖書館廣場中央塑造出二座指標性作品。若隱若現 的閱讀姿態意象,展現著藝術家腦海裡閱讀生活的視覺想像,藝術 家更希望觀者可經由多重視角體驗觀賞,從而凝聚起每位觀者心中 對於知識閱讀的無限想像。最終以「通往無限未來的想像願景」為 目標,帶領大眾透過閱讀迎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藝術家以「閱讀無限」的想像概念出發,透過極具未來感的書 寫線條,在臺中圖書館廣場中央塑造出二座指標性作品。若隱若現 的閱讀姿態意象,展現著藝術家腦海裡閱讀生活的視覺想像,藝術 家更希望觀者可經由多重視角體驗觀賞,從而凝聚起每位觀者心中 對於知識閱讀的無限想像。最終以「通往無限未來的想像願景」為 目標,帶領大眾透過閱讀迎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The artist is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infinite reading”. Futuristic expressive lines are used to represent forms of writing, and they come to form two sculptures embodying expressions of reading and are position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plaza. The artwork utilizes subtle imageries to express the artist's thoughts about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lated to reading and life, yet through a viewing experience that is based 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artist hopes to bring together each viewer's own unbounded imaginations for reading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an unlimited future through unbounded imagination”, and to guide people on the path of future via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rom reading.
材質│不鏽鋼、花崗石、LED 燈 Medium│Stainless steel, granite, LED
15
2
Outdoor Central Plaza of the Library
楊尊智|1970 年生, 臺北人 Tsun-Chih Yang|Born in 1970, Taipei
讀樂.無限.大未來
38
尺寸│1000L x 1850W x 735H cm Dimensions│1000L x 1850W x 735H cm
The artist is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infinite reading”. Futuristic expressive lines are used to represent forms of writing, and they come to form two sculptures embodying expressions of reading and are position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plaza. The artwork utilizes subtle imageries to express the artist's thoughts about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lated to reading and life, yet through a viewing experience that is based 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artist hopes to bring together each viewer's own unbounded imaginations for reading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an unlimited future through unbounded imagination”, and to guide people on the path of future via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rom reading. 15
39
42
43
15
34
35
34
35
© VERY CONCEPTION CORP.
館外中央廣場
Outdoor Central Plaza of the Library
P-01
楊尊智|1970 年生, 臺北人 Tsun-Chih Yang|Born in 1970, Taipei
讀樂.無限.大未來 JOY READING . INFINITY . GREAT FUTURE 藝術家以「閱讀無限」的想像概念出發,透過極具未來感的書 寫線條,在臺中圖書館廣場中央塑造出二座指標性作品。若隱若現 的閱讀姿態意象,展現著藝術家腦海裡閱讀生活的視覺想像,藝術 家更希望觀者可經由多重視角體驗觀賞,從而凝聚起每位觀者心中 對於知識閱讀的無限想像。最終以「通往無限未來的想像願景」為 目標,帶領大眾透過閱讀迎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材質│不鏽鋼、花崗石、LED 燈 Medium│Stainless steel, granite, LED
尺寸│1000L x 1850W x 735H cm Dimensions│1000L x 1850W x 735H cm
The artist is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infinite reading”. Futuristic expressive lines are used to represent forms of writing, and they come to form two sculptures embodying expressions of reading and are position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plaza. The artwork utilizes subtle imageries to express the artist's thoughts about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lated to reading and life, yet through a viewing experience that is based 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artist hopes to bring together each viewer's own unbounded imaginations for reading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an unlimited future through unbounded imagination”, and to guide people on the path of future via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rom reading.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3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4
策展序|親切的藝術實踐:以「閱讀」所折疊出的想像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15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47
53
古典美學象徵的想像轉換 一個經驗:找尋藝術性與公共性的平衡
啟發公眾的「共感
共處」經驗,更甚,藝術的意義並未因為在非典型的展示機制與行動過程中遭致稀釋,而
城市街景與書架的印象錯置
藝術家│許宗傑
基地空間的主體想像與標示
是更需要經由「公眾」的建構、參與、合作一起產生。在一連串的活動執行經驗後,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其實
由交換的愉悅檢索出自我的知識意向
不斷累積的知識能量想像
名 稱|觸.CONTACT
藝術節辦理的用意即是讓藝術以更親民的形態走入大眾的生活場域,藉由藝術形式的魅力及特質,以多元姿態
名 稱|句子販賣機
作品類型│室內空間裝置
藝術家│王艾莉
多半來自於民眾的反應,我們既渴望民眾的熱烈參與以達到公共藝術的理想目標,又害怕民眾的過度熱情而造
作品類型│室內空間裝置
成種種「代價」的損失,必須從經驗中不斷地改善、嘗試、轉換出更加完善的執行機制。 作品以名畫「創世紀」的概念為發想,由數以千計的元件所組成的碰觸之
除了藝術作品所面臨的代價外,公共藝術節作為一種活動週期式的民眾參與界面,從伴隨而來志工的招募培
手,象徵著數位圖書館扮演的「知識傳遞者」與「創造者」的重要角色; 臺灣知名設計師王艾莉這次跨界受邀創作公共藝術,以幽默且具社會意象
由多國文字逐漸轉化為0、1的數位語言,其中漸進遞衍的姿態,藝術家
訓、誘發民眾踴躍報名參加活動的小贈品、常態性的客服答詢、宣傳行銷推廣…等,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不再只
將其比喻為「數位圖書館將帶領我們從傳統的知識傳遞模式,一同走向數
是一項工程採購的量化兌現,也不再僅限於作品材質、工程進度等執行上的擔憂,更多不確定因子將來自於
藝術家│邱招財
覺意象,開創圖書館知識數位化的未來遠景。
情 感 與 期 待 的 環 境 可 以 更 美 麗 的 共 同 希 望 。
眾生活場域的新型態公共藝術,無論是物件還是機制,如何才能具備更加親民的共感深度、如何以藝術之名塑 造出所謂「公共性的厚度」,答案勢必還需經過更多的政策規範、社會共識、教育宣導、經驗累積、美學觀念 的持續演進,包括來自藝術家、策展人、策展團隊、政策推動者、領域專家、主事者的共同注目,透過每一次 珍貴的市場經驗累積與對藝術公共性的持續探討,包括如何同時有意識地檢驗公共藝術創作與策展行動的周全 性…等,繼而在相關領域中匯聚出更可兼具藝術性及公共性的實踐經驗與品質把關機制。
簡而言之,作為藝術節的公共藝術計劃,就像某種必須策略性地訴諸親切姿態的展呈形式,從某個角度看,似 乎擁有了合理犧牲藝術純粹性的理由,但也擁有了藝術如何進一步創造美學普遍價值的機會。對於策劃而言, 在理念闊論與實踐地表之間,前中後過程就如同一種得時時管理藝術性與公共性指數的平衡過程,正當前者作 為一個比喻,這或許就是藉由「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再次閱讀所折疊出的想像。
社 區 民 眾 的 參 與 感 與 認 同 感 ; 思 考 如 何 透 過 藝 術 的 介 入 , 使 藝 術 與 所
呈 現 空 間 所 在 區 域 的 社 區 特 質 , 深 入 居 民 共 感 情 感 的 核 心 , 同 時 強 化
並 針 對 不 同 空 間 屬 性 進 行 創 作 , 達 成 作 品 和 空 間 高 度 的 對 話 與 互 動 ,
量 ﹂ 三 種 切 入 觀 點 , 如 何 展 現 ﹁ 量 身 訂 做 ︵
site specific
在 基 地 產 生 密 切 的 對 話 關 係 , 正 是 根 基 於 一 個 共 同 讓 居 住 城 市 的 土 地
︶ ﹂ 的 特 質 ,
聯 起 空 間 動 線 的 生 活 印 象 ﹂ 、 ﹁ 成 為 過 渡 空 間 與 中 心 空 間 的 能 動 力
分 別 從 ﹁ 以 環 境 特 質 勾 勒 出 主 體 空 間 與 社 區 公 眾 的 想 像 遠 景 ﹂ 、 ﹁ 串
高 度 創 造 性 與 連 結 性 的 力 量 。
催 化 劑 般 , 藝 術 直 接 介 入 場 域 空 間 裡 , 超 乎 我 們 期 待 地 不 斷 誘 發 出 具
眾 彼 此 對 話 的 媒 介 , 所 得 成 效 都 交 織 成 一 種 人 與 人 直 接 的 關 懷 。 好 比
作 , 無 論 作 品 最 終 呈 現 的 是 美 學 上 的 詮 釋 思 維 , 或 成 為 一 種 提 供 給 公
走 出 工 作 室 與 展 覽 廳 , 以 更 貼 近 公 眾 生 活 與 環 境 空 間 的 詮 釋 角 度 創
制 宜 的 核 心 價 值 與 特 質 , 無 形 中 自 然 地 感 受 到 環 境 的 特 性 。 藝 術 家 們
些 未 知 的 禮 物 的 大 眾 , 置 身 於 空 間 議 題 中 , 藉 由 藝 術 作 品 內 蘊 之 因 地
一 個 藝 術 與 空 間 及 生 活 在 這 環 境 中 的 人 們 的 對 話 方 式 , 使 即 將 接 觸 這
面 對 考 題 的 藝 術 家 們 各 自 在 藝 術 作 品 中 , 尋 找 、 創 造 並 驗 證 出 自 己 的
避 免 的 任 務 與 使 命 。
相 互 融 合 , 成 為 一 個 更 緊 密 的 對 話 關 係 , 是 藝 術 與 空 間 的 創 作 者 不 可
素 , 從 基 地 環 境 紋 理 、 空 間 尺 度 、 周 邊 景 觀 或 建 築 的 姿 態 等 , 彼 此
創 作 的 過 程 中 注 重 其 環 境 的 脈 絡 , 包 含 歷 史 文 化 、 社 會 人 文 的 脈 絡 元
此 章 節 以 ﹁ 空 間 場 域 ﹂ 作 為 藝 術 與 環 境 情 感 的 互 動 介 質 , 藝 術 家 們 在
新 的 面 貌 , 重 新 為 城 市 找 到 新 的 定 位 。
價 值 觀 與 前 進 動 力 , 促 使 掀 起 社 會 結 構 或 是 長 期 性 的 產 業 結 構 一 個 嶄
認 知 朝 向 更 寬 廣 更 深 厚 的 想 像 視 野 , 甚 而 影 響 社 會 與 國 家 整 體 政 策 的
境 裡 的 人 們 與 生 活 環 境 的 關 係 , 擴 大 範 圍 促 成 公 民 對 公 共 藝 術 領 域 的
間 、 文 化 、 產 業 等 各 種 層 面 轉 型 的 契 機 , 小 範 圍 影 響 生 活 在 這 個 環
未 來 都 產 生 了 錦 上 添 花 或 畫 龍 點 睛 的 效 果 , 更 甚 至 成 為 一 座 城 市 在 空
第 一 線 的 重 要 角 色 , 伴 隨 著 主 體 建 築 物 的 新 建 或 遷 移 , 對 空 間 當 下 與
今 日 許 多 國 家 在 推 動 都 市 計 畫 的 過 程 中 , 公 共 藝 術 設 置 計 畫 都 扮 演 著
作品類型│室內空間裝置
名 稱|讀樂.無限.大未來
的 空 間 對 場 話 藝 域 術 想 與 像
的創作語彙提出《句子販賣機》,計畫於圖書館內設置特殊的販賣機具,
名 稱|閱讀里程計
位知識、網絡學習的進化世代」。藝術家期待透過作品「知識之光」的視
「民眾的參與」,因為少了民眾,再浩瀚完美的作品或藝術創意,放在公共藝術的實踐角度中就會是失敗、寂 寞的;以當今日趨多樣的公共藝術創作與策展經驗,無論是來自城市規劃角度下的城市景觀或是更主動走入公
裡面裝的不是飲料零食,而是擷取於書本中的動人文字!藝術家蒐集了大
名 稱|圖書街景
家生活經驗中富含意義的經典文句或詩篇,精心打造出三臺藝術販賣機,
藝術家│都市酵母
邀請大家主動按下按鈕獲得屬於自己的動人文句,按圖索驥索引出文句的
作品類型│室內空間裝置
出處書籍,開啟更多知識閱讀的可能。
藝術家|楊尊智
材質│高硬 度壓克力、 LED 燈、金屬套件
作品類型|戶外空間裝置
尺寸│ 1200L x 410W x 300H cm 材質│販賣機、塑膠 瓶、影像輸出、木座、書本、紙張
美學經驗的想像連結
擅長以幽默莞爾作為自己創作語彙的邱昭財,運用「趣味的機關」的形式,
尺寸│單件 100L x 60W x 180H cm,共 3 件
以「讓人愛上臺灣城市的方法」為創立初衷的藝術團體都市酵母,希望
裝設按扭計數功能,創造出一座大型的遊戲機關,並以簡易的操作參與機制
藝術家楊尊智以「閱讀無限」的想像概念出發,藉由 1/4 圓的幾何圓弧線條 建構出空間中的量體雕塑,在三度空間的扭轉、組構,以文字書寫般的姿
聯想自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米開朗基
邀請進入圖書館借閱書籍的讀者,按下當日借閱的借書量,隨時記錄自己的
羅(Michelangelo),於西元1508-1512年創作的經典名畫《創世紀
知識累計數。再由個體到群體,累計著公眾知識的能量計數,顛覆大眾在圖
Genesis 》,取材於聖經裡亞當剛從沉睡中醒來,年輕健壯的體魄舒懶地
書館借閱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以一種可實際參與、體驗的幽默作品,期待在
斜靠著,充滿著理想及至的美蘊育著生機,伸手去接觸那賜予他生命的上
與公眾互動的過程中,打破圖書館既有的嚴謹氣息與普遍映像。
態,勾勒出腦海中有關於「未來的形狀」。遠觀作品時,首先映入眼前的
帝的手,為他注入活力。這神指與人指的觸碰是整個畫面的焦點,也無疑
是無限與不斷流動的符號「∞」所形構的花崗石材地坪,連接中央區域的
是整個《創世紀》的象徵。藝術家許宗傑將以其大眾的深刻印象,轉化成
量體作品,視線從 2D 平面轉換為多重褶皺的視覺空間;近觀鏡面金屬表面
為作品《觸• CONTACT 》的想像連結,以外表閃耀絢麗的作品塑造成為
以扭轉光線的姿態,映射著地面圖案的視覺樂趣,透過虛實空間的交替,
間生活品質的方法與態度。這回提出的藝術計畫《圖書街景》挑戰的是 圖書館這個傳遞知識的公共空間,如何將「城市的意象」與「對城市的 期待」搬進圖書館中呢?他們觀察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招牌」!於 是,結合圖書館閱讀書籍的形象特質,與公眾日常賴以習慣的城市招牌 影像,轉化創作了各種特色招牌書籤裝置!企圖開啟公眾對訊息閱讀與 城市環境的結合想像…
發想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象,藝術家將基地圖書館提供公眾借閱書籍的功能所連 材質│木、金屬、壓克力、烤漆、玻璃
入館民眾的重要焦點,由上千個壓克力組件所排列成的量感造型,遠觀像
將觀者再次帶入另一層無限的想像之中。
透過藝術計畫觸發民眾細膩地觀察城市環境,提出各種探索都市公共空
空間屬性的物質轉換
帶的統計記錄功能,轉換到觀念性的具體空間設置,更直接地,就在圖書館豎立一座巨型的
尺寸│ 135L x 135W x 150H cm
是兩支上帝的手就在我們頭頂上方相互觸碰,藝術家挪用其出發、開始、
里程表!擷取自每日使用圖書館的民眾所借閱的書籍數的狀態,連結到圖書館「提供索取知
材質│ PVC、片材
啟動的意象,搭配閃動的節奏光芒,轉化成為觸發藝術與公眾的第一次接
識」的屬性功能,透過民眾的主動啟動計量按鍵,獲得由個體牽引至群體共同累積的產出結
尺寸│單件約 15L x 20W cm,共 80 件
觸,開啟了入館的使用者一場美感經驗的瞬間。
果,提出了具體的表態。同時,每當碼表因公眾的主動參與又再更新一個累進數字時,也再 次重述圖書館的使命與期許,我們可視為是一種知識能量的轉換。
材質│不鏽鋼、花崗石、 LED 燈 尺寸│ 1850L x 1000W x 735H cm
∞:材質│ PVC、片材;尺寸│共 80 個,每件約 15 x 20 cm,分佈規劃視實際空間調整 ∞:材質│販賣機、塑膠瓶、影像輸出、木座、書本、紙張;尺寸│共 3 組,每組 100 x 60 x 180 cm,分佈規劃視實際空間調整
142
與大
共築藝術生產的過程
80
場所功能的印象轉化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81
137
122
與大
共築藝術生產的過程
108
公共經驗的反骨策略
152
由不同個體想像所支援的 公
介於現實與非現實的意識形態基地 藝術家│劉和讓
回應藝術節以圖書館為發生主體,所扮演的是累積知識能量的中介站角 色,此區塊側重觀點是將知識的來源回歸到公眾自身,由個體之於生活空
體驗活動,在此策劃架構下,將主題鎖定在日常所見之文化美學 教育中,舉凡常見的電影、文學分享…等以訊息傳媒的各種感性 形式,或者是回歸到參與者個體經驗的美學教育課程,以及從庶
藝術家│何季澄
名 稱|城市探索−音景閱讀
作品類型│藝術行動計畫
藝術家│回看工作室 (Yannick Dauby 澎葉生&蔡宛璇)
在現今媒體時代中,數位知識的流行與興起儼然成為當代生活顯學,「數 由法藉聲音藝術家 Yannick Dauby 與臺灣聲音工作者蔡宛璇共同組織的
品《數位時代新生活指導手冊》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意識形態宣導手法,探
帶來《 MP3 實驗計畫-交換閱讀》計畫,集結眾人於城市公共場合執行任務,集體
機會,也希望藉由這樣吸引個體參與的方式,進而引發群體公眾 的分享交流,直接連結起民眾對生活美感教育及公眾分享的共同 經驗,在公共環境中交織出共感效應。另一方面,參與者可以透
進行音景採集,透過實地戶外錄音、聲音藝術介紹、關懷在地環境等,引
美好的概念,邀約民眾共同為未來數位生活作好準備。
過過程中的體驗經驗直接獲得的成果,可以是專屬個人的藝術創
材質│壓克力、木、鐵、鋁、不鏽鋼、機械裝置、燈光裝置
領觀者從音景的想像去閱讀、探索、觀察、回饋分享,集結,打造成可聆
尺寸│範圍約 180L x 200W x 150H cm,箱體約 150L x 90W x 120H cm
作,也可以是與大家共同分享的成果經驗,更是工作坊企圖貼近
聽、觀賞、體驗的聲音閱讀空間,如同一個「聲音圖書館的想像」誘發觀
到公眾中極具意義、與民同樂的部份,不僅提高藝術的親民性,
者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重新閱聽感知的更多可能性。
也讓民眾簡單地即能得到成就感。在公共藝術的領域當中,此區
材質│紙本圖像書、木材、數位影像輸出
塊的精神意義直接執行了生活美學教育,讓藝術不再曲高和寡,
尺寸│以館內既有空間裝置 材質│數位聲音檔案及播放系統、空間裝置(木座、塑料、布料等)
而是熱情邀約民眾親身參與、共同完成創作,主動發現、感知、
尺寸│單件 100L x 100W x 200H cm,共 3 件
∞:材質│紙本圖像書、木材、輸出
更創造生活中美的感動。
尺寸│範圍約 500L x 500W x 240H cm,分佈規劃視實際空間調整。
∞:材質│壓克力、木、鐵、鋁、不鏽鋼、機械裝置、燈光裝置 尺寸│範圍約 180 x 200 x 150 cm,箱體約 150 x 90 x 120 cm,分佈規劃視實際空間調整
162
閱讀城市的肌膚-藝術手工書徵件計畫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163
170 164
閱讀公共美學-公共藝術講座論壇 閱讀城市的肌膚-藝術手工書徵件計畫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PUBLIC
171 165
170
閱讀公共美學-公共藝術講座論壇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171
184
閱讀公共美學-公共藝術講座論壇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185
190
反思與總結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191
PUBLIC
金獎 《The soul of the city 城市之眼》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學生劉思妤,作品打
反思與總結
破對書本的想像限制,藉由眾多書本的堆疊和結構性 形塑建築體的概念,並將之比喻為城市的縮影;又以
實際的成果與效應回顧
中央站立的小書象徵為城市的圖書館,內容引用詩人 辛波絲卡作品《 A Few words on the soul. 》,藉此訴 說「圖書館之於一個城市,就彷彿是為它帶來思想和
ART
閱讀城市的肌膚
活力的靈魂,讓所有渴望知識的人能有所依歸。」
ART
金獎《 The soul of the city 城市之眼》,劉思妤,紙材、布材、線材
以開闊地域視野為主旨,藝術家與本地居民合作,一起製作具有該地區特色的鄉土藝術作品。歷屆藝術節的許多設施及優秀作品,作品成為地方財產被永久保存。 攝影│ Pace Cheng
藝術節整體周邊系列活動主以貼近大眾生活為訴求,提出各種民眾可以主動參與的切入途徑,讓大眾有更多了解藝術
城市美學軟實力:
節策劃精神的方式。首先以《閱讀城市的肌膚》藝術手工書徵件計畫,以閱讀與創造的概念邀請民眾針對城市閱讀與 生活作為創作主題,參與藝術手工書創作,豐碩的成果提供給更多族群共同欣賞,並與圖書館一同張開手臂,邀約大
如何以創意擴張公共藝術計畫的影響力
藝術手工書徵件計畫
眾共同享受「閱讀創意•創意閱讀」的可能。 國內的公共藝術創意策畫則可見於寶藏巖公共藝術計畫的實踐。臺北市的 寶藏巖歷經漫長的都市政策、學院規劃、民間論述逐步協商、發展共識, 共生聚落公共藝術計畫的規劃,以多樣性為原則,更重要的策展設計是期
文 蘇瑤華
盼盡量將「創作」和「參與」結合聚落價值、在地生活,藝術回歸「日 常」的視野,不管是藝術裝置、地景規劃、介入行動還是藝術教育,是壁
101年8月29日邀請知名手工書創作者王淑芬、國內知名設計師李根在、林小乙、陳永基擔任手工書徵件評審委員。
以與民互動為核心精神的策劃思維
在以親近民眾、與民互動交流作為核心精神的訴求下,透過普羅大眾可親
誘發民
創作的可能:創造與感知的另一種滲透
可感的「藝術節」形式,規劃各種類型的計畫與活動來拉近藝術與公共的 距離,不僅是檢測藝術多元表現可能性的試煉,也正是透過具有創意性的
藉由藝術節多面向的整合,規劃多元且切合主軸概念的周邊活動計畫,提
規劃,才能讓塑造出的參與和想像深入人心。
供開放且層次廣泛的界面,讓大眾可藉由不同面向的體驗,接收到藝術節 所希望傳達的訊息,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此次為體現「用藝術開啟閱讀之 於生活的各種想像」,因而觸發《閱讀城市的肌膚》藝術手工書徵件比賽
回歸公共藝術的本質:「透過多元的藝術形式手法進而誘發、創造場域空 間與公眾之間更豐富、更深刻的交流溝通與體驗。」因此,本藝術節期盼 藉由不同的呈現機制觸發藝術的啟發性與擴張性,也堅信創造民眾的關懷 與參與才是公共藝術的精神要旨。
的理念下,以「讀•樂」的概念,期望透過多元的藝術形式,形塑圖書館為 城市樂活的導讀中心,進而為大眾帶來不一樣的閱讀經驗和交流體驗。
這項活動策劃。我們透過徵件文本的企劃書寫,向大眾提出另一種「圖書
藝術節周邊系列活動 。。。
閱讀城市的肌膚 藝術手工書徵件比賽
本案以國立臺中圖書館作為展演舞台,在「豐富人文景觀、享受閱讀生活」
館與閱讀和生活之間的關係」的想像詮釋與感知途徑: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靈魂,每個人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市。在都 熱 情 響 應 延 期 收 件
見的圖書館,它含納了最多具有想像力及創造力的故事;而城市中的圖書 館則將這些無數的故事吸吮並予以珍藏,它提供了最多的想像線索邀請人
「讓藝術塑造參與、讓交流啟發想像」吸引並提升民眾回應的可能,是我 們始終關心的焦點。」
們進行滲透,讓人們得以用最無邊界與框架的方式檢索身處的城市。」
如同一種延伸閱讀的概念,「閱讀城市的肌膚」是本案為開啟與城市對話 所打造的創意概念,比賽設定三項徵件主題:(一)用創意「閱讀」臺中 的城市記憶、印象特色、人文風采;(二)表現閱讀與城市生活的想像關 聯(三)詮釋出一座城市圖書館之於城市的存在意義。
我們期望透過創意徵件比賽的規劃,邀約大眾的創造力進行手工書的藝術
整的行銷與獎勵方式來引起民眾的迴響。此次《閱讀城市的肌膚》藝術手工書徵件比賽具有 臺灣公共藝術相關法規的修定是近十多年的事而已,然而相較美、歐、日等一些國家, 一定的門檻,因此我們提供相當優渥的獎金名額,金、銀、銅獎各一名分別是新台幣肆萬 在其公共藝術推展的數十年基礎上,自然有許多豐富而多元的面貌。本講座聚焦於「公 元、壹萬伍仟元和捌千元獎金;以及優選十名各有新台幣貳仟元獎金,除獎金外亦結合藝術 共空間」與「公民美學」之議題討論,同時藉由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先例的提供,作為 節贊助廠商提供的豐富獎品來吸引民眾參與。 我們進一步省思及參照的依據。本次邀請四位公共藝術領域之實踐者、觀察者,分別針 對其專業背景設計四個相互呼應之議題,以呼應本講座之核心概念,從多面向的公共藝 在為期兩個月的徵件期間,共計收到七十件來自各地的手工書創作,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作 術策略探討,不同的視角討論公共美學之各項實踐可能。 品,為求比賽的公正與完善,本次邀約王淑芬、林小乙、李根在、陳永基等四位來自不同專
第一場由褚瑞基先生所主講的《遇見未來城市美學:當代建築與公共空間
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與潛在價值,透過案例的分享而漸漸浮現。最後,則邀
的美學新潮流》,透過其對城市空間規劃與建築美學之專業涵養,從國外
請蘇瑤華小姐,主講《城市美學軟實力:如何以創意擴張公共藝術計畫的
的案例反思臺灣目前在城市空間、公共藝術、社群參與上之發展差異,並
影響力》,曾擔任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以及現任安藤忠雄藝術館副館長
以其擔任多年審議委員之經驗,分享國內案例的各種現象與遺憾,以及對
公共藝術講座論壇
劃執行的歷程,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更有創意的運作方式,改變藝術與公 眾之間的關係,進而達到理想的成果。
中,都見到高比例創作者跨年度、跨屆次的持續參與,每次參與並在自己前次設置的作品基地或附近,加深互動,所以他們的創作計畫
請蘇瑤華小姐,主講《城市美學軟實力:如何以創意擴張公共藝術計畫的
得以在地紮根,生成深厚的影響力。如此持續、而非一次性的關注之外,創作計畫推動時深刻地連結在地民眾,與之產生密不可分的情
影響力》,曾擔任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以及現任安藤忠雄藝術館副館長
感,甚至作品化身成為在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確保藝術計畫在創作者完成設置後,還能見到持續守護的力量。
第一場由褚瑞基先生所主講的《遇見未來城市美學:當代建築與公共空間
以其擔任多年審議委員之經驗,分享國內案例的各種現象與遺憾,以及對 未來在體制上之期盼。第二場邀請林志銘先生主講《藝術性X公共性:從
劃執行的歷程,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更有創意的運作方式,改變藝術與公
「可見」的公共藝術美學,到另一種「可見」的公共藝術思維》,其對於
眾之間的關係,進而達到理想的成果。
討公共藝術的發展前瞻性,論述藝文產業的消費與生產,並在這些豐富的
對其專業背景設計四個相互呼應之議題,以呼應本講座之核心概念,從多面向的公共藝
國內案例中,層層剖析公共藝術背後的支柱與精神:在地生活與文化。
激勵人心的案例分享之後,是多年經驗下的感觸、也是對於未來的期許。
術策略探討,不同的視角討論公共美學之各項實踐可能。
考藝術介入大眾的可能,以更有創意的運作方式,改變藝術與公眾之間的
由顏名宏先生所主講的第三場議題《公共藝術的厚度:環境與生活中的公
考藝術介入大眾的可能,以更有創意的運作方式,改變藝術與公眾之間的
是在後續藝術祭,將龍窯空間轉化成當代美術館( Dragon Museum of
而四位講者也各自準備了講題文章,作為本次講座之輔助參考,在一個個
市景觀的背後,時空流轉的當下,每座城市皆依循著自我的歷史遞衍與文
發想,以「臺中城市」為凝視對象、以「閱讀和日常生活的關係」為彈跳
化軌跡前進,因而散發著獨一無二的韻味。生活其中的人們,也因為他們
板、或以「圖書館之於城市的意象」為主題,經由策略性的徵件機制誘發
的城市而展現了精神。一座城市的圖書館,就像一扇承載著昔日軌跡的記
民眾創作的可能,進而匯聚來自大眾的創意與感知,延展出城市與圖書
民美學能量》,公共藝術的厚度並非在於純粹的藝術價值,而在於公共性
關係,以文化觀瞻與城市美學思維,積極發掘這座魅力城市中蘊藏的美學
民美學能量》,公共藝術的厚度並非在於純粹的藝術價值,而在於公共性
關係,以文化觀瞻與城市美學思維,積極發掘這座魅力城市中蘊藏的美學
憶之窗,也如同引領人們邁向未來的光翼。有的人說,城市就像一座看不
館、知識閱讀與公眾生活之間的多元想像。
的潛在價值,不論在理論與實務皆有深厚知識經驗的顏名宏,將公共藝術
能量與文創軟實力,一同閱讀公共美學。
的潛在價值,不論在理論與實務皆有深厚知識經驗的顏名宏,將公共藝術
能量與文創軟實力,一同閱讀公共美學。
業領域的評選委員進行評選作業。
地景作品進化成的「當代藝術館」:蔡國強在龍窯的當代藝術策展 蔡國強2000年在越後妻有三年展東北藝術村所設置的龍窯為例,攀著 斜坡蜿蜒數十公尺的窯,轉寫了藝術家中國故鄉的記憶。藝術家的策略
臺灣公共藝術有著長期且深入的瞭解與觀察,此次以實際案例的切入,探
我們進一步省思及參照的依據。本次邀請四位公共藝術領域之實踐者、觀察者,分別針
激勵人心的案例分享之後,是多年經驗下的感觸、也是對於未來的期許。 期盼所有相關單位及有志推動者、參與者,皆能以更寬廣的角度來重新思
由顏名宏先生所主講的第三場議題《公共藝術的厚度:環境與生活中的公
而四位講者也各自準備了講題文章,作為本次講座之輔助參考,在一個個
動,聚落新舊社群共識凝聚行動,以公共藝術計畫之名開啟寶藏巖共生聚 落的文化治理。
的蘇瑤華,以其自身豐富的策劃執行經歷,帶領聽眾深入走進公共藝術策
臺灣公共藝術相關法規的修定是近十多年的事而已,然而相較美、歐、日等一些國家, 在其公共藝術推展的數十年基礎上,自然有許多豐富而多元的面貌。本講座聚焦於「公 共空間」與「公民美學」之議題討論,同時藉由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先例的提供,作為
臺灣公共藝術有著長期且深入的瞭解與觀察,此次以實際案例的切入,探
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與潛在價值,透過案例的分享而漸漸浮現。最後,則邀
的美學新潮流》,透過其對城市空間規劃與建築美學之專業涵養,從國外 的案例反思臺灣目前在城市空間、公共藝術、社群參與上之發展差異,並
國內案例中,層層剖析公共藝術背後的支柱與精神:在地生活與文化。
討公共藝術的發展前瞻性,論述藝文產業的消費與生產,並在這些豐富的
術計畫是聚落為核心內外輻射的環境美化活動,歷史聚落公共生活重建運
Setouchi ),都是從總體視野,公共藝術重新啟動地方活力、抬高傾頹地方意識的美好案例。而這些藝術與地方成功連結的策展實踐
褚瑞基 × 林志銘 × 顏名宏 × 蘇瑤華
的蘇瑤華,以其自身豐富的策劃執行經歷,帶領聽眾深入走進公共藝術策
未來在體制上之期盼。第二場邀請林志銘先生主講《藝術性X公共性:從 「可見」的公共藝術美學,到另一種「可見」的公共藝術思維》,其對於
最適切的在地位置,為聚落梳理邁向永續生活的康莊大道。寶藏巖公共藝
從德國的敏斯特( Skulptur Projekte M nster ),到日本的越後妻有三年展( Echigo Tsumari Arts Trienniel )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Art
閱讀公共美學 褚瑞基 × 林志銘 × 顏名宏 × 蘇瑤華
除了企劃文本的凝視角度與徵件主題的設定,此類涉及民眾參與投稿的活動,更必須透過完
Contemporary Art ),每三年進行一次策展,在多雪之國境,這樣的規 劃,若無當地村民細心管理維護,脆弱的土窯根本無法落實藝術家美麗的
期盼所有相關單位及有志推動者、參與者,皆能以更寬廣的角度來重新思
規劃;還在進行中 2012 年的藝術祭,龍當代美術館邀請美國觀念藝術家
Ann Hamilton 展出結合地景裝置與聲音的現地製作「金屬工匠的家」, 上圖│跨越年次屆次,藝術家蔡國強把龍窯變成當代美術館。 中圖│藝術家 Ann Hamilton 現場示範陶製吹具如何發聲。
3
接著,以《閱讀公共美學》公共藝術講座論壇與民眾近距離的進行分享與對話,從議題的規劃、到講師的安排,除了 考慮各主題間的連慣性與適切性,亦衡量是否呼應整體藝術節之策劃脈絡,並從民眾角度思考,怎樣的議題與講師會 令人好奇、引發參與意願。透過專業講者在不同視野的分享,引導民眾更進一步理解本次藝術節與公共藝術背後之脈 絡,開拓藝術參與的教育性與議題性。
畫、是雕塑、或是設施,是表演、是儀式、或是習慣,所有行動都要找到
閱讀公共美學 從活動企劃到成果展示:用「閱讀」進行的交流與分享 公共藝術講座論壇
日本三年一度國際上最具盛名「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 ,以藝術結合當地風俗民情,作品散落在農田、村落、廢棄的學校等地,成功地讓藝術擺脫收藏,真正落實於生活,成為一座活在大地上的美術館。
下圖│藝術家 Ann Hamilton 以樸質的材料做成雲朵,應著觀眾執繩索升降的
攝影│ Pace Cheng
手,詩意地綻放在自然環境中。 攝影│蘇瑤華
感紀錄的過去,也渴望可以帶給民眾在未來對於美感生活的想像與期待。
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盡可能創造出更廣泛與公眾交流與對話的
伸的問題與現象提出可能性的提問。
心,結合民眾參與工作坊的操作機制,帶領民眾實地探訪臺中各特色區域
邀約觀眾放慢腳步共同思考「數位」時代下的生活衝擊,並以充滿奇想與
載 M P3 指令,定時定點跟著藝術家預先設定的逗趣 指令,產生 集體行為動作,使
《悅讀印象 I 》書衣顯影工作坊以氰版沖洗技巧成果呈現。
人記憶的擷取,讓參與學員主動分享,創造出集體的美學經驗,不僅一窺美
「回看工作室」,關切於對生活環境的觀察與感知。這次以臺中為採樣中
討數位生活中奇特的社會現象,更透過藝術計畫所規劃的互動參與界面,
發動的公共事件,與城市空間發生關係!參與者跟隨事先設定的遊戲規則,上網下
眾才可以參加,藉此引發民眾對攝影美學的參與經驗及好奇興趣,並藉由個
低,舉凡各種族群、年齡層等皆含納其中,目的就是希望能提供
象,而文字與影像因時代力求進度的演變脈動而產生的價值變異,為所衍
位」的便利與速度,同時造就了人們習以為常且不假思索的生活行為。作
紐約知名行動藝術團體 Improv Ever ywhere(簡稱 I E),這次為國立臺中圖書館
動模式,在公開的空間完整呈現,邀請民眾彼此分享交流,主動創造公共行動。
這兩個工作坊在此次的公共藝術策劃當中大受歡迎,不限定要攝影相關的民
作坊。
有別於高藝術性的計畫活動,藝術創作工作坊特別將參與門檻拉
置,碎化的訊息內容經時間累積成視覺張力,藝術家企圖藉由觀眾直接執 行作品,重新思考知識訊息從概念轉變紙本,不斷演進至數位化的趨勢現
周遭人群更在不知情且聽不到指令的狀態下,出現好奇與懷 疑,甚至開始跟隨大
中唾手可得之普遍經驗,轉化成帶領大眾共同參與的藝術創作工 置了一只大型透明碎紙機,特別設置於還書系統旁,邀請民眾在還書的同 時,投入生活中不再被利用的圖文紙張,藉由手搖動力啟動碎化紙張裝
清新簡樸的材料,將藝術創作的力量詩意地在自然中展開。
而各個場次最後與民眾對話、開放提問的時間,同時也考驗著講者及主持人掌握現場氛圍之功力,需要加點「聆聽」 的能力以及幽默的「話術」,來退去聽眾沉默的外衣,引導出相互分享、對談的契機點,當「對話」的橋樑建立起 時,活動的議題性與公共性亦就此展開,不再只是主辦與策劃單位單方面的「提供」,而是製造出更多的「回饋」, 了解參與民眾的認知、想法、期待、疑問等等等,都是公共藝術精神下最好的一種回饋。
然而,民眾亦會想像若由不同藝術家來執行,將會設置何種作品,來彰顯圖書館作為閱讀場所的特性?型塑何種藝術 氛圍樣貌?引動的好奇分子,總想探究,讓《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徵選成果展》,與您分享其他藝術家所規劃的不同藍 圖,希望在您的心中種下一顆顆創意的種子。
最終,策劃團隊更將動員的力量施展在行銷與宣傳中,針對各種對象族群進行主動式的宣傳,從一開始的徵選成果展 到各項的文宣品與宣傳行銷計畫,還搭配了藝術節的「我愛讀樂卡」集章抽獎活動、公務人員研習時數申請、藝術節 紀念品的贈送機制,以及開幕活動與茶會茶點規劃…等,提升大眾對公共藝術節的興趣與參與度。「公共參與」需要 策劃執行上的 know-how 經驗,在程序、意義、活動加值等地方的完善規劃與管理,擴大普羅大眾對整體藝術節精 神更加靠近,不論是主辦單位、策劃執行團隊、民眾、藝術家等,相信對所有的參與者而言,都是一種經驗。
附錄
以書本閱讀的生活經驗為發想,企圖透過藝術美學教育的參與機制,為公眾生活帶 來創意與分享的巧思,本活動由專業攝影工作室講師現場教授參與者認識氰版、凡 戴克兩種不一樣的攝影原理,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布材與紙材,創作成一件件具個人 風格的影像書衣與專屬藏書票作品,一張能保留閱讀記憶的藏書票,搭配一本本裝 有自己喜愛風格的書衣,將陪伴創作者一段美好的閱讀時光。並且透過操作的過程 中體驗手作的樂趣,提升閱讀與創作的魅力,拉近大眾與圖書館的生活距離。
身的操作經驗,為自己的記憶畫面留作紀念,特別的是,更將其成果運用 在生活閱讀中的片斷裡:專家將帶領參與者將自己蒐藏的珍貴影像照片再 沖洗並加工製作成一件件美麗的書衣及藏書票,可以是一本書的封面、一 篇文章的內頁、或是一句自己印象深刻的語句…等都成為另一段個體經驗 的連結,打開由自己創作的書衣或藏書票,開啟一首首專屬於個體記憶的 美學詩篇。
民生活中擷取的各種閱讀創作的系列活動等等,取之於公眾生活
取自於「機械碎化文字與影像」的碎紙概念,藝術家劉和讓在圖書館內裝
作品類型│室內空間聲音裝置
當一群專業演員從劇場出走到街頭,生活空間瞬間成為行為短劇的即興舞台!
家一起動作,形成幽默詼諧的互動式公共交流計畫!整體計畫藉由群眾動員的擾
簡 介 |
間的心得經驗出發,透過多元媒材的媒介轉化,將個體經驗注入更豐富的
並將參與設定在一個低門檻、親民、與生活美學息息相關的民眾
名 稱|數位時代新生活指導手冊
尺寸│範圍約 500L x 500W x 240H cm,分佈規劃視實際空間調整。
《悅讀印象 II 》日光顯影藏書票工作坊
參 與 人 數 | 75人 講 師 | 知然堂
價值。以主題式的顯影工作坊邀請民眾主動了解攝影的技法,並且透過親
「讀•樂-公共藝術節」特別安排了一系列的藝術創作工作坊,
作品類型│室內空間裝置
討論、發聲的藝術生產過程 ∞:材質│紙本圖像書、木材、輸出
執行時間│101 年 9 月 1 日
《悅讀印象 I 》書衣顯影工作坊
執 行 時 間 | 101年8月12日、8月26日 執 行 對 象 | 15歲以上一般民眾
̶ 藝術創作工作坊
名 稱|灰燼雜誌−以淨化之名
創造權力的轉移:由個體合作 名 稱|MP3 實驗計畫−交換閱讀 藝術家│Improv Everywhere
親切的藝術實踐: 關於「讀.樂 – 公共藝術節」的策展經驗
生活美學的邀約
戲謔的中心:
作品類型│藝術動員行動計畫
生活美學的邀約 – 藝術創作工作坊
個體記憶的美學顯影
由消解行為所構築的知識反思狀態
行動劇
《悅讀印象 II 》日光顯影藏書票工作坊以凡戴克沖洗技巧成果呈現。
153
PUBLIC
9 22 10:00-18:00
ART 褚瑞基×林志銘×顏名宏×蘇瑤華
閱讀公共美學 — 公共藝術講座論壇 Reading Public Art - Public Art Section Lecture
閱讀
公共 美學
公 共 藝 術 講 座 論 壇
Reading Public Art Public Art Section Lecture
9 22 , 10:00-18:00 國立臺中圖書館,2F 國際會議廳
PUBLIC |講
師嚴
名 選|
額有
限|
即早
報名
|
ART
褚瑞基 × 林志銘 × 顏名宏 × 蘇瑤華
1 2
1
2
3
3 4
4
-
DM
1
-
2 3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2010
:
DM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Strolling Through the
oo Time 作
t r tion
上 作為
作
家
排
文
為
二二
上
為
為
作
作為 家
n
u u
orn
in un in
i
n
i
nd
or
in
ntou
為
文
作
方
由
作
作為
一
作
一
由
正
cm
Sizes
x
Location 正
文
凱
x
cm
文
作
., Zhongzheng
文
二二
一
作
作
them in patterns that coul pro ect light an
由
作
Strolling Through the
ccid nt
acci entall ecome a test for people s pu lic min fulness an eti uette. This state of ecoming pu lic acci ent is an issue of concern for pu lic artworks an the close istance this kin of artworks has with the masses. To Yu, he thinks that the situation coul e consi er as the ital signs of the artwork an the me ium utilize onl through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s, the artwork s true comprehensi eness coul then e achie e , an this concept is also inclusi e of the a r t work s eath. Rega r less, Strolling Through the oo Time create unforgetta le impressions in the people that isite the estination uring the uration of the art festi al, an perhaps the amages on the artwork coul act as the in icator of the artwork s popularit .
the win , people were remin e of great sil er grass fiel s from the nostalgic past. Through the passagewa into the
instantl transporte
作
d
t bi it of
to another realm.
rt or in th
ub ic
ran an ma estic recurring scenes alwa s ha e the a ilit to easil transform the customar impression of a
owing ualities,
o ects. The feather sticks an the wa the were arrange were uite fragile ( eing irectl place into the groun ), an
Peace Memorial Park, Yu
this allowe the piece to alter as time progresse . uring the exhi ition perio , natural weather con itions, such as
am oos, an the
result appears like a great el of sil er grass. B coming into 2
2 3
on a large scale for example, people woul walk into the installation to take photos an causing amages oing so,
3
an some people also plucke the feathers from the artwork to take home as sou enirs. These arious estructi e
1
eaut resi ing in their memories.
1
t phoon, also change the look of the piece. itionall , people s eha iors also cause the piece to e amage
1
soun ,
s people are
oo Time , the poetic setting rings a
nostalgic sense, an people are prompte to remem er all the goo an
ub ic b
gi en space howe er, Yu has alwa s een a le to make his artworks ecome more than ust or inar one-wa aesthetic
contact with the feathers, the au iences are a le to experience the existences of the elements of win , water , an an a sense of natural serenit is pro ecte .
in
amounts of feather sticks that were line on the lawn insi e the Peace Memorial Park. The or inar park lawn was
outskirt of the artwork, a sense of natural serenit was create from the expansi e whiteness. The pu lic was
作 為
一 方
placing
the artist has create a form of installation that iffers from others. For this pro ect insi e the
has create a lan art piece with feathers an
co
s an artwork in pu lic omain, iewing from the pu lic perspecti e, the amages to the ar t work ha e also
the artwork was also a le to alter the functionalit of the location. t the same time, as the feathers swa e with
一
正
何 文
ist., Taipei Cit
Feathers are what Wen-Fu Yu is est known for in his creati e works. B using the me ium in mass uantities an
作
為 作
isperse in clusters
Peace Memorial Park o. , Ketagalan Bl
為
c
impactful lan art that people coul experience in a pu lic omain, an taking up a specific space insi e the park,
作
二二 作
x
二二
ub ic
a le to use the great uantities of the me ium to create an
一
Me ium Feathers, am oo sticks x
in tion of th
Wen-Fu Yu is an artist skillful in using white feathers as a creati e me ium. This artwork consiste of tremen ous
transforme into an attracti e estination ue to the art installation. s an artwork in pu lic space, the artist was
為
ro ct
排
nd I
作
1 2
occurrences ha e all ecome what Yu nee e to a apt to with this series of artworks.
2 3
2
2
25
3
1
3
1
or
ho
r tion
roc t
.
Stinking
文
. .
Pu lic Participator Workshop
ion
.
Pa r ticipants reg ister an
.
pro ect. r tist explains the e ent process an
家 家
.
3
oo Time,
oo Bu
ctur r
Mission T PE
rt Pro ect
d
in
i
i
i
I
ro E
r
h r
I
ro E
r
h r
d
to
odd
b
h ri
odd in
n
作 I E
-
Execution time Septem er 方
Location Plaza of
-
Executin time Septem er
, 二二
ational Taiwan Museum
o. , Xiang ang R ., Zhongzheng
正
三 正
ist., Taipei Cit
Location
凱
正
一
家 B
een in ite un er the i entit of an artist to host a
作
E rth
,
rt
rtici onth f r
or ho
nt i r
h n
curatorial team is ma e up of C MP B
b
th
ind un
in it d
t
rt of
ith
cond
of th roc o
th
unexpecte ur an mission that is rea
epositing of foo wastes prepa re the a r tist.
fi ll - out i entification
rought
ocuments for the a r t
information a out Stinking
.
each person into the art installation
h n rtici
tion nd
to
a e ent, the set-up of the art pro ect was inten e
e
ase
on a
ur en-free wa of contri uting, an
ecti e was to inspire pu lic participation. From
reg i st ration, f i l l i ng out su stances,
thr
ocuments, weig h i ng of the
epositing of the foo
wastes, an
to the
istri ution of the outcome three months later, the entire process was meant for the pu lic to witness the conceptual
rt or
focus of from life to art an
from art to life .
rt ro ct r d
i h In
由作
a out
作
irin
nd or
in of En iron
communal awareness, an e er
作 作
nt
ut the also make people think an
為 .E.
in ites all to enter into a
Flash Experiment that took less than
由 由
由 作
作
E
2
r n
3
nd . .
三
ion
. 上
.
eautiful
作為
家
onc
.
s s i s t i n g to l a e l t h e co nta i n e r s
ro u g ht
in the cit seem to ha e ecome o solete. Since
participants in this reemergence of Taiwan s
作 作
作
為
家
作
e a ch p e r so n, t h e
為
outcomes a re pro i e as sou eni rs of the pro ect. Taking of a commemorati e photo.
.
作 作
方
為
為
作為 為
作
作
一
tion 為 2
作
a commuters simultaneousl took off their pants or
作
為一
wrong. Through these acts, the confinements an regulations
ust the fun of shopping, an the coul also ecome important
作為
Participants an other intereste people are in ite again to return to the pro ect site to un eil the Stinking an istri ute the outcome.
作
家
art pro ect, the
assets in life.
od
ri ge to create rework effects for o Pants Su wa Ri es , e er
skirts on the us su wa , ut kept on mo ing as if nothing is
is successfull fermente is not
of ma or importance the most important is whether or not
一
it has rouse the possi ilities for caring for other alua le
r
of people pressing ashlights simultaneousl at night on a
large installation ase on the concept of a azaar, an the am iance create is inten e to recreate ustling scenes of
a critical transformati e interface for
Whether or not Stinking
作
為
ring people out of their
secon s with hun re s
Taiwanese markets in the past. People coul en o more than
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Stinking
pu lic participation. Perhaps ust as the artist has state ,
作 作
ash mo s, are creati e
performance arts that are ironic, humorous, an ri iculous, comfort zone. Some of the past missions inclu e The Camera
下
ition to
the tangi le effects of exten ing art into the societ an life, it also transforme the artist s anticipation for a workshop offere
mpro E er where s missions , inclu ing ene olent pranks, impro ise street performances, an
o Ri es 一
a action was exten e into
a supporti e process for an artistic creation. n a
下
為
to lan in its premier
stop in sia, Taipei Be sure to watch out for it this Septem er.
The
下
為
performers an
e er to
its o
d
life.
上
Pa nt s Su wa 捷
in ustrial culture. Furthermore, the pu lic coul
in
throu h ub ic
rt
or ho
ctu
hiu xch n
focu
1
th x cution
xch n
i n d
und r oin
th i in
h rin
t r
d
nt tion roc
to b co
ub ic
hrou h i nd id
ist., Taipei Cit
ew York s much talke
performance art group, mpro E er where, will ring to us an 作
為 Camera Flash Experiment
markets, the format of a azaar is create an exten e into a lan art installation, or perhaps it is an art installation that has transforme into a azaar n the two- a e ent, C MP B
h r
tu
ecome a platform for participation an realization of an
istrict, Taipei Cit
s this a prank or art
為 .E.
, original la el r ,
an with the use of hemp ags that are commonl use in 作
一
hoto r
n or er for the experimental concept of Stinking
o
nic food
ro ct
hrou h th continu
., Zhongzheng
n r
or
ri in tin
En
r n ro c
tion in
int nd d to b
,
th
r d nt
rb
space inno ator Ham urger, an plant culti ator Shan-Ye-Chia . With the approach of incorporating pu lic space an packaging
C MP B
nd th
rt ro ct
of
Through simple en ironmental practice to aggregate mpro E er where
has azaar
installation pro ect at the plaza of ational Taiwan Museum .
為
二
i u
is an inno ati e marketing partner for original
Taiwanese esigners, an for this pro ect, C MP B C MP
作
為
th ro id
n iron
Peace Memorial Park, Taipei Railwa o. , Ketagalan Bl Jhangiheng
C MP B B
家
hun
conc
rt of th r d
di tion for th
or
n
為 C MP
in
Int r cti
h ri or
in
or ho
to
or
uo
or ho Introduction h fro
3
, mpro
3
E er where has organize man pu lic actions, an ami st
ecome
1
surprises an chaos, people are encourage to see the cit life
reac uainte with the irreplacea le significance azaars ha e
3
2
in refreshing perspecti es.
in Taiwan s in ustrial e elopment.
2
1 1
2 15
15
15 1
3 1 15
15 5 1
2
122
3
123
1
1 5
3
13
135
13
13
一
文
Introduction of Exhibition
一 方
一
一
ocumentar
Exhi ition is
the pu lic in general, for excee ing
rt in the Pu lic Fiel
se eral art pro ects an acti ities, awareness of the pu lic to touch
emonstrate the i erse literature
oo Time Pu lic rt Festi al .
mo els, materials, authors s manuscripts, inter iew recor s of artists, an au io an
i eo recor s of the arts festi al to
represent an further interpret the multiple contexts hi 傅
r bod
t En i ht n d
nho
i n
for Entri
優 上
為
為
作為
文正
tructur
王 二
獎 傅 佳作
i
ub ic
rt
ocu
一
文 下
正
一 由
文 文
下
為
由
作 一
為
文
collecti e memor
上
由
文 一
文 文
下
文
家 一
nt r Exhibition
ndix
何 Memorial
婷 First Prize Shi-Ting Fu
c
作
文
四
作方 一
文 為一
下 文
為
何 家
唐志宏
方文 為
作 作
文
文 由
文
文 下 文
the thoughts of
文
為
一 文
文
文
response to the planning o ect of reutilizing the ase groun while restoring the historical monuments
coexistence etween pu lic art an historical monuments, an then further offer people in general an intellectual route to get close the this arts festi al.
婷
文 為
方
E
en
由
ehin the e ents, which assists the au ience to realize our
raises the interests an
an feel historical monuments, an to appreciate how artists
ocumentar in the
This exhi ition applies a un ant paper ocument, ph sical
文 三
為 排
purpose in this festi al of initiating the Expansion Effec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one-wa gui e rea ing, so as to conceptuall organize an an
正
文
rt
ase on utilizing the ialogue relationship
etween art an
三 二
正
為一
為一文
文
上 文
Structural Time Pu lic planne an
為
獎
rtf t ub ic
ttr ction
ctur 一
作 為 上
家
一
一
家
家
一
一 由
為
為
為
作 家
由文
方 二
作
家 家 家一
一
一
為 一
作
何
家
文
下 為
方
作
由三
文
作
下
作
捷
為
一
作
上
為
文
作
一
下一
LE
文 獎
上 作
家
上 1
文
作
下
家
作
文
何
作
由
為
為 二
何
一下
何 家 文正 唐志宏 上排由左
右
方文 王
為
下排由左
右
Selections Wen-Zheng Cheng, Zhi-Hong Tang (Top row from left to right), Fang-Wen Li, Xiao-Jing Wang, Wei-Xiang Cheng (Bottomrow from left to right).
佳作
家琪 嫻
文正 唐志宏 洪克 妤甄 何
朱志
怡
一排由左
右
王凱弘
三排由左
右
俐瑜 王
捷
吳偲瑀
家
林孟
玉 楊昌
王
二排由左
右
四排由左
右
文 1 52
為 由
一
上
文
獎
一
5
1
下 一
l o Rossi
作
何由
Excellent works Jia-Qi Zheng, Wen-Zheng Ceng, Zhi-Hong Tang, Ke-Lun Hung, Yi-Jang Chang, Li-Yu Qiul, Jie-Yu Zhuang,
12 2
一
何 文
優
為 為
3
一
何
作
作
Shi-Yu Wu, Yu-Feng Huang, Ying-Rong Chen, Cui-Xian Laiu, Yu-Chen Kao, Xuan Ho, Zhi-Ming Zhu, 1
1
152
Kai-Hong Wang, Yan-Sang Wang, Jia-Hao Zou, Meng-Xuan Lin, Chang-Chi Yang, Lei-Ya Wang
153
1
1
1
1
15
155
22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8 /20
目錄 CONTENTS
35
GRAND OPENING
4
好時光開幕典禮 時間 地點
2010 年 8 月 20 日 ( 星 期 五 ) 18:30 - 20:30 國立臺灣博物館,前方廣場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Time Venue
18:30 - 20:30 , Friday , August 20th , 2010 Plaza of National Taiwan Museum No. 2, Siangyang Rd, Taipei.
緣起 The Origin
6 8 www.GO O DT IM EPUB LIC.com.t w 台北 南門工場
產業史,建構中
Taipei South Gate Factory (Camphor Factory)
National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Nanmen Gate (Lizheng Gate)
Rd
Taiwan Tabaco and Liquor Corporation
P1 P2
Na
14
49
導覽地圖 Guide Map
時光玩 藝術工作坊 Good Time Fun Art Workshops
|第一展區|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土銀展示館(二二八和平公園) 1st Exhibition Area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Land Bank Exhibition Hall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第二展區|鐵道部 2nd Exhibition Area | Railway Division
|第三展區|台北南門工場(樟腦廠)
照過來!照過來!
3rd Exhibition Area | Taipei South Gate Factory ( Camphor Factory )
藝術工作坊
手機看藝術,一照就OK! 如何使用QR-CODE
Art Workshop
步驟1:首先確認你的照相手機,擁有30萬以上的畫素。
T
步驟2:下載相關QR-CODE的讀碼軟體。 步驟3:打開QR Code程式,將鏡頭瞄準條碼,進行連結解碼,就可以欣賞作品了。
Curatorial Statement “Good Time Public Art Festival” is one of the extended projects in conjunction with National Taiwan Museum’s cultural heritage restoration planning for historic sites of the Taipei South Gate Factory (Camphor Factory), the old location of Land Bank, and the Railway Division, and is scheduled to open on August 20th, 2010. The main parameter of the event is located at the symbolic origin of the City of Taipei, the Zhongzheng District; whereby a diverse range of art projects will be taking plac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imes throughout the festival.
行舊址、鐵道部修復計畫的延伸計畫之一,即將於2010年8月20日揭開序幕。藝術節主 要範圍位居於象徵台北城市起源的中正區裡,各藝術計畫將以不同空間及時間的分布形 態,逐一展開。 藝術節由「空間新生再造」的城市規劃及文化保存議題為起點,以再造空間所呈現的新
The initiation of this art festival began with the issues of urban planning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under the main focus of “space renewal and restoration”. Restored spaces embody the coexistence of times past and the current moment, and also act as a guide in assisting the public in redefin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ions are also conducted on the issues of how to bestow new values into old urban spaces, and how these spaces could provide everyday living attractions in the future.
舊時間並存現象,進一步探索城市大眾如何重新定義自身對於周遭公共空間的存在體驗 與社會責任,同時也探討老舊都會空間如何以新的價值姿態融入現有空間,如何對大眾 展現未來的生活魅力。
的創作事件…等公共參與計畫,作為當代藝術對應於公眾及環境的實驗性介入方案。
During the festival, in addition to the unveiling of permanent public artworks inside these renewed heritage sites, there will also be twenty art projects in the forms of visual art, performance art, conceptual art, performing art, workshops, and public participatory creative collaborations. All the auxiliary events are organiz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bring contemporary art into the public and to experiment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重 慶 南 路 二 段
同時,作為「『另一種』公共空間再發現」的實驗主張,各項藝術計畫將以更多樣的社 會互動經驗塑造與心理空間探索,以不同的創作流動文本,邀請大眾以嶄新的觀看角度
Judicial Yuan
生過程,逆向地檢驗公共藝術創作與策展行動,如何在公共領域中得到更大的“動員”及“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 “rediscovering “alternative” public spaces”, a range of art projects are designed to produce socially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nd also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nternal space pertaining to people’s sentiments. With different moveable creative expressions, the public is invited to view wit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public arenas and existing senses contained within their dwelling surrounding.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occurrences of art projects, one could also contemplate from another angle about how public art and its related curatorial actions could garner more “mobilization” and “expansion” within the public space.
擴張”效能。
W. Rd
最終,《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將活動意義放眼在與城市民眾互動的共感塑造中,藉由藝
Department of Defense 愛國 西路 Aiguo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Permanent Public Art Works
《好時光公共藝術節》是國立臺灣博物館重點古蹟—台北南門工場(樟腦廠)、土地銀
包含了視覺藝術、行動藝術、觀念藝術、表演藝術、以工作坊或動員極大化為發生形態
術魅力在生活、議題與意識空間的聚焦,傳達出︰新的公共經驗發現與參與過程,就是 一種美好的時光。
策展人 江洋輝
Lastly, “Good Time Public Art Festival” envisions to pla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in creating interaction with the people in this city, and through the attraction of art in everyday life and concentrations on topics of discussion and the sense of space, the message the festival is trying to convey is that: the journey of new public experiences, discoveries, and participations is itself a fantastic way to enjoy a good time.
Curator Chiang Yang-Huei
與藝術家對談
Artist Talk
8/20(五) 8/21(六)
系列活動
預約報名
藝術導覽,一展區 (2/20) 10:00、11:00、14:00、15:00、16:00
8/24(二)
時光流.記憶體工作坊 (A) 10:00 - 12:00 ; 13:00 - 15:00
預約報名
時光流.記憶體工作坊 (B) 10:00 -12:00 ; 13:00 - 15:00
預約報名
8/26(四)
古蹟塗鴉工作坊 (1/2) 15:30 - 18:00
8/28(六)
藝術導覽,一展區 (3/20) 10:00、11:00、14:00、15:00、16:00
Aram Bartholl
1972 年生,德國人
Born in 1972 , Germany
鐵道部,入口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德國藝術家亞倫.巴索的創作靈感多半取 材自網路虛擬世界,如將網路遊戲「魔獸 世界(World of Warcraft) 」的個人戰鬥值 、 「第 二 人 生(Second Life) 」的 虛 擬 世 界 暱 稱,以 戲 謔 方 式 呈 現 在 公 眾 生 活 之 中。 此次計畫,藝術家仿造了 Google 地圖中的 紅色標註記號,將它誇張放大為六米高巨 大物件,為臺博館的「鐵道部古蹟」進行 令人莞爾一笑的 “ 標注 ”。本作品義無反顧 地將網路世界中大眾習以為常的符號使用 現象,“ 具體地 ” 表現在古蹟修復空間中。 期待觀者在錯愕與荒誕之餘,領略古蹟再 造之於都市生活的嶄新定義。
藝術導覽,一展區 (1/20) 10:00、11:00、14:00、15:00、16:00
古蹟導覽 (1/5) 15:00 - 16:30
亞倫.巴索
Entrance of the Railway Division No.2, Sec. 1, Yanping N.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開幕活動 18:30 - 20:20
8/25(三)
German artist Aram Bartholl gets many of his inspirations from the cyber world; elements from games such as “World of Warcraft” and avatars in “Second Life” are brought into real life in humorous ways.
In this project,
Bartholl appropriates the Google Maps graphical icon by enlarging it to 6-meters tall. The marker is used to “indicate” comically the location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Railway Division. The artwork boldly brings to life in the historical site an icon that people are very accustomed to in the cyber world. People are encouraged, after their initial responses of surprise and hilarity, to further recognize the brand new definition behind the act of restoring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the
預約報名
urban city.
材質|木作、黑鐵 尺寸|587 x 345 x 35 cm Medium|Wood , Steel
古蹟狂想曲工作坊 (1/2) 10:00 - 12:00 ; 13:00 - 15:00
Size|587 x 345 x 35 cm
預約報名
藝術導覽,一展區 (4/20) 10:00、11:00、14:00、15:00、16:00
8/31(二 )
古蹟塗鴉工作坊 (2/2) 10:00 - 12:30
預約報名
9 September
Stinking O3? Public Participatory Workshop
Let's Play the Plarail with Paramodel Interactive Art Workshop
《古蹟塗鴉!?》互動創作工作坊
Go Art! Projects
藝術導覽,二展區 (1/4) 10:00、11:00、14:00、15:00、16:00 車駁
8/29(日) Let the Light Enter You! Sound & Image Field Workshop
Historical Inspiration Illustration Workshop for Kids
Map
計畫
導覽服務
藝術導覽,二展區 (2/4) 10:00、11:00、14:00、15:00、16:00 車駁
《時光流.記憶體》聲音 v.s. 影像田野工作坊
Spread Body Installation Art Workshop
《漫延》身體裝置藝術工作坊
T1
大家來邂逅系列活動
8 August
Structural Time Documentary Exhibition
Good Time, Good Buy Creative Bazaar
New Place, Heartfelt Public, New Attraction Public Art Conference
時光玩藝術工作坊
臭氧釀工作坊 (A) 14:00 - 15:30
《臭氧釀?》民眾工作坊
《古蹟狂想曲》兒童插畫工作坊
藝術 工作坊
Historical Model Restoration Workshop for Kids
Good Time Fun Art Workshops
《古蹟模力》小小古蹟修復工作坊
|活動架構圖| 公 共 藝 術 節
7
|活 動 時 間表|
A/B/C... 表示為單一活動的不同階段。 1/5 , 2/5 …表示複數的活動發生次數。
「結構時光」藝術文件展
「好時光好採買」創意市集
「新場所.心公共.新魅力」公共藝術論壇
Taipei City Heritage Stroll Map Historical Sites Expert Guided Tour
Art Go Go! Artworks Guided Tour
台北城古蹟散步地圖
好時光“藝”起逛
服務
Everybody Gets Enlightened! - Manhole Design Call for Entries
Let’s Meet Event Series
「全民開竅」人孔蓋創意設計徵件大賽
Guided Tour Service
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
The Red House
hua Rd
T1 T7 T13 古蹟亮相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
Historical Spotlight Permanent Public Art Works
隱形時光新型態公共藝術計畫
Invisible Time Temporary Public Art Projects
計畫
Go Art! Projects
Temporary Public Art Projects
Xiaonanmen Gate (Chongxi Gate)
Zhong
8/22(日)
Opening
P
臨時性公共藝術計畫
策展理念
6
© VERY CONCEPTION CORP.
交通資訊 Transportation
符號索引 Icon Index
31
,檢視生活周遭中的實體與非實體公共場域的存在感知。反之,也將透過藝術計畫的發
Bo’ai Rd
藝術節導覽服務 Guided Tour Service
好時光贈品區 Good Time Goodies
逛!藝術 計劃 Go Art! Projects
在藝術節期間,除了永久性藝術作品在新生古蹟的陸續揭曉外,也將持續以二十多項、
Taipei First Girls High School
常德街
貴 陽 街 一 段 Sec. 1, Guiyang St
Presidential Office
博 愛 路
衡陽路
重 慶 南 路 Bank of Taiwan 一 寶 慶 路 Baoqing Rd 段
P3 Hengyang Rd Sec. 1,
1,
Se
Sec. 2, Chongqing S. Rd
Taipei Zhongshan Hall
Beimen Post Office
開 封 街 一 段 Sec. 1, Kaifeng St S. Rd
Railway Division
ing
漢口街一段 中 Sec. 1, Hankou St 華 路 一 段 武 昌 街 一 段 Sec. 1, Wuchang St
延 平 南 路 現代性,建構中
Yanp
Sec. 1, Chongqing S. Rd
ng
ha
nc
c.
南 昌 路 一 段
Taipei 228 Memorial Museum Changde S
n Rd
Huaining St
Sec 羅 斯 . 1, 福 Ro ose 路 一 vel 段 t Rd
Dongmen Gate (Jingfu Gate) Taipei Guest Hou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ollege Sit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Site
公 園 路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懷 寧 街
自然史
自然史
Land Bank
Gongyua
T2~T6 T8~T12
Control Yuan
Legislative Yuan
中 山 南 路
Executive Yuan Zhongxi ao W. Rd
Rd
Sec. 1,
一段
Qingdao W.
青島西路
Zhongshan S. Rd
忠孝
Taipei Main Station
Guide
Chi-Nan Church
全 民 開 竅 創 意 設 計徵 件 大賽 頒 獎 Ceremony of Gets Enlightened! Manhole Design Call for Entries Award
Map
c
b
時 光 流 VJ 秀 & 餐 會 派 對 Light Drifting VJ Show & Party
西路
a
嬉 班 子 Light Boom Boom 鼓打秀 Light Boom Boom Drum Show by Sibongie
40
活動架構圖&活動時間表 Frame Diagram & Timetable
12
大家來邂逅 系列活動 Let’s Meet Event Series
38
策展理念 Curatorial Statement
|隱形時光|臨時性公共藝術計畫 過程性藝術計畫將於藝術節期間,陸續展開!
|古蹟亮相|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
9/1(三)
時光流.記憶體工作坊 (C) 10:00 - 12:00 ; 13:00 -15:00
預約報名
部份作品將陸續於藝術節期間,配合古蹟新生揭幕!
9/3(五)
時光流.記憶體工作坊 (D) 10:00 - 12:00 ; 13:00 -15:00
預約報名
“Invisible Time” Temporary Public Art Projects Other transient and participatory art projects will be happening
9/4(六)
after the festival opening.
ARTISTALK – PARAMODEL 15:30 - 16:30
“Historical Spotlight” Permanent Public Art Works
藝術導覽,一展區 (5/20) 10:00、11:00、14:00、15:00、16:00
Ope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15
T8
水花漂
黃蘭雅
Huang Lan-Ya
1965年生,嘉義人
Born in 1965, from Chiayi
Hot melted glue is a medium Huang Lan-Ya
Chen Agi & Nau-Tai Delusional Studio
陳怡潔的作品一向強調圖像與訊息傳遞的 神祕關係,在眾多創作系列中,藝術家常 將現實中的感知現象進行信息的符碼化。 此次藝術家邀請民眾透過跨領域的田野工 作坊作與展演方式,重組空間與時間中的 線索切片,呈現全新的投影作品與現場影 音派對活動。並期望藉由大眾重新觀看歷 史的互動想像合作,將「臺灣博物館」建 築轉換為時空隧道的隱喻,透過科技藝術 的光影效果,創造忽隱忽現的時光流動感, 在歡樂的跨領域派對中,提供民眾不同以 往的藝術參與經驗,讓觀眾在欣賞的過程 裡,渾然掉至現實與虛擬的時空脈動之中。
often employs in her work, and through its soft and pliable qualities, the artist forms a magical world that comes straight from the inside of her heart. In the “Floating Flower”, metallic and iridescent colored melted glue forms are used to piece together several geometric shapes. These shapes appear like blossoming flowers, and the organic forms float atop the pond inside the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The unique shapes used in the work and the unusual textures and colors are quite enchanting, and people’s curiosities are therefore enticed by what they see. The
陳怡潔:agiagiagi.blogspot.com 鬧台妄想教室:nautai.blogspot.com
artwork is hidden inside the water pond in the park, and people passing by are pleasantly surprised when stumbling upon it. At the
全民開竅
陳怡潔&鬧台妄想教室 1980年生,台北人
Let the Light Enter You!
Water pond inside the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No.3, Ketagalan Blv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熱熔膠是黃蘭雅最常使用的創作媒材,透 過其柔軟且具韌性的特質,將內心的觀感 化 為 一 片 奇 幻 世 界。在《水 花 漂》中,藝 術家利用金屬珠光色彩的熱熔膠塑型,結 合數個零碎幾何形狀,以如同花朵綻放的 生物衍生狀態飄浮在二二八和平公園水池 上。作 品 以 特 殊 造 型、奇 幻 質 感 及 用 色, 隱身在公園常見的水池景觀中,吸引民眾 發現並駐足欣賞,在驚呼之餘並同時注意 周遭空間中容易被遺忘的角落。
T9
時光流 記憶體
二二八和平公園,水池 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3號
Floating Flower
★ 本作品為參與式工作坊計畫,時間請參照 P. 33
Born in 1980 , from Taipei
想跟藝術家直接面對面對話嗎? 想知道藝術家們如何因應不同公共空間,提出他們的藝術觀念嗎? 如果那些問題對你 妳還不夠,那就絕對不要錯過這僅此一次的對話機會!
好時光好採買
Do you want to talk directly with the artists? Want to learn about how the artists come up with specific concepts for different public spaces? If you have more questions, then don't miss this one time only chance to talk!
徵件時間 Schedule|7/1(四)- 8/5(四)徵件已截止
messages that images transmit. In her many creative
series,
the
artist
has
often
transformed actual physical phenomenon into icons. In this project, she has invited the public to take part in the crossed-genre field workshop and performance art to reconstruct the segmented clues contained in space and tim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brand new projection works and a party that is filled with audio-visual elements. The intention is for people to reevaluate their impressions of
Registration closed
創意市集
Good Time, Good Buy Creative Bazaar 活動時間 Dates|9/18(六)、 9/19(日) 活動地點 Location|臺灣博物館,前方廣場
活動地點 Location| 12:00 - 21:00
臺博土銀展示館,3F 會議廳
Plaza of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新場所•心公共•新魅力
Museum” into a metaphor for a time tunnel. Through the high-tech lighting effects, a sense of subtly flowing time is created.
日期 Date
Please look out for conference details to be announced on the Public Art Festival website
Amidst the genre-crossing party, people are given a unique experience to partake in art, and perhap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hey would feel like they’ve fallen into the rhythm of a time and space that is in the zone between reality and virtuality.
Agi Chen - agiagiagi.blogspot.com Nau-Tai Delusional Studio nautai.blogspot.com
活動時間 Date|9/24(五)
Land Bank Exhibition Hall , 3rd Floor Conference Room
各場次時間表 Schedule|
公共藝術論壇
New Place, Heartfelt Public, New Attraction Public Art Conference 詳細場次資訊將陸續公佈於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官網,敬請密切注意!
history, and to turn the “National Taiwan
same time, the intention is for people to also in everyday life.
免費參加,詳細資訊請上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官網查詢
Artist Talk
評選結果 Winner announcement|www.goodtimepublic.com.tw
Agi Chen’s works have always concentrated on the myster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forgotten corners
© VERY CONCEPTION CORP.
與藝術家對談 For event schedule, please refer to our official website
人孔蓋創意設計徵件大賽
Everybody Gets Enlightened! Manhole Design Call for Entries
Plaza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No.2, Xiangyang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臺灣博物館,前方廣場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Sat.
15:30 - 16:30
9/5
Sun.
15 :30 - 16:30
9/12
Sun.
15 :30 - 16:30
9/19
Sun.
16 :30 - 17 :30
9/25
Sat.
14 :00 - 15 :00
10/3
Sun.
10:00 - 16:30
活動地點 Location|臺博土銀展示館,3F 會議廳
時間 Time
9/4
鈴木貴彥 Takahiko Suzuki 陳怡潔 & 鬧台妄想教室 Agi Chen & Nau-Tai Delusional Studio
藝術文件展
15 :30 - 16 :30
麻粒試驗所 VERY experi-site
10/10 Sun.
14 :00 - 15 :00
Structural Time Documentary Exhibition
10/16 Sat.
15 :30 - 16 :30
10/17 Sun.
14 :00 - 15 :00 15 :30 - 16 :30
展覽地點 Exhibition Location|臺灣博物館,2F 迴廊展示空間
10/24 Sun.
2nd Floor Corridor Exhibition Space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Improv Everywhere 游文富 Yu Wen-Fu 黃蘭雅 Huang Lan-Ya
14 :00 - 15 :00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Period|10/5(二)- 11/28(日) 10:00 - 17:00, 每週一休館 Monday is closed to the public.
極樂模型 Paramodel 崔永嬿 Tsui Yung-Yen
16 :30 - 17 :30
National Taiwan Museum Land Bank Exhibition Hall 3rd floor conference hall
結構時光
與談藝術家 Artist
CAMPOBAG 李國民 & 陳幸均 Lee Kuo-Min & Chen Hsin-Chun 劉和讓 Liu Ho-Jang 李文政 Lee Wen-Cheng
14 :00 - 15 :00
林家祺 Lin Chia-Chi
15 :30 - 16 :30
黃沛瀅 Huang Pei-Ying
★ This art project is participatory workshop. For workshop schedule, please refer to Pg. 33
Note : Should there be any changes to the above schedule, please refer to the information announced on the Good Time Public Art Festival Official Website.
註:大家來邂逅系列活動,相關時間若有異動,依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官網公告為主。
1
尺寸|120 x 120 cm、90 x 90 cm、
Medium|Foaming agent, thermoplastic resin, pigment Sizes|120 x 120 cm、90 x 90 cm、
60 x 60 cm、40 x 40 cm(帶狀分布)
60 x 60 cm、40 x 40 cm(dispersed in clusters)
材質|發泡劑,熱塑性樹脂,顏料
22
23
36
37
ARTISTALK – 鈴木貴彥 16:30 - 17:30 古蹟塗鴉!? 互動創作工作坊
P3
豐盛富足 Fruit-Fullness 勸業銀行(土地銀行舊址)在過去的時代 裡,扮演著提倡實業的角色,對於當時台 灣經濟發展有著長足的影響。藝術家特別 選擇襄陽路側之騎樓步道進行鋪面設計, 以愉悅豐富的視覺意象反映過去臺灣產業 經濟發展時期的豐盛與富足,將欣欣向榮 的意象表露在不同鑲嵌材質的視覺躍動之 中,同時也充分融入古蹟的質感。畫面中 滾動著的大小圓形彷彿就像一個個銅錢, 象徵了臺灣經濟產業的往來流通;璀璨閃 爍的藍色琉璃,隨著光線的折射,隱露地 表現出樸實豐足的舊好時光,而當人們步 行通過時,彷彿花木雲雨以及鳥兒走獸也 生動了起來。作品邀請人們緩下步伐,以 不同角度欣賞、回味老臺北城的歷史光景。
Let's Play the Plarail with Paramodel Interactive Art Workshop 9/25 (六) 藝術導覽,一展區 (11/20) 10:00、11:00、14:00、16:00
麻粒試驗所
VERY experi-site
2003年成立於台北
Formed in Taipei in 2003
Good Time Fun Art Workshops
臺博土銀展示館,廊道地坪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Corridor of the Land Bank Exhibition Hall No.25, Xiangyang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藝術工作坊
and was quite influential in assisting Taiwan’s Xiangyang Road’s pedestrian path as the
10:00 - 12:30,鐵道部 第二場次: 8/31(二)ARTISTALK – 陳怡潔&鬧台妄想教室 14:00 - 15:00
creative site, the artist paves the passageway
10/3(日)
with images that reflect the happy and prolific
Everybody Gets Enlightened! - Manhole Design Call for Entries Good Time, Good Buy Creative Bazaar New Place, Heartfelt Public, New Attraction Public Art Conference Structural Time Documentary Exhibition Artist Talk
ARTISTALK – 麻粒試驗所 15:30 - 16:30
參加對象|
time during Taiwan’s industrial economic
第一場次:一般民眾,不分年齡皆可參加 藝術導覽,一展區 (14/20) 10:00、11:00、14:00、15:00、16:00
development era. The fruitful image comes
第二場次:建議為設計、美術、建築、室內設計等相關科系,具實作經驗背景者為佳 10/5(二) 結構時光,藝術文件展 10/5 - 11/28
alive through the collage of mixed media,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al qualities inherited in the historic site are also
古蹟導覽 (4/5) 15:00 - 16:30
The various round shapes
10/9(六)
moving around in the image are like coins
臭氧釀?
that symbolize the exchanges in Taiwan’s
預約報名
藝術導覽,一展區 (15/20) 10:00、11:00、14:00、15:00、16:00
民眾工作坊
藝術導覽,二展區&三展區 (4/4) 10:00、13:00 車駁
Stinking O3? Public Participatory Workshop
The shimmering blue
ARTISTALK – CAMPOBAG 14:00 - 15:00
10/10(日)
the feeling projected is the sense of simplicity
W6
環保尚青!藝術家帶你用果皮拯救地球! 藝術導覽,一展區 (16/20) 10:00、11:00、14:00、15:00、16:00
and complacency from the olden days. As people pass by, the flowers, trees, clouds,
臭氧釀工作坊 (B),成果分享! 14:00 - 15:00 工作坊講師|李國民、陳幸均
rain, and also the birds and animals all seem to have come alive. The artwork invites you to
10/16(六)
ARTISTALK – 李國民&陳幸均 15:30 - 16:30
slow down your pace, and view it from
活動時間&地點|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savor the precious
14:00 - 15:30, (17/20) 10:00、11:00、14:00、15:00、16:00 第一場次: 8/28(六)藝術導覽,一展區
history of the old Taipei City.
《古蹟模力》小小古蹟修復工作坊 《漫延》身體裝置藝術工作坊 《時光流.記憶體》聲音 v.s. 影像田野工作坊 《古蹟狂想曲》兒童插畫工作坊 《古蹟塗鴉!?》互動創作工作坊 《臭氧釀?》民眾工作坊 Historical Model Restoration Workshop for Kids Spread Body Installation Art Workshop Let the Light Enter You! Sound & Image Field Workshop Historical Inspiration Illustration Workshop for Kids Let's Play the Plarail with Paramodel Interactive Art Workshop Stinking O3? Public Participatory Workshop
材質|不鏽鋼、黃銅、琉璃 尺寸|走廊 240 x 4000 cm,室內 300 x 235 cm Medium|Stainless steel, yellow copper, color glass Size|Corridor - 240 x 4000 cm,Indoor- 300 x 235 cm
30
2
Let’s Meet Event Series 全民開竅—人孔蓋創意設計徵件大賽 好時光好採買—創意市集 新場所.心公共.新魅力—公共藝術論壇 結構時光—藝術文件展 與藝術家對談
藝術導覽,一展區 (13/20) 10:00、11:00、14:00、15:00、16:00
藝術導覽,二展區&三展區 (3/4) 10:00、13:00、15:00 車駁 第一場次: 8/26(四) 15:30 - 18:00,臺灣博物館,前方廣場
economy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Choosing
traditional industry.
2
藝術導覽,一展區 (12/20) 10:00、11:00、14:00、15:00、16:00
10 October
10/2(六) 活動時間&地點|
glass castes off reflections from the light, and
1
9/26(日)
日本藝術團體 Paramodel 將帶領大小朋友利用玩具鐵軌 完成這個大膽前衛的任務!
工作坊講師|Paramodel 極樂模型
Kangyo Ban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growth in the old days,
incorporated.
W5
藝術導覽,二展區&三展區 (2/4) 10:00、13:00、15:00 車駁
在古蹟上塗鴉!?
31
臺灣博物館,一樓入口大廳 ARTISTALK – 劉和讓 14:00 - 15:00 第二場次: 10/16(六) 14:00 - 15:00,
10/17(日) ARTISTALK – 李文政 15:30 - 16:30 臺灣博物館,後側廣場(228公園) 藝術導覽,一展區 (18/20) 10:00、11:00、14:00、15:00、16:00
參加對象|
藝術導覽,一展區 (19/20) 10:00、11:00、14:00、15:00、16:00 10/23(六) 第一場次:一般民眾,不分年齡皆可參加 歡迎民眾攜帶家中不需要的有機水果(如:果皮、水果、果核)前來參加! ARTISTALK – 林家祺 14:00 - 15:00 第二場次:一般民眾,不分年齡皆可參加 10/24(日) ARTISTALK – 黃沛瀅 15:30 - 16:30 歡迎民眾攜帶附瓶蓋的小瓶子至活動現場,免費領取環保酵素! 藝術導覽,一展區 (20/20) 10:00、11:00、14:00、15:00、16:00 所有工作坊活動皆免費參加,活動詳情與報名方式,請上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官網查詢! 10/30(六) 古蹟導覽 (5/5) 15:00 - 16:30 預約報名 工作坊活動聯絡人|請洽麻粒國際文化試驗 02-25238852 # 15 詹小姐
!
34
35
系列活動
1
3
1 2
LAVIE
3
2
第一本設計理想生活的美學實踐誌 回函La Vie,無限驚喜!
La Vie NO.7 5 2 0 1 0 .0 7
7
2 0 前回函La Vie即有機會獲得
《Zoophyte Collection》筆記本一本
(喜歡的請打○,有待加強的請打△,不喜歡的請打×)
0 1 【Editor's Pick 本月首選】 □1 【Invest】傳世眼光 □2 【Desig n】捕捉音樂的DNA □3 【Gou rmet】干邑與香橙的聯姻 □4 【Lu xu ry】嵌入富豪的未來廚房 □5 【Beau ty】忘了帶傘
1 0 【Life Concept生活概念】
0 2 【Trend News 時尚單品】 □1 Fashion 時尚 □2 Beau ty 美容 □3 Watch 錶 □4 3 C 數位 □5 Appliance 家電 □6 Fu rnitu re 傢具 □7 Deco 傢飾 □8 Kitchen&Bathroom 廚衛
□ 觸覺設計潮 □ 城市轉角的設計輕旅行
0 3 【Colu mn 專欄】 □1 日本不思議 □2 什麼是時尚? □3 時尚馴服記 □4 音樂樹語 □5 電影盒子 0 4 【Global Watch 國際視界】 □1 Shang hai 上海 □2 Beijing 北京 □3 London 倫敦 □4 New York 紐約 □5 Milan 米蘭 0 5 【City Reform 城市新生】 □ UrbanCore 藝術家的街區改造計畫
1 2 【Desig n 設計】
1 3 【stART藝術感】 □ 破壞,拼貼,新記憶 1 4 【Au to Bike移動生活】 □ 從北京車展看綠能概念車 1 5 【Hotel旅人之館】
□ 五星級的史詩 君品酒店
1 6 【Hotel Update】 □ 乘著時光機,來趟懷舊行旅 1 7 【Travel主題旅行】 □ 捨遠求近──香港文化表情 1 8 【Craft藝匠大師】
□ 京都開化堂第六代傳人· 八木隆裕
1 9 【Home話題住宅】 □ 江佶洋 劇場燈光打在老家 2 0 【Desig n 3 C】
□ 量身打造材質美學
0 6 【Fashion Tide 時尚意識】 □ 解剖· 衣的肌理
2 1 【New in Town 新開店】 □ 讓風水光影自式流轉 毛鏗
0 7 【In Style風格指定】
2 2 【Ag enda 趨勢話題】 □ Movie 侯孝賢 「2 0 1 0 國民戲院-大導演的獨家片單」 □ Movie 8 4 秒之外 □ Art 專訪:仲夏狂歡葉錦添 □ Art 半世紀前的迷藏 □ Performance 靈魂不安分 □ Book 當代藝術是 「活在當代、屬於我們的藝術」! □ Mu sic 青春,也許一直未曾走遠
□ 水相世界
0 8 【New in Town新開店】 □ havaianas全球唯一概念店開幕 □ Lomog raphy Gallery Store Taipei 0 9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後辦公室時代來了! 直擊全球創意現場 □1 Creative Bomb· 揭開創意人的辦公室秘方 □2 創意便利貼! 重量級創意人的心靈大補帖2 5 +
黏貼處
□ 上海世博開幕藝術家長谷川 章
1 1 【Interview會客室】 □ Mercedes-Benz首席設計師Gorden Wag ner
為配合郵局作業 請勿使用釘書機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1
4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2004
VERY DM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1
1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5
1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4
5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3
1 2 2
3
1
1
2005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DM
2
DM
3
Logo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1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100
2011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01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1 2 3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2
1
3
2 1
3
1 2
3
1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