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1/3
201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3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3
1
4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4
1 2 3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2011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coming soon
我 們 同 一 國 WETOGETHER REPUBLIC
WETOGETHER REPUBLIC
coming soon
EMBASSY OF WETOGETHER REPUBLIC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3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011
1
1
2
2011
11 1 - 12 25 歡 迎 藝 術 家
開 放 社 區 藝 術 進 駐 計 劃 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3
4
1
5
1 2 3 4 5
DM
好藝開鑼! 歡迎鄉親藝起來!
【顏艾琳】 【李文政】
【葉偉立】
向您一鞠躬
1
2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ART PROJECT|藝術計畫
藝術家|顏艾琳
女性作家顏艾琳,有著豐富的文學背景與經歷,走過世界各個地方,像是一艘不停駛 的船,乘著藝術的彼航,從詩的島嶼來到銅鑼,起身、觀看。
此次艾琳以一系列「給銅鑼的情詩」作為駐地創作成果,藉由自身的浪漫奇想與當地 居民深情對話,每首詩如同一封來自不同地方的信,透過融合在地人、異鄉人的觀 點,重新找尋觀看銅鑼人文景緻、歷史性格、生活面貌、建築特色的方式,將銅鑼客 庄的人文風景重新編織成一張記憶拼圖。工作站進駐期間,藝術家隨著當地生活物件 的網羅融入,逐一建置出具詩文裝置形式的交流空間;包含一面如同生活地圖般的 「詩牆」、以及搜集來自於民眾自由發揮的「靈感詩句」,等待藝術家在某一時刻發 展成一首新的詩句作品。這些陸續完成的文字作品,不僅和當地文化、生活、產業映 像緊密結合,若操作得當,將使文字之華以更長遠的方式「進駐」下去。
攝影│李文政
攝影│VERY Conception
6
A R T | 藝 術
7
17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攝影│VERY Conception
銅鑼情織網站 計畫過程
S T E P. 2
交流探索 做為一個「異鄉人」,藝術家顏艾琳將對銅鑼人文環境的印象 感受,轉化為文字詩詞-《給銅鑼的情詩》;更由日常生活的
Ⅲ 生活觸發 Ⅰ 初步相識
尋遊探訪,尋找銅鑼生活角落的記憶刻痕,將在地特色美食、
Ⅴ 回饋分享
文化,內化為創作來源,逐一落築在日後的詩詞創作中。
Ⅳ 延續擴散 Ⅱ 交流探索 在 就 一 她 是 她 天 她 女 銅 是 片 突 草 收 空 了 兒 鑼 她 天 然 尖 斂 一 悟 已 不 的 和 發 上 在 樣 的 經 分 童 一 現 最 眼 澈 悲 是 次 貞 畝 : 晶 眶 藍 歡 母 第 和 地 瑩 的 。 仍 親 的 母 的 淚 像 , 圓 性 露 水 寂 , 珠 , 了 。 。
或 等 但 在 她 一 此 辛 自 不 風 們 切 時 勤 行 急 中 的 都 , 栽 荼 著 , 結 美 秋 種 糜 落 被 果 得 天 者 後 地 輕 , 恰 的 來 的 , 撫 各 如 女 取 腐 自 其 兒 摘 壞 份 在 。 ; 銅 鑼
變 秋 也 被 將 成 天 許 收 隨 另 不 永 藏 著 一 允 不 。 稻 個 許 曝 穀 秋 春 光 被 天 天 。 收 。 播 割 種 , 的 ,
有 她 秋 面 這 些 再 雨 對 一 不 次 洗 十 刻 為 感 過 一 , 人 到 的 月 她 知 天 天 垂 在 的 地 空 垂 銅 故 父 , 鞠 鑼 事 母 躬 的 的 包 稻 容 穗 ; ,
除 汗 一 了 水 發 灌 、 不 溉 淚 可 自 珠 收 己 、 拾 , 經 。 還 血 澆 薄 了 誰 ?
即 也 她 知 夏 她 秋 將 收 不 曉 天 已 天 豐 穫 僅 快 的 萌 的 饒 自 孕 樂 海 發 女 嬌 己 育 和 浪 過 兒 縱 , 種 悲 教 愛 有 的 子 傷 會 , 了 滄 , 一 她 在 悟 桑 來 春 後 。 一 天 的 往 時 美 ; ; 麗 。
S T E P. 1
初步相識 女詩人顏艾琳以豐富的閱讀經歷及生活感受來到銅 鑼,進行長達一個半月時間的社區進駐,透過時間 的積累與在地人文接觸交流,尋找文字與裝置創作 的靈感來源,譜寫屬於銅鑼印象的詩詞創作。
攝影│艾沃克影像製作
攝影│VERY Conception
24
25
41 40
A R T | 藝 術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P R O C E S S | 過 程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adjunction
田野調查遊走地圖 H
為了找尋、保存銅鑼的在地印象,藝術家李文
13
銅鑼交界處
07
政在進駐期間以尋遊探訪的方式進行田野調 查,從親身的接觸到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口中, 逐一拼湊構築銅鑼幾經遺忘人文風景。「田野 調查」於《「我」來自銅鑼》藝術計畫中扮演
16
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尋訪的行動裡,推動著藝 術計畫的創作發展,也微妙地影響著李文政創 作焦點上的轉折,從未知的在地印象,到人文 探索、發掘存在的舊址、及重新關注在地即將 J
消逝的風景等,最後的形塑出藝術家回應本案
05
的公眾使命。本篇章特別以李文政走訪過程中 I
主要的關鍵影響人物地點作介紹,重新回顧藝
天主教堂
術家的創作過程中的關鍵印象。
天后宮
10
G
C
打石示範地
12
音響工廠
08 D
A 15
九湖村
04 永樂戲院舊址
09
L
興隆國小的千年樟樹
01 九華山
F
K 武聖宮
02
14
九華山大興善寺
E
11
17
03
06
英文編號為藝術家所經的拍攝景點。 《消失的雞隆派出所》,數位影像,2012
數字編號為藝術家田野調查期間所遇到的重要人士,以及在地存在的舊址與即將消逝的風景,相關說明詳見下頁。
臺灣許多的重要古蹟或是文化,最後只剩下攝影可以紀錄與回味,未來還可建3 D 模型與遊戲吧。 攝影|李文政、黃弘杰 66
67
92
93
社 區 藝 起 來 ─ 藝 術 計 畫 影 像 文 件 展
古董?垃圾?藝術?
成立之初,一句玩笑式的認真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1
2
3
4
這公司就叫『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說著說著,偉立也笑了 出來。
初次聽到這間公司的名字,都會帶著困惑再問一次「你說什麼
來
公司?」,誰也沒想到,「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成立的由
就這樣,一句玩笑式的契機,葉偉立弄假成真地召集許多藝術
來,其實有點誤打誤撞。偉立和語心這對藝術情侶,在三年前
家們成立了這間公司,大家各司其職並且十分認真地研發每一
(2009年)進行一項空間改造的計畫,他們自海邊撿回一些像
樣產品。也許產品的名字都帶點嘲弄與胡鬧的幽默,但又不得
是自然的石頭、漂流木、死掉的珊瑚等做為裝置建設的材料,
不佩服那認真解釋起來時的有條有理。就像牆上一整排的企業
這些像似拋棄的廢棄物,在時間的堆疊下越積越多。一天,鄰
理念,也可以說是這間公司的精神所在,用一個藝術或是創作
居看著工作室裡那些成堆的汰舊物品,好奇地問了語心的媽媽
者的想像方式「組織化」與「經濟化」這間公司應有的樣貌,
「她男朋友在做什麼事情?他的工作是什麼?」「語心的媽媽
又同時帶著半諷刺的味道把每一個動作創作化,你可以說他的
直接回答說:『他在楊梅賣古董』,當時我們就覺得很好笑,
藝術像似在開一個玩笑,卻也可以說他比誰都認真地在處理
因為我們整個車子都是垃圾,所以我們看著那堆垃圾,結果他
「個人之於社會、藝術的關係」,像似「陰謀」的手法,引荐
說我們在賣古董,就覺得這很好笑。於是我們在討論這個故事
藝術之於公共的對話關係。
相關文件展示,提供民眾翻閱。攝影│VERY Conception
1. 展覽DM / 2. 藝術家招待家庭良民證、生活公約等文件 / 3. 藝術家駐地日誌 / 4. 工作坊&同樂會活動DM。攝影│VERY Conception
的時候,就覺得我們應該開一個公司來真的賣這個東西,於是
108
109
194
195
OPEN COMMUNITY|開放社區
藝 為創造在地居民與藝術計畫的想像連結與藝文教育體驗,本案工作坊的 規劃著眼於「公共參與的效益」、「藝術與公眾交流之意義內涵」以及 「藝術介入社區公眾之擴展能量」為主要的思考方向。
此三系列工作坊延伸自三位與案藝術家之藝術計畫,由藝術家帶領社區 民眾進行藝術參與體驗,包含直接性與間階性的創作(工作)單元,讓 民眾可從參與過程中獲得親近藝術計畫(藝術家)的機會,而工作坊的 過程與成果,部分亦成為此次藝術家創作計畫中的構成元素。整體而 言,工作坊的推廣與交流在本案社區藝術進駐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意 義。
本篇章介紹各工作坊執行內容與流程,作為本案計畫的回顧,另特別以 「公共參與」、「意義內涵」與「社區連結」三項特性進行成效分析, 以討論工作坊在公共參與執行效益的實質表現,與執行之過程與結果的 意義表現,以及社區介入意象上的呈現等方向之綜合檢討。
190
191
174
175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OPEN
藝
OPEN COMMUNITY|開放社區
藝起來 配合本案《藝術家招待家庭-生活交流計畫》與《我的藝術在銅鑼-工作站進駐》計 畫內容,於實際執行期程中,特別安排四場階段性交流活動,邀集與案藝術家於公眾 場合與社區居民,在輕鬆活潑的對談交流過程中,增進彼此友好關係,一則加深民眾 對於藝術創作計畫之理解熟悉度,同時也成為藝術家了解大眾意見的機會平台,有助 於創作上保有有機變化之修正空間,更加深創作計畫與社區場域、地方歷史脈絡及居 民生活間緊密聯繫。
1 2
COM
MUN
ITY|
開放社
區
藝起來
《社區藝 起來-藝 術計畫影 及檢視的 像文件展 基礎,打 》以「藝 破單一事 在公共性 術計畫與 件報導的 的多面向 在地社群 閱讀呈現 試探,進 文件、工 的關係影 方式,將 行概念式 作站的概 響」為規 本計畫開 的回顧與 劃 念再現、 《異鄉人 展過程中 整理,運 藝術家訪 在銅鑼─ ,有關藝 用豐富的 談紀錄片 開放社區 術 發「在地 工作站影 、相關活 藝術進駐 的參與效 像與藝術 動影音紀 計畫》如 應」。 錄等,讓 何藉由多 觀眾了解 項藝術活 其中,本 動與駐站 展亦特別 創作計畫 規劃一時 引 顯示本計 間軸式的 畫如何由 大事紀表 興辦源起 節點流程 ,用以揭 、籌備、 ,將公共 示整體計 討論、執 藝術計畫 畫的發展 行,最後 背後鮮為 範疇,充 如何完成 人知的轉 分 此外,針 藝術計畫 折性因素 對本案三 點滴等重 公開展示 位來自不 要 。 肌理的創 同經驗領 作交流計 域的藝術 畫,提出 表現之多 家實際進 多元視角 樣可能, 駐、融入 的提問與 透過多重 制與主觀 當地社群 詮釋觀點 面向之議 訴求而產 經驗與生 ,企圖帶 題切入探 生之創作 活 團隊如何 領大眾揭 究,探討 規範;同 因應不同 示公共藝 其創作概 時,亦試 議題之策 術 念下因應 圖回顧公 略規劃與 不同客觀 共藝術策 活動型態 限 整體而言 展實踐過 ,引發公 ,本展以 程中,策 眾參與交 親和有力 劃 流經驗。 展中,共 的引介方 邀廣大族 式,將藝 群一同親 術與公眾 近回顧、 對話的微 檢視、閱 妙過程呈 讀計畫全 現於本文 貌。 件
1
1
3
DM
2
2
3
1
1
3
2
2
3
X PEKOE
Yilan
2014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PEKOE
X
PEKOE
1
X PEKOE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2007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061
2010
1
2061
2061
2
1
2
2061
1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006 /2007
2011
2
1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4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3
2
4
1
1
1
2 3 1
1
2
3
1 2 3
–
201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DM
1
-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DM
2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2011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DM
2 3
DM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006
2010
Good
Vision New Design P i xe l
1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2
DM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3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013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1
2
3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4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1 2 3 4
1 2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 VERY CONCEPTION CORP.
© VERY CONCEPTION CORP.
C06
2006
2006
C06
C06 DO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1
3
2
1 2 3 4
4
1
2
3
DM DM
1
3
2
1 2 3 4
4
-
2005
2005
1
1
© VERY CONCEPTION CORP.
1 2 3
1
2
3
© VERY CONCEPTION CORP.
2
1
1 2
1
2
1
2
3
3
4
DM
4
2011
1
1
2
2011
11 1 - 12 25 歡 迎 藝 術 家
開 放 社 區 藝 術 進 駐 計 劃 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3
4
1
5
1 2 3 4 5
DM
好藝開鑼! 歡迎鄉親藝起來!
【顏艾琳】 【李文政】
【葉偉立】
向您一鞠躬
1
2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ART PROJECT|藝術計畫
藝術家|顏艾琳
女性作家顏艾琳,有著豐富的文學背景與經歷,走過世界各個地方,像是一艘不停駛 的船,乘著藝術的彼航,從詩的島嶼來到銅鑼,起身、觀看。
此次艾琳以一系列「給銅鑼的情詩」作為駐地創作成果,藉由自身的浪漫奇想與當地 居民深情對話,每首詩如同一封來自不同地方的信,透過融合在地人、異鄉人的觀 點,重新找尋觀看銅鑼人文景緻、歷史性格、生活面貌、建築特色的方式,將銅鑼客 庄的人文風景重新編織成一張記憶拼圖。工作站進駐期間,藝術家隨著當地生活物件 的網羅融入,逐一建置出具詩文裝置形式的交流空間;包含一面如同生活地圖般的 「詩牆」、以及搜集來自於民眾自由發揮的「靈感詩句」,等待藝術家在某一時刻發 展成一首新的詩句作品。這些陸續完成的文字作品,不僅和當地文化、生活、產業映 像緊密結合,若操作得當,將使文字之華以更長遠的方式「進駐」下去。
攝影│李文政
攝影│VERY Conception
6
A R T | 藝 術
7
17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攝影│VERY Conception
銅鑼情織網站 計畫過程
S T E P. 2
交流探索 做為一個「異鄉人」,藝術家顏艾琳將對銅鑼人文環境的印象 感受,轉化為文字詩詞-《給銅鑼的情詩》;更由日常生活的
Ⅲ 生活觸發 Ⅰ 初步相識
尋遊探訪,尋找銅鑼生活角落的記憶刻痕,將在地特色美食、
Ⅴ 回饋分享
文化,內化為創作來源,逐一落築在日後的詩詞創作中。
Ⅳ 延續擴散 Ⅱ 交流探索 在 就 一 她 是 她 天 她 女 銅 是 片 突 草 收 空 了 兒 鑼 她 天 然 尖 斂 一 悟 已 不 的 和 發 上 在 樣 的 經 分 童 一 現 最 眼 澈 悲 是 次 貞 畝 : 晶 眶 藍 歡 母 第 和 地 瑩 的 。 仍 親 的 母 的 淚 像 , 圓 性 露 水 寂 , 珠 , 了 。 。
或 等 但 在 她 一 此 辛 自 不 風 們 切 時 勤 行 急 中 的 都 , 栽 荼 著 , 結 美 秋 種 糜 落 被 果 得 天 者 後 地 輕 , 恰 的 來 的 , 撫 各 如 女 取 腐 自 其 兒 摘 壞 份 在 。 ; 銅 鑼
變 秋 也 被 將 成 天 許 收 隨 另 不 永 藏 著 一 允 不 。 稻 個 許 曝 穀 秋 春 光 被 天 天 。 收 。 播 割 種 , 的 ,
有 她 秋 面 這 些 再 雨 對 一 不 次 洗 十 刻 為 感 過 一 , 人 到 的 月 她 知 天 天 垂 在 的 地 空 垂 銅 故 父 , 鞠 鑼 事 母 躬 的 的 包 稻 容 穗 ; ,
除 汗 一 了 水 發 灌 、 不 溉 淚 可 自 珠 收 己 、 拾 , 經 。 還 血 澆 薄 了 誰 ?
即 也 她 知 夏 她 秋 將 收 不 曉 天 已 天 豐 穫 僅 快 的 萌 的 饒 自 孕 樂 海 發 女 嬌 己 育 和 浪 過 兒 縱 , 種 悲 教 愛 有 的 子 傷 會 , 了 滄 , 一 她 在 悟 桑 來 春 後 。 一 天 的 往 時 美 ; ; 麗 。
S T E P. 1
初步相識 女詩人顏艾琳以豐富的閱讀經歷及生活感受來到銅 鑼,進行長達一個半月時間的社區進駐,透過時間 的積累與在地人文接觸交流,尋找文字與裝置創作 的靈感來源,譜寫屬於銅鑼印象的詩詞創作。
攝影│艾沃克影像製作
攝影│VERY Conception
24
25
41 40
A R T | 藝 術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P R O C E S S | 過 程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adjunction
田野調查遊走地圖 H
為了找尋、保存銅鑼的在地印象,藝術家李文
13
銅鑼交界處
07
政在進駐期間以尋遊探訪的方式進行田野調 查,從親身的接觸到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口中, 逐一拼湊構築銅鑼幾經遺忘人文風景。「田野 調查」於《「我」來自銅鑼》藝術計畫中扮演
16
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尋訪的行動裡,推動著藝 術計畫的創作發展,也微妙地影響著李文政創 作焦點上的轉折,從未知的在地印象,到人文 探索、發掘存在的舊址、及重新關注在地即將 J
消逝的風景等,最後的形塑出藝術家回應本案
05
的公眾使命。本篇章特別以李文政走訪過程中 I
主要的關鍵影響人物地點作介紹,重新回顧藝
天主教堂
術家的創作過程中的關鍵印象。
天后宮
10
G
C
打石示範地
12
音響工廠
08 D
A 15
九湖村
04 永樂戲院舊址
09
L
興隆國小的千年樟樹
01 九華山
F
K 武聖宮
02
14
九華山大興善寺
E
11
17
03
06
英文編號為藝術家所經的拍攝景點。 《消失的雞隆派出所》,數位影像,2012
數字編號為藝術家田野調查期間所遇到的重要人士,以及在地存在的舊址與即將消逝的風景,相關說明詳見下頁。
臺灣許多的重要古蹟或是文化,最後只剩下攝影可以紀錄與回味,未來還可建3 D 模型與遊戲吧。 攝影|李文政、黃弘杰 66
67
92
93
社 區 藝 起 來 ─ 藝 術 計 畫 影 像 文 件 展
古董?垃圾?藝術?
成立之初,一句玩笑式的認真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1
2
3
4
這公司就叫『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說著說著,偉立也笑了 出來。
初次聽到這間公司的名字,都會帶著困惑再問一次「你說什麼
來
公司?」,誰也沒想到,「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成立的由
就這樣,一句玩笑式的契機,葉偉立弄假成真地召集許多藝術
來,其實有點誤打誤撞。偉立和語心這對藝術情侶,在三年前
家們成立了這間公司,大家各司其職並且十分認真地研發每一
(2009年)進行一項空間改造的計畫,他們自海邊撿回一些像
樣產品。也許產品的名字都帶點嘲弄與胡鬧的幽默,但又不得
是自然的石頭、漂流木、死掉的珊瑚等做為裝置建設的材料,
不佩服那認真解釋起來時的有條有理。就像牆上一整排的企業
這些像似拋棄的廢棄物,在時間的堆疊下越積越多。一天,鄰
理念,也可以說是這間公司的精神所在,用一個藝術或是創作
居看著工作室裡那些成堆的汰舊物品,好奇地問了語心的媽媽
者的想像方式「組織化」與「經濟化」這間公司應有的樣貌,
「她男朋友在做什麼事情?他的工作是什麼?」「語心的媽媽
又同時帶著半諷刺的味道把每一個動作創作化,你可以說他的
直接回答說:『他在楊梅賣古董』,當時我們就覺得很好笑,
藝術像似在開一個玩笑,卻也可以說他比誰都認真地在處理
因為我們整個車子都是垃圾,所以我們看著那堆垃圾,結果他
「個人之於社會、藝術的關係」,像似「陰謀」的手法,引荐
說我們在賣古董,就覺得這很好笑。於是我們在討論這個故事
藝術之於公共的對話關係。
相關文件展示,提供民眾翻閱。攝影│VERY Conception
1. 展覽DM / 2. 藝術家招待家庭良民證、生活公約等文件 / 3. 藝術家駐地日誌 / 4. 工作坊&同樂會活動DM。攝影│VERY Conception
的時候,就覺得我們應該開一個公司來真的賣這個東西,於是
108
109
194
195
OPEN COMMUNITY|開放社區
藝 為創造在地居民與藝術計畫的想像連結與藝文教育體驗,本案工作坊的 規劃著眼於「公共參與的效益」、「藝術與公眾交流之意義內涵」以及 「藝術介入社區公眾之擴展能量」為主要的思考方向。
此三系列工作坊延伸自三位與案藝術家之藝術計畫,由藝術家帶領社區 民眾進行藝術參與體驗,包含直接性與間階性的創作(工作)單元,讓 民眾可從參與過程中獲得親近藝術計畫(藝術家)的機會,而工作坊的 過程與成果,部分亦成為此次藝術家創作計畫中的構成元素。整體而 言,工作坊的推廣與交流在本案社區藝術進駐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意 義。
本篇章介紹各工作坊執行內容與流程,作為本案計畫的回顧,另特別以 「公共參與」、「意義內涵」與「社區連結」三項特性進行成效分析, 以討論工作坊在公共參與執行效益的實質表現,與執行之過程與結果的 意義表現,以及社區介入意象上的呈現等方向之綜合檢討。
190
191
174
175
異鄉人在銅鑼—開放社區藝術進駐計畫
OPEN
藝
OPEN COMMUNITY|開放社區
藝起來 配合本案《藝術家招待家庭-生活交流計畫》與《我的藝術在銅鑼-工作站進駐》計 畫內容,於實際執行期程中,特別安排四場階段性交流活動,邀集與案藝術家於公眾 場合與社區居民,在輕鬆活潑的對談交流過程中,增進彼此友好關係,一則加深民眾 對於藝術創作計畫之理解熟悉度,同時也成為藝術家了解大眾意見的機會平台,有助 於創作上保有有機變化之修正空間,更加深創作計畫與社區場域、地方歷史脈絡及居 民生活間緊密聯繫。
1 2
COM
MUN
ITY|
開放社
區
藝起來
《社區藝 起來-藝 術計畫影 及檢視的 像文件展 基礎,打 》以「藝 破單一事 在公共性 術計畫與 件報導的 的多面向 在地社群 閱讀呈現 試探,進 文件、工 的關係影 方式,將 行概念式 作站的概 響」為規 本計畫開 的回顧與 劃 念再現、 《異鄉人 展過程中 整理,運 藝術家訪 在銅鑼─ ,有關藝 用豐富的 談紀錄片 開放社區 術 發「在地 工作站影 、相關活 藝術進駐 的參與效 像與藝術 動影音紀 計畫》如 應」。 錄等,讓 何藉由多 觀眾了解 項藝術活 其中,本 動與駐站 展亦特別 創作計畫 規劃一時 引 顯示本計 間軸式的 畫如何由 大事紀表 興辦源起 節點流程 ,用以揭 、籌備、 ,將公共 示整體計 討論、執 藝術計畫 畫的發展 行,最後 背後鮮為 範疇,充 如何完成 人知的轉 分 此外,針 藝術計畫 折性因素 對本案三 點滴等重 公開展示 位來自不 要 。 肌理的創 同經驗領 作交流計 域的藝術 畫,提出 表現之多 家實際進 多元視角 樣可能, 駐、融入 的提問與 透過多重 制與主觀 當地社群 詮釋觀點 面向之議 訴求而產 經驗與生 ,企圖帶 題切入探 生之創作 活 團隊如何 領大眾揭 究,探討 規範;同 因應不同 示公共藝 其創作概 時,亦試 議題之策 術 念下因應 圖回顧公 略規劃與 不同客觀 共藝術策 活動型態 限 整體而言 展實踐過 ,引發公 ,本展以 程中,策 眾參與交 親和有力 劃 流經驗。 展中,共 的引介方 邀廣大族 式,將藝 群一同親 術與公眾 近回顧、 對話的微 檢視、閱 妙過程呈 讀計畫全 現於本文 貌。 件
1
1
3
DM
2
2
3
1
2
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