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位艺术大师》试读

Page 1

TEA-76-皮壳:(18+166+46+166+18)x(18+216+18)mm

作为《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的 姊妹篇,《501位艺术大师》深入介绍有史以来世 界各地的501位艺术大师,其中有画家、雕塑家, 还有混合媒材、摄影和装置领域的艺术家。有关这 些艺术家的生平小传简明扼要,事实丰富,集中起 来就构成一部非正式的插图版艺术史。每篇紧凑的 传记中都对传主的艺术创新成就和文化影响力作出 评价。 此书对入选人物研究透彻,同时兼顾阅读趣 味,信息量充沛,全面涵盖人类艺术史。从文艺复 兴时期的壁画大师到印象派画家,从使用混合媒材 的立体派大家到后现代的录像艺术家,无不兼收并录。文字传记的配图中有传主肖像,另有作品概 目提示读者可去哪些画廊和博物馆观赏该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大多数条目中还附有艺术家本人或 评论家的名言警句,精辟而富于启发,让我们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态有更进一步 的理解。 本书主编史蒂芬·法辛为英国知名的艺术史著作人和艺术教授,撰稿者团队由评论家、艺术史 学者以及艺术家构成,堪称国际阵容。他们的评介体现了真正兼容并包的导引功能,让读者去接近 艺术世界中那些最重要的男女成员。书中论及的很多大师杰作以高品质的精美插图呈现,此外还有 艺术家在工作状态时的留影。艺术爱好者及喜欢逛博物馆的读者,如欲寻得一份可靠的艺术鉴赏参 考资源,不妨时常翻阅本书,获取资讯,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奉献出传世杰作的艺术大家。

位艺术大师 位艺术大师

史蒂芬·法辛 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霍普金斯基金绘画研究教授。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 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兼牛津圣·埃德蒙学院高级研究员。1998年当选为伦敦皇家艺术学会成员。他 最初求学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完成绘画硕士学位,自1977年一直从事美 术教育。法辛的画作在全球各地都有展出,尤其是在英国、日本和南美洲的画廊。

封面人物: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Horst Tappe / Lebrecht Music & Arts供图 封底人物: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Sipa Press / Rex Features供图 书脊人物: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 Bettmann / CORBIS供图

史蒂芬·法辛◎主编 杨凌峰◎翻译

微信扫描(ID:cctphome)

TEA-76-皮壳 R1.indd 1

出 版 人:刘明清 出版统筹:贾宇琰 责任编辑:廖晓莹 封面设计:罗  洋

STEPHEN FARTHING 定价:148.00元

史蒂芬·法辛◎主编

杨凌峰◎翻译

2014-6-16 22:48:38


目录 序 引言 艺术家索引

3 4 5

16世纪前

8

16世纪

88

17世纪

130

18世纪

152

19世纪

200

1900年代

396

1910年代

426

1920年代

449

1930年代

488

1940年代

538

1950年代

572

1960年代

597

1970年代

624

术语 索引 撰稿人 图片来源 致谢 艺术史的三联画(代译后弁言)

630 632 636 637 639 640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501位艺术大师 /(英)法辛主编 ; 杨凌峰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7

杰夫·戴尔 Geoff Dyer

ISBN 978-7-5117-2207-2 Ⅰ. ①5… Ⅱ. ①法… ②杨… Ⅲ. ①艺术家-生平事迹-世界 Ⅳ. ①K815.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18060号

Original title: 501 GREAT ARTISTS © 2008 Quintessence Editions Ltd. Chinese edition © 2014 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501位艺术大师 出 版 人:刘明清 出版统筹:贾宇琰 责任编辑:廖晓莹 责任印制:尹

出版发行:中央编译出版社 地    址: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乙5号鸿儒大厦B座(100044) 电    话:(010)52612345(总编室)(010)52612342(编辑部)

(010)52612316(发行部)(010)52612315(网络销售) (010)52612346(馆配部)(010)66509618(读者服务部)

传    真:(010)66515838 印    刷:利丰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60毫米×210毫米 40印张 版    次:2014年7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14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48.00元 网    址:www.cctphome.com 邮箱:cctp@cctphome.com 新浪微博:@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里没有梵高?也没有达·芬奇?更没有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简直让人 难以相信! 当然了,只是玩笑而已。这些显赫“大 腕”都被收录在册,同时还有另外498位艺术 世界的名家得以携手入围。 不仅在本书伊始,而且也可能是在即便读 完此书之际,读者必然会产生如此疑问:收录 501位,是太多?还是根本就不足挂齿?501位 听起来确实挺多。书中所录艺术名人,有不少 我甚至闻所未闻,还有更多的则是我只知其名 但未曾亲见其作。我想,这种既有熟悉感,又 伴随着陌生讶异感的阅读过程,应该是很多读 者共同的感受。而且,毫无疑问地,这种体验 也是翻阅本书的乐趣之一。 书中所涉人物在时间和地理维度上的分布 极为广泛。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开始,到生于 1974年的一位当代伊朗艺术家结束,本书令人 欣慰地提示我们,无论是在书名中还是在最初 的编撰构想中,主创者并未在“艺术家”这个 名词前加上“西方”这个限定词——不管是以 隐蔽的手法或是出于默契。 一个常规的见解认为,艺术未必会随着 时代更替而进化(相应的一个推论:艺术也并 不会随着时间演变而退化;但不幸的是,有时 候我们很难对此说法抱有信心)。有些最早期 的艺术创作,以其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强大的原 初震撼力,令后来者难以逾越。随着时间改变 的,只是艺术品呈示自身优异特质与水准的方 式。

因为历史潮流的变迁起伏,我们会发现在 不同的时代、某个特定时期,或某一特定艺术 家的创作,看上去比其他时段或其他人的作品 更能与当代审美合拍共鸣。关于本书主编史蒂 芬·法辛对于过往历代艺术家的选录,应该有 着广泛认同。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选已 经被反复确定,世所公认。随着时间流逝,那 些未能在艺术殿堂中赢得一席之地的艺术家, 也只能湮没无闻,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但 毋庸讳言的是,越是接近本书的结尾部分,事 情的不确定性就变得越发强烈。我们不禁会遐 想,两百年后,倘若再有人编撰一本类似的 书,今日的艺术世界在他眼中将是何等模样? 而当我们在此言说之际,艺术家们则依旧在相 互竞争,期望着能脱颖而出,赢得这艘“荣誉 方舟”的最后几张船票,让自己的名字传诸后 世。至于前面提出的“501这个数目是大还是 小”的疑虑,我们不知何时才能更进一步,将 其改换成另一种问法:这501人不仅是艺术名 家,而且是最卓越的扛鼎巨匠吗?

杰夫·戴尔(以摄影专题写作荣膺国际摄影中 心/ICP“无限”大奖) 2008年6月于英国伦敦

微信:中央编译出版社(ID:cctphome)

本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律师 闫军 梁勤

3


艺术家索引

引言 史蒂芬·法辛(本书主编) 保罗·塞尚曾经有言:“作者本人必须 退隐,艺术的乐趣只应从作品中去发掘。”他 说此话,很可能是设想到了某个时期,观众对 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八卦不休,竟至于其创作反 倒被忽视,成了背景幻灯片。不过,我个人以 为,对于作品价值与其创造者之间微妙关系的 权衡,其实一直都是艺术游戏的一个重要因 素;而且,有些艺术家的个性人格与生活方式 对其主顾购买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或许不会比 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更大,但也很难说得清孰轻 孰重。 当然有一点也很明显,即在艺术史缺位的 情形下,我们对作品是在何时何地、因为什么 缘由、以何种方式完成,甚至是何人所作,都 不甚了然,却依旧可以热爱和欣赏艺术。相对 而言,很少有人能立刻说出是哪位西班牙人画 了《纳西索斯变形》(The Metamorphosis of Narcissus),但很多人却都知道萨尔瓦多·达 利——他正是该画作者。归根结底,艺术史总 要落实到人身上,其中包括作者、主顾或保护 人、收藏家、艺术家,最后是观众。没有人, 就没有艺术。 虽然本书以人为主线核心,但也绝非简单 的名人录。按年代排序,《501位艺术大师》 选取艺术史的创造者,将其人生故事展开。这 一叙事过程也就描绘了不断变化的艺术“面 容”。 无论是在文艺复兴艺术史家瓦萨里 (Vasari)的畅销名作《艺苑名人传》中,还 是在《伦敦标准晚报》的专栏文章中,我们越

4

多地接触到某位艺术家的名字,就越倾向于接 纳其作为艺术史整体故事的一部分。艺术家的 生平轶闻通常令人兴趣盎然,但对于其所爱之 人或家人来说,艺术家的生活与其身后留下的 作品相比,就没那么重要了。 不过,评论家、艺术史家、艺术赞助人 和收藏家则应保有恰当的兴趣,对这些作品鉴 赏认定并对作者成长历程加以著述,因为艺术 家们正是通过如此方式进入艺术名人堂,并在 其间得以维持地位,而这些名人榜单又正是每 次艺术展览或每部艺术叙事著作的常规起点。 恰如评论家欧文·桑德勒(Irving Sandler)玩 笑所言,艺术评价的工作就是“跟在艺术家屁 股后面,清扫、收集、整理”,仿佛垃圾回收 分类。关于这一主旨,本文最后或许可以借用 一位长久以来在绝大多数艺术名人榜上都不可 或缺的大师——米开朗基罗——的话来收尾: “如果人们知道我是经过怎样地艰辛努力才掌 握了这些艺术技能,或许事情看上去就根本没 那么精彩美妙了。”

史蒂芬·法辛(鲁特斯坦·霍普金斯基金绘画 研究教授) 2008年1月于美国纽约阿曼甘塞特

汉字(音序) 安藤广重 198 白南准 504 俵屋宗达 132 蔡国强 590 草间弥生 486 村上隆 604 董其昌 105 董源 8 范宽 9 葛饰北斋 178 河原温 507 荒木经惟 540 菱川师宣 138 姜希颜 43 马远 10 森山大道 531 杉本博司 566 喜多川歌麿 170 雪舟等杨 43 野口勇 407 A Abramovich, Marina 558 Abts, Tomma 617 Acconci, Vito 538–9 Aguerre, Gustavo 578 Akakçe, Haluk 624 Al Safi, Ahmed 626 Alacaín, Alfredo 516 Albers, Josef 355 Alma-Tadema, Lawrence 232 Altdorfer, Albrecht 73 Amerling, Friedrich von 202 Andre, Carl 512–3 Anguissola, Sofonisba 101 Anselmo, Giovanni 511 Appel, Karel 452 Araki, Nobuyoshi 540 Archipenko, Alexander 346–7 Arcimboldo, Giuseppe 97 Arman 483 Arp, Jean 348 Auerbach, Frank 494 B Bacon, Francis 424–5 Balla, Giacomo 298–9 Balthus 421 Barceló, Miquel 590 Barlach, Ernst 297

Barnet, Will 430 Barney, Matthew 618–19 Barrias, Louis-Ernest 245 Baselitz, Georg 528 Bassa, Ferrer 22 Bearden, Romare 431 Beckmann, Max 336–7 Bellini, Giovanni 46 Bellows, George Wesley 327 Benton, Thomas Hart 358 Bernard, Émile 288 Bernini, Gian Lorenzo 122–3 Beuys, Joseph 453–5 Bewick, Thomas 171 Bijl, Guillaume 559 Binney, Don 541 Blake, Peter 498 Blake, William 177 Boccioni, Umberto 326 Bosch, Hieronymus 62 Botero, Fernando 499 Botticelli, Sandro 52–3 Bourdelle, Antoine 274 Bourgeois, Louise 432 Brancusi, Constantin 307 Braque, Georges 328–9 Bronzino, Agnolo 90 Broodthaers, Marcel 466 Brown, Ford Madox 210 Bruegel, Pieter, the Elder 94–5 Brueghel, Jan, the Elder 109 Buckland Wright, John 384 Burden, Chris 562 Buren, Daniel 529 Bustamante, Nao 605 C Cage, John 438 Cai Guo-Qiang 590 Calder, Alexander 388 Campus, Peter 523 Canaletto 150-51 Canova, Antonio 176 Caravaggio 110–1 Caro, Anthony 465 Carpeaux, JeanBaptiste 214 Carracci, Annibale 106–7

Carrington, Leonora 444–5 Cartier-Bresson, Henri 422 Casas, Ramon 286 Cassatt, Mary Stevenson 250 Casson, A. J. 392 Castiglione, Giovanni 136 Cattelan, Maurizio 598 Caulfield, Patrick 521–2 Cellini, Benvenuto 88 Cézanne, Paul 236–8 Chagall, Marc 352–3 Chapman, Jake and Dinos 614–15 Chapu, Henri-MichelAntoine 225 Charpentier, Constance Marie 180 Chicago, Judy 534 Chihuly, Dale 544 Chillida, Eduardo 464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514 Church, Frederic Edwin 213 Cimabue 12–13 Clairmont, Philip 567 Claude Lorrain 130–1 Claudel, Camille 283 Close, Chuck 542–3 Closky, Claude 605 Cole, Thomas 200 Conder, Charles 289 Constable, John 186–7 Copley, John Singleton 160 Corinth, Lovis 268 Corot, Jean-BaptisteCamille 197 Correggio, Antonio da 84 Cotman, John Sell 190 Courbet, Gustave 208–9 Cragg, Tony 568–9 Craig-Martin, Michael 545 Cranach, Lucas, the Elder 66–7 Cruikshank, George 196 Cucchi, Enzo 570 Currier and Ives 204 Currin, John 602–3 D D’Angers, David 192–3 da Pontormo, Jacopo 85

da Vinci, Leonardo 58–61 Daguerre, Louis 191 Dalí, Salvador 408–9 Dalou, Aimé-Jules 234 Daumier, Honoré 203 David, JacquesLouis 168–9 de Chirico, Giorgio 356–7 de Hooch, Pieter 142 de Juanes, Juan 90 de Kooning, Willem 410– 11 de La Tour, Georges 116 de Lempicka, Tamara 389 de Oteiza, Jorge 423 de Ribera, José 115 Deacon, Richard 570–1 Degas, Edgar 228–9 del Piombo, Sebastiano 76–7 del Sarto, Andrea 78 del Verrocchio, Andrea 50 Delacroix, Eugène 199 Delaunay, Robert 340–1 della Francesca, Piero 40–1 Deller, Jeremy 613 Derain, André 318 di Cosimo, Piero 63 diCorcia, Philip-Lorca 578 Diebenkorn, Richard 458–9 Dix, Otto 370 Doig, Peter 596 Donatello 27–9 Dong Qichang 105 Dong Yuan 8 Doré, Gustave 220–1 Drawbridge, John 492 Dreier, Katherine 309 Dubuffet, Jean 398 Duccio di Buoninsegna 14–15 Duchamp, Marcel 349–51 Dürer, Albrecht 64–5 E Eakins, Thomas 251 El Greco 102–3 Emin, Tracey 606 Entekhabi, Shahram 607 Ernst, Max 372–3

5


艺术家索引 F Fan Kuan 10 Fantin-Latour, Henri 230 Feininger, Lyonel 300 Fini, Leonor 423 Fischl, Eric 565 Flaxman, John 171 Fontana, Lucio 393 Fortuny y Carbó, Mariano 233 Fra Angelico 32–3 Fragonard, JeanHonoré 159 Frankenthaler, Helen 473 French, Daniel Chester 256 Freud, Lucian 456–7 Friedrich, Caspar David 182 Fusco, Coco 597 Fuseli, Henry 163 G Gabo, Naum 366 Gainsborough, Thomas 158 García, Antonio López 516 Gauguin, Paul 254–5 Gentileschi, Artemisia 117 Géricault, Théodore 194–5 Gérôme, Jean-Léon 211 Ghiberti, Lorenzo 24–5 Ghirlandaio, Domenico 55 Giacometti, Alberto 397 Giambologna 100 Gilbert and George 553 Gillray, James 173 Giorgione 71 Giotto di Bondone 16–17 Goldsworthy, Andy 589 González, Julio 306 Gonzàlez-Torres, Félix 591 Gordon, Douglas 616 Gorky, Arshile 403–5 Gormley, Antony 572 Goya, Francisco 164–7 Graves, Nancy 537 Greenough Brothers 202 Gris, Juan 345 Grosz, George 376–7 Grünewald, Mathis 72 Guercino 115 Guston, Philip 440

6

艺术家索引 H Hals, Frans 114 Hamilton, Richard 460 Hammershøi, Vilhelm 282 Hancock, Trenton Doyle 627 Haring, Keith 592–3 Hartley, Marsden 308 Heckel, Erich 334 Hélion, Jean 406 Heron, Patrick 450–1 Hepworth, Barbara 402 Hesse, Eva 522 Hilliard, Nicholas 104 Hiroshige, Ando Tokitaro 198 Hirst, Damien 610–2 Höch, Hannah 358 Hockney, David 524–5 Hodgkin, Howard 500 Hodgkins, Frances 296 Hodler, Ferdinand 260 Hofmann, Hans 319 Hogarth, William 148–9 Hokusai, Katsushika 178–9 Holbein, Hans, the Younger 86–7 Holzer, Jenny 573 Homer, Winslow 231 Hopper, Edward 330–1 Hotere, Ralph 495 Huguet, Jaume 42 Hunt, William Holman 215 Huyghe, Pierre 601 I Ingres, Jean-Auguste Dominique 188–9 J Jawlensky, Alexej von 283 John, Gwen 304–5 Johns, Jasper 488–91 Judd, Donald 482 K Kabakov, Ilya 506 Kahlo, Frida 416–7 Kandinsky, Wassily 284–5 Kang Hui-an 43 Kapoor, Anish 580–1 Kaprow, Allan 472 Katz, Alex 471

Kauffmann, Angelica 162 Kawara, On 507 Kelley, Mike 582 Kiefer, Anselm 554 Kippenberger, Martin 579 Kirchner, Ernst Ludwig 317 Klee, Paul 312–13 Klein, Yves 480–1 Klimt, Gustav 276–7 Kline, Franz 426–7 Klinger, Max 267 Koons, Jeff 586–7 Kounellis, Jannis 517 Krasner, Lee 418 Kruger, Barbara 555 Kusama, Yayoi 486 L Lam, Wilfredo 399 Landseer, Edwin 201 Larsson, Carl 261 Lee, Lennie 591 Léger, Fernand 320–1 Lely, Peter 138 Lewis, Wyndham 332 Lewitt, Sol 484–5 Leyster, Judith 136 Lichtenstein, Roy 461 Liebermann, Max 252 Limbourg Brothers 26 Lindsay, Norman 314 Lipchitz, Jacques 371 Lippi, Fra’Filippo 39 Lissitzky, El 362 Long, Richard 556 Lorenzetti, Ambrogio 21 Lorenzetti, Pietro 19 Louis, Morris 437 Lucas, Sarah 601 Lye, Len 398 M Ma Yuan 11 McCahon, Colin 448 McCubbin, Frederick 262–3 Macke, August 344 MacMonnies, Frederick 278 Magritte, René 385–7 Maillol, Aristide 275 Maler, Hans 76 Malevich, Kasimir 310–11

Man Ray 364–5 Manet, Édouard 222–4 Mantegna, Andrea 47–9 Mapplethorpe, Robert 560–1 Marc, Franz 316 Marden, Brice 530 Martini, Simone 20 Martorell, Bernardo 37 Masaccio 38 Masson, André 383 Matejko, Jan 233 Matisse, Henri 293–6 Matta, Roberto 433 Mellan, Claude 124–5 Memling, Hans 44–5 Menzel, Adolph 206–7 Michaux, Henri 394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68–70 Millais, John Everett 218 Millet, Jean-François 205 Minton, John 446 Miró, Joan 378 Mitchell, Joan 468–9 Modersohn-Becker, Paula 303 Modigliani, Amedeo 335 Moffatt, Tracey 599 Moholy-Nagy, László 380 Mondrian, Piet 300 Monet, Claude 242–4 Moore, Henry 390–1 Morandi, Giorgio 363 Moreau, Gustave 212 Morisot, Berthe 245 Moriyama, Daidō 531 Moroni, Giovanni Battista 96 Moronobu, Hishikawa 138–9 Motherwell, Robert 442 Munch, Edvard 279 Muniz, Vik 600 Munter, Gabriele 309 Murakami, Takashi 604 N Nadelman, Elie 332 Nash, Paul 359 Nauman, Bruce 546–7 Nevelson, Louise 392 Newman, Barnett 412–3

Noguchi, Isamu 407 Nolan, Sidney 447 Nolde, Emil 287 O Ofili, Chris 622 Oiticica, Hélio 527 O’Keeffe, Georgia 354 Oldenburg, Claes 487 Ondák, Roman 614 Oppenheim, Meret 441 Orozco, José Clemente 333 Ortega, Damián 616 Osorio, Pepón 588 Outerbridge, Paul 381 P Paik, Nam June 504–5 Parker, Cornelia 589 Parmigianino 89 Penone, Giuseppe 563 Perry, Grayson 599 Perugino, Pietro 56–7 Phillips, Walter Joseph 338 Picabia, Francis 315 Picasso, Pablo 322–5 Piranesi, Giovanni Battista 153 Pisano, Andrea 18 Pissarro, Camille 219 Polke, Sigmar 548–9 Pollock, Jackson 434–6 Poussin, Nicolas 118–9 Prince, Richard 566 R Raeburn, Henry 174 Ramsay, Allan 152 Raphael 74–5 Rauch, Neo 597 Rauschenberg, Robert 467 Redon, Odilon 239 Rego, Paula 515 Reinhardt, Ad 439 Rembrandt van Rijn 133–5 Renoir, PierreAuguste 246–7 Reynolds, Joshua 154–5 Ribalta, Francisco 108 Richter, Gerhard 502–3 Riley, Bridget 496–7

Rivera, Diego 342–3 Rivers, Larry 462–3 Roberts, Tom 266 Rockwell, Norman 379 Rodchenko, Alexander 367 Rodin, Auguste 240–1 Rosa, Salvator 137 Rosenquist, James 508–9 Rossetti, Dante Gabriel 216–17 Rosso, Medardo 269 Rothko, Mark 400–1 Roubiliac, LouisFrançois 152 Rousseau, Henri 248–9 Rowlandson, Thomas 175 Rubens, Peter Paul 112–13 Rublev, Andrei 23 Ruscha, Ed 526 Ryder, Albert Pinkham 253 S Saenredam, Pieter Jansz 120 Saint-Gaudens, Augustus 252 Samaras, Lucas 518 Sargent, John Singer 264–5 Saura, Antonio 493 Saville, Jenny 624–5 Schadow, Johann Gottfried 180 Schiele, Egon 360–1 Schmidt-Rottluff, Karl 339 Schnabel, Julian 574 Schneemann, Carolee 535 Schongauer, Martin 54 Scully, Sean 557 Serra, Richard 536 Sesshu 43 Seurat, GeorgesPierre 270–1 Shahbazi, Shirana 628–9 Sherman, Cindy 583 Short, Frank 267 Sickert, Walter 273 Signorelli, Luca 51 Siqueiros, David Alfaro 382 Siskind, Aaron 402

Sisley, Alfred 234–5 Smith, David 414–5 Smith, Kiki 584 Smithson, Robert 532–3 Sorolla, Joaquín 278 Sōtatsu, Tawaraya 132 Soutine, Chaïm 375 Spencer, Stanley 368–9 Stanley, Dorothy Tennant 262 Starr, Georgina 623 Steichen, Edward 314 Stella, Frank 519 Streeton, Arthur 286 Stuart, Gilbert 173 Stubbs, George 156–7 Sugimoto, Hiroshige 566 Sultan, Donald 575 T Tamayo, Rufino 395 Tanguy, Yves 396 Tanning, Dorothea 428–9 Tàpies, Antoni 464 Taylor-Wood, Sam 620–1 Terborch, Gerard 137 Thiebaud, Wayne 449 Thorvaldsen, Bertel 181 Tiepolo, Giovanni Battista 147 Tintoretto 92–3 Titian 79–81 Tjapaltjarri, Clifford Possum 510 Torres-García, Joaquín 302 Toulouse-Lautrec, Henri de 280–1 Turner, J. M. W. 183–5 Turrell, James 551 Tuttle, Richard 550 Twombly, Cy 474–5 U Uccello, Paulo 34–5 Uelsmann, Jerry 510 Uglow, Euan 501 Utamaro 170

Rogier 36 van Dyck, Anthony 126 van Eyck, Jan 30–1 van Gogh, Vincent 257–9 van Hoogstraten, Samuel 140 van Leyden, Lucas 82–3 van Ruisdael, Jacob 141 Vasarely, Victor 419 Vasari, Giorgio 91 Velázquez, Diego 127–9 Vermeer, Jan 143–5 Veronese, Paolo 98–9 Vigeland, Gustav 291 Vignée-Le Brun, Élisabeth 172 Viola, Bill 576–7 Violette, Banks 627 von Guerard, Eugene 204 Vuillard, Édouard 290 W Wallinger, Mark 594-5 Walters, Gordon 448 Warhol, Andy 476–9 Watteau, JeanAntoine 146 Wearing, Gillian 608 Webb, Boyd 564 Weight, Carel 420 West, Benjamin 161 Whistler, James McNeill 226–7 Whiteley, Brett 537 Whiteread, Rachel 609 Wilkie, David 191 Williams, Fred 470 Wilson, Fred 585 Withers, Walter 261 Witkin, Isaac 523 Wodiczko, Krzysztof 552 Wols 438 Wood, Grant 374 Wyeth, Andrew 443 Z Zorn, Anders 272 Zurbarán, Francisco de 121

V van der Weyden,

7


16世纪前

董源 DONG YUAN 生平:约900年生于中国江西钟陵(今南昌市进贤县);约962年卒于江西 钟陵 艺术特色:南派山水创始人;黑白水墨;披麻皴;点苔法。

董源为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领军人物。他的生平我们所 知甚少,但其作品得以存世,其人也成为传奇性艺术家, 且影响深广。 中国的传统绘画可谓是由书法演变而出的一个分支, 即用毛笔将水墨造型体现在墙上、纸上或丝绢卷轴上。从 留存于墓室墙壁的最早范例直到7世纪,画面内容主要都是 人物和形象描绘。唐朝(618—907)期间,这种局面发生 改观,一种聚焦于自然世界、更为冥思默想的艺术开始出 现。

代表作 《潇湘图》约950年(藏于中国北京故宫博 物院) 《夏山图》约950年(藏于中国上海博物 馆) 《寒林重汀图》约950年(藏于日本兵库县 黑川古文化研究院)

风景山水画被尊为中国绘画的典范,在五代(907— 960)那纷扰动乱的年代达至成熟,而董源也正是活跃于 此际。尽管他也采用唐朝时期典型的“青绿”风格作画, 但其最为人称道的则是黑白水墨山水。他以湿润的浓墨长 皴笔和淋漓的泼墨,呈现出宁静悠远、云烟梦幻的江南景 观,而长江河谷一带青葱蓊郁的地貌也正是他的创作灵感 来源。 董源的人物画与绘画教学也颇负盛名。他与自己最知 名的徒弟巨然和尚一起开创了南派山水。这一门派名号并 非他们自诩,而是后代一位艺术史学家(译注:指明朝董

“(董源)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米芾

其昌)因其看到董、巨画风与统称 “北宗”的山水大异其趣而概括所 称。董源优雅淡远的笔法、创新的 明暗表现手段和熟练运用的深远视

角技巧,为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可能。他所建立的美 学理想,在后来的数世纪间得到进一步推崇,效仿追随者 甚众。RB

上:《洞天山堂》中云雾缭绕 右:《江堤晚景图》显示出对于视角透视的 精心设计与运用

8

9


契马布耶

生 平 : 约1240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原名本齐维耶尼·迪·佩波 (Benciviene di Pepo),绰号契马布耶;约1302年卒于比萨 艺术特色:画家兼马赛克镶嵌大师;擅长木板蛋彩画、湿壁画和马赛克镶 嵌;拜占庭巨匠,自然主义的先驱;可能曾传艺于乔托(Giotto)

关于契马布耶,我们所知相对甚少。关于其生平,最 多的资讯也只是来自文艺复兴名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写的传记,而当时契马布耶已离世约二百年。 他的作品都不具日期,有些已严重破损,因此对其画作的 真伪常有争议,但其对意大利艺术发展的影响却怎么说都

代表作

不为夸大。契马布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曾经最 受忽视的早期艺术大家之一。因其对透视的兴趣和对经典

《耶稣受难》约1268—1271(位于意大利 阿雷佐市圣多明我大教堂)

元素、戏剧张力和情绪的运用,人们公认他是使意大利艺

《圣母圣子登临圣座,圣方济各与四天使协 同》约1278—1280 (位于意大利阿西西 圣方济各大教堂)

立体转换的最大推动力量。

《圣母玛利亚庄严威仪》约1285—1286 (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术从早期拜占庭强烈的二维平面传统向更明显的自然主义 最早被归至契马布耶名下的作品是位于阿雷佐圣多明 我大教堂的《耶稣受难》(Crucifix,约1268—1271)。此 时,他处理人体骨骼和肌肉造型的手法还处于发展期,但他 对罗马式艺术的兴趣已很明显,不断尝试以写实主义的方

式来塑造气度恢弘而均匀平滑的图像形态。位于佛罗伦萨 圣十字大教堂的另一幅《耶稣受难像》(1287—1288)破损 严重,但其中的人像依旧体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肌肉

上左:《耶稣受难像》显示出对于人体解剖 特点的理解在不断加深 上右:《圣母玛利亚庄严威仪》受拜占庭艺 术影响

组织、静脉、骨骼和肌腱的刻绘都生动微妙。在位于阿西西 的圣方济各大教堂的系列壁画(约1277—1280)中,契马布 耶也再现了耶稣受难这个主题。描绘的场景包括圣母的生平

佛罗伦萨诗人阿利盖里·但丁是

(在唱诗班席位处)、福音传道者故事(横跨拱顶天花板

契马布耶的同代人,并在几部作品中涉

处)和使徒生活故事。透视手法的运用营造出三维建筑效果

12

(1308—1321)便是一例。根据但丁的 说法,契马布耶极为自负。如果哪个创

韵,让人想起古罗马时代的艺术先例。画面表现了耶稣上十

作被人批评,他便干脆不再继续完成。

契马布耶为这些场景注入了一种强烈的戏剧紧张感。

右:契马布耶“庄严圣母子”主题一例,标 志着向写实主义迈进的早期步伐

及契马布耶,《神曲》的《炼狱篇》

的空间幻觉,而精细描画的帷幔与布料褶痕展现了经典风 字架时周围聚集的人群,以及巴比伦城末日预言般的崩溃;

上:已知的画家本人肖像寥寥无几,这幅契 马布耶画像便是其中之一

“炼狱”中的契马布耶

但丁还评论道,尽管契马布耶在其领域 内可谓一骑绝尘,但据称他的徒弟乔托 才华横溢,已掩盖了契马布耶的光辉。

1302年,契马布耶开始在比萨大教堂创作一幅圣约翰

一则由佛罗伦萨艺术家洛伦佐·吉伯提

的大型马赛克像,还受到邀约去完成一幅祭坛画。但当年

(Lorenzo Ghiberti)转述的逸闻则说,

他不幸离世。据传,乔托受业于契马布耶。随着乔托声誉 日隆,契马布耶的光环很快被遮掩。TP

契马布耶看到乔托绘制一只绵羊,便意 识到乔托的惊人天赋。赞赏叹慕之下, 转而邀请乔托至其门下为徒。

13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契马布耶 CIMABUE


16世纪前

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生平:约1390年生于比利时马泽克;1441年卒于布鲁日 艺术特色:尼德兰画派的始祖;对大自然的密切关注;精微的细节;画作主 题描绘中世纪末期勃艮第公国的富丽荣光

扬·凡·艾克是弗莱芒(或佛兰德)艺术家中最早 在自己多个作品上签名的群体成员之一。在他的画作中, 无论是通过他的签名、强有力的写实主义特征,还是通过 画中镜子反射出的画家影像,人们都能强烈感受到画家的 个体存在。伦敦国立美术馆收藏的《男人肖像》(1433) 可能就是凡·艾克的自画像。他的作品反映出根特、布鲁

代表作 《圣母在教堂》15世纪30年代(藏于德国柏 林国立博物馆) 《耶稣受难:最后的审判》约1430(藏于美 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顶礼和颂赞羔羊》(《根特祭坛画》) 1432(位于比利时根特圣巴沃教堂)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藏于英国伦敦 国立美术馆) 《罗林(大臣资助之)圣母》约1435(藏于 法国巴黎卢浮宫) 《圣母(子)与帕勒教士》1436(藏于比利 时布鲁日格罗宁根博物馆)

日、伊普尔这些中世纪末繁盛城市的富庶与昭彰浮华。他 忠实地再现出服装布料和室内陈设的表面样态,用精微的 细节为那个已然消失的世界创造了一份持久的记录。他也 是最早使用油彩颜料的画家之一。 1425年,凡·艾克开始为勃艮第大公“好人腓力三 世”服务;宫廷职务头衔让他有了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 广泛游历。他为圣巴沃(Saint Bavo)大教堂绘制的最 知名的作品《顶礼和颂赞羔羊》(《根特祭坛画》的部 分,1432),为他在绘画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其中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围绕此作品所产生的争议使画作更 受关注。争论聚焦于扬的哥哥——画家休伯特·凡·艾 克 —— 在 创 作 中 所 承 担 的 角 色 和 身 份 。 根 据 画 面 边 框 上的题词,休伯特应该也对这个祭坛画作品贡献颇 多,而且很可能实际上做了其中大部分的工作。不过, 扬·凡·艾克本人最钟爱的作品恐怕还是《阿尔诺芬尼

“……精华典范,呈现了人类社交活 动中的诗意。”

夫妇像》(1434)。在扬的这幅标志 性画作中,主体是一对男女牵手站在 一间装饰奢华的卧房中。绘画在本质

——马里奥·普拉兹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上属于幻象艺术和一种观看行为,这 幅肖像便是对此观念进行了阐释。此

画也成为随后数代艺术家的试金石。至今,仍有人对画 上:很多人都认为《男人肖像》(1433)是 扬的自画像 右:《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那根唯一的蜡 烛象征着耶稣见证这对男女的婚姻

30

中的那面凸面镜津津乐道。在镜中,我们看到那对男女 的背影,还有一个谜一样的第三者,那很可能就是正在 画架旁工作的画家本人。KKA

31


保罗·乌切诺

生平:约1397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原名保罗·迪·多诺;1475年12 月10日卒于佛罗伦萨 艺术特色: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之大成;衔接哥特式末期与文艺复兴早 期技法;探索绘画线性透视的先驱

过去一些评论家贬斥乌切诺,指责他牺牲了艺术, 只是在用艺术去枯燥地图解他那时的透视理论。但最近 一段时期,他被认可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艺术家(马赛克 镶嵌和彩绘玻璃也是他的专擅领域),其作品聪明地融 合了装饰诉求和艺术价值。他甚至还被赞誉为重新检视

代表作 《创世》壁画 15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位 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新圣玛利亚教堂的常绿 修道院)

和定义了人们观看世界方式的大家。他的艺术手法预言 了立体派的主张。毫无疑问,他的毕生作品体现了其时 代的一个主要艺术冲突:做作的哥特风格与着眼于写实 再现的文艺复兴美学之间的对立。

《圣罗马诺之战》三幅,15世纪30年代至50 年代(分别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意 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法国巴黎卢 浮宫)

出对艺术的敏感。后来在雕塑家洛伦佐·吉伯提位于佛

《大洪水及洪水退去》约1447 (位于意大 利佛罗伦萨新圣玛利亚教堂)

萨大教堂洗礼堂那绝美铜门的创作者。乌切诺生命的大

越倾向于同代人布鲁内莱斯齐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

《林中狩猎》约1465(藏于英国牛津阿什莫 林美术馆)

部分都在佛罗伦萨度过,于1415年左右建立起自己的专

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先锋观念(此二人设计出

业地位。

一套精确的数学化的方法,在二维的绘画空间中来再现

上:《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五宗师》(约 1500—1550)中的乌切诺

威尼斯的几年专事马赛克镶嵌。15世纪30年代,他回到 佛罗伦萨,为新圣母玛利亚教堂绘制了《创世》壁画。

此后,乌切诺的作品更为精彩。在一幅描绘圣经故事

下:《林中狩猎》呈现的是完全的夜景,是 乌切诺晚年的宝贵巨献之一

这个作品保留着强烈的装饰性元素。此时,他已经越来

里大洪水和洪水退去的壁画中,乌切诺采用了一种透视手

乌切诺出生于一个医生之家。从童年起,他便表现 罗伦萨的工作室开始其艺术生涯,而吉伯提正是佛罗伦

他早期生涯的历程比较概略。但从1425年起,他在

一个三维立体世界)。乌切诺的肖像作品《约翰·豪克 伍德爵士》(1436)表现出其对于透视的强烈兴趣。

段将两个场景合二为一。他的三幅关于圣罗马诺战役(发

纯粹的宣传 乌切诺的《圣罗马诺战役》不仅 仅是精确透视理论指导下的尝试实践, 而且是体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宣传功能

生于15世纪30年代末期至50年代之间)的绘画也非常著

的范例。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作描绘

名。在作品中,他运用了一种精心设计过的透视策略,将

了1432年发生于佛罗伦萨城邦与锡耶纳

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仔细安排。很显然,这些画作曾经并

城邦公国之间的一场小冲突。佛罗伦萨 由雇佣兵首领尼古拉·达·托伦蒂诺带

排悬挂于美第奇家族位于佛罗伦萨的豪宅中。这些画作将

队。他身骑白色战马,头裹华丽鲜艳的

中世纪风格的鲜亮图形、深思熟虑的图案设计与文艺复兴

红色头巾。他被描绘成骑士传奇中的英

特色的雕塑立体感、空间感结合在一起。 乌切诺一直工作到晚年,最后终因年老体衰无疾而

雄模样,而在那个年代英武骑士的主题 曾风靡一时。但实际上,根据考证研 究,在那场战役中尼古拉已经落败,直

终。按照传统的说法,乌切诺晚年几乎遁世隐居,穷困

到援军赶到时才获救。这样的败绩后来

潦倒,但仍执念于他的透视技法实验,以至于彻夜难

竟被乔妆美化,可以说是尼古拉预先设

眠。AK

34

上:《圣罗马诺战役》挑战了绘画的空间感 和艺术感知观念

计的一个巧妙计谋。

35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保罗·乌切诺 PAULO UCCELLO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

生平:约1415到1420年间生于意大利桑塞波克罗,原名“来自贝内德托的皮 耶罗,名叫弗朗切斯奇”;1492年10月12日卒于桑塞波克罗 艺术特色:宗教画家;线性透视、光和影的创造性应用,营造三维立体空 间;精妙的色彩

弗朗切斯卡十五岁时成为绘画学徒,但他也颇有数学 天赋。他很可能是在佛罗伦萨学艺。1439年时师从多米尼 柯·威尼齐亚诺(Domenico Veneziano),而佛罗伦萨画家 马萨乔和保罗·乌切诺也对他产生明显影响。 弗朗切斯卡一生漂泊不定,曾在罗马、费拉拉、里

代表作 《慈心悲悯多联画》1445—1462(藏于意 大利桑塞波克罗公共美术馆) 《圣杰罗米的苦修》1450(藏于德国柏林达 勒姆美术馆) 《里米尼之狼》1451(藏于法国巴黎卢浮 宫) 《耶稣受鞭笞》约1460(藏于意大利乌尔比 诺马尔凯国立美术馆) 《基督复活》约1463(位于意大利桑塞波克 罗市政美术馆) 《费德里柯·蒙特费特罗和巴蒂斯塔·斯弗 查肖像》约1465—1470(藏于意大利佛 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圣母子与圣徒》(蒙特费特罗祭坛画) 1472—1474(藏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区 美术馆)

米尼和阿雷佐居住工作。他的大部分作品已亡佚,但幸运 的是,有些成熟期的作品得以存世。《里米尼之狼》肖像 (1451,Sigismondo Pandolfo Malatesta,译注:画像主人 名,军阀和贵族,俗称“里米尼之狼”)精微的自然写实 细节回应了尼德兰绘画风格,但弗朗切斯卡并不推崇追随 特定的流派或传统。装饰阿雷佐圣方济各教堂的大型壁画 《真十字架的来历》(约1452—1465)描绘有关十字架的 传说,体现出画家的独创性。大面积的留白空间、精确的 透视应用和精微的色彩是其作品的典型特征。壁画当中的 一幅采用明暗对照画法的《康斯坦丁之梦》是西方艺术史 上第一幅夜景作品。 弗朗切斯卡是一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他画宗教

上:《耶稣受鞭笞》从问世之日起便一直激 起各种推测和探询

画是为了谋生。其作品充满了对于经典古旧题材的再度发 掘和重新定义,而正是这些新观念让当时知识阶层的思想

几何天才

产生了革命性改变。我们无法确定弗朗切斯卡的宗教信念 是否也经历了巨变,但其绘画无疑深受影响。神秘难解的 《耶稣受鞭笞》(约1460)其主要人物是三个男人,耶稣 被鞭打的场面被设置在他们身后的一个经典情境中,而且

右:这幅公爵与公爵夫人的双人肖像收藏于 乌菲兹美术馆

40

中,对阿基米德多面体理论提出了新见 解。他的手稿《论五大常规几何体》

他们看上去并未意识到耶稣在受刑。学界至今仍在推测三

(约1480—1489)中有一个二十面体插

人与绘画主题的关系。

图,这个二十面体是被设置和画在一个

弗朗切斯卡也经常回到家乡,并为当地市政厅绘制了 上:画家肖像,出自瓦萨里初版于1550年的 著作《艺苑名人传》

弗朗切斯卡写有三部数学专论, 其成就也相当可观。他在多面体的研究

《基督复活》(约1463),这也成为他最受称道的一个作

立方体之内。这在当时是多面几何体研 究中的一个全新发现。他的《论绘画 透视》(1474),阐释了透视这门新科

品。他在故乡桑塞波克罗辞世,随后名声渐衰,甚至于默

学,对文艺复兴艺术和建筑产生巨大的

默无闻,直至19世纪才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MC

影响。

41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 PIERO DELLA FRANCESCA


汉斯·梅姆林

生平:约1430年生于德国塞里根斯塔德;1494年8月11日卒于比利时布鲁日 艺术特色:15世纪弗莱芒绘画大师;精美的祭坛画;合理可信的空间关系; 大胆的色彩;构图设计强大有力

尼德兰南部地区有一些画家追随扬·凡·艾克的创新 实践,梅姆林便是其中之一。他为布鲁日的富有居民绘制 宗教画与肖像,光影效果细致优雅,图像自然写实。他的 大部分作品精致华美,而且都是相对尺寸较小的画板,便 于携带到私人礼拜场所和居室环境中,因此遍及欧洲各地 宫廷的政要显贵游历此地时也可随意购买。

代表作 《扬·克雷比三联画》1467—1470(分别 藏于意大利维琴察市政博物馆,美国纽约 皮耶彭特·摩根图书馆) 《最后的审判》三联画 1467—1471(位于 波兰格旦斯克国立博物馆) 《耶稣受难场景》1470—1471(藏于意大 利都灵萨包达美术馆) 《圣约翰祭坛画》1474—1479(藏于比利 时布鲁日圣约翰医院的梅姆林博物馆) 《圣母怀拥悲伤之人》1475(藏于澳大利 亚墨尔本国立维多利亚博物馆) 《多恩三联画》约1478(藏于英国伦敦国 立美术馆) 《马丁·聂文荷夫双联画》1487(藏于比 利时布鲁日圣约翰医院的梅姆林博物馆)

与先辈画家相比,梅姆林的作品别具一格,体现在气 韵优雅的人物形象身上和大胆的色彩上,而且并不再依赖 那种金色的背景。连绵衔接的自然风景在背景上横贯全幅 画板,是梅姆林的招牌特色构图,因此也让他的画面获得 一种统一感。他是目前已知的尼德兰南部地区的画家中, 在肖像里加入自然风景的第一人。这一创意也被后来的艺 术家广为效仿。 他的画面透射出一种完美无瑕的秩序感。圣徒与布 施善款者沉静地聚集在画中,共存于一个宁静冥思、不

省思与感悟。

可企及的世界里。他们眼帘低垂、情绪深藏不露,避开

梅姆林的早年生涯几乎湮没无闻,但我们大略可以判

观众的目光。这种特质与一种强化了的图像平面感结合

断他生于德国,然后在荷兰落脚安身,并可能在布鲁塞尔

在一起,诱导观众去沉思画面场景之美,更有助于宗教

罗吉尔·凡·德尔·维登的工作室接受了艺术训练。他于 15世纪60年代中期到达布鲁日。最早有记录可查的作品是 大型三联画《最后的审判》(1467—1471),此画现位于 波兰格但斯克。在他旅居布鲁日期间,与顾客和艺术资助 机构保持着良好持久的关系,其中包括圣约翰医院和布鲁 日大教堂的“雪中圣母”兄弟会。1473年前后,该团体还 将梅姆林接纳为其成员。 梅姆林对布鲁日同时代画家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他把 凡·德尔·维登构图设计的优点融入自己的作品,并由之 发挥出一种非常独到的图像效果,使得画中的事物和天国

上:《圣母子与圣徒和布施行善客》出自 《多恩三联画》的局部 右:《最后的审判》显示出强烈的构图意识 和均衡的构图手法

44

上:《耶稣受难》将所有二十三个场景组合 在一幅画中

艺术中的空间游戏 梅姆林的图像比例合理,无懈可 击。他通过线性透视和光线配合所创造 出的空间让观众信以为真。在为布鲁日 贵族马丁·聂文荷夫画的双联肖像中, 圣母和圣子一方明显有意识地运用了幻 觉景深表现手法,对空间关系的把握也 信手拈来。而聂文荷夫身后窗子的立体 透视,以及他面朝的方向以及这个双联 画打开时的角度变化问题,梅姆林在绘

般的世界在他那些虔敬、富于教养的主顾看来尤其悦目怡

制时都有所考虑。画面下方,还有一座

人。在梅姆林的眼中,世界是一个完美之地,是一片清晰

复杂的、精心构思和绘制出来的线性几

具体的纯净表象,女人们发辫金黄,手指娇嫩细长。KKA

何形建筑。而这种手法的运用在尼德兰 南部绘画中是第一次出现。

45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汉斯·梅姆林 HANS MEMLING


桑德罗·波提切利

生平:约1444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原名亚历山德罗·迪·马力阿诺· 迪·万尼·菲利佩比;1510年5月17日卒于佛罗伦萨 艺术特色:古典和神话传说主题;充满讽喻内涵的人物形象;强烈的线性透 视;描绘神界的美与爱

波提切利的画作超越了时间局限。他的画作中强烈 的象征隐喻让这些作品如谜一般难解,而他本人也是如 此。少年时期,在金匠铺学艺的他说服了父亲让自己重起 炉灶,否则这位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将湮 没无闻。更幸运的是,少年波提切利(名字意为“小木

代表作 《春》约1482(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 美术馆) 《圣母子加冕》(巴迪祭坛画)1484(藏于 德国柏林国立博物馆) 《维纳斯的诞生》约1485(藏于意大利佛罗 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维纳斯与战神》约1485(藏于英国伦敦国 立美术馆) 《圣奥古斯丁在书房苦修》1490—1494 (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阿佩利斯遭毁谤》1494—1495(藏于意 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圣灵降临》约1495—1505(藏于英国伯 明翰博物馆与美术馆) 《耶稣的神秘降生》1500(藏于英国伦敦国 立美术馆)

桶”)随后在早期文艺复兴大师弗拉·菲利波·利皮的门 下为徒,从而走上了通向杰出艺术境界的道路。 利皮的风格在波提切利的很多早期作品中都有明确表 现,因为这位学生承袭了其师对华丽装饰的喜好,以及对 强烈的线条构图手法的偏向。利皮前往斯伯莱托之后,波 提切利转投到画家、雕塑家安东尼奥·波莱奥洛(Antonio Pollaiolo)和韦罗基奥手下工作。这两位以自然写实风格刻 绘的、肌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闻名,而波提切利钦慕并效 仿了这种雕塑式的创作技法。 1470年,波提切利在佛罗伦萨拥有了自己的画室,成为 独立画家,并接到第一个重大邀约——绘制《坚毅寓言画》 (1470)。很快地,他的才华引起了势力强大的美第奇家族 的关注。他将历史题材作品世俗化,对神话和宗教主题的 处理手法独到,肖像画技法也很高妙,这些都深得美第奇家

族欢心,各处的创作邀约也纷至沓来。1481年,教皇西克斯 图斯四世诏令波提切利赴罗马,为西斯廷教堂绘制壁画。波 提切利深入研究佛罗伦萨风格的艺术形式,绘制了大量祭坛 画、壁画和各种尺寸圆形浮雕样式的画作。美第奇订制的很

在既往的历史年代中,波提切利

都被波提切利以神话人物的形式呈现。波提切利这种世俗

与狂热的多明我会僧侣吉罗拉莫·萨 争论。根据艺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 的记述,波提切利成为修士的忠实追

型的内涵寓言式图像形式。

随者,从而在自己的艺术中摒弃了世

(Savonarola)的影响,绘画风格急剧变化。他的画作尺

52

伏纳罗拉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引起诸多

1485)中达到极致。在这两个作品中,波提切利采用了其典 在生命后期,波提切利受到多明我派教士萨伏纳罗拉

右:《春》画于波提切利受萨伏纳罗拉影响 之前

虚荣之火

多作品反映了该家族对古代经典题材的偏好,而这些题材大 化的独特风格在《春》(约1482)和《维纳斯的诞生》(约

上:波提切利肖像,出自瓦萨里初版于1550 年的著作《艺苑名人传》

上:《维纳斯的诞生》是世上最广为人知的 画作之一

俗享乐的异教主题。现在,有一个新 的学术流派认为,波提切利对于萨伏 纳罗拉的意志和主张完全言听计从、

寸变小,主题亦多为充满痛苦、启示录式末日审判场景。

深信不疑。在1497年2月7日那场史

波提切利将他的晚年岁月奉献给了其一生都不曾忘怀的抱

上臭名昭彰、烧毁世俗财富的“虚荣

负——用绘画来图解但丁的《神曲》(1308—1321),但 他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这一梦想终究未能实现。SG

之火”中,波提切利也把自己的部分 画作投入了大火。如此说法自然有些 令人难以置信,但恰如熊熊燃烧的烈 火,这些推测传言却继续广为流传。

53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桑德罗·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皮耶特罗·佩鲁基诺

生平:约1450年生于意大利皮耶弗城,原名皮耶特罗·万努齐;1523年卒于 佩鲁贾一带的芳蒂格纳诺 艺术特色:翁布里亚画派的领军画家;最早使用油画的意大利画家之一;宗 教画家,以画面的安宁气氛而知名;井然有序的构图

皮耶特罗·佩鲁基诺是文艺复兴的早期领军大师之 一,而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同样令人瞩目。他经营两间画 室,一个在佛罗伦萨,另一个在佩鲁贾。在一段时期内, 他的作品供不应求,直到拉斐尔后来居上,他的声望光芒 才逐渐消退。批评家们指责佩鲁基诺的作品缺乏独创性,

代表作 《基督交钥匙给圣彼得》约1480—1482 (位于意大利罗马西斯廷教堂) 《圣母子》1490(藏于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 美术博物馆) 《耶稣上十字架》1493—1496(位于意大 利佛罗伦萨抹大拉的马利亚帕齐教堂) 《哀悼基督》约1495(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皮蒂宫) 《爱与贞节之战》1503—1505(藏于法国 巴黎卢浮宫) 《圣母子与圣杰罗米及圣弗朗西斯》约 1507—1515(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 馆)

是由于其作品太受欢迎,他忙于出品以至雷同的人物形象 与其他画面元素重复出现。 佩鲁基诺出生于翁布里亚。据称,他于佛罗伦萨在安 德烈·韦罗基奥门下学艺,也很可能曾受训于皮耶罗·德 拉·弗朗切斯卡。在空间设计安排、透视应用和清朗纯净 的色彩方面,他的绘画风格体现出上述两位大师的特征。 他作品中一贯的协调氛围也是值得一提的鲜明特色。他将 通常是对称的、总是均衡稳定的构图与优雅的佛罗伦萨式 人像以及翁布里亚的风景元素组合在一起。但佩鲁基诺的 早年作品几乎都已失传。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佩鲁基诺于1479年来到罗马,负 责西斯廷教堂的装饰工程;完成的作品中包括《圣母子

上:《摩西的旅程》中一位天使阻止了摩西 与及家人的行程

与天使》(约1480)。在教堂祭坛的墙上他也曾画有几幅 作品,但后来由于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在此创作《最 后的审判》(1535—1541),便被覆盖了。佩鲁基诺最重 要的作品之一,壁画《基督交钥匙给圣彼得》(约1480— 1482)呈现了一种成熟风范和均衡构图。当他回到佛罗 伦萨后,又承接了数个宗教绘画项目,其中包括为佛罗

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佩鲁基诺 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得到广泛认同,但 也不免受到批评。最出名同时也是最为

伦萨抹大拉的马利亚帕齐教堂(Santa Maria Maddalena dei

尖锐的批评来自米开朗基罗。根据乔尔

Pazzi,译注:Pazzi家族中的一位加尔默罗会修女出资修

乔·瓦萨里的记述,米开朗基罗曾公开

建此教堂,故名)绘制的《圣母对圣伯纳显形》(1491—

将佩鲁基诺的作品形容为“从艺术角度

1494)。画中的建筑背景、翁布里亚风景和柔和的色彩都

来讲,蠢笨不堪”。佩鲁基诺对此评价 极为愤慨,甚至打算诉诸法律程序,起

是佩鲁基诺那一时期的典型特征。他主要在佛罗伦萨生活

诉米开朗基罗诽谤中伤,但最终不了了

与创作,祭坛画《哀悼基督》(约1495)也是在佛罗伦萨

之。不过,西斯廷教堂墙壁上曾有的几

完成。这一作品完全体现了他处理创作主题时所采用的庄 上:《佩鲁基诺肖像》,拉斐尔画于约1504年

重严谨、富于节制和协调均衡的技术手法。这一手法并被

右:《爱与贞洁之战》的内容由出资人指定

认为对拉斐尔的《基督下葬》(1507)产生直接影响。TP

56

对佩鲁基诺的评价

幅佩鲁基诺所作的装饰壁画,后来被铲 除,为的是腾出空间,让米开朗基罗绘 制《最后的审判》,这可谓是对佩鲁基 诺的莫大讽刺。

57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皮耶特罗·佩鲁基诺 PIETRO PERUGINO


1860s

列奥纳多·达·芬奇

生平:1452年4月15日生于意大利芬奇村,原名“来自芬奇的、皮耶罗家的 列奥纳多”(译注:古典时代意大利人的命名方式多如此,此后不再一一注 释);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的安博瓦兹 艺术特色:文艺复兴人的终极典范;紧密有序的构图;自然写实的光线效 果;以多种混合的技法进行绘画人物造型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盛期的枢纽人物。 他才华卓绝、令人目眩,横跨艺术与科学领域。他的名字 来源于托斯卡纳地区一个紧邻他出生地的小镇——芬奇。 其父为当地一名颇受尊敬的公证人,而他是父亲与当地一 位姑娘的私生子。列奥纳多尚且年幼时,生母便嫁作他人 妇,其父在家中将他养大成人。当发现孩子的艺术天赋 后,其父将他送到佛罗伦萨雕塑家韦罗基奥门下学艺。这

代表作

对一个具有多方面创造力的少年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开 始,因为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在培养学徒的艺术敏感和技能

《抱银貂的女士像》(塞西莉亚·加勒拉 尼)约1482—1490 (藏于波兰华沙克拉 科夫扎托里斯基博物馆)

方面涉及的领域范围甚是宽广。

《岩间圣母》1483—1486(藏于法国巴黎 卢浮宫)

并接到一些预示着光明前途的绘画邀约。他身上显露出的

会,让他充分施展在艺术以及其他领域不断扩展增长的才

一些创新迹象被后来用于定义文艺复兴盛期,同时这些创

华。众所周知的一些重要作品在他手中陆续产生,其中

新也影响了众多画家和雕塑家。在达·芬奇未完成的《三

就包括应约而作的两幅《岩间圣母》(1483—1486,及约

圣来朝》(始于约1481)中,创造性地组织画面空间、设

1491—1508)祭坛画。

《岩间圣母》约1491—1508(藏于英国伦 敦国立美术馆) 《维特鲁威人》约1492(藏于意大利威尼斯 学院美术馆) 《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位于意大 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 《蒙娜丽莎》约1503—1506(藏于法国巴 黎卢浮宫) 《圣母子与圣安娜》约1510(藏于法国巴黎 卢浮宫)

15世纪70年代末期,列奥纳多在佛罗伦萨自立门户,

计一种看似简单但完全协调而悦目的构图,这些创新迹象

优雅而彬彬有礼的达·芬奇很受欢迎。他为自己建

就已存在。达·芬奇在1482年到1499年间移居米兰,在那

立了一份纷繁多姿的事业,绘画、雕塑、设计防御工

里生活创作。

事、建筑和工程项目。他还完成了很多匪夷所思、引

达·芬奇为何离开佛罗伦萨,至今成谜。也许是他 觉得米兰公爵路德维柯·斯福扎的宫廷能提供给他更好机

上:《最后的晚餐》激发了无数的理论探 讨、书籍著述以及仿作

人入胜的绘图设计。这些绘图很多都是源自他的概略创 意,看上去远远超前于那个时代,比如 那张形态上仿佛现代直升机的著名草

“仅仅知道还不够,还必须去运用。

图。尽管研究表明他的这些设计实际上

愿意去做也不够,我们必须去做。”

更多地植根于当时的现实,而不像人们 假想的那样超前,但那些绘图依旧表

——列奥纳多·达·芬奇

明达·芬奇拥有极具创意发明的灵魂。这一时期,他为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的餐厅而作的《最后的晚餐》 上:《列奥纳多·达·芬奇》(很可能为自 画像)画于约16世纪10年代 右:《天使报喜》展示出达·芬奇对透视的 惊人把握

58

(约1495—1498)是世界上最受钟爱和仰慕的画作之 一。这幅壁画展显出的一些艺术特性影响到诸多后世大

59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PRE —1500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6世纪前 1860s

列奥纳多·达·芬奇 舞台设计 作为受皇室和贵族庇护的艺术家, 达·芬奇经常被要求为各类庆典、游艺 活动设计和制作应景装饰以及装备。 ◆他那附有大量插图的笔记本中包括有 各种创意的示例草图和注解,从喷泉 到假山——山体打开,一群准备进行 演奏的乐手便现身台上——如此等 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对于营造剧场效果,达·芬奇特别有 天分,他能将自己全部的艺术禀赋和 技能付诸应用实践。他不仅能利用丰 富的视觉象征语汇——贵族与王公们 很喜爱解读此类寓意象征——还在设 计中采用机械设备制造出那种奢华宫 廷聚会场合经常需要的壮观特效。 ◆达·芬奇具有相当的音乐天赋,自己 也拉一种提琴类的乐器,所以他懂得 如何将音乐元素整合到自己的舞台布 景设计中。 ◆1490年,吉安·加莱佐与阿拉贡的 伊莎贝拉在米兰大婚。婚礼中上演 宫廷诗人伯纳多·贝林乔尼的诗剧 《乐园盛宴》(La Festa del Paradiso, 1490),由达·芬奇设计演出用的舞 台。舞台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巨大而壮 丽的半球形,上面点缀有多颗行星, 还有光影闪烁的遥远繁星——对于一 个研究兴趣中也包括天文学的奇才而 言,这一舞台设计显然是个水到渠成 的完美构思。

家,如拉斐尔和彼得·保罗·鲁本斯。这些艺术特性包 括画作中人物的心理、呈现人像和人体姿态及手势(请 看画中各有不同的耶稣门徒)的天才方式、清晰的构图 布局和人物群组安排的精湛设计和把握,还有他对于透 视的深入理解——在构思之初,达·芬奇就意图使此画 在餐厅墙上画框之中如同三维立体的真实场面一样。在 这幅作品中,他对于技术革新和实验的爱好也得到了充 分释放,他运用了自己构想出的一种壁画技法。但不幸 的是,这种技法导致壁画的寿命缩短,易遭侵蚀,过早 老化。

难以置信的多重才华 16世纪初始,达·芬奇停驻于佛罗伦萨。他虽已获 得极大赞誉,但当时他对数学的兴趣却显然大过于绘 画。《蒙娜丽莎》(约1503—1506)中他以其擅长的晕 涂混合技法将人物画得呼之欲出。那宁静安详但谜一般 的著名微笑让蒙娜丽莎更添生命气息。《圣母子与圣安 娜》(约1510)中的金字塔式构图显示出他对紧凑但富 于动态和表现力的人物组合布局的熟练掌握正在成型。 他在其他领域的前进步伐也是不可阻挡的。他为博尔吉 亚家族服务时,担任过项目总监、工程师、地图制作师 等工作;他还研究鸟类飞行模式、设计水力装置、分析 绘画中的科学因素,以及通过解剖人体来深入了解人体 生理结构和形态。 1508年起,达·芬奇在米兰开始了一段志得意满的 人生。他为该城的法国统领以及法国国王路易十二担任 建筑顾问。1513年,政治风云变幻迫使达·芬奇迁徙 至罗马,那时也正是艺术发生激动人心巨变的时期。不 过,由于他在罗马并未找到富有挑战性的事情,于是在 1516年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国。此后,他继续致力于科学 研究和写作,直至生命尾声。达·芬奇在克鲁卢斯(Clos Lucé)庄园辞世,葬于安博瓦兹,长眠于法国的土地

右:《蒙娜丽莎》那谜一般的微笑征服了数 世纪以来的艺术爱好者

60

上。AK

61


1860s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生平:1471年5月21日生于德国纽伦堡;1528年4月6日卒于纽伦堡 艺术特色:北方欧洲的文艺复兴人;版画家、制图师、画家和作家;不仅是 位自觉的艺术家,而且是个才华出众的工艺匠人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被认为是德国有史以来最重要 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位才华卓绝的画家,而且是个成就 杰出的版画家、制图师和作家。因为他是最早自觉地推 销自我的艺术家之一,因此赢得了“文艺复兴人”的 称号。他不仅是位公众知识分子,而且是个手工艺匠 人——这样一种人文姿态在他一生中完成的多幅自画像

代表作 《13岁自画像》1484(藏于奥地利维也纳阿 尔贝蒂娜博物馆) 《圣约翰的启示(启示录)》1497—1498 (藏于德国卡尔斯鲁赫国立艺术馆) 《戴手套的自画像》1498(藏于西班牙马德 里普拉多美术馆) 《着毛皮镶边袍服的自画像》1500(藏于德 国慕尼黑美术馆旧馆) 《兔子》1502(藏于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 娜博物馆) 《一片草地》1503(藏于奥地利维也纳阿尔 贝蒂娜博物馆) 《亚当与夏娃》1504(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 《骑士、死神与魔鬼》1513—1514(藏于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圣杰罗米在书房》1514(藏于美国威廉斯 顿克拉克艺术学院) 《忧郁》1514(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

中均有明确表现。 纽伦堡是欧洲北部的版画印制、书籍贸易和人文主 义的中心,丢勒生于此,也在此辞世。他的父亲是匈牙利 裔,以金匠为业。但丢勒放弃了家传产业,执意成为画 家,并投至画家兼书籍插图师迈克尔·沃格穆特(Michael Wolgemut)门下为徒。正如当时所常见的习惯做法,丢勒 于1490年到1494年间广泛游历于德国、尼德兰(荷兰)、 法国北部和瑞士等地,成为一名旅行短工者,或称“巡 丁·施恩格尔。但当他1492年到达该城时,马丁却已辞 世。丢勒回到纽伦堡后成婚,并用妻子的嫁妆创办起一家 颇为成功的工作室。因为渴望知识和新的艺术元素,他很 快又踏上了去意大利的旅途。

在丢勒存世的最早画作,用银尖 笔精心细致地描绘的《13岁自画像》 (1484)中,能看出他那种强烈的自我

洲艺术家之一。他于1494年和1505年两次造访意大利。此

意识当时就已明显存在。不过,丢勒所 画过的最能暴露其自我内心的图像,恐 怕还是《着毛皮镶边袍服的自画像》

誉。因为大量精美印制版画的出品与流传,他的地位得到

(1500)。此画作于其艺术生涯中期,

进一步提升。这些易于传播并可复制的作品体现出丢勒的

将画家本人伪装呈现为类似耶稣的样

现版画中的事物形态。在铜版画《忧郁》(1514)这类作

64

丢勒的自我意识

丢勒是最早亲历见证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北方欧

典型风格,即用平行线影和交叉线影法以及组织纹理来表

右:丢勒这幅小野兔水彩画是他最受欢迎的 作品之一

上右:这个木刻展示了丢勒的多重才华,还 有他丰富的想象力

回艺术家”。丢勒希望能在科尔玛停驻,拜见并讨教马

时,他已完成一些最重要的画作,并建立起相当的国际声

上:《戴手套的自画像》细节,该油画作于 1498年

上左:《三圣来朝》中,丢勒将圣母子安置 于一片逼真的废墟中

子,并附有以下铭文题词:“我,来自 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在28岁 以不可抹灭的色彩画下我自己。”此作

品中,他还展示了指导自己创作的理论主张,并表现出相

的日期不仅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

当的艺术“野心”,那就是找到普适的根本规律,来创造

年份,而且也是丢勒生命中的分割线。

理想的美、和谐与光影效果。AB

1500年,他28岁;又过了28年,即1528 年,他离开了人间。

65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PRE —1500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16世纪前 PRE —1500

1860s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LUCAS CRANACH THE ELDER 生平:1472年生于德国克罗纳赫,原名卢卡斯·桑德;1553年10月16日卒于 魏玛 艺术特色:画家和肖像版画家;宗教与神话场景;专擅绘制冶艳妩媚的女性 形象;丰美诱人的风景;精确的轮廓线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经营 一间画室。这间画室位于德国北部的威登堡,业务繁忙, 主要为萨克森州的贵族选侯服务。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财 富日益增长,他也成为了威登堡的重要社会名流,并被尊 为学者、艺术家和政治家。出自克拉纳赫画室的作品有 一千逾幅留存至今,但画室的全部作品肯定数倍于这个数

代表作 《丘比特向维纳斯诉苦》约1525(藏于英国 伦敦国立美术馆) 《圣母子在苹果树下》约1525(藏于俄罗斯 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帕里斯的评判》约1528(藏于美国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 《太阳神阿波罗与月亮女神狄安娜》约1530 (藏于英国温莎皇室藏品部) 《犹滴斩首荷孚罗尼》约1530(藏于奥地利 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 《夏娃》1531(藏于德国德累斯顿图画美术 馆) 《青春之泉》1546(藏于德国柏林国立博物 馆)

量。很多主题和构图都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因此成为他的 创作符号或标志。维纳斯与丘比特还有亚当与夏娃之类的 主题最受欢迎,也是他创作最多的。他画的风景以甘美丰 满、肉感诱人而著称。在前景人物身后,我们可以看到连 绵起伏的小山、波平如镜的湖泊和嶙峋凸起的岩石。萨克 森选侯本人是个狂热的狩猎爱好者,克拉纳赫画中的动物 和地貌细节想必让选侯觉得颇为受用。 克拉纳赫的早年生平和从艺经历均不详。他很明显受 到丢勒的影响,后来他与丢勒也曾会见。与丢勒一样,克 拉纳赫也是个高产的版画家。他出品过几个系列的木刻, 并且他是一种三色套印技法的倡导先驱。随着事业发展, 他形成一种更清晰、更优美完善的画风。他成熟期的作品

“他的知名画作……无一例外地会引起 一丝转瞬即逝的、不以为然的微笑。” ——马克斯·J.弗里德伦德

几乎没有景深,描绘的通常是一个怪 诞的非现实世界,画面中的裸体人物 纤细瘦长,背后衬托着详细描绘出的 深色植被。克拉纳赫的创作主题和象 征手法的运用,深受改革派新教观点

的影响。马丁·路德正是克拉纳赫的密友,当时在威登堡 活动频繁。1508年,选侯“睿智的弗雷德雷克”对克拉纳 赫予以嘉奖,授权他使用该皇族的盾徽,于是克拉纳赫将 盾徽稍作改动,用作他的签名。这个一条龙承托着一个圆 上:《老卢卡斯·克拉纳赫肖像》创作于 1550年,小卢卡斯·克拉纳赫绘制 右:《帕里斯的评判》显示出克拉纳赫描绘 人物和风景的技巧

66

环的著名图案,在他的作品中通常隐藏在岩石之间,以此 证明画作出自他手,而这也是判断作品真伪的依据。KKA

67


拉斐尔

生平:1483年4月6日生于意大利乌尔比诺,原名拉菲罗·桑齐奥;1520年4 月6日卒于罗马 艺术特色:宁静和谐;协调均衡的用色与构图;美好的面部表情;圣母与神 圣家庭图像;令人难忘的不朽人物形象,造型手法柔和

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 父乔瓦尼·桑蒂是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家。拉斐尔在当 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乌尔比诺度过童年。那里的氛围赋予他 文雅细腻的气质与他那出名的友善怡人的好脾气,这些都 有助于他在上层社会的成功。当拉斐尔还是孩童时,父亲

代表作 《耶稣上十字架》约1502—1503(藏于英 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圣玛利亚的婚礼》1504(藏于意大利米兰 布雷拉美术馆) 《去往髑髅地的队列》约1504—1505(藏 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庄严圣母》约1504—1505(藏于意大利 佛罗伦萨皮蒂宫) 《草地上的圣母》1505(藏于奥地利维也纳 艺术史博物馆) 《粉红色圣母》约1506—1507(藏于英国 伦敦国立美术馆) 《降下十字架》1507(藏于意大利罗马波居 榭美术馆) 《圣母与圣子》(《雨衣圣母》译注:因圣 母头饰似薄膜雨衣)约1510—1512(藏 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雅典学院》约1510—1512(位于梵蒂冈 使徒宫) 《伽拉忒亚的凯旋》约1512(位于罗马法尔 内西纳宅邸) 《托马索·英格雷米肖像》约1513(藏于 美国波士顿伊莎贝拉·斯图尔特花园博物 馆)

便辞世,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父亲在世时便对这位天才儿 子进行了一些训练。1500年左右,年轻的拉斐尔在邻近 城市佩鲁贾师从皮耶特罗·瓦努奇(Pietro Vannucci,即 佩鲁基诺)学艺。此时,佩鲁基诺已经完成西斯廷教堂的 壁画。佩鲁基诺那流动优雅的风格可在拉斐尔的早期作品 中找到,比如《耶稣上十字架》(Mond Crucifixion,约 1502—1503,译注:曾经的收藏者为Mond,故名)祭坛 画。 拉斐尔的画作很快表现出胜过佩鲁基诺的生命活力与

研究中借鉴成果,并学习达·芬奇简洁的、金字塔式构图形

精妙效果,并且在佩鲁贾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他随后去往佛

态、聪明的用光和画面情绪上的私密亲近感,以及晕涂法技

罗伦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都曾在那里——着力开拓

巧,通过柔和混融的笔触和色彩来进行图像造型。通过综合

艺术的新边界。拉斐尔在佛罗伦萨的四年中,创作了几幅最

众人的绘画方式,拉斐尔创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艺术形态,

为知名的圣母像。他从米开朗基罗对于人体生理解剖特征的

并在观众群体中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1508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诏令拉斐尔至罗马作为教皇 钦定画家。拉斐尔开始了其光彩熠熠的新事业,并很快赢得 了崇高到令人敬畏的声誉。他的荣耀地位甚至令人嫉妒, 因为他不仅是个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个性情迷人的英俊男

74

一个最风流多情的画家 人们经常用热情洋溢的溢美之词来 描绘拉斐尔。16世纪意大利作家罗多维 柯·多明尼奇称拉斐尔为 “卓越非凡和 最出色的画家”。拉斐尔的同代人,传

制的壁画是他最优秀的成功之作之一。其中的《雅典学院》

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则称拉斐尔“极

拉斐尔的其他艺术项目还包括呈现出人物心理刻绘新深度的

右:《雅典学院》中间穿红袍的柏拉图以 达·芬奇为原型

上左:《降下十字架》据说是为一位儿子阵 亡的悲伤母亲而画

人,而且创作的效率也非常惊人。他为梵蒂冈教廷宫室所绘 (约1510—1512)展示出他对画面叙事和构图的非凡掌控。

上:这幅年轻拉斐尔的自画像创作于1506年

上:《庄严圣母》展示出拉斐尔肖像绘制的 出色功力

富才华,正如他是如此优雅迷人……他 亲和友善又令人愉悦的性情更为其锦上 添花” ,看起来没有人对他怀有敌意。

多幅肖像和一系列令人目眩神迷的梵蒂冈装饰画作。拉斐尔

但是众所周知,他偏好女色情爱。根据

37岁便英年早逝,但他受到世人极度推崇。他被隆重安葬于

瓦萨里的观点,拉斐尔对巫山云雨、

万神殿,葬仪极尽庄严奢华。AK

鱼水之欢的追逐和沉迷“完全没有节 制”,以至于导致热病,英年早逝。

75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1860s

拉斐尔 RAPHAEL


16世纪前 1860s

卢卡斯·凡·莱顿 LUCAS VAN LEYDEN 生平:约1489年生于荷兰莱顿,原名卢卡斯·胡恩兹或雅克布兹;1533年卒 于莱顿 艺术特色:雕刻家,对蚀刻技法实验探索;木刻、插图和绘画;不同寻常的 宗教主题;风俗画的早期典范

卢卡斯·凡·莱顿是当时最优秀的雕刻家之一。他 的绘图技法成就独步天下,对版画制版的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他的作品对于荷兰艺术家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 (Hendrick Goltzius)、雅克布·德·戈恩二世(Jacob de Gheyn II)、伦勃朗·凡·莱茵与意大利人萨托、雅科

代表作 《罗得的女儿劝父亲饮酒》1508—1515 (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玩牌者》约1520(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艺 术美术馆)

波·彭托莫都有重要意义。在其有生之年,他在荷兰与 德国都相当成功。他去世后,由于他的版画被不断翻印 复制,因此一直名声远扬。莱顿创作了至少168幅版画雕 版,以及多幅木刻、绘图、绘画、书籍插画和蚀刻版画。 这些作品都展示出他惊人的才华。

《诗人维吉尔在筐中》1525(藏于美国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关于莱顿早年的受训经历仅仅在弗莱芒画家卡 尔·凡·曼德尔(K arel van Mander)传记中的相关部 分中被提及。据称莱顿是从同为画家的父亲那里承袭家 学,并师从荷兰画家康纳利斯·恩格尔布雷希采(Cornelis Engelbrechtsz),后者的影响可在莱顿的早期作品 中看出。莱顿是个神童,他十四岁时便创作了著名的雕 版印画《穆罕默德与僧侣塞尔吉乌斯》(Mehmed and the Monk Sergius,约1508)。这一作品显示出这位年 轻人的特殊倾向,即喜欢选择异常的、很少有人处理过 的神话与传说题材。这种选择主题的非正统取向反映出

“他的画作中最值得关注的特质就是 那明朗的日间光线效果。” ——《时代》

他对场景的阐释也有独创性,富于想 象力。他典型特征是赋予图像一种心 理深度,而这表明他对于人类本性和 本质的理解。莱顿作品所受的最大影 响之一是丢勒,不过其风格的原创性

依旧相当明显。16世纪20年代中期,莱顿与扬·马布希 (Jan Mabuse)结识。马布希的作品也影响了莱顿,这 上:《自画像》1509,现藏于德国赫佐格安东-乌利希博物馆 右:在《罗得的女儿劝父亲饮酒》的背景 中,罪恶之城索多玛正被大火毁灭

82

种影响体现在莱顿笔下就是一种比以前更强烈的动态和 力量,对人物的一种更为经典的阐释。TP

83


小汉斯·荷尔拜因

生平:约1497年生于德国奥格斯堡;1543年卒于英国伦敦 艺术特色:德国文艺复兴艺术家;人文思想家对其极为拥戴;国王亨利八世 不朽的画像;精确测算的绘图转换为木板油画肖像

小荷尔拜因在其父位于文艺复兴时代大都会城市奥格 斯堡的绘画工作室中学艺。这个绘画世家受到尼德兰艺术 的强烈影响,但同时也受到从阿尔卑斯山另一边传来的意 大利艺术影响。因此从早年起,荷尔拜因便尝试绘画经典 艺术主题,但作画手法却依旧是北部欧洲的方式。与其同 代艺术家一样,他也喜好游历。1515年,他在瑞士巴塞尔

代表作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肖像》1523(藏于英国 伦敦国立美术馆) 《耶稣救赎抹大拉的马利亚》1524(藏于英 国伦敦汉普顿宫皇家藏品部) 《玛丽·吉尔福德女士肖像》1527(藏于美 国密苏里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托马斯·莫尔爵士像》1527(藏于美国纽 约福瑞克艺术收藏馆) 《尼古拉斯·克雷泽肖像》1528(藏于法国 巴黎卢浮宫) 《旧约与新约寓言》约16世纪30年代(藏于 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美术馆) 《大使像》1533(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 馆) 《亨利八世肖像》1536(藏于西班牙马德里 提森-波尔内米萨博物馆)

找到工作。巴塞尔是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中心,这给荷尔 拜因的艺术生涯带来巨大影响。在巴塞尔的人际交往中, 荷尔拜因结识了荷兰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并为他画 像。也是在此期间,荷尔拜因被引见给英国都铎王室的重 要人物。 1526年,带着伊拉斯谟的亲笔推荐信,荷尔拜因到达

《托马斯·莫尔爵士》(1527)。莫尔家族画像虽然早已

伦敦,为托马斯·莫尔爵士及其家人画像。在伦敦的初

不幸被毁,但却是北欧非宗教人物群组画像的最早范例,

期,他寄居于莫尔家中,并绘制了一幅令人惊叹的肖像

并为后来数代的同类作品设定了标准。除了肖像和宗教绘 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木刻系列《死亡之舞》(1538)。 他还为珠宝商和银器生产商提供设计。这些工作都充分发 挥了他的制图特长。 他第二次寓居伦敦是从1532年起。此时他进一步完善

荷尔拜因所画的事物并非全都可 以即刻识别。在《大使像》(1533)

姿端正挺直,面容特征则以一种摄影般的精确呈现出来。

中,一个人类头盖骨斜着延伸在画面前

荷尔拜因的画笔以精细的暗色轮廓线描绘出人物的眉毛、

景,以一种变形失真的透视效果呈现出

1535年,荷尔拜因成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

86

隐含的信息

一种平淡的色彩,最常见的是宝石般的蓝色。肖像主体坐

鼻孔和指甲。

右:《大使像》中的这个头骨从画像边缘看 效果最好

上右:尽管存有争议,但仍有人认为《鹿特 丹的伊拉斯谟肖像》是荷尔拜因的突破之作

画,荷尔拜因也创作了相当多的插图印画和平面图案设计

了自己绘制肖像的鲜明风格与程式。他的画像背景通常是

上:在去世前不久,荷尔拜因绘制了这幅颇 具冥思气质的《自画像》

上左:《旧约与新约寓言》突出呈现了一种 强烈的叙事感

来。作品主顾,也是画面主体之一的 让·德·丁特维尔为何要荷尔拜因在画 中加入一个死亡象征物?画家与主顾可

师,并为皇后安妮·波琳的加冕礼提供庆典设计。荷尔拜

能是在相互协调之后加入了这些象征

因的抱负终得以实现。他画的多幅亨利八世肖像成为这位

物:一个地球仪、乐器、圣诗集以及用

充满超凡魅力的统治者的经典形象,恒久流传,而荷尔拜 因为世人牢记也正在于此。KKA

于天文研究和指示时间的仪器。这些物 品综合起来解读,揭示出的寓意是人生 无常、生命短暂,追逐世俗财富和名气 等身外之物无非是愚行。

87

16世纪前

16世纪前 1860s

小汉斯·荷尔拜因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丁托列多 TINTORETTO

丁托列多

16世纪 1870s

16世纪

生平:约1518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原名雅科波·康明,又名雅科波·罗布 斯蒂;1594年5月31日卒于威尼斯 艺术特色:滑稽的变形;充满能量的活力场景;动感、不稳定的人像安置在 倾斜的、变动不定的支撑底面上;戏剧化的强烈光线

由于生于染坊主之家,因此雅科波·康明的艺名丁托 列多(意为“小染坊工人”)更为人所知。他是一位人们 对他不是非常喜爱就是非常讨厌,非此即彼的画家。但大 家都惊叹于他那巨大超凡的创意活力。对丁托列多怪异、 特立独行的风格,传记作家瓦萨里不禁举棋不定,不确定

代表作 《基督为门徒沐足》约1547(藏于西班牙马 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圣马可圣迹:解放奴隶》1548(藏于意大 利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创造动物》约1551—1552(藏于意大利 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迦南的婚礼》1551(藏于意大利威尼斯安 康圣母教堂) 《维纳斯、战神和火神伏尔甘》约1555(藏 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旧馆) 《圣马可遗体被盗》1562—1566(藏于意 大利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该如何评价。他批评丁托列多的作品,与“前辈杰作的优 美形态”背道而驰,同时他又对丁托列多 “非比寻常的大 脑”无计可施。丁托列多的作品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动态感 觉,和一种几乎无法控制的、永不安宁的活力能量。深重 的阴影又为他的构图增加了一种神秘气息,而画中的人物 腾跃突进到光亮处,表现出极端强烈的情绪。 丁托列多是威尼斯本土居民,在其漫长的生涯中离 开威尼斯的时间屈指可数。他的绘画主顾几乎都是威尼斯 本地人,而欣赏他杰出作品的最佳去处就是威尼斯的公共

看,这两人的事业差异巨大。提香为宫廷贵胄效力,而丁

建筑。据称,他曾短期跟随提香学艺,但从各自的主顾来

托列多则更多地为市民和宗教团体当中的中产阶级服务。 1562年,丁托列多应约为圣马可大会堂绘制三幅大型

《圣马可遗体被发现》约1562(藏于意大利 米兰布雷拉美术馆)

画作,其中两幅现在可以在公共收藏机构看到——分别是

《天使探望在狱中的圣洛克》1567(藏于意 大利威尼斯圣洛可大会堂)

《圣马可遗体被盗》(1562—1566)和《圣马可遗体被发

《银河的起源》约1575(藏于英国伦敦国立 美术馆)

现》(约1562)。16世纪60年代,他还赢得了其生涯中最

根据瓦萨里的记载,丁托列多采

板绘制壁画。这个项目他持续工作了二十多年,直至1588

用了近于欺诈的不正当手段才赢得绘制

放的画面效果演化,对风景的处理也更概略。

年,数位艺术家被邀请为这个宗教礼堂 大厅的装饰提交设计方案。可当宗教协 会的牧师们聚集在会堂评选这些方案

进威尼斯绘画,这与其同代人保罗·维诺内些更轻淡、更

时,却看见丁托列多已经将他的设计以

到很多后代艺术家的推崇。他绘画不辍,直至七十多岁。

92

圣洛可大会堂聚会厅壁画的合约。1564

丁托列多将一种更狂放的、更故意而为的矫饰形态带 具装饰性的风格大相径庭。丁托列多是画家中的画家,受

右:《银河的起源》中涡旋般的动感活力是 丁托列多的经典特色

才华卓绝的耍花招者

炫目、最具野心的邀约——为圣洛可大会堂的墙壁和天花 年。这一系列的画作记录了他的风格向一种更放松、更粗

上:《自画像》(1588)创作于画家60岁时

上:在《创造动物》中,上帝被描绘得情绪 激烈、满怀怒火

实际比例画出来装裱在大厅中。他也因 此拿到合约。尽管瓦萨里的说法很有 可能 夸 大 其 辞 , 这 个 故 事 也 说 明 丁 托

他给威尼斯文化带来的最后贡献是威尼斯总督府穹顶天花

列多为人偶尔确实寡廉鲜耻、不择手

的壁画——《乐园》(1588—1590)。KKA

段,但同时也显示了丁托列多惊人的 绘画速度。

93


彼得·老布鲁盖尔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彼得·老布鲁盖尔

生平:约1525年生于荷兰布雷达;1569年卒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16世纪

16世纪 1870s

艺术特色:画家和版画家,题材有风景、道德教化故事、宗教主题和噩梦般的 可怕场景;详细、精确的乡村生活场景

彼得·老布鲁盖尔是16世纪荷兰艺术的核心人物之一, 也是最早描绘纯风景的画家之一。他将风景画提升到与传统 历史题材和宗教画同样高的地位。他以对尼德兰乡村生活自 然写实的精细刻画开创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老布鲁盖尔师从彼得·柯耶克·凡·阿尔斯特(Pieter Coecke van Aelst)学艺,并娶师傅的女儿梅肯为妻。梅肯为

代表作 《尼德兰箴言》1559(藏于德国柏林国立博 物馆) 《谢肉祭与四旬斋的争斗》1559(藏于奥地 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疯狂的梅格》约1562(藏于比利时安特卫 普梅尔·范登堡博物馆) 《雪中猎人》1565(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 史博物馆)

阿尔斯特与同为画家的第二任妻子梅肯·费尔赫斯特·贝瑟 默(Mayken Verhulst Bessemers)所生。贝瑟默深刻影响了布 鲁盖尔两个儿子。离开阿尔斯特的画室后,老布鲁盖尔开 始为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兼出版商希罗尼穆斯·考克工 作。他随后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意大利之旅,并在那里游 学了三四年。返回荷兰后,他于1551年加入安特卫普画家行 会。老布鲁盖尔的大部分早期作品都反映出受弗莱芒传统 的影响,而后期作品则开始将意大利风格元素整合进画作之 中。他标注日期的最早作品是《有基督和使徒在提比利亚 海边的风景》(1553),不过,画作中的人物很有可能是由 马丁·德·沃斯(Maarten de Vos)代笔。1555年,老布鲁盖 尔回到安特卫普后,出品了一个十二幅雕版印画的系列作

品——《大风景》(1555)。这段时期,他融汇于知识分子 圈中。为了表示与人文主义理想保持一致,他于1559年将原 名“Brueghel”中的“h”去掉,并完成了《谢肉祭与四旬斋 的争斗》(1559,译注:亦即狂欢纵欲与禁欲的冲突)这幅

老布鲁盖尔去世前不久,曾让妻子

一部分是小酒馆景象,另一部分则是教会景象。双方相互抵

将他的很多草图素描稿都烧掉。因为他

老布鲁盖尔随后的三幅作品《反叛天使的降临》

94

担心这些草图被某些人注意到后可能会 给妻子带来麻烦。他认为这些画过于激 进、有煽动性,但画的具体内容不得而

(1562)、《死神的胜利》(约1562)和《疯狂的梅格》

知。不过,老布鲁盖尔的行为显示,这

(Mad Meg,约1562)显示出他所受到的希罗尼穆斯·博斯

些画作的主题不是富有强烈的政治性就

影响。这三幅画构图都非常复杂,人物密集庞杂,色彩丰富

右:《雪中猎人》是对乡村生活的典型描绘

烧掉的草图

古老主题作品。画面中复杂而狂乱的场景大致分为两部分, 触,使画面流露出一种混乱的力量。

上:自画像出自硬笔墨水素描《画家与买 家》(约1565)

上:《尼德兰箴言》以一个机智、狂乱的游 戏将词汇隐藏于画作之中。(译注:Netherlandish中, nether为荷兰下层民众生活之意)

是与宗教密切相关(布鲁盖尔很可能是 个再洗礼派信徒,这个信徒群体鼓吹激

多样,有着一种奇异的神秘氛围。与这些作品相反,布鲁盖

进剧烈的宗教改革,在全欧洲,尤其是

尔最后的创作——《季节》(1565)组画,则结合了理想情

瑞士、德国、奥地利以及荷兰,曾经很

怀与现实写真、意大利元素与荷兰风格,以及优雅宁静与冲

活跃)。但布鲁盖尔销毁这些草图的真

动活力,从而营造出无与伦比的平衡效果。TP

正或确切的原因至今不得而知。

95


保罗·维诺内些 PAOLO VERONESE

保罗·维诺内些

16世纪 1870s

16世纪

生平:1528年生于意大利维罗那,原名保罗·卡利亚里;1588年4月19日卒 于威尼斯 艺术特色:威尼斯宫殿的壮美风格装饰;前缩透视法绘制的人物和建筑细 节;辉煌华丽;花纹衣服面料和银色调的、光线饱满的色彩

保罗·维诺内些与提香和丁托列多被称为威尼斯文艺 复兴晚期的三杰。他的名字源自他出生并受训的城市—— 维罗那。1553年左右,他已在威尼斯定居。他在威尼斯社 交圈中建立起卓越声誉,并很快成为一位广受热捧的大型 装饰壁画和油画画家。他的一些大规模作品都是为威尼斯

代表作 《耶稣与庙中长老论辩》约1558(藏于西班 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迦南的婚礼》1562—1563(藏于法国巴 黎卢浮宫) 《大流士家族在亚历山大大帝面前》1565— 1570(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圣马可与马塞林乌斯被领向殉道处》约 1565(藏于意大利威尼斯圣塞巴斯蒂亚 诺) 《爱的寓言,I–IV》约16世纪70年代(藏于 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利未家中的筵席》1573(藏于意大利威尼 斯学院美术馆) 《基督受洗礼和受诱惑》1580—1582(藏 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馆) 《威尼斯化神登临宝座》1585(藏于意大利 威尼斯总督府)

本土的一些豪奢宅邸而创作。这些豪宅的主人都是受过良 好教育的精英,喜欢在自己的私人居所展现古典时代的辉 煌壮丽气派,比如16世纪50年代末期位于梅塞的巴巴罗别 墅项目以及其他类似创作。他与建筑师安德烈·帕拉迪奥 (Andrea Palladio)合作,运用幻视手段将建筑空间延伸, 融入到引人入胜的绘画空间中,让观众联想到罗马历史遗

中,并因此跻身最伟大的色彩大师之列。他以丰富多样的

迹的恢宏壮美。此外,维诺内些还绘制过一些以圣经中的

色彩来进行实验,直至达到令人惊艳的效果。比如他经常

宴饮故事为场景的系列壁画作品,用来装饰多个修道院的

将银灰的冷调配置在暖调的黄色旁边,构成大量的华丽图

餐厅墙壁。

案和闪烁的光线效果。据说,他这种对色彩的敏锐感悟早

维诺内些创造的艺术世界体现出精准雅致的戏剧风 格。画中的人物在舞台般的场景中摆出姿势交谈,身着华

在维罗那时便已发育成型,而维诺内些也是在维罗那绘制 大规模壁画的第一人。

丽的织锦袍服和天鹅绒服饰,而背景则是蓝天白云和古典

维诺内些是前缩透视法的大师,人们经常可以通过这

的栏杆和门廊。维诺内些对油彩的运用游刃有余、乐在其

样的特征来识别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图像看上去不 稳定,好像向着观众这一边倾斜。他的穹顶壁画则例证了 他对仰角透视法(di sotto in su)的把握和熟练应用。这种 仰角透视法用于从下方仰视的构图中,可以营造出一种人 物悬浮在上方空间的幻觉。

右:《迦南的婚礼》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图 中各类物品的材质肌理也多种多样

98

一切皆因……之名 维诺内些的创作主题反映了贵族 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插曲。他的大型宴饮 场景中通常包括旁观人群、小丑、狗和

18世纪时,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的约书亚·雷诺兹爵士贬

猴子等。这些诙谐细节颇讨主顾欢心,

斥维诺内些,认为他只是一位“装饰”艺术画家。但实际上

但这些附加细节也被认为不应出现在宗

维诺内些被证实对安尼巴列·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

上:维诺内些创作有数幅自画像,而这一幅 看上去似在沉思

上:《大流士家族在亚历山大大帝面前》画 面设计十分华丽而且戏剧化

教画中。1573年,因为其作品《耶稣出 席最后的晚餐》中加入了玩笑的、亵渎

彼得·保罗·鲁本斯爵士、安东尼·凡·代克爵士,尤其是

不敬的人物角色,维诺内些被禀至法庭

提埃波罗(Tiepolo)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提埃波罗在

接受聆讯。他最终逃过了异端渎神的指

18世纪威尼斯的洛可可时代复活了“威尼斯的壮美风格”。 即便是今天,维诺内些的影响也还在持续。KKA

控,但他并未将那些冒犯权威的细节去 除,而只是将画作名称改成不刺耳、不 敏感的《利未家中的筵席》。

99


埃尔·格列柯 EL GRECO 16世纪 1870s

艺术特色:拉长的形体;变动的视角;非常规的空间布局;戏剧性的闪烁光 线;青绿与紫红的色调;强烈的神性与灵性内蕴

也是埃尔·格列柯生平的一大特色——他常有官司诉讼,而 他是个机巧善变的、野心勃勃的家伙。为了维持自己奢侈逸

16世纪

生平:约1541年生于希腊克里特伊拉克立翁,原名多梅尼克斯·提奥托科波 洛斯(Doménikos Theotokópoulos);1614年4月7日卒于西班牙托莱多

埃尔·格列柯

乐的生活方式,他会为自己的作品争取尽可能高的酬金。 埃尔·格列柯在克里特一直生活至16世纪60年代中期。

虽然在有生之年,埃尔·格列柯的惊人独创性已得到 认可,但后来的很多舆论不是将埃尔·格列柯当做疯子来看 待,就是认为他的绘画存在严重视觉缺陷。埃尔·格列柯构 造人物形态的方式与他常用的那种噩梦般的色彩结合后,效 果通常都令人震惊,甚至骇人听闻。不过,到了20世纪至21

代表作 《天使报喜》16世纪60年代(藏于西班牙马 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圣三一像》1577(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 多美术馆) 《脱去耶稣的衣服》1577—1579(藏于西 班牙托莱多大教堂)

世纪,他被世人重新评价为一个罕见的超前天才。 埃尔·格列柯这个艺名即“希腊人”,强调了他来自克 里特岛的出生背景。信仰希腊正教的他的家庭为当时统治克

1563年时,他已成为技艺纯熟的画家。1567年至1570年,他 移居至威尼斯。虽然来自推崇拜占庭圣像传统风格的克里 特,但在威尼斯画派的影响下,他开始转变风格,在呈现形 态、空间和动态方法,绘画笔法趋于自由放松,色彩也更为 明亮闪耀。他的《天使报喜》(16世纪60年代)即体现出了 这些变化。1570年至1577年,格列柯在罗马工作。他将罗马 式的恢宏壮阔气质融入至关于空间、色彩和以强劲的厚涂笔 触完成造型的绘画实验中。

里特的威尼斯当局服务,从事贸易或任职于政府机构。其家 人对于经商的尔虞我诈见惯不惊,也精于此道。而法律纠纷

托莱多岁月 埃尔·格列柯事业成功的巅峰期是他在托莱多生活的

《奥伽斯伯爵的葬礼》1586—1588(藏于 西班牙托莱多圣多美教堂)

那段日子。他从1577年起寓居在这个伟大的西班牙城市,直

《托莱多风景》约1597(藏于美国纽约大都 会艺术博物馆)

到1614年去世。1578年,他与伴侣耶若妮玛·德·拉斯·居

《红衣主教肖像》约1600(藏于美国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 《揭开第五封印》约1608—1614(藏于美 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牧羊人来朝》1612—1614(藏于西班牙 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瓦斯(Jerónima de Las Cuevas)生下了唯一的儿子。他两人一

上:《牧羊人来朝》被描述为典型的样式主 义绘画

直同居未婚,可能是因为格列柯此前的一段婚姻关系还未解 除。在托莱多,他创作了一生中的多个重要作品,其中包括 《奥伽斯伯爵的葬礼》(1586—1588)。 格列柯之所以移居西班牙,很有可能是想赢得西班牙国 王菲利浦二世的光顾和庇护。他的想法确实实现了,不过向

与毕加索的关联 埃尔·格列柯的作品影响到了许 多现代艺术家。作为现代主义基石之一 的毕加索标志性作品《亚维侬的少女》

他订制画作的人形形色色。16世纪90年代,格列柯接到大量

(1907),据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格列

重要的宗教画创作邀约,并成为一位名闻遐迩的肖像画家。

柯那幅诡谲乖异的《揭开第五封印》

这一时期,他的绘画手法日渐自由,比如在那幅几乎抽象化 的《托莱多风景》(约1610)中,在同一个画面中同时呈现

(也称《圣约翰的幻景》,约1608— 1614)的启发。这幅画包含了格列柯得 以扬名的全部特征,而且这些特征极度

了城市的不同景观,这也给很多现代艺术家带来启迪。在他

张扬:鲜活动荡而又阴郁暴躁的色彩、

的其他作品中,比如《牧羊人来朝》(1612—1614)则突出

启示录般的末日天空、极其畸变扭曲的

了恣意流动的色彩和拉伸扭曲的人像,他也因此被纳入样式

形态、空间和视点的一种非自然的抽象 感。毕加索在艺术家伊格纳西奥·朱洛

上:《老人像》(约1595—1600)有可能就 是画家的自画像

主义的阵营。《牧羊人来朝》还呈现了一种精神上的狂喜,

加(Ignacio Zuloaga)——这幅画曾经的

与西班牙反宗教改革的狂热正好产生了共鸣。关于格列柯本

主人,也是毕加索的朋友——位于巴黎

右:《揭开第五封印》对20世纪艺术产生了 重大影响

人是否明确意识到画面中的这种强烈热忱则难有定论。AK

的家中欣赏过这个作品。

102

103


安尼巴列·卡拉奇 ANNIBALE CARRACCI

安尼巴列·卡拉奇

生平:1560年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1609年7月15日卒于罗马

16世纪

16世纪 1870s

艺术特色:以严谨冷峻的自然写实替代样式主义的花哨技巧;尽力描绘自然 真实的世界;注重绘图;为宗教绘画赋予生命气息;启迪了意大利的巴洛克 艺术

安尼巴列·卡拉奇是“卡拉奇”艺术家族中最具创 造力和最有才华的成员。该家族最初活跃于16世纪晚期 的博洛尼亚。安尼巴列像是一位天生的职业画家。在他 年少时便与其兄阿格斯蒂诺(Agostino)一起在大堂兄卢 多维柯(Ludovico)的画室学艺。他们协同努力,决意清

代表作 《食豆者》1580—1590(藏于意大利罗马 柯隆纳美术馆) 《肉铺》1580—1590(藏于英国牛津圣基 督教堂图像艺廊) 《钓鱼》约1585—1588(藏于法国巴黎卢 浮宫) 《维纳斯、森林神萨蒂与丘比特》约1588 (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法尔内塞拱廊壁画》1597—1601(位于 意大利罗马法尔内塞宫) 《圣母怜子》1599—1600(藏于意大利那 不勒斯卡波蒂蒙特国立博物馆) 《在亚壁道上,基督向圣彼得显灵》1601— 1602(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除样式主义的残余效应及其对于自然形态进行改造和提 纯的倾向,并由此走向回归至文艺复兴时期严谨理想之 路。他们对意大利艺术的演进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安尼巴列最初的作品与样式主义做作矫饰的风格相 比,显得格外现代和超前,甚至令人惊异,其中《肉 铺》(1580—1590)便是很好的例证。他那自由随意的

作的主题,而这种特质对17世纪的巴洛克绘画来说是关

笔触营造出一个非常坦率真实和自然写实的场景——工

键因素。

人们正将屠宰后的整片动物肉身悬挂起来。这种对于真

1595年,安尼巴列来到罗马,切身观摩研究拉斐

相和现实的倾注让安尼巴列形成一种很直接和清晰的宗

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以及古代艺术遗产。他受红衣主

教画风格。他以一种响亮和彻底的情绪冲击波来传达画

教奥多阿多·法尔内塞的邀请装饰法尔内塞宫宅邸的穹 顶。他绘制的裸体壮美、古典,横贯整个屋顶,与建筑 的结构框架浑然一体,营造出一种人物在其间奔走翻滚 的幻觉效果。这些壁画共耗费约十年时间,并很快成为

1582年,安尼巴列与家人一起开

神话,并且参考了当时罗马的另一个伟大的穹顶壁画项

办了一所学校,最初的校名叫“心愿学

目 —— 米 开 朗 基 罗 的 西 斯 廷 教 堂 壁 画 。 与 其 他 创 作 一

院”(Accademia dei Desiderosi),意

同完成。这两人的作品经常难以区分。在博洛尼亚的马

办。这所学校倡导的绘画思想是专注于 人体素描和对生活现实的再现以及对自 然的忠实描摹。学校的格言反映了对于

饰画时,两兄弟如此回答:“是卡拉奇家的人;我们都

艺术变革的热切呼唤——对过去感到遗

要理解安尼巴列构想的图像,最佳方式就是看他的

106

为那些孜孜求知和想要成名的学艺者而

格纳尼宫,当有人问起是谁画了那组墙壁上的横饰带装 画了。”

右:《食豆者》是一幅带有同情感、有些漫 画化的穷人肖像画

一所颇具号召力的学校

所有 “壮美风格”画家的标杆。这些画作的主题多为

样,这个系列壁画也是由安尼巴列与兄弟阿格斯蒂诺共

上:创作于1590年左右的《自画像》中卡拉 奇的表情有点苦恼

上:卡拉奇用了十年时间绘制了这幅法尔内 塞宫壁画

憾、对现在感到不屑、渴望更好明天的 人,就来我们学院!尽管没有固定的课 程体系,但并不影响学校成为一个让新

精细绘图和草稿。他画有成百上千的预备草图,每张图

的理念和理论探讨自由呈现的讨论平

都显示出他对于人体形态的充分了解。他笔下的线条呈

台。这个学院当时在意大利家喻户晓,

现出强大的表现力,而他的构图设计也令人钦慕。KKA

并成为后来杰出欧洲学院的原型。

107


卡拉瓦乔 CARAVAGGIO

卡拉瓦乔

16世纪 1870s

16世纪

生平:约1571年生于意大利卡拉瓦乔,原名米开兰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 乔;1610年7月18日卒于埃尔科莱港 艺术特色:革命性的创新;大胆的光影对比应用,高度戏剧化且具宗教象征含 义;为宗教艺术加入强烈的写实色彩

在现代人看来,米开兰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是 绘画界最令人钦慕的“坏孩子”之一。因为他展示出一个艺 术天才所应具备的全部特质:自信不羁的个性、坚持己见、 情绪不稳、纵酒狂饮、好勇斗狠、吵架斗殴、负债累累、交 结狐朋狗友、反复进出监牢、身负一次谋杀指控、多年外逃

代表作

流窜、英年早逝,但这一切反而更滋养和助长了他的独特才 华。他的绘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笨拙、粗野天真,但又

《病中的酒神巴克斯》(或《扮作巴克斯的 自画像》)约1593—1594(藏于意大利 罗马鲍格才美术馆)

充满了一种崭新的、强有力的、璞玉浑金般的自然写实元

《手捧果篮的少年》约1593—1595(藏于 意大利罗马鲍格才美术馆)

随者遍及全欧洲,被世人统称为“卡拉瓦乔门徒”。

《被蜥蜴咬到的男孩》约1595—1600(藏 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逃往埃及途中停歇》约1595(藏于意大利 罗马多里亚-潘菲利美术馆) 《美杜莎之头》约1595—1600(藏于意大 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圣马太殉道就义》约1599—1600(藏于 意大利罗马孔泰雷利教堂) 《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1600—1601(藏 于意大利罗马人民圣母教堂的塞雷西礼拜 堂) 《圣托马斯的怀疑》约1601—1602(藏于 德国波茨坦无忧宫) 《圣母之死》约1601—1606(藏于法国巴 黎卢浮宫) 《在以马忤斯晚餐》1601(藏于英国伦敦国 立美术馆) 《基督下葬》1602—1603(藏于梵蒂冈美 术馆) 《施洗者约翰被斩首》1608(藏于马耳他瓦 莱塔圣约翰大教堂)

上:《病中的酒神巴克斯》中卡拉瓦乔将自 己描绘为酒神 右:《在以马忤斯晚餐》展示出卡拉瓦乔对 于光影明暗的超凡掌控

110

素,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17世纪艺术界的重要角色。他的追 卡拉瓦乔的名字源于其故乡小镇。他的父亲是名建筑 师,但在卡拉瓦乔年幼时便已离世。卡拉瓦乔青少之际,母 亲又作别人世。卡拉瓦乔艺术生涯的初期,曾辗转威尼斯、 克雷莫纳、米兰和博洛尼亚,最终到达罗马,而此时他身负 债务。在这期间,他已经熟练掌握笔法技能,并在威尼斯风 格的绘画领域接受了水平参差不齐的训练,这使他对光线和

秘难解的肖像,其中包括那幅引人瞩目的自画像《病中的酒

色彩有了很强的鉴别力和感受力。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些神

神巴克斯》(约1693—1694)。

上:《施洗者约翰被斩首》展现了圣经故事 中一个阴郁冷酷的场景

及至1600年,卡拉瓦乔已经广受追捧,但纯粹主义者 中伤或猜疑不曾停止

(正统而苛求者)指责他缺乏正规训练。他绘画并不预备草 图,而是直接在画布上画出底图,然后用颜料绘制。他从

卡拉瓦乔的作品一直引发种种争

权势显赫的机构赢得了不少宗教绘画邀约,《基督下葬》

议。作为主顾的宗教机构认为有些画作

(1602—1603)便是其一。有些作品因过于写实而被主顾拒 收。他那独创的、运用反差惊人的明暗对照、在画面中注入

过于写实而亵渎神圣。《圣母之死》 (1601—1606)被订购的教堂拒收,不 仅因为卡拉瓦乔选用的女模特——也是

强烈激情的绘画手法,与为替大众声言、与罗马天主教反宗

画家的情人——是当地的一名妓女,而

教改革运动致力将基督教传播至全世界的热忱理想相共鸣呼

且因为他将圣母玛利亚的死表现得非常

应。1606年,卡拉瓦乔在一次决斗中杀人,以至亡命天涯。

现实,完全如同一个凡人,甚至还描绘 了她腹部肿胀、腿脚裸露。最近的一段

此后,他依旧接到创作邀约并探索一种新型的、更具自省反

时期,还有人猜疑卡拉瓦乔有可能是同

思的绘画手法。据传他罹患热病亡故,年仅39岁,而那时他

性恋,但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观点完全是

正满怀热切希望奔走在归途中,赶往罗马去寻求赦免。卡拉 瓦乔死时,教廷已颁发赦免状,但他已无法听闻。AK

误导,是对过往史实的“现代化”曲 解。

111


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彼得·保罗·鲁本斯

生平:1577年6月28日生于德国锡根;1640年5月30日卒于比利时安特卫普

16世纪

16世纪 1870s

艺术特色:丰满、肉欲的女人体;人体形态柔软;宗教热忱与戏剧性;情色 浓郁、放纵淫逸的神话故事场景;动感的构图

彼得·保罗·鲁本斯爵士在其有生之年便已是个名声 大噪的画家、学者兼外交官。17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欧 洲一些权势显赫、炙手可热的大人物都是他的主顾,其中 包括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西班牙的菲利浦四世和美第奇家 族的玛丽皇后。在家乡安特卫普,鲁本斯经营一间业务兴 旺的大型画室,助手与学徒数量众多。画室出品了成百上

代表作 《贤士来朝》(或《东方三圣来朝》)1609 (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约1611—1618(藏 于美国宾夕法尼亚费城艺术博物馆) 《基督降下十字架》1611—1614(藏于比 利时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 《寒冷天气中的维纳斯》1614(藏于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 《醉酒的森林神西勒诺斯》1616—1617 (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旧馆) 《视觉之寓言(与扬·大布鲁盖尔合作)》 约1617—1618(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 多美术馆) 《贤士来朝》1624(藏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皇 家美术博物馆) 《草帽》约1622—1625(藏于英国伦敦国 立美术馆) 《密涅瓦保护帕斯不受战神马尔斯侵害》 1629—1630(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 馆) 《批毛皮的裸体》约1636—1638(藏于奥 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千的画作,其中有些画作中的人物按鲁本斯的构思模式与 设计风格而绘制,而有些画作鲁本斯只在最后阶段加以润 饰,因此,实际上作品主要是他们艺术团队的集体成果。 鲁本斯极为富有,生活也豪奢阔绰,他在安特卫普市中心 建造有华丽大宅和园林。 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鲁本斯,二十二岁时便已是独立 艺术家。1600年,他赴意大利游学——那是任何有抱负想 在国际艺术平台上一显身手的年轻人的终极朝圣地。在意 大利,他得到机会为曼图亚大公“贡扎加的文森佐一世” 服务;他的第一次外交官任职经历便是由文森佐安排,被 派驻到西班牙。鲁本斯在意大利停留的八年中,绘画技巧 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返回安特卫普时,他的个人风格已经完

全成熟;而他的名声更是在他回国之前便已传遍安特卫普。 接下来的十年中,鲁本斯接受到很多来自声名显赫主 顾的邀约,并出品了数量惊人的画作,其中包括两幅重要 的祭坛画《升起十字架》(1610)和《基督降下十字架》 (1611—1614)。这两件作品现都收藏于安特卫普大教堂。 17世纪30年代,查理一世邀请他到伦敦为建筑师伊尼哥·琼 斯建造于白厅的大宴会厅绘制装饰画。查理一世还曾派遣他

112

从那些美妙的女性裸体来看,很 明显鲁本斯爱好女色。1630年,他迎娶 了第二任妻子,拥有“鲁本斯特色”丰 腴肉体和一头长长金发的十六岁的伊莲 娜·福尔蒙。在一幅充满性感风韵的肖

摹研习提香的作品,这给他今后的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

像画中,伊莲娜只身披着一件毛皮外

热情。这些富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特征体现为自由散漫的、

右:《贤士来朝》(1609)是鲁本斯在意大 利学习后受启发而作的作品

爱欲乐园

到马德里。鲁本斯利用这个机会在那里的皇家艺术藏品中临 在鲁本斯的后期生涯中,他对风景绘画产生了兴趣与

上:《不戴帽子的自画像》(约1639)显示 出作者对光线效果运用得娴熟精通

上:《密涅瓦保护帕斯不受战神马尔斯侵 害》表现出英国与西班牙间和平友好的期望

套,仿佛刚从她与鲁本斯鱼水交欢的床 帷间走出。在鲁本斯的多幅描绘年轻男 女在维纳斯圣庙中感恩所得快乐恩惠的

轻薄涂染的油彩。这种色彩与动态风格影响了很多后世画

“爱欲乐园”题材画作中,鲁本斯将婚

家,比如约翰·康斯太布尔和印象派画家。因其气韵流动

后人伦极乐的主题加以充分发挥。“爱

的笔法,鲁本斯的画作充满生机,并为如今的艺术家们带

欲乐园”中的园林景观大多参照鲁本斯 建造于安特卫普的私家宅邸。

来启迪与灵感。KKA

113


尼古拉斯·普桑 NICOLAS POUSSIN

尼古拉斯·普桑

生平:1594年6月生于法国雷安迪利斯;1665年11月19日卒于意大利罗马

16世纪

16世纪 1870s

艺术特色:哲人型画家,深受知识界喜爱;生气勃勃的色彩;严密精当的构 图布局;古典意趣的主题;庄严的画面调性

尼古拉斯·普桑生于诺曼底乡下的寒微之家,但他最 终晋身为17世纪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艺术生涯的大部分 时间都在罗马度过。同时他也是当时在罗马创作的画家中 最重要和题材最严肃的一位。 普桑最初接触绘画是通过法国北部一些不知名画家的 作品。1612年,他移居巴黎,以艺术为业,艰苦求生,历

代表作 《渡过红海》约1634(藏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国立维多利亚美术馆) 《和着时光韵律起舞》约1634—1636(藏 于英国伦敦华莱士收藏馆) 《潘神的胜利》1636(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 术馆)

经了十年磨炼。1622年,他接到邀约为一所教堂绘制六幅 系列作品。随后,他于1624年3月到达罗马,此后这座城 市成为他的安身立命之地。普桑观摩研习罗马引以为傲的 古典艺术遗迹和文艺复兴的杰作,并成为拉斐尔和提香的 仰慕追随者。教皇的外甥,即红衣主教弗朗西斯科·巴贝 里尼,成为普桑的保护人和主顾。普桑还与城中的知识分

《阿卡迪亚牧人》(又名《我在阿卡迪 亚》)约1637—1640(藏于法国巴黎卢 浮宫)

子、诗人和古文物专家都有交际。

《有福西恩(Phocion:雅典城邦政治家) 骨灰的风景》1648(藏于英国利物浦沃克 艺廊)

目以获取丰厚酬金,但他找到了自己另一个用武之地,即

1630年,普桑发现自己无法接到更多的教堂祭坛画项 为私人主顾和学养高深的收藏家绘制稍小型的作品。他的 创作主题虽然大都是从古典文献、神话、传说和圣经故事 中引申出的历史叙事场景,但他的作品不仅植根于经典主

题,而且也倚重于理性、均衡、和谐、比例和秩序这些经 典的尺度。这些画作以较小的比例描绘人物的全身像。人

上:《和着时光韵律起舞》体现出普桑对古 典风格情有独钟

物在画中呈现自己的故事,恰如演员在舞台上一般,但画 中的时间、动作和表情都已瞬间定格静止。如此画法的画

普桑那些清晰的、以几何学方式

的图像形式都有着轻快清晰的轮廓线,造型色彩则明亮而

构架再辅以轻快明晰的轮廓线和明亮色

生机勃发。有史实证明,普桑在绘画前确实制作过一些小

彩的画作,使得他被誉为倡导古典主义

型舞台场景和蜡塑模型来作为画面构图的基础参照,但这 些模型无一留存。

右:《渡过红海》是一幅规模宏大的历史画 卷

118

绘画的先驱。他的风格与当时的另一主 导潮流——巴洛克绘画——迥然有异。 巴洛克典型表现为涡旋状的流动动态和

在罗马以及罗马以外的富人和权势阶层中,普桑的作

自由随意的笔法,这一点在普桑的同代

品极受欢迎。在受到多次诚意邀请后,普桑于1640年回到

人鲁本斯那里明显可见。整个17世纪,

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于1641年任命他为宫廷御用首席 上:《自画像》(1650)局部,显示普桑的 自信个性

评论家的选择

面都是经过严密构思组织并以几何构型为基础的。每一幕

艺术家和评论家们都在争执辩论到底哪 一种风格更具艺术价值,是普桑风格还

画家。不过,普桑在巴黎过得并不开心。他于1642年返回

是鲁本斯风格?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辩于

罗马,并在这座“永恒之城”生活直至辞世。AB

1672年至1678年间的大论战中达到白热 化顶峰。

119


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

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

生平:1598年12月7日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1680年11月28日卒于罗马

16世纪

16世纪 1870s

艺术特色:巴洛克风格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中的代表人物;雕塑造像的革 命性创新;雕塑形式充满活力;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师

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是那个时代的领军艺术家之 一。尤其在罗马,他对巴洛克艺术和建筑成就的提升产生 了深远影响。他将动态和活力注入大理石,让雕塑转化为 有机、富于感染力和生命能量的作品。而他的作品,无论 是雕塑还是建筑,在17世纪的罗马都占据统帅地位。 《阿马耳忒亚羊与婴儿朱庇特和牧神法翁》(约

代表作 《阿马耳忒亚羊与婴儿朱庇特和牧神法翁》 约1609(藏于意大利罗马鲍格才美术馆) 《阿波罗与林中女仙达芙涅》1622—1624 (藏于意大利罗马鲍格才美术馆) 凯旋圣玛利亚教堂之孔纳罗礼拜堂 1647— 1652(位于意大利罗马) 《圣特蕾莎心醉神迷》1647—1652 (藏于 意大利罗马凯旋圣玛利亚教堂) 《君士坦丁大帝骑马像》1654—1670(位 于梵蒂冈宫“皇家梯级”) 《大象与方尖碑》1677(位于意大利罗马密 涅瓦神庙遗址圣玛利亚教堂) 《亚历山大七世陵寝》1671—1678(位于 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

1609)被认为是贝尔尼尼的最早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 他的技巧已有明显体现。他在父亲——样式主义雕塑家皮 耶特罗·贝尔尼尼的工作室接受艺术训练。随后,他的父 亲把他引荐给鲍格才和巴巴里尼这两位在罗马翻云覆雨的 名门贵胄,也是重要的艺术资助人。1618年左右,受红衣 主教斯皮翁·鲍格才委任,贝尔尼尼创作了一系列带有神 话传奇色彩的雕像,其中包括《冥王普鲁托与冥后普罗塞 耳皮娜》(1621—1622)、《阿波罗与林中女仙达芙涅》 (1622—1624)和《大卫》(1623)。这批作品都非常自然 写实和富于生机。 1623年,马菲奥·巴巴里尼当选为教皇,被尊称为乌 尔班八世。贝尔尼尼被擢升为教廷首席艺术家,负责主持

罗马的重要建筑和艺术项目,其中包括圣彼得大教堂。他 与圣彼得大教堂的牵连几乎持续了整整一生。他也创作 了一些最著名和最成熟的作品,包括遮盖于主祭坛上方 的《大华盖》(1623—1634)、《教皇乌尔班八世陵寝》 (1627—1647)和《圣彼得之椅》(1655)。 随着乌尔班八世于1644年亡故,贝尔尼尼也失去了教 廷的眷顾。但他仍继续接到私人主顾的邀约,比如为威尼

122

《圣特蕾莎心醉神迷》 这座《圣特蕾莎心醉神迷》雕像 是贝尔尼尼最引人关注和最卓越的宗教 作品,也是巴洛克风格盛期最出色的杰 作之一。这个于1652年完成的作品是为

目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礼拜堂中《圣特蕾莎心

罗马的凯旋圣玛利亚教堂而作,耗资共 一万二千“司库多”(scudi,17世纪至 19世纪的意大利货币单位)——这在当

的激情表达和独创的审美趣味而被认为无与伦比。1655年,

时是惊人的数额。这一场景展现了一位

随着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登基,贝尔尼尼重新得到教廷的

天使造访睡梦中的女圣徒,并将一枝金

青睐。他承担了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拱廊和“皇家梯级”

箭插入她的心脏。在这座雕像中贝尔尼

入口的设计。他一生持续创作,勤奋不辍。在最后的晚年

右:《圣劳伦斯殉道》(1613)是已知最早 的贝尔尼尼作品之一

上右:《阿波罗与达芙涅》是为权势显赫的 鲍格才家族而作的作品

斯枢机主教费德里柯·孔纳罗装修孔纳罗礼拜堂。这一项 醉神迷》(1647—1652)这一大理石雕像,因其极富冲击力

上:贝尔尼尼的《青年自画像》(约1623) 局部

上左:《圣特蕾莎心醉神迷》中弥漫了贝尔 尼尼的激情和生命能量

尼结合使用了大理石和金属。有些评论 家用性爱高潮的反应来阐释圣特蕾莎那

岁月中,他完成了他最终的一个大型作品——《教皇亚历

近乎迷狂半疯的沉醉晕眩状态,但并没

山大七世陵寝》(1671—1678)。TP

有什么史实证据显示这种解读正确表达 了贝尔尼尼的原始用意。

123


克劳德·洛兰 CLAUDE LORRAIN

克劳德·洛兰

生平:约1600年至1604年间生于法国香槟省,原名克劳德·格利;1682年11 月23日卒于意大利罗马 艺术特色:风景画家,将风景加以理想化的领军人物;微妙的光线;田园、 港口和海滨风景;宗教与神话题材;后期古典风格

1600-99 17世纪 1880s

17世纪

克劳德·洛兰被认为是艺术史上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 的风景画家之一。他的著名之处是他能营造出惊人的光线 效果,画面光亮而通透。这种效果是通过运用稀薄的、半 透明的颜料在画面上多层叠加、精细描画完成的。他为风 景画这一类别带来了新的形式。他将真实存在的景致与经 过美化的虚构景象相结合,最后出品的画面显得无与伦比

代表作

的均衡与谐和。

《有农夫与牲口的风景》1629(藏于美国宾 州费城艺术博物馆) 《有圣乌苏拉登船启程的海港风景》1641 (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逃往埃及途中暂歇的风景》1661(藏于德 国德累斯顿绘画馆) 《魔幻城堡(有普赛克在丘比特神殿外的风 景)》1664(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洛兰通常被人们简称为“克劳德”。最初,他在那不 勒斯师从戈弗雷多·沃尔斯(Goffredo Wals),后又投到阿 戈斯蒂诺·塔西(Agostino Tassi)门下,两位老师都影响了 洛兰的早期风格。此外,洛兰跟随了一年的克劳德·德鲁 特(Claude Deruet)以及保罗·布利尔(Paul Bril)也对他 影响明显。洛兰独立后最早的画作之一是《有农夫与牲口 的风景》(1629)。这幅作品显示了他描绘滤光和自然细 节的技法。他将构图理想化,营造出一种遍布画面的宁静 和协调感——这一特征是他风格的典型表现。 17世纪30年代,洛兰的作品已经变得相当抢手,而他 也在罗马以及更多地方建立了一定的声誉。他的主顾包括 教皇乌尔班八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罗马是当时的

“一种宁静的、超越时间局限的自然 景观影像。”

风景绘画中心,而以罗马一带地貌为主 题的风景画也很受欢迎,买家不仅有本 地居民,还有将这些画作当做旅游纪

——美国华盛顿国立艺术美术馆

念品的外国游客。17世纪40年代起,洛 兰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意大利古典主义

风格。他的人物造型以经典为基础,带有拉斐尔的典型元 素,以及一种更恢宏、更正式的整体结构感。此时,他对 上:引人注目的洛兰自画像,创作时间未知

生动秀丽的景物细节关注有所削弱,转而着眼于圣经《旧

右上:《有圣乌苏拉登船启程的海港风景》 中,弥散的太阳光线遍布画面

约》和神话中的主题,比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便是

右下:在《逃往埃及途中暂歇的风景》中描 绘了大片的天空

130

他画过的题材之一。TP

131


卡纳莱托 CANALETTO

卡纳莱托

生平:1697年10月28日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原名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 (“运河”之意);1768年4月19日卒于威尼斯 艺术特色:威尼斯风情的呈现者;着重表现威尼斯地标的城市景观;以运河 与刚朵拉为标志性画面元素;强烈的高光与暗影

1600-99 17世纪 1880s

17世纪

卡纳莱托的作品主题总是与故乡城市威尼斯的风情亮 点紧密关联。他原名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人们都 称其为卡纳莱托,意为“小卡纳尔(小运河人)”。他跟 随父亲,成功的戏剧布景画家伯纳尔多·卡纳尔学艺。作 为父亲的助手,卡纳莱托掌握了线条透视的完美技巧、空

代表作

间的清晰再现、平衡的构图和剧场化布景效果的呈现。他 创造出的画面写实逼真、令人信服,看上去从前景一直延

《罗马:废墟遗迹的随想景观,以城市广场 为基础》约1726(藏于英国温莎皇家收藏 馆)

伸至远方。

《石匠的庭院》1727—1728(藏于英国伦 敦国立美术馆)

育历程。回到故乡之后,他随即便执着一念、心无旁骛地

《威尼斯接待法国大使》约1726—1727 (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1719年至1720年,卡纳莱托到罗马完成了他的艺术教 投身于绘制以威尼斯为核心主体的写实地志学图集。他那 些引人入胜、生动逼真的城市景观描绘了威尼斯的著名景

《从威尼斯小广场北望》约18世纪30年代 (藏于美国加州帕萨迪纳诺顿—希蒙博物 馆)

点、建筑和运河,并包括市政盛举、民间庆典、节日和各

《大运河与安康圣母教堂,面朝斯奇艾沃尼 岸边码头》1744(藏于英国温莎皇家收藏 馆)

的笔触及强烈的高光和暗影为特点。画面中的景物和细节

《从里奇蒙宅邸看泰晤士河》1747(藏于英 国西苏塞克斯古德伍德宅邸) 《从河边看格林尼治》约1750—1752(藏 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类民俗仪式。他的作品特以轻快流畅的、看上去毫不费力 元素绝大多数都与这座城市密切相关,像运河水面上反射

出的太阳光线、烟囱顶反衬着天际线、城墙上蚀损剥落的 铭文和海报、满载游人的刚朵拉,以及城中的诸多教堂和 钟楼等。 在威尼斯的游客中,有很多热心的买家乐此不疲地购

卡纳莱托因表现威尼斯的著名风

贵族青年中,威尼斯已是大受追捧的热门旅游地。在结束

光景点而闻名,但他获得称誉的最早杰

150

作展示的却是威尼斯水城的一幅更私人 化的景观画作——现藏于伦敦国立美术

自由享乐的生活气息而闻名的城市。他们购买以威尼斯风

馆的《石匠的庭院》(1727—1728)。

情为主体的画作,并以此作为他们游学途中所见所感的见

这幅作品中并未呈现任何著名的地标,

证和记录。在来自英伦三岛的贵族绅士游客当中,卡纳莱

而只是展现了清晨威尼斯中的一处平常

托受到极大推崇,这导致他如今保存在英国的存世作品远

右:《石匠的庭院》被认为是卡纳莱托最精 美的作品之一

一幅私人化的景观

入这些典型的威尼斯风情画。及至18世纪,在那些富有的 欧洲的艺术教养之旅后,他们纷纷涌至威尼斯——这座以

上:这幅雕版画创作于1735年之前,那时卡 纳莱托还很年轻

上:《威尼斯接待法国大使》是卡纳莱托典 型的城市景观画

角落的亲切景象。画面中充满了大家熟 知的庸常生活细节:洗好的衣服悬挂在

远多于保存于意大利的。1746年,卡纳莱托来到英国,并

外晾晒、刚朵拉穿行于运河河面、塔楼

绘制了很多关于伦敦和乡间宅邸景观的画作。不过, 1755

上的钟在鸣响、一位妇女在窗边纺纱织

年他返回威尼斯,于1768年在故土乡音中辞世。AB

线、一只公鸡引吭拥抱白天的到来、一 个小儿摔倒在尿上弄湿了自己。

151


约书亚·雷诺兹 JOSHUA REYNOLDS 生平:1723年7月16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普林普顿;1792年2月23日卒于伦敦

严重风寒,据称,他的听力受损便缘于此。不过,由于他

艺术特色:18世纪贵族阶层的肖像画家;“隆重壮美风格”的大师;英国皇 家艺术学会的创始会长;寓意和讽喻指涉

所接受的正规艺术训练十分有限,因此他的一些作品一直

亚·雷诺兹爵士。他的家中共有十一个兄弟姐妹,父亲是 位乡村学校校长。幸运的是,其父的几个高层朋友可以 18世纪 1890s

给他的孩子们一些关照。1740年,年轻的雷诺兹得到好机 遇,到风靡当时、极为成功的肖像画家托马斯·哈德森门 下学徒。九年后,他结识了身为贵族的海军准将奥古斯都

《尊贵的海军准将奥古斯都斯·凯珀尔》 1749(藏于英国伦敦国立海事博物馆) 《年轻时的自画像》1753—1758(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伊丽莎白·英格拉姆小姐》1757(藏于英 国利物浦沃克艺术画廊) 《苏珊娜·霍埃尔夫人与孩子》1763— 1764(藏于英国伦敦华莱士艺术收藏馆)

斯·凯珀尔,并很明智地接受了凯珀尔的邀请,与他同游 罗马。雷诺兹在罗马逗留两年,一边为人绘制肖像一边研 究古典大师的作品。在梵蒂冈户外写生时,雷诺兹感染了

受到批评,因为这些画作体现出画家对人体骨骼生理构造 和线条透视的无知。 1753年,雷诺兹在伦敦安居,他的妹妹法兰西丝—— 通常称为范妮——帮他持家,慷慨待客。雷诺兹在家中招 待络绎不绝的上流阶层访客,并邀请他们到画室参观那些 新近完成的“壮美风格”画作,比如用笔大胆夸张和富于 戏剧化的、为海军准将凯珀尔所画的全身肖像。雷诺兹擅 长社交、笼络人脉的天性以及贵族阶层的捧场所带来的自 然是大量的肖像创作邀约。

来自皇家的认可 176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成立。这为学会的四十位 惠顾和赞助、展示每年一度作品的合适场地,同样重要的 还有学会下属艺术学校的建立。这所学校为艺术青年准备

《阿宾顿女士在威廉·康格雷夫的“以爱还 爱”中扮演珀鲁小姐》1771(藏于伦敦耶 鲁英国艺术中心)

们一致选举雷诺兹为皇家艺术学会的会长。随后,英国国

《沃斯利女士》约1776(藏于英国约克郡海 尔伍德宅邸) 《海军上将凯珀尔子爵》1780(藏于英国伦 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娅娜与女儿》1784 (藏于英国德比郡查特沃斯宅邸)

了石膏像、人体写生课、比赛奖金,以及各种讲座。会员 王乔治三世又授予他爵士封号。他为学生举办的《艺术七 讲》(1769—1790)讲座将绘画与学术进行了关联,旨在 提升绘画行业的社会地位。这些讲座是当年艺术评论中最 重要的部分,倡导了尊严崇高的艺术观念和理想,并强调 通过严格的专业学科训练让学生达到前述理想。

154

《魔法师》(1774)被提交给皇 家艺术学院后,引发了18世纪一桩艺术

全恢复,但在1789年,他的一只眼睛的视力变得非常差,

丑闻。由于受雷诺兹关于“模仿”这一

过,他仍然坚持写作,并在1790年12月进行了最后一次艺

右:《奥克兰上校与悉尼爵士:弓箭手》 中,两位弓箭手专注于他们的猎物,但猎物 未出现于画面中

魔术变出古典大师

1782年,雷诺兹不幸中风。虽然开始时他似乎已经完 随后,另一只也出现同样症状,他被迫彻底放弃绘画。不

上:詹姆斯·诺斯科特创作的《约书亚·雷 诺兹爵士》(约1773—1774)

上:雷诺兹的这幅《多萝西·沃恩肖像》提 升了肖像画的艺术地位

成员带来了很大的裨益:公认的社会和职业地位、皇室的

《奥克兰上校与悉尼爵士:弓箭手》1769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聋了后的自画像》约1775(藏于英国伦敦 泰特艺术收藏馆)

18世纪 1890s

英国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肖像画家毫无疑问是约书

代表作

约书亚·雷诺兹

讲座主题的启发,纳撒尼尔·霍恩在这 幅作品中将雷诺兹描绘为一位魔法师。 他挥动魔杖变出了一连串古典大师的作

术讲座。雷诺兹虽不是虔诚信徒,但在1792年去世后,还

品。而女画家安吉丽卡·考夫曼在画中

是受到了庄严礼遇,被隆重下葬于圣保罗大教堂。RM

被描绘为裸身舞女的姿态,因此她提出 抗议。此画随之从展览上被撤除。不 过,霍恩真正的冒犯之处,很可能是在 影射雷诺兹从古典大师的作品中抄袭创 意理念以及人物的姿态。

155


乔治·斯塔布斯 GEORGE STUBBS

乔治·斯塔布斯

生平:1724年8月25日生于英国利物浦;1806年7月10日卒于伦敦 艺术特色:马类的动感主题;马、狗和异国情调的动物,并表现出一种心理 感触的深度;精确严格的解剖特征研究;抒情的自然写实主义

乔治·斯塔布斯这个名字是马匹的同义词,而他的声 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物主题上,同时他也被认为是有史以 来最重要的动物画家。不过,斯塔布斯对于马、狗以及少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数其他异国风情动物的全情投入,以及他与这些主题之间 的压倒性关联,也为他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至今仍让观 众局限于他的动物类作品,并妨碍了观众群的扩大。尽管

代表作 《马的解剖图例》1756—1758 (藏于英国 伦敦皇家艺术学会) 《里奇蒙公爵夫人与路易莎·伦纳克斯女 士观看公爵的赛马训练》约1759—1760 (藏于英国苏塞克斯古德伍德宅邸) 《啸声之套》约1762(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 术馆) 《马遭狮子攻击》约1765(藏于澳大利亚墨 尔本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米尔班克与梅尔堡家族》约1769(藏于英 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马受到狮子的惊吓》1770(藏于英国利物 浦沃克艺术画廊) 《干草车边堆草者》1785(藏于英国伦敦泰 特艺术收藏馆) 《为汉布尔顿纯种马梳洗》1800(藏于英国 北爱尔兰斯图尔特山庄园国民托管艺术中 心)

在其有生之年,他的作品已经广受欢迎并拥有相当数量的 重量级主顾和赞助人,但却从未获得艺术圈内的积极评价 或称赞,而这些的荣誉正是斯塔布斯孜孜以求的。 斯塔布斯生于利物浦,很大程度上讲,他是个自学成 才的艺术家。1745年,他移居到约克郡,在约克郡区医院 研究生理解剖,并直接参与解剖操作。他在那时创作的多 幅高度精确的绘图被约翰·伯顿博士收入《面向全新助产 学体系的论述》(1751)一书中进行出版。斯塔布斯随后 从事肖像绘画,并于1755年赴意大利游学。古典主义遗产 的熏陶未能改变斯塔布斯的风格,他依然忠于自然写实。 不过,他的作品中也一直存在一种古典的平衡和协调感。 1756年,斯塔布斯开始创作《马的解剖图例》

(1766)。这一系列精准漂亮而又略显怪异神秘的绘图是 他在林肯郡的一座偏僻农场中对马匹进行系统解剖时所绘 制。他从当地的一家制革厂购买马的尸体,将其血液放 干,再用蜡灌进静脉,然后将马的尸体摆成各种自然的姿

斯塔布斯为哈利·韦恩-泰姆佩斯

斯期望他的马匹绘画能赢得伦敦的一些潜在顾客,因为在

特爵士而作的《为汉布尔顿纯种马梳

奇蒙公爵夫人与路易莎·伦纳克斯女士观看公爵的赛马

156

洗》(1800)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不幸的是,他们对此画的酬金问题起了 争执,随后还对簿公堂。因为斯塔布斯

训练》(约1759—1760)和《啸声之套》(1762,译注:

以其典型的写实风格描绘了此马大口喘

Whistlejacket为赛马名)便是他瞄准这一市场的代表作。

气的状态,使观众能明显看出这匹马为

除了大量的名马画像,斯塔布斯还以一匹孤马遭到狮

右:这幅细节精准却让人不安萦怀难忘的版 画出自《马的解剖图例》系列

一个令人汗颜的争端

势,并在解剖过程的每一步骤都画出详细的图纸。斯塔布 当时的贵族阶层中,骑马运动和马匹尤其受到钟爱。《里

上:斯塔布斯的自画像之一;他在自画像中 通常不戴帽子

上:斯塔布斯创作于1765年的这幅作品,充 满强烈的戏剧性,令人如临其境

了赛场上的荣耀和辉煌的胜利饱受苦难 和折磨。而且画面中的马夫和驯马师对

子攻击为主题绘制过多个版本。此外,他也创作过众多风

于这一切无动于衷,平淡地看向画布之

俗画作品,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他对乡村劳工阶层生活的

外,眼神严肃、呆板又令人费解。显然

刻画精细入微且满怀同情。TP

韦恩-泰姆佩斯特想要的只是一匹神采 飞扬的胜利之马和意气风发的赛手。

157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

弗朗西斯科·戈雅

生平:1746年3月30日生于西班牙芬德托多斯(Fuendetodos),原名弗朗 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蒂斯;1828年4月16日卒于法国波尔多 艺术特色:戏剧化的写实具象绘画;粗放的、自如流动的笔触技巧;绘图 与蚀刻版画,描绘人类苦难遭遇的黑暗、恐怖画面,讽刺和鞭挞的内涵

弗朗西斯科·戈雅是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最重 要的西班牙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在其有生之年一直相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当成功,并被贵族阶层青睐和惠顾。1774年,他进入皇 家艺术工作室,从此便为皇室——历经了四任君主—— 开始长达其一生的服务。与他艺术生涯后期占据主导的

代表作

灰暗图面形成对比的是,戈雅的早期作品清新明丽、轻 松逸乐。那些描绘西班牙国民悠闲享乐的活泼画面反映

《阳伞》1777(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 术馆)

出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充满希望的氛围,并让人联想起

《阿尔塔米拉伯爵夫人及女儿玛丽娅·奥古 斯蒂娜》1787—1788(藏于美国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

轻快风格。

诸如巴蒂斯塔·提埃波罗之类洛可可画家那嬉笑欢乐的 在事业的初始期,戈雅加入了画家弗朗西斯科和雷

《木偶》1791—1792(藏于西班牙马德里 普拉多美术馆)

蒙·巴耶乌·萨比亚斯两兄弟位于马德里的工作室。那

《小巨人的游戏》约1791—1792(藏于西 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时,两兄弟刚刚于1763年在马德里建立起声誉,而戈雅

《裸体的玛哈》1797—1800(藏于西班牙 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与这两人建立了非常密切牢靠的友谊,并在1774年迎娶

《穿衣的玛哈》1800—1808(藏于西班牙 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查理四世与家人》1800(藏于西班牙马德 里普拉多美术馆) 《何塞·科斯塔·本奈尔斯》年份不详(藏 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808年5月2日》1814(藏于西班牙马德 里普拉多美术馆) 《1808年5月3日》1814(藏于西班牙马德 里普拉多美术馆)

了他们的妹妹荷茜珐。戈雅两次尝试向圣费尔南多的皇

雅宫廷艺术家的生涯得以开始。1774年,孟斯邀请戈雅

家美术学会呈送入会作品,但均告失败。不过,这却使

回到马德里为圣巴巴拉皇家工厂的挂毯绘制装饰图案。

他决定于1770年离开马德里去往罗马。在罗马,他结

随后,上流贵族阶层的绘画邀约纷至沓来。戈雅创作的

识了德国艺术家安东·拉斐尔·孟斯,而正是孟斯使戈

传神敏锐且色彩明艳的肖像画,笔触轻快迅捷、概括凝 练,不仅表现出肖像主体的财富和权 势,更刻画出这些人物原型的心理情绪 状态。

上:《1808年5月3日》中,白衣遇害者那耶 稣受难上十字架般的姿态占据了画面核心

“我有三位老师:自然、委拉斯凯兹 和伦勃朗。”

戈雅在40岁时被任命为国王查理三

《战争的灾难》约1810—1820

世的御用画家。1789年,他成为新近加冕的查理四世的钦

《农神萨杜恩吞食其子》约1819—1823 (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点画家。1789年是一段剧烈动荡时期的开始。首先是法国 的君主统治被推翻,然后,风暴延续至1793年,法国对西 班牙宣战。在这几年中,戈雅与朋友——富有的商人兼艺 术收藏家塞巴斯蒂安·马丁内兹·佩雷斯旅行至卡蒂斯和

上:展现中年戈雅的《自画像》(约1800) 局部 右:《查理四世与家人》中的每个成员都被 赋予一定的个性特征

164

安达卢西亚。在卡蒂斯期间,戈雅罹患一场重病,从此失 聪。从1793年回到马德里后,他的作品风格便变得灰暗。 1799年,他完成并出版了著名的讽喻寓言蚀刻版画系列

165


弗朗西斯科·戈雅 黑色绘画 戈雅由于受到耳聋疾患和所处时代 狂暴动荡政局的双重困扰和刺激,因此

《狂想曲》。这个系列作品和之后1863年首次出版的《战 争的灾难》(约1810—1820)系列,共同表现和见证了动 乱时期的野蛮暴行和恐怖。尽管戈雅的蚀刻版画建立于明

在其生涯后期创作了大量阴郁黑暗、令

暗强烈对照的传统巴洛克风格,但由于对画面构图的独到

人惊惧的画作。其中那些最让人过目难

处理,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现代感。

忘的作品即是他“黑色绘画”的典型代 表。这些图像通常采用灰暗的色调,呈 现出阴森绝望的氛围,因此得名“黑色

18世纪 1890s

为国王,也为国家

绘画”。自1820年起,戈雅便隐居于马 德里郊外的乡村,在“聋子的房屋”中

戈雅的后期画作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

创作这些“黑色绘画”。

甚至可以说是畸形怪异。群组肖像《查理四世与家人》

◆戈雅用油彩直接画在墙面的灰泥上, 表明他根本未打算让这些画作公布于 众。

(1800)不仅描绘了一个强大且团结统一的君主政体核

◆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显示了当时的内 乱冲突,画面诡异怪诞的《农神萨杜 恩吞食其子》便是一个例证,而《用 棍棒互殴》中的两个人物则被认为预 示了即将吞噬和危害西班牙的内战。 ◆这些画作戈雅都未曾命名。如今我们 用来指涉这些作品的名称都是后世评 论家们在研究戈雅、回溯艺术史时启 用的。 ◆这些作品的含义,如果戈雅确实意有 所指的话,从未能被全面完整地阐释 过。 ◆19世纪70年代早期,那栋乡村住宅的 所有人厄兰格男爵将14幅壁画从墙上 转移到画布上,并带到1878年的万国 博览会上展出。如今,这些画作都藏 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那栋住宅的俗称并非缘于戈雅,而是 由于前任房主本身是个聋子。

心,同时也再现了栩栩如生并未加以理想化粉饰的皇室成 员。1808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以及随后的伊比利亚半岛 战争(1808—1814)终结了查理四世这一开明进步君主的 统治政权。尽管非常憎恶对法国的武力征服和暴行,戈 雅还是不得不向拿破仑表示效忠。随着1814年拿破仑的倒 台,波旁王朝得以复辟,但是西班牙新国王斐迪南七世不 仅拒绝了前任们的开明观点与举措,而且恢复了黑暗的西 班牙宗教法庭,宣称自己是拥有集权的“绝对君主”,开 始其恐怖统治。因在法国入侵期间对占领者效忠,戈雅受 到质疑和攻击。他以两幅敬慕追怀西班牙人反抗法国侵略 英勇起义的画作——《1808年5月2日》(1814)和《1808 年5月3日》(1814)对外界进行了回应。其中的第二幅画 作描绘了马德里城外的一座小山丘旁,西班牙起义者被残 暴无情地射杀。两幅画作都鲜明地例证了戈雅晚期作品中 的沉思冥想氛围,以及自如随意、富于流动感的笔触技 法,同时也表现出他那借鉴了保罗·鲁本斯和迭戈·委拉 斯凯兹后形成的独特风格。 1820年至1823年间,戈雅在一个小乡村避世隐居, 他的寓所被世人通俗地称呼为“聋子的房子”。戈雅在 此完成了一系列阴郁凶险、令人恐怖的墙上绘画和布上 油画。这些作品都被归集至“黑色绘画”的总称下。由 于受到西班牙政治局势的困扰和压迫,戈雅退避移居到

右:《农神萨杜恩吞食其子》的画面令人恐 怖不安,非常非常的黑暗

166

巴黎和波尔多,并一直居住至去世,终年82岁。JN

167


雅克-路易·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雅克-路易·达维特

生平:1748年8月30日生于法国巴黎;1825年12月29日卒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艺术特色:专擅肖像和历史题材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肃穆冷峻和道德教化的 基调;政治宣传;激进的政治观点

对于19世纪初期法国艺术的演进来说,雅克-路易·达 维特的作品有着深厚而广泛的影响。他是当时法国最重要 的艺术家之一。他创作的初始时期受到画家弗朗索瓦·布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歇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的影响,但他随后形成的、代表 艺术发展方向上的一个决定性变化的风格,最终被定型为 新古典主义艺术形态,与此前的法国洛可可艺术传统形成

代表作 《盲眼的贝利撒留将军接受施舍》1781(藏 于法国里尔美术博物馆) 《贺拉修斯兄弟宣誓》1784(藏于法国巴黎 卢浮宫) 《马拉之死》1793(藏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 家美术博物馆之古代艺术馆)

对比。不过,达维特的作品在他去世后便不再受宠,直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重新得到公众关注。 从1766年开始,达维特除在画家约瑟夫-马利·韦恩 (Joseph-Marie Vien)的画室受训外,还在皇家艺术学院

进修。而在他艺术生涯后期,他拒绝了皇家艺术学院发

上左:《萨宾女人》的主题是爱情超越冲突

出的加盟邀请。从1775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他与韦恩一

上右:《马拉之死》对这位被谋杀的革命领 袖进行了理想化的描绘,充满庄严尊荣

起在罗马旅行,观摩意大利古典名作,研究卡拉瓦乔、

《萨宾女人》1799(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圭多·雷尼(Guido Reni)、安尼巴列·卡拉奇和尼古拉

《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1801(藏于法国 马尔麦森堡国立美术馆)

斯·普桑的作品。这段经历对达维特的风格形成发展非

《战神马尔斯被维纳斯和美惠三女神解除武 器》1824(藏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 博物馆之古代艺术馆)

常重要,因为正是在此期间,他开始融入古典大师经典之 作中的元素,润饰调和他的新古典主义创作,并将真实 与理想化的图像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简练、庄严和优 雅的综合风格。1780年,他返回巴黎,创作了他的第一个 已然明显成熟的作品《盲眼的贝利撒留将军接受施舍》 (1781)。随后的一个作品则是画面冷峻简朴的《贺拉修 斯兄弟宣誓》(1784)。此画整体印象均衡稳定、理智冷 静,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理念的概括和缩影。相对并不很知 名但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是他创作于18世纪80年代的肖像画

右:《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是在拿破仑 亲自下令并紧密关注下完成的

168

派,他与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马克 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亲密结盟。1794

和神话主题画作。这些画作体现了达维特绘画风格的一些

年罗伯斯庇尔被处决后,达维特也被短

改变:笔触和色彩更加柔和、人物情绪更易觉察,同时线

暂监禁。尽管如此,他依旧继续政治题

条和形态更简洁、纯粹。

上:《自画像》(1794)中的达维特40岁左 右,但显得很年轻

一位政治画家 达维特是个激进坚定的革命共和

材的创作,并出品了人物众多、构图复 杂的《萨宾女人》(1799)。达维特后

18世纪90年代,达维特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在1815年

来投到拿破仑的旗下,并绘制了那幅声

拿破仑遭遇滑铁卢大败后,达维特逃亡至布鲁塞尔,开始

势张扬的《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

自我流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风格明显改变:越来

(1801)。此画充满英雄气概以及征服

越多地运用明亮的、如珍珠般光润的色彩,而题材上则又

的欲望和热情,以古典风格的精确线条 将拿破仑完美呈现。

回归到神话主题与肖像画方面。TP 169


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葛饰北斋

生平:1760年9月23日生于日本东京,原名土歧太郎(Tokitarō);1849年4月 18日卒于东京 艺术特色:画家、制图师、版画家,创作范围包括折中调和的道德隐喻故 事、春宫、浮世绘、书籍插图与风景画;一生高产

葛饰北斋是日本19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巨匠之一他对于 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尤其深远广泛。他从十四岁开始接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受艺术训练,首先为木刻雕版的学徒,后来在浮世绘大师 胜川春章(Katsukawa Shunshō)的工作室学习。在当时, 浮世绘印画已成为日本最风行的艺术类别,以鲜明的色彩

代表作 《东海道五十三次》1803年后 (藏于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UCL艺术藏品部) 《待人恋》(揽镜自照之女)约1805(藏于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神奈川冲浪里》约1830—1832(藏于美 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富岳三十六景》1831(藏于英国伦敦大英 博物馆及其他藏馆) 《骑马的中国武士》约1830—1840(藏于 美国加州旧金山美术博物馆)

和装饰性而著称,通常是描绘叙事,场景元素包括动物、 鸟类和风景,以及社会下层群体的成员,如歌舞伎演员、 艺妓和相扑手等。在胜川春章门下,葛饰北斋度过了漫长 的19年,但对他的视觉语言培育发展而言,这段时期是真 正多有灵感启迪的年月。 1795年,北斋离开胜川春章,与俵屋宗达开创的琳派 艺术家结盟。他创作插图、日历以及一系列的美人画—— 雅致漂亮的女人像。1798年,他独立开业。此时他改良开 拓了自己的浮世绘创作,将西方、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元素 折中调和,兼容并蓄。同时,他也为书籍绘制黑白色的插 图。他创作的作品无一例外都包含一种道德内蕴或者高度

创作之一——十五卷的《北斋漫画》。这个系列由图画和

戏剧化的场景。1811年左右,北斋开始了他最著名的系列

绘图组成,以精细和富有生命力的笔触描绘非同寻常的奇

上:《神奈川冲浪里》的构图将富士山设定 在远景中

特场面以及日常的平庸生活场景。 及至1820年,北斋在日本已经建立起很高的声誉,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业相当成功。在其艺术生涯的晚期,他出品了一些受广泛

葛饰北斋是个真正古怪的艺术家。

赞誉的作品,其中包括被大量复制传播的《富岳三十六

他认为自己70岁前完成的任何作品都没

景》(1831)。这个系列中共有四十六幅图像,其中一部

有艺术价值。70岁之后的作品才有所提

分将现实细节与虚构景象熔于一炉的图像是北斋最精美的

高。他对自己89岁便去世表示很遗憾, 因为临终之际他还说出一句很著名的感

作品,也是他个人风格成熟期的巅峰之作。北斋直至离世

慨:“如果再有五年时间,我将让自己

当日还在持续创作。TP

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他的愿望是 活到130岁或者更久。他自诩到了那个 年龄时,他笔下所画的一切将活灵活 现、跃然纸上。此外,虽然他有生之年

上:《画狂老人》自画像,创作于1830年左 右

已受到评论界的广泛赞誉,但在经济上

右:《东海道五十三次》木版画系列中的一 幅

的物质享受。

178

却并未能积累多少财富,也未有过丰盛

179


约翰·康斯太布尔 JOHN CONSTABLE

约翰·康斯太布尔

生平:1776年生于英国东伯霍尔特;1837年卒于伦敦 艺术特色:风景画家;对大自然的直接观察;快速流畅的笔触画出光线与天 气变化时的大气效果;画面尺幅巨大;单一纯色颜料的使用

约翰·康斯太布尔尊崇克劳德·洛兰、托马斯·庚斯 博罗和荷兰的风景画家。与J.M.W.透纳一样,他被誉为最伟 大的英国风景画家之一。与透纳不同的是,康斯太布尔一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生拮据,在英国总共卖出区区二十幅画作,但他在法国则 更成功一些。 康斯太布尔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与农场主。1792

代表作 《布瑞吉斯一家人》1804(藏于英国伦敦泰 特艺术收藏馆) 《干草车》1821(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 馆) 《跳跃的马》1824(藏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 学会)

年,康斯太布尔开始在家族产业中服务; 1799年,他进入 皇家艺术学会的学校;1802年,他首次在学会公开展出。 但与当时风行的圣经与神话主题、田园牧歌风景画的壮美 风格相比,他对童年时代故乡地貌景观的描绘则显得平 淡,因此直到1829年他才被皇家艺术学会授予正式的会员 资格。

《从主教庭院看萨利斯伯里大教堂》约1825 (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康斯太布尔的绘画基于直接面对自然而完成的写生

《戴德汉姆的溪谷》1828(藏于英国爱丁堡 苏格兰国立美术馆)

草图,着眼于树木、云彩和光线变化的效果。他从未出过

《哈德莱城堡》1829(藏于美国纽黑文耶鲁 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约书亚·雷诺兹爵士的纪念碑》1833— 1836(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国,通常在住处附近的野外进行创作。他用油彩画出全尺 寸的草图,再以草图作为范本在画室中完成最终作品。他 把自己那些大型风景画称为“六英尺大作”,而在此之 前,风景画作为独立类别还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尺幅。1816

“当我坐下来面对自然进行写生…… 我便尽量忘记自己曾在成品画作中看 到过的东西。”

年,康斯太布尔的父亲去世,留给他一 笔遗产。由于他的妻子健康状况不佳, 从1819年起,夫妇俩便在伦敦西北部的 汉普斯帝德租房安居。康斯太布尔在 此创作了云彩构成的练习作品——大 量的油彩草图以及成品画作。1824年,

他的三幅作品在巴黎沙龙展展出,其中之一的《干草车》 上:《二十岁时的约翰·康斯太布尔像》 (1796)由丹尼尔·加德纳绘制 右上:不管喜爱还是厌恶,《干草车》早已 闻名于世 右下:康斯太布尔最好的作品通常都是描绘 其所爱之地,《萨利斯伯里大教堂》便是一 例

186

(1821)赢得一枚金牌。虽然在英国本土成功之神一直冷 落他,而在异乡法国,他却得到了幸运之神的垂顾。康斯 太布尔的作品对法国艺术家产生极大影响,其中包括欧 仁·德拉克洛瓦和巴比松画派的成员。SH

187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柯·安格尔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柯·安格尔

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生平:1780年8月29日生于法国蒙托邦;1867年1月14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新古典主义肖像与叙事画家;蜿蜒的曲线;特异的风格;肌肤润 滑的女性裸体;对人体生理结构的无视

安格尔生于法国南部。他于1796年前后到达巴黎,师 从新古典主义大家雅克-路易·达维特学艺。1801年他赢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得业内众人垂涎的罗马大奖,并很快从拿破仑那里接到了 肖像创作邀约。虽然在生涯早期,安格尔在肖像画中采用 传统技法,但已经表现出怪异独特的个人风格。画幅巨大

代表作 《卡罗琳·里维埃拉小姐》1806(藏于法国 巴黎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王座登基》1806(藏于法国巴 黎军事博物馆) 《洗浴者》,即《瓦尔品康浴女》1808(藏 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朱庇特与海神女儿希蒂斯》1811(藏于法 国普罗旺斯埃克斯格拉内博物馆) 《大宫女》1814(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莫蒂艾希尔夫人》1856(藏于英国伦敦国 立美术馆) 《土耳其浴女》1862(藏于法国巴黎卢浮 宫)

的《拿破仑一世王座登基》(1806)生硬地涉猎很多古典 作品的资源,表现出一种极为厚颜、满不在乎的超凡入圣 感,试图将拿破仑加以神化。 从1806年起,安格尔长居罗马达十四年之久。他以古 代雕塑和废墟为范本进行创作,为罗马当地的法国殖民群 体成员绘制肖像。在罗马,他完成了自己第一幅裸女作品 《洗浴者》——通常被称为《瓦尔品康浴女》(1808), 紧随其后的便是知名的《大宫女》(1814)。为了达到追 求的那种流动平滑的肉体轮廓曲线效果,安格尔特意采用

上:《大宫女》中的人物主体扭转身躯,似 乎正要避开观众

拉伸变形的手法将裸女加以理想化。他的这种鲜明特色也 体现在这两幅最初的裸女图中。安格尔对于人物形体的轮 廓呈现乐此不疲。他用一种经完美酝酿和裁定的底稿线条 来确定人体的形状、后颈背或者脚部的转动。安格尔是文

《土耳其浴女》(1862) 很多人将这幅画认为是安格尔作品

艺复兴盛期绘画的热情仰慕者,阿格诺罗·布隆齐诺以及

的象征和缩影。当时安格尔已经年迈,

样式主义画家所带来的影响明显表露在他的裸体画作中。

完成这幅作品前后共耗时长达十年之

安格尔终于1824年在法国获得成功。《路易十三宣 誓》(1824)为安格尔在当年巴黎沙龙展上获得一波波喝 彩与赞赏,这也让他树立了官方御用画家的地位,并因此

久。画面中充塞着理想化的女性裸体, 而这些女性裸体也突显了安格尔这个名 字的潜台词:安格尔等于女性裸体。这 些裸体经过某种形式的处理显得被动柔

为新复辟的君主王朝效力。安格尔头顶胜利光环回到巴黎

软、宛若无骨,而且安格尔聚焦于女性

后,于1825年被授予荣誉军团勋章,于1826年成为巴黎高

裸体那光滑无瑕疵的肉体表象,虽然这

等美术学院教授。尽管安格尔在卢浮宫穹顶的系列壁画 《对荷马的礼赞》(1827)确立了他成功巅峰的高度,但

些肉体从生理结构角度来看已被扭曲变 形。关于这幅画作中仿佛通过钥匙孔偷 看的窥视特质,已有众多文章论及。这

上:这幅自画像创作于1865年,即安格尔去 世前的两三年

他最知名的却是尺幅相对较小的肖像画和以东方风情为场

幅画的东方情调让人骚动难安,而画面

景的裸体画。这些裸体画是所有时代中感官肉欲色彩最强

中的荒淫奢华和近乎超现实的氛围又让

右:《土耳其浴女》的圆形画布轮廓与画中 女性裸体曲线互为呼应

的女性裸体画,而且引人入胜,让观者想一探究竟。KKA

188

人觉得逸乐轻快。

189


狄奥多·藉里柯 THÉODORE GÉRICAULT

狄奥多·藉里柯

生平:1791年9月26日生于法国鲁昂,全名让-路易-安德烈-狄奥多·藉里 柯;1824年1月26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力量强劲充沛的笔触,引发激情与强烈感觉;古典风格与巴洛克的 大胆混搭;阴沉可怖的写实风格;当代事件主题的呈现

这位装扮时髦奢华、酷爱骑马、激情洋溢、漠视成规的 画家,充分阐释了他作为法国浪漫主义先驱的声誉地位。狄 18世纪 1890s

18世纪 1890s

奥多·藉里柯生于一个没有任何艺术背景的中产阶级家庭, 在藉里柯童年时代移居至巴黎。当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后, 藉里柯无视父母最初的反对,毅然开始了画家生涯。尽管不

代表作 《挥刀厮杀的猎骑兵》约1812(藏于法国巴 黎卢浮宫) 《受伤的胸甲骑兵离开战场》1814(藏于法 国巴黎卢浮宫) 《梅杜莎之筏》约1819(藏于法国巴黎卢浮 宫) 《一个盗窃癖的肖像》约1820—1824(藏 于比利时根特美术博物馆) 《1821年埃普索姆的德比赛马》1821(藏 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幸早逝,但他在短暂的生涯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这位因激荡的艺术创造力而难得安宁的年轻人早年的导 师是卡尔·韦尔内(Carle Vernet)。韦尔内培养了藉里柯对艺 术进行探索实验的才华。他的导师还有古典派画家皮埃尔-纳 西斯·盖兰(Pierre-Narcisse Guerin)。藉里柯早年大部分艺术 训练都是自发的,一些训练则是在卢浮宫临摹古典大师的杰 作。他对彼得·保罗·鲁本斯充满生命力的巴洛克作品特别 仰慕。1816年起,他在意大利居留两年,研究米开朗基罗的 创作,这对他的古典主义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挥刀厮杀的猎骑兵》(Charging Chasseur,约1812) 为藉里柯赢得巴黎沙龙展金奖,并被思想先进、对自然写实

他在当时极具先锋意味的艺术焦点,即利用当代真实事件创

主义的欣赏胜过僵化教条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赞誉有加。

造史诗般的画面。令人争议的是,他选择了一次新近发生的

数年后,藉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莎之筏》(约1819)又一

海难沉船事故作为题材,而且这次悲剧很可能是因为政府失

次赢得金奖。这一作品被称为是藉里柯的“宣言”——宣告

职和无能所导致。藉里柯以残忍直露的现实主义描绘海难惨

藉里柯骑马时摔下马背,脊椎严

状,并结合古典主义风格的壮美庄严。画面中的英雄气概源

重受损使他提早去世。作为一名不断寻

于画布上呈现的人类苦难,而不是海难事件本身。

求刺激、酷爱马匹和骑行的人,他的这

1820年至1822年,藉里柯旅居英国。《梅杜莎之筏》

194

种死亡方式倒也符合其个性嗜好。他的 作品中有很大部分比例是技法纯熟精湛 的各种马匹画面,而这些画面主体也代

种新人道主义视野描绘精神病患者的肖像作品。这种对雕

表并传递了藉里柯的为人。《1821年埃

信的艺术生涯中的另一侧面。因其艺术生涯仅仅有十二年

右:藉里柯创作的这幅《1821年埃普索姆的 德比赛马》存在很真实的速度感

马鞍上的一生

的展出让英国观众蜂拥而至。他的晚期作品是一系列以一 版石印创作的爱好,也是藉里柯那纷繁多变到令人难以置

上:这幅自画像藏于法国鲁昂美术博物馆

上:《梅杜莎之筏》经常被视为浪漫主义运 动的代表之作

普索姆的德比赛马》中因奔跑流汗而闪 亮的马匹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穿过空旷 的赛马场地,以惊人的速度全力疾驰。

左右,所以藉里柯除绘画之外的每一种创作也同样令人难

这显然传递出了画面背后的浪漫主义意

忘。由于其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因骑马数度受伤,以及种

味,而这给这场本来并非不同凡响的赛

种自我摧残的不良嗜好,因此他去世时年仅三十多岁。AK

马场景注入了澎湃的能量、强烈的戏剧 性、激昂的动态和隐约的潜在危险感。

195


阿道夫·门采尔 ADOLPH MENZEL 生平:1815年12月8日生于波兰布雷斯劳;1905年2月9日卒于德国柏林 艺术特色:多才多艺的现实主义画家,历史题材、风景和室内场景;对于室 内空间与人物的生活化通俗描绘;特征鲜明的细节运用

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运动经常被局限于法国范围 内,并作为法国艺术史的一个特定发展时段来讨论。虽然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米勒与居斯塔夫·库尔贝,但还有一些 以自己的努力遏制了浪漫主义绘画潮流的艺术家,这其中 就包括阿道夫·门采尔。 门采尔最初是以为弗朗兹·库格勒的《弗雷德里大 19世纪

帝生平历史》(1840)创作的木刻版画插图而赢得了大众

代表作 《法式窗子》1845(藏于德国柏林老国家美 术馆) 《有门采尔妹妹在场的客厅》1847(藏于德 国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 《杜伊勒里花园午后》1867(藏于英国伦敦 国家美术馆) 《因斯布鲁克的雅各教堂内景》1872(藏于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立艺术美术馆)

的赞誉与追捧。他的插图显然美化了这位普鲁士帝国创始 人的公众形象。如今,门采尔的声誉主要源自于他在19世 纪40年代期间所创作的一系列尺幅相对较小的日常生活室 内场景画与风景画。在其有生之年,门采尔的声望则更多 是源自于他的若干幅历史题材绘画,尤其是其中与普鲁士 大帝弗雷德里克二世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相关的几幅作品。 对这些庄严素材的非正式化处理以及对光线效果的强调, 使门采尔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在外部形态上还是在内涵主旨 上,都被看作是印象派的预演。 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门采尔越来越执着于描绘他所 认为的“现代主题”素材。举例而言,《杜伊勒里花园午 后》(1867)基植于他在参观当年的万

“这是一种草书般的绘画形式,画家

国博览会期间所绘的一系列速写草图。

对画面的把握和确信近乎达到了傲慢

爱德华·马奈也曾描绘过杜伊勒里花

无礼的程度……”

园。他那显得松弛自然的表现手法很可 能启发了门采尔。门采尔所描绘的杜伊

——埃德蒙·杜兰迪

勒里人流熙攘、热闹喧阗。画面中虽然 充斥着各种细节,但也保持了清晰可辨

的整体效果。门采尔于九十岁高龄时辞世。政府为表彰其 艺术成就,为他举行了国葬。CS 上:由威廉·罗森斯坦爵士(1872—1945) 创作的《阿道夫·门采尔肖像》 右:《有门采尔妹妹在场的客厅》是门采尔 最好的一幅日常生活室内场景画

206

207


居斯塔夫·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

居斯塔夫·库尔贝

生平:1819年6月10日生于法国奥尔南;1877年12月31日卒于瑞士佩尔兹塔 艺术特色:在艺术和生活领域都反对正统陈规;坚定的社会主义者;现实主 义艺术的领头人;以一种非理想化的方式来探寻日常生活形态中的尊严

虽然库尔贝热衷将自己标榜为一个粗野狂放的叛逆 者,但他实际上出身于瑞士与法国边境上一个相当富有的 农场主家庭。由于家人支持他追求艺术,因此库尔贝的艺 术生涯拥有一个经济有保障的初始期。 库尔贝最初在贝尚松学艺,后于1839年迁往巴黎,但 他从未在这个城市安顿过。他的出生背景使他一次次地返

《自画像(绝望者)》约1843(私人藏品) 《石工》1849(由德国德累斯顿现代大师美 术馆申明遗失,于二战中被毁) 《奥尔南的葬礼》1849(藏于法国巴黎奥赛 博物馆) 《洗浴者》1853(藏于法国蒙彼利埃法布尔 博物馆) 《早安,库尔贝先生》1854(藏于法国蒙彼 利埃法布尔博物馆) 《画家工作室》1854(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 物馆) 《世界的源起》1866(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 物馆) 《沉睡》1866(藏于法国巴黎小皇宫博物 馆) 《风暴之后埃特勒塔的峭壁》1870(藏于法 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回家乡。他拒绝了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接受正统高端学术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训练的机会,转而青睐于那些独立学校。很快地,他便形 成一种大胆而独创的风格,真实地呈现了日常乡村生活。 当时的艺术体系依旧将理想化的作品奉为圭臬,因此库尔 贝的风格并不总是能得到认同。不过,他的《自画像(带

这两幅没有任何美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真实

着一只黑狗的库尔贝)》(1842)还是在保守的巴黎沙龙

困苦。前者描绘了衣着脏污的乡村民农忙于沉重严酷的艰

展中参展了。那一年,库尔贝年仅二十五岁。

辛劳作,而后者则描绘了一场乡村葬礼。这些大尺幅作品

在1851年的沙龙展上,库尔贝以《石工》(1849)与

为日常生活注入了一种纪念碑式的庄严意味,而这种宏伟

《奥尔南的葬礼》(1849)获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

史诗的特质此前一直是“历史”绘画的保留专利。有些评 论家因此而大为震惊,但另一些人,比如影响力巨大的法 国作家兼评论家儒勒-弗朗索瓦-菲利克斯·哈森·尚弗勒 里,则在这些画作中看到了现实主义兴起的信号。 库尔贝的作品通常题材形式不一,但无论是描绘感官 肉欲的裸体、有趣的寓言,还是童年记忆中的风景,他都 以诚实的态度去呈现这一切。那种真实再现自然的绘画手

208

库尔贝的《早安,库尔贝先生》 (1854)将一位普通人——由画家本人 的自画像代表——表现为某种意义上的 救世主。画面中,在通往象征正义的路

示着印象派的到来。

上,这位救世主正屈尊俯就地面对所遇

长,并致力于提升扩展艺术的自由度,反对作品审查制

右:《早安,库尔贝先生》中,布鲁雅斯及 其仆人敬畏地站着与艺术家打招呼

救世主(弥赛亚)情结?

法——参见他晚期的“埃特勒塔”山地素材系列——也预 库尔贝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被任命为艺术家联合会会

上:《自画像(叼烟斗的人)》创作于 1848—1849

上:《奥尔南的葬礼》展出后,赢得批评界 和公众的热切赞誉

到的人——两位路遇行人是现实中库尔 贝的赞助人及其男仆。库尔贝热衷于将 自己定义为一个游民,他游离于教会、

度。他在政治上也相当活跃。他与巴黎公社共和党人之间

政府机构之类的任何正统社会体制之

的牵连使他先遭受了牢狱之灾,后又使他破产。为了逃避

外,是主流机体的肉中刺。在《画家工

巨额罚金,库尔贝逃亡至瑞士。在佩尔兹塔镇的一所小 旅馆中,库尔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去世时近乎潦倒不 堪。AK

作室》(1854)中,他的自画像背对着 一座代表正统艺术体系、搔首弄姿的女 性裸体。库尔贝将自己置于场景核心, 仿若画面中所有人物之中的王者。

209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生平:1828年5月12日生于英国伦敦;1882年4月9日卒于伯钦顿

他们采用绚烂丰富的色彩来配置自己专属的颜料,并探索

艺术特色:诗人与画家;色彩明亮,画在湿润的白油彩底色上;精微的细节; 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和表现;前拉斐尔兄弟会的共同创始人

出一种预先处置画布的方法,以便使色彩表现得更为鲜明突

围浓厚的环境中。他的父亲是位因政治避难而从意大利来到 英国的学者,兄弟姐妹中包括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作 家兼评论家威廉·迈克尔·罗塞蒂。罗塞蒂对中世纪艺术 和但丁·阿里盖利的诗歌极为痴迷,立志要成为诗人与画 家。他的艺术导师包括约翰·塞尔·柯特曼和福特·马多克 19世纪

《圣玛利亚的少女时代》1848—1849(藏 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埃希·安西拉·多米尼》1849—1850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贝娅塔·碧翠丝》1864—1870(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另一幅创作于 1872年的同名版本,藏于伊利诺伊州芝加 哥艺术学院) 《莉莉丝女士》1867(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 《受祝福的少女》1871—1878(藏于美国 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 《冥府女王普罗瑟派恩》1874(藏于英国伦 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潘多拉》1878(藏于英国利物浦丽翡夫人 艺术画廊)

斯·布朗。在皇家艺术学院,他结识了威廉·霍尔曼·亨特 和约翰·艾弗雷特·米莱斯,并一起成立了前拉斐尔兄弟会 (PRB)。他们效仿拉斐尔之前的意大利画家,创作忠实呈 现自然的画作和从经典文学和神话传说得到灵感的作品。

出。罗塞蒂的才华、人格魅力、活力和一腔热忱让他成为这 一团体以及前拉斐尔兄弟会的核心人物。他的第一个重要作 品——《圣玛利亚的少女时代》(1848—1849)受到外界一 致好评。这幅画的模特是他的妹妹克里斯蒂娜。此作品展出 时标注了“PRB”这三个字母,这对当时那些不知情的观众 而言是个不解之谜。

一种独特风格的形成 罗塞蒂的诗歌与绘画激发了众多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灵 感,其中包括威廉·莫里斯与爱德华·伯恩-琼斯。罗塞蒂与 他们合作为牛津辩论联盟创作。此外,他还与莫里斯一起设 计彩绘玻璃、纺织品和墙纸。罗塞蒂持续多年的文艺女神是 女诗人、女艺术家伊丽莎白·希达尔(昵称莉齐)。在长达 十年曲折起伏的关系之后,他们于1860年结婚,但婚后仅仅 两年希达尔便因服食过量毒品而离世。悲痛欲绝的罗塞蒂将 自己大多数未出版的诗歌手稿与亡妻一起下葬。不过,七年 之后,他又挖开莉齐的棺材,手稿也因此而得以面世。 罗塞蒂的作品风格一直都在变化,并最终演化为一种越 发诉诸感官的,或者按一位批评家挖苦的说法是“肉欲的”

称他已经疯癫。罗塞蒂服食毒品,且对镇定剂上瘾,因此经 常处于幻觉之中。莉齐死后,他成为简妮·莫里斯(罗塞蒂 密友之一威廉·莫里斯的妻子)的情人,而简妮也成为了罗 塞蒂的新缪斯。 罗塞蒂在水彩画领域也曾有所涉足,不过很快他又回 归到油画领域——此时,他的作品开价已经极其高昂。1881 年,他出版了一卷诗歌,但此时他的健康开始迅速恶化,并

右:罗塞蒂的《蓝色凉亭》是一幅色彩绚 烂、氛围唯美的作品

216

上:在《冥府女王普罗瑟派恩》中,简 妮·莫里斯似在冥思回顾她的不幸命运

的风格。他的作品画面中突出的通常是些性感美妇。随着莉 齐的去世,罗塞蒂的健康也每况愈下,以至于几个同代人判

上:由威廉·霍尔曼·亨特创作的《但 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肖像》(1853)

19世纪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生长在一个艺术和文学氛

代表作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读画,读画框题诗 罗塞蒂经常用诗句和文字来注解 他的画作,以解说其中的象征意蕴。在 《圣玛利亚的少女时代》的画框上,他 写下十四行诗,解释了画作中鸽子、灯 盏、玫瑰和藤蔓等意蕴,并说明了色彩 的象征性:金色表示善行宽容、蓝色代 表信仰、绿色寓意希望,白色代表节 欲。《贝娅塔·碧翠丝》中的元素则寓

于次年五十三岁时离世。罗塞蒂的作品是欧洲象征主义运动

意了他妻子莉齐的死亡:一只红色鸽

的重要的源泉。SH/LH

子、一只指向死亡时辰的日晷,而罂粟 花代表了导致她死亡的毒品。

217


古斯塔夫·多雷 GUSTAVE DORÉ 生平:1832年1月6日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1883年1月23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雕刻师、插画师、画家与雕塑家;动感与戏剧化的构图;通常是 梦一样的或离奇古怪的插图画面;细节丰富生动的漫画

古斯塔夫·多雷——这位19世纪中期声誉最卓著的法 国书籍插图师在其五十一年的生涯中总共出品了一万多幅 雕版印画,并为二百多本书籍绘制了插画,其中有的书中 插画多达四百幅以上。 多雷不曾受过任何艺术训练。他在年仅十五岁时以 一幅自己创作的插画让一位巴黎的出版商惊为天人。随 19世纪

代表作 《雅各与天使摔跤》1855(藏于美国纽约葛 伦杰收藏馆)

即,他的第一本插画书也在同年面世发行,由此他开始为 一本周刊绘制插画。他在年仅十六岁时便已成为法国稿酬 最高的插画师。他很快又出品了其他绘图,并由技艺纯熟

《对邪恶教唆者的惩罚》1864(藏于美国纽 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的工匠团队雕成木刻图版。多雷高产得惊人,以至于他最

《新人入教(修道院的初次经历)》约 1866—1868(藏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克莱 斯勒博物馆)

均每八天就有一本插画书出版。诗人与文学评论家狄奥菲

《裸体的林中女仙宁芙》1868—1874(藏 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收藏馆) 《圣诞节》日期不详(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 物馆)

多一次雇佣四十多名木刻制版工。1860年至1900年,他平 尔·戈蒂耶因此称多雷为“天才小子”。多雷为弗朗索 瓦·拉伯雷、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约翰·弥尔顿、阿 利盖里·但丁、拜伦爵士和埃德加·爱伦坡等人的书中都 创作了插图。 1867年,多雷在伦敦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展览。这致使 英国人在新邦德街为他建立了多雷美术馆。1869年,他与 布兰查德·杰罗尔德合作,绘制了一幅表现众生百态的 伦敦风俗画像《伦敦:朝圣之旅》(1872)。此画作中包 含了对伦敦贫民区阴暗现实的严酷表达,并引起了文森

“我试着去模仿复制……多雷的《囚 犯监狱》,但画起来很难。”

特·梵高的注意——大约三十年后,根 据多雷描绘的伦敦纽盖特监狱的印画, 梵高完成了一幅监狱院落的画作。多雷

——梵高

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创作邀约,其 中包括为塞缪尔·柯勒律治、弥尔顿

和阿尔弗雷德·丁尼森爵士的作品绘制插图。19世纪70年 上:多雷的这幅室内照片是在巴黎于约1865 年所拍摄 右:妩媚、引人入胜的《圣诞夜》中所描绘 的圣诞魔幻画面显得颇为天真烂漫

220

代,多雷开始尝试创作油画与雕塑,但在法国却没得到很 好的反响,他因此移居伦敦,并在那里赢得了他所追求的 公众认可与尊重。SH

221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

JAMES MCNEILL WHISTLER

生平:1834年7月11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洛威尔;1903年7月17日卒于英国 伦敦 艺术特色:烟雾模糊、色调暗沉的被称为“夜曲”的风景;流畅平滑的湿颜料 运用;新潮的侧影全身肖像;大气般缥缈氤氲的蚀刻版画

虽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但惠斯勒于1855年漂洋过海来 到欧洲后就再未回到美洲。他在欧洲成名的因素除自身的艺 术成就外,很大程度因为他的才情智慧、造作的风格和花花 公子般的穿着。他故意突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以一只柔弱

《白色交响曲,1号作品:白衣女孩》1862 (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国立艺术美术馆) 《白色交响曲,2号作品:白衣小姑娘》 186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雅致的蝴蝶作为个人标记——这一图案在19世纪60年代后被 他用在所有作品上充当签名。不过,正如惠斯勒的很多主顾 在付出不菲代价后发觉的,这样一只柔弱的蝴蝶却极具攻击 性,令人刺痛。在其生涯后期,惠斯勒出版了一本收录他公 开发表文章的书籍——《助你结仇的高雅艺术》(1890)。

《艺术家母亲的肖像》(即《灰与黑的色彩 配置,1号作品》)1871(藏于法国巴黎 奥赛博物馆)

就这门“艺术”而言,惠斯勒的成绩确实出类拔萃。

《蓝与金的夜曲:巴特西老桥》约1872— 1875(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质相映成趣。他被后人牢记的最重要一个因素是他的艺术理

《灰与绿的谐和:希思黎·亚历山大小姐》 1872—187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惠斯勒好斗的天性与他作品中呈现出的迷人和谐宁静气 念——艺术应该只是为了其自身的缘故而存在。在《十点钟

讲座》(1885)中,他阐述并概括了这一艺术理念。无论是 风景画还是流行肖像画,他都强调审美至上,画面叙事功能 居于次位;他的画面专注于色彩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与配置。

上左:《泰晤士:蓝与银的夜曲》(约 1872—1878)展现了惠斯勒的经典风格 上右:《黑与金的夜曲》是抽象绘画的历史 上的一幅关键之作

体现这一理念的最知名作品是《艺术家母亲的肖像》(后来 被冠名为《灰与黑的色彩配置,1号作品》,1871)。这幅

《黑与金的夜曲:烟花散落》约1875(藏于 美国密歇根底特律艺术学院)

肖像画的温婉柔和气质令人惊叹,画面感极为强烈。作品中

《蓝与金的谐和:孔雀厅》1876—1877 (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福瑞尔艺术美术 馆)

的美学原则相符合。在后来流行的社交界人物肖像画和《夜

曲:烟花散落》(约1875)面世。评论

曲》系列作品中,惠斯勒进一步推进了他的艺术理念。《夜

家约翰·拉斯金指责他在作品未完成时

曲》系列作品呈现了泰晤士河朦胧昏暗时段的景观,而此系

便拿出来面对公众,或者用拉斯金的原

《威尼斯风情第一辑与第二辑》1880、 1886(分别藏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及其他 藏馆) 《粉与灰的谐和:缪克斯女士像》1881— 1882(藏于美国纽约福瑞克收藏馆)

那夺人眼目的构图和高度的色彩协调感也与惠斯勒严格恪守

列明显受到了日本木刻版画简练质朴特色的影响。

226

话来说就是“将一罐颜料泼洒在公众脸 上”。此画作由此成为一场火药味浓厚 刺激的诉讼焦点。作为一个从来不怕争

笔,“湿上湿”地画上多层后,便达到他所追求的那种流动

执的角色,惠斯勒于1878年起诉拉斯金

惠斯勒成为了一个手法高妙的版画制作师。他一生中共出品

右:呈三角布局的《灰与黑的色彩配置,1 号作品》是惠斯勒最著名的作品

1877年,惠斯勒的《黑与金的夜

惠斯勒将色料与油液、松节油混合稀释,在其湿润时下 感和一种恰到好处的融合。如此的精细耐心和熟练技巧也使

上:创作于1872年的《灰色的配置:画家肖 像(自画像)》

惠斯勒与拉斯金的纷争

诽谤。这一案件随后扩展为一场公众辩 论,而争论主题是艺术家是否有独立权 利来认定哪些元素足以构成一幅艺术成

了四百六十多幅蚀刻版画,其中分别于1880年和1886年创作

品。法庭最终判决惠斯勒赢得官司,但

的《威尼斯风情第一辑与第二辑》堪称版画杰作。正是这些

这场胜诉却空有其名——法庭判定拉斯

精妙的作品使惠斯勒赢得卓著声望,并成为英国蚀刻版画复 兴运动中的一位中坚成员。NM

金付给惠斯勒一法辛(1/4便士)作为损 害赔偿。因为诉讼费用金额巨大,惠斯 勒由此一蹶不振、经济拮据。

227


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

埃德加·德加

生 平 : 1834年7月19日生于法国巴黎,原名希莱尔-杰尔曼-埃德加·德 加;1917年9月27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印象派画家与雕塑家;线条运用极富表现力;色彩鲜明生动的色 粉画;描绘赛马、舞女与沐浴的裸女

德加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绘图大师之一,也是古典艺 术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联人物。他精通绘画、绘图、 雕塑与摄影——他从1895年起便热忱地投入摄影创作。 德加富有的父母注意到他的艺术才华后便允许他在 家中设立工作室。二十岁时,德加决定一生从事艺术。

《斯巴达年轻人进行训练》约1860(藏于英 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他的早期创作受到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的影响。1855年, 与安格尔相遇后,这位前辈给了德加一条非常出名的建 议——去关注线条。他随后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

《赛马》1866(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后又在意大利求学三年。1865年,他在巴黎沙龙展上展出

《明星》1871(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了他的处女秀。从1874年起,他加入艺术家有限公司(无

《彩排》1873—1878(藏于美国马萨诸塞 州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

名社团)的作品展览。这一团体在首届展览中展示了包括

《苦艾酒饮者》1875(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 物馆) 《十四岁的小舞女》约1880—1881(藏于 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盆中的弯腰浴女》1886(藏于法国巴黎奥 赛博物馆) 《熨衣女》约1890(藏于英国利物浦沃克艺 术博物馆) 《长凳上的舞女》约1898(藏于英国格拉斯 哥凯尔文格罗夫艺术画廊)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德加、莫奈、贝尔蒂·莫里索和雷诺阿等人在内的作品。 由于参展作品都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画面细节不 充分、明显的笔触痕迹与不融合协调的色彩,批评家路易 斯·勒鲁瓦因此将此次画展称为“印象主义者展览”,以 示轻蔑和羞辱。 德加在其艺术生涯中,一直得到自己最大的主顾——

画廊老板保罗·杜兰-卢埃尔的支持。起初,并非所有人都 能理解并喜欢他的作品,但从1880年起,他那些构图角度 异常、笔触松散轻快的画作开始受到热烈追捧。不过,他 的雕塑代表作《十四岁的小舞女》(约1880—1881),一 座用蜡与织物塑成的作品模型(后来以青铜铸为成品),

右:《长凳上的舞女》展示出德加描绘动态 的纯熟技法

228

印象派 印象派的独立展览共举办了八届,

仍引起毁誉不一的反响,既有崇拜钦慕,也有愤慨与厌

德加参加了其中的七届,但他一直执意

憎。1886年,德加的作品在纽约展出;1905年,德加与其

让自己的风格与印象派保持距离。他曾

他众多的印象派画家一起在伦敦举办了展览。

公开批评“外光派”技法,并声称“如

也许是德加多少有些厌女症或蔑视女性的心理,他一

上:德加的这幅自画像创作于其艺术生涯早 期的1862年

上:《盆中的弯腰浴女》中的女子显得柔 弱、易受侵犯,但有些人认为此女姿态粗俗

果我是政府,我就安排一支特别的宪兵 队伍来监视这些在野外创作自然风景画

生未婚,并视女人为艺术之后的可怜附属品。但他那些著

的画家”。此外,他还卷入了“德雷福

名的作品中却有很多是描绘舞女与女性工作者,比如洗衣

斯 事 件 ” — —一 位 犹 太 士 兵 阿 尔 弗 雷

女工与缝纫女工。虽然德加在晚年视力大幅衰减,并因此

德·德雷福斯受冤枉被误判为叛国罪。

大受困扰,不过他还拥有其他一些重要能力,可以去从事 速写、绘画与雕塑创作。LH

这一事件引发法国民众莫衷一是、分歧 巨大的争论,但德加坚持认为德雷福斯 有罪,这暴露出他的反犹太主义立场, 他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的印象派朋友。

229


奥古斯特·罗丹 AUGUSTE RODIN

奥古斯特·罗丹

生平:1840年11月12日生于法国巴黎,原名弗朗索瓦-奥古斯特-雷内·罗 丹;1917年11月17日卒于莫顿

塑创作。很多年间,罗丹的才华并未得到承认,而巴黎高

艺术特色:对人类形体的写实化再现和再创;宗教主题;现代派的公众场所 雕塑;富有表现力的雕像面部造型,传达强烈情绪

作品是一些在工人众多的密集型工作室中创作的、根据他

等美术学院更是曾三次拒绝他的入学申请。他最初的公众 人设计来加工装饰的街道雕塑。

《鼻子破了的男人》约1865(藏于法国巴黎 罗丹博物馆)

19世纪60年代期间,罗丹对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越来越

雕像人物仿佛具有生命,有着令人着迷的逼真触感。他以

不满,挫败感也日益增强,这导致他情绪近乎崩溃。因

一种极为高妙的方式来呈现人体的皮肤、肌肉、独特的生

此,罗丹隐居于一座修道院中休养调整。复原之后,他租

理特征和面部表情,他手中的各种材料,无论是陶土、石

用了一间工作室,并开始雇用雕像模特。尽管受到巴黎沙

膏、大理石还是青铜,都被赋予了勃勃生机。

龙展的忽视,但他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坚持创作,直到

罗丹生于一个穷困家庭。他因眼睛近视,且缺乏学习

他的作品赢得了他认为应得的认可。

常规课程的能力而遭人取笑,并由此变得隐忍退缩。十岁 时,他开始认真地学习绘图,并很快开始利用陶土进行雕

重回轨道

《青铜时代》1877(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 馆)

1875年,罗丹在游访意大利时,古典艺术——尤其是

《思想者》1880(藏于美国费城罗丹博物 馆)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给他带来很多启迪。于是,他决定

《卡蜜儿·克洛岱尔》1882—1899(藏于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加莱义民》1884—1886(藏于法国巴黎 罗丹博物馆) 《达娜伊》约1889(藏于法国巴黎罗丹博物 馆) 《永恒的偶像》1889(藏于法国巴黎罗丹博 物馆)

在自己的作品中对经典加以创新。罗丹对人体的描绘再现 非常精确,以至于作品在展出时竟然遭到指控说,他的雕 像是用真人脱模铸造,不是面对模特雕塑创作的。 (1880)。此作品原计划是作为一座博物馆的入口大门, 但那座博物馆始终未完工,因此罗丹的这一创作也未全部 完成。但及至此时,他的声望与地位已经确立。在随后

《蜷伏的妇人》约1891(藏于英国伦敦维多 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的几十年间,罗丹一些最著名的作品陆续问世,其中包

《巴尔扎克》1899(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 馆) 《吻》1901—190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法兰西》约1904(藏于英国伦敦维多利亚 与艾伯特博物馆) 《女人胴体》约1914(藏于英国伦敦维多利 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上:奥古斯特·罗丹的面孔与他的作品一样 尽人皆知 右:《吻》是世界上最受认可和追捧的雕塑 之一

240

上:《思想者》的青铜浇铸版本,来自英国 格拉斯哥的布雷尔收藏馆

罗丹的第一个重要公众作品是《地狱之门》

《沉思》1890(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堕落天使》1895(藏于英国伦敦维多利亚 与艾伯特博物馆)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罗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他所创造的

括《思想者》(1880)、《加莱义民》(1884—1886)和 《吻》(1901—1904)。

从艺术退隐 19世纪50年代晚期,由于其作品 缺乏艺术界的关注认可,罗丹开始抑郁

罗丹是一个爱情生活与艺术同样激情洋溢、富于表

消沉,健康也出现问题。1862年,当妹

现力的男人。他对女人的爱同样表现在他创作的那些温

妹不幸早逝之后,他的健康更是急剧恶

柔的肖像雕刻中,比如他为情人兼模特所作的胸像《卡

化。他在悲恸中无法自拔,因此转向宗

蜜儿·克洛岱尔》(1882—1899),以及精致优雅的雕塑

教寻求慰藉。修道院院长彼得·朱利 安·伊马德神父意识到罗丹并非是受到

《永恒的偶像》(1889)。罗丹至今仍旧世界闻名,他的

天命感召而皈依基督,而只是需要时间

作品被收藏陈列于世界各地的艺术馆中。他在巴黎的故居

来消解内心悲戚。因此他建议罗丹再次

现在成为了罗丹博物馆,而他毕生作品中几乎全部的类别 在此都有展示。此外,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还有另一个罗 丹博物馆。LH

开始创作雕塑以来平息内心波澜,而罗 丹也为这位神父创作过雕像。这个世界 能拥有罗丹的艺术创造,我们还得感谢 神父伊马德。

241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克劳德·莫奈

生平:1840年11月14日生于法国巴黎;1926年12月5日卒于吉维尼 艺术特色:色彩生动的风景与具象写实的绘画,完全从直接观察自然所得; 构图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启发;非连贯的、痕迹明显的笔触技法

莫奈生于巴黎,但在五岁时便随家人移居勒阿弗尔。 这次迁居对他日后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在勒阿 弗尔这个港口城镇,童年的莫奈经常探访诺曼底地区的海 岸和乡村、观察海上和陆地气候急剧变化所带来的自然场 景效果。当地画家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的技法也 对莫奈的绘画技法产生了毕生影响。也是布丹让莫奈接触

《印象·日出》约1873(藏于法国巴黎马莫 坦博物馆) 《罂粟花》1873(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 馆) 《散步(在阿让特伊)》1875(私人藏品) 《撑阳伞的女人——莫奈夫人与儿子》1875 (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干草垛——有白霜的效果》1888—1889 (藏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希尔-斯戴德博物 馆) 《罂粟花田(吉维尼)》1890(藏于美国伊 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学院) 《鲁昂大教堂:大门(日光下)》1892(藏 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睡莲与日本风格小桥》1899(藏于美国新 泽西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议会大厦——雾中朦胧日光效果》1900— 1901(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到 “外光”这个绘画的概念,即在户外根据眼前所见直接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作画。 二十二岁时,莫奈进入了学院派画家查尔斯·格雷尔 设在巴黎的画室。在那里他与未来的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和

体举办了第一届独立展览。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相遇相识。莫奈的几幅风景画、海景

莫奈提交展出的作品之一题为《印象·日出》(约

画和肖像画被一年一度的巴黎沙龙展接纳展出,但取得的

1873)。此作品因其明显未润饰完整的形态而招致评论界的

成功相当有限,因为他那些大尺幅的、更具挑战性的作品

嘲弄。批评家路易士·勒鲁瓦在所写的评论文章中借用此画

依旧遭到巴黎沙龙展拒绝。《园中女子》(1866)之类的

的标题来辱没这次展览。他尖刻地将这次展览称为“印象派

画作难以进入沙龙展,使莫奈颇为失意苦闷。因此他加入

人士大现眼”。不过,参展画家们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热

马奈、德加、毕沙罗、雷诺阿以及其他人组成的阵营,创

情接纳“印象派”这一嘲弄的字眼。面对指斥嘲讽,他们决

办了“艺术家股份有限公司/无名社团”。1874年,这个团

定将计就计,反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大为成功的绘画方

上:《睡莲:清晨》传神地再现了这个“魔 幻池塘”的宁静特质

式。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绘画主题,莫奈从不迷惘。他通常寻 求再现自己最熟悉的那些人物与地方风情,而他的两任妻子 都曾充任他的模特。此外,他还从巴黎的园林和建筑、诺曼 底海岸和乡村风景以及他至爱的吉维尼 的小花园中寻找灵感。吉维尼这一田园

“没有人是艺术家,除非在绘画之

牧歌般的小镇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莫奈及

前他已将画面存储于脑海中……”

其朋友,比如马奈和雷诺阿,还让他们 可以不时远离巴黎的喧嚣熙攘,在这里找到宁静悠闲。莫奈 承袭发扬了19世纪初巴比松画派的实践与传统,直接在生活 上:在《戴贝雷帽的自画像》(1886)中, 莫奈犀利地注视着观众 右:在阿让特伊,莫奈创作了一些最为欢欣 愉悦的作品,比如《罂粟花》

242

的现场实景中呈现他的绘画题材。不过,巴比松画派只是在 户外画初始草图,而莫奈则与他们不同。他更持久更频繁地 在户外进行创作,甚至大型油画也是在外光下绘制。

243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生平:1841年2月25日生于法国里摩日;1919年12月3日卒于滨海卡涅 艺术特色:印象派画家与雕塑家;柔缓的色彩相互交融;用色大胆;光与影 的互动;肉感撩人的女性

雷诺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陶瓷上绘制图案。他用这份 工资为他的艺术课支付了学费,而正是在这个课上他结识 了让他转向印象派的同行者——克劳德·莫奈、阿尔弗雷 德·西斯莱和弗雷德里克·巴齐耶。 1862年,雷诺阿被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录用,并很快在

《撑阳伞的莉丝》1867(藏于德国埃森福克 旺博物馆) 《巴齐耶肖像》1867(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 物馆) 《蛙塘》1869(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立博 物馆) 《散步》1870(藏于美国加州洛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 《舞女》1874(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 馆) 《在剧场(初次登台)》1876—1877(藏 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女演员让妮·萨玛瑞肖像》1878(藏于俄 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游船会的午餐》1880—1881(藏于美国 华盛顿特区菲利普斯收藏馆) 《伞》1881—1886(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 术馆) 《艾琳与皮埃尔》1887(藏于美国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钢琴边的女孩》1892(藏于法国巴黎奥赛 博物馆) 《带响板的舞女》1909(藏于英国伦敦国立 美术馆) 《大浴女(林中水泽女仙)》1918—1919 (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巴黎沙龙展上展出处女秀。不过,这一早期作品已不复存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在,因为雷诺阿自己毁掉了该作。1867年,雷诺阿创作了 以他情人为原型的一幅肖像《撑阳伞的莉丝》(1867), 并以其再次入选沙龙展。这幅肖像画是在户外完成,而不 是在画室中绘制,因此非常引人关注。雷诺阿与印象派画 家因“外光”画法而闻名,而《撑阳伞的莉丝》则为这种 创新画法开拓了道路。这些艺术家呼朋引伴,常在一起 作画,并为彼此充当模特。雷诺阿与莫奈是尤其亲近的朋 友,他们经常一起绘画,并以同样的主题完成各自的版 本。他们最著名的同名创作系列是《蛙塘》(1869)。 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雷诺阿被征召作 战,他的朋友巴齐耶在战火中殒命。战争结束后,雷诺阿

尝试以绘画来忘却战争的恐怖。艺术商保罗·杜兰-卢埃尔 在此际上门拜访,并为他的画廊购下众多雷诺阿画作藏品 中的第一幅。此后,其他的绘画邀约随后纷至沓来。 尽管身为印象派团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但在总 共为期八届的印象派展览中,雷诺阿只展出了四次。在生 涯后期,他逐渐疏远了这个他协助发起的艺术运动,转而

上:《游船会的午餐》呈现了一个典型的印 象派场景

一个才华横溢的家庭 皮埃尔-奥古斯特与艾琳·雷诺阿 共生有三个儿子:皮埃尔、让和克劳 德。雷诺阿曾在数个场合中画过自己的

对早年酷爱的题材——18世纪的古典艺术——表现出更强

家人。他的画面中通常都会出现妻子艾

烈的兴趣。虽然他的印象派风格变得越来越淡,但他并非

琳或者漂亮保姆——艾琳的表妹加布里

直接模仿古典大师。雷诺阿将他从古典大师那里学到的精 华与印象派的技法相结合,使自己的画作具有更明确的趋 向、立体维度和真实质感。 糟糕的健康状况使雷诺阿饱受摧残。他后来移居到法

埃勒·雷纳德。一战时,皮埃尔与让已 经成人,并投身战场,结果双双负伤。 战后,皮埃尔成为一名颇受尊敬的演 员。他起初在舞台上演出,后来出演电 影。让则成为法国早期电影界中最重要 的导演之一,并以《南方人》(1945)

上:《三十五岁的自画像》(1876)可在美 国马萨诸塞州的福格艺术博物馆中观赏

国南部,希望那里的温暖气候能缓解他的关节痛。当手指 关节因病麻痹后,他便将画笔绑到手臂上继续绘画,笔触

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敏锐、强大的艺术感

右:雷诺阿在《蛙塘》(1869)中用生动的 色彩再现了季节特点和天气

也因此粗犷而豪放。LH

受力常常展现在自己导演的电影中。

246

获得电影学会大奖(即奥斯卡)。他那

247


亨利·卢梭 HENRI ROUSSEAU 生平:1844年5月21日生于法国马耶纳拉瓦尔;1910年9月2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童真稚拙的绘画;异域风情植物、鸟类和动物聚居的丛林;独创 性的小画像;静物;生机洋溢的鲜亮色彩与多重色调的绿色

亨利·卢梭曾自称为法国最好的写实主义画家之一, 但与他同期的绝大多数评论家都对他的艺术热忱无动于 衷。卢梭常常受到他人嘲弄——人们依据其职业轻蔑地称 呼他为“海关干活的”。不过,在卢梭生命的最后数年, 公众的认知开始有所改变。在去世后,他的声誉持续增 加。2005年至2006年,精选了他的四十九幅作品的回顾纪 19世纪

代表作 《惊恐》1891(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饥饿的狮子扑杀羚羊》1905(藏于瑞士巴 塞尔贝耶勒基金会) 《耍蛇人》1907(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 馆) 《老虎与野牛搏斗》1908(藏于美国俄亥俄 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有猴子与鹦鹉的异域风景》1908(私人藏 品) 《梦》1910(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 馆) 《有猴子的热带森林》1910(藏于美国华盛 顿国立美术馆)

念展在巴黎、伦敦和华盛顿巡回举办。 卢梭于1860年中止学业;到1868年时,他已经成为一 名生活在巴黎的职员。他直到四十岁才认真郑重地开始绘 画,并声称自己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从无老师,“除 了大自然”。 卢梭最知名的作品是一些描绘丛林中异域风情的野 生动植物的画作。不过,他不是根据真实的个人经验来创 作——他从未真正地踏出法国领土——而是常常造访巴黎 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精挑细选那些动植 物图像印刷品,从中寻找绘画素材。及至1895年,他连续 十年间每年都在“独立沙龙展”中展出至少一幅作品, 并引起了一定关注,但顺利卖出的画作却几乎没有。1907 年,卢梭认识了艺术品商人威廉·伍德和画家罗伯特·德

当……我看到异国土地上的陌生植物时, 那情形就像是我走进的一处梦境。”

罗奈,并为后者的母亲创作了 《耍蛇人》(1907)。以此为契 机,卢梭逐渐结交了很多其他艺 术家,而他们也逐步承认了卢梭

的影响力。卢梭的年轻仰慕者中包括毕加索、乔治·布拉 克和康斯坦丁·布兰库西等人。三年后,卢梭在独立沙龙 展中展出的《梦》(1910)得到评论界一致赞赏,他也因 此得到了姗姗来迟的功成名就。HP 上:《卢梭(海关职员)在位于巴黎派瑞尔 路的工作室中》由画家多纳克(Douanier) 于1907年创作完成 右:《有猴子与鹦鹉的异域风景》是一幅典 型的卢梭式丛林场景

248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保罗·高更

生平:1848年6月7日生于法国巴黎;1903年5月8日卒于法属波利尼西亚希瓦 岛阿图奥纳 艺术特色:后印象派画家与雕刻家,热爱异域风情;对于波利尼西亚文化的 理想化呈现;明亮的色彩与粗犷的轮廓线

高更在巴黎出生。在身为记者的父亲去世后,他与拥 有一半秘鲁血统的母亲在秘鲁首都利马的舅舅家中度过了 童年。后来,高更虽与家人回到巴黎,但南美洲的温暖气 候和对那里事物的记忆对他的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 1872年,在跟随商船船队漂泊了五年之后,高更回到

《布道后的幻象(雅各与天使摔跤)》1888 (藏于苏格兰爱丁堡国立美术馆) 《园中的痛苦》1889(藏于美国佛罗里达诺 顿艺术博物馆) 《阿雷约人的种子》1892(藏于美国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

巴黎,并成为一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一年后,他迎娶了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来自丹麦的梅特·苏菲·盖德,此后,他们共育有五个子 女。高更后将少妻幼子留在哥本哈根,独自追寻自己的艺 术目标。他的保护人古斯塔夫·阿罗萨引导他走向艺术, 培养他的艺术热忱,并不断鼓励他在空闲时间进行业余绘 画创作。

于是隐居于布列塔尼的偏远乡村蓬达旺,自由松散地生

1874年,高更参观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并与卡米

活。1888年,高更与埃米尔·贝尔纳(或称伯纳德,Emile

耶·毕沙罗相识,后者也鼓励他去追求艺术。1885年,高

Bernard)等志趣相投的画家一起创作。此时,他的作品

更虽失去了金融业的工作,但他却成为巴黎艺术和知识界

已偏离之前的印象派风格,变得更具表现主义色彩。他尝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 去?》1897—1898(藏于美国波士顿美 术博物馆)

的重要主导人物。在巴黎沙龙展和印象派展览上展出一些

试更粗放的轮廓线、富于表现主义意味的图形和非自然的

作品后,高更转型成为专职画家。

明亮色彩,并以身着地方服饰的村民为蓝本,创作出神

《吉他弹奏者》约1900(藏于英国伦敦国立 美术馆)

不久,高更穷困潦倒,并因未获成功而感到失望,

《看见死神/死者魂灵的守望》1892(藏于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永远不再》1897(藏于英国伦敦科陶德艺 术学院)

上:《永远不再》中心神不宁的情绪反映了 高更精神的脆弱

秘的、理想化的人物图像,其中包括《布道后的幻象》 (1888)。这幅画作表现出日本浮世绘和乡村陶艺制品带 给高更的不断增强的影响。 很快,高更又开始为自己的创作寻找更具异域风情、 更原始的素材。他对身边的欧式生活感到失望,于是漂洋

献给高更的向日葵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到他的“黄

过海到塔希提岛寻求古代土著灵感。他的最后数年都是在

房子”同住。梵高十分向往艺术家聚居

南太平洋的原住民岛屿上度过。虽然饱受抑郁消沉的折

交游的生活,他很期待高更来到他的住

磨,但他以波利尼西亚文化为题材创作了很多理想化的作

处,因此用四幅名满天下的向日葵画作

品。AB

来装饰预留给高更的房间。但事与愿 违,高更在那里只暂居了九周,因为两 位天才相处得并不融洽,他们的关系 也不断紧张。当年的12月24日,梵高在

上:这幅创作于1893年的自画像中,亮色的 加入提升了作品的整体色调

精神混乱的情况下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

右:《布道后的幻象》中运用了粗放的轮廓 线和生动明艳的色彩

一戏剧化的变故中达到了顶点。

254

朵,而他与高更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在这

255


约翰·辛格·萨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 艺术特色:风景;上流社会的照相般逼真的肖像;富贵雍容、珠光宝气的名 流;对华贵衣饰面料的精准再现;精致优雅的细节

约翰·辛格·萨金特风度优雅、机智聪慧,生于富有 之家。他与那种饱受苦难、一贫如洗、在冰冷的小阁楼工 作室里进行创作的典型艺术家形象大为迥异。他的一生不 是那种曲折跌宕、情节丰富到足以写成小说的类型,而是 一帆风顺、充满成功与个人成就感、几乎没有什么挫折。 萨金特通常被描述为一位美国艺术家,但他实际生于意大 19世纪

代表作 《热舞》1882(藏于美国波士顿伊萨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 《爱德华·达雷·波伊特的女儿们》1882 (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X夫人》1883—1884(藏于美国纽约大都 会艺术博物馆) 《红百合,白玫瑰》1885—1886(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收藏馆) 《洛克劳的阿格纽女士》1892—1893(藏 于苏格兰爱丁堡国立美术馆) 《费尔普斯-斯多克斯夫妇》1897(藏于美 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罗斯福总统》1903(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白宫) 《马尔博罗公爵与家人》1905(藏于英国布 莱尼姆宫) 《廊台上的早餐》1910(藏于美国华盛顿特 区史密森尼学院) 《洛基山中的帐篷》1916(藏于美国波士顿 伊萨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 《毒气战》1918—1919(藏于英国伦敦帝 国战争博物馆)

利佛罗伦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欧洲度过,只是他 的父母均为美国人。他第一次造访美国是在他近二十一岁 之时。 萨金特在巴黎学艺,师从著名的肖像画家埃米尔·奥 古斯特·卡洛斯-杜兰(Emile Auguste Carolus-Duran)。师 生两人在巴黎艺术圈中都颇受欢迎、游刃有余,而萨金特 对印象派也很熟悉。尽管并非所有的团体都看好萨金特和 他的作品,但他还是与克劳德·莫奈结成了尤为紧密的友

谊,且从中受益匪浅。 萨金特的画作起初受到艺术界主流权威的褒奖,但他 在《X夫人》(《皮埃尔·高特雷夫人》,1883—1884)引 发公愤后,离开了巴黎,那时他二十八岁。从此以后他便 一直定居在伦敦。不过,他每次在英国驻留数月的情况也 屈指可数,因为他经常到处旅行,为了完成绘画邀约也不 时去往美国。

为富贵者画像,也为贫贱者留影 萨金特因肖像创作而去过英国贵族、美国总统和全 球闻名的富豪等世界上最尊贵名流的宅邸。为富贵者画 像,萨金特获利丰厚。不过,他也为贫贱者与身份卑微者 画像,使那些无家可归者或穷困潦倒的劳工阶层显得与上 流人士拥有同样尊严。他为工作中的劳动者创作的肖像展 示出他对劳动者辛勤工作的深入理解与钦佩。《热舞》 (1882)是一幅描绘一名吉普赛舞者的精彩大型油画。萨 金特描绘这位无名舞者的巨大的激情,远远胜于他对那些 付钱请他画像的大多数富贵主顾们。他给予这位舞者的显 在其生命后期,萨金特开始创作风景画和风俗画, 并从油画转向水彩画。他有时会被称为印象派,虽然他 也偶尔与莫奈合作,在诸如《红百合,白玫瑰》(1885—

264

《X夫人》

1886)之类的画作中也尝试了印象派风格,但印象派技法 在他的一生中只是予以启迪的众多元素之一。 萨金特一直未婚,也未有婚外子女。他完全为自己的 绘画创作而活,并偶尔地让他的艺术发出政治的呼声,其

几乎毁掉了萨金特的《X夫人》 (《皮埃尔·高特雷夫人》)如今被认 为是萨金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因画中 女子那凝脂般白皙的肌肤,袒胸露乳、 极具诱惑的暴露吊带裙装,此肖像画在

重尖锐的作品缅怀悼念了一战中的死难者。20世纪60年代

当时被指斥为几乎色情淫秽(画中女

以来,萨金特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由此也催生出数次

子右肩处的裙带原本是画成斜落于胸

大规模展览,其中包括1986年和1987年在惠特尼美国艺术

右:在《爱德华·达雷·波伊特的女儿们》 中,每个姑娘都是各自独立的

上:这幅性感诱人的《X夫人》在巴黎曾引 起舆论愤慨

著地位与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后者。

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毒气战》(1918—1919)——这幅凝

上:约翰·萨金特最著名之处是他为富有的 上流阶层所作的肖像画

19世纪

生平:1856年1月12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925年4月15日卒于英国伦敦

约翰·辛格·萨金特

博物馆所举办的回顾展。萨金特将他的大部分作品捐赠给 伦敦国立美术馆。LH

上——更不成体统!)。巴黎沙龙展拒 绝了此作参展,萨金特为此感到恼火与 耻辱,因此离开法国移居英国,而这幅 肖像画最终被他卖给了纽约的大都会艺 术博物馆。

265


乔治-皮埃尔·修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乔治-皮埃尔·修拉

生平:1859年12月2日生于法国巴黎;1891年3月29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色彩应用的科学方法;以“点彩”技法绘画;与象征主义关联; 画的大部分是风景

在其短暂的生涯中,修拉在巴黎建立起先锋派领军人 物的声誉,推动了新印象派发展,摸索出一种色彩运用方 面的科学手法,带给众多艺术家影响,其中包括梵高、毕 加索以及其他人。 修拉在学艺初期就开始研究科学家米歇尔·谢富瑞与 查尔斯·布兰的色彩理论。这些理论探求了对光学效应和

《荷锄的农夫》1882(藏于美国内华达州拉 斯维加斯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大碗岛的周日午后》1884—1886(藏于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阿斯涅尔的沐浴者》1884(藏于英国伦敦 国立美术馆) 《马戏团:穿插表演》1887—1888(藏于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马戏团》1890—1891(藏于法国巴黎奥 赛博物馆)

光线感受的理解,以及色彩带给观众的情绪暗示。修拉也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因在巴黎卢浮宫观摩过德拉克洛瓦和保罗·鲁本斯的作品 而受到他们影响。 修拉还是位杰出的绘图师。1879年,他在军队服役期 间,用铅笔与彩色蜡笔完成了大量绘图。绘图是他艺术实 践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是油画的草图,而且也是公开展 出的艺术成品。 修拉的第一幅大型油画《阿斯涅尔的沐浴者》 (1884)开始创作于1883年。这幅作品反映出他对色彩理 论的实践应用,并展现了他那耗时费力的点彩技法。虽然 此作品被1884年的巴黎沙龙展拒之门外,但在“独立沙龙 展”上展出后得到了保罗·希涅克的钦慕。这幅浴场画 作的姐妹篇《大碗岛的周日午后》(1884—1886)——这 或许是修拉最为闻名的画作——于1886年在第八届印象派 画展中展出。大约在这段时期,修拉开始与象征主义者交

“艺术就是和谐。和谐就是对立差异 元素和相似元素的类比。”

往,但后来被这个团体所排斥。在生命 后期,修拉一直持续创作,并专注于海 岸风景和娱乐休闲场景,比如《马戏 团》(1890—1891)便是一例。但此作

品直至修拉去世都未完成,也未得到良好反响。TP 上:新印象派的领军者修拉采用了一种科学 的色彩处理方法 右上:修拉的名作《大碗岛的周日午后》 右下:《阿斯涅尔的沐浴者》显示了修拉对 点彩技法的实践

270

271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

生平:1862年7月17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彭兴鲍姆嘉通;1918年2月6日卒于 维也纳

左:《奥黛丽·布洛赫-包尔肖像》创作于 克里姆特的黄金时期

艺术特色:象征主义和新艺术派画家、设计师;对女性的描绘感官肉欲,色 情意味浓郁;画面富于高度装饰性,大面积镀金样式的流动的装饰元素

从约1900年至1918年去世,克里姆特一直主宰着维也 纳的艺术世界。他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也是维也纳 新艺术派运动的核心成员。 克里姆特是一位雕刻家的儿子,在维也纳的国立应用 艺术学院接受训练。1882年,他与兄弟恩斯特以及另一位

《爱》1895(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国立博物 馆) 《犹滴》1901(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奥 地利美术馆) 《贝多芬横饰带》1902(藏于奥地利维也纳 分离派大厦) 《希望I号》1903(藏于加拿大国立美术 馆) 《奥黛丽·布洛赫-包尔肖像》1907(藏于 美国纽约新美术馆) 《希望II号》1907—1908(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吻》1908(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奥地 利美术馆)

同学一起创立了一间工作室。随后的十五年间,他们都在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为公众建筑创作壁画。1890年,克里姆特在为老城堡剧院 演出礼堂绘制壁画时,表现出近乎照片般的精确,因此获 得帝国奖章。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也变得越来越具有实验 性质。 克里姆特继续实践当代艺术与当时被轻视的古代历史 风格,比如日本、中国、古埃及和迈锡尼艺术。1897年, 他与其他一些从奥地利皇家艺术学会脱离出来的知名艺术 家一起,组成了奥地利画家联合会——这个团体被称为分

而感到灰心,这也标志克里姆特艺术生涯黄金时期的开

离派,而克里姆特便是第一任会长。

始。他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欧洲的先锋派运动,比如像

分离派反对正统经典的艺术机构,认为其压制了艺术

爱德华·伯恩-琼斯、劳伦斯·阿尔莫-泰德马爵士这些英国

的发展,并因此主导了维也纳版本的新艺术运动。他们的

画家,以及日本艺术、拜占庭壁画和他在意大利拉文那一

第一次展览于1898年3月举办。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

带教堂中看到的马赛克镶嵌。他画中那交错缠绕的金色或

上,克里姆特赢得了大奖。

银色花纹图案、千变万化的色彩、人物动态、色情元素与

克里姆特一生引发诸多争议。大

浓重的象征主义意味继续演进。他让自己与真实生活拉开

众、社会机构与艺术评论家们迥然分为

距离,专注于神秘学和灵性的领地。他画中的很多风景都

两个阵营,一方对克里姆特爱慕备至,

1905年,克里姆特因为发现分离派不再坚持理想初衷

是从夏天在萨尔茨堡度假的经历中汲取的灵感。 1909年,他旅行至巴黎,在那里结识了劳特累克与野

充满争议的情色大师

一方则恨意难平。克里姆特经常成为别 人猛烈抨击的目标;他的作品展出时, 有时候会被人用屏风挡起来,为的是

兽派。随后的两年中,他在威尼斯与罗马旅居。1911年,

避免污染腐化年轻人的审美情趣。1900

在罗马的万国博览会上他赢得头等奖。当1915年母亲去世

年,他被指控过度颓废淫秽,犯了传播

后,他的绘画色调变得更加沉郁庄重。在第一次大战结束 前的几个月,克里姆特辞世。SH

色情罪。克里姆特则明确强调性欲的重 要,认为这是生命的决定因素——此种 观念在当时令人震惊。但他的色情画面

上:克里姆特画的女性肖像画具有高度的装 饰性与感官情欲

奏响了现代性欲主题艺术的序曲,而这

右:克里姆特在1904年到1905年间创作的 《水蛇II号》(又称《朋友》)

实主义持续利用。

276

一题材成果也被后来的表现主义与超现

277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生平:1864年11月24日生于法国南比利牛斯地区塔恩阿尔比;1901年9月9日 卒于马尔罗姆 艺术特色:波西米亚式巴黎放荡颓废夜生活的场景;大片色块的运用;夺人 眼目的海报平面设计;风格化的肖像

劳特累克身兼画家、绘图师、平面艺术家、插画师和 石印版画家等多重角色。他是艺术世界中最容易辨识的人 物之一,这是由于他从童年起身体便有残疾。他是一位法 国伯爵之子,生于图卢兹附近的小城阿尔比。他的双腿因 19世纪

代表作 《在红磨坊:起舞》1890(藏于美国宾夕法 尼亚费城艺术博物馆) 《珍妮·艾芙丽》1892(藏于英国伦敦科陶 德学院) 《吻》1892(藏于法国勒维斯内特波特夫人 艺术收藏馆) 《拉·古莉进入红磨坊》1892(藏于美国纽 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戴手套的珍妮·艾芙丽》1893(藏于英国 伦敦科陶德学院) 《两个朋友》189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磨坊街的沙龙》1894(藏于法国阿尔比图 卢兹-劳特累克博物馆) 《侧鞍骑行》1899(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意外骨折而发育不良。如此情况下,畸形的身体让劳特累 克成为无数漫画嘲弄的目标。 劳特累克从年幼起便对艺术抱有强烈的热忱。他的 父亲富有而古怪,但大方地为儿子在巴黎学艺出资,并租 下一处工作室。劳特累克夜夜混迹于红磨坊与其他的夜总 会,画速写累积素材,并很快在蒙马特一带出了名。他为 自己最喜欢的那些场所定期绘制广告招贴。他非常喜欢女 人,很多时间都流连于妓院中。他不仅仅是简单的嫖宿, 而且还与妓女们成为朋友,并让这些风尘女郎充当自己的 模特。 他作品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那些活泼快乐的波西米亚式 生活场景,如《在红磨坊:起舞》(1890)中的女同性恋 场景,又如《吻》(1892),以及《两个朋友》(1894) 中那些温婉可爱的人物形象。他的很多作品都画于硬纸板 上,使用特别稀薄的油彩,或在油彩中掺入水粉或蛋彩绘

“只有人物形象存在;风景是,也应 该是,一种辅助配饰,仅此而已。”

画,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效 果。正是由于他的作品使当年风月场中 那些舞者,比如珍妮·艾芙丽和拉·古 莉的名字至今仍然为人所知。

在色彩应用、活泼的风格和主题素材选择方面,劳特 累克分别受到高更、戈雅和德加的影响。反过来,他也指 导其他的艺术家,其中包括他的模特兼情人苏珊娜·法拉 上:劳特累克为巴黎夜总会所作的广告招贴 使他声名远播 右:劳特累克创作的海报《拉·古莉进入红 磨坊》局部

280

登。酗酒及感染梅毒,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劳特 累克深度抑郁消沉,这也解释了他为何年仅三十六岁便早 逝。LH

281


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生平:1866年12月4日生于俄罗斯莫斯科;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 畔纳伊 艺术特色:抽象绘画之父;对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的精神价值感 兴趣;对色彩的探索实验

瓦西里·康定斯基永久改变了艺术。他专注于创造 由纯色和抽象图形构成的作品,而这代表了艺术的一次革 命——抽象艺术诞生。那些圆圈、之字形折线、曲线与斜 线看似混乱地交错组合成一幅充满动态能量的画面,生动 的色块与几何图形占据了画布,由此带来一种审美新感 19世纪

代表作 《构成II号草图》1909—1910(藏于美国纽 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哥萨克人》1910—1911(藏于英国伦敦 泰特艺术收藏馆) 《抒情》1911(藏于荷兰鹿特丹博伊曼斯冯-布宁根博物馆) 《即兴曲31号(海战)》1913(藏于美国华 盛顿特区国立艺术美术馆) 《构成IV号》1913(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 宫博物馆) 《构成218号》1919(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 冬宫博物馆) 《黑底上的圆圈》1921(藏于美国纽约古根 海姆博物馆)

受,激起观众的一种类似于聆听古典音乐时的激荡感受。 康定斯基身兼多重角色,他是作家、理论家、木刻 家、石版画家也是油画家。他最初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 与经济学,后来才转向艺术。1896年,他移居德国,进入 慕尼黑艺术学院,师从弗朗兹·冯·斯塔克。最初,他绘 制色彩鲜明的风景,以及从俄罗斯民间艺术中汲取灵感的 题材。后来他放弃了具象再现的传统,转而全身投入抽象 艺术。 康定斯基写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关于艺术的 精神特质》(1910),其中概括阐述了他对艺术精神、灵 性价值,以及色彩情绪潜能的思考。1911年,康定斯基与 弗朗兹·马克等人一起成立了先锋派社团“蓝骑士”—— 这个团体的名字源于康定斯基的一幅画。他们聚焦于抽象 与大自然的灵性,并由此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的缩影或集中 体现。 1922年,康定斯基在名声大噪的柏

“色彩是一种力量,能直接影响心

林包豪斯学院获得教授职位,但由于纳

灵……在灵魂中引起振动。”

粹的压力胁迫,学院于1933年关闭,康 定斯基也被迫流亡至巴黎,并在那里度

过余生。他的突出才华是他能提炼出艺术中的情绪和精神 力量,并将之定格为一种最凝练的形式,而且根本不涉及 任何明显的具象(事物)指示和参照。他的这种能力在今 上:抽象绘画之父与“蓝骑士”的创始 者——康定斯基

天的艺术家和观众中仍能激起共鸣。CK

右:《构成218号》是康定斯基的纯色作品 之一

284

285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亨利·马蒂斯

生平: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卡德奥-坎布雷齐;1954年11月3日卒于尼斯

左:《蜗牛》是用上色后的剪纸组合粘贴于 白色的背景上

艺术特色:轻快粗放的线条,提示联想多于界定描绘;大胆狂放的用色、形 状与图案相结合;流畅的动态;独特的剪纸创作

马蒂斯出生于法国北部乡村。虽然直到十九岁他才发 现自己对艺术的热忱与激情,但他最终成为了巴黎最受认 可、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马蒂斯因他的绘画作品、雕 塑和平面艺术,以及他的剪纸作品至今仍闻名于世。 马蒂斯在青少年时代是一家法务所的职员。他一边 工作一边上绘画课。几年后,他进行了一次阑尾手术。

《蓝色裸体练习》约1899—1900(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敞开的窗子,柯利乌尔》1905(藏于美国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阳台上的女人》约1907(藏于俄罗斯圣彼 得堡冬宫博物馆) 《红色的和谐》1908(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 冬宫博物馆) 《舞》1909(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馆) 《红色画室》191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画家的家人》1911(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 冬宫博物馆) 《艺术家妻子肖像》1912—1913(藏于俄 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穿红裤的女奴》约1924—1925(藏于法 国巴黎橘园博物馆) 《罗马尼亚式衬衣》1940(藏于法国巴黎现 代艺术国立博物馆) 《蓝色裸体IV号》1952(藏于法国尼斯马蒂 斯博物馆) 《蜗牛》1953(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在漫长的康复期中,他开始认真地绘画。1891年,他放弃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法律工作,移居巴黎。他最初师从学院派画家威廉-阿道 夫·布格罗,后入读高等美术学院,得到象征派画家居斯 塔夫·莫罗的亲传。他的早期作品,包括大量静物画和风 景画,都很严肃而忧郁。不过,在一次于布列塔尼的度假 后,他笔下的色彩有了很大变化。他的作品开始富于生机 活力,充满阳光的自然色调,而且更多地聚焦于那些身着 鲜艳生动服饰及被这些服饰环绕的人物,而不再是那些无 生命的静物。 印象派给马蒂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因此实验了 不同的绘画风格与光线表现技法。他此前一直仰慕马奈、 塞尚、修拉和希涅克等人,并在1899年购买了塞尚的名作

《沐浴者》(约1890—1892)。1905年,他与安德烈·德 兰相识相识,并一起到法国南部旅行,研究当地的色彩与 光线在绘画中的效果。马蒂斯认为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无法 看到法国南部那种独特的色彩与光线。德兰与马蒂斯首次 共同展出作品时,评论界对他们不以为然,不屑地给两人 冠以“野兽”的嘲讽称谓,以此批评他们画作中的原始元 素。观众们也对他们的用色感到震惊, 认为色彩很“野蛮”,并指斥画作主题

“我画的不是任何事物,而是事物之

“原始粗野”。随着画家们声誉的提

间的差异。”

升,他们的作品也开始受到尊重与追

捧,虽然“野兽”这一侮蔑性称呼一直延续下来,但其贬 义内涵逐渐减弱,并被用来描述一个已然得到认可的艺术 运动——“野兽派”。 1907年,马蒂斯与毕加索成了朋友。他们经常一起交

上:马蒂斯因鲜明用色和精彩的图案绘制技 法备受尊崇

游并交换作品。直至今日,两人的名字仍然经常不可避免

右:《舞》(1909)被认为是马蒂斯艺术生 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纪的艺术面貌。马蒂斯不是印象派、新印象派或立体主义

292

地关联在一起,且时常被并列提及。他们联手改变了20世

293


亨利·马蒂斯 用剪刀绘画 1943年,马蒂斯开始一项新的创作

者,但他尊重钦佩这些流派,并经常利用他们的绘画元素 进行实验,并创造出的属于自己的鲜明独特风格。

项目——他最初计划是出版一本图册。 这本被命名为《爵士》的画集于1947 年出版,其中精选了马蒂斯的250幅作 品。这本画集利用艺术家最著名的剪纸 作品——那幅生动的人物形象《伊卡洛 斯》(1947)——来将这部画集拟人化

从巴黎到法国海滨里维埃拉,其间曾在莫斯科创作 马蒂斯最重要的资助人是谢尔盖·希丘金。此人定期 出现在巴黎,将马蒂斯画室的存量作品全部买下,运回俄

呈现。这位少年的飞翔梦想由于飞得过

罗斯。希丘金是莫斯科的一位实业家富豪,在莫斯科拥有

于接近太阳而惨遭破灭。画中描绘的伊

一座辉煌的宫殿。他邀请马蒂斯去他家中绘制两幅壁画,

卡洛斯正从晴明湛蓝、远处黄星闪耀的

主题为音乐和舞蹈;于是马蒂斯启程赴莫斯科,途中也游

19世纪

天空中坠落,而他那被太阳融化烤焦的 翅膀已经失落。尽管画中的场景是他死

历了诸多欧洲城市。

亡前不久的短暂时刻,但他那浓重的黑

除了1916年短暂游览摩洛哥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色身影却像是在满怀快乐地起舞。有些

间,马蒂斯都居留于巴黎。战争爆发时,他已经四十五

人猜测书中的这幅作品和很多其他剪纸 是马蒂斯对当时纳粹占领法国一事的含

岁,超出了服兵役的年龄上限。1917年,马蒂斯离开巴黎

蓄批评,而伊卡洛斯可能是代表了法国

后,移居至法国里维埃拉海滨地区的尼斯。在他那些描绘

的反抗武装战士。

丰腴宫女、感官肉欲的精彩画面中,以及一些呈现室内场

马 蒂 斯 将 他 的 剪 纸 作 品 — —其 中

景但透过大敞的窗户看到里维埃拉风光的画作中,他的风

有20幅收录在最初的图册中——形容是

格和色彩的运用也变得更为强烈鲜明。1925年,因其对于

“用剪刀绘画”。作品集于1947年被编 辑成书时,最初的20幅剪纸作品也配上 了马蒂斯自己创作的文字。他花了一段

艺术世界的贡献,马蒂斯获得法国最高荣耀——法兰西荣 誉军团勋章。

时间才拟出书的名字。剪纸中的很多作

1941年,马蒂斯因大肠癌接受手术。他随后发现自己

品灵感源自于马戏团演出,比如《马、

已无法继续绘画,因为即使是站在画架前这样简单的动

骑手和小丑》、《吞剑表演》和《掷飞 刀者》,因此该书最早的书名是《马戏

作也会引发剧烈疼痛。此际,他开始了其著名的剪纸创

团》。而马蒂斯最终决定用《爵士》这

作——坐在床上或扶手椅上,在助手的协助下剪纸。助手

一书名是因为当时爵士乐的即兴狂热风

们在纸上画上鲜艳生动的水粉底色,然后马蒂斯裁切出

格为他提供了很多构思的理念。书中的

他构思好的图形,再组合固定到画布上。这些剪纸抽象而

其他插图,主题则随意杂乱,比如有 《心》和《乘平底雪橇速降》,也有

质朴;马蒂斯也非常喜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声称这

《小丑贝洛的葬礼》和《水族箱中的游

些“剪纸”比自己的绘画作品或雕塑有着“更大的完整

泳者》。

性”、更圆满。LH

右:《蓝色裸体IV号》是马蒂斯最出名的作 品

294

295


贾柯莫·巴拉 GIACOMO BALLA

贾柯莫·巴拉

生平:1871年7月18日生于意大利都灵;1958年3月1日卒于罗马 艺术特色:未来派画家、雕塑家和舞台设计师;在风景、城市场景和肖像作 品中突出描绘光、动态、生机能量和速度

贾柯莫·巴拉具有非同寻常的想象力和图像构思能 力。他的未来派和抽象作品对现代艺术形式的发展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他探索了有关光的散射和折射方面的科学理 论,并将自己的理解融入那些高度复杂精准、描绘光线、 动态以及速度、活力那些无形力量的画面中。此外,他还 研究了那些开创影像艺术先河的摄影师,比如安东·朱

《街灯》约1909—1910(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被牵着的狗的动态研究》1912(藏于美国 纽约州布法罗奥尔布莱特-诺克斯艺术美 术馆) 《高速行驶的汽车》1912(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薄乔尼的拳头》1915(藏于美国华盛顿特 区赫西豪恩博物馆) 《自画像》1946(Autoballarioso,藏于意 大利都灵现代艺术市民美术馆)

19世纪

19世纪

里奥·布拉加利亚、埃德沃德·马布里奇和艾狄恩-朱尔

代表作

斯·马利等人的作品,因为这些摄影让运动力学过程有了 具体的形式和形状。 巴拉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学。他于1895年从都灵移居至 罗马,并以肖像画和插画创作谋生。1900年,他造访巴黎 时,被新印象派的作品所触动。返回罗马后,他随即采用 一种类似于点彩画法的技法创作,如他在《街灯》(约 1909—1910)中所表现出的。这一技法与他对光线、气氛 和动态描绘的实验十分契合。 在这段时期里,巴拉的风格变得更为抽象,同时,他 也在未来派运动中建立起领军人物的地位——在1910年未 来派团体的两个宣言中都有他的签名。他那些充满动态的 作品,比如《高速行驶的汽车》(1912),充满了爆炸般

“所有东西都移动,所有东西都在运 转流动,所有东西都在快速变化。” ——《未来派绘画技术宣言》

的动能、节奏与强烈的紧张感。巴拉 从1914年左右开始尝试雕塑创作,其 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薄乔尼的拳头》 (1915)。1917年,他开始涉猎舞台设 计。他那具有高度创意的作品曾在数

个剧目中上演。他也继续追求抽象艺术,关注艺术中的科 学原理,探究光线幻觉和光学现象。他于1925年开始创作 上:意大利人贾柯莫·巴拉是未来派运动的 领军人物

以字母和数字为根基的系列作品。在其艺术生涯晚期,巴

右上:《被牵着的狗的动态研究》标志着艺 术家的新方向

溢、明亮的抽象风格中日渐疏离。TP

拉的作品越来越更具点彩派特征,同时也从他早期才华横

右下:《汽车和光的速率》展现了巴拉对速 度和动能的兴趣

298

299


格温·约翰 GWEN JOHN 生平:1876年6月22日生于威尔士哈维福韦斯特;1939年9月18日卒于法国迪 耶普 艺术特色:小尺幅画作,色调范围窄,情绪浓烈;四分之三身位的女性坐像

格温与同为艺术家的弟弟奥古斯特斯·约翰一样,于 19世纪90年代在伦敦的斯莱德美术学院求学。不过,她的 艺术之路与其著名的弟弟大不相同:她的弟弟奥古斯特斯 以惊人的才华和狂野的波西米亚式生活赢得巨大名望,而 她则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孤寂无名地进行创作。不过, 她以自己的方式抗拒了社会陈规,追求一种独立的人生态 19世纪

代表作 《自画像》1902(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度。 格温在巴黎完成艺术教育。1904年,她在与朋友兼模 特多萝西·“多丽娅”·麦克尼尔一起赴图卢兹旅行后,

《画家位于巴黎的房间一角(敞开的窗 子)》1907—1909(藏于英国威尔士国 立博物馆与美术馆)

永久移居至法国。她通过为其他艺术家充当模特挣得一些

《裸体女孩》1909—1910(藏于英国伦敦 泰特艺术收藏馆)

充当模特。她与罗丹之间是一种富于激情、一定程度上带

《年轻修女(修女像)》约1915—1920 (藏于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现代艺术美 术馆)

移居至莫顿乡村,并在那里静默安居,走完余生,完全献

《抱着一只黑猫的年轻女子》20世纪10年 代至20年代(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康复期》1923—1924(藏于英国剑桥菲 兹威廉博物馆;另几个版本藏于别处)

酬劳,来贴补自己微薄的收入。她最著名的经历是为罗丹 有执迷强迫症的关系。1913年,她皈依罗马天主教,稍后 身于自己的艺术。 朴实低调的室内场景和肖像画中拘谨克制的美感及情 绪是格温作品的典型特征。尽管她的作品都只是关于色调 和色彩的研究练习,但画面主体均呈现出一种淡漠超然和 沉静安宁的特殊气质,而且具有强大的表现力。20世纪10

“我也许从未有过什么要表达,除了对 于一种更内省的心灵生活的欲望。”

年代,她形成了另一种某个指定主 题多样变体的绘画技法。这些画面 通常是一位静坐于一个简朴清峻房 间内的孤寂女性。这些经变化后重

复使用的图像主体包括病后康复期的少女和处于深度冥思 默想中的修女等系列人物,而这些都源自当地一座修道院 创办人普茜萍嬷嬷(Mère Poussepin)的肖像创作邀约。虽 然格温为人们所记主要是缘于她的油画,但她的最具感染 力的作品却是用水彩和色粉完成的研究练习——这些自发 上:铅笔素描画《自画像》局部;私人藏品 右:《康复期》(1923—1924)展现了格温 对色调的敏锐

304

的生动画作描绘了布列塔尼的农家孩童和格温的一只宠物 猫。NM

305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KASIMIR MALEVICH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生平:1878年2月26日生于乌克兰基辅;1935年5月15日卒于圣彼得堡 艺术特色:至上主义画家;鄙弃艺术作为幻觉的概念;使用几何图形和单色 纯色对于具象再现艺术进行终极否定

尽管俄国人马列维奇的作品是从数个艺术运动,尤其 是从未来派和立体派中汲取的灵感启迪,但他对欧洲抽象 派艺术发展所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是他发起的一次俄罗斯独 有的先锋派运动。1915年,马列维奇在他的绘画中放弃了 任何可辨识具体影像的残留痕迹,转而偏好将几何图形, 比如圆形、方形或十字交叉,绘制于质朴无华的单色背景

《晒牧草》1909(藏于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 雅可夫美术馆) 《黑方块》1915(藏于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 雅可夫美术馆) 《无题》约1916(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 物馆)

之上。他的创作形式不拘泥于他所认为的“垃圾充塞之池 塘”的学院派艺术。 由马列维奇和其他五个艺术家于1915年在彼得格勒发 起的至上主义运动被认为是“纯粹的绘画艺术”。马列维 奇对视觉图像表现有着强烈的兴趣。他在此阶段创作的完 全徒手完成的最重要的画作是《黑方块》(约1930)。此

《至上主义构图:白上白》1918(藏于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作品描绘了白色背景上的一个黑方块。该作品首次展出时

《红色骑兵军》1928—1932(藏于俄罗斯 圣彼得堡国立俄罗斯博物馆)

横向高高悬挂于展厅的一个墙角上方,就像俄罗斯东正教

《黑方块》约1930(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 宫博物馆)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家庭中悬挂的宗教圣像。马列维奇摒弃艺术作为视觉幻象 的概念,而这幅画也是对具象再现艺术的终极否定。此画

上:《红色骑兵军》中的战士们正策马飞驰 在保卫边境的路上

作只使用一个单一的几何图形和仅仅一种色彩,因而在艺 术态度上非常激进彻底。 马列维奇进行过一系列的艺术教学:他首先在莫斯科 的自由艺术工厂任教;后应马克·夏加尔的邀请在维特伯

马列维奇是几何图形抽象艺术的先

斯克大众艺术学校讲学。在彼得格勒的艺术文化学院任教

锋,他的作品是极简主义的重要前导。

时,马列维奇继续坚持自己对“建筑原型”,即建筑项目

从他与具象再现艺术的决裂中,数代艺

的基本范式和模型的兴趣,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这个原 型。1927年,他重归绘画领域,但他的寓意隐喻画作无法 撼动当时社会中现实主义艺术规范所要求的主流作品,这 也决定了他留在身后的艺术遗产只能植根于他在至上主义 的旗帜下完成的那些作品。CS 上:1933年,马列维奇完成了数幅肖像作 品,其中包括这幅自画像 右:《至上主义构图:白上白》是一个革命 性的艺术成果

310

马列维奇的格调

术家都很受启迪。 ◆马列维奇的影响明显表现在巴奈 特·纽曼、伊夫·克莱因和艾德·莱 因哈特的单色画以及埃尔·利西斯基 的抽象画作品中。 ◆创作完成《至上主义构图:白上白》 (1918)的马列维奇或许是世界上第 一位创作完全白色画面的艺术家。不 过,此后有很多后来者采用了同样的 绘画理念。

311


保罗·克利 PAUL KLEE

保罗·克利

生平:1879年12月18日生于瑞士慕兴布榭;1940年6月29日卒于穆雷尔托

左:《前往帕那索斯山》(1932)是克利魔 幻方块画系列中的最后一幅

艺术特色:棋盘格状的图案;相互交织的具象与抽象图形;点描画法;强烈 和多变化的色彩是其构图手段和策略

保罗·克利作品的特征是无法将其归入到任何一个艺 术运动或流派中。克利同时进行具象和抽象绘画实践,并 在融入严格成形的立方体、点描画法和自由绘图等方面不 断实验,尽可能发掘每一个艺术潮流的潜力。尽管克利与 包括“蓝骑士”、新慕尼黑分离派、“蓝色四人组”和包 豪斯在内的艺术团体均有联系,但他一直保持独立。他也

《红白穹顶》1914(藏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北 莱茵-威斯特法伦美术馆) 《鱼在咬钩》1920(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平面的建筑》1923(藏于德国柏林州立博 物馆) 《小树林盟约石碑》1926(藏于德国斯图加 特州立美术馆) 《前往帕那索斯山》1932(藏于德国伯恩艺 术博物馆) 《新和谐/新协和村》1936(藏于美国纽约 古根海姆博物馆)

回绝了超现实主义者请他加入的邀请。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克利最初在慕尼黑美术学院求学。在与艺术家路易 斯·莫里哀和奥古斯特·麦克同游突尼斯之后,克利宣称 道:“色彩与我共为一体:我是个画家。”这明确了他艺 术实践中的首要关注点。色彩在他的创作中既被用为一个 引起人们对一天时间的感受或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的工

具,也被用为一个构图元素。对节奏和图案的数学化理解 决定了整块画布上不同色调区域的分布。克利早年对音 乐的兴趣也是对其作品形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多个 作品中,比如《红色赋格曲》(1921)和《A大调风景》 (1930),都是围绕乐曲的结构编排组织的,以音符在五 线谱上的动态为模型精确地安排布置色彩。节奏对克利有 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节奏韵律在画中不是重复,而是规 则与不规则元素之间的平衡。他的画布上经常遍布着等粗 的均匀线条,不均匀的图形则出现在线条之上,构成重音 或强调因素,打断观众眼睛在画面上横扫而过的进程。 在逃离德国之前,克利与数个激进的艺术家团体都有 关联,因此也总是沾染上政治。在德国纳粹兴起的时期, 他遭受了多次迫害。他被从包豪斯的教员名单上剔除,只

艺术?——很简单 关于伟大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 克利举办过很多次讲座,著述也相当广 泛。他倡导一种自发的艺术实践,并视 作品的美学价值为至高追求,高于任何 明显的主旨传达功能。他曾声称:“要

因他是犹太人(实际上他并不是),而收藏于诸多德国艺

画得好也很简单:将恰当的色彩放在恰

术场所的他的一百多幅作品也遭到没收。PS

当的地方。”他的笔记之一中记录了他 对绘图艺术的态度:“一根线条产生 了。它去散步,这么说吧,漫无目的地 走动,为了散步而走动。”同样,约束

上:克利的冷峻姿态与他那色彩缤纷的画作 极为不符

与节制也很重要:“自然本身很饶舌,

右:《红白穹顶》中的色彩灵感源自克利的 突尼斯之旅

沉默和秩序。”

312

话多到令人困惑的程度;让艺术家保持

313


费尔南·雷杰 FERNAND LÉGER

费尔南·雷杰

生平:1881年2月4日生于法国阿尔让坦;1955年8月17日卒于伊弗特附近的 吉弗 艺术特色:立体派画家、雕塑家和电影人;以原色和黑白两色绘制的管状 形;人形隐喻绘画;大面积的均匀单一色彩

1897年至1899年,雷杰在卡昂师从一位建筑师,后在 巴黎开始其艺术生涯,专事建筑绘图。他最初的绘画风格 属于印象派。不过,1907年保罗·塞尚作品的一次回顾展 让他印象深刻,念念不忘。当雷杰与罗伯特·德罗奈和马 克·夏加尔等先锋派艺术家成为朋友,并接触了毕加索和

《画室中的裸体模特》1912—1913(藏于 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形式的对比》1913(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 姆博物馆) 《玩牌的士兵》1917(藏于荷兰库勒-穆勒 国立博物馆) 《铁路交叉道口》1919(藏于美国芝加哥艺 术学院) 《机械元素》1920(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 术博物馆) 《机械师》1920(藏于加拿大国立美术馆) 《三个女人》192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有大啤酒杯的静物》1921—1922(藏于 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机械元素》1926(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杂技演员与搭档》1948(藏于英国伦德泰 特艺术收藏馆) 《伟大的队列/游行》1954(藏于美国纽约 古根海姆博物馆)

布拉克的立体派画作之后,他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立体派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画法。由于他的画面主体很多是管柱状的彩色抽象图形, 因此他的这种风格被戏称为“管子立体派”。他的首次个 展于1912年在卡恩维勒画廊举办。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阻断了雷杰迅速增长的声誉。他进 入法国军队服役了两年。在此期间,他对机械之美产生了 强烈迷恋,完成了很多大炮、枪械和飞机的草图。战争结 束后,他再次拿起画笔,开始了他战后的“机械时期”。 他画中的管柱状图形得到了改进,更具流线感。此外,对 谜一般的复杂机械的描绘占据了他大部分的作品,甚至连 画中的人物也呈现出机器人般的特征。 20世纪20年代,雷杰成为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和阿 梅迪·欧尚方的密友。他的画作与两位朋友简洁纯粹的建 筑风格互为呼应,呈现出大块均匀单一的彩色平面,且辅 以大胆粗犷的黑色轮廓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杰 前往美国避难,在耶鲁大学任教,并继续绘画创作。此时 他的画面主体有杂技演员、单车骑行者、音乐家、潜水员 和建筑工。受到田野中废弃的农耕机械的灵感启迪,他完

320

在法国军队服役期间,雷杰不仅 “发现了法国人民”,还为一种潜在的 新型机械美学感到目眩神迷。他认为 自己的作品《玩牌的士兵》(1917)是

作品。1945年,回到法国后,雷杰继续关于人类形象的研

“我特意从我们的时代提取主题的第一

图、壁画、玻璃窗彩画、挂毯、马赛克镶嵌、雕塑、舞台

右:《机械元素》(约1918)是雷杰系列作 品之一

为了对人类的爱

成了一个将机械元素与自然有机图形组合在一起的系列 究。雷杰在去世前的十年间相当高产,创作了包括书籍插 上:《雷杰与其画作之一》(1948)的照片 局部

上:《玩牌的士兵》(1917)是雷杰管柱状 图形作品的极好例证

布景和服装设计在内的大量作品。NSF

幅画”。画中的管柱状人类形象标志着 雷杰艺术生涯中“机械时期”的开端。 此画的主旨则反映了他对人类象形绘画 和用画面展示人类精神所产生的兴趣。 在此后的很多年之间,雷杰都主要专注 追求描绘普通人身上体现出的美。

321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巴勃罗·毕加索

生平: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穆然 艺术特色:雕塑、版画、陶艺、拼贴创作;立体派的创始者;反复再现的主 题图案;静物、肖像、风俗画、风景和纪念画

毕加索的才华主导了20世纪的艺术领域。相形之下, 这个世纪中其他的艺术家都因他而显得光芒黯淡。与前辈 大师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那些天赋英才类似,无论技 能、独创性还是嬉闹般的艺术实验,毕加索的创造力都 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他像一条变色龙,能在不同的风格 和创作媒介之间游刃有余、变化多端。他一生都十分高

《初领圣体》1896(藏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毕 加索博物馆) 《蓝色女人》1901(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 亚王后艺术中心国立博物馆) 《悲剧》1903(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 馆) 《江湖艺人一家》1905(藏于美国华盛顿国 立美术馆) 《亚维侬的少女》1907(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拿吉他的女子》191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死鸟》1912(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王 后艺术中心国立博物馆) 《桌上的酒瓶与酒杯》1912(藏于美国纽约 大都会博物馆) 《吉他》1912—1913(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牛头怪米诺陶》193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格尔尼卡》1937(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 亚王后艺术中心国立博物馆) 《哭泣的女人》1937(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大宫女》变体 1957(藏于西班牙巴塞罗 那毕加索博物馆)

产,总是独创,但经常激起外界争议。他对同代人,比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如乔治·布拉克、马蒂斯和费尔南·雷杰产生至关重要的 影响。同样,他也影响到后继的一代代艺术家,比如阿西 尔·高尔基、威廉·德·库宁和大卫·霍克尼。 毕加索从艺术家的父亲那里受到早期专业训练。他

(1896)。这幅作品表明当时的他在构图、色彩和技巧的把

十一岁时在拉科鲁尼亚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十四岁时,

握上已经能媲美古典大师。他的作品博采众长,混合应用了

他创作了那幅令人惊叹的现实主义画作《初领圣体》

很多其他画家的风格,以至于使人感觉有些画作是出自鲁本

上:《格尔尼卡》已成为表示战争痛苦的通 用象征

斯之手,比如《佩葩姨妈的肖像》(1896),而有些又像是 劳特累克的手笔,比如《蓝色女人》(1910)。 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后,成为城中一众先锋派画 家和作家圈的中心人物。他此后一直居住在法国,直至离 世。他的早期绘画、版画和雕塑,根据艺术特征分别被纳入 蓝色时期(1901—1904)、玫瑰时期(1905—1907)、原始 时期(1908—1909)、解析立体主义 时期(1908—1912)和综合立体主义 时期(1912—1913)之中。 蓝色时期包含了毕加索早期以 蓝色色调完成的忧郁伤感的作品。这

“……十五岁时,我画得像委拉斯凯 兹;花了八十年时间,我才学会像儿 童那样画画……”

些作品中有着埃尔·格列柯般的羸弱 瘦削的拉长人体,通常描绘酒徒、乞丐、妓女、流浪汉和穷 人,如《悲剧》(1903)便属此列。玫瑰时期则以粉红和橙 色色调而引人关注。此时期的画面主体大都是喜剧小丑、玩

上:此照片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拍摄于毕加 索画室 右:《亚维侬的少女》是艺术史上的一个转 折点

322

杂技者和马戏团表演者,比如《江湖艺人一家》(1905)。 原始时期,毕加索受到古罗马以前时代的伊比利亚雕塑和非 洲以及大洋洲土著艺术的启迪,并创作完成了《亚维侬的少 323


巴勃罗·毕加索 《格尔尼卡》(1937) 此作品悬挂于马德里索菲亚王后 艺术中心国立博物馆,画前有防弹玻璃

女》(1907)这一开创性作品。画作中多棱角的人物形象 表明风格开始向立体主义演化。 毕加索与朋友布拉克一起创立了激进大胆的立体派风

保护。自戈雅的系列蚀刻画《战争的灾

格技法和理论——这一绘画类型描绘了二维平面上的三维

难》(约1810—1820)之后,《格尔尼

立体形式。毕加索由此创作了人像作品《拿吉他的女子》

卡》或许是对战争的惊恐骇人和血腥残

(1911)和静物画《死鸟》(1912)。他还故意将演变过

暴的最佳概括作品。 西班牙内战爆发于1936年,毕加 索当时住在法国。由于他忠诚于西班牙

程逆向颠倒,让三维物体以二维平面呈现,如他的立体派 雕塑《吉他》(1912—1913)。毕加索与布拉克还携手推

19世纪

共和政权,所以西班牙政府约请他完成

动了综合立体主义。这种新趋势将绘画和报纸裁切拼贴,

一幅作品,以代表西班牙参加1937年巴

将剪纸和布块组合在一起,比如《桌上的酒瓶与酒杯》

黎万国博览会。当年四月,德国纳粹的

(1912)。

一次空袭轰炸了巴斯克人的小镇格尔尼 卡,使一千六百多人殒命。毕加索便将 这次事件作为作品的素材与主旨,而这 幅画也表达了他对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元帅所主导的法西斯统治的有力抗议。 他在3.5米×7.8米的巨型画布上以 灰白两色构图。这种单一的色调衬托出 灾难事件的悲哀气氛,也让画面具有一

大师的创作在继续 将毕加索后期的创作进行归类则不太容易。这些作 品从一战期间完成的雕像般质感坚实的新古典派隐喻人 像开始,演变至20世纪20年代的超现实风格,继续演变至

种真实的新闻报道感觉。画面中包含了

20世纪30年代所偏重的神话主题,比如《牛头怪米诺陶》

丰富的元素,至今已经进行过多种多样

(1935)——这一代表了毕加索杰出制图技法的蚀刻版画

的广泛解读。画面中有一头公牛、一匹

便是取材于希腊神话。不过,毕加索一生都从未中断对构

马、一只灯泡,有仓皇奔逃、表情痛 苦、恐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混乱人群,

图、空间、技巧和色彩的探索。他还经常反复使用再现过

还有举着一盏灯的胳膊,以及一把断

的图像元素,比如斗牛、吉他和小丑。在西班牙内战期

剑,但毕加索拒绝透露这些元素所代表

间,他以壁画《格尔尼卡》(1937)为开始,聚焦于反法

的内涵。不过,其中那个抱着孩子遗体 哀号悲泣的妇女,所显示的意义则显而 易见。

西斯的主题。此作品随后的一系列棱角嶙峋的绘图、蚀刻 版画和油画,比如《哭泣的女人》(1937),都典型地表

在巴黎展出后,此作品继续在欧

达了战争的痛苦。他还用演绎的仿作对早期的艺术大家表

洲巡展,最终被悬挂陈列于纽约现代艺

达敬意,比如《大宫女》(1957)即是对委拉斯凯兹原作

术博物馆。在佛朗哥死后的1981年,此

的重新诠释。20世纪60年代,毕加索致力于对色彩组合配

作品才被送回到西班牙,因为毕加索生

置的探索;有人视这些作品为迈向新表现主义的第一步。

前已经指定只有等西班牙成为一个民主 国家后,这幅壁画才可以送还给他的祖 国。

毕加索的个人生活也与他的艺术生涯一样地变化多 端、异彩纷呈:两次婚姻,与三个女人共生有四个子女。 毕加索总是那么变动不居,总是那么别出心裁,人们不禁 好奇,假如他现在还活着,将会创造出怎样的作品?CK

《哭泣的女人》创作于《格尔尼卡》之后, 是悲泣哀悼主题系列作品之一

324

325


乔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乔治·布拉克

生平:1882年5月13日生于法国阿让特伊;1963年8月31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画家和版画家;立体派的共同创立者;拼贴画的创始人;主要题 材为静物、室内场景、画室、台球桌和鸟类

布拉克被赞誉为法国现代绘画之父。他最知名的或许 是他在开创立体主义的革命性艺术突破进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他最初接受的装饰绘画训练是绘制广告标志,以及用 绘画来模仿木质和大理石纹理效果。这一基础训练为布拉 克的作品中注入了一种恒久的秩序感。在立体派绘画语言 的演进中,他利用这种实用的技法来达到一种扣人心弦的

《艾斯塔克的高架桥》1908(藏于法国巴黎 现代艺术国立博物馆) 《小提琴与水罐》1910(藏于瑞士巴塞尔艺 术博物馆) 《有高音单簧管的静物》1913(藏于美国纽 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台球桌》1945(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效果。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1906年,布拉克以充满活力的技法、不寻常的色彩的 野兽派风景画进入巴黎的先锋派。1907年,布拉克拜访了 毕加索位于蒙马特的工作室,并留下了一张联系卡片,上 面写着“期待留下记忆”。两人由此开始了20世纪最令人 兴奋的一场艺术合作。大约六年左右,这两位艺术家极为 密切地生活与工作在一起。他们打破了陈规老套的构图, 探索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立体事物。 尽管布拉克并非一位技艺精湛高超的画家,但他在绘 画直觉上的灵敏机巧却是天生的。通过运用一种单一色彩 策略,布拉克将静物解构为一系列的平面和图案,并使这 些分解后的元素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利用模仿木纹

上:《有高音单簧管的静物》是布拉克剪纸 拼贴技法的良好例证

的逼真技法,他反复突出了绘画那如真似幻的本质。1912 年,布拉克还开创了剪纸拼贴的技法。他将剪报碎片引入 画面,让观众注意到画作表面的平面特性。

位颇见功力的歌唱好手。据说他可以用

日常事物颇为执迷。他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静

手风琴演奏贝多芬的交响乐。在拍摄

和逼真的纹理质感而充满生机。布拉克还经常以相似主题

右:布拉克在《艾斯塔克》(1906)中使用 的是他早期野兽派风景的典型色彩

328

根据所有现存的记载,布拉克是

从创立初始,立体派便对布拉克至关重要。他对描绘 物和室内场景画,因精妙且高度自信的用色、装饰性元素

上:布拉克在第34届威尼斯艺术节上赢得绘 画头奖

对音乐的天赋鉴赏力

于1911年的一张照片中,布拉克坐着演 奏,而他身后的墙上,夹杂在他画室中 各种用具之间的是小提琴和鲁特琴。在

创作系列画,比如他1944年至1952年期间完成的台球桌系

布拉克的画作中,尤其是他的立体派作

列画作,精彩纷呈,意义重大。他后期的创作则继续关注

品中,代表音乐的图案经常是一个突出

于绘画的材料开拓进程。LA

的重要主题。他后来曾评说道:“作为 一种物品的乐器有一种特殊性,就是 我们只要碰碰它,就能激活它的生命 力。”

329


爱德华·霍珀 EDWARD HOPPER

爱德华·霍珀

生平:1882年7月22日生于美国纽约奈阿克;1967年5月15日卒于纽约 艺术特色:画家和版画家;美国都市生活中的孤独影像;与众不同的光线和 气氛;加油站、汽车旅馆、办公室和空寂的街道

爱德华·霍珀的画作能唤起一种孤独和无望感——这 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城市生活的典型情绪。他画作中 的场地环境显得惨淡荒凉,有大片的空白空间以及自然与 人工光线之间的强烈反差。霍珀的画作之所以受人欢迎, 是因为他具有一种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创造出具有永恒感 的场景,构成对人类生存状态深刻陈述的能力。尽管他最

《公寓房》1923(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 美术学院) 《铁路旁的房屋》192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灯塔山》1927(藏于美国达拉斯艺术博物 馆)

知名的是油画,但他在水彩和蚀刻版画领域也同样是行家 里手。 在纽约学习商业艺术及绘画时,霍珀得到威廉·梅里 特·蔡司的教导。风格优雅的蔡司模仿约翰·辛格·萨金 特和罗伯特·亨利,并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创造以都市生活 为素材的现实主义作品。1906年至1910年,霍珀三次到巴

《自动售货机》1927(藏于美国伊利诺伊州 德斯-莫伊尼斯艺术中心)

黎旅行,但他对所看到的,诸如立体派的先锋派艺术运动

《炒杂菜》1929(私人藏品)

无动于衷。他虽然用商业艺术来谋生,但在业余时间里还

《女士餐桌》1930(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 术博物馆)

继续作画。霍珀于1913年纽约军械库展览上卖出了第一幅

《旅馆房间》1931(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泰 森-波尔内米萨艺术基金会) 《纽约电影》1939(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加油站》1940(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画作,但直至1923年他都还是默默无闻,也未能卖出其他 任何画作。 霍珀的妻子是同为艺术学校同学的约瑟芬·薇丝蒂 尔·尼维森。尽管两人经常激烈争执,但他们之间漫长而 复杂的关系对霍珀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约瑟芬的存在对

霍珀的创作而言必不可少,因为霍珀作品中的所有女性人 物都是由她充任模特,而约瑟芬也擅于按霍珀的要求扮演

上:《夜鹰》(1942)是一幅描绘孤寂都市 生活的标志性图像

各种类型的角色。 从结婚之日起,霍珀的专业生涯但出现了很大转机。 1924年,他于纽约举办的第二次个展上,作品一售而空, 这也促使他决定将全部时间投入绘画。作为描绘真实美国 生活场景的新现实主义主要倡导者,霍珀迅速赢得了认

霍珀的速写本

《夜鹰》1942(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同。他是将美国都市和乡村场景作为创作主题的首位艺术

霍珀留存有数不胜数的速写本。

《某城的早晨》1944(藏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威廉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

家。193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霍珀举办了个人回顾

这表明他在开始绘画之前,都事先考虑

展,以此确立了他的艺术声望。

和计划了各种各样的构图。草图中只选

《游客的房间》1945(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 术画廊)

随着时光渐去,霍珀发现越来越难发掘合适的创作 主题,而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又让他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

右:《加油站》(1940)透露出平凡生活中 动人的美感

330

素。在每幅绘画成品离开工作室之前, 他还仔细地画下这些作品的绘图稿。绘

不入。当1967年辞世时,霍珀虽未被人们完全遗忘,但也

图稿完成后,霍珀的妻子会为速写本中

是知者寥寥。不过,他的作品却仍然启迪了众多后代艺术

的这些作品记录加上注解,列出画作标

家、作家和电影人,其中有画家马克·罗思科、小说家诺 上:这张照片于1950年2月拍摄于霍珀的纽 约画室

择那些能传达他所预定情绪的基本要

曼·梅勒和导演希区柯克爵士。SH

题、完成日期、简要描述、出售价格和 买主。在注解中,她还经常加上自己的 见解,比如霍珀在创作某幅作品时的感 受,或者某幅画作为何没采用她喜欢的 某个标题。

331


马克斯·贝克曼 MAX BECKMANN

马克斯·贝克曼

生平:1884年2月12日生于德国莱比锡;1950年12月27日卒于美国纽约 艺术特色:自画像;大型三联画;强烈的色彩,同时有着大胆粗犷的轮廓 线;复杂的讽喻性构图;神话、风景和如戴有面具般的人物

身为20世纪德国领军艺术家之一,贝克曼几乎无法被 归入任何一个流派,因为他总是尝试不同的风格,处处留 情却又始乱终弃。在对巴黎的短暂迷恋后,他于1904年移 居至柏林。1910年,他当选为声望显赫的柏林分离派理事 会成员。在贝克曼早年作品中,印象派的影响随处可见。 但当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医护志愿者的身份服役之

《在佛罗伦萨的自画像》1907(藏于德国汉 堡艺术馆) 《泰坦尼克的沉没》1912—1913(藏于美 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夜晚》1918—1919(藏于德国杜塞尔多 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立美术馆)

后,他的风格产生了彻底改变。战争中目睹的恐怖惨象让 贝克曼在心理上受到重创,以至于精神崩溃,后于1915年 退役。 当贝克曼再次拿起画笔时,他的作品成为一面镜子, 映照出他经受的焦灼、痛苦和创伤。他的画作描绘社会、 宗教和神话等多种主题,并采用一种明显的立体派风格,

《在巴登-巴登舞蹈》1923(藏于德国慕尼 黑州立现代艺术美术馆)

但色彩更强烈,空间与形态的变形扭曲更为明显,同时也

《穿无尾礼服的自画像》1927(藏于美国马 萨诸塞州哈佛大学)

更多地运用了那些寓意丰富、着装戏剧化的人物形象。

《有伐木工的风景》1927(藏于法国巴黎国 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巴黎狂欢节》1930(藏于德国慕尼黑州立 现代艺术美术馆) 《诞生》1937(藏于德国柏林国立美术馆) 《死亡》1938(藏于德国柏林国立美术馆) 《摸瞎子游戏》1945(藏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倒落的人》1950(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 术馆) 《阿尔戈英雄》1949—1950(藏于美国华 盛顿国立美术馆)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贝克曼在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大获成功。他在 法兰克福的施泰德学校任教,被获颁日耳曼艺术帝国荣誉 奖,并被尊奉为新客观派的领袖——这一艺术运动推崇现 实主义,拒斥表现主义。不过,随着1933年希特勒上台掌

权,贝克曼的命运急转直下。纳粹分子认为现代艺术在道 德和社会影响双方面堕落,因此没收了贝克曼五百多幅作

上:与贝克曼的早期作品相比,《阿尔戈英 雄》的暴烈野性程度明显降低

品。为了诋毁现代艺术,纳粹举办了臭名昭著的“堕落艺 术”展(1937),其中也展出了贝克曼的十幅作品。在展 览开幕的第二天,贝克曼便动身前往阿姆斯特丹。

含义神秘模糊的三联画 贝克曼热忱推崇德国中世纪艺术和

虽然承受着艰辛与贫困,但贝克曼不屈不挠地继续自

三联画。能够在单幅作品中同时呈现过

己的绘画事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那些呈现了急风暴

去、现在和未来,这对于一位渴望记录

雨般史诗影像的三联画系列作品强悍有力,成为他最重要

时代变化的艺术家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 力。《出发》(1933)中两侧的画板色

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移居至美国。在生命的最

彩深暗,具有沉重的压抑感,象征着纳

后三年中,他一直从事艺术教学。同时,他也创作了更多

粹的残暴统治,而色彩鲜亮、空间感觉

幅展现美国风景、摩天大楼和人民的三联画作品,其中最 后一幅《阿尔戈英雄》(1949—1950)完成于他离世的前 一日。SG

开阔的中间画板则使人从两侧的痛苦情 绪中得到舒缓释放。画中那带有神话色 彩的人物象征符号是贝克曼后期创作三 联画中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因为担心

上:创作于1907年的《在佛罗伦萨的自画 像》局部

冒犯纳粹,他将这幅作品藏在阁楼上,

右:《死亡》(1938)是《诞生》(1937) 的姊妹篇,二者的画面同样使人过目难忘

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场景”。

336

并贴上一个含义神秘模糊的标签:“莎

337


罗伯特·德罗奈 ROBERT DELAUNAY 生平:1885年4月12日生于法国巴黎;1941年10月25日卒于蒙彼利埃 艺术特色:画家;大胆的用色和对比反差强烈的色调;活泼的构图;专注于 同时描绘一个以上角度的视野

德罗奈在巴黎接受艺术训练。他最初从事舞台布景设 计,随后于1905年开始绘画生涯。他的画作使用大胆强烈 的色彩,在景深、色调和视角上都积极尝试,自由发挥。 他早年的艺术元素来自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在保罗·塞 尚作品的影响下,他开始实验通过油彩来呈现画面事物的 大小体量与色彩。随着年龄增长,德罗奈的风格产生了渐 19世纪

代表作 《战神绿地广场:红塔》1911(藏于美国伊 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学院) 《太阳、塔、飞机》1913(藏于美国纽约州 奥尔布莱特-诺克斯艺术美术馆) 《同时对比:太阳与月亮》1913(藏于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向飞行家布莱利奥致敬》1914(藏于瑞士 巴塞尔艺术博物馆)

进的演变,使人更容易联想到保罗·克利的作品。从1904 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罗奈都在独立沙龙展上展 出作品,并于1906年入选巴黎秋季沙龙展。 1909年,德罗奈开始创作他那著名的巴黎及埃菲尔铁 塔系列。这些画作实验了对比色的情绪效果,描绘城市生 活的活力,并赞美现代世界。德罗奈于1910年迎娶了女画 家索妮娅·特克,她与德罗奈合作完成了很多作品。 在接受瓦西里·康定斯基的邀请加入“蓝骑士”之 后,德罗奈成为绘制纯粹抽象画作的首位法国画家。诗人 兼艺术评论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将德罗奈的风格称为 “奥费主义”(俄耳普斯主义),意指他的抽象画作与音 乐之间的相似性。1914年至1920年,德罗奈夫妇为俄罗斯 芭蕾舞团设计舞台布景。在回到巴黎后,德罗奈开始创作

“对自然那通透明亮的内在本质的直 接观察,对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他的第二个埃菲尔铁塔系列。1925年, 他为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创作壁画。 1937年,他又负责了巴黎万国博览会中 铁路和航空旅行展馆的装修。德罗奈最

后的作品是为杜伊勒里公园沙龙展的雕塑馆所做的内部装 饰。SH

上:德罗奈的《自画像》(1905)显示出野 兽派对他残留的影响 右:《战神绿地广场:红塔》中,灰色的城 市景观环绕在埃菲尔铁塔四周

340

341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

迭戈·里维拉

生平:1886年12月生于墨西哥瓜纳华托城;1957年11月24日卒于墨西哥城 艺术特色:墨西哥意象和象征符号;政治与历史主题;充满阳光的大胆色 彩;前哥伦布时代的美洲土著仪式和信念;大型壁饰和湿壁画

政治上敏感、思想自由、反对宗教的迭戈·里维拉体 型高大,个性奔放,有时候甚至如公牛般鲁莽。他与妻子 芙丽妲·卡萝被认为是墨西哥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里维 拉最为知名的是他将前哥伦布时代的土著艺术与现代艺术 运动——立体派和社会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里维拉年少时便在墨西哥城学习艺术。他这些证明

《古典头像》1898(藏于墨西哥瓜纳华托里 维拉故居博物馆) 《打谷场》1904(藏于墨西哥瓜纳华托里维 拉故居博物馆) 《自画像》1907(藏于墨西哥墨西哥城多罗 莉丝·奥尔梅多·帕蒂诺博物馆)

创作的油画《古典头像》(1898)描绘了一座大理石胸像 雕塑,是一幅技巧娴熟的静物画。二十岁时,他用赢得的 奖学金赴欧洲旅行游学。里维拉在欧洲居留长达十五年。 他对湿壁画和壁饰的强烈爱好便是在意大利游学时产生 的。在法国期间,他接触到了立体派。《埃菲尔铁塔》

《布列塔尼妇人头像》1910(藏于墨西哥里 维拉故居博物馆)

(1914)和《马丁·路易斯·古兹曼肖像》(1915)显示

《埃菲尔铁塔》1914(私人藏品)

出他对立体派风格的出色运用。

《马丁·路易斯·古兹曼肖像》1915(藏于 墨西哥传播集团艺术基金会) 《数学家》1918(藏于墨西哥墨西哥城多罗 莉丝·奥尔梅多·帕蒂诺博物馆) 《拥抱》1923(藏于墨西哥教育部) 《碾玉米的妇人》1924(藏于墨西哥国立艺 术博物馆) 《玉米薄饼师傅》1926(藏于美国旧金山加 利福尼亚大学) 《墨西哥历史——古代印第安世界》1929— 1935(藏于墨西哥墨西哥城民族宫) 《人,宇宙的掌控者》1934(藏于墨西哥墨 西哥城美术宫) 《死亡之日》1944(藏于墨西哥墨西哥城现 代艺术博物馆)

上:身型伟岸的里维拉个性鲜明突出,很容 易让人感觉到他的存在 右:《碾玉米的妇人》(1924)是墨西哥生 活的质朴记录

342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了其艺术能力的早期作品一直留存至今。他年仅十二岁时

20世纪20年代早期,里维拉回到墨西哥,开始研究祖 国的传统与遗产。他对前哥伦布时代的艺术与文化心醉神 迷。在尤卡坦半岛旅行时,他参观了奇琴伊察和乌斯马尔

等地的废墟遗迹。他对当地土著人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 因此完成了一系列速写。里维拉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

上:《人,宇宙的掌控者》是一幅精心绘制 的社会现实主义作品

义者和墨西哥共产党成员——尽管他经常与其他党员争 吵——还创作过几幅列宁肖像画。 1923年至1928年,里维拉在墨西哥教育部任职。在此 期间,他完成了数量惊人的壁画,而这些壁画是他最令

风流成性,情变不断 里维拉的知名度一是因为其艺

人感动的作品。里维拉与何塞·克莱蒙特·奥罗兹柯、大

术,二是因为他那多变的爱情生活。他

卫·阿尔法罗·西盖罗斯等人一起对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创

爱女人,但也经常轻蔑地对待女人。

立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他应约为美国数个公

1911年,他迎娶了俄罗斯艺术家安吉莉

共建筑绘制壁画。他的艺术创作在美国颇受称赏,但他的 政治立场则不然。里维拉在墨西哥一直都受到高度赞赏,

恩·贝洛夫。他们的这段婚姻维持了十 年,但在此期间,他也时常背叛妻子。 随后,他与古阿德洛佩·马林结婚。但

至今也依然如此,这是因为他的作品,以及他想通过艺术

这段婚姻也于五年后破裂,因为他认识

为墨西哥打造一个新形象的愿望和为之所付出的努力。LH

了芙丽妲·卡萝。里维拉与卡萝于1929 年成婚,但里维拉仍然不忠于妻子,因 此也导致他们于1939年离婚。但仅仅一 年之后,两人复婚,随后共同生活了 十四年,直至卡萝于1954年去世。

343


亚历山大·阿奇彭柯 ALEXANDER ARCHIPENKO

亚历山大·阿奇彭柯

生平:1887年5月30日生于乌克兰基辅;1964年2月25日卒于美国纽约 艺术特色:雕塑家、画家、平面设计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负空间表现人物 形象;对女性形体的描绘

乌克兰雕塑家、画家和平面设计家亚历山大·阿奇彭 柯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形态,即负空间的运 用。此新方式向人们对雕塑的传统理解发起了挑战。 1902年至1905年,阿奇彭柯在基辅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和雕塑。1908年,他在巴黎入读高等美术学院,但很快便 对学院派风格感到厌倦。开学两周后,他便退学。随后,

《行走的女人》1912(藏于德国乌珀塔尔 冯-德尔-海特博物馆) 《躯干》1914(藏于中国台湾奇美博物馆) 《桌上的玻璃杯》1920(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拳击》1935(藏于意大利威尼斯佩吉-古 根海姆收藏馆) 《所罗门王》1963(1966年铸造,藏于美 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他开始在卢浮宫独立学习,并被那里的古埃及、亚述、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希腊和早期哥特式雕塑深深吸引。1910年,阿奇彭柯开始 在独立沙龙展上展出作品。1911年,作为一名立体派雕塑 家,他的作品与卡西米尔·马列维奇、杜尚、毕加索和布 拉克同台展出。1913年,阿奇彭柯开办了自己的第一所艺 术学校,此后他还办过多所此类学校。阿奇彭柯加入了包 括布拉克、杜尚和毕加索在内、名为“黄金分割”的团 体,并创作了第一批将石膏雕刻后再涂绘的浮雕——这种 作品被他称为“雕刻绘画”。 此时,阿奇彭柯已开始实验使用负空间、凹凸面以 及几何图形,这种特点在他的青铜雕塑《行走的女人》 (1912)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阿奇彭柯的雕塑主要都是女 性形体,那种平坦的表面给人一种几乎是二维的观感。除 了使用青铜,阿奇彭柯还追随毕加索的脚步,开始利用日 常材料进行雕塑创作。他的作品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名声

“那些几何状的人物……是由于形态 上极度简化,而不是缘于立体派的教 条。”

也迅速传至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他借由在纽约举办首次个展,从而 恢复了自己的艺术事业。阿奇彭柯在移 民美国后,仍有出色的作品面世,不过 这些新作与他早期在欧洲时的作品相比

则略显不足,处于不同的水准。SH 上:这幅肖像照是1930年左右在阿奇彭柯的 工作室中拍摄的 右:《桌上的玻璃杯》展示了阿奇彭柯身为 立体派画家的才华

346

347


马克·夏加尔 MARC CHAGALL

马克·夏加尔

生平:1887年7月7日生于白俄罗斯维特伯斯克,原名摩希·夏加尔;1985年 3月28日卒于法国阿尔卑斯省圣保罗

左:夏加尔的《向阿波利奈尔致敬》很明显 受到了立体派的强烈影响

艺术特色:画家、版画家与陶艺师;俄罗斯主题;梦一般的场面感受;爱情 场景;圣经故事;民间艺术与立体派的元素

夏加尔的故乡在俄罗斯,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居 住在法国。他对故乡的思念从未停止过,但他也清楚在祖 国生活又是不可能的。在一些随笔中,他发表过著名的言 论:“俄罗斯帝国和苏维埃俄罗斯都不需要我。对这两者 而言,我是个谜、一个陌生人。也许欧洲会喜欢我,连同

《维特伯斯克的窗外风景》约1910(藏于俄 罗斯莫斯科特列季雅可夫美术馆) 《我与村庄》191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向阿波利奈尔致敬》1911—1912(藏于 荷兰埃因霍温范纳贝博物馆) 《骷髅地》1912(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 《有七根手指的自画像》1912(藏于荷兰阿 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窗外的巴黎》1913(藏于美国纽约所罗 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生日》191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馆)

我心中的俄罗斯一起。”这种双重国籍和性格一直伴随着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他,这也为人们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讯息。 夏加尔曾在圣彼得堡、巴黎和柏林学习艺术。除了 绘画,他还创作陶艺和彩绘玻璃作品。而他也同样掌握版 画、舞台布景和壁画技艺。有批评家指出夏加尔涉猎太 广,以至在各个领域都涉猎未深。不过,他的作品之美也 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 1910年,夏加尔在巴黎第一次接触到立体派。此后, 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立体派特性,比如《向阿波 利奈尔致敬》(1911—1912)和《有七根手指的自画像》 (19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夏加尔在柏林举办了

首次个展。随后,他回到了故乡维特伯斯克。在1917年俄 国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他担任了维特伯斯克艺术学校的

《有一杯酒的双人肖像》1917(藏于法国巴 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主管。这个荣耀持续了很短一阵,同时也令人颇为失望,

《我生活中的自画像》1923(藏于美国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

随后,夏加尔便前往了莫斯科。

《白色十字架》1938(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 学院) 《梅茨大教堂的彩绘玻璃》1958—1960 (位于法国梅茨) 《加尼尔宫的顶部天花》1964(位于法国巴 黎)

上:拍摄此张照片时,夏加尔已经97岁高 龄,但其状态依旧良好 右:《生日》中的这对年轻男女看起来仿佛 漂浮于寻常世界之中

352

夏加尔最初是革命的强烈拥护者,但他逐渐对革命越 来越感到失望,于是回到巴黎和柏林,并旅行去了中东,

心爱的贝拉 1915年,夏加尔迎娶了自己从童 年时便爱慕着的贝拉·罗森菲尔德—— 一位富商之女。他们的幸福婚姻是夏加

最终决定定居于法国。有数年时间,夏加尔因担心世界上

尔很多画作的灵感来源。他与贝拉相遇

正发生的事情而生活在恐惧之中。这种恐惧表现在诸如

在维特伯斯克——这个小镇是他作品中

《白色十字架》(1938)之类的作品中。1941年,巴黎被

反复出现的主题。在他的画作中也经常 可以辨认出贝拉的形象,比如《生日》

纳粹占领。作为犹太人,夏加尔与家人被迫逃离至美国。

(1915)和《有一杯酒的双人肖像》

1948年,他回到法国,在拥有蔚蓝海岸的里维埃拉定居。

(1917)。1944年,贝拉在纽约不幸离

此后,他经常因应约完成一些著名公众场所艺术项目而在

世,但有关她的记忆仍激发触动着夏加

世界各地旅行。1973年,为夏加尔专门建造的一座博物馆 在尼斯揭幕对外开放。LH

尔的创作。贝拉去世后,夏加尔消沉悲 哀了数年。夏加尔后与维吉尼亚·哈戈 德有一个儿子,但二人并未结婚。

353


乔治·德·基里柯 GIORGIO DE CHIRICO

乔治·德·基里柯

生平:1888年7月10日生于希腊沃洛斯;1978年11月20日卒于意大利罗马 艺术特色:形而上学派画家;人体模型、文艺复兴建筑、经典雕像、火车和水 果等经常重复出现的图案;时间、旅行和怀旧的主题

基里柯的早期绘画像是个难解之谜,令人萦怀难忘。他 那些忧郁的画面奏响了超现实主义的序曲,其显著的特色是 建筑景观、柱廊、拱门和塔楼,还有废弃的广场、成串的香 蕉、四肢残缺的断头雕像,以及夸张的透视效果。 基里柯如梦般的城市景观画作似乎展现了意大利某个城 镇的生活景象。画作显然是在向意大利文艺复兴致敬;废弃

《对无限的追怀》约1912—1913(藏于美 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焦灼不安的旅程》1913(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诗人的不确定性》1913(藏于英国伦敦泰 特艺术收藏馆) 《红塔楼》1913(藏于意大利威尼斯佩吉古根海姆收藏馆) 《爱之歌》1914(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 《离别的伤感》1916(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有大工厂的超自然室内景观》1916(藏于 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 《自画像》1953(藏于意大利罗马基里柯艺 术基金会)

荒凉的城镇广场指示了炎热午后空寂无人的市政广场;明亮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湛蓝的天空和拉长的投影暗示出地中海区域夏季的燥热;古 典风格的头像与躯干则是在意大利每个街角都能不期而遇的 典型景观——饱受风雨洗礼和时光侵蚀的雕像古迹。 基里柯首先是在雅典和佛罗伦萨学习艺术,最后是在 慕尼黑。在慕尼黑受训时,他受到哲人尼采和叔本华的著作 影响。随后,他在巴黎、纽约以及意大利间不时往返停留, 最终,于1944年在罗马定居。就其经历而言,他的生活中充 满了旅途风尘,不断地抵达和告别,而在他早期作品的标题 中,比如《对无限的追怀》(约1912—1913)和《焦灼不安 的旅程》(1913),也都反映了他对于意大利的渴望和怀乡 之情。

在其中的一次旅程中,基里柯接触到了尼采的著作。 这一经历对他的人生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基里柯回到了意大利。在那里他和菲利 波·德·皮西斯(Filippo de Pisis)、卡洛·卡拉(Carlo Car-

在罗马时,基里柯居住在一间公

后,基里柯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怪异——静物画和室内场景

寓中——这处故居现已成为向公众开放

画作中被添加了面无表情的人体模型、画架以及从饼干到

的基里柯艺术基金会。如对古罗马帝国 典风格的嗜好。这座故居博物馆同时也 收藏有基里柯的若干件作品,其中最有

(1916)中可见。

趣的或许是他的《自画像》(1953)。

但他最为知名的还是1909年至1919年间完成的那些作品。

356

风格般的房间装饰反映出画家对于新古

如何表现旅行和向往的主题,正如我们在《离别的伤感》 20世纪30年代,基里柯已经放弃了形而上学派风格,

右:《焦灼不安的旅程》创作于基里柯不断 旅行的时期

这一次没有香蕉

ra)三人组成了“形而上学派”,或称“超自然派”。此

橡胶手套等等不和谐的事物。在这些元素之外,他还探索

上:拍摄于1946年的基里柯照片,可能是在 其当时居留的意大利

上:像《红塔楼》这样的作品影响了后来的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画中的基里柯几乎如一位显赫贵族—— 这也是在向古典大师表示敬意。一条红 色的饰带斜系在黑色紧身上衣间,而白

这些早期的画作带给马克斯·恩斯特、萨尔瓦多·达利和

色的衣领则明显突出。在画面主体身

雷内·马格利特这些超现实主义画家很有益的影响。CK

后,是涡旋状的云彩和乔尔乔涅式的风 景——根本看不到一根香蕉。

357


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

埃贡·席勒

生平:1890年6月12日生于奥地利图尔恩;1918年10月31日卒于维也纳 艺术特色:表现主义画家,专擅肖像、自画像和风景;充满焦虑的人物;青 春少女的简练画像;幽闭恐惧症般的城市景观

席勒是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朋友与门徒。他将 克里姆特那富于表现力的线条进一步地用来描绘情绪焦灼 的人体,并将其对性别特征的忠实表现应用于对20世纪早 期维也纳来说不免骇人听闻的主题素材上。 席勒的自画像呈现出一种棱角突兀、瘦骨嶙峋的人 物形象,一片空无的背景则折射了这位精神饱受困扰的男

《孕妇与死亡》1910(藏于捷克布拉格国立 博物馆) 《自画像》1910(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利奥波 德博物馆) 《黑发少女》191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自画像》1911(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 博物馆) 《死城III号》1911(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利奥 波德博物馆) 《沃莉像》1912(真伪/藏家未详) 《落日》1913(藏于美国维也纳利奥波德博 物馆) 《死亡与少女》1915(藏于奥地利国家美术 馆) 《约翰·哈姆斯肖像》1916(藏于美国纽约 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拥抱》1917(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国 立美术馆) 《家庭》1918(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国 立美术馆)

性艺术家的心灵隐私。而这仅仅是其作品的一个方面,他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的城市景观构图则富于节奏感。尽管在拥挤的画面中隐藏 着紧张与不安,但这些画作依旧展现了极大的魅力。席勒 那些以树木为主题的画作极为生动,甚至可以视为是情绪 丰富的树木肖像画。而他的人物肖像画,比如其岳父的画 像,使人看后感同身受同时也是这一艺术类别中最为精妙 成熟的作品。 席勒十六岁便被美术学院录取,但他排斥那种古板

开始以一种直率真实的风格绘制女性及少女的裸体画。在

的学院派教学,因此退学组建了“新艺术小组”。随后他

他移居至小城克拉莫(Kramau)后,这些作品于1911年引 起了一些麻烦。因为与女友瓦莱丽·“沃莉”·纽齐尔同 居,并以未成年人为模特,他被从这座城镇驱逐。在纽伦 巴赫,他也未能得到更多理解。1912年,席勒被判入狱, 罪名是“向儿童提供不道德的下流图画”。 1915年,席勒与沃莉分手后,迎娶了伊迪丝·赫姆 斯。第一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从军服役。1917年,他回到 维也纳,恢复了绘画创作。1918年时,席勒的整体状况比 以前都要稳定,伊迪丝也准备受孕。席勒在维也纳分离派 中获得巨大成功,而这一年克里姆特去世,席勒被视为是 他的继任人。在此期间,即将成为人父的席勒绘制了《家 庭》(1918)。画作中的席勒、妻子以及他们的孩子都为 裸体并表现出欢乐的状态,这反映出席勒新近体会到的乐 观主义。但不幸的是,当年十月,悲剧来袭,他的妻子连

上:拍摄于1914年左右的席勒肖像照 右:《死亡与少女》被认为是席勒的代表作 之一

360

上:《拥抱》创作于席勒结束在军队的服役 回到维也纳后的1917年

同未出世的孩子都因肆虐全欧洲的流感而殒命。仅仅三天 后,席勒也撒手尘寰。WO

席勒的逸闻琐事 ◆通过在梯子上作画的方式,他达成了 人物练习稿中那种扭曲变形的效果。 ◆席勒数量最多的一部分作品被收藏于 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博物馆。 ◆据推测席勒在狱中所写的一本日记 实际上可能出自其朋友、评论家阿 瑟·罗斯勒的笔下。 ◆《沃莉像》(1912)与《死城III号》 (1911)在纽约被封存长达21个月之 久。这两幅画作是被借到美国的,但 在交还奥地利前还打了一场官司,因 为有人声称是纳粹分子将画作从原始 拥有者那里掳走的。

361


曼·雷 MAN RAY

曼·雷

生平:1890年8月27日生于美国费城,原名伊曼纽尔·鲁尼斯基;1976年11 月18日卒于法国巴黎 艺术特色:超现实主义和达达派摄影师、雕塑家和画家;先锋派照相式肖 像;时装摄影的先驱;创新的拼贴画

曼·雷多才多艺,在多个领域都曾一展身手。不过, 他因传统绘画作品所赢得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先锋派时装摄 影和肖像照片带给他的盛名。他用现成品为材料而构建的 “现成物料”组合极富表现力,也同样增添了他的美誉 度。他原名伊曼纽尔·鲁尼斯基,但为了掩饰自己的犹

《身为罗丝·塞拉薇的杜尚》约1920— 1921(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礼物》1921(私人藏品) 《无题-曼·雷造像》1922(藏于美国纽约 乔治·伊斯特曼宅邸) 《安格尔的小提琴》1924(藏于美国加州洛 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 《眼泪》1930—1932(藏于美国加州洛杉 矶保罗-盖蒂博物馆)

太血统,随后改成现在的名字——结合童年时的昵称“曼

19世纪

19世纪

代表作

尼”和家人为他想出的姓氏,曼·雷因此得名。而他从此 再也不愿提及自己的过去,而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新名。 曼·雷艺术生涯的第一阶段是在纽约受训绘画。他 在早期属于立体派风格的作品中,将三维物体扁平化,分 解为明显的大色块,并以线条进行分割,类似于毕加索的 作品。1915年,他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展品为立体派 风景画和少量的抽象作品。这次个展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具

上左:《眼泪》中虽是真人脸庞,但泪珠却 是玻璃珠 上右:曼·雷在《安格尔的小提琴》中运用 了二次曝光技术,在古典风格的裸体照片上 加入了提琴的F孔

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他首次为自己的作品拍照。此 后,他开始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来探索相机所能提供的艺 术创作可能。 1921年,曼·雷移居巴黎,成为当时最具创造性的摄 影师之一。他开始与超现实主义接触,并在多个艺术领 域,包括摄影、绘画和雕塑都有所成果。不过,为曼·雷 赢得巨大声誉的还是他以肖像和时装为主体的商业摄影。 他以不寻常的角度拍摄女模特;他还为文艺名人留影,其 中包括乔治·布拉克、毕加索、马蒂斯、格特鲁德·斯泰

曼·雷“造”像法 曼·雷热衷于在暗房中实验探索, 因此形成了一种他自称为“雷造像法” 的摄影技法。他将随意选出的物品组合

因和海明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回到美国,依旧从

安置在白底的感光纸上,然后曝光,那

事时装摄影。1951年,曼·雷返回巴黎,继续享受事业成

些未被物品遮盖的区域便变为黑色。

功赋予他的荣耀,直至八十六岁时离世。WD

曼·雷并非是第一位不使用相机创作 “黑影照片”的摄影师,但他的技法却 是独一无二的。他在照片曝光时会移动 物品和光源,或者甚至会利用玻璃物品

上:曼·雷肖像照,他是其时代最具创造性 的摄影师之一

来折射光线,以致创造出一种更具动感

右:《礼物》——带一排钉子的熨斗——是 曼·雷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而不仅仅是黑或白来构成图像。

364

的视觉效果,由很多不同明暗调的灰色

365


斯丹利·斯宾塞 STANLEY SPENCER 生平:1891年6月30日生于英国伯克郡库克汉姆;1959年12月14日卒于白金 汉郡克莱夫登 艺术特色:将宗教主题在世俗中表达的画家,尤其是利用库克汉姆的事物; 人物被夸张地、童真稚拙地处理;亲密隐私的自画像和家庭成员肖像

在斯莱德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斯丹利·斯宾塞爵士 因钟情再现其出生地伯克郡的事物而被戏称为“库克汉 姆”。而终其一生,他在故乡村庄中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一 位邻里。这座泰晤士河畔的古老村庄为斯宾塞那高度个性 化的艺术创作手法提供了灵感,同时,这座村庄也是他笔 19世纪

代表作

下的场景环境。斯宾塞那些异质化的独特画作将这座村庄 表现为一个“俗世天堂”,他将精神、灵性层面的宗教信

《载伤兵的担架车到达马其顿斯莫尔的急救 站》1919(藏于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 馆)

念与寻常质朴的世俗风情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中最著名

《复活,在库克汉姆》1924—1927(藏于 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而深刻尖锐的末日审判场景被设置于当地的教堂墓地中。

《壁画》1927—1932(藏于英国伯克莱尔 桑德汉姆纪念礼拜堂) 《双人裸体肖像:画家与第二任妻子》1937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爱的至福》约1937—1938(多处收藏, 包括库克汉姆的斯宾塞美术馆) 《天国中的村庄》1937(藏于英国曼彻斯特 城市艺术美术馆) 《克莱德河上的造船业》1940—1946(藏 于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

的当属《复活,在库克汉姆》(1924—1927),这个欢快 斯宾塞的作品中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元素。他选择主体 事物时经常根据它们对自己个人生活的意义大小而决定。 他对于爱——宗教之爱和性爱——这一主题的专注在一个 名为“教堂-屋舍”或“我的小礼拜堂”的创作计划中达到 了极致。不过,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并未全部完成。在与 他这一毕生坚持的艺术项目相关的众多作品中,《爱的至 福》(约1937—1938)也是其一。这一充斥着性意味的系 列作品描绘了那些生理反常怪异、明显不般配的夫妇。 尽管斯宾塞大多数画作中的人物都

“对我来说,每样事物都有着一种双

十分圆润,而且具有稚拙的童真风格,

重意义……普通常规的意义……和虚

但他的自画像和家人肖像画则是亲切自

构想象的意义。”

然写实的风格,比如《双人裸体肖像: 画家与第二任妻子》(1937)。斯宾塞 以库克汉姆为中心的艺术生涯因战争而

被两度打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首先 是作医务护理,随后作为士兵在马其顿作战。这些经历构 成他的素材,使他完成了汉普郡伯克莱尔桑德汉姆纪念礼 上:拍摄于斯宾塞去世前几年的肖像照 右:斯宾塞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克莱德河上的造船业:钢水炉》

368

拜堂的一个壁画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托去绘 制苏格兰格拉斯哥港的造船厂。当这个项目完成后,斯宾 塞又重拾起复活这个宗教主题。NM

369


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马克斯·恩斯特

生平:1891年4月2日生于德国布鲁尔;1976年4月1日卒于法国巴黎 艺术特色: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画家;非理性的、幻梦般的荒诞图景;非传 统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画面中包括鸟形的自我变体形象

1948年,恩斯特用以下词句作为自传的开始:“马克 斯·恩斯特死于1914年8月1日。1918年11月11日,他重获生 命,变身为一个想成为魔术师的年轻人,去发现自己时代的 核心秘密。”虽然恩斯特并未于1914年离世,但他确实通过 对摩擦拓印、拼贴、刮擦和贴花转印技法的革新而找到了属 19世纪

代表作 《西里伯斯岛》1921(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两个孩子受到夜莺惊吓》1924(藏于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恩斯特在德军中服役四年,而这 个经历使他从此将世界视为荒诞。这种感受在他的作品中均 有展现,尤其表现在他的自我变体形象“鸟人”罗普罗普身 上。恩斯特曾说,这个形象源自于他童年时期对人类与鸟类

的混淆不清,以及他那认为鸟类与生死有关的认知。 恩斯特在自传中还写道:“艺术家对战争感到抗拒, 因此攻击导致战争的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逻辑、语言和绘

《圣母责罚婴儿耶稣,在场三个目击者:布 勒东、艾吕雅和恩斯特》1926(藏于德国 科隆路德维格博物馆)

画。” 1920年,与让·阿尔普、约翰内斯·狄奥多·巴尔盖

《俄狄浦斯》(出自拼贴小说《仁慈一 周》)1934

达达派科隆艺术展。虽然该展览本意就是要震惊世人,但还

《雨后的欧洲》1940—1942(藏于美国哈 特福德沃兹沃斯图书馆) 《魔蝎星》1948(藏于德国柏林国立美术 馆)

上:《雨后的欧洲》开始创作于二战时期被 德国占领的法国,后完成于美国纽约

德(Johannes Theodor Baargeld)一起,恩斯特举办了第一届 是因淫秽之名而被勒令关闭。 恩斯特那梦一般的油画《西里伯斯岛》(1921)是其 最早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之一。在1922年移居巴黎时,他已经 通过利用拼贴将不相关的物品组合并置,来创作一些明显 荒谬的影像。这种技法在《仁慈一周》(1934)中达到了顶 点——这部由黑暗、超现实的拼贴构成的“小说”最初是作 为系列小册子印刷出版,而其中突出呈现的则是取自于维多

恩斯特的技法

利亚时代文学的画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传奇性

◆拼贴:利用书籍插图、广告和照片的 零碎部分来组成令人不安的图像。

重量级专题展览“奇妙的艺术:达达超现实主义”(1936) 中,恩斯特有多达四十九幅作品展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恩斯特与艺术搭档及情人利奥 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离开巴黎,前往法国南 部,但被法国人当做敌国侨民抓捕,随后,他们又被纳粹追 踪。恩斯特与艺术资助人佩吉·古根海姆逃亡至美国,并于 上:拍摄于1946年,与《圣安东尼的诱惑》 在一起的恩斯特

1942年迎娶了佩吉。但不到两年,他又与美国女画家多萝西

右:《西里伯斯岛》中,一个苏丹的玉米罐 被变形为一头阴郁凶险的大象

他们最先居住于亚利桑那州,后又移居至法国。WO

372

娅·唐宁(Dorothea Tanning)相识相爱,并于1946年成婚。

◆摩擦拓印:注视地板上的摩擦印纹能 给人造成一种幻觉效果,并引起强烈 的联想;恩斯特根据这一视觉现象的 原理形成了他的摩擦拓印画法。 ◆刮擦:擦除油彩,显露出画面的其他 层次,利用画布下面其他物品的表面 纹理来增强画面的实物质感。 ◆贴花转印:在油彩上压入纸张或者其 他材料,以此方式来试探是否可能达 到一些偶然的特殊效果。

373

19世纪

于自己的时代神话。


乔治·格罗兹 GEORGE GROSZ 生 平 : 1893年7月26日生于德国柏林,原名格奥尔格·艾伦弗雷德·格罗 兹;1959年7月6日卒于柏林 艺术特色:达达派画家和绘图师;关于德国社会、贪欲和暴力的漫画;政治讽 刺画;线条简约精炼;怪异和反常的主题

画家、绘图师格罗兹早年时便对恐怖骇人之物有着异常 喜好:他嗜读各类有关谋杀、自杀,以及死刑处决的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曾在德累斯顿、柏林和巴黎学 艺。他虽对政治不关心,但从军服役的经历让他近乎精神崩 溃,并也完全改变了他。退役之后,格罗兹重回艺术圈,但 19世纪

代表作 《大都市》1916—1917(藏于西班牙马德 里泰森-波尔内米萨博物馆) 《向奥斯卡·潘尼扎发布命令》1917— 1918(藏于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 《适合服现役》1918(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 术博物馆) 《真美,我要赞美你!》1919(藏于德国柏 林卡尔施艺术收藏馆) 《社会栋梁》1926(藏于德国柏林国立美术 馆)

他此时已多了一个目标——创作野蛮残忍的钢笔绘图,以来 讽刺现实。 格罗兹与维兰德·赫兹菲尔德(Wieland Herzfelde)与赫 尔穆特·赫兹菲尔德(Helmut Herzfelde,另名约翰·赫兹菲 尔德)一起,都是柏林达达运动的活跃人物。他将自己的名 字英国化,将“格奥尔格”改为“乔治”,以此表示反对德 国主流社会和民族主义,并于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 在《大都市》(1916—1917)中,格罗兹抨击了那些他 认为其言行在道德上是不可原谅的德国人。他相信正是这些 人将德国推向不可避免的毁灭。他的画作呈现出一座腐朽堕 落的城市景象:城市愚昧傲慢,全然不知自己正飞速演化为 一个即将爆炸的人间地狱。格罗兹很快又将讽刺与学院派 的逼真写实结合在一起,来攻击那些当权者——如民族主义

“我的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能理解。我 拒绝有些人所要求的所谓深度……”

者、新闻媒体和军界,此类作品如 像《社会栋梁》(1926)。格罗兹 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作品,有些 是他最为尖锐辛辣的出击。他一度

曾将基督呈现为戴着防毒面罩的形象,并由此遭到罪名为亵 渎神圣的起诉。虽然随着声誉的提升,他的政治热度也慢慢 消退,但当纳粹上台掌权后,他的艺术地位却变得危险而且 不稳定,就像所有持不同政见者和先锋派艺术家那样。1932 年,格罗兹携家人移居美国纽约;1959年,返回柏林,随后 上:格罗兹的《自画像,训诫》(日期不 详)的局部

不久便在柏林辞世。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间,格罗兹开始相信

右:《自杀》(1916)反映了战争年代柏林 的道德堕落

就失去了那种尖刻、辛辣的讽刺特质。WO

376

艺术不会改变任何东西因而选择专注于描绘自然,其作品也

377


亨利·摩尔 HENRY MOORE 生平:1898年7月30日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卡斯尔福德;1986年8月31卒于赫特 福德郡马奇-哈达姆 艺术特色:雕塑家、绘图师和版画家;直接雕刻法和抽象雕塑的扛鼎者;有 机一体的形态;出色难忘的公众场地大型雕塑

出生于约克郡的亨利·摩尔爵士是位与石头关系密切 的艺术家。早在十一岁时,他便决意成为雕塑家。他很快 抛弃了传统的雕塑实践和学院派对直接雕刻法制订的经典 原则,但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艺术、大洋洲和非洲艺术对 他的影响十分深远。20世纪20年代,在伦敦的皇家艺术学 19世纪

代表作 《侧卧的人》1929(藏于英国利兹城市艺术 美术馆) 《斜倚的人》1938(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圣母与圣子》1943—1944(藏于英国北 安普敦圣马太教堂) 《家族》1948—1949(藏于英国斯蒂文尼 奇巴克莱学校) 《头盔,I号》1950(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侧卧的人》1957—1958(藏于法国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正直的动机,作品9号》1979(藏于美国 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博物馆)

院求学时,摩尔在模仿前辈大师经典作品方面得心应手、 才华闪耀。他经常在大英博物馆临摹写生,并从中学获得 与在学院时一样多的收获。在古代艺术和非西方艺术中, 他发现了一种完美的雕塑理念,即以“忠实于材质”为基 础,探索抽象形式的艺术可能性和材质的内在固有潜能。 摩尔后来从石头、贝壳和骨头之类的天然材质中吸取灵 感,完成类似于小山和洞穴等自然景观的作品。虽然表现 出抽象和超现实风格,但他的作品却总是能够让观众联想 到人体,尤其联想到他那些重复使用的主题,如母亲与孩 子,以及侧卧的人物形态。 20世纪30年代,摩尔是英国先锋派的一个重要成员。 他曾加入“七加五”和“单位一”社团,并参与了1936年 的伦敦国际超现实主义展览。他当时居住并工作于伦敦北 部的汉普特斯西斯,与国际超现实主义阵营中的英国艺术 家和来自欧洲大陆的流亡艺术家都有密切接触。虽然摩尔

“……(对抽象设计)具有同等重要 性的是其中的心理和人性元素。”

在作品中将人体扭曲变形,并引入了激 进的新形式,但他始终对传统抱有清醒 的意识,在创作中关注到人性。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伦敦闪击战期间,他描绘

了人们藏身于地下管道以躲避空袭的场景——这些画面生 动地表现了他对人类文明传统和人道价值的首要关注。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摩尔的那些大型青铜像和公共雕塑为 上:摩尔于1972年在其一座雕塑作品旁的留 影 右:《拱门》(1963—1969)伟岸雄壮、不 可抗拒,袒露着一种不加修饰的荒凉之美

390

他带来了国际范围内的卓著声誉。如今,在全球各地的很 多城市中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TA

391


马克·罗思科 MARK ROTHKO 生平:1903年9月25日生于拉脱维亚陶格夫皮尔斯;1970年2月25日卒于美国 纽约 艺术特色: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和制版印画家;非凡的色彩构思;具有超现实 主义方面的特征;大胆的色块和质地纹理

罗思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色彩大师之一。他直接影响 了抽象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未来。他生于拉脱维亚共和国, 其父母为犹太人。他的全家于1913年移民至美国。天资聪 慧、学业优异的罗思科于1921年入读耶鲁大学,后在纽约 的艺术研修生联盟师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代表作 1900年代

《大海边缘的迟缓漩涡》1944(藏于美国纽 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无题(紫、白和红)》1953(藏于美国芝 加哥艺术学院) 《黑底上之浅红》1957(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作品1号/1号作品》1964(藏于瑞士巴塞 尔艺术博物馆) 《无题(灰上黑)》1969—1970(藏于美 国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1928年,罗思科的作品首次展出。不过,他成名的历 程颇为缓慢;很多年,他主要的收入都来自艺术教学。罗 思科的绘画受到米尔顿·埃弗里(Milton Avery)大胆用色 的影响,但他将这一特色进一步发挥,达到令世人欣喜的 新深度和丰满度。由于他认为现代绘画已经停滞不前,因 此专注于探索形式、空间和色彩,而不是对主题事物的呈 示再现。1935年,他协同创立了“十”团体,其中的成员 都赞同抽象绘画和表现主义风格。又因受到神话寓言和符 号象征物的灵感激发,他开始实验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 此外,他还染指文字写作。 罗思科由于担忧欧洲逐渐增强的纳粹势力,于1938年 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并于1940年将原名“马库斯·罗思科 维茨(Marcus Rothkowitz)”改为“马克·罗思科”。同

“ 我 不 是 抽 象 画 家 … …我 关 心 的 是……人的基本情绪的表达。”

年,他协助创立了“现代画家和雕塑家 同盟”,意在保护艺术免受政治宣传 的沾染和干涉。1943年后,他与抽象艺 术家克利福德·斯蒂尔(Clyfford Still)

的友谊深刻影响到了他的“色域”绘画创作。那些含糊不 明的、长方形的大面积色块与色块之间朦胧不清的分隔 传达出连绵牵扯、内容丰富的情绪,从绝望到狂喜,不一 而足。20世纪40年代末期,他开始转向一种完全抽象的风 格,将任何具象再现的图形从画面中清除。1961年,罗思 上:1967年的罗思科,拍摄于其纽约的公寓 中

科终于获得成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一次

右:《无题》(1960—1961)绘制于其成功 的巅峰期

作室中自杀身亡。SH

重要的回顾展。但遗憾的是,1970年罗思科在其纽约的工

400

TEA-76-P400-429 R1.indd 400

2014-6-11 21:01:10

501_Artists_400-429_00s_.indd 401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17 / 3184

7/4/08 1:46:52 PM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

萨尔瓦多·达利

生平: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卒于菲格拉斯 艺术特色:超现实的图像,来探索潜意识;象征符号的广泛应用;荒凉空洞 而明亮的地貌景观;情色;宗教与科学主题

没有几位艺术家能给20世纪留下比达利更深刻的印 迹。达利在艺术世界中开创了一条多彩有趣的道路——他 的作品特质鲜明,一眼即可认出,而他的性格怪僻则如 同传奇。达利最初就读于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 学院。他在那里首先进行了立体派的实验,并融入马德 里的先锋派艺术圈。他与诗人费德里柯·加西亚·洛尔

1900年代

《欲望之谜》1929(藏于德国慕尼黑国立现 代艺术博物馆) 《局部的幻觉:列宁在大三角钢琴上的六个 幻影》1931(藏于法国巴黎国立现代艺术 博物馆) 《记忆的永恒》193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 术博物馆) 《威廉·泰尔之谜》1933(藏于瑞典斯德哥 尔摩现代博物馆) 《伽拉的肖像》193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 术博物馆) 《煮熟豆完成的软结构(内战的预兆)》 1936(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秋日食人》1936(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迦和电影人路易斯·布努埃尔成为朋友。达利后与布努埃 尔一起创作了一部饱受争议的电影《一条安达卢西亚狗》 (1929)。

1900年代

代表作

达利在旅居巴黎之后,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这个 艺术家和作家群体,由曾经的达达派重要人物安德烈·布 勒东领衔创立。他们拒绝理性思维影响和指引下的意念观 点或图像,转而从人们的潜意识中去寻找艺术灵感和素 材。达利采用的创作手法是将自己引入一种幻觉状态—— 这个过程被他称作“妄想狂临界法”,并以此进入和探访 内心潜意识,发现创作资源。他的画作通常描绘梦幻世 界,日常物品在其中产生不合逻辑常理的变形,而所处的 场景则为光线明亮、寂寥荒凉的地貌景观。这种可辨认之

《天鹅倒影成大象》1937(私人藏品)

物被放置于一个难以辨识的奇异环境中所产生的冲突感, 让达利的作品吸引了艺术界的注意。其中最典型的作品当 属诸如《记忆的永恒》(1931)这样的画作——画中的怀 表熔融变形,悬垂于一处荒漠地貌背景之中。 因为拒绝追随超现实主义运动推崇的马克思主义信

《战争的面孔》1940(藏于荷兰鹿特丹博伊 曼斯-凡-贝宁根博物馆)

念,达利被排挤出这一团体。1940年,他移居美国。第二

上:《天鹅倒影成大象》(1937)中包含了 此画首位拥有者的站姿肖像

达利在好莱坞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拍摄 精神分析惊悚片《爱德华大夫/魔咒加 身》(1945)时,需要有人为他设计一

《原子状态的丽达与天鹅》1949(藏于西班 牙费格拉斯,达利戏剧博物馆)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达利艺术生涯中的第一次

《最后的晚餐,圣礼之谜》1955(藏于美国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回顾展。达利在纽约度过很多时光。他主要从事电影、戏

他的脑海,即达利。达利不辞劳苦地与

剧、时装和广告方面的创作。达利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区柯克精心合作,创造出四个场景,

《捕捞金枪鱼》1966—1967(藏于法国本 多尔岛区保罗-理卡德基金会)

中被投入使用的原子弹新闻使他“在身心中引起地震冲击

个梦境场景系列。这时一个名字浮现在

其中包括屋顶、金字塔、舞厅和赌场情 景。在最后一个场景中,一把尺寸异常

波般的感受”。他后面的作品重心转向一种更学院派的风

巨大的剪刀刺穿了画在帘布上的一只眼

格,专注于科学、神秘主义和宗教的主题。虽然他也继续

睛。不过,为了减少拍摄成本,希区柯

探索那些情色和性爱题材,但基督教的影像符号在其绘画

克将达利为影片所做的很多设计方案都 搁置放弃了。而这让达利不禁猜疑:这

上:达利那独一无二的小胡子已成为与他的 艺术几乎同样鲜明的标志

中仍占据主导地。针对他的后期作品,公众的反应评价褒

右:《记忆的永恒》中融化的钟表是达利创 意的精粹亮点

贬不一。不过,达利晚期的作品中也包括诸如《捕捞金枪

来制造噱头,而并非确实需要他梦魇般

鱼》(1966—1967)这样的重要杰作。SG

的场景设计。

408

TEA-76-P400-429 R1.indd 408

位大导演的真正目的只是借用达利之名

409

2014-6-11 21:01:12

TEA-76-P400-429 R1.indd 409

2014-6-11 21:01:13


威廉·德·库宁 WILLEM DE KOONING

威廉·德·库宁

生平:1904年4月2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97年3月19日卒于美国纽约长岛的东 汉普顿 艺术特色: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明显的人物造型元素;狂暴野蛮的笔触;相互 冲突抵触的色彩

在战后的岁月中,德·库宁以极端充沛的精力和极其抽 象的风格创作,这点类似于其同代人杰克逊·波洛克。关于 自己的作品,德·库宁曾说:“一幅画,我可能要画一个月 之久,但它一定要看上去就像一分钟便画好了似的。”他的

从1916年起的八年时间,威廉·德·库宁每天晚上都在

第一次个展于1948年在纽约举办,其中展出的作品都是黑白

鹿特丹的美术和工艺科技学院学习美术和实用艺术,白天则

抽象画。这也为他确立了抽象表现主义运动领军人物之一的

在一家商业艺术设计装饰公司当学徒。此后,他又花了两年

声誉。

时间在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继续深造。随后,德·库宁离开

代表作 1900年代

《女人,作品I号》1950—1952(藏于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风景中的两个人》1968(藏于澳大利亚国 立美术馆) 《有小胡子的红色男人》1971(藏于西班牙 马德里泰森-波尔内米萨博物馆) 《无题,作品XII号》1983(藏于美国明尼 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德·库宁与同行画家斯图 尔特·戴维斯、约翰·格雷厄姆和阿尔西勒·高尔基之间 产生了友谊,并为公共事业振兴署主持的艺术项目绘制了数 幅壁画。最终,他于1936年成为专职画家,完全投身于艺术 事业。从此以后,他那原本相当保守的作品风格变得更多活 力,也更为先锋激进。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的抽象艺术, 包括他的人物造型画作,主要是受到毕加索的立体派和超现 实主义风格影响。高尔基的作品对德·库宁也影响颇深—— 他们曾分担费用,并共享曼哈顿的工作室。1938年,或许是 在高尔基的影响下,他开始了一系列的男性人物图像创作。 几乎与此同时,他还开始了一个色彩颇具抒情意味的抽象作 品系列,此系列更具纯粹的美学特征。

让人震惊、引发轰动的女性形象 与波洛克的作品不同,德·库宁的大部分画面还是保留 了一定的具象形态。1953年,他的“妇人”系列在第三次个 展上对公众展出,但带给观众们极大的不安与震动。画面中 奇异怪诞的女性形象让观众感觉受到了冒犯和侮辱,而评论 家们则对抽象艺术中加入具象人物元素也感到失望。不过,

上:1950年至1952年间,德·库宁创作了数 个版本的《女人,作品I号》

在德·库宁随后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依旧是一个不断反复出 现的重要主题。这些粗糙、生硬的人物形态是用快速挥动的 笔触和浓重滴注的颜料画成。与艺术传统中将女性描绘得性 感丰满、仿如女神般瑰丽美好的常规做法形成强烈对比,因 此也尤为触目惊心。 1963年,德·库宁移居到长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他画面中出现的妇女形象和人物——色彩已经变得更轻浅, 笔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狂暴迷乱——则仿佛受到了长岛自然 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光线和海水给德·库宁带来新的启

狂暴的女性形象 自从1953年首次展出,德·库宁 笔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画作便引发诸多争 议。那些粗大笨重、极具威迫感的人像

迪。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即将终结,一些人也认为德·库宁

综合利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原型,从古代

的创造力已经日落西山。不过,他却还在继续作画,并开始

的丰饶女神到当代魅力四射的名模,不

在雕塑领域进行创作。1969年,他在罗马创作了最初的几个

一而足,而且他的这些画作对主流的固

人体雕像——先做出泥模造型,后来才用青铜浇铸。此后, 他还完成过一系列真人大小的雕像创作。 在探索过雕塑这一艺术媒介之后,1975年,德·库宁开 始了一个色彩浓重而丰富的抽象绘画新系列。他的晚期作品 的画面如书法一般,并由白色占据主导。这些画作展示了他

有传统发起了激进挑战。富于攻击性的 粗豪笔触和迷乱激愤的油彩痕迹更进一 步突出了画像主体的特征。这些画作结 合了淫逸肉感与惊惧威胁意味,似乎呈 示出对女性力量既敬畏又恐惧的情绪。 不过,这些看似粗放的画面都是由精心 的规划、细致入微的描绘加工、对比冲

上:移居长岛之后的德·库宁照片

将具象图形、抽象、绘画、绘图、色彩和线条等元素汇聚综

突的色彩,以及浓墨重彩的线条状笔触

右:这幅彩色蜡笔画《两位妇人的躯干》创 作于1952年至1953年间

合的能力和才华。SH

构建而成。

410

TEA-76-P400-429 R1.indd 410

1900年代

欧洲,在美国新泽西州短期居住,并从事家庭装饰绘画。

411

2014-6-11 21:01:13

TEA-76-P400-429 R1.indd 411

2014-6-11 21:01:13


巴奈特·纽曼 BARNETT NEWMAN

巴奈特·纽曼

生平:1905年1月29日生于美国纽约;1970年7月4日卒于纽约

也意味着单一均匀的大片色块的绵延将被不时打断。纽曼这

艺术特色:大尺幅的单色绘画;画面中经常包含系列的垂直线条,纵贯画布从 上到下的整个高度

种常用的系列分隔手段则被他自称为“拉链”。《人类,英

访谈中,巴奈特·纽曼宣称,如果他的作品能真正被人们 理解,那么这就将标志着“国家资本主义和极权主义的终 结”。如今,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些言过其实,如某些抽象表 现主义艺术家所倾向的夸夸其谈,但这些言辞所代表的社会 抱负的广度和高度,却与纽曼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试图

代表作 1900年代

《一体,作品I号》1948(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夏娃》1950(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人类,英勇而崇高》1950—1951(藏于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亚当》1951—1952(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以其画作达到的艺术效应并无二致。 纽曼生于纽约,其父母为俄罗斯裔,其时才从波兰移 民至美国不久。纽曼正式的艺术教育始于纽约的艺术研修生 联盟。他在1950年之前完成的油画都可被看做是他后来艺术 形式的预演排练,而他那鲜明的画面特征确立于20世纪50年 代上半期。比如,《亚伯拉罕》(1949)这件作品的标题源 于圣经,整体严峻质朴,风格沉郁,具有浓厚的静默冥思氛 围。作品的画面围绕一根非对称居中放置的深棕色柱体来布 局,而这根柱体被置于一片色调稍淡的浅棕色地面上。从此 开始,纽曼培育演化出他自己的美学,并逐渐提炼和完善图

上: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纽曼肖像照

形主体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在他的一些后期作品中,比如

下:《人类,英勇而崇高》的原标题为拉丁 文Vir Heroicus Sublimis

《光之轮廓》(1967),图形和地域变得可以相互替换,这

办纽曼首次个展的同一年。这是一幅长度仅仅略短于5.5米的 大型作品。图面由五根粗细不等、垂直平行的条纹——或曰 “拉链”——构成。这样产生的效果是:画面绵延扩展的固 然是单色块,让观众感觉沉浸其中。但同时很重要、很难以 忽略的是,那些“拉链”能够让观众调整视角和变化定位垂 直色块的归属区域,而这种变动又是相对应于作品整体的。 纽曼认为这样的作品能够在超验的意义上产生功用,能够让 观众得到形而上的精神感召与升华体验。给纽曼贴上抽象表 现主义的标签(但他这些相当冷静、淡然超脱和疏离自足的 图像到底有何“表现主义”的痕迹),不免是一种矛盾修辞 式的说法。不过,像《人类,英勇而崇高》这样一幅作品背 后的目的及意图倒是与当时在纽约创作的其他多位画家所追 求的匹配一致。也许,纽曼与他们唯一的差异就在于通过何 种方式和怎样得到批评界的理解,达到评论界意见交叉的共 同点。

上:在《一体,作品I号》中,纽曼那标志 性的“拉链”再次出现,但它仅仅是中间细 长的一条橙色间隔带

雕塑成果也值得关注 虽然纽曼最出名的是他的大尺幅绘画,但如果忽略他 的雕塑成果,就不能真正领悟他对现代艺术所做出的非凡贡 献。他的油画聚焦于人或图形个体在空间中的困境。他的创 作在采用了三维立体的形态之后,探讨的首要主题依旧是个 体与空间的关系。纽曼体量最大的作品《破裂的方尖碑》 (1963—1967)是由一座看似被拦腰折断后的残破方尖碑倒 置于一块金字塔锥体的顶端而构成。这一富于悬念、岌岌可 危的平衡状态营造出一种高度紧张的视觉印象,其内在的动 态感相当强烈,同时又以一种支配性的平衡感统领了雕塑整 体。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讲,这件雕塑展现了纽曼毕生作品 的总体特质:他全部作品的重心都专注于呈现个体在世间处 境的尖锐视觉感受、个体及其微妙境况的脆弱性,以及让个 体得以比其所有组成部分的总和更强大的内涵潜能。CS

412

TEA-76-P400-429 R1.indd 412

1900年代

1969年,在与历史学家多萝西·吉斯·塞克勒的一次

勇而崇高》(1950—1951)创作于纽约的贝蒂-帕森斯画廊举

纽曼的声音 在所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当中, 纽曼或许是发言最多的一位,当然也是 其中声音最响亮、意见最明确的一位。 ◆1943年,在与阿道尔夫·哥特雷布和 马克·罗思科共同发布的联合声明 中,纽曼断言:“对我们而言,艺术 是进入未知世界的一次历险;只有愿 意冒险的人才有可能来探索这一未知 世界。” ◆在1962年的一次访谈中,纽曼关注的 “不是情绪最初的爆发,也不是情绪 爆发的沉降物或余波,也不是情绪付 出消耗时的闪光,而是情绪的完整性 与丰满度”。

413

2014-6-11 21:01:14

TEA-76-P400-429 R1.indd 413

2014-6-11 21:01:14


大卫·史密斯 DAVID SMITH

大卫·史密斯

生平:1906年3月9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迪凯特;1965年5月23日卒于佛蒙特 州本宁顿 艺术特色:基于锻造和焊接钢材的雕塑;雕塑安置于自然背景中,令人过目难 忘;利用既有的现成物品完成构建组合的作品

大卫·史密斯这个名字和现代雕塑革命是同义语。大 卫·史密斯最著名之处就在于他利用工业材料,尤其是焊接 的钢铁和石材,创作大型雕塑。对其艺术创造而言,他的手 工艺技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史密斯最初在俄亥俄大学攻读,后进入圣母大学求学。

1900年代

《耻辱的奖章》1940(藏于美国纽约维拉德 美术馆) 《圣物存放屋》1945(私人藏品) 《焊工之家》1945(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眼睛》1947(私人藏品)

1927年,他移居纽约,加入艺术研修生联盟。在纽约,他如 饥似渴般地吸纳立体主义的营养,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绘画 和雕塑之中。此时,他的这些作品主要模仿当时巴黎的艺术 创新。毕加索和胡里奥·冈萨雷斯(Julio Gonzalez)的金属 雕塑对史密斯尤其影响深刻,并由此使他开始以抽象的超现 实主义风格来实验拼贴和进行浮雕创作。20世纪30年代,他

《皇家孵化器》1949(私人藏品)

与俄罗斯画家约翰·格雷厄姆相识。格雷厄姆又介绍他认识

《森林》1950(私人藏品)

了德·库宁、埃德加·莱维(Edgar Levy)和阿尔西勒·高尔

《大教堂》1950(私人藏品)

基。

《农场主,作品I号》1951—1952(藏于美 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

1900年代

代表作

1933年,史密斯开始创作他标志性风格的第一座金属雕 塑,而他更早期的作品则利用现成的自然材料,比如煤、木

《水罐图腾,作品VI号》1957(私人藏品)

头和石头。他对于工业材料的艺术运用尖锐深刻地指出了20

《水罐图腾,作品VIII号》1960(私人藏 品)

世纪社会转型和政治变迁的特征——人类的存在形态从乡村

《立体,作品XXVII号》1965(藏于美国纽 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田园转为工业模式。他的思想观念尤为明显地体现在《耻辱 的奖章》(1940)之中。 笔研究资金。这笔经济资助给他带来很大程度的创作自由,

那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念明显表现在《耻 辱的奖章》中。这个由十五件金属小雕 塑构成的系列作品,颠覆了军事勋章作

罐图腾》(1952—1960)这样的重要作品。1962年,他受意

为荣耀奖赏象征物的常规意义,主要突

大利政府的邀请,为第四届“双世界节”(译注:音乐歌剧

出了勋章背后的大肆破坏和残忍杀戮。

节)创作了两个作品。在三十天内,他结合利用工具和既有

这一作品反映出史密斯对战争的一些思 考——他认为现代世界的发展导致了法 西斯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尽管这或许是

这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他艺术上的重要进展始于他对不

史密斯知名度最小的一组雕塑,但此作

锈钢材质的实验。他为创作《立体》(1961—1965)系列制

深刻抨击了政府的伪善残暴本质,因此

作的矩形和圆柱体部件,有些高度甚至达到三米。KO

414

TEA-76-P400-429 R1.indd 414

史密斯是工会组织成员,在政治上 也颇为活跃。同时他也在美国公共事业 振兴署主持的联邦艺术项目中工作。他

的现成物品完成了多达二十七件雕塑供意大利政府选用,而

右:《马车车座》(1964)是大型系列雕塑 《四轮车座》其中之一

《耻辱的奖章》

1950年,史密斯得到所罗门·M.古根海姆基金颁发的一 他也得以创作完成了诸如《农场主》(1951—1957)和《水

上:史密斯本人外形粗犷,与他的雕塑一 样,总是让人联想到户外风格

上:《沃尔特里,作品XIX号》(1962)是 史密斯利用既有的现成物品构建完成

一直是他最强有力的作品之一。

415

2014-6-11 21:01:15

TEA-76-P400-429 R1.indd 415

2014-6-11 21:01:15


芙丽妲·卡萝 FRIDA KAHLO

芙丽妲·卡萝

生平:1907年7月6日生于墨西哥科约阿坎;1954年7月13日卒于科约阿坎 艺术特色:自画像;从还愿谢恩画汲取灵感而成的稚拙风格;个人化的象征 符号,通过面饰、血迹、色彩和植物等图案来表现

芙丽妲·卡萝生于墨西哥的科约阿坎。在她出生的三 年后,波非里奥·迪亚兹的独裁政权被农民起义——后来 演变成墨西哥大革命(1910—1921)——推翻。卡萝在推 崇民族精粹、排外倾向明显的墨西哥学校——国立预科学 校接受教育。卡萝在那里加入了一个政治态度激进的知识 精英团体,他们提倡将前哥伦布时代的墨西哥文明发扬光

《穿丝绒裙装的自画像》1926(私人藏品)

1900年代

《公共汽车》1929(藏于墨西哥德罗雷丝奥尔梅多-怕蒂诺博物馆) 《卡萝与里维拉》1931(藏于美国旧金山现 代艺术博物馆) 《亨利·福特医院》1932(藏于墨西哥德罗 雷丝-奥尔梅多-怕蒂诺博物馆) 《祖父母、父母与我(家谱)》1936(藏于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大,并以此来抵制欧洲文化帝国主义的侵扰。 卡萝十八岁时,在一次公交车事故中严重受伤。在治 疗康复期间,她全身打满石膏,整天卧床,无法移动。为 打发时间,她开始尝试绘画。在其一生中,她最为人所知 的身份是墨西哥壁画巨头迭戈·里维拉的妻子。但两人分

成才的卡萝最终还是以她生机勃勃、令人赞叹的才华建立

分合合,婚姻状态躁动不安,各自都有外遇。卡萝的情夫

起属于自己的艺术声誉,而她画作中的非正统主题尤其赢

包括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名誉领袖列夫·托洛茨基,而里维

得了超现实主义阵营的高度赞赏。

拉的情人甚至还包括卡萝的妹妹克里斯蒂娜。不过,自学

卡萝一生的作品不到一百五十幅。通过这些画作,卡 萝展示了她的人生观——她视生活为个人因素和政治立场

《护士与我》1937(藏于墨西哥德罗雷丝奥尔梅多-怕蒂诺博物馆)

间的一系列努力和抗争。她全部的视觉作品都兼收并蓄地

《两个芙丽妲》1939(藏于墨西哥现代艺术 博物馆)

运用了象征符号,并以墨西哥民间通俗绘画的稚拙风格来

《剪发后的自画像》1940(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完成作品。她所涉及的资源结合了欧洲美术传统与先锋派

《有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1940(藏于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 《穿特瓦纳人服饰的自画像(迭戈在我心 中)》1943(藏于墨西哥奎纳瓦卡雅克 与娜塔莎·吉尔曼现当代墨西哥艺术收藏 馆)

这幅双重自画像创作于卡萝与里维

系,比如罗马天主教、阿兹特克文化、欧洲哲学和共产主

拉分居、离异期间。画面右侧,她呈现

义——她和里维拉都曾是共产主义的信徒和追随者。

为坐姿,身穿传统的墨西哥民族服饰,

的(经常也是痛苦的)生活经历。这些主题既有对个体身

幼年里维拉的微型图片;心脏裸露,但 是完整的。画面左侧,是受到冷落轻视 的卡萝;她身穿殖民风格的婚礼裙装;

此作为民族自豪感的视觉呈现。然而,直到去世之前的一

心是破碎的,血从一根动脉一直流到她 的大腿上。卡萝曾说《两个芙丽妲》呈 现的是“她人格中的双面性”。这幅画

自我内心进行毫不畏缩的坦诚探索和写照和对自我的升华

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分歧,即 “麦斯蒂

再造,都已被证明是影响诸多具有创新才华的后世艺术家

索人”(拉丁血统与印第安种族的混血

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中包括麦当娜、翠茜·艾旻(Tracey Emin)和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HPE

右:《两个芙丽妲》被墨西哥视为最珍贵的 女性艺术家作品之一

是里维拉爱过的那个女人;她手拿一张

份和表面伪饰的兴趣迷恋,更有对静物的摹写刻画,并以 年,卡萝的首次个展才得以在墨西哥举办。她通过艺术对

上:无论在自画像或在照片中,卡萝通常都 身穿墨西哥民族服饰

《两个芙丽妲》1939

运动、墨西哥民间通俗艺术,以及各种不同的精神信仰体

1926年至1954年,卡萝的创作主题主要取材于她私人

《迭戈与我》1949(私人藏品)

416

TEA-76-P400-429 R1.indd 416

上:《公共汽车》创作于卡萝艺术生涯早 期;同年,她嫁给了里维拉

1900年代

代表作

儿)身上所隐含的矛盾冲突。这种人既 非完全的欧洲人,也非纯粹的墨西哥印 第安土著。

417

2014-6-11 21:01:15

TEA-76-P400-429 R1.indd 417

2014-6-11 21:01:16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生平:1909年10月28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92年4月28日卒于西班牙马德里 艺术特色:肖像画家、梦魇幻景和扭曲的图像;油彩的运用;三联画的形式; 上十字架的苦难情景和惊声尖叫的面部表情

培根生于都柏林。他从小便饱受哮喘的长期困扰。由于 其家庭原因,他生命中的最初数年辗转不定,在爱尔兰与英 格兰之间反复来往迁徙,这给他幼小的心灵中注入一种漂泊 感,而这种感觉后来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培根与父亲的紧张关系(因为父亲得知培根的同性恋倾 向后大为恼火)导致他被赶出家门。他居无定所地漂泊了几

代表作 1900年代

《对十字架基座上人物的三个研究》约1944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绘画》1946(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馆) 《人类身体研究》1949(藏于澳大利亚墨尔 本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年,在伦敦、柏林和巴黎都曾停留。据称,培根在巴黎看到 的一场毕加索作品展后受到了触动,决意成为一名艺术家。 他回到伦敦后从事室内装饰工作,并从昆斯伯里-缪兹-维斯 特那里租下一间工作室,从此开始了绘画创作。 1933年,在伦敦的“市长画廊”举办的一次画展上,培 根的作品是展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也由此获得初步的成

《对狒狒的研究》1953(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功。培根真正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在1945年——《对十字架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研 究》1953(藏于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艺术 中心)

品中包含很多图案意象,上十字架受刑、孤绝的人物、张开

《伊萨贝尔·罗斯索恩肖像》1966(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乔治·戴尔的镜中肖像》1968(藏于西班 牙马德里泰森-波尔内米萨博物馆) 《三联画的第二个版本》1944/1988(藏于 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基座上人物的三个研究》(1944)公开展出。这个三联画作 的嘴巴、愤怒和体型的畸变扭曲,都在其后期的创作中占据 核心地位。培根由此开始了一个灵感充盈的高产期。他对油 画媒介的创新性应用呈现出种种梦魇般的影像,其中有恐怖 惨相、暴力血腥、愤怒和堕落。1962年,培根的作品回顾展 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这确定了他在英国当代画家中卓越 杰出的地位。培根的独特之处是将画布涂上底油预处理后,

“想象力被赋予一个人,是对其愿望 落空的补偿。”

再利用画布的反面绘画。这一独特技法 是他在穷困时偶然尝试的成果——无法 买新画布只能被迫利用已用画布的另一 面。在艺术生涯后期,培根喜好将较浅

的色彩以一种粗豪且简略的方式涂用,并使用摄影技法来营 造一种新高度、技巧精湛的图像观感。在当代的后进英国艺 上:1976年培根在巴黎乔治·贝尔纳画廊的 留影 右:《乔治·戴尔的镜中肖像》(1968)反 映了培根与戴尔的关系状况

术家,比如达米恩·赫斯特与杰克和迪诺斯·查普曼(Jake and Dinos Chapman)两兄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 到培根对其的影响。SG

424

TEA-76-P400-429 R1.indd 424

2014-6-11 21:01:21

501_Artists_400-429_00s.indd 425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17 / 4028

5/9/08 8:23:59 PM


弗朗兹·克莱恩 FRANZ KLINE

弗朗兹·克莱恩

生平:1910年5月23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里;1962年5月13日 卒于纽约 艺术特色:抽象表现主义;从早期的具象再现风格演化为黑白两色的“动作绘 画”;晚期的创作重心重新回到彩色轮廓和区域色块上

克莱恩可算是仅次于波洛克与德·库宁,名气居于第 三位的抽象表现主义“动作画家”。抽象表现主义运动让现 代主义先锋派从欧洲转移出来,进而使纽约成为新的世界艺 术之都。不过,克莱恩有一些不像是促成这样一次如地震般 的艺术重心大转移的人物。他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母亲为英

《狂热爵士》1940(藏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克 莱斯勒艺术博物馆) 《纽约》1953(藏于美国布法罗奥布莱特诺克斯艺术美术馆)

1910年代

《2号绘画》1954(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无题》约1955(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 馆) 《C与O》1958(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 馆)

裔,父亲则为德裔(克莱恩七岁时,父亲自杀身亡)。他最 初的艺术理想是成为一名卡通画师。 1935年,在波士顿大学完成学业之后,克莱恩来到伦敦 旅行,并在风气保守的黑瑟雷斯美术学院研修书籍插画。 1938年,因无法得到工作签证,克莱恩只得携同为英国籍的 妻子返回美国。随后,夫妇俩在纽约定居。20世纪40年代, 克莱恩专注于绘制城市生活场景,其风格指涉立体派和表现 主义。尽管克莱恩在1943年的国立设计学院展览上获得了重

大奖项,但他的卖画收入还是非常微薄,因此被迫探寻一种 更独创的个人化风格。克莱恩的新追求缺乏进展。在感到挫 折沮丧的情形下,他开始实验那些非具象再现的抽象画法。 1949年,在荷兰人德·库宁的工作室里,克莱恩的实验出现 了关键的转折——德·库宁将一台贝尔-欧光投影仪放在他的

《黑色倒影/反思》1959(藏于美国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

画室中。当克莱恩看到自己的一幅画作经投影后被高比例放 大,画面中粗糙参差的黑色线条,观感与这些线条在原画中

《紫红色火把》1960(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 物馆)

的形态截然不同,几乎不可指认,为他指出了一条通向一种

《梅雍》1960—1961(Meryon,藏于英国 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完全抽象的强有力的绘画语言的艺术新路。 行创作,但仅仅只专注于黑白两色绘画。但与波洛克不同的

他手格拉汉姆·考克森——他也曾是戈 尔史密斯学院的艺术专业学生——创作 一首乐曲,其灵感应源自泰特现代美术 馆的某一馆藏作品。考克森选择的是

假象。有人猜想他的画作是受到日本书法的启迪,克莱恩对

克 莱 恩 晚 期 的 一 幅 画 作 — —《 梅 雍 》

此回应道:“我画的不仅是黑色部分,白色部分也一样要画

(1960–1961)。他的理由是:“克莱

出来,而且也同样重要。”

恩有一种非常接近精神和灵性的东西, 就像是直接感受和经历空无。我年轻时

20世纪50年代末期,克莱恩又逐渐将色彩重新引入到自

的那些年里,经常会昏厥;而每次当我

己的构图之中。他最后时期的作品似乎达到了一种中庸调

醒来,就会感到那是我最接近神灵的时

和的状态,将闪转腾挪、奋笔挥洒的“动作绘画”与巴奈

刻。我创作的这些音乐中就拥有一种沉

特·纽曼、马克·罗思科实验的大色域绘画结合在一起。RB

右:在《橙色轮廓》中,克莱恩在最常用的 黑白两色中增加了彩色

2006年,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邀 请了“污渍”乐队的成员和他们的前吉

制,所以克莱恩画作中的那种即兴自发的观感只是欺骗性的

上:克莱恩于1954年12月的留影,由弗里 茨·戈若拍摄

克莱恩的启迪

与波洛克一样,克莱恩在大尺幅画布上用商用的瓷漆进 是,他经常用电话本上撕下的纸片画草图,然后根据画稿绘

426

TEA-76-P400-429 R1.indd 426

上:克莱恩抽象风格的一个生动鲜明的范 例——《橙色与黑色墙》(1957)

1910年代

代表作

寂、一种力量和一种纯粹质朴,能让我 回想起以前的那种体验。”

427

2014-6-11 21:01:21

TEA-76-P400-429 R1.indd 427

2014-6-11 21:01:22


多萝西娅·唐宁 DOROTHEA TANNING 生平:1910年8月25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盖尔斯堡;2012年1月31日卒于纽约 艺术特色:画家、版画家与雕塑家;早期的人物绘画中潜在的性与色情,后期 作品则为抽象构图;梦魇与幻象的超现实主义主题

这位美国女艺术家的创作涉及版画、绘画、雕塑、诗歌 与小说。唐宁还在上学时,便开始绘制奥布雷·比亚兹莱式 的插图,同时沉浸于哥特式小说的阅读。她的这一兴趣明显 表现在童年梦魇和幻想这些作品主题中。 唐宁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学习只持续了两周。1935年, 她前往纽约。起初,她干过各种工作,包括绘制广告和商业

代表作 《生日》1942(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小夜曲》1943(Eine Kleine Nachtmusik,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朋友的房间》1950—1952(私人藏品)

1910年代

《玫瑰花与幻影》1952(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失眠》1957(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现代博 物馆) 《作为恋物崇拜对象的插针垫》1965(藏于 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插画。在观看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场 “奇幻的 艺术:达达派与超现实主义”(1936)展览之后,她的人生 由此改变。这次展览决定了她的艺术方向,并促使她于1939 年未经深思熟虑便去往巴黎,打算拜会超现实主义者。在欧 洲局势动荡时,唐宁逃亡时途经瑞典。这期间她还碰巧与希 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同乘一列火车,但最终回到了纽约。1942 年,她在纽约遇到了自己日后的丈夫——德国超现实画家马 克斯·恩斯特。恩斯特对唐宁的那幅美丽却有些令人生畏的 自画像《生日》(1942)颇为钦慕,于是设法结识唐宁。两 人于1946年结婚,并在亚利桑那州定居。 唐宁的这一时期作品都属于无意识题材,但风格手法 和形态与超现实主义的男性艺术家大为迥异。作为一位女画 家,唐宁的光芒被同时代的男画家严重遮蔽。不过,她的作

“艺术一直是一只救生筏,我们爬上 去才能拯救自己的理智。”

品现在逐渐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她的画 作描绘了躁动不安的、强烈的,甚至狂 暴的女性欲求和生命驱动力,画面中经 常包括青春期少女的形象。比如《朋友

的房间》(1950—1952)便是一幅复杂而带有凶险不详意味 的画作,图面呈现了青少年发育期的性征。20世纪50年代, 她的创作方向有了改变,破碎分解的光线成为了画作中的重 要元素,而且画面形态也变得不那么清楚明显,比如《失 眠》(1957)中便可看到这些特征。从20世纪70年代起,唐 上:拍摄于1961年的唐宁照片局部 右:《朋友的房间》的构图与意象都是典型 的超现实主义

宁开始创作一些软弱无力生物体形态的软雕塑,意指人体的 不同部位,但这些形状从不固定和明确化。WO

428

TEA-76-P400-429 R1.indd 428

2014-6-11 21:01:22

501_Artists_400-429_00s.indd 429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17 / 4028

5/9/08 8:24:14 PM


利奥诺拉·卡林顿 LEONORA CARRINGTON 生平:1917年4月6日生于英国兰开夏郡克莱顿格林;2011年5月25日卒于墨 西哥墨西哥城 艺术特色:超现实主义画家、雕塑家和挂毯设计师;魔法、炼金术和神秘学 的主题;奇异的动物形象;对女性和阴柔事物的关注

利奥诺拉·卡林顿是最后辞世的超现实主义者之一。 在她的作品中,通常以戴头巾的干瘪老太、奇妙的动物和 怪诞生命体为主题。这些角色居住或存在于一个从凯尔特 民间传说、墨西哥神话、神秘学、童话或儿歌中汲取灵感 的虚构世界中。她的画作流露出一种结合不祥之兆与阴郁

代表作 《在黎明之马客栈的自画像》1936—1937 (私人藏品) 《你认识我姨妈伊莉莎?》1941(藏于英国 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1910年代

《我是老式脚踏车的爱好者》1941(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收藏馆) 《萨温节/夏末节兽皮画》1975(藏于美国 华盛顿特区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 《一条鱼尾裙》1977(藏于美国达拉斯南卫 理公会大学梅铎斯博物馆) 《克罗基宅邸》1986(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

凶险感觉的女性创造力。 卡林顿是一个富足的纺织业巨头的女儿,在兰开夏 郡的克罗基宅邸长大。这座恢宏的大宅在她的很多画作中 都有呈现,但其气氛凶险不祥。卡林顿个性叛逆,拒绝接 受资产阶级的教养模式,曾入读多所修女院学校但都被开 除,最终家里将她送至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的潘罗斯小姐 学院学习艺术。她在那里接触到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返 回伦敦后,她先后又在切尔西艺术学校和阿梅代·欧任凡 (Amédée Ozenfant)学院继续接受艺术训练。 1937年,在一次聚会上,卡林顿结识了超现实主义画 家马克斯·恩斯特——这次相遇改变了她的人生。她与恩 斯特私奔至巴黎,在那里与先锋派艺术家,如毕加索、达 利和米罗等人交友往来,而她自己也进入了创作的盛期。

“并不是你决定要绘画,而是像饿了

二战爆发后,因为是德国人,恩斯特被 当做敌国侨民而被监押。不久后她成功

要吃东西般……绘画是一种需求,而

逃脱,后流亡至美国。这一经历和变

不是选择。”

故几乎摧毁了卡林顿。她在马德里时 不幸陷于精神病患,家人将她送入精 神病院照看并治疗,但她设法脱逃,经美国抵达墨西哥, 并在那里终老离世。她到达墨西哥之后,从同行艺术家, 如芙丽妲·卡萝、里维拉和雷米迪欧斯·瓦罗(Remedios Varo),那里获得了新的灵感,开始将阿兹特克神话、神秘

上:卡林顿的肖像照,2000年11月拍摄于她 的墨西哥家中 右:《巨婴》(1947):被鸟儿盘旋环绕着 的巨大婴儿,手中拿着一只蛋

主义和炼金术的元素整合进自己的绘画之中。卡林顿在晚 年不仅持续绘画,而且还涉足雕塑领域。CK

444

TEA-76-P430-449 R1.indd 444

2014-6-11 21:02:42

501_Artists_430-449_10s_.indd 445

501 Great Artists-23678 PJ408-24 / 4028

4/8/08 8:18:21 PM


帕特里克·赫伦 PATRICK HERON 生平:1920年1月30日生于英国约克郡利兹市海丁利;1999年3月20日卒于康 沃尔 艺术特色:最早投身和倡导抽象艺术的英国画家之一;引导战后一代人体验 到纯色和视觉体验所带来的愉悦

虽然生于约克郡,但赫伦是在韦尔文花园城与伦敦长 大的。他于1956年移居康沃尔,并从此与康沃尔郡有了永 久的关联。他在三岁时便告诉父母自己要当个艺术家;八 岁时,他以老到沉稳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笔法绘制了康沃尔 海岸风景;十四岁时,或许是在经营 “冠峰丝绸”的父亲

《有水果的长桌》1945(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夜晚之舟》1947(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杜鹃花园,1956年5月》1956(藏于英国 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大红、柠檬黄与深蓝,1957年3月》1957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横纹画:1958年1—2月》1958(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1920年代

《红色画:1963年7月25日》1963(藏于苏 格兰爱丁堡国立美术馆)

的协助之下,他设计了一款十分畅销的面料。 赫伦在塞尚、马蒂斯、乔治·布拉克、皮埃尔·伯纳 尔(Pierre Bonnard)、安德烈·德兰,以及毕加索等人的 影响下,其作品画面也充溢着生动的色彩。赫伦在他的定 居地——康沃尔的圣艾维斯与本·尼科尔森、芭芭拉·赫 普沃斯、诺姆·加勃和艾文·希钦斯(Ivon Hitchens)等人 交友。赫伦对美国抽象艺术的潮流持赞同态度,并引导战 后一代人学会欣赏那些传达出精彩纯色视觉体验的美术作 品。1958年,他继承了本·尼科尔森的工作室,并在那里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绘画度过余生。 1960年,赫伦的首次个展在纽约的贝莎·萨菲尔画 廊举办;1972年,他又在伦敦的白教堂画廊展出作品;此 外,另一次重要的展出是在1985年。梅尔·古丁撰写的

“……(赫伦的作品)既是思想的艺 术,也是表现的艺术。”

《帕特里克·赫伦》(1998)由费顿出 版社印刷发行之际,正值伦敦的泰特美 术馆正在举办赫伦的回顾展。赫伦自己

——A.S.拜阿特

所写的关于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论著也有 着广泛的影响力。他去世后,在《泰

晤士报》发布的讣告中,一位赫伦仰慕者如此概括英国的 艺术爱好者对他的评价:“一座理想中的20世纪艺术博物 馆,墙上就应该挂着赫伦最好的纯色绘画,置于马蒂斯的 作品与美国人马克·罗思科、艾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上:赫伦的照片;他的作品灵感主要源自康 沃尔的地貌景观

Kelly)、肯尼斯·诺兰和巴奈特·纽曼的画作之间……而 且,这些作品将继续协调歌唱。”HP

右:《横纹画:1958年1—2月》为布上油画

450

TEA-76-P450-487 R1.indd 450

451

2014-6-11 21:10:10

TEA-76-P450-487 R1.indd 451

2014-6-11 21:10:10


卢西恩·弗洛伊德 LUCIAN FREUD

卢西恩·弗洛伊德

生平:1922年12月8日生于德国柏林;2011年7月20日卒于英国伦敦 艺术特色:最著名的当代人像画家之一;早期风格体现为对细节的强烈关注和 清晰的线条效果;亲友熟人的画像,画家对肖像原型非常了解;美术风格的、 丰满肉感的裸体;手法创新的具象再现画家

某种程度上讲,卢西恩·弗洛伊德是个公与私的悖论或 矛盾体。他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为建筑师恩斯特·弗洛伊 德;祖父为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宗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他的兄弟克雷蒙特则为政治家、作家和广播评论员。不过, 卢西恩对抛头露面、出席公开场合的嫌恶反感也是出了名

《女孩与玫瑰》1947—1948(藏于英国伦 敦英国文化委员会藏品部) 《女孩与白狗》1950—1951(藏于英国伦 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帕丁顿室内》1951(藏于英国利物浦沃克 艺术美术馆) 《弗朗西斯·培根》1952(藏于英国伦敦泰 特艺术收藏馆)

1920年代

《荒地与房子,帕丁顿》1970—1972(私 人藏品) 《裸女与蛋》1980—1981(藏于英国文化 委员会藏品部)

的,他基本上不担任任何的公众职务。他是有史以来最重要 的人像画家之一,这种声誉是依靠相对数量很小的作品而建 立——因为他的创作进度相当慢,而且公众机构此前对他的 重视程度也很不够,收藏的作品也远远不足。 弗洛伊德生于柏林,但因纳粹势力,于1933年随家人移 居英国。他的早期作品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物品与梦一般的 新浪漫派特质结合在一起,而他对于人类面部和人体研究的 兴趣也逐渐显露出来。他那标志性的个人风格在20世纪40年 代至50年代演化成型。在那些肖像画中,他对人物特征的细 节观察一丝不苟,笔触平滑流畅,呈现出线条和肌质纹理上 精致细腻的清晰度,但在形式上还有着某种程度的天真稚

《废布边的站像》1988—1989(藏于英国 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拙,尤其是对面部特征的显著放大和夸张呈现。他经常将画

《一条腿抬起的裸体》1992(藏于美国华盛 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赫西豪恩博物馆与雕 塑园)

像主体与某个物品或动物并置组合,比如《女孩与白狗》

《晴朗的早晨——八条腿》1997(藏于美国 芝加哥艺术学院)

神情、令人紧张不安的直接目光凝视着观众。

(1950—1951)中的牛头梗犬,而画像中的人物则以严肃的

《仿塞尚》1999—2000(藏于澳大利亚国 立美术馆) 《女王像》2000—2001(藏于英国温莎城 堡皇家收藏馆)

画与植物和花卉的画稿,一直延续着这种细节上绵密细致的

都来自内部人际圈。他那些最知名的肖 像画描绘的都是他的母亲与两位女儿贝 拉、埃丝特,以及他的朋友、艺术家同

大的改变。他放弃了貂毛画笔,转而对猪鬃画笔青睐有加,

道弗朗西斯·培根。20世纪90年代,他

并开始使用更浓重的油彩和更自由松弛、更丰满的笔触来描

与两位模特,行为艺术家雷·鲍维瑞与

的、甚至空前绝后的、不带丝毫情感的冷淡。弗洛伊德从来

福利金监管人“大苏”(苏·蒂莉), 建立起密切的工作关系。此外,他还为 超级模特凯特·摩丝绘制了非常规的肖

都是直接面对真人来绘画,甚至他的蚀刻版画都是直接刻画

像——怀孕裸体像,并为英国女王伊丽

在底板上。肖像“就是人物本身,而不只是与人物相像” 是

莎白二世绘制了一幅试用性质、但引起

他一直持续追求的绘画境界。NM

456

TEA-76-P450-487 R1.indd 456

卢西恩·弗洛伊德曾将自己的作品 描述为是自传性的,因为他的模特通常

绘人体。画中的人物无论是穿衣或裸体,都呈现出一种罕见

右:《大室内像W11(仿华托)》(1981— 1983)中,日光从门窗间涌入

弗洛伊德的人像原型

在弗洛伊德那些较少为人所知的画作中,比如城市风景 紧张感,但他的肖像作品风格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却有所重

上:气质如谜的卢西恩·弗洛伊德,拍摄于 1958年

上:《废布边的躺卧像》(1989—1990)中 的原型是画家苏菲·德·斯丹佩尔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极大争议的官方正式肖像。

457

2014-6-11 21:10:12

TEA-76-P450-487 R1.indd 457

2014-6-11 21:10:13


理查德·德贝康恩 RICHARD DIEBENKORN

理查德·德贝康恩

生平:1922年4月22日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1993年3月30日卒于加州伯 克利

作,这明显影响了他的具象再现风格,而他大部分的早期

艺术特色:在抽象表现主义与具象写实之间交替变化,经常将两者结合;生 动的色彩,描绘美国自然风景的精华特质

景》(1943)。二战期间,由于华盛顿海军陆战队的经费

作品也显然体现出这一渊源,比如《帕洛奥尔托环道街 削减,德贝康恩的学习被迫中断,不过,他充分利用了

《帕洛奥尔托环道街景》1943(私人藏品) 《窗边的女人》1957(藏于美国亚利桑那州 凤凰艺术博物馆)

驻扎在华盛顿的机会,经常到菲利普斯美术收藏馆观摩。

认可的战后年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生于波特兰,

其中,亨利·马蒂斯那自觉自发的绘画手法,尤其是《圣

在加州长大。他最为知名的作品是《海洋公园》(1967—

马可码头,画室》(1916)中那强劲粗豪的笔触给他带来

1992)。这件由一百四十多幅画作组成的大画幅抽象作品

很大启示。1946年,德贝康恩进入加州美术学院继续深造

系列以他画室所在的圣塔莫尼卡的一个社区地名为标题。

时,遇到了对他影响最深远的良师兼益友大卫·帕克(Da-

作为艺术家,切身所处的实际环境对他有着强烈且直接的

vid Park)。一年之后,他开始在该校执教,并与帕克、埃

影响。他经常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元素深入探索抽象和具象

尔默·毕晓夫(Elmer Bischoff)和马克·罗思科共事。这些

绘画相互冲突的艺术世界。

同道艺术家鼓励他放弃静物和室内场景,改为尝试抽象表

20世纪40年代初期,德贝康恩于斯坦福大学就读,

《海平面》1959(私人藏品)

师从丹尼尔·孟德洛维茨(Daniel Mendelowitz)接受正

《女孩与植物》1960(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菲利普斯收藏馆)

规的艺术训练。在这期间,他接触了爱德华·霍珀的画

《城市景观》1963(藏于美国旧金山现代艺 术博物馆)

现主义。

逆潮流而动 德贝康恩并非艺术潮流的顺应和迎合者——他的着装 和行为风度与“垮掉的一代”的那些衣饰奇异而风雅的艺

1920年代

《在炉边》1963(藏于美国密歇根大激流城 艺术博物馆)

术家大相径庭。20世纪50年代,抽象绘画的潮流在纽约的

《窗子》1967(藏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领 唱者视觉艺术中心)

艺术圈中风头正劲、所向披靡,但德贝康恩却背道而驰,

《海洋公园第16号》1968(藏于美国威斯康 星州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

全身心地回归至具象绘画的传统领域。他与帕克和毕晓夫 等艺术家一起创立了“(海)湾(地)区具象画派”,并

《海洋公园第49号》1972(藏于美国加州洛 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将其从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形成的技法与具体影像结合起 来。这一阶段,他出品了很多描绘女子从室内眺望户外风

德贝康恩移居至加州的一个海滨 社区后,重又转向了抽象绘画。他在这

末期,由于波普艺术的地位日益提升,德贝康恩的风格也

里创作了多达一百四十多幅的《海洋公

突发逆转,完全放弃了具象再现,又一次故梦重温,收复

园》系列画作。这些画作完全摒弃了具

了抽象绘画的失地,而这次的主要成果就是那著名的《海

象再现,大尺幅的画面上都是以通透明 亮的色调绘就的生动鲜明的几何图案。 画面模糊地展现了他对加利福尼亚风景

德贝康恩辞世之后,他的作品成为世界各地很多重

的感受,而他这种对风景的自由间接的

要展览的重头戏,其中包括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旧

处理手法堪与保罗·鲁本斯爵士相提并

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举办的“巡回回顾展”(1997—

上:德贝康恩是二战后美国艺术界的重要人 物

《海洋公园》

景的画作,比如《窗边的女人》(1957)。20世纪60年代

洋公园》系列画作。

1998)。KO

右:观众的目光被吸引至《海洋公园第79 号》(1975)画面中的角落位置

论。就风格而言,《海洋公园第83号》 (1975)是这个系列中的典型代表,其 体现出非平衡不对称的结构形式、松散 的几何构图和热情奔放的强烈笔触。

458

TEA-76-P450-487 R1.indd 458

上:色彩鲜明生动的《窗边的女人》,结合 了抽象与具象绘画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美国画家和印画制版师理查德·德贝康恩是被广泛

459

2014-6-11 21:10:13

TEA-76-P450-487 R1.indd 459

2014-6-11 21:10:14


拉里·里弗斯 LARRY RIVERS

拉里·里弗斯

生平:1923年8月17日生于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原名伊茨洛奇·罗伊萨·格罗 斯伯格;2002年8月14日卒于纽约南安普顿 艺术特色:朋友、家人和情人的肖像,揭示人物内在;历史与文学主题;大尺 幅画作,结合了粗放概略的总体形式与细节丰满的局部区域

拉里·里弗斯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其父母为乌克兰裔犹 太人。父亲为业余的小提琴演奏家,而里弗斯则成为了一名 专业的爵士乐萨克斯手。他采用了舞台艺名欧文·格罗斯伯 格,后来又改名为拉里·里弗斯。写实主义风景画家简·弗 雷利彻(Jane Freilicher)引导里弗斯去尝试绘画。1947年,

《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1953(藏于美国纽 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25美分的夏季凉帽》1955(藏于美国华盛 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赫西豪恩博物馆与雕 塑园) 《贝尔蒂的双重肖像》1955(藏于美国纽约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里弗斯师从汉斯·霍夫曼,但他对抽象主义不以为然,而是 更倾心于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的后印象派画作,而几次巴 黎之旅也让他颇受启迪。里弗斯酷嗜阅读,知识面宽广。他 很快地转向具象人物绘画,并从文学与艺术史中汲取灵感。 里弗斯是20世纪50年代纽约画派的中心人物。1951年至 1962年,他每年都举办一次画展,艺术事业相当成功。他的 《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1953)是在伊曼纽尔·雷乌茨

1920年代

《工作室》1956(藏于美国明尼苏达明尼阿 波利斯艺术学院)

(Emanuel Leutze)于1851年创作的同题绘画基础上的再创

《最伟大的同性恋》1964(藏于美国华盛顿 特区史密森尼学会赫西豪恩博物馆与雕塑 园)

个作品是“对一个民族性传统经典题材的奉献”,但实际上

《俄国革命历史:从马克思到马雅可夫斯 基》1965(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 学会赫西豪恩博物馆与雕塑园)

作,并于1955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购。里弗斯认为这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他对原画的英雄主题进行了颠覆——画面上不时点缀有粗糙 概略的绘制区域。此后,针对其他类似的历史叙事题材,他

也以同样局部密集组合的方式处理,比如画面构造复杂的 《俄国革命历史:从马克思到马雅可夫斯基》(1965)。 里弗斯与第一任妻子分开后,在岳母的帮助下抚养自 己的两个儿子。他的岳母贝尔蒂则是他最欣赏的缪斯女神之

诗画并行,灵感同源 “华盛顿率军横渡特拉华河”这

一。里弗斯再婚后又再次离异。这次婚姻为他带来了两个女

一历史题材同时给艺术家和作家带来灵

儿、一个儿子。此外,他还曾拥有过众多位情人。他的子女

感,其中最著名的是里弗斯的亲密朋

陆续地出现在他此后的画作中,并延续了此前由家人、朋友

友 与 合 作 者 — —诗 人 弗 兰 克 · 奥 哈 拉

和情人作为画面主角的绘画编年史。里弗斯在性爱方面贪得

(Frank O’Hara)。他所写的《在现代 艺术博物馆看里弗斯<华盛顿渡过特拉

无厌、大胆狂放、来者不拒。他的很多作品对性爱的描绘可

华河>有感》(1955)一诗,对画中所

谓是厚颜无耻,清晰得让人汗颜。他也是纽约波西米亚式放

暗示的一些意象和理念想法加以发挥,

荡派对中的重要成员,也是“垮掉一派”作家诗人们的密 上:享乐主义的里弗斯是纽约画派的标志

友。人们对里弗斯如此定义:狂野放诞的娱乐人与自娱者、

右:《假日经济》(1965)混合了肖像画与 日常生活风情画的元素

艺术叛逆者和手法圆熟通达的自我推销者。LB

462

TEA-76-P450-487 R1.indd 462

上:《美国内战的最后老兵》是里弗斯最著 名的作品之一

着眼于消解人们对这位史诗民族英雄的 神化,客观地指出其人性弱点——开国 元勋华盛顿在面对冰冷河水的现实环境 时冷得连鼻子似乎都在哆嗦抖动。

463

2014-6-11 21:10:15

TEA-76-P450-487 R1.indd 463

2014-6-11 21:10:16


琼·米歇尔 JOAN MITCHELL

琼·米歇尔

生平:1925年2月12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1992年10月30日卒于法 国巴黎维特伊 艺术特色:大型的抽象表现主义构图;明确自信而富于动态力量感的笔触, 用宽度不等的画笔浸透颜料同时挥毫;装饰性的滴注绘画

琼·米歇尔成长于特别繁荣时期的芝加哥。那时,雄 心勃勃的芝加哥艺术学院,正建立起令人肃然起敬、规模 庞大的艺术馆藏,而出自弗兰克·劳埃德·莱特手笔的现 代派建筑也同样引人瞩目,尤其是当它们出现于芝加哥大 学这样一个优雅知性的人文环境周边时。这些外部因素对

《维蒂风景》1955(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 院) 《铁杉》1956(藏于美国纽约惠特尼美国艺 术博物馆) 《瓢虫》1957(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馆) 《cous cous麦粉饼》1961—1962(藏于美 国新罕布什尔州柯瑞尔艺术博物馆)

1920年代

《湿润之橙》1971—1972(藏于美国宾夕 法尼亚州卡耐基博物馆) 《脏的雪》1980(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 女性艺术博物馆) 《土地》1989(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 馆)

米歇尔的生活氛围无疑是锦上添花的补充。 米歇尔二十岁出头时便已游历了欧洲与墨西哥。随 后,她意识到纽约正在发生的艺术运动可以让她借机启动 自己的绘画事业。20世纪50年代初期,她与弗朗兹·克莱 恩、威廉·德·库宁有所交往。在这一时期,米歇尔经历 了一些如选择艺术方向等重要决定性时刻。1951年,她参 加了第九街画展——这次群体展览的作品由莱奥·卡斯特 里(Leo Castelli)在艺术家俱乐部甄选决定。1953年,她 的首次个展在斯代伯画廊(The Stable Gallery)举办。这 些成果使米歇尔很快建立起声誉。作为一位技法纯熟、富 于独创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她成为该流派中核心集群

《乔治在巴恩斯洞游泳,但太冷》(1957)和《瓢虫》

的成员,而这些人在当时主宰着美国和欧洲的艺术界。

(1957)。她的大尺幅抽象表现主义画作表现为明确自

20世纪50年代中期,米歇尔已对抽象表现主义运 动做出了持久的贡献,比如她的《铁杉》(1956)、

信而富于动态力量感的笔触,以及她那标志性的装饰性 色彩滴注效果。 20世纪50年代末期,米歇尔移居法国,并在那里度过 余生。她创作的那些大型抽象画生机盎然、有声有色。这 些形态各有千秋的画作,虽然在色彩运用、图案元素的

诗歌与语言 在风格酝酿形成的那些岁月,米歇 尔谋求以抽象的交流营造一种舒适感、 流畅感所需要的元素。考虑到当时诗歌

聚集和分组上明显具有差异,但都保持着纯粹的抽象,

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性创作方法,米歇尔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蓝树》(1964)、《卡尔维海

选择这种艺术手法就更有其合理之处。

滨》(1964)、《湿润之橙》(1971—1972)、《空地》

她当时与其中有诸如狄伦·托马斯这样 的诗人的一个诗人圈紧密接触,而这使

(1973)和《那么,最后一次,作品4号》(1985)。在

米歇尔对诗人处于社会边际自由地带的

上述的每一幅画中,米歇尔都诗意地编排配置她的抽象语

生活方式有了第一手的经验和了解。此

汇,而这些语汇则是根植于她的内心生活、丰富的人生经 上:琼·米歇尔,拍摄于1991年

历,以及她对富有奇妙魔力同时又严格精准的抽象表现主

右:《玉米》画于1955年,现为私人藏品

义风格的掌控。RL

468

TEA-76-P450-487 R1.indd 468

上:《大事业》(Grandes Carrieres,1961— 1962)中,数层的厚涂颜料构成一个令人眩 晕的涡旋状团块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外,她对抽象化语言的独特、宝贵的潜 能——在沟通理念、捕捉及表达情绪、 表现瞬间感受和记忆等方面——都有着 清晰的意识和认知。

469

2014-6-11 21:10:18

TEA-76-P450-487 R1.indd 469

2014-6-11 21:10:18


塞伊·汤布雷 CY TWOMBLY

塞伊·汤布雷

生平:1928年4月25日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列克星敦;2011年7月5日卒于意 大利罗马 艺术特色:涂鸦风格的符号标记;神话和历史主题;数字、字母和符号的整 合编配;废旧材料或青铜材质的小雕塑

塞伊·汤布雷年幼时便已表现出对艺术的兴趣。他在 年仅十二岁时便在西班牙画家皮埃尔·道拉(Pierre Daura)门下求学。在罗伯特·劳森伯格的建议下,他于1951年 至1952年在黑山学院攻读。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伯特·马 瑟韦尔对汤布雷评价很高,他曾坦言自己没什么可教汤布

《全景》1955(藏于瑞士苏黎世达罗斯美术 馆) 《亚历山大的时代》1959—1960(藏于美 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梅尼尔美术馆) 《迦拉忒亚的凯旋》1961(藏于德州德克萨 斯州休斯敦梅尼尔美术馆) 《丽达与天鹅》1962(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 术博物馆)

1920年代

《海洛与丽安得》1962(藏于瑞士苏黎世达 罗斯美术馆)

雷的,于是把他介绍给艺术经纪人山姆·库茨。1951年, 汤布雷便在纽约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 在赴欧洲游学之后,汤布雷于1953年在纽约安顿下 来,并与劳森伯格共享一间画室。作为对当时风靡纽约画 廊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回应,他孕育出一种特色鲜明、 类似于书法的绘画形态——画布上满是涂鸦式潦草的笔 迹。这种画面形式透露出自然自发的生命能量,掩饰了画 面背后实际精致的技法。此外,汤布雷还用木头和废旧材 料制作脆弱的小雕塑,并在完成后以色彩涂装。这些作品

让人想起美洲印第安人或北非部落文化中那种被视若神物 的、被捆绑而成的小雕像,同时这些作品也具有古典雕塑

《在伊利阿姆的五十天》1978(藏于美国宾 夕法尼亚费城艺术博物馆)

的形式及元素。

《无题(卡塔卢斯,对小亚细亚的海岸说再 见)》1994(藏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 梅尼尔美术馆)

1959年,汤布雷在罗马永久定居,成婚并有了一个儿 子。他用画作《亚历山大的时代》(1959—1960)纪念儿 子的诞生。在意大利,他逐渐远离了早期作品中那种表现 主义特征鲜明的记号标志,创造出一套摆脱了传统图像体

亲密朋友劳森伯格在“斯代伯画廊”举

尽管他抵触传统常规的叙事描述,但他还是从古典神话、

曾是纽约西58街上的一个马车行。汤布 雷和劳森伯格不得不先清理这处马厩, 然后才能把自己的作品安顿于其内。虽 然他们不辞劳苦,而且两人以前的画展

1966年,他放弃了自己神话主题作品中那种巴洛克式

也相当成功,但这次的展出却惨不忍

的华丽色彩,开始出品一系列以灰色为背景的、色彩更暗

睹。沃德后来如此回忆当时的经历:

沉的几何图形画作。在艺术生涯后期的几十年中,汤布雷

右:《丽达与天鹅》(1962)戏谑地阐释了 一个希腊神话

1953年,纽约一位成功的艺术经纪 人埃雷诺·沃德曾提议让汤布雷与他的 办一次联合作品展。但这个画廊实际上

些经典史诗主题。

上:汤布雷于1958年的留影;由大卫·李斯 拍摄

一次惨淡的画展经历

系的复杂符号语汇,并将数字图案和字词用作绘画元素。 诗歌和历史题材中汲取灵感,他的作品标题中经常涉及那

“除了少数几位艺术家同行外,大家都 对这次展览满怀敌意。一位著名的艺术

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创作一种更富于沉思冥想意味的作品,

评论家在大为惊骇后逃出展馆,走上街

但这些静穆的画面依旧包含了与早期画作同样的生动活

头时甚至用双手捂着自己的脑袋,然后

力。LB

474

TEA-76-P450-487 R1.indd 474

上:《在伊利阿姆的五十天》系列画作之 一:《阿基里斯、帕特罗克勒斯与赫克托的 影子》(1978)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顺着街道跑远了。”

475

2014-6-11 21:10:20

TEA-76-P450-487 R1.indd 475

2014-6-11 21:10:20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

生平:1928年8月6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福雷斯特;1987年2月22日卒于 纽约 艺术特色:波普艺术之王;鲜亮的色彩层叠于丝印的图像之上;名人画像与大 规模复制的消费品;实验性的电影创作

因其对后现代艺术实践的创作程序和观念具有普遍冲 击,安迪·沃霍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 一。他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图画设计的学位之后,作为一 名商业广告画家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20世纪50年代,他 是一位相当成功的绘图师,为诸如“艾米勒”之类的公司绘

《金色梦露》1962(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梦露双联画》1962(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坎贝尔浓汤罐头》1962(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普莱斯利双重像》1963(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1920年代

《电椅》196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花朵》1964(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匹兹堡 沃霍尔博物馆) 《16个杰奎琳像》1964(藏于美国明尼阿波 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伯明翰种族骚乱》1964(藏于英国伦敦泰 特艺术收藏馆)

制鞋类广告画。期间,他也曾为书籍绘制插图,并设计制作 舞台背景。1956年,沃霍尔的作品第一次与一个艺术家群体 的展品一同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沃霍尔对绘画的实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以“大 力水手”和“超人”之类的连环画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及 素材。他在费罗斯画廊举办的首次个展中,展示了坎贝尔浓 汤罐头的三十七个不同品种。他这一阶段出品的创作都对美 国从各方面体现出的批量复制、规模生产和序列化的本质加 以评判,并特别指出了工业化商品和名人图像的泛滥。举例 而言,他的坎贝尔汤罐头作品指涉人们对商品化进程的日益 麻木和习惯,而他那标志性的玛丽莲·梦露图像则寓意那种 包装成套的俗艳时尚。沃霍尔对于电影和银幕的执迷兴趣也 体现在他对埃尔维斯·普莱斯利、马龙·白兰度和伊丽莎

白·泰勒等明星剧照的复制上,而这也说明了这些图像那近 乎强迫性的复制和蔓延已经将通俗文化偶像永久植根于我们 的记忆中。沃霍尔的突发灾难绘画(从报纸新闻借用的剪贴 图像)和他的种族骚乱场景作品(比如警犬凶残地攻击民权 运动示威者)也同样重要,这些作品有力地补充了那些以名 人崇拜和商品化社会为素材的批判式作

《自画像》1967(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品。此外,他的电椅图像作品则涉及政

《神话》1981(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匹兹堡 沃霍尔博物馆)

治主题,是对死刑存废讨论的介入。在

《$/美金》1982(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匹兹 堡沃霍尔博物馆)

上:世界上最著名的汤罐头在1962年获得永 恒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肯尼迪被暗杀后不久,沃霍尔创作的杰

“生到世间,就像是被绑架了。然 后又被出卖为奴。”

奎琳·肯尼迪像则让人们想起那个风云激荡、气氛紧张的

《自画像》1986(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匹兹 堡沃霍尔博物馆)

时代。沃霍尔出品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物图像,笼统概括而 言,其中暗含的主题是:世俗的名气声望都是过眼云烟;另 外的寓意则是:名人凡人同样必有一死,谁都无法回避这一 现实。

上:沃霍尔的这张面孔与他所创造的图像同 样知名

20世纪70年代,沃霍尔创作的亮点有当时中国共产党领 袖毛泽东的肖像画,以及他接受付酬邀约为一些巨星名流所

右:蓄意刺激观众的《电椅》(1967),引 发了激烈的争论

476

TEA-76-P450-487 R1.indd 476

477

2014-6-11 21:10:21

TEA-76-P450-487 R1.indd 477

2014-6-11 21:10:21


安迪·沃霍尔 我开枪打了沃霍尔 1968年,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作 者开枪击中了沃霍尔。这位名叫瓦莱 丽·索拉纳斯的女子以乞讨兼卖淫为

作的画像——这些人希望能以经典的沃霍尔风格使自己的形 象永存。20世纪80年代,沃霍尔开始与诸如让-迈克尔·巴斯 奎特这样的年轻艺术家合作。此外,他还绘制过一些美元符 号图像,以此来嘲讽那时过分火爆膨胀的当代艺术品市场。

生,后因写了《SCUM(铲除男人协 会)宣言》而名声大噪。这份宣言讨论 了一个男人消失由女人主导的社会形成

魔神般的地位

的可能性。在纽约经人介绍认识沃霍尔 之后,索拉纳斯希望沃霍尔能够投资拍

沃霍尔的作品将波普艺术——这一流行通俗艺术的衍生

摄她的剧本《滚开》(1966)。沃霍尔

分支——的各种理想设定加以具体实现,几乎天衣无缝地融

不但拒绝了她,而且剧本手稿也没有归

合了艺术的常规理念与日常生活。对于当时那浸淫于商业主

还。索拉纳斯追踪拦截了沃霍尔,并要 求归还手稿。为了抚慰补偿对方,沃霍

义与消费主义的社会而言,波普艺术正为其提供了一份宣言

尔答应给她在电影《我,一个男人》

或供述。沃霍尔甚至说道:“如果你对着一样东西看得足够

(1968)中安排一个角色。

久,我怕它就会失去所有意义。”

索拉纳斯对沃霍尔这种安抚并不满

虽然如此,沃霍尔还是欢迎并接受了这种规模化生产的

意,便在“工厂”等到了沃霍尔,并开

文化,并通过丝网印刷技法来制作自己的作品,就像一台机

枪射击了沃霍尔、经理人弗雷德·休斯 和艺术评论家马里奥·阿纳亚。沃霍尔

器所做的那样。甚至他工作室里的助手都是从街头征召来的

虽得以幸存,但从此一直未能从枪伤中

门外汉,这就是蓄意要让艺术家的手连在创作的最后结束阶

完全复原。索拉纳斯后向警方自首,声

段也不要去触碰他的作品。除了取消个体作者的身份印迹,

1920年代

称她枪击沃霍尔是因为“他过多地控制 了(她的)生活”。她获刑三年,但沃 霍尔并未出庭指控她。 除此之外,在“工厂”还发生过

波普艺术的另一个风格构成部件就是大胆张扬、生机勃发的 明亮色彩。沃霍尔经常调控原型参照图像,并在其中加入令 人兴奋刺激的色调以强调美国偶像人物的表象。

另外两次枪击事件。第一起是一位陌生

沃霍尔不仅将艺术世界推入了一个新方向,他还以夸

人朝天开了一枪;第二起则是女影星多

张的戏剧化行为与以“工厂”为基地的浮华生活方式而名声

萝西·庞德对堆成一摞的四幅梦露画像 开枪——她的这种行为在这里也只是一

远扬。“工厂”是他的工作室,同时也是他的社交大本营。

次怪异的偶发艺术创作中的一部分。结

他结交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从好莱坞的前卫精英到姿态乖

果,被枪击过的这几幅画售价大幅攀

异的波西米亚式浪游人物,不一而足。沃霍尔成为了一个受

升。

到狂热崇拜的如魔神般的名人。他在几处个人艺术生涯节点 绘制的自画像也透露出他想获得名流地位的内心欲望。除了 高产的绘画事业领域,沃霍尔还出品了一些先锋派的电影, 比如《切尔西女郎》(1966)和《我的男郎》(My Hustler, 1965)。其中《我的男郎》审视了同性恋文化并进行了同性 性爱方面的探索。此外,沃霍尔还为“地下丝绒乐队和妮 可”(译注:Nico,1938—1988,模特、演员兼歌手)出品

右:《金色梦露》中金色的空白区域与头像 本身一样地引人瞩目、不容忽略

了那张里程碑式的同题专辑。1969年,他参与创办了研讨传 媒与娱乐文化的《访谈》杂志。MG

478

TEA-76-P450-487 R1.indd 478

2014-6-11 21:10:22

501_Artists_450-487_20s_.indd 479

501 Great Artists-23678 PJ408-24 / 4028

4/8/08 10:31:59 PM


伊夫斯·克莱因 YVES KLEIN

伊夫斯·克莱因

生平:1928年4月28日生于法国尼斯;1962年6月6日卒于巴黎 艺术特色:概念艺术家;单色绘画;国际克莱因蓝;非正统的行为表演,关 联到他的宇宙起源、火之绘画和人体丈量绘画

尽管父母都是画家,但伊夫斯·克莱因在年幼时并未 对艺术表现出什么兴趣,因此,他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 的艺术训练。他在二十多岁时到处游荡、居无定所,途中 曾以柔道教练为业,挣钱度日。1955年,他选择在巴黎永 久定居。 克莱因很快便开始展出他的单色绘画。这些画作尺幅

《IKB/国际克莱因蓝》1959(藏于英国伦敦 泰特艺术收藏馆) 《星期日》1960(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沃 克艺术中心) 《人体丈量:海伦娜公主》1960(藏于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蓝色海绵浮雕(克莱因小夜曲)》1960 (藏于德国法兰克福斯塔德尔博物馆)

1920年代

《蓝色单色画》196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 术博物馆) 《浮雕肖像I号:阿尔曼》1962(藏于美国 宾夕法尼亚费城艺术博物馆) 《无题(火-色绘画)》1962(藏于美国纽 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材料和化学品进行实验,营造出异常生动的色调。尽管他 用过红、橙、绿、金和粉红等色彩,但在这些单色中最著 名的还是他那享有专利的“国际克莱因蓝”——一种尤其

系列——借助人体滚动在大幅画布上留下色彩印迹;涉及

特色鲜明、感官丰富的深蓝色调。1959年,他应邀在索邦

他的《火之绘画》(1961—1962)作品——用喷火器来进

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他的单色绘画理论——将色彩非个性

行画面创作。克莱因在巴黎的艾瑞丝-柯勒特画廊策划了一

化,剥离其中任何的主观情绪,进而将画面变成一个形而

场“空无展览”后,便向着概念艺术中的争议地带一路挺

上的客体。

进。这次引起轰动的展出标题为《空无》(1958),展出

克莱因的绘画实验延伸扩展到他的《宇宙起源》

内容为内部完全涂装为白色的一间空画廊。此后,他继续

(1960)系列——用画布记录下自然界风雨所带来的不可

着自己震骇视听的实验,如安排了《人体丈量》的首次公

预知的效果;也覆盖到他的《人体丈量》(1960—1961)

开表演——在自己谱写的曲子《单音交响乐》(1949)的 伴奏下,克莱因用滚筒将蓝色颜料涂覆到数个裸体女子身 上,而身穿正式晚礼服的观众则站在一旁观看这些女子在 地板上铺好的巨幅画布上翻滚扭动,完成画作。 1960年起,克莱因开始与法国艺术评论家皮埃尔·雷 斯坦尼合作。他们一起发动了新现实主义运动,让一个群

上:《蓝色协约》(1958)用海绵画成,是 克莱因早期的单色画作品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都很大,上面涂绘着近乎均匀的单一色彩。他利用不同的

国际克莱因蓝 简称为IKB的这种深蓝色调,由克 莱因于1960年申请专利。克莱因与一群 化学专家合作,让粉末状的干颜料在纯 色的合成树脂溶液间悬浮停留,成功地

体的艺术家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将真实物品整合

推出一种无论是干用是湿用都同样明

进作品,以此对现代生活进行讽刺批判。克莱因虽罹患心

亮、饱和的色彩。对克莱因而言,IKB

脏病不幸早逝,但在其短暂的生涯中,他成功创造了大量

所关联的是纯粹的光和空间。这一蓝色 调在1957年首次问世时,克莱因曾如此

的革命性作品,并带给20世纪的无数艺术家巨大的影响。

描绘:“这是一种自足自在的蓝,远离

NSF

所有的功能性意图或理由。”克莱因在 去世前共完成了约200个未命名的IKB绘

上:克莱因头戴圆顶礼帽,在一幅蓝色海绵 浮雕作品前,拍摄于1959年

画。去世后,他的遗孀罗忒拉特·克莱

右:克莱因与法兰西燃气公司合作创作的多 个“火之绘画”作品

个数字编号。

因-莫凯则为每个无题作品均配置了一

480

TEA-76-P450-487 R1.indd 480

481

2014-6-11 21:10:23

TEA-76-P450-487 R1.indd 481

2014-6-11 21:10:23


索尔·勒维特 SOL LEWITT

索尔·勒维特

生平:1928年9月9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2007年4月8日卒于纽约 艺术特色:极简主义与观念主义雕塑家、画家、版画家和制图师;墙壁绘 图;几何形式;图像原创来源和永恒的主题

索尔·勒维特是个圆熟完美的极简主义者。他对几何 图形的探索,无论是立方体、圆锥体和星形,还是二维或 三维形态,都在他的毕生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这种 探索虽然看上去有些蹒跚艰难,但他却一直持之以恒并有 系统的方法,而且也产生了一些复杂精妙的成果。他的作 品有一种简单之美,并以色彩、相似元素的重复运用和可

《序列项目,作品I(ABCD)》1966(藏于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无限再度细分的特质而引人瞩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勒维特便严谨而执着地专注于 线条和立方体的变化,以及遵从一定的数学序列的排列组

《立方体模块的墙体构造,黑》1966(藏于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合。这些作品通常是他在“艺术家画本”上完成的图示、

《无题的正方形,在每个半正方形中有差异 的线条指向》197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 术博物馆)

目,作品I(ABCD)》(1966),由一系列开放式或封闭式

《五个开放式几何形结构》1979(藏于英国 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1920年代

《六个几何状图形(+二个)(墙壁绘 图)》1980—1981(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绘画和图像。他同时也创作三维立体作品,比如《序列项 的釉彩涂覆的铝质立方体构成,而这些立方体被配置排列 于一大片铝板之上,铝板则又被分割成很多涂有白色漆料 的正方形区域。20世纪80年代开始,勒维特将他的原色策

略转变为更丰富的色调,而他也开始将更具流动感的形状 引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来自扭曲立方体(A-E)的扭曲立方体 (B)》200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

勒维特是观念艺术的先驱,并著有一篇对后进同仁极 具启迪意义的文章——《观念艺术随想断章》(1967)。 文中强调创作的重要性在于激发意念思考,而不是用何种

勒维特一生中完成过一千二百多

以忘怀,勒维特从1968年开始进行“墙壁绘图”的实验创

幅“墙壁绘图”。第一个绘图是他于

作。这些创作主要是用铅笔直接画在画廊墙壁上的线条图

1968年10月在纽约的宝拉·库珀画廊创

右:《立方体模块的墙体构造,黑》 (1966)是用木头构建后再涂色而成

作的。这是一次群体联合展览,所得的 收入捐赠给了“反对越战学生动员委员

助手团队根据勒维特的草图绘制到墙上,他们与勒维特的

会”。他的绘图主体是两个并列呈现的

信念是一致的,即最重要的是艺术观念,而不是执行和实

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再分解为四个小正

现艺术设计的过程。这些“壁画”被认为是非常激进和彻

方形,而这四个分解开来的再一次细分

底的艺术表达,因为一旦展览结束,这些图案就会被其他 上:2000年5月,勒维特于罗马当代艺术新 美术馆的留影

绘图太好了, 不忍再以新画涂覆

具体材料创作。因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和乔托的作品难

案,只存在一次特定展览的时间。这些图案最终是由一个

为四个更小的正方形。画廊所有者对这 个作品非常欣赏,不忍眼看着这个作品

绘画所覆盖。而勒维特寻求的是将他的绘图与建筑空间

按勒维特计划的那样被另外的新画涂

融合在一起,他探索的是工艺技术、图像的原创来源、价

覆,于是请勒维特本人去执行这件难

值、存在物必然短暂的宿命,以及艺术品的存续可能。CK

484

TEA-76-P450-487 R1.indd 484

上:《红、黄和绿墙上的白色泡沫塑 料》(1994)与《复合形式,作品8号》 (1988)

1920年代 1921–30

代表作

事,而勒维特则欣然从命。

485

2014-6-11 21:10:24

TEA-76-P450-487 R1.indd 485

2014-6-11 21:10:25


贾斯珀·约翰斯 JASPER JOHNS

贾斯珀·约翰斯

生平:1930年5月15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 艺术特色:画家;拾得物与现成材料的运用;从当代文化中汲取主题;偶像符 号与可辨识标志图像的借用;自传式的创作

约翰斯在年仅五岁时便知道自己要当个艺术家。他在南 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长大,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入读后不久 便弃学前往纽约追求艺术。在1948年之后的几年中,他上过 艺术课、在朝鲜战争中当兵服役、靠做零工来养活自己。在 为商店设计橱窗展品时,他与新结识的罗伯特·劳森伯格一 起合作并成为好友,而劳森伯格——这位日后成为传奇性人

《旗帜》1954—195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有四张面孔的标靶》1955(藏于美国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 《三面旗帜》1958(藏于美国纽约惠特尼美 国艺术博物馆)

物的艺术家在当时正处于奋斗期。约翰斯早期社交圈中的成 员还包括马塞尔·杜尚、作曲家约翰·凯吉和编舞大师梅尔 斯·康宁汉(约翰斯曾为他设计舞蹈服装)。这样的人际脉 络将约翰斯置于前卫先锋艺术氛围的核心地带。 1954年,约翰斯做了一个梦,梦境中的情节促发他创作 了那幅美国国旗作品——《国旗》(1954—1955)。这幅画

《上色的青铜》1960(藏于瑞士巴塞尔艺术 博物馆)

很快便被认为是开创性的艺术成果,而约翰斯在梦中预见

《无题》1972(藏于德国科隆路德维格博物 馆)

的美好命运也在日后被证明并非虚妄。1958年,声誉冉冉上

《危险的夜晚》1982(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 美术馆)

1930年代

《飞奔的思绪》1983(藏于美国纽约惠特尼 美国艺术博物馆) 《四季》1985—1986(私人藏品)

升、重要性日益彰显的纽约莱奥-卡斯特里画廊筹办了约翰斯 的首次个展,并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打破了尚在人世的美国艺术家作品的售价记录。

慧眼识人,抢先买下了其中几幅展品,约翰斯的事业前途也

转眼几十年已经过去,约翰斯最为人所知的还是在卡

由此得到确认。20世纪70年代起,约翰斯的画作售价便连续

斯特里画廊个展期间及其后数年间的作品,即创作于20世纪

上:《飞奔的思绪》是艺术家对内心思索的 表达

1930年代

代表作

50年代至60年代,整合了美国国旗、地图、标签、标靶、数

《绿天使工程》1990年代(藏于美国明尼阿 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字和字母的那些作品。这些画作揭示了他 的喜好,也正如他曾说,把玩“那些心灵

“我希望我看到的东西是真的……

已经了解的东西”。约翰斯这种“游戏”

希望绘画作为一件物品,它本身是

的一部分是以富于表现力的方式在二维平 面中描绘普通事物,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

真实的东西。”

赖于他那质感强烈的厚涂蜡画法(将色料 与蜡混合)。传统的空间概念在此也被他颠覆,如《三面旗 帜》中,三面美国国旗从大到小、由下向上地层叠在一起, 上:约翰斯的肖像照,由马尔科姆·卢布林 讷拍摄于1971年

完全不按照正常的视觉透视规律。约翰斯创作的现代艺术杰

右:《旗帜》是约翰斯最具标志性的图像之 一,也是他对一种新艺术媒介领域的首次冲 击

年前后,约翰斯又开始探索各种灰色调,这种色彩策略此后

出作品让人们以不寻常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寻常事物。在1960 成为他很多作品的特征,也成为2008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

488

TEA-76-P488-543 R1.indd 488

489

2014-6-11 22:55:52

TEA-76-P488-543 R1.indd 489

2014-6-11 22:55:52


贾斯珀·约翰斯 约翰斯的版画

馆约翰斯专场展览的中心主题。

作为印画制版师,约翰斯的杰出才 能有时候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

扩张艺术边界

遭到忽视,但他在此领域内的才华却是 可与阿尔伯特·丢勒和毕加索等量齐观 的。

20世纪70年代,约翰斯在材料和技法上的实验成果丰 饶,并且有了全新的艺术方向——平行交叉影线的运用,

印画是贯穿约翰斯所有作品的一条 主要线索,而且随着时光流逝,印画在 他的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比如《无题》(1972)。20世纪80年代,约翰斯利用已存的 “预消化”影像的绘画技法进一步提升,几乎天下万物、无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约翰斯这样一个

一不可,从人类手印到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著名的《伊森

求索重复影像本质意义的人而言,印画

海姆祭坛画》(约1515)的片段,都能照用不误。

这种媒介引起他的兴趣也就不足为奇 了。

20世纪80年代,约翰斯一直以来对心理学和哲学的兴 趣——尤其是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论》著作的研读——

约翰斯与印画的关系渊源始于1960 年,在一位同事给他看了制作石版印画

帮助他逐渐脱离冷淡超然的客观态度,更深入地探索个人生

用的一些石板之后。让约翰斯对印画着

活,而这种趋向一直延续至今,《四季》(1985—1986)就

迷的是制版技术的具体细节要素,以及

属于这样的转型创作。在这个作品中,约翰斯越来越多地将

拓展完全不同的一整套艺术边界的可能

童年记忆与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深思反省融合在一起。在更近

性。在《两幅地图,作品I号》(1966, 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他用石

的年月中,由“所知经常取代所见”——约翰斯的另一经典

版制作了两个版本的美国地图,其中一

名言——引发的思考,又让约翰斯及外界再一次审视对他作

个比另一个更为清晰。他以此来促使人

品曾抱有的先入之见。他重新思考以前借用的那些图像,用

们以新的眼光去审视一个常见的旧影

早先某些作品的方方面面来评价自己的事业成就,并尖锐地

像。此外,他还喜欢探索印画制版与其

1930年代

他绘画进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怎样

追问艺术史对我们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已被视为现代

以有趣的方式来体现各自的优势、揭示

艺术的一个杰出传奇,但富于深度思考、话语言简意赅的约

对方的弱点。2001年,约翰斯出品了一

翰斯却一直能明确地感知艺术史的潮流趋势,同时也参考了

个包含十三幅画面的系列作品,其中混 合了拼贴、丙烯画、凹版蚀刻画与蚀刻 版画。

形形色色的前辈大师,从达·芬奇到毕加索,应有尽有。 有些评论者将约翰斯早期“平面的”日常物品图像,比

约翰斯在绘图方面也才华出众。从

如国旗,视为与抽象表现主义者(如波洛克等人)革命性的

童年起,素描就一直是他的心头之爱。

决裂;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约翰斯那艺术性的画面处理技法

有趣且耐人寻味的是,在追求多样化的

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反驳了前述的观点。约翰斯在早期创作中

艺术媒介互动之际,约翰斯习惯为自己 已完成的作品绘制素描草图,而这与用

选择的诸如旗帜、啤酒罐(关于这一意象题材,请见其雕塑

素描草图作为正式创作的预稿的传统做

《上色的青铜》,1960)这样的现成常见物品,使别人给他

法正好截然相反。

贴上了波普艺术祖师之一的标签。此外,他还经常被人与观 念艺术和极简主义联系起来。撇开所有的这一切不论,有一 点是明确的、无异议的:约翰斯的作品能不断地激发人们讨

右:《秋》,出自约翰斯那富于强烈诗意的 四联画《四季》

论一个话题,即艺术要做的到底是什么。AK

490

TEA-76-P488-543 R1.indd 490

2014-6-11 22:55:53

501_Artists_488-543_30s_N.indd 491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239 Q175

5/13/08 2:00:08 PM


布丽姬特·莱利 BRIDGET RILEY 生平:1931年4月24日生于英国伦敦 艺术特色:欧普艺术画家;对光学现象、生理知觉和人类视觉的深入研究; 黑和白的动态运用;运动或移动的幻觉;对色彩作用的创新性感受

布丽姬特·莱利不属于任何流派。作为一个独特个 体,她在绘画领域不断地开拓出她那特有的知性与感性共 存的艺术道路。她先后在伦敦的戈尔史密斯学院和皇家艺 术学院求学。三十一岁时,莱利在伦敦的“一号”画廊举 办了首次个展。随后,她又参加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 办的“眼睛的回应”(1965)专题展。正如人们后来所称

代表作 《裂变》1963(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馆) 《犹豫》196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吸引,作品2号》1965(藏于美国密苏里 州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的,欧普艺术或许是由维克多·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 创立的,但正是莱利运用了创新的力量赋予了这种艺术庄 重可敬的气质,否则,乍看之下,欧普艺术似乎还是留给 电脑去完成最好。 莱利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作品的成功之处是那些作 品能够在生理意义上使观众感到迷失、疑惑和动摇。《犹

《亚该亚人》1981(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豫》(1964)使观众从过去中走出,面向未来,并向观众

《影子游戏》1990(藏于英国剑桥郡菲茨威 廉博物馆)

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们如何将事物看作和理解为真?莱利

《舞神纳塔罗伽》1993(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这一时期的创作还影响了时装和工业设计领域的一代人。 20世纪80年代,在一次埃及之旅后,莱利开始采用不 同的色彩和油彩颜料创作,而不再是此前使用的丙烯漆

1930年代

料。新作品系列之一的《亚该亚人/希腊人》(1981)便是 以莱利所称的“埃及色系”绘成。在这十年之间,她使色

“我面对自然绘画。我的创作对象就 是自然,不过是以全新的理念与方式 来处理。”

彩在绘画中起到结构性的作用,并利用 条纹作为色彩的载体,以此与图案构成 对照。20世纪90年代,莱利更进一步, 用斜线切入那些垂直竖条,以营造出色 彩穿插交织的效果,从而让她的画面结

构更趋复杂,比如《舞神纳塔罗伽》(1993)。如今,莱 利通常在西伦敦和法国南部居住,而她出品的画作依然以 其强烈的秩序感直接触动观众的感知。这些画作不是世界 上:莱利为伦敦圣玛丽医院设计走廊时的留 影

的反映或再现,它们本身就是世界。SF

右: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可欣赏到莱 利的《裂变》

496

TEA-76-P488-543 R1.indd 496

2014-6-11 22:55:54

501_Artists_488-543_30s_N.indd 497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239 Q175

5/13/08 2:00:12 PM


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格哈德·里希特

生平:1932年2月9日生于德国德累斯顿 艺术特色:画家和印画制版师;基于照片而完成的模糊图像;抽象画、风 景、海景、城镇景观、雪景、肖像和静物;怀旧与再现的主题

20世纪60年代,格哈德·里希特开始收集照片,不仅 有他自己拍摄的,还有从杂志、书籍和报纸上裁切下来 的。创作“照片绘画”时,他将照片影像投射到画布上, 临摹下影像的形态,然后用原型照片来指导上色涂绘。颜 料涂绘得非常稀薄,因此画面就显得略有些模糊。比如 《伊丽莎白一世》(1966),看上去有种对飞纵即逝的过

代表作 《施米特一家》1964(藏于德国汉堡艺术 馆) 《伊丽莎白一世》1966(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256色》1974(藏于德国波恩艺术博物 馆)

去的怀旧之感,其效果介于高雅浪漫的绘画和大众艺术的 家庭快照之间。从1976年起,他的“照片绘画”举办过数 次公开展览,展出主题均为“阿特拉斯/地图册”。 里希特拒斥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源自他的早年经 历:他最初生活在纳粹国家的阴影之下,后又处于东德的

《灰》1974(藏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抽象画,第439号》1978(藏于英国伦敦 泰特艺术收藏馆)

压制下;1961年,他逃亡至西德;1963年,他与艺术家西

《海景》1998(藏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 姆博物馆)

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康拉德·费舍尔(Konrad

1930年代

Fischer)一起发起了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运动,以此来抗

《八个灰色》2002(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姆 博物馆)

议消费文化;同年,他在杜塞尔多夫的“家具厂小山”画

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彩绘玻璃窗在

的创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还创作了一些抽象

1944年的一次空袭中被摧毁。2007年, 了白玻璃。里希特总共设计了11200块 抽象彩绘的小窗格玻璃,上面的图案都

作了一系列灰色的单色绘画,其中的一幅更是恰如其分地

是电脑随机地生成的,旨在表明:看似

《抽象画,第439号》(1978),则再一次体现出他早期的 风格,画面的最终效果平滑得一如照片。 里希特在艺术生涯的晚期则在抽象画与风景画之间来 回转换,比如《海景》(1998)。里希特的作品持续地激

右:《伊丽莎白一世》是里希特短暂热衷的 “照片绘画”的实例之一

里希特为教堂设计的彩绘玻璃终于取代

这里应是说以照片原色为参照,所以是既存的),后又创 被直接命名为《灰》(1974)。他的彩色抽象作品,比如

上:2005年,里希特在其作品《锶元素》前 的留影

有关信仰的一个问题

廊举办了首次个展。里希特对偶发艺术的欣赏也启迪了他 作品。他的早期作品根植于“拾得”的色彩方案(译注:

偶然巧合的事物也是神圣意志安排的一 个部分。但罗马天主教会的枢机主教约 阿希姆·迈斯纳原本希望里希特将被纳 粹杀害的圣徒马克西米利安·柯尔贝、 伊迪丝·施坦因也画在彩绘中。因此他 如此评论里希特的这个作品:“它应当 属于一座清真寺或另外的祈祷场所,而

发了观众将绘画与照片、艺术再现与机械实录进行比照的

不是这里……这里的作品应该反映我们

思考。CK

的信仰,而不是随便什么别的信仰。”

502

TEA-76-P488-543 R1.indd 502

上:《抽象画,第439号》体现出里希特对 绘画本质的关注

1930年代

《柯恩》1982(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 馆)

503

2014-6-11 22:55:55

TEA-76-P488-543 R1.indd 503

2014-6-11 22:55:55


白南准 NAM JUNE PAIK

白南准

生平:1932年7月20日生于韩国首尔;2006年1月29日卒于美国迈阿密 艺术特色:韩国作曲家、创作人;被称为“视频艺术家”的第一位行为表演 者;与激浪派运动有交集;以人为操控的电视屏幕构成的装置作品

白南准被认为是一位电子艺术先驱。他一生创作成 果丰硕,包括显示屏组合作品、表演艺术、装置和合作项 目。他最初在日本学习音乐史和艺术,其毕业论文研究主 题是阿诺德·勋伯格。而后,他在德国与先锋派传奇作曲 家约翰·凯吉相遇。在凯吉的影响下,白南准在20世纪60 年代参与了由乔治·马修纳斯(George Maciunas)发起的

《月亮,最老的电视》1965(藏于法国巴黎 蓬皮杜中心) 《电视花园》1974(藏于韩国水原市白南准 博物馆) 《电视佛》1974(藏于韩国水原市白南准博 物馆)

激浪派激进艺术运动。1963年,他的首次个展“音乐-电子 电视展示会”在德国伍珀塔尔的帕纳斯画廊举办。他在馆 内配置了十二台改造后的电视机,并由此开创了视频艺术 史的历程。 在1964年移居至纽约后,白南准与古典大提琴演奏家 夏洛特·摩尔曼(Charlotte Moorman)合作,共同完成了

《越多越好》1988(藏于韩国首尔国立当代 艺术博物馆)

将音乐、行为表演和视频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件作品。其中

《电视钟》1989年版本(藏于美国加州圣巴 巴拉艺术博物馆)

在《性电子歌剧》(Opera Sextronique, 1967)的展示中,

《电视大提琴》2000年版本(藏于澳大利亚 布里斯班昆士兰艺术美术馆)

摩尔曼上身全裸,“穿着”由显示屏做成的衣服,同时摆 出以这些器材进行演奏的造型。 白南准最重要的艺术遗产之一是他拓宽了艺术创造的

1930年代

定义和语汇。如《电视花园》(1974)中,他运用了多台

铁电视》(1965)和《分享参与电视》(1963)这样的作 品中业已明显呈现。

显示屏,创先引入了视频装置艺术的理念,为雕塑和装置

创新科技的运用对白南准的事业至关重要。他与日本

艺术的发展增加了一个新维度,而互动艺术的概念在《磁

电气工程师安倍修也(Shuya Abe)一起合作开发出“影像

白南准在《全球潮》(Global

合成器”(1969)——这是由艺术家参与研制的最早的视

Groove,1973)中的开场致辞显得很有

频图像处理器之一。白南准的全球艺术项目《早安,奥威

预见性:“这是对未来视频化人文景观

尔先生》(1984),通过卫星传输,在纽约、巴黎、柏林 和首尔播放。他在随后创作的视频播放装置作品中还运用

上:放松状态的白南准,拍摄于1984年

的一瞥。到那时你可以打开电视,连接 到地球上任何一家电视台,而‘电视指 南’将会像曼哈顿的电话号码簿一样 厚。”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影像和媒

南准的世界”(2000)中亦是如此。

体艺术部高级主管约翰·汉哈特对此说 法亦表示同意:“对20世纪后半叶的媒 体文化,白南准的作品将会带来深远而

泛合作,比如《全球潮》(1973)中就包括约翰·凯吉和

持久的冲击。他那卓越不凡的艺术事业

艾伦·金斯堡的表演片段。这种工作方式重新定义了艺术

见证并影响了电视传媒,并将其重新定

实践,也展示了白南准借用不同的媒介扩展了对艺术的理

右:白南准于1995年创作的《电子高速公 路:美国大陆、阿拉斯加、夏威夷》

超前于其时代

了激光技术,如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白 白南准还与来自多个不同领域的朋友和同道艺术家广

解。JW

504

TEA-76-P488-543 R1.indd 504

上:一位参观者正在观看白南准的视频装置 《乌龟》

1930年代

代表作

义,而他更是将视频成功转化为一种艺 术家用以创作的媒介。”

505

2014-6-11 22:55:55

TEA-76-P488-543 R1.indd 505

2014-6-11 22:55:55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 JAMES ROSENQUIST 生平:1933年11月29日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 艺术特色:明艳大胆的大尺幅画作,借鉴利用美国通俗文化衍生出的图像; 将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质主义文化中提取的图案加以并置组合,以及来自 那一时代的叙事片段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发展的推 动力量之一,但他那体现出高度野心、视觉上显得繁复错 杂的画作又不仅仅与波普运动相关。1952年至1954年,罗 森奎斯特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后于1955年进入纽约艺术 研修生联盟深造。1957年至1960年,他的工作是绘制广告 牌,这种经历使他形成和积累了一系列后被用于其作品的

代表作

创作技法。他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当选总统》(1960—

《当选总统》1960—1964 《F—111》1964—1995(藏于美国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商业活动》196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进化平衡》1977(藏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 斯敦美术博物馆) 《经济-水雾(译注:经济学家economist 的拼写拆分)中的游泳者,作品3 号》 1997—1998(藏于美国纽约所罗门-古根 海姆博物馆)

1964)由三块画板构成。观众会不假思索地从左向右欣赏 解读,先是约翰·F.肯尼迪的肖像,然后是一块蛋糕,最后 则是一辆1949款雪弗兰轿车的车轮。在罗森奎斯特这里, 抽象表现主义个人化的夸张被转换为大众消费主义那种集 体性的张扬炫耀。 美国所有的波普艺术家都曾或多或少地对他们所利用 的现成图像加以修改:沃霍尔出品的图像必定带有一定程 度的侵蚀磨损感或偏移失调;罗伊·利希滕斯坦则将图像 放大,展现出原始图形中最基础的点状图案;罗森奎斯特

1930年代

或许是所有这些人中技法最圆熟的,为他建立起国际声誉 的《F—111》(1964—1995)便明显体现了这一点。这个 由五十一幅画板构成的系列作品,将一

“他的艺术是纽约的产物,反映出纽

架F—111轰炸机与那些日常物品(比如

约的风格、态度……还有那种兴奋忙

轮胎、蛋糕和灯泡)的图像交织混合在

乱的亲密感。”

一起。由于这些图像中包含了轰炸机, 所以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而如此的政

——卡特·拉特克里夫

治元素也使罗森奎斯特与同类艺术家们 有了很大的区别。通过持续利用流行

文化中的图像,罗森奎斯特取得了一系列形象化表述的成 果,这些表述在视觉上引人入胜,而且并未压缩其内含的 上:罗森奎斯特1991年的照片局部,由克里 斯托弗·费尔维拍摄

多种意义。CS

右:《商业活动》(1965)是罗森奎斯特最 早发表的作品之一

508

TEA-76-P488-543 R1.indd 508

2014-6-11 22:55:56

501_Artists_488-543_30s_N.indd 509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239 Q175

5/13/08 2:00:27 PM


卡尔·安德烈 CARL ANDRE

卡尔·安德烈

生平:1935年9月16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昆西 艺术特色:极简主义雕塑家;简单算术组合的运用;重复;几何形;多样化 的材质;与传统雕塑不同,作品在非展出时段可拆解存放

卡尔·安德烈运用简单的数学组合进行创作,通过集 合复制相同的单位组件完成作品。他先后在马萨诸塞州的 菲利普斯学院与俄亥俄州甘比尔的肯尼恩学院就读,随后 在波士顿齿轮厂工作,收入不错。他还曾赴英国和法国旅 行。这期间,他写诗、绘图,并用有机玻璃和木头做过一 些几何形状的雕塑。1957年,他定居纽约后,在一家出版

代表作

社担任编辑助理。 安德烈在纽约结识了艺术家弗兰克·斯代拉(Frank

《特拉布姆(元素系列)》构思于1960年, 制作于1977年(藏于美国纽约所罗门-古 根海姆博物馆)

Stella),并借用后者的工作室进行创作。他在此际出品

《链条之井》1964(藏于澳大利亚堪培拉澳 大利亚国立美术馆)

兰库西、斯特拉黑色绘画作品的影响。1960年至1964年,

《等量,VIII号》1966(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镁锌平面》1969(藏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当代艺术博物馆)

的一系列木质“切割”雕塑展现出他所受到康斯坦丁·布 他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担任火车司机和安全员。据称, 火车车厢在形状上的不断重复和铁路轨道线对他的艺术思 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安德烈继续用简单 的块状材料来组装建构雕塑,并以此探索这样的理念—— 化,即从对形式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对整个雕塑建构所占

1930年代

空间的关注。 安德烈的雕塑首先在1964年的一个群体展览上展出; 随后,于1965年在纽约的蒂伯尔-德-纳吉画廊举办了首次个

展。除了雕塑,他还开始以有形具象诗的传统写诗,并将 词句呈现在纸面上,如同绘图一般。 安德烈的作品是非具象的,通常用相同的、现成的商 业材料单元组成,比如将砖头、水泥预制块或金属板按简

上:于1975年创作的《未雕刻的木块》,材 料为红柏

公愤! 1972年,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单几何体的形态组合在一起,水平地沿着地表排列。与此

馆购入了安德烈的《等量,VIII号》

同时,他仍然强调材料、形式和结构,以促使观众对环绕

(1966)——由120块耐火砖排列组合

雕塑的周围空间进行追问和质询。一切装饰性的或非关联

而成的长方体,高度为两块砖高。大众

的元素都被清除,所有的严格而精确的雕塑组件都是纯粹 的必需之物。

强烈抗议此举是在浪费公款,更有人泼 漆破坏了这个作品。此作品是七年前安 德烈首次个展上的作品之一,其标题

1988年,因妻子——古巴裔美国艺术家安娜·门迭塔

来自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Ana Mendieta)——死亡而身负谋杀罪指控的安德烈被宣

Stieglitz)以云为主体的摄影系列作品

判无罪。随后,他继续在纽约生活及创作。SH

《等量》。安德烈的雕塑与云虽无关 系,但在数学的意义上,等值关系是指

上:拍摄于1988年的安德烈;这一年,他的 杀妻指控不成立,他被宣判无罪

单位元素之间完全相同,而在物理意义

右:《铅铝平面》是由黑和银色的正方块组 成的边长为6英尺的正方形棋盘格

之间有无差额。

上,等效原理则用以论证静止力与重力

512

TEA-76-P488-543 R1.indd 512

1930年代

重复元素的反复出现和多重使用能够强调突出一种转移变

513

2014-6-11 22:55:57

TEA-76-P488-543 R1.indd 513

2014-6-11 22:55:57


帕特里克·考菲尔德 PATRICK CAULFIELD 生平:1936年1月29日生于英国伦敦;2005年9月29日卒于伦敦 艺术特色:英国波普画家和印画制版艺术家;空旷的静物和室内场景;黑色 轮廓线包围的温暖明亮的平面色块

帕特里克·考菲尔德或许是国际范围内被最为低估 的20世纪英国画家。20世纪50年代末期,他在伦敦的切 尔西艺术学院求学;1960年至1963年,在皇家艺术学院攻 读时,他的同学中包括大卫·霍克尼、艾伦·琼斯(Alan Jones)与M.B.基塔伊(R. B. Kitaj)等人。 人如其画,考菲尔德热情友善、思维活跃、见多识 广,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很聪明。他画作的中心区域总有简

代表作 《海湾风景》1964(藏于葡萄牙里斯本古尔 班基恩博物馆) 《室内:夜晚》1970—1971(藏于英国伦 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餐巾与洋葱》1972(藏于英国伦敦艾伦克里斯泰亚美术馆)

洁的黑色轮廓,这一轮廓被用来呈现某个事物形态,同时 将仔细调和而成的平面色块区域彼此区分开。作为画家, 他明显受到费尔南·雷杰和胡安·格里斯的影响;作为导 师,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和朱利 安·奥佩(Julian Opie)则显然学习并借鉴了他的作品。

《天堂酒吧》1974(藏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弗 吉尼亚美术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中期,考菲尔德开始接纳后现代主义。

《午餐之后》1975(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似乎是出于玩笑取乐,他还将拍照那写实般真实的具体图

《有一幅画的室内场景》1985—1986(藏 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1930年代

《秋日时尚》1978(藏于英国利物浦沃克艺 术画廊)

像加入到自己原本概略简化的构图中,如《午餐之后》 (1975)与《有一幅画的室内场景》(1985—1986)中所 呈现的。 在有生之年,考菲尔德得到了一定的认可。1987年,

《蓝柱》1989(藏于英国文化委员会收藏 馆)

他获得透纳奖提名;1993年5月,当选为皇家艺术学会会

《弗洛伊德的烟》1997(藏于英国伦敦弗洛 伊德博物馆)

员;1996年,获得大英帝国高级骑士勋章。他最后出品的 作品之一,为伦敦柏林顿宫(皇家艺术学会机构住址所

“在才华横溢的那一代人中,他是最 具独创性的图像创作者之一。” ——尼古拉斯·塞罗塔

在)院士厅绘制的装饰图案,对他的艺 术兴趣而言相当重要,但展现的并不是 他的典型风格。墙壁上被涂绘上黑红两 色亮漆(与某家北非妓院的用色颇为类 似),而家具则采用现代派的黑色皮革

和镀铬材料。室内墙壁上没有图像画,只有一面大镜子和 一张漂亮的小地毯被组合在这个作品中。地毯上是一只单 上:1995年,考菲尔德与其作品的合影 右:考菲尔德标志性的加网印画之一,《餐 巾与洋葱》(1972)

色的、呈现为侧面剪影的鸭子,鸭子浮在水中自己那扭曲 变形的倒影上方。SF

520

TEA-76-P488-543 R1.indd 520

2014-6-11 22:55:58

501_Artists_488-543_30s_N.indd 521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239 Q175

5/13/08 2:00:46 PM


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大卫·霍克尼

生平:1937年7月9日生于英国约克郡布拉德福德 艺术特色:波普艺术家;画家、摄影师、印画制版师、插画师、舞台布景设 计师;肖像、全景风景和游泳池场景;照相拼贴集锦;人与人的关系及同性 恋主题

大卫·霍克尼的声望起始于“摇摆的60年代”。当时 他与诸如彼得·布莱克爵士这样的艺术家一起,在英国波 普艺术运动中占据核心地位。他那公然表现同性恋主题的 部分作品,也进一步增加了他早期的知名度。 霍克尼持续地自我创新,涉足摄影、印画制版、书籍

《我自己与我心仪的英雄们》1961(藏于英 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比弗利山淋浴的男人》1964(藏于英国伦 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彼得爬出尼克家的泳池》1966(藏于英国 利物浦沃克美术馆) 《更大的水花》1967(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克拉克夫妇与珀西》1970—1971(藏于 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插画和舞台布景设计,但为他赢得最大声望的还是以洛杉 矶游泳池和公寓场景为题材的画作,以及以家人和朋友为 主体的众多肖像画。《更大的水花》(1967)是他最初的 洛杉矶泳池画作之一。画面中的场景暗示人们一种富有奢 侈、阳光充溢的魅力生活,而其中的人物形象仅以泳池中 的一抹水花呈现。在移居至加州后,霍克尼的画面中便充 满生机勃勃的色彩、鲜明亮丽的图案、棕榈树、健美的青 年、隐性的色情和一种悠闲松弛的颓废情绪。 在霍克尼的肖像画作中,最著名的是《克拉克夫妇

1930年代

《大卫·霍克尼(艺术学徒向毕加索致 敬)》1973(藏于英国伦敦国立肖像美术 馆)

与珀西》(1970—1971)。他绘制过很多幅双人肖像画, 这使他有机会在画布上不仅能精妙细致地描绘出与模特原

子——纺织品设计师西莉亚·伯特维尔。画中还有两人养

《戴绿帽的西莉亚》1984(藏于英国伦敦泰 特艺术收藏馆)

型相似的人像,而且也能展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状态。克

的一只猫——珀西。他们置身于极简主义装饰风格的、20

拉克夫妇的肖像原型是时装设计师奥西·克拉克与其妻

世纪70年代的一套公寓房中。画面中沉寂静止的氛围让观

《1990年8月,自家住宅的40幅照片》1990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众不禁猜测这对夫妇的生活,而画家则是以此邀请观众去

《更大的大峡谷》1998(藏于澳大利亚国立 美术馆)

在数码照片出现后,霍克尼即宣称

笔下的多位肖像主体原型,尤其是西莉亚·伯特维尔,人

摄影艺术已死。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

霍克尼在形式和媒介上实验多多:为文学作品创作的

甚至一度有超过绘画的趋势。他除用宝 丽来相机出品过几个系列的照相拼贴作 品之外,还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

歌剧设计的舞台场景,比如1978年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

拍摄风景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组合成

作的尝试。不过,霍克尼直接观察——或者按他自己的说

复合图像,展现出拍摄者在时间和空间 中的位置变化。合成拼贴的成品显然还 是霍克尼的风格,而霍克尼从不同的角

法叫“眼球目击”——的能力,无疑是他最出色的才华,

度来描绘同一场景的做法则明显是受到

这使他得以不断地探索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肖像绘画和风景

了心仪的艺术偶像——立体派时期的毕

画。CK

524

TEA-76-P488-543 R1.indd 524

至80年代初期,霍克尼对摄影的专注,

蚀刻插图,比如《浪子堕落史》(1961);为芭蕾舞剧和 演《魔笛》(1791)所完成的布景;对立体派照相拼贴创

右:工作中的霍克尼正在绘制一幅色彩生动 的典型画作

对摄影的专注

为画作提供他们自己的情节叙事。霍克尼曾重复描绘过他 们认为她是霍克尼的缪斯女神。

上:霍克尼于1991年在巴黎一处由其创作的 舞台布景前的留影

上:在《克拉克夫妇与珀西》中,画家表现 出对于光线的关注

1930年代

代表作

加索——的影响。

525

2014-6-11 22:55:59

TEA-76-P488-543 R1.indd 525

2014-6-11 22:55:59


罗伯特·史密森 ROBERT SMITHSON 生平:1938年1月2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帕塞伊克;1973年7月20日卒于德克萨 斯州阿马里洛 艺术特色:超巨大规模的雕塑;天然材料与自然过程的利用;设计之初就意 在让人去亲身体验的作品

罗伯特·史密森或许可谓是地景艺术运动声音最响 亮的发言人。尽管他年仅三十五岁便因飞机失事而不幸早 逝,但其影响却广泛深远。在艺术作品走出画廊空间,进 入广袤的外部世界方面,史密森功不可没。 与许多同辈艺术家一样,史密森以画家身份开始其艺

代表作

术生涯。不过,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把精力投注于 一种与雕塑更接近的艺术实践形式。他这一期间的作品受

《纽约伊萨卡,伊萨卡镜子步行道》1969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到极简主义的影响,在风格上自然也有所改变。与其他几

《墨西哥尤卡坦,镜子,影像的置换(1— 9)》1969(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 馆)

品,而这些作品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系列。

《螺旋形防波堤》1970年4月(位于犹他州 大盐湖城罗泽尔点)

个地景艺术领域内的同仁一样,史密森也出品三维立体作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史密森开始在户外创作,其作 品在完成后也被安置于户外。在这些相对较小的作品中他

《被部分掩埋的柴火堆放棚》1970(原作的 一幅印画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经常用到镜子,通过镜子中反映出的影像来营造明显的空

《破环之夏》1971(位于荷兰埃曼“破环螺 旋山”)

间移位感或置换感。从这时开始,史密森的创作变得更具

《阿马里洛坡道》1973(位于美国德克萨斯 州阿马里洛泰柯瓦斯湖)

雄心。20世纪60年代末期,他被委任负责几个因规模庞大 而被称为“土方工程”的大项目。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

1930年代

《螺旋形防波堤》(1970)——由黑色玄武岩、盐晶体与 泥土构筑的一条螺旋状的长堤,总长457米,堤坝宽度为4.6

“一件艺术创作……在美术馆中…… 就会变得……脱离了外部世界。”

米。这一螺旋状造型从犹他州大盐湖岸 边的罗泽尔点开始,一直延伸进入盐湖 水域。这个作品的创作初衷是在一定时 期内可以让人们可以在堤坝上行走,以

直接接触的方式来亲身体验,就像人们仅以观看的传统途 径来欣赏此作一样。这件至今仍然存在的地景艺术,确切 地证明了史密森艺术追求的宏大维度,也证明了他对于此 艺术品类的独特贡献,而地景艺术在一位评论家看来,就 是“雕塑延伸扩展,进入更宽宏的场域环境”。CS 上:罗伯特·史密森于1969年的留影局部; 杰克·罗宾逊拍摄 右:《螺旋形防波堤》曾一度被淹没,但在 一次干旱后,又重新出现在水面上

532

TEA-76-P488-543 R1.indd 532

2014-6-11 22:56:01

501_Artists_488-543_30s_.indd 533

501 Great Artists-23678 PJ408-24 / 4239 Q175

4/9/08 12:34:52 AM


维托·阿孔齐 VITO ACCONCI

维托·阿孔齐

生平:1940年1月24日生于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 艺术特色:抽象诗歌;行为艺术与视频作品,探讨意识控制、认同和容忍; 视频与建筑类装置作品;公众空间建筑类作品

维托·阿孔齐早年曾在纽约写小说,并在爱荷华作家 讲习班进修。他偶然看到的贾斯珀·约翰斯的一幅画作, 给他带来转折性的关键影响,激发他写出抽象的“语言篇 章”。20世纪60年代晚期在将创作重点转向视觉艺术后, 语言对阿孔齐依旧至关重要。童年时在布朗克斯与父亲玩 的双关词语游戏、在海军陆战队排长训练营(Marine Pla-

《商标》1970(藏于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 物馆) 《转化》1971(藏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当代艺 术博物馆) 《撬开眼皮/窥探》1971(藏于西班牙巴塞 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 《遥控》1971(藏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当代艺 术博物馆)

toon Leaders Corps)短期服役时的压迫性军令语汇、罗马天 主教信仰背景下正统严格的宗教训喻,这些对他的影响在 他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作品中均有所反映。应允 顺从和个人空间的主题也启发了他的很多创作:在他最早 的行为艺术作品之一《街头跟踪》(1969)中,他记录了 自己尾随陌生人穿街过巷,直到他们进入私人住宅或对外 封闭的建筑的行为过程。 在身体艺术运动的发展中,阿孔齐是一个关键性人

《奉命表演之作》1974(藏于美国旧金山现 代艺术博物馆)

物。他经常将自己的身体置于受胁迫的境地,通过在限定

《历史深处的训诫》1976(藏于美国洛杉矶 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内完成一定的生理行为来探索和挑战自己的身体动作

《虫虫屋》1986(位于美国纽约长岛)

能力,而这些行为是根据类似于激浪派的成套指令来实

《灰尘墙》1992(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阿瓦 达中心雕塑园)

施,比如《台阶篇》(1970)这一作品。意大利裔美国人

《穆尔岛(咖啡屋与运动场)》2003— 2004(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穆尔河上)

的身份是他探索自己的性别和男性特质的基础,这些作品

1940年代

包括《转化》(1971)、《商标》(1970)和《播种/温

床》(1971)。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录像作品中,阿孔 齐探索生理及心理双重的控制与屈从中所隐含的复杂的动 态关系,而他接触和阅读的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的作 品,更是加强了他原有的创作理念。 此后,阿孔齐开始利用他那极为独特的声音来上演

在纽约表演《播种/温床》时,阿 孔齐藏身于一处地板的下方的狭小空间 中,持续的时间即为此次展出的时长。 参观者进入这间看似空无一物的画廊,

状态,如愧疚负罪、侵犯攻击、指责控诉和诱惑怂恿。他

但却能听到阿孔齐气喘吁吁地讲述他对

在后来的装置作品中将自己声音的录音与建筑构造、雕刻

观众产生性幻想的断续话语。整整三 周,每周三天,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 六点,阿孔齐都对着他看不到的观众说

式提出了挑战。1988年,他与一群建筑师联合组建了阿孔

话,对他们的脚步声有所反馈,在地板

齐建筑工作室,旨在设计高度创新的公共建筑和地貌景观

下手淫。这不仅是颇具耐力和韧性的一

的同时推出更具实验性的作品,比如《可移动的长条状城 市》(1991)与《私人岛屿》(1992)。LB

件壮举,而且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阿 孔齐回忆道:“我记得我还拿了些色情 杂志,但随即意识到,在这黑暗的地板 下面,我什么也看不到。我在拿谁开

右:《虫虫屋》,阿孔齐的公众空间作品之 一,位于纽约长岛

涮,我自己?”

538

TEA-76-P488-543 R1.indd 538

断断续续、气喘吁吁的声音

和呈现种种情境,影响、控制观众,同时也反映他自己的

类物体加以结合,这向人们接触并介入周围环境的常规方

上:1984年,阿孔齐于一处由狗舍切割而成 的门廊中的留影

上:阿孔齐标志性的作品《穆尔岛》

1940年代

代表作

539

2014-6-11 21:14:13

TEA-76-P488-543 R1.indd 539

2014-6-11 21:14:13


查克·克罗斯 CHUCK CLOSE 生平:1940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州门罗 艺术特色: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极端写实主义的大型肖像,画像原型主要 是其朋友,正面呈现,如护照相片一般;使用一种复杂的网格坐标定点系统 来将照片复现在画布上,每个网格自身又是一幅微型画

克罗斯是其同代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962年,他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毕业,并获得美术学学 士学位。随后,他在耶鲁攻读美术硕士课程的同时,充任 印画制版导师加博尔·彼得蒂(Gabor Peterdi)的助手。毕 业后,克罗斯获得富布莱特学者奖金资助,赴维也纳美术

代表作 《自画像,黑上白》1978(藏于美国加州旧 金山美术博物馆) 《马克,油性蜡笔大画幅》1978(藏于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辛迪》1988(藏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当代艺术博物馆) 《吉吉》1993(藏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 波利斯雕塑园沃克艺术中心)

艺术学院进修。1967年,他移居纽约,并于1970年在纽约 举办了首次个展。 20世纪70年代,克罗斯成为探索照相写实主义的一位 先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作为一名位于前锋阵地的 艺术家,他标举的却是在当时显然已经落伍的肖像题材。 他利用照片在巨型画布上创作,所出品肖像原型主要都是 他的朋友们。画中人物直视前方,对面观众,令人印象深 刻。如今,作为一套复杂的手工工艺体系——这些程序被 用于将摄影图像转化成油画像——的发明人,他居于这一 领域的顶端位置。他的同路人还包括布莱斯·马尔顿、 理查德·塞拉、马丁·普里尔(Martin Puryear)与菲利 普·格拉斯(Philip Glass)。 目前,克罗斯在两处工作室进行创作,一处位于曼 哈顿,另一处位于长岛的东端——这是一片平坦的长条

1940年代

“我们都是由同样的环境养育……那 同样的原初浆液……”

沙地,曾经是土豆田地,在过去的 一百五十年间,很多成功的艺术家从市 区迁移到这里,为的是这里的空间、光 线和清新的空气。在曼哈顿的画室中,

克罗斯的大部分作品都倾向于使用黑白两色,而在长鸟沙 地工作室这里,作品则多为彩色。克罗斯也是位乐于助人 的慷慨画家。他对新近崭露头角的艺术新人也多有提携支 持,因此受到很多同仁的爱戴与尊敬。 上:克罗斯的面孔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出 现,因此很容易被识别 右:克罗斯坐在他的一幅作品前,画中人是 艺术家埃里克·费希尔(Eric Fischl)

1998年,克罗斯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 2000年,他获得了双份大奖:独立策展人国际联盟颁发的 雄狮奖和美国国家艺术勋章。SF

542

TEA-76-P488-543 R1.indd 542

2014-6-11 21:14:15

501_Artists_488-543_30s_N.indd 543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239 Q175

5/13/08 2:01:39 PM


布鲁斯·瑙曼 BRUCE NAUMAN

布鲁斯·瑙曼

生平:1941年12月6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 艺术特色:雕塑家、行为艺术家与摄影师;霓虹灯、音频、玻璃纤维和视频 的运用;文字的整合加入;语言、孤立和沟通的主题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布鲁斯·瑙曼就被认为是 最具创新才华的美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他最初是韦恩·第 伯的助手;从1964年开始,他在雕塑、行为艺术和电影方 面进行实验创作。他的毕生作品中还包括全息摄影、霓虹 灯管墙面浮雕,以及互动的环境装置、摄影、印画和录像 作品。

《真正的艺术家通过揭示神秘真相来帮助这 个世界》1967(藏于澳大利亚国立美术 馆) 《生命、死亡、爱、恨、逸乐、痛苦》1983 (藏于美国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 《小丑的折磨》1987(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 学院) 《人类学/社会学(林德旋转)》1992(藏 于德国汉堡市立艺术馆) 《无题(手之圆圈)》1996(藏于苏格兰爱 丁堡国立美术馆) 《原材料》2004(声频装置)

瑙曼在其观念作品中强调内涵意义应当胜过美学, 并意图激发观众的参与。他经常使用反语和文字游戏来 提出有关存在和孤立的思考主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始,瑙曼主要依靠雕塑和视频等媒介,运用基于动物和 人类身体部位构成的影像来呈现出令人不安、反躬深省的 心理及生理主题。他获得过很多奖项,如1989年被旧金山 艺术学院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以及1990年的马克斯·贝 克曼奖。在谈到其创作的主要影响来源时,瑙曼提及了 约翰·凯吉(音乐人)、塞缪尔·贝克特(作家)、维 特根斯坦(哲学家)、菲利普·格拉斯(作曲家)、拉蒙 特·扬(La Monte Young)与梅瑞迪斯·蒙克(Meredith

作品的核心却是一些关注人们如何共存、相互交流沟通与

Monk)。

语言内在的严肃主题,以及艺术家作为视觉语言传播者和

1940年代

瑙曼对语言和通常意义上的沟通颇为着迷,他经常以

操控者的角色问题。他对风格因素的考虑较少,更多地则

一种看似轻松玩笑的方式来表达理念的互动与传递。但他

是专注于一个进程或一项活动以何种方式转化为一件艺术 作品。 瑙曼的作品展现出一套多样化的、涵盖广泛的创作 方法与用材。举例而言,他在早期一个霓虹灯作品中用文

作品中选取了二十二句文字构成一个听 觉拼贴作品,并将其装置于泰特涡轮厅 那巨大的空间中。由于脱离了上下文语 境,这些碎片化的语音变得毫无意义。 这次展览还呈现了瑙曼对于空间的浓厚 兴趣,以及他对空间如何改变人们行为 和自我意识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画廊 空间中充满人声,有的很清楚,有的则

宣言。这像是一种考验,就像你大声说出什么,看看自己

模糊不清,与观众的声音混合在一起。

是否会相信……而这取决于你如何阐释这句话,以及你是

瑙曼将这一开阔的美术馆空间转化为人

否看重自己、很认真地对待这个宣言。” 从20世纪80年代

类世界的一个隐喻——到处回荡着无尽 的声音,一如无人倾听的痴人说梦。

至今,瑙曼一直居住于新墨西哥州。SH

546

TEA-76-P544-573 R1.indd 546

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瑙曼创 作了《原材料》(2004)。他从现存的

个世界。”这个作品最初悬挂于一家商店的橱窗中,上面 点。瑙曼说:“对我而言,这个作品中最困难的就是那句

右:《人类学/社会学(林德旋转)》 (1992)探讨了人们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人声之声

字如此宣言:“真正的艺术家通过揭示神秘真相来帮助这 的文字符号以一种常见的方式向大众展示艺术家的个人观

上:瑙曼在《沃林根战役》前的留影; 2006年于杜塞尔多夫

上:《愤怒白、威胁红、危机黄、死亡黑》 由霓虹灯管显示的文字组成

1940年代

代表作

547

2014-6-12 1:02:45

TEA-76-P544-573 R1.indd 547

2014-6-12 1:02:46


西格玛·波尔克 SIGMAR POLKE

西格玛·波尔克

生平:1941年2月13日生于波兰奥莱希尼察 艺术特色:实验派画家与摄影师;使用广告影像来嘲弄消费文化;利用批量 生产的、有花纹图样的纺织品充当画布;使用不寻常的、有时甚至是毒性的 材料来绘画

1953年,西格玛·波尔克与家人从当时的东德移居至 杜塞尔多夫。年幼的他在凯泽斯维特彩绘玻璃厂当学徒 工,后于1961年在市立美术学院开始进行专业训练。师从 卡尔·奥托·格茨(Karl Otto Goetz)、格哈德·何梅(Gerhard Hoehme)的波尔克,对摄影与拼贴技法很感兴趣,并

《兔女郎》1966(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赫西 豪恩博物馆与雕塑园) 《无题》1975(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 《o.T.(谱号)》1981(藏于德国波恩艺术 博物馆) 《瞭望塔》1984(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 《无题》1988(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 馆) 《无题》1989(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 馆) 《银杏》1989(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将这些整合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1963年,波尔克与同学格哈德·里希特、康拉德·费 舍尔一起,组织策划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展览。这个 展览是模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说法,但它确实为一 种绘画运动开辟了道路——这个流派采用广告画中常见的 概略图像形式来嘲讽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被消费驱动的艺 术。波尔克将那些日常平庸的物品,比如火柴棒、巧克力 块、香肠和饼干,与从当时印刷品上借用来的图像层叠组 合在一起。波尔克的这些早期作品与美国波普艺术有着紧 密的关联,尤其从他的题材选择以及将商业广告印画技法 移用到绘画这一媒介的做法来看。波尔克还对光栅点阵这

《搜捕塔利班与基地组织》2002(私人藏 品)

一印刷过程中的关键元素进行了实验,以此构建出增加画 面图层分布的抽象图案。他探索绘画可用的替代性底层用 材,并以批量生产的纺织品来取代传统的画布。他将一些 印花面料整合进自己的作品,在那些媚俗的图案和花哨俗 艳的色彩上绘制具象和抽象的图形。 20世纪60年代,波尔克开始尝试摄影并实验各种化学 显影剂及不同的印画技法。他拍摄了一些被安置于充满神 秘气息场景中的令人不安、萦怀难忘的静物与纷纭繁杂的 事物。他还出品了一些混合了负片和正片影像效果的各种

1940年代

突变的图像,而这些影像或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或经 由多重曝光程序之后完成。

波尔克通常会选择在画布上手工 复原机械过程,比如他那常见的光栅点

性的材料,比如砷、陨石灰、蜂蜡、薰衣草精油和金箔

阵再现,就是利用铅笔的橡皮擦手工完

片。他将这些材料与溶剂、清漆、树脂相互混合,在画布

成。不过,到了2002年,他开始利用电

业的经历明显展现在这些泛着虹彩荧光、近乎透明的图像

上:在1989年的肖像照中,波尔克在镜头前 很放松

机械绘画

20世纪80年代,波尔克重拾绘画。他使用了各种实验

上营造出引人入胜的化合反应效果。他早年在彩绘玻璃行

脑来创作他的“机械绘画”。他从通俗 的大众媒体上选取图像,随后利用软件 进行着色和改造,然后像照片移印那样

中。在最近的一段时期内,波尔克摸索演化出了一种探究

将改造后的图像转移到大尺幅的纺织面

光线是如何改变已完成作品画面的肌质纹理和色彩的技

料上,再像风帆那样把画布悬挂起来。

法——“机械绘画”。NSF

这种全新的绘画方式突出体现了波尔克 对创作媒介的持久兴趣,以及他在现代 艺术史上所扮演的革命性角色。

右:《艾弗尔山上的瞭望台》(1972)是波 尔克“高架座椅”系列绘画作品之一

548

TEA-76-P544-573 R1.indd 548

上:半隐藏的纳粹万字符充斥着《帕格尼 尼》(1982)的画面空间

1940年代

代表作

549

2014-6-12 1:02:46

TEA-76-P544-573 R1.indd 549

2014-6-12 1:02:46


罗伯特·麦普尔索普 ROBERT MAPPLETHORPE 生平:1946年11月4日生于美国纽约;1989年3月9日卒于波士顿 艺术特色:风格化的黑白照片;花卉静物、名人肖像与同性恋主题的裸体;对 光线在皮肤上呈现的明暗调性的探索

罗伯特·麦普尔索普这位美国摄影师以其直白坦露性征 的作品以及围绕它们所产生的争议而著称。不过,很有必要 指出的是,上述这种理解或印象并不是对麦普尔索普艺术成 就最公正与确切的评价。 麦普尔索普在普拉特学院学习绘画与雕塑,而这两个领 域的训练都对他后来的摄影事业带来重要影响。1971年,他

代表作 《帕蒂·史密斯》1975(藏于美国纽约罗伯 特·麦普尔索普基金会) 《X作品集系列》1978(藏于美国纽约罗伯 特·麦普尔索普基金会) 《路易丝·布尔乔亚》1982(藏于美国纽约 罗伯特·麦普尔索普基金会) 《梅利亚·马尔登》1983(藏于美国纽约所 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肯·摩迪与罗伯特·谢尔曼》1984(藏于 美国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马蹄莲》1986(藏于美国纽约所罗门-古 根海姆博物馆) 《安迪·沃霍尔》1986(藏于美国纽约罗伯 特-米勒画廊) 《自拍肖像》1988(藏于美国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使用一台宝丽来相机开始创作;而这台相机则是纽约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管约翰·麦克肯德利(John McKendry) 送给他的礼物。1974年,麦普尔索普拥有了一台哈苏相机, 使他得以探索大画幅摄影;而这台相机依旧是一件礼物,来 自他的朋友山姆·瓦格斯塔夫(Sam Wagstaff)——此人后 来成为了他的同性恋人。麦普尔索普拍摄朋友与熟人的肖像 照,其中包括曾经与他同居的女音乐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他那充满华彩、引人瞩目的生涯中,麦普尔索普 持续以这种大画幅形式拍摄了众多名人照片,比如波普艺术 之王安迪·沃霍尔与摇滚乐歌星黛比·哈瑞。 麦普尔索普很快又开始拍摄花卉静物与裸体人物像,其 中裸体人物像的模式颇为多样化,既有使人联想到经典雕塑 造型的,也有对极端性行为的露骨呈现与记录。这样直白坦

1940年代

露的作品是否适合艺术家来创作?是否应该允许公开展示和

“……拍摄一朵花跟拍一只鸡(一根 阳具)没有多少不同。”

作为艺术品来销售?对这些话题的争论 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争论未能让各 界人士认可或赞赏麦普尔索普作品中的 美学特质和价值。正如他本人所说的,

他以相似的方式处理所有的创作对象,并将其转化为美妙的 抽象形式;他的照片探索光线在皮肤、肌肉组织和花瓣上反 射后呈现出的明暗调性效果。从这些点来说,他的照片是经 上:1985年,麦普尔索普在罗伯特-米勒画 廊举办的自己的作品展上 右:《阿济托》(1981)是麦普尔索普最著 名的裸体摄影之一

过美化的、人为构建的影像,而且更多关注的是图像的表面 效果,而不是影像的内容,但批评家和观众们对他考虑到的 这些因素和艺术理念未必能一直都抱有欣赏的态度。WD

560

TEA-76-P544-573 R1.indd 560

2014-6-12 1:02:48

501_Artists_544-573_40s_N.indd 561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49 / 4225 Q175

5/29/08 9:58:37 PM


托尼·克雷格 TONY CRAGG

托尼·克雷格

生平:1949年生于英国利物浦 艺术特色:探索实在物理实物的本质以及我们与物质的关系;在早期创作中 采用城市生活的废弃物;科学的观念与意象;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后期作 品为庞大的单一物体

克雷格在他那些综合了科学与艺术的思考、令人兴奋 并引人深思的雕塑作品中,探讨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 核心问题——人类与所存身世界之间的关系。在克雷格看 来,这个世界正陷于人造物品的浪潮中,工业制成品包围 着人类,同时自然材料与地貌景观也环绕在周围。他创作

《堆叠》1975(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从北边看到的不列颠》1981(藏于英国伦 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明信片国旗(米字旗)》1981(藏于英国 利兹城市艺术美术馆) 《斧头》1982(藏于伦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灰月亮》1985(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 《本能反应》1987(藏于德国沃尔夫斯堡艺 术博物馆) 《特瑞斯·诺瓦利斯》1989(20世纪90年 代装置于英国康塞特的环岛公路网国道 旁;译注:另称为“康塞特经纬仪”) 《新形式》1991—1992(藏于美国德克萨 斯州休斯敦美术博物馆库伦雕塑园)

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就是探询科技以何种方式影响了自然世 界。他在创作中尝试使用过多种不同的材料——塑料、黏 土、石头、青铜,以及混合材质。克雷格在自己与具体特 定的材料之间培养出了一种动态的关系——在决定每件作 品的形态时,他赋予材料自我发言权,让材料的独有特质 扮演主导角色。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克雷格以利用“拾得”物品 构建的作品而知名。以废塑料碎片构成的创作中包括《从 北边看到的不列颠》(1981)——这个作品是对其祖国所

体如何相关这样一个带有强烈科学色彩的问题,而他作

面临的社会问题的一次检视与评判。2007年前,他的大部

品——无论是雕塑还是雕版印画——的形式中也包含有实

分作品都是以金属(尤其是青铜)与木材构建的巨型规模

验室烧瓶和试管等部件或者图像。

作品,这其中包括一些付酬委托的、著名的户外作品,比 如《观点》(2005)。他的组合构建作品探索了部件与整

《特瑞斯·诺瓦利斯》(1989)是

何其作品的长期形态均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曾

一件气势恢宏的壮观之作,位于英国东

在一间橡胶研究实验室担任过两年技术员,随后才开始在

北部康塞特附近的环岛公路网国道旁。

1940年代

教师。从1977年开始,他在德国伍珀塔尔居住,并在杜塞

足的形态——这种形态具有纹章或族徽 的关联意义,指涉到土地与所有权的问 题。这个作品高达六米,矗立于一片为 工业化进程所侵蚀蹂躏的土地上,使人

有很高声望的顶尖艺术家:1992年,法国授予他艺术与文

们在方圆数英里的范围之内都可以看

学骑士的封号;199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03

到。此作品如同一个纪念物,提示人们

年,获得大英帝国荣誉勋章;2001年,当选为德国艺术学

牢记曾经辉煌、但现已消失的钢铁工 业。这件作品同时也是该城市再生复兴

会会员;1988年,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同年获

的一个希望音符、自然景观与现代工业

得声望卓著的透纳大奖;2001年,荣获莎士比亚奖;2007

相衔接的一处标记,同时也是这条风景

年,获得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AK

旅行线路上的一个实用性地标。

568

TEA-76-P544-573 R1.indd 568

模仿科学测量仪器的两座大型复制品组 成。两件雕塑的底座支撑部分呈现为兽

参与展出的专业模式。他逐渐成为一个在国际范围内享

右:《明信片国旗(米字旗)》(1981)由 丙烯颜料与混合材料完成

这个特地为付酬邀约而创作的作品,由

院。克雷格二十五六岁时便已是法国梅斯一家美术学院的 尔多夫艺术学院任职。这期间,他形成了定期在全球各地

上:屡次获奖的雕塑家克雷格于1997年在一 家美术馆中的留影

艺术、科学与自然

克雷格早期生涯中结合科学与艺术的形式解释了为

多家艺术学院求学——这些学院中包括伦敦的皇家艺术学

《观点》安装于2005年(位于西班牙马拉加 劳工街与斯特拉坎街交叉拐角)

上:《物种》(2003)展示于波恩艺术博物 馆的屋顶平台上

1940年代

代表作

569

2014-6-12 1:02:50

TEA-76-P544-573 R1.indd 569

2014-6-12 1:02:50


比尔·维奥拉 BILL VIOLA

比尔·维奥拉

生平:1951年1月25日生于美国纽约 艺术特色:“全境”视频艺术的开创先驱;录音录像带、装置与广播的运用; 极度的慢镜头;极端写实的清晰度;表演夸张的演员;对宗教艺术的指涉;神 性与灵性

在锡拉丘兹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的实验工作室中, 比尔·维奥拉学习了摄影、电子音乐与视频录像课程。早在 20世纪60年代,白南准、安迪·沃霍尔与另外少数几个人已 经开始探索视频艺术的创作可能性,但直到1973年维奥拉毕 业时,这一艺术品类仍仅处于婴儿发育期。不过,在纽约和

代表作 《信息》1973 《牙齿之间的空间》1976

佛罗伦萨工作时,与伍迪·瓦萨尔卡(Woody Vasulka)、布 鲁斯·瑙姆、维托·阿孔齐等这些当代同仁的协作经历使维 奥拉坚信视频可以成为他首要的艺术关注点。1977年,他在

《(法国)南特三联画》1992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拉托贝大学举办展览时,与学校的艺术教

《渡过》1996

育主任吉拉·佩罗弗(Kira Perov)相识、成婚,并形成了工

《回忆五重奏》2000

作搭档关系。他二人赴日本居住了一段时间,并在那里被引

《投降》2001

荐加入禅宗修道组织。维奥拉偕妻子回国后,在加州艺术学

《千禧年的五个天使》2001

院谋得了一份教职。从此以后,他二人就一直在加州定居。 维奥拉在作品中关注人道,而且很直率地表露情绪, 探讨人类知觉意识的现象、亢奋激昂的情绪状态,以及试图 于《问候》(1995)中。具有宏大艺术野心的《天亮动身》

的实验探索的兴趣,要比很多同行淡弱很多,但对新技术,

(2002)则以高清晰度的数码壁画环绕于观众四周。《受难

只要新技术能帮助他消除观众与艺术介质之间的屏障壁垒,

记》(2003)系列则将小尺寸液晶显示屏与大型背投屏幕影

他就能很快接受。他那招牌式的极端慢镜头运用,首次出现

像组合在一起;这也是英国国立美术馆所举办的首个当代艺 术家作品展。作品中对文艺复兴时期虔敬祷告影像与祭坛画 的指涉也反映出维奥拉对于宗教神秘主义的长期兴趣。

1950年代 1950–59

维奥拉的装置作品在设计意图上就是为了呈现充满冥想

院,并观赏了中世纪晚期与文艺复兴早期 的艺术作品。在迪里克·伯茨的《哀恸的 圣母》(1480—1500)前,他突然情绪失 控,泪如雨下。维奥拉回忆道:“有生以

他的这种理念导致人们指斥其艺术有着“新纪元”式(灵修

来第一次,我意识到我是在‘运用’一件 艺术品,而不仅仅是欣赏而已。这样的事 或许应该发生在教堂里,在那里,人们分

作品被证明非常受全球各地观众的欢迎,而且对观众们来说

享静默,共领圣体,但我的经历却是发生

也并非不可理解。毫无疑问的是,维奥拉的贡献是帮助确立

在美术馆中。”(译注:“运用”在这

式,并完全有希望大有成就。RB

576

TEA-76-P574-599 R1.indd 576

20世纪90年代末期,比尔·维奥拉 在父亲病重期间造访了一次芝加哥艺术学

是看见”,直至其中的意义得以揭示与呈现。在有些方面,

了视频艺术在艺术界的地位,而其也是一种可持久的艺术形

右:挂墙的等离子显示图像出自《沉默五重 唱》(2000)

艺术家遭遇的通神顿悟

气息的“全环”,让观众沉浸其中,花时间去“感知,而不

顿悟)的做作或自以为是。不过,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他的 上:1998年,比尔·维奥拉的留影;身后加 上了镭射光环打出的轮廓

上:“离去的天使”出自装置作品《千禧年 的五个天使》(2001)

1950年代

获得灵性体验和精神升华的愿望。正因为如此,他对形式上

里是指像信徒对圣像静修默祷那样“利 用”到图像)

577

2014-6-11 21:17:49

TEA-76-P574-599 R1.indd 577

2014-6-11 21:17:54


阿尼什·卡普尔 ANISH KAPOOR 生平:1954年3月12日生于印度孟买 艺术特色:雕塑家;因地制宜的大型装置;早期的染料着色地面作品,后期映 照天空的类雕塑作品;二元性与形而上学的主题

1972年,卡普尔赴英国学习艺术。他首先在霍恩希艺术 学院学习,后来就读于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完成学业 后,他在伍尔弗汉普顿理工大学谋得教职;随后,赴利物浦 成为沃克美术馆的驻馆艺术家;此后,一直在伦敦定居。 20世纪80年代早期,崭露头角的卡普尔,成为一个优秀 的英国青年雕塑家群体的一员。这个群体中包括理查德·温

代表作 《仿佛是要庆祝,我发现红花开满山》1981 (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天空之镜》2001(位于英国诺丁汉剧场) 《云之门》2004(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 哥千禧公园) 《天空之镜》2006(位于美国纽约洛克菲勒 中心)

特沃斯(Richard Wentworth)、理查德·迪肯与比尔·沃德 罗(Bill Woodrow)。他们得到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大力扶持, 以一种新风格进行创作,经常在伦敦的利森画廊举办展览, 并迅速赢得国际范围内的认可。随着声誉日隆,卡普尔的艺 术雄心与雕塑规模也相应扩张。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因在 印度寺庙中看到色彩鲜亮的颜料堆积成小土丘而受启发,完 成了一些地面造型作品,比如《仿佛是要庆祝,我发现红花 开满山》(1981)。创作这样的雕塑时,卡普尔会先在美术 馆展场的地面上安置一些低矮的小型立体形态物,然后将色 彩饱和浓烈的粉末状染料铺洒覆盖在做出造型的整块地面 上。 21世纪,卡普尔开始借助重型技术装备进行创作,如 《马尔斯雅斯》(Marsyas,2002,译注:希腊神话中的凡人

“一件作品发源生长于另外的作品, 而恍然顿悟的新发现是非常难得、几 1950年代 1950–59

乎没有的。”

音乐家)是用钢材与PVC制作的一件大 型作品,完全充满了伦敦泰特美术馆的 涡轮大厅。随后,他又在纽约洛克菲勒 中心展出了一件巨大的镜面反射雕塑作 品——《天空之镜》(2006)。他那植

根于形而上的后期作品,成功之处在于他对作品整体环境中 明暗光影与镜像反射调控。作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 一,卡普尔赢得了国际性的声望。他近期创作的项目包括一 上:阿尼什·卡普尔的肖像照,拍摄于2006 年10月 右:位于千禧公园的《云之门》被戏称为 “电镀腰果”

座为纽约“9·11”恐怖袭击中英国罹难者创作的纪念性碑 柱雕塑,以及为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座地铁站创作的设计与 构建,这两者都是规模宏大的委托创作项目。SF

580

TEA-76-P574-599 R1.indd 580

2014-6-11 21:17:55

501_Artists_574-599_50s_.indd 581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150 Q175

5/13/08 5:11:58 PM


杰夫·库恩斯 JEFF KOONS

杰夫·库恩斯

生平:1955年1月21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约克 艺术特色:聚焦高雅与低俗文化、名声与媚俗艺术的新波普作品;对批量化规 模生产的物品——比如篮球、吸尘器和充气玩具——加以利用并使其升华

杰夫·库恩斯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巨大谜团,而他也是达 米恩·赫斯特等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主要影响者。他那隐晦不 明的个性与他对媚俗物品的执迷让外界感到迷惑混乱,因而 无法断定他到底是一位惯于讥刺反讽的批评家,还是只是通 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一位忠实拥趸。 库恩斯对既有素材的模仿借用在早年便有体现:年仅八岁

《充气花与邦尼兔》1979(私人藏品) 《胡佛牌吸尘器名品/名流,III号》1980 (藏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只篮球完全平衡悬浮的水箱》1985(藏 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兔子》1986(藏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现代艺术博物馆)

斯”,放在父亲店铺中出售盈利。1976年,他从马里兰州艺术 学院毕业后移居纽约,并很快地在纽约建立起声誉,经常出现 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会员接待处,成为一位醒目又热门的 推销员——他的作品在这些专场推介会上颇受买家青睐。库恩 斯这一阶段的作品大胆地使用了现成物品,比如充气玩具等。 库恩斯的艺术是20世纪80年代氛围的浓缩体现。他不遗

《迈克尔·杰克逊与他的猩猩“泡泡”》 1988(藏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 馆)

余力地为自己做宣传,并将各种媒介材质、批量化规模生产

《粉色豹子》1988(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

的吸尘器装入通常用于陈列贵重工艺品的玻璃橱窗中,构成

《小狗》1992(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 姆博物馆) 《气球狗(品红色)》1994—2000(私人 藏品)

的物品提升至艺术品的地位。他的一个著名创意是将一系列 《新系列》(1980—1983)的一部分。在《均衡》(1985)

时间与运动都已暂停了的幻觉效果。整个20世纪80年代,他

中,他继续利用美国文化中的标志性事物,比如在这个创作

将玩具和其他流行的媚俗物品转化为令人惊叹、无懈可击的

中涉及了篮球——篮球悬浮在装了水的水箱中,呈现出一种

大型雕塑作品,而所用的材料从不锈钢到瓷漆,应有尽有。

上:《气球狗(品红色)》那高度光滑亮泽 的表面更为其显而易见的吸引力锦上添花

可爱但无人想去拥抱

在《平庸》系列(1988)的一个作品中,他因创作了一座真

这只104厘米的不锈钢兔子是20世

人大小的迈克尔·杰克逊及其宠物猩猩“泡泡”的雕像,促

纪80年代的标志性艺术作品之一。这个

发人们去讨论品位及社会名人的议题。

“布兰库西的邦尼兔”实际是库恩斯对

1950年代 1950–59

1991年,库恩斯迎娶了意大利色情片影星伊罗娜·施

此前作品中充气兔子形象的再现。他将 极简主义雕塑与流行物品以完美的工艺

塔勒(Ilona Staller),并成功竞选为国会议员,这更为他本

相结合,创造出让人难以定义和归类的

已狼藉不堪的艺术声望火上浇油。他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

作品。充气玩具脱模后用钢材浇铸,再

展时,展出了一个引起纷纭争议的系列作品——《天堂制

经过精细的打磨抛光,看似如一只闪闪

造》(1990—1991)。不过,他最成功的作品还是《小狗》

发光的金属气球。这只“兔子”那镜子 般的表面还反照出了周围的环境与观

上:2003年,库恩斯在德国当代艺术美术馆 展出《粉色弓》

(1992)。这个高达12米、模仿英格兰西部高地小猎犬的作

众。库恩斯的《兔子》影响了诸如赫斯

品,从1997年起便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室外

特、加文·特克(Gavin Turk)这样的

右:在《迈克尔·杰克逊与他的猩猩“泡 泡”》中,库恩斯对20世纪80年代的浓缩达 到了极致效果

展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通常聚焦于大型创作, 题材都是他情有独钟的充气玩偶和其他充气造型的世界。JJ

586

TEA-76-P574-599 R1.indd 586

1950年代

代表作

时,他便临摹古典大师的画作,签上自己的名字“杰夫·库恩

后来者,其中特克用青铜浇铸的“垃圾 袋”便是一例。

587

2014-6-11 21:17:57

TEA-76-P574-599 R1.indd 587

2014-6-11 21:17:57


基思·哈林 KEITH HARING

基思·哈林

生平:1958年5月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1990年2月16日卒于纽约 艺术特色:生机洋溢的响亮色彩;卡通式样的人物;线条造型风格;尺幅巨 大的抽象雕塑;地铁站墙壁粉笔涂鸦;动态强烈的平面图案;公共场所壁画

与很多20世纪的著名艺术家一样,基思·哈林也是 在纽约开始艺术生涯的。他在“视觉艺术学校”接受训 练。求学期间,年轻的哈林发现了纽约街头、地铁站、地 下夜总会或酒吧等地方的涂鸦艺术。这种非主流的艺术 图景对哈林很有吸引力,他很快便与肯尼·沙弗(Kenny Scharf)、吉恩-迈克尔·巴斯奎特成为朋友,相互交流创作

《地铁绘图》1980—1981(藏于美国纽约 州格仑瀑布城海德艺术馆) 《无题》1982(藏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 克-弗雷斯特大学学生会收藏部) 《安迪老鼠》1985(藏于美国纽约哈林基金 会)

理念,并参与各种展览与艺术表演。 1980年,哈林开始用普通的白粉笔在地铁站空白的广 告板上绘图。他迅速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特色明显的风 格,呈现非常简单的场景环境及卡通样式的人物与形体。 哈林最著名的人像之一“发光小宝贝”也是在这一时期创 作的。这种新的艺术媒介让哈林感到兴奋和备受鼓舞。有

《毒品疯狂》1986(位于美国纽约哈莱姆区 “毒品疯狂”体育游戏场)

时候,他一天之内甚至能创作近四十幅地铁涂鸦,而地铁

《柏林壁画》1986(已遭毁弃,原位于德国 柏林墙)

站这一地下空间也成为他艺术创意与实践探索的实验室。 哈林在纽约地铁站的涂鸦尽管只能保留很短的时间,

《杂技演员》1986(藏于美国纽约哈林基金 会)

但也让这位年轻艺术家迅速成名。他开始使用丙烯颜料、

《滑板》1986(藏于美国纽约哈林基金会)

记号笔的墨水与幻彩荧光涂料来创作,出品了一系列色彩

方式呈现他那些标志性的人物图形。20世纪80年代初期,

《波普小店海报》1986(藏于美国纽约哈林 基金会)

鲜艳生动的画作,其中有些作品仅仅呈现画出轮廓的人物

他举办了两次成功的个展,并参加了德国第七届文献展、

与夸张而丰富的图案。此外,哈林还探索了雕塑这一艺术

圣保罗双年展与惠特尼博物馆的双年展。此外,他还忙于

媒介。他在既存的现成物品上涂覆色彩,并以三维立体的

为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广告牌绘制动画作品,以及一些以

《无题(一人站于小童身上)》1987(藏于 加拿大国立美术馆) 《拳击手》1988(藏于德国柏林戴姆勒-克 莱斯勒艺术馆)

哈林为一位沾染严重毒瘾的朋友

目。他还受邀为斯沃琪手表和绝对伏特加的商业项目进行

深感不安,于是决定创作《毒品疯狂》

1950年代 1950–59

在他那短暂却又充满了爆发性成果的闪亮生涯中,

的一处手球场墙壁来绘制。他用鲜亮的 橙色涂覆中间部分,上下部分再画上招 牌性的、以黑色线条轮廓构成的人物图

壁垒。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尽可能地被大众接触。1986

形。在横贯构图的橙色部分,他用巨大 字体写上“可卡因小丸子很可怕”(毒 品疯狂),呼吁人们对当时肆虐于市中

邀请社区人群来分享艺术乐趣,在一种远离美术馆传统环

心老旧社区中的吸毒行为加以警醒与抵

境下来欣赏他的作品。在1988年被诊断感染艾滋病后,哈

制。哈林的“涂鸦行为”虽然一开始被

林发起了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基金会,以提升公众对艾滋病 的认知与预防意识。NSF

592

TEA-76-P574-599 R1.indd 592

(1986)。他选择紧邻哈莱姆河滨大道

哈林致力于推倒横亘于高雅与低俗艺术之间、人为的障碍 年,他在纽约苏荷区创办了自己的“波普小店”,鼓励并

右:哈林是城市涂鸦这一艺术品类的先锋之 一

《毒品疯狂》壁画

居住于市中心老旧社区的年轻人为受众目标的社区艺术项 创作,并接受付酬要约完成诸多的公共场所壁画。

上:哈林的照片局部;爱伦·麦克维尼拍摄 于1986年

上:《毒品疯狂》是为哈莱姆区的青少年创 作的、具有正面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

1950年代

代表作

处以25美金的罚款,不过后来相关部门 又邀请他回来完成了这幅壁画。

593

2014-6-11 21:17:58

TEA-76-P574-599 R1.indd 593

2014-6-11 21:17:58


马克·沃林格 MARK WALLINGER 生平:1959年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齐格威尔 艺术特色:画家、雕塑家与装置艺术家;知性、聪慧、多思的“年轻英国”艺 术家,其创作范围几乎就是其创作强项力量所在;英国当代唯一严肃的公众艺 术家

要把马克·沃林格归类于哪一种艺术门类并非易事,不 过这样的困扰倒是有益无害。沃林格首先以画家身份在艺术 世界崭露头角,但很快便建立起观念艺术家的声誉。此外, 他还创作装置、视频与雕塑等作品。被冠以“年轻英国派” 艺术家的头衔身份的沃林格,于1993年由艺术收藏巨头查尔 斯·萨奇推向公众视野——伦敦的萨奇美术馆为年轻英国派

代表作

举办了一系列展览,首场展览中便收录了沃林格的作品。

《半血亲的兄弟(通向乌有的出口——马基 雅维利)》1994—1995(藏于英国伦敦 泰特艺术收藏馆) 《看,这个人》(Ecce Homo)1999 《鬼》2001(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沉睡者》200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陈述英国立场》2007(藏于英国伦敦泰特 艺术收藏馆)

沃林格最初在伦敦的切尔西艺术学院接受绘画训练, 然后在戈尔史密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兴趣广泛,艺 术、运动、赛马与政治都在他的关注范围内。从20世纪80年 代中期开始,他的作品便聚焦于“艺术再现的政治与政治的 艺术再现”。 在其艺术生涯早期,沃林格画作主题主要是赛马血统 及城市的无家可归者。在更近一些的时期内,他创作的主题 则涉及民族主义与宗教。如《看,这个人》(1999),则是 一座真人大小的耶稣雕像,耶稣头上戴的荆冠用带刺的铁丝 做成。此作曾安置在伦敦特拉法格广场的第四立柱基柱上短 时间展出。英国和平活动家布莱恩·豪(Brian Haw)长时间 在伦敦的国会广场上驻扎抗议,其意志

1950年代 1950–59

“我想让某件东西清晰可见,但这

坚不可摧,而沃林格则以《陈述英国立

件东西实际上已被演绎得隐约不可

场》(2007)再现了豪的反战行动。沃

见……”

林格将豪的示威现场以一比一的比例进 行复制和再创作,使用了约六百件豪用

——沃林格评述《英国状态》

于反战宣传的横幅标语、表现战争暴行 带来巨大伤亡的照片、倡议和平的旗帜

与支持者写下的美好祝愿的复制品,并且全都按照豪之前在 国会大厦外面的草坪上放置这些物品的原初样式来排列。 上:沃林格的照片局部;尼尔斯·约根森拍 摄于2007年1月

2001年,沃林格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5年,他就

右:不锈钢装置作品《空间中的时间与相对 尺寸》(2001)

而助他摘得此项荣耀的正是装置作品《陈述英国立场》。SF

进入透纳奖的候选人名单,但直至2007年才最终获得此奖,

594

TEA-76-P574-599 R1.indd 594

2014-6-11 21:17:59

501_Artists_574-599_50s_.indd 595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150 Q175

5/13/08 5:12:18 PM


约翰·柯林 JOHN CURRIN

约翰·柯林

生平:1962年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尔德 艺术特色:画家;大胸女人像;艺术史中的作品引用与指涉;漫画笔法与变形 扭曲;俗艳、过时的墙上贴画风格;矫饰;政治上不正确的立场;夫妇肖像; 复古的细节

约翰·柯林是他那代人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争议的艺术 家之一,并因以后政治正确时代艺术世界“偶像男生”的地 位而声名大噪。他那些细腻繁复的画作参考了从卢卡斯·克 拉纳赫到爱德华·马奈等写实主义画家的风格特征。柯林的 细节表现得相当精致考究,而且对演绎呈现不同画面主体所

《裸体的“甜豆”阿瑟》1991(私人藏品; 译注:Bea Arthur,美国女演员与歌手) 《奥米妮/万能女士》1993(私人藏品) 《巫师》约199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无心女郎》1997(私人藏品) 《粉色树》1999(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 森尼学会赫西豪恩博物馆与雕塑园) 《渔民》2000(私人藏品) 《情人》2000(私人藏品) 《犹他州帕克城烤肉店》2000(藏于美国明 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早午餐之后的斯坦福德聚会》2000(藏于 高古轩美术馆各地分馆) 《感恩节》2003(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 藏馆)

运费的挑战性技术毫不介意,似乎还自得其乐、兴致盎然。 柯林的题材选择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时他对自己的创作 媒介表现出一种公然对抗潮流、老套过时的执着坚守姿态。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对当代艺术禁忌的双重反击。 柯林于1986年在耶鲁大学攻读艺术专业毕业。当时,相 较于那些更“现代”的艺术媒介,比如视频、摄影与装置, 绘画被看成是一种多少有点落伍甚至反动的艺术实践。但柯 林仍选择固守绘画领地,并于1992年在安德烈-罗森画廊举办 了他的首次个展。他笔下的那些交往汇聚在一起的老年妇女 被呈现为漫画式的人物。无论从风格和内容来看,这些画作 都是在故意地冒犯或触怒观众。

1960年代 上:约翰·柯林以其“不可抗拒的”作品吸 引了大量的媒体关注

第一幅以真人为原型的肖像画,人物原型是他的妻子——雕 塑家瑞秋·费因斯坦(Rachel Feinstein)。虽然这是唯一一幅

将她们置于老套的男性幻想情境中。这些画作将有关艺术史

画面主体是费因斯坦的柯林作品,但人们认为他的很多画作

柯林有时发出政治上不正确的言论

的引用、色情杂志上的图像或对中产阶级社会的讽刺性描绘

都是因面对妻子,或者是因其画面人物表现出与费因斯坦很

声明,有时则否认他的作品有性别歧视

大的相似度,而产生了灵感和创作冲动。

问题。对于在安德烈-罗森画廊的首次

混合为一体,由此营造出一种愤世反讽

这回,政治上正确了?

展出,他说:“(那些都是)处于性感

的戏谑性效果。柯林拥有一种不可思议

2003年,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启动了柯林作品的中期

的、能呈现出看似眼熟随意但融合了各

回顾展,并分别在伦敦的蛇湖画廊与纽约的惠特尼美国艺术

处境上岌岌可危,摇摆于欲望对象与遭

种不同渊源的场景的才华。尽管笔下的

博物馆巡回展出。2006年,柯林的绘画又回归到惹人争议的

嫌弃的对象之间的临界点上。”《乡村

图像不是自画像,但柯林曾说他对自己人物主体的欲望、希

主题上。他借用并发挥了古典大师的人像作品、20世纪70年

冀和恐惧也一样感同身受。他曾说道:“我的作品从来都不

代《花花公子》杂志的封面女郎,以及20世纪中叶的电影影

是故意对抗主流观念。事实上的结果也许是那样(比如说政

像来创作色情意味浓厚的画作。他将复古的图像扭曲,使人

辩解:“我那些看似性别歧视色彩最强

治上不正确),但那也只是因为我当时的感受就是如此。”

产生生理上的反感。但这些图像又与主流高雅艺术的绘画技

的作品,其实是最反对男性霸权的……

柯林作品的题材相当宽泛,包括有肖像、风俗画场景、

法与构图理念巧妙结合,让批评家们再一次莫衷一是,只得

静物与裸体,但他的画面时不时地都会让观众感到心神不

赞叹柯林作品中那藐视并回避任何分类归属的独特风姿。JJ

602

TEA-76-P600-625 R1.indd 602

上:《早午餐之后的斯坦福德聚会》呈现了 一种熟悉但使人不甚舒服的场景

厉。他开始绘制胸部巨大得不合比例的女性形象,并挑衅地

“绘画的主题总是作者,也即艺术家 自身。”

宁。2001年,他首次尝试使用真人模特。第二年,他出品了

在画作遭到歧视女性的指控后,柯林的回应反而变本加

魅力生命周期末端的老女人……在性的

之声》的一位女评论家金·莱文在文章 中呼吁“抵制这个画展” 。2002年,柯 林通过嘲弄自己的男性身份为自己做出

1960年代

代表作

如果我当时有意愿去画男性,那他们将 会被画得又大又丑又卑鄙落魄。”。

603

2014-6-11 21:19:10

TEA-76-P600-625 R1.indd 603

2014-6-11 21:19:10


达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

达米恩·赫斯特

生平:1965年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 艺术特色:装满甲醛防腐液的玻璃水箱内的动物标本;“点”画;药品柜;蝴 蝶;药物、麻醉品、爱、存在的本质、必死之宿命与宗教的主题

达米恩·赫斯特在上学时的学业表现记录相当平庸。虽 然这位年轻人学途黯淡,但他最终晋身为英国艺术界领军人 物,而且是目前在世的艺术家中最成功的一位。在戈尔史密 斯学院攻读美术课程期间,他的才华开始显现。对赫斯特的 才华,最感到震撼的莫过于广告界大亨查尔斯·萨奇——他 在随后的几年间买下了众多赫斯特的作品。

代表作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1991(私人藏品) 《药房》1992(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 馆)

赫斯特以自己的装置、绘画与雕塑挑战了艺术、科学与 通俗文化之间的传统边界。受到弗兰西斯·培根与欧普艺术 的启发,他运用在玻璃陈列柜中装满甲醛防腐液,将动物标 本安置其中,使其呈悬浮状态的技法完成了一些观念艺术创

在伦敦蛇湖画廊举办的“有人发疯,有人逃离”(1994)

作。收藏于萨奇美术馆的《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1991)

展览上,赫斯特推出了更多的甲醛浸泡动物。《走失离群》

便是这样一个作品。这个展现一条长达4.3米的虎鲨的作品,

(1994)是将一只绵羊悬浮于防腐液中;而各被对半切割再

用意在于去重新审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常规观念和认知。这

浸泡的一头母牛与一头小牛的标本则被称作为《母子分离》

条鲨鱼让英国的媒体颇为感兴趣,但也感到茫然困惑,因此

(1993)。这两个作品使赫斯特赢得了1995年的透纳奖。我们

《慈善》2002—2003(私人藏品)

他们为赫斯特带来的仅仅是偏于负面的昭彰臭名。而赫斯特

《为了对上帝的爱》2007(私人藏品)

或许应该如此理解赫斯特的艺术:他描绘的是隐藏于死亡之中

我行我素,很快便让舆论对他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不是

恐怖的美丽,还有美丽之中所必然伴随着的、不可避免的衰朽

视其为天才,就是当他是无聊的蠢材。而在赫斯特之前,几

腐败。正是赫斯特作品中令人反胃的、毛骨悚然的、视觉上带

乎没有哪位艺术家能引发如此对立的局面。

来冒犯和触怒反应的这些特征,让他成为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当

《母子分离》1993(藏于挪威奥斯陆阿斯特 拉普-费恩利现代艺术博物馆) 《家,甜美的家》1996(藏于美国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 《豆子与薯片》1999(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上:装置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 (1991)

代艺术家。 此外,赫斯特还进行绘画与陈 列柜形式的雕塑创作。总体而言,他

“高中A-Level的艺术课程只得E等成绩

最著名的画作几乎都是极简主义风格

的你能干什么?能得到扭曲怪诞的想象

的,但从机械式“自动”创作的角度

力,还有一把电锯。真令人惊叹。”

而言,他的画作又是对抽象表现主义 “行动绘画”衣钵的首肯。赫斯特的绘画可分为两个类别。他 1960年代

1960年代

的“旋转”系列绘画是以将颜料倾倒在圆形画布上,然后机械 地高速旋转画布的方式完成的。他的“点”画则包含大小一致 的、用生动有力的色彩画成的色点。这些点以稳定严格的网格

上:2007年,赫斯特在其个展“难以置信” 的预展现场

状形态组合,给观众带来一种平静安宁的视觉与心理效果。这 些画作的主题均指向药物——赫斯特作品中的一个常见共通主

右:《理智的沉睡》是赫斯特“药房餐馆” 中的一件固定装置作品

610

TEA-76-P600-625 R1.indd 610

611

2014-6-11 21:19:12

TEA-76-P600-625 R1.indd 611

2014-6-11 21:19:12


杰里米·戴勒 JEREMY DELLER

达米恩·赫斯特

赫斯特在个展“难以置信” (2007)上揭幕了《为了对上帝的

题,暗示艺术与医药之间的一种关联——两者具有舒缓和治

生平:1966年生于英国伦敦

疗伤痛的作用。他的药品柜雕塑装置作品展示了外科手术器

艺术特色:民间与本土草根文化的收集;通俗音乐文化的主题;明信片艺术; 对现代历史政治事件的重演与再现;纪录片风格的电影

材、药瓶,以及其他的药物包装,井井有条的陈列架体现出

爱》。而在这整整一年之前,赫斯特便

高度的秩序感,这也是他对色彩、形状与形式的安排组合有

对英国媒体宣布,他打算创作一件世界

着细致入微的见解的另一例证。

院攻读艺术史。1993年,他在与父母住在一起时,趁父母外

上最昂贵的艺术品。他如此解释自己放

出度假时,他在自己的卧室中筹划举办了一场展览,展出的

肆张扬、大言不惭的姿态背后所依托的 概念:“我只想庆贺生命,对死亡说见

更多的冲击震撼与敬畏

一系列关于摇滚明星凯斯·摩恩(“谁人”乐队的鼓手)的

鬼去吧。要表达这个意思,我想到的就 是要用到死亡的终极象征物,然后再用

新千年的到来见证了赫斯特进一步钻研探究宗教题材。

奢华、欲望与堕落颓废的终极象征物来

高古轩画廊在伦敦举办名为“一千年与三联画”(2006)的

布满这个玩意。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吗? ●实际头颅大小的头骨铸模使用的是铂 金,上面共镶有8601颗按行业标准收 集的钻石,其总重量达到1106.18克 拉。其中镶嵌在头骨前额上、作为 中心元素的最大颗心形粉钻重达50克 拉。

杰里米·戴勒生于伦敦,并进入那里的在科陶德艺术学

专题展览,展示了赫斯特在培根影响下创作的作品。展览重 点突出了赫斯特对表现“虚荣浮华如幻梦”(vanitas)这一艺 术传统主题的重新发掘。《一千年》(1989)是一件玻璃陈 列柜作品,展示了蛆虫的生命循环周期:蛆虫孵化为苍蝇, 苍蝇又在一只腐烂的牛头上进食产卵,而牛头上方悬挂着一 盏电灭蝇灯,发出隐隐约约的不祥之光。赫斯特继续带给人

●赫斯特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一件阿兹 特克古董展品——绿松石点缀的头 骨——之后,产生了《为了对上帝的 爱》的创作灵感。

们震撼:他的《为了对上帝的爱》(2007)是一件镶满了钻

●经估算,此作品因创作成本在两千万 到三千万美金,而成为世界上最昂贵 的单件艺术品。头骨的原型是一件 从伦敦的一家店铺中购得的18世纪古 董。令人叹为观止的铂金头骨模型便 是根据这个古董头骨铸成,再加上钻 石镶嵌。相较之下,原先购买头骨的 费用已微乎其微。

打破了在世艺术家所出售单件作品的成交价格纪录。SG

石的头骨。这件(提醒人们)“谨记死亡”(memento mori) 的作品由一家投资集团购买,成交价为一亿零五百万美金,

生平与创作的绘画。以此为契机,戴勒转而进入艺术创作与 展览策划的生涯。 戴勒持续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融汇整合,他经常从 流行音乐与视觉文化中汲取灵感与素材。歌词、唱片封套、 街头涂鸦、明信片、公告牌与私人刊登的广告,不仅仅为他 的创作提供主题,而且还常常被他直接用作创作媒介。1997 年,他在音乐出版物上登出广告,邀请“躁狂街头传教士”

代表作 《世界的历史》1998(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 术收藏馆) 《识字教化的用途:“躁狂街头传教士”》 1999(由作品项目自身出版)

乐队的粉丝给他寄送与这一摇滚组合相关的艺术品、文学创

《奥格雷夫骚乱抗争风潮》2001(藏于英国 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作与纪念品。他将收集到的这些物品结集出版,并命名为

《民间档案:当代英国的通俗草根艺术》 2005(由作品项目自身出版)

《识字教化的用途:“躁狂街头传教士”》(1999)。这个 创作体现出他对本土草根那种兼容并包的特质所抱有的强烈 兴趣。《民间档案:当代英国的通俗草根艺术》(2005)呈 现了当代民间文化图景,其中使用的图像与手工艺品均来自 英国各地。而这种创作的基础就是他对于那些非艺术主流人 群所制作的艺术品加以收集、恢复、整理及挽救。 为了探讨发掘特定文化、社会和

1960年代

●这件钻石头骨被收购的新闻播出后, 民间甚至有传闻说此作品根本没有被 卖出,还保存在赫斯特手中——制造 天价成交新闻是有意而为之,是他策 略计谋的一部分,旨在抬高赫斯特作 品的市场价值。

历史情境的深度内涵,戴勒进行过很多

“如果如安迪·沃霍尔所说,波普艺

类似于《民间档案》这样的合作项目。

术是关于喜欢的东西,那么,民间艺

在这些活动中,戴勒扮演策划人、导演

术就是关于所爱的东西。”

或出版人的角色,来协调公众参与。他

创作的主题通常都是基于特定的具体地理位置,并充满了政 治内涵。比如《奥格雷夫骚乱抗争风潮》(2001)是对20世

1960年代

为了对闪亮宝石的爱

纪80年代约克夏郡罢工的矿工与警察之间暴力冲突事件的重 现;再比如纪录片风格的电影《记忆之桶》(2003),聚焦 于1993年发生于德克萨斯州韦科对大卫教派的围攻事件,而

右:为了创作《为了对上帝的爱》,赫斯特 从自己居住地区的商业机构与个人手中共购 买了八千五百颗钻石

这一作品为戴勒赢得了2004年的透纳奖。LB

612

TEA-76-P600-625 R1.indd 612

上:2005年,戴勒在其透纳奖获奖作品前的 留影

613

2014-6-11 21:19:12

TEA-76-P600-625 R1.indd 613

2014-6-11 21:19:13


马修·巴尼 MATTHEW BARNEY

马修·巴尼

生平:1967年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 艺术特色:表演艺术、电影与装置;参考指涉不同的电影流派;医疗器械与黏 性物质的运用;创作主题有运动员、表演者、命运与性

人们对马修·巴尼的意见两极分化,非爱即憎。有人 认为他那些狂放嚣张、怪诞夸饰的电影是矫揉造作、自以为 是,甚至是色情淫秽的;而有人则认为巴尼是在用想象力、 潇洒华丽的排场与无限的创造力来探索艺术发展的新通道。 巴尼那些用35毫米胶片所拍摄的电影也是预算投入很高 的大制作,但与好莱坞出品的不同,这些影片都只在美术馆

《节目:胡迪尼、奥威廉姆斯、奥托 (HO2)》1991(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译注:HO2,指涉标题中三人英 文名字的首字母)

和艺术节上播放。他的电影通常使用强大的制作阵容,比如 作家诺曼·梅勒、女演员乌苏拉·安德雷斯等名人,以及各 种仿真假体、华丽铺张的舞台设置,以及一个复杂的、自我 循环的叙事系统。巴尼自己撰写剧本、设计舞台、参与演出

《提睾肌4》1995

并导演。作为其努力成果的电影充满了丰富的色彩、狂野的

《提睾肌1》1996

影像、怪异的故事、繁复的配乐、漂亮的场景、美轮美奂的

《提睾肌5》1997

服饰与布景道具,整体效果令人目眩神迷。

《提睾肌2》1999 《宝贝费拉福的玻璃柜》2000(藏于美国纽 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提睾肌3》2002

上述种种美学特征在巴尼的代表作《提睾肌1—5》 (1995—2002)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这是一个由五部正片长 度的电影构成的系列,但创作时间并未按照从一到五的顺序 来进行。标题“提睾肌”是男性下体处的肌肉组织,可以对 外界的温度刺激做出反馈,调节控制睾丸外部软体肌肤的伸 缩。巴尼的这一另类史诗巨作充满对于生殖器官的指涉与暗 示。他创作的这一神话式叙事枝节庞杂,并涉及一些真人的

生平故事,比如杀人犯加里·吉尔摩、脱逃术表演大师哈 里·胡迪尼。影片的拍摄场地也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比如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此外,各种虚构的生命体也在他 的电影场景中出现,比如水泽女仙。 每部“提睾肌”电影都有特异的风格,分别暗示某个

令人迷惑的雕塑作品。乍一看,这似乎 是一件维多利亚时代的古玩:玻璃柜中

音乐剧、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纳粹政治宣传片、哥特式西部

有一顶大黑礼帽,帽中装着蜂巢状的蜂

部“提睾肌”影片也伴随着相关主题物品创作,包括雕塑、

像降神招魂用的神案;几只哑铃和一件 树脂材质、似乎为有机形态、怪诞变态

1960年代

的安全套。唯一真正暗示此作品意义的

物品是电影的实证纪录,同时也强化提升了电影带给观众的

只有其标题。宝贝费拉福是一位洞察一 切的千里眼,也是杀人犯加里·吉尔摩 的祖母,同时也是《提睾肌2》中的一

际上,巴尼也乐于自称为雕塑家,但对他创造的这种前无古

个角色。此作品也许是对宿命的思考,

人的艺术新形态而言,无论是他自己或是别人对他的作品所

也许是对偶然性表达见解,也许兼而有

给出的定义,大概都挂一漏万,失之不公。CK

之,其意义至今仍如谜一般。

618

TEA-76-P600-625 R1.indd 618

蜡;一张曲线造型金属腿的桌子,有些

摄影和绘图,比如《宝贝费拉福的玻璃柜》(2000)。这些 体验,而且它们依其本身的特质也构成了独立的艺术品。实

右:《宝贝费拉福的玻璃柜》中的构成元素 是基于《提睾肌2》

奇怪的陈列柜 《宝贝费拉福的玻璃柜》是一件

电影类型或戏剧流派,比如20世纪30年代巴斯比·伯克利的 片、黑帮片、灾难片、公路电影、浪漫悲剧或抒情歌剧。每

上: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巴尼担任了评 审团成员

上:《提睾肌5》是一部歌剧体影片;首任 “邦女郎”乌苏拉·安德雷斯是主演之一

1960年代

代表作

619

2014-6-11 21:19:14

TEA-76-P600-625 R1.indd 619

2014-6-11 21:19:15


萨姆·泰勒-伍德 SAM TAYLOR-WOOD 生平:1967年生于英国伦敦 艺术特色:年轻英国派电影人、录像艺术家与摄影师;慢速或快速播放手法的 运用;与名流的合作;对都市生活方式的反讽评论

“年轻英国派”是在伦敦戈尔史密斯学院聚集起来的一 个艺术家群体,萨姆·泰勒-伍德则是这一团体中的杰出成 员。在苏塞克斯郡的黑斯廷斯完成了课程学习后,她回到伦 敦,并于1990年从戈尔史密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 泰勒-伍德的创作媒介包括电影、视频与摄影。概括而 言,她关注的是感知到表象与实际存在之间的差异。视频装

代表作 《操、舔、打(屁股)、手淫》1993(藏于 美国纽约马修-马克斯画廊) 《消磨时间》1994(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 收藏馆) 《五个革命性瞬间,作品1》1995(藏于美 国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静物》2001(藏于英国伦敦白立方画廊) 《大卫》2004(藏于英国伦敦国立肖像美术 馆) 《哭泣的男人》2004(藏于英国伦敦白立方 画廊) 《悬吊式自拍像》2004(藏于英国伦敦白立 方画廊) 《布拉姆·斯托克的椅子》2005(藏于英国 伦敦白立方画廊) 《上个世纪》2006(藏于英国伦敦白立方画 廊)

置《消磨时间》(1994,译注:此标题可根据原歌剧情节译 为《杀戮之时》)是她的突破之作。这个作品呈现的是四个 人在一场独幕歌剧录音的伴奏下跟着原唱对口型、滑稽地模 拟假唱的情景。此作引起了杰伊·乔普林——这位艺术经纪 人同时也是伦敦白立方画廊的老板,后成为泰勒-伍德的丈 夫——的注意。自此以后,泰勒-伍德先后完成了“宠物店男 孩”乐队的舞台视觉设计;执导了由小罗伯特·唐尼出镜主 演的艾尔顿·约翰的音乐视频;为英国国立肖像美术馆拍摄 了短片《大卫》(2004)。她还为系列作品《哭泣的男人》 (2004)拍摄了多位好莱坞男影星的照片。在这一系列照片 中,男影星们都显得苦恼不堪,这使观众不禁对平日在媒体 上看到的“真实”的他们产生质疑。在主题与表现技法上, 泰勒-伍德与美国视频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有着很多共同之 处,但维奥拉的作品从根本上而言是带有希望的,而泰勒-伍 德的作品传达的情绪则符合一个更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观

“我对记录原生自然状态的人类情绪, 然后将它们隔离孤立起来很感兴趣。”

众群体的期待。她的艺术反映出利己 主义的城市精英人群那倦怠烦躁的内 心状态,并审视了这些人在公众场合 的身份形象与私人情境下自我状态之

1960年代

间的转化对比与脱节。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泰勒-伍德 两度摆脱了癌症病魔。这样的经历激发她创作了更具有游戏 上:泰勒-伍德照片的局部;强尼·尚·基 德拍摄 右:《布拉姆·斯托克的椅子》是泰勒-伍 德的悬吊系列作品之一

精神和开朗情绪的《悬吊式自拍像》(2005)系列照片。在 这些图像中,泰勒-伍德看似奇妙地悬浮于她在伦敦的工作室 中,周围全无支撑物。RB

620

TEA-76-P600-625 R1.indd 620

2014-6-11 21:19:15

501_Artists_600-625_60s_.indd 621

501 Great Artists-23678 CPJ508-21 / 4150 Q175

5/13/08 4:54:40 PM


希雷娜·沙赫巴齐 SHIRANA SHAHBAZI 生平:1974年生于伊朗德黑兰 艺术特色:反映伊朗生活平凡细节的照片;消解和打破那些有关臆想的社 会、文化与宗教差异的老套刻板理念;与其他伊朗艺术家的合作

一般大众媒体报道伊朗时常常热衷于采用攫取眼球、 耸人听闻的观察视角,而希雷娜·沙赫巴齐所拍摄的日常 生活照片则与前述主流做派大为迥异。她为人们提供了一 幅人性化,同时又强有力的伊朗另类影像。沙赫巴齐生于 德黑兰,于1985年流转迁徙至斯图加特,先后在德国与瑞 士接受摄影专业训练及教育,并在瑞士工作。她的个人风

代表作 《良言》系列,1998—2003(藏于英国伦 敦摄影家美术馆) 《宣报》2003(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

格受其定居国那种超然、客观的摄影美学传统影响。她的 肖像照从不将镜头下的人物主体浪漫化、情绪化,而是聚 焦于记录他们常规的、凡俗的状态,以此作为当代伊朗民 族身份特征的普遍化表述。在她这些描绘普通事物的普通 影像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尖锐、深刻,如一名工作中的 妇女,一个身穿士兵服装的男子,一位站在花丛中、西式 穿戴打扮的年轻新娘。 2002年沙赫巴齐的《良言》(1998—2003)系列被授予 了影像界地位卓著的花旗集团摄影大奖,而这个奖项也为她 带来了国际性的关注与声誉。此系列的标题是拜火教创始宗 师琐罗亚斯德曾说过的话语,意指反对(轻易)做出判定。 这个标题也反思了在打破教条化老套文化建构时影像所可能 拥有的潜能。这一系列照片还表现出可以用另一种角度观察

“解读一幅照片的方式过程可以是非 常复杂多样的,而这也是照片所带来 的挑战。”

伊朗文化的复杂状态以及伊朗自身的处 境——被迫停驻于伊斯兰宗教神权统治 与全球化影响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沙赫 巴齐的平面涂绘和织造完成的室内大型 装置也颇负盛名。在这些引人瞩目的项

目中,她利用自己的图像——常常是自己的肖像照——作为 绘制壁画和织造地毯的基础图案,而绘图与编织的事项则是 由她与伊朗的画家和手工艺人合作完成。沙赫巴齐充分利用 1970年代

上:沙赫巴齐最知名的作品当属她拍摄的一 位戴着面纱的阿拉伯吸烟女性肖像照 右: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沙赫巴齐 的壁画作品

封闭空间中巨型广告牌上的视图效果,吸引观众去面对一个 具体化的图像,而这个图像代表着那些常常不能得到呈现或 认知的他者。LNF

628

TEA-76-P626-629 R1.indd 628

2014-6-11 21:20:33

501_Artists_626-640_70s_.indd 629

501 Great Artists-23678 PJ408-24 / 4150 Q175

4/9/08 8:23:34 AM


术语 先锋派(avant-garde) 这个总括性的概念是指所 有超前于其时代、通常被 当时的主流体系认为是无 法接受的艺术。先锋派运 动肇始于约1860年,落幕 时间可以说是约1970年。 巴洛克(baroque) 一种戏剧化色彩浓厚的艺术 形态,持续于17世纪早期到 18世纪中期。作品经常是宗 教题材,与天主教会有关 联;尽管也包含其他艺术形 式,比如肖像画。特征为奢 靡、华丽的主题素材和情感、 丰富但庄重深沉的色彩。 美人画(bijinga) 日本的一种艺术形式,因 专绘美人像而得名。 明暗对照画法 (chiaroscuro) 指绘画中运用光与影的技 法;也用来描述这种技法 带来的画面效果。 古典主义(classicism) 这一概念指古代经典艺术规 则或风格的运用。文艺复兴 艺术整合吸纳了很多经典元 素;其他的时代,比如18世 纪,也同样利用古典主义。 这一概念也指那种正式和矜 持拘谨的风格。 大色域绘画 (color field painting) 这一概念创造于20世纪50 年代,用以描述那些使用 鲜明的大块平面色彩的抽 象表现主义画作。 观念艺术 (conceptual art) 这种艺术中最重要的因素 是理念或观念,而不是作 品的形式、创作媒介或最 终的形态。 立体派(cubism) 这种艺术中的图形类似于几 何形,比如三角形与立方 体;一系列看似分散的图形

术语 被隐蔽地组合搭配在一起, 构成作品的整体结构。 直接雕刻法 (direct carving) 由布兰库西酝酿开创于1906 年。采用这种方法的雕塑家 不事先确定雕塑细节形态, 也不根据模型雕刻,而是直 接雕刻,在创作进程中摸索 构思,演化完成最后的成 品。这种技法根据所用材料 灵活变化。 点彩画法(divisionism) 一种绘画方法,将不同色 彩画出的独立色点在画布 上组合,而不是像常见的 那样在调色盘中将色彩调 和后再应用于画布上。 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这种艺术类型发源于德 国,尤其与桥社与蓝骑士 团体相关。表现派绘画色 彩强烈、情绪紧张,采用 粗放、流动的笔触,经常 将画面主体加以变形处 理。从字面意义来看,确 实“表现”出艺术家创作 时的内心状态。 野兽派(fauvism) 早期的先锋派艺术运动, 发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的欧洲。最著名的代表是 马蒂斯。当马蒂斯以及同 类艺术家展出其色彩突兀 夸张、笔触狂野不羁的画 作时,得到了“野兽”这 一评价称谓。 具象艺术(figurative art) 也被称为“再现式艺 术”,其中的人物与事 物 形 式 得 到 忠实具体的描 绘。与之相反的则是抽象 艺术和表现派艺术。 湿壁画(fresco) 壁画的一种类型;颜料尚潮 湿时便直接画上泥灰墙壁。

未来派(futurism) 意大利的艺术运动。1909年 由诗人菲利波·马里内蒂发 起,最初只是指文学,后很 快延伸涵盖艺术。正如其名 称所示,未来派面对未来, 尤其注重表现科技进步,试 图摆脱过往时代的影响。 哥特式(gothic) 一种影响力巨大的艺术与建 筑风格,12世纪至16世纪盛 行于欧洲。高高的建筑尖顶 与复杂的雕刻造型是其特 色。最常见的范例是教堂与 重要的民用建筑。这一概念 也用来指受这一时期艺术、 建筑与文学遗产的启迪而完 成的艺术作品。很多浪漫派 艺术家(尤其是18世纪)以 哥特式风格绘画。 壮美风格 (grand manner) 18世纪盛行的绘画风格,宏 大华美。这些画作的主题 与风格受到学术界趣味、 古代历史、神话和英雄主义 的影响,都以理想化和公式 化的手段进行创作。这一风 格尤其体现在“历史绘画” 中——描绘英雄气质的人物 正致力于高尚的行为事迹。 印象派(impressionism) 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法国的 艺术风格。命名源于克劳 德·莫奈的绘画《日出·印 象》(1874)。印象派艺术 家因在户外进行“外光”创 作而闻名;他们运用松散自 在的笔触来营造出一种概括 的总体印象,而不是着力去 清晰明确地呈现创作对象。 国际哥特式 (international gothic) 14世纪至15世纪兴盛于欧洲 的艺术风格。特征表现为优 雅气质和对于自然细节的切 近关注。 画师(limner) 也即画家。此词最初用来 指为绘图手稿加上金、银

色或图案装饰的画匠,后 来指肖像画师。 光线表现(luminism) 绘画的一种风格类型,注 重于光线效果的表现。

加以情绪化回应。因始于 20世纪30年代,很多新浪 漫派作品聚焦于二战以及战 前、战争期间和战后这段时 期内世界的变化。

样式主义(mannerism) 一种艺术运动,名称源于 意大利语中的“风格”一 词;特征体现为对人体的 变形处理、夸张和感官肉 欲。样式主义盛行于16世 纪的意大利。

欧普艺术(op art)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这场艺 术运动聚焦于一种会欺骗或 迷惑观众视觉的艺术;画面 主要呈现了几何图案和光学 错觉幻象——稍稍盯着看片 刻,图形自己会产生动态变 化。

极简主义(minimalism) 一种抽象艺术的风格,在 20世纪下半叶一度风行。 标举最简化的艺术与雕塑 形式,绘画中主要运用单 色与原色。

拼贴(papier colle) 这一法语词原意为“贴 纸”。拼贴技法指将平面材 料——不仅限于纸,也包括 布料与线绳等——整合加入 绘画。

现代主义(modernism) 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强 调艺术应反映现代世界, 而不是因循或追溯过往时 代。被用为一个笼统大概 念,涵盖自19世纪50年代 以来兴起的其他众多的现 代艺术运动。

照片蒙太奇 (photomontage) 本义指照片的剪接组合,将 一定数量的照片类图像整合 进单一的艺术作品。这一概 念也可用来指那种将照片与 文字、绘画和绘图组合在一 起的艺术形式。

自然主义(naturalism) 遵循这种艺术风格的艺术 家依照自己所看到的样子 来描绘事物,而不是进行 理想化处理。这是一种观 念倾向而非特定的艺术运 动,无法固定或局限于某 个单一时代。

波普艺术(pop art) 这种艺术风格标榜推举通俗 文化,包括流行音乐、电影 和广告影像之类的日常平面 艺术。这一运动始于20世纪 50年代中期,是20世纪60年 代美国与英国典型的主导艺 术形态。

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sm) 这一艺术运动标举古希腊 和古罗马的艺术与建筑; 18世纪40年代在英国获得 发展动能,在整个18世纪 下半叶都是一股主导的艺 术能力。

后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印象派盛期之后形成的艺术 运动;这些作品植根于印象 派,但也融合了风格上的改 变。从19世纪80年代晚期开 始,有几位印象派阵营的画 家便已采用后印象派的风格 创作,他们运用色彩或者选 择主题的方式相比以前都有 所改变。

新浪漫派 (neo-romanticism) 20世纪的艺术运动,向18 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回溯 致敬,倾向于对呈现在画 布上和雕塑中的外部世界

前拉斐尔兄弟会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630

TEA-76-P630-640 R1.indd 630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七位叛逆 的艺术生组成的团体,决意 改变当时被普遍接受的艺术 陈规,创作一种类似于拉斐 尔之前时代风格的绘画。该 团体的延续时间很短,仅仅 是从1848年至1853年,但引 发的前拉斐尔派艺术运动却 持续了颇长的时段。 现实主义(realism) 字面意义是指一种以写实的 方式来描绘创作对象的艺 术。这一名词最早是在18世 纪中期的法国被创造出来, 不仅指美学风格上精确写实 的绘画,也指那些以一种对 社会负责的方式来呈现世界 真实形态的艺术创作。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字面意思是“再生”。这一 运动思潮涵盖了艺术、文学 与哲学,始于4世纪的意大 利,并扩散至整个北欧。最 早的文艺复兴艺术家是乔 托,其他的还有桑德罗·波 提切利、达·芬奇与米开朗 基罗。 装饰背景墙(reredos) 祭坛或者圣餐台后方的墙面 或者屏风,其上刻有图案, 并(或者)被加以装饰。 复辟(restoration) 内战之后君主政体在英国 的恢复;指英国国王查理 二世的主政时期(1660— 1685)。 洛可可(rococo) 一种艺术与建筑风格,特征 体现为轻快逸乐、明亮的色 彩与优雅的观感。这是对风 格庄重、严肃而繁琐的巴洛 克艺术的一次反动。洛可可 在法国最为风行,于17世纪 后半期传播至英国与欧洲其 他地方。 罗马式(romanesque) 10世纪至11世纪时欧洲主流 的艺术和建筑风格;灵感源 自古罗马帝国。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这一艺术、文学与哲学的 运动聚焦于人类对自然的 情绪化反馈,恰好与古典 主义构成反差。浪漫主义 常常被视为程式化的基督 教教义的对立面,但这一 文艺运动在本质上却具有 深层的精神与性灵追求, 很多浪漫主义者是目光远 大、富于预见性的坚定的 基督徒。这一流派的创作 主题经常指涉令人敬畏的 大自然,比如雪崩、咆哮 的大海与美得令人震慑和 心痛的自然景观。 薄涂画法(scumble) 一种绘画手法;将一层不 透明的轻薄色彩涂刷于另 一层色彩之上,让下面的 图层以零乱无序的状态偶 尔显露出来。 晕涂画法(sfumato) 此词源于意大利语中的 “烟雾、烟熏”。这种绘 画技法中,画家以极为精 妙的手段将色彩混合,仿 佛天衣无缝地融汇在一 起,不留下任何明显的线 条或图形边际。

至上主义(suprematism)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于1913 年杜撰的一个表述,指一种 吸纳了立体派元素的俄罗斯 抽象艺术。这种风格运用几 何图形以及画布上的空白空 间,按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呈现为一种艺术媒介。与俄 国革命相关联。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这一艺术运动起源于1924年 的巴黎。西格蒙德·弗洛伊 德 的 一 位 追 随 者 — —安 德 烈 · 布 勒 东 — —发 布 《 超 现实主义宣言》,由此拉 开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大 幕。其他著名的超现实主 义者还有达利与雷内·马 格利特。超现实主义致力 于在画布上呈现潜意识与 无意识的活动状态,影响 范围从艺术世界扩展到电 影、音乐与文学。 同步共色(synchromism) 美国艺术家摩根·拉塞尔与 斯坦顿·麦克唐纳-莱特于 1912年在巴黎发起的抽象 艺术运动。注重纯色的使 用、纯色混合之后的协调 同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socialist realism) 斯大林统治时期(1929— 1953)的前苏联艺术运动。 这种沦为政治宣传的绘画以 一种写实主义的风格展现斯 大林统治下社会生活的正面 形象。

蛋彩(tempera) 一种绘画材质,将色料与蛋 黄之类起稠和增加黏性的材 料混合配置而成。

社会现实主义 (social realism) 以现实主义风格创作的作 品,明确指涉某个社会或政 治议题。

微型画(vignette) 尺寸小、形式简单的小幅插 画,无框;比如肖像速写。

静物(still life) 一种二维平面的绘画,描绘 花卉、食物或日常用品等 创作对象,描绘任何无生 命的东西(可包括死亡的动 物)。

浮世绘(ukiyo-e) 日本的重要艺术运动,以普 通人的日常生活为素材。

旋涡画派(vorticism) 珀西·温德海姆·刘易斯 (Percy Wyndham Lewis) 于1914年创立的英国先锋团 体,受到立体派、机器时 代和现实主义影响;持续 时间很短暂,因一战爆发 而消亡。

631

2014-6-11 21:22:42

TEA-76-P630-640 R1.indd 631

2014-6-11 21:22:42


索引 A Aboriginal art 510 Abrahams, Louis 266 Abramovich, Marina 558 abstract expressionism 319, 367, 400, 402, 410–13, 418, 426–7, 434–7, 440, 442, 458–9, 468–9, 473, 566 abstraction 284, 302, 310, 355, 438–9, 519 abstraction-création 348, 366, 388, 406 Abts, Tomma 617 Acconci, Vito 538–9, 576 action painting 427, 434–6 Aguerre, Gustavo 578 Akakçe, Haluk 624 Al Safi, Ahmed 626 Alacaín, Alfredo 516 Albers, Josef 355 Alberti, Leon Battista 35 Albertinelli, Mariotto 63, 85 Alma-Tadema, Lawrence 232, 277 Altdorfer, Albrecht 73 American Regionalists 308, 358, 374 analytic cubism 323 Andre, Carl 512–13 Anguissola, Sofonisba 101 Anselmo, Giovanni 511 Appel, Karel 452 Araki, Nobuyoshi 540 Archipenko, Alexander 346–7 Arcimboldo, Giuseppe 97 Arman 483 Arp, Jean 348, 373 art brut 398, 567 art nouveau 276, 286 arte povera 511, 517, 556, 563 Ashcan school 327 Auerbach, Frank 494 automatism 435, 442 Avery, Milton 400 Ayrton, Michael 446 B Baargeld, Johannes 373 Bacon, Francis 129, 375, 424–5, 457, 567 Baldovinetti, Alessio 55 Balla, Giacomo 298–9, 326 Balthus 421 Bandinelli, Baccio 91 Barbizon school 186, 197, 205, 243–4, 268 Barceló, Miquel 590 Barlach, Ernst 297 Barnet, Will 430 Barney, Matthew 618–19 baroque 117, 119, 122–3 Barrias, Louis-Ernest 245 Baselitz, Georg 528 Basquiat, Jean-Michel 592 Bassa, Ferrer 22 Bastien-Lepage, Jules 266 Bauer, Wolfgang 579 Bauhaus 284, 297, 312, 355, 362,

索引 366, 380 Bay Area Figurative School 459 Bayeu y Subías, Francisco and Ramón 164 Bazille, Frédéric 230, 234, 242, 246 Bearden, Romare 431 Beckmann, Max 336–7, 567 Bellini, Gentile 46 Bellini, Giovanni 46, 47, 76, 79, 80 Bellini, Jacopo 46, 49 Belliniano, Vittore 46 Bellows, George Wesley 327 Benton, Thomas Hart 358, 434 Berchem, Nicolaes 142 Berlin Secession 336 Bernard, Émile 255, 258, 288 Bernini, Gian Lorenzo 122–3 Bertin, Jean-Victor 197 Beuys, Joseph 453–5, 554 Bewick, Thomas 171 Biedermeier 202 Bijl, Guillaume 559 Binney, Don 541 Bischoff, Elmer 459 Blackburn, Joseph 160 Blake, Peter 420, 498 Blake, William 177 Der Blaue Rieter 283, 284, 297, 309, 312, 316, 340, 344 Der Blaue Vier 283, 297, 312 Blaus group 464 Bleyl, Fritz 334 Boccioni, Umberto 269, 326 body art 535, 538–9, 562 Bolognese school 115 Bomberg, David 494 Bonington, Richard Parkes 199 Bonnard, Pierre 275, 421 Bonvicino, Alessandro 96 Borrassá, Luis 37 Bosch, Hieronymus 62 Botero, Fernando 499 Botticelli, Sandro 39, 52–3 Boucher, Alfred 283 Boucher, François 159 Boudin, Eugène 231, 242 Bouguereau, William-Adolphe 293 Bourdelle, Antoine 274, 397 Bourgeois, Louise 432 Bramer, Leonaert 144 Brancusi, Constantin 248, 306, 307, 335, 397, 407, 512 Braque, Georges 248, 319, 320, 322, 324, 328–9, 345, 346 Breton, André 383, 386, 397, 399, 404, 408, 433, 441 Breton, Jules 257 Brigden, F.H. 392 Bril, Paul 130 Bronzino, Agnolo 85, 90, 189 Broodthaers, Marcel 466 Brotherhood of Ruralists 498 Brown, Ford Madox 210, 216 Die Brücke 287, 317, 334, 339 Bruegel, Pieter, the Elder 94–5, 109

Brueghel, Ambrosius 109 Brueghel, Jan, the Elder 94, 109 Brueghel, Jan, the Younger 109 Brueghel, Pieter, the Younger 94 Brunelleschi, Filippo 24, 25, 27, 28, 35, 38 Buckland Wright, John 384 Burden, Chris 562 Buren, Daniel 529 Burne-Jones, Edward 217, 277 Bustamante, Nao 605 C Cage, John 438, 472, 488, 505 Cai Guo-Qiang 590 Calder, Alexander 388 Camden Town Group 273 Campi, Bernardino 101 Campin, Robert 36 Campus, Peter 523 Canova, Antonio 176, 192 capitalist realism 503, 548 Caravaggio 108, 110–11, 133, 169 Carmichael, Franklin 392 Caro, Anthony 465, 523 Carolus-Duran, Emile 264 Carpeaux, Jean-Baptiste 214 Carrà, Carlo 269, 326, 357 Carracci, Annibale 99, 106–7, 169 the Carracci 106–7, 115, 124 Carrington, Leonora 373, 444–5 Cartier-Bresson, Henri 422 Casas, Ramon 286 Cassatt, Mary Stevenson 250 Casson, A. J. 392 Castiglione, Giovanni 136 Catalan Modernisme 286 Cattelan, Maurizio 598 Caulfield, Patrick 501–2 Cellini, Benvenuto 88 Cézanne, Paul 219, 236–8, 258, 288, 294, 297, 303, 320, 335, 340 Chagall, Marc 311, 320, 352–3, 362 Chapman, Jake and Dinos 614–15 Chapu, Henri-Michel-Antoine 225 Chardin, Jean-Baptiste-Siméon 159 Charpentier, Constance Marie 180 Chase, William Meritt 330 Chassériau, Théodore 212 Chia, Sandro 570 Chicago, Judy 534 Chihuly, Dale 544 Chillida, Eduardo 464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514 Church, Frederic Edwin 213 Cimabue 12–13, 16 Circle and Square Group 302 Clairmont, Philip 567 Claude Lorrain 130–1, 186, 200 Claudel, Camille 283 Clemente, Francesco 570 cloisonnism 288

Close, Chuck 471, 542–3 Closky, Claude 605 CoBrA 452 Cock, Hieronymus 94, 95 Cogniet, Léon 225 Coldstream, William 501 Cole, Thomas 200, 213 Collaborative Projects Inc. 584 Collishaw, Matt 545 color field painting 400, 427, 473 Colquhoun, Robert 446 conceptual art 480–1, 485, 490, 507, 529, 545, 553, 555, 564, 585, 591 Conder, Charles 289 Constable, John 113, 141, 184, 186–7, 199, 234 Constant 452 constuctivism 302, 362, 366–7, 380 Copley, John Singleton 160 Corinth, Lovis 268 Corman, Fernand 258, 288 Corneille 452 Corot, Jean-Baptiste-Camille 197, 219, 234, 245 Correggio, Antonio da 47, 84, 89 Cotman, John Sell 190, 216 Courbet, Gustave 145, 197, 206, 208–9, 219, 230, 231, 234, 252, 268 Coutue, Thomas 222 Cragg, Tony 568–9 Craig-Martin, Michael 520, 545 Cranach, Lucas, the Elder 66–7 Craxton, John 446 Cruikshank, George 196 cubism 297, 302, 306, 315, 320–1, 323–4, 326, 328–9, 345–7, 350–2, 365, 370, 389, 414 Cucchi, Enzo 570 Currier and Ives 204 Currin, John 602–3 D d’Alemagna, Giovanni 48 D’Angers, David 192–3 da Pontormo, Jacopo 63, 82, 85, 90 da Vinci, Leonardo 17, 30, 38, 47, 50, 58–61, 63, 71, 74–5, 84, 85 Dada 283, 315, 348, 349–51, 372– 3, 376, 380 Daguerre, Louis 191 Dalí, Salvador 62, 97, 357, 408–9, 433, 444 Dalmáu, Luis 42 Dalou, Aimé-Jules 234 Dante Alighieri 13, 16, 53 Danube school 73 Daubigny, Charles-François 219 Daumier, Honoré 203, 219, 259 David, Jacques-Louis 168–9, 180, 188 Davis, Stuart 404, 410, 430 de Chirico, Giorgio 267, 356–7, 396, 440 de Gheyn, Jacob, II 82

de Herrera, Francisco, the Elder 127 de Hooch, Pieter 142 de Juanes, Juan 90 de Kooning, Willem 322, 375, 403, 404, 410–11, 414, 426, 427, 468 de La Tour, Georges 116 de Lempicka, Tamara 389 de Marcillat, Guillaume 91 de Momper the Younger, Joos 109 de Oteiza, Jorge 423 de Ribera, José 115 de San Leocadio, Paolo 90 de Stijl 362, 366 de Vos, Maarten 95 de’Ferrari, Andrea 136 Deacon, Richard 570–1, 580 Degas, Edgar 224, 228–9, 243, 250, 269, 273, 280, 289, 565 del Piombo, Sebastiano 71, 76–7 del Pollaiolo, Antonio 51, 52 del Pollaiolo, Piero 51 del Sarto, Andrea 63, 78, 82, 91 del Verrocchio, Andrea 50, 52, 56, 58 Delacroix, Eugène 186, 199, 212, 228, 230, 258, 270 Delaroche, Paul 211 Delaunay, Robert 248, 319, 320, 340–1, 344, 350 Delft school 142–5 della Francesca, Piero 40–1, 51, 56, 421 Deller, Jeremy 613 Denis, Maurice 389 Derain, André 294, 318 di Banco, Nanni 38 di Cosimo, Piero 63, 78, 85 di Giovanni, Bertoldo 68 diCorcia, Philip-Lorca 578 Diebenkorn, Richard 458–9 Dix, Otto 370 Doig, Peter 596 Donatello 25, 27–9, 38, 39, 48, 50, 70 Dong Qichang 105 Dong Yuan 8 Doré, Gustave 220–1 Dotremont, Christian 452 Dow, Arthur Wesley 354 Drawbridge, John 492 Dreier, Katherine 309 du Broeucq, Jacques 100 Dubuffet, Jean 398 Duccio di Buoninsegna 14–15, 19, 20, 21 Duchamp, Marcel 309, 315, 346, 349–51, 381, 388, 438, 460, 488 Dumouchel, Bon 205 Dürer, Albrecht 47, 54, 64–5, 66, 82, 85, 260 Duret, Francisque 225 E Eakins, Thomas 251

632

TEA-76-P630-640 R1.indd 632

Ehmcke, Fritz Helmuth 344 El Greco 102–3 Emin, Tracey 417, 545, 606 Engelbrechtsz, Cornelis 82 Entekhabi, Shahram 607 Ernst, Max 348, 357, 372–3, 384, 428, 444 Escher, Cornelis 153 Euston Road school 501 Evans, Merlyn 492 existentialism 397, 438 expressionism 257, 283, 284, 287, 296, 303, 309, 317, 334, 339, 360, 370, 375, 567 F FA+ 578 Falk, Ingrid 578 Fan Kuan 10 Fantin-Latour, Henri 223, 230, 237, 245 fauvism 257, 277, 294, 317, 318 Feininger, Lyonel 283, 300 Feinstein, Rachel 603 feminism 534–5, 555, 573, 584, 601 Fini, Leonor 423 Fischer, Konrad 503, 548 Fischl, Eric 565 Flanagan, Barry 465 Flaxman, John 171 fluxus 454, 504 Fomison, Tony 567 Fontana, Lucio 393 Fontana, Luigi 393 Fortuny y Carbó, Mariano 233 Fra Angelico 32–3, 39 Fra Bartolomeo 63, 78 Fragonard, Jean-Honoré 159, 245 Frankenthaler, Helen 437, 473 French, Daniel Chester 256 Freud, Lucian 456–7 Friedlander, John 492 Friedrich, Caspar David 182 Fusco, Coco 597 Fuseli, Henry 162, 163 futurism 269, 298, 326 G Gabo, Naum 366, 450 Gainsborough, Thomas 158, 186 Gatti, Bernardino 101 Gauguin, Paul 219, 254–5, 258, 275, 279, 280, 288, 290, 303, 307, 316, 334 genre painting 82 Gentileschi, Artemisia 117 Gérard, François 180 Géricault, Théodore 194–5, 199 Gérôme, Jean-Léon 211, 250, 251, 275, 290 Ghiberti, Lorenzo 24–5, 27, 28, 34 Ghirlandaio, Domenico 55, 68 Giacometti, Alberto 274, 397, 441 Giacometti, Antoine 397 Giambologna 100 Gilbert and George 553, 614 Gillot, Claude 146

Gillray, James 173 Giorgione 71, 76, 79, 80, 222 Giotto di Bondone 13, 16–17, 18, 19, 20, 38, 485 Glass, Philip 542 Gleyre, Charles 211, 242 Goetz, Karl Otto 548 Goldsworthy, Andy 589 Goltzius, Hendrick 82 Gomez-Pena, Guillermo 596 González, Julio 306, 414 Gonzàlez-Torres, Félix 591 Gopas, Rudi 567 Gordillo, Luis 516 Gordon, Douglas 616 Gorky, Arshile 322, 403–5, 410 Gormley, Antony 572 Gornik, April 565 Gothic style 14, 20, 22, 25, 28, 32, 34, 37, 42, 54, 76 Gottleib, Adolph 413 Goya, Francisco 115, 129, 164–7, 280, 493 Gozzoli, Benozzo 33 Graham, John 404, 410 Grand Manner 107, 126, 147 Gravelot, Hubert 158 Graves, Nancy 537 Grebber, Frans Pietersz 120 Greenough Brothers 202 Gris, Juan 306, 345, 350, 370 Gros, Antoine-Jean 205 Grosz, George 370, 376–7, 431 Group Material 591 Group of Seven 392 Grünewald, Mathis 72 Grupo Frente 527 Guercino 115 Guérin, Pierre-Narcisse 194, 199 Guillaumin, Armand 219 Guston, Philip 403, 440 H Hale, Philip 430 Hals, Frans 114, 136, 222 Hamblett, Anne 448 Hamilton, Richard 460 Hammershøi, Vilhelm 282 Hancock, Trenton Doyle 627 hard-edged abstraction 448 Haring, Keith 592–3 Harris, Lawren 392 Hartley, Marsden 308 Hausmann, Raul 358 Haydon, Benjamin Robert 201 Hayman, Francis 158 Hayter, Stanley William 384, 492 Heartfield, John 376 Heckel, Erich 334, 339 Heidelberg school 261, 262, 266, 286, 289 Hélion, Jean 406 Henri, Robert 327, 330 Hepworth, Barbara 359, 366, 402, 450 Heron, Patrick 450–1 Hesse, Eva 522 Hilliard, Nicholas 104

Hiroshige, Ando Tokitaro 198 Hirst, Damien 545, 586, 610–12 Hitchens, Ivon 450 Höch, Hannah 358 Hockney, David 322, 420, 524–5 Hodgkin, Howard 500 Hodgkins, Frances 296 Hodler, Ferdinand 260 Hoehme, Gerhard 548 Hofmann, Hans 319, 418, 472 Hogarth, William 148–9, 158 Hokusai, Katsushika 170, 178–9, 198 Holbein, Hans, the Younger 86–7 Holzer, Jenny 573 Homer, Winslow 231 Hopper, Edward 330–1, 565 Hotere, Ralph 495 Hudson River school 200, 213, 231 Hudson, Thomas 154 Hugué, Manolo 306 Huguet, Jaume 42 Huguet, Pere 42 Hume, Gary 545 Hunt, William 256 Hunt, William Holman 210, 215, 216, 218 Huyghe, Pierre 601 hyperrealism 516, 542–3 I icons 23 illuminated manuscripts 26 impressionism 113, 114, 197, 198–9, 219, 222, 228–9, 234–5, 237, 242–7, 250, 252, 258, 269, 272, 286 Indian Space painters 430 Ingres, Jean-Auguste Dominique 188–9, 228 installation art 392, 486, 504–6, 514, 518, 522, 537, 545, 546–7, 551, 552, 559, 562, 564, 576–9, 582, 588–91, 595, 605–7, 614, 616, 618, 623, 624 Irwin, Robert 551 J Jacob, Max 306 John, Augustus 304 John, Gwen 304–5 Johns, Jasper 488–91 Jorn, Asger 452 Judd, Donald 482, 536 Junge Wild 579 K Kabakov, Ilya 506 Kahlo, Frida 342–3, 416–17, 444 Kandinsky, Wassily 283, 284–5, 297, 308, 309, 316, 340, 344, 388 Kang Hui-an 43 Kanō school 11 Kapoor, Anish 580–1 Kaprow, Allan 472, 487, 518 Katz, Alex 471

633

2014-6-11 21:22:43

TEA-76-P630-640 R1.indd 633

2014-6-11 21:22:43


索引 Kauffmann, Angelica 155, 162 Kawara, On 507 Kelley, Mike 582 Kiefer, Anselm 554 kinetic art 398, 419 Kippenberger, Martin 579 Kirchner, Ernst Ludwig 317, 334, 567 Kitaj, R.B. 420 Klee, Paul 283, 297, 312–13, 344 Klein, Yves 480–1 Klimt, Gustav 260, 276–7, 317, 360, 361 Kline, Franz 426–7, 468 Klinger, Max 267 Kōetsu, Hon’ami 132 Koons, Jeff 586–7 Kossoff, Leon 494 Kounellis, Jannis 517 Krasner, Lee 403, 418, 436 Krohg, Christian 279 Kruger, Barbara 555 Kusama, Yayoi 486 L Lam, Wilfredo 399 land art 532–3, 556 Landseer, Edwin 201 Langlois de Chèvreville, Théophile 205 Lanyon, Peter 366, 402 Larsson, Carl 261 Lastman, Pieter 133 Lazzarini, Gregorio 147 Lee, Lennie 591 Léger, Fernand 320–1, 322, 432 Lely, Peter 138 Levy, Edgar 414 Lewis, Wyndham 332 Lewitt, Sol 484–5 Leyster, Judith 136 Lhôte, André 389 Lichtenstein, Roy 461, 487, 508 Liebermann, Max 252 Limbourg Brothers 26 Lindsay, Norman 314 Lipchitz, Jacques 371, 397 Lippi, Fra Filippo 52 Lippi, Filippino 39, 63 Lippi, Fra’Filippo 39 Lissitzky, El 362 Locke, Charles 430 Lockey, Rowland 104 Long, Richard 465, 556 Lord Jim Lodge group 579 Lorenzetti, Ambrogio 21 Lorenzetti, Pietro 19, 21 Louis, Morris 437 Lucas, Sarah 545, 601 Lye, Len 398 lyrical abstraction 383, 403 M Ma Lin 11 Ma Yuan 11 MacBryde, Robert 446 McCahon, Colin 448, 495 McCarthy, Paul 582

索引 McCubbin, Frederick 262–3, 266 Maciunas, George 504 Macke, August 312, 316, 344 Mackensen, Fritz 303 MacMonnies, Frederick 278 Maddox, Allan 567 magic realism 443, 515 Magritte, René 357, 385–7 Maillart, Diogène 290 Maillol, Aristide 275 Maler, Hans 76 Malevich, Kasimir 310–11, 346, 362, 367 Man Ray 315, 351, 364–5, 381 Manet, Édouard 114, 206, 219, 222–4, 230, 237, 243, 245, 272, 294 mannerism 85, 89, 100, 189 Mantegna, Andrea 47–9 Mapplethorpe, Robert 560–1 Marc, Franz 284, 308, 316, 344 Marden, Brice 530, 542 Marinetti, Filippo 326 Martin, Agnes 301, 550 Martini, Simone 20 Martorell, Bernardo 37 Martorell, Bernat 42 Masaccio 32, 38, 39, 40 Masson, André 383 Master E. S. 54 Matejko, Jan 233 Matisse, Henri 239, 292–5, 307, 318, 319, 322, 334, 370, 384 Matta, Roberto 433 Mellan, Claude 124–5 Memling, Hans 44–5 Memmi, Lippo 20 Mengs, Anton Raphael 161, 164–5 Menn, Barthélemy 260 Menzel, Adolph 206–7 metaphysical school 356–7, 362 Mexican muralists 333, 342–3, 382 Michallon, Achille Etna 197 Michaux, Henri 394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25, 27, 38, 51, 57, 68–70, 74–5, 76, 80, 81, 85, 100, 107, 163, 194, 241 Millais, John Everett 206, 210, 215, 216, 218 Millet, Jean-François 205, 219, 231, 252, 257, 259 minimalism 482, 484–5, 490, 507, 512–13, 532, 536 Minton, John 446 Miró, Joan 378, 388, 444 Mitchell, Joan 468–9 modernism 170, 222, 302, 319, 381 Modersohn-Becker, Paula 303 Modigliani, Amedeo 335, 370, 375 Moffatt, Tracey 599 Moholy-Nagy, László 380 Moilliet, Louis 312, 344 Mondrian, Piet 301, 388 Monet, Claude 197, 219, 224,

228, 234, 242–4, 246, 265 Monticelli, Adolphe 258 Moore, Henry 17, 307, 359, 390– 1, 402, 465, 523 Morandi, Giorgio 363 Moreau, Gustave 212, 293 Morisot, Berthe 159, 197, 224, 228, 245 Moriyama, Daidō 531 Moroni, Giovanni Battista 96 Moronobu, Hishikawa 138–9 Morris, Cedric 292 Morris, Sarah 301 Morris, William 210, 217, 338 Motherwell, Robert 433, 442, 474 Munch, Edvard 279, 317 Munich Secession 268, 312 Muniz, Vik 600 Münter, Gabriele 309 Murakami, Takashi 604 N Nabis 239, 275, 290 Nadelman, Elie 332 Nash, Paul 359 Nauman, Bruce 546–7, 576 Nazarene school 210 neo-classicism 162, 168, 171–2, 176, 181, 188–9, 202, 211, 225, 245, 262 neo-conceptualism 573 neo-expressionism 570, 574 neo-impressionism 258, 270 neo-romantic movement 446 Nerli, Girolamo 289 Netherlandish school 30, 3944–5 Neue Sachlichkeit 337, 370 Nevelson, Louise 392 New Art Group 361 new generation 523 New Leipzig school 596 New Munich Association of Artists (NKV) 283 new realism 471, 483 New York school 403–5, 433, 462–3 Newman, Barnett 403, 412–13 Nicholson, Ben 366, 402, 450 Noguchi, Isamu 407 Noiret, Joseph 452 Nolan, Sidney 447 Noland, Kenneth 437 Nolde, Emil 287 Northern School 8, 10, 11, 43, 105 Norwich school 190 O Ochtervelt, Jacob 142 Oehlen, Albert 579 Ofili, Chris 622 Oiticica, Hélio 527 O’Keeffe, Georgia 354 Oldenburg, Claes 487 Oliver, Isaac 104 Ondák, Roman 614 op art 419, 496–7 Opie, Julian 520

Oppenheim, Meret 441 Orientalists 211 Orozco, José Clemente 333, 343, 382, 395 orphic cubism 350 orphism 340 Ortega, Damián 616 Osorio, Pepón 588 Outerbridge, Paul 381 Ozenfant, Amédée 321, 444 P Pacheco, Francisco 127 Paik, Nam June 504–5 parallelism 260 Park, David 459 Parker, Cornelia 589 Parmigianino 89 Passmore, Victor 460 Peake, Mervyn 492 Penone, Giuseppe 563 Penrose, Roland 460 performance art 438, 472, 481, 486–7, 518, 538–9, 546, 559, 562, 578, 591, 596–7, 605, 618, 624, 628 Perry, Grayson 599 Perugino 74 Perugino, Pietro 56–7 Pettibon, Raymond 582 Phillips, Walter Joseph 338 photo-realism 542 Picabia, Francis 315, 350, 351 Picasso, Pablo 103, 129, 248, 270, 286, 295, 302, 306, 319, 320, 322–5, 328, 335, 345, 346, 370, 378, 381, 384, 399, 410, 414, 424, 433, 441, 444 Picot, François-Édouard 212 pictorialist photographers 314 Piper, John 292 Piranesi, Giovanni Battista 153 Pisano, Andrea 18 Pisano, Giovanni 19 Pisis, Filippo 357 Pissarro, Camille 205, 219, 237, 243, 254, 258, 289 Pizzolo, Nicolò 48 pointillism 219, 270 Polke, Sigmar 503, 548–9 Pollock, Jackson 358, 375, 403, 411, 418, 434–6, 437, 440, 590 pop art 449, 460–1, 467, 476–8, 487, 490, 498, 508–9, 516, 520–1, 524–6 post-impressionism 198, 199, 219, 254, 257 postminimalism 522, 550 postmodernism 520 Poussin, Nicolas 118–19, 169 Pradier, Jean-Jacques 225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210, 215–18, 232, 338 Prince, Richard 566 Puryear, Martin 542 R Raeburn, Henry 152, 174

Ramsay, Allan 152 Raphael 51, 56, 57, 60, 74–5, 130, 136 Rauch, Neo 596 Rauschenberg, Robert 467, 474, 475, 488, 535 realism 205–9, 251, 272 Redon, Odilon 239, 288, 349 Rego, Paula 515 Reinhardt, Ad 439 Rembrandt van Rijn 82, 133–5, 136, 140, 212, 375 Reni, Guido 169 Renoir, Pierre-Auguste 199, 219, 224, 228, 234, 242, 243, 246–7, 272 Reynolds, Joshua 99, 152, 154–5, 160, 162, 163 Ribalta, Francisco 108 Richter, Gerhard 502–3, 548 Riley, Bridget 496–7 Rivera, Diego 333, 342–3, 382, 392, 395, 416–17, 440, 444 Rivers, Larry 462–3 Robert-Fleury, Tony 290 Roberts, Tom 262, 266, 289 Rockwell, Norman 379 rococo 146–7, 152, 158–9 Rodchenko, Alexander 366, 367 Rodin, Auguste 240–1, 269, 274, 283, 291, 303, 304, 307 romantic movement 161, 163, 182, 192, 194–5, 199–200, 204, 214 Rosa, Salvator 137 Rosenquist, James 508–9 Rossetti, Dante Gabriel 210, 215, 216–17, 218 Rosso, Medardo 269 Rothko, Mark 331, 400–1, 403, 413, 459 Rouault, Georges 335 Roubiliac, Louis-François 152 Rousseau, Henri 248–9, 307 Rowlandson, Thomas 175 Rubens, Peter Paul 60, 99, 109, 112–13, 126, 128, 146, 158, 164, 172, 194, 199, 258, 270, 272 Rublev, Andrei 23 Runge, Philipp Otto 182 Ruscha, Ed 526 Ruskin, John 17, 33, 184, 196, 215, 218, 227 Ryder, Albert Pinkham 253, 308 S Sabartés, Jaime 306 Saenredam, Pieter Jansz 120 Saint-Gaudens, Augustus 225, 252 Samaras, Lucas 518 Santi, Giovanni 74 Sargent, John Singer 264–5 Saura, Antonio 493 Saville, Jenny 624–5 Scapigliati group 269 Schadow, Johann Gottfried 180

634

TEA-76-P630-640 R1.indd 634

Scharf, Kenny 592 Schiele, Egon 360–1 Schlick, Jörg 579 Schmidt-Rottluff, Karl 334, 339 Schnabel, Julian 574 Schneemann, Carolee 535 Schongauer, Martin 54, 65 Schoon, Theo 448 Schwitters, Kurt 460 Scottish school 174 Scully, Sean 301, 557 Section d’Or 315, 346 Segal, George 518 Segantini, Giovanni 308 Sekien, Toriyama 170 Serra, Richard 536, 542 Sérusier, Paul 290 Sesshu 43 Seuphor, Michel 302 Seurat, Georges-Pierre 199, 219, 258, 270–1, 294 Severini, Gino 326 Shahbazi, Shirana 628–9 Sherman, Cindy 417, 583 Short, Frank 267 Shubun 43 Shunshō, Katsukawa 178 Sickert, Walter 273 Sienese school 21 Signac, Paul 219, 258, 270, 294 Signorelli, Luca 51, 63, 91 Siqueiros, David Alfaro 333, 343, 382, 395, 435 Siskind, Aaron 402 Sisley, Alfred 219, 234–5, 246, 315 Smith, David 414–15, 465 Smith, Kiki 584 Smithson, Robert 532–3, 536 Société Anonyme 309 Sommer, Ferdinand 260 Sorolla, Joaquín 278 Sōtatsu, Tawaraya 132 Sotomayor, Fernando Alvarez de 399 Southern School 10, 11, 43, 105 Soutine, Chaïm 375 spatialism 393 Spencer, Stanley 368–9 Squarcione, Francesco 48 Stanley, Dorothy Tennant 262 Starr, Georgina 623 Steichen, Edward 314 Stella, Frank 512, 519 Still, Clyfford 400 Streeton, Arthur 286 Stuart, Gilbert 173 Stubbs, George 156–7 Sugimoto, Hiroshige 566 Sultan, Donald 575 suprematism 310–11, 362 surrealism 62, 153, 267, 315, 348, 357, 364–5, 372–3, 383, 385–7, 390, 396–7, 405, 408–9, 428, 433, 435, 441, 444, 464 symbolist movement 212, 217, 239, 260, 276, 288, 349 synthetic cubism 324, 345

synthetism 290 T Tamayo, Rufino 395 Tanguy, Yves 384, 396, 433 Tanning, Dorothea 373, 428–9 Tàpies, Antoni 464 Tassaert, Jean-Pierre-Antoine 180 Tassi, Agostino 130 Tatlin, Vladimir 362, 366, 367 Taylor-Wood, Sam 620–1 Terborch, Gerard 137 Terk, Sonia 340 Thiebaud, Wayne 449, 546 Thorvaldsen, Bertel 181 Tiepolo, Giovanni Battista 147 Tintoretto 81, 92–3 Titian 71, 79–81, 92–3, 113, 126, 128, 222 Tjapaltjarri, Clifford Possum 510 Torres-García, Joaquín 302 Toulouse-Lautrec, Henri de 258, 277, 279, 280–1, 288, 289, 297, 335 transvanguardia movement 570 Turner, J. M. W. 141, 183–5, 199, 200, 234, 286 Turrell, James 551 Tuttle, Richard 550 Twombly, Cy 474–5 U Uccello, Paolo 25, 34–5, 40 Uelsmann, Jerry 510 Uglow, Euan 501 Ulay 558 Unit One 359, 390 Unpō, Ōoka 198 Utamaro 170 V Valadon, Suzanne 280 Valenciennes, Pierre-Henri 197 van Aelst, Pieter Coecke 94 van Balen, Hendrick 109 van der Weyden, Rogier 36, 45, 54 van Dyck, Anthony 99, 126, 136, 138, 158 van Eyck, Hubert 30 van Eyck, Jan 30–1, 44 van Gogh, Vincent 205, 220, 255, 257–9, 270, 279, 288, 303, 316, 317, 334, 567 van Hoogstraten, Samuel 140 van Leyden, Lucas 82–3 van Loo, Charles André 159 van Mander, Karel 82 van Ruisdael, Jacob 141, 158 Varo, Remedios 444 Vasarely, Victor 419, 496 Vasari, Giorgio 12, 16, 18, 28, 33, 39, 53, 57, 63, 70, 75, 80, 85, 91, 93 Vasi, Giuseppe 153 Vasulka, Woody 576 Vaughan, Keith 446 Velázquez, Diego 115, 127–9, 164, 222, 251, 272, 278, 324

Venetian school 46, 71, 76, 79–81, 92–3, 98–9, 103, 147 Veneziano, Domenico 40 Verhulst Bessemers, Mayken 94, 109 Vermeer, Jan 143–5, 282 Vernet, Carle 194 Veronese, Paolo 81, 93, 98–9, 126, 147 video art 504, 523, 538–9, 576–7, 596, 601, 605–8, 620, 623, 624 Vien, Joseph-Marie 169 Vienna Secession 260, 276–7, 361 Vigeland, Gustav 291 Vignée-Le Brun, Élisabeth 172 Villamena, Francesco 124 Viola, Bill 576–7, 620 Violette, Banks 627 Vivarini, Antonio 48 von Amerling, Friedrich 202 von Guerard, Eugene 204 von Jawlensky, Alexej 283, 297 von Ueberfeld, Jan Braet 300 vorticism 332 Vuillard, Édouard 275, 290 W Wallinger, Mark 594-5 Wals, Goffredo 130 Ward, John Quincy Adams 256 Warhol, Andy 476–9, 487, 508 Watteau, Jean-Antoine 146 Wearing, Gillian 608 Webb, Boyd 564 Weber, Max 400 Wedgwood, Josiah 171 Weight, Carel 420 Wentworth, Richard 580 West, Benjamin 161, 173 Whistler, James McNeill 129, 198, 219, 226–7, 266, 267, 272, 273 Whiteley, Brett 537 Whiteread, Rachel 609 Whitman, Robert 518 Wilkie, David 152, 191 Williams, Fred 470 Wilson, Fred 585 Withers, Walter 261 Witkin, Isaac 523 Wodiczko, Krzysztof 552 Wolgemut, Michael 65 Wols 438 Wood, Grant 374 Woodrow, Bill 580 Wyeth, Andrew 443 X Xia Gui 11 Y Young British Artists 545, 595, 606, 608, 610–12, 614, 620, 622–4 Z Zeitblom, Bartholmäus 76 Zorn, Anders 272 Zurbarán, Francisco de 121

635

2014-6-11 21:22:43

TEA-76-P630-640 R1.indd 635

2014-6-11 21:22:43


撰稿人 艾丽奇·布莱恩(AB):艺术家,曾求学于 牛津大学拉斯金学院、斯莱德学院、科陶德学 院;伦敦国家美术馆兼职解说员;作品常参加 国际展出 安·凯(AK):作家、编辑,肯特大学艺术 和文学史学士,伦敦大学平面设计博士 卡罗尔·金(CK):活跃于伦敦和意大利的 作家;曾于中央圣马丁学习美术,苏塞克斯大 学学习英国文学 克雷格·斯塔夫(CS):英国北安普敦郡的 艺术家和作家;北安普敦大学的艺术史高级讲 师和美术硕士课程领头人 埃德·卡马博士(EK):艺术史家,于伦敦 居住和工作。2007年于伦敦大学学院获得博 士学位,执教于多所大学艺术史与美术系, 并发表出版艺术评论文章 埃德·雷汉(EL):艺术家;与伦敦的新穹 顶(www.thenewdome.com)合作,出品丰富 多彩,创作效率很高 哈里·派伊(HP):艺术家,居于伦敦;经 常为“当代缝纫艺术”(Sartorial Contemporary Art)画廊机构供稿 海伦娜·佩雷兹(HPE):伯克贝克学院艺术史 学士、戈尔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硕士。在伦敦 泰特现代美术馆任合作研究员;兼职艺术讲师; 艺术旅行策划经理 伊恩·扎克奇克(IZ):曾于牛津瓦德汉学 院和科陶德艺术学院学习;其以前的著作如 《柯林斯艺术大书》和《杰作》 贾斯珀·乔夫(JJ):画家兼作家。曾在齐森 海尔画廊24小时完成24幅绘画;作品在多国有 展出。2006年出版首部小说《水》 贾米·米德尔顿(JM):自由作家与编辑, 出版生活类杂志与书籍。长居英国巴思,对古 典艺术有广泛研究 朱莉·罗伯茨(JR):任教于墨尔本莫纳什大 学;聚焦研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艺术 简·王(JW):英国策展人,韩裔;近期项 目为伦敦切尔西画廊的“诺曼·麦克拉伦与日 本设计师安积伸” 卡莉·艾伦(KKA):受过绘画训练,后获 得日本艺术史硕士学位;在伦敦从事教学与写 作,为国立美术馆、科陶德学院、维多利亚与 艾伯特博物馆等工作

图片来源 凯蒂·奥基斯(KO):专业为英语文学与文 化研究;著有戏剧、艺术、电影与音乐评论 露茜·艾斯克(LA):科陶德学院硕士学 位,长居伦敦;2004年起,为泰特美术馆助理 策展人,负责国外艺术品的研究、展览与收集 露茜·布拉德诺克(LB):科陶德学院学士 与硕士学位,专长于战后法国艺术与理论;曾 在伦敦泰特工作,现在埃塞克斯大学攻读博士 课程 露辛妲·霍克斯利(LH):艺术史专家、讲 师和作者;著作有《丽奇·希达尔:一个前拉 斐尔派超模的悲剧》(2008)和《前拉斐尔派 精粹》(1999);她还在伦敦的国立肖像美术 馆定期举办讲座 露佩·努内兹-费尔南德兹(LNF):作家与 编辑,在伦敦与马德里工作;曾是《艺术评 论》的高级编辑,长期为艺术类出版物供稿, 偶尔策划实验电影展 玛丽·库齐(MC):历史学士学位,自由专 栏记者;专门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与建筑 梅根·格林(MG):斯坦福大学艺术史专 业,并在牛津大学研究年轻英国派艺术家;为 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工作

罗兰德·詹姆斯·史密斯(RS):1993年去 旅行寻访东方艺术,曾在以色列与斯里兰卡从 事考古插图绘制;在泰国北部帮助修复寺庙壁 画、研究兰纳王朝艺术与建筑遗址,历时四年 雷切尔·坦特(RT):泰特美术馆助理策展 人;在伦敦协助策划“艺术当下”项目,扶持 新出现的英国艺术家;并于2008年在泰特组织 了彼得·多伊格的艺术生涯中期回顾展 桑德拉·爱普瑞 (SA):艺术顾问,居于曼 哈顿;曾工作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所罗 门·M.古根海姆博物馆和纽约艺术学院 茜蕾娜·坎特(SC):在埃克塞特大学研究 盎格鲁-撒克逊艺术;艺术史讲师,专长于向 聋哑人观众用手语讲解西方艺术与建筑 史蒂芬·法辛(SF):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 特斯坦•霍普金斯基金绘画研究教授;1990年 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的院长以及牛 津大学圣爱德蒙学院的专职研究员;1998年当 选皇家艺术学会会员 西蒙·格雷(SG):在谢菲尔德-哈拉姆学院 学习媒体传播专业,在《心痒城市旅行指南》 从事编辑四年,后创办通讯公司;其个人时间 分别用于生意、旅行与写作

诺拉·格里高里(NG):爱尔兰艺术家与学 者;1997年起,生活工作于新西兰奥克兰,研 究绘画、当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教育

苏西·霍奇(SH):艺术史硕士学位;其著 作研究印象派、维多利亚时代艺术、毕加索、 莫奈及现代艺术;为众多博物馆和美术馆供 稿,并在各类机构举办研修班和讲座

妮柯拉·莫尔比(NM):泰特美术馆策展 人;泰特出版“卡姆登镇画家团体画册”的共 同作者,并有论述透纳、西柯特等艺术家的作 品出版

托马斯·阿迪尔(TA):科陶德艺术学院硕 士学位;在泰特美术馆与国立肖像美术馆从事 画册编制、策展、研究与解说等工作;专长于 20世纪英国艺术与透纳绘画研究

娜塔丽·思罗卡-菲利翁(NSF):科陶德艺 术学院硕士,研究中古艺术与建筑;现正研究 13世纪的圣母赞礼教堂内的建筑装饰与彩绘

翠茜·勒·柯尔努-弗兰西斯(TC):在英国 温彻斯特学院攻读艺术史与设计;2000年移居 伦敦,经营一间现代艺术画廊,为期三年,后 在一家后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美术馆担任研究职 位;现居于悉尼

菲利帕·辛普森(PS):科陶德学院艺术史硕 士,泰特-科陶德联合项目研究员,为泰特众 多展览与展示项目工作 理查德·贝尔(RB):德比大学视觉文化专 业,后在伦敦印刷学院获得研究生学历;现工 作于伦敦一家教育类出版社 伦迪·勒内(RL):1962年生于俄亥俄; 198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居纽约 丽贝卡·曼(RM):苏塞克斯大学艺术史专 业;曾工作于国家艺术收藏基金会与英格兰艺 术学会,后进入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 法辛教授手下的研究员;后移居美国加州

塔姆欣·匹克雷尔(TP):艺术史专业学 习,并在意大利深造;她的写作分别是关于艺 术与马匹;最近出版的著作有《梵高》、《印 象派》、《艺术中的狗》和《艺术中的马》 威廉·戴维斯(WD):长居伦敦的作家与研 究者;曾在科陶德艺术学院研修;伦敦白立方 画廊的“石匠工场”空间策划与开创期间,他 负责协调与联络媒体 温迪·奥斯格比(WO):北汉普顿大学艺术 史高级讲师;艺术史专家、自由作家、策展 人,参与多部艺术专著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credit the copyright holders of the images used in this book. We apologize in advance for any unintentional omissions or errors and will be pleased to insert the appropriate acknowledgment to any companies or individuals in any subsequent edition of the work. 8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9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10 Asian Art & Archaeology, Inc/Corbis 11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12 t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Alamy 12 b The Art Archive/San Francesco Assisi/Alfredo Dagli Orti 13 l Alinari Archives/Corbis 13 r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4 akg-images/Electa 15 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 Siena, Italy, Alinar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 t Louvr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 b Scrovegni (Arena) Chapel, Padua,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 Pinacoteca Nazionale, Bologna, Italy, Alinar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 Universidad de Sevilla 19 Elio Ciol/Corbis 20 De Agostini/ Photolibrary Group 21 Universidad de Sevilla 22 akg-images/Joseph Martin 23 Tretyakov Gallery, Moscow, Russ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 t Universidad de Sevilla 24 b Museo dell' Opera del Duomo,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 The Art Archive/Duomo Florence/Gianni Dagli Orti 26 akg-images/Erich Lessing 27 t Louvr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7 b akg-images 28 akg-images/Rabatti – Domingie 29 akg-images/Orsi Battaglini 30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Corbis 31 akg-images/Erich Lessing 32 Museo di San Marco dell'Angelico,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3 akg-images/Orsi Battaglini 34 t Louvr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4 b © Ashmolean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5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Corbis 36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37 akg-images/Joseph Martin 38 Sandro Vannini/Corbis 39 akg-images/Cameraphoto 40 t Universidad de Sevilla 40 b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 Alinar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1 Galleria Nazionale delle Marche, Urbino,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2 Museu de Arte de Catalunya, Barcelona, Spai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4 t akg-images / Erich Lessing 44 b © Muzeum Narodowe, Gdansk, Pola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5 Galleria Sabauda, Turin, Italy, Alinar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6 Musee Conde, Chantilly, France, 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7 t De Agostini/ Photolibrary Group 47 b Louvre, Paris, France, 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8 Palazzo Ducale, Mantua, Italy, Alinar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9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Austria, Ali Meyer/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0 Universidad de Sevilla 51 Sandro Vannini/ Corbis 52 t Universidad de Sevilla 52 b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3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4 The Art Archive/Gianni Dagli Orti 55 Santa Trinita,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6 t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6 b Louvr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7 Vatican Museums and Galleries, Vatican City, Italy,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8 t Biblioteca Reale, Turin,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8 b The Art Archive/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Gianni Dagli Orti 59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61 Louvre, Paris, France,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2 © 1990 Photo Scala, Florence 63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64 t Prado, Madrid, Spain,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4 b Graphische Sammlung Albertina, Vienna, Austr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5 l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5 r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6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7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68 t akg-images/Erich Lessing 68 b akg-images/Electa 69 akg-images/Erich Lessing 70 akg-images/Erich Lessing 71 Corbis 72 Graphische Sammlung, Kassel, Germany © Museumslandschaft Hessen Kassel/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73 akg-images 74 t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74 b Vatican Museums and Galleries, Vatican City, Italy,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75 l akg-images/Erich Lessing 75 r akg-images/Rabatti – Domingie 77 Dunham Massey, Cheshire, UK, National Trust Photographic Library/Angelo Horna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78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79 t Prado, Madrid, Spai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79 b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80 Gianni Dagli Orti/Corbis 81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 Venice, Italy, Giraudon/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2 Gemaldegalerie, Brunswick, Germany,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3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4 © Samuel Courtauld Trust,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Galler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5 Gabinetto dei Disegni e Stampe,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6 t Arte & Immagini srl/Corbis 86 b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7 l © 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Scotla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7 r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88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89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Austria, Ali Meyer/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1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2 t Louvre, Paris, France, 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2 b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3 Galleria dell' Accademia, Venice, Italy, Cameraphoto Arte Venez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4 t akg-images 94 b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95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96 Bibliotheque de l'Histoire du Protestantism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7 akg-images/Erich Lessing 98 t Alinari Archives/Corbis 98 b Louvre, Paris, France, Peter Will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99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100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101 Muzeum Zamek, Lancut, Pola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02 t Francis G. Mayer/ Corbis 102 b Purchase, Joseph Pulitzer Bequest, 1924. Acc.n.: 24.197.1. © 2007. Image copyrigh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103 Archivo Iconografico, S. A./Corbis 104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UK, The Stapleton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05 Zenodot Verlagsgesellchaft 106 t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06 b Massimo Listri/Corbis 107 Palazzo Farnese, Rom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08 AISA Media 109 Classic Image/Alamy 110 t Galleria Borghese, Rome, Italy, 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10 b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111 Co-Cathedral of St. John, Valletta, Malt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12 t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12 b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113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114 Sotheby's/akg-images 116 akg-images/Erich Lessing 117 Sotheby's/akg-images 118 t Louvre, Paris, France,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18 b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Austral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19 © Wallace Collection,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0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1 Prado, Madrid, Spain, Index/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2 t Galleria Borghese, Rom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2 b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3 l Massimo Listri/Corbis 123 r Galleria Borghese, Rome, Italy, 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4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125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6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Russia/Corbis 127 t Museo de Bellas Artes, Seville, Spain,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7 b Prado, Madrid, Spain,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28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Corbis 129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30 Musee des Beaux-Arts, Tour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31 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31 b © 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32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133 t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133 b Mauritshuis,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35 Rijksmuseum,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39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140 Private Collection, © Lawrence Steigrad Fine Arts, New Yor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41 Private Collection, Photo © Christie's Image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42 akg-images 143 t akg-images/Erich Lessing 143 b akg-images/Erich Lessing 144 akg-images/Erich Lessing 145 akg-images 146 Museo Civico, Treviso, Italy, 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47 akg-images 148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Paul Mellon Collection,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49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0 t Bibliotheque Nationale, Paris, France,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0 b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Corbis 151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Russ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3 Araldo de Luca/Corbis 154 t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4 b Tate, London 2008 155 Private Collection/ Photo © Rafael Valls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6 t © Walker Art Gallery, 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6 b Royal Academy of Arts Libra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7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Austral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8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59 akg-images 160 Smithsonian Institution/Corbis 161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Paul Mellon Collection,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2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3 Musee Bonnat, Bayonne,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4 t Real 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Madrid, Spai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4 b Prado, Madrid, Spain/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5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167 Archivo Iconografico, S.A./ Corbis 168 t Louvr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8 b Musee Nat. du Chateau de Malmaison, Rueil-Malmaison, France/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9 l Louvre,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69 r Musees Royaux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 Brussels, Belgium/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0 British Library, London, UK/© British Library Board. All Rights Reserve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2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4 © 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Scotla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5 Lordprice Collection/Alamy 176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Italy/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7 The Print Collector/Alamy 178 t The Art Archive/ Bibliothèque des Arts Décoratifs Paris/Gianni Dagli Orti 178 b UCL Art Collection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79 Musee Claude Monet, Giverny, France/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1 © Nationalmuseum, Stockholm, Swede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2 Hamburger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3 t © Sheffield Galleries and Museums Trust,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3 b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185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186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7 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7 b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8 t Koninklijk Museum voor Schone Kunsten, Antwerp, Belgium/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8 b Louvre, Paris, France/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89 Louvre,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0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2 Courtesy www.portrait.kaar.at 193 Vanni Archive/Corbis 194 t Musee des Beaux-Arts, Rouen, France/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4 b Louvre,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5 Musee des Beaux-Arts, Rouen, France/Lauros/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6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 Corbis 197 Louvre,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8 © 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City Art Gallery)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199 Louvre, Paris, France/Lauros/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0 © Collection of the 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1 Private Collection/The Stapleton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3 Private Collection/The Stapleton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5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206 Private Collection/The Stapleton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7 akg-images 208 t Musee Fabre, Montpellier,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8 b Musee Fabre, Montpellier,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09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0 Fogg Art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Art Museums, USA/Bequest of Grenville L. Winthrop/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1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212 Musee Gustave Moreau, Paris, France/Roger-Viollet, Pari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3 Bettmann/Corbis 214 Visual Arts Library (London)/ Alamy 215 Chris Hellier/Corbis 216 t © Birmingham Museums and Art Galler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6 b ©The Barber Institute of Fine Art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7 © Birmingham Museums and Art Galler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8 © Walker Art Gallery, 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19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0 akg-images 221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2 t Private Collection/ Peter Will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2 b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223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224 © Samuel Courtauld Trust,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Galler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5 Musee Conde, Chantilly, France,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6 t 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USA/Gift of Henry Glover Steven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6 b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7 l ©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Paul Mellon Fund,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7 r 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USA/Gift of Dexter M. Ferry Jr./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8 t Museu Calouste Gulbenkian, Lisbon, Portugal/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8 b Art Gallery and Museum, Kelvingrove, Glasgow, Scotland/© Glasgow City Council (Museum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29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30 Summerfield Press/Corbis 231 Bettmann/Corbis 232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636

TEA-76-P630-640 R1.indd 636

637

2014-6-11 21:22:43

TEA-76-P630-640 R1.indd 637

2014-6-11 21:22:44


图片来源·致谢

图片来源 Ital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35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36 t Neue Pinakothek, Munich,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36 b Museu de Arte, Sao Paulo, Brazil/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37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Trustee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Corbis 238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239 Archives Larousse,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0 t Underwood & Underwood/Corbis 240 b Musee Rodin, Paris, France/Philippe Galar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1 Burrell Collection, Glasgow, Scotland/ © Glasgow City Council (Museum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2 t Private Collection/ Photo © Lefevre Fine Art Ltd., London/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2 b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3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244 Musee d'Orsay, Paris, France/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6 t Fogg Art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Art Museums, USA/ Bequest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aurice Wertheim, Class 1906/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6 b Kunstmuseum, Winterthur, Switzerla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7 Phillips Collection, Washington DC,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8 Archives Larousse, Paris, France/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49 akg-images 250 © 2004. Photo Nat. Portrait Gall. Smithsonian/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251 National Academy Museum, New York,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3 Corbis 254 t 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USA/Gift of Robert H. Tannahill/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4 b 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Scotla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5 © Samuel Courtauld Trust,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Galler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6 Bettmann/Corbis 257 t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7 b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59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60 Private Collection/Photo © Held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63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Australia/Purchased with Assistance of the Government of Victor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64 t Summerfield Press/Corbis 264 b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Gift of Mary Louisa Boit, Julia Overing Boit, Jane Hubbard/Boit and Florence D. Boit in memory of Edward Darley Boit/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65 Geoffrey Clements/Corbis 266 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68 Hamburger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69 © Museo Medardo Rosso, Barzio 270 akg-images 271 t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IL,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71 b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72 akg-images 273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274 Topfoto 275 akg-images 276 t akg-images/ullstein bild 276 b akg-images/Erich Lessing 277 akg-images 279 akg-images/Erich Lessing. © Munch Museum/Munch - Ellingsen Group, BONO, Oslo/DACS, London 2008 280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281 Private Collection/ © Agnew's,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82 Statens Museum for Kunst, Copenhagen 284 Bettmann/Corbis 285 State Russian Museum, St. Petersburg, Russ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287 akg-images 288 Private Collection/Photo © Bonhams,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289 akg-images. © Care of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90 Archivo Iconografico, S.A./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291 © Vigeland Museum/BONO 2008 292 t Bettmann/Corbis 292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Succession H Matisse/DACS 2008 293 akg-images/Erich Lessing. © Succession H Matisse/DACS 2008 295 akg-images. © Succession H Matisse/DACS 2008 296 Alexander Turnbull Library, National Library of New Zealand 297 akg-images 298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299 t Albright Knox Art Gallery, Buffalo, New York,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2008 299 b Moderna Museet, Stockholm, Sweden/ Peter Will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2008 300 Getty Images/Time & Life Pictures 301 Private Collection/Peter Will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02 Joaquín Torres García. Manolita y Torres García en Bruselas, 1909 © Museo Torres García. www.torresgarcia.org.uy 303 Haags Gemeentemuseum, The Hague, Netherland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04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Estate of Gwen Joh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305 Fitzwilliam Museu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Estate of Gwen Joh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306 Courtesy of the Institut Valencia d’Art Modern, Valencia. Photograph by Rogi André 307 Corbis 308 Bradley Smith/Corbis 310 t akg-images 310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311 akg-images 312 t Michael Nicholson/Corbis 312 b Rote u. weisse Kuppeln, 1914,45. Watercolour and gouache on paper on cardboard, 14.6 x 13.7 cm.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Düsseldorf. Blauel/Gnamm - Artothek. © DACS 2008 313 Ad Parnassum, 1932,274. Oil and casein paint on canvas, original frame, 100 x 126 cm. Kunstmuseum Bern, Dauerleihgabe des Vereins der Freunde des Kunstmuseums Bern. Alinari Archives/Corbis. © DACS 2008 315 Private Collection/Lauros/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16 akg-images 317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by Ingeborg & Dr Wolfgang Henze-Ketterer, Wichtrach/Bern 318 Private Collection/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19 Getty Images/Arnold Newman Collection 320 t Bettmann/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20 b Geoffrey Clements/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21 Francis G. Mayer/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22 t Bettmann/Corbis 322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Succession Picasso/DACS 2008 323 Archivo Iconografico, S.A./Corbis. © Succession Picasso/DACS 2008 325 Francis G. Mayer/Corbis. © Succession Picasso/DACS 2008 326 Alinari Archives/Corbis 327 Oscar White/Corbis 328 t Bettmann/Corbis 328 b © Photo SCALA, Florence.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29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30 t Bettmann/Corbis 330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331 Francis G. Mayer/Corbis 333 Bettmann/Corbis 334 Graphische Sammlung, Kassel, Germany/ © Museumslandschaft Hessen Kassel/ Arno Hensmann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2008 335 Museu de Arte, Sao Paulo, Brazil/ 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36 t On Loan to the Hamburg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2008 336 b © 2005. Photo Scala, Florence/Bildarchiv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Berlin. © DACS 2008 337 Geoffrey Clements/Corbis. © DACS 2008 338 Courtesy of Roger Boulet 339 © 2008. Photo Scala, Florence/Bildarchiv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Berlin. © DACS 2008 340 © L & M SERVICES B. V. The Hague 20080211 341 © 1990. Photo Scala, Florence © L & M SERVICES B. V. The Hague 20080211 342 t Bettmann/Corbis 342 b © 2008. Photo Art Resource/ Scala, Florence. © 2008, Banco de Mexico Diego Rivera & Frida Kahlo Museums Trust, Mexico D.F./DACS 343 © 2005. Photo 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 2008, Banco de Mexico Diego Rivera & Frida Kahlo Museums Trust, Mexico D.F./DACS 344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345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46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 Corbis 347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348 Hollaend/Keystone/Corbis 349 t akg-images/Denise Bellon 349 b Louise & Walter Annenberg Coll., Philadelphia, PA, US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50 Burstein Collection/ Corbis. ©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51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52 t Pierre Vauthey/Corbis Sygma 352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53 Araldo de Luca/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54 Bettmann/Corbis 355 Topfoto 356 t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356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DACS 2008 357 © 1990. Photo Scala. © DACS 2008 359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360 t Getty Images 360 b O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Vienna, Austria/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61 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362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DACS 2008 363 © 1999. Photo Scala, Florence. © DACS 2008 364 t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364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Man Ray Trust/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65 l © 2007. BI, ADAGP, Paris/Scala, Florence. © Man Ray Trust/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65 r Private Collection/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Man Ray Trust/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66 Getty Images 367 State Art Gallery, Tchelyabinsk, Russia/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368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369 © Imperial War Museum, London, UK/ The Bridgeman Art. 370 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USA/ Gift of Robert H. Tannahill/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2008 371 John Swope Collection/Corbis 372 t Bettmann/Corbis 372 b Tate, London 2008.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73 Wadsworth Atheneum Museum of Art, Hartford, CT. The Ella Gallup Sumner and Mary Catlin Sumner Collection Fund.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74 Collection of the Figge Art Museum. © Estate of Grant Wood/DACS, London/ VAGA, New York 2008 375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76 Galerie Nierendorf, Berlin, Germany/Alinari/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2008 377 Tate, London 2008. © DACS 2008 378 Jim Sugar/Corbis 379 Jonathan Blair/Corbis 380 Magyar Nemzeti Galeria, Budapest, Hungar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Hattula Moholy-Nagy/ DACS 2008 381 Christie's Images 382 Farrell Grehan/Corbis 383 Marianne Haas/Corbis 384 Courtesy Christopher Buckland-Wright 385 t akg-images 385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87 akg-image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88 akg-images 389 akg-images 390 David Lees/Corbis 391 © 1990. Photo Scala, Florence.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the Henry Moore Foundation 393 Photograph by Archivo Arici/Grazia Neri, Camera Press London 394 akg-images 395 Bettmann/Corbis 396 akg-images/Denise Bellon 397 Paul Almasy/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399 Getty Images 400 Bettmann/Corbis 401 Christie's Images/Corbis. © 1998 Kate Rothko Prizel & Christopher Rothko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03 t Getty Images 403 b Francis G. Mayer/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05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Corb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06 © 2008. BI, ADAGP, Paris/Scala, Florence.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07 akgimages/Marion Kalter 408 t © 2008. Photo Scala, Florence/Bildarchiv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Berlin 408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Salvador Dali, Gala-Salvador Dali Foundation, DACS, London 2008 409 akg-images. © Salvador Dali, Gala-Salvador Dali Foundation, DACS, London 2008 410 t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10 b Francis G. Mayer/Corbis. ©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New York/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11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USA/Girau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New York/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12 t Getty Images 412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13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14 t Courtesy of the Miscellaneous photograph collection,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414 b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Estate of David Smith/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415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 Estate of David Smith/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416 t Courtesy of the Florence Arquin papers, 1923-1985,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416 b © 2004. Photo 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 2008, Banco de Mexico Diego Rivera & Frida Kahlo Museums Trust, Mexico D.F./DACS 417 © 2003. Photo 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 2008, Banco de Mexico Diego Rivera & Frida Kahlo Museums Trust, Mexico D.F./DACS 418 Getty Images 419 Nogues Alain/Corbis Sygma 420 Private Collection/ © Piano Nobile Fine Paintings, Lon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The estate of the artist 421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22 Genevieve Naylor/Corbis 424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425 © 1990. Photo Scala, Florence. ©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426 t Getty Images.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26 b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Art/Corbis.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27 INTERFOTO Pressebildagentur /Alamy.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28 Getty Images 429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30 DiMaggio/Kalish/Corbis 431 Courtesy of the Romare Bearden papers, 1937-1982,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432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33 Getty Images 434 t Getty Images 434 b Kipa/Corbis.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35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Corbis.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36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37 Courtesy of the Miscellaneous Photograph collection,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439 Getty Images 440 Getty Images 441 akg-images 442 Getty Images 443 Richard Schulman/Corbis 444 Reuters/Corbis 445 Ex-Edward James Foundation, Sussex,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46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Royal College of Art 447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Funds provided by the Art Gallery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49 Ed Kashi/Corbis 450 Courtesy The Estate of Patrick Heron 451 Tate, London 2008. © The Estate of Patrick Her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452 Getty Images 453 t akg-images/Niklaus Stauss 453 b Christie's Images/Corbis. © DACS 2008 455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DACS 2008 456 t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456 b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57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458 t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58 b © Photo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The Estate of Richard Diebenkorn 459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Corbis. The Estate of Richard Diebenkorn 460 Frank Rumpenhorst/

epa/Corbis 461 Richard Schulman/Corbis 462 t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62 b Burstein Collection/Corbis. © 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463 Geoffrey Clements/Corbis. © 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465 Julian Martin/epa/Corbis 466 akg-images/Angelika Platen 467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68 t David Turnley/Corbis 468 b Private Collection/Christie's Images/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All works by Joan Mitchell © The Estate of Joan Mitchell 469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All works by Joan Mitchell © The Estate of Joan Mitchell 470 Fred Williams 1981 courtesy © Rennie Ellis Photographic Archive 471 akg-images/ullstein bild 472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73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74 t Getty Images 474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Cy Twombly 475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Corbis. © Cy Twombly 476 t Hans Gedda/Sygma/ Corbis 476 b Private Collecti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2008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08 477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2008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08 479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2008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08 480 t Getty Images 480 b Kaiser Wilhelm Museum, Krefeld,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81 Brookly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USA/ Bequest of William K. Jacobs, Jr./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8 482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83 Micheline Pelletier/Sygma/Corbis 484 t Getty Images 484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85 Bonnefanten Museum, Maastricht, Netherlands/ Wolfgang Neeb/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486 Nogues Alain/Corbis Sygma 487 akg-images 488 t Malcolm Lubliner/Corbis 488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Jasper Johns / VAGA,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08 489 Geoffrey Clements/Corbis. © Jasper Johns / VAGA,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08 491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Jasper Johns / VAGA,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08 492 Brian Brake/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E.005778 /29) 493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494 Getty Images 495 Auckland Art Gallery Toi o Tamaki, gift of Marti Friedlander,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Elise Mourant Bequest, 2001 496 Rex Features 497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498 Rex Features 499 Daniel Mordzinski/epa/Corbis 500 akg-images/ullstein bild 501 Photograph by Sue Adler, CAMERA PRESS London 502 t Federico Gambarini/epa/Corbis 502 b Tate, London 2008 503 Tate, London 2008 504 t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04 b © 2005. Photo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Art Resource/Scala, Florence 505 Reuters/Corbis 506 akg-images/ullstein bild 507 Rex Features 508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09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511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12 t Reuters/Corbis 512 b Seattle Art Museum/Corbis. © 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513 Kunstmuseum, Wolfsburg, Germany/ Wolfgang Neeb/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514 Reuters/Corbis 515 Getty Images 517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18 Deborah Feingold/Corbis 519 Getty Images 520 Getty Images 521 Private Collection/ © Alan Cristea Gallery, London/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The Estate of Patrick Caulfield.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522 © The Estate of Eva Hesse. Hauser & Wirth Zürich London. Photograph by Stephen Korbet 524 t Julio Donoso/ Corbis Sygma 524 b Jim McHugh/Corbis 525 Tate, London 2008. © David Hockney 526 Ann Johansson/Corbis 527 Projeto Hélio Oiticica 528 akg-images 529 Eric Fougere/VIP Images/ Corbis 530 akg-images/ullstein bild 532 Getty Images 533 George Steinmetz/Corbis. © Estate of Robert Smithson/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08 534 Alex Gotfryd/Corbis 535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36 Ramin Talaie/Corbis 538 t Photo by RIchard Kern. Courtesy Acconci Studio 538 b ART on FILE/Corbis 539 Courtesy Acconci Studio 540 Akio Suga/epa/ Corbis 541 Kirsten Rodsgaard-Mathiesen 542 Getty Images 543 Getty Images 544 Reuters/Corbis 545 Rex Features 546 t Horst Ossinger/dpa/Corbis 546 b Hamburger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547 Rex Features. ©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08 548 t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48 b Hamburger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y/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Courtesy Michael Werner Gallery, New York and Cologne 549 Saatchi Collection,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Courtesy Michael Werner Gallery, New York and Cologne 550 Kim Kulish/Kim Kulish/Corbis 551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552 Ewa Harabasz 553 Rex Features 554 Rex Features 555 Rex Features 556 Getty Images 557 Julian Martin/epa/Corbis 558 Getty Images 559 akg-images/Brigitte Hellgoth 560 Rose Hartman/Corbis 561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Israel/ Gift of the Samuel Gorovoy Foundation, New York/To American Friends of the Israel Museum/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Ajitto, 1981 © Copyright The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Courtesy Art + Commerce 562 Getty Images 563 Rex Features 564 Boyd Webb 565 Michele Asselin/Corbis 567 Auckland Art Gallery Toi o Tamaki, gift of Marti Friedlander,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Elise Mourant Bequest, 2001 568 t Touhig Sion/Corbis Sygma 568 b © 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City Art Gallery)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69 akg-images/ullstein bild 571 Arts Council Collection, Hayward Gallery, London, UK/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572 Rex Features 573 Rex Features 574 Paco Campos/epa/Corbis 575 akg-images/ullstein bild 576 t Getty Images 576 b 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USA/ Dan and Lori Efroymson Fund/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Color video on plasma display mounted on wall Photograph by Kira Perov 577 Video/sound installation, "Departing Angel", Photograph by Kira Perov 579 Getty Images 580 Rex Features 581 Art on File/Corbis 582 Nathalie Darbellay/Sygma/Corbis 583 Getty Images 584 Rex Features 585 Photograph by Kerry Ryan McFate, Courtesy PaceWildenstein, New York 586 t Frank Rumpenhorst/dpa/Corbis 586 b © Jeff Koons 587 Touhig Sion/Corbis Sygma. © Jeff Koons 588 © Peggy Jarrell Kaplan. Courtesy Ronald Feldman Fine Arts, New York 592 t Alen MacWeeney/Corbis 592 b Corbis 593 Owen Franken/Corbis 594 Rex Features 595 Image copyright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Anthony Reynolds Gallery, London 596 Rex Features 598 Rex Features 600 Courtesy galerie Xippas 602 Getty Images 603 © John Currin 604 Michael Kim/Corbis 606 Rex Features 607 Courtesy Shahram Entekhabi 608 Rex Features 609 Rex Features 610 t Rune Hellestad/Corbis 610 b Stephen Hird/Reuters/Corbis. © Damien Hirst.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611 Miro Kuzmanovic/Reuters/Corbis. © Damien Hirst.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612 Rex Features. © Damien Hirst.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08 613 Rex Features 614 Rex Features 617 John Taylor/epa/Corbis 618 t Jens Kalaene/dpa/Corbis 618 b © 2008.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619 Tate, London 2008 620 Photo by Johnnie Shand Kydd © the artist. Courtesy Jay Jopling/ White Cube (London) 621 © The artist. Courtesy Jay Jopling/ White Cube (London) 622 Rex Features 623 Getty Images 625 akg-images. © Jenny Saville 626 Getty Images 628 Courtesy Galerie Bob van Orsouw, Zurich 629 Getty Images

致谢 Quintessenc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llowing people for their help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book: Rob Dimery Phil Hall David Hutter General Editor Acknowledgments Stephen Farthing would like to thank Randy Lerner for his support and guidance.

638

TEA-76-P630-640 R1.indd 638

639

2014-6-11 21:22:45

TEA-76-P630-640 R1.indd 639

2014-6-11 21:22:46


艺术史的三联画(代译后弁言) 机缘巧合,接连翻译了史蒂芬·法辛主编 的两本艺术史图书,分别是手头的这本《501 位艺术大师》与2012年初印行上市的《艺术通 史》;再加上同属图文馆书系的那本《有生之 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另有译者,出版 于2013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将法辛的这“三 部曲”——既然我们这里的前提语境是美术, 称为“三联画”当然更为应景——集结完毕, 相当于是为中文读者奉上了一套完整的艺术史 与艺术鉴赏读本。 顾名思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 幅绘画》自然是从作品赏析的角度来呈现艺术 史;《501位艺术大师》则是以艺术创作者为主 线,串联出一条由公元10世纪中国南派山水画 开山鼻祖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影像与装置 艺术家所构成的人物脉络——这约略一千年的 艺术史便集中凝聚于501位艺术家身上;而《艺 术通史》的历史情境视野则更为宽广,从史 前岩画到创立于1999年的英国“困守主义者” (Stuckists)团体,从古埃及墓室浮雕到当代东 亚艺术,无所不包,着眼于从一个全程化、全 景化、全息化的视角来审视回顾人类艺术演化 与流变的发展历程。 我凭一己之力翻译的这后两本,仅从体量 上而言已经超出100万字,所以不难想象,法辛 主编的这三本读物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丰沛。 而且,本着精益求精的学术立场或曰操守,我 还根据所有可以获得的最新可靠资讯对《501 位艺术大师》和《艺术通史》所涉的艺术家生 平以及书中极个别几处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与修 正——比如最近这几年亡故的艺术家,就有必 要更新其辞世年月(最迫近的一例参见《501位 艺术大师》495页:新西兰画家拉尔夫·霍特雷 卒于2013年2月),又比如,《艺术通史》英文 版123页一时疏忽,为圣约翰加上“报喜天使” 的头衔,中译故而修正为“施洗者约翰”,再 640

比如,《501位艺术大师》原文612页引用的拉 丁语momento mori有拼写小失误,已经修正为 memento mori(意为“谨记死亡”);因此,无 论是一般的艺术鉴赏爱好者,还是业内的艺术 与艺术史入门研究者,又抑或是最常见的漫游 博览型阅读者,大约都可以在随意翻看或精心 细读这“三联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指向其 兴趣归旨的章节与片段。 与已经翻译引进大陆图书市场的其他艺术 史专著相比,法辛“三联画”最大的特色应当 在于其内容之新。就《艺术通史》而言,20世 纪至今所占的比例超过全书的37%。而《501 位艺术大师》中,仅对生于1900年以及之后的 艺术家的介绍便已达到全书篇幅的37%——更 何况,如果从虽然出生于19世纪但对20世纪迄 今的艺术生态景观带来决定性影响的高更、梵 高、马蒂斯、毕加索以及彻底颠覆传统艺术根 基,让艺术思维与表现形态都得到彻底解放的 “捣蛋顽童”杜尚算起,此书针对现当代艺术 的探讨描述则超出全本内容的一半以上。 法辛的“三联画”都是由多个作者分工 合作、协力撰稿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 成书的个性化特征、连贯性与在同一艺术史观 和核心审美原则指导下的书写深度,但好处在 于,这也同时保证了三本书体现各个不同的艺 术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广阔全面的视野、 客观中庸和兼收并蓄的整体著述立场、选题重 心和切入途径以及行文风格的多样化。此外, 多位作者合写一本书,有时不免令人疑虑,担 心撰稿人会相互掣肘、彼此脱节,导致整书失 控混乱,但好在这种忧虑在法辛的写作团队中 被证明是多余的——至少从我个人对原文的解 读经历来看是如此:两本书的阅读体验都在完 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任何类型的阅读行为,都与其他的社会行 为一样,难以彻底免除从众趋同心理甚或是势

利心态的干扰——这是我们所了然并只能坦然 接受的人性弱点。相较于国内那些先行一步、 已经具有一定的读者口碑与受众基础的艺术史 译著——比如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 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三联画”无疑是后来 者,但对于所有试图从一个更新更综合的视角 来观照和打探世界艺术图景的读者而言,由 《艺术通史》领衔的这个“艺术史-艺术家-艺术 作品”互为呼应支撑的三角形,必定——或者 说应该——不会让这些寻求阅读新体验的艺术 爱好者失望,而是为他/她们带来发现的愉悦: 三本书的大面积配图与印刷品质也是愉悦的理 由之一。此外,《501位艺术大师》翻译完稿 之时,恰好传来《艺术通史》初版售罄,第二 版已经印讫的消息——这种来自读者的认可自 然是从另一面说明了法辛“三联画”的阅读价 值。 仅从《艺术通史》中分配给亚非拉与大 洋洲艺术的章节与篇幅来看,便可证明法辛的 撰稿团队更具有全球化视野,而这显然不单单 是为了所谓“政治正确”而刻意为之的一种妥 协姿态。遗憾的是,很多西方人主创的“世 界”艺术史完全忽略了非西方的地理与文化板 块——尽管欧美的艺术遗产及当代艺术活动确 实是全球艺术版图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但亚 非拉的艺术却也并非一无长物。《501位艺术 大师》中也收录了若干的亚洲、拉美与中东艺 术家;中国艺术家亦得此礼遇,比如有南宋的 “马半边”马远,有当代的蔡国强。之所以如 此,原因正如序言中所提到的:“无论是在书 名中还是在最初的编撰构想中,主创者并未在 ‘艺术家’这个名词前加上‘西方’这个限定 词——不管是以隐蔽的手法或是出于默契。” 当然,从一个中国人的定势立场来看,无 论是《艺术通史》,还是《501位艺术大师》, 其中的中国元素肯定都太少了,比如林风眠、 张大千、不久前刚离世的赵无极,以及经常 “放屁”的艾未未,在两本书中均未有提及。

不过,翻看着一部英国人主编的世界艺术史, 却怀揣着民族主义的道德正义感去要求公平待 遇或者因为自己的族裔被underrepresented(未得 到充分呈示)而不禁幽怨地自怜自艾,这难道 可以构成一种正当合理的诉求? 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在中国几乎妇孺皆 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 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但他没提到读艺术史会有什么后果。 他还有言:“想象力被赋予一个人,是对其愿 望落空的补偿;幽默感是对其既成境况的安 慰。”——此话前半句被《501位艺术大师》 误引为与他完全同名的20世纪画家培根所说。 综合培根子爵上述这两句话与我自己翻译时细 读这两本艺术史的体会,余以为,读艺术史大 概会偶尔使人蠢蠢欲动,想象其已变身为拉斐 尔、罗丹之类的艺术大师,名满天下,一生中 充满激情遭遇…… 以这样的态度来读艺术史或观赏世界名 作,当然是不值得提倡的——玩笑而已;不 过,在这样一个娱乐明星与政商巨头成为众人 注目焦点的非艺术的平庸功利时代,能以艺术 为事业并富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应当算是一种 相对高尚的人生选择了吧。但话又说回来,不 理想的生活常常也是艺术创作的诱发因子,比 如,这个与意识形态层面官方话语断裂乃至背 道而驰的唯利是图的物质社会状态,让我曾经 想到一个实践起来极为便捷的艺术创意:将 KFC的油炸小海星与甜筒冰淇淋组合成星星火 炬的造型,作品题为《此间的少年》——非常 容易实施,你确定? 最后,真诚祈愿本书的读者们多多少少都 能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而不仅仅是只得到想 象力的补偿和幽默感的安慰。 译者 2014年5月


201407


梦想家·图文馆

501系列

史蒂芬 · 法辛,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 · 霍普金斯基金绘画研究教授。 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兼牛津圣·埃德蒙学院高级研究员。1998年 当选为伦敦皇家艺术学会成员。他最初求学于伦敦圣· 马丁艺术学院,于伦敦皇家艺 术学院完成绘画硕士学位,自1977年一直从事美术教育。法辛的画作在全球各地都有展 出,尤其是在英国、日本和南美洲的画廊。

作者:史蒂芬·法辛 译者:杨凌峰 ISBN: 978-7-5117-2207-2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640 装帧:精装 定价:148.00元

作为《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的姊妹篇,《501位艺术大师》深入介绍 有史以来世界各地的501位艺术大师,其中有画家、雕塑家,还有混合媒材、摄影和装 置领域的艺术家。有关这些艺术家的生平小传简明扼要,事实丰富,集中起来就构成一 部非正式的插图版艺术史。每篇紧凑的传记中都对传主的艺术创新成就和文化影响力作 出评价。 此书对入选人物研究透彻,同时兼顾阅读趣味,信息量充沛,全面涵盖人类艺术 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大师到印象派画家,从使用混合媒材的立体派大家到后现代 的录像艺术家,无不兼收并录。文字传记的配图中有传主肖像,另有作品概目提示读者 可去哪些画廊和博物馆观赏该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大多数条目中还附有艺术家本人或 评论家的名言警句,精辟而富于启发,让我们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态 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本书主编史蒂芬·法辛为英国知名的艺术史著作人和艺术教授,撰稿者团队由评论 家、艺术史学者以及艺术家构成,堪称国际阵容。他们的评介体现了真正兼容并包的导 引功能,让读者去接近艺术世界中那些最重要的男女成员。书中论及的很多大师杰作以 高品质的精美插图呈现,此外还有艺术家在工作状态时的留影。艺术爱好者及喜欢逛博 物馆的读者,如欲寻得一份可靠的艺术鉴赏参考资源,不妨时常翻阅本书,获取资讯, 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奉献出传世杰作的艺术大家。


梦想家·图文馆

《501位艺术大师》


梦想家·图文馆

501系列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 是一名电影评论家、学者、制作人,拥有哈佛大学哲学硕 士学位及纽约大学电影学硕士学位。他是一位颇为内行的恐怖片鉴赏专家,其撰文著 述、教学授课成果颇丰,涉及电影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审美学、心理分析,乃至血腥恐 怖片的观赏乐趣。编著的作品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无疆恐怖:全球 恐怖电影大集合》《100部欧洲恐怖电影》《恐怖电影与心理分析》《世界电影传统》 《新好莱坞暴力》和“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类型电影系列”。

作者:史蒂文·杰伊·施奈德 译者:刘洲 ISBN: 978-7-5117-2206-5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640 装帧:精装 定价:148.00元

作为畅销书《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姊妹篇,《501位电影导演》是 对银幕大师们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从弗雷德 · 金尼曼、 英格玛 · 伯格曼,到伍 迪·艾伦、三池崇史。不管是作者导演、动作大片导演、喜剧天才或是恐怖大师,你都 能在这本拥有精美插图和大量史实的书中找到。 灯光、摄影、开拍!电影的世界充满了魅力和浪漫——事实却是摄影机后的男男 女女们在发号施令,创造出让一代又一代影迷沉醉的观影体验。从电影先驱巴斯特·基 顿到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以及电影顽童加斯帕·诺,电影史上的巨人和 天才被悉数囊括,使得本书成为了解电影导演的最全面的指导。每位导演至少有一页内 容,内容包括精选出来的电影年表,以及对其影响、标志、创作关系的引人入胜的介 绍。你知道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自己的三十七部电影中都有客串演出吗?发现过马 丁·斯科西斯作品中的纽约,以及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哥特电影是怎样影响了现代导演风 格的吗? 本书主编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是一位电影研究专家,撰稿团队由一组世界范围 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以及媒体人所组成,本书是对超过一个世纪的镜头后的创 作源头的完全传记。不管你是从头至尾细读本书还是时不时翻阅一下,《501位电影导 演》都会扩展你对电影的热爱和欣赏……并继续将其保持很多很多年。


梦想家·图文馆

《501位电影导演》


梦想家·图文馆

5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作者:[英国] 罗伯特·迪默里 译者:王博 ISBN: 978-7-5117-2208-9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罗伯特· 迪默里(Robert Dimery)是位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伦敦)与 Vogue等多家杂志撰写专栏与乐评。他主编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甫一 出版便备受好评。除了创作并出版过不少关于摇滚音乐的图书之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多 部关于古典音乐专辑及歌曲的图书。他编辑的图书包括Tony Wilson的《24小时狂欢派 对》、《我有话要说——迷幻摇滚乐与“闯入天堂”的石玫瑰乐队》。目前他居住在伦 敦。

本书从近一个世纪的音乐作品以及最动听的专辑中精选出最能激励人心的1001首 歌曲。由资深编辑团队通力合作编撰而成,其成员包括诸多从事音乐工作的记者与评论 家。本书中的每个条目都介绍了一首歌曲,并提供了有关歌曲的诸多信息,包括歌曲作 者的灵感从何而来;为什么歌曲能够经久不衰,它影响了哪些歌曲;共有哪些版本值得 一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配有多幅全彩页插图,囊括了近一个世纪内杰出的歌手 (乐队)与歌曲作者。本书附录部分特别收录了编写团队精心挑选的10001首值得收听 与下载的歌曲清单。无论你是赏乐新人还是音乐老饕,这本书都值得珍藏。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首歌曲》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罗伯特·迪默里(Robert Dimery)是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Vogue等多家知 名杂志撰写专栏和乐评,创作并出版过不少关于摇滚音乐的图书,包括《有生之年非听 不可的1001首歌》《摇滚天堂》《经典唱片》《经典单曲》。 为了编写本书,罗伯特·迪默里邀集来自世界各地五十多个城市的九十多位资深乐 评人共同组成本书的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 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畅销全球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由知名乐评人罗伯特·迪默里担任 主编,九十多位资深乐评人共同组成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不管是音乐老饕还是赏乐新人,《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都是必备珍 藏。书中收录了一千零一张唱片,或许你听过,或许没听过,它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 响与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该书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销 量已达80万册,是1001系列中仅次于《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畅销品种。 中文版根据英文第7版翻译,较之前的版本,又收录了不少大热新唱片。从外号 “瘦皮猴”的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到来自加拿大的独立摇滚乐队拱廊之 火(Arcade Fire),前后横跨五十多年。所收录的唱片囊括了摇滚、民谣、嘻哈、舞 曲、流行等多种音乐类型。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音乐终极汇编手册。除了对唱 片时代背景、内容的详尽介绍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威说明之外,精彩犀利 的评论、珍贵的唱片封面和完整的专辑歌曲列表、来自各大知名音乐杂志、报刊和网站 的大量珍贵高品质图片资料,都使得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这本大部头是对最佳音乐的最完整收录,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那些具有清 单狂热症的音乐迷们所渴望的。每一个爱乐之人都应该拥有它。” ——《出版商周刊》

作者:[英国] 罗伯特·迪默里 译者:张阅 邵逸 ISBN: 978-7-5117-1703-0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我知道,你将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而且我希望,在翻 阅本书时,你会再挑出一些列入你的清单——看《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之 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 ——迈克尔·莱顿,《滚石》元老编辑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张唱片》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作者:[英国] 海伦·阿诺德 译者:巩熠 万洁 ISBN: 978-7-5117-****-*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杰克·查洛纳(Jack Challoner)曾在位于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并在泰 晤士河畔金斯顿接受教师培训。后进入伦敦科学博物馆教育部门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 向游客讲解各种科学知识。截至目前,杰克已经编著了近30部著作,题材涉及各个时代 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同时还担任许多其他著作的科学编辑顾问。他还在许多正式或非正 式的教育场合进行科学秀表演。

人类与生俱来便有发明创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并不断进化的重要因素。在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会用到数不清的科学发明,有些科技甚至能够挽救生命,但这些 技术的起源时间、发明背后的故事也许鲜为人知。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以编年史的形式对全球各个时期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 响的科学技术发明进行了回顾。书中既包含了车轮这样的原始发明,也有MP3播放器这 样的高科技,旨在带领读者探索发明背后的故事,追踪每项发明从理论到成型的实践过 程。编者相信定会有许多内容令你惊诧不已:你一定不会想到牙膏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 经出现了;而在公元前1500年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剪刀了。另外,你一定想知道互联网 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卫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翻开《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你将沉浸在一个由无数发明集合而成的奇妙世界 中,各种各样的发明故事向你诉说着一部光辉绚烂的世界史,让你在轻松有趣的文字中 品读人类的奋斗历程。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迈克尔 · 布莱特(MICHAEL BRIGHT)是一位成功的制片人,在英国广播公司 (BBC)闻名世界的自然历史组(Natural History Unit)工作了三十多年。他撰写 的自然历史著作超过80本,其中包括《从安第斯到亚马逊:南美指南》(Andes to Amazon:A Guide to South America)。他还是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其中包 括备受赞誉的电视系列片《自然世界》(Natural World)和《野生动物》(Wildlife on One),曾经担任《探索世界奇观》(Discovering the Wonders of Our World)和 《野生动物年鉴》(The Wildlife Year)的编辑顾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和 文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工作。《世界遗产公约》是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制订 的国际公约,其宗旨是为后代确认、保护并保存世界优秀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自然奇观》将带你游历我们美丽星球上最奇妙的景 点,其中许多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景观名录,赞颂了地球数十亿年骚 乱的自然历史,展现出独特遗产的美丽之处。这本绝佳的综合性指南包含这些自然奇观 的产生、发展与位置信息,提供了保护区和濒危物种的详细资料,将激发人们深入了解 这个星球无价资源的兴趣。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自然奇观》跨越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大陆和每一片海 洋,列出的每处景点都将为游客提供一生难求的经历。迈克尔·布莱特在此选择了大自 然最壮观、最振奋人心的作品——它们的景色与位置令人叹为观止,会让你永生难忘。

作者:[英国] 迈克尔·布莱特 译者:袁璐 ISBN: 978-7-5117-1318-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加入迈克尔·布莱特令人惊叹的旅行吧!看看亚利桑那沙漠那些形象的岩石与尖峰,还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有冰冷而庄严的斯堪的纳维亚群岛;了解加勒比火山群爆炸的隆隆声和残存的伊比利亚 猞猁栖息地——僻静的西班牙湿地;想象一直遭受全球变暖任意摆布的澳大利亚脆弱珊 瑚礁那惊人的美丽。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不可思议的旅程,去欣赏自然界最不寻常的风 景吧!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处自然奇观》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理查德·卡文迪什(RICHARD CAVENDISH)是一位历史学家,英国历史遗址研究权 威。著有《史前英格兰指南》和一部有关英国国王和王后的作品,他还每月为《今日历 史》杂志撰写专栏。他策划编纂了关于20世纪重大事件和世界奇观的书、为汽车协会编 撰了英国指南和英国地名索引等。他在英国、美国、丹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举办过讲 座或录制广播节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和 文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工作。《世界遗产公约》是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制订 的国际公约,其宗旨是为后代确认、保护并保存世界优秀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这部信息丰富的作品生动地介绍了令人赞叹的各种历史景点。人类在此留下自己的 印迹,它们至今仍被不断参观并广受喜爱。书中的条目是对每处杰出历史遗址的概述, 既阐明了它的历史意义,也介绍了它的建造者。作为一部综合性指南,本书由历史学家 和作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编撰,所涉内容贯穿有记载可考的整个历史——从人类的开端一 直到现代。 这份华丽的视觉化指南如同一份纲要全面地展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历史景点。本书 主编理查德·卡文迪什和他的专家团队将引领您进行一次引人入胜的全球漫游:从古代 世界遗留的奇观,如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到纪念20世纪重大时刻的纪念碑,你 将邂逅的景点种类繁多、范围无边,且纵贯千年,包括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斯托克方 丹岩洞——“人类的摇篮”和柏林的查理检查站——冷战的标志性符号。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历史景点》将历史景点根据地理位置组织编排,包括 800多幅彩色照片,图片精美,内容迷人。在这些书页中,你将发现过去和现在的许多 伟大工程杰作,如高架桥、桥梁、船舶;宗教崇拜之地,如耶路撒冷的哭墙和意大利的

作者:[英国] 理查德·卡文迪什 译者:吴俊萍 汤慧芸 ISBN: 978-7-5117-1938-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奥维多大教堂;权力的重要所在地,如凡尔赛宫和白宫;还有世界上的主要战场——从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盖茨堡到索姆河。世界闻名的历史景点带着历史的印迹从被遗忘的角落聚集在了一起。

你手中捧着的是地球上最激动人心和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历史景点的一站式指南。问 题是,你将首先拜访哪一处?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处历史景点》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作者:[英国] 杰克·查罗纳 译者:张芳芳 曲雯雯 ISBN: 978-7-5117-2142-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杰克·查洛纳(Jack Challoner)曾在位于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并在泰 晤士河畔金斯顿接受教师培训。后进入伦敦科学博物馆教育部门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 向游客讲解各种科学知识。截至目前,杰克已经编著了近30部著作,题材涉及各个时代 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同时还担任许多其他著作的科学编辑顾问。他还在许多正式或非正 式的教育场合进行科学秀表演。

人类与生俱来便有发明创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并不断进化的重要因素。在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会用到数不清的科学发明,有些科技甚至能够挽救生命,但这些 技术的起源时间、发明背后的故事也许鲜为人知。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以编年史的形式对全球各个时期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 响的科学技术发明进行了回顾。书中既包含了车轮这样的原始发明,也有MP3播放器这 样的高科技,旨在带领读者探索发明背后的故事,追踪每项发明从理论到成型的实践过 程。编者相信定会有许多内容令你惊诧不已:你一定不会想到牙膏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 经出现了;而在公元前1500年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剪刀了。另外,你一定想知道互联网 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卫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翻开《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你将沉浸在一个由无数发明集合而成的奇妙世界 中,各种各样的发明故事向你诉说着一部光辉绚烂的世界史,让你在轻松有趣的文字中 品读人类的奋斗历程。


梦想家·图文馆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史蒂芬·法辛(Stephen Farthing),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霍普金斯 基金绘画研究教授。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1998年当选为伦敦皇 家艺术学会成员。自1977年开始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官方网站:stephenfarthing. com 史蒂芬·法辛其他作品:《艺术通史》《501位艺术大师》《现代艺术指南》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展现了1001幅重要画作,每一幅画都配以高清 彩图,将带给读者一场快乐而信息量丰富的视觉盛宴。史蒂芬·法辛教授担纲甄选,由 艺术家、艺术馆管理者、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品收藏人组成的国际撰稿人团队以最新最敏 锐的视角为每一幅画撰写了既具娱乐性又具知识性的评论文章。通过对画作的精辟讲解 和对画家的介绍,你将认识绘画史上最具纪念意义的、最重要的、最有争议的、最令人 难忘的、最吸引眼球的1001幅作品。 你将会欣赏到从古埃及壁画到当代油画中最富盛誉的名画,也会发现大量曾被忽视 的杰作和需要引起你关注的现代绘画宝库,真正做到范围广泛的完美穿越。收藏这些作 品的地方有些是著名的展馆,如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很容易找到,

作者:[英国] 史蒂芬·法辛 译者:顾海东 ISBN: 978-7-5117-1563-0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2月

也有一些画廊位处偏远,不易到达,但它们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看。《有生之年非看不可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的1001幅绘画》将为你的艺术之旅导航。 本书已获得全球读者的广泛认可,被翻译成16种语言,销售40万册。中文版根据最 新英文第2版翻译制作。相信每一次审慎的回顾都会伴随着美丽的再现,每一次随意的 翻阅都是艺术修养的积累。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托尼·莫特(Tony Mott)作为业界圣经级电玩杂志《Edge》的多年首席主编,有 着长达三十年的电子游戏经验,其中十五年是在游戏产业打拼,对电子游戏自1962年作 为娱乐形式诞生起至今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莫特领衔专业编写团队,为 你精选1001款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最佳游戏,不论国家、不限类型,一网打尽,从雅达 利的VCS等主机鼻祖到索尼的PS3等时下热门家用游戏平台,应有尽有。

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1001系列”经典之一,《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戏》 将为你献上一份详尽的游戏指南,带你领略史上最伟大的电子游戏的风采。从早期经典 到最新热门大作,本书汇集了各类兼具人气与评论盛赞的作品、冷门佳作,以及曾经改 变游戏发展历史的里程碑式经典。 中文版根据英文第2版制作,精装,铜版纸全彩印刷,重达4斤。书中收录了截 至2013年的1001款值得你了解与尝试的游戏佳作,其中包括《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爆破彗星》(Asteroids)、《吃豆人》(Pac-Man)等最早将电子游 戏推向世界的街机经典,让雅达利、Sinclair、Commodore等品牌家喻户晓的电脑游 戏,以及《光晕》(Halo)、《侠盗猎车》(Grand Theft Auto)、《生化危机》 (Resident Evil)等早已成为流行文化符号的主机平台大作。 电子游戏是世界上最具动感活力的娱乐方式之一,《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 戏》不仅为读者奉上这一娱乐方式的终极攻略,更是骨灰级玩家和游戏菜鸟不容错过的 佳作。书中每一款游戏都会附上发售年份、游戏平台、开发商、游戏类型等资料,并配 有大量游戏实际操作截图,更有知名游戏评论权威的解说,详细点评每款游戏的操作、 艺术水准及其对相应游戏类型的突出贡献。 不管你身在何方,不论任何性别年龄,你都不能说这世上没有对你胃口的游戏。 在这精心挑选的1001款游戏中总有一款适合你,希望这些游戏能够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 觉,正如它们影响了我与游戏结缘的一生。 ——彼得·莫利纽克斯(Peter Molyneux),游戏开发设计师,本书序言作者 本书撰稿人中有很多是我所钟爱的。即使我还没有拿到这本书,我都可以向你保证 它绝对是本值得拥有的佳作。

作者:[英国] 托尼·莫特 译者:陈功 尹航 ISBN: 978-7-5117-1871-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自知名综合性博客BoingBoing.net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戏》由来自全世界的专业电玩评论家团队编写,以 时间顺序编排,完整地呈现了电子游戏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的辉煌历程。  ——摘自国外知名游戏博客Kotaku.com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戏》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弗朗西斯·凯斯(FRANCES CASE)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游历于世界各地,同时为包括 英国《卫报》在内的很多出版物撰写有关饮食的文章。她还策划过一些饮食和品酒相关 的广播电视节目。 参与本书编撰的还有: 格林·克里斯蒂安(GLYNN CHRISTIAN)是广受欢迎的饮食类电视节目中的大厨, 也是获奖图书《真味:美食家配料手册》的作者。 迈克尔·拉斐尔(MICHAEL RAFFAEL)是声名卓著的美食作家,著有获奖图书《西 村奶酪制作者》。 茱蒂·李奇薇(JUDY RIDGWAY)是橄榄油研究专家,还是奶酪、芥末、熟食和调味 料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著有55部饮食与品酒类书籍。 托尼·希尔(TONY HILL)是西雅图全球香料、草药和茶叶商业联盟创始人,著有 《世界调味品百科全书》。

《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是一部介绍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美食的精美图 书,由美食撰稿人、大厨和美食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强力打造。这本华丽而权威的图书展 示了1001种诱人的食材,让你的味蕾蠢蠢欲动。白色的松露和熊本牡蛎会让你垂涎,印 度黑盐将给你的厨房主食增添光彩,臭豆和费约果会拓宽你味觉的广度,诸如牛睾丸和 巨型龙虱这样的极品则会让你震撼不已。 本书是世界各地美食家必读之物,每一页都信息丰富。跟随本书主编弗朗西斯·凯 斯开始这段精彩的旅程吧,到世界各地的集市、食品摊和熟食店去逛逛,让凯斯为你介 绍一生中非吃不可的最有价值的食物。闲暇时,你可以随意翻翻这本书,最重要的是, 带着你的灵感,享受每一种新口味。

作者:[英国] 弗朗西斯·凯斯 译者:王博 马鑫 ISBN: 978-7-5117-0033-9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神户牛肉为何如此昂贵?可可脆皮为美国杰克奶酪增添了怎样的特色?为什么用橡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子饲养的猪能制成极品火腿?番茄和粘果酸浆的区别究竟在哪?    在《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中,你将找到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很多类 似问题的答案。这是一本介绍世界上最美味食物的精致之作,将带你开启一段醉人的环 球之旅——从巴黎的肉店到马拉喀什的露天集市,从葡萄牙的鱼市到伦敦的熟食店……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种食物》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作者:【英】布鲁诺·麦克唐纳 译者:邵逸 ISBN: 978-7-5117-1197-7 成品尺寸:182mm x 242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摇滚谱系》

纸张:铜版纸 页数:288 装帧:精装 定价:128.00元

布鲁诺 · 麦克唐纳(Bruno MacDonald)是一位音乐专家,著有《摇滚谱系》, 参与编撰《摇滚天堂》《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 张唱片》和《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 1001 首歌》,主编《乐队伙伴、歌迷、朋友和劲敌眼中的平克·弗洛伊德》一书,并 为《摇滚指南》《吉尼斯热门单曲》《摇滚百科》等书籍和《电台时代》《Q》《唱片 收藏家》等各大音乐杂志撰稿。


梦想家·图文馆

《摇滚天堂》

作者:【英】罗伯特·迪默里 【英】布鲁诺·麦克唐纳 ISBN: 978-7-5117-2047-4 成品尺寸:222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罗伯特·迪默里(Robert Dimery)是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Vogue 等多家 知名杂志撰写专栏和乐评,创作并出版过多本关于摇滚乐的书,包括《有生之年非听不 可的1001 张唱片》《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 首歌》《摇滚天堂》《经典唱片》《经 典单曲》等。 布鲁诺 · 麦克唐纳(Bruno MacDonald)是一位音乐专家,著有《摇滚谱系》, 参与编撰《摇滚天堂》《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 张唱片》和《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 1001 首歌》,主编《乐队伙伴、歌迷、朋友和劲敌眼中的平克·弗洛伊德》一书,并 为《摇滚指南》《吉尼斯热门单曲》《摇滚百科》等书籍和《电台时代》《Q》《唱片 收藏家》等各大音乐杂志撰稿。

《摇滚天堂》收录了120 位叩响天堂之门或是踏上地狱之路的伟大偶像,为您呈现 流行乐坛传奇人物的最后时光。他们是生而璀璨、转瞬陨落的摇滚传奇,他们是“不发 光,毋宁死”的音乐诗人。

译者:邵逸 纸张:铜版纸 页数:256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丛书资料 成品尺寸:116mm x 150mm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16/册 装帧:软精装 定价:48.00元/册

主编简介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Steven Jay Schneider)是一位颇为内行的恐怖片鉴赏 专家,其撰文著述、教学授课成果颇丰,涉及电影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审美学、心理 分析,乃至血腥恐怖片的观赏乐趣。为编写《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及101 系列电影丛书,他从世界各地集结了50余位最优秀的撰稿人、评论家、影评人、教授、 影迷和电影人。这个团队由最出色的影评撰稿阵容组成,其成员既有巴黎《世界报》旗 下的Jean-Michel Frodon,也有东京《潜流》杂志旗下的藤原敏史,其他成员分别来自 《帝国》《视与听》《滚石》《纽约时报》《完全电影》《国际电影指南》《洛杉矶 周报》《电影季刊》《华盛顿邮报》,以及CineAction, NME, Time Out, Filmmaker, Moviemaker等媒体。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邵逸

ISBN: 978-7-5117-1535-7

从华丽时髦、极具代表性的007系列传奇到徐克、吴宇森、克里斯托弗·诺兰快节 奏的黑暗作品,大荧幕上紧张刺激、跌宕起伏的故事到底拥有什么样的迷人魅力?观众 到底是享受血腥暴力还是渴望正义得到伸张?我们痴迷的是电影中的动作英雄还是埋藏 在我们心底的那个英雄梦?本书将与您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动作电影》综合了影评人、电影历史学家和电影学者 的观点,为动作电影的世界注入知识、见解和激情。在这个世界中,硬汉小啜马蒂尼、 穿紧身衣和斗篷,或者干脆变成绿色。但他们还是可以轻松的英雄救美,拯救世界,战 胜机器人、变态、小丑和外星人。所以抓好扶手,享受面前的精彩旅程吧!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徐媛

ISBN: 978-7-5117-1529-6

妙语连珠、西装笔挺、兄弟义气和残忍杀戮,黑帮电影这一题材让观众看到社会最 脆弱的一面,让我们为黑帮中的兄弟情仇、利益纷争揪心不已。黑帮电影是现代社会人 们在精神领域寻求逃避的一个出口,与其说跟犯罪有关,倒不如说跟“浪漫和梦想”有 关——黑帮中人置生死于不顾只为随心而活,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无法实现的浪漫梦想。 本书选取了有史以来最为经典的101部黑帮电影,通过评论家、电影历史学家和学 者的深入见解,电影中的英雄和反英雄形象以及血腥暴力的场景变得生动起来,你会看 到卑鄙小人、上层人士、情妇、三合会、小混混、枪战、敲诈、抢劫、谋杀、毒品交易 和追车场景。读完本书,你会思考:你会站在哪一边——警察还是匪徒?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徐黄兆

ISBN: 978-7-5117-1525-8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历次战争中总会涌现一些经典的英雄或 反英雄形象,也总少不了彪炳史册的经典战役,而一部伟大的战争电影正是以这些元素 作为基本的创作素材。战争电影跨越了电影制作的简单范畴,为我们展现了英勇不屈的 斗争精神,记录了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战斗决策,同时拷问了战争的动机和道义。 藉由影评家、电影历史学家和电影学者的深刻见解,《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 战争电影》以专业而不失激情的手法解读了一个世纪以来出现在银幕上的战争史,是一 本用来解读优秀战争电影的完美指南用书。因此,如果你酷爱战争电影,那么就请带上 这本书,跟随书中的英雄来一次伟大的战争片回顾之旅吧。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李林娟 吴筠

ISBN: 978-7-5117-1527-2

说起恐怖电影,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午夜凶铃》《惊声尖叫》等经典影片, 但究竟有多少人可以面不改色地认真欣赏完一部恐怖电影呢?我们怀揣着不安,捂住双 眼,却又忍不住悄悄从手指缝中去看那恐怖的身影在移向何方。恐怖电影给人带来不安 感的同时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在制造惊骇感的同时又令人感到兴奋和刺激。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恐怖电影》借助影评人、电影史学者以及学术人士对 电影的理解和热情,描绘了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种恐怖形象,其中包括吸血鬼、僵 尸、杀人魔王、太空入侵者、饥肠辘辘的食人生番、凶残的孩子、精神失常的越战老兵 以及有感知能力的机器怪物等。读完本书的你还敢关灯睡觉吗?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杨凌峰

ISBN: 978-7-5117-1526-5

邪典电影拍摄手法独特、情节怪诞离奇、富有争议性,通常是那些电影怪才的创作 成果,比如大卫·林奇的《蓝丝绒》,艾德·伍德的《外星第九号计划》和约翰·沃 特斯的《粉色火烈鸟》;而邪典电影的观众通常只是小范围内的一群忠实拥趸和狂热影 迷。它用一些极端手法去刺激人们内心另一面的感觉,喜欢它的人对它顶礼膜拜,不喜 欢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本书搜罗了评论家、电影史专家和名流学者的卓识洞见,对相关的电影资讯、深度 内涵和所包蕴的激情进行广泛的解读;这些影片必将让你产生一睹为快的念头。本书是 对这一过往世纪的巡礼缅怀。在特定人群中,邪典电影文化受到“邪教”般的膜拜;且 让我们开始一次狂放的“邪恶”之旅!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王小亮

ISBN: 978-7-5117-1528-9

从低成本经典《飞侠哥顿》系列到《黑客帝国》中那CGI制作的绚丽世界,无数令 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观众的视网膜,让观众在科学幻想的世界中跟随着 主人公体验着紧张刺激的科幻之旅。伟大的科幻电影能将现实世界架空,玩弄物理定 律,同时还让观众对影像中那未来世界的惊鸿一瞥着迷不已。 这个时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但人类毕竟有着超脱现实的需 要。通过评论家、电影史学家和学者们的独到眼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科幻 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这一切的知识和想象。 系好安全带,乘坐这枚火箭前往科幻的天堂吧!


梦想家·图文馆

《世界动画史》

史蒂芬·卡瓦利耶(Stephen Cavalier)在动画业和游戏业有着近二十年的工作经 验。他自编自导过多部获奖短片,参与过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动画制作团队,同时他 还是迪士尼公司和BBC的动画导演。卡瓦利耶也在自己经营的公司中担任动画师、编剧 和导演。他现在居住在英国布莱顿。

史蒂芬·卡瓦利耶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了本书,其覆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各种先驱 人物、动画长片、电视剧集、数字影片、电子游戏、独立电影以及经由互联网发布的作 品。本书以详尽的电影时间线和技术创新为主脉络,并配有必看影片及剧情梗概,以及 动画人与动画公司的具体介绍,展现了动画的演变历程,从转描技术到改进后的赛璐璐 技术,从胶片直绘动画到粘土动画……内容可谓覆盖全球,详细描述了世界动画的百年 历史,将欧洲、北美、亚洲的重磅人物纷纷囊括其中,并辅以丰富的彩图和百科全书式 的知识广度,引领读者踏上奇幻旅程,感受人类的无尽想象,领略动画世界的广阔无垠 与无限创意。 “想要寻找一本可以‘一站式’了解世界动画史的图书?那就是它了!无论是手绘 动画、定格动画还是数字动画,作者史蒂芬·卡瓦利耶所作的评论都足够犀利简洁、一 针见血。”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知名影评人Wheeler Winston Dixon “《世界动画史》如史诗般向我们展现了核心动画技术的演化历程……这是一本既 赏心悦目,又能带给你无限乐趣的书。” ——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我们经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闻所未闻的艺术家们的创作, 体会到各种惊奇与争议。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眼光与视角,去重新体味那些我们曾 经最爱的动画。” —— 摘自网站subtitledonline.com “这本书好像拥有某种魔力,你很难不被它吸引。”

作者:史蒂芬·卡瓦利耶 译者:陈功 ISBN: 978-7-5117-1498-5 成品尺寸:228mm x 260mm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纸张:铜版纸 页数:416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卡瓦利耶曾为斯皮尔伯格和迪士尼工作。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广阔的动画发展 史,他完成得很棒。” —— 《我们爱这本书》杂志(We Love this Book)


梦想家·图文馆

《世界动画史》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翁贝托·艾柯与中文版编辑(摄影:贝小戎)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意大利人,生于1932年,现居米兰,执教于博洛 尼亚大学。他是享誉国际的作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 美学家。艾柯被誉为“当代达·芬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出版过140多部著作, 横跨多个领域,都有经典性的建树。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知识分子都以 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

艾柯作品系列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美的历史》(精装)

《美的历史》(平装)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80211-379-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07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0 定价:198.00元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0738-3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0 定价:98.00元

《美的历史》是一本完美的书,一部“美”的百科全书。全书编得既美,写得又 好。当世唯有艾柯的渊博和深能成此手笔。 ——亚马逊网 贡布里希的《美的历史》,单纯由艺术史角度着眼;艾柯的学问取向广阔,讨论不 只限于艺术史,更旁征博引,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哲学思想史寻找他山之石借鉴, 在美学之外借助相关知识做讨论的切入点。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 这不是一本艺术史、文学史或音乐史,谈的纯粹是放诸古今中外皆准的有关“美” 的历史。内容大部份皆由艺术世界取材的原因,艾柯解释是因为较诸贩夫走卒创造出来 的美丽事物,艺术家创造的作品较多能够留存于后世,而且他们也留下了较多的只字片 语,解释自己认为哪些东西是美的。艾柯认为,美的观念向来并非绝对、颠扑不破的, 因此花了不少篇幅将不同的美学观念并陈,探讨相异的美的模型如何并存于同一时期, 以及其他模型如何穿越不同的时期彼此呼应。艾柯坦承自己对于美的观点,可能会招致 《美的历史》将美的历史脉络呈现,它不仅是一部艺术的历史或美学史,而且是

相对主义之讥,仿佛认为美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而这正是他

作者融合两者为美的概念所下的定义,涵括的范围自古典到现代。书中论及的美包含绘

的本意。至于在千姿百态的变化之下,美的差异是否有万流归宗的统一模式,艾柯则很

画、雕刻、建筑、电影、摄影、装置艺术以及文学等,领域广泛,包罗万象,以使广大

酷地下了一个结论:“只读者自便。”

的读者都能信服。

——台湾诚品书店推荐


梦想家·图文馆

《美的历史》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丑的历史》(精装)

《丑的历史》(平装)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0202-9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定价:198.00元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0740-6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定价:98.00元

寻找丑真是乐事一件,因为丑比美更精彩有趣。美往往令人觉得乏味,因为人人知 道美是什么,丑却有无限可能——可以是巨人、侏儒,也可以是长鼻男,就像皮诺曹那 样。 ——翁贝托·艾柯 艾柯为《美的历史》撰写的这部姊妹篇既是对视觉的冲击,也是对思维的挑衅。 艾柯尝试把丑作为历史和文化批评的一部分做进一步的分析,呼应上一次的寻美之 旅。……这种兼收并蓄的研究别具一格,必将吸引文化和艺术史学者以及一般读者对这 个颇受冷落的主题产生兴趣。 ——《出版商周刊》 美可能吸引人,但丑更有趣——这正是艾柯这本迷人的大书呈现给读者的。……百 科全书式的引文、生动炫目的插图……在这些欢笑、色情、恶心或恐怖形态的背后,你 将很难接受它们有丑的一面。 ——《纽约时报》 大多数艺术书值得看看,或许,在咖啡桌边即可。这部无法言喻、令人发狂的书却 是要读的。 ——《细节》杂志 丑是什么?丑只是美的反面吗?丑的范畴有哪些?继全球惊艳的《美的历史》之 后,博学大师艾柯再推《丑的历史》,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独特的见解深度剖析世人 对“丑”的成见,颠覆传统审美观,形成一部异彩纷呈的审丑观念史。他亲自保证: “《丑》比《美》更精彩。”

《丑的历史》为休闲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也为那些希望深入探讨这个课题的人指 引了门径。 ——《选择》杂志


梦想家·图文馆

《丑的历史》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我喜欢清单,就像有人喜欢足球或有恋童癖一样,人各有癖好。清单是文化的根 源,是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组成部分。清单并不破坏文化,而是创造文化。无论看哪里的 文化史,你都会发现清单。” ——翁贝托·艾柯,摘自德国《镜报》访谈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个西方世界读书最多的人,近年挟其骇人学养连番炮制了三册图 文并茂的概念史巨著。头两本分别论美论丑,我虽佩服他的广博,但没读出什么新意。 只有最近这一本《无限的清单》才叫我大开眼界。照样是取材丰富地编选了你听过和没 听过的文本段落,和你见过与没见过的图画相片,但这一回他明显地放足了心力,因为 他要处理每一个爱书人都会碰到的最切身的问题。 ——梁文道 艾柯,这位以博学与非凡才能著称的作家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代表作品:博雅精妙 的文字、富有见地的分析、令人兴奋的阐释,全书充盈着迷人与神秘的信息。 ——英国《卫报》 艾柯谦虚地“炫耀”着他那非凡的学识。这本书囊括了非常多精美的图片。那奶 油般细腻的书页让人乐于翻阅;书中内容以不同字体的文字区别开来,适切又美观;观 赏书中图片更是让人心生愉悦。 ——英国《旁观者》杂志 这是一部丰富、奇妙的关于“清单”的“清单”。艾柯具有一种博采众长、深谙奥 秘的能力,让思维在脑内自由流动确实是快乐所在。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1753-5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英国《苏格兰周末报》

纸张:铜版纸 页数:408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无限的清单》是博学大师翁贝托·艾柯继《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之后,最新 推出的美学研究重量级作品。艾柯受卢浮宫邀请策划了一系列展览等活动,并完成这本

如果流落荒岛,这本书将是莎士比亚与《圣经》之外的第三选择,它将满足不同读 者的需求。 ——The Tablet 艾柯的作品具有一种在书页上舞动、在脑中回荡的独特魅力。 ——《每日电讯报》

关于“清单”的图文专著。书中探讨了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出现的“实用清 单”、“诗性清单”、“既实用又具诗性的清单”存在的意义与功用。艾柯将带领我们

艾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呈现“清单”这个概念是如何随世纪更迭或各个不同时期的

欣赏那些在阅读文本或观赏画作时常常忽略,甚至厌恶的清单——有限的清单、无限的

演进而变换含义的,它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书中收录了众多精彩的文学文本与精美艺

清单;名字清单、图像清单、地名清单、属性清单;混乱的清单、令人晕眩的清单、非

术品图片来阐释他的观点。

正常的清单……寻找清单的本质。

——goodreads.com


梦想家·图文馆

《无限的清单》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本书被人民日报、人民网评为2010年度最有影响力10本书之一 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书之一 2013年版采用软精装,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 克里斯滕·利平科特,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著有《天文学》等书。 翁贝托·艾柯,意大利小说家、哲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博洛尼亚大学教授, 著有《玫瑰的名字》《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等书。 贡布里希爵士,著名艺术史学者,著有《艺术的故事》等书。

作者:[英国] 克里斯滕·利平科特等 译者:刘研 袁野 ISBN: 978-7-5117-1756-6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装帧:软精装 定价:108.00元

《时间的故事》历史版本 ISBN: 978-7-5117-0199-2(精装) ISBN: 978-7-5117-1434-3(平装)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精装) 145mm x 202mm(平装) 出版时间:2010年3月(精装) 2012年8月(平装)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定价:198.00元(精装) 98.00元(平装)


梦想家·图文馆

《时间的故事》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书话三部曲

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为 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 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喜爱古登堡更 甚于亚里士多德,自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 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国际古书展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阅读是共通的渴望,书的所在就是天堂。

公关顾问等职,目前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于台湾与大陆的报 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现旅居美国旧金山,喜欢游走世界逛书店、 看书展、参观图书馆,与东西方书人聊书、品书;居家时,则漫游于 书本与网络世界,通过电子邮箱(bookworm@ms9.hinet.net)和其他 书虫互通声息、交流见闻。著有“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是第 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专书,引发华文世界书店书写的风 潮,数度修订再版;《书天堂》多角度叙述与书相关的话题,亦广受 书迷好评,屡次获奖;《书店传奇》则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间的传 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历史版本1

书店风景(平装)

书店风景(精装)

ISBN: 978-7-5117-2043-6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320 定价:98.00元

ISBN: 978-7-5117-1170-0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20 定价:108.00元

历史版本2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书天堂(平装)

书天堂(精装)

ISBN: 978-7-5117-2044-3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8 定价:88.00元

ISBN: 978-7-5117-1375-9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88 定价:10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书店传奇(平装)

书店传奇(精装)

ISBN: 978-7-5117-2048-1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8 定价:88.00元

ISBN: 978-7-5117-1162-5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88 定价:10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松田行正作品系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 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

《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 (黄金版) 作者:【日本】松田行正 译者:黄碧君 ISBN: 978-7-5117-1557-9 成品尺寸:121mm x 209mm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纸张:轻质 页数:288 装帧:特精装(滚金) 定价:128.00元

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 《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 《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 颜色表》等。 黄碧君,1973年生。辅仁大学日文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文学硕士。现为自由工 作者。译有:《零ZEЯRO》《圆与方》《非设计不生活》《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 《34次感动:巴黎私房餐厅推荐》《爱的理由》《周末日本小旅行》《穿着mina去旅 行》《跟妈妈去旅行》《从金银岛到哈里波特》《寻找幸运星》《小星星通信》《图解 古文明》《幻想图书馆》《博物馆买物趣》等。

《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是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松田行正 的代表作之一。松田行正为形状着迷,从零(ZERO)出发,进入121座复杂奇妙的符号 宇宙,逐渐偏离(ERR/ERROR)了沟通和文法的秩序,形成一幅系谱式的符号大观。 书中列出的记号群只是根据形状的趣味性来选择,也有很多记号是已经超越了沟通途径 的复杂形状。有很多文字系统因为形状和文法太过复杂而无法流通,自然消失,也有一 些像神代文字那般怪异的文字系统。除了感到形状有趣外,再加上被这些瞬息万变的文 字、记号所迷惑,最后本书集结了11章×11种=121个文字群、记号群。另外值得一提 的是,每一页的大小也是11的倍数,宽121毫米×长209毫米,正文的版面篇幅也是以11 毫米为单位。各章的内容并非完全有系统的分类,主要以形状相似,还有渐渐演变而成 的组合来编排。各章开头的记号是象征每一章的变形字母。那么就请读者进入这个奇妙 的昆虫图鉴般的形状世界吧。 本书中文版已有四种颜色装帧,分别是黄金版、纯黑版、亮橙版、深蓝版。每种装 帧的书衣、封面、环衬、飘带颜色相同,连三个切口都刷成同样的颜色。书衣的两端被 切割成人的脸部形状,正面不着一字,只是打了九个小孔。这九个小孔是凡尔纳的小 说《桑道夫伯爵》中桑道夫伯爵解读暗号的模型纸,配合硬封上的文字阵列,正常包 裹时显示出“ZEЯRO松田行正”,将书衣顺时钟旋转90度就变成“ZARRATHUS”,再转 90度会出现“TRRASIGNE”,再转90度则会出现“ASINTOERR”。这36个字母去掉 作者名,就变成ZERRO, ZARRATHUSTRRA, SIGNE, A SIN TO ERR。九个小孔的排列 方式来自杜尚的《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通称大玻璃》中的“九个射击的痕 迹”,喜欢玩双关语的杜尚用射击的洞比喻射精。书衣的背面是作者精心绘制的一株信 息量丰富的文字树。


梦想家·图文馆

《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纯黑版、亮橙版、深蓝版、黄金 版):书衣、封面、环衬、飘带颜色相同,三个切口也刷了相应的颜 色。书衣上的九个小孔是解读暗号的模型纸,依次旋转,魔力显现。

松田行正作品系列

《圆与方》(黑色版、橙色版、绿色版、黄金版):汇集81组520 个以圆形和四方形为主题的图案,交织成语言和符号的迷宫。


梦想家·图文馆

松田行正作品系列

编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 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

《圆与方》(黄金版)

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RRO》《中速MODERATO》《圆盘

作者:【日本】松田行正 向井周太郎 译者:黄碧君 ISBN: 978-7-5117-2082-5 成品尺寸:140mm x 234mm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纸张:轻质 页数:240 装帧:精装 定价:98.00元

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

解说 向井周太郎Mukai Shutaro 193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留学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师从马 克斯 · 比尔(Max Bill)、马克斯· 本泽(Max Bense)、弗里茨· 艾西亚(Fritz Eicher)、马尔多纳多(Maldonado)、贡林格(Eugen Gombringer)等人。1963年 起,在乌尔姆造型学院与汉诺威大学的工业设计研究所任特别研究员,从事设计的研究 与实践。留德期间,参与本泽主持的斯图加特学派的交流活动,开始发表具象诗。1967 年参与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创建,展开独特的设计教育,1972年成为该学科主任教授。 从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的角度,继续从事欧美与日本设计、艺术史的评论研究,投 入“开=闭<抑为正=负、+=->的空间椅子”的设计与具象诗的创作等,活跃于各领域 间。担任国际性设计学杂志《form-diskurs》及国内外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著有: 《设计的原点》《形状的意指》《现代设计事典》《记号帝国》《衾被》等。 黄碧君,1973年生。辅仁大学日文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文学硕士。现为自由工 作者。译有:《零ZEЯRO》《圆与方》《非设计不生活》《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 《34次感动:巴黎私房餐厅推荐》《爱的理由》《周末日本小旅行》《穿着mina去旅 行》《跟妈妈去旅行》《从金银岛到哈里波特》《寻找幸运星》《小星星通信》《图解 古文明》《幻想图书馆》《博物馆买物趣》等。

松田行正痴迷于各类图形,在本书中,他以圆形和四方形为主题,汇集了81组520 个延伸图案,交织成语言和符号的迷宫。这些图案既有与西洋炼金术相关的护符、宇宙 图像、中国和日本古老的符号,也有20世纪的先锋艺术作品、具象诗作品,大部分图案 与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书充满前卫的视觉冲击,也透出浓厚的象征氛围。书中 还特别收录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基础设计学科创始人、日本设计与艺术史研究评论家向井 周太郎的专文,解说20世纪初由未来派发展而成的前卫美术运动,演变至1950年代的具 象诗运动及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本书中文版已有四种颜色装帧,分别是黄金版、黑色版、橙红版、荧光绿版。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她的故事:世界女性群像之一》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0737-6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安格尔的小提琴:巴黎和巴黎人的故事》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0819-9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定价:52.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寻味法国:摄影师的美食之旅》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1851-8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00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爵士巴黎:摄影师的音乐之旅》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2037-5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20 装帧:平装 定价:98.00元


费里尼《梦书》:造梦大师的梦境绘本

荣格《红书》:尘封百年的旷世奇作


梦想家·图文馆

《梦书》 《梦书》是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1990年8月期间的梦境日 记。伟大的导演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梦境,甚至夜间的梦魇和盘托出,用绘画或他自己说 的“小标小记、匆忙潦草的手写记录和不合语法的句子”来诠释他的梦。内容荒诞离 奇、百无禁忌,全面暴露造梦大师的梦境人生和隐秘思想。这也是费里尼亲自执笔的唯 一图书作品。 这是一个天才在其广阔无垠的幻想世界中经历的色彩斑斓的旅程;这是一名电影工 作者为其创意灵感之源打下的坚实木桩。这本独一无二的书,由已故导演最亲密的朋友 和专业人士图利奥·凯兹奇(Tullio Kezich)撰写导语,文森佐·莫利卡(Vincenzo Mollica)做注释,并由里米尼市的费里尼基金会促成出版。

《梦书》 作者:【意大利】费里尼 译者:何演 张晓玲 ISBN: 978-7-5117-1917-1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纸张:纯质 页数:464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 太吸引人了!《梦书》就像是导演遗留给世人的最佳电影底片。它是一部大师 神秘环球旅行的指引书、一座浩瀚的宝库,蕴藏了各种超现实的假设、无法实现的幻想 和先知预言。 ——图利奥•凯兹奇

◆ 费里尼是这般做梦的,如此的情感泛滥、妙不可言、惹人遐思、纵情享乐,甚 至是极度绝望。如今这些梦终于从深锁重重的银行地库中重见天日了……这本书非常 棒,我认为它就是一部讥讽版的《神曲》。 ——安东尼奥•多利科,《晚邮报》

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是意大利著名艺术电影导演、演员及作 家,曾先后5次摘取奥斯卡金像奖。他以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特别是混合梦境与巴洛

◆ 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不可思议的内心世界全记录。

克艺术影像的电影作品。他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

——《艺术新闻》

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也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导演之一。 ◆ 梦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梦足以让拥有最深沉睡眠的人也想记住发生在夜晚的 何演:意大利帕尔玛大学文学院硕士,获年度全额奖学金,擅长文学翻译。专业

一切。

研究意大利新闻出版业和意大利现当代文学,译著有《浮岛传奇II》《浮岛传奇III》

——《高谈》

等。 张晓玲: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化专业和英语语言文化双专业毕业。曾经翻

◆ 人们通常认为他人的梦是无聊的。费里尼的梦荒诞奇谲,混合了太多内容,打

译意大利获奖儿童读物《小旅行·大发现》系列丛书;曾任人民日报社下属网站新闻编

破了这种老生常谈。和他的电影一样,费里尼的梦是异想天开的,尖锐刺激的,怪诞滑

辑,负责外媒报道。

稽的,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好莱坞生活》

中译版根据意大利Rizzoli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翻译制作。张晓玲翻译《梦书》 卷二和“散页”;何演翻译《梦书》卷一、“赠人之作”、“发表过的梦”及其余文 章,并统校全书译稿。

◆ 这本有趣的书表明,潜意识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意识。 ——《哨兵日报》


梦想家·图文馆

《梦书》


梦想家·图文馆

《红书》 《红书》(彩图版)

《红书》(黑白版)

作者:【瑞士】荣格(C.G. Jung) 译者:林子钧 张涛 ISBN: 978-7-5117-1767-2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纸张:纯质 页数:480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作者:【瑞士】荣格(C.G. Jung) 译者:林子钧 张涛 ISBN: 978-7-5117-1664-4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纯质 页数:480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荣格(Carl G. Jung, 1875.7.26-1961.6.6),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 学的创始人。2013年6月6日,荣格逝世52周年。 林子钧:八十年代生于香港。2005年毕业于浸会大学欧洲研究德文组,获一级荣 誉。及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课程,现为美国普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主要 兴趣为形式句法及语义。拥有多年翻译自由业者经验。 张涛: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前成都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治 疗师,曾任《精神分析笔记》执行编辑。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 心理治疗专业,现旅居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拉康创办)攻读博士,主要 研习拉康理论下的精神病理与实际病理及其处置。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 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 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 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 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 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 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已出版手稿 版、黑白版、彩图版三种。


梦想家·图文馆

通史新经典系列

史蒂芬·法辛(Stephen Farthing),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霍普金斯 基金绘画研究教授。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1998年当选为伦敦皇 家艺术学会成员。自1977年开始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艺术通史》《有 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501位大艺术家》《现代艺术指南》等。官方网站: stephenfarthing.com

这是一部全新视野下的世界艺术史,由杰出的英国画家史蒂芬 · 法辛(Stephen Farthing)领衔主编。与其他之前的艺术史类图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本书着眼于培养读 者的艺术鉴赏能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博物馆学者、 作家等数十位强大的专家团队,经过数年努力推出的这部全新艺术史旨在培养读者敏锐 的、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改变观众在游览美术馆时被动消极的欣赏习惯。读者只需在家 静静翻阅此书,在通俗易懂的文字间,就能发现一个可信赖的艺术鉴赏向导。书中虽涉 及漫长的历史时段和数量惊人的艺术创作流派,但始终遵循一个重要的根本原则,那就 是聚焦于个体影像作品的深入分析。全书的核心是对收录的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加以阐 述。全书超过1000幅精美插图,铜版纸全彩印刷,力求还原艺术作品之美。通过欣赏艺 术家眼中的世界影像,读者将大有收获。 “一部信息量充沛的新作,即将成为经典。” ——《书商》(The Bookseller) “史蒂芬· 法辛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这本厚实的读物是对世界艺术史的全面概 述。 ” “一本超乎想象的好书!”

作者:[英国] 史蒂芬·法辛 译者:杨凌峰 ISBN: 978-7-5117-1135-9 成品尺寸:172mm x 245mm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RA》杂志 ——《东盎格鲁每日时报》

纸张:铜版纸 页数:576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通史》


梦想家·图文馆

通史新经典系列

菲利普 · 肯普(Philip Kemp),影评人、电影史学家,《视与听》、《完全电 影》和《DVD评论》等杂志撰稿人。在莱切斯特大学和密德萨斯大学教授影视新闻学, 著有《致命的天真:亚历山大·麦肯德里克电影作品》及介绍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阿 普三部曲》的著作。 王扬:男,坐标麻州。信息安全专业出身,不务正业的工程师,电影爱好者。喜欢 伍迪·艾伦、黑色电影和2000年前后流行的美国loser片。习惯用《七宗罪》、《提喻 纽约》、《十二怒汉》、’93国配《费城故事》作背景音乐。翻译过一些罗杰·伊伯特 的影评、美国独立游戏与地下漫画相关的文章。最大的梦想是和查理·考夫曼电影的女 主角纠缠一生。

《电影通史》近距离展现了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流派和作品,并以电影的高速发 展反观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它按照年代顺序追溯了电影的演化,从早期的电影放映技术 到多银幕影城的出现,直至当今尖端科技。图文并茂的文章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每一种电 影类型,从最早出现的默片到史诗票房大片和21世纪出现的电脑动画与视觉特效。翔实 的历史年表让读者对电影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目了然。 本书详尽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社会文化影 响的角度对知名大片进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 诀,以及最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 “这本书对纷繁悠久的电影传奇进行了精彩的介绍,优美的行文、深入浅出的评论 和清晰的版块设计贯穿始终。”

——《帝国》(Empire)

“本书令人称羡地轻松填补了枕边读物和专业书籍之间的缺口。” ——《完全电影》(Total Film)

作者:[英国] 菲利普·肯普 译者:王扬 ISBN: 978-7-5117-1699-6 成品尺寸:172mm x 245mm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576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电影通史》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人危险》作者 斯特凡·博尔曼(Stefan Bollman),出生于1958年,德国文学、戏剧、历史及哲 学专业,以托马斯·曼为论文主题获得博士学位。著有《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 人危险》《为何阅读是快乐的》《女人的情书》等畅销图文书。目前定居在慕尼黑,从 事教职与写作。

《女人与珍珠》作者 克劳迪娅·朗法可尼(Claudia Lanfranconi),出生于1971年,先后在波恩、佛 罗伦萨、罗马接受艺术史教育,曾是《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等知名报纸的 自由作者。2004年开始担任建筑与室内设计知名杂志《建筑学文摘》编辑,现居慕尼 黑。著有《女人与珍珠》。

《女人与女红》作者 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Thomas Blisniewski),1960年出生于德国亚琛,大学期 间研究艺术史、考古学和哲学,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曾经从事古迹保护和博物馆研 究员等工作,现于科隆大学纺织学院科隆编织与刺绣专业任教。著有《女人与女红》。

《阅读的女人危险》译者 周全,1955年出生于台北市,台大历史系毕业、德国哥丁根(Göttingen)大学西 洋史硕士及博士候选人,通六国语言。译者旅居欧美二十年,先后担任德国高中及大 学教师、俄罗斯高科技公司总经理、美国及巴哈马高科技公司行销总经理,现为自由 职业者,从事撰著及历史书籍翻译,并为《左岸电子报》撰写专栏。译作有《白玫瑰 一九四三》、《德艺百年特展》(台北故宫)、《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19141933回忆录》、《破解希特勒》、《趣味横生的时光》、《金钱的历史》、《从俾斯麦 到希特勒》等,曾参与Discovery频道《科学新疆界:俄国里海水怪》节目制作。

《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女人与女红》译者 宁宵宵,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取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现 居北京,媒体从业。译有《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女人与女红》、 《时间终于多出来了》、《身陷古罗马》、《主人与狗》(托马斯·曼)、《艾斯塔的 绿洲》(卡尔·麦)、《德语时刻》、《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我真的喜欢你》、 《老鼠冤家》、《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等。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斯特凡·博尔曼 译者:周全 ISBN: 978-7-5117-0223-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29.8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斯特凡·博尔曼 译者:宁宵宵 ISBN: 978-7-5117-0224-1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29.8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克劳迪娅·朗法可尼 译者:宁宵宵 ISBN: 978-7-5117-0869-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 译者:宁宵宵 ISBN: 978-7-5117-1677-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原来如此神奇》 作者:[英国]安迪·潘克赫斯特 [英国]露辛达·郝思礼 ISBN: 978-7-5117-1752-8 成品尺寸:178mm x 128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译者:吴海星 纸张:铜版纸 页数:224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表现

姿势 / 17

理想 / 35

痛苦 / 19

完美 / 37

庄严 / 21

神秘 / 39

笔触 / 23

色彩 / 41

同时对比 / 25

日常 / 43

美 | 33

抒情 / 27

绘画 / 45

叙事 | 51

战争的恐怖 / 29

捕捉瞬间 / 47

夸张 / 31

反传统 / 49

目录 CONTENTS 引言 | 7

艺术作品 表现 | 15

戏剧 | 69 色情 | 87 现实主义 | 105

现实主义

形式

巫术 / 107

丰满 / 125

肖像 / 109

黄金分割 / 127

开创性 / 111

情感 / 129

想象 / 113

逻辑和顺序 / 131

艺术家简介 | 194

透视 / 115

平面 / 133

时间表 | 214

形式 / 117

清晰 / 135

展馆名录 | 216

自然 / 119

本质 / 137

索引 | 220

社会 / 121

抽象 / 139

叙事

戏剧

色情

理想 / 35

来世 / 53

剧院 / 71

仪式 / 89

完美 / 37

力量 / 55

姿势 / 73

精神 / 91

庄严 / 21

神秘 / 39

历史 / 57

组合 / 75

形式的生动 / 93

笔触 / 23

色彩 / 41

连续叙事 / 59

重要时刻 / 77

玄学 / 95

日常 / 43

卡通 / 61

张力 / 79

沉迷 / 97

绘画 / 45

神话 / 63

悲剧 / 81

激情 / 99

捕捉瞬间 / 47

阐释 / 65

史诗 / 83

肉欲 / 101

反传统 / 49

身份 / 67

悲怆 / 85

欲望 / 103

形式 | 123 运动 | 141 失真 | 159 象征主义 | 177

安迪 · 潘克赫斯特(Andy Pankhurst) 曾就读伦敦的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作为一名深刻的表现主义具象画家,他的作品在英国和美国 各类美术馆和博物馆均有展出。目前,他在伦敦的王子绘画学院(Prince’s Drawing School)和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任教。2002年,他与人共同 创立了伦敦绘画学院(Londo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Drawing)。 表现 目录 CONTENTS 姿势 / 17

露辛达·郝思礼(Lucinda 引言 Hawksley) 曾出版二十多本著作,包括人物传记《莉 痛苦 / 19 |7 齐·西达尔:一个拉斐尔前派超级模特的悲剧》(Lizzie Siddal: The Tragedy of a 艺术作品 表现 | 15 同时对比 / 25 Pre-Raphaelite Supermodel)和《狄更斯的画家女儿的生活与爱情》(The Life and 美 | 33

抒情 / 27

Loves of Dickens’s Artist Daughter)。露辛达也是一位备受称赞的旅行作家,同 战争的恐怖 / 29 叙事 | 51

时还是伦敦I.E.S和国家肖像画廊的正式讲师。 戏剧 | 69

夸张 / 31

色情 | 87 现实主义 | 105

现实主义

形式

运动

失真

象征主义

丰满 / 125

反复 / 143

透视缩短 / 161

宗教 / 179

肖像 / 109 为伟大作品的因素。杰出的艺术作品总能在更深层次上满足欣赏者的情感需求。一些作 失真 | 159

黄金分割 / 127

顺序 / 145

庄严 / 163

寓言 / 181

象征主义 | 177 品的伟大之处可归结于它们的构造或颜色,另一些作品则是因为对人物主题有深入的洞 想象 / 113

情感 / 129

节奏 / 147

纠正 / 165

记忆 / 183

逻辑和顺序 / 131

暗示 / 149

原始 / 167

文明 / 185

察,还有一些则在信息传达中采用了特殊有效的方式。安迪· 潘克赫斯特简练的、评价 形式 / 117

平面 / 133

未来主义 / 151

偏离 / 169

梦境 / 187

清晰 / 135

人物和动物 / 153

有机形式 / 171

用户至上主义 / 189

自然 / 119 性的语言将向读者展示这些重要作品最典型的特质,让读者领会到不同艺术家所具有的 展馆名录 | 216

本质 / 137

活泼 / 155

错觉 / 173

概念性 / 191

抽象 / 139

关系 / 157

空间 / 175

符号 / 193

形式 | 123

《艺术原来如此》以大量细节全彩展现了古今80幅杰出艺术作品,评估了令它们成 巫术 / 107 运动 | 141

开创性 / 111

艺术家简介 | 194

透视 / 115

时间表 | 214

索引 | 220 开创性才能,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社会 / 121

5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原来如此神奇》


梦想家·图文馆

《摄影原来如此神奇》 作者:[英国]瓦尔·威廉姆斯 译者:陈磊 ISBN: 978-7-5117-1751-1 成品尺寸:178mm x 128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目录 引言 | 7

摄影作品 工作 | 17

纸张:铜版纸 页数:224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工作

故事

劳工 / 19 都市风景 / 21 力量 / 23 停滞的时间 / 25 人群 / 27 权力 / 29

张力 / 33 框景 / 35 面容 / 37 演绎 / 39 亲近 / 41 亲密 / 43 记忆 / 45

浪 曲 自 侧 形 悲 广 时 边 静 静

故事 | 31 美 | 47 关系 | 71 日常 | 93 家 | 107

战争

细节 / 109 朴素 / 111 私生活 / 113 虚构 / 115 姿势 / 117 精确 / 119 真实的虚构 / 121

有利位置 / 125 偶遇 / 127 网栅 / 129 比例 / 131 倒影 / 133 对比 / 135 紧张 / 137 事件之前 / 139 面具 / 141 讽刺 / 143 无垠 / 145

不 关 复 对 事 表 神 肖

战争 | 123 意外 | 147 运动 | 165 外界 | 177

瓦尔·威廉姆斯(Val Williams)是伦敦传播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的摄影文化与

摄影师简介 | 196 时间表 | 216

历史学教授以及摄影和档案研究中心主任。她曾策划了1994年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

展馆名录 | 218

物馆举行的“战争作品”(Warworks)展,1998年在国家摄影博物馆举行了“新自然历

索引 | 220

史”(New Natural History)展,2002年在巴比肯艺术馆举行了“马丁·帕尔摄影作 品”(Martin Parr Photographic Works)展,以及2007年在英国塔特美术馆举行了 “我们怎样:影像英国”(How 目录 We Are: Photographing Britain)展。

故事

劳工 / 19 2005年,她因策展活动而获得了由皇家摄影协会颁布的达德利 约翰斯顿奖 都市风景 / 21 引言 | 7 力量 / 23 章。她还是2008年开始推出的《摄影与文化杂志》的主笔。著有《谁在关注家庭?》 停滞的时间 / 25 摄影作品 人群 / 27 (1994),《马丁 帕尔:摄影作品1972-》(2002),《安娜 福克斯摄影1983工作 | 17 权力 / 29

工作

张力 / 33 框景 / 35 面容 / 37 演绎 / 39 亲近 / 41 亲密 / 43 记忆 / 45

·

·

·

| 31 2007》(2007)以及《丹尼尔·故事 米多斯:七八十年代摄影作品汇编》(2011)。 美 | 47 关系 | 71

《摄影原来如此神奇》展现了80幅世界摄影名作的细节,并对其何以成为经典进 日常 | 93 家 | 107 行了恰如其分的评述。作品类型从先锋黑白经典到今日的数码杰作,涵盖了阿尔弗雷 家 战争 战争 | 123 德·斯蒂格利茨、恩斯特·哈斯、南 ·戈尔丁、李妮科·迪克斯特拉和马丁 ·帕尔等 有利位置 / 125 细节 / 109 意外 | 147

朴素 / 111 偶遇 / 127 不同风格类型的作者。瓦尔· 威廉姆斯突出了每幅作品区别于其它同类作品的因素所 私生活 / 113 网栅 / 129

运动 | 165

虚构 / 115 在,比如构图、色 彩、材质以及对主题的忠诚度等,阐释了作品如此成功的原因。她 外界 | 177 姿势 / 117 精确 / 119 摄影师简介 | 196 极具洞察力的文字将开阔读者的视野,让读者看见从人像摄影到风景摄影、从新闻摄影 真实的虚构 / 121

时间表 | 216

到社会纪实摄影,各时期不同类型的重要作品的决定性特质,提高读者对摄影作品的鉴 展馆名录 | 218 赏能力。

索引 | 220

关系

日常

浪漫 / 49 曲线 / 51 自摄像 / 53 侧影 / 55 形体 / 57 悲惨 / 59 广袤 / 61 时尚 / 63 边界 / 65 静物 / 67 静默时刻 / 69

并置 / 73 戏剧性 / 75 惯例 / 77 友情 / 79 童年 / 81 自白 / 83 室内生活 / 85 注视 / 87 照护 / 89 化装 / 91

色彩 / 95 社会 / 97 人群 / 99 分隔 / 101 血肉 / 103 朴素 / 105

WHEN PHOTOS FRONT pp04-05 Contents.indd 4

比例 / 131 倒影 / 133 对比 / 135 紧张 / 137 事件之前 / 139 面具 / 141 讽刺 / 143 无垠 / 145

意外

运动

外界

不谐 / 149 关系 / 151 复杂对话 / 153 对比 / 155 事件 / 157 表情 / 159 神秘 / 161 肖像 / 163

形式 / 167 飞行 / 169 空间与形式 / 171 躯体 / 173 意外 / 175

隐喻 / 179 编排 / 181 停顿 / 183 细节 / 185 纪念物 / 187 痕迹 / 189 位置 / 191 控制 / 193 画面 / 195

1/31/12 10:57 AM

5

WHEN PHOTOS FRONT pp04-05 Contents.indd 4

1/31/12 10:57 AM

WHEN PHOTOS FRONT pp04-05 Contents.indd 5

1/31/12 10:57 AM

WHEN P


梦想家·图文馆

《摄影原来如此神奇》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你为什么看不懂现代艺术?为什么你五岁时没做出来?》

苏西·霍奇(Susie Hodge)为成人和儿童写了70余本书。 她在学校和学院里教授艺术史和实用艺术课程, 向成人和儿童做艺术方面的演讲,给各种机构撰写艺术类教材。 她从事绘画与绘图创作已超过15年, 运营着一家集写作与绘画为一体、适合各年龄段人士学习的工作室。 在本书中,苏西·霍奇以引发公众批评甚至敌意的100件艺术作品为例, 对贬低现代艺术最常见的言论进行了卓有说服力、充满热情的讨论, 说明了现代艺术不是、也从不曾是孩童的把戏。

在过去,评价一位艺术家所达到的高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忠实描绘现实世 界的技能,不论是在纸或画布上,还是用木头或石头雕刻人像。人们期望中的一幅正规 的肖像画应该是逼真、忠实的画像,而风景画应当在每一处细节上都能让人辨识得出。 但是,特别是在照相术诞生之后,许多艺术家不再创作这样“真实”的画像,而转向更 为直接的图像,试图传达出自己对主题的感受。通常,一根“简单的”线条就取代了早 期艺术家竭尽全力画出的细节。在艺术追求发生巨大转变之初,批评家就误把显而易见 的缺乏技巧当作缺少创作经验,经常嘲笑表现情感的作品,将它们等同于未经训练的小 孩子画出来的。 在这本饶有趣味、引人深思的书中,苏西·霍奇审视了100件遭受百般批评的现代 艺术作品,从塞·托姆布雷涂鸦般的《奥林匹亚》(1957年)、约翰·霍伊兰粗糙却由 衷而发的《生命之树》(1994年),到翠西·艾敏显然漫不经心杂乱堆放的《我的床》 (1998年),解释了它们并非无关紧要的新鲜玩意儿,而是如何启发新想法,并成为当 时艺术观念的逻辑化延伸。她解释了一些“臭名昭著”的作品,如卡尔·安德烈的《未 经雕琢的原木》(1975年)——一堆红柏排成的方形,不可否认,小孩子都能做到—— 是如何在观念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既表现出前人带来的影响,它们本身又对后来的艺 术家发挥着作用。5岁小孩或许能成功绘制如达米安·赫斯特作品那样的旋转画,而不 必知道作品背后的含义或它在艺术奋进的历史上的地位,他也不会理解这件作品对艺术 家和艺术史家的重要意义。苏西·霍奇全面而总结性地解释了,为什么现代艺术不是、 也不曾是小孩子的把戏。

作者:[英国] 苏西·霍奇 译者:殷俊洁 ISBN: 978-7-5117-1749-8 成品尺寸:140mm x 198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24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本书展示了从汉斯·阿尔普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图片,霍奇将每一件作品都放 在它的文化背景下,以展现一种令人难忘的现代艺术视野。这本书将会让你理解,现代 艺术与数百年前的写实作品的不同之处,改变你以后参观画廊的方式,并为此提供了大 量信息。


梦想家·图文馆

《你为什么看不懂现代艺术?为什么你五岁时没做出来?》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指南系列

摩根 · 福尔克纳(Morgan Falconer),艺术评论家,常驻纽约记者,为Art Review,The New Statementsman,Modern Painters等众多报刊撰写文章。

作者:[美国] 摩根·福尔克纳 译者:杜盈 ISBN: 978-7-5117-1671-2 成品尺寸:135mm x 20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40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指南系列

山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皇家美术学院艺术杂志编辑,艺术专栏作家, 为Time Out、Blueprint、i-D Magazine、The Guardian、Sunday Telegraph等众多报 刊撰写文章。

作者:[英国] 山姆·菲利普斯 译者:殷俊洁 ISBN: 978-7-5117-1670-5 成品尺寸:135mm x 20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40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作者:【美国】大卫·加里夫 译者:徐效军 ISBN: 978-7-5117-1916-4 成品尺寸:222mm x 265mm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艺术谱系》

纸张:铜版纸 页数:192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大卫·加里夫(David  Gariff)是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教育处艺术史学家、讲 师,美国天主教大学艺术史兼职教员,主要研究现当代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梦想家·图文馆

日课书系列

【目录】 前言 一、艺术101

作者:[美国] 科林·吉尔伯特 译者:黄剑 ISBN: 978-7-5117-1486-2 成品尺寸:165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76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二、艺术哲学 三、艺术简史 四、艺术家简介 五、200字说艺术 六、艺术展览 七、各地艺术 八、另类艺术 九、艺术奇闻 十、按部就班学艺


梦想家·图文馆

日课书系列

【目录】 前言 一、古典音乐的各个时期

作者:[美国] 莱斯利·丘 译者:刘东伟 ISBN: 978-7-5117-1486-2 成品尺寸:165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76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二、曲式 三、伟大的音乐家 四、璀璨的作品 五、歌剧精品 六、乐器 七、乐理 八、世界各地的音乐厅 九、博物馆和音乐节 十、古典流行大杂烩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圣经的历史》

《圣经的历史》(黄金版) 《圣经》共六十六卷,由四十多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写成,创作时间跨越一千多年,

作者:[美国]斯蒂芬·米勒 [美国]罗伯特·休伯 译者:黄剑波 艾菊红 ISBN: 978-7-5117-1795-5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28日 纸张:纯质纸 页数:416 装帧:软精装(刷金口) 定价:128.00元

全书信息首尾相贯,浑然一体。这样一本书是怎样形成的?它如何被翻译成了两千多 种的文字?它如何在逼 迫者的火焰与怀疑者的批判中存留下来?它在历史长河中如何 改变了这个世界?本书讲述的就是关于这本奇书的奇妙故事。全书图文并茂,全彩印 刷,分五部分:旧约的成书、新约的成书、圣经与迅速发展的教会、宗教改革时期的圣 经、圣经与现代社会。书前附“历史时间表”,书后附“参考文献”及“英汉译名对照 表”。 本书中文版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推出精装本和平装本两种,均为铜版纸全彩印 刷,定价分别为150元和88元。接受读者的建议,本次推出的黄金版采用较为轻便典雅 的高档纯质纸,依然全彩印刷,改为便于翻阅的软精装。封面与环衬都采用高亮金箔

斯蒂芬·米勒(Stephen M. Miller),《圣经》相关项目的专业作家与编辑,美

纸,三个切口也全部仿照高档《圣经》使用刷金工艺,使整本书都被金色环绕。

国拿撒勒神学院(Nazarene Theological Seminary)宗教教育学硕士。他曾任《插图 圣经生活》(Illustrated Bible Life)杂志编辑, 参与写作过大量图书,包括《圣 经人物词典》(Who’s Who in the Bible)、《历代圣经》(The Bible Through the Ages)、《圣经背景图解辞典》(The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Bible Life and Times)和《全备圣经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Bible)和《探索研读本圣 经》(Quest Study Bible, Zondervan/Christianity Today Inc.)。他的专著有《如 何读懂圣经》(How to Get into the Bible)和《圣经与人生》(How to Get the Bible into My Life)。他还是圣经文学协会(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卫斯理神学协会(Wesleyan Theological Society)和美国基督教福音派出版协会 (Evangelical Press Association)会员。 罗伯特·休伯(Robert V. Huber) 在读者文摘大众图书部工作过二十多年,为 《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工作超过五年,曾参与编辑《耶稣及其 时代》(Jesus and His Times)、《圣经人物词典》和《历代圣经》。他是纽约州立 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哲学硕士,纽约的宗教研究学院宗教研究专业文学硕士。 黄剑波 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宗 教人类学,基督教文化研究,社会边缘群体研究等。艾菊红 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社 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人类学,影视人类 学,西南民族研究等。

作者:[美国]斯蒂芬·米勒 [美国]罗伯特·休伯 译者:黄剑波 艾菊红 ISBN: 978-7-80211-661-0 成品尺寸:180 x 250mm(精装) 145 x 202mm(平装) 出版时间:2008年5月(精装) 2012年5月(平装) 纸张:铜版纸 页数:416 定价:150.00元(精装) 88.00元(平装)


梦想家·图文馆

《圣经的历史》


梦想家·图文馆

《钱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权威出品 “引人入胜,丰富多彩,浅显易懂。” ——《今日历史》

作者:[英国] 凯瑟琳·伊格尔顿 乔纳森·威廉姆斯 译者:徐剑 ISBN: 978-7-5117-0830-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纸张:铜版纸 页数:277 装帧:精装 定价:68.00元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梦想家·图文馆

《发明的历史》

作者:[英国]特雷弗·威廉斯 译者:孙维峰 黄剑 ISBN: 978-7-5117-0600-3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0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特雷弗·威廉斯(Trevor I. Williams,1921—1996),1955—1995年任国际科学 评论杂志《科学进展》主编。1967—1985年任金丹术与化学史学会主席。1972—1984年 任伦敦科学博物馆咨询委员会成员。1976年因化学史方面的贡献获美国化学会德克斯特 奖。著有大量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书籍,包括影响深远的《牛津技术史》,并曾入选“我 们的科学遗产”目录。


梦想家·图文馆

《色彩圣经》

《色彩圣经:20世纪色彩潮流》 莱亚特丽斯·艾斯曼(LEATRICE EISEMAN)被誉为“国际色彩大师”,是潘通公 司(Pantone)配色及预测专家、潘通色彩研究所常务董事、艾斯曼色彩信息和培训中 心(www.colorexpert.com)董事长,并为多家企业在色彩应用领域提供咨询服务。著 有七本色彩专著,多次组织色彩研讨会,经常担任电视及广播电台嘉宾。《欧美家装设 计》、《造型》、《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众多国际报刊也 时常引述其文章。现居住于华盛顿州班布里奇岛。 凯特·雷克(KEITH RECKER)是潘通与全球时装网(WGSN)色彩时尚顾问。在过去 的二十年里,为多家公司策划设计品牌、产品与服务,其中包括国际关怀组织、手工艺 人援助协会、旧金山甘普百货、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及布鲁明戴尔百货。还创办了 《手艺/眼光》杂志(www.handeyemagazine.com),并担任总编。杂志中展示了世界各 地工匠及设计师的作品。现居住于纽约州谢尔特岛。

潘通公司(Pantone)在色彩领域举世闻名。近五十年来,它用产品、服务与技术 启发了众多专业设计师。1963年,潘通公司创始人劳伦斯· 赫伯特设计出潘通配色系 统(PANTONE MATCHING SYSTEM®),并在书中采用扇形呈现标准色彩。该系统极具创造 性,可用于辨别、搭配及选择色彩,解决了平面造型艺术中如何精确匹配色彩等诸多问 题。潘通公司还将潘通配色系统沿用到其他对色彩要求颇高的领域,如数码、时尚、家 居、塑料、建筑、室内装潢及涂料。潘通现已成为色彩的标准语言,是全球选择、指 定、搭配与掌控色彩方面的权威。全球色彩权威Pantone,邀您共赏百年色彩变迁。 这部全彩的作品讲述了20世纪的色彩故事。用耐人寻味的文字和引人入胜的图片评

作者:莱亚特丽斯·艾斯曼 凯特·雷克 ISBN: 978-7-5117-1693-4 成品尺寸:229mm x 279mm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译者:王博 纸张:铜版纸 页数:208 装帧:精装 定价:168.00元

述诸多潮流元素,以色彩的标准语言潘通回溯近现代史,再现社会百态。书中收录三百 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以十年为单位筛选出80个关键主题,辅以80组经典配色组合, 涉及艺术、商品、装潢、时尚等领域,反映了潮流的走向、时尚的变迁及千万色彩的复 兴,可谓包罗万象。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色彩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再诠释、再创造,那 就拿起这本书,加入这趟炫目的视觉之旅吧。


梦想家·图文馆

《色彩圣经》


梦想家·图文馆

《通用设计法则》 威廉 · 立德威尔(William Lidwell) 主要从事以设计和工程心理学为主题的 写作、演讲与咨询工作。对跨学科的设计、组织创新方法及制度化创新尤其感兴趣。 另著有《解构产品设计》(Deconstructing Product Design)和《卓越管理准则》 (Guidelines for Excellence in Management)。经常为热门设计类报刊撰写文章。 目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定居和工作。 克里蒂娜· 霍顿(Kritina Holden) 现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太空中心 “使用性测试与分析设备”(UTAF)的技术指导与执行经理,负责提案、项目规划、人 员任务分配与指导及UTAF技术质量监督。她也以专家身份,为猎户座宇宙飞船驾驶舱小 组提供人类因素工程学支持,协助需求开发、任务分析、成员评估等工作。她目前在休 斯敦大学明湖分校担任副教授。 吉尔 · 巴特勒(Jill Butler) 曾绘制、设计与创造的作品多到连她自己也记 不清了。在多家组织担任设计师与设计顾问。2002年成立“本质创造者设计工作室” (Stuff Creators Design Studio)。曾于休斯敦大学和金武德社区大学教授设计、桌 面出版和字体设计等课程。作为一名获奖无数的平面设计师,她的兴趣涵盖信息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插画和纸艺。目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定居和工作。

作者:莱威廉·立德威尔、克里蒂 娜·霍顿、吉尔·巴特勒 ISBN: 978-7-5117-1718-4 成品尺寸:216mm x 254mm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译者:朱占星、薛江 纸张:铜版纸 页数:272 装帧:精装 定价:125.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通用设计方法》 贝拉·马丁(Bella Martin) 专业设计师、独立的用户体验顾问。她为微软研究院、美国邮政总局、葛兰素史克 公司(GlaxoSmithKline)和好事达金融公司(Allstate Financial)设计的项目曾多 次获奖。她目前主要为刚踏入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领域,并希望在设计过程中倾听 用户声音的机构提供咨询。贝拉在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通信规划和信息设计系的设计 硕士学位后,一直致力于视觉化呈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她现在居住于佐治亚州 亚特兰大市。 布鲁斯·汉宁顿(Bruce Hanington)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卡内基 · 梅隆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生主任、 前工业设计项目主任。他在教学和研究中,一直致力于研究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和 实践,重点研究设计实地观察、参与性设计以及情景中形式的意义。他曾经为通用 电气和强生的设计项目提供咨询。他的作品曾刊登在Design Issues、The Design Journal以及Interactions上,并在《包含未来的设计以及设计和情感:体验日常生 活》(Designing Inclusive Futures and Design and Emotion: The Experience of Everyday Things)中撰写几章的内容。

作者:贝拉·马丁 布鲁斯·汉宁顿 ISBN: 978-7-5117-1719-1 成品尺寸:216mm x 254mm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译者:初晓华 纸张:铜版纸 页数:208 装帧:精装 定价:100.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作者:胡颖 ISBN: 978-7-5117-1648-4 成品尺寸:15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干净的错误》

纸张:纯质 页数:360 装帧:软精装 定价:88.00元

胡颖。设计师。胡字平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元素平面设计国际巡回展 金奖、CCIILOGO双年展金奖获得者。 胡颖的设计涉及房地产广告、商业logo、网站视觉、字体、书店、杂志、图书等诸 多领域。这本书就是他关于设计的经历与思考记录。书中收录了胡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 作品及对每件作品设计理念的释注与解说,对他的设计生涯、成长经历进行了梳理与总 结。作为一名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这本书的内容,也设计了这本书的呈现形式。


梦想家·图文馆

《业余书店》

《业余书店》 作者:邱小石 阮丛 ISBN: 978-7-5117-1039-0 成品尺寸:125mm x 185mm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7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颁奖词这样写 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 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 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业余书店》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 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 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 ——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梦想家·图文馆

《世界宗教艺术图典》

作者:魏庆征 ISBN: 978-7-5117-0689-8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1年2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1008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魏庆征(1933-2012),译审,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大 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百科词典》“三书”译名组组长,长期从事 神话、宗教、艺术领域的翻译与研究,译有《宗教哲学》《艺术哲学》《人类与宗教》 《神话的诗学》《世界古代神话》《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无神论词典》《欧洲民俗 学史》,编著《世界神话珍藏文库》十卷。


梦想家·图文馆

《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英国]肖恩·霍尔 译者:郭珊珊 ISBN: 978-7-5117-0601-0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76 装帧:平装 定价:39.80元

肖恩·霍尔(Sean Hall) 他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语境研究的负责人。 他曾是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哲学系的讲师。 他还是一位艺术家。 他曾经在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V&A)、 英国皇家美术院(Royal Academy)、 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举办过作品展。

郭珊珊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硕士。


梦想家

《西方漫画史》 作者:[英国] 波罕·林奇 译者:张春颖 ISBN: 978-7-5117-1515-9 成品尺寸:16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7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波罕·林奇(Bohun Lynch,1884—1928)是20世纪初期优秀的艺术评论家。他 的文字有着学者的精炼和低调,同时兼有文学家的洗练和生动。著有《脑海中的马克 斯·比尔博姆》、《意大利里维埃拉的风景、风俗与美食——在滨海阿尔卑斯山的记 录》和《拳击场》等多部作品。 序言 第一章:漫画的本质 第二章:古代到中世纪的漫画 第三章:早期世俗漫画 第四章:偏见漫画 第五章:十八世纪的英格兰(上) 第六章:十八世纪的英格兰(下) 第七章:《名利场》 第八章:欧陆漫画 第九章:不远的过去 第十章:马克斯·比尔博姆 第十一章:今日英格兰和今日美国 尾声 参考书目


梦想家

《北洋北京》 作者:[英国] 唐纳德·曼尼 译者:张远航 ISBN: 978-7-5117-1515-9 成品尺寸:185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84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著名摄影师,1899年来到中国,1941逝世。在 华期间,曼尼拍摄过大量的有关沪宁、长江、北京等地区的照片。 摄影师唐纳德·曼尼于20世纪初期拍摄了不少中国画面,主要是北京地区和长江流 域的风景与人文风情。本书是其出版于1920年的北京摄影作品集,照片中的老北京市面 和建筑恰如其分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沧桑与永恒。曼尼的作品如诗如画,透过镜头中的 篷车、晨雾、湖泊、古塔、寺庙、桥梁、街市、胡同,以及那些具有国画情趣、古意盎 然的风景,来表现帝王之都的荣耀。


梦想家

《我的老北京印象》

作者:[荷兰] 爱伦·凯特林 译者:张春颖 ISBN: 978-7-5117-1104-5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28 装帧:平装 定价:32.00元

爱伦·凯特林(Ellen Catleen),民国时期荷兰驻华大使的夫人,摄影师。 费里德里希·希夫(F.H.Schiff),奥地利籍著名犹太漫画家。 民国时期,荷兰驻华大使的夫人爱伦·凯特林(Ellen Catleen)女士拍摄影了大 量老北京的风光、民俗照片。她遴选部分照片,配以适量文字,并由奥地利籍著名犹太 漫画家费里德里希·希夫(F.H.Schiff)绘制滑稽漫画,编成一册结合优秀摄影作品和 风趣漫画的旧京图集,于1934年在上海出版。书中通过虚构人物皮姆先生(Mr.Pim)及 导游吴先生(Mr.Wu)的游览,再现了当时祥和、安静的北京城及北京人的生活。


梦想家

《四明别墅对照记》

作者:张伟群 ISBN: 978-7-5117-1521-0 成品尺寸:165mm x 238mm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495 装帧:平装 定价:78.00元

众所周知,上海曾经是一个拥有海量弄堂的城市,上海的城市历史离不开对上海弄 堂的记录与研究。本书通过对四明别墅的人文世情、民生样态记录与描述,试图还原出 一条真实的弄堂,开辟一条描述研究上海老弄堂的新路径。作者多方面多途径地收集了 与四明别墅密切相关的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包括大量民间文献、户籍档案、口述材料、 自传文字和七百多幅历史图片,并依据这些实证资料对这条弄堂的建造历史、建筑格 局,居民的分类、身世、生活及其变迁,弄堂的日常生活样态与其中的名人佚事趣闻, 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描述和探究,从一条弄堂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貌似学术、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使得这本书可读耐读,意味深长。


梦想家

《一学就会100种世界上最帅的舞姿》

作者:玛特·佩吉特 译者:彭婧 ISBN: 978-7-5117-0558-7 成品尺寸:165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76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玛特·佩吉特(Matt Pagett),英国插图画家、作家,著有《写给男人的家务管 理》(Household Management for Men)。早年学习芭蕾,未果,后热衷于音乐与舞 蹈,受益一生。书中介绍了很多作者个人较为喜爱的舞步,包括小马跳、薯仔舞和詹姆 斯布朗舞步,还有其目前正在练习的墨尔本曳步舞。在此,作者希望对自己的舞伴表示 由衷的感谢。


梦想家

《酷效应》

作者:诺亚·柯纳 金恩·普列斯曼 安卓·埃瑟斯 译者:曾沁音 ISBN: 978-7-5117-1715-3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0 装帧:精装 定价:48.00元

诺亚·柯纳从14岁起就到美国各地的夜总会担当DJ,并曾和音乐巨星詹妮弗·洛佩 兹等人同台表演。柯纳目前是“噪音营销”公司的创办人及CEO。年轻有为的他还曾被 《公告牌》杂志选为“30岁以下前3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主管”。 金恩·普列斯曼是纽约巴尼百货公司的创意总监及采购营销部主管。他担任这个职 位已超过30年。巴尼百货公司在他的主导下,首次将阿玛尼、范思哲、普拉达等品牌引 进至美国,使得巴尼百货公司成为纽约最具代表性的百货商店。 安卓 · 埃瑟斯是位于纽约的传播与经纪公司“DORGA5”的CEO。他曾任职于《绝 对》、《美国周刊》、《沙龙》、《访问》以及《纽约客》等杂志的采编部门。


梦想家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全六卷) 作者:韩复智 ISBN: 978-7-5117-0446-7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57 装帧:精装 定价:480.00元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韩复智编著。韩氏考究群谱,撷取众家之长,新创体例 与编著方法,乃首定目次,前有简谱,作为本谱纲要。关于学谱主体部分,对谱主事迹 系年,则与诸谱迥异,分为国内大事、事略、著述、当代著名学者对谱主重要著作之评 论等。次为对谱主五十余册全集,依照年次抽离出重点而编纂之,堪为谱主全集的浓缩 本,亦是其第一部学术年谱。 清代大儒章学诚说:“文人之有年谱,颇觉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 文集已也。”故本谱不但如韩文公所言“发潜德之幽光”,彰显前贤,而更是为了启发 后学,帮助他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知人论世的宝贵知识。 卷一: 卷首 钱先生留影选载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暨新亚研究所、新亚中学校友会等谒墓团于钱先生墓侧留影 钱先生墨迹选刊 本文 例言 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代序)严耕望 也谈现代新儒家(代序)钱胡美琦 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代序)韩复智 钱穆先生学术简谱 壹、谱前 韩复智,山东省齐河县人,一九三〇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历史学研究

先世

所硕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所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兼任教

父母

授、香港珠海书院客座教授、空中大学兼任教授。中国上古秦汉学会理事长、中国历史

贰、学术年谱: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三○年

学会暨简牍学会常务理事。二〇〇〇年于台湾大学退休。著有《两汉的经济思想》、

卷二:一九三一年(生)至一九三七年

《傅玄》、《汉史论集》、《秦汉史论集》。编有《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中国史

卷三: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

论集》、《先秦两汉文学论著集目》、《傅斯年· 董作宾先生百岁纪念专刊》。合编

卷四: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七年

著有《中国文明发展史》、《秦汉史》、《中国科技史论集》。合注有《后汉书纪传今

卷五: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二年

注》。主译《剑桥中国史1:秦汉篇》。论文有《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与研究

卷六: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九○年(卒)

价值》、《傅斯年先生年谱》、《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

卒后:一九九一年至二○○四年

谱〉的动机和过程(附简谱)》等二十余篇。

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 后记


梦想家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作者:[美国] 杰里·施瓦茨 译者:曹俊 王蕊 ISBN: 978-7-5117-2028-3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是一本职业记者的必备导读,作者系美联社前资深记者 杰里·施瓦茨。杰里在本书所举案例,均为美联社报道史上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典 案例,他逐一做了生动有趣、富有现场感、同时又深刻独到的解说。作者既叙写了对整 个新闻事件深入调查的经过,包括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一波三折、牵动人心、牵动 整个社会关注的,当时的记者是怎么摸到线索、找到关键的信息提供者、并让他们说出 了实话;同时也示范了如何撰写一篇成功的新闻稿——既是一个有趣味的、能吸引读者 的故事,又最大限度地影响社会、触动有关部门的神经。本书自始至终体现了美联社记 者的新闻精神以及工作方法,对每一个想成为优秀记者的人,都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 义。

【目录】

杰里·施瓦茨,美联社国内部记者兼编辑,在美联社纽约总部工作了20年。曾担任

我为新闻狂

12 专业领域报道:竞选活动

1 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13 华盛顿的政治斗争

2 什么是新闻?

14 海外报道

3 新闻报道的灵感

15 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4 倾听美国

16 营救一个孩子

5 细节是金

17 追逐烈火

6 人物特写

18 新闻调查的手段

7 即兴采访的艺术

19 调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死

8 专家还是杂家

20 调查:漂亮的马儿

9 专业领域报道:法庭审判

21 调查:医生和烟草

特别项目编辑负责指导美国全国的专业记者。他曾采访海湾战争和罗马教皇。现在纽约

10 专业领域报道:科学与医学

22 神奇的因特网

大学教授专业新闻写作。

11 专业领域报道:电视行业

23 改变媒体以及媒体职业


梦想家

《品牌大设计》 马克·高贝是Desgrippes Gobé公司的联合创立者、董事长和执行总裁。 Desgrippes Gobé是品牌形象创意公司世界十强之一。马克 · 高贝负责过可口可乐的 新世界身份和包装设计,他是商业畅销书《高感性品牌设计》和《公民品牌》(均由 Allworth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他的公司已为以下客户创造了重大成就,设计了感性品 牌设计策略,如:法国航空、安·泰勒、美国网络公司、达能、雅诗兰黛、吉列公司、 高迪瓦、IBM、星巴克、旅游城和维多利亚的秘密。马克·高贝经常在上层行销业和设 计会议上演讲。他已被以下公司邀请就感性品牌设计为主题对高级管理层做过演讲, 如:欧莱雅、万宝龙、摩托罗拉、宝洁公司、美国网络公司、通用磨坊公司、标致公 司。马克·高贝曾获得过无数的世界设计奖项。他生活在纽约,已婚,育有两个女儿。 《品牌大设计》向读者传达了品牌设计、品牌营销的核心观念。作者用“品牌爵 士乐”来隐喻:品牌需要与文化连接,并直抵人们的心扉。品牌营销就像音乐,基于合 作、创新、直觉和冒险。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的品牌营销的现实案例,如可口可乐、伏特 加、多芬、梅西百货、联合利华等成功案例,解释了广告设计、品牌营销不应该是向人 们进行填塞式的推销,而是激发人们内心的渴望和理想,鼓励人们自由快乐地创造并享 受自己的人生,在这样轻松开放的心理和外界环境下,让产品满足和促进人们的需求。 换句话说,品牌要传达的是理念,而产品是理念的载体。 【目录】 推荐序 大设计时代 自 序 设计的爵士乐章 前 言 “可口可乐”的新浪潮 第一部分 破解消费者的5个感性密码 第一章 感性密码1:后现代梦 第二章 感性密码2:创新来自边缘世界 第三章 感性密码3:感性设计是针对女性的设计 第四章 感性密码4:欢迎进入感官21世纪 第五章 感性密码5:设计民主化 第二部分 七项品牌变身方案设计探索 第一章 品牌变身1:为品牌挂上情感识别证 第二章 品牌变身2:好品牌需要好标志

作者:[美国] 马克·高贝 译者:薛江 ISBN: 978-7-5117-2051-1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第三章 品牌变身3:广告是一种体验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2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第四章 品牌变身4:店面就是你的广告 第五章 品牌变身5:思考设计研究 第六章 品牌变身6:设计真正不一样的品牌 第七章 品牌变身7:情感也可以定制化 结 语 品牌爵士乐中心


梦想家

《国富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 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入牛津大学深 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 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87年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7 月17日辞世,享年67岁。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 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 朽名声。 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 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导》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述,译有《道德 情操论》、《国富论》(合译)以及《不要命的自负》(哈耶克著)等。 李华夏,1951年生,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及暨南国际大学兼任教授等,译有《国富 论》(合译)、《有闲阶级论》、《蝴蝶效应经济学》等。

作者:[英 国]亚当·斯密 译者:谢宗林 李华夏 ISBN: 978-7-5117-1794-8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776 装帧:软精装(刷金口) 定价:98.00元

软精装版(黑色)

平装版(全两册)

ISBN: 978-7-5117-0933-2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776 定价:65.00元

ISBN: 978-7-5117-0579-2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028 定价:68.00元


梦想家

《有闲阶级论》

作者:[美国]凡勃伦 译者:李华夏 ISBN: 978-7-5117-1179-3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5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 学家,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1857年7月30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874年进入卡尔顿 学院,师从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家约翰·贝茨·克拉克,后转至霍布金斯大学读哲学, 又转至耶鲁大学;188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91年进入康奈尔大学任教;1892年转任芝 加哥大学副教授,并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1906年转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 1909年辞职;1911年走上密苏里大学讲台;1918年步入仕途,赴华府供职于食品局; 1924年拒绝接受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一职;1929年退休后定居于加州,不久便溘然长逝, 享年72岁。 1899年,42岁的凡勃伦出版了生平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有闲阶级论》。此 书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另著有《企 业论》(1904)、《德意志帝国和工业革命》(1915)、《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 等教育》(1918)、《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工程师和价格制度》 (1921)、《近代不在所有制与营利企业》(1923)等。 李华夏,1951年生,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及暨南国际大学兼任教授等,译有《国富 论》(合译)、《有闲阶级论》、《蝴蝶效应经济学》等。

本书是凡勃伦于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成为当时知识 分子人手一册的风行之作。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 上层阶级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微妙的关系。书中对社会 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鞭辟入里,说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 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其产 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中所折射出的经济意义。


梦想家

《旧欧洲·新欧洲·核心欧洲》

致谢 编者前言 第一部分 攻击发起线:2003年5月31日 2月15日,欧洲人民的团结日:以核心欧洲为起点,缔结共同外交政策(尤尔根·哈贝 马斯、雅克·德里达) 不确定的欧洲:再生或没落(翁贝托·艾柯) “核心欧洲”:关于欧洲的认同(阿道夫·穆希格) 欧盟发展的关键点(吉亚尼·瓦蒂莫) 选择羞辱,还是选择团结?(理查德·罗蒂) 不可或缺却又自身不足的欧洲(费尔南多·萨瓦特) 第二部分 初步回响

作者:哈贝马斯、德里达、艾 柯、罗蒂、桑塔格等 译者:邓伯宸 ISBN: 978-7-5117-0139-8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哈贝马斯的精心策划下,德国大报《法兰克福汇报》 发表了他和德里达共同署名的文章,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欧洲再生。法国《解放报》发 表了法文版本。同一天,美国知识分子罗蒂,在《法兰克福汇报》的主要竞争对手《南 德意志报》上发表了响应文章。瑞士的阿道夫·穆希格在《新苏黎世报》,意大利著名 作家翁贝托·艾柯在《共和报》,意大利哲学家吉亚尼·瓦蒂莫在《邮报》,西班牙哲 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在《国家报》,也分别发表大作。这些文章各自独立,但与哈贝

欧洲的终结(巴巴拉·斯皮内利) 我们是理性的吗?(尤尔根·考伯) 内外颠倒的外交政策(哈罗德·詹姆斯) 欧洲人、美国人、法国人例外?(吉亚尼·里奥塔) 巧克力峰会的幽灵(扬·罗斯) 欧盟与美国:我们守护的价值──响应里奥塔(吉亚尼·瓦蒂莫) 欧洲侏儒有多大?(彼得·艾斯特哈兹) 从斯堪的纳维亚的角度俯瞰核心欧洲(阿尔多·凯尔) 正在组织起来的力量(卡尔·奥托·洪德里希) 主权与人权:美国与欧洲的传统并置(丹·迪纳) 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举:一个举世公认的角色典范,欧洲不需要一部宪法(迪特·格林) 野蛮、狡诈、异类:东欧将彻底改变欧洲(安德捷耶夫·斯塔斯伍克) 无所不知的一天(彼得·施耐德) 哈贝马斯太看得起欧洲了(约阿希姆·斯塔贝提) 美国何妨强大!欧洲不妨屈就:回应哈贝马斯(汉斯—乌尔里希·韦勒尔) 拜托,别那么敏感:哈贝马斯还在柏林为欧洲争辩不休(古斯塔夫·塞伯特) 跳蚤市场即景:拒当古董的欧洲(约翰内斯·威尔姆斯) 欧洲必须欧化自己(马蒂亚斯·格雷夫拉斯) 欧洲的再造:回应哈贝马斯(蒂摩西·加顿·阿什、拉尔夫·达伦多夫) 前有康德,今有哈贝马斯:从波兰观点看“核心欧洲”(亚当·柯兹明斯基) 全球民主的去中心化(艾利斯·马瑞恩·杨) “核心欧洲”,谁出的点子?(哥尔特·朗古特)

马斯、德里达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伊拉克战争如号角,唤起一个欧洲国的共识。 所有的作者(艾柯可能算是例外)全都明白表达了反对美国的立场。这次一呼百应的壮 举,立刻在大西洋两岸的知识圈中引起回响,掀起一波有关跨大西洋联盟的论战,范围 广泛且深具启发性。欧洲的未来在哪里?欧洲能否统一?能否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欧洲 公民的时代来临了吗?本书综合各家观点,正反俱呈,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

第三部分 后续回应 伊拉克战争:来自“旧欧洲”的严谨思考(乌尔里希·普力乌斯) 强与弱,在一个举世危疑的社会(乌尔里希·贝克) 欧洲的反美主义:从精英的蔑视转为政治力量(安德烈·马可维茨) 文学即自由(苏珊·桑塔格)


梦想家

《英雄的历史》

作者:[美国]威尔·杜兰特 译者:乐为良 黄裕美 ISBN: 978-7-5117-1069-7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302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1968年) 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这位深受爱戴的史哲导师,一生热衷于将哲学从学术的 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进入大众读者的视野。他的书无论哪种读者都能读懂,他的特殊能 力可以把复杂的观念和事件,以少量文字交待清楚,并且看起来还不卖弄才华,再加上 他过人的风趣和尖锐的批判,使他的书本本畅销。他的主要作品有11卷皇皇巨著《文明 的故事》(中译本《世界文明史》)、《英雄的历史》、《哲学的故事》、《哲学的乐 趣》等,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历史文明主题的必读书。他还捍卫人权,通过写作和实际行 动打开无数人宽广包容的胸怀。 乐为良,Igroup国际出版集团顾问,曾翻译多本畅销书,如《正义:一场思辨之 旅》、《数位神经系统》、《六标准差》、《古腾堡革命》、《鲍尔风范》等。 黄裕美,《联合报》编辑部顾问,译有《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洛克菲 勒》、《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等。 本书为两人合译,导言、14至21章为乐为良翻译,1至13章为黄裕美翻译。两人还 合译了《弗洛伊德没做过的13个梦》、《切:卡斯特罗的回忆》、《龙虾脑与意大利罗 曼史》等。

普利策奖获得者杜兰特的这本史学作品,对那些不熟悉世界史的人来说是场及时 雨。

——《出版商周刊》 本书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为那些想要深入了解人类文明史的读者提供了全面

而专业的信息。

——《书目》杂志

一篇篇精辟的介绍,带我们深入了解了马可·奥勒留、达·芬奇、马丁·路德等 哲学家、发明家和革命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反射历史、树立榜样的机会。像杜兰特的 其他作品一样,本书充满老派氛围……粉丝们必将从大师这部遗著中获益良多。 ——亚马逊网


梦想家

《女人的历史》 作者:[英国] 罗莎琳德·迈尔斯 译者:刁筱华 ISBN: 978-7-5117-1063-5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269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罗莎琳德·迈尔斯(Rosalind Miles),声誉卓著的英国作家、演说家,毕业于牛 津大学,曾在伯明翰大学及列斯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在科芬特里大学创立女性研究中 心,28岁时成为英国最年轻的治安法官,任职达十年。她写过23本书,包括《女人的历 史》《女人与权力》《男性仪式》《女武士》《伊丽莎白一世》《格温纳维尔三部曲》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三部曲》等。1990年,迈尔斯博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人文学科会 员。她的个人网站:www.rosalind.net 刁筱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自由作家,写作的议题主要涉及艺术、电影、 两性等。近年专事翻译,主要译作有《女人的历史》《血的记忆》《电影诗人费里尼》 《女性主义思潮》《现代生活的英雄》《酩酊》《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英国的家 庭、性与婚姻》《挡不住的性爱》《口红》《走出情欲迷宫:探索女人性欢愉地图》 《欲望:我与厌食搏斗的日子》《爱欲》《疾病的隐喻》等。

关于女性史的最好作品之一……细致、风趣、一针见血。

——A.S.拜厄特

罗莎琳德·迈尔斯将女性惊人的能力、勇气、意志从默默无闻中拯救出来。这是一 部非凡的著作……启人深思。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不为人知的最伟大的故事……关于爱、生命,以及那该死的一切。 ——《泰晤士报》 关于这本惊人的书最惊人的事情是:竟然一直没有人写过!太宝贵了,而且写得非 常机智。

——《书目》杂志

迈尔斯博士从尖锐的视角对女性自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为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进行 了剖析,向被人熟知与被人忽视的女性世界照进一盏聚光灯。

——《出版商周刊》

女人有历史,而且不同凡响。理解它那无可逾越的宽广与丰富,既能帮助我们重建 过去,也将鼓舞我们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时尚》杂志


梦想家

《中华大帝国史》

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的书

出版后轰动欧洲,十多年间发行46版 对欧洲人认识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 葡萄牙文、荷兰文等

作者:[西班牙] 德·门多萨 译者:孙家堃 ISBN: 978-7-80211-901-7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4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1545-1618),西 班牙人,17岁至墨西哥,19岁加入奥古斯丁修会,潜心研究神学、语法和艺术,热心传 教。他曾受命出使中国,未遂。后应教皇之命,广泛搜集关于中国的资料,历时两年, 于1585年印行《中华大帝国史》。他曾被任命为西西里岛利巴利主教、恰巴斯省主教和 波帕扬地区主教。 孙家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文系,留学墨 西哥,攻读拉美文学、拉美历史、语言学、翻译学等课程。编著《印第安人保护者—— 拉斯·卡萨斯》《全国导游西班牙语》《西班牙口语》《西班牙语动词600》《西汉金 融贸易词典》等书,译著《哥伦布日记》《西印度毁灭述略》《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 《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人》等。


梦想家

《老师的谎言》

本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奥利弗·克伦威尔·库克斯“杰出的反种族主义学者奖” 全球畅销100万册

作者:[美国]詹姆斯·洛温 译者:马万利 译校:刘北成 ISBN: 978-7-5117-0072-8 成品尺寸:165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464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阅读的盛宴,对美国教育的严肃批评。……更重要的,它还是对美国历史应该怎么 讲、能够怎么讲的精彩再叙述。

——“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词

每个教历史的老师、学历史的学生,每个公民,都应该读这本书。 ——霍华德·津恩 引人注目。

——《今日美国》

生动的批评。

——《纽约时报》

秉笔直书,写得好。

詹姆斯· 洛温(James W. Loewen):美国著名学者,佛蒙特大学社会学退休教

——《哈珀斯杂志》

授,现居华盛顿。詹姆斯·洛温的其他著作有:《谎言遍布美国:我们的历史景点中的 (洛温的书)包含了大量的历史;通览全书,它不止是一部批评的作品,而且还是

错误》(Lies Across America: What Our Historic Sites Get Wrong)《老师告诉我 的关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谎言》(Lies My Teacher Told Me About Christopher

一部重新讲述美国过去故事的“反教科书”。

——《国家》

Columbus)《密西西比华人:夹在黑人与白人之间》(The Mississippi Chinese: 洛温坚信,美国历史可以是很有趣的,为证明这一点,他在本书精彩的、引人入胜

Between Black and White)《密西西比:冲突与变革》(Mississippi: Conflict and Change)[与查尔斯 · 萨里斯(Charles Sallis)等合著]、《重新思考我们的

的十三章中,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我们过去的令人惊叹的故事。

——《旧金山纪事报》

过去:识别美国历史中的事实、虚构与谎言》(Rethinking Our Past: Recognizing 令人高兴……这块陆地上的每个历史老师都应该读这本书。——《圣荷塞信使报》

Facts, Fiction, and Lies in American History)《审判席上的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in the Courtroom)《日落之镇:美国种族主义的隐秘向度》(Sundown

掷地有声的控诉,雄辩的行动号角。

Towns:A Hidden Dimension of American Racism)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不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也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人士,都

马万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职于南昌航空大学,从事学术译介 与历史教学。另译有《行为辩证法》等作品。

——《科克斯书评》

将在这里找到精神食量。

——《出版家周刊》

刘北成: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译有(德)安德烈 · 贡 《老师的谎言》揭示了美国历史教科书作者及出版商的多种罪过,读起来惊世骇

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当中的东方》、(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美)彼得《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等二十余部作品。

俗。

——《丹佛邮报》


梦想家

《小趋势》

本书中文版荣获国家图书奖文津奖 比尔·盖茨推荐:“佩恩头脑敏锐,他对于推动美国和整个世界的动力有一种 超强的感知,在本书的每一页你都能体会到。”

比尔·克林顿推荐:“这本书会让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作者:[美国]马克·佩恩 译者:刘庸安 贺和风 ISBN: 978-7-80211-743-3 成品尺寸:160mm x 235mm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439 装帧:平装 定价:55.00元

着实让人着迷,《小趋势》通过可靠的信息和分析,让我们发现大量和直觉相违背 的事实,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观察社会的视角。对于揭示掩藏在这个时代背后的社会真相 而言,《小趋势》无疑是一本完美的圣经。

——《纽约时报》

作为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中首席战略家,马克·佩恩首先是个商业领袖。华 盛顿的政界要人都会浏览他的新书,因为《小趋势》里面隐含了很多希拉里竞选总统这

马克·佩恩: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从1995年至2000年为比 尔·克林顿总统担任战略顾问,并因此而闻名遐迩。2000年,《时代杂志》将佩恩称为

场战斗中的信号,除此,还可以发现很多独特的观察社会的视角,这些视角都将可能转 化成经济效益。

——《经济学家》

“信息大师”,并被誉为美国政界最有洞察力的民意测验专家。佩恩是世界著名的博雅 公关公司的CEO,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首席顾问。他还是财富500强里多家公司的

这本书的力量在于马克· 佩恩对每一个小趋势所带来的机会和暗含的商机的分析 上,它使企业家、商人和政客们能够在碎片化的社会中发现那些难以琢磨的群体,帮助

顾问,更是25个国家元首的资深顾问。

他们建立新公司、开创新市场,并在新的竞争中获利!

——《今日美国》

对马克·佩恩的评价: 《小趋势》的核心前提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被分割成几千,至少 “一个大脑异常敏锐的人。” “华盛顿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华盛顿邮报》

是几百个群体。佩恩对这些小群体进行了诙谐有趣的深入思考。

——《商业周刊》

马克·佩恩不仅仅是发现了这些趋势,他同时也指出该如何对待它们,它们可以造 就一个新公司,也可以让一个公司破产。

——《新闻周刊》

“马克·佩恩不仅仅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民意测验专家,他的点子使得克林顿总统在 选举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纽约时报》

与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相比,《小趋势》是21世纪初 商业社会预言中最摩登的话题。然而,和那些夸夸其谈堆砌材料的书相比,马克·佩恩

“世界顶级的营销方案都有着独到睿智的视角,而马克·佩恩是一个总能发现它 们的大师。”

—— 麦当劳餐厅全球首席营销官玛丽迪林

筛选了一批社会“趋势”,又精心打磨出一个个好点子,指引我们要向何方前进。 ——《信息周刊》


梦想家

《中国近代报刊史》

本书作者美国白瑞华教授(Roswell Sessoms Britton)于1924年受燕京大学校长 司徒雷登邀请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派遣,来华创办燕京大学新闻系,担任首届系 主任,为我国新闻学教育做出具有奠基性的贡献,但他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提前回国, 54岁便撒手人寰,未能兑现他临别前重返燕京大学新闻学讲坛的庄重而热切的承诺,不 禁令人扼腕。但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却与我国新闻史奠基人戈公振的《中国报学 史》共同构成一副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永远彪炳我国报刊新闻出版的不寻常史。 本书介绍1800至1912年中国报刊的发展概况,包括本土报刊的消亡,新兴报刊的崛 起,后者从对前者的严重依赖演变成完全独立的过程。不同的报刊代表着不同的政治体 系、党派组织或私营企业的心声,构成一座反映长达百余年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现 实的各种错综复杂、诡谲叵测的多面体架构,保守的,改良的;理想的,现实的;革命 的,反动的;励志的,颓废的;严肃的,淫荡的;全面的,片面的;夸张的,冲淡的; 科学的,迷信的;宗教的,邪教的;盈利的,亏损的;商业的,赞助的,诸如此类,不 一而足。从中我们会看到中国报刊开始走向多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充分 展示中国社会风声鹤唳、波涛激荡、变幻莫测的生动画面。

作者:[美国] 白瑞华 译者:苏世军 ISBN: 978-7-5117-1874-7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2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目录】 译序:千古文章未尽才

第七章 报纸发展概况

前言

第八章 梁启超与改良报刊

第一章 本土报刊和公报

第九章 当局与新兴报刊

第二章 西方报刊的引入

第十章 革命报刊

第三章 中国人对外国报刊的反应

第十一章 新报刊与旧报刊

第四章 王韬与香港报纸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条约口岸的外国期刊

附录一:书影图版

第六章 《申报》与其他上海报

附录二:英文原版


梦想家

《人生的功课》

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戴维·凯斯勒 译者:曾沁音 ISBN: 978-7-5117-0668-3 成品尺寸:16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0 装帧:平装 定价:29.00元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1926-2004)生于瑞士。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生死 学大师。她获得过25个博士学位,著作等身,已被译为32种语言,影响巨大。她所著 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 1969)影响了无数人对待死亡与临终的 方式,被誉为“生死学经典”。她曾协助无数临终者安详面对死亡,晚年致力于艾滋 病患者的关怀与照料。《时代》杂志曾评她为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还 著有《直到我们说再见》(To Live Until We Say Goodbye, 1978)、《了解死亡与临 终》(Living With Death and Dying, 1981)、《论死后的世界》(On Life After Death, 1991)、《天使走过人间》(The Wheel of Life, 1997)等。更多信息请访 问: www.EKRFoundation.org 戴维 · 凯斯勒(1951-

)生于纽约。世界公认的研究悲伤与失落情绪的权威、

奥普拉网(www.Oprah.com)的特约作者和美国在线的健康专家。所著《临终的需求》 (The Needs of the Dying, 1997)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褒扬,另著有《临终的权 利》(The Rights of the Dying, 1998)、《愿景、旅程与拥挤的房间》(Visions, Trips, and Crowded Rooms, 2010)等。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 丽安娜· 威廉森等名人在亲友垂危时得到过他的帮助。他还在安东尼· 博金斯与迈克 尔·兰登临终时伴其度过。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grief.com

一本书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作者的人格特质在书中流动,使我的心灵受到微风 般的照拂,或感受到“天打雷劈”般的战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两者兼具。 ——吴淡如 曾经以《论死亡与临终》一书将临终话题带入当代文化议程中的精神病学家与临终 关怀运动的领袖合作撰写第一本关于人生的书。通过真实的病患案例,14堂从“真实” 到“幸福”的功课将引导我们摆脱消极的自我、发现自我中最美好的部分,实现超越肉 体康复、达到抚慰精神与灵魂的真正治疗。 ——惠特尼·斯科特,美国图书馆协会《书目》杂志


梦想家

《商务礼仪》

作者:杰奎琳·惠特摩尔 译者:姜岩 ISBN: 978-7-5117-0575-4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200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杰奎琳·惠特摩尔(Jacqueline Whitmore)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礼仪专家、公共关 系专家、棕榈滩礼仪学校校长、美国各大广播电视台知名人物、畅销书作家。 杰奎琳创办的棕榈滩礼仪学校面向全美高端商务人士,尽管课程收费不菲,可她的 商务礼仪课程永远大受欢迎、火热爆棚。 15年来,棕榈滩礼仪学校为美国各大企业、政府机构培训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主管人 员,因其课程经典实用、与时俱进,被业内誉为“最权威商务礼仪学校”。 作为Sprint公司移动电话代言人,以及每年七月的“全美移动电话礼貌月”活动的 倡始人,杰奎琳还在广播、电视、卫星节目中面向全美大众普及商务礼仪知识,成为风 头十足的“礼仪明星”。 《商务礼仪》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的途径来建立客户联系,并通过稳固的客户 关系扩展我们的关系网,获得并保持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它从心态准备、衣着打扮、 沟通技巧、领悟倾听、餐桌礼仪等多个角度,分为9个章节讲解商务过程中的礼仪,指 导我们如何对待合作者、对待客户,怎样细心地对待用户,帮助我们处理尴尬的局面, 避免失礼,避免名誉的损伤,保障业务的正常进行,推动事业步入正轨。 本书出版后,美国各大企业、政府部门、团体机构、高等院校争相订购。摩托罗 拉、花旗银行、美联银行、北方信托、皇家邮政、安永全球、欧迪办公、安进药业、 21世纪不动产、科麦奇石油、美国Sprint通讯公司、美国TDS电信、美国职业高尔夫协 会、美国红十字会等数百家大公司将企业员工和高级主管在任职前送往棕榈滩礼仪学校 接受培训。 ◎全美最受重视的9堂课 ◎最权威礼仪学校校长的经典教材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圣托马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印第 安那大学、约翰逊·威尔士大学等10余所美国高校一致推崇信赖的商务礼仪培训教材


梦想家

大人物系列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装帧:平装 定价:30.00元/册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 译者:赵剑琳

ISBN: 978-7-5117-0639-3 页数:240

《大人物:13位著名的女性》 译者:远边

ISBN: 978-7-5117-0640-9 页数:260

《大人物:12位著名的教育家》 译者:范颖

ISBN: 978-7-5117-0641-6 页数:270

《大人物:12位著名的艺术家》 译者:殷俊洁 徐多依

ISBN: 978-7-5117-0642-3 页数:280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1915),美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畅 销书作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著有享誉世界的《致加 西亚的信》及《大人物》丛书。作为出版人,他创办了罗伊克罗夫特出版社,其规模和 影响力在当时居全美之首,1910年即拥有员工超过500名,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和刊物。 作为作家,他创作的励志经典《致加西亚的信》近一个世纪以来感动了全世界的无数读 者,2000年被美国《哈德森年鉴》及《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 名,各种版本累计销量达数千万册。《大人物》丛书则以恢弘的规模、深刻的思想和优 雅的文笔,影响了数代美国读者。1915年,哈伯德与妻子爱丽斯因海难不幸去世,其影 响力却随着作品的传播至今仍不断扩大。 为阿尔伯特·哈伯德赢得文学史巨大声誉的并非脍炙人口、享誉世界的《致加西亚 的信》,而是历时十数载、倾尽作者心力的传世巨著《大人物》丛书。该丛书选取人类 文明史上百余位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以出色的洞察力和凝练的笔力勾勒出他们的人生图 像。这些在人类历史中留下深刻印迹的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历程既与众不同又 纷繁复杂。作者遍寻世界各地,到他们的生活之处流连考察,在亲历思考与史籍探寻间 构建起确凿的形象,挖掘其内在的灵魂,进而也完整描绘出人类文明史的真实脉络。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选取的十三位伟人是世界公认的成功榜样。从“孟母 三迁”到“近朱者赤”,中国人一直笃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阿尔伯特以如花妙笔, 生动展现伟人成长过程中的波澜起伏,并深刻揭示从平凡到伟大所需的信念与勇气。榜 样的力量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渐显黯淡,他们的传奇经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鼓舞着人类不懈地追寻光荣与梦想。 《大人物:13位著名的女性》选取了十三位历史上堪称楷模的女性。作者的深入 解读还原了她们光环背后的真实人生。这些改变了西方文明史进程的女性,用自己的智 慧、才华、坚韧、卓绝撑起了一片绮丽的天空。她们或以笔为器,在文字中实现人生诉 求;或一呼百应,引领先进社会改革;或甘心隐忍,牺牲小我成就伟业。名家手笔既有 纵贯古今的大气,又不失描写女性时所特有的柔美细腻。女性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对美 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描绘的先贤们是一些推动了不同起源的几大文明而 为世人铭记的伟大人物。他们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对人类的文明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他们也许并不以教书为职业,但他们却甘为人梯,将终身奉献给了这项事业。 歌颂教师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而这本传记,是将历史上高山仰止的十二位先贤的求索 人生作为教材,深入解读“言传身教”的真正内涵。 《大人物:12位伟大的艺术家》是该丛书中最瑰丽的作品。艺术并不是狭窄天地中 的阳春白雪,没有人天生就是艺术家,也没有人注定不能成为艺术家。作者摒弃学院式 的教条,让艺术家的人生以及他们对艺术的求索交相辉映,织就横贯历史长廊的绝美画 卷。追求艺术享受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性,欣赏艺术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畅谈大师的 艺术与人生,将唤醒你被遗忘甚至从未意识到的天赋权利,升华身心美的意境。


梦想家

关于我们

梦想家主要出版精品图文书

我们不关注现实

我们关注雅俗共赏的乐趣

我们不讲究实用

我们讲究赏心悦目的品位

我们不追求廉价

我们追求物有所值的精品

艺术、设计、电影、音乐、摄影、建筑、时尚…… 可以阅读的不只是文字 让图不再是装饰版面的插图 而是与文字并重的创作元素

全品种豆列: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25616/

欢迎优秀译者加入 欢迎推荐更多值得出版的好书 email: Vikingbook@Gmail.com 试读本下载 http://site.douban.com/143313/room/2998925/ 梦想家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43313/ 梦想家微博 http://weibo.com/idearbook 梦想家微信:iDearBook 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