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位电影导演》试读

Page 1

TEA-77-皮壳:(18+166+46+166+18)x(18+216+18)mm

作为畅销书《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 影》的姊妹篇,《501位电影导演》是对银幕大师 们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从弗雷德·金尼曼、 英格玛·伯格曼,到伍迪·艾伦、三池崇史。不管 是作者导演、动作大片导演、喜剧天才或是恐怖大 师,你都能在这本拥有精美插图和大量史实的书中 找到。 灯光、摄影、开拍!电影的世界充满了魅力 和浪漫——事实却是摄影机后的男男女女们在发号 施令,创造出让一代又一代影迷沉醉的观影体验。 从电影先驱巴斯特·基顿到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以及电影顽童加斯帕·诺,电影史上的巨人和天才被悉数囊括,使得本书成为了解 电影导演的最全面的指导。每位导演至少有一页内容,内容包括精选出来的电影年表,以及对其影 响、标志、创作关系的引人入胜的介绍。你知道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自己的三十七部电影中都 有客串演出吗?发现过马丁·斯科西斯作品中的纽约,以及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哥特电影是怎样影响 了现代导演风格的吗? 本书主编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是一位电影研究专家,撰稿团队由一组世界范围的电影评论 家、电影史学家,以及媒体人所组成,本书是对超过一个世纪的镜头后的创作源头的完全传记。不 管你是从头至尾细读本书还是时不时翻阅一下,《501位电影导演》都会扩展你对电影的热爱和欣 赏……并继续将其保持很多很多年。

位电影导演 位电影导演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 是一名电影评论家、学者、制作人,拥有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及纽约大学 电影学硕士学位。他是一位颇为内行的恐怖片鉴赏专家,其撰文著述、教学授课成果颇丰,涉及电 影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审美学、心理分析,乃至血腥恐怖片的观赏乐趣。编著的作品有《有生之年 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无疆恐怖:全球恐怖电影大集合》《100部欧洲恐怖电影》《恐怖电影 与心理分析》《世界电影传统》《新好莱坞暴力》和“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类型电影系列”。

封面人物: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供图 封底人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Richard Melloul/Sygma/Corbis供图 书脊人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Dreamworks/The Kobal Collection/Cooper, Andrew供图

微信扫描(ID:cctphome)

出 版 人:刘明清 出版统筹:贾宇琰 责任编辑:刘文利 封面设计:罗  洋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主编 刘洲◎翻译

STEVEN JAY SCHNEIDER 定价:148.00元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主编

刘洲◎翻译


目录

编者说明 考虑到导演代表作的资料性和版面限 制,为便于读者查找,资料栏电影名 通常保留原文或英文,部分亚洲影片 译为中文。片名后的标志含义如下:

★ 奥斯卡奖 ☆ 奥斯卡奖提名

序 引言 导演索引

3 4 5

1860年代

8

1870年代

10

1880年代

21

1890年代

54

1900年代

116

1910年代

183

1920年代

241

1930年代

334

1940年代

428

1950年代

526

1960年代

594

1970年代

628

撰稿人 术语 索引 图片来源 致谢

634 635 636 639 640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501位电影导演 /(英)施奈德 (Schneider,S.J.) 主编; 刘洲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7

奥布里·戴(Aubrey Day) ,《完全电影》《顶尖电影》杂志主编

ISBN 978-7-5117-2206-5 Ⅰ. ①5… Ⅱ. ①施… ②刘… Ⅲ. ①电影导演-介绍-世界 Ⅳ. ①K815.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17707号

Original title: 501 MOVIE DIRECTORS © 2007 Quintessence Editions Ltd. Chinese edition © 2014 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501位电影导演 出 版 人:刘明清 出版统筹:贾宇琰 责任编辑:刘文利 责任印制:尹

出版发行:中央编译出版社 地    址: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乙5号鸿儒大厦B座(100044) 电    话:(010)52612345(总编室)(010)52612342(编辑部)

“然而,当然了,我真正想做的是导 演……”这是好莱坞及其他各地的演员、编 剧、制片人,以及各式各样的闲杂人等永恒 不变的宣言。为什么会这样?的确,很少有做 其他事比当导演更刺激(或者是听起来更迷 人)。实际上,导演领导着一群顶级的男演 员、漂亮的女演员、世界级的电影摄影师、木 匠、茶水工等。(或像在《女巫布莱尔》[Blair Witch]中,六个伙伴和一个做三明治的……) 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曾经 说过:“我得过一个艺术家的生活,还要是世 界上花费最高的那种艺术形式。” 如同电影本身一样,电影导演也各式各 样,迥然不同。在本书中,你能看到这些千差 万别的导演:不管是肥胖又特立独行,不想影 响拍摄,在开拍前就构思好了一切的阿尔弗雷 德·希区柯克,还是活跃的、唠叨的、完全 “亲自动手”的,从剧本到原声事无巨细过问 的“万能博士”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抑或是彻底的摄影棚模式遵循者

约翰·福特(John Ford),或是改写规则的约 翰·卡索维茨(John Cassavetes)。本书内容 不仅包括对他们作品的详细分析,还有导演 自身对主题的深刻见解以及独特创造力的具 体表现。 作为电影杂志的主编,我和我的同事经 常能够直接参观当今电影人的工作,在如今预 算迅速增加、期望变得更高、冒险精神相对削 弱的情况下,有些东西看起来却似乎从未改 变。每个人还是会喊“开拍”来启动拍摄过 程(喔,要除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他喜欢嘟囔“好”来启动程 序)。大多数人依旧想要“再拍一条”来保障 质量(除了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他 的最后一条后总是有无数条)。 假如有天傍晚你坐在酒吧里,发现了你所 看过的最漂亮的女孩,遗憾的是,告诉她你是 一名电影记者不会让她对你感兴趣。然而,如 果告诉她你是一名电影导演,事情就变得不一 样了……

(010)52612316(发行部)(010)52612315(网络销售)   (010)52612346(馆配部)(010)66509618(读者服务部)

传    真:(010)66515838 印    刷:利丰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60毫米×210毫米  40印张 版    次:2014年7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14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48.00元 网    址:www.cctphome.com 邮箱:cctp@cctphome.com 新浪微博:@中央编译出版社

于英国伦敦

微信:中央编译出版社(ID:cctphome)

本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律师 闫军 梁勤

3


导演索引

引言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Steven Jay Schneider),本书主编 很难想象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艺术形式, 就创作本身而言,比电影更需要融会贯通。 也许会有电影的构思、完善、集资、制片、创 作、导演、拍摄、表演、剪辑、混音、灯光都 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家庭影片暂且不论—— 然而光是这种极度自我主义追求的想法都已经 与电影精神南辕北辙了。电影应该是一群在特 定领域(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才华卓越 的人聚在一起,在互相争执中,努力完成的银 幕上完整和谐的创意性(也许还有商业性)愿 景。要做到还真不容易! 然而,尽管导演主创论在现当代电影研究 中已经不流行了,我们仍然能够自信地说,当 涉及一个特定的电影文本的作者时,没有比其 导演更合适的人能胜任此称号。尤其是当观众 需要对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做上标志记号时,这 种方法对他们尤其有用,他们会觉得满意,认 为导演就是电影的本质。而另一个更有力的依 据便是:除开无法避免的来自各方面的介入和 约束外,在具体的电影制作过程中,导演是需 要做出最多决定的人,而且这些决定往往都非

常重要。 你得清楚,你现在拿着的这本书精选了电 影史上最活跃、最有创意、最有影响力的501 位天才导演,他们涉猎的电影类型几乎囊括了 所有电影领域:地理、独立、文化、流行、艺 术等等。不管他们在上述领域是创作了大量、 一些,还是少许电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恪守职业道德,在无可挑剔的杰作和那些看似 “失败”的作品中都展示出了独特的视野,以 及在作品里释放出自我奇妙的能力——有时候 甚至是一种诅咒。 想要一笔带过,或是低估电影在现代社会 的重要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谨以此书为情 信,献给那些以胶卷载梦,改变了我们生活的 大师们。

于美国洛杉矶

4

汉字(音序) 北野武 506 蔡明亮 582 成濑巳喜男 148 敕使河原宏 301 大岛渚 358 稻垣浩 149 宫崎骏 444 沟口健二 101 关锦鹏 580 黑泽明 183 黑泽清 563 侯孝贤 508 胡金铨 347 今村昌平 298 金基德 599 金绮泳 240 李安 558 林权泽 397 罗卓瑶 577 朴赞郁 614 三池崇史 597 深作欣二 341 神代辰巳 303 石井聪互 573 市川昆 221 王家卫 584 吴宇森 500 小津安二郎 135 小林正树 222 新藤兼人 195 徐克 526 押井守 540 杨德昌 511 张彻 265 张艺谋 541 中田秀夫 603 冢本晋也 594 A Akerman, Chantal 530 Aldrich, Robert 236–7 Alea, Tomás Gutiérrez 323 Allen, Woody 392–4 Almodóvar, Pedro 524–5 Altman, Robert 278–80 Amenábar, Alejandro 632 Anderson, Lindsay 267 Anderson, Paul Thomas 628

Anderson, Wes 625 Angelopoulos, Theodoros 388 Anger, Kenneth 302 Antonioni, Michelangelo 201–3 Apted, Michael 445 Arcand, Denys 451 Argento, Dario 438 Armstrong, Gillian 534 Aronofsky, Darren 624 Arzner, Dorothy 91 Ashby, Hal 331 Attenborough, Richard 271 August, Bille 519 Avery, Tex 168 Axel, Gabriel 231 B Babenco, Hector 492 Bacon, Lloyd 53 Bakshi, Ralph 413 Balabanov, Aleksei 588 Bardem, Juan Antonio 257 Barnet, Boris 127 Bava, Mario 212–13 Becker, Jacques 159 Benegal, Shyam 387 Benigni, Roberto 543 Beresford, Bruce 437 Bergman, Ingmar 232–4 Berkeley, Busby 81–3 Berlanger, Luis Garcia 250 Bertolucci, Bernardo 430–1 Besson, Luc 589 Bigelow, Kathryn 542 Blasetti, Alessandro 118 Blier, Bertrand 416 Blom, August 9 Boetticher, Budd 223 Bogdanovich, Peter 422 Boorman, John 370 Borzage, Frank 63 Boyle, Danny 572 Brakhage, Stan 369 Branagh, Kenneth 598 Breillat, Catherine 518 Bressane, Júlio 493 Bresson, Robert 122–3 Broca, Philippe de 374 Brocka, Lino 419

Brooks, James L. 433 Brooks, Mel 294 Brooks, Richard 196 Broomfield, Nick 514 Brown, Clarence 54 Browning, Tod 24–5 Buñuel, Luis 116–17 Burnett, Charles 477 Burton, Tim 586–7 C Camerini, Mario 75 Cameron, James 557 Cammell, Donald 380 Campion, Jane 555 Camus, Marcel 194 Capra, Frank 94–6 Carné, Marcel 179 Carpenter, John 513 Cassavetes, John 333 Cavani, Liliana 368 Chabrol, Claude 340 Chahine, Youssef 287 Chaplin, Charles 46–7 Cheh Chang 265 Chopra, Yash 365 Christensen, Benjamin 20 Chytilová, Vera 327 Clair, René 105 Clampett, Bob 208 Clarke, Alan 390 Clarke, Shirley 239 Clayton, Jack 246 Clouzot, Henri-Georges 166–7 Cocteau, Jean 48 Coen, Joel & Ethan 560–1 Cohen, Larry 410 Conner, Bruce 379 Coppola, Francis Ford 420–1 Corman, Roger 292–3 Costa-Gavras 372 Cox, Paul 432 Craven, Wes 424–5 Crichton, Charles 186 Cronenberg, David 470–1 Crowe, Cameron 579 Cuarón, Alfonso 605 Cukor, George 109–11 Curtiz, Michael 38

D Dante, Joe 501 Dardenne, Jean-Pierre & Luc 536 Dassin, Jules 192 De Palma, Brian 440–1 De Sica, Vittorio 130 Delvaux, André 291 DeMille, Cecil B. 23 Demme, Jonathan 476 Denis, Claire 517 Deren, Maya 227 Diegues, Carlos 434 Disney, Walt 124 Dmytryk, Edward 172 Donaldson, Roger 488 Donen, Stanley 274–5 Donner, Richard 336 Dovzhenko, Aleksandr 71 Dreyer, Carl 42–3 Dulac, Germaine 27 Duras, Marguerite 211 Duvivier, Julien 90 E Eastwood, Clint 338–9 Edwards, Blake 260 Egoyan, Atom 595 Eisenstein, Sergei M. 98–9 Erice, Victor 436 Eustache, Jean 415 F Fassbinder, Rainer W. 485–6 Fellini, Federico 241–3 Ferrara, Abel 539 Feuillade, Louis 12 Figgis, Mike 516 Fincher, David 607 Fisher, Terence 138 Flaherty, Robert 31 Fleming, Victor 44 Ford, John 65–7 Forman, Milos 356–7 Fosse, Bob 306 Franju, Georges 193 Frankenheimer, John 335 Frears, Stephen 450 Freda, Riccardo 178 Fridriksson, Fridrik Thor 547

5


导演索引

Friedkin, William 389 Friedrich, Su 562 Fukasaku, Kinji 341 Fulci, Lucio 305 Fuller, Samuel 198 G Gance, Abel 52 Genina, Augusto 59 Ghai, Subhash 465 Ghatak, Ritwik 286 Gibson, Mel 567 Gilliam, Terry 443 Gitai, Amos 533 Godard, Jean-Luc 342–4 Gondry, Michel 612 Gorris, Marleen 521 Goulding, Edmund 58 Green, David Gordon 633 Greenaway, Peter 458 Griffith, D. W. 16–18 Gross, Yoram 299 Guerra, Ray 349 Guitry, Sacha 32 Güney, Yilmaz 401 Guy, Alice 14 H Hallström, Lasse 495 Hamer, Robert 189 Haneke, Michael 457 Harrington, Curtis 321 Hartley, Hal 593 Has, Wojciech 284 Hathaway, Henry 100 Hawks, Howard 86–8 Haynes, Todd 600 Heckerling, Amy 556 Heer, Rolf de 537 Hellman, Monte 363 Herzog, Werner 460–1 Hill, George Roy 254 Hill, Jack 371 Hill, Walter 454 Hitchcock, Alfred 112–14 Holland, Agnieszka 520 Hooper, Tobe 466 Hou, Hsiao-hsien 508 Howard, Ron 553

6

导演索引

Hu, King 346 Hughes, John 527 Huston, John 158 I Ichikawa, Kon 221 Imamura, Shohei 298 Inagaki, Hiroshi 149 Iñárritu, Alejandro González 613 Ince, Thomas H. 26 Ishii, Sogo 573 Ivens, Joris 106 Ivory, James 314 J Jackson, Peter 604 Jancsó, Miklós 252 Jarman, Derek 455 Jarmusch, Jim 546 Jennings, Humphrey 164 Jeunet, Jean-Pierre 549 Jewison, Norman 295 Jireš, Jaromil 396 Jodorowsky, Alejandro 328 Joffé, Roland 489 Jones, Chuck 200 Jonze, Spike 627 Jordan, Neil 528 Jost, Jon 472 K Kachyna, Karel 276 Kaurismäki, Aki 576 Kazan, Elia 180–1 Keaton, Buster 78–9 Kiarostami, Abbas 435 Kieślowski, Krzysztof 452–3 Kim, Ki-duk 599 Kim, Ki-young 240 King, Henry 36 Kitano, Takeshi 506 Kluge, Alexander 354 Kobayashi, Masaki 222 Korda, Alexander 64 Koster, Henry 146 Kozintsev, Grigori 144 Kramer, Stanley 210 Kubrick, Stanley 315–17

Kuleshov, Lev 107 Kümel, Harry 428 Kumashiro, Tatsumi 303 Kurosawa, Akira 183–5 Kurosawa, Kiyoshi 563 Kusturica, Emir 559 Kwan, Stanley 580 Kwon-taek, Im 397 L La Cava, Gregory 62 Landis, John 531 Lang, Fritz 55–7 Law, Clara 577 Lean, David 170–1 Leconte, Patrice 512 Lee, Ang 558 Lee, Spike 574–5 Leigh, Mike 468 Lelouch, Claude 403 Leni, Paul 33 León, Gerardo de 209 Leone, Sergio 324 Lepage, Robert 583 LeRoy, Mervyn 120 Levinson, Barry 459 Lewis, Jerry 290 Linklater, Richard 596 Litvak, Anatole 126 Lloyd, Frank 37 Loach, Ken 398 Losey, Joseph 175 Lubitsch, Ernst 60–1 Lucas, George 478–9 Luhrmann, Baz 608 Lumet, Sidney 277 Lupino, Ida 230 Lynch, David 490–1 Lyne, Adrian 446 M McCarey, Leo 104 McElwee, Ross 510 Mackenrick, Alexander 199 McLeod, Norman Z. 103 Maddin, Guy 568 Makhmalbaf, Mohsen 578 Malick, Terrence 473 Malle, Louis 366

Mamoulian, Rouben 97 Mankiewicz, Joseph L. 176–7 Mann, Anthony 156–7 Mann, Michael 467 Marins, José Mojica 329 Marker, Chris 251 Markovic, Goran 498 Martel, Lucretia 620 Maysles, Albert & David 300 Mazursky, Paul 337 Meirelles, Fernando 565 Mekas, Jonas 263 Méliès, Georges 8 Melville, Jean-Pierre 229 Menzel, Jirí 408 Menzies, William Cameron 89 Mészáros, Márta 350 Metzger, Radley 326 Meyer, Russ 256 Micheaux, Oscar 30 Miike, Takashi 597 Milestone, Lewis 77 Miller, George 483 Minghella, Anthony 550 Minnelli, Vincente 134 Miyazaki, Hayao 444 Mizoguchi, Kenji 101 Mocky, Jean-Pierre 330 Monteiro, João César 381 Moodysson, Lukas 623 Moore, Michael 554 Moretti, Nanni 548 Morris, Errol 515 Mulligan, Robert 285 Munk, Andrzej 253 Muratova, Kira 385 Murnau, F. W. 40–1 Murphy, Geoff 496

O Oliveira, Manoel de 174 Olmi, Ermanno 348 Ophüls, Marcel 308 Ophüls, Max 125 Oshii, Mamoru 540 Oshima, Nagisa 358 Ouedraogo, Idrissa 552 Oury, Gérard 238 Ozon, François 621 Ozu, Yasujiro 135–7

N Nair, Mira 581 Nakata, Hideo 603 Naruse, Mikio 148 Němec, Jan 399 Niblo, Fred 15 Nichols, Mike 351 Noé, Gaspar 616 Nolan, Christopher 629 Noyce, Phillip 529

R Rafelson, Bob 373 Raimi, Sam 592 Rainer, Yvonne 386 Rappeneau, Jean-Paul 362 Ray, Nicholas 190 Ray, Satyajit 247–9 Redford, Robert 400 Reed, Carol 162 Reiner, Rob 507

P Pabst, Georg Wilhelm 34 Pagnol, Marcel 76 Pakula, Alan J. 311 Paradjanov, Sergei 272 Park, Chan-wook 614 Parker, Alan 475 Parks, Gordon 205 Pasolini, Pier Paolo 255 Passer, Ivan 375 Payne, Alexander 601 Peckinpah, Sam 282–3 Penn, Arthur 261 Petersen, Wolfgang 447 Pintilie, Lucian 378 Polanski, Roman 376–7 Pollack, Sydney 382 Porter, Edwin S. 10 Potter, Sally 523 Powell & Pressburger 132–3 Preminger, Otto 161 Protazanov, Yakov 22 Proyas, Alex 615 Q Quay, Stephen & Timothy 509

Reiniger, Lotte 108 Reisz, Karel 296 Renoir, Jean 72–4 Resnais, Alain 258 Richardson, Tony 313 Riefenstahl, Leni 131 Ripstein, Arturo 474 Risi, Dino 225 Rivette, Jacques 310 Rocha, Glauber 417 Rodriguez, Robert 622 Roeg, Nicolas 320 Rohmer, Eric 244 Rollin, Jean 414 Romero, George A. 429 Room, Abram 70 Rosi, Francesco 262 Ross, Herbert 304 Rossellini, Roberto 150–1 Rossen, Robert 169 Rouch, Jean 228 Russell, David O. 585 Russell, Ken 307 S Salles, Walter 569 Santis, Giuseppe de 226 Santos, Nelson Pereira dos 322 Sayles, John 501, 532 Schaffner, Franklin J. 245 Schlesinger, John 288 Schlöndorff, Volker 418 Schrader, Paul 497 Schumacher, Joel 426 Scola, Ettore 347 Scorsese, Martin 462–4 Scott, Ridley 404–5 Scott, Tony 480 Sembene, Ousmane 264 Sen, Mrinal 268 Sennett, Mack 21 Sharpsteen, Ben 80 Shepitko, Larisa 406 Sheridan, Jim 522 Shindô, Kaneto 195 Shyamalan, M. Night 630 Sidney, George 224 Siegel, Don 204 Singer, Bryan 619

Siodmak, Robert 119 Sirk, Douglas 92–3 Sjöström, Victor 19 Skolimowski, Jerzy 409 Smith, Harry 270 Soderbergh, Steven 609 Sokurov, Alexander 538 Solondz, Todd 590 Spielberg, Steven 502–4 Sternberg, Josef von 69 Stevens, George 142–3 Stiller, Mauritz 29 Stone, Oliver 499 Storck, Henri 165 Straub, Jean-Marie 367 Stroheim, Erich von 35 Sturges, John 188 Sturges, Preston 102 Suzuki, Seijun 269 Švankmajer, Jan 384 Szabó, István 407 T Tarantino, Quentin 610–11 Tarkovsky, Andrei 360–1 Tarr, Béla 564 Tashlin, Frank 206 Tati, Jacques 182 Tavernier, Bertrand 448 Taviani, Vittorio & Paolo 332 Téchiné, André 469 Teshigahara, Hiroshi 301 Tornatore, Giuseppe 571 Toro, Guillermo del 617 Tourneur, Jacques 140–1 Trier, Lars von 570 Trotta, Margarethe von 456 Truffaut, François 352–3 Tsai, Ming-Liang 582 Tsui, Hark 526 Tsukamoto, Shinya 594 Tykwer, Tom 618 U Ulmer, Edgar G. 139 V Vadim, Roger 309 Van Dyke, W. S. 45

Van Peebles, Melvin 364 Van Sant, Gus 545 Varda, Agnès 312 Varma, Ram Gopal 606 Veber, Francis 402 Verhoeven, Paul 412 Vertov, Dziga 84 Vidor, King 68 Vigo, Jean 145 Vinterberg, Thomas 626 Visconti, Luchino 160 Vláčil, František 273 Voulgaris, Pantelis 442 W Wajda, Andrzej 289 Walsh, Raoul 39 Ward, Vincent 566 Warhol, Andy 318 Waters, John 494 Watkins, Peter 391 Weir, Peter 482 Weiss, Jirí 207 Welles, Orson 216–18 Wellman, William A. 85 Wenders, Wim 486 Wertmüller, Lina 297 Whale, James 50–1 Wiene, Robert 13 Wilder, Billy 152–4 Winterbottom, Michael 602 Wise, Robert 214–15 Wiseman, Frederick 334 Wishman, Doris 197 Wong, Kar-wai 584 Woo, John 500 Wood, Sam 28 Wyler, William 128–9 Y Yang, Edward 511 Young, Terence 220 Z Zeffirelli, Franco 266 Zeman, Karel 187 Zemeckis, Robert 544 Zhang Yimou 541 Zinnemann, Fred 163

7


埃德温·鲍特

EDWIN S. PORTER 1870年代

1870年代

生平:1870年4月21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康奈尔斯维尔,1941年4月30 日逝世于美国纽约。 导演风格:电影剪辑之父;善用不间断拍摄叙事手法;首创用多元视角来表 现动作。

作为早期电影工业的重要人物,埃德温·鲍特的导演 生涯不过只有几年,作品也都是些不足十分钟的短片,但 他却是真正的电影制作先驱。当时正值电影产业的黎明时 期,各种技术均还很粗糙:以鲍特对《汤姆叔叔的小屋》 (Uncle Tom’s Cabin,1903)的单调表现为例,那时摄像 机还只是被用来单纯记录一出戏而已。最终,电影才真正 “动”起来,动作被零碎、单独地分解拍摄,与具体时间 代表作 拼贴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1915 鲍特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惊悚片《美国救火员的生活》 Zaza 1915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1903)就采用了现已知的 Sold 1915 最早的交叉剪辑手法,将两个不同视角重叠起来。电影史 The Eternal City 1915 学家热衷于将鲍特神化成电影剪辑之父——直到未经处理 Niobe 1915 的《美国救火员的生活》的原始胶片曝光,这些胶片显示 The Morals of Marcus 1915 出,鲍特为了证明自己是首创,在后期重新编辑过这部电 Such a Little Queen 1914 Tess of the Storm Country 1914 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鲍特不需要篡改证据来支持他的 A Good Little Devil 1914 声明:在他早期的标志性作品《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Hearts Adrift 1914 Train Robbery,1903)中,他已经展示出了超前的对银幕 The Prisoner of Zenda 1913 空间的理解,该片不仅是第一部西部片,也是最早期的真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1910 正意义上的悬念片。从托马斯·爱迪生电影制作公司的一 A Country Girl’s Seminary Life and Experiences 1908 个小放映员开始做起,鲍特很快晋升为摄影师、导演,最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 终负责所有的产品。基于这一成功经历,他于1909年开办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 了自己的制作公司,几年后再将它卖出,向更大的电影 巨头再迈进一步,他与阿道夫·朱克 “跳接或交叉剪辑在当时是一项全新 (Adolph Zukor)合伙成为了一个新工 作室的赞助人之一。鲍特最后离开了电 的,先进的剪辑技术……” 影业,回到了他的工程专业,成立了精 —蒂姆·德克(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密电机公司。DK

右图:鲍特在爱迪生工作室指导《乡村女孩 的学校生活经历》(A Country Girl’s Seminary Life and Experiences)的拍摄。

10

11


D.W.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

D.W.格里菲斯

1870年代

1870年代

生平:本名大卫·卢埃林·华克·格里菲斯,1875年1月22日出生于美国肯 塔基州格兰奇,1948年逝世于美国好莱坞。 导演风格:特技之父;首创电影叙事;拍摄有时有种族成分的史诗电影;交 叉剪辑制作先驱。

代表作 The Struggle 1931 Abraham Lincoln 1930 Lady of the Pavements 1929 The Battle of the Sexes 1928 The Sorrows of Satan 1926 America 1924 Orphans of the Storm 1921 Way Down East 1920 The Mother and the Law 1919 Broken Blossoms 1919 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 1916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The Battle of the Sexes 1914 Judith of Bethulia 1914 The Perfidy of Mary 1913 The Musketeers of Pig Alley 1912 The Girl and Her Trust 1912 A Woman Scorned 1911 The Impalement 1910 In Old California 1910 A Corner in Wheat 1909 The Lonely Villa 1909 The Greaser’s Gauntlet 1908

电影早期被看作对白描艺术自然状态的手工调控,也 被看作是对动作的科学研究,但从来没有被意识到其实是 一种拥有叙事潜能的媒体。 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人渐渐意识到这些科技 手段其实都要为现实服务,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电影语言迫 切需要被建立起来,通过它,独立的电影片段能够联系起 来,当然这也就需要有更多的新颖技术。早期的电影人建 立起了一套叙事方法,但这需要观众能够解读他们,并且 需要有足够的商业价值才能实现。电影业迫切需要一位大 师出现——这就是D.W.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是内战南方联盟军一位英雄的儿子,他成长 的文化圈远在纽约和洛杉矶之外,他于南北战争前的美国 南部长大,时值那里的经济正面临都市化的冲击,这使得 他形成了保守、基督教式的世界观。出于对演员生涯的热 爱,他于1897年成为了一名舞台剧演员和编剧,但并未获 得大的成功。随后他出演了当时正在爱迪生电影公司的埃 德温·鲍特的电影,由于对当时单摇电影所拍摄出来的短 片表演并无多大热情,他去美国电影放映公司当了一名导 演,并于1908年至1915年之间导演了上百部短片,正是在 这一产量丰富的时期,格里菲斯一手建立起了电影的基本

秩序,让他能够将他的银幕语言转化成一系列长盛不衰的 上图:亨利·沃斯奥在格里菲斯的电影《一 个国家的诞生》中饰演陆军上校本·卡梅隆 流行短片电影。这一时期有三部电影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 (Colonel Ben Cameron)。 作——《寂静山庄》(The Lonely Villa,1909),《愤怒的葡 萄》(A Corner in Wheat,1909)以及《佩吉巷的火枪手》 (The Musketeers of Pig Alley,1912)——这些作品运用倒 叙、虹膜镜头以及交叉剪辑,同时将正邪分明的主角和奸角 的动作呈现出来。 1910年,格里菲斯在加州发现了一 “演员从来都不重要,只有导演才 个小乡村,他在那里拍摄了许多传记电 配有权力和地位。” 影,包括《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亚》(In Old California,1910)。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并且有很大的 空间可以扩展。这个小乡村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好莱坞。他 以及那些传记片的早期导演们,将好莱坞由一个小农业县城 变成了世界电影娱乐业之都。

右图:(从左到右)道格拉斯·范朋克、玛 丽·璧克馥、查理·卓别林和格里菲斯。

16

17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VICTOR SJÖSTRÖM

1870年代

联美电影公司 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璧克 馥、查理·卓别林和D.W.格里菲斯于 1919年成立了联美电影公司,然而公司 在有声电影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至40年 代后期,由于几乎没有产出量,事实上 已经不能认为是一个制片公司了。最近 它的命运发生了一次转折,2006年,影星 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和保拉·瓦格 纳(Paula Wagner)出资收购了它。 ◆1919: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璧 克馥、查理·卓别林、 D.W.格里菲 斯出资成立了联美电影公司。 ◆1924:约瑟夫·申克(Joseph Schenck)被聘为董事总经理。 ◆1933:申克离职;爱尔·李克特(Al Lichtman)上任,几个月后辞职。 ◆1951:联美被阿瑟·克里姆(Arthur Krim)和罗伯特·本杰明(Robert Benjamin)接管。 ◆1951/1952:联美电影公司推出了 两部伟大的影片《非洲女王号》 (The African Queen)和《红磨坊》 (Moulin Rouge)。 ◆1955:玛丽·璧克馥离开联美电影公司。 ◆1956:联美电影公司上市。 ◆1967:联美电影公司股份被卖给了保 险业巨头泛美公司。 ◆1973:联美电影公司从米高梅手中接 过发行业务。 ◆1975:联美从拥有邦德电影版权的 Danjaq LLC公司买下50%的股份,联 美身份为隐名股东。 ◆1990:米高梅/联美被意大利金融投 资家吉安卡多·帕瑞蒂(Giancarlo Parretti)收购,但是银行取消了抵押 品赎回权。 ◆2006:汤姆·克鲁斯和保拉·瓦格纳 出资收购了联美。

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 格里菲斯1915年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这是他表现内战以及战后重建的史诗巨作, 影片描述了南方一户白人家庭的困境,以及战争失败带 给他们的悲惨命运,他们随后通过3K党找到了和平。第 二年他导演了《党同伐异》(Intolerance: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1916),这是一部对电影叙事技术 和观众的接受能力都充满考验的电影。格里菲斯通过这两 部电影获得了极大的荣誉,接下来他又拍了诸如《母亲与 法律》(The Mother and the Law,1919)、《赖婚》(Way Down East,1920)、《撒旦的忧伤》(The Sorrows of Satan,1926)以及《林肯》(Abraham Lincoln,1930)等电 影。在此过程中,1919年,他与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查理·卓 别林成立了联美电影公司。尽管格里菲斯的职业时间大都 是在现代电影机器出现之前,他还是于1936年获得了奥斯 卡奖,以及美国导演协会的终身成就奖。格里菲斯于30年 代早期退出电影界,并于1948年去世,今天,他被人们铭 记,因为他拍摄了最早的,现在看来非常具有种族主义色 彩的银幕史诗。GCQ

生平:本名维克多·大卫·斯约斯特洛姆,1897年9月20日出生于瑞典斯博 达尔,1960年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1870年代

D.W.格里菲斯

导演风格:北欧电影先驱;将场景作为电影不可分割的部分,用以烘托人物 行动的戏剧效果;将景观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最初进入瑞典电影业时是一位 演员,随后他转行做了导演,他与莫里兹·斯蒂勒(Mauritz Stiller)一样,都是早期北欧电影黄金时代的重要人物。 在电影《生死恋》(Berg-Ejvind och Hans Hustru, 1918)中,斯约斯特洛姆展示了他诗意般的镜头运用中最 重要的一个特点——自然发现:风景不再只单纯地被用来 达到电影的画面美感,它被用来阐释主角行为的戏剧语 代表作 境。在电影《鬼车魅影》(Klostret i Sendomir,1920)中, Under the Red Robe 1937 斯约斯特洛姆将注意力放在封闭空间内,以此作为手段, Markurells i Wadköping 1931 (Father and Son) 展示路德教会对动乱和苦难的关注。 Väter und Söhne 1930 1924年,斯约斯特洛姆前往美国并且执导了《挨了耳 The Wind 1928 光的男人》(He Who Gets Slapped),这部讲述一个小丑 The Scarlet Letter 1926 故事的影片,被完美综合了温柔与残忍两种特质,全片感 Confessions of a Queen 1925 情真挚、风格奇异病态、充满忧伤与讽刺意味。斯约斯特 He Who Gets Slapped 1924 Eld ombord 1923 (Fire on Board) 洛姆两部最出名的影片是由丽莲·吉许(Lillian Gish)主演 Körkarlen 1921 (The Phantom Carriage) 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926)以及《风》(The Klostret i Sendomir 1920 Wind,1928)。为了追求戏剧化的效果,斯约斯特洛姆在 (Monastery of Sendomir) 《红字》中简化了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Berg-Ejvind och Hans Hustru 1918 (You and I) 原作中关于伦理与禁欲的疑问,强化了《红字》中的感 Terje Vigen 1917 (A Man There Was) Skomakare, bliv vid din läst 1915 情,以此弥补影片中关于原作最核心价值,即道德与宗教 (Stick to Your Last, Shoemaker) 见解的缺失。《风》则象征了斯约斯特洛姆对于充满夸张 Ett Hemligt giftermål 1912 (A Ruined Life) 想象力画面登峰造极的运用:将狂野自然作为主角内在情 感的象征和反映。基本上,风的力量成 为了导演最主要的舞台道具。《红袍 “没有人可以否认,风是大自然杰出 下》(Under the Red Robe,1937)是 的艺术品……” 斯约斯特洛姆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但 ——《卫报》 是他依然从事着演员的职业,他成功塑 造了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1957)中成熟的教授一角。AB

右图:艾尔玛·克里夫顿(Elmer Clifton) 与康斯坦斯·塔尔梅奇(Constance Talmadge)在传奇大作《党同伐异》中饰演角 色。

18

19


托德·布朗宁

托德·布朗宁

TOD BROWNING

生平:本名查尔斯·阿尔伯特·布朗宁,1882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 州路易斯维尔;1962年逝世于美国好莱坞。

1880年代

代表作 The Devil-Doll 1936 Mark of the Vampire 1935 Fast Workers 1933 Freaks 1932 Iron Man 1931 Dracula 1931 Outside the Law 1930 The Thirteenth Chair 1929 West of Zanzibar 1928 London After Midnight 1927 The Unknown 1927 The Show 1927 The Road to Mandalay 1926 The Blackbird 1926 The Unholy Three 1925 Silk Stocking Sal 1924 The Day of Faith 1923 The Wicked Darling 1919 Revenge 1918 The Eyes of Mystery 1918 The Jury of Fate 1917 Jim Bludso 1917 Everybody’s Doing It 1916 The Spell of the Poppy 1915 By the Sun’s Rays 1914

托德·布朗宁在16岁的时候对马戏团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他离开自己中产阶级的家,跑去当小丑,在各种马 戏团、嘉年华以及杂耍团里表演。这种对新奇事物的着迷 深深影响了他日后所创造的惊悚片的导演风格。不久之后 他在一个杂耍剧团里与格里菲斯当起了导演,随后他开始 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电影里。从1913年到1919年,他参演 了50多部电影,并且执导了处女作《阳光》(By the Sun’s Rays,1914)。 尽管如今经常被忽略,但是托德·布朗宁是毫无争议 的现代惊悚片构建者。他所导演的由贝拉·卢高希(Béla Lugosi)主演的《德拉库拉》(Dracula,1931),成为后 来几乎所有惊悚片的教材。虽然影片色彩暗淡且有结构问 题,比如其仓促的结尾看起来就像是为了适应影片的时 长,但它是此类影片的鼻祖——第一部包含了所有惊悚元 素的惊悚片。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一部异常诡异的影片, 拥有噩梦式的、地狱般的感觉。这都要归功于卢高希的表 演以及布朗宁在之前的惊悚默片中所打下的营造气氛的导 演功底。但之前这些影片还不能被称作惊悚片,尽管他们 包含了许多此类影片所要求的元素,比如说《三个邪恶的 人》(The Unholy Three,1925)中的宠物猩猩,以及《表

1880年代

导演风格:大胆拍摄了一系列情节剧和经典恐怖电影,作品细节设计一丝不 苟,善于营造恐怖的奇异气氛。

演秀》(The Show,1927)里的毒蜥蜴。同样的,还有展 示身体畸形的趋势以及对痛苦的病态迷恋。 但最重要的是,布朗宁能够将异样的气氛变得可感可 观。正是这样的天赋让其版本的《德拉库拉》成为经典。 不过,布朗宁在影片中喜欢运用的诸如逃跑的虫子,莫名 其妙的雾,或者突然的持续安静有时使影片看起来很傻。 但总体来说,不管怎样,即使现在看来,它们也算风格奇 异。同样的感觉还出现在影片《畸形秀》(Freaks,1932) 中,这部影片常被看作布朗宁的代表作,以及他被忽略了 的天才作品《吸血鬼》(Mark of the Vampire,1935),这 部电影是他丢失的默片《午夜后的伦敦》(London After Midnight)的再制作。也许布朗宁是以风格而不是具体影像 取胜,然而这种风格至今依然诡异迷人。KH

图二:布朗宁拍摄的《德拉库拉》为惊悚片 奠定了一个新的高度。

经典的合作 托德·布朗宁的许多影片里都可以 看到朗·钱尼的身影,朗后来成为了电 影史上最伟大的性格演员,被誉为“千 面人”。他们最成功的合作包括《三 个邪恶的人》(1925)、《神秘人》 (1927)、《午夜后的伦敦》(1927) 以及《桑格巴尔岛以西》(1928)。钱 尼出生于聋哑家庭,从小就深谙非语言 形式的交流之法,这种天赋再加上他对 复杂舞台造型化妆谙熟于心的经验,使 得他迅速成长为一颗巨星。他尤以在 《巴黎圣母院》(1923)中所饰演的加

图一:托德·布朗宁1932年的代表作《畸形 秀》中的场景,全片在马戏团取景。

24

西莫多为人所知。

25


F.W.茂瑙

F.W.茂瑙

F. W. MURNAU

生平:本名弗雷德里克·威廉·普朗普,1888年12月28日出生于德国北莱 因-西发利亚邦比勒菲尔德,1931年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芭芭拉。

1880年代

代表作 Tabu: A Story of the South Seas 1931 City Girl 1930 4 Devils 1928 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 1927 Faust 1926 Herr Tartüff 1926 (Tartuffe) Der Letzte Mann 1924 (The Last Laugh) Die Finanzen des Grossherzogs 1924 (Finances of the Grand Duke) Die Austreibung 1923 (The Expulsion) Phantom 1922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1922 (Nosferatu, the Vampire) Der Brennende Acker 1922 (Burning Soil) Schloss Vogeloed 1921 (The Haunted Castle) Sehnsucht 1921 (Desire) Der Gang in die Nacht 1921 (Journey Into the Night) Abend—Nacht—Morgen 1920 Der Januskopf 1920 (Dr. Jekyll and Mr. Hyde) Der Bucklige und die Tänzerin 1920 (The Hunchback and The Dancer) Satanas 1920 (Satan) Der Knabe in Blau 1919 (Emerald of Death)

右图:乔治·奥布莱恩(George O’Brien) 与珍妮·盖诺(Janet Gaynor)在《日出: 两个人的情爱之歌》中。

40

弗雷德里克·威廉·普朗普生于1888年,是20世纪 最知名的德国电影三大导演之一,与弗里茨·朗和恩斯 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齐名。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学 习艺术,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 员。后来,他改名为“茂瑙”。 他于1919年导演了处女作《穿蓝衣的男孩》(D er Knabe in Blau),并在德国表现主义时期将其艺术天赋打磨 得更加光滑。事实上,茂瑙处于这一运动的最前沿,他导 演了一部叫《古堡惊魂》(Schloss Vogeloed,1921)的电 影,随后便是他第一部公认的杰作《诺斯费拉图》(Nosferatu,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1922)。这部电影重 新讲述了吸血鬼传说,茂瑙利用诡异定格动画技巧与地平 线倾斜法,将情节设定为吸血鬼病会如同瘟疫般使人感 染。他的第二部杰作,《最卑贱的人》(Der Letzte Mann, 1924),时常被誉为是第一批使用手摇镜以表达一个主观 视角的电影之一。 两年之后茂瑙执导了《浮士德》(Faust,1926),其 大获成功使他成功从德国进入到好莱坞。在那里,他与福 克斯公司合作,拍摄了默片时期最后几部伟大电影之一: 《日出:两个人的情爱之歌》(Sunrise:A Song of Two Hu-

1880年代

导演风格:恐怖片大师,率先使用手摇镜;采用了怪异的单格拍制动画技巧 以及地平线倾斜法;其电影中的化妆及道具也充满了革新性。

mans,1927)。该片极其漂亮、创新地使用了移动摄影, 并且革命性地探索了如何用移动摄影展现人物,《日出》 荣获多个奥斯卡奖,并成为了视觉叙事的一个教材式作 品。 随着有声片的到来,茂瑙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他接 下来的两部电影,《四恶魔》(4 Devils,1928)和《都市 女郎》(City Girl,1930),很大程度上被评论家和观众 忽视。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禁忌》(Tabu:A Story of the South Seas,1931),一个关于禁忌之爱的浪漫片,最开始 由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执导, 后来茂瑙接管了该项目。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活着看到 《禁忌》的发行,他于1931年死于一场车祸中。 茂瑙是未公开的同性恋,其电影里的主导主题如今被 更多地通过他的性取向被解释。即便如此,他的电影依然 被证明是一位真正大师的杰作。GCQ

上图 :《诺斯费拉图》中欧洛克伯爵(Graf Orlok,马科斯·夏瑞克[Max Schreck]饰)怪 异的影子。

回溯以往 在有了超过了一个世纪关于银幕的 自然叙事方法的发展后,我们今天已很 难想象早些时期叙述手法还不是那么成 熟的时候的电影拍摄。但是回顾过去, 我们经常会发现惊喜抑或有机会瞥见一 些永恒之美。如果一个人不知怎么地 回到了20世纪早期——电影刚进入发展 期,而有声电影还没到来前,他就会发 现一些早期电影人,如茂瑙、朗和刘别 谦在他们的电影中所用的技艺,直到几 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41


卡尔·德莱叶

卡尔·德莱叶

CARL DREYER

生平:本名卡尔·特奥多·德莱叶,1888年2月3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 1968年逝世于丹麦哥本哈根。

1880年代

代表作 Gertrud 1964 (Gertrud) Ordet 1955 (The Word) Et slot i et slot 1955 (The Castle Within the Castle) Storstrømsbroen 1950 (The Storstrom Bridge) Thorvaldsen 1949 De nåede færgen 1948 (They Caught the Ferry) Landsbykirken 1947 (The Danish Village Church) Kampen mod kræften 1947 (The Struggle Against Cancer) Vredens Dag 1943 (Day of Wrath) Vampyr—Der Traum des Allan Grey 1932 (The Strange Adventure of David Gray) 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 1928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Glomdalsbruden 1926 (The Bride of Glomdal) Du Skal ære din Hustru 1925 (Master of the House) Mikaël 1924 (Chained) Der var engang 1922 (Once Upon a Time) Die Gezeicheneten 1922 (Love One Another) Prästänkan 1920 (The Witch Woman) Præsidenten 1919 (The President)

卡尔·德莱叶通常被视为世界电影史上忧郁、制造 形而上学的阴郁和痛苦的丹麦人。然而这里,我们将一 起来探讨他作品中温暖、人文的一面,歌颂爱情和感性的 一面。 德莱叶的职业生涯分为两个阶段。在他导演了处女 作《审判长》(Præsidenten,1919)之后的12年里,他在 五个不同的国家指导了十部电影。但是他最野心勃勃的 电影,《圣女贞德蒙难记》(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 1928),成为了代价高昂的票房失败之作,摧残了他的声 誉。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德莱叶都无法再开展自己的 项目,甚至当他于1943年重新执导电影时,资金依然不稳 定。 德莱叶的早期作品能够呈现给观众各种各样的情绪, 他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大导演。《房屋的主人》(Du Skal ære din Hustru,1925)是一个狡黠的家庭喜剧,而《葛罗 达的新娘》(Glomdalsbruden,1926)则是一个抒情的爱情 故事,在片中,他如诗般地拍摄了挪威广袤的风景。与此 相反,《麦克尔》(Mikaël,1924)则在一个闷热的、幽闭 的摄影棚里拍出了三角关系的戏剧张力。 德莱叶曾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与人脸相

1880年代

导演风格:早期情节剧和恐怖片大师,擅长表现人物危机状态下的焦躁感; 构图精准;喜欢用长镜头和斯塔克打灯。

比。这是一个你永远都不会厌倦探索的地方。”他大量使 用面部特写镜头的习惯在《圣女贞德蒙难记》里达到了顶 峰,他不知疲倦地拍摄着贞德的痛苦表情和她的指责者的 恶毒嘴脸。《圣女贞德蒙难记》取得了标志性的地位,但 《复仇之日》(Vredens Dag,1943)也许才是他最完美 的电影视觉展现,是他用光影来表现道德和情感问题的典 型。 德莱叶的最后两部电影——《词语》(Ordet,1955) 和《葛楚》(Gertrud,1964)——是他电影简单化趋势 的终极,他的摄影风格朴素化到了顶点。《葛楚》在发行 时,收到了不解和敌意的回馈,但是现在将它看成德莱叶 备受赞许的个人创造之旅的终点,似乎也合逻辑:这是一 位不断开凿自己道路的电影人平静而安详的遗嘱。PK

右图:玛利亚·法奥康涅蒂(Maria Falconetti)在《圣女贞德蒙难记》中饰演有献身精 神的圣女贞德。

受审的贞德 德莱叶通过研究圣女贞德1431受审 的文档刻画了自己的贞德版本。贞德声 称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愿景。在 1428年,当英国准备进攻奥尔良时,她 听从自己的圣徒的命令,领导了一支军 队来对付英国和勃艮第人。她的领导反 转了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节节败退 的命运,但在重夺巴黎失败后,她被 移交给英国人,并以一个异教徒的罪 名于1931年被烧死。德莱叶的电影聚焦

上图 :莉斯·莫文(Lisbeth Movin)在电影 《复仇之日》中饰演阿布萨隆(Absalon) 的第二任妻子。

42

了审判中贞德的痛苦和她那些控诉者的 狠毒。

43


查理·卓别林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生平:本名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1977年逝世于瑞士沃韦。

1880年代

代表作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 1967 Limelight 1952 Monsieur Verdoux 1947 The Great Dictator 1940 Modern Times 1936 City Lights 1931 The Circus 1928 The Pilgrim 1923 Pay Day 1922 Nice and Friendly 1922 The Idle Class 1921 The Kid 1921 A Day’s Pleasure 1919 Shoulder Arms 1918 Triple Trouble 1918 A Dog’s Life 1918 The Immigrant 1917 Easy Street 1917 The Rink 1916 Behind the Screen 1916 The Vagabond 1916 The Tramp 1915 Mabel’s Married Life 1914 Twenty Minues of Love 1914

右图:卓别林和1919年成立的联美公司的联 合创办人在一起。

46

除了是默片时代最著名的闹剧式喜剧导演,查理·卓 别林爵士还是位作曲家以及电影大明星,并且在1919年与 人合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影工作室——联美公司。 在杂耍剧团和巡游剧团学会了娱乐大众的本事后, 卓别林通过基石电影厂的喜剧进入了电影界。他很快就开 始执导电影,在艾森奈电影公司共导演了26部上下部的影 片。《流浪汉》(The Tramp,1915),《漂泊者》(The Vagabond,1916)和《安乐街》(Easy Street,1917)显 示出他对跑跑跳跳的闹剧的稳定改良,他在其中加入了痛 苦忧伤的元素,立刻使他的电影变得趣又感人,叛逆又关 怀。 卓别林逐渐在其电影中展示当时的社会思潮,触及一 些敏感问题。虽然这些不会被保守派的评论家心安理得地 接受,观众却非常喜欢。卓别林成为了一个英雄,一个新 兴移民国度的标志。他通过《狗的生活》(A Dog’s Life, 1918)这样的杰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受欢迎程度。 卓别林每隔几年就会将工作节奏降低,减少一部电 影的拍摄,这使得他精心设计的笑料,充满情感的灵活机 智,以及对细节的追求都保持在了一个较高水平。《摩登 时代》(Modern Times,1936)和《大独裁者》(The Great

1880年代

导演风格:作品有别出心裁的设计、精心安排的笑料、细微诱人的感动、无 厘头般的滑稽以及无可救药的浪漫。

Dictator,1940)是永恒经典。他们的喜剧时机、原创笑 料,以及通过细微的动作和电影技巧(尤其是对镜头框架 边缘的把玩)展现的情感共鸣,将喜剧的界限扩展到了无 限广,而影片对于社会阶级意识与宽容的关注让其主题多 了一丝社会紧迫感。因此,虽然卓别林的流行度在40年代 开始衰减,他的声望却在增长。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大独裁者》中 反讽的、激进的反法西斯警告。流言诽谤迫使卓别林离开 美国,他随后的几部电影,如《舞台春秋》(Limelight, 1952),变成了一种沉思的、顺从的基调。谢天谢地,卓 别林作为一个新颖电影天才的遗产,以及20世纪最具辨认 度的流行偶像,流浪汉的精神,在世界各地仍然知名。EM

上图 :《狗的生活》中,流浪汉与他的狗可 怜地坐在门廊前的阶梯上。

自成等级 无人可比 查尔斯·卓别林所获奖项证明了他 才华的广度和深度。 ◆1927/1928:特别表彰“为其在《马 戏团》(The Circus)中的完美表 演、编剧、导演及制片” 金像奖在 给卓别林的信中写到,“你表现出来的 所有成就让你自成等级,无人可比。” ◆1971:荣誉奖 “为其不计其数的努 力,使得电影成为了本世纪的一种艺 术形式。” ◆1972:因《舞台春秋》获得了奥斯卡 最佳原创音乐奖。

47


让·谷克多

JEAN COCTEAU

生平:本名让·莫里斯·尤金·克莱芒·谷克多,1889年7月5日出生于法国 伊夫林,1863年逝世于法国艾松。

1880年代

1880年代

导演风格:法国前卫电影标志性人物,超现实主义大师,在银幕上创造了属 于自己的神话;运用了反镜头拍摄手法以及奇幻的舞台设计。

集画家、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布景设计师和导演 于一身的让·谷克多完善了超现实的特技效果。他最著名 的作品是他神秘的三部曲:《诗人之血》(Le sang d’un poète,1930)、《奥菲斯》(Orphée,1950)和《奥菲斯 的遗嘱》(Le testament d’Orphée,ou ne me demandez pas pourquoi!,1960)。 在《诗人之血》中,展现给观众的是艺术家脑海中 代表作 的奥德赛情节,影片充满说话雕像、尝试飞行以及自杀的 Le testament d’Orphée, ou ne me 场面。在《奥菲斯》中,充满诗意的转折发生在一部车控 demandez pas pourquoi! 1960 无线电将奥菲斯引诱进了他最深的欲望和地下世界里,而 (The Testament of Orpheus) 主人公通过反向镜像逃离死亡之地,影片开始倒转,他们 8 x 8: A Chess Sonata in 8 Movements 1957 也因此得以回到现实。当美女进入野兽的大厅时,幻想爆 La Villa Santo-Sospir 1952 Orphée 1950 (Orpheus) 发,一排无实体的手从墙里伸出来,手持火把,为她照 Coriolan 1950 明。影片中奥菲斯由谷克多的长期同性恋人让·马莱(Jean Les parents terribles 1948 Marais)饰演。 (The Storm Within) 在《奥菲斯的遗嘱》中,谷克多饰演诗人,另外在电 L’aigle à deux têtes 1948 (The Eagle has Two Heads) 影里露面的还有艺术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小说家萨 La belle et la bête 1946 冈(Françoise Sagan)。诗人回首漫长的职业生涯所达到的 (Beauty and the Beast) 成就,并且开始意识到通过他的作品可以达到的永恒。谷 Le sang d’un poète 1930 (The Blood of a Poet) 克多创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穿 Jean Coceau fait du cinéma 1925 着皮衣的摩托车手是地下世界的护卫者,而其中不同派别 的艺术家在诗人的咖啡馆中大战的情境 “我喜欢猫,因为我很喜欢我的家,渐 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存在的问题。 《美女与野兽》(La belle et la bête, 渐地,他们变成了看得见的灵魂。” 1946)是一部视觉感丰盈的电影,它讲 述了一个童话故事,而其中的野兽完全 是按照玛黑区(巴黎热门同性恋社区)的眼光塑造起来的 极度迷人的形象。HB

右图:让·马莱、让·谷克多以及朱赛 特·黛(Josette Day)在《美女与野兽》的 拍摄现场。

48

49


詹姆士·威尔

詹姆士·威尔

JAMES WHALE

生平:1889年7月22日出生于英格兰伍斯特,1957年逝世于美国好莱坞。

1880年代

代表作 Hello Out There 1949 They Dare Not Love 1941 Green Hell 1940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1939 Port of Seven Seas 1938 Wives Under Suspicion 1938 Sinners in Paradise 1938 The Great Garrick 1937 Show Boat 1936 Remember Last Night? 1935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One More River 1934 By Candlelight 1933 The Invisible Man 1933 The Kiss Before the Mirror 1933 The Old Dark House 1932 Impatient Maiden 1932 Frankenstein 1931 Waterloo Bridge 1931 Hell’s Angels 1930 Journey’s End 1930

右图:《演出船》的剧照,上面有艾琳·邓 恩、阿兰·琼斯以及保罗·罗贝森(Irene Dunne,Allan Jones,and Paul Robeson)。

50

詹姆士·威尔在拍摄其电影处女作、根据著名的反战 戏剧改编的《旅行尽头》(Journey’s End,1930)前是一名 剧场导演。他从未打算成为一个恐怖片导演,直到他接手 执导罗伯特·弗洛里(Robert Florey)半途而废的电影。历 史有时就是由这样的意外造就的,而威尔改编的《弗兰克 斯坦》(Frankenstein,1931)就造就了这样的历史。 威尔创立出了一个明显受到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的风 格,他描述了一个备受压抑和无安全感的个人世界。他用 流畅的镜头构造的令人信服的三维空间,以及对特写镜头 的钟爱,连同其令人激动的角色分配天赋,将其表演者最 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他通过《弗兰肯斯坦》展现出了一个形神兼具的风 格,使其成为环球影业一个成熟的流派。通过有层次的, 矛盾的表现方法以及对“怪物”的同情,它质疑了既定的 对与错、美丽和残忍的概念。经验丰富的威尔还为这类型 影片带来了细腻、机智、与怜悯的感觉,在《弗兰克斯 坦》中创造了一个20世纪永恒的经典角色。 关于科学怪人故事的无限改编潜能以及将其赋予生机 的导演功底,使得其续集《科学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也相当优秀。作为环球公司的票房保 障,威尔能够更加颠覆地尝试充满骇人幽默及敏感悲怆的

1880年代

导演风格:具有创新性的恐怖电影导演;作品有娴熟的摄影技巧,独特的视 角、形式化的取景方式以及高对比度的灯光运用。

电影。不论外界是支持还是又厌恶,《科学怪人的新娘》 接纳了不被外在世界接纳的一些人,创造了一个关于神和 怪物的崭新世界。《科学怪人的新娘》是永恒的杰作,一 部一流的经典电影。 在《古屋失魂》(The Old Dark House,1932)中,夜 晚为一群怪人主宰,影片以烂大街的剧情,即一群人在雨 夜被困老屋开场,结果却是一出黑色喜剧。《隐形人》 (The Invisible Man,1933)要更好一些,其滑稽幽默结合 了惊愕和恐怖,还有一个更加用心的结局。 威尔执导的恐怖片之外的类型片似乎并不怎么出色, 除了音乐剧《演出船》(Show Boat,1936),这是导演个 人最爱作品。在环球换了新的管理层后,威尔开始失宠, 他不再导演作品而是重新开始绘画,直到他自杀结束了一 生。DO

上图 :詹姆士·威尔与《科学怪人的新 娘》主创人员在一起。

创造怪物 电影《弗兰肯斯坦》是根据玛 丽·雪莱(Mary Shelley)的小说改编 的,她是女权主义作家玛丽·沃斯通克 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她在生玛 丽·雪莱时死于难产)的女儿以及诗人 雪莱的妻子。小说灵感似乎来自玛丽想 用火的温暖将其死胎婴儿救活的梦。 威尔电影里的怪物身体上并不怎么 接近玛丽·雪莱原作中的描写。化妆师 杰克·皮尔斯(Jack P. Pierce)创新地想 出用扁平的头、通过脖子螺栓、下垂的 眼睑、不合身的衣服组成了这个怪物。

51


恩斯特·刘别谦

恩斯特·刘别谦

ERNST LUBITSCH

生平:1892年2月28日出生于德国柏林,1947年逝世于美国好莱坞。

1890年代

代表作 That Lady in Ermine 1948 Cluny Brown 1946 A Royal Scandal 1945 Heaven Can Wait 1943 ☆ To Be or Not to Be 1942 That Uncertain Feeling 1941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 Ninotchka 1939 Bluebeard’s Eighth Wife 1938 Angel 1937 The Merry Widow 1934 La veuve joyeuse 1934 Design for Living 1933 If I Had a Million 1932 Trouble in Paradise 1932 Une heure près de toi 1932 (One Hour with You) Broken Lullaby 1932 The Smiling Lieutenant 1931 Monte Carlo 1930 Paramount on Parade 1930 The Love Parade 1929 ☆ Eternal Love 1929 The Patriot 1928 ☆ The Student Prince in Old Heidelberg 1927 The Marriage Circle 1924 Rosita 1923 右图:大卫·尼文、加里·库柏和克劳 黛·考尔白在《蓝胡子的第八任妻子》中的 表演。

60

恩斯特·刘别谦是一个最初因拍摄无声电影而出名的 德裔导演,他为好莱坞喜剧注入了一些东半球的浪漫感, 但却将整体融入一种明显的、头脑清晰的欧式的世故里。 所以在《蓝胡子的第八任妻子》(Bluebeard’s Eighth Wife, 1938)中,当克劳黛·考尔白饰演的妮可·德·路易斯 埃尔(Nicole de Loiselle)最终被由加里·库柏饰演的迈克 尔·布兰登(Michael Brandon)迷得神魂颠倒时,他却最先 想到的是怀疑、猜忌、缺点,以及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的世俗女人的放浪笑声。 刘别谦电影里人物总是在意识到一段罗曼史的危险 关系和短暂的情况下还情不自禁地陷进去。这种隐忍的激 情的一个缩影是《天堂里的烦恼》(Trouble in Paradise, 1932),这个关于在欧洲私通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法国女继 承人情不自禁地陷入两个美国骗子的甜蜜陷阱。这种利益 上的浪漫关系在米莉娅·霍普金斯(Miriam Hopkins)饰演 的莉莉(Lily)和赫伯特·马歇尔(Herbert Marshall)饰演 的加斯顿·默内斯库(Gaston Monescu)在电影中的一幕早 期的引诱场景中就被牢牢确定了下来——她假扮成伯爵夫 人,而他扮作了一个男爵。直到夜晚快结束的时候,他们 才意识到整个晚上两人都试图从彼此身上捞到利益,这确 定了彼此对对方的猜想:双方都是急功近利的骗子。

1890年代

导演风格:视觉设计复杂别致,爱拍优雅、诙谐、快节奏的浪漫喜剧;电影 中多有微妙的性暗示;经常有尖锐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剧本堪称完美。

刘别谦电影的一个特点是看似无拼接的、优雅的视 觉风格。尽管如此,他还是设法平衡精致与荒谬之间的 关系。例如,在《妮诺奇嘉》(Ninotchka,1939)中那 顿混杂着香槟和美女的精致浪漫的晚餐上,由葛丽泰·嘉 宝饰演的光彩照人的女主角出场了,但一定要注意,这位 女主角是位间谍,到此来出售充公的珠宝以充实政府的荷 包,然而她那花花公子般的约会对象腐蚀了她的意志,使 其最终沉迷在巴黎的奢华中。刘别谦善于拍摄多愁善感的 戏码,并拍得很成功,观众都买他的账。谁能否认妮诺奇 嘉一直渴望拥有的那让人揪心的愚蠢小帽,一旦戴到她头 上,她的心不会像她的脸一样那么高兴呢?就像是葛丽 泰·嘉宝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角色的奢华翻版,妮诺 奇嘉成了一个无畏地、坚定地追求毫无掩饰的浪漫爱情的 一个永恒符号。HB

上图:玛格里特·苏利文和詹姆斯·史都华 在《街角商店》中。

刘别谦式触动 人们所说的“刘别谦触动”,已 经被广泛定义为一种优雅的导演模式, 一种复杂的欧式智慧,以及一种贯穿始 终的充满了生命严峻现实智慧的浪漫幽 默。它似乎更容易被识别而不是定义。 举一个例子:《街角商店》里傲慢的马 图舍科先生(Mr. Matuschek),在跑腿 儿的伙计鲁迪(Rudy)阻止了他在了解 到自己妻子不忠后的自杀尝试后,马图 舍科的愤世嫉俗被刘别谦的机智处理磨 平,变得谦逊。

61


巴斯特·基顿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生平:本名约瑟夫·弗朗西斯·基顿二世,1895年10月4日出生于美国堪萨 斯州皮丘,1966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1890年代

代表作 The Railrodder 1965 Excuse My Dust 1951 Streamlined Swing 1938 Hollywood Handicap 1938 Love Nest on Wheels 1937 Grand Slam Opera 1936 The Cameraman 1928 Steamboat Bill, Jr. 1928 College 1927 The General 1927 Go West 1925 Seven Chances 1925 The Navigator 1924 Sherlock Jr. 1924 Our Hospitality 1923 Three Ages 1923 The Love Nest 1923 Cops 1922 The Paleface 1922 The Play House 1921 Hard Luck 1921 Neighbors 1920 The Scarecrow 1920 One Week 1920 The Rough House 1917 右图:巴斯特·基顿、西比尔·席伊莉和罗斯 科·阿“肥”克尔(Buster Keaton,Sybil Sealy, and Roscoe “Fatty” Arbuckle)在一起。

78

巴斯特·基顿出生时叫约瑟夫·基顿二世,在三岁时 他头朝下滚下了一段楼梯,最后却毫发无损,还显得很开 心。基顿家的一位友人,魔术师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惊叹道:“你们家孩子可真是了不得啊!”——一个 传奇就此诞生。巴斯特·基顿是一个有天赋的喜剧演员, 一个有着发明家想法的杂技演员,或者说他是一个有着体 操运动员身体的工程师,在电影的起步期,特效还没出现 多久,他便创造出了即使现在已经看惯了电脑特技的观众 也会大吃一惊的效果。 在21岁的时候,基顿拒绝了成为利润丰厚的百老汇明 星的机会,反而投身于吵闹的喜剧电影世界。罗斯科·阿 巴克尔(Roscoe “Fatty” Arbuckle),好莱坞一个最具天赋 的喜剧演员,把巴斯特招致麾下,教他电影制作技术。在 单飞之前,基顿与阿巴克尔一起,名利急升,随后他开始 自己拍摄喜剧,其中大多数都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基顿带来了一种讽刺的,平庸的感觉、他以超现实 的眼光创作的有说服力的意象和像个小男孩般对小道具的 迷恋使用在使人们发笑。从两本经典影片,如《一礼拜》 (One Week,1920)到宏伟的电影杰作如《将军号》(The General,1927),基顿制作的电影有趣的同时又令人惊 叹。

1890年代

导演风格:有创意的喜剧演员,创造性地使用噱头和小道具来达到喜剧效 果;卓越的剧本创作写作;喜欢自发性地喧哗打闹风格。

有声电影的到来对基顿来说是场灾难。他失去了对 自己作品的掌控,跌落至了米高梅臃肿的工作室系统里的 一个演员。个人问题与职业挫折的双重打击,让他一蹶不 振。虽然这个时期他的职业基本已毁,他的一些有声电影 还是属于被低估了的瑰宝。他的酗酒让他跌出了好莱坞的 一级阶梯,但他还是在30年代晚期到40年代早期继续在低 成本的短片中炮制笑料,最后沦为戏团演员。 在50年代,基顿的天才被新生代的粉丝重新发现,他 在默片时代最伟大的成就再次被搬到银幕上。1959年,因 其一生对电影文化所做的贡献,他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 奖。DK

上图:《航海家》(The Navigator)中,基顿 和凯瑟琳·麦古尼(Kathryn McGuire)躺在 一块好看的虎皮地毯上

漂泊的《航海家》 《航海家》(1924)由唐纳德·克 里斯普(Donald Crisp)和巴斯特·基顿 共同执导,灵感来自巴斯特·基顿所购 买的一条快要被废弃的大型客船“伯福 号”。 1 “伯福号”在上世纪早期被用来驱逐有 俄国共产党嫌疑的嫌疑犯离开美国。 2 基顿所拍的修理船只时的水下场景是 在太浩湖完成的。 3 联合导演唐纳德·克里斯普客串了船 长,在舷窗处露了一下脸。

79


霍华德·霍克斯

HOWARD HAWKS

霍华德·霍克斯

生平:本名霍克斯·霍华德·温彻斯特,1896年5月30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 纳州歌珊地,1977年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

1890年代

代表作 Rio Lobo 1970 El Dorado 1966 Red Line 7000 1965 Man’s Favorite Sport? 1964 Rio Bravo 1959 Land of the Pharoahs 1955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1953 O. Henry’s Full House 1952 Monkey Business 1952 The Big Sky 1952 I Was a Male War Bride 1949 A Song is Born 1948 Red River 1948 The Big Sleep 1946 To Have and Have Not 1944 The Outlaw 1943 Sergeant York 1941 ☆ His Girl Friday 1940 Only Angels Have Wings 1939 Bringing Up Baby 1938 Twentieth Century 1934 The Crowd Roars 1932 Scarface 1932 The Dawn Patrol 1930 The Road to Glory 1926

右图:保罗·穆尼在霍华德·霍克斯的经典 影片《疤面人》中饰演一个歹徒。

86

霍华德·霍克斯早年是一名专业赛车手,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时,成为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这两段经历都对 他的电影产生了影响。他的导演处女作是《与光荣之路》 (The Road to Glory,1926),随后他将战时的飞行员经历 用在了《拂晓侦查》(The Dawn Patrol,1930)里。在《群 众的怒吼》(The Crowd Roars,1932年)中,詹姆斯·贾 克内饰演了一名赛车驾驶员,而他因霍克斯个人对于这一 场景的熟知而受益匪浅。在经典警匪片《疤面人》(Scarface,1932)中,保罗·穆尼(Paul Muni)精湛地演绎了 一名削瘦的伪装的黑帮老大。《20世纪快车》(Twentieth Century,1934)则是一出耀眼的、精力充沛的、略带神经 质的喜剧。 霍克斯也有失败的时候。在拍摄《自由万岁》(Viva Villa!,1934)这部不幸的关于墨西哥革命英雄维拉(Pancho Villa)的传记片时,霍克斯的导演位置被杰克·康威(Jack Conway)所取代。但几年后,30年代末时霍克斯导演了 一系列永恒的杰作。《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 1938)是好莱坞喜剧中无与伦比的杰作;《唯有天使生双 翼》(Only Angels Have Wings,1939)是霍克斯最好的关于 飞行的电影。而《约克军曹》(Sergeant York,1941)里加 里·库伯饰演了一位一战英雄,其表演为其赢得了奥斯卡

1890年代

导演风格:好莱坞黄金时期的电影巨匠,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类型片;快节 奏的对话;飞机和飞车是他很感兴趣的场景,对表演有极敏感的鉴赏力。

上图: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以及 奖最佳男主角奖。 “婴儿”(美洲豹)在《育婴奇谭》中。 在40年代,霍克斯开始尝试新的类型电影,同样取得 了成功。他将年轻的劳伦·白考尔(Lauren Bacall)与亨弗 莱·鲍嘉配对,导演了根据海明威的小说改编的浪漫惊悚 片《江湖侠侣》(To Have and Have Not,1944)。由于他们 的合作空前成功,霍克斯与原班人马再 次合作了《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如果不给我 1946)。两年后霍克斯冒险涉猎西部片 《大战红河边》(Red River,1948)。他 一个好编剧,我宁愿不拍电影。” 的重回喜剧之作《战地新娘》(I Was a Male War Bride,1949),由加里·格兰特变装出演。很大 程度上,霍克斯的电影表现的都是男性世界,通常是一群 精英英雄团结在一起实现共同目标。女人也会出现在这个 圈子,但前提是他们能跟上步伐,还能保持必要的冷静。 他的电影都是简单而有效的,所有的焦点都在陈述故事和 角色上。霍克斯外表柔美,颇有些讨女士欢心,但却并不

87


道格拉斯·塞克

道格拉斯·塞克

DOUGLAS SIRK

生平:本名汉斯·德特雷夫·塞克,1897年4月26日出生于德国汉堡,1987 年逝世于瑞士提契诺州卢加诺市。

1890年代

代表作 Bourbon Street Blues 1979 Imitation of Life 1959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 1958 The Tarnished Angels 1958 Interlude 1957 Written on the Wind 1956 All That Heaven Allows 1955 Magnificent Obsession 1954 Taza, Son of Cochise 1954 All I Desire 1953 Take Me to Town 1953 Has Anybody Seen My Gal? 1952 No Room for the Groom 1952 Slightly French 1949 Shockproof 1949 Sleep, My Love 1948 A Scandal in Paris 1946 Summer Storm 1944 Hitler’s Madman 1943 La Habanera 1937 Schlussakkord 1936 (Final Accord) April, April! 1935 Das Mädchen vom Moorhof, 1935 (The Girl of the Moors) Zwei Genies 1934 右图:阿尔·谢恩(Al Shean)与约翰· 凯 瑞迪(John Carradine)在战争文献片《希特 勒的疯子》中。

92

汉斯·德特雷夫·塞克出生于德国一个丹麦家庭,最 初是剧场导演。他导演的第一部德国电影是《两个天才》 (Zwei Genies,1934),有段时间他在纳粹的电影制度下 生活得很好,但他第二任妻子是犹太人,于是这对夫妇离 开德国,来到好莱坞,给自己取名“道格拉斯·塞克”。 他导演的第一部美国电影是《希特勒的疯子》(Hitler’s Madman,1943),影片讲述了暗杀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及捷克斯洛伐克的纳粹统治者的故事。 大多数塞克早期的好莱坞电影都是轻量级的类型片: 如黑色电影《防震器》(Shockproof,1949),喜剧《瘦 弱的法国人》(Slightly French,1949),以及西部片《带 我进城》(Take Me to Town,1953)等。这种趋势在《凤 还巢》(All I Desire,1953)中有了一些可以预测的改变, 在这部情节剧中,芭芭拉·斯坦威克(Barbara Stanwyck) 回到十年前她离开的小镇后,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塞克最 后在《天荒地老不了情》(Magnificent Obsession,1954) 中展示了他的蜕变。在一次冒险中,骄纵的花花公子罗 克·赫德森(Rock Hudson)的轻率行为导致了一个比他更 好的男人的死亡,这颠覆了他的生活观,他做慈善以寻求 拯救,但在这过程中爱上了由简·怀曼(Jane Wyman)饰

1890年代

导演风格:讽刺情节剧导演;主题多探索50年代美国社会,以及依附其中的 个人道德选择;摄影技巧娴熟。

演的死者的遗孀。在《深锁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1955),他启用原班人马,简·怀曼在其中再次饰 演了一个寡妇,她不顾中产阶级的朋友和她保守的孩子的 阻拦,与一个年轻的园丁陷入了疯狂的爱恋。 在塞克的杰作《苦雨恋春风》(Written on the Wind, 1956)中,出生于富裕石油商家庭的神经质的孩子们,引 诱由赫德森饰演的他们的儿时玩伴,陷入他们的混乱情 感里。他最后的好莱坞电影,《春风秋雨》(Imitation of Life,1959),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展示出了他能将肥皂 剧都拍得巧妙精心的才华。在影片中,拉娜·特纳(Lana Turner)成为了一位非裔美国妇女和她女儿的朋友,她给她 们提供了仆人的工作。但当女儿开始越来越像白人,悲剧 接踵而至。塞克的电影被年轻的、打破旧习的法国《电影 手册》评论家们所赞赏,他的作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比 如可以看到他明显影响了德国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 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电影。EB

上图:洛克·哈德森(Rock Hudson)与 简·惠曼在《深锁春光一院愁》中深情拥 抱。

讽刺大师 在50年代时,塞克的电影只被认为 是华美而平庸的情节剧,但在70年代和 80年代时他的电影被重新评估,被视为 讽刺杰作。他成熟的电影大都属于评论 界比较轻视的“家庭或女性题材”,但 是他却能微妙细腻地将电影中所设定的 传统的美国中产阶级带入一种批评的态 度。他的电影的视觉效果,往往受到其 绘画爱好的启发,含有象征意义,再配 合上塞克的布景道具、装饰、引人注目 的风格和流畅的摄制,让人感到生活的 过度空虚奢侈。

93


谢尔盖·爱森斯坦

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M. EISENSTEIN

生平:本名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1898年1月23日出生于拉脱 维亚里加,1948年逝世于俄罗斯莫斯科。

1890年代

代表作 Ivan Groznyy III 1988 ¡Que Viva Mexico!—Da zdravstvuyet Meksika! 1979 Ivan Groznyy II: Boyarsky zagovor 1958 (Ivan the Terrible, Part II) Ivan Groznyy I 1944 (Ivan the Terrible, Part I) Seeds of Freedom 1943 Conquering Cross 1941 Idol of Hope 1941 Land of Freedom 1941 Mexican Symphony 1941 Time In The Sun 1940 Aleksandr Nevskiy 1938 (Alexander Nevsky) Bezhin lug 1935 (Bezhin Meadow) Death Day 1934 Eisenstein in Mexico 1933 ¡Que Viva Mexico! 1932 Romance sentimentale 1930 Staroye i Novoye 1929 (Old and New) The Storming of La Sarraz 1929 Oktyabr 1928 (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 Bronenosets Potyomkin 1925 (Battleship Potemkin) Stachka 1925 (Strike) Dnevnik Glumova 1923

作为一个不断追求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趣味、艺术和 人文的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对电影的实践在影史上给 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20年代早期,爱森斯坦为羽翼未丰的苏联政府拍摄 了四部影片,旨在帮助那些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不同政治体 系的人理解革命的本质。《罢工》(Stachka,1925)和 《十月革命》(Oktyabr,1928)试图用历史和体制价值观 来尖锐地介绍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社会,然而《战舰波将 金号》(Bronenosets Potyomkin,1925)则戏剧化地表现了 从忠于旧政权转换到参与新政权的过程。这些电影刻意避 免了一些使好莱坞电影流行世界的叙事特征——强调人物 刻画,加强舆论价值观、实现不可满足的愿望,以及迷人 的、星光璀璨的表演。相反,他们主张在集体面前放弃个 人价值。 20年代末期,爱森斯坦想拍摄真正具有创造性电影 的愿望落空,他来到了好莱坞,在那里,他开始拍摄一 部讲述墨西哥革命历史的电影《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exico!,1932)。尽管得到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的支持并拍摄了超过十万尺的底片,但是,爱森 斯坦还是没完成这个项目。他回到了俄罗斯。他这一时段

1890年代

导演风格:擅长拍摄壮观史诗;舞台布置华美;人物推动叙事;饱满的视觉 盛宴;有暗示斯大林暴政。

拍摄的电影非常著名,而且公正地说,的确很出色。他强 调布景道具的丰富,重点打造令人愉悦的视觉风格。《亚 历山大·奈夫斯基王子》(Aleksandr Nevskiy,1938)是 一部壮观的史诗,他将当时的俄德冲突设置到了中世纪的 背景,并以民族主义的眼光回顾了其民族根源,展现了一 个不一样的苏联文化。而《伊凡雷帝》(Ivan Groznyy, 1944,1958)是一部冷的,赤裸裸的美丽影片,它让人看 得痛苦,沮丧,同时又很迷人,也许他还影射批判了斯大 林暴政,及个性的泯灭。BP

上图:《战舰波将金号》中哥萨克人屠杀奥 德萨市平民一幕。

《战舰波将金号》的产生 《战舰波将金号》由发生在1905年 的真实事件改编,该片由五部分组成: 1 人和蛆虫:船员们拒绝吃由腐肉做成 的汤。 2 海港事变:船员暴乱,他们的头儿瓦 库林恰克(Vakulinchuk)被杀。 3 呼喊正义的死者:头儿的尸体被带上 岸,激起了动荡。 4 奥德萨的阶梯(The Odessa Staircase):海港阶梯处的奥德萨大屠杀。

右图:《伊凡雷帝2》中伊凡为弗拉基米尔 (Vladimir)加冕一幕。

98

5 遇到舰队:俄国舰队赶来镇压这起事件。

99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生平:本名阿尔弗雷德·约瑟夫·希区柯克,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 敦,1980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1890年代

代表作 Frenzy 1972 Topaz 1969 Marnie 1964 The Birds 1963 Psycho 1960 ☆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Vertigo 1958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To Catch a Thief 1955 Rear Window 1954 ☆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Rope 1948 The Paradine Case 1947 Notorious 1946 Spellbound 1945 ☆ Lifeboat 1944 ☆ Shadow of a Doubt 1943 Saboteur 1942 Suspicion 1941 Rebecca 1940 ☆ The Lady Vanishes 1938 Sabotage 1936 The 39 Steps 1935 Blackmail 1929 The Lodger 1927 右图:琼·芳登(Joan Fontaine)在《蝴蝶 梦》中见到文德斯夫人(Mrs. de Winter)那 一秒睁大了眼睛。

112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于1980年去世,一生拍摄 了57部故事片,却没得过一次奥斯卡奖。对一些人来说, 希区柯克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制作人之一,他是毫无 争议的悬疑大师。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便迫不及待想 消除悬疑即等同于惊奇的偏见。惊奇是观众发现了并不知 道的东西,而悬疑是观众知道一些角色不知道的事,并想 知道主角发现这个秘密后会发生什么。 希区柯克在伦敦东区的莱顿斯通长大,接受耶稣会教 育。他写作令人毛骨悚然的短篇小说,害怕监狱和警察, 与母亲关系紧密,对火车时刻表,尤其是对遥远的地方的 火车时刻表很感兴趣。在为一个电气公司做了一段广告 起草工作后,他在20年代进入了卡拉斯基明星电影公司做 场景助理,在这里,他遇见了阿尔玛·拉维尔(Alma Reville)。他们于1926年结婚,成为一对和睦的夫妻,阿尔玛 尽职地在剧本和剪辑上协助希区柯克。她还提供了美味的 烹饪,她的丈夫曾感谢其美味使他成了世界知名的人物。 希区柯克对待工作通常冷静且有效率、对他的合作者也很 友好,然而也非常苛刻,不止一个编剧在长时间与其合作后 被解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观念与导演不一致。

1890年代

导演风格:被敬奉为惊悚片大师,制造悬念的天才;在自己的影片中客串演 出是他的标志;娴熟的摄影技术;对社会观察细致入微。

上图:希区柯克在上空执导恐怖片《后 对于希区柯克来说,电影制作最关键的就是视觉感 窗》。 受。他会预想镜头和场景,并且经常会做出详尽的示意 图。在与暴躁的制片人大卫·欧·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不愉快地合作完他的第一部美国电影(希区柯克 于1956年才入美国籍)《蝴蝶梦》(Rebecca,1940)后, 他发明了一个拍摄系统,使除了他以外 的任何人都无法剪辑他的电影。他的英 “电影的长度应该与人的膀胱忍受 国电影,包括关于连环谋杀的《房客》 (The Lodger,1927),第一部英国有声 度有关。” 剧情片《讹诈》(Blackmail,1929),间 谍惊悚片《三十九级台阶》(The 39 Steps,1935)和《失 踪的女人》(The Lady Vanishes,1938)。而《阴谋破坏》 (Sabotage,1936)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在40年代的 美国,他拍了一系列极有风格的黑白电影:《深闺疑云》 (Suspicion,1941)、在自由女神像旁结局、引人注目的 《海角擒凶》(Saboteur,1942),讲述一个加州小镇问题

113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备受赞誉 的恐怖电影《精神病患者》根据罗伯 特·布洛赫(Robert Bloch)的同名小说 改编而成,而这部小说又是受到威斯康 辛州连环杀手的真实案例的启发。珍妮 特·李(Janet Leigh)出演了玛丽安·克

1890年代

兰(Marion Crane),一位在逃秘书,安 东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饰演 了孤独的精神病患者诺曼·贝茨(Norman Bates)。 1 希区柯克花了9000美元从罗伯特·布 洛赫手中买来了小说改编权。 2 电影以黑白片的形式拍摄,因为希区 柯克减小开支,它的制作只花了80万 美元,但是却收获了4000万美元的票 房。另有传言,希区柯克是因为害怕 将影片拍成彩色片会太血腥。 3 浴室场景中的血是博斯克巧克力糖浆 (Bosco Chocolate Syrup)做的,这 种糖浆现在在美国和欧洲还在出售。 4 拍摄珍妮特·李在电影中的浴室场景 时她在隐私部位穿上了肉色服装,以 防影片变得“淫秽”。 5 拍摄浴室场景时,安东尼·柏金斯其 实正在纽约准备一部戏剧。 6 希区柯克的标志性客串出场了约四分 钟,他戴着一顶牛仔帽出现在玛丽安 的办公室外。 7《精神病患者》是希区柯克最后一部 派拉蒙影片,尽管影片大部分都是在 他位于环球的新工作室拍摄的。

家庭的《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1943),讲述精 神分析的《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1945),关于在南 美洲纳粹基层的《美人计》(Notorious,1946)以及关于 一个被控谋杀亲夫的《凄艳断肠花》(The Paradine Case, 1947)。 到40年代末,希区柯克开始做自己电影的制片人。 《夺魂索》(Rope,1948)是用十个11分钟的胶卷拍摄, 经过仔细剪辑,被拼接成了看似流畅的单一长镜头。鉴于 当时彩色电影摄像机的笨重和对强灯的需求,整个影片拍 摄需要不断移动设备,动作也要精心设计,因为每个拍摄 都要花很长时间,很难重复,所以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很高。

1890年代

电影背后

电影大师的杰作 除开技术试验,希区柯克真正的优势在于其将在普 遍重要的主题上的密集的哲学沉思与杰出的、通常是严厉 的、详细的社会观察相结合。观众会因希区柯克电影中深 刻的视觉性质而对其欣赏不已:一丝不苟的摄像机布置和 移位,对细节事物和景象采用的嵌入摄影,以及对色彩和 外在渊博的感知。除此之外,还有希区柯克诙谐恰当、精 确绝妙的对话。 如果要想知道希区柯克是如何丰富电影业的,只需 回想一下在《后窗》(Rear Window,1954)里瘫痪的摄 影师,新版《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里在演唱会上尖叫的美国游客,《迷魂记》 (1958)中让人深深失去方向感的移动和变焦摄影组合, 《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1959)中逃到玉米地 以躲避小飞机攻击的格兰特,《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中轻率快活地淋浴场景,《群鸟》(The Birds, 1963)结尾时被群鸥攻击的海莲,或者《艳贼》(Marnie, 1964)里的偷窃场景就一目了然了。MPv

右图:希区柯克大受好评的恐怖片《精神病 患者》的宣传照。

114

115


路易斯·布努埃尔

路易斯·布努埃尔

LUIS BUÑUEL

生平:本名路易斯·布努埃尔·波多雷斯,1900年2月22日出生于西班牙阿 拉贡省卡兰达,1983年逝世于墨西哥墨西哥城sv。

1900年代

代表作 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 1977 (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 1974 (The Phantom of Liberty)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1972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sie) Tristana 1970 La voie lactée 1969 (The Milky Way) Belle de jour 1967 Simón del desierto 1965 (Simon of the Desert) Le journal d’une femme de chambre 1964 (Diary of a Chambermaid) El ángel exterminador 1962 (The Exterminating Angel) Viridiana 1961 The Young One 1960 La fièvre monte à El Pao 1959 Nazarín 1959 La mort en ce jardin 1956 Ensayo de un crimen 1955 Una mujer sin amor 1952 Los olvidados 1950 (The Young and the Damned) Las Hurdes 1933 (Land Without Bread) L’âge d’or 1930 (The Golden Age) Un chien andalou 1929 (An Andalusian Dog)

右图:西蒙·马瑞乌以及一个“渴望杀戮” 的人在《一条安达鲁狗》里。

116

在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作品中,没有什么是必须实 际存在的,一切可能都是被允许的。西班牙长大的布努埃 尔携《一条安达鲁狗》(Un chien andalou,1929)亮相巴 黎,这是他与同乡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合作的 作品。其开场时的薄云覆月,接着镜头交替为用刀切割眼 球的场景,是有史以来电影中最毛骨悚然的镜头——它聪 明地隐喻了真理中眼见为实概念的毁灭?尽管引起了愤怒 和畏怯,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绝对的超现实主义声明。他 接着拍摄了更加的使徒化的《黄金时代》(L’âge d’or, 1930),主要在于其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攻击。 回到西班牙后,布努埃尔拍摄了《无粮的土地》(Las Hurdes,1933),这是一部关于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农民 的纪录片。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布努埃尔流亡到墨西哥,在 那里,他用一些被低估的墨西哥情节剧填补自己的生活, 这些情节剧中的超现实主义已经被残酷生活本身所超越。 因《维莉迪安娜》(Viridiana,1961),布努埃尔吸引 了更广泛的公众关注,这部电影的内容由于被认为有亵渎 神明的成分而犯了众怒。但其朴实的风格成为了布努埃尔 中后期职业生涯的一个典范,他重新聚焦于生活礼节的荒 谬和资产阶级为保持尊严所做的绝望努力。 在拍摄完黑暗简朴的《厨娘日记》(Le journal d’une

1900年代

导演风格:大胆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经常拍摄令人震 惊的影像,主题骇人却颇具洞察力。

femme de chambre,1964)后,布努埃尔拍摄了他最奇怪 的电影《白日美人》(Belle de jour,1967)。在这部电影 里,布努埃尔是最完美的弗洛伊德学派信奉者,他将性欲 与资本主义联系了起来。在《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1972)中,他嘲讽了常规 的稳健性,礼貌交际中常见的琐碎谎言和欺骗。即使是革 命时期,比起麻烦的现实,宴会上的客人更喜欢圆滑世故 的对话。 布努埃尔的最后两部电影,《自由的幻影》(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1974)和《朦胧的欲望》(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1977),也许是他最邪恶的电影。第一部以 颇暴力的方式展示了陈腐,第二部则展现了超现实主义者 对癖的迷恋。布努埃尔也经常被指责弄虚作假,甚至是他 的自传,但他的幽默感使他的缺乏诚实得到了宽恕。归根 结底,精神病专家自己的幻觉要比真相好得多。EM

上图:凯瑟琳·德纳芙在超现实主义的电影 《白日美人》里饰演塞维林·瑟利兹。

感谢上帝,一个无神论者! 尽管接受了耶稣会教育,但布努埃 尔终身都是一个无神论者。 1  他最著名的申明:“我仍然是,感谢 上帝,一个无神论者。”——尽管之 后他似乎补充了这个申明,说道:“我 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无神论者。” 2《黄金时代》被指责对天主教有亵 渎,因此被法国官方禁映。在这部电 影里,一名主教被扔出了窗户。 3  布努埃尔早期的朋友和合伙人达利公开 谴责他是一名共产主义和无神论者。

117


茂文·勒鲁瓦

MERVYN LeROY

生平:1900年10月15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987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导演风格:非常善于发现和利用当前的社会主题和趋势,在30年代是非常多 产的情节剧导演。

1900年代

1900年代

茂文·勒鲁瓦的童年非常艰辛。12岁时,他从学校辍 学,随后他进入了杂技团。1919年,他决定去好莱坞试一 试自己的运气。听从了表弟的劝告,他很快在拉斯基明星 电影公司的服装部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一些无足轻重的电影里出演了一些小角色后,勒 鲁瓦开始发挥他的才能,写一些插科打诨的桥段,并在一 连串受欢迎的喜剧和情节剧中参与演出。他于1930年在华 纳兄弟影业实现了自己作为导演的突破,拍摄了硬汉派的 代表作 犯罪影片《小凯撒》(Little Caesar,1931),这也让爱德 No Time for Sergeants 1958 华·罗宾逊一举成名,并推进了30年代的警匪片风潮。到 The Bad Seed 1956 1931年,勒鲁瓦已经成为华纳的顶级导演,特别善于拍摄 Mister Roberts 1955 反映大萧条时期残酷现实的影片,比如《最后的五颗星》 Million Dollar Mermaid 1952 (Five Star Final,1931)和《逃亡》(I Am a Fugitive From a Quo Vadis 1951 The House I Live In 1945 Chain Gang,1932),这可能是他最好的电影,电影严厉控 Thirty Seconds Over Tokyo 1944 诉了美国南部的监狱条件。他导演了《1933年淘金女郎》 Madame Curie 1943 (Gold Diggers of 1933,1933)极具戏剧效果的片段,并用 Random Harvest 1942 ☆ 喧嚣喜剧《安妮号拖轮》(Tugboat Annie,1933)证明了 Johnny Eager 1942 自己是一位熟练的闹剧写手。 They Won’t Forget 1937 1938年,勒鲁瓦离开了华纳,来到了米高梅,在那里 Tugboat Annie 1933 Gold Diggers of 1933 1933 他更多地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但他还是用犯罪影片 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 1932 《双雄喋血》(Johnny Eager,1942)、历史传记《居里夫 Five Star Final 1931 人》(Madame Curie,1943),以及卫国战争片《东京上 Little Caesar 1931 空三十秒》(Thirty Seconds Over Tokyo,1944)让自己回 归到了导演行列。在50年代,他偏向于 “他会接受我,可怜我,怨恨我。” 更大的制作,如《暴君焚城录》(Quo ——宝拉, 《鸳梦重温》 Vadis,1951)。勒鲁瓦从未丢失公众想 要在电影中寻找到的娱乐感。如果说他 职业生涯后期的电影看起来似乎有点松懈,那他早期的社 会情节剧远远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这些影片直到现在还是 好莱坞电影有声电影中最迷人的例子。WWD 右图:爱德华·罗宾逊和波利斯·卡洛夫 (Boris Karloff)在犯罪电影《最后的五颗 星》中。

120

121


罗伯特·布列松

罗伯特·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生平:1901年9月25日出生于法国奥弗涅布罗蒙-拉莫特,1999年逝世于法国 巴黎。

1900年代

代表作 L’Argent 1983 (Money) Le diable probablement 1977 (The Devil Probably) Lancelot du Lac 1974 (Lancelot of the Lake) Quatre nuits d’un rêveur 1971 (Four Nights of a Dreamer) Une femme douce 1969 (A Gentle Creature) Mouchette 1967 Au hasard Balthazar 1966 (Balthazar) Procès de Jeanne d’Arc 1962 (Trial of Joan of Arc) Pickpocket 1959 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 (A Man Escaped) 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 1951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Les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1945 (Ladies of the Park) Les anges du péché 1943 (Angels of the Streets) Les affaires publiques 1934 (Public Affairs)

似乎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影响,罗伯特·布列松特殊 的电影制作方法就像是某种神秘的自我塑形的结果,他反 常地进入了他们那一代最有影响力的导演梯队。就像谢尔 盖·爱森斯坦和让-吕克·戈达尔一样,布列松的光环,很 大程度上源于他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浓厚的、文雅的智慧沉 思。而他的电影,也和他们的电影一样,让人迷恋地思考 其结构和含义。其电影中的戏剧性场面并没有被放置在情 境中,而是分散在舞台演出中。角色含义被精简到只是谜 一般的实体存在。布列松的电影解构几乎完全满足了观众 对电影意义的期望。 然而他们是电影史上精神含义极其丰富的影片。他 电影中的人物总是出人意料地遇到了让人无法拒绝的改变 命运的机会。将表示平凡日子的一切元素清除,布列松的 电影从一开始便暗示,生命只是对于存在的真实本质的响 应,他们天生抗拒被发现,而只有当掩饰他们存在的面具 被摘下时真实才会流露出来。 《乡村牧师日记》(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 1951)改编自乔治·贝尔纳诺斯(Georges Bernanos)的 作品,抽象地说,是对心灵成长的动人治疗。《扒手》 (Pickpocket,1959),借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1900年代

导演风格:极简主义导演;作品有单一的人物特征、精简的舞台道具;采 用“角色模型”般的导演方法;对救赎与拯救的主题很迷恋。

的主题,追溯了主人公被他行业的高手发现,他因盗窃被 捕,随后他因曾虐待过的一个女子的不适当的爱的宣言而 得到精神解放。 在布列松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他用两部彩色片展现 了人的易错性的动人沉思。《武士兰西诺》(Lancelot du Lac,1974),刺入中世纪传说的核心,探究了荣誉与尊敬 之间的联系,而《钱》(L’Argent,1983),像一个中世纪 的说教故事,剖析了贪婪的坏处。布列松拍摄的每一部电 影都对媒介本身,及其揭示人类经验的奥秘的潜能有所评 论。BP

上图:《武士兰西诺》是布列松对亚瑟王传 说的再现。

不做作的表演者 罗伯特·布列松并不会将他的表演 者看作演员,而是看作“原型”。他执 导他们脸上不要带有情绪,说台词时也 不要带上感情,经常不会给他们提供即 将拍摄场景的戏剧情节。在拍摄了《布 劳涅森林的女人们》(Les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1945)后,他几乎停止了 与专业演员的合作。布列松鼓励表演者 简单一些——他让他们远离了夸张和做

右图:在《死囚越狱》(A Man Escaped) 中,一个罪犯成功越狱,但在这过程中找到 了精神的救赎。

122

作,这种方法构成了布列松独特的简洁 和强烈的个人风格。

123


威廉·惠勒

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生平:1902年7月1日出生于法国上莱茵米卢斯,1981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1900年代

代表作 Funny Girl 1968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The Collector 1965 Ben-Hur 1959 The Big Country 1958 Friendly Persuasion 1956 Roman Holiday 1953 ☆ Carrie 1952 Detective Story 1951 ☆ The Heiress 1949 ☆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 1944 Mrs. Miniver 1942 ★ The Little Foxes 1941 ☆ The Letter 1940 ☆ Wuthering Heights 1939 ☆ Jezebel 1938 Dead End 1937 Come and Get It 1936 Dodsworth 1936 ☆ These Three 1936 The Good Fairy 1935 Tom Brown of Culver 1932 The Storm 1930 Hell’s Heroes 1930 右图:特蕾莎·怀特(Teresa Wright)和葛 利亚·嘉逊(Greer Garson)在惠勒的奥斯 卡得奖作品《忠勇之家》中演出。

128

曾经有一段时间,威廉·惠勒被誉为是最优秀的导 演,他的深焦取景和不间断的长镜头备受称赞。今天他的 声誉已大不如前——他成为了评论风向的受害者,那些曾 让他备受称赞的特质现在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的克制被 视为没有人情味,他的高品位被视为自满情绪,他的严肃 被视为自大,他的技巧和清晰被视为淡而无味。 惠勒通过为环球拍摄西部片学到了他的技艺。他最辉 煌的时期开始于1935年与山姆·戈德文(Sam Goldwyn)的 合作。两个人恪守承诺制作高质量的电影,剧本大多改编 自经典文学。惠勒版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1939)现在依然站得住脚;在两部由丽莲·海尔曼(Lillian Hellman)的戏剧改编的电影《三人行》(These Three, 1936)和《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1941)中,惠勒用 图像定位、组合和摄影角度等技术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心理 关系。 因其闻名于世的不知疲惫的完美主义,惠勒得了个 “一个镜头拍90条的惠勒”的绰号——而他的演员们对他 又爱又恨,他们在拍摄他的电影时就像在地狱煎熬,但经 常会得到奖项的补偿。惠勒靠着《忠勇之家》(Mrs. Miniver,1942)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是一部支持英国 战争的宣传式影片。现在看起来它非常多愁善感,但它当

1900年代

导演风格:深焦取景开创者,以营造深度的幻觉以及提高自然主义和戏剧张 力;不朽史诗的缔造者。

时大获成功。对战争来临有更坦率态度的是惠勒的轰炸机 纪录片《孟菲斯美女号》(Memphis Belle: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1944),接着是《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1946)。 惠勒的战后电影往往为雄伟宏大的风格所主导,这不 仅表现在圣经史诗片《宾虚》(Ben-Hur,1959)上,同时 也在西部片《锦绣大地》(The Big Country,1958)中有体 现,这部影片以一种不朽的风格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但更亲密、更私人化的作品如《女继承人》(The Heiress, 1949)却更为出色。他的喜剧片《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1953)让奥黛丽·赫本进入一线红星行列;《收藏 家》(The Collector,1965)则是根据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令人欲罢不能的恐怖小说改编。不管类型还是规 模、惠勒始终没有给他任何一部电影带来一点儿技术上的 不完美。PK

上图:《宾虚》中这一场著名的追逐戏是由 特技演员亚基马·坎纳特(Yakima Canutt-) 执导的。

战争时期的努力 威廉·惠勒拍摄《忠勇之家》,本 意是勉励美国加入反纳粹战争。丘吉尔 和罗斯福总统都是电影的粉丝。 1  牧师激愤人心的演讲(由演员亨 利·威尔克斯昂[Henry Wilcoxon]演 出完成)随后被美国之音播出,并被 印在派往欧洲的宣传单上。 2  在电影完成后,威廉·惠勒加入了美 国陆军通讯兵。 3  在奥斯卡颁发给他奖项的那个夜晚, 惠勒正在执行海外任务。

129


克尔·鲍威尔 / 艾默力·皮斯伯格

克尔·鲍威尔 / 艾默力·皮斯伯格

POWELL and PRESSBURGER

生平:皮斯伯格,本名皮斯伯格·艾美尔·约瑟夫·艾默里奇,1902年12月5日 出生于匈牙利密什科尔茨,1988年逝世于英格兰萨福克郡萨科斯蒂德。 生平:鲍威尔,本名迈克尔·莱瑟姆·鲍威尔,1905年9月30日出生于英格 兰肯特郡贝克斯博雷,1990年逝世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艾万宁。

1900年代

代表作 Ill Met by Moonlight 1957 The Battle of the River Plate 1956 Oh . . . Rosalinda!! 1955 The Wild Heart 1952 The Tales of Hoffmann 1951 Gone to Earth 1950 The Elusive Pimpernel 1950 The Small Back Room 1949 The Red Shoes 1948 Black Narcissus 1947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1946 I Know where I’m Going! 1945 A Canterbury Tale 1944 The Volunteer 1943 The Life and Death of Colonel Blimp 1943 One of Our Aircraft is Missing 1942

右图:安娜·玛西(Anna Massey)和卡尔 海因茨·伯姆(Karlheinz Böhm)在恐怖电 影《偷窥狂》中。

132

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编剧导演组合,迈克 尔·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体现了英国电影中特有的 美德以及想象力的缺乏。尽管两人用中产阶级的视角拍摄 了充满丰富社会主题的风尚喜剧证明了自己的技巧(《百 战将军》[The Life and Death of Colonel Blimp,1943]也许 是英国这一类型电影中最著名的一部),但他们同时也可 以用纪录片风格和社会主题处理现实主义的电影项目,比 如《战地蒸发》(One of Our Aircraft is Missing,1942)和 《血拼大西洋》(The Battle of the River Plate,1956)。两部 电影都是英国电影叫好又叫座的战时和战后类型片——是 坚定沉着、不露感情的战争电影中的经典作品。 1927年电影法欲重振至今垂死挣扎的国家电影产业 时,鲍威尔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他用那些常被遗忘(现 在大多已丢失)的电影来练习自己的剪辑技术。二战开始 时,他与皮斯伯格开始合作,不像当时国内其他任何电 影,鲍威尔在一系列幻想电影中,在体现出更符合常规的 现实主义的同时透露出了一丝浪漫主义的嗜好:比如《红 菱艳》(The Red Shoes,1948)。最奇妙的是《黑水仙》

1900年代

导演风格:因对战争电影沉着冷静,不露感情的拍摄而知名,惊人的主题及 有品位的风格,比如表现主义照明和取景。

(Black Narcissus,1947),花哨的摄影展现出发誓贞洁的 虔诚之人关于性欲的沉思。 这些电影一经发行就非常流行,使这对组合名声大 噪。也许他们转向奇幻和爱情剧的原因是他们年轻时在行 业里的经历。作为一个年轻人,鲍威尔曾为雷克斯·英格 拉(Rex Ingram)工作,协助拍摄了超自然主题的电影,如 《真主的花园》(The Garden of Allah,1927)。皮斯伯格 是一名匈牙利犹太人,在来到伦敦前,曾在巴黎和柏林工 作。 在战后,鲍威尔和皮斯伯格靠着更多英国电影取得 了骄人成绩。《我走我路》(I Know Where I’m Going!, 1945)展现了一位年轻英国女士的浪漫之旅,而《月光照 铁衣》(Ill Met by Moonlight,1957)因狄·保加第(Dirk Bogarde)有趣的表演和黑色电影般的克里特岛背景设置而 得到质量保障。BP

上图:导演二人组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的《红菱艳》中的一幕场景。

《偷窥狂》(Peeping Tom) “ 当他们(评论家)抓住我独自 一人时,兴高采烈地锯掉了我的四肢并 践踏着我的尸体。”这基本就是鲍威尔 在拍了臭名昭著的单飞电影《偷窥狂》 (1960)后的命运。这是一个杀人犯的 故事,凶手每次都会用摄像机记录下受 害者临死时的恐惧,这个开创性的恐怖 故事,因其让人反感的暴力内容被斥 责。由于被电影业所远离,鲍威尔直 到60年代末才回到公众视线,此时他被 崇拜者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马 丁·斯科塞斯“重新发现”。鲍威尔被 认为对这两位导演产生了关键性影响。

133


雅克·特纳

雅克·特纳

JACQUES TOURNEUR

生平:1904年11月1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977年逝世于法国阿基坦贝吉拉克。

1900年代

代表作 The Comedy of Terrors 1964 Fury River 1961 La Battaglia di Maratona 1959 (The Giant Marathon) Frontier Rangers 1959 The Fearmakers 1958 Nightfall 1957 Night of the Demon 1957 Great Day in the Morning 1956 Wichita 1955 Stranger on Horseback 1955 Anne of the Indies 1951 The Flame and the Arrow 1950 Stars in My Crown 1950 Berlin Express 1948 Out of the Past 1947 Canyon Passage 1946 Experiment Perilous 1944 The Leopard Man 1943 I Walked with a Zombie 1943 Cat People 1942 The Face Behind the Mask 1938 The Ship That Died 1938 Les filles de la concierge 1934 Un vieux garçon 1931 右图:西蒙妮·西蒙(Simone Simon)在 《豹人》中饰演美丽、神秘的伊琳娜·杜布 罗夫娜(Irena Dubrovna)。

140

雅克·特纳出生于法国,他的父亲,导演莫里斯·特 纳(Maurice Tourneur)于1913年去了好莱坞,他在美国电 影业的首次亮相,是作为他父亲的场记。1930年,他返回 法国,在那里当副导演和剪辑师,最终执导了剧情片《看 守的女儿》(Les filles de la concierge,1934)。 1934年回到美国后,特纳做了一些替补导演的工作, 包括协助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拍摄 了《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1935),最终他成为了 米高梅的短期项目导演。在那里,他打磨出了精细留白的 诗意风格。在拍摄了几部参差不齐的B级片后,特纳终于因 《豹人》(Cat People,1942)获得了商业成功,该影片提 供了一个全新的恐怖电影方向,其特点是通过暗示而不是 特效或化妆来吓唬观众。他的精细技巧及温和手法让平淡 有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很快,趁着这部雷电华电影公 司拍摄的,由维尔鲁东制片的电影的热度,又有两部同类 型电影被拍摄了出来。 特纳曾经说,他从不拒绝剧本,他因此拍摄了各种 类型的电影,从拥有黑色电影精髓与绝妙结构的《漩涡之 外》(Out of the Past,1947)到极好的彩色摄影的西部片 《峡谷通道》(Canyon Passage,1946),另外还有戏剧、 战争电影,以及刀光剑影的史诗片。在几乎所有情况下,

1900年代

导演风格:恐怖片和黑色电影大师,运用复杂的灯光和推拉镜头来营造三维 空间的感觉,并用音乐来创建情绪。

特纳都能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独有的美学和主题印记,他常 常使用建筑风格或机械设备来传达他角色的心理状态。 特纳在1957年重返恐怖电影类型,拍摄了他的英国电 影《魔鬼的诅咒》(Night of the Demon),在这部电影 中,制片人干涉了导演的意愿,生硬地在电影中安排了一 个异性出场。然而多年来,它都是一部经典的邪典电影, 关于其美学的讨论至今不衰。特纳后期的影片大多是为电 视拍的,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他便时常涉足这一领域,这 一时期的作品有《幸运》(Bonanza,1960)和《阴阳魔 界》(The Twilight Zone,1964)。他最终在法国退休。FL

上图:弗吉尼亚·休斯顿(Virginia Huston) 和罗伯特·米彻姆(Robert Mitchum)在特 纳导演的《漩涡之外》中的一处场景中。

嗜血的魔鬼 邪典电影《魔鬼的诅咒》(1957) 是特纳在拍摄了其他类型片十年后首 次回归恐怖领域之作。该片根据蒙塔 古·罗德斯·詹姆士创作的故事《运用 如尼魔文》(Casting the Runes)改编, 电影发行时名字为《魔鬼的诅咒》,此 后有两首歌都以其为灵感引用了它: 1  在凯特·布希(Kate Bush)的《爱的 追捕》(The Hounds of Love)中, 引用了电影中的台词:“它在乔木 里,它就要来了!” 2  《洛基恐怖舞会》的开场曲里有句歌 词是:“达纳·安德鲁斯说讨厌的 人?给他符咒(让他腹泻),而通过 (排泄)它们必须使用许多技能。”

141


乔治·史蒂文斯

乔治·史蒂文斯

GEORGE STEVENS

生平:1904年12月18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1975年逝世于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

1900年代

代表作 D-Day: The Color Footage 1999 The Only Game in Town 1970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1959 ☆ Giant 1956 ★ Shane 1953 ☆ Something to Live For 1952 A Place in the Sun 1951 ★ I Remember Mama 1948 On Our Merry Way 1948 The Nazi Plan 1945 Nazi Concentration Camps 1945 The More the Merrier 1943 ☆ The Talk of the Town 1942 Woman of the Year 1942 Vigil in the Night 1940 Gunga Din 1939 Vivacious Lady 1938 A Damsel in Distress 1937 Quality Street 1937 Swing Time 1936 Alice Adams 1935 Kentucky Kernels 1934 The Cohens and Kellys in Trouble 1933 A Divorce Courtship 1933 右图:布兰登·怀尔德(Brandon de Wilde) 和阿兰·列特在史蒂文斯的经典电影《原野 奇侠》中。

142

乔治·史蒂文斯是著名的美国电影导演。他五次获得 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两次成功斩获该奖项。他制作导演 的电影,有六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史蒂文斯的电影有着他独特的标志。他是一个电影匠 人,关注细节,并且能将其片中角色安放在一个可信的背 景中。《原野奇侠》(Shane,1953)是一部无可争议的经 典,艾伦·兰德(Alan Ladd)饰演了一名领导一群小规模 农民反对专制农场主的魅力英雄。它因其史诗般的风光和 无处不在的精致表演,而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西部 片之一。史蒂文斯的另一个才能是他能最大限度地引导演 职人员,他从好莱坞一些最伟大的演员身上挖掘出了引人 入胜的表演。 也许史蒂文斯是在其早期学徒生涯中发展出了这种 天赋:他最开始是一个儿童剧导演,随后以摄影师的身 份进入电影圈,在30年代早期开始执导喜剧短片。他的第 一部重要的剧情片是《爱丽丝·亚当斯》(Alice Adams, 1935),这是一部根据布思·塔金顿(Booth Tarkington)小 说改编的喜剧,讲述了小城镇的美国人对自身社会形象的 虚荣做作。 之后史蒂文斯与一些有成就的明星合作,他显示出了 将诙谐剧本和优秀表演者转化成好电影的能力。《欢乐时

1900年代

导演风格:一位传奇导演,其锐利的视角能够让电影中的视觉细节来讲迷人 的故事,与好莱坞传奇中那些有着非凡演技的演员关系密切。

光》(Swing Time,1936)由当时如日中天的阿斯泰尔和罗 杰斯主演。紧接着他执导了《特色街道》(Quality Street, 1937)、《困苦中的年轻女人》(A Damsel in Distress, 1937)和《活泼的小姐》(Vivacious Lady,1938)。 二战期间,史蒂文斯参加了陆军通信队伍,拍摄下 了激动人心的战争场景,比如达豪集中营的解放。他的战 争经历让他有了一些更严肃的感觉。改编自西奥多·德莱 塞社会写实主义阴郁小说的《郎心如铁》(A Place in the Sun,1951)由伊丽莎白·泰勒和蒙哥马利·克利夫特主 演。接着他拍了由詹姆斯·迪恩主演的《巨人传》(Giant,1956),史蒂文斯靠本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史蒂文斯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意味着更少的电影产出。他 的《万世流芳》(Giant,1965),情节缓慢又过分虔诚, 从此他的声誉开始衰落。EB

上图:乔治·史蒂文斯在《巨人传》中给詹 姆斯·迪恩说戏。

传奇的诞生 乔治·史蒂文斯在《巨人传》中发 掘出了詹姆斯·迪恩引人注目的表现, 在1955年拍摄完成《巨人传》去世前迪 恩只在三部电影里演出过主要角色。 他第一个角色是1955年伊利亚·卡赞根 据约翰·斯坦贝克小说改编的《伊甸之 东》中的迦勒。他的第二个角色是《无 因的反叛》(1955)中的叛逆少年吉 姆·斯达克。在《巨人传》中,他演绎 了不循规蹈矩的牧牛工杰特·林克,本 片取材自真实故事,其原型是发了横财 的爱尔兰移民格伦·麦卡锡。

143


亨利·科斯特

HENRY KOSTER

生平:本名赫尔曼·科斯特·里茨,1905年5月1日出生于德国柏林,1988年 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导演风格:多产的轻音乐剧,史诗古装片以及家庭喜剧导演,与演员詹姆 斯·史都华有令人惊艳的合作。

1900年代

1900年代

亨利·科斯特的叔叔在1910年开了一家影院,从此电 影世界进入了他的生活,在当时,这样的场馆是非常罕见 的。最开始他是导演柯蒂斯·伯恩哈特(Curtis Bernhardt) 的助手,直到有一天科斯特填补了伯恩哈特的位置,执掌 电影项目的其他部分。这标志着科斯特职业生涯的开始, 随后他转到德国宇宙电影公司旗下,为其拍摄影片。 作为一名犹太人,科斯特为了逃离纳粹迫害,最终到 代表作 达了布达佩斯。在那里,他遇见了制片人乔·帕斯捷尔纳 The Singing Nun 1966 克(Joe Pasternak),他是环球影业在欧洲的代表。1934年 Flower Drum Song 1961 这次会见催生出了几部匈牙利电影,也使科斯特与一家主 The Naked Maja 1958 流电影公司培养起了关系。两人于1936年移居美国,在那 The Virgin Queen 1955 里他们合作了《春闺三凤》(Three Smart Girls,1936), Desirée 1954 一部轻松的、讲述三姐妹前往纽约阻止离了婚的父亲和一 The Robe 1953 个诡计多端的社交名媛即将发生的结合。《春闺三凤》由 My Cousin Rachel 1952 Harvey 1950 极有前途的女演员狄安娜·德宾(Deanna Durbin)出演, Come to the Stable 1949 为即将破产的环球影城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科斯特与 The Bishop’s Wife 1947 ☆ 环球合作的第二部电影,《丹凤还阳》(One Hundred Men The Unfinished Dance 1947 and a Girl,1937),使得导演及其门徒帕斯捷尔纳克,成 Three Smart Girls Grow Up 1939 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斯特继续执导音乐剧和以家庭为 One Hundred Men and a Girl 1937 导向的电影,包括《春日巡游》(Spring Parade,1940) Three Smart Girls 1936 Das Abenteuer der Thea Roland 1932 和《彩凤清歌》(Music for Millions,1944)。去往米高梅 (The Adventure of Thea Roland) 后,他发掘了巴德·艾博特(Bud Abbott)和卢·考斯坦罗 (Lou Costello),并说服环球雇佣了他们。1947年,他凭 借《主教之妻》(The Bishop’s “只有那些从来没年轻过的人才会变老。” Wife,1947)获得了奥斯卡最 佳导演提名。迎着这个势头, ——达德利(Dudley),《主教之妻》 他拍摄的,由詹姆斯·史都 华主演的《迷离世界》(Harvey,1950),成为了他最成功的作品。这之后,他继续执 导了一些重要的电影,包括理查德·伯顿的第一部美国电 影《断肠花》(My Cousin Rachel,1952)以及立体声宽银 右图:埃尔伍德·窦德(Elwood P. Dowd) 及兔子哈维和他看不见的朋友在电影《迷离 幕史诗片《圣袍》(The Robe,1953)。ES 世界》中。

146

147


罗伯托·罗西里尼

罗伯托·罗西里尼

ROBERTO ROSSELLINI

生平:1906年5月8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1977年逝世于意大利罗马。

1900年代

代表作 Il Messia 1976 (The Messiah) Anno uno 1974 (Year One) Anima nera 1962 Vanina Vanini 1961 (The Betrayer) Viva l’Italia! 1961 Il Generale della Rovere 1959 India: Matri Bhumi 1959 Giovanna d’Arco al rogo 1954 (Joan at the Stake) La Paura 1954 (Fear) Viaggio in Italia 1954 (Journey to Italy) Europa ’51 1952 (The Greatest Love) Francesco, giullare di Dio 1950 (Francis, God’s Jester) Stromboli 1950 Germania anno zero 1948 (Germany Year Zero) Paisà 1946 (Paisan)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Open City) L’uomo dalla croce 1943 (Man with a Cross)

罗伯托·罗西里尼是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富有争议 的导演之一。虽然常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关 键人物之一,他的职业生涯是在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支持下 真正开始的。二战期间,他执导了三部具有高度宣传意义 的影片,《白船》(La nave bianca,1942),《一个航空员 的归来》(Un pilota ritorna,1942)和《带十字架的男子》 (L’uomo dalla croce,1943)。 罗西里尼因其备受称赞的战争三部曲,一跃成为国 际知名导演,这一系列影片追踪了盟军从罗马到柏林的步 伐,并记录了二战对平民和军队破坏性的影响。三部曲 中的第一部是杰作《罗马不设防》(Roma,città aperta, 1945),影片基本上是实景拍摄,经常要使用自然光和各 种各样的生胶片。这些原料,加上自然的表演和口语的使 用,使得这部电影有了极强的纪录片感觉。尽管三部曲中 接下来的两部《战火》(Paisà,1946)和《德意志零年》 (Germania anno zero,1948),更符合其同时代导演所 崇尚的新现实主义美学,但从《荒岛怨侣》(Stromboli, 1950)开始,马克思主义者和新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开始 疏远罗西里尼,这是导演和最后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英格 丽·褒曼的首次艺术合作。 尽管其作品本身及其评论存在争议,罗西里尼仍然是 一个多产的和有影响力的导演。一些电影,如《1951年的

1900年代

导演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颇具影响力的开创者之一,爱描绘世界危机的 主题,与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有合作并传出过绯闻。

欧洲》(Europa ‘51,1952)和《意大利的旅行》(Viaggio in Italia,1954),对法国新浪潮评论家和电影制作人如 让-吕克·戈达尔,以及其他大导演,从费德里科·费里尼 到马丁·斯科塞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因与 褒曼离婚而导致的艺术和个人困境,罗西里尼去印度为一 部电视纪录片收集材料。他继续制作着故事片和纪录片, 但更多的是为电视工作。在他1977年去世时,他执导了超 过50部影片。JM

上图:英格丽·褒曼在《1951年的欧洲》 中,这部电影也被叫做“英格丽三部曲“之 一。

爱情故事 1948年,英格丽·褒曼——当时已 是著名女星——以一个瑞典演员的身份 介绍自己给罗伯托·罗西里尼认识,她 能说流利的英语和德语,但会的唯一的

La nave bianca 1942 (The White Ship)

意大利句子只有“我爱你”。罗西里尼

Un pilota ritorna 1942 (A Pilot Returns)

显然被迷住了,于是两个人之间开始了

Il Ruscello di Ripasottile 1941

浪漫关系。当时两人都已婚,导致该事

Dafne 1936

件成为一个丑闻,尤其是当他们决定要 孩子时(女演员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就 是其中之一)。他们联合制作的六部电 影中最知名的有《荒岛怨侣》、《1951

右图:《罗马不设防》中的一幕,这部战争 片背景设定在纳粹占领下的罗马。

150

年的欧洲》和《意大利的旅行》。

151


比利·怀尔德

BILLY WILDER

比利·怀尔德

生 平 : 本名撒母耳·怀尔德,1906年6月22日出生于波兰苏擦贝斯科兹 卡,2002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1900年代

代表作 Buddy Buddy 1981 Fedora 1978 The Front Page 1974 Avanti! 1972 The Fortune Cookie 1966 Kiss Me, Stupid 1964 Irma la Douce 1963 One, Two, Three 1961 The Apartment 1960 ★ Some Like It Hot 1959 ☆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 ☆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The Spirit of St. Louis 1957 The Seven Year Itch 1955 Sabrina 1954 ☆ Stalag 17 1953 ☆ Ace in the Hole 1951 Sunset Blvd. 1950 ☆ A Foreign Affair 1948 The Emperor Waltz 1948 The Lost Weekend 1945 ★ Double Indemnity 1944 ☆ Five Graves to Cairo 1943 The Major and the Minor 1942 Mauvaise graine 1934 (Bad Seed) 右图:雪莉·麦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 和杰克·莱蒙在《桃色公寓》中出演了令人 难忘的一对儿。

152

作为好莱坞最伟大的编剧和导演之一,比利·怀尔 德曾将他卓越的导演生涯轻描淡写地总结为:“我只是拍 我想看到的电影。”然而怀尔德拍出了电影史上一些最令 人难忘的场景和台词,无论是玛丽莲·梦露穿着那件著名 的飞舞的白裙子站在地铁出风口,还是杰克·莱蒙(Jack Lemmon)和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在《热情似火》 (Some Like It Hot,1959)中出演的异装音乐家,或者是弗 雷德·麦克默里(Fred MacMurray)在《双重赔偿》(Double Indemnity,1944)演绎的令人信服的变成杀手的推销 员,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他甚至还为葛丽泰·嘉宝在其 第一部喜剧《妮诺奇嘉》(Ninotchka,1939)中的大笑场 面出了力。 怀尔德为美国电影业开创了一种最聪明和兼收并蓄 的标准,他的电影以紧张的情节、潇洒的角色和聪明的对 话为特点。极不寻常地,也许对一位和喜剧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导演来说,怀尔德一直试探着当时美国审查机制 的极限,他经常选择一些挑衅的主题包括通奸(《双重 赔偿》)、酗酒(《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 1945])、年轻小白脸(《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

1900年代

导演风格:好莱坞黄金时代黑色电影和讽刺闹剧大师,作品充满反讽幽默和 诙谐对话;和演员杰克·莱蒙合作过多部优秀影片。

上图:怀尔德将异装癖通过《热情似火》介 怀尔德1906年出生于奥匈帝国后来被并入波兰的一个 绍给了好莱坞。 小地方,他的母亲基于自己对美国文化的迷恋给他起了个 绰号叫“比利”。结束在柏林作为一个报社通讯员的工作 之后,年轻的怀尔德发现了自己对电影的兴趣。他成了一 名德国电影产业里的编剧,但之后随着阿道夫·希特勒的 掌权,他搬到了巴黎,在那里发表了导演处女作《坏种》 (Mauvaise graine,1934)。当他初到 好莱坞时,还不会说英语,但他迅速学 “一个导演,他需要像警员、助产士、 会了这里的语言和电影形式,成为了一 精神分析师……以及一个混蛋。” 名引人注目的编剧,出现在如乔·梅伊 的《天籁》(Music in the Air,1934)和爱德华·沙利文的 《香槟圆舞曲》(Champagne Waltz,1937)中。 也许是因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原因,怀尔德总是喜欢和 人合作撰写剧本。与查尔斯·布兰克特(Charles Brackett) 一起,他写了一连串的经典喜剧,包括《妮诺奇嘉》和 《火球》(Ball of Fire,1941)。然后他被提升为编剧和导

153


比利·怀尔德

比利·怀尔德曾嘲讽道:“奥地 利人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他们让世界相 信了希特勒是德国人而莫扎特是奥地利 人(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莫扎特父亲 是德国移民)。”导演刻薄的智慧和尖 刻的生活观可以追溯到他的奥地利犹太 人背景。他早年的生活一直在欧洲各地 辗转,这一经历不可避免地使得他成为 外国人和局外人。怀尔德不知道的是,

1900年代

当他在20年代末搬到柏林时,是他最后 一次看到自己的家庭。二战后,怀尔德 寻找他在欧洲集中营中失踪的家庭,结 果发现母亲、祖母和继父在奥斯维辛集 中营中全体死亡。他拒绝谈论这段经 历。然而,怀尔德后来与史蒂文·斯皮 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合作创作了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的剧本,这与他后期的电影风格

演,根据他与布兰克特的剧本,拍摄《少校和未成年人》 (The Major and the Minor,1942)。与犯罪小说家雷蒙 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合作改编的詹姆斯·凯 恩(James M. Cain)的中篇小说让怀尔德拍出了他第一个 黑色电影经典,《双重赔偿》。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 影为黑色电影设立了许多标准,比如与使用朦胧的“软百 叶窗”照明和旁白叙事。40年代余下几年,怀尔德拍出了 一系列受好评的大片,包括《失去的周末》和非常著名的 《日落大道》,这是他与布兰克特最后的合作。 随后,怀尔德的喜剧变得更加愤世嫉俗,他戏剧性的 穿插更为强烈,他的艺术信心随着能够创作、制作和拍摄 自己的作品而与日俱增。这一新篇章的飞跃如果没有观众 欣赏将是个悲剧,这一时期的佳作有《倒扣的王牌》(Ace in the Hole,1951)、《龙凤配》(Sabrina,1954)、《七 年之痒》(The Seven Year Itch,1955),以及他与日后的 重要搭档I.A.L.戴蒙德(I. A. L. Diamond)第一次合作创作的 《黄昏之恋》(Love in the Afternoon,1957)。

1900年代

与斯皮尔伯格的合作

有明显的不同。斯皮尔伯格在找导演的 问题上却犯了难——罗曼·波兰斯基和 马丁·斯科塞斯都拒绝了这部电影。怀 尔德觉得自己太老了,有心无力,而且 这会让他太接近自己痛心的过往。最 后怀 尔德 建议 斯皮 尔伯 格自己执导。 它后来成为了斯皮尔伯格最重要的电 影,并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和 最佳影片奖。

怀尔德的全盛期 除了《控方证人》(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戴蒙德还和怀尔德合作撰写了他们余下职业生涯 的所有电影。在鼎盛时期,他们创作了超群的喜剧《热情 似火》和《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1960)。凭借 后者,怀尔德同时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和 最佳编剧奖,并进入了顶级导演的队伍。随着70年代初出 茅庐的电影人接管好莱坞,怀尔德这样的资深导演常被忽 略,但在这段衰败期他还是拍摄了《两代情》(Avanti!, 1972)和《满城风雨》(The Front Page,1974)。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怀尔德获得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导 演奖,九次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并三次获奖(《失去 的周末》、《日落大道》和《桃色公寓》),这个记录直 到1997年才被另一位伟大的编剧/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因《解构爱情狂》(Deconstructing Harry)而超越。 GCQ

右图:梦露在《七年之痒》中“享受着”地 铁吹上来的微风。

154

155


安东尼·曼

安东尼·曼

ANTHONY MANN

生平:本名埃米·尔安东·邦德斯·曼,1906年6月30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 尼亚州圣地亚哥,1967年逝世于德国柏林。

1900年代

代表作 The Heroes of Telemark 1965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1964 El Cid 1961 Cimarron 1960 Man of the West 1958 God’s Little Acre 1958 The Tin Star 1957 Serenade 1956 The Man From Laramie 1955 Strategic Air Command 1955 The Far Country 1954 The Glenn Miller Story 1953 The Naked Spur 1953 Bend of the River 1952 The Furies 1950 Winchester ’73 1950 Side Street 1950 Devil’s Doorway 1950 Border Incident 1949 Reign of Terror 1949 Follow Me Quietly 1949 Raw Deal 1948 T-Men 1947 Desperate 1947 Dr. Broadway 1942

右图:贾利·库珀和朱莉·伦敦(Julie London)领衔主演的佳片《西部人》。

156

安东尼·曼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西部片导演,但他执 导的40年代的黑色电影和60年代的历史史诗片如《万世英 雄》(El Cid,1961)也很出名。安东尼·曼出生在圣地亚 哥,十年后他们全家搬到了纽约,在那里他与未来的雷电 华电影公司的生产总监、之后的米高梅负责人,多尔·沙 里(Dore Schary)成了同学。1924年到1926年间,安东 尼·曼是曼哈顿下东区社区剧场表演部的一员。接下来的 几年他一直是一名演员,曾在纽约剧团演出一年。他在 1933年成为一名剧场导演,并工作到1940年。 1941年,曼来到好莱坞。在他不幸的电影处女作《百 老汇博士》(Dr. Broadway,1942)后,他为一些电影公 司导演低预算的情节剧和音乐剧。黑色惊悚片《绝望》 (Desperate,1947)是成功的,但他随后与约翰·奥尔 顿(John Alton)合作的影片更加优秀。《一丝不苟的 人》(T-Men,1947)、《不公平的遭遇》(Raw Deal, 1948)、《暴政末日记》(Reign of Terror,1949)、《边城 喋血记》(Border Incident,1949)都备受推崇。 关于种族主义和偏执的悲剧《魔鬼的门廊》(Devil’s Doorway,1950)是曼的第一部西部片,看了该片后,詹姆 斯·史都华让他执导了《无敌连环枪》(Winchester ’73, 1950)。他们又合作拍了七部电影,包括《蛇江风云》

1900年代

导演风格:早期以黑色电影著名,随后为西部片和史诗电影,将美国西部风 光在电影艺术中发挥到了极致。

(Bend of the River,1952)、《血泊飞车》(The Naked Spur,1953)、《遥远的国度》(The Far Country,1954) 和《从拉莱米来的人》(The Man From Laramie,1955)。 曼的最后一部西部片是由加里·库伯主演(史都华没有参 与)的《西部人》(Man of the West,1958)。 后来,安东尼·曼的电影产量开始减少。在1959年 与影星兼制作人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发生冲 突后,曼要求离开《斯巴达克斯》(Spartacus,1960)剧 组。他开始着手拍摄《壮志千秋》(Cimarron,1960),但 又因与制作人的创作理念不同再次离开,然而导演一栏仍 保留了他的名字。他最后的杰作《万世英雄》,是一部关 于西班牙著名文化英雄的壮丽史诗。他的下一部电影《罗 马帝国之衰落》(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1964)也是 一部史诗。曼最后的作品是二战惊悚片《铁勒玛九壮士》 (The Heroes of Telemark,1965)。SU

上图:查尔登·海斯顿(Charlton Heston) 在曼1661年的电影《万世英雄》中饰演传奇 西班牙英雄。

戏剧化的风景 安东尼·曼的电影因其暴力镜头 而闻名,导演用充满敌意的风景增加戏 剧性的效果。他的角色遭受大自然的折 磨:没有哪座山没爬过——可以看见主 角努力跋涉时痛苦的表情;将枪战设定 在岩石贫乏的地方,这样剧中人随时都 会受到飞弹的死亡威胁。安东尼·曼也 会将他的叙事安排成旅行,影片每个阶 段都是新的环境:从肥沃的山谷到冰雪 覆盖的山顶,电影越拍下去,环境也变 得越来越恶劣,象征着男主人公向着野 蛮的堕落。

157


亨利-乔治·克鲁佐 HENRI-GEORGES CLOUZOT

亨利-乔治·克鲁佐

生平:1907年11月20日出生于法国普瓦图尼奥尔,1977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1900年代

代表作 La Prisonnière 1968 (Female Prisoner) Messa da Requiem von Giuseppe Verdi 1967 (Giuseppe Verdi: Requiem) L’enfer 1964 La vérité 1960 (The Truth) Les espions 1957 (The Spies) Le mystère Picasso 1956 (The Mystery of Picasso) Les diaboliques 1955 Le salaire de la peur 1953 (The Wages of Fear) Miquette et sa mère 1950 (Miquette) Le voyage en Brésil 1950 Retour à la vie 1949 Manon 1949 Quai des orfèvres 1947 (Jenny Lamour) Le corbeau 1943 (The Raven) L’assassin habite . . . au 21 1942 (The Murderer Lives at Number 21) Tout pour l’amour 1933 Caprice de princesse 1933 La terreur des batignolles 1931

就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克劳德·夏布洛尔一 样,亨利-乔治·克鲁佐也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经典惊悚电 影的先驱和主要创造者。他最开始是一名记者,随后在20 年代成为了柏林一家电影公司的监管员,当时德国是创新 摄影的中心。回到法国后,克鲁佐把他的写作技巧用到电 影剧本里,导演了短片处女作《巴蒂诺尔街的恐惧》(La terreur des batignolles,1931)。他的剧情长篇处女作是侦 探惊悚片《杀人犯住在21号》(L’assassin habite . . . au 21, 1942)。丰富的个性描述和黑色幽默,以及优雅的视觉效 果,本片为接下来的电影定下了基调。 克鲁佐最好和最扣人心弦的作品是《恐惧的代价》 (Le salaire de la peur,1953),影片讲述了卡车司机在危险 之地运输不稳定炸药的故事,电影研究了不稳定的存在和 发现自己正在接受极端考验的人物。 相比之下,克鲁佐的其他令人难忘的杰作,《恶魔》 (Les Diaboliques,1955),远没有那么奇特的环境设定, 这部影片的背景是一个小都市的寄宿学校,施虐狂校长的 妻子和情妇策划谋杀他。《恶魔》于日常生活场景中创造 出了难以置信的张力,证明最激动人心的电影并不需要古 怪的摆设,鲜艳的色彩和奢华的特效,这部电影是任何想 要欣赏或者制作情感强烈电影的人的必看佳作。(这部电

1900年代

导演风格:悬疑惊悚片大师,善于在平常无奇中营造紧张;结局经常情节逆 转;有黑暗的心理暗示。

影根据皮埃尔·波瓦洛(Pierre Boileau)和托马斯·勒瑟雅 克(Thomas Nercejac)联合创作的小说改编而成,希区柯 克1958年的杰作《迷魂记》也是根据该作品改编。) 《恶魔》被翻拍成了美国电影《孽迷宫》(1996), 尽管前者因其出众的内涵更加优秀。后来,克劳德·夏布 洛尔执导了向克鲁佐1964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致敬的《铁 镣》(L’enfer,1994)。尽管希区柯克的作品更能吸引评论 家的注意,“法国的希区柯克”克鲁佐,同样有权要求获 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惊悚片导演的头衔。MH

上图 :西蒙·西涅莱以及克鲁佐的妻子薇 拉在《恶魔》片场。

悬念搭档 克鲁佐的妻子薇拉(Véra)与西 蒙·西涅莱(Simone Signoret)联合主演 了《恶魔》,分别饰演了被谋杀的校长 的妻子和情妇。 1  薇拉·吉布森-阿玛多1913年出生于巴 西的里约热内卢,二战后定居法国。 2  薇拉只出演过她丈夫执导的影片,她 的第一部电影是1953年的恐怖片《恐 惧的代价》(The Wages of Fear)。 3  她与克鲁佐一起合写了《真相》(La vérité,1960)的剧本。

右图: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 亨利-乔治·克鲁佐以及阿尔弗莱德·希区 柯克。

166

4  薇拉1960年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47岁。

167


大卫·里恩

大卫·里恩

DAVID LEAN

生平:1908年3月25日出生于英国萨里克里登,1991年逝世于英国伦敦。

1900年代

代表作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Ryan’s Daughter 1970 Doctor Zhivago 1965 ☆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 Summertime 1955 ☆ Hobson’s Choice 1953 The Sound Barrier 1952 Madeleine 1950 The Passionate Friends 1948 Oliver Twist 1948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 Brief Encounter 1945 ☆ Blithe Spirit 1945 This Happy Breed 1944 In Which We Serve 1942

作为英国电影的巨人,大卫·里恩爵士展示了如何拍 摄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大获利的大片。里恩的五部大 制作,跨越三十多年,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 将小说家皮埃尔·鲍李(Pierre Boulle)对民族性格和荣誉 的高深冥想变成了一部史诗般的战争电影。电影戏剧性的 中心是一名英国军官和一名日本指挥官之间对控制权的争 夺。《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表 明,里恩可以处理一部要求更高的电影。这部电影引人入 胜地,也许过于简单地,描述了20世纪最令人费解的英国 殖民者之一。里恩随后转向了具有文化和知识复杂性的主 题——俄国革命,拍摄了改编自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Boris Pasternak)作品的《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1965)。里恩以小说中的浪漫为主线,对原作中政治 和文化巨变的描述着力不多。奇怪的舞台式场景,让电影 未能展现出俄罗斯的广袤,与《阿拉伯的劳伦斯》对比起 来尤其让人失望,在后者中,里恩地将宽银幕摄影和引人 入胜的场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里恩无力摆脱文化定型的观念在《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84)中更加明显,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生 动描写也掩饰不了全明星阵容所表现出来的有限表演。如

1900年代

导演风格:史诗电影和文学改编剧大师,性质上经常充满歌剧风格;作品中 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画意摄影;舞台道具精益求精。

果小说批判了现在的“东方主义”,里恩的电影则不自觉 地进一步加强了这些陈腔滥调。《瑞安的女儿》(Ryan’s Daughter,1970)更让人失望,影片对年轻的瑞希·瑞 安·肖尼西(Rosy Ryan Shaughnessy)与一个英国军官悲情 的爱情故事和北爱尔兰问题的融合极度失败。 而不局限于特定文化的里恩,由于不那么雄心勃勃, 反而更加领先;他细致的舞台布景和熟练的摄影技巧使 《孤星血泪》(Great Expectations,1946)和《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1948)立刻成为了经典,而再也没有比《相 见恨晚》(Brief Encounter,1945)更深刻地展现资产阶级 道德的精髓就是自我限制约束的作品了,这也是英国现实 主义虚构电影中最具成就的一部。BP

上图:奥玛·雪瑞夫(Omar Sharif)和茱 莉·克莉丝蒂(Julie Christie)在俄国革命传 奇剧《日瓦戈医生》中。

沙漠英雄 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 斯》(1962),由彼得·奥图尔(Peter O’Toole)饰演同名角色,影片根据T.E.劳 伦斯(T. E. Lawrence)的作品改编。 1  阿尔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曾 被邀饰演劳伦斯的角色,但他拒绝 了,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 也曾是人选之一。 2  剧中大多数的阿拉伯士兵都由阿拉伯 军队士兵饰演,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大 力支持。 3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侯赛因国王遇 见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安托瓦尼特 (Antoinette)。

右图:亚历克·吉尼斯(Alec Guinness)和 早川雪洲在《桂河大桥》中有合作。

170

4  在拍摄谢里夫(Sharif)进入海市蜃 楼的画面时,影片采用了一种特别的 宽银幕482mm镜头(即著名的“大 卫·里恩镜头”)。

171


爱德华·迪麦特雷克

EDWARD DMYTRYK

生平:1908年9月4日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福克斯,1999年逝世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诺市。 导演风格:因其在麦卡锡时代的行为颇受争议;早期拍摄黑色电影和的左翼 政治电影。

1900年代

1900年代

爱德华·迪麦特雷克的生活是电影救赎力量的证明。 出生在加拿大,成长于备受虐待的乌克兰移民家庭,他贫 困的童年就像狄更斯笔下的样子。然而,他的童年并不是 在少管所结束的,而是在一个电影厂的办公室。 到了40年代,迪麦特雷克成为一名快速崛起的导演, 尤以拍摄强硬的情节剧著称——《爱人谋杀》(Murder, My Sweet,1944)、《围堵》(Cornered,1945)、《交 代表作 叉火网》(Crossfire,1947)是其中的佼佼者。随后美国众 议院的“非美委员会”成立,致力于发现根除好莱坞所有 Shalako 1968 的破坏性元素。迪麦特雷克,像其他许多可敬的美国人一 Where Love Has Gone 1964 The Carpetbaggers 1964 样,很早以前就加入了共产党,在二战时作为美国唯一有 The Reluctant Saint 1962 组织的力量反抗阿道夫·希特勒的恶行。同样的道德意识 Walk on the Wild Side 1962 让迪麦特雷克抵制非美委员会对其政治信念违反宪法地质 Warlock 1959 疑。 Raintree County 1957 这种威逼有一个代名词,“黑名单”,好莱坞通过这 Soldier of Fortune 1955 一机制自我净化左派影响。迪麦特雷克痛骂黑名单,继续 The End of the Affair 1955 Broken Lance 1954 在英格兰执导大胆的作品——《今日赐予我们》(Give Us The Caine Mutiny 1954 This Day,1949)——这是一部联合了列入黑名单的演员 The Sniper 1952 和匠人的骄傲的作品。然而事与愿违:《今日赐予我们》 Give Us This Day 1949 在欧洲赢得好评,但在美国基本被禁,迪麦特雷克也被囚 Crossfire 1947 ☆ 禁。监禁中的岁月让他改变了主意,迪麦特雷克选择指出 Cornered 1945 Murder, My Sweet 1944 同志的名字。这为他再一次赢得了自由和在好莱坞的一席 之地,但却留下了永久的耻辱,这种耻 “我的毕生心愿就是一拿到钱就痛快 辱折磨着他直到他去世。在他职业生涯 的第二个时期,迪麦特雷克缺失了他青 花掉。” 年时代傲慢的力量,他在1976年离开了 电影界,开始教导和写作关于电影的一些事。他于1999年 去世,直到最后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DK

右图:迪克·鲍尔(Dick Powell)在《围 堵》中饰演执行战后任务的劳伦斯· 杰勒 德(Laurence Gerard)。

172

173


约瑟夫·L.曼凯维奇 JOSEPH L. MANKIEWICZ

约瑟夫·L.曼凯维奇

生平:本名约瑟夫·利奥·曼凯维奇,1909年2月11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威尔克斯-巴里,1993年逝世于美国纽约贝德福德。

1900年代

代表作 Sleuth 1972 ☆ There Was a Crooked Man 1970 King: A Filmed Record . . . Montgomery to Memphis 1970 The Honey Pot 1967 Carol for Another Christmas 1964 Cleopatra 1963 Suddenly Last Summer 1959 The Quiet American 1958 Guys and Dolls 1955 The Barefoot Contessa 1954 Julius Caesar 1953 5 Fingers 1952 ☆ People Will Talk 1951 All About Eve 1950 ★ No Way Out 1950 House of Strangers 1949 A Letter to Three Wives 1949 ★ Escape 1948 The Ghost and Mrs. Muir 1947 The Late George Apley 1947 Somewhere in the Night 1946 Dragonwyck 1946 Backfire 1946

右图:安·苏纯(Ann Sothern)和柯克·道 格拉斯(Kirk Douglas)出演奥斯卡获奖影片 《三妻艳史》。

176

还没找到机会导演之前,约瑟夫·L.曼凯维奇在好莱 坞做了15年的编剧和制作人,他撰写了许多30年代最著名 的电影剧本,也是许多重要导演如乔治·库克(George Cukor)《费城故事》(on 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 中的制作人。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神秘庄园》(Dragonwyck,1946),是一部哥特式风格过头的电影,极不自 然、糟糕的演员和无足轻重的表演更是灾难。 曼凯维奇突破性的电影是《三妻艳史》(A Letter to Three Wives,1949),他从一本妇女杂志上刊登的故事中得 到了灵感,讲述了一个单身的蛇蝎美人偷了她三个最好朋 友之一的老公,使这个小团队一片混乱,困惑着她和谁的 丈夫跑了。这部电影超越了故事本身,闪烁着对社会阶层 和区域差异的敏锐观察。极其复杂的角色因敏捷的对话和 曼凯维奇熟练的导演技术而变得活灵活现。它还引起了人 们对于大众文化发展、战争造成的混乱、消费文化和女权 运动的有趣沉思。 他其余的作品非常多样,一系列的影片都充满文化又 显得动人,要么就是极有视觉冲击力。他因监督了好莱坞 影史上最著名的灾难,《埃及艳后》(Cleopatra,1963) 的最后阶段而臭名昭著,也显示出了他并不是一个能掌控 大场景的大师。

1900年代

导演风格:使用短小精悍的对话创造诙谐、引人思考、迷人的风尚喜剧,对 倒叙的运用炉火纯青,与演员相处和谐。

曼凯维奇的专长是诙谐的风尚喜剧,没有任何其他美 国人能证明自己更能胜任此类型影片。《三妻艳史》是无 可置疑的杰作,但《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1950) 也无可比拟。这个后台故事展现了一个黑暗和悲观的,对 名誉和声望的思考,而要实现它们,通常要用不那么诚实 的手段。尽管它说的是百老汇而不是好莱坞,然而这部电 影看起来还是轻微毒辣地评论了曼凯维奇,这位常春藤名 校毕业的知识分子所接触的行业。也许他对痴迷明星、名 编、名导的商业电影有些偏见,而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 曼凯维奇自己就是这集团中最著名的一员。BP

上图:加里·梅里尔(Gary Merrill)、安 妮·巴克斯特(Anne Baxter)以及贝蒂·戴 维斯(Bette Davis)共同出演曼凯维奇备受 好评的《彗星美人》。

一部无与伦比的电影 《彗星美人》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 是影史上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电影。 1  曼凯维奇的剧本改编自玛丽·沃尔 (Mary Orr)1946年发表于《丽都杂 志》上的一篇故事。 2  20世纪福克斯用3500美元买下了玛 丽·沃尔《艾娃的智慧》(The Wisdom of Eve)的版权。 3  由于克劳黛·考尔白背部受伤, 贝蒂·戴维斯得到了玛歌·钱妮 (Margo Channing)这一角色。玛 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 安妮·巴克斯特,塔卢拉赫·班克 黑德(Tallulah Bankhead),以及苏 珊·海华(Susan Hayward)都曾是这 一角色的人选。

177


伊利亚·卡赞

伊利亚·卡赞

ELIA KAZAN

生平:1909年9月7日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003年逝世于美国纽约。

1900年代

代表作 The Last Tycoon 1976 The Visitors 1972 The Arrangement 1969 America America 1963 ☆ Splendor in the Grass 1961 Wild River 1960 A Face in the Crowd 1957 Baby Doll 1956 East of Eden 1955 ☆ On the Waterfront 1954 ★ Man on a Tightrope 1953 Viva Zapata! 1952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 Panic in the Streets 1950 Pinky 1949 Gentleman’s Agreement 1947 ★ Boomerang! 1947 The Sea of Grass 1947 Watchtower Over Tomorrow 1945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1945 The People of the Cumberland 1937

如果说战后的百老汇舞台,因其突破性地表现了精神 性欲(观)生活,而对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产生了强大的影 响,那伊利亚·卡赞必定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他改编自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作品的《欲望号街 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开创了小规模、 黑白成人情节剧的先河,在战后经济衰退时期,这种剧集 在电影业非常受欢迎。 在余下的几十年里,卡赞在小的成人电影这一类型 片里,获得了无数好评。《登龙一梦》(A Face in the Crowd,1957)是对久享盛名的美国南部的民粹主义的一 次演说,讲述了对于真诚人格的追求及其性吸引力可能威 胁到东北部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所建立起来的霸权。 《娇娃春情》(Baby Doll,1956)通过对欧洲现实主义的新 现实主义效仿,以一种冷嘲、滑稽的眼光看待性的虔诚。 《天涯何处无芳草》(Splendor in the Grass,1961) 则有效地再现了电影剧作家威廉·英格(William Inge)对 美国中西部性倦怠的尖锐思考,特别是其对女性的愚民影 响,即所谓的“双重标准”。这部电影比好莱坞复兴时期 的艺术电影模式早了十多年,而且创造出了一种不同的女 性电影。 当然,卡赞对争议也绝不陌生,因他在美国众议院的

1900年代

导演风格:电影经常探讨有争议的主题如反犹太主义,提议体验派表演 方法。

“非美委员会”确认之前在即将到来的法庭审判中指证出 这个行业里的其他共产主义人士。好莱坞从未完全原谅这 轻率的行为。 卡赞的其他电影有着欧洲社会现实主义和艺术剧场的 脉络:《荡姬血泪》(Pinky,1949),其中一个黑人角色 由白人演员饰演,《萨巴达万岁》(Viva Zapata!,1952) 讲述了墨西哥革命政治,《伊甸园之东》(East of Eden, 1955)和《狂澜春醒》(Wild River,1960),描述了社会 进步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满。即使是较为中 规中矩的电影项目,卡赞也能因其出色的技术和机智老练 让他们远远不止是只有娱乐性那么简单。好莱坞具有如此 才能和宽广艺术视野的导演已经不多见了。BP

上图: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和茱 莉·哈里斯(Julie Harris)主演由约翰·斯 坦贝克小说改编的《伊甸园之东》。

重返欲望号街车 田纳西·威廉斯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 《欲望号街车》已经被演绎过无数版本: 1  伊利亚·卡赞1951年的电影版本赢得 了无数大奖,包括为费雯·丽赢得了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2  这出戏剧在1995年被制作成了一出歌 剧,音乐由安德烈·普列文(André Previn)创作,剧本由菲利普·里德 尔(Philip Littell)撰写。1998年,它 在旧金山大剧院首次公演。 3  此处戏剧的芭蕾舞剧版本1952年在加 拿大的蒙特利尔演出。

右图:马龙·白兰度与费雯·丽在卡赞的 《欲望号街车》中。

180

4  1992年的《辛普森一家》中,有一幕 在一辆名叫“马奇”的电车中恶搞了 这部戏剧的场面。

181


尼古拉斯·雷

NICHOLAS RAY

生平:本名雷蒙德·尼古拉斯·基泽尔,1911年8月7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 州,1979年逝世于美国纽约。 导演风格:深深影响了一代电影人;创意性地使用体系结构;主题描绘了年 轻人和社会局外人。

1910年代

1910年代

在少年时代编写和制作广播节目后,尼古拉斯·雷 向弗兰克·洛伊德·赖特学习了建筑知识,这段经历让他 明白了水平线的重要性,随后这成为其大银幕作品的一个 特征。他制作的第一部电影是《夜逃鸳鸯》(They Live by Night,1948),随后他拍摄了超过20部电影,包括《孽 海枭雄》(Knock on Any Door,1949)、《红颜祸水》 (Born to Be Bad,1950)、《好色男儿》(The Lusty Men, 代表作 1952)、《穿过沼泽》(Wind Across the Everglades,1958) Lightning Over Water 1980 和《北京55天》(55 Days at Peking,1963)。在拍摄《北 Marco 1978 京55天》时,他患上了心脏病,这导致了其职业生涯的中 We Can’t Go Home Again 1976 断,直到70年代中期,他才重回导演的位置。他在宾厄姆 55 Days at Peking 1963 顿的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演戏,受到了学生们和演员们的爱 King of Kings 1961 戴。和董事维姆·文德斯以及吉姆·贾木许一样,他被法 The Savage Innocents 1960 国新浪潮评论家们视为英雄。 Party Girl 1958 Bitter Victory 1957 雷有五部公认的杰作。《兰闺艳血》(In a Lonely Bigger Than Life 1956 Place,1950)是影史上最富有诗意和令人难以忘怀的黑色 Hot Blood 1956 电影,鲍嘉饰演了一位狂暴的编剧,而格雷厄姆(Gloria 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Graham,雷的第三任妻子)则饰演了一位起初喜欢他随后 Johnny Guitar 1954 又憎恶他的女孩。《荒漠怪客》(Johnny Guitar,1954) On Dangerous Ground 1952 中,海登(Sterling Hayden)饰演了有史以来最温顺的牛 Flying Leathernecks 1951 In a Lonely Place 1950 仔,而琼·克劳馥和麦坎布里奇(Mercedes McCambridge) They Live by Night 1948 则在结尾开枪决斗。《高于生活》(Bigger Than Life, 1956)关注了中产阶级生活中的毒品问题。《沙漠大血 战》(Bitter Victory,1957)是一个发生 在非洲沙漠的关于冲突与期望的故事。 詹姆斯·迪恩主演的《无因的反抗》 (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关注 ——吉姆·斯塔克(Jim Stark), 《无因的反抗》 了少年犯罪问题。雷对演员的执导堪称 传奇,他坚信人物感受与表达的发展应 该主导拍摄的结构。他于1979年在拍摄他动人的绝笔、传 记片《水上回光》(Lightning Over Water,1980)时死于癌 右图:雷在给詹姆斯·迪恩说戏,后者在 症,此片由文德斯联合导演并最终完成。MP

“我已经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也 许只能去死了。”

《无因的反抗》中饰演吉姆·斯塔克。

190

191


马里奥·巴瓦

马里奥·巴瓦 MARIO BAVA 生平:1914年7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利古里亚,1980年逝世于意大利罗马。

代表作 1910年代

Schock 1977 (Beyond the Door II) Cani arrabbiati 1974 (Kidnapped) La casa dell’esorcismo 1973 (Lisa and the Devil) Quante volte . . . quella notte 1972 (Four Times That Night) Gli orrori del castello di Norimberga 1972 (Baron Blood) Reazione a catena 1971 (A Bay of Blood) Il rosso segno della follia 1970 (Hatchet for the Honeymoon) 5 bambole per la luna d’agosto 1970 (Five Dolls for an August Moon) Diabolik 1968 (Danger: Diabolik) Operazione paura 1966 (Kill, Baby . . . Kill!) I coltelli del vendicatore 1966 (Bladestorm) Terrore nello spazio 1965 (Planet of the Vampires) Sei donne per l’assassino 1964 (Blood and Black Lace) La frusta e il corpo 1963 (The Body and the Whip) I tre volti della paura 1963 (Black Sabbath) La ragazza che sapeva troppo 1963 (The Evil Eye) La maschera del demonio 1960 (Black Sunday)

右图:大眼女星巴巴拉·斯蒂尔通过《黑色 星期日》成了一名恐怖片明星。

212

作为默片摄影师和特效艺术家欧亨尼奥·巴瓦的儿 子,马里奥·巴瓦学习过绘画,在跟随其父亲的脚步进 入电影业时保留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感性。从30年代末 开始,巴瓦作了20年称职的摄影师,与许多杰出人物如罗 伯特·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和拉乌尔·沃尔什 (Raoul Walsh)合作过。巴瓦继承了其父对于视觉效果的偏 爱,并用巧妙的技巧为一些小成本影片制作出了饱满的视 觉效果,让他们看起来远远不止那点儿预算。 他开始其导演职能始于其为里卡尔多·费里达(Riccardo Freda)收拾了两部电影的烂摊子,《魔鬼的戒律》(I vampiri,1956)和《卡尔提基——不死的魔鬼》(Caltiki—il mostro immortale,1959),并为雅克·图尔尼克(Jacques Tourneur)的《巨人马拉松》(La Battaglia di Maratona, 1959)做了修补工作。当他有了机会拍摄自己的电影时, 巴瓦交出了一部叫作《黑色星期日》(La maschera del demonio,1960)的充满感情的光与影的协奏曲,它让当时名 不见经传的英国小星芭芭拉·斯蒂尔(Barbara Steele)成为 邪典电影明星。 《魔鬼的戒律》被公认为开启了意大利哥特恐怖电影 的黄金时代,巴瓦定义了意大利黑色小说电影——一种特 别的对神秘电影类型的颠覆,充斥着精心设计、极受欢迎

1910年代

导演风格:极具影响力的意大利恐怖大师,导演了血浆片、根据科幻小说和 漫画改编的电影;熟练运用特效;大胆使用绘画般鲜艳的颜色。

的谋杀场景以及一种压抑的邪恶气氛——比如《知道太多 的女孩》(La ragazza che sapeva troppo,1963)和《血液 和黑蕾丝花边》(Sei donne per l’assassino,1964)。他所 拍摄的《血之海滩》(Reazione a catena,1971)后来被翻 拍成《十三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0),并影响 了之后所有的血浆电影。同样的,对于暧昧的黑白及耀眼 色彩的熟知也被运用到其他电影类型中。他其他类型的作 品包括性喜剧《那夜四次》(Quante volte...quella notte, 1972),一部对日本电影《罗生门》(1950)的怪异翻 拍,非常有品的恶搞片《德伯力克》(Diabolik,1968), 里面60年代的装饰及美妙的小配件在罗曼·科波拉(Roman Coppola)的《完美女人》(CQ,2001)中被完美重现, 还有外太空科幻小说类型的《吸血鬼星球》(Terrore nello spazio,1965),这部电影深刻地影响了《异形》(Alien, 1979),虽然后者并未公开承认。MM

上图:“吸血鬼”博瑞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在《黑色安息日》中手持人头。

巴瓦效应 1 巴瓦众多的崇拜者中包括昆丁·塔伦 蒂洛、蒂姆·波顿、约翰·卡朋特、 马丁·斯科塞斯(Quentin Tarantino,Tim Burton,John Carpenter, Martin Scorsese),以及,毫无疑问 的,意大利黑色电影导演达里欧·阿 基多(Dario Argento)。奥兹·奥斯 朋(Ozzy Osborne)的摇滚乐队黑色 安息日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巴瓦1963 年的电影《黑色安息日》(I tre volti della paura)。 2 在《驱魔任务》(Operazione paura, 1966)中,他眼中的魔鬼形象,即有 着红色眼睛的清纯小女孩被运用到后 来多部电影中,包括费里尼的《勾 魂摄魄》(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 1968)中“该死的托比”一段,以 及威廉·马隆(William Malone)的 烂片《杀人网站》(FeardotCom, 2002)。

213


罗伯特·怀斯

ROBERT WISE

罗伯特·怀斯

生平:本名罗伯特·厄尔·怀斯,1914年9月10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 2005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代表作 1910年代

Rooftops 1989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1979 Audrey Rose 1977 The Hindenburg 1975 The Andromeda Strain 1971 Star! 1968 The Sand Pebbles 1966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 The Haunting 1963 West Side Story 1961 ★ I Want to Live! 1958 ☆ Run Silent Run Deep 1958 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 1956 Tribute to a Bad Man 1956 Helen of Troy 1956 Executive Suite 1954 So Big 1953 The Desert Rats 1953 The Captive City 1952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The Set-Up 1949 Born to Kill 1947 The Body Snatcher 1945 The Curse of the Cat People 1944 Mademoiselle Fifi 1944

右图:怀斯坚持将《西区故事》选在纽约不 平的街道上进行外景拍摄。

214

怀斯最初是电影剪辑师,出色地完成了在威尔斯的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和《伟大的安巴逊家 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42)中的工作,当 威尔斯不再受雷电华公司重视后,他接手了后者。不知何 故公司认为其不能胜任,怀斯因此被降至雷电华B级片项 目单元,在那里他为制片人维尔·鲁东(Val Lewton)工 作,从此开始拍摄一系列伟大的微妙心理恐怖片。怀斯 被安排导演了《猫人的诅咒》(The Curse of the Cat People,1944),这是鲁东大热影片《猫人》(Cat People, 1942)的续集。怀斯还为鲁东拍摄了两部电影,包括由博 瑞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主演的《猎尸者》(The Body Snatcher,1945)。 怀斯的职业生涯很快便超越了B级电影的范畴。在接下 来的60年里,他拍摄的作品类型多样:黑色电影(《天生 杀人狂》[Born to Kill,1947]和《出卖皮肉的人》[The Set-Up,1949])、科幻电影(《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战争电影(《太平洋潜 艇战》[Run Silent Run Deep,1958]和《圣保罗号炮艇》 [The Sand Pebbles,1966])、西部片(《铁汉柔情》 [Tribute to a Bad Ma,1956])、情节剧(《宁馨儿》[So

1910年代

导演风格:拍片类型多样,包括音乐剧,开创性地导演了精神病恐怖片;作 品画面组织精心、编辑紧密、节奏快捷。

Big,1953]和《我要活下去》[I Want to Live!,1958])。 他最为人所知的是拍摄了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在内多项奥斯卡奖的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西区故事》 (West Side Story,1961)和《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西区故事》是怀斯和杰罗姆·罗宾斯 合导的作品,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它优良的精心制 作,打破了音乐剧的传统模式,使其进入了关于种族和社 会紧张的更为黑暗的主题。 直到80多岁,怀斯依然拍着电影。电影如《地球停转 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和《星际旅 行:无限太空》(Star Trek,1979)重新回到了他在40年代 的早期试验中使用的特效。有人批评他亦步亦趋地追随着 电影流派而不是发展出自己的导演风格。考虑到他所涉猎 的类型,这听起来像是个无理要求。尽管如此,怀斯的电 影无一例外都非常专业。他们的成功也无可辩驳,赢得奖 项的同时也能让去电影院的观众感到愉悦。MC

上图:罗杰斯和汉默斯坦(Hammerstein)的 《音乐之声》最初电影海报。

迷途的威尔斯 导演、制片以及剪辑师罗伯特·怀 斯蹒跚着进入电影界时并不顺利。他19 岁时,成为了雷电华电影公司的一个 临时工。在他遇到25岁的奥逊·威尔斯 时,他已经是一名专业的剪辑师了,而 威尔斯才刚结束自己在纽约的广播剧和 舞台工作。威尔斯让怀斯帮助其剪辑了 《公民凯恩》,并进一步合作了《伟大 的安伯逊家族》。 对于威尔斯过早地江郎才尽,怀斯 曾经说过:“在那种壮丽的开端以后, 他几乎从来不满足于自己。这是他自己 的错——缺乏自律。”

215


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奥逊·威尔斯

生平:本名乔治·奥逊·威尔斯,1915年5月6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1985年逝世于美国好莱坞。

代表作 1910年代

Moby Dick 1999 It’s All True 1993 Don Quijote de Orson Welles 1992 (Don Quixote) The Spirit of Charles Lindbergh 1984 Vérités et mensonges 1974 (F for Fake)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 1972 London 1971 The Golden Honeymoon 1970 The Deep 1970 The Immortal Story 1968 Vienna 1968 Campanadas a medianoche 1965 (Chimes at Midnight) Le Procès 1962 (The Trial) Touch of Evil 1958 Mr. Arkadin 1955 The Tragedy of Othello: The Moor of Venice 1952 Macbeth 1948 The Lady from Shanghai 1947 The Stranger 1946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 Citizen Kane 1941 ☆ Too Much Johnson 1938

右图:在《赝品》中,威尔斯继续探索他作 品中的自然幻象。

216

自我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上很矛盾的事。拿奥逊·威尔 斯举例,自我是解释其职业起落的关键,如果不是因为他 坚持自己的力量,他绝不会成功。但因为同样的自我,他 得罪了很多人,失去了许多机会,并且总是在寻找工作。 解读威尔斯的其他关键词还有表演;并不仅仅只是站在摄 像机前的演员,更多的是关于身份的存在感,如何在戴着 面具的情况下被感知,为观众所熟悉,以及对环境作出反 应。表演对于威尔斯非常重要,因为他的大多数电影都关 注着失控与自制、强大与弱小,这是他的电影及其中的人 物普遍拥有的态度。 威尔斯出生时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孩子,喜欢音乐、 魔术和绘画。他母亲在他九岁的时候去世了,随后其父亲 在他15岁的时候也去世了,他余下的童年里被一位医生所 监护。他试着成为一名演员,先去了爱尔兰,接着是英格 兰,最终来到纽约。因其拥有极其独特、具有辨别度的声 音,他迅速在电台拥有了一席之地,并与演员约翰·豪斯 曼(John Houseman)开始了颇具成效的合作,他们在1937 年联合建立了水星剧团。第二年这一对又制作了著名的万 圣节广播节目,播出了H. G.威尔斯(H. G. Wells)1898年的小

1910年代

导演风格:极富争议的好莱坞神童,演员、作家、导演和制片人,在角色分 配上极为创新,作品主题涉及权力和疯狂。

说《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并因其以独特方 式策划的经典戏剧而获得了广大关注,比如在所谓的“巫 术”版本的《麦克白》(Macbeth)中,全部采用了黑人演 员。 由于其建立起的通才的名声和沉迷声色犬马的性格, 威尔斯收到了雷电华电影公司 无与伦比的全权委托邀请,使 其可以拍摄任何他想拍的电 影。他选择了改编报业大亨威 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生平,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 拍摄了《公民凯恩》(1941)。 尽管在叙事、摄像技术、场景设计、表演及象征意义 的使用上都有艺术革新,《公民凯恩》在商业上还是失败 了,尽管它为威尔斯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雷电 华电影公司再次给了他很大的自由,让他拍摄了《伟大的

上图:威尔斯和丽塔·海华斯(Rita Hayworth)合作,自导自演了《上海小姐》。

“每个人都不承认我是个天才——但 他们又列举不出来另一位。”

217


奥逊·威尔斯 关于《公民凯恩》的争斗 当摄像机从桑那都如帝宫庄园外 “闲人免进”的牌子跳到雪花球内部 时,一个垂死的大亨神秘地说出单词 “玫瑰花蕾”,这便是电影闻名于世的 开场,《公民凯恩》引人注目地打破了 电影传统模式。这个故事之后主要靠倒 叙展开。《公民凯恩》是奥逊·威尔斯 唯一全权艺术控制的电影,是他电影革 新不朽的遗产。 这个故事的构思是威尔斯与编剧赫 尔曼·曼凯维奇(Herman Mankiewicz)

安伯逊家族》(1942),然而电影公司剪掉了这部电影一 些时长,发行后带来了更大的商业失败,并得不到评论界 一点儿关注。对于这些事实的失望,现在看来是一次失败 的冒险,威尔斯之后只拍了三部好莱坞电影:《陌生人》 (The Stranger,1946)、《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1947)和《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1958)。 从40年代后期开始他生活于欧洲、为别人的电影工作,这 样他便可以负担自己的个人项目,他的项目以《麦克白》 (1948)为开始。

产业内部的局外人

一起完成的,曼凯维奇熟知并且藐视

1910年代

斯明智地引导曼凯维奇远离对赫斯特 的直接写照,而是将他与其他人物整 合,包括导演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凯恩的性格因此比初期预想 的曼凯维奇单纯的描述更有力量。 当赫斯特得到风声后,他试图抵 制这部电影,威胁要撤除任何播放它的 电影院的广告,并公开播出15年来好莱 坞暗 藏 的丑 闻。 这部 电影 的发布被推 迟,发行稀疏,所有这些都让其财务 受到损失。尽管受到好评,但当时的 影迷并不习惯这部电影的非传统风格。 历经时间的洗礼,这部电影已经获得了 经典的地位。

尽管威尔斯成了一个产业局外人,他作为一名演员 和旁白配音的魅力在银幕上依然不减。他制作了令人难忘 的作品如《奥赛罗》(The Tragedy of Othello:The Moor of Venice,1952)、《阿卡汀先生》(Mr. Arkadin,1955)和 《审判》(Le Procès,1962),以及两部都是在极低的预算 下取得成功的杰作,《午夜钟声》(Campanadas a medianoche,1965)和《赝品》(Vérités et mensonges,1974)。 威尔斯还利用他的魅力进入了电视界,在这里,他 笨重的身体每年都变得更肥。他的肥胖,就像他的艺术气 质,以及为荧屏所选择的电视项目照亮了其对于自身能力 的自信,让他对于自己的外在自我极度厌恶。他的身材大 小往往通过化妆、服装、灯光和拍摄角度被夸张化。这样 选择在银幕上如此搞怪自己身体的自我,直率地显示出了 他为了创作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1975年,美国电影协会给了他一个终身成就奖。他的 作品被重新研究,他被认为是一个被误解了的艺术家。威 尔斯的才能以及《公民凯恩》现在被奉为电影界的典范。 GCQ

1910年代

媒体大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威尔

右图:威尔斯在他的名作《公民凯恩》中饰 演媒体巨头约翰·福斯特·凯恩。

218

219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英格玛·伯格曼

生平:本名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 兰,2007年7月30日逝世于瑞典哥特兰岛。

代表作 1910年代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 (Fanny and Alexander) Höstsonaten 1978 (Autumn Sonata) The Serpent’s Egg 1977 Ansikte mot ansikte 1976 ☆ (Face to Face)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 (Scenes from a Marriage)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 (Cries and Whispers) Skammen 1968 (Shame) Vargtimmen 1968 (Hour of the Wolf) Persona 1966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 (All These Women) Nattvardsgästerna 1962 (Winter Light) Såsom i en spegel 1961 (Through a Glass Darkly) Djävulens öga 1960 (The Devil’s Eye) Jungfrukällan 1960 (The Virgin Spring) Smultronstället 1957 (Wild Strawberries) Det sjunde inseglet 1957 (The Seventh Seal)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 (Monika, the Story of a Bad Girl) Törst 1949 (Thirst) Fängelse 1949 (The Devil’s Wanton)

右图:伯格曼的《野草莓》是他导演生涯中 一部标志性作品。

232

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这位现代派电影的典范和 导演主创论的拥护者,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兰。他的父 亲是路德教会的牧师,非常严厉,甚至有些虐待般的厉行 纪律。他养育孩子的风格为他儿子的艺术烙下了深深的印 记。年轻时,伯格曼爱上了戏剧。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 期间,他开始以演员和导演的身份投身戏剧。1939年,他 在斯德哥尔摩的皇家剧院获得了一个制片助理的职位。 他于1943年开始在瑞典电影制片厂工作,在受雇期 间,伯格曼有机会参与创作了一个剧本。这成为了他的第 一部电影,《折磨》(Hets,1944)。这部影片由欧夫·荀 柏格(Alf Sjöberg)执导,它讲述了一个被虐待成性的拉 丁文老师折磨的年轻人的故事。这部电影的成功给了他编 剧和导演的机会。第一部展示了他未来艺术方向的电影是 《监狱》(Fängelse,1949),这是一部充满哲学意味的作 品,探究了痛苦、心理煎熬和死亡。在他下一部电影《渴 望》(Törst,1949)中,他展示出了对心理学越来越浓 的兴趣。《不良少女莫妮卡》(Sommaren med Monika, 1953)则大胆探索了一个年轻女人的性生活,它展现了在 维多利亚时代压抑下极具毁灭性的蛇蝎美人的放浪不羁。

1910年代

导演风格:伟大的现代主义电影编剧兼导演,作品充满深刻的意象和象征, 主题多探索女性的生活、信仰及心理。

上图:本特·埃切罗特(Bengt Ekerot)在 这部电影打破禁忌的主题甚至比罗杰·瓦迪姆的《上帝创 《第七封印》中饰演了令人难忘的死神角 造女人》(Et Dieu...créa la femme,1956)还早了三年,并 色。 得到了当时任评论家,后来成为导演的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的高度赞赏。 然而是《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 为伯格曼建立起了国际声誉。本片中马克 斯·冯·西多(Max von Sydow)饰演了一 “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像电影 名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在当时人类被 这样,超越人类的一般意识。” 认为最终将毁于核战争的氛围下,这部电 影也是一则寻求意义的寓言。这部电影有 力的画面进一步奠定了伯格曼作为一名视觉大师的地位, 但他的导演才能需要与有天赋的摄影师匹配,在本例中是 贡纳·菲舍尔(Gunnar Fischer)。 50年代是属于伯格曼的时代。《第七封印》之后是更 个人的《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维克多·斯 约斯特洛姆(Victor Sjöström),这位斯堪的纳维亚电影

233


英格玛·伯格曼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曾经评价道:“伯格曼卓 越的特长是他给予他演员的指导。”在 他的职业生涯中,英格玛·伯格曼创造 了属于他自己的瑞典演员团队,他们在 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

1910年代

1 这群精英演员包括马克斯·冯·西 多、毕比·安德森、厄兰·约瑟夫 森、英格里德·苏琳以及贡纳·比 约恩特朗德(Max von Sydow,Bibi Andersson,Erland Josephson,Ingrid Thulin,and Gunnar Björnstrand)。始 终如一的演职员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 因为伯格曼从来都不会将他的演员塑 造成特定类型。就像特吕弗注意到的 那样:“他们在每部电影中都完全不 同,经常饰演完全相反的角色。” 2 挪威女演员丽芙·乌曼很多年里都是 伯格曼的穆斯女神。她同样与伯格曼 陷入了热恋,并育有一女,即作家林 恩·乌曼。 3 伯格曼从来都将他的演员视为合作 者,并越来越多地允许他们即兴创作 他们的台词。他坚信演员在拍摄过程 中处于脆弱的位置,因此需要导演的 支持来拍出他们最好的作品。伯格曼 通常自己创作剧本,而在其后期作品 中,他经常只是记下对话后的意图而 不是对话本身。就像导演自己说的: “我写下来的剧本是一具骷髅,等待 着画面来赋予其血肉。”

界的传奇人物,在电影中饰演一位走向死亡的老人。这部 电影有着伯格曼式的忧郁,且充满了象征意义:除了别的 事物之外,野草莓象征着他田园诗般的青春以及失去的爱 情。伯格曼用旅行来组织情节。 《处女泉》(Jungfrukällan,1960),再一次将背景 设置在了中世纪,同样采用了旅行情节,但却展现了前 异教徒不坚定的基督教信仰。抛开片中的暴力场景,该 片又是一次胜利还是他与摄影师斯文·尼科维斯特(Sven Nykvist)的第一次合作。在随后的电影中,《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1962),研究了在现代世界的宗教 信仰问题。但批评人士开始指责伯格曼的电影很拖沓,他 逐渐失宠。由丽芙·乌尔曼(Liv Ullman)和毕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主演的《假面》(Persona,1966),标 志着伯格曼开始回归到对妇女生活和心理的分析。

1910年代

善于发掘演员的导演

流放中的伯格曼 伯格曼于1976年因税务欺诈被捕,尽管这些指控后来 被撤销,他却精神崩溃移居德国。《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是这场事故后他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的首部 英语片,描绘了德国导致阿道夫·希特勒崛起的事件。接 下来是《秋天奏鸣曲》(Höstsonaten,1978),一部描绘 母亲和女儿之间困难关系的电影,这也是英格丽·褒曼主 演的最后一个角色。 1978年伯格曼回到瑞典,并被誉为是国家艺术财产。 1982年,他执导了自己所说的最后一部剧情片,自传体的 《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让其 影迷伤心的是,从此后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戏剧和电 视上。SU

右图:《芬妮与亚历山大》为伯格曼赢得了 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

234

235


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ROBERT ALDRICH

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生平:1918年8月9日出生于美国罗德岛,1983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代表作 1910年代

. . . All the Marbles 1981 The Frisco Kid 1979 The Choirboys 1977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1977 Hustle 1975 The Longest Yard 1974 Emperor of the North Pole 1973 Too Late the Hero 1970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 1968 The Legend of Lylah Clare 1968 The Dirty Dozen 1967 The Flight of the Phoenix 1965 Hush . . . Hush, Sweet Charlotte 1964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62 Sodom and Gomorrah 1962 The Last Sunset 1961 The Angry Hills 1959 Ten Seconds to Hell 1959 Attack 1956 Autumn Leaves 1956 Kiss Me Deadly 1955 Vera Cruz 1954 Apache 1954 World for Ransom 1954 Big Leaguer 1953

右图:戈比·罗杰斯(Gaby Rodgers)在惊 悚片《死吻》中被吓得够呛。

236

尽管在评论界有着很高声誉,依靠电影《十二金刚》 (The Dirty Dozen,1967)获得巨大名声的罗伯特·奥尔德 里奇却从未获得过好莱坞的重要奖项。 在1952年,怀着成为一名导演的理想,奥尔德里奇来 到了纽约,导演了几集NBC电视台的连续剧《医生》(The Doctor,1952)。他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为米高梅拍摄的《大 联盟》(Big Leaguer,1953),该片由爱德华·罗宾逊主 演,讲述了一名业余棒球运动员努力进入大联盟的故事。 他的第二部故事片,《等待被赎的世界》(World for Ransom,1954),则讲述了一名被绑架的核科学家,待售给出 价最高的人的故事,奥尔德里奇颇具特点的主题和动机开 始出现:主人公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非正统主角,在一个奇 怪和令人费解的世界里,只会根据个人的道德核心做出行 动。《等待被赎的世界》并未得到评论界的褒奖,却引起 了制片人哈罗德·希奇和伯特·兰卡斯特的关注,他们给 了他第一部大制作,《草莽雄风》(Apache,1954)。奥 尔德里奇随后又在《龙虎干戈》(Vera Cruz,1954)中与兰 卡斯特合作,片中他的搭档是加里·库伯。 他的下一个故事片,极度有品的黑色电影《死吻》 (Kiss Me Deadly,1955),彰显了奥尔德里奇的无畏和艺 术抱负,并为他在评论界建立起了名声。这部电影讲述了

1910年代

导演风格:特立独行的导演,经常会在作品中设置一个反英雄角色来挑战传 统观念中关于好坏的定义,是一位情节剧和战争电影大师。

一个谋财害命的私人侦探寻找一个神秘黑盒的故事,故事 显得有些荒谬怪异,还似乎有着天启的寓言。他接着在情 节剧《秋叶》(Autumn Leaves,1956)中执导了琼·克 劳馥,这为他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了最佳导演的殊 荣。这部电影的成功使他能够说服克劳馥与劲敌贝蒂·戴 维斯一起出演了叫好又叫座的哥特式情节剧《兰闺惊变》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1962)。 后来的电影,包括《最毒妇人心》(Hush...Hush, Sweet Charlotte,1964),《凤凰劫》(The Flight of the Phoenix,1965)以及二战动作片《十二金刚》,显示了奥 尔德里奇的高度成功。他后期最好的作品还有蛮横的西部 片《威震大西部》(Ulzana’s Raid,1972)、《北极王》 (Emperor of the North Pole,1973),以及他最后一部票房 大收的作品《最长的一码》(The Longest Yard,1974)。 SU

上图:全明星阵容的《十二金刚》是最伟大 的战争冒险片之一。

他的奋斗 1941年进入电影业后,罗伯特一步 步向上攀爬,他最初是雷电华的文员。 二战期间他为爱德华·迪麦特雷克和莱 斯利·古德温斯担任第二助理导演。后 来成为第一助理导演,并与一些著名导 演合作,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与让·雷诺阿合作了《南方人》(The Southerner,1945),与查尔斯·卓别 林合作了《舞台春秋》(Limelight, 1952),还和他崇拜的路易斯·迈尔斯 通有过合作,其他还有阿尔伯特·列、 威廉·威尔曼、后来成为其挚友的亚伯 拉罕·波隆斯基、约瑟夫·洛塞。

237


阿伦·雷乃

ALAIN RESNAIS

生平:1922年6月3日出生于法国莫尔比昂省瓦纳。 导演风格:法国新浪潮电影发起人之一,创新使用倒叙手法来展示回忆与时 间;观点圆滑、模棱两可。

1920年代

1920年代

阿伦·雷乃是法国新浪潮创始人之一,尽管他比弗 朗索瓦·特吕弗整整大了十岁,并在40年代晚期和50年代 早期就因拍摄独特的纪录片建立起了自己的名声,其中 最好的作品是引人注目的《夜与雾》(Nuit et brouillard, 1955)。一些作品则是与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合 作的,后者的大部分明显是前后现代主义的正式试验法, 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雷乃。 雷乃突破性的电影是《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代表作 amour,1959)。其深刻地思考了时间、记忆、文化和历 Coeurs 2006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史,与早期让-吕克·戈达尔和特吕弗作品中的文化和自 On connaît la chanson 1997 传元素形成了强烈对比。他的这一兴趣在他所有作品中都 Smoking/No Smoking 1993 有体现,比如其鲜为人知的电影《天命》(Providence, L’amour à mort 1984 1977),影片回溯了将死小说家脑海中回忆与幻想的相互 La vie est un roman 1983 (Life is a Bed of Roses) Mon oncle d’Amérique 1980 作用,探讨了死亡及下一个阶段。雷乃的聪慧还体现在他 Providence 1977 对于实验写作的兴趣上,尤其是“新小说派”,这在他职 Stavisky 1974 业生涯巅峰时期的巴黎风行一时。让·凯罗尔(Jean CayLa guerre est finie 1966 (The War is Over) rol)、若尔热·桑普兰(Jorge Semprún),特别是《广岛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1961 之恋》的编剧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都 (Last Year at Marienbad) Hiroshima mon amour 1959 对他影响很大。雷乃与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Hiroshima, My Love) Grillet)合作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 dernière à Nuit et brouillard 1955 (Night and Fog) Marienbad,1961)是艺术剧院电影史上最难懂的电影之 Gaugin 1950 一。他对正式实验法和令人费解电影构架的迷恋一直延 Guernica 1950 续到他职业生涯的末期。《吸烟/不吸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简言之, 烟》(Smoking/No Smoking,1993) 是两部连襟影片,可以以任意顺序观 是一场充满了美丽和情感的经历。” 看——故事有12个可能的结局,但只有 ——《纽约时报》 一个平淡无奇的最后场景,所有故事都 是在墓地结尾。BP

右图:德菲因·塞里格(Delphine Seyrig) 在雷乃雄心勃勃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 德》中的一幕。

258

259


斯坦利·多南

STANLEY DONEN

斯坦利·多南

生平:1924年4月13日出生于美国哥伦比亚。

代表作 Blame it on Rio 1984 Saturn 3 1980 Lucky Lady 1975 The Little Prince 1974

1920年代

Staircase 1969 Bedazzled 1967 Two for the Road 1967 Arabesque 1966 Charade 1963 The Grass Is Greener 1960 Surprise Package 1960 Damn Yankees! 1958 Indiscreet 1958 Kiss Them for Me 1957 The Pajama Game 1957 Funny Face 1957 Kismet 1955 It’s Always Fair Weather 1955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1954 Give a Girl a Break 1953 Fearless Fagan 1952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Love is Better Than Ever 1952 Royal Wedding 1951 On the Town 1949 右图 :法兰克·辛纳屈,朱尔斯·玛雪 尼,以及吉恩·凯利在《锦城春色》中饰演 无忧无虑的海员。

274

斯坦利·多南的名字与40年代晚期和50年代一些最具 创意的好莱坞音乐剧联系在一起。作为舞蹈演员,从1941 年起他与吉恩·凯利开始了长期合作,开始是在凯利的舞 台演出上,随后是电影。多南是凯利和弗兰克·辛纳屈 (Frank Sinatra)主演的影片《出场开赛》(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1949)的官方舞台统筹。 多南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是《锦城春色》(On the Town,1949),该片是辛纳屈和凯利的再一次合作,后者 还是多南的联合导演。他们一起为银幕带来了一种新风格 的舞蹈,没有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那么多的修 饰和繁琐,显得更刚健实际。《锦城春色》同样非常突出 地利用了纽约的外景。在《皇家婚礼》(Royal Wedding, 1951)中执导阿斯泰尔后,多南又一次与凯利合作,联合 导演了《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该片被 认为是音乐剧史上无可争辩的杰作,记录下了凯利、唐纳 德·奥康纳、黛比·雷诺斯令人惊叹的舞蹈表演,以及赛 德·查里斯卓越的客串演出。 《七对佳偶》(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1954) 是充满力量的音乐剧,由迈克尔·基德(Michael Kidd)编 舞。多南在《好天气》(It’s Always Fair Weather,1955)中 与凯利及基德再次合作,影片讲述了三个士兵在战后十年

1920年代

导演风格:被称为“好莱坞音乐剧之王”,作品充满创意的舞蹈编排;将音 乐剧的拍摄由摄影棚移到了外景;与吉恩·凯利有愉快的合作。

重逢的笑中带泪的故事。多南与阿斯泰尔在较常规一些的 《甜姐儿》(Funny Face,1957)中再次合作。在《睡衣 游戏》(The Pajama Game,1957)里,多南与乔治·艾博 特(George Abbott)共执导筒,他编剧并执导了影片开始 时的戏剧表演。执导了几部由加里·格兰特主演的浪漫喜 剧如《为我亲吻他们》(Kiss Them for Me,1957)和《钓 金龟》(Indiscreet,1958)后,多南与艾博特再次合作了 《失魂记》(Abbott on Damn Yankees!,1958),这是一 出讲述棒球世界的音乐剧。放弃音乐剧改执喜剧和爱情片 后,他又与格兰特合作了两部电影,《绿苑春浓》(The Grass Is Greener,1960)和《谜中谜》(Charade,1963)。 《罗马丽人行》(Two for the Road,1967)是一部将公路片 与爱情片相结合的值得称赞的努力。但多南后期的电影都 是一些衍生品,缺乏他早期作品中的新鲜感和活力。EB

舞蹈搭档 斯坦利·多南和吉恩·凯利合作拍 摄了许多音乐剧,不仅合作编舞,还联 合执导。 1 两人在百老汇舞台剧《酒绿花红》 (Pal Joey)中首次相遇,当时凯利是 剧集主角,而16岁的多南担任了合唱 工作。 2 两人第一次合作的作品是《出场开 赛》(1949),多南担任了该片的舞 台统筹。 3 多南与凯利合作执导了《锦城春色》 (1949)和《雨中曲》(1952),以 及《好天气》(Always Fair Weather, 1955)。 4 有趣的是,多南的第一任妻子珍 妮·科因(Jeanne Coyne)随后嫁给 了吉恩·凯利。

上图:长腿的赛德·查里斯在《雨中曲》中让吉恩·凯利颇为着迷。

275


罗伯特·奥特曼

ROBERT ALTMAN

罗伯特·奥特曼

生平:本名罗伯特·伯纳德·奥特曼,1925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堪萨斯 城,2006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代表作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2006 Gosford Park 2001 ☆ Dr. T & The Women 2000 The Gingerbread Man 1998

1920年代

Prêt-à-Porter 1994 Short Cuts 1993 ☆ The Player 1992 ☆ Vincent & Theo 1990 O.C. and Stiggs 1987 Secret Honor 1984 Streamers 1983 Come Back to the Five and Dime, Jimmy Dean, Jimmy Dean 1982 HealtH 1980 Buffalo Bill and the Indians, or Sitting Bull’s History Lesson 1976 Nashville 1975 ☆ California Split 1974 The Long Goodbye 1973 McCabe & Mrs. Miller 1971 Brewster McCloud 1970 M*A*S*H 1970 ☆ That Cold Day in the Park 1969 The Delinquents 1957

右图 :“鹰眼”、“猎手约翰” 及其他成 员在《陆军野战医院》中一幕。

278

罗伯特·奥特曼在二战期间当过美国陆军航空兵,退 役后去了好莱坞,希望从事电影工作。在尝试过表演、作 曲以及编剧,并全都失败后,他选择了放弃,回到了家乡 堪萨斯城。也正是在此,在密苏里州,他认真开始了自己 的电影生涯,他通过拍摄纪录片、企业片、教育片和广告 训练了自己的电影叙事能力。几年后,奥特曼执导了他的 第一部故事片,《违法者》(The Delinquents,1957),引 起了好莱坞的注意。 奥特曼很快就被正式聘为一名电视导演,通过大量 作品确立起了自己的名声。他的职业生涯在60年代中期 遭遇了一些波折,直到《待嫁女儿心》(That Cold Day in the Park,1969)为他赢得了执导《陆军野战医院》 (M*A*S*H,1970)的机会。这部将背景设置在朝鲜战争 时期的影片实则是对越战的隐喻,影片大获成功并让奥特 曼在45岁时就确立起了自己艺术家和社会评论家的身份。 因其努力他赢得了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并成为了与电 影界顽童齐名的导演,他们包括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 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以及当时在业界正声名 鹊起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接下来的十年里,奥特曼源源不断地拍摄了一系列

1920年代

导演风格:创新的经典情节剧导演,作品对当代美国有充满历史远见的叙 述;对话精简;描写多重生活。

上图: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在奥特 重要的,由电影制片厂提供经费的电影,如《空中怪客》 曼的好莱坞道德剧《幕后玩家》中演出。 (Brewster McCloud,1970)、《麦凯比与米勒夫人》(McCabe & Mrs. Miller,1971)、《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1973)、《加州决裂》(California Split,1974) 和《纳什维尔》(Nashville,1975)。但《大力水手》 (Popeye,1980)的商业失败让奥特曼的 受欢迎程度大减。 “当演员们表演时我在旁观看,没 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职业生涯,奥 特曼转向独立融资,而较小的风险反而 有比这感觉更好的事儿了。” 赋予了他更大的创作灵活性,这一时期 他拍摄了一些有趣的作品,包括《詹姆斯狄恩并发症》 (Come Back to the Five and Dime,Jimmy Dean,Jimmy Dean,1982)、《北极光》(Streamers,1983)和《O.C.和 斯蒂格斯》(O.C. and Stiggs,1987),然而直到他因政治 电视喜剧系列《唐纳1988》(Tanner '88,1988)赢得了艾 美奖后,奥特曼才开始回归主流。

279


罗伯特·奥特曼

《陆军野战医院》奠定了罗伯 特·奥特曼作为艺术家和社会评论家的 地位,影片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以及奥 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获得了多项奥 斯卡提名。 1 尽管电影厂坚持将影片故事发生地点 设置在朝鲜,但电影被看做是对1961 年至1973年越战的反战申明。 2 这部电影主题曲的歌词是由奥特曼14 岁的儿子麦克(Mike)所写。 3 《陆军野战医院》和迈克·尼科尔斯 (Mike Nichols)的《第二十二条军 规》(Catch-22)同年上映,后者也 是一部讽刺战争的影片。

1920年代

4 影片大多数对话是即兴创作的,包括 父亲马尔卡西(Mulcahy)祝福吉普 车的场景。 5 陆军野战医院是流动的陆军外科手术 医院的意思。 6 影片拍摄期间,埃利奥特·古尔德 (Elliott Gould)和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要求撤销奥特 曼的导演职务,电影厂拒绝了他们的 要求。 7 在一些拍摄喇叭的场景中可以看见月 亮,这些场景拍摄于1969年7月,而 当时通过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的宇航 员正在那里。 8 电影改编自理查德·胡克尔(Richard Hooker)的同名小说,剧本由 小林·拉德纳(Ring Lardner Jr.)创 作,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奖以及金 球奖提名。

《梵高与提奥》(Vincent & Theo,1990)作为这一时 期的过渡,是一部讲述梵高和他兄长的传记电影,该片备 受评论界好评。然后他拍了《幕后玩家》(The Player, 1992),影片通过卷入一宗谋杀调查的充满野心的电影制 片的视角,以一个狡猾、阿谀奉承、具有洞察力、聪明又 不道德的业内人士的眼光看待了好莱坞机器。奥特曼再次 赢得了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提名,“玩家”一词也以爱称和 嘲笑的形式进入了流行文化。 在他的大多数同行已退休或去世的情况下,他在70多 时因新的关注得到了新的机会。他拍摄了一些杰作比如情 景剧《人生交叉点》(Short Cuts,1993)和时代侦探剧 《高斯福庄园》( Gosford Park,2001),两部都获得了 奥斯卡奖提名,同时也有失败之作如《云裳风暴》(Prêtà-Porter,1994)和实验惊悚片《迷色布局》(The Gingerbread Man,1998)。

1920年代

拍摄《陆军野战医院》

有争议的人物 奥特曼脾气很坏,经常对制片厂里的诽谤和他周围的 压力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他“反好莱坞”的拍片方法及 对这一产业的疏远非常著名,而他又经常因对布什总统的 毁谤评论遭到嘲讽。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这种直率让 其职业陷入了之前的困难期,尽管他拍摄过一些受人尊敬 的电影,当时他还是被迫转向电视或舞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奥特曼电影中的光辉与他所有伟 大的作品中都明确的一个基本点紧密相连:编织复杂的生 活要比堆砌场景更为重要。《见证纳什维尔》、《幕后玩 家》、《人生交叉点》或《高斯福庄园》都是通过角色独 特的个人特质来让丰富影片,而不是靠特技制作或是烟火 的使用。 这就是奥特曼在好莱坞的独特之处,他会永远提醒 人们,电影可以靠角色来推动,靠好的剧本和好的演职人 员来完善,一般来说,这样更容易展现出敏锐的社会观察 力。GCQ

右图 :詹妮弗·杰森·李(Jennifer Jason Leigh)在《人生交叉点》中魅力非凡。

280

281


山姆·佩金法

SAM PECKINPAH

山姆·佩金法

生平:本名大卫·山姆·佩金法,1925年2月21日出生于美国加州,1984年 逝世于美国加州。

代表作 The Osterman Weekend 1983 Convoy 1978 Cross of Iron 1977 The Killer Elite 1975

1920年代

Bring Me the Head of Alfredo Garcia 1974 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1973 The Getaway 1972 Junior Bonner 1972 Straw Dogs 1971 The Ballad of Cable Hogue 1970 The Wild Bunch 1969 Major Dundee 1965 Ride the High Country 1962 The Deadly Companions 1961

右图 :由威廉·霍尔登带头的上了年纪的坏 蛋,在《日落黄沙》中惹是生非。

282

在他的一生中,山姆·佩金法都在打破旧习,帮助创 立起一种失控的创作经验,导演可以依照此法以训斥、恐 吓,及其他手法影响演员,以带出惊人的表演。 佩金法进入娱乐业时是一个与此毫不相干的小人物, 他一步步地从底层往上爬。后来,他导演了他的第一部剧 情片,西部片《要命的伙伴》(The Deadly Companions, 1961),随后靠着《午后枪声》(Ride the High Country, 1962)为此类型片打下了自己的烙印。影片讲述了一个上 了年纪的牛仔的故事,佩金法将眼光移向了边境,在那 里,现代和文明对如妇女和法治产生了影响,但却与本能 的男子气产生了冲突。 随后他执导了由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主 演的《邓迪少校》(Major Dundee,1965)。由于佩金法拍 得太过粗糙和执拗,电影厂介入此片并对其进行了重新修 订,影片上映后只获得了小份额的票房收入。要从这一公 开打击中恢复是很困难的。几年之后,佩金法才带着《日 落黄沙》(The Wild Bunch,1969)回归,影片中一群过时 的枪手与墨西哥军队的对峙场面是电影史上宣泄暴力的最 血腥、最优美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日落黄沙》依然 延续了佩金法的主题思想,即男人是野兽,被忠诚聚在了

1920年代

导演风格:拍摄具有男子气概的西部片和戏剧片,作品拥有的迷人演出、暴 力和有争议的血腥内容以及芭蕾舞一般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

一起,而被文明割断。这部电影大为流行,让佩金法在70 年代地位巩固。1971年上映的《稻草狗》(Straw Dogs), 讲述了一个书生气的男人与妻子回娘家后发生的故事。影 片所受到的主要批评是其中明显的男权至上思想,并把强 奸当成了对一个好指使人的女人漫谈的制裁。接下来是 《约尼尔·波恩纳》(Junior Bonner,1972),随后是两 部经典,艾莉·麦格(Ali MacGraw)和史蒂夫·麦奎因 (Steve McQueen)主演的浪漫动作电影《亡命大煞星》 (The Getaway,1972)和哀伤的《比利小子》(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1973)。 他职业生涯余下的几年相对暗淡。有人也很喜欢《铁 十字勋章》(Cross of Iron,1977)或《杀手精英》(The Killer Elite,1975)和《大车队》(Convoy,1978)中的镜 头。佩金法死于1984年的一次致命中风;他的职业生涯, 尽管出产过几颗宝石,其实可以做得更多。GCQ

上图: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和鲍勃·迪伦 在佩金法的《比利小子》中。

山姆留下的枪击场面 《比利小子》能成为一部经典,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拍摄过程中米高 梅老板詹姆斯·奥布里和佩金法之间的 “斗争”。正如保罗·齐默尔曼在他的 评论中指出的那样:“这部新电影冗长 的枪战让其伤痕累累……”。在佩金法 发布了两个导演剪辑版后,奥布里掌握 了控制权,他重新剪辑了电影,推向了 苛刻的观众。然而佩金法偷偷盗走了电 影的原始剪辑,并存放在他的个人仓库 里。他死后,这个版本重见天日,其中 包括帕特·加勒特向镜中的自己开了一 枪的场景。

283


罗杰·科曼

罗杰·科曼

ROGER CORMAN

生平:本名罗杰·威廉姆·科曼,1926年4月5日出生于美国底特律。

代表作 Frankenstein Unbound 1990 Gas-s-s-s 1971 The Trip 1967 The Wild Angels 1966

1920年代

The Tomb of Ligeia 1964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1964 X 1963 The Raven 1963 Tales of Terror 1962 Pit and the Pendulum 1961 Creature from the Haunted Sea 1961 Last Woman on Earth 1960 The Little Shop of Horrors 1960 House of Usher 1960 The Wasp Woman 1960 A Bucket of Blood 1959 The Undead 1957 Attack of the Crab Monsters 1957 Not of This Earth 1957 It Conquered the World 1956 Day the World Ended 1955 Swamp Women 1955

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的元老,罗杰·科曼可以拍出不 同于其他任何人的廉价、快速的影片。作为对文学有偏爱 的工程师,科曼聪明的实用主义,通常赋予了他的作品即 时性,超越了美国发行公司——也就是后来的美国国际电 影公司老板们给他的低级幼稚的故事线。他早期的科幻电 影,尤其是《世界末日》(Day the World Ended,1955)、 《异形征服世界》(It Conquered the World,1956)和《蟹 魔入侵》(Attack of the Crab Monsters,1957),是时髦 的、精炼的血浆片瑰宝,其特点是已然成熟的关系和轻描 淡写的恐惧。他们和当时大制片厂拍摄的巨型昆虫电影有 着很大不同,证明了科曼能将速度与机智融合的才华。因 此,没有预算,两天完成的奇迹《恐怖小花》(The Little Shop of Horrors,1960)成为了他关键的经典作品。 科曼的导演技巧在改编埃德加·爱伦·坡作品时有所 减弱,矛盾的是,这些是他评价最好的作品。这些电影是 绚丽的,有着刻意的乐趣,其本质不过是在客厅情景剧里 加了一些做作的、过分的材料,以营造爱伦·坡的感觉, 至于它们本身如何则完全不去考虑。此外,科曼在转移到 新的摇钱树青年剥削电影之前,又频繁地这样做了几次。 这表明他那传奇的商业敏锐感现在变成了他的驱动力。 尽管他职业生涯中期还有着其他稳定的不同标准的电

1920年代

导演风格:“B级片之王”,独立电影导演,能利用低预算拍摄出令人激动 的、残酷的科幻电影以及文学改编电影。

影,比如《哭泣与耳语》(Viskningar och Rop,1972)、 《我记得》(Amarcord,1973)和《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1979),科曼似乎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这反映 在他导演了奇异和美妙的《气气气》(Gas-s-s-s,1970)后 便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他的复出作《再闯魔域》(Frankenstein Unbound,1990),是一部令人提不起精神来的恶 作剧——以及他随后为新世界和康恩德电影公司所制片的 电影的更加惨不忍睹上。 尽管有这些缺点,罗杰·科曼仍旧配得上他的传奇地 位:没有一个独立电影制片人能像他一样独立思考,或是 超脱挥霍无度的好莱坞系统仍能坚定不移地工作。MH

低成本运算 科曼曾开玩笑说,他能用两个临时 演员和一片丛林制作出一部关于罗马帝 国的电影。他对于布景、演员、情节, 以及来自外国电影中的镜头的重复利用 是独一无二的,而在他的节俭中,却有 着鼓舞人心的东西。它无疑是美式的, 结果也非常典型地证明了这一点。但它 也有些像是创造性的缺失,仿佛是对艺 术没有兴趣的小气鬼的行径。现在,人 们还意识到了科曼发掘明日之星的才 华。他的门徒包括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 者马丁·斯科塞斯和郎·霍华德(Ron Howard)。

右图: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 Price)与 莫娜·费伊(Myrna Fahey)在科曼的《厄舍 古厦》中合作演出。

292

上图:《恐怖小花》是在两天内以极低的预算拍出来的。

293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生平:本名安德鲁·沃科拉,1928年8月6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林市, 1987年逝世于美国纽约。 导演风格:美国极具影响的流行艺术家和实验电影导演,擅长运用静态摄 影;电影时间超长;对叙事惯例具有创新地颠覆。

1920年代

1920年代

沃霍尔在1963年和1976年之间拍摄了大量的电影,它 们不是装置起来或在画廊展出的艺术品,而是在电影展览 上亮相的地下电影,是在毫不妥协的条件下拍摄出来的。 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工作室——“工厂”,就是他的电影 工作室,而他的演职人员,包括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艺术 家,如威娃(Viva)、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 之后是乔·达里桑德罗(Joe Dallesandro),他经常在这里 代表作 晃荡,是沃霍尔的超级明星。 L’Amour 1973 在大多数情况下采取完全静态摄影,通常不用剧本, Lonesome Cowboys 1969 采用粗糙的跳跃剪辑,有时是冗长的电影时长,他们尽情 The Andy Warhol Story 1967 地在叙事电影传统的拆解及其重新组织上进行着实验。这 Salvador Dalí 1966 些电影在高清电影出现前不久大多以银色黑白片及胶卷模 Chelsea Girls 1966 式拍摄,但是看起来真的很漂亮。其中最著名的,或臭 My Hustler 1965 名昭著的,是《睡觉》(Sleep,1963)和《帝国大厦》 Bitch 1965 Poor Little Rich Girl 1965 (Empire,1964),前者展示了演员约翰·吉奥诺(John The Thirteen Most Beautiful Boys 1964 Giorno)近六个小时的睡觉状态,后者从一个角度拍摄了 Lips 1964 帝国大厦近八个小时。他的创新和想象力对许多当代艺术 Empire 1964 家的视频作品产生了影响,并将电影作为一种真正的艺术 Tarzan and Jane Regained . . . Sort of 1964 形式带到了艺术家的竞技场。也许沃霍尔最好、最不朽和 Sleep 1963 有影响力的作品是《雀西女郎》(Chelsea Girls,1966), Haircut 1963 Blow Job 1963 影片由一系列并排的片段作品组成,一次两部,由放映员 决定听众听到和看到的内容……以及多长时间。从《我的 皮条客》(My Hustler,1965)起沃霍 “我心目中的好电影是那些将镜头聚 尔就将创造权给了保罗·莫里斯(Paul Morrissey),其作品通常被错误认为是 焦名人的作品。” 沃霍尔的作品。许多沃霍尔最著名的电 影如《雀西女郎》、《寂寞牛仔》(Lonesome Cowboys, 1969)和《肉》(Flesh,1968)几乎完全是莫里斯的作 品。MC

右图:沃霍尔极具影响的杰作,《雀西女 郎》的电影海报。

318

319


赛尔乔·莱翁内

SERGIO LEONE

赛尔乔·莱翁内

生平:1929年2月3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1989年逝世于意大利罗马。

代表作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Giù la testa 1971 (A Fistful of Dynamite)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20年代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 1965 (For a Few Dollars More)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A Fistful of Dollars) Il Colosso di Rodi 1961 (The Colossus of Rhodes)

右图:《黄昏双镖客》中没有名字的男人看 起来很哀愁。

324

赛尔乔·莱翁内是意大利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而作 为一个电影人,他最著名的是其拍摄的美国电影流派中最 具标志性的西部片,并将其改造得更适应时代潮流。 莱翁内最开始是一名编剧,由于原导演告病退出,使 得他能够接手并完成《庞贝城的末日》(Gli ultimi giorni di Pompei,1959)。接下来是《罗德斯巨人》(Il Colosso di Rodi,1961),但那时莱翁内已经决定要转型从事一些更个 人的作品创作。 莱翁内因《荒野大镖客》(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得到了他的机会,然后重新联系上了天才作曲家埃 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他已经成为莱翁内团队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制作了《黄 昏双镖客》(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1965)和《黄金三 镖客》(Il buono,il brutto,il cattivo,1966),第二部配合 着莫里康内充满激情的拨弦配乐,以及结局为三人决斗的 意大利面式西部片中的神级作品。莱翁内唯一能让此作品 成为巅峰的办法就是接下来作品的水平都降低,尽管《西 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1968)仍是他的杰作, 但几乎没有他标志性的风格。戏剧的是,这部电影更为丰 富;它描写老式西部消亡的日子既伤感又激动人心,而对

1920年代

导演风格:意大利西部片的关键导演,与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艺术合 作,与演员以及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也有合作;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艺术家的眼光。

于亨利·方达(Henry Fonda)饰演的虐待狂式的严肃人物 的重塑也颇具灵感。 《革命怪客》(Giù la testa,1971)让莱翁内重回他 早期西部片和其他类似电影的坎普式拍摄手法,最显著的 是欢闹的《无名小子》(Il mio nome è Nessuno,1973)。 但莱翁内接下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关于梦想主题的讲 述了两个犹太歹徒之间终生的友谊和竞争的《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的出现。其拍摄费 力且烧钱,最后电影厂进行了干预,使得莱翁内这部本可 成为杰作的电影的大部分优势都丧失了,电影缩减明显, 其叙事和技艺受到了影响。 莱翁内再未导演过一部电影,他于1989年去世,享年 60岁。然而,在《美国往事》DVD发行的时候,为了尊重 莱翁内的最初愿景,影片发行了最初版本,并因此受到欢 迎。JK

上图: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和 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在《美国往 事》中演出。

意大利面式的风格 《荒野大镖客》开启了意大利面 式西部片风潮。该片主演是年轻的克林 特·伊斯特伍德,他饰演了标志性的无 名氏,不可思议地为着自身利益玩弄着 小镇上的两个敌对帮派。这部电影使伊 斯特伍德成为了国际巨星,并展现了莱 翁内作为一个有眼光的导演对配乐不可 思议的品位及其狡黠的智慧。它还第一 次向观众展示了几个莱翁内现在经常被 模仿的标记——从不和谐的剪辑到静止 长镜头再到突然的、引人注目的特写镜 头,以及不多不少的黑色幽默。

325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生平:1930年5月31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

代表作 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 Flags of Our Fathers 2006 Million Dollar Baby 2004 ★ Mystic River 2003 ☆ Blood Work 2002 Space Cowboys 2000 True Crime 1999

1930年代

Absolute Power 1997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 Unforgiven 1992 ★ Bird 1988 Heartbreak Ridge 1986 Pale Rider 1985 Sudden Impact 1983 Honkytonk Man 1982 Firefox 1982 Bronco Billy 1980 The Gauntlet 1977 The Outlaw Josey Wales 1976 The Eiger Sanction 1975 Breezy 1973 High Plains Drifter 1973 Play Misty for Me 1971 The Beguiled: The Storyteller 1971

右图:《不可饶恕》是伊斯特伍德备受赞誉 的对西部荒原神秘的揭露。

338

最开始是无名氏这个角色让伊斯特伍德成为国际巨 星。冷眼旁观、高高的个子、高深莫测的性格,这一偶像 级的形象让其名声大噪,使得他获得了超越这一形象的资 本,成为了一个全面的电影艺术家。 他师从两位大师,赛尔乔·莱翁内和唐·西格尔,伊 斯特伍德经常和他们一起工作直到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 《独行侠勇闯美人关》(1971),紧随其后的是《迷雾追 魂》(1971)、《荒野浪子》(1973)、《春花秋月未了 情》(1973)和《勇闯雷霆峰》(1975),每部都因他的 明星身份而票房良好。然后是他的第一部杰作,《不法之 徒迈·韦尔斯》(1976),这部修正主义的西部片,通过 前线神话的破灭重新审视了美国内战,全片通过一部国内 的情节剧和一个报复的故事组织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 部电影也促成了他和桑德拉·洛克的合作,她是伊斯特 伍德的生活伴侣,二者的合作还有《铁手套》(1977)、 《不屈不挠》(1980)和《拨云见日》(1983)。 80年代初,伊斯特伍德就扩展了动作明星的年龄限 制,尤其是在《火狐》(1982)和《伤心岭》(1986) 中,但他也在《菜鸟帕克》(1988)中第一次完全躲在摄 像机后,没有出现在银幕前。他继续跨越在不同的类型 片之间,先是拍了剧情片《天涯父子情》(1982),紧接

着是西部片《苍白骑士》(1985)。1992年,伊斯特伍德 达到了职业顶峰,他因《不可饶恕》(1992)赢得了自 己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继续探索失去和岁月 的主题,拍摄了《廊桥遗梦》(1995)、《绝对权力》 (1997)、《血腥拼图》(2002),以及科幻冒险片《太 空牛仔》(2000),接着他隐居幕后,拍摄了两部令人印 象深刻的战争电影《父辈的旗帜》(2006)和它的续集 《硫磺岛家书》(2006)。 在《神秘河》(2003)中,肖恩·潘和蒂姆·罗宾斯 饰演的波士顿工人阶级因其邻居的谋杀而被彻底摧毁。 然后是《百万美元宝贝》(2004),该片重复了《不可饶 恕》的获奖辉煌,虽然远远不如后者在电影史上的影响那 么大。GCQ

1930年代

导演风格:由演员转为导演,拍摄有故事片、恐怖片以及西部片;影片探索 了道德主题;运用阴影照明;他经常出现在自己电影里。

不可饶恕 对许多人来说,伊斯特伍德的名声 建立在1992年的《不可饶恕》之上,这 部奥斯卡、美国导演协会以及金球奖的 获奖电影,描写了关于西部及其先驱者 的虚伪的神话。这部杰作用画面声效对 西部传统进行了反省,伊斯特伍德用自 己创作的一段简单旋律,蒙大拿州惊人 的景色,以及一个高度仪式化的暴力故 事,洞穿了所谓西部质朴的优良品质。 影片展现了报纸是怎样极其强大地改变 了暴力故事的原貌的,而第一个西部历 史故事,完全是建立在哗众取宠的基础 上的。

上图:二战电影《硫磺岛家书》是以日本的视野为叙事角度展开的。

339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

生平:1930年12月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

代表作 Vrai faux passeport 2006 Notre musique 2004 Éloge de l’amour 2001 (Praise of Love) Hélas pour moi 1993 Nouvelle vague 1990 King Lear 1987 Prénom Carmen 1983 (First Name: Carmen)

1930年代

Passion 1982 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0 (Every Man for Himself) Tout va bien 1972 (All’s Well) Week End 1967 La Chinoise 1967 Pierrot le fou 1965 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1965 Bande à part 1964 Le mépris 1963 (Contempt) Les carabiniers 1963 (The Riflemen) Le petit soldat 1963 (The Little Soldier)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 1962 (My Life to Live)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1961 (A Woman is a Woman) À bout de souffle 1960 (Breathless)

右图:让-保罗·贝尔蒙多在戈达尔的《精 疲力尽》中闷闷不乐的一幕。

342

作为60年代自由主义意识的象征,戈达尔与切·格瓦 拉(Che Guevara)和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一 样,对改变世界充满着热切的信仰,有着智慧的深度、修 辞的技巧,以及激进的名声。他的这些影响让他的电影在 今天看起来都脱离不了政治意味。 50年代起,戈达尔便为著名的《电影手册》杂志写文 章。他与评论家同行弗朗索瓦·特吕(François Truffaut)、 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以及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一样,都为当时主流电影的规则和章程所烦扰, 因此决定抛弃传统,强调执导人的感情以及冲动行为。这 一运动后来成为了新浪潮。 戈达尔的处女作《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 1960)在戛纳电影节上一炮打响,影片将性放任的唤起, 混合于巴黎存在主义的背景中,加之冷爵士乐原声,精悍 节奏的激烈追逐、急动跳跃剪辑、突然爆发的暴力、随 意性行为、流畅的移动拍摄,以及一丝哲学冥想的意味, 讲述了一个琐碎的劫匪故事。电影表现出一种自发的即 时性,在珍·茜宝(Jean Seberg)和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Paul Belmondo)沿着香榭丽舍大街含情脉脉地散

上图:米歇尔·皮寇利(Michel Piccoli)和 步这一可爱场景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戈达尔迅速走红,并 头发凌乱的碧姬·巴铎在《蔑视》的拍摄现 成为了左翼英雄,成为反战运动的一个象征。随后的《小 场躺在床上。 兵》(Le petit soldat,1963)和《卡宾枪手》(Les carabiniers,1963)都是激进主义的电影。前者因其对于阿尔及 利亚战争的批判和一幕臭名昭著的拷问场景而被禁映。后 者则用褪色的、伪资料胶卷黑白片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的 尖锐讽刺。 《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 1961)和《随心所欲》(Vivre sa vie:film en douze tableaux,1962)是第一批批判 “我所想做的……是摧毁文化的概 消费者主义的电影,但是它们也展现出 念,文化是帝国主义的托辞。” 了一些对爱的微弱信仰。反面乌托邦的 《不法之徒》(Bande à part,1964)和《阿尔法城》(Alphaville,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1965) 解构了公路电影和科幻片类型电影。《蔑视》(Le mépris 1963)是戈达尔最好的莱坞式的电影,但影片本身又猛烈

343

1930年代

导演风格:革命性的法国导演,拍摄了法国新浪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 影;擅长急动跳跃剪辑;作品中含有左翼政治内容;后期作品中则有诗意 冥想。


让-吕克·戈达尔 打破传统 让-吕克·戈达尔曾说过:“一个 故事,应该有开头、内容以及结尾,但 并不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发展。”—— 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戈达尔对于电影拍

地攻击着好莱坞。影片充斥奢华色彩、情欲场景、裸露、 枪支以及碧姬·巴铎(Brigitte Bardot)、杰克·帕兰斯 (Jack Palance)和弗里茨·朗等大明星,是将荷马的《奥 德赛》(Odyssey)电影化的一次尝试,而这当然是不可能 的——这也是问题的关键。

摄的革命性理念以及被法国新浪潮拥护

1  戈达尔是一个法国-瑞士中产家庭四 个孩子中的老二。 2  在巴黎大学学习时,他认识了弗朗索 瓦·特吕弗、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以及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他们一起创办了《电影 公报》(Gazette ducinéma),戈达 尔在上面发表电影评论。 3  在被家里断绝了经济支持后,戈达尔 过上了波西米亚式的生活。 4  1953年,他去瑞士为一处水坝工程担 任建筑工,并靠着挣来的钱拍了一部 关于这个水坝的短片。

1930年代

5  戈达尔为《电影公报》、《艺术》 (Arts)、《巴黎时代》(Temps de Paris)等出版物写文章,同时也写电 影剧本,这让他位于法国新浪潮运动 的最前沿。而《筋疲力尽》更是巩固 了他这一地位,电影同时获得了大众 和评论界的喜爱。 6  60年代后期开始,戈达尔便几乎放弃 了主流电影,而转向涉及政治、社会 和人道主义主题的电影。

右图:戈达尔《狂人皮埃罗》的海报,这是 一部讲述一对在逃夫妻的犯罪电影。

344

走向政治化 1965年,戈达尔告别了情节驱动叙事手法,转而响应 马克思主义的倡导,将电影作为革命的武器。《狂人皮埃 罗》(Pierrot le fou,1965)、《中国姑娘》(La Chinoise, 1967)以及《周末》(Week End,1967)在其叙事框架 下,隐藏着意识形态批判,正因为如此,它们明显的政治 隐喻闪烁着尖锐的光芒:《周末》中丢弃着燃烧汽车的太 阳公路,是目前为止对休闲社会最严厉的批判。 在戈达尔抛弃了叙事后,他的电影沦落为政治宣传, 通过它们,他与1968年的剧变发生了关联。他制作了许多 宣传鼓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册子,并将电影语言降低到了只 剩梗概的程度。这一电影拆解是如此彻底,直到1979年戈 达尔才开始重新组织故事。《各自逃生》(Sauve qui peut lavie,1980)预示着戈达尔叙事电影的重新回归,影片远离 了政治,投入进了艺术和哲学中。《受难记》(Passion, 1982)、《芳名卡门》(Prénom Carmen,1983)、《李尔 王》(King Lear,1987)、《新浪潮》(Nouvelle vague, 1990)以及《悲哀于我》(Hélas pour moi,1993)逐渐展 现出了他作为一名机智老手的能力。与这种能力相适应 地,他独具特质的、分为八部分的《电影史》(Histoire [s] du Cinéma,1988–1998),对一个世纪以来电影在社 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做了最个人的评述。 在《爱情研究院》(Eloge de l’amour,2001)和《高 达神曲》(Notre musique,2004)中,他将自己对于文学 和古典音乐的喜爱植入自我反省的片段中,虽让人难以理 解,但却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戈达尔的电影单枪匹马地改 变了电影史的进程,在其正需要的时候,赋予了其政治意 识。之后,他便单纯只是拍些充满智慧和美感的电影了。 EM

1930年代

者所承接的非传统拍摄手法。

345


弗朗索瓦·特吕弗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

生平:本名弗朗索瓦·罗兰·特吕弗,1932年2月6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984 年逝世于法国上塞纳。

代表作 Vivement dimanche! 1983 (Confidentially Yours) La femme d’à côté 1981 Le dernier métro 1980 (The Last Metro) L’amour en fuite 1979 (Love on the Run) La chambre verte 1978 (The Green Room) L’homme qui aimait les femmes 1977 L’argent de poche 1976 (Pocket Money)

1930年代

L’histoire d’Adèle H. 1975 (The Story of Adele H.)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 (Day for Night) ☆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1972 (A Gorgeous Bird Like Me) 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 1971 (Two English Girls) Domicile conjugal 1970 (Bed & Board) L’enfant sauvage 1970 (The Wild Child) La sirène du Mississippi 1969 (Mississippi Mermaid) Baisers volés 1968 (Stolen Kisses) 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 1968 (The Bride Wore Black) La peau douce 1964 (The Soft Skin) Jules et Jim 1962 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 (The Four Hundred Blows) Les mistons 1957 (The Kids)

右图:让·梦莫、亨利·赛尔和奥斯卡·威 内尔在《朱尔与吉姆》里一起大笑着。

352

在他的少年晚期,弗朗索瓦·特吕弗开始崇拜法国电 影评论家和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将其当 父亲般对待,到了1953年,他成了《电影手册》的第一批 编辑之一。通过采用刻薄的语调来评述当时的浪漫文学电 影,以及用批判性的文章来描述好莱坞导演如霍华德·霍 克斯(Howard Hawks)、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 塞缪尔·富勒(Samuel Fuller)以及安东尼·曼(Anthony Mann)的作品,特吕弗帮助创立了法国新浪潮。到1957 年,拍电影的欲望压倒了写文章来批判他们的需要,然而 他仍保留着锐利挑剔的观点。他拍了一部关于调皮孩子的 小电影,《顽皮鬼》(Les mistons,1957),紧随着是关 于刚愎自用又迷人的法国年轻人的四重奏:诗意的《四百 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偷吻》(Baisers volés,1968)、《床笫风云》(Domicile conjugal, 1970),以及《爱情狂奔》(L’amour en fuite,1979)。在 这些电影以及他的其他电影里,他探讨了现代巴黎生活中 年轻人脆弱又不可预知的爱。 《朱尔与吉姆》(Jules et Jim,1962)探索了人类关系 的阴暗面,集中关注了悲剧的三人。《野孩子》(L’enfant sauvage,1970)讲述了19世纪法国阿韦龙省的野孩子的故

事,他由狼群喂养大,一名语言学家随后发现了他,并对 其进行了耐心的教育。 《绿屋》(La chambre verte,1978)歌颂了纪念死者 想法,在一个关键场景中特吕弗还纪念了自己。背景设 置在被纳粹占领的法国的《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1980)是特吕弗职业的顶峰,赢得了十座恺撒奖。 特吕弗的最后一部电影是一部用绝妙的黑白片形式拍摄的 现代主义谋杀悬疑片,《情杀案中案》(Vivement dimanche!,1983)。 特吕弗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中饰演了最先与 外星人接触的语言学家克劳德·拉康(Claude Lacombe)。 这是一个深刻的角色,是斯皮尔伯格对其的致敬:这是特 吕弗在大银幕上的最后一次表演,他在52岁时因癌症而英 年早逝。MP

上图: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 neuve)和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共同出演了战争片《最后一班地 铁》。

特吕弗与希区柯克 弗朗索瓦·特吕弗是一位热切的 读者和通讯记者,他写充满活力又真挚 的信件给朋友、联合制片以及他看过 电影中的演员。1962年,他给阿尔弗雷 德·希区柯克写了一封著名的信,称他 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导演”。这造 就了一次强强合作,当年七到九月份, 特吕弗对希区柯克进行了采访。访谈的 结果被记录在特吕弗1962年出版的著名 的《希区柯克的电影》中。

353

1930年代

导演风格:法国新浪潮导演,作品有着诗意般的浪漫,探索了女人、爱与 童年。


亚历山大·克鲁格

ALEXANDER KLUGE

生平:1932年2月14日出生于德国哈尔贝施塔特。 导演风格:奥伯豪森集团成员,作品有着社会批判以及国家精神探索的主 题;叙事技巧娴熟;创新使用融合照片以及档案文件的蒙太奇。

1930年代

1930年代

亚历山大·克鲁格是对德国从身份识别和带有历史 意义的电影转到对国家历史和精神深度探索的电影起到 重要作用的人物。他的现代美学为其后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以及汉斯·尤尔根·西贝尔伯格(HansJürgen Syberberg)的杰作铺平了道路。1962年的奥伯豪森 宣言,“老电影已死,我们信仰新的”,是克鲁格对于导 演这一职业修订和重新解读的信条和动机。所有关于德国 代表作 文化和政治复杂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成了他关注的焦点。 Vermischte Nachrichten 1986 克鲁格的风格基于一个命题,那就是,如果你想要快速接 (Miscellaneous News) Die Macht der Gefühle 1983 触新现实,首先你必须对电影形式本身进行必要的探究。 (The Power of Emotion) 这种转变在克鲁格的首部电影《告别昨天》(Abschied Krieg und Frieden 1982 (War and Peace) von Gestern—[Anita G.],1966)中已经很明显。安妮塔 Biermann-Film 1982 (Anita)是东德一名犹太人,她逃到西德,却只发现幻灭 Der Kandidat 1980 (The Candidate) 和另一种的诱捕。她的故事不仅被当做对于创伤历史的全 Die Patriotin 1979 (The Patriotic Woman) Deutschland im Herbst 1978 盘否定的寓言,也是拥有强大诗意基础的一种新社会电影 (Germany in Autumn) 的例子。在《马戏院帐篷顶上的艺人》(Die Artisten in der Der Starke Ferdinand 1976 Zirkuskuppel:Ratlos,1968)中,克鲁格的拼贴让政治几近 (Strongman Ferdinand) Die Artisten in der Zirkuskuppel: Ratlos 1968 抽象。导演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具讽刺性的作品是《强壮的 (The Artist in the Circus Dome: Clueless) 费迪南》(Der Starke Ferdinand,1976),克鲁格表明,在 Abschied von Gestern—(Anita G.) 1966 恐怖的威胁前,迷信绝对安全是主要危险。没有什么是意 (Yesterday Girl) 外或者是显然有悖常理的: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亨氏·舒 Brutalität in Stein 1961 (Brutality in Stone) 伯特(Heinz Schubert)饰演的安全专家费迪南德·里切 (Ferdinand Rieche),将会自己——根 “现在你再也不能选择想要如何展现 据影片的内在逻辑——实施一次恐怖行 动。AB

自己了。”

右图:克鲁格具有象征主义的,前卫派的剧 情片《女爱国者》(Die Patriotin)中的一个 场景。

354

355


米洛斯·福尔曼

MILOS FORMAN

米洛斯·福尔曼

生平:本名让·托马斯·福尔曼,1932年2月18日出生于捷克共和国卡斯拉夫。

代表作 Goya’s Ghosts 2006 Man on the Moon 1999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 1996 Valmont 1989 Amadeus 1984 Ragtime 1981 Hair 1979

1930年代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Visions of Eight 1973 Taking Off 1971 I Miss Sonia Henie 1971 Horí, má panenko 1967 (The Firemen’s Ball) Lásky jedné plavovlásky 1965 (The Loves of a Blonde) Cerný Petr 1964 (Black Peter) Kdyby ty muziky nebyly 1963 (Why Do We Need All the Brass Bands?) Konkurs 1963 (Competition) Laterna magika II 1960 (Magic Lantern II)

右图:汤姆·休斯克在福尔曼获得奥斯卡奖 的影片《莫扎特传》中出演了风云人物莫扎 特。

356

米洛斯·福尔曼导演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关 注反叛的、古怪的、善于打破常规的人的电影。它们中的 很多,如为他赢得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飞越疯人 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和描写反 叛制度权威的放逐者的《性书大亨》(The People vs. Larry Flint,1996),激发观众质疑起了自己的社会和道德设定。 以《金等发女郎之恋》(Lásky jedné plavovlásky, 1965)宣告了捷克新浪潮后,福尔曼在70年代早期来到 了美国。他在这里拍摄了重要的突破性作品《飞越疯人 院》,这部横扫奥斯卡的故事片,将小骗子兰德尔·帕特 里克·麦克墨菲(Randle Patrick McMurphy)塑造成了一个 反主流的英雄。 随后是对60年代轰动舞台音乐剧《毛发》(Hair, 1979)的一次虎头蛇尾的改编。福尔曼曾在刚抵达美国时 便着手拍摄其电影版,但不能得到授权,直到很久之后这 一度尖端的嬉皮士赞歌失去了它的影响之后他才拿到了授 权。《拉格泰姆舞曲》(Ragtime,1981)是对美国90年 代早期一次折中的描写,专注了“小兄弟”在一个白人的 世界寻求公正的有力故事。虽然福尔曼设法引出了詹姆 斯·贾克纳(James Cagney)优秀的表演,这又是贾克纳传 奇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角色,但影片所试图涵盖的过广的范

围让其很难取得巨额的票房成功。 福尔曼靠着《莫扎特传》(Amadeus,1984)再一次 创造了辉煌,这让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部 传记对于福尔曼而言是一次省亲,因为拍摄地是他的家乡 布拉格。他对角色赋予的煽动性的特征给了其观众一次 对于这位天才及其平庸对手敏锐而意想不到的窥视的机 会。汤姆·休斯克(Tom Hulce)饰演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F.莫里·亚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饰演了平庸的安东尼奥·萨利埃雷(Antonio Salieri),他凭此片获得了奥斯卡奖。 福尔曼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成绩,自70年代起便致 力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影计划。他继续创作并偶尔执导一 些电影剧本,虽然他再也没有恢复昔日辉煌。WSW

1930年代

导演风格:早期拍摄捷克新浪潮喜剧,后期拍摄好莱坞故事片以及冷门历史 人物的传记;主题涉及局外人、自由以及言论自由。

福尔曼与自由 米洛斯·福尔曼因法西斯主义而 失去双亲,之后为逃离共产主义来到美 国。他的童年造就了他长年不断的对自 由的追求。 1  福尔曼的双亲都在纳粹的奥斯维辛集 中营丧生。 2  福尔曼与当局的麻烦始于《消防员舞 会》(The Fireman’s Ball,1968)。 3  他逃亡美国意味着得离开家庭,包括 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子。 4  他一直与美国的审查制度和著作权法 做着斗争。

上图: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在《飞越疯人院》中引起了小小的 骚动。

357


大岛渚 生平:1932年3月31日出生于日本冈山。 导演风格:日本新浪潮前卫导演,也拍摄纪录片;作品融合了纪实和超现实 感的美学;主题经常为战后日本。

《御法度》1999 《京都 母之故乡》1991 《马克斯,我的爱》1986 《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1983 《爱之亡灵》1978 《感官世界》1976 《东京战争战后秘史》1970

1930年代

《少年》1969 《绞刑》1968 《白昼的恶魔》1966 《日本的夜和雾》1960 《青春残酷物语》1960 《爱与希望的街》1959

1930年代

代表作

从他最早的作品如《爱与希望的街》(1959)开始, 大岛渚便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创新的艺术家,不仅描述日本 的快速工业化和西方化,更是作为导演要为日本电影注入 激进的政治能量,而这在日本经典导演的作品中是缺失 的。虽然他早期的电影中表现的大多是处于社会边缘的被 疏远的青年的生活,他的叙事却从来没有传奇化这些主题 或环境。他宁可利用他的电影来推进电影可以煽动社会变 革的观点。 随着事业的发展,大岛渚继续实验电影的框架和叙事 结构,他将纪录片和超现实主义美学结合,同时保持着被 剥夺法律保护者的兴趣。《白昼的恶魔》(1966)和《东 京战争战后秘史》(1970)是这一时期两部他最著名的作 品,但却是他对肉体痴迷的色情故事。使大岛渚享誉国际 的《感官世界》(1976),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 个妓女和一个客栈老板之间暴力事件的故事,电影在审查 和评论界都取得了赞誉,它令人窒息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寻 求净化自己的道路,即通过施虐受虐般地做爱。《感官世 界》是后来几部合作制片作品中的第一部,其他还包括 《爱之亡灵》(1978)和《马克斯,我的爱》(1986)。 大岛渚最近的电影,《御法度》(1999),赢得了几个国 家和国际的电影奖,并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提 名。JM

“我对于日本电影的憎恶涉及所 有影片。”

右图:大岛渚备受评论界好评的《感官世 界》中的一幕。

358

359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生平:本名安德烈·艾森耶维奇·塔科夫斯基,1932年4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 伊凡洛佛札佛洛塞镇,1986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代表作 Offret 1986 (The Sacrifice) Nostalghia 1983 Tempo di viaggio 1983 (Voyage in Time) Stalker 1979 Serkalo 1975 (The Mirror) Solyaris 1972 (Solaris) Andrey Rublyov 1969

1930年代

Ivanovo detstvo 1962 (My Name is Ivan) Katok i skripka 1960 (The Steamroller and the Violin) Segodnya uvolneniya ne budet 1959 (There Will be No Leave Today) Ubiytsy 1958 (The Killers)

右图: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Alexander Kaidanovsky)在科幻惊悚片《潜行者》 领衔主演。

360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是俄国著名诗人阿尔谢尼·塔尔 科夫斯基(ArsenyTarkovsky)的儿子,最开始学习的是音乐 和阿拉伯语,随后进入莫斯科的全苏电影学院(All-Union State Institute of Cinematography)学习了五年多的电影。塔 科夫斯基拍摄了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电影《索 拉里斯》(Solyaris,1972),电影根据史坦尼斯劳·莱姆 (Stanislaw Lem)的小说改编。如同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 《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一样, 塔科夫斯基不惧使用一个更规则和沉闷的步调去探索外 太空和内太空世界。也如同《2001太空漫游》,《拉索里 斯》有着非常真实的成熟度和深度。它在2002年被编剧和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翻拍,然而, 这一版本将对于情感丧失和必亡命运的深沉冥想降低到了 有些一般的程度上。 塔科夫斯基卓越的、情绪化的、令人难忘的《索拉里 斯》使用科幻手法质疑了人性的自然和异化。该片混合着 艺术电影感性和类型电影叙事,影片让该科幻小说成为了 有着严肃思想的文学作品,同时将其诉讼赋予了强烈的感 情冲击。 塔科夫斯基再一次改编自科幻小说的电影《潜行者》 (Stalker,1979)也很有名。这部电影流派再次挖掘哲学和

形而上学的后果,尽管它,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比《拉 索比里斯》更超现实。 塔科夫斯基一再在他的电影中表明,他不惧怕诗意和 真正的艺术电影。在《乡愁》(Nostalghia,1983)中,他 不害怕聚焦单个角色,几分钟的镜头都是其携带一根点燃 的蜡烛,且没有剪掉。电影在意大利拍摄,完工后塔科夫 斯基决定不回俄罗斯。 作为电影导演中的电影导演——并强烈反对将电影的 概念定义为纯粹的娱乐——塔科夫斯基的视野及他有想法 的、美丽的、哲学的电影慢化在俄罗斯电影世界几乎无可 匹敌,甚至层次更高。MH

1930年代

导演风格:拍摄革新的科幻电影;擅长使用长镜头;作品有形而上学的主题 以及美丽、梦幻、诗意的图像。

苏维埃电影学院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在苏维埃电影学 院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学习电影艺术。 1  电影学院在1986年易名为莫斯科国立 电影学院,以纪念俄国导演及演员 谢尔盖·格拉西莫夫(Sergei Gerasimov)。 2  学院在1919年由弗拉迪米尔·加丁 (Vladimir Gardin)创立,是世界上 最早的教授电影艺术的学院。 3  学院的知名教授有谢尔盖· M. 爱森 斯坦、伍瑟沃罗德·普多夫金,以 及阿勒克塞·巴塔洛夫(Sergei M. Eisenstein,Vsevolod Pudovkin,and Aleksey Batalov)。

上图:一名心理学家在索拉里斯太空站意识到了另一种真实。

361


罗曼·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生平:本名罗曼·列柏林,1933年8月1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

代表作 Oliver Twist 2005 The Pianist 2002 ★ The Ninth Gate 1999 Death and the Maiden 1994 Bitter Moon 1992 Frantic 1988 Pirates 1986

1930年代

Tess 1979 ☆ Le locataire 1976 (The Tenant) Chinatown 1974 ☆ What? 1972 The Tragedy of Macbeth 1971 Rosemary’s Baby 1968 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1967 Cul-de-sac 1966 Repulsion 1965 Les plus belles escroqueries du monde 1964 (The Beautiful Swindlers) Ssaki 1963 (Mammals) Nóz w wodzie 1962 (Knife in the Water) Le gros et le maigre 1961 (The Fat and the Lean) Gdy spadaja anioly 1959 (When Angels Fall) Dwaj ludzie z szafa 1958 (Two Men and a Wardrobe)

右图:米亚·法罗(Mia Farrow)和翰·卡 索维茨(John Cassavetes)合演的恐怖片 《罗丝玛丽的婴儿》中的一幕。

376

波兰斯基出生在巴黎,在波兰长大,毕业于洛兹电影 学院。发行了处女作《水中刀》(Nóz w wodzie,1962) 后,他搬到了法国,在那里他与编剧杰勒德·布拉奇(Gérard Brach)合作拍摄了《冷血惊魂》(Repulsion,1965) 和《荒岛惊魂》(Cul-de-sac,1966)。 怪异的恐怖拼凑作《天师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1967),吸引了制片人罗伯特·埃文斯(Robert Evans),他选择了波兰斯基来执导超自然惊悚片《罗丝玛 丽的婴儿》(Rosemary’s Baby,1968),对评论家和观众而 言,它都是巨大的成功。它取得成功之后,波兰斯基的妻 子莎朗·塔特(Sharon Tate)在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罪 案之一中被残忍地谋杀了。 波兰斯基接下来拍了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的《麦克 白》(The Tragedy of Macbeth,1971),然后是与布拉奇再 次合作的《什么?》(What?,1972),这之后是他公认 的杰作《唐人街》(Chinatown,1974),影片由杰克·尼 科尔森(Jack Nicholson)主演。《怪房客》(Le locataire, 1976)因波兰斯基被控麻醉并强奸了一名13岁的女孩而被 蒙上阴影,这是一项当他认罪答辩其与未成年人进行非法 性行为后几乎不可调和的指控。波兰斯基逃离美国来到欧 洲,并再也没有回来过。不用说,他的犯罪和后来的缺席

损害了他的职业生涯,《苔丝》(Tess,1979)发行后几十 年,波兰斯基在评论界的赞誉和在商业上的成功才得以恢 复。时事讽刺剧如《海盗夺金冠》(Pirates,1986)没有起 到一点儿帮助,对于艺术复原的一小步总被一些奇怪并评 论不佳的电影所干扰。 因《钢琴家》(The Pianist,2002),波兰斯基的命运 再一次改变,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他最私人的作品,其背景 设置为二战期间纳粹管理和镇压的波兰犹太社区。这部电 影为波兰斯基赢得了他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奥斯卡最佳导 演奖,以及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载着新的荣誉,波兰斯基携带精工细作的文学改编剧 《雾都孤儿》(Oliver Twist,2005)宣布归来,考虑到《钢 琴家》的力量和其好评,如此一部平凡的后续显得有些离 奇;但是考虑到其职业生涯有争议的迂回曲折,也许这一 选择并非如此奇怪。JK

上图:罗曼·波兰斯基在恐怖片《唐人街》 中威胁着杰克·尼克尔森。

波兰斯基的婴儿 波兰斯基1968年的大热影片《罗丝 玛丽的婴儿》与《冷血惊魂》和《怪房 客》组成了不那么紧密的三部曲,描绘 了都市生活中的恐惧。 1  曼哈顿上西区的达科他大楼在本片中 重新命名为布莱姆渡。约翰·列侬之 后在这栋大楼外被暗杀。 2  红色,象征着魔鬼,在全片中都有运 用。 3  该片发行一年后,波兰斯基怀孕的妻 子莎朗·塔特便被曼森家族谋杀了。

377

1930年代

导演风格:拍摄故事片、惊悚片、文学改编剧以及恐怖电影;爱客串演出; 叙事手法娴熟;有心理探查和深刻见解。


西德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生平:1934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斐特,2008年逝世于美国洛 杉矶。 导演风格:演员转向导演,拍摄古典的、明星荟萃的好莱坞历史剧、惊悚 片、爱情片以及喜剧。

1930年代

波拉克以演员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从1959年到 1962年,他拍了很多电视剧。他在自己的电影里饰演一 些小角色,并在伍迪·艾伦的《夫妻们》(Husbands and Wives,1992)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等影片中出演配角。在60年代早期,他 将精力转移到了导演上,拍摄了电视节目如《希区柯克长 篇故事集》(1962–1963)中的一些篇章。 代表作 他的第一部故事片是由西德尼·波蒂埃和安妮·班克 The Interpreter 2005 罗夫特主演的社会问题悬疑剧《一线生机》(The Slender Random Hearts 1999 Thread,1965)。它定下了波拉克导演生涯的基调:醉心于 Sabrina 1995 用可获奖的明星表演来娱乐大众。在《蓬门碧玉红颜泪》 The Firm 1993 (This Property Is Condemned,1966)中,波拉克启用了罗 Havana 1990 伯特·雷德福,他们曾合演过《猎战》(1962),这两位 Out of Africa 1985 ★ 合作了七部影片,包括《杰里迈亚·约翰逊》(Jeremiah Tootsie 1982 ☆ Absence of Malice 1981 Johnson,1972)、《往日情怀》(The Way We Were, The Electric Horseman 1979 1973)、《英雄不流泪》(Three Days of the Condor, Bobby Deerfield 1977 1975)、《电光骑士》(The Electric Horseman,1979)和 Three Days of the Condor 1975 《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1985),波拉克凭此片赢得 The Way We Were 1973 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Jeremiah Johnson 1972 波拉克赋予了许多明星标志性角色:简·方达在《他 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1969 ☆ This Property Is Condemned 1966 们射马,不是吗?》(They Shoot Horses,Don’t They?, The Slender Thread 1965 1969)饰演的马拉松舞者;阿尔·帕西诺在《夕阳之恋》 (Bobby Deerfield,1977)中饰演的自 “我不评价我拍得很开心的影片。要 卑 的 赛 车 手 ; 在 《 没 有 恶 意 》 ( A b 是它好看,那必然是努力的结果。” sence of Malice,1981)中探讨新闻媒 体道德的保罗·纽曼和莎莉·菲尔德; 在《糖衣陷阱》(The Firm,1993)中陷入法律问题的汤 姆·克鲁斯等。在他最喜爱的电影之一,《杜丝先生》 (Tootsie,1982)中,达斯汀·霍夫曼饰演了为能留在一个 肥皂剧中而异装打扮的演员。许多年没有在镜头前出现的 波拉克,被霍夫曼劝说饰演他电影中角色的经纪人。KN 右图:罗伯特·雷德福和梅丽尔·斯特里普 在备受赞誉的影片《走出非洲》里看起来很 狂躁。

382

383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伍迪·艾伦

生平:本名艾伦·斯图尔特·柯尼斯伯格,1935年12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

代表作 Match Point 2005 Sweet and Lowdown 1999 Deconstructing Harry 1997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Mighty Aphrodite 1995 Bullets Over Broadway 1994 ☆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 1993

1930年代

Husbands and Wives 1992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1989 ☆ Another Woman 1988 September 1987 Radio Days 1987 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Broadway Danny Rose 1984 ☆ Zelig 1983 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 1982 Manhattan 1979 Interiors 1978 ☆ Annie Hall 1977 ★ Love and Death 1975 Sleeper 1973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 But Were Afraid to Ask 1972 Bananas 1971 右图:伍迪·艾伦和路易斯·拉瑟(Louise Lasser)出演了滑稽政治喜剧《香蕉》(Bananas)。

392

伍迪·艾伦已经成为电影节的一个偶像,其导演风 格和他独特的演技同样闻名。尽管曼哈顿孕育了一代又一 代的音乐家、设计师、城市规划者、园丁、小说家和政客 们,然而今天这城市却因总是作为伍迪·艾伦的电影背景 而闻名,他的主人公在这风景画面的边缘,一部接一部喜 剧中的生活原型也来自此。这些都为这市景增添了独特 性,艾伦的神话可以归功到社区、地标、运动团队和大都 市的社会结构,尤其是上东区的考究市郊中。 他的电影主题基本上都是无宗教的、关于跻身上流社 会的奋斗故事、主角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纽约犹太人,影片 显示出了一些被他体现和升华的老派风格。他犹太人的身 份受到欢迎并被赞颂,不只是为了商业或在遭受大屠杀伤 害的世界里所需要的一种世俗肯定,而是因为美国犹太人 这一身份展现出来的亲和性和习性,正是艾伦幽默的发源 地。 艾伦在布鲁克林出生,原名为柯尼斯伯格,他选择 了青少年时的绰号“伍迪”为艺名,并在1952年使其正式 成为了自己的合法名字。他在15岁时开始售卖自己的笑 话,在几年的时间里这些笑话被商业电台购买,并为如鲍 勃·霍普(Bob Hope)和丹尼·凯耶(Danny Kaye)这样

上图:戴安·基顿和伍迪·艾伦在《安 的名人所用。艾伦也曾是一名单口喜剧演员,这磨炼了他 妮·霍尔》中,这部电影让基顿一举成名。 对时机和技艺的把握,随后他开始为席德·西泽(Sid Caesar)的电视工作。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片剧本是克莱夫·唐 纳(Clive Donner)的《风流绅士》(What’s New Pussycat?,1965),这让他有机会与谷口千吉联合导演了《出 了什么事,老虎百合?》(What’s Up,Tiger Lily?,1966) 以及他的首次个人导演作品《傻瓜入狱 记》(Take the Money and Run,1969)。 “你能说的(关于上帝)最坏的话 此后,艾伦在近40年的时间里,以几乎 就是,他基本上就是个差生。” 每年一部故事片的速度拍着电影,其中 很多已经成为了邪典经典。他们的名字和艾伦的名字一样 响亮,而其中的笑话和情节设定都已经演变成了电影界的 传奇。除了他自己巨大的工作量,艾伦还为其他导演的电 影客串或配音,包括保罗·马祖斯基(Paul Mazursky)的 《爱情外一章》(Scenes from a Mall,1991)和埃里克·达 内尔(Eric Darnell)与蒂姆·约翰逊(Tim Johnson)的《小

393

1930年代

导演风格:多产的喜剧之王,爱挖苦犹太生活,对神经质的角色尤感兴趣, 在自己多部影片中客串演出,作品主题包括爱、浪漫与家庭生活。


伍迪·艾伦 人物聚焦与个人特色 伍迪·艾伦创造力的核心永远与他 的体格和个性有关。身形修长、神经兮 兮、戴着眼镜、手舞足蹈、容易兴奋、 充满才智,艾伦通常会出演或合演他自 己的电影。同时出现在镜头前和镜头 后,使得他的作品既大众又个性。

蚁雄兵》(Antz,1998)。 艾伦除了是一名导演还是一名作家,多年来一直定期 为《纽约客》撰稿。此外,他多产的电影里是大量的红星 如西恩·潘(Sean Penn)和戈尔迪·霍恩(Goldie Hawn) 的落脚点,也是当时还未红的明星包括米亚·法罗(Mia Farrow)、戴安娜·维斯特(Dianne Wiest)、米拉·索维 诺(Mira Sorvino)等的发射台。

对于艾伦而言,真实的自己与角 色混淆的情况非常常见,特别是那些与 艾伦的真实私人生活类似的角色,例如 他与长期爱人米亚·法罗的养女宋义 (Soon-Yi Previn)的婚姻。这个情况被 马里埃尔·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 在《曼哈顿》(Manhattan,1979)中惊 人地预示过。

1930年代

1  伍迪·艾伦与他的前穆斯女神以及伙 伴戴安·基顿(Diane Keaton)合作 过八部电影,包括《安妮·霍尔》 (Annie Hall,1977)、《爱与死》 (Love and Death,1975)、《曼哈顿 谋杀疑案》(Manhattan Murder Mystery,1993)、《岁月流声》(Radio Days,1987)以及《傻瓜大闹科学 城》(Sleeper,1973)。 2  演员米亚·法罗同样也是艾伦的缪 斯及长期爱人。这对爱人拥有三个 孩子,其中两个是收养的。她出演 了13部艾伦的电影,包括《百老汇 的丹尼·罗斯》(Broadway Danny Rose,1984)、《爱与罪》(Crimes and Misdemeanors,1989)、《汉娜 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开罗的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 《夫妻们》(Husbands and Wives, 1992)、《仲夏夜绮梦》(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1982) 以及《西力传》(Zelig,1983)。

私人生活与公众生活 艾伦的著名的让人疑惑不解的个性意味着,尽管在一 个非常公开的舞台上工作,他试图远离好莱坞的名人圈。 他很少公开露面,除了他长期在曼哈顿的凯雷酒店每周一 的晚上特约演出爵士乐单簧管。他结过三次婚,离过两 次,这意味着,尽管有时相当于是对隐私有着强迫症,他 的个人生活隐私还是时不时被小报所揭露。 艾伦在电影评论界和电影机构也有一个显著的地位。 他已经实现了以下成就:在美国导演协会三获提名,最终 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在金球奖四获最佳编剧提名、表演奖 提名一次、最佳导演提名四次,最终获得一次最佳编剧 奖;在奥斯卡获得最佳编剧奖提名12次获奖两次,表演奖 提名一次,最佳导演提名五次获奖一次。 伍迪·艾伦已经成为了有趣编剧和情境幽默的黄金标 准。他的角色因其个性设置而变得有血有肉,他的角色通 过说服别人而陷入麻烦或摆脱麻烦已成为了其作品的标志 经典。最后,艾伦电影中的魔力还展现在其悲剧的人际关 系中经常都有些恐怖的、歪曲的界限,但在偶然时机会得 到的救赎下会被消除。GCQ

右图:不悦的马丁·兰道(Martin Landau) 和伍迪·艾伦在《爱与罪》(Crimes and Misdemeanors)中。

394

395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雷德利·斯科特

生平:1937年11月30日出生于英国泰恩-威尔郡南希尔兹。

代表作 A Good Year 2006 Black Hawk Down 2001 ☆ Hannibal 2001 Gladiator 2000 ☆ G.I. Jane 1997 Thelma & Louise 1991 ☆ Black Rain 1989

1930年代

Legend 1985 Blade Runner 1982 Alien 1979 The Duellists 1977 Boy and Bicycle 1965

右图:威廉姆·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达丽尔·汉娜(Daryl Hannah)和鲁 特格尔·哈尔(Rutger Hauer)联合主演了 《银翼杀手》。

404

雷德利·斯科特爵士最初是广告人、有才气的图片制 作者,随之他成功将光鲜亮丽的图片转移到大银幕的故事 里。这个从制造欲望到建立叙事体系的飞跃并不算小,因 为制作漂亮的图片是一回事,而建筑起结构是另一回事。 但从他的早期作品中使用简单而漂亮的一个骑脚踏车的男 孩的照片来宣传霍维斯小麦面粉面包到《异形》(Alien, 1979)中一个外星人从约翰·赫特(John Hurt)腹部破裂 而出,斯科特带给大家的视觉冲击一直都非凡卓越。 从艺术学校毕业后,斯科特通过广告和电视为自己 铺平了去好莱坞的道路,最后导演了处女作《决斗的人》 (The Duellists,1977)。影片极具风格且令人印象深刻, 但相对来说并未引起注意,不过还是让斯科特有了执导其 突破作品《形异》的机会。渗出酸性血液、无理性的、暴 怒的外星生物是一场噩梦,这部电影让太空旅行变得艰辛 而肮脏,并让西格妮·韦弗一举成名。 斯科特随后执导了经典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 ( B l a d e R u n n e r , 1 9 8 2 ) 和 《 诡 秘 怪 谈 》 ( Le g e n d , 1985),这部幻想剧中蒂姆·克里(Tim Curry)饰演的魔 鬼化身现在仍让人无法忘记,年轻的汤姆·克鲁斯也在本 片中出镜。《黑雨》(Black Rain,1989)是斯科特中期职 业生涯的复兴,证明了他能指导圆滑的动作片的能力。关

于两个潜逃女人的友情故事的《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备受评论界喜爱。 斯科特最近一系列取得商业成功的电影开始于与罗 素·克罗(Russell Crowe)合作的《角斗士》(Gladiator, 2000),影片充满了惊人的视觉效果、激烈的战斗场面、 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共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接着是 《汉尼拔》(Hannibal,2001)和《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2001)。他与克罗在《一年好时光》(A Good Year,2006)中再次合作。 斯科特现在进入了他电影生涯的第四个十年。批评者 认为他就是一个造型师,能够将一堆垃圾打扮出来。但是 支持者争辩正是这样让日常生活变得不平凡的才能,让其 拥有了真正强大的叙事能力。斯科特从来都不是一个害羞 的电影人,他的电影揭示的角色和场景,从来都不是它们 乍看之下的那样。GCQ

上图:罗素·克罗在让他成为国际巨星的电 影《角斗士》里显得好斗易怒。

更好还是更糟? 那么,究竟电影的导演剪辑版能 够提供给我们欣赏原始影音资料的机 会,还是仅仅只是一种营销工具?可以 肯定的是,雷德利·斯科特反乌托邦 的、21世纪洛杉矶视野的《银翼杀手》 (1982)至多让评论界和观众打一下呵 欠。然而,导演剪辑版奠定了其邪典地 位,这部电影今天被认为催生出了网络 朋克类型片,其幻想都市风景和开创性 的特效尤其受到赞美。影片再发行版本 究竟是比原始版本更好还是更差永远都 是激烈辩论的导火索。

405

1930年代

导演风格:视觉品位极高的电影导演剪辑的先驱;革新特效史诗片的创造 者;灯光极具气氛。


拉里·科恩

LARRY COHEN

生平:本名劳伦斯·G.科恩,1938年7月1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 导演风格:美国独立导演,涉猎多种电影类型,尤其是独出心裁的低预算恐 怖电影;作品混合着社会评论的黑色喜剧。

1930年代

拉里·科恩是美国编剧、制片人和导演,最著名的是 其无畏的独立制片。他使用小预算,以求得到完整的对于 创作的控制,科恩曾拍摄过各种类型的电影,包括喜剧、 剧情、恐怖、神秘、科幻以及西部片。 科恩进入了纽约城市大学学习电影。他通过为NBC工 作室做杂工而进入了娱乐业,很快便为电视节目写作剧 本,最终完成了几部剧目,包括受欢迎的邪典科幻剧《入 代表作 侵者》(The Invaders,1967)。科恩的长篇处女作是喜剧 《杀夫记》(Bone,1972)。一部讽刺比弗利山庄种族主 Original Gangstas 1996 义和阶级焦虑的作品,电影没有收到很好的票房,但建立 The Ambulance 1990 起了科恩拍摄混合社会评论黑色喜剧的爱好。 Wicked Stepmother 1989 Deadly Illusion 1987 科恩通过他的第二部电影《黑色凯撒》(Black CaeA Return to Salem’s Lot 1987 sar,1973),加入了黑人剥削电影的狂潮。影片取得了 It’s Alive III: Island of the Alive 1987 票房成功并让其得以执导恐怖故事片《他还活着》(It’s The Stuff 1985 Alive,1974)。过分的欢快及对社会标准严厉的攻击, Perfect Strangers 1984 《他还活着》展示了科恩在恐怖类型片中创建革新场景的 Q 1982 才能。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并催生了两部续 Full Moon High 1981 It Lives Again 1978 集,《活尸归来》(It Lives Again,1978)和《恶婴岛》 The Private Files of J. Edgar Hoover 1977 (It’s Alive III: Island of the Alive,1987)。科恩继续主要从 God Told Me To 1976 事恐怖和科幻电影的拍摄。这给了他特别的权限,使得其 It’s Alive 1974 可以对各种对象主题如公司、电影业、内部城市和警察暴 Black Caesar 1973 行做出社会评论。作为一名独立自主者,他的信息很少被 Bone 1972 好莱坞片场制度所稀释。随着科恩放慢 “如果希区柯克在世的话,他一定想 了导演的步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 发现自己作为一名富有挑战性的惊悚 要执导《狙击电话亭》。” 片如《狙击电话亭》(Phone Booth,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2002)的编剧,很受大制片厂欢迎。 WW

右图:公众在科恩的滑稽嘲讽恐怖电影《异 形大灾难》(The Stuff)中疯狂迷恋“异 形”。

410

411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生平: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底特律。

代表作 The Rainmaker 1997 Jack 1996 Dracula 1992 The Godfather: Part III 1990 ☆ Peggy Sue Got Married 1986 Captain EO 1986 The Cotton Club 1984

1930年代

Rumble Fish 1983 The Outsiders 1983 One from the Heart 1982 Apocalypse Now 1979 ☆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 The Conversation 1974 The Godfather 1972 ☆ The Rain People 1969 Finian’s Rainbow 1968 You’re a Big Boy Now 1966 Dementia 13 1963 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 1962

右图:《现代启示录》在1979年的戛纳电影 节上首次公映。

420

艺术家和运动员都有辉煌期,对弗朗西斯·福特·科 波拉来说,这一时期从1970年开始,持续到1979年。在那 之前和之后,也有令人难忘的时刻,但在这十年里他以前 所未有的频率导演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获奖影片。 科波拉作为具有创造性的意大利裔美国人家庭一员成 长起来。他师从罗杰·科曼(Roger Corman),拍摄了少量 短片,包括《侍者与欢场女子》(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1962)以及他的长篇处女作《痴呆症》(Dementia 13,1963)。没多久,科波拉就显示出对好莱坞的不满。 1969年,他成立了美国西洋镜公司,同年,他发行了《雨 人》(The Rain People,1969),展示了科波拉标志性的自 我发现之旅,娜塔莉·拉文纳(Natalie Ravenna)在其中横 穿美国以寻找幸福。 回到好莱坞后,科波拉拍了《教父》(The Godfather, 1972),这部电影肯定了他的个人才华并重新定义了黑帮 电影,影片通过一个黑手党家族来表现了关于移民经历的 寓言。因为他的努力,他赢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剧本 奖,并帮助引进了70年代的大片风潮。有了充足的影响力 和声望,他帮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在《美国风 情画》(American Graffiti,1973)中做制片(这在1973年

为科波拉赢得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并着手准 备两部电影《对话》(The Conversation,1974)和《教父 2》(The Godfather:Part II,1974)——它们为他赢得了 三座小金人。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在戛纳电影节上放 映了雄心勃勃并受到高度赞扬的越战史诗《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1979),从而奠定了他顶尖导演的地 位。 80年代他拍了一些并不特别受欢迎的电影,但是史诗 电影《心上人》(One from the Heart,1982)和《棉花俱乐 部》(The Cotton Club,1984),以及两部有着独立想法的 青年电影,《局外人》(The Outsiders,1983)和《斗鱼》 (Rumble Fish,1983)仍然是重要的作品。尽管科波拉随后 的产出是零星的,应该指出的是,他是同年赢得奥斯卡最 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的五名导演之一。GCQ

1930年代

导演风格:拍摄犯罪集团史诗的首领,家庭主题戏剧的教父;巧妙地把握着 主演演技;创作出标志性的角色。

科波拉的家庭价值观 科波拉显然着迷于家庭之间的牵 引力,以及将其联系在一起或使其崩 溃的东西。他常常在自己的电影中启 用亲戚,如他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 (Sofia Coppola)、侄子尼古拉斯·凯 奇(Nicolas Cage)、妹妹塔里亚·夏尔 (Talia Shire),他的一些其他家庭成员 也在电影业工作。这就难怪科波拉最著 名的电影是强烈紧张的、展现科莱昂家 族悲剧的《教父》三部曲。这一系列三 部曲拍摄时间横跨了超过18年,电影展 示了科波拉独特的叙述天赋和常常被忽 视的对电影技术的超凡运用。

上图:《教父》开启了黑帮电影的时代。

421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PETER BOGDANOVICH 生平:1939年7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 导演风格:编剧、制片、纪录片电影人,有演员转为导演;拍摄有各种类型 片;作品有致敬好莱坞的经典影片;其略带神经质的喜剧很有名。

1930年代

如同法国新浪潮导演一样,博格丹诺维奇最初是评 论家,然后才去拍电影。他的电影深受其对奥森·威尔斯 (Orson Welles)、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和希 区柯克作品喜爱的影响,且充满了深刻的失落感。 他 作 为 导 演 的 第 一 部 电 影 , 《 目 标 》 ( Ta r g e t s , 1968),是一部有想法的、紧张出色的惊悚片,它是给过 去的情书,给现在的匿名信。它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一首 挽歌,而对于其主演鲍里斯·卡洛夫( Boris Karloff,1969 代表作 年去世)而言,这样令人动容的告别演说,是所有演员的 The Cat’s Meow 2001 梦想。 The Thing Called Love 1993 他随后拍摄了《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Noises Off . . . 1992 Show,1971),通过对50年代德克萨斯小镇生活漂亮地观 Texasville 1990 测描绘,电影透露出一种苦乐参半的情感,剧情围绕着一 Mask 1985 Saint Jack 1979 个破旧的电影院上演。这部电影常被拿来和《公民凯恩》 Nickelodeon 1976 (Citizen Kane,1941)做比较,并获得了无数奖项。接着 At Long Last Love 1975 他拍了两部轰动的,模仿经典好莱坞模式的电影:《出了 Daisy Miller 1974 什么事,大夫》(What’s Up,Doc?,1972),一部紧密效 Paper Moon 1973 仿1938年的经典《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的费力 What’s Up, Doc? 1972 的、略带神经质的喜剧,以及《纸月亮》(Paper Moon, The Last Picture Show 1971 ☆ Targets 1968 1973),一部有着约翰·福特(John Ford)或早期弗兰 Voyage to the Planet of Prehistoric Women 1968 克·卡普拉(Frank Capra)感觉的,关于大萧条时期的寓 言。随后的电影与其说是成就下降不如说是落后于风潮。 虽然他们商业和评论都严重失利,但 “制片厂模式的终结也意味着电影巨 在《永恒的爱》(At Long Last Love, 1975)和《大滚友与小老千》(Nickelo星的消失。” deon,1976)中仍有一些值得推荐的 东西;他们唯一明显的错误,也许是主 要角色分配失误。不管怎样,他们的失败导致了博格丹诺 维奇余下的职业生涯几乎没有产出。归根到底,《目标》 仍然是他最好的电影,但他的确以极佳的《咪猫喵》(The Cat's Meow)在2001年回来了。MC 右图:塔陶·奥尼尔(Tatum O’Neal)因其 在《纸月亮》中的角色赢得了奥斯卡奖—— 当时她只有十岁。

422

423


韦斯·克雷文

WES CRAVEN

韦斯·克雷文

生平:本名韦斯利·俄尔·克雷文,1939年8月2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 夫兰市。

代表作 Paris, je t’aime 2006 Cursed 2005 Scream 3 2000 Scream 2 1997 Scream 1996 Vampire in Brooklyn 1995 New Nightmare 1994

1930年代

The People Under the Stairs 1991 Shocker 1989 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 1988 Deadly Friend 1986 The Hills Have Eyes Part II 1985 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1984 Swamp Thing 1982 Deadly Blessing 1981 The Hills Have Eyes 1977 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 1972

最初对70年代早期剥削电影界造成冲击的韦斯·克雷 文是一名机智的编剧和导演,被认为是恐怖电影最具创造 力、创新及有弹性的远见者之一。 克雷文在伊利诺斯州惠顿大学学习文学和心理学,并 获得了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 心理学的学术背景或许解释了他对于恐惧及对精神影响的 迷恋。克雷文对电影的兴趣开始于大学,因为还是一个孩 子时,他浸信会(译注:基督新教主要宗派之一)的父母 禁止他观看任何除迪斯尼以外的电影。毕业后,克雷文开 始任教,但一心想要闯入电影业。 后来,他搬到纽约,开始为许多低成本电影做各种 工作以获得经验。克雷文很快出现在提供给想要拍摄恐怖 电影的投资人的名单末尾。作为结果,《杀人不分左右》 (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1972),同时牵动了观众和评 论家的心。它以令人震惊和暴力的方式重述了英格玛·伯 格曼(Ingmar Bergman)的《处女泉》(Jungfrukällan, 1960),《杀人不分左右》获得了短暂的不好的名声,暂 时阻碍了克雷文的导演野心和职业生涯。 克雷文携《隔山有眼》(The Hills Have Eyes,1977)重 回业界。就像他的处女作一样,它是残酷的,再述了普通 人被迫实施暴力行为的主题。这部电影很成功,最终为克

雷文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稳步地工作,但票房上没有任 何成就感,克雷文制作了他的第八部电影,《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1984 )。影片因其大量的暴力、 超现实主义的梦境、令人毛骨悚然的角色梦中杀手弗莱 迪·克鲁格(Freddy Krueger),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成功, 并诞生了七部续集,克雷文亲自掌舵了《猛鬼街7》(New Nightmare,1994)。 十年后,克雷文携《惊声尖叫》(Scream,1996)再 现了这一成功,影片有着常见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加州小 镇上,心理变态的连环杀手跟踪着青少年。克雷文的后现 代青少年血浆电影讽刺了这一类型,使评论界大为赞叹, 使他接连拍了两部成功的续集。WW

1930年代

导演风格:噩梦恐怖片和血浆电影的视觉之王,创新地改编了恐怖片的类 型,在美国郊区人民的心中种下了恐惧的感觉。

遇见梦中杀手 有传言说,韦斯·克雷文所创造的 弗雷迪·克鲁格这一角色是用在高中欺 负过他的男孩的名字命名的。撇开谣言 不谈,这个角色确实被载入了电影史, 他是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反派角色之 一。克鲁格有着金属尖爪、戴着手套的 手、烧伤的脸,戴软呢帽、穿条纹套头 衫以及肮脏的大衣、还会令人毛骨悚然 的演绎童谣“一、二、系好我的鞋”, 他是假想出来的不可战胜的儿童连环杀 手。他可怕地出没在榆树街,通过让被 他的手套划到的人梦见自己的死亡来折 磨他们。

右图:罗伯特·英格兰德(Robert Englund)饰演了引起噩梦的猛鬼弗雷迪。

424

上图:贾达·萍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与恐怖面具一起出现在 《惊声尖叫2》中。

425


乔·舒马赫

JOEL SCHUMACHER

生平:1939年8月2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 导演风格:放荡不羁明星片类型的缔造者,还拍摄令人激动的剧情片和备受 争议的十字军电影;与爱尔兰演员科林·法瑞尔有艺术合作。

1930年代

就职业而言,乔·舒马赫是时装设计师。在为电 视制作服装后,他写了《火花》(1976)和《洗车场》 (1976)的剧本,这两部小规模的电影对美国黑人电影产 生了持久的影响。1978年,他将威廉·F.布朗的百老汇音乐 剧《绿野仙踪》改编成为了一个非裔美国化版本的《新绿 野仙踪》(The Wiz)。 他的导演处女作是为莉莉·汤姆林打造的喜剧《变 形女郎》(1981)。影片非常受欢迎,但舒马赫真正让自 代表作 己声名鹊起的是启用了一群放荡不羁的好莱坞年轻明星如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004 埃米里奥·埃丝泰威兹、罗伯·洛和黛咪·摩尔,以及他 Veronica Guerin 2003 的成长故事片《圣艾尔摩之火》(1985)。导演轻松地展 Phone Booth 2002 示出的年轻演员身处危机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其电 Tigerland 2000 影的主题,这首先在吸血鬼故事《捉鬼小精灵》(1987) 8MM 1999 Batman & Robin 1997 中得到巩固,紧随其后的是科幻惊悚片《别闯阴阳界》 A Time to Kill 1996 (1990)和剧情片《留住有情人》(1991)。 Batman Forever 1995 90年代初舒马赫开始远离青年的故事,拍了关于 The Client 1994 一个精神错乱的男人的故事,《城市英雄》(1993), Falling Down 1993 以及两部成功的根据约翰·葛里逊小说改编的《终极证 Dying Young 1991 人》(1994)和《杀戮时刻》(1996)。1995年舒马赫携 Flatliners 1990 The Lost Boys 1987 带着华丽的《永远的蝙蝠侠》(1995)在流行文化史上 St. Elmo’s Fire 1985 永远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然后又拍了《蝙蝠侠与罗宾》 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Woman 1981 (1997)。而当人们知道舒马赫的同性恋身份后,麻烦随 之集中起来,他被认为“污染”了这部人们最喜爱的成人 童话之一。事实上,该系列已发展开 “……这就是娱乐业,现在它比看起 来,舒马赫的私生活不过是其极度受限 的特许拍摄权的一个简单的替罪羊。自 来更具有商业属性……” 那时以来,舒马赫一刻不停地拍摄了 令人不安的《8毫米》(1999)、低成本电影《虎阵战地》 (2000)、《狙击电话亭》(2002)、一个小小的奇迹、 关于被谋杀的爱尔兰记者的传记片《毒家新闻》(2003) 和文学改编剧《歌剧魅影》(2004)。GCQ 右图:《歌剧魅影》中的面具怪人沉思的一 刻。

426

427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BERNARDO BERTOLUCCI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生平:1940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区帕尔玛。

代表作 The Dreamers 2003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Besieged 1998 Stealing Beauty 1996 Little Buddha 1993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12 registi per 12 città 1989 The Last Emperor 1987 ★ L’addio a Enrico Berlinguer 1984 Tragedy of a Ridiculous Man 1981 La luna 1979 (Luna)

1940年代

Novocento 1976 (1900)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 (Last Tango in Paris) La salute è malata 1971 Strategia del ragno 1970 (The Spider’s Stratagem) Il conformista 1970 (The Conformist) Partner 1968 Il canale 1966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 (Before the Revolution) La commare secca 1962 (The Grim Reaper)

右图:独特的惊悚片《随波逐流的人》中一 幕绝妙的画面增强了影片的场景感。

430

作为意大利电影业最受尊重的人物之一,贝纳尔 多·贝托鲁奇拍摄了一些有史以来最充满活力和挑衅性的 电影。40年后,他仍然备受推崇,也同样备受争议。 贝托鲁奇在被电影吸引之前是一名诗人,他协助皮埃 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拍摄了电影《寄 生虫》(Accattone,1961),随后导演了《死神》(La commare secca,1962)和《革命前夕》(Prima della rivoluzione,1964)。他改编自阿尔贝托·摩拉维亚(Alberto Moravia)小说的电影《随波逐流的人》(Il conformista, 1970)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外国导演。他的作品高度风格 化,其突出的设计、惊人的摄影、性和暴力法西斯主义的 主题非常出名。 随着有争议的《巴黎最后的探戈》(Ultimo tango a Parigi,1972)的发行,贝托鲁奇的声誉空前膨胀,为此 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这部电影因当时相对来 说,非常清晰的性爱场景而臭名昭著,但也被很多人视为 杰作,它的情节因玛利亚·施奈德(Maria Schneider)和 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具有启示性的表演得以加 强。 同样的好运没有光顾史诗《一九零零》(Novecento, 1976),它关注了两个分别与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扯上

关系的男孩的生活。这部电影是一个商业失败,但是十年 后他的另一部史诗巨作,《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为贝托鲁奇赢得了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无数奖 项。自那时起,贝托鲁奇选择拍摄有亲密故事可讲的规模 较小的影片,即使它们的主题和场景有时似乎更适合史诗 级的处理。《小活佛》(Little Buddha,1993)惊人地呈现 了佛学,而《偷香》(Stealing Beauty,1996)和《爱的困 惑》(Besieged,1998)则分别从青少年和成人的视角探索 欲望和失去的爱的主题。 《戏梦巴黎》(The Dreamers,2003)也许是迄今为止 贝托鲁奇最私人以及几十年里他最具挑衅性的一部电影。 它以1968年的巴黎学生叛乱为背景,处理了不寻常的,由 三名影迷组成的三角恋爱关系。JK

一部史诗电影 1987年的《末代皇帝》是一部关于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传记电影,这部电 影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一次巨大成 功。 1  它是第一部中国政府允许在紫禁城内 拍摄的电影。 2  电影动用了19000名临时演员。 3  电影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以一己之力,为电影筹得了 2500万美元。 4  溥仪的长兄溥聪,以及他生命中的其 他人,被聘请来担当了本片的顾问。

上图:奢华的剧情片《末代皇帝》中的一处场景,该片赢得了九项奥斯卡 奖。

431

1940年代

导演风格:意大利导演,拍摄奢华的史诗片和文学改编剧;作品有美得让人 无法呼吸的画面;主题包含性和政治,通常有着马克思主义或弗洛伊德式的 转折;探索人类状况。


达里奥·阿基多

DARIO ARGENTO

生平:1940年9月7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 导演风格:意大利拍摄骇人恐怖片及悬疑惊悚片的顶级导演,在他自己的电 影中出演解说员一角;作品有充满生气的色彩以及绘画般的视觉效果;创新 地使用原生态音乐。

1940年代

美国评论家试图将其巴洛克式的、梦幻般的惊悚片放 置于一种熟悉的感觉中,并称其为“意大利希区柯克”。 达里奥阿基多成长于这个行业中,他的父亲塞尔瓦托·阿 基多(Salvatore Argento)担任了他早期电影的制作人,他 的弟弟克劳迪奥·阿基多(Claudio Argento)则担任了他 后期电影的制片人。阿基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是一名评 论家,随后撰写剧本,为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翁内(Ser代表作 gio Leone)的经典西部片《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Il cartaio 2004 (The Card Player) West,1968)以及一些战争电影、犯罪电影性喜剧做出了 Non ho sonno 2001 (Sleepless) 贡献。 Il fantasma dell’opera 1998 作为开创性恐怖设计师马里奥·贝瓦(Mario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Bava)——他为阿基多的恐怖幻想剧《地狱》(Inferno, La sindrome di Stendhal 1996 (The Stendhal Syndrome) 1980)做了特效——的一位倾慕者,阿基多拍摄了导演处 Due occhi diabolici 1990 (Two Evil Eyes) 女作《摧花手》(L’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1970)。 Opera 1987 这是一部有技巧的神秘电影,精心制作的谋杀场景是它的 Phenomena 1984 (Creepers) 特点,它为导演的职业生涯铺就了道路。除了黑暗的喜剧 Tenebre 1982 (Unsane) 历史剧《五天》(Le cinque giornate,1973),他从来没 Inferno 1980 有偏离过惊悚片的范畴,然而《阴风阵阵》(Suspiria, Suspiria 1977 Profondo rosso 1975 (The Deep Red) 1977)和《地狱》(Inferno)——深受18世纪作家托马 Le cinque giornate 1973 (The Five Days) 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的药物引起幻觉情节 L’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 1970 影响的鬼屋电影——中添加了一些超自然的元素。阿基多 (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 的电影特点是大胆用色、大量的特写镜头、华丽的摄影机 移位,以及讨好的配乐——许多由其长 “《深红》是我最喜爱的电影。马库 期合作者克劳迪奥·西蒙乃提(Claudio Simonetti)的乐队创作。他还和演员及 斯很大程度上是我自己的再现。” 编剧达里亚·尼古洛蒂(Daria Nicolodi)合作了电影如《坦妮布丽》(Tenebre,1982)和《歌 剧院》(Opera,1987)。阿基多不仅仅是一个“意大利的 希区柯克”,他为惊悚片带来了一种当代的意大利感觉, 他惊心动魄的恐怖电影,以及它们梦幻般的场景和对音乐 独出心裁的使用,让他独一无二。MM 右图:克里斯蒂娜·马希拉克(Cristina Marsillach)在阿基多的恐怖片《歌剧院》被 封嘴捆绑着。

438

439


布莱恩·德·帕尔玛

BRIAN DE PALMA

布莱恩·德·帕尔玛

生平:本名布莱恩·罗素·德·帕尔玛,1940年9月11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 州纽瓦克。

代表作 The Black Dahlia 2006 Femme Fatale 2002 Mission to Mars 2000 Snake Eyes 1998 Mission: Impossible 1996 Carlito’s Way 1993 Raising Cain 1992 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 1990 Casualties of War 1989 The Untouchables 1987 Wise Guys 1986

1940年代

Body Double 1984 Scarface 1983 Blow Out 1981 Dressed to Kill 1980 The Fury 1978 Carrie 1976 Obsession 1976 Phantom of the Paradise 1974 Sisters 1973 Get to Know Your Rabbit 1972 Hi, Mom! 1970 Dionysus 1970 Greetings 1968 Murder à la Mod 1968 右图:茜茜·斯派塞克饰演了《魔女嘉莉》 中胆小如鼠却极具天赋的、感到受困的主 角。

440

德·帕尔玛经常被批评模仿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但对现代观众而言,德·帕尔玛是一名优秀的悬念大师。 他最好的电影时刻——往往是关于紧张及暴力的宏大的、 慢动作远景——是电影史上一些最令人难忘的时刻。 德·帕尔玛的早期电影都不是很熟练,尽管《帅气逃 兵》(Greetings,1968)和《嗨,妈妈!》(Hi,Mom!, 1970)是独立电影的杰作。这些电影的画面故意被拍得 很草率,以反映出他们的低预算和当时反主流文化的影 响。但直到他在《姐妹》(Sisters,1973)和《魅影天堂》 (Phantom of the Paradise,1974)中用分屏来展示他对希区 柯克的喜爱后,德·帕尔玛才开始发光。 真正抓住观众的是他改编自斯蒂芬 ·金(Stephen King)的《魔女嘉莉》(Carrie,1976)。他使用慢镜头、 分屏剪辑、特写镜头、音乐,以及舞会场景时的安静在 《魔女嘉莉》中展示了他如何结合所有这些电影元素来制 造悬念。他在后期许多改编电影中完善了这些技术,尤其 是《剃刀边缘》(Dressed to Kill,1980)、《凶线》(Blow Out,1981)和《蛇蝎美人》(Femme Fatale,2002),所 有这些电影都有许多受悬念驱动的设置片段。甚至连饱受 批评的《火星任务》(Mission To Mars,2000)也有极具

行家热爱的陨石场面,它和《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1987)中的楼梯一样让人难忘。 当德·帕尔玛转入黑帮电影和动作电影类型后,他的 天赋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同样还被证明能够发掘编剧天 赋,比如《疤面煞星》(Scarface,1983)中的奥利弗·斯 通(Oliver Stone),《铁面无私》中的戴维·麦米特(David Mamet),《情枭的黎明》(Carlito’s Way,1993)和 《碟中谍》(Mission:Impossible,1996)中的大卫·凯普 (David Koepp)。结果这样的合作创造了标志性的电影时 刻。谁能忘记《疤面煞星》中阿尔·帕西诺(Al Pacino)饰 演的古巴移民变成黑手党成员后吸食可卡因,或《铁面无 私》中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的黑手党首 领阿尔·卡彭(Al Capone)惩罚下属,或《碟中谍》中汤 姆·克鲁斯饰演的秘密特工看起来只靠着一根细线,在地 板之上盘旋的场景?德·帕尔玛不仅仅擅长创造这样的时 刻,还做得出类拔萃。DW

上图:阿尔·帕西诺在犯罪剧情片《疤面煞 星》中饰演多疑的毒品贩子。

悬念之王 作为第一部根据史蒂芬·金的小 说改编成的电影,《魔女嘉莉》为布莱 恩·德·帕尔玛建立起了令人激动的悬 念大师的名声。 1  为了拍摄舞会令人眩晕的场景,威 廉·凯特(William Katt)和茜茜·斯 派塞克(Sissy Spacek)站在旋转的平 台上,而摄影机则向着相反的方向行 进。 2  学校被命名为贝茨高中——暗指《精 神病患者》(Psycho)中的诺曼·贝 茨(Norman Bates)。 3  倒在茜茜·斯派塞克身上的“猪血” 是上了食品染色剂的卡罗糖浆,在灯 光下它们变得黏稠,她得用水把它们 冲掉。

441

1940年代

导演风格:最先拍摄歹徒电影和实景电影的导演,利用电影技术营造令人激 动的悬疑感。


贝特朗·塔维涅

BERTRAND TAVERNIER

生平:1941年4月25日出生于法国里昂。 导演风格:多才多艺的法国导演,导演类型多样,作品主题包括家庭关系和 意识形态的事物,受左翼政治观念影响;作品有讽刺的幽默。

1940年代

贝特朗·塔维涅在70年代早期开始执导电影,他的风 格介于法国新浪潮和杜洛克电影(Cinema du Look)之间, 但他的作品与两者都几乎没有共同点。他数量众多的作品 包括了许多流派,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机警的智慧 和拒绝屈尊俯就般地对待观众。 塔维涅通过他第一部长片《圣保罗的钟表匠》(L’horloger de Saint Paul,1974)的剧本表明了自己对于流行电 影文化的不在乎,该片剧本由一对经验丰富的组合让·奥 代表作 朗什(Jean Aurenche)和皮埃尔·博斯特(Pierre Bost)操 Holy Lola 2004 刀,他们的作品经常被弗朗索瓦·特吕弗和法国新浪潮轻 Laissez-passer 2002 (Safe Conduct) 蔑唾弃。对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作品的改编 Ça commence aujourd’hui 1999 赋予了原著所缺失的政治维度。 (It All Starts Today) L’appât 1995 (Fresh Bit) 所有的塔维涅电影都被打上了他左派政治的印记, Daddy Nostalgie 1990 (Daddy Nostalgia) 包括黑色电影《正打歪着》(Coup de torchon,1981), ’Round Midnight 1986 影片巧妙地将一部蹩脚的吉姆·汤普森(Jim Thompson) Un dimanche à la campagne 1984 小说转置于法国殖民下的非洲背景上。然而最常出现在塔 (A Sunday in the Country) 维涅作品中的是家庭关系和时间的残酷。《乡村星期天》 Phlippe Soupault 1982 Coup de torchon 1981 (Clean Slate) (Un dimanche à la campagne,1984)巧妙地探讨了年老 La mort en direct 1980 (Deathwatch) 的印象派画家和他的大家庭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乡愁老 Des enfants gâtés 1977 (Spoiled Children) 爸》(Daddy Nostalgie,1990)中,一个快要死的男人尝试 Le juge et l’assassin 1976 与他的女儿和解。导演最著名的国际成功是《午夜旋律》 (The Judge and the Assassin) L’horloger de Saint Paul 1974 (Round Midnight,1986),它为德克斯特·戈登赢得了 (The Clockmaker of St. Paul)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影片描绘了一名音乐家的生活, 被认为原型是导演自己、莱斯特·扬 “我想涉及社会和政治问题……它们 (Lester Young)和巴德·鲍威尔(Bud Powell)。塔维涅的电影,实事求是又 是人们工作的根本基础。” 精明,从不为复杂的生活提供简单的解 决方法,其价值一直都被低估,但他们的诚实、讽刺性的 幽默、富有洞察力的智慧理应获得更多的曝光。PK

右图: 德克斯特·戈登(Dexter Gordon) 在《午夜旋律》拿着中音萨克斯风,看起来 非常疲倦。

448

449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ŚLOWSKI

生平: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1996年逝世于波兰华沙。

代表作 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 (Three Colors: Red) Trzy kolory: Bialy 1994 (Three Colors: White)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Three Colors: Blue)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Krótki film o milosci 1988 (A Short Film About Love) Krótki film o zabijaniu 1988 (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 Siedem dni w tygodniu 1988 (Seven Days a Week)

1940年代

Przypadek 1987 (Blind Chance) Bez konca 1985 (No End) Dworzec 1980 (Railway Station) Gadajace glowy 1980 (Talking Heads) Amator 1979 (Camera Buff) Z punktu widzenia nocnego portiera 1978 (Night Porter’s Point of View) Siedem kobiet w róznym wieku 1978 (Seven Women of Different Ages) Nie wiem 1977 Blizna 1976 (The Scar) Personel 1976 (Personnel) Szpital 1976 (Hospital)

右图:《两生花》中沉思的伊莲娜·雅各布 (Irène Jacob)。

452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少数其作品不仅是艺 术,更能引发严格的哲学讨论和辩论的导演之一,在成为 国际电影界偶像之前,他是波兰电影界的杰出人物。 洛兹电影学院毕业后,基耶斯洛夫斯基被纪录片所 吸引。然而,政治干扰和审查让他转入了叙事电影制作, 他觉得这给了他更多的自由,可以将虚构的方式作为象 征的工具。他最早的电影,《人员》(Personel,1976) 和《疤》(Blizna,1976)是过渡作品,依然用着纪录片 制作技术,但《影迷》(Amator,1979)和《机遇之歌》 (Przypadek,1987)展示出了一种独特的声音并引入了其 电影中几个关键性的标志。基耶斯洛夫斯基仍然面临政府 的审查制度,但他能以某种方式绕过其偏执妄想,成功拍 出了政治电影如《无休无止》(Bez konca,1985)。 因制作波兰电视连续剧《十诫》(Dek alog,19891990),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意义深远地转了向,电视 剧由围绕圣经十诫的十个短片宽松地组成。该系列被誉为 杰作,并帮助基耶斯洛夫斯基吸引到了法国融资。 《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继续 处理十诫的雄心勃勃的主题,但在某种程度上,该片只 是为“三色三部曲”打好了基础——《蓝白红三部曲之 蓝》(Trois couleurs:Bleu,1993),《蓝白红三部曲之

白》(Trzy Kolory:Bialy,1994)和《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Trois couleurs:Rouge,1994)。每部都是有视觉区分 的,但同样迷人又复杂。 遗憾的是,这些电影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绝笔, 他于1996年死于心脏手术。2000年,杰兹·斯图尔(Jerzy Stuhr)执导了《庞然大物》(Duze Zwierze),这部电影 基于一部基耶斯洛夫斯基未完成的剧本拍摄;2003年,汤 姆·提克威(Tom Tykwer)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剧本的基础 上拍了《天堂》(Heaven);它本是另一个三部曲的首部 曲。这些致敬作品所引起的共鸣没有像基耶斯洛夫斯基自 己的作品那样强烈,但早在它们发行很久以前,基耶斯洛 夫斯基的电影,总的来说,就都成为了国际电影界中重要 的资源。JK

道德焦虑电影 从50年代开始,波兰电影界出现 了两个重要的派别: 1956—1961年的 “波兰学院派”和1975—1981年的“道 德焦虑电影”。后者由60年代和70年代 的波兰纪录片发展而来,它努力描绘现 实本身,而非官方版本。基耶夫斯洛斯 基以及波兰其他导演,包括由奇尤斯基 (Janusz Kijowski)、安杰依·瓦依达 (Andrzej Wajda)和阿格涅丝卡·霍兰 (Agnieszka Holland),都是这场运动中 的一分子,他们试图将纪录片技术运用 进故事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一时 期拍摄了《影迷》。

上图: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在基耶斯洛夫斯基三部曲的首部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中表现悲伤。

453

1940年代

导演风格:波兰“道德焦虑电影”大师,拍摄纪录片以及关于每天生活的故 事片,作品检验了普遍意识形态的本性。


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

沃纳·赫尔佐格

生平:本名沃纳·斯蒂佩提克,1942年9月5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代表作 Rescue Dawn 2006 The Wild Blue Yonder 2005 Grizzly Man 2005 The White Diamond 2004 Wheel of Time 2003 Invincible 2001 Mein liebster Feind—Klaus Kinski 1999 (My Best Fiend) Lektionen in Finstemis 1992 (Lessons of Darkness)

1940年代

Cerro Torre: Schrei aus Stein 1991 (Scream of Stone) Cobra Verde 1987 (Slave Coast) Fitzcarraldo 1982 Woyzeck 1979 Nosferatu: Phantom der Nacht 1979 (Nosferatu the Vampyre) Herz aus Glas 1976 (Heart of Glass) Jeder fürsich und Gott gegen alle 1974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Against All) Aguirre, der Zom Gottes 1972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Fata Morgana 1971 Auch Zwerge haben klein angefangen 1970 (Even Dwarfs Started Small)

右图:克劳斯·金斯基在《阿基尔,上帝的 愤怒》中发了狂地追逐金子。

460

贯穿沃纳·纳赫尔佐格所有作品的线是令人心醉神 迷的真实:对于意义超越物质的浪漫的信仰、对搅乱有条 理的决心的疯狂的赞誉。赫尔佐格的电影经常在极端环境 下,以无剧本方式拍摄,他已到过世界最偏远的、最贫瘠 的角落。除了超群的、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景外, 他的拍摄方法还让其电影有一种冒险的革命精神和情感的 精准,这是任何旅游片都没法做到的。 赫尔佐格最著名的电影是《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Aguirre,der Zorn Gottes,1972),影片如实重温了一群 16世纪的西班牙征服者寻找黄金国的故事。电影在安第斯 山脉高地,以及亚马孙河的竹筏上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 克服了重重困难,它是对贪婪狂热的描述,也是对坚持不 懈的一次记录。《阿基尔,上帝的愤怒》是赫尔佐格与演 员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的首次合作。 1982年,赫尔佐格和金斯基再次踏入这一领域,拍摄 了《陆上行舟》(Fitzcarraldo)。电影拍摄的困难,在影 片中展示了出来,他们试图用原始方法将一艘巨大的明轮 轮船拉上山,这一行为适切地反映了这个故事冲动和非理 性的主题。赫尔佐格与金斯基还合作了另外两部电影:一 部离奇的翻拍片《诺斯法拉图》(Nosferatu:Phantom der

Nacht,1979)和讲述一个倒霉的士兵在社会中孤独和无力 的《沃切克》(Woyzeck,1979)。赫尔佐格与金斯基最 后的合作是一流的奴隶交易史诗片《非洲黑奴》(Cobra Verde,1987)。 从《石头的呐喊》(Cerro Torre:Schrei aus Stein, 1991)起,赫尔佐格就主要拍纪录片;但《黑暗之课》 (Lektionen in Finsternis,1992)中天启骇人的紧张以及燃 烧的油田,以及对金斯基坦率得残酷的颂词《我的魔鬼》 (Mein liebster Feind—Klaus Kinski,1999)表明,虽然他 可能变得更加喜欢研究人类学,但赫尔佐格对电影的承诺 始终没变。他的电影还让人处于极端忍耐之下,面对自大 的、为美丽残酷自然支配的人类。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最令 人心醉神迷的真理。EM

灰熊的故事 自从2005年发行了有争议的纪录片 《灰熊人》后,对沃纳感兴趣的人就越 来越多。影片含有蒂莫西·特雷德韦尔 拍摄的镜头,他是一名业余的灰熊专家 以及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与阿拉斯加 的熊生活在一起,并死在那里。蒂莫西 和他的女朋友被发现死于2003年10月, 被他所喜爱的熊所杀,蒂莫西在他录下 的独白中已预言了自己的死亡,这一独 白就是电影的开场。对赫尔佐格来说, 蒂莫西是一个完美的主题,他总是被那 些将自己置于极端条件下以寻求“令人 心醉神迷的真实”的人所吸引。

上图:《陆上行舟》中,一艘船在一片丛林中进行着不同寻常的航行。

461

1940年代

导演风格:拍摄戏剧和纪录片,主题聚焦在自然沐浴下的人类,审视了人类 及其自傲;作品卓越的画面,为观众展现了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景; 经常启用克劳斯·金斯基。


大卫·柯南伯格

DAVID CRONENBERG

大卫·柯南伯格

生平:本名大卫·保罗·柯南伯格,1943年3月15日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

代表作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 Spider 2002 eXistenZ 1999 Crash 1996 M. Butterfly 1993 Naked Lunch 1991 Dead Ringers 1988 The Fly 1986 The Dead Zone 1983 Videodrome 1983 Scanners 1981

1940年代

The Brood 1979 Fast Company 1978 Rabid 1977 Shivers 1975 Crimes of the Future 1970 Stereo 1969 Transfer 1966

右图:彼得·威勒(Peter Weller)在《裸体 午餐》中与怪异的生物一起吸烟喝酒。

470

难怪马丁·斯科塞斯听到要和大卫·柯南伯格见面时 吓得不轻,毕竟,昵称为“堕落大卫”的人创造了身体恐 怖类型片,它将人类巨大的敌人定位于人的身体内。 柯南伯格首先拍了两部古怪的电影,《立体》 (Stereo,1969)和《犯罪档案》(Crimes of the Future, 1970),影片围绕着性、科学和在人类身上的实验进行, 然后进一步通过商业恐怖模式研究了这些视图。《毛骨悚 然》(Shivers,1975)中灭世的、有着科学说明的致命性病 让人哗然,它打破了票房纪录,并标志着一系列成功的血 浆飞溅电影的开始。这让柯南伯格成为了新一代恐怖迷心 中的冠军。 《夺命怪胎》(The Brood,1979)是柯南伯格版本的 《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但其中女性的怒火 则由外部子宫孕育的杀人的矮人来体现。在大师级的肮脏 邪典影片《录像带谋杀案》(Videodrome,1983)中,柯 南伯格把他冷静的、善于分析的注意力转向了媒体技术对 人性的剥削,探索了银幕暴力、媒体恐怖行为和色情的粗 俗影响。《录像带谋杀案》也标志着一个更有想法的拍摄 手法的开始。 柯南伯格后来的电影处理了《苍蝇》(The Fly,1986) 中变异和可转换疾病(癌症和艾滋病)、《孽扣》(Dead

Ringers,1988)中的妇科学和遗传学,以及《裸体午餐》 (Naked Lunch,1991)中的药物成瘾和妄想症的主题。这 些电影因其对当代文化价值的隐喻而广受赞誉。而他们中 最优秀的是融合了性和汽车的《欲望号快车》(Crash, 1996),尽管有着哲学态度,但它还是让观众和评论家感 到了深深的不安。 2000年以后,《童魇》(Spider,2002)和《暴力史》 (A History of Violence,2005)显示了一个更耽于默想的柯 南伯格,他仍着迷于人类身体的黑暗面,但有了更多的政 治相关性。《暴力史》解构了“美国梦”——以其调查社 会可接受暴力、枪支滥用和群体警戒的方式——让柯南伯 格进入了当代电影教材,完成了从“血液男爵”到文化英 雄的转变。EM

《欲望号快车》发车 改编自巴拉德(J. G. Ballard)作品 的《欲望号快车》(1996),极具争论 性,因为它的主题是人从车祸里获得性 快感。 1  影片用了六辆古董林肯车:三辆用来 驾驶,一辆被粉碎处理,一辆被切成 两半用作影棚拍摄,一辆被改装成后 方有摄影机座架的皮卡车。 2  电影在英国诸多城市被禁映,包括伦 敦市的威斯敏斯特行政区。 3  因其大胆及创意,《欲望号快车》在 戛纳电影节上收获了一个特别奖。

上图:霍利·亨特(Holly Hunter)在《欲望号快车》中对车祸有着不正常的 迷恋。

471

1940年代

导演风格:“血液男爵”,发明了身体恐怖类型片,痴迷于人类身体的阴暗 面;作品满是血浆的廉价感觉;思考了核遗留家庭的机能障碍。


乔治·卢卡斯

GEORGE LUCAS

乔治·卢卡斯

生平:本名乔治·沃尔顿·卢卡斯,1944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州莫德斯托。

代表作 Star Wars: Episode III—Revenge of the Sith 2005 Star Wars: Episode II—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 1999 Star Wars 1977 ☆ American Graffiti 1973 ☆ THX 1138 1971 Filmmaker 1968 6-18-67 1967

1940年代

Electronic Labyrinth THX 1138 4EB 1967 The Emperor 1967 1:42:08: A Man and His Car 1966 Freiheit 1966 Herbie 1966 Look at Life 1965

右图:导演朗·霍华德(Ron Howard)出现 在电影中的第一个角色贡献给了卢卡斯的 《美国风情画》。

478

乔治·卢卡斯生于1944年,在50年代长大,迷恋跑 车。他少年时期一场严重车祸后粉碎了卢卡斯成为一名 职业改装赛车手的梦想,他进入了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 校,拍摄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短片,尤其是《电子迷宫》 (Electronic Labyrinth THX-1138 4EB,1967)。这部电影让 他得到了华纳兄弟奖学金,他在华纳兄弟遇到了弗朗西 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两人组建了制 片公司美国西洋镜。卢卡斯在科波拉担任制片的情况下执 导了他的半自传体影片《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 1973),这是一部大热作品,并受到了广泛的称赞。卢卡 斯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编剧奖的提名,这为他 积累起了足够的威望,使其能够拍摄他的太空歌剧《星球 大战》(Star Wars,1977)。 该项目被认为是一次可怕的冒险,不论是在经济上, 还是其将如同30年代电影系列迎合低级趣味的感觉与神话 般的象征主义结合的方式。在拍摄过程中预算超额再加上 卢卡斯经常与工作人员产生分歧,导致他体重直降、疲惫 不堪。但《星球大战》甚至超过了最好的预期,使卢卡斯 变成了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留着胡子的传奇文化人物。 接下来的20年里他的身份是编剧和制作人,与史蒂 文·斯皮尔伯格一起创立了《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1981)和它的续集,让他的《星球大战》系列增 加了两部续集和不计其数的周边产品,并赢得了欧文·撒 尔伯格奖。整整一代人通过他的影响了解了电影,所以当 他回到了导演的交椅上时,所有人都非常期待,他拍了三 部《星球大战》电影,《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 (Star Wars: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星 球大战前传二:克隆人的进攻》(Star Wars:Episode II—Attack of the Clones,2002)和《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复 仇》(Star Wars:Episode III—Revenge of the Sith,2005)。 不幸的是,将这个曾经拥有迷人魔力的神话故事用绚烂的 科幻场景包装起来证明是壮观的,但却不像原作那么令人 满意。 现在作为一个亿万富翁,卢卡斯忙着搞电影教育。也 许有一天他会回到高度个人的电影制作中,并重新发掘出 被掩埋在富人外表下的艺术家自我。GCQ

上图:《星球大战》最初的船员对于即将来 临的事情陷入了严肃的冥想。

疯狂营销 除了对少数观众而言意味着一系列 有活力、有表现力的作品外,电影业一 直都是一个商业企业。但《星球大战》 (1977)不仅改变了电影背后的盈利方 式,还改变了电影行业本身。这部电影 确立了大片的观念,并推前了电影作为 以多种营销方式为特点的整个文化运动 中一员的观点。尽管在当时被认为非常 冒险,卢卡斯却绝不会后悔他放弃《星 球大战》的薪水以换取利润分成和产品 销售许可的决定。

479

1940年代

导演风格:科幻片之王,虚构科幻史诗般的、关于正义与邪恶之战的道德故 事;特技的革新者;电影经营的先驱;首先创立了星球大战经销权。


托尼·斯科特

TONY SCOTT

生平:本名安东尼·斯科特,1944年6月21日出生于英国蒂斯河畔斯托克顿。 导演风格:英国导演,拍摄有风格的恐怖片和动作片;运用快速剪辑和彩 色滤镜来营造一种黑暗的、迷人的感觉;影片有丰富的画面以及大量的制 作设计。

1940年代

作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弟弟,托 尼·斯科特通过一系列结合了他电视广告业的背景,偏好 探索处于生活边缘人群、有暴力倾向的、新潮的惊悚片打 响了名声。从他修正主义的吸血鬼题材故事《血魔》(The Hunger,1983)开始,他的电影技艺就一直集中围绕在两 个主要方面上:快速剪辑和奢侈的制作设计。 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壮志凌云》(Top Gun,1986) 代表作 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影片在展示一个性感的年轻演员的 Deja Vu 2006 同时还展示了快速的飞机、一张最畅销的原声专辑,以及 Domino 2005 军事性的画面。《比弗利山警探2》(Beverly Hills Cop II, Agent Orange 2004 1987)巩固了他吸引大众的能力,这一次影片赋予了埃 Man on Fire 2004 迪·墨菲(Eddie Murphy)标志性的角色,同时将新潮、枪 Beat the Devil 2002 Spy Game 2001 战、喜剧、动作冒险融为一体,最终该片票房大热,并催 Enemy of the State 1998 生出另一张畅销原声带。 The Fan 1996 进入90年代,斯科特导演了由凯文·科斯特纳(Kevin True Romance 1993 Costner)主演的《复仇》(Revenge,1990)以及另一个成 Days of Thunder 1990 功的竞技影片,《雷霆壮志》(Days of Thunde,1990), Beverly Hills Cop II 1987 它建立起了斯科特职业生涯的规律:奇数交替出现刺激大 Top Gun 1986 The Hunger 1983 片,如《红潮风暴》(Crimson Tide,1995)及有趣但被忽 One of the Missing 1971 视的瑰宝如《多米诺》(Domino,2005)。重要的是,尽 Loving Memory 1969 管每部电影里都充满着精湛的技术,斯科特还没执导出一 部伟大的作品。他的作品中零星闪现着光辉,但其形式一 直明显地优先于内容存在。在他最成功 “我告诉他,过来给我工作吧,一年后 的时刻,斯科特是一个有风格的剧作 你就能买法拉利了。事实的确如此。” 家,比如邪典血浆公路电影《真实罗曼 史》(True Romance,1993),该片毫 ——雷德利·斯科特 无疑问得到了昆汀·塔伦蒂诺暴力但幽 默的剧本的帮助。频繁地,他能够将复杂的故事(如《间 谍游戏》[Spy Game,2001])和激动人心的画面(如 《时空线索》[Deja vu,2006])结合起来以娱乐观众, 胜过艺术特质的问题。GCQ 右图:汤姆·克鲁斯在动作剧情片《壮志凌 云》中立志成为精英。

480

481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生平:1945年5月31日出生于德国巴特沃里斯霍芬,1982年逝世于德国慕尼黑。

代表作 Querelle 1982 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 1982 (Veronika Voss) Lili Marleen 1981 Die Ehe der Maria Braun 1979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In einem Jahr mit 13 Monden 1978 (In a Year of 13 Moons) Despair 1978 Deutschland im Herbst 1978 (Germany in Autumn)

1940年代

Bolwieser 1977 (The Stationmaster’s Wife) Satansbraten 1976 (Satan’s Brew) Faustrecht der Freiheit 1975 (Fox and His Friends) Angst essen Seele auf 1974 (Fear Eats the Soul) Die Bitteren Tränen der Petra von Kant 1972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Händler der vier Jahreszeiten 1972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Whity 1971 Der Amerikanische Soldat 1970 (The American Soldier)

作为以其活力拯救了垂死的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年轻、 最早熟、最具争议的一位,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同样 也是最多产的。他早期的电影经常充满实验性,观看起来 很费力。这一时期比较容易理解的作品是《美国大兵》 (Der Amerikanische Soldat,1970)。 正如法斯宾德经常与一群相同的演员和技术人员合作 一样,他也常回到特定的主题和关注点上,尤其是性激情 和挫折的各种形式,其中《撒旦一击》(Satansbraten, 1976)和《站长夫人》(Bolwieser,1977)是引人注目的 例子。他研究女同性恋的《柏蒂娜的苦泪》(Die Bitteren Tränen der Petra von Kant,1972)和男同性恋的《水手奎雷 尔》(Querelle,1982),太过风格化,经常刻意营造不真 实感,不过都显示了法斯宾德对于残酷的、突出显示了任 何一种性关系社会本质的形式,如控制、羞辱和受虐的兴 趣。因此他并不关心展示男性对女性的主导,而是显示人 们认为在性、心理、经济上展现出优势所使用的方式。与 人们相信他们需要表现出为了画一些性、心理和/或金融优 势。因此他的电影中只要一展示人与境况的结合就会出现 性工作者也并不奇怪。 这种支配的观点在其关于易性癖的电影《十三个月亮

之年》(In einem Jahr mit 13 Monden,1978)中很明显, 而欲望的多层面本质则在《四季商人》(Händler der vier Jahreszeiten,1972)中找到了最强烈、最无情、最悲惨的 发泄。法斯宾德的激进主义在杰出的《恐惧吞噬心灵》 (Angst essen Seele auf,1974)中也很明显,种族主义在临 时劳工有争议的背景下被痛斥,这名摩洛哥工人成为了一 位中年寡妇爱的玩物。这部影片也是导演对经典好莱坞模 式最明确的赞颂。 然而,最终我们能从这些不同寻常的作品中学到的, 就是法斯宾德对其材料永不妥协的拍摄手法。ReH

Warum läuft Herr R. Amok? 1970 (Why Does Herr R. Run Amok?)

484

法斯宾德在他最主流的作品《玛丽 娅·布劳恩的婚姻》(Die Ehe der Maria Braun,1979)中嘲笑了战后德国的保 守主义和腐败。他不让德国人隐藏纳粹 过去以及政客隐藏同谋的决心使他成为 了右翼活动分子的目标。他是公开的同 性恋,他将这一主题处理得最好的作品 是不带个人色彩的《柏蒂娜的苦泪》, 而创建一个公然幻想世界的《水手奎雷 尔》时,他在《佛克斯》(Faustrecht der Freiheit,1975)中把自己当做同性 恋受害者,结果就不那么满意。

Liebe ist kälter als der Tod 1969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右图:《柏蒂娜的苦泪》中令人心酸的一刻。

个人与政治

上图:《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中的婚姻持续了不到24个小时。

485

1940年代

导演风格:德国新浪潮有活力的顽童,拍摄有争议的,关于性和激情的社会 情景剧,主题为战后德国的生活。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生平:本名恩斯特·威廉·文德斯,1945年8月14日出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 特伐利亚州杜塞尔多夫。 导演风格:拍摄有诗意的故事片;作品节奏缓慢,对色彩进行了表现主义的 运用;擅长即兴创作;与罗比·穆勒有艺术合作。

1940年代

威廉·文德斯1945年出生于杜塞尔多夫,后被好莱坞 的黄金时代所吸引。他因《爱丽丝漫游城市》(Alice in den Städten,1974)而受到关注,影片讲述了一名记者和一个 小女孩间并不现实的友谊,他还拍了改编自派翠西亚·海 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其中一本雷普利小说的《美国 朋友》(Der Amerikanische Freund,1977)。文德斯乐意 在银幕上直率地展示原始情感为他赢得了一群忠实的追随 代表作 者。以一种电影人的精神,《水上回光》(Lightning Over Don’t Come Knocking 2005 Water,1980)向电影导演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的 Land of Plenty 2004 生活和职业表达了致敬。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在《事物的状态》(Der Stand der Dinge,1982)中,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1999 一名导演在拍摄电影过程中处处受到阻碍,他不得不飞 The End of Violence 1997 离拍摄地葡萄牙,与好莱坞的制片人进行决定性的会面。 Der Himmel über Berlin 1987 (Wings of Desire) 故事的主线是循环的,甚至有些催眠,摄影极具表现力, Paris, Texas 1984 而表演充满极简主义意味。《柏林苍穹下》(Der Himmel Der Stand der Dinge 1982 (The State of Things) über Berlin,1987),可能是导演最著名的电影,影片有 Hammett 1982 着诗意的假设,两个天使盘旋上空,倾听着人类的压抑。 Lightning Over Water 1980 影片剧本简单,电影采用彩色与黑白混合拍摄,以此区分 Der Amerikanische Freund 1977 (The American Friend) 人类和天使的观念,该片为文德斯在戛纳电影节赢得了最 Alice in den Städten 1974 (Alice in the Cities) 佳导演奖。还值得一提的是讲述了一个导致他的团队失败 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1972 的运动员犯下可怕谋杀罪行故事的《守门员害怕罚点球》 (The Goalie’s Anxiety at the Penalty Kick) (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1972);邪典剧情 片《德克萨斯的巴黎》(Paris,Texas, “性和暴力从来都不是我钟爱的主 1 9 8 4 ) , 该 片 结 合 了 莱 · 库 德 ( R y Cooder)令人难忘的音乐和罗比·穆勒 题,我更喜欢萨克斯和小提琴。” (Robby Muller)水晶般的摄影,讲述了 一个男人寻找他离散妻子的故事。这是文德斯最广受好评 的电影,理所应当地赢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MP

右图: 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 Kinski) 在文德斯最受好评的邪典电影《德克萨斯的 巴黎》中演出。

486

487


大卫·林奇

DAVID LYNCH

大卫·林奇

生平:本名大卫·凯斯·林奇,1946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苏拉。

代表作 Inland Empire 2006 Darkened Room 2002 Rabbits 2002 Mulholland Dr. 2001 ☆ The Straight Story 1999 Lost Highway 1997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2 Wild at Heart 1990 Blue Velvet 1986 ☆ Dune 1984 The Elephant Man 1980 ☆

1940年代

Eraserhead 1977 The Grandmother 1970 Six Figures Getting Sick 1966

右图:“我不是动物!我是个人!我……是 个……男人!”(《象人》)

490

如果高耸的发髻是天才的一种迹象,那么大卫·林奇 的毛发要远高于他的同代人——比吉姆·贾木许(Jim Jarmusch)陡峭,比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狂 野。他的作品也一样。林奇的电影有着急剧升降和狂野迷 惑的叙事,他们只能被体验,不能被解释——没有语言能 够恰当形容,他更像是一个尚未学会说话的哲学家而不是 一个传教士,他质疑而不是回答。 作为一个真正的偏执狂,林奇花了六年时间来完成他 的第一部故事片。超现实的、浪漫的、严厉的、简单的黑 白色外加地下工业噪声配乐,《橡皮头》(Eraserhead, 1977)是独特的、令人深感不安的。难怪它立刻成为了午 夜邪典经典。同样悲观的,但基于事实改编的传记片《象 人》(The Elephant Man,1980),仍然以黑白色拍成,但 更奢华,它所受到的广泛赞誉似乎为大规模的受好莱坞喜 爱的项目铺平了道路。然而科幻史诗《沙丘》(Dune, 1984)却不那么令人满意。 《蓝丝绒》(Blue Velvet,1986)讲述了一名青少年 对暗涌在白人社区天堂之下的虐待、性堕落和毒瘾所致 暴力的探索,是对50年代甜蜜的成长故事片所下的一剂猛 药。向猫王致敬的公路电影《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让林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奖,让他对

美国小镇的固执最终成型。 越来越不关心叙事逻辑,并将从现实到血腥暴力和超 现实的幻觉间的过渡框在几个场景内,《妖夜慌踪》(Lost Highway,1997)比以往更狂热。偏执和黑色,对林奇而 言是自由爵士乐。得益于大卫·鲍伊(David Bowie)及特 伦特·雷诺(Trent Reznor)制作的难以置信的出色配乐, 《妖夜慌踪》征服了观众,使其180度地跌入了林奇深不可 测的世界中。非常相似的《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 2001)维持了那样的吸引力,但随后其势头小幅回落,林 奇开始涉足互联网、动画和数字摄影。然而,强烈自我反 思的《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2006)——影片中演员 真实的生活和他们饰演的角色的生活开始混淆——依然一 如既往地令人毛骨悚然且充满林奇风格。EM

出类拔萃的怪异 远离好莱坞辉煌的灯光,大卫·林 奇意外成功地创造了电视奇迹《双峰》 (Twin Peaks,1990-1991)。该系列很 快收获了狂热的追随者,并激发了一系 列连锁剧集,如林奇女儿写的《劳拉的 秘密日记》(The Secret Diary of Laura Palmer)。该剧集扩展了林奇对于小城 镇的兴趣——这一次在联邦调查局的审 问下,轻风吹拂的木材小镇的秘密和诡 计被揭露了出来。第二季迅速失去了许 多观众,然而,电影《双峰:与火同 行》(Twin Peaks:Fire Walk With Me, 1992)是一个失败。

上图:在好莱坞故事片《穆赫兰道》中,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

491

1940年代

导演风格:创新的导演,拍摄谜一般的,令人不安的戏剧,让观众以为置身 于一个超现实的、循环的噩梦里;作品有绘画般的摄影以及令人费解的、博 尔赫斯式的叙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生平:本名史蒂文·艾伦·斯皮尔伯格,1946年1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 州辛辛那提。

代表作 Munich 2005 ☆ War of the Worlds 2005 Catch Me If You Can 2002 Minority Report 200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 Schindler’s List 1993 ★ Jurassic Park 1993 Hook 1991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Empire of the Sun 1987

1940年代

The Color Purple 1985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1984 Twilight Zone: The Movie 1983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 1941 1979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 Jaws 1975 The Sugarland Express 1974 The Last Gun 1959

右图:经典恐怖片《大白鲨》中让你非常紧 张的一刻。

502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童年时就幻想着电影,并且在12 岁时将它们用8毫米胶片拍摄了下来。有着拍摄电视节目 如《马可斯·威尔比大夫》(Marcus Welby,M.D.,1970) 的经历后,他第一部严肃的电影是《飞轮喋血》(Duel, 1971),影片讲述了由丹尼斯·韦弗(Dennis Weaver)饰 演的温和的、乘车上班的商人,被一个恶魔式的拖拉机 拖车在宽敞道路上骚扰的故事。然后他拍摄了另一部公 路故事片,《横冲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 1974),讲述了一个逃犯带着妻子和孩子开车逃亡,而警 察们,一些出于善意,一些不是,率领着越来越长、越来 越坏的车队追赶着他们。 然而,1975年,斯皮尔伯格霸占了全世界的电影银 幕。他执导了改编自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同名 小说的电影《大白鲨》(Jaws,1975),影片讲述了一只 巨大凶猛的鲨鱼和三个有些矛盾的、出海去猎杀它的男人 的故事。这部电影因其聪明的剪辑和冷静的叙事,及其充 满活力的集中视觉叙事吸引了观众。斯皮尔伯格被称赞 为少年得志。在接下来的十年他连续成功地拍摄了《第 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

上图:关于外星人的催泪电影《外星人 《一九四一》(1941,1979)、《夺宝奇兵》(Raiders of E.T.》中温柔的、标志性的一个画面。 the Lost Ark,1981)、《外星人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魔域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1984)和改编自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畅 销小说的《紫色》(The Color Purple,1985)。《紫色》 充分讲述了一个关于奴隶、解放以及女 性的故事。所有这些电影都着一丝感伤 “我不喝咖啡,也许那是你不知道 的世界观,非常适应中产阶级观众的情 感。影片摄影优雅,现实场景布置一丝 的关于我的一些事。” 不苟,演员身上也被发掘出了引人入胜 的表演,他们中的一些人,典型地,都是年轻人或者没有 什么电影经验的人。 《外星人E.T》已经在很多方面成为标志性的作品。影 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男孩帮助一个无意被抛弃在地球上的 憨厚的外星人的故事,这部电影探讨了孩子们在恶意的成 人世界环境下创造奇迹的能力。片中的外星生物由特效师

503

1940年代

导演风格:好莱坞巨匠,叙事天才,作品描述了不寻常环境下的普通人,拍 摄有充满力量的战争片、令人激动的科幻片以及大师级的动作冒险片。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事实和数字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现在被视为有 史以来商业上最成功的电影人,是他同

卡罗·兰伯蒂(Carlo Rambaldi)创造,因其嗜喝啤酒,以 及靠碰触治愈伤口和其对回家的渴望:“E.T.要给家打电 话!”而备受观众喜爱。

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并靠着他的安培 林娱乐公司和梦工厂成为好莱坞电影制 作中的中坚力量。迄今为止,他已经执 导了超过20部故事片,并为自己和其他 人制作了为数众多的电影,包括《回到 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这 使得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J. Fox) 瞬间成为了巨星,以及《父辈的旗帜》 (Flags of Our Fathers,2006)。 1  《外星人E.T》靠着1000万的拍摄成 本总共赚得了超过十亿美元的利润。 2  斯皮尔伯格在玛莎葡萄园岛花了一年 的时间来拍摄《大白鲨》。该片总 成本为1200万美元,上映首周就劲收 700万美元,随后又在全球范围内收 获五亿美元的票房。 3  《侏罗纪公园》打破了有史以来的最 高票房影片纪录。传闻斯皮尔伯格从 中获利两亿五千万美元。接下来的两 部续集依然票房大获成功,但却不像 第一部那样受到评论界的称赞。

1940年代

4  尽管他制片以及导演了《辛德勒的名 单》,斯皮尔伯格却并没有靠这部影 片赚取一分钱,他主动要求不要薪酬。 5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世界上最富有 的制片人/导演之一。

一个接一个的成功 《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1987)有着惊人 的、交响乐般的感觉,它讲述了一个被关押在上海附近的 年轻英国男孩——由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 所饰演的詹姆斯·杰米·格雷厄姆(James“Jamie” Graham)——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一段时间的故事。沉着 地混合了实景拍摄与摄影棚拍摄,构思并实现了复杂的动 作场景——尤其是杰米看着他最爱的飞机俯冲飞过他头顶 的一幕——以及抽离了孩子与父母分离的痛苦,他在不同 的监狱里精明的生存技能、他的饥饿,还有他最后在母亲 的怀里得到的圆满,斯皮尔伯格创建一个引人深思的、和 谐的、视觉集中的,拥有伟大力量和魅力的电影。 在九十年两部代基于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作品《侏罗纪公园》改编的电影中,斯皮尔伯格在一 个有着克隆史前猛兽的商业乐园里,展现了一场自我反应 的冒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001) 同样探讨了克隆技术,汤姆·克鲁斯的票房大片《少数派 报告》(Minority Report,2002)也一样,在这部电影中, 惩罚在犯罪之前就已实施,这是对“9/11”之后随即而来 的当代右翼政治军事演习一记讽喻的耳光。他后来的作品 没有之前那么受欢迎,但他最好的作品依然可能在未来出 现。 斯皮尔伯格对二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反映在电 影如《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的主 题中。这是他最好的电影之一,受到了评论家和观众的欢 迎,但令人吃惊的是该片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他最具争议的电影是《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影片讲述了一个商人将犹太人从死亡集中营中营 救出来的故事;斯皮尔伯格被指责过于伤感,同时又大胆 地将大屠杀放于主流娱乐的环境中。MP

右图:斯皮尔伯格极度令人不安的战争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的海报。

504

505


佩德罗·阿莫多瓦

PEDRO ALMODÓVAR

佩德罗·阿莫多瓦

生平:本名佩德罗·阿莫多瓦·卡瓦列罗,1949年9月24日出生于西班牙雷 阿尔城。

代表作 Volver 2006 (To Return) La mala educación 2004 (Bad Education) Hable con ella 2002 (Talk to Her) ☆ Todo sobre mi madre 1999 (All About My Mother) La flor de mi secreto 1995 (The Flower of My Secret) Kika 1993 Tacones lejanos 1991 (High Heels) ¡Átame! 1990 (Tie Me Up! Tie Me Down!)

1940年代

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 La ley del deseo 1987 (Law of Desire) Matador 1986 Entre tinieblas 1983 (Dark Habits) Laberinto de pasiones 1982 (Labyrinth of Passion) Pepi, Luci, Bom y otras chicas del montón 1980 (Pepi, Luci, Bom and Other Girls on the Heap) Folle . . . folle . . . fólleme Tim! 1978 Salomé 1978 Blancor 1975 El sueño, o la estrella 1975 Film político 1974

右图:阿莫多瓦最喜爱的演员之一,安东尼 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领衔主演 了《斗牛士》。

524

佩德罗·阿莫多瓦常被拿来与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相比较,但阿莫多瓦是更加平民主义和人文主义 的电影人。阿莫多瓦本人也说:“我的电影中的人物是刺 客、强奸犯等等,但是我不把他们当成罪犯,我探讨他们 的人性。”这是真的,但他是用可以想象到的最讨喜的粗 暴方式来这样做的。阿莫多瓦的电影充满了色彩和壮观的 时刻,陶醉在电影制作时纯粹的快乐中。他早期许多电影 的背景设置在马德里,但电影中发生的事总是被美化成难 以置信的洛杉矶好莱坞形式。有时这些方面是颠覆性的, 如在《斗牛士》(Matador,1986)中一个场景里,摄像机 一直拍着接受斗牛士训练的年轻男人的裤裆处——一个能 使人不置一词的狡猾的讽刺场景就是对抖动乳房的聚焦。 如果它让一些观众感到了不安,或许才是其目的。 阿莫多瓦的作品对于后佛朗哥时期西班牙电影的解 放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并且,重要的是,他凭喜剧《精 神濒临崩溃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1988)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它建立起了阿莫 多瓦“女性的导演”的身份,并为以后的作品设置了一个 相当高的期望度。他的电影从《激情迷宫》(Laberinto de pasiones,1982)直到《回归》(Volver,2006)本质上是

到了一定惊人程度的、令人无法容忍的、夸张得无耻的肥 皂剧。它们是修正主义者强调的好莱坞导演道格拉斯·瑟 克(Douglas Sirk)于50年代拍的那类电影:垃圾故事可以 毁掉包含了它们的一切流派。但对于阿莫多瓦来说,没有 必要修正。银幕上所有的一切都显示是正确的。这是一个 充满了同性恋制片人与胸部丰满的、变性的电影明星姐 妹和古怪的同情神经病的跟踪者的世界,如同《欲望的法 则》(La ley del deseo,1987)中表现的一样。男孩遇见女 孩的模式在一个包含了连环杀手、宗教狂热主义和一个见 血就晕的准斗牛士的故事中,可以重新以强奸未遂的形式 定义。这是艺术吗?如果不是,它就是艺术该有的样子。 KH

阿莫多瓦的偏爱 佩德罗·阿莫多瓦总是喜欢启用一 些最爱的女演员来饰演他坚强的女主人 公。例如: 1  卡门·莫拉(Carmen Maura )与阿 莫多瓦合作过五部电影,包括他的第 一部故事片《佩比、路西、邦及其他 不起眼的姑娘》(Pepi,Luci,Bom y otras chicas del montón,1980),以 及他最近的回归之作《回归》。 2  佩内洛普·克鲁兹在《关于我的母 亲》(Todo sobre mi madre,1999) 以及《回归》中饰演角色。 3  维多利亚·阿布利尔(Victoria Abril)与阿莫多瓦通过《捆着我,绑 着我》(¡Átame!,1989)开始了卓 有成效的合作。

上图:佩内洛普·克鲁兹在《回归》中因其精彩演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525

1940年代

导演风格:编剧、导演,拍摄有不寻常的滑稽情景剧;对色彩和大众艺术有 敏感的运用;作品主题为爱情和家庭关系,主角为坚强的女性角色。


吉莉安·阿姆斯特朗 GILLIAN ARMSTRONG 生平:本名吉莉安·梅·阿姆斯特朗,1950年12月18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 尔本。 导演风格:澳大利亚拍摄历史剧和文学改编剧的开创性导演,作品塑造了强 大的女性主人公;充满力量的叙事;大量描绘风景;聪明地掌控着演员。

1950年代

吉莉安·阿姆斯特朗帮助壮大了澳大利亚新浪潮, 她属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那群演员和电影人 中的一位。她早期的作品,如改编自迈尔斯·富兰克林 (Miles Franklin)小说的《我的璀璨生涯》(My Brilliant Career,1979),标志着她作为导演不仅对探索角色的感情生 活充满兴趣,同时又有很强的时间和地点观。它也是澳大 利亚在46年里第一部由女性导演的电影。 代表作 奢华的摄影和充满感情的叙事风格在后来阿姆斯特朗 Death Defying Acts 2007 巨星云集的、改编自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Unfolding Florence: The Many Lives of Florence Alcott)19世纪小说的好莱坞电影《小妇人》(Little WomBroadhurst 2006 en,1994)中发展起来。这部电影奢华的视觉效果和尖锐 Charlotte Gray 2001 的叙事非常受称赞;此时,阿姆斯特朗毫无争议地巩固了 Oscar and Lucinda 1997 她能够以传统手法或古典戏剧方式拍出具有现代感电影的 Little Women 1994 The Last Days of Chez Nous 1992 声誉。《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1997)由 High Tide 1987 澳大利亚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主演,影 Mrs. Soffel 1984 片改编自彼得·凯里(Peter Carey)的获奖小说,再一次证 Starstruck 1982 明了导演的文学感。阿姆斯特朗与布兰切特又合作了另一 Touch Wood 1980 部有着历史背景的文学改编电影《乱世有情天》(Charlotte My Brilliant Career 1979 Gray,2001),这次是基于当代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 The Singer and the Dancer 1977 Smokes and Lollies 1975 (Sebastian Faulks)的小说改编。阿姆斯特朗的作品不断被 Gretel 1973 打上唯美的、优雅的、巧妙的标志,它们常常关注不寻常 Old Man and Dog 1970 的爱情故事,并都有着强大的主要女性角色。与一长串的 好莱坞一线明星合作过,阿姆斯特朗 “我认为拍摄纪录片非常,非常难, 也时不时地会在作品中启用重要的澳大 利亚演员,包括《奥斯卡与露辛达》 它不符合我的个性。” 中 的 叙 述 者 杰 弗 里· 拉 什 ( G e o f f re y Rush),以及在《死亡挑战行动》(Death Defying Acts, 2007)中饰演魔术师、逃脱大师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的盖·皮尔斯(Guy Pearce)。MH

右图:《乱世有情天》中的凯特·布兰切 特,不寻常时代里的一个寻常女人。

534

535


安东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生平:1954年2月6日出生于英国怀特岛,2008年逝世于英国伦敦。 导演风格:英国导演,拍摄浪漫史诗以及文学改编剧,对演员的掌控微妙又 机智。

1950年代

安东尼·明格拉的职业生涯始于80年代,当时他负 责受欢迎的BBC儿童电视剧《格兰其山》(Grange Hill, 1983-1988)的剧本编辑。随后他编剧并执导了他的第一部 长片,亢奋又忧伤的悲喜剧《未了阴阳情》(Truly Madly Deeply,1991)。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寡妇无法释怀忧伤 的故事,这部电影捧红了茱丽叶特·史蒂文森(Juliet Stevenson)和阿伦·瑞克曼(Alan Rickman),并为明格拉收 获了众多细心的观众。 代表作 他随后拍了《红娘先生》(Mr. Wonderful,1993), Breaking and Entering 2006 马特·狄龙(Matt Dillon)和安娜贝拉·莎拉(Annabella Cold Mountain 2003 Sciorra)在片中饰演了一对离异的夫妇,因银行贷款再次走 Play 2000 到了一起。然后是他重要的杰作,改编自迈克尔·翁达杰 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 (Michael Ondaatje)著名小说的《英国病人》(The English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 Mr. Wonderful 1993 Patient,1996)。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在这部 Truly Madly Deeply 1991 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中饰演了一名在二战中严重烧伤 的遇难者,就像在《未了阴阳情》一样,明格拉显示出了 他的导演能力,影片有着清醒又能引人共鸣的步调、成熟 的角色设置、精确的结构、充满美学的场景,以及在故事 构建和编辑中逐渐引入的音乐。《英国病人》有着全部优 良品质,却没有落进矫揉造作中。 明格拉然后拍了相对来说影响不那么大的杰作《天才 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1999)。马特·达蒙 (Matt Damon)难以逾越地融合了同 “在所有内战中都能习得的教训就是: 名角色虚情假意的甜蜜外表和偶然的、 致命的暴行,这部电影还有着强大的配 它是毫无意义、徒劳又丑陋的。” 角表演以及华丽的外景拍摄,完美地讲 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关于谋杀和爱的故 事。《冷山》(Cold Mountain,2003)尝试大幅展开一个 美国内战结束时的故事,裘德·洛(Jude Law)饰演的受伤 士兵对抗着恶劣天气、奇怪而充满敌意的人,以及命运, 只为与他失去的爱人重聚。尽管有着完美的场景,这部电 影的票房却并不是特别成功,但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 右图:马特·达蒙在《天才雷普利》中欺诈 MP 的层次越来越高。

550

551


科恩兄弟

JOEL and ETHAN COEN

科恩兄弟

生平:乔尔·科恩,1954年11月29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伊桑·科恩, 1957年9月21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导演风格:创新、有活力的拍摄错误喜剧的二人组合;作品向致敬黑色电 影;将风景作为一种特色;主题为错误交流。

Paris, je t’aime 2006 (Paris, I Love You) The Ladykillers 2004 Intolerable Cruelty 2003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 The Big Lebowski 1998 Fargo 1996 ☆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Barton Fink 1991 Miller’s Crossing 1990 Raising Arizona 1987 Blood Simple 1984

1950年代 右图: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朴素的谋杀 故事片《冰血暴》中瞄准射击。

560

俄罗斯鸡尾酒的迷恋,让影片有了一些邪典的元素。 邪恶滑稽的《逃狱三王》(O Brother,Where Ar t Thou?,2000)再次进行了后现代引用,将荷马的经典古 籍《奥德赛》(The Odyssey)和《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39)转换到了一个大萧条时期的越狱喜剧中。从 那时起,关于性别政治精致的寓言,《真情假爱》(Intolerable Cruelty,2003),拍摄得很灵巧,但《缺席的人》 (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和翻拍自亚历山大·麦 肯德里克(Alexander Mackendrick)作品的犯罪惊险喜剧片 《老妇杀手》(The Ladykillers,2004),以科恩兄弟的标 准看,则是平淡无奇的。科恩兄弟一直强调小人物和小事 情——比如一个名叫皮特的讨厌家伙或被毁坏的地毯—— 事实上对理解世界至关重要。或许在十多年以后,他们的 作品将被熟练地解释为是所谓的经典电影,但希望这不要 发生。EM

老兄,你是谁? 伊桑·科恩和乔尔·科恩有时被 称为“双头导演”,他们拥有每部他们 拍摄的故事片的最终决定权。他们经常 在演职员表中化名罗德里克·杰尼斯 (Roderick Jaynes)出现。 1  伊桑在大学时学习的是哲学。 2  乔尔的妻子是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 蒙德(Frances McDormand)。 3  伊桑同时也是位作者。1999年他出版 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叫做《伊甸园之 门》(Gates of Eden)。 4  年轻时的伊桑曾担任《鬼玩人》 (The Evil Dead,1983)的助理剪 辑,那时他还是个学生。

上图:在犯罪喜剧《谋杀绿脚趾》中,参与者的游戏结束了吗?

561

1950年代

代表作

唯一可以定义编剧和导演二人组科恩兄弟的办法就是 通过他们对于定义本身的抵抗。极客、古怪、后现代,他 们的电影是80年代后美国独立电影中最不寻常的。欢闹的 《血迷宫》(Blood Simple,1984)和出色的《抚养亚历桑 纳》(Raising Arizona,1987)是如此的不像以前的任何一 部电影,它们让这对兄弟的名字瞬时成为邪典电影界的话 题。虽然没有立即成为主流,获得了金棕榈奖《巴顿·芬 克》(Barton Fink,1991)却是这头两部电影之后的一个重 大突破。这部电影是乔尔和伊桑在拍摄刻意、复杂的匪帮 惊悚片《黑帮龙虎斗》(Miller’s Crossing,1990)遇到困境 时所创作,这部电影窥视了灵感枯竭的好莱坞编剧的痛苦 内心,是一座巧妙的充满符号和流派的复杂难解的迷宫。 《金钱帝国》(The Hudsucker Proxy,1994)是相同类型的 探索,混合着对于神经质喜剧的卓越致敬。 《冰血暴》(Fargo,1996)中,科恩兄弟加大了这一 手法的运用。影片设置在冰天雪地的北方,是一个关于边 缘人和失败犯罪的直率的、温和的故事。《谋杀绿脚趾》 (The Big Lebowski,1998)同样展现了愚笨的恶棍和执迷 不悟的、可憎的、武断的失败者,但一些细节,如无政府 主义恐怖分子组成的德国乐队和片中美国头号大懒人对白


斯派克·李

SPIKE LEE

斯派克·李

生平:本名谢尔顿·杰克逊·李,1957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 兰大。 导演风格:新黑色电影的领军人物,经常与丹泽尔·华盛顿合作;作品主题 涉及非裔美国人身份识别和种族政治的争论;影片经常涉及一天内的事。

Inside Man 2006 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 2005 She Hate Me 2004 25th Hour 2002 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 2002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2001 The Original Kings of Comedy 2000 Summer of Sam 1999 4 Little Girls 1997 Girl 6 1996 Lumière et compagnie 1995 (Lumière and Company) Clockers 1995 Malcolm X 1992

1950年代

Jungle Fever 1991 Mo’ Better Blues 1990 Do the Right Thing 1989 School Daze 1988 She’s Gotta Have It 1986 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 1983 Last Hustle in Brooklyn 1977

右图:丹泽尔·华盛顿在《马尔科姆·艾克 斯》中用心饰演着民权偶像。

574

《丛林热》(Jungle Fever,1991)中寡居的韦斯利·斯奈 普斯(Wesley Snipes),应对着跨种族爱情和通奸的责难 (李的父亲娶了一名白人女性)。《马尔科姆·艾克斯》 (Malcolm X,1992),同样由华盛顿主演,展示了李对于 美国民权风潮的态度。 自从李转变成更加雄心勃勃的制片人后,他的作品一 直是不稳定的。某些项目非常好,有时还会获得商业上的 成功,另一些则从构思到执行都是灾难性的,让人不禁疑 惑,如此伟大的导演怎么会拍出如此低级的作品。然而, 有才华就是有才华,《悬疑犯》(Clockers,1995)、获 得艾美奖和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四个小女孩》(4 Little Girls,1997)、《喜剧之王》(The Original Kings of Comedy,2000)以及纪录片《决堤之时:四幕安魂曲》(When the Levees Broke:A Requiem in Four Acts,2006)证明了李 是名副其实的伟大电影人。GCQ

上图:李在其反犯罪纪录片中间表达了对四 个小女孩的纪念。

家族事业 谢尔顿·杰克逊·李是学校老师 杰奎琳·李和爵士音乐家比尔·李的儿 子。“斯派克”这个绰号取自童年,随 后就一直跟着他。 1  斯派克的兄弟大卫(David)为斯派 克的四部电影担当了静止摄影导演。 2  另一位兄弟,克里斯(Chris),同样 也为斯派克工作,但最知名的是其因 有争议的土地声明而与斯派克的长期 不和。 3  斯派克的妹妹乔伊(Joie)是一名受 人尊敬的演员,常常在电视和电影中 出现,包括四部她哥哥的作品。

575

1950年代

代表作

斯派克·李刚成年时,便因其精心制作的优秀的美术 电影《乔的贝德福德-斯泰弗森特理发店》(Joe’s Bed-Stuy Barbershop:We Cut Heads,1983)而获得学生奥斯卡奖。 经过一些年的项目流产、自由职业、家庭资助,以及小心 节省,他终于设法剪辑、制片、编剧、导演,并出演了 他里程碑式的处女作《稳操胜劵》(She’s Gotta Have It, 1986)。这是一部关于约会、性、忠诚和坚强的非裔美国 妇女的喜剧,这部投资仅16万美元的影片赢得了几百万美 元的票房,李通过它在新黑色电影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并确立了作为新生独立电影运动领军人物的地位。 从未脱离映射自己的生活经验,几乎所有李的电影都 是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环境、创造性的职业、纽约以及在 一个白人世界成为一名顽皮的聪明的非裔美国艺术家的反 映。自传和种族的主题对于快速理解李的作品非常有用。 《学校万花筒》(School Daze,1988)是一部背景设 置在历史上非裔美国南方学院的喜剧,紧随其后的是他早 期的杰作,《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1989), 它发生在种族问题最严重的纽约贝德福德-斯泰弗森特一年 中最热的一天——李在布鲁克林长大。《没有更好的布鲁 斯》(Mo’ Better Blues,1990)中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饰演了一名爵士音乐家(如同李的父亲),


蒂姆·波顿

TIM BURTON

蒂姆·波顿

生平:本名蒂莫西·威廉姆·波顿,1958年8月25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州伯班克。 导演风格:怪异哥特之王,拍摄童话剧和幻想喜剧;致敬早期表现主义恐怖 片;与约翰尼·德普经常合作。

Corpse Bride 2005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Big Fish 2003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Sleepy Hollow 1999 Mars Attacks! 1996 Ed Wood 1994 Batman Returns 1992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Batman 1989 Beetle Juice 1988 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5 Frankenweenie 1984 Vincent 1982

1950年代

Luau 1982 Doctor of Doom 1979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The Island of Doctor Agor 1971

右图:迈克尔·基顿(Michael Keaton)饰 演的阴阳大法师,试着吓着麻烦的房客。

586

界。对世界上最差导演充满同情的传记片《艾德·伍德》 (Ed Wood,1994)和意外卖座的科幻片《火星人玩转地 球》(Mars Attacks!,1996),表明了波顿的能力,并展示 了其视觉风格的一致性,而这一世纪被私密又诡异的《断 头谷》(Sleepy Hollow,1999)画上了句号。 波顿翻拍的《猿人星球》(Planet of the Apes,2001) 是个错误:作为视觉论者,他无力掌控种族和环境政治问 题。在影片《大鱼》(Big Fish,2003)之后,波顿又制作 了一部翻拍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2005)。在它获得巨大成功后,他又拍了 《僵尸新娘》(Corpse Bride,2005)和音乐剧《理发师陶 德》(Sweeney Todd,2007)。 德普曾经说过,没有人像波顿一样,如此与好莱坞格 格不入,又如此得心应手。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格格不入 的波顿导演能够处于一个独特的变色龙般的位置,其电影 可以同时吸引主流观众和邪典边缘观众。EM

上图:约翰尼·德普在《剪刀手爱德华》中 思考着自己的行为。

致敬恐惧 蒂姆·波顿对于恐怖片类型的迷恋 要归因于他作为一个孩子时,经常于周 六下午在电视上观看到血腥的电影。 1《断头谷》很明显是在向《步步惊 心》(Hammer House of Horror,80 年代早期,Hammer影业公司为英国 电视台拍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系列致 敬。 2《剪刀手爱德华》是波顿对于重塑30 年代哥特恐怖电影的杰出的尝试,影 片中有一些暗示,比如经过深思熟虑 后,启用了恐怖大师文森特·普莱斯 饰演了一个类似弗兰克斯坦一样的人 物。 3《甲壳虫汁》回归了50年代的恶搞恐 怖电影。

587

1950年代

代表作

蒂姆·波顿的第一份工作是为迪斯尼做事,在那里他 导演了一些短片,包括《文森特》(Vincent,1982),该 片讲述了一个男孩想成为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 Price) 的故事(这位演员亲切地为影片配上了旁白)。这些短片 引起的关注让波顿能将其丰富的、栩栩如生的世界运用 到长片中去。滑稽的《荒唐小混蛋奇遇记》(Pee-wee’s Big Adventure,1985)和恐怖喜剧《甲壳虫汁》(Beetle Juice,1988)展示了波顿用特定手段描述荒诞暴力和喧闹 场面的天赋,还展现出了古怪同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它们的成功让波顿得以执导被高度炒作的、披着披风 的英雄系列。波顿把《蝙蝠侠》(Batman,1989)变成了 一个哥特式的、险恶的个人复仇故事,被诅咒的高谭市的 道德腐败让人想起《大都会》(Metropolis,1927)。这部 电影的票房吸引力将波顿从电影公司高管的不满中拯救了 出来,之前他们担心他的风格可能会影响收入。 续集《蝙蝠侠归来》(Batman Returns,1992)没有前 作好,但波顿靠《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 1990)在职业生涯中前进不少,这是他与约翰尼·德普一 系列合作的开端。它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年轻女孩帮助一个 孤独的创造物逃到了一个看起来完全是捏造出来的真实世


托德·索伦兹

TODD SOLONDZ

生平:1959年10月15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 导演风格:受争议的导演,拍摄挑战道德的、焦虑的,涉及禁忌主题的黑暗 喜剧;主题为中产阶级的郊区生活。

1950年代

1950年代

托德·索伦兹罕见的第一部故事片《恐怖、焦虑和压 抑》(Fear,Anxiety &Depression,1989),讲述了一名剧 作家将他的作品寄给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希望他们能合作的故事。影片的名称可以用在他迄今为 止的任意一部电影身上。靠着《纯真传说》(Welcome to the Dollhouse,1995)和《你快乐吗?》(Happiness, 1998),索伦兹确立了自己作为一名充斥着局促不安、自 我轻视、中产阶级痛苦的电影吟游诗人的身份。他决然地 代表作 与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主流电影划清关系,坚持将痛苦的 Palindromes 2004 喜剧作为个人品牌。 Storytelling 2001 索伦兹拒绝采取简单的道德判断标准往往为其带来麻 Happiness 1998 烦。《你快乐吗?》中一个角色是鸡奸者,却被展现为一 Welcome to the Dollhouse 1995 个充满爱意的丈夫和父亲,影片被原来的发行商搁置,并 Fear, Anxiety & Depression 1989 Schatt’s Last Shot 1985 引来了愤怒的批评。然而《纯真传说》展现了对人类更绝 望的观点,却被广泛称赞。作为 “高中是人间地狱”类 型中最阴郁、最悲观的一部,它里面没有一个惹人喜爱的 人物。索伦兹声称他试图发掘人物皮肤下溢出的灵魂。他 的电影从来都不会让人看得舒适,游走在喜剧和耻辱之间 一条刀刃般的细线上。索伦兹接下来的两部故事片《两个 故事一个启示》(Storytelling,2001)和《回文》(Palindromes,2004),出现了一种自觉意 识。为《你快乐吗?》所遭受的评论 “我不想争议淹没了观赏电影本身时 攻击感到不悦,他似乎已经着手开始 为自己辩护,同时将他的方法公开以被 的体验。” 审查。结果,电影有时看起来很混乱, 有些古怪的实验性。它们的主题包括强奸、鸡奸、种族主 义、堕胎、未成年性交、残疾,以及大屠杀。很明显,索 伦兹没有失去对禁忌主题的偏爱,或破坏观众道德标准的 倾向。PK

右图:辛西娅·斯蒂文森(Cynthia Stevenson)和迪伦·巴克(Dylan Baker)在《你 快乐吗?》仅仅只是表现得很快乐。

590

591


昆汀·塔伦蒂诺

QUENTIN TARANTINO

昆汀·塔伦蒂诺

生平:本名昆汀·杰罗姆·塔伦蒂诺,1963年3月27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 诺克斯维尔。 导演风格:炫酷的邪典动作电影之王;作品图像暴力;采用非常规叙事手 段;启用邪典电影界的巨星演员;致敬亚洲电影;常客串演出。

Grindhouse 2007 Sin City 2005 Kill Bill: Vol. 2 2004 Kill Bill: Vol. 1 2003 Jackie Brown 1997 Four Rooms 1995 Pulp Fiction 1994 ☆ Reservoir Dogs 1992 My Best Friend’s Birthday 1987

1960年代 右图: 塔伦蒂诺的御用演员,约翰·特拉 沃尔塔(John Travolta)和萨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联合主演了《低俗小 说》。

610

伦蒂诺大多数电影中都标志性地有着打乱时间叙事的叙事 手法,以及充满暴力倾向的场景,《低俗小说》显得非常 罕见。影片的中心是两名杀手的故事,他们目击了一次可 能存在的神迹,这迫使每个人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之 路。 塔伦蒂诺随后低调下来,策划着被许多人认为是他 到目前为止最挑衅和有野心的项目,《杀死比尔1》(Kill Bill:Vol. 1,2003)和《杀死比尔2》(Kill Bill:Vol. 2, 2004)。他结合了动画片、恐怖片、功夫片和动作冒险 片,来讲述一个格外令人着迷的复仇故事,上下部电影按 照风格分开,第一部偏向于动作片,第二部则偏向于剧情 片。影片的成功将大卫·卡拉丁(David Carradine)从退休 边缘拉了回来,也再一次证明了这位编剧兼导演一如既往 的出色。GCQ

塔伦蒂诺标志 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因其各种各 样的标志而闻名,无论是明目张胆的或 是较微妙的: 1  角色会跟着电影配乐一起唱。 2  大量的血浆会从伤口喷射而出。 3  墨西哥式的僵局——三个角色会在同 时各自用枪指着彼此的脑袋。 4  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和黑色领带是男 性和女性的标准着装。 5  对于手的动作的特写镜头的快速剪辑 被广泛模仿。

上图:乌玛·瑟曼(Uma Thurman)在《杀死比尔1》中手拿日本刀,凝视 着敌人。

611

1960年代

代表作

流行神话是传奇的,无名的人才突然就从阴暗处走到 了镁光灯下。29岁的昆汀·塔伦蒂诺就是这样,这位临时 演员、录影带店职员以及流行文化爱好者,撰写并导演了 他的第一部故事片《落水狗》(Reservoir Dogs,1992), 其中他饰演了一伙银行劫匪中的一员,这群劫匪在实施犯 罪的过程中犯下了可怕的错误。这部电影一路走到圣丹斯 电影节,塔伦蒂诺的名字几乎一夜之间就挂在了每个人的 嘴边。《落水狗》的部分情节改编自香港电影《龙虎风 云》(1987),它立刻被顶礼膜拜为邪典经典,电影扩展 了演员哈威·凯特尔(Harvey Keitel)的职业生涯,其原声 带也因其乡愁的感觉而备受推崇,它充满脏话的剧本中混 杂着时髦感、性暗示以及暴力,展示了重要艺术中细节对 于整体的作用。 最开始是一名编剧,塔伦蒂诺售出了两部著名的剧 本,《真实罗曼史》(True Romance,1993)和《天生杀人 狂》(Natural Born Killers,1994),这两次曝光提升了他的 声誉,让他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朋友,使得他可以聚集起 全明星阵容来拍独立电影界最有野心的项目之一,《低俗 小说》(Pulp Fiction,1994)。 《低俗小说》让他赢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编 剧,并让他获得了两大奖项的最佳导演奖提名,考虑到塔


M.奈特·沙马兰

M. NIGHT SHYAMALAN

生平:本名马努基·奈利亚特·沙马兰,1970年8月6日出生于印度马埃。 导演风格:编剧导演,拍摄有恐怖电影感觉的震撼的剧情片,作品结局出人 意料;经常启用布鲁斯·威利斯;客串自己的电影;启用童星。

M.奈特·沙马兰的父母都是医生,他在童年时便开始 制作电影,并以其偶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职业目标。 在拍了两部独立的、带有自传动机的、几乎无法理解的电 影《愤怒的祈祷》(Praying with Anger,1992)和《小鬼 一箩筐》(Wide Awake,1998)后,他编剧并导演了轰动 的,融合了戏剧、恐怖、和惊悚的影片《灵异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1999)。当时他只有28岁,却成功地 安排出了巧妙的叙事,一个关键细节被遗留在银幕故事之 代表作 外,直到一个重要的、高潮的时刻,刺激的、意味深长的 Lady in the Water 2006 真相被揭露出来——震惊了观众,在瞬间就改变了电影的 The Village 2004 意义。影片讲述了一个看到鬼魂的男孩的故事,电影重振 Signs 2002 了布鲁斯·威利斯萎靡不振的职业生涯,并让台词 “我看 Unbreakable 2000 见死人”成为了流行语。 The Sixth Sense 1999 ☆ Wide Awake 1998 因为他的努力,沙马兰赢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 Praying with Anger 1992 编剧和最佳导演提名,因此此后能够在其家乡宾夕法尼亚 建立起一个电影制作帝国,他后两部故事片均在此拍摄。 《不死劫》(Unbreakable,2000),讲述了一个如超人般 坚固的普通人的故事,紧随其后的是《天兆》(Signs, 2002),故事说的是一个中西部农民的土地成了另一个世 界对地球的入侵中心。两部电影中他都与威利斯再次合 作。观众对前一部电影感到失望,但对后一部则充满惊 喜。沙马兰是否还能拍出好作品的疑惑 “我的观念是追寻那些冒险的事,我 继续出现在《神秘村》(The Village, 2004 )中,影片讲述了一个被恶魔困扰 想要勇敢又有创造性。” 的社区的故事。《水中女妖》(Lady in the Water,2006)讲述的是一个水中女妖的麻烦蔓延到一个 度假村居民生活中的故事,但是一个商业失败。GCQ

1970年代 右图:布鲁斯·威利斯和海利·乔·奥斯蒙 能在《灵异第六感》中看到什么?

630

631


撰稿人 Geoff Andrew (GA) is Head of Film Programme at London’s National Film Theatre and Contributing Editor to Time Out London magazine. He has written studies of Nicholas Ray and the U.S. “indie” filmmakers of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monographs on Kiarostami’s 10 and Kieslowski’s Three Colours trilogy. Linda Badley (LB), a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horror and science-fiction film, coedited Traditions in World Cinema, and is currently at work on books on Lars von Trier and American commercial-independent film.

术语 Reynold Humphries (ReH) has authored Fritz Lang: Genre and Representation in His American Films, The American Horror Film: An Introduction, and The Hollywood Horror Film, 1931-1941: Madness in a Social Landscape. His new book is Hollywood’s Blacklists: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Russ Hunter (RH)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 He is currently researching the cross-cultural reception of the films of Dario Argento.

Aleksandar Becanovic (AB) is a Montenegrin writer and film critic.

Neil Jackson (NJ) has a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He has contributed to Critical Guides to Contemporary North American Directors and British and Irish Directors (Wallflower Press), and to Post Script and Video Watchdog.

Richard Bell (RB) studied Visual Cul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Derby and Publishing at the London College of Printing. He currently works for an educational publisher and as a freelance writer.

David Kalat (DK) is a film historian, author, and DVD producer with All Day Entertainment, an independent DVD label dedicated to “movies that fell through the cracks.”

Heidi Bollich (HB) writes on books and film and lives in New York.

Alexia Kannas (AK) is a PhD candidate at Monash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American and European exploitation cinema and genre theory.

Edward Buscombe (EB) has written several books on the American Western and is Visiting Professor of Film at the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Nathaniel Carlson (NC) is a film critic for Fever Pitch magazine. Garrett Chaffin-Quiray (GCQ) is a writer and teacher living in San Diego County. Laura Clayton (LC)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avid cinemagoer based in London. Matthew Coniam (MC) is a freelance writer specializing in vintage cinema, culture, science, philosophy, and other disreputable topics. Guy Crucianelli (GC) is 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Parkside. He has written for the anthology, Monstrous Adaptations: Generic and Thematic Mutations in Horror Film. Wheeler Winston Dixon (WWD) is the James Ryan Endowed Professor of Film Studies,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and coeditor-in-chief of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Tim Evans (TE) is reviews editor for Skymovies. com. Born in London, he worked as a British Rail signals technician before becoming a journalist specializing in news and latterly film. Ken Hanke (KH) is an award-winning film critic for the Mountain Xpress (Asheville, NC) and has written books on Ken Russell, Tim Burton, and the films of Charlie Chan, as well as serving as associate editor for Scarlet Street magazine.

Philip Kemp (PK) is a freelance reviewer and film historian, and contributor to Sight & Sound, Total Film, and DVD Review. He teaches Film Journalism at Leicester and Middlesex Universities. Carol King (CK)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editor who fell in love with cinema on her first trip to the movies to see Snow White. She graduated i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 and also studied Fine Art at Central St. Martin’s. Joshua Klein (JK) writes regularly for the Chicago Tribune, Time Out Chicago, and Pitchfork Media. Frank Lafond (FL), PhD, teaches Film Studies in Lille, France, and has published a book on Jacques Tourneur. Lauri Loytokoski (LL) is a Finnish film writer and researcher with a penchant for horror. Ernest Mathijs (EM) writes on cult cinema. H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Film and Drama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Cult Film Reader, The Cinema of David Cronenberg, and Watching The Lord of the Rings. Maitland McDonagh (MM) is the senior movies editor of TVGuide.com and the author of Broken Mirrors/Broken Minds: The Dark Dreams of Dario Argento and Movie Lust: Recommended Viewing for Every Mood, Moment and Reason.

Bernd Herzogenrath (BH) teaches Americ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 Germany, and, in 2006, has finally returned Edgar G. Ulmer to his birth home in Olomouc, Czech Republic.

Jay McRoy (JM)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inema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Parkside. He is the editor of Japanese Horror Cinema (Edinburgh UP), coeditor of Monstrous Adaptations: Generic and Thematic Mutations in Horror Film (Manchester UP), and author of Nightmare Japan (Rodopi).

Matt Hills (MH) is a Reader in Media & Cultural Studies at Cardiff University, Wales, and author of The Pleasures of Horror (Continuum).

Karen Morden (KM) is a writer and editor. She has a PhD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and works at an art gallery.

634

Kim Newman (KN) is a novelist, critic, and broadcaster. He is a contributing editor to Sight & Sound and Empire. Dejan Ognjanovic (DO) has published two books (on the devil in cinema, and on Serbian horror films), contributed to the BFI’s 100 European Horror Films, and writes regularly about Asian cinema for www.kfccinema.com. R. Barton Palmer (BP) is Calhoun Lemon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and Director of Film Studies at Clemson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or editor of numerous books on film and literary subjects. Claire Perkins (CP) is completing a PhD on contemporary American commercial-independent filmmaking at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Murray Pomerance (MP)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film and is the author of An Eye for Hitchcock, Johnny Depp Starts Here, and editor of City That Never Sleeps: New York and the Filmic Imagination. Peter Schulze (PS) teaches Cinema at the Department of Film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inz, German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a book on Glauber Rocha from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Erica Sheerin (ES) is a Mass Communications maj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aron Smuts (AS) earned his PhD in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here he also studied film. He primarily works in metaeth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art. Marcus Stiglegger (MS) is lecturer of film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inz, Germany, and has written and edited several books on film history, aesthetics, and theory. Samuel J. Umland (SU)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Film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Kearney. He is coauthor with Rebecca Umland of Donald Cammell: A Life on the Wild Side. Constantine Verevis (CV) is senior lecturer in Film & Television Studies at 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He is the author of Film Remakes. Mark Wall (MW) is a film critic and enthusiast based in Middlesbrough, North East England. Wm. Scott Whited (WSW) is a veteran of the film & television industry in Los Angeles. Earning his B.A. in Thea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and his M.A. in Englis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e now teaches film and theater at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Pueblo. Darryl Wiggers (DW) is a BFA graduate of York University and most recently Director of Programming for the horror channel SCREAM in Canada. Andy Willis (AW) teaches film and media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alford, England. William Sean Wilson (WW) is a film writer who currently resides in Williamsburg, Virginia. He graduated from The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with a degre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动漫(Anime) 一种很受欢迎的日本动画片,由漫画 书改编而成。尽管它所包罗的电影类 型成千上万,但它通常与儿童奇幻电 影和成人科幻小说联系在一起。 杂耍娱乐片(Avanspettacolo) 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正戏前的开场 戏”,在电视机问世前,它是一种非 常成功的意大利音乐时事讽刺剧。它 根植与各大戏院里,通常其表演又短 又蹩脚,却往往让观众激动不已。 子弹时间(Bullet-time) 一种用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慢镜头效 果,使得镜头能慢到追踪子弹轨迹, 同时主观镜头继续以正常速度运行。 实验音乐喜剧(Chanchada) 上世纪30和60年代之间盛极一时的巴 西音乐喜剧。该术语得名于当地“垃 圾”或是“花招”的俚语,随后成为 形容所有巴西轻喜剧的涵盖性术语。 实况纪录片(Cinéma vérité) 该术语来源于法语,原为“真实电 影”之意。该类型片植根于记录电 影,在“真实”场景中拍摄“真实” 的人,并运用风格化摄影技术。电影 人常希望通过此类影片建立起与拍摄 客体之间的联系。 特写镜头(Close-up) 一种摄影技术,用来强调其拍摄物体 的重要性或是突出细节。特写镜头将 观察物紧紧框于其中,通常都是演员 的脸。 意大利道德喜剧 (Commedia all’italiana) 一种意大利喜剧片,上世纪50年代盛 极一时,片中通常会有道德元素。这 个术语在有些人眼里有藐视的意味。 交混剪接(Crosscutting) 指剪接同时发生的动作镜头。镜头之 间转换的频率各不相同,以此突出主 题或是营造一种紧张气氛。 随机拼接(Cut-up technique) 一种随意剪辑的方式,通过它,常规 的故事线被赋予了新的或是更加晦涩 的阐释。最先在尼古拉斯•罗伊格和唐 纳德•卡梅尔的故事片中出现。 渐隐术(Dissolve) 指一种流畅剪辑技术,一个画面逐渐 隐去,被另一个画面取代。画面之间 转换速度通常决定了情节的时间帧。 推拉镜头(Dolly shot) 也叫做推轨镜头, 镜头被安装在一个 手推车上,在镜头拍摄的同时,将手 推车沿着轨道推移。这种技术通常被

用来让观众置身情节或是脱离情节。 与变焦剧拍摄有些许不同。 倒叙或闪回(Flashback) 场景跳脱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方式,用 来描述早于叙事发生的事件,通常用 来补充电影背景信息。 意大利黑色电影(Giallo) 神秘主义电影的衍生品,意大利独 有。主打特点为精心叙事,惊人的谋 杀场景,以及让人窒息的邪恶气氛。 海斯法典(Hays Code) 也叫做制片法典。海斯法典是上世纪 30年代起草的一系列管制方法。这些 法规非常严厉,明确规定屏幕上对于 性、犯罪、暴力,以及其他类似行为 的表现在道德上不被接受,这些法规 在上世纪60年代被废除。

会运用到多种摄影方式。它还被用来 在省略掉对白的情况下,以一种超现 实的方式,来表现剧中角色的情绪或 是处境。 粉红电影(Pinku eiga) 日本软色情电影,遵守日本电影严格 审查机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 前制片法时代电影(Pre-Code) 1934年海斯法典实行以前,拍摄于上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特别指那些 爱涉及有伤风化主题的电影,是一种 针对道德正确性的自由态度表达。 转描机技术(Rotoscoping) 一种精密的卡通片绘制技术,指追踪 真人动作,人工完成,或更常见地, 由计算机程序完成。它为动画电影注 入了真实的气息,并能被用作一种特 别的特效效果。

嘻哈蒙太奇 (Hip-hop montage technique) 一系列画面被快速播放,并伴有声 效,通常用来模仿一种特定行为,比 如吸毒。

屎尿屁电影(Splatstick) 一种混合了血浆电影和低俗闹剧电影 特色的类型片,影片会运用大量血浆 来做喜剧效果,混合着恐怖元素。

众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 美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1947年的 时候,调查研究所谓在电影产业中的 共产主义传道。许多艺术家被列入了 黑名单,随后分别被其所属电影厂抛 弃,有些再也没有东山再起过。

停帧特效(Stop trick) 一种简单又极其有效的特效,通过 它,一个物体可以在屏幕上“凭空” 消失。这种技术由乔治•梅里埃偶然发 现,当时他的摄影机出了故障,掉了 几帧画面,碰巧却营造出了拍摄中的 物体凭空消失的幻觉。

虹膜摄影(Iris shot) 一种透镜马赛克技术,用以将观众的 注意力集中到场景中某个特定元素 上。镜头中大部分画面都被涂掉,只 留下有限的视觉空间,比如通过钥匙 孔或门缝,这都由导演决定。

缩时摄影(Time-lapse photography) 用来表现特别缓慢过程的发展轨迹, 比如一株植物的生长,摄影机每隔一 定时间就会捕捉一帧影像,但速度慢 于常速,播放时则按正常影片速度, 这样就会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印象。

日式恐怖(J-Horror) 一种日本的恐怖类型片,聚焦心理冲 突,节奏高度紧张。这类电影大多翻 拍自经典恐怖电影,比起血浆而言, 更多是讲述神鬼之类的故事。

库里肖夫效应(The Kuleshov Effect) 一种蒙太奇技术,1918年由列夫•库 里肖夫发明,以证明电影剪辑的重要 性。一名演员的脸部特写画面被交替 与其他画面混接在一起。观众认为该 名演员的脸部表情在其他画面发生变 化时跟着变化了。结果观众吃惊的发 现,事实上,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情绪 投射到了该名演员的脸部特写画面 上,因为他的表情根本没有变化。

机位追踪(Match moving) 一种特效技术,在拍摄的时候,追踪 镜头的移动。移动轨迹在电脑上被重 新复制,以使得二维或是三维的电脑 生成画面可以嫁接到实录的底片中。 体验派表演方式(Method acting) 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李•斯特拉 斯伯格将其发扬光大。体验派表演方 式是一种要求非常高的技术,它要求 演员分析其扮演角色的情绪动机,从 而表现更真实的表演。它鼓励演员将 自己的生活经历代入其人物塑造中。 舞台调度(Mise-en-scène) 这种艺术原理有助于场景在视觉效果 上的呈现,包括布景、道具、服装,

武侠片 一种很受欢迎的武术片类型, 喜欢 讲述中国传说神话中人物的故事。特 别引人入胜的特征包括神乎其技的剑 术、带有特俗法力的武器、错综复杂 的关卡,以及大量的、让人印象深刻 的轻功场面。 日本黑道(Yakuza) 指日本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日本黑 手党。

635


索引 斜体数字代表书中插图的页码。

A Abbott, Bud 146 Abbott, George 275 Abe, Kôbô 301 Abraham, F. Murray 357 Abstract Expressionism 239 Abril, Victoria 525 actor-model directing method 122–3 Adjani, Isabelle 362, 469 Adorée, Renée 15 Affleck, Ben 545 Aimée, Anouk 403 Ameche, Don 28, 553 Andersson, Bibi 234 Angelo, Jean 72 Angry Young Men 313 animation 80, 108, 187, 200, 206, 208, 299, 384, 444, 509, 540 X-rated 413 abstract 270 cartoons 168 Disney 124 live actors paired with 224, 627 puppet 273 stop-motion 40 Arbuckle, Roscoe “Fatty” 21, 78, 78 Ardant, Fanny 621 Arriaga, Guillermo 613 Artaud, Antonin 27 Arthur, Jean 28, 95 Asano, Tadanobu 573 Asner, Ed 277 Astaire, Fred 134, 143, 274 Astruc, Alexandre 194 Aurenche, Jean 448 Aykroyd, Dan 531 Azcona, Rafael 350 B B-movies 139, 209, 292 Bacall, Lauren 87 Bachchan, Amitabh 365 Bacon, Kevin 304 Baker, Dylan 591 Bale, Christian 231, 504 Ball, Lucille 91 Bancroft, Anne 246, 382 Banderas, Antonio 524 , 622 Bardot, Brigitte 309, 343, 344, 366 Bart, Lionel 162 Barthelmess, Richard 36 Barzman, Ben 175 Bass, Julie 413 Bates, Kathy 507 Baumbach, Noah 625 Bava, Eugenio 212 Bazin, André 352 Bean, Sean 516 Béart, Emmanuelle 621 Beatty, Warren 311 Bellucci, Monica 616 Belmondo, Jean-Paul 342, 343, 362, 374

636

索引 Belushi, John 531 Benedek, László 210 Bening, Annette 351, 407 Bergman, Ingrid 44, 74, 111, 151, 151, 234 Berkeley, Elizabeth 412 Bernhardt, Curtis 146 Binoche, Juliette 453 Birkin, Jane 202 Björk 570 Björnstrand, Gunnar 234 Blanchett, Cate 534, 535, 613 Blauner, Steve 373 blaxploitation 205, 364, 371, 410 blockbusters 479 Bogarde, Dirk 133 Bogart, Humphrey 39, 53, 87, 126, 158, 190 Böhm, Karlheinz 132 Bollywood 365, 465, 606 Bond movies 220, 445 Bost, Pierre 448 Bourvil 238 Bowie, David 320, 491 Boyer, Charles 111 Boyle, Christopher 584 Brandauer, Klaus-Marie 407 Brando, Marlon 77, 180, 380, 430 Brennan, Walter 88 Bridges, Jeff 375 British New Wave 288, 296 Brocka, Quenton Allan 419 Bronson, Charles 220 Brooks, Louise 34, 59 Brynner, Yul 245 Burke, Robert John 593 Burrows, Saffron 516 Burton, Richard 146, 351 Bush, Kate 141 Byrne, Gabriel 231 C Caan, James 295, 321, 507 Cage, Nicolas 421, 516 Cagney, James 39, 53, 85, 86, 126 Campbell, Bruce 592 Candy, John 527, 554 Canutt, Yakima 129 Carabella, Flora 297 Cardinale, Claudia 368 Carette, Julian 73 Caro, Marc 549 Carradine, David 611 Carradine, John 139 Carrey, Jim 553 Caruso, David 539 Cassel, Jean-Pierre 374 Cassell, Seymour 333 Cayrol, Jean 258 Chan, Charlie 33 Chaney, Lon 25, 33 Chaplin, Charles 18, 21, 26 Charisse, Cyd 274, 275 Chevalier, Maurice 97, 134 Chiba, Sachiko 148 Chirkov, Boris 144 choreography 81–3, 304, 306, 386

Christie, Julie 171, 320 Christo 300 Churchill, Joan 514 Cinema du Look 589 Cinema Marginal 493 Cinema Novo 322, 349, 417, 434 cinéma vérité 9 Cinemascope 23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 193, 228 Clampett, Bob 168 Clarke, Arthur C. 316 Clift, Montgomery 130, 143, 210 Clifton, Elmer 230 Clooney, George 447, 585, 609 Clouzot, Véra 167, 167 Colbert, Claudette 23, 28, 60, 60, 94, 177 collage 369 color 89 hand-painted 8 Connery, Sean 220 Constructivism 22 Conte, Richard 119 Cooder, Ry 486 Cooper, Gary 44, 60, 60, 63, 85, 86, 156, 157, 163, 236 Coppola, Sophia 307, 421, 627 Costello, Lou 146 Crawford, Joan 28, 54, 58, 110, 190, 237 Cronyn, Hume 553 Crosby, Bing 96 crosscutting 10, 16 Crouse, Lindsay 277 Crowe, Russell 405, 405 Crowley, Aleister 302 Cruise, Tom 18, 382, 405, 441, 459, 480, 481, 504, 507, 579, 628 Cruz, Penelope 525, 525 Curry, Tim 404 Curtis, Tony 152, 153, 210, 285, 295 Cushing, Peter 138 cyberpunk 405 Cybulski, Zbigniew 284, 289 Czech New Wave 207, 356, 375, 396, 399, 408 D Dalí, Salvador 116, 117, 208 Dallesandro, Joe 318 Damon, Matt 545, 550, 551 Danes, Claire 608 Darnell, Eric 394 Darrieux, Danielle 621 Daste, Jean 73 Davies, Marion 26 Davis, Bette 126, 177, 177, 237 Day, Doris 206, 295 Day-Lewis, Daniel 522 De Carlo, Yvonne 119 De Niro, Robert 325, 441, 462, 462, 463, 467, 489, 598 Dean, James 143, 143, 181, 190, 191 Delon, Alain 202, 229

Delubac, Jacqueline 32 Demy, Jacques 312 Deneuve, Catherine 117, 353, 469, 621 Depardieu, Gérard 211, 353, 362, 402, 416, 469 Depp, Johnny 494, 495, 586, 587, 587 Dern, Laura 601 Devgan, Ajay 606 Devreese, Frédéric 291 Dewaere, Patrick 416 dialogue, recorded 53 DiCaprio, Leonardo 464, 495, 608 Dickinson, Angie 88, 198 Dietrich, Marlene 63, 69 digital technology 300, 435, 622, 626 Dillon, Matt 550 direct cinema 228, 300, 334 Divine 494 Dogme95 626 Donovan, Martin 593 Dos Passos, John 106 Douglas, Kirk 134, 157, 176, 188, 315 Dowd, Elwood P. 147 Downey, Robert Jr. 271 Duchemin, Léon 194 Duigan, John 483 Dunaway, Faye 295 Durbin, Deanna 146 Duvall, Robert 437 Duvall, Shelley 568 Dylan, Bob 283 E Ealing comedies 186, 189, 199 Edison, Thomas 10 Eggers, Dave 627 Ekerot, Bengt 233 Englund, Robert 424 Estevez, Emilio 426 Eszterhas, Joe 412 Ewell, Tom 206 exploitation 414, 419, 424 F Factory Eccentric Artists (FEKS) 144 Fahey, Myrna 292 Fairbanks, Douglas 18, 44 Falconetti, Maria 42 Falk, Peter 333 Fanck, Arnold 131 Farmiga 464 Farrell, Charles 63 Farrell, Colin 426, 427 Farrow, Mia 299, 376, 394 Feyder, Jacques 179 Field, Sally 304, 382 Fields, W.C. 21, 62, 103 Fiennes, Ralph 400, 551, 565 film-cycle concept 244 Film-Makers’ Cooperative 263 Finch, Peter 382 Finney, Albert 171

Fischer, Gunnar 234 Fishburne, Laurence 539 Flynn, Errol 39 Fonda, Henry 66, 325 Fonda, Jane 309, 311, 331, 382 Fontaine, Joan 28, 110, 112 Ford, Aleksander 289 Ford, Harrison 351, 447, 482 Foser, Jodie 445 Fox, Michael J. 504, 604 Free Cinema Movement 267, 296, 313 Freleng, Friz 208 French New Wave 32, 105, 151, 159, 193, 228, 258, 310, 312, 330, 340, 342–4, 352–3, 366, 374, 415, 448 Fresnay, Pierre 73 Funès, Louis de 238 G Gabin, Jean 73, 90, 179 Gable, Clark 28, 94 Gallagher, Peter 528 Garbo, Greta 15, 29, 34, 54, 58, 61, 110, 152 Garcia, Andy 516 García, Rodrigo 613 Gardner, Ava 119 Garfield, John 126 Garland, Judy 134, 224 Garner, James 188, 295 Garson, Greer 128 Gassman, Vittorio 347 Gaynor, Janet 40, 85 Gere, Richard 516 German Expressionism 13, 33, 40–1, 50, 55–7, 139 Giannini, Giancarlo 297 Gilbert, John 15 Gilford, Jack 553 Giorno, John 318 Gish, Lillian 19 Gleason, Jackie 169 Goddard, Paulette 110 Goebbels, Joseph 118, 131 Gordon, Dexter 448, 449 Gould, Elliott 280 Grahame, Gloria 190 Grant, Cary 87, 87, 96, 104, 110, 114, 275 Greene, Graham 162 Grier, Pam 371 Griffith, Melanie 516 Grinberg, Anouk 416 Guinness, Alec 170, 186

Hargreaves, John 432 Harman, Hugh 208 Harris, Julie 321 Harris, Richard 202 Harris, Rolf 299 Harrisson, Tom 164 Hart, William S. Hauer, Rutger 404, 412 Havilland, Olivia de 119, 126 Hawke, Ethan 596 Hawn, Goldie 394 Hayakawa, Sessue 170 Hayden, Sterling 190 Hayes, Helen 63 Hayworth, Rita 217 Heard, John 375 Hearst, William Randolph 26, 217, 218 Heckerling, Amy 579 Hemingway, Ernest 106 Hemmings, David 202, 203 Hepburn, Audrey 111, 129, 220 Hepburn, Katharine 62, 87, 91, 110 Hernández, Julián 620 Hessling, Catherine 72, 72 Heston, Charlton 157, 245, 282 Higashiyama, Chieko 135 Higgins, Colin 331 Hitler, Adolf 131, 153, 172, 234 Hoffman, Dustin 306, 382, 418, 447, 459 Holden, William 282 Hollywood blacklist 172, 175 Hong Kong New Wave 526 Hope, Bob 103, 206 Hopkins, Anthony 314, 476, 488 Hopkins, Miriam 60 Hopper, Dennis 321 horror movies 13, 20, 24–5, 33, 40–1, 50–1, 138, 140, 212–13, 438 J-horror 603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 172, 181, 192 Houseman, John 217 Howard, Leslie 109 Hudson, Rock 92, 93, 285, 295 Huillet, Danièle 367 Hulce, Tom 356, 357 Hunt, Helen 433 Hunter, Holly 471, 555 Huppert, Isabelle 340, 432, 621 Hurt, John 404 Huston, Virginia 141 Hutton, Timothy 277, 400

H Hackman, Gene 625 Hammid, Alexander 227 handheld camera 52, 267, 300, 327, 385, 399, 564, 616 handpainting 8, 369 Hanks, Tom 544, 553 Hannah, Daryl 404 Harbou, Thea Von 55–6 Harris, Richard 522

I Impressionist movement 27 improvisation 278, 280, 322, 464 Indian parallel cinema 268 Ingram, Rex 133 Iranian New Wave 578 Irons, Jeremy 409, 418, 489, 519 Ising, Rudolf 208 Italian neorealism 74, 75, 118, 150, 160, 178, 226

J Jackman, Hugh 624 Jackson, Samuel L. 610 Jacob, Irène 452 Jacobi, Derek 432 Jacquot, Benoît 415 Jagger, Mick 320, 380 Japanese film genres 136 Japanese New Wave 358, 573 Jasny, Vojtech 276 Jaynes, Roderick 561 Jéhanne, Édith 34 Jhabvala, Ruth Prawer 314 Johnson, Tim 394 Jolson, Al Jones, Chuck 168 Jones, Duane 429 Jones, Jennifer 36, 130 Jones, Paul 391 Jones, Tommy Lee 516 Jovovich, Milla 589 jump cuts 342 K Kaidanovsky, Alexander 360 Karaindrou, Eleni 388 Karloff, Boris 121, 213, 214, 422 Katt, William 441 Kaufman, Charlie 627 Kaufman, Mikhail 84 Keaton, Diane 393, 394 Keaton, Michael 586 Keeler, Ruby 81 Keitel, Harvey 407, 462, 539, 610 Kelly, Gene 134, 224, 274, 274, 275 Kennedy, Byron 483 Keystone Kops 21 Kidd, Michael 274 Kidman, Nicole 529, 608, 632 Kingsley, Ben 271 Kino-Otis 84 Kinski, Klaus 460–1, 460 Kinski, Nastassja 487 Kitano, Kazuhiro 573 Koltai, Lajos 407 Krauss, Werner 72 Kristofferson, Kris 245, 283 Krüger, Hardy 257 Kuleshov effect 107 L Ladd, Alan 142, 142 Lai, Francis 403 Lake, Ricky 494 Lampell, Millard 175 Lancaster, Burt 119, 188, 192, 196, 236, 366, 368 Landau, Martin 395 landscape in film 19, 157 Lang, Christiane 367 Langdon, Harry 21 Langlois, Henri 193 Lasser, Louise 392 Lattuada, Alberto 225 Laughton, Charles 74 Law, Jude 550 Lawrence, Bruno 488, 496

Léaud, Jean-Pierre 415 Lee, Christopher 138 Lee, Kang-sheng 582 Leigh, Janet 114, 115 Leigh, Jennifer Jason 281 Leigh, Vivien 90, 110, 181 Lemmon, Jack 152, 152, 153 Lester, Richard 320 Lewis, Jerry 206 Locke, Sondra 338 Lombard, Carole 62, 85 London, Julie 156 López, Antonio 436 Loren, Sophia 118, 130 Lowe, Rob 426 Lowensohn, Elina 593 Lugosi, Bela 24 Lumière, Auguste & Louis 8 M McCambridge, Mercedes 190 MacDonald, Jeanette 97 McDormand, Frances 560, 561 McDowell, Malcolm 267, 317 MacGraw, Ali 283 McGregor, Ewan 572 McGuire, Kathryn 79 MacLaine, Shirley 152, 306, 351, 433 MacMurray, Fred 152 McQuarrie, Christopher 619 McQueen, Steve 100, 188, 204, 283, 295 Madge, Charles 164 Magnani, Anna 255 Makhmalbaf, Samira 578 Malkovich, John 447 Mamet, David 441 Mangano, Silvana 226 Mankiewicz, Herman 218 Mansfield, Jayne 206 Marais, Jean 48, 49 March, Frederic 85 Marconi, Lana 32 Mareuil, Simone 116 Marshall, Herbert 60 martial arts films 265, 346, 526, 541 Martin, Dean 290 Martin, Steve 527 Marvin, Lee 370 Marx Brothers 28, 103 Maura, Carmen 525 Masina, Giulietta 241, 242 Mason, James 257, 382 Mass Observation 164 Massari, Lea 201 Massey, Anna 132 Mastorianni, Marcello 130, 202, 368 Mature, Victor 119 May, Elaine 351 Menken, Marie 263 merchandising 479 Merchant, Ismail 314 Mercouri, Melina 192 Merrill, Gary 177

637


索引 Meshkini, Marzieh 578 Mickey Mouse 80, 124, 302 Midler, Bette 337 Mifune, Toshirô 149 Miles, Sally 202 Miller, Frank 622 Minnelli, Liza 134, 306 Mirren, Helen 231, 450 Mitchum, Robert 134, 141, 161 Monroe, Marilyn 100, 110, 111, 152, 153, 154 montage 89 Montand, Yves 362 Moore, Demi 426, 489 Moore, Mary Tyler 400 Moreau, Jeanne 202, 352, 366 Morgan, Chesty 197 Morgan, Peter 450 Morin, Edgar 228 Morissey, Paul 318 Morricone, Ennio 324 Movin, Lisbeth 43 Mozzhukhin, Ivan 22 Müller, Robby 486 Mumbai noir 606 Muni, Paul 86, 86 Munshin, Jules 274 Murphy, Audie 223 Murphy, Eddie 480, 531 Murray, Bill 546, 625 music videos 531, 612, 627 Mussolini, Benito 130, 150 N Nakadai, Tatsuya 222 Neal, Tom 139 Neill, Sam 432, 488 Neilsen, Connie 519 neo-Expressionism 497 neorealism 74, 75 New Black Cinema 477, 574–5 New British Cinema 313 New German Cinema 367, 418, 456 New Spanish Cinema 257 New York School 277 Newman, Paul 169, 254, 261, 382, 489 Ngor, Haing S. 489 Nicholson, Jack 202–3, 316, 357, 363, 373, 376, 377, 433, 464, 464, 507, 601 Nicolodi, Daria 438 Niven, David 60 Normand, Mabel 21 Nykvist, Sven 234 O Oates, Warren 363 Oberhausen Manifesto 354 O’Brien, George 40 O’Connor, Donald 274 O’Hara, Maureen 74 Oldman, Gary 390 O’Neal, Tatum 423 Onoe, Matsunosuke 136 Orsini, Valentino 332

638

索引·图片来源 Otelo, Grande 322 O’Toole, Peter 171, 196, 432, 474, 528 P Pacino, Al 295, 382, 441, 441, 467 Page, Jimmy 302 Palance, Jack 196, 344 Paquin, Anna 555 Pearce, Guy 534 Peck, Gregory 285 Penn, Sean 339, 394, 556, 579, 613 Perkins, Anthony 114, 115, 321 Picasso, Pablo 48 Piccoli, Michel 343 Pickford, Mary 18, 26 pink films 136, 303 Pitt, Brad 447, 613 Poitier, Sidney 210, 295, 382 Polish Film School 253, 284, 289 Polish New Wave 520 Pop, Iggy 494 pornography 303, 326, 329, 414 Portman, Natalie 589 Posey, Parker 593 Potente, Franke 618 Powell, Dick 173 Powell, William 62 Power, Tyrone 36 Presley, Elvis 204 Preston, Kelly 519 Prévert, Jacques 179 Price, Vincent 292, 586 Q Quayle, Anthony 220 Queer Cinema 455, 600 Quinn, Anthony 242 R Rambaldi, Carlo 504 Rampling, Charlotte 368, 474, 621 Rankin, Arthur Jr. 413 Rappé, Virginia Rathbone, Basil 285 Reagan, Ronald 204 Redgrave, Vanessa 202 Reiner, Carl 294 Reno, Jean 589 Reynolds, Debbie 275, 321 Reznor, Trent 491 Richard, Pierre 402 Rickman, Alan 550 Ritchie, Michael 400 Robbe-Grillet, Alain 258 Robbins, Jerome 215 Robbins, Tim 279, 339 Roberts, Julia 304 Robinson, Edward G. 53, 120, 121, 126, 236 Rogers, Gaby 236 Rogers, Ginger 85, 143 The Rolling Stones 300, 302, 331, 380 Romero, Eddie 419 Ross, Katharine 321

Rossellini, Isabella 151, 568 Rota, Nino 242 Roth, Tim 390 Rowlands, Gena 333 Rush, Geoffrey 534 Russell, Kurt 513 Russell, Rosalind 110 Russo, Rene 447 Ruy, Chichu 135 Ryan, Meg 507, 555 Ryan, Robert 196 S Sagan, Françoise 48 Sage, Bill 593 Sagnier, Ludivine 621 Sanderson, William 404 Sandler, Adam 628 Sands, Julian 516 Savage, John 321 Savides, Harris 545 Schlesinger, Leon 206 Schneider, Bert 373 Schneider, Maria 430 Schneider, Romy 166 Schreck, Max 41 Schüfftan, Eugen 56 Schüfftan process 56 Schwarzenegger, Arnold 557 Sciorra, Annabella 550 Scott, George C. 169, 245 Scott, Randolph 100, 223 Sealy, Sybil 78 Seberg, Jean 169, 342 second avant-garde 27 Sedgwick, Edie 318 Sellers, Peter 315 Semprún, Jorge 258 Serre, Henri 352 sexploitation 197 Seyrig, Delphine 259, 428 Sharif, Omar 171 Shearer, Norma 109, 110 Shields, Brooke 366 Shire, Talia 421 Shostakovich, Dimitri 144 Signoret, Simone 167, 167 Silverstone, Alicia 556 Simon, Neil 304 Simon, Simone 140 Simonetti, Claudio 438 Sinatra, Frank 224, 274, 274 slapstick 21, 127 Smith, Jada Pinkett 425 Smith, Maggie 246 Snipes, Wesley 539, 575 Socialist Realism 71 Soldati, Mario 225 Solntseva, Yuliya 71 Sordi, Alberto 347 Sorvino, Mira 394 Sothern, Ann 176 Spacek, Sissy 440, 441, 445 special effects 8, 52, 316, 544, 622 Stallone, Sylvester 295 Stanwyck, Barbara 92, 126 Steele, Barbara 178, 212

Steiger, Rod 295 Steno 305 Stevenson, Cynthia 591 Stevenson, Juliet 550 Stewart, James 63, 65, 95, 95, 110, 146, 157 Stone, Sharon 412 stop trick 8 Streep, Meryl 311, 382, 519 Streisand, Barbara 304 Sting 516 Stroyberg, Annette 309 Stuhr, Jerzy 453 Subor, Michel 517 Sullivan, Margaret 63 surrealism 27, 48, 284, 384 Sutherland, Donald 280, 320, 400 Swanson, Gloria 23, 58, 321 Swayze, Patrick 489 Swinton, Tilda 523 Syberberg, Hans-Jürgen 354 Sydow, Max von 233, 234 sync-sound 45, 124 T Taiwanese New Wave 508, 511, 582 Takagi, Tokuko Nagai 136 Takemitsu, Tôru 301 Tanaka, Kinuyo 137, 230 Tandy, Jessica 437, 553 Taniguchi, Tomoroh 594 Tate, Sharon 376, 377 Tautou, Audrey 549 Taylor, Elizabeth 143, 351 Taylor, Jim 601 Third Cinema 268 Thomas, Terry 238 Thompson, Emma 314 thrillers 12, 112–14, 162, 166 Thulin, Ingrid 234 Thurman, Uma 611 Tilly, Jennifer 528 Tognazzi, Ugo 347 Tomlin, Lily 426 Torén, Märta 59 Toro, Benicio Del 613 Tourneur, Maurice 54 Tracy, Spencer 44, 63, 188 Trauberg, Leonid 144 Travolta, John 202, 610 Treadwell, Timothy 461 Trintignant, Jean-Louis 403 Turner, Lana 93 U Ullmann, Liv 234 United Artists 18, 46 Ustinov, Peter 192 V Valentino, Rudolf Van Damme, Jean-Claude 526 V-cinema 597 Veidt, Conrad 33 Ven, Monique van de 412 Verdon, Gwen 553

Vernuccio, Gianni 287 Veruschka 203 VGIK 360, 361 video 554 video-assist 290 Vitti, Monica 201, 201, 202 Viva 318 W Wada, Natto 221 Wagner, Paula 18 Walesa, Lech 289 Walken, Christopher 539

Washington, Denzel 295, 574, 575, 581 Waterson, Sam 489 Watson, Emily 570 Watts, Naomi 613 Wayne, John 39, 65, 66, 88, 88, 100 Weaver, Dennis 502 Weaver, Sigourney 445 Weisz, Rachel 565 Weller, Peter 470 Werner, Oskar 352 West, Mae

Westerns 10, 36, 39, 45, 66, 156– 7, 188, 338–9, 363 spaghetti 324–5, 328 wide-angle lens 297 widescreen 52 Widmark, Richard 192 Wiest, Dianne 394 Wilde, Brandon de 142 Wilder, Gene 294 Williams, Robin 337, 488 Willis, Bruce 295, 589, 630, 631 Wilson, Owen 625 Winters, Shelley 321

Witherspoon, Reese 581, 601 Woods, James 325 Wright, Teresa 128 Wyman, Jane 92, 93 Y yakuza genre 136, 269, 341 Yiddish movies 139 Young, Loretta 63 Z Zavattini, Cesare 332 Ziegfeld, Florenz 82

图片来源 Many of the images that appear below are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Kobal Collection, which seeks to collect, organize, preserve, and make available the publicity images issued by the film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ompanies to promote their films.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credit the copyright holders of the images used in this book. We apologize in advance for any unintentional omissions or errors and will be pleased to insert the appropriate acknowledgment to any companies or individuals in any subsequent edition of the work. 8 The Kobal Collection 10 The Kobal Collection 11 Mandelbaum/Everett/Rex Features 12 The Kobal Collection 13 Getty Images 14 Fox Films 15 Getty Images 16 The Kobal Collection 16 The Kobal Collection 17 Epoch/The Kobal Collection 18 Wark Producing Company/The Kobal Collection 19 Getty Images 20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1 Bettmann/Corbis 23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24 Tavin/Everett/Rex Features 24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5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26 The Kobal Collection/Witzel 27 Roger-Viollet/Rex Features 28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9 Snap/Rex Features 30 Ronald Grant Archive 31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32 Roger Viollet/Getty Images 33 The Kobal Collection 34 Getty Images 35 The Kobal Collection 36 Getty Images 37 Bettmann/Corbis 38 The Kobal Collection 39 The Kobal Collection 40 Fox Films/The Kobal Collection 40 The Kobal Collection 41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42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42 Societe Generale de Films/The Kobal Collection 43 Palladium/The Kobal Collection 44 The Kobal Collection 45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46 Snap/Rex Features 46 Snap/Rex Features 47 Snap/Rex Features 48 Lipnitski/Roger-Viollet/Rex Features 49 Getty Images 50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50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51 The Kobal Collection 52 AFP/Getty Images 53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54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55 Nero/The Kobal Collection 55 Bettmann/Corbis 57 UFA/The Kobal Collection 58 Getty Images 59 Titanus/The Kobal Collection 60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60 The Kobal Collection 61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62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63 Bettmann/Corbis 64 Rex Features 65 Denis Cameron/Rex Features 65 Getty Images 67 Snap/Rex Features 68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69 The Kobal Collection 70 Itar-Tass News Agency 71 The Kobal Collection 72 Getty Images 72 Films Renoir/The Kobal Collection 73 Realisations D’Art Cinematographique/The Kobal Collection 74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75 The Kobal Collection 76 The Kobal Collection 77 The Kobal Collection 78 The Kobal Collection 78 The Kobal Collection/Hurrell, George 79 Metro-Goldwyn/The Kobal Collection 80 Source: BFI 81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81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83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84 The Kobal Collection 85 MGM/The Kobal Collection/Hubbell, Eddie 86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86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87 RKO/The Kobal Collection 88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89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90 Bettmann/Corbis 91 Getty Images 92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92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93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94 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94 The Kobal Collection 95 RKO/The Kobal Collection 96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97 Getty Images 98 Mosfilm/The Kobal Collection 98 The Kobal Collection/Dyar, Otto 99 Goskino/The Kobal Collection 100 The Kobal Collection 101 The Kobal Collection 102 The Kobal Collection 103 Getty Images 104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105 The Kobal Collection 106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108 The Kobal Collection 109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109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111 Snap/Rex Features 112 Bettmann/Corbis 112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113 Sunset Boulevard/ Corbis 115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116 Bettmann/Corbis 116 Bunuel-Dali/The Kobal Collection 117 Paris Film/Five Film/The Kobal Collection 118 The Kobal Collection 119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120 Bettmann/Corbis 121 Snap/Rex Features 122 Gaumont/The Kobal Collection 122 Tavin/Everett/Rex Features 123 Mara/Laser/Gerico/The Kobal Collection 124 Getty Images 125 The Kobal Collection 126 The Kobal Collection 127 Fox Films 128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128 William Wyler/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129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130 Denis Cameron/Rex Features 131 The Kobal Collection 132 British National/The Kobal Collection 132 Anglo Amalgamated/The Kobal Collection 133 Snap/Rex Features 134 The Kobal Collection 135 Shockiku-Ofuna/New Yorker/The Kobal Collection 135 The Kobal Collection 137 Toho/The Kobal Collection 138 The Kobal Collection 139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140 RKO/The Kobal Collection/Bachrach, Ernest 140 Coronado Prods/The Kobal Collection/Reeks, Curtis 141 RKO/The Kobal Collection 142 Bettmann/Corbis 142 Underwood & Underwood/Corbis 143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144 Itar-Tass News Agency 145 Fox Films 146 Fox Films 147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148 The Kobal Collection 149 Fox Films 150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150 Excelsa/Mayer-Burstyn/The Kobal Collection 151 Ponti-De Laurentiis/The Kobal Collection 152 Getty Images 152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153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155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Shaw, Sam 156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156 The Kobal Collection 157 Alli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158 Albane Navizet/Kipa/Corbis 159 The Kobal Collection/Hawkins, Bob 160 The Kobal Collection 161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162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163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164 Crown Film Unit/The Kobal Collection 165 Fox Films 166 Sygma/Corbis 166 Filmsonor/The Kobal Collection/Limot 167 Mirkine/Sygma/Corbis 169 The Kobal Collection 170 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170 London Weekend Television/Rex Features 171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172 Getty Images 173 Snap/Rex Features 174 The Kobal Collection 175 London Weekend Television/Rex Features 176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176 The Kobal Collection 177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179 De Luca/ The Kobal Collection/Limot 180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180 The Kobal Collection 181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182 Mirkine/Sygma/Corbis 183 Toho/Kurosawa/The Kobal Collection 183 Toho/The Kobal Collection 185 Toho/The Kobal Collection 186 Getty Images 188 Snap/Rex Features 189 Fox Films 190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191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192 Alain Denize/Kipa/Corbis 193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194 R. D. Archives/Everett/Rex Features 196 John Springer Collection/Corbis 198 Sipa Press/Rex Features 199 Ealing/The Kobal Collection 200 Sergio Gaudenti/Kipa/Corbis 201 Cino Del Duca/PCE/LYRE/The Kobal Collection 201 Sipa Press/Rex Features 203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04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205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206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07 Fox Films 208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10 The Kobal Collection 211 Julio Donoso/Corbis Sygma 212 Galatea/Jolly/The Kobal Collection 212 Euro America/Tecisa/Roxy Film/The Kobal Collection 213 Snap/Rex Features 214 Mirisch-7 Arts/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214 The Kobal Collection 215 20th C. Fox/Everett/Rex Features 216 Films De L’Astrophore/The Kobal Collection 216 RKO/The Kobal Collection/Kahle, Alex 217 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219 RKO/The Kobal Collection 220 Pascal Baril/Kipa/Corbis 221 AFP/Getty Images 222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23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224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25 Arthur/Sygma/Corbis 226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27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28 The Kobal Collection 229 Roger Viollet/Getty Images 230 The Kobal Collection 231 Alain Potignon/Sygma/Corbis 232 Snap/Rex Features 232 Rex Features 233 Snap/Rex Features 235 Svensk Filminstitut/Gaumont/Tobis/The Kobal Collection 236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236 ABC/The Kobal Collection 237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38 Jean-Paul Guilloteau/Kipa/Corbis 239 The Kobal Collection 241 Fabian Cevallos/Corbis Sygma 241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43 Riama-Pathe/The Kobal Collection 244 JP Laffont/Sygma/Corbis 245 MGM/UA/The Kobal Collection 246 Fox Films 247 Françoise Duc Pages/Kipa/ Corbis 247 Govt. Of W. Bengal/The Kobal Collection 249 Devki Chitra/The Kobal Collection 250 The Kobal Collection 251 The Kobal Collection 252 Mandelbaum/Everett/Rex Features 253 Fox Films 254 AFP/Getty Images 255 Sipa Press/Rex Features 256 The Kobal Collection 257 akg-images 258 Etienne George/Sygma/Corbis 259 Terra/Tamara/Cormoran/The Kobal Collection 260 A. Rodriguez/BEI/Rex Features 261 Etienne George/Sygma/Corbis 262 The Kobal Collection/Fefer, Stephane 263 Bassouls Sophie/Corbis Sygma 264 Newyorker/Everett/Rex Features 265 Reuters/Corbis 266 Christian Simonpietri/Sygma/Corbis 267 Geraint Lewis/Rex Features 268 AFP/Getty Images 269 Arici Graziano/Corbis Sygma 270 Allen Ginsberg/Corbis 271 Allied Film Makers/The Kobal Collection 272 Itar-Tass News Agency 274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74 The Kobal Collection 275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76 Fox Films 277 Getty Images 278 Dr T. Inc/Sandcastle 5 Prod/The Kobal Collection/Rosenthal, Zade 279 Spelling Films International/The Kobal Collection 281 Spelling/Fine Line/The Kobal Collection 282 Warner 7 Arts/The Kobal Collection 282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283 MGM/The Kobal Collection 285 Getty Images 287 Sipa Press/Rex Features 288 Orion/The Kobal Collection 289 The Kobal Collection/Fefer, Stephane 290 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291 The Kobal Collection/ Fefer, Stephane 292 A.I.P./The Kobal Collection 292 The Kobal Collection/Costa, Tony 293 70M Filmgroup/The Kobal Collection 294 Douglas Kirkland/Corbis 295 Serendipity/Alliance/The Kobal Collection/Prebois, Jerome 296 The Kobal Collection 297 Julio Donoso/Corbis Sygma 298 Catherine Cabrol/Kipa/ Corbis 299 Source: BFI 300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301 Source: BFI 302 The Kobal Collection 304 Columbia/Ray Stark/The Kobal Collection 305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306 20th Century Fox/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307 News (UK) Ltd/Rex Features 308 Fabian Cevallos/Corbis Sygma 309 Jerome Prebois/Kipa/Corbis 310 Carole Bellaiche/Sygma/Corbis 311 Epstein S. Karin/Corbis Sygma 312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313 Fotos International/Rex Features 314 The Kobal Collection/Fefer, Stephane 315 Corbis Sygma 315 Hawk Films Prod/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317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318 Stills Press Agency/Rex Features 319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320 Jerry Bergman/Rex Features 321 Hemdale/AIP/The Kobal Collection 322 Getty Images 323 Siemoneit Ronald/Corbis Sygma 324 Catherine Cabrol/Kipa/Corbis 324 Prod Eur Assoc/Gonzalez/Constantin/The Kobal

639


图片来源·致谢 Collection 325 Ladd Company/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326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327 The Kobal Collection 328 AFP/Getty Images 329 Reuters/Corbis 330 Eric Fougere/ VIP Images/Corbis 331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332 Eric Preau/sygma/Corbis 333 The Kobal Collection 334 Markku Ulander/ Rex Features 335 Rufus F. Folkks/Corbis 336 Getty Images 337 Tony Korody/Sygma/Corbis 338 Christopher Farina/Corbis 338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339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Wallace, Merie W. 340 Morgan Lecomte/Systeme D/Corbis 341 Reuters/Corbis 342 Patrick Chauvel/Corbis 342 Chaumiane/Film Studio/The Kobal Collection/Georges Pierre 343 Sunset Boulevard/Corbis 345 Rome-Paris/De Laurentiis/ Beauregard/The Kobal Collection 346 The Kobal Collection 347 Rufus F. Folkks/Corbis 348 AFP/Getty Images 349 Getty Images 350 The Kobal Collection 351 Chip East/Reuters/Corbis 352 Christian Simonpietri/Sygma/Corbis 352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353 Simonpietri Christian/Corbis Sygma 354 Action Press/Rex Features 355 Kairos Film/The Kobal Collection 356 Saul Zaentz Company/The Kobal Collection 356 The Kobal Collection 357 United Artists/Fantasy Films/The Kobal Collection 358 The Kobal Collection/Fefer, Stephane 359 Argos/Oshima/ The Kobal Collection 360 Mosfilm/The Kobal Collection 360 The Kobal Collection 361 Mosfilm/The Kobal Collection 362 Bembaron Jeremy/Corbis Sygma 363 Sipa Press/Rex Features 364 The Kobal Collection/Fox, Ira 365 Norbert Kesten/Rex Features 366 The Kobal Collection/Fefer, Stephane 367 Sipa Press/Rex Features 368 Getty Images 369 Allen Ginsberg/Corbis 370 Getty Images 372 Axel Koester/Corbis 373 Getty Images 374 Sipa Press/Rex Features 375 Getty Images 376 AFP/Getty Images 376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377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378 Amet Jean Pierre/Corbis Sygma 379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380 The Kobal Collection 381 Arici Graziano/Corbis Sygma 382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Hamill, Brian 383 MCA/ Everett/Rex Features 384 Athanor/The Kobal Collection 385 Arici Graziano/Corbis Sygma 386 Christopher Felver/Corbis 387 AFP/Getty Images 388 Andreas Neumeier/NewSport/Corbis 389 Frank Trapper/Corbis 390 by permission of Molly Clarke 391 Source: BFI 392 Rufus F. Folkks/Corbis 392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393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395 Orion/The Kobal Collection 396 Source: BFI 397 AFP/Getty Images 398 Rufus F. Folkks/Corbis 399 Isifa/LN/Ondrej Nemec 400 David W. Cerny/Reuters/Corbis 401 Jerome Prebois/Kipa/ Corbis 402 Andreea Angelescu/Corbis 403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404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404 Ladd Company/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405 Dreamworks/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Buitendijk, Jaap 406 IFC Films/Everett/Rex Features 407 Gaspar Risko/Rex Features 408 The Kobal Collection 409 Michael White Prods/The Kobal Collection 410 Getty Images 411 New World Pictures/The Kobal Collection 412 Orion/The Kobal Collection/Epstein, S. Karin 413 Snap/Rex Features 414 Antonio La Torre/Sonia Lo Re 415 Getty Images 416 Getty Images 417 Everett Collection/ Rex Features 418 Amet Jean Pierre/Corbis Sygma 419 Malaya Films/Stephan Films/The Kobal Collection 420 Nicolas Guerin/Corbis 420 Reuters/Corbis 421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422 Jamie Painter Young/Corbis 423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424 Frank Trapper/Corbis 424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425 Dimension Films/The Kobal Collection 426 Really Useful Films/Joel Schumacher Prods./The Kobal Collection/Bailey, Alex 427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429 Mario Anzuoni/ Reuters/Corbis 430 Rufus F. Folkks/Corbis 430 Mars/Marianne/Maran/The Kobal Collection 431 Columbia/Everett/Rex Features 432 Getty Images 433 Pacha/Corbis 434 Forestier Yves/Corbis Sygma 435 Attar Maher/Corbis Sygma 436 Getty Images 437 Diego Goldberg/Sygma/Corbis 438 Eric Robert/Corbis Sygma 439 ADC Films/The Kobal Collection 440 Frank Trapper/Corbis 440 United Artists/The Kobal Collection 441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442 The Kobal Collection 443 Warren Toda/epa/Corbis 444 TWPhoto/Corbis 445 Krista Kennell/Corbis 446 Eric Robert/Corbis Sygma 447 Rune Hellestad/Corbis 448 Getty Images 449 Little Bear/PECF/The Kobal Collection 450 Rune Hellestad/Corbis 451 Nicolas Guerin/Corbis 452 Peter Turnley/Corbis 452 Sideral/Tor Studios/Canal +/The Kobal Collection 453 MK2/CED/CAB/The Kobal Collection 454 Robert Eric/Corbis Sygma 455 Nils Jorgensen/Rex Features 456 Sipa Press/Rex Features 457 Sipa Press/Rex Features 458 Sipa Press/Rex Features 459 Alex Oliveira/Rex Features 460 Werner Herzog Filmproduktion/The Kobal Collection 460 JC Matsuura/Vistalux/Rex Features 461 Herzog/Filmverlag Der Autoren/ZDF/The Kobal Collection 462 Nicolas Guerin/Corbis 462 Taplin-Perry-Scorsese/The Kobal Collection 463 Columbia/The Kobal Collection 464 Warner Bros./ The Kobal Collection 465 AFP/Getty Images 466 Getty Images 467 Rune Hellestad/Corbis 468 Sutton-Hibbert/Rex Features 469 Camilla Morandi/Rex Features 470 Recorded Picture Co/First Independent/The Kobal Collection 470 Borislav/Rex Features 471 Columbia Tri Star/The Kobal Collection 472 Camilla Morandi/Rex Features 473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474 Rufus F. Folkks/Corbis 475 Marcel Hartmann/Corbis 476 Morgan Lecomte/Systeme D/Corbis 477 Getty Images 478 Sam Mooy/epa/Corbis 478 Lucasfilm/Coppola Co/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479 Lucasfilm/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480 Getty Images 481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482 Getty Images 483 Phil McCarten/Reuters/Corbis 484 Sunset Boulevard/Corbis 484 Tangos/The Kobal Collection 485 Trios/Albatros/WDR/The Kobal Collection 486 Fabrizio Bensch/Reuters/Corbis 487 Road/Argos/Channel 4/The Kobal Collection 488 Getty Images 489 Rufus F. Folkks/Corbis 490 Freek Van Asperen/EPA/Corbis 490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491 Canal+/Touchstone/The Kobal Collection/Moseley, Melissa 492 Stephane Masson/Corbis 493 Grupo Novo de Cinema e TV 494 Nancy Kaszerman/Zuma/Corbis 495 Rufus F. Folkks/Corbis 496 The Kobal Collection 497 Colin McPherson/Corbis 498 Eric Catarina 499 Nicolas Guerin/Corbis 500 Rufus F. Folkks/Corbis 501 Getty Images 502 Getty Images 502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503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505 Amblin/ Universal/The Kobal Collection 506 Nicolas Guerin/Corbis 507 Getty Images 508 AFP/Getty Images 509 Axel Koester/Corbis 510 First Run/Everett/Rex Features 511 Rex Features 512 Reents/ Siemoneit/Corbis Sygma 513 Rufus F. Folkks/Corbis 514 Getty Images 515 Eddie Mulholland/Rex Features 516 Rufus F. Folkks/Corbis 517 Getty Images 518 Getty Images 519 AFP/Getty Images 520 Getty Images 521 Getty Images 522 Getty Images 523 Getty Images 524 Getty Images 524 Compania Iberoamericana De TV/The Kobal Collection 525 El Deseo S.A./The Kobal Collection 526 Nicolas Guerin/Corbis 527 Paramount/The Kobal Collection 528 J. P. Yim/Zuma/Corbis 529 Getty Images 530 Getty Images 531 Getty Images 532 Javier Echezarreta/epa/Corbis 533 AFP/Getty Images 534 Getty Images 535 Warner Bros/Channel 4/The Kobal Collection/Buitendijk, Jaap 536 Samuel Lugassy/Corbis 537 Getty Images 538 Getty Images 539 Nicolas Guerin/Corbis 540 Nicolas Guerin/Corbis 541 Fred Prouser/Reuters/Corbis 542 Rufus F. Folkks/Corbis 543 Getty Images 544 AFP/Getty Images 545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546 Pascal Baril/Kipa/Corbis 547 Getty Images 548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549 Kin Cheung/Reuters/Corbis 550 Larry Laszlo/Corbis 551 Paramount/Miramax/The Kobal Collection/Bray, Phil 552 The Kobal Collection 553 Getty Images 554 Süren Stache/dpa/Corbis 555 John Schults/Reuters/Corbis 556 Neal Preston/Corbis 557 Frank Trapper/Corbis 558 Richard Chung/Reuters/Corbis 559 Jean-Pierre Amet/BelOmbra/Corbis 560 Reuters/Corbis 560 Working Title/Polygram/The Kobal Collection/Tackett, Michael 561 Polygram/Working Title/The Kobal Collection 562 Su Friedrich, photo (© 2002) by Rebecca McBride 563 Stephane Masson/Corbis 564 Sipa Press/Rex Features 565 David Fisher/Rex Features 566 Getty Images 567 Theo Kingma/ Rex Features 568 Getty Images 569 Colin McPherson/Corbis 570 Sipa Press/Rex Features 571 Camilla Morandi/Rex Features 572 Kim Kulish/Corbis 573 Source: BFI 574 Hubert Boesl/dpa/ Corbis 574 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575 40 Acres & A. Mule/HBO/The Kobal Collection 576 Stephane Reix/For Picture/Corbis 577 Reuters/Corbis 578 Reuters/Corbis 579 Getty Images 580 Getty Images 581 Scott McDermott/Corbis 582 Getty Images 583 Arici Graziano/Corbis Sygma 584 Sipa Press/Rex Features 585 Carolyn Contino/BEI/Rex Features 586 Stephane Reix/For Picture/Corbis 586 Geffen/Warner Bros/The Kobal Collection 587 20th Century Fox/The Kobal Collection 588 Itar-Tass News Agency 589 Eric Thayer/Reuters/Corbis 590 Getty Images 591 Corbis Sygma 592 Everett Kennedy Brown/epa/Corbis 593 Getty Images 594 Arici Graziano/Corbis Sygma 595 epa/Corbis 596 Daniel Deme/epa/Corbis 597 Getty Images 598 Guido Manuilo/EFE/Corbis 599 Nicolas Guerin/Corbis 600 Getty Images 601 New Line/Avery Pix/The Kobal Collection/Barius, Claudette 602 Siemoneit Ronald/Corbis Sygma 603 Getty Images 604 Getty Images 605 Ilpo Musto/Rex Features 606 Everett Collection/Rex Features 607 Jens Kalaene/dpa/Corbis 608 Rufus F. Folkks/Corbis 609 Getty Images 610 Lisa O’Connor/Zuma/Corbis 610 Miramax/Buena Vista/The Kobal Collection 611 A Band Apart/Miramax/The Kobal Collection/Cooper, Andrew 612 Masatoshi Okauchi/Rex Features 613 Angello Picco/Rex Features 614 Getty Images 615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616 Sipa Press/Rex Features 617 Albert Gea/Reuters/Corbis 618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619 Rune Hellestad/Corbis 620 Susana Vera/Reuters/Corbis 621 Rufus F. Folkks/Corbis 622 Rufus F. Folkks/Corbis 623 Getty Images 624 Getty Images 625 Hubert Boesl/dpa/Corbis 626 Matt Baron/BEI/ Rex Features 627 Alex Berliner/BEI/Rex Features 628 The Kobal Collection/Birmelin, Bruce 629 Stephane Cardinale/People Avenue/Corbis 630 Touchstone/The Kobal Collection/Masi, Frank 631 Corbis Sygma 632 Rufus F. Folkks/Corbis 633 Lucas Jackson/Reuters/Corbis

致谢 Quintessenc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llowing people and picture agencies for their help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book:

General Editor Acknowledgments

Dave Kent, Angela Levin, and Phil Moad at The Kobal Collection

My sincerest thanks to Jane Laing and Victoria Wiggins at Quintessence for their commitment, patience, and help every step of the way. These books are truly a team effort, and I have the luxury of working with the best publishing team imaginable. My thanks as well—and as always—to the contributors, who consistently amaze me with the insight and quality of their entries.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famil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for their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during this entire process.

Stephen Atkinson at Rex Features

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my best friend, Max Kellerman, who knows a little about movies.

Sunita Sharma-Gibson for additional picture research Ann Barrett for compiling the index

Jodie Wallis at Getty Images Duncan Crawley at Corbis Andrey Bobrov at Itar-Tass News Agency Nina Harding at 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artin Humphries at the Ronald Grant Archive

640


201407


梦想家·图文馆

501系列

史蒂芬 · 法辛,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 · 霍普金斯基金绘画研究教授。 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兼牛津圣·埃德蒙学院高级研究员。1998年 当选为伦敦皇家艺术学会成员。他最初求学于伦敦圣· 马丁艺术学院,于伦敦皇家艺 术学院完成绘画硕士学位,自1977年一直从事美术教育。法辛的画作在全球各地都有展 出,尤其是在英国、日本和南美洲的画廊。

作者:史蒂芬·法辛 译者:杨凌峰 ISBN: 978-7-5117-2207-2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640 装帧:精装 定价:148.00元

作为《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的姊妹篇,《501位艺术大师》深入介绍 有史以来世界各地的501位艺术大师,其中有画家、雕塑家,还有混合媒材、摄影和装 置领域的艺术家。有关这些艺术家的生平小传简明扼要,事实丰富,集中起来就构成一 部非正式的插图版艺术史。每篇紧凑的传记中都对传主的艺术创新成就和文化影响力作 出评价。 此书对入选人物研究透彻,同时兼顾阅读趣味,信息量充沛,全面涵盖人类艺术 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大师到印象派画家,从使用混合媒材的立体派大家到后现代 的录像艺术家,无不兼收并录。文字传记的配图中有传主肖像,另有作品概目提示读者 可去哪些画廊和博物馆观赏该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大多数条目中还附有艺术家本人或 评论家的名言警句,精辟而富于启发,让我们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态 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本书主编史蒂芬·法辛为英国知名的艺术史著作人和艺术教授,撰稿者团队由评论 家、艺术史学者以及艺术家构成,堪称国际阵容。他们的评介体现了真正兼容并包的导 引功能,让读者去接近艺术世界中那些最重要的男女成员。书中论及的很多大师杰作以 高品质的精美插图呈现,此外还有艺术家在工作状态时的留影。艺术爱好者及喜欢逛博 物馆的读者,如欲寻得一份可靠的艺术鉴赏参考资源,不妨时常翻阅本书,获取资讯, 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奉献出传世杰作的艺术大家。


梦想家·图文馆

《501位艺术大师》


梦想家·图文馆

501系列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 是一名电影评论家、学者、制作人,拥有哈佛大学哲学硕 士学位及纽约大学电影学硕士学位。他是一位颇为内行的恐怖片鉴赏专家,其撰文著 述、教学授课成果颇丰,涉及电影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审美学、心理分析,乃至血腥恐 怖片的观赏乐趣。编著的作品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无疆恐怖:全球 恐怖电影大集合》《100部欧洲恐怖电影》《恐怖电影与心理分析》《世界电影传统》 《新好莱坞暴力》和“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类型电影系列”。

作者:史蒂文·杰伊·施奈德 译者:刘洲 ISBN: 978-7-5117-2206-5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640 装帧:精装 定价:148.00元

作为畅销书《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姊妹篇,《501位电影导演》是 对银幕大师们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从弗雷德 · 金尼曼、 英格玛 · 伯格曼,到伍 迪·艾伦、三池崇史。不管是作者导演、动作大片导演、喜剧天才或是恐怖大师,你都 能在这本拥有精美插图和大量史实的书中找到。 灯光、摄影、开拍!电影的世界充满了魅力和浪漫——事实却是摄影机后的男男 女女们在发号施令,创造出让一代又一代影迷沉醉的观影体验。从电影先驱巴斯特·基 顿到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以及电影顽童加斯帕·诺,电影史上的巨人和 天才被悉数囊括,使得本书成为了解电影导演的最全面的指导。每位导演至少有一页内 容,内容包括精选出来的电影年表,以及对其影响、标志、创作关系的引人入胜的介 绍。你知道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自己的三十七部电影中都有客串演出吗?发现过马 丁·斯科西斯作品中的纽约,以及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哥特电影是怎样影响了现代导演风 格的吗? 本书主编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是一位电影研究专家,撰稿团队由一组世界范围 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以及媒体人所组成,本书是对超过一个世纪的镜头后的创 作源头的完全传记。不管你是从头至尾细读本书还是时不时翻阅一下,《501位电影导 演》都会扩展你对电影的热爱和欣赏……并继续将其保持很多很多年。


梦想家·图文馆

《501位电影导演》


梦想家·图文馆

5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作者:[英国] 罗伯特·迪默里 译者:王博 ISBN: 978-7-5117-2208-9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罗伯特· 迪默里(Robert Dimery)是位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伦敦)与 Vogue等多家杂志撰写专栏与乐评。他主编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甫一 出版便备受好评。除了创作并出版过不少关于摇滚音乐的图书之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多 部关于古典音乐专辑及歌曲的图书。他编辑的图书包括Tony Wilson的《24小时狂欢派 对》、《我有话要说——迷幻摇滚乐与“闯入天堂”的石玫瑰乐队》。目前他居住在伦 敦。

本书从近一个世纪的音乐作品以及最动听的专辑中精选出最能激励人心的1001首 歌曲。由资深编辑团队通力合作编撰而成,其成员包括诸多从事音乐工作的记者与评论 家。本书中的每个条目都介绍了一首歌曲,并提供了有关歌曲的诸多信息,包括歌曲作 者的灵感从何而来;为什么歌曲能够经久不衰,它影响了哪些歌曲;共有哪些版本值得 一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配有多幅全彩页插图,囊括了近一个世纪内杰出的歌手 (乐队)与歌曲作者。本书附录部分特别收录了编写团队精心挑选的10001首值得收听 与下载的歌曲清单。无论你是赏乐新人还是音乐老饕,这本书都值得珍藏。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首歌曲》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罗伯特·迪默里(Robert Dimery)是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Vogue等多家知 名杂志撰写专栏和乐评,创作并出版过不少关于摇滚音乐的图书,包括《有生之年非听 不可的1001首歌》《摇滚天堂》《经典唱片》《经典单曲》。 为了编写本书,罗伯特·迪默里邀集来自世界各地五十多个城市的九十多位资深乐 评人共同组成本书的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 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畅销全球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由知名乐评人罗伯特·迪默里担任 主编,九十多位资深乐评人共同组成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不管是音乐老饕还是赏乐新人,《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都是必备珍 藏。书中收录了一千零一张唱片,或许你听过,或许没听过,它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 响与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该书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销 量已达80万册,是1001系列中仅次于《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畅销品种。 中文版根据英文第7版翻译,较之前的版本,又收录了不少大热新唱片。从外号 “瘦皮猴”的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到来自加拿大的独立摇滚乐队拱廊之 火(Arcade Fire),前后横跨五十多年。所收录的唱片囊括了摇滚、民谣、嘻哈、舞 曲、流行等多种音乐类型。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音乐终极汇编手册。除了对唱 片时代背景、内容的详尽介绍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威说明之外,精彩犀利 的评论、珍贵的唱片封面和完整的专辑歌曲列表、来自各大知名音乐杂志、报刊和网站 的大量珍贵高品质图片资料,都使得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这本大部头是对最佳音乐的最完整收录,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那些具有清 单狂热症的音乐迷们所渴望的。每一个爱乐之人都应该拥有它。” ——《出版商周刊》

作者:[英国] 罗伯特·迪默里 译者:张阅 邵逸 ISBN: 978-7-5117-1703-0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我知道,你将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而且我希望,在翻 阅本书时,你会再挑出一些列入你的清单——看《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之 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 ——迈克尔·莱顿,《滚石》元老编辑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张唱片》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作者:[英国] 海伦·阿诺德 译者:巩熠 万洁 ISBN: 978-7-5117-****-*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杰克·查洛纳(Jack Challoner)曾在位于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并在泰 晤士河畔金斯顿接受教师培训。后进入伦敦科学博物馆教育部门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 向游客讲解各种科学知识。截至目前,杰克已经编著了近30部著作,题材涉及各个时代 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同时还担任许多其他著作的科学编辑顾问。他还在许多正式或非正 式的教育场合进行科学秀表演。

人类与生俱来便有发明创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并不断进化的重要因素。在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会用到数不清的科学发明,有些科技甚至能够挽救生命,但这些 技术的起源时间、发明背后的故事也许鲜为人知。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以编年史的形式对全球各个时期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 响的科学技术发明进行了回顾。书中既包含了车轮这样的原始发明,也有MP3播放器这 样的高科技,旨在带领读者探索发明背后的故事,追踪每项发明从理论到成型的实践过 程。编者相信定会有许多内容令你惊诧不已:你一定不会想到牙膏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 经出现了;而在公元前1500年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剪刀了。另外,你一定想知道互联网 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卫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翻开《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你将沉浸在一个由无数发明集合而成的奇妙世界 中,各种各样的发明故事向你诉说着一部光辉绚烂的世界史,让你在轻松有趣的文字中 品读人类的奋斗历程。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迈克尔 · 布莱特(MICHAEL BRIGHT)是一位成功的制片人,在英国广播公司 (BBC)闻名世界的自然历史组(Natural History Unit)工作了三十多年。他撰写 的自然历史著作超过80本,其中包括《从安第斯到亚马逊:南美指南》(Andes to Amazon:A Guide to South America)。他还是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其中包 括备受赞誉的电视系列片《自然世界》(Natural World)和《野生动物》(Wildlife on One),曾经担任《探索世界奇观》(Discovering the Wonders of Our World)和 《野生动物年鉴》(The Wildlife Year)的编辑顾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和 文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工作。《世界遗产公约》是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制订 的国际公约,其宗旨是为后代确认、保护并保存世界优秀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自然奇观》将带你游历我们美丽星球上最奇妙的景 点,其中许多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景观名录,赞颂了地球数十亿年骚 乱的自然历史,展现出独特遗产的美丽之处。这本绝佳的综合性指南包含这些自然奇观 的产生、发展与位置信息,提供了保护区和濒危物种的详细资料,将激发人们深入了解 这个星球无价资源的兴趣。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自然奇观》跨越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大陆和每一片海 洋,列出的每处景点都将为游客提供一生难求的经历。迈克尔·布莱特在此选择了大自 然最壮观、最振奋人心的作品——它们的景色与位置令人叹为观止,会让你永生难忘。

作者:[英国] 迈克尔·布莱特 译者:袁璐 ISBN: 978-7-5117-1318-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加入迈克尔·布莱特令人惊叹的旅行吧!看看亚利桑那沙漠那些形象的岩石与尖峰,还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有冰冷而庄严的斯堪的纳维亚群岛;了解加勒比火山群爆炸的隆隆声和残存的伊比利亚 猞猁栖息地——僻静的西班牙湿地;想象一直遭受全球变暖任意摆布的澳大利亚脆弱珊 瑚礁那惊人的美丽。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不可思议的旅程,去欣赏自然界最不寻常的风 景吧!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处自然奇观》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理查德·卡文迪什(RICHARD CAVENDISH)是一位历史学家,英国历史遗址研究权 威。著有《史前英格兰指南》和一部有关英国国王和王后的作品,他还每月为《今日历 史》杂志撰写专栏。他策划编纂了关于20世纪重大事件和世界奇观的书、为汽车协会编 撰了英国指南和英国地名索引等。他在英国、美国、丹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举办过讲 座或录制广播节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和 文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工作。《世界遗产公约》是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制订 的国际公约,其宗旨是为后代确认、保护并保存世界优秀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这部信息丰富的作品生动地介绍了令人赞叹的各种历史景点。人类在此留下自己的 印迹,它们至今仍被不断参观并广受喜爱。书中的条目是对每处杰出历史遗址的概述, 既阐明了它的历史意义,也介绍了它的建造者。作为一部综合性指南,本书由历史学家 和作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编撰,所涉内容贯穿有记载可考的整个历史——从人类的开端一 直到现代。 这份华丽的视觉化指南如同一份纲要全面地展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历史景点。本书 主编理查德·卡文迪什和他的专家团队将引领您进行一次引人入胜的全球漫游:从古代 世界遗留的奇观,如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到纪念20世纪重大时刻的纪念碑,你 将邂逅的景点种类繁多、范围无边,且纵贯千年,包括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斯托克方 丹岩洞——“人类的摇篮”和柏林的查理检查站——冷战的标志性符号。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历史景点》将历史景点根据地理位置组织编排,包括 800多幅彩色照片,图片精美,内容迷人。在这些书页中,你将发现过去和现在的许多 伟大工程杰作,如高架桥、桥梁、船舶;宗教崇拜之地,如耶路撒冷的哭墙和意大利的

作者:[英国] 理查德·卡文迪什 译者:吴俊萍 汤慧芸 ISBN: 978-7-5117-1938-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奥维多大教堂;权力的重要所在地,如凡尔赛宫和白宫;还有世界上的主要战场——从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盖茨堡到索姆河。世界闻名的历史景点带着历史的印迹从被遗忘的角落聚集在了一起。

你手中捧着的是地球上最激动人心和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历史景点的一站式指南。问 题是,你将首先拜访哪一处?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处历史景点》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作者:[英国] 杰克·查罗纳 译者:张芳芳 曲雯雯 ISBN: 978-7-5117-2142-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杰克·查洛纳(Jack Challoner)曾在位于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并在泰 晤士河畔金斯顿接受教师培训。后进入伦敦科学博物馆教育部门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 向游客讲解各种科学知识。截至目前,杰克已经编著了近30部著作,题材涉及各个时代 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同时还担任许多其他著作的科学编辑顾问。他还在许多正式或非正 式的教育场合进行科学秀表演。

人类与生俱来便有发明创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并不断进化的重要因素。在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会用到数不清的科学发明,有些科技甚至能够挽救生命,但这些 技术的起源时间、发明背后的故事也许鲜为人知。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以编年史的形式对全球各个时期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 响的科学技术发明进行了回顾。书中既包含了车轮这样的原始发明,也有MP3播放器这 样的高科技,旨在带领读者探索发明背后的故事,追踪每项发明从理论到成型的实践过 程。编者相信定会有许多内容令你惊诧不已:你一定不会想到牙膏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 经出现了;而在公元前1500年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剪刀了。另外,你一定想知道互联网 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卫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翻开《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你将沉浸在一个由无数发明集合而成的奇妙世界 中,各种各样的发明故事向你诉说着一部光辉绚烂的世界史,让你在轻松有趣的文字中 品读人类的奋斗历程。


梦想家·图文馆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史蒂芬·法辛(Stephen Farthing),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霍普金斯 基金绘画研究教授。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1998年当选为伦敦皇 家艺术学会成员。自1977年开始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官方网站:stephenfarthing. com 史蒂芬·法辛其他作品:《艺术通史》《501位艺术大师》《现代艺术指南》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展现了1001幅重要画作,每一幅画都配以高清 彩图,将带给读者一场快乐而信息量丰富的视觉盛宴。史蒂芬·法辛教授担纲甄选,由 艺术家、艺术馆管理者、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品收藏人组成的国际撰稿人团队以最新最敏 锐的视角为每一幅画撰写了既具娱乐性又具知识性的评论文章。通过对画作的精辟讲解 和对画家的介绍,你将认识绘画史上最具纪念意义的、最重要的、最有争议的、最令人 难忘的、最吸引眼球的1001幅作品。 你将会欣赏到从古埃及壁画到当代油画中最富盛誉的名画,也会发现大量曾被忽视 的杰作和需要引起你关注的现代绘画宝库,真正做到范围广泛的完美穿越。收藏这些作 品的地方有些是著名的展馆,如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很容易找到,

作者:[英国] 史蒂芬·法辛 译者:顾海东 ISBN: 978-7-5117-1563-0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2月

也有一些画廊位处偏远,不易到达,但它们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看。《有生之年非看不可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的1001幅绘画》将为你的艺术之旅导航。 本书已获得全球读者的广泛认可,被翻译成16种语言,销售40万册。中文版根据最 新英文第2版翻译制作。相信每一次审慎的回顾都会伴随着美丽的再现,每一次随意的 翻阅都是艺术修养的积累。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托尼·莫特(Tony Mott)作为业界圣经级电玩杂志《Edge》的多年首席主编,有 着长达三十年的电子游戏经验,其中十五年是在游戏产业打拼,对电子游戏自1962年作 为娱乐形式诞生起至今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莫特领衔专业编写团队,为 你精选1001款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最佳游戏,不论国家、不限类型,一网打尽,从雅达 利的VCS等主机鼻祖到索尼的PS3等时下热门家用游戏平台,应有尽有。

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1001系列”经典之一,《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戏》 将为你献上一份详尽的游戏指南,带你领略史上最伟大的电子游戏的风采。从早期经典 到最新热门大作,本书汇集了各类兼具人气与评论盛赞的作品、冷门佳作,以及曾经改 变游戏发展历史的里程碑式经典。 中文版根据英文第2版制作,精装,铜版纸全彩印刷,重达4斤。书中收录了截 至2013年的1001款值得你了解与尝试的游戏佳作,其中包括《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爆破彗星》(Asteroids)、《吃豆人》(Pac-Man)等最早将电子游 戏推向世界的街机经典,让雅达利、Sinclair、Commodore等品牌家喻户晓的电脑游 戏,以及《光晕》(Halo)、《侠盗猎车》(Grand Theft Auto)、《生化危机》 (Resident Evil)等早已成为流行文化符号的主机平台大作。 电子游戏是世界上最具动感活力的娱乐方式之一,《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 戏》不仅为读者奉上这一娱乐方式的终极攻略,更是骨灰级玩家和游戏菜鸟不容错过的 佳作。书中每一款游戏都会附上发售年份、游戏平台、开发商、游戏类型等资料,并配 有大量游戏实际操作截图,更有知名游戏评论权威的解说,详细点评每款游戏的操作、 艺术水准及其对相应游戏类型的突出贡献。 不管你身在何方,不论任何性别年龄,你都不能说这世上没有对你胃口的游戏。 在这精心挑选的1001款游戏中总有一款适合你,希望这些游戏能够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 觉,正如它们影响了我与游戏结缘的一生。 ——彼得·莫利纽克斯(Peter Molyneux),游戏开发设计师,本书序言作者 本书撰稿人中有很多是我所钟爱的。即使我还没有拿到这本书,我都可以向你保证 它绝对是本值得拥有的佳作。

作者:[英国] 托尼·莫特 译者:陈功 尹航 ISBN: 978-7-5117-1871-6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自知名综合性博客BoingBoing.net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戏》由来自全世界的专业电玩评论家团队编写,以 时间顺序编排,完整地呈现了电子游戏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的辉煌历程。  ——摘自国外知名游戏博客Kotaku.com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游戏》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

弗朗西斯·凯斯(FRANCES CASE)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游历于世界各地,同时为包括 英国《卫报》在内的很多出版物撰写有关饮食的文章。她还策划过一些饮食和品酒相关 的广播电视节目。 参与本书编撰的还有: 格林·克里斯蒂安(GLYNN CHRISTIAN)是广受欢迎的饮食类电视节目中的大厨, 也是获奖图书《真味:美食家配料手册》的作者。 迈克尔·拉斐尔(MICHAEL RAFFAEL)是声名卓著的美食作家,著有获奖图书《西 村奶酪制作者》。 茱蒂·李奇薇(JUDY RIDGWAY)是橄榄油研究专家,还是奶酪、芥末、熟食和调味 料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著有55部饮食与品酒类书籍。 托尼·希尔(TONY HILL)是西雅图全球香料、草药和茶叶商业联盟创始人,著有 《世界调味品百科全书》。

《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是一部介绍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美食的精美图 书,由美食撰稿人、大厨和美食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强力打造。这本华丽而权威的图书展 示了1001种诱人的食材,让你的味蕾蠢蠢欲动。白色的松露和熊本牡蛎会让你垂涎,印 度黑盐将给你的厨房主食增添光彩,臭豆和费约果会拓宽你味觉的广度,诸如牛睾丸和 巨型龙虱这样的极品则会让你震撼不已。 本书是世界各地美食家必读之物,每一页都信息丰富。跟随本书主编弗朗西斯·凯 斯开始这段精彩的旅程吧,到世界各地的集市、食品摊和熟食店去逛逛,让凯斯为你介 绍一生中非吃不可的最有价值的食物。闲暇时,你可以随意翻翻这本书,最重要的是, 带着你的灵感,享受每一种新口味。

作者:[英国] 弗朗西斯·凯斯 译者:王博 马鑫 ISBN: 978-7-5117-0033-9 成品尺寸:16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神户牛肉为何如此昂贵?可可脆皮为美国杰克奶酪增添了怎样的特色?为什么用橡

纸张:铜版纸 页数:960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子饲养的猪能制成极品火腿?番茄和粘果酸浆的区别究竟在哪?    在《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中,你将找到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很多类 似问题的答案。这是一本介绍世界上最美味食物的精致之作,将带你开启一段醉人的环 球之旅——从巴黎的肉店到马拉喀什的露天集市,从葡萄牙的鱼市到伦敦的熟食店……


梦想家·图文馆

《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种食物》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01系列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作者:【英】布鲁诺·麦克唐纳 译者:邵逸 ISBN: 978-7-5117-1197-7 成品尺寸:182mm x 242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摇滚谱系》

纸张:铜版纸 页数:288 装帧:精装 定价:128.00元

布鲁诺 · 麦克唐纳(Bruno MacDonald)是一位音乐专家,著有《摇滚谱系》, 参与编撰《摇滚天堂》《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 张唱片》和《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 1001 首歌》,主编《乐队伙伴、歌迷、朋友和劲敌眼中的平克·弗洛伊德》一书,并 为《摇滚指南》《吉尼斯热门单曲》《摇滚百科》等书籍和《电台时代》《Q》《唱片 收藏家》等各大音乐杂志撰稿。


梦想家·图文馆

《摇滚天堂》

作者:【英】罗伯特·迪默里 【英】布鲁诺·麦克唐纳 ISBN: 978-7-5117-2047-4 成品尺寸:222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罗伯特·迪默里(Robert Dimery)是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Vogue 等多家 知名杂志撰写专栏和乐评,创作并出版过多本关于摇滚乐的书,包括《有生之年非听不 可的1001 张唱片》《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 首歌》《摇滚天堂》《经典唱片》《经 典单曲》等。 布鲁诺 · 麦克唐纳(Bruno MacDonald)是一位音乐专家,著有《摇滚谱系》, 参与编撰《摇滚天堂》《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 张唱片》和《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 1001 首歌》,主编《乐队伙伴、歌迷、朋友和劲敌眼中的平克·弗洛伊德》一书,并 为《摇滚指南》《吉尼斯热门单曲》《摇滚百科》等书籍和《电台时代》《Q》《唱片 收藏家》等各大音乐杂志撰稿。

《摇滚天堂》收录了120 位叩响天堂之门或是踏上地狱之路的伟大偶像,为您呈现 流行乐坛传奇人物的最后时光。他们是生而璀璨、转瞬陨落的摇滚传奇,他们是“不发 光,毋宁死”的音乐诗人。

译者:邵逸 纸张:铜版纸 页数:256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丛书资料 成品尺寸:116mm x 150mm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16/册 装帧:软精装 定价:48.00元/册

主编简介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Steven Jay Schneider)是一位颇为内行的恐怖片鉴赏 专家,其撰文著述、教学授课成果颇丰,涉及电影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审美学、心理 分析,乃至血腥恐怖片的观赏乐趣。为编写《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及101 系列电影丛书,他从世界各地集结了50余位最优秀的撰稿人、评论家、影评人、教授、 影迷和电影人。这个团队由最出色的影评撰稿阵容组成,其成员既有巴黎《世界报》旗 下的Jean-Michel Frodon,也有东京《潜流》杂志旗下的藤原敏史,其他成员分别来自 《帝国》《视与听》《滚石》《纽约时报》《完全电影》《国际电影指南》《洛杉矶 周报》《电影季刊》《华盛顿邮报》,以及CineAction, NME, Time Out, Filmmaker, Moviemaker等媒体。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邵逸

ISBN: 978-7-5117-1535-7

从华丽时髦、极具代表性的007系列传奇到徐克、吴宇森、克里斯托弗·诺兰快节 奏的黑暗作品,大荧幕上紧张刺激、跌宕起伏的故事到底拥有什么样的迷人魅力?观众 到底是享受血腥暴力还是渴望正义得到伸张?我们痴迷的是电影中的动作英雄还是埋藏 在我们心底的那个英雄梦?本书将与您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动作电影》综合了影评人、电影历史学家和电影学者 的观点,为动作电影的世界注入知识、见解和激情。在这个世界中,硬汉小啜马蒂尼、 穿紧身衣和斗篷,或者干脆变成绿色。但他们还是可以轻松的英雄救美,拯救世界,战 胜机器人、变态、小丑和外星人。所以抓好扶手,享受面前的精彩旅程吧!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徐媛

ISBN: 978-7-5117-1529-6

妙语连珠、西装笔挺、兄弟义气和残忍杀戮,黑帮电影这一题材让观众看到社会最 脆弱的一面,让我们为黑帮中的兄弟情仇、利益纷争揪心不已。黑帮电影是现代社会人 们在精神领域寻求逃避的一个出口,与其说跟犯罪有关,倒不如说跟“浪漫和梦想”有 关——黑帮中人置生死于不顾只为随心而活,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无法实现的浪漫梦想。 本书选取了有史以来最为经典的101部黑帮电影,通过评论家、电影历史学家和学 者的深入见解,电影中的英雄和反英雄形象以及血腥暴力的场景变得生动起来,你会看 到卑鄙小人、上层人士、情妇、三合会、小混混、枪战、敲诈、抢劫、谋杀、毒品交易 和追车场景。读完本书,你会思考:你会站在哪一边——警察还是匪徒?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徐黄兆

ISBN: 978-7-5117-1525-8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历次战争中总会涌现一些经典的英雄或 反英雄形象,也总少不了彪炳史册的经典战役,而一部伟大的战争电影正是以这些元素 作为基本的创作素材。战争电影跨越了电影制作的简单范畴,为我们展现了英勇不屈的 斗争精神,记录了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战斗决策,同时拷问了战争的动机和道义。 藉由影评家、电影历史学家和电影学者的深刻见解,《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 战争电影》以专业而不失激情的手法解读了一个世纪以来出现在银幕上的战争史,是一 本用来解读优秀战争电影的完美指南用书。因此,如果你酷爱战争电影,那么就请带上 这本书,跟随书中的英雄来一次伟大的战争片回顾之旅吧。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李林娟 吴筠

ISBN: 978-7-5117-1527-2

说起恐怖电影,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午夜凶铃》《惊声尖叫》等经典影片, 但究竟有多少人可以面不改色地认真欣赏完一部恐怖电影呢?我们怀揣着不安,捂住双 眼,却又忍不住悄悄从手指缝中去看那恐怖的身影在移向何方。恐怖电影给人带来不安 感的同时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在制造惊骇感的同时又令人感到兴奋和刺激。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恐怖电影》借助影评人、电影史学者以及学术人士对 电影的理解和热情,描绘了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种恐怖形象,其中包括吸血鬼、僵 尸、杀人魔王、太空入侵者、饥肠辘辘的食人生番、凶残的孩子、精神失常的越战老兵 以及有感知能力的机器怪物等。读完本书的你还敢关灯睡觉吗?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杨凌峰

ISBN: 978-7-5117-1526-5

邪典电影拍摄手法独特、情节怪诞离奇、富有争议性,通常是那些电影怪才的创作 成果,比如大卫·林奇的《蓝丝绒》,艾德·伍德的《外星第九号计划》和约翰·沃 特斯的《粉色火烈鸟》;而邪典电影的观众通常只是小范围内的一群忠实拥趸和狂热影 迷。它用一些极端手法去刺激人们内心另一面的感觉,喜欢它的人对它顶礼膜拜,不喜 欢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本书搜罗了评论家、电影史专家和名流学者的卓识洞见,对相关的电影资讯、深度 内涵和所包蕴的激情进行广泛的解读;这些影片必将让你产生一睹为快的念头。本书是 对这一过往世纪的巡礼缅怀。在特定人群中,邪典电影文化受到“邪教”般的膜拜;且 让我们开始一次狂放的“邪恶”之旅!


梦想家·图文馆

101电影系列

译者:王小亮

ISBN: 978-7-5117-1528-9

从低成本经典《飞侠哥顿》系列到《黑客帝国》中那CGI制作的绚丽世界,无数令 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观众的视网膜,让观众在科学幻想的世界中跟随着 主人公体验着紧张刺激的科幻之旅。伟大的科幻电影能将现实世界架空,玩弄物理定 律,同时还让观众对影像中那未来世界的惊鸿一瞥着迷不已。 这个时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但人类毕竟有着超脱现实的需 要。通过评论家、电影史学家和学者们的独到眼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科幻 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这一切的知识和想象。 系好安全带,乘坐这枚火箭前往科幻的天堂吧!


梦想家·图文馆

《世界动画史》

史蒂芬·卡瓦利耶(Stephen Cavalier)在动画业和游戏业有着近二十年的工作经 验。他自编自导过多部获奖短片,参与过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动画制作团队,同时他 还是迪士尼公司和BBC的动画导演。卡瓦利耶也在自己经营的公司中担任动画师、编剧 和导演。他现在居住在英国布莱顿。

史蒂芬·卡瓦利耶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了本书,其覆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各种先驱 人物、动画长片、电视剧集、数字影片、电子游戏、独立电影以及经由互联网发布的作 品。本书以详尽的电影时间线和技术创新为主脉络,并配有必看影片及剧情梗概,以及 动画人与动画公司的具体介绍,展现了动画的演变历程,从转描技术到改进后的赛璐璐 技术,从胶片直绘动画到粘土动画……内容可谓覆盖全球,详细描述了世界动画的百年 历史,将欧洲、北美、亚洲的重磅人物纷纷囊括其中,并辅以丰富的彩图和百科全书式 的知识广度,引领读者踏上奇幻旅程,感受人类的无尽想象,领略动画世界的广阔无垠 与无限创意。 “想要寻找一本可以‘一站式’了解世界动画史的图书?那就是它了!无论是手绘 动画、定格动画还是数字动画,作者史蒂芬·卡瓦利耶所作的评论都足够犀利简洁、一 针见血。”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知名影评人Wheeler Winston Dixon “《世界动画史》如史诗般向我们展现了核心动画技术的演化历程……这是一本既 赏心悦目,又能带给你无限乐趣的书。” ——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我们经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闻所未闻的艺术家们的创作, 体会到各种惊奇与争议。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眼光与视角,去重新体味那些我们曾 经最爱的动画。” —— 摘自网站subtitledonline.com “这本书好像拥有某种魔力,你很难不被它吸引。”

作者:史蒂芬·卡瓦利耶 译者:陈功 ISBN: 978-7-5117-1498-5 成品尺寸:228mm x 260mm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纸张:铜版纸 页数:416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卡瓦利耶曾为斯皮尔伯格和迪士尼工作。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广阔的动画发展 史,他完成得很棒。” —— 《我们爱这本书》杂志(We Love this Book)


梦想家·图文馆

《世界动画史》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翁贝托·艾柯与中文版编辑(摄影:贝小戎)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意大利人,生于1932年,现居米兰,执教于博洛 尼亚大学。他是享誉国际的作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 美学家。艾柯被誉为“当代达·芬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出版过140多部著作, 横跨多个领域,都有经典性的建树。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知识分子都以 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

艾柯作品系列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美的历史》(精装)

《美的历史》(平装)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80211-379-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07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0 定价:198.00元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0738-3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0 定价:98.00元

《美的历史》是一本完美的书,一部“美”的百科全书。全书编得既美,写得又 好。当世唯有艾柯的渊博和深能成此手笔。 ——亚马逊网 贡布里希的《美的历史》,单纯由艺术史角度着眼;艾柯的学问取向广阔,讨论不 只限于艺术史,更旁征博引,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哲学思想史寻找他山之石借鉴, 在美学之外借助相关知识做讨论的切入点。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 这不是一本艺术史、文学史或音乐史,谈的纯粹是放诸古今中外皆准的有关“美” 的历史。内容大部份皆由艺术世界取材的原因,艾柯解释是因为较诸贩夫走卒创造出来 的美丽事物,艺术家创造的作品较多能够留存于后世,而且他们也留下了较多的只字片 语,解释自己认为哪些东西是美的。艾柯认为,美的观念向来并非绝对、颠扑不破的, 因此花了不少篇幅将不同的美学观念并陈,探讨相异的美的模型如何并存于同一时期, 以及其他模型如何穿越不同的时期彼此呼应。艾柯坦承自己对于美的观点,可能会招致 《美的历史》将美的历史脉络呈现,它不仅是一部艺术的历史或美学史,而且是

相对主义之讥,仿佛认为美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而这正是他

作者融合两者为美的概念所下的定义,涵括的范围自古典到现代。书中论及的美包含绘

的本意。至于在千姿百态的变化之下,美的差异是否有万流归宗的统一模式,艾柯则很

画、雕刻、建筑、电影、摄影、装置艺术以及文学等,领域广泛,包罗万象,以使广大

酷地下了一个结论:“只读者自便。”

的读者都能信服。

——台湾诚品书店推荐


梦想家·图文馆

《美的历史》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丑的历史》(精装)

《丑的历史》(平装)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0202-9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定价:198.00元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0740-6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定价:98.00元

寻找丑真是乐事一件,因为丑比美更精彩有趣。美往往令人觉得乏味,因为人人知 道美是什么,丑却有无限可能——可以是巨人、侏儒,也可以是长鼻男,就像皮诺曹那 样。 ——翁贝托·艾柯 艾柯为《美的历史》撰写的这部姊妹篇既是对视觉的冲击,也是对思维的挑衅。 艾柯尝试把丑作为历史和文化批评的一部分做进一步的分析,呼应上一次的寻美之 旅。……这种兼收并蓄的研究别具一格,必将吸引文化和艺术史学者以及一般读者对这 个颇受冷落的主题产生兴趣。 ——《出版商周刊》 美可能吸引人,但丑更有趣——这正是艾柯这本迷人的大书呈现给读者的。……百 科全书式的引文、生动炫目的插图……在这些欢笑、色情、恶心或恐怖形态的背后,你 将很难接受它们有丑的一面。 ——《纽约时报》 大多数艺术书值得看看,或许,在咖啡桌边即可。这部无法言喻、令人发狂的书却 是要读的。 ——《细节》杂志 丑是什么?丑只是美的反面吗?丑的范畴有哪些?继全球惊艳的《美的历史》之 后,博学大师艾柯再推《丑的历史》,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独特的见解深度剖析世人 对“丑”的成见,颠覆传统审美观,形成一部异彩纷呈的审丑观念史。他亲自保证: “《丑》比《美》更精彩。”

《丑的历史》为休闲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也为那些希望深入探讨这个课题的人指 引了门径。 ——《选择》杂志


梦想家·图文馆

《丑的历史》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我喜欢清单,就像有人喜欢足球或有恋童癖一样,人各有癖好。清单是文化的根 源,是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组成部分。清单并不破坏文化,而是创造文化。无论看哪里的 文化史,你都会发现清单。” ——翁贝托·艾柯,摘自德国《镜报》访谈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个西方世界读书最多的人,近年挟其骇人学养连番炮制了三册图 文并茂的概念史巨著。头两本分别论美论丑,我虽佩服他的广博,但没读出什么新意。 只有最近这一本《无限的清单》才叫我大开眼界。照样是取材丰富地编选了你听过和没 听过的文本段落,和你见过与没见过的图画相片,但这一回他明显地放足了心力,因为 他要处理每一个爱书人都会碰到的最切身的问题。 ——梁文道 艾柯,这位以博学与非凡才能著称的作家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代表作品:博雅精妙 的文字、富有见地的分析、令人兴奋的阐释,全书充盈着迷人与神秘的信息。 ——英国《卫报》 艾柯谦虚地“炫耀”着他那非凡的学识。这本书囊括了非常多精美的图片。那奶 油般细腻的书页让人乐于翻阅;书中内容以不同字体的文字区别开来,适切又美观;观 赏书中图片更是让人心生愉悦。 ——英国《旁观者》杂志 这是一部丰富、奇妙的关于“清单”的“清单”。艾柯具有一种博采众长、深谙奥 秘的能力,让思维在脑内自由流动确实是快乐所在。

作者:[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译者:彭淮栋 ISBN: 978-7-5117-1753-5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英国《苏格兰周末报》

纸张:铜版纸 页数:408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无限的清单》是博学大师翁贝托·艾柯继《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之后,最新 推出的美学研究重量级作品。艾柯受卢浮宫邀请策划了一系列展览等活动,并完成这本

如果流落荒岛,这本书将是莎士比亚与《圣经》之外的第三选择,它将满足不同读 者的需求。 ——The Tablet 艾柯的作品具有一种在书页上舞动、在脑中回荡的独特魅力。 ——《每日电讯报》

关于“清单”的图文专著。书中探讨了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出现的“实用清 单”、“诗性清单”、“既实用又具诗性的清单”存在的意义与功用。艾柯将带领我们

艾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呈现“清单”这个概念是如何随世纪更迭或各个不同时期的

欣赏那些在阅读文本或观赏画作时常常忽略,甚至厌恶的清单——有限的清单、无限的

演进而变换含义的,它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书中收录了众多精彩的文学文本与精美艺

清单;名字清单、图像清单、地名清单、属性清单;混乱的清单、令人晕眩的清单、非

术品图片来阐释他的观点。

正常的清单……寻找清单的本质。

——goodreads.com


梦想家·图文馆

《无限的清单》


梦想家·图文馆

艾柯作品系列

本书被人民日报、人民网评为2010年度最有影响力10本书之一 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书之一 2013年版采用软精装,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 克里斯滕·利平科特,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著有《天文学》等书。 翁贝托·艾柯,意大利小说家、哲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博洛尼亚大学教授, 著有《玫瑰的名字》《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等书。 贡布里希爵士,著名艺术史学者,著有《艺术的故事》等书。

作者:[英国] 克里斯滕·利平科特等 译者:刘研 袁野 ISBN: 978-7-5117-1756-6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装帧:软精装 定价:108.00元

《时间的故事》历史版本 ISBN: 978-7-5117-0199-2(精装) ISBN: 978-7-5117-1434-3(平装)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精装) 145mm x 202mm(平装) 出版时间:2010年3月(精装) 2012年8月(平装) 纸张:铜版纸 页数:448 定价:198.00元(精装) 98.00元(平装)


梦想家·图文馆

《时间的故事》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书话三部曲

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为 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 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喜爱古登堡更 甚于亚里士多德,自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 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国际古书展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阅读是共通的渴望,书的所在就是天堂。

公关顾问等职,目前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于台湾与大陆的报 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现旅居美国旧金山,喜欢游走世界逛书店、 看书展、参观图书馆,与东西方书人聊书、品书;居家时,则漫游于 书本与网络世界,通过电子邮箱(bookworm@ms9.hinet.net)和其他 书虫互通声息、交流见闻。著有“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是第 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专书,引发华文世界书店书写的风 潮,数度修订再版;《书天堂》多角度叙述与书相关的话题,亦广受 书迷好评,屡次获奖;《书店传奇》则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间的传 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历史版本1

书店风景(平装)

书店风景(精装)

ISBN: 978-7-5117-2043-6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320 定价:98.00元

ISBN: 978-7-5117-1170-0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20 定价:108.00元

历史版本2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书天堂(平装)

书天堂(精装)

ISBN: 978-7-5117-2044-3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8 定价:88.00元

ISBN: 978-7-5117-1375-9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88 定价:10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钟芳玲作品集

书店传奇(平装)

书店传奇(精装)

ISBN: 978-7-5117-2048-1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8 定价:88.00元

ISBN: 978-7-5117-1162-5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88 定价:10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松田行正作品系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 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

《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 (黄金版) 作者:【日本】松田行正 译者:黄碧君 ISBN: 978-7-5117-1557-9 成品尺寸:121mm x 209mm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纸张:轻质 页数:288 装帧:特精装(滚金) 定价:128.00元

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 《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 《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 颜色表》等。 黄碧君,1973年生。辅仁大学日文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文学硕士。现为自由工 作者。译有:《零ZEЯRO》《圆与方》《非设计不生活》《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 《34次感动:巴黎私房餐厅推荐》《爱的理由》《周末日本小旅行》《穿着mina去旅 行》《跟妈妈去旅行》《从金银岛到哈里波特》《寻找幸运星》《小星星通信》《图解 古文明》《幻想图书馆》《博物馆买物趣》等。

《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是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松田行正 的代表作之一。松田行正为形状着迷,从零(ZERO)出发,进入121座复杂奇妙的符号 宇宙,逐渐偏离(ERR/ERROR)了沟通和文法的秩序,形成一幅系谱式的符号大观。 书中列出的记号群只是根据形状的趣味性来选择,也有很多记号是已经超越了沟通途径 的复杂形状。有很多文字系统因为形状和文法太过复杂而无法流通,自然消失,也有一 些像神代文字那般怪异的文字系统。除了感到形状有趣外,再加上被这些瞬息万变的文 字、记号所迷惑,最后本书集结了11章×11种=121个文字群、记号群。另外值得一提 的是,每一页的大小也是11的倍数,宽121毫米×长209毫米,正文的版面篇幅也是以11 毫米为单位。各章的内容并非完全有系统的分类,主要以形状相似,还有渐渐演变而成 的组合来编排。各章开头的记号是象征每一章的变形字母。那么就请读者进入这个奇妙 的昆虫图鉴般的形状世界吧。 本书中文版已有四种颜色装帧,分别是黄金版、纯黑版、亮橙版、深蓝版。每种装 帧的书衣、封面、环衬、飘带颜色相同,连三个切口都刷成同样的颜色。书衣的两端被 切割成人的脸部形状,正面不着一字,只是打了九个小孔。这九个小孔是凡尔纳的小 说《桑道夫伯爵》中桑道夫伯爵解读暗号的模型纸,配合硬封上的文字阵列,正常包 裹时显示出“ZEЯRO松田行正”,将书衣顺时钟旋转90度就变成“ZARRATHUS”,再转 90度会出现“TRRASIGNE”,再转90度则会出现“ASINTOERR”。这36个字母去掉 作者名,就变成ZERRO, ZARRATHUSTRRA, SIGNE, A SIN TO ERR。九个小孔的排列 方式来自杜尚的《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通称大玻璃》中的“九个射击的痕 迹”,喜欢玩双关语的杜尚用射击的洞比喻射精。书衣的背面是作者精心绘制的一株信 息量丰富的文字树。


梦想家·图文馆

《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纯黑版、亮橙版、深蓝版、黄金 版):书衣、封面、环衬、飘带颜色相同,三个切口也刷了相应的颜 色。书衣上的九个小孔是解读暗号的模型纸,依次旋转,魔力显现。

松田行正作品系列

《圆与方》(黑色版、橙色版、绿色版、黄金版):汇集81组520 个以圆形和四方形为主题的图案,交织成语言和符号的迷宫。


梦想家·图文馆

松田行正作品系列

编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 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

《圆与方》(黄金版)

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RRO》《中速MODERATO》《圆盘

作者:【日本】松田行正 向井周太郎 译者:黄碧君 ISBN: 978-7-5117-2082-5 成品尺寸:140mm x 234mm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纸张:轻质 页数:240 装帧:精装 定价:98.00元

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

解说 向井周太郎Mukai Shutaro 193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留学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师从马 克斯 · 比尔(Max Bill)、马克斯· 本泽(Max Bense)、弗里茨· 艾西亚(Fritz Eicher)、马尔多纳多(Maldonado)、贡林格(Eugen Gombringer)等人。1963年 起,在乌尔姆造型学院与汉诺威大学的工业设计研究所任特别研究员,从事设计的研究 与实践。留德期间,参与本泽主持的斯图加特学派的交流活动,开始发表具象诗。1967 年参与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创建,展开独特的设计教育,1972年成为该学科主任教授。 从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的角度,继续从事欧美与日本设计、艺术史的评论研究,投 入“开=闭<抑为正=负、+=->的空间椅子”的设计与具象诗的创作等,活跃于各领域 间。担任国际性设计学杂志《form-diskurs》及国内外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著有: 《设计的原点》《形状的意指》《现代设计事典》《记号帝国》《衾被》等。 黄碧君,1973年生。辅仁大学日文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文学硕士。现为自由工 作者。译有:《零ZEЯRO》《圆与方》《非设计不生活》《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 《34次感动:巴黎私房餐厅推荐》《爱的理由》《周末日本小旅行》《穿着mina去旅 行》《跟妈妈去旅行》《从金银岛到哈里波特》《寻找幸运星》《小星星通信》《图解 古文明》《幻想图书馆》《博物馆买物趣》等。

松田行正痴迷于各类图形,在本书中,他以圆形和四方形为主题,汇集了81组520 个延伸图案,交织成语言和符号的迷宫。这些图案既有与西洋炼金术相关的护符、宇宙 图像、中国和日本古老的符号,也有20世纪的先锋艺术作品、具象诗作品,大部分图案 与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书充满前卫的视觉冲击,也透出浓厚的象征氛围。书中 还特别收录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基础设计学科创始人、日本设计与艺术史研究评论家向井 周太郎的专文,解说20世纪初由未来派发展而成的前卫美术运动,演变至1950年代的具 象诗运动及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本书中文版已有四种颜色装帧,分别是黄金版、黑色版、橙红版、荧光绿版。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她的故事:世界女性群像之一》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0737-6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安格尔的小提琴:巴黎和巴黎人的故事》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0819-9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定价:52.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寻味法国:摄影师的美食之旅》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1851-8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00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彭怡平作品集

《爵士巴黎:摄影师的音乐之旅》

作者:彭怡平 ISBN: 978-7-5117-2037-5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20 装帧:平装 定价:98.00元


费里尼《梦书》:造梦大师的梦境绘本

荣格《红书》:尘封百年的旷世奇作


梦想家·图文馆

《梦书》 《梦书》是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1990年8月期间的梦境日 记。伟大的导演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梦境,甚至夜间的梦魇和盘托出,用绘画或他自己说 的“小标小记、匆忙潦草的手写记录和不合语法的句子”来诠释他的梦。内容荒诞离 奇、百无禁忌,全面暴露造梦大师的梦境人生和隐秘思想。这也是费里尼亲自执笔的唯 一图书作品。 这是一个天才在其广阔无垠的幻想世界中经历的色彩斑斓的旅程;这是一名电影工 作者为其创意灵感之源打下的坚实木桩。这本独一无二的书,由已故导演最亲密的朋友 和专业人士图利奥·凯兹奇(Tullio Kezich)撰写导语,文森佐·莫利卡(Vincenzo Mollica)做注释,并由里米尼市的费里尼基金会促成出版。

《梦书》 作者:【意大利】费里尼 译者:何演 张晓玲 ISBN: 978-7-5117-1917-1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纸张:纯质 页数:464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 太吸引人了!《梦书》就像是导演遗留给世人的最佳电影底片。它是一部大师 神秘环球旅行的指引书、一座浩瀚的宝库,蕴藏了各种超现实的假设、无法实现的幻想 和先知预言。 ——图利奥•凯兹奇

◆ 费里尼是这般做梦的,如此的情感泛滥、妙不可言、惹人遐思、纵情享乐,甚 至是极度绝望。如今这些梦终于从深锁重重的银行地库中重见天日了……这本书非常 棒,我认为它就是一部讥讽版的《神曲》。 ——安东尼奥•多利科,《晚邮报》

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是意大利著名艺术电影导演、演员及作 家,曾先后5次摘取奥斯卡金像奖。他以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特别是混合梦境与巴洛

◆ 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不可思议的内心世界全记录。

克艺术影像的电影作品。他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

——《艺术新闻》

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也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导演之一。 ◆ 梦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梦足以让拥有最深沉睡眠的人也想记住发生在夜晚的 何演:意大利帕尔玛大学文学院硕士,获年度全额奖学金,擅长文学翻译。专业

一切。

研究意大利新闻出版业和意大利现当代文学,译著有《浮岛传奇II》《浮岛传奇III》

——《高谈》

等。 张晓玲: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化专业和英语语言文化双专业毕业。曾经翻

◆ 人们通常认为他人的梦是无聊的。费里尼的梦荒诞奇谲,混合了太多内容,打

译意大利获奖儿童读物《小旅行·大发现》系列丛书;曾任人民日报社下属网站新闻编

破了这种老生常谈。和他的电影一样,费里尼的梦是异想天开的,尖锐刺激的,怪诞滑

辑,负责外媒报道。

稽的,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好莱坞生活》

中译版根据意大利Rizzoli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翻译制作。张晓玲翻译《梦书》 卷二和“散页”;何演翻译《梦书》卷一、“赠人之作”、“发表过的梦”及其余文 章,并统校全书译稿。

◆ 这本有趣的书表明,潜意识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意识。 ——《哨兵日报》


梦想家·图文馆

《梦书》


梦想家·图文馆

《红书》 《红书》(彩图版)

《红书》(黑白版)

作者:【瑞士】荣格(C.G. Jung) 译者:林子钧 张涛 ISBN: 978-7-5117-1767-2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纸张:纯质 页数:480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作者:【瑞士】荣格(C.G. Jung) 译者:林子钧 张涛 ISBN: 978-7-5117-1664-4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纯质 页数:480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荣格(Carl G. Jung, 1875.7.26-1961.6.6),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 学的创始人。2013年6月6日,荣格逝世52周年。 林子钧:八十年代生于香港。2005年毕业于浸会大学欧洲研究德文组,获一级荣 誉。及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课程,现为美国普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主要 兴趣为形式句法及语义。拥有多年翻译自由业者经验。 张涛: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前成都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治 疗师,曾任《精神分析笔记》执行编辑。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 心理治疗专业,现旅居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拉康创办)攻读博士,主要 研习拉康理论下的精神病理与实际病理及其处置。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 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 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 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 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 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 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已出版手稿 版、黑白版、彩图版三种。


梦想家·图文馆

通史新经典系列

史蒂芬·法辛(Stephen Farthing),画家,伦敦艺术大学鲁特斯坦·霍普金斯 基金绘画研究教授。1990年当选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1998年当选为伦敦皇 家艺术学会成员。自1977年开始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艺术通史》《有 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501位大艺术家》《现代艺术指南》等。官方网站: stephenfarthing.com

这是一部全新视野下的世界艺术史,由杰出的英国画家史蒂芬 · 法辛(Stephen Farthing)领衔主编。与其他之前的艺术史类图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本书着眼于培养读 者的艺术鉴赏能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博物馆学者、 作家等数十位强大的专家团队,经过数年努力推出的这部全新艺术史旨在培养读者敏锐 的、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改变观众在游览美术馆时被动消极的欣赏习惯。读者只需在家 静静翻阅此书,在通俗易懂的文字间,就能发现一个可信赖的艺术鉴赏向导。书中虽涉 及漫长的历史时段和数量惊人的艺术创作流派,但始终遵循一个重要的根本原则,那就 是聚焦于个体影像作品的深入分析。全书的核心是对收录的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加以阐 述。全书超过1000幅精美插图,铜版纸全彩印刷,力求还原艺术作品之美。通过欣赏艺 术家眼中的世界影像,读者将大有收获。 “一部信息量充沛的新作,即将成为经典。” ——《书商》(The Bookseller) “史蒂芬· 法辛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这本厚实的读物是对世界艺术史的全面概 述。 ” “一本超乎想象的好书!”

作者:[英国] 史蒂芬·法辛 译者:杨凌峰 ISBN: 978-7-5117-1135-9 成品尺寸:172mm x 245mm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RA》杂志 ——《东盎格鲁每日时报》

纸张:铜版纸 页数:576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通史》


梦想家·图文馆

通史新经典系列

菲利普 · 肯普(Philip Kemp),影评人、电影史学家,《视与听》、《完全电 影》和《DVD评论》等杂志撰稿人。在莱切斯特大学和密德萨斯大学教授影视新闻学, 著有《致命的天真:亚历山大·麦肯德里克电影作品》及介绍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阿 普三部曲》的著作。 王扬:男,坐标麻州。信息安全专业出身,不务正业的工程师,电影爱好者。喜欢 伍迪·艾伦、黑色电影和2000年前后流行的美国loser片。习惯用《七宗罪》、《提喻 纽约》、《十二怒汉》、’93国配《费城故事》作背景音乐。翻译过一些罗杰·伊伯特 的影评、美国独立游戏与地下漫画相关的文章。最大的梦想是和查理·考夫曼电影的女 主角纠缠一生。

《电影通史》近距离展现了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流派和作品,并以电影的高速发 展反观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它按照年代顺序追溯了电影的演化,从早期的电影放映技术 到多银幕影城的出现,直至当今尖端科技。图文并茂的文章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每一种电 影类型,从最早出现的默片到史诗票房大片和21世纪出现的电脑动画与视觉特效。翔实 的历史年表让读者对电影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目了然。 本书详尽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社会文化影 响的角度对知名大片进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 诀,以及最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 “这本书对纷繁悠久的电影传奇进行了精彩的介绍,优美的行文、深入浅出的评论 和清晰的版块设计贯穿始终。”

——《帝国》(Empire)

“本书令人称羡地轻松填补了枕边读物和专业书籍之间的缺口。” ——《完全电影》(Total Film)

作者:[英国] 菲利普·肯普 译者:王扬 ISBN: 978-7-5117-1699-6 成品尺寸:172mm x 245mm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576 装帧:精装 定价:22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电影通史》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人危险》作者 斯特凡·博尔曼(Stefan Bollman),出生于1958年,德国文学、戏剧、历史及哲 学专业,以托马斯·曼为论文主题获得博士学位。著有《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 人危险》《为何阅读是快乐的》《女人的情书》等畅销图文书。目前定居在慕尼黑,从 事教职与写作。

《女人与珍珠》作者 克劳迪娅·朗法可尼(Claudia Lanfranconi),出生于1971年,先后在波恩、佛 罗伦萨、罗马接受艺术史教育,曾是《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等知名报纸的 自由作者。2004年开始担任建筑与室内设计知名杂志《建筑学文摘》编辑,现居慕尼 黑。著有《女人与珍珠》。

《女人与女红》作者 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Thomas Blisniewski),1960年出生于德国亚琛,大学期 间研究艺术史、考古学和哲学,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曾经从事古迹保护和博物馆研 究员等工作,现于科隆大学纺织学院科隆编织与刺绣专业任教。著有《女人与女红》。

《阅读的女人危险》译者 周全,1955年出生于台北市,台大历史系毕业、德国哥丁根(Göttingen)大学西 洋史硕士及博士候选人,通六国语言。译者旅居欧美二十年,先后担任德国高中及大 学教师、俄罗斯高科技公司总经理、美国及巴哈马高科技公司行销总经理,现为自由 职业者,从事撰著及历史书籍翻译,并为《左岸电子报》撰写专栏。译作有《白玫瑰 一九四三》、《德艺百年特展》(台北故宫)、《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19141933回忆录》、《破解希特勒》、《趣味横生的时光》、《金钱的历史》、《从俾斯麦 到希特勒》等,曾参与Discovery频道《科学新疆界:俄国里海水怪》节目制作。

《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女人与女红》译者 宁宵宵,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取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现 居北京,媒体从业。译有《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女人与女红》、 《时间终于多出来了》、《身陷古罗马》、《主人与狗》(托马斯·曼)、《艾斯塔的 绿洲》(卡尔·麦)、《德语时刻》、《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我真的喜欢你》、 《老鼠冤家》、《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等。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斯特凡·博尔曼 译者:周全 ISBN: 978-7-5117-0223-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29.8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斯特凡·博尔曼 译者:宁宵宵 ISBN: 978-7-5117-0224-1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29.8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克劳迪娅·朗法可尼 译者:宁宵宵 ISBN: 978-7-5117-0869-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女人四书系列 作者:[德国] 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 译者:宁宵宵 ISBN: 978-7-5117-1677-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原来如此神奇》 作者:[英国]安迪·潘克赫斯特 [英国]露辛达·郝思礼 ISBN: 978-7-5117-1752-8 成品尺寸:178mm x 128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译者:吴海星 纸张:铜版纸 页数:224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表现

姿势 / 17

理想 / 35

痛苦 / 19

完美 / 37

庄严 / 21

神秘 / 39

笔触 / 23

色彩 / 41

同时对比 / 25

日常 / 43

美 | 33

抒情 / 27

绘画 / 45

叙事 | 51

战争的恐怖 / 29

捕捉瞬间 / 47

夸张 / 31

反传统 / 49

目录 CONTENTS 引言 | 7

艺术作品 表现 | 15

戏剧 | 69 色情 | 87 现实主义 | 105

现实主义

形式

巫术 / 107

丰满 / 125

肖像 / 109

黄金分割 / 127

开创性 / 111

情感 / 129

想象 / 113

逻辑和顺序 / 131

艺术家简介 | 194

透视 / 115

平面 / 133

时间表 | 214

形式 / 117

清晰 / 135

展馆名录 | 216

自然 / 119

本质 / 137

索引 | 220

社会 / 121

抽象 / 139

叙事

戏剧

色情

理想 / 35

来世 / 53

剧院 / 71

仪式 / 89

完美 / 37

力量 / 55

姿势 / 73

精神 / 91

庄严 / 21

神秘 / 39

历史 / 57

组合 / 75

形式的生动 / 93

笔触 / 23

色彩 / 41

连续叙事 / 59

重要时刻 / 77

玄学 / 95

日常 / 43

卡通 / 61

张力 / 79

沉迷 / 97

绘画 / 45

神话 / 63

悲剧 / 81

激情 / 99

捕捉瞬间 / 47

阐释 / 65

史诗 / 83

肉欲 / 101

反传统 / 49

身份 / 67

悲怆 / 85

欲望 / 103

形式 | 123 运动 | 141 失真 | 159 象征主义 | 177

安迪 · 潘克赫斯特(Andy Pankhurst) 曾就读伦敦的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作为一名深刻的表现主义具象画家,他的作品在英国和美国 各类美术馆和博物馆均有展出。目前,他在伦敦的王子绘画学院(Prince’s Drawing School)和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任教。2002年,他与人共同 创立了伦敦绘画学院(Londo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Drawing)。 表现 目录 CONTENTS 姿势 / 17

露辛达·郝思礼(Lucinda 引言 Hawksley) 曾出版二十多本著作,包括人物传记《莉 痛苦 / 19 |7 齐·西达尔:一个拉斐尔前派超级模特的悲剧》(Lizzie Siddal: The Tragedy of a 艺术作品 表现 | 15 同时对比 / 25 Pre-Raphaelite Supermodel)和《狄更斯的画家女儿的生活与爱情》(The Life and 美 | 33

抒情 / 27

Loves of Dickens’s Artist Daughter)。露辛达也是一位备受称赞的旅行作家,同 战争的恐怖 / 29 叙事 | 51

时还是伦敦I.E.S和国家肖像画廊的正式讲师。 戏剧 | 69

夸张 / 31

色情 | 87 现实主义 | 105

现实主义

形式

运动

失真

象征主义

丰满 / 125

反复 / 143

透视缩短 / 161

宗教 / 179

肖像 / 109 为伟大作品的因素。杰出的艺术作品总能在更深层次上满足欣赏者的情感需求。一些作 失真 | 159

黄金分割 / 127

顺序 / 145

庄严 / 163

寓言 / 181

象征主义 | 177 品的伟大之处可归结于它们的构造或颜色,另一些作品则是因为对人物主题有深入的洞 想象 / 113

情感 / 129

节奏 / 147

纠正 / 165

记忆 / 183

逻辑和顺序 / 131

暗示 / 149

原始 / 167

文明 / 185

察,还有一些则在信息传达中采用了特殊有效的方式。安迪· 潘克赫斯特简练的、评价 形式 / 117

平面 / 133

未来主义 / 151

偏离 / 169

梦境 / 187

清晰 / 135

人物和动物 / 153

有机形式 / 171

用户至上主义 / 189

自然 / 119 性的语言将向读者展示这些重要作品最典型的特质,让读者领会到不同艺术家所具有的 展馆名录 | 216

本质 / 137

活泼 / 155

错觉 / 173

概念性 / 191

抽象 / 139

关系 / 157

空间 / 175

符号 / 193

形式 | 123

《艺术原来如此》以大量细节全彩展现了古今80幅杰出艺术作品,评估了令它们成 巫术 / 107 运动 | 141

开创性 / 111

艺术家简介 | 194

透视 / 115

时间表 | 214

索引 | 220 开创性才能,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社会 / 121

5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原来如此神奇》


梦想家·图文馆

《摄影原来如此神奇》 作者:[英国]瓦尔·威廉姆斯 译者:陈磊 ISBN: 978-7-5117-1751-1 成品尺寸:178mm x 128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目录 引言 | 7

摄影作品 工作 | 17

纸张:铜版纸 页数:224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工作

故事

劳工 / 19 都市风景 / 21 力量 / 23 停滞的时间 / 25 人群 / 27 权力 / 29

张力 / 33 框景 / 35 面容 / 37 演绎 / 39 亲近 / 41 亲密 / 43 记忆 / 45

浪 曲 自 侧 形 悲 广 时 边 静 静

故事 | 31 美 | 47 关系 | 71 日常 | 93 家 | 107

战争

细节 / 109 朴素 / 111 私生活 / 113 虚构 / 115 姿势 / 117 精确 / 119 真实的虚构 / 121

有利位置 / 125 偶遇 / 127 网栅 / 129 比例 / 131 倒影 / 133 对比 / 135 紧张 / 137 事件之前 / 139 面具 / 141 讽刺 / 143 无垠 / 145

不 关 复 对 事 表 神 肖

战争 | 123 意外 | 147 运动 | 165 外界 | 177

瓦尔·威廉姆斯(Val Williams)是伦敦传播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的摄影文化与

摄影师简介 | 196 时间表 | 216

历史学教授以及摄影和档案研究中心主任。她曾策划了1994年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

展馆名录 | 218

物馆举行的“战争作品”(Warworks)展,1998年在国家摄影博物馆举行了“新自然历

索引 | 220

史”(New Natural History)展,2002年在巴比肯艺术馆举行了“马丁·帕尔摄影作 品”(Martin Parr Photographic Works)展,以及2007年在英国塔特美术馆举行了 “我们怎样:影像英国”(How 目录 We Are: Photographing Britain)展。

故事

劳工 / 19 2005年,她因策展活动而获得了由皇家摄影协会颁布的达德利 约翰斯顿奖 都市风景 / 21 引言 | 7 力量 / 23 章。她还是2008年开始推出的《摄影与文化杂志》的主笔。著有《谁在关注家庭?》 停滞的时间 / 25 摄影作品 人群 / 27 (1994),《马丁 帕尔:摄影作品1972-》(2002),《安娜 福克斯摄影1983工作 | 17 权力 / 29

工作

张力 / 33 框景 / 35 面容 / 37 演绎 / 39 亲近 / 41 亲密 / 43 记忆 / 45

·

·

·

| 31 2007》(2007)以及《丹尼尔·故事 米多斯:七八十年代摄影作品汇编》(2011)。 美 | 47 关系 | 71

《摄影原来如此神奇》展现了80幅世界摄影名作的细节,并对其何以成为经典进 日常 | 93 家 | 107 行了恰如其分的评述。作品类型从先锋黑白经典到今日的数码杰作,涵盖了阿尔弗雷 家 战争 战争 | 123 德·斯蒂格利茨、恩斯特·哈斯、南 ·戈尔丁、李妮科·迪克斯特拉和马丁 ·帕尔等 有利位置 / 125 细节 / 109 意外 | 147

朴素 / 111 偶遇 / 127 不同风格类型的作者。瓦尔· 威廉姆斯突出了每幅作品区别于其它同类作品的因素所 私生活 / 113 网栅 / 129

运动 | 165

虚构 / 115 在,比如构图、色 彩、材质以及对主题的忠诚度等,阐释了作品如此成功的原因。她 外界 | 177 姿势 / 117 精确 / 119 摄影师简介 | 196 极具洞察力的文字将开阔读者的视野,让读者看见从人像摄影到风景摄影、从新闻摄影 真实的虚构 / 121

时间表 | 216

到社会纪实摄影,各时期不同类型的重要作品的决定性特质,提高读者对摄影作品的鉴 展馆名录 | 218 赏能力。

索引 | 220

关系

日常

浪漫 / 49 曲线 / 51 自摄像 / 53 侧影 / 55 形体 / 57 悲惨 / 59 广袤 / 61 时尚 / 63 边界 / 65 静物 / 67 静默时刻 / 69

并置 / 73 戏剧性 / 75 惯例 / 77 友情 / 79 童年 / 81 自白 / 83 室内生活 / 85 注视 / 87 照护 / 89 化装 / 91

色彩 / 95 社会 / 97 人群 / 99 分隔 / 101 血肉 / 103 朴素 / 105

WHEN PHOTOS FRONT pp04-05 Contents.indd 4

比例 / 131 倒影 / 133 对比 / 135 紧张 / 137 事件之前 / 139 面具 / 141 讽刺 / 143 无垠 / 145

意外

运动

外界

不谐 / 149 关系 / 151 复杂对话 / 153 对比 / 155 事件 / 157 表情 / 159 神秘 / 161 肖像 / 163

形式 / 167 飞行 / 169 空间与形式 / 171 躯体 / 173 意外 / 175

隐喻 / 179 编排 / 181 停顿 / 183 细节 / 185 纪念物 / 187 痕迹 / 189 位置 / 191 控制 / 193 画面 / 195

1/31/12 10:57 AM

5

WHEN PHOTOS FRONT pp04-05 Contents.indd 4

1/31/12 10:57 AM

WHEN PHOTOS FRONT pp04-05 Contents.indd 5

1/31/12 10:57 AM

WHEN P


梦想家·图文馆

《摄影原来如此神奇》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你为什么看不懂现代艺术?为什么你五岁时没做出来?》

苏西·霍奇(Susie Hodge)为成人和儿童写了70余本书。 她在学校和学院里教授艺术史和实用艺术课程, 向成人和儿童做艺术方面的演讲,给各种机构撰写艺术类教材。 她从事绘画与绘图创作已超过15年, 运营着一家集写作与绘画为一体、适合各年龄段人士学习的工作室。 在本书中,苏西·霍奇以引发公众批评甚至敌意的100件艺术作品为例, 对贬低现代艺术最常见的言论进行了卓有说服力、充满热情的讨论, 说明了现代艺术不是、也从不曾是孩童的把戏。

在过去,评价一位艺术家所达到的高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忠实描绘现实世 界的技能,不论是在纸或画布上,还是用木头或石头雕刻人像。人们期望中的一幅正规 的肖像画应该是逼真、忠实的画像,而风景画应当在每一处细节上都能让人辨识得出。 但是,特别是在照相术诞生之后,许多艺术家不再创作这样“真实”的画像,而转向更 为直接的图像,试图传达出自己对主题的感受。通常,一根“简单的”线条就取代了早 期艺术家竭尽全力画出的细节。在艺术追求发生巨大转变之初,批评家就误把显而易见 的缺乏技巧当作缺少创作经验,经常嘲笑表现情感的作品,将它们等同于未经训练的小 孩子画出来的。 在这本饶有趣味、引人深思的书中,苏西·霍奇审视了100件遭受百般批评的现代 艺术作品,从塞·托姆布雷涂鸦般的《奥林匹亚》(1957年)、约翰·霍伊兰粗糙却由 衷而发的《生命之树》(1994年),到翠西·艾敏显然漫不经心杂乱堆放的《我的床》 (1998年),解释了它们并非无关紧要的新鲜玩意儿,而是如何启发新想法,并成为当 时艺术观念的逻辑化延伸。她解释了一些“臭名昭著”的作品,如卡尔·安德烈的《未 经雕琢的原木》(1975年)——一堆红柏排成的方形,不可否认,小孩子都能做到—— 是如何在观念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既表现出前人带来的影响,它们本身又对后来的艺 术家发挥着作用。5岁小孩或许能成功绘制如达米安·赫斯特作品那样的旋转画,而不 必知道作品背后的含义或它在艺术奋进的历史上的地位,他也不会理解这件作品对艺术 家和艺术史家的重要意义。苏西·霍奇全面而总结性地解释了,为什么现代艺术不是、 也不曾是小孩子的把戏。

作者:[英国] 苏西·霍奇 译者:殷俊洁 ISBN: 978-7-5117-1749-8 成品尺寸:140mm x 198mm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24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本书展示了从汉斯·阿尔普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图片,霍奇将每一件作品都放 在它的文化背景下,以展现一种令人难忘的现代艺术视野。这本书将会让你理解,现代 艺术与数百年前的写实作品的不同之处,改变你以后参观画廊的方式,并为此提供了大 量信息。


梦想家·图文馆

《你为什么看不懂现代艺术?为什么你五岁时没做出来?》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指南系列

摩根 · 福尔克纳(Morgan Falconer),艺术评论家,常驻纽约记者,为Art Review,The New Statementsman,Modern Painters等众多报刊撰写文章。

作者:[美国] 摩根·福尔克纳 译者:杜盈 ISBN: 978-7-5117-1671-2 成品尺寸:135mm x 20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40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艺术指南系列

山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皇家美术学院艺术杂志编辑,艺术专栏作家, 为Time Out、Blueprint、i-D Magazine、The Guardian、Sunday Telegraph等众多报 刊撰写文章。

作者:[英国] 山姆·菲利普斯 译者:殷俊洁 ISBN: 978-7-5117-1670-5 成品尺寸:135mm x 200mm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240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作者:【美国】大卫·加里夫 译者:徐效军 ISBN: 978-7-5117-1916-4 成品尺寸:222mm x 265mm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艺术谱系》

纸张:铜版纸 页数:192 装帧:软精装 定价:98.00元

大卫·加里夫(David  Gariff)是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教育处艺术史学家、讲 师,美国天主教大学艺术史兼职教员,主要研究现当代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梦想家·图文馆

日课书系列

【目录】 前言 一、艺术101

作者:[美国] 科林·吉尔伯特 译者:黄剑 ISBN: 978-7-5117-1486-2 成品尺寸:165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76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二、艺术哲学 三、艺术简史 四、艺术家简介 五、200字说艺术 六、艺术展览 七、各地艺术 八、另类艺术 九、艺术奇闻 十、按部就班学艺


梦想家·图文馆

日课书系列

【目录】 前言 一、古典音乐的各个时期

作者:[美国] 莱斯利·丘 译者:刘东伟 ISBN: 978-7-5117-1486-2 成品尺寸:165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376 装帧:软精装 定价:68.00元

二、曲式 三、伟大的音乐家 四、璀璨的作品 五、歌剧精品 六、乐器 七、乐理 八、世界各地的音乐厅 九、博物馆和音乐节 十、古典流行大杂烩


梦想家·图文馆

即将推出……


梦想家·图文馆

《圣经的历史》

《圣经的历史》(黄金版) 《圣经》共六十六卷,由四十多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写成,创作时间跨越一千多年,

作者:[美国]斯蒂芬·米勒 [美国]罗伯特·休伯 译者:黄剑波 艾菊红 ISBN: 978-7-5117-1795-5 成品尺寸:145mm x 202mm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28日 纸张:纯质纸 页数:416 装帧:软精装(刷金口) 定价:128.00元

全书信息首尾相贯,浑然一体。这样一本书是怎样形成的?它如何被翻译成了两千多 种的文字?它如何在逼 迫者的火焰与怀疑者的批判中存留下来?它在历史长河中如何 改变了这个世界?本书讲述的就是关于这本奇书的奇妙故事。全书图文并茂,全彩印 刷,分五部分:旧约的成书、新约的成书、圣经与迅速发展的教会、宗教改革时期的圣 经、圣经与现代社会。书前附“历史时间表”,书后附“参考文献”及“英汉译名对照 表”。 本书中文版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推出精装本和平装本两种,均为铜版纸全彩印 刷,定价分别为150元和88元。接受读者的建议,本次推出的黄金版采用较为轻便典雅 的高档纯质纸,依然全彩印刷,改为便于翻阅的软精装。封面与环衬都采用高亮金箔

斯蒂芬·米勒(Stephen M. Miller),《圣经》相关项目的专业作家与编辑,美

纸,三个切口也全部仿照高档《圣经》使用刷金工艺,使整本书都被金色环绕。

国拿撒勒神学院(Nazarene Theological Seminary)宗教教育学硕士。他曾任《插图 圣经生活》(Illustrated Bible Life)杂志编辑, 参与写作过大量图书,包括《圣 经人物词典》(Who’s Who in the Bible)、《历代圣经》(The Bible Through the Ages)、《圣经背景图解辞典》(The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Bible Life and Times)和《全备圣经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Bible)和《探索研读本圣 经》(Quest Study Bible, Zondervan/Christianity Today Inc.)。他的专著有《如 何读懂圣经》(How to Get into the Bible)和《圣经与人生》(How to Get the Bible into My Life)。他还是圣经文学协会(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卫斯理神学协会(Wesleyan Theological Society)和美国基督教福音派出版协会 (Evangelical Press Association)会员。 罗伯特·休伯(Robert V. Huber) 在读者文摘大众图书部工作过二十多年,为 《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工作超过五年,曾参与编辑《耶稣及其 时代》(Jesus and His Times)、《圣经人物词典》和《历代圣经》。他是纽约州立 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哲学硕士,纽约的宗教研究学院宗教研究专业文学硕士。 黄剑波 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宗 教人类学,基督教文化研究,社会边缘群体研究等。艾菊红 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社 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人类学,影视人类 学,西南民族研究等。

作者:[美国]斯蒂芬·米勒 [美国]罗伯特·休伯 译者:黄剑波 艾菊红 ISBN: 978-7-80211-661-0 成品尺寸:180 x 250mm(精装) 145 x 202mm(平装) 出版时间:2008年5月(精装) 2012年5月(平装) 纸张:铜版纸 页数:416 定价:150.00元(精装) 88.00元(平装)


梦想家·图文馆

《圣经的历史》


梦想家·图文馆

《钱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权威出品 “引人入胜,丰富多彩,浅显易懂。” ——《今日历史》

作者:[英国] 凯瑟琳·伊格尔顿 乔纳森·威廉姆斯 译者:徐剑 ISBN: 978-7-5117-0830-4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纸张:铜版纸 页数:277 装帧:精装 定价:68.00元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梦想家·图文馆

《发明的历史》

作者:[英国]特雷弗·威廉斯 译者:孙维峰 黄剑 ISBN: 978-7-5117-0600-3 成品尺寸:17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0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特雷弗·威廉斯(Trevor I. Williams,1921—1996),1955—1995年任国际科学 评论杂志《科学进展》主编。1967—1985年任金丹术与化学史学会主席。1972—1984年 任伦敦科学博物馆咨询委员会成员。1976年因化学史方面的贡献获美国化学会德克斯特 奖。著有大量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书籍,包括影响深远的《牛津技术史》,并曾入选“我 们的科学遗产”目录。


梦想家·图文馆

《色彩圣经》

《色彩圣经:20世纪色彩潮流》 莱亚特丽斯·艾斯曼(LEATRICE EISEMAN)被誉为“国际色彩大师”,是潘通公 司(Pantone)配色及预测专家、潘通色彩研究所常务董事、艾斯曼色彩信息和培训中 心(www.colorexpert.com)董事长,并为多家企业在色彩应用领域提供咨询服务。著 有七本色彩专著,多次组织色彩研讨会,经常担任电视及广播电台嘉宾。《欧美家装设 计》、《造型》、《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众多国际报刊也 时常引述其文章。现居住于华盛顿州班布里奇岛。 凯特·雷克(KEITH RECKER)是潘通与全球时装网(WGSN)色彩时尚顾问。在过去 的二十年里,为多家公司策划设计品牌、产品与服务,其中包括国际关怀组织、手工艺 人援助协会、旧金山甘普百货、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及布鲁明戴尔百货。还创办了 《手艺/眼光》杂志(www.handeyemagazine.com),并担任总编。杂志中展示了世界各 地工匠及设计师的作品。现居住于纽约州谢尔特岛。

潘通公司(Pantone)在色彩领域举世闻名。近五十年来,它用产品、服务与技术 启发了众多专业设计师。1963年,潘通公司创始人劳伦斯· 赫伯特设计出潘通配色系 统(PANTONE MATCHING SYSTEM®),并在书中采用扇形呈现标准色彩。该系统极具创造 性,可用于辨别、搭配及选择色彩,解决了平面造型艺术中如何精确匹配色彩等诸多问 题。潘通公司还将潘通配色系统沿用到其他对色彩要求颇高的领域,如数码、时尚、家 居、塑料、建筑、室内装潢及涂料。潘通现已成为色彩的标准语言,是全球选择、指 定、搭配与掌控色彩方面的权威。全球色彩权威Pantone,邀您共赏百年色彩变迁。 这部全彩的作品讲述了20世纪的色彩故事。用耐人寻味的文字和引人入胜的图片评

作者:莱亚特丽斯·艾斯曼 凯特·雷克 ISBN: 978-7-5117-1693-4 成品尺寸:229mm x 279mm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译者:王博 纸张:铜版纸 页数:208 装帧:精装 定价:168.00元

述诸多潮流元素,以色彩的标准语言潘通回溯近现代史,再现社会百态。书中收录三百 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以十年为单位筛选出80个关键主题,辅以80组经典配色组合, 涉及艺术、商品、装潢、时尚等领域,反映了潮流的走向、时尚的变迁及千万色彩的复 兴,可谓包罗万象。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色彩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再诠释、再创造,那 就拿起这本书,加入这趟炫目的视觉之旅吧。


梦想家·图文馆

《色彩圣经》


梦想家·图文馆

《通用设计法则》 威廉 · 立德威尔(William Lidwell) 主要从事以设计和工程心理学为主题的 写作、演讲与咨询工作。对跨学科的设计、组织创新方法及制度化创新尤其感兴趣。 另著有《解构产品设计》(Deconstructing Product Design)和《卓越管理准则》 (Guidelines for Excellence in Management)。经常为热门设计类报刊撰写文章。 目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定居和工作。 克里蒂娜· 霍顿(Kritina Holden) 现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太空中心 “使用性测试与分析设备”(UTAF)的技术指导与执行经理,负责提案、项目规划、人 员任务分配与指导及UTAF技术质量监督。她也以专家身份,为猎户座宇宙飞船驾驶舱小 组提供人类因素工程学支持,协助需求开发、任务分析、成员评估等工作。她目前在休 斯敦大学明湖分校担任副教授。 吉尔 · 巴特勒(Jill Butler) 曾绘制、设计与创造的作品多到连她自己也记 不清了。在多家组织担任设计师与设计顾问。2002年成立“本质创造者设计工作室” (Stuff Creators Design Studio)。曾于休斯敦大学和金武德社区大学教授设计、桌 面出版和字体设计等课程。作为一名获奖无数的平面设计师,她的兴趣涵盖信息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插画和纸艺。目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定居和工作。

作者:莱威廉·立德威尔、克里蒂 娜·霍顿、吉尔·巴特勒 ISBN: 978-7-5117-1718-4 成品尺寸:216mm x 254mm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译者:朱占星、薛江 纸张:铜版纸 页数:272 装帧:精装 定价:125.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通用设计方法》 贝拉·马丁(Bella Martin) 专业设计师、独立的用户体验顾问。她为微软研究院、美国邮政总局、葛兰素史克 公司(GlaxoSmithKline)和好事达金融公司(Allstate Financial)设计的项目曾多 次获奖。她目前主要为刚踏入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领域,并希望在设计过程中倾听 用户声音的机构提供咨询。贝拉在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通信规划和信息设计系的设计 硕士学位后,一直致力于视觉化呈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她现在居住于佐治亚州 亚特兰大市。 布鲁斯·汉宁顿(Bruce Hanington)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卡内基 · 梅隆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生主任、 前工业设计项目主任。他在教学和研究中,一直致力于研究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和 实践,重点研究设计实地观察、参与性设计以及情景中形式的意义。他曾经为通用 电气和强生的设计项目提供咨询。他的作品曾刊登在Design Issues、The Design Journal以及Interactions上,并在《包含未来的设计以及设计和情感:体验日常生 活》(Designing Inclusive Futures and Design and Emotion: The Experience of Everyday Things)中撰写几章的内容。

作者:贝拉·马丁 布鲁斯·汉宁顿 ISBN: 978-7-5117-1719-1 成品尺寸:216mm x 254mm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译者:初晓华 纸张:铜版纸 页数:208 装帧:精装 定价:100.00元


梦想家·图文馆

作者:胡颖 ISBN: 978-7-5117-1648-4 成品尺寸:15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干净的错误》

纸张:纯质 页数:360 装帧:软精装 定价:88.00元

胡颖。设计师。胡字平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元素平面设计国际巡回展 金奖、CCIILOGO双年展金奖获得者。 胡颖的设计涉及房地产广告、商业logo、网站视觉、字体、书店、杂志、图书等诸 多领域。这本书就是他关于设计的经历与思考记录。书中收录了胡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 作品及对每件作品设计理念的释注与解说,对他的设计生涯、成长经历进行了梳理与总 结。作为一名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这本书的内容,也设计了这本书的呈现形式。


梦想家·图文馆

《业余书店》

《业余书店》 作者:邱小石 阮丛 ISBN: 978-7-5117-1039-0 成品尺寸:125mm x 185mm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7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颁奖词这样写 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 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 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业余书店》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 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 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 ——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梦想家·图文馆

《世界宗教艺术图典》

作者:魏庆征 ISBN: 978-7-5117-0689-8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1年2月

纸张:铜版纸 页数:1008 装帧:精装 定价:198.00元

魏庆征(1933-2012),译审,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大 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百科词典》“三书”译名组组长,长期从事 神话、宗教、艺术领域的翻译与研究,译有《宗教哲学》《艺术哲学》《人类与宗教》 《神话的诗学》《世界古代神话》《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无神论词典》《欧洲民俗 学史》,编著《世界神话珍藏文库》十卷。


梦想家·图文馆

《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英国]肖恩·霍尔 译者:郭珊珊 ISBN: 978-7-5117-0601-0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76 装帧:平装 定价:39.80元

肖恩·霍尔(Sean Hall) 他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语境研究的负责人。 他曾是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哲学系的讲师。 他还是一位艺术家。 他曾经在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V&A)、 英国皇家美术院(Royal Academy)、 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举办过作品展。

郭珊珊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硕士。


梦想家

《西方漫画史》 作者:[英国] 波罕·林奇 译者:张春颖 ISBN: 978-7-5117-1515-9 成品尺寸:16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7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波罕·林奇(Bohun Lynch,1884—1928)是20世纪初期优秀的艺术评论家。他 的文字有着学者的精炼和低调,同时兼有文学家的洗练和生动。著有《脑海中的马克 斯·比尔博姆》、《意大利里维埃拉的风景、风俗与美食——在滨海阿尔卑斯山的记 录》和《拳击场》等多部作品。 序言 第一章:漫画的本质 第二章:古代到中世纪的漫画 第三章:早期世俗漫画 第四章:偏见漫画 第五章:十八世纪的英格兰(上) 第六章:十八世纪的英格兰(下) 第七章:《名利场》 第八章:欧陆漫画 第九章:不远的过去 第十章:马克斯·比尔博姆 第十一章:今日英格兰和今日美国 尾声 参考书目


梦想家

《北洋北京》 作者:[英国] 唐纳德·曼尼 译者:张远航 ISBN: 978-7-5117-1515-9 成品尺寸:185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84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著名摄影师,1899年来到中国,1941逝世。在 华期间,曼尼拍摄过大量的有关沪宁、长江、北京等地区的照片。 摄影师唐纳德·曼尼于20世纪初期拍摄了不少中国画面,主要是北京地区和长江流 域的风景与人文风情。本书是其出版于1920年的北京摄影作品集,照片中的老北京市面 和建筑恰如其分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沧桑与永恒。曼尼的作品如诗如画,透过镜头中的 篷车、晨雾、湖泊、古塔、寺庙、桥梁、街市、胡同,以及那些具有国画情趣、古意盎 然的风景,来表现帝王之都的荣耀。


梦想家

《我的老北京印象》

作者:[荷兰] 爱伦·凯特林 译者:张春颖 ISBN: 978-7-5117-1104-5 成品尺寸:180mm x 250mm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28 装帧:平装 定价:32.00元

爱伦·凯特林(Ellen Catleen),民国时期荷兰驻华大使的夫人,摄影师。 费里德里希·希夫(F.H.Schiff),奥地利籍著名犹太漫画家。 民国时期,荷兰驻华大使的夫人爱伦·凯特林(Ellen Catleen)女士拍摄影了大 量老北京的风光、民俗照片。她遴选部分照片,配以适量文字,并由奥地利籍著名犹太 漫画家费里德里希·希夫(F.H.Schiff)绘制滑稽漫画,编成一册结合优秀摄影作品和 风趣漫画的旧京图集,于1934年在上海出版。书中通过虚构人物皮姆先生(Mr.Pim)及 导游吴先生(Mr.Wu)的游览,再现了当时祥和、安静的北京城及北京人的生活。


梦想家

《四明别墅对照记》

作者:张伟群 ISBN: 978-7-5117-1521-0 成品尺寸:165mm x 238mm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495 装帧:平装 定价:78.00元

众所周知,上海曾经是一个拥有海量弄堂的城市,上海的城市历史离不开对上海弄 堂的记录与研究。本书通过对四明别墅的人文世情、民生样态记录与描述,试图还原出 一条真实的弄堂,开辟一条描述研究上海老弄堂的新路径。作者多方面多途径地收集了 与四明别墅密切相关的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包括大量民间文献、户籍档案、口述材料、 自传文字和七百多幅历史图片,并依据这些实证资料对这条弄堂的建造历史、建筑格 局,居民的分类、身世、生活及其变迁,弄堂的日常生活样态与其中的名人佚事趣闻, 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描述和探究,从一条弄堂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貌似学术、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使得这本书可读耐读,意味深长。


梦想家

《一学就会100种世界上最帅的舞姿》

作者:玛特·佩吉特 译者:彭婧 ISBN: 978-7-5117-0558-7 成品尺寸:165mm x 222mm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76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玛特·佩吉特(Matt Pagett),英国插图画家、作家,著有《写给男人的家务管 理》(Household Management for Men)。早年学习芭蕾,未果,后热衷于音乐与舞 蹈,受益一生。书中介绍了很多作者个人较为喜爱的舞步,包括小马跳、薯仔舞和詹姆 斯布朗舞步,还有其目前正在练习的墨尔本曳步舞。在此,作者希望对自己的舞伴表示 由衷的感谢。


梦想家

《酷效应》

作者:诺亚·柯纳 金恩·普列斯曼 安卓·埃瑟斯 译者:曾沁音 ISBN: 978-7-5117-1715-3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0 装帧:精装 定价:48.00元

诺亚·柯纳从14岁起就到美国各地的夜总会担当DJ,并曾和音乐巨星詹妮弗·洛佩 兹等人同台表演。柯纳目前是“噪音营销”公司的创办人及CEO。年轻有为的他还曾被 《公告牌》杂志选为“30岁以下前3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主管”。 金恩·普列斯曼是纽约巴尼百货公司的创意总监及采购营销部主管。他担任这个职 位已超过30年。巴尼百货公司在他的主导下,首次将阿玛尼、范思哲、普拉达等品牌引 进至美国,使得巴尼百货公司成为纽约最具代表性的百货商店。 安卓 · 埃瑟斯是位于纽约的传播与经纪公司“DORGA5”的CEO。他曾任职于《绝 对》、《美国周刊》、《沙龙》、《访问》以及《纽约客》等杂志的采编部门。


梦想家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全六卷) 作者:韩复智 ISBN: 978-7-5117-0446-7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57 装帧:精装 定价:480.00元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韩复智编著。韩氏考究群谱,撷取众家之长,新创体例 与编著方法,乃首定目次,前有简谱,作为本谱纲要。关于学谱主体部分,对谱主事迹 系年,则与诸谱迥异,分为国内大事、事略、著述、当代著名学者对谱主重要著作之评 论等。次为对谱主五十余册全集,依照年次抽离出重点而编纂之,堪为谱主全集的浓缩 本,亦是其第一部学术年谱。 清代大儒章学诚说:“文人之有年谱,颇觉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 文集已也。”故本谱不但如韩文公所言“发潜德之幽光”,彰显前贤,而更是为了启发 后学,帮助他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知人论世的宝贵知识。 卷一: 卷首 钱先生留影选载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暨新亚研究所、新亚中学校友会等谒墓团于钱先生墓侧留影 钱先生墨迹选刊 本文 例言 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代序)严耕望 也谈现代新儒家(代序)钱胡美琦 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代序)韩复智 钱穆先生学术简谱 壹、谱前 韩复智,山东省齐河县人,一九三〇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历史学研究

先世

所硕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所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兼任教

父母

授、香港珠海书院客座教授、空中大学兼任教授。中国上古秦汉学会理事长、中国历史

贰、学术年谱: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三○年

学会暨简牍学会常务理事。二〇〇〇年于台湾大学退休。著有《两汉的经济思想》、

卷二:一九三一年(生)至一九三七年

《傅玄》、《汉史论集》、《秦汉史论集》。编有《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中国史

卷三: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

论集》、《先秦两汉文学论著集目》、《傅斯年· 董作宾先生百岁纪念专刊》。合编

卷四: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七年

著有《中国文明发展史》、《秦汉史》、《中国科技史论集》。合注有《后汉书纪传今

卷五: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二年

注》。主译《剑桥中国史1:秦汉篇》。论文有《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与研究

卷六: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九○年(卒)

价值》、《傅斯年先生年谱》、《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

卒后:一九九一年至二○○四年

谱〉的动机和过程(附简谱)》等二十余篇。

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 后记


梦想家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作者:[美国] 杰里·施瓦茨 译者:曹俊 王蕊 ISBN: 978-7-5117-2028-3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0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是一本职业记者的必备导读,作者系美联社前资深记者 杰里·施瓦茨。杰里在本书所举案例,均为美联社报道史上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典 案例,他逐一做了生动有趣、富有现场感、同时又深刻独到的解说。作者既叙写了对整 个新闻事件深入调查的经过,包括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一波三折、牵动人心、牵动 整个社会关注的,当时的记者是怎么摸到线索、找到关键的信息提供者、并让他们说出 了实话;同时也示范了如何撰写一篇成功的新闻稿——既是一个有趣味的、能吸引读者 的故事,又最大限度地影响社会、触动有关部门的神经。本书自始至终体现了美联社记 者的新闻精神以及工作方法,对每一个想成为优秀记者的人,都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 义。

【目录】

杰里·施瓦茨,美联社国内部记者兼编辑,在美联社纽约总部工作了20年。曾担任

我为新闻狂

12 专业领域报道:竞选活动

1 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13 华盛顿的政治斗争

2 什么是新闻?

14 海外报道

3 新闻报道的灵感

15 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4 倾听美国

16 营救一个孩子

5 细节是金

17 追逐烈火

6 人物特写

18 新闻调查的手段

7 即兴采访的艺术

19 调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死

8 专家还是杂家

20 调查:漂亮的马儿

9 专业领域报道:法庭审判

21 调查:医生和烟草

特别项目编辑负责指导美国全国的专业记者。他曾采访海湾战争和罗马教皇。现在纽约

10 专业领域报道:科学与医学

22 神奇的因特网

大学教授专业新闻写作。

11 专业领域报道:电视行业

23 改变媒体以及媒体职业


梦想家

《品牌大设计》 马克·高贝是Desgrippes Gobé公司的联合创立者、董事长和执行总裁。 Desgrippes Gobé是品牌形象创意公司世界十强之一。马克 · 高贝负责过可口可乐的 新世界身份和包装设计,他是商业畅销书《高感性品牌设计》和《公民品牌》(均由 Allworth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他的公司已为以下客户创造了重大成就,设计了感性品 牌设计策略,如:法国航空、安·泰勒、美国网络公司、达能、雅诗兰黛、吉列公司、 高迪瓦、IBM、星巴克、旅游城和维多利亚的秘密。马克·高贝经常在上层行销业和设 计会议上演讲。他已被以下公司邀请就感性品牌设计为主题对高级管理层做过演讲, 如:欧莱雅、万宝龙、摩托罗拉、宝洁公司、美国网络公司、通用磨坊公司、标致公 司。马克·高贝曾获得过无数的世界设计奖项。他生活在纽约,已婚,育有两个女儿。 《品牌大设计》向读者传达了品牌设计、品牌营销的核心观念。作者用“品牌爵 士乐”来隐喻:品牌需要与文化连接,并直抵人们的心扉。品牌营销就像音乐,基于合 作、创新、直觉和冒险。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的品牌营销的现实案例,如可口可乐、伏特 加、多芬、梅西百货、联合利华等成功案例,解释了广告设计、品牌营销不应该是向人 们进行填塞式的推销,而是激发人们内心的渴望和理想,鼓励人们自由快乐地创造并享 受自己的人生,在这样轻松开放的心理和外界环境下,让产品满足和促进人们的需求。 换句话说,品牌要传达的是理念,而产品是理念的载体。 【目录】 推荐序 大设计时代 自 序 设计的爵士乐章 前 言 “可口可乐”的新浪潮 第一部分 破解消费者的5个感性密码 第一章 感性密码1:后现代梦 第二章 感性密码2:创新来自边缘世界 第三章 感性密码3:感性设计是针对女性的设计 第四章 感性密码4:欢迎进入感官21世纪 第五章 感性密码5:设计民主化 第二部分 七项品牌变身方案设计探索 第一章 品牌变身1:为品牌挂上情感识别证 第二章 品牌变身2:好品牌需要好标志

作者:[美国] 马克·高贝 译者:薛江 ISBN: 978-7-5117-2051-1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第三章 品牌变身3:广告是一种体验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2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第四章 品牌变身4:店面就是你的广告 第五章 品牌变身5:思考设计研究 第六章 品牌变身6:设计真正不一样的品牌 第七章 品牌变身7:情感也可以定制化 结 语 品牌爵士乐中心


梦想家

《国富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 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入牛津大学深 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 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87年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7 月17日辞世,享年67岁。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 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 朽名声。 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 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导》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述,译有《道德 情操论》、《国富论》(合译)以及《不要命的自负》(哈耶克著)等。 李华夏,1951年生,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及暨南国际大学兼任教授等,译有《国富 论》(合译)、《有闲阶级论》、《蝴蝶效应经济学》等。

作者:[英 国]亚当·斯密 译者:谢宗林 李华夏 ISBN: 978-7-5117-1794-8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776 装帧:软精装(刷金口) 定价:98.00元

软精装版(黑色)

平装版(全两册)

ISBN: 978-7-5117-0933-2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776 定价:65.00元

ISBN: 978-7-5117-0579-2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1028 定价:68.00元


梦想家

《有闲阶级论》

作者:[美国]凡勃伦 译者:李华夏 ISBN: 978-7-5117-1179-3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5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 学家,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1857年7月30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874年进入卡尔顿 学院,师从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家约翰·贝茨·克拉克,后转至霍布金斯大学读哲学, 又转至耶鲁大学;188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91年进入康奈尔大学任教;1892年转任芝 加哥大学副教授,并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1906年转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 1909年辞职;1911年走上密苏里大学讲台;1918年步入仕途,赴华府供职于食品局; 1924年拒绝接受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一职;1929年退休后定居于加州,不久便溘然长逝, 享年72岁。 1899年,42岁的凡勃伦出版了生平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有闲阶级论》。此 书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另著有《企 业论》(1904)、《德意志帝国和工业革命》(1915)、《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 等教育》(1918)、《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工程师和价格制度》 (1921)、《近代不在所有制与营利企业》(1923)等。 李华夏,1951年生,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及暨南国际大学兼任教授等,译有《国富 论》(合译)、《有闲阶级论》、《蝴蝶效应经济学》等。

本书是凡勃伦于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成为当时知识 分子人手一册的风行之作。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 上层阶级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微妙的关系。书中对社会 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鞭辟入里,说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 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其产 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中所折射出的经济意义。


梦想家

《旧欧洲·新欧洲·核心欧洲》

致谢 编者前言 第一部分 攻击发起线:2003年5月31日 2月15日,欧洲人民的团结日:以核心欧洲为起点,缔结共同外交政策(尤尔根·哈贝 马斯、雅克·德里达) 不确定的欧洲:再生或没落(翁贝托·艾柯) “核心欧洲”:关于欧洲的认同(阿道夫·穆希格) 欧盟发展的关键点(吉亚尼·瓦蒂莫) 选择羞辱,还是选择团结?(理查德·罗蒂) 不可或缺却又自身不足的欧洲(费尔南多·萨瓦特) 第二部分 初步回响

作者:哈贝马斯、德里达、艾 柯、罗蒂、桑塔格等 译者:邓伯宸 ISBN: 978-7-5117-0139-8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哈贝马斯的精心策划下,德国大报《法兰克福汇报》 发表了他和德里达共同署名的文章,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欧洲再生。法国《解放报》发 表了法文版本。同一天,美国知识分子罗蒂,在《法兰克福汇报》的主要竞争对手《南 德意志报》上发表了响应文章。瑞士的阿道夫·穆希格在《新苏黎世报》,意大利著名 作家翁贝托·艾柯在《共和报》,意大利哲学家吉亚尼·瓦蒂莫在《邮报》,西班牙哲 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在《国家报》,也分别发表大作。这些文章各自独立,但与哈贝

欧洲的终结(巴巴拉·斯皮内利) 我们是理性的吗?(尤尔根·考伯) 内外颠倒的外交政策(哈罗德·詹姆斯) 欧洲人、美国人、法国人例外?(吉亚尼·里奥塔) 巧克力峰会的幽灵(扬·罗斯) 欧盟与美国:我们守护的价值──响应里奥塔(吉亚尼·瓦蒂莫) 欧洲侏儒有多大?(彼得·艾斯特哈兹) 从斯堪的纳维亚的角度俯瞰核心欧洲(阿尔多·凯尔) 正在组织起来的力量(卡尔·奥托·洪德里希) 主权与人权:美国与欧洲的传统并置(丹·迪纳) 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举:一个举世公认的角色典范,欧洲不需要一部宪法(迪特·格林) 野蛮、狡诈、异类:东欧将彻底改变欧洲(安德捷耶夫·斯塔斯伍克) 无所不知的一天(彼得·施耐德) 哈贝马斯太看得起欧洲了(约阿希姆·斯塔贝提) 美国何妨强大!欧洲不妨屈就:回应哈贝马斯(汉斯—乌尔里希·韦勒尔) 拜托,别那么敏感:哈贝马斯还在柏林为欧洲争辩不休(古斯塔夫·塞伯特) 跳蚤市场即景:拒当古董的欧洲(约翰内斯·威尔姆斯) 欧洲必须欧化自己(马蒂亚斯·格雷夫拉斯) 欧洲的再造:回应哈贝马斯(蒂摩西·加顿·阿什、拉尔夫·达伦多夫) 前有康德,今有哈贝马斯:从波兰观点看“核心欧洲”(亚当·柯兹明斯基) 全球民主的去中心化(艾利斯·马瑞恩·杨) “核心欧洲”,谁出的点子?(哥尔特·朗古特)

马斯、德里达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伊拉克战争如号角,唤起一个欧洲国的共识。 所有的作者(艾柯可能算是例外)全都明白表达了反对美国的立场。这次一呼百应的壮 举,立刻在大西洋两岸的知识圈中引起回响,掀起一波有关跨大西洋联盟的论战,范围 广泛且深具启发性。欧洲的未来在哪里?欧洲能否统一?能否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欧洲 公民的时代来临了吗?本书综合各家观点,正反俱呈,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

第三部分 后续回应 伊拉克战争:来自“旧欧洲”的严谨思考(乌尔里希·普力乌斯) 强与弱,在一个举世危疑的社会(乌尔里希·贝克) 欧洲的反美主义:从精英的蔑视转为政治力量(安德烈·马可维茨) 文学即自由(苏珊·桑塔格)


梦想家

《英雄的历史》

作者:[美国]威尔·杜兰特 译者:乐为良 黄裕美 ISBN: 978-7-5117-1069-7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302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1968年) 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这位深受爱戴的史哲导师,一生热衷于将哲学从学术的 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进入大众读者的视野。他的书无论哪种读者都能读懂,他的特殊能 力可以把复杂的观念和事件,以少量文字交待清楚,并且看起来还不卖弄才华,再加上 他过人的风趣和尖锐的批判,使他的书本本畅销。他的主要作品有11卷皇皇巨著《文明 的故事》(中译本《世界文明史》)、《英雄的历史》、《哲学的故事》、《哲学的乐 趣》等,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历史文明主题的必读书。他还捍卫人权,通过写作和实际行 动打开无数人宽广包容的胸怀。 乐为良,Igroup国际出版集团顾问,曾翻译多本畅销书,如《正义:一场思辨之 旅》、《数位神经系统》、《六标准差》、《古腾堡革命》、《鲍尔风范》等。 黄裕美,《联合报》编辑部顾问,译有《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洛克菲 勒》、《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等。 本书为两人合译,导言、14至21章为乐为良翻译,1至13章为黄裕美翻译。两人还 合译了《弗洛伊德没做过的13个梦》、《切:卡斯特罗的回忆》、《龙虾脑与意大利罗 曼史》等。

普利策奖获得者杜兰特的这本史学作品,对那些不熟悉世界史的人来说是场及时 雨。

——《出版商周刊》 本书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为那些想要深入了解人类文明史的读者提供了全面

而专业的信息。

——《书目》杂志

一篇篇精辟的介绍,带我们深入了解了马可·奥勒留、达·芬奇、马丁·路德等 哲学家、发明家和革命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反射历史、树立榜样的机会。像杜兰特的 其他作品一样,本书充满老派氛围……粉丝们必将从大师这部遗著中获益良多。 ——亚马逊网


梦想家

《女人的历史》 作者:[英国] 罗莎琳德·迈尔斯 译者:刁筱华 ISBN: 978-7-5117-1063-5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269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罗莎琳德·迈尔斯(Rosalind Miles),声誉卓著的英国作家、演说家,毕业于牛 津大学,曾在伯明翰大学及列斯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在科芬特里大学创立女性研究中 心,28岁时成为英国最年轻的治安法官,任职达十年。她写过23本书,包括《女人的历 史》《女人与权力》《男性仪式》《女武士》《伊丽莎白一世》《格温纳维尔三部曲》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三部曲》等。1990年,迈尔斯博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人文学科会 员。她的个人网站:www.rosalind.net 刁筱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自由作家,写作的议题主要涉及艺术、电影、 两性等。近年专事翻译,主要译作有《女人的历史》《血的记忆》《电影诗人费里尼》 《女性主义思潮》《现代生活的英雄》《酩酊》《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英国的家 庭、性与婚姻》《挡不住的性爱》《口红》《走出情欲迷宫:探索女人性欢愉地图》 《欲望:我与厌食搏斗的日子》《爱欲》《疾病的隐喻》等。

关于女性史的最好作品之一……细致、风趣、一针见血。

——A.S.拜厄特

罗莎琳德·迈尔斯将女性惊人的能力、勇气、意志从默默无闻中拯救出来。这是一 部非凡的著作……启人深思。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不为人知的最伟大的故事……关于爱、生命,以及那该死的一切。 ——《泰晤士报》 关于这本惊人的书最惊人的事情是:竟然一直没有人写过!太宝贵了,而且写得非 常机智。

——《书目》杂志

迈尔斯博士从尖锐的视角对女性自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为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进行 了剖析,向被人熟知与被人忽视的女性世界照进一盏聚光灯。

——《出版商周刊》

女人有历史,而且不同凡响。理解它那无可逾越的宽广与丰富,既能帮助我们重建 过去,也将鼓舞我们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时尚》杂志


梦想家

《中华大帝国史》

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的书

出版后轰动欧洲,十多年间发行46版 对欧洲人认识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 葡萄牙文、荷兰文等

作者:[西班牙] 德·门多萨 译者:孙家堃 ISBN: 978-7-80211-901-7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4 装帧:平装 定价:39.00元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1545-1618),西 班牙人,17岁至墨西哥,19岁加入奥古斯丁修会,潜心研究神学、语法和艺术,热心传 教。他曾受命出使中国,未遂。后应教皇之命,广泛搜集关于中国的资料,历时两年, 于1585年印行《中华大帝国史》。他曾被任命为西西里岛利巴利主教、恰巴斯省主教和 波帕扬地区主教。 孙家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文系,留学墨 西哥,攻读拉美文学、拉美历史、语言学、翻译学等课程。编著《印第安人保护者—— 拉斯·卡萨斯》《全国导游西班牙语》《西班牙口语》《西班牙语动词600》《西汉金 融贸易词典》等书,译著《哥伦布日记》《西印度毁灭述略》《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 《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人》等。


梦想家

《老师的谎言》

本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奥利弗·克伦威尔·库克斯“杰出的反种族主义学者奖” 全球畅销100万册

作者:[美国]詹姆斯·洛温 译者:马万利 译校:刘北成 ISBN: 978-7-5117-0072-8 成品尺寸:165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464 装帧:平装 定价:48.00元

阅读的盛宴,对美国教育的严肃批评。……更重要的,它还是对美国历史应该怎么 讲、能够怎么讲的精彩再叙述。

——“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词

每个教历史的老师、学历史的学生,每个公民,都应该读这本书。 ——霍华德·津恩 引人注目。

——《今日美国》

生动的批评。

——《纽约时报》

秉笔直书,写得好。

詹姆斯· 洛温(James W. Loewen):美国著名学者,佛蒙特大学社会学退休教

——《哈珀斯杂志》

授,现居华盛顿。詹姆斯·洛温的其他著作有:《谎言遍布美国:我们的历史景点中的 (洛温的书)包含了大量的历史;通览全书,它不止是一部批评的作品,而且还是

错误》(Lies Across America: What Our Historic Sites Get Wrong)《老师告诉我 的关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谎言》(Lies My Teacher Told Me About Christopher

一部重新讲述美国过去故事的“反教科书”。

——《国家》

Columbus)《密西西比华人:夹在黑人与白人之间》(The Mississippi Chinese: 洛温坚信,美国历史可以是很有趣的,为证明这一点,他在本书精彩的、引人入胜

Between Black and White)《密西西比:冲突与变革》(Mississippi: Conflict and Change)[与查尔斯 · 萨里斯(Charles Sallis)等合著]、《重新思考我们的

的十三章中,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我们过去的令人惊叹的故事。

——《旧金山纪事报》

过去:识别美国历史中的事实、虚构与谎言》(Rethinking Our Past: Recognizing 令人高兴……这块陆地上的每个历史老师都应该读这本书。——《圣荷塞信使报》

Facts, Fiction, and Lies in American History)《审判席上的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in the Courtroom)《日落之镇:美国种族主义的隐秘向度》(Sundown

掷地有声的控诉,雄辩的行动号角。

Towns:A Hidden Dimension of American Racism)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不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也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人士,都

马万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职于南昌航空大学,从事学术译介 与历史教学。另译有《行为辩证法》等作品。

——《科克斯书评》

将在这里找到精神食量。

——《出版家周刊》

刘北成: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译有(德)安德烈 · 贡 《老师的谎言》揭示了美国历史教科书作者及出版商的多种罪过,读起来惊世骇

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当中的东方》、(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美)彼得《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等二十余部作品。

俗。

——《丹佛邮报》


梦想家

《小趋势》

本书中文版荣获国家图书奖文津奖 比尔·盖茨推荐:“佩恩头脑敏锐,他对于推动美国和整个世界的动力有一种 超强的感知,在本书的每一页你都能体会到。”

比尔·克林顿推荐:“这本书会让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作者:[美国]马克·佩恩 译者:刘庸安 贺和风 ISBN: 978-7-80211-743-3 成品尺寸:160mm x 235mm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439 装帧:平装 定价:55.00元

着实让人着迷,《小趋势》通过可靠的信息和分析,让我们发现大量和直觉相违背 的事实,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观察社会的视角。对于揭示掩藏在这个时代背后的社会真相 而言,《小趋势》无疑是一本完美的圣经。

——《纽约时报》

作为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中首席战略家,马克·佩恩首先是个商业领袖。华 盛顿的政界要人都会浏览他的新书,因为《小趋势》里面隐含了很多希拉里竞选总统这

马克·佩恩: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从1995年至2000年为比 尔·克林顿总统担任战略顾问,并因此而闻名遐迩。2000年,《时代杂志》将佩恩称为

场战斗中的信号,除此,还可以发现很多独特的观察社会的视角,这些视角都将可能转 化成经济效益。

——《经济学家》

“信息大师”,并被誉为美国政界最有洞察力的民意测验专家。佩恩是世界著名的博雅 公关公司的CEO,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首席顾问。他还是财富500强里多家公司的

这本书的力量在于马克· 佩恩对每一个小趋势所带来的机会和暗含的商机的分析 上,它使企业家、商人和政客们能够在碎片化的社会中发现那些难以琢磨的群体,帮助

顾问,更是25个国家元首的资深顾问。

他们建立新公司、开创新市场,并在新的竞争中获利!

——《今日美国》

对马克·佩恩的评价: 《小趋势》的核心前提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被分割成几千,至少 “一个大脑异常敏锐的人。” “华盛顿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华盛顿邮报》

是几百个群体。佩恩对这些小群体进行了诙谐有趣的深入思考。

——《商业周刊》

马克·佩恩不仅仅是发现了这些趋势,他同时也指出该如何对待它们,它们可以造 就一个新公司,也可以让一个公司破产。

——《新闻周刊》

“马克·佩恩不仅仅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民意测验专家,他的点子使得克林顿总统在 选举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纽约时报》

与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相比,《小趋势》是21世纪初 商业社会预言中最摩登的话题。然而,和那些夸夸其谈堆砌材料的书相比,马克·佩恩

“世界顶级的营销方案都有着独到睿智的视角,而马克·佩恩是一个总能发现它 们的大师。”

—— 麦当劳餐厅全球首席营销官玛丽迪林

筛选了一批社会“趋势”,又精心打磨出一个个好点子,指引我们要向何方前进。 ——《信息周刊》


梦想家

《中国近代报刊史》

本书作者美国白瑞华教授(Roswell Sessoms Britton)于1924年受燕京大学校长 司徒雷登邀请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派遣,来华创办燕京大学新闻系,担任首届系 主任,为我国新闻学教育做出具有奠基性的贡献,但他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提前回国, 54岁便撒手人寰,未能兑现他临别前重返燕京大学新闻学讲坛的庄重而热切的承诺,不 禁令人扼腕。但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却与我国新闻史奠基人戈公振的《中国报学 史》共同构成一副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永远彪炳我国报刊新闻出版的不寻常史。 本书介绍1800至1912年中国报刊的发展概况,包括本土报刊的消亡,新兴报刊的崛 起,后者从对前者的严重依赖演变成完全独立的过程。不同的报刊代表着不同的政治体 系、党派组织或私营企业的心声,构成一座反映长达百余年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现 实的各种错综复杂、诡谲叵测的多面体架构,保守的,改良的;理想的,现实的;革命 的,反动的;励志的,颓废的;严肃的,淫荡的;全面的,片面的;夸张的,冲淡的; 科学的,迷信的;宗教的,邪教的;盈利的,亏损的;商业的,赞助的,诸如此类,不 一而足。从中我们会看到中国报刊开始走向多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充分 展示中国社会风声鹤唳、波涛激荡、变幻莫测的生动画面。

作者:[美国] 白瑞华 译者:苏世军 ISBN: 978-7-5117-1874-7 成品尺寸:140mm x 210mm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2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目录】 译序:千古文章未尽才

第七章 报纸发展概况

前言

第八章 梁启超与改良报刊

第一章 本土报刊和公报

第九章 当局与新兴报刊

第二章 西方报刊的引入

第十章 革命报刊

第三章 中国人对外国报刊的反应

第十一章 新报刊与旧报刊

第四章 王韬与香港报纸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条约口岸的外国期刊

附录一:书影图版

第六章 《申报》与其他上海报

附录二:英文原版


梦想家

《人生的功课》

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戴维·凯斯勒 译者:曾沁音 ISBN: 978-7-5117-0668-3 成品尺寸:160mm x 230mm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0 装帧:平装 定价:29.00元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1926-2004)生于瑞士。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生死 学大师。她获得过25个博士学位,著作等身,已被译为32种语言,影响巨大。她所著 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 1969)影响了无数人对待死亡与临终的 方式,被誉为“生死学经典”。她曾协助无数临终者安详面对死亡,晚年致力于艾滋 病患者的关怀与照料。《时代》杂志曾评她为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还 著有《直到我们说再见》(To Live Until We Say Goodbye, 1978)、《了解死亡与临 终》(Living With Death and Dying, 1981)、《论死后的世界》(On Life After Death, 1991)、《天使走过人间》(The Wheel of Life, 1997)等。更多信息请访 问: www.EKRFoundation.org 戴维 · 凯斯勒(1951-

)生于纽约。世界公认的研究悲伤与失落情绪的权威、

奥普拉网(www.Oprah.com)的特约作者和美国在线的健康专家。所著《临终的需求》 (The Needs of the Dying, 1997)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褒扬,另著有《临终的权 利》(The Rights of the Dying, 1998)、《愿景、旅程与拥挤的房间》(Visions, Trips, and Crowded Rooms, 2010)等。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 丽安娜· 威廉森等名人在亲友垂危时得到过他的帮助。他还在安东尼· 博金斯与迈克 尔·兰登临终时伴其度过。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grief.com

一本书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作者的人格特质在书中流动,使我的心灵受到微风 般的照拂,或感受到“天打雷劈”般的战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两者兼具。 ——吴淡如 曾经以《论死亡与临终》一书将临终话题带入当代文化议程中的精神病学家与临终 关怀运动的领袖合作撰写第一本关于人生的书。通过真实的病患案例,14堂从“真实” 到“幸福”的功课将引导我们摆脱消极的自我、发现自我中最美好的部分,实现超越肉 体康复、达到抚慰精神与灵魂的真正治疗。 ——惠特尼·斯科特,美国图书馆协会《书目》杂志


梦想家

《商务礼仪》

作者:杰奎琳·惠特摩尔 译者:姜岩 ISBN: 978-7-5117-0575-4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纸张:轻型纸 页数:200 装帧:平装 定价:28.00元

杰奎琳·惠特摩尔(Jacqueline Whitmore)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礼仪专家、公共关 系专家、棕榈滩礼仪学校校长、美国各大广播电视台知名人物、畅销书作家。 杰奎琳创办的棕榈滩礼仪学校面向全美高端商务人士,尽管课程收费不菲,可她的 商务礼仪课程永远大受欢迎、火热爆棚。 15年来,棕榈滩礼仪学校为美国各大企业、政府机构培训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主管人 员,因其课程经典实用、与时俱进,被业内誉为“最权威商务礼仪学校”。 作为Sprint公司移动电话代言人,以及每年七月的“全美移动电话礼貌月”活动的 倡始人,杰奎琳还在广播、电视、卫星节目中面向全美大众普及商务礼仪知识,成为风 头十足的“礼仪明星”。 《商务礼仪》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的途径来建立客户联系,并通过稳固的客户 关系扩展我们的关系网,获得并保持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它从心态准备、衣着打扮、 沟通技巧、领悟倾听、餐桌礼仪等多个角度,分为9个章节讲解商务过程中的礼仪,指 导我们如何对待合作者、对待客户,怎样细心地对待用户,帮助我们处理尴尬的局面, 避免失礼,避免名誉的损伤,保障业务的正常进行,推动事业步入正轨。 本书出版后,美国各大企业、政府部门、团体机构、高等院校争相订购。摩托罗 拉、花旗银行、美联银行、北方信托、皇家邮政、安永全球、欧迪办公、安进药业、 21世纪不动产、科麦奇石油、美国Sprint通讯公司、美国TDS电信、美国职业高尔夫协 会、美国红十字会等数百家大公司将企业员工和高级主管在任职前送往棕榈滩礼仪学校 接受培训。 ◎全美最受重视的9堂课 ◎最权威礼仪学校校长的经典教材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圣托马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印第 安那大学、约翰逊·威尔士大学等10余所美国高校一致推崇信赖的商务礼仪培训教材


梦想家

大人物系列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 成品尺寸:170mm x 240mm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纸张:轻型纸 装帧:平装 定价:30.00元/册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 译者:赵剑琳

ISBN: 978-7-5117-0639-3 页数:240

《大人物:13位著名的女性》 译者:远边

ISBN: 978-7-5117-0640-9 页数:260

《大人物:12位著名的教育家》 译者:范颖

ISBN: 978-7-5117-0641-6 页数:270

《大人物:12位著名的艺术家》 译者:殷俊洁 徐多依

ISBN: 978-7-5117-0642-3 页数:280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1915),美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畅 销书作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著有享誉世界的《致加 西亚的信》及《大人物》丛书。作为出版人,他创办了罗伊克罗夫特出版社,其规模和 影响力在当时居全美之首,1910年即拥有员工超过500名,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和刊物。 作为作家,他创作的励志经典《致加西亚的信》近一个世纪以来感动了全世界的无数读 者,2000年被美国《哈德森年鉴》及《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 名,各种版本累计销量达数千万册。《大人物》丛书则以恢弘的规模、深刻的思想和优 雅的文笔,影响了数代美国读者。1915年,哈伯德与妻子爱丽斯因海难不幸去世,其影 响力却随着作品的传播至今仍不断扩大。 为阿尔伯特·哈伯德赢得文学史巨大声誉的并非脍炙人口、享誉世界的《致加西亚 的信》,而是历时十数载、倾尽作者心力的传世巨著《大人物》丛书。该丛书选取人类 文明史上百余位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以出色的洞察力和凝练的笔力勾勒出他们的人生图 像。这些在人类历史中留下深刻印迹的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历程既与众不同又 纷繁复杂。作者遍寻世界各地,到他们的生活之处流连考察,在亲历思考与史籍探寻间 构建起确凿的形象,挖掘其内在的灵魂,进而也完整描绘出人类文明史的真实脉络。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选取的十三位伟人是世界公认的成功榜样。从“孟母 三迁”到“近朱者赤”,中国人一直笃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阿尔伯特以如花妙笔, 生动展现伟人成长过程中的波澜起伏,并深刻揭示从平凡到伟大所需的信念与勇气。榜 样的力量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渐显黯淡,他们的传奇经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鼓舞着人类不懈地追寻光荣与梦想。 《大人物:13位著名的女性》选取了十三位历史上堪称楷模的女性。作者的深入 解读还原了她们光环背后的真实人生。这些改变了西方文明史进程的女性,用自己的智 慧、才华、坚韧、卓绝撑起了一片绮丽的天空。她们或以笔为器,在文字中实现人生诉 求;或一呼百应,引领先进社会改革;或甘心隐忍,牺牲小我成就伟业。名家手笔既有 纵贯古今的大气,又不失描写女性时所特有的柔美细腻。女性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对美 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描绘的先贤们是一些推动了不同起源的几大文明而 为世人铭记的伟大人物。他们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对人类的文明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他们也许并不以教书为职业,但他们却甘为人梯,将终身奉献给了这项事业。 歌颂教师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而这本传记,是将历史上高山仰止的十二位先贤的求索 人生作为教材,深入解读“言传身教”的真正内涵。 《大人物:12位伟大的艺术家》是该丛书中最瑰丽的作品。艺术并不是狭窄天地中 的阳春白雪,没有人天生就是艺术家,也没有人注定不能成为艺术家。作者摒弃学院式 的教条,让艺术家的人生以及他们对艺术的求索交相辉映,织就横贯历史长廊的绝美画 卷。追求艺术享受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性,欣赏艺术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畅谈大师的 艺术与人生,将唤醒你被遗忘甚至从未意识到的天赋权利,升华身心美的意境。


梦想家

关于我们

梦想家主要出版精品图文书

我们不关注现实

我们关注雅俗共赏的乐趣

我们不讲究实用

我们讲究赏心悦目的品位

我们不追求廉价

我们追求物有所值的精品

艺术、设计、电影、音乐、摄影、建筑、时尚…… 可以阅读的不只是文字 让图不再是装饰版面的插图 而是与文字并重的创作元素

全品种豆列: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25616/

欢迎优秀译者加入 欢迎推荐更多值得出版的好书 email: Vikingbook@Gmail.com 试读本下载 http://site.douban.com/143313/room/2998925/ 梦想家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43313/ 梦想家微博 http://weibo.com/idearbook 梦想家微信:iDearBook 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