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道 至第二周 試讀

Page 1


孫寶玲

馬可福音品讀

2014 南洋‧獅城



給 在棧道上起行的 豫 和 諾


目錄

第十三周 大意?奇異!

吳 序 信靠上主,奮力前行

第十四周 奧秘:知識?生命!

馮 序 前往水深之處 i

第十五周 非關倫理

第十七周 生活如常? 第十八周 人生無常?

第十九周 權勢不可擋?

第二十周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第二十一周 度日如年?時光飛逝? 第二十二周 信心的奧秘 第二十三周 無知的知識 第二十四周 昏暗的知識

xv xi

103 99 95 91 85 81 77 73 69 65 61 55

自 序

1

第十六周 神的國:尋常、錯愕

5

龔 序 故事•靈光•回饋•群體 v 第一周 輸在起跑線? 第二周 人心所向 第三周 從約旦河到曠野 第四周 心中的野獸 第五周 放下、轉回與依靠 第六周 權威、權柄 第七周 醫治 第八周 甚麼信心?何事容易? 第九周 新不如舊?舊不如新? 第十周 雞蛋?圍牆? 第十一周 團契生活:危險、奧秘 第十二周 永遠的罪擔

9 43 39 35 31 25 21 17 13 49


第二十五周 作門徒的﹁藝術﹂ 第二十六周 先知的死亡,社會的崩壞 第二十七周 投其所好? 第二十八周 歪打正著 第二十九周 何錯之有?大錯特錯! 第三十周 出口傷人? 第三十一周 一看再看 第三十二周 棧道、十架 第三十三周 聆聽與言說 第三十四周 為甚麼我們不能 第三十五周 ﹁個人的﹂救主? 第三十六周 地獄的生活 第三十七周 在神凡事都能 第三十八周 領袖 第三十九周 禁聲

目錄

173 169 165 161 157 151 147 141 137 133 127 123 119 111 107

第四十周 無花果樹

第四十一周 潔淨聖殿?佔領聖殿? 第四十二周 移山的禱告

第四十三周 該撒的物?神的物? 第四十四周 不信的理由

第四十五周 回答的好 回答的有智慧

第四十六周 大衛的子孫? 第四十七周 兩個女人 第四十八周 末日迷思

第四十九周 屬靈人與禱告

第五十周 謎一樣的﹁少年人﹂

第五十一周 誰人的罪?怎樣的惡? 第五十二周 受苦的意義 第五十三周 終點在望? 第五十四周 生命的重量

241 237 231 225 219 215 211 207 203 199 195 191 187 181 177



前往水深之處

馮煒文─香港工運先驅,曾任基督教工業委員會主任,資深神學工作者

德慧的朋友告訴我孫寶玲牧師寫了一本有關馬可福音的書,邀請我寫個序。很奇

怪的,我和孫牧師從沒有好好地坐下傾談過,但一直有讀他的文字,感覺上有點認

識,有點親切,便很樂意接受了。近日為了寫序,一口氣讀了這本書的大半。感覺

直情是坐在家中與一位主的門徒坦誠地交往。﹁我信聖徒相通﹂,就是讀這本書的 經歷。

幾十年的信仰生命,得到多方的滋潤扶持。最早期的,可能也是對個人來說是最 具影響力之一的,便是中譯了彼得遜的︽馬可福音研究︾︵

. R h g u H

, n o s r e t e P

2 6 9 1 , k r a M f o l e p s o G e h t f o y d u t S A

︶。當時在港大二年級,信

主不久,不知天高地厚,為浸會出版社完成了這工作,在過程中,也為自己建立了

馮序:前往水深之處

i


棧道

對聖經的興趣、尊重及信任。相信今日讀者藉這本書與作者交往,也會有同類得著。

﹁將聖經文本與神子民的生活連結,一直是我心繫情牽所在。﹂︵參自序︶是孫

牧這本︽棧道︾的讀經方法。我要對此說:﹁阿們﹂。經年累月嘗試把聖經結合處

境的神學反省,往往可以出現真知灼見,帶出能夠觸摸到時代脈搏的信息。作者深

厚的傳統治學根基,有能力處理聖經原文及歷史文獻,更能有把握帶領讀者前往水 深之處。

不想在這裡引述︽棧道︾觸動我心的章節,留待讀者自己邂逅。讀這本書令我想

到一個教主日學的故事。是青成級,二十到三十多歲,整季的焦點是研讀舊約詩篇。

我要求各人自選一詩篇,每日個人靈修時據為己用,以詩者的禱文作為自己的祈求,

然後上課時分享這祈禱經歷。結果大多數學員覺得有﹁代入﹂困難,用大衞的禱告

也是不少詩篇的主題

在今日香港祈求上主有格格不入之感。我們深入地就此交流,終於發現了一個事實: 原來詩人的一組切身經歷

─ ─

根本沒有出現在我們認知的

─ ─

信仰生活中。就是向神申寃,求告上主為我們主持公道,祈求上主阻擋侵犯我們的

ii


惡者。原來詩人的經歷不是我們這群基督徒所認知的,怪不得有﹁代入﹂的困難。

然而,詩人的經歷,我們果真沒有?在那一季的主日學,詩篇很無情地衝擊,直至 我們終於進入到它的禱告世界。

﹁棧道﹂。我們走在棧道,有時風光明媚,有時世情險惡。在這棧道上邂逅馬可 及他的福音,是樂事,我想也會令旅途稍為輕省。

馮序:前往水深之處

iii



故事‧靈光‧回饋‧群體

龔立人─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優質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聖經絕大部份的內容是以敘述體裁︵

m r o f e v i t a r r a n

︶寫成的。這不是偶

然,因為敘述與基督宗教信仰本質互相配合。意即,基督宗教信仰不是一系列的抽

象教義或宣告,而是一個福音,講述上主所作的事。相對於敘述較為傾向一種文學

體裁,我喜歡用故事來稱呼聖經的內容。聖經學者的興趣是探討對聖經故事不同的 理解,而我卻關注講故事的人

─ ─

他們是早於以文字出現的口耳相傳的講故事的人、

聖經作者和不同時代的宣講者。講故事倚重講者和聽者的心、眼、手連在一起,並

邀請講者與聽者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融入故事其中。不論以口耳相傳或文字記錄,講

故事的人不只訴說著過去,更將故事形成傳統,讓一代一代可以繼續傳頌和聆聽。

除了有講故事的人,故事的傳遞也要有聽故事的人和講故事和聽故事的環境。聽

龔序:故事•靈光•回饋•群體

v


棧道

故事的人之重要不僅是一個市場的考慮,更是因為聽故事的人在聆聽時,回饋了自

己的人生經驗給講故事的人和故事本身。在講故事中,講與聽是有機和互動,以致

所講和所聽的故事是開放的。然而,當下講故事面對最重要的挑戰不是沒有值得講

的故事,也不是失落了講故事的技巧,而是講故事和聽故事的環境逐漸消失。第一、

生活世界變得急速,凡事講求精簡,現代人越來越不願意付出更多時間去聆聽和交

流。第二、在晚期資本主義影響下,故事已讓位給一個倚重符號價值的消費主義社

會。我們漸漸失去對事物和價值的欣賞,反而被虛構的符號價值所主導。第三、因

著習慣以驗證方法認識世界,我們傾向從歷史批判學理解故事,因而失去欣賞故事 的神秘性。結果,故事帶來的想像力和靈光︵

a r u a

︶逐漸失去。第四、在追求﹁明

天會更好﹂時,過去和經驗逐漸令人視而不見、見而不談。歷史也自然成為不停更

替的時間和一堆堆過去發生的史實,人生體驗的交流將不再是生活本身的一部份。

作為講上主藉聖靈在耶穌的故事和聽這故事的教會,如何在一個逐漸失去講故事

和聽故事的環境繼續講故事和聽故事?教會是否仍是一個熱愛講故事和聽故事的群

體?我們在教會聽了一個怎樣的上主藉聖靈在耶穌的故事?我們在聆聽時,回饋了

vi


甚麼給故事?我們又講了一個怎樣的上主藉聖靈在耶穌的故事?寶玲兄的新著 ─ ─

正是回答我以上的提問。從他的著作︽寓道︾到︽棧道︾,他不斷提醒

─ ─

︽棧道︾

教會是一個講上主藉聖靈在耶穌的故事和聽這故事的群體。說得準確一點,所謂提

醒就是塑造,即塑造一個樂於講故事和聽故事的環境。寶玲兄是一個出色的講故事

的人,不但因為他認真聆聽馬可講耶穌的故事,更因為他以行道和生活經驗回饋了

故事。所以,他是講故事,而不是複述,以致聽他講故事的人,總能在聽故事過程

中,體驗靈光、驚訝和挑戰。不但如此,每次講完一個故事,寶玲兄必邀請聽故事 的人回饋,因為他也是聽故事的人。

作為靈修讀物之一,︽棧道︾有很紮實的對馬可福音的研究基礎、引用的例子與

我們日常生活︵特別香港︶緊扣︵充滿時代感︶、講故事技巧成熟。這書充分反映 作為牧者、學者、傳道者和教育者的寶玲兄之承擔、功力、觀察和恩賜。

若講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的關係是分享和回饋的話,就讓我這作為聽故事的人

回饋兩點。對於第四周︿心中的野獸﹀,我有不同看法。野獸不一定威脅人類,反

龔序:故事•靈光•回饋•群體

vii


棧道

而可能是人類的朋友。當耶穌孤獨地在曠野受撒旦的試探時,陪伴他的是動物。那

麼,心中的野獸不是一種魔性,而是一種願意陪伴孤獨者的善性。另一回饋是第五 十二周︿受苦的意義﹀。我會給這段聖經起名︿聖父進場了﹀。

幔子象徵上主的衣服,而幔子裂開就是上主撕裂祂的衣服。按猶太人傳統,撕裂

衣服代表悲哀和傷痛,忿怒和無奈。面對自己的兒子受到不正義的對待時,上主心

痛了。看見十字架的殘酷時,上主忿怒了。祂以撕裂幔子表達祂內心最深切的悲痛。 幔子裂開不是耶穌死亡所致,而是聖父因耶穌死亡導致的行動。

幔子的裂開代表上主不但聽見耶穌的呼聲,更含意上主要親自到場看耶穌所受的

苦難。聖父走出至聖所去看耶穌,也走出聖殿到各各他看耶穌。苦難打破上主與人

的分隔,因為上主不會遠離人的苦難。在羅馬兵丁和法利賽人等眼中,耶穌只是弱

者,他的喊叫不會改變現實的環境。但聖父真的聽見耶穌的呼喊,以致祂主動撕裂

幔子,親自到場,去拯救和安慰他。以色列人很清楚,上主聽見以色列人的哀求,

就要拯救。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

viii


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所以下來要從埃及人手 中把他們拯救出來。︵出三7 聖父被人所受的苦難動容了。

~

8︶強權和不正義沒有掩埋正義,因為撕裂幔子的

二○一四年五月三十日

龔序:故事•靈光•回饋•群體

ix



信靠上主,奮力前行

吳國安─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初識孫寶玲牧師是在二○○七年六月初蘇格蘭的愛丁堡。那年上半年孫牧來愛丁

堡大學作訪問學者,常在神學院圖書館伏案寫作,包括我在內的一眾華人神學生雖

感好奇,卻仍各自忙碌,未太過留意。直到六月九日幾位友人才邀約孫牧赴

t S

s ’ m l o C

國際學生宿舍第一次飯聚,然後六月二十四日細雨下遊植物園,接著已是

宴請華人神學生,隔天他飛回香港,

l a h a M b a b e K

︵註一︶

六月二十七日孫牧在印度小館 結束愛城數月遊。

與孫牧初識、結交不滿兩旬,卻讓我這台灣小子印象深刻。除了酷似﹁冇做大佬

好耐﹂︵編按:廣東話﹁好久沒當老大﹂之意︶ 的狄龍的第一印象外,稍加留意才

發現孫牧更是位多產的聖經學者、誨人不倦的神學院教師。隨後找到他的︽是他是

吳序:信靠上主,奮力前行

xi


棧道

你也是我︾︵

︶,讀後寫下這段心得:該書以上世紀後半

e r A e W d e t c e n n o C

葉香港社會變遷為背景,結合個人生命歷程、家人間的互動關係,一個個感人的真

實故事從他敦厚溫馨的筆下娓娓道來,在在傳達這樣的體悟:﹁生命並不必然受著

︵註二︶

我們的限制而萎縮。這端視我們怎樣看生命和別人的生命,周遭的人怎樣看自己和 別人的生命。﹂ 此次有機會拿到︽棧道

─ ─

馬可福音品讀︾先讀為快,七年倏忽,感動依舊。孫

牧仍著眼生命彼此間的互動與凝視,希望將活潑的道活現在活生生的讀者眼前。本 書對馬可福音的闡述展現了幾個特色:

第一、敏銳經文間隱微差別,闡釋其涵義。如談及耶穌受浸時天父上帝對耶穌的 肯定時,書中點出﹁﹃這是﹄我的愛子﹂與﹁﹃你是﹄我的愛子﹂︵可一9

~

︹第

15 ~

︹第九周︺︶,時而品評不同中文譯本 22 ~

︹十五周︺,協助讀者聆聽那言說的道。 25

~

12

18

三周︺︶的差別,帶出馬可中耶穌那缺少榮耀光環的事奉起點。此外,孫牧時而細

︹十四周︺,四

10

心比對三福音記載上的差異︵如可二 ︵如可四

10

xii


第二、對不同時空處境有著廣闊關懷。空間上,孫牧貼切掌握東南亞華人處境,

如香港的明哥和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時間上,他從三十多年前的神學生,成為今日

的資深牧師、院長,既有對年輕一輩的肯定與期許,同時不忘提醒:﹁後浪不能忘 記,自己不會永遠都是後浪﹂︵第九周︶。

第三、全書透露對弱勢、受苦者的敦厚溫暖、不忍苛責,以及對權勢、加害者的

直斥其非、不假辭色。孫牧直言﹁神站在弱小的一方﹂,他問道﹁誰可以為那些無

言、無能的朋友發聲﹂︵第九周︶,他責備那些﹁把人壓得更苦、更痛的權威權柄﹂

︵第六周︶。除了學者、牧者,此點上的孫牧竟更接近深具救世警世情懷、真實言說 真理及真相的先知。

讀畢全書,我認為基督徒從中至少可學到兩件事:首先,信仰是個旅程,因此非

一蹴可及、一勞永逸,信仰者須時時意識到自己﹁在路上﹂。同時,信仰是個信心 的旅程

─ ─

當然,這裡的信心絕非成功、豐盛、勝利、宣告式的自利、自信,而是

吳序:信靠上主,奮力前行

xiii


深明上帝能但我不能、我不能但上帝能式的信心,亦即那位父親向耶穌的呼喊:﹁

我信,求你幫助我的不信﹂︵參可九 ,和合本修訂版︶。書名﹁棧道﹂正說明此

註一:可參任志強:︿英雄本色之潛伏古城﹀,︽我愛丁堡︾︵香港:突破,二○一○︶,頁一七五。 註二:孫寶玲:︽是他是你也是我︾︵香港:突破,二○○六︶,頁一一四。

祈願接下來兩年﹁福音書品讀系列﹂順利完成。

孫牧作品原無需錦上添花,我就此停筆。深信細心品讀的讀者定能有所收穫,也

靠上主,一面奮力前行。

必然﹁窄小難行、迂迴轉進﹂︵本書︿自序﹀︶,令行走在上的天路客必須一面信

點:﹁棧道﹂既指﹁在險絕的崖壁上鑿孔架木而築成的道路﹂︵重編國語辭典︶,

24

xiv


自序

︽棧道

馬可福音品讀︾是繼二○一三年出版︽寓道

─ ─

約翰福音品讀︾的思

─ ─

考。我希望在未來的兩年,即二○一五和二○一六年,能繼續完成路加福音和馬太 福音。

就像我其他作品一樣,︽寓道︾的開始有點兒模糊,並沒有清晰的藍圖。一心只

想通過閱讀聖經,稍稍整理和沉澱個人的信仰體會與經歷,也希望藉平易的筆觸,

聯繫讀者生活和聖經世界。完成︽寓道︾後,心想:﹁何不也盡力完成其餘三卷福 音書?﹂

現在此刻,﹁事就這樣成了﹂不免言之尚早。就像我其他作品一樣,在歪打正著

間,我倒是看出一個端倪了。主若許可,我真誠地希望二○一六年能以馬太福音壓

自序

xv


自序

軸,完成這個﹁道﹂的系列。主要的原因倒不在於福音書是我向來主要的研寫方向。

怎樣將聖經文本與神子民的生活連結,卻一直都是我心繫情牽的所在。說是糾結或 負擔都可以。

馬可、路加、馬太的次序,也是歪打正著。馬可福音可能是最早成書的福音書,

︶,︽棧道

以它開始自然不過。當然,也是因為今年在十一月,以將臨期開始的教會年是以馬 可福音為核心的﹁乙年﹂︵

─ ─

馬可福音品讀︾也許可以成為根

B r a e Y

據教會年宣講和默想的同道兄姐的一份參考資料。二○一五年十一月是以路加福音 為軸心的﹁丙年﹂︵

C r a e Y

︶,二○一六年十一月是馬太福音。到此,讀者應該明

白﹁福音書品讀系列﹂的邏輯和次序。這一切看來都如此妥當合理,但起初並非如 此。歪打正著,是主的憐憫。

回看自己的生活和侍奉,也是不斷地歪打,主卻一直在糾扶。就自己的生命,從

來不能、不敢說正著,由始到終,只求主繼續憐憫。看著眼下自己關心的群體,無

論是信仰或是族群︵港、台、中︶,歪打不斷,心中說不出的痛與傷。是因為相信、

xvi


經歷主的糾扶,嘗試藉寫作言說和禱告,求主憐憫糾扶我們的不信和小信、張狂與 瞎眼。

最後,也談談書名的由來。以︽寓道︾命名約翰福音品讀,是從﹁道成了肉身,

住在我們中間﹂,到﹁我在你們裡面,你們在我裡面﹂的肌理和脈絡中,突出道和

神子民之間互動和盛載的憧憬。︽棧道︾聚焦的,是馬可福音中﹁道路﹂的母題 ︵

f i t o m

︶。研究者都同意﹁在路上﹂在馬可福音書內的重要。正如馬可福音不是

依年按序的記述,﹁在路上﹂除了是客觀描述處境,更是比喻信仰的歷程。無論是

耶穌的歷程或跟從者的旅程,都是窄小難行、迂迴轉進的棧道。對養尊處優、已然

中產化甚至貴族化的信徒牧者而言,棧道是當頭棒喝。對舉步維艱、受困被壓的信 徒牧者,希望棧道應該是死靜幽谷中的共鳴。 最後的最後,必須﹁謝序﹂。

論語有云:﹁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放在信仰旅途亦然,﹁棧道行,必有

朋﹂。三位賜序的朋友,一是我視之為師輩的馮煒文先生,在我還是神學生的年代

自序

xvii


棧道

︵八十年代︶,已經非常敬佩和景仰先生對弱勢群體的關顧。信仰的踐行和思考批判,

他是啟發我的第一人。第一次閱讀信仰與現實之間的糾纏的文章,體會信仰的重量

︶的

和艱困,就是一九八五年馮先生引入有關基督信仰如何詮釋南非種族隔離 ︵

t n e m u c o D

。先生與我從沒有機會面對面坐下來

d i e h t r a p A

s o r i a K

談話交流。沒想到他對晚輩的邀請,一口就答應了,並且語多勉勵。我好生感激。

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龔立人教授與我屬同輩,但他的學問、思辨和論證的能力、

信仰踐行的勇氣和力量,是我一直所羨慕的。他與馮先生共通的一點,是與弱者同

行。立人兄的踐行並非象牙塔、惜身式的文章點評。二○○八年我在部落格嘗試踐

行的日子,他是唯一留下真實姓名,給我鼓勵的神學老師。這點可能沾到污水的勇

氣和真誠,旁人可能不以為然,於我卻猶如甘泉。我對立人的欣賞,還不僅在於相

近的地方,更在於他勇於不同意。他在序裡不僅完全沒有請客食飯的客套,更提出

與我不同觀點,開拓了我的思想,是的的確確在對話。我相信只有這樣,基督的跟 從者才能看得遠,走得穩。

xviii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吳國安教授是我識於愛丁堡幾位好友之一。他們年紀都比我

輕,但根基、氣質、學問都遠高於我。看著他們,我還是很相信神依然在動工。這

一代的年輕學者,無論是質和量,都優於我們那一代和先輩。這並非我輩妄自菲薄、

或輕蔑先輩,而是相信﹁神不是死人的神,是活人的神﹂。我們這輩還能作、應該

作的,就是鼓勵他們在棧道上走的更放膽、更勇敢,而不是堵塞他們的旅途,洩他 們的氣。這是相信神、回應神應有之義。

二○一四年於獅城實龍崗

自序

xix



第一周

輸在起跑線? ︵一1

~ ︶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起跑線﹂是近年流行於中、港、台家庭和教育界的詞語。這應該歸功於嬰兒奶

粉廣告商的宣傳攻勢奏效?行銷幼兒發展的機構成功?扭曲的教育制度威脅真實?

還是華人血液裡那﹁望子成龍、盼女為鳳﹂的基因?沒有人知道究竟哪個/哪些才

是真正的原因,反正許多父母都相信、甚至堅持,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電視黃金時段必有﹁甚麼牌子奶粉有甚麼PHD成分﹂等廣告,至於父母與 父母之間的話題,往往是哪個培育訓練孩子的機構有助孩子面試或被錄取。

小孩還是得吃奶粉的︵如果母親未能作人乳哺養︶,參加這樣那般的興趣班也不

一定是問題;事實上,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和經濟能力都不一樣,要把這比擬作起

第一周 輸在起跑線?

1

3


棧道

跑線,再加上小孩先天的氣質和性格,孩子在不同的起跑線開始是個不爭的現實。

將起跑線看成輸贏的關鍵才是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將生命成長看為﹁我輸你贏、我 贏你輸﹂的競爭。

然而,輸在起跑線這回事究竟有多真確?這還得讓讀者從歷史、自己或別人的際

遇經驗回答。不是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和﹁大器晚成﹂的講法嗎?我的問題 是:﹁輸在起跑線﹂這想法能應用在福音書上嗎?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馬可福音的開始並不盡人意;用現在流行於兩岸三地的

― ―

耶穌基督,

﹂︵約

講法,馬可福音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輸了。看看其餘三卷福音書怎樣開始它們的敘述:

節︶。僅是一個序言,就勾劃出整個叙述的藍圖和核心

約翰福音以一首詩作為整卷書的序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一章1

~

的君王。再以降生叙事帶出耶穌成就﹁新出埃及﹂,是人得以與神同在的依據︵太

再從大衛到巴比倫︵十四代︶,再到耶穌︵十四代︶,巧妙地鋪陳耶穌是舊約應許

人類和創造的基礎和目的。馬太福音以家譜作為引介,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十四代︶,

18

2


一至二章︶。路加福音以優雅流暢的敘事,穿插两位婦女奇蹟地懷孕、两個嬰孩誕 生的事件,宣告神介入人間,逆轉權勢、憐恤貧苦的福音︵路一至二章︶。

馬可福音就只這樣說:﹁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這到底是馬可福

音的﹁開始﹂?還是福音書的標題?學者們說不準。怎樣的﹁神的兒子﹂?﹁福音﹂ ― ―

是關於耶穌基督的福音?還是源自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馬可福音語焉不詳?還

是在神、福音、生命面前,我們必須放下自己的一套?哪怕是行之有效、必有保證

的一套?不是嗎,我們以為不怎麽樣的馬可福音,看來輸在起跑線上的福音書,是 見證耶穌是基督正典福音書的其中一卷,也極可能是最早的一卷。

我的問題是,﹁輸在起跑線﹂這想法能應用在福音書上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話,這種想法又怎能成為量度個人或群體價值的準則呢?我們豈不更應謙卑地在微 小、軟弱者面前或身旁,凝視細聽神藉他們對世界所作的呼喚? 你曾經認識﹁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嗎?說說他們現在的景況。 你認為自己的﹁起跑線﹂在哪兒?它成為你的壓力還是助力?

第一周 輸在起跑線?

3


棧道

你怎樣看﹁輸在起跑線﹂和﹁贏在起跑線﹂的人?你怎樣看你自己?

4


第二 周

人心所向 ︵一4

~

8︶

﹁施浸約翰來到曠野,宣講悔改的浸禮,使罪得赦。猶太全地和全耶路撒冷的人 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受他的浸。﹂

作父母的,都冀盼自己的子女成功;每個人都想成功。這是大家都把起跑線看得

那麼重的原因吧?在我們的社會,即將在學或在學的願望,大概是入讀名校,考取

好成績/獎學金等。工作的,應該是坐上高位掙得名望金錢。至於傳道牧者的,願

景會否是自己的教會﹁增長﹂、﹁擴張﹂?社會國家,大概是拼﹁國民人均收入﹂ 等經濟指數?

說實在,這不一定全是壞事,也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往心底裡問,大多數人追逐

的這些,是我們真正渴望之所在嗎?說實在,我是矛盾的,也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第二周 人心所向

5


棧道

社會的現象和潮流固然勢不可擋,但我們給孩子讀的名人傳記和傳頌的傳奇,真的

關於掙大錢,做大官的其實不多。不信?只要到書店或圖書館裡的兒童圖書區,不

難發現找到的大都不是此類的﹁名人傳記﹂。所以,我不太明白,也不確定人心想、 渴望的是什麼。就好像我不太理解馬可福音一章4

~

8節描寫的畫面:猶太全地和

全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在約旦河受他︵施浸約翰︶的浸。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

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他宣講,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大,

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不配。我用水給你們施浸,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浸。﹂

施浸約翰對猶太人的影響力,馬可的描寫誇張了點兒吧?翻讀第一世紀一個名 為約瑟夫的猶太人的著作,驚覺馬可的描繪竟然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 ─

施浸約

翰對第一世紀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的確很有影響力。他吸引很多人跟隨,遠超過我們 以為的﹁不外如是﹂。

我想,也許施浸約翰的生活和宣講喚起了同胞那幾乎遺忘和熄滅的回憶與應許,

燃點了希望和信念的熱誠。是的,曠野的生活看來貧瘠,但不也是神啟示的所在嗎?

6


以色列人不也就是在曠野的日子瞥見神、認識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嗎?在以色列民族

裡,有多少個先知在曠野裡與神相遇,繼而向神的子民宣講神的話?以利亞是其中

一個。施浸約翰不就像以利亞麼?他之吸引,在於他喚起以色列人心底幾乎遺忘的 應許,燃點將要熄滅的盼望。

然而,應許與盼望之間的落差,想必有許多的原因。如果罪︵無論我們如何定

義︶是一個原因,回轉︵悔改︶也就是必然的一步。悔改,與其說是某種一時之間

情緒上的觸動和感受,更應該是生命的覺醒和轉向。這種覺醒和轉向象徵和開出的

一種生活形態,不僅是特別的經驗或形式︵如浸禮︶。所謂的﹁使罪得赦﹂,不是

因這禮儀產生一次過的效果,而是必須回轉和歸回的記號與認信。回轉使新生命變 得可能,應許成就的盼望得以重燃,回轉乃尋索生命安頓所在的開始。

我們向孩子講的名人故事,是掙大錢、做大官的人?還是在人類歷史裡燃點公

義、和平、關愛貧窮弱小的人?為什麼在兒童圖書架上的書都是後者居多,但我們

的社會卻選擇前者的生活形態?為什麼我們在後者離世時不斷在﹁臉書﹂

第二周 人心所向

7


棧道

︶上轉載或哀悼,而我們卻每天一股腦、不惜一切地致力增加財富?

k o o b e c a F

馬可的描寫看來誇張,卻是再對沒有。儘管有更多的潮流,世上的人還是記得

那微弱的聲音,還是盼望那美善的憧憬實現。﹁福音﹂就是喚醒那沉睡或麻醉的心

靈,叮囑我們回轉;﹁福音﹂就是照亮昏沉的眼睛,叫我們看見人還是渴望必須找 到生命真正的安頓。

︵註︶

人還是渴望美善。所

讀馬可﹁全地都出去﹂,不斷看見轉載像德蘭修女、教宗法蘭西、孟德拉、抗 沙士而殉職的謝婉雯醫生、派飯給露宿者的陳灼明先生

以,我相信人們還是渴望福音。問題是,我們讓福音塑造生命嗎?我們有道可傳嗎? 今日的教會和教會領袖,甘於在曠野嗎? 身為教會領袖的傳道、牧者和長執,我們渴望美善?相信美善嗎? 如果你的教會、社群增長了,那是甚麼原因?

~

註:陳灼明︵一九五二年 ︶,人稱﹁明哥﹂、﹁深水埗明哥﹂,香港深水埗北河燒臘飯店的老闆兼廚師。 因其店舖長期為區內基層義贈飯盒,在二○一二年底被香港傳媒廣泛報導後聞名。︵資料引用自維基 百科︶

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