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順服與成全救恩之謎 試讀本

Page 1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從聖經和神學探究救恩論 !"#$%&!'('#$)"$*+,-,.$%$/0&102'134(+"1"502'1$6)-78$"9$*+,-,$:(!0,);,$6'1<0902$=&+70+>2+

作者:何威達(?019!+7$?'0$4')$@") 責任編輯:陳培德 封面及版式設計:一口田制作 出版: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新界荃灣橫窩仔街A3B號永桂第三工業大廈A樓/室 電話:﹙BCA﹚ADEF$DEEE 傳真:﹙BCA﹚ADEF$DGGG 網址:())H.II<J10>KL>+) 版次:AEGD年GE月初版一刷$$香港 M$6$/$N:OFB3OBB3GAEPC3D3E 分類編號:<J1'3EED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QAEGD

=!050>'118$0>$R>510,($->7+!$)(+$)0)1+$From Abraham to Jesus: A Biblical-Theological Study of Jesus Christ's

Salvific Obedience S$4(+,0,$TU@L$VW$"9$X0>5Y,$:"11+5+$Z">7">S$6)!'>7S$Z">7">$?:A[$AZ6S$\X [+<0,+7$<+!,0">$"9$'-)("!Y,$)(+,0,$TU(L$VLW$]$AEEB %11$[05(),$[+,+!<+7$ U!0>)+7$0>$@">5$X">5


䍢䵍 ⅎ⬷ۤቱ ⑳ ⥚ℹᑘЗ



ҭġġġġᓄ

U!+9'2+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000 緹序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陳序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00 從研究到出版的十年之旅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0 自序 略語表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00

ᏳّȈӕࡧஆ࿝ۡఁఀ਀፤‫ܓ्҇ޠ‬ G$救主只有一位,救法竟然多種?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A A$主要命題和五種期待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O P$初步觀察新約聖經:基本看法與意外發現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GG D$本書的進路與佈局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D

ಒΚഌϸȶᐤѭ጖Ȉϳ՞ઢᏱঢ়١ᙅȷ 第一章「基督得勝說

奧連與愛任紐之南轅北轍」

G$寫在進行神學家巡禮之前:會晤古人,所為何事?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B A$如何進行神學家巡禮?分成三組比較!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DE P$ 奧連:上帝戲劇性之勝利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DA D$ 里昂的愛任紐:上帝在耶穌的順服中得勝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CE C$比較奧連和愛任紐:南轅北轍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CB

第二章「基督滿足說和基督大愛說

四位神學家精彩嘗試」

G$ 救恩探討新轉向:撒旦不應是焦點!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_F A$ 基督滿足說:坎特伯雷的安瑟倫與改教家約翰加爾文 LLLLLLLLLLLLLLLLLL _O P$ 基督大愛說:阿伯拉爾與坎貝爾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B_$ D$ 回顧歷史之旅,前瞻解經路向……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GEF


ಒΡഌϸȶᙠङ጖Ȉ‫ٴ‬ճ‫كܝ‬ᝧпካȷ 第三章「從經文內讀看真順服者」 G$ 方法論上的考量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GGA A$ 初看創世記AA.G3GO:重溫各種經文敘事結構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GA_ P$ 再看創世記AA.G3GO:面對兩種聲音、活出順服生命 LLLLLLLLLLLLLLLLLL GP_ D$ 總結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GCF

第四章「從經文互讀歎順服難尋」 G$ 引言:始於亞伯拉罕、回溯亞當、前瞻以色列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GCO A$ 創世記AA.G3GO和創世記P.G3AD:亞當與亞伯拉罕之強烈對比 LLLLLL G_E P$創世記AA.G3GO和出埃及記第GO3AD章:以色列到底是誰的子孫?LLLLLLLGFC D$總結時的反思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GOE

ಒήഌϸȶུङ጖ȈߕӪΫ࢝‫ޠ‬ढᑚȷ 第五章「誰是亞伯拉罕的真兒子?」 G$ 回顧舊約之旅、前瞻本章路向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EE A$ 第一組福音書敘事經文:耶穌受洗和受試驗I受試探 LLLLLLLLLLLLLLLLLLLL AEO P$ 以色列基督論:「瞧,上帝試驗新以色列人耶穌!」 LLLLLLLLLLLLLLL AGD D$ 順服的耶穌:第二亞當亞伯拉罕的真子孫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AB

第六章「踏上另類受苦之旅」 G$ 從戴爾的獻議談起……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PG A$ 耶穌的禱告人生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PC P$ 第二組福音書敘事經文:耶穌受苦難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ADD D$ 憂患之子:孤單獨行中懷抱世人、順服穿上邪惡外衣的上帝旨意 LLL AC_


ಒѳഌϸȶΫ࢝጖ȈବٙΫ࢝‫ޠ‬ஆ࿝ȷ 第七章「耶穌十架喊聲

在傳統看法外探問」

G$ 回顧首三部曲與前瞻最後一部曲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_E A$ 重訪傳統看法:耶穌十架喊聲是為我們開啟的一扇天窗 LLLLLLLLLLLLLLL A_D P$ 另闢新途的可能性:耶穌十架喊聲是救恩之果的成因? LLLLLLLLLLLLLL AFP D$ 一個不能忽視的奇怪現象:天昏地暗三小時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AO_

第八章「耶穌就是基督:從十架喊聲到身死十架」 G$ 重溫與期待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PEE A$ 看哪,這位「既集體又個體的人格生命」陷入「以羅伊境地」! LLL PEP P$ 耶穌十架喊聲:得蒙垂聽、達成救恩!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GD D$應許之子耶穌甘心受死,偉大的上帝終獲勝利!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AG C$ 既是延續大傳統、也是突破性延伸!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PD

ЇࡧȈӲగ໡‫ܦ‬ϟၰȃ௥ୱѠ૗ࠊෂ G$回望本書建構的新救恩解說……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DE A$六位前輩的根本問題:沒將舊約眾聖和耶穌人性接軌!LLLLLLLLLLLLLLLLLLLLLLPDP P$探問前路:尋覓其他舊約眾聖徒、豐富聖經敘事大歷史LLLLLLLLLLLLLLLLLLLLLLP_D

參考書目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FE 人名英漢譯表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BC 主題英漢譯表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BB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őųŦŧŢŤŦġ ŅųġŔŶŴŢůůŢũġŕŪŤŤŪŢŵŪġ 6+>0"!$Z+2)-!+!$0>$68,)+#')02$4(+"1"58S$V+H'!)#+>)$"9$4(+"1"58$'>7$[+1050"-,$6)-70+,S$ X0>5Y,$:"11+5+$Z">7">$

M)$0,$<+!8$->-,-'1$0>$)(+$'2'7+#8$)"7'8$)"$90>7$H!"9"->7$)(+"1"502'1$ `-+,)0">0>5$2'!!0+7$"-)$)(!"-5($21",+$&0&102'1$+^+5+,0,L$4(0,$0,$+^'2)18$J(')$ ?019!+7$ @"$ "99+!,$ -,$ 0>$ (0,$ +^2+11+>)$ '>7$ ,+'!2(0>5$ &""KL$ ?019!+7$ #'K+,$ '$ 2"#H+110>5$ 2',+$ 9"!$ )(+$ 9"->7')0">'1$ >')-!+$ "9$ )(+$ "&+70+>2+$ "9$ )(+$ (-#'>$ *+,-,$ 9"!$ "-!$ ,'1<')0">S$ +>5'50>5$ 2!0)02'118$ J0)($ '$ 70<+!,+$ !'>5+$ "9$ 0>91-+>)0'1$ '-)("!,$ 0>$ )(+$ :(!0,)0'>$ )(+"1"502'1$ )!'70)0">L$ @+$ 7"+,$ ,"S$ ("J+<+!S$>")$">$)(+$&',0,$"9$H!0"!$7"2)!0>'1$2"##0)#+>),S$&-)$0>$'$H!"&0>5$ '))+>)0<+>+,,$ )"$ )(+$ 2'>">02'1$ ,2!0H)-!+,$ 0>$ J(02($ )(+0!$ !+,0,)'>2+$ )"$ )(+$ !+'7+!;,$J(0#,$0,$,)!">518$9+1)L$/-)$)(0,$0,$>")$'$!+)-!>$)"$,2!0H)-!+$"<+!$'5'0>,)$ )!'70)0">S$"!$'>$'))+#H)$)"$,(+7$H+!,">'1$'>7$7"2)!0>'1$H!+,-HH",0)0">,$'>7$ 1+)$,2!0H)-!+$,H+'K$0>$'$>+-)!'1$,H'2+L$?(')$?019!+7$,"$H+!,-',0<+18$#"7+1,$ 0,$)(')$5+>-0>+S$109+32('>50>5$+>5'5+#+>)$J0)($,2!0H)-!+$J(02($2"#+,$"-)$ "9$ 7++H$ 0##+!,0">$ 0>$ )(+$ :(!0,)0'>$ )!'70)0">S$ ,-2($ )(')$ )(+$ 1+>,$ H!"<07+7$ &8$)!'70)0">'1$2"##0)#+>),$0,$H!+20,+18$J(')$0><0)+,$)(+0!$0>)+!!"5')0">$'>7$ !+2">905-!')0">L$62!0H)-!+$90>7,$0),$<"02+$0>$)(0,$J07+!$2"><+!,')0">S$&-)$,-2($ )(')$0),$<"02+$2'>$&+$(+'!7$')$)0#+,$0>$2"->)+!H"0>)$)"$)(+$")(+!$<"02+,L$ %$H"18H(">8$"9$<"02+,$0,$'1,"$J(')$?019!+7$70,2+!>,$J0)(0>$)(+$2'>">$',$ (+$!+'7,$0)$0>)+!)+^)-'118L$R^+5+)02'118$'>7$)(+"1"502'118$011-#0>')0>5$10>K,$'!+$ 70,2"<+!+7S$0>)+!$'10'S$&+)J++>$%&!'('#$0>$a+>+,0,$AAS$%7'#$0>$a+>+,0,$PS$ M,!'+1$0>$R^"7-,$GO3ADS$'>7$*+,-,$0>$)(+$)+#H)')0">$'>7$H',,0">$>'!!')0<+,L$ /-)$?019!+7$7"+,$>")$'11"J$0>)+!3)+^)-'1$!+,">'>2+,$)"$0!">$"-)$)(+$70,)0>2)0<+$

<000


ጪ‫ז‬

<"02+,$"9$)(+$<'!0"-,$)+^),S$"!$0>$(0,$J"!7,S$)"$"<+!!07+$0>)!'3)+^)-'1$!+'70>5,L$ 4(0,$#+)("7$(',$H'!)02-1'!$0#H"!)'>2+$J(+>$0)$2"#+,$)"$!+'70>5$)(+$=17$ 4+,)'#+>)$0>$!+1')0">$)"$)(+$N+JL$M)$0,$,"$+',8$9"!b&-)$,"$7+)!0#+>)'1$)"b )(+$ :(!0,)0'>$ )"$ c-#H$ "<+!$ )(+$ =17$ 4+,)'#+>)$ <"02+,$ )"$ )(+0!$ Y9-1901#+>)Y$ 0>$ *+,-,L$?019!+7$+>'2),$'$!+<+!,'1$"9$)(0,$#"<+#+>)S$,("J0>5$("J$*+,-,$2'>$ ">18$&+$#'7+$,+>,+$"9$&8$J'8$"9$'>$'))+>)0<+>+,,$)"$)(+$=17$4+,)'#+>)$0>$ 0),$"J>$!05()L$4(+$&""K$)(-,$'!5-+,$9"!$'>$=17$4+,)'#+>)37!0<+>$,")+!0"1"58S$ 0>$'$J'8$J(02($2"#H1+#+>),$'>7$5"+,$&+8">7$?019!+7;,$,0^$!+H!+,+>)')0<+$ ,")+!0"1"502'1$'22"->),L$ ?019!+7;,$'))+>)0<+>+,,$)"$)(+$70<+!,+$&-)$!+,">'>)$<"02+,$"9$,2!0H)-!+$ 0),+19$H+!9"!#,$)(+$"&+70+>2+$?019!+7$70,2"<+!,$)"$&+$2+>)!'1$)"$)(+$2'>">.$ 10,)+>0>5$)"$)(+$<"02+$"9$a"7L$ @0,$ 011-#0>')0>5$ -,+$ "9$ ,H++2(3'2)$ )(+"! 8$ ')$ +^+5+)02'1$ '>7$ )(+"1"502'1$ 1+<+1,$ 0,$ )(-,$ !+2'H0)-1')+7$ ')$ )(+$ 1+<+1$ "9$ )(+$ &""K;,$ "J>$ H+!9"!#'>2+L$6-2($'>$"&,+!<')0">$0><0)+,$'$H+!,">'1$2"##+>)$0>$21",0>5L$ M$ ('7$ )(+$ H!0<01+5+$ "9$ ,-H+!<0,0>5$ ?019!+7$ 0>$ )(+$ 90>'1$ ,)'5+,$ "9$ (0,$ U(V$ )(+,0,S$ "-)$ "9$ J(02($ )(0,$ &""K$ 2"#+,L$ 4(0,$ +^H+!0+>2+$ J',$ !+#'!K'&1+$ 0>$ ,+<+!'1$!+,H+2),L$ 0!,)S$0)$J',$21+'!$)(')$?019!+7;,$!+,+'!2($J',$&"!>+$"-)$"9$ (0,$ "J>$ 2('11+>50>5$ '>7$ 70,'!#0>5$ c"-!>+8$ 0>$ !+1')0">,(0H$ J0)($ a"7L$ 4(0,$ 5'<+$ ?019!+7$ '>$ ->-,-'1$ "H+>>+,,$ 9"!$ 70,2"<+!8L$ 6+2">7S$ )(+$ H!"2+,,$ "9$ J!0)0>5$)(+$)(+,0,$J',$0),+19$)!'>,9"!#')0<+S$>")$">18$0>$)(+$,+>,+$)(')$?019!+7$ +#&!'2+7$ '$ !'702'1$ 2('>5+$ 0>$ 70!+2)0">$ J(+>$ (+$ 2(",+$ )"$ #'K+$ (0,$ '!5-#+>)$ )(!"-5($ 7+)'01+7$ &0&102'1$ +^+5+,0,S$ &-)$ 0>$ )(+$ ,+>,+$ )(')$ )(0,$ H!"9"->7$ &0&102'1$ 0##+!,0">$ J',$ 0),+19$ )!'>,9"!#')0<+$ "9$ ?019!+7;,$ )(0>K0>5L$ M)$J',$'$5!+')$H1+',-!+$9"!$#+$)"$&+$'$2"3H'!)020H'>)$">$)(0,$c"-!>+8S$9!"#$ J(02($M$'1,"$1+'!>)$#-2(L$

0^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ጪġ‫ ז‬ $ 在今天的學術界裡,看到有人用深入仔細的聖經解讀來進行有深 度的神學探究是極不尋常的。何威達所寫的這本書,正為我們提供了 這種優秀而深入的研究;他本著批判的精神,跟基督教神學傳統中多 位作者展開了深入的對話,他們的觀點盡不相同,卻同樣影響深遠。 威達以令人信服的理據,說明了道成肉身的耶穌在人性中順服上帝, 確實是我們得蒙拯救的基石;不過,他並非基於本身原先所信奉之教 義立場來建構上述理據,而是通過敏銳的探索態度,全神貫注地聆聽 聖經正典中不同經文而達致的;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強烈地感覺到這 些經文對於讀者提出的即興想法和無理問題全都拒絕就範。然而,這 並非表示要回歸舊路,高舉聖經,對抗傳統,也不是嘗試摒棄個人本 身原有的各種信仰立場或任何教義上的前設,讓聖經站在純中立的位 置上說話。威達所展示的是另一種充滿說服力的交流磨合模式,就是 深入地紮根在基督教傳統內,和聖經展開真誠並期盼生命改變的對 話;如此的交流磨合模式,正好能夠從傳統各種信念所提供的多元視 覺出發,向聖經提出不同的疑問,最終為傳統帶來了更新和改造。也 只有如此的交流磨合模式,聖經才能參與在一個更寬廣的對話平臺 中,不但獲得了發言的機會,並且備受聆聽,而所發出來的聲音,有 時候更會和對話平臺中的其它聲音形成了對比。$ 當威達以「經文互讀」(0>)+!3)+^)-'1$ !+'70>5)的方式來進行聖 經解讀時,留意到在同一本正典內呈現了一種多元聲音的現象;他也 在創世記第AA章的亞伯拉罕、創世記第P章的亞當、出埃及記第GO3AD 章的以色列人,和受試探和受苦敘事經文的耶穌之間,發現了他們在 釋經上和神學上的重要聯繫,這些聯繫極富啟發性。儘管如此,威達 卻不容許「經文互讀」所產生的洪亮共鳴扼殺了不同經文本身的獨特

^


ጪ‫ז‬

響聲,按他自己的說法,「經文互讀」不能壓倒「經文內讀」(0>)!'3 )+^)-'1$ !+'70>5);這種聖經詮釋的方法,在面對聖經正典中的兩約 關係時,尤其顯得重要。基督徒往往會輕率地(但也造成弊端!)略 過了舊約的各種聲音,直奔那位「應驗了一切」的耶穌;威達所採取 的詮釋路向則全然相反,顯明我們只有在容許舊約本身擁有獨立發言 權,並全神貫注地聆聽它所發出的聲音後,才能真正明白耶穌。按這 個角度而言,這本書所要爭論的,是一種以舊約為驅動力的救贖論; 如此的救恩解說,不但能補充了書中曾分析過那六種具代表性的救恩 解說之不足,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威達這種專注地聆聽聖經中多元多姿之聲音的態度,展示了他的 順服:聆聽上帝的聲音。而順服本身也正是他在聖經正典所發現的核 心元素。他在解經層面上和神學層面上,以極具創意方式運用了「言 說行動理論」(,H++2(3'2)$ )(+"!8),正好能扼要地顯明了整本書 本身所流露出來的整體表現與力度。上文對本書作出的觀察,令我選 擇在總結這序言時表達比較個人的感受。在威達進行他博士論文的後 期研究階段時,我有幸指導他,這本書也是從那個階段開始醞釀而生 的。整段經歷在多方面來說都是意義非凡。首先,威達的研究明顯地 是根源自他本身與上帝的關係,那是一段充滿挑戰、不斷向上帝撤防 投降的旅程,正因為這樣,威達常能以異常開放的態度迎向新的發 現;第二,整個論文寫作的過程本身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既令到威 達要接受在研究方法上的徹底轉向,選擇以深入解經的方式來建構他 的論據,也看到了這段深入浸淫在聖經世界的旅程徹底地改變了他的 思想。我為著自己能有份參與這段旅程而感到莫大的喜樂,在這過程 中,我同樣是獲益良多。

蘇珊娜.緹斯雅提博士(V!$6-,'>>'($40220')0$)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神學與宗教研究系、系統神學高級講師

譯者:何威達

^0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ചġ‫ז‬ 基督教傳統的神學體系在全球化的局勢中,顯然受到四面八方的 挑戰。在一個以人權至上的文化境遇中,很多的基督教神學理念不只 要堅持正統的信仰,更要從事適切現今哲理的工程,以致能再度肯定 信仰的活力與更新。何威達博士在本書中給予基督教救贖論的探討就 是往這個方向努力的成果。 在西方後現代思維的影響下,「罪」理念已經失去其對人性尖 銳的指控;「地獄」成為恐嚇人性的代名詞;「恩典」淪為廉價的恭 維,因此,基督的十字架似乎對人性的救贖性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這 樣的消極看法其實在GO及AE世紀的自由派神學中已經露出端倪,認為 人性的問題是無知,而不是罪,因此認為基督的十字架大體上是犧牲 的楷模,其救贖性只在於能動人心弦,讓人能從小我的牽絆中,走入 大我的利益;即是說,人從無知的氛圍中,能受到基督無條件的愛與 憐憫,而得到啟迪。雖然我們不能把這個學說的起源完全擺在阿伯拉 爾的手上,但是他在中世紀時提到的救贖觀,在基督教神學歷史中, 也經常冒出頭角,成為其中一項救贖教義的詮釋。 可是,在東方的世界中,人性的本質與盼望,卻像噩夢初醒地受 到注意。亞洲各地,包括偌大的中國的「基督教熱」,引起了如雨後 春筍的探討。這種探討的「後勁」,已經開始成為望眾注目的方向。 但是,隨著「基督教熱潮」而來的背後其中一股強大的推使力量,竟 然是無所適從的道德真空所引起的。若基督教能給予什麼道德規範的 貢獻的話,從何威達博士的論文中,我們能從基督教的核心神學:救 贖觀,獲得上好的指引。

^00


ച‫ז‬

首先何博士清晰地分析歷代基督教對救贖論的看法,試圖表達每 一組學說的利弊,以及需要跟進的問題。這裡讓我只提出他分析的其 中二項,讓讀者欣賞他精細分析能力之一斑。 「基督得勝」論是在帝國主義的羅馬政權時期發起的論述,運 用權勢鬥爭的語境來詮釋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贖。這也是基督教 救恩神學最早期的說法之一,以愛任紐為代表,一方面能給予非基督 教思想一個抗衡的解說,另一方面也提供信徒們一個勇氣與意義的賜 予。基督的權勢在十字架上顯明,在順服與悖逆上帝之間、選擇對錯 中,第一人亞當選擇了悖逆,而基督選擇了順服;從道成肉生到他的 死亡與復活,都在在表明他的決心,要驅除死亡的權勢,不再受捆 綁。 這種以權勢搏鬥的模式,也加上了「救贖性」的味道。雖然當 時羅馬政權宣佈以世道平安為政綱的體系,仍頻頻出現綁架及暴劫事 件,償還救贖金以贖回生命就成為有力而普遍的象徵,以致基督教$ 能 就地取材,加上聖經明示的救贖象徵(尤其是馬可福音GE章DC節), 成為亞歷山太派的主流思維,從奧利金以致尼撒的格列高利,認為耶 穌在十字架上與魔鬼完成了救贖的交易,尼撒的格列高利更粗俗地描 寫魔鬼如何受到十字架的矇騙,堅持上帝的作為永遠要達到正義的目 的,以致能完成耶穌的救贖。 「救贖滿足說」顯然是中世紀的神學產品,以當時武士榮辱的概 念為背景與解釋的語境,著名的安瑟倫的解釋最受注意。他認為人的 罪讓創造他的上帝之榮譽受到虧損,而耶穌作為無罪的上帝的兒子願 意滿足這虧損的代價,而上帝而出於愛世人以及必須顯得公義、不偏 見,而讓基督在十字架上滿足公義的要求;可耶穌必須成為人,方能 為人們完成這工作。

^000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加爾文與安瑟倫有類似的「滿足說」,可是在探討進路上顯然有 別。安瑟倫以罪的本質如何波及宇宙與個人來開啟他的救贖論序幕, 認為只有無罪的神人基督方能達成上帝救恩的工作。而加爾文卻聚焦 在不順服的罪人在上帝面前的命運,雖然達至的救恩工作仍然需要神 人基督的順服,卻進而凸顯上帝慈愛的恩典,坦然說:「上帝的愛是 我們救恩最初的起因,而信靠基督是近因」(參《基督教要義》上, A:GFLA);基督順服地身死十字架,才能真正抵消人的犯罪惡果,滿 足了上帝施行公義審判的要求,他此擧成就了代贖的功夫。 何威達博士卻提出精辟的質疑:在基督的順服背後,雖然有其 主動性與被動性的思維,可是在十字架上是否出現「異常被動」的現 象,只承受且平息上帝對罪的烈怒呢? 當然,我們的問題是:基督在十字架的救贖是否能以一則或數 則邏輯性的神學推理,就能解釋清楚,正如何博士謙虛地說,這些推 理都是出自基督教最出色的神學家之思維,在某個程度上都能成為基 督徒用以解釋救恩論的資料,而不顯得膚淺或兒戲。但是我們也不能 圓滑地說:基督救贖論就是這些道理的總合,因為在以邏輯為依歸的 推理,都有強烈的排他性思維。因此我們只能有兩種可能:一是繼續 尋找更合理、更具聖經神學依據的理論,或者說在某一種境遇與聖經 根據上,每一種理論都有其合理性。顯然,何博士選擇前者,試圖汲 取前輩神學家的神學精華,卻更注重聖經神學的邏輯性發展,以「順 服」的觀念為經緯,探討這個深睿的課題。 從聖經神學的進路看,何博士以他總稱舊約的「亞當→亞伯拉罕 →以色列民」的順服$I$悖逆線來探討,我個人覺得是較弱的一環,主要 是舊約的這個所謂的「順服$ I$ 悖逆」綫的發展,因從申命記神學為經 緯,回述上古的族長史略,在追溯亞當的悖逆;展述新約描述耶穌的

^0<


ച‫ז‬

順服行動所引申的救贖深意。可幸的是,這不足於減弱何博士的論點 學說。$ 可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何博士一進入新約聖經的探討時, 就如魚得水,分析耶穌「十架七言」很有見地,光這部分已經讓人有 驚艷之感,難能可貴。他提議「耶穌的十架喊聲如何是一種拯救性言 說」,是他倡議的「救贖論」的轉折點,成為「具有救贖目的,且真 的產生了預期的語外表達效果,保護了受造天地和犯罪人類能安然渡 過那天昏地暗三小時所指向的宇宙性浩劫,縱然如履薄冰,最終能化 險為夷,安然無恙地在絕境中譜出新歌,邁向嶄新的明天,穩步朝向 上帝在創世時已深切期望受造天地和其中的亞當族類能享有的終末美 境!」他娓娓道出他的論題:「耶穌順服上帝」和「上帝在耶穌裏成 就救恩」是緊密相連的。 $

末了,我對何博士的論述非常欣賞,也期盼他這樣的論點能開

創「救贖論」的新路向,不只對華人神學有極大的貢獻,也已經能躋 身世界「救贖論」的舞臺較一長短。再者,最大的「意外」收穫,是 何博士那動之以情的優美言語。借用他祝福的話:「願榮耀全歸三一 上帝,真福遍及天地眾生,阿門。」 $

陳廷忠教授 澳洲華人神學研究中心主任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Սġ‫ז‬ ௄ः‫ژف‬я‫ޠޏ‬ΫԒϟਢ

「為何要寫一本關於基督教救恩論的書籍?若要寫給對基督教陌 生的教外人士,本書內容似難消化,若要寫給教內信徒,難道我們身 為基督徒竟不懂救恩之道?不懂救恩之道者,能算是基督徒嗎?」 我的回答:「本書是寫給那些對基督教既有一定認識,也有興 趣的知識分子,但主要對象仍是基督徒,尤以教內知識分子、教會領 袖、神學生、研究基督教學者。我絕對同意基督徒是已體會基督救恩 之道的人;然而,在我看來,很多基督徒對救恩之道的理解仍然流於 表面,甚有斟酌餘地!」 我前赴英國研究基督教救恩論前,已受洗加入教會超過二十五 年,並在教會承擔牧職達十五年之久;但說句實話,當年的我對救恩 之道的理解仍然淺薄。正如喜怒哀樂似是人人都能理解與體會的生命 經歷,但在一般情況下,成年人的理解與體會絕非少年人所能比擬; 我們既不能因此認為少年人完全不懂喜怒哀樂為何物,卻也不能因此 認為少年人算是真正明白喜怒哀樂這回事,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期待 少年人繼續成長,終能深入明白這個充滿喜怒哀樂的豐盛人生!這就 是身為作者的我的期盼,深信我們有必要從已有的淺薄根基上繼續挺 進,竭力探求明白救恩之道,才能漸次領會三一上帝在基督裏所成就 的救恩果然是長闊高深,以致終能活出不一樣的救贖人生;我就是為 了深入探究基督教的救恩之道,走過了超過十年的心路旅程。 個人的生命旅程是無法和他人的生命分割,還記得 !! 年底帶

"#$


Ս‫ז‬

著妻子和女兒遠赴英國,翌年%月在倫大之國王學院(&$'()*+ ,-../(/+ 0-'1-')展開博士學位研究之旅,到今年底終能將研究成果以漢語 問世,前後超過十年人事,曾有無數的個人和群體以不同方式參與其 中,不同的生命軌跡竟能在不同時段奇妙交織,在對方的旅程留下烙 印,形塑彼此人生,這完全是三一上帝在日光下安排的奇妙情緣。沒 有他們的真心付出,我這十年路定必黯然失色,甚至無法完成!因 此,這本書既標誌著我個人過去十年旅程的難忘終點,更見證無數人 與我攜手共譜的美麗頌歌。 十年旅程的上半段是我在倫敦求學的日子(%2 !!3452 !!6),曾 有三位論文導師先後指導我。一再更換論文導師對我的研究帶來多番 考驗,甚至令我多次陷入懷疑與恐慌,但雨過天晴後,我卻驚訝三位 導師在不同階段各自扮演著關鍵角色。 史提芬.霍姆斯博士(78+ 9:/;</'+ =-.>/*)在開首一年半從多 方面肯定我,尤其認定我在 !!3年6月提交的救恩論新構想深具潛 力,鼓勵我要執著自己的想法,他的堅信叫我在後來舉步維艱的歲月 仍能對當日的新構想不敢輕言放棄。奧尼華.戴維斯教授(?8-@+ A.$#/8+ 7B#$/*)在史提芬離開倫大後成了我的新導師,他挑戰我放棄歷史神 學的進路,專注聖經文本,以神學解經(C</-.-($DB.+ $':/8;8/:B:$-'+ -@+ :</+ 9D8$;:E8/)繼續探究救恩之道;新挑戰曾一度使我深陷混亂苦惱, 最終卻逼使我在跌跌撞撞中踏上另一段驚喜連連的研究旅程,過去一 些苦思卻不得其解的難題竟在新進路中看到曙光。蘇珊娜.緹斯雅提 博士(78+9E*B''B<+C$DD$B:$)在最後兩年成為我的論文第二導師,這位 關注聖經與神學關係的年青學者最令我敬佩的,是她從不吝惜自己的 時間,堅持以學生為本,並給予我足夠空間開闢另一條神學解經的門 徑;救恩論雖非她的研究領域,她卻仔細而敏銳地閱讀我每次呈交的 不同篇章,既表現出高度批判能力,又處處流露著對別人研究的尊重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與欣賞;她這次慷慨樂意為我的新書惠賜序言,我實在心存感激。 倫敦的日子,無數來自新加坡、香港、加拿大,和英國當地的 個人和群體以不同卻同樣令人動容的途徑溫暖我心,其中兩位弟兄和 一個群體成為我極重要的同路人,必須正式提及。來自香港的郭偉聯 (現為香港浸大宗哲系助理教授)是我在國王學院的患難之交,我們 在同年同月開始各自的研究之旅,同樣兩度經歷論文導師的轉換,也 經歷論文研究方向的變更,但偉聯面對困難時永不言敗,他的堅毅不 屈著實激勵了我,最終我們竟都在 !!6年底成功通過了論文口試,一 起在考驗中經歷到柳暗花明。來自馬來西亞的楊少立弟兄是我在倫敦 最後兩年的禱告夥伴,他每主日晚上風雨不改地按照約定來到我們家 居的+ F--1/'-E(<+ ,-../(/,讓我找到一位忠誠可靠、分擔重軛的 同行者,他的陪伴同行讓我進一步體會到立約、代禱與拯救的微妙關 係。倫敦基督教華人循道會是我一家三口在倫敦所屬的信仰群體,是 我們深感賓至如歸的家,群體的老中青幼成了我們真實的家人,有血 有肉、有笑有淚的生活是我們永遠珍惜的回憶,各人傾情傾力的付出 令我一家嚐到了天涯若比鄰;我在考驗重重的研究之旅途上,這美麗 群體是我可以定期喘氣的綠洲。 十年旅程的下半段是我在新加坡三一神學院(C8$'$:G+ C</-.-($DB.+ ,-../(/)教學的歲月( !!6年6月至今),開首六年主要在華文部負 責教授兩門屬基本功的必修科,即教會歷史和系統神學。經年累月地 重溫兩千年教會史一再提醒我要更認真看待信仰傳統之多元與合一: 什麼是基督教在教義與實踐上的共同堅持,是基督教之所以是基督教 的大傳統?什麼是基督教的合法寬度,是大傳統內的多元之美?系統 神學的教學過程則使我越發體會基督教信仰果真是牽一髮動全身,無 論我從何處(三一論、創造論、人性論、基督論、救恩論、聖靈論、 教會論,或終末論)開始思考信仰,最終都會自然而然地遊走在其它

"#$$$


Ս‫ז‬

諸論之間;救恩論與其它教義本是無從分割、渾然一體。三一神學院 更是我反思信仰的多元大家庭,二十多位來自不同宗派和地區的老師 每月一次的交鋒切磋,分享各自研究心得,這種划拳論劍,令我無法 漠視聖經研究、亞洲處境、公共領域、牧養實踐發出的聲音;每回踏 入課室,來自天涯海角、五湖四海的同學們早已恭候討教、認真放膽 問道尋真,反思信仰中每個所謂標準答案,七年教學生涯令我對基督 教救恩論看法成熟了,我想我整個人也成熟多了。 在這段教學日子,故友推薦下認識了旅美華人聖經學者楊克勤教 授,並獲克勤兄在 !%!年前來三一神學院主持新約公開講座,催生了 本書的誕生。記得見面的那幾天,我們多次交淺言深,其中一次在無 意間提及我在倫大歲月的救恩論研究,當時我正在思考論文出版的可 能性,身為新約學者的克勤兄竟對系統神學的研究表現出莫大興趣, 主動表示願意閱讀我的論文,更承諾給予意見。大半個月后,克勤兄 已在百忙中讀畢整份英文論文,不但給予肯定,更鼓勵我將論文翻成 漢語出版,並努力嘗試為我尋覓出版機會,以惠及漢語世界。在他大 力鼓勵下,我靠主恩全力為之,並按教學體會改寫部份內容,最終不 負所託,兩年內順利完成譯稿;然而任何信念仍需時間考驗,結果經 過另外一年半的輾轉尋覓,在今年初通過偉聯的積極介紹,有幸接觸 到香港德慧文化創辦伉儷陳培德牧師夫婦,竟願花時間閱讀一份超過 二十萬字的學術文稿,並在三個月後勇敢提議一字不漏地出版這位無 名之輩的作品,如此冒險,令我感動。 這就是整個救恩論研究之旅最 能以漢語面試的緣起。 回顧十年旅程,另一些個人和群體經常浮現心間:張略夫婦、 邱仁發牧師、蔡國培夫婦、劉紉馨姐妹和孫遜萍姐妹在過去二十多年 來從不間斷地鼓勵代禱;陳廷忠夫婦在不同時段的會面都給予珍貴意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見,廷忠更願意為本書惠賜序言;三一神學院的曾廣海教授(我的文 學研究碩士導師)既是我赴英深造前的啟蒙老師,更在我加入三一神 學院事奉後繼續多方鼓勵,尤其認真讀完我的論文,對我的救恩論新 構想肯定之餘,更指出若要繼續發展這構想,需要加強聖靈論的向 度,更答允寫推薦短文;當我的翻譯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時,另一位老 師陳耀明博士拔刀相助,慷慨答允為我檢查文稿中所有希伯來文之文 字格式;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孫寶玲博士也在百忙中為本書撰寫 推薦短文;新加坡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的多位教牧和無數堂會會友 (尤以感恩堂和樟宜堂)多年來的關懷代禱,不少神學院的學生更 在我翻譯論文的疲乏日子加油打氣。每當念及他們,感激之情油然而 生,是他們有力地縮短了這段漫漫長路。 銘感於心的更有家人的關愛,無論是近在新加坡或遠在香港和加 拿大,家人確實是家人,他們各以獨特而真摯的方式祝福鼓勵,其中 大舅子思溢和大嫂玉蓮在我們無法在長輩身旁侍候的倫敦歲月悉心照 顧年邁雙親,我們夫婦倆實在感動;年邁的岳父岳母更是無怨無悔地 忍耐與女兒和孫女分離之痛,並且時刻代禱鼓勵,最終靠主恩看到我 們一家平安回國,並有一段不長不短的相處歲月才先後安息主懷。 當然,對我個人最重要的是妻子宜嫻和女兒穎心,他們在這段 日子甘苦與共、風雨同路。穎心為了父親的探究之旅,從少年階段便 需要忍受連番的連根拔起,不斷經歷斷層;單從教育而論,小學在新 加坡、中學在英國、預科又回返新加坡,最後要前赴澳洲升讀大學; 除了教育的銜接充滿考驗外,教會群體生活的穩定性和友誼的建立與 耕耘更是倍感吃力,但穎心從不埋怨,出奇的積極努力懷抱這一切, 叫為父的不會因現實對女兒造成艱難而內疚自責,反因聽到艱難下的 讚歌凱歌而滿心激賞喝彩。面對愛妻宜嫻,日復一日地從妳身上經歷 同樣的這一切,也越發明白這一切背後的濃情厚意:無私奉獻、不死

""


Ս‫ז‬

的愛、無微不至的照顧、無怨無悔的支持、全力體諒信任、在每個十 字路口一起尋覓天意、語重心長的勸勉、無論如何堅持挽手同行的承 諾。因為宜嫻和穎心,我深切體會上帝在基督裏所流露的愛,一種有 拯救力度的另類大愛;本書是同時獻給妳們的:「謝謝妳們!」 序言既是全書序幕,我願以這道問題作結:什麼才是基督教的救 恩? 很多基督徒一直過度從外力拯救角度詮釋救恩,也傾向將救恩 成就聚焦在某個單一時間點上,或聖子耶穌之身死十架,或純個人某 個生命轉向的重生瞬間。這種救恩取向輕忽人性在救恩成全的位置, 也漠視人際間互動對救恩成就的可能意義,更否定救恩是生命成長之 旅。對我而言,過去十年旅程,因有上帝賜予的每一位他們,因有上 帝給予的時間空間,因為主恩鼓動下使我能積極回應基督,也效法了 基督,終於讓我經歷了另類救恩之旅!

何威達 完稿於 !%H年I月% 日清晨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ᇮߓ+ 《和合本》+

《新標點和合本》

《和合修》+

《和合本修訂本》

《呂振中》+

《呂振中譯本》

《新譯本》+

《聖經新譯本》

《現中》+

《現代中文譯本》

《現中修》+

《現代中文譯本修訂本》

JK+

Anchor Bible

JKL0+

Anchor Bible Reference Library

J=+

Against Heresies by Irenaeus of Lyons

JM0C0+

Ancient and Modern Library of Theological Literature

JCL+

Anglican Theological Review

JN9+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ies

KOC0+

Bibliotheca Ephemeridum Theologicarum Lovaniensium

KPC,+

Black'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K9+

Bibliotheca Sacra

KCK+

Biblical Theology Bulletin

KQJR+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chaft

""$$

,7+

Church Dogmatics by Karl Barth

,7=+

Cur Deus Homo by Anselm of Canterbury

,FC,+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9,7+

Cambridge Studies in Christian Doctrine

,CS0+

Cambridge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T+

Christus Victor by Gustaf Aulén

7=C+

Dictionary of Historical Theology


౲ᇮߓ

OK,+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O,+

Epworth Commentaries

OU+

Evangelical Quarterly

V0C?+

Fontana Library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C9+

Helps for Translators Series

S,,+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S7K+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SW9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Theology

WOC9+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WL=+

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

W9PC99+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Supplement Series

W9AC+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W9AC99+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Supplement Series

WC9+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0,,+

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0,C+

Library of Constructive Theology

P,KK,+

New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P,K,+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PSK+

New Interpreter's Bible

PS,PC+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PS,AC+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PS7PCC+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PSFC,+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xt Commentary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PCC+

New Testament Theology

AKC+

Overtures to Biblical Theology

A,C+

Outstanding Christian Thinkers

AO,9+

Oxford Early Christian Studies

ACS0+

Oxford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AC0+

Old Testament Library

ACM+

Oxford Theological Monographs

?,+

Penguin Classics

?9K+

Princeton Seminary Bulletin

?CM+

Princeton Theological Monograph

LO+

Review and Expositor

LO?+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9KC+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

9,=+

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9,W+

The 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

9O=C+

Studies in Evangelical History and Thought

9WC+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9PCSR+

Studie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Its World

CK99+

Tools for Biblical Study Series

C7PC+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C7AC+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C=PC,+

Two Horizon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CS+

Theological Inquires: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Biblical and Theological Problems

CPC,+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TC+

Vetus Testamentum

RK,+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X+只在正文和注腳範圍內採用。

""$#


⯵姧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Ᏻّ;ӕࡧஆ࿝ۡఁ ఀ਀፤‫ܓ्҇ޠ‬ 2

2!ఀлѬԥΚ՞ȃఀ‫ݳ‬ഥดӼᆎȉ 歷代以來,正統基督宗教內不同的宗派傳統,都異口同聲的宣 認:救恩全在乎耶穌。基督教會更宣告:耶穌既是完全的上帝,亦是 完全的人。 根據基督宗教的正統教義傳統,按本體論而言,耶穌本是上帝懷 裡的獨生子,是在永恆裡首生的,是三一上帝的第二位。按救恩歷史 而言,上帝懷裡的獨生子竟然虛懷若谷到了極致,以人類無法想像的 超凡途徑,約在兩千年前在巴勒斯坦地區一個猶太草根家庭中誕生; 長大後成為充滿智慧的遊行教師,在人群中處處顯露出洞悉天機的先 知觸覺,和能力無邊的醫者情懷;耶穌更無怨無悔地承受了莫須有的 罪名,在各各他的刑場上釘身十架,流血慘死。新約聖經 見證說:身 3

死十架的耶穌死後第三天戰勝了死亡,帶著榮耀身軀復活了,四十日 後更以登基加冕的姿態升上高天,成為統管宇宙的君王。新約聖經更 預言:在聖父寶座右邊掌權的耶穌終必君臨大地,更新這個不斷腐朽 的舊世界,成為歷久常新的新天新地。

IJįIJġ८ᄈӼϰఀ਀၍ᇴȈήᆎளُӲᔗ 然而,基督宗教教義史上卻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基督教會雖然 異口同聲地宣認「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卻從沒為「耶穌如何拯救」 這個重要課題提供所謂「官方」標準解說。 救恩之道難道不是任何偉大宗教的核心課題嗎?任何偉大宗教的

2! җ‫ܭ‬ӧ΋٤๮ΓӦ୔Ǵ‫҅׳‬௲཮฻ӕ‫୷ܭ‬࿎௲ǴӢԜ‫ך‬ӧҁਜஒ௦ҔȨ୷࿎‫ے‬௲ȩ΋ຒٰж߄! DisjtujbojuzǴхࡴΑ‫҅׳‬௲ǵϺЬ௲Ǵ‫҅ܿک‬௲‫ޑ‬Οεߞһ໺಍Ƕ 3! ‫ך‬ᗨฅѝග‫ډ‬ཥऊဃ࿶ǴՠߚསҢᙑऊဃ࿶όख़ाǶ‫ځ‬ჴཥऊဃ࿶ᆶᙑऊဃ࿶ᔈ၀ӵՖ௠ႋٰ຾ Չ࿶Ў၍ញǴࢂҁਜಃΒ೽ϩ‫ډ‬ಃѤ೽ϩϐ΋εख़ᗺǶ


Ᏻّ

根本存在價值,豈非在於其救恩之道嗎?基督宗教這種奇怪現象,實 在耐人尋味! 當我們翻開新約聖經,試圖尋找新約作者們如何解釋耶穌生平事 工在拯救上的含義時,尋覓的結果,並非口徑統一的描述,而是層出 不窮的各種聖經意象(!"#$"%&$' "(&)*+)。 由於聖經提供的拯救意象 4

是多元的,結果在基督宗教教義史的發展上產生了甚多不同的救恩解 說。 一言以蔽之,「構成救贖神學的特徵,正在於多元性而非統一 5

性。」 ' 6

當代基督宗教的神學家在面對救贖神學的多元實況時,反應大抵 可分為三大類別:多元而平等(*)&$",&-"&.' /$0-&$"+()、多元而有序 (1"*-&-%1"%&$'/$0-&$"+()、純粹單一(/0-*$2'(3."+()。 '' 7

鼓吹多元而平等的學者認為,不同的救恩解說並非無法共存,因 為它們都指向了人性不同方面卻同樣重要的需要,上帝在耶穌裡所成 就的,是一項多面向的拯救工程,目的正是要全面地回應人類各種需 要。 '' 8

4! ୖ! !"#$%$&'""($)(*$+)',$-$%),"'.! !"#$!%&'()*+!),"-'.-/)#0)*+!)1%#223)4*#'!5!'*)&')6!7)8!2*-5!'*) -'.)1#'*!59#%-%:)1#'*!;*2!)/01$2345$67775$/81$4)9"'(!:9"'$4'"::.$677;*-!:8.226ǹӧ‫ځ‬ύ࣮‫ډ‬ཥ ऊဃ࿶‫ޑ‬ᅿᅿཀຝёᘜᜪԋϖεཀຝȐᆀကǵ௱᠑ǵൺ‫ک‬ǵ᝘౼Ǵ‫ک‬ᏯയٕൾȑǶᜪ՟ᢀᗺǴё ୖ!<"!($+!''=:.!8+!)49#2*#/&")<%!-"+&'()#0)*+!)1%#22!)>:9$"*=9=!(.$&')(*$?)@=*:1$A"'*B)(:.$>CDD5$;'*$ '"E=:"*$"*F.$>CGD5$'"@'=(9.$>CC6*!Ƕ 5! !H($ +I2(9J'"! ‫ !ک‬4"9"'$ 0IHB="IH"(ӚԾᛥӈΑΜΟঁ‫ک‬Μᜪ௱ৱှᇥǶ‫! ـ‬H($ +I2(9J'".$ 8+!) ,+-9!)#0),#*!%&#/#(:3),*=.&!2)>')8+!)?#"*%&'!)@0)8+!)?!-*+)#0)1+%&2*!)A*=(KL'MH1$N$O$N$P#)',.$>CC65$ '"@'=(9.$>CCD*! ‫ !ک‬4"9"'$0IHB="IH"(.! ,-$&'()<#7!%3)8+!#%&!2)#0)4*#'!5!'*)-'.)A#%52)#0)*+!)1+=%"+! )&')(*$?)@=*:$Q$P)BK'=*M"1$A"'*B)(:.$677D*Ƕ 6! ೭၉рԾ! <")(("$3)($ -J,.! 8+!) ?!2&%!) #0) ?&$&'!) B#$!3) C#+') D"B!#.) 1-59E!//F2) ?#"*%&'!) #0) 8+!)4*#'!5!'*G! 0PR! )S"T$U!',1$4"9"'$<)(M.$>CCD*-! 84;#-=E"':=9J.$')9H"'$9H)($L(=V!'B=9J.$H):$ IH)')I9"'=W"*$)9!("B"(9$9H"!#!MJF# 7! ‫ך‬௦Ҕ‫ޑ‬ϩᜪ‫کݤ‬ΟঁमЎҔຒǴ೿ྍԾ! 4H=#=@$ <$ XL=((.$ YZK"#)'*$ !($Z9!("B"(91$ [S!9H=(M$ /(=(9"##=M=K#".$Z'K=9')'J$2##!M=I)#.$!'$2BB!')#$ZK!L9$29[$Y.! =($ !-2#'!.)A-&*+3)H22-:2)&')<+&/#2#9+&"-/) 8+!#/#(:)&')I#'#=%)#0)6#%5-')J%!*K5-''G! "*F$A#"!(!'"$09LB@$\29H)I)Q<!(*!(1$P!'("##$/(=E"':=9J$ 4'"::.$>CC;].$6^;_6^`FǶ 8! ‫ !ـ‬0IHB="IH"(.$,-$&'()<#7!%G$;>;_;D6ǹҭୖ$P!#=($A$&L(9!(.! 8+!)4"*=-/&*:)#0)4*#'!5!'*3)4),*=.:) #0)D!*-9+#%G) -*&#'-/&*:)-'.)*+!)1+%&2*&-')8%-.&*&#'!)A*=(KL'MH1$N$O$N$P#)',.$>C^^5$'"@'=(9.$<!(*!($Q$ S"T$U!',1$N$O$N$P#)',.$Z$P!(9=(LLB$2B@'=(9.$677;*/!

4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提出多元而有序的學者則堅持,救恩解說雖呈現了多元現象,彼 此間卻不割裂;連接之道在於從眾多解說中辨別次序輕重,先找出核 心解說,然後將其餘解說圍繞著這核心解說進行連結或重組,恍如九 大行星一起環繞著太陽公轉,組成了井然有序的太陽系一樣。 '' 9

至於純粹單一論者,則視不同的救恩解說是不能共存的,因此正 確的出路有二,或試圖建構全新的救恩解說,或在現存的眾多解說中 選取最適當的某種解說加以發展,務求建構完備的單一解說。 不過, :

純粹單一論者在試圖建構完備之單一解說的同時,很可能會太輕率地 排除(甚至否定!)了某些現存的優質解說,最終可能會導致基督教 會對救恩教義的理解變得貧乏。誠如英國學者哈特(5-*63-' 7&-,)所 言: 聖經多元意象的事實……不僅反映出聖經不同經文背後 的文化多元特性……也指向上帝救贖行動本身的多層面 特質……選取某一意象……加以發展,卻使之從其它意 象中割裂開來,或犧牲其它意象,其實是對救贖事實的

9! ?=IH)'*$0T=(KL'("$ӧ! !29#'2&E&/&*:)-'.)4*#'!5!'*))abV!'*1$P#)'"(*!($4'"::.$>C^C*-! >`^_>G6! ග р೭ፕᗺǴᇡࣁ֢੝դႜ‫ޑ‬ӼྶউȐZ(:"#B$ !V$ P)(9"'KL'Jȑϐᅈ‫ى‬ᇥȐ0)9=:V)I9=!($ +!*"#ȑࢂ ਡЈှᇥǹN!B$0B)=#! ӧ! @'"!)-'.)A#%)4//! )<!(*!(1$-<N.$>CC^*-! >77_>7;$ᇡࣁဃऊᜢ߯ࣁҁ ‫ޑ‬ϦကᇥȐ L:9=I"$+!*"#ȑωࢂਡЈှᇥǹZ#)($0@"(I"! ӧ! <%#5&2!)#0)<!-"!3)4)L'&M!.)8+!#%:)#0) 4*#'!5!'*!)<!(*!($Q$S"T$U!',1$N$O$N$P#)',.$Z$P!(9=(LLB$2B@'=(9.$677G*-!>_>^.$>7C_>>^!ᆀਡЈှ ᇥࢂύߥᇥȐ+"*=)9!'=)#$+!*"#ȑǶ ! ԖᏢ‫ޣ‬ќ៘д೼Ǵ჋၂่ӝόӕှᇥǴఈૈࡌҥӄय़ϐᇥǹӵǺ4)L#$ 0$ c=**":.! <-2*) H$!'*) -'.) <%!2!'*),-/$-*&#'3)8+!)1+%&2*&-')>.!-)#0)4*#'!5!'*! )<!(*!(1$-<N.$>C^C5$'"@'=(9.$>CCC*! ǴдஒѤ ঁ࿶‫ࡳڂ‬௱ཀຝȐ᝘౼ǵϦကǵയճǵངȑඔᛤԋ΋ঁᔍቃ‫܄‬௱ৱࡺ٣Ǵࡺ٣‫ܭۈ‬ᐕў࠼ᢀ Ѧӧ٣ҹԶಖ‫ܭ‬Ьᡏϣӧғ‫׳ڮ‬ཥᡂϯǹR)(:$%!"':B)! ӧ! N&#/!'"!G)I#29&*-/&*:G)-'.)8+!)1%#223) !-99%#9%&-*&'()8+!)4*#'!5!'*)8%-.&*&#'! )&')(*$?)@=*:1$%),"'$ZI)*"B=I.$677`*-! 677_67>! ᇥǴ ΟঁЬा௱᠑໺಍Ǵߓդ܎ᅟȐ4"9"'$ZK"#)'*ȑ‫ޑ‬ၰቺቹៜᇥȐ+!')#$ 2(V#L"(I"$ +!*"#ȑ‫ک‬Ӽྶ উ‫ޑ‬ᅈ‫ى‬ᇥǴനಖ٬Γ‫؁‬ӛٚܳ‫ޑ‬ངҺફȐ2'"()"L:$ !V$ <J!(:ȑ‫୷ޑ‬࿎ளയᇥȐPH'=:9L:$3=I9!'$ +!*"#ȑǶ :! $-"((J$d")E"'!ӧ!6#'$&#/!'*)4*#'!5!'*!)&')(*$?)@=*:1$A"'*B)(:.$677>*!៏ᆀа௶٣ࣁҁ‫୷ޑ‬࿎ ளയᇥǴࢂ୤΋ӝဃ࿶Ξӝ౜ჴϐᇥǶ༫ೱȐ&L:9)V$ZL#e(ȑӧ1+%&2*=2)N&"*#%3)4)I&2*#%&"-/),*=.:) #0)*+!)8+%!!)D-&')8:9!2)#0)*+!)>.!-)#0)*+!)4*#'!5!'*G! 9')(:F$Z$&$R"K"'9! )<!(*!(1$04P8.$>C;>5$#)'M"$ @)@"'K)I,$"*F.$>Cf75$;'*$'"@'=(9.$>Cf^*!ύ୲࡭୷࿎ளയᇥࢂ୤΋੿҅໺‫܍‬٬২ਔж୷࿎௲‫҅ޑ‬ዴှ ᇥǶ༫ೱ೭ҁӜ๱ϐᅇ᝿ҁࣁǺ༫ೱǴȨയճ‫୷ޑ‬࿎Ǻ୷࿎௲‫ޑ‬᠑࿾ᢀȩǴ෯ፎǵ࿤๮ፎ‫ک‬ᖙહ ࠄӝ᝿Ȑ३ෝǺၰᖂр‫ޗހ‬Ǵ2:62ȑǶ

8


Ᏻّ

解釋帶來了以偏概全之弊,或造成了偏頗。 ' 21

那麼,我們應怎樣做,才能既可以真正傳承所有經典救恩解說所蘊藏 之豐盛真理,又能有效地鼓勵學者們繼續探究上帝在基督裡那測不透 的救恩奧秘呢? '' 22

IJįijġ൷ೣུକᘉȈढᑚ‫ޠ‬໸ّ݉՘ 上述三種回應,既各有千秋,也各有缺欠,卻都建立在一個共 同的前設上,認為研究救恩論的起點,是要先行接受教會歷史上傳承 至今之不同救恩解說,以分析評估這些不同的解說為大前提來進行探 究,或力求改良修訂,或試圖結合聯繫,或不惜比較取捨。 問題是,研究基督宗教救恩論的真正起點,不應該是這些傳承下 來的種種解說,而是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本身;這位耶穌才是教會宣 認的救主。不同的救恩解說固然各有價值,卻不能取代探討救恩論的 根本起點,就是直接對耶穌一生的言行進行詮釋。因此,我認為救恩 論研究的起點,應是聚焦在道成肉身的耶穌所活現的某種獨特「言說 行動」(+/**%19&%,)上。至於應該選取耶穌哪種獨特的言行?我 的選擇是耶穌對上帝的順服言行。我將在「導言」的「初步觀察」部 分,通過分析新約聖經的三段經文,解釋我選取耶穌順服上帝的言行 作為研究救恩論起點的原因。 在正式觀察三段新約經文前,我首先要向讀者們交代一個出現在 上文的特別用詞:言說行動。言說行動一詞是源自當代語言實用研究

21! ЇԾ!N'"E!'$R)'9.$Y?"*"B@9=!($)(*$c)##Y-!8+!)1-5E%&.(!)1#59-'&#')8#)1+%&2*&-')?#"*%&'!G!"*F$PA$ &L(9!(!)P)BK'=*M"1$P)BK'=*M"$/(=E"':=9J$4'"::.$>CCf5$'"@'=(9.$677>*.$>C7Ƕ! 22! ߈ԃ‫ঁٿ‬ሥԖཥཀ‫ޑ‬჋၂Ǻ$+L'')J$?)".$YNH"$N')E)=#$!V$&!*.Y!>C,8)D1>!)+)'IH$677;*;!`f_G>!‫!ک‬ -)E=*$c$c!'*.! ,!/0)-'.),-/$-*&#'3)O!&'()8%-'20#%5!.G! P0P-! )P)BK'=*M"1$P)BK'=*M"$/(=E"':=9J$ 4'"::.$>CCC5$'"@'=(9.$6777*Ƕдॺࡽޭ‫ۓ‬໺಍ှᇥǴΨගрཥཀຝǴ?)"!‫!ک‬c!'*ϩձࡌ᝼ғౢତ ภȐ9')E)=#ȑ‫ک‬य़৒ȐV)I"ȑǶ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領域中的「言說行動理論」(;/**%19&%,' 51*3-2)。 第一位提出言 23

說行動理論的學者是牛津大學的哲學家約翰奧斯汀(<31.'='>0+,".), 他在?@:A年代先後於牛津(?@: 9:8)和哈佛(?@::)的公開講座上 提出了言說行動理論,在他謝世後,講座內容於?@B 年出版成書,名 為「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 ' 24

IJįijįIJġङᑲ༺ලҚ‫ޠ‬ȶّᇴ՘୞౪፤ȷ25ġ 奧斯汀在?@:A年代提出言說行動理論,標誌著對人類語言研究的 新轉向。?@:A年代以前,語言哲學的主流學派是邏輯實證學($3)"%&$' /3+","6"+(),研究重點是句子的真偽問題,借用李雲遜(;,*/1*.' C' =*6".+3.)的話:「一個無法受到檢驗 的句子(即測試句子之是非真 偽),嚴格來說是毫無意義 的。」 '' 26

奧斯汀提出了異議,指出當我們聽見一位新娘子在婚禮上公開承 諾「我願意」時,如要理解其中真諦,絕不能將這句話孤立起來,進 行嚴格的語法或語意分析,卻對其出現的場合置之不理。奧斯汀提醒 我們,當這位新娘子在婚禮上說出「我願意」時,她其實不是單純在 說話,她實際上是在行動。 '' 27

奧斯汀在建構言說行動理論的早期,曾嘗試將人類的言說分 23! ᘤំᆛ΢ၗ਑ਔว౜!tqffdi.bdu!uifpsz!ӭ᝿ԋȨ‫ق‬ᇟՉࣁ౛ፕȩǹᕴ᝺ள೭᝿ຒϼඔॊ‫܄‬Ǵ ၟ‫ך‬ჹ౛ፕ‫ޑ‬ᡏ཮ԖຯᚆǴࡕᘤំᐽηቆ‫ޑ‬ᆛ΢ЎകǴၶ΢Ȩ‫ق‬ᇥՉ୏౛ፕȩ೭᝿ຒǴག᝺ࣗ ٫Ǵࡺ௦યϐǶୖᐽηቆǴȨՆΚᇽϷण੏؅ჹࡕ౜жЬက‫ޑ‬ӣᔈჹ୷࿎௲ࢂᑗՊࢥᛰ༏ǻȩ ᆛ֟Ǻiuuq;00xxx/dhtu/fev0qptuhsbetfnjobs0Sfqpsu3/qeg!Ǵᘤំ‫ܭ‬3121ԃ:Д:ВǶ 24! ! "!#$%&'()! !"# $!# %!# $&'()*# +',&# +!-.*/# $&0# +'11'23# 4230*# 506,7-0*# %01'80-0.# 2,# 2-82-.# 9('80-*',:#'(#;<==>!fe/!K!P!Vsntpo!boe!Nbsjob!Tcjtá!)*+%%+,-$%.&&%/!0+12+13!4('2.1%'&5!61.%%)! 789:;! %.,<(3! .3=)! 78>?*ǹ‫܈‬೚᠐‫ޣ‬᝺ள‫܁ڻ‬ǴࣁՖ‫ך‬ाӧԜ޸΢όϿጇ൯ϟಏȨ‫ق‬ᇥՉ୏౛ ፕȩǴՠ‫ډ‬ΑҁਜಃѤ೽ϩǴ᠐‫ޣ‬൩཮మཱ࣮‫ډ‬೭౛ፕ‫୷ޑ‬ҁཷ‫ۺ‬ӵՖᔅշ‫ך‬வќ΋ঁֹӄό ΋ኬ‫ٰࡋفޑ‬၍ញओᑋΜࢎഷᖂᆶ௱ৱԋ൩‫ޑ‬ᜢ߯ǶᏫଆٗࢤࡘགྷँઇ‫ޑ‬ВηǴ፾ॶ3117ԃ ࣿǴ྽ਔ‫ך‬ϝӧউඩ‫؃‬ᏢǴԿϞϝࣁԜགৱόςǼ 25! ጇ൯‫܌‬ज़Ǵ‫ך‬ჹ‫ق‬ᇥՉ୏౛ፕ‫ޑ‬ϟಏѝֽज़ӧ༫ථҋҁ‫ޑي‬ᢀᗺǴ೭౛ፕӧ߈ѤΜԃ‫ុࡕޑ‬ว ৖Ǵёୖ!@.(&!A+,-)!BCD..,-!#,&%B)!?@A!E<F=8)!788G!.3=Ƕ 26! ЇԾ! C&.D-.(!H!".2'(%<()! A-2)32,'6*>! HIJ"! )H+KL1'3M./!H+KL1'3M.!4('2.1%'&5!61.%%)!78GN;! 1.D1'(&)!788?*-!::>)! ௹ᡏрԾচ๱ǹҭୖ! O+(!0$+(M)! A-2)32,'6*>! PIJ"! )PQR<13!S!T.U!O<1V/! PQR<13!4('2.1%'&5!61.%%)!:WW>*)!8XǶ 27! ୖ!#$%&'()!+!-.*)!7.8Ƕ


Ᏻّ

成 兩 大 類 , 他 稱 表 達 事 實 的 言 說 為 「 陳 述 性 表 達 」 ( ! " # $ % & % ' ( )* +%%),&#!)$),稱那些變相是在行動的言說為「施行性表達」 (-),.",/&%'()* +%%),&#!)$)。 奧斯汀後來卻體會到人類所有言說 28

其實同時是在說話,也同時是在行動,故此他放棄了當初提出的二分 法,致力發展言說行動理論的一般性法則,即所有言說都是在行動; 換言之,無論言說或行動,實際上都是在行事; 正如北美神學家范浩 29

沙(0)('#* 1* 2&#3""4),)所言:「說話 是行事 的一種形式……行事 也 可成為說話 的一種形式。」 * 2:

按照奧斯汀的看法,人類所有的言說行動都有三個層面:「措詞 行為」(5"!+%'"#&,6*&!%)、「語內表現行為」('55"!+%'"#&,6*&!%)、 「語外表達效果」(-),5"!+%'"#&,6*&!%)。* * 31

措詞行為是指一句話的用字遣詞所帶來的語意內容和其指涉層 面,並不考慮到這句話本身出現的場合;語內表現行為則是指表達一 句話背後的本意,也包括了言者為達致溝通本意時賦予這句話的力 道。簡言之,措詞行為是言說,語內表現行為則為行動。* * 32

一句話的措詞行為既屬語意層面,內容自然較具穩定性;語內表 現行為的功能和後果則變化甚多,既要考慮言者的意圖,也要顧及一 句話出現的場合,更要明白這句話出現在哪種社會文化裡,其中牽涉 到約定俗成的慣例!至於語外表達效果所關心的,乃是任何「言說行

28! ୖ#$%&'()!+!-.*)! 58ǹᘤំᆛ΢ၗ਑‫؁߃ޑ‬ᢀჸǴว౜೭٤Ҕຒ‫ޑ‬ᙌ᝿ࣗό಍΋Ǵҗ‫ܭ‬೭‫ঁٿ‬Ҕ ຒӧ‫ך‬ௗΠٰ‫ޑ‬ፕॊύ٠όख़ाǴࡺ،‫ۓ‬ԾՉᙌ᝿Ƕ 29! ‫ـ‬#$%&'()!+!-.*>!63ǹҭୖ!0$+(M)!A-2)32,'6*>!:6.213Ƕ 2:! ЇԾ@.2'(! !E+(-<<Y.1)! $&0# %-232# !B# %!6,-'(0/#C# D2(!('621E5'()7'*,'6#CFF-!26&# ,!# D&-'*,'2(# $&0!1!):!)"<$'%2'FF./!Z.%&K'(%&.1! <-(!@(<Q)!:WW?*-!XXǹ௹ᡏрԾচ๱Ƕ 31! ట‫ܴ׳‬қ༫ථҋჹ೭٤ӷ౳‫ۓࣚޑ‬Ǵୖ#$%&'()!+!-.*)! :5.243ǹΟঁ᝿ຒ‫ـ‬ᐽηቆǴȨՆΚᇽϷ ण੏؅ȩǶ 32! C+(35!6.&1.5ӧGF006&#C6,*#2(.#5',0-2-:#$&0!-:#)T.U!O<1V!S!"<(3<(/![<$&F.3M.)!788W*-24! ‫ق‬ᙁཀ ၝӦᇥǺBJFF<,$&'<(!'%!&<!F<,$&'<(!+%!%D..,-!+,&%!+1.!&<!%D..,-#Ƕ

7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動」在實際上造成之具體效應。 * 33

奧斯汀最後提到了「幸福條件」(.)5'!'%6* !"#8'%'"#$)的概念。

34

他認為任何言說行動一旦能完滿地達成所期待的效果,那就是幸福, 至於達成與否,端視乎三個因素:首先,採用的慣例程式是否恰當; 其次,參與者和出現的場合是否適當;最後,表達的態度和意願是否 合適。 總之,人類之言說行動的成敗得失,全在於這些客觀因素,所 35

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奧斯汀之言說行動理論的兩個概念在本書第四部分將派上用場, 就是人類之言說行動的三個層面(措詞行為、語內表現行為、語外表 達效果)和客觀處境的幸福條件。我將會採用這兩個概念嘗試說明耶 穌的十架喊聲,為何真的能夠

並如何可以成就

基督教之偉大救

恩。

IJįijįijġ௥‫ف‬ढᑚၿԚՉٙ‫ޠ‬ȶ໸ّ݉՘ȷȈ‫ڎ‬ঐ౪ҦȊ36ġ 我在這個段落中將提出兩個原因,解釋我為何選擇以耶穌道成肉 身時的順服言行來探索基督宗教的救恩論。 首先,基督宗教中不同的救恩解說,都毫無異議的堅持救恩得以 成就,全在於耶穌,他既具有完全的神性,也具有完全的人性。新約 聖經正是要說明這位道成肉身、有血有肉的人子耶穌,如何通過他的 言行成就了上帝偉大的救恩;因此,耶穌在人世間的言行自然應該是 研究救恩論的重點。 33! ਥᏵ༫ථҋǴᇟѦ߄ၲਏ݀Ԗਔংၟᇟϣ߄౜ՉࣁֹӄคᜢǴջ΋ѡ၉೷ԋ‫݀ࡕޑ‬ҁߚ‫ޑޣق‬ চཀǶ‫!ـ‬#$%&'()!+!-.*>!7WN\7W>Ƕ 34! ].F','&5!,<(3'&'<(%!ёᙌԋȨ‫ז‬኷చҹȩǴՠȨ۩ᅽȩ೭߄ၲ՟КȨ‫ז‬኷ȩ‫׳‬ӄय़Ƕ 35! ୖ#$%&'()!+!-.*>!25.37ǹҭୖ!".2'(%<()!A-2)32,'6*)!::8\:N7Ƕ 36! ᗨฅҁਜॷҔ‫ق‬ᇥՉ୏౛ፕǴՠӧύЎ߄ၲ΢ǴȨ‫ق‬ՉȩᇻКȨ‫ق‬ᇥՉ୏ȩٰளԾฅǴΨૈߥ ӸΑԜ౛ፕ‫ঁٿޑ‬ख़ᗺǴջȨ‫ࢂࡽق‬ՉǴϸϐҭฅǶȩ‫܌‬аҁਜ཮аȨ‫ق‬Չȩж߄Ȩ‫ق‬ᇥՉ ୏ȩǶ

9


Ᏻّ

第二,若我們對教義史上傳承下來的主要救恩解說逐一觀察, 便會發現幾乎主要的救恩解說,都看重耶穌的順服言行在救贖上之意 義。然而,這些救恩解說雖各自精彩,卻因著不同的問題,始終未能 完全公正地看待耶穌的順服言行,無法視之為救恩得以成就的最核心 言行。 我進行這項救恩論探究的原因,正是要針對其中的種種偏頗。 37

3!л्‫ڽ‬ᚡ‫ڸ‬ϥᆎ෉ࡠ ijįIJġл्‫ڽ‬ᚡ 本書的主要命題,是要說明耶穌對上帝的順服言行正是基督宗教 救恩論的命脈所在。這個主要命題包含著下列三個元素: 首先,道成肉身的耶穌終其一生都完全順服天父上帝,徹底表明 他就是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子;他在十架上發出「被棄呼喊」(%3)* !,6* ".*8),)5'!%'"#),徹底將其終生順服上帝到底的心志表露無遺,並推往 頂峰。 第二,天父上帝以祂無比的恩情與誠信,回應了耶穌的十架喊 聲,因而一次過並永遠不變地重建了祂與耶穌親密的「聖約相交關 係」(!"()#&#%&5* !"//+#'!&%'"#),並且恩及所有與耶穌一起的 人,以致整個受造天地。 最後,聖父和聖子在十架上永遠重建的親密聖約相交關係,也是 上帝「終末性實現」()$!3&%"5":'!&5* .+5.'55/)#%)了祂曾許下之誓 言,就是祂當年向那完全順服獻上以撒的亞伯拉罕所作出的聖約應許 (!"()#&#%&5*-,"/'$))。

37! ‫ך‬ӧҁਜಃ΋೽ϩஒϩ‫݋‬௱ৱ௲ကў΢ϤঁЬा௱ৱှᇥǴᇥܴୢᚒ‫܌‬ӧǶ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ijįijġϥᆎ෉ࡠ 上述的主要命題背後,我還有五方面的期待;這些期待其實都和 基督宗教某些教義和神學研究的方法有關。 ﹙<﹚按救恩論而言,我通過本書要說明的是:耶穌在道成肉身 中的順服言行應被視為上帝拯救行動得以落實的根本基 礎。 ﹙ ﹚按基督論而言,我期望本書能顯明耶穌一生的順服 括他在十架上發出的被棄呼喊

都顯明他是絕對的「主

動道德主體」(!" !#$%&'" ()*!+" !,'-$);簡言之,耶穌 的順服總是主動的。 " 38

﹙.﹚按聖約相交關係而論,我期待本書的探討能凸顯一件事 情:耶穌向上帝表現的順服是以上帝與人類的聖約相交關 係為基調的;換言之,聖約相交關係能否和諧與人能否順 服上帝的旨意息息相關。 ﹙/﹚從聖經詮釋的角度思考,我期望這項研究能起示範作用, 表明我們在探討救恩論時絕不能忽略舊約聖經,尤以對舊 約眾聖徒言行的研究;就以本書為例,一旦我們深入探討 亞伯拉罕順服地獻上以撒的經文(創

01213),便會頓

然明白耶穌在世上的順服言行的救恩性真義。 ﹙4﹚按人性論而言,一旦我們能表明道成肉身的耶穌作為一個 真正的人完全順服天父上帝正是救恩的關鍵所在,就指向 人類存在的一個重要特徵:人之所以為人者(即活出人真 正的模樣)正在於人對上帝的順服。 是時候正式對三段新約的經文進行基本觀察,以確定從新約聖經的角 度,耶穌的順服上帝確實是上帝在耶穌裡成就救恩的命脈所在。 38! ᜢ‫ܭ‬ओᑋӧ௱ৱၸำύ‫ޑ‬ȨЬ୏0೏୏໩ܺȩȐ !"#$%&' ((#$%) *+%,#%-!%ȑǴࢂឦ‫ׯ‬ॠ‫ے‬໺಍ Ȑ.%/*.0%,)". ,#"#*-ȑ‫ޑ‬ख़ाፐᚒǴ‫ך‬ӧҁਜಃ΋೽ϩಃΒകፕϷуᅟЎਔஒ཮ග‫ډ‬Ƕ

15


Ᏻّ

4!ߒؐᢏᄇུङဒစȈஆҐࣽ‫ݳ‬ᇅཏѵึ౫! ĴįIJġུङဒစᄈढᑚ໸݉αࡕ‫ޠ‬ஆҐࣽ‫ݳ‬ 在新約聖經,12' 3*45 " 這動詞(意即「順服」)及其名詞形式"

12' 3*6 " 和形容詞形式"12'63**( " 前後出現.3次,39卻只有.次是形容耶 穌的,分別見於羅馬書4013(12' 3*6 )、腓立比書 06(12' 3*6 ), 和希伯來書406(12'63**( )。基於此原因,我選擇了下列三段新約經 文進行初步觀察:羅馬書401 2 1、腓立比書 07211、希伯來書/01/2 4015,希望能從聖經神學的詮釋角度確認本書的主要命題 帝的順服言行正是基督宗教救恩論的命脈所在

耶穌對上

是初步可以成立的。

我在進行初步觀察時,不但要確認本書的主要命題是否能夠在表 面上成立,也希望從三段選取的經文中,發掘一些既對救恩論之探究 重要卻又無法從選取經文內找到答案的課題,為下一個階段的探究鋪 路。

ĴįIJįIJġढᑚ໸݉αࡕȉӶήࢳစНпѵ൷‫׳‬ᜍᐄȌȌ 在進行初步觀察前,其實我們還需要面對下列這道問題:「在新 約聖經中,除了三處經文選用了"12' 3*6 "和"12'63**( "來直接形容道成 肉身的耶穌是順服的那一位外,是否還有其它證據足以支持耶穌順服 上帝之說呢?若答案是否定的話,那麼單憑三段經文來下初步結論, 會否有點武斷?」 這道問題非常合理,必須認真看待;當我們觀察""1%760 ) 這希臘 字在新約聖經出現情況時,便基本上回應了這道問題。81%760 ) 這個希 臘字的意思是「旨意」,在新約聖經共出現77次,其中11次是用在耶

39!

!"#$%&'! р౜32ԛǴ(!"#$%)Ӆ26ԛǴ(!")$%%*! ߾4ԛǹୖ9%*.:%);)<#:. 0=! +(,-./012*(3#/4*56,,$-7%/8%69#/8,-%:-;(,-<,=-+,*;#3,/;! )>*-,*-?)@ 04%7)A :("%.)B)@*-(=)CDEFG)9. -,)H '#,(?) I*-,%.$ -=)CFJK*-!JJL=)JJMǶ

11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穌對上帝旨意的態度上, 全都一致表明耶穌徹底順從上帝的旨意,在 3:

這11處經文中,有兩次是描述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他在禱告時 徹底放下自身想法,全心擁抱上帝的旨意, 另有4次則是指約翰福音 41

的耶穌公開表明要絕對順從上帝旨意。 這個字另一次出現在約翰福音 42

時,雖非直接論及耶穌對上帝的順服,但仍值得一提;在該處,一位 天生瞎眼的乞丐宣稱上帝既然聆聽耶穌醫治人的禱告,就表明耶穌斷 不可能是罪人,因為上帝只會垂聽順服祂旨意的人的禱告。 在福音書 43

以外,這個希臘字在希伯來書出現了.次,同樣值得注意,因為都是在 強調耶穌順服上帝的旨意而成就了救恩。 " " 事實上,耶穌強烈渴望實 44

行上帝的旨意,甚至到一個地步,視上帝的旨意是他的食物。 "" 45

根據以上羅列的證據,顯明新約聖經描繪的耶穌極為重要的人生 態度,就是順從上帝旨意;然而,我們得承認,到目前為止,在談及 的經文中,只有少部分經文是將耶穌的順服上帝直接跟救恩掛鉤。因 此,我們需要正式對三段新約經文進行觀察,以確立耶穌的順服上帝 確實是直接關係到救恩的成就。

ĴįIJįijġᛴ଼ਫĶĻIJijĮijIJ 羅馬書401 2 1劈頭的第一句短語是" ,# ) "*4"* ,字義上是指「因 此」,表明這段經文與上文在邏輯上有著某種因果關係,而所指的上 3:! ୖ<#:. 0=) 7%/8%69#/8,>! 472.473Ƕ΋ঁ࣬ᜢ‫୏ޑ‬ຒࢂ! #$%&'Ǵཥऊр౜53:ԛǴ೭୏ຒཀࡰ Ȩಡ᠋ȩǴёൂࡰ᠋᝺΢ǴΨё஥Ԗ໩வᄊࡋѐȨ᠋வȩǴӵϼ28;6<! ২4;33<!21;5:Ƕ೭୏ຒ Ԗ28ԛаओᑋࣁЬᇟǴՠ೿ࡰओᑋ᠋‫ـ‬ԶςǴؒԖ᠋வϐཀǶୖ! <#:. 0=)7%/8%69#/8,>-33.36<! ҭୖ! <)N4-,7%=)OP% .=)Q+%2! )?$%&'>- !"#$%&'*-#-<@A<++)L?CJLR)CFJM)%,R)‫< !ک‬#77# 0)S)T.-,") -,)S)<#7+4.)9#-:.#!1=)B?$%&'B>-?-56,,$C./012*(-D,E28%/-%:-;(,-<,=-+,*;#3,/;-#/9-F;(,6-.#61!7(62*;2#/-D2;,6#;&6,)U.%$R) -,) 4:R)S)<#7+4.)9#-:.#!1) -,)S.%,%.#!3)<)V -3%.)+ (%,)*-)< 7"%.)A 4%.W() M"1)%,R=)CFMJXMDG)>*-,*-?)Y-#$%.(#"2)*/)Z1#! :*=)CFMJG).%$R)%,R=)CFJF[=)ECXEEǶ 41! ӵϼ37;53ǹ‫཮ך‬ӧҁਜಃΟ೽ϩಃϤകፕϷओᑋӧ࠼Ջଭѭ༜‫ޑ‬ᛗ֋Ƕ 42! ‫ـ‬ऊ\?E\G)M?EKG)]?ED=)EF=)\KǶ 43! ‫ـ‬ऊF?ECǶ 44! ‫ٰـ‬CK?J=)F=)CKǶ 45! ‫ـ‬ऊ5;45ǹऊᑣᅽॣ‫ޑ‬ओᑋᆶ΢ࡆӝ΋‫ځޑ‬ύ΋ঁख़ा୷ᘵǴࢂओᑋȨֹӄ໩வ΢ࡆԑཀ‫ک‬Ҟ ኱Ǵाஒ΢ࡆૼб‫ޑ‬٬‫ڮ‬бፏჴՉǶȩЇԾ)V)N**,2)@0#"1=)+(,-+(,%1%0!-%:-;(,-5%*",1-%:-G%(/=) ^88!)Z 0+.#,:%?)Z 0+.#,:%)Y-#$%.(#"2)_.%((=)CFFM*-!CEEǹҭୖ!< ..%-)Z ."%.=)G%(/H-I;%6!;,11,6>@/;,6"6,;,6>-.J#/0,12*;!)N (( !14(%""(?)P%-,.#!3(*-)_4+7#(1%.(=)LKK]*-!MFX]CǶ

1


Ᏻّ

文,大概不單是指4011,更包括了整個401211段落。 "" 46

401211同樣是以類似的因果表達方式展開,保羅在401開首處說: 47 「我們既因信稱義……」(,#3 #5"1%-"%()*4-)%3)'#("%5( ), 表明保羅是

以401211作為他對羅馬書開首四章的論述作出邏輯性結論。至於保羅在 401211提供的結論,則可以用時間次序的概念來綜合。論到過去,保羅 指出基督徒既然在基督耶穌裡因信稱義,便已一次過得蒙上帝之恩, 經歷拯救,不再與上帝為敵,重新與祂復和(403215);談到現在, 保羅認為基督徒此時此地是生活在一種與上帝和諧融洽的關係中(4012 );展望將來,保羅堅信基督徒定然能夠免去上帝將臨的烈怒,可以 滿懷信心,仰望上帝的榮光顯現(40 8"3)。 "" 48

既然401211是開首四章的邏輯性結論,而401 2 1則是401211的因 果結論,那麼,我們對於這兩段經文的關係至少有兩種合理選擇,或 視401 2 1為羅馬書首五章的總結,當然更可以視401211和401 2 1同為 首五章的雙重總結,即保羅在第4章採取了兩個不同的視角來總結開首 五章的論述;401211採用了族群對比性視覺,以猶太人和非猶太人的分 野對比作總結,401 2 1則採用了宏觀歷史視覺,這歷史視覺是始於亞 當而終於耶穌基督。 " 49

由於401 2 1涵蓋的空間領域屬普世性,而時間領域則包括了整個 人類歷史,不像401211那樣只涉及族群性課題,因此保羅在用字遣詞上 亦相應地作出調整,以第三人稱的筆觸取代了第一人稱。 此外,這段經文還出現了一個饒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保羅首次在

46! ୖ)`*(%'1)T)S#"a02%.=)K%3#/*>)TA))^%b)c*.3?)V*4+7%, 2)B)Z*0' -2=)CFFL*-)\CCG)Z)d)A)Z. -e%7,=) K%3#/*H-?-I(%6;,6-7%33,/;#6!))d,#-+4.:1?)8B8)Z7 .3=)CFDM*=)CCCǶ! 47! ‫ך‬ӧЇҔ๮Ўဃ࿶‫ހ‬ҁਔǴ२ᒧࢂȠ‫ک‬ӝҁȡǴऩ௦Ҕ‫ځ‬Ѭ‫ހ‬ҁǴ‫཮ך‬੝ձ‫ܴݙ‬Ƕ 48! ୖ໱ጬ‫ڷ‬๱ǴȠᛥଭਜ‫ݙ‬ញǺ‫ڔ‬ΒȡȐᆵчǺਠ༜ਜ‫܊‬Ǵ2:::*Ǵ।!:2Ƕ 49! ୖV*4:7 () `) N**=) +(,- ."2*;1,- ;%- +(,- K%3#/*>) ^fZ^8! )9. -,) H '#,() &) Z 0+.#,:%?) d%.,0 -(=) CFF]*-)EC\XECMǶ

1.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羅馬書中正式提到了亞當, 並將亞當對比于基督,亞當反面地預示 4:

著耶穌這位後來者(401/下);人類歷史亦因著「基督事件」($9'" :9*%;$2'&'-$)的發生而歷史性地一分為二:基督事件發生前的時代和 基督事件所開拓的「終末性時代」($9'" ';#9!$)+),%#!+" !,')。前 者甚至包括了摩西以前那段連律法也尚未賜下的日子(401.21/),而 「眾人」(' -" (&'*77*# )在這段基督事件發生前的歲月,全都在亞當 的罪行中犯罪死亡,無一倖免。至於終末性時代則是個嶄新時代,基 督事件的發生扭轉了乾坤,「眾人」(' -" (&'*77*# )從此都能在基督 的義行裡得蒙厚恩(401<213)。 " 51

保羅在整段經文中一再運用了對比性文學技巧,要凸顯亞當與耶 穌在救恩歷史上的對立位置;因此在希臘文聖經中,我們一再遇上了 下列這種句子結構:15('%.&15()gg)3 #)1*4"5(&1*4"5()3 # (就如=因…… 於是=照樣)。 到了401<213,保羅開始引導讀者縮窄目光,不但留意 52

亞當和耶穌這兩位決定救恩歷史前後兩個時代的人物,更完全聚焦在 二人展現之南轅北轍的言行上;亞當的罪行和耶穌的義行,各自決定 了全人類兩個截然相反的終極命運。 "" 53

不過,在保羅的內心,亞當的罪行與耶穌的義行之影響力表面上 看似旗鼓相當,實際上卻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只要我們留意保羅採用 的另一種文學技巧,就能明白這點。在閱讀4014和401<時,出現在讀 者眼前的是一種毫不相稱的對比:)%#): .)gg)' 775)0 77*-(若……何 4:! ԖᏢ‫ޣ‬ᇡࣁߥᛥёૈӧᛥ!2;29.43སേ๱٥྽ǹୖ !"#$% & '""()#* !"#$%&'#$("$)*!+,(-$.,,'/,$ "0$1'23 )+%,-#./0)1 2$.3)#4.56 "7 +%,-#./0)* 899:*- ;<=>;Ƕ 51! ߥᛥҔ$4'0(',Ȑ౲Γǹ?18>ȑ‫"@ ک‬AA".Ȑ౲Γǹ?189ȑϩձ‫׎‬৒Ȩӧ٥྽္ȩ‫ک‬Ȩӧ୷࿎္ȩ‫ޑ‬ ΓǴЇଆᏢ‫៏ݾॺޣ‬ǺȨߥᛥࢂց໼ӛද௱ፕǻȩฅԶ6;28р౜΋ঁ‫׆‬ᛪϩຒǺ3'#5'0"0(6, ȐཀࡰȨௗ‫ڙ‬ȩǴȠ‫ک‬ӝҁȡᙌԋȨ‫ڙ‬ȩǴȨ౜ύȩᙌԋȨሦ‫ڙ‬ȩȑǴග‫ٮ‬ќ΋ᅿ၍ញёૈǺ ٠ߚΓΓ೿Ծ୏ᆾ΢ࡆৱᐛள௱ǴѝԖٗ٤ᒧ᏷ሦ‫ޣڙ‬ω཮ᆾৱǹୖ! !""* 7"#'0,8 <BC=<BBǹ ҭୖ!D%,)4 & E &F$$* 7"#'0, 8=>* GH+!)&%AA%41 G"#/* 89>>** C>?Ƕ 52! ᛥ?18C* 8?* 8>* 89* C8Ƕӧ᏾ࢤ࿶ЎǴѝԖ6;23Π.25! ѺᘐΑ٥྽‫୷ک‬࿎‫៏ޑ‬᛾ჹКፕॊǹߥ ᛥεཷࢂाೀ౛࿾‫ک‬ԝΫӧነՋࡓ‫ݤ‬ᗋ҂ዴҥ߻‫ޑ‬ᆙஏᜢ߯Ƕୖ &F$$* 7"#'0,$9:;* C;8I ҭୖ !"##.4* <*6$.4+,(36$("$(*6$7"#'0, )E#%$/ J%@./41 K)#/,%$4* 89>>** CC>Ƕ 53! ӧᛥ6;23.32ύǴ࿾0ԝΫᆶက0ৱ‫ঁٿࢂڂ‬ჹҥಔӝǶ

!


Ᏻّ

況),原因清楚不過,因為「過犯不如恩賜」( "# "上),而「基督 所行那屬乎上帝恩典的作為……遠比亞當所行的來得有震撼力。」 正 54

如賴特($%&%'()*+,)所言: 基督的起點和亞當的起點並不一樣,他是在亞當之結束 處開始起步……承擔在他肩頭上的,既非乾淨的白紙, 也不僅是亞當犯下的一宗罪行而已,而是要承擔起那宗 罪行所引致的亂象殘局,猶有再者,他更要在亞當後裔 的「無數罪惡」中收拾殘局,從中殺出一條血路……%

55

換言之,道成肉身的耶穌人生的起跑點,是亞當犯罪言行留下來的爛 攤子,其間充滿了罪惡和死亡發出的烏煙瘴氣,比死寂的廢墟更加可 怖艱困;耶穌便是在此情此景下,藉著他那種屬乎義的言行,為全人 類重燃希望,叫生機重現。 然而,保羅到了"# -仍沒明說這兩個截然不同卻又影響深遠 的言行,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只有到了"# .才真相大白,因為 保羅終於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亞當叫全人類墮陷的言行是「悖 逆」(@%#%("L4 ),耶穌叫全人類有望重獲天恩的言行是「順從」 (M6@%("L4 )。 關於亞當的悖逆對比於耶穌的順服,這段經文還提供兩個關鍵性 概念。 第一個關鍵性概念關係到一個希臘字:(%5M.45L,. 。保羅在"# .採 用了這個希臘字的兩種變化形式,表明亞當的悖逆和耶穌的順服各自 造成的後果:

54! ЇԾ !""* 7"#'0,8 <<?Ƕ 55! ЇԾ N O G#.0M5* <*6$)3+#'=$">$<*6$)"?60'0(-$)*!+,($'0&$<*6$@'A$+0$1'23+06$<*6"3"B/$)K/.$-F#0M1 O P O +A%#(* 8998I #)@#.$5* Q"$/"$ R N)S T"#(1 O P O +A%#(* U +"$5.$FF, V,@#.$5* C::<*- <;Ƕ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5)45%5ML4%$ )罪人;照樣, 56 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5%45%5ML4"$5%. )義了。 %

由於 (%5M.45L,. 的兩個變化形式均屬被動語態,因此,「眾人成為 罪人/義」在此的意思,嚴格上是指「使眾人成為罪人/義」;這翻譯在 神學上卻可能帶來如下的理解,即否定了那些在亞當裡或在基督裡的 人本身的道德責任,他們之所以成為罪人或義人,全是亞當或耶穌使 然,與他們自身的抉擇無關。然而 (%5M.45L,. 這個希臘字也可以用在法 理方面,有「被委任/委派/設立/奠立」之意, 如採納這方面的意思, 57

"# .的意思就是指亞當和耶穌本身的悖逆或順服的言行,各自為人類 歷史開創了全新的歷史局面,奠定了新時代的來臨。亞當帶來了墮陷 的罪惡情況,全人類既身陷處其中,便邁向腐朽沉淪與死亡;耶穌設 立的則是以恩為本的領域,任何人進入其中,便可經歷完滿人生。 當 58

然,我們本身的神學傾向多少會左右我們如何判斷%(%5M.45L,. 在"# .的 真正用法,最終導致我們採取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節經文。無論我們 的判斷如何,(%5M.45L,. 這希臘字在"# .的角色起碼說明了一點:在保 羅眼中,耶穌的順服言行肯定具有終極性的拯救性質。 第二個關鍵性概念則關係到兩組希臘文字眼:M)$"4 %$5M#W@"F 或

M)$"4 (都譯成了「一人」);這兩組字眼在這段經文中竟出現達 0次 之多,全都用來指亞當或耶穌。 事實上,整段經文一直都在強調一個 59

5: 事實,這兩個人與「全人類」(@%$5%4 %$5M#W@"F4 ) 密切相關,無從切

割。以保羅的神學造詣,他絕對不會忽視耶穌擁有完全的神性,但為

56! ‫׆ঁٿ‬ᛪӷ֡ࣁC'(*+,(D#+$‫ޑ‬ᡂϯ‫׎‬ԄǴҭឦಃΟ౲ኧΓᆀ‫ޑ‬೏୏ᇟᄊǴឦ‫ޔ‬ᇥᇟ਻Ǵόӕϐೀ ӧ‫ࢂޣ߻ܭ‬ᙁൂၸѐਔᄊǴࡕ‫ޣ‬ឦஒٰਔᄊǶ 57! ୖU#$/5 %$/ E.$0#.XM* ȨE'(*+,(D#+ȩ8$@6=+F"08 <9:=C-Ƕ 58! ‫ך‬ӧҁਜಃΒԿಃѤ೽ϩǴ཮೴‫؁‬ᇥܴ٥྽‫ک‬ओᑋΒΓ൚ҥ‫ٿࢂޑ‬ᅿόӕ‫ݩރޑ‬Ǵ‫܈‬؈ీǵ‫܈‬ ৱ‫ڂ‬ǹёୖ!!"##.4* 7"#'0,8 CB:!‫ *""! ک‬7"#'0,* <B?Ƕ 59! ᛥ6;23Ȝ2ԛȝ-!26Ȝ3ԛȝ-!27Ȝ3ԛȝ-!28Ȝ4ԛȝ-!29Ȝ3ԛȝ-!2:Ȝ3ԛȝǶ 5:! ೭‫׆‬ᛪТᇟӧȠ‫ک‬ӝҁȡ᝿ԋȨ౲ΓȩǴ‫ך‬ᒧ᏷Ȩ౜ύȩ‫ޑ‬ᙌ᝿ǺȨӄΓᜪȩǶ

1


Ᏻّ

何他在整段經文中一直稱耶穌為「那一個人」呢?一直稱耶穌的言行 為「一人」的言行,卻對耶穌的神性隻字不提?這是否在於保羅之文 學表達技巧使然,即為了貫徹耶穌與亞當這人類歷史「第一人」之對 比,所以由始至終不得不稱耶穌為「一人」呢?還是保羅在書寫時, 不僅僅考慮到文學上的工整對稱,更涉及神學上的考量?既然人類陷 溺的故事是始於「第一人」的悖逆罪行,那麼人類復興的故事是否必 須始於「另一人」的順服義舉呢?換言之,保羅是否認為,一個真正 屬於人類的救恩故事,「敗」固然由於「人」,但「成」也必須在乎 「人」?若我這個對保羅神學考量的猜想合乎情理,那麼保羅在這段 論及人類宏觀救恩歷史的經文裡,不斷稱呼耶穌是「人」,救恩在於 耶穌「這人」的順服言行,實在值得深思。保羅極可能要強調,耶穌 的人性對救恩異常重要,道成肉身的耶穌以血肉之軀活出順服言行, 正是救恩得以落實成就的關鍵所在。 然而對救恩論而言,這段經文一方面引介了三個甚為核心的觀 念,另一方面卻對這三個觀念沒有提供足夠的解釋。 首先,是否只有耶穌「這人」的順服,而非屬於他的其它言行, 才能扭轉全人類的終極命運呢?若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要追問:耶 穌之活出順服言行,難道純粹是為了抵消亞當的悖逆對全人類造成的 破壞,而非由於順服言行自身有何永恆或救贖性價值?若答案屬前 者,是否表示保羅看亞當與耶穌的對比關係,是以亞當的悖逆為起點 和準則,通過分析亞當來詮釋耶穌的言行呢?耶穌是否同樣是根據亞 當的人生來厘定自己的人生取向呢?然而,這種想法明顯和保羅在這 段經文中表達出來的想法大相徑庭,因為保羅清楚表示:「亞當乃是 那以後要來的人的預像。」("# !下) 這才是保羅真正的想法,並 61

61! ߥᛥӧεଭՅၡ΢ᆶൺࢲЬ࣬ၶǴᔈࢂдઓᏢࡘԵ‫ޑ‬ཥଆᗺǴவԜа୷࿎٣ҹٰख़ཥ၍ញд‫ޑ‬ ซϼ܎Кߞһङඳǹୖ G#.0M5* )3+#'=* <B=<?Ƕ

2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意味著保羅是以耶穌及其言行為軸心來詮釋亞當及其言行的性質;一 旦耶穌「這人」的言行就是軸心,不必依附或參考任何外在條件才能 獲致意義,本身就有獨立自存的價值,我們便有理由認為耶穌之所以 活出順服言行,不但是要扭轉亞當的悖逆所引致全人類陷入的艱難困 局,更是因為耶穌「這人」的順服言行本身就具有某種尚待辨明的永 恆價值,跟人類的救恩息息相關。 其次,保羅在這段經文始終都沒有提到耶穌的十架事件, 單看這 62

段經文,耶穌的救贖言行是專指他的順服而言;我們不禁要問:人類 得救與否是在乎耶穌的順服,還是在於他之身死十架,還是兩者皆是 呢?如果耶穌的身死十架真的如斯重要,為何保羅在論及人類救恩歷 史的經文時,對此竟隻字不提,反將焦點集中在耶穌的順服上?到底 耶穌的順服情懷本身與耶穌的身死十架,兩者在成就救恩上的準確關 係為何? % 63

第三,保羅不斷宣稱亞當和耶穌這二「人」的悖逆和順服言行 奠定了人類救恩歷史的格局,將之徹底一分為二,卻沒有解釋為什麼 「二人」的個人言行竟能產生如此宇宙性的效果。我們不禁要問:亞 當和耶穌「二人」與全人類為何有著無法分割的關係?這兩個特殊的 個體生命是如何與整體的生命建立相連的關係?為何他們的個人言行 會如此牽動著全人類呢? 總之,基於上述對羅馬書"# 030 的初步觀察,耶穌的順服言行無 疑就是救恩之匙;耶穌「這人」的順服言行一勞永逸的扭轉了人類的 歷史困境,本是不斷陷溺腐朽、無法自拔,竟轉變成為神恩處處、恩 澤連連。

62! ୖᛥ <1C?* >1< ‫? ک‬19Ƕ 63! ‫ך‬ஒӧҁਜಃѤ೽ϩ੝ձೀ౛೭ख़ाፐᚒǶ

-


Ᏻّ

然而,羅馬書"# 030 也帶給我們三道重要卻懸而未決的問題: 一、耶穌「這人」的順服言行自身是否具有某種永恆性和救贖性的意 義價值? 二、在拯救之道上,耶穌的順服和他身死十架之間的真正關係為何? 三、為什麼耶穌孤身一人的言行竟能救贖全人類?

ĴįIJįĴġ๱ҴЩਫijĻķĮIJIJ 關於腓立比書0#13

,有兩個課題常常引起學者們的爭論,也直

接關係到我們的討論: 第一道課題是關於作者問題:到底這段經文是出自保羅之手,還 是在保羅執筆書寫腓立比書前早已存在,保羅不過是將之納入在這封 書信中而已? 第二個課題則是關於亞當與基督之間的平行性對比課題:這段經 文是否完全是根據「亞當基督論」(456738+()9,:;:*<)這觀念寫成 的,以致我們非要採用這觀念作為不二的詮釋鑰匙,否則根本無從明 白這段經文呢? % 64

首先,對於腓立比書0#13

的作者問題,學者們近年來的共識,

是同意在保羅執筆書寫腓立比書以前,0#13

這首詩歌確實早已在教

會圈子中廣為流傳,保羅不過是加以採納發展來加強自己的論據。按 此共識,我們當然能承認這首詩歌的確不是保羅原創;然而,一旦保 羅採納了這首詩歌,並以本身的表達技巧將之巧妙地安插在他認為最 適合的文理脈絡中,以致這首詩歌已融為文理發展的一部分;從此以 後,任何人若要嘗試詮釋這首詩歌時,已不能不考慮到腓立比書的上 64! ୖ !"#"$ % &'($)"*+ !"#$%&'()"#(*# !"#+!&)&%%&,-'.#/#0*11"-(,23#*-#(!"#42""5# "6(+ ,-.%/ ).$0*1 203)145 6"$170*4+ 8998*+ 8:;<=>=+ =?@<=;:Ƕ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下文賦予這首詩歌的新角度;因此,按功能性角度而言,我們確實可 將這首詩歌視為保羅的詩歌。 "" 65

基於這說法,我們接著要問的,是保羅究竟運用了何種文字表達 技巧,將這首詩歌安插在腓立比書目前的位置,使之與上下文緊扣起 來?從圖表一可見,保羅其中一個運用的文字表達技巧,是在詩歌的 上下文中重複使用了四個出現在詩歌本身的希臘字: "

66 67

შߓΚ 詩歌本身(#$%&

字義(原來動詞形式)

上下文(#$ &'(" #& ))

「#$'」 3A$B*")#"

思想(3A$B*"C )

「#$#」3A$B*D#"E3A$B*BF*#"4

「#$%」ADGD40#B

認為(ADG"B70) )

「#$)」ADGBF7"*B)

「#$*」"#03")*C4"*

謙卑(#03")*B3A$B4H*D )

「#$)」#03")*B3A$B4H*D

「#$*」AH3DIBB4

順服(AH30IBFC )

「#$ #」AH3DIBF40#"

?;

至於亞當與基督之間平行性對比的課題,英國的鄧恩就是宣導這 首詩歌是根據亞當基督論寫成的其中一位學者,他認為這首詩歌之創 作靈感肯定是將亞當和耶穌在每一方面互相比對而獲致的,既然亞當 沒有在肉身前的階段,同樣地,這首詩歌在論及耶穌的生命旅程時, 也絕對不是指向耶穌道成肉身前的階段,而是單純描述他在人世間的 生命旅程罷了;換言之,這首詩歌描述耶穌生命旅程的起點,是始於 他在曠野面對試探的時刻,這正好能與亞當在伊甸園面對試探的故事 互相對照。 然而,這首詩歌縱然真的反映出亞當基督論的觀點,卻不 68

等於#$%&+就一定不可能是在形容基督道成肉身以前的生命旅程; 事 69

65! ୖJBBI"$+ 0!2&'(+ :9ǹӕኬ‫ޑ‬ᢀᗺǴҭ‫ ܭـ‬.B$1B* K L""+ +,7)8'#9"(("2#(*#(!"#+!&)&%%&,-'+ ,-/,% ).$0*1 203)14+ 6"$170*4+ 899?*+ @9<M;Ƕ 66! JBBI"$+ 0!2&'(+ :9<9>Ƕ 67! 3;6٠ߚ၃ᄺ΋೽ϩǴΏ၃ᄺᆶ΢Ў໔‫ޑ‬ೱௗ࿶ЎǴߥᛥӧ3;6ख़ፄ٬ҔΑӧ3;3මр౜‫ޑ‬ %!2*-"&("Ǵауம၃ᄺᆶ3;2.5‫ޑ‬ೱௗǶ 68! ୖKF**+ 0!2&'(*)*:3#&-# !"#;,5&-:.#/#<"=# "'(,1"-(#>-?7&23#&-(*# !"#@2&:&-'#*A# !"#B*C(2&-"#*A# !"# >-C,2-,(&*- )NB*1B*5 O/P !$"44+ 89:>Q =*1 "1R+ 89:9*+ 88M<8=8Ƕ 69! ୖ S$)GA#+ 0)&1,6+ 9><9:Ƕ

#,


Ᏻّ

實上,亞當作為受造的人,怎能與那位在永恆中首生的聖子相提並論 呢?答案顯然易見!所以亞當與耶穌之間,在先天上根本無法真正地 平行對比。其實我在分析羅馬書'$ #&# 時,當論及亞當的悖逆和耶穌 的順服之間那種不對稱情況時曾提到了這一點;到了腓立比書#$%&

這種不對稱的程度更形強烈。請看吧,亞當不過是屬乎血肉之軀的受 造的人,竟然異想天開,奢望一步登天,能與上帝看齊;這和基督的 生命旅程,形成強烈的對比,因為神聖的基督竟然紆尊降貴,不但虛 己成人,甚至甘心選擇成為人下人。 保羅在#$'懇請腓立比信徒在待人處事的倫理生活上 完全效法耶 6:

穌,而#$'也將#$#&-和#$%&

緊扣起來: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BF#B 3A$B*")#" "* AH7)* AB

I0) "* /A$)4#C -D4BF )。 當保羅在#$'懇請腓立比信徒要將耶穌心中的意念化成他們的意 71 念(#BF#B 3A$B*")#" ) 時,讀者的注意力便自然轉移到基督耶穌所活

出那一連串超乎想像的言行上;詩歌前半段(#$%&*)正是要傳頌基督 一連串超乎常理的言行,就是竟然無怨無悔的選擇一種「虛己降卑」 的生命旅程,始於道成肉身而終於身死十架。詩歌採用了三個希臘動 詞(ADGD40#B 、"I"*C4"* 、"#03")*C4"* )來涵蓋基督整個甘心主動「走 下坡」的生命之旅。第一個動詞"ADGD40#B 指向了基督本身決定性的觀 點,其餘兩個動詞""I"*C4"* 和 "#03")*C4"* 說明了基督虛己降卑的生命 旅程的兩個階段。見圖表二: 6:! 6$*4# TU4"70** ϸჹউ౛᎙᠐ຎ᝺Ǵᇡࣁᔈаᅽॣ࠹֋‫ࡋف‬౛ှ೭ࢤ࿶ЎǴ౛җࢂ೭२၃ ᄺӧۘ҂યΕ๢ҥКਜ߻Ǵҁࢂഋॊ௱ৱࡺ٣Ƕӵा၁ಒ౛ှ TU4"70**‫ޑ‬ᢀᗺǴୖ 2BV"$# PB$G0*+ Ȩ-*W0$*0#)B*+ PH#A+ 0*1 %A"BXBGH5 6$*4# TU4"70**'4 -*#"$3$"#0#)B* BY !A)X)33)0*4 =5?<88ȩ+ D!"2"#0!2&'(*)*:3#E":,-.#$'',3'#*-#+!&)&%%&,-'#F+ "1R 20X3A ! P0$#)* 0*1 ($)0* Z KB11 )T"*#FWIH5 S"4#7)*4#"$ ZBA* T*B[ !$"44+ 899:*-! 54.84Ƕ‫ך‬ӕཀ JBBI"$ ‫ޑ‬ᇥ‫ݤ‬ǴόҔஒউ౛᎙᠐ຎ᝺‫ک‬ᅽ ॣ࠹֋᎙᠐ຎ᝺ᄒฅΒϩǹୖ JBBI"$+ 0!2&'(+ 9><98Ƕ 71! ࡪ‫׆‬ᛪЎӷ᝿ǴёᙌԋǺȨգॺύ໔ाӸ๱‫ޑ‬೭ᅿཀ‫ۺ‬Ȑ(*7(*#%!2*-"&("ȑǴࢂٗӕኬȐ!*#5,&ȑ Ӹӧ‫୷ܭ‬࿎ओᑋЈύ‫ޑ‬ཀ‫ۺ‬ǶȩёୖL""+ +!&)&%%&,-'+ =>><*R@>Ƕ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შߓΡġ72"73"74 #$% 基督耶穌的觀點 (ADGD40#B )

他【本】(既?) 有【上帝的形象】, 不以(BFWA ADGD40#B )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

#$+ 「虛己降卑」階段一 ("I"*C4"* )

反倒虛己("I"*C4"* ),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 式;

#$* 「虛己降卑」階段二 ("#03")*C4"* )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03")*C4"* ),存心順 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8

;=

「他……不以」(BFWA ADGD40#B ,意即「他不認為」)這片語標誌 著的是基督決定性的觀點,即基督斷不認為自己之所以擁有與上帝同 樣的形象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不,而是完全為了「虛己.捨己」(/012& 30456783"."/012&479734)。 基督這種決定性的態度,使他踏上了虛己降 75

卑的生命之旅(#$+&*)。 問題是,基督是為了誰(:;8<)或何事(:;56)而決定虛己捨 己呢?雖然這首詩歌沒有明說,但我在圖表一中曾經指出,保羅在上 文留下了線索,因為 ADG"B70) 這動詞同時出現在#$%(ADGD40#B )和#$) (ADGBF7"*B) )中。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 心謙卑,各人看(ADGBF7"*B) )別人(0XXDXBF4 )比自己 強。 對保羅來說,看重他人而輕看自己是基督徒群體生活的記號;相 反,只追求一己滿足的自私行徑,既與基督徒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亦

72! ϩຒ#!3%,2C!G-#ӧЎ‫ݤ‬΢৒೚‫ٿ‬ᅿӝ‫ݤ‬ᙌ᝿ǺȨҁԖȩ‫܈‬ȨࡽԖȩǹ߻‫ޣ‬ԖᗨฅȐ0X#ABFGAȑϐ ཀǴࡕ‫ࡰޣ‬ӢࣁȐV"W0F4"ȑǶ௦ય߻‫ޣ‬Ǵ᏾ঁઓᏢ‫ڗ‬ӛஒઓ‫܄‬ᆶΓ‫܄‬ჹҥǹᒧ᏷ࡕ‫ޣ‬Ǵࡰӛќ ΋చઓᏢၡጕǴᇡࣁ୷࿎‫ޑ‬຀ρफ़‫ࢂ҅ڒ‬ઓ‫܄‬ϐԾฅ‫ڗ‬ӛǴջဃηҁࢂ຀ρ‫ޑ‬ဃηǶΠӈᏢ‫ޣ‬ ԖΚᇥܴࡕ‫ޣ‬ӧᙌ᝿΢‫ޑ‬ӝ౛‫܄‬Ǻ‫ ـ‬S$)GA#+#0)&1,6+ :=<9>+ Ѐୖ‫ݙ‬ဌ88>Q &'($)"*+ +!&)&%%&,-'+ =>;<=8;Q ‫ک‬."$0X1 L J0\#AB$*"+ Ȩ-* #A" LB$7 BY .B1 0*1 6]F0X \)#A .B1 )!A)X)33)0*4 =5;*-ȩ D!"2"#0!2&'(*)*:3#E":,-+ 8>8<8>?Ƕ 73! Ȩ΢ࡆ‫ޑ‬ᄪᝬӀ፵೭ङඳǾǾٰඔᛤ΢ࡆࢂനૈှញ΢ࡆ‫׎ޑ‬ຝǶȩȐ1*2%!H#(!"*7ȑǹ೭ЇЎ ‫ـ‬PBB+ !A)X)33)0*4+ =8>Ƕ 74! ᒘ੝ᇡࣁ೭Тᇟᔈ᝿ࣁȨࣁҁ‫ޑي‬ճ੻0ӳೀȩǹୖ S$)GA#+ 0)&1,6+ ;=<:=Ƕ 75! ୖ S$)GA#+ 0)&1,6+ :@Ƕ

##


Ᏻّ

76 危害到群體生活的幸福。 既然保羅藉同一個動詞"ADG"B70) 將詩歌與上

文緊扣起來,我們便可以這樣說:保羅是要將詩歌描述的基督觀點應 用在腓立比教會中,鼓勵腓立比信徒為了他人放下自己。若這說法成 立,我們便有理由說:基督選擇虛己降卑,極可能是為了他人。 按 圖 表 二 , 基 督 生 命 之 旅 的 第 一 階 段 是 「 虛 己 」 (A " 0 F # B *

"I"*C4"* ;#$+),即聖子道成肉身,降生成為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甚 至取了「奴僕的形象」(7B$3AD* 1BFXBF X0VC* )。按照當時的社會背 景,「奴僕的形象」象徵無權無勢、任人使喚的人下人。 正如耶穌 77

曾如此自我描述:「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 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 ,$-'),以一種「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的生命情操,心甘情願地選擇成為大眾公僕。如此看這節 經文,更加強了上述說法,即基督為了他人而選擇虛己捨己。" 基 督 生 命 之 旅 的 第 二 階 段 是 「 自 己 卑 微 」 (" # 0 3 " ) * C 4 " *

A"0F#B* ),甚至到蒙羞慘死的地步,釘死在十架上。按圖表一,在#$* 譯成「卑微」("#03")*C4"* )之間接受格名詞形式也出現在#$),表明 78 基督徒應有的態度是「心存謙卑」(#03")*B3A$B4H*D )。 我們再次發

現信徒之所以心存謙卑,是要重「別人」(0XXDXBF4 )而輕自己。 基督踏上「虛己」階段的結果,是使他成了無權無勢、任人使喚 的人下人。而#$*下半節進一步指出,基督在「降卑」階段的結果, 是「存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正是這種「順服」 (AH3DIBB4 )驅使基督不止于道成肉身,甘願成為人下人,更勇於承擔 苦難與羞辱,懷抱十架慘死。 由於這首詩歌自始至終都沒有明說耶穌是為了他人的緣故而選 76! ୖ L""+ +!&)&%%&,-'+ 8::<8:9Ƕ 77! ‫ ـ‬PBB+ +!&)&%%&,-'+ =8:<==M<!ҭୖ L""+ +!&)&%%&,-'+ =8=<=8@Ƕ 78! ୖ L""+ +!&)&%%&,-'+ 8:^<*R^=Ƕ

#)


耶穌順服與救恩奧秘 ġġġġġġġ௄ဒစ‫ڸ‬ઢᏱ௥‫ف‬ఀ਀፤

擇虛己、降卑,以致順服至死,因此有些學者認為耶穌兩階段生命之 旅,純屬個人的倫理性抉擇,與救贖完全無關。 然而,這首詩歌提供 79

了兩個明確的線索,顯示我們在面對倫理與救贖這兩種詮釋方向時, 不需要堅持非此即彼、不能並存的立場。 第一個線索出現在緊接於詩歌後的#$ #中。保羅在此處籲請 腓立比信徒要將他們一向表現出的順服態度(「你們既是常順服的 【AH3DIBF40#" 】」)堅持到底,以致終能「作成……得救的功夫」。 我們雖然不容易確定保羅所謂信徒能「作成」自身得救的功夫是什 麼意思, 但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保羅在此將人的順服與救恩完成 7:

掛鉤。我在上文解釋圖表一時曾指出保羅刻意在詩歌的上下文中重 複使用了出現在詩歌中的四個希臘字,藉此將詩歌更自然流暢地融 入上文下理的思路中;現在保羅既然在#$ #中將腓立比信徒的順服 (AH3DIBF40#" )與他們自身終極救恩的完成緊扣起來,是否暗示道成 肉身的基督作為真正的人的順服言行(AH3DIBB4 ),其實也是和救恩的 成就有著某種密切關係呢? 第二個線索出現在詩歌的後半部(#$!&

)。按照詩歌此處的頌

詞內容,父上帝面對基督之徹底順服,決定為基督進行一場宇宙性、 終末性加冕行動,將他抬舉到極致地位,一躍成為全宇宙萬有所朝拜 之萬主之主,甚至「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致 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無不屈膝俯伏敬拜(縱然它們在敬拜時仍「戰 驚」不已!)。 基督的徹底順服竟會引致如此宇宙性和終末性權力逆 81

轉,我們怎能說是完全和救恩的成就毫無關係呢? 雖 然 上 文 對 詩 歌 三 個 希 臘 動 詞 (A D G D 4 0 # B 、" I " * C 4 " * 、 79! ୖ &'($)"*+ +!&)&%%&,-'+ =@><=@=Q ᜪ՟ᢀᗺǴҭё‫ ܭـ‬O#"3A"* LB\X+ _/A$)4#BXBGH 0*1 6#A)W4 )* !A)X)33)0*4 =5?<88+_ D!"2"#0!2&'(*)*:3#E":,-I 8M><8?@Ƕ 7:! ೭࿯࿶Ўཱུ൤‫ݾ‬ፕ‫܄‬Ǵёୖ &'($)"*+ +!&)&%%&,-'I =^;<=:M‫܌‬ӈр‫ޑ‬όӕှញǶ 81! ѷ!7;23<!໡!3;2:Ƕ

#-


Ᏻّ

"#03")*C4"* )進行的分析,顯示我們有理由認為基督是為了人類之緣故 選擇虛己降卑的生命之旅,但順服( !"#$%%& )一詞卻表明基督整個行 動的對象必然是父上帝本身。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基督同時是向著父 82

上帝和人類活出徹底順服的言行。 總括而言,上述對腓立比書 !"#$$進行的分析帶來兩個重要發 現,也面對一個懸而未決的疑問。 第一個發現:我們有足夠理由認為基督的虛己降卑言行是有救贖 性含義的;第二個發現:基督救贖性的順服言行是有雙重對象,既是 順服父上帝,也是為了人類。然而,我們卻無法在這首詩歌中確定耶 穌徹底順服父上帝和他為了人類虛己降卑之間的確切神學關係為何!

ĴįIJįĵġ ‫ו‬ճ‫ٿ‬ਫġĵĻIJĵĮĶĻIJı 希伯來書%!$%#&!$'有別於先前兩段新約經文之處,在於這段經 文的對比關係並非基督與亞當,而是基督與利未大祭司的職分;因此 我們不能採用亞當基督論為詮釋原則。希伯來書%!$%#&!$'另一個獨特 處,是在論述上帝在基督裡成就的救恩時,不但提到了基督的順服, 也提到了基督向上帝禱告,並視基督這兩方面的言行同時是救恩得以 成就之重要關鍵。 至於希伯來書%!$%#&!$'的內容,可清晰地分成前後兩部分:%!$%# $"( 和&!$#$'。其中%!$%#$"屬過渡性文字,將&!$#$'的兩種大祭司職分 的比較和上文 !$)的重點連接起來。希伯來書的作者在 !$)曾形容耶 穌是一位「慈悲【'('#)*+ 】忠信的大祭司」,但在*!)#%!$*卻轉而論 及其它話題,只有到了%!$%#$",作者才重新回到了「耶穌作為慈悲忠

82! ୖ,-./01'+2, !"#"$$"%&'2,3345336Ƕ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