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

Page 1

在書與非書之間~「i」上閱讀 設計者:郭文芳 領 域:作文﹙閱讀﹚

一、 設計理念簡介 「閱讀習慣,是我們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閱讀是教育的靈魂,閱讀 力就是學習力,是學習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閱讀」與「思考」密不可分, 教學生閱讀是一個「建立思維能力」的歷程。是「思維能力」的展現,更是啟 動高層次認知發展的鑰匙。在課程上,利用電子載具的多元化,藉由新穎的電 子書平台陸續而出,配合 iPad 行動學習的推展,結合社群共讀,雲端共做。 透過電子書與社群的應用結合,打破時間、空間與人員的藩籬,一同在社群平 台上分享與討論,例如,透過 Flipboard 、Popplet 的功能,利用線上閱讀 平台,結合虛實學習模式,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

創意教學創新策略 ☆曼陀羅思考法培養閱讀理解力與鑑賞力。 放射性思考:激盪學生的想像力與創意,活用擴散性思考策略,培養學生創造思 考的能力。 螺旋狀思考:引導學生利用問題前因與後果間的發展關係,或做事的方法步驟、 事情的發生順序,協助學生進行思考擴展與歸納統整。 ☆運用心智圖輔助學生閱讀理解,思考力由點至線到面。 以心智繪圖方式,協助學習者摘要訊息、建立關係、連結概念,分享閱讀內容。 ☆結合數位學習深化學生閱讀思考力。 (一)建構閱讀平台 Filpboard,提供新型態閱讀。 雲端閱讀從理論到實務,是一件有趣的事。把書「嵌入」網路、「融入」網路 服務、從網路延伸,已是一種趨勢,利用 iPad 與 Flipboard 後,使用者能 舒適並符合原來閱讀習慣。 (二)創意學習反饋:學生透過 iPad,將閱讀的心得,以 Popplet 等心智圖軟體, 歸納與整合呈現學習的思維與脈絡。 教學需要累積學習者反饋,透過學習反饋的內容,提供教學更多的創意發想。 雲端閱讀,在 iPad 支援下,提供學生多元的呈現方式,除了簡便的社群回饋、 電子郵件、雲端共作或網路分享,還可延伸教與學互動,例如:心智圖的應用, Blog 的共作,在閱讀的教學活動中,延伸學習活動的內涵,學生透過思考整 合的訓練,學習歸納、統整,更能發想閱讀內容的深度。 (三)建置閱讀社群學習 社群是觀察學生學習狀況非常方便的平台,離開課堂學習時,可以延續學生學 習的廣度與深度。在課堂上,亦是連結學習課程,整合學習內容、合作學習與 完成共享的無形脈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