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自然科 iPad 應用

Page 1

台北市私立再興小學(e 化教學)課程活動設計 基本資料 單元名稱 教材來源 教學領域 設計日期

第四單元 水溶液 翰林版 100 學年度 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五冊 (五上) 自然領域 課程年段 小學 五年級 教學設計 吳彥杰 2011/12/20 教學目標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水溶液,藉由實驗操作,認識水溶液有不同的性質。 單元 利用自製的酸鹼指示劑檢測水溶液的酸鹼性,並學習為酸鹼水溶液下操作型定 目標 義。依據所學到的水溶液酸鹼性質,探討不同水溶液在生活中的應用情形。 1.

解量。

4-1 物質的溶解性 課 程 目 標

透過實驗操作,知道水的溫度高低會影響物質在水中的溶

2.

生活中有些物質溶解在水中後會看不見,但是將水蒸發也 可以再變回固體。

1.

各節 具體 4-2 水溶液的酸鹼性 目標

4-3 水溶液的導電性

以石蕊試紙檢測水溶液,觀察水溶液在石蕊試紙上的變色 結果。

2.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自製酸鹼指示劑,用來檢驗水溶 液的酸鹼性。

3.

知道酸性水溶液和鹼性水溶液混合後,酸鹼性質會改變。

4.

認識生活中的酸性溶液和鹼性溶液有不同的用途。

1.

透過實驗操作,探討不同水溶液的導電性。

2.

知道發光二極體(LED)在生活中的應用。

3.

透過實驗操作,探討水溶液濃度改變時,導電性如何改變。

1-3-4-1 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1-3-4-3 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1-3-4-4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3-5-1 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對應能 力指標

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5-3-1-3 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須營造什麼變因。 6-3-1-1 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6-3-3-1 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 7-3-0-2 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E 化應用重 點

1.

教師能透過電子白板與電子書、影片的應用,與學生產生學習上的互動。

2.

教師透過實物投影機的使用,讓學生能更清楚觀察教師操作實驗過程的變化。

3.

學生能透過簡單的平板電腦 APPs 應用,繪製課程架構、蒐集課程與實驗的相 關資料、製作學習紀錄與簡報。 學生能透過平板電腦的操作,紀錄實驗操作的過程、發表觀察與實驗的成果、 整理學習與實驗的紀錄。 透過學習的歷程記錄,提供學生反覆學習與複習的機制。

4. 5.

多元學習 內容

教師講解

發表&討論

實作

角色扮演

觀察記錄

欣賞

創作

其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