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自然科 iPad 應用

Page 1

台北市私立再興小學(e 化教學)課程活動設計 基本資料 單元名稱 教材來源 教學領域 設計日期

第四單元 水溶液 翰林版 100 學年度 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五冊 (五上) 自然領域 課程年段 小學 五年級 教學設計 吳彥杰 2011/12/20 教學目標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水溶液,藉由實驗操作,認識水溶液有不同的性質。 單元 利用自製的酸鹼指示劑檢測水溶液的酸鹼性,並學習為酸鹼水溶液下操作型定 目標 義。依據所學到的水溶液酸鹼性質,探討不同水溶液在生活中的應用情形。 1.

解量。

4-1 物質的溶解性 課 程 目 標

透過實驗操作,知道水的溫度高低會影響物質在水中的溶

2.

生活中有些物質溶解在水中後會看不見,但是將水蒸發也 可以再變回固體。

1.

各節 具體 4-2 水溶液的酸鹼性 目標

4-3 水溶液的導電性

以石蕊試紙檢測水溶液,觀察水溶液在石蕊試紙上的變色 結果。

2.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自製酸鹼指示劑,用來檢驗水溶 液的酸鹼性。

3.

知道酸性水溶液和鹼性水溶液混合後,酸鹼性質會改變。

4.

認識生活中的酸性溶液和鹼性溶液有不同的用途。

1.

透過實驗操作,探討不同水溶液的導電性。

2.

知道發光二極體(LED)在生活中的應用。

3.

透過實驗操作,探討水溶液濃度改變時,導電性如何改變。

1-3-4-1 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1-3-4-3 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1-3-4-4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3-5-1 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對應能 力指標

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5-3-1-3 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須營造什麼變因。 6-3-1-1 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6-3-3-1 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 7-3-0-2 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E 化應用重 點

1.

教師能透過電子白板與電子書、影片的應用,與學生產生學習上的互動。

2.

教師透過實物投影機的使用,讓學生能更清楚觀察教師操作實驗過程的變化。

3.

學生能透過簡單的平板電腦 APPs 應用,繪製課程架構、蒐集課程與實驗的相 關資料、製作學習紀錄與簡報。 學生能透過平板電腦的操作,紀錄實驗操作的過程、發表觀察與實驗的成果、 整理學習與實驗的紀錄。 透過學習的歷程記錄,提供學生反覆學習與複習的機制。

4. 5.

多元學習 內容

教師講解

發表&討論

實作

角色扮演

觀察記錄

欣賞

創作

其他


平板電腦

e化學習活動內容 各節分鐘 教學活動名稱 各節活動重點 80 課前複習 複習水溶液溶解的舊經驗 80 糖的溶解 溫度對溶解的影響 80 取回固體的糖 利用加熱將溶在水中的物質回 80 水溶液酸鹼性檢驗 利用指示劑來檢驗水溶液的酸鹼性 80 水溶液的導電性 利用電路、led 燈泡來檢驗水溶液的導電性 e化應用說明 1. 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進行課程的基本學習與實驗操作的說明,引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學生透過電子白板的應用,能實際進行課程內容的提問與操作,與教師培養良 好的學習互動,加深學習內容的印象。 3. 教師利用 Flash 互動程式,進行課程內容的小遊戲,刺激學生的學習樂趣,透過 小遊戲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邏輯思考組織能力。 1. 利用實物投影機,讓溶質、溶液與溶劑的不同差異,更容易呈現在螢幕上供學 生區別。 2. 利用實物投影機的輔助,讓教師更容易呈現實驗步驟的流程,使學生更清楚與 掌握實驗操作的技巧。 教師: 1. 利用平板電腦搜集相關的教學資訊,如:Safari(瀏覽器)、Diigo、Evernote、 Instapaper、Pearltrees、Read it Later、Scoop.it、WikiNodes、Wikipanion+。 2. 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課程的演示教學活動(YouTube、Picture、Popplet、SimpleMind、 Prezi Viewer、SlideShaek、neosoar(凌霄電子書)) 3. 教師透過 WebDAV(GoodReader、WebDAVnav+、iFiles)整合教學與學生的相關檔 案。 4. 教師利用平板電腦,記錄或錄製課程學習的內容(iMovie、Toontsatic、ComicBook、 Comic Life、Photo Book HD、Explain Everything、ShowMe、Educreations)。 5. 教師透過平台(moodle、Blog、e 學院、社群工具),整合並延伸學習的內容,提 供相關伙伴教師教學分享與觀摩、家長與學生延伸學習的基礎平台;透過學習 平台的應用,記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歷程,作為教學檢討與持續學習的有 效依據。

IRS 即時 回饋系統

學生: 1. 指導學生能透過心智圖軟體(SimpleMind),整合教師教學的內容,設計本單元學 習內容架構圖,了解課程內容地圖(Map)關係。 2. 指導學生利用平板電腦搜集相關的教學資訊,如:Safari(瀏覽器)、WikiNodes、 Wikipanion+、neosoar(凌霄電子書)。 3. 引導學生利用平板上的筆記工具(Notes、Chalk Board、whitnote、Upad、Notability), 記錄學習過程或實驗過程的問題與想法。 4. 指導學生透過記錄工具(Camera、Pages、Keynotes、iMovie、popplet、Easy QR、 Qrafter、ComicBook、Comic Life、Photo Book HD、Educreation),記錄與整理學習 的成果。並透過實驗過程說明,分享實驗成果。 5. 鼓勵學生利用社群訂閱或新聞搜集工具,結合教學平台延伸學習成效。 利用 IRS 即時回饋系統結合 e 學院學習歷程記錄平台,進行課程活動之形成性評 量,追蹤學習的成果;透過平台的反覆練習與提問功能,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節次 1 2 3 4 5

電子白板

實 物 投影機


應用系統平台與相關軟體

系 統 平 台

說明: 本校專案合作的電子書系統廠商,透過系統的同步功能,可以將書籍同步於 iOS(iPad、iPod、iPhone) 、Android、PC 等系統裝置上。將課程中教科書、習 作、重點整理、教師自編教材或筆記等教學內容輸入平台,依據不同使用權 限派發教科書(教師版、學生版、不同年段、不同科目教材)。 功能: 1. 教師利用電子教材,更容易收集備課資料(Google、Wiki);藉助電子墨水與 Neosoar Highlighter 功能,讓電子書版面清新易讀;再透過筆記整合功能,讓學 (凌霄電 習更具統整能力。 子書) 2. 學生透過電子書的學習輔助,可以同步教師的學習內容,並且延伸課程的 學習觸角,整合課程的學習資訊,方便課後閱讀與課後學習延伸。 本單元學習應用: 1. 教師透過重點整理說明,引領學生注意學習重點項目,並透過搜尋的技巧 與筆記注釋功能,記錄學習的重點與延伸內容。 2. 學生跟隨教師的引導,學習單元重點項目的搜尋技巧,透過教師的講解與 說明,記錄各項學習內容的資訊。 教師透過 Blog 平台,提供學生課程內容的整合。作為課程進行時課前、課中與 課後學習的補充資訊。本單元 Blog 內容:溶解補充教材、水溶液─理化講堂、 Blog 溶解實驗、課本內容、酸與鹼、鹽加熱回收實驗、水溶液的酸鹼性實驗。 moodle 學習系統是目前世界各級學校廣泛應用的 LMS 學習系統,不僅能夠有 效整合各式學習內容與完整呈現不同格式的教材,教師更可以透過主題模式或 每週進度模式,記錄課程進程與學生學習的相關學習歷程。 1. 主題模式:統整學習單元的教學資料,完整呈現課程的整體教學內涵與教 Moodle 學架構,提供作為教學夥伴與課程學習準備的參考資訊。 2. 每週進度模式:教師於課程進行時,提供學生作為配合教學進行的學習整 合平台與學生學習互動平台。 e 學院

A P P 應 用 程 式

教學資料 下載區 檔案管理 心智圖 Wiki 工具 Note 工具 文書簡報 瀏覽工具 電子書 相片書 相機工具 影片剪輯 QRCode 社群工具 教育應用 其他

IRS 即時回饋系統與線上評量線上學習歷程記錄。 線上教師教學檔案下載平台(校內雲端網路系統) GoodReader、WebDAVnav+、iFiles SimpleMind、popplet、Prezi Viewer WikiNodes、Wikipanion+ Notes、Chalk Board、whitnote、Upad、Notability、Evernote Explain Everything、Pages、Keynotes、SlideShow Safari(瀏覽器)、Diigo、Instapaper、Pearltrees、Read it Later、Scoop.it neosoar(凌霄電子書) Photo Book HD Camera、Picture、ComicBook、Comic Life iMovie、YouTube Easy QR、Qrafter FaceBook、Twitter、Edmodo、LiiHo mTouch+、Toontsatic、ShowMe、Educreations BlogPress、Google、Byline


其他輔助工具 輔助教具

光碟電子書

其它 APPs

NTLReader HyRead Library Discovr Apps mail

Web2.0 備註 課程架構圖

E 化應用預期成效 在一般課程結合了平板電腦的雲端應用後,除了讓學習的觸角從紙本的平面學習延伸到網 路的整合應用,也活化了教與學課程活動的多元性。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不僅習得資訊的操 作技巧,也從網路的多元訊息裡學到知識整合的應用能力。 以本單元為例,教師設計單元的先備課程,運用資訊的不同功能與軟體特性,引導學生從 書本內容為基礎,延伸至網際網路資源與 e 化設備的應用。依照課程的進度,在課程進行中, 透過 wiki 或搜尋的工具,培養學生從網路上蒐集學習資源的能力,透過心智圖的應用,培養學 生組織與分析學習資源的可用性與參考性,統整學習的資訊內容。在實驗進行中,能運用相關 的設備,以相片、影片與文字的形式,協助並紀錄實驗步驟的過程;透過實驗的紀錄,檢討實 驗過程的缺失,改進實驗的方法,增加實驗的效益。 學生利用 iPad 等資訊設備,設計、整合在課程活動中的所習得的知識,透過 iPad 的呈現, 教師能更具體化掌握學生在學習動中的學習成效,掌握教學的步調,調整教學的內涵。


五年級自然科第四單元水溶液教學活動設計 課前複習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

互動 方式

媒體資源

評量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1.翰林電子教科書 (二)、學生準備 1.自然課本 2.學生預習第四單元,畫出單元架構圖。

操作 使用 App

(三)環境配置 1.教師:平板電腦、電子講桌、單槍投影機 2.學生:平板電腦 二、引起動機 (一)、請學生展示自己製作的課程架構圖,並討 論將要學習的課程內容。

simpleMind

10

(二)老師播放 4-1 物質的溶解性動畫,請學生仔 5 細聆聽。

發表 simpleMind

口頭評量

教學影片

貳、 發展活動 一、什麼叫「溶質」 、 「溶劑」 、 「溶液」?請同學回 5 答。 二、學生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將定義記錄下來。 10 三、教師使用投影片講解「溶質」 、 「溶劑」 、 「溶液」 5 的定義,舉出日常生活的例子。

發表 Safari 操作 wikiNodes wikipanion 教學簡報

口頭評量


四、將資料作成 QR 條碼。

操作 Easy QR upad pages

參、綜合活動 一、開啟水溶液溶解補充教材的電子書,閱讀內 10 容、畫上重點,將不了解的地方,查好資料儲 存到電子筆記上。 二、將老師給的資料,複製到電子書的筆記本上儲 存,方便日後複習。

第一節完

操作 Neosoar 電 子書

實作評量


活動一:糖的溶解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

互動 方式

媒體資源

評量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1.翰林電子教科書 2.糖的結晶圖片、.糖水、.燒杯、攪拌棒、蒸發皿。 (二)、學生準備 1.自然課本 (三)、環境配置 1.教師:平板電腦、電子講桌、單槍投影機 2.學生:平板電腦 二、引起動機 (一)、由生活中喝綠豆湯的經驗,引導學生思考為 5 何綠豆湯喝起來是甜點,但卻看不到湯裡的 糖呢? (二)、觀察糖加入水中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三)、探討可以增加物質溶解量的方法。例如:水 溫上升等。將想法寫在白板上。

發表

發表 操作

口頭 評量

whiteboard

軟體

貳、 發展活動 (一)、提供放大鏡給學生仔細觀察並將觀察結果拍 20 下來,糖是由許多微小的顆粒所組成,也可 以讓學生直接用手指去觸摸感覺糖的顆粒。 (二)、用等量的冷水及溫水來溶解糖,觀察結果有 什麼不同,將他拍下來。實驗前後測量水溶 液的重量。 (三)、用軟體製作成漫畫格式,各組討論並將結果 寫出。

實驗 操作

相機

相機

操作 軟體

comicbook


參、綜合活動 (一)、各組發表實驗結果,並將成果繳交到 webdav 10 資料夾中。 (二)、教師講解並綜合各組的實驗結果。 (三)、將結論資料作成 QR 條碼。

發表

Webdav Goodreader

成果 發表

Easy QR upad pages

(四)、打開自然重點電子書,閱讀該課程活動的內 10 容重點,重要的地方畫上螢光筆記號,將上面 結論資料複製到電子書的筆記本上,並完成電 子書上評量測驗。

第二節完

操作

Neosoar 電

實作

子書

評量


活動二:取回固體的糖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

互動 方式

媒體資源

評量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1.翰林電子教科書 2.燒杯、滴管、糖、鹽、小湯匙、酒精燈。 (二)、學生準備 1.自然課本 (三)、環境配置 1.教師:平板電腦、電子講桌、單槍投影機 2.學生:平板電腦 二、引起動機 (一)、討論糖或鹽溶解在水中後,如何使溶解水 中的糖或鹽變回固體,請同發表。

5

發表

口頭 評量

貳、 發展活動 (一)、分組實驗,利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糖水或鹽 15 水。 (二)、觀察從水溶液中取回的溶質與先前有何不 同,將它拍攝下來,紀錄實驗前後的變化。 (三)、用軟體製作成影片或照片格式,各組討論 並將結果寫出。

實驗 操作 操作 軟體

相機 Comicbook iMovie ExplainEverything

參、綜合活動 (一)、各組發表實驗結果,並將成果繳交到 webdav 15 資料夾中。 (二)、教師講解並綜合各組的實驗結果。 結論 1.利用加熱蒸發水分的方式。 例如︰在陽光下曝晒、用火加熱等。 2.利用溫度下降的方式,水能夠溶解的糖量較 少,使多餘的糖結晶析出。 3.糖由原來微小的糖顆粒慢慢聚成大顆粒,但 是可能出現糖的顆粒大小、顏色會與溶解前 的糖不盡相同。

操作 軟體

Webdav Goodreader

成果 發表


(三)、將結論資料作成 QR 條碼。

Easy QR upad pages

(四) 、打開自然重點電子書,閱讀該課程活動的內 10 容重點,重要的地方畫上螢光筆記號,將上 面結論資料複製到電子書的筆記本上,並完 成電子書上評量測驗。

第三節完

操作

Neosoar 電

操作

子書

評量


活動三:水溶液酸鹼性檢驗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

互動 方式

媒體資源

評量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1.翰林電子教科書 2.燒杯、滴管、水溶液、石蕊試紙、紫色高麗菜 汁、紅鳳菜汁。 (二)、學生準備 1.自然課本 (三)、環境配置 1.教師:平板電腦、電子講桌、單槍投影機 2.學生:平板電腦 二、引起動機 (一)、探討如何區分水溶液的性質,請同發表。 10 (二)、討論是否還有其他物質可作為檢測水溶液 的酸鹼性。 (三)、認識石蕊試紙、紫色高麗菜汁、紅鳳菜汁。

發表

口頭 評量

貳、 發展活動 (一)、分組實驗,利用石蕊試紙、紫色高麗菜汁、 20 紅鳳菜汁檢驗生活中的各種水溶液的酸鹼 性。 (二)、各組運用不同的軟體,將實驗過程中的顏 色變化記錄下來。

實驗 操作

相機

操作 軟體

Comicbook iMovie ExplainEverything

參、綜合活動 (一)、各組發表實驗結果,並將成果繳交到 webdav 10 資料夾中。 (二)、教師講解並綜合各組的實驗結果。 結論 1.石蕊試紙性質: 酸性:紅色 中性:不變色 鹼性:藍色。

操作 軟體

Webdav Goodreader

成果 發表


2.紫色高麗菜汁: 酸性:紅色 中性:不變色 鹼性:藍綠色。 3.酸性:醋、檸檬水 中性:鹽水、糖水 鹼性:肥皂水、小蘇打水。 4.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自製酸鹼指示 劑,用來檢驗水溶液的酸鹼性。 (三)、將結論資料作成 QR 條碼。

Easy QR upad pages

(四) 、打開自然重點電子書,閱讀該課程活動的內 5 容重點,重要的地方畫上螢光筆記號,將上 面結論資料複製到電子書的筆記本上,並完 成電子書上評量測驗。 第四節完

操作

Neosoar 電 子書

操作 評量


活動四:水溶液的導電性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

互動 方式

媒體資源

評量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1.翰林電子教科書 2.各種水溶液(糖水、檸檬水、小蘇打水、醋等) 、 燒杯、電池、電池座、燈泡、LED 燈、電線。。 (二)、學生準備 1.自然課本 (三)、環境配置 1.教師:平板電腦、電子講桌、單槍投影機 2.學生:平板電腦 二、引起動機 (一)、水溶液除了有酸鹼性外,還具有導電性嗎? 10 要如何測試?(請學生畫出電路圖來)

發表

ExplainEverything

實驗 操作

相機

操作 評量

貳、 發展活動 (一)、分組進行水溶液導電實驗。 (二)、各組運用不同的軟體,將實驗過程中記錄 下來。 (三)、有哪些水溶液容易導電?哪些水溶液不容 易導電? (四)、不同種類的水溶液導電性會不一樣,有什 麼方法可以增加水溶液的導電性嗎? (五)、進行水溶液的濃度與導電性的實驗。

15

操作 軟體

Comicbook iMovie ExplainEverything

參、綜合活動 (一)、各組發表實驗結果,並將成果繳交到 webdav 10 資料夾中。 (二)、教師講解並綜合各組的實驗結果。 重點歸納 1.不同的水溶液具有不同的導電性。 2.增加溶解在水中的鹽量,可以增加鹽水的 導電性。

操作 軟體

Webdav Goodreader

成果 發表


3.有些水溶液具有導電性,所以流汗或身上 沾到水溶液時,要避免接觸通電設施,以 免發生感電意外。 (三)、將結論資料作成 QR 條碼。

Easy QR upad pages

(四) 、打開自然重點電子書,閱讀該課程活動的內 5 容重點,重要的地方畫上螢光筆記號,將上 面結論資料複製到電子書的筆記本上,並完 成電子書上評量測驗。

操作

Neosoar 電 子書

(五)、教師運用教學平台的「評量測驗」,測驗學

操作

再興 e 學院 操作

習成效,並針對答題錯誤率高的題目,逐一檢 討講解,幫助迷思概念的釐清。

第五節完

5

操作 評量

評量


教學活動學習歷程紀錄 教學活動剪影

照片

說明

老師講解溶液的定義

學生上網搜尋資料

老師講解軟體操作情形

老師排除學生操作問題

學生操作實驗的情形

學生操作實驗的情形

學生操作實驗的情形

學生操作實驗的情形

將拍攝實驗過程製作成影片

學生發表實驗結果

老師總結實驗結論

操作電子書

將電子書課程內容畫上記號

觀看自己做的筆記

學生上 e 學院測驗學習結果

照片

說明

照片

說明

照片

說明

照片

說明


教學省思: 運用平板電腦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樂於學習,教師能知道學生的學習狀 況,學生運用學習到的技術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紀錄自己的學習歷程,便於課後複習。在 學生學習紀錄中,學生運用我們意想不到的創意來呈現自己獲取的知識,這也是教學中額 外的收穫,所以是個很不錯的教學輔助工具。 使用平板電腦的時機,需要配合課程的需求而用,有的課程內容並不適合,不要為了 融入而融入,這樣就失去了使用的意義了。 老師在教學使用前,先要思考要讓學生學什麼,學生的學習歷程要用什麼方式呈現, 再去尋找相關的軟體、資料,測試軟體有什麼功能適合教學使用,安排好課程內容,使課 程有流暢性,學會操作後,再將技巧傳授給學生,教會學生使用。這過程需要花相當多的 時間,而且課堂中教師要規定好學生使用電腦的時機,交代好學生要完成的作業,不然學 生可能會拿來做其他跟課程無關的事。 教學困境: 1. 問題: 學生的資訊能力不齊、不足,軟體操作時,程度有落差,常常要幫學生處理問題,耽誤 了課程進度的進行。 解決對策: 建議建立教學協同機制,透過不同課程的協助,如:電腦課配合教學進度,教導學生學 習相關的 APP 應用與設定。不同課程的應用,增加學生使用的頻率,熟悉學習的操作。 2. 問題: 要使用的教學軟體,在課堂上請學生下載時,常常有下載不了、下載太慢或不會下載的 情況發生。 解決對策: 透過課程協同的安排,確定教學進度的順序,讓學生在課程進行前能夠安裝設定好相關 應用軟體;此外,也可以利用學生回家的時間,配合教學的進度,請學生在家裡設定好 相關的應用軟體,避免讓學生在課堂上,因為頻寬的問題或下載點的不足,影響教學流 程的進行。 3. 問題: 老師在使用軟體時,不熟悉操作,影響了教學流暢性。 解決對策: 學校應進行規畫相關的教師教學研習,培養教師於教學現場的應用能力。設計相關的應 用手冊或應用介紹平台。 請課程研發之種子教師,規劃與設計相關的教學教案,提供教師作為展示未來課程應用 的教學範本。


4. 問題: 使用平板電腦教學,會壓縮到課程內容的進行,且須花費更多時間來看學生的學習紀錄。 解決對策: 利用平板教學一定會壓縮原來的課程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現場,課程的呈現方式與 教學法必須進行相對的改變。在教務行政工作的安排部分,必須進行結構性的調整,以 因應課程方式改變時,教學成效的評鑑方式與評鑑方法也會隨之而變。


學生學習成果與作品: 成果照片

學 生 作 品

說 明

學生透過 ComicBook 呈現並 說明實驗流程。

學生透過相簿與 Movie 功能 紀錄實驗的流程與成果。

學生透過相簿與 Movie 功能 紀錄實驗的流程與成果。

學生利用紀錄簿的功能,紀

學生利用紀錄簿的功能,紀

學生利用紀錄簿的功能,紀

錄資料蒐集的內容。

錄資料蒐集的內容。

錄資料蒐集的內容。

學生透過 Pages 的功能整理 利用網路所蒐集的資訊。

學 生 利 用 Wikipanion+ 搜 尋 學 生 利 用 WikiNodes 聯 結 Wiki 的資訊,延伸課堂內容。 Wiki 的資訊,延伸課堂內容。

學 生 作 品

學 生 作 品

說 明

網路成果: 1. 水溶液的酸鹼性實驗(http://wyj01c.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15.html) 2. 鹽加熱回收實驗(http://wyj01c.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13.html) 3. 吳老師的自然課【翰林版第四單元水溶液 (教學統整(05-04))】 (http://elearning.tsps.tp.edu.tw/moodle/course/view.php?id=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