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投资 No.4

Page 1

2011 | 04

致富之友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3-9341 | 国内统一刊号 :CN15-1078/Z | 月刊 一刊两册

从西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三)

WEST HEAVENS: INDIA-CHINA SUMMIT ON SOCIAL THOUGHT(III)

YIN XIUZHEN

尹秀珍

康赫:戏剧空间中的身体和声音态度 KANG HE: BODY MOVEMENT WITHIN THEATRE SPACE AND SOUND ATTITUDE

阿兰·巴丢:瓦格纳五讲

ALAN BADIOU: FIVE LESSONS ON WAGNERTIONS

ISSUE 52 / 2011

04

CNY 20 HKD 50 USD 15 NT$ 120

04


西方去此不远 文 / 董冰峰

首先, 我想带有敬意的使用黄文海(闻海)的纪录片《西 方去此不远》 (2009)的片名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其次,

个尴尬的境地。在与西方,或称中心纠葛不清,关系矛盾

我愿意以此纪录片所刻画出的国人面临现实某些困境的概

重重的前提下,如此之快的扭转思维,如陈试图指出的,

念和命题,并不切题的引入对另外一个近在咫尺的、且持

需在本土的国粹主义和西方(欧美)的世界主义之外,产

续发生着的“西方”的话题的思考。这个话题与宗教无关,

生新的思考与提出替代性的框架,实在是一种难题和不愿

但与某种信念和意志有关 ;与地理空间、疆界无关,却带 有某种强烈的重新廓划秩序的期待。

真实面对的窘境。印度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吉塔 · 卡普尔 (Geeta Kapur)认为 :在印度,现代化是一个尚未完成

在我看来,发轫于 1980 年代中国现代艺术思潮,演

的真实历史过程。相比,中国的现实亦是如此。在现代化

变至今,仍未摆脱或完成其倡导的激进启蒙的重责,但却

境遇中,有足够多经验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可使现代的“西

急速滑入无价值、无立场的极度虚空之中。虽然有赖市场

天”和“中土”重新遭遇、对话和进行深入的交流。

的兴起短暂拥有了强大的资本积累和社会基础,但事实上,

如果抛开曾经的历史与当下的现实,在比较和交流过

当代的中国艺术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精神危机 :一面迎合

程中,我们从印度的学者、评论家和策展人的论述中,似

全球市场而获得的“看不见”的新的身份,另一方面,却

乎可以暂时性的形成某种可以释怀的真空地带。比如萨

与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传统的产生着断裂、背弃的两难。

拉 · 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所定义的“任意空间”:

“从西天到中土” ,仅从题目上看,更像是对一种“召

跨越了普适和具体两极的“独一性” 。当代的中国艺术是

唤”式的回归和反思。但使多数人困惑的是, 这个“西天” ,

否由此通道,可以从西方定义下的“地方性知识” ,有望

其实不像我们通常意义上谈到的“西方” ,而是残留在历

成为一种“异知识”的生产,这也是我们的期待。如跨越

史记忆或某些宗教意识、神话传说中的“西天” (古印度) ,

十数年间的不同案例 :艺术家汪建伟提出的“灰色系统” ,

有着巨大的现实差异和陌生的“熟悉感” 。数百年来,大

或徐坦“关键词”项目中的“in-between”理念,都可

量来自“西天”的诸种观念、学说、世界观对“中土”的

以认为是对此概念的解决之道和一种现实意义中的实践。

冲击,看似激烈,但却保持着和谐共存。今天,在摆脱了

“从西天到中土” ,不仅是一次及时的回溯和和对现实

佛教征服中国后的遥远记忆后,全球化(西方) ,早已超

的考量,也通过高密集的知识的“生产” ,对话,而不是

越“西天” ,成为一个新的幽灵,不可捉摸、但真实存在,

结果,去积极探究和发掘当代艺术领域中未确定的边界和

同时对现代性的渴望和其价值的认可,牢牢占据当代中国

活性因子。 《当代艺术与投资》持续关注,第三次推介“从

发展和重新配置的终端诉求。

西天到中土”项目专题,同样也期待引发艺术界的积极反

“印度作为方法” , “从西天到中土”项目学术主持人

06

之一陈光兴教授的大胆提议似乎将受众群 :中土,置入一

刊首语 EDITORIAL

应和思考。


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三) 2010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 “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后续讨论会之一 “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后续讨论会之二

>> 专文: 最后的相遇:甘地遇刺之政治/阿希斯·南迪 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笔记/霍米·巴巴

>> 附录: 张颂仁与查特吉的对话

2010 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第五幕 : “从西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各场演讲主题 2010 年 10 月 24 日 — 12 月 18 日

>> 萨拉·马哈拉吉( Sarat Maharaj)

>> 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

印度/亚洲/全球对现代性的追求与双年展的机制(上海美术馆)

成为印度:“印度”在国内与跨国空间中的构成(上海美术馆)

对知识生产在视觉艺术和其他学科中的比较(中国美院)

关于女性和文化的争论:以印度为例(浙江大学)

>> 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

>> 迪佩什·查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

泰戈尔,中国和对民族主义的批评(上海美术馆)

从文明到全球化:“西方”在印度现代性中作为一个流动的能指(上海美术馆)

国家偶像及其呈现(中国美院)

现在的时间,或作为可能性的延迟(上海大学)

>>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 霍米·巴巴(Homi Bhabha)

持续性和超越的危机(上海美术馆)

野蛮与文明:对全球化文化的思考(上海美术馆)

世俗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根源(复旦大学)

认可范围内的艺术(中国美院)

>> 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 现代性,后殖民创造性,和哀悼之不能*(上海美术馆) 后世俗时代中的民主政治和宗教政治(复旦大学) *该演讲的文稿在2011年3月经南迪修改为“现代性与丧失感,或为什么班萨里的《德夫达斯》(Devdas, 2002)违背专家预期成了卖座电影”

08

注目 FEATURES


“从西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 思想对话”后续讨论会之一

高士明 :大约 2002 年到 2003 年,中国

曾经也是世界工厂,现在只是个废墟 ;再

美术学院做了一个活动,叫“地之缘――

过去是“反共义士疗养院” ,还有外劳聚集

当代艺术的迁徙和亚洲的地缘政治” ,当时

地。他提醒我们,要从身边发现历史,从

我们去了五个国家做调研,这是中国艺术

自己的身上,从你周围的世界中发掘出历

界第一次真正地跨国界的,以调研为基础

史和政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全球化和

的策展行为。我想在这里谈一下心得。

资本主义网络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节点。要

首先,我前所未有地在自己的思考中意识

时时刻刻来反观我们自身的生命,那种与

时间 :

2011 年 1 月 24 日下午 2-6 点

到了“历史脉络” “ 、发言位置”和“问题意识”

历史的关系。

地点 :

同济大学综合楼 1003 室

之间的密切关联。我们都处于某一特定的

无论是艺术还是学术思想,我们的问

讨论发言人 :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

历史脉络之中,尽管这一脉络许多时候会

题意识都来自身边的现实,历史上所有的

陆兴华(同济大学哲学系)

被意识形态切断,但是我们的工作就是要

这些伟人,哪怕现在活着的人们,他们做

王鸿生(同济大学人类学院)

再历史化、重新脉络化,接续起我们与各

的研究和思考、创作,其实都不是“作品” 。

江弱水 ( 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学院 )

个时期的历史关联,反复地使意义再脉络

它们一种现状的报告,一种解决方案,是

梁捷(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博士后研究员)

化,这样才能找到我们的发言位置和问题

project,而不是 work,不是作品。问题

蒋亦凡(城市规划设计师)

意识。

在于,我们人文社会科学或者艺术创作出

沈奇岚(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

组织方 :

第 二, 我 从 陈 光 兴 和 南 迪(Ashis

的东西无法放回到它们生发出来的现实社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Nandy)在杭州的聊天中学到了一点,就

汉雅轩、 《读品》 、梦周文教基金会

是要学会与活着的人对话,从活着的人身

什么是国际?国际又是什么?比如国

上感受到的不止是知识、观点和思想,还

际机场里面行色匆匆的、身份暂时被悬置

有困惑、情绪、关切以及与我们相连接的

起来的人群。国际学术界是一样,国际艺

问题意识。

术大展也是一样,我们的精神产品竟然要

“从西天到中土”项目执行人) 文字整理 : 陈韵(

(本文所有图片由汉雅轩提供 摄影 :毛豆) 因版面所限,本稿为删节版。完整讨论稿请参阅“从西天到中土”网站 http://westheavens.net

上图 : “从西天到中土”第一场消化讨论会现场,同济大学,2011 年 1 月 24 日

会中去。

第三点,学术思想应该放到自己的生

放到那么一个空间里面去验证,而不是从

命经验中加以验证。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

我们问题的纠结处。同样的,过去的艺术

样,陈界仁每次讲演的时候都展开一张地

和思想是在现实的因缘指引中起作用,但

图,他成长的位置、他周围的世界都摊开

是事后我们往往把这些 project 认知为作

在这张地图上,他的家在这里,旁边是军

品,将它美学化、文本化、博物馆化,对

法局,现在是人权纪念馆,再旁边是一个

它进行解释,这就涉及到“景观”的问题。

废弃工厂,1980 年代之后倒闭,之前台湾

在学术、思想、艺术中,都存在着这种对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09


象化和景观化的状态,这是需要我们警惕 的。历史学、政治学和艺术,实际上都需

project 就被变成了作品。 我学到的第四点,就是不要急于下判

情感,其实是被掏空了,是被一个景观制 度掏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认为来

要通过我们的生命经验来排演,才能够做

断,要看它如何发展以及它产生了什么。

自我们自身的这些选择,其实是都被景观

到有情有义。

对于一件事情,要保持对复杂性的敏感,

化了的。陈界仁这样的艺术家认为是一个

而对复杂性的敏感,首先就要保持对它的

新自由主义的结果。要克服它,就要求我

化、博物馆化的案例。上个月在柏林的一

尊重,对当前发生的事情不要急于下判断,

们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开始认知历史和现

位收藏家家里查档案,看到一封当年的通

要看它如何发展,看它产生什么。

实,同时,从集体的生命经验和自我意识

我想讲一个 project 被审美化、文本

信,写在魏玛时期包豪斯学院的信笺纸上,

接下去一点,是我从台湾朋友陈光兴

出发,去丈量政治和价值。

号召大家在写作中放弃使用大写字母,因

身上学到的――要看看历史上真实发生了

为我们的言谈,我们的讲述,从来不分大

什么。书本上的历史不过是一堆不断在变

这可能对艺术界的朋友来说特别重要,就

小写,为什么在书写中就大写,大写的字

更的故事,所以光兴一再地提醒 :不要听

是不要让问题被禅宗式地解决。这一点我

意味什么,大写的文学、大写的艺术,大

历史书怎么说,不要听媒体怎么说,不要

又想起界仁在几年前跟我说的一句话――

写的神、大写的历史。在大写字母中存在

听意识形态怎么说,要看历史上真实发生

文化是斗争出来的。

一种权力结构,包豪斯学院在魏玛时期曾

了什么。

经试图推动一种更加简洁和平等的语言。 包豪斯长期被认为是一个设计史的主题, 其实这很局限。当年他们的这种工作,绝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纠缠概念的含义, 要去讨论它的作用。 另外,还有两点,我个人觉得很重要,

除了去快感化,我个人还学到了一点,

在今天,艺术和思想、影像的意义就 是要夺回现场,要重新抵达我们的情感之 所在,这场斗争,就是不断地打开异质空间, 就是打开我们历史、政治想象的空间。也

对不只是今天所说的设计。这段印在信笺

是我从陈界仁身上学习到的。其一是“去

就是要让一个事件,不要那么简单地成为

上的“小字宣言”就不是一个设计的问题,

快感化” ,张爱玲说她要讲述的是那些“不

话题、成为景观。同时,不要那么简单地

而是一种 project。现在的问题在于,这

彻底的普通人” ,这个说法特别打动我,这

让一个事件成为过去。艺术家黄永砅在飞

份档案的命运一定是放在博物馆里,而关

种不彻底性引向了思想、写作和创作中的

机上看到美国侦查机被切割送回国的消息,

于它的说明都会被简化成功能主义,抽象,

一种原则,就是“去快感化” ,或者无快感

他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创作动机,要让这个

极简主义、 “少就是多”这样一些美学的

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克制抒情,不要宣泄,

事件留下尾巴。他后来花了五六年的时间

判断,这些小写字母在设计师们看来就会

不要过于简单地到达高潮。我们的真实状

做这件“蝙蝠计划” 。在思想中,在我们面

完全是美学的追求。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

态,是百感交集、一言难尽的。当代人的

对历史判断、政治判断,在面对现实和艺 术的时候,有一种禅宗式的方法,可以非 常漂亮、智慧、聪明地解决它,而我们要

阿希斯 · 南迪和陈光兴在上海美术馆下午的讨论会上听韩国学者李政勋的回应,2010 年 11 月 4 日

把问题留住,要让它展露复杂,不能让它 蒸发,不能让它被简单地取消。

陆兴华 :我们现在来讲讲这个讲座系列里 面 civility。 “中国哪有殖民,哪里用得着 后殖民主义理论” ,很多人都这样讲。所以, 你看,在这种理论交流中,civility 根本无 从谈起。 在霍米 · 巴巴的论述里面特别明显, 里面充满了慈悲和全球关怀,他说要回到 全球伦理。他认为希特勒的可怕的遗产也 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在面对全球的问题, 面对他们在法律外面的非常陌生的面孔, 用我们佛教讲就是要慈悲,用儒教讲就是 要宽厚。如果你把希特勒的遗产和达芬奇 的遗产同时在身上面承担,一点都不推卸, 他认为,这个时候你就很成熟,很从容, 或者说很负责任的一种态度,这个时候你 身上就会有 civility。

梁捷 :我们以前读西方哲学,读美国哲学,

10

注目 FEATURES


包括“从西天到中土” ,暗含的都是一种取 经,我们不如西方,以前是不如印度,从 印度取回经典。这些教授本身就非常多元 和国际化。所以我们一下子请来八个印度 教授,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的知识,我能 够感受到我们接触到的不是一个统一的经 典,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个大杂烩,也 许比我们本身中国情况还要复杂,他们并 没有跟我们产生一种真正的互动,像现在 西方学界有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叫“全 球政治” ,包括像哈贝马斯都在讲全球政治, 但是我接触到的中国人,其实对全球政治 都有一点不屑一顾的态度。全球政治解决 不了伊拉克问题,美国或者中国的帝国化 趋势,也不需要全球政治,也许大家觉得 更需要一种中国式帝国理论,而不需要全 球政治。不管是哈贝马斯还是罗尔斯,他 们讲的全球政治,根基都是很薄弱的,在 理性算计的背景下其实不堪一击,你玩你 的 civility,我跟你一算计,你马上就输掉 了。但是哈贝马斯那么出色的哲学家,他 们当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还在 鼓吹这个全球政治,我觉得我也是这两年, 就是我逐渐能够体会他们讲的这种全球政 治,这种共通体,就是能够相互理解。霍

特贾斯维莉 · 尼南贾纳在上海美术馆的演讲,2010 年 12 月 11 日

米 · 巴巴讲到,他能够体会到纳粹的创伤。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很少能感受到其他国家

吗?所以,简单地讲,你是欺负对方了,

出来了。我觉得艺术家和学者、知识分子,

的一些创伤,其实印度也会有极权主义的

你先给他一个还手的办法,我欺负你,你

要强调这个东西。

问题,也会有宗教冲突的问题。

可以这样还击我,民主、平等和权利就是

在齐泽克看来,它认为多元文化主义

西方人交到它的被压迫者手里的东西。我

式的政治策略是“和稀泥”的。齐泽克有

高士明 :后殖民理论是杂多的,它有很

觉得查卡拉巴提把我们中国、印度作为大

两三个地方猛烈地批判了查卡拉巴提,说

多种不同的问题意识和脉络以及发言位

国道路上跟其余国家之间的关系,用这个

他太娘娘腔的,太西方佛教式的语重心长。

置,比如说这次,像我们邀请来的印度学

civility 模型给抖出来了,这个很重要。

世界如果照我们的方案来,它就会有更多

者里面,我们可以很粗浅地分成两批(当

说到政治的问题,政治的平等是摆平,

的异质的新意冒出,这种新意之间是互相

然,每个人都有很复杂,辗转的故事,但

如果你需要的是政治,那是故意不摆平,

冲突和抑制的,世界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异

是大致上可以切成两块) ,一块是在欧美

我就是说,政治是这样子,不光是发现还

质的新意不断冒出来,这个世界就是更好

的,萨拉是在伦敦,有在哈佛的,有在芝

没摆平,你是要故意去弄得摆不平的。但

的。齐泽克就批这个东西。

加哥大学的,还有像南迪,牛津大学多次

是社会有一个公正在那里,为了公正,我

对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政治观,还有一

邀请他都不去,坚持在德里的,查卡拉巴

们才老是发现还没有摆平。我最近看了哲

个就是阿甘本讲的,一切都不算数,幸存

提(Chakrabarty)是属于两边都在。

学家南希(Jean-Luc Nancy)的一些政

主义,退出去,说再见。这个讲座系列,

治学著作。他认为城邦这个东西,是一个

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政治上给我进

陆兴华 :应该说,查卡拉巴提的讲座里面

装置,这个装置在制造感情方面和语言方

一步弄清了这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对大家

有一个非常好的模型,那个报告里面一开

面“摆不平” 。当一方比另外一方的吸引力

听起来是痛苦的,就是你要选择的。

始就说 :中国和印度必然要成为大国,大

大的时候,它的天平就歪了,所以城邦是

国要有大国的样子,欧洲的人欺负过我

这样一个跷跷板,永远无法被摆平的,你

沈奇岚 :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在这里?为什

们,欺负是欺负了,但是它在给你一个批

看到摆平是你的错觉。所以我觉得这是很

么这些印度学者的到来会制造、引起我们

判的工具,你可以还手的。印度和中国拿

典型的,你以为摆平了,结果下面是更大

的焦虑,我们到底为什么而焦虑,我们到

得出来这样的还手工具给它们的欺负对象

的不平,更清晰的背景把这个摆不平,抖

底谈的是印度学者还是我们自己,我觉得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11


是后者。他们关注的东西真的是非常国际 化。我有幸采访过一些人,我就一个个说 我的感想。 最早的时候,我采访了萨拉,他回应 高老师关于后殖民的双重身份,这是西方 的还是反西方的,仔细看一下萨拉的著作 之后,我觉得他会说,后殖民是复数的, 不是反西方的,也不是西方的,而是不同 的后殖民,还是以西方定义后殖民这个状

没有逃脱出这个框架,我觉得是要抛弃双 重身份这个想法或者框架,而是用复数性 来谈这个问题。 后面我听了查特吉讲泰戈尔,我觉得

他觉得泰戈尔对物质文明的批判是非常有 启示性的,而且他对 local community, 就是当地的社区的复数性的强调我觉得也

大的现实,不能够有一个大一统的唯一解 决方案,所以刚才听到教授讲到做社区研 究,我觉得特别好,就是说不同的社区有 不同的 context,它有不同的社会环境,

参展艺术家图沙·佐治交谈。 ”

非常重要。在中国,也是因为有一个很巨

时·地·戏:印中当代艺术展 “

他关心的问题在于知识分子的时代命运。

帕沙·查特吉教授在外滩源展场外同

态的话,还是把它定性了,定住了,还是

它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案是不一样的,这 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是特别有益的。 第三位是杜赞奇教授,我觉得他给我

and force, 然后不断地 back and force。

个时候讲的很多话,我们现在想起来简直

的一个很大的启示在于对自己身份和命运

他跟我说,就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但是

是讽刺我们中国人。他说你们中国人不是

的选择,他的讲座非常精彩。我问他为什

每一次 force 都是一个收获,不是白白过

物质主义者,你们从来不用高墙把自己圈

么去新加坡,他说是想建设整个亚洲的知

去,白白回来,不是一个重复,每一次都

起来,不让外人来享受你的财富,你们从

识分子和思想圈,思考亚洲的命运。这种

有一个新的体验里面,这不是一个推石头

来不去追求做一个亿万富翁这样的怪物,

知识分子对亚洲命运的担负我觉得特别感

似的运动,而是一个不断的追寻。这让我

你们不是一个物质主义者。我现在心里想,

动,他为此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牺牲

觉得特别安心,因为这个社会确实让我感

这是讲给谁听的?当然,泰戈尔到日本去,

一点自己的研究。我想 :中国有谁在做这

到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而纠结是常态,

也希望日本人不要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他

个事情呢?

他能够让我有安心感,处在纠结之中,我

告诉我们中国人不要走物质主义道路,我

们应该怎么办,处在过去跟未来的不稳定

们中国人现在坚决地走上去了,就像我们

她的演讲内容是关于特立尼达岛的一个研

我 还 采 访 了 尼 南 贾 纳(Niranjana) ,

的状态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从承认这一

在高唱灵魂、博爱、慈悲这种东西,最后

究。我问她 :我怎么用你的理论解释我现

点出发,放弃去追求一个统一的答案,放

都抵不过算计的东西。我总感觉到,印度

在想解释的中国问题。她就回答 :你不可

弃去追求大一统的一个对一切东西的答案

的知识分子恐怕不像我们中国人贪念一种

能用我的理论,你要从你的事实出发,然

和 solution,而是从解决一个一个细小的

价值派头,有些时候他们更诚实,因为他

后建设你自己的理论,这样才算解释这个

问题开始,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推进。

们更博大一点,我觉得印度殖民又怎么样,

国家。我想,对,我们一直在尝试这个理论, 真正的实践和体验和知识是从我们自己对

江弱水 :我们在讲全球政治,讲这些东西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现实阐发出来的生命

有什么用,其实我也觉得,好多东西讲起

郁喆隽 :上海人对印度的了解最初我们是

经验中生长的。

来都是没有用的,但是没有用有可能最后

讲“印度阿三” ,给我们呈现的画面就是在

是大用。当年泰戈尔 1924 年到中国来访

公共租界里面,随着英国的殖民者,或者

我一种安心,他觉得现代性既文明又野蛮,

问,那是一个重大事件,好多人认为失败

是市政管理当局带来的那些所谓的印度警

这是一个双生的姐妹,是不可能避免的,

了,泰戈尔当然是失败了,因为他那个时

察,带着大头巾,留着大胡子,佩着短刀,

我们现在的人生就在这个折回当中 back

候在讲东方的道德,讲心灵,讲灵魂。那

身高马大,有明显印欧血统的印度人,但

最后一位是霍米 · 巴巴,我采访他给

12

后殖民又怎么,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注目 FEATURES


是这是不是印度的全部?其实不是,我们

别警惕“知识权力”的无意识,我们自身

多的信息的情况下面,你怎么来生产出更

上海人印象中的印度,其实是锡克族,这

的知识权力的无意识。

多的知识,关于参与的知识,网络参与以

是很有意思的,从上海本地的文化体验来

知识分子是特别倾向于普遍化的动物,

及你怎么来通过这种信息、知识达到最终

认识印度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以偏概全

因为我们这个思考活动就容易普遍化,所

产 生 新 型 的 代 表(representation) ,我

的现象。第二个事情,几个月之前,我坐

以我觉得需要文学,文学不是一个要靠普

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觉得霍米 · 巴巴,

在地铁里面,地铁里面显然有两个家庭刚

遍化的东西,文学艺术就是打破这个普遍

还是比较从现实出发,从现在已经开始抓

刚看完世博会回来,有一个家庭的小朋友

性的东西,因为你把局部的个别的东西变

住的一些藤曼伸展开去做更多的事,但是

手里拿着一个纪念品,坐在他边上的另外

成普遍的,然后再把普遍的东西变成一个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得把它加强,我们

一家人问他,这个是哪里来的,他说是从

唯一的,这就是一个知识的权力过程,改

怎 么 来 加 强 我 们 的 社 会(enhance our

世博会印度馆拿来的。然后隔壁那个家庭

变一个知识的权力生产过程。我们自己如

society)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个就是说,

的人又回应,他说,印度馆我知道,是在

果对这一点没有警惕,我们一下子就把自

一个非常个人的感想,我在采访尼南贾纳

世博园区的 A 片区。通过宏大的事件世博

己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们看到的一些东

和南迪的时候,真的是被他们个人的气质

会,我们给上海的市民提供了一个世界图

西,我们掌握的,了解的,马上就普遍化

所打动,这是我在任何中国的学者身上没

景,他其实不关心印度真正在世界上的地

了,我觉得挺危险的,其实我们很容易成

有感到过的,这两个人的确是战斗的知识

理位置和文化位置,对他来说,首先给他

为同谋。

分子,这和我从霍米 · 巴巴身上得到的感

这样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是印度馆在世博园

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南迪,2008 年,

的方位,这种替代性的经验,到底哪个更

蒋亦凡 :我大致介绍一下我对几位演讲者

他被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给起诉了,因

真实,我说不清。

进行采访的内容和体会。我在采访霍米 · 巴

为他在报纸上写文章,说 2002 年的古吉

但是我刚刚讲的这两个例子里面,有

巴的时候,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开始讲相

拉特的印度教对待穆斯林的种族仇杀,首

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语言学当中,我们

对主义,在国内我们就讲普世主义。他举

席部长是有责任的,他就被刑事起诉了,

的知识的来源,我们观念的来源有一种化

了很多例子,你怎么在自己的国家内对待

他就非常潇洒地说, “我顺便被起诉了,没

石化(fossilization) ,本来是一个很鲜活

自己的移民,对待自己的少数民族,怎么

什么大不了的” ,非常的潇洒。尼南贾纳

的体验,比如说上海人对锡克族警察的体

对待外国人,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

也是,我觉得她一直以来对整个的印度女

验,本来就是他对世博园当中印度馆的位

你怎么对待农民。这个问题南迪也讲到过,

权主义的发展倾注了非常大的热情,在女

置的体验,被固化成,像化石一样,活生

而且他讲的观点更加强烈,直接就是讲中

权主义的浪潮整体上开始消退后,她开始

生的东西死掉了,它的肌肉没有了,只留

国,你至少可以看得出胜利的一方在哪一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别的方面,比如教

下骨骼,这个东西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

边,就是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方,胜

育。比如说我问她印度穆斯林女性的问

一直在地壳变化当中没有变化,我们在认

利的一方,至少可以给失败的这一方,就

题,她对这些问题,会非常批判性地对待

识一种异质文化的时候,在了解一种不熟

是农村这一方至少一点点的话语权,而农

一些现成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她们有一个

悉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种化石化

村和农业是对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渡的

personal law(属人法) , 不同的宗教的人,

的了解。从好处来说,这样很省力,一旦

correction,一种纠正,这两位学者都是

在婚姻继承方面有不同的对待,在 90 年

形成化石,一劳永逸,保存那里,填补我

非常强调这样一点。然后我也问了查卡拉

代的时候,主流的印度右翼势力就开始说,

们在大脑当中对世界图景的某一个空白,

巴提(Chakrabarty) ,刚才陆老师也讲到,

我们应该有全国统一的民法典,而不应该

消极方面说,他很懒惰,因为他把那种活

中印两个即将成为超级大国的强权对可能

再有 personal law,因为那压制少数民

生生的东西给抽掉了,只剩下骨骼,没有

成为他们 victim(牺牲品)的民族提供什

族妇女,但她又中发现一些问题,因为这

生命的东西。霍米 · 巴巴说需要一个不停

么样的思想武器,霍米·巴巴的回答就是说,

种主张里面贯彻的是多数主义的偏见,我

地交往互动的认识过程,这个跟一种化石

你至少应该展现出一点 ethical distance

们应该对此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还有我们

化的认识过程恰恰是相反的,也就是说,

(伦理距离)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对待农村

现在谈论很多的小额信贷,通常是聚焦于

我们不可能找出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我

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你不能够把城市化

妇女放贷,因为大家都认为妇女更加细心,

们如果对异质文化感兴趣,对印度感兴趣

建立在农村的这样一种废墟上面,也就是

更加勤劳,但这其实当中也会有这些问题。

的话,要花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更新我们的

说,你在国内做什么,这是你未来可以给

我看到印度的一个机构“全国妇女自助组

知识,通过各种渠道,阅读,跟人的交往,

其他的民族提供什么样的解放的武器的前

织” ,我觉得这可能是妇女解放的动力,但

看各种展览,但是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

提。我还用一些比较涉及到社会现实的问

她也指出了里面非常细节的问题。我觉得

们可能还是在拼图,拼不出那么一个完整

题来去试图了解霍米 · 巴巴的思想,我会

他们是非常认真,非常具有战斗性的一些

的印度。

把现在时下的一些流行的事情去问霍米 · 巴

知识分子。

巴。比如网络上的公众参与,用社会企业 王鸿生 :对印度的兴趣,跟我自己焦虑的

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网络参与,他说的

一些中国问题可能是切身相关的。应该特

确可以带来改变,但关键的是,你在那么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13


“从西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 思想对话”后续研讨会之二

张颂仁 :首先,我要说“从西天到中土”

从 1990 年 代 初 期 就 一 直 在 这 条 线 上

这个计划,是个从艺术出发的项目,更大

走,大概有一些朋友看我写的《西天到

的愿望是希望找一个对话的伙伴。为什么

中 土 —— 印 度 新 思 潮 读 本 》 的 序 就 知

非西方的亚洲内部交流这么困难?第二,

道,我过去十几年一直在主编 Inter-Asia

从 90 年代开始,中国遭遇了后殖民理论,

CulturalStudies:Movements 这 个 刊 物,

可是我得到的一个总印象就是大家觉得那

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在推动亚洲区域在知识

个事情跟我们还是有距离。大家觉得我们

层次上面的互动跟整合,说简单些就是在

时间 :

2011 年 3 月 10 日下午 2 :30—6 点

早就打败了殖民主义,可以不用对它这么

从事思想运动的组织工作,企图扭转既有

地点 :

上海大学 A 楼会议室

认真,这很大程度出于对殖民主义的文化

的知识状况。因为得把知识生产出来,得

殖民的不理解。这一点让我在论坛系列特

到处进行连结的工作,十几年间在到处也

项目总监)

别有感触的。第三,在大的现代论述中我

交了很多的朋友,在对话中学习,所以对

陈光兴(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从西天到中土”

们跟印度其实都没有自己的艺术史,我们

于很多地方的认识不是靠书本上得来的,

学术策划)

只有西方的艺术史。大家都熟悉的关于文

反而发现书本上有很多的盲点,或者说偏

贺照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从西

明(civilization)跟文化(culture)两个

见。当然,我们目前有能力做的部分,大

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嘉宾)

立场的辩论,一个是殖民者的殖民话语,

概是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西亚和中

孙晓忠(上海大学中文系)

另一个是印度本土采取的对抗策略。中国

亚也试图进行一些联结,但是有限。至于

沈奇岚(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最近这十年,一度大谈中国的文化危机,

中国大陆到底是不是在只在东亚,这是一

章可(复旦大学历史系)

讲 civilization,这个跟殖民话语刚好对应,

个麻烦的问题,有一个部分在,靠东边的在,

陈家琪(同济大学哲学系)

前几年,突然又转成了讲“信仰” ,这又陷

靠西边的又靠中亚、西亚,所以怎么定位

汉雅轩、 《读品》 、梦周文教基金会

入了基督教的话语,这表明我们就脱不出

不简单。上述这几个区块中间有几个比较

西方的如来掌。印度的例子可能能够给我

大的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还有印度。

们提供一些学术工具,让我们在国家建设

在推动互动的过程里面,作为一个中国人,

路程上有自觉和警惕。印度学者向我们介

当然也一直特别想要促成中国大陆和印度

绍他们所了解的中印比较的体验,对我们

的对话。2007 年的时候,我们就邀请了

来说是一件好事。

帕沙 • 查特吉到上海大学参加 Inter-Asia

“从西天到中土” 讨论发言人 :张颂仁(中国美院客座教授,

组织方 :

“从西天到中土”项目执行人) 文字整理 : 陈韵(

因版面所限,本稿为删节版。完整讨论稿请参阅“从西天到中土”网站 http://westheavens.net

Cultural Studies 的双年会,是由王晓明

上图 :Raqs 媒体小组的吉比什 · 巴什和莫妮卡 · 纳如拉在尼丽玛 · 谢克的作品《穿越土地》下

14

注目 FEATURES

陈 光 兴 :我 用 说 故 事 的 方 式 讲 一 讲 推

与孙晓忠教授负责的会议,希望把印度批

动 整 个 事 情 的 反 省、 观 察 和 感 受。 我

判的知识圈跟中国接上线。到去年 1 月 19


尼 丽 玛 • 谢 克,《 穿 越 土 地 》( 局 部 ), 绢 本 宣 纸 上 的 干 酪 素 蛋 彩 画,366 ×30 cm×14 张,上海外滩源 4 号楼(原新天安 堂),2010 尼丽玛 · 谢克采用许多亚洲传统用的垂直滚 轴的形式已有近二十多年。她的诗意和抒情 穿越了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视觉和文学 传统。在 1991 年首次及之后多次访问中国后, 她一直在研究中国传统和喜马拉雅地区印度 传统的交叉点。在《穿越土地》中所展示的 14 幅卷轴画,包括了围绕各种形式跨文化的 缩写符号和图案。有来自本生经(印度佛教 传统中佛陀的前世)的传说,以及来自中国 和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品:宋之问(《渡汉江》)、 袁枚(《栽树自嘲》)、旁遮普的侯赛因国王 (《沙鹿和海尔》)、克什米尔诗人 Lal Ded 等。 她的罗盘跨越时空,从前基督教时代进入 15 世纪,澄清和重新想象大陆之间 / 穿越大陆 的偶遇。

号,也是在上海,我第一次见到张颂仁和

一定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翻译质量等等,

但是到了 1990 年代学科分化专业化以后

高士明,我们开始具体地进入讨论。因为

但大家都理解翻译出来就有积累,会流通

产生的问题越发严重,这就变成下一个阶

前面的这些轨迹要做这些事情,可是我没

的,是可以留下来的资产跟知识,所以这

段, 用大家共同的词语叫“全球化”的时候,

有想到卷进入这么深。我原来同意帮忙的

个是我在运作模式上以前所没有看到过的,

专业内部的法则就卡在所有人头上。在从

认识是作为桥梁,把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介

有一点叹为观止。当然,这个越界里面,

“从西天到中土”的活动要结束的时候,我

绍给他们,而且我在台湾(新竹)上课,

美术界的问题很可能跟学界的问题是同一

碰到一些艺术家,他们的反映其实很强烈,

我也不能够每场都跑到上海来。到了最后,

个逻辑。你看到很多美术界的策展和操作,

有一些朋友讲得蛮动听的,他们说,每个

我自己参加了开幕以及后来的三场,正好

会抛出来一些观念,有很多东西是西方批

周末都因为要来听我们美术馆的演讲而很

集中在两个礼拜,12 月初,包括南迪,特

判理论流行的概念,例如一些是以关键字

兴奋,我的体会是他们通过讲座牵连到自

贾斯维莉,查卡拉巴提。但是过程中似乎

为核心在想问题 :权力、速度,等等,这

己存在的生存环境,反而是可以作为一种

越陷越深,管了不少事。

基本上跟学术界一样,学术思想界讨论问

媒介。这些艺术家们在很多的西方的艺术

对我自己来讲,其实是一个学习的机

题的时候,会出现同样的一些问题,常常

也好,理论也好,得不到那个养分和资源,

会,我自己称之为一种越界的学习,主要

提出的理论也好概念也好,并不内在于自

而中印之间有它的可对照性和可参照性,

有几个大家看出来的越界,就是颂仁跟士

身所处环境。所以我觉得有一个共通的逻

所以就特别兴奋。

明基本上原来是在艺术空间有积累,我自

辑,也就是大家面临同样的知识状况的危

作为一个组织者,我没有办法就每一

己原来基本上是在学术思想的空间运作,

机,在这个条件底下想要进行一些反省跟

个来的思想者提出的论题进行讨论,因为

是两个空间的交错或者说碰撞,好像碰出

反思 .

有很多场我没有参加,只能就看到的这些

来一些什么,我自己也许讲不清楚,期待

颂仁刚才概括的很清楚,过去的一个

大家能够帮忙说清楚一点,也就是说自己

世纪里面,我们吸收了很多西方特别是欧

这和我以前的经验是不一样的 :包括今天

在碰撞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是我以前没有

美的知识。我原来认为中国大陆会免疫的,

的“消化会” ,包括有人愿意从北京特别跑

学到的。举例来讲,我其实很惊讶于一种

因为它中间有段时间不是这样,结果后来

到上海来参加这个聚会,包括陈韵的组织

我称之为“第三世界生产模式” ,就是在时

从头赶上更快 ,,我觉得这是我们共同的危

工作的到位和主动积极,包括工作团队这

间高度挤压下,结果《读本》出来了,我

机,用我比较极端的话来讲,这样的知识

几个人彼此之间的配合。另外,我觉得很

后来学到这个东西叫做策展,对他们来讲

方式已经走不下去了,因为它没有解释我

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美术馆的空间和市民的

这很正常,一定要逼出来,但我们一般学

们自己的历史和存在,你去套用一些概念,

参加,例如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先生每一

术会议做不出来这件事情,所以有一部分

其实说不清楚,所以一直想要去转化。因

场都到,发言跟批判越来越精辟,市民介

是策展的逻辑在运转,有八本读本就这样

为看到的问题,回到自己生存的土壤里面

入到这个空间里面的时候,讨论的机制与

生产出来。当然,操作的时间很短,中间

发现是有问题的,要转化自己身上的资源。

关系是不同的,反而到了学校中间有几场

东西、一些整体上的组织工做一些评论,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15


刘大鸿,《走南闯北》(作品进行中),布面油画 共三张,三角形部分 85×85×135cm ;长方形部分 135 ×154cm,2010

听起来很熟悉,又回到某些专业语言,其

思想界发生关系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

巴提,他们三个人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

实这个我觉得是大家要在学校里面要去反

题,这次学到了一点 :中国大陆最起码当

响。我自己特别熟悉的是 20 世纪和农民

省的,美术馆空间中的那种异质性使得很

下这个时段,可以扮演一平台的作用,我

有关的文学写作,包括中国革命当中关于

多的讨论跟现场更为丰富,反而在学校里

们其实这次发出了八个邀请,邀请了八位

农民问题的讨论。如果从印度学者的标准

面,按照它原来的规模进行演讲,讨论问

学者,全部都接受,大家都对中国大陆发

来说,在文学上我们其实没有一部真正的、

题就会到自己学科的内部去想象,所以这

生的事情感兴趣,希望来理解,在这个意

站在农民视角的、和农民的内在逻辑和感

是我学到的一个收获。假如是这样,到底

义底下,到底要怎么样去充分发挥这一个

受保持一致的书。有很多作家非常熟悉农

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学院本身出了什么问

平台的作用,其实这是一个需要被思考的

村,譬如赵树理,但是实际上一本那样的

题,反而使得很多在公共空间里面讨论的

问题,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在推

书都没有。如果一定要挑一本书的话,反

东西没有办法公共化,大家就要用一些自

动亚洲的学术思想的互动,下一次的对话,

而是赛珍珠写的《大地》 。当然,她是一个

己熟悉的理论、语汇,这些别人听不懂,

假如不是印中对话,应该是亚洲思想对话,

美国人,这本书有很多弱点,后来胡风还

自己圈内人听得懂的讨论问题的方式。但

乃至于第三世界思想界的对话,作为一个

对这本书做了批评,但赛珍珠还是写出了

这几位印度来的朋友,不管他住在哪里,

平台,我认为印度慢慢也会撑起来这样的

比较内在的农民的感受和逻辑。

也不管他们的学科背景是很不同的,他本

局面,必须要提供这些平台让不同的人可

再比如东亚的世界大都市,无论是东

身的知识构成是非常综合复杂。像帕沙虽

以坐在一起,学习新的对话方式,大家都

京、首尔、北京、上海,都是人口过千万

然是政治学的训练,他跟历史学家之间产

习惯跟欧美讲话,把印中放在一块,大家

的大城市。最近我们去了东北的一个小地

生的互动的关系,很多的方法又是历史学

都不知道该怎么讲,这里面反映很多的问

方,叫密山,有一个西方人跟我们一块去,

家才有的,不是在固定的学科内部思考。

题,所以我自己认为这个平台机制要被充

他说这个城市跟苏黎士一般大。为什么西

他们存活在这些空公共思想间里面,不是

分讨论跟理解,甚至怎么样去通过这个平

方的小城市能成为一个世界性城市,而在

收到自己的学科内部去看。

台的延展性推进对话。

东亚只能通过所谓的“超大”才能具有世 界性?也许我们的社会形态永远不可能和

结束前讲一些比较坦白的话,我自己

16

参与到整个推动亚洲学术思想互动的过程

贺照田 :我基本上把每个《读本》都读了,

西方一样,那么我们在想象未来的时候,

里面有十几年,跟中国大陆也必然会发生

这里面有三个人对我产生了很重要的冲击:

我们到底要怎么想象?从这一点来说,我

关系,我第一次来大陆是 1997 年,慢慢

一个是阿希斯 · 南迪,一个是帕沙 · 查特

特别同意陈光兴在读本序言里的一句话,

交了很多朋友,可是到底要怎么样跟学术

吉,一个是做贱民研究的迪佩什 · 查卡拉

就是中国和印度其实在社会科学的层次上

注目 FEATURES


获得充实感和意义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我 们视野之外,有很多人在进行创造。 在这些《读本》里,大家可以反复地 看到印度所谓的多样性和异质差别之大、 问题之多,简直不可思议,印度现在发展 的速度不算慢,它到底凭什么做到了这些? 我想提一提南迪的态度,这不是一个简单 的后现代的结构和态度——他认为现代为 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价值和方向,在这个过 程当中,确实有非常多的美好消失了,但 我们要正面地去努力,延续传统中特别重 要的资源给,把它们再定位和转化。这并 非是一个简单的对现代的批判,而是要让 现代尽量变得可以忍受,甚至可以以此创 造出来更多的出路。

孙晓忠 :贺老师今天讲的,让我受到三点 启发。首先他讲了在今天我们生活在所谓 的后美国时代,即使我们 GDP 超过日本, 人均 GDP 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在这样 非常相近。 我觉得印度的学者在思考的时候,有 一点非常特别 :我们达不到西方那样的样 态,难道就仅是一个悲剧?我们有没有可

上图: 阿南特 • 乔西, 《音乐椅》,雕塑装置(木头,响铃,电动马达,铜漏斗,剪纸和手翻动画书), 214×22×51cm,上海永新广场一层,2010

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想象中国的未来。第

阿南特 · 乔西发现许多城市都有建造雄伟城门的癖好,包括北京和他的家乡孟买,对此他产生了

二个是与印度的贱民研究相关的下层人口

浓厚的兴趣。这些常常让人联想到帝国主义强权的城门起着宣告权威的作用,打开时是欢迎的 门户,关闭时是禁止的壁垒。在作品《音乐椅》中,他操纵了城门的形式和功能。他对游戏和 娱乐的持续关注戏谑地评论了王权和政府密室中权力的冲撞。他的雕塑装置和手翻动画书看似 玩具般轻松,却展示了他对文明和帝国是如何建立起允许和禁止的界限的观察。

能把它变成一个更加积极的东西?我觉得 这个也是中国学者应该思考的方向。 南迪反复讲,印度现在的这种多样性, 对它可能是一种拖累,但是这里面蕴含了 多样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其实在中国也是 一样,在我们特别忽视的那种社会空间里

的问题,印度的贱民研究很具体很复杂, 不能简单用一句话做一个道德式的概括, 重要的在于你怎么给贱民或说下层人口一

下图 :吉吉 • 史卡利亚,《从未平行》,照片,及录像装置,6 分 42 秒,2010

个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

吉吉 · 史卡利亚对物质和哲学现代化的成功与失败的关注延伸形成了一个对文化偶像和历史人物

当前中国的低收入人口和犯罪率的问题,

意义的调查。在《从未平行》中,史卡利亚并不从这两个民族伟人一生的相似点进行解读。甘 地和毛泽东在其政治哲学和角色方面的确有相当不同甚至相反的立场。然而,他们作为国家的 偶像和解放的象征,用自己的一生解放他们的人民,这个共同点是毋庸置疑的。从四个认识毛 泽东的人的描述中逐渐清晰出来的毛泽东的形象,有时仅仅是怀旧的,有时则是宣传性的。但 在任何情况下,在《从未平行》的动画的翻转板展示了偶尔动人时常矛盾的圣雄和主席之间的 并列时,总有一种短暂的本质在屏幕上复苏。

上海目前下岗工人很多,没有工作的人很 多,但是他们的生活不成问题,比如通过 拆迁获益的群体,通过拆迁,政府给他三

面,有时候蕴含着一种创造性。我举两位

套房子,自己住一套,两套就出租了,这

社会学家最近的工作为例子。孙立平认为,

帮人平常的生活方式就是打打牌,收收租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社会的溃败” ,这

子,喝喝茶,去按摩按摩,休闲休闲,就

一点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我们身边也

是这样的一个生活方式,而他们也是下层

有大量的经验在支持这个 ;但从另外一个

人。这就是如何在一个差异性的基础之上

角度来说,一个上海的社会学家提除了一

创造一个普遍性,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我

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在上海,低收

们谈到多元议题、和而不同,对待少数民

入的人口非常多,而且这些低收入人口又

族就是要有差异性,我们有时恰恰是在保

是所谓的流动人口。这个社会学家比较了

护差异性的思路下做了一些适得其反的工

世界上的很多大城市,他发现如果一个城

作,在保护差异性的同时消灭了差异性。

市有这么多的流动人口和下层人口,通常

我的感觉就是我们可能真的要回头想想,

会出现非常高的犯罪率,但这一点在上海

我们有没有印度这样一批活跃的,跨领域

看不到。上海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社会

的知识分子,这是我的初步感受。

秩序还不错,犯罪率也比较低。因此,一 方面我们非常认同孙立平的分析,因为这

沈奇岚 :为什么印度学者能够让我们觉得,

和我们的经验相吻合,另一方面,上海的

他们在跟社会和现实发生关系,因为他们

这个例子也显示了所谓大量的底层人口,

在为失语者发言,包括南迪,包括做庶民

其实有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在生活当中

研究的学者,他们很关注社会中的失语者,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17


然后及时发言。所以我想到陈界仁的作品,

们,是如何抵制和反思西方宏大叙事。印

他们自身民族发现一种和全球化有关的文

关于利物浦的工人的罢工延续到台湾,这

度有印度的问题,因为印度在以往,主流

明化的时候,他们又怎么用自身的一种文

是一个真正的问题,陈界仁跟这些工人去

的历史学可能大部分是由殖民者或者说是

明传统来加以抵制的问题,他们谈到的所

聊天,跟他们一起做一个艺术创作。

由英国提供的,庶民研究一开始基于这样

有的哲学家的名字我都非常熟悉,问题是

的立场,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同一

他用这些理论谈的全部是印度的问题,正

章可 :庶民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底层研究和

的,在反对主流叙事的同时,也反对来自

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西方哲学家

下层研究。庶民研究有非常大的野心,希

西方的现代性。查卡拉巴提写过一本书

讲的问题,书中都没有出现,比如说语言

望把以往主流的历史叙述、叙述模式、叙

Provincializing Europe( 《将欧洲省际

分析的问题,语音中心主义的问题,这些

述节点到叙述的框架都打掉,重新建立一

化》 ) ,是普林斯顿大学 2000 年出的,我

都是哲学课必须要讲的问题,而他们都不

套。比如说我们研究一个晚清的华北农民,

感觉到整个的想法非常吸引人,具体读下

去讲,因为这些跟印度没有关系。

和他最直接相关的东西比如说灾害,比如

来,他提出的问题还是没有一个最好的解

说光绪五年山西的大旱,这些他都有最直

决方式,所以查卡拉巴提的方法本身是开

章可 :其实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中国比印

接的体验,还有赋税的变化,换了一任地

创式的,在某些程度上是理想式的,他讲

度更能提供一个超越偶发现代性的新东西。

方官,多收了税还是少收了税,传教士的

的是一种还没有出现的历史学,给我们提

中国学术界一直在讲中国也有资本主义,

到来和明教的冲突,华北的义和团事件,

出了一个可能的目标,就是我们在叙述一

中国也有新教伦理,十年前讲中国也有庶

人口和家族的迁移等等的这些因素,构成

个庶民,或者说叙述一个底层的时候,要

民社会,这种命题的背后包含的是,我们

了他的一个庶民的历史叙事的节点,也是

提升到一个高度,使他不仅仅是从属于,

实际上和它还是有一种疏离。在很多西方

他记忆的基点和历史的坐标。主流历史叙

或者说补充于一个主流,补充于一个统治

人看来,和印度比较,可能中国还不那么

述和庶民的历史叙述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

阶级,而是要有认同的自觉,从而对更深

像西方,中国还能够超越。按照查卡拉巴

对立的关系,当中可能有交叉和缠绕。庶

层次的模式性的东西,如认知的前提做一

提的说法,欧洲只是一个大的世界当中的

民研究和庶民历史都非常非常依赖材料,

些反思,或者说做一些批判。

省,但是用这个省里面的这个东西,把整

没有材料就没有叙述的基础。当下的研究

庶民研究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提的人

个世界的基本的原则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都

者可能就具有精英的视角,而史料的生产

很少,尤其是主流的历史学界,其实很多

普遍化了,所以,据我了解,就一些欧美

者本身就有精英的视角,比如说档案的记

人都知道,但是面临一个问题,因为很多

人看来,中国经验更能提供反思怎么去超

录者本身就有精英视角,这对庶民研究提

人以前觉得这些问题用别的解释框架就可

越偶发现代性的比较好的基点。

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如果要从事具体的

以解决了,比如说历史学当中的大众文化

研究,需要具备一个非常高的反思性。基

问题,或者说工人阶级研究,历史学分割

陈韵 :关于印度的三农问题,我推荐大家

于一种庶民本身的视角可能不仅是必须,

是非常严密的,很难想象一个研究中国史

看一部 2010 年的电影《Peepli Live》 ,印

也是前提。目前的庶民研究给我们可能提

的人,因为对庶民研究有兴趣把原来的饭

度每天都有一个农民自杀,这部电影讲的

供的一些问题,包括一个庶民在特定的历

碗扔了,去研究这个领域,对他来说,开

就是其中的一个想自杀的农民,在还没有

史情景当中如何组织自身的经验,来应对

辟一个新的战场,成本非常非常高。

自杀之前,被政党和媒体进行利用和渲染,

环境的变化 ;另外就是庶民历史以何种方

中国学者也有这样一种既嫉妒又新鲜

式介入主流历史和整体历史当中,以何种

的心态在里面。因为基于印度经验提出的

悲剧性的情形,虽然影片含有喜剧的色彩,

方式参与到精英叙述当中,最主要的是,

庶民研究成为这么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的

但最后这个农民的归宿还是令人伤感。

精英叙述怎么要去删改、压制、排斥那些

潮流。

庶民的叙述,或者说庶民的历史。庶民叙

18

事本身是多线的复杂的,没有单一整齐的

陈家琪 :我自己想的就是,比如说像在黑

样态,在自我伸张的同时带动了整个历史

格尔那里的家庭、市民、社会等概念,为

叙述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反思,这里面有

什么在印度那里很快转化为伦理共同体和

主流的、有庶民的、有各种各样的叙事,

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伦理共同体

他们整体上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反思进

怎么会有一个宗教提供前提,政治共同体

程当中,对现有的历史叙述模式进行反思。

为什么由民主提供前提,马上他们就把理

庶 民 和 精 英 的 关 系, 其 实 同 样 映 射

论问题谈得非常清楚,再有一个就是文化

的是西方和非西方的关系,像查卡拉巴提

和文明之间的关系,讲到的是文化这个概

和其他的庶民研究者,他们在从事思考和

念,自黑格尔以来,就代表着历史抗拒着

从事庶民叙事和精英叙事的同时,同时映

某种现代化,我们讲文化的多元性的时候,

射了西方和非西方的关系,包括庶民是如

以前讲文明,马上想到德国这个民族是讲

何去抵制精英叙事。基于非西方经验的我

文化的,英美是讲文明的,实际上代表了

注目 FEATURES

于是全印度都等着他自杀,当中有很多很


张颂仁 :我在想你昨天讲到的,关于民族

我马上想到在中国,实际上不存在这一类

国家的想像实际上是通过对版图的想像

的概念和行动。在古代中国,风雅文士或

来实现的问题。你谈到地图,谈到国家

附庸风雅的普通人会入山旅行揽胜。……

的地理形状,让我联想到山水画艺术。那 么在地图出现以前,印度是如何对疆域 (domain)进行想象的?

帕沙 · 查特吉 :在印度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赏玩,对自然的无利害 感的审美(disinterested appreciation) ,

帕沙 · 查特吉 :举个例子来说,莫卧儿地

在印度并不是人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就

图是传统知识形态的代表之一,但地图并

算这里面有某种文学的趣味,那也是高度

不是莫卧儿想像中最主要的部分。当然,

程式化的。在梵文文学的经典中,对自然

莫卧儿时期确实产生了大量的与版图这一

之美的描绘必须遵循某些惯例和程式。假

概念有关的绘画和文学叙事,其中,国王

设有某位刚刚开始文学创作的新手打算写

或统治者的势力范围以首都的城堡或要塞

一首诗歌,他所要做的将是研究和运用经

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个城堡或要塞往

典的表达模式。这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

往位于一座大城市中,城市生活中的各行

的余地,也不可能出现对自然之美的个人

各业在这一类叙述中都有相应的视觉表现。

化表现方法。

与之对应的则是关于外部的概念,在这里 体现为对河流、山脉、田野和森林的描绘。

朝圣已经成为完整人生所必须具备的 一部分,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人们踏上朝 圣之路,造访神圣的所在。这路程可能要

张颂仁 :这个外部是怎么被想像的?

几个月之久,甚至一到两年。但这是人的 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帕沙·查特吉:森林代表了某种边缘的概念。

张颂仁与查特吉的对话 时间 :2010 年 11 月 2 日 地点 :西泠印社,杭州 参与者 :张颂仁、帕沙 · 查特吉、陈韵

在莫卧儿帝国的想像中,有一点至关重要:

张颂仁 :类 似 于 某 种 人 们 必 须 去 完 成 的

国王为狩猎或军事行动而进入森林。

仪轨?

张颂仁 :这是不是喻示了在版图或疆域之

帕沙 · 查特吉 :是的。不管是印度教徒还

外,世界被想像为开放的广阔空间,供人

是穆斯林,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

探索?

麦加。麦加离印度太遥远了,他们必须先 乘船过海,再横穿大陆,从出发到返回,

帕沙 · 查特吉 :没错。权力的中心通常被

可能要用上两到三年。在印度境内也有一

想像为城市、要塞或堡垒。当然这里也存

些著名的圣地,人们在一生中至少得去其

在着某种同外部的联系,但这联系是一种

中的一两处朝拜。不同于日常生活,这是

权力关系,外部实际上是屈从于这种权力

一种关于朝圣的旅行经验,已经深深嵌入

的。在政治或历史文学中有好多这样的例

文化之中。

子,在这里权力体现为两个或更多统治者 之间对领土的争夺,最终只有一方的权力

张颂仁 :但在中国的旅行概念中,有一点

能够凌驾于其他各方之上,为此他们必须

和印度是平行的,就是它们所追求的都是

较量。与之不同的是,在中国的帝国想像

某种意义上的精神之旅。

中,空间已经整体融入了某种永恒而稳定 的秩序。这和印度的传统政治想像很不一

帕沙 · 查特吉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样。对后者而言,外部不断被来自中心的

在入山旅行的概念中,山通常代表了某种

权力所制服,权力则不断地试图夺取和控

脱离文明社会的倾向。山作为精神性的象

制领土,以免其落入其他竞争者的手中。

征,这一点已毋庸赘言,但在这里,山意 味着隐退。人们从都市生活中抽身,希望

张颂仁 :那么山水画中的疆域概念呢?过

能忘掉一些东西。他们会说我已经受够了

去,旅行不像在今天这么方便,就连去附

这个世界,现在是撤回到精神生活的时候

近的村子都成了某种不属于日常经验范畴

了,于是他们退隐,进入深山。或者仅仅

的事件,有点类似于某种特殊的“朝圣” 。

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人们进入深山沉思冥

昨天的讲座中你提到了“朝圣”这个词,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19


图沙 · 佐治作品《驾驭“驽笳难得”:从孟买到上海,途经沙达沙洛瓦和三峡》展览现场。 图沙 · 佐治,《驾驭“驽骍难得”:从孟买到上海,途经沙达沙洛瓦和三峡》,地图,摩托车零件, 工具,可变尺寸,201 图沙 · 佐治,《犍陟回归》,雕塑装置,152.4×100×365cm,2010

想,重新调整自身,或进行某种修炼,总

的、浪漫主义想象的一部分。在印度的传

纵无孙悟空的本事,也不能阻止图沙 · 佐治对从西天到中土之路的追求。他史诗般的摩托车之旅

之是某些不可能在平常生活中做到的事情。

统文学文化中则根本没有此类观念的踪迹。

这些就是山在精神层面上的重要意义,它

相反,村庄被看作现实的生产场所,人们

意味着从常规的社会生活中脱离。

辛勤劳作以换得好收成。这同高级的精神

始于孟买,终点为上海城市的中心。在路上,佐治造访了两个大型工程,印度纳尔默达河上的 萨达尔 ? 萨诺瓦水坝和中国的长江三峡。他曾与拯救纳尔默达运动的活跃分子合作,揭示因为 这个大规模工程而流离失所的土著社区和农民的困境。佐治的上海旅程跟古代玄奘西天取经之 旅正好反向,但也借鉴了佛陀骑着他的马(犍陟)的出家之行,和埃内斯托 ? 切 ? 格瓦拉在拉 丁美洲自我发现的旅行。到达上海之后,佐治拆毁了他的摩托车,浸于长江水中,作为一件雕

活动或者审美是完全无关的。

塑装置展出。

张颂仁 :但在古代的欧洲,被放逐到乡村, 尤其是不允许进入城市,属于某种形式的

张颂仁 :对。有意思的是村庄以外的自然,

惩罚。比如在古希腊,若有人被逐出城邦,

比如遥远的深山……

他的公民身份和权利也随之被撤销,不在 居于法律和秩序的保护下,任何人都可以

帕沙 · 查特吉 :是的。山在文学传统中的

随意攻击他。这是否体现了对“外部世界”

确有某种特殊的精神上的涵义。有种解释

的另外一种观点和态度。

把它追溯到比定居和农业生产更早的时期, 那时还存在着大量诸如采摘、狩猎等一系

帕沙 · 查特吉 :没错。

列依靠森林才能进行的活动,也有不少人 尚未进入村落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关于这

张颂仁 :但在印度情况则完全不同。

一段时期的森林生活的记忆就这样一直萦 绕下来,最终演化为某种关于原始社会生

20

注目 FEATURES

帕沙 · 查特吉 :对。在欧洲还有另外一件

活的、神话化了的历史想像,对森林生活

值得注意的事情,这就是田园或牧歌的概

的亲近感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当然,随

念,在其背后则是强大的浪漫主义传统。

着大规模的定居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田园,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未受沾染的纯

人类同森林的关系也最终改变。砍伐森林、

洁的体现。类似观念直到晚近才被引入印

变丛林为耕地等内容随之亦进入了早期的

度,在 19 世纪晚期成为在欧洲影响下萌生

文学传统。总的来说,经典文学中的森林


不仅包括植物,还有野兽、鸟、蛇这些动物,

区流行起来,它以民间故事为基础,以更

它们或对人有用,或威胁人类生命。大量

精致的文学语言和形式将之改头换面。这

故事和记载都与鸟类和蛇的生活有关……

些故事大多是关于国王、王子和商人的,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浪漫故事,它们以更富

张颂仁 :有意思。我不记得在中国的文学

现代感的方式叙述国王及他的朝廷等政权

中看过这样的先例。

组织形式,同时又与农业、乡村生活、旅 行和商业活动等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在

帕沙 · 查特吉 :这样的故事大多都是某种

这些地方文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传说或神话。

有买卖人,有农民和农民的妻子,还有很 多女性角色,其中也有些角色仍然同农业

张颂仁 :比如民间故事?

社会无关,比如猎人,或社会生活中的一 些边缘形象。但无论怎样,林林总总的角

帕沙 · 查特吉 :对,但它们同样也是经典 文学中的一部分。

色都被包括在世俗文学的叙述当中。 村庄或定居生活的描述其实在经典的 梵文文学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部分。比如,

陈韵 :也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

在较早的文学传统中,像我前面说的王子 或国王的故事,背景设定差不多都是在森

帕沙 · 查特吉 :对。举个例子,这里面有

林或隐居地。国王进入深山 , 这是在他权

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关于隐士的。伟大的

力辐射区域以外的地方 , 而他总是因为狩

学者、圣人常常隐居在深山老林中,远离

猎或其他军事上的理由而进入这里。而在

城市或村庄。不过在经典的梵文诗歌和戏

更城市化的文学中则是买卖人、商人和城

剧中,这一类隐士的形象往往是非常重要,

镇的生活场景。无论是诗歌还是戏剧皆然。

同样,这一类故事也有它的女主角,通常

举例来说,佛陀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有着

是这些学者圣人的女儿,和她们的父亲一

不少商业活动的小镇。这些小镇在很大程

起隐居在深山中。这些女性被描绘为既纯

度上拥有自治权,其中有一些甚至接近于

洁简单,又有着极高的道德情操,她们亲

由商业团体控制的共和国。其实,不少早

近森林里的草木鸟兽,同大自然融为一体。

期的佛教徒就是供养佛陀的商人。对农业

接着,总会有个来狩猎的王子或者国王同

社会之外的世界的想像,在这些故事中差

她们坠入情网,故事的结局无一例外地是

不多都以一个人进入城市的经历开始,他

这位王子或国王最终背叛了隐士的女儿 :

原来住在村子里,但现在进入了城市,成

这些女性太过单纯,丝毫不懂得运用风情,

为城市生活中的一员。与村镇相比,城市

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所具备的那些知识对她

的生活要复杂的多。这里有高级的交际花,

们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大体上,这类戏剧

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这里有

正是某种冲突的反应 :一边是未受沾染的

商人、王子、文人……各种只有在城市中

森林生活所代表的自然的道德律,另一边

才能出现的角色。

则是城市文明和礼仪。 张颂仁 :你还在进行戏剧创作吗? 张颂仁 :那么在莫卧儿王朝以前的印度, 有没有其他想像世界的方式?想像一个与

帕沙 · 查特吉 :我好久没有写过戏剧了。

城市相对的“世界” 。这里面所体现的价值

上一部作品还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

观又是什么?是一种农业社会的价值观, 还是精神性的……

张颂仁 :我很奇怪中国的新剧场怎么能生 存下来。可能是因为在中国有了些相对自

索尼娅 · 库拉纳,《非法侵入 II :一张不精确的肖像 II》(进行中),墙上 2 个录像和 4 张背光打印, 2010 《一张不精确的肖像》,这个作品源于一个偶然发现的剪贴簿,里面贴了“授权的”文革图片,以及各种 匿名主人的篡改。

帕沙 · 查特吉 :在印度,的确是以农业生

主的城市空间,这些空间从政府的管制下

活为主,但在公元六、七世纪地方文学

复苏,或者这所谓的复苏背后实际上有某

(vernacular literatures)开始兴起之前,

种需求作为支撑……

这方面的叙述在经典的文学中几乎是空白 的。这以后,通俗文学开始在印度各个地

帕沙 · 查特吉 :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里,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21


中国的电影工业的发展速度让我很惊讶,

帕沙 · 查特吉 :从来都不会。

我很好奇它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

陈韵 :我曾经和一个香港剧团的指导聊天, 他告诉我他们的计划是差不多每年一部新

到现在这样复杂的技术水平。电影工业是

张颂仁 :在中国,创办文化空间不是件容

戏,这个是由政府资助的。他们每年会向

高成本高投入的事业,我不清楚中国是怎

易的事。拿视觉艺术来说,这算是最有灵

香港文化署提交申请。所以香港戏剧的质

么做到的。

活性的形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实验

量才会有保证。

艺术还没有取得合法的身份,更没有能够 陈韵 :电影比戏剧要赚钱多了。

供其展示的公共空间,展览往往只能在外

张颂仁 :明白了。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有特

交官的家里举办。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空

别明显的政治指向性。比如上海的周立波,

帕沙 · 查特吉 :当然。但戏剧其实并不需

间开始向实验艺术开放。我记得是 1992

你怎么看?

要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可能只需要你、我

还是 1993 年看过方力钧和刘炜的一个联

或其他两三个人就能搞出一个剧了。我们

展,是在一个由古代寺庙改造成的美术馆

陈韵 :周立波的表演很受欢迎。这种类似

只要凑到一点钱,就可以有成果出来。

里举办。总之,政府对艺术的控制是通过

单口相声的形式,批评起时事来还是很尖

对艺术空间的控制来进行的。到了 2002

刻的。

陈韵 :我听一个北京的导演说,有一次他

年,中国所谓的非官方艺术开始以国家交

带着自己的戏去上海演出,大概只花了差

换展的形式在欧洲展出,表明了这类政治

张颂仁 :所以说这是一种经过改造,符合

不多两万人民币,这里面包括所有人员和

禁忌的破除。突然一下子,各种艺术空间

年轻人要求的传统表演形式?

设备从北京转移到上海的开销。所以这还

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比较主要的原因是

是相当便宜的。因为他们希望这个戏能顺

本地艺术市场的发展,手里有钱的人们忽

陈韵 :对。但这里面的界限还是很分明的,

利上演,所以没有要太多的报酬。所有的

然意识到这类艺术实际上获得了官方的默

你能清楚的知道这里面什么是可以拿来讲,

花销仅仅是组团和运输基本物料的费用。

许。但对公共空间的控制仍然存在,即使

什么是不能讲的。周立波可能略微地打破

是在你自己的空间里也必须获得施工许可。

了这个界限,所以观众会对他特别感兴趣,

帕沙 · 查特吉 :了不起!所以说,也许戏

我对剧场的情况不熟,如果既有合适的地

毕竟从他那里能听到和电视新闻不一样的

剧在今天能生存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人没有

点,演出的规模不大,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东西。

生手段,只是业余的制作人和演员……但

帕沙 · 查特吉 :对中国的戏剧来说哪个更

帕沙 · 查特吉 :可是像这样的表演不是会

在电影里这可行不通。

重要?是舞台还是观众?

在电视上播出吗?比如美国的脱口秀……

陈韵 :戏剧的成本低,利润也不会太高。

陈韵 :就剧场来说,北京和上海的情况不

张颂仁 :像 Johnny Carson 那样的?

把戏剧当作一门职业,他们还有其他的谋

同。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曾办过一个上海、

22

帕沙 · 查特吉 :没错。在印度,不少很优

北京、香港三个城市的戏剧节,和这三个

帕沙 · 查特吉 :不是 Johnny Carson,是

秀的剧团没法盈利,甚至没法维持下去。

城市的剧团都有合作。与北京和香港相比,

类似于 John Stewart 和 Colbert 那样的,

所以需要有政府的资助,需要有戏剧节,

上海的情况看起来不是很好,不管是戏剧

他们说到底还是喜剧演员,但会在晚间节

需要有奖项和奖金。一些邦的政府还为实

还是演出的质量都是平平。北京和香港的

目中用很戏谑的方式谈论当天的新闻,并

验剧场提供担保。

实验剧场发展得更好一些。

且倾向性非常明显。

陈韵 :政府会审查戏剧的内容吗?

张颂仁 :为什么?

张颂仁 :在中国,像周立波这样的喜剧演

注目 FEATURES


员是来自一个非常传统和高度程式化的门

决于你们得到的反馈,这个活动在很多地

院里办。但对观众来说,可能杭州比上海

类,他们得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才能登台

方都是首次尝试,据我所知在中国以前还没

更有意思……

演出。

有人把这么多印度学者介绍进来。可能现在

陈韵 :还有,周立波的演出用的是上海方

要去判断这个结果还为时过早,接下来的几

帕沙 · 查特吉 :应该不成问题。比如在上

个月你们可以就了解到反馈的情况了。

海大学办讲座,很多学艺术或者是社会科

言,不是普通话。

学的学生都会被吸引过来,还有更多的 张颂仁 :是的。我们会收集媒体的报道和

学者也会感兴趣。这个吸引力还是很客观

张颂仁 :可是中国不是推行普通话吗?为

评论。这个活动希望能够让中国的公众对

的……

什么在上海电视台的节目里还有那么多的

印度有更具体的了解和想像,我们把活动

本地方言?

的基地设在大学,但不会推向大众市场。

张颂仁 :你的意思是应该重新考虑一下我

我们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姿态,因此当代

们的做法,看看能不能唤起更广泛的关注?

艺术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平台。

如果我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采取完全不同

陈韵 :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差不多 5 年 以前,中国的各大媒体都是严禁用方言的,

的方式,比如到北京去或者……

除了广东、四川等几个特例。上海就属于

帕沙 · 查特吉 :对。即使对大学里的学生,

严格禁止方言播音的。但是 5 年以前,随

这种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这些学生将来

着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发展,方言又

会走向社会从事各行各业,无论是经商还

帕沙 · 查特吉 :对。扩大演讲规模的最大

悄悄地复苏了。

是从政,学生时代,特别是大学时候学到

的好处,是你们能请到更好的、专业的翻译。

的东西会对他们未来的道路产生持久的影

翻译始终是个主要的问题。如果能有很棒

帕沙 · 查特吉 :可是在中国没有私人电视

响,因而也间接地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的翻译,各方的互动就会更有效。如果演

台……

所以说大学对学生们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

讲始终停留在一个很小的,相对私人的范

地方,它开启了通往其他国家或其它文化

围,比如大学组织的内部交流,当然这些

陈韵 :没有。上海的静安区现在正在推进

的窗子,就算是在美术学院这样的专科院

老师都能讲很好的英语,也可以充当翻译,

建设“戏剧谷”的活动,结果让人很吃惊

校也是一样。昨晚来听讲座的许多学生将

但对一个更大规模的交流来说,这样的谈

的,你很难想象这里面反映出来的潜在市

来会成为设计师或者艺术家或者是别的什

话就会变的有点困难……其实我在以前的

场之大……每一次新戏上演或者有新的演

么职业,但总之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群人,

访问经历中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过昨

出,娱乐性的也好艺术性的也好,总是满

这点我是相信的,只是这种影响需要一段

晚的演讲,在上海的那场,三、四个不同

座, 票总是销售一空。同庞大的观众群相比,

时间来显现。

观点的讨论者参与其中,整个讨论的效果

文化生产还是跟不上。在戏剧这一块特别 突出。

张颂仁 :能不能听听您对“从西天到中土”

就变的更好了。我相信昨晚听演讲的大部 张颂仁 :我们的活动是由美术学院主办的,

分观众一整天都在那里,无疑演讲带来的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讲座都必须在美院举办。

影响是明显的。

换个其他的地方都是没问题的。

整个项目结构的想法?因为下面还有很多 活动,您有什么建议?关于组织和改进的

帕沙 · 查特吉 :对 。也许你们可以考虑下

方式?

大学。

帕沙 · 查特吉 :这个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

张颂仁 :对。可以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学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23


《从西天到中土 :印度新思潮读本》丛书 主编 :张颂仁 陈光兴 高士明 作者 :萨拉 · 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 帕沙 · 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 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 迪佩什·查 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 霍米 · 巴巴(Homi Bhabha) 第一版已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在 2010 年陆续出版;修订版将由世纪文景在 2011 年出版; “从 西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的《演讲讨论集》将由世纪文景出版,敬请关注

24

即使是他的死亡本身也具有辉煌和完整的艺术性。从各个角度看,对于他和他所度过的 一生,死亡都是一个适当的高潮……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

高德西(Godse)之于甘地的意义正如康萨(Kamsa)2之于黑天(Krishna)3。两者虽不 相容,却不可分割。阿周那(Arjuna)4永远无法像康萨那样理解黑天……恨比爱更具备无限 的共容性。爱使人的视野变得平庸无趣,恨却使其愈加敏锐。 ——T·K·马哈德万(T.K. Mahadevan)5

最后的相遇 :甘地遇刺之 政治

一 每一宗政治暗杀都如同一份联合公报,其内容由暗杀者与受害人共同执笔并联合完成。

文 / 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

有时此类合作需花费一定时间方能成熟,有时双方则在瞬间走到一起,并且完全出于自然 自发。然而,政治暗杀从来不是凭借一人之力而完成的。即使暗杀者患有精神疾病并且只 是独自行动,他的病态亦展示了更强大的历史和心理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将他与受害人

阿希斯 · 南迪(Ashis Nandy)早前是一位社会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之后投身于不为社会科 学及学术研究正式关注的领域。现在,他的研究兴趣集中于暴力心理学的政治,知识、乌托邦 以及想象的文化,人类的潜力以及未来。他目前正研究有关种族灭绝的问题。南迪作品中的恒 常主题包括 :对知识边缘域的关注与尊重,以及面对人的问题,由专家主导、经过包装的专门 化解决方案的持续怀疑。他的作品试图为南部文化经验及普通公民日常生活准则中的概念与范

联系起来。6 在相关话题的文字中,尤为突出的是罗伯特 · 佩恩(Robert Payne)在其所著圣雄

畴开创更大的空间。

甘地传记中提到甘地遇刺事件中的合作性。7 佩恩似乎在暗示,除了甘地与一支鱼龙混杂、

南迪任职于德里的发展社会研究中心,他还是墨尔本后殖民研究所的杰出学者,以及高等教育

狂热但笨拙的刺客编队,在这一刺杀事件中扮演非直接重要角色的,还有作为甘地保护者

全球科学委员会成员。多年来,他积极介入包括新德里生态及食物安全中心,公民自由人民联盟, 德里文化选择与全球未来委员会,英联邦人权组织,和平与未来跨国基金会,户田纪念国际和 平研究所等在内的各种组织。 南迪的著作包括: 《另类科学》 《在心理学的边缘》 《亲密的敌人》 《板球之道》 《民族主义的非法性》 (台译 : 《国族主义的非法性》)《野蛮的佛洛依德及其他论文》《通往城市的模糊之旅》《热带国 家传奇及异议的命运》 《时间隧道》 《时间苦旅》以及《传统,暴政与乌托邦》。他与人合著了《失 明的眼睛:五百年的哥伦布》 《创造民族》;编辑了《科学,霸权与暴力》及《我们欲望的秘密政治》; 他还与人合编了《民主的多元宇宙》《知识与文化的未来》及《鉴别大众文化的特征》。 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南迪的三卷本精选集——《在地流放》《流放归来》及《一次极受欢迎的 流放》——同时还有他的论文集 : 《信条的篝火》。该出版社还出版了两本概述了南迪与其精神 世界的书——维纳 · 拉尔(Vinay Lal)编的《对知识持异议,打开未来 :阿希斯 · 南迪的多重 自我及奇异的目的地》,和拉明 · 贾汉贝格鲁(Ramin Jahanbegloo,台译 :雷敏 · 亚罕拜格鲁) 的《谈印度 :与阿希斯 · 南迪的对话》。 南迪曾就宗教及民族暴力撰写非官方报告,并代表南亚的非政府组织监督孟加拉、巴基斯坦和 印度的国会选举。他曾是亚洲妇女人权委员会下的“发展的受害者” (1994)及“种族歧视” (2001) 妇女法庭的审裁委员。他还是由印度人民环境及人权法庭(2000)组织的萨达尔萨罗瓦调水工

的印度警方及其情报分部、官僚机构以及包括最忠诚的甘地追随者们在内的印度政治领导 层的重要部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齐心协力的事件?其中众人的不同想法与利益交汇于何处?要回答 这个问题,我需要先为甘地政治风格的精髓作出概括,再描述甘地身亡时(1948 年 1 月) 印度国内普遍的社会与心理环境。 甘地本人既非保守主义者,亦非改良派人士。虽然甘地有内在的矛盾,但他并非是一 个为强迫性地保存旧制或维护新制的需要驱使的那种断裂、自我异化的人。他创造了一种 看似简单而无威胁性的自我表达模式,毫不费力地超越了“正统还是反传统”的两分法, 使旧与新的共同本质在此调和。8 然而,对于主流印度(尤其是印度教)文化而言,尽管

程公开听证会上的陪审团成员。

甘地有能力将各种对立统一起来,他所倡导的社会变革内容,以及要求印度人民投入政治

在此收录的文章可以大致见证南迪对不同群体与文化的持久关怀,以及他意图通过个人生活经

运动的诉求,却具有高度的颠覆性。尽管在那个时期只有极少数知识分子认识到这一点 9,

历讲述群体和文化的努力。这些个人生活经历往往贯穿于被忽视的事件与极普通的文化产品之 中。

但许多在旧制度和建制中有既得利益的保守分子都嗅到了甘地思想中的颠覆性。正如作为 保守派的暗杀者日后所言, “他所有的改良实验都是以牺牲印度教徒利益作为代价的。 ”10 在甘地政治哲学中,有两个方面尤其对印度传统权威制度产生威胁。首先,甘地一直

24

注目 FEATURES


试图改变印度社会对于中心和边缘的界定。

地的社会政治变革动员战术挑战了这个设

本性和不可预测的后天培养,活力和侵略

其次,他对印度传统和殖民环境中暗含的

想,并威胁削弱印英政府的支持基础。

的传统象征符号的女性心怀恐惧。因而,

对男性阳刚气质和女性阴柔气质的界定的

英国殖民者以为只有城市中产阶级绅

甘地一向对女性表示敬畏,要么倾向于摒

否弃。这两种努力包含了重要的心理元素,

士们才是强烈的持不同政见者,而他们被

除女性特质,要么又因捍卫女性,不吝夸

论说甘地之死这一幕不能不提到它们。

隔离在真实的印度之外,排除在“天然”

大溢美之词。15 与大多数情况类似,一个

上述第一点可被粗糙地称为一种典型

领袖阶层以外。同时,殖民从属地位使印

内在心理问题可以找到印度社会自身内部

的甘地式社会正义论。该理论否弃了西化

度人确信他们的文化劣等性,他们的担子

的文化分歧与之相对应。相比小范围的印

的现代主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无产阶

由白种人作为基督徒的义务而自愿担承。

度文化而言,广义上的梵语文化往往更不

级先锋的作用。在甘地出现以前,正是这

甘地对权力有敏锐的感觉,他接受并承认

重视女性与女性价值。同时,殖民文化的

一绅士阶级主导着印度政治,是印度民族

第一条论点,并将他反抗王公的斗争带到

心理优势也源于将统治认同于男权,源于

主义的喉舌。然而,甘地担心这些“思想

了印度的农村。出于对在国人普遍的自尊

将统治认同为女性服从。

先进”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虽然以穷人

丧失的关切,甘地拒绝承认印度人有责任

因此,似乎可以看出,甘地在上述领

和被剥削者的名义行事,却为意识形态所

以统治者为榜样以塑造自身,自我贬低或

域内的创新在于既要颠覆婆罗门和刹帝利

主宰, 只会寻求延续自身的主导地位。因此,

采取守势来护卫本国社会。初看来是甘地

的正统地位,又要反对英国殖民制度。他

甘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印度政治去知识化。

的蒙昧主义倾向,实际上却是他反对将印

对前者的反对是由于前者基于印度男性对

必须澄清的是,甘地并非反对知识分子阶

度的文明开化角色归功于殖民主义(殖民

于受到女性和女性气质污染的恐惧。他对

层本身。他反对的是在印度教文化中赋予

主义在当时是与现代科学、工业化、先进

后者的反对是由于后者则利用了男人们对

智力活动与意识形态占据重要地位。在此

技术和智力主导的进步理论紧密关联的)

自身阳刚气质的不确定感,以及随之而来

种文化中,智力活动被认为在宗教典仪上

的努力,使后者成为种族主义和剥削的公

的对权力的持续欲望。

更纯粹,是更属于婆罗门阶层的。理念相

开代名词。

换言之,甘地攻击了与殖民现状和传

对于行为的首要地位有神圣宗教传统在其

甘地哲学中第二个重要元素是他重新

统社会分层性质相同的性别支配结构。他

后支持。因此,甘地甚至不承认印度传统

发掘了女性在人类社会中的教化力量。甘

拒绝英国殖民者和婆罗门——刹帝利将男

特权阶层中先进分子的存在,同后来面临

地试图在已延续数百年、对女性持有深刻

性身份与统治地位、阳刚气质与合法暴力、

一个相似文人传统的毛泽东的作为颇有相

的矛盾和模棱两可态度的农耕文化中,赋

阴柔气质与被动服从的等同。16 无论是对

通之处。

予女性以新的意义。12 在内心深处,甘地

于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甘地想将他们的

一生都试图脱离他那外表强大却内心薄弱、

男性身份认同扩展到一种重估过的、部分

商人和农民文化的许多方面说成是真正的

信奉享乐主义、部分接受现代化的父亲所

地非婆罗门的价值。即把阴柔气质同非入

印度教文化。这是他通过去知识化来完成

给予的身份。他情愿透过外表脆弱、虔信

侵性、养育的、非操纵性的、非暴力、非

去婆罗门化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在强调甘

宗教、非常传统但却充满自信的强大母亲

自我强调的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融合”

地的兼收并蓄的同时,不能忽略他使印度

来确立自我形象。显然,母亲是甘地所知

等同起来。

教文化的某些边缘方面成为其主流核心的

道的第一位非暴力不合作者,并目睹她在

也就是说,甘地试图通过反对父权制

努力。对于基督教,他以更有限的方式作

家族父权的约束下采用绝食等自罚手段获

下的心理等式来与殖民主义抗争,包括反

了同样的努力。

取和行使女性权力。多亏一些对甘地非常

对在男性特质与积极的社会统治之间划等

有感悟力的心理学研究,这些已成为众所

号,以及将女性特质与等同于顺从。为此,

甘地一直试图将底层、非婆罗门的、

为了促进印度社会文化转型,甘地发

13

展出对他的社会来说是崭新的一套政治手

周知的事实。 我的重述只是为了强调,

他巧妙地结合了部分民间印度教和基督教

法。他开始强调政治与公共生活在一个非

类似分析都已识别出甘地性格中融入了某

的隐性因素,为公共干预划分出新的领域。

政治性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并且开始发动

些来自母亲的阴柔气质,这种主动容纳来

在这个新领域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可以

印度社会边缘力量。表面上看是为了城市

14

缘于心理上的深层需要。

共有一种新的道德意识,认识到弱小之人

中产阶级所宝贵的民族主义事业,实际上

甘地对父亲持有明显的矛盾态度,对

不仅将接管世界,也将使女性特质成为人

却是为了重塑整个印度教文化内部的独立

母亲却表现出了完全的尊重。但多种对甘

宝贵的一面,并且与其整体的男性特质相

文化层级系统。结果也正如此,甘地弥合

地人格的研究提出,在此种尊重之下——

合。换言之,对臣民和向非暴力让步的敏

了此前印度大众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之间

正如碰到此种给予某人至善无缺的美名,

锐统治者而言,勇于对抗的主体意识和对

11

的罅隙。

通常可以预料到的那样——有非常多的潜

暴力的消极抵抗——埃里克·埃里克森 (Erik

这种新的政治手法还顺带质疑了殖民

在矛盾心理。不难猜到,这种矛盾心理中

Erikson)称其为激进型非暴力——成为

制度的前提。该制度建立在英国对印度的

富有攻击性的元素源于他的内疚感,源于

甘地世界观中道德成就与优越的指标。甘

殖民统治是具备大多数农村印度人、刹帝

他寻求有效的个人与社会赎罪机制的心理。

地的理想不仅仅在于成为跨性别的印度圣

利小君主中的“武士种族”和“天然领袖” , 以及效忠英王的首领和王公们的认可。甘

这种个人追寻迎合了印度人格在某些 方面的需要。印度人向来对作为不确定的

雄或圣人,他也想成为一名基督的新妇 17, 成 为 基 督 教 的 圣 方 济 各(St Francis of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25


Assissi)18。既是渴求权力的统治者们的 19

际上这结论并非完全失实。甘地的政治革

他我,同时也走向超我。 甘地声称,荣

新看上去与印度教正统是相合的,他的社

20

誉普遍归于受害者,而不与侵略者同在。

会和政治理论也没有什么本质上非印度的

这证明了他与一些欧洲知识分子的一些新

成分。但必须记住的是,和所有其他重要

兴但边缘的意识流派是多么合拍。同时,

文明一样,印度的文化包括了诸多文化品

他还着力于在印度政治界树立最高权威。

系。一个重要文明的显著标识始终是一个

罗曼 · 罗兰在给他的崇拜者西格蒙德 · 弗洛

由多元和矛盾构成要素组成的复合整体,

伊德的信中称, “胜利总是对于征服者比被

以其对其内部各种规则和亚文化的分别强

21

对征服者更具毁灭性。 ”

调与侧重。

甘地对这两个基本建构(印度边缘文

甘地对更广大的梵语文化传统所构成

化的中心化,以及对女性气质的接收)的

的危险也正是这一点。他引入了一种不同

宣扬并非通过任何写作或者演讲,并且因

的度量衡,将边缘文化置于其中心,并威

为在婆罗门文化中不具有合法性而成为异

胁以此改变印度社会的基本特征。

见。他运用了大规模动员、组织运动,以 及不断呼吁国人向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公共

伦理看齐。这与自信地包容意识形态异见 的婆罗门文化是陌生的。然而,由于意识 形态异见获得来自底层、非婆罗门的的积

• 高 德 西(Nathuram Vinayak Godse,

极社会干预和大众政治手段,婆罗门文化

1912 年—1949 年) ,正是甘地企图边缘化

此时变得不那么安稳了。

的社会中心阶层的一员代表,这绝非偶然。

尽管甘地树立了这样的结构精细而宏

在所有的策划阴谋暗杀者中,我想集

伟的异见理论,他却从未宣称自己是革命

中讨论高德西。首先是因为在 1948 年 1

家或改革家,或如同以前的印度社会改革

月 30 日那天,是他最终扣动了扳机。在

家那样,意在以重新诠释过的传统文本来

可说是违背同伙意愿的情况下,他自己选

为新的生活模式张本。他深信,作为一个

择了单枪匹马完成刺杀。高德西曾说过: “历

真正的、思想正统、纯种的桑纳塔尼印度

史表明,一小部分人革命的谋划往往是不

教徒,他不是为改造印度教和印度文化而

成功的, 只有个体的努力方可达成革命。 ”23

来的社会改革家。他似乎认为自己是一名

高德西与纳拉扬 • 安普特(Narayan

反改革派,一名复古主义者,一名坚定的

Apte)组成了刺杀同盟的核心。同盟内其

22

保守分子。 甘地自己声称他代表着延续

他成员们起次要作用,他们“很迟才抵达

传承,而那些婆罗门式的、受过教育又西

现场,直到刺杀发生前几周才知道对方的

化的中产阶级才代表着变革。他声称自己

存在。有些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人身上没

处于印度教社会内部,而那些处于社会等

有任何可供区分的特征,仿佛是被随机选

级上层的婆罗门精英们才是不请自来的。

中的一样” 。24 这就像是致力于反对甘地的

又一次,甘地不仅沉湎于这种“内部言语”

两大社会要素唤起了更大的隐性社群,而

(inner speech) ,继而还赋予它制度上的

他们想要消除甘地对印度的影响。

形式。他调动了在数量上占优的非婆罗门

但 是, 为 什 么 是 高 德 西? 我 尝 试

印度教徒,社会的低下阶层,以及政治上

给出尽可能简单的回答。首先,高德西

被动的边缘群体: 低等种姓者、不可接触者、

和他的同伙们(只有一个除外)全部来

农民与村民。凭借人数优势,甘地开始争

自婆罗门势力尤为强大的马哈拉施特拉

取让对诸如个体的救赎、责任与朝向自我

邦。25 高 德 西 本 人 则 来 自 浦 那, 那 里 是

意识之价值的行动的印度传统观念进行挑

传 统 上 马 哈 拉 施 特 拉 邦 的 非 正 式 首 府,

战的新集体伦理合法化 ;挑战私密知识和

以旧式的学问和当地社会地位较高的吉

自知的观念、政治上的不参与,以及认为

特 巴 万(Chitpavan, 或 称 作 康 卡 纳 什

政治当局并不对生活至关重要的传统观念。

Konkanasth) 一 族 所 建 立 的 丰 富 而 多

甘地能让这么多敏锐知识分子信任,

26

甘地的暗杀者南度蓝姆 • 维纳亚克

样的婆罗门文化而著称。高德西本人和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初看之下,圣雄

其他大多数核心成员都是吉特巴万族的

所做的事似乎并不是非常具有革命性。实

婆罗门,这种文化传承使他成为甘地的

注目 FEATURES


潜在敌人。 [针对甘地的未遂暗杀共有三

文化。此外,通过不断强调女性气质、养

雅、合乎时宜的人,父亲是享有声誉的古

次,均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第一次发生

育性与男性气质中的非暴力部分,甘地挑

典学者,叔叔是一位受欢迎的小说家 ;安

在 1934 年的浦那,当时甘地正在浦那从

战了刹帝利男性身份,后者建立在对女性

普特自己曾是一名成绩优异的理科毕业生,

事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运动。第二次发生

和宇宙女性自然法则的恐惧之上,他们尤

虽然信奉印度民族主义,却曾经在印度皇

在 1944 年的塞瓦格兰姆村,事发仓促并

为忌讳变得具有女性气质或为女性特征所

家空军中获英王委任,并在美国教会学校

且牵涉到一些印度教大会党成员(Hindu

污染。 (也可以说,甘地或多或少地对印度

任教) 。

Mahasabha) 。最后一次是在 1946 年的

宗教文化和武士文化构成了同样的威胁。 )

浦那周边地区,一伙不明身份的人企图破

因此,在缺乏刹帝利阶层的竞争之下,作

早年对公共事务和良好服务的兴趣有关。

坏铁轨,以使甘地乘坐的火车出事故] 。26

为当然的统治者、地主与武士,马哈拉施

不少传记中提到他时常帮助邻居,业余喜

吉特巴万族历史上属于印度西海岸

特拉邦的婆罗门人不仅享有额外的高级地

欢从事社会工作。然而,随着他兴趣范围

地区,是婆罗门各族群中罕见的拥有悠长

位,还整合了刹帝利身份,以及对女性特

的扩大, 他的神谕能力下降了。据他弟弟讲,

的勇猛善战传统的群体。这使他们比同样

质的恐惧与焦虑。

南度蓝姆在 16 岁那年不再担任家族与神灵

南度蓝姆沉着的人际交往风格与他

生 活 在 该 地 区 平 原 上 的 Deshastha( 梵

南度蓝姆 • 高德西就来自这样的家族

文,意为 :内陆居民)婆罗门人具有一种

文化背景。他的大多数同伙们,包括他的

历史优越感。因此,在当地缺乏拉其普特

28

以及传记作者所说的高尚品质。在一个虔

(Rajputs) 这 类 武 士 阶 层 的 情 况 下, 吉

1910 年,高德西出生于孟买—浦那城市

信的家庭,曾出任过灵媒的人不可能摆脱

特巴万族可以结合婆罗门祭司的传统特权

带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他是长子,在家

被神选中的自我优越感。

与刹帝利种姓的王权。虽然以马拉特人

里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中排行第二。他的

(Marathas)为大宗的其他几个族群要求

父亲叫维纳亚克 · R · 高德西(Vinayak R.

杀后显得更加鲜明。有些人认为在刺杀前,

共同分享武士阶层在该邦的地位,但婆罗

Godse) ,是一名在邮政部门工作的政府

他口头表达和社交能力很糟糕。真正令人

门人与非婆罗门人的区别一直是该邦最大

小职员,多年来因工作需要而经常迁至小

吃惊的是,他在杀死甘地之后表现出的控

的社会差异之一,在浦那,这种差异则达

城镇居住。南度蓝姆还有三个早夭的哥哥。

制力和沉着冷静 :他的法律技巧,用英语

到顶峰。

弟 弟 戈 帕 尔(Gopal) 也 都 是 这 样。

之间的灵媒。虽然并未接受过正规高等教 育,他的身上仍有不少天生的智慧闪光点,

一些证据表明,这些特质在他完成刺

他的父母均是虔诚的信奉婆罗门正统思想

辩护时的自信 ;而他应该并不是一个熟练

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马哈拉施特拉

者。可以理解他们向宗教求助,以求新生

使用英语的人。30 暗杀行动仿佛赋予了高

的婆罗门精英们也有长期反对印度的穆斯

儿存活下来的行为——他们采用了一个由

德西生命的意义和动力,否则生活将日趋

林统治者的纪录。诚然,他们被同掠夺势

来已久的方式 :南度蓝姆被当作一个女孩

平庸。或许这也能解释他为何很起劲地在

力紧密联系起来,印度大部分信印度教的

那样带大,他被穿上了一种叫纳特的女式

行动中将角色进行到底。31 直到他走上绞

29

地区都是他们的侵略的牺牲品。进入 20

鼻环。这也是他名字的由来 ,他的原名

架,他担心的不过是印度政府在甘地的家

世纪伊始,马哈拉施特拉的婆罗门人即从

其实是拉马钱德拉(Ramachandra) 。此

族及很多甘地主义者的敦促下会对他施以

印度民族主义的需要出发,重新解释了自

种经历往往使人对宗教更加虔诚,觉得自

“同情” ,令他余生都生活在这种同情带来

身历史。他们将自己看作是秉持了长期抵

己是被神所选中的。幼年的南度蓝姆也很

的耻辱中。他不接受这样的反高潮。 “怜悯

抗穆斯林对印度的占领的传统。基于这种

快皈依了高德西家族的神灵。他在神前唱

是违背我良心的事。在杀人的时候,我并

自我重建与创造的传统,一些马哈拉施特

起印度教的拜赞歌。另据他的家人讲,南

没有心怀怜悯。同样我也不希望获得他人

拉精英们构建了反英的民族主义。和孟加

度蓝姆有时还能进入出神状态,获得作为

的怜悯。 ”32 他说道。与狱中的高德西接触

拉民族主义者一样(同时他们还是马哈拉

灵媒而宣布神谕的机会。

过的人证实了这种态度 : “大家普遍感到,

施特拉人的同情者与仰慕者,并视其为理

然而,无论是他的双重性别角色,还

想的自我形象) ,他们不认为自己是道德更

是神谕的宗教地位,都没有阻止南度蓝姆

为高尚的个人,不认为凭甘地呼吁的非暴

热爱体育活动和拥有其他“男性化”的喜好,

力和道德感召,就能让印英双方脱离道德

成长为一个“高大强壮的年轻人” 。在他的

常婆罗门的特点。尽管被大学拒之门外,

卑劣的殖民统治系统。反英的当地精英们

文化里,由社会赋予双重性别的早年经验

他却自学成才,掌握了不少传统宗教文本

视自己为拥有强大过去、能与英国人抗争

也许有确切的含义和工具性。另外,想要

的一手知识。例如,他能铭记整篇《薄伽

的对手,只不过目前力量被削弱了。因此,

遏制一个人自我性别意识的展现也并不特

梵歌》 ,并且熟读《帕坦伽利瑜伽经》 、 《笛

他们毫不费力地采用了针对印度统治阶级

别困难。或许在当时的情况下,南度蓝姆

安尼须瓦尔书》和《图卡拉姆颂诗》等 34。

的恐怖主义,目标是赎回他们失去的昔日

想尝试通过表现男子气慨来回到明显的男

此外,他有较好的马拉特文、印地文书面

性性别角色。

和口头表达能力,广泛阅读历史、政治学

27

荣耀。

当然,甘地的领袖魅力没有打动吉特

这些内在冲突并没有显现出来。据说

即使把他放出牢房,他也不会趁此机会逃 跑。 ”33 在与甘地相遇之前,高德西有一个非

和社会学著作,对甘地的著作尤为熟悉。

巴万人。他一直强调和平主义与自我控制,

南度蓝姆是一个有礼貌、安静、谦虚的年

对于维韦卡南达(Vivekananda) 、奥罗

威胁到作为武士阶层的刹帝利和印度武士

轻人(他的同伙安普特则是一个精致、典

频 多(Aurobindo) 、 蒂 拉 克(Tilak) 和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27


戈卡莱(Gokhale)等十九、二十世纪印

神圣经文的东西,正是一个来自传统尚武

义执行火化(他的遗愿得到了满足) 。然而,

度重要学者的著作,他也了如指掌。

背景的人会读入其中的元素。例如在对《薄

在另外一些方面他们也不无类似 :他声称

与心理学家的极权主义者概念相符,

伽梵歌》 的解释中, “他和甘地不同,他

自己支持一个去种姓化的印度社会和民主

在重视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影响下,高德

相信黑天与阿周那是就真正的战役进行讨

政体,甚至支持甘地出于民族主义原因对

西对父母尊敬有加,秉持社会地位的传统

论,而不是谈论灵魂中的斗争” 。果然,在

印度穆斯林的领导权作出一些让步以发动

观念,害怕失去这一社会地位。他在死前

大会党如火如荼的政治环境中,他为寻求

后者参与的做法。当高德西的政治生涯由

的一个担心是,作为刺杀甘地的凶手,对

权力的印度教徒找到了一种更合法的政治

参与公民不服从运动开始,结束于以刺杀

他的审判将会损害其父母的社会地位。在

表述。他在党内的上佳表现同样不出所料:

甘地的当事人身份作法庭辩论时,也许这

写给父母的信中,高德西并不关心他们对

短短几年内他便升任了浦那地区党支部书

并非偶然。这多少可以看做是他对于甘地

即将失去儿子的反应,而是引用宗教文本

记。不过,由于认为志愿者同盟的军事化

所做贡献的不情愿的致敬。

35

章节和《往世书》 (Puranas) 中的文字

程度不够,大约一年以后他便断绝了与组

为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精心辩护。

织的联系,建立了一个名叫印度民族主义

高德西身上有西化的高级种姓家族传统,

党(Hindu Rashtra Dal)的新组织。

其阶层属于印度社会中的第三级,在 19 世

高德西展现出这样一种传统社会精英

当然, 两人之间也存在根本上的分歧。

典型形象 :身材结实,轻声细语,和大多

1944 年,在同情者的资助下,高德

纪 末 和 20 世 纪 初 是 印 度 政 坛 的 主 导 力

数吉特巴万人一样的浅肤色。然而他的人

西收购了一份叫《Agrani》的报纸用于宣

量。40 他特别对孟加拉邦、旁遮普邦和马

生与此形成的鲜明反差,并一直伴随他直

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很快便因观点过激而

哈拉施特拉邦城市中产阶级的恐怖主义传

到实施刺杀行动那一天。高德西家族的经

被政府禁止。高德西将报名改作《印度民

统感兴趣,这种恐怖主义与印度的帝国统

济状况可能实际上并不差,但对于贫穷的

族主义》 (Hindu Rashtra)又重新恢复出

治者观念不谋而合,将政治看作一种此消

恐惧贯穿着南度蓝姆整个青少年时期。正

版。这次他得到了纳拉扬 • 安普特的资助,

彼长的残酷游戏,致力于从对方的失败中

因如此,他 16 岁便不得不开始经营布坊,

安普特也成为该报总编辑。 《印度民族主义》

赢取最大利益。就像一个可能出现在世界

承担起自己的生计。经商不仅仅被认为是

开始比其前身更为激烈地反对甘地,并将

任何地方的“正常人”那样,高德西认为

对婆罗门人身份的高度贬低,对中下层婆

甘地主义解释为对印度教徒的“阉割” (

甘地对政治伦理、灵魂力量以及受压迫者

罗门家庭而言,这明确表示学业上的失败。

emasculating) 。这一说法在孟加拉邦和

相对压迫者的道德优越性之推崇是完全荒

初看这似乎并无太多意味,而更糟糕的是,

马哈拉施特拉邦中的中产阶级和高级种姓

谬的。

南度蓝姆的经营惨淡收场,之后不得不转

阶层中尤为盛行。然而,这家以观点激进

做裁缝,从事传统上被认为比经商更低种

著称的报纸并没有为高德西支付任何酬劳,

质上的不同。甘地将印度教看成一种普世

姓的职业。

他仍然从事裁缝的工作,而且需要开办裁

伦理的开放体系,以及能不断容纳新内容

缝讲习班来补贴收入。

的生活方式。他想让印度教徒组织成为更

总之,作为印度社会传统特权阶级的 一员 , 南度蓝姆的实际社会经济地位以及

高德西对印度教的理解也与甘地有本

无论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何, 《印度民

大的区域性政治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

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之形成了巨大差距。

族主义》至少使高德西在政治风格层面上

作为一个宗教性团体存在。而半西化的高

暴力、极端主义和政治复辟集团核心人

形成了一些不同于甘地的主要区别。然而,

德西,不自觉地受组织严密的西方基督教

物通常都来自这样的背景。36 短暂经历过

谈论差异之前却首先要看到两人之间诸多

和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会和乌里玛 41 式

1929 年至 1930 年期间甘地领导的公民不

明显相似之处。高德西与甘地都是坚定勇

的富有侵略性的自信之影响。对他来说,

服从运动之后,年约 20 岁的南度蓝姆即

敢的民族主义者,都认为印度的问题主要

印度教徒的救赎在于放弃原本宽容的立场

成为了印度教大会党(一个很小的政治党

是印度教徒的问题,因为他们是印度人的

和开放的意识,通过取得政治上的成功来

派)中的积极分子。他还加入了全国志愿

主体。他们都主张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由印

延续其宗教信仰。他希望印度教徒不断组

者同盟, 这是印度教大会党的准军事组

度的想法,认为紧缩政策是政治活动的必

织起来,通过竞争和“自卫” ,成为一个单

织,其重要职务均由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

要组成部分。甘地的禁欲主义是众所周知

一性的社群和国家。

的婆罗门担任。这两个团体都公开支持印

的,而高德西也坚持像一个隐士那样生活。

度教复兴运动,并且致力于让追求民族自

他睡在一块木板上,偶尔裹一条毯子,甚

件的时序排列,因此,他认为穆斯林和基

尊的印度教徒联合起来。然而不为人知的

至在严寒的冬天里也只穿着一件衬衣。在

督徒在印度上千年的统治是印度教徒的耻

是,由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婆罗门作为主要

流行的好莱坞电影《罗摩九小时》 (1963 年)

辱,而这耻辱必须得到洗刷。而甘地与印

基础的印度教大会党和全国志愿者同盟都

中,高德西被塑造成一个烟鬼和酒鬼,事

度教的主流思想相合,不认为历史是过去

有千禧年运动的成分,誓在恢复传统社会

实却恰恰相反,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相

事件的时序排列。甘地认为历史是当代的

领导层的支配地位,或者至少要缓解其所

对于甘地的禁欲,他甚至更进一步而终生

神话,必须根据当代需要进行阐释和重新

受的屈辱。对于南度蓝姆而言,这些政治

未婚,是一个严格的独身主义者。同甘地

阐释。对他而言,穆斯林在印度的长期统

37

28

38

39

风格在其他方面也与他的世界观契合。另

一样,高德西也认为自己是萨拿塔那

外,作为极端虔信的印度教徒,他所读入

度教徒,并且希望死后按照萨拿塔那的教

注目 FEATURES

最后,高德西将历史看做“真实”事

治无关紧要 ;无论如何,挫败只是胜利者 的问题,而不是失败一方要考虑的事。


古兰穆罕默德 · 谢克以 2002 年古吉拉特邦暴乱为题材的作品《城市 :记忆、梦境、欲望、雕塑和幽灵 ;玄奘归来》(局部)展览现场

以上这些差异可用来解释高德西的话:

文化,逐渐使浦那地区的文化边缘化,将 吉特巴万人的重镇向更广大的世界打开,

承下来。 甘地在印度的政治生涯始于 20 世纪

甘地没有负起他作为国父的责任。他证

迫使马哈拉施特拉邦各地的吉特巴万人逐

20 年代,正是高德西成长的岁月。甘地

明了自己是巴基斯坦人之父。鉴于此,作为

渐成为以中下阶级专业人士和政府小职员

对他最后的敌人的威胁有两个方面。首先,

一个对祖国母亲尽心尽责的儿子,当我认识

为主的群体。第三,吉特巴万人开始日益

甘地试图使社会边缘(我们已经知道,这

到这位所谓的民族之父是如何指挥国家一步

察觉到向上流动马哈拉施特拉印度教徒集

一部分首先对吉特巴万人来说是边缘)成

步走向解体时,我相信自己必须终止他的生

团之存在和实力的增强,诸如马拉特人

为政治中心(首先对于吉特巴万人来说是

(Marathas)和马哈尔人(Mahars) ,经

中心)的一部分。其次,高德西是在同一

商有道的非马哈拉施特拉邦人,诸如古吉

话语框架中与英殖民者竞争的人之一,而

拉特—巴尼亚人(包括了印度的商业种姓,

甘地却从不与印度传统制度和“现代”殖民

甘地就属于这个阶层,还包括穆斯林商人

建制进行政治竞争。实际上,甘地不同任何

42

命。

高德西对甘地的憎恨背后隐藏着这样 的幻想 :母亲被贪婪的入侵者所迫害 ;不

44

事实上,孟买地区使

人竞争,他总是在寻求协调与互补。45

尽责的被阉割(emasculated)的父亲是

团体)和帕西人。

入侵者的同谋 ;忠于母亲的儿子试图通过

用的商业语言就是古吉拉特语,而英国当

保护母亲,在游戏中击败入侵者和弑父,

局下的行政语言自然是英语。马拉特语尽

度人,或者视作这片土地的真正儿子的人,

恢复男性的阳刚特质。除这些想象以外,

管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学和学术传统,却无

他们忽略了这一点,即甘地只是为印度的

还有其他几点历史性因素。

法占有一席之地。马哈拉施特拉人心目中

公共生活提供了一种另类的语言,提供了

那些把甘地视作一个完全非典型的印

高德西卑微的个人历史是他所处社群

很大程度上与商业画等号的古吉拉特人与

一套替代性的政治、社会价值观选择。他

历史的一个注脚,特别是英国殖民文化对

帕西人在孟买商界的日益主导地位,则更

试图将这些选择付诸实现,好像这再自然

吉特巴万人以往自我界定的侵蚀。早在高

让吉特巴万人难堪。

不过。这对那些基于纯粹的民族主义因而

德西出生以前,吉特巴万人(包括婆罗门)

因此,吉特巴万人对变化的社会环境

对殖民体制进行明确抵抗的人来说,这一

对马哈拉施特拉邦当地社会的统治便不再

怀有很深的矛盾和焦虑,他们的社群泾渭

是自然而然的。首先,他们丧失了作为

分明。一些人看到了吉特巴万人从事第三

统治阶级的特权,他们不得不运用自己的

产业的文化优势,在新制度下获得了成功。

紧密相连的异见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在

传统婆罗门技能加入陌生的殖民地社会竞

另一些人则将英殖民主义看作是不折不扣

最近的一本畅销书中,作者自觉不自觉地

争,以取得一部分社会地位。 其次,在

的魔鬼,正侵蚀着他们对吉特巴万传统的

以一种简单的思路尝试为高德西和甘地之

大都会孟买(邦府所在地)所兴起的商业

自我体认。这种矛盾心理也为高德西所继

间的心理联系提供线索。46 书中基于对戈

43

定是一个威胁。 我们将讨论甘地那将他同他的刺客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29


帕尔 · 高德西 47 的采访称,南度蓝姆与他

男性气质充满怀疑。更主要的是,高德西

的政治导师维纳亚克 · 达莫德尔 · 萨瓦卡

来自一个充满深层性别身份矛盾的群体,

(Vinayak Damodar Savarkar, 与 南 度

并且已经学会了将其中一些矛盾作政治化

蓝姆的父亲同名)有过同性恋经历。书中 似乎还暗示,在南度蓝姆加入暗杀同盟之

图破除的传统印度阶层统治,还因他的个

最后书中称,暗杀同盟中的核心谋士安普

人背景而对这一精英阶层的被驱逐过程格

特是个沉迷女色之徒。

外敏感。同样,他也察觉到了甘地式“革

真相扑朔迷离。戈帕尔 · 高德西否认

命”的另一个面向 :女性气质成为印度精

他曾在采访中提到他弟弟是同性恋。有人

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并逐步获得印度内部承

则声称另一位主角萨瓦卡是一个众所周知

认。对女性气质的价值重估也威胁到了高

的好色之徒。已知的是,萨瓦卡曾因为从

德西这样的传统精英分子,使他们失去了

事政治运动而在监狱中度过很长一段时间,

穆斯林和英国人这样的替罪羊 :正是穆斯

并且经常被单独监禁。 他的性倾向可能

林和英国人打败了印度教徒并使其子孙不

随之扭曲而走上同性恋或滥交之路。无论

继(nirveerya)和虚弱无能(napungsak) 。

如何,他对两性关系和以性别特质为中心

寻找替罪羊的相关行动理由是,印度教徒

的相关问题都表现出高度敏感。至于他是

必须靠击败英国人和穆斯林来赎回自己的

否也是谋划刺杀的一份子,现有证据倾向于

阳刚气质。而现在,甘地提出的新型政治

49

对他有利的法律判决(不是道德判断) 。

文化却使这个理由作废了。甘地所倡导的

萨瓦卡的确是刺杀同盟军们理想中的自我

新文化促使侵略的受害一方巧妙地面对被

50

形象。

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位强

剥削的处境,成为真正的清白无知者,而

大的父辈革命者就是男性的典型,他强烈

非故作无知姿态,实则与侵略者合谋,从

抗议将印度教徒化约为一个被动的、近乎

剥削中谋取次级收益。53 甘地倾向于认为,

女性气质的角色,总是害怕这种气质会进

重建一个民族的自我定位无法通过重申个

一步侵蚀他们的男性自我意识,尤其是在

人的男性自我而完成。他很敏锐地认识到

面对“掠夺成性”的穆斯林和英国人之时。

大英帝国的威力,认识到对男性阳刚特质

同样的也适用于南度蓝姆 · 高德西。

的宣扬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暴力。但通过激

不论他是否情愿地和萨瓦卡在政治与性关

进的非暴力,完全拒绝承认在暴力对抗中

系上结合,他常常通过矢口否认或者高调

作为败方是挫败,才能完成印度民族的自

的禁欲、围绕其性认同的内心矛盾,以及

我定位。而除非败方承认失败,否则胜利

对男性和女性气质定义的极度敏感,从而

是不完全的。甘地似乎认为 :正因为倒向

表达了对自己的性取向的关切。如果说柯

了胜利者一方尚武的价值观,高德西们已

林斯和拉皮埃尔

51

建立了某种神话,那他

经败给了英国人。而他可以利用表面胜利

们只是将现实神秘化了。高德西的政治演

者非武力的自我,使其自身对胜利产生怀

说和谈话中充满形象化的比喻,不断提醒

疑,从而使己方看到胜利的希望。

着有心的听众,印度人或印度教徒的顺从

30

注目 FEATURES

总的来说,高德西不仅代表了甘地意

时,已经对女性产生近乎厌恶的禁欲心理。

48

英格和吴山专,物权,2010,布上丙烯和马克笔,共 30 幅

处理。

因此,高德西并不是一个疯狂的杀手。

臣服与女性的被动特质之间的相等关系。

甘地后去世后不久,贾瓦哈拉尔 · 尼赫鲁

他的文章中不时出现这样的字眼 :英国人

曾声称高德西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却

和穆斯林是“强奸犯” ,印度教徒是被蹂躏、

坚决认为,高德西比任何其他人更明白自

阉割和失去贞节的受害者。52

己在做的事。他的整个身心都感觉到了甘

安普特,这个被指控为好色之徒的同

地对印度传统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威胁。

谋者是暗杀行动的后勤官,反而加深了上

K · P · 卡鲁纳卡兰(K.P. Karunakaran) ,

述解读的可信性。在某种层面上,好色之

这位研究甘地多年的政治学家曾经感叹,

徒与同性恋者虽然拥有截然相反的性取向,

在印度只有两个人正确评估了甘地的力量:

却都表现出一致的敏感性。一个尝试通过

一位是杀死他的高德西,另一位是印度第

不断确认其阳刚一面的自我来证明其男性

一商业大亨 G · D · 比尔拉(G.D. Birla) ,

身份(向自己也向他人证明);另一个则对

他曾在独立前给予甘地无条件的资金支持,

作为欲望客体的女人心怀恐惧,对自身的

并在独立后得到了利益回报。仅在这一点


上,政治学家的判断恐怕比政客要来得更

虽然宣扬和平主义,甘地此时却公开

正确一些。尼赫鲁错了。 高德西通过刺杀

表示希望在暴力中死去。他现在只求英勇

甘地,确实透露了其对印度社会变幻的政

的一死,他常常对去世前陪伴其左右的侄

治心理气候令人惊异的高度敏感性。我只

孙 女 曼 努 本(Manuben) 这 样 说。 他 觉

补充一点,高德西的高度敏感反映出,印

得死亡可以成就他最后的胜利。还有一次,

度社会主导阶层已经隐约意识到甘地的所

他对曼努本说如果他死于疾病,便有负于

作所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在这个意义上,

自己的圣雄之名。60 但如果他被刺客所击

高德西之手是由杀死甘地的真凶迫使的 :

倒,还可以一边念着罗摩 61 的名字一边死

焦灼缠身、充满不安全感的传统精英分子,

去,他将毫无疑问地成为真正的圣雄。由

他们受过良好教育,聚集于城市化且部分

此便可以解释,他在德里的最后一次绝食

西化的第三产业,甘地式政治正在剥夺他

运动表面上是针对社群暴力,实际上却是

们生命的意义。甘地常常谈到印度文人的

针 对 所 有 人 的。 甘 地 自 己 也 承 认 这 一

无情。他为认识到这一点付出了生命。

点。 62

1948 年 1 月 20 日,甘地被暗杀之前

他的死亡愿望(death wish)也找到

10 天,高德西的同伙之一马丹拉尔 · 帕瓦

了别的表达途径。他开始对自己的最终结

(Madanlal Pahwa)向甘地主持的一个祷

局有了预感。他甚至具体而正确地说出了

告会投放炸弹并遭到逮捕。甘地恳请警察

那位刺客的宗教信仰,以及他自己被子弹

和观众停止对帕瓦的指责并宽恕他,恳请

击中以后的临终遗言。63 他的健康也在迅

他们省察他们自己的内心。54

速恶化。除了慢性咳嗽等疾病,他还出现 了经常头晕,噩梦等心理引起的症状。64

他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完全置之度外。 甘地一生“不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在德里

最后需要提出的问题是 :甘地与他的

的日子更是经常让自己的生命处于危险

政治继承人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与暗杀

之中。”65 他习惯了听到“杀死甘地”的

者构成了共谋?

口号。 66 现在,他似乎在挑战他的反对者

甘地生前在德里的最后日子里一度情

是否敢于将他们的愿望付诸实践。之前我

55

绪抑郁,并且迅速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提到,在他遇刺短短几天前的祈祷会上曾

一个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的人很难接受分裂

发生爆炸事件,并且正是来自最终杀死他

的印度 :

的同一伙人的杰作。但甘地明确拒绝了警

我永远也不愿意加入眼看着国家分裂

察提供的所有保护服务。 奇 怪 的 是, 尽 管 扔 炸 弹 者 帕 瓦

的行列中去。我将运用非暴力的手段来阻止 分裂……我全部的灵魂都反对将印度教和伊

(Pahwa) 被 立 即 抓 获 并“ 愿 意 ” 开 口,

斯兰教视为两种敌对的文化与教义。要想

负责甘地安保的人员也几乎什么也没做。

让我同意这种理论,就是让我否定对神的信

德里、孟买和浦那当地的警察之间也缺乏

仰……如果国会想要接受分治,除非是我死

沟通。几地的警察部门有意无意中都妨害

了。56

了调查的进行。 20 年之后,卡普尔调查 委员会批露出当时大型官僚机构的效率低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人在分治前后曾数

下和警察的全然懈怠,以致于未能就明显

次发生暴乱冲突,其时最初的残酷景象也

的线索追查到这个执著的刺杀同盟的存在。

断绝了甘地之前公开表示希望活到 125 岁

67

57

将效率低下与懈怠定义为具体个人的状

的愿望。 他发现人们对他每天主持的祷

况是行不通的。68 我们必须考虑以上现代

告会正在失去兴趣,参加人数也在减少。

印度体制文化中的重要固有特色,实际上

他也肯定注意到,许多人更将每天参加祷

这些体制文化也参与谋划了刺杀行动。卡

告会仪式化了。58 不知为何,甘地仿佛预

普尔调查委员会还发现,德里警方之后曾

料到高德西日后对他的指控并且同意其中

欺瞒和伪造文件,以表明警察已尽力保护

的说法,他觉得对印度的现状负有责任,

甘地 ;而孟买和浦那警方已经拿到一部分

感到神在故意蒙蔽他的视线之后也唤醒了

同谋者的姓名与职业信息,却未能破坏他

他对自己错误的认识。59

们的阴谋同盟。他们都是感到受到甘地的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31


威胁的大环境的其中一部分。警方为英国

针对尼赫鲁和帕特尔,却似乎并非时间上

高德西回应了这一欲望。他相信,会

统治当局工作,与甘地为敌已然太久,而

的巧合。尼赫鲁和帕特尔基于现实政治的

有数百万印度人(尤其是受到穆斯林蹂躏

并没有被甘地建立一个不同社会的远景所

考虑,拒绝给予敌对的巴基斯坦应得的那

的印度教妇女)为他的牺牲流泪。在他被

感召。

一份分治前印度所留下的资金。

执行死刑前几个月,他一直怀着平静的信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人之间的暴乱摧毁

念,即后人一定会为他的死平反。他在给

了甘地的生存意志,使他产生自毁的抑郁

治原则正是高德西暗杀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父母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黑天杀死了邪

倾向,也影响了调查的警方人员的心理。

高德西在生前最后一次讲话中说到 : “甘地

恶的思舒帕尔国王 80,出于同样的理由,

为争取地方和平,甘地在德里进行最后一

式的政治是建立在诸如相信灵魂的力量、

他杀死了甘地。81

次“无限期绝食” ,在这期间警察们不断听

内在的声音、绝食抗争、祈祷和心灵净化

到“让甘地去死”的口号。派来保护甘地

75

等旧式迷信上的。 ”

他对公众反应的估计并非全无道理。 根据法官科斯拉(Khosla)的描述,南度

的警察绝大多数是反穆斯林情绪高涨的印

“我认为,没有甘地的印度政治肯定会

度教徒,他们来自不同的刹帝利种姓的亚

更切合实际,能够进行反击,并且将拥有

传统,或一些向上流动的自称刹帝利的社

强大的军队和国力……人们完全可以认为

全场观众看来听来都感动了。当他说完

会群体。他们认为甘地不仅仅属于亲穆斯

我失去理性或愚蠢,但国家将得以走上理

以后,现场非常安静。许多妇女在哭泣,男

林派,还是印度教式的被动屈服于外族入

性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健全的国家建设是

人止不住咳几声,摸索着掏出手帕。偶尔的

侵的典型代表。此外,印度警方已经放弃

有必要的。 ”76

轻声啜泣和压抑的咳嗽使现场的安静变得更

蓝姆在法庭的最后辩解之后,公众的表现 是这样的 :

担任世俗的法律仲裁者的角色。在族群骚

在那次讲话中,高德西还表示,甘地

有感染力……毫无疑问……如果要这些观众

乱中,南亚次大陆上的警方尤其易受到族

的非暴力在于“忍受侵略者的打击而毫无

组成陪审团,并负责对高德西的上诉作出裁

群情绪的影响。大多数警察都支持自己的

武力的或体力的反抗……我过去到现在都

决的话,他们将以压倒多数的票数判决被告

族群,警官们公然容忍并共谋对非我族类

毫不怀疑,上述这种非暴力将使国家走向

“无罪”。82

的杀戮。这些警官们来自原本靠舞刀弄剑

灭亡。 ”高德西还举了一个例子 : “曾长期

生存的种姓和群体,或者来自在人际交往

搁置而并不棘手的海得拉巴问题 77,在甘

与公共准则文化方面沾染了迪奥尼索司式

地死后,已经被政府合理地使用武力解决

(Dionysian)的狂乱气质的族群。在分治

了。可见,分治后的印度现政府正是奉行 78

四 1948 年 1 月 30 日,南度蓝姆 · 高德

之后骚乱的紧张气氛中,这些人想必在甘

实用主义政治策略。 ” 这段讲话表明印度

西在甘地前往他在德里的晚祷会路上,近

地身上看到了他们所惧怕的超我(super-

国内对这种思路潜在的支持有多大,以致

距离朝甘地开了四枪。在开枪前,高德西

ego)的一部分影子,很快便被暴力、复仇

印度政府禁止其发表,以免可能引发对凶

向甘地躹了一躬,感谢圣雄对国家所做的

和恐惧的原始冲动所攫住了。69

手的广泛同情。

贡献。他没有试图逃走, 并且大声召来警察,

最后,虽然在他的政治继承人眼里, 甘地仍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但印度争取

也许是出于同样的意识,或者你喜欢

虽然在事件发生后最初的震惊和寂静中,

称它做潜意识,孟买的首席部长 B · G · 柯

他至少有时间试图逃走。就像他后来说的,

独立自由斗争的胜利终于开始付出高昂的

尔(B.G. Kher)与内政部长莫拉吉 · 德塞

代价。治国术与新的责任占用了领袖们的

(Morarji Desai) 并 没 有 采 取 积 极 行 动。

大部分时间。印度独立后的混乱与接近无

而孟买正是暗杀行动的策源地。当地一所

甘地就这样去世了,与他自己设定的

政府的局面让他们忙碌不停。除了觉得甘

大学的贾格迪什 · 钱德拉 · 贾殷(Jagadish

情节相符,死在一位盲目、狂热的宗教分

地的那一套稍微有点不合时宜,而甘地本

Chandra Jain)教授是马丹拉尔 · 帕瓦的

子手中。高德西的背景符合一个暗杀者通

人又有些难以操纵之外,他们再没有其他

忏悔教父,曾在暗杀发生前十天向他们汇

常具有的背景 :受过教育,才智过人,却

报第一手资料,却未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并无成就。他来自中产阶级家庭,是地位

希望甘地不要介入他的事务,尤其是

任何人在读到贾殷教授与柯尔和德塞之间

被取代又长期遭遇挫折的精英分子。这是

在两人想法差异很大的问题上,比如印度

悲喜交错的通信时,都不得不对两位政客

一个人在与分散的自我定位的博斗中,错

教徒与穆斯林的关系问题,比如帕特尔本

的冷酷、自以为是但又充满负罪感的无能

误地肩负起一种使命感,企图用政治暗杀

79

来赋予生命自己更多的生命意义。84 心理

70

表示了。 苏珊 · 鲁道夫 尔

72

71

就觉得“帕特

73

人冷酷的现实政治趋向。 ” 但甘地不会不

为力留下深刻印象。

《摩诃婆罗多》中的黑天教导阿周那大义灭 亲,而他业已完成了自己的职责。83

插手帕特尔及其政府事务。内政部长帕特

显然,对大多数印度人而言,活着的

学家们甚至可以发现,高德西身上还有奉

尔未能保护甘地,是否暴露了他潜意识里

甘地已经不再和他们紧密相关了。其中一

行专制的男人对性的恐惧,还有追求社会

认为甘地无关紧要,并抗拒来自后者的干

些人将他视作印度教存活的威胁,视作穆

地位,将父母理想化,意识形态僵化,对

涉?这似乎是当时的直接见证人和重要政

斯林人的狂热支持者,更糟的是认为他不

情绪的压制等特点,甚至还有一些弗洛

治人物阿布 · 卡拉姆 · 阿扎德的暗示。 真

该拒绝零和游戏的政治原则。如果甘地的

姆 85 称之为对死亡之迷恋的情绪。86

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甘地的最后一次

牺牲不是他们清醒意识的要求,就是他们

绝食除了针对地方暴力冲突以外,也同样

的原始自我在作崇。

74

32

不容忘记的是,甘地无法服从现实政

注目 FEATURES

即使从其他方面看,这也是暗杀事件 的典型范例。从暗杀者的背景开始,所有


一切都清晰有序。里面既有英雄成为受害 者的情节,也有为宏大价值所驱动、同时 也被命运和狂热所左右的坏人,以及希腊 悲剧般的一班角色。甚至还有来自尼赫鲁、 爱因斯坦和萧伯纳等的动人悼词。 最后,像许多类似事件一样,这次暗 杀也产生了即时的反应 :印度随后于 1947 年分治。对于历史, 这段故事已经烟消去散, 对于甘地和高德西个人,印巴分治却是最 大的悲剧。两者都把罪责归于甘地 :一个 是寻求报复,一个是希望净罪。然而分治 是不可逆转的,在政治上,暗杀行动及两 位敌对者的殉道也是无效的。马哈德万的 说法是正确的 :高德西与甘地之间的敌对 既不可能有失败者,也没有胜利者 ;就像 两个板球击球手走进比赛场地,而球门门 柱早已被取走。87 那么,整个故事,就是这样?在另一

的英雄业绩受到大神湿婆的尊敬,承认他是宇宙大神。在《摩诃婆罗多》 中,他是般度人首领阿周那(Arjuna)的御者和谋士,足智多谋的英

然,甘地关注的是人类的常态而非异态。当他看到《非暴力抵抗》 (satyagraha)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所起的作用,与对他的

雄,在《薄伽梵歌》中被称为“最高的宇宙精神”。他的形象在印度的

政治敏锐性作出正确判断的怀疑者不同,他开始更加重视欧洲文明。

民间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中经常出现。——译注

如果甘地不应与纳粹产生关系,那么纳粹也不应与甘地产生联系。

4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他名字的意思是“光明”, “光

有意思的是,甘地的刺客们却是公开的纳粹崇拜者,至少在 20 世纪

辉”,是一个绝代射手,也是黑天的好朋友和姻亲。其最重要的事迹是

三十年代初,他们想像希特勒对待犹太人那样对待印度穆斯林。甘地

在古鲁格舍德拉战役前,听黑天传授《薄伽梵歌》。

因而反对这些极权主义团体,抨击他们法西斯式的勇气、民族情结和 热情。 Pyarelal 著,《圣雄甘地的最后时期》(Mahatma Gandhi—

5 T·K·马哈德万,“高德西与甘地”(Godse versus Gandhi),《印

The Last Phase),第 2 卷,艾哈迈达巴德,Navajivan 出版社,原

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1978 年 3 月 12 日,《星期日杂志》

书第 440 页。显然甘地的方法在一些印度法西斯主义变种中失效了。

(Sunday Magazine),第一页。 21 D · J · 费舍尔(D.J. Fisher),“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与罗曼 · 罗兰 : 6 参考阿希斯 · 南迪(Ashis Nandy), “斩首之邀 :关于第三世界

陆 地 动 物 与 他 伟 大 的 海 洋 朋 友 ”, 美 国 意 象(American Imago),

内暗杀的心理学指南”,《探索》(Quest),1975 年 11 至 12 月号,第

1976 年,第 33 期,第 1 至 59 页,引文在第 4 页。

69 至 72 页。 22 这或许能够解释他对现代印度的第一个社会改革者罗姆摩罕 · 罗 7 《 圣 雄 甘 地 的 生 与 死 》(The Life and Death of Mahatma

伊(Rammohun Roy) 的 反 对 意 见。 见 斯 蒂 芬 · 海 伊(Stephen

Gandhi),纽约,Dutton 出版社,1968 年。

Hay),“介绍罗姆摩罕 · 罗伊的《反对偶像崇拜手册》”,加尔各答, Firma K.L. Mukhopadhyay 出版社,1963 年。

8 为了实现这一和解,甘地经常利用自己内心的矛盾,在内心同极 权主义、男性自我和侵略性的斗争中获取力量。这在主导的印度文明

23 来自同谋者维什努 · R · 卡凯尔(Vishnu R. Karkare)的声明,

道德观的语境中是一个重要的离经叛道行为。此间的传统是为了自我

见 G · D · 科斯拉(G.D. Khosla),“南度蓝姆 · 高德西的罪行”,《谋

致富而利用社会经历,而不是在社会干预中把个人经历付诸行动。

杀圣雄甘地》(The Murder of the Mahatma),伦敦,Chatto and Windus 出版社,1963 年,原书第 201 至 245 页。引文在第 230 页。

9 这表明了甘地革命的潜意识力量。1972 年,一名精神分析学者 在评论佩恩和埃里克森的书时提到这一点,作为甘地的非理性,以

24 佩恩, 《圣雄甘地》,原书第 612 页。

及对现代技术,大众教育,工业化和科学的敌视的佐证。见 H · 罗伯 特 · 布莱克(H. Robert Black),“对罗伯特 · 佩恩《圣雄甘地的生与

25 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历史上中西部的一个地区。从 14 世纪早

死》与埃里克 · H · 埃里克森《甘地的真理》的评论”,《精神分析季刊》

期到 17 世纪中期由印度的穆斯林统治者统治。19 世纪时被英国人并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1972 年,第 41 期,第 122 页至 129 页。大约在 1977 年,脆弱的地球生态引发了关于零增长率和干预技

入孟买省。其中说马拉地语的地区在 1960 年成为一个独立的邦。—— 译注

术的讨论,而这两条正是伊凡 · 伊里奇(Ivan Illich)和保罗 · 弗莱雷 (Paulo Freire)这样的教育学家对早前教育展开大胆抨击的主要对象,

26 J · C · 贾殷(J.C. Jain),《谋杀圣雄甘地 :序曲与余波》(The

也是现代科学去魅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些问题上,甘地似乎并未像布

Murder of Mahatma Gandhi: Prelude and Aftermath), 孟 买,

莱克认为的那么早。

Chetana 出版社,1961 年,原书第 45 页 ;Pyarelal,《圣雄甘地的 最后时期》,第 750 至 751 页。

个层面上,这也不正是社会中占据优势的

10 高斯,《审判暗杀甘地者》,原书第 218 页。

传统,试图以正统的名义,对威胁其中心

11 众所周知,在甘地以前的殖民地印度,一派现代主义者寻求社会

正好与甘地主义核心精神相对立。然而甘地公然地以其人之道还治于

改革先于政治自由,另一派则坚持认为民族主义运动应先于社会改革。

其人之身。他争取到了数量上占优的马哈拉施特拉非婆罗门地区的支

地位力量的遏制么?这个力量谋求在原有 基础上建立更自由的社会,树立新的权威 体系。高德西不是向同胞们许诺,将使他 们尽快脱离甘地所应许的自由世界么?作 为一名敏锐而又对现实保持清醒的理想主 义者,如果抑郁中的甘地与高德西想法不 谋而合,那他可能也已经感到,在分治后 的独立印度,他将成为一个不合适宜的人。 在暴力中死去的甘地可能会比活着的甘地 对尚在世上的人们更有意义。像甘地这样 想的人可不在少数,比如甘地之前的苏格 拉底、耶稣基督 ;像他们一样,甘地知道 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人类的负罪感。 (翻译 :彭嫣菡 审校 :陈恒)

27 马哈拉施特拉的婆罗门精英注重世俗、顽固的纯粹政治观,后者

前一派占据了十九世纪的印度政坛,但在 20 世纪初却逐渐让位于后 一派。

持,并令他们在政治上组织起来。难怪被边缘化的婆罗门精英们开始 “对甘地的政治领导与非暴力运动持有强烈的反感和挫败情绪,并在近 二十五年内不遗余力地诋毁他。”Pyarelal,《圣雄甘地的最后时期》,

12 见 阿 希 斯 · 南 迪,“ 女 性 相 对 于 女 性 气 质 ”(Woman versus

第 2 卷,第 750 页。

Womanliness),《在心理学的边缘 :有关政治与文化的写作》(At the Edge of Psychology: Essays in Politics and Culture),新德

28 其中有三个例外。一个是马丹拉尔 · 帕瓦,他是旁遮普印度教徒,

里,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 年,原书第 32 至 46 页。

属于卡特里(Khatri)阶级或商人。因未能考取印度皇家海军,同时 深受印度分治暴乱所害,他过起了行踪不定的生活,做过许多奇怪的

13 关于对甘地童年心理机制的常见讨论,尤其是对他能接触到的身

工作。不过,他在刺杀同盟中明显占据了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其他的

份认同模式的讨论,见劳埃德 · 鲁道夫(Lloyd Rudolph)与苏珊 · 鲁

则有尚卡尔 · 奇斯塔亚(Shankar Kistayya),他是一位成员的南印

道夫(Susanne Rudolph)著,《传统的现代性》(The Modernity

度籍仆人,最终被认定只是同盟的边缘参与者。最后一位是迪格姆贝·旁

of Tradition),芝加哥大学,1967 年,第 2 部分 ;E · V · 沃尔芬斯泰

济(Digambar Badge),后来倒向政府一边。暗杀同盟中包括一名

因(E.V. Wolfenstein)著,《革命性的人格》(The Revolutionary

医生、一个书店老板、一个小小的餐馆老板兼市议员和一个军用品商

Personality),普林斯顿大学,1967 年,原书第 73 至 88 页 ;埃里

店店主兼非法军火商。也就是说,除了帕瓦和奇斯塔亚以外,所有的

克 · H · 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著,《甘地的真理》(Gandhi’s

人都是受过教育,受西方影响的中产阶级在职专业人士。

Truth),纽约,Norton 出版社,1969 年。 对南度蓝姆早期生活的描述主要来自马诺哈尔 · 马尔贡卡(Manohar 14 罗兰 · 洛里默(Rowland Lorimer)在一篇文章中明确认识到

Malgonkar) 所 著《 刺 杀 甘 地 的 人 》(The Men who Killed

甘地这一方面的重要性。见“再思考甘地真理的心理根源”,《精神分

Gandhi),德里,麦克米伦出版社,1978 年,第 2 章。

析评论》(Psychoanalytic Review),1976 年,第 63 期,第 191 页 至 207 页。甘地的侄孙女曼努本(Manuben),陪伴他度过生命的最

29 南度蓝姆原意为“戴鼻环的蓝姆”。 ——译注

后时日,她曾写过一本与之相关的书《巴普,我的母亲》(Bapu—My Mother,艾哈迈达巴德,Navajivan 出版社,1962 年),非常质朴感人。

30 佩恩,《圣雄甘地》,原书第 616 页。

巴普在印度语中是“父亲”的意思,甘地也被印度国民尊称为“巴普”。

31 V · G · 德什潘德(V.G. Deshpande)在高斯著《审判暗杀甘地

——译注

者》中的观点,原书第 280 页至 281 页。又见戈帕尔·高德西(Gopal Godse),《为六亿五千万人牺牲》(Panchavanna Kotinche Bali),

15 见南迪著,“女性与阴柔气质”以及“撒提 :十九世界的女性,

浦那,Vitasta 出版社,1971 年,原书第 6 章。

暴力与抗争”。 32 戈帕尔 · 高德西,《暗杀甘地 :我所担当的任务》(Gandhihatya 撒提是印度教妇女在丈夫葬礼上将自己生殉的仪式。——译注

ani Mee),浦那,Asmita 出版社,1967 年,原书第 221 页 ;高斯, 《审判暗杀甘地者》,原书第 280 页。南度蓝姆公开称杀死甘地的目

16 见劳埃德·鲁道夫与苏珊·鲁道夫在《传统的现代性》与埃里克·H·埃

的之一是帮助印度统治者去除圣雄的束缚,将治国政策的走向立于残

___________________

里克森在《甘地的真理》中的动人写作。

酷的现实政治。他认为政府对他的残忍判决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见

1 引 自 塔 潘 · 高 斯(Tapan Ghose) ,《 审 判 暗 杀 甘 地 者 》(The

17 基督的新妇是对教会的隐喻说法,表明基督徒与耶稣之间的关系

Gandhi Murder Trial) ,纽约,亚洲出版社,1973,原书第 316 至

如同一个婚约,指向将来的婚礼,在世界末日后,基督徒将要与耶稣

317 页。

在天堂联合。这种观点起源于旧约先知,在《以赛亚书》中,他们把

他 写 给 G.T. Madholkar 的 信,“ 我 为 什 么 向 甘 地 开 枪 ”,《 旁 观 者 》 (Onlooker),1978 年 11 月 16 日至 30 日号,第 22 至 24 页。 33 戈帕尔·高德西, 《暗杀甘地:我所担当的任务》,原书第 306 页。

以色列人描述成上帝的新妇。在新约中,以色列民的比喻转借为基督 贾瓦哈拉尔 · 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是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

与教会之间的关系。——译注

34 同上,原书第 221 页。

也是甘地的忠实信徒。——译注 18 又称亚西西的圣方济各,生于 1182 年意大利亚西西,卒于 1226

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经》,记载着印度教哲学六大学派之一的

2 康萨(Kamsa),是博伽王朝最邪恶的君王,将自己的父亲乌格

年 10 月 3 日,是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的创始人。他是动物、

瑜伽哲学以及修行方法,也是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 322 年—公

拉森拉(Ugrasena)送入监狱后谋取了王位.因预言他将被其妹妹

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他出于富裕,却放

元前 185 年)以来最重要的经文之一。——译注

提婆吉(Devaki)与雅杜王朝的王子婆苏提婆(Vasudeva)所生第

弃财产和家庭,过着清贫的生活,穿著粗布衣服,赤脚,四处讲道。 很

八子杀死,于是康萨将他们关进了监狱,并杀死他们的前六个孩子。

多圣方济各生平的故事是和他对动物和大自然的爱有关。——译注

第八个孩子正是黑天,他长大后返回王国,最终杀死了康萨。——译 注

笛安尼须瓦尔书(Dnyaneshwari)是十三世纪印度教著名圣徒及诗 人笛安尼须瓦尔在他 16 岁时所写的薄伽梵歌注释,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19 美国弗洛伊德学派最重要的学者布瑞尔(A. A. Brill)曾加以阐释:

和审美价值。——译注

“超我乃是人在心理演变过程中所达到最高境界,其中包括所有禁令的 3 黑天是印度教崇拜的主神之一,普遍认为他是毗湿奴的第八个化

凝结体。这些行为的规律,乃是一个人在幼年尤其是父母 ( 或监护人 )

图卡拉姆(Tukaram,1608—1650)是印度教传统中的圣徒和卓越

身。据《薄伽梵往世书》第 10 篇神话记载,幼年时是个可爱的牧童,

身上所得到的印象。人具有良知之感,完全由于他的超自我发展而来

的宗教诗人,在马拉地语文学中的地位相当于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中

手持横笛,常和牧牛女嬉戏,一再把凶暴国王(他的舅舅)派来的妖

的。”——译注

的地位。——译注

躲避心怀嫉妒的因陀罗所下的大雨。后与其兄大力罗摩进城, 杀死国王,

20 正是甘地这种对普世政治道德的假设促成了这一点。一个恶名

35 往世书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梵语古圣典,是古代历史、传说、

救出被囚禁的父母,长大后,夺回爱他而被迫嫁给别人的女子,黑天

昭著的意见是他建议欧洲犹太人以非暴力的方式消极抵抗希特勒。当

神话、故事的汇集和共同名称。这些书主要歌颂毗湿奴、湿婆神和大

魔杀死 ;又善于助人,曾把牛增山举起 7 天 7 夜,使难陀的牛群得以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33


梵天。往世书和印度的大史诗一样以写历史为主,兼有百科全书性质,

度被外族占领的事实,将斗争矛头引向侵略殖民者,以借机实现自身

除上古的历史之外,还包括宇宙观、哲学、地理、法律、医学、诗律、

的政治诉求,重新建立男性权威,恢复高级种姓的传统优势地位。——

82 科斯拉,“南度蓝姆 · 高德西的罪行”,原书第 243 页。

修辞学等方面。主要的往世书共有 18 部,由 大梵天往世书(Brahma

译注

83 科斯拉,“南度蓝姆 · 高德西的罪行”,原书第 46 页,221 页。

54 贾殷,《谋杀圣雄甘地 :序曲与余波》,原书第 64 页。

84 见霍洛维茨, “政治恐怖主义与国家政权”以及南迪, “斩首之邀:

Puranas)、湿婆神往世书(Shiva Puranas)、毗湿奴往世书(Vishnu Puranas)组成,其中《薄伽梵往世书》(Bhagavata Purana)是流 传最广的一部。——译注

关于第三世界内暗杀的心理学指南”。 55 布拉吉克里希纳 · 钱迪瓦拉(Brijkrishna Chandiwalla),《在

36 哈 罗 德 · D · 拉 斯 韦 尔(Harold D. Laswell) 和 丹 尼 尔 · 勒

父亲脚下》(At the Feet of Bapu) ,艾哈迈达巴德,Navajivan 出

85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3.23 - 1980.3.18),美籍德国

纳(Daniel Lerner)编,《世界革命精英》(World Revolutionary

版社,1954 年,引用自佩恩,《圣雄甘地》,原书第 573 页。

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于修改佛洛

Elites,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5 年);以及 I · L · 霍洛维茨 (I.L. Horowitz)著,“政治恐怖主义与国家政权”,《政治和军事社会

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56 贾殷,《谋杀圣雄甘地 :序曲与余波》,原书第 52 页。

学》(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 ,1973 年,第 1 期,147 页至 157 页。 37 全国志愿者同盟(National Volunteers Organization), 1925

的成员,后来从德国移居美国后仍然保持与学派的联系。这里指弗氏 57 曼努本,《巴普,我的母亲》,原书第 49 页 ;Pyarelal,《圣雄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西方社会未来的主要倾向将是对死亡和物件

甘地的最后时期》,第 2 卷,艾哈迈达巴德,Navajivan 出版社,原

的迷恋。——译注

书第 460 页。

年由来自印度那格浦尔的医生 K. B. Hedgewar 创立,活跃于英殖民 时期。——译注

86 见弗洛姆《人的破坏性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58 N · K · 波士(N.K. Bose), 《与甘地在一起的日子》(My Days

structiveness),纽约,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出版社,1973

with Gandhi),孟买,Orient Longman 出版社,原书第 250 页。

年。在此文中我并不对此展开讨论,有关高德西寻求自我尊崇和死亡

38 薄伽梵歌,印度教的神圣经文,约作于公元前 200 年,并纳入

意义的文本,见戈帕尔 · 高德西, 《暗杀甘地 :我所担当的任务》。

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载有关于印度教的神灵克里希纳与英雄阿朱

59 曼努本, 《父亲的最后一瞥》(Last Glimpses of Bapu),德里,

那之间关于人性与生命目的的讨论。——译注

S.L. Agarwala 出版社,1962 年,原书第 81 页。

39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存宗教,印度教也被称为萨拿塔那大法

60 同上,原书第 81 页,234 页,252 页,297 至 298 页。

(Sanatana Dharma)或者 Vaidika 大法,被视为印度教的正统。萨 拿塔那大法意味着揭示永恒的真理。——译注

61 罗摩,印度教中被神化的英雄,传说是毗湿奴的化身。——译注

40 高德西死前仍意欲上诉至英国枢密院,也许是对此的最佳解释。

62 同上,原书第 114 页。

枢密院直到 1948 年都是印度的终审判决庭。他认为,如果他能以某 种方式上将案子带到英国,他会得到来自国际的关注。

63 同上,原书第 297 至 298 页。

41 乌里玛是伊斯兰教国家有名望的神学家或法学家的泛称。包括穆

64 佩恩,《圣雄甘地》,原书第 550 页,552 页。

夫提(Mufti,伊斯兰法典说明官)、伊玛目(Imams) 、伊斯兰法律 学家(Fugaha) 、卡迪伊斯兰法官(Gadis)、教师(Mudaris)以及

65 同上,原书第 549 页。

在清真寺和其他宗教机构任职的重要官员等。——译注 66 略举几例 :贾殷,《谋杀圣雄甘地 :序曲与余波》,原书第 62 页 42 戈帕尔 · 高德西,《暗杀甘地 :我所担当的任务》,原书第 228 页。

至 63 页;Pyarelal, 《圣雄甘地的最后时期》,第 2 卷,原书第 101 页。

43 这和孟加拉的绅士们所遭遇的情况类似。可以理解,甘地的领袖

67 J · L · 卡普尔(J.L. Kapur),《关于委托调查甘地遇刺同谋事件

魅力从未完全伸展至马哈拉施特拉的婆罗门和孟加拉的绅士阶层这两

的报告》(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f Enquiry into the Con-

种亚文化群体。

spiracy to Murder Mahatma Gandhi),第 1 至 6 卷,新德里,印 度政府出版,1970 年。

44 事实上, 帕西人做得更好。越来越多的帕西人聚集在大城市孟买, 他们已经成功地在吉特巴万人擅长的各种专业领域和政府服务中与其

68 这是大多数反心理主义社会阐释中的一种困境。对共同动机的心

展开竞争。事实上,他们在西方化的路上进步神速,在边缘化的印度

理学解释的一个反对论点是,历史关键人物的行为是随机产生的。而

社会中努力探索,并且几乎对英国统治者拥有完全的认同。E·库尔克(E.

群体的特点决定当中个体的行为,这一论点又反对个人心理动力因素

Kulke),《印度的帕西人》(The Parsees of India),新德里,Vikas

的相关解释。

出版社,1975 年。 69 难怪甘地本人觉得一些负责社区安全的警员可疑。例如他对德 帕西人是波斯人的一支,公元 8 世纪为逃避穆斯林迫害由波斯移居印

里警方监察长兰德哈瓦的评论,见曼努本《父亲的最后一瞥》,原书第

度,主要居住在孟买地区,也称印度拜火教徒。——译注

170 页至 171 页。

45 因此他将戈卡莱和泰戈尔这样的自由主义者视为导师。尽管他公

70 在某种程度上,尼赫鲁并不是适合的人选。他自己从来不是十分

开宣布的政治继承人是比较西化的尼赫鲁,而非与甘地社会背景相似、

热衷现实政治和政治上的大男子主义。

更本土化的帕特尔。尼赫鲁与甘地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都大相庭径。 71 苏珊·鲁道夫(Susanne Rudolph),现任芝加哥大学政治者教授, 46 拉里·柯林斯(Larry Collins)与多米尼克·拉皮埃尔(Dominique

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毕业,是比较政治学和南亚政治社会学专家。——

Lapierre),《午夜自由》(Freedom at Midnight),新德里,Vikas

译注

出版社,1976 年,第 16 章。 72 萨达尔 · 瓦拉巴伊 · 帕特尔(Vallabhbhai Patel,1875.10.31 - 47 戈帕尔 · 高德西(Gopal Godse),高德西的兄弟,也是刺杀事

1950.12.15),印度社会政治领袖,在印度争取独立斗争运动中发挥了

件的同谋之一。——译注

重要作用,在印度独立后首任政府中出任副总理和内政部长。“萨拉尔” 在印度各语系中都有首领的意思。——译注

48 事实上,暗杀行动展开时他已经六十五岁,生命的一半时间几乎 都在安达曼群岛的英国监狱中度过。萨瓦卡是个狂热的宗教信徒,更

73 “甘地的副手们——不同的追随”(Gandhi’s Lieutenants -

是一个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主义分子。他是马哈拉施特拉邦反英恐怖

Varieties of Followership),P·F·鲍尔(P.F. Power), 《甘地的意义》

运动的创始者之一,因此对身体暴力和阴谋政治并不陌生。他也是印

(The Meanings of Gandhi),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1 年,

度教大会党的核心,该组织公开宣扬使印度教成为国家政体。见达南

原书第 41 页至 58 页,见第 55 页。

杰·科尔(Dhananjay Keer), 《维尔·萨瓦卡》 (萨瓦卡的另一个名字—— 译注) ,孟买,Popular Prakashan 出版社,1966 年。

74 A · K · 阿 扎 德(A.K. Azad),《 印 度 赢 得 自 由 》(India Wins Freedom),孟买,东方朗文出版社,1955 年。有人说帕特尔一生未

49 佩恩在《圣雄甘地》中对此有正确公正的总结。与此相反的观点

摆脱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负疚感,不久也在痛苦中死去。如果是这样,

见高斯《审判暗杀甘地者》;科斯拉,“南度蓝姆 • 高德西的罪行”。科

他只是甘地想以他的死亡使全体印度人陷入道德危机的一个缩影。对

斯拉法官是当时审讯暗杀者的法官之一。

帕特尔来说,由于他所声称的对暗杀相关人员态度软弱,道德危机可 能更加深化。见戈帕尔 • 高德西在《暗杀甘地 :我所担当的任务》中

50 可能会令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暗杀同盟军们所使用过的六个

的相关话题,原书第 229 页,237 页至 238 页。

化名中,其中三个都用了萨瓦卡的名字。 75 高斯,《审判暗杀甘地者》,原书第 229 页。 51 柯林斯和拉皮埃尔(Larry Collins and Dominique Lapierre), 自 1960 年起活跃于欧美文坛的一对小说家,合著作品包括《巴黎在

76 科斯拉,“南度蓝姆 · 高德西的罪行”,原书第 242 页。

燃烧?》《噢,耶路撒冷!》《圣雄甘地》等。——译注 77 海 得 拉 巴 位 于 南 亚 次 大 陆 中 位, 曾 是 英 属 印 度 最 大 的 王 国。 52 见戈帕尔 · 高德西,《暗杀甘地 :我所担当的任务》,第 12 章,

1947 年印巴分治后,当时的统治者决定不加入任何一方。 次年,印

可以了解到南度蓝姆的惯用语。也可参考他写给 Madholkar 的信。

度政府动用武力,使海得拉巴归入印度联盟。这次行动正是由帕特尔 领导的。——译注

53 真正的清白与伪装的清白者是罗洛·梅(Rollo May)提出的概念。 见他的《权力与无知》,纽约,诺顿出版社,1972 年。

78 引自高斯,《审判暗杀甘地者》,原书第 228 页,229 页。

次级收益(secondary gain)有两种类型,这里指那些参与刮分殖民

79 贾殷, 《谋杀圣雄甘地:序曲与余波》,第二部分,第 1 章,第 5 章。

地并得到一些微小收益的群体。他们的动机首先是实际利益,其次是

更多当局疏忽大意的大量类似细节可在卡普尔的委托调查报告中找到。

获得安全感等消极心理补偿。那些用恐怖主义手段挑衅英国统治的人 同样获得了次级收益。即使他们是失败一方,也加深了对自己男性阳

80 思舒帕尔国王(Sishupal),原是 Chedi 的国王,因嫉妒而不

刚之气的认同。

断使用恶毒的语言咒骂黑天,后被黑天用神器杀死。——译注

次级收益,源于临床心理学上的一种心理机制,指患者因患病而获得

81 戈帕尔 · 高德西,《暗杀甘地 :我所担当的任务》,原书第 221 至

其他额外的社会人际交往优势等,比如因病获得了更多外界注意力,

223 页。

因病被豁免某项工作。在这里指以高德西为代表的吉特巴万人利用印

34

注目 FEATURES

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

87 马哈德万,“高德西与甘地”。


勒所谓的“集会城市”里的纳粹分子。在 我们从高速公路(Autobahn)出发并在 一段乏味的郊区旅途之后抵达齐柏林集会 广 场(Zeppelinfeld) ,希特勒的大阅兵 场之前,我心里想的只是这些遥远的记忆, 对希特勒声调尖锐的妄语的可憎的模仿, 以及汉娜 · 阿伦特那被滥用而令人倦怠的 短 语 ——“ 恶 的 平 庸 ” (the banality of evil) 。

35

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 笔记

巨大的广场由高耸的石块与空洞剥落 的的台阶组成,几乎毫无声息。这个曾经 供数十万人狂喜和咆哮的地方,今天,在 雨中,只有我们几个人——一个刮剥他汽 车车身铁锈的人,戏弄一条狗的孩子们—— 我们几个旅客和参观者不知该说什么,更 糟糕的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该往哪里看, 该讲述哪段老套的历史。没有人愿意爬上 齐柏林集会广场的小尖塔,站在矮墙前并 猜度希特勒要其追随者所跟随的视角。没 人把相机指向任何东西或任何人——这里 没有可供拍下并带回家的东西,没有集体 出自戴维 · 赫尔德(David Held) ,亨 丽埃塔·摩尔(Henrietta L. Moore)和凯文·扬

这里现在长满了杂草,紧密排列的楼座破

(Kevin Young)编, 《全球时代的文化政治 :

碎而伤痕累累,石柱廊已倒塌了很久。这

不确定性,团结与创新》 (Cultural Politics

地方既不是背景也不是前景 ;它奇特地在

in a Global Age: Uncertainty, Solidarity and

那里同时又哪儿也不在。

Innovation) ,牛津,Oneworld Publications 出

文 / 霍米·K·巴巴(Homi K. Bhabha)

合照,没有对广场上玩耍的孩子的抓拍。

版,2008 年。

你如何“抢—占(dis-possess) ”一 个文化空间或一个遗址?(既然)这地方 是一种超凡的存在,在全世界都激起共鸣?

霍 米 · K · 巴 巴 (Homi K. Bhabha) 是 哈 佛 大 学 英 语 系 安 •F. 罗 森 伯 格 人 文 教 授 (Anne F. Rothenberg Professor) 和哈佛大学人文中心主任。他也是哈佛大学校长人文学科高级顾问。 巴巴著有大量探索殖民和后殖民理论,文化变迁与权力,以及世界主义和其他主题的序列著作。 他的著作包括《国族与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 和《文化的方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后者于 2004 年被列为劳特里奇(Routledge)经典序列著作出版并被译为韩语、 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塞尔维亚语、德语和葡萄牙语。日本新近出版了一部巴巴的 著作选集,哈佛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他的新作《全球尺度》(A Global Measure),哥伦比亚大 学出版社将出版他的《叙事的权利》(The Right to Narrate)。 巴巴最近为安尼施 · 卡普尔 (Anish Kapoor),拉比克 · 肖 (Raqib Shaw) 和沙兹亚

西莰达

(Shahzia Sikander) 的展览图录贡献了一些文章并与阿克巴尔 · 帕丹希 (Akbar Padamsee) 就奥兰 (ORLAN) 的作品进行了访谈。他也是包括伦敦当代艺术协会,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内的一些核心艺术机构的顾问 ;他也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委员 会成员之一,以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前景计划顾问。巴巴还在阿加汗国际建筑奖 筹划指导委员会和大师级评审委员会 (Master Jury) 任职,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

那是五月末一个不安定的、潮湿的

你如何“抢—占”一个过去的场所或主体

清晨。雨急急地刷在挡风玻璃上,一时模

/ 题——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

糊了我们的视野。而后,天突然放晴,不

同时仍然保留并保护记忆的创伤性遗产,

给我们一丝暗示,在对天气的预料上留给

而没有了这种遗产,历史将陷入沉默,记

我们一头雾水。我的东道主,一位来自慕

忆也将暗哑无声?罪愆、忏悔、道歉、真

尼黑的德国教授,突然建议我们在纽伦堡

相与和解——这些重要的道德倾向和政治

稍作停留。 “你必须看看纽伦堡……我必须

策略,它们力图通过公共忏悔的德行和集

带你到那儿走走。 ”

体反省的慰藉来超越“转型中”民族与国

“哪里?”我结结巴巴的说,实际

家之间的血腥暴力。但对改良性的见证之

上我的意思是“为什么?” ,当然了,接

伦理,则什么也没有。无论它如何真诚地

下来我迅速恢复适当的言辞 : “好,当然,

追求人类“公正”和历史正义,你都不得

这是个好主意。 ”我依稀记得一部由斯宾

不面对为被抢—占的文化纪念遗址所创造

报告咨询小组的成员。

塞 · 特雷西(Spence Tracy)与玛莲娜 · 迪

的“真空”——也即“遗产的半边” ,它

巴巴毕业于孟买大学和牛津大学,被《新闻周刊》誉为“为下个 ( 二十一 ) 世纪(而思考)的

特里茜(Marlene Dietrich)参演的与纽

的另一面则是文化的死亡和人性的毁灭。

伦堡审判有关的电影——《纽伦堡审判》

当我站在这个野蛮的文化传播(如果我能

报告的受托人之一,并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担任第五十三届国际艺术展评判员。 巴巴是北京清华大学和法国高等社会研究院的荣誉教授。他在斯坦福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发表 了就职演说,最近还在柏林自由大学进行黑格尔演讲,杜克大学举办梅隆杰出学者讲座并在“为 国际理解的教育”亚洲 - 太平洋论坛和首尔韩国基金会,以及在剑桥大学八百周年纪念之际举办 的“变革人文学科 / 人文学科之变迁”会议,联邦德国教育与研究部的人文会议上进行主题演讲。 巴巴还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关于价值观的全球议程委员会副主席,他还是北美研究研究生院和柏 林自由大学“交织绩效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以及德意志研究基金会文学研究专题

一百位美国人”之一。

(Judgement at Nuremberg) 。我是在

创造这么一个短语的话)之地时,我吃惊

孩提时代的孟买看的这部电影,那时我

地听到从树林后面传来一声巨大的、胜利

还没有了解到阿尔伯特 · 施佩尔(Albert

的呼号,和一阵粗粝的欢唱声。我愣住

Speer)1 以及成百上千万经常聚集在希特

了。难道是我的幻觉?亚历山大 · 克鲁格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35


(Alexander Kluge)的《石头中的粗暴》 (Brutality in Stone) ,那部探索半死不活

也许最有益的例子——其中,残酷变 成构想一种伦理上可靠的政治共同体的起

的齐柏林集会广场上建筑墓穴的杰出电影,

点——可以在汉娜 · 阿伦特“拥有权利之

在我眼前一闪而过。它带回了那些声音——

权利”的观念中找到。阿伦特把这个观念

希特勒、希姆莱还有那些集中营里无名的

的起源追溯到二战之间以及纳粹统治后“无

指挥官——为配合他那些沉默的视像,克

国家”之人粗野、丰富的生活。 “……只

鲁格从纳粹档案中挖出了这些声音。这些

有在成千上百万因新的全球政治境遇而丧

“被抢—占”的时刻和遗迹,不过是些灰泥

失且不能再次取得这些权利的人出现的时

和大理石,并未能逃脱人类的道德抉择。

候” ,她写道, “我们才开始意识到拥有权

为什么这篇关于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

利之权利的存在。 ”3 当然,阿伦特以与民

的论文要从回归过去的废墟、回到阴森的

族国家相类的术语来组织的全球政体的观

历史记忆之屋开始呢?“一种与我们的全

念,与当代全球统治的观念之间存在差异,

球时代相关的国际主义” ,戴维 · 赫尔德在

后者出自被替换或被缩小的民族主权和区

《全球盟约》中写道, “必须把(最残酷的

域主权。阿伦特论述的相关性,就我们的

经历)当做起点,并建立起一种伦理上可

目的而言,在于她对作为一种悖论和矛盾

靠、政治上坚定的政治共同体及其联系的

意向之结构的“全球(性) ”的洞见。阿伦

2

基础概念。 ” 赫尔德的提议,在这样一个

特已然获得了应有的认可,因为她坚持公

后 9/11 的时代——其中,国际主义看起来

共领域的政治谋略的重要性,根据人权来

已屈服于单边主义 ;而世界主义则受到一

定义和保卫“人”之所是,而不是把权利

种新的全球性帝国的威胁——,具有某种

的道德权威附加到“抽象的人性”上。但

道德的急迫性。但在这些迫切的考虑之外,

由此所揭示的全球”政治经济境遇——这

赫尔德引出了一种礼仪(civility)和缔结

对阿伦特的论证和我们的全球化经验来说

和平(peace-making)的人文传统,这

是决定性的——却很少被触及。

种传统在最国际的“权利”约定的序言中

创造一种由无国家的(stateless)暴

非常流行。但是, 对于残酷的全球历史记忆,

力而开始的关于国际政体和政治权利的话

对其野蛮的文化传播,是否还有另一个故

语使阿伦特揭示了对一个全球政体——“一

事要讲?

个世界”——的伦理热望与它潜在的政治 文化及社会结构之间那个有趣的矛盾。无

邱志杰作品《从拉萨到加德满都的铁路》展览现场

国家,她论述道,并不是为文明的欠缺所 引起的不幸 ;相反,它是现代性政治与文 化境况(造成)的变态的后果。在一个整 合的民族 - 国家之世界 - 体系中,对无国 家的人,对难民、少数族裔、流离失所的 人和被(种族)隔离的人来说,不存在“自 由的空间” 。 “人民,而非个体,方是人之 形象” ,阿伦特明智地观察到,而那些已经 “被抛出这些组织紧密的共同体之一的人 (则发现)自己也被抛出了世界诸国这个家 庭。 ”4 被抛出世界之家的残酷的战后经验, 是阿伦特思考的起点 ;而这种无国家的经 验,引出了一种对如戴维 · 赫尔德所说的, “连锁生命、谋划和共同体”5 的相互关联 的全球国际主义的辩证结构的洞见。如果 全球(性) (作为一种世界主义的谋划)是 一种平等的道德和社会统一体的广布的、 总体化的境况的话,那么,所有形式的社 会转变或矛盾——无论其效果是进步的、 亲和的、对抗性的或不相容的——都是出

36

注目 FEATURES


自全球体系本身。对全球体系来说不存在

(incivility)之间的某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

惧和担忧的决定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超边

“外部”——无论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还

/ 存活模式。这是一块无人之境,它给世

界(superborder)——某种类似于全球

是伦理的。无论是异化的全球互赖性,还

界上那些成功的移民世界蒙上了阴影 ;而

和地方的‘敌对线(enmity line) ’ ” 。9 现

是虚无的世界主义价值,它都必须被看作

且,它将伦理义务(在边界背后的家庭和

在,在《纽约时报》列在《不安全的国家》

是全球境况自身内部的辩证结果。 “对一切

社群的义务)从经济利益(外国劳动力市场,

这个大标题下的一系列专栏作品中,社论

(全球)文明的致命的危险不再可能来自外

跨边界的经济外来工)中分离出去,并用

作家经常会把那些他们认为对于恐怖主义

部” ,阿伦特写道, “危险在于 :一个全球

全体的公民参与来替换移民环境(milieux)

性的、相互普遍联系的文明可能会把那种

中幸存的文化。

尽管看起来不像、事实却正如此的蛮荒境 况强加给成百上千的人,并借此从自身内

这种少数族裔内部 / 外部地位(状况)

袭击警卫不足或保护不足的领域,称之为 “杀戮-区域” 。 阿伦特笔下的无国家性的境况在全

不断变动的维度经常导致以(防范)被看

球政治体的话语中开启了一个双重—表达

部生产出野蛮。 ” (强调为作者所加) 。当

作从“外部”跨越边界而来的“内部”敌

(double-articulation) 空 间( 也 即 我 更

野蛮出自对礼仪的劫掠,又要试图在礼仪

人的名义,对权利和代表权的限制。正如

早时候所谓的未解决的辩证法) 。这里,国

的边缘上寻求救助的时候,这里又是怎样

我在对阿伦特的阅读中暗示的那样,边界

际整合的普世性的相互关联的原则——礼

的一个魔鬼出生地?

的本质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内部外部

仪、世界主义、权利公约、全球盟约、跨

无国家的人,他们的见证对一种新国

已经不再像它们在政治共同体中建构复杂

国公民权和“命运重叠的共同体”10——在

际主义伦理与政治来说,是决定性的 ;他

的概念和法律区域那样成其为领土的界限

一种双重的约束(double-bind)中遇到

们既没有站在社会的中心,也不在社会的

了。在这些区域中,比如说,合法移民与

了偶然发生的各种瓦解(dis-integration)

边缘。他们脱身于含混暧昧的、自我对立

非法移民之间的差异通常在日常生活的经

境况——排除、暴力、不义、安全和歧视。

的全球状况,通常被说成是“过剩人口” ,

验中变得不可见,因为社会无视这些满足

整合的普世主义原则在确立某种共时性的

而实际上却是无组织劳动力和服务产业的

其需要的廉价劳动力来源。但这也正是充

相似次序的规律性和连续性的话语中得到

原动力。作为非法的、未记录在案的、无

斥着社会焦虑,或为仇外的种族主义所感

表达——“认为人民具有平等的道德价值,

证的(sans-papiers,非法居留者)的人,

染的区域——一旦某个政党或某个社群组

就是宣称世界的基本单位即自由平等的个

他们可以被隐藏在合法性之后,但其不可

织决定通过移民问题获取政治资本,他们

体存在。 ”11 我把时空的偶然性与“瓦解”

见性又使其在文明社会和公共领域的日常

将继承一种排外的、本土主义的“归属”

的力量联系起来,杜 · 波依斯(W.E.B. Du

物质生活中变成决定性的、无所不在的存

原则,从而与公民权的形式条件和法律权

Bois) 通 过 对 肤 色 线(the colour-line)

在。从 2004 年 2 月的一份政策简报中我

利相对立。这个“不安全的安全”的领域,

的形象描绘准确地表达了这种偶然性,他

们可以看到 :

6

指的就是民族相异性的边界,民主之竞争

谈到在美国,肤色线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

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 Hispanic

叠加(double)的边缘。当然,安全是政

得暗淡无光,而生活在肤色线的阴影下又

Center)估计,2001年,没有记录在案的劳工

治上的必要 ;但它也有一定的的风险 : “警

意味着什么。在被一位持同情态度的白人

占农业劳动力的百分之五十八,私人家政服

察”的特权也许会取代民主参与的法律,

朋友问到种族歧视和公民隔离是不是“每

务的百分之二十三点八,商业服务的百分之

成为合法的结构,同时公共舆论也许会转

天都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杜 · 波依斯

十六点六,餐饮业的百分之九点一以及建筑

变为集体的神经衰弱和仇外的表现。那些

回答道 : “根本不是每天——当然不是。而

业的百分之六点四。

居住在“不安全的安全”空间中的人,生

是不时地——时而几乎没有,时而突然地

活在对民主承诺异化的可能性的恐惧之中。

发生 :时而在一周后又再次遭遇,时而就

族裔,寻求庇护者,难民——再现 / 表征

在民族(国家)的民主习性(habitus)中

在难堪的几分钟中连续发生 ;不是每一

了那些意外的、不被记录的生活世界,它

显露的,不是民族国家之想象的共同体的

个地方,而是任何一个地方——在波士

从有关“保护”和“地位”的正式法律术

消失,而是一种复制,这种复制是通过制

顿,在亚特兰大。就是这样。想象一下把

语中突围而出。正如巴利巴尔所写的那样,

造文化上的无国家者被疏离的恐惧完成的。

你一生都花费在寻找侮辱或寻找躲避侮辱

他们“既不是自己人也不是外人,抑或(对

这种异化的情感(affect) ,构成了被福柯

的地方——我们就要这样畏畏缩缩地生活

我们许多人来说)……被官方认为是外来

描述的“杀戮的权利”的那种东西,它正

着……这是一种虽然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

人的自己人。 ” 他们不确定的存在——无

随着现代性对生命政治权力的正常化 / 规

却会永远存在的打击……”12

论合法还是非法——都把对于全球伦理平

范化偷偷逼近 : “强制致死的事实,提高某

少数族裔主体或无国家群体承受的

等和平等交往的世界主义诉求变成了所有

国人民死亡的几率,或者,简单地说,政

那种来自于世界上所有地方和任何时间的

异族人的锁链。作为自己人 / 外来者,他

治迫害、驱逐与封禁等等。 ”8 艾蒂安 · 巴

双重束缚,在一种矛盾而模棱两可的话语

们打碎了“无国界的世界”或无边界的人

利巴尔承认的确有这样的现象, 并对 E·P·汤

中得到了表达。整合与瓦解在一个未解决

道(l’humanité sans frontière) 的 世

普森(E.P. Thompson)作出了回应——

的辩证——这个辩证表达了决定何谓合法

界主义梦想,并且,在国际政体当中,开

“全球化的世界向生命区域与死亡区域的分

何为正(不)义,以及什么不合法却在伦

启了一种介于合法性(legality)和无礼

化……一种引起对人类的统一与分化的恐

理和政治上公正的价值和信仰中的持续张

那些无国家的人——移民工人,少数

7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37


力——中相互交叉。 “整合”与“瓦解”之

的伦理。哈贝马斯提议一种基于“在社会

en-scène)间突然切换的心智运动。像莫

间,当它们出现在彼此之间的时候,它们

互动层面上不断进行的非合作形式的持久

比 乌 斯 圈(Moebius strip) 一 样, 记 忆

之间的意象矛盾的关系,并没有创造犹豫

(endur[ance]) ,以及与此同时我们还要

不仅仅转变事物的表象,它还改变了我们

或被动的境况。通过从头到尾经历含混及

接受在存在的相关信念的认知层面上,相

思考与感觉的维度,把时间扭曲得怪异,

其张力和争论,其不完全和紧急性,其在

互排除的有效性声称的持续存在”的多元

却又(与真实的情况)类似,如此塑造时

对抗与替代性选择之间,在法则与例外之

主义的宽容理论。宽容代表了一种持续,

间以便我们过去的经验能够采取预料之外

间的穿梭这一切的过程——我们才得到一

这种持续是意识上得到商谈和自制的,社

的转向,扭曲和开启通往当下和未来的通

种更加合适(如果说有点恼人)的(处理)

会互动层面上的非合作,与认知信念领域

道……

全球伦理和政治冲突的措施。

中的不一致之间的矛盾的结果。宽容,作

含混在反思和判断、选择和决断的活

为一种普世主义的整合原则,必须持久地

一首诗中的几句诗句为提供政治和伦理的

动中引进了一种“处在事物之间”——in

经受瓦解层面上“未解决矛盾”的令人不

地图以帮助我们与艰难世界的谈判而对这

medias res—— 的 行 动 性 的 感 觉。 关 于

安的偶然性,而且,在我看来,说标记宽

种全球的含混性进行了探索。这首诗部分

矛盾的现实,不同的方面以及知识的迂回

容之实践的矛盾意向,通过给它一种允许

地写于杀戮的区域 ;部分地写于自由的土

联系的意象矛盾的视角,与罗蒂一度描述

它在未解决的矛盾中有效(运转)的柔

地。诗人试图从全球性怀疑的视角,或者

为“作为使我们的信念为通过面对面地与

性(pliability)而强化了持久的伦理 ;或

说她所谓的“不满意” (unsatisfaction)

信仰之客体 / 对象同在所决定的存在”的

者,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 “中性化或一致

的角度来叙述“对与错”的全球史,同时,

认识论真理之隐喻的那种视角有着实质性

了未解决矛盾的特定的时间后果” ,是合理

也建立一种道德的量度(measure):

13

的差异。 前后、到处运动的模棱两可的

的。认为这些全球盟约的要素——一种对

“主体” ,必须被催促(hastened) [惩戒

公民权的含混性的分析,一种公共理性的

记忆说:要做正确的事?不要依赖我

(chastened) ] ,即便它看起来与加速的技

过渡感,以及一种矛盾却是有效的宽容的

我是欧洲的水道,尸体在我身上漂流

术和全球目的论的心态并不合拍。 “因此,

伦理——应当从我探索把历史最残酷的插

我是乱葬的坟岗,我是那回归的生命

一个共和国”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写

曲当作一种全球共同体的伦理起点意味着

我是与客房一起为陌生人准备的桌子

什么的尝试中显现,是奇怪的。这种全球

我是把角落留给没有土地的人的原野

含混性的系谱,把我引回了纽伦堡……

…………………………………………

14

道, “只能缓慢地获得智慧。 ”

含混的意象滋生了一种警戒的伦理 (和 认识论) ,它关乎过程与进程,手段与终

在齐柏林集会广场不断伸长的影子中,

我是一名移民裁缝,我说,一件外套

结,体化的情感经验和概念的愿景与修正。

我感到一种处在许多未解决的经验与叙事

不只是一块布

比如说,在跨国公民权的问题上,法律学

中的集聚的感觉。一开始的时候我(试图)

…………………………………………

者琳达 · 波斯尼亚克(Linda Bosniak)就

躲避这个被抢占的羞耻的场所——不要碰

我一直梦想着锡安我一直梦想着世界革命

在其著作的结尾部分诉诸于一种对含混的

我(Noli me tangere);接 着, 我 意 识

我是从柏林一条水道密西西比一条河流中

分析 : “外国人是阈限的(liminal)角色,

到没有办法逃离它,遗产的(另)一半生

捞起的一具尸体。我是一个女人,和其他身

诸个对比鲜明而有时是竞争性的公民权世

命,也是有待支撑的矿井。只有通过认同

着黑衣的女人们站在一起

界的主体。在外侨的法律地位方面,这些

与这种文化之占有和异化之间的冲突的含

以素面聆听

世界在根本上是不可切断的,因为,成为

混性,我才能在我们现在知道的东西和我

我就站在这里,在你得不到满足的诗中。18

它们的分界面,正是外侨法律地位的条

们在那时应当知道的东西之间作出道德的

件。外侨的法律地位,我们可以说,使公

校准(alignment) 。但全球(范围内)的

艾德里安娜 · 里奇“得不到满足”的

民权对自己开战……我们的境况……是模

“我们”是谁?为什么是我?我,那时甚至

诗句采取了一种把我们引回我这篇论文开

棱两可与伦理冲突的境况。 ”15 在论及作

不存在的我,生于在那事件发生数年后的

端的伦理立场,在那里我谈到野蛮记忆和

为全球化伦理一部分的公共理性的重要性

另一个世纪的我?

创伤性事件的文化传播。在选择穿越人类

上, 阿 玛 蒂 亚 · 森(Amartya Sen) 强

记忆的生命通过使影像和言语的痕迹

残骸的道路时,我追溯了一条模棱两可的

调了在偶然性或过渡(含混过程的一部

保持鲜活而超出了历史事件的范围。然而,

道路,我认为矛盾的意象是作为一种复杂

分)中言说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有充

文化记忆,只是部分地才成其为一面镜子,

的全球伦理和文化品性而出现的。在试图

它碎裂而又被粘复(encrusted) ,它照亮

理解把少数族裔和无国家的人当作一种新

甚至在此过程的到来中依然存在许多无法

当下的黑暗之地,在这里唤醒了一种见证,

国际主义起点的意味时,我们发现自己置

回避的限制和缺陷的时候亦如此。 ”17 倘

在那里又加速了一种对事实的隐藏,让你

身于锻炼我们的伦理耐力(endurance)

若公共理性是有效的,那么,在把你放到

直面那种不安而又不可能的时间性,即过

并介入人类团结的“未解决的矛盾”之中。

就像哈贝马斯说的那样,处于“会在长时

去 - 当下。除了在过去和当下的平面上游

在我即将结束这篇论文时,我想提出这点,

间内得不到解决的认知的不一致”中的位

戏,记忆还是一种在意识生活的场景,和

即含混性的经验教训,无论如何,都没有

置上的全球对话中,就必须存在某种宽容

无意识的梦想与欲望的舞台布景(mise-

以持续而告终。含混性的经验也是一种言

分的理由支持推动普及‘公共讨论’,

38

艾德里安娜 · 里奇(Adrienne Rich)

注目 FEATURES

16


语的马刺(对言语的激励) ,一种对表达的

平等、社会分化和政治歧视——和对话的

迫切要求,一种完成(working-through)

时间与叙事规范 :虚构性、司法质询、商

矛盾和未解决的一切以便寻求叙事权利的

谈对话、档案记录、真相委员会和记者报

方式。文化之含混性的最极端的形式——

道结合起来?我要人们就此做点什么而且

“不存在不同时是野蛮记录的文明的档案记

我要他们公开地那么做 : “河湾” ,作为法

19

录” ——也是那些把持续密封于对言说

官和陪审员来寻求的“公众” ,部分地,是

和探问之代理的声称的时刻。在你意识到

一个国际性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

野蛮和文明太过经常地仅因罪责、血与泪

人权得到维护,也正是通过这个领域,全

在敞开的奔流的下水道中被关联在一起的

球的信息才得以撒播出去——媒体、军事

时候,你会讲述何种故事?

调查、日内瓦公约以及对被虐者与他们的

2003 年 10 月 初, 在 阿 布 格 莱 布 监

但在这如我们所知的公共舆论领域之

中, “一名翻译者举起他的手,把脸转朝一

外,还存在“河湾”力图在她对未来的诉

边,说这个情景让他感到不舒服,然后离

求中实现的另一个公共场域,在她呼吁的

开了审讯室……士兵 28 号回忆了与士兵

那个未来中,野蛮的事件将通过孩子的嘴

2 号关于翻译者因某种‘文化差异’而离

来传播。美国士兵的孩子们也卷入了这个

20

霍米 · 巴巴 2010 年 12 月 18 日上海美术馆讲座现场

施暴者的见证的公开的承认。

狱(Abu Ghraib prison)的一个审讯室

开审讯的对话,但记不起发生了什么” 。

事件,他们必须一代代地把这个故事传递

某种“文化差异”当然意味着虐待,很可

下去,因为阿布格莱布之耻不仅仅是某种

能违背虐俘公约不是你能轻易“看得下

发生在伊拉克人身上的东西 ;它必须被看

去”的东西。然而这种不服从的姿态——

做美国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而美国未来的

翻译者的说法——强调了叙事的场所和

公民,则必须像它是他们自己为寻求与那

它迫使我们接受的伦理上的回应。 “河湾”

个野蛮事件的伦理——如果不是实际认同

(Riverbend) ,一个来自巴格达的雄辩的

的话——认同那样讲述这个故事。叙事,

女性博客,在她要求为要摆在惩罚和复仇

言语与行动的奇特交叉,是充溢在当下对

之剑的罪行和见证给出某种道德上的决断

记忆之破坏性的幽灵的有意识经验中,并

的时候,延续了这种叙事 :

草拟一个尚未发生的未来为道德判断活动 提供一个虚拟,却又引发人们渴求的场所

我要人们就此做些什么而且我希望他们

的道德宇宙的一部分 :我会如何看到那些

公开地那么做。我要那些应对此负责的可怕

决定我当下的行动和当前的选择的原则?

的士兵受到公开的惩罚和羞辱。我要他们被

我的判断会给对我以及对其他人而言的未

谴责和认同为他们所是的那种可怕的人。我

来的形状带来怎样的影响?叙事在伦理思

要他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的孩子长久地把

考中的角色,是在当下的范畴中引进这个

关于他们做了什么的故事流传下去——只要

未来的维度,以在判断的实践内部创造一

那些囚犯还记得在他们身上发生的羞辱和痛

种时间性的分离——一种允许道德和政治

苦,只要对那些图像的记忆还在伊拉克的心

判断仔细考虑文明的档案同时也是野蛮之

智中存在……21

记录这一事实的分离。 言语与行动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境况的

“记得这故事”并不仅仅要求对事件本

核心。人类的利益(inter-est) ,模糊地

身的重复或详细的阐述。 “河湾”对全球记

位于人与人之间(in-between)22,却又

忆的力量发出了这样的要求,要求它实现

把他们帮到一起的那种东西,就像汉娜 · 阿

在世代之间,通过美国士兵的孩子的嘴来

伦特论述的那样, “并不比我们可见地共

传播这个野蛮的事件,这样阿布格莱布那

同拥有事物的世界更不真实。我们把这个

羞耻的故事就会在弗吉尼亚州的乡下撒播,

现实称作人类联系的‘网络’ ,用隐喻来

在芝加哥的城市峡谷中得到承认,在堪萨

暗示它多少有些不可捉摸的品性……”因

斯州的平原上保持栩栩如生。记得这故事

此,这些故事可以记录在档案和不朽的作

假设我们接受了(承担)公共商谈之重量

品之中, 它们在使用—对象(use-objects)

的责任。如何关联事件与叙事?如何把地

或艺术—作品中可见,它们可以被讲述和

缘政治的事件和境况——战争、暴政、不

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材料。23 在全球时代,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4

39


在成为电子的延伸物(extended)和变

么?……他已因矛盾的意见而变得模糊……25

得有弹性的同时,也面临着在政治和伦理

摸的悠远视野的广泛历史成就。

上被稀释(attenuated)的危险, 这就是“人

含混性的姿态不仅仅是一种矛盾的经

类的利益”——连接国际主义之裂隙的虚

验。它,就像在阿布格莱布的翻译者那里

拟的中介系统。如果就像戴维 · 赫尔德论

那样,应当被算作比文化差异之冲突的现

述的那样, “处于现代政治话语核心的代理,

象学情感更多的某种东西 :它意味着一种

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政府,对互有重叠

对在含混性的运动中出现的话语伦理的要

的共同体和司法权的多样性保持封闭的话,

求,通过这一运动,你被拉进恶之循环而

那么,政治与民主的‘合适家园’就很难

后为者所驱逐,退守抵抗的边缘 ;在采取

解决。 ”24 使代理的政治和叙事选择变得复

对抗立场的同时置身于一种接近的关系。

杂的,又是什么?

含混性是无论如何还是要求(我们)必须

(翻译 :王立秋 审校 :赵静蓉 陈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阿尔贝特 • 施佩尔(Albert Speer,1905 年—1981 年)本是一 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因其建筑设计特点再现了希特勒青年时期的梦 幻,从而受到希特勒的赏识,成为他的密友之一。施佩尔曾先后担任 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德国建筑总监,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使德 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校注 2 戴维 · 赫尔德,《全球盟约 :华盛顿共识的社会民主之替代性选择》 (Global Covenant: The Social Democratic Alternative to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剑桥,Polit 出版社,2004 年,第 178 页。 3 汉 娜 · 阿 伦 特,《 极 权 主 义 的 起 源 》(The Origins of

模 仿 世 界 化(mondialisation) (宣

做出某种政治和伦理“选择”的社会和心

称“全球”作为一种侥幸的、过程性的真

理冲突的一个条件。它是一个在某种我可

实的实践)的挑战在于为作为一种民主实

以描述为“双重”责任之伦理模式的言语—

践——既是商谈性的,也是叙事性的——

行动中可以得到清楚聆听的选择,在这种

的全球选择的动力机制所生成的那种矛盾

伦理模式中陈述的条件要求一种自我—认

的意向。它在于一种含混性——一种我先

知之主权与自我—利益之“自治”的对话

前与野蛮的历史记忆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矛

性的分散。在我矛盾(ambivalently)地

盾的意向——的结构,这种结构提出了关

站在这个“野蛮传播”式的场所,同时也

于承载可能在认识论上或意识形态上“非

是对文明否定的场所之时,我该如何使自

对称” ,但又在伦理和情感上类似的人们,

己和——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

9 巴利巴尔 : 《我们,欧洲的人民》,126-127 页。

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事物的规模与度量的

我 的 兄 弟!(hypocrite lecteur!—man

10 赫尔德 : 《全球盟约》,第 126 页。

26

Totalitarianism), 纽 约,Harcourt Brace Jovanovitch 出 版 社, 1973 年,第 297 页。 4 同上,第 294 页。 5 赫尔德, 《全球盟约》,第 173 页。 6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第 302 页。 7 艾蒂安 · 巴利巴尔(Etienne Balibar),《我们,欧洲的人民?关 于跨国公民权的思考》(We, the People of Europe? Reflections on Transnational Citizenship),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22 页。 8 米歇尔 ·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 载《 法 兰 西 学 院 讲 座 1975-1976》(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5-1976),纽约,Picador 出版社,2003 年,第 256 页。

问题。比如说,在“河湾”的要求,即阿

semblable—man frère!) —— 发 生 联

11 同上,第 172 页。

布格莱布的美国军事警察必须被带到某种

系?在我没膝站在他或她自己的文化专属

12 威廉 · 爱德华 · 布加特 · 杜 · 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t

形式被认可的法律面前接受公开处罚的要

和所有物的被抢占的、野蛮的场所的时候,

求中,就存在一种奇特的含混性——在让

我的邻人,我的敌人,我的他者,又如何

孩子成为惩罚和野蛮之传播的承载者的时

与我发生联系?

候立即诉诸于驯服(domesticity)的系

记忆和故事使我能够在二十一世纪的

Du Bois),《 黑 水 》(Darkwater), 纽 约,Harcourt, Brace and Howe 出版社,1920 年,第 131 页。 13 理 查 德 · 罗 蒂(R. Rorty),《 哲 学 与 自 然 之 镜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普 林 斯 顿, 普 林 斯 顿 大 学 出 版 社, 1979 年,第 163 页。 14 伊曼努埃尔 · 康德,《政治著作选》(Political Writings),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55 页。

谱语言(一种家族或部落的私人性)的同时:

道德基础上重新—建构齐柏林集会广场的

必须通过世代地重复阿布格莱布的故事来

叙事,并使对过去的中断,及未来的投射

承载他们父辈的诅咒的,又恰恰是美国施

开启“当下的历史”成为可能。对某个坍

16 哈贝马斯,见本卷收录文章。

暴者的孩子。而且,在基于对伊拉克人而

塌的过去的重复带回了创伤性的、未解决

17 阿玛蒂亚 · 森,《身份与暴力 :命运的幻象》(Identity and Vio-

言的道德基础上来谴责羞辱、同时又在对

的和未被代表的叙事,也带来了这样的要

美国人而言的立场上要求羞辱的行动中,

求 :从这个时刻开始的文化记录必须被重

也存在一种伦理上的含混性。通过含混性

新—写就 ;从未实现的未来中,对萦绕当

之中介来思考——或感觉——是一种奇特

下的道德经济的平等和自由,对修正其目

的全球必要,尤其是在野蛮传播的条件下。

标的要求的热望也将来临。 (这是)一种全

伊 恩 · 麦 克 尤 恩(Ian McEwan) 后 9/11

球性的伦理要求,即我们必须为一个被攫

小说《星期六》 (Saturday)中的核心人

在拒绝死亡的过去和拒绝等待出生的未来

物如是说 :

之间的世界负责——无论是在想象上还是 在行动上负责。 (这是)一种迫使我们在未

40

汇之中——(这是)一个需要建立难以捉

支持或反对对恐怖的战争,或伊拉

来对当下的共谋和易腐蚀性作出警示的同

克的战争;支持终结一个可憎的暴君及其

时,对未忘却的过去负责的伦理话语。被

家庭,支持终极武器检查,折磨囚犯的开

攫在我们时代这些双面的含混性中的我们,

端……;或反对对平民的轰炸,不可避免的

彼此诉说着我们混杂的故事 :部分是你的,

难民和饥荒,非法的跨国活动……他认为他

部分是我的,它们由一种尚未解决的、混

的含混性——如果那是它实际上所是的一

合的部分和碎片组成的语言写就,被攫在

切的话——给他脱离普遍的一致的借口了

一种关于全球理念的双重价值和期望的语

15 琳 达 · 波 斯 尼 亚 克,《 公 民 与 外 侨 》(The Citizen and the Alien)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40 页。

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伦敦,Penguin 出版社,2006 年, 第 184 页。 18 艾德里安娜 • 里奇,《艰难世界的地图》(An Atlas of the Difficult World),纽约,W.W. Norton & Co. 出版社,1991 年,第 44 页。 19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启迪》(Illuminations), 纽约,Schocken Books 出版,1968 年,第 258 页。 20 事件第 36 号(Incident no. 36),阿布格莱布拘留所的 AR15-6 号 调 查 报 告(AR15-6 Investigation of the Abu Ghraib Detention Facility),军事情报组 [U] MG 乔治 · 弗雷(George R. Fray)调查员,第 124 页。 21 http://riverbendblog.blogspot.com,2004 年 4 月 30 日, 周五。 22 拆分 interest 得到的两个法语词:在……之间—存在 / 是。—— 译注 23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82-185 页。 24 戴维 · 赫尔德等,《全球转化》(Global Transformations),斯 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445 页。 25 伊恩 • 麦克尤恩, 《星期六》,纽约,Doublesday 出版社,2005 年, 第 185 页。 26 出自波德莱尔《恶之花》序诗《致读者》。——译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