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光比丘尼關房札記

Page 1


關 房 札 記

寒山大士詩云: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關 房 札 記 4


5 目 錄

目 錄

前言 … ……………………………………………………………… 輯一 華嚴

輯二 禪門 一、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節錄 … ………………………

五、賢首五教儀科註節錄 … ……………………………

三、華嚴經各卷節略 … ………………………………… 四、普賢行願品疏鈔節錄 …………………………… …

58

53

一、大方廣佛華嚴經 … ………………………………… 二、摩耶夫人為佛母的因緣 … …………………………

33

41

103

43

39 101

46


關 房 札 記 6

二、六祖壇經箋註節錄 … ………………………………

……………………………………… 行由品第一 … 般若品第二 ……………………………………… … 疑問品第三 ……………………………………… … ……………………………………… 定慧品第四 …

……………………………………… 坐禪品第五 … ……………………………………… 懺悔品第六 …

……………………………………… 機緣品第七 …

……………………………………… 頓漸品第八 … ……………………………………… 護法品第九 …

……………………………………… 付囑品第十 … 三、虛雲和尚自述年譜節錄 … …………………………

152 149 148 145 136 132 130 129 125 116 108 108


7 目 錄

…………………………………… 自述年譜第一 …

………………………………………… 書問第二 … ………………………… 虛雲老和尚|文記第三 …

………………………………………… 詩歌第四 …

四、其他 … ………………………………………………

輯三 天台 一、大般涅槃經 … ………………………………………

二、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節錄 … ………………………

三、大智度論 … ………………………………………… 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節錄 … …………………………

五、天台「名數」與「術語」 … ………………………

206 197 196 180 152

238 237 234 225 217

215


關 房 札 記 8

輯四 淨土 一、經典 … ………………………………………………

二、高僧 … ……………………………………………… 三、古大德 …………………………………………… … 四、現代法師語錄 …………………………………… …

輯五 雜類 一、名詞解釋 … …………………………………………

二、其他 … ……………………………………………… 三、佛教節慶一覽表 … …………………………………

277 276 247 245

380 320 303

243

301


9

華嚴海會說法圖


關 房 札 記 10

華嚴殿-華嚴三聖


11

六祖上惠下能大師


關 房 札 記 12

虛下雲老和尚法相


13

虛下雲老和尚墨寶


關 房 札 記 14

印下光大師法相


15

印下光大師手稿


關 房 札 記 16

行時念佛莫蹉跎(民國106年攝,時95歲)


17

悟下光和尚尼關房墨寶(原文參照P.158~159)


關 房 札 記 18

悟下光和尚尼第一關閉關發願文墨寶


19

民國60.12.19 於台中慈善寺 三壇大戒大殿 留影

美國記者專訪於民國61.1


關 房 札 記 20

民國64年1.28

民國64年出關 於蓮華寺大殿上供 (時52歲)

民國61年閉關前 南 亭老法師與上修下慧恩師 下


21

民國65年閉第二關前與皈依弟子朱師姐合影


關 房 札 記 22

民國71年1月19日 入淨土關關房

與上修下慧法師和 徒弟3人於民國 71年迎接上白下聖 長老前來送第三 關(年59歲)


23

上午閉關前 佛前大供

閉關前 與恩師合影

閉第三關前 頂禮恩師- 上 修下慧法師


關 房 札 記 24

修下慧法師在 和尚尼閉關前講 和尚尼如何發心 閉關,望出關時 大眾能來接出關

民國71年1月19 日封淨土關前 留影

白下聖長老 預備講法語 送尼入淨土關


25

白 下聖 長 老 下 午自臺中趕來 ‧ 尼 與信眾供養 長老

民國71年1月19日 第三關淨土關 上 下 白 聖長老送尼 入關信眾也來送關

十方信眾 前來送關


關 房 札 記 26

民國71年入關前 與蓮友合影

舉行送關儀式前 大眾合影

第三關入關 信眾恭賀 席開50桌


27

民國71年入關前 與法師信眾合影

民國71年入關前 與信眾合影


關 房 札 記 28

民國71年1月19日 閉關前照

民國71年1月19日 照於關房內


29

民國74年1月19 日 ‧ 尼 出關信眾歡 喜迎接

修下慧法師接 和尚尼出關


關 房 札 記 30

和尚尼出關 感恩信眾護持

和尚尼出關 沿桌對信眾 由衷致謝

民國74年1月19 日和尚尼出關 席開100桌 卻來150桌


31

在大殿感謝諸位 法師及蓮友

民國74年1月19日出關時 上供合影


關 房 札 記 32

和尚尼於關房中的筆記本


33 前 言

前 言 ︽華嚴經

淨行品︾和︽圓覺經︾啟發我學佛的因緣,而在關房 ‧

修行的得力助緣,是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虛雲老和尚與印光大師。

因為中年以後才聞到佛法,年紀已不小,沒有時間像年輕人一樣按部

就班學習;只有藉著閉關、懺悔、自修,並以佛經及古大德為師,學 習佛法。

為了報答佛恩,在關房我選擇︽華嚴經︾拜誦,並求懺悔。︽華

普賢行願品︾、︽法華經 ‧

普門 ‧

嚴經︾中大菩薩的境界常讓我神遊,敬佩不已;內心也常勉勵自己要 如是修行。出關後,選擇︽華嚴經

品︾及︽彌陀經︾,再加上佛號、往生咒、大悲咒為定課,選擇各經


關 房 札 記 34

的精華來薰染佛菩薩的聖德,提醒自己學習佛菩薩的精神。

六祖的︽法寶壇經︾提供我很多契機的妙法,例如「清淨法身,

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心

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

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

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六祖沒有讀書,卻能悟出自性清淨,乃在源頭活水|眾生自身本然含

藏的佛性,我們修行何假外求呢?古德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

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就是老生常談的

一句話:「轉凡心為佛心,自然成就。」怎麼轉?「看破,看透!放 下,捨得!」


35 前 言

虛雲老和尚一生苦修,成就後於叢林服務,復興道場並傳戒。他

老人家在一百一十二歲,受共產黨打斷肋骨、指頭;魂遊兜率天醒過

來後,仍繼續傳戒,這種為眾生犧牲的精神令人感佩。在關房如果遇

到挫折,一想到虛雲老和尚為了修道精進不懈;為了報恩超度母親三

步一拜,用三年的時間拜到五台山顯通寺的孝心。再想自己遇到的困 難不算什麼,就又超越了。

當初閉第一關「華嚴關」時,因遇到障礙,發願還要再閉兩關 「華嚴關」,後來這個大病就消失了,但是因緣的改變 )

,後皆以「淨土

在︽修行

心路︾的「閉關篇」寫得很清楚,在此不再贅述

關」為主,深深體會淨土法門的殊勝,妙不可言,決定一生「學戒念

佛」,不再換題目。印光大師的「竭誠盡敬,妙,妙,妙,妙!」確


關 房 札 記 36

清涼無比遍智照

彌陀法王涓涓流

迴向蓮邦登上品

勸君勤念阿彌陀

聲聲入口潤心田

實如此。

學戒持戒誦大乘

︽關房札記︾的內容,禪家話語不少,深心體悟必有所得;淨土

行者的勉語可提起正念,更能加功用行;另外,大乘經典的詮釋、教

理的註解、佛法名辭的解釋,可能會讓大眾感到疑惑,為什麼要摘錄

這些看似簡單卻又繁瑣令人看不懂的文字,這些我沒有辦法向你們解

釋為什麼?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


37 前 言

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其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心行處滅,言語道

斷 …… 」 佛 法 的 奧 妙 需 要 各 位 審 諦 思 惟 , 身 體 力 行 , 否 則 還 是 數 他 人 寶,無有了時!


關 房 札 記 38

附 註 : 下 面 依 和 尚 尼 所 抄 之 文 , 部 分 可 查 詢 者 , 已 透 過 電 子 檔 搜 尋 、 或 書 籍 校對原稿,若無從查者則依和尚尼原稿。和尚尼所抄札記原無分類,

為 利 讀 者 閱 讀 , 方 便 分 類 及 ( 註 ) 文 ( 如 : p.80 ),而古文中標點符 號,為利讀者閱讀,有一小部份,稍加異動,餘則保持原味,令讀者 賞古風、體深意。以上有誤之處,尚祈十方大德不吝指教。

和 尚 尼 閉 關 時 , 佛 教 書 籍 不 普 遍 , 故 其 披 閱 之 文 , 僧 俗 皆 有 , 今 錄 其 修行得力之綱要|「華嚴救其慧命」、「禪宗為相應門」、「天台 助禪修法」、「淨土乃解脫處」,以此為主,與眾結法緣。由於和尚 尼很勤學,出關後,閱讀書籍見與心相應者,亦抄錄於小冊中,故與 「關房札記」混在一起,然份量不多。

107.1.2

文 中 法 語 較 前 二 書 艱 澀 , 恐 一 般 讀 者 難 入 門 , 因 此 原 本 純 文 字 排 版 , 插入圖片,稍減枯悶,於法意能深體悟,漸入佳境。最後至誠感恩圓 滿「札記」之僧俗(含照片提供、校稿與編排),讓此書能利益更多 讀者。文圖珍貴,請虔置淨處增福慧。祈祝 早證菩提 圓成佛道

編輯小組謹識


華 嚴

輯一


關 房 札 記 40


41 輯一 華嚴

一、大方廣佛華嚴經

于闐國 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世尊最初成正覺首先講︽華嚴經︾,七處九會。 ◎

第一次集會,是在菩提場,由普賢菩薩擔任那次集會的主席,講了六品 ˙

經文,總共是十一卷。所講的內容是說明佛果依正二報的莊嚴,以激發 聽眾的信仰。

第二次集會在普光明殿,由文殊菩薩擔任主席,這次也講了六品經文, ˙ 卻只有四卷,講的是十信法門。

第三次在忉利天宮,由法慧菩薩作主席,說的是十住法門,計有六品經 ˙ 文,勒成四卷。

第四次在夜摩天宮,擔任大會主席是功德林菩薩,說了四品三卷經文, ˙ 其內容是十行法門。


關 房 札 記 42

第五次在兜率天宮,金剛幢菩薩任主席,說經三品,共計十二卷。內容 ˙ 為十迴向法。

第六次的集會,是在他化天宮,由金剛藏菩薩任主席,這次講的是十地 ˙ 法門,雖然只一品,卻包括了六卷。

第七次又在普光明殿,由佛陀自己任主席,這回說的是妙覺法門,總共 ˙ 是十一品十三卷。

第八次還是在普光明殿講的,由普賢菩薩任主席,專門講的離世間法 ˙ 門,卻講得很多,一品就有七卷的卷帙。

第九次的集會,是在逝多林,善友菩薩擔任主席,都是講果證法門,以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禮五十三位善知識,為逐步實證的榜樣。


43 輯一 華嚴

二、摩耶夫人為佛母的因緣

善男子!我昔曾作蓮花池神,時有菩薩於蓮華藏忽然化生,我即捧持瞻

侍養育,一切世間皆共號我為「菩薩母」。又我昔為菩提場神,時有菩薩於

我懷中忽然化生,世亦號我為「菩薩母」。善男子!有無量最後身菩薩,於 此世界種種方便,示現受生,我皆為母。

善男子!如此世界賢劫之中,過去世時,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

葉佛及今世尊釋迦牟尼佛,現受生時,我為其母。未來世中,彌勒菩薩從兜

率天將降神時,放大光明普照法界,示現一切諸菩薩眾受生神變。乃於人間

生大族家,調伏眾生,我於彼時亦為其母。如是次第,有師子佛、法幢佛、

善 眼 佛 …… 普 隨 順 自 在 佛 、 最 尊 天 佛 , 如 是 乃 至 樓 至 如 來 , 在 賢 劫 中 , 於 此

三千大千世界,當成佛者,悉為其母。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於此世界


關 房 札 記 44

海,十方無量諸世界一切劫中,諸有修行普賢行願,為化一切諸眾生者,我 自見身悉為其母。

爾時,善財童子白摩耶夫人言:「大聖得此解脫,經今幾時?」答言:

「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不可思議非最後身菩薩神通道眼所知劫數。爾時有

劫名淨光,世界名須彌德。雖有諸山五趣雜居,然其國土眾寶所成,清淨莊 嚴無諸穢惡。

有千億四天下,有一四天下,名師子幢。於中有八十億王城,有一王

城,名自在幢,有轉輪王,名大威德。彼王城北,有一道場,名滿月光明,

其道場神,名曰慈德。時有菩薩,名離垢幢,坐於道場,將成正覺。有一惡

魔,名金色光,與其眷屬無量眾俱,至菩薩所。彼大威德轉輪聖王,已得菩

薩神通自在,化作兵眾,其數倍多,圍繞道場。諸魔惶怖,悉自奔散。故彼

菩薩,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道場神,見是事已,歡喜無量,便於彼


45 輯一 華嚴

王,而生子想。頂禮佛足,作是願言:『此轉輪王,在在生處,乃至成佛,

願我常得與其為母。』作是願已,於此道場,復曾供養十那由他佛。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道場神,豈異人乎?我身是也。轉輪王者,今

世尊毗盧遮那是。我從於彼發願已來,此佛世尊,於十方剎,一切諸趣,處

處受生,種諸善根,修菩薩行。教化成就一切眾生,乃至示現,住最後身。

念念普於一切世界,示現菩薩受生神變,常為我子,我常為母。善男子!過

去、現在十方世界無量諸佛將成佛時,皆於臍中放大光明,來照我身,及我 所住宮殿屋宅。彼最後生,我悉為母。」

華嚴經 第七十六卷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


關 房 札 記 46

三、華嚴經各卷節略

華嚴經

第十三卷 菩薩問明品第十

華嚴經 第六卷 如來現相品第二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 ◎ 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 ◎ 賢首菩薩以頌答曰: ◎ 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迴向心,得如是剎土,眾會及說法。 一切諸佛剎,莊嚴悉圓滿,隨眾生行異,如是見不同。 佛剎與佛身,眾會及言說,如是諸佛法,眾生莫能見。


47 輯一 華嚴

其心已清淨,諸願皆具足,如是明達人,於此乃能睹。 隨眾生心樂,及以業果力,如是見差別,此佛威神故。 佛剎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有殊。 以是於世界,所見各差別,非一切如來,大仙之過咎。

華嚴經 第十三卷 菩薩問明品第十

一切諸世界,所應受化者,常見人中雄,諸佛法如是。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

華嚴經 第十四卷 賢首品第十二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

華嚴經 第十七卷 梵 行品第十六 —


關 房 札 記 48

爾時法慧菩薩說諸法門。(法慧菩薩告精進菩薩)佛子!有十種法,令諸 ◎ 菩薩所行清淨,何等為十。 一者、悉捨資財,滿眾生意。 二者、持戒清淨,無所毀犯。 三者、柔和忍辱,無有窮盡。 四者、勤修諸行,永不退轉。 五者、以正念力,心無迷亂。 六者、分別了知,無量諸法。 七者、修一切行,而無所著。 八者、其心不動,猶如山王。 九者、廣度眾生,猶如橋樑。 十者、知一切眾生,與諸如來,同一體性。


49 輯一 華嚴

華嚴經 第十八卷 明法品第十八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華嚴經 第十九卷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

佛子!譬如三十三天共阿修羅鬥戰之時,諸天得勝,修羅退衄。阿修羅王 ◎

其身長大七百由旬,四兵圍遶無數千萬,以幻術力將諸軍眾,同時走入藕

絲孔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善成就諸幻智地,幻智即是菩薩,菩薩 即是幻智,是故能於無差別法中入定,差別法中起。

華嚴經 第四十二卷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

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 ◎

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


關 房 札 記 50

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

華嚴經 第五十二卷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

清淨菩提印,智光照一切,所住無等比,其心不下劣。 ◎ 立志如大山,種德若深海,如寶安住法,被甲誓願心。 發起於大事,究竟無能壞,得授菩提記,安住廣大心。 祕藏無窮盡,覺悟一切法,世智皆自在,妙用無障礙。

華嚴經 第五十九卷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 ◎ 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

「 海 上 有 山 多 聖 賢 , 眾 寶 所 成 極 清 淨 , 華 果 樹 林 皆 遍 滿 , 泉 流 池 沼 悉 具 足。」


51 輯一 華嚴

「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

華嚴經 第六十八卷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

《華嚴經書疏》第四冊﹁法界宗﹂,五祖略記:﹁四祖清涼國師答皇帝 ◎

問:『何謂法界?』師曰:『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

來,靈明廓徹,廣大虛際, 唯一真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 際而含融萬有。』﹂

三生成佛︵術語︶華嚴宗所立,成佛有二義。一以此三生配於過現未之三 ◎

世,於過去生見佛聞法,植佛種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來

世之生證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謂三生成佛,是為通途之義。二見

聞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經﹁隨好品﹂記地獄天子於前生,見聞華

嚴大經之正法而毀謗之,故今雖處於地獄,而為佛光所照,由前之見聞


關 房 札 記 52

力,即脫地獄之苦,而生於兜率天,於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

佛。是見聞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入法界品﹂謂善財童子於福城之東始

見文殊,自此南詢,最後見普賢菩薩,一切解行,於此一生,得圓滿成

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入法界品﹂謂舍利佛等於逝多林使

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文殊為彼等說大法,使彼等證入法界。是證入之

一生成佛也。說見︽華嚴疏鈔︾三。(錄自丁福保所編︽佛學大辭典︾)

中國五台山 竹林寺之接引彌陀


53 輯一 華嚴

四、普賢行願品疏鈔節錄 (註)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 ‧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一

故 云 明 正 , 更 有 三 義 。 一 、一 方 已 有 多 友 , 餘 方 例 然 。 二 、 南 主 生 長 。 表 ◎

求法者生長善根故。三、西域居人宅多東向,順日月轉。表於善財順人法

故。故舊疏云:善財求友表隨順以南行,方盡南矣,方是假法。二無定體

東西南北相待立名,但取明正之義,所向盡名為南。如此始名悟入法界。

印行者:華嚴蓮社 印行時間:民國六十年 者:新文化彩色印書館 印刷

故善財至寄十地之友,多在菩提道場。又不言卻迴向北,故知若觸向明 正,一切皆南也。

︻註︼《普賢行願品疏鈔》


關 房 札 記 54

若聞此法信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具足一切諸菩薩法。遠離一切諸世 ◎

間法。深入如來無量境界。故大疏云:「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

鈔 今 初 , 「 斯 」 者 指 如 上 融 攝 旨 也 。 良 由 窮 此 融 攝 旨 趣 , 故 得 「 恢 廓 宏

邃,不可得而思議矣!

疏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者 , 即 窮 斯 旨 趣 , 盡 其 源 流 。 故 恢 廓 宏 遠 , 包 納 沖

遠」等。恢謂曠蕩。廓,空也。宏,大也。今云「宏遠」,則周徧義。

「包納」則含容義,即當「法界觀」中「第三周徧含容觀」也。沖謂沖

深,邃謂幽邃。即徧、容二門。皆稱理深邃難見也。「不可得而思議」

者。謂理深事廣。俱不思議,況一多入,故宜辭喪慮絕。故龍樹菩薩判

《維摩經》為小不思議經(芥納須彌、毛吞巨海)。指《華嚴經》為大 不思議經(塵含法界、念攝僧祇)。


55 輯一 華嚴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二

﹁稽首歸依真法界 光明徧照諸如來 普賢文殊海會尊 願得冥資贊玄妙﹂ ◎ ﹁三約喻者。佛如良醫。法如良藥。僧寶如看病人。﹂ ◎

今初,龍樹菩薩至龍宮。見《華嚴經》有三本: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 ◎

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

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上中二本,閻浮提人力劣,不能住持。龍樹 菩薩遂將下本流布天竺也。

「願生華藏世界中 大寶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 這是上海華嚴座主應慈老法師,仿照西方淨土迴向偈而作的。


關 房 札 記 56

大行普賢菩薩警誡眾生的偈語

普賢菩薩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 ◎

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發願偈」說: ‧

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華嚴經 ◎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華嚴經︾: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問彌勒菩薩:﹁菩薩從哪裡來?﹂彌勒菩薩答: ◎

﹁菩薩是從大悲處、大慈處來﹂。﹁悲﹂能拔眾生苦,﹁慈﹂能予眾生樂。

︽普賢行願品︾裏實相懺,不知罪是如幻如化,可使我們不得安寧,使我 ◎

們死後隨罪業墮落地獄受苦。到了真正通達諸法如幻如化,不再受這惡業


57 輯一 華嚴

力量之所控制,罪業消除,即得解脫。如有偈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 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普賢行,通行,別行,海月光等十異名菩薩之行。事城|伽藍。理城|心 ◎

城。有智慧的樹幹萬行花說法廣|海月光表含容廣濟,海月光大明|十德

十山皆依大海十地十度。皆依佛智,海中看月,淨而且深,依智嚴剎,深 而且淨,如海即大,如月即明,故名海月光大明。 大福光智生,大智發光,徧照佛境,令福非福相,福亦稱大。 ◎ 神妙莫測,神代表智慧通神,迎刃而解。 ◎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執著,菩薩大福光明清楚修行,有智慧修行就 ◎ 通。修行自然不特求,不著相。


關 房 札 記 58

(註)

清 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續法灌頂 集

五、賢首五教儀科註節錄

賢首五教儀註懸談卷下 釋五教儀法 ◎

先釋五教。合論云。唐藏法師。立五乘教。一、小乘教。聲聞緣覺之

學 。 二 、三 乘 始 教 。 三 、 大 乘 終 教 。 此 二 並 隨 地 位 漸 次 修 成 。 俱 為 漸 教 。

四 、一 乘 頓 教 。 但 一 念 不 生 。 即 名 為 佛 。 不 從 地 位 漸 次 而 說 。 五 、 無 上 乘 圓

教。真俗互融。性相交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具足圓滿無礙法門。雲華 ︻ 註 ︼ 參 2007 年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之《賢首五教科儀註》。


59 輯一 華嚴

創者。依真空觀義。而立小始二教。詮顯二空真如法界。依無礙觀義。而立

終頓二教。詮顯事理相即相非。依周遍觀義。而立同別圓教。詮顯事事普融 無盡……。 若出其文。略引有十。

一 、 華 嚴 第 九 地 云 。 若 有 諸 眾 生 。 其 根 小 明 利 。 樂 於 諦 緣 法 。 道 聲 聞 辟

支。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

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釋曰。初偈小教。次偈

具二教。根明有心。始也。根利益生。終也。後偈亦二教。無上示 佛。頓也。樂大無盡。圓也。此明隨機示五教也。

二 、 ︽ 大 乘 同 性 經 ︾ 云 。 聲 聞 法 。 辟 支 佛 法 。 菩 薩 法 。 諸 佛 法 。 皆 悉 流

入遮那智海。釋曰。初二法。小也。菩薩。始終也。佛法。頓也。遮 那。圓也。此明五教會歸圓也。


關 房 札 記 60

三 、 ︽ 般 若 經 ︾ 云 。 如 來 是 真 語 者 。 實 語 者 。 如 語 者 。 不 誑 語 者 。 不 異 語

者。釋曰。真則談真法性。頓也。實則四諦實法。小也。如則二空真

如。始也。不誑則圓通無誑。圓也。不異則授記無差。終也。此明五 教語音本也。

四 、 ︽ 最 勝 王 經 ︾ 云 。 惑 障 清 淨 。 能 現 應 身 。 業 障 清 淨 。 能 現 化 身 。 智 障

清淨。能現法身。此三清淨。是法如如。不異如如。一味如如。解脫

如如。究竟如如。是故諸佛。體無有異。釋曰。應。始終佛。化。小

教佛。法。頓圓佛。五如。始終頓小圓配之。此明五教所詮如也。

五 、 法 華 火 宅 四 車 。 羊 鹿 。 小 也 。 水 牛 車 。 始 終 頓 也 。 白 牛 車 。 圓 也 。 此 明五教引到圓也。

六 、 ︽ 涅 槃 經 ︾ 云 。 為 毀 說 戒 。 為 貪 說 施 。 為 痴 說 慧 。 為 疑 說 信 。 為 懈 說

聞。釋曰。戒則小乘三學。施則始分六度。慧則終實佛慧。信則頓信


61 輯一 華嚴

字光。清淨遠徹五法大音。(一)

字經︾云。如來游於妙樂世界。欲現智慧廣大無極。與弟子

自心。聞則圓聞法界。此明五教所說法也。 七 、 ︽ 佛 胸 菩薩。釋梵天龍。集於精舍。放

度人最大乘音。(二)度人無彼此音。(三)度人無緣覺音。(四)

度人不斷清想善權之音。(五)度人迷入生死解其塵勞說法之音。釋 曰。五音圓頓終始小配之。此明五教音。橫遍十方也。

八 、 唐 譯 楞 伽 頌 云 。 迦 葉 拘 那 含 。 及 我 離 塵 垢 。 成 就 大 勇 猛 。 覺 悟 於 五

法。釋曰。成大猛。自覺以五位智斷也。覺五法。覺他以五教法門 也。此明五教法。竪窮三際也。

九 、 ︽ 仁 王 經 ︾ 云 。 我 五 眼 見 五 印 國 王 。 皆 由 過 去 侍 五 百 佛 。 若 未 來 王 。

受持五教乘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

相輪。(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


關 房 札 記 62

持金剛杵。(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五)無量力吼菩

薩。手持五十劍輪。五大士。各帶五千鬼王。於汝國中。作大利益。

釋曰。五大力士。小等五教。如次配知。此明五教護國王也。

十 、 《 光 明 經 》 云 。 我 僧 慎 爾 耶 藥 叉 大 將 。 并 二 十 八 部 。 護 五 教 乘 。 及

說法師。諸聽法者。世尊。何故我名正了知耶。我知諸法。我曉一切

法。隨所有一切法。如所有一法。諸法種類體性差別。我有難思智

光。我有難思智炬。我有難思智行。我有難思智聚。我有難思智境。

而能通達。世尊。如我於一切法。正知。正曉正覺。能正觀察。以是 因緣。名正了知。

是故天有五星。地有五嶽。人有五常。竺國有五峯。靈鷲有五山。諸佛出 ◎

世亦說五教也。次釋「儀」字。內含四意。(一)五教是別目。儀是總


63 輯一 華嚴

名。謂五教門中。各有其法儀也。(二)五教是略稱。儀是詳相。謂五教

之家。復有五類儀也。㊀名義。㊁法相。㊂斷證。㊃機益。㊄通妨。皆五

教家之儀相也。(三)五教是局號。儀是通標。不唯五教有儀。時儀宗

觀。通有儀也。時上有通別之儀。別又有三照五會之儀。通又有十重三時

之儀。儀上有別開十門之儀。通結圓通之儀。宗上有正立六宗之儀。對揀

八番之儀。觀上復有六重行儀。㊀方便。㊁事體。㊂觀法。㊃玄門。㊄因 緣。㊅修益。盡屬觀家之儀式也。

賢首五教儀科註卷第一 法華云。土地所生。卉木藥草。種類若干。 ◎

︻ 文 ︼ 小 草 。 人 天 也 。 中 草 。 二 乘 也 。 上 草 及 二 木 。 通 喻 始 終 漸 頓 教 中 菩


關 房 札 記 64

薩 也 。 故 經 合 云 。 次 照 決 定 善 根 眾 生 。 隨 其 心 器 。 示 廣 大 智 。 ……

闡提無佛性者名邪定。不定例知。今是後一聚也。楞伽云。捨善根

一闡提。以佛威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佛於一切眾生。無 捨時故。

︻ 文 ︼ 故 云 邪 定 亦 成 熟 也 。 若 約 開 頓 施 漸 。 從 勝 及 劣 而 言 。 諸 大 高 山 。

產寶。生蓮。上玅藥草。韓文云。太華峯頭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

船。況寶山耶。黑山有處產金石。兼生中等藥草。故喻二乘。高原

但生小草。故喻人天善根眾生。平地有等卑濕之處。草亦不生。楞 嚴云。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 文 ︼ 故 喻 邪 定 斷 善 根 人 。 若 依 會 漸 歸 頓 。 自 小 之 大 而 說 。 黑 山 有 處 。 唯

是砂石。不生草木。故喻愚法二乘。高原生諸草木。故喻五乘。大

地 產 生 珍 寶 藥 草 。 故 喻 五 性 。 三 乘 。 一 乘 。 人 等 。 …… 出 現 品 云 。


65 輯一 華嚴

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二為攝末之本。如日沒時。還照高山故。

法華亦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漸本

也。次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開漸也。又云。我今亦令得聞是

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也。鈔云。始成便說華嚴。是照菩薩山

王。此明先大後小。攝末等者。即是法華所明。先小後大。及三時

五時之教。後後勝於前前。法華涅槃。唯明一極。為照菩薩。法華

下。始見入於佛慧。既即華嚴。亦令得聞法華。入於佛慧。豈非指

初為本。又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亦是從本流末。即指華

嚴為一佛乘。分別說昔之三。三即鹿野四諦等。既不指華嚴為本。 鹿野之前。以何為一乘耶。

︻ 文 ︼ 釋 曰 。 問 。 將 欲 逐 機 。 先 示 本 法 者 。 則 說 華 嚴 之 本 。 意 在 逐 機 耶 。

答。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今欲開頓說漸。故作此言。就佛本


關 房 札 記 66

意。純說一極。非欲逐機而示本也。……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

大疏云。日表菩薩智照。依寶性論。法曰有四義。一破暗。如慧。二照 ◎ 現。如智。三輪淨。如解脫。四上三不相離。如同法界也。

︻ 文 ︼ 菩 薩 摩 訶 薩 者 。 具 云 菩 提 薩 埵 摩 訶 薩 埵 。 今 從 略 耳 。 肇 曰 。 菩 提 薩

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 提薩埵。

生 佛 義 釋 。 賢 首 云 。 菩 提 。 此 謂 之 覺 。 薩 埵 。 此 曰 眾 生 。 以 智 上 求 菩提。用悲下救眾生。

經云。爾時世尊。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經云者。此乃圭峯通引諸 ◎

經。證釋三種時教。不唯華嚴一部也。下二時倣此。爾時者。始成正覺時

也。世尊。指遮那言。具無盡德。為世所尊故。華玄云。說此經佛。為真


67 輯一 華嚴

為應。為一為多。若言真者。何名釋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見。若言應

者。那言遮那。處蓮華藏。諸大菩薩。見佛法身。若云一者。何以多處別

現。若云異者。何以復言。而不分身。故此經佛。竝非前說。即是法界無 盡身雲。真應相融。一多無礙。

︻ 文 ︼ ︽ 圓 覺 鈔 ︾ 云 。 諸 處 以 遮 那 為 法 身 。 以 舍 那 為 報 身 。 若 華 嚴 宗 祖 相

承。古德翻譯遮那即舍那。但梵音小異。此翻為光明遍照。或云廣 大生息。迺是理智不分之真身也。

︻ 文 ︼ 菩 提 樹 者 。 西 域 記 云 。 即 畢 鉢 羅 樹 也 。 昔 佛 在 世 。 高 數 百 尺 。 佛 坐

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 不凋。光鮮無變。

大疏鈔云。初者。是初成佛時。亦彰大師出現時也。此教勝故。眾教本 ◎


關 房 札 記 68

故。在於初時。成最正覺者。即是遮那十種無盡法界身雲。遍於法界。成

正覺也。開悟稱覺。離倒為正。至極名最。獲得曰成。此當相解。若揀別

者。凡夫倒惑。佛覺重昬。二乘雖覺。不名為正。但知法有。未知法空。

但悟我空。未悟我有。有厭生死。空欣涅槃。顛倒未除。豈得稱正。設許

稱正。亦未名最。菩薩雖正。有上可修。不得稱最。設位極稱最。亦未得 名成。我佛獨能。故云成最正覺。

對凡名覺。對小名正。對因名最。對位極名成。又對凡名覺。對邪名正。

對 小 名 最 。 對 因 名 成 。 約 教 釋 之 。 小 乘 三 十 四 心 斷 結 。 五 分 法 身 。戒 。

定 。慧 。解 脫 。解 脫 知 見 。 初 圓 。 名 成 正 覺 。 是 實 非 化 。 小 教 也 。 大 乘

之中。約化。八相示成。約報。十地行滿。四智創圓。名曰始成正覺。始

教也。據實。即今古情亡。心無初相。名之曰始。無念而照。目之為正。

見心常住。稱之曰覺。始本無二。號之為成。起信云。菩薩地盡。覺心初


69 輯一 華嚴

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以始

覺者。即同本覺。覺心源故。終教也。約法身自覺聖智。無成無不成。經

云。譬如世界有成壞。而其虛空不增減。一切諸佛成菩提。成與不成無差 別。頓教也。 又︽佛地論︾,亦說有四: ◎ (一)受用非變化,實報也。 (二)變化非受用,化身也,化地前類。 (三)亦受用亦變化,他報也,化登地菩薩。 (四)非受用非變化,法身也。

五說五身。如︽大通經︾說。叡公疏云。一法性生身。二功德法身。此二 ◎

是報。三變化法身。此一是化。四實相法身。五虛空法身。此二是法。六


關 房 札 記 70

說九身。以三身各三故。法身三者。法界真體為法身。不外修成為報身。

同體大用為化身。此約本有三大。故為三耳。報身三者。真智所證名法

身。智德圓滿是報身。為十地現曰化身。此明修成三大為三也。應身三

者。化必有體即法身。修因所成即報身。感而必形即化身。此約隨緣赴感 中三大以為三也。

七說有十。心地觀云。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種他受

用身。第一佛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乃至十地他受用

身。坐不可說妙寶蓮華。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又︽勝天王經︾

說。一平等身。二清淨身。三無盡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離尋伺身。

七不思議身。八寂靜身。九虛空身。十玅智身。此約十地所得十身。彼經

云。菩薩行深般若。十地能得如來十身。又華嚴五十三。明十佛。一成正覺

佛。二願佛。三業報佛。四住持佛。五涅槃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


71 輯一 華嚴

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 又五十七。說有十種身。 一人身。為化一切人道故。 二非人身。為化三途故。 三天身。為化三界天故。 四學身。示現學地故。 五無學身。示現羅漢地故。 六獨覺身。教化令入辟支地故。 七菩薩身。令成就大乘故。 八如來身。智水灌頂故。 九意生身。善巧出生故。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興教寺佛殿


關 房 札 記 72

十無漏法身。以無功用。示現一切眾生身故。

八說二十四。楞伽六云。佛有二十四。即本經四佛。并華嚴中內十身外十 身也。四佛者。一變化佛。二報生佛。三真如佛。四智慧佛。

華嚴五十一云。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 ◎

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 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賢首五教儀科註卷第三

五戒為人。十善生天。慳貪墮餓鬼。觝突墮畜生。十惡墮地獄。無五趣五 ◎

陰六衰。則是泥洹。不處生死。不住泥洹。便受菩提決。生死相續。命濁


73 輯一 華嚴

也。著欲盲瞑。煩惱濁也。

初句法。次三句喻。犛牛。獸。如牛而尾長。說文云。西南夷長犛牛也。牛

愛其尾。就身護之。人愛其尾。故殺其身。譬人貪五欲而害其身。亦猶是

也。不求佛法。劫濁也。邪見捨苦。見濁也。六十二多。故名為諸。外道五

熱炙身。欲望捨苦。反得苦報。又諸見即是受。受即是苦。行此苦因。望欲

捨苦。豈可得耶。為是下。三起悲應赴。五濁眾生。不知出要。故起同體大

悲。應現三界。施諸方便。引入佛慧也。我始下。二說教。亦三。先用證擬

宜。證如來自證大乘法也。至理無時。假時化物。為化之初。故言始也。佛 在此處。修治得道。即名道場。

坐此樹下。得佛菩提。即名道樹。觀樹者。欲以無漏妙法。蔭益眾生也。經

行者。欲以大乘道品。流通法界也。三七思惟者。十地論云。如來初成道 時。一七日中。自受法樂。第二七日。說華嚴經。


關 房 札 記 74

︻ 文 ︼ 釋 尊 本 以 一 門 利 物 。 奈 何 根 鈍 眾 生 。 在 華 嚴 會 。 如 聾 如 盲 。 事 不

獲已。又於三七思惟。息大施小。方便調治。然後為說一乘真實。

令入佛慧。瑤師云。一七思惟。佛智微妙。二七思惟。眾生根性不 同。三七思惟。法藥萬 品。下偈證之。 ︻ 文 ︼ 佛 智 微 妙 。 自 證 境 也 。 唯根利者。乃能領解。 即華嚴所談。是初七所 思事。 溫 陵 曰 。 眾 生 耽 湎 五 欲。迷失正道。名樂癡 所盲。

印度鹿野苑一景


75 輯一 華嚴

︻ 文 ︼ 二 七 中 思 事 也 。 根 鈍 著 痴 。 何 能 入 於 華 嚴 佛 慧 。 即 三 七 所 思 事 。 故

云三七思是事也。過去因果經云。佛成道初七日。思惟我法妙。無能

受者。二七日思惟。眾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誰應先聞法等。

︻ 文 ︼ 問 。 何 獨 舉 根 鈍 小 機 耶 。 答 。 華 嚴 會 上 。 有 二 類 機 。 一 根 利 大 機 。

即於此會。初見聞時。悟入佛慧。二根鈍小機。直至末後。法華會

時。始入佛慧。今因見此一類鈍根。故欲寢大施小。若唯大機。何 必思惟。

王譬法身。及自受用身。今是他受用身。楞伽云。依法身有報。亦名此為 ◎

法性所流佛。故云為王愛念。然此受用。即法性身。起信云。即此法身。

是色體故。能現於色。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 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


關 房 札 記 76

︻ 文 ︼ 法 華 亦 云 。 微 妙 淨 法 身 。 具 相 三 十 二 。 以 八 十 種 好 。 用 莊 嚴 法 身 。

︻ 文 ︼ 故 法 界 宗 諸 師 。 判 說 華 嚴 教 佛 。 名 為 法 界 圓 融 無 障 礙 身 。 問 。 云 何

台家。判為勝應身耶。答。彼之勝應。亦即法身。文句云。今明勝

應應菩薩。即舍那尊特身。大機所扣者也。劣應應小乘。即丈六弊 垢衣。小機所扣者也。

經。通名也。梵語修多羅。古譯為契經。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 ◎

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廣如華玄中釋。其者。指法之辭。謂彼頓照

時中。所說之經也。華嚴梵網。別名也。華玄云。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

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廣則稱體而

周。佛謂覺斯玄妙。華喻功德萬行。嚴謂飾法成人。經乃注無竭之涌泉。

貫玄凝之妙義。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行願疏云。大方廣。所證


77 輯一 華嚴

法也。佛華嚴。能證人也。極虛空之可度。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溟之可

飲。法相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朗萬

法之幽邃。佛也。芬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

也。貫攝玄妙。以成真光之彩。經也。總斯七字。為一部之宏綱。則無盡 法門。

賢首五教儀科註卷第七

問。云何不見華嚴授記談常耶。答。出現云。今此會中。十萬佛剎微塵數 ◎

菩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菩提。佛剎微

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我等亦與授記。於當來世。皆得成佛。同號佛

殊勝境界。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法故。皆共護持。如此四天下。所


關 房 札 記 78

度眾生。十方百千億那由它。乃至不可說法界虛空等一切世界中。所度眾 生。皆亦如是。

︻ 文 ︼ 豈 非 授 記 文 耶 。 又 云 。 諸 佛 如 來 。 為 令 眾 生 。 生 欣 樂 故 。 出 現 於

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

涅槃。佛子。如來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或於一世界。能事已

畢。示入涅槃。豈一切世界如來。悉皆滅度。若有眾生。善根熟

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隨宜

化度。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願力。眾生堪

度。則便出現。佛子。如來住於究竟法界。無生無滅。為諸眾生。 隨時示現。 ︻文︼豈非談常文耶。略證如是。餘例可了。


79 輯一 華嚴

賢首五教儀科註卷第十三 ︻ 文 ︼ 出 曜 經 云 。 佛 在 波 羅 奈 鹿 野 苑 中 。 最 ◎ 初為五人說。此苦原本。汝未聞見。廣 說契經修多羅藏。佛在羅閱祇城時。迦 蘭陀子。名須提那。出家學道。最初犯 律。是故為說毘尼戒藏。佛在毘舍離獼 猴池。見跋耆子。本末因緣。為諸比丘 說無五畏恚恨心者。便不墮惡趣。亦不 入地獄。最初為其廣說阿毘曇論藏。 ︻ 文 ︼ 釋 論 云 。 從 初 鹿 苑 。 至 涅 槃 夜 。 凡 所 說小乘戒定慧法。結為三法藏。

印度大涅槃塔(佛陀涅槃處)


關 房 札 記 80

︻ 文 ︼ 此 皆 小 乘 三 藏 之 說 益 也 。 問 。 一 類 小 中 。 初 度 陳 如 。 後 度 須 跋 。

何因致耶。答。師弟願緣。共相成故。如會玄引︽智度論︾說。佛

語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大樹林。多諸禽獸。野火來

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眾獸窮逼。逃命無地。我爾時為

鹿王。大身多力。以前腳跨一岸。以後腳距一岸。令眾獸蹈脊上而

度。皮肉盡壞。以慈愍力。忍之至死。最後一兔來。氣力已竭。自

強努力。忍令得過。過已脊拆墮水而死。如是有久。非但今也。前 得 度 者 。 今 諸 弟 子 。 最 後 一 兔 。 須 跋 陀 羅 是 也 。 (註)

︻註︼須跋陀羅:釋迦佛所收的最後一個『得道』的弟子。年紀活到

一百二十歲時,人還非常的聰明、多智,聽到佛陀在俱尸那竭國娑羅

雙樹林,即將進入涅槃,想到慧燈即將熄滅,法船將要沉沒,便立即

前來向佛陀請教,以打破胸中的疑團。他一聽聞『八正道』的道理, 即成就『阿羅漢道』(聲聞果的最高境界)。」


81 輯一 華嚴

賢首五教儀科註卷第二十

起信論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即 ◎

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一切諸法。如鏡中像。楞伽經云。寂

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惡。受苦受 樂。與因俱。故知一切。無非心也。

其 他

以︽ 華 嚴 經 ︾ 說, 初 住 菩 薩 即 開 金 智, 開 一 分 智 慧 即 破 一 分 無 明, 四 十 一 ◎

品 無 明 的 說 法 是 善 巧 方 便, 無 明 焉 有 品 數? 令 初 學 之 人 在 不 能 分 別 之 中 勉

強 分 之, 此 係 權 小 的 說 法, 而 不 是 圓 頓 的 說 法。 破 無 明 是 把 生 死 根 株 拔 掉 以後所造的業是淨業,在阿賴耶識中不落印象。


關 房 札 記 82

頓悟︵術語︶有一類大心眾生,直聞大乘,行大法、證佛果,此為頓悟。 ◎

初得小果,後迴入大乘。而至佛果,此為漸悟。又自初雖入大乘,而以歷

劫之修行漸成佛道為漸悟。速疾證悟妙果為頓悟。但以初義為通說。

頓 大 ︵ 術 語 ︶ 指 ︽ 華 嚴 經 ︾ 頓 為 頓 教 , 大 為 大 乘 教 也 。 …… ︽ 華 嚴 經 ︾ 為 ◎ 佛於成道初,對於頓入之菩薩,頓說大乘教者,故曰頓大。

頓教︵術語︶有二解。一為頓成之教。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 ◎

漸教。頓成頓悟佛果之法,名為頓教。︽楞伽經︾一曰:如菴摩羅果漸熟

p.2417

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中略︶譬如明鏡頓現一切

p.2416

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以上三則出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下冊)


83 輯一 華嚴

印度正覺塔夜景 (佛陀在這間寺院中菩提樹成道)


關 房 札 記 84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遺著(註) 民國七年在北京戊午講經會講記 約題論通別 ◎

︻ 講 ︼ 大 方 廣 , 即 理 。 圓 覺 , 謂 圓 照 清 淨 覺 相 , 即 行 。 修 多 羅 了 義 , 即 教。對於經字,任運有通別意。 約一字論通別 ◎

︻ 講 ︼ 首 云 大 字 。 梵 語 摩 訶 。 具 含 三 義 。 華 云 大 多 勝 。 大 即 理 。 多 即 行 。

勝即教。理性無邊。故稱大。行門無數。故稱多。教相高廣。故稱

勝。以理大故教行亦大。行多故教理亦多。教勝故理行亦勝。一字

︻註︼查自「報佛恩網」


85 輯一 華嚴

正釋 ◎

具無量義。一一義中。義復無量。一字尚爾。況一題。況一經。況 一切經耶。

︻ 講 ︼ 夫 心 佛 眾 生 。 三 無 差 別 。 無 差 別 性 , 即 是 圓 覺 妙 性 。 此 之 覺 性 , 在

聖不增。在凡不減。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何須作此三釋耶。

特以性德在纏。人莫能曉。如暗室中寶。誰能知者。故必約佛界三

德。以明其致。而昧者又獨讓能於佛。故又約九界三性。以驗其

同。十界並陳。理事悉等。殊不知事理兩重三千。同居一念。而又

嫌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故須約現前一念之心。以識其要。若果

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則言言見諦。句句知宗。為不了者。故作 三翻講說。


關 房 札 記 86

︻ 記 ︼ 約 心 法 為 略 釋 。 約 佛 法 為 廣 釋 。 約 生 法 為 例 釋 。

︻ 講 ︼ 此 大 方 廣 三 字 。 直 指 吾 人 現 前 一 念 心 性 。 全 彰 一 經 所 談 之 理 體 也 。

大者。常遍義。從體得名。非對小言大。若大外有小可對。非真大

故。亦非先小後大。以先小後大。非本大故。意謂吾人現前一念心

性。實無方隅。亦無分際。無前無後。並無時劫。豎窮橫遍。當體

絕待。不可思議故也。經云:「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

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如是八萬四千陀羅尼

門。遍滿法界等。皆直指現前一念。當體當遍。無欠無餘。故名曰

大。方者。法則義。從相得名。以吾人現前一念心相。相即無相。

無相不相。故能不變隨緣。隨方取法。一一皆能任持自性。軌生物

解。謂聖凡乃至蠢動含靈。無不全具。雖流浪生死。受種種形。而

此心性。未嘗少欠。故曰任持。設使返流得源。背塵合覺。最初雖


87 輯一 華嚴

因知識開示。然其知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穀麥等芽。芽從 種生,不由水土。

經 云 : 「 圓 覺 流 出 清 淨 真 如 。 菩 提 涅 槃 。 及 波 羅 蜜 教 授 菩 薩 。 」

等。此即指現前一念心相之方法也。故名曰方。廣者多博義。從用

得名。言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本有過恒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

有窮盡。此一一用。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經云:「圓

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即指有情無情色空明暗。乃至一 毛一塵。無非圓覺妙性之所應現。

故 經 云 : 「 無 邊 虛 空 。 覺 所 顯 發 。 覺 圓 明 故 。 顯 心 清 淨 。 心 清 淨

故。四大。六根。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指六凡法

界。是覺性應現也。如是乃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

助道品。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指四聖亦覺性應現也。如


關 房 札 記 88

是等義。即指現前一念之妙用。故名曰廣。善讀經者。能向此三字

中。識取自心。則無上寶王。不求自至。善觀心者。能向一介爾心

中。識取妙理。則無邊法藏。觸處洞明。故約心法釋也。 文殊師利菩薩章 ◎

︻ 講 ︼ 文 殊 師 利 。 此 為 妙 吉 祥 。 亦 云 妙 德 。 過 去 成 佛 。 號 龍 種 上 尊 王 。

現在北方為摩尼寶積佛。當來成道。名普現佛。影響大化。示同菩

薩。華嚴表根本智。今經為發起師。圓頓大教。非智莫解。故首標

之。普賢。行彌法界。德無不備曰普。隨心益物。位鄰極聖曰賢。

以文殊表智如目。普賢表行如足。智行相成。能證法身妙果。如目 足相資。能到故鄉田地。

︻ 講 ︼ 以 直 心 正 念 。 不 念 餘 法 為 正 。 深 心 集 善 。 安 住 修 習 為 住 。 悲 心 普 度 。


89 輯一 華嚴

誓願攝持為持。三心能發。邪見無由發生。故云不墮。華嚴經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是故菩提心不可暫忘也。 普賢菩薩章 ◎

︻ 講 ︼ 菩 薩 如 幻 三 昧 。 宜 如 何 習 。 始 得 身 心 自 在 。 幻 境 永 離 耶 ? 良 以 菩

薩和光六道。垂手入塵。凡歷一切境界。無論逆順。皆以如幻二字

印之。遇順境也。識得如幻。則不生喜心。逢逆境也。識得如幻。

則不起瞋心。空也如幻。有也如幻。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皆如幻

也。乃至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亦如幻也。如是則在在皆為解脫之

場。無處不是安樂之地。終日度生。不見度相。如斯修習。乃名如

幻三昧。初學菩薩。宜漸次而修習。故曰方便。即以此之三昧。令 眾生而得離諸幻也。


關 房 札 記 90

︻ 講 ︼ 今 云 如 來 者 。 即 無 上 法 王 。 有 大 陀 羅 尼 門 名 為 圓 覺 是 也 。 言 一 切 眾

生。種種幻化。即所謂身心無明等皆是也。言皆生於如來妙心者。

足見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也。空華。喻種種幻化。虛空。喻圓覺妙

心。從空而有。喻妙心隨緣而起。隨緣而起。起即無起。隨緣而

滅。滅即無滅。故曰幻華雖滅。空性不壞。所謂芸芸是彼。我無預

焉。若爾。直須以理觀力。悟得緣起無性。覺體常圓。此先以理觀 修行。酬總請意也。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 普眼菩薩章 ◎

︻ 講 ︼ 奢 摩 他 此 云 止 。 謂 外 止 一 切 惡 事 不 應 行 。 內 止 一 切 惡 念 不 應 起 。 如

來於因地中。最初亦先依此。故是如來行也。禁戒者。三聚條多。


91 輯一 華嚴

難盡縷析。若約其最所發禁者。大則十重。小則四夷。堅持者。如

惜浮囊。絲毫無容犯故。徒眾者。從學法侶。令其四事不闕。無所

忮求。名為安處。處猶住也。設不令其安處。於自禪觀時。未免有

所擾故。宴坐者。宴安而坐。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且約

因戒生定。以為入觀之方便門也。靜室即清淨房舍。望下即是入觀

之堂。望上即是坐禪之處。應當離葷臭。絕喧鬧。故云靜也。 金剛藏菩薩章 ◎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 妄輪迴及非輪迴。

︻ 講 ︼ 上 約 在 纏 。 名 如 來 圓 覺 。 謂 能 成 佛 之 因 心 。 此 約 出 纏 。 名 如 來 妙 圓

覺心。謂成佛之果體。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故云一切。意顯除佛


關 房 札 記 92

無能證也。

離 煩 惱 礙 曰 妙 。 顯 無 明 盡 也 。 體 備 眾 德 曰 圓 。 永 不 再 迷 曰 覺 。 此

即是絕待靈心。故云本無菩提涅槃。以二德屬對待法故。菩提屬對

待 。 故 有 成 與 不 成 。 今 既 云 無 。 則 成 佛 尚 不 可 得 。 況 不 成 耶 ? …… 涅槃屬對待。故有輪與不輪。輪即生死。無即涅槃。 彌勒菩薩章 ◎ 四不定性 ◎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

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為機勸修 ◎


93 輯一 華嚴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

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 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 講 ︼ 現 在 菩 薩 行 滿 。 迴 入 塵 勞 。 當 在 末 世 。 今 勸 末 世 眾 生 。 發 心 應 當

遵依。故云若諸。於大圓覺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薩。發菩提心

耳。起增上心。全憑願力攝持。故又勸以當學菩薩。發起大願。大

願宜云何發。故云應作是言。是言。即所願之詞也。願住佛圓覺。

即為最上乘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故。願求善知識。得正知見。

開示正修行路故。設遇外道。不免誤入闡提。遇二乘多滯小道。故

皆以莫值為願。依願修行。宜先自利為急。二障宜先伏後斷。若能

已伏。便能悟入。由三賢而入初地。故云菩薩境界。若已永斷滅。

由十地而至等覺。故曰障盡願滿。升進曰登。等覺親證佛果。不隔


關 房 札 記 94

餘位。故云便登法殿。即常寂光也。無二死曰解脫。無五住曰清

淨。法身所依曰法殿。指他受用土也。大圓覺妙莊嚴者。即自受用

土。以因行修圓融三觀。果上有微妙莊嚴。乃稱性起修。全修在 性。故又名大圓覺妙莊嚴域。域猶境界疆場也。 威德自在菩薩章 ◎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 講 ︼ 現 前 既 是 大 乘 之 機 。 末 世 求 大 乘 者 。 亦 是 菩 薩 之 侶 。 謂 令 其 速 得 開

悟。初修方便。即漸增進之法。從此建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度 如幻眾生。嚴陽燄佛國。成夢裏菩提。故云遊戲大海。

︻ 講 ︼ 圓 攝 所 歸 循 性 善 別 。 當 有 三 種 。 即 所 謂 如 來 藏 。 如 實 空 義 。 如 實

不空義。如實空不空義。空義者。真諦理也。不空義者。俗諦理


95 輯一 華嚴

修止 ◎

也。空不空義者。中諦理也。依真諦理修。成體真止空觀。依俗諦

理修。成方便隨緣止假觀。依中諦理修。成息二邊分別止中觀。又

三止名奢摩他。三觀名三摩缽提。止觀不二名禪那。循理性三義差 別。故當有三種也。

︻ 講 ︼ 止 義 。 如 大 乘 止 觀 第 一 頁 云 。 所 言 止 者 。 謂 知 一 切 法 。 從 本 以 來 。

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

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

善 男 子 。 若 諸 菩 薩 。 悟 淨 圓 覺 。 以 淨 覺 心 。 取 靜 為 行 。 由 澄 諸 念 。

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關 房 札 記 96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 者。名奢摩它。

︻ 講 ︼ 梵 語 奢 摩 它 。 此 云 止 。 止 有 三 。 一 體 真 止 。 二 方 便 隨 緣 止 。 三 息

二邊分別止。此依寂體而起修也。悟淨圓覺者。承前重重開示。

悟得現前一念不生。湛然常寂之心。是個淨圓覺心。其體無染曰

淨。其相周遍曰圓。對境不迷曰覺。即以此心為觀行之本。故曰取

靜為行。此即體真止也。謂體達諸法。皆從緣起。緣無自性。當

體即真。依之修習。而諸妄不起。故名為止。亦即以此取靜之功。

歷一切處。謂穿衣吃飯處。咳唾掉臂處。迎賓送客處。皆可隨緣照

顧。使妄念不起。即名方便隨緣止也。當修止時。外遇境緣而不起

分別。內亦不以靜為究竟。不過假靜以為入手方便。即名息二邊分

別止也。由澄諸念者。諸念。即妄想也。謂未修止時。即使悟得淨


97 輯一 華嚴

圓覺心。本來湛寂。其如無始已來。習氣薰染。遷流不住。覺得妄

想亂擾。生滅不停。無時暫息。今既悟此心。即以所悟之境。發起

觀照。返觀不動之體。觀久功純。由此妄想消歇。麤念漸空。故曰

澄諸念也。麤想既澄。乃見賴耶體上。所有習氣。微細生滅流動之

相。分劑頭數。無量無邊。故曰覺識煩動。久久觀察。則見自心光

明。忽然發現。故曰靜慧發生。心光一發。則頓見身心。果然不

實。如客如塵。所謂客非主。塵非空也。此即寂靜功夫。功夫至

此。始覺現前身相。如空中之塵耳。如此則內脫身心。故曰永滅。

由此則一念頓證無生也。便能下。正顯定中受用之相。言內發寂靜

輕安者。直解云。以圓覺妙心。向被幻妄身心。無明之所覆障。今

既內脫身心。則無明已伏。故於寂靜定中。發起輕安之相。到此則

十方廓然。本有法身。自然挺露。故曰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即指


關 房 札 記 98

二修觀 ◎

本有法身為如來心也。以生心與佛心。原無二故。永嘉云:「諸佛

法身入我性。我心還共如來合。」正此意也。如鏡中像者。鏡指自

心之光。像喻如來之心。光即是智。心即是理。以智照理。如鏡現

像也。此乃妙契法身。即楞嚴所謂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

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乃至一切如來。密圓淨妙。

皆現其中。亦此意也。欲成無上菩提。當以此為方便。故曰此方便 者名奢摩它。亦得名為空觀。即體真止也。

︻ 講 ︼ 觀 義 。 大 乘 止 觀 又 云 。 所 言 觀 者 。 雖 知 本 不 生 。 今 不 滅 。 而 以 心 性

緣起。不無虛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 辯音菩薩章 ◎


99 輯一 華嚴

單修空觀 ◎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 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它。

︻ 講 ︼ 此 觀 以 取 靜 為 行 。 須 逼 拶 至 極 靜 之 處 。 所 謂 靜 極 光 通 。 故 云 唯 取 極

靜。由斯極靜之力。一念不生。則一切煩惱。自然不起。到得靜極

光通。寂照含虛之際。則煩惱徹底冰消。二障自能瓦解。直得覺體

圓明。自然成佛。故曰究竟成就。只此一觀。送你到家。只消不出

戶庭。何必梯山航海。故曰不起於座。便入涅槃。顯是頓入。一斷 一切斷。一證一切證故。 單修中觀 ◎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 薩者。名單修禪那。


關 房 札 記 100

︻ 講 ︼ 此 靜 以 不 取 為 入 手 功 夫 。 以 斷 煩 惱 為 正 行 。 與 奢 摩 他 觀 較 近 。 故

用唯滅諸幻。不取作用功夫。諸幻二字。即指根本枝末二種無明。

今菩薩唯以寂滅之力。滅諸幻法。即是斷煩惱之方便。不取作用。

即不起利生之行。但先自究竟圓滿。然後倒駕慈航。隨流九界。故

曰獨斷煩惱。謂獨自先斷煩惱也。蓋以煩惱能障真理。其必煩惱斷

盡。真理方現。故云便證實相。實相即圓覺真心也。能為諸法之 體。故曰實相。


禪 門

輯二


關 房 札 記 102


103 輯二 禪門

一、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節錄 (註)

心即是佛,更無別佛。迷即眾生,悟即是佛。迷者多於心外求,一念廓然 ◎

歸本際。常修佛行,念念精進。心無起滅湛然清淨。心口意清淨,是名佛

出世。超昇彼岸,是故勝也。所在之處,常修佛行。若見自性,即無妄 念。心境雙亡,乃是真法。但念心空境自空。

所在之處,常修佛行。自利利他,普與有情。心亡則境空,境空則心滅。 ◎

﹁凡夫取境,智者取心。﹂﹁凡夫之心動而昏,聖人之心靜而明。﹂﹁金

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世人重珍寶,我貴剎那靜。﹂度生死海,登 菩提岸。具大智慧,般若是也。

︻註︼此書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集成。(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關 房 札 記 104

( 一 ) ﹝ 杲 禪 師 曰 ﹞ 身 口 意 清 淨 , 是 名 佛 出 世 , … … 心 無 起 滅 , 湛 然 清

淨 , 常 修 佛 行 , 念 念 精 進 , …… 迷 者 多 於 心 外 求 , 一 念 廓 然 歸 本 際……又曰:即心是佛,更無別佛;…… (二)﹝無業禪師問馬祖云﹞……迷即眾生,悟即是佛…… (三)﹝肇法師曰﹞……超昇彼岸,是故勝也。 (四)﹝六祖曰﹞……所在之處,常修佛行……

( 五 ) ﹝ 黃 蘗 禪 師 曰 ﹞ … … 但 令 心 空 境 自 空 … … 凡 夫 取 境 , 智 者 取 心 , 心 境雙亡,乃是真法…… (六)﹝疏鈔云﹞……自利利他,普與有情,……

( 七 ) ﹝ 百 丈 禪 師 云 ﹞ 只 如 今 一 切 諸 法 , 若 於 臟 腑 中 有 纖 毫 停 留 , 是 不 出

網,但有所求所得,生心動念,盡是野干。若臟腑中都無所求,都

無所得,此人諸惡不生,人我不起,是納須彌於芥子中。不起一切


105 輯二 禪門

貪瞋,是能吸四大海水入口中。不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

境,不惑不亂,不瞋不喜,刮削摒擋得淨潔。是無事人,勝一切知

解精進頭陀,是名有天眼,是名有法界性,是作車載因果,是佛出 世度眾生。

( 八 ) ﹝ 疏 鈔 云 ﹞ 如 來 者 , 來 而 無 來 , 去 而 不 去 , 住 而 不 住 , 非 動 非 靜 。 上合諸佛,下等群生,一性平等,故號如來。

( 九 ) ﹝ 華 嚴 云 ﹞ : 譬 如 暗 中 寶 , 無 燈 不 可 見 , 佛 法 無 人 說 , 雖 慧 莫 能 了 。 ( 十 ) ﹝ 禪 要 經 云 ﹞ 若 於 外 相 求 之 , 雖 經 萬 劫 , 終 不 能 得 。

( 十 一 ) ﹝ 教 中 經 云 ﹞ 若 見 有 身 可 捨 , 即 是 不 了 蘊 空 。 昔 日 罽 賓 國 王 ,

仗劍詣獅子尊者所,問曰:師得蘊空不?尊者曰:已得之矣。王

曰:可施我頭。尊者曰:身非我有,何況於頭。王遂斬之,白乳

高丈餘,王臂自落。是知人法俱空,不應住色布施,所以尊者不


關 房 札 記 106

畏於死也。

( 十 二 ) ﹝ 六 祖 曰 ﹞ 燃 燈 是 釋 迦 牟 尼 佛 授 記 之 師 , 故 問 須 菩 提 : 「 我 於 師

處聽法,有法可得不?」須菩提知法,即因師開示而實無得,但

悟自性本來清淨,本無塵勞,寂而常照,即自成佛,當知世尊在 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 十 三 ) ﹝ 六 祖 曰 ﹞ 一 合 相 者 , 眼 見 色 愛 色 , 即 與 色 合 ; 耳 聞 聲 愛 聲 ,

即與聲合。至於六塵若散,即是真世界,合即是凡夫,散即非凡

夫,凡夫之人,於一切法皆合相。若菩薩於一切法皆不合而散,

何以故?合即繫縛起生滅,散即解脫,亦不生,亦不滅。若有繫

縛生滅者,即是凡夫。所以經云: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 十 四 ) ﹝ 五 祖 為 六 祖 說 金 剛 經 ﹞ 恰 至 應 無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 六 祖 言 下 大

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


107 輯二 禪門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曰: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 ◎ 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關 房 札 記 108

二、六祖壇經箋註節錄 行由品第一

(註)

時 惠 能 大 師 對 來 追 者 之 一 僧 , 俗 姓 陳 、 名 惠 明 …… , 惠 能 云 : 汝 既 為 法 而 ◎

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 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月出版 。

本來面目,猶言自己之本分也。傳習錄: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 《頓悟入道要門》上 ˙

7

問:其心似何物?

︻註︼︽六祖壇經箋註︾瑞成書局印行,丁福保箋註,民國

74


109 輯二 禪門

答 : 其 心 不 青 不 黃 、 不 赤 不 白 、 不 長 不 短 、 不 去 不 來 、 非 垢 非 淨 、 不 生 不

滅,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普照禪師修心訣 ˙

不識自心是真佛,不識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遠推諸聖,欲求佛而不觀己

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堅執此情,欲求佛道者,縱經塵劫,燒身

鍊臂、敲骨出髓、刺血寫經、長坐不臥、一食卯齋、乃至轉讀一大藏教,

修種種苦行,如蒸沙作飯,只益自勞爾。但識自心,恆沙法門,無量妙 義,不求而得。

故世尊云:「普觀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又云:「一切眾生, 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是知離此心外,無佛可成。


關 房 札 記 110

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丈夫,勇健之人。勇修正道,而不退 轉,修行者之稱。又丈夫即指調御丈夫言,為佛十號之一也。 六祖金剛經註 ˙

諸學者各見自性無相之理,得見本源自心是佛,當知此人功德,無有邊

際,不可稱量也。心佛頌云:「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

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佛佛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入萬象。」 黃檗︽傳心法要︾上 ˙

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

是真如佛。學道人祇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

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

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


111 輯二 禪門

祇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 修心訣 ˙

頓悟者,凡夫迷時,四大為身,妄想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

靈知是真佛。心外覓佛,波波浪走。忽被善知識,指爾入路。一念迴光,

見自本性,而此性地,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是具足。即與諸佛,分毫 不殊,故云頓悟也。 蘊、舊譯名陰,蔭覆之義。色心之法,蔭覆真理之謂。 ˙ 蘊、五蘊也。亦名五陰,即色受想行識。 ˙ 《頓悟入道要門》上 ˙ 問:何名五陰等。


關 房 札 記 112

答 : 對 色 染 色 , 隨 色 受 生 , 名 為 色 陰 。 為 領 納 入 八 風 , 好 集 邪 信 , 即 隨

領受中生,名為受陰。迷心取想,隨想受生,名為想陰。結集諸行,

隨行受生,名為行陰。於平等體,妄起分別,繫著虛識受生,名為識 陰,故云五陰。

界,即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內界。色、聲、香、 ˙

味、觸、法,為六塵外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六 識中界。 佛性論 ˙ 凡夫以身見為性。 《大威德陀羅尼經》 ˙


113 輯二 禪門

於生死迷惑流轉、住不正道,故名凡夫。 《傳心法要》下 ˙

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無受身;一念不想即是無想身;決定不遷流造作即是

無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別即是無識身。又云,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 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台。

案,據此即知無念則五蘊空、十八界空。故蘊之與界,無二無別。 ˙

惠能曰:迷時師度。度,與渡通。悟了自度,自度者,先度自身。即渡生 ◎ 死海至涅槃岸也。

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


關 房 札 記 114

六祖作偈云: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修心訣 ˙

諸法如夢,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諸法皆空之處,靈知不

昧。即此空寂靈知之心,是汝本來面目。亦是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天下

善知識,密密相傳底法印也。若悟此心,真所謂不踐階梯,徑登佛地,步 步超三界。 慧海曰: ˙ 「欲修何法,即得解脫?」 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 「云何為頓悟?」


115 輯二 禪門

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問:「從何而修?」 答:「從根本修。」 「云何從根本修?」

「云何知心為根本?」

答:「心為根本。」

答 : 楞 伽 經 云 : 「 心 生 即 種 種 法 生 , 心 滅 即 種 種 法 滅 。 」 維 摩 經 云 : 「 欲 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 ˙

答 : 妄 念 不 生 為 禪 , 坐 見 本 性 為 定 。 本 性 者 , 是 汝 無 生 心 。 定 者 , 對 境 無

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 八風。


關 房 札 記 116

般若品第二 智度論十八 ˙ 摩訶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 清涼澄觀國師云: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來具足。 ˙ 六祖金剛經註 ˙

凡夫不見自性,妄識分別,自生高下。諸佛自高,眾生自下。菩薩了悟

人、法二空。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無所分別,故一切法皆平

等,豈有高下也。又云:人人具足,個個圓成。本來是佛,與佛無異。只 緣迷悟不同。六祖金剛經註:迷則佛是眾生,悟則眾生是佛。 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 ◎


117 輯二 禪門

︽楞嚴經︾: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

︽華嚴偈︾: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 ˙ ︽思益經︾一:世尊,誰住彼岸。佛言:能知諸道平等者。 ˙

《四教集解》中:劫初之時。梵天下生,身有光明。是故天竺言語書等, ˙

皆承於梵,故云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廣大之智慧,能通達 一切之事理者。

龍樹云: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此順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 ˙

如幻如化。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分別佛。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關 房 札 記 118

《大智度論》三十一 ˙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

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未生時空無所有,如水性常

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又云,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 入中無我無我所。是聲聞論中說。 摩訶衍法說 ˙

十二入我我所無故空,十二入性無故空。復次,若無我無我所,自然得法

空。以人著我及我所故,佛但說無我無我所,如是應當知一切法空。若我

我所法尚不著,何況餘法。以是故眾生空、法空終歸一義,是名性空。 《大智度論》三十六 ˙

性空者,一切諸法性,本末常自空,何況現在。因緣常空,何況果報。又


119 輯二 禪門

云,空者性自空,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則不名性空。 《大智度論》四十六 ˙

何等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是性非聲聞辟支佛

作,非佛所做,亦非餘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 爾,是名性空。 五戒十善者,世間之善法也。三學六度者,出世間之善法也。 ˙ 《法華文句》四 ˙

地獄此方語,胡稱泥犁者,秦云無有、無有喜樂、無氣味、無觀無利,故 云無有。


關 房 札 記 120

地獄有八大地獄、八寒地獄、十六遊增地獄、十六小地獄、十八地獄、 ˙ 一百三十六地獄之別。 據︽華嚴經疏︾四十四 ˙

大海有十相。一、次第漸深。二、不受死尸。三、餘水入失本名。四、普

同一味。五、無量珍寶。六、無能至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 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

須彌諸山、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譯為妙高、妙光、安明、善 ◎

積、善高。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風輪,最上為水輪,其上為金輪,即地輪。

地輪上有九山八海。即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須 彌山之八山八海,有鐵圍山,其中心之山,即須彌山也。


121 輯二 禪門

註《維摩經》一、肇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 ˙ 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 《楞嚴經》一 ˙ 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 一真一切真。真者,離虛妄之義,所謂真如。 ◎ 《三藏法數四》 ˙ 無二曰一。不妄曰真。

心量大事。大事者,總言轉迷開悟。即法華所謂佛知見。涅槃所謂佛性。 ◎ 無量壽經所謂往生極樂也。


關 房 札 記 122

︽天台仁王經疏︾上 ˙ 大事因緣,為茲出世,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法華》以佛知見為大事。 《涅槃》以佛性為大事。 《維摩》、《思益》以不思議為大事。 《華嚴》以法界為大事。 今此般若者,以成佛因果為大事。名字雖別,其義一也。 林子壇經訓釋 ˙

或 問 何 以 謂 之 一 念 也 。 林 子 曰 : 夫 所 謂 一 念 者 , 蓋 謂 一 切 處 所 、 一 切 時

中,念念如此,而無復有他念也。猶言心心如此,而無復有他心也。故心

心念念,自懺前愆。心心念念,自悔後過。心心念念,去假歸真。心心念


123 輯二 禪門

念,離假離真。心心念念,棄邪歸正。心心念念,無邪無正。心心念念,

見性以為功。心心念念,平等以為德。心心念念,內心謙下以為功。心心

念念,外行於禮以為德。心心念念,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心心念念,和 光接物,通達無礙。凡若此類,是皆一念大旨也。 ︽勝鬘經︾寶窟上本 ˙

釋慧海曰: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愛憎心,即名見 ‧

惡盡言功,善滿曰德。 唐 ˙

無所見也。若得見無所見時,即名佛眼。 師又曰: ◎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


關 房 札 記 124

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 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 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

釋慧海曰: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 ‧

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唐 ˙

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 ◎

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

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

法身中。︽維摩經︾慧遠疏,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


125 輯二 禪門

疑問品第三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六祖 ˙

言不善之人,雖念佛,難於往生。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

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彌陀, 阿彌陀之略,如來之名也。

使君但行十善。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綺語、不 ◎ 惡口、不兩舌、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也。何須更願往生。

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 ◎ ︽大智度論︾七十三 ˙

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是無生法,不作不


關 房 札 記 126

釋慧海曰: ‧

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 唐 ˙

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

釋慧海曰: ‧

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 唐 ˙

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諸佛菩薩,以愛念給一切眾生之心,曰慈悲。 ˙

顯教以觀音為阿彌陀佛之弟子。密教以觀音為阿彌陀佛之化身。 ˙

或時修行為瞋恚所亂,作是思惟:「我從本來,由是瞋恚多所殺害。興諸 ◎


127 輯二 禪門

罪逆,入於惡道。於大地獄還受苦毒,或作蜂蠆、蜈蚣、毒蛇、惡龍、害

鬼羅剎,如是種種害毒之類,今不除滅,復見燒迫。以是方便,能止瞋

恚。」又復思惟:「罵者受者,彼我無常,須臾不住,二俱過去。惡聲已

滅後起,二人無故共諍,又今二人,念念即滅,虛妄無實,誰罵誰受,何

為顛倒?與空共鬥,計我耳根,從虛妄顛倒煩惱業起,彼人舌根,亦復如

是。因緣生滅,誰罵誰聞?」修行如是思惟時,瞋恚縛解,能修慈心,離

垢清淨。如佛說:﹁修慈者於四念處,能得決定修習增廣。成就無量法門 勝妙道果,不復退還。﹂

一切諸佛說慈為無畏。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為一切功德鑽燧,慈能消滅 ◎

凶暴諸惡。是故修行當勤方便,修離欲大慈。悲無量者,如慈境界怨親中 人,悲亦如是次第修習。如佛言曰:饒益眾生,說名慈心。


關 房 札 記 128

不可思議者,言理之深妙,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也。註: ˙

︽維摩經︾一,生曰:「不可思議者,凡有二種。一曰、理空。非感情所 測。二曰、神奇。非淺識所量。」 大乘義章十八 ˙

言法身者,解有二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 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 壇經又謂 ˙

眾生是佛,佛性本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離心無別佛。所以自性自

度、自識自見、自淨自定、自悟自解、自修自行、自開心中之佛知見,不 假外求。歸依自性天真佛,一悟即見心地上覺性如來。


129 輯二 禪門

定慧品第四 《中阿含經》 ˙

時諸比丘數共鬥諍,於是世尊說偈曰:﹁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 能止諍,是法當尊貴。﹂ 《莊嚴經論》 ˙

尸利掬多因設火坑,並毒食害佛不得。悔過號泣,世尊告言:汝勿憂怖。

即說偈言:起我我無諍,久捨冤親心。右以旃檀塗,左以利刃割,於此二

有源律師來問慧海曰:﹁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 ‧

人中,其心等無異。 唐 ˙

曰:﹁如何用功?﹂師曰:﹁飢來吃飯,睏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


關 房 札 記 130

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

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師 杜口。案,吃飯百種須索,睡時千般計較,即是境上生心。 大乘義章二 ˙ 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通名法相。

坐禪品第五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若言看心,心 ◎

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

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


131 輯二 禪門

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

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 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 ◎

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即於第一義而不動。名為禪。善

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

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

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

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 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關 房 札 記 132

《悟性篇》 ˙

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是禪定。

海水一滴云,坐禪雖標三業不動,然一切處心不動,則語默動靜無往不 ˙ 禪。若謂坐是禪,而其它非禪。則是非祖師門中正禪。

懺悔品第六 五分法身者,以五種功德法而成佛身也。 ˙

五分法身香者。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脫香。五、解 ˙ 脫知見香。 ︽維摩經︾二方便品 ˙


133 輯二 禪門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行宗記》一上 ˙

五分法身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受號。由慧斷

惑,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返照觀心,名解脫知見。 ︽破相論︾ ˙

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寶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

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於世間,沈檀熏陸質礙之香,希望福 報。云何可得乎? 達摩曰: ˙ 「戒香,能斷諸惡,能修諸善。」


關 房 札 記 134

《寶積經︾九十四 ˙

三世,所謂過去、未來、現在。云何過去世?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

云何未來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云何現在世?若法生已未滅, 是名現在世。 ︽心地觀經︾七 ˙

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就有情,住持三寶,大海劫終不退轉。云何為

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 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唐︽華嚴經︾十四 ˙ 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


135 輯二 禪門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 ◎ 無上佛道誓願成。以上四誓願、即四弘誓願也。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 ◎

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 總應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 ˙ 問:「云何正見?」 答:「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頓悟入道要門論︾下 ◎

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


關 房 札 記 136

即是一體三寶。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身口意清淨,名為佛 出世。三業不清淨,名為佛滅度。﹂

機緣品第七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 ◎ 身,汝之行也。」 圭峯大師云:「學者不可有生於禪想之心。」 ◎ 六祖云: ◎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如今

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


137 輯二 禪門

勝負,離一切相。即是本來清淨佛。 六祖偈曰: ◎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 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 ◎ 離諸物。 法華要解 ˙

佛知見者,徹了實相真如真見也。在法名一佛乘,在因名一大事,在果名

一切種智。故曰:﹁諸佛因一大事故出興。為一佛乘故說法,欲令眾生開

佛見知,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此真知見,生佛等有,本來清淨,唯


關 房 札 記 138

人以妄塵所染,無明所覆,而自迷失。 中峰廣錄一曰 ˙ 佛知見者,乃破生死根塵之利具也。 ︽法華文句︾四 ˙ 佛以一切種智知。佛以佛眼見,開此智眼,乃名佛知見。 《法華要解》云 ˙

開,破無明之封蔀。示,指所迷之真體。悟,豁然洞視。入,深造自得, 而證一切種智。是為佛知見道也。 法華合論三 ˙

佛不言以佛知見授之眾生,而言欲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


139 輯二 禪門

見、入佛知見者,則知眾生本自有之,不從他以得之也。雖不從他以得 之,必藉善知識為之緣,以方便為開示,而使之悟入也。 惠能大師偈曰: ◎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 ˙

問: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幾個識共成一智?幾個識獨成一智?

答 : 眼 耳 鼻 舌 身 , 此 五 識 共 成 所 作 智 。 第 六 是 意 , 獨 成 妙 觀 察 智 。 第 七 心 識,獨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識,獨成大圓鏡智。 ︽血脈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


關 房 札 記 140

大圓鏡智性清淨。自性清淨,喚為鏡智。唐 ◎ 不動,即大圓鏡智。 ︽三藏法數︾十四 ˙

釋慧海云:湛然空寂,圓明 ‧

大 圓 鏡 智 , 謂 如 來 真 智 。 本 性 清 淨 , 離 諸 塵 染 , 洞 徹 內 外 , 無 幽 不 燭 , 如 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 入道要門上 ˙

如何得大涅槃?師曰:﹁不造生死業。﹂對曰:﹁如何是生死業。﹂師

曰:﹁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脫 對治門是生死業。﹂

一物不欠,故云圓;妙淨明心,故云明。無始無終,故云常;無有散亂, ˙


141 輯二 禪門

故云寂;靈鑒不昧,故云照。

二邊三際斷,二邊,有無也。三際,過去未來現在也。又外內與中間也。 ◎ 清涼觀師心要牋 ˙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知。 ︽頓悟入道要門論︾下 ˙

又問:﹁佛法在於三際否?﹂師曰:﹁見在無相,不在其外。應用無窮, 不在於內。中間無住處,三際不可得。﹂ ︽仁王般若經︾護國品四無常偈 ˙

「劫燒終訖,乾坤洞然。須彌巨海,都為灰颶。天龍福盡,於中彫喪。二 儀尚殞,國有何常?」


關 房 札 記 142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 ◎

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

法。生滅滅己。寂滅為樂。」諸行無常四句偈,過去離怖畏如來偈也。 ︽涅槃經︾十三 ◎

過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作婆羅門。周徧求索大乘經典,乃至不聞

方等文字。我於爾時,住於雪山。釋提桓因心大驚怪。自變其身作羅剎

像,甚可怖畏。下至雪山,去其(其字,釋尊自指因地)不遠,而便立

住。宣過去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是苦行者,(苦行

者,亦釋尊自指因地。皆作婆羅門身言),聞是半偈,心生歡喜。即從座

起,四方顧視,言向所聞偈,誰之所說。我於爾時,更無所見。唯見羅

剎。即便前至是羅剎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


143 輯二 禪門

畏者所說半偈。﹂即答我言:﹁我不食來已經多日,處處求索,了不可

得。﹂我即問言:﹁汝所食者,為是何物?﹂羅剎答言:﹁食人暖肉。﹂

我復語言:﹁汝但具足說是半偈,當以此身奉施供養。﹂羅剎答言:﹁誰

當信汝?為八字故,棄所愛身。﹂我即答言:﹁十方諸佛,亦能證我為八

字故捨於身命。﹂羅剎答言:﹁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生滅滅已,寂滅 為 樂 。 ﹂︵ 錄 自 ︽ 六 祖 壇 經 ︾ 註 解 ︶ 《入道要門論》(上) ˙ 大乘最上乘,其義云何? 答:大乘者,是菩薩乘。最上乘者是佛乘。 又問:「云何修而得此乘?」

答:修菩薩乘者,即是大乘。證菩薩乘,更不起觀,至無修處,湛然常


關 房 札 記 144

寂,不增不減,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乘以運載為義,故云行義。能行即是乘。但口說而不行,便非乘也。 ˙ 兩頭者,存無見,守空知也。 ◎

譬喻品》。又言最上乘、最上乘指 ‧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三乘指聲聞乘為羊車,緣覺乘為鹿車, ◎ 菩薩乘為牛車言也。﹂詳見《法華經

大白牛車。譬得佛乘者。纂要三:最上者,一佛乘也。略疏云,最上乘 者,圓頓教是也。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 ◎ 是小乘。」

僅據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而誦讀經典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145 輯二 禪門

悟法解義是中乘。僅能悟佛法,解經典中之意義,雖知其所以然,尚未能

躬行實踐者。依法修行是大乘。既悟六度萬行之理,能依法實踐者。「萬

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頓漸品第八 神秀大師說: ◎ 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六祖偈曰: ◎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關 房 札 記 146

︽傳燈錄︾卷二十八:師(荷澤禪師亦即神會大師)於大藏經內有六處有 ˙ 疑。問於六祖。

第 一 問 : 戒 定 慧 。 曰 : 戒 定 慧 如 何 ? 所 用 戒 何 物 ? 定 從 何 處 修 ? 慧 因 何 處起?所見不通流。

六祖答曰:定則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見自知深。

第 二 問 : 本 無 今 有 有 何 物 ? 本 有 今 無 無 何 物 ? 誦 經 不 見 有 無 義 ? 真 似 騎 驢更覓驢。

答 曰 : 前 念 惡 業 本 無 , 後 念 善 生 今 有 。 念 念 常 行 善 行 。 後 代 人 天 不 久。汝今正聽吾言,吾即本無今有。

第 三 問 : 將 生 滅 卻 滅 , 將 滅 滅 卻 生 , 不 了 生 滅 義 , 所 見 似 聾 盲 。

答 曰 : 將 生 滅 卻 滅 , 令 人 不 執 性 。 將 滅 滅 卻 生 , 令 人 心 離 境 。 未 若 離 二邊,自除生滅病。


147 輯二 禪門

第 四 問 : 先 頓 而 後 漸 , 先 漸 而 後 頓 。 不 悟 頓 漸 人 , 心 裏 常 迷 悶 。

答 曰 : 聽 法 頓 中 漸 , 悟 法 漸 中 頓 。 修 行 頓 中 漸 , 證 果 頓 中 頓 , 頓 漸 是 常因,悟中不迷悶。 第 五 問 : 先 定 後 慧 , 先 慧 後 定 。 定 慧 後 初 , 何 生 為 正 ?

答 曰 : 常 生 清 淨 心 。 定 中 而 有 慧 , 於 境 上 無 心 。 慧 中 而 有 定 , 定 慧 等 無先,雙修自心正。

第 六 問 : 先 佛 而 後 法 , 先 法 而 後 佛 。 佛 法 本 根 源 , 起 從 何 處 出 ?

答 曰 : 說 即 先 佛 而 後 法 , 聽 即 先 法 而 後 佛 , 若 論 佛 法 本 根 源 , 一 切 眾 生心裏出。

︻註︼神會大師與六祖問答之語,見於《傳燈錄》者甚詳。


關 房 札 記 148

證道歌註 ˙

實相即一切眾生本有靈覺之心也。此心自無量劫來,至於今日,本自清

淨、本自圓滿、本自具足、本自靈妙。廓若太虛,明如皎月,與他三世諸 佛同體無異。

護法品第九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 ◎

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聖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

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 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149 輯二 禪門

付囑品第十

師復曰: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 ◎

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淡泊,

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

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就其實,一相一行,

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 洽,悉皆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師說偈巳。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 ◎ 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關 房 札 記 150

《入道要門》下 ˙ 講華嚴座主問:「禪師信無情是佛否?」

師曰:「不信,若無情是佛者,活人應不如死人。死驢死狗,亦應勝於活

人。」經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戒定慧生,從三明六道生,從一切 善法生。若說無情是佛者,大德如今便死應作佛去。」 案,據此即知無情者非佛,故無情即無佛種也。 ˙ 又云:因物付物而不動其心即是善分別相。 ˙

已入大乘門,即離生死智。故不可於大乘門中,仍執生死之見。生死智 ˙ 者,落於生死之見識也。

六祖偈曰: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執逆諍 ˙


151 輯二 禪門

法門,謂固執違逆諍論之法門。自性入生死。有諍則瞋,瞋則退失無生 忍。失卻無生忍。自性便入生死輪迴,不能超三界矣。 ︽華嚴經︾: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 ˙

敦煌本說:無念。﹁無者無何事?念者何物?無者,無離二相,無諸塵勞 ◎

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敦煌本說﹁念是何物?﹂念是名詞,是問:﹁念是什麼?﹂答說:﹁念是 ˙

真如之用。﹂這就是說:念是自性所起的作用,是自性或﹁本性﹂的用, 所以本來就是念念不住的。

︽神會語錄︾的﹁念者念何法?﹂念是動詞,是問念的是什麼。所以回答 ˙ 說:﹁念者唯念真如。﹂


關 房 札 記 152

三、虛雲和尚自述年譜節錄

自述年譜第一 三十二年)

(註)

重興曹溪 南華寺略記(自民國二十三 ◎

至矣。汝當回去。」翌日。以告弟子觀本曰。「吾世緣其不久乎。昨

二月某夕。於趺坐中。似夢非夢之際。見六祖大師至。語曰。﹁時 ˙

(一)民國二十三年甲戌九十五歲

~ 年出版

夢六祖召回去。」觀本聊以語相慰。至四月間。一夕三夢六祖催去。

︻ 註 ︼ 和裕出版社 民國

86


153 輯二 禪門

(二)

予覺甚異。未幾而粵中禮請電至。予以六祖道場亦有繼憨山重修之必 要。遂有嶺南之行。

民 國 三 十 二 年 癸 未 一 百 有 四 歲 師 「 重 興 曹 溪 南 華 寺 記 」 節 略 至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四月。粵僧敬禪。之清。福果等。參禮鼓山。屢 ˙

言粵中佛法衰落。祖庭傾圮。欲雲赴粵中興之。意未決。一夜連獲三

夢六祖。喚來南華。次日向諸人敘述夢緣。感嘆希有。不數日粵北綏

靖主任。今省府主席。李公漢魂。電函邀約。住持南華。眾亦以夢境

㊀六祖道場南華寺。永作十方叢林。任僧棲止。

敦勸。雲意動。即擬三事。復李公相商。

㊁宜徵取原有子孫房眾願意交出。不可迫脅。

㊂ 所 有 出 入 貨 財 。 清 理 產 業 。 交 涉 訴 訟 等 事 。 概 由 施 主 負 責 。 倘 允 三


關 房 札 記 154

事。即來參看。

李 公 復 電 照 行 。 並 派 吳 秘 書 種 石 。 暨 廣 州 香 港 緇 素 十 餘 人 。 到 鼓

山迎迓。雲遂赴粵。詣曹溪。禮祖庭。觀察形勢。左右閉隔向背失 宜。

重建南華寺十年整。其道場寬廣無比。共五百多畝。大殿莊嚴。 ˙

日。祖師聖誕節也。乃解辭鼓山職務。鞠躬盡瘁。以事祖庭。

命繪圖參酌。雲以重念祖庭故。遂許之。時正民國二十三年八月二

金不辦。貧僧安有此力哉。李公曰。師勉任之。籌款我當盡力耳。

足暢祖源而裕後昆。若作成次序如法。亦非歷數年工程。費數十萬

何謂耶。雲曰。此系宇內名勝祖庭。今頹廢若此。非掀翻重建。不

因 謂 李 公 曰 。 此 事 實 費 躊 躇 。 貧 僧 力 薄 。 恐 不 勝 任 矣 。 李 公 曰 。

堂堂正正。燁然巨觀。外像象王之居。中施獅子之座。塑五丈高金


155 輯二 禪門

身大佛三尊。迦葉、阿難二尊者侍側。四周塑五百羅漢。左右文殊

︽志書︾載為「降龍塔。」非 ---

普 賢 二 菩 薩 。 座 後 塑 觀 音 大 士 …… 。 又 築 殿 基 時 。 土 中 挖 出 鐵 塔 一 座。高尋丈。為清代雍正時造。

也 …… 。 又 塑 造 大 殿 及 兩 序 大 小 佛 像 。 共 計 約 六 百 九 十 尊 。 堂 宇 內

可容僧伽五百人。其建築費百數十萬銀元。以現值計幾千萬元矣。

揉合重點而成。

於民國二十三年八月蒞粵。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將南華寺職務付弟子 復仁法師主持。

【註】此段出自︽虛雲和尚自述年譜︾

p120 ~ p133


關 房 札 記 156

雲嘗恭讀《壇經》。至五祖以袈裟遮圍。為六祖說︽金剛經︾至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於言下大悟。即啟五祖言。﹁何期自

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

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路說來。如天花亂墜。

前四句何期。是攝用歸體。後一句何期。是全體大用。前四句是自

渡。後一句是渡眾生。能生萬法者。一切種智也。我佛以大事因緣。

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廣佛法於無邊。渡眾生於無盡。

此時有李濟深。李漢魂及鄒洪諸公送至雲門駐錫。計畫築建雲門道 ˙

(三)民國三十三年甲申一百有五歲

場。 (四)民國三十五年丙戌一百有七歲


157 輯二 禪門

第二次世界大戰既停。各省市復員工作。南華寺於是年春仍傳戒講 ˙ 經。

十二日早。微聞呻吟。旋開目。侍者 ˙

脈亦已停矣。惟顏色如常。體尚溫。

以燈草試鼻官。氣已絕矣。診左右手

十一日早。漸倒下。作吉祥臥。侍者 ˙

坐歷九日。

水。惟侍者法雲。寬純日夜侍之。端

定。閉目不視。不言。不食。不飲

三月初三日。師病重時。即趺坐入 ˙

(五)辛卯(一九五一年)師一百一十二歲︵春戒期中,雲門事變。︶


關 房 札 記 158

告以時間。師曰。﹁我覺纔數分鐘耳。﹂語侍者法雲曰。﹁速執筆

為我記之。勿輕與人說。啟疑謗也。﹂師從容言曰。﹁余頃夢至兜

率內院。莊嚴瑰麗。非世間有。」見彌勒菩薩。在座上說法。聽者

至眾。其中有十餘人。係宿識者。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台山

融鏡法師。歧山恒誌公。百歲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

律師。金山觀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東

邊頭序第三空位。阿難尊者當維那。與余座靠近。聽彌勒菩薩講 「唯心識定」未竟。

彌 勒 指 謂 余 曰 。 ﹁ 你 回 去 。 ﹂ 余 曰 。 ﹁ 弟 子 業 障 深 重 。 不 願 回 去

了。﹂彌勒曰。﹁你業緣未了。必須回去。以後再來。﹂並示偈曰。

「 識 智 何 分 。 波 水 一 箇 。 莫 昧 瓶 盆 。 金 無 厚 薄 。 性 量 三 三 。 麻 繩 蝸

角。疑成弓影。病惟去惑。凡身夢宅。幻無所著。知幻即離。離幻


159 輯二 禪門

即覺。大覺圓明。鏡鑑森羅。空花凡聖。善惡安樂。悲願渡生。夢

境斯作。劫業當頭。警惕普覺。苦海慈航。毋生退卻。蓮開泥水。 端坐佛陀。」 (六)癸巳(一九五三年)師一百一十四歲

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 ˙

第四日(正月十二日)開示

師 飽 經 磨 難 後 正 月 初 九 日 至 正 月 廿 三 日 在 上 海 玉 佛 寺 禪 七 開 示 。 初 七

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

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

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

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


關 房 札 記 160

那五識。就是那眼耳鼻舌身五賊。六識 即是意賊。第七識即是末那。它(末 那)一天到晚。就是貪著第八識見分為 我。引起第六識。率領前五識。貪愛 色聲香味觸等塵境。纏惑不斷。把八識 心王困得死死的轉不過身來。所以我們 今天要借這句話頭。(金剛王寶劍)把 那些劫賊殺掉。使八識轉過來成為大圓 鏡智。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 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但是 最要緊的就是把第六識和第七識先轉過 來。因為它有領導作用。它的力量。就


161 輯二 禪門

是善能分別計量。現在你們作詩作偈。見空見光。就是這兩個識在

起作用,我們今天要借這句話頭。使分別識成妙觀察智。計量人我

之心為平等性智。這就叫做轉識成智。轉凡成聖。要使一向貪著色 聲香味觸法賊。不能侵犯。故曰如守禁城。

後 面 的 兩 句 。 不 受 一 番 寒 徹 骨 。 怎 得 梅 花 撲 鼻 香 的 譬 喻 。 即 是 我

們三界眾生沉淪於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纏。被塵勞所惑。不得解

脫。故拿梅花來作譬喻。因為梅花是在雪天開放的。大凡世間萬物

都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氣候寒冷。一切的昆蟲草木都

已凍死。或收藏。塵土在雪中也冷靜清涼。不能起飛了。這些昆蟲

草木塵土灰濁的東西。好比我們心頭上的妄想分別無明嫉妒等三毒

煩惱。我們把這些東西去掉了。則心王自然自在。也就是如梅花在

雪天裏開花吐香了。但是你要知道。這梅花是在冰天雪地裏而能開


關 房 札 記 162

放。並不是在春光明媚。或惠風和暢的氣候而有的。你我要想。心

花開放。也不是在喜怒哀樂。和人我是非之中。而能顯現的。因為

我們這八種心。若一糊塗。就成無記性。若一造惡。就成惡性。若

一造善。就成善性。無記有夢中無記。和空亡無記。夢中無記。就

是在夢中昏迷時。惟有夢中一幻境。日常所作一無所知。這就是獨

頭意識的境界。也就是獨頭無記。空亡無記者。如我們現在坐香。

靜中把這話頭忘失了。空空洞洞的。糊糊塗塗的。甚麼也沒有。只

貪清靜境界。這是我們用功最要不得的禪病。這就是空亡無記。

我們只要二六時中。把一句話頭。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的。行也

如是。坐也如是。故前人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

然。」寒山祖師曰。「高高山頂上。四顧極無邊。靜坐無人識。

孤月照寒泉。泉中且無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


163 輯二 禪門

禪。」你我大家都是有緣。故此把這些用功的話再與你們說一番。

希望努力精進。不要雜用心。我再來說一公案。昔日雞足山悉檀寺

的開山祖師。出家後參禮諸方。辦道用功。非常精進。一日寄宿旅

店。聞隔壁打豆腐店的女子唱歌曰。「張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

千條路。明朝仍舊打豆腐。」這時這位祖師正在打坐。聽了她這一

唱。即開悟了。可見得前人的用功。並不是一定要在禪堂中才能用

功。才能悟道的。修行用功。貴在一心。各位切莫分心散亂。空過 光陰。否則,明朝仍舊賣豆腐了。 初七第六日(正月十四日) ◆

古人說。「凡夫成佛真個易。去除妄想實為難。」只因你我無始以來 ˙

貪愛熾然。流浪生死。八萬四千塵勞。種種習氣毛病放不下。不得悟


關 房 札 記 164

道。不像諸佛菩薩常覺不迷。是故蓮池說。「染緣易就。道業難成。

不了目前。萬緣差別。祇見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燒

盡菩提之種。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為眾生為己身。彼此事辦。

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了脫。」這

十幾句話。說得何等明白和真切。染者。染污義。凡夫的境界。總說

是貪染財色名利。瞋恚鬥爭。對道德二字。認為是絆腳石。一天到晚 喜怒哀樂。貪愛富貴榮華。種種世情不斷。

六祖曰。「他非我不非。我非卻有過。」所以我們切莫要生是生非之 ˙

心。起人我之別。如諸佛菩薩為人服務一樣。則菩提種子處處下生。

美善的果實。時時有收穫。煩惱自然縛不著你了。世尊所說三藏十二

部經典。也是為了你我的貪瞋痴三毒。所以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就是戒

定慧。就是因果。使我們戒除貪欲。抱定慈悲喜捨。實行六度萬行。


165 輯二 禪門

打破愚迷邪癡。圓滿智慧德相。莊嚴功德法身。若能依此處世為人。 那真是處處總是華藏世界了。 (七)乙未(一九五五年)師一百一十六歲 雲居山開示

馬祖說「即心即佛」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都說此心。我們修行。也 ˙

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

義。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智通法師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 ˙

四月初三日 ◆

閏三月十一日至七月十七日在江西

修此心。眾生造業。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眾


關 房 札 記 166

生。一切唯心造。四聖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聖是。佛。菩薩。

緣覺。聲聞。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

中。佛以下九界都叫眾生。四聖不受輪迴。六凡流轉生死。無論是佛

是眾生。皆心所造。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那裏來個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從一念生。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法界。圓修六度。

總攝萬行。是菩薩法界。見局因緣。證偏空理。是緣覺法界。功成四

諦。歸小涅槃。是聲聞法界。廣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愛

染不息。雜諸善緣。是人道法界。純執勝心。常懷瞋鬥。是修羅法

界。愛見為根。慳貪為業。是畜生法界。欲貪不息。癡想橫生。是餓

鬼法界。五逆十惡。謗法破戒。是地獄法界。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

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

細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無明。好喫懶做等等。就向下墮。


167 輯二 禪門

除習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向上升。自性本來是佛。不要妄 求。只把貪瞋癡習氣除掉。自見本性清淨。 五月二十一日 ◆

﹁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世人有在家。有出家。有 ˙

為道。有不為道。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滾來滾去。五欲就是財

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七情又綑五欲。因

此生死不了。如經所說。﹁南閻浮提眾生。以財為命。﹂人的投生。

起首由於婬欲。及至出生後。就以財為主。廣慧和尚勸人疏於財利。

謂﹁一切罪業。皆因財寶所生。﹂所以五欲第一個字就是財。人有了

錢財。纔有衣食住。纔想女色娶妻妾。人若無財。什麼事都辦不成。

可見財的厲害了。世人總以有財為樂。無財為苦。無財想有財。少財


關 房 札 記 168

想多財。有了白銀。又想黃金。不會知足的。既為自己打算。又為子

孫打算。一生辛苦都為錢忙。不知有錢難買子孫賢。無常一到。分文

都帶不去。極少能把錢財看穿的。從前有三個乞丐。一人手上拿一條

蛇。一人手上拿一個蓮花落。一人手上拿一個糞袋。同時行路。看

見地上一文錢。頭一個乞丐看見就拾起這文錢。第二個說。﹁我先看

見的。這文錢應該歸我。﹂第三個也說:﹁我先看見的。這文錢應該

歸我。﹂三個乞丐就為這一文錢。在路上打起來。衙門差人經過。看

見他們打得兇。恐怕打出人命。就把三人帶進衙門見官。判斷是非。

官坐堂上。問明原由。便說道。﹁這一文錢作不得什麼用。不要爭

了。﹂三人都說。﹁我窮到一文錢都沒有。對此一文怎能不爭。﹂官

說。你們各自說出窮的情形。待我看那個最窮。就判這文錢歸那個。

第一個說。「我最窮了。無溜見青天。衣破無線聯。枕的是土磚。蓋


169 輯二 禪門

的是草墊。」第二個說。「我比他更窮。青天是我屋。衣裳無半幅。

枕的是拳頭。蓋的是筋骨。」第三個說。「他們都不如我這樣窮。我

一餓數十天。一睡大半年。死得不閉眼。只為這文錢。」官聽了大 笑。這齣戲是譏貪官污吏的。 五月二十六日 ◆

孔子︽論語︾二十篇。第一句說。﹁子曰學而時習之。﹂子者,孔 ˙

夫子。曰者,說也。孔子教人將學過的東西。時常溫習。語默動靜。

念念不忘。若所學彷彿大意。工夫就不相應。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

是一樣。要學而時習之。佛法是體。世法是用。體是理。是真諦。用

是事。是俗諦。要知二諦融通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於偏枯。如

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諦。名目很


關 房 札 記 170

多。真是體。俗是用。戒定慧體用都得。都是一個心地中生出種種名

字。若能融會貫通。則條條大道透長安。︵虛老方便開示︶

古人說。「你有柱杖子。我與你柱杖子。」這是表法。你妄想多了。 ˙

就是你有柱杖子。為了除你的妄想。就教你修數息觀。不淨觀。念

佛觀。念佛。看經。禮佛。看話頭。給你修行的法門。就是與你柱杖

子。你如用功到有把握。就落在無事田裏。有成障礙。是要不得的。這

就是「你無柱杖子。我奪你柱杖子。」病好不用藥。就是奪柱杖子。

參禪念佛。都要時時刻刻口誦心惟。開言吐語。不分別是非。終朝 ˙

解脫。不煩惱。不生心動念。是有功夫。若無把握而被境轉。就苦惱 了。用功不得受用。處處波浪滔天。

昔佛印禪師入室次,蘇東坡適至。師曰。「此間無坐處。」蘇曰。 ˙

「暫借佛印四大為坐。」師曰。「山僧有一問。學士道得即請坐。道


171 輯二 禪門

不得即輸玉帶。」蘇欣然請問。師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居士

向什麼處坐。」蘇遂施帶。師答以一衲。蘇遂偈曰。「病骨難將玉帶

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欲教乞食歌姬院。且與雲山舊衲衣。」蘇東坡 雖聰明。答不出話。是他腳未踏實地。 六月初二日 ◆

佛滅度後。法住世間有三階段。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 ˙

萬年。︽善見論︾云。﹁由度女人出家。正法唯有五百歲。由世尊制

比丘尼行八敬法。正法還得千年。問。千年已。正法為都滅耶。答。

不都滅。於千年中得三達智。復千年中得愛盡羅漢無三達智。復千年

中得阿那含。復千年中得斯陀含。復千年中得須陀洹。總得一萬年。

初五千歲得道。後五千歲學而不得道。於一萬歲後。一切經書文字滅 盡。但現剃頭袈裟法服而已。﹂


關 房 札 記 172

溈 山 老 人 說 。 「 所 恨 同 生 像 季 。 去 聖 時 遙 。 」 溈 山 老 人 在 唐 朝 。 去 佛

已千餘年。是像法時期。一切事情變遷。水久蟲生。法久成弊。

︽楞嚴經︾指出﹁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阿難當知。是 ˙

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

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

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

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經中說。九生

百世者。一生一百年。一世三十年。今佛曆已是二千九百八十二年。

就是百世魔王出現之時。佛滅不久。︽法句經︾偈。就有誦為水潦鶴

的。時至今日。其訛誤更多了。水潦鶴就是鷺鷥鳥。見之有何意義。

解生滅法。能離苦海。故有百歲不解。不如一日能解。所謂有智不在

年高。無智空長百歲也。末世邪師。各各自謂是善知識。當參學的


173 輯二 禪門

人。若無試金石。必從邪淪墜。只見「境風浩浩。摧殘功德之林。心 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末世求道。真不容易。

看︽楞嚴經︾。若不歸宗。跑馬看花。就不中用。要讀到爛熟。就能 ˙

義。故宜親近。

者赤。近墨者黑。近香染香。近臭染臭。善友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

相干的人。種種習氣。臭不可聞。和他接近日久。自己也會臭。近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好跟他學。不會帶壞你。不

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孔子亦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

溈 山 老 人 說 。 「 遠 行 要 假 良 朋 。 數 數 清 於 耳 目 。 住 止 必 須 擇 伴 。 時

以後文消前文。以前文貫後文。前後照應。則全經義理。了然在目。

依經作觀。自得受用。古來行人。從此經悟道的很多。溫州仙岩安禪


關 房 札 記 174

師。因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當時破句

讀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於此忽有悟

入。後人語師云。「破句讀了也。」師云。「此是我悟處。」畢生讀

之不易。人稱之曰「安楞嚴」。希望同參們。無論老少。常讀︽楞

嚴︾。此經是你隨身善知識。時聞世尊說法。就和阿難作同參。 六月初三日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位位都是經過久遠劫來。長期修習纔成功 ˙

的。我們生死心不切。不發長遠心。病來知念生死。病好道念就退

了。所以︽楞嚴經︾說。「凡夫修行如隔日瘧。」病時有道。病退無

道。無明起時如瘧。退則好人。故要努力精進。生懺悔心。堅固心。

不要今日三明日四。修行要一門深入。以一門為正。諸門為助。各修


175 輯二 禪門

一門。彼此不互謗。謗法輕法慢法都不對。欲想佛法興。除非僧讚

僧。互謗。是佛法的衰相。佛子專心向道。痛念生死。衣不足。食不 足。睡不足。

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溈山祐祖。名法海。訓以︽警 ˙

策箴言︾云。「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清齋薄粥但尋

常。粗布麻衣隨分際。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

金殿內。」溈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養大眾。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

了。心裏說。「和尚喫水翰林挑,縱然喫了也難消。」回來時。溈山

老人問他。「你今天說什麼話。」法海答曰。「沒有說什麼。」後來

溈山老人揭穿他心裏的話。並說。「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所

以出家人不管你出身怎樣富貴。到了佛門。就要放下一切。專心向 道。纔算是本色禪和。


關 房 札 記 176

六月二十三日 ◆

要入空門。最好多多研讀︽楞嚴經︾。全經前前後後。所說不離五 ˙

陰。其中開五陰而說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內而身心。外而器界。

不出色受想行識五陰。經中說凡說聖。說悟說魔。都是闡明五陰非

有。教我們照破五蘊皆空。最後說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指出五陰魔

邪。無一不是說五陰。色陰上。婬色是生死根本。殺盜婬妄。是地獄

根本。五陰照空。即脫生死。不復輪迴。如何照呢。照是覺照。時時

刻刻。依經所說。用智慧觀照五陰。照得明明白白的。就見五蘊皆空

了。在觀照之初。未能全無妄想。這不要緊。古人說。不怕念起。只

怕覺遲。若妄念一起。你能覺照。就不隨妄轉。不能覺照的。坐香怕

腿痛。禮佛怕腰酸。懶惰偷安。天堂路不通。自然要進地獄。

寒 山 大 士 詩 云 。 ﹁ 人 問 寒 山 道 。 寒 山 路 不 通 。 夏 天 冰 未 釋 。 日 出 霧 朦


177 輯二 禪門

朧。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寒者寒

冷。冷到夏天冰還未釋。日出還霧。我這一片冰心。與君不同。君若

似我。就能到寒山中。否則寒山路不通。學道之人。要見五蘊皆空。

首先要灰心冷意。縱使炎天如烈火。難消冰雪冷心腸。纔能與道相應。 六月二十五日 ◆

十法界中。除佛法界外。其餘九法界都屬眾生。上三界是聖人。已出 ˙

生死苦海。不受輪迴。餘六界都未出生死。九法界內有三聖法界尚有

微細習氣未盡。所以都屬眾生。習氣有深淺。上三界淺。下六界深。 習氣深重。業障眾故。故叫苦惱眾生。

嵩嶽元珪禪師對嶽神說。「佛七能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 ˙

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道無緣。


關 房 札 記 178

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為三不能也。」又說。「定業

亦不牢久。無緣亦是一期。眾生界本無增減。且無一人能主有法。有

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無心。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也。

但能以無心通達一切法爾。既眾生界本無增減。則度眾生亦無所謂盡 不盡也。」

︽ 六 祖 壇 經 ︾ 解 釋 四 弘 誓 願 曰 。 「 眾 生 無 邊 誓 願 度 。 …… 所 謂 邪 迷 ˙

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需

自 性 自 度 。 是 名 真 度 。 …… 又 煩 惱 無 盡 誓 願 斷 。 將 自 性 般 若 智 。 除 卻

虛妄思想是也。又法門無量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

學。又佛道無上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 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179 輯二 禪門

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 ˙

淨無毀犯。是即八萬四千細行。言八萬者。舉其大數。

痴及等分︵以貪起。餘二隨起。瞋痴亦然。故曰等分。︶四煩惱中。

八萬細行者。於身口七支。各具足三千威儀。而成二萬一千。於貪瞋 ˙

過去具足。現在具足。未來具足。是為三千威儀。

威儀者。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各具足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威儀。

口七支。身三支。謂殺盜婬。口四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三千

伏七支。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毒者。貪瞋痴。七支者。即身

乙未十月雲居山 真如寺戒期開示 比丘應常行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應常行三百四十八戒。禁防三毒。調 ˙


關 房 札 記 180

書問第二 (一)答蔣公問法書

︵ 上 略 ︶ …… 佛 教 者 。 實 今 日 週 旋 國 際 。 趨 進 大 同 之 惟 一 大 教 也 。 目

下世界有兩種力:唯神論與唯物論。否認輪迴果報之說。故其影響所及。不

可說。不可說。基督教之唯神論。雖有為善者神給與快樂報酬。為惡者神施

以痛苦懲罰之說。然以神之存在。認為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不能令人

深信。且貽唯物論者口實。此基督教所以不能維繫世界和平之故。實則神即

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

︵宇宙︶本無一法︵事物︶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萬種法。「真心」亦不 過因有妄物對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實。所謂真心亦非是。

譬如大海。心是水。萬法︵萬事萬物︶是波浪。平靜者稱為水。洶湧者


181 輯二 禪門

稱波浪。波浪平靜時仍是水。水洶湧時又成波浪。又因有洶湧之波浪。故稱

不洶湧者為平靜之水。假使根本不有洶湧之相。波浪之假名固不能立。平靜

之假名亦何由生。立亦不過吾人隨意立之假名。相信魚類或稱水為空氣。故

知物即是心。有即是無。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煩惱即菩提。眾生即諸佛。

一念迷惑時。心成物。無成有。空成色。真成妄。菩提成煩惱。諸佛成眾

生。如水洶湧時即波浪。若一念覺悟時。物不異心。有不異無。色不異空。

妄不異真。煩惱不異菩提。眾生不異諸佛。如波浪不洶湧時。仍是平靜之

水。又因迷惑而起。物有色妄。煩惱。眾生。等對待。故立……。

心 無 空 。 真 。 菩 提 。 諸 佛 …… 。 等 假 名 。 若 根 本 不 有 迷 。 則 物 。 色 。

妄 。 有 。 煩 惱 。 眾 生 。 …… 等 假 名 。 固 不 能 立 。 即 心 無 空 。 真 。 菩 提 。 諸

佛 。 …… 等 假 名 。 亦 何 有 立 。 所 謂 唯 心 唯 物 。 有 神 無 神 。 皆 是 識 心 分 別 計 度

耳。或云。﹁若是。佛學亦唯心論耳。﹂佛學雖說唯心。然與哲學上之唯心


關 房 札 記 182

論懸殊。哲學上之唯心論。於心執有。於物執無。釋迦所謂以攀緣心為自

性。執生死妄想。認為真實者。唯物論者。於物執有。於心執無。釋迦所謂

顛倒行事。誤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者。唯神論者。劃分物質實體。 與神靈實體。為截然不同之兩個世界。

釋迦所謂惑一心於色身之內。認一漚體。目為全潮者。各執偏見。或因

近視。認牛之影像為牛。或以管窺牛。見牛角者則認牛角為牛。見牛頭者則

認牛頭為牛。本無不是。弊在不見真牛全體。佛教則溯本窮源。將真實白牛

清楚指出。若因指觀牛。未有不見真牛全體者。故欲救唯心唯物論之偏閉。 捨佛教莫屬。

佛 教 所 言 明 心 性 或 稱 常 住 真 心 。 真 如 覺 性 。 法 身 。 實 相 …… , 等 皆 是 真

理之別名。清淨本然。離諸名相。無有方所。體自覺。體自明。是本有自爾之

性德。絕諸能︵即今稱主觀主動等︶所︵即客觀被動等︶對待。本無所謂十


183 輯二 禪門

方︵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即今稱空間。︶

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即今稱時間︶。更無所謂大地。人、畜、木、

石、地獄、天堂等等。祇以妄立一念。致起諸有為法︵宇宙間萬事萬物︶如

︽楞嚴經︾︵此經幾無法不備,無機不攝,究佛學哲學者均不可不參究︶。

釋尊答富樓那問。﹁覺性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云。﹁性覺必

明。妄為明覺。覺非所(客觀)明。因明立所。(客觀)所既妄立。生汝妄

能。(主觀)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分明。因此復

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

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

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

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


關 房 札 記 184

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

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

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忘發

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星雲之說恐亦不及此說之詳)﹂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

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聞覺知。同業

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

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雲。(胞胎中受生

之質)等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為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

應。(佛在二千多年前指出)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


185 輯二 禪門

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胎卵濕化。隨力強弱。遞

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

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

色。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惟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 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真如覺性。既立真妄。於是有不變與隨緣之別。平等不變。離差別相。

無聖無凡。非善非惡。真實如常。不變真如也。隨緣生滅。起差別相。有聖

有凡。有善有惡。隨緣真如也。就不變真如言。萬法即真如。非心非物。非

神也。就隨緣真如言。真如即萬法。即心即物。即神也。唯心論者。錯認識

神。就隨緣真如。以為即是真心。而倡唯心論。唯物論者。囿於邊見。就隨


關 房 札 記 186

緣真如。即物之見。而倡唯物論。又據唯物而倡無神論。唯神論者。亦囿於 邊見。妄生分別。就隨緣真如。即物與神之見。而倡唯神論。

殊不知心即物。物即神。心物與神同一理體。有物則有心有神。無心則

無神無物。然此﹁有﹂非有無之有。乃非有而有之妙有。此﹁無﹂非斷絕之

無。乃超有無之妙無。﹁此妙﹃有﹄妙﹃無﹄與下說之,無生之生與有生之

生,其義頗奧,非語言文字可到,故為禪門要關。﹂唯心論。唯物論。唯神

論者。均未明斯義。互相攻擊。實則皆無不是。亦皆非是。一研佛學。自可 渙然冰釋矣。

佛學對於宇宙本體之研究。除前述外。其它對於世界之構造與成壞。人

身器官之組織。及其它種種問題。在︽楞嚴經︾及諸經論。多有詳細論列與

說明。且大多與後來哲學科學發現者相合。現未及詳指。其於人生價值。則

大菩薩之行願。已非他聖賢可及。經典上在在處處可見之。於此可知佛教之


187 輯二 禪門

神妙及偉大處。然佛教絕非標奇立異以衒人。亦非故弄玄虛以惑眾。其一言

一行。皆從戒定慧三學親履實踐得來。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

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 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儒家亦有﹁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

本末。事有終始。﹂之言。即哲學家亦莫不沉思竭慮以從事所學者。然儒者

及哲學科學者。則以攀緣心。思宇宙萬物。不知宇宙萬物。亦是攀緣心所造

成。能慮所慮。俱是攀緣心。欲而探求真理。等於趺坐椅上。欲自舉其椅。

勢不可能。此今哲學者。對於認識論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終無結論者。因

此故也。佛則離言絕慮。以智慧覺照宇宙萬事萬物。如下座舉椅。故任運如

如。此佛教括哲學。科學。宗教三者。一爐共冶。又皆先知先覺者。蓋有由

來也。日本以佛為國教。近世之興。其維新諸賢。得力於禪學不少。為眾所


關 房 札 記 188

週知之事。若非其軍閥迷信武力。與道全乖。以殺戮為功。以侵略為能。安 有今日之敗。

或疑佛教為消極為迷信。不足以為國教。此特未明佛教者之言。實則佛

法不壞世間相。豈是消極者。佛法步步引人背迷合覺。豈是迷信者。考佛梵

名佛陀義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謂之為佛。菩薩梵名菩提薩埵。義

譯覺有情。有出家在家二種。乃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一面自修。一面化

他者。其積極與正信。恐無有出其上。佛教依折攝二義。立方便多門。

何謂折。折者折伏惡人。昔石勒問戒殺於佛圖澄。澄曰。﹁子為人王。

以不妄殺為戒殺義。﹂蓋在家大權菩薩。為折惡利生故。雖執刀杖。乃至斬

其首。於戒亦無犯。反生功德。因惡意而殺人。皆知不可。因善意而殺人。 固是在家大權菩薩之金剛手眼也。

何謂攝。攝者攝受善人。佛菩薩為利益眾生。故不避艱危。有四攝法。


189 輯二 禪門

一、施攝。若有眾生樂財則施財。樂法則施法。使生親愛心而受道。二、愛

語攝。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親愛心而受道。三、利行攝。起身口意

善行。利益眾生。使生親愛心而受道。四、同事攝。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

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霑利益。由是受道。佛菩薩積極為何如。

化城喻品︾云。﹁譬如險惡道。迴絕多毒獸。又復無 ‧

何謂方便。方便者量眾生根器施諸權巧而渡之也。前述之四攝法。亦是 方便之門。︽法華經

水草。人所怖畏處。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其路甚曠遠。經五百由旬。

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眾人皆疲倦。而白導

師言。我等皆頓乏。於此欲退還。導師作是念。此輩甚可憫。如何欲退還。

而失大珍寶,尋時思方便。當設神通力。化作大城廓。汝等入此城。各可隨

所樂。諸人既入城。心皆大歡喜。此是化城耳。我見汝疲極。中路欲退還。 權化作此城。汝今勤精進。當共至寶所。﹂……


關 房 札 記 190

觀此可知釋尊分時設教。權施方便之深意。故最上根者與言禪。上根者

與言教。重分析者與言唯識。普通者與言淨土。權設大乘小乘。不論出家在

家。務求普化群機。使一切眾生。咸沾法益也。近人觀佛子之對像跪拜。及

淨土之持名念佛。即以其無神論立場。謂為迷信。不知跪拜與對長上致敬何

異。念佛對於修心有莫大之功。且持名念佛。不過方便初機之簡捷法門。更

有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像念佛等法門。淨土自有無窮妙用者。人自不會 耳。豈迷信哉。

或謂。基督教亦脫胎於淨土宗。︽阿彌陀經︾試觀耶穌身上搭衣。與

佛相同。︽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耶氏亦說天國極樂。淨土往生分九

品。耶教︽李林天神譜︾。亦言天神分九品。︽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耶氏亦言你不在人間立功。上帝不許你到天國。淨宗

二六時念佛名號。求佛接引。耶氏亦以早晚祈禱上帝哀祐。至佛門有灌頂之


191 輯二 禪門

法。耶氏亦有洗禮之儀。

觀此耶氏教義。與淨土宗趣。大致相同。而耶氏誕生於釋迦後千有餘

年。當是曾受佛化。得︽阿彌陀經︾之授。歸而根據之。另行創教。似無疑

義。且耶氏曾晦跡三年。當是赴印度參學。事雖無據。而跡其蛛絲馬跡。似

非厚誣云云。其言良非向壁虛構。不過表面上看來。耶氏雖類似淨宗初機之

持名念佛。實際則遠遜之。耶教著於他力。明其然。而不明其所以然。跡近

勉強。持名念佛。則重他力自作相應。如︽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云。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

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得見

佛 。 去 佛 不 遠 。 不 假 方 便 。 自 得 心 開 。 …… 我 本 因 地 。 以 念 佛 心 入 無 生 忍 。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有因有果。故理事無礙。且耶教說永

生。淨宗則云往生淨土。見佛聞法。悟無生忍。永生之生。以滅顯生。有生


關 房 札 記 192

對待。終有滅時。無生之生。則本自無生。故無有滅。此所以稱為無量壽 ︵阿彌陀譯名也︶。

願行菩薩行求無上道者。非必出家而後可行。在家亦無不可。不過出家

所以別國主。離親屬。捨家庭者。意在脫離情欲之羈絆。捨私情而發展佛力

之同情。捨私愛而為偉大之博愛。以渡一切眾生為忠。以事一切眾生為孝。 此大同之義也。

孫中山先生嘗曰。﹁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宗教是造成民

族。和維持民族一種最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無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學。

可補科學之偏。﹂今公亦以佛教之輸入中國。有裨益於中國之學術思想。故

稱佛教為今日之周旋國際。趨進大同之唯一大教。豈徒言哉。且今日信教自

由。不能強人以迷信。祇可令人心悅誠服而生正信。然則捨佛教其誰與歸。 (下略)


193 輯二 禪門

︻註︼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師一百有四歲。一月,在息災法會修懺儀,至

二十六日圓滿。主席林公、暨各長官蔣公、戴公、何公等,分設齋招

待,蔣公詳細問法,條列唯物唯心、及神與基督之理,以書答之。在 慈雲寺、華巖寺,上堂開示,侍者惟因筆記之。

(二)致越南 宣聖法師函五則(其一)

客歲臘月十一日來函已悉。惠施謝甚。欲於自利利他事求一簡單開示。

夫今法門式微。舉目滔滔。盡在名利人我中過活。求一真操實履者。殆不可

得。仁者猶能殷勤向道。不忘己分。甚可喜慰也。蓋三界之中。無非牢獄。 暫時歡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

若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總皆虛妄不實。過眼便

是空花。獨一念持戒。禮懺。篤信三寶之心。生與同生。死與同死。而又專


關 房 札 記 194

求己過。不責人非。步趨先聖先賢。不隨時流汩沒。庶幾信心日固。智慧日 開。而生死可永脫耳。 (三)清節尼寄給虛雲老和尚泣書 君亦鴻雁別故鄉 沖霄獨自向南翔。 ˙ 可憐同巢哀哀侶 萬里秋風續恨長。 望斷天邊月 淚泉瀉滿睛。 ˙ 我棲湘江上 竹痕已成斑。 君必成大道 慧業日當新。 昔時火宅侶 原是法城親。

︻註︼清節尼係虛雲老和尚昔日俗眷。本詩句係節錄自「清節尼來書」,該 文書於宣統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時師年七十一歲。


195 輯二 禪門

虛雲老和尚 文記第三 (一)立誓參禪不看經律廣記博聞

凡看一切經書。雖云廣記博聞。反塞自己悟門。不如一門深入。盡空所

有。自有相應處。決不賺人。只要堅心。此事曠劫難逢。我與諸人。多生錯

過。今不努力。便待何時。挨捨身命。畢竟樂討箇分曉。若不如此。永墮地 獄。倘或見諦。上宏下化。以報佛恩。若不如此。亦永墮地獄。

(二)示禪人請益「三不是」隨拈數語 不 是 心 。 不 是 佛 。 不 是 物 。 愚 智 悟 人 同 一 宿 。 愚者不知佛是心。向外徒勞空碌碌。 空 碌 碌 。 不 見 佛 兮 只 見 物 。 終 日 茫 茫 無 了 期 。


關 房 札 記 196

墮在貪瞋無明窟。智者知心即是佛。 看 見 影 響 少 回 護 。 功 夫 作 輟 石 壓 草 。 春來依舊山水綠。山水綠。楚歌不似江東曲。 捉 風 捕 影 賊 為 子 。 六 六 原 來 三 十 六 。 悟人悟佛即是心。是心無非是見佛。 抖 擻 枯 腸 只 這 是 。 不 安 名 號 與 彎 曲 。 銷有歸無惟一真。從空起色萬象紛。

放去也。言即心是佛。收來也。非心亦非佛。若是鐵蛇把要津。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老漢忒糊塗。諸人隨意畫葫蘆。


197 輯二 禪門

詩歌第四 (一)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 威音過後成罣礙。三百六十筋連體。 八萬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 撐天拄地何氣概。知因果。辨時代。 鑑古通今猶蒙昧。只因迷著幻形態。 累父母。戀妻子。空逞無明留孽債。

︻註︼咸豐八年戊午虛雲老和尚十九歲,決志離俗。從弟富國同此志,暗探

福州鼓山路程,作皮袋歌一章。留別田、譚二氏,與富國同逃至福州 鼓山湧泉寺,禮常開老人,為披剃。


關 房 札 記 198

皮袋歌。歌皮袋。飲酒食肉亂心性。 縱欲貪歡終敗壞。做官倚勢欺凌人。 買賣瞞心施狡獪。富貴驕奢能幾時。 貧窮兇險霎時敗。妄分人我不平等。 害物害生如草芥。每日思量貪瞋癡。 沈淪邪僻歸淘汰。殺盜婬妄肆意行。 傲親慢友分憎愛。呵風咒雨蔑神明。 不知生死無聊賴。出牛胎。入馬腹。 改頭換面誰歌哭。多造惡。不修福。 浪死虛生徒碌碌。入三途。墮地獄。 受苦遭辛為鬼畜。古聖賢。頻饒舌。 晨鍾暮鼓動心曲。善惡業報最分明。

台灣‧佛陀紀念館


199 輯二 禪門

喚醒世人離五濁。 皮袋歌。歌皮袋。有形若不為形累。 幻質假名成對待。早日回心觀自在。 不貪名。不貪利。辭親割愛遊方外。 不戀妻。不戀子。投入空門受佛戒。 尋明師。求口訣。參禪打坐超三界。 收視聽。罷攀緣。從今不入紅塵隊。 降伏六根絕思慮。無人無我無煩惱。 不比俗人嗟薤露。 衣遮體。食充飢。權支色身好因依。 捨財寶。輕身命。如棄涕唾勿遲疑。 持淨戒。無瑕疵。玉潔冰清四威儀。


關 房 札 記 200

罵不瞋。打不恨。難忍能忍忘譏嗤。 沒寒暑。無間斷。始終如一念阿彌。 不昏沈。不散亂。松柏青青後凋期。 佛不疑。法不疑。了了聞見是良知。 穿紙背。透牛皮。圓明一心莫差池。 亦返源。亦解脫。還元返本天真兒。 無不無。空非空。透露靈機妙難思。 到這裏。不冤枉。因地一聲是了期。 方纔稱。大丈夫。十號圓明萬世師。 咦。猶是那個殼漏子。十方世界現全身。 善惡明明不差錯。為何依假不修真。 太極判。兩儀分。心靈活潑轉乾坤。


201 輯二 禪門

帝王卿相前修定。富貴貧窮亦夙因。 有了生。必有死。人人曉得莫嚬呻。 為妻財。為子祿。誤了前程是貪瞋。 為甚名。為甚利。虛度光陰十九春。 千般萬種不如意。熬煎在世遭艱迍。 老到眼花鬚髮白。一善難聞枉為人。 日到月。月到歲。空嗟歲月如轉輪。 世間誰是長生者。不如歸去禮慈雲。 或名山。或勝境。逍遙自在任遊巡。 無常迅速知不知。幾句閒言敢奉聞。 念彌陀。了生死。多多快活誰得似。 學參禪。得宗旨。無限精神祇這是。


關 房 札 記 202

清茶齋飯心不偷。二六時中為法喜。 除人我。無彼此。冤親平等忘譽毀。 無罣礙。沒辱恥。佛祖同心豈徒爾。 世尊割愛上雪山。觀音辭家為佛子。 堯舜世。有巢許。聞讓國。猶洗耳。 張子房。劉誠意。也棄功名遊山水。 況末劫。甚艱苦。如何不悟古人比。 縱無明。造十惡。費盡心機為世鄙。 刀兵癘疫旱潦多。飢饉戰爭頻頻起。 變怪屢聞妖孽生。地震海嘯山崩圮。 適當其際可奈何。多行不善前生裏。 事難如意落迷途。處貧遇患善心始。

台灣‧悟光精舍 愛道祖堂


203 輯二 禪門

善心始。遁入空門禮法王。 懺悔罪過增福祉。拜明師。求印證。 了生脫死明心性。勘破無常即有常。 修行大有徑中徑。聖賢勸世有明文。 三藏經書尤當敬。瀝心腸。披肝膽。 奉勸世人應守正。莫當閒言不記心。 大修行人必見性。速修行。猛精進。 種下菩提是正因。九品蓮生有佛證。 彌陀接引到西方。放下皮袋超上乘。 皮袋歌。請君聽。


關 房 札 記 204

(二)贈何鏡天寬仁居士 爭名攘利處。秦關楚漢騖。一枕熟黃梁。夢回空無與。 斯世幾英雄。倏忽臥草露。況諸不遂者。空把光陰誤。 失足成千古。如來難救度。好趁宿願深。快將生死顧。 佛言如皎月。照破無明路。叮嚀信願者。時時勤覺悟。 萬劫獲此身。燃眉急須護。法法皆我心。我心絕外務。 生亦不曾來。滅亦不曾去。生滅幻去來。如如體常住。

(三)示林光前寬耀居士 人人念佛皆成佛。動靜閒忙莫變差。 念到一心不亂處。眾生家是法王家。


205 輯二 禪門

(四)雲遊獨歸 獨去獨歸得自由。了無塵念掛心頭。 從今真妄都拋卻。敢謂寒山第一流。

(五)法語 結夏 ◎

禁足安居。乃如來之儀軌。識心達本。是釋子之行門。道在人行。功

由日進。茲者四月十五。適當我佛結夏安居之辰。雲集僧眾。登臨寶殿。諷

演秘章。結起期制。自今以後。發十願。起三心。開明智性。報四恩。拔七 趣。消滅障緣。受持佛號。


關 房 札 記 206

四、其他 達摩大師東來開示法要 ◎

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師

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

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淨

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曰:「如何是聖諦第一

義?」摩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是誰?」摩曰:「不識!」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大師的思想,除了俱有獨特的禪家風範而外,在

人類的﹁自私短見﹂弊端上,無異是遞出無情的當頭一棒,把一般人分別 的智愚,佛道凡聖傳統思想,更是擊了個粉碎。


207 輯二 禪門

見越南僧在︽海潮音︾有一段講禪與生死問題,舉諸多大德得悟性。故學 ◎

道貴於無心,若得無心,則真道之妙理得尋。生死問題似天上紅雲,花開

花落,空花水月,自性常然,毫無念慮,﹁但知今日月,誰識舊春秋。﹂

四賓主︵名數︶臨濟曹洞二家各立四賓主,其義不同。臨濟之賓主為師弟 ◎

之別名。一主中主,有師家鼻孔者。二賓中主,有學人鼻孔者。三主中

賓,無師家鼻者。四賓中賓,無學人鼻孔者。曹洞之賓主為體用之異名。

一主中賓,體中之用也。二賓中主,用中之體也。三賓中賓,用中之用, 於頭上安頭也。四主中主,體中體,物我雙亡,人法俱泯也。

臨濟義玄,能成為開宗祖師,而德山宣鑑卻只取得﹁呵佛罵祖﹂的壞名 ◎

聲,這是為什麼呢?其理由很簡單,就是義玄有他的根本理論體系,而德

山宣鑑沒有。講到臨濟義玄的基本理論體系,還是他的師父黃檗希運傳下


關 房 札 記 208

來的。如他所說:﹁你要與佛祖不別,但莫外求,你一念心上清淨光,是

你屋裡法身佛,你一念心無分別光,是你屋裏報身佛,你一念心上無差別 光,是你屋裏化身佛。﹂

﹁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

手執捉,在足運奔,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心既無,隨處解脫。﹂

跟著臨濟便有所謂六通法門,而加以解釋說:﹁夫如佛之六通者不然,入

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

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如此便是佛家的神通妙用,所以臨濟

又說:﹁迥然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諸佛現前,無

一念心喜;三運地獄頓現,無一念心怖,緣何如此?我見諸法空相,變即 有,不變即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209 輯二 禪門

行思禪師(得六祖心印而後,講道於青原山,所以名青原思),聞曹溪法席 ◎

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師曰:﹁汝曾作

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

為,何階級之有?﹂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

方,無令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謚弘濟禪師。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號懶安﹞郡之陳氏子。受業於黃檗山,習律乘。嘗 ◎

自念言:﹁我雖勤苦,而未聞玄極之理。﹂乃孤錫遊方,將往洪井,路出

上元。逢一老父謂師曰:﹁師往南昌,當有所得。﹂師即造百丈,禮而問

曰:﹁學人慾求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覓牛。﹂師曰:

﹁識得後如何?﹂丈曰:﹁如人騎牛至家。﹂師曰:﹁未審始終如何保

任?﹂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師自茲領旨,更


關 房 札 記 210

不馳求。同參佑禪師,創居溈山。師躬耕助道,及佑歸寂,眾請接踵住

持。上堂:﹁汝諸人總來就安,求覓甚麼?若欲作佛,汝自是佛。擔佛傍

家走,如渴鹿趁陽焰相似,何時得相應去!汝欲作佛,但無許多顛倒攀

緣、妄想惡覺、垢淨眾生之心,便是初心正覺佛,更向何處別討所以?﹂

清稗類鈔 方外類 木陳之機緣奏對 ◎ 順治己亥九月十七日,世祖命備車馬,迎臨濟僧木陳字道忞者入京,即宏 覺國師也。庚子三月十五日,上駕至方丈。

上問:「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如何是不傳底事?」師良久問上曰:「陛

下會麼?」上曰:「不會。」師曰:「只者不會底,是個甚麼?是何境

界?作何體段?皇上但恁麼翻覆自看,看來看去,忽若桶子底脫,自然了

辦。」上曰:「老和尚更下一語看。」師曰:「無毛鐵鷂過新羅。」上


211 輯二 禪門

問:「如何做工夫,始與此事相應?」旁侍之茆溪云:「皇上當謝絕諸

緣,閉門靜坐,饑來喫飯,睏來打眠,如大死人相似始得。」師曰:「此

話在我禪和家即得,皇上日應萬幾,若一日稍不勵精,則諸務叢脞矣。」

上曰:「畢竟如何用心即得?」師曰:「先德有言,但能於心無事,於事

無心,則虛而靈,寂而妙。皇上但遇大小事務,不妨隨時支應,事後返

觀,向來酬應底,畢竟從甚麼處起,從甚麼處滅,刻刻提撕,念念不捨,

自然打成一片,事事無礙。」上曰:「恐有間斷時如何?」師曰:「參禪

無別訣,祇要生死切。皇上果生死切時,如孝子喪卻父母,即欲不哀痛,

不可得也。」上曰:「生死心切,誠如老和尚所說。但見聞覺知,昔人所

訶,今欲用心參禪,未免落他見聞覺知。」師曰:「譬如大火,聚觸之,

即燎人,然道火何曾燒卻口。不見古人道,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

呈君,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上曰:「參禪悟道後,還入


關 房 札 記 212

輪迴麼?」師曰:「惟悟明生死底人,正可入他輪迴。譬如皇上尊居黃

閣,忞與群臣何由得望恩光?皇上惟屈尊就卑,故忞等乃得共天語,聞法

要。所以八地菩薩當證真之後,如夢斯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 度,即欲入般涅槃。」

無言大禪師傳授感成師。古時有一位感成大師傳授弟子善會禪師,有人 ◎

問:﹁怎麼樣叫佛呢?﹂答:﹁什麼地方都是佛。﹂又問:﹁怎麼樣是佛

心呢?﹂答:﹁沒有覆蓋是佛心。﹂善會禪師有一天到感成禪師的室內請

問:﹁釋迦世尊修行經過無數劫才成佛道,但現在禪師教我﹃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意義怎麼樣呢?弟子不了解,請教!﹂感成禪師答說:﹁你說

佛經裏頭這句話是誰說?﹂他追問:﹁這句話不是佛說嗎?﹂師答:﹁這

話不是佛說,在︽文殊經︾裏佛有說:﹃我在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中


213 輯二 禪門

未嘗寫一句文字。﹄應依靠正道。用文字而求佛道是拘執,用苦行而求

佛道是迷執,離心而求佛道是外道。但若執著﹃心是佛﹄也是魔障。﹂

進問:﹁如果說﹃此心即佛﹄這心有什麼東西是佛?什麼東西不是佛

呢?﹂。師答:﹁古時有人問過馬祖:﹃如果說心是佛,則心中那個東西

是佛?﹄馬祖回答說:﹃你疑這心那個不是佛?請你指那個給我看看!﹄

問話者無語。馬祖接著說:﹃能徧十方界,那個地方都是佛。如不達此永 遠差誤。﹄你知道嗎?﹂


關 房 札 記 214


天 台

輯三


關 房 札 記 216


217 輯三 天台

一、大般涅槃經 (註)

大般涅槃經 卷第十六梵行品 第二十

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一切世間所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所謂

六 念 處 。 何 等 為 六 。 念 佛 。 念 法 。 念 僧 。 念 戒 。 念 施 。 念 天 。 (註:念佛者慈

導師,念法者三世佛母,念僧者人間福田,念天者長壽安樂,念戒者清淨身心, 念施者普濟貧窮。)

︻註︼︽大般涅槃經︾有南、北本,以上經文採南本。本經核閱民國八十三 年由佛陀教育基金會承印之︽大般涅槃經︾。


關 房 札 記 218

大般涅槃經 卷第二十三德王品 第二十二

云何名為如法修行。如法修行。即是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知 ◎

陰入界真實之相。亦知聲聞緣覺諸佛。同於一道而般涅槃。法者。即是常

樂我淨。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飢不渴。不苦不惱。不退不沒。

大般涅槃經 卷第二十四德王品 第二十二

菩薩修習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 ◎

顯示佛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信是語 者。悉得入於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經 卷第二十五師子吼品 第二十三


219 輯三 天台

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 ◎

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能得

見。是故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

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獅子吼三 昧。五者佛性。

大般涅槃經 卷第二十五 師子吼菩薩品 第二十三

善男子。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 ◎

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是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

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

入。未別苦樂。是名為觸。染習一愛。是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

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


關 房 札 記 220

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

善男子。菩薩具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云何為十?一者少欲。 ◎

二者知足。三者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 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以大涅槃教化眾生。

大般涅槃經 卷第二十五師子吼品 第二十三

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 ◎

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雪山者。

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諮啟

大般涅槃。則見佛性。十二部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


221 輯三 天台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遺教品第一 爾時。佛告阿難普及大眾。吾滅度後。汝 等四眾。當勤護持我大涅槃。我於無量萬 億阿僧祇劫。修此難得大涅槃法。今已顯 說。汝等當知。此大涅槃。乃是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金剛寶藏。常樂我淨。周圓無 缺。一切諸佛於此涅槃而般涅槃。最後究 竟。理極無遺。諸佛於此。放捨身命。故 名涅槃。汝等欲得決定。真報佛恩。疾得 菩提。諸佛摩頂。世世所生。不失正念。 十方諸佛。常現其前。晝夜守護。令一切 眾。得出世法。當勤修習此涅槃典。


關 房 札 記 222

涅槃,梵語。 ◎

︽涅槃論︾曰。秦言無為。取其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亦名滅度。言其 ◎

冊,︽翻譯名

大 患 永 滅 。 超 度 四 流 。 …… 奘 三 藏 翻 為 圓 寂 。 賢 首 云 。 德 無 不 備 稱 圓 。 障

下欄) p.1128

無不盡稱寂。圭山正名寂滅。(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 義集︾卷五

安樂。凡聖大小。皆有涅槃。或名彼岸。肇師云。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

準肇公云。泥洹盡諦者。豈有結盡而已。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也。或翻 ◎

我淨,為涅槃經一部之所詮,故︽涅槃經︾謂談常教。︵大乘義章十八︶

二十五有報為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樂我淨名為佛性顯。﹂說此常樂

︽法華玄義︾四曰,﹁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 ◎

54


223 輯三 天台

岸。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我謂之耳。(三德祕藏篇第四十九) ︽智論︾云。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 ◎

又彼經釋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又云。涅者言 ◎

不。槃者言織之義。名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義。乃名涅槃。槃言去

來。不去不來。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義。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

無不定。乃名涅槃。又斷煩惱者。不名涅槃。不生煩惱。乃名涅槃。

︽楞伽︾云。言涅槃者。見如實處。捨離分別。心心所法。獲於如來。內 ◎

證聖智。我說此是寂滅涅槃。又云。一切識自性習氣。及藏識意識見習轉

己。我及諸佛。說名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又復次大慧。涅槃者自證 聖者。所行境界。遠離斷常。及以有無。


關 房 札 記 224

常樂我淨者。即涅槃四德也。無二生死名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名 ◎

我。三業清潔為淨。又云涅槃之體。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

名涅槃。涅槃即是常樂我淨。涅槃雖樂。非是受樂。乃是上妙寂滅之樂。


225 輯三 天台

二、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節錄 (註)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隋 天台智者大師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下 簡禪波羅蜜法心第五 如︽摩訶衍論︾偈說: ◎ 「般若波羅蜜 譬如大火燄 四邊不可取 邪見火燒故」 「若信諸法空 是則順於理 若不信法空 一切皆違失

月由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若以無是空 無所應造作 未作已有業 不作有作者

【註】:民國

87

9


關 房 札 記 226

如是諸法相 誰能思量者 唯有得直心 所說無依止 離於有無見 心自然內滅」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二 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第六之一 ︽普賢觀經︾中偈說: ◎ 一切業障海 皆由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 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至誠心 懺悔六情根

夫行人欲行大懺悔者,應當起大悲心,憐愍一切,深達罪源。所以

者何?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尚無有福,況復罪耶?但眾生不善思惟,妄

執有為而起無明及與愛恚,從此三毒,廣作無量無邊一切重罪,皆從一念


227 輯三 天台

不了心生。若欲除滅,但當反觀,如此心者從何處起?若在過去,過去已

滅;已滅之法,則無所有;無所有法,不名為心。若在未來,未來未至;

未至之法,即是不有;不有之法,亦無此心。若在現在,現在之中,剎那 不住;無住相中,心不可得。

復次,若言現在,現在者為在內外兩中間耶?若言在內,則不待外,

內自有故。若言在外,於我無過。復次,外塵無知,豈得有心?既無內

外,豈有中間?若無中間,則無停處。如是觀之,不見相貌,不在方所。

當知此心,畢竟空寂。既不見心,不見非心,尚無所觀,況有能觀?無能

無所,顛倒想斷。既顛倒斷,則無無明及以愛恚。無此三毒。罪從何生?

復次,一切萬法,悉屬於心。心性尚空,何況萬法?若無萬法,誰

是罪業?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觀罪無生,破一切罪,以一切諸罪根本性

空,常清淨故。故維摩羅詰謂優波離:「彼自無罪,勿增其過。當直爾除


關 房 札 記 228

滅,勿擾其心。」又如︽普賢觀經︾中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我心

自空,罪福無主。一切諸法,皆悉如是,無住無壞。作是懺悔,名大懺

悔,名莊嚴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名無罪相懺悔。行此悔者,心如流

水,念念之中,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故知深觀無生名大懺悔,於懺悔

中最尊最妙。一切大乘經中明懺悔法,悉以此觀為主。若離此觀,則不得 名大方等懺也。

五、訶觸欲者:(上略)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諸 ◎

好觸,愚人無智,為之沈沒,起障道業。如獨角仙人因觸欲故,退失神

通,為婬女騎頸。如是等種種觸欲過罪,如︽摩訶衍︾中廣說。 問曰:云何訶五欲?

答曰:訶欲之法,如︽摩訶衍︾中:「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


229 輯三 天台

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燄轉熾。五欲無益如狗齧枯

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

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亦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

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此五欲法,與眾生同有,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

使,名欲奴僕。坐此弊欲,墜墮三塗。我今修禪,復為障弊。此為大賊, 當急遠之。

如是等種種因緣知五欲過罪,心不親近,如離怨賊。以遠離故,心無熱

如諸佛所說 一心一意行 數息在禪定 是名行頭陀

智者應觀身 不貪染世間 無累無所欲 是名真涅槃

身臭如死屍 九孔流不淨 如廁蟲樂糞 愚貪身無異

生死不斷絕 貪欲嗜味故 養怨入丘塚 廣受諸辛苦

如︽禪經︾中說偈: ˙


關 房 札 記 230

惱,欲想不生,此為修禪之要。訶五欲相,如︽摩訶衍︾廣說。

第三、棄五蓋者:一者貪欲蓋。二、瞋恚蓋。三、睡眠蓋。四、掉悔蓋。 五、疑蓋。

第三、訶睡眠蓋者:內心惛暗名為睡,放恣支節,委臥垂熟名為眠。復 ◎

次,意識惛冥名為睡,五情闇蔽惛熟名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

︽阿毘曇︾中說為增心數法,能破今三世事,謂樂利樂福德,又能破今世 ◎

後世實樂。如此惡法最為不善,何以故?餘蓋情覺可除,眠如死人無所覺 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如有菩薩教睡眠弟子言: 汝起勿抱死屍臥 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 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縛將去殺 災害垂至安可眠


231 輯三 天台

結賊未滅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臨陣白刃間 爾時云何而可眠 眠為大暗無人見 日日欺誑奪人明 以眠覆身無所見 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種種訶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惛覆。若睡眠心重,當用 禪鎮、禪杖等卻之也。 四、棄掉悔者 ◎ 掉有三種:一、身。二、口。三、心。 身掉者: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 口掉者:好喜吟詠,諍競是非,無益談論及世俗言語等。

心 掉 者 : 心 情 放 蕩 , 縱 意 攀 緣 , 思 惟 文 藝 , 世 間 才 技 , 諸 惡 覺 觀 等 , 名 為


關 房 札 記 232

心掉。

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得定,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 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 分別釋禪波羅蜜前方便第六之四

︽摩訶衍︾云:「有三昧但能除貪,不能除瞋,不能除痴。有三昧能除三 ◎

毒。」即是今所明正觀,第一義悉檀也。所以般若一觀,能治五病者:

一 、 正 觀 能 治 貪 欲 。 如 ︽ 思 益 經 ︾ 云 : 「 貪 欲 之 人 以 淨 觀 得 脫 , 不 以 不 淨,世尊自知。」

二 、 正 觀 能 治 瞋 者 。 如 ︽ 般 若 ︾ 說 : 「 我 昔 為 歌 利 王 。 割 截 身 體 。 爾 時 無


233 輯三 天台

我相、人相、眾生相,則瞋恚不生。」故知實相能治於瞋。

三 、 正 觀 能 破 治 痴 者 。 智 慧 破 於 無 明 , 其 義 可 見 。 故 ︽ 涅 槃 經 ︾ 云 : 「 明

時無闇,闇時無明。」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有煩惱時則無智慧。

四 、 正 觀 能 治 覺 觀 者 。 正 觀 心 中 , 語 言 道 斷 , 心 行 處 滅 。 則 覺 觀 從 何 而 生?故︽維摩詰經︾言:「云何息攀緣。謂心無所得。」

五 、 正 觀 能 治 罪 障 者 。 如 前 引 ︽ 普 賢 觀 經 ︾ 云 : 「 端 坐 念 實 相 , 是 名 第 一 懺。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如︽大品經︾說:「欲學一切善法,當學般若。」所以者何?譬如王來, ◎

必有營從,若般若慧發,則一心具足萬行,此則可以如意寶珠為喻。


關 房 札 記 234

三、大智度論 (註)

智度論一曰:﹁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 ◎

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 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 ﹁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義之餘﹂ 問曰:已知尸羅相,云何為尸羅波羅蜜? ◎

答曰: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毀小戒,是為尸羅波羅蜜。」如

年。

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命以全禁戒。如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

︻註︼出版者:和裕出版社。民國

90


235 輯三 天台

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

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 身有文章,七寶雜色。

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

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復此

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

語!」於是自忍,眠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

剝,不生悔意。既已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

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復敢動。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

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 是誓已,身乾命終,即生第二忉利天上。

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也;是時獵者,提婆達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


關 房 札 記 236

迦文佛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 菩薩護戒,不惜身命,決定不悔。其事 如是,是名尸羅波羅蜜。 ︽智度論︾二十七曰:「後品中佛自 ◎ 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 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 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 切種智。」


237 輯三 天台

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節錄 唐

智顗大師述 ‧

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 ◎

賊,種種惡口之腑臟。是故行者於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惱我,及惱我

親,讚歎我冤。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故生瞋恨,瞋恨故生

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如是瞋恚覆心,故名為蓋。當急棄之,無

令增長。如釋提婆那以偈問佛:「何物殺安樂?何物殺無憂?何物毒之

根?吞滅一切善。」佛以偈答言:「殺瞋則安樂,殺瞋則無憂,瞋為毒之

根,瞋滅一切善。」如是知已,當修慈忍以滅除之,令心清淨。


關 房 札 記 238

五、天台「名數」與「術語」 (註)

四悉檀︵名數︶悉檀者,古師一譯為成,謂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南 ◎

岳解悉檀為漢語普遍之義,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義。佛以此四法普 施眾生,故云:悉檀。或謂悉與新譯之悉曇同,成就之義也。 天台四釋︵名數︶天台智者釋︽法華經︾用四釋。 ◎

㈠ 因 緣 釋 : 以 四 悉 檀 為 因 緣 , 而 下 四 種 之 釋 義 也 。 四 悉 檀 者 , 一 、 世 界

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之

義,原出︽智度論︾,龍樹菩薩判世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轉

︻註︼出自︽佛學大辭典︾。編著者:丁福保。出版者:天華出版事業有限 公司。出版時間: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239 輯三 天台

用為釋義之方規。惹眾生之樂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惡

執為第三悉檀,使入實相,為第四悉檀。以如是四種之悉檀為因緣,而 為四種釋義,謂之因緣釋。

㈡ 約 教 釋 : 天 台 分 釋 尊 一 代 教 義 為 藏 通 別 圓 四 教 , 就 此 四 教 之 義 , 各 各

釋其法,謂之約教釋。如釋一心為意識,是約三藏教之釋也。如言為阿

之化佛,更

賴耶識,是約通教之釋也。如謂為如來藏識,是約別教之釋也。如言為

之二,伽耶山頭始成之釋迦是垂

三千諸法,是約圓教之釋也。 ㈢ 本 釋 : 佛 身 有 本 地 垂

壽量品︾而 ‧

釋。如解舍利弗等

之釋也,如謂為原是菩薩,是約本

之二門,而解法義,謂之本

有實之報身,成道於久遠之昔,而今實在,是依︽法華經 知之。因依此本地垂

諸佛弟子而謂為比丘之聲聞,是約 之釋也。


關 房 札 記 240

㈣ 觀 心 釋 : 前 三 釋 , 雖 微 者 微 , 密 者 密,而我省之無所得,則徒勞精而算 砂,於是設觀心之一釋,如解王舍城 而云為我一心是也。何則,眾生之 心,原藏如來,佛在王舍城者,示眾 生之一心,本來佛之所住也。是以所 說之法義,寄於我一心,而觀實相之 理,故謂之觀心釋。︽法華文句︾一 曰:「一、因緣。二、約教。三、本 。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 皆次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 貴在得意,不煩筆墨。」

台灣‧楠栖萬佛寺法華塔


241 輯三 天台

頓教(術語)有二解:一為頓成之教。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 ◎

「漸教」。頓成頓悟佛果之法,名為「頓教」。︽楞伽經︾一曰:「如菴

摩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中略)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

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依此義而佛自名︽圓覺

經︾為頓教大乘,賢首於五教之第四,立頓教之名。天台善導判︽觀經︾

之 所 說 為 頓 教 , 且 天 台 所 立 第 四 之 圓 教 , 亦 得 圓 頓 之 名 …… 。 二 、 為 頓 說

之教法。對未熟之眾生,初說小法,漸次說大乘之法,此為漸教。對頓悟 之機,自初直說大法,此為頓教。

︽玄義︾一曰,﹁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

小 。 小 雖 在 座 如 聾 如 啞 。 緣 得 大 益 。 名 頓 教 相 。 ﹂ …… 依 此 義 而 天 台 於 化

儀四教之第一,立頓教之名。即謂︽華嚴經︾於一切經中為對菩薩之大

機,頓說別圓二教之大法者。故名為頓教。非如︽法華︾以圓頓之法名為


關 房 札 記 242

頓教。是台宗之意也。

又︽智度論︾二十七說四智:「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也。二、道種慧,

道有無量之差別,二道三道乃至無量道也,一一通達其道,名為道種慧。

三 、一 切 智 , 知 一 切 法 寂 滅 , 一 相 之 空 智 也 。 四 、一 切 種 智 , 知 一 切 法 一

相寂滅,並識一切法,種種行類差別,有空雙照之實智也。」天台以此四 智如其次第,配於︽法華︾之開示悟入。


淨 土

輯四


關 房 札 記 244


245 輯四 淨土

一、經典 十心向佛命盡往生 ◎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關 房 札 記 246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金剛經科儀寶卷 ◎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箇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在家菩薩智非常 鬧市叢中作道場 心地若能無罣礙 高山平地總西方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


247 輯四 淨土

二、高僧

︵一︶︽觀佛三昧經︾文殊菩薩〈發願偈〉說: 願我臨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 ◎ 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普賢菩薩也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不但自己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也引導華嚴

會上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一齊往生極樂世界,快速圓滿菩提願行。

在 《 觀 佛 三 昧 經 》 裡 , 釋 迦 牟 尼 佛 讚 歎 文 殊 菩 薩 , 為 文 殊 菩 薩 授 記 ||將 來 ◎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文殊菩薩在這部經裏,也流露出發願往生 極樂世界的心情。


關 房 札 記 248

由於閭丘胤的序,因而知道三聖是彌陀、文殊、普賢,一佛二菩薩遊戲人 ◎

間。維摩詰居士是金粟如來,蕭梁時代的寶誌公是觀音大士,傅大士是彌

勒菩薩,初唐時的杜順和尚是文殊大士,五代之初奉化的布袋和尚也是彌

勒菩薩再來,趙宋之前吳越王錢鏐時代的永明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的示

現,同時大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再來。這在︽高僧傳︾、︽佛祖統紀︾,

佛祖歷代通載神僧傳一類的佛教史書上都是班班可考的,所以天台三聖雖

同樣的盛傳於佛教界,而佛教徒卻不以為奇。我們應該咀嚼他們的詩偈。

對於佛教徒的進修,和警世勵俗的社會教育,可能發生些什麼影響?至於文

學界的地位或詩人的雅稱,和寒山子其人其詩,都是風馬牛不相及也的。

︵二︶念佛對治惡業障道 智者大師

念佛功德。云何為念?正念之心,緣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一切 ◎


249 輯四 淨土

種智,圓照法界,常寂不動,普現色身,利益一切,功德無量,不可思

議。如是念時,即是對治。何以故?此念佛功德,從緣勝善法中生心數。 惡念思惟,從緣惡法中生心數。

︵三︶永明禪師念佛法

真修行之士。端的要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專一誠意念持一句阿彌陀佛。 ◎ 只此一念。是我本師。只此一念。即是化佛。 只此一念。是破地獄之猛將。只此一念。是斬群邪之寶劍。 只此一念。是出三界之徑路。只此一念。是開黑暗之明燈。 只此一念。是度苦海之慈航。只此一念。是脫生死之良方。 只此一念。是本性彌陀。只此一念。是唯心淨土。


關 房 札 記 250

但只記得一句阿彌陀佛在心。莫教失落。念念常現前。念念不離心。無事

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樂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 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何必向人更覓歸程乎。

(四)唐 善導祖師

偈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

(五)安樂集卷下 釋道綽撰 《安樂集》曰:

或 有 三 昧 , 但 能 除 貪 , 不 能 除 瞋 癡 ; 或 有 三 昧 , 但 能 除 瞋 , 不 能 除 癡


251 輯四 淨土

貪;或有三昧,但能除癡,不能除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不

能除過去、未來一切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無問現在、過去、未來 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十二、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十、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八、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六、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四、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二、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六)唐朝百丈大智禪師二十條叢林要則 禪門日誦 (註) 一、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三、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五、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七、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九、語言以減少為直截。 十一、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關 房 札 記 252

十三、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十五、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十七、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十九、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十四、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十六、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十八、處眾以謙恭為有理。 二十、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註︼現在流行的︽禪門日誦︾課本,應系明清時代完成……因此在唐宋時 代傳到日本的佛教文獻中是沒有的。

摘錄自聖嚴法師「為什麼大家喜歡春節到寺院打普佛」之文 ~


253 輯四 淨土

(七)百丈禪師叢規 為病僧念誦 ◎ 伏願云: 千聲百聲,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歸安養。 送亡僧 ◎ 大眾念誦回向伏願云:

大慈大悲

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 荼毘之際,維那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如是十唱,而大眾總和,總名曰十念也,唱畢,復回向云:上來稱揚十 念,資助往生。


關 房 札 記 254

(八)宋 永 ‧明延壽禪師 臨終生西偈 ◎ 彌陀口口稱,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決定生安養。 禪淨四料簡: ◎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跎,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虎溪尊者優曇普度大師 ‧

無禪無淨土,銅床併鐵柱,萬劫與千生,沒箇人依怙。

︵九︶蓮 宗寶鑑節要﹁修淨土工夫﹂ 元


255 輯四 淨土

凡修淨土之人。灼然是要敵他生死。不是說了便休。當念無常迅速。

時不待人。須是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也。半進半退似信似疑。到了濟得甚麼邊

事。如何出離輪迴。若是信得及,便從今日去發大勇猛。發大精進。莫問會

與不會。見性不見性。但只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靠著一座須彌山相 似。搖撼不動。

專其心。一其意。或參念。觀念。憶念。十念或默念。專念。繫念。

禮念。念茲在茲。常憶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

過。念佛不離心。日日時時。不要放捨。綿綿密密。如雞抱卵。常教煖氣相 接。即是淨念相繼。更加智照。則知淨土即是自心。

此乃上智人修進工夫。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穩。縱遇苦樂逆順境

界現前。只是念阿彌陀佛。無一念變異心。無一念退惰心。無一念雜想心。 直至盡生。永無別念。決定要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 房 札 記 256

果能如是用功。則歷劫無明。生死業障自然消殞。塵勞習漏。自然淨盡

無餘。親見彌陀。不離本念。功成行滿。願力相資。臨命終時定生上品。

(十)明 一 ‧元大師

西方極樂眾稱尊,普勸諸人入此門,有口不須閑講論,單提佛號度朝昏。 ◎

西方弘誓廣流通,一句彌陀好用功,歷歷分明無間斷,聲聲喚醒主人翁。

︵十一︶明 憨 ‧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

出家容易守戒難,信願全無總是閒。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


257 輯四 淨土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閒。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工夫總是閒。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行解不一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關 房 札 記 258

︵十二︶警 訓略錄 寒笳集 明

蕅益大師 民國 ‧

汝何願?願生西方。更何願?願入地獄。曰:是何心哉? ◎

弘一大師編訂 ‧

曰 : 西 方 則 上 事 諸 佛 , 地 獄 則 下 度 眾 生 。 佛 從 彌 陀 始 , 願 王 勝 故 。 生 從 地

淨宗第九祖蕅益大師示念佛法門 當生成就之法 ‧

獄始,悲心切故。

︵十三︶明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

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

王。」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今人,將念


259 輯四 淨土

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

淨功莫克。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知

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 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

祇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

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

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

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

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

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

戒,亦在裡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

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


關 房 札 記 260

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 他 歧 所 惑 , 即 大 智 慧 ︵註︶。

試自檢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痴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

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

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

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若

初心便要說好聽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汝

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 珍重!

︻註︼真能念佛,則六度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即

六度)。祖師大德在關房都念三十萬遍往生咒或十萬八千遍大悲咒,

求生極樂,有剩餘時間再研究其它的,先把往生的資糧準備好。


261 輯四 淨土

︵十四︶明 蓮 ‧池大師

李太后遣內侍繼紫袈裟白金問法要(蓮池大師答慈聖皇后問法) ◎ 大師書偈答曰: 尊榮豪貴者,由宿植善因。因勝果必隆,今成大福聚。 深達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錦上花,重重美無盡。 如是修福已,復應慎觀察。修福不修慧,終非解脫因。 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眾生真慧性,皆以雜念昏。 修慧之要門,但一心念佛。念極心清淨,心淨土亦淨。 蓮台最上品,於中而受生。見佛悟無生,究竟成佛道。 三界無倫匹,是名大尊貴。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


關 房 札 記 262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注想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勸修四料簡 ◎ 作福不念佛,福盡還沈淪,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 無福不念佛,地獄鬼畜群,念佛兼作福,後證兩足尊。

︵十五︶祖師訓誨出家三十則

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軀脫落,靈光普蔭人天。

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

出家要虔禮佛,消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示大卓


263 輯四 淨土

出家要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毘尼,徒勞喪身失命。

字,自成大藏全文。

出家要去聽教,不然開口亂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 出家要常念經,惟誠報答四恩,信口念出

出家要敬師長,隨力隨時供養,百孝不如一順,不可回頭倔強。

出家要學老誠,第一不可誇能,猖狂硬氣粗疏,神人一見生瞋。

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養成人,好作佛門大器。

出家要除懶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懶偷安,人神哪得衛護。

出家要學定力,直把私心盡絕,單單提個話頭,自然萬緣俱息。

出家要近善人,死心蹋地相親,學些好樣在肚,自然脫俗離塵。

出家要離惡友,一惡般般出醜,王法不怕惡人,惡人披枷帶杻。

出家要輕財物,不可千方百計,一口氣若不來,一文拿他不去。

出家要甘淡泊,自古三常不足,莫嫌淡飯黃齏,古人瓔珞炊粥。


關 房 札 記 264

出家要斷煩惱,一了千百俱了,終朝煩煩惱惱,驢年哪得悟道。

出家要明因果,粒粒施主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

出家要和大眾,慎勿互相爭哄,聚頭說是說非,空把光陰來送。

出家要吃些虧,又要帶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從何處來。

出家要常知足,莫管衣衫淡泊,若想他人財物,不顧自己福薄。

出家要顧常住,一針一草勿棄,隨心恣意侵損,伽藍與你算計。

出家要趁少年,諸般要去向前,當此膂力強健,耕轉祖業田園。

出家要起得早,遲了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壽命難保。

出家要口謹默,不可多嘴饒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獄少你不得。

出家要立主意,務使頓明心地,妄為顛倒攀緣,阿鼻誰人可替。

出家要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傳,忍辱少罪多福。

出家要遠俗家,俗家人事如麻,杜絕塵緣煩擾,自然別有生涯。


265 輯四 淨土

出家要斷妄心,妄心好事難成,若依妄心行事,必有禍患臨身。

出家要達道理,切切只盡自己,謙和每讓三分,相見人人歡喜。

出家要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卻,方知源遠流長,可接佛祖一脈。

︵十六︶清 省 ‧庵大師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都融妄念歸真念,總攝諸根在一根。 ◎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歷明文尚具存。

(十七)清 蓮 ‧隱大師

漸看鬚髮著霜痕,自省己非自討論,一世竟成何事業,百年還有幾朝昏。

便須立志求安宅,休更甘心赴死門,樂國不遙歸有路,蓮臺好去覲慈尊。


關 房 札 記 266

(十八)淨業八要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驗證。 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矣。 故大勢至菩薩持念佛聖號,攝六根一心不亂念佛。 ◎

徹悟禪師語錄 ‧

徹悟大師遺集卷下


267 輯四 淨土

(十九)淨土詩(四時念佛法語) 毗陵天寧普能嵩禪師 行 時念佛莫蹉跎。念裏彌陀要琢磨。腳踏蓮邦真實地。心持佛號掃群魔。

頭頭盡現西方境。步步無非極樂荷。今假信根與願力。早登淨土出娑婆。

住 時念佛莫含糊。四大之中誰是吾。妄念雙泯心浪靜。識根纔如幻風呼。

一塵不立原空寂。萬法窮通非有無。若會其中真自在。親臨淨土灌醍醐。

坐 時念佛莫貪眠。句句彌陀佛現前。八德池中心自在。九蓮台上性常圓。

坐觀無佛方云佛。靜聽非仙始是仙。個裏佛仙毫錯認。塵勞依舊浪滔天。

臥 時念佛最清涼。呼吸之中作道場。身上垢衣猶未脫。胸中靜境入蓮鄉。

醒來一覺青天闊。忘卻三更白月光。奉勸諸君勤念佛。同登彼岸禮心王。

(二十)民初 太 ‧虛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講要 ◆

故大覺世尊一代言教,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剋果, ◎


關 房 札 記 268

四法收之,無所不盡。學佛法不是有了信心和戒行就算完成了,還要有禪

定。由散心而定心,要修習禪定。由大乘禪定而三乘、大乘種種止觀,故 成就定果之三聖、七賢行位,此為成就出世聖果的必經階段。

菩薩,是覺有情的意思。一方面在覺悟一切有情眾生,發起大悲救世利人 ◎

之願力;一方面在承受無上正遍覺如來大法。所謂上求下化,難行能行,

就是菩薩。如果吾人能依佛法真理而行,則吾人即可稱為菩薩。但從淺而

深、從小至大,程度不一:有十信位,三十賢位,十地位,到十地後始稱 為等覺菩薩。

學佛之人,首先要供養恭敬十方佛,即是供養恭敬自性佛,成功自性佛的 ◎

功德,莊嚴自性佛的國土。我們學佛的人最低限度總要先保持人的地位,

終要一步進一步,千萬不要向後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遍


269 輯四 淨土

三編卷四贈戴滌塵居士

覺。凡夫、外道無正覺,二乘正覺不遍,菩薩正遍覺而非無上,唯佛無上 正遍覺。

(廿一)民初 印 ‧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勸親修淨盡儒道,祈眾往生暢佛懷。 ◎

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 ◎

(續)標本同治錄序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 ◎

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


關 房 札 記 270

業專禮,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口業專稱,凡誦經咒,能志心

回向,亦可名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

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 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正)增廣文鈔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古德謂:「餘門學道,如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似風帆揚於順水。」 ◎

又「華藏海中,淨土無量,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可知往極樂, 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

問答擷錄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 ◎

種稀奇古怪之惡念。若發心修行,則此種種念頭,更加多些,此係真妄相


271 輯四 淨土

形而顯,非從前無有,但不顯耳。此時當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

一雜念妄想,至誠懇切,念佛聖號。或小聲念,或默聲念,必須字字句

句,心裡念得清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

念,則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矣。當雜念起時,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許

他在我心裡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則意地自然清淨。當雜念初起時,如一

人與萬人敵,不可稍有寬縱之心,否則彼做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拼命抵

抗,彼當隨我所轉,即所謂轉煩惱為菩提也。汝能常以如來萬德洪名極力

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淨。心清淨已,仍舊念不放鬆,則業障消而智慧

開矣,切不可生急躁心。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

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是非。行

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

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

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持。只管


關 房 札 記 272

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 人實是凡夫。汝果能如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極樂世界。

(三)復葉福備居士書

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 ◎

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

︵續︶淨土指要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重複佛,是心是 ◎

佛,為因賅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

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 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不負此生矣。

復康寄遙書


273 輯四 淨土

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 ◎

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

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

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

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

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於是特開信

願 念 佛,求生淨土一門。俾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往生西方,聖則速證無上

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繫縛。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須

(正)青蓮寺念佛宣言

知律為教、禪、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真益莫得。

印光大師: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


關 房 札 記 274

︽ 大 集 經 ︾ 說 臨 終 徵 驗 偈 云 , 頂 聖 眼 生 天 , 人 心 餓 鬼 腹 , 畜 生 膝 蓋 離 , 地

獄腳板出。以人將死時,熱氣從下至上者|超生。從上至下者|墮落。若

通身冰冷,唯頂上熱者,必生西方入聖道。眼及額顱熱者,生天道。心熱

(三編卷四)

者,生人道。腹熱者,生餓鬼道。膝蓋熱者,生畜生道。腳板熱者,生地 獄 道 。 (註)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圓瑛大師序︽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 ◎ 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印光大師說:「佛既丈夫我亦爾,敢不自勉力修持。」 ◎

菁華錄一、讚淨土超勝

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 ◎ 而 終 身 念 佛 。


275 輯四 淨土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 ◎

向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

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

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 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正)與徐福賢書 菁華錄三、示修持方法

︻註︼︽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雜寶藏經︾曰:命終之時,以八識之所去

,知六道之誕生。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傍生膝蓋離,地獄腳板 出。


關 房 札 記 276

三、古大德 (元 楚 ‧石梵琦禪師) 西齋淨土詩(選錄)

朝朝暮暮道心中,歲歲年年佛事同,一往進修安樂界,六時朝禮法王宮。 ◎

方袍不厭香煙黑,坐具何妨手汗紅,如此出家今有幾,灼然認得主人公。 ◎

千經萬論不虛標,共指西方路一條,念念刮磨心垢淨,時時防護道芽焦。 ◎

棲蓮始覺身安穩,得果轟傳地動搖,漫費工夫推甲子,娑婆大劫只崇朝。 ◎

西望紅霞白日輪,仰觀寶座紫金身,一方土淨方方淨,十念心真念念真。 ◎

生極樂城終不退,盡虛空界了無塵,向來苦海浮還沒,何幸今為彼岸人! ◎


277 輯四 淨土

四、現代法師語錄

(一)圓瑛大師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明 ◆ 蕅益大師要解 清 圓瑛法師講義

所云要者。謂心要境要法門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心。立則 ◎

立即境之真心。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土。立則立即心之實境。法門

要者。有事有理。事則淨土橫超三界。勝過一切豎出法門。理則心境圓融。

好把世間名利,拋去撇去! ˙

︽佛說阿彌陀佛經要解︾演講已竟,且道我等應如何而去始得。 ◎


關 房 札 記 278

切莫走向其它叉路去! ˙

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 ˙

求生極樂五清淨土去! ˙

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 ˙

一切惑業,休去歇去!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解行法要︾(上) ◆

問:「文殊揀選圓通,乃選觀音耳根,偈曰:『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 ◎ 最。』今念佛法門,何得稱為第一?」

答:「若對此方之機,娑婆眾生,耳根利故,所以觀音當選。若對十方通

論,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橫超三界,直截生死,速證菩提,無有何門可 及,故稱第一。」


279 輯四 淨土

聽經札記 ◆

於一念中入諸三昧,心若不定,身語均談不上莊嚴,行住坐臥均在定中, ◎

禪家之定有出有入,出定心即亂,念佛看似淺近,與最高一著的楞嚴大定 相應,只要心裏有佛號,即在楞嚴大定中。

佛在世時只有眾會,即講經說法之所在,聽經之後各自修行。中國自佛法 ◎

東來以後並無叢林制度,唐以後古德鑒於修行人疏懶成性,必須共修,於 是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以防止個人修行之放逸。

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的時候去的,不是死了之後去的。死後就作不了主, ◎

現前不能開智慧,爾後即不能往生,學佛是白學了,未免冤枉。過去人能

往生,主要是世俗之事要放得下,一切不要操心。事情來了就辦,辦完就

了,過去不想,未來亦不想。修淨土用此種心情去修,一句有一句的用


關 房 札 記 280

處,以此方法勸化他人,送他成佛,將來他要度多少眾生。

一個人能接受佛的教訓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 ◎

踏地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

人。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應以修淨土為正行。

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阿彌陀經全經之旨。一心不亂是功夫話,念佛 ◎

人所求者在此。雖不易而必須有此目標,只要誠心誠意求,仍可求到。

學佛之目的即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人要有信心,品位高下在乎功夫 ◎ 之深淺,家鄉原來是在極樂國土,此娑婆世界實無可流連。

學佛是自己學佛,不必看人家學佛的精進程度如何,人家學與不學與自己 ◎

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據經典批評人家,只有自己造口業,對於


281 輯四 淨土

自己毫無好處。如果機緣成熟,一說某人即能改過遷善,也不妨予以規 勸,否則還是不要管人家的閑事比較好。

娑婆世界,眾苦充滿,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如僅以欣厭心求往 ◎

生,恐難達到願望,必須發菩提心。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中說:下

品下生也要發菩提心。到極樂世界是留學,等學成之後再回來度眾生,再

來是願力不是業力,所以求生西方不是逃避,不是圖享受,而是為度眾

生。經云:寧代諸眾生,永受輪迴苦,終不捨如來,而求於少樂。寧惡道

多劫,受苦聞佛名,不願生善道,暫不聞佛名。寧地獄多劫,受苦常見 佛,不願離三途,生無佛法處。

佛出興於世,對於眾生的恩德太大了!經典中至高無上的真理,以及修行 ◎

的方法,得度的因緣,佛不說,我們再聰明,想一輩子也想不出來。人身


關 房 札 記 282

本來是為受報而來,是為酬業而來,被業力牽著走,太苦了。我們必須發

菩提心,使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活著是為了度一切眾生,不為我自 己。」心量展開,即得自在。

百千萬劫難遇到佛,聞到佛名字都很難。佛在世時在舍衛國弘法,還有三 ◎

分之一的民眾不聞佛名。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現值末法時期,等法運

完了要再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佛降生才有佛法。在這個期間眾

生如何能得度?我們能有機緣遇到大乘佛法,務自珍惜,多多勸人念佛,

親近佛法,口頭勸,文字勸,以此因緣,自己也得莫大的利益。

佛的大涅槃謂之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行於生死中是大悲心。 ◎

佛菩薩住在六道中,與凡夫一樣,大乘學人接受佛的開示要作菩薩,其願

力心力超過業力,即可轉變境界,由現在起就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來去清


283 輯四 淨土

清楚楚的人是大菩薩,大菩薩照顧小菩薩,小菩薩隔陰之迷,經大菩薩一

點破,恍然大悟,其願力再超過業力,又是一個再來的人。轉凡入聖就在 此時,不要等來生。

不著有為即不執著,不著無為是什麼都要做,如此才能入菩薩道。有為法 ◎

包括甚廣,︽百法明門論︾中前九十六條均屬有為法。世間五欲六塵之樂

決定是虛妄的,凡夫迷在其中不覺知,有大智慧才能照破。一切有為法均 無自性,有用無體,徹底虛妄。

恭敬者,虔誠也,即一心歸命之意。蓋三業以意業為主,攝心歸一,不向 ◎

外馳謂之恭敬。若但理髮洗澡,華服盛裝,而妄想紛飛,不能謂之恭敬。

合掌頂禮表身業虔誠;稱念聖號,讚揚功德,表口業清淨;心中一塵不染 表意業恭敬。


關 房 札 記 284

經云:﹁智身無所著,遠離於身相。﹂智身指佛而言,佛絕無執著,一切 ◎

不染著。我們對過去的事不要回憶,對未來的事也不要想像,現在的事事

物物也不要染著,則三世均斷了。三世斷則無輪迴,讀經一二句,若能體 會實行,一生受用不盡。

學佛之人決不能離開佛菩薩,離開就要退轉。現在佛已不在世間,經中開 ◎

示,如能每日讀誦大乘經典即能常常啟發清淨信心。故學佛之人每日誦經

實有必要,世間上的事,生活過得去就算了,不必費太多的精神消耗在五 欲六塵上。

極樂世界是淨業修成的。生到極樂世界相好光明,一到極樂世界即開端, ◎

有進無退,當生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唯佛與佛方能了知其

真相。所以︽阿彌陀經︾上說:﹁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


285 輯四 淨土

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

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普通俗人讀了︽阿彌陀經︾即能相信真實有一

個極樂世界,乃是他多生多劫的福德因緣善根所致,也是有來歷的人。

(二)白聖大和尚法語 為某老女居士 ◆ 封棺法語 ◎

地方,為生名門賢淑端莊,襄夫興業,育有子女多 ○○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大限到來 萬般皆休 茲有某。大人原藉

人,繞膝滿庭,晚景芬芳。又一生信奉佛教,勤修淨業,還可樂享天年,

受用清福之時,不意大限到來,乃於一九八四年二月廿二日中午十二時撒

手西歸,積運九十一歲高齡,誠福壽全歸之完人也。至於今日舉行封棺大


關 房 札 記 286

典,請吾主持封棺儀式,聽吾偈曰:﹁彭母仁慈殊瑞端,懿德賢淑永淑 芳。今離凡塵覓歸路,心高淨業生西方。﹂ 為某夫人︵起棺法語︶ ◆ 世事無常 本無定數 人生如夢 何有真實

今有某老居士,塵緣已了,大夢醒覺,發願往生西方,托化蓮邦,誠為人

生之大好歸處,吾為汝讚歎福慧雙足之完人也。雖然如是,即今為起棺一 句:又作麼生道呢?

聽吾偈曰:﹁五濁污染非究竟,極樂淨土是歸程。今日送汝向西去,親見

)

彌陀悟無生。﹂起! ( 舉火法語 一

﹁ 真 靈 性 空 , 本 無 一 法 當 情 。塵 緣 念 起 , 乃 有 四 大 五 陰 。 ﹂


287 輯四 淨土

夫人生之有四大五陰,其生、老、病、死之苦亦隨之而有,斯為必然之定

理也,然而當知佛云:﹁四大本空,五陰無我。﹂今日某居士四大分散,五陰

停息,未知向什麼處,安身立命,又遺留此四大分散之物,又將如何處之耶?

)

聽吾示一偈:﹁舉起三昧火,焚燒六情根。透過生死關,火內證真身。﹂燒! ( 舉火法語 二

﹁四大原是幻,五陰非是真。皆是生滅法,離去契無生。﹂ ﹁此報暨捨離,應速覓歸程。希汝向西方,極樂永安身。﹂ 舉火云:

﹁ 舉 起 性 空 真 火 , 妙 用 難 稱 量 。燒 盡 世 間 障 礙 , 乘 此 悟 證 真 常 。 ﹂

(三)靈源老和尚法語


關 房 札 記 288

念佛求生淨土直說 ◎ 夫念佛者。當知佛即是心,未審心是何物?需要尋 這一念佛心,從何處起?復要看破這看底人。究竟 是誰?要這裏有個明白處。其或未然,亦不用別求 玄妙,又不可厭喧求靜,但將平日所學一切知見掃 蕩乾淨,單單提起一句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底是誰?參底又是誰?要默默 體究,常在胸中,不可間斷。逢靜時如此,逢鬧時 也如此,憑他靜鬧變遷,我這個念頭無有移易,如 是方無間斷之善念也。日久堅持此念不退,至於用 力之久,而一旦豁然大悟,始知念佛求生淨土不謬 也。(出自︽人生雜誌︾,作者:靈源老和尚)

中國山西省雲岡石窟大佛


289 輯四 淨土

(四)煮雲法師為西方三聖開光說法語

阿 彌 陀 佛 光 無 量 , 攝 化 眾 生 願 無 窮 。身 像 莊 嚴 妙 淨 圓 , 一 念 法 界 悉 成 就 。 ◎

四 十 八 願 總 攝 根 , 為 化 群 善 示 金 身 。今 開 佛 眼 垂 憐 憫 , 三 根 普 被 度 迷 津 。

(五)精進佛七 ︵懺公上人開示︶見憫師摘錄

︽普賢行願品︾:﹁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以種種珍美花、燈、果、樂、 ◎ 香、燭供佛,不如以一心不亂、持佛名號來供佛為最。

塵勞像繩結,要漸漸解掉。佛號要緊繫心頭,善用你的心地工夫,佛號自 ◎ 然放光明,使你得無上法樂。


關 房 札 記 290

佛教內五宗:禪、密、律、淨、教觀。你能體會禪之意旨,兼而念佛,是 ◎

謂禪淨雙修。你能受戒嚴持,由戒生定生慧,兼而念佛,是謂律淨雙修。

你能參學密法,兼而念佛,是謂密淨雙修。你能體會教觀之理,兼而念

佛,是謂教淨雙修。修行當以信願行為主,認清宗旨,依淨土為淨行,其 它為助行。

念法念僧固然必須,念佛則最為要。你平日誦經乃念法,念菩薩是僧,佛 ◎ 經是法,修行當以念佛為主,一心專念去修才好。

在十六觀經內有十六種作觀修行法。有四種是我們可以作觀,其它十二種 ◎ 則非吾人凡夫所可成辦。此四種是||

冰:冰是凝固的,溶解仍為水。吾人觀冰,乃使心進入靜定。

觀 水:再以有形之水洗無形之心。 觀


291 輯四 淨土

觀 落 日 : 落 日 掛 天 邊 , 極 為 圓 滿 清 淨 。 心 觀 日 輪 , 叫 貪 瞋 痴 之 心 收 回 來 。

叫吾人精神意志集中,念佛方得三昧。何況落日在西方,西方有 極樂世界,有我們偉大的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

觀 佛 身 : 觀 八 尺 高 佛 身 ︵ 要 供 奉 清 淨 莊 嚴 如 法 之 佛 像 ︶ 佛 堂 要 肅 穆 莊 嚴 。 坐念佛號,心觀佛,即心即佛。

以上四事,觀水來洗心,觀冰來淨心,觀落日來定心,觀佛即身即佛。

信佛乃為了生死,當分別是魔是佛,著重明瞭心地工夫。無心地工夫講法是 ◎

很危險的,因只有自己的意識而說,說偏了等同魔說,於己於人均不得益。

佛七期間,未得一心不亂的人,不可著急懊惱。當更調心、精誠去念,日 ◎ 久自得一心。已得一心之人,當不動搖,把住意境。


關 房 札 記 292

多閱佛經,如聽佛說法。次閱祖師論解。一心念佛、虔誠禮佛,自會意會 ◎ 你所不解的經文。佛法即心法,不離吾人之心。

在家居士當建立正知正見,平日當觀己心,並觀家庭中之人。孝順父母公 ◎

婆,兄友弟恭,善巧方便導之學佛,一切按照佛法去作。知緣起性空,了

解三千大千世界︵空間︶,吾人生生世世︵時間︶均在輪迴;在空間中受

時間輪轉。故當隨緣盡份,遇逆境知因緣果報,不可怨天尤人。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俗諦要做好才能做好真 ◎

諦,世間法是基礎,能做好世間法才能修好佛法。叫你們看破世間法,是

要了知世間法虛幻,不可為塵境所轉,對於世間執事仍要認真盡責。

過齋堂曾念一句:﹁禪悅為食﹂,有了禪悅就會有法喜。行持中,吾人將 ◎


293 輯四 淨土

可品嚐無限法味。只因吾人未證佛果,自不知證佛之法悅,雖然不知,也

該體解佛在涅槃寂靜中的快樂,以及佛在常樂我淨中的快樂。大家都知佛 仍在眾生中成佛,吾人豈可在佛心中造種種業呢?

果報有善惡之報。如果你的惡報現前,須修善因緣來轉業。如果你的善報 ◎ 現前,亦當更精進修法,提昇道心。

你的生死只有阿彌陀佛可救你。你有病苦,只要念佛,病會痊癒。你受辱 ◎ 受謗,只要念佛,自不起作用。 諸上善人:最初提起一念!圓滿現在一念!要打成一片。 打坐方法 ◎

雙足跏趺︵雙足盤︶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 ˙ 面,叫作如意坐。


關 房 札 記 294

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剛坐。背脊樑直豎,腰部自然挺立, ˙

胸部舒展。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過分用 力,功夫到了,自然挺直。

左右兩手圜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自然平放於骻骨部分。兩手心 ˙

向上,把右手背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姆指輕輕相拄,這叫做「結手 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若左手在右手上面,則稱阿彌陀印。 ˙

左右兩肩稍微平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駝背。頭正,後腦稍微向 ˙

後收正。前顎內收︵不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 即可。眼正平視。

上視易生散亂儀態傲慢,下視易生昏沉。雙目微張,似閉還開。目光隨 ˙

意確定在座前三步遠處。但初步習坐者,以閉眼為宜,功夫到了自然成 微張狀。


295 輯四 淨土

舌頭微舐抵上顎︵二門牙後︶,猶如還未生長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如 ˙ 有口水時,宜慢慢嚥下。

︵六︶其他

痴亂是虛妄分別。聽幾句好話就高興,聽幾句壞話就不高興,言語本來是 ◎

虛妄的,認假作真,徒增煩惱。淨念可以離痴亂,如念佛淨念相繼;淨念

即是禪定,心中一塵不染,六字洪名清清楚楚。事念有成就再進一步而求

理念,境界之不同完全繫乎一念。以金製器為喻,佛像與玩具件件皆金,

論則不同,性則一也。佛見眾生皆有佛性,一律平等無有高下,常以此法

觀察即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如此修行乃能入菩提海,不著相即見性, 相不礙體,體不礙相。


關 房 札 記 296

何來六賊戲彌陀,都是心中自起魔。迷時六根為六賊,悟時六賊六波羅。 ◎

清淨是離一切相。如四弘誓願之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有我是能度,眾生是 ◎

所度,即是著相,即不清淨。世間人有能有所,佛法離能所兩邊,一切願

皆然。念佛求生西方亦如是,清淨念謂之理念,生實報莊嚴土,花開見佛 悟無生。

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而因果又為律中綱骨, ◎

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 合。則律、教、禪、淨,一道齊行矣。

佛法淵深,大聰明人,盡平生心力,尚研究不到詳悉處。然佛隨機施教,

若欲得實益,即從特別超異之淨土法門研究而修持之,則頗省心力,實為 最要之道。


297 輯四 淨土

善導大師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 ◎

其專修也。永明•延壽大師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恐上根人行墮一 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破除執障心彌陀。洗盡貪瞋意乃衡。大慈大悲平等自在。 ◎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渡。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憑。然苟非精 ◎ 進。念佛無自成功。未得一心。淨土何由可到。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疇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憑。然苟非精 ◎ 進。三昧無以成功。未得一心。九品安能自致。

難行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此難無數 ◎

塵沙說不可盡。略陳有五: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


關 房 札 記 298

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

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

苦,謂之自力也。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淨土,乘彌陀

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 他力也。

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若言有

漏凡夫不得生淨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

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麤相也,菩薩見微細相。淨土亦爾,

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

惱,得生淨土,隨分得見麤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故︽華嚴經︾

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淨,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299 輯四 淨土

口誦佛號而心打妄想謂之有口無心,毫不濟事。念佛通常認為是很淺近的 ◎

功夫,其實念至深處,不但見思煩惱可斷,即根本無明亦可斷。心中有雜

念妄想即不能一心,短時期一心還可作到,長時間的要講功夫。一支香中

打三五個妄想就算不錯,二六時中通是佛號而無雜念可以往生自在,如此 學佛,並未白學。事一心等於羅漢,理一心等於初地菩薩。

人身難得,失之容易,聞法之後要下決心,今生必須成就。能得事一心 ◎

者,見思煩惱可斷,生方便有餘土。若能加入般若即是理一心,事一心是

著相,理一心是一樣修法但不著相,明心見性即理一心。古大德判斷理一

心是法身大士,必須破無明才能見到本性,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

是非人我絕對要不得,動貪心向惡鬼道去,動瞋心向地獄道去。一心念佛, ◎

佛號不斷,求生西方,功夫成片,就可以自在的往生,要幾時去就幾時去。


關 房 札 記 300

三毒既為眾苦之因,欲免苦須斷三毒。然則何法以對治三毒、斷除三毒 ◎

乎?佛法一大藏教,法門無量皆為演說戒、定、慧三德,以治除貪、瞋、

癡三毒,即戒以治貪,定以治瞋,慧以治癡。然戒定慧之理,非一二言句

所能宣說。佛有方便法門,即以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為方便法,念念相

續,勤行精進,信願往生極樂世界。此念佛之念頭,即是戒、定、慧,即 能治除貪瞋癡。若念到一心 不亂乘願往生之時,即是真 正永久越出苦海之時也。簡 便易行,願聽眾諦信之!

唐‧玄奘大師塔


雜 類

輯五


關 房 札 記 302


303 輯五 雜類

一、名詞解釋

八功德水:謂澄淨、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飢渴、長養諸根。 ◎ 菩 提:華言「道」。 ◎ 五 無 間: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

十不善道: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痴。 ◎ 蔑 戾 車:華言「惡見」。 ◎

◎ 劫 : 表 示 極 長 的 時 間 。 劫 又 分 為 小 劫 、 中 劫 、 大 劫 三 種 。 二 十 個 小 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


關 房 札 記 304

六 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 ◎

)。 10 112

那 由 他 : 意 為 「 多 到 沒 有 數 目 可 以 計 算 」 , 是 阿 僧 祇 ( ◎ ( 那 羅 延:華言「堅固」。 ◎ 薩 婆 若:華言「一切智」。 ◎ 四 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 六 通:天眼、天耳、神足、宿命、他心、漏盡。 ◎ 三 乘:菩薩、緣覺、聲聞。 ◎

)的萬萬倍 10 104


305 輯五 雜類

四 果 : 須 陀 洹 、 斯 陀 含 、 阿 那 含 、 阿 ◎ 羅漢。 十 纏 : 無 慚 、 無 愧 、 嫉 、 慳 、 悔 、 睡 ◎ 眠、掉舉、昏沉、瞋忿、覆。 十 使 : 身 見 、 邊 見 、 見 取 見 、 戒 禁 ◎ 取見、邪見,名五利使。貪、 瞋、痴、慢、疑,名五鈍使。

:華言「地獄」。

六 塵:色、聲、香、味、觸、法。 ◎ 泥 ◎

三 祇:三無數劫。 ◎

印度古那爛陀大學遺蹟


關 房 札 記 306

三 摩 地:華言「等持」。 ◎ 阿鞞跋致:華言「不退轉」。 ◎ 婆 羅:華言亦云「最勝、堅固」。 ◎ 阿 閦 鞞:華言「不動」。 ◎ 娑 婆:華言「堪忍」。 ◎ 達 磨:華言「法」。 ◎ 阿 修 羅 : 華 言 「 非 天 」 , 又 曰 「 無 酒 」 。 ◎ 因採四天下花醞于大海,欲使成 酒,魚龍業力勝,其味不變。遂


307 輯五 雜類

瞋妒誓斷,故名。

梵 摩 羅 天 : 即 梵 天 也 。 梵 天 為 色 界 的 初 禪 天 , 已 離 欲 界 之 淫 欲 , 寂 靜 清 ◎

淨,故稱之為梵天。梵天有三:一曰梵眾天,二曰梵輔天,三

曰大梵天。但一般所稱以梵天者,概指大梵天王,此王深信正 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來請轉法輪。

諸 天 子 : 欲 界 有 六 天 、 色 界 禪 有 十 八 天 、 無 色 界 有 四 天 、 以 及 其 它 日 ◎

天、月天、韋駄天等諸天之稱呼,於此蓋指六欲天神。 瞿 婆 伽:守護大地之神。 ◎

護 世 四 天 王 : 四 天 王 居 於 須 彌 山 之 半 山 腰 , 各 統 領 護 持 其 一 天 下 , 故 稱 之 ◎ 護世。


關 房 札 記 308

《維摩經•方便品》:「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

(出自《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全集》,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昆明彌陀

也。今言尊者,道力所護,兼及十方。」

什曰:「護世,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眾生,護世四王護之,不令害

寺沙門冰谷註疏)

提 頭 賴 叱 : 為 四 天 之 一 , 統 領 須 彌 山 之 半 , 居 第 四 層 之 東 , 為 東 方 天 王 。 ◎ 守護東洲,故亦稱為東方天王。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是說諸天 ◎

及龍神等八部眾。《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曰:﹁天龍八部與非人,皆遙

見彼龍女成佛。﹂此八部是以人肉眼看不見的,所以又稱之為冥眾八部。

八部中以天、龍神之神驗殊勝,故曰天龍八部。夜叉行動勇健輕捷,而能


309 輯五 雜類

食鬼;乾闥婆為香神;阿修羅之容貌醜陋,常與帝釋戰鬥之神;迦樓羅為

妙翅鳥,居四天下之大樹,取龍為食;緊那羅為歌神,男則馬首能歌,女

則端正能舞,與乾闥婆同奉侍帝釋而司奏伎樂;摩睺羅伽為大蟒神,其形

人身而蛇首。人非人為天龍八部眾的總稱,因其為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隨 煩 惱 : 隨 逐 六 根 本 煩 惱 而 起 的 煩 惱 。 此 在 大 乘 百 法 中 說 有 二 十 種 , 此 ◎

二十種煩惱隨逐於心,隨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煩惱,又名隨 惑。此可分三大類:

小隨煩惱:即忿(心裡不平)、恨(心裡怨恨)、覆(隱藏自己的罪 ˙

過)、惱(對他人發火)、嫉(嫉忌他人)、慳(捨不得財物,氣量

小)、誑(欺騙他人)、諂(趨奉他人)、害(傷害他人)、憍(驕傲

自大)十種。以上十種煩惱,是隨著六根本煩惱而起的枝末煩惱,這些


關 房 札 記 310

煩惱因其性質比較粗和猛烈,而且各別生起,範圍較小,所以叫做小隨 煩惱。

中隨煩惱:即無慚(不自慚恥對不住自己)、無愧(不自羞愧對不住他 ˙

人)二種,此二種煩惱是隨逐六根本煩惱而起的枝末煩惱,因其遍於所

有惡性之心,凡作惡事皆有此二心,範圍比小隨煩惱大,所以叫做中隨 煩惱。

大隨煩惱:即掉舉(心思浮動)、昏(惛)沉(心思糊塗)、不信(不 ˙

信善法)、懈怠(懶散無進取心)、放逸(任性妄為)、失念(失去正

念)、散亂(心不專一)、不正知(知見不正)等八種。以上八種煩惱

是隨逐六種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枝末煩惱,因為這些煩惱的性質沉重,故 名大隨煩惱。


311 輯五 雜類

菩,即菩提,智慧之意,上求之智也;薩,即薩埵,有情之意,下化之生 ◎ 也。以菩提為能化之智,以薩埵為所化之境,故曰菩薩。

菩 薩:具名菩提薩埵,謂是求道之大心人,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

比 丘: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 ◎

沙 門 者 : 沙 門 即 勤 息 義 , 勤 修 戒 定 慧 , 息 滅 貪 瞋 癡 , 故 名 沙 門 。 又 出 ◎

家修行為因,沙門為果,果有四種,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阿羅漢,此四曰沙門果。

和 尚 : 華 言 「 力 生 」 , 謂 三 乘 道 力 。 五 分 法 身 , 皆 由 師 力 而 生 , 即 親 ◎ 教師也。


關 房 札 記 312

﹁閻浮﹂是﹁南閻浮提﹂的簡稱。佛經上有所謂四大部洲:東弗婆提、西 ◎

忂耶尼、北鬱單越、閻浮提是四洲中的南洲。依佛經上的地理組織,南洲

是我們的腳下地球。徜若依佛法傳佈的範圍上說,祇能說現在的亞洲。

佛經上說世界上極大之山,曰須彌山,亦稱須彌樓,譯言妙高。此山入海 ◎

八萬由旬,出海八萬由旬,︵一由旬合中國四十里︶故極高。此山乃皆四 寶所成故曰妙,為一小世界之中心也。

譬如﹁薄伽梵﹂名詞,舊譯謂具有德、巧分別諸法、有名聲、能破婬怒癡 ◎

之四義。新譯則謂具足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尊貴、吉祥之六義。 阿修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 ◎ 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 ◎


313 輯五 雜類

四 聖 諦 : 諦 , 就 是 真 理 的 意 思 。 聖 , 是 尊 貴 的 意 思 。 聖 諦 就 是 神 聖 的 真 理 。 ◎

池,就叫做﹁金城湯池﹂,為城池之鞏固。︽幼學瓊林︾中有﹁固若金 ◎

湯﹂,這就叫做﹁禁城﹂,法門就如同禁城一樣。但是,雖然禁城已經是

保衛的很嚴密了,你還是要守得住,如果看不住,就會有人跑過來,想辦 法偷進到城裏拿東西。

求 那 跋 陀 羅 : 此 云 功 德 賢 , 中 天 竺 人 。 南 朝 宋 文 帝 時 , 泛 海 至 廣 州 , 帝 遣 ◎

使迎至京師,深加崇敬。乃講演《華嚴》,並譯︽楞伽經︾。

楞 伽 山 : 在 師 子 國 ( 即 錫 蘭 島 ) 之 山 名 。 楞 伽 為 寶 名 , 又 曰 不 可 到 、 難 ◎

入之義也。此山以有楞伽寶得名,又以險絕,常人難入得名。 佛在此說《楞伽經》,表法殊勝。


關 房 札 記 314

三 界 : 又 名 三 有 。 凡 夫 生 死 往 來 之 世 界 分 為 三 | ◎

一 、 欲 界 : 有 淫 欲 與 食 欲 二 欲 之 有 情 住 所 也 。 上 自 六 欲 天 , 中 自

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

二 、 色 界 : 色 為 質 礙 之 義 , 有 形 之 物 質 也 。 此 界 在 欲 界 之 上 , 離

婬、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身體、宮殿,一切物質,

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麤妙分 四級,稱為四禪天。

三 、 無 色 界 : 此 界 無 色 , 無 物 質 , 無 身 體 , 亦 無 宮 殿 國 土 , 唯 以

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界。此既為一無物

質之世界,則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

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為四無色,又曰四空處。

六 道 : 又 名 六 趣 ,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 阿 修 羅 、 人 間 、 天 上 是 也 。 此 ◎


315 輯五 雜類

六者,乃眾生輪迴之道,故曰六道。眾生各乘因業而趣之,故 謂之六趣。

三 昧 : 此 云 定 , 心 定 於 一 切 處 而 不 動 , 故 曰 定 。 華 言 「 正 受 」 。 ◎

阿 賴 耶 識 : 心 識 名 , 八 識 中 之 第 八 。 譯 曰 藏 , 含 藏 一 切 事 物 種 子 之 義 。 ◎

三 十 七 菩 提 道 品 : 道 者 能 通 之 義 , 到 涅 槃 道 路 之 資 糧 有 三 十 七 種 。 即 | ◎

四 念 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

四 正 勤 : 一 、 對 已 生 之 惡 使 除 斷 為 勤 精 進 。 二 、 對 未 生 之 惡 使 更 不 生 ˙

為勤精進。三、對未生之善使生為勤精進。四、對已生之善 使增長為勤精進。

四 如 意 足 : 一 、 欲 如 意 足 。 二 、 念 如 意 足 。 三 、 精 進 如 意 足 。 四 、 思 惟 ˙ 如意足。


關 房 札 記 316

五 ˙

五 ˙

力 : 即 五 根 , 謂 增 長 慧 命 , 具 有 大 力 故 。 一 、 信 力 。 二 、 精 進

根 : 一 、 信 根 。 二 、 精 進 根 。 三 、 念 根 。 四 、 定 根 。 五 、 慧 根 。

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七 覺 支 : 即 七 菩 提 分 。 一 、 念 覺 支 。 二 、 擇 法 覺 支 。 三 、 精 進 覺 支 。 ˙

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行捨覺支。

八 正 道 : 亦 云 八 聖 道 分 。 一 、 正 見 。 二 、 正 思 惟 。 三 、 正 語 。 四 、 正 ˙

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真 如 : 諸 法 之 體 性 離 虛 幻 而 真 實 , 故 云 真 。 常 住 而 不 變 不 改 , 故 云 如 。 ◎ 菩薩分二位 ˙

資糧位(十住、十行、十迴向)

一、地前賢位

1.


317 輯五 雜類

四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

風冷。

訶 梨 、 阿 摩 勒 果 : 訶 梨 與 餘 甘 子 等 為 五 藥 。 阿 摩 勒 形 似 檳 榔 , 食 之 可 以 除 ◎

迦 葉、拘留孫、拘那含佛:乃是過去七佛中之三佛。 ◎

緣 覺:自觀十二因緣而成道者,亦非大乘。 ◎

聲 聞:為佛之小乘弟子,由聞佛說苦集滅道,而修出世法者。 ◎

金剛道。

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初 歡 喜 地 。 二 、 離 垢 地 。 三 、 發 光 地 。 四 、 燄 慧 地 。 五 、 難 勝 地 。

二、地上聖位

2.


關 房 札 記 318

六 度 : 即 六 波 羅 蜜 也 , 度 為 度 生 死 海 之 義 。 其 行 法 有 六 種 : 一 、 布 ◎

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十 力 : 佛 有 十 種 能 力 。 即 知 是 處 非 處 智 、 知 三 世 業 報 智 、 知 諸 禪 解 脫 ◎

三昧智、知諸根勝劣智、知種種解智、知種種界智、知一切至所

道智、知天眼無礙智、知宿命無漏智、知永斷習氣智之十力也。 業 力 : 善 業 有 生 樂 果 之 力 用 , 惡 業 有 生 苦 果 之 力 用 。 ◎ 業力體質上的四大: ◎

一、地大:性堅,能支持萬物。 二、水大:性濕,能收攝萬物。

三、火大:性暖,能調熱萬物。 四、風大:性動,能增長萬物。

婆 羅 門 : 天 竺 四 姓 之 一 , 此 云 淨 裔 , 亦 云 淨 行 。 其 種 自 有 經 書 , 世 世 相 ◎


319 輯五 雜類

承,以道學為業。

十 八 界 : 謂 六 根 六 塵 六 識 也 。 界 有 二 種 義 。 一 者 因 義 , 謂 根 塵 識 , 三 和 ◎

合造業,為生死因。二者限義,謂根塵識三,各有界限,不相 紊亂也。

苦、樂、憂、喜、捨。 —

等是也。

色,即能見色,是名眼入。一切可見之色而對於眼,是名色入

十 二 入 : 入 乃 涉 入 之 義 。 六 根 六 塵 互 相 涉 入 , 故 名 十 二 入 。 如 眼 根 對 ◎

五受 ◎

九 有 : 欲 界 、 初 禪 、 二 禪 、 三 禪 、 四 禪 天 中 之 無 想 天 、 空 處 、 識 處 、 無 所 ◎ 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九處與眾生所樂也。


關 房 札 記 320

二、其他

菩提自性,超然物外,念而無念,於相離相,無所住心。平直真實,性相 ◎ 如如。

諸大菩薩修六度萬行 ◎ 一、檀即布施。二、尸羅即持戒。三、羼提即忍辱。四、毘梨耶即精進。 五、禪那(亦名寂靜審慮)即禪定。六、般若即是智慧。 經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無上正覺之大道也。 ◎

菩薩既以一切眾生同體不二,而發普度一切眾生之悲願,然欲成此願,非 ◎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不可。否則,雖有此願,事實上終無成之一


321 輯五 雜類

日。由發心欲度盡虛空徧法界眾生之大悲心,欲度此無數眾生,須斷無盡

煩惱,修學無量法門。成就無量福德智慧莊嚴之圓滿佛果,須經三大阿僧

祇劫,入無量世界度無量眾生,非一生所能做到。起信論說:﹁信心成

就,入正定聚,須經十千大劫。﹂十千大劫即一萬大劫。大乘起信心成 就,其難如是,況佛果乎!

成佛既非一生所能,而已發大乘心者須修六度。修六度時,時有種種退 ◎

墮,破壞大乘心之違緣,有失壞大乘心之危險。而人命短促,旦夕無常

到來,或上昇樂趣,或下沉苦趣,又有迷失大乘心之危險。因有如是種種

惡緣,菩薩雖已發大乘心而欲保持不退者,實非易事!諸佛有護念菩薩之

責,金剛經云:﹁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對此已發大乘心而未能不退之菩

薩,究以何法慈悲護念,而使其已發之大乘心不致有失壞退墮之危險?


關 房 札 記 322

因此諸佛以欲護念如此已發大乘心未能不退 之菩薩故,遂安立清淨國土。菩薩於何土 有緣,即發願往何土|隨所發願,起決定 信專一其心。則臨終時,隨其所願而往生 淨土,聞法不退,而還來普度一切眾生。 一、修多羅|經|契經。 ◎ 二、毘奈耶|律|調伏。 三 、 磨 呾 理 迦 | 論 | 本 母 。 言契經者,契有契理,契機之義,斯二缺 一,不明契經。言調伏者,調練三業,伏 滅諸非,即行一切善,止一切惡,故依律

佛出生地藍毘尼園一景 (目前在尼泊爾境內)


323 輯五 雜類

儀則惡無不止,善無不作。言本母者,種種辨別為本,產生義理如母;由論

解能明是非邪正等故,此不但佛弟子所造,在佛經中辨別義理亦此論藏攝。 一、願如海,行如山。大乘總持惟般若,良材實現是菩薩。 ◎ 二、若人欲了知,曾見一切佛,先發菩提心,生在真極樂。 三 、 至 人 若 無 若 虛 , 盛 德 不 矜 不 伐 。 ( 贈 如 妙 師 ) 那得清如許,源頭活水來。(慧清) ◎ 覺樹之根,善芽所萌。勇猛精進,方便度生。︵弘悲求書︶ ◎

故世尊乘大悲願力生在五濁惡世(即娑婆世界),前云,必三覺圓滿,方 ◎

能成佛,惟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堪 稱世尊。


關 房 札 記 324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 南無娑婆世界 三界導師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類化身 本師釋迦牟 尼佛。

清涼大師云。佛性即是一乘。非但因同。果亦同。因果既同。一切皆得常 ◎ 樂我淨。故是究竟耳。

世尊者對佛之尊稱。世者,有情世間、器世間二義,諸有靈性知覺之類為 ◎

有情世間,其為此諸類所依止者為器世間,以佛為世間之所尊,故名世

尊。世尊為梵語薄伽梵六義中之尊貴義,又世尊為稱諸佛之公名,一切諸 佛均可稱為世尊,並非一佛專稱。

無情的世界,是由微塵積聚所成的。從開始積聚,乃至到世界生成,要經 ◎


325 輯五 雜類

過二十小劫的時間。二十小劫,是三萬三千六百萬年。世界成立後,保持

其原狀的期間,也有二十小劫的時間。這是世尊所說,世界成、住、壞、

空的四個階段。因為它的變化比較慢,所以我們就以為它是永遠存在的東

西了。現在科學家們也曾說明地球是由無數微粒所成,而且已計算它的所

成的年數和未來破壞消滅的時間,這是證明佛陀所說,世界有成、住、

壞、空的道理。因為世界也是有變滅,而不能永遠存在的,是﹁器世間的

無常﹂。合起來說,﹁有情﹂的身體,和﹁無情﹂的大地,乃至大自然界

的一切環境,都是不能永遠存在的。所以叫作﹁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這是指﹁器世間﹂說的。

比丘應具有三千威儀,六萬細行;比丘尼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 ◎ 天天聽法要明白法要 ◎


關 房 札 記 326

什麼是法的最要緊地方?就是不諍、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天天

用這五條件為標尺,來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為。如果不標準,要即時糾 正。做到沒有過錯,只有功德,才算是佛教徒。 唯心淨土,本來無迷悟。一念今生,即入初住。 ◎ 花開花落,空花水月。自性常照,有何念處。 ◎

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 ◎

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十二門論亦云:﹁若不 知二諦,則不知自利,他利及共利。﹂

四滿成佛︵名數︶:一、信滿成佛,於十信之滿位,決定信諸法之不生不 ◎

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名為信滿成佛。二、解滿成佛,於十住︵舊云


327 輯五 雜類

十解︶之滿住,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無所怖,亦

無所欣,是名解滿成佛。三、行滿成佛。於十地之滿心,能除一切無明諸

惑,菩提之願行皆俱足,是名行滿成佛。四、證滿成佛,於妙覺之佛地得無

分別寂靜法智及不可思議之勝妙功德,是名證滿成佛。見︽占察經︾下。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七十七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底沙佛(古佛名)。︽婆沙論︾一百七十七曰: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

曰底沙,或曰補沙。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釋迦牟尼。二名梅

怛 儷 藥 (註)。 爾 時 彼 佛 觀 二 弟 子 誰 先 根 熟 , 即 如 實 知 慈 氏 先 熟 , 能 寂 後

熟。復觀二士所化有情,誰根先熟?又如實知釋迦所化應先熟。知已即


關 房 札 記 328

念:「我今云何令彼機感 相會遇耶?然令一人速熟 則易,非令多人。」作是 念已,便告釋迦:「吾欲 遊山,汝可隨去。」爾時 彼佛取尼師檀。隨路先 往。既至山上,入吠琉 璃龕,敷尼師檀。結跏 趺坐,入火界定。經七

︻註︼彌勒菩薩,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

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 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

玄奘大師像


329 輯五 雜類

晝夜,受妙喜樂,威光熾然。釋迦須臾亦往山上,處處尋佛,如犢求母。

展轉遇至彼龕室前。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耀。專誠懇發,喜歎不

堪。於行無間,忘下一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經七晝夜。以一伽他讚

彼佛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 林遍無等。」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 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釋迦牟尼是化身一而二,二而一。 ◎

毘尼戒律,佛法歸納三大綱領|戒定慧。從前在大陸時,出家後在五年內 ◎

先學戒律,此最初五年是打基礎,無資格聽經,小乘戒如比丘、比丘尼、

沙彌戒,多屬成就自己了生死出三界,故要求嚴格,菩薩戒是作持,為度 化眾生,必須清淨,故經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


關 房 札 記 330

唐 拾得全集 佛舍尊榮樂。為愍諸癡子。早願悟無生。辦集無上事。 ◎ 後來出家者。多緣無業次。不能得衣食。頭鑽入於寺。 嗟見世間人。永劫在迷津。不省這個意。修行徒苦辛。 世間億萬人。面孔不相似。借問何因緣。致令遣如此。 ◎ 各執一般見。互說非兼是。但自修己身。不要言他已。 男女為婚嫁。俗務是常儀。自量其事力。何用廣張施。 取債誇人我。論情入骨癡。殺他雞犬命。身死墮阿鼻。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凡愚豈見知。豐干卻相識。 ◎ 見時不可見。覓時何處覓。借問有何緣。向道無為力。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


331 輯五 雜類

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常飲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將錢作夢事。夢事成鐵圍。 ◎ 以苦欲舍苦。舍苦無出期。應須早覺悟。覺悟自皈依。 左手握驪珠。右手執慧劍。先破無明賊。神珠自吐焰。 ◎ 傷嗟愚癡人。貪愛那生厭。一墮三途間。始覺前程險。 唐 寒山子詩偈 ◎ 我心似秋月。碧潭皎清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修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 三世覺母︵菩薩︶,文殊菩薩之異名,由出生智慧之故, ◎ 云覺母。蓋文殊菩薩,司毘盧遮那之大智,為三世諸佛成


關 房 札 記 332

道之母也。︽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妙吉祥菩薩是三世 覺母。故名文殊師利。﹂

︽楞伽經︾。初段二十五云。文既同一道。則一切眾生。無不入涅槃也。 ◎

四段又後分云。前二。顯性德。後三顯修德。皆明眾生。悉入無上大般涅 槃。故云。究竟涅槃。常樂我淨也。

︽楞嚴經︾云:﹁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與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 ◎

生其心。﹂說法不同,意義是一樣的。首先我們凡夫的心要與佛菩薩心

一樣相應,如能將心改為佛菩薩的心,就是佛菩薩住世。佛子就是佛弟

子,凡受三皈五戒的均稱為佛弟子,但此處乃專指發菩提心的菩薩弟子而

言。佛法有五乘,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除菩薩外其餘均未發菩提

心。﹁住持是住法王家,持如來藏,也就是解行與證均有相當的基礎與深


333 輯五 雜類

度 。 ﹂﹁ 諸 有 指 三 界 言 。 三 界 是 輪 迴 的 業 因 , 聲 聞 雖 超 三 界 而 不 能 稱 善 ,

故其不著有而著空,仍不清淨。所謂善者是即世間而離世間,心地清淨, 一塵不染。﹂

釋尊不但自說般若,迫使他們直下承當自性中本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 實相般若,這是佛說般若,以及教聲聞自說般若的深意。 四念處觀︵術語︶ ◎

舊四念處,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也。

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是為奢摩他。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是為

毗婆舍那。一、身念處,觀身不淨也。二、受念處,觀受為苦也。三、心

念處,觀心為無常也。四、法念處,觀法無我也。此四念處以慧為體,慧

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觀之處,故名念處;又慧之力能使念住於所觀之 處,故名念住。


關 房 札 記 334

心寬足以容天地,量大方能納古今。 ◎ 奉香修心廣結善緣,敬佛悟道多行善。 ◎ 敬佛悟道超博愛,修善得淨須誠心。 ◎ 潔身自愛,修心結緣。 ◎ 洗心至誠入淨界 安禪靜修不動心。 ◎

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

能證所證,一切皆空,必須空得徹底,方為中道了義,是為空宗。亦即明空 ◎

三乘,般若經中之一部,以及中百十二門論,皆是本宗之教材,此在五教

中稱為大乘始教。賢首教義中以空宗為始教,以相宗為分教,始教始初,


335 輯五 雜類

分者部分,偏明空有,既非終極,亦非全體,所以又名之為大乘權教。 蓮池大師 ‧

七筆勾(蓮池大師出家前所作,約成於明嘉靖四十五年,時年卅二歲) ◎

一 、 恩 重 山 丘 。 五 鼎 三 牲 未 足 酬 。 親 得 離 塵 垢 。 子 道 方 成 就 。 嗏 ! 出 世 大

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二 、 鳳 侶 鸞 儔 。 恩 愛 牽 纏 何 日 休 ? 活 鬼 喬 相 守 。 緣 盡 還 分 手 。 嗏 ! 為 你 倆

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三 、 身 似 瘡 疣 。 莫 為 兒 孫 作 遠 憂 。 憶 昔 燕 山 竇 。 今 日 還 存 否 ? 嗏 ﹗ 畢 竟 有

時休。總歸無後。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桂子蘭孫一筆勾。

四 、 獨 占 鰲 頭 。 漫 說 男 兒 得 意 秋 。 金 印 懸 如 斗 。 聲 勢 非 長 久 。 嗏 ! 多 少 枉

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梁,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關 房 札 記 336

五 、 富 比 王 侯 。 你 道 歡 時 我 道 愁 。 求 者 多 生 受 。 得 者 憂 傾 覆 。 嗏 ! 淡 飯 勝

珍饈。衲衣如繡。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搆。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六 、 學 海 長 流 。 文 陣 光 芒 射 斗 牛 。 百 藝 叢 中 走 。 斗 酒 詩 千 首 。 嗏 ! 錦 繡 滿

胸頭。何須誇口?生死跟前,半字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七 、 夏 賞 春 遊 。 歌 舞 場 中 樂 事 稠 。 煙 雨 迷 花 柳 。 棋 酒 娛 親 友 。 嗏 ! 眼 底 逞 風流。苦歸身後。可惜光陰,

蕅益大師 民國弘一大師編 ‧

警訓略錄 寒笳集

目當心,斯下矣。用耳當目,又下之下矣!

心 悟 明 而 得 者 之 極 其 廣 也。 以 心 為 君、 以 目 為 臣、 以 耳 為 佐 使, 可 也。 用

以 耳 聽 受 而 得 者, 不 如 以 目 看 讀 而 得 者 之 廣 也。 以 目 看 讀 而 得 者, 不 如 以

竹窗隨筆 ◎


337 輯五 雜類

不見己短,愚也。見而護,愚之愚也。不見人長,惡也。見而掩,惡之惡也。 ◎ 真人前,說不得假。今也,假人前,說不得真,悲夫! ◎

古人自牧愈卑,品愈高;今人自視愈高,品愈卑。古人自處愈小,道愈 ◎

大;今人自視愈大,道愈小。古人自考愈謙,德愈完。今人自恃愈完,德 愈歉。是謂不揣其本,而齊其末。

小人以己之過為人之過,每怨天尤人;君子以人之過為己之過,每反躬而 ◎

責己。夫不謂人過,謂己過,有四觀焉。眼見惡色,耳聞惡聲等,皆自業 所感,非關他事故。


關 房 札 記 338

勸發菩提心文 清 省庵大師

有 罪 不 懺 ,有 過 不 除 ,內 濁 外 清 ,始 勤 終 怠 ,雖 有 好 心 ,多 為 名 利 之 所 夾 雜 , ◎ 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心 無 常 主 ,類 商 賈 而 處 處 奔 馳 。身 無 定 形 ,似 房 屋 而 頻 頻 遷 徙 。大 千 塵 點 , ◎

難 窮 往 返 之 身 ,四 海 波 濤 ,孰 計 別 離 之 淚 。峨 峨 積 骨 ,過 彼 崇 山 。莽 莽 橫 屍 ,

太虛大師 ‧

多於大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睹佛經,此理焉知焉覺? 民初 骨佛塔記 ◆

經 曰 佛 塔 七 級, 辟 支 佛、 阿 羅 漢 塔 五 級, 轉 輪 聖 王 塔 三 級。 以 佛 為 世 出 世 ◎


339 輯五 雜類

善 之 宗 極, 辟 支 佛、 阿 羅 漢 為 出 世 善 之 宗 極, 轉 輪 聖 王 為 世 善 之 宗 極, 故

經 又 曰 :「 佛 正 覺、 佛 說 法 等 處, 皆 當 起 塔。」 則 塔 者, 所 以 彰 功 德 而 樹

崇 敬, 非 第 為 安 藏 其 所 遺 身 分 而 建 築, 若 此 方 墳 墓 塚 之 類 也。 今 聚 瘞 野 棄 之骨,又烏得襲名為塔哉。

世界三大奇塔-中國山西省應縣 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


關 房 札 記 340

︽四十二章經︾講錄 十五年六月在北平社稷壇 ◆

信 有 無 上 大 覺, 故 我 亦 可 成 無 上 大 覺, 由 此 發 菩 提 心 而 有 四 宏 誓 願, 所 謂 ◎

「 眾 生 無 邊 誓 願 度 ,煩 惱 無 盡 誓 願 斷 ,法 門 無 量 誓 願 學 ,佛 道 無 上 誓 願 成 。」

由 信 成 願, 是 謂 守 志。 廣 修 佛 之 福 慧, 是 謂 奉 道。 如 是 乃 能 成 一 切 智, 故 曰其道甚大。 ︽佛說善生經︾講錄 二十三年八月在漢口佛教正信會講 ◆

古 時 以 聖 人 之 書 ,不 易 之 言 ,可 為 千 古 所 共 遵 ,四 海 所 共 行 者 ,稱 之 為 經 , ◎

所 謂 經 常 大 法 也。 在 梵 音 之 修 多 羅, 或 素 怛 纜, 本 亦 是 線, 引 申 有 貫 穿 攝

持 之 義。 將 佛 所 覺 悟 世 出 世 間 事 理 因 果 之 法, 應 眾 生 之 機 而 說 者, 記 錄 成

章, 貫 攝 如 線, 故 稱 修 多 羅。 此 有 廣 狹 二 義 : 狹 義 則 將 佛 典 分 為 九 部 或


341 輯五 雜類

十 二 部, 修 多 羅 乃 九 部 或 十 二 部 中 之 一 部。 廣 義 則 凡 集 錄 佛 所 說 之 法 皆 名 為經,此經乃與律、論,雜相對之稱。

佛 為 弟 子 制 定 之 規 範 名 律, 經 律 二 者 皆 出 於 佛 ; 經 為 佛 說, 律 為 佛 制。 諸

弟 子 依 經 律 而 發 揮 之 理 論 謂 之 論。 又 有 歷 代 大 德 之 文 鈔 傳 記 等, 為 經 律 論

所 不 攝 者, 謂 之 雜 集。 故 佛 典 分 為 經、 律、 論、 雜 四 藏, 亦 如 中 國 書 籍 分 為經史子集之四庫然。 論即身成佛 十四年秋在廬山大林寺講 ◆

具 云 ; 無 上 正 徧 之 覺 者, 指 清 淨 五 蘊 或 六 大 之 和 合 假 者。 覺 之 性 即 法 性, ◎

故 佛 三 身, 第 一 法 性 身, 第 二 受 用 身, 第 三 變 化 身 | 色 等 流 身。 法 性 身 為

諸 法 離 言 自 性, 生 佛 平 等。 受 用 身 有 自 受 用 身, 他 受 用 身 之 別, 他 受 用 與

變 化 身 為 度 生 所 現。 惟 自 受 用 身 可 正 稱 之 曰 佛 | 無 上 菩 提 與 眾 生 不 共 故,


關 房 札 記 342

是為身與佛之定義。

菩提薩埵梵云覺有情。菩提是上求之佛果,薩埵是下化之有情。 ◎

菩 薩 已 竟 立 志 上 求 下 化, 大 慈 大 悲, 名 為 菩 薩。 不 過 有 初 學 久 修, 果 後 之 不同。如我們能夠發一種自利利他心,也是菩薩行為。

︽ 楞 嚴 經 ︾ 自 未 得 度 先 度 人 者, 菩 薩 發 心。 十 住、 十 行、 十 回 向、 十 地 等

四 十 位 ,稱 名 久 修 的 菩 薩 。若 盡 未 來 際 利 益 有 情 ,是 果 後 之 菩 薩 ,如 觀 音 、 文殊等。所以初學與久修,程度相差很遠。

沒 有 發 自 度 度 人 大 心 的, 不 名 菩 薩, 發 了 心 的 初 學 至 於 等 覺 皆 稱 為 菩 薩。 ◎

列於地藏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彌勒等菩薩都是程度極高之菩薩也。 贈 弘一法師 ◆


343 輯五 雜類

聖教照心,佛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 書贈 法尊 ◆ 進趣菩提道,集修福慧糧,貫通華藏梵,法海湛心光。 ︽太虛大師全書︾中第六冊、十二冊 ◎ 心經講解,十二冊中的仁王護國般若波蜜經,講解很詳細。

凡 思 念 前 事, 為 過 去 心 ; 思 念 今 事, 為 現 在 心 ; 思 念 後 事, 為 未 來 心。 此

三 種 心 本 來 無 有, 乃 因 事 而 生。 今 真 心 常 住, 則 萬 法 皆 空。 三 種 心 如 何 而 有哉?


關 房 札 記 344

民初

圓瑛大師 ‧

︽仁王護國經︾講義 ◆

「 大 王 ! 我 今 五 眼 明 見 ,三 世 一 切 國 王 ,皆 由 過 去 侍 五 百 佛 ,得 為 帝 王 主 。 ◎

是 故 一 切 聖 人 羅 漢, 而 為 來 生 彼 國, 作 大 利 益。 若 王 福 盡 時, 一 切 聖 人, 皆為捨去。若一切聖人捨去時,七難必起。」

「 大 王! 若 未 來 世, 有 諸 國 王 護 持 三 寶 者。 我 使 五 大 力 菩 薩, 往 護 其 國。

一 、金 剛 吼 菩 薩 ,手 持 千 寶 相 輪 ,往 護 彼 國 。二 、龍 王 吼 菩 薩 ,手 持 金 輪 燈 ,

往 護 彼 國 。三 、無 畏 十 力 吼 菩 薩 ,手 持 金 剛 杵 ,往 護 彼 國 。四 、雷 電 吼 菩 薩 ,

手 持 千 寶 羅 網 ,往 護 彼 國 。五 、無 量 力 吼 菩 薩 ,手 持 五 千 劍 輪 ,往 護 彼 國 。

五大士、五千大神王,於汝國中,大作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345 輯五 雜類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

︽ 起 信 論 ︾ 三 心, 亦 即 菩 提 心。 一 者 直 心, 正 念 真 如 法 故。 此 念 之 所 以 為 ◎

正 者, 不 著 二 邊, 起 智 觀 照 真 如 正 理, 即 契 菩 提 心 體。 二 者 深 心, 樂 修 一

切 諸 善 行 故。 好 樂 修 習, 世 出 世 間, 自 利 利 他 諸 善 行。 三 者 大 悲 心, 欲 拔

一 切 眾 生 苦 故。 以 平 等 大 悲 心 拔 除 一 切 眾 生, 分 段 變 異 二 生 死 苦, 此 二 皆

發菩提心用。今勸發菩提心,即勸起信三心,令趣無上菩提也。

菩 提 又 譯 為 覺, 菩 提 心 即 自 覺 覺 他 之 心。 若 但 自 覺, 而 不 覺 他, 不 名 菩 提 ◎

心 。故 二 乘 之 人 ,不 發 菩 提 心 ,惟 大 乘 眾 生 ,方 能 得 發 。經 云 : 我 今 發 心 ,

不 為 自 求 人 天 福 報 ,聲 聞 緣 覺 ,惟 依 最 上 乘 ,發 菩 提 心 。菩 提 心 當 云 何 發 ?

須 知 菩 提 心 者, 從 大 悲 起。 菩 薩 修 行, 此 心 為 先。 若 不 發 大 悲 之 心, 一 切

萬 行 ,無 從 建 立 。何 為 大 悲 心 ? 視 大 地 眾 生 ,皆 為 己 子 是 也 。子 有 飢 寒 疾 病 ,


關 房 札 記 346

為 父 母 者, 必 以 悲 心 而 拔 其 苦。 乃 至 不 惜 一 切, 而 為 其 子。 如 能 視 大 地 眾

法語二則

生之苦,如己一子之苦,而為設法救拔,如是之心,名大悲心。 成一法師

丹桂飄香秋意濃,佛子發心破牢籠。萬緣放下道場住,立志要作聖中雄。 ◎

九月十九大日子,觀音出家留芳型。若人效法施無畏,當來定作佛世尊。 ◎ 羯 磨 和 尚 上道 下安 大 和 尚 開 示 以持戒為因 以智定為緣 開智慧之花 結淨土之果 ◎ 佛光菜根譚

一 念 誠 心 ,諸 緣 感 應 ,十 分 懷 恩 ,人 天 歡 喜 。要 勸 化 別 人 ,首 須 端 正 自 己 , ◎


347 輯五 雜類

此 乃﹁ 身 教 勝 於 言 教 ﹂ ; 要 辯 解 譏 毀, 先 要 健 全 自 己, 所 謂﹁ 事 實 勝 於 雄

辯 ﹂。欲 求 正 道 ,須 先 正 心 ; 欲 入 正 道 ,須 能 放 下 ; 欲 行 正 道 ,須 運 悲 智 ; 欲證正道,須悟無我。 白 下聖 大 和 尚 法 語

上堂法語 ◆ ﹁ 自 性 圓 明 耀 千 古, 情 塵 覆 蔽 失 元 真。 欲 除 煩 障 復 本 源, 布 施 持 戒 般 若 生。﹂ 五戒 ◆ 「 善 培 福 德 , 供 齋 第 一 。進 修 智 慧 , 持 戒 為 先 。 ﹂ 菩薩戒 ◆

﹁ 佛 事 門 中 不 捨 法, 真 如 界 內 不 定 塵。 雙 融 真 俗 顯 中 道, 萬 紫 千 紅 物 物 新。﹂

﹁ 諸 人 得 受 菩 薩 戒, 如 來 家 業 在 汝 身。 善 修 六 度 波 羅 蜜, 上 求 下 化 自 圓 成。﹂


關 房 札 記 348

其他

佛 是 果 地, 在 因 地 中 不 能 認 真 修 行, 焉 能 到 達 果 地。 吾 人 先 要 身 心 清 淨。 ◎

心 是 主, 身 是 賓, 先 斷 煩 惱, 身 心 才 能 清 淨。 斷 煩 惱 用 伏 斷 的 方 法, 是 以

理 智 克 服 感 情 ,此 功 夫 要 有 耐 心 。但 是 若 真 發 菩 提 心 ,續 佛 慧 命 ,必 須 滅 斷 ,

方 有 效 用, 否 則 不 能 荷 擔 如 來 家 業。 菩 薩 要 離 四 相, 若 仍 有 四 相 則 是 煩 惱 未嘗減斷。

經 云 :﹁ 入 一 切 土 而 無 所 住, 見 無 量 佛 悉 往 承 事。 於 一 念 中 周 行 法 界 自 在 ◎

無 礙, 心 意 清 淨 如 無 價 寶。﹂ 菩 薩 在 此 種 境 界 可 以 任 意 到 十 方 世 界 而 絕 不

貪 住 留 念, 應 無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能 徧 遊 盡 法 界 處, 空 界 即 是 因 為 無 住。 親

近 諸 佛 並 非 一 位 一 位 的 親 近, 此 菩 薩 在 一 念 之 間 每 一 尊 佛 面 前 都 到 了, 此

是 自 在 身 的 作 用, 是 大 解 脫。 佛 的 無 量 無 邊 的 法 門 以 清 淨 心 為 萬 法 之 體,


349 輯五 雜類

是 無 價 之 寶, 佛 菩 薩 所 證 的 也 是 清 淨 心, 只 要 你 心 清 淨, 凡 有 所 求 皆 能 感 應。佛對眾生沒有分別心,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念念加被,心不清淨有障礙 即得不到加被。學佛沒有什麼玄妙,只 是清淨心而已。真正修道的人,念念在 度生而不在衣食。 做任何學問均須有耐心,世間小事尚須 ◎ 有耐心,何況成佛大事?修是修證,習 是實習,修是修的行為。身口意三業凡 夫及二乘均不得其正,多有錯誤。經中


關 房 札 記 350

所 說 的 是 佛 的 三 業, 如 我 們 的 想 法 與 做 法, 與 經 中 一 樣 即 是 入 佛 知 見, 如

不 一 樣, 馬 上 改 過 來。 改 過 之 後 要 常 常 練 習, 才 能 得 到 佛 法 的 快 樂。 故 經

云:﹁億劫常修習,圓滿諸善根,皆為佛菩提,證於無比樂。﹂

煩 惱 現 前 如 何 對 治? 最 簡 單 的 辦 法 是 發 心, 發 心 為 一 切 眾 生 受 苦, 如 存 心 ◎

真 正 為 了 眾 生, 沒 有 人 能 破 壞。 如 為 了 名 聞 利 養, 人 家 妨 礙 了 我 的 名 利, 我心中一定不愉快,若一點私心沒有,還有什麼可煩惱的。

學 佛 者 均 為 有 智 慧 之 人, 一 心 向 佛 道, 別 無 他 念 謂 之 善 思。 善 思 是 恆 常 不 ◎

間 斷, 只 有 開 端, 一 直 到 成 佛。 慧 是 主, 福 是 賓, 福 德 要 有 智 慧, 否 則 不

能 圓 滿。 一 心 求 智 慧, 福 德 自 然 隨 之 而 來。 求 慧 有 目 標, 非 人 天 二 乘, 專

向 佛 菩 提 ,是 為 善 思 。善 思 是 不 打 妄 想 ,言 語 道 斷 ,心 行 處 滅 ,無 思 而 思 ,

心 地 清 淨, 一 塵 不 染, 六 度 萬 行 照 作 而 不 著 相。 故 經 云 :﹁ 智 者 應 善 思,


351 輯五 雜類

念念恆相續,唯智無別業,專向佛菩提。﹂

般 若 即 清 淨 心, 人 人 本 具 之 智, 此 清 淨 心 無 方 所 無 痕 跡。 佛 說 般 若 者 令 人 ◎

依 文 字 起 觀 照 證 實 相 ,惟 恐 人 存 有 覺 照 之 心 ,故 佛 說 般 若 則 非 般 若 。「 則 非 」

之 意 在 使 離 相 ,離 相 即 能 會 性 ,正 顯 般 若 正 智 ,覺 性 圓 明 ,無 能 覺 無 所 覺 ,

使 奉 持 者 心 中 不 留 一 點 痕 跡。 若 不 明 此 理, 心 中 有 一 般 若 波 羅 蜜 名 字 相, 便是取相,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菩 薩 的 心 願 與 行 持 均 能 與 佛 相 應, 智 慧 開 了 才 能 見 到 佛 的 功 德, 此 學 佛 人 ◎

不 可 忽 略 者。 老 師 只 能 教 導 修 行 的 方 法 作 增 上 緣, 成 佛 屬 心 法 非 色 法, 靠 學人自己發願起行,老師沒有辦法幫忙的。

要 想 見 性 須 用 無 礙 的 智 慧 起 觀 照, 智 慧 有 障 礙 見 不 了 性。 凡 夫 二 乘 的 智 慧 ◎


關 房 札 記 352

是 由 識 心 裏 生 出 來 的, 佛 菩 薩 的 智 慧 是 由 真 如 本 性 中 透 露 出 來 的, 心 中 清

淨 不 染, 任 運 利 樂 有 情。 凡 是 令 汝 心 動 的 都 是 魔, 令 汝 生 瞋 恚 心 的 是 魔,

令汝生歡喜心的也是魔,看世間形形色色了了分明而不動心,道業可成。

凡 夫 無 定 力, 念 念 妄 想, 見 不 到 真 心。 二 乘 人 無 人 我 執 尚 有 法 我 執, 故 其 ◎

心 仍 有 妄 動, 動 的 微 細 而 已, 只 要 動 就 不 清 淨, 不 能 與 佛 菩 薩 相 應。 學 佛

求 智 慧 求 福 德, 能 否 現 前, 關 鍵 在 此。 十 法 界 依 正 莊 嚴 事 相 上 在 一 念 中 普

徧 示 現 是 佛 的 境 界, 無 人 能 知。 若 以 夢 境 作 比, 夢 境 所 見 依 正 莊 嚴 種 種 形

色 不 過 一 念 之 間 的 顯 現, 覺 後 空 空 無 大 千。 佛 與 眾 生 覺 與 迷 之 差 別 而 已,

學 佛 不 難, 難 在 覺 悟, 在 日 用 平 常 之 中 境 界 現 前 時 時 刻 刻 覺 悟 就 成 了。 故

經云:﹁佛於一念中,普現難思事。菩提深境界,無有能測知。﹂

佛 經 云 :﹁ 一 念 有 九 十 個 剎 那, 一 個 剎 那 有 九 百 個 生 滅。 所 以 人 命 在 呼 吸 ◎


353 輯五 雜類

之間。﹂ 忍辱,忍種種的凌辱。 ◎

﹁ ◎諸 惡 莫 作 ,眾 善 奉 行 。自 淨 其 意 ,是 諸 佛 教 。﹂這 是 大 乘 佛 教 的 重 要 意 義 ,

都 要 在 身 心 上 做 工 夫, 在 六 根 門 頭 上 著 手。︽ 楞 嚴 經 ︾ 云 :﹁ 汝 欲 識 知 俱

生 無 明, 使 汝 輪 迴 生 死 結 根, 唯 汝 六 根, 更 非 他 物。 汝 復 欲 知 無 上 菩 提, 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 諸 惡 ﹂ 指 諸 種 惡 法 言。 在 佛 法 上, 約 有 十 種 : 身 三︵ 殺、 盜、 淫 ︶, 口 ◎

四︵ 兩 舌 、惡 口 、妄 語 、綺 語 ︶,意 三︵ 貪 、瞋 、痴 ︶。若 身 不 犯 殺 、盜 、

淫 ,意 不 起 貪 、瞋 、痴 ,口 不 兩 舌 、惡 口 、妄 語 、綺 語 ,是 謂﹁ 諸 惡 莫 作 ﹂

所 謂 學 佛 者 應 ﹁ 守 口 攝 意 , 身 莫 犯 也 。 ﹂﹁ 諸 惡 莫 作 ﹂ 而 且 要 眾 善 奉 行 。


關 房 札 記 354

不 但 不 殺 生 ,而 且 放 生 ; 不 但 不 偷 盜 ,而 且 布 施 ; 不 但 不 邪 淫 ,且 修 梵 行 ;

不 但 不 起 貪 瞋 痴 ,且 起 布 施 心 、慈 悲 、般 若 之 心 ; 不 但 不 惡 口 、兩 舌 、妄 言 、

綺 語, 而 且 所 說 為 柔 軟、 和 合、 直 語、 實 語 之 言。 由 消 極 而 積 極 既 自 利 亦

利他,自救救世,方為學佛的起點!幸勿當作口頭禪﹁自淨其意﹂。

﹁ ◎罪 性 本 空 由 心 造 ,心 若 滅 時 罪 亦 亡 ,心 亡 罪 滅 兩 俱 空 ,是 則 名 為 真 懺 悔 。﹂

罪 惡, 經 中 有 時 將 之 比 喻 為 霜 為 露。 霜 露 都 經 不 起 太 陽 的 照 耀, 只 要 太 陽 已出來,霜露立刻就會消失!

罪惡也是一樣,不管它具有怎樣大的力量,只要智慧光一照耀,徧滿虛空的

罪 惡, 立 即 化 為 烏 有, 消 失 無 蹤! 如 說 :﹁ 眾 罪 如 霜 露, 慧 日 能 消 除。﹂

前 與 諸 大 德 想 皆 菩 薩 再 來, 吾 輩 凡 夫 且 根 器 陋 劣 如 是, 何 可 同 日 而 語 哉? ◎

汝 當 知, 求 法 釋 乎 群 萌, 由 于 個 人 根 機 因 緣 之 殊 異, 及 修 學 道 之 深 淺, 故


355 輯五 雜類

悟 證 有 遲 疾, 決 不 謂 今 生 悟 證 者, 皆 以 菩 薩 再 來 委 稱 之。 非 但 有 負 恩, 兼 示糟蹋己靈,吾人得以如終輟,則悟證非遙,聖果自得也。

要 修 學 佛 法, 斷 勿 計 執 於 根 基 之 利 鈍, 唯 務 道 行 之 深 淺, 庶 幾 能 改 轉 自 業 ◎

而 扶 植 聖 因, 一 旦 功 力 之 綿 密 成 熟, 定 有 開 花 之 時 節 也。 如 徒 仗 己 根 之 殊

勝 而 荒 廢 道 業 ,反 不 若 愚 夫 之 能 兢 兢 於 道 為 俞 也 。依 汝 之 言 ,凡 有 悟 證 者 ,

統 為 菩 薩 再 來, 則 凡 夫 永 不 能 成 佛 矣, 有 是 理 乎? 余 謂 吾 輩 皆 佛 再 來 者,

昔 不 悟 自 己 之 佛 性 ,以 致 頭 出 頭 沒 流 轉 於 六 道 ,以 不 悟 自 己 心 ,以 業 力 故 , 而感苦報,終為其所束縛而不得解脫也。

世 尊 謂 可 憐 憫 者 指 此。 當 知, 或 稱 古 人 大 德 為 菩 薩 再 來 者, 考 其 鵠 的, 固 ◎

在 讚 頌 其 偉 大 之 成 就 藉 使 吾 人 效 法 其 德 學, 俾 能 迎 頭 趕 上,﹁ 彼 即 大 丈 夫

我 亦 爾, 不 應 自 輕 而 退 出 ﹂。 雖 法 良 意 美, 弊 生 於 高 推 聖 境, 辜 負 己 靈,


關 房 札 記 356

乃 至 有 以 凡 濫 聖 者 ,形 成 戲 論 之 言 矣 。甚 稱 其 菩 薩 再 來 者 ,凡 其 一 言 一 舉 ,

皆 奉 為 準 繩, 加 以 提 倡, 慨 不 知 其 惑 業 未 淨, 只 美 其 名 耳。 微 細 當 中, 觀

其 言 論 誤 了 不 少 子 弟, 設 無 超 人 之 見, 少 有 察 悉 者。 處 于 末 法 之 秋, 理 宜

以 經 典 為 師, 若 能 通 達 乃 至 悟 自 本 心, 應 加 涵 養 定 慧 以 弘 揚 法 道, 洗 刷 邪

見眼目,扶持如來正法,不僅佛門之幸,亦眾生之幸也,願共勉之!

今 觀 不 淨, 膿 囊 涕 唾, 無 一 可 欣。 厭 惡 心 生, 如 為 怨 逐, 何 有 智 者, 當 樂 ◎ 是耶? 禪那靜慮 ◎

無 明 即 種 種 昏 昏 迷 迷 貪 欲。 釋 迦 牟 尼 佛 世 尊 在 二 千 五 百 年 中, 眾 生 放 散 情 慮,憂亂心神,似風裏燈。


357 輯五 雜類

般若波羅蜜音即智慧,分辨是非。智慧決斷,簡別是非邪道,遍覆一切。 ◎ 毘離耶波羅蜜音即精進。 ◎ 在家人懶惰懈怠失去俗利。 ◎ 出家人懶惰失於法寶。 ◎

法寶猶如金剛能壞萬物。法寶能照癡闇眾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 ˙ 法寶能救貧乏眾生。法寶能為堅牢大船,渡眾生到彼岸故。 ˙ 法寶猶如轉輪聖王,能除三毒煩惱賊故。 ˙ 法寶猶如利劍,割斷生離繫縛故。 ˙ 法寶猶如金剛甲冑,能破四魔證菩提故。 ˙ 法寶正是三乘寶車,運載眾生出火宅故。 ˙


關 房 札 記 358

法寶猶如一切明燈,能照三途黑闇故。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 ◎

又 此 光 現 八 寶 塔 ,皆 是 眾 生 良 福 田 。淨 飯 王 宮 生 處 塔 ,菩 提 樹 下 成 寶 塔 。」

唯有出世如來身,不生不滅常安樂。如是難行菩薩行,一切悉現金光內。

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未得解脫超彼岸,誰有智者樂輪迴。 是故法寶能破生死牢獄。

此 菩 提 心, 諸 善 中 王。 必 有 因 緣, 方 得 發 起。 善 有 世 間 有 漏 善, 出 世 間 無 ◎

漏 善 。有 漏 善 ,如 五 戒 ,是 人 道 因 ,為 人 善 。十 善 ,是 六 欲 天 因 ,為 欲 界 善 。

四 無 量 心, 及 不 動 業( 禪 定 ), 為 色 界 善。 滅 色 歸 空, 修 習 空 定, 是 無 色 界因,為無色界善。此皆不了生死,不出三界,是為有漏善。

無 漏 善, 如 四 諦( 聲 聞 所 修, 為 小 乘 善 )、 十 二 因 緣( 緣 覺 所 修, 為 中 乘


359 輯五 雜類

善 ), 此 二 能 了 分 段 生 死, 能 出 三 界。 六 度( 菩 薩 所 修 為 大 乘 善 )、 菩 提

心( 諸 佛 所 修 為 佛 善 ), 能 了 分 段 變 易 二 種 生 死, 證 大 涅 槃。 故 以 菩 提 心

為 諸 善 中 王。 菩 提 心 即 得 成 菩 提 果 覺, 因 地 心 也。 此 心 為 眾 生 正 因 佛 性,

人 人 本 有 ,個 個 不 無 ,即 是 成 佛 種 子 。經 云 : 佛 種 從 緣 起 ,故 曰 必 有 因 緣 , 方得發起。一歎德明緣竟。

昔 有 一 僧, 隱 山 住 茅 蓬, 一 心 用 禪 功。 有 信 徒 母 女 二 人, 供 養 衣 食, 不 必 ◎

下 山 募 化。 一 住 二 十 年, 未 悟 禪 理, 心 生 慚 愧 :「 受 人 現 成 供 養, 如 何 報

答 ? 」遂 欲 往 諸 方 參 學 ,與 徒 辭 行 。徒 誠 意 挽 留 ,不 必 他 往 ,願 終 身 供 養 。

師 以 實 告 :「 未 明 心 地, 信 施 難 消, 故 欲 參 方 訪 道, 以 了 生 死 大 事。」 徒

以 師 意 既 決 ,祇 得 懇 留 數 日 ,做 一 件 衲 衣 ,與 師 禦 寒 ,師 允 其 請 。母 女 二 人 ,

遂 歸 家 中, 裁 縫 衲 衣, 一 針 一 句 彌 陀 聖 號。 做 畢, 再 包 四 錠 馬 蹄 銀, 送 師


關 房 札 記 360

路 上 做 川 資。 其 日 母 女 二 人, 同 送 師 處, 師 即 受 之。 定 於 次 日 動 身, 其 夜

依 然 坐 禪 如 故。 至 半 夜, 有 一 青 衣 童 子, 手 執 一 旗, 後 數 人 鼓 吹 而 來, 併

有 數 人 ,扛 一 朵 大 蓮 華 ,至 師 前 ,童 子 曰 :「 請 師 上 蓮 臺 。」禪 師 心 中 暗 想 :

「 我 用 禪 功 ,未 修 淨 土 ,何 以 接 往 西 方 ? 恐 是 魔 來 ,惱 亂 我 耶 ? 」遂 不 理 他 。

童 子 再 三 勸 請, 未 可 久 延。 師 取 一 柄 引 磬, 插 在 花 臺。 時 候 已 至, 即 鼓 吹

而 去 。次 早 其 徒 家 中 ,馬 母 生 一 引 磬 。馬 夫 以 此 怪 事 ,告 知 主 母 。母 女 二 人 ,

見 引 磬 知 是 師 物, 不 知 何 緣 而 入 馬 腹? 乃 大 驚! 即 馳 至 師 處, 見 師 正 要 動

身。 問 師 有 失 何 物? 師 云 不 失。 徒 出 引 磬 與 觀, 此 是 師 物, 何 以 而 從 馬 腹

生 出。 其 師 見 物 聞 言, 汗 流 浹 背。 乃 作 偈 云 :「 一 襲 衲 衣 一 張 皮, 四 個 元

寶四個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幾與汝家作馬兒。」乃將衣銀還之於徒。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


361 輯五 雜類

出 家 者, 辭 別 親 人 離 親 族 以 斷 纏 累 ; 出 家 須 出 三 界 之 家, 遠 離 六 道 永 脫 生 ◎

死。 眾 生 無 始 流 轉 諸 趣, 認 三 界 以 為 家, 常 受 有 漏 業 報, 故 法 華 喻 三 界 為 火宅、為牢獄。深義出家,須出三界始為究竟。

一 子 出 家, 九 祖 超 昇。 如 是 思 惟, 唯 有 百 劫 千 生 常 行 佛 道, 十 方 三 世 普 度 ◎ 眾生。此思惟即正思惟。

出家功德不思議 無邊生死今出離 福慧雙圓菩薩道 一乘果證大菩提 ◎ 第一刀,代為發願曰:誓願剃去無邊煩惱! 第二刀,誓願剃出一切善法! 第三刀,誓願剃度苦海眾生!

出 家 本 屬 丈 夫 事 且 非 將 相 所 能 為 果 爾 悟 得 無 生 理 同 慶 心 空 及 第 歸。 ◎


關 房 札 記 362

代 為 發 願 曰 : 先 剃 第 一 刀, 誓 斷 一 切 惡! 再 剃 第 二 刀, 誓 修 一 切 善! 又 剃 第三刀,誓度一切眾!

古 來 就 有 話 說 :﹁ 出 家 乃 大 丈 夫 事 ,非 將 相 所 能 為 ﹂,順 治 皇 帝 更 讚 歎 道 : ◎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廣弘明集誡︾功篇序第廿七卷出家懷道門第十二

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正文·卷第二十七

已去憒鬧得空閑 已離俗愛無攀緣 已出馳動入寂定 已離染著得無礙

已捨苦境得無惱 已離妻子無纏縛 已棄飾好厭華侈 已絕聲色滅貪求

已斷榮辱去我見 已向八正趣道門 已披弘誓忍辱鎧 已服解脫涅槃衣


363 輯五 雜類

已望畢竟空寂舍 已登慈悲喜舍堂 已見迴向之大利 已聽多聞自覺音 佛見出家之大利 佛的聲音似雷聲遠震。檀那即布施。福慧雙修即兩足尊。 ◎ 波羅蜜即到彼岸,此岸到彼岸,解脫一切罪。 尸波羅蜜音即持戒,戒即清涼,斷一切煩惱,止惡行善。 ◎ 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及電光。

佛 家 說 心 不 繫 於 內, 亦 不 繫 於 外, 而 是 徧 一 切 處 的。 一 念 十 法 界, 佛 家 稱 ◎

產 生 念 頭 的 心 為﹁ 識 ﹂。 宇 宙 間 萬 物 可 分 為 有 情 識 的﹁ 有 情 世 間 ﹂ 和 無 情

世 間 的﹁ 器 世 間 ﹂, 識 一 離 開 軀 體, 則 有 情 識 的 生 命 即 告 結 束。 如 植 物、

礦 物 事 屬 於 無 情 識 的 器 世 間, 它 之 所 以 能 生 長 是 靠 眾 緣 和 合 | 四 大 聚 集 而


關 房 札 記 364

生, 人 類 和 其 它 的 動 物 是 有 識 的 有 情 世 間, 人 與 動 物 所 以 能 生 存 有 知 覺,

除 了 四 大 以 外, 還 有 一 個 心 | 就 是 情 識。 人 之 與 動 物 間 所 不 同 的。 動 物 的

心 力 弱 而 劣, 而 人 類 心 力 強 而 智 慮 遠。 即 如 人 與 人 之 間, 其 心 也 有 智 慮,

善惡等不同,為什麼有這些差別呢?這就要談到心地|識田上的問題了。

隨 順 修 習 三 種 法 門, 破 無 始 無 明 就 是 奢 摩 他、 三 摩 提、 禪 那。﹁ 奢 摩 他 ﹂ ◎

中 國 叫 作 寂 靜,﹁ 三 摩 提 ﹂ 中 國 叫 作 攝 念,﹁ 禪 那 ﹂ 中 國 叫 作 靜 慮, 就 是 修大乘的六度|第六度靜慮。

論 戒 律 : 法 門 雖 多 ,戒 、定 、慧 ,三 攝 無 不 盡 。故︽ 楞 嚴 經 ︾云 : 攝 心 為 戒 , ◎

因 戒 生 定, 因 定 發 慧, 是 則 名 為 三 無 漏 學。 而 三 者 之 中, 唯 戒 最 要。 以 能

持 戒, 則 諸 惡 莫 作, 眾 善 奉 行。 其 行 與 佛 近, 其 心 必 不 至 與 佛 相 遠 也。 故

如 來 於︽ 梵 網 經 ︾,為 眾 生 保 證 云 ,我 是 已 成 佛 ,汝 是 未 成 佛 。若 能 如 是 信 ,


365 輯五 雜類

戒 品 已 具 足。 又 云 :「 眾 生 受 佛 戒, 即 入 諸 佛 位。 位 同 大 覺 已, 真 是 諸 佛 子。」是持戒一法,乃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第一要道也。 ﹁先安住戒次得定,得彼定已慧當修。﹂ ◎ ﹁清淨圓明智慧成,智淨先由戒具足。﹂ 戒是警意之緣也。 ◎

以 凡 夫 無 始 隨 妄 興 業 與 妄 會, 無 思 返 本。 是 以 大 聖 樹 戒 警 心, 不 得 隨 妄 還 淪生死。

認 識 靠 佛, 行 是 自 己, 以 戒 為 師 修 行。 故 戒 無 量 無 邊, 亦 無 量 無 盡, 當 知 ◎

二 百 五, 三 千 八 萬 無 量 律 儀 非 他 法 也。 是 下 次 敘 如 來 因 業 立 戒, 令 息 妄 業 已息,苦果亦傾不淪生死,故能返本還悟自心也。


關 房 札 記 366

年 ○

阿 育 王 古 印 度 摩 竭 陀 國 的 國 王, 華 ◎ 譯 為 無 憂 王, 於 公 元 前 二 七 間, 統 一 全 印 度, 初 奉 波 羅 門 教, 肆 其 暴 行, 殺 戮 兄 弟、 大 臣 及 人 民 無 數, 後 改 信 佛 教 為 大 護 法, 施 仁 政 於 國 內, 建 八 萬 四 千 大 寺, 及 八 萬 四 千 寶 塔, 派 遣 宣 教 師 於 四 方 傳 法,使佛教發揚於國外。

越 是 無 真 性 情。 周 元 公 的﹁ 有 物 先 天 地, 無 形 本 寂 寥, 能 為 萬 物 主, 不 述

真 聖 人 。一 個 人 越 是 偉 大 ,越 是 神 聖 ,越 是 有 真 性 情 。越 是 渺 小 ,越 是 醜 惡 ,

談 聖 賢 豪 傑 之 真 性 情 | 於 真 性 情 中, 方 可 見 真 豪 傑 ; 於 真 性 情 中, 方 可 見 ◎

印度阿難塔旁的 阿育王柱


367 輯五 雜類

四 時 凋 ﹂ 之 倡, 可 以 說 即 是 講 一 個 人 的 皎 潔 而 無 瑕, 純 白 而 無 染 的 性 情。

有 了 真 性 情, 纔 有 真 心 意。 情 要 是 真 情, 心 要 是 真 心, 意 要 是 真 意。 一 般 人常講至性至情,常講誠心誠意,就是指的這個真字。

此 次 主 題 是﹁ 心 ﹂, 心 心 交 流 見 真 心, 句 句 懇 切 見 誠 心, 學 佛 者 要 具 有 菩 ◎

提 心、 大 悲 心 及 懺 悔 心 ; 積 極 地 向 虛 妄 心、 貪 瞋 痴 等 心 挑 戰, 想 出 對 治 的

方 法 ,進 而 明 心 、安 心 、定 心 。當 心 靈 交 會 的 一 剎 那 ,很 自 然 的 會 心 的 笑 了 , 放下身心得自在的心。 悲願彌陀佛 ◎ ︻菩薩思想︼

﹁ 大 槃 若 經 ﹂ 所 表 現 的 菩 薩, 是 活 生 生 的 人 世 間 的 菩 薩, 而 不 是 木 雕、 泥


關 房 札 記 368

塑、 成 絹、 紙 畫 像 掛 起 來 給 人 供 養 禮 拜 的 菩 薩。 故 在 經 文 中 處 處 流 露, 一

位 菩 薩 摩 訶 薩 ,要 完 成 他 的 理 想 與 目 標 ,一 開 始 必 須 要 知 如 何 修 行 、發 願 。

如 何 修 菩 薩 行、 行 菩 薩 道, 怎 麼 圓 滿 智 慧, 發 趣 悲 濟 一 切 眾 生 之 志。 這 都

是 一 位 菩 薩, 從 初 發 心, 至 圓 滿 無 上 佛 菩 提 所 必 經 歷 的 路 程。 那 麼, 這 是

一 位 怎 麼 的 菩 薩 呢? 他 的 相、 狀、 貌 如 何? 在 此 我 們 必 須 先 瞭 解, 什 麼 叫

菩 薩, 何 以 菩 薩 又 稱 為 摩 訶 薩, 先 瞭 解 其 意 義, 然 後 才 說 明 他 的 修 行 德 目 及最終目標。 菩薩摩訶薩的意義 菩薩的意義

菩薩具名菩提薩埵,印度語是中國譯音,又名菩提索埵,摩訶菩堤質帝薩

埵。義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舊譯︶或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舊

譯︶。意謂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


369 輯五 雜類

大覺有情。又薩埵者,是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有作 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為無上佛菩提果之大乘眾。

菩薩摩訶薩修行德目:菩薩摩訶薩修行的德目很多,從卅七菩提分法、六

波羅蜜多,乃至一切相智都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菩薩行,行菩薩道應該完成

的修行德目。在一切菩薩行中,以六波羅蜜多,為菩薩摩訶薩修行德目中 最為基本。

﹁ 見 道 ﹂ : 行 位 三 道 之 一。 初 生 無 漏 智, 照 見 真 諦 理 之 位 也。 道 者 道 路 ˙

行位三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

之 義 ,學 人 進 取 之 道 路 也 。積 三 賢 四 善 根 之 加 行 而 生 於 世 第 一 法 無 間 之 無

漏 真 智 也 。又 大 乘 之 菩 薩 於 初 僧 祇 之 終 ,終 四 善 根 之 加 行 而 頓 斷 分 別 起 之 煩惱、所知二障,謂之見道。


關 房 札 記 370

﹁ 修 道 ﹂ : 行 位 三 道 之 一。 聲 聞 乘 自 一 來 向 至 阿 羅 漢 向 究 竟, 斷 三 界 修 ˙

惑之位也。又菩薩乘十地之間,斷俱生起之煩惱、所知二障之位也。

人 之 惑 心 之 起 有 二 種 : 一 曰 分 別 起 , 二 曰 俱 生 起 。 老 依 邪 師 邪 教 邪 思 惟 ●

而 起 分 別 者 為 分 別 起, 不 假 此 三 者 對 於 境 自 然 而 起 者 為 俱 生 起。 此 中 分

別 起, 其 惑 強 卻 易 斷 ; 俱 生 起, 弱 而 反 難 斷, 因 而 於 見 道 先 頓 斷 分 別 起 之惑,次於修道漸漸斷俱生起之惑也。

「無學道」:證理斷惑究意,更無法可學之位。在聲聞乘為阿羅漢果, ˙

在菩薩乘為佛果。此三者皆為通涅槃之道,故名為道。(以上錄自丁福 保所編︽佛學大辭典︾)

學 佛 對 身 外 之 物 要 看 淡, 身 體 也 要 捨 棄, 不 捨 不 能 成 就。 凡 夫 與 聖 者 之 區 ◎

別 即 凡 夫 有 我 執 法 執, 聖 者 打 破 這 二 執 而 已, 若 愛 自 身 不 肯 捨 棄 是 人 我 執


371 輯五 雜類

重 ,修 的 再 好 也 是 凡 夫 。身 體 是 假 我 ,不 是 真 我 ,捨 了 此 身 才 能 隨 類 化 身 ,

觀 世 音 菩 薩 有 三 十 二 應 身, 感 應 道 交 隨 緣 自 在 現 身。 佛 菩 薩 能 不 取 相 不 著

相, 知 道 身 是 個 工 具, 其 本 身 並 無 善 惡, 要 看 如 何 利 用。 以 智 慧 利 用 之, 即走向佛菩薩之路,捨了肉身即得法身。

光 明 莊 嚴, 光 明 即 是 智 慧, 放 無 邊 光 普 照 眾 生, 學 佛 人 與 不 學 佛 人、 外 道 ◎

邪 教 以 及 三 惡 道 均 在 佛 光 普 照 之 中。 我 們 自 己 不 覺 得, 是 我 們 煩 惱 重 有 障

礙, 把 光 明 隔 著 了。 欲 求 獲 得 十 方 諸 佛 相 接 引, 發 生 感 應 道 交 之 作 用, 只

有 一 個 條 件 即 發 無 上 菩 提 心。 菩 提 心 之 功 德 不 可 思 議, 菩 提 心 是 真 心 是 本 性,佛以本性普照,故能相應。

常 說 學 佛 很 難, 成 佛 不 易, 其 實 成 佛 不 難, 難 在 五 欲 六 塵 圍 繞 著 放 不 下, ◎

把 自 己 障 礙 著 了, 被 牽 著 六 道 輪 迴, 生 生 死 死。 隨 著 虛 妄 境 界 而 生 喜 怒 哀


關 房 札 記 372

樂, 必 須 要 在 一 切 環 境 中, 自 己 做 得 了 主 宰。 學 佛 如 今 生 不 能 成 就, 白 來 了這一生,殊為可憐可惜。

何 以 說 佛 法 是 絕 對 正 確 的? 因 為 佛 法 是 由 真 如 本 性 流 露 出 來 的, 外 道 諸 教 ◎

及 世 間 學 問 均 是 由 分 別 心 研 究 出 來 的。 佛 佛 同 道, 十 方 諸 佛 所 說, 無 二 無 別,諸佛之心是無念的,無念是真心,有念是妄心。

不 為 名 聞 ,不 圖 利 養 。俗 語 云 :「 好 花 自 然 香 ,無 須 自 誇 開 。」古 德 云 :「 有 ◎

道 龍 虎 伏, 有 德 鬼 神 欽。」 真 正 佛 門 發 菩 提 心, 行 菩 薩 行 的 大 心 行 人, 在

他 心 目 中 根 本 就 不 與 世 間 名 利 背 道 而 馳。 由 於 菩 薩 發 心, 把 上 求 佛 道, 下

化 眾 生, 視 作 自 身 本 份 上 應 負 之 天 職。 故 此 祇 知 實 踐 如 來 利 生 為 事 業, 弘

法 為 家 務 。以 出 世 精 神 ,做 入 世 工 作 ,以 為 自 由 的 任 務 。從 未 把 度 眾 生 功 績 ,


373 輯五 雜類

作為自己個人的名利工具。

深 信 趣 入 ,最 極 清 淨 ,信 是 徹 始 徹 終 修 行 的 憑 藉 ,如 坐 長 途 車 憑 一 張 車 票 , ◎

持 之 在 手, 一 路 有 效。 志 行 寬 博, 志 願 與 行 為 與 佛 一 樣。 四 宏 誓 願 是 佛 的

志 ,六 度 萬 行 ,隨 志 而 行 ,志 行 等 佛 。心 願 與 佛 一 樣 ,於 佛 教 法 ,能 正 修 行 , 悉能了知諸法本性。 持戒修行即速悟道,若不守戒永遠不會成道。 ◎ 好自修行可救拔九祖也。 ◎

須慎重言語,節制飲食。免受﹁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之貽誤。 ◎

﹁ 善 惡 之 報, 如 影 隨 形, 三 世 因 果, 循 環 不 失。﹂ 這 是 古 德 明 訓。 佛 經 上 ◎


關 房 札 記 374

說 得 很 明 白 :﹁ 欲 知 前 世 因, 今 生 受 者 是 ; 欲 知 未 來 果, 今 生 作 者 是。﹂ 這是哲學上最有價值的理論,也是千古不朽的真理。

善 持 教 法 無 所 乖 違 能 令 僧 種 不 斷, 即 受 持 佛 法 依 教 奉 行 之 意。 再 進 而 六 和 ◎

敬 : ︵ 一 ︶ 身 和 敬 , 同 禮 拜 之 身 業 。︵ 二 ︶ 口 和 敬 , 同 讚 詠 之 口 業 。︵ 三 ︶

意 和 敬, 同 信 心 等 之 意 業。︵ 四 ︶ 戒 和 敬, 同 修 戒 法。︵ 五 ︶ 見 和 敬, 見

解 一 致 , 同 心 同 德 。︵ 六 ︶ 利 和 敬 , 同 衣 食 之 利 或 名 行 和 敬 或 學 和 敬 。《 瓔 珞經》云:所謂六和敬,三業,同見,同戒,同行。

對 於 多 瞋 眾 生 令 行 平 等。 瞋 恚 心 對 自 己 害 處 大, 道 是 清 淨 圓 滿 的, 修 成 不 ◎

易, 瞋 火 一 起, 道 業 立 消。 一 切 境 界 現 前, 無 論 合 意 不 合 意 均 不 動 心, 自

己 作 得 了 主。 身 體 是 我 的 工 具, 若 利 用 工 具 作 貪 瞋 痴 殺 盜 淫 諸 惡 事, 自 己


375 輯五 雜類

反而受工具之累,未免可惜。

世 人 看 學 佛 人 可 憐 ,大 魚 大 肉 不 吃 ,有 福 不 會 享 ; 世 人 所 取 的 是 五 欲 六 塵 , ◎

而 學 佛 人 恰 與 世 人 相 反, 學 佛 人 所 取 的 是 無 餘 涅 槃, 是 成 佛 的 大 道。 佛 法

重 在 捨 字, 捨 五 欲 六 塵, 一 切 放 下, 真 是 自 在, 比 一 般 世 人 愉 快 多 了。 捨 一切塵勞煩惱,即與性相應,而得到的一切才是真實的。

真 如 是 一 念 不 生, 什 麼 都 沒 有。 永 嘉 大 師 說 覺 後 空 空 無 大 千, 同 一 體 才 起 ◎

感 應 道 交, 一 切 眾 生 與 我 們 是 一 體 的。 聖 人 說 萬 物 與 我 一 體, 有 分 別 心 是

迷 惑 顛 倒 的 眾 生, 不 生 分 別 心 即 入 理 一 心, 他 教 說 有 一 真 作 主 宰, 而 佛 教

到 了 最 高 的 境 界 連 佛 也 沒 有 了 。所 謂 :「 言 語 道 斷 ,心 行 處 滅 。」一 說 便 錯 , 所以講佛法愈高深愈難講。


關 房 札 記 376

心曲 ◎

我們生在一個世衰道微,佛法倍受摧殘的末法時代,人生在世,這個

時候自始至終總是經過挫折,吃盡生老病死的滋味,受遍無盡辛酸如富

貴、貧賤、榮枯、得失患難的困苦。而今為了求證宇宙人生的真理,為求

佛法而入寶山,於是我深深的體會到,求法要有忍受一切打擊的毅力,無

情無理要忍受,無伴無侶要忍受,甚至無錢無物也能甘之如飴,不變初

心。最主要的是要斷除三毒貪瞋痴,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承受法益,得佛

法的功用,不計較一切,深入經藏。道不在奇異,而在日常生活中平時的

表現,把佛法和生活融在一起,做到平常心是道。學佛法就學佛菩薩救渡

眾生的慈悲心,解決眾生的煩惱,作他們的依怙,作他們的良師,把佛法 的慈光,甘露的法水,普施大眾,使大家得到滋潤。

我們的心本來像一塵不染的明月,蒙上了灰塵,要以佛法的般若智


377 輯五 雜類

慧,去除我們的愚痴,使我們把過去世間庸俗的陋習,改變成高尚的氣

宇,以證得真如自性。以一生的精力從事理想的追求,要修持只求奉獻

不求報酬的梵行,學習弘法利生的智慧與方便。我們佛教信眾要有這種

為求佛法不怕路途迢遠,那怕是關山的阻隔,我們也不能退縮。把懈怠懶

散的個性化成勇猛精進,進一步更要負起中流砥柱的使命,力挽狂瀾於

既倒,人人要擔負起弘法利生的任務,犧牲小我,成就大眾。但願眾生

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樣才成大器。具備虛懷若谷的態度,才是

增進道德學問的根本。也要學習知恩報恩,要隨時讚美說好,心裡常懷

要有大智慧,難行能行以堅毅不拔的節操、決心、毅力,切實的去實

著感恩的念頭,將我們有限生命的領域擴大,奉獻自己一份熱忱的心力。

踐,則將感到人格在昇華,心胸在擴大。開啟佛性的能源,心靈的燈光一

亮,自能身心清淨,法喜充滿。從修行中增長道業,令自己的人生觀臻於


關 房 札 記 378

上境,所以,我們要接受它的挑 戰。人生來空空,去空空,為了 尋求了脫生死,脫離娑婆苦海,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專心念佛。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罪滅恆河沙 數,堅持念去,總有一日蒙佛接 引往生佛國,獲得究竟解脫。 修行法語 ◆ 我知道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是 ◎ 否吃了東西,看看臉頰上的紅色

慧下天長老所贈法語


379 輯五 雜類

就能知道。是否懂得或修持了佛 法,看看能否克服煩惱與我執, 也就曉得了。 如果能降服煩惱與我執,那就表 ◎ 示此人懂得佛法,也修持了佛 法。否則,縱然能夠在談話中全 佔上風和贏盡一切辯論,而對煩 惱與我執卻絲毫不能遣除,這種 ﹁法﹂只是邪知與邪行而已。

道下宣律祖閉關山洞


關 房 札 記 380

三、佛教節慶一覽表 正月初一日|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六日|定光古佛聖誕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出家日。誦經一卷有百千萬功德。

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涅槃之日,誦經一卷有百千萬功德。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普賢王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準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日。 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浴佛節)。 四月廿八日|藥王菩薩聖誕。 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韋馱菩薩聖誕。


381 輯五 雜類

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盂蘭盆節 七月廿四日|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薩聖誕。 八月十五日|月光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燃燈古佛聖誕。 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九月三十日|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誕。 十月初五日|達摩祖師聖誕 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十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臘八節),誦經一卷有百千萬功德 十二月廿九日|華嚴菩薩聖誕。 ︻註︼:粗體字為編者加入。



印度桑奇大佛塔 西元前三世紀,世上現存最古老、 最壯觀的藝術遺跡。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關 房 札 記

出 版 者:悟 光 精 舍 抄 錄:悟光和尚尼 編 輯:悟光精舍編輯小組 電 話:( 七)六一六一二九五 ○ 地 址:高雄市燕巢區尖山里和尚巷二五 ○ 號 戶 名:悟光精舍 匯款賬號: 40091483 傳真號碼:( ○ 七)六一六八八二九 E - m a i: l wukung.monastery@gmail.com 臉 書 ( :) https://www.facebook.com/wukung.monastery 印 刷 所:瑞成書局 電 話:( 四)二二八 八 三三 ○ ○ ○ 地 址:台中市東區天乙街一 ○ 七號 佛 曆 二 五 六 二年 三 月 初 版 一 刷 恭 印 一 ○○○ 本 中華民國一零七年 西元二零一八年

FB

關 房 札 記 384 關 房札記 / 悟光和尚尼抄錄;悟光精舍編輯小 組編輯 . -- 初版 . -- 高雄市 : 悟光精舍 , 民 107.01 面 ; 公分 ISBN 978-986-92070-2-7( 平裝 )

225.87 106025382 1. 佛教修持 2. 生活指導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