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老人居家养老指导手册

Page 1

残疾老人居家养老 指导手册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出品


热心相助,关爱残疾老人 照料康复,促进科学增能


目录 编写说明

1

第一章 居家养老—残疾老人的晚年福音

2

第二章 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重要保障—陪护人员

5

第三章 残疾老人的居家环境设计

9

第四章 残疾老人的居家护理

13

第五章 残疾老人的居家康复

19

第六章 残疾老人的心理特点及居家养老中的情绪支持

24

第七章 残疾老人的社交状态及改善方法

28

第八章 慢性病对残疾老人的困扰及解决策略

36


编写说明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助老”一词也越来越多的被 人们所熟知,助老范围逐渐扩大,助老项目逐渐增加,特别是众多公益组 织动员人力物力,在政府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创 新,为我市的助老服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经验。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就是诸多公益组织中的一家。我们以社区健康促进为己任,通过公益项目 品牌化的运作方式,成功的开发出了常青藤,咏年楼等符合实际需求的助 老服务项目。而2011年开始运作的斯迪克项目则是我们在残疾老人居家养 老领域的又一尝试。 本手册的面向人群是居家养老的残疾老人及其照料者,我们通过八个 章节的介绍,将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梳理, 从居家环境到居家护理,再到居家康复;从残疾老人的慢性病管理到心理 情绪疏导,再到社交状况的改善,这些贴近残疾老人实际生活的问题及解 决策略,为老人及其照料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指导和帮助。本书的编写人 员有养老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有临床护理的医务人员,还有具有丰富经验 的老年社工及心理咨询师。我们相信这是一本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对 实际生活帮助较大的指导手册。但是残疾老人的居家养老状况丰富多样, 本手册的内容难以面面俱到的服务到每个家庭,所以还请读者在阅读当中 向我们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完善本手册,给居家养老的残疾老 人及其照料者以更多的帮助,我们将不胜感激。

1


第一章 居家养老—残疾老人的晚年福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国古代学者为我们勾 画出的老人晚年生活的美好图景。千百年来,老人是否可以安享晚年已经 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些年来幸福指数的 兴起,老人晚年生活是否快乐便成了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指标。在老年人占 我国人口比重逐渐加大的今天,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 养老问题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010年我国60岁以的上老年人口多达1.73亿,占总人口数的 12.54%。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世界上残疾人 口最多的国家。而残疾老年人是老年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国残疾老年 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3.24%,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4.43%,老年残疾率是总 人口残疾率的3.85倍。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残疾人口的老龄化 将会更加明显。老年残疾人的增多已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突出问 题。自然衰老带来的身体器官功能退化与残疾带来的身心障碍和生活不便 等诸多痛苦一起叠加在残疾老年人身上,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社会参 与等许多方面遇到一系列不同与常人的困难和痛苦。因此,在我国残疾老 年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双双增长的态势下,残疾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 须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解决。 老年人养老的方式在通常情况下有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就 是人们所熟知的养老院,敬老院,近年来还出现了老年公寓和日间照料中 心,在日间照料中心,老人白天在机构参加活动,就餐等,晚上回到家里 休息,所以它是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结合。而家庭养老则是老年人在家 里活动,就餐和休息,平时会由配偶,子女或者是其他人员进行照料。随

2


着社会机制的创新,养老方式也有了新的突破,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 开始进行居家养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居家养老顾名思义就 是,老人们在不离开家庭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照顾,让老年人在最自然 的居家状态下,安度晚年。从这个解释来看,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没有太 大的区别,但是居家养老的存在基础是社区的兴起。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成 熟,越来越多的社区取代了村庄这一聚集形式,随之产生的就是社区服 务,如社区学校,社区医院等。而居家养老的前提是在社区服务逐渐完善 的情况下,老人在家里就可以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照顾,而且不影响和家 人的交流及参加社区活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比起来多了人情味,更加 自然和谐;和家庭养老比起来则更加专业,可以尽可能的运用专业技术来解 决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如疾病,生活照料等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老年人在家 里接受养老的水平。 残疾老人由于生理的限制,难以顺利的参加机构养老,但是在家庭养 老中又难以得到专业的照料,增加了晚年生活中的危险系数,所以随着居 家养老概念的引入,残疾老年人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居家养老。 2008年全国老龄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依托社区力量,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的 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居家养老服务是 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残疾老年人居 家养老服务体系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残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 供给体系已成为我国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社会保障事业、社区服务发 展的一个新课题。随着研究和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残疾老人居家养老 服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我市,由于社区服务比较成熟,公益组 织参与积极,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思路逐渐清晰,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效果 良好。 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可以避免由于行动不便所带来的诸多困难。 在残疾老人中,肢体残疾,特别是下肢残疾或功能障碍占到很大的比重,

3


这就增加了老人的出行困难,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可以在家里接受护 理和照顾。另外由于熟悉家居环境,在家里可以较为方便的行动,相对于 在机构而言,其行动障碍带来的困难降到了最低。 对残疾老人的护理特别重要,尤其是卧床不起的老人,能够得到专业 和专门的护理,是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机构养老中,由于体制和人 力的限制,很难为某一位残疾老人配备专门的照料人员,而且照料者的水 平也参差不齐,很难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但是在居家养老中,或者是聘请 专门的护理人员,或者是亲属通过简单的学习后给予照顾,总之可以让老年 人得到舒心专门和较为专业的护理,从而提高其晚年的生活品质和舒适度, 达到安享晚年的目的。 在机构养老中,很难关注到老人的社交及心理情绪问题,其实老人在 晚年生活中心理情绪波动非常大,而且往往难以顺利的自我排解,特别是 残疾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在社交情况上也往往不尽如人意,由此带来的 心理情绪问题会在较长的时间里困扰老人的心灵,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心 疾病。但是在居家养老中,老人所受的关注度较多,可以及时的发现其心 理情绪上的波动,并进行适当的介入,防止其演变出更加恶劣的问题,由 此可以尽量的减少由于心理情绪问题对残疾老人带来的痛苦。 综上来看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有诸多好处,不但可以接受更为专业 和贴心的照料,还能得到各个方面不同的满足,所以说居家养老是残疾老 人的晚年福音。

4


第二章 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重要保障—陪护人员 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为的是能够得到比较舒心的照顾,正是因为 如此,陪护人员才成为了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重要保障。陪护人员可以是 自己的家属亲友,也可以是社区的服务人员,还可以是其他服务机构的工 作人员,但是无论是哪类的照料者,一定是具有专业的残疾老人护理和康 复技术,放下后面两种类型不说,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应该是用心学习 过老年人居家护理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和技巧,这样 残疾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才可以得到理想的照顾,所以说,陪护人员是 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重要保障。

一、当前居家养老照料者的类别 自居家养老开始在社区里面推广之日起,居家养老的照料者也就成为 了一种新兴的职业,职业是新兴的,但是从业人员却是来自方方面面。所以 了解这些照料者的背景和现状,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的选择合适的照料者。 (一)家政人员转行做居家护理 家政人员的工作技能只停留在料理家务的层面上,打扫卫生,洗涤衣 物,或者是做饭烧菜等,这些老人日常生活的事情,家政人员做的比较放 心。但是一旦涉及到如何帮残疾老人大小便,如何帮助残疾老人在家里或 是外面散步,甚至说,对卧床不起的老人进行护理,比如洗澡,换衣,褥 疮护理等,这些事情就不是简单的家政护理员可以胜任的。但是现在大多 的家政服务机构打出了居家护理员的旗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快就 会发现,他们只是经过简单培训的家政人员而已,是无法挑起残疾老人居 家护理这个重任的。所以如果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话,应尽量避免寻

5


找家政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即使为了方便也需要考察一下从业人员的资 质,比如说国家标准的初、中、高级养老护理员,或者是美国居家护理师等。 (二)公益机构的助老服务 随着中国步入老年社会,助老、爱老、帮老的公益组织在国家政策的 扶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居家养老领域更是公益机构大行其道, 比如上海浦东新区老年家庭服务中心、乐耆等,以及各个街道辖区内的公 益机构,这些助老服务机构成为了居家养老的主力军,因为这些公益组织 均在民政局注册,在街道孵化一段时间后开始正常运作。所以他们对社区 居民及资源的熟悉程度比较高,对居家护理从业人员的资质检测比较全 面。现在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大多会配备养老护理员、康复师、推拿师、 护士等专业人员,这些人员的从业资格是完全有保证的,另外这些团队中 都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所以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以及对待居民的态 度上都是比较贴心和放心的。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如果希望残疾老人接受 居家养老服务的话,可以在街道居委会的帮助下寻找比较放心服务机构。 (三)居家养老公司 随着居家养老行业的兴起,民间资本也逐渐向这个行业靠拢,虽然公 益机构有政府支持,运营成本明显低于私人居家养老企业,但是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面对丰富的客户资源,居家养老公司表现出了更强的市场适应 能力。居家养老公司的工作人员待遇较高,专业性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在 服务中可以给客户较为舒适的体验,但是在商业气息浓厚的居家养老公 司,服务费用较其他机构较高,从业人员的敬老爱老的意识也良莠不齐, 容易引发客户纠纷。

二、照料者对居家养老者的影响 残疾老人在居家养老环境中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照料者,无论是家人 还是服务人员,都会对老人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老人的 心理情绪,进而影响着老人的身体状态。如果是个积极乐观的照料者,和 6


老人的性格非常合拍,不但会使老人的心情大好,也会有助于老人的身体 健康。反之,照料者和老人性格相冲,或者是自身情绪消极,就会严重影 响老人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选择照料人员除了要考虑技术因素外,还 要考虑心理,性格,甚至性别的因素,同时照料者还需要适当的调整自己 的情绪,以配合居家养老人员的心理状态。 (一)关于情绪及心理状态 照料者的情绪状态对居家养老的老人十分重要,特别是残疾老人,残 疾老人由于行动不便或者听,说,看的能力有限,所以照料者的情绪就会 对老人总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世界观总会有一 定的影响,久而久之两者的情绪相互融合,互相影响。因为照料者接触外 面生活的机会较多,所以照料者变化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老人的情绪。如 果照料者在来的路上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就很容易在服务中影响到老人 的情绪。所以居家养老的照料者要特别关注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的保持积 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待生活持开放的态度。 首先,要以第三方的观点看待自己的情绪状态,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 是从自己的思维习惯出发,很少会注意到自己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的,也未曾考虑过自己的情绪对别人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我们和老 人接触的时候,就要跳出自己的思维,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情 绪,比如说,本来自己的情绪不错,但是因为家庭的一些小事情弄的闷闷 不乐,当照料者进入老人家里从事护理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老人看到自 己面无表情或者满脸愁容的样子后是个什么反应,这时你就要从第三方的 角度来思考,想象一下,如果是自己看到这样消极的情绪后是个什么反 应。这时的照料者就要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向老人展示积极的情绪。 其次要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老人的情绪复杂多变,人至老年经常被 人们称之为“老小孩”。对于残疾老人来说,面对肢体的残疾以及对家庭带来 的生活和经济的压力往往会造成情绪低落,比较明显的就是对生活提不起 兴趣,认为身体残疾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有的是认为自己给家里带来了负 担而产生了愧疚感;有的是社交匮乏及沟通贫乏而产生的抑郁情绪,如果 7


再因种种原因而产生失眠问题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凡此种种都会很 明显的表现在老人的脸上,语言及肢体动作上。作为居家养老照料者,不 仅要对老人进行常规的护理,还要注意到老人波动的情绪,并及时进行疏 导。照料者作为与老人接触最多的人,应该具备相应的心理常识及心理疏 导技巧,从而对老人的情绪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倾听和同感。倾听要求服务人员注意自己的神态和表情需要表现出积极倾 听的姿态,注意老人言语中的关键点,并给出适当的反馈,在相关话题中 进行短暂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激发老人倾吐欲。同理和倾听是相辅相成 的,服务人员在倾听的同时留心观察老人的情绪,并表示理解和体谅,让 老人感觉自己的情绪被照顾。服务人员在护理中注意和老人交流,并做适 当的疏导,可以使得护理效果事半功倍。 (二)性别是个重要的因素。 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照料者的性别是个十分重要的因 素。在通常思维下,女性照料者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随着居家养老市场 的开放,居家养老照料者的性别差异逐渐扩大,不同性别照料者的优缺点 也逐渐暴露出来,给了老人更多的选择空间。通常情况下,女性照料者比 较容易被接受,因为女性照料者更加细致和周到,无论是卧床护理还是日 常家庭护理,相比男性而言更受客户的欢迎,另外对于男性老人来讲,也 更加倾向于被女性照顾。但是女性照料者较为感性,面对工作和生活容易 产生负面情绪,进而会影响到老人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对于情绪波动比较 大的残疾老人来讲更加需要注意。男性照料者的优势则恰好在于理性的思 维以及对情绪良好的操控能力,面对生活中负面情绪可以较为理智的对 待,避免影响到自己的服务对象。另外对于体重较大又卧床不起的老人来 讲,男性照料者在体力上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8


第三章 残疾老人的居家环境设计 残疾老人之所以会选择在家里养老,就是因为家里可以提供比较细致 和人性化的照料,在居家环境的设计上也会更加考虑到残疾老人的生活习 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个设计师会在设计房屋的时候帮助客 户考虑到日后老人居家养老的因素,因此,在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之 后,就非常有必要对居家环境进行一些简单的改造,以适应残疾老人的生 活需要。

一、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环境的基本要求 (一)住宅层级的要求 为方便残疾老人的生活,应选择多层或高层住宅的底层或一层至三 层,并且具有按无障碍原理设计的相应设施,比如层间联系应设置电梯、 或适合轮椅行进的坡道。选择底层或低层作为残疾老人住宅,增加了残疾 老人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机会,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室内环境无障碍设计 整体结构不宜过于复杂,家具陈设整齐有序,留出较大的空间便于老 年人行走锻炼。居室的地面应平整,不宜有高低变化,饰面材料应具有防 滑性能,室内避免使用开启困难的推拉门。具体要求如下: 1.

门净宽不得小于80cm,不应设门槛或门槛做成斜坡。门把手距地面约 90cm为佳。

2.

窗的高度不宜高于60cm,不致遮挡轮椅上的老人的视线,为扩大视 野,宜做成凸窗。

3.

地(楼)面应消除高差,采用防滑材料铺地。 9


4.

厨房内家具柜门离地距离应在40cm~180cm范围内,以便于取放物 体,操作台下应设容膝空间,并照顾到老年人在站姿和坐姿两种情况 下的舒适尺寸,操作台排列应平整,不应有凹凸。

5.

阳台是残疾老人与外界接触的场所,其朝向应该向南,以便于阳光照 射。进深应大于140cm,以便于轮椅回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栏 杆高度也应控制在60cm以下,以便不遮挡视线。

6.

电源开关应设在距地面85cm~130cm之间的不需蹲下使用的方便位置 上。插头宜有保护措施,并且容易插进和拔出。

二、根据残疾老人的特点进行家居环境改造 (一)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原则 居家环境无障碍主要考量的是残疾老人自身的身体功能和日常需要的 环境空间等,以无障碍、方便使用住宅中的设施为标准,把握可及性、安 全性、舒适度、提升独立生活功能、与避免二度伤害等原则综合考虑。居 家无障碍主要以调整残疾老人生活方式为优先,其次是为乘移辅具构造顺 畅的空间或通路改造,第三为辅助器具产品的协助,最后才是建筑的改 造。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根据个案功能障碍特点经专 业评估后进行改造和配置辅助器具,同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改 造设计时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个人需求原则,二是康复目标原则,三是 障碍类型原则,四是适用适配原则,五是综合考虑原则。 (二)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类别 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中,比较常见的是斜坡改造、门道扩宽、卫浴改 造和厨房等无障碍改造。 1.

斜坡改造:斜坡坡比一般小于1:12。门槛高度小于1.5cm,门槛两边 为不大于30度斜面。门槛超过3cm时,轮椅通过就会有障碍,这时需 要配置门槛斜坡,可用水泥建造固定斜坡,如果不方便用水泥斜坡 时,可用铝合金活动斜坡,其中一种带翻板过道斜坡可以覆盖住门槛 10


方便轮椅通过,另外轻便的工程塑胶斜坡可以像搭积木似的在门槛内 外组合成单面或三面斜坡,方便轮椅进出。 2.

扩宽门道:如果轮椅进出房门时刚好被房门的板厚度阻挡,可以将原 来房门的搭链换成一种双L形搭链,这样轮椅进出时就可以在不改动门 框情况下不再被房门板厚度阻挡。

3.

卫浴改造:残疾老人使用的浴室要比一般标准浴室略大,要有轮椅的 活动余地,淋浴式卫生间最小面积为4.5平方米,浴盆式卫生间最小面 积为5.5平方米。门扇最好是平移门,其次是折叠门和平开门。如使用 平开门,门扇要向外开启,门扇开启后净宽不应小于80cm,把手一侧 的墙面要保持一定宽度,方便轮椅使用者靠近门把手;门扇的内侧设 置水平的关门拉手,方便使用者进入卫生间后关门;门扇上方要设置 观察窗口,便于家人知晓使用者的情况。浴缸缸底应带有防滑的凸起, 为方便老人坐着洗浴, 可采用便于平臂支撑或经专门设计的浴缸, 浴缸 不宜过深,不超过42cm,高出地面部分不宜超过8cm,。卫生间洗脸台离 地距离应在78cm~80cm内,其下应有容膝空间。浴缸上沿、马桶离 地距离应在45cm左右,以方便老人坐用。浴缸、马桶旁的适当位置应 设置扶手。 如为淋浴,也应设置供坐着洗浴的装置,浴室里应留适当的 活动空间以便于更换衣物。

4.

地面改造:选用凹凸花纹、防滑性能好的地砖和防滑垫,定期使用防 滑剂清除地面污垢、油脂等物,保持地漏通畅,及时用干拖把和抹布 擦干地面和水池。卫生间门口无地面高度差,方便轮椅进出。

5.

厨房无障碍改造:为便于乘轮椅者下肢及轮椅脚踏板能有伸展空间, 橱柜下方最小空间的宽度是70cm,高度是65cm,深度为25cm。橱 柜的柜门设置靠近地面,滑动门和卷帘式柜门优于外开式门,也可采 用能让柜门合页开角大于135度的结构,方便轮椅上的残疾老人拿取 储存物品;橱柜里面的存取搁板可采用抽出来的竖向箱式结构或围绕 垂轴转出来的结构,乘轮椅者可不用弯腰勾手就能在看得见的情况下 取放物品,这种结构就是对普通人,尤其是普通老人也是很适用的, 橱柜上还可安装能够调整高度的洗涤槽和移动式吊柜等设施。灶台比

11


一般厨房的灶台要低,灶台下留有一定的空间,使轮椅的脚踏板可以 伸到灶台下。家中有依靠轮椅代步的家人,不要采用上掀式吊柜。 6.

起居室是残疾老人在家接触时间最长的空间,居室的格调和布局要符 合残疾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室内外进行无障碍设计,减少地面层的 高差,以利行走方便,也为轮椅进出创造条件。家具应从实用出发, 宜少不宜多。家具外露部分应尽量减少棱角。残疾老人应该选择面积 较大、带护栏的床,床的高度应以使用者从轮椅上能很方便地平移过 去为宜。床与沙发最好稍硬不宜过软,沙发家具应体现人体工程学, 不宜过软、过深和过矮,更不要坐下去站不起来。房间衣柜设置移门 或卷帘门,方便残疾老人使用。此外,残疾老人家庭可以购买一种通 过液压随意升降的桌子。

12


第四章 残疾老人的居家护理 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后,就意味着自己的护理及康复全部由家属或 者是上门的服务人员来承担。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 对于残疾老人的护理和康复有着非常娴熟的技巧。但是,家属和亲友作为 居家护理的主要承担者除了懂得最基本的护理常识外,对于护理的科学性 及合理性认识不足,所以为了使得家属在护理残疾老人时能够既有效,又 安全,就需要承担护理工作的家属了解并学习一定的残疾老人居家养老护 理常识。

一、残疾老人居家养老的用药 人类年龄的增长,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使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 布、代谢、排泄及药物的反应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在 残疾老年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更加接近,药 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次,残疾老年人常体弱多病,往往同一时间的多 种药物用药时间长且剂量大,药物相互作用复杂,特别是肾功能的减弱,可 产生药物蓄积中毒。为此,家属在遵循医嘱对残疾老人进行用药时需要注 意以下原则。 (一)治疗针对性强,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残疾老年人病情复杂,明确诊断十分困难,且常同时合并多种疾病。 为此,针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最迫切的治疗方案,尽量避免不 必要的多种药物联用,减少药物与药物的相互影响,对于那些不属优先治 疗的药物可暂停使用。

13


(二)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 现在很多药物可以用于临床,但是选择何种药物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 况。宜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如用一种药物可控制病情时,就不 必联合应用多种药物。确定需要联合用药时,要尽量避免药物与药物相互 作用引起的反应。同时使用药物越多,发生相互作用的危险性就越大。对 于新药更要了解其副作用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谨慎选择,防止医源性疾 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新药的老年药理学研究多不完备,故残疾老年人使 用新药时更应严密观察。 (三)选择适当剂量 残疾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经肾排泄的药物要适当减量。为了避 免药物过量,防止药物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应密切监视肾功能改变。残疾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老化性改变,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敏感性增强,使 用这类药物时亦应减量。但残疾老年人普通细菌感染时发展快、病情重, 确定诊断后应尽早给予足量抗生素治疗。 (四)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残疾老年人的病情变化要配合医生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有可能危及 生命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加强日常护理之外,在配合医生 执行治疗措施时更要细心周到,对残疾老年人的治疗应尽可能合理,以期 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即使这样残疾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依然存在。当病情 变化时仍应考虑这一因素。

二、残疾老年人的卧床护理 (一)整理床铺 1.

关好门窗,移开床旁桌、椅。如病情许可,放平床头,便于彻底清扫。

2.

协助老人翻身至对侧,松开近侧床单,用床刷从床头至床尾扫净床单 上的渣屑,应注意将枕下及老人身下各层彻底扫净,然后将床单拉平 14


铺好,协助老人翻身卧于扫净之一侧。转至对侧以上法逐层清扫,并 拉平床单铺好。 3.

整理被盖,将棉被拉平,为老人盖好。

4.

取下枕头揉松,放于老人头下。

(二)更换床单 1.

酌情关好门窗,移开床旁桌、椅。

2.

放平老人,帮助老人侧卧在床之一边,背向护理人,枕头与老人一起 移向对侧。

3.

将脏污床单卷起.塞入老人身下,扫净垫褥上的渣屑。

4.

将清洁床单铺在床的一边(正面在内),迭缝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将上半 幅卷起塞在老人身下,靠近侧的半幅自床头、床尾、中间、先后履平拉 紧塞入床垫下,帮助老人侧卧于清洁床单上,面向护理人,转至对侧, 将脏污床单自床头至床尾边卷边拉出,然后将清洁床单拉平,同上法铺 好,帮助老人取仰卧位。

5.

盖好棉被,拉平,使老人舒适平卧。

6.

一手挟住老人的头颈部,另一手速将枕头取出,将备用的干净枕套给 老人枕好。

(三)扶助卧床老人向床头移动 1.

放平靠背架,取下枕头放于椅上,使老人仰卧,屈起双膝;

2.

护理人一臂伸入老人肩下,一臂托住老人的臀部,在抬起老人的同时, 叮嘱老人用双手握住床头栏杆,并指导老人用双足抵住床面挺身上移。 放回枕头,再支起靠背架,使老人卧位舒适。

(四)扶助卧床老人翻身 1.

仰卧老人要向一侧翻身时,先使老人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膝,护理 人一前臂伸入老人腰部,另一臂伸入其股下,用臂的力量,将老人迅

15


速抬起,移近床缘,同时转向对侧。 2.

抬起老人头肩部,并转向对侧,在老人的背部放置软枕,以维持体 位,胸前放一软枕,支持前臂,使老人舒适。

3.

将老人上腿弯向前方,下腿微屈,两膝之间,垫以软枕,防止两腿之 间相互受压及摩擦。

(五)卧床老人的口腔护理 正常人口腔内有多种微生物寄生。口腔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的残渣, 都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由于唾 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刷牙、漱口、饮水及进食等机械作用,对细菌起 到一定的清除作用,故很少发病。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减弱,唾液腺分泌减 少,溶菌酶杀菌作用降低,为口腔内细菌的大量增殖造成了有利条件。此 时细菌增多,分解糖类、发酵、产酸作用增强,若不注意口腔卫生,不仅 容易发生口臭及口腔炎,影响食漱及消化功能,甚至可因口腔感染导致腮 腺炎等并发症,所以对口腔护理很重要。 1.

器具:镊子一把、棉花球,压舌板一块(或用竹筷代替)、漱口药液(常 用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或3%硼酸溶液)。

2.

方法:让老人侧卧,面向护理者,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以镊子夹 取漱口液棉球,由内向外,沿牙齿的纵向擦净牙齿内外两侧,咬合 面,舌、口腔粘膜,硬腭等处,洗毕,帮助老人漱口,擦干面部。若 口腔粘膜有溃疡,可撒锡类散或青黛散.。如有假牙,应帮助老人取 下,用冷水刷洗,让老人漱口后戴上。

(六)协助老年人排痰 老年病人长期卧床,因体质衰弱、咳嗽无力、痰液粘稠,很容易引起 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有时粘痰壅塞咳不出来,可出现面部青紫及呼吸困 难,甚至影响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1.

适当多饮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16


2.

经常改变身体位置,定时拍背。特别是病人阵咳前,鼓励病人做深呼 吸,以便将痰咳出。

3.

蒸气吸人:将开水倒人茶杯或装有菊花、青果、胖大海等中药的茶缸 中, 口对杯中吸人热蒸气,每次15~30分钟,每日2-4次,可湿润咽 喉,稀释痰液,有利排痰.

4.

简易吸痰器:适于痰液壅盛时,用一根较粗的消毒导尿管接在100毫 升的注射器上,将导尿管一端插入患者口腔深部,吸出痰液;另置一碗 清水,随时冲洗导尿管,以防止粘痰堵塞。

5.

患者突然粘痰堵塞、影响呼吸时,要分秒必争,立即用手绢或纱布包 住食指,伸向病人咽部,掏出痰液,必要时需进行口对口吸出痰液。

(七)为卧床老人擦澡 1.

器物:清洁衣裤、大毛巾、热水、水桶、毛巾、肥皂、脸盆。

2.

方法:关好门窗,移开桌椅,盛热水四分之三盆,松开盖被,将大毛 巾半垫半盖在老人擦洗部位,先用湿毛巾擦,然后用蘸肥皂的毛巾擦 洗,再用湿毛巾反复擦净,最后用大毛巾擦干。擦洗部位的先后顺序 如下:

(1) 松开领口,给老人洗眼、鼻、脸、耳、颈部等处,注意洗净耳后及耳 廓处。 (2) 脱去老人上衣(如有褥疮及伤口,需先洗健康一侧,后洗患侧),擦洗两 臂。注意洗净腋窝部。帮助老人侧卧,面向护理者,将脸盆放于床侧 的大毛巾上,为老人洗净双手。 (3) 解开老人裤带,擦洗胸腹部,注意乳房下及脐部,帮助老人翻身,擦 洗背及臀部。 (4) 脱去长裤,擦洗两腿、两侧腹股沟、会阴。将盆移于足下,床上垫大 毛巾,洗净双足,穿好裤子。 (5) 整理床铺,按需要更换床单,清理所用物品。

17


(八)卧床老人便秘的处理 截瘫患者的便秘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神经系统 受损情况、恢复情况及活动强度不同,其便秘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正确的 截瘫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便秘明显改善。 1.

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操作者站于患者右 侧,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 ,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 掌根着力,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压 按摩,使腹部下陷1cm,幅度由小到大,直至产生肠蠕动,每日早、 晚餐后30分钟进行,10~15分钟/次,每天2次。

2.

指压法于每日有便意前10分钟进行,患者取半卧位,选取天枢穴和天 沟穴,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至重,逐渐加力,按压30秒~ 1分钟/次,3~5分钟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

3.

行为训练,告知患者及时排便的目的和意义,与患者共同制订按时排 便表。每天早餐后定时给予便器,此时人的“胃—结肠”反射最强,最 易引发排便,采用舒适体位、屏风遮挡、减少室内陪护人员及探视人 员,为患者制造相对独立空间,清除紧张情绪,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 习惯。

4.

开塞露深部灌肠。严重便秘时,患者左侧卧位,屈膝、床头抬高,床 尾降低,嘱患者张口吸气,可放松肛门括约肌,同时将开塞露边挤边 旋转有利于粪块松动,然后嘱患者稍微用力,并用开塞露前端将粪块 向外拨出,再行清洁灌肠,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屈膝,床头降低,床 尾抬高。

5.

饮食疗法合理饮食对预防和治疗便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嘱患者食高 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多维生素食物,避免过食煎炒、酒类、辛 辣等食物,亦不可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 香蕉、南瓜、波菜等。

18


第五章 残疾老人的居家康复 残疾老人由于脑部或肢体部的功能障碍,在生活中会有个别的肢体得 不到相应的运动,从而产生退化,比如中风患者,或者是截瘫后卧床的老 人,虽然这些部位活动不便,但是如能得到正确的康复训练则可以防止其 进一步病变,从而维护残疾老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康复训练的常识和基本 技巧,不仅仅是家属需要知道,作为残疾老人自己也应该了解并学习,配 合家属共同完成居家康复。

一、脑中风患者的康复 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同时也是容易导致老人卧床的主要疾病 之一,脑中风发生后,患者会卧床不起。所以对脑中风的护理特别重要。 (一)正确体位: 1.

仰卧位:为保持正确的仰卧位,需使用3个枕头。枕头1:垫于头下, 但不宜于高,面部朝向患侧。枕头2:为防止肩胛骨前后缩,在肩后部 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使肩关节呈外展位,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 上。前臂伸直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枕头3:为防止患 侧骨盆后缩,在患侧骨盆及大腿下垫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使膝 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2.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使患侧肩部 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 自然呈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

3.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上臂前 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

19


侧下肢屈髋屈膝前置于枕上,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

(二)上肢康复训练:目的是防止发生肩肘腕指关节挛缩,同时诱发患侧 上肢分离运动出现。 1.

肩关节运动: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位于健手拇指之上置于腹 部,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作上举运动,尽量举至头顶。

2.

肘关节运动:患者双手十指交叉(交叉方法同前),双侧上臂紧贴胸 臂,在胸前作伸肘屈肘运动,屈肘时尽量将双手碰到胸壁。

3.

腕关节运动: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位于健手拇指之上,肘关 节屈曲置于胸前,双侧上臂紧贴胸壁,用健手腕关节带动患侧作腕关 节屈伸运动,先左后右。

4.

掌指关节运动:患手四指伸直并拢,用健手握住患手四指,拇指抵住 手背近侧指关节处作掌指关节屈伸运动。

(三)下肢康复训练:目的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出现;保持腰背肌群和伸 展髋膝踝关节,为站立行走作准备。 1.

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交叉方法同前)上举,双腿 屈髋屈膝,双足踏床,慢慢地尽量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5-15 秒)后慢慢放下。起初患者不一定能自动抬起臀部,家属可一手按住 病人的两膝,另一手托起病人的臀部帮助病人完成此动作。

2.

抱膝运动:患者双手抱住患侧下肢,持续2-3分钟,如果不能自行完 成,家属可协助完成此动作。这节操可防止肢体痉挛。

3.

夹腿运动:患者仰卧位,双手交叉至腹前,屈髋屈膝,足踏床面,然 后作髋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

4.

屈髋屈膝运动: 双手交叉举至头的上方,家属一手扶持患侧膝关节, 一手握住踝部,患者足部不离床作向后方滑动,完成髋、膝关节屈曲 运动,然后慢慢地将下肢伸直。

5.

踝关节运动: 家属一手按住患侧小腿前部,另一手托住足跟,前臂抵

20


住足掌加压作背伸,并维持数秒钟,但手法要柔和,切忌粗暴。 以上 早期康复训练操需在康复师指导下,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可选择性地 进行训练。每天做二次,每个动作做10-20遍。

二、关于残疾人的平衡训练 狭义的残疾老人是指肢体或者是其他身体功能的障碍,最为明显的就 是下肢残疾,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各种疾病频发,使得没有肢体残缺的 老人仍然行动不便,行走不便,跌倒就极有可能发生,老年人的跌倒是其 生命安全的大敌,所以对于居家养老的残疾老人来说适当的平衡训练就非 常必要,这不但可以有效的锻炼肢体协调能力,防止各种情况的跌倒,还 能保持老人的肢体活力。

(一)初级平衡训练 1.

坐姿平衡

(1) 坐在椅子上,抬头挺胸,后背倚靠椅背。 (2) 双臂自然放在前面的桌子上,身体保持平衡。 训练要求:放松肩膀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不要过度紧张。 3.

单脚站立

(1) 双手左右侧平举,身体正直,目视前方站稳。 (2) 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上身保持不动。 (3) 换脚练习,并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训练要求:单脚站立时尽量不要东摇西晃。 4.

脚尖站立

(1) 双脚尖站立,并从1数到10。 (2) 双脚尖站立平稳后,改为单脚尖练习。 训练要求:最初训练以光脚练习为宜。

21


3.

衡板上站立

(1) 在支点较宽的平衡板上站立,目视前方,并从1数到10。 (2) 训练中逐渐减小支点的宽度,并从1数到20。

(二)中级平衡训练 1.

顶物走

(1) 地面上画一直线,患者头项一本书或一个枕头站在起点。 (2) 沿直线走,同时头上的东西不能掉下来。 (3) 在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直线改为圈线。 训练要求:忌用手扶头上的东西。 2.

跳华尔兹舞

(1) 地面上画一个大圆圈,围绕着某一垂直的轴转圈。 (2) 速度逐渐加快。 注意事项:若出现头晕、出汗、脸色苍白时,应及时停下来休息,并 调整转动的速度与弧度。 3.

走平衡木

(1) 在平衡木上行走,保持平稳。 (2) 在以上基础上按节拍或音乐行走。 训练要求:跳下的动作要轻,前脚掌先着地。 3.

不倒翁

(1) 在座位上保持良好的坐姿。 (2) 坐正后,从一侧推动患者以破坏其平衡,要求再度保持坐正的体姿。 (3) 在推动下要保持平衡,可在其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推动,并继续保持 平衡。 注意事项:推动力由轻到重,并注意保护,以免跌倒而受伤。

22


(三)高级平衡训练 1.

蒙眼走

(1) 开始时两眼睁开站立,并注意地面所画直线的走向。 (2) 然后闭上眼睛站立,并向正前方行走。 3.

倒走

(1) 地面上画一直线,沿直线倒着走。 (2) 在平稳的基础上计时,训练速度。 (3) 上下楼梯时练习倒着上、下台阶。 4.

拿横杆走平衡木

(1) 拿着横杆在平衡木上走动。 (2) 横杆的长度可不断加长,两头可挂上物品进行练习。 训练方法 (1) 旋转身体后继续保持平衡。 (2) 迅速由蹲位到站立位,保持平衡。 训练要求:无论旋转还是蹲起,速度都应由慢到快。

23


第六章 残疾老人的心理特点及居家养老中的情绪 支持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或人体结构上的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 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由于遗传或 意外事故导致个体某种身心的缺损和功能的丧失,因此,残疾对一个人来 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它不仅给人带来生活、工作中的不便,而且严重困扰 着他们的心灵。残疾老年人或者是人到老年才患有残疾,或者是已经承受 了一辈子的痛苦,所以残疾老年人作为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在居家养老 过程中的心理情绪疏导和支持就十分重要。

一、残疾老人的心理特点 (一)敏感自卑 与健全人相比,生理上的缺陷使得残疾人各方面都会遇到困难,也更 为敏感,这时情绪反应尤为明显,对歧视的情绪反映强烈。有的残疾人以 爆发式情感表现,有的则以深刻而持久的内心痛苦隐藏在心,表现为无助 与自我否定。同时由于常常受到厌弃与歧视,极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 残疾老人由于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加上身体的残疾,这种敏感自卑的情绪 会更加明显,而且会伴有轻生的念头,会感觉已经成为家人的负担。 (二)孤独感 孤独感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某些缺 陷,残疾人的行动受到不同程度限制,其行为容易受到挫折。由于活动场 所少,交流对象十分有限,且在许多场合常常受到歧视,久而久之会产生

24


强烈的孤独感,甚至行为孤僻。如果残疾老人在早年就已经患有身体残 疾,或者已经适应了这种孤独的状态,如果是人到晚年后才患有残疾,就 会非常难以适应这种情况,老年的不适应和残疾的悲观情绪会严重影响老 人的情绪。 (三)悲观失落 老年人的悲观情绪尤为明显,因为人到老年,很多事情力不从心,看 到年轻人的精力那么充沛会更加感到心里不平衡。作为残疾老年人,本来 年纪的增长已经使得老年人的心理波动加大,加上身体的残疾,老人更加 会感到不幸和失落,产生悲观情绪,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由于会受到 一些非礼的歧视,因而容易产生意志消沉,悲观失落的心理。 (四)强烈的挫折感 尤其是后天的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残疾,受挫感特别强烈,有的甚 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和性格。有的因意外导致毁容或躯体致残 而丧失生活信心,甚至导致自杀。残疾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后,社交圈会更 加的狭窄,虽然不会因对比而产生挫折感,但是生活的孤独和情绪的压 抑,会让残疾人产生强烈的无用感,从而产生心理挫折。 (五)求助、依恋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疾患,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而且往往对残 疾同伴怀有深厚的同情,残疾朋友之间更乐于相互帮助。但是残疾老人在 家里却会表现的十分要强,因为家里只有自己一个残疾人,在健全人的身 边残疾人会表现的很独立,不去依赖或者求助任何人,可是这样却会产生 很多麻烦,使得残疾老人的生活更加危险。

二、居家养老中对残疾老人的情绪支持 作为和残疾老人接触最多的照料者,也应该学会如何照顾到老人的情 绪,使其更加的积极和乐观,照料者和残疾人的家属应该具备以下意识: 25


(一)对残疾老人要怀有平等,尊重的态度。 上文提到,残疾人在健全人的身边会表现的十分要强,此时的照料者 应该抱有平等的心态,接受残疾老人的这一情绪需要,并且适当的予以配 合,当残疾老人独立的完成一件事情后,会表现的很满足,会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其烦闷的情绪。但是残疾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限制,有许多事情无 法自己完成,但是照料者在协助或者帮助残疾老人完成各种事情的时候要 充分考虑到残疾老人的想法和态度,随时征求他的意见,做到平等尊重。 (二)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老小孩就是说老人会有孩子的脾气,对于残疾 老人来说这点尤为明显,老人在接受照料者照顾的时候,会突然间情绪大 变,或者不吃药,或者摔东西,有的老人甚至会故意滚下床、故意从轮椅 上摔下来。这些反常的行为其实都是老人情绪宣泄的表现,作为照料者, 要特别留意观察老人细微的情绪变化,及时的予以关注,解决和疏导,防 止其产生更大的情绪问题。 (三)掌握适当的情绪处理和干预技巧。 这点说的通俗一些就是需要懂得怎样哄老人开心,在专业层面就叫做 情绪干预技巧。一般来说对老人的情绪处理和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倾听。语言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当残疾老人情绪异常的时候,积极 的倾听是最好的方法,不过这要求照料者对老人进行适当的引导,让 老人说出心里的情绪,这点很难做到,所以照料者可以通过其家人了 解老人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年轻的时候比较得意的事情,以此为突破 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老人说出心中的烦恼和不悦。这里需要说明的 是照料者在倾听的时候要给出适当的同理反应,也就是说要顾及到老 人的情绪,使老人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注,从而更好的吐露自己的 心声。

2.

观察。照料者和残疾老人的接触频率非常高,所以更要时刻留心观察 老人的一言一行,把握住老人的情绪变化。老人的情绪激发点一般是

26


听说了和自己伤心往事相关的信息,比如子女呀,同事呀,邻居呀或 者是朋友的信息。另外,照顾到老人的需求也很重要,如果老人想这 样,可是照料者却做了那样的事情,和老人的意愿相违背,结果往往 会激怒老人,所以照料者要时刻和老人沟通,观察到老人的情绪变 化,及时的予以关注。 3.

引导。残疾老人在家里生活久了,会有许多打不开的心结,长此以往 就会积压在心里形成消极的情绪,如果老人的小情绪得不到正确疏导 的话,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所以残疾老人的居家照料者要学会 如何引导老人的情绪。首先是自己的情绪要积极乐观,对生活怀有一 颗包容的心,这样的情绪状态才能更好的影响老人,否则自己情绪本 来就不好,更别说是去影响老人的情绪了。其次作为照料者要了解老 人的基本兴趣爱好,老人的情绪产生变化的时候可以尝试采用转移老 人注意力的方法,使其情绪得到好转。最后照料者在照顾老人的时候 注意从言行上来引导老人,尽量少提或者不提那些令人心情不快的事 情,将老人的注意力引导至令人开心愉悦的事件上去。

27


第七章 残疾老人的社交状态及改善方法 残疾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和家人以外的人联系非常少,唯一接触 的“外人”就是家庭护理员,由此可见,残疾老人的社交圈子是非常狭窄的。 与人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要,如果人长期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会产 生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通常被称作是社交问题,由社交问题而产生的孤 独感无助感以及情绪抑郁或者是失眠问题则是残疾老年人的大敌。

一、残疾老人的社交状态 (一)社交圈狭窄 中国的“圈子”是指同质性较强的一群人构成的交往群体,而社交圈则 是指可以交往或者是在一起活动的人。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和常人的交 往会有些障碍,所以残疾人的社交圈子多为一些有身体障碍的残疾人,但 是对于残疾老人来说,行动不便是他们进行互相沟通的主要障碍,所以就 导致了彼此之间联系匮乏,导致其社交圈子狭窄。 (二)社交方式单一 在现代社会,社交方式千千万万,对于正常人来讲,旅游、兴趣小 组、聚会、学习班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社交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的结 交到朋友,但是对于残疾老人来说以上的东西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归根 结底还是行动的问题,行动不便造成了残疾老人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不畅, 从而导致各种社交问题。网络也日益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交方式,但是 残疾老人由于年龄的限制,难以熟练的掌握这一高速便捷的社交方式。

28


(三)社交动力不足 居家养老的残疾老人因社交问题而产生的心理情绪问题是非常严重 的,但是对于残疾老人自身来说,却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理由来主动扩大社 交圈,并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使其克服各种障碍来结交朋友,换言之就是虽 然我们非常支持残疾老人扩大社交圈子,但是残疾老人却不是非常渴望走 出家门,结交朋友。 (四)社交能力有限 社交能力,就是指人们结交朋友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普通人有着 一定的社交能力,可以顺利的和陌生人建立关系,继而顺利的发展成为友 谊,但是残疾老人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来讲, 他们的社交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衰退,加上社交的动力不足,所以就 造成了社交能力有限,难以成功的开展社交活动。

二、残疾老人社交状况的改善方法 残疾老人社交状况改善的迫切程度是毋庸置疑的,残疾老人长期处于 和照料者、家人的狭窄社交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其心理情绪状态,形成任 性,固执古怪的脾气,对居家养老的顺利进行产生相当大的阻碍,还会因 此影响老人的心理情绪状态,产生抑郁,焦虑甚至是自杀倾向,可以说, 残疾老人的不良社交状态对其生命安全的影响非常大。 (一)培养社交欲望,增加社交动力 作为残疾老人的照料者和家属,应该积极的鼓励老人突破心理障碍, 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交欲望,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成为残疾老人的社交 动力,从而激发潜力顺利开拓自己的社交圈子。 (二)选择正确是社交方式 残疾老人由于生理限制,有许多社交方式并不适合其应用,比如经常 出门参加聚会,或者长途旅游等方式,但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残疾老 29


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社交方式。网络社交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可谓无所不能,残疾老人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进行正 常的社交活动,比如聊天,谈心,一起解决问题等。对于一部分残疾老人 来说,电话交友,书信交友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注意培养兴趣爱好 就正常人而言,在社交生活中最容易成功的办法就是一群兴趣相投的 人在一起,比如爱好书画的,爱好诗词歌赋的,或者是其他有共同兴趣爱 好的人在一起,这些人更容易成为朋友。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应该 注意培养兴趣爱好,无论是书画还是乐器,都可以快速的找到志同道合之 人。这样,他们的社交圈子就不是局限在残疾老人的范围内,而且还有许 多的正常人。残疾老人在参加这种社交活动的时候要有家属的陪伴,注意 路上的安全。 (四)树立正确的社交心态 残疾人,特别是残疾老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心结有待打 开,否则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有时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逃避的现象, 但是他们的心里是孤独的,渴望得到正常的情感支持。这种矛盾的心理需 要家属及陪护人员给予较多的关注,引导老人树立正确的社交心态,并进 行积极的疏导,帮助老人突破自卑、逃避的心理障碍。

三、与残疾人交往的社交礼仪 在与残疾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因为残疾老 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况和正常人有所区别,所以在于残疾人交往的时候 需要注意一些礼仪。而且对于残疾人而言,当清楚的知道别人和自己交往 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礼节所包含的意义时,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了解对 方的本意。

30


(一)基本理论 1.

盲人朋友的眼睛失去了功效,会对自己的动态行为具有很大的不肯定 性,但其耳朵会显得格外灵敏,并对盲杖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因此, 与盲人朋友交往时,语言要有礼貌,动态行为要适当缓慢,不可剥夺 其盲杖。

2.

聋人朋友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耳朵的失聪会促使其观察能力的增 强,尤其是对健全人的表情观察会更加细致入微。由于没有声音的配 合,这样的观察会带有很强主观臆测色彩。因此,与聋人朋友交往 时,要主动为对方解释或者翻译周围发生的事情,并坦然面对聋人的 眼神。任何窃窃私语或者频繁地转身相背,都会引起聋人的猜疑或者 不友好的举动。

3.

肢残朋友的肢体不方便,但心智是健全的。与之交往时,要充分尊重 对方的心智,谨慎谈及运动和出行的话题。过分热情的对其肢体上进 行帮助或者过分的漠视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二)基本能力 1.

与盲人朋友交往的礼仪

(1) 与盲人朋友交谈前,距离他一两米远时,首先应有一个声音的提示, 让他知道你在他的附近,然后再进行交谈,语调应诚恳而低沉。盲人 朋友一般都比较拘谨,切勿大声疾呼或突然向其握手和拥抱而使其受 到惊吓。 (2) 在引领盲人朋友时,要注意他的习惯,首先要问问他/她习惯拉着你的 左手还是右手;其次,所到之处的场景、人物尽可能向他/她详尽介 绍;第三,特别要避免使用“你坐这儿、坐那儿”这类的语言,因盲人 看不见,对方向、位置难以把握,我们引领他们就坐时要明确地告知 他们:请坐在你左边或右边、前面或后面的位子,等等,要给他们一 个十分明确的指示。切记不可以随意拿走盲人的盲杖,或者牵引盲杖 为盲人带路,这样会给盲人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

31


(3) 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在场的人员做个 简单的自我介绍,使盲人朋友可依据声音来辨别现场的人员。 (4) 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尽最大可能将现 场情况、他面对的主要人员进行描述,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 能很快地融入即将参与的活动之中。 (5) 如果我们与盲人朋友共同进餐,请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先帮他们触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盘在什么位置;

2)

为了便于盲人就餐,应给他们准备一个碗和勺,这样,饭菜不会杵到 桌子上;

3)

问清他们喜欢吃什么菜,先帮他夹一两种菜、并告诉他面前的菜是什 么,看他们吃完盘中的菜,再换另一种,菜量少一些,各种菜尽量不 要搅在一起,影响口感;

4)

吃鸡鱼等带骨的食物时,要提醒他们注意,避免扎嘴。据观察,盲人朋 友总是不愿麻烦别人,就餐时往往很仓促,仅限于填饱肚子。我们更应 对他们有体贴入微的关照,使他们也能慢慢品尝各类菜品,享受到餐饮 的乐趣。应鼓励和启发盲人朋友将自己的困难和特别要求主动告诉身边 的朋友,不要不好意思。

2.

与聋人朋友交往的礼仪

(1) 在社交场合,如有聋人朋友在场,请以信任、友好的心态和表情面对 他们,消除他们自卑、戒备的心理,对于聋人朋友特殊的困难要及时 给予帮助。 (2) 在当今信息时代,聋人朋友也在广泛地使用手机短信进行社交联络, 我们给聋人朋友发短信要注意语言的言简意赅和文明礼貌用语。 (3) 与聋人朋友交谈时,应微笑地提前打招呼,多注视他的眼神和手势, 如看不懂他们的手语,可进行笔谈。 (4) 与聋人朋友交谈时,尽量直截了当、避免用悔涩、幽默或说反话等方 式与他们交流,免得引起误解,诚恳仍然是与聋人朋友沟通的根本。

32


3.

与肢残朋友交往的礼仪

(1) 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许多肢体残疾的朋友或是肢体 不完整、或是因残障行动很艰难,一些脑瘫的残疾人甚至行动怪异, 如何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们首先要接纳他们,进而理解他们,用 他们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 才有可能热情周到的为他们服务。 (2) 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多地注视肢体残疾朋友的残障部位,更不能嘲笑他 们因残疾而造成的非常态的举止行为。 (3) 与坐轮椅的残疾人交谈,时间超过一分钟的对话,最好采用蹲姿与其 谈话,此时双方的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体现彼此之间的尊重。 (4) 要帮助残疾老人熟悉周边的无障碍环境,在协助其出行的时候进行细 致的引导,避免残疾老人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四、对残疾人不要“过分全面地”提供帮助 残疾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大多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 方式,并且可以自行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规事务。从这个角度来说, 朋友的帮助,更多地意义是体现朋友之间的善意和关心。所以这样的关心 和帮助,需要事先征得残疾人本人的同意和配合,切不可“强行”或者“过分 热情地”完成。当残疾人确实不需要他人帮助时,就不要前去帮忙,比如 说,架双拐行走或上下楼梯,别人一扶就会失去平衡,反而有“帮倒忙”的尴 尬。残疾朋友若不希望别人帮助,也请明确表达出来,这并不失礼。再 如,引导盲人出行时,切不可随意把其盲杖拿在自己的手里而试图搀扶盲 人前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令盲人心生胆怯或者反感。 失去双臂的残疾人,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练就了一套独特的自理 方法,要特别注意适度的帮助,过度的帮助会挫伤他们的自尊,这里特别 要强调的是,面对这些残疾人朋友,除非他们提出具体的求助方式,在帮 助他们就餐时只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餐具,最忌讳喂他们吃东西。

33


五、了解各类残疾人所遵循的特殊礼仪 1.

盲人朋友应注意纠正自己的盲态。建议朋友们试试这些方法:全身放 松、特别是双肩放松,头摆正,不要歪着头去“追光”,面部表情尽量 放松、保持平静,最好面带微笑与他人交谈。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克 服焦虑与恐惧,这样才能充满自信,这也是克服盲态的根本。另外, 还应注意纠正一些习惯动作,如不停地捻自己的衣服角、沙发巾,在 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喧哗,等等。

2.

盲人朋友应随时随地注重个人卫生,干净整洁是获得尊重的根本。

3.

盲人朋友因难以把握颜色的搭配,不妨多请教别人,看什么颜色的衣 服适合自己的肤色、身材,为了便于着装,可选择同一颜色的套裙、 西装、袜子,等等。

4.

盲人朋友只能靠声音来扑捉外界信息。由于他们看不到周围的事物, 难以判断周围的人离我们的远近距离,此时难免会提高音量、担心别 人听不到自己的讲话,此时若能勤于问问身边的人,就可避免说话声 音过大。如果我们多想想别人、关注环境,就会养成低声讲话的习 惯。要注重讲话的语调、节奏,特别是音量不能太高,从现在开始锻 炼降低说话的声音。你会发现,你的声音越低会越好听,会越吸引 人。你还会发现,一个低沉的声音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 和尊重,你会显得更有修养。

5.

盲人朋友在用盲杖协助行走时,要小心盲杖戳到别人,若碰到别人应 及时表达歉意。

6.

在社交场合,如有聋人朋友在场,请及时将大家交谈的内容转达给聋 人朋友,免得引起猜疑或误解。

7.

聋人朋友聚集在一起交谈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妨碍他人,比如说,在路 上遇到朋友交谈时不要影响别人行走、车辆行走;在展览馆聚集交谈时 注意不要影响别人观看展品;在影剧院与朋友交谈时注意不要影响别人 观看演出,等等。尊重他人,不影响、妨碍他人是礼仪的根本原则。

8.

聋人朋友相互收发手机短信也应注重用语的文明。

34


9.

聋人朋友随身携带笔和纸便于和他人沟通。建议聋人朋友随身带一个 小卡片,上面书写“我是听力障碍者,能得到您的帮助,我十分感 谢!”这个小卡片将拉近我们与聋人朋友的心理距离。

10. 一 些 聋 人 朋 友 虽 然 不 能 说 话 , 但 能 发 出 一 些 声 音 ( 但 他 自 己 听 不 到),因此,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召开会议的场所应避免制造“噪 音”,影响环境。 11. 在公共场所,走路要轻,不要影响他人。 12. 在公共场所,关门时要用手带一下门,免得关门时的重重的撞击声影 响他人。 13. 一些腿有残疾的朋友,不情愿架拐行走,当他们大幅度地摆动上身用 以带动残弱的下肢,十分费力地行走时,他们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 种艰难与痛苦,应该承认这是不够雅观的,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 受。我们提倡下肢残疾的朋友持杖行走或使用轮椅,一来为了保护残 肢、避免过度负重,二来也是我们肢残朋友在举止上的一种文明体 现,这也是针对我们的具体礼仪,应该引起重视。 14. 肢残朋友在就餐时,如遇需要与对方握手致意或敬酒时,而自己站立 起身不便,可向对方说明,坐着与对方握手或敬酒也不算失礼。 15.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轮椅、拐杖、盲杖的朋友,一定要 注意这些辅助工具的整洁,因为我们的行动离不开这些工具,这些工 具犹如我们着装一样重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朋友的拐杖都配 有拐杖套,有的朋友衣服穿得很体面,而拐杖套却脏兮兮的,使整体 形象很不协调,应多准备几个拐杖套常换常洗,有条件的话,做几个 与服装颜色相一致的拐杖套,着装与拐杖套的颜色相一致,更能体现 出我们的素养。 16. 架双拐的朋友,如果穿着短上衣或蝙蝠衫类的衣服,衣服被双拐一 撑,就很不雅观,如能选择稍长、面料软些的外衣,架双拐时就会显 得较为得体,坐轮椅的朋友穿长裙或较肥大的长裤也是不错的选择。 17. 尊重所有人的劳动,如做清洁卫生的工人,等等。 18. 当别人发现你行动有困难,主动提出要帮助你时,请及时表示感谢。 35


第八章 慢性病对残疾老人的困扰及解决策略 残疾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这些状况对于其居家养老生活的 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听视觉能力障碍,特别是卧床的

老人,这些对于他们身体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老年人作为特殊 的年龄群体,还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如此一来,残疾老人就会面 临着身体残疾和慢性疾病的双重折磨,这些对于居家养老的残疾老人来说 无疑是痛苦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本章节的介绍,使得残疾老人及其照料 者对于老人的慢性疾病有所了解,在日常的护理和照料中适当的关注,并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一、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及其原理介绍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 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 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 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 (18.9-21.2kPa) 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最要紧的是因为高血压而引起的并发症,长期 的高血压若不及时有效的降压,心脏就会因过度劳累而肥厚扩大,进而出 现功能衰竭,这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同理,管道内压力过 36


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容易爆裂,发生在脑血管,就是出血性脑率 中;同样,肾脏是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种微细的管道在长期高压的影 响下发生硬化、狭窄、功能损害,从而使肾毛细血管网排除身体内毒物的 功能受损,体内有毒物质贮留于血内,即成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 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 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 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 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 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但是老人如果是单 纯的高血糖的话还不一定是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被称作为“沉默的杀手”因为糖尿病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危害,只要 控制好胰岛素的分泌就可以了,但是他的并发症数不胜数。 (三)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 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过性或 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通常发生在向大脑输送氧气和其它营养物的血管爆裂之时,或 发生在血管被血凝块或其它颗粒物质阻塞之时。如果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 氧气供给,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接着,受这些神经细胞控制的身体机能也 会随之失去作用。由于死亡的大脑细胞无法替换,因此脑卒中造成的后果 通常是永久的。患有大血管急性缺血性发作的患者,每小时损失1亿2千万 神经细胞、8300亿神经键、和714千米有髓纤维。每分钟有190万神经细 胞、140亿神经键、12千米有髓纤维受损。与因大脑老化而产生的神经细 胞的正常死亡速率相比,缺血性大脑如果不接受治疗,则每小时老化3.6年。

37


(四)高血脂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 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 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 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 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等,都与高血脂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 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高血 脂的治疗方法不能仅仅通过药物层面,还要留意身体的调养。致力负离子自 然医学研究的专家称:负氧离子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稳定,无副作用, 且有改善机体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整体效应,尤其适用于伴有多种慢性病 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非药物疗法,值得推广。

二、残疾老人慢性病的特殊护理 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大多是不可以完全治愈的,需要靠药物来维持,并 且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残疾老人由于各种限制, 无法顺利的进行锻炼运动,在食物营养摄取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特别是 在用药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合理搭配,所以作为残疾老年人,在 居家养老过程中要因病制宜的采取适当的方法。 (一)残疾老人慢性病日常控制的方式建议 1.

舒适护理

(1) 舒适的休养环境。老年人由于受到生理、心理、环境的影响,若长期 患慢性疾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睡眠、情绪等,因此,在护理老年 慢性病患者时,首先应做到舒适护理,可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及 38


与患者交谈,改善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 舒适,温度和湿度应适宜,空气应新鲜,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休养 环境,以保证患者的休息、睡眠,并加强生活护理,增进患者的舒适感。 (2) 舒适的体位。根据病情将患者置于所需的体位,既利于治疗又使患者 感到舒适,如哮喘病人应协助采取端坐位,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症 状缓解,可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等支撑物,以病人自觉舒适为 原则。 2.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对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由于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 肺内感染、压疮等,护士应认真及时地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压疮护 理、导管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护士还应教会患者家属掌握必要的 护理知识,以便患者回家后能得到连续的护理。 (2) 应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清洁口腔、擦浴、洗头、 排泄等,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提高机体抵 抗力,预防感染。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对长期卧床、偏瘫的患者,给 予定时做肢体被动运动,并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 力,帮助恢复肢体功能,也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长期处于昏迷、植物状态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 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长期卧床患者 应经常变换体位,应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呼吸或给予拍背以助分泌物排 出,防止坠积性肺炎。 (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常因前列腺疾病、尿路结石、泌尿道肿瘤 等原因导致尿流不畅、尿液潴留,加之抵抗力弱,易引起尿路感染,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正规治疗。对尿潴留、尿失 禁者,可采取诱导排尿的方法,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必要时在无菌 操作下导尿,留置导尿的患者,要保持引流通畅,将引流管妥善固 定,防止堵塞、扭曲、脱落及逆行感染,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量、颜色,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保持大便通畅。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长期卧床、易发生 39


便秘,而用力排便易引起心梗及脑血管意外等,应注意调节饮食结 构,增加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注意补充水份,并 经常进行腹部按摩,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6) 保持各种导管通畅。老年患者由于多种疾病并存,有时身上可置许多 导管,如引流管、导尿管、吸氧管、胃管等,应加强各种导管的护 理,保持通畅,防止堵塞,并定期更换、消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 下,尽早拔管,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 (7) 安全防护。对意识障碍、躁动的老年患者,要酌情使用保护具,以防 止坠床摔伤,并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对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应加强 看护,远离危险物品,防止患者自伤、自残、自杀。鼓励患者做力所 能及的活动,但应做好防护工作,如地面平整、干躁、无障碍物,行 走困难者可柱拐杖或由人搀扶,平时穿软底布鞋,做转身、下蹲等动 作时宜缓慢,以免摔倒造成骨折。 (8) 心理支持。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常由于治疗效果不显著、疾病恢复缓 慢、生活不能自理、经济负担加重、家人护理不耐心等原因,而对治 疗和生活失去信心,常表现为自卑、悲观、抑郁等,护士应同情、理 解和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心里感受、疏泄积 郁,向患者讲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讲清坚持治疗的必要性 及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消除消极心理,积 极主动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在训练上取得的进步予以鼓 励。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加上心理上的支 持、安慰疏导,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摆脱心理困境。 (9) 家庭、社会支持。患慢性病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家属、亲朋好 友、单位和社会的关心体贴和安抚,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和消除患者的 消极情绪,增强病人的机体抗病能力。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包 括家庭经济情况、家人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关心、支持程度,评估患 者的工作单位或社会所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出院后继续医治的条件 等,说服家庭成员不要嫌弃病人,多给予关心和耐心护理。让患者的 亲属和朋友常看望和陪伴,单位、街道、社区要多给予关心,帮助协 40


调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 之能安心治疗,利于疾病恢复。

41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地址:浦东新区峨山路613号A楼201室 电话:58751368 网址:www.xintu.or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