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 嶺東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展 Ling T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esign Design Exhibition
視覺傳達設計系所/數位媒體設計系所/流行設計研究系所/ 科技商品設計系所 共同展出
Time
時 Difference差
Graduate Institute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Content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Fashio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 Design
2
Time Difference 時差 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
3
4
contents 世界設計大會......7
交鋒......8
時差......12
展覽......25
後記......65
附錄......67
5
世界設計大會 世界設計大會的起源 世界設計大會由國際平面 設計協會、國際工業設計協會和 國際室內設計協會所組成的國際 設計聯盟(IDA)所舉行的國際性展 覽。台灣台北在13個國家、19 個城市中脫穎而出,爭取到第一 屆的主辦權,成為這結合平面設 計、工業設計及室內設計等三項 設計領域設計盛宴的第一個國 家。
在台北的時間與盛況 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會分 為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台北世貿 一館和南港展覽館三個展區,分 別為設計公司、設計學校與知名 企業做不同的展覽。設計學校的 展覽展區在台北世貿一館,時間 為2011年10月22號到10月30號, 透過甄選從數十間學校中選出十 五間學校,作為台灣設計學校的 代表,與各國的設計學校一同展 出。經過一番篩選後,嶺東科技 大學也通過審查,與雲科、亞 洲、台科大、實踐、朝陽、中原 等等的設計學校在國際的舞台上 發光發熱。
6
7
交鋒 展覽主題與作品的執行
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會的主題為交 鋒,主辦單位希望所有設計學校以院為單 位,將不同領域的設計在同一個舞台互相 激盪,展現出前瞻突破。呈現具嶄新、爭 議性、實驗性及挑戰設計專業界限作品與 概念。
企劃書的討論 原先是以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各科系結 合的方向,但由於協辦的台創希望與新一 代設計展有所區隔,希望能夠有更具實驗 性的作品展出,因此又重新討論了主題, 也就是時差。 時間在人的生活中是無法忽視的, 它伴隨著我們左右,藉由外物和心理的變 化,展現自身的存在。時間的進行是公平 且一致的,不會因為貧富貴賤而有所差 異,卻又因為地理、心理等因素造成人對 於時間快慢的感受有所差別,產生了一種 時差的現象。運用這種時差的現象進行趣 味的設計創作,不僅僅只是單純解決需 求,進而提昇人們生活的品質與內涵。 以時間為概念,藉由探討時間與環保 之關係作為創作的方向。時間充斥在日常 生活中與人關係密切,而環保也是如此, 因此運用時間與環保的交鋒碰撞出創作的 火花。以探討時間為主體,由嶺東科技大 學設計學院流行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 系、科技商品設計系、數位媒體設計系等 四系,經由四個不同設計領域觀點,針對 「時間軸」概念相互討論,並且透過四系 各專業技術聯合打造展場之意念,由視傳
8
系運用視覺圖相營造展場周圍視覺整體呈 現,流設系藉由流行品的創造時代流行意 像,數媒系以多媒體影音呈現年代象徵影 像,科設系運用專業技術創作展場中心時 間軸實體,從跨領域的激盪中,共同創造 出富有時代交鋒意義的展場概念。在呈上 此企劃後,便通過了台創的審查,正式成 為入圍的十五間學校之一。
各科系的討論 由於時間沒有明確的定義與實體,難 以捉摸又顯得曖昧,各科系的學生絞盡腦 汁卻得不到滿意的成果,只能不停的找老 師討論與開會,一同聚餐、簡報、分享資 料,有衝突、有瓶頸,花了許多時間和努 力,想了許多提案,終於在最後的幾個月 有了明確的方向;這種感覺是一段只有經 歷過的成員才能體會到的五味雜陳感受。
9
作品執行的困難 世界設計大會的活動是獨立的,與新一代設計展不同,不是每年都會舉行的活動,學生也是 義務參與展覽,因此大家除了論文與學業或是工作外,必須利用自己剩餘的時間進行作品的討論與 製作,並在有限的經費下製作出能夠參與世界級的展覽內容。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經費,如同剛剛 所說並非常態活動,因此學校並沒有預先編列的預算,因此在製作作品時難以確認該花多少預算製 作,而展場的設計也是如此。直到學校在2011年中確認了一百萬的預算後,大家才開始正式進入作 品的製作。但除了經費外還有許多問題,例如在作品發想時認為沒有問題的技術,卻會在執行時發 現一堆問題,或是執行製作時與組員們產生摩擦與不愉快。彷彿是另一個畢業製作一般,一直在理 想與現實中互相衝突著;也如同畢業製作一般,大家一直努力到參展的前幾天才將完整的作品製作 出來。
10
11
時差 Time Difference 展覽主題與內容 / About
主題概念: 如果把「什麼是時間」當做問題,去詢問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時間 有許多解釋,像是用來計算的時間、生理時間、心理時間等,每個人對於時間詮 釋的方法都不盡相同。將不同作者的作品匯集在展覽當中,互相「交鋒」著,而 這些對於時間有著不同詮釋方式所產生的差異,就形成了嶺東的主題「時差」。 整個展覽不只作品,連展場也體現時間的概念,將時間轉換成視覺的方式呈 現,透過將時間堆疊,讓觀者在展場中彷彿身處在不同的時間當中,感受這些時 間的差異。這些不同的時間,是由許多不同的作品所定義、表達、體驗、詮釋而 呈現的作品來展現,也藉由這些作品各自不同的殊相,匯集而成一種對於時間的 共相,使觀者在進入展場參觀時,能夠感受「雖然是不同的作品,卻都是時間的 一部分」帶來的衝擊。
展出內容: 如果說動與靜之間是一種交鋒,光明與黑暗之間也是一種交鋒,那過去、現 在、未來之間又未嘗不可是一種交鋒呢?嶺東科大嘗試以時間為概念,利用時間 差來探討其與環保之間的關係,試圖從中訴說環境正在被破壞,並引起大家對環 境保護的「共鳴」。時差融合平面媒材、多媒體互動與裝置藝術三大設計主軸, 再藉由「動」、「靜」的元素結合簡單的媒材傳達給大眾「知」,再由「知」轉 化為保護環保的「行動」,以設計力量為環保盡點心力。
Exhibition content: If the contrast between movement and stillness or darkness and light creates confrontation, then who are we to say that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o not? The Ling Tong University attempts to build on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selv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ime lapse. The images convey the damage that is being done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attempt to find resonance in the viewer. The time difference is incorporated in three media types- 2D, multimedia and interactive, expressing “knowledg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movement and stillness and simple media. This “knowledge” is then transferred into “a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urning the power of design into a positive environmental force.
12
展出特色: 體現時間的概念,將時間轉換成視覺的方式呈 現,透過將時間堆疊,讓觀者在展場中彷彿身 處在不同的時間當中,感受這些時間的差異。 這些不同的時間,是由許多不同的作品所定 義、表達、體驗、詮釋而呈現的作品來展現, 也藉由這些作品各自不同的殊相,匯集而成一 種對於時間的共相,使觀者在進入展場參觀 時,能夠感受「雖然是不同的作品,卻都是時 間的一部分」帶來的衝擊。
Exhibition characteristics: By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expressing it through visual means and accumulated layers, the viewer is transported to different times within the exhibition and experiences the divergence between them. These varying times are defined, expressed, experienced and interpreted through a number of works, the unique characters of which converge into a collective appearance of time, creating an impact in the viewer’s experience of each individual work as part of one single flow of time.
DM / 林苓君、蔡承叡 執行 / 吳易哲 內容規劃 13
視傳作品
時間的重量 / Weight of Time 畫面製作: 黃冠庭 / KUN-TING HUANG 陳婉禎 / WAN-JAN CHEN 賴芳怡 / FANG-YI LAI 統整與執行: 吳易哲 / Yi-Jer Wu 指導教授: 許哲瑜 / Jer-Yu Sheu
雖然日曆上的時間每年都在循環,但這些時間卻不曾重複,是每個獨立的日子;以 日曆為創作的形式,由不同創作者創作,詮釋對那天對於創作者的感受。畫面上除了日 曆的日期外,中間的圖案為創作者對時間的表達,而底下的數字為倒數,敘述當日子一 天一天前進時,同時也是一天一天在減少。藉由這些對於時間不同殊像的畫面,形成時 間差異的共相,傳達出時間具有前進性,一去不復返的感受。
14
每天隨著時間的流逝,產生了晝夜,是對立、相反也是衝突,但它們也是一直共存。日曆代 表時間,藉由日曆背後印刷表現時間的衝突,內容在於演變時間的過程。產生的衝突視覺,可以 說是這個作品一直在改變創新,讓時間附加在衝突的概念,且讓過期就失去價值的日曆重新被利 用。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days and nights come into existence. They are opposites, contrasting and conflicting entities, which nevertheless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Calendars represent time, and the conflict of time is emphasized by the printing on the back of the calendar, stressing the process of change along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e visual tension this creates represents the ever-evolving nature of the work, attaching time to the concept of conflict, while reusing calendar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void, having passed their day.
15
視傳作品
有多快? / How Fast? 概念發想: 劉書汎 / Vann Liu 執行製作: 吳易哲 / Jer Wu 指導教授: 許哲瑜 / Jer-Yu Sheu
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時 間的存在,而時間走得「快」與「慢」卻 是相對而非絕對的,作品用生活周遭的類 比物作為對照,讓我們清楚感受到時間流 逝的速率。 Time is omnipresent in our perception of daily life, yet how quickly or slowly it passes is always relative, never absolute. The work employs everyday objects to create
16
將聯合國統計的數據換算 後,世界上每秒鐘有一篇美式 足球場大小的樹林正在消失。 不停出紙的印表機,綠色的油 墨在輸出了大量的紙張後漸漸 耗盡,最後只剩下白紙,隱喻 不斷的使用森林資源,總會有 耗盡的一天。
將聯合國統計的數據換算 後,世界上每分鐘有10個小孩 死於飢餓,就如同烤一片土司 的時間。將考吐司的過程與小 孩死於飢餓的時間做對比,讓 觀者感受同樣的時間卻有兩種 不同的差別,能夠更珍惜眼前 的資源。
17
視傳作品
迫切 / Urgent 蔡承叡 / Gary Cai 吳易哲 / Yi-Jer Wu 賴柏霖 / Bolin Lai 指導教授: 許哲瑜 / Jer-Yu Sheu
用冰塊融化的過程表現地球暖化、冰川融 化之急迫,引以警惕。 將許多與暖化有其關聯意義的意象,賦予 上冰塊融化的物理性(像冰塊般融化);在正在 融化中的畫面裡,觀者將體認到暖化、冰川融 化、海平面上升、全球異象的迫切感。
18
The melting ice serves as a warning, reminding us of the urgency of global warming and the disappearing glaciers. The combination of numerous images connected to global warming, superimposed with the physicality of the melting ice (melting like ice), communicates to the viewer the pressing issues of global warming, melting glaciers, rising sea levels and other abnormal global phenomena through the continuously melting images in the ice.
將燈泡與冰塊融化結合, 傳達資源消耗的意象。發光的 燈泡使用資源,而融化的冰塊 象徵暖化而融化的冰山;閃爍 的燈光,敘述隨著資源的消耗 而即將消逝的感受。
將指南針與冰塊的融化結 合,表達在冰山融化後迷失方 向的感覺。指著南方的指南針 象徵南極冰山,隨著指南針的 融化,指針也不停搖擺,像是 在說冰山消失了,我們該何去 何從的感受。
將水晶球與城市飄雪的景 象結合,呈現未來世界景象。 水晶球在占卜時用來預知未來 景象,傳達前兩件作品的現象 若不改變,未來世界就如同水 晶球中的景象,被大雪淹沒。
19
數媒作品
夜訪黃公望 / Interview with Huang Gongwang Nowaday 劉懿慧 / Yi-Hui Liu 石乃云 / Nai-Yun Shih 田佩穎 / Pei-Ying Tian 吳佳臻 / Chia- Chen Wu 江佳芳 / Chiang-Chia Fang 指導教授: 單煒明 / Wai-Ming Shan 彭慶東 / Ching-Dung Peng
以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作為媒介,體 驗時代前後的穿梭,相隔361年後,兩幅畫 合併展出,透過動畫故事表現、科技與傳 統藝術的交鋒,將現代人們所遺忘的那鄉 野情境,及黃公望作品創作的精神,運用 數位科技的方式重新詮釋。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 of time in Huang Gongwang’s painting which is called “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About 361 years later, these two pieces of separating half painting have been recombined to exhibit. Using the technique of animation to show not only traditional drawing art but also modern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content, it will animate the rural life’s style which urbanites have never lived before and re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of Huang Gongwang’s painting.
20
21
流設作品
時尚,鏈 / Fashion Chain 陳裕昇 / Yu-Sheng Chen 羅鈺喬 / Yu-ciao Lo 邱詩雅 / Ivy 鐘仕展 / Shih-Chan Chung 許家晟 / Chia-chen Hsu 曾帆龍 / Fan-Lung Tseng 張守裕 / Shou-Yu Chang 指導教授: 陳高生 / Kao-Sheng Chen 盧縉梅 / Jin-Mei Lu 張翠園 / Cuei-Yuan Jhang 蕭美鈴 / Mei-Ling Siao 吳俊寬 / Chun-Kuan Wu
22
時尚風格品味的變化, 反應社會環境的氛圍,探討 它過去去的意義,發現過去 影響了現在,觀察它的現 在,啟發對未來的想像。 Fashion style, taste changes, the reaction atmospher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past and found that in the past affect the present, looking at it now, inspired by the imagination of the future.
23
24
展覽
佈展的時間為展覽前三天,第一天是廠商將展場架構建 好,在第二天與第三天學生們才進場處理細節部分,而這兩 天也是學習到最多展場設計的時間。展場在施工時遇到一些 問題,例如與後方學校在美背上的誤會、投影機與器材安置 時的細節等等,透過現場的監工,學習到了許多做事情與解 決問題的方法。
25
蔡承叡 設計 吳易哲 協助執行 26
27
展場是以能夠呈現時間感的 方向所發想,其中一個最重要的 概念為「讓觀賞者彷彿置身在時 間當中」的感受,為了達成這個 目標先後換了幾個展場,最後選 出由冰山融化的水平線概念。 以純白和淺藍象徵著冰山與 海洋,賦與簡單的年代數字,呈 現出冰山正在融化的概念;透過 層次堆疊、燈光營造氣氛,呈現 極簡中帶有變化,卻又不影響觀 者觀賞展品的另一件關於時間的 作品。
28
29
展場內部以冰山的白色和溶化成水的藍色為主,透過 燈光的層次,在白色的牆面上做光影的點綴,讓展場內部 雖然簡約卻有豐富的變化。展場靠近世貿出入口的一面為 流行設計系的作品,而數位媒體設計系的作品因為需要投 影,因此放置在最不受光線影響的內部,而其他位置則是 視覺傳達設計系的作品。整個展場的空間以舒適為主,讓 參觀的觀眾能在輕鬆舒適的情況下欣賞這些時間的作品, 考慮到世界級的展覽可能人潮眾多,為了動線及安全,以 較空曠、沒有壓迫感的空間規劃為主要設計的考量。
30
31
32
33
34
入口冰山融化的意象,透過13.5 公尺寬、4公尺高的的尺寸,呈現出壯 觀的畫面,簡單卻富有意涵的設計十 分注目。由於展場位置很幸運的在接 駁車入口的旁邊,因此入口的意象成 為大家拍照的重點,經常可以看見許 多參觀者站在對面的學校卻回頭拍攝 嶺東展場的門面。
35
林苓君的DM設計的非常用心, 從索取的人們動作中就可以看出;對 於一般的DM通常人們看看就放進包 包,但拿到這份DM的人卻很認真的欣 賞,並配合上面的說明細細欣賞所有 作品。 精美的DM只有印製兩千份,必 須在十天分發,在人群眾多的假日經 常供不應求,於是原本自由供應的DM 變成須向工作人員索取,把DM給予真 正需要的人。
36
原以為拿在手上,發放速度會 較慢,但只要有一個人索取,旁邊的 人看到也會跟著索取,在週六週日發 放的特別快速。參觀的人們,有的是 學生,有的看起來是想順便找學校的 家庭,也有情侶,但不管是什麼目 的,都希望索取一份DM,我認為這是 認同這個展場內展覽的一種表達。
37
38
週末的人潮眾多,但看 見每個人都用心的看觀賞每件 作品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好像花在作品上的時間都值得 了。
39
不同身分背景,不同年齡 層,不同族群,可能一輩子不 會接觸到的人,卻在這個展覽 上因為這些作品而相遇,是一 件神奇的事情。
40
41
「有多快」的作品與「迫切」 一樣是動態海報,是兩件的系列作。 用直立的液晶螢幕作為呈現的載體, 重複播放影片的畫面,以動態的部份 作為海報強調的重點,傳達其時間的 概念。 「有多快」系列的特色,是在 於觀者必須真的「花點時間」體驗文 案上所敘述的資訊,才能得到海報所 傳達的訊息,藉由這種體現的方式, 讓觀眾不僅只是「閱讀」這張海報, 進而得到更真實的感受。系列作一張 以「秒」為單位,一張以「分」為單 位作時間上的詮釋。
42
「每秒鐘」用印表機出紙的速 度,比喻樹林被砍乏的速度,在經過 約十分鐘的播放,畫面的紙張因為油 墨耗盡,漸漸變為白色,有些觀者在 解說下恍然大悟,有些則是湊巧看到 顏色變化。「每分鐘」則是以一分鐘 為一個循環,但與「每秒鐘」不同的 地方在於畫面並非一直在動,而需要 一分鐘的時間才會跳起;這一分鐘對 於走馬看花的觀者並沒有意義,因為 不一定能夠湊巧看到跳起來的畫面而 產生興趣,卻對細細品嚐這個系列作 品的人產生驚喜,得到豁然開朗的感 覺。
43
44
45
「迫切」系列的作品與「有多快」不 同的地方,在於他靜止時也是能夠辨識的 海報,能夠獨立傳達訊息,動態與時間是 強調海報重點的手法。 這三件展覽作品透過局部的動態,作 重點式的強調,像是閃爍的燈光、搖晃的 指針與飄落的雪,透過這些符號的動態強 化指涉的意涵,並且帶來不安的感受。有 趣的是,有些觀者並沒有因這些局部只是 短暫的重複播放而縮短觀賞時間,反而有 不少人越看越起勁。
46
大部分的觀者是走馬看花的,也許 是看作品的角度不一樣,也許是看作品的 目的不一樣,但卻有一部分的人引起了我 的興趣與關注;有的人很仔細觀賞,有的 人努力拍照,有的人停留很久,就是為了 感受動態海報的時間感。看著這些人一邊 看著作品說明,一邊若有所思,最後拿起 相機拍照,甚至呼朋引伴再度來到展場觀 賞,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而我很想把這 個感覺告訴這些作品的共同設計者。
47
「迫切」系列海報觀賞狀況 48
49
50
原來設計展也是約會的好地方。
51
「時間的重量」在構思時與製 作到展場施工都一直有問題出現,能 夠順利展出算是奇蹟;一開始原本要 以日曆形式製作365張畫面,但經過 討論後認為這些日子應該需要具備「 意義」而不是純粹的畫面不同,加 上實際作品的數量與展示的效果等等 問題,讓實際的成果脫離了原本的規 劃。 但是這組作品仍受到不少青睞, 有許多人認真仔細的觀賞每一幅作 品,想要了解每一個圖像的意義,也 有不少人希望聽到解說,以解心頭之 惑,甚至還有人提到哪編有販售這組 日曆,想要購買收藏。
52
53
54
55
夜訪黃公望是由黃公望的作品拆 解重新構成一鏡到底的山水動畫,由 一個小男孩串連全景;左方有由動畫 元素重新構成的體感遊戲,只要揮揮 手臂就能射出弓箭。有不少人圍觀著 影片與排隊想要嘗試體感遊戲,也是 展場中常常會出現歡笑的地方,但我 始終認為,互動遊戲的高人氣很大原 因是有美麗的指導員的關係。
56
57
58
59
流行設計系所的作品,是將 衣服回歸到在成為一件衣服的時 間之前,與科技商品設計系所合 作,透過模型組件的方式呈現。 將一件衣服用平面的方式表達, 且帶入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 呈現,展現出「過去帶動現在」 、「現在引領未來」的風情,是 異於時尚卻又更具深意的作品。 作品的正面由服飾零件構 成,而背面剛好是世貿一館的入 口處,由外往展場看時,背面的 感覺就像是花窗一般,抱著好奇 心走進展場內時,就會發現不一 樣的面貌。
60
61
62
63
後記 嶺東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能在世界設計大會順利展覽,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 與幫助才有的成果。首先要感謝許哲瑜老師讓我們有機會參與這次的展覽,並 給予我們在許多方面的幫助;再來非常感謝蔡承睿與賴柏霖,自己本身就非常 忙碌,還在必須找出時間一起製作作品與展場,是最好的夥伴與朋友;也很感 謝跨刀無償幫忙的林苓君和陳婉禎、賴芳怡與黃冠庭;各科系的朋友,盡力的 參與開會和討論,且在展覽期間互相幫忙;還有感謝學校,在院長與其他高層 的努力下資助了100萬的預算金額,讓展場和作品得以製作呈現在世界設計大 會上;最後感謝的是嘉瑪空間設計的曾先生與曾太太,在展場施工上幫我們解 決了許多問題。在這麼多人的努力下,才有辦法讓一個展覽順利展出,即使中 間有所摩擦,也在最後成為美麗的結果,請讓我再多說一次感謝。
64
65
附錄 時差 / Time Difference 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 嶺東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展 / Ling T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esign Design Exhibition 視覺傳達設計系所/數位媒體設計系所/流行設計研究系所/科技商品設計系所 共同展出 / Graduate Institute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Content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Fashio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 Design 展期 / Date : 10/22 ~ 10/30
每日 10:00~18:00
地點 / Venue : 台北世貿1館 / TWTC Exhibition Hall 1 交通資訊: Transportation Info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No.5 , Sec. 5, Xinyi Rd., Xinyi Dist., Taipei City, Taiwan (R.O.C.) 捷運板南線市政府站2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 Bannan Line (Blue Line): Taipei City Hall Station, 執行單位: 嶺東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Executive Organizers: Ling T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esign 策展人: 許哲瑜 / Jer-Yu Sheu 執行者: 蔡承叡 / Gary Cai 吳易哲 / Yi-Jer Wu 賴柏霖 / Bolin Lai 林苓君 / Ling-Jun Lin
66
Exit 2 and walk 10 mins to the venue.
67
Time Difference 時差 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