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不,我在省電。 節電組 結案報告書 未來⾃造所學員 張靖 柯亦馡 游⼦誼
內容
Contents
我們是誰 我們做什麼 我們怎麼做 合作⽅式 最終進展 問題與檢討
Who we are
我們是誰 — 節電組組員
Esme
張靖
視覺規劃 計畫與報告書製作 //
Nicole
Judy
⼦誼
//
⼿寫店家接洽
亦馡
//
地圖合作店家接洽
what we do?
我們做什麼?
我們的議題是「節電」; 這是相當龐⼤的社會問題,也是⼀直以來國⼈ 存疑甚深的議題。即使依現狀⽽⾔,台灣並沒 有急迫的缺電問題, 但我們所減少的每⼀分電⼒,還是能夠 影響台電當⽇開啟的發電機組, 降低對環境的負擔。
「⼀⾔以敝之, 我們想要為台灣省電。」
想省電,先從發電談起。 what we do?
預測有多少需求,發多少電。
what we do?
台電供電邏輯:
what we do?
需求量的定義 台電眼中的⽤電需求,以「年尖峰負載」為標準。 意指全年⽤電量最⾼⼀⼩時的平均值。
發現問題 台灣的⽤電危機並不是「天天上演」 少數的尖峰時刻決定了全年的能源規劃。 what we do?
what we do?
我們找出「⽤電尖峰」 即為夏季午後1-4時
what we do?
⽽中⼩型住商(也就是我們) 在夏季的⽤電 是造成⽤電尖峰的根源 我們推測,空調可能是主因
經過縝密反覆的研究,我們定義出解決⽅法:
若壓下「⽤電尖峰」 即能有效的抑制發電量 what we do?
what we do?
如果在尖峰時間, 把⼤家趕去公共空間 ⼀起吹冷氣, 是不是就可以 減少冷氣使⽤量?
我們怎麼做? How we do?
創建「耍⽂⻘?不 ,我在省電。」 Instagram帳號作為議題傳播平台,
發布「⾮⽂⻘的午後耍冷地圖」; 整理出受眾會去的、有冷氣的地⽅,
給受眾(受⽂⻘⽂化影響的⼈們) ⼀個探索地圖的動機出⾨, 進⽽減少家⽤個⼈空調使⽤。
⽬標受眾 How we do?
居住⼤台北地區, 常被定調為「⽂⻘」的⼤學⽣; 喜愛享受⽣活,對⽣活品質有⼀定要求, 且習慣瀏覽及經營社群平台, 樂於在⾃⼰的社群媒體分享⽣活。 這些⼈平時就有去咖啡廳、書店或美術館等場所的習慣 但時間不定,也喜歡待在個⼈空間。 我們的⽬標將是賦予⽬標受眾更強烈的動機, 在夏季尖峰時段移⾄公共場所,藉以減少個⼈空調使⽤。
具體對策
How we do?
我們會在Instagram架設⼀個 「耍⽂⻘?不 ,我在省電。」的粉絲專⾴。 以台北地圖作為主要版⾯,上⾯繪有咖啡廳、 獨⽴書店、美術館、及免費公共空間 (如圖書館)等有冷氣的公共空間。地圖上 附有店家的簡介,讓受眾產⽣興趣, 並了解在夏季炎熱的台北午後可以 去哪裡吹冷氣,無論讀書或是玩樂 都可以從這裡得到地點推薦。 地圖⾵格參考
具體對策
How we do?
為⿎勵受眾在⽤電尖峰制地圖上的店家消費, 我們擬與網路⼿寫字創作者合作, 產出「耍冷省電語錄」貼紙作為來店禮, 藉此回饋參與⾏動的消費者。 ⼿寫貼紙參考
合作⽅式
collaboration
尋找認同我們理念的店家, 劃⼊「⾮⽂⻘的午後耍冷地圖」之中, ⿎勵受眾在⽤電尖峰時段⾄店內消費。 1.
尋找認同我們理念的網路⼿寫字創作者, 合作發⾏「耍冷省電語錄」貼紙, 作為在尖峰時段於合作店家消費顧客之來店禮。 2.
合作事項
collaboration
請店家提供簡介約100字和ig帳號(或是粉專名稱) 以便納⼊地圖發⽂介紹 2.與⼈氣⼿寫帳號合作,製作「耍冷語錄貼紙」,在合作 店家發放。發放規則是: 在「⽤電尖峰時段」(下午1-4時)消費 追蹤『耍⽂⻘?不,我在省電。』帳號 分享地圖中介紹店的貼⽂⾄限時動態 1.
*
預計執⾏時間為期⼆⾄四週 、視貼紙發放情況調整
合作店家利益分析 collaboration
「免費宣傳」
增加合作店曝光率,免費的廣告。 (有投遞廣告的規劃)
「正⾯形象」
⽀持環保理念,並⿎勵顧客實踐, 增加合作店的正⾯社會形象。
最終進展
Final Progress
⾄計畫宣告中⽌前, 已進⾏合作店家接洽並收到部分店家的回覆, 以及初步地圖試做。
Final Progress
地圖合作店家洽談
在九⽉初⾄九⽉中共計寄出54家合作邀約信, 透過email, messenger, ig私訊, 在計畫終⽌前共計收到六則正⾯回應。
Final Progress
⼿寫合作帳號洽談
在九⽉初⾄九⽉中共計寄出22家合作邀約信, 皆透過ig私訊 , 在計畫終⽌前共計收到⼗則回應, 其中有⼋則正⾯回應。
地圖初步試做 Final Progress
問題與檢討 Problems ¶ Reflections
對於專題最後無法完整被執⾏出來,我們都深感惋惜, 這其中⼀定有我們可以再加強之處或未留⼼之過失; 於是針對這次專案執⾏過程我們做了簡明的問題分析。
1.
應依照時間規劃即時收尾
我們發現,在前期的議題分析以及idea發想佔了⼤量的時間。尤其是創意發想從六⽉⼀路想到⼋⽉,且從七⽉ 就在相似概念打轉到⼋⽉中才真正定案。但從議題分析⼤致完成後我們就已知此專案必須於夏季執⾏,且暑 假也是原先預計執⾏實作的時間(甚⾄更早)。縱使我們都是希望創意能夠更精準才會⼀再拖延進度調整內 容,但最後卻導致無法執⾏的後果。若我們的⽬標是將專案執⾏完成,⽽⾮提出完美的計劃,我們就應該在 暑假前適時打住收尾,才能有充⾜的執⾏時間。
2.
⼤家沒有做好「使命必達」的⼼理準備
⽼師們應該也有⽿聞,我們組內三個⼈都是⾝兼多職,喜歡主動參與活動的⼤學⽣。很多時候因為組員必須 參與其他的活動籌備⽽讓我們很難找到有效綠的開會時間;也因為時間被⽠分讓每個⼈在時間內能承擔的⼯ 作量都不多。然⽽這是無法執⾏專案的藉⼝嗎?其實不盡然吧!我們在⼀年前主動報名了未來⾃造所的計 畫,也知道要在⼀年後的暑假有所產出。若我們有「必須花時間盡所能產出專案」的⼼理準備,就不該在知 道這些規劃的前提下還接下了其他活動,直接間接的導致計畫延宕。 Problems ¶
Reflections
3.
應抱持更積極的⼼態
如同Isa⽼師先前與我們通信時所提醒的,我們應該抱持更積極的⼼態⾯對問題:在寄出合作邀約信 三天後沒有回應就應另尋其他聯絡管道,如直接致電詢問,才是標準的業務合作程序;若有組員⼀ 時無法交辦任務其他組員就應該暫時接⼿任務,⽽不是抱著分了⼯那份責任就只有在那個⼈⾝上的 ⼼態。畢竟專題執⾏是共同的責任,每個⼈都有義務維持進度。 ⼤家永遠在等訊息的回覆才會進⾏下⼀步也是⼀個執⾏效率不周的重要因素。
Problems ¶ Reflections
無論如何,我們依舊在未來⾃造所⼀年的培養中 學到了相當多創意傳播產業知識,從了解產業分⼯、 實際⼯作內容、產業相關常識之中,讓我們發現 真正有興趣的路途,因⽽有了未來努⼒的⽅向。 這⼀年的養分可能更勝於學校教育, 對我們⽽⾔意義重⼤。
謝謝 未來⾃造所 以及 不來梅 給我們的寶貴學習機會 希望在未來的創意傳播產業中 後會有期!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this y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