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沉沒 之時 Sink With You
沒 沉 你 與 時 之 Heqian Chen 陳和謙
B E IN G 一開始我想著勝利。 我正在跑步,頭向上仰望遠方的山和跑道, 又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預備起跑, 槍聲鳴起所有人一齊向前衝刺,互不相讓 而我最終抵達終點。 我想,這是誰都想要成為的主角。
那樣的話,我必須要有一個夠高的場景。於是我使用了細木條構築成幕兩倍高的場景, 上半部是跑道的透視隱沒點加上遠景山,下半部則是我自己的雙手與腳的起跑姿勢, 一切在想像時總是那麼美好。 (原諒我沒有圖,因為在實際操演時實在太難操控太失敗我便馬上拆了丟了)
裁判模糊舉槍的手,透過我300度的近視眼。
預備起跑。
然而自以為做完的喜孜孜到了學校,看到同學們各種 雕刻了又漂亮有細緻的角色場景,我又退縮了,我開 始自己把自己鎖住、開始翹課、逃避,以為這樣我就 能逃離這一切。
但問題是,隔了一週到了學校,同 學們就又做出更漂亮的東西出來 了,這是種絕對惡性循環,我每次 都這樣,自卑、逃避、更加自卑, 然後更加逃避。
突然覺得做了一把槍很適合給自己,斃了自己吧。
曲老師常說轉學生很混他不喜歡轉學生,但我想,我們 只是因為經過了轉學,心智跳轉成為了大人左右,以至 於我們更趨保守,若不順心就想逃避,然後仗著自己曾 經經歷過大家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就沾沾自喜 我想轉學生正是一種原罪。
那時我想到了一個人,那人是工作室在我座位後面的 人,他的名字是施晨中。 他說他當完兵了,他覺得他心智成熟了,就想再回來把 以前未完成的學業完成。那晚他以前的同學來找他聊 天,他回來時滿面愁容,不停地嘆息。 在那之後就不曾看過他了。 其實我們同年。
我想要從感覺出發,那是從心底開始的感覺。
首先是希望。
那天, 當我四處尋尋覓覓,終於轉學到了實踐媒傳 的那天,我手心捧著希望,那種光芒多麼溫 暖,讓我從黑暗中又重新爬起來。
LIGHT
如果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想法,我們又何必 強求自己要和別人做出相同的東西呢?
時間 無情擺盪。 我們就這樣度日如年, 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哪 不知道自己該往何處走 不知道自己究竟又是什麼。
最後, 我們墜落 沉沒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 無止盡的漂流。
我想,很慶幸的是,我們遇見了彼此。
昨天,我在曲老師臉書上回應有人覺得自己人生沒有目標的留言那個留 言還有一百多個讚。 我回應他: 「我們都一樣,只要有心的、有感受的我們都一樣:會徬徨會迷惘,會 不知所措會不知道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可以,挑一本書細細品味或浸在某個你能靜下心的時刻,沉澱混亂 的心,然後閉上眼去感受你如何呼和吸、心臟如何跳動,走路時腳跟腳 窩腳尖什麼時候碰觸到地又什麼時候抬起。 腦袋不去想我們能做什麼,也不去想要去哪裡,若我們最後會到某個地 方,那我們最終將會到達那裡。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一起用力徬徨、用力感受、用力生活、用力做我們 任何現在能做到的事情吧!我們還年輕呢! 且人生可是一趟漫長、沒有標準答案的旅程啊!我們不是最討厭枯燥乏 味有標準解答的教科書了嗎?怎麼我們碰到了這麼有趣的課題卻退卻了 呢?」
我平時是不喜歡去留言的,但我覺得我這次非回不可。因 為我覺得,我正在和自己對話,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公 開地和自己對話。好希望如果有人能看到我這段與自己的 對話能夠有所體悟,好希望我能在某個人的谷底中陪伴他 度過那段黑暗的時光,我想我們都一樣,沉沒在這裡,但 我們還有彼此。
與你沉沒之時 哀悼,
我是陳和謙, 從轉學考到了現在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 是不是碰運氣一路走到現在 還是真的有那個實力能夠繼續往前 我不知道。 然而在這裡遇到的同學們 我想絕大多數都像是我們一樣 沉沒在這茫茫大海之中,時間的擺動、震盪 響徹心扉,更推著我們向前,死命地活著。 我想,我們幸運有彼此, 懂得彼此的彼此。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Shih Chi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Design
哀悼, 那屬於過去的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