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十景—基隆「海」與「雨」空間的符號學分析

Page 1

2019.05.13 空間的社會分析

水都十景—基隆「海」與「雨」空間的符號學分析 楊凱傑

本文以基隆市區作為欲以分析的文本對象,嘗試通過符號學式的分析,建構 筆者對於基隆的認識。在本文的開頭,筆者列出十張於基隆市區拍攝之照片,按 「海」與「雨」兩大意象分類,並就各個照片做簡單的說明。此外,筆者嘗試帶 入符號學式的分析,指出不同意象之地景,其所呈現之符號,其字面概念和深層 象徵意義指涉為何。最後,筆者主張,吾人對於地景的理解,應採取社會符號學 思考,將地景的意義符號置放於社會脈絡中考察文本,進而得出對地方深層結構 之認識。

一、基隆十景—傍海多雨的港都 以下十張照片,分別為筆者於 2018 年 3 月 24 日和同年的 7 月 1 日,在基隆 市仁愛區一帶市區拍攝之照片。而照片之安排,主要為筆者綜合時參與之地方導 覽1經驗和觀察,分別按「海」和「雨」兩個意象進行主題式的分類和排序: (一)「海」—臨海發展的港灣市區 圖說

照片

從基隆車站出站, 便能從車站大廳 遠眺碼頭一帶的 景色。 船(如郵輪)是碼

頭的 流動 符號, 「入港」 、 「停泊」 、 「出港」,活現港 都的日常內涵。 1

分別為 2018 年 3 月 24 日「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等團體舉辦之「〖 雞籠.故事」海與 山的城市——基隆市街走讀與砲臺懷古」地景小旅行活動,以及同年 7 月 1 日由「基隆老屋偵 探社」舉辦之「基隆老屋調查團✦尋找老城市的歷史記憶」城市導覽活動。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