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portfolio

Page 1

LIN YI HSIN

p o r t f o l i o



03

04

05 樹屋

公民活動中心

穿山水之路徑記憶

醫療小棧

液態空間

LIQUID SPACE

02

TREE HOUSE SURROUNDINGS

Public Assembly Hall

between the mountain and river The memory of walking along the path

HEALING STATION

01


01

TREE HOUSE SURROUNDINGS 校園中某個角落,總有一棵樹,扮演不同角色, 形成不同領域,見證各別的故事,在記憶中佔了 位置......

ea1 指導老師 : 陳昭文


有兩道樓梯環繞 為坡地 坡地上有多種植物 許多氣根垂吊


DIAGRAM

測繪基地上的樹, 並觀察枝幹的狀態 ,轉化成廊道的型 態,以及根部圍成 的空間來轉為廊道 中一些幾何樣貌


MODEL 由於基地有大片遮蔭,又有氣根垂吊,經 過的人也不是很多,因此我想在此造一個 供人休憩,玩耍,漫步的秘密基地...... 我的模型主要從樹的枝幹發展,底部可攀 爬的量體,是由樹根發展而來,而上方的 路徑,則是從樹枝的分支延伸成的


SECTION

0

1.5

3

4.5 (M)


在樹冠下,人們可以自由地穿梭上下兩條路徑,吹著風, 看著氣根微微擺動,上頭的人坐在木板邊緣,看著經過的 人們;下方的人,聽著上方嬉鬧的腳步聲......


02

基地現象

Public Assembly Hall ea2

指導老師 : 謝博鈞

位於台北市早期發展中心之一的大同區,該區擁 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脈絡,同時周邊有著鮮明的人 文與自然環境條件,希望藉有周遭的元素,介入 、創造屬於當地的公民會館......

新舊介面

樹蔭下空間

臨時空間


無秩序的突出

虛實空間

新舊介面


概念 --定義邊界 外推空間 便利 / 可及性 視線穿透

空間性質

老人

視線包圍 高層差

小孩 (學齡前)

出入口處 邊角位置 環 / 互對 外籍勞工

獨立群體

圍繞於小孩四周

抒發空間

互對的包裹空間 家長 (台灣人)

特殊生活型態 外籍配偶

因為不同的空間性質,可定義 出不同族群的使用邊界

陪同 偶有交集(聊天)

獨立群體


動線

虛實空間

老人

小孩

(學齡前) 利用實體的內凹外凸,來定義反向的虛空間

新舊介面 其他

對基地來說,由於 街道拓寬,西側的 街廓較東側新,而 赤峰街附近的老舊 房子也保存較完整 依照高層的變化,和不同的動線形 式,可以創造各個族群喜愛的空間


抽象概念模型

老人/中心/視線

圍/虛空間/對話

光線/族群/引導

光線/族群/引導

公私/族群

光線/族群/高層

動線/族群/高層

光線/族群/對話


空間概念模型

將樓板形成量體空間

在地面 層做下 凹空間 ,將動 線依照 族群來 作更動

PROCESS

利用不同形式的動線串聯高層



在我設定的動線中,老人可以經由 靠近後方老舊巷弄的基地入口進入 ,沿著緩坡,經過市集、健檢中心 、樂活閱覽區......並且在空間,得以 與其他族群有著互動的空間;小孩 也有屬於自己的軸向玩耍空間,由 室外下挖的沙坑,到室內的兒童閱 覽區;純粹來此處學習的人,可以 由大廳入口處的動線,到達它們需 要的學習空間。


0

2

6

12(m)


赤峰街

遊樂區 小孩 外配 老人

依照環境判斷族群來向

在不同族群的動線周遭,放置其所需機能

在多個高層中創造有趣的垂直動線

不同的動線型態,和高層的變化

0 1

3

6(M)

創造可互動虛空間,提供族群間的交流




03 The memory of walking along the path between the mountain and river

在繁華的淡水老街末端,在當地居民的生活圈內, 塑造一個與淡水歷史記憶,與周遭建築空間交織, 似山水廊道, 似秘密基地,似土地樣貌的城市空間…...

ea3 指導老師 : 黃瑞茂



SITE 綠帶

歷史剖面

軸線

清朝末年

日治末年

現況

基地處在綠帶包裹的區域

關於基地的歷史痕跡,以剖面來說明不 同時間軸下,由於外力的入侵,造成淡 水地貌的增減變化

基地上主要的三道軸線分別是 : 南北向 兩條主要交通幹道的串聯/小巷弄的延 續/洋行倉庫展場出口的藝術空間呼應


高低差

視線

高低差

視線

高低差 視線

跟著綠帶,去探索基地周 遭的巷弄,隨著地勢的起 伏,所經驗的視線也有所 不同


我將這一藝術空間定位成淡水此地的〝拼圖” 拼圖本身,我認為其富含著 : 相似/連結/填補三種意義 相似,透過藝術的熱愛來將不認識的人們,拼湊進這個基地內

拼圖

連結,每個機能空間的串聯,以動線作為媒介串聯,而這個動線, 我將淡水的巷弄特色再現,希望人們在行走的過程中,可以體會高 低起伏的視線變化 填補,原先淡水的地貌,經過外力的推拉,道路的拓寬,基地上形 成一道六米的垂直陡坡,因此,我希望透過量體的高差,來填補這 個缺空

相似之處 / 同好

填補 / 歷史痕跡

連結 / 動線 / 行走經驗


Process

地景建築的嘗試

路徑空間的體驗呈現

室內外空間的界定


plan 藝術家駐村工作室

工作坊

工作坊

詢問台 辦公室 儲藏間

+ 150

PLAN

SCALE : 1/300


A B C D E F

+ 550

PLAN

+ 750

+ 900

PLAN

+ 1350

PLAN

PLAN

寫生討論空間 逃生梯 孩童教學空間 器材管理人員休息室 半戶外討論空間 藝術家工作室

SCALE : 1/600

+ 1600

PLAN


NORTHEAST

ELEVATION

SOUTHEAST

ELEVATION


SOUTHWEST

ELEVATION

NORTHWEST

ELEVATION

15.

SCALE ï¼› 1/350


SECTION

SCALE ï¼› 1/200


為了串聯垂直於淡水河的軸線,且填補五米高的歷史痕跡, 我利用階梯狀逐一抬升的量體, 來創造此一與周遭空間互 相呼應的地景建築。 對於上方的量體與皮層,不僅僅只是為了機能的需求, 更是為了強調底層的地景型態,且又能使淡水的巷弄經驗,更 多元的被放置在這基地中,人們可以在此建物中穿梭,在行進間, 體驗高度的升降,以及視線的變化。

model


04

ea4 林苡忻X游皓宇

漲 潮

HEALING STATION

Mississippi River

指導老師 : 張懷文

-Water Filtration / Wetland / Mangrove Forest 退 潮

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加上工業用廢水的排放,美 國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濕地大量減少,造成當地自然生 態的威脅......


水 系

Site

退 潮 陸 地

New Orleans

漲 潮 陸 地 區 域 劃 分

Wildlife Managroves Area


Water Purification Plan

土壤流失地 無受損區

濕地消失原因

生物多樣性 植披覆蓋 沉澱 下沉

• 油氣開採 • 全球暖化 •河川汙染

減緩水流 • 防洪 • 碳儲存 供生物生長 • 漁業生產 紅樹林 • 水過濾 吸附重金屬離子


紅樹林 發電廠

真紅樹林

煉油廠 化學工廠

2. 幼苗抗毒性差(重金屬) 6.1m

化學工廠

鍛燒廠

化學工廠

1. 受水污染影響較大

淨水廠 煉油廠

石油天然氣工廠

煉油廠

發電廠 石油配給廠

Rhizophora mangle (red mangrove)

礫間淨化廠

10-15m

濕地

Avicennia germinans (black mangrove)

13m

重金屬汙染源 紅樹林,是溼地上的特殊物種,它們可以提供底棲魚苗,也可以防止洪災,更可以過濾河川的汙染,因此我 們希望透過教育性質的微建築,來呼籲人們溼地的重要性,以及紅樹林在這溼地中扮演的角色。

Laguncularia racemosa (white mangrove)


淨水計畫步驟

Cd

2+

Cd

2+

淨水排入濕地

&

Step 1 汙染源

截流工廠廢水

回收重金屬結晶

礫間過濾

x

Step 2 淨水廠

截斷汙流


我們利用工廠截流的廢水,經過過濾的流程,進到我們的微建築示範區,在這裡,人們可以從附近的露營 區,滑著小船來到此,觀察乾淨水源對生態的影響,以及參觀礫間過濾的廊道,體驗紅樹林之美、窺探鳥 類的蹤跡,透過這裡,更加了解保育濕地的重要性。

曝氣區

非曝氣區

Step 3 ( 微建築 ) 抽取河水

沉汙池 (過濾汙泥)

供水

微生物吸附

微生物分解

接觸沉澱


+715

+560 碼頭 +375 +310

+200

+75 +0

礫間淨化廊道


遊戲區

觀鳥平台

採摘平台

小屋

觀賞廊道

依照紅樹林的高度,來創造不同高層的平台,並配合不同的活動



人們划著小船,停泊在微建築的碼頭, 從地下室的入口,走進礫間觀察廊道, 觀察水質被淨化的過程;微建築的中心 ,是一觀鳥平台,底下的空間,是兒童 的吊網遊戲區,再來可以看見一個提供 躲避寒風的一工作坊,人們可以採摘紅 樹林的果實,熬煮過後做成藥膏,接近 紅樹林的步道,提供不同高層的平台, 觀賞紅樹林。


次結構

斜撐

主結構

The Structure System

木板

基礎


1.

10. 7. 24. 5. 2.

17.

23.

4.

1.

6*12cm

結構木柱(美國紅杉)

2.

6*12cm

結構木樑(美國紅杉)

4.

6*4cm

次結構(美國紅杉)

5.

1.7cm

M12外六角螺栓

7.

=0.2cm

#4木工螺絲

10. 2.4*14cm

木板(美國紅杉)

17. t=0.3cm

四孔L型角鋼

23.

防水層

24.

雨淋板




網子形成的動線,給小孩玩耍

以二夾一木構方式搭建的紅樹林觀賞平台

小屋空間,牆面以雨淋板搭建


俯瞰周遭紅樹林、以及觀賞鳥類的觀鳥平台


KARST CAV

05

LIQUID SPACE

ea5 指導老師 : 蔡嘉豪

邊界 是一種跨越 是一處過渡 經過時間的流逝 形塑出 一條條 變動的線

同一溶洞內,不同深度,有著不同形狀的鐘乳石


AVE

24M

從時間性作為切入點,我找了大自然的溶洞作為觀察的對象,發現由於 周遭環境因子的不同,鐘乳石的碳酸鈣溶液凝結的樣子也大有不同,而 鐘乳石藉著時間的推演,洞內空間的那條邊線,也一點一滴地在變動。

不同緯度的溶洞內景象


經過時間一層層的堆疊,邊界不斷的 在變動

鐘乳石與石筍連成的線,定義了洞內 的空間

洞內同時進行著堆積與侵蝕

溶洞內的平面,就是一圈圈的年輪,記錄著洞內的變化


C

C C

11N

B C CC

11N

12N

B

C

7N 7N

9N

B C

A

C

8N

11N

A

B

7N

A

A C

C

6N

8N 11N

9N 12N

B

9N

A

A

8N

A

B

A

WIDTH

6N

8N 7N

7N

6N

B

7N

4N 6N

7N

在溶洞內切一道平面,切出的斷面呈現大大小小的圓,它們帶有的時間長短都不同,小的圓不一定代表著較短的時間,或許只是那同心圓的線較密而已

TIME


A

利用皂基模擬鐘乳石溶液留下受到各種變因的狀態

拉力

孔隙

時間/粗細

B

B

A

B

B A

B

B

B B

B

A

B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A B

B

B B

B

B


做了幾項模擬鐘乳石的實驗後,發現溶液的路徑以及生成的 堆疊是有趣的,因此,接下來便開始做路徑類型的實驗

路徑

LENGTH 5

WIDTH

30 39 45

54 60 68

75 90

18MM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6 MM

TIME

16

23

31

38


B

11

利用鐵絲網形塑出建築元素,在環氧樹脂層層 堆疊後,會成為較有強度的柱子

11 7 4

1

2

1 3

4

5

6

7

8

9

10

11

11

TIME

這一實驗可以看 到,溶液順著彎 折的網格流下, 形成逐漸擴大的 面,而右邊錐狀 的網面有上下相 反的沉積樣態。

TIME


找了四項空間元素

高層(地)


編 織 方 式 錐


利用原先構成溶洞內空間的主要型態--錐體,搭配不同的網狀結構,形成 面、殼、體三種空間原型


SITE NOW

TIME

礦坑是種遞減 鐘乳石是種遞增 礦坑由一完整山壁,被人為開挖,一點一滴被鑿空 希望透過鐘乳石的積累,將空的山洞一一填回

TIME

不同時間的剖面想像圖

FUTURE


確切的基地位置選在德興礦坑,裏頭能參觀的長約30米, 前段有重新用磚頭砌成,後段維持當初用木條搭建的結構

礦坑口

糴米古道 N

德興礦坑

台北市信義區 可參觀長度約30米


利用拉線的方式,創造不同的 路徑,以及形成的樣態


空間定義

開始架構洞內空間的使用狀態

柱/家具


plan 自然

回填


在原先礦坑的架構下,創造出三段意象,在洞口外座連接自然的地景入口,中段作一有 許多不同空間型態的溶洞空間,最後將大多數的樣貌還給架設木條的礦坑記憶

記憶

0

1

3

6(m)


TIME + 5 YEAR

section 由山壁延伸下整片的綠意,覆蓋在隨著時間積累的薄殼上,人們走在高 高低低的微地形,像是自然的泥地,步入坑內,可以鑽進一個個的窟窿 ,可以看看經過時間而變堅硬的柱子,可以撫摸過去搭建的木條......

+ 10 YEAR

+ 15 YEAR

經過時間,五年五年的推進,可以看到洞內的空間在壓縮,在20年後, 空間狀態填地差不多了,植物便可以慢慢地覆蓋上去,使整體成為看似 自然的地景。 + 25 YEAR


n

0

1

3

6(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