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ah651411

Page 1

第壹部分 國土安全 ............................................ 1-1 第一篇 總論 .............................................................................................. 1-1 第一章 概論 .......................................................................................... 1-2 第一節 概說/1-2 第二節 國土安全之起源/1-2 第三節 美國國土安全之研究/1-3 第四節 國土安全概念及其整合與運用/1-4 第五節 美國國土安全之任務/1-6 第二章 國家安全 ................................................................................ 1-15 第一節 概說/1-15 第二節 國家安全的發展、重點、意義與功能/1-17 第三節 國家安全具體目標/1-18 第四節 國家安全政策/1-18 第五節 國家安全相關法令/1-21 第二篇 國土安全與反恐 ........................................................................ 1-23 第一章 國土安全體系與運作 ............................................................ 1-24 第一節 概說/1-24 第二節 美國國土安全部/1-25 第三節 國土安全相關理論之探討/1-25 第四節 美國國土安全關鍵基礎設施/1-28 第五節 國土安全防衛新思維/1-31 第六節 安全管理及危機管理之原則與其在國土安全上之 整合與運用/1-32 第七節 我國國土安全與國家安全之關係/1-35 第八節 移民署協助海外僑民來臺緊急應變作業流程/1-38 第二章 國土安全情報理論與實務 .................................................... 1-39 第一節 概說/1-39 第二節 犯罪分析、犯罪情報與全國情報模式/1-40 第三節 控制犯罪途徑之 5 種特徵/1-44 第四節 國家情報相關法規/1-45 CONTENTS-1


第五節 反情報/1-54 第三章 國際反恐合作與法令 ............................................................ 1-57 第一節 概說/1-57 第二節 國際反恐合作/1-57 第三節 國際反恐法令/1-58 第四章 恐怖主義組織與威脅之演變 ................................................ 1-63 第一節 概說/1-63 第二節 定義/1-63 第三節 行動方式/1-63 第四節 形成因素/1-64 第五節 類型/1-64 第六節 恐怖主義變遷演進之過程/1-66 第五章 反恐作為之發展 .................................................................... 1-71 第一節 概說/1-71 第二節 反恐作為之發展/1-71 第三節 美國反恐之巧實力途徑/1-75 第四節 美國反恐政策及其未來發展趨勢/1-75 第五節 歐洲研究恐怖主義與激進化之相關理論/1-77 第六節 歐盟打擊恐怖主義之反激進化戰略/1-81 第七節 我國反恐作為/1-83

第貳部分 國境執法 ............................................ 2-1 第一篇 總論 .............................................................................................. 2-1 第一章 國境管理 .................................................................................. 2-2 第一節 概說/2-2 第二節 「國境管理」之意義/2-2 第三節 美國國境管理作為/2-5 第四節 美國 2013 年「創造 21 世紀的移民體系」移民改革政策/2-9 第五節 英國之國境管理作為/2-12 第六節 歐盟「聯合調查組」之組織及運作/2-15 第二章 概論 ........................................................................................ 2-17 第一節 概說/2-17 第二節 移民署國境執法之業務執掌/2-18 第三節 人流管理/2-24 CONTENTS-2


第四節 國境事務大隊/2-26 第五節 專勤事務大隊/2-26 第六節 服務事務大隊/2-45 第七節 收容事務大隊/2-45 第八節 國際事務組/2-47 第三章 跨境犯罪、跨國犯罪及跨區犯罪 ........................................ 2-54 第一節 概說/2-54 第二節 跨境犯罪之意涵/2-54 第三節 海峽兩岸跨境犯罪/2-56 第四節 跨國犯罪類型/2-60 第五節 國際合作打擊跨國犯罪模式/2-64 第四章 偷渡 ........................................................................................ 2-66 第一節 概說/2-66 第二節 未經許可入境之相關規定與偷渡行為之相關處罰規定 /2-66 第三節 人蛇集團分析/2-70 第四節 移民署人蛇查緝之實務作為/2-72 第五節 防制兩岸偷渡犯罪/2-73 第二篇 國境管理 .................................................................................... 2-77 第一章 國境安全與國境控制 ............................................................ 2-78 第一節 概說/2-78 第二節 國境安全執法之法理基礎/2-80 第三節 國境安全執法實務/2-84 第四節 國境安全執法的類型/2-89 第五節 國境安全執法─入境/2-90 第六節 國境安全執法─入境救濟/2-93 第七節 國境安全執法─出境/2-94 第八節 國境安全執法─限制出境救濟/2-97 第九節 國境安全執法─強制出境/2-98 第十節 國境安全執法─強制出境救濟/2-103 第十一節 國境安全執法─安全檢查/2-104 第十二節 國境安全執法─安全檢查救濟/2-107 第十三節 不同對象國境安全執法的救濟途徑之探討/2-108 第十四節 國境安全─多層次防衛/2-108 第十五節 國境安全─五大範疇/2-110 CONTENTS-3


第十六節 臺灣「國境管理」面臨之問題/2-110 第十七節 航前旅客資訊系統/2-112 第十八節 入出國之安全檢查與生物辨識技術/2-112 第十九節 證照查驗措施與物之檢查/2-114 第二十節 證照查驗的法律性質/2-114 第二十一節 證照查驗之法律效果與罰則/2-115 第二十二節 國境線上得禁止外國人入國之規定與原則/2-117 第二十三節 民用航空保安管理辦法之相關規定/2-118 第二十四節 入出國及移民隱私權之爭議/2-119 第二章 與人有關之國境安全管理 .................................................. 2-121 第一節 概說/2-121 第二節 有戶籍國民入出國管理/2-123 第三節 外國人入出國管理/2-126 第四節 無國籍人民入出國管理/2-127 第五節 大陸地區人民入出國管理/2-128 第六節 無戶籍國民及港澳居民入出國管理/2-130 第七節 涉外執法之探討/2-132 第八節 開放第一類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2-134 第九節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自由行政策/2-135 第十節 放寬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規定/2-135 第十一節 兩岸海、空運直航相關配套機制/2-137 第十二節 金馬落地簽及澎湖小三通/2-138 第十三節 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規定/2-140 第十四節 大陸人士非法來臺從事不法活動各面向之解決對策 /2-141 第十五節 國人配偶國境管制之差異/2-147 第十六節 人口適量調節機制及入出國管理機制之策略/2-147 第十七節 臺灣回應非法移民之問題可採行之防治對策/2-152 第三篇 犯罪偵查技術 .......................................................................... 2-155 第一章 國境線犯罪偵查 .................................................................. 2-156 第一節 概說/2-156 第二節 司法警察法源依據/2-157 第三節 犯罪偵查意義與目的/2-159 第四節 犯罪偵查流程與方法/2-160 第五節 安檢作為/2-160 CONTENTS-4


第六節 安全檢查與刑事搜索之區別/2-164 第七節 查獲冒用及偽、變造證照之處理/2-165 第八節 國境執法之犯罪偵查與人權/2-166 第九節 國境線面談法規與實務/2-169 第二章 非法移民犯罪偵查 .............................................................. 2-171 第一節 概說/2-171 第二節 非法移民管理/2-171 第三節 刑案受理與處置/2-173 第四節 跟監/2-174 第五節 搜索/2-175 第六節 扣押/2-179 第七節 製作筆錄及付與證明/2-182 第八節 搜索與扣押時必要之在場人/2-183 第九節 搜索與扣押應注意之事項/2-183 第十節 拘提/2-184 第十一節 逮捕/2-186 第十二節 執行拘捕應注意事項/2-187 第十三節 檢警共用 24 小時及法定障礙時間/2-187 第十四節 司法警察職權行使與人權/2-188 第十五節 戒具使用/2-190 第十六節 保護證人之筆錄/2-194 第三章 人口販運犯罪偵查 .............................................................. 2-196 第一節 概說/2-196 第二節 人口販運防制法之立法緣由/2-196 第三節 人口販運防制法之特色/2-197 第四節 防制人口販運政策/2-200 第五節 防制人口販運措施/2-206 第六節 打擊人口販運/2-208 第七節 偷運移民概念與人口販運概念之相關比較/2-208 第八節 偵詢被害人之其他應注意事項/2-215 第九節 人口販運被害人之安全維護/2-216 第十節 移民署刑事案件移送作業程序/2-218 第十一節 外國人刑事案件之處理、移送及其法源/2-220 第十二節 辦理外國人提解出監作業程序/2-221 第四篇 執法及刑事司法互助 .............................................................. 2-223 CONTENTS-5


第一章 刑事司法互助 ...................................................................... 2-224 第一節 概說/2-224 第二節 刑事司法互助之範圍/2-225 第三節 國際執法合作/2-227 第四節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2-230 第五節 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臺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2-232 第六節 我國引渡法治/2-233 第七節 國人境外犯罪服刑期滿遣返回國標準作業流程/2-234 第八節 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份子與武器擴散之國際標準 /2-235 第二章 兩岸執法合作 ...................................................................... 2-246 第一節 概說/2-246 第二節 兩岸刑事司法互助/2-246 第三節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2-247 第四節 海峽兩岸送達文書作業要點/2-249 第五節 海峽兩岸犯罪情資交換作業要點/2-250 第六節 海峽兩岸緝捕遣返刑事犯或刑事犯或刑事嫌疑犯作業 要點/2-251 第七節 海峽兩岸調查取證及罪贓移交作業要點/2-252 第八節 海峽兩岸罪犯接返作業要點/2-255 第九節 海峽兩岸相互間刑事司法互助之現狀/2-257 第十節 移民署人員赴大陸地區協助遣返臺籍刑事(嫌疑)犯 回臺之各階段工作內容及流程/2-258

第參部分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之 實務政策、法令及措施..... 3-1 第一篇 移民控制政策 .............................................................................. 3-1 第一章 概論 .......................................................................................... 3-2 第二章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之實務政策(移民六大對策) .......... 3-3 第一節 人口政策白皮書之六大對策(民國 97 年版本)/3-3 第二節 人口政策白皮書之六大對策(民國 102 年版本)/3-26 第三章 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行動計畫 ............................................ 3-37 第二篇 入出國及移民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之相關性 .................... 3-47 第一章 概說 ........................................................................................ 3-48 CONTENTS-6


第二章 入出國及移民法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罰鍰案件裁罰基準第二點附表修正規定 ............................ 3-49 第三篇 入出國及移民法與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相關性 ........................ 3-65 第一章 概說 ........................................................................................ 3-66 第二章 警察職權行使法之法條釋義 ................................................ 3-67

附錄一 相關法規 ................................................ 4-1 、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 .............................. 4-2 、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 .................................................... 4-18 、難民地位公約 .................................................................................... 4-34 、美國在臺協會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間之刑事司法 互助協定 ............................................................................................ 4-42 、跨國境人口販運防制及被害人保護辦法 ........................................ 4-48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 4-50 、災害防救法 ........................................................................................ 4-52 、入出國及移民法 ................................................................................ 4-62 、國家安全法 ........................................................................................ 4-81 、國家安全法施行細則 ........................................................................ 4-83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 4-87 、人口販運防制法 .............................................................................. 4-106 、洗錢防制法 ...................................................................................... 4-112 、海岸巡防法 ...................................................................................... 4-116 、懲治走私條例 .................................................................................. 4-119 、警察職權行使法 .............................................................................. 4-120 、警械使用條例 .................................................................................. 4-124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戒具武器之種類規格及使用辦法 .......... 4-126 、大陸地區人民申請進入臺灣地區面談管理辦法 .......................... 4-127 、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 .......................................... 4-129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實施查察及查察登記辦法 ...................... 4-141 、臺灣地區公務員及特定身分人員進入大陸地區許可辦法 .......... 4-142 、大陸地區人民及香港澳門居民強制出境處理辦法 ...................... 4-144 、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強制出國處理辦法 ...................................... 4-146 、大陸地區人民及香港澳門居民收容處所設置及管理辦法 .......... 4-148 、外國人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辦法 .................................................. 4-151 CONTENTS-7


附錄二 歷屆試題 ................................................ 5-1 命題大綱 .............................................................................................. 5-2 ‧103 年移民行政人員三等試題與解析(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 ......... 5-3 ‧103 年移民行政人員四等試題與解析(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 5-9 ‧102 年移民行政人員三等試題與解析(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 ....... 5-16 ‧102 年移民行政人員四等試題與解析(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5-23 ‧101 年移民行政人員三等試題與解析(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 ....... 5-32 ‧101 年移民行政人員四等試題與解析(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5-38 其他相關考題觀摩 ‧103 年移民行政人員二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研究)............ 5-45 ‧103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境執法) ...................................... 5-45 ‧103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安全管理)............ 5-45 ‧103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執法)............ 5-46 ‧103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安全與管理).. 5-46 ‧102 年移民行政人員二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研究)............ 5-47 ‧102 年公務人員薦任升官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 ............... 5-48 ‧102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境執法) ...................................... 5-48 ‧102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安全管理)............ 5-49 ‧102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執法) ........... 5-49 ‧102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安全與管理).. 5-50 ‧101 年移民行政人員二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研究)............ 5-50 ‧101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境執法) ...................................... 5-51 ‧101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安全管理)............ 5-51 ‧101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執法) .......... 5-52 ‧101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安全與管理).. 5-52 ‧100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境執法) ...................................... 5-53 ‧100 年國境警察人員三等試題(國土安全與國境安全管理)............ 5-53 ‧100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執法) .......... 5-54 ‧100 學年度中央警大外事警察(國境組)碩士班(國境安全與管理).. 5-54

CONTENTS-8


1-2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第一章

概 論

「國土安全」是一個涵蓋術語,在 911 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由美國所 發起,它包含美國為抵擋恐怖份子活動而採取的所有措施。具體來說,國 土安全係指以一國之合力,去防範一國境內的恐怖襲擊、增強一國抵抗恐 怖主義的能力、減低破壞以及協助復元。

第一節 概 說 一、美國「國土安全辦公室」明確定義所謂的「國土安全」,係指一致性 的全國努力,以預防對本土的恐怖攻擊,減少國家遭受恐怖攻擊的弱 點,將損傷降至最低,以及從恐怖攻擊中復原。 二、美國國家戰略針對國土安全界定為:「以一國之合力,去防範美國境 內的恐怖襲擊、增強美國抵抗恐怖主義的能力、減低破壞以及協助復 元。」的概念,因此,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現今由國土安全部指揮, 國土安全部並負起對自然災害的部署、對策和善後的總責任。

第二節 國土安全之起源 一、「國土安全」一詞被正式引用是於 2001 年 2 月,在美國「21 世紀國 家安全全國委員會」公布第三階段報告之後,才正式成為被美國官方 引用的辭彙。此後,基於此報告之建議,美國總統布希在 2001 年 10 月 8 日以行政命令之方式成立「國土安全辦公室」與「國土安全委員 會」,並在「2004 年情報改革暨預防恐怖主義法」中,針對應強化 的相關工作訂定專節規範之。此外,2002 年 11 月美國政府部門組織 重組,總統把 22 個行政機構一起整合成一個新部門,即「美國國土 安全部」,其目的乃希望以此部門統領國土保衛一切事務,基此,「 國土安全」一詞基本上源起於此。 二、而在此之前,世人對於此概念的認知,經常等同於「國土防衛」,並 與軍事行動關係密切。而所謂的國土防衛,則係指美國國土、主權、 國內人民及重要基礎建設的保護,其與國土安全的概念截然不同。


《第壹部分第一篇》第一章 概 論 1-3

第三節 美國國土安全之研究 一、就美國而言,國土安全的責任延伸至各聯邦政府機構與政府實體。此 外,根據美國國土安全之研究,美國聯邦國土安全和國土防衛共涉及 187 個聯邦機構及部門,其中包括: 美國國民警衛隊。 美國海岸防衛隊。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 美國移民海關總署。 美國公民與移民局。 美國特勤局。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 美國情報系統轄下 14 個機構以及民航巡邏隊。 二、再者,針對美國國土安全之研究,有關國土安全的範疇,說明如下: 緊急情況的部署以及對策(不論是由於恐怖份子還是自然災害),包 括: 志願醫療。 警察。 緊急事務管理。 消防人員。 國內和國際情報活動,多由聯邦調查局管理。 重要基礎建設與周邊保安。 邊境安全,無論陸地,海洋還是關口。 運輸安全,包括飛機及船艇。 生物防衛。 偵察放射性物質。 研究新一代保安技術。 三、在國土安全的特色方面,美國強調「國土安全」,反映了因應安全環 境變化的三項特色,分別是: 相對維護國家領土內的安全工作,已有較以往更多的威脅,但這些威


1-4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脅卻不受國界限制。 沒有一個實體可以單獨處理這些威脅。 要擊敗這些威脅,需要公、私等相關部門協調與合作,才能有效回應 並加以阻止。而這種威脅及需有必要伙伴關係才能加以擊潰的事實, 自然導致必須思考傳統軍事任務的防衛,可能也必須成為一般國內安 全工作的重要部分。 四、在國土安全的任務方面,共有六項關鍵任務,分別是: 情報與預警。 邊境與運輸安全。 國內反恐。 保護重大基礎設施結構。 防衛災難性恐怖主義。 緊急事件準備與回應。 五、而與國土安全有關的重要議題方面,其中包括: 反制恐怖主義。 航空安全。 跨國犯罪。 保護重大基礎設施結構。 公共衛生。

第四節 國土安全概念及其整合與運用 根據國內學者陳明傳之有關美國國土安全之主要任務敘述如下: 一、911 事件影響國土安全概念之形成 商定全國努力:聯邦政府維護國土安全的方法是基於共同負責,國會 、州及地方政府、私人企業及美國人民成為夥伴關係。國土安全策略 適用於全國一體,而非某一個聯邦、地方政府。 預防恐怖活動:恐怖活動造成社會動亂、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因此, 國土安全之策略強調預防、保護及準備,以因應重大性威脅。國土安 全與反恐策略所描述之努力作為也將落實於國內外。 避免恐怖份子攻擊:國土安全旨在避免綁架、劫機、槍擊、傳統爆炸 ,涉及生化、幅射或核子武器或網路攻擊,及其他型態的暴力行為。


《第壹部分第一篇》第一章 概 論 1-5

國土安全策略是將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公共利益之非法行為列入 預防之優先選項。 減少美國受到傷害:國土安全是一個有系統的、全方位的、策略性的 全國整合的機制,其策略計畫結合政府公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以確 保美國受恐怖攻擊之弱點,保護重要的基礎建設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並擴大美國的防衛。 縮小損失:國土安全任務必須準備以處理可能產生之未來任何恐怖攻 擊或其他災害行為的結果。恐怖攻擊後,警察、消防、醫護人員、公 務員以及緊急管理人員,必須努力以赴搶救災民,將災害之損失減少 到最低。 復原:恐怖攻擊後,必須準備保護及回復機構,以用來支援經濟成長 及信心、協助受害者家園重建、幫助受害者及其家屬、治療心理創傷 ,以迅速方式回復到攻擊前之原點。 二、美國國土安全情資方面之整合與情資導向的新警政策略 美國國內之警政策略亦隨之演變成如何從聯邦、各州及地方警察機構整 合、聯繫,以便能以此新衍生之新策略,能更有效地維護國內之治安。 進而,又如何在此種建立溝通、聯繫的平臺之上,將過去所謂的資訊或 資料更進一步發展出有用之情報資訊以便能制敵機先,建立預警機先之 治安策略;此即謂為情資導向的新警政策略。 三、針對美國國土安全策略之新發展,我國國土安全因應之新方向 美國自 2001 年 911 被恐怖攻擊之後,其國內之治安策略即演變成應如 何從聯邦、各州及的地方警察機構整合、聯繫,以便能以此新衍生之策 略,能更有效的維護美國國內之治安及國土安全。而我國國土安全機制 區分為「緊急應變機制」與「備援應變機制」,兩者在平時即進行前置 作業與事故預防處理工作。從美國 911 事件當中,我國亦可獲得若干值 得借鏡之處如下: 落實情報偵蒐工作: 造成 911 恐怖攻擊事件的主因,乃在於美國的情報偵蒐單位不夠積 極,未掌握恐怖組織內部情報及其之活動狀況。 若僅憑國內安全檢查是無法扼阻恐怖份子之滲透,例如以色列在阿 拉伯國家環伺下,恐怖活動無日間歇。然由於其情報單位能確實掌


1-6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握周遭國家及巴勒斯坦的情報活動,故恐怖活動始終未對其造成重 大的災難,所以我國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落實情報偵蒐工作。 加強危機應變機制: 由於美國危機應變機制的妥善,雖然遭到 911 如此重大災難,但在 遭襲後即迅速下令所有飛往美國的飛機轉往加拿大、關閉所有機場 。其首先掌握美國領土的淨空與安全。 接著關閉行動電源系統,阻卻恐怖份子可能無線電的遙控攻擊。 再者是限制世界各國與美國的通訊,以阻止恐怖份子領袖的對內指 示。 最後關閉美加、美墨邊境,以防止恐怖份子逃離美國。此遭襲一小 時內之處理應變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美國民間救難組織動員能力龐大,政府指導調派各義東單位 得宜,災後兩小時內即有上萬救災人力展開救援工作。 由於新聞管制得宜,使美國政府危機處理能順利接續展開,也使得 後續的報復作戰行動保持較大彈性。 綜上所述,國土安全經整合上述反恐之策略與災害防救之經驗,應可成 為我國未來較完整與全方位的國土安全維護之新策略。而縱然各項災害 的本質或各國國土安全之威脅或不盡相同,但安全管理及緊急應變的邏 輯與方法卻是一致與可以互相仿傚的。

第五節 美國國土安全之任務 根據國內學者汪毓瑋之相關論述,整理如下: 一、2002 年國土安全戰略報告 國土安全基礎: 就法律言,要使用「法律」以保護安全與自由,且提供政府行動與 行動適當限制的機制。而主要的倡議包括了: 聯邦層面。 洲的層面。 就科學與技術言,新的分析、資訊分享、偵測攻擊、反制化學、生 物、放射與核子武器的科學與技術,必須可以協助預防與極小化未 來恐怖攻擊的損害。並且要建立國土安全的全國性研究與發展企業


《第壹部分第一篇》第一章 概 論 1-7

,而能充分的減少來自現代恐怖主義所造成的風險。要設立與履行 一種長期的研究與發展計畫,包括了對於高回報潛力之革命性能力 的投資,也要運用私營部門之能量與智慧,以發展與生產國土安全 所需要的設施與系統。而主要的倡議包括了: 發展化學、生物、放射與核子反制措施。 發展偵測敵對企圖的系統。 應用生物識別技術於識別裝置。 改善第一線回應者的技術能力。 協調國土安全機器的研究與發展。 建立國土安全的全國性研究室。 進行科學與科技研究之獨立與私人分析。 建立快速生產原型的機制。 進行示範與試點部署。 設立國土安全技術的標準。 就資訊分享與系統言,資訊系統並未適當的支援國土安全任務,且 聯邦執法、移民、情報、公共健康監視與緊急事件管理使用的資料 庫並沒有連接,而能填補現存的資訊鴻溝或是重複。同時州與大都 會地區的通訊是不足的,許多州與地方的第一線回應者無法使用相 容的通訊設備。而主要的倡議包括了: 整合整個聯邦政府之資訊分享。 整合洲、地方政府、私營企業與市民的資訊分享。 與國土安全有關的電子資訊要採用共同的「元資料」標準。 改善公共安全緊急事件通訊。 確保可信的公共健康資訊。 就國際合作言,要尋求一種可持續、穩定與系統性的國際議程,以 反制全球恐怖主義威脅與改善國土安全。而主要的倡議包括了: 建立「智能邊境」。 打擊偽造的旅行證件。 增強國際航運貨櫃的安全。 強化國際執法合作。 協助外國打擊恐怖主義。


1-8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擴大跨國重大關鍵基礎設施結構的保護。 增強國土安全科學與技術的國際合作。 改善攻擊的回應合作。 檢討國際條約與法律的責任。 國土安全任務: 情報與預警: 強化聯邦調查局的分析能力。 建立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結構與關鍵資產之新的能力。 履行「國土安全通知系統」。 利用「雙元使用分析」以預防攻擊。 使用「假想敵」技術。 戰術威脅分析。 敵人的戰略分析。 弱點評估。 威脅─弱點整合。 戰術預防行動。 預警與保護行動。 戰略回應政策。 邊境與運輸安全: 確保邊境與運輸安全的問責制。 建立「智能邊境」。 增強國際航運貨櫃的安全。 履行 2001 年《航空與運輸安全法》。 重組「美國海岸巡防隊」的能力。 改革移民服務。 國內反恐: 改善跨部門的執法協調。 促進潛伏恐怖份子的逮捕。 持續進行調查與起訴。 完成聯邦調查局的重組以強化恐怖攻擊之預防。 鎖定與攻擊恐怖份子的金融。


《第壹部分第一篇》第一章 概 論 1-9

追蹤國外恐怖份子與繩之以法。 保護重大關鍵基礎設施結構與關鍵資產: 由國土安全部統一關鍵基礎設施結構保護之努力。 建立與維持有關重大關鍵基礎設施結構等之徹底與準確評估。 能夠與州、地方政府與私營部門建立有效的夥伴關係。 發展一種全國性的關鍵基礎設施結構保護計畫。 保護網路空間的安全。 運用最佳的分析與模型工具,以發展有效的保護解決方案。 防範重大關鍵基礎設施結構與關鍵資產的「內部威脅」。 防衛災難性威脅: 透過更佳的檢測器與程序,預防恐怖份子使用核子武器。 偵測化學與生物材料與攻擊。 改善化學檢測器與去污科技。 發展廣範圍的光譜系疫苗、抗菌劑與解毒劑。 運用科學知識與工具以反制恐怖主義。 履行「挑選媒介計畫」。 緊急事件準備與回應: 單一的「全學科」意外事件管理計畫。 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意外事件管理系統。 改善戰術防恐能力。 促進所有回應者間之無縫通訊。 健康照顧提供者必須有所準備,以因應災難性恐怖主義。 擴大藥品與疫苗的儲存。 要為化學、生物、放射與核子去污預作準備。 要有軍事支援民事當局的計畫。 建立「公民服務隊」。 履行年度之「第一線回應者倡議」。 建立全國性的訓練與評估系統。 強化被害者的支援系統。 二、2007 年國土安全戰略報告 預防與摧毀恐怖份子攻擊:


1-10 國土安全與國境執法(概要)

不讓恐怖份子、其武器與其他與恐怖相關的材料進入到國土: 預防恐怖份子利用合法的途徑進入國土。 預防恐怖份子使用非法的途徑進入國土。 摧毀恐怖份子與其在美國運作的能力: 鑑定與找出恐怖份子且揭露恐怖份子行動。 摧毀恐怖份子與其活動和網絡。 預防在美國之暴力回教極端主義激進化: 在反恐戰爭中要與關鍵社群結成伙伴。 鑑定與反制激進化的來源。 強化聯邦、州、地方與部落政府能力以處理激進化。 持續增進對於激進化的瞭解。 保護人民、重大基礎設施結構與關鍵資產: 嚇阻恐怖份子威脅: 減少侵略成功性。 改變動機的計算。 減緩弱點: 確保重大基礎設施結構與關鍵資產的結構復原。 確保運作復原。 經由醫藥準備以保護人民。 極小化損傷結果。 回應及從發生之意外事件中恢復: 強化有效的全國回應的基礎: 澄清各領域行為者的全國角色與責任的履行。 強化指導全國回應的方針。 發展與運用聯合規劃與訓練過程。 執行先進的準備行動。 評估情勢與採取初起的行動: 定出優先與協調減緩結果之初起行動。 有效動員與部署人員、資源和能力。 預期可能需要的額外支援。 必要時要擴大運作能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