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ie231506

Page 1

第零單元

企業基本概念 0-1

第一單元

行銷管理 1-1

第一章 緒 論/1-3 第二章 消費者購買行為及組織購買行為/1-15 第三章 目標行銷/1-31 第四章 行銷組合策略─產品研究/1-39 第五章 行銷組合策略─價格研究/1-55 第六章 行銷組合策略─通路研究/1-68 第七章 行銷組合策略─推廣研究/1-82 第八章 國際行銷/1-101 第九章 服務業行銷、倉儲與物流系統/1-111 第十章 體驗行銷與網路行銷/1-117

第二單元

生產作業管理 2-1

第三單元

人力資源管理 3-1


第四單元

財務管理 4-1

第五單元

資訊管理(含電子商務) 5-1

第一章 科技管理/5-3 第二章 管理資訊系統(MIS)/5-11 第三章 研究與發展管理/5-23 第四章 電子商務/5-39

附 錄

歷屆試題 6-1

 99 年中華郵政從業人員(企業管理大意)/6-3  99 年臺菸酒第二次從業人員(企業管理概論)/6-12  100 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企業概論)/6-17  101 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企業概論)/6-22  101 年臺電養成班(企業管理概論)/6-26  102 年中華郵政從業人員(企業管理大意)/6-29  102 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企業概論)/6-38  102 年臺電新進雇用人員(企業管理概論)/6-43  102 年臺菸酒從業評價職員(企業管理概論)/6-48  102 年臺菸酒從業職員(行銷管理)/6-49  102 年中華郵政從業人員(行銷學)/6-50


 103 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企業概論)/6-51  103 年臺電新進雇用人員(企業管理概論)/6-54  103 年臺菸酒從業評價職員(企業管理概論)/6-58  103 年臺菸酒從業評價職員(行銷管理)/6-65  104 年中華郵政從業人員(企業管理大意)/6-71


3

一、專業化(Specialization) 導源於 Adam Smith 之「分工理論」(Division of Labor)。其認為「勞 動生產力最為重大的進步,以及人們不管往何處引導或在何處應用勞動 生產力,所展現的大部分技巧、熟練度與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 」及「產業最發達進步的國家,通常也是分工程度最高的國家,在野蠻 的社會狀態裡,由一人完成的工作,到了進步的社會中,通常都變成由 幾個人來完成」。所以其認為將工作分割成許多可獨立之細微部分,再 指派專人負責行事,可增加工作熟練,提高效率。 二、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指產品、原料、機器、工作操作程序及方法等採一致之規範,容易管 理,並能達成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之目的。 三、簡單化(Simplification) 即簡化各種與生產有關之活動,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自動化(Automation) 乃指以電力、機械力或水力等使機器設備能自行運作,並設有警報系 統。當產品有不良品時,機器會立刻停止並發出警報,不會造成無謂 之浪費。自動化包括機械化、連續化、自制化及合理化四大要素。 五、多角化(Diversification) 即增加或改變現有產品之種類、式樣及大小……等。 產銷不同類型產品之多目標經營。以分散風險,並滿足不同消費者需 要,擴大企業利潤。企業採取多角化策略的理由有:價值提升的動 機:規模經濟、市場力量、財務經濟;價值中性(value-neutral) 的動機:稅賦的誘因、反托拉斯的法令、績效不彰、未來現金流量的 不確定、降低風險。 六、規模擴大化 即人員多、產量大、資金多、組織大等規模之擴大。例如:由小企業 →集團企業。

0

企業基本概念

壹 現代企業之特質


第零單元 企業基本概念

4

七、設廠集中化 即為有效利用水電、運輸、公共設施及相互交換商情,廠商常集中在 某一特定地區。管理學大師波特(M. Porter)在其「國家競爭力」一 書中,曾以「群聚效果(Clustering Effect)」的概念來詮釋。當某一 特定產業上、中、下游的發展有著地域性的關連傾向,而逐漸演化成 具有經濟效率的互動結構,企業彼此之間存在著高度競爭卻又相互依 賴、互利共享的關係。因此,若企業間形成群聚,擇其產業可藉由內 在動力進行自我發展、建構與彈性調整,而大幅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 力。 八、所有權大眾化 即公司、企業漸為大眾所擁有。例如:股票上市發行。 九、決策民主化 即決策由員工、股東、管理者等共同參與決定,勞資雙方和諧。 十、管理生產合理化 強調科學邏輯及注意人性的方法,消除浪費及低效能,並求各種生產 及分配技術之改進。

依據 Thomas J. Peters,Roberts H. Wateman 所著《追求卓越》一書, 說明美國成功企業八大特質: 偏重行動(A Bias for Action): 願意去實驗和承擔風險。 接近顧客(Close to Customer): 執著於服務和品質。 自主能力和企業精神(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 允許新理念的自由表達和公司內部的相互競爭。 生產力是透過人力開發的(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 將員工視為是位成熟的成年人,應被信賴和尊重。


5

重視價值的表達,並由管理者全力以赴來實現。 堅守崗位(Sticking to the Knitting): 做自己最擅長者,以免形成過度的差異化。 簡單形式,簡樸人事(Simple Form, Lean Staff): 避免高權力集中和複雜的組織結構。 鬆緊特性並存(Simultaneous Loose-tight Properties): 中央領導和最大的個人自主之調和運用。 

貳 企業組織的型態 一、依所有權或集資方式區分,企業之經營方式有下列四種 獨資企業: 由一人出資,通常亦由此人擔任主要經營者,或居於最高階層位置 領導管理該企業,此係一種最單純之企業型態。 其優點:容易成立、設立成本低;私密高;利潤的使用及分 配金由老闆一人掌握;經營具彈性及可控制。 缺點:年限責任;資金來源獲取不易;技術取得不易;經 營能力有限;缺乏穩定性。 合夥企業: 由二人以上之投資者,相互約定出資比例,共同投資、共同經營, 且共同承擔無限責任之企業型態;基本上,獨資與合夥依據之法令 是民法,此有別於下列之公司組織或公司企業,公司企業係依公司 法設立。 優點:容易成立;資金與信用的充分運用;結合不同知識及 專長的人;法規限制少。 缺點:年限責任;易產生糾紛;資金取得有限制;利潤分 配易產生爭議。 公司企業:

0

企業基本概念

動手去作,價值導向(Hands on,Value Driven):


6

第零單元 企業基本概念

是一種依公司法設定,具有獨立法人地位之企業組織型態,公司企業 依公司法規定又可分成下列四種(90.11.12 公布公司法修訂): 無限公司:指由二人以上股東所組織,對公司債務負無限清償責任 之公司。 有限公司:指由一人以上之股東所組織,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 負其責任之公司。 兩合公司:指一人以上之無限責任股東,與一人以上之有限責任股 東所組織,其無限責任股東對公司債務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有限 責任股東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其責任之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指由二人以上股東或政府、法人股東一人所組織, 全部資本分為股份,股東就其所認股份,對公司負其責任之公司。 其可分為普通股和特別股,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發行的,但 也是公司最後才收回的證券,因為普通股僅代表股東對公司的最新 終所有權,因而公司清算時,在償還全部債務後,普通股股東才能 分配剩餘資產;特別股可算是普通股和債務之間的一種折衷性證券 ,享有固定的報酬比率,又具有某些所有權。 公司的優點是: 有限責任(Limited Liability)。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股東 僅就其出資部分對公司負責,如虧損仍無法彌補,並不涉及股東 私人財富。 所有權可以自由轉讓。 企業生命永續經營,公司設立是依其營業目標,不會因股東變動 受影響。 容易集資,容易擴張成長。 公司的缺點是: 重複課稅。公司獲利部分,留在公司要課一次,以股利轉個人時 ,個人所得部分還要課一次稅,所以是重複課稅。 管制很多,公司受公司法設立規定,公開公司還受證期會監督。 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管理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可能不會持有公


7

人假公濟私,不以股東最大利益為目標。 合作社: 是一種由社員共同出資、共同經營,主要目的在消除或避免中間商剝 削,營運或服務對象以社員為主的企業組織型態,包括有消費合作社 、生產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 二、再以所有權管理權型態,區分公營、私營企業 「財產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為企業管理權為企業經營兩大基本 權力來源。 企業機構以「所有權」所屬,可分為私有企業及公有企業: 私有企業:指由人民所投資,且在合法情況下自由追求最佳利益, 而受中央集權控制之事業機構。 公有企業:指由政府投資,並在民、商法之外,尚受公共法規限制 及中央控制之事業機構。 三、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Small Business)是經濟的礎石。一般定義中小企業都是 以規模大小,人數多少和經營方式來說明。根據我國的中小企業認定 標準,所謂中小企業,指依法辦理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並合於下列 基準之事業: 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八千萬元以 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者。 除前款規定外之其他行業前一年營業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或經常 僱用員工數未滿一百人者。 另所稱小規模企業,係指中小企業中,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五人之事業。

參 企業的聯合組織 聯合組織(Compound Organization) 又稱複合組織,為近代企業由於避免同業競爭,共同發展及增加共同

0

企業基本概念

司股份,因此有可能發生代理問題(Agency Problem),如經理


8

第零單元 企業基本概念

利潤等原因,逐漸形成的聯合經營企業組織。 可分為以下幾種: 卡特爾(Cartel):法語 Cartel 的音譯,原意為協定或同盟。其為 一種同業聯盟組織,參加企業對約定範圍,有一定的合作期限內, 採取一致的行動,非契約約定範圍仍可自由經營,各企業仍不失其 獨立性,卡特爾組織違反現行公平交易法。例如:石油輸出國家組 織(OPEC)即是最著名的國際卡特爾組織。 辛迪加(Syndicate):又稱工團,一介於卡特爾(Cartel)與托拉 斯(Trust)之間的一種組織,是一種同業聯盟組織,參加的企業 共設銷售總部,各參加企業的產品一律交由銷售總部出售,所得到 利潤按各企業生產額比例分配。 康比納特(Kombinat):企業集結在同一地區,有效利用同一原料 ,相互利用副產品,以消除生產上之浪費,形成技術的、地域的且 多角的企業結合型態。其係企業為期達到獨占市場及獲得厚利而互 相聯合組成的一種組織形態。組織內的各個企業在法律上的各自獨 立,但是在生產過程、販賣過程或金融關係上則置於統一支配下。 其成員不僅是同種企業或生產過程前後有關聯的企業可以參加,而 且即使彼此無關聯的異種企業也可採取資本參加的方式而結合。 托拉斯(Trust):為獨占企業的一種型態,係以排除或限制自由 競爭、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而結合同種類產業部門,合併成一個 企業,以期統制及獨占整個市場。由相關的縱向企業,及類似性質 企業互相結合而組成,藉以獨占市場。企業喪失其獨立性。 握股公司(Holding Company):指握有其他公司巨額股票的公司 進而控制該公司,並稱為母公司。 聯股(Community):兩家以上公司互相購買對方的股票,並彼此 取得業務上的密切連繫,減少競爭。 購併(M&A):包括合併(Merger)與購併(Acquisition),前者 指企業以現金完全收買另一企業,後者包括股權資產之收購。吞併 包有吸收合併與創新合併兩種。而購併之發生基於取得技術、或品


9

併(Acquisition)的主要理由是有綜效(Synergy),也就是說一加 一大於二。購併(Acquisitions)可分為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兩種 。股權收購是指直接或間接購買目標公司部份或全部的股權,使目 標公司成為收購者之轉投資事業,而收購者需承受目標公司一切的 權利和義務、資產與負債;而資產收購則指收購者只依自己需要而 購買目標公司部分或全部之資產,屬於一般資產買賣行為,因此不 需承受目標公司的負債。至於合併(Mergers),可分為吸收合併 和新創合併兩種。前者係指兩家公司合併之後,被合併公司需申請 消滅,所有的資產與負債皆由主併公司吸收;新創合併則是指合併 的兩家公司將同時消滅,而另外登記成立一家新公司,新設公司需 承擔兩家消滅公司所有的資產與負債。其次,以經濟學上主要著眼 於兩家公司的業務性質與產業關聯性,我們亦可進一步將購併區分 為水平式、垂直式、同源式和複合式四種,茲分述如下: 水平式合併(Horizontal Merger):是指是指同一產業裡相同產 品製造同業的合併。這種合併的目的可能是要擴大市場佔有率以 及形成經濟規模來降低單位成本。同產業中兩家從事相同業務公 司的合併。此種合併方式的好處除了可形成生產上的規模經濟外 ,亦可藉增加市場占有率來提昇對市場之壟斷力。 垂直式合併(Vertical Merger): 垂直合併(Vertical Merger)是指同一產業上下游公司的整合 合併。這種合併的目的主要是要確保生產原料的來源或產品的 去路沒有問題。是指在同一個產業中,上游和下游之間的合併 ,而兩家公司也可以視情況需要,利用移轉價格的制訂,規劃 利潤的去向。 許多廠商為控制貨源而往上游收購公司,收購後目標公司在管 理上因客戶穩定,自然會以為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但是往往 在沒有競爭的壓力下,反而造成效率降低,使生產成本比市場 競爭者高,甚至因而連帶影響母公司產品競爭力,此種情形應

0

企業基本概念

牌行銷通路、產業整合與多角化經營等因素。合併(Merger)或購


10

第零單元 企業基本概念

予以防範注意。 垂直式合併又可分為下列兩種: 向前整合(Forward Integration):下游購併上游;下游的公

司可因而掌握上游的原料,獲得穩定而便宜的供貨來源。 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上游購併下游;上游公

司的產品可因此而取得固定的銷售管道,降低行銷風險。 同源式合併(Congeneric Merger):指是指同一產業裡相類似產 品製造同業的合併。同一產業中,兩家業務性質不大一樣,且沒 有業務往來的公司之結合。有時企業為追求在某個領域的全面領 導地位,可能會利用購併的方式來達到目標。例如生產電腦顯示 器的公司,可能會去購併專業生產投影機或幻燈機的廠商,以建 立其在視訊影像方面的專家地位。總之,同源式合併是企業尋求 新的收益和利潤的最好途徑,比內部發展及複合式合併的風險來 得小;不過,應該注意的是目標公司之競爭環境是否利於進入。 複合式合併(Conglomerate Merger):指指產品完全不相干的兩 個公司的結合。這種合併的目的可能是公司為了要分散風險.另 一目的或可能是為了財務的因素。兩家公司居於不同產業,且沒 有什麼業務上的往來。同樣地,由於目標公司之業務性質與收購 公司完全不同,其經營風險會比同源式合併要大得多,因此要注 意下列事項: 跨入的產業應是成長快的產業。 避免到稅法、會計原則不了解的國外投資。 新事業的財務控制及管理方法最好與本身相似。 合併(整合)(Amalgamation): 包括生產過程可以銜接的垂直合併、等級相同或類似的水平合併 ,與不相關企業的綜合合併等。 合併的原因有: 節約營運設施。 經營人才之獲得。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