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基礎法學知識 001 第 1 章 法學大意概說˙006 第一節 法學大意概說/006 第二節 法系:法律的體系(系統)、 文化系統/006 第三節 法律學派/009 ◎精選試題演練/015 第 2 章 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018 第一節 法律的定義/018 第二節 法律之目的/018 第三節 法律的規範構造與六法概說/018 第四節 法律 V.S.國家/019 第五節 法律 V.S.道德(相輔相成)/019 第六節 法律 V.S.宗教(互為表裏)/020 第七節 法律 V.S.政治(相輔相成)/020 第八節 法律 V.S.實力/020 第九節 法律 V.S.經濟(交互影響)/021 第十節 法律 V.S.科技(交互影響)/021 第十一節 法律 V.S.媒體(新聞自由)/022 ◎精選試題演練/023 第 3 章 法律的種類˙025 第一節 成文法 V.S.不成文法(互為優缺點)/025 第二節 公法 V.S.私法 V.S.社會法/025 第三節 普通法 V.S.特別法/027 第四節 強行法 V.S.任意法/028 第五節 實體法 V.S.程序法/028
1
第六節 母法 V.S.子法/029 第七節 原則 V.S.例外法/030 第八節 固有法 V.S.繼受法/030 第九節 國際法 V.S.國內法/030 第十節 其他類別/031 ◎精選試題演練/032 第 4 章 法律的淵源˙036 第一節 直接法源(成文)/036 第二節 間接法源(不成文法源)/040 ◎精選試題演練/043 第 5 章 法律的制定、修正、廢止與延長之程序˙057 第一節 法律之制定程序/057 第二節 法律之生效/058 第三節 法律之修正/059 第四節 法律(規)之廢止/059 第五節 法(規)的延長(延長的前提 是法律定有施行期間)/059 ◎精選試題演練/061 第 6 章 法律之解釋、漏洞填補與適用˙066 第一節 法律之解釋/066 第二節 法律之漏洞與補充/070 第三節 法律之適用/072 ◎精選試題演練/073 第 7 章 法律的效力˙079 第一節 法律:屬人主義 V.S.屬地主義/079 第二節 法律時之效力/080 2
第三節 法律事之效力/081 ◎精選試題演練/082 第 8 章 法律的制裁˙084 第一節 國內制裁/084 第二節 國際制裁(惟效力薄弱)/090 ◎精選試題演練/091
02
民法概說 093 第 1 章 權利義務概說˙098 第一節 概說/098 第二節 權利與義務/099 第三節 權利義務之分類/100 第四節 權利義務之變動(得、喪、變更)/104 ◎精選試題演練/107 第 2 章 民法總則概說˙108 第一節 法例/108 第二節 權利義務之主體/108 第三節 權利義務之客體/113 第四節 法律行為/115 ◎精選試題演練/128 第 3 章 民法債編概說˙144 第一節 債編總論/144 第二節 債編各論/157 ◎精選試題演練/172 第 4 章 民法物權編˙182 第一節 物權概說/182
3
第二節 物權之變動/183 第三節 所有權/184 第四節 用益物權→不動產/188 第五節 擔保物權/194 ◎精選試題演練/207 第 5 章 身分法˙213 第一節 親屬法/213 第二節 繼承法/231 ◎精選試題演練/237
03
刑法概說 249 第 1 章 罪刑法定、法律修正、刑法效力與名詞定義˙252 第一節 罪刑法定/252 第二節 法律修正之適用/252 第三節 名詞定義/252 第 2 章 犯罪論˙254 第一節 構成要件該當性/254 第二節 違法性/257 第三節 罪責/258 第 3 章 正犯&共犯˙259 第 4 章 未遂犯˙261 第一節 普通未遂(障礙未遂)/261 第二節 不能未遂(不能犯)/261 第三節 中止未遂(中止犯)/261 第 5 章 錯誤˙264
4
第 6 章 競合˙265 第一節 競合論/265 第二節 罪數論/265 第 7 章 刑罰論˙266 第 一 節 刑罰/266 第 二 節 刑罰&保安處分/266 第 三 節 累犯/267 第 四 節 自首/267 第 五 節 易刑處分/268 第 六 節 緩刑/269 第 七 節 假釋/269 第 八 節 追訴權時效&行刑權時效/270 第 九 節 刑罰之加重/271 第 十 節 刑罰之減免/272 第十一節 未遂犯罰之/272 第十二節 過失罰之/273 第十三節 告訴乃論/273 第十四節 刑法相關釋字/274 ◎綜合試題演練/277
04
特別法 297 第 1 章 公司法˙300 第一節 公司法概說/300 第二節 無限、有限、兩合公司之重點/304 第三節 股份有限公司/306 第四節 關係企業/315 第五節 外國公司/316
5
第六節 公司股利之分派/316 ◎精選試題演練/317 第 2 章 勞動法規˙330 第一節 勞動基準法/330 第二節 性別工作平等法(雇主責任)/341 第三節 勞工保險條例(主要是職災)/347 ◎精選試題演練/352 第 3 章 消費者保護法˙368 ◎精選試題演練/372 第 4 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377 ◎精選試題演練/392 第 5 章 著作權法˙397 ◎精選試題演練/401
05
公法 403 第 1 章 行政種類˙405 第一節 行政法的基本原理/405 第二節 不當連結禁止/407 第三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408 第四節 特別權力關係的特徵/408 第五節 公務員/408 第 2 章 行政組織法˙413 第 3 章 行政救濟˙415 第一節 概說/415 第二節 訴願/417
6
第三節 行政訴訟/419 ◎綜合試題演練/423
06
憲法 443 第一節 前言/445 第二節 基本權利/446 第三節 政府體制/450 第四節 中央&地方之權限/458 第五節 基本國策/459
07
訴訟法概說 463 第 1 章 刑事訴訟法˙465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之立法原理/465 第二節 刑事訴訟的意義/465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之重要原則/466 第四節 刑事訴訟的程序/467 第五節 法院管轄/468 第六節 辯護制度/469 第七節 偵查機關/472 第八節 訴訟的發動:偵查程序/473 第九節 偵查終結/475 第十節 強制處分程序/475 第十一節 證據/477 第十二節 審判程序/482 第十三節 訴訟救濟程序/484 第十四節 裁判的執行/486
7
第 2 章 民事訴訟法˙488 第一節 民事訴訟法之立法原理/488 第二節 管轄權的種類/489 第三節 法官的迴避/490 第四節 當事人能力與訴訟能力/490 第五節 民事訴訟的提出/491 第六節 民事訴訟程序之種類/495 第七節 民事判決之種類/497 第八節 保全程序/497 第九節 民事特別訴訟程序/499 第十節 不服裁判的程序/500
08
歷屆試題暨解析 503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地方政府五等考試(一般行政)試題全解/504 地方政府五等考試(一般行政以外)試題全解/513 初等考試(一般行政)試題全解/522 初等考試(一般行政以外)試題全解/532 地方政府五等考試(一般行政)試題全解/542 地方政府五等考試(一般行政以外)試題全解/552 初等考試(一般行政)試題全解/562 初等考試(一般行政以外)試題全解/570
參考書目/580
8
基礎法學知識 在開始閱讀本章之前請先將下列各章重點提醒,作為瀏覽於重點閱讀 上一定更能事半功倍喔 章節 第一章
重要程度 ☆
法學大意概說
重要考點分析 本章考試的基礎重點在於法系與法律學派,法系會考 的有大陸法系與海洋法系的比較。中華法系的成因、 特色也是重點,最近則偏向近代法制史,特別是臺灣 法制的發展常常成為命題焦點。
第二章
☆☆
法律與其他社
本章重點在於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聯性,特別是 法律與道德宗教等一般具拘束力規範的差別。
會現象 第三章
☆☆☆
法律的種類
本章需要知道各個法律分類的比較基礎,且一種法律 不單單具有一種性質,例如:民法是實體法也是私法 也是國內法,故要知道各個法律的性質就一定要知道 比較基礎,特別法的效力也是重點所在。
第四章
☆☆☆☆
法律的淵源
法源在國家考試的重要性上在於,法律與命令的區別 ,要注意中央法規標準法。還有自治法規中,地方制 度法第 25 條到第 31 條可以說是中標法的特別規定, 幾乎是年年命題。
第五章
☆☆☆☆☆ 本章的立法過程涉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而生效、修
法律的制定、
正、廢止與延長則涉及中央法規標準法。其中修正、
生效、修正、
廢止要件相符要注意比較。而在生效上何時要算至第
廢止與延長
三日,何時不用算至第三日也須注意。
第六章
☆☆☆
本章重點在法律的解釋方法各個方法有何特色不要搞
法律之解釋、
混各個解釋方法,此外要注意漏洞的填補那些可以那
漏洞填補與適
些不行要注意比較。還有法學三段論之適用亦須注意。
用 第七章 法律的效力
☆☆☆
此章算是比較基本,僅需將屬地、屬人及事的效力、 時的效力比較即可。
002 第八章 法律的制裁
法學大意(含緒論) ☆☆
本章制裁的趨勢要熟悉,在國內制裁上的公力制裁與 私力制裁的要件皆要熟記,則本章可以迎刃而解。此 外於正當防衛以及緊急避難的對象要能分別知悉喔!
次目體系概述
chapter 1 法學大意概說 法學大意概說 法系 法學派 chapter 2 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 廣義 法律的定義 狹義 個別 法律的目的 共通(一般) 法律的規範構造與六法概說 法律 V.S.國家 法律 V.S.道德 法律 V.S.宗教 法律 V.S.政治 法律 V.S.實力 法律 V.S.經濟 法律 V.S.科技 法律 V.S.媒體 chapter 3 法律的種類 成文法 V.S.不成文法(互為優缺點) 公法 V.S.私法 V.S.社會法 普通法 V.S.特別法 強行法 V.S.任意法 實體法 V.S.程序法 母法 V.S.子法(依存關係) 原則 V.S.例外法 固有法 V.S.繼受法
003
004
法學大意(含緒論)
國際法 V.S.國內法 其他類別 chapter 4 法律的淵源 法律與命令之名稱、種類 法律 命令 直接法源(成文法源) 自治法規 條約 法源 習慣法 法理 間接法源(不成文法源) 判例 學說解釋 chapter 5 法律的制定、修正、廢止與延長之程序 法律之制定程序 法律之生效 法律之修正 法律(規)之廢止 法(規)的延長 chapter 6 法律之解釋、漏洞填補與適用 法律之解釋 法律之漏洞與補充 法律之適用 chapter 7 法律的效力 地之效力屬地原則(以領域為主) 人之效力屬人為例外(以國籍為主) 規範效力(罪刑法定) 事之效力 一事不再理(程序) 一事不二罰(實體) 不溯既往 生效 時之效力 新舊法 法之暫停
次目體系概述
chapter 8 法律的制裁 憲法 對機關 行政法 對公務員 對人民 公力 刑罰 刑法 保安 權利 財產 國內 民法 損賠 其他 正當防衛 緊急避難 制裁種類 私力 特別 自助行為 一般 公力干涉薄弱 效果不彰 國際 私力戰爭為最後手段
005
006
法學大意(含緒論)
1
法學大意概說 一
法學大意概說
法學之意義:以科學化、系統化,研究法學之原理原則者 法學大意(緒論):是由廣義之角度介紹法學之重點與梗概 法學研究法:借用其他學科最多者為歸納法、演繹法 歸納法:將事實統整所得結果(人最後都會死亡) 演繹法:針對已知事項所做推演(因為會死亡所以是人)
二
法系:法律的體系(系統)、文化系統
國內性:因民族、語言、風俗而形成 成因 世界性:因交流、戰爭、貿易、交通……等因素 大陸法系 重在兩個法務的特色比較 海洋法系 種類 ─世界五大法系 印度法系(完全喪失其之特色) 回回法系 中華法系(了解發展形成、原因、特色) 臺灣法制史重點:形成、影響、變革特微 大陸法系之起源:羅馬法之精神一書中 大陸法系 & 海洋法系之比較: 法 法
大陸法(源羅馬法義大利 英美法(海洋/習慣/判例 開始/成文法/歐陸法) /普通法/不成文法) 具備有一套完整法典 較不具備,法典化仍在努力 典 中,以判例為法中心 系
司法制度
司法二元/除普通法院外, 司法一元:法院不區分類型 尚有行政法院
第一章 法學大意概說
訴 訟 指 揮 法官審判長
007
法官獨任 1 人指揮
事 實 認 定 法官 1 人獨任或 3~5 人合議 陪審團 法 律 思 考 法律先存重演繹 法官任用
考試與律師嚴格二分
事實整理重歸納 法官來自律師。檢轉任,亦 有選舉
影響國家: 大陸法:我國、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荷蘭 海洋法: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香港、菲律賓、紐西蘭、新 加坡、馬來西亞,印度 中華法系─以家族、倫理、義務為本位: 形成&發展 中華法系以刑法為核心,而歐陸是以民法為核心。然而法律之內 容是以道德禮教為主 形成:法典始於堯典 成熟:周禮一書集大成 鄭形書 晉形鼎 成文刑法頒布之先河 魏─李悝法經六篇(法典創作鼻祖,進入成文法時期) 光大:唐律一書影響日本、朝鮮(韓國)、安越(越南) 因襲:自五代、經宋、元、明、清 變革:清末變法圖強之根本原因廢除領事裁判權 派外使臣:沈家本、伍庭芳(1902 年,為修訂法律大臣 ,設修訂法律館,開始翻譯歐美各國法律) 直接承襲於日本(仿效方式:先日後歐陸) 我國重要法律之繼受 民法:德國、日本、瑞士、法國 刑法:德國、日本 行政法:德國、奧地利 商事法、家暴法、動產擔保交易法:美國 社會保險法:德國
008
法學大意(含緒論)
中華法系之特徵 法人存(法治人治並存) 法禮合(法治禮配合) 放任宗教 維護宗族(但近代:個人主義權利義務相對) 民、刑混民、刑二分 重民本 重責任(義務)而輕權利 中華法系以道德為基礎,故法律是在輔助道德(儒家思想) 刑法為遴請岡田朝太郎參考編修 臺灣法制史 原住民 荷蘭 任何時期之法制變動
唯一歐洲國在臺建立統治 建立東印度公司 重點為貿易 在臺頒佈法律 1963 年所有人不得在指定地點以外其他場所 or 路上 便溺
民、商之舊慣都可延用前朝 刑法、公法都直接適用
鄭氏王朝 航海技術進步 可至歐洲經商 將明之制度引入臺灣 於收臺前有禁海令 清朝 婦女地位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