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申論題寫作要領
1-1
要領一................................................................................ 1-3 要領二................................................................................ 1-15 要領三─解釋名詞篇........................................................ 1-19
第二部分 標竿學習─同學習作精選範例
2-1
行政定位與典範篇............................................................ 2-3 公共行政本質篇................................................................ 2-13 新公共行政、黑堡宣言、民主行政篇 ............................. 2-15 行政理念篇........................................................................ 2-33 新公共管理篇.................................................................... 2-35 政府再造篇........................................................................ 2-44 組織變革篇........................................................................ 2-47 新公共服務篇.................................................................... 2-52 課責篇................................................................................ 2-58 公共行政治理結構篇........................................................ 2-64 公共行政目的篇................................................................ 2-66 傳統理論篇........................................................................ 2-69 修正理論篇........................................................................ 2-75 行政激勵篇........................................................................ 2-79 權變理論篇........................................................................ 2-88 行政責任與倫理篇............................................................ 2-92 行政裁量篇........................................................................ 2-98 行政中立篇........................................................................ 2-101 行政學新研究途徑─理論與實務整合篇 ........................ 2-107 組織文化篇........................................................................ 2-114 行政領導篇........................................................................ 2-119 行政決策篇........................................................................ 2-128
行政決策篇........................................................................ 2-128 電子化政府........................................................................ 2-130 團隊建立篇........................................................................ 2-133 組織學習篇........................................................................ 2-136 組織病象篇........................................................................ 2-141 衝突管理篇........................................................................ 2-145 跨域治理篇........................................................................ 2-150 府際關係篇........................................................................ 2-157 策略管理篇........................................................................ 2-161 績效管理篇........................................................................ 2-165 民意篇................................................................................ 2-169 政策執行篇........................................................................ 2-171 解釋名詞篇........................................................................ 2-173
第三部分 重要申論題庫彙整
3-1
公共行政本質篇................................................................ 3-3 公共行政定位發展篇........................................................ 3-21 政治與行政分合(互動)關係篇 .................................... 3-31 傳統理論篇........................................................................ 3-39 修正理論篇........................................................................ 3-50 整合理論篇........................................................................ 3-60 當代近期理論篇................................................................ 3-69 行政人員角色功能篇........................................................ 3-108 行政人員勞動關係篇........................................................ 3-118 政府再造(學理)與我國實務篇 .................................... 3-121 績效管理篇........................................................................ 3-141 民營化與公私協力篇........................................................ 3-153 治理、全球化與網絡篇.................................................... 3-173
行政權力的擴大與控制篇................................................ 3-200 行政責任與倫理篇............................................................ 3-203 行政中立篇........................................................................ 3-236 組織結構設計與類型篇.................................................... 3-246 組織動態篇........................................................................ 3-264 組織文化篇........................................................................ 3-271 衝突管理篇........................................................................ 3-276 學習型組織與全像圖組織篇............................................ 3-284 非營利組織篇.................................................................... 3-298 行政領導篇........................................................................ 3-311 激勵理論與管理篇............................................................ 3-326 行政溝通篇........................................................................ 3-331 行政決策篇........................................................................ 3-338 公眾關係篇........................................................................ 3-345 府際關係與管理篇............................................................ 3-352 財務行政篇........................................................................ 3-361 人事行政篇........................................................................ 3-382 公共政策篇........................................................................ 3-406 危機管理篇........................................................................ 3-468 策略管理篇........................................................................ 3-475 全面品質管理與顧客導向篇............................................ 3-478 參與管理篇........................................................................ 3-482 目標管理篇........................................................................ 3-485 團隊篇................................................................................ 3-491 知識管理篇........................................................................ 3-493
第四部分 解釋名詞篇
4-1
《第一部分》申論題寫作要領 1-3
要 領 一 、基本架構 應包含: 一、前言─破題 說明該概念或理論的起源。 說明該概念或理論之重要性。 說明該概念或理論為何人首創。 簡要總結說明該理論或概念之意涵。 引述某位知名學者有關該課題的話。 二、論述主軸─依題意回答 論述內容需段落清楚,層次分明,切勿毫無段落一字到底! 請用標題標示段落。 三、結論─心得或評論 說明該理論或概念之後續發展。 說明該理論或概念之缺點或補正。 說明該理論的貢獻。 總結論述主軸之答題內容。
、基本原則(心法) 一、說故事 申論題就是作文,每個題目就是一篇小作文,因此基本心法就是說故 事,把故事說清楚,讓閱卷老師聽懂、看懂你的內容。所以,同學在書寫 申論題,首先在心態上,必須先將閱卷老師視為「什麼都不知道的腦殘者 」,但是你卻必須在非常簡短的考試時間內,讓這位腦殘者對你的內容有 感覺、知道你要表達的是什麼? 二、不求甚解 很多同學在閱讀課本時,總是逐字逐字在看,這樣反而無法抓到整篇 文章的意思,無法瞭解內容的重點,拘泥在一個字一個字的細節和意義上 ,結果是通篇的架構和主要傳達的核心概念都抓不到。如果一開始,就先 翻來覆去只精讀幾個字句,永遠都是在原地打轉。大量的閱讀,即使一開 始有些地方會不懂,但可以先跳過去不理會,等到閱讀的內容和數量累積 多了以後慢慢就會抓到意思,也就漸漸能夠理解以前不理解的地方,閱讀 經驗的累加,才能越來越能讀通文章,體會含義,抓到重點。
1-4 行政學經典深論─寫作要領、標竿學習與題庫彙編 所以,申論題的表達,必要的大標題必須先記起來,但關於內文的書 寫就必須先理解內文的意涵,然後以自己理解後的話表達出來,而非拘泥 於文字的記憶(很多同學常針對課本的文字字句斟酌,這是錯誤的觀念) ,一字不漏地背誦,你我都不是機器人,沒有這麼利害的記憶功夫,而且 也沒有必要,要不然就借助於影印機就可以了! 三、TLC 所謂的 TLC 就是「學習如何思考」(Learning how to Think)、「學 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學習如何創造」(Learning how to Create),而在這三項修練中最重要就是「學習如何學習」,也就 是要把申論題寫好,首先就是腦中要有素材,因此知識的累積是必要,甚 至課本的資料如果還不清楚或不懂,也要懂得如何去找更多的資料,來輔 助你對這個課題的理解;其次,就是要去思考這個課題與你生活上的關聯 性(畢竟社會科學都是人類經驗的抽象化與概念化,它絕對跟人類的生活 息息相關),如此可以加強你的記憶與理解;最後,申論題就是考你的文 字整合能力,因此同學要懂得將相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當你腦中的素材 夠了、又能夠去思考,如此自然就創造整合出一篇好的申論內容! :關於這部分同學可參考本書第二部分的標竿學習,自然可以瞭解這些 被老師收錄的同學習作有何特殊之處!
、審題 一、以題目的問題為主,而非以幾個問號來決定作答內容 【題目範例一】 請敘述非營利組織的意涵與功能,及其與政府的互動方式? :本題只有一個問號,但卻有三個問題,因此在答題時就必須對應有 三個標題的標示,標準格式如下: 一、非營利組織的意涵(標題後不須有任何標點,如冒號) 二、非營利組織的功能 三、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方式 【題目範例二】 請說明新公共管理(NPM)理論在公共治理上的運作與課責方式? :本題亦同樣有一個問號,但卻有兩個問題,因此在答題時就必須對 應有二個標題的標示,標準格式如下: 一、新公共管理的運作方式 二、新公共管理的課責方式 【題目範例三】
《第一部分》申論題寫作要領 1-5
請說明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的意涵、評論以及其在公共治理上 的案例應用。 :本題並沒有問號,但卻有三個問題,因此在答題時就必須對應有三 個標題的標示,標準格式如下: 一、公共選擇理論的意涵 二、公共選擇理論對官僚體制的評論(本題最特殊者就是這個標題 ,一般同學容易就本題題意就以為是對該理論的評論,實際上 本題在於詢問公共選擇理論對官僚體制的批評,請注意!) 三、公共選擇理論的案例應用 二、抓出題意的關鍵 【題目範例一】 就我國中央與地方權限的劃分而言,比較適用何種政策執行模式?該模式 的特點為何?應如何加強中央與地方政策規劃與地方政策執行機關之間的 合作關係? :本題的關鍵在於「就我國中央與地方權限的劃分」此段文字,所以 各位同學在作答一開始:就必須先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劃分 是屬於「單一制」,而單一制乃是權力集中於中央政府,因此適用 的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模式」,接著才是論述該種執行模式的 意義與特點;然而,同學比較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看題意,或沒有 抓到題意的關鍵,就以自己認為最好的執行模式,例如第三代或第 四代的概念來回答。因此,本題標準格式為: 一、適合我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執行模式─由上而下的執行模式 意涵 該執行模式的特點 二、強化我國中央與地方合作關係的執行模式─由下而上的執行模式 【題目範例二】 請分別說明賽蒙(H. A. Simon)理性決策理論,以及馬斯婁(A. H. Maslow)需要層級理論的內涵;並依此二理論,提出我國政府決策過程 與人事政策應如何設計較為理想的看法? :本題的關鍵在於前段問題與後段回答的對應關係,其中「賽蒙的理 性決策理論」對應「我國政府的決策過程」,「馬斯婁的需要層級 理論」對應「我國政府的人事政策設計」。在答題架構上,絕對不 是「賽蒙」或「馬斯婁」對我國的決策過程與人事設計!因此,答 題架構為: 一、賽蒙的理性決策理論
1-6 行政學經典深論─寫作要領、標竿學習與題庫彙編 理論意涵 對我國政府決策過程的啟示 二、馬斯婁的需要層級理論 理論意涵 對我國人事政策設計的啟示 【題目範例三】 近年來學者探討施政績效評估的運作實況,在各部會策略績效目標與衡量 指標設定情形時,特別指出「施政績效評估」的運作仍存在一些關鍵的爭 議,特別是各部會自評成績普遍偏高,但相關部會的施政表現與民眾感受 的落差卻很大。試問: 造成施政表現與民眾的感受背道而馳的原因為何? 如何弭平落差,讓「施政績效評估」的運作符合民眾期望? :本題首要就是說明「政府施政表現與民眾感受落差的原因」,主要 過去政府都是以「社會指標」為主,而非以「政策指標」(如以下 內文的敘述);其次,就第二段題意則是要說明「適當的政策指標 應如何設計?」因此,本題答題架構為: 一、政府施政表現與民眾感受落差的原因分析 (內文敘述)政府施政表現與民眾期望產生落差的原因,就是政府在 進行績效評估時所引用的指標都是社會指標而非政策指標。 二、政策指標建立的機制─專家意見與民眾參與 三、審題時,必須清楚瞭解題目在詢問的是什麼?以免理解錯誤,誤植內容 【題目範例一】 何謂行政裁量?其在行政運作上及行政倫理的實踐上之意義為何? :本題全題以行政裁量為問題主軸,所以第二段「在行政運作上的意 義」就是要說明行政裁量在行政運作是否應予以受限,即本段在於 回答「行政運作的紅燈和綠燈理論」。 此外,第三段同學最容易理解錯誤,誤以為是要回答「行政倫理的 實踐方式」,所以就回答內控和外控的方式。事實上,本段在於詢 問行政裁量落實在倫理上應如何實踐,即回答行政裁量的倫理原則。 【題目範例二】 請說明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的意涵、評論以及其在公共治理上 的案例應用。 :本題最特殊者就是第二段問題,一般同學容易誤解為本段題意就是 要對該理論提出評論,實際上本段在於詢問公共選擇理論對官僚體 制的批評。
《第一部分》申論題寫作要領 1-7
四、審題時應清楚區分答題比重,知道題目之敘述何者為論述重心 【題目範例一】 何謂行政責任?如何實踐行政責任,試從政治責任、專業責任、個人責任 等論述之。 :本題論述應先簡略說明行政責任的意涵,其次重心在於完整說明政 治、專業及個人責任的內涵。 【題目範例二】 最近政府一連串的貪污舞弊事件發生,影響政府形象與公權力至鉅,說明 行政人員行政責任之重要性,惟何謂行政責任?試說明敘述之。 :本題論述重心僅在於說明行政責任,因此必須對行政責任的內涵應 予以充分說明,而非如上題僅需簡述行政責任的意涵即可。 五、審題時,不能只就題目的敘述,就按其順序回答,即便題目敘述違反原 因、重要性在前,定義概念在後的次序,答題時,仍必須依照原因在前 、定義概念在後的邏輯順序回答 【題目範例一】 何謂行政倫理?在二十世紀七○年代,行政倫理受到重視的原因為何?又 行政裁量應遵循的倫理原則為何?請說明之。 :本題雖然先問何謂行政倫理,然後再問行政倫理興起的原因,但請 各位同學注意,這是出題教授的習慣用語,答題仍必須先回答行政 倫理興起的原因,然後才是行政倫理的意涵。 簡單來說,題目所問的概念,它「興起的原因、受到重視的理由、 或是重要性」等【永遠】是先回答,然後再回答這個概念的定義。 本題答題格式為: 一、行政倫理興起的原因 二、行政倫理的意涵 三、行政裁量的倫理原則 【題目範例二】 何謂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興起的背景為何?請說明之。 :本題答題格式為: 一、公共管理興起的背景 二、公共管理的意涵 【題目範例三】 何謂企業型政府?企業型政府興起的背景為何? :本題答題格式為: 一、企業型政府興起的背景
1-8 行政學經典深論─寫作要領、標竿學習與題庫彙編 二、企業型政府的意涵 【題目範例四】 何謂政策分析?試就狹義及廣義觀點論述之。 :本題最特殊之處,就是同學可能會依照題意先回答政策分析的定義 ,然後再回答狹義論或廣義論的政策分析概念,如此是錯誤的,而 且沒有必要。亦即答題格式為: 一、狹義論政策分析的意涵 二、廣義論政策分析的意涵
、答題 一、不要動輒用標點來區分段落,標點後面是接標題,而不是接內文 【錯誤範例一】 新公共行政的興起主要是來自…… 所以新公共行政的論點,包括…… 【正確範例二】 新公共行政興起的背景因素(此為對應題意的標題,且標點後不需加冒 號) (內文的一開始先空二格,顯示段落),然後是敘述的文字…… 新公共行政的論點 (空二格)新公共行政的論點,依據 Marini 所彙編的《趨向新公共行 政:明諾布魯克觀點》一書的歸納,主要共有以下五項論點: …… …… …… :論文的寫作,一定是先訂定標題,然後在此標題下,論述該標題的 意涵,每段文字的開始都是以「空二個字」顯示段落的開始,除非 是上述範例已說明有以下五個論點,自然要依循文字的內容設定五 個標點。 二、論述內容中外國學者名字可以直接以英文書寫,不需另行翻譯,但相關 的外文名詞或概念必須以中文書寫後,再附註原文,不能直接以英文書寫 【範例一】 學者 Wilson(此為姓)在 1887 年發表的〈行政的研究〉一文,認為……。 :文章為單箭頭〈〉的符號。 【範例二】 Goodnow 在 1900 年出版的《政治與行政》一書,認為……。
《第一部分》申論題寫作要領 1-9
【範例三】 Wildavsky & Press 在 1973 年所著《執行》一書,認為……。 【範例四】 Simon 在《行政行為》一書,認為……。 :書為雙箭頭《》的符號。 【範例五】 我國與中國簽訂的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 【範例六】 我國高速公路實施的 ETC(電子收費系統),……。 :因為 ECFA 或 ETC 如果不加註中文的意思,可能這幾個字的意思 會與你所要表達的完全不一樣,例如 MIT 你可能會以為就是在講 「台灣製造」,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英文簡稱也是 MIT。 【正確範例一】 Harmon 認為個人責任的具體表現就是「弊端揭發」(Whistle-blowing)。 【正確範例二】 Harmon 認為個人責任的具體表現就是「弊端揭發」。 :Harmon 認為個人責任的具體表現就是(Whistle-blowing)。 【正確範例一】 新公共行政(NPA)認為公共性(Publicness)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 【正確範例二】 新公共行政認為公共性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 【正確範例三】 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NPA)……,所以 NPA 的論點包 括,……。 :內文敘述要以英文簡稱,必須在之前的文字中先做說明,如上述範 例,如此閱卷者就知道你的英文簡稱指的是什麼意思了。 :NPA 認為(Publicness)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 三、申論題並非問答題,論述內容須均以文字呈現 【錯誤範例】 行政裁量的倫理原則 一、提倡者:華偉克。 二、應謹守之倫理原則。 :本題論述僅列標題為簡答題,並非申論題,同時亦違反不要動輒用 標點的原則。 【正確範例】
1-10 行政學經典深論─寫作要領、標竿學習與題庫彙編 (空二個字,顯示段落的開始)學者 Warwick 認為,民主行政落實到行 政裁量上,必須謹守以下五項倫理原則: 一、…… 二、…… 四、當針對某一概念的解釋,題目標明(或論述內容)試從幾個不同角度( 觀點)論述,答題內容在經不同角度(觀點)論述後,最後仍必須再予 以歸納界定 【題目範例一】 何謂行政?試從政治、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性等觀點說明之。 【題目範例二】 何謂行政?試從政治、管理、法律及職業等觀點說明之。 【題目範例三】 何謂公共利益?試說明之。 :本題範例雖未在題目中說明應從幾個不同角度論述,但由於公共利 益學者 Mayer 曾從政治學、經濟學及社會學的角度界定。所以各 位同學在答覆此題時亦應把握此項原則。 【題目範例四】 何謂組織?試從靜態、動態、生態及心態等觀點說明之。 【題目範例五】 何謂領導?試從權力、管理及影響力等觀點說明之。 五、解釋標題之論述內容不得重複引用標題之文字 【錯誤範例一】 行政裁量係公務員在執行行政裁量權,其行政裁量的相對概念為拘束行政 ,相較於拘束行政,行政裁量賦予公務員的彈性較大、較寬,公務員可以 憑自己的專業判斷,做出行政裁量權。 【錯誤範例二】 真誠:行政人員應以真誠的態度行使裁量權,而非以欺騙或虛假之態度行 使行政裁量權。 【錯誤範例三】 公共取向言:行政人員行使裁量權必須以公共取向為主要目的。 六、答題須切中題意,在此前提下引言與結論須論而有據 【錯誤範例一】 前言部分─行政責任自政黨政治發展純熟以來,逐漸受到重視。政黨政治 下,遂有政務官與事務官之區分,而事務官即一般經考試錄用之文官,擔 負公共政策之執行,其所承擔的就是行政責任。行政責任依學者的見解,
《第一部分》申論題寫作要領 1-11
係由民主、專業技術、政治所構成。 :論述內容邏輯有誤,甚至誤植內容,即本段論述在說明行政責 任的前言,那麼與事務官及政務官的區分有何關係? 【錯誤範例二】 前言部分─行政裁量來自於新公共行政的提倡…… :新公共行政提倡者為行政倫理,並非行政裁量,只要有行政人 員就有行政裁量,為何須特別提倡? 七、論述內容中有標點之標題即應加以解釋 【錯誤範例一】 行政責任由兩種行為構成:負責行為;倫理行為。 【錯誤範例二】 個人責任的實踐:自我反省能力;交互主觀性。 八、申論內容務求論述完整,甚至文中之舉例亦須適當說明 【錯誤範例一】 真誠係指行政人員從事公務時,應發自內心的誠懇,就其所知的事實真相 表達出來,而非愚弄民眾,例如三一九槍擊案、陳哲男韓國賭博案。 :三一九槍擊案、陳哲男賭博案與真誠的關聯性何在?應加以說 明。 【錯誤範例二】 綜上所論,美國公共行政學會(ASPA)於 1994 年確立的五項倫理原則 ,Warwick 為其建構完整的民主行政,行政人員行使裁量權時應謹守之。 :美國公共行政學會的原則為何?應加以說明。 【錯誤範例三】 真誠:行政人員處理公共事務須真誠相待,身為人民父母官,感受人民的 感受,不但容易找出問題癥結,而且亦符合哈伯瑪斯的溝通原則。 :哈伯瑪斯所提的溝通原則為何? 【錯誤範例四】 行政裁量權自 1968 年新公共行政、黑堡宣言等學者提倡以來,成為行政 倫理的重要議題,且公共行政有其專業性考量,政府之任務,不論管制行 政或服務行政,行政人員皆扮演重要關鍵,故行政人員擁有裁量權是必然 的趨勢。 :新公共行政提倡者為行政倫理,並非提倡行政裁量權,因裁量 權不管新公共行政學者提倡與否,均無法否認其擁有裁量權的 事實。 【錯誤範例五】
1-12 行政學經典深論─寫作要領、標竿學習與題庫彙編 反省性選擇:行政人員在行使裁量權時,須確實明瞭問題癥結之所在,避 免第三類型錯誤,或忽略人民真實需要的東西。 :何謂第三類型的錯誤?為何突然出現一個名詞?應有解釋。 九、切中題意─精確掌握論述內容標題之核心概念 【瑕疵範例】 真誠:行政人員至少要做到避免說謊、向上級主管提供可靠訊息、尊重他 人的看法與懷疑。 :真誠的核心概念在於「真誠係指行政人員從事公務時,應發自 內心的誠懇,就其所知的事實真相表達出來,而非愚弄民眾」 。而上述的內容則為達到真誠的「作法」,為第二重點並非第 一重點。 【錯誤範例一】 彈性:行政機關與行政人員在執行政策,須因地制宜。 :論述內容並非「彈性」的意涵。因為「彈性」的真意在於說明 需「顧及不同團體與情境的差異」,亦即針對名義上不符合標 準與規定者,但確實卻與政府政策或作為有關者,予以彈性專 案考量。 【錯誤範例二】 反省性選擇:行政人員在做行政行為會遭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其仍有 許多地方可做反省性選擇。 :此段論述並未對「反省性選擇」做出解釋,甚至違反「不得以 內文解釋標題」之要領。 【錯誤範例三】 行政責任的實踐,可從政治責任、專業責任及個人責任等三元觀點論 之,茲分述如下: 一、政治責任 係由傳統行政學、政治行政二元觀點而來,行政人員所應負的責任 ,即在公正無私地實踐政務官所制定的政策(即第一代執行、由上而下 的觀點),此觀點自行政學之父威爾遜於 1887 年強調以來,影響至今 ,Goodnow 亦曾謂:「行政乃國家意志之執行」。 :此段完全與政治責任的內涵,且論述邏輯(是誰倡導在前,然 後再說明該概念在後)有誤。 二、專業責任 行政人員之責任,即在專業技術,公共行政有其專業性,尤其時至 今日更強調其專業技術,惟學者 Jun 曾指出須避免專業主義對民主之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