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12

Page 1

第壹篇 緒 論

1-1

第一章 概說/1-3 第二章 組織與職掌/1-31 第三章 協調聯繫/1-52

第貳篇 海巡勤務

2-1

第一章 勤務制度/2-4 第二章 勤務編排重要因素/2-17 第三章 海域巡防勤務/2-36 第四章 海岸地區巡防勤務/2-56 第五章 岸、海聯合勤務/2-106

第參篇 勤務指導與危機處理

3-1

第一章 勤務指揮中心/3-3 第二章 危機處理/3-19

第肆篇 海巡要務

4-1

第一章 走私、偷渡之查緝/4-3 第二章 災難防救/4-24 第三章 海洋環境保育工作-污染防治/4-37

第伍篇 發展與願景

5-1

第一章 海巡願景/5-3 第二章 組織調整與革新/5-5 第三章 發展目標及策略/5-7 第四章 結語/5-9

附錄一 相關法規及行政規則 、海岸巡防法/6-3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組織法/6-7

6-1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組織法/6-14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組織條例/6-16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組織條例/6-2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各地區巡防局組織通則/6-23 、海洋污染防治法/6-26 、海岸巡防勤務實施要點/6-38 、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6-41 、海岸巡防機關人員司法警察專長訓練辦法/6-44 、人民入出臺灣地區海岸管制區作業規定/6-46 、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上救難作業程序/6-49 、常見違反海上交通安全秩序行為類型/6-65 、船舶載運核物質或有害物質聯繫機制/6-66 、機關學校團體人民進出港口安全檢查報驗登記/6-67 、海岸巡防機關執行臺灣地區商港及工業專用港安全檢查作業 規定/6-68 、海岸巡防機關執行臺灣地區漁港及遊艇港安全檢查作業規定 /6-73 、海岸巡防機關協請直轄市縣市政府災害防救團體或災害防救 志願組織支援救災作業規定/6-77 、接獲我國搜救責任區外救生救難通報事件處理原則/6-80 、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洋生態保育與漁業資源維護實施要點 /6-83 、海岸巡防機關執行臺灣地區漁港及遊艇港安全檢查作業規定 /6-86 、海岸巡防機關實施檢查注意要點/6-90 、海岸巡防機關處理大陸船舶未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限制或禁 止水域案件裁罰標準/6-94

附錄二 海巡署重大政策

7-1

附錄三 歷屆試題

8-1


《第壹篇》第一章 概 說 1-3

海岸巡防署歷經變革終於「塵埃落定」。本篇讓考生(讀者)了 解海岸巡防的涵義、我國海岸巡防的沿革由來、各單位所職司工作。 考生(讀者)清楚知道海巡署任務依據法令及海岸巡防署的工作 為何?可以清楚海岸巡防工作,牽涉海洋與海岸區域,所以必須做好 聯繫工作才能圓滿達成任務。 海岸巡防署雖隸屬行政院海洋委員會,但是部分勤務與其他部會 有重疊或法律未明文規範造成疑慮,因此需要建立與其他部會、單位 的協調機制,才能做好海巡勤務。

第一章

概 說 第一節 海 岸 巡 防 概 念 一、海岸巡防之涵義 依據海岸巡防法第 1 條規定,海岸巡防工作係以維護臺灣地區(包含 臺、澎、金、馬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海域及海岸秩序,與 資源之保護利用,確保國家安全,保障人民權益為目的,所謂維護海 域及海岸秩序,係運用查緝走私、防止非法入出國與維護海上交通秩 序、糾紛處理及海上救難等諸般手段予以達成,而資源之保護利用則 泛指漁業巡護、海洋資源維護與環境保護及保育等海洋永續發展工作 之推動,藉由海岸巡防機關有系統、有計畫的落實各項巡防工作執行 ,以達成確保國家安全、保障人民權益之目的。 由於臺灣地區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 1,653 公里(含外離島共 1,820 公里),海域範圍包含內水、領海、鄰接區及專屬經濟海域,其中僅 內水、領海及鄰接區之面積即高達約 106,804 平方公里,且海域與海 岸其性質、範圍互異,執行任務之方式、載具及使用器具亦有所不同


1-4 海巡勤務

,因此,海岸巡防工作依屬性區分為海域巡防及海岸地區巡防兩大部 分。 海域巡防係以臺灣地區海域為任務範圍,包含中華民國領海、鄰接區 及專屬經濟海域之巡防工作;海岸地區巡防則以臺灣地區之海水低潮 線以迄高潮線起算 500 公尺以內之岸際地區及近海沙洲為任務範圍。 由前述可知,海岸巡防工作範圍廣袤,執行事項眾多且繁重,依據海 岸巡防法第 4 條規定,除查緝走私、防止非法入出國及執行通商、漁 港安全檢查外,尚包含海岸管制區之管制及安全維護、海上交通秩序 之管制維護、海上救難、海洋災害救護、海上糾紛處理、漁業資源維 護及海洋環境保護等事項,執行工作可謂包羅萬象,從事海岸巡防任 務應深切體認內涵,瞭解任務屬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 二、海岸巡防之沿革 海岸巡防為國家安全的根本,政府為統一海岸巡防事權及有效管理海域 ,於民國 89 年 1 月 28 日,納編原國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內政部警政 署水上警察局及財政部關稅總局緝私艦艇等任務執行機關,成立部會層 級的海域執法專責機關「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確立岸海合一之執法機 制,一方面致力於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二方面 注重執法的妥當性,在執法的過程中,兼顧公平、適當、徹底等原則, 積極朝向海洋發展,開創我國海域及海岸巡防之新紀元。 海洋委員會組織法及其下屬三機構(海洋保育署、海岸巡防署、國家海 洋研究院)組織法於 104 年 6 月 16 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建構了我國海 洋專責機關之架構與職權。我國海岸巡防工作原分別由內政部、國防部 、財政部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等機關執行,就主要執行機關說明如下: 財政部(海關): 財政部關稅總局,其下分設基隆、臺北、臺中、高雄四個關稅局,擁 有巡緝艦、艇與巡邏艇數十艘,依據海關緝私條例,負責通商口岸及 二十四浬內海域之緝私任務,已建立既有之制度及作業規定,歷史最 久遠,惟自民國 76 年解嚴之後,各種海上活動激增,臺灣漁船與大 陸漁船非法海上交易尤其熱絡,槍械、毒品等走私案件日趨龐大複雜 ,影響社會安定、國家安全甚鉅,海關由於人力及緝私艦艇不足之限


《第壹篇》第一章 概 說 1-5

制,行政院乃依海關緝私條例第 16 條:「海關緝私,遇有必要時, 得請軍警及其他有關機關協助之。」之規定,指示由財政部會同軍、 憲、警等單位成立「聯合緝私督導會報」,共同遂行緝私工作。 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所屬各警察機關,除依據海關緝私條例之規定協助查緝走私外 ,並依據國家安全法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之規定,由 各港警所、濱海縣市警察局負責商、漁港安全檢查工作;另為強化海 上保安任務之需要,於 79 年 1 月將原淡水水上警察巡邏隊裁併,成 立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復於 87 年 6 月 15 日改制為內政 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負責處理日益頻繁之海事糾紛、領海緝私、防 止偷渡與海上秩序之維護,專責海上執法事宜。 國防部: 海岸地區之安全維護工作,於民國 38 年政府遷臺初期,基於軍事 安全考量,係由陸軍負責維護海岸地區安全,至民國 48 年 7 月, 前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所屬各民防總隊,改編為 3 個警備總隊,擔任 全省第一線海岸監視、巡邏、警戒任務,復於民國 54 年 4 月,交 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統一指揮,並逐步擴充為 4 個總隊、2 個大隊 ,迄民國 74 年間「永固專案」後改隸交由陸軍納編,整個海防業 務移轉給陸軍,警總退居為業務協調、督導、管制單位;民國 81 年 8 月為有效杜絕走私、偷渡,國防部乃成立「海岸巡防司令部」 ,負責海岸警備安全工作,協助查緝走私、偷渡及防範滲透、突擊。 民國 60 年代末期,海軍即兼負所謂「護漁」的任務,民國 68 年間 ,中菲巴士海峽不斷發生臺灣漁船遭菲方「海盜」船舶打劫,造成 漁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傷,使得立法院及輿論強烈要求政府與菲方 談判海域劃界,並以海軍保護我漁民權益。同年 10 月 8 日經總統 令宣布擴張領海至 12 浬後,海軍即開始在特定巡弋範圍中執行「 護漁」任務,近年來,除在護漁工作外,更被賦予「聯合緝私」及 「反偷渡」之任務,造成部分海軍軍力被迫由國防任務轉為執法任 務,已影響到臺海正常之巡弋任務,艦艇出勤妥善率也受到影響。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6 海巡勤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除依據漁業法執行漁政管理業務外,並擁有 漁業巡護船數艘,負責執行漁業資源保護、取締漁船非法捕魚等漁業 巡護工作,但由於人員、船隻設備不足,漁政機關之組織亦欠缺實際 運作之執法機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由上述說明可知,海岸巡防工作龐雜、事權不一且無專責機構負責,致 執行時產生諸多困擾,諸如:法源闕如,難以有效發揮職權;指揮管制 各行其是,整體效能難以發揮;情資整合相互踩線,喪失查緝先機;執 檢方式不一,影響查緝成效等,加之近年來日趨猖獗之走私案件,不僅 造成臺澎金馬地區人民對疫情的恐懼,甚至危及民生安定、社會治安, 更影響到國際聲譽,因此,國家安全會議乃於民國 88 年 3 月 18 日倡議 成立「海岸巡防專責機構」,經行政院成立籌備委員會專案研究後,將 國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及財政部關稅總局緝 私艦艇等任務執行單位合併成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期能統一岸海 事權,以一元化之指揮,澈底解決海防陳年問題,全案經立法院於民國 89 年 1 月 16 日完成海岸巡防法等五項法案立法程序,並經總統於民國 89 年 1 月 26 日明令公布後,於民國 89 年 1 月 28 日正式成立,專責我 國海岸巡防工作。 三、海岸巡防之重要性 整體國家安全所牽涉事項龐雜,就戰時而言,基於作戰任務需求,除 軍事武力外,舉凡後勤輜重補給、情資蒐報及總體人民物力動員等, 均須全力支援軍事作戰任務。就平時而言,除危害國家安全之偵防工 作外,係以維護國家主權與行政及法律管轄權之正常運作為主要工作 ,其涵蓋範圍,包含領土、領空、領海、內水、鄰接區(或稱毗連區 )、專屬經濟海域(或稱專屬經濟區)、大陸礁層(或稱大陸架)等 國家主權及國際公法所定國家海洋權利的管轄範圍,而海岸巡防工作 係其中重要之一環。因此,在實際運作上,平時國家安全維護,其重 要性與複雜程度並不亞於戰時。 世界各國為確保「平時」國家安全,落實國家主權及行政管轄權之行 使,大都設置專職機構負責海上執法、海難救助、海上船舶交通、標 識管理、漁業糾紛處理、海洋環境保護等海岸巡防工作,維護「平時


《第壹篇》第一章 概 說 1-7

」國家安全之任務,如美國的「海岸防衛隊」、加拿大的「海岸防衛 隊」、日本的「海上保安廳」及韓國的「海洋警察廳」均為顯例。因 此,海岸巡防工作除與整體國家安全、社會安定息息相關外,動輒更 可能牽動國際經貿、外交發展,並影響國家社稷福祉,茲將其重要性 列舉如下: 關係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與經濟穩定:海岸巡防工作所牽涉的層面 既廣泛又具敏感性,除平時維護臺灣地區海域及海岸秩序外,戰時 更融為國防體系的一環,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起伏,中共更頻頻在 東南海域實施軍演,意欲以武力恫嚇影響我民心士氣,海岸巡防機 關依法執行海域巡防勤務時,不但可彰顯我司法管轄權,亦可降低 兩岸軍事武裝衝突之機率,而所蒐獲與國防相關之各類情資及可疑 徵候,則可提供國防單位研判及預警,且由於各類走私猖獗,造成 國內一波波黑槍、毒害、各種疫情等社會問題,嚴重危害我國家安 全、社會安定及經濟秩序,因此,海岸巡防工作之良窳實關係國家 安全、社會安定與經濟穩定。 杜絕非法入出國,防範衍生治安問題:據資料顯示,由兩岸人蛇集 團作媒介潛行來臺的大陸偷渡犯,除了非法打工、媒介色情等,對 我經濟及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危害外,其中不乏摻雜許多具有共黨或 特殊背景之人士,若長期潛伏在社會各個角落,在國內將衍生嚴重 國防及社會治安問題。 維護海域秩序,宣示主權,有利國家整體經貿發展:隨著國內及國 際情勢改變,走私、偷渡、非法捕魚等活動的增加,使海上秩序之 維護益形複雜而重要,臺灣地區四面環海,自古以來海上航運及貿 易發達,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勢將益發蓬勃發展,故 加強執行海上巡弋、維護臺灣海域秩序安定、鞏固國家主權,將是 促進臺海經貿發展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執行海洋災害救護與救難,降低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臺灣週邊海域 往來船舶運輸活動極為頻繁,且近年來各種海域休閒活動日趨熱絡 ,導致航行船舶數量眾多,海難事件發生機率亦相對提高,海岸巡 防機關積極投入海洋災害救護與救難工作,除可強化我國海上災害


1-8 海巡勤務

防救體制外,並大幅降低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維護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育,建構優質海洋環境:臺灣四面環海,豐 沛的海洋資源為我國帶來各項經貿發展契機,相對的對於海洋環境 的維護與海洋資源保護及保育,以持續保有豐沛的海洋資源,更是 當前我國亟需積極面對的問題,海岸巡防機關有義務及責任維護我 國海洋資源與執行海洋環境保護、保育工作,期能建構優質的海洋 環境,提供國人永續發展利用。 強化反恐打擊能量、維護國家安全:近年在海域或海岸,發生劫持 和恐嚇事件增多,海岸巡防機關應有能力處理相關勤務,民國 94 年 7 月 1 日成立特種勤務隊,結合空中偵巡、執行海域、海岸「反 恐」反劫持、重大案件攻堅、重大海難救助及災害救護等任務。平 日遇擬各種突發狀況緊急應變處置方案及定期實施專精訓練、鑑測 、演訓以有效打擊海上犯罪、處理海域、海岸重大危安事件。


《第壹篇》第一章 概 說 1-9

第二節 海岸巡防之任務與特性 海岸巡防之任務與特性,係綜合考量海岸巡防機關成立之目的及組織 目標而設定,尤其海岸巡防機關在平、戰時所肩負之責任不同,以及現階 段走私、偷渡影響社會安定的實際考量,其任務目標亦有所差異,茲分析 言之: 一、任務 就平、戰時區分: 根據海岸巡防法第 1 條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組織法第 24 條之規定, 海岸巡防任務區分為平時、戰時兩大主軸,茲分述於下: 平時: 維護臺灣地區海域及海岸秩序。 臺灣地區海域及海岸資源之保護利用。 確保國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權益。 戰爭或事變發生時:依行政院命令納入國防軍事作戰體系。 二、特性 統合性: 海岸巡防工作將原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國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 及財政部關稅總局緝私艦艇所執行之工作加以整合,藉由專責海岸巡 防機關,統一事權,發揮「岸海一體」、「檢管合一」的整體統合力 量,以提升查緝效能。 廣泛性: 依「海岸巡防法」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組織法」之規定,海岸巡防 執行事項涵蓋海域、海岸地區走私、非法入出國之查緝、涉外案件、 安全情報調查、海上救難、海洋災害救護、海上糾紛處理、漁業巡護 及資源維護、海洋環境保護等要項;戰時並納入國防軍事作戰體系, 涉及的職責層面深而廣泛。 敏感性: 由於海岸巡防執法範圍包含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大陸礁層 及公海特定犯罪之管轄,涉及領海主權、兩岸關係及南海紛爭,帶有


1-10 海巡勤務

高度敏感性。 執法性: 依「海岸巡防法」第 10 條規定,巡防機關人員於執行「海岸巡防法 」第 4 條所定之犯罪調查職務時,視同司法警察(官),另依同法第 8 條規定,遇急迫情形,得於管轄區域外,逕行犯罪調查及證據蒐集 ,因此,海岸巡防工作亦為海域、海岸地區之執法工作。 前瞻性: 社會與治安環境日趨多元複雜,走私、非法入出國及各種犯罪模式亦 不斷翻新,因此,為建立充分反制能力,海岸巡防機關除需持續加強 人員訓練,擴增海上船艇質、量外,並應依治安環境實際需要,籌建 空中偵巡力量、形成立體縱深之查緝網及更新岸海監控與指、管、通 、情整體資訊系統,以因應各類局勢變化。

縱橫考場,無往不利

以海岸巡防立場,屬於國家安全一環中,因此在平時與戰時之重要性 不同。 海岸巡防的重要性五項,需牢記(諧音記憶法!統管冥紙錢)。


《第壹篇》第一章 概 說 1-11

第三節 海岸巡防任務範圍 依「海岸巡防法」規定,海岸巡防機關以臺灣地區(包含臺、澎、金 、馬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海域及海岸為任務範圍,並依勤務屬 性將任務區域劃分為海域巡防和海岸地區巡防兩大部分,茲分述如下: 一、海域巡防 地域管轄: 依據海岸巡防法第 2 條第 2 款規定,海域係指「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 區法」、「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規定之領海、鄰接 區及專屬經濟海域,茲說明如下: 領海:中華民國領海為自基線起至其外側 12 浬間之海域。(中華 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第 3 條) 鄰接區:中華民國鄰接區為鄰接其領海外側至距離基線 24 浬間之 海域。(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第 14 條) 專屬經濟海域: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為鄰接領海外側至距離領海 基線 200 浬間之海域,並包含水體、水床及底土。(中華民國專屬 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第 2 條)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組織條例」第 2 條第 1 款亦規定海 洋巡防總局掌理關於海域犯罪之偵防事項;因此,就「海岸巡防法」 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組織條例」等法規之規定,海域 巡防之範圍實應自領海基線起至外側 200 浬間之廣大海域,行政院於 88 年 2 月 10 日,以臺 88 內字第 06161 號令公告中華民國第一批領 海基線與領海及鄰接區外界線。民國 98 年 11 月 18 日以院臺建字第 0980097355 號公告修正「中華民國第一批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 外界線」,並自中華民國 98 年 11 月 18 日生效。而專屬經濟海域外界 線則因我國與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之海域劃界問題尚未解決,迄今仍 未公告。另領海基線向陸一面之內水水域(不包含內河及湖泊),「 海岸巡防法」中雖未規定海岸巡防機關執法權責,但觀諸政府各行政 部門僅海岸巡防機關具備執法能力,就實務執行上實無法置身事外。 綜合前述說明,海域巡防之範圍於我國專屬經濟海域外界線未公告前


1-12 海巡勤務

,尚難以明確劃定;目前海岸巡防機關囿於法令規定之現實,於實際 執行海域巡防工作時,係以領海、鄰接區及內水水域等海域為重點, 並致力於專屬經濟海域內之相關巡防事項。 事務管轄: 海域巡防事務依「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組織條例」等相關 法規,以執行海域犯罪偵防及海上、非通商口岸之查緝走私為重點, 並執行海上交通秩序之管制維護、海上糾紛之蒐證與處理、海難救助 、海洋災害救護、漁業巡護、漁業資源維護及海洋環境保護等海域巡 防事務。 二、海岸地區巡防 地域管轄: 海岸地區巡防範圍,依據「海岸巡防法」第 2 條第 3 款規定,海岸係 指海水低潮線以迄高潮線起算 500 公尺以內之岸際地區及近海沙洲, 並包含河口、非通商口岸等地區。 事務管轄: 海岸地區巡防事務依「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組織條例」、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各地區巡防局組織通則」等相關法 規,負責海岸管制區之管制及安全維護、入出港船舶或其他水上運輸 工具之安全檢查、海岸、河口與非通商口岸之查緝走私、防止非法入 出國、執行通商口岸人員之安全檢查及其他犯罪調查事項。

縱橫考場,無往不利

海域巡防及海岸巡防地域管轄與事務管轄不能混淆。 海域巡防的地域管轄,為近幾年爭執和糾紛的焦點,特別注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