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16

Page 1

第 一 章 緒 論 ........................................................ 1  1 第一節 寫作之前的基本認識 ................................................. 1  2 第二節 標點符號運用是作文的評分項目之一 ..................... 1  5

第 二 章 談審題 ........................................................ 2  1 第一節 國考作文題目的類型 ................................................. 2  2 第二節 審題的策略 ................................................................. 2  4

第 三 章 談立意 ........................................................ 3  1 第 四 章 談結構(上)──總分總式 .................... 4  1 第 五 章 談結構(中)──單軌題型對比式 ........ 5  1 第 六 章 談結構(下)──雙軌題型對比式 ........ 6  1 第 七 章 談論證 ........................................................ 7  1 第一節 論證的技法 ................................................................. 7  2 第二節 卓村自創「首段萬用句型」十招 .......................... 7  27 第三節 尾段固定句型論證技法 .......................................... 7  41

第 八 章 談修辭 ........................................................ 8  1 第 九 章 國考作文中段舉證之必備素材 ................ 9  1 第一節 公務人員、政治人物類 ............................................. 9  2 第二節 學習求知類 ............................................................... 9  17 第三節 愛心奉獻類 ............................................................... 9  30 第四節 事業成就類 ............................................................... 9  36 第五節 戰勝命運、人生意義類 ........................................... 9  50


第 十 章 文言名言佳句集錦 ................................. 10  1 第一節 政治類 ....................................................................... 10  2 第二節 法治類 ..................................................................... 10  11 第三節 居安思危類 ............................................................. 10  14 第四節 儉奢、貧富、勤惰類 ............................................. 10  17 第五節 義、利與公、私類 ................................................. 10  21 第六節 努力、刻苦類 ......................................................... 10  23 第七節 自持、待人、交友類 ............................................. 10  26 第八節 清心寡欲類 ............................................................. 10  30

第十一章 白話名言佳句集錦 ................................. 11  1 第一節 法律正義類 ............................................................... 11  2 第二節 公務人員類 ............................................................... 11  3 第三節 人才興國類 ............................................................... 11  6 第四節 毀譽得失類 ............................................................... 11  6 第五節 逆境磨練類 ............................................................... 11  6 第六節 謙虛驕傲類 ............................................................... 11  8 第七節 樂觀希望類 ............................................................... 11  9 第八節 奉獻愛心類 ............................................................. 11  10 第九節 成功失敗類 ............................................................. 11  11 第十節 文明環保類 ............................................................. 11  13 第十一節 求知學問類 ......................................................... 11  13 第十二節 創造力(創意)、競爭力類 ............................. 11  14 第十三節 感恩知足類 ......................................................... 11  14 第十四節 謹言慎行、居安思危類 ..................................... 11  15


第十五節 品德修養、人文素養類 ..................................... 11  15 第十六節 富貴貧窮類 ......................................................... 11  16 第十七節 奢侈儉樸類 ......................................................... 11  17 第十八節 勤奮刻苦類 ......................................................... 11  17 第十九節 人際友誼類 ......................................................... 11  18 第二十節 戰爭和平類 ......................................................... 11  20 第二十一節 工作苦樂類 ..................................................... 11  21 第二十二節 統帥領導類 ..................................................... 11  22 第二十三節 人生意義類 ..................................................... 11  22 第二十四節 珍惜時間、把握時機類 ................................. 11  23 第二十五節 經濟發展類 ..................................................... 11  23 第二十六節 追求慾望類 ..................................................... 11  24

第十二章 國考作文成語 ......................................... 12  1 第十三章 國考歷屆作文題目熱蒐 ......................... 13  1


1-2 國文─作文

第一節  寫作之前的基本認識 作文,簡言之,即「言之有物」與「言之有序」共同交織而成。言之 有物,是指作文內容能針對題目之訴求剖析其中所內涵之義理,如果能深 刻的發掘、展示其中義理之利弊得失,並打破俗見,然後重新提出一持之 有故、言之成理的獨到論述,那麼,該文章之價值,尤屬難能可貴的上乘 之作。 然而,一篇兼具「剖析義理內涵」與「獨到論述」的上乘之作,乃建 立在作者對人情世故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對問題的分析能力,這些能力又 須歸結於我們平日對社會脈動、人生思考、生活經驗的不斷反省過程,此 等過程的結果經由一點一滴的累積,就像思想與感情的細流,源源不絕的 匯入我們的心海,最後,在我們作文時,萬斛的文墨也才能經由筆尖,傾 流而出,這也就是我們寫作靈感的來源。 如果,我們平日疏於觀察社會脈動,也鮮少嚴肅的思考人生的意義, 更對自身的生活經驗感到茫無端緒,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尋覓思想與感情 的線索,從而在寫作時,把它們編織成文情並茂的文字創作?我們又該如 何使寫作的靈感如萬斛的泉水不斷湧出,把內心澎湃的情思流露於字裏行 間?筆者認為,這就必須以詩人杜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 精神來自我勉勵,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拓展知識的眼界,豐富腹笥的學問 ,儲存寫作的材料,如此,不但可以深化我們對人生的見解、豐沛我們寫 作取材的來源,更可藉由閱讀的過程,細細領略名篇佳構的行文技巧,這 堪說是我們求取作文進步時所必須架起的必要橋梁。 如上所述,我們可以知悉,作文之內容(即文章見解)之達於「言之 有物」,必須經由平日積累的工夫才能獲致,這一部分,是個人思想、感 情、學識的內涵培養,此並非一蹴可幾,需倚賴於人生長期的生活經驗與 書卷薰陶,非本文之文字之說明、陳述即可授受。惟筆者仍作以下建議, 裨益讀者在作文「言之有物」的努力途程中,能指出方向,可供依循,並


第一章 緒 論 1-3

以有限的準備時間,收取較大的效益: 一、閱讀人物傳紀 人物傳紀不只是古今中外偉人的生平故事,也可以是爭議人物,甚至是 奸臣、違法亂紀之徒的評介。藉由人物面對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憂患與 安樂的處境、禍福與得失的感受,我們可以看出歷史人物的不同人格形 貌與處事的各種樣態。這些不同的人格形貌與處事的各種樣態,都將啟 發著我們的人生觀,由之也成為我們作文時引據為例證的好材料。我們 可以分析人物面臨歷史的環境,如何自處;我們可以從人物的功業評價 其成敗得失,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我們也可以透過古今人物、事蹟的對 照,凸顯我們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觀點;尤有進者,不少英傑人物之所 以名垂千古,除了其不朽的功業外,往往亦留下了永世不磨的名言,所 以,在作文的方法上,我們更可以將他們永世不磨的言論與其立身行世 的實際作為結合起來,由此而加以檢視、分析、歸納,從中詮釋出自己 的一番見解。這除了是讓我們的文章「『例例』在目」,以符合「言之 有物」的要求外,也是有效擴充文章篇幅的方法之一。 二、讀誦詩、詞與背記名言佳句 詩詞與名言佳句,均是美麗的語言。這些美麗的語言,能以簡鍊的文字 道出意味深長的人世哲理,因此,這些意味深長而簡潔有力的文字往往 能令我們再三反芻詩文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言外之意、絃外之音,也因此 ,這些文字在我們反覆咀嚼的時候,多令人印象深刻,且易於記誦。自 然,也可為我們作文內容的深度與文采生色不少,是作文準備工夫當中 ,以經濟的時間,獲取「言之有物」的有效方法。 三、圈點或抄寫報紙社論 報紙的社論,其論述之觀點雖不無其特定立場,但執筆者對於社會問題 、國家政策的分析與評論,由其論述方法、構思布局推演成為其主張、 結論的過程,卻值得我們學習,尤要者,報紙社論之議題多標誌著當前 備受矚目的時事,自然值得我們傾注更多關懷的目光,以作為文章論述 、舉例的材料;又同一論題在不同角度的觀察下,又可形成多元的見解 ,這些多元的見解,如何找到其立論的根據?又如何駁論其他的觀點? 這些都是我們學習寫作時可以措意之處。職是,我們建議,讀者可透過 圈點報紙社論之名詞佳句或抄寫報紙社論以加強作文能力。


1-4 國文─作文

四、放慢生活步調,以善感的心靈感受生活週遭的人、事、物 要寫出一篇撼動人心的好文章,一定要具備深刻的見解。深刻的見解, 其實是來自於對人生、萬物的細密觀察。我們觀察高聳入天的大樹,除 了讚嘆它的雄偉挺拔外,我們還可以將它堅毅的承受風雨摧折,卻更顯 蒼勁的特質,而有別於溫室中的花朵幾乎禁不起陣陣輕風吹拂即搖搖欲 墜,由此引申至人生在艱苦的環境中,更能淬煉出堅強的意志;在養尊 處優的樂境中,反而滋長出好逸惡勞的病痛。這種「由物及人」的論述 過程,不僅可以深化文章主題,更可在「人」與「物」雙軌並進的論述 方法下,擴展文字篇幅。97 年司法事務官作文考題「金玉非寶,勤奮 為寶」,正可從這一論述思維來步步推進、層層深入。又如,當我們看 到新聞報導善心人士之愛心義舉,我們可曾想過,這些人未必都有富裕 的物質生活,甚至只是市場賣菜維生的升斗小民,那麼,是什麼力量讓 他們能摒除私慾,不圖個人之更好的生活享受?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們發 揮無私的大愛,為營造溫暖的社會盡一份心力?94 年普考作文題目「 感恩與回饋」,即是要我們對一個自小貧困且只有小學畢業的賣菜女士 ,在長年涓滴的儲蓄後,竟捐出四百五十萬元為母校蓋建圖書館的感想 。這一問題,如果我們能在平日生活之中,放慢生活步調,多觀察社會 百態、多思考人生意義,其實,賣菜女士的善行,筆者認為,正因為她 嚐過貧苦的滋味,所以她能真正感同身受、憐恤他人、「苦人所苦」。 艱苦貧困的人,他們對人情冷暖的感受最深,因此,當他們得人點滴之 恩,必是銘刻心版,在日後有較多力氣時,也多能援助、回饋他人。我 們寫作文時,必須能洞悉人生的這一層次,那麼,由此一思路展開,我 們就可以從以下的相關意念作為線索,從正面的角度演繹諸如下列的觀 點:「感恩與回饋」、「無私而大愛」、「貧苦中培養澹泊、知足的心 志」、「回饋別人,就是充實自己人生的意義」、「感恩與回饋就像拿 著香水灑向別人,自己也會沾上幾滴」、「感恩常遇貴人,惜福常成好 事」等;我們也可以反面的角度批駁「慳吝與貪得」、「自私而自利」 、「坐擁優渥物質生活環境的人,多不能滿足於現狀,更千方百計的以 各種方法要豪奪巧取,最終必將自誤而為社會所唾棄」、「不知感恩、 不知回饋就像築起一道高厚的圍牆,把自己與朋友、貴人及社會對峙成 兩邊」等。對於這些寫作思維的把握,都需要我們放慢生活步調,以善


第一章 緒 論 1-5

感的心靈感受生活週遭的人、事、物,才能深入文章題旨,寫出一篇深 入肯綮、筆力勁健的好作品。

第二節  標點符號運用是作文的評分項目之一 符 號名

稱位

句號

占一格

逗號

占一格

頓號

占一格

分號

占一格

問號

占一格

置說

明舉

表示一句話的 人生如夢。 人生如夢,因為夢裡映現了現實 完結。 生活中的悲歡離合。 表示一句話中 司法,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需要停頓的地 公務員不只是要依法行政,尤其 方,使文意能 ,要以滿腔的熱忱為民服務。 更清楚的被閱 讀。 表示句中並 儉約生活帶來的好處,諸如:寡 列連用的同 慾養廉、賙濟貧苦、培德教子, 類詞或短語 堪稱百益而無一害。 、短句。 端正社會風氣的必要作為諸如: 表述時,分 一、當權者應以身作則。二、厲 點論述,用 行法治。三、從品德教育扎根。 在數字的後 四、發揮媒體正向宣傳功能。 面。 分開複句中的 道德,是事前的防範;法律,是 並列句子,使 事後的追溯。 意思明白清楚。 過去,臺灣物質生活匱乏,但人 :排比句型 心純厚而熱情;現在,生活寬裕 的標點符 ,但,人情澆薄而冷漠;未來, 號通常以 物質生活與社會人情務須並重並 分號表示。 進,建設一個富而好禮的新美麗 之島。 用於發問、反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問的句型。 就是在自我理想實現的同時,也 能把這一理想的光輝照向別人。 學習是睜開眼界、提升思辨能力 的重要途徑,我們豈可只是為了 考試而學習?豈可只是為了成績 而讀書?


1-6 國文─作文

驚嘆號

() 夾注號

── 破折號

冒號

「」 引號

占一格

表示強烈情 感,如:歎 息、興奮、 憤怒或加重 語氣。 配合呼告修 辭的運用。

唉!沒有環境的永續保護,又如 何可能在經濟上永續發展?(表 歎息) 啊!我們完成任務了。(表興奮) 詐騙之徒猖獗橫行,凡有良知之 人,無不義憤填膺!(表憤怒) 不畏苦,不怕難,必定能高唱勝 利的凱歌!(加重語氣) 前後符號 表示補充說明  政 黨 首 度 輪 替 的 那 年 ( 公 元 各占一格 或解釋。 2000 年),意味著臺灣再次的 走向民主新里程碑。 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流 亡海外(日本),為中國的命運 、民族的前途持續奮鬥。 占二格 表示語意轉 逆境,是磨練意志、鍛鍊才能、 變。 體悟生命意義的時候,未必不是 聲音的延續。 人生的財富──縱使更多的人成 代替夾注號 為逆境的俘虜。(表語意轉變) (補充解釋 噹──噹,月臺的鈴聲響起,火 車即將啟程。車廂裡,載著滿滿 文句)。 的旅客,載著我滿滿的理想,要 向理想、向幸福靠站。(聲音的 延續) 臺灣──美麗之島,有美麗的山 川、美麗的文化,還有美麗的住 民。(代替夾注號,補充解釋說 明) 占一格 總起下文。 公務員的職業倫理有:誠實清廉 舉例說明上 、謹慎勤勉、主動積極、依法行 文。 政等。(總起下文) 引語。 經濟過度開發,其影響所及,例 如:資源逐漸枯竭、破壞生態系 統、土地與海洋環境的危害等。 (舉例說明上文)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 浮雲。」(引語) 左右符號 說話。 他向醫師詢問病情。醫師答說:


第一章 緒 論 1-7

『』

《》 書名號 〈〉

__ 專名號

間隔號

…… 刪節號

各占一格 專有名詞。 「一切無恙。」(說話) 引語。 「膠柱鼓瑟」這個成語,意指做 特別強調的 事不知變通。(專有名詞) 詞語中文。 先秦大政治家管仲曾言:「凡治 :標點符號 國之道,必先富民。」(引言) 沒有“ ” 清朝的和珅權傾一時,有許多的 大小官吏紛紛以錢財「孝敬」他 。(特別強調的詞語) 老師說:「同學們,大家務必要 以唐代大文豪韓愈所言『業精於 勤,荒於嬉』的箴語自勉。」( 雙引號的使用) 左右符號 《》用於書 《論語》這部書是儒學的經典作 各占一格 名。 品,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遺產。 〈〉用於篇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的一文裡 名。 ,道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 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 名號之下 表示人名、地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以刻苦 耐勞、勤儉樸實的精神打造了成 名等。 功的塑化王國、打造了成功人生 的典範。(人名) 臺灣的首善之區──臺北。(地 名) 占一格之 用於書名與 《論語‧子路》記述了一段深中 中間位置 篇章之間。 肯綮之言:「其身正,不令而行 外國人名字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在 與姓氏之間。 指出領導人物、權力人物應以身 作則。 澳洲人力克‧胡哲天生沒有健全 的四肢,但他卻以樂觀的思維、 開朗的笑聲,讓自己從一無所有 到一無所缺。 共六點占 文句中省略 他喜愛閱讀,也喜愛旅行,足跡 二格 的部分。 遍及中國、日本、加拿大……堪 聲音的延續。 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句 中省略的部分) 「呼!呼!……」晚風持續的吹


1-8 國文─作文

,吹動窗前的簾幕,吹起往事的 記憶。(聲音的延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