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有言 言之有物
CONTENTS
PRODUCT DESIGN
ABOUT
PERSONAL BRIEF
6
URSA MAJOR
16
AUTOBIOGRAPHY
8
FLOCOLOR
30
LITTLE HAND BOOK
40
SUI
50
BRILLUM TAPE
64
OPEN BOOK CASE
74
GUESS WHAT LAMP
90
4
WE-TUBE
100
PLUG-IN
110
OTHER PROJECTS
GRAPHIC DESIGN
1984
120
WANTWANT GLASSES
130
MIRACLE
122
JINGLE PARTY 2011
134
LEAVEN
124
138
THE POLITICS OF TAIWAN
126
TAIWAN TECH DESIGN WEEK 2012
5
PERSONAL BRIEF 個 人 履 歷 Chang, Wen-wei
FOCUS
張文韋
工業設計、平面設計、設計剖析、活動企劃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畢業 創意設計系 工設組
SORTWARE
scrawl500@gmail.com
Proe / Rhino / C4D / Keyshot
+886952175540
Photoshop / Illustrator / InDesign
6
EXPERIENECES 2013 OpenHCI 人機互動工作坊 / 成員 台灣科大設計週 誰管明天 / 副召集人 2012
EXHIBITION & COMPETITION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創意設計系系學會 / 會長 都市酵母 究極台灣工作坊 / 成員
第一屆台灣科大設計週 作品展 / plug - in
2011
第三屆故宮文物衍生設計競賽 / 食來運轉
台灣設計師周 品展設計發行有限公司 / 工讀生
第二屆台灣科大設計週 作品展 / 浮彩、巧撕
台科設計聖誕金歌派對 fluorestagious / 總召集人
第四屆校園創意創業競賽 第三名 / 光磚膠帶
伯爵茶與司康餅社(點心社)/ 美宣長
都市酵母 台北街角遇見設計
都市酵母 / 設計志工
7
AUTOBIOGRAPHY
BEFORE UNIVERSITY 設計與哲學的殊途同歸 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我在哲學系與設計系中面 臨抉擇。那時的設計對我而言是朦朧不明卻充 滿吸引力的,而哲學則是能幫助我剖析自己的 思維,去追求一些重要,卻容易忽略的根本價 值。而在日後學習設計的過程中,我漸漸發覺 到當初對於哲學的興趣,也轉而強化了我對於 設計觀點的建構。我開始嘗試用理性邏輯的方 式,去統整在設計中的感性及抽象互動,去打 破腦中的黑箱,進而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獨 特性,對應出在設計中具備的特長以及責任。
8
LEARN IN UNIVERSITY 從學習到實作,從實作到立論 大學期間給了我很多的設計知識,像是模型製 作、設計繪畫、軟體應用、使用者觀察、創意 思考、設計方法…等等。在多位優秀的設計老 師的引導下,給了我很多不同觀點與想法的刺 激,也讓我在創作的過程中,試著要累積出屬 於自己的一套設計哲學。 對我來說,設計是一連串與人、社會、材料的 對話。其目的不只是提出解答,默默服務使用 者於無形,更要能夠提出問題,保留對話的空 間,邀請使用者去意識、去思考問題的存在。 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我也發現真正的問題結 構是環環相扣的層次關係,而非只有表面上觀 察到的「便利與否」。而在這樣的觀點之下, 我得以同時看到整體問題的脈絡與細節,知道 可以從功能、情感、文化、價值觀層面去提出 問題,並以在設計教育中所學的各種角度與操 作手法去做切入。由於意識到了功能以外的層 面,我也開始熟悉於情感、文化、表達的材料 化,嘗試以設計激發出使用者的共鳴與思考。
9
AUTOBIOGRAPHY
LEARN WITH DIVERSIFIED ACTIVITIES 多面向的思考與體驗 而在過去三年的大學生活中,我廣泛地參與許 多系上活動,擔任總召、副召的工作,也曾擔 任過系學會的會長,從中體會到團隊合作、企 劃統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也積極參加各 類的工作營與講座活動,從關心居住空間的都 市酵母,到關注設計與人之間關係的 OpenHCI 工作坊,都讓我吸收了飽滿的經驗與想法,提 升實作的能力以及思考的廣度。 在設計的實踐中,並非一人獨立可以完成,而 是需要許多不同觀點的人一起來參與,且需配 合上下環節的不同角度去權衡設計。透過這些 經驗,讓我更能夠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並 轉化為與團隊成員相處的契機,為了共同的目 標一起努力。
10
11
AUTOBIOGRAPHY
SOCIOLOGY AND DESIGN 設計的社會責任 在大二時我加入了都市酵母的志工行列,從中 學習到了設計對於城市的實踐力量與責任;而 在大三與大四時我旁聽了陳東升教授的社會學 概論與吳嘉苓教授的科技與社會研究,也讓我 得以用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問題脈絡,釐清設 計與誰為伍、為誰服務,並思考作為設計師的 社會責任。我認為設計最大的影響力源自於實 踐與思想的緊密結合。從古至今,設計師都是 掌握了實踐要領的人,坐擁創造的力量。然而 危險的是很多的創造缺乏思想、缺乏責任,毫 無意識地傷害了社會與環境。在具備了觀點後, 期望這些責任能讓我走得更穩更遠,以更大的 氣度與執著來面對設計。
12
ABOUT FUTURE 給未來的自己 回首過去累積的能力與態度,我認為自己目前 最欠缺的是嚴謹的研究方式以及實作能力。期 待未來能夠在研究所中,以更扎實的方式站穩 設計上的思考邏輯,深入地建構自我的設計哲 學,並廣泛吸收各領域知識與觀點。同時,也 希望能夠把這些想法與能量投入在未來的設計 作品上,言之有物,以物立言。
13
PRODUCT DESIGN
產 品 設 計 14
ROJAM ASRU URSA MAJOR ROLOCOLF
FLOCOLOR
KOOB DN LITTLE AH ELTHAND TIL BOOK IUS
SUI
EPAT MULLIRBBRILLUM TAPE ESAC KOOOPEN B NEPBOOK O CASE PMAL TAGUESS HW SSEWHAT UG LAMP EBUT-EW
WE-TUBE
NI-GULP
PLUG-IN 15
1 心 向 儀
URSA MAJOR mobile device design 16
17
18
ISSUE 真正該留意的重要事物 現代社會中,我們並不如過去一般,缺乏溝通或是聯繫的管道。取而代之 的是,過多的瑣碎資訊與繁雜的互動來往,使我們越來越容易忘記該把注 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之上。
19
CONCEPT 瑣碎龐雜的現代生活中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 我們需要一個恰如其分的提醒,能夠在龐雜的資訊海、瑣碎的 待辦事項中,適時地叫我們一聲,使我們能夠自己回過頭來, 想起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把握每一個聯繫的契機。 而這個提醒,更該領著我們找到方向,牽起溝通的橋樑。把更 多原有的親近互動帶回人與人之間,把互動的樣貌還原到最根 本、最單純的模式,訴諸於人的本身,身體力行。
20
KEYWORDS Re-mind 在對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送出少量的訊息 進而讓使用者主動聯想到某些人事物
Low-Keyed 如今的資訊量對於人的認知來說已經超載 因此需使用較低調沈默的姿態進入生活之中
Guide & Connect 在回想之後,接著是尋找方向(ex: 如何聯絡) 以及連結 (ex: 撥電話 ),完整地達成溝通的互動
21
COMPOSE 以人的某些 資訊作提醒
Re-mind 常常會 在身邊的
以人的方位 為提醒資訊
LowKeyed
在現有物件上 去設計
單純的資訊
以手機殻 𤔡載體
Guide &
指引的工具 - 羅盤
Connect 連結的工具 - 手機
22
SKECTH
23
回首於重要的人事物 「心向儀」扮演的是一個提醒的角色,在繁忙 的現代生活中,適時地點醒,讓使用者能夠自 己回過頭,凝視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之上。 24
默默指引你方向的星斗 「Ursa Major」在英文中是大熊星座的名字,而正是這隻大熊,指引了許多的旅人 找到了北極星,進而找到了方向。同樣地,心向儀並不會自居為北極星,而是如 同大熊星座一般,默默指向你所在意的人事物 - 畢竟那才是你真正的方向所在。 25
front
back
指向想念的人 利用無線網路與衛星定位的技術,讀取兩者的所在位置,將之轉換成方向上的顯示。 藉由背面的矽膠轉盤提供摩擦力,帶動手機的旋轉,使手機維持同樣的朝向方向。在正 放時以手機本體作為方向指標;倒放時則是以轉盤上的圓點作為標記。
26
120mm
r : 22mm
61mm
12mm
與手機聯結 心向儀以手機傳輸孔與手機本體連接,提供電力,並將無線網路 的連結,雙方方向的定位交由手機來做運算,使手機殻可以減少 體積上的多餘負擔。
27
AM 8:00
California
California
Clock Mode - vertical holding
Taiwan
Compass Mode - horizontal holding 28
何時、何處 除了提示方向之外,考慮到跨時區的聯絡情境 使用者也需確認對方所處時區的時間為何 而方向與時間所對應到的便是羅盤與時鐘,以直覺的方式切換 從羅盤的持放方式轉化,在手機水平放置時,顯示方向 從時鐘懸掛的方式轉化,在手機垂直立起時,顯示對方時區的時間
29
浮 彩
FLOCOLOR art supply design / for preschool children Focus_ 負責掌握發想方向、整理脈絡、設計發表 Team_ 張文韋 / 戴旻昌 30
2
31
ISSUE 讓學齡前兒童安心自在地使用畫筆 水彩,往往是兒童在認識色彩時重要的一課,藉由顏料的混合與調色,瞭解到 顏色的多彩多姿,並激發出更多的想像力。 然而觀察市面上的水彩用具,對於年紀較小的學齡前兒童來說並不友善。筆身 過尖、易於滾動、容易溼漉漉的筆桿,都造成了孩童在使用上的危險以及不便。
32
Research
學齡前兒童 [ 使用者 ] 1. 筆身太細,不容易持握,且容易滑動 2. 容易不小心把筆從調色盤旁撞下 3. 水彩筆容易從桌面滾到地上
繪畫老師 [ 輔助使用者 ] 1. 隨便放置使用中的水彩筆,弄髒桌面 2. 洗筆後過多的水容易從筆桿滴下 3. 水彩筆尾端較尖,對兒童來說較為危險
孩童家長 [ 輔助使用者 ] 1. 水彩筆容易弄丟 2. 長度過長,不易收納於書包 3. 兒童不易握持,容易滑落
33
KEYWORDS
SAFETY 安全顧慮 避免意外的發生
USE EASILY 自在使用 降低兒童使用時的不便
PLEASURE 有趣互動 關注使用流程
34
COMPOSE 三角截面
容易滾動 縮短筆長
筆身過於細長
將筆身變粗
雙向三角錐狀 圓滑造型
不易握持
令筆頭抬起 無法獨立置放
減少接觸面積 筆身易沾溼
洗筆情境 之下的互動
與使用流程 相關
令筆身浮起
35
36
37
38
可獨立放置
不易滾動
在沒有提供特定放置處的情況下 , 孩童通
文具丟失為兒童常發生的狀況 , 而水彩筆
常會習慣於將水彩筆架於調色盤邊。而此
的意外滾動也會產生許多不便。因此在筆
種放置方式相當不穩 , 易因碰撞滑落。在
身的截面上採用了接近正三角形的造型 ,
此設計中 , 我們將筆身設計為上下錐體的
降低其 翻滾的機率。同時也倒上較大的 R
造型 , 使得筆尖會在平放時上斜 , 可直接
角 , 利於從桌面上拿起。
放置於桌面。
容易握持
輕功水上漂
市面上水彩筆之筆桿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
配合水彩筆的使用情境 , 以塑料中空的方
均為過細 , 由於手部發育尚未完全 , 難以
式讓浮彩能在水中浮起 , 藉此縮短所需的
抓握筆桿、操縱筆畫。此較粗的筆桿即是
筆身長度、避免大部分的筆身沾到水 , 賦
為此設計 , 無論是一般的握筆姿勢 , 或是
予水彩筆新鮮有趣的驚喜。
拳握式的握筆姿勢均可自在使用。
39
40
3 巧 撕
LITTLE HAND BOOK art supply design / for preschool child Focus_ 負責掌握發想方向、整理脈絡、設計發表 Team_ 張文韋 / 戴旻昌 41
ISSUE 讓學齡前兒童 更安全、更能夠隨心所欲的勞作活動 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勞作是相當寓教於樂的一項活動,能夠讓孩童訓練 肢體上的協調,也能夠激發空間的認知概念,培養想像力與創造力。 然而觀察現今的勞作活動,如連連看、填色畫。其活動種類過於單一,且 無法發揮兒童本身的想法,只能按照格式與限制進行勞作;而不安全的勞 作用具,更會造成使用上的危險。如何兼顧創造性與安全性,便是在這個 議題下最大的關鍵。
42
Research
學齡前兒童 [ 使用者 ] 1. 只能拿安全的勞作用具 但也想像大人一樣用剪刀 2. 喜歡能夠把玩、編故事的玩具
繪畫老師 [ 輔助使用者 ] 1. 在勞作中要有多樣的手部運動練習 2. 不能讓兒童使用危險的工具 3. 培養兒童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孩童家長 [ 輔助使用者 ] 1. 勞作產品只能玩一次,沒有延續的價值 2. 同類型的勞作也容易玩膩 3. 希望能有親子互動的機會
43
KEYWORDS DEVELOPMENT OF HANDACTION 刺激兒童手部發展 多樣的手部運動練習
SAFETY 安全性 避免使用危險的工具
CREATIVITY 具創造性 活動性質多元 新形式的勞作活動
44
COMPOSE 意外發現 在被水弄濕的紙面 上,被原子筆畫過 的部分較容易撕開
並行多樣 手部運動 一連串的 手部動作
以新的撕切方式 安全、準確
創造獨立的物件
的切割方式
無刀片切割
不同的 活動單元 循序漸進的單元 多樣連續的手部運動
性質多元
新形式 勞作
創作可分離 的物件單元
具延續性
45
創新的切割方式 「巧撕」引入新的切割技術 , 安全地讓兒童自行創造出跳 脫紙面的圖畫 , 以此進行拼貼組合、演繹故事 ... 等具有 想像空間的活動;另一方面 , 一連串關於畫、描、撕、貼 的操作,更是有助於學齡前兒童的手部發展。
46
47
使用流程
畫
以鋼珠筆畫出線條_破壞紙張結構
描
以水筆描線_軟化紙張結構
撕
沿線撕下_結構弱化處易撕開
貼
於平面口紅膠台塗抹,進行黏貼
畫
描
撕
貼
48
多樣的手部運動刺激 學齡前教育需著重的部分便是兒童的手部發展,藉由多樣的手部動作、手 勢來刺激。因此在巧撕中,規劃了不同的手部運動單元,如撕、畫圖、描 線、拼貼,在遊玩中達成刺激手部神經的需求。
創新的安全勞作方式 避免使用剪刀、美工刀等等較不安全的輔助工具,改而運用紙張與原子筆 的特性,先以原子筆(刀模線)壓過進而破壞紙張結構,再以水筆軟化紙 張,使得圖形得以輕鬆撕下。
無限可能性的創意發揮 著色畫、連連看等等常見的勞作,往往綁住了兒童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因 此在各單元中,我們先以簡單的線條造型引導兒童在動作上的熟悉,再創 作出躍然紙上的物件,引導出自己的組合或是故事。
49
隨
SUI tableware design / local culture Team_ 張文韋 / 周雅涵 Focus_ 負責設計協力發想、協力模型製作、整理脈絡、設計發表 50
4 51
BACKGROUND
屬於金瓜石的一套餐具 金瓜石,坐落於熱鬧的九份旁,是目前少數較不受觀光而變了面容 的世外桃源。不論是山石中的金屬礦藏、歷史文化上的價值,以及 靜謐生活的步調,都是此處蘊含的寶藏。 我們以金瓜石為出發點,假想為此處的民宿進行早餐餐具的設計, 希望能讓旅者能夠在與金瓜石毫無距離的情境下,細細品嘗金瓜石 如此獨有的韻味。
52
RESEARCH
山城與山嶽
油毛氈屋頂
依憑著山而建立的金瓜石,一間間矮房透過上
為了適應金瓜石多雨的氣候,屋頂會以油毛氈
上下下的石階連結起來,形成了這種起源為自
覆蓋並刷上柏油,以利防水。也造就了一片黑
然的特殊地景。
色屋頂的特色景象。
人字型石牆
山石與金礦
依照著安山岩慣有的節理形狀,以人字形的方
金瓜石的礦產並非像金磚那般炫麗華美,而是
式堆積而成,順應著多雨的天氣,利於排水。
低調的襯在山石之縫,毫不張揚地微微閃爍。
53
KEYWORDS 順應 順應,是物件之間的和諧,也是人與物件的平衡關係,在金 瓜石裡比比皆是的例子,都是我們的靈感來源。而這也關係 到食物的呈現。於是我們挑選的料理均是以簡單的方式烹 調,呈現食材的原味。在造型上也以這樣的思維去創作。
自在 自在,是不去意識到多餘的事物。於是我們試著排除一切可 能的困擾,以用餐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同時在自在的概念 下,訂出表現的程度範圍,避免過度的干擾。
藏金 以低調的方式,帶入金瓜石的代名詞。如石礫中微微露出光 芒,反而會比一整塊金磚耀眼,因為那是更加珍貴且具有想 像空間的。
山石 山,表達的是如山一般沉穩的安全感,讓人能放輕鬆,享 受自在。石,講述的是金瓜石的樸實,以及透過觸覺的真 切感受,去呼應當地生活的不做作。
54
BREAKFAST
食材原味 呼應順應與自在的意象 選擇在地的食材 以最簡單的方式烹調 呈現金瓜石素麗的一面
走去外面 吃早餐 考慮到民宿內空間不大 不如以最沒有距離的方式 讓旅人能夠自己選一處風景 坐下來品嘗餐點 55
COMPOSE 藏金
自在
不顯眼的細節
解決用餐時 的困擾
解決攜帶食物 的困擾
以金色 作為點綴
固定湯匙
提供止滑功能
剔除魚刺
以粗糙紋理 刮除筷上魚刺
移動中 固定餐具
作為卡榫
構成體積最小 的容器狀態
順應食物 與容器的提籃
順應食物造型
順應
人字紋 以觸感呈現 其紋理 油毛氈屋頂 作為粥碗頂蓋
山石 56
粗糙觸感
素面白陶
SKETCH
57
環山懷抱,雲霧繚繞。 有別於都市的熱鬧喧囂, 金瓜石就像是一座被遺忘的山城。
在這裡, 人們無所欲的生活著,與這座山一起。
食隨山,住隨山,行隨山。
58
59
放下兩側的把手,即可打開提盒 以金色菱狀方塊呼應人形紋飾 同時作為提把的卡榫,確保提盒在行走中不會鬆開 60
湯匙背後凸起的紋理,增加與碗緣的摩擦力 人字紋突起,可用於刮去筷子上的魚刺
61
順應料理輪廓的餐具造型
62
以金漆勾勒餐具下方的竹圈部分
63
光 磚 膠 帶
5
BRILLUM TAPE light design /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eam_ 張文韋 / 蔡佳穎 / 盧翊軒 / 周雅涵 / 林季樺 Focus_ 負責設計協力發想 / 應用價值分析 / 整理脈絡 / 設計發表
64
65
BACKGROUND 專利商品化的思考 在與台科光電研究所的合作機會下,嘗試從既有專利的角度,找到技 術能夠帶來的價值,思考產品的開發可能,將價值帶入生活之中。 「光傳導技術」為一項潛力無限的光學技術,能夠大量收集光線,再 經由傳輸將光線送到他處。而「二手光概念」便是基於此專利所提出 的用光新概念,將多餘的光(如自然光、常設光源)收集後再利用, 送至需要光的地方,減少能源的浪費。
集光板結構 66
TECHNOLOGY INTRO
1. 收集光線
2. 傳輸光線
3. 釋放光線
在集光板結構內,入射的
將集光板收集到的光線,
把他處傳出而來的光線,
光線經過多次反射後匯合
統一以光線進行傳輸,把
在需要的地方釋放出來,
為單一方向的高密度光線。
光送到需要的地方。
扮演光源的角色。
67
CONCEPT: Second-Hand Light 正如同我們對於雨水的概念,是收集而來,而非自行創造的。如今,光線也可以透過收集來為人 所用。生活中隨處皆是被忽略、被無視的二手光資源,何不現在就改變你對於光的既定印象,一 起投入二手光的「回收再利用」呢?
68
69
CHALLENGE
新技術的切入點 由於光磚技術處於推廣的起點,我們不以大規模地改變現 今的照明系統為目標,而是著重於如何把新技術帶入生活 中,讓人們得以認識與熟悉這項科技,做好推廣的第一步。
打破既有技術限制 原技術在實際應用面上考量較少,其系統規模與成本門檻 都相當高。因此我們著重在將技術規模縮小,使其具有能 夠商品化的特質,並思考與其它現有技術結合的可能性。
70
COMPOSE
縮小 技術規模
儲存 備用電力
集光與傳光 合併為帶狀
帶狀燈具
自粘性 帶狀燈具 可創作造型 個性化 創作空間 將技術 帶入生活
與其他 技術結合
結合太陽能 發電技術 儲存電力
雙模式切換 在放光時 同時儲備電
71
DESIGN
使用流程
1. 取出光磚膠帶模組
2. 將光磚膠帶固定於牆面
3. 以膠帶體吸光、傳光 並且在放光時同步儲電
72
4. 在光源處亮度不足時, 可用備用電力亮起 LED
二手光概念的實踐 光磚膠帶 光磚膠帶以光傳導技術為核心 可將充沛的戶外光引進陽光照不到的空間 同時配合上太陽能儲電系統,預留夜晚或其他狀況的光能
縮小規模後的光傳導技術,構成了可彎曲變形的膠帶體 兼具「集光」與「傳光」的功能,將二手光再利用的同時 也讓使用者得以自行裝置光磚膠帶的路徑,達到高配合度與個性化的效果
73
6 開 卷 計 劃
OPEN BOOK CASE service design / UI design 74
75
ISSUE 關於閱讀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 更是知識吸收與社會互動的基礎。 在資源不足、環境不佳的情況之下,有許多的偏鄉學生難 以接觸、養成閱讀的習慣,而這將會對於他們的未來發展 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並持續地造成城鄉差距的擴大。閱讀 素養的推動是實踐受教權的第一步,無論孩子身處何地, 出身為何,我們都該為為此付出一份心力。
76
使用者_捐書者
使用者_推動者
使用者_閱讀者
RESEARCH 研究方向 初步的研究方向為現有的捐書系統 與系統中的相關使用者類型 以兼顧整體脈絡與個體經驗的研究方式 希望能夠找到具有洞見的切入點 建立創新的服務系統 77
CURRENT SYSTEM 捐書宣傳 宣傳品 郵寄、定點收
郵寄捐書
郵政系統
郵政系統
都 市
捐書者
推動者
填基本書單
淘汰書籍
郵寄書籍
書籍分類 清潔蓋章 依類裝箱 郵寄書籍
78
提出需求書籍清單 親自聯絡 閱讀活動 圖書館借閱 圖書管理系統
鄉 鎮 推動者
閱讀者
書籍上架
書籍借閱
借閱記錄
心得返還
閱讀活動 要求心得
79
PROBLEM
ONE YEAR SPEND ON BOOKS
偏鄉閱讀資源少 城鄉差距懸殊 國內閱讀資源城學校差距懸殊,偏遠縣市學校平均每年 購書經費只有約 1 萬多元,高雄市則多達 13.6 萬元,約
NT 137,000
NT 10,000
偏鄉學校的 13 倍。這些偏鄉學校在教育資源上的缺乏, 將使城鄉差距擴大。
捐書系統複雜 人力需求高 整體的捐書流程繁複且需要大量人力,一方面來說捐書 者必須填寫許多的書單,再將書籍送到特定的單位;另 一方面,從淘汰、清潔、分類、到裝箱寄送,更是需要 大量的理書志工來作處理。
80
城鄉之間的隔閡 單方向的給予 在捐書系統中,捐書者與閱讀者的關係僅有單方向的 互動,在不了解彼此樣貌下的互動中,其實也加深了 隔閡。孩童對於「募來」的書籍也會有些敏感的抗拒, 不喜歡這種被特別幫助的感覺。
可用捐贈資源少 供不應需 捐贈書籍的實際可用率不高,造成書籍供應不足。每 年都有超過 150 個偏鄉地區學童的書籍需求,近五萬 本的童書需求量。募書單位的資源與人力吃緊,更無 法花太多經費在宣傳與推動上。
捐贈資源老舊、不適 配對精準度低 追憶似 水年華
儘管捐贈書籍的表面數量並不少,但是實際上適合給 這些學童閱讀的卻不多,大多的書籍過於老舊,或太 過艱澀。而這些不適合的書,造成了前期人力資源的 消耗,也造成了圖書館的空間浪費。
81
CONCEPT
OPEN BOOK CASE 新概念的書籍流通系統 OPEN BOOK CASE 是一個新概念的偏鄉閱讀推動計劃,旨 在於改進既有的書籍資源流動系統,讓社會大眾所付出的 努力與資源,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此計劃以網路、手持裝置為主要的平台,並整合前端的書 籍登記、中期的書籍分類、以及後期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藉由這個計劃,去達到降低人力成本、增加募書精準度、 創造雙向的交流、顧及受助方的感受 .. 等等的價值,提升 偏鄉地區的閱讀情況。
82
YOUR YOUR BOOK BOOK CCAASSEE
I S THIER LIBRARY
83
INTERFACE
更輕鬆有趣的分享體驗 以智慧型手機 app 為整個服務設計的輸入端, 降低捐書者來回確認、填寫書籍資訊的麻煩, 並營造「打開書櫃分享」的經驗模擬,提升捐書的吸引力; 打造互動、關注的使用方式,提升捐書行為的回頭率。 84
85
NEW SYSTEM
捐書系統的再思考 以「OPEN BOOK CASE」平台作為最大的改變切入點, 取代原先推動者的繁復工作,大幅節少其人力需求; 並且同時配對「捐書供應」與「閱讀需求」 當配對成功才寄送書籍,提升捐書精準度。 另一方面,「OBC」不只是關注實務層面, 同時也將希望能將「捐送書籍」給予新的詮釋 -「分享書櫃」 希望能讓孩子讀得更自在,也讓捐書者更樂意投入其行列。 雙向開口的書櫃,不只是促進了書籍資源的流通, 更用心得分享、借閱通知的方式串起了捐書者與孩子的互動, 打破以往的朦朧與不了解,促進雙方的善意與學習心。
86
便條紙、借閱狀況分享 OBC 郵寄捐書 郵政系統 閱讀活動 供給書籍
需求書籍清單
圖書館借閱
OBC
OBC
OBC 圖書管理系統
供需配對
OPEN BOOK CASE 捐書者
透明平台
推動者
閱讀者
填入書籍資料
書籍分類
閱讀活動
書籍借閱
書籍上架
要求心得
心得返還
供需媒合
填入需求
87
FEATURES
RIGHT BOOK FOR RIGHT PERSON 88
系統會即時地將需求與供應配對,成功後才進行寄送, 同時也將捐書進度明確顯示出來。讓每一本捐出去的書 都能夠發揮它的最大效益,把對的書送到對的人手上。
AN EASY WAY TO ENTER INFORMATION
捐書者只需用手機照下書籍封面,「書籍封面辨識」
SHARING INSTEAD OF GIVING
以「打開書櫃的另一面」為概念核心,創造一個雙
便會自動調出資料庫中相對應的書籍資料。藉此讓 捐書變得更簡單,提升參與的意願。
向流通的互動平台,注重受幫助方的感受。同時, 捐出書籍的借出狀況、心得回饋也都會即時得知。
89
90
7 染 燈 謎
GUESS WHAT LAMP light design / interaction design Focus_ 共同發想 / 整理脈絡 / 模型製作 / 設計發表 Team_ 張文韋 / 周雅涵 / 蔡政儒 / 林迪宏 91
BACKGROUND 設計與技術的相見恨晚 在學校課程 - 智慧電子應用設計概論中, 有機會能與電機系的同學一起合作,以智慧電子的角度來設計。 藉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我們決定要發揮設計與技術的知識背景, 一起做出兼具設計巧思與技術可行性的作品。
92
工業設計_周雅涵
工業設計_張文韋
電子機械_蔡政儒
電子機械_林迪宏
CONCEPT 物件與自我表達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鍾愛物件或是代表物 潛在象徵著使用者的自我表達 於是我們想創造出一個能夠代表自己的個性 並與使用者有著不同互動的物件
93
KEYWORDS & COMPOSE 新樣貌
謎題 以剪影
趣味性
作為謎題
追求物件互動的不同以往
設 計 發 想
配合 個人物件
以個人物件
將剪影外顯
完整其設計
於原型之上
使用者決定
以個人物件
燈光顏色
決定燈色
參與式 設計
個性化 創造表達自我的機會
光色
光影
燈具 作為切入生活的角度
94
原型
翻玩 檯燈原型
SKETCH
95
創造獨特色彩
顏色與輪廓的趣味分離
染燈謎是一件個性化的家居燈具,使用者可以置放不同的物件在其中, 藉此渲染出該物件的色彩光暈,配合各種不同的生活情境,並相應使用者的性格與心情。 另一方面,在檯燈的表面上也會同時映出物件的剪影, 構成「顏色與輪廓分離」的趣味狀態,呈現出物件不同往的樣貌。 96
展現不同個性
配合各種生活情境
從生活的角度來看,使用者可以藉由放入不同的物件 渲染出不同顏色的氣氛光暈,用以配合各式各樣的生活情境 像用鵝黃鉛筆染出適合搭配下午茶的黃光,或是用麻白布偶染出適合閱讀的白光 個人的特別物件,加上個性化調整的燈色,使用者得以營造出自己想要的居家風格 97
MECHANICAL DESIGN
機構設計 以顏色感應器為物體色彩的接收裝置, 經過運算量化後,將數據傳輸給可變色 LED 燈條, 由 LED 重現出物體的顏色,同時打出物體的剪影輪廓。
98
PROPOTRYE
99
8 電 梯 管 樂
WE-TUBE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design Team_ 張文韋 / 徐晨芳 / 葉俊言 / 蕭翊 / 鄭皓心 / 彭徵維 Focus_ 負責設計協力發想 / 模型製作 / 整理脈絡
100
101
BACKGROUND
OpenHCI 人機互動工作坊 在 open HCI 的工作坊中, 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一起學習與思考, 並在十天之中走過完整的設計過程, 從環境調查、創意發想、到 woking model 的製作。
102
ISSUE
社區大廈中的 人際互動再加溫 在現在的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居住形式便是社區大廈 現今的社區互動不如傳統社區般活絡 人住得更緊密了,心卻越來越遠 因此我們聚焦在人際互動破冰、凝聚社區意識上 並思考互動設計能夠從哪個角度切入
103
INSIGHT
生活節奏快與慢的差異 社區中的每戶人家都是一個個體,每個個體的生活節奏, 因為行為與心態的不同,造成快與慢的差異,使得人與人 互動的機會變少,進而缺凡認此彼此的契機,帶來社區居 民間的隔閡。
104
CONCEPT
elevator
電梯 = 社區整流器 無論是趕著上班或是要去慢跑爛醉回家或是十年返家 都要還是要坐著電梯,在同樣的速率之下移動再回到屬於自己的速度之中 我們發現到電梯是社區居民所共享的空間 也是不同頻率生活的整流器
105
106
WeTube 是裝設在社區電梯的一項互動裝置 透過人倚靠扶手的習慣性動作來觸發反應 從扶手上的喇叭發出趣味的音效 如同每位住戶皆有所不同 每次產生的音效也都會改變 希望能藉由這個裝置 讓人相視而笑,又或者同時嚇一跳 創造人與人之間的破冰點 作為營造社區聯結的第一步
1. 使用者在社區的電梯中相會
2. 使用者與平常一樣別開視線 習慣性地退向扶手倚靠著
3. 裝置在扶手的超音波感測器 感應到兩人的碰觸
4. 兩人的碰觸,讓扶手發出音 效,他們也因此對上了目光
107
PROCESS / Research / Interview / Brainstorming / Prototype / Define / Model Making
108
PRESENTATION
109
9 差 天 線
PLUG-IN product design 110
111
CONCEPT 收音機的再思考 收音機,似乎是一個存在於回憶,被電視取代的物件。 在這次的設計中,我將目標放在創造出收音機的新面貌與新定位, 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創造互動與體驗。
112
RESEARCH
尋找原型 為了分析收音機的原型 廣泛收集較為傳統的收音機資料 著重在觀察整體造形輪廓、零件配置方式 113
KEYWORDS 「播放音樂」的定位 在娛樂性家電功能越來越全面的時 代中,去找到一個「只能播放音 樂」的家電的定位。
新的互動方式 以新的方式讓使用者認知收音機, 創造人與物之間不同以往的情感 與互動體驗。
114
COMPOSE
閱讀情境下 聽覺的呈現
書桌情境
筆尖 鉛筆 桿狀
以筆尖指示 目前頻道 使用者 參與構成
加入 個人物件
以鉛筆為天線 並可直接調頻
調頻 解構 互動流程 開關
完形心理學應用 插上天線 = 開啟
天線 解構 原型組件 頻道
指針
115
116
典型的
縮小體積
以鉛筆取代天線
收音機原型
減少喇叭
以及頻道指針
透過完形心理學的角度,引導使用者構成收 音機的完整。插上鉛筆,即是打開收音機。
以直覺的聯想為考量,將天線與頻道調整連
將喇叭與音量做連想,透過在喇叭內的環狀
結在一起,下方露出的筆尖即是頻道的指針。
滑片,以推拉的方式控制音量大小。
117
GRAPHIC DESIGN
視 覺 設 計 118
THE POLITICS OF TAIWAN LEAVEN MIRACLE 1984
1984 MIRACLE LEAVEN THE POLITICS OF TAIWAN 119
一 九 八 四
1984 book design
個人與群體的對抗 以鋼筆象徵主角本身的角色,是真理部的寫手,卻更是被大洋國掌握著的一枝筆 而鋼筆又是被兩個相反方向的大小箭號所構成,講述主角與整個國家之間的衝突,以及其無能為力 封底所呈現的紋飾,暗示著群體的一致方向;圖地反轉下的是困在洪流中的人,與群體逐漸同化 120
1 意志的磨耗 蝴蝶頁的設計,延續封面的符號,並置兩個看似相同的鋼筆 右邊的細小箭號象徵著主角的抵抗 而左邊的箭號已被磨合為最正確的圓形,暗喻劇情上的環節 121
以亂文產生器為素材 以亂文產生器生成之文章為文本,想藉此呈現出隨機之中的可怖巧合。 另一方面,為了凸顯出人為的操作以及詮釋, 將文章中唯二「人為之處」 標點以及印章全部都印為紅色。
靈 造
2
MIRACLE book art design 122
材質選用上的呼應 將以往佛經上的印痕,置換為現在的二維條碼,呼應其典籍的數位性 而在紙材的選擇上,使用的是過去列印數據的打孔紙帶 藉著可折疊的特性,仿造出佛經的形式 藉著紙質的脆弱,呼應其珍貴與神聖 藉著紙材的使用,帶出數位生成的線索
隨機與奇蹟,以及背後的人為 神性的元素,似乎總是來自於「隨機」與「奇蹟」 如隨機抽出的詩籤,以及萬中選一的巧合 然而真正構築了現在宗教的,卻是人類所下的「詮釋」 一如佛經的翻譯,只靠著表音字詞,翻成漢語,再藉著詮釋與演繹推敲出原本的意思 我想把這樣有點諷刺的操作再次重現,在一個現代的環境下再造奇蹟 123
3 發 酵
LEAVEN poster design 124
125
4 126
台
灣
政
治
考
THE POLITLCS OF TAIWAN inforgraphic 127
OTHER PROJECTS
其 他 作 品 128
TAIWAN TECH DESIGN WEEK 2012 JINGLE PARTY 2011 WANTWANT GLASSES
WANTWANT GLASSES
JINGLE PARTY 2011
TAIWAN TECH DESIGN WEEK 2012
129
旺 旺 眼 鏡
WANTWANT-GLASSES critical project 130
以設計發聲 在 2012 的八月 旺中併購案的問題開始浮上台面 我也得以體認到此議題的存在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能夠以自己的身份 對這個我認為相當重要的議題 能夠作些什麼,傳達些什麼
131
媒體就像是一副眼鏡 生存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再只是與方圓十公里的事物互動。媒體是感官的外擴系統, 這樣的外擴必然帶來或多或少的失真。而第四權的責任感 / 多元的媒體環境,是現今 維護真實的兩股力量。 當一家媒體將把利益擺在責任之上,它本身就不再為真實效勞。然而我們仍然可以藉 由不同的媒體,藉著交互比較與除錯,厘清出世界的樣貌。就像是交替戴上不同焦距 的眼鏡,去拼湊出世界的真實。 但可怕的是,當這一家不為真實效勞的媒體,成為唯一的外擴系統時,它即代表了世 界。再也不會有人質疑反抗,因為我們不再有好幾副眼鏡可以替換除錯。
而一副不能替換的眼鏡,就像是始終刻在視網膜上的扭曲,在世代間永遠存續。
132
未來的預演 於是我想把媒體壟斷的後果呈現出來 請小朋友戴上這副旺旺造型的眼鏡 營造一個被壟斷的鏡片所覆蓋的未來
從此以後 我們再也無法辨明真實與謊言 因為一切的事物都只能從同一個角度窺看 透過那扭曲的嘴巴
133
金 歌 派 對
FLUORESTAGIOUS 2011 JINGLE PARTY multimedia party 總召集人 _ 活動發想 / 活動企劃 / 整體流程掌控
134
設計人的聖誕夜 金歌派對,Jingle Party 為台科設計學院傳承下來的聖誕晚會 其內容包含了整理派對主題的定調 以及視覺呈現、場地設計、活動企畫 ... 等等 是一個讓設計系同學藉此大展身手的機會 而我在 2011 時以總召集人的身份 與五十多位夥伴一起策劃了這場派對 135
活動 / 螢光沾染 提供螢光色的衣物染料,讓大家在狂歡的同時 創造出每個人各有不同的發光模樣 同時也是產出了一件件別具意義的活動紀念 T-shirt
136
現代舞跨界演出
DJ / VJ 多媒體演出
「平安夜的台北,街上亮起了點點星火, 那不是燈,也不是燃起的燭火, 是我們。」 聚集在這裡,在釋放與傳染間得到救贖, 聚集在這裡,身體意識不到失去與得到, 摒棄約束,忘記社會, 犬儒地感受螢光色的滿足。 在平安夜裡, 我們用力發光。 137
誰 管 明 天
TAIWAN TECH DESIGN WEEK 2012 exhibition / design salon / opening party 副召集人 _ 活動發想 / 活動企劃 / 整體流程掌控 138
139
以設計與社會對話 我們藉著台灣科大設計週的機會,在系內教學成果展之外, 辦了一個設計徵件計劃,主題是關心社會的設計。 在 10 幾組投稿的團隊中,我們選出了 7 組,補助經費、為 之尋找指導老師、提供展出機會、謀求與外界合作機會。 我們希望讓同學在在這個過程裡體會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 事,和所學結合,以設計的手與腦實際行動。 在未來,或許其中有一些人會願意出來和社會互動,去改變 一些外界對設計的標籤和既成結構,讓設計者在台灣可以做 更多有意義的事。而能夠看到這樣子的未來可能,是我在辦 這個活動中所獲得的最大收獲。 140
誰管明天_設計週主題展
工商業設計系成果展
設計週開幕晚會
設計週系列講座 141
物之有言 言之有物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