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張雅茵 作品集

Page 1

張雅茵 作品集 2014 - 2016



目錄 2015

新森館 臺大森林系航測館建築更新設計規劃 縫 阿蘭那最終章之讀心術 1:1 橋樑 工作營

2014

小建築:親近 1:1 空間/物件 芦沢啓治 國際工作營 一比一 : 浮橋


新森館 臺大森林系航測館建築更新設計規劃 與臺大土木系三年級Capstone課程合作,練習操作森林系航測管結構修繕 及空間活化。



I. 概念


II.空間規畫


洗手間

生物組 王亞男 實驗室 生物組 王亞男 培養皿冰箱

生物組 王亞男 實驗室

材料組 張豐成 測量儀器放置處

材料組 蔡明哲 研究室

目前無法 進出的空間

材料組 林法勤 王松勇 大型機械放置處

目前棄置 雜物放置處

環境組 盧道杰 研究室

資保組 邱祈榮 研究室

環境組 梁偉立 實驗室

材料組 林法勤 張惠婷 張豐成 實驗室

張豐成

生物組 關秉忠 實驗室 目前棄置 團體實驗室

資保組 測量儀器 放置處

環境組 余家斌 研究室

目前棄置 老師研究 室

目前棄置 老師研究 室



III.結構




IV.平面圖


V.立面圖


VI.剖面圖


VII.全區平面

格線

現況

框架


空間量體

結果

鋼構


VIII.細部



IX.估價單



縫 “阿蘭那”原意為樹林,意譯為寂靜處,也譯為寂靜,及身體寂靜,即身體 及寂靜,煩惱條伏。所居之所,冀求由外往內尋求處身之道,亦即寂靜之所 在。 回到生長的家鄉,以失去聽覺的方式穿梭巷弄,那些熟悉與不熟悉的路口, 還有未曾會面的街屋。植物與農田的土地被房屋壓縮,人和車搶奪街道,互 相牽引出現在的城市樣貌。在時間流動之中,表層不斷更換,生活刻畫下的 痕跡也漸漸消逝,記憶中的社區,殘留在想像裡。


封閉 隔絕於外 改造 變化 更新 擴大、縮小

簡單 公共設施 需求與欲望 開放 使用 功能

眷村 兒時記憶 巷弄 人的生活、作息 人文氣息 故事、事件、衝突

想像 時間 人與人,人與地 空間 未來、過去 環境、自然


基地調查 比起臺北,新竹人少,地更小,但是在科學園區旁邊,街景的變換是從未停止過的。尤其在上臺北讀書後,每一次 回家舊的小吃消失,新的店面裝潢,原本的樹被移走,一棟棟大樓堆疊,每次看見的都是不同的景象。我所選擇的 基地,位於主要幹道光復路一段上,就位在我家的旁邊,從小上學必經之路,而我也穿越了它好幾種不同的樣貌。 小學時,我們家社區後面還是野生田園,和旁邊國中中間夾著的是一群眷村。總是會有小朋友們在巷弄裡追逐、騎 腳踏車、遛狗等等,每個午後,就在充滿寧靜的氣氛裡看著夕陽日落。溢著生命力的村落,隨著我生上國中,很快 的就在我生活裡逝去,因為都市重新計劃,眷村一個個被拆除變成一塊空地。在國三時,我們班被當成學生代表去 參加校地重整的會議,見證此空地未來將成為學校的一部份。然而隨後,一大塊平地被規劃成一格格的停車格,每 天上學就任我通過到達學校,納悶著學校和政府的計劃。六年後,這塊地終於開始重整為學校用地,在施工時期的 現在,我才意識到這塊每天從房間窗口探望無法忽視的景色,在不知不覺中隨著我的成長也不斷變化著。建物的拆 起和建蓋像是長久的瞬間與短暫的永恆,一直交替嬗變著。 藉由走訪觀察附近的社區街道,仔細地看見從前不曾走過的暗巷小徑,對於生長之地也有更深的認識。讓我印象深 刻的便是房屋背面與房屋背面之間的空間,雖然少有人走動,但它們擁有各種不同的面貌與用途,我的阿蘭那便是 由此發展。


1R 2R 3R 4R 5R 6R 7R 12R 1B 2B 1P T


時光承載記憶,痕跡在重力間失衡 圍繞空隙,錯綜於四方,藏身於背面



嘗試彎折竹子,做出不同的角度

在平面中加上面 在空間中折出歪斜的線條

面上不完整的缺口

交錯的線條 穿越面與空間



草模 由阿蘭那的型體出發,將點與點連接,線與線之間的面增加,嘗試做出一些包覆性的空間。 用不同的連接方式,製造出在不同平面上的三角形,又因為三角形的切口不同,增加續接的可能性。



取出用一跟竹片完成框架的概念,堅持外邊的骨架可由一條線連接而成。從邊上長出三 角形雖然可以產生多個方向不同的小平面,不過會趨近于一個大方向,較難產生出獨立 的空間。因此試著加入一些水平的平面作為建築物的樓板層,使機能可以置入房屋中。





正模 從前一個模型將牆與屋頂一片片裝入,在反覆對照平面與剖面的高度關係,以及立面和平面的點與線的連接,再做平面 上的基本配置,使一個住家可以形成,卻是存在在一個斜牆和斜屋頂還有斜的樓板近乎沒有垂直牆的,連續的空間中。





1:1 橋 工作營 與臺大土木系合作,在三週的時間內設計並製作跨距大於六公尺,還 可同時乘載全組十三位同學重量的一比一橋樑。我們從學校選擇了一 個方形框景的基地,在其中設計一道旋轉的步道,加上形狀前後相反 的拱形桁架作為結構,使得此處景色更為生動,也可登高探望前方草 皮風光 。





平面圖

左側立面圖

正立面圖

右側立面圖





小建築 : 親近


在臺北市尋找基地時,一直思考著要選擇什麼樣的地 方來蓋我的貨櫃屋小建築,然而我並不想在現在這個城市裡 再增加額外的建築物,所以我轉頭尋求自然幫助。自然對於 而言總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國中爬合歡山的經驗至今 仍刻骨銘心,那風、那樹、水、那雲朵、那夕陽,每每回憶 起時還是縈繞心頭。但是,怎麼現在想要踏入自然變得這麼 困難?走進最接近都市生活圈的綠地—大安森林公園,有不 少人在此活動,一眼望去也是樹林一片,難得能大口呼吸, 卻還是覺得缺少些什麼。感受不到強烈的生機,生命的雀躍 ,有機的生長,而我選擇這個區域作為基地,想讓建築融入 自然當中,然後對環境生態做小小的改變。 在一片比較大的、人們不會隨意穿越的樹林裡隱藏我 的小建築,由不到兩個最小尺寸的貨櫃屋組合,將一樓架高 是因為不想遮蔽人走在陸地上觀看樹木的視線,架空出來的 空間可以讓植物自然生長攀爬,也可以作為開放的活動休憩 區域。而主要的建築物在二、三樓,可以使量體錯落在樹冠 之間,像是本身也是一棵植物融合在樹林之中。立柱部分由 貨櫃屋形狀人工的垂直水平修改為像樹枝一般的傾斜狀態, 室內的開窗和半開放空間的規劃也隨著結構外形變得通透寬 敞。風的流動和光的照射因開口面向西方和南方以及上方三 樓處便更加容易進入屋內,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三樓的後方則是設立雨水回收系統和儲水槽,利用斜 屋頂收集雨水,經過不需要電力的離心式過濾器將水儲存在 三樓,這樣再運用重力讓水流動至二樓浴室,就不需要幫浦 打水。在二樓與三樓的屋頂上種植一些昆蟲食用的植物讓蝴 蝶等台灣原生物種有更多生存空間,或是成為臺北缺乏的農 田,耕種稻米、蔬菜等等,能形成小小的生態系統對環境做 出正增加的影響。 光、風、水是自然中的重要元素,想要運用他們作更 完整的循環系統,讓人類生活的需求從大自然獲得滿足,無 法避免開發的人類 ,要如何使建築本身成為一個微小的自然 生態,找回屬於人與土地自然的共生關係。


基地-大安森林公園


概念表現法

草模

1/100


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正模

1/50

三樓局部正模 1/20



雨水回收示意圖


日照示意圖

風向對流示意圖


1:1 空間 / 物件 國際工作營 : 平行平等 由芦沢啓治建築師帶領,藉由如傢俱的物件介入,使空間的使用與觀 看方式改變。


平行平等

概念 基地位於一個人群流動嘈雜的地方,鮮少人駐足於此,因此我 們想透過讓人們注意到我們的作品的光與影的變化讓人們稍做 停留,創造一個能讓奔走的人有個休息的空間。


基地 位於體育館外開放式樓梯下方斜坡,舞蹈教室外,面向草坪。 體育館樓梯下方,在空間區隔性上有左邊及上方。 左面體育館的牆為直接貼合故較無變化性,但其面料為反射性材質,應可做出光影效果。 上方是有韻律性之樓梯版,如果以其為架構可能可做出懸吊性且有韻律輕盈的立面。


草圖

模型



立面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