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 2021年11月04-05日 北印喜瑪偕爾邦 達蘭薩拉·寢宮
慈尊彌勒菩薩造論 達賴喇嘛尊者藏語講授 蔣揚仁欽博士同聲傳譯 格賴卻英記錄整理
說法前開示 今天針對的說法對象是俄羅斯的佛教徒,佛陀曾經預言過:“我的教法會從北方 傳至北方。”的確現實也是如此,那爛陀佛教大學將佛法如日中天興盛之後傳到了藏 地,再由藏地傳到了蒙地,真的也是符合佛陀所說的預言。 過去的幾百年間,在亞洲除了有佛教外更有那爛陀佛教大學的一個完整的傳承, 不僅有這個傳承更是以推論為主所建立的教義,並且這個教義所強調的不是信仰而是 邏輯推論的一個觀察和分析。其依據就是無著兄弟、龍樹父子等,尤其是中觀見解上 最主要的依據就是龍樹父子的著作,如果我們要瞭解這些廣大的大教典的內容就必須 要搭配著量學的邏輯,這也是為什麼藏傳佛教裏面提倡學習五部大論的原因。《俱 舍》和《戒論》跟我們講到該如何行持的行為這方面的內容,可是就以哲學而言最主 要是般若和中觀這兩者,為了能夠好好的學習所以再搭配著量學,如同西藏人怎麼去
學習佛教般蒙古的佛教徒你們也是這麼學習大教典的,而且你們也是非常認真的在學 習。 我小時候所看到的大多的果芒寺的格西幾乎都是來自蒙古的,而且在甘丹和沙拉 也有少數來自蒙古的格西。在果芒寺大部分的格西都是蒙古人,以我個人來講從小起 跟我講解大教典尤其是辯論的主要指導老師就是莫珠措涅,他是來自內蒙阿壩這個地 方。總之那時候西藏果芒寺頂尖的格西幾乎都是來自蒙古,幾乎可以說有這種的周遍 性,可見從藏地把佛法傳到了蒙地,我們由此可以知道在蒙地以聞思修的方式廣大學 習大教典的傳統確實已經建立。雖然我們現在遇到許多的災難和困境,在這個過程當 中我們遇到很多的挫折、障礙,可是近期有許多蒙古的出家人來到南印度,所以在果 芒寺裏面有很多的蒙古出家人。 整體而言佛法尤其是梵文語系的佛法傳承是由藏傳佛教和蒙地的佛教徒去延續 的,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些人稱藏傳佛教為喇嘛教,可是客觀人透過觀察他們發 現藏傳佛教是一個以邏輯推論為主的傳統,這幾乎是屬於世界公認的一個客觀現象, 所以藏傳佛教其實就是延續無有污垢的那爛陀寺的完整學習體系、完整的傳承。 像是緬甸和泰國等地,雖然他們持戒非常的清淨、非常的嚴謹,建立了佛法的基 礎,可是他們卻缺乏量學這方面的關注和學習,但是那爛陀佛教大學卻是非常注重量 學的學習,因此藏傳佛教徒非常重視大教典的學習,這也是來到印度之後我們必須要 在南印度建立大寺院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這些大寺院的表現也非常好! 今天有這樣一個機會為俄羅斯的佛教徒講解佛法我真的非常高興,目前有幾千位 蒙古的出家人正在印度學習,以前我去蒙地的時候曾經跟蒙古甘丹寺的方丈交流過, 那時候你們蒙古的僧侶們以洪亮的聲音供養著曼達拉,那時候我在悲喜交加的一種非 常強烈的情緒下也留下了眼淚,希望這一批上千位蒙古出家人能夠讓原本蒙族所擁有 的佛法能夠再次的興盛。因為俄羅斯的共產黨導致了俄羅斯裏面沒有佛法,可是當我 去蒙地的時候我看到了當地佛教徒的表現,你們的信心非常的堅定無有動搖,那時候 我就呼籲甘丹寺的蒙古方丈說:“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大教典,一定要創造學習大教 典的機會,這個極為重要!”那時候我提出這樣一個觀點。 今天要傳授的講義是《大乘莊嚴經論》,你們希望我為你們傳授《大乘莊嚴經 論》,如同剛剛說的無著兄弟的著作像是《瑜伽師地論》、《慈氏無論》,《慈氏無 論》裏面最主要的是《現觀莊嚴論》和《大乘莊嚴經論》這兩部論著。 《現觀莊嚴論》以我來講從小要背誦,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我就必須要背誦《現觀 莊嚴論》,並且是每一天都要背,在林仁波切的座前我要考試,而且我還要背誦《入 中論》,《現觀莊嚴論》和《入中論》是我從小每天都要背誦的內容,就像每日的功 課一樣。 那時候我也不懂這兩部論著的要義,但是慢慢透過學習知道兩部論著的內容之 後,我感覺到這兩部論著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要去學習的內容,這兩部論著總攝了導師 世尊《般若經》的所有要義,整理並且融匯《般若經》的概要,真的非常不可思議! 就中觀而言,《中論》和《入中論》真的非常重要。我與科學家也反復地進行非 常認真和嚴肅的交流,當我們在交流的時候會談到有關心理學的內容,這些科學家們
非常的歡喜,深感興趣。我跟他們提及心理學的內容就是來自般若和中觀,也就是 《現觀莊嚴論》和《中論》(或《入中論》)的內容,由此可知這是讓科學家會感興 趣的內容。 在今天的這個世界裏藏傳佛教的確已經到達了一個高度,普遍的世人不會覺得藏 傳佛教只是一個做法會的傳統或一個敲鼓搖鈴的傳統而已,而是會透過大教典的學習 以邏輯的方式為大家講解的一個傳統,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強調大教典的學習非常 重要的原因。 哪怕是佛親自所說的教言,也應該區分為哪一些是如言可取、哪一些並非如言可 取,應該以邏輯分析為主才對。佛自己都說:“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 金,信受非為敬。”佛對我們說的這個教誨真的非常重要,從此可知藏傳佛教的確是 以邏輯推論、分析為主的傳統。大蒙古帝國所擁有的信仰就是我們藏人所擁有的信 仰,也是在這個邏輯推論的傳統下我們將此信仰流傳到蒙族,包括在俄羅斯管轄下的 許多蒙族地區。 過去有人說藏傳佛教是一種迷信、西藏的佛教是一種迷信,可是現在許多西方的 學者、知識份子尤其是科學家們幾乎不會從他們的口中聽到藏傳佛教是迷信的說法。 如是稀有珍貴並且能夠以量學邏輯推論的方式而建立的這個完整的教義,過去在你們 蒙地已經衰退了,現在你們蒙古的佛教徒有機會能夠將其恢復、興盛。如同剛剛所說 的,目前在印度有上千位蒙古僧人正在學習大教典,我們藏族和蒙族的佛教徒一起努 力,讓世界的這個珍寶、引以為傲的這個文化瑰寶大放光明,這是我們的責任。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你有沒有宗教信仰,無論你是不是佛教徒,我們都需要心靈 的寧靜,在內心寧靜這一塊的建設和貢獻上,我們的教義的確可以提供相關的豐富資 訊來幫助世人們建立內在的平靜,所以希望你們好好的去學習大教典的內容。 在西藏裏我們的祖先恰巴確吉森給以及他的心子創造了特殊的辯論語言,這種獨 特的辯論語言除了在藏地興盛以外也流傳到蒙地。小時候在三大寺祈禱大法會的格西 考試時,我看到一些蒙古的出家人,雖然他們的口音很奇怪讓我聽不太懂,我在拉然 巴格西辯論考試的時候,尤其是在哲蚌的時候,我看到我的兩位老師林仁波切和赤江 仁波切在聽蒙古人在辯論的時候好像有一點吃力,因為他們的口音有點難理解,總言 之我要講的是在過去的這段期間確實有許多頂尖的蒙古學者陸陸續續的出現,而且在 晚上辯論有關《俱舍》和《戒論》的時候幾乎都是蒙古的格西,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連 串的蒙古格西準備好要去辯論有關《俱舍》和《戒論》的內容。 雖然我們藏地和蒙地在某段期間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難,但今天卻是一個良 機,因為這世界越來越多人對心靈寧靜的建設上深感興趣,這時候我們就要好好利用 祖先給予我們的這個文化瑰寶來幫助他們,提供給他們相關的豐富資訊,為此我們必 須要努力的學習,我想呼籲你們的就是好好努力的去學習大教典。 《大乘莊嚴經論》沒有辦法在這兩天當中講完,我就圖個好緣起開個頭。平常會 有這麼一個說法,《般若經》的一個廣大的解釋是由《現觀莊嚴論》來做總結,《大 乘莊嚴經論》這裏也說到皈依發心,為了能夠成辦自、他二利而說到六度的修行。 《大乘莊嚴經論》的教授傳承是來自庫努喇嘛仁波切,也從仁增旦巴那裏也獲得了十 三部教授傳承,在這十三部大教典裏面也有這部《大乘莊嚴經論》。
論文解釋 大乘莊嚴經論·緣起品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藏譯的經論裏面,因為表示譯文都是有依據的所以都會寫“梵文曰”,這是當時 候西藏的國王定下的翻譯制度個規範,為了代表其法源是清淨的。
頂禮諸佛菩薩
偈曰: 義智作諸義,言句皆無垢,救濟苦眾生,慈悲為性故。 巧說方便法,所謂最上乘,為發大心者,略以五義現。
釋曰:莊嚴大乘經論,誰能莊嚴?答:義智能莊嚴。 問:義智雲何莊嚴?答:開作諸義。
問:以何開作?答:以言及句。 問:以何等言?以何等句?答:以無垢言、以無垢句。無垢言者,謂能至涅盤 城。無垢句者,謂字句相應。若離無垢言句,則於諸義不能開曉。 問:以何義故莊嚴?答:為救濟苦眾生故。 問:眾生自苦,何因救濟?答:為菩薩者大悲為體,生憐湣故。 問:若救他苦,莊嚴何法?答:莊嚴如來巧說方便法。 問:何等方便法?答:所謂最上乘。 問:為誰故莊嚴?答:為發大乘心者。 問:以幾義莊嚴?答:略以五義示現。 問:何者五義?偈曰:
譬如金成器,譬如花正敷,譬如食美膳,譬如解文字, 譬如開寶篋,是各得歡喜;五義法莊嚴,歡喜亦如是。
釋曰:此中五譬,即譬彼五義莊嚴。如其次第,能令發大心者信向故、受教故、 思惟故、修習故、證得故。 問:其義雲何?答:金成譬,為令信向,轉彼心故。華敷譬,為令受教,開示彼 故。食膳譬,為令思惟,得法味故。解文譬,為令修習,更不思故。開篋譬,為令證 得真實菩提分寶,自覺證故。由此五義分別大乘,能令彼人得生愛樂。 問:若彼法自性功德具足,何義更須莊嚴為?答此問,偈曰:
譬如莊美質,臨鏡生勝喜,妙法莊嚴已,得喜更第一。
釋曰:譬如美質加莊像現在於鏡,則生勝喜。何以故?為有悅故。菩薩亦爾,莊 嚴妙法義入自心,則生勝喜。何以故?為有問故。 問:彼法有何功德須此莊嚴,強欲令他恭敬信受耶?偈曰:
譬如飲藥苦,病差則為樂;住文及解義,苦樂亦如是。 譬如難事王,因事得威力;如是難解義,因解得法財。
“如是難解義”這個非常深奧難解的道次第只能透過學習才能夠瞭解,光 是僅憑信仰是無法瞭解的,在此也說到學習大教典的重要性。如同剛剛說的我 從小起就要背誦《現觀莊嚴論》和《入中論》,那時候是被迫的要去背誦,可 是透過學習慢慢的我瞭解到其中的內涵,會想要撥出時間更深入的去學習其中 的奧義,讓我的內心會更加的滿足、會更有自信。 又如同《入中論》所說的:“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生,如觀掌 中庵摩勒,由名言諦入滅定。雖常具足滅定心,然恒悲念苦眾生,此上複能以 慧力,勝過聲聞及獨覺。世俗真實廣白翼,鵝王引導眾生鵝,複承善力風雲 勢,飛度諸佛德海岸。”這個《入中論》的偈頌是我每天都會去念誦和思維的 內容。 《入中論》在一開始的時候也說到:“若謂自相因緣生,謗彼即壞諸法 故。”在此說到了如何破除自性這方面的論述,講得非常好。從小我就要背誦 《現觀莊嚴論》和《入中論》,也要學習宗大師寫的《辯了不了義善說藏 論》、《善顯密義疏》,尤其是學習了月稱菩薩寫的《入中論自釋》之後對我 們的幫助真的很大。
譬如見生寶,不別則不愛;如是聞妙法,不覺亦不喜。
釋曰:此三偈次第顯示妙法有三功德,一顯斷障因功德、二顯自在因功 德、三顯妙喜因功德。 問:此義雲何?答:如飲苦藥,初時則苦,以難服故;後時則樂,以病差 故。此法亦爾,住文時苦,味難得故;解義時樂,障病破故。如事嚴王,初時 則苦,難得意故;後時則樂,與威力故。此法亦爾,思惟時苦,深難解故;思 度時樂,長聖財故。如見生寶,未別時則不愛,謂無用故;識別時則深重,知 有用故。此法亦爾,修行時則不喜,謂空無用故;修度時則深悅,知有大用 故。緣起品究竟。
如果我們沒有特別花時間去學習大教典的話自然就不會瞭解,不了解的話 就不會去看,不去看的話就不愛。
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
釋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說,雲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決彼疑網,成立 大乘真是佛說。 偈曰: 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 諸佛三因緣,現見亦護法,如來智無礙,舍者不應爾。
有一些人會說我們不需要大教典,或者大教典太難而放棄,絕對不要這麼 做,要好好學習這很重要!
問答交流 問:佛說僧團是佛法能夠存在與否的必要條件,如何提升佛教區域的僧侶 人數?我們要怎麼做? 答:過去在藏地,有一些寺院是透過擴建僧房來提升僧侶的人數,這是一 種過時的作為。我覺得真正的主因來自於要有更多的人認清佛法的教義,從佛 法教義獲得利益,學習大教典由此獲得利益的人越多,我覺得僧侶的人數自然 就會提升。
以印度來講,像是沙拉、甘丹、哲蚌這三大寺而言,比起以前我們的人數 更多。在藏地雖然以高壓的手段壓制著僧侶的生活,可是在偏僻的地方仍然堅 持守戒私下學習般若和中觀的人聽說還是有的,而且聽說蒙地也是如此。 我覺得其主因就是不要再將佛法的傳統視為是一種只會做法會、只會祈願 回向或發願的一種傳統,應該把佛法傳統視為是一種可以被邏輯推論讓自己認 清人生幸福為何的傳統,透過佛法傳統的一個正確的認知獲得利益的人越多的 時候,我相信就會有越多的人想要真心的出家,就會提升僧侶的人數。 出家的這些僧人們,在持戒的同時也應該好好的學習般若和中觀等大教 典,在自己的寺院裏面也是透過大教典的學習將來進入到現代社會的時候,我 們才可以搭配著量學的一個邏輯分析為一般的世人講解,讓世人在教育的認知 上能夠有一個更健全的認知,我們有辦法對此做出貢獻。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說,佛法尤其是藏傳佛教所說的心理學的內容,應該將 這個心理學的內容列入現代教育的學習當中,因為這一套心理學的內容非常的 深奧、豐富、完整和博大精深,是我們應該要去學習的課程。我們在學習大教 典的時候,搭配著辯論的方式去進行分析、觀察,這個傳統很重要!
問:為什麼業力不會被細微無常所影響?為何產生業力的因素並不是毀滅 業力的因素?相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何業力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是否還有 其他現象是不受細微無常的影響? 答: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你不了解大教典的內容才會提出的,如果直率的說 就是有點愚癡的問題。 惡業如果沒有透過懺悔是不會淨除的,不造的話就不會相遇,已造的惡業 可以透過懺悔的方式淨除,所以我們從業果慢慢的學習至如何發心,在這個過 程當中我們所得到的資訊會讓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業變得越來越強大,這是我們 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來印證的。 以我個人來講,過去覺得菩提心很好但離我的距離很遠,可是今天我一早 醒來的時候就會馬上回向為能成就自他利我要生起菩提心,而且在佛像的面前 今天我也念誦了這句偈頌文:“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 亦無樂。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我觀想佛像 親自這麼跟我說,以這個方式來思維菩提心。因為每一天都在修練菩提心的關 係,所以我內心菩提心的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所以業是可以增長廣大的,我 們可以印證這一點。 以邪見來講,它所造的惡業沒有真實的基礎,最多只是靠一個串習力而 已。可是善業有一個好處,它是有真相為依據的,透過福報和智慧這兩者資糧 的結合,可以讓我們的內心越來越符合真相的同時,越深信善業所帶來的力 量。
而且菩提心和空正見是一個讓你修練得越久,你內心越有自信、越加歡喜 的不共的法門,就像我剛剛引用《入中論》的偈頌文“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 三有本無生”。而且透過這樣一個長時間的堅持,慢慢的你會越來越相信解脫 是存在的,我在解脫之道的這條路上走得是有意義的,這一股自信心會變得越 來越強烈,由此而去體會到法味所帶來的甘露的這個甜味,也是因此越學越歡 喜。 這絕不是中國共產黨所宣揚和強調的迷信,如果是迷信的話就沒什麼好思 維的了,它只是憑著這股信仰的力量而已,它沒有真相的依據。可是藏傳佛教 絕非如此,它有真相為依據,也是因為有真相的依據,所以無論我們再怎麼分 析觀察,我們內心對此的一個決定、定解會越加強烈。 無常是每一刹那都在壞滅的意思,哪怕是每一刹那都在壞滅當中,可是這 個心識的續流是仍然存在的,會隨著每一刹那壞滅的轉變,搭配著我們長時間 堅持的修練,會讓我們心續上的證量越來越強大,就會獲得像《心經》所說的 “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諦梭哈”,也就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修道、無學道。就以加行道而言,我現在有一股很強大的感受,就是我應該可 以獲得加行道的一個感受,由此讓自己獲得初地一直到十地的果位,會看到我 們將來要走的道路仿佛就握在我們的手掌當中,所以對我們而言五道十地不再 只是一種文字上的描述,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可以成辦的目標。
問:最近您提到身為您的弟子應該要修練一切瑜伽之發心,能否請您給予 我們更多這種修行的細節? 答:我現在為你們傳授一次一切瑜伽之發心,明天也會再為你們傳授一 次,在這個一切瑜伽發心的修行裏面包含了一個方便與深見行的修練。“如是 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生,如觀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諦入滅定。雖常具足 滅定心,然恒悲念苦眾生,此上複能以慧力,勝過聲聞及獨覺。世俗真實廣白 翼,鵝王引導眾生鵝,複承善力風雲勢,飛度諸佛德海岸。”在此也說到一切 瑜伽之發心。 首先我們先思維菩提心,煩惱的根本之一就是愛我執——比起他人更愛自 己的執著,比起他人更愛自己的執著為什麼會產生呢?再仔細往更深入去想的 話那就跟自性有的真實執著有關!既然沒有任何一法是以自己的力量而形成自 己的屬性,所以自性有本身是不被成立的,這就代表愛我執是沒有基礎的,而 且捨棄所有人的利益只想自己的利益其實是一個非常短視的作為。 如果打從心裏面的容納一切有情眾生,也唯有具有這種遠見的心力下,才 有辦法廣大地去成辦成佛的福報資糧,因此菩提心代表鵝王的一個翅膀,而瞭 解深奧真相的空正見代表鵝王的另一個翅膀,所以“世俗真實廣白翼,鵝王引 導眾生鵝,複承善力風雲勢,飛度諸佛德海岸。” 透過這樣一個菩提心和空正見的修練,並且長期的堅持,讓我們的內心會 越來越有自信,就是這個世俗的寬廣的潔白翅膀和真實為何的空正見的廣大潔
白的翅膀,我們真的可以相信佛地是可以成辦的,會產生成佛並非遙不可及而 是確實可以獲證的相信。
問:觀想一切瑜伽之發心之後是否要念咒?這麼修行之後我們要如何結束 這個觀想呢? 答:一切瑜伽之發心之後不一定需要念咒,最主要是思維菩提心的內容和 思維空正見的內容這才是重點!菩提心和空正見的內容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念 咒雖然好,但是它所帶來的效應並不會很大,最主要的是菩提心內容的思維和 空正見內容的思維,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念咒的話當然會更加的圓滿,這麼做 才會更好。 這麼修行後我們該如何結束這種觀想呢,這不一定要做這種融入次第的結 束動作,密咒金剛乘的儀軌裏面雖然說到了這個融入收尾的動作,可是我們就 以顯教的思維來做一切瑜伽之發心的觀修是不需要做這個收尾動作的。密咒金 剛乘裏面說到心識不同粗細的層次,把最細微的光明心轉為道用這是密咒金剛 乘所說的內容,尤其是無上密所說的內容。 《寶性論》說:“自性清淨體,為諸煩惱垢,客塵所污染。”一切瑜伽發 心的這個月輪和金剛杵是我每天都會無有間斷去思維的內容:先思維菩提心, 之後菩提心轉為月輪安置在我們的胸部;然後思維空性,將空正見轉為金剛杵 豎立在剛剛的月輪上面,這個叫一切瑜伽之發心。 剛剛我想要引用的偈頌是(羅睺羅尊者的):“無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 滅虛空體;各別自證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禮。”我們現在所講的空性並非具 有二相的分別識可言思的,無可言思這個般若空性的內容是不生不滅虛空體 ——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空相四門的內容,這是 由個人自己的一個經驗去體會和證悟的。各別自證智行境這句話也可以搭配著 密咒金剛乘的一個解讀來理解,就是心識區分為粗細不同層次之後由俱生原始 之光明去思維空性。確實在暫時或粗分心識上我們可以說自空,在三轉法輪俱 境光明也即俱生原始之光明轉為道用的時候,可以搭配著他空的角度來做解 說。 我們現在進行一切瑜伽之發心的觀修,在場的各位請觀想菩提心,如同剛 剛所說的“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所有世間 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 趨勝樂,智者寧退怯。”寂天論師說到了以自他相換的方式修學菩提心,就是 我們平常說到的三大傳承裏面的修行加持之傳承。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這是不需要理由的,但痛苦都是來自 於我們把焦點擺在自己的身上,忽略了他人的利益只想自己的利益而產生的, 這種愛我執的依據就是自性有的真實執著。我們今天好不容易有了暇滿人身, 也值遇了佛法,尤其是那爛陀佛教大學所流傳下來的這個完整的方便和智慧的
修行的傳統,我們今天都已經獲得了,為了讓我們這個暇滿人身的工具活得有 意義我要好好的發這一顆菩提心。 這世界上所有的人百分之百的確定他們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可是因為大 家都是把焦點擺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如同經論裏面所說的雖然想要離苦得樂卻 把樂因視為仇敵般的摒除了。樂因就是樂於助人、喜於助人的這個快樂的因 緣,因為我們把焦點擺在自己的身上,把它當成苦因而排斥,所以我一直都在 強調我們七十億人都是一體的,就以離苦得樂的想法而言並沒有差異,一切有 情眾生在離苦得樂的思想和權利上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異,所以願一切有 情眾生具樂及樂因、離苦及苦因,請大家這麼思維菩提心。 雖然想離苦得樂,可是我們卻採用了最愚蠢的愛我執的方式去離苦得樂, 讓自己搞錯了苦因為何、樂因為何。為了能夠消滅愛我執,一方面我們可以透 過愛他心的殊勝功德來滅除愛我執,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透過空性的思維來去 除, 因為我們覺得我很重要,比起他人我更重要的這個我,仿佛是一個身心背 後操控者的我,但是這個我未曾有過啊,這個我到底在哪里——是我的身?還 是我的心?都不是啊!並且身、心之外也找不到我,雖然我們說仿佛有一個操 控者的我,但他既不是我的身、也不是我的心,並且在身、心之外也沒有一個 所謂的我,哪里有這個比起他人更重要的我? 如同《入中論》所說的這樣去尋找我在哪里的時候確實是找不到啊,我們 能夠做出的總結就是我並不是沒有,確實是有的,並沒有否認我的存在,我是 存在的,我怎麼存在的呢?是依由身、依由心而被認定的一種存在僅此而已, 這叫依由身心而被施設而有。就如同《寶鬘論》裏面所說的:“士夫非地水, 非火風及空,非識非一切,何者是士夫?士夫六界合,故非有實有,如是一一 界,合故亦非實。”所以我去尋找之後是找不到的,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會有這種我的身體、我的表述、我的思想、我的朋友等等這種說法, 但是擁有我的身、擁有我的表述、擁有我的思想的那個我到底在哪里?找不到 啊!大腦不是我,心臟不是我,思想本身也不是我,確實沒有這樣一種仿佛身 心背後操控者的我,這種擁有者的我確實是不存在的。 但是也不能因為沒有這種操控者的我而去否定我,也不是這一回事!我的 確是存在的,有你、我、他,這是不能否定的,那這個我是怎麼存在的呢?依 由身體的行為、依由思想的行為、依由思想的行為,而被施設而有認定而有的 一個內容物而已,他只是名(名言通俗的說法)、識(大家在概念上的認定) 施設而有僅此而已,他並非真實客觀的從境上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我。 也確實是有我的作用,我會造善業,我會造惡業,不能否定有我,有我的 這是事實不能否定,可是我們怎麼去認定有我呢?通常我們在有我的觀念上會 覺得我是客觀的一個存在,仿佛跟主觀意識無關,是從境上以自己的力量而有 的一種存在,這一種的有法、這一種的存在法是錯誤的,這是完全沒有過的, 只是單純的名識施設而有罷了,請大家如此的思維。
我們現在會看到我達賴喇嘛,仿佛會有這種達賴喇嘛可被手指指出來的真 實、客觀、具體的存在,但實際上具體的達賴喇嘛到底在哪里,這是找不到 的;同樣的,你們觀察自己在哪里的話也是找不到的,因此叫做我不可得,萬 物不可得,諸法不可得,因為尋找之後都找不到嘛,所以叫做不可得,諸法絕 非像我們平常看法般的這麼真實、客觀、自主的存在,請思維空性的內容。 正在思維空性的這個智慧轉為了五股金剛杵之後,以豎立的方式安置剛剛 由菩提心轉為的月輪上面,月輪就在我們胸部心間這裏,這個由菩提心所象徵 的月輪和由空正見所象徵的五股金剛杵這兩顆發心叫做一切瑜伽之發心,這是 我們每一天都要去修練的內容,我每一天都要去修練,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 如果是我的法友的話,希望你們每一天都能夠去修練一切瑜伽之發心,我相信 會對你們有所幫助,絕對會有幫助。 尤其是我的蒙古法友們,為了你們能夠好好的發菩提心,請你們務必要好 好學習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為了你們能夠好好的去思維空性,請你們 要好好學習《中論》和《入中論》,我的蒙古法友們希望你們謹記我上述所說 的內容。雖然做祈禱、發願、做法會等也很重要,可是比起這些更重要的是我 們內心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思維,這才是重中之重的修行。 你剛剛說這麼修行之後要如何結束這種觀想呢?這個就不需要了,通常我 們做了某個觀想之後這種融入和收尾的過程是搭配著密咒金剛乘的,一般來講 跟密咒金剛乘無關的話是不需要去做融入的次第。“無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 滅虛空體,各別自證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禮。”三轉法輪說到了俱境光明識 光明,二轉法輪說到了空性是境光明,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二轉法輪所說的是自 空,三轉法輪所說的是俱生原始之光明,這個瞭解空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即俱 境光明或識光明要現起的時候,必須先要排除見增得等他緣——依由他空才能 夠現起,所以而說他空的這個識光明。剛剛已經為你們傳授了一切瑜伽之發 心,希望我的法友們每一天都能夠修練!
問:當我們瀕臨死亡的時候,我們的概念性思維正在消解,我們能夠看到 思維的本質,在這本文獻裏面說這種心態始終是中心,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 愛和慈悲是我們本性的一部分?為什麼心的本性會思維是善而不是重心? 答:慈愛是屬於粗分的心識,當我們停止八十分別心運轉的時候,因為平 常在粗分心識上我們很認真、很專注的去思維菩提心和空正見的緣故,所以在 八十分別心融入的過程當中隨著這種專注的牽引力,也就是不隨其他思維的干 擾在見——三十三分別心、增——四十分別心、得——七分別心慢慢在停止其 運轉的時候,八十分別心完全停止運轉的同時,俱生原始之光明最細微的心就 會現起,也是因為隨著專注的牽引力會讓這個光明心(平常它是屬於無記的狀 態、中性的狀態),會隨著修練專注的牽引力在八十分別心停止之後所生起的 俱生原始之光明就不會變成中性或無記的狀態,會變成善心,因為他會去緣空 性,隨著你之前八十分別心在融入的過程當中專注的牽引力(這個牽引力就有
點類似後座力),讓這個本來是屬於無記或非善非惡中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轉 為道用瞭解空性。 二轉法輪所說的境光明,這是將光明轉為道用的基礎,也就是空性的認 知;三轉法輪所說的這個俱境光明即識光明,指的是瞭解二轉法輪境光明的最 細微的光明心。所以我們在將光明轉為道用的時候,一定要搭配著二轉法輪和 三轉法輪的內容一起思維。雖然這並不是很簡單就能夠做到的,可是只要長期 去堅持專注修練的話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死亡的過程當中隨著自然的規律會停止見增得而現起光 明,平常在思維空性,認知思維的緣故,在粗分心識現起的時候,那時候就隨 著專注的一個牽引力、影響力或後座力將之後的光明心轉為道用,就可以做得 到。
問:如何在中觀的背景之下觀修身、受、心、法四念住? 答:三十七道品確實也說到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力、五根、八正 道。首先是身、受、心、法,身念住指的是身的每一刹那的轉變,身是苦性 等,這些都是依賴著身的因緣而有的,身本身是隨著業和煩惱而有的,由此而 讓我們進入到受念住,再思維心念住和法念住。 我們會時常運用自己的感官覺受,五種感官所直接接觸的這個五欲會時常 去接觸,暫時先停止這種感官覺受的運作,讓自己的心往內收攝,這時就會往 受和心這方面去做思維。在觀想受和心之後,觀想一切的內外法都是以同樣的 無有自性的性質而存在的時候叫法念住。在每天思維無常的時候就會想到身念 住和心念住的內容,因為你不去隨著感官覺受所轉會往內心收攝,自然你的念 住就會針對受和心這方面去做思維。就四念住而言,我不覺得巴利語系的佛教 傳承和梵文語系的佛教傳承有什麼差別,我覺得是一樣的。
問:為何發願、祈求在佛教界裏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如何讓我們從願 心轉成行心改變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 答:發願或者做法會念誦的是一些吉祥的偈頌和感恩的偈頌等,這些發願 文在朗誦的時候希望我們去瞭解其意、思維其意這才是做法會的目的,做法會 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的心去思維其意,讓我們充滿感恩之心或者助他之心,這是 做法會的目的。 如果內心完全沒有感受的情況下只是念誦經文的話,那麼這跟鸚鵡念誦六 字大明咒沒有兩樣。小時候我在布達拉宮裏有一只鸚鵡,它也會念嗡瑪尼貝美 吽,但它不知道六字大明咒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它只會模仿或重複這樣一 個音律而已。 我們在做法會時應該邊朗誦經文的時候邊思維其意,以聞思修的方式去瞭 解經文所要表述的內容,如此才有辦法在念發願文的時候邊朗誦、邊思維其
意,讓內心產生感受,這樣才有目的。如果內心沒有任何的思維、沒有感受, 只是憑嘴巴的念誦,雖然會造善的口業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其效應並不大。就 像小時候我喂鸚鵡核桃的時候它會念嗡瑪尼貝美吽,鸚鵡這麼念嗡瑪尼貝美吽 的時候也是會有一些功德吧,但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做法會或念祈願文最主要的用意,是透過這樣一個念誦我們能夠產生 這個發願文所要表述的感受,如果自己沒有任何的思維,內心裏面只是想要去 求更多的財富、不想去幫助他人的話,這樣做法會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佛法綱要 昨天傳法的時候為你們開了《大乘莊嚴經論》的頭,雖然我已經獲得了這 本論的講授傳承,這本論著確實也是非常冗長,要給你們這部論的傳承的話得 花很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就不給予《大乘莊嚴經論》的教授傳承,我想藉此機 會為你們講解佛法教義,之後我們進行問答交流,最後再進行一切瑜伽之發心 的共修,第二天的行程我們就這麼安排。 導師一開始轉法輪的時候為弟子講解四聖諦,是以四諦的性質、四諦的作 用和四諦的果實三種不同角度而做講解的,這種三個不同角度所做的詮釋的確 非常博大精深,由此而去為我們闡釋了苦集滅道四種殊勝的真諦。 什麼是四種殊勝的要去瞭解的真諦呢?
第一個是知苦,也即痛苦有不同的層次,它絕非我們所認知的一般世間的 痛苦而已,有更深層的痛苦叫做行苦,也就是被業和煩惱所操控的痛苦。行苦 絕非無因而有,也是事出有因的,因此我們要去尋找痛苦的因來自哪里?行苦 的因為何?因為我們不要痛苦啊。 了知痛苦的因,要做的就是第二個斷集,集——痛苦的因是否可被斷除 呢?透過由何種因緣的集合會產生痛苦的這個集是可以斷除的,為什麼呢?舉 例而言,在我們這一生,一開始脾氣是非常暴躁的,但是透過自己內心的修練 讓自己變得不會那麼容易發脾氣,慢慢、慢慢的減緩內心的嗔恚,這是可以用 自己的經驗去證知的,所以集是可以斷的,透過戒、定、慧而去斷除的。在斷 除十惡業的十善道的基礎之上,再以定和慧去瞭解煩惱的過患為何、煩惱的因 緣為何,進而的斷除煩惱。 三毒煩惱並不屬於心性之中,不是有心就必須要有煩惱,不是這一回事 的,心的本性裏面並不存在煩惱。因為有時候我們有心識、有時候卻沒有煩 惱,這是我們可以用經驗得知的;更何況是有時候我們會產生對治煩惱的心, 由此可知煩惱是有對治的心識的,透過對治煩惱心識的提升,我們可以知道煩 惱是可以減緩的。 煩惱並不是依據、依據真相所產生的,煩惱更多的是隨著過去的習性、慣 性自然產生的,遇到因緣隨著過去的一個習慣、慣性、串習力所產生的,所以 煩惱沒有真相為依據;但煩惱的對治力確實又是存在的,而煩惱的對治力卻是 依據真相,依由上述這些眾多的理由,我們自然而然可以理解到為什麼煩惱是 可以被斷除的原因。所以業集諦尤其是煩惱集諦是絕對可以減緩的,只要我們 提升煩惱的對治力,煩惱會變得越來越微弱,最後連根拔除。 第三個滅諦,它需要透過很長時間大教典的學習和深思熟慮方能瞭解, 《寶性論》裏面說到:“自性清淨體,為諸煩惱垢,客塵所污染。”煩惱是屬 於客塵,由驟然的因緣所產生的,這個驟然的因緣其實也包括無始以來到現在 我們對煩惱的一種串習力、慣性。 為什麼叫它客塵呢?是因為煩惱並非住於我們心的本性當中,這個意思是 什麼呢?不是代表有心識就一定是煩惱,不是這回事的,在密咒金剛乘裏面也 說到八十分別心,煩惱只會出現在粗相的心識當中,俱生原始之光明是在停止 見增得等八十分別心之後才會產生的。 如果我們平常在入眠的時候對心識由粗到細這方面的修練有所串習的話, 我們可以知道在心性當中確實是沒有煩惱,在心的一個自己的本性當中——所 謂的心的本性或自性裏面是沒有煩惱的,這是可以透過自己的經驗和修練去證 知的。即便煩惱再怎麼樣的強烈,但是煩惱並不屬於心的本性,再怎麼強大的 煩惱、再怎麼容易產生的煩惱,都不屬於心的本性,這是其一;任何強大的煩 惱都有其對治力的心識、都有他對治的另外一個反方,我們只要提升他的對治 力,自然而然煩惱就可以減緩,這是其二。所以而說到客塵所污染。
“自性清淨體,為諸煩惱垢,客塵所污染。”這句話是要透過大教典尤其 是般若和中觀的內義反復地去思維,我們才可以瞭解為何煩惱叫客塵的原因, 從此我們才可以知道佛法是如此的美妙,才可以體會到甘露法味。 “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生,如觀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諦入滅 定。”《入中論》的這句話也是我一直都在思維的內容,這個滅定是絕對可以 成辦的。雖然並不是那麼的簡單,需要透過長時間的串習才有辦法做到,不過 只要自己願意努力花長時間去串習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煩惱是可以減緩的, 滅諦的確是存在的。而且我們有許多的先賢大師在今生獲得了許多不可思議的 成就——包括滅諦的成就,透過上述這些眾多的理由我們自然可以相信自己內 心的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自己的相續當中可以建立滅諦的功德,這個就是所 謂的“自性清淨體,為諸煩惱垢,客塵所污染”的意思。 第四個是道諦,如果煩惱是可以被斷除的話,自心的煩惱是可被斷除的 話,那麼我們就要努力的去爭取,因為我們每一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痛苦 最主要的來源是業集諦和煩惱集諦尤其是煩惱集諦。煩惱集諦是可以被斷除 的,當我們深信這一點的時候,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才會積極的去爭取, 在修道裏面最主要指的是慧學的部分。 所以導師釋迦牟尼佛以四諦的角度去詮釋整個佛法的綱要,這種的詮釋做 得非常好!每一個主流宗教都說到了慈愛的價值,確實慈愛可以給我們人類帶 來利益,的確也是如此,可是佛法的傳統不是以對佛菩薩的信仰為主,而是以 邏輯分析真相為主的一個傳統。 在佛教的宗師裏面,針對斷除集諦的滅諦是可以成辦的這個宗旨而言,相 互進行了激烈的切磋和討論,在諸多的宗師裏面龍樹菩薩說的是最為深奧、最 廣泛的。對治煩惱最主要的智慧就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智慧,因為煩惱都是 來自於自性有的真實執著、自性有的錯誤執著,我們看任何的事物都會覺得每 一個事物都是以他自己的力量形成了自己的屬性,所以認為事物是自性有,以 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屬性,或者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這個執著,但是這不符 合真相呀。就像我平常一直在講的,量子物理也說到表像上看似諸法皆是客觀 存在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尤其是在量子的一個狀態的時候可否被衡量跟主觀 意識有關。佛法也說到表像與真相的不同,那真相是什麼呢?根據中觀論師的 說法,一切都是在名(世間通俗的說法)和識(概念的認定)當中施設而存在 僅此而已,並沒有任何的作用和屬性是從事物本身之力而有的。 “如身中身根,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若見緣起理,愚 癡則不生,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語。”《四百論》所說的內容也是如同前述 的內容。《心經》裏面的“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諦梭哈”指的 是我們可以透過真相的認知,讓我們心的境界隨著真相的認知、煩惱的減緩, 慢慢、慢慢地提升而獲得昇華的狀態,最後能夠獲得播諦梭哈——正等正覺的 佛果位。 也因此《心經》裏面說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這個空相四門,空相四門是《般若經》概要的一個濃縮,也就是在(四諦的
作用)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之後,佛從四諦果實的角度又說了知苦不可得 知、斷集不可得斷、證滅不可得證、修道不可得修,這個內容就跟《心經》裏 面所說的空相四門有極大的關係。也就是你要知道痛苦,可是不要以自性有的 錯執、謬執而去知苦。 所以當我們在講我的身體、我的表述、我的思想時,仿佛會有一個我在操 控著我的身體、我在操控著我的表述、我的思想可被我操控的一個操控者的想 法,這個我確實未曾有過!如果有的話應該要被找到才對,可是找不到啊,這 是不可得的。而且有一些佛教的論師深信在身心裏面必須要找到一個我的實 體,而說到了屬於我的事例第六意識,所謂的事例就是屬於我的事例之第六意 識,用到了一個特別的術語叫做事例第六意識。 因此我們應該透過邏輯去分析真相,方能相信一切煩惱的根本——認為諸 法是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自性執著是錯誤的、是不符合真相的,因為煩惱的根 本是錯的,沒有真相為依據,所以煩惱是可被斷除的,從此我們可以知道,佛 法絕不是以信仰為主,是以邏輯分析為主。其實我們看龍樹菩薩的著作會非常 的歡喜,而且隨著閱讀龍樹菩薩的著作,加上我們這種日常的修練以及印證的 經驗我們越來越有自信,會相信《心經》裏面所說的“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 日桑嘎代 播諦梭哈”這種心可被昇華的一個境界是可以做得到的。斷一切過、 具一切德的佛果位不是突然間而有的,可以透過自己長期堅持的努力慢慢、慢 慢的獲證,趣近佛地的,這是我想要跟大家表達的一點。 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這是從四諦作用的角度來詮釋四諦的,一切大藏 經的內容都是基於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的一個內容而說的,因此祈願、發 願、做法會絕不是佛教傳統裏面最主要的一個形式,而是要透過邏輯分析真相 為何,這才是最主要的重點。唯有透過認清真相,我們才可以知道煩惱是可被 斷除的,透過自己的聞思修尤其是思所生慧的提升來減緩煩惱,這才是學佛的 重中之重。 我年紀已大,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大教典,而且我確實也是很努力的 去思維教典要表述的內容,所以在六七十年前我的思維跟現在我的思維確實產 生巨大的變化,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法友們,希望你們先以廣大的聽聞讓自 己生起聞所生慧,光是聽聞得到這方面的資訊是不夠的,希望你們能夠透過自 己的分析自己去消化而生起思所生慧,已消化的內容、已分析之後所獲得的結 論或理論,透過自己實際的經驗去印證它、反復的去串習它獲得修所生慧,這 樣的話你們的內心絕對會獲得改變,這是我想要對俄羅斯的法友們講解的一 點。《大乘莊嚴經論》的篇幅確實很長,我們沒有時間為你們傳授這部論著的 傳承,但佛法的心要就是我剛剛所說的內容。接下來我們進行問答交流。
問答互動 問:目前在俄羅斯正在進行創建佛法哲學領域的高等教育課程工作,目前 我們遇到的困難是四年制的本科課程不能包括印度佛教學院的學科和課題,根 據俄羅斯高等教育的標準必須包括其他學科像是世界哲學或體育訓練等,因此 無法為佛教的科目留下太多教學的時間,請尊者給我們建議如何縮短我們的課 程,哪一些佛教學科必須包括在我們的本科的課程當中,哪一些可以歸類為是 可以自我學習的內容,謝謝! 答:確實這個也很重要,我們從小學佛的時候會學《心類學》,我們要背 誦《心類學》的本文,也要學習和背誦《因類學》的本文,這個《心類學》和 《因類學》確實會打開我們的智慧之眼,像一把鑰匙一樣開啟我們的智慧。 《心類學》和《因類學》確實無關信仰,首先透過《心類學》讓我們知道 有哪一些不同的心識,而說到七種心識的一個類別,在做這方面詮釋的時候會 以邏輯的方式去推論,所以就會牽涉到《因類學》或《因明學》,這跟宗教信 仰無關,只是單純的提升我們的智慧,我們應該將其內容視為是一個學術的資 源,如果《心類學》和《因類學》能夠作為你們必須要去學習的課程的話會很 不錯。 也是因為接觸到《心類學》的緣故,自然而然有機會的話就會想要更深入 的去瞭解,也是因為接觸到《因類學》的緣故,就可以透過邏輯去思維四聖諦 的內義是否符合真相等。所以《心類學》和《因類學》這兩者無關信仰、無關 宗教,只是單純以學術的角度作為你們要去學習的課程,做此安排的話讓更多 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心類學》和《因類學》我覺得這很不錯。
問:《大乘莊嚴經論》的三章說“若人皈三寶,大乘皈第一”,在這個偈 頌文裏面說大乘皈依有四個特點,請問尊者小乘的皈依跟大乘的皈依有何不 同? 答:透過所緣一切眾生、以及所求一切遍智、加上所證自性空,因此比起 一般佛教徒的皈依是有很大差別的。雖然菩薩乘跟非菩薩乘的佛教徒同樣說皈 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可是菩薩乘的皈依會更為殊勝的原因是,他學習大教 典的緣故所緣的悲憫心緣一切有情眾生,所以會比一般的皈依還要來得殊勝, 在此又再次強調學習大教典的重要性。 我們會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所有佛教徒都會一致念誦的,可 是什麼叫做佛?要皈依的佛是什麼?要皈依的法是什麼?要皈依的僧又是什 麼?如果對大教典有所領悟的時候,在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時候,他 內心的心境跟一般沒有接觸大教典的人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從此可知學習大 教典真的很重要,也是我平常在強調的內容。佛教典籍裏面有許多的內容應該 把它歸類為學術界的一個資訊,關於信仰的部分可以慢慢再引導。
問:對我們凡人而言,相信即生成佛的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這個利益 有多大呢? 答:在顯教的經典裏面不會講即生成佛,密咒金剛乘裏面尤其是無上瑜伽 的續典才會說即生成佛或三年三弦月會獲得證量等,這只有對少數業因緣特殊 的眾生才會產生,普遍來講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像至尊米拉日巴而言終身苦 行、精進修練,遭受了很大的苦難,透過《米拉日巴歌集》我們可以知道他經 歷了多少的挫折和苦難,由此而逐漸的產生內心的證量,他不是一下子突然間 產生的。 西藏的祖師裏面具有學問和悉地的成就者裏面,雖然在少數的傳記裏面說 到即生成佛的個案,可是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是弟子對自己的師長觀功念恩所說 的,即生成佛的個案確實也是有的,不是沒有,可是我們要知道那是很困難、 很稀有的。
問:在《修心八頌》中朗日塘巴說到“每次與人相往來,就從我內心深 處,把自己看得最低,恭敬別人為最尊。”如何將其內容結合密教的本尊佛 慢?因為一者說到謙卑,一者又說到我是本尊的佛慢。 答:朗日塘巴在《修心八頌》裏面說到了:“每次與人相往來,就從我內 心深處,把自己看得最低,恭敬別人為最尊。”這是一般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 的思維模式。 在密咒金剛乘裏面,無論是事部、行部、瑜伽部還是無上瑜伽部都說到自 生儀軌的一個咒語“嗡 娑巴瓦旭噠 薩爾瓦噠嘛 娑巴瓦旭多杭”,也就是說在 修任何一個密咒的儀軌之前,先要透過空性的思維把所看到的一切凡夫相執於
空性當中淨除,由血肉所產生的這個色身和凡夫的心識在空性之中淨治了之 後,這種凡夫相執淨治之後透過觀想的力量在空性當中也淨治理粗分的心識, 只剩下最細微的瞭解空性的智慧,等同將來我們能夠成辦在停止見增得之後現 起瞭解空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 為了將來能夠達到這樣一個境界,之前我們先做這方面的一個修練就像演 習一樣,透過平日這樣一個密咒金剛乘儀軌的修練,讓我們將來在進入死亡的 時候可以很容易的進入到平常修練的一個狀態。在空性當中淨治一切凡夫相執 以及粗分的心氣之後,再由這個正在瞭解空性的智慧即這個最細微的心由此而 來現為本尊的模樣,這個叫做我是本尊的佛慢,所以他是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目 的。 密咒金剛乘裏面具有資格和條件的金剛阿阇黎為我們如法的講解,我們弟 子也如實的去修練,透過觀想的力量刻意的將凡夫相執和粗分心氣停止運轉於 空性當中淨除了之後,用最細微的心去瞭解空性,依由這個特殊的目的,再將 細微的心所緣取的這個空性的空正見轉為本尊這個叫做佛慢。至於朗日塘巴所 說的只是一般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一個思維。
問:如今我們有許多人很難遵循離開家鄉或去閉關等的教義,我的問題 是,現代社會有這麼多的干擾和誘惑,如何不讓自己的心與佛法分離?謝謝! 答:別解脫的時候說到遠離家鄉而出家,菩薩經藏裏面並沒有說遠離家鄉 而說進入到社會,過去西藏有很多的祖師,像是瑪爾巴大譯師就有自己的家 人,而且他的住所也蓋得非常莊嚴,可見修行指的是修心,最主要的是讓心不 要再去貪戀外在的這些誘惑或外在的這些散亂的因素,瑪爾巴大師就是這麼做 的。 因為修行指的是修心的緣故,有一些人以離開家鄉的這種形式或狀態對自 己的修心更好,有一些人在現有的狀況中卻能夠維持修心的一個目標在這條路 上繼續走下去,所以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
問:現在有很多人過早死於癌症或其他疾病,當人們想要幫助死者獲得良 好轉世時,除了向喇嘛祈求以外,人們還想自己為死者做些什麼?為此尊者您 有什麼建議嗎?在我們的工作室裏面,我們為亡者製作各種佛塔及佛像,請您 解釋為亡者製作擦擦佛像如何能夠幫助亡者淨化其業?我們祝您身體健康,並 為您的長壽獻上我們製作的這些擦擦佛像的功德。 答:像是用亡者的骨灰製作擦擦佛像我們有這樣一個傳統,或者為了亡者 的利益為了憶念他用他的骨灰做佛像雖然有這樣一個傳統,但不一定要這麼 做。如果方便的話用亡者骨灰製作的擦擦佛像供奉在自己的家裏其實也可以, 如果因緣不具足的話也不一定要勉強。
如果用他的骨灰去製作擦擦佛像的話,之後他的子孫看到佛像的時候會憶 念到他,但比起這個更重要的是我們現有生存的人應該為亡者的利益而來思維 菩提心和空正見,沒有比這個功德更大的了。以藏人來講深信大慈大悲觀世音 菩薩,我們現在還存活的人為了亡者的利益承諾念誦六字大明咒六十萬遍,這 樣的承諾會更有幫助,我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我為亡者我母親的利益承許要念六 十萬遍的六字大明咒,像是這種的功德回向給亡者就很有幫助。在這個因緣聚 合的情況下,把亡者的骨灰製作成擦擦佛像,在這個同時又持誦六字大明咒去 回向的話,我覺得也不錯!
問:佛法跟我們說應該先依靠外在的上師,然後在自己的內心發展屬於自 己內心的一個上師(也即自己的證量),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內心裏面已經發展 了一個內在上師的時候,我如何瞭解這個並非傲慢的我想?如何將內心的證量 和錯覺區分開來? 答:我會這麼思維,我會先觀想廣大行的傳承上師,之後再思維菩提心; 在修練深見行的時候,我會先思維深見行主要的傳承上師,之後再去思維緣起 空性、空性緣起的內容;在這個同時,偉大行的傳承上師,就是寂天菩薩以自 他相換的方式修煉菩提心的傳承上師,之後再去思維自他相換的內容。 外在的這些上師資糧田,結合我們內心能夠成佛的種子也即我們的善根, 這兩者的結合而來孕育菩提心和空正見的證量,在這些因緣聚合的情況下去修 練菩提心和空正見,外在上師只是一個順緣,最主要的主因還是內在的上師。 《入菩薩行論》的這句話我會一直念誦,每一天都念誦,“若不以自樂, 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趨勝 樂,智者寧退怯。”這是我每一天都會去邊念邊思維的內容,念誦的時候我會 觀想佛像親自對我講解這些偈頌文,有時候真的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如果我 們不把生命的焦點擺在他人利益的身上,不要說將來不會成佛,就連輪回的時 候都沒有安樂可言,在這世界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災難,都是源於我們過多 的把焦點擺在自己身上所導致的。 深見行的上師身語意的功德憶念之後我會念誦《中論》的偈頌文,“眾因 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我每一天都會念誦的幾句龍樹菩薩《中論》 的偈頌文。
問:什麼是實踐不分教派的最佳方式?您會建議我們這些不同教派的學員 共同去修學哪一些共同的儀軌或修行? 答:你現在所謂的不分教派,是指佛教內部的不分教派還是這世界上許多 宗教的不分教派?
這世界上所有主流的宗教都一致說到慈愛的價值,有一些的宗教承許有造 物主,認為我們都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是來自同一個造物主,這麼想確實也 是有幫助的,我們的的確確看到一些基督宗教的修行者,他們一心一意隨著上 帝的信仰完完全全奉獻自己於他人,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也是因為他的信仰 所導致的。 以佛教而言,佛教內部有不同的教派,以藏傳佛教來講就是薩迦、寧瑪、 噶舉、格魯、覺囊等我們有不同的教派,雖然我們用的儀軌不同,有時候用的 祈願文也不同,可是我們所修的內容確實是相同的。有一些人搞不清楚狀況, 搞不清楚他所學的核心的內容,只是隨著表面上的一個不同而去說我是噶舉、 我是格魯……,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不同的教派所要提倡的主要的核心精髓是 菩提心和空正見,這一點沒有差異呀。而且在西藏有二十五位祖師都異口同聲 地對我們說顯密共修的內容,這一點薩迦、寧瑪、噶舉、格魯、覺囊等沒有差 異啊。
問:現在人們廣泛使用世俗佛教這樣的概念,有一些佛教的老師和禪修的 導師說:“我們否定過去世和未來世的存在,我們否定業果,我們否定其他的 器世間和有情眾生,即便這麼否定也會成就佛果。”我的問題是,如果否定上 述的內容,是有可能成佛或解脫的嗎? 答:成佛和解脫指的是佛教的目的,成佛是因為斷除了所知障,以對治力 的生起斷除所知障才能成佛的,光是透過祈禱、祈求或法願是做不到的,唯有 透過內心的訓練。具體來講就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一年復一年、 十年複十年長期的堅持,“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諦梭哈”,以 這種的方式昇華我們的心境,才有辦法獲得道地的功德。 如果完全不了解上述所說的思維,完全不思維前世後世,完全不思維業 果,想要成佛的話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成佛的果位絕不是透過某個外人的 加持就能夠獲得,而是要透過自心的修練長時間的堅持才有辦法做到的,“嘎 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諦梭哈”的道地功德的成長,是透過長時間 的堅持努力搭配著智慧的修練讓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美好,這是唯一能夠成佛 的途徑。沒有智慧證量、沒有方便證量,想要靠某個上師摸著我們的頭頂而成 佛,這是不可能的。
問:目前因新冠疫情而封鎖隔離的情況下,居住在大城市的佛教徒很難聚 集在一起,可否請尊者給我們一些建議,如何保持親近感和修持的願望以便加 強我們與佛法和佛教導師之間的緊密聯繫?謝謝。 答:確實因為新冠疫情我們沒有辦法聚在一起,這時候我們更應該要視大 藏經為我們的善知識,不一定要直接的從某個上師獲得教授,大藏經有許多的 內容已經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文字,即便一個人在家,只要有空、有時間的話, 我們應該反復地閱讀大教典的內容。以我來講,我的上師都已經示現涅槃了,
近期我的真正的上師是我身邊的這本經典《入中論》和《入中論自釋》,我有 空就會去閱讀。 如果你將這些大教典視為你們的善知識的話,這等同跟上師住世一樣,當 然上師住世沒話說這更好,即便上師住世,上師為我們所說的法就是這些印度 大師所說的內容,印度大師所說的這些內容的確可以透過他們的注釋讓我們去 瞭解,因為我們改變內心的資源就是來自這些著作。
問:新冠疫情之後世界會有什麼改變?尤其是俄羅斯會在世界上扮演著什 麼樣的角色? 答:以世界中的一員而言俄羅斯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以佛教的角度而言俄 羅斯的領土裏面有許多的佛教徒,有很多人信奉佛教的教義,而且過去確實有 許多頂尖的學者也是出自這些地方,現在在俄羅斯的區域裏面有越來越多的人 關注佛教的教義,這時候我們更應該要好好的去學習佛法的教義,這是我一直 在呼籲的一點。 俄羅斯很多的地方對當地而言佛教並非從外引進的一個嶄新的宗教,而是 父母祖輩所流傳下來的宗教,這種父母祖輩所流傳下來的宗教對當地的居民而 言保留自己的文化確實也是有道理的,等同繼承了父母祖輩所流傳下來的遺 產,謝謝!
問:有一些佛教的老師說,環保最好的途徑和菩提心的想法非常接近,所 以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將佛法的修行結合對世界的一個關注? 答:梵文語系的佛教傳承裏面一直在強調一個觀念——就是一切如母有 情,也就是三界有情雖然都要作為我們觀想的對象,可是直接的對象就是我們 現有這個地球的七十億人。在這世界上的七十億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如果 我們想要幫助他們的話就要在意和關注他們追求的幸福,如果我們打從心裏面 去在意他們的幸福、他們的福祉,他們所依賴生存的這個地球的環境我們自然 而然會去關注。 所以透過菩提心的思維我們很容易修煉到平等舍,平等舍的修練會讓我們 自然而然建立七十億人都是一體的理念,也就是七十億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 的,為了七十億人的福祉,我更應該照顧好、更應該負起責任去關注環保的議 題。
結行 一切瑜伽之發心
最後,我想為你們傳一切瑜伽之發心就像昨天一樣,因為這個修練裏面包 括福德和智慧這兩者,所以等同概況一切。《入中論》的這幾句偈頌文也是我 平常思維的內容,“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生,如觀掌中庵摩勒,由 名言諦入滅定。雖常具足滅定心,然恒悲念苦眾生,此上複能以慧力,勝過聲 聞及獨覺。世俗真實廣白翼,鵝王引導眾生鵝,複承善力風雲勢,飛度諸佛德 海岸。”是我每天都會邊念邊思維的內容。 在一切瑜伽之發心前,如同剛剛為你們講解所說的內容般,如果我們把這 一生的焦點只擺在自己身上的話,這是不務實的想法。因為我們的幸福依賴著 我們現有居住的社區,我們幸福的基礎、依據被好好保護到的話等同保護到我 們的幸福,所以我們不應該把焦點只放在自己身上卻忽略了我們幸福的所依這 個社區成員的福祉,我們應該把焦點擺在他人的身上,只有這個世界好我們才 會更好,如果這個世界有困難的話我們也無法避免呀。所以這世界上以人類為 首的一切有情生命體,願他們都能夠離苦及苦因、具樂及樂因。 離苦及苦因、具樂及樂因指的不是物質的條件,而是透過心續的調伏而去 獲得的。因為人類不同於動物,動物只要吃飽食物內心就會安穩,可是我們人 類卻不是那麼單純的,因為我們會去思維。既然我們每一人百分之百都想要離 苦得樂的話,那更有責任為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要好好完善自己,我要生起 證量,我要斷除一切的煩惱障和所知障,這樣我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因此,為 利有情我要完善自己、我要成佛的這個菩提心,請花一點時間在這上面做觀 修。
菩提心所思維的焦點都是他人的福祉、他人的利益,可是實際上獲得最大 利益的卻是自己,真的很不可思議!首先我們先觀想願心,如果自己曾經接受 過灌頂修本尊瑜伽或者沒有修的話都可以,總之把這個菩提心轉為一個潔白的 月輪安置在我們胸口這裏。 為了能夠幫助一切有情眾生、幫助一切生命體,我要完善自己,我要斷一 切過,我要具一切德。但是這個正在追求的斷一切過、具一切德的我到底是在 哪里?如果我是客觀真實存在的話,尋找之後應該找到才對,可是不可得,找 不到啊! 如同《入中論》裏面所說的:“若謂自相因緣生,謗彼即壞諸法故,空性 應是壞法因,然此非理故無性。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不可得,是故不應 妄觀察,世間所有名言諦。”而且宗喀巴大師說到了以有相除有邊、無相除無 邊,疾“此複現相除有邊,及以空性除無邊,若知現空顯因果,不為邊執見所 奪。” 透過上述的經論文我們可以知道,事物的存在絕非像我們表像所看到般這 麼客觀、獨立、真實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事物的存在只是在一種通俗的說法 (名)、概念化(識)當中認定而有,這叫做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 (《寶鬘論》也說到:)“士夫非地水,非火風及空,非識非一切,何者 是士夫?”唯識派說到阿賴耶識是我,自續派說事例第六意識是我,因為他們 深信我去尋找之後要有所得,但是身、心皆非我,我完全找不到。當我們進入 到這樣一個境界的時候,“天呐,我真的不存在。”會有一種恐懼感,會有一 種驚慌的感覺,這是會產生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再長時間的堅持空 性的思維,慢慢所剩下的我,只會剩下一個我的存在只是在於一種通俗的說 法、概念化當中被認定而有的內容物,這叫名識施設而有內容物,僅此而已。 像你們看我的時候是根據我的身、我的表述而去施設為我僅此而已,所謂 的我只是被施設的一個事物而已。我的身並非我,我的心並非我,身、心以外 也沒有我;但是我又不是沒有,我會造善,我會造惡,我既然有但卻又不可 得,所以只剩下名識施設而有的我,僅此而已。不可得的我,唯一存在的選 擇,只剩下名識施設而有,我非自性而有。請你們如此的觀想。 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途徑而去證明我的存 在,我們在表像上會覺得導師釋迦牟尼佛仿佛是一個客觀真實以他自己的力量 而有的,原來這種的表像所呈現的一個看法是錯誤的,它是不符合真相的。剛 剛你正在思維的這個智慧轉為五股金剛杵豎立在由菩提心轉為的月輪上面,這 個叫做“世俗真實廣白翼,鵝王引導眾生鵝,複承善力風雲勢,飛度諸佛德海 岸。”由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的觀修如同鵝王廣大潔白的雙翼,才能夠讓 我們飛渡到佛陀的海岸。 以上圓滿結束了這次的傳法包括一切瑜伽之發心,昨天也為你們傳授了一 切瑜伽之發心,這兩天的傳法已經結束了,我們有時間仍然可以安排之間的互 動,現在透過網路這樣的安排其實也蠻簡單的並不困難,現在做回向,謝謝大 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