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科學的途徑練習冥想?

Page 1

如何透過科學的途徑練習冥想︖ 2021年05⽉05⽇

網路直播地點:北印 達蘭薩拉·寢宮 法王達賴喇嘛尊者與俄羅斯科學家的研究團隊進⾏網路直播交流

俄羅斯科學家研究專案的內容: 冥想、藏傳佛教寺院所授的改變意識狀態之⽅法

達賴喇嘛尊者藏語講授 蔣揚仁欽博⼠同聲翻譯

格賴卻英(妙善法界)⽂字記錄


主持⼈Natalia Inozemtseva(Deputy Director of Save Tibet Foundation): 非常榮幸能跟您一起交流,今天我們交流的物件是針對俄羅斯的科學家 們。第一次是2017年在莫斯科,我們針對佛教科學和現代科學進行了基礎知識 的交流;第二次是2018年在達蘭薩拉我們進行了交流,那時候是由拯救西藏基 金會和西藏辦公室主辦的。 這兩次的交流,讓許多俄羅斯的科學家們認清了冥想的重要性和冥想的影 響力,確實給予現代科學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今許多的俄羅斯科學家有很多的 問題,他們請求您的引導能夠讓他們做更深層的研究。今天,有許多俄羅斯科 學院的院士,會跟您一起參與這次的交流。

俄羅斯科學院院⼠斯維亞托斯拉夫教授Prof. Svyatoslav

Medvedev(Member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Founder of the Institute of Human Brain):

尊者,⾸先我想感謝您在兩年半前的引導,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開始研究 與住持⼼法(thukdam)相關的冥想。在您的援助下,我們在德茹古比摩恩古


特的⻄藏寺院建立了兩個實驗室,並且我們正計畫在印度北部開設第三個實驗 室。 除了俄羅斯的科學家,還有藏族的僧侶在我們的實驗室裡⾯⼯作,這些僧 侶在俄羅斯科學家的指導下學習科學⽅法,並成為正式的僧侶研究員,即使是 在新冠病毒⼤流⾏的期間,他們也幫助了我們繼續研究,非常⾼興他們今天也 來參與和討論。 尊者,在您的推薦下,我們已經針對104位佛教僧侶做了觀察,我們獲得了 ⼀些重要的結果。我們還觀察了進入住持⼼法的⼗位⾼僧,我們在這裡與美國 科學家德雷梅康和藏醫曆算學院⼀起合作,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住持⼼法長達 37天的案件觀察,我們邀請了⼀位醫⽣——⼀位來⾃國家形勢局的專家,他的 ⼯作正是檢查死亡後各個階段的⾝體。我們證明了住持⼼法的狀態確實與正式 死亡的過程完全不同,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我們得到了第⼀份關於住持⼼法的 科學證據。我們希望在您的指導下繼續我們的⼯作。我的問題是:研究住持⼼ 法對佛教和科學都非常重要,然⽽這個住持⼼法的研究,對全⼈類會帶來什麼 價值、什麼好處?謝謝!

達賴喇嘛尊者: 住持⼼法(thukdam)的研究對⼈類知識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們⼈ 類有好奇⼼所以我們會去追求真相,⼈們會以智慧去研究所有正在發⽣的現 象,就以這個⾓度⽽⾔,住持⼼法的現象,的確是我們親眼所⾒、是存在的。 這現象是怎麼發⽣的呢?光憑⼈腦很難合理詮釋這個現象。 關於粗、細⼼識的部分,不僅佛法,尤其密咒無上瑜伽提出了更為詳細的 詮釋。正在入住持⼼法的⼈們,外在的呼吸已經停⽌。八⼗⾃性分別⼼可分 為:即“⾒”屬性的分別⼼三⼗三種、“增”屬性的分別⼼四⼗種、“得”屬性的分別 ⼼七種。我們應該研究,正處於住持⼼法的⼈是否進入到“⾒、增、得”的階 段?應該不是。我覺得,應該是在“⾒、增、得”之前,是在收攝粗分⼼氣的階 段,不應該是在三空(“⾒、增、得”)的階段,這些都是我們要去研究的內容。 畢竟,看到⼀些住持⼼法者的體內仍有溫度,如果還有溫度的話那就不應 該是在“⾒、增、得”的階段,因為地融入⽔、⽔融入火、火融入風、風融入 識、識融入空之後,才會停⽌八⼗⾃性分別⼼,最後現起光明,⼀開始地融入 ⽔、⽔融入火,應該是在那個階段吧,這是需要以科學的途徑繼續觀察。

我們都很清楚,粗分的⼼識變得越來越細微,⽽且也會看到住持⼼法的現 象,既然是⾁眼⾒到的現象,那就可以依據科學來研究。但我覺得,這對全⼈


類的幫助可能不⼤。⼀般來說,“⾒、增、得”是在死亡的時候才會發⽣,那時 亡者要做的都已結束了,沒什麼要再去做了。 佛教典籍說前後世是存在的,因此今⽣雖死但仍會延續到後世,如果投⽣ 到無⾊界是沒有中陰⾝的,但投⽣到欲界和⾊界是會有中陰⾝的,這種現象對 佛法觀點有興趣的⼈來講可能會有幫助。 我的老師林仁波切,他也進入了這個持⼼法的階段長達兩個禮拜。⽽且, 最近⼀位上密院的經教師入住持⼼法長達⼀個多⽉,這是的的確確正在發⽣的 現象。細節⽅⾯的解說,我們需要配合著密咒⾦剛乘的經典,尤其是密集⾦剛 的典籍,來瞭解到更細微的內容。因為這是我們的確⽤⾁眼可以看到的正在發 ⽣的⼀個現象,所以透過科學的途徑也應該對此去做研究,給予合理的科學解 釋。這個我們不⽤⿇煩普通的⼈,也不會對他們有什麼影響。

譯者補充:住持⼼法(thudam),藏⽂“thuk”就是⼼,藏⽂“dam”就是 緊緊的抓住、緊緊的握住,也就是⽤瑜伽⼒——即平⽇的修⾏,讓⾃⼰⽤最細微 的⼼去想空性,因為平常這種瑜伽修⾏的⼒量,讓這個修⾏者在進入死亡的⼀ 個過程當中,即便他的⼼識變得越來越細微,但藉由平⽇這種觀想和修煉的⼒ 量,會讓這個修⼼者在進入死亡階段的時候,緊緊握住這個細微的⼼,讓它去 緣空性。 通常⼀般的⼈也會死去,死去的時候也是從粗分的⼼識融入到細微的⼼ 識,可是當到了最細微的⼼識死亡光明⼼——俱⽣原始光明⼼的時候,我們是沒 有覺知、是沒有感知、是不知道發⽣什麼事情的。 可是密咒⾦剛乘的這些瑜伽師或修⾏者,因為平常⼀直在訓練地融入⽔ (外相⾝體僵硬,內相產⽣了陽焰)、⽔融入火(外相⼝乾舌燥,內相產⽣了 煙相)、火融入風、風融入識、識融入空的時候,外相會有什麼、內相產⽣什 麼,讓⾃⼰很清楚的知道現在意識處於哪⼀個階段、接下來會進入到哪⼀個階 段,透過平⽇的這種觀修的訓練,讓他在這種過程當中緊緊的抓住細微的⼼, 不像⼀般⼈那樣在毫無覺知的狀態下死去,修⾏者是有意識的去緊緊抓住這顆 ⼼讓它去緣取空性轉為道⽤。 在以這種最細微的⼼去思維空性的時候,那時候思維空性的智慧的⼒量就 會變得非常的強⼤,對解脫和成佛會有非常巨⼤的正⾯的影響和幫助,這個叫 做住持⼼法,也就是進入、安住于住持⼼法當中。

莫斯科國⽴⼤學神經⽣理學和腦際介⾯Neuro-Computer Interfaces實

驗室負責⼈Prof. Alexander Kaplan(Head of the Laboratory for


Neurophysiology, Neuro-Computer Interfaces under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尊者,非常感謝您結合僧侶跟俄羅斯的科學家們⼀起交流!俄羅斯的科學 家不僅在研究冥想時的⼤腦,也正在試圖理解佛教的教義本⾝,我的問題是: 什麼佛教思想,可以幫助⻄⽅科學家瞭解⼤腦是如何運作?

達賴喇嘛尊者: 過去科學的理念是來⾃⻄⽅,科學研究的物件通常是針對我們可以看到的 可被衡量的外在的⼀些現象。 但是慢慢的在科學的領域裡⾯,因為在我們的⽇常⽣活當中內⼼的平靜對 我們的幸福⽣活越來越重要,有這種同感的⼈越來越多,所以科學家的領域裡 ⾯,更多的科學家們發現內⼼平靜的重要性,因為他們也深信內⼼無法平靜、 內⼼的這種巨⼤起伏,不只傷害我們的精神層⾯的健康,也傷害我們⾝體的健 康。他們不是相信佛或者是為了解脫⽽產⽣這⼀種的信⼼,⽽是實事求是的因 為看到內⼼平靜的重要性所以才會對內⼼平靜的這個議題產⽣關注。 這世界上有上千種的哺乳類動物,其他的哺乳類動物它們只會關⼼⾃⼰存 亡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動物界的哺乳類動物當中看到,它們只是為了繁衍下⼀ 代⽽⽣存著。 現在科學家開始察覺到內⼼平靜的價值,以及如何維護內在的平靜,為此 他們也察覺到無法令內⼼平靜的這個⼲擾現象是來⾃於憤怒、來⾃於畏懼等的 負⾯情緒,為此負⾯情緒的解藥或者是⼲擾內在寧靜的破壞性情緒的解藥,無 法透過藥物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畢竟藥物所帶來的效應只是暫時性的。 ⽽且科學家們⼜發現,負⾯情緒的真正解藥是慈愛的修煉。像是,因為有 了慈愛,內⼼才不會有憤怒;也是因為有了慈悲⼼,內⼼才會無有畏懼。在科 學家當中,雖然我們不談後世、輪回的問題,就單純的如何維持、維護內在寧 靜的這個議題,許多科學家都深感興趣。更何況是這世界上有七⼗億⼈,只要 是⼈就都想要內在的平靜,但很多的問題都是⼈為災難所導致的,所以這世界 上越來越多的⼈呼籲情緒⽅⾯的學習。 在英⽂裡⾯,我們把情緒叫做Emo on,它並沒有更多的解釋。可是有關情

ti

緒的⼀個說辭可以在⼼類學這⽅⾯的典籍裡找到,這個⼼類學的典籍最主要的 依據是古印度的典籍,後來由⻄藏⼈整理並寫下了這個⼼類學,像是五遍⾏、 隨他轉四、⼆⼗煩惱、六根本煩惱等。


為了能夠維持內在的平靜,我們需要更多這⽅⾯的知識去全⾯的瞭解情緒 ⽅⾯的資訊,這樣我們才能夠直接⾯對這些負⾯情緒。當我們快要憤怒或憂慮 的時候,我們才能在擁有全⾯資訊的情況下直接去對治這些負⾯的情緒,這時 候無論我們遇到再⼤的困境,都能夠去⾯對我們內在的負⾯情緒。 就像寂天這位學者曾經跟我們說過:當你遇到仇敵的時候,你要知道仇敵 是我們修習忍辱最⼤的助緣、最⼤的善知識。因此,像這類的訊息對你會很有 幫助,讓我們能夠減少憤怒,也正是因為我們遇到仇敵、遇到討厭的⼈,我們 才會有機會去學習安忍和忍辱。 的確是如此,因為內在平靜的緣故,所以幸福就掌握在我們的⼿上,我們 的幸福再也不會隨著外在的因緣產⽣被動的⼀個屬性。只有我們擁有這⽅⾯全 ⾯的⼀個資訊——全⾯了知內在的⼀個資訊,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 對負⾯情緒。

俄羅斯科學院院⼠莫斯科國⽴⼤學⾼級⼤腦研究所主任(⽬前正在進⾏培 訓的項⽬稱為神經學的中庸之道,也是該僧侶研究院的講師,曾參與過佛教科

學與現代科學基礎知識的交流) Prof. Konstantin Anokhin(Member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rain Studies under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非常感謝您繼續地跟我們俄羅斯的科學家持續交流!我的問題是:每個新 ⽣兒的思想都是他(或她)個⼈前世的延續嗎?如果是的話,除了孩⼦對前世 的敘述——像是認出前世的地⽅或物品外,難道還有其他的⽅法可以驗證這個 孩⼦的前世嗎?

達賴喇嘛尊者: 其他的地⽅他們因為不相信有後世所以不會對此⽽關注,當這個⼩孩講了 ⼀些有關前世描述的時候,⼈們會覺得他在胡說八道,也就直接的忽略⼩孩⼦ 的說法。可是,無論在⻄藏也好、還是在印度也好,我們時常看到⼩孩⼦會對 前世進⾏描述,⼤概是在三四歲的時候,會清楚的表達與他們前世相關的內 容。 有位⻄藏的男孩⼦,他出⽣在拉薩,他很堅持說:“這裡不是我的家、不是 我的住所,我要去印度,印度才是我的住所。”他的⽗⺟帶他來到達蘭薩拉的藏 ⼈社區時,男孩說:“這也不是我居住的地⽅。”後來他們最終來到了南印度, 在南印度有座很⼤的⻄藏寺院——⽢丹寺,這個⼩男孩說:“這裡才是我居住的 地⽅。”他引導他的⽗⺟來到某個僧侶的住所,於是他說:“這是我的房間。”他 指著某張桌⼦說:“我的眼鏡就在裡⾯。”打開抽屜之後就看到了眼鏡。 我⼩時候也有同樣的事件發⽣在我的⾝上,我⼩時候認出尋找靈童團隊的 僧⼈,當尋找達賴喇嘛靈童的團隊來看我的時候,我走向他們直接講出他們的 名字,這的確曾經發⽣在了我的⾝上。 這種對前世的記憶、描述前世的⼀個現象,的確是在發⽣的。因為是這個 善知識的轉世,通常我們的做法是,將這位前世的⼤師的遺物混在其他⼈的物 品中,來讓這個⼩孩來選擇,看他是否能夠認出來。 的確,有⼀些⼈能夠回憶他的前世,出⽣後在幾年內這種記憶會比較清 晰、比較強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到了我們⼈腦的影響,導致前世的記憶 在這顆新的⼈腦的影響下,對前世的記憶會慢慢的衰退⽽想不起前世。

⼀個重中之重的關鍵是,當這些⼩孩在學習的時候,學習某個內容的時候 會很容易的學會或吸收。以我個⼈來講,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並沒有太⼤的 困難,我才能夠(有閒暇時間)去玩耍,學習的時候不會覺得太困難,代表我 的前世也在修⾏或學習這⽅⾯的內容,這是顯⽽易⾒的,我覺得也可以⽤這種 ⽅式去驗證他的前世,不只是認出前世的居住的地⽅和物品,也可以透過這種 的⽅式。


聖彼德堡⼈腦研究所神經視覺化實驗室研究員 Yulia Boitsova (Laboratory of Neurovisua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Human Brain ): 尊者,為了研究專注⼀境的冥想,如何改變⼤腦的活動,我們需要⼀些物 理的現象來做這⽅⾯的研究。在冥想過程中,修⾏者何時達到最深的專注?或 現證空性的體驗?我的問題是:深層奢摩他是否有任何客觀的外在現象——如 緩慢的呼吸或⼼跳,是否有這種現象呢?

達賴喇嘛尊者: 我覺得,在此要將冥想分為兩類。 ⼀個叫做專注⼀境的⽌修,我們稱之為奢摩他(śamatha),它只是單純的 讓我們的思想專注在⼀個地⽅。通常,我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無 法專注,非常容易散亂。專注⼒的培訓,對睿智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可是, 這種奢摩他的培訓,不僅佛教徒會做以外,非佛教的婆羅⾨教等其他宗教的信 仰者也會去修煉。另外⼀種,是透過觀察產⽣的冥想,叫做觀修,⼜稱毗缽舍 那(vipaśyanā)。 專注⼀境的奢摩他,當你以奢摩他專注某⼀個境、某⼀個內容的時候,你 會覺得內⼼非常的平靜,這時候的⼼跳⾃然會緩慢。這個冥想者、修禪者正在 以奢摩他修⾏,這個⼈無論是男⽣還是女⽣,他的內⼼會更為平靜,所以⼼跳 ⾃然會緩慢。另外⼀種冥想是觀察修,也就是好好的運⽤我們的智慧去了知真 相,去進入更深層的檢視——真相為何? 這個毗缽舍那,也可以在奢摩他輔助的情況下產⽣⽌觀雙運——奢摩他和 毗缽舍那兩者結合的冥修。我們是建議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兩者要相互結合雙運 ⽽修,這時候體內的元素會保持⼀個非常好的平衡狀態。

⾊拉寺格西阿旺努布: 不是所有參加冥想研究的⼈都能夠具⾜相同的證量,這個因素可能會影響 冥想研究的整體結果,我的問題是:有沒有⼀個特定的冥想練習,無關個⼈的 不同的證量,卻能產⽣相同的研究成果呢?

達賴喇嘛尊者:


⼀般,對⼼識的⼀個研究,或者是專注⼀境的奢摩他的研究,抑或對毗缽 舍那的⼀個研究,應該都處於同樣⼀個階段的研究。 毗缽舍那的時候,因為他會針對專注的那個境去做研究觀察,所以就會進 入到更深層內容的分析——像是空性等內容,因為當你在專注這個事物去做更 深入觀察的時候,會去專注到這個事物的無⾃性的狀態。通常,我們會覺得我 的⾝體、我的表述、我的思想……,我們就會觸碰到更深層的問題——我在哪 裡?這時候就要去觀察我在哪裡? 我,不⼀定非要尋找之後找到,才叫做我存在;我,可以在無尋無找當 中,著世間通俗的說法,⽽且安立、認定我的存在。但如果不被如此⽽感到滿 ⾜,想要跨越這個⾨檻去尋找我在哪裡的話,真實存在的我是未曾有過的! 就像《入中論》裡⾯所說的: 若謂⾃相因緣⽣,謗彼即壞諸法故, 空性應是壞法因,然此非理故無性。 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不可得, 是故不應妄觀察,世間所有名⾔諦。 由於諸法⾒真妄,故得諸法⼆種體, 說⾒真境即真諦,所⾒虛妄名俗諦。 這麼去想的時候,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被尋找到的!所以,⼀切的存在, 只能是在無尋無找當中,隨著世間通俗的說法⽽認定,僅此⽽已。 只是在⼀種世間通俗的說法當中說“你、我、他”,⽽安立了“你、我、 他”,除此以外去尋找我之後是找不到的,我並不是具體、客觀的存在。我的存 在,都是在跟主觀意識或世間通俗的說法有關的情況下,才能夠存在。 如果我們透過毗缽舍那去反復地觀察真相的時候,⾃然就能夠減緩真實執 著。但是顯⽽易⾒的,“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如觀掌中庵摩勒, 由名⾔諦入滅定。”《入中論》的這句話是我所期待的內容,希望能夠產⽣相應 滅定的功德,這是我所期望的!“具⾜滅定⼼,然恒悲念苦眾⽣,此上複能以慧 ⼒,勝過聲聞及獨覺。”之後《入中論》⼜說到:“世俗真實廣⽩翼,鵝王引導 眾⽣鵝,複承善⼒風雲勢,⾶渡諸佛德海岸。”這是我每⽇思考的內容。 ⾸先講《入中論》四應成的內容,隨後再去觀察——我倒底是怎麼被安立 的?透過這⽅⾯的⼀個專注、思維之後相信——我現在所看⼀切都是真實發

⽣、具體客觀的這種現象完全不符合真相,因為真相並不是如此,所以讓我深


信空性的⼀個理解能夠直接對治煩惱的根本,如同《入中論》裡⾯所說的“慧⾒ 煩惱諸過患,皆從薩伽耶⾒⽣,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師先破我。” ⾄於你說有沒有⼀個特定的冥想練習,讓所有研究的參與者會產⽣相同的 研究結果,這是有困難的!這跟他過去世的修煉有關,跟他的福報也有關。每 個⼈的背景皆不盡相同,之前的習慣和修煉也不⼀樣,要找到⼀個特定冥想內 容產⽣相同研究結果的話這是有的困難的。 以個⼈來講也會不同呀,⼀開始不熟練時候的成果,跟透過⽇⽉累積有了 覺受之後依由此冥想產⽣的成果也是不⼀樣的。即便是⼀個⼈所產⽣的成果也 是不⼀樣的。我們⼤多數佛教徒都是處於聞思修當中的聞的階段⽽已,但是實 際上聞思修三個階段本⾝也不⼀樣,不只要聞,還要去思,還要去修。

莫斯科國⽴⼤學本科⽣列夫雅科夫 Lev Yakovlev: 我的問題是:在密宗的冥想過程中,我們試圖⽤儀器捕捉光明⼼,研究⼈ 員在房間裡讓戴著腦電圖感測器的帽⼦,在科學實驗的條件下是否有可能檢測 到光明⼼?您如何描述光明⼼與沒有任何禪修經驗的普通⼈,在我們的⽇常⽣ 活當中是否有可能體會到光明⼼?

達賴喇嘛尊者: 這不會有問題,為了能夠知道我們⼈腦裡⾯有什麼樣的腦波,你讓僧侶們 戴上腦電圖感測器是沒有問題的、是值得去做的。 但當我們的⼼識進入到更細微層次時⼈腦就會停⽌所有的運作,這時候的 腦電圖感測器不會顯現任何的跡象,因為那時候腦部就不會有任何腦波的運 作,當進入到了⼀個最細微光明⼼的時候,可以確定的是⼈腦不會再運作了, 即⼈腦停⽌了運作。 八⼗分別⼼有兩種說法:⼀種說法是,八⼗分別⼼先停,然後是⾒、增、 得;另⼀種說法是,八⼗分別⼼就包含在⾒、增、得裡⾯,⾒——三⼗三、增 ——四⼗、得——七,⾒、增、得這三者涵蓋了所有的八⼗分別⼼,這就只能 以個⼈的經驗來做詮釋了。 總之,在⾒、增、得之後,再進入光明。這時候⼈腦會停⽌⼀切的活動, 只是單純的⼼識會進入到更細微的狀態⽽已。

如何了知不同層次的⼼識呢?當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如果能夠特別觀察如 何入眠的過程且對此熟悉的話,說不定你會獲得睡眠光明的某些經驗。透過睡


眠光明的訓練,以睡眠瑜伽去抓到光明⼼,這個幾率是有的。這時候透過入眠 的過程去捕抓的光明⼼,比起死亡光明⼼當然膚淺很多,但是我們對從淺眠到 深眠的過程好好分析的話,我們可以知道⼼識從深到淺的過程。 有⼀些瑜伽師確實有這⽅⾯的經驗,他們在入眠的過程當中因為這麼去觀 察、修煉的緣故,他們可以產⽣⼀個所謂的夢⾝,這個夢⾝可以遠離我們現有 的⾎⾁之軀。 有⼀個真實發⽣的故事,有位藏⼈的⺟親交代她的孩⼦,在她入眠的這幾 天內可能會產⽣夢⾝離開她現在的⾝體,這段時間內要好好的保護好她的⾝ 體。⾄於這位⺟親平常是否有在修⾏我不敢確定,畢竟有時因為受到前世帶來 的影響會讓⼀些⼈產⽣夢⾝。總之,這位⺟親入眠了幾⽇,這段期間她的夢⾝ 離開了她的⾝體,當她醒來之後,這位⺟親分享了入眠期間去了哪些不同的地 ⽅、看到哪些地⽅發⽣了什麼事情等,因為她的夢⾝到了這些不同的地⽅。 透過⼀些個案可以知道,有些⼈在熟睡的時候,他的夢⾝可以離開他的⾁ ⾝,這類現象確實有過。

譯者補充:尊者所說的⾒、增、得、光明是指,我們的⼼識融入過程的最 後四個階段,最細微的是光明⼼。比起光明⼼,⾒⽩道、增紅道、得⿊道是更 為粗分的意識;但比起我們現在醒時的意識⽽⾔,⾒⽩道、增紅道、得⿊道是 非常細微的意識。

⾊拉寺洛桑彭措: 普通⼈在臨床上被宣佈死亡後,屍體仍保持鮮活且能持續許多天,有很多 這類的個案。根據⼤師們的說法,可能會產⽣這類現象的可能因素是死者對⾃ ⼰的物品仍然非常執著,我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將這種情況,與真正入住持⼼ 法的⼈區分開來?我們如何稱呼普通⼈的這種屍體保持鮮活的狀態?

達賴喇嘛尊者:

⼈去世之後,因為對⾃⼰⽣前的物品有著非常強烈的執著,所以意識不會 從體內遷移到外,原因是他執著的⼒量非常強烈,藉由這⼀股執著的⼒量,即 便他的意識會從粗到細,但這種執著的⼒量導致他的意識會留在體內當中,這 是有可能發⽣的。這種強烈的執著讓他住持⼼法這也是有可能的,就像對孩⼦ 的執著導致他的意識不會從體內遷移出去。


住持⼼法的意思是,清楚的瞭解意識從粗到細、從細到更細的⼀個過程, ⽽且平常也在修煉本尊瑜伽,尤其是無上瑜伽部裡⾯的三⾝道⽤中的死有法⾝ 道⽤這⼀塊要非常熟練,(透過本尊瑜伽三⾝道⽤的修煉)每⼀天都會進入這 種死亡過程的冥想,因為這⽅⾯的修煉很熟悉,所以會知道地融入于⽔是進入 到什麼階段、內外相分別是什麼,⽔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識、識 融入於第⼀空、第⼀空融入於第⼆空、第⼆空融入於第三空……,很清楚地知道 這些意識從粗到細的每⼀個階段。 當我們真實發⽣死亡的時候,因為平常⼀直在訓練的緣故,就能夠知道⾃ ⼰現在⾃⼰進入到了哪個階段,這才是真正的住持⼼法。 住持⼼法後雖然感官覺受沒有了,可是持命風——持命的這個氣跟光明⼼ 還在體內,所以導致這個⾝體仍然保持鮮活的狀態不會老化。 最近上密院的經教師,在上密院進入住持⼼法時間長達⼀個多⽉,你們這 ⼀次有沒有好好的去做研究呢?(英⽂翻譯答:有,科學家他們去做了研究, 做出了科學界裡⾯第⼀份有關住持⼼法的科學研究。) 當然,住持⼼法也跟平常的⾏為、平時的修煉有某種程度的關聯。⽽且還 有這種說法,有⼀個⼈非常執著於他的瓷器杯⼦,最後他死亡之後投⽣為這只 瓷器杯⼦中的⼀條蟲,曾經有這⼀種的說法。

莫斯科國⽴⼤學本科⽣ Nykolay Syrov(Student,Moscow State University):

我們的世界正在迅速的變化,⻄藏寺院的⽣活⽅式肯定在發⽣變化,現代 的僧侶儘管有⼀定的格局性,但也在積極與外⾯的世界交流,我的問題是:這 些變化是否會影響修⾏者本⾝?還是說不同時期的修⾏⽅法皆有不同?

達賴喇嘛尊者: ⽣活條件變好,這種的好條件不會傷害修⾏啊。像是⾄尊米拉⽇巴活得像 乞丐⼀樣,不是代表每個修⾏者都要這麼做。瑪爾巴⼤師,這位米拉⽇巴的老 師,他並沒有像乞丐般的⽣活⽽去修⾏。

修⾏最主要就是修⼼呀,也就是改變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更容易滿⾜,讓 我們把所聽聞的內容運⽤在⽣活當中。在宗喀巴⼤師的傳記裡⾯我們可以看到 宗⼤師所做的,宗⼤師反復地將聽聞的內義運⽤在⽣活當中,反復地去思維要


義,並且產⽣修所⽣慧。無論哲蚌還是沙拉、⽢丹等這些⼤寺院,像是東奔老 和尚把僧房鎖上之後在裡⾯閉關修煉。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完完全全能夠斷 離外緣閉關修煉的話,那這種的情況也是有的。但如果你的思想不發⽣改變, 即便到深⼭去修⾏,這種外緣的斷絕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莫斯科國⽴⼤學神經⽣理學和腦際介⾯ Neuro-Computer Interfaces實 驗室負責⼈ Prof. Alexander Kaplan(Head of the Laboratory for Neurophysiology, Neuro-Computer Interfaces under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尊者,科學的發展,在很⼤程度上是基於動物所做的研究和試驗,您對從 事動物試驗的科學家們有何建議?

達賴喇嘛尊者: 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我們的⽣理狀態的關聯為何,透過實驗室的⼩⽩鼠做各 種試驗,這是絕對會發⽣的事情。 但是當我們以動物去做試驗的時候,務必要以慈悲⼼和更⼤的⽬的、更⼤ 的利益⽽去做研究,⽽不應該把它們當成是⼀個物品來看待,好像它毫無感 情、只是作為⼀個試驗的物件,這樣的話就很不好,要儘量避免。

Prof. Konstantin Anokhin (Member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rain Studies under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佛教說,不僅是⼈,動物也有過去世和未來世,我們如何檢驗這些動物是 否有輪回的現象?對此您有何建議?

達賴喇嘛尊者: 前世、後世的現象,有⼀些對我們來講是屬於隱蔽分——無法的推理的;

但是有⼀些(現前分)對我們來講是我們可以⽤⾁眼看到的,就像剛剛講到的 ⼩孩⼦對前世的描述等。


但我們的共同點是,無論是⼈、還是動物都有⼼識呀,既然有⼼識的話⼼ 識不可能無因⽽有,它也是要事出有因的。這個⼼識,必須要相同類別之前的 因緣才能夠產⽣,這個⼼識如果需要來⾃跟他相同屬性、相同類別的因緣⽽有 的話,那這個因會不會有第⼀個因? 根據佛教的觀點來講,第⼀因是不成立的!因為有第⼀因的話,這個第⼀ 因便是無因⽽有,這樣的話是符合邏輯的,所以沒有第⼀因,再怎麼往前追溯 的話,都有跟他屬性相同的前因,因此變成沒有開始,叫做無始以來⼀直到現 在,⼼識的續流是沒有開始的。動物既然有⼼識,代表它之前⼼識的續流也是 無始以來⼀直到現在。 隨著我們不同的⾝軀,我們的⼼識結合到我們的⾝軀之後,會有不同的感 官的覺受。可是就以細微的意識的續流來講基本上屬性是差不多的,我不覺得 有什麼特別的差異。但是就以感官覺受⽽⾔,確實有很⼤的差異。有⼀些的動 物,它的嗅覺、聽覺或視覺等比起⼈類會更加的靈敏,這種的現象會有。 感官覺受之所以會具有⼀個覺知的能⼒,最主要是因為有意識的關係。光 是有感官的覺受⽽沒有意識的話,是無法憶念、無法覺知、無法瞭解的。只要 是具有⼼識、只要是具有意識的所有的⽣命體,其意識的續流都沒有開始。意 識的續流,如果有第⼀因、有開始的話,將會有邏輯的⽭盾!同樣的,動物也 是有⼼識啊,所以我們以這種邏輯去瞭解動物也是有前世的。 以⼼識的⼀個了知的能⼒來講,因為他是事出有因,他有他的⼀個前因, ⽽且在這個前因的主因和助緣當中,主因必須要跟他屬性相同,以這樣⼀個邏 輯來追溯的時候是無始以來。

意識的續流也沒有⽌盡的時候,因為沒有任何的因緣可以徹底的阻擋這種 的了知能⼒,所以說到了無始亦無盡,這個就是意識的⼀個特性。即便是成佛 了,意識的續流也不會間斷。所以就以意識的續流⽽⾔,既沒有開始,也沒有 ⽌盡的時候,他的續流是無始亦無終。


India,Monk-Researcher): 尊者,您認為僧侶們不僅要學習傳統的佛教哲學,還要學習現代科學,這 是非常重要的!在您的倡議下,我們這些主要的⼤寺院都在學習科學,我的問 題是:作為僧侶研究者的我們,如何結合傳統佛教知識和科學知識,這個的最 佳⽅式是什麼呢?謝謝!

達賴喇嘛尊者: 像⼤寺院已經學習了量學的內容,因為講量學,我們說到了藏傳佛教由量 學和中觀這兩⼤巨獅座鎮,因為你們有了量學的訓練,所以不會以引⽤經典為 主,我們在辯論的時候、引經據典的時候,我們會把法帽拿下來,引經據典之 後如果不認同的話好像會有⼀點困難。 《入中論》說:“前說深可怖,多聞亦難解,唯諸宿習者,乃能善通達。” ⽽且在《入中論⾃釋》裡⾯講到:“世親、陳那等,難道他們背棄了緣起性空的 深奧⾒解嗎?⽉稱論師說——是的,他們的確背棄了。”

我們是⽉稱論師的弟⼦,所以當某⼈引⽤經典的時候我們可以拒絕,這沒 有問題呀。最主要是以理由去觀察,如果在邏輯上說不通的,那就不應該承 認。龍樹⽗⼦、無著兄弟等,他們都是以邏輯來分析真相為我們解釋的,⽽不 是說——佛經說了什麼、佛經說了什麼⽽已啊。

⾊拉寺僧⼈洛桑彭措 Lobsang Puntsok(Seta Jey Monastery in


如果你要講佛經的話,佛陀⾃⼰也授權給我們,因為佛⾃⼰也說了:“比丘 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信受非為敬。”佛陀對⾃⼰的佛弟⼦們說: “你們要先觀察我所說的話之後再來相信,不要無條件的接受我所說的話。”這 是佛世尊⾃⼰講的。所以龍樹⽗⼦等遵循佛⾔,完全以道理、理由、邏輯的⽅ 式去分析真相,為我們講解真相,這個就是科學家正在做的事情。 以我個⼈來講,來到印度之前跟科學家們完全沒什麼交流,來到印度之後 我們有機會與科學家們會⾯。以我個⼈⽽⾔,除了跟科學家交流之外,我也呼 籲三⼤寺也要有這樣⼀個機會,所以現在洛⾊林紮倉也蓋了科學的實驗室,⽽ 且在考拉然巴格⻄的時候也要參加有關科學⽅⾯的考試。 所以在佛教的傳統裡,搭配著量學和中觀的思維去學習的緣故,我們可以 跟科學家輕易的、毫無障礙的進⾏交流,這不會有問題呀。我們佛教徒不需要 拜託科學家做些什麼,但是科學家們為了瞭解佛教典籍裡⾯⼼理學的內容,反 ⽽需要拜託我們、需要向我們求法。 我們可以跟科學家平起平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傳統裡⼀直跟我們 講要反復的觀察。很多的傳統裡⾯⼤部分是以信仰為主,可是我們並非是以信 仰為主,我們是以觀察為主所產⽣的信仰,這樣才能跟科學家平起平坐進⾏交 流,這個精神是結合佛教知識跟科學知識最好的途徑。 我們對科學家提出的幫助除了⼼理學以外,就以物理學來講像量⼦物理的 觀點⽽⾔,很細微的⼀個量⼦物理的思想在中觀裡⾯也闡釋到了。《四百論》 的這句話講得很好:“如⾝中⾝根,癡遍⼀切住,故⼀切煩惱,由癡斷隨斷。若 ⾒緣起理,愚癡則不⽣,故此⼀切⼒,唯應說彼語。”緣起性空的的確確符合科 學的精神,如果我們以邏輯去解釋的話是會受到科學家歡喜和深信的,⼀切並 非像表像般這麼的存在,既不會墮落于常邊、也不會墮落于斷邊,因此⽽入中 道的這種說法是非常美妙的! ⽽且這種真相的認知也跟我們負⾯情緒的減緩有關,就像剛剛所說的“如⾝ 中⾝根,癡遍⼀切住”這個愚癡、真實執著是⼀切煩惱的根本,如果要拿掉這個 真實執著的話,只有透過緣起性空的⾒解才有辦法,“故⼀切煩惱,由癡斷隨 斷,若⾒緣起理,愚癡則不⽣。”

Geshe Lodoe Sangpo (Gaden Jangtse Monastery,Supervisor of the Russian Science Center Mundgod):

有哪些⾝體跡象可以證明某⼈處於住持⼼法的狀態?在眾多的跡象當中哪 ⼀種最重要能夠證明這個⼈正在住持⼼法?


達賴喇嘛尊者: 那就是平⽇這個⼈是怎麼修煉的,在家也好、出家也好,男⾝也好、女⾝ 也好,他平常最主要修煉的內容是什麼,這個才是主因吧。 如果光是屍體不腐壞的話,有時候會受到妖魔的影響⽽讓他不老化。林仁 波切有⼀次說過,有⼀位上下密院的僧⼈以打坐的姿勢去世,後來他的朋友知 道這是在妖魔攝受的情況下所致於是就把他踢倒了。 最好的跡象去證明這個⼈的修煉,要看他平⽇修煉的出離⼼、菩提⼼和空 正⾒,並且他平⽇也在修煉三⾝道⽤,這時他去世的時候產⽣這種屍體保持鮮 活的狀態,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住持⼼法當中。僅憑屍體保持鮮活的狀態就去解 釋他處於住持⼼法的狀態這有點困難,這要搭配著他平⽇修煉的內容才有辦 法。

(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