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1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Page 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021年05月01日 網路直播地點:北印 達蘭薩拉·寢宮 達賴喇嘛尊者藏語講授 蔣揚仁欽博士同聲翻譯 格賴卻英(妙善法界)文字記錄

今天我傳授的對象是臺灣的法友們,很殊榮具有這樣一個機緣能為你們講 課。你們求法心切,隨著求法者的一個祈願作為講者的我又是一位釋迦比丘, 所以我有這樣一個責任為你們講解,而且我也如實的修練也能夠為你們講解, 今天我要為你們講解的講義是以《心經》為主的佛法,今天非常的高興有這樣 一個因緣能夠與你們交流。 佛法是這世界諸多主流宗教中的一者,佛法的與眾不同在於佛世尊自己也 說:“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為敬。”這是導師釋迦牟 尼佛所親自講的。也就是佛世尊說:“比丘也好、智者也好,如果你們對我所說 的教言有興趣的話,應該如同煉金、截金、磨金那樣檢驗黃金的真偽般,你們 要以理智來觀察我所說的話,如果透過檢視、觀察我的話之後,的的確確感覺 到我所說的是有邏輯的、是合理的,這時候再來相信、再來接受,好好修練。” 這句偈頌文所表達的內涵,非常的博大精深、不可思議! 這世界上的主流宗教都一致說到了慈悲的價值,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也是極 大的,都是良好的!可是除了佛教以外,沒有任何主流宗教的導師會讓自己的 弟子挑戰自己所說的話,只有佛世尊才會這麼說。其他宗教的導師或造物主, 都會說要無條件接受自己所說的話,每一個字都要無條件的信奉才對。可是導 師世尊並不這麼說,導師世尊跟佛弟子們說:“你們要以智慧來檢視我所說的 話,如果透過檢視你們覺得合乎道理,那麼再去接受、再去信奉。” 因此在印度,世尊一開始為弟子們傳授了四諦法門,在講解四諦的時候首 先佛說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這是以四諦的性質而說 的;之後再以四諦的作用而說,即:既然四諦的性質是如此的話,那我們根據 四諦要做如何取捨的作用呢?而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如是隨著四諦的作用而去做取捨之後,知苦之後我們就要斷集,我們不需 要理由去學習知苦的這一段,因為不要說人類了就連昆蟲也都不想要痛苦,可 是我們要學習的是痛苦的因來自於哪里,這個是我們要去觀察的。 就像我們生病的話,由生病造成身心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去諮詢相


關專業的醫生,來找到這個不舒適的因緣來自於哪里;同樣的,佛世尊對弟子 們說如果你不要痛苦的話就要找到痛苦的因緣來自於哪里。 佛世尊說,我們痛苦的因緣是來自於業和煩惱,這個業就是一種動作,隨 著我們的動作會產生一個影響後者的能力,這個叫做業力,這種的動作、這種 的行為都是跟我們的動機有關、跟我們的意樂有關,當這個動作是受到一個不 好的動機操控的情況下所發生的話,那這個動機或意樂就是不好的就是煩惱, 所以而說到了業集諦和煩惱的集諦,於是佛針對集諦的部分而說要斷集。 接下來又說,講了四諦的性質、講了四諦的作用之後又講了四諦的果實, 這是佛教一個不共的理論,而說:知苦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證滅不可得 證、修道不可得修,以四諦的果實或果位而去詮釋四聖諦。也就是,我們雖然 要知道痛苦,可是如果我們去觀察痛苦在哪里,去尋找的話從境上找不到具體 真實客觀的痛苦可被得知,所以知苦不可得知。 而且世尊又以諸多的理由來證實無有自性,透過這句經文我們也可以知 道,我們不要的痛苦是來自於業的集諦,業的集諦是來自於煩惱的集諦,唯一 去除煩惱集諦的方法就是講到了空性。 至於這個空性的詮釋,最詳細的解說可從龍樹菩薩的文獻當中獲得,龍樹 菩薩是那爛陀佛教大學頂嚴般的學者,也是導師世尊授記的最主要的弟子。龍 樹菩薩有許多的弟子,在諸多的弟子當中,我們需要去學習的主要的一位論師 就是月稱論師。因為針對龍樹菩薩的《中論》有諸多的著作,在上百本的著作 裏面我們應該好好去學習、參考的著作是月稱論師的《入中論》,宗喀巴大師 在《緣起贊》裏面說到了:“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可以讓我的內心獲得清涼 和休憩。”宗大師之所以會這麼說,就是因為月稱論師的《入中論》真的值得我 們去參考、值得我們去學習。月稱論師針對《中論》的內義所做的解釋稱《入 中論》,針對《中論》的詞義所做的注釋稱《顯句論》,《顯句論》也是一部 非常重要的文獻,我們要去好好的學習。 以我個人而言,《入中論》和《現觀莊嚴論》從小起就被要求去背誦。 《現觀莊嚴論》的主要內容是隱義現觀道次第,也即《般若經》的內容可以分 顯義和隱義兩者,隱義的部分就是五道十地的現觀道次第,這部分就是《現觀 莊嚴論》要去詮釋的內容;至於《般若經》顯義空性的部分,這時候我們就得 參考龍樹菩薩的著作《中觀理聚六論》,在《中觀理聚六論》當中《中論》又 稱《中觀根本慧論》,這是最主要的一部要去參考的依據。 我們講空性的時候必須要知道,因為是緣起所以是空性,就像《中論》裏 面所說的“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顯而易見從 《中論》裏面我們可以知道,《中論》針對空性的詮釋是緣起。 同樣的,龍樹菩薩的心子提婆菩薩在《四百論》裏面說到“如身中身根, 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若見緣起理,愚癡則不生,故此一切 力,唯應說彼語。”這是《四百論》裏面所說的,雖然簡單,但卻切中扼要。 《四百論》裏面所說的意思是,我們不要的煩惱最終都是來自於看到諸法 皆為真實存在的一個真實執著、自性執著,這個真實執著、自性執著要如何破 除呢?唯有透過緣起的精通、緣起的透徹理解,才能夠完全遮止真實執著和自 性執著。這也是為什麼《中論》會說到“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 名,亦是中道義。”以及《四百論》裏面所說的“如身中身根,癡遍一切住, 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若見緣起理,愚癡則不生,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 語。”的原因。 如果我們不要煩惱的話,那就要好好的去學習並且思維空性。在學習的過 程當中,我們要反復地去想這方面的內容,讓自己透過多次的檢視獲得定解, 獲得定解的內容再反復讓內心去習慣它、熟悉它、串習它,讓自己生起修所生 慧,所以聞、思、修是這麼依序來修持的。 所謂的修法、修法,指的就是修心啊!僅僅透過信仰是改變不了我們內心 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到現在,在這麼多劫當中習慣了煩惱,這個 時候光憑著嘴巴說的以無自性來去除煩惱,僅憑這種說辭的表達就想讓內心獲 得改變是很困難的,唯有透過自己內心反復地思維、透過修所生慧來改變。 以我個人而言,從小就背誦《入中論》和《現觀莊嚴論》,這是我每一天 都會去背誦的內容,那時候我的內心裏面沒有什麼感受及感觸,可是慢慢的因 為反復地去想無有自性的空性的內容,而且《般若經》最主要對眾生說的就是 菩提心和空正見這兩者,再加上空性和菩提心的這個思維,透過多年的這種修 練,讓我的內心獲得改變。


就像我們在《現觀莊嚴論》裏面可以看到,發心就是為了能夠利益他人求 正等菩提的這顆希求心,即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也是因為思維菩提心,所 以我的內心是悲喜交加,但是卻覺得內心很充實、很溫暖,如同《入菩薩行 論》裏面所說的“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故應除 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 《入菩薩行論》以諸多的理由,來成立菩提心的殊勝、愛他心的殊勝以及 愛我執的過患。當我念誦到“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 樂。”的時候,我的內心確實有一種悲喜交加的感覺,那時候感覺到以前我們的 這些先賢大師修練菩提心所獲得的成就是如此的殊勝。而且過去噶當派的先賢 大師也說到:“最好的集資淨障就是思維菩提心,因為透過思維菩提心,一切的 罪障由此淨除,一切的功德福報由此累積。”確實是如此,千真萬確,所以菩提 心這個法門是極為重要必須要去修練的法門。 有關空性的部分就像剛剛所說的,就瞭解空性正確的見解即空正見而言, 我們就要去學習龍樹菩薩的《中論》和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及《入中論自 釋》,這是我每一天都會去學習的內容,而且《入中論自釋》裏面有一些表述 的方式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就像我剛剛講到《入中論》的緣故,想要引用裏面 的一句話“前說深可怖,多聞亦難解,唯諸宿習者,乃能善通達。”這句偈頌文 在《入中論自釋》裏面是怎麼做解讀的呢?世親菩薩、陳那論師等,他們無法 接受無有自性——一切都是在世間通俗的說法當中能夠坦然的安立的緣起,難 道月稱論師你要說他們是違背緣起性空的深奧見解嗎?月稱論師說:“是的,他 們的確違背了,他們背棄了緣起性空的見解,哪怕他們是非常有名氣的大師。” 可見,大師們真的就事論事的以邏輯的方式去分析。《入中論自釋》也是我每 一天都會去學習的經典。 在《入中論》第六品的末端說到,因為思維空性反復觀察的緣故,所以我 們看一切的事物都並非像看到般那麼真實客觀具體的存在,如果真的如同看法 般的是這麼存在的話,就會有四應成的過患,也就是:一、應成聖者定滅事物 之過患;二、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三、應成無遮勝義他生之過 患;四、應成無自性為非自空之過患。這四個應成的過患的思維非常重要,也 是我每一天都會去回憶和憶念的內容。 事物的存在,如同我們所見般這麼具體真實的話,確實會有應成聖者定滅 事物之過患,因為聖者在現證空性當中——現證諸法的究竟性為何的當中,應 該要看到諸法的這個具體、客觀的自性才對,可是看不到呀,因此就有應成聖


者定滅事物之過患。 而且,還有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因為這一切的存在只是在世 間通俗的說法當中合理的讓他存在僅此而已,並不是在觀察自性當中能夠被堪 忍的。以及應成無遮勝義他生之過患。 佛經裏面說到,諸法皆無有自性,不因由色空而空,色乃空性故。在此已 經說到了,我們覺得色是從他本身而形成了其作用——這是存在的最基本的準 繩,這不能去破除;而去說到了另外一種的諦實有再去破斥,所以說到了不被 無違害識損害的一個境上的不共存在,而說到了自性以外的一種諦實有再去破 除,這種的破除之法是沒有辦法真正的去瞭解到性空的,所以而說到了應成無 自性為非自空之過患。 上述所說的四種應成的過患,是我每一天都會去思維的內容,也是如此的 思維和堅持,對我內心的改變幫助極大。《入中論》裏面說的“如是慧光放光 明,遍達三有本無生,如觀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諦入滅定。雖常具足滅定心, 然恒悲念苦眾生,此上複能以慧力,勝過聲聞及獨覺。”因為思維空性的緣故, 能夠讓我進入到滅定的這種狀態,這是我所期待的!也因為思維空性的緣故, 我的內心獲得非常寧靜的境界,仿佛進入滅定的狀態。所以由名言諦入滅定這 不是經典上所說的一種表述而已,它實際上是可以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的,所以反復的思維空性真的很重要! 上述所說的內容,是我每一天都會去思維的內容,也是因為每日的堅持讓 我的內心獲得了改變。這之後再來念《心經》的時候,覺得《心經》是一本很 有重量感的經典。至於要不要為你們傳授這個《般若心經》的口傳,我覺得就 不需要了,我就挑重點的部分為你們解釋。 梵文:阿雅•般若波羅蜜多•日達雅•巴雅嘎雅 藏文:帕巴•謝日給帕若度磬北寧波•囊巴謝巴 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

如同《現觀莊嚴論》 禮贊文所說的: 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趨最寂滅,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法相,具為聲聞菩薩眾,四聖佛母我敬禮! 佛、菩薩、聲聞、獨覺都是透過空正見才能夠獲得成就的,如是詮釋空性 內容的經典有《般若經》,《般若經》的種類分廣、中、略三種,廣部分是 《般若十萬頌》、中部分是《般若二萬頌》、略的部分是《般若八千頌》。我 曾很殷重的去請《般若二萬頌》的口授傳承,至於《般若十萬頌》我確實沒有 時間,就《般若八千頌》而言我不但獲得口授傳承並且還獲得教授傳承。《心 經》是我們每一天都會去念誦的主要的經典,而且也是一部修練和思維的重要 的經典,當然我也獲得此口授和教授傳承。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俱。爾時世尊 入法門定。名為顯現甚深。 在靈鷲山這個地方,佛世尊的周邊圍繞著諸大菩薩,佛世尊在諸多的菩薩 和比丘眾當中進入深明三摩地,深明這兩個字的用詞是非常重要的,深指的是 無自性、自性空、空性,明指的是名識施設而有的緣起,所以不是說因為空性 而什麼都沒有,絕對不是這麼一回事,而是說這一切存在的事物並非以自己的 力量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屬性。 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屬性不代表事物沒有屬性,明指的是在通俗 的說法當中仍然可以安立其事物的屬性,這是其事物的屬性或其事物的存在不 是以自力讓其存在而已。 複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照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性。並於五蘊照 見自性皆空。

這時候世尊加持觀自在菩薩和具壽舍利子,於是觀自在菩薩與具壽舍利子 進行了互動交流,而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在藏譯裏面說到了 “照見五蘊亦皆空”,“亦”即也是之意。但在漢譯《心經》裏面只說是“照見五蘊 皆空”,沒有說“照見五蘊亦皆空”,即也要皆空之意,在中文裏面沒有這個“亦” 字,當然你們可以去做個研究。 我曾經問過一位精通梵文的學者在梵文版《心經》中有沒有這個“亦”字, 他很肯定的說有的。如果有這個“亦”字的話,我覺得可以帶來很深奧的解讀, 有兩種解讀: 第一種解讀,是五蘊皆無有自性,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他自己;除了這 個五蘊無有自性以外,由五蘊所施設的補特伽羅本身也無有自性。因為有一些 下部論師認為,補特伽羅是施設有的,可是補特伽羅的施設處五蘊是質體有 的。所以,在此說到,不但補特伽羅無有自性,補特伽羅所施設的這個施設處 五蘊本身也無有自性。 第二種解讀,在初轉法輪的時候只說人無我,可是在二轉法輪的時候不但 說人無我還說到了法無我,所以不只是人——補特伽羅無有自性,補特伽羅的 施設處的法——五蘊也無有自性。 因此“照見五蘊亦皆空”可以根據初轉法輪和二轉法輪來做解釋,以及除了 人無有自性之外,人的施設處的這個法(五蘊)也無有自性。 像唯識派他們會覺得,補特伽羅因為是自性有,必須要從他的施設處當中 找到補特伽羅的存在,所以用心識作為補特伽羅的事例而去說補特伽羅可被尋 找,而說到了心識是諦實有的。可是中觀師說,無論是心識、還是由心識所施 設的補特伽羅,皆無有自性。所以,“照見五蘊亦皆空”的“亦”字,確實有它的 一個深奧的用意。 聽說在《漢譯》版本的《心經》裏面沒有這個“亦”字,如果在漢譯的《心 經》裏面沒有的話,你們在念誦的時候應該要多加這個“亦”字去做思維,不但 人無有自性,人的施設處的五蘊也無有自性,也即:不但要照見人是空性以


外,也應照見五蘊也是無有自性。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複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照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性。並於五蘊照 見自性皆空。 即時具壽舍利子。承佛神力。請問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有善男子、或 善女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行者。彼當雲何修學。 說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子言。若有善男子、或善女 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行者。彼當如是觀照。謂正隨觀見五蘊自性皆空。色 即是空。空性是色。色不異於空性。空性亦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 即是空。

藉由佛的加持力,具壽舍利子請問觀自在菩薩,如果菩薩們想要去修行這 個深奧的般若波羅蜜多的話,應該怎麼做呢?於是,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子說, 若要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應該要照見五蘊亦皆空,方能度一切苦厄,色不 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此說到了空性四門,這是《心經》的關鍵! 我們講到以七相的理由來做觀察或以五相的理由來做觀察,在中觀的典籍 裏面會說到離一離異的正因等,以不同的理由而來做觀察,像是以金剛屑因來 觀因、破有無生因來觀果、離一離異的因來觀性質等,都不離七相或五相的觀 察,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此,我們以具有形色的一個事物為例,我們看到這個具有形色的一個事 物的時候,會覺得看到這個事物的時候他是存在的,這是存在的最基本的準 繩,這個不能破,破了都等於沒有了,所以他要破的是另外一種的諦實有。 這種諦實有的破除沒有意義!根據我們對事物的直接看法,會覺得事物真 實具體客觀存在的一個看法本身去做破除才有意義,但是這個被破除了不代表 說這個事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而說空即是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具有形色 的這個事物,能夠在名識施設當中存在,所以空即是色。 所謂的空性,是針對一個存在的事物而去說他是如何存在的,而不是一開 始就不存在的東西去講空性。一開始必須要有一個所遮的有法,我們看任何事 物的時候會有一個錯覺,會覺得這個事物是一個客觀具體存在的事物、是以自 己的力量讓自己存在的一個事物,這種的存在是未曾有過的!但是不代表否定 了這個存在就等於否定了他,因此空即是色。因為事物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而 有,所以更能夠依賴名識、依賴他緣而有,如此色法才能夠形成。 空即是色是說,這一切色法的屬性、事物的屬性,都能夠在世間通俗的一 個名言和心識的施設當中坦然的安立。我們在講四空、八空、十二空、十六 空、十八空等,這些都是在有的事物的基礎之上而去說空性的,而不是未曾有 過的像兔角般的這種事例去講空性,這樣沒有意義呀!所以在此說到了空和有 的無違。 剛剛我引用了《入中論》的這個四應成的偈頌文是非常重要的,應成聖者 定滅事物之過患、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應成無遮勝義他生之過 患、應成無自性為非自空之過患,因此並不會產生應成聖者定滅事物之過患, 也不會產生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 以理智去觀察事物如何存在的時候,找不到任何以自己的力量所形成的屬 性和作用,可是不代表他沒有屬性,只是這個屬性去尋找之後找不到,尋找之 後找不到不代表他沒有啊,所以空即是色。因為無有自性的空性的緣故,事物 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而形成的緣故,他的存在更需依賴他者而被安立,所以他的 存在是更合理化的;如果他的存在是靠自力而有的話,那就反而不合理了。 如果色並非自性空的話,那麼色就不會改變了。因為色的屬性是以自己的 力量而有了,不依靠他力了,如果色不依賴他力的話,那麼其他的因緣就無法 改變色法了,色法就永遠不會改變。所以,空和色是不相違的——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在此說到了世俗諦和勝義諦體性為一的內容,也就是空性是針對某 一個存在的有法而去說他存在的究竟性為何,而去安樂空性的。 現在的量子物理專家們所詮釋的內容,其實某種程度挺接近無自性的理 論,因為量子物理的專家們說到:以古典力學而言這一切物理的現象都是可被 衡量的,都是一個具體客觀的存在,都是永遠可被衡量的,所以我們看到的色 聲香味觸等宏觀世界的物理現象都是可被衡量的;可是到了量子物理的一個微 觀世界狀態的時候這一切都無法被衡量,只有在有觀察者出現的時候量子的現


象才可被衡量。 唯識派說,因為有一個有法是以自己的力量而有,所以心識必須要諦實而 有,而說到了事物的存在是因為有一個關照此事物的心識現起了之後才有此事 物的存在;這跟量子物理所說的,當處於量子的一個狀態的時候是無法被衡量 的,除非觀察者出現的時候才可被衡量,兩者的說法是非常相似的。

舍利子。是故諸法空性無相。不生。不滅。無垢。亦無離垢。無減。無 增。舍利子。是故於空性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 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 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 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非得。舍利子。如是菩薩由無得故。即能依 住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究竟大涅盤際。 接下來的部分就不需要多做說明了。 三世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才能夠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 的導師釋迦世尊也是自己反復的思維空性而獲得果位的,就像世尊在獲得了正 覺果位之後說到了:“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有如甘露此法我已得,若示於他無 有誰能知,不如住於無語森林中。” 導師釋迦牟尼佛透過了六年的苦行——真相為何、解脫大道為何,於是導 師釋迦牟尼佛覺悟了,他發現我們雖然想離苦得樂但卻離樂得苦的主要原因, 就是在我上產生了錯覺。我們會覺得仿佛有一個操控者的我在背後操控著我的 身和心,就像我們在講身語意的時候仿佛背後有一個操控者的我去掌控或擁有 這個身語意,可是這個仿佛是操控者的我到底在哪里呢?去尋找之後找不到 啊,你只能無奈的摸摸頭,所以《中論》說到了“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 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 我會對這句話略做修改而去思維自我,即“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自我 不有陰,何處有自我?”也就是,我並不是以自性來依賴我的五蘊,五蘊也並非 是以自己的力量成為我所擁有的事物。這個操控者的自我到底是在哪里呢?尋 找之後找不到啊!我們說我擁有這個身語意,可是在背後那個擁有著的我到底 是在哪里?


但是,沒有操控者的我,不代表沒有我喔!我是有的,只是我們去認知我 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這個錯覺就是我們會認為我的存在是因為我是身語意 背後的那個操控者的我,這種的我是未曾有的!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我,那麼去 尋找之後應該要找得到才對,可是找不到啊。 我是存在的,不是說我不存在,我會造業,我確實是有身語意。我們說的 沒有的那個我是什麼?操控身語意背後的那個我是沒有的,是未曾有過的,所 以我絕非像我們平常所認識般的這麼具體客觀的存在。《入中論》說到了“若謂 自相因緣生,謗彼即壞諸法故,空性應是壞法因,然此非理故無性。”這一切事 物去尋找之後的確找不到,由此我們可以證明一點,這個事物絕非以自己的力 量讓自己存在。 既然事物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存在的話,那麼其存在就是僅依他力被 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這時候瞭解了這個真相有什麼好處呢?我們通常會 有背後仿佛有一個真實獨立的我的錯覺,當把這個錯覺拿掉的時候很多的煩惱 都會隨之而去除。因為很多的煩惱都是以這個錯覺為基礎而產生的,當你深信 沒有這種獨立的操控者的我的時候,隨著這種錯覺的去除許多的煩惱也會隨之 而消滅,這個就是思維空性的好處。所以《四百論》裏面說到了“如身中身根, 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若見緣起理,愚癡則不生,故此一切 力,唯應說彼語。” 我們之所以把負面情緒取名為煩惱,是因為它會苦惱這個具有煩惱性的眾 生,它會讓你煩惱。那麼這個煩惱到底是來自於哪里呢?就是來自於諸多的錯 覺啊,在諸多的錯覺當中最主要的錯覺,就是來自於我們看事物的時候會深信 我們的看法,會覺得事物就是如此的真實、具體、客觀的存在。當你知道真相 絕非如此的時候,你就能夠深信滅諦解脫是絕對存在的。 三世諸佛也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才能夠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正等菩提,所以在此說到了空性的殊勝,思維空正見的好處。 由是應知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是善能除 滅一切苦咒。真實不虛。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達嘉他。嗡姆。伽德黑。伽 德黑。巴洛伽德黑。巴洛薩姆伽德黑。菩提薩娃訶。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即 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乃從定起。贊曰。善哉善哉。觀自在菩薩。如是如是。若善男 子。如汝所說。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諸佛如來。亦所隨喜。世尊說是語 已。具壽舍利子。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與彼一切所攝眷屬。及天、人、非天、 健達婆等、諸世間。普皆隨喜。於佛所說。信受奉行。

之後又說到咒語“答雅他 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諦梭哈”,有 一派的說法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正確的到彼岸去吧,建立大菩提。” 也就是因為反復的思維空性、堅持這個空正見的緣故,慢慢、慢慢的你看諸法 都如同幻化,你看諸法的時候都不會那麼的執著他是真實自性而有的,也是因 此讓你減緩了煩惱,讓你進入五道十地,也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 道、無學道,徹底斷除真實執著及其習氣的時候就是建立大菩提,就是獲得正 等菩提的果位。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光是空正見的思維是不夠的,必須還要有菩提心 的攝持,只有在菩提心攝持情況下的空正見的修練,才能夠成為諸相俱勝具有 一切功德的空正見的修練,才能夠斷除所知障,由這種空正見的修練才能夠成 佛。所以空性的思維絕對會讓我們的內心逐漸獲得改變。 你們漢人法友們平常會去念誦“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 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句偈頌文,裏面也說到了要“消除三障諸煩惱” 的話就要“願得智慧真明瞭”,也就是以智慧去瞭解真相,真正的讓你去明瞭 真相為何。在這個過程當中是需要集資淨障的,我們需要以菩提心去攝持空正 見的緣故,而說到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所以這句話是非 常博大精深的。 這是你們平常都會去念誦的祈願文,也希望你們在念誦的時候能夠去瞭解 這句偈頌文所要表達的內容,首先要廣大的聽聞讓自己生起聞所生慧,之後反


復的檢視、觀察讓自己生起思所生慧,再針對已決定的內容反復地去熟悉它、 串習它生起修所生慧。 我小時候雖然背誦了《入中論》和《現觀莊嚴論》,可是那時候什麼都不 知道,後來慢慢、慢慢的在師長的恩德下我學習了這些論著的注釋,逐字的去 消文、逐字的去瞭解。林仁波切和赤江仁波切是我的老師,赤江仁波切對我講 《廣論》及修心等方面的典籍,這對我菩提心方面的修練有很大的幫助,對我 內心的改變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大教典方面最主要是林仁波切的教導,他對我 的恩澤也極大。 我來到印度之後,在林仁波切快往生之前曾經請示過林仁波切,我把平時 對思維空性的內容向林仁波切稟告,林仁波切那時候對我大加讚揚說:“你在不 久的將來,會成為虛空瑜伽師。”我覺得,現在即便沒有成為虛空瑜伽師,也快 要成為虛空瑜伽師了,現在處於這樣一個階段。 我為什麼要這麼講呢?首先,我的確是反復的聽聞、反復的學習這些內 容;除了廣大的聽聞之外,我還會去反復的思維、檢視,透過日常生活去做觀 察和印證;觀察和決定的內容,我會反復的去想它、熟悉它、串習它,這是我 每日堅持聞、思、修之後的好處,這是我想跟現場的法友分享的內容。 我希望,你們不只要念誦《心經》,在念誦的同時也要知道《心經》的內 容,為此你們應該要去學習《中論》和《入中論》,如果你要學得更好的話就 要運用邏輯的這個工具,那你就要去參考量學方面的內容。 在參考量學的時候你們先從因明學、心類學開始著手進行,尤其在心類學 裏面說到了五遍行等不同心所的種類,如果你們能夠去學習的話,對你們的幫 助會很大。否則的話,我們只會知道情緒而已,這個情緒太籠統了,摸不著它 的具體的內容是什麼。但是在心類學裏面,為我們做了很仔細的一個解剖分 析,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透過五遍行為何、二十煩惱為何等心所種類的認知,而 去知道:“喔,原來情緒的內容指的是這個。” 所以我時常對漢族華人的法友們說:“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去學習大教典,不 應該只是以打坐修禪為主,務必一定要堅持聞、思、修這三者不分離,這點很 重要!”以上就已經圓滿結束了《心經》的教授,接下來我們進行問與答的互 動。


問與答 問:請問空性和自性空的差異為何? 答:佛世尊在講四聖諦的時候談到了空性,空性的用詞在初轉法輪的時候 就已經有了,但什麼是空性?對此卻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差異,因為有經部 對空性的解讀、有毗缽沙宗對空性的解讀、有唯識對空性的解讀,在中觀派裏 面分名言上認為有自相的自續派對空性的解讀、以及名言上否定有自相的應成 派對空性的解讀。 如果我們以最高的宗義即應成派的立場來講,空性是什麼呢?空性就是無 有自性,空性的解讀就是無有自性,即事物並非以自己的力量形成了自己的體 性,以應成派的角度而言是一樣的,可是以其他派系而言就不一樣了。 問:如何以空性來證成緣起?如何以緣起來證成空性? 答:這是很重要的關鍵!當我們在講空性的時候,如果你對於空性的解 讀,是尋找之後找不到由此而定義為空性的話,那是不全面的。 真正的空性的正確理解是,我們會覺得事物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了自己, 這個是錯的,因為沒有任何的體性是以事物自己的力量而有,所以事物的體性 只能完完全全的依賴他者而被認定而有、而被施予設定而有,僅此而已,這個 才是真正空性的理解。所以真正空性的理解,必須要透過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 已的認知,來瞭解無有自性、來瞭解空性。 在無尋無找當中,隨著世間通俗的說法可以坦然安立其作用。如果是有自 性的話,尋找之後應該找到才對,可是找不到啊!也是因為這麼思維,當你思 維空性的時候不是完全的否定,絕非如此。因為這一切都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 而已的緣故,所以我們就會知道沒有任何的體性是以自己的力量而產生的,一 切都是在一個認定當中而存在的,不是事物具體的客觀的以自己的力量而產生 的。 所以在經論裏面說到:“緣”字,指的是完全的依賴他者、完全的觀待他 者,以此破除自性有;“起”字,指的是形成、存在、有的意思,由“起”字否定 了墮落於斷邊,排除了完全的否定。所以“緣起”這二字是最好的瞭解空性的理 由,如同國王般的理由,能夠讓我們坦然入中道。 問:我們如何做為一個符合現代的佛教徒?

答:世尊在世時候的佛教徒與現在的佛教徒沒什麼差異,我們要做的是改 變自己的內心,至於外在的穿著則是次要的、無關緊要的。當然如果你是比丘 或沙彌的話,這是少數人要去成立的僧團,是要搭配著律學而來做的一個行 宜。至於空性的部分,最主要是透過自己的思維和檢視來改變我們內心的,無 需改變外相。 符合現代的佛教徒,只要穿著西裝擁有現代的知識即可,我認識的科學家 朋友,也是著名的教授、學者,在他內心裏面確實去思考菩提心和空正見的內 容,但是他不會對外說我在修練菩提、我在修練空正見,我們也不需要特意去 炫耀啊,平常該做什麼工作就去做什麼工作,但是在內心裏面透過菩提心和空 正見的思維,讓自己變得更善良、變得更有智慧。 平常我一直在說,我們需要身體的保健和心靈的保健,菩提心和空正見的 修練就是最好的心靈保健,透過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思惟會讓你的內心無有恐 怖,而且遠離一切的畏懼、妄念、執著。尤其是你對空性的認知越深就越會幫 助菩提心的成長,如同《入中論》所說的“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生, 如觀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諦入滅定,雖常具足滅定心,然恒悲念苦眾生,此上 後能以慧力,勝過聲聞及獨覺。”的確說得非常好。 我們說現代的佛教徒只是具有現代的專業和現代的穿著而已,他只是以外 相而去定義的跟內在的品質無關,不是以內在的品質去定義現代的人啊,就以 內心的一個品質而言跟以前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為了讓我們的內心獲得更好


的一個品質,的確需要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思維。 無論你有什麼樣的專業,無論你做什麼樣的工作,這跟修練菩提心和空正 見並不矛盾啊,但不管你在什麼樣的領域都會有憤怒的時候,因為會有憤怒的 機會,所以可以透過菩提心控制你的情緒讓你不要去憤怒,這不是每個人都需 要的嗎?

問:對於佛法初學者,如何趣入將空性結合菩提心雙運而修,讓我們與法 的距離越來越近,謝謝! 答:思維空性,如果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之上讓自己獲得解脫的話,這 個空性的思維會變成聲聞和獨覺的因緣。但,如果你對空性的思維,是在菩提 心攝持的情況下而思維空性的話,那麼這個空正見將會轉為對治所知障的因 緣。所以剛剛說的諸相俱勝的空性的思維,只有在菩提心攝持的情況下才有辦 法做到,才能夠具有一切殊勝之相。 也是因為思維菩提心圓滿一切福報資糧,也是因為思維空正見圓滿一切智 慧資糧,而成辦了究竟佛果位的色身和法身,色身靠的是思維菩提心所帶來的 福報資糧而帶來的,法身靠的是思維空正見所產生的智慧資糧而有的,所以色 身又稱他利色身、法身又稱自利法身,由此而究竟二利。 問:在五濁惡世當中,如何來修我們的信心,以至步步增上而不動搖? 答:在此所說的信心,最好是引用剛剛佛世尊的偈頌文所說的信心,即“比 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為敬。”這個信心是透過檢視、觀 察之後所產生的信心,是見理所生的信心,這個才會是堅定的。 如果你的信心是沒有理由為依據的,只是說:“喔,我的上師很珍貴。”這 叫做迷信啊!這種信心,我們隨著傳統一直堅持到現在的這個迷信,很有可能 會隨著別人的煽動而動搖和改變。 所以我一直在說信心要堅定的話,你的信心必須要轉變為見理所生的信 心,也就是透過檢視、反復的觀察,之後搭配著生活去印證之後所產生的信 心,這個就是那爛陀佛教大學一直在提倡的信心。 上師、善知識平日的作為也是我們要去觀察的內容,看他是表裏如一、還 是表裏不一,他表裏如一的時候加上他說的法,經過我們的檢視、經過我們生 活的經驗能夠被印證,那麼由此而生的信心就會非常的堅定。 否則,只是隨著別人的一種說法而產生的信心這個就是迷信,之後當你看 到上師某個不當作為的時候就會非常驚嚇——怎麼會是這樣的? 問:在現今這個紛亂的環境中,因為貪欲和憂鬱而自殺的情況越來越多, 請問我們該如何斷滅呢?

答:緣起的思維很重要,你要以多元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事情,在這社會 上有不同種類和思想的人,因為你以多元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真相,所以你更能 夠去接受這些不同觀點的人,加上我們現在是自由民主的社會,每個人的立場


不同、觀點不同、想法也不一樣,因為想法不同的緣故,所以他專業不同、追 求不同,當你能夠去接受不同觀點的時候,你的內心就不會那麼小心眼了。 而且之所以會憂鬱、抑鬱的主要原因,就是把所有生活的重心都擺在自己 的身上,這個愛我執會讓我們產生憂鬱呀,所以要儘量的減少愛我執。我們擁 有智慧嘛,我們有判斷的能力嘛,當我們碰到一些困難、逆緣的時候,不要因 此而馬上煩惱,你應該去觀察這個問題是否可被解決。 從更大的角度去想,一切眾生都應該是我們的親友才對。當我們在念誦儀 軌文的時候會說到“願如母一切有情眾生……”,我們會用“如母有情”這一用詞, 當你打從心裏面真誠的去對待和珍惜一切有情眾生,內心在如此珍惜和尊重的 一個情況下,怎麼會有憂鬱呢? 而且你應該好好的去學習《入菩薩行論》,《入菩薩行論》裏面說到了諸 多的愛我執的過患和愛他心的功德,“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 鹹由自利成。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的的確確 是如此啊! 我們一直把生活的重心擺在自己的身上,比起愛他更愛自己的執著會讓自 己無限的放大,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一點點的冒犯自己就非常的生氣、非常 的憤怒,不但有愛我執並且我們的智慧又沒辦法從多元的角度去著想,所以導 致產生了問題。 菩薩們因為去承擔眾生的痛苦而抑鬱自殺我未曾聽過,因為菩薩們打從心 裏面的去尊重他人、打從心裏面去承擔眾生痛苦的時候,在如此強大的心力下 怎麼可能會抑鬱?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些自殺的現象,是因為把我看得太 重、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我身上所導致的。 問:初學佛法者在每天的生活當中要如何去修行? 答:所謂的修法,並不是叫我們去念某一本論、某一本經或某一部儀軌, 這些都是次要的,修法是指改變我們內心。也即,以福德資糧而言,反復的去 思維菩提心,讓我們的心去相應菩提心;以智慧而言,讓心去相應空正見,反 復的思維空性,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 當然,以菩提心和空正見攝持的情況下去念咒、念經、念儀軌,那是更好 的。如果沒有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情況下,只是持咒和修這些儀軌的話,會不會 相應於正法這是有爭議的。更何況我們以這種嫉妒、甚至埋怨或詛咒的心態去 持咒的話會相應於非法呀,這不是修行。 所以修行指的是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相應於正法,這一切是依賴著因緣而有 的,當你深知這個真相的時候,你的內心就不會有那個小心眼鑽牛角尖的問題 了,因為當你在看到單一的逆境或困境現象的時候,你不會一直鑽牛角尖而陷 落在這個困境裏面,你會從此裏面跳脫——原來可以藉由這麼多種視角來理解 這件事情,因此有什麼好值得我去憤怒的呢?這就是以智慧的方式去思維真 相,我們是以這種方式來減少煩惱的;此外,還有一個是以菩提心的方式來減 緩煩惱。所以多多的思維菩提心和空正見,這是最好的修行。 問:我們知道,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要透過道次第的聞、思、修這樣漸 次增上,最終成就佛道的,但對這個過程覺得有些困難,請問有沒有其他的方 法能夠幫助我們漸次增長最終成就佛道?

答:聞思修可分不同的層次,如果你有機會去學習許多大教典的話就要去 學,因為當你聽得越多所獲得的資訊也就越多,如此你思維、參考的依據就會 越多,思考的角度就會越多,由此去修練的時候內心改變的機會就越大。 或許你真的沒有什麼時間無暇去學習,至少你可以透過一些簡略的經論去 瞭解佛到底指的是什麼?什麼叫覺、什麼叫淨?因為佛(桑給)就是淨覺的意 思嘛,透過淨而覺。以及(去瞭解)法到底指的是什麼?僧到底指的是什麼? 我們要皈依的佛法僧到底是什麼?你可以根據你所要知道的內容做聞、思、 修。 不一定是要去學習廣大的大教典才叫做聞,不一定是這個意思!根據自己 的能力、根據自己的時間,如果你有空、有更多的時間那就去學習廣大的教典


這沒有問題。如果沒有時間的話,你可以去參考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 《道炬論》就非常的簡要,並不是那麼的博大精深。在托麗這個地方,有人請 求阿底峽尊者說:“我們不想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廣大的教典,請您為我們寫一 本簡略的修行的手冊。”於是《道炬論》就這樣形成了。 《般若經》分廣、中、略三者,廣的部分是《般若十萬頌》、中的部分是 《般若二萬頌》、略的部分是《般若八千頌》,更略的就是 “無可言思般若 度,不生不滅虛空體,各別自證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禮!”哪怕是《般若 經》,佛陀也是很善巧的隨著不同眾生的根器,而去說到廣、中、略不同版本 的《般若經》。 所以隨著自己不同的時間和能力,先從略的部分做起,有空的時候再進入 中的部分、再深入廣的部分,如果這麼做的話對你來講會更容易地進入系統的 學習。像是宗大師的《三主要道》、《攝頌論》等這些文章的篇幅並不長,由 這些《三主要道》等的學習讓自己大略瞭解是什麼意思,之後再去讀《略 論》,之後再去讀《廣論》。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再去讀《中論》的解釋《正 理海》、《入中論》的解釋《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再搭配著《了不了義善說 藏論》。 一開始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就去學習大教典是很困難的,即便是要培育一 顆植物也要從小苗開始長起,我們要生起智慧之苗的時候也一定是從幼苗開始 慢慢茁壯長大的。

問:在這樣一個時代,依止一個教派或一位善知識好呢?還是依止多個教 派多位善知識比較好?

答:這得根據自己的條件、根器等而去決定的。有些人依止更多的善知識 對其而言會更好,因為每一位善知識的教授各有不同。以我個人來講,我依止 的善知識有二十多位,他們有各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從他們不同的專業領域及 其與眾不同之處,我會獲得很多的教授。 如果你自己依止了很多不同的上師,我們真正的善知識是大教典,我們的 真正善知識是佛典經論,這是我們真正的善知識。有些呈現人相的善知識可能 自己也搞不懂教典內義,卻教授弟子們去如何貪瞋,這也是有可能的。 最主要自己要去學習大教典而去做判斷,自己依止了多位上師擁有了不同 的傳承,有時候會產生不同的立場和矛盾,當有矛盾的時候對你來講依止多位 上師就不適合了。像是過去的至尊密勒日巴就只依止一位上師,即馬爾巴大譯 師。哪怕在當今,也可從一位上師處得到不同教派的傳承。 以我來講,我依止的上師來自薩迦、噶舉、寧瑪、格魯等,這四大教派的


教授我幾乎都獲得過。其中一些教授來自單一的善知識,一些同樣的教授來自 不同的善知識,這沒有問題呀。根據自己的條件、根器等情況,有一些人適合 依止更多的善知識,這對其幫助更大,對修心更有幫助,這樣的話對他來講依 止多位善知識就沒有問題。重點是我們依止的善知識,必須要是具相的上師、 符合條件的善知識,這樣的話就不會有爭議了。

問:請問要如何不分教派的學習佛法? 答:像我們在學習佛學哲理的時候,說到了毗缽沙宗的宗義、經部的宗 義、唯識的宗義、中觀的宗義,這些四部的宗義我們都要一一去學習呀!各派 系之間會有不同的立場,他們不同的立場、觀點是什麼,學習這些對我們智慧 的增長的確有幫助,會讓我們的見識變得更加廣泛。 從不同派別善知識處獲得教授的時候所獲得的資產是自己的,當然你把這 些資產作為貪嗔的因緣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但是我們透過過去的歷史也可以知 道,很多不分教派的大師從不同派別的善知識處獲得教授因此而獲益者比比皆 是。 問:請問該如何在安忍上下功夫?

答:有關憤怒的過失及安忍的殊勝,這些都是跟愛我執和愛他心有直接關 係的,為此你們應該要好好的去學習《入菩薩行論》,應該一直在你們的身旁 擺放一本《入菩薩行論》。 反復的去學習這部論著裏面的第六品安忍品,裏面說到了諸多的過失,對 你絕對會有莫大的幫助;並且在第八品靜慮品裏面,非常詳細的闡釋了愛我執 的過失和愛他心的功德。 所以你一定要擺一本《入菩薩行論》在你的枕邊,我相信這本論著已經翻 譯成中文了,當你即將煩惱或正在煩惱的時候,你就去翻閱第六品和第八品, 反復去想這裏面的內容,這麼做會有很大的幫助。(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