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文集2

Page 1

達賴喇嘛⽂文集 (又稱法海集)

第⼆二冊

第一部分、修次中篇 蓮花戒⼤大師 作 尊者達賴喇嘛講授 林耿如居⼠士潤稿 蔣揚仁欽⼝口譯

⼀一、︑、前⾔言 修次中篇有多種語言的譯本,最主要是講空性的道理 ——「空性智慧」,也就是「中道」,《修次中篇》是蓮 花戒大師的著作,他是一位具善巧以及成就的大師。在西 藏,《修次中篇》是一部非常聞名,同時也是很具有價值, 十分重要的著作。經由《修次中篇》,能使我們對於佛法 的概要,有更深的體會。倘若我們是佛教徒,卻不瞭解佛 法大致上的架構,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

1


大家有此難得的機會集聚一堂,思惟佛陀的功德,以 及追隨佛陀曾經走過的路,這是最重要的。應該如何追隨 呢?瞭解佛法的內涵,依教奉行!我個人不是很精通佛法, 但我會把所知道的,盡量為你們解釋說明。我努力以清淨 意樂傳法,也希望弟子們,以清淨意樂聽聞。假使如此, 將是清淨的佛法事業,功德圓滿,希望大家互勉互勵。

剛剛念誦的皈依發心,是調伏自己的內心,發心為一 切有情圓滿菩提,以很強烈的意樂,讓自己生起菩提心!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境是佛法僧 三寶,主要的皈依對像是法寶。「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 有情願成佛。」菩提心是希求菩提之發心,具足利益他人 以及無上菩提,二希求之發心。「直至菩提我皈依」,是 非常強烈、長久性的皈依,未證菩提之前都要做到。思惟 若證得圓滿的佛果位,就能如實地、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 眾生。「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 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此偈包涵智慧與福德兩種資 糧,但主要是福德資糧(六度萬行),即以佈施等一切善 功德,回向無上菩提!為了圓滿自利與他利二事業!如此 思惟,就是很強的皈依心。

我個人認為,只有追隨佛陀的智慧,才是個精進的比 丘!我非常歡喜,佛陀所指導的深奧道理,因為仔細探討 研究,會發覺佛法中所涵藏著更微妙的道理。它有廣大的 思惟空間,可以讓我們深思;真正去實行時,發現確實對 我們有實際上的幫助。

2


所謂「法」是建立在內心上,並非靠外在、外緣去改 善調伏的。我們所講的「佛法」,不是建立在天空上;回 教也不是存在於教堂或者字面上,說到基督教一定想到十 字架。所以當我們講到「教法」、「宗教」時,會認為是 外境的事物,這是錯誤的。真正的教法,是建立在內心上, 未調伏的心,使之調伏,並非由外力去改變。跟隨佛陀之 後,內心是否漸漸改善、步步進展?假使有,就是真正得 到佛陀的加持。若教法無法改善你的內心,表示你學錯了, 佛陀也無法加持你。

世親菩薩曾說過,教法分為「教正法」及「證正 法」。教正法是由討論及聽聞而修習。真正的教法是證正 法,是由聞思修而學習,建立在內心上。證正法是戒、定、 慧,教正法是經、律、論。透過佛法的道理,如何得到真 正的法?以戒定慧三學,在心靈上建立真正的法。當我們 聽到佛法時,一定要想到屬於內心,而不是指外在的佛像、 經典、念珠。念珠非屬於真正的佛法,外道婆羅門也拿念 珠持咒。許多先輩大師曾經講過,假使念太多咒語而未調 伏煩惱,小心你的指頭斷掉。有時候甚至還會念到一百、 二百鈔票…!?

現代人太注重佛像,看到黃金鑄造的佛像,就覺得很 莊嚴殊勝;看到泥巴塑成的佛像,就輕視祂,其實太注重 外表,不是好現象。以佛像外表(金、銀……)學佛,是 世間八法,不是真正學佛,而是在造業。雖然穿上法衣、 口才一流,但所做所為還是在造業。因此真正的佛法,是 指未調伏的心,透過對治力調伏;未生起的功德,透過對 3


治力使之生起。讓自己的過患減少到最低,讓自己的功德 增長到最高,如此學法才有益處。我們要即身成佛,是非 常困難的。應該以實際的修行,晝夜不斷、經年累月、多 生多劫串習,慢慢地去除內心的過患,建立圓滿的功德。 「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 苦。」有如虛空般眾多的有情,未度盡之前,絕不成佛。 這種心力是我們需要的。

一般人性急,都想快速得到果報。甚至有的上師,以 灌頂來解決一切的困難,而弟子們,竟也相信這種謊言, 雙方合作灌頂儀式,當上師出了問題,弟子們就責難上師 之不當。學佛最主要目的是什麼?在凡夫地的我們,是沒 有任何的證功德,要讓自己生起道功德,才是最主要的目 的。假使能調伏內心,不只自己快樂,也能使別人得到快 樂。

我們現在所得到的暇滿人身,並非是最圓滿的。有暇 滿人身,並不代表具有人生的意義。真正人生的意義是 ——調伏內心,需要長久的苦行去證得。我們要共同努 力,擬定一個長久的目標,經常串習,才能達到究竟圓滿。 我們無法快速得到證量與道功德,但如果腳踏實地、努力 修習,就可以積集資糧。運用長久時間學習「道次第」, 對我們來講,是沒有差別,因為若不學習,還是在輪回! 時常思惟成佛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二、︑、正釋 4


佛法的真正起源地是在印度,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講的, 稱為「經」,印度的許多大師研究的著作,稱為「論」, 經由這樣的承續慢慢流傳。目前佛陀經典,已翻譯成藏文 的大約一百卷;印度大師所寫的論典,翻成藏文的有二百 多卷;經和論總共有三百二十五卷,這是西藏佛教的基礎。 因此譯任何經典時,都會寫「梵文雲」或「梵語曰」,表 示這部經典,是從印度流傳下來的,然後再寫上「藏文 雲」。由「梵文雲」與「藏語曰」,可以瞭解,當代大譯 師,具有很大的功德。他們以詳細完善、精確無誤的翻譯, 圓滿指導我們。翻譯之後,並不是馬上出書,還要請印度 的班智達修改,互相討論之後,才出這部《修次中篇》的! 何謂「修」?就是反復串習、修習。我們應該以何種 方法調伏內心?改善內心?必須透過佛法的道理去改善。 但並非馬上可以達到效果,需要長期串習努力。當我們聽 聞教理時,第一次聽覺得很困難;第二次聽時,覺得比較 簡單;第三次、第四次聽時,就覺得愈來愈容易了。這就 是串習、熏習。比如我們時常憤怒、瞋恨一個人,當看到 此人,就會產生很強烈的忿怒心。這時應該想──我不應 該對他產生忿怒心的,我不應該這樣發怒。一次又一次的 熏習,自然而然不會對此人,產生很強的瞋恨心了。以此 串習的力量,調伏原本非理作意的過患。

以身體而言,剛開始做一個動作時,會覺得很困難, 但是天天做同一動作,就不會覺得困難。這就是長久的串 習、熏習所得到的結果。同理,「心」也是如此。每個人 5


都想離苦得樂,但被心所控制,心又被煩惱控制,即使不 要痛苦,因為不知痛苦的因何在,無法突破,唯有承擔痛 苦。快樂的因又不積聚,所以無法得到快樂。

「修」的意思,放棄往昔對煩惱的串習,換上新的串 習,不再被心控制,心也不再被煩惱控制。假使長期,把 心保持在善的一面,去串習、熏習,心自然而然變成善的 ;長期遠離煩惱的串習、熏習,來改善內心,叫做 「修」。

「修」,就是內心與善法相應的串習。所以必須多多 聽聞,什麼是真實的情況,以聽聞的善法,內心反復的思 惟,需與真理相應。不只聽聞,生起定解之前,先要觀察, 如果不相應,就無法對真理生起信心。完全相信真理之後, 知道生定解的勝利,不生的過患。修的次第分為二:一是 觀修,一是止修。觀修:就是反復的思惟觀察。產生定解 之後,把心安住於此,稱為止修。一般人對著境,內心就 產生起伏,這是習氣造成的,不加以觀察,就執著為真實。 如果不照修的次第,先修難的,後修易的,將無法達到我 們追求的目標。前前所修的內涵,是後後的基礎,次第正 確,就容易成辦所願。

這部《修次中篇》,並非在介紹歷史。雖然目前我們 所學的是因明學,但是聽聞解釋之後,依照所得的答案, 配合日常生活的作息去實行,可以調伏內心,得到圓滿成 就。「修」也有修的次第,如證得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生 起大悲心,大悲心是生起菩提心之因,有固定次第的,因 此稱為「修次」。

6


「虔誠致禮敬文殊孺童尊」,著作論典之前,先禮敬 自己的本尊,可以減少障礙。《修次中篇》主要講空性的 道理,屬於論藏的一部分,解釋慧學的論典。「修次」分 三篇:初篇、中篇、下篇。《修次中篇》,主要的內容已 有注釋,因此我時常念誦,這次以解釋「中篇」為主。

茲略述諸隨大乘經藏軌理者之修持次第。此中,欲極 速證得一切種智,當具尋思,現前精勤於能得彼之眾因緣。 主要是為跟隨大乘經藏,以及希求大乘的學者們講的, 以大乘道次第內容為主。大乘殊勝的原因是,無論在意樂、 加行、果上,都比小乘殊勝!思惟殊勝是發心,加行殊勝 是六度萬行,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果殊勝。因為具 足意樂、加行、果三種的殊勝,所以稱為大乘。

在此的大乘經藏,不是指經、律、論,而是指一般的 經典。大乘所要追求的是佛果位,不只斷除煩惱障,還要 斷除所知障,因此佛陀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為了要 得到一切種智、遍知,必須具足眾多因緣,所以要精進修 持成佛之因。

如是,此一切種智,不可無因生。若是,一切時中, 一切皆成一切種智,將成合理故。若無觀待而出生,則任 何皆不應有阻礙,以之,一切皆不成一切種智。如是,時 而有出生滅亡故,諸實事唯觀待於因,時而亦將有成就一 7


切種智。非一切時,非一切處,亦非一切。彼故必定觀待 因與緣。彼等因緣中,當依諸無謬、無不齊全者。

佛陀的智慧並非無因而生,它是事法、有為法,所以 是由因緣而產生。沒有一法不從因而產生,這是法的規則, 一切有為法,必須由因緣而產生。滅諦本身是無為法,但 也是依道次第的修持而證得。佛陀的所有功德,都是由因 緣而產生的。倘若佛陀不是由因而產生,而是無因生,就 成為長久不變;否則,就是完全沒有。假使有自性、獨立 產生,就成為永遠有,不是暫時有。如此將無一眾生可成 佛,因為佛陀就變成無始有的。這是緣起無自性的道理。

佛陀並非無始以來就存在的,佛果位是由串習而證得, 而且依同類因而產生。必須斷除煩惱,及煩惱所留下的習 氣——所知障,才能成佛。由此可以瞭解,一切的輪回、 一切的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都是依同 類因而產生。以有為法而言,從它的因來看,它是果;從 它的果來看,它是因。因果本身不相違,但不表示此因必 生此果;因為有因,是可成佛,但並不代表有因,一定會 成佛!雖然有因,但由於外緣的力量,可能摧毀這個果, 所以有因,並不代表一定產生果。但是果,必須由因才能 產生的!「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由因緣 而產生,所以它的性質常常在改變,無為法不靠因緣,所 以它的性質不會改變。

我們所學習的佛法,並非捏造,而是由「正量」去安 立的,因此學習時,必須以清淨的意識、正確的意識、不 顛倒的意識去學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會使我們 8


產生貪心及瞋心;這些貪心與瞋心是顛倒識,沒有任何正 量做為依靠,它是不正確、不清淨的。但是瞭解無常、空 性智慧、大悲心、忍辱或禪定…等,都是由正確,以及清 淨的正量來安立的。無始以來,我們以同一意識的續流至 今,有部分意識是不清淨的,有部分是屬於清淨的、正確 的。我們所要斷除的是不清淨、不正確、顛倒的貪、瞋、 痴等執著。這是「所斷」。所要取的是瞭解無我的智慧、 空性智慧、無常智慧。這是「所取」。我們為何會輪回? 由於顛倒識,也就是無明,使我們輪回不息。

無始以來,由於顛倒識的傷害,我們需透過佛法的道 理,才知道何者為正確的意識、正確的量。如何以清淨的 量,破除不正確與不清淨的意識?心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 性。瞭解實際的情況,即諸法的究竟性質時,這種智慧, 即正確清淨的量,自然會去除錯誤的顛倒識。當清淨正確 的證量,達到究竟時,就是佛陀的智慧。

因此,皈依佛是有道理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剛開始 也是跟我們一樣,經過學習、串習,把未調伏的調伏,未 瞭解的瞭解,以正確的智慧破除顛倒識,再慢慢地透過智 慧的串習,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所謂的「圓滿」,就是 我們意識上,有許多的錯亂識以及顛倒識,經由正確清淨 的智慧,慢慢排除與對治,使這些過患減少到最低,甚至 完全清除。所以佛果位,是由特別的因緣產生,由許多因 緣聚集而成,不是單獨的因緣,或者簡單的條件構成的。 現在佛的果位,是依因緣而產生,未來佛的果位,也是依

9


齊全的道次第,修持而得到,三世諸佛,都是因緣具足才 證得的。

每個人都具有,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明光),所以 每個人都可以學佛。我們都具有知道「境」的能力,知道 事物的能力,這是自然的能力,稱為意識。由意識的力量, 瞭解外物、外境。經由眼識去瞭解形狀和顏色,之後,自 然會瞭解此形狀和顏色,這是透過眼識的能力去瞭解的! 同理,你看到了、聽到了、見到了…,這些都是意識,讓 你得到這些感受的!此意識是粗分的,由粗分的根識而產 生。如:眼識是由眼根而產生。當我們的眼根受到損壞時, 眼識的力量便會減弱或敗壞。我曾經聽說,白色眼睛的狗, 所看到的都是白色的,此話若真實,表示我們的眼識與眼 根非常有關係。因為眼識的所依處是眼根,因此依眼根的 認識,稱為眼識。以人而言,粗分的意識與大腦有關連, 這是可以體會到的;如我們說:此人很聰明或很笨。從有 人類至今,透過腦細胞的感受,使智慧慢慢進展,人類愈 來愈聰明,但是這種能力,必須透過同類因才能產生。它 的所依處雖是脈息、氣流及腦細胞,但產生唯明唯知的能 力,並非由這些產生,而是由同類因產生。也就是產生唯 明唯知的這種能力的進取因,必須透過以前的意識產生。 所以我們不能把腦細胞(色法),和意識混淆一起!色法 是屬於色法,意識非色法;但所謂的「法」,卻是由色法 與非色法,兩者和合而產生的。

為了生起清淨與正確的智慧,必須瞭解諸法的性質。 意識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是一種唯明唯知的能力,並 10


非依暫時的因緣而產生。煩惱所執著的,是不存在的法, 當瞭解存在的法時,自然認識不存在的法。所要破除的是, 唯明唯知的意識所執著的,不存在的法;不是破除唯明唯 知的能力。由「所取」的智慧,破除「所斷」的煩惱。破 除意識上暫時的污穢時,能力本身不會消失;如眼睛上, 有灰塵遮擋了眼識,但當你把灰塵除去時,眼識能力仍是 存在的。同理,意識具有了知一切法的能力,但是由於暫 時的污垢遮蔽,無法了知諸法的究竟性質。當正確的智慧, 破除暫時的煩惱,以及一切的污垢、障礙,唯明唯知的能 力自然現起,我們也因此瞭解一切的實相。

佛陀所得到的這些功德,我們是可以得到的,同時也 瞭解,世間的創世主是不存在的。前面講到,輪回是由無 明而產生,《集學論》解釋的很清楚,這是由暫時的因緣 所產生。輪回非由世間的創世主所造,而是由同類因而產 生。因此每一有為法,也都由自己的同類因產生。

印度的數論派,認為一切法是共主相(在因時已有果 的性質)而存在。此非正確觀念,一切法都是由因而產生, 因本身,也要由其它的因而產生,前因還需前前因,以此 類推,因是無始的。倘若第一個因,是無因生,則成為永 恆不變,或完全沒有。

何謂「同類因」?此因產生它同性的果,如:種瓜得 瓜,種豆得豆。我們都不想得到痛苦,想要得到快樂;這 些都是,由它們的同類因產生的。因此想得到快樂,就要 種下快樂的因,斷除痛苦的因。斷除之前,先要瞭解,何 謂是痛苦的因?何謂是快樂的因?才有辦法斷除。同理, 11


若不瞭解真正快樂的因,是無法得到快樂的。因為快樂, 是由同類因產生,所以你必須聽聞佛法,瞭解真正快樂的 因,然後去實行。唯有種快樂因,才會得到快樂果,這種 因果道理,佛法講的非常詳細。

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法,都是由因果而產生。佛陀第 一次轉四諦法輪,因此佛教徒必須瞭解四諦——苦、集、 滅、道。「苦諦」是果,它的因是由「集諦」而產生。每 個人都想得到永恆的快樂,遠離一切痛苦。這種快樂,是 由強烈的對治力,斷除痛苦的因而得到的,也是由因而產 生。「滅諦」的因是道諦,能證得滅諦果位的,是「道 諦」。染污諦的因果是集、苦;清淨諦的因果是道、滅。 我們都不想要痛苦,必須瞭解痛苦的因果;想要快樂,更 需瞭解快樂的因果;痛苦快樂不只是感受而已。

苦可以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被煩惱控制, 無法自主的這種痛苦,稱為行苦。即無自主地被業與煩惱 所轉、所控制。此痛苦因有二:業與煩惱,最主要是煩惱。 假使業種子沒有煩惱的熏習,是無法成為痛苦的。因此, 業與煩惱,最主要的是破除煩惱。煩惱的種類有很多,主 要是五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

滅諦是斷除一切痛苦、得到永恆快樂。能證得滅諦所 使用的方法,稱為道諦。痛苦的根源是無明,而無明的對 治即道諦。無明是顛倒的執著,它的正對治是,瞭解諸法 究竟性質的智慧——空性智慧。以「空性智慧」破除顛倒

12


的無明,「空性智慧」即道諦,由道諦的修持,才能得到 滅諦。因此,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四諦」。

我們要瞭解,無明是可以斷除的。如何斷除呢?所持 的境是有,還是沒有?空性是否存在?仔細去觀察、瞭解 實際上的情況,抉擇無明與空正見,何者為正確?假使瞭 解實際的情況,就能瞭解無明是顛倒識,它所執著的,與 實際是不符合。這時才會深信,無明是可以斷除的。先思 惟,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境與相,實際上是否存在?是否符 合實際的相與境?經雲:「一切的法並非真實有,但是由 於無明的串習,看到真實存在。」諸法所現的相,以及它 本具的相(究竟性質)是不符合的!由此而安立了二諦 ——世俗諦與勝義諦。四部宗義都講到二諦的道理,這裡 以中觀應成所講的二諦道理為主。

總而言之,由名言識所安立的法,稱為「世俗諦」; 由勝義識尋找觀察而得到的,稱為勝義諦。因此我們要體 會,真正四諦的內涵,首先要瞭解二諦。以中觀宗義去體 會,可以得到正確的二諦道理,而且會瞭解輪回是可以破 除,解脫是絕對可能的。進一步瞭解,滅諦絕對存在,僧 寶也是存在。因為滅諦是心的功德,當體會到滅諦的存在, 證得滅諦的聖僧(僧寶)當然存在。這時才會瞭解佛陀是 存在的,更深信佛、法、僧是存在的。

聽到「佛陀」這個名詞時,不僅代表二千五百年前的 聖者而已,對佛陀的看法、體會、感受會完全不同。因為 你瞭解,佛陀是經過道次第的修持,才得到圓滿的滅諦。 聽到「法」,不會覺得是捏造出來的幻想,而是由強勁的 13


對治力,破除煩惱而得到,所以相信法寶是存在的。這時 對三寶所產生的信心是不共,而且是非常強烈的。具有滅 諦與道諦功德的僧寶,是不可思議,非常殊勝。從內心深 深地體會到,對三寶的信心,不只是虔誠的信心而已,是 淨信心,是依見到正理而產生的信心,不會動搖,非常堅 固。佛法僧三寶不是歷史,確實是存在,具有相當殊勝功 德。要產生這樣堅定的信心,必須瞭解二諦與四諦的道理, 以及瞭解一切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所以《修次中篇》 說,必須依無謬、齊全之因緣,才能成佛。

殷重行於錯謬因,縱經極長時,然不獲所欲果。比如 由山羊擠牛奶般。由未觀所有因,亦將不生果。蓋無任何 種子等,不長苗芽等果故。以是,欲得彼果,當依所有無 謬因緣。

想成辦果,其因必須具備三條件:性質無誤,數量齊 全,次第無誤。假使因緣不齊全、錯誤,是不可能成就佛 果位。錯謬之因,無論歷經幾千劫,都不會得到果報的。 一切有為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今生的快樂痛苦,都是 由因而產生。如發願想要富有,雖然有發願的力量,但還 是要靠自己去實行。常常有人祈求上師,賜予萬事如意、 事業順利…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佛陀曾說過:「自己 是自己的依怙,自己是自己的救護主。」所以能救自己的 人是自己,並非是上師。當然上師是有些幫助,但最主要 靠自己。當業果成熟時,佛陀也無法救你。佛陀在世時, 釋迦族快被另一位國王毀滅,佛陀的大弟子請求佛陀,輓 14


救此不幸的事件。目犍連尊者雖以神通力,也無法改變現 前的惡果報,因為神通是不敵業力的。當死緣成熟,縱使 抱著佛陀的法相,或則佛陀親自給你藥,也無法因此得救。 瞋心的對治力是忍辱。當我們不斷地串習忍辱,由忍 辱的力量,使瞋心減少到最低,就不會得到瞋心所產生的 痛苦,自然而然得到快樂,同時也會使他人快樂。為了得 到真正的快樂,必須讓自己內心建立對治力。不可能祈求 上師,讓我們不要貪心、瞋心、痴心,必須靠自己去達成。 假使不想有瞋心、貪心所產生的痛苦,必須串習忍辱,或 觀不淨觀…等,如此才能對治。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建立 在內心上,改善內心非常重要。

《寶鬘論》說:能言善辯者,不代表懂佛法。擅長持 咒、念佛,並非我們所要追求的佛法。我時常提到,身、 口可以做到的大禮拜、繞塔、持咒…等,並非真正的佛 法。如:一位老太太去繞塔,手上也撥著念珠,表面上好 象在念佛,但另一面卻在跟她的同伴聊天,「最近有沒有 什麼趣事啊?你和家人如何啊?…等等」身在繞塔,口中 也念念有詞,但所念卻是一般世間的俗事。因此能專心緣 於一處,念108遍佛號或咒語,是非常困難的。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心上,並非在身、口。思惟無常 或空性時,有沒有生起煩惱?一旦有煩惱,無法生起虔誠 皈依的信心,也不會有任何的善念;心存善念時,絕對不 會生起煩惱。有些格西很會講經說法,但沒有調伏內心,

15


非常可悲!所以,「因」必須無錯誤,而且齊全,由內心 來建立。

若問:一切種智果位之因緣,彼等為何耶?謂似我猶 如天生盲,無法示彼等,然如薄伽梵,現證圓滿已,對諸 所化機所宣者,我亦將以薄伽梵語作宣說。於彼,薄伽梵 曾告曰:「秘密主!彼一切種智之智慧,是由大悲根本 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是故,若欲 證得一切種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此等三。

一切種智果位的因緣,可分為三:一、現前分,二、 粗分隱蔽分,三、細分隱蔽分。由五根識修持的因,稱為 現前分。無常、空性等,非是現量可知,必須以正理抉擇 體悟的,稱為粗分隱蔽分。煩惱層次有多種,我們的意識 粗淺層次亦不同。雖有極細微的意識產生,但是無法以現 量見到,或以正理抉擇體悟,必須慢慢培養,累積經驗, 長期修持。以目前而言,想瞭解這種極細微的煩惱,及意 識層次,既無經驗,亦非現量可知,唯有依靠佛陀的教義。 如何相信,意識有細微的層次呢?因為佛陀,亦是由凡夫 成佛的,然後把所修證,對所化機宣說,故可以相信有細 微隱蔽分。

如何以完整齊全的因學佛?發心、大悲心、六度萬行 等,方便品的修持。主要以大悲心為根本,生起的世俗及 勝義兩種菩提心,加上方便行的正加行證得。悲心,有無 量悲心與大悲心等。這裡所指的根本悲心,是清淨意樂所 生起的悲心,即大悲心,此乃菩提心的根本。若有大悲心, 16


就可能圓滿無上菩提;若無大悲心,無論如何精進努力, 修持幾百億劫,也是不可能證得佛果。

如果悲心、菩提心等方便都具足,因緣齊全,即使不 想要佛果,也會自然產生。所謂世俗菩提心,就是發心菩 提心;勝義菩提心,是空性現量智慧。《入行論》雲:由 智慧與方便的配合,到達究竟彼岸。也就是要認識世俗與 勝義,以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的修持,才能證得佛果。 圓滿菩提心與方便品的修持,可以證得他利色身;成就智 慧品,可以證得自利法身。因此,法身與色身,也是由同 類因(智慧與方便)而產生,智慧與方便,則是由二諦而 安立。總之,目前所看到的一切,皆是自性空,在自性空 當下,又是緣起。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安立二諦 的當下,修持智慧和方便,得到佛果位。

若發悲心,諸菩薩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誓盟。 次,明我見已,將恭敬趣入,極艱難行,必無間斷,長時 修習福德與智慧資糧。既入彼已,定修圓滿福德資糧。若 圓諸資糧,則如於掌中,證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種智 之根本,唯有悲心,當由最初即修彼。《正法集經》亦告 雲:「薄伽梵,菩薩不應學極多法。薄伽梵,菩薩若善持 一法,善為觀察,彼之手中,已握一切佛法矣。若問:為 何一法?即此大悲心。」

這種悲心,就像對自己心愛的獨生子,但不是對單獨 的眾生,而是對一切的眾生而產生的。由此悲心的力量, 生起——為了使有情得到永久的快樂,我一定要成就佛果 17


位之心。為了一切有情努力,無論是否能完成,我都要去 做。這點非常重要!由內心深處生起強烈的責任心,即清 淨意樂;由清淨意樂生起悲心,由悲心生起菩提心。

諸佛薄伽梵,以大悲心遍攝持,已獲一切自利圓滿, 乃至有情界盡前,常住於世,然所作不似聲聞,入涅槃城 最極寂靜中。觀照有情,遠離涅槃城,如離焰鐵屋,故諸 薄伽梵之無住涅槃因,乃彼大悲心。

大悲心殊勝之處是離二邊,使你遠離輪回,以及自利 涅槃的寂靜樂。由於大悲心之故,雖在寂靜當中,心依然 系著一切眾生,諸佛菩薩因此,圓滿自利利他的一切事業。

此中當詮,修持悲心次第,最初即入,著手起行。起 初,暫修平等捨,於諸有情,當除貪或瞋,成辦平等心。

修悲心之前,先修平等捨。親怨的分別,是由內心貪 瞋引起。因此由思惟貪瞋的過患,修平等捨。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要生起菩提心,首先要瞭解 眾生的痛苦,所以認識痛苦很重要。例如有人生病,要先 知道得何種病,病越嚴重,我們的憐憫心會更強。沒有產 生相當的憐憫心,也許是不清楚病嚴重的程度。有人修憐 憫心,卻無法使心力提到最高,因為不瞭解,眾生真正的 痛苦是「行苦」。瞭解自己所得苦蘊之身,對自己的影 響,和所受的痛苦;轉一個境,他們也是同樣的痛苦,這 時憐憫心才會自然生起。

18


比如乞丐,本來就一無所有,不會互相輕視;但是稍 微有點權勢地位,就會產生競爭、嫉妒、輕視的心,所以 煩惱比較重的是較有地位的人。當我們真正瞭解輪回的痛 苦,可以觀想,他人的煩惱比我們重,所得的痛苦比們嚴 重,如此思惟,可以對他人產生憐憫心。因為認識痛苦而 生起大悲心,為了使眾生得到真正的快樂,離開痛苦,除 了必須瞭解痛苦,還要加上愛護他人的心,以及慈心。假 使無法百分之百愛護眾生,就無法生起真正的悲心。

菩提心的修持有兩種:一、自他換,二、七因果。自 他換,可以透過空性智慧修持,比較穩固和殊勝,當然七 因果也是很好的修持。無論任何修持,都是以平等捨為基 礎。若沒有平等捨,修持菩提心時,對某些眾生,比較容 易生起憐憫心,有些比較難生起。這是沒有修持菩提心的 過患。

思惟一切有情,皆欲安樂,不欲痛苦,無始輪回中, 無何有情,未曾百次為我親人。周遍思之,此若俱祇數, 或有於之生貪,或有起瞋,故我當以平等心,對待諸有情。 作意思已,先由中庸者著手,亦於親敵,修平等心。

非理作意,貪會成瞋。應該瞭解,所謂的仇人及親人, 並非是真正的仇人及親人。前半生對你很好,後半生可能 變成仇人;現在的親人,前世也許是大仇人呢!平等捨, 是對親人和仇人都平等看待,不要把暫時的親人和仇人, 認定為永遠的親人和仇人。真正的仇敵不是外在的,而是 自己內心的貪瞋,所以煩惱是真正的仇敵。

19


如同造房子時,一定先把地面鋪平。當你對每一眾生, 都沒有差別時,修利益眾生的心,才是平等的。任何有情 都想離苦得樂,任何眾生都曾是你的親人。自己有痛苦, 曾經當過親人的一切如母有情,也有同樣的痛苦,也同樣 的想離苦得樂。曾經是親人,對我有相當大的恩德,不是 我親人時,也給我很大的恩德。今天大家聚集在此地,籌 備佈置場地等,不一定是很熟的朋友,也許為錢來幫忙, 但是沒有他們,我們也沒有圓滿的法會。製造一件衣服, 也需要許多的過程,當你買一件衣服,雖然是自己付的錢, 但是如果沒有做衣服的人,你有錢也沒有用。

同樣地,今天能使用麥克風,也是經過科學家,不斷 的研究才發明的。我們的食、衣、住、行,起居生活的一 切,都是許多眾生,互相合作才有。好名聲亦如此,由眾 生一傳十、十傳百,才成好聲譽,並非一人可造成聲勢。 因此世間的一切,都是由許多人的因緣而產生。

無論何人,能活到現在,不是依靠自己單獨生存的。 假使我們聽到吃人肉,會覺得很卑鄙。同樣地,羊也是輪 回中有生命的眾生,如果我們吃羊肉,不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些人說,羊是畜牲不一樣,我覺得此想法太愚痴。

應如此的思惟:認識的朋友對我有直接的恩德,不認 識的朋友們,對我也有許多恩惠。尤其仇人,對我的恩惠 更大,因為有仇人,才有瞋,才能修忍辱。修忍辱,必須 有起瞋心的境,不可能對著釋迦牟尼佛像,觀修忍辱吧! 因為仇人的因緣,使我們得到修忍辱的機會,你不覺得仇 人很珍貴嗎?

20


《入行論》說:「仇人對我有恩惠,不是因為幫助 我,而是使我生氣,讓我有修忍辱的機會。」我們修忍辱 的善知識,是仇人。修忍辱的機會很少,是仇人少,所以 仇人很珍貴。咕駑仁波切曾經說過:有一個人繞寺時,看 見旁邊坐著一個人,就問:「你在做什麼?」坐著的人回 答:「我在觀忍辱。」繞寺的人說:「混蛋!」坐著的人 馬上說:「你為什麼說我混蛋?」可見他沒有遇到修忍辱 的境(仇人),一遇到「境」,就無法修了。還有個故事 :有一位聽力不太好的老和尚,要去一座寺院,年輕的和 尚問:「師父,您要去那裡?」老和尚聽成一句壞話,於 是說:「啊!你在說什麼?」年輕和尚說:「你好笨!」 老和尚說:「對!對!」所以修忍辱,必須要有對象,才 有修忍辱的機會。

學大乘佛法的人,特別要感謝仇人的恩惠,因為仇人 給我們修忍辱的機會。同理,沒有可憐的眾生,不可能生 起大悲心,大悲心靠一切可憐的有情眾生產生。《入中論》 雲:「菩提心具有初、中、後的殊勝功德。」大悲心非常 難得,是無上殊勝的法門。大悲心是緣一切可憐的眾生證 得。一切眾生對我們有很大的恩惠,無論今生後世、修三 學、一切基、道、果的修持、佛果位等,都是緣一切有情 眾生而證得。因此憶念一切有情的恩惠,會瞭解不能放棄 任何的眾生。一般總是認為有情眾生,離自己好遙遠,但 是思惟恩惠,無形中把距離拉近,所以修習悅意的慈心非 常重要。如何使自己遇到任何眾生,都能生起悅意、歡喜

21


的慈心?有了悅意的心態(慈心),再加上認識痛苦的出 離心,才能生起大悲心。

次於一切有情,先修平等心,再修慈愛。以慈愛水, 滋潤心續,如有黃金之地,於之播下悲心種,將極順利旺 生長。次以慈愛,熏習心續已,當修悲心。

先認識自己的痛苦,才能體會他人的痛苦。對一切眾 生,先觀修平等心,次觀修恩惠,再生起悅意救護之心, 才能生起悲心。

彼悲心,乃欲一切痛苦有情,遠離痛苦之希冀相。三 界所有有情,隨其所應,皆以三苦相,受極痛苦。是故, 當於一切有情修彼也。似此,薄伽梵曾告曰:「一時,彼 等有情地獄之眾有情,無間長時,唯沈溺於熾熱等諸種苦 河中。」亦告曰:「如是餓鬼眾,多數感受,難以堪忍, 飢渴苦火枯槁之極苦身軀。」顯然,旁生眾亦是,唯感相 互吞噬、瞋怒、廝殺、傷害等苦。人眾亦是,感受遍求不 得,相互仇恨、傷害、愛別離、怨憎會、貧困等無量苦。

凡由貪等煩惱,諸纏蔽心,抑或被諸惡見所擾亂,彼 一切皆是痛苦因,如處斷崖,唯是極苦。縱是諸天,亦被 壞苦所苦惱。諸享欲天神,彼等恆感死歿及墮落等恐怖, 憂鬱御心,雲何安樂。

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苦苦,以人而言,是痛 苦的感受,如:生、老、病、死等。有些沒有直接痛苦的 感受,而是由貪、瞋、無明,顛倒執著的惡見,或認為 22


「我」是常、一、自主的邪見,這一切俱生我執的顛倒 執,皆是痛苦因。好比在斷崖邊,雖然暫時離開三惡道的 痛苦,但是具有痛苦的因,所以很容易墮入斷崖。何謂壞 苦?是指有漏的快樂感受,即由煩惱產生的快樂感受。四 禪天的天人,沒有苦苦、壞苦,但還是有行苦。

行苦,乃業與煩惱之性相,隨他轉之體性,一一剎那 自然壞滅之性相,周遍一切眾生。

隨他轉之體性,是由煩惱及業所控制,在每一剎那, 無自主、無止境的壞滅。由無常可以瞭解,我們是痛苦, 由苦瞭解「無我」。因為每一剎那轉換,所以不是常法, 因為由煩惱及業控制,所以沒有自主的能力,因此「我」 不是常、一、自主。

以是,所有眾生,皆住苦火焰燃中。見已,作意思惟, 如我不欲苦,所有他人亦皆同。鳴呼!疼愛我之此等痛苦 有情,如何由彼痛苦脫離出?謂如己受苦般,亦可以欲離 彼之行相,以彼悲心,住三摩地,或一切威儀中;當於一 切時,於諸有情修習之。如雲,最初唯於眾親友,由見所 受諸種苦,故當修持之。

當我們觀修悲心住三摩地時,如果因為時間,及坐姿 覺得有點累,可以出定。出定後,可以靠念咒的力量,讓 悲心保持住。自己和他人都想離苦得樂,我們有權力,也 有能力離苦得樂,以這樣思惟,觀想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

23


次,唯平等觀諸有情無差別,思惟一切有情,唯是我 親人,周遍思已,次當於諸中庸者修習。其時,如於親友 般,平等入彼悲心。彼時,當於十方一切有情修習。其時, 猶如愛兒受苦之母般,自感極苦,欲拔出苦之行相,悲心 自然流露。於彼一切有情,平等而住,彼時,即稱圓滿矣, 亦得大悲心之名。

大悲心的修持次第如前說。無論見到、聽到、想到任 何人,不必刻意,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希求他人離苦之心, 「猶如愛兒受苦之母般」,自然流露的悲心,才是真正的 大悲心。

修習慈愛,最初由親友作起,欲彼遇樂之行相。漸次, 當於中庸以及怨敵修習。如是,串習彼悲心,逐漸,希欲 現前拔濟所有有情,將自然湧現。

修習利益眾生的慈心及悲心。慈心是讓他人得到快樂 的心;悲心是幫他人拔除痛苦的心。有了慈心及悲心,為 眾生離苦得樂,想負起一切責任的心,稱為「清淨意 樂」。「七因果」的修持,先修平等捨,接著知母、念 恩、報恩、慈心、悲心、清淨意樂。「自他換」的修持, 也是先修平等捨,觀想自他平等,次觀取捨,再觀慈悲。 所謂的「自他換」,不是自己與他人交換,而是每一眾生 都想離苦得樂,這點是一致的、平等的。所以不能貪某人、 瞋某人,因為大家是平等的。一個很卑賤、很貧窮的人,

24


也想早日脫離貧苦困境,同樣有離苦得樂的心,為什麼明 知他也想離苦得樂,還要瞋他們呢?這是不合理的。

我們要思惟愛他人的功德,和愛自己的過患。世界上 任何的不安定或戰爭,都是由愛自己而產生;世界上的一 切和平安樂,都是愛他人的心態而產生。可見真正對社會 有益的是愛他心,對社會沒有貢獻的是愛己心,一切過患 的根源是愛自己,一切功德的根源是愛他人。從凡夫到成 佛,所有的過程,都是由愛他心、利益他人,而圓滿這一 切。無始以來,一直都是愛自己,聽自己的使喚做事,結 果至今還在凡夫地。假使好幾劫前,努力觀修愛他心,也 許已經成佛了。所以思惟愛他心,好比自己生命一樣,去 愛護珍惜它。

修持愛他心,可以圓滿一切功德,因此自他換,就是 把愛心擺在別人身上。為了使愛自己的心降到最低,修取 捨。呼氣時,把自己一切福德善行,捨給他人,吸氣時, 把他人的煩惱過患吸過來。取捨法門是對治「愛我執」的 法門。透過自他換修持,使慈悲心圓滿。如何修學他利之 心,而生起菩提心?想要圓滿利益他人事業,必須成佛, 因此以希求他利之心為因,與希求菩提之心相應的發心, 叫菩提心。

次,串習根本悲心已,當修菩提心。彼菩提心,行相 分二:世俗及勝義。其中世俗,謂許誓以悲心,現前拔濟 所有有情,為饒益眾生故,思惟願證成佛。以欲求無上正

25


等圓滿菩提之行相,初發起心。彼復,如《戒品》所示之 儀軌,當由安住菩薩戒之余智者處發心。

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勝義菩提心。希求他 利之心及希求菩提之心,所產生的心,是未通達境之心, 叫世俗菩提心。以觀察事物、思考對立性質,觀察勝義之 心,叫勝義菩提心。使初發心堅固,必須受願心儀軌,為 了能行六度萬行,依戒品所示受菩薩戒。

如是,既發世俗菩提心,為發勝義菩提心故當勵力。 彼勝義菩提心,謂出世間盡離諸戲論,極其光明、勝義所 行境、無垢、不動、宛如無風之燈明,持續不動搖。彼由 恆時恭敬,長時串習奢摩他、毘鉢捨那瑜伽而成辦。

勝義所行境,指勝義識所執境,無垢、不動、清淨無 為。勝義菩提心,是由方便世俗菩提心攝持,而得的空證 現量,所以是出世間的,即緣空三摩地。在證空三摩地當 下,無任何世俗相,此時意識和境,好比水溶於水,無二 相之差別。此證量可以直接對治實執——輪回之根本無 明。雖然方便品的慈心與悲心,也可以對治煩惱,使煩惱 減低,但是無法正對治。唯有勝義菩提心(空證現量), 可以把煩惱連根拔除。倘若只有菩提心,缺乏空正見,無 法完全斷煩惱;反之,若只有空正見,無法去除所知障, 因此是需要雙修的。

長期串習奢摩他及毘鉢捨那,即止觀雙運。勝義菩提 心,是以止觀雙運三摩地證得的。需要聞所成慧,思所成 慧,修所成慧。先聽聞空性義理,再以三摩地之力專注於 26


空,依修行次第,慢慢生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此乃奢摩他。 於奢摩他專注緣空性當下,會再次生起另一種的身心輕安, 於此中觀察空性的智慧,謂之毘鉢捨那。以奢摩他及毘鉢 捨那雙運,才能證得勝義菩提心。雙運的功德不是稍作修 持,短時所能成辦。如同西藏祖師密勒日巴大師,雖能即 身成佛,亦是經長時苦行,努力串習而成就。當初釋迦佛 雖已成佛,為令眾生瞭解,示現苦行相,最後方得成就正 等正覺。我曾看過,珍藏於博物館的釋迦佛苦行相,我因 追念而禮拜三次,感受極深。如果大家能恆時瞻仰思惟, 釋迦佛的苦行相,對我們有很大的策勵作用。許多人認為 佛陀行六年苦行,我們只要六星期即可成佛,或以密教閉 關三年一月半就可成佛,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其實世尊示 現六年苦行,有很大的用意。把目標放遠,修行成佛,快 者三大阿僧祗劫,也許更長久。密教的即身成佛雖然可能, 但本身必須具足條件,長時的淨罪積資,非是一蹴可幾的。 因此勝義菩提心,也是需要長期串習奢摩他、毘鉢捨那, 才能成辦。

如《聖解深密經》雲:「慈氏!當知凡諸聲聞眾、菩 薩眾、如來眾之善法,所有世間、出世間,皆是奢摩他與 毘鉢捨那之果」。彼二能攝一切三摩地故。所有瑜伽師, 一切時中,定當依奢摩他、毘鉢捨那。如彼《聖解深密經》 雲:「佛告曰,如我所示,任何聲聞眾、菩薩眾、如來眾 之三摩地諸行相,當知一切皆為奢摩他與毘鉢捨那所 攝。」

27


奢摩他即「止」、毘鉢捨那即「觀」。何謂「止‘? 專注一境,心不外散,斷除內外一切幻想,內心安住於善 所緣境。藏文直譯:「安住」。遠離內外一切幻想,稱為 「安」,心專注一處,稱為「住」。「觀」亦曰「勝 觀」,以奢摩他專注於所緣境之後,再以智慧觀察所緣境 之究竟性質,此時觀察心極其細微,所得也是深奧殊勝, 故曰「勝觀」。此觀察方式比原先殊勝,所以稱為「勝 觀」。亦即由九住心,慢慢改善內心,令心於境能任運安 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此三摩地即為奢摩他。再以智慧 觀察所緣境上之究竟性質,而得不共身心輕安,此智慧稱 為「毘鉢捨那」。

唯有串習奢摩他,諸瑜伽師無法斷障,僅暫時駕馭煩 惱耳。無智慧光明,不能善滅隨眠故,無法善滅隨眠。是 故,彼《聖解深密經》雲:「靜慮駕馭諸煩惱,智慧能善 滅隨眠。」《三摩地王經》亦雲:「縱然修彼三摩地,彼 不能壞計我想,彼煩惱故極錯亂,如此勝行修禪定,設若 妙觀法無我,分別觀彼若修習,彼乃涅槃果之因,以彼余 因無寂靜。」

恆常修習奢摩他,僅能暫伏煩惱,使之暫不現行而已。 無空證智慧,無法斷煩惱習氣種子——隨眠。隨眠分習氣 及種子二種。如果現在有蚊子虰你,瞋的隨眠種子將會現 起,覺得蚊子是障礙,為何會如此?因為有瞋心的隨眠, 遇到外緣就會現起。種子與種子之間有隨眠,但沒有外緣 不會現起。阿羅漢有過去所留之善惡隨眠習氣,但惡隨眠 28


沒有外緣可生起煩惱。外道宗義師修禪定,亦可達到非想 非非想天,但無法滅除煩惱根本,此無明是極錯亂識。有 一外道師入定好幾年,出定後發覺長髮已被鼠輩築巢,而 起了極大瞋心,頓時禪定功夫全退失,是故禪定力量,不 能完全對治煩惱。因此必須先認識無我,安立無我之後, 以奢摩他為助伴,再以善擇諸法之智慧去辨別,方是涅槃 果之因。除此,無其它寂靜之因,也就是妙觀慧之外,別 無他途。長期串習空正見,使之日漸增強,無明自然減弱, 甚至徹底斷除。雖然慈悲心與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但煩 惱之正對治,除空正見別無其它。

《菩薩藏》亦雲:「凡未聞此菩薩藏法數,未聞聖法 毗奈耶,僅執三摩地以為足,隨我慢勢力,將墮我慢中, 不能脫離生、老、病、死、哀傷、呻號、痛苦、憂愁、諍 鬥,六道眾生,不脫輪回,不能盡脫苦蘊。了知彼已,如 來告曰,隨順由他聞,將由老死脫。」

輪回的痛苦,包括生老病死等苦蘊之因,皆由無明而 產生,為業和煩惱所控制。六道眾生,若不能脫離煩惱, 就不能脫離輪回,應聽聞善巧上師的空性教授,依此脫離 輪回生死城。

以是故,欲斷諸障礙,出生遍淨慧,當住奢摩他,當 修智慧。如《聖寶積經》亦告雲:「住戒證得三摩地,得 三摩地修智慧,以智獲得清淨慧,以清淨慧戒圓滿。」

以奢摩他為基礎,再以證空毘鉢捨那,斷除諸障礙煩 惱。由持清淨戒而得定,由定產生慧。空證現量是真正的 29


道諦。在家居士以五戒為基礎,出家眾以沙彌戒、比丘戒 為基礎。有了戒體會遵守學處。接著以正念、正知判斷有 無違背學處,以正念警惕自己,以正知辨別善惡。如:傷 害別人時,因為具正念而起警惕心,因為具正知而中止加 行意樂。

正知即判斷力,具有辨別是非之能力。正念是由隨順 聽聞正理、如理思惟,憶念意識正確、不違背學處。比如 講話或背誦時,靠先前意識之憶念,此乃正念的作用;另 有一意識,辨別憶念有無錯誤,此意識是正知。正念正知 隨時存在,持守學處時,若有正念正知,能避免違背學處, 因此很重要。有正念正知的警惕心,不至於放逸、懈怠, 甚至夢中亦如是。長時串習正念正知,意識容易安住於所 緣境。以正念持戒,再以正知辨別,意識有無持境,有無 散亂。正知應當靈活,反應要快。學定時,雖然能安住於 所緣境,但內心不專注、無力、空洞,此時僅有住分,缺 乏明分與專分,專注力量不強,所緣境看不清楚。修禪定 需具足三要件:(一)住分、(二)明分、(三)專分。 透過戒體,不斷串習正念正知,再以意識緣念,就容易專 注於一境。

不遵守戒律很難學習禪定。因為無法得到標準的正念 正知,放逸的人無法專注一境,內心會馬上往外散亂,即 使堅持坐下去也會很累,因此持戒是得定的基礎。總之戒 能遠離向外散亂,定能遠離內心散亂。證得奢摩他的殊勝 功德,是身心相續能隨意任運。證得奢摩他及毘鉢捨那時, 想緣一境,馬上可以任運安住所緣境;安住之後,也可以 30


任運觀察究竟性質,此乃止觀雙修之殊勝。如:水往地面 散開流,力量不大,如果集中在一個水桶里,再往下倒, 力量就大了。同理,目前我們的心是散亂的,若以奢摩他 與毘鉢捨那的力量,收攝內心並安住於一處,再以智慧辨 別所緣境的性質,將會更清晰明瞭。是故,依戒生定、依 定生慧,欲證勝義菩提心,需要奢摩他與毘鉢捨那雙修。

《聖大乘修信經》亦告雲:「善男子,若未近主智, 我不說諸菩薩信大乘,如何出生大乘。善男子,以此法數, 如是,菩薩信於大乘,成為大乘,皆可也。當知彼一切, 皆以無散心,正思義及法而出生。」唯以離奢摩他之毘鉢 捨那,瑜伽師之心境,將成渙散,如處風中燈,將不堅穩。 倘若不瞭解空性,菩薩們無法對大乘產生堅固的信心。 因此修學大乘的菩薩,不能散亂。若無止觀雙運的空正見, 無法得到解脫,因為無法專注於所緣(空性),好比風中 燈,不穩定、不堅固。

以是,不生極明智慧光。故當依似此二。彼故,《聖 大涅槃經》亦告雲:「諸聲聞眾,不見如來種,三摩地強 烈故,智慧微劣故。諸菩薩眾,雖見然不明。智慧強烈故, 三摩地微劣故。如來遍照一切,奢摩他及毘鉢捨那相應 故。」以奢摩他勢力,如燈不為風動,心不為妄分別心風 所動搖。以毘鉢捨那,盡斷惡見垢,不為諸余所乘離。如

31


《月燈經》所雲:「以奢摩他勢力無動搖,以毘鉢捨那將 如山般。」故當住彼二而行瑜伽。

必須依奢摩他和毗鉢捨那,產生的空正見,才能正對 治,輪回的根本無明。「如來種」,即如來佛性或佛的法 身,如來遍照一切,即究竟法身。佛的智慧法身(究竟法 身),唯有諸佛,才能以現量瞭解,不是菩薩的現量,可 以瞭解的。智慧法身的現量,唯有諸佛具有。至於「如燈 不為風動」的作用,是由奢摩他所產生。毘鉢捨那的作用 是,當智慧堅定後,再以奢摩他,「斷盡惡見垢」,不會 被其它的逆緣,所干擾破壞。

以密教而言,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 伽部。一般瑜伽部以下認為,毘鉢捨那是修觀,但是宗大 師說,無上瑜伽部是修止觀。修無上瑜伽(深明不二智慧、 空樂不二智慧),在深明不二智慧,或緣空三摩地時,唯 有止觀。但是顯教及密宗瑜伽部以下認為,毘鉢捨那屬於 修觀。

於彼最初,一時,瑜伽師問:「其以安樂,迅速成 辦,奢摩他及毘鉢捨那,當漸依奢摩他及毘鉢捨那資糧。 彼中,何為奢摩他資糧?」謂住隨順處、少欲、知足、盡 斷諸雜務、屍羅清淨、盡斷貪等妄念。

奢摩他和毘鉢捨那需要雙運,但是此二者的修行次第, 首先是要證得奢摩他。而且奢摩他和毘鉢捨那,是因緣和 合而產生,因此因緣要齊全。住在不喧嘩、安靜的地方,

32


個人要少欲、知足。所謂不滿足,是有了還想要,斷除不 滿足就是知足。

彼中,當知隨順處,是具五功德者,謂無劬勞能得衣 食等故易得;人不凶惡,未住怨敵等故處所善;無病之地 故地良善,友伴具戒見同故友伴善;日間無眾多人故,又 夜靜聲寂故具足善。

若問:何為少欲?謂無增上貪著眾多、上好法衣等。 若問:何為知足?謂僅得粗陃法衣等,常能知足。若問: 何為盡斷諸雜務?謂盡斷買賣等惡事、與在家出家眾太親 近、行醫、星算等。若問:何為屍羅清淨?謂於二戒,不 違越其自性及遮制罪學處。放逸破時,速速追悔,如法而 行。

「二戒」,因為是大乘經典,所以指別解脫戒,以及 菩薩戒。何謂「不違越其自性」呢?罪行分兩種:一、無 論有無受戒,只要造作惡行,就是造業。二、唯有受戒者 才有的罪。由於放逸而破戒時,應速速追悔,馬上以四力 作懺悔。

有謂聲聞戒中,他勝罪不准還淨,然若彼亦具追悔心, 並具爾後不再犯之心,分別觀察以何心造彼業,彼心無自 性故,修一切法無自性故,當說其戒,唯是清淨。由聖者 未生怨之追悔清淨,而當了知。是故,當精勤修無彼追悔 者。

33


罪業本身是無自性,善業也是無自性,造業者也是無 自性;以如此方式思惟,是相當強而有力的懺悔。

作意貪等,其此世、後世眾過患,斷尋思彼等。同樣, 輪回實事不論可愛或不可愛皆是,彼等一切,皆是壞滅法, 毫不堅固。彼等一切,必然無長耽擱,終將與我分離,我 又何以於彼增上貪著等。思惟而修故,斷除一切尋思。

以貪而言,無論今生、後世、生生世世,都會受到傷 害。此處主要指,貪今生的五欲,會使你的心散亂於世間 的五欲中,對於修禪定是很大的障礙。不僅如此,還會破 壞今生、後世…永久的一切利益。輪回等世間法,都是壞 滅法。

「彼等一切……斷除一切尋思。」是屬於奢摩他的部 份。

若問:何為毘鉢捨那資糧?謂依聖士夫、遍尋多聞、 如理思惟。若問:於彼,當依何聖士夫?謂多聞、詞明、 具悲心、忍厭倦者。

聖士夫是具足多聞、詞明、具悲心、忍厭倦者。「多 聞」,學習大小乘教法,精通教理、遍尋多聞、如理思 惟。「詞明」,善巧引導。「具悲心」,具有大悲心。因 有大悲心,所以善巧地引導。「忍厭倦者」,已精通一切 學識時,不可隨己欲,想說法才說。

34


若問:於彼,何為遍尋多聞?謂凡薄伽梵所宣之十二 部契經,了義或不了義者,恭敬諦聽。似此,《聖解深密 經》告雲:「隨欲不聞聖者語,是毘鉢捨那障。」

大乘認為佛陀所講的經,分了義和不了義兩種。但是 小乘認為佛所說的經,一定是了義經。何謂不了義經?佛 陀因為某種因緣、某種目的,善巧地引導眾生,稱為不了 義經。唯識認為,能以詞義安立的經典,就是了義經;不 能以詞義安立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但是中觀認為,了 義是空性之意,不了義是指世俗諦。因此講空性道理的經 典,就是了義經;講世俗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為何世 俗是不了義、空性是了義?世俗所見是一種假相,不包括 本身究竟性質的涵意,實際上的性質,並非如眼識所看到 的世俗相,因此是不了義。真正具足事物本身性質和涵意 的,唯有空性。空性不是眼識所看得到的,它是屬於勝義, 是事物的究竟性質,所以稱為了義。因此「所宣」,分為 了義和不了義。同樣地,「能宣」的經典,也分為了義經 和不了義經。所宣空性了義的經典,稱為了義經;所宣世 俗不了義的經典,稱為不了義經。《修次中篇》主要詮釋 中觀,因此以中觀的定義為準則。

彼經雲:「毘鉢捨那,是由聞思所成之清淨見因出 生。」《聖無愛子請問經》告雲:「具聞生智慧,具慧息 煩惱。」

在此毘鉢捨那,是指證空現量的毘鉢捨那,是由聞思 空性,所成之清淨見因而出生。

35


若問:何為如理思惟?謂凡了義經藏,或不了義經藏 等,當善抉擇。如是,菩薩若無礙,於所修者,將得專一 決定解。若非如是,則如乘車抵岔路口人,於疑處,不得 專一決定解。

首先聽聞,背誦科判,不一定全部背,但主要的科判 要記住,才能瞭解大致上的架構。之後學習,先瞭解修行 的大綱、重點,才會生起信心,也比較容易學習。為能瞭 解佛法精髓,依止上師很重要。尚未依止前,先觀察上師, 是否精通教理?是否能講出完整的佛法內涵?假使上師不 精通佛法,你跟著學,也是不會有成果的。因此學習經典, 要努力精進,免得老大徒傷悲,後悔不已!現在有機會學 習,應該緊緊把握!因為聞、思非常的重要。

瑜伽師於一切時中,斷魚肉等,非不相順,當定量而 食。似此,菩薩積聚所有奢摩他與毘鉢捨那資糧,當以彼 入修。

「斷魚肉等」,不是魚肉斷,其它肉不斷。而是斷不 淨食,不只一般肉類,最好連洋蔥、大蒜、蛋、酒、茶之 類都要盡除。外國人最怕胖,卻大飲大食,像我們藏人定 量而食,剛好夠營養。有些人認為過午不食,是為了減肥, 其實非也。

彼中,瑜伽師正修時,最初,為圓滿諸所有事,行大 小便己,於無聲荊棘悅意處,作意思惟:「我當安置一切 36


有情於菩提心要。」且以欲現前拔濟所有眾生之思,令大 悲心現行。五體投地,頂禮安住十方一切佛菩薩眾已,於 面前,盛設佛菩薩之畫像等,或余者亦可。

「五體」,頭、兩手掌、兩膝蓋。「五體投地」,不 一定是大禮拜,跪拜也是手掌、額頭、膝蓋都會碰到。大 禮拜是整個人趴在地上,能伸多長就伸,行大禮拜時,不 能睡覺,想睡覺,站起來再睡。睡覺不是大禮拜。跪拜時, 額頭一定要碰地,假使不方便禮拜時,可以用合掌,以恭 敬的手勢,也是禮拜之一。當然手掌一定要碰地,除非殘 廢或特殊情況。至於合掌的方式,兩個大姆指一定要往內, 大姆指代表法寶、法身,外形像如意寶,代表色身。以密 教而言,有不共的象徵,因此合掌時,一定要做這樣的手 勢。禮拜時,先在額頭,之後在下巴,胸部;或者先在頂 部,之後額頭、下巴、胸部。有許多的解釋方式,圓滿的 禮拜,姿勢要特別注意,比較恭敬。

禮拜的對象,最好是如來像,也可以用觀想作禮拜。 至於佛像,不能以分別心與差別心去對待;不可依「像」 的歷史年代、質料粗細等,分別對待。此乃錯誤觀念。假 使沒有佛像,「或余者亦可」。亦可擺一顆石頭當佛像, 作禮拜。當年密勒日巴修行的地方,沒有任何的佛像,他 本身衣服也很破爛,但是卻可以即身成佛,最主要以意樂 及思惟,觀想而證悟的。一般骯臟的地方,或骯臟的牆壁, 不要貼佛相,應該選擇莊嚴乾淨的場所;或則貼上又撕下, 撕破了,這些行為對佛相是不恭敬的。

37


於彼等,盡力供獻、贊頌、懺悔己罪、隨喜所有眾生 善行。於極柔軟舒適墊上,雙足結至尊毘盧遮那佛之全跏 趺,或半跏趺亦可。眼勿太張,亦勿太閉,垂注鼻端。身 勿太彎,亦勿太仰,端身筆直,當內住正念而坐。

次,雙肩平衡,頭勿太低太高,且勿偏一方。從鼻至 臍,端直而住。齒唇自然而住,舌抵上牙齦,氣息內外游 走,勿令出聲,或粗猛或不調。務必令出息、入息無感覺, 徐徐任運而轉。當如是作。

於彼最初,當暫修習奢摩他。止息散逸外境已,持續 緣於內,自然運轉,安住具足喜悅輕安之心性,即所謂奢 摩他。

學定時,如果座墊柔軟舒適,可以坐得較久,而且不 會有身體上的障礙,比較容易學。金剛跏趺座即全跏趺, 就是雙盤。至於半跏趺即單盤。有些人修定或者修行時, 一定要閉上眼睛,其實不一定。剛開始,完全地閉上眼睛, 看起來好象在修定,內心較會有感受,但是慢慢會散亂。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太張,也不要太閉,垂注鼻端。假使內 心一直安住於所緣境,慢慢地把注意力全擺在心上,雖然 開始時會看到東西,但是不會受到外境的干擾。倘若完全 閉上眼睛,一方面容易睡眠,另一方面容易散亂。當然有 些修持,可能會看前方或者看天空。但是以一般而言,應 是「眼勿太張,亦勿太閉,垂注鼻端。」我們也開玩笑的 說,外國人的鼻子又高又長,不像中國人扁鼻子,比較容 易修行。

38


「身勿太彎,亦勿太仰,端身筆直」,抬頭挺胸,肩 膀平衡,最好鼻端與肚臍垂直。手勢為手心向上,左手在 下,右手在上,兩個大姆指輕輕相拄(結手印、三昧印), 主要看自己方便,放下亦可,但是大姆指一定要相抵觸。 牙齒和舌頭自然輕放,舌尖輕微抵上顎。「當內住正念而 坐」。若無法端身筆直,腳放輕鬆亦可,最主要專注於所 緣境,遠離外物散亂的心,或者遠離內心散亂稱為 「安」。「安住」即安住於所緣境,亦即「止」,就是奢 摩他。

緣彼奢摩他時,任何伺察真實,即為毘鉢捨那。如《聖 寶雲經》所雲:「奢摩他乃心一境性,毘鉢捨那乃正分別 尋思。」

當奢摩他緣境時,任運伺察事物的究竟性質的智慧, 就是毘鉢捨那。當奢摩他緣空性時,不完全依「止」安住 所緣境,必須再加以修「觀」辨別空性。因此奢摩他與毘 鉢捨那,並非由所緣境為差別,而是依作用;奢摩他的作 用,是安住於所緣境,毘鉢捨那的作用,是辨別所緣境的 性質。

前面提過「修」是串習、熏習,「修」之前應先瞭解 對象,再長期串習,才會有所進展。如果不瞭解無常的性 質,而去觀想無常,對無常不可能透徹明瞭的。如果先瞭 解,無常具有剎那、剎那幻滅的性質,不是無法改變的常 法。內心對無常,有決定性的瞭解,再以奢摩他,安住於 無常,此奢摩他,才是有把握的奢摩他。假使對無常的性 39


質模糊,再次的辨別觀察,務必使自己內心甚深理解、決 定的把握,再以奢摩他安住於無常。假如內心疲累了,再 次以智慧辨別無常的性質,如此不斷串習,「止」修 「觀」修互運雙修。修行不只是「止」修、努力打坐,雖 然有時需要靠禪定的力量,但是「觀」修也非常重要。修 無常、修空性,屬於內心意識與緣外境事物(無常)修。 而修菩提心慈心、悲心、虔誠心、信心,是讓意識變成慈 悲心等,是從心續當中生起,不是先認識外境,屬於另一 種修行方式。

奢摩他與毘鉢捨那,在修持上有差別,奢摩他是以收 攝,毘鉢捨那是以觀察作修持。

《聖解深密經》雲:「世尊!雲何遍求奢摩他,善巧 毘鉢捨那?佛告曰:慈氏!如我所說,法假安立。契經、 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比喻、本事、本生、方 廣、希法、論議,凡為菩薩眾所說,彼等菩薩當諦聽、善 受、熟讀、意善尋思、觀見,極通達已,彼獨處寧靜,內 正安住,如善思法,於彼等作意。以何心作意之彼思,持 續作意思惟。如是而行,多次安住,於彼起身輕安,或心 輕安,彼即名奢摩他。如是,即菩薩遍求奢摩他。以彼, 身得輕安,或心輕安已,安住於彼,斷除心渙散,如所思 法,於彼等性中,分別尋思、勝解三摩地所行境影像。如 是,於彼等三摩地所行境影像,任何思擇、最極思擇、周 遍尋思、周遍伺察、忍、欲、分別、觀見、通達所知義, 即名毘鉢捨那。若如是,菩薩即善巧毘鉢捨那。」

40


多次串習後,先得身輕安。「於彼等三摩地所行境影 像」,此乃異共相。「伺察」是仔細觀察,不畏懼任何一 法,全然地安住於此法上。因為菩薩以奢摩他,安住於境 中,再以智慧,善巧仔細觀察,故名菩薩善巧毘鉢捨那。

於彼,瑜伽師欲現前成辦奢摩他,最初暫於契經、應 頌等所有經藏,專注真如、抉擇真如。謂抉擇真如,即總 攝一切,心當近住於彼。越專一越能攝持一切法,故心當 近住於彼蘊等。當專一住心於,如所觀察、如所聽聞之佛 身像。如《聖三摩地王經》所雲:「以如金色之佛身,普 嚴世間怙主尊,於彼所緣誰心住,稱彼菩薩根本定。」

「謂抉擇真如,即總攝一切。」指奢摩他的修持,是 收攝的方式。佛陀所說的一切,皆為了涅槃,而涅槃即真 如、空性(心續上的空性)。奢摩他與毘鉢捨那的修持, 可以觀無常、觀空性……;也可以先觀佛菩薩像,生起止 觀之後再觀空性。若能以觀想佛菩薩方式,修定更完美。 最殊勝是,以密教生起本尊方式,修奢摩他。現在以顯教 為主,所以主要的所緣境是佛像。佛像安置在手臂長的前 方,尺寸適中,觀想佛像晶瑩剔透、乾淨明亮,較不易昏 沈。昏沈是黑暗的意識,使心收攝容易入睡,若能在深山 觀修,視野寬廣,對治昏沈、散亂很有幫助。緣佛像修奢 摩他,不一定安置在前方,也可以記清楚佛像;再觀想, 前面透明光亮的釋迦佛像,光芒萬丈,一樣可以對治昏沈。

41


修奢摩他前,先以九住心的第一住心「內住」。剛開 始持境,是由正知觀察,再以正念持所緣境,接著是以第 二住心「續住」。若無法安住所緣境、內心散亂,再一 次,以正念正知安住。若還是有昏沈、掉舉來干擾;昏沈 時提起心力,但若太昂時,掉舉會侵擾,故適中即可。《辨 中邊論》雲︰「依八斷行,斷五過失。」以八種思惟 (欲、勤、信、安、念、知、思、捨),斷除五種過失(懈 怠、失念、掉舉和昏沈、不作行、作行。)

如是,隨彼所欲之所緣,安住心已。當再於彼,持續 住心。於彼近住已,當如是運行。觀察思惟,善持所緣否? 或沈沒否?或高揚散於外境否?於彼,若為昏瞶或睡眠所 蔽,必沈沒或觀見疑似沈沒,彼時,當作意極喜事物,佛 身像等,或光明想。次,除沈沒已,務必於彼所緣,令心 極明白觀見所緣。當如是作。

其時當知,若如天生盲、人入暗中、或閉眼,心未極 清楚觀見所緣,彼時已成沈矣。其時,馳散於外境色等, 尋思彼等德故、或作意余事、抑或欲求昔曾經歷境,心掉 或觀見疑似掉,彼時當作意,諸行無常、苦等,令厭離事。 次,息渙散已,以正念正知繩索,拴意大象,於彼所緣樹 幹上。

何時無沈或掉,見心自然安住,彼時,於彼所緣,馳 松功用,當平等捨,彼時,隨欲安坐。似此串習奢摩他, 身及心將成輕安,如所欲求,心於所緣得自在。彼時,當 知業已成辦奢摩他。

42


修止,剛開始是粗分的昏沈和掉舉。接著雖然有住分, 但是明分不是很強時,表示有細微的昏沈。昏沈是痴所攝, 掉舉散亂屬於貪,此時正知非常重要。昏沈和沈沒,要分 辨清楚。沈沒並非想睡,而是心松懈,無法全力緣境。想 睡是昏沈,由昏沈及睡眠力,令心沈沒,稱為內散動。剛 開始緣境,觀察內心,若是松懈,表示有昏沈干擾,必須 以正知辨別,去除障礙。觀修時,必有昏沈、掉舉,讓你 產生幻想,所以內心要不松懈、強而有力的持所緣境,此 乃真正的修禪。若心太沈沒,應當思惟——菩提心的殊勝 或暇滿人身難得,讓心高揚起來,但太高,又易產生掉舉。 若心掉舉,應念死無常。若忘記所緣境,是屬粗分掉舉, 若未忘所緣境,而另外又產生歡喜,是屬於細分掉舉。心 太高昂也是障礙,因為容易散亂。總之,昏沈和掉舉,都 是攝心的障礙。但是要注意,心太收攝,又變成一種掉舉 了。故應讓心安住於平等捨,遠離沈掉。

所謂不作意,並不是昏沈、睡眠都不作意,是以正念, 系心於所緣境,不加分別觀察,令心安住,使妄念不生。

意識之法性,有世俗與勝義二種內涵。以世俗法性解 釋,是心的唯明唯知性質;以勝義來說,就是唯明唯知的 最究竟性質,也就是空性。修學時,首先應摒棄一切妄念, 使唯明唯知的體性,顯現出來;之後,針對唯明唯知的體 性,現自性空。這是極為困難的!因此,藏傳無上瑜伽的 修持,皆以唯明唯知的體性,最究竟性質的空性為所緣, 獲得成就。無論大手印、大圓滿、或空樂不二等,都是如 此。

43


這些修持,首先要認識,什麼是唯明唯知的體性?再 觀察它的最究竟性質,也就是空性。必須有這種基礎之後, 才能獲得加持、成就等。以這種為所緣的心識觀修,就是 無上瑜伽的主要修法之一。

在無上瑜伽修次中,也有以生起本尊,所緣本尊像修 持,或修氣脈明點,這不困難;但是從空性中生起本尊, 或氣脈顯為咒輪,才是極為困難。讓自己內心,真正體會 空性的道理,內心產生極大震撼,對空性有極大的感受。 去除妄念等等的修持,顯出唯明唯知體性,從空性中顯起 本尊之像,或氣脈顯起咒輪,以此修奢摩他,才是最殊勝 的。

無上瑜伽,在奢摩他及毗鉢捨那的修持,比顯教殊勝 的原因,是可以專注於所緣境,更可減少沈掉的氣流,去 除一切障礙,快速達到成就。因為生起本尊觀修,尤以氣 脈產生咒輪觀修,容易淨除,或減少帶動妄念的氣流。

至於無謬通達空性道理,安住空性的所緣境上,修奢 摩他,這是由見得修,唯有上上根者能成辦。先緣世俗影 像,修奢摩他,成辦奢摩他後,再緣空性,修毗鉢捨那。 這是由修得見。

本論以奢摩他是止修,毗鉢捨那是觀修。如果止修時 間過長,會影響觀力退失。如果觀修時間太久,又會退失 安住所緣的能力,所以止修與觀修,要配合得當修持。無 上密所說特別殊勝,是專注在所緣境時,再緣其它所緣境, 亦不會影響定力,因為淨除了帶動妄念的氣流。

44


總之,所緣盡所有性(世俗),或如所有性(勝義) 的修持,產生九住心次第,就可以得到奢摩他。

成辦奢摩他已,次當修毘鉢捨那。當作意思此,所有 薄伽梵語皆善說。直接間接闡明真實,趣入真實。若知真 實,光明現故,如除昏暗,將離一切見網。唯以奢摩他, 不成清淨智,不能除障黯。以慧善修真實,將成清淨智。 唯以慧能證真實性,唯以慧能正斷障。以是,我當住奢摩 他,以慧遍尋真實。當思不僅以奢摩他為滿足。

清淨慧是空正見,以空正見瞭解空性,然後以慧斷除 煩惱障。「當思不僅以奢摩他為滿足」,接著是毘鉢捨 那。世間的修道,也有修奢摩他和毘鉢捨那,以觀欲界是 輪回,上界是清淨,為其所緣境作修持(淨惑所緣)。但 是只能使煩惱不現形,無法連根拔除煩惱,無法消滅隨眠。 唯有依靠空正見,才能徹底消滅,一切煩惱和隨眠。

若問:何為真實?謂其勝義上,一切實事,空掉補特 伽羅及法我二。彼又以慧波羅密多通達,非以余者。如《聖 解深密經》雲:「世尊!菩薩以何波羅密多,善持諸法無 自性?觀自在!以慧波羅密多持。」以是,住奢摩他已, 當修毘鉢捨那。

「慧波羅密多」是瞭解空性,「非以余者」是了義。 空性分人無我及法無我。人無我,亦稱為補特伽羅無我。 有些專家認為,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有粗細之差別。 但在此無任何差別,因為人無我和法無我,都屬於空性。 45


諸法本無自性,善持諸法無自性,就是六種波羅密多中, 智慧波羅密多的修持方式。

《入中論》是月稱菩薩所講的空性道理。《修次中篇》 是寂護論師所講的空性道理。我們詳細觀察研究,蓮花戒 大師、寂護論師、佛護論師、清辨論師,所講的有關空性 的論點。清辨論師破除唯識時,說名言有自性。表示清辨 論師,安立諸法有自性、有自相,認為我們所見的一切法, 是存在的,是從自己那方面產生(自相或自性存在),不 可以破除。從清辨論師所著作的論說,可以瞭解,他主張 諸法有自性、自相。月稱論師所寫的著作,可以清楚的看 到,諸法無自性、無自相。他們都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但 分成兩派。仔細觀察,可以體會到中觀分二派,自續和應 成。自續派分隨經行自續派和隨瑜伽行自續派。隨經行清 辨論師,認為有外境,隨瑜伽行寂護論師和蓮花戒論師, 認為無外境。他們都屬於自續派,認為諸法無真實,但有 自性、有自相。寂護論師和蓮花戒論師,承認諸法唯心造, 認為諸法無實相,無真實,所以無外境,二取空。但此非 最深奧的道理。

於彼,瑜伽師當如是伺察:補特伽羅,謂除蘊、界、 入處外,另無所緣。補特伽羅,非蘊等性。彼諸蘊等,是 無常及眾多性故。以余尋思,不可詮說,補特伽羅是常或 獨一性,故彼自性或余,皆不可有補特伽羅實事,因無余 實事故。以是,如說世間我,或謂我,上唯錯亂耳,當伺 察之。

46


對於補特伽羅、士夫的定義,承認有前後世的外道, 認為我與身無關。身軀好比房子,一直在換身軀,「我」 不是因由身軀,而取名為「我」。若是我的身軀敗壞,我 也敗壞,如何有後世?所以認為我是常、永恆不變、是獨 一的。這種我執,稱為常一自主的我執。如果有常一自主 的我,應該看的到、找得到,但事實上找不到。如同把驢 說為馬,從驢上找馬,是找不到的,故不應該有常一自主 的我。假使我和我的身軀是「異」,兩個完全不同,身軀 衰敗時,無法安立我變老,或我生病。

補特伽羅非獨立的自性、非獨立的異性、非獨立的一 性。若有真實獨立的一性,二者成一體,變成常,永恆不 變。補特伽羅是無常,有生老病死,故不可說是常一自主 的我。這是宗派上才會有的執著,所以是遍計所執(分別 我執),不是俱生我執。這種執著都是錯亂識。補特伽羅 我,完全依五蘊而取名,非依意識。所以要瞭解「我」、 認識「我」,必須瞭解,我是由五蘊身心而安立的。我們 時常認為,身心是被我控制,我比較重要,我在控制我的 身心,這時候所認識的我,好象與身心無關,身心只是被 我使喚的對象。補特伽羅依五蘊而取名為有,除此,別無 控制身心的另一個我。

有些認為,無始以來所留之意識是存在的。自續派認 為,「我」是意識,三世的意識是存在的。我並非獨立真 實的我,也非五蘊的任何一部份;五蘊的任一部分,也並 非我。由於無明的串習,認為我是獨立真實的,這種執著, 自然對屬於我的這邊,產生貪,排斥我的列為仇人,產生 47


瞋,我們就因此而輪回。我執是輪回真正的根源,要脫離 輪回,必須斷除我執。若能破除,補特伽羅是獨立之實體 有,就能斷除所產生的煩惱,為了脫離輪回,必須瞭解, 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為了得佛陀的智慧,必須修法無 我。

當如是修法無我:所謂法,簡言之,指五蘊、十二入 處、十八界。其中,任何蘊、入處、界有色,彼等勝義上, 不於心相外另有。彼等碎極微塵,諸極微塵,若分別觀察, 其支分自性,定無所得故。

主要講無外境,「不於心相外另有」,諸法乃唯心所 造。任何法皆是有方分,不是無方分,色法有四方的方分, 意識有剎那的方分。若將色法分到最細的極微,無法再分, 但仍有方向(朝東、西、南、北)。假使無「向」方分, 無法使微塵組合成物體,故無論任何微塵,都是有方分, 可以再分解的。極微灰塵,若沒有朝東(或南西北),就 無法在東邊與其它微塵組合。意識有前剎那意識和後剎那 意識,由此產生續流,許多剎那的方分,任何再細微,時 間再短的意識,都是有方分。無常本身也是剎那、剎那在 轉變。

「彼等碎極微塵,諸極微塵,若分別觀察,…」,自 續派的空性道理。中觀自續派,人無我和法無我分的很清 楚。若以分別心仔細觀察,任何極細小的微塵,都是有方 分,不是無方分的。

48


以是,無始以來,隨耽著非實色等轉故,如於夢中顯 現所緣之色等,於諸愚者心中,色等外境,雖現為遠離, 然勝義上,當伺察此中色等,不於心相外另有。彼或有思 忖:此三界唯心也。似此,所有思惟法,唯心耳。知已, 於彼分別尋思,即稱之分別思擇一切法自性,分別思惟心 性。當似此伺察彼。

「隨耽著非實色等轉故。」這是習氣,由意識留下的 隨眠現起。以青色作比喻,青色的產生,必有持青色之意 識;持青色之意識,是隨眠意識現起而產生,如此才能安 立青色。所以青色本身,非外境有,而是習氣所現而看到。 青色和持青色之意識,是一體兩面,屬於同性,都是隨眠 習氣所現,故一切唯心造。唯識二取空的空性道理。

以下講到比唯識還要細微的諸法無真實的道理。

勝義上,不許心諦實。若時,執虛假體性之色等相, 心中所現,諸種行相時,彼豈是諦實乎?如色等虛假,同 樣心亦不於彼外另有,故是虛假。猶如色等諸行相,自性 非一亦非多。如是,不於彼心外另有故,自性非一亦非多。 是故,心之自性,唯如幻等般。

唯識派認為無外境,而且認為有外境的錯亂識本身, 非真實有。唯識所認為真實有的(心乃諦實),是中觀自 續派所要破除。中觀自續派認為意識是有方分,必須依靠 剎那的意識,透過方分的和合體而安立。意識乃無真實, 如幻的。

49


如心一般,當觀諸法自性,唯如幻化等。似彼,以慧 分別思擇心自性。勝義上,不見心於內,亦不見於外,亦 不見無二;不見過去心,不見未來心,不見現在心;心生 時不來,滅時亦不去;心無可持,無可闡示,非有色也。

若問:「無可闡示,無可持,非有色,是何耶?彼自 性如何?」如《聖寶積經》雲:「迦葉!遍尋不得心,不 見所未尋得者。所未見者,彼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現 在。」謂方廣也。以彼如是思擇,不見心之真開端,不見 真末端,亦不見真中央。心無邊無中央,如是當知,諸法 亦無邊無中央。似此,了知心無邊無中央已,不見任何心 自性。

任何法都是由名言而安立,非由自性產生,若有自性, 尋找應該找得到。

周遍尋思心,彼亦通達空。通達彼故,實不見心相自 性成立,色等自性。如是,以慧實不見諸法自性。不作分 別,所謂色是常、無常、空、不空、有漏、無漏、生、未 生、有、無。如是,不思擇色、受、想、行、識。有法若 不成立,彼諸差別,亦不成立,焉能於彼思擇乎?

「有法若不成立,…」,事法若不存在,則事法沒有 本性,沒有本性,哪有空性性質?如此色法就成為非無真 實,非自性空(沒有空性)。空性分為十六空,十八空 ……等,此乃依事法安立。若瞭解色法本性是空,又認為 空性本身不是空,這是無可救藥的執著。

50


是故,以慧伺察,其時,彼瑜伽師,勝義上,定不執 任何實事自性,彼時,即入無分別三摩地,亦通達諸法無 自性。

隨瑜伽行自續派,以智慧修持的次第是,先認識人無 我,再認識無外境,再瞭解法無我。瑜伽是唯識之意,認 為諸法唯心造,故無外境。

其以慧分別思擇實事自性,若未實修,唯作意遍斷而 行,彼終將不能滅除妄分別,且不通達無自性性,因無慧 光明故。

空證智慧,不是只依靠思擇觀察究竟性質,就可以破 除煩惱。必須思擇觀察所得空性道理,再實修。若只依靠 無外境,乃至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是無法徹底滅除分 別妄想。

薄伽梵告曰:「似此,由正妙觀察,出生真實如所有 性智慧火,如鑽木取火,焚燒分別柴。」

無上瑜伽說,由善巧的修行方式,和觀想本尊的力量, 可以使我們對空性,有更深入的體會。對空性產生勝解, 在修行上,有相當大的助益,此時不必作意,以止觀,可 輕易入空性三摩地。

閱讀大經典時,最好先看整部的大綱,再慢慢往下看, 不能逐字安立句意。以此篇而言,講諸法有自性,但在別 的經典里講,諸法是無自性。同樣地寂護論師、佛護論師、 月稱論師,都認為諸法無自性。但在其它論典里,也會看 51


到他們寫諸法有自性,所以必須讀整部論典的涵義,才能 瞭解其中之深意。

以「勝義」而言,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時講到境, 指境上真實;有時講到識,勝義意識,指空證現量。密也 有它的說法。唯識對於勝義,有三種解釋和說明。中觀派, 以觀察勝義聞思修,為勝義。因為不在勝義當中存在,所 以無真實。對於「勝義」,必須觀察前後涵義,才能瞭解 真正的意趣。密勒日巴歌集,講到「勝義」時,有時指觀 察勝義的聞思修三種智慧,有時指境上的真實。若「勝 義」只代表單純一種意義,就無法瞭解《楞伽經》的內 涵。有一位印度專家說,梵文以同一字,用在平常和佛法 上,所代表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有時字型和拚音 皆相同,但必須仔細對照,才能瞭解字的涵意。

《聖寶雲經》亦告敕雲:「如是,巧知過患,離諸戲 論故,修習空性,行持瑜伽。多修空性,遍尋伺心,旁騖 何處或於何,尋心所喜處,通達彼及彼等自性空。若思擇 彼心為何,則通達空。遍尋以何心通達,則悟彼自性亦空。 似此,通達彼故,即入無相瑜伽。」以此闡示,周遍通 達,即入現前空無相中。

唯識也講空性,但不是最細微的空性,「巧知過 患」,無法善巧瞭解何謂輪回之根本。唯有中觀論師才能 「離諸戲論」,遠離世俗的假相,故必須「修習空性,行 持瑜伽」。

52


當我們去尋找空性(心識)時,是找不到的。「若思 擇彼心為何,…即入現前空無相中。」此非細微空性,是 無真實之空。

僅作意遍斷,或未伺察慧之實性,則極可明示,其尚 未入無分別性。如是以彼慧,如實正思擇色等實事自性已, 當修靜慮。然若住色等時,不修靜慮;住此世及他世間, 不修靜慮,因彼諸色等,無所緣故。以是,稱之無住靜慮。 無住靜慮,不是無任何所緣境,而是息滅一切內外幻 相。如何修持證空毗鉢捨那的奢摩他?先認識空性道理, 然後緣空性所緣境,安住在空性上,修習奢摩他。

以慧分別思擇,所有實事自性,因無所緣而行靜慮, 彼故稱之勝慧靜慮。如《聖虛空藏經》與《聖寶髻經》等 所闡示。

勝慧靜慮即證空毗鉢捨那。

如是,趣入補特伽羅與法無我之真實性,彼周遍思擇、 觀察無遺故,遠離分別及伺察;無何言詮,專一作意,自 然而入,現前無造作,極為明瞭,安住修習真實義。住彼 中已,心當持續勿渙散。若時,於其期間,因貪欲等,心 散於外,彼時,即心渙散為覺受,速修不淨觀等,止息渙 散,令心速再趣入真實義。若時,見心不樂於彼,其時, 當觀三摩地功德,修歡喜彼。見渙散為過患,亦當止息不 樂。

53


思惟輪回的痛苦以及過患,斷除今生的執著,若能瞭 解輪回之苦,也能體會他人的痛苦。為能生起大悲心,必 須思惟自己的痛苦,從而瞭解他人之苦。欲生起悅意的慈 心,必須思惟——無始以來如母有情的偉大恩惠。無論是 道次第果位的大功德,或則微小的一件善事,都需要依靠 如母有情才能成就。有了悅意的慈心和不忍他人痛苦之心, 才能生起菩提心。若能任運生起菩提心,則進入五道的第 一資糧道,有了菩提心,還需要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 六度中的智慧度,分為世俗和勝義。智慧資糧,主要指空 正見。若要正對治輪回的根本——無明,需要緣空奢摩他 和毘鉢捨那雙運。上根者,有可能從認識空性,而證得止 觀雙修。但是一般必須先修禪定,得到三摩地,再緣空。 在此,指顯密共同的緣空止觀修持,主要講自續派。

空性,分為人無我和法無我,所緣為補特伽羅,和補 特伽羅所有。因為對「人」和「法」起貪瞋,所以造業流 轉。「法」,是補特伽羅所攝之五蘊,多數的煩惱,都是 緣補特伽羅和五蘊而生。自續以下認為,補特伽羅獨立之 實體空,為人無我。法無我,是深奧的空性;唯識的二取 空,和自續的無諦實有,是法無我。人無我和法無我有差 別。此處所指,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除了一切有部的 犢子部,是所有佛教自續以下的宗義師,共同認為的人無 我。前面已解釋過唯識的二取空,接著是自續所安立,最 深奧的空性——無諦實有。

54


我們總是認為,眼前所見與境有距離,其實事相和境 並無距離。「觀察無遺故,」以空性透徹的觀察,觀察無 遺,才能遠離分別伺察。

倘為昏瞶或困睡所制,運行不清楚,見心沈沒,或恐 其沈沒,彼時,如前作意,極喜之事,速止沈沒,極嚴執 持所緣真實義。若時,倘隨念先前嬉笑或遊戲,見心高舉, 或恐成掉,彼時,如前作意,無常等厭離事,令息渙散; 次當勵力,令心無造作,趣入真實義。

設若其時,已離沈與掉,平等而住,心自然趣入真實 義,彼時,當釋放功用平等捨。心平等住時,若起功用, 彼時,心將渙散。若心已沈沒,而未起功用,彼時,極沈 沒故,無毘鉢捨那,心如天生盲。是故,若心沈沒,當起 功用。若心平衡,勿起功用。若時,修習毘鉢捨那,智慧 極增強,彼時,奢摩他式微故,宛如風中燈,心將動搖, 彼故無法明見真實。若致此,當修奢摩他。若奢摩他增強, 則當修智慧。

當沈掉生起,太昂太低必須對治,即止的對治力。修 止時,不能過份觀察,而且在觀察時,更不可昏沈。若無 昏沈掉舉,不需生起對治,否則無法安住所緣境。長期修 止會疲累,故應以正常方式修持。以毘鉢捨那,觀察空性 時,從細微觀察中,生起止觀,故當緣空奢摩他達到境界 時,自然會生起止觀。初學者應以平等心,修持止觀雙運。

55


若時,二者俱轉時,無損身與心,於其期間,當安住 無造作。若損身等,於彼期間,當觀諸世間,如幻化、陽 焰、夢境、水月、光影,如是作意思惟。

若太專注於境,不會感覺身的存在,太猛力專注,容 易疲累。當急躁的專注力生起時,由於心力,反而使身的 粗重微細現起,強烈貪瞋生起,會忘記身的感覺。故不可 拋下一切、不飲不食,猛力用功,應以時間短、次數多, 慢慢長期地修持。無論修止或其它,應先量力而為,仔細 考量,再決定如何修。身體不舒適,不要勉強,修習不是 急促的修。大地菩薩,以三摩地現證空性,但在後得位時, 還是以比量證空,見到世間之世俗相,皆如夢如幻。菩薩 如何觀世俗如幻?諸法,在不尋找當下,才存在,去尋找 究竟性質時,是找不到的。無論所見、所有,皆非真實, 故諸法如幻化。

此等有情,未悟似此奧妙故,輪回遂成染污,然若作 意思惟:我務必悟解彼等法性,現行大悲及菩提心。次憩 息之,又當如是,趣入諸法無相三摩地。又若心極厭倦, 當如前憩息。此乃止觀雙運道,當緣念有分別或無分別影 像。

有情以為輪回好而貪著。若瞭解輪回乃自性空,如夢 如幻,「輪回遂成染污」,就瞭解輪回,原來是過患,是 痛苦的根源。雖然輪回帶來許多的痛苦,但是由於顛倒執 著,加上非理作意,會隱藏壞處,去捏造輪回的好處。不 瞭解究竟性質,由錯亂識,顛倒執著假相,故長淪苦海。 56


瞭解輪回皆由五蘊產生,應去實修解脫之道,而不是背道 而馳——行痛苦的因,如同囚犯有機會逃跑,卻原地不 動,豈不愚蠢!

似彼,瑜伽師以此次第,於一小時、巡夜半座、一座 間,或隨所欲,正坐修真實。此乃善揀擇義靜慮,是《聖 楞伽經》所闡示。次,若喜由三摩地起身,不結跏趺,作 是思惟:此等諸法,勝義上無自性,然世俗上,卻住其行 相。若非如是,業果關係等,雲何安住?世尊亦告曰: 「世俗實事生,勝義無自性。」

諸法無自性,世俗的行者、行事、行處三輪關係才存 在,否則業果如何安立?

作意思惟:此等童稚有情,增益無自性諸實事為有, 故心顛倒。長久漂蕩輪回輪轉中,故我務必圓滿無上福德 智慧資糧,為證得一切種智果位,當悟彼等法性。次,徐 徐解除跏趺住,致禮安住十方一切佛菩薩眾,供養贊頌彼 等已,念誦《普賢行願品》等廣願文。次,當勤修空性及 大悲心要訣,即佈施等,成辦所有福德智慧資糧。

一切事法本無自性,但是因為世俗的顛倒錯亂識,把 本來無的、非真實的,執為真實。

如是,彼靜慮即現前成辦具一切勝空性。《聖寶髻經》 雲:「穿彼慈鎧甲,安住大悲處,現前成辦起,具一切勝 空性之靜慮。若問具一切勝空性是何耶?謂不離佈施、不 57


離持戒、不離忍辱、不離精進、不離靜慮、不離智慧、不 離方便。」謂如廣教敕。菩薩周遍成熟一切有情、圓滿淨 土、身軀、眾僕眷等方便,定須依佈施等善行。

若先瞭解空正見的道理,再以空正見的攝持力,修六 度萬行,將是具有智慧的六度萬行。

若非如是,告曰:諸佛淨土圓滿。彼是何果耶?如是, 具足一切殊勝遍知之智,彼以佈施等方便而圓滿。薄伽梵 告曰:「彼遍知之智,以方便臻至究竟。」以是故,菩薩 亦當依施等方便,非唯空性。

如《聖方廣攝諸法經》亦告雲:「慈氏!諸菩薩正修 六波羅密多,此是圓滿菩提故。於彼,彼等愚者言:‘菩 薩當唯學般若波羅密多,諸餘波羅密多有何用。’彼等輕 視諸餘波羅密多。無能勝!此於意雲何,何以嘎希嘎王, 彼為鴿子故,施予己肉,彼智失壞乎?慈氏道:‘世尊! 彼非也。’世尊告曰:‘慈氏!行持菩薩行,具六波羅密 多善根,凡所積善根,彼等豈成損害乎?’慈氏道:‘世 尊!彼非也。’世尊告曰:‘無能勝!汝亦於六十劫,正 修佈施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持戒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 忍辱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持精進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 靜慮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智慧波羅密多。於彼,彼等愚 者言,唯以一法成菩提,如是即為空性理。謂彼等諸行, 將成不清淨。’」

若離方便,唯以菩薩之智,則如聲聞,無法作佛事行, 然若以方便利濟,能成之。如《聖寶積經》雲:「迦葉! 58


如是,比如宰相所攝諸王,行諸所欲。同樣,善巧菩薩智 慧方便,周遍攝持,彼亦作一切佛事行。」諸菩薩之道見 或余者,外道、聲聞眾之道見或余者,如是於我等,諸外 道之道見,

聲聞眾離大悲心故,不具方便。以是,彼等獨自趣入 涅槃。當許菩薩道,具足智慧及方便。以是,彼等趣入無 住涅槃。當許菩薩道,具足智慧及方便。以彼證得無住涅 槃。以智慧力不墮輪回。以方便力不墮涅槃故。

以是,《聖迦耶山頂經》告雲:「總攝菩薩道為此 二。若問何為二耶?即此方便與智慧。」《聖吉祥第一勝 經》告雲:「般若波羅密多是母,善巧方便是父。」《聖 維摩詰所說經》亦雲:「若問何為菩薩之系縛?何為解 脫?謂無方便,遍執入輪回,是菩薩之系縛。以方便入輪 回之眾生是解脫。無智慧遍執入輪回,是菩薩之系縛。以 智慧入輪回之眾生是解脫。未以方便攝持之智慧是系縛。 以方便攝持之智慧是解脫。未以智慧攝持之方便是系縛。 以智慧攝持之方便是解脫。」謂廣為教敕。

菩薩唯依智慧,將如聲聞,墮入所求涅槃中,如同系 縛,不成解脫無住涅槃。故謂︰「離方便之智慧,是菩薩 之系縛。」以是,尤如依火興災難,菩薩唯為斷除增上顛 倒故,當以具方便之智,依於空性。勿如聲聞行。如《聖 十地經》告雲:「善男子!如是,比如,有人玩火,恭敬 彼火,以之為師。然彼思惟:我雖敬彼火,以之為師,以 之為畫,然不欲雙手握此。問何以故?因思忖,彼處將令

59


我身苦,或意憂惱故。如是,菩薩雖思涅槃,然不現行涅 槃。問何以故?謂由彼處,我將由菩提退轉故。」

僅依方便,菩薩不能超越異位凡夫地,唯成極系縛。 以是,當依具智慧之方便。似此,如以咒遍攝之毒般,諸 菩薩之雜染,若以智慧遍攝力而修,將成甘露。體性增上 之有果,更不待言,必須佈施等。如《聖寶積經》告雲: 「迦葉!此比如,以咒藥遍攝之毒,不能致死。如是,諸 菩薩之雜染,以智慧遍攝故,亦不令墮顛倒。」

為利益有情,菩薩會將煩惱轉為菩提道用。

其故菩薩以方便力不捨輪回,彼故不墮涅槃。其故以 智慧力盡斷所緣,彼故不墮輪回。以是,證得無住涅槃佛。 故《聖虛空藏經》亦告雲:「彼由慧之知,盡捨諸煩惱。 以方便之知,不捨諸有情。」《聖解深密經》亦告雲: 「極不趣入有情義,極不趣攝現前諸作行,我不示之無上 正等圓滿菩提。」以是,欲證成佛,當依智慧方便二。

福德與智慧兩種資糧,必須相輔相成,才能成就無上 佛果。

於彼,修出世間慧時,或

如《聖無盡意菩薩品》詳告雲:「若問,於彼,何為 菩薩方便?何為現證慧?謂入等引,觀照有情,心近住大 悲所緣,彼即方便。平等趣入寂靜與最極寂靜,彼即智 慧。」《伏魔品》亦詳告雲:「復次,正行諸菩薩加行, 以慧之解,現前精進。以方便之解,攝一切善法,又以加 60


行及慧之解,修無我、無有情、無性命、無撫育、無補特 伽羅。以方便之解,修習成熟一切有情。」《聖正攝一切 法經》亦雲︰「比如幻化師,勤離變幻故,彼先已了知, 不貪彼幻化。三有如幻化,善知圓菩提,為眾披鎧甲,先 知彼眾生。」又告敕曰:「諸菩薩唯隨修習智慧與方便軌 理勢力行,加行雖住輪回,意樂卻住涅槃。」

如是,修空性與大悲心要者,串習無上正等圓滿菩提 所攝之佈施等方便,為發勝義菩提心故,如前,務必恆修 奢摩他及毘鉢捨那加行。《聖清淨所行境經》雲:「一切 時際,宣說諸勝菩薩饒益有情之利益,以如是近住念,一 切時中,當串習善巧方便。」

如是,串習悲心、方便、菩提心,此世必然成殊勝。 以彼,夢中恆見佛菩薩,亦將夢及諸余吉夢,諸天亦將喜 悅而護衛,一一剎那,積聚廣大福智資糧,將滅煩惱障、 惡取趣。一切時中,安樂、意多喜悅、眾多歡喜、身不罹 病、得殊勝心堪能性。以彼,將得先知等殊勝功德。

次,以神通力,趣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薄伽梵,聽 聞彼等法。臨命終時,必見諸佛菩薩眾。餘生世中,將出 生於不離諸佛菩薩處,尤其,出生尊貴家庭中。以彼,無 需劬勞,圓滿福智資糧,受用富饒、僕眷眾多、聰明穎慧、 成熟眾多有情、能憶宿世。由余經典,當知有無量利益。

如是,恆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長時修習。漸次, 極淨心相續湧現之剎那,周遍成熟故,猶如鑽木取火,修 習真實義,臻至最究竟,出世間智遠離所有妄分別網,極

61


為明瞭,通達法界無戲論,無垢不動,如無風燭,成就無 量不動搖。

諸法無我之體性,見道所攝,現證真實,能生勝義菩 提心體性,彼既出生,即已趣入緣念實事邊際。生如來種 姓中,入於無過菩薩中,由世間眾中退出,安住通達菩薩 法性及法界中,證得菩薩初地。彼廣大功德,當由《十地 經》等瞭解之。此乃緣念真如性之靜慮,《聖楞伽經》作 是說,此入菩薩眾之無戲論、無分別性中。

在見道正對治所斷煩惱當下,是無任何的煩惱;但因 為尚未證得滅諦,故煩惱並未完全斷盡。

隨信解力,非由造作,趣入安立信解行地中。若生彼 智,即現前趣入。如是,趣入初地後所修之道,即出世間, 及彼後得智二,修習智慧方便,漸次修習,淨除所曾積聚, 微細所應斷障,並令之更微細。為證上上殊勝功德故,淨 治諸下地,乃至入住如來智,趣入一切種智海,悉數成辦 證得所為義之所緣。僅以如此次第,能遍淨心相續,《聖 楞伽經》亦曾教敕。《聖解深密經》亦雲:「漸次上上之 眾地,猶如黃金心純淨,乃至無上正等圓滿菩提,現前圓 滿證成佛。」

「所修之道」指修道。不是初證、不是以現證瞭解空 性,而是長時串習空性智慧。修道分為九品,所斷之煩惱 亦分為九品。後續無間道(修道金剛喻道),正對治最細 微之所知障,因此第二剎那,是後續解脫道,即為如來、

62


佛果位。此時已完全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故在緣空三摩 地當下,可以現起世俗相(二相)。

趣入一切種智海,宛如如意寶,具足長養一切有情之 功德聚,令有往昔所願果,成大悲心性,具諸上究任運之 方便,以無量化身,興造無邊眾生義,功德圓滿盡無遺, 成就最竟,盡除習氣等過失垢,入於究竟有情界,具足證 悟,虔信佛薄伽梵所有功德源處,為圓滿成辦彼功德故, 自當勵力於一切。

以是,薄伽梵告曰:「彼一切種智之智慧,是由大悲 根本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

聖者長遠拋棄嫉妒污垢等,以諸功德無饜猶如湖水等, 分別宣說善妙雋語令眾持,宛如天鵝由喜湖中取乳汁。

是故眾多智慧者,意遠斷墮黨紛擾,

遠勝愚者善說語,一切唯當受持之。

宣說似此中觀道,任何我得諸福德,

祈願以彼令諸眾,悉皆證得中觀道。

遊方僧蓮花戒所撰《修次中篇》業已圓滿。

天竺堪布:栴迦瓦瑪及譯師僧智軍,梵譯藏且抉擇。

63


第⼆二部分、安忍品 〔⼊入菩薩⾏行論〕 寂天菩薩造

⼀一、︑、前⾔言 從上次到今天,內心是否有所改變呢?假使沒有強烈 的改變,只是思惟上改變,這也是好的;現在在你們面前 給你們傳法的上師,比沒有改變好一點。

所謂修行而獲得內心的改變,是需要時間,因此恆時 不斷的精進非常重要。導師釋迦牟尼佛,是經過三大阿僧 祇劫的累積資糧而成就佛果位。如果我們想在短時間,或 幾天之內成佛,這種想法就太天真了。所以我們在修行道 上,應該投入一世再一世、一劫再一劫的心力去學習。

這次講授的主要內容是《入行論·忍辱品》。

在場的都是追隨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雖然這位善 巧的導師,是在二千五百年前教導我們,但是他的慈悲和 智慧,至今我們還能強烈的感受到。世尊的弟子如:龍樹 菩薩父子、無著菩薩兄弟等大論師和大教師的善巧教授, 如實地解釋了佛陀最究竟的意趣,因此至今,我們還能聽 聞、學習如此深奧淵博的佛法教理。我們不只可以聽聞、 學習,而且可以運用,讓生活更充實、更安樂。漢傳和藏 64


傳的佛法歷史里,具大成就的大師、大譯師,都是經過多 年苦行而獲得成就,廣大行持利益有情的事業。應該多多 憶念這些大論師、大成就者的恩德!

我們的師長,無論在慈悲智慧方面,都是成就非凡、 無懈可擊,只是學習的弟子們,並非很用功,因而造成許 多過患。導師釋迦牟尼佛曾對眾比丘說:「我已說明解脫 之道,至於你們是否願意走上解脫之道,能否得到解脫, 是你們的責任。」世尊把責任推卸給我們了,他老人家只 是負責說而已(眾笑)。所以佛陀說:「自己才是自己最 究竟的依怙。」自己當自己的證人,走上解脫之道,才是 最究竟的方法。一般的世間知識,老師諄諄教導,學生是 否交出漂亮成績,端看學生是否努力用功!

⼆二、︑、佛法概要 在場有許多佛法初學者,因此未正式教授主題之前, 先介紹佛法大綱。

(⼀一)緣起法則 龍樹菩薩在《六十如理論》曰:

為應依何法,能斷諸⽣生滅, 敬禮釋迦尊,宣說緣起義。 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由因緣而生,由因緣而 滅;導師釋迦牟尼佛能夠自在宣說無自性甚深緣起的道理, 因此龍樹菩薩作了禮贊文。為什麼佛陀開示緣起的道理? 如同此頌所雲:「為應依何法,能斷諸生滅。」無論是暫 65


時的痛苦,或者永恆的痛苦,人人都不要痛苦,可是在不 要痛苦的情況下,必須無奈的、無自主的承受眾多的痛苦, 是什麼因緣所感的呢?是無明愚痴所造成的,無明是痛苦 的根源。

無論接觸到任何外境,對於可愛的就產生貪,對於不 可愛的就產生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待事物,都感覺 是從境上真實存在,從它本身自性而有;不但如此,內心 更去執著它,好的覺得完全的好、真實的好,感覺不好的, 就是真實的壞,因而產生貪瞋。透過緣起的道理,讓我們 認識一切法最究竟的性質,並不是那樣的真實,不是從境 上產生的好壞;了知那只是顛倒分別心的執取而已,因而 不再生起真實的執著,貪瞋也就不會產生了。

緣起的道理分:因果緣起、觀待緣起。當瞭解無真實、 無自性之後,反復持續地觀修空正見的道理,慢慢地就能 斷除,認為真實有、自性有的無明顛倒執著,徹底的斷除 痛苦的根源。因此,我們所看到的諸法萬相,都是觀待因 緣而有;由因緣的互相依賴、互相觀待,產生一切的變化。 所謂因緣是兩種不同元素或因素,互相碰觸之後會產生新 的變化,此乃因果法!因果變化當中,有些與我們的意樂 有連帶關係,這種與意樂所產生的因果變化,稱為由業力 所產生的果,即業果。與我們意樂無關聯的,是普通的因 果變化,非業果。

外在的物質都是由它的固定因緣而產生,同樣的,內 在的感受也是由因緣而形成。以個人而言,每個人自然而 然都有「我」的想法,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不需要道理 66


的認知。「我」非常的重要,地位也很高,雖是亦莊亦諧 的說法,然而同樣活在此世間的我們,每個人所居住的地 方,都有每一個不同的「我」的世界。亞洲人認為亞洲就 是自己的領域,在全世界的版圖,亞洲是最重要的地方; 西方人亦如此。其實並無特別的理由,只是因為自己居住 在此環境下,理所當然自己的國土最重要。講到中國,代 表全世界的中心點,西藏人不一定會認同,覺得自己在全 世界的最高峰,若有人來自福建、山東……,也都是以自 己的地方為重心。就是因為我執,自然而然我的一種想法, 自己居住在何處,就感覺與自己最親切。探究其因,其實 就是「我」的因素,因此「我」很重要。

誠然,當我們辨別何謂東西南北,何謂多數少數,何 謂痛苦快樂,最主要的基礎都在「我」上建立;徬佛三千 大千世界的中心點,就在「我」上。因為「我」,每個人 都想離苦得樂,這是天經地義的、合理的、必須有的想法 ;而且每個人都有能力斷除永恆的痛苦,讓自己得到真正 的究竟的快樂。我們不僅有此能力,也有此權利。

(⼆二)離苦得樂 痛苦是否可以斷除?快樂是否可以追求並使之永恆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一切的苦樂都是因緣形成,痛苦的根 源是對真理的不認知,亦即錯誤的顛倒執著而產生。若能 斷除顛倒執著的無明,就能斷除一切痛苦,獲得永恆的安 樂。佛陀第一次轉四諦法輪時,講到染污諦和清淨諦的因 果,染污諦是指痛苦的因和果,清淨諦指永恆安樂的因和 果。更詳細則講到十二因緣,由於第一支無明引發輪回的 67


痛苦,如果瞭解真理的智慧——空正見,就可以獲得永恆 的涅槃安樂。由瞭解或不瞭解,有明或無明產生了涅槃與 輪回。以外在物質而言,兩種不同的物質本身,倘若會造 成衝突及傷害,當一者力強時,另者必定削弱。此乃兩種 物質本身造成矛盾,引起傷害之故。想削弱一者的力量, 必須尋求可以真正傷害的另一者;同樣的,內心亦如是。 若想消除造成痛苦的負面情緒,如何尋求正面的情緒與之 抗衡,成為真正的對治力呢?如:冷和熱是對立的,同在 一處時,遇熱冷度必減少。所以違害分為:續流違害和俱 生違害。冷熱是續流違害;光明和黑暗是俱生違害,有了 光明當下沒有黑暗,屬於迅速俱生的違害。

內在的感受亦如是,當瞋恨一個人時,想盡辦法傷害 他、讓他痛苦,這是瞋心的一種性質;但是也能對仇人培 養真正的愛心和慈心,所謂慈心是讓對方得到安祥快樂。 對於同一境,一者想讓他痛苦,一者想讓他快樂,自然地 造成違害,所以說慈心可以對治瞋心。愛我執和愛他執也 是相違的,如果愛他心的力量強烈,太在意自己的愛我執 力量會削弱。有明和無明,一者認為一切法真實有、自性 有,另一者認為諸法無真實、無自性,正好形成相違及傷 害。因為有明和無明是相違的性質,所以無明招感痛苦, 有明成就涅槃。

佛法的原則和道理,是人人天生本能都想離苦得樂。 追求離苦得樂,與我們內在動機和意樂,有極密切的關係。 造成痛苦的情緒,稱為煩惱;我們去追溯煩惱的因緣,應

68


該如何斷除煩惱?何種情緒與意樂,能令我們獲得永恆的 安樂?這種追求和觀察非常重要。

所謂真正的佛法,是指涅槃;永遠斷除痛苦,是涅槃 的性質。我們能體會痛苦是可以減少的,但重點是,痛苦 是否可以永遠的斷除呢?解答問題之前,需先瞭解兩大原 則:心本身是無自性,煩惱和障礙是暫時性的。佛所說的 八萬四千法門,是為了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若針 對每一煩惱修對治力,不但需要耗費多時,而且無法找到 最究竟的方法。因此,尋找一切煩惱的根源很重要,如果 認識煩惱的根本,進而尋找源頭,是否可以斷除消滅煩惱 呢?不斷給自己出問題,作進一步的深入觀察。比如砍樹, 若先折斷樹枝或樹葉,費時又費事,倒不如砍斷樹的根本, 枝葉自然乾枯。同理,應當對治煩惱的根本,才是善巧之 法。

煩惱的根本,稱為無明,是顛倒的執著。從經驗上認 真觀察,可以稍稍體會煩惱確實來自於無明。在此,無明 的內容,主要依據中觀的理論所安立無明道理。無論任何 煩惱生起,可愛境或不可愛境,都是如此的真實獨立;可 見一切的煩惱,都來自過度真實的執著。如《四百論》雲 :「身根遍一切(眼耳鼻舌),而眼根只局限於眼睛。」 同理;無明真實的執著遍及於一切煩惱,而各別的煩惱卻 各有其性質,如:貪心、瞋心屬不同性質。因此若能斷除 無明,一切煩惱皆可斷除。

無明愚痴不只是對事物的不瞭解,佛教四部皆有解釋, 而且對於顛倒的執著各派有不同的見解。《四百論》所講 69


的無明是指最究竟的顛倒執著。為何顛倒執著有粗細不同 的層次?因為對於無我的道理和見解,其性質有粗細之分。 煩惱的根本,就是認為諸法有自性和顛倒的執著;若能斷 除自性的執著,煩惱自然也斷除。

《四百論》雲:「痛苦的根源,是對於真理的不瞭 解,進而顛倒執著而產生」。想明瞭無明是顛倒的執著, 應先了知實際的狀況,以及真正的道理,才能辨別何者顛 倒,何者正確。瞭解真理之前,需依據正理去觀察,僅僅 依靠佛陀的教法及經論所安立,很難辨別。因為佛陀對一 些眾生開示諸法有自性、真實有,又對一些眾生開示諸法 無自性、無真實,我們如何判斷佛所教導的究竟意趣呢? 依據正理,如果佛所說的內容,經過觀察與正理無任何相 違,則屬正確合理;反之,則是錯誤的,由於眾生的根器 不一,佛陀依當時的狀況善巧言教。

我們看一切萬法時,總認為如此的真實獨立,從境上 本身產生。如果諸法都是從它本身而有,就不需要依賴因 緣;如果是依靠因緣而形成,則是依他力而有,非自力所 成。可是我們看待事物,總錯誤的認為是自力而產生。其 實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也是互相依賴而產生, 不是以手能指出的真實獨立性質。因為有過去世,所以安 立現在世的某人曾經做過何事,雖然今世他並未做,但某 些特徵或特長,顯示他過去一定做過;至於未來是他將要 做的,目前並未做,現在只可猜測他未來會做。諸法若是 真實獨立,這種說法就很難安立了。

70


三世不是真實獨立的,有現在才有過去和未來,什麼 時間才算真正的現在呢?去尋找時卻找不到;沒有尋找時, 大家都說現在過去未來。無尋無找、世間共許當下,有三 世;有尋有找當下,一切又消失,變成不是那麼真實。平 常看每一件事物是那樣的真實獨立,從它本身而現起,如 果這是正確,尋找究竟性質時,應該越來越明顯,但卻是 越來越模糊,最後找不到了。依此道理可知,諸法不是真 實有,不是自性存在;進而體會到,長久以來認為好壞是 真實有的觀念,原來是顛倒的,可以斷除的。

《四百論》雲:「若能瞭解無我的內涵,一切的煩惱 及煩惱所造成的痛苦皆可斷除。」瞭解最究竟的性質是無 真實、無自性之後,才明白過去的真實執著是顛倒錯誤的, 此時應當反復觀修空正見。因為:一、空正見是合理的; 符合實際性質而產生的智慧與認識。二、空正見的觀修可 以無止境的增長,力量也無止境的增強。當空正見力量增 長的同時,認為有自性的顛倒執會慢慢的減弱,因為:一、 顛倒執與實際性質不吻合,它是錯誤的認識。二、真實與 無真實的執著是完全正相違,一者強時,另一者必弱。基 於上述理由,無明一定可以斷除。

另一原因,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質;當內心生起唯明唯 知的能力時,心識就會現起,如果貪瞋等煩惱是心的性質, 每一次心的現起,煩惱豈不跟著生起。事實不然,心的性 質沒有貪瞋煩惱的污染,心的性質是非善非惡,無記的狀 態,否則當內心處於惡的狀態時,不會生起可對治惡的善 心。心的性質中對於事物的顛倒執著,與事實是不符合的, 71


若瞭解諸法的究竟性質是無自性,就能以空正見對治顛倒 執。煩惱定可斷除,因為其根源的力量可削弱,既然無明 可徹底消滅,煩惱就失去了基礎,煩惱所造成的痛苦也將 完全消失。

涅槃是指一切煩惱皆斷除之時,也就是解脫;解脫是 內心上斷除障礙和煩惱而成就的。同理,煩惱所留下的習 氣(所知障)也能斷除,當永遠斷除之時,稱為一切遍智, 即是獲得佛果位。解脫的功德既是安立在心續上,修行過 程中就要瞭解何種情緒和煩惱,將會造成痛苦;然後尋求 對治力,慢慢對治,當內心的功德增長同時,內心的障礙 也漸漸在去除。煩惱障礙我們瞭解外境,煩惱習氣障礙我 們瞭解一切事物,煩惱和所知障礙斷除時,我們的心識就 有能力了知一切的萬法。亦即獲得一切遍智、佛的智慧, 自然任運成就一切,隨著眾生的根器及所需現身度化,細 微的稱為報身,粗的稱為化身。總之,佛果位四身(自性 身、法身、報身、化身)的功德都是從內心安立的。巴利 文的經典里並沒提到四身,藏文的經典有講到四身的內涵。 只要念誦心經的佛教徒,就必須承認有四身。四身性質的 佛果位,自利和利他都是最究竟的。雖說利益他人需要依 賴許多的因緣才能達成,但當遇到與自己相應的眾生,在 修行上、經驗上,能夠無謬的、正確的、圓滿的指導對方, 此乃四身的功德。

(三)釋回向偈 願得一切遍智、佛智慧、佛菩提的希求心,加上他利 的希求心,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之發心。 72


如果能自然任運地生起菩提心,稱為佛子、菩薩。由此殊 勝發心所作的一切身口意等業時,稱為佛子行、菩薩行, 故說:「世世常行菩薩道」。菩薩道就是菩提心所造的行 為。瞭解煩惱對我們的傷害,視煩惱為仇敵,想徹底的消 滅它,必須成就解脫,需有這樣的出離心、希求解脫之心, 才能生起菩提心。「願消三障諸煩惱」,策勵我們、鼓勵 我們力斷煩惱,希求解脫,希求無上菩提。要真正生起希 求心,空性智慧的認知不可缺乏,因此「願得智慧真明 瞭」。這是屬於佛法的修持。為圓滿達成目標,希望修行 過程中的一切障礙,皆能消除,因此「普願罪障悉消 除」。此回向文,濃縮大小乘教理的精髓,非常深奧而有 意義。你們念誦時,能夠如實地瞭解偈頌的內涵,才算最 圓滿。

(四)⼤大悲⼼心、菩提⼼心 言歸正傳,早上講到佛果位的四身功德,《寶鬘論》 曰:「能成辦佛四身功德的因緣,來自於大悲心、空正 見、菩提心。」所謂菩提心是具二希求的發心,此二希求 不是完全放棄己利,此中亦有說明應追求自己的利益,只 是以利他的希求為前提,讓一切有情得究竟安樂而成辦自 利。全心全意愛護他人,希望他人早日離苦得樂,以強而 有力之清淨意樂發心,才是正確之道。只為自己成就佛果 位,此種希求心無法成佛。因為佛果位最主要的障礙是所 知障,空正見能夠對治所知障,但必須具備廣大的福德資 糧,即菩提心。真心為有情犧牲一切,不分對象、無時無 刻,為他們無怨無悔地付出一切;當生起如此強烈心力時, 73


不會在意時間長短,怨親貴賤。龍樹菩薩說過四無量心(慈 悲喜捨),依此強力能令我們在短暫時間之內,累積無量 資糧。

愛他勝於愛己的菩提心,確實具有加持力,能成就一 切利益,其重要性和珍貴性,非筆墨所能形容。空性的理 論,各派見解不同,但菩提心的修持,無絲毫差別或爭議 之處。為何對於空性有爭論?有些認為自性空是完全沒有, 墮入斷邊。有些對空性有興趣也想學習,但在空性的認知 上卻產生畏懼。有位朋友對我說,佛法非常殊勝,尤其大 悲心、菩提心的修持,意義深遠、耐人尋思,可是有一缺 點,就是最究竟的內容,竟然是什麼都沒有,這就是誤解 空性所造成的。空性的道理,諸宗有所諍議;但菩提心卻 圓融無礙,真正瞭解其價值和利益,縱使是微不足道的畜 生,也會對菩提心產生信心和興趣。

無庸置疑,菩提心絕對無負面的意思。佛果位唯有菩 提心才能成辦,僅靠空正見的修持不可能成佛,因為空正 見是三乘共同之因,非大乘不共之因。阿底峽尊者說: 「如同太陽和月亮的菩提心,縱使花無量劫去修持,我也 願意。」我們也應該以這種心カ去修行。宗喀巴大師也曾 說過:「所思惟都是他人,但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時,卻 能隨順成辦自利;真是不可思議的善巧成辦自利的方 法。」《入行論》曰:「如果無始以來就修學菩提心,今 日已不是凡夫身,早就成佛了!」我們一直以為,獲得究 竟安樂的方法是愛護自己,以愛我執讓自己得到快樂;可 是今天卻還是在痛苦深淵中的凡夫。

74


佛所說的教法主要是滅諦,斷除一切煩惱的涅槃。若 稍微瞭解涅槃的性質和內容,就會產生希求心——唯有涅 槃才能獲得究竟安樂。再加上,對如虛空般無量有情的愛 心,希望他們安樂的慈心。當完全投入於利益他人的意樂 時,我們也會安樂和溫暖的。

我個人的經驗,六、七歲時對於皈依具有信心,相信 佛法僧三寶,可是不瞭解皈依內涵。十五、六歲時思惟菩 提道次第廣論,並非完全領悟,只是思惟。快三十歲時, 漸漸對涅槃解脫產生了信心,強烈的感覺到解脫是可以成 辦。雖然涅槃的究竟道理,至今仍不是通徹理解;可是透 過理路的思惟,對涅槃產生見理所生之信心;當時我曾說 過,獲得涅槃一切煩惱皆斷了,再無痛苦惱人,可以睡的 安穩舒適,所以我獲得涅槃,一定先睡一大覺。那時,雖 知菩提心殊勝可貴,可是感覺不易獲得,與自己距離遙遠 ;然而經過不斷努力修持,三至四十歲之間感受到,如果 真正認真串習及修持,理應證得菩提心才對,於是與菩提 心越來越接近。有時在修菩提心時,會產生悲喜交加的覺 受,讓我有更多的勇氣和心力,不但生活得更快樂,臉上 也笑口常開。倘若當時我沒有改變觀念,只想著自己,我 相信遇到小小挫折都無法承擔,不但無法面對問題而且抱 怨不斷。由於菩提心的修持,激勵我上進,漸漸增加了勇 氣,更勇敢地面對現實環境。我無法確定,對於他人是否 有直接利益,但我本身的確受益良多。

基本上我們在思想與能力方面,無任何差異;我的內 心充滿了三毒煩惱,我想你們亦同,大家都是煩惱的凡夫。 75


在同樣的思想基礎下,如果能努力修心、精進修行,心境 必然會改變,這是千真萬確的,屆時真正獲得利益的是個 人。有位大師他曾說:「如能修學菩提心,觀想菩提心, 為他人講解菩提心,如同肩上卸下重擔般的輕鬆。」密勒 日巴大師,在瑪爾巴大師座前,得到教授之後,回到自己 家鄉。由於父母親已往生,無任何留戀之處,就許下了誓 願,到塔喀打山的地方,終身閉關和修行。當時密勒日巴 大師,如同噶當派所立之誓言,唱頌了千古不朽的歌集: 「修行者只求專心修法,不求富裕舒適之場所,只要一個 小山洞就滿足了。願我像乞丐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死時也不貪著己身,將身體回歸於大地,讓眾生盡情享用 吧!」大師精神令人敬佩,詩歌如此動人心弦,我不禁感 動落淚!歌集主要內容是,在杳無人煙的環境,發願定心 精進修行,希望所修功德利益有情。

平常傳願心儀軌之後,我會念誦:「乃至有虛空,以 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虛空未盡之前, 眾生未度盡之前,我願永遠在世間,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若能認真思惟,努力修學菩提心的教授,修心當下內心是 充實快樂的。無論暫時或究竟利益都有幫助,而且是無傷 害性的幫助,百分之百唯有義利而已。如果我們很幸運, 在各方面皆成就非凡,稱揚贊美來自四面八方,這時應思 惟菩提心,就不會生起傲慢心、輕視他人、傷害他人。當 內心情緒高昂時,思惟菩提心可以緩和內心的起伏,使情 緒穩定,更安祥快樂。當陷入困境痛苦無助,內心沮喪失 望、提不起心力時,思惟菩提心讓自己產生極大心力,願 76


意承擔眾生無邊的痛苦,這時,怎會在乎個人的一點小苦 難呢?所以內心低迷時,思惟菩提心可以使之高揚。活著 時,思惟菩提心,讓我們每天過得更充實、有意義;往生 時,思惟菩提心,可讓我們後世獲得暇滿人身。生、老死、 憂悲苦惱等,無論任何時刻思惟菩提心,都有極大益處, 絕無負面影響。值得我們生生世世依靠和信任的朋友就是 菩提心。

菩提心的生起,不是光靠發願、回向、祈禱,也不是 靠念誦菩提心的偈頌文,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淨罪積資,以 及反復的觀修。任何內心功德的證量,都必須先聽聞,瞭 解修學的內容,即聞所生慧。接著反復思惟所聽聞的道理, 即思所生慧;由此智慧讓我們從內心深處,真正看到菩提 心的利益和功德。透過反復的修學,自己會感覺到,若努 力持續進修,我應可以生起菩提心;之後,當我們專心仔 細的觀想,菩提心的覺受馬上會產生,而且幾乎每一次的 觀想,都能生起菩提心的覺受,稱為蓄意、刻意所修之菩 提心。從此,只要遇到因緣,不需理論、不必思考,自然 任運現起菩提心的功德,稱為自然成就之菩提心。這才是 真正的生起菩提心之量。

菩提心的主要因緣,如同《大乘莊嚴經論》雲:

極勤利眾⽣生,⼤大悲為性故。 月稱菩薩亦雲:

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 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

77


悲心的力量越強的同時,為了眾生必須承擔一切的責 任感,即清淨意樂就越強烈,所帶來的菩提心也越堅固。 菩提心的根源是,對眾生的愛心、慈心以及不忍眾生痛苦 的悲愍心;亦即由慈心和悲心產生的。阿底峽尊者有次呵 斥西藏人:「缺乏慈悲心,卻可生起菩提心,只有你們西 藏有。

如平時先持咒,然後念誦: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好象誦完馬上可以生起菩提心,但在此過程中,卻沒 有思惟及觀想慈心悲心;這也是阿底峽尊者指責西藏人的 原因。

如何使自己愛護痛苦的眾生?如何讓自己生起對眾生 的愛心?即悅意慈心。修學方法有二:七因果、自他換。 七因果愛心的修學方法是,思惟今世與我們最親近的應是 母親,因為有前世今生的緣故,觀想一切有情也如同母親 般愛護過我。在西藏,大乘教法和精神非常興盛,所以非 常普遍的說一切如母有情;雖只是嘴邊常掛的一句話,但 其意義非凡,足以影響一民族的風俗和習慣,得以真正體 諒他人的立場!前面敘述過,所謂愛他人,不是完全放棄 自己,而是二希求的發心,包括為自己成就無上菩提的發 心。

自他相換是將過份愛自己的心,轉移至他人;將排斥 他人的心態,轉移至自己。太在乎自己的立場和利益,不 僅不會體諒別人,甚至傷害他人,這種愛我執是痛苦的來 78


源,罪惡的淵藪。但斷除愛我執,不是把我的想法也一起 去除。為自己離苦得樂天經地義,可是若貪執一己的短暫 利益,這種愛我執只會造成傷害他人以及自己日後的痛苦。 悲心是不忍眾生痛苦的憐憫心。首先應認識痛苦的真 相,否則無法生起大悲心。在此所指之痛苦,非畜生道或 一般身心的痛苦感受,這種連畜生都不要的痛苦,不是我 們要深入探討的。世間安樂的感受是人人夢寐以求,但可 知道實為煩惱所生;被煩惱所掌控,故非究竟,終成痛苦 的性質!倘真追逐這種快樂,無法滿足我們永恆的安樂, 煩惱形成的果,畢竟是痛苦性質,故說諸漏皆苦。僅認清 世間樂是痛苦還不夠;應徹底理解「行苦」,是輪回之 苦,隨煩惱而轉無自主的痛苦。領悟之後,自己從中體會 痛苦,就會產生希求解脫的出離心;從他人立場去體會, 就會產生悲心。

對於痛苦的認知很重要,是體悟煩惱的過患才會生起 的知見。當產生強烈的出離心,厭惡、排斥煩惱之時,就 會厭離隨著煩惱轉的行苦;視煩惱為仇敵後,對煩惱所留 之習氣,也會生起厭離心。阿羅漢、八地菩薩雖已斷煩惱, 但猶有煩惱習氣,產生「二相」等錯誤的幻相,即痛苦所 殘留之污垢障礙。為了讓眾生遠離痛苦及所留之障礙,先 瞭解痛苦行相,自己從內心生起厭離,進而從他人身上生 起不忍的憐憫心。必須先生起愛他強烈的慈心,由體認他 人的痛苦,再生起大悲心、菩提心;因此阿底峽尊者指責

79


西藏人,追求無因緣,無基礎的果位,是天方夜譚,確實 是不可能實現的啊!

經過上述簡要說明之後,應知修心有固定的次第,由 前前因緣造成後後的果位,有愛心才有悲心,有悲心才有 承擔眾生痛苦之心,有強烈清淨意樂才有菩提心。解脫或 佛果位,需要強烈心力和智慧,才能成辦。依顯密雙修有 可能一世成就,但畢竟稀少難得。我們面對長遠的目標, 應計劃生生世世修行。為了累世不斷的往上修學,必須為 後世修行的身體著想,即獲得暇滿人身。若後世不幸墮入 三惡道,幾乎沒有機會行善及修正法,今世所累積的一點 善種子、善習氣,也會逐漸在惡環境下磨滅殆盡。後世的 增上生,不能等閒視之,我們應以圓滿的佛果位為究竟目 標,實踐上需重視增上生,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道。

(五)修⾏行次第 《四百論》所雲修行的次第:

一、初學者應勿造作惡業。在無能力正對治煩惱下, 應先防護煩惱之害,不隨煩惱轉。

二、無我的認識,即無有真實的我和我所。透過觀修 無我,對治煩惱。

三、不共的止觀雙運對治所知障。為得奢摩他和毗鉢 捨那,特別闡明十地的觀修。初地時會生起不共佈施波羅 蜜多;二地時會生起不共持戒波羅蜜多;六地時會生起不 共智慧波羅蜜多。由此智慧力量,令七地菩薩生起更深奧、 更強力的空正見,在瞬間能入出定於空性當中。然而此不 共空正見之量,尚不足以對治所知障,雖勝過聲聞獨覺, 80


但仍需繼續進修。至第八地時,則徹底斷除一切煩惱障, 空正見的境界更高深奧妙,足以對治所知障。清淨三地 (八、九、十)的菩薩們,需要廣大累積福德資糧,使緣 空止觀雙運發揮強力,對治所知障。此乃善巧正確的修行 次第。

(六)依⽌止善⼠士 瞭解修行過程,依止善知識很重要。善知識的各各乘 條件不同,在此指大乘善知識的條件,如宗喀巴大師引《莊 嚴論》所雲的十法:「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 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 止。」宗大師還作了總結,自己未調伏內心,無法調伏他 人;為能調伏他人內心煩惱,須先調伏自己內心。宗大師 很慎重的說明,調伏方式應依佛所說經論的教授及內容。 佛的至言教法,是三學(戒、定、慧)的道理,在此慧學 指的是人無我的智慧。

我曾開玩笑的講過,西藏佛教社會里,所謂的活佛只 是頭銜、地位;活佛的名號,不代表內心有證量。因此, 我說應該明辨上師和活佛的四種關係:一、上師;具備圓 滿條件和成就。二、活佛和上師二者兼備。三、活佛;徒 有名號,無有成就。四、兩者皆非。有位名為拓椏喇嘛的 蒙古大師曾說過:西藏的活佛們,名號都很長,可是功德 都很短。我覺得可再加一句,所坐的法座非常高,內心功 德非常低。這是社會因素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是依據那 蘭陀寺大論典的內涵,所產生的正面佛法修持和影響。藏

81


傳佛教的各教派,主要都是根據那蘭陀寺大論師的論典推 廣教法,我們也應當追隨和依止,才是正確之法。

不分派別的藏傳佛教里,有一種口訣的教授(口傳), 是從大論典萃取精華傳授的,如:密勒日巴並沒有在寺院 長期研習經論,只是依止瑪爾巴上師而得到成就,瑪爾巴 上師亦如是。但他們所修學的內容,以及內心所生起的經 驗,確實是依據那蘭陀寺的大論典。因為透過覺受去修持, 能夠幫助領悟大論典,表示覺受與大論典的內容,毫無相 違而且相應;反之,與大論典內容不相應的覺受,則無法 圓滿利益眾生的。瑪爾巴大師的上師那諾巴大師,是那蘭 陀寺的大論師,稱為頂嚴的成就者;那諾巴大師的上師帝 洛巴大師,也是那蘭陀寺的大成就者。整個傳承和修持內 容,確是依據那蘭陀寺的大論典而建立。

薩迦派的大成就者,主要依止的上師是比豐巴,也是 那蘭陀寺的頂嚴成就者。寧瑪派的寂護論師,當時到西藏 時氣候寒冷,但他懷著慈心悲心,為了利益藏人,忘卻身 心面臨的困境,留在西藏弘法,他也是那蘭陀寺的大成就 者。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雖無直接依止印度上師,但黃 教教法主要依據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再融合薩迦派、寧瑪 派、噶舉派的教授,形成圓滿的格魯派教法。那蘭陀寺有 如此多的大成就者,追溯根源皆是依止龍樹菩薩。

大乘善知識的條件,是精通三學。十法中第四德增: 善知識應比弟子更具學問和智慧。第五具勤:精進說法, 不懈怠。第六教富饒:學識淵博,通達教理。第七善達實 性:雖然無法完全通達法無我,但其中的道理必須有所領 82


悟,對於涅槃才能生起定解和信心。透過四諦的認知,對 涅槃也可生起些許信心,然而想真正瞭解涅槃真義,必須 修學唯識或中觀的法無我內涵。第八具巧說:善巧教導弟 子。第九悲體:對弟子慈悲與關懷。第十離厭:修持善行, 不厭倦不懈怠。佛陀勝解善知識的重要,如實地教導我們, 弟子們應當依止具十法的善知識。從戒學到無上密金剛乘 之修持,都有善知識需具備之條件。十法中最主要是,善 巧和成就兩者的功德,亦即本身精通學問,精進努力於善 行,秉性善良、持戒清淨。

佛法是強調因果互相觀待變化的道理,從中取捨;何 者有益身心,何者傷害身心,由所取所捨的認知,調伏內 心、改變內心,這就是佛法的修持。若不瞭解此原則,會 認為佛法只是斷惡行善的宗教信仰而已,不會產生不共的 信心。以前在藏地有座寺院,一天有位居士來訪,適逢住 持不在,居士問住持的徒弟:師父去何處?徒弟答:師父 去恐嚇在家人。因為弟子不明瞭佛法的道理,常聽師父講 造惡業會墮地獄、畜生道等,全是痛苦之處,所以他以為 是恐嚇。佛法絕不是恐嚇式的教法,而是對道理的認知、 實際的運用、以及個人經驗的累積。自己體會何謂暫時利 益?何謂究竟利益?徹底明白其中的差別,由衷的想獲得 永恆的安樂,以歡喜心去依教奉行。

有位日本朋友告訴我,藏傳佛法非常殊勝,特別強調 慈心悲心的修,也以善巧的方式在教導。有次他到西藏朝 聖,在居士家住了一天,看到面目猙獰的佛像,感到恐懼 難安,心想:注重慈悲心的藏傳佛法,為何佛像如此恐怖? 83


當然,那個晚上,日本朋友睡不安穩。在西藏,佛法雖然 興盛,但從許多跡象研究觀察,並沒有深入教法的核心; 如此殊勝圓滿的教法,若變成一種習俗,成為習慣上的信 仰,實在可惜呀!一般西藏社會以為,佛法只是卜卦的方 法,或者供養天神、地神,養世間精靈鬼魅等(其實不只 西藏如此)。如果從內心深處相信業果,就不會在意外表 的儀式。當自己遇到困境或受傷害時,只會想:是否天神 或地神的懲罰?於是馬上供天供地,這些都是不當的行為。 應該審慎觀察內心,深信業果,努力的修持菩提心和空正 見,這才是真正對我們有益處的。把該重視的擱一邊,倒 是聽到某某上師傳灌頂,擠破頭也要去,此怪現象漢人圈 里也不少;可是講經說法時,大家都無精打采、昏昏欲睡, 這是佛法衰退的現象。

見到許多西藏的出家眾,是否具足清淨戒體,我不清 楚。但是我鄭重警告:你們要自制!不要佯裝具有證量, 不斷地傳灌頂,有多少才華誠實的展現,別自我膨脹,自 欺欺人,害人害己。應誠實的傳法,否則被揭發廬山真面 目時,不但自己羞恥,對方從原本期望甚高跌落至谷底, 將會釀成毀謗和傷害。因此上師需具備應有的條件,非常 的重要。一般世間的知識是分級教授,教師需具該年級資 格才能教學。同理;修行過程中,我們依不同的層次,去 依止不同的上師,應該仔細觀察是否具備條件,慎重依止。 現代人注重外相的裝飾,所以出現身著奇裝異服,頭戴怪 帽的「上師」,異常的怪誕,勿隨波逐流;應當瞭解佛法

84


的內涵和精髓,從心底自然會產生極大的歡喜心,對教法 也會產生不動搖的信心。

生起愛他甚於愛己的菩提心之後,接著應修學菩薩行, 即六度萬行。佛陀在《華嚴經》里廣泛的開示,六度波羅 蜜多的修持,彌勒菩薩和無著菩薩的《莊嚴經論》、《瑜 伽師地論》的菩薩地,都有詳細解釋菩薩行。龍樹菩薩在 《寶鬘論》講到大乘道,及菩薩行的修持。龍樹菩薩弟子 寂天菩薩,先作《集學論》,引諸佛經闡明大乘的修行方 法,再濃縮內容造了《入行論》。因此,《集學論》和《入 行論》兩部一起研讀學習,各取精華,最能學到圓滿的寂 天菩薩的理念。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先解釋廣大行的教 授,再依龍樹菩薩、佛護論師、月稱菩薩的觀點,解釋中 觀正見。菩提心和自他換的教授,最深奧、最實用的就是 《入行論》。此次主題就是《入行論》的第六品安忍。

(七)願⼼心儀軌 傳授願心儀軌前,應自己許下承諾,好好守住這顆珍 貴的心,不要讓它迷失,更不要放棄它!當我們修學菩提 心,生起了感受,應讓此感受不斷的持續,為了使菩提心 更堅固,傳授願心儀軌。菩提心堅固之後,想修習六度萬 行之菩薩行,具此強烈的希求心時,則需受菩薩戒。廿一 世紀時代,昨天講授發心的次第,今天傳授願心儀軌,再 講《入行論·安忍品》,即六度萬行的修持,明天大家都 成佛了?

《入中論》雲:

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 85


⼤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聲聞是聽聞佛說法而成就果位。佛果位是菩薩精進修 學菩薩行而成就的;菩薩之正因,即大悲心、空正見、菩 提心。學習佛法教理的修行者,尤其對無上菩提有希求心, 必具備此三法。

所追求的最究竟目標是佛果位,能成辦佛果位的主因 是菩提心,因此一切成佛因緣都是菩提心的學處(教誡)。 大乘的精髓即是菩提心。無常等十六行相、四諦的道理, 是菩提心的前行、菩提心的基礎。菩提心是由大悲心和清 淨意樂所生,唯有此心能入大乘之門。進入大乘修學六度 萬行,後二度靜慮與智慧,必須生起緣空不共止觀雙運, 主要依金剛乘成辦;不共快速緣空止觀雙運,是由菩提心 的學處,引伸金剛乘的密法。一切法都是屬於菩提心的前 行、基礎、性質、教誡、學處,菩提心含括諸法及教理, 此乃藏傳佛法具大小乘、顯密圓滿教法的原因。

認識金剛乘很重要,因為有些人誤解密乘,認為不是 佛教的修持。平時講到聲聞乘、獨覺乘、大乘、金剛乘, 把大乘與金剛乘分開了。其實佛說的教法,都是依空正見 和菩提心,缺此兩大根基,則無圓滿教法。觀壇城或觀本 尊瑜伽,乃至拙火的修持或氣脈的運用,外道也會。如何 分辨內道與外道的修持呢?差別在於菩提心與空正見。有 些人認為密教是念咒之法門;有些人錯誤的以為,入金剛 乘可以延年益壽,藉灌頂的力量幫助今世享樂;不瞭解真 正金剛乘的不共成就,來自於菩提心與空正見。貢當仁波 切說:「如果修學的意樂,是為今世安樂或一己之權勢財 86


富,將使殊勝的金剛乘修持,成為墮入三惡道的因緣。」 若不審慎思惟,以為自己不必努力修心,聖本尊就會賜予 我們一切,這是危險的錯誤觀念。

《現觀莊嚴論》的漸次現觀品講到六隨念,其中本尊 隨念,是隨念出世間的菩薩,如: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 菩薩、度母等等。把菩薩當做證人,讓自己止惡行善。在 社會上,也許別人看不到時,偷偷做壞事,反正別人沒看 到,不覺得羞恥慚愧;可是大菩薩們是無形的,無時無刻 不在注視著我們,《入行論》詳述此道理和內涵。雖然可 以騙別人,但菩薩們騙不過啊!他們隨時慈悲的愍視著我 們。金剛乘下三部(事、行、瑜伽)的修持,應視本尊為 主尊作觀修,即自生本尊的道理,為迅速成辦不共止觀雙 運,在空性當中把自己現為本尊相。並非在本尊前祈求得 到一切,而是自生本尊修行。

藏人和漢人都有信奉財神的習慣,為了擁有更多的財 富,拜財神、祈求灌頂等,這種修法是否真正與法相應呢? 令人疑惑!一般擔心車禍的危險,把佛像掛車上,順應世 情勉強有理。世尊教導的法,是要我們從內心深處,永遠 斷除煩惱和痛苦,對於暫時利益一定有幫助,但非重點啊! 故貢當仁波切說:「所修之法需相應於正法,不要成為墮 落三惡道之因。」尤其穿著袈裟的行者,外在現修行相, 內在隨著名聞利養而轉,所修之法就是墮三惡道之法。上 師所修法要相應於正法,弟子所修法也要相應於正法。導 師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父子、無著菩薩等,永遠以慈悲

87


心注視著我們,希望我們獲得永恆的安樂。在他們的慈悲 眼底,不要做出欺騙諸佛菩薩和自己的事。

為了堅定我們的願心,需要淨罪積資,念誦七支供養, 其餘則默默的觀修。首先觀想釋迦牟尼佛的佛像,不只是 一尊佛像,而是真正的佛陀安住在前方虛空;四周圍繞著 具善巧的印度大成就者;旁邊遍滿一切漢地歷代的成就大 師;以及藏傳不分教派所有偉大的上師。觀想憶念諸佛菩 薩,以及先賢大德的功德恩惠的同時,再觀想自己四周圍 繞著,同樣想離苦得樂的,遍虛空一切如母有情。為了他 們的究竟安樂,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以此強烈發心念七 支供養,受願心儀軌。

誦七支供養時,以懺悔支洗滌過去一切業障;禮敬支 增長福德。隨喜支,是憶念世尊過去行菩薩道時,為眾生 不惜犧牲性命,如此艱難的菩薩行,我們要努力學習,以 強烈心力隨喜世尊的恩澤。隨喜大地菩薩和聲聞獨覺阿羅 漢。隨喜一切賢聖。隨喜一切入道的凡夫,如:資糧道、 加行道的菩薩們;隨喜未入道凡夫的善業,在煩惱如此熾 盛之下,居然能生起利益有情的發心,非常難能可貴。

遍虛空如母有情與我們一樣,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 可是卻隨著煩惱障、所知障,墮入極苦邊或極樂邊。先觀 想資糧田,憶念諸佛菩薩的功德而生起信心,看著圍繞自 己四周的如母有情,不忍他們再受痛苦。為讓一切眾生早 日成佛,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這種希求菩提的發心(菩 提心),令它強烈的生起。誦受願心文三遍:

希願度脫有情⼼心,諸佛正法與僧伽, 88


直⾄至圓滿菩提前,我於汝等恆皈依。 指皈依。

具⾜足慈悲與智慧,為利有情我精進, 今於佛前誠敬住,發起無上菩提⼼心。 指發心的道理。

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 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 虛空未盡之前,只要有眾生在,願我住在此世間,斷 除眾生的痛苦。

讓已發起的珍貴的心,更堅固、更持續,自己許下承 諾,即願心儀軌。同時,請前方資糧田的諸佛菩薩,當我 們的證人,我們永不放棄這顆珍貴的願心,如同過去諸佛 菩薩,為眾生努力精進,我也要追隨跟進。願心儀軌有何 義利?讓我們今世願心力量不退,後世願心持續不斷。

三、︑、正⽂文 無論修習任何法,有時必須捨棄暫時的利益,故修習 忍辱或苦行。為去除障礙,得到法的無上成就,修行時所 需的法忍很重要。佛陀教法的根本是大悲心,身為佛教徒、 修行者、追隨佛的弟子,我們必須修學大悲心。對於與自 己關係密切的親朋好友,很容易生起愛心、悲心,這是凡 夫都俱有的,希望他們遠離痛苦,永遠幸福快樂,對於其 它人則漠不關心,這種悲心有點偏離。經典雲:煩惱是貪

89


心。可見凡夫的悲心混雜著貪心,受到貪心的污染,針對 特定對象才能生起的悲心,不是我們需要修學的悲心。

所謂的大悲心是無論他人曾傷害你或幫助你,人人想 離苦得樂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希望他人早日遠離痛苦, 不忍他人痛苦,這才是必須生起的悲心。特別對仇人產生 憐憫心,才是修行者所需生起的悲心,才是追求的目標與 責任,否則重申凡夫同樣可生起之悲心,有何意義呢?修 學凡夫無法成辦的,針對仇人培養愛心、慈心、悲心,要 持續修習此殊勝法門,這是學佛者的使命。悲心與瞋心是 相違害的,首先排斥瞋心的過患;為了生起悲心,盡量減 少對仇人生起瞋心,之後讓自己真正地愛傷害我們的仇人。 ⼀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罪惡莫過瞋,難⾏行莫勝忍; 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前面講過修持不是威脅恐嚇,也不是無理的強迫接納, 而是自己看清修學的義利,由道理的認知,歡喜自願的依 教奉行,此乃正確的修法精神。為何捨棄瞋心,修習忍辱? 當瞭解修忍辱的利益,自然想修學忍辱對治瞋心。瞋心的 過患如第一偈頌所言,一剎那瞋心摧毀千劫所積的善業。 因此沒有比瞋心更惡毒的罪業,瞋心生起當下馬上就傷害 了他人,自己內心也不安寧,更破壞過去的善業。罪惡當 中就屬瞋心最嚴重,所以它的正對治是忍辱,在修心中也 最難行。應該透過各種角度與道理思惟,努力修習安忍。

90


若⼼心執灼瞋,意即不寂靜, 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 以為瞋心是好朋友,可以帶來鼓勵和勇氣,一直把它 擺在內心深處,其實瞋心會造成傷害。因為一個生起瞋心 的人,自己當下已受傷害,原本寂靜的心消失了,內心起 伏不定;而且當瞋心已不現起,但是餘力猶存時,喜樂很 難生起。例如:昨晚生氣,早晨起床仍不會開心,不小心 被碰一下馬上就會生氣,不可理喻,令人望而卻步。瞋心 使內心煩躁憂鬱,無法安穩睡眠,頭昏腦脹,第二天起床 無精打采。這些都是瞋心的過患。

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 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弒害。 對於施恩於人,本應禮敬感恩,但施主因為瞋心失去 理智,對方反而恩將仇報。

瞋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 若⼼心有瞋恚,安樂不久住。 心中充滿瞋恚,外相一定不美觀,無人敢親近,無人 可分憂解悶,原本最親密的親戚朋友全遠離了。由於瞋心 不僅自己不快樂,也影響四周的人跟著痛苦煩惱,更令親 友厭離,甚至施惠拉攏也不願來依靠。強烈瞋心令人喪失 理智,如同瘋子,不按實況取捨,隨情緒發洩,可能暫獲 愚痴的滿足,但對究竟而言,卻是有害無益的。強烈瞋心 想加害他人,也因他人受傷害而歡喜,殊不知因此造了惡 業,又與人結下仇緣,有何快樂可言?

瞋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 91


精勤滅瞋者,享樂今後世。 瞋心的敵人,指障礙或損害自己安樂的人。一般快樂 分兩種:一、經由五根獲得的快樂。如:看到賞心悅目的 事物,聽到悅耳的妙聲,聞到香味,吃到美食、接觸所生 之悅意的感受;不淨行皆由五根所產生的五種快樂感受。 這種快樂與畜生道眾生無二,不是人類不共的特徵。人類 有理智,有思考能力,可以回憶過去,計劃未來,對於過 去和未來各式各樣的幻想與思慮,造成內心安樂、焦慮、 痛苦等;許多痛苦不是五根所造,而是內心不正當的思考 而產生,所以人類需由理智斷除心理的痛苦,這是人類不 共的特徵。

前面講過瞋心會摧毀諸安樂,當生起瞋恚心時,原本 美食等五根所產生的安樂感受,當下完全消失了,甚至內 心的安樂與寂靜,當場也全喪失了。真正消滅我們內心安 樂的不是外在的敵人,而是內敵——煩惱,尤其是瞋心。 無論外敵面目如何猙獰,力量如何強大,用盡方法欺凌我 們,甚至危及我們的身體受用和親朋好友,但無法直接傷 害內心的感受。

「精勤滅瞋者,享樂今後世。」精進學習忍辱,不讓 內心生起瞋心之敵!內心保持和平安寧,對於四周人無負 面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為瞋心所破壞,以愛心、慈 心與人交往,外在行為柔和安詳;更因為忍辱,受到大家 的愛護,不止今世,往後的生生世世皆安樂;在究竟上, 由忍辱可以成就一切遍智。

強⾏行我不欲,或撓吾所欲, 92


得此不樂⻝⾷食,瞋盛毀⾃自他。 以「強迫自己不要生起瞋心」的方式來消滅瞋心,是 不可能的。光靠回向、發願的力量,想消滅瞋心也是不可 能的。如何才是正對治呢?瞭解什麼因緣會產生瞋心,透 過對因緣的認知,消滅瞋心的因,瞋心才不會再生起。 「得此不樂食,瞋盛毀自他。」食指因緣;不樂即內心不 歡喜、不快樂、不悅意;不樂食是瞋心的因緣。

故應盡斷除,瞋敵諸糧⻝⾷食; 此敵唯害我,更無他余事。 遭遇任何事,莫撓歡喜⼼心; 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外在的敵人雖然傷害我們,卻不是無時無刻,也有可 能成為好友;但內在的敵人永遠不可能如此,在任何時刻 只要生起瞋心,當下唯有傷害,毫無益處。一旦有了瞋心 在,必然消滅內心的安寧,造成自他傷害,永遠不可能成 為內心的親友。

因此,無論遭遇任何事,我們盡量不生起瞋恚心的因 緣,永不失歡喜心。如果內心憂惱、不歡喜,絕對無法解 決事情。由於讓內心不悅意的內外環境和因緣,隨時都存 在;既已有不歡喜的因緣,若為此因緣令內心更不快樂, 豈不是苦上加苦?毫無理由讓自己承受更多的痛苦呀!善 巧的人遇到不悅意境,不會被境所轉,內心不會受影響, 也不會動搖。

若事尚可為,雲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93


如果事情可以處理,就趕快去解決,何必不歡喜呢?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不能解決,憂惱又有何助益呢?

不欲吾與友,歷苦遭輕蔑, 聞受粗鄙語;於敵則反是。 我們不希望自己與朋友,遭受痛苦和被人輕視,不希 望聽到羞辱的粗話和卑鄙的言詞;但是對於敵人卻剛好相 反。

這種讓他人痛苦,自己得快樂的心,結果是造成更多 的痛苦。

樂因何其微,苦因極繁多; 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 我們有權利、有能力,也理所當然應該追求究竟的安 樂,斷除永遠的痛苦。但是由於眼光太狹隘,無法往遠處 著想,以為世間安樂是唯一,努力的追求,甚至犧牲一切 只為短暫的快樂。當獲得一點點的快樂,就非常歡喜,遭 遇一點點的痛苦,就非常失望沮喪,如此過份的內心起伏, 只會帶來痛苦,不是快樂之道。以一天的生活中可以看出, 快樂是極微少而痛苦卻繁多,若繼續把眼光和思惟局限在 小格局,快樂永遠也無法獲得的。

我們所居之處是痛苦之地——輪回,想生起希求解脫 之心,必須瞭解所居處是痛苦的性質,否則無法生起出離 心。在我們腦海中的輪回不是苦海,是安詳快樂的淨土, 所以不可能產生厭離心,更何況要生起出離心及希求解脫 之發心。應瞭解是煩惱無明的力量,使我們一直在輪回海 ;一旦明瞭煩惱的過患,才深深體會出,受煩惱控制、無 94


明所役使下的所作所為,竟是如此的不吉祥。知道是無明 的奴隸時,內心會驚慌,也是靠這股力量和認知,使我們 體會輪回的痛苦。因此不認識痛苦,無法生起出離心,應 該堅毅的忍耐下去!

苦⾏行伽那巴,無端忍燒割; 吾今求解脫,何故反畏怯? 「苦行伽那巴」,指印度南邊的苦行外道,修極度的 苦行,卻不具特別意義。猶如運動員,花很多的時間精力, 受盡苦頭,就為名利;有了名譽還是會衰老,有了財富痛 苦依然存在,錢財不代表一切的快樂;沒錢,有沒錢的痛 苦,有錢時,錢越多煩惱也越多,其實一切都仍在痛苦中。 為外在名利可以犧牲一切忍苦受難,可是對於圓滿的長遠 目標——斷除永遠的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之習氣,我們卻不 願去追求。現在忍受一點小苦,追求究竟的解脫,為什麼 反而畏怯呢?應該豁達勇敢的面對!

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 漸習⼩小害故,⼤大難亦能忍。 習慣成自然,經過長久練習不成為簡單容易,這種事 絕對沒有;漸漸習慣忍受小苦,自然就有勇氣面對大苦。

蛇及虻蚊噬、飢渴等苦受, 乃⾄至疥瘡等,豈⾮非⾒見慣耶? 小小的病苦及肉體上的病痛,慢慢習慣了,並不覺得 特別的難過,難道不是習慣成自然了嗎?。

故於寒暑⾵風、病縛捶打等, 不宜太嬌弱;若嬌反增苦。 95


因此,對於寒熱等氣候變化,以及一些小病苦,沒有 必要以抱怨的心情去面對,如果內心太脆弱,小苦反而變 成大苦。

有⼈人⾒見⼰己⾎血,反增其堅勇; 有⼈人⾒見他⾎血,驚慌復悶絕。 此⼆二⼤大差別,悉由勇怯致; 故應輕害苦,莫為諸苦毀。 有人看見自己流血,反而增強勇氣;有人看見他人流 血,卻驚慌昏倒。其間的差別在於平常的串習。因此,平 時不要為了小病痛緣而畏怯。遇到痛苦時,盡量不要讓苦 的因緣,造成內心混亂或動搖。

智者縱歷苦,不亂⼼心澄明。 奮戰諸煩惱,雖⽣生多害苦, 智者們雖面臨困境,但不會被外境攪亂內心的清明與 安寧。肉體已遭受痛苦就讓它苦吧!既已發生,無法復元, 埋怨亦於事無補,何必因外在身體的苦,再多添加內心的 痛苦呢?當內心動搖時,很容易生起不歡喜、不樂,因而 帶來瞋心煩惱。

同煩惱奮戰時,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痛苦,因為我們 認為煩惱是自然而然的習慣,從無始以來就一直跟隨著我 們,串習的力量實在太強了。然而對治煩惱就是改變習慣, 改變平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要生起強烈心力和無比的勇 氣,才能糾正往昔的習慣,這是非常不簡單的事,但很值 得我們去做。心無自性,煩惱不是心的性質,只因煩惱跟 我們太久了,一下子要改正必定困難重重,痛苦萬分。

96


然應輕彼苦,⼒力克貪瞋敵。 制惑真勇⼠士,余唯弒屍者。 對於這一切痛苦不必在意,應該提起心力堅持對治貪 瞋等煩惱敵人。以理智對治煩惱,才是真正的勇士;隨著 煩惱走,在戰場上讓更多人死亡的非勇士。

苦害有諸德:厭離除驕慢, 悲愍⽣生死眾,羞惡樂⾏行善。 對於一些小苦,或對治煩惱時的痛苦,不一定要完全 排斥,從另一角度可以觀察苦害的功德,生起厭離心。不 認識痛苦,無法生起出離心;由痛苦去除驕慢心;由痛苦 體會煩惱是真正的仇人;由痛苦瞭解眾生之苦,進而生起 不忍眾生受苦的悲愍心;由痛苦讓我們羞恥於作惡,歡喜 於行善。

不瞋膽病等,痛苦⼤大淵藪, 雲何瞋有情?彼皆緣所成。 無論是外在的敵人或氣候寒熱,所引起的痛苦,皆來 自此身軀,如:膽病是由膽所引起的病苦,肺病是由肺所 引起的病苦等等。因為有煩惱,才感得此肉體,也由此身 體帶來許多老苦、病苦、死苦。

仔細想想,可以體會痛苦皆由身體造成的,而我們卻 認為身體既珍貴又重要。不明瞭此身才是痛苦的根源,不 對身體產生瞋恚心,反而對外敵產生瞋恚心。不想要的痛 苦來自因緣,因緣又依賴其它的因緣而產生,當遇到痛苦 馬上用手指出是他所害,其實在此傷害過程中,依賴了許

97


多的因緣,不只是單一的因緣造成痛苦和傷害呀!因此沒 有理由瞋恚有情眾生。

這種思惟非常有幫助;對方造成的痛苦,是眾多因緣 聚合形成,他隨著因緣無自主的、無奈的造成傷害,而每 一因緣又依賴其它因緣形成後一因緣。如此觀想,讓我們 廣泛接受一切的因緣,都是造成傷害的助緣;因此,不能 因為他暫時所造成的傷害而指責他,為什麼不去瞋恚因緣 呢?透過緣起道理的認知,可以開拓我們的思想,令眼光 更長遠廣闊,會以更多的角度去體會每件事,不會執著於 暫時的看法中抉擇是與非。當對緣起的道理越深刻時,貪 瞋等煩惱越減少。

如⼈人不欲病,然病仍⽣生起; 如是不欲惱,煩惱強湧現。 ⼼心雖不思瞋,⽽而⼈人⾃自然瞋。 如是未思⽣生,瞋惱猶⾃自⽣生。 所有眾過失,種種諸罪惡, 彼皆緣所⽣生,全然⾮非⾃自⼒力。 由於這一切皆觀待因緣,所以無自主的現起,不是獨 立自主的產生,而是因緣和合而生。雖然不想生起瞋恚心, 但瞋心卻隨著因緣自然現起。

彼等眾緣聚,不思將⽣生瞋; 所⽣生諸瞋惱,亦無已⽣生想。 假如今天的傷害,是某一因緣獨自造成,那麼,我們 可以去指責此因緣;但依著眾多因緣而產生的傷害,無理

98


由僅僅怪罪單一的因緣。如:一人犯錯,可以指責一人, 但每一人都犯錯,如何找單獨一人來指責呢?

縱許有主物,施設所謂我, 主我不故思:將⽣生⽽而⽣生起。 印度外道數論派認為諸法非因緣生,而是共主相而產 生,主張所謂「主物」(也就是自性)的客體,也施設稱 為「我」的主體,由「主物」產生「我」的快樂痛苦等感 受。當「我」不瞭解共主相的性質,共主相就會變出一切 幻相,而我就沈溺在幻相當中,生起痛苦與快樂的感受。 如果「我」瞭解共主相的究竟性質,幻化的現象就會消 失,那時我就解脫。這是外道提出的問題。

但是,「主」和「我」都不會自主地想到:「我將要 生起」而產生出來。

不⽣生故無果。常我欲享果, 於境則恆散;彼執永不息。 答數論所問。

如果因本身不依賴因緣,所生之果也不會依賴因緣; 假使果不是依前因而生,就不稱為果。依賴某因緣而有, 所生的果必定也是依賴某因緣,同類因生同類果。「不生 故無果」,因不依賴其它因緣,則無法生果。「常我欲享 果」,因本身依其它因緣而生,但不是無常的性質,所生 的果也不會是無常性質,常因不可能生無常的果。因此外 道所說的共主相,若是常因的性質,無法產生無常等一切 感受。

99


緣起經講三種因緣:一、一切皆因緣而有;二、無常 因:果依因,因也是依其它因,果會改變,表示因本身已 有改變的性質;三、能力因:指同類因,果的性質是由同 類的因緣所促成,同類因感同類果。

如果共主相(因)本身是常法,則不能改變,而所生 的果卻會生滅,這是不可能的。依常因有的果,是不會熄 滅的。

彼我若是常,無作如虛空; 縱遇他緣時,不動無變異。 有作用表示有時有作用,有時則無,可見其性質本身 在改變。如果我是常法,屬不會改變的性質,則永遠都有 作用或無任何作用如同虛空。

即使遇到其它因緣,也不該改變,因為「我」是恆常 不變的法。

作時亦如前,則作有何⽤用? 謂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 如果法本身有作用,之前還有其它作用,既是兩種作 用表示有改變,若在作用時和從前一樣,恆常不變,作用 有什麼用呢?如果之前與之後的作用,都屬於「我」的作 用,是不可能的,因為「我」是常法,缺少可以改變的性 質,前後作用不可能有關係。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 知已不應瞋,如幻如化事。 因此一切法是依因緣而生,非自主產生。明瞭此道理 之後,就不該生起瞋恚心,觀諸法如幻化。

100


由因緣產生的事物,是依賴因緣,是依他力而有,絕 不是自力存在。有的性質,它存在是來自他力?還是自力? 由此觀察;若是自力,不需其它因緣產生利或害的作用, 如果自力存在也不需要因緣。事實諸法依賴因緣,隨著因 緣而改變,由此理由瞭解它的存在方式非自力。若真實獨 立存在,深入尋求它自力的性質,應該找得到,而且會越 來越明顯;但卻相反,越來越模糊。可見這非事實,而是 虛假的。佛護論典雲:「若是自性有,何需依緣起?」法 的存在方式不是自力就是他力,既非自力、自性、真實獨 立存在,就唯有依靠名言安立而存在了,既然依靠名言安 立而有,依他力而有,更需要依賴因緣而產生。

由此道理慢慢體會到,原來我們看每一法,都覺得獨 立自性的真實,可是卻與實際情形相違,所看到和存在的 是完全不同的。這時會感覺如幻化般虛假,在虛幻中一切 的好壞苦樂,所現起依賴因緣的萬法,如幻化般的存在, 不是如同自己所見那般的真實,而是虛假的。既是虛幻, 為什麼生起瞋恚心呢?從經驗上瞭解,看到不悅意境時徹 底的排斥,是完全真實的執著,從而生起瞋心。不是看到 幻化生起瞋心,如果知道是幻化,就不會生起瞋心。

《中論》雲:

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 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 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 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

101


如果盡除真實執著,業和煩惱也隨著盡除,在自性空 當中,可以獲得涅槃。由於不瞭解無真實、無自性的道理, 無論看待何事,都那樣的真實,好就完全的好,壞就完全 的壞,真實獨立的產生;之後,增加對事物的好壞產生非 理作意,由非理作意生起貪瞋等。回想過去生起瞋恚心時, 是如何看到境的,是否生起實有的相,完全真實的去執著? 倘若是如此,應該多觀諸法如幻化,這一切都不是那樣的 真實,瞭解了這層道理,生起瞋恚的基礎就不存在,瞋心 就減少了。

由誰除何瞋?除瞋不如理。 瞋除諸苦滅,故⾮非不應理。 問:如果一切都不是那麼真實,依何力量滅除瞋心呢? 不是真實存在的對治力,無法斷除瞋心,所以除瞋不合理。 答:所謂無真實不是完全沒有,對治力雖然是幻化, 但是有它的作用存在,如同錯誤也有錯誤的作用。一切的 痛苦都是由無明顛倒執著而產生;顛倒執著本身就是錯誤, 因為實際上並沒有真實、沒有自性,卻顛倒執著有自性, 故稱為顛倒識,是一種錯誤的意識。雖是錯誤的性質,卻 會造成許多的煩惱,因此縱使是虛幻、錯誤的,仍然有它 的作用。如世間打官司,贏的一方可能是靠虛假的偽證取 勝的。所以幻化的瞋心,也能以幻化的對治力去對治。

故⾒見怨或親,⾮非理妄加害, 思此乃緣⽣生,受之⽢甘如飴。

102


同樣的境或對象,在不同的立場或角度,看法也不同。 如同有一人,有人看他,可能是仇人,從另一角度看,可 能有優秀善良的一面。所以傷害不是那樣獨立的產生,許 多因緣皆來自於外境與內心的分別,善巧的運用,仇敵也 有可取的一面。當瞭解緣起的道理,遇到困境不會怨天尤 人。

寂天菩薩勸勉我們:別因為小小的快樂因緣,高興的 手舞足蹈,也別因為小小的挫折因緣,沮喪悲傷。別讓心 情有大幅度的起伏。過度的興奮和傷心,影響身體的健康 ;但不是不能有感受,沒有痛苦和快樂,豈不像植物人, 不具足人的定義了。

若苦由⾃自取,⽽而⼈人皆厭苦, 以是諸有情,皆當無苦楚。 只要還在輪回中,一定會有痛苦。所以必須依法努力 修行,去除心理和身體的痛苦,因為苦從不善生。

或因⼰己不慎,以刺⾃自戮傷; 或為得婦⼼心,憂傷復絕⻝⾷食; 縱崖或⾃自縊,吞服毒害⻝⾷食; 妄以⾃自虐⾏行,於⼰己作損傷。 自惜性命者,因惑尚自盡;況於他人身,絲毫不傷損? 不同情況會遇到不同的痛苦;但有些卻是因由無明愚 痴,去添增自己不必要的、多餘的痛苦,如:自殺、自虐、 亂用藥物等。倘若自己隨著煩惱產生痛苦,他人亦同啊! 如:男女間的感情追逐。

103


故於害我者,⼼心應懷慈愍; 慈悲縱不起,⽣生瞋亦⾮非當。 由於煩惱而如此愛護自己的當下,都會隨著煩惱去傷 害自己,煩惱怎麼不會傷害他人呢?所以他人也是在煩惱 的驅使下,不由自主的傷害我們呀!而且面對所遭受到的 痛苦,縱使起了瞋心,傷害也收不回去,反而幫我們淨除 以前的惡業,使某惡業感果,我們的惡業無形中減少了; 只是對方卻因此造作新的惡因緣,未來將會得到痛苦的果 報。經此深入的思惟,更有理由憐憫他人,不會瞋恚他人 了。

設若害他⼈人,乃愚⾃自本性, 瞋彼則⾮非理;如瞋燒性⽕火。 傷害我們的人,本身是無明,被煩惱控制的性質,因 此瞋恨他們是不合理;就像不小心被火燒傷。以另一種角 度思惟,仇敵不是每次都造成傷害,只是偶爾而已;他的 本性是善良的,具有成佛的種性,對我們的傷害僅是暫時 性,不應瞋恚。如天空的烏雲偶爾才浮現,我們不會想要 陽光而去瞋恚暫蔽的烏雲吧!被火燒到,我們不會瞋恨具 有燃燒性的火一樣。

若過是偶發,有情性仁賢, 則瞋亦⾮非理;如瞋煙蔽空。 棍杖所傷⼈人,不應瞋使者; 杖復瞋使故,理應憎其瞋。 被棍棒打傷時,造成直接傷害的是棍棒,若想生氣應 該對棍棒生氣才是,我們卻是對拿棍棒的人生氣。其實真 104


正的主宰是他內心的煩惱,他也是無自主的聽任煩惱指使, 倘若生氣,理應找最究竟的間接仇人——他內心的瞋恚煩 惱。

《入中論》雲:「若已作害而瞋他,瞋他已作豈能 除,是故瞋他定無益,且與後世義相違。」已受到仇敵的 傷害,如果還擊可以將被傷害的痛苦原封不動退回,還有 道理可言。事實不然。以牙還牙惹得仇敵更加瞋恚,造成 更多的傷害,對於解決痛苦無任何的幫助,何苦瞋恚他人 呢?

在尼泊爾有戶人家的孩子被殺害了,警察去查案,問 他們是否要打官司,母親說:我的孩子已死,打官司又不 能讓他復活,算了!

原諒的定義是,刻意使自己不要怨恨他人,不以瞋恚 心報復他人。原諒不是刻意忘掉這件事,已經忘記也不算 原諒;原諒是瞭解瞋心對我們無益,努力讓自己不要生起 瞋恚心。至於是否該遏止他人做壞事呢?難道原諒他人之 後,永遠無法阻止他人再使壞嗎?非如此。應當阻止,但 不要以瞋恨心。倘若他人不斷的行惡,對他本身也有害, 因此我們以愛心和悲心,希望他不再作惡是正確的。

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 既曾傷有情,理應受此損。 透過因果的道理,瞭解今天所受的傷害是有原因的, 傷害是由因緣而產生,是以前所造作的惡因所感的果報, 理所當然由自己承擔。

敵器與我⾝身,⼆二皆致苦因; 105


雙出器與⾝身,於誰該當瞋? 上偈是以過去的苦因作思惟,此偈頌是以現有的苦因 作思惟對治瞋心。

外在苦因——敵人的武器,與內在苦因——我們的身 體,二者都是造成痛苦的因緣。為何僅針對仇敵產生瞋心? 不針對武器與身體產生瞋心呢?

⾝身似⼈人形瘡,輕觸苦不堪; 盲⺫⽬目我愛執,遭損誰當瞋? 身體好象感染了皮膚病的人形大瘡,即使以柔軟的衣 物輕微觸碰,也是痛苦不堪。不是布料不夠細膩柔軟,而 是身體無法承受。

因為太過於貪著自己的身體,執取己身是最珍貴的, 所以稍微碰觸一點點苦因緣,馬上瞋恚他人。其實罪魁禍 首是愛我執,而不僅是外緣啊!

愚夫不欲苦,偏作諸苦因; 既由⼰己過害,豈能憎於⼈人? 凡夫雖然都不想受苦,卻因為無明不斷地造作苦因; 這些痛苦皆由於自己不懂得追求真正的快樂,何必憎恨他 人呢?

當他人造成傷害時,我們產生瞋心還手,當下已種下 苦因,到頭來受痛苦的還是自己;他人傷害我們,也種下 了苦因;如此循環報復就像兩個瘋子在打架,冤冤相報何 時了?既然由於自己無明煩惱作祟,為什麼憎恨別人呢?

譬如地獄卒,及諸劍葉林, 既由⼰己業⽣生,於誰該當瞋? 106


被地獄中的獄卒及所有傷害痛苦,都是往昔惡業所招 感,何必怨恨他人?此惡業可能一半來自於本身的過咎, 一半來自於他人的瞋心,自己也有責任,沒有理由瞋恨他 人。

宿業所引發,令他損惱我, 因此若墮獄,豈⾮非我害他? 由於往昔串習的力量,以瞋心去傷人,令他人產生瞋 心反損於我,因為他的還手,造了惡業墮入地獄。在地獄 中受苦一半的因緣來自於我們,難道不是我們害了他嗎?

依敵修忍辱,消我諸多罪; 怨敵因我忍,墮獄久受苦。 若我令受害,敵反饒益我, 則汝粗暴⼼心,何故反瞋彼? 經由上述的觀察,仇敵墮地獄,我也有責任;倘若對 仇敵修忍辱,以慈悲心觀待,把逆緣轉為修道的善緣,就 能成就忍辱的修持。仇敵幫助我們修忍辱,如果傷害有益 於我們的仇敵,太粗暴無理了啊!

若我有功德,必不墮地獄。 若吾⾃自守護,則彼何所得? 如果我們修忍辱等功德,定不會入地獄;雖然仇敵造 成傷害,但我們不隨之造作惡業,反而修忍辱,那麼就沒 有因緣墮入地獄。守護自己不起瞋心,對方將無理由造作 更多的惡緣。

若以怨報怨,則敵不護罪; 吾⾏行將退失,難⾏行亦毀損。 107


如果以瞋怒心以牙還牙,仇敵不但不會護罪修忍,反 而造更多的惡業。因此自他皆無益處,自己的菩薩行將會 退失,修安忍的難行也將毀損。

以上是身體上遭受到痛苦與苦因時,該如何面對與修 持忍辱的方法,甚至對於痛苦,以另一種角度去觀待—— 歡喜心。

接著是世間八法中的毀譽、稱譏、苦樂六法。獲利時 就歡喜,不得利就痛苦。受人贊美,得到名譽就歡喜,反 之則不喜等。

針對內心不歡喜略作說明。

⼼心意無形體,誰亦不能毀; 若⼼心執此⾝身,定遭諸苦損。 輕蔑語粗鄙,⼝口出惡⾔言辭, 於⾝身既無害,⼼心汝何故瞋? 心的性質屬無色無形,不像身體有色體,所以不會因 粗暴的語言造成傷害;為何讓心去執著別人的粗鄙言行而 痛苦呢?

《四百論》雲:縱使人類外在物資已非常富裕,內在 煩惱依然存在。當然對那些物資缺乏者而言,當務之急是 先脫離貧困。

謂他不喜我;然彼於現後, 不能毀損我,何故厭譏毀? 他人毀謗我們,雖然對身體毫無損害,但卻破壞了名 譽,使別人不喜歡我們。然而不喜歡和毀謗,無法損害今 世和後世的福報,為何討厭他人的譏毀呢?

108


謂礙利養故;縱我厭受損, 吾利終須捨,諸罪則久留。 答:因為譏毀會阻礙我們的名聞利養。但是,即使不 喜歡名利受損,然而名譽卻隨著命終而結束,無法留至後 世;反而為了貪著名利所犯下的惡業永留心中,帶來後世 更多的痛苦。

寧今速死歿,不願邪命活; 苟安縱久住,終必遭死苦。 人生在世終究會死,這是無庸置疑的。寧願失去名利 早點死去,也不願以不正當手段苟活。

夢受百年樂,彼⼈人復蘇醒; 或受須臾樂,夢已此⼈人覺; 覺已此⼆二⼈人,夢樂皆不還。 壽雖有⻑⾧長短,臨終唯如是! 有人在夢中享受了百年的快樂,夢醒時一切皆煙消雲 散不再復還,人的壽命亦如此,因此應善利用短暫人生。

設得多利養,⻑⾧長時享安樂, 死如遭盜劫,⾚赤裸空⼿手還。 謂利能活命,淨罪並修福; 然為利養瞋,福盡惡當⽣生。 利用有限的生命,努力淨除罪惡,積聚福德資糧,勿 為了無意義的名聞利養,不惜犧牲一切去追逐。

如果說,我們靠錢財維持生活,當利養受到阻礙就應 生起瞋心,因為利養使我們活命,有命才能淨罪積資。但 是,為利養生瞋心,怎能稱為淨罪修福呢?瞋心本身就是 109


罪惡,能使福報喪失甚至永盡,若活命是為了罪障,毫無 道理呀!

噶當派上師曾說:「如果是位大罪人,希望他短 壽。」

若為塵俗活,復因彼退墮,唯⾏行罪惡事,苟活義安在? 如果為造罪而活,將失去生存的意義,何必苟活呢?

謂謗令他疑,故我瞋謗者; 如是何不瞋,誹謗他⼈人者? 如果對於誹謗自己的人,產生瞋心;他人受誹謗,為 何不瞋誹謗者?

謂此唯關他,是故吾堪忍; 如是何不忍,煩惱所⽣生謗? 他人毀謗我們,是由於煩惱,因此應該瞋煩惱,而不 是瞋恚他人。煩惱才是幕後主使者。

於佛塔像法,誹詆損毀者, 吾亦不應瞋;因佛遠諸害。 有人誹謗佛像佛塔,我們不應瞋恚,因為佛像本身不 會受到傷害,反而毀損佛像者造了惡業,將會感得三惡道 之苦,我們應當更加憐憫他人。

於害上師尊,及傷親友者, 思彼皆緣⽣生,知已應⽌止瞋。 有人傷害上師及親朋好友,應該思惟是往昔業緣所產 生的變化,因而消除內心瞋恨,去憐憫仇敵。

情與無情⼆二,俱害諸有情, 雲何唯瞋⼈人?故我應忍害。 110


情與無情都是造成傷害的因緣,為何唯獨瞋有情識者, 不瞋無情呢?因此我們應當修忍辱。

或由愚損⼈人,或因痴還瞋; 此中孰無過?孰為有過者? 這些都是因緣變化所造成的傷害,而大家都是因為愚 痴無明,而互相造作傷害的,誰也沒有過失,何必互相誹 謗呢?

因何昔造業,於今受他害? ⼀一切既依業,憑何瞋於彼? 如是體解已,以慈互善待。 故吾當⼀一⼼心,勤⾏行諸福善。 譬如屋著⽕火,燃及他屋時, 理當速移棄,助⽕火蔓延草。 如是⼼心所貪,能助瞋⽕火蔓, 慮⽕火燒德屋,應疾厭棄彼。 由上述瞭解瞋心會造成自他的傷害。無論以任何角度 觀察,瞋心絕對有害無益,認清此道理,就應該徹底的對 治瞋心。瞋的因緣主要來自於貪,當心非常貪愛某境時, 只要該境受到負面影響,馬上會生起瞋心。因此防患瞋心 產生,就需減少貪心。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歡,但是不需要 過份的貪著,免得造成貪心;乍看之下,徬佛都是瞋心帶 來的直接傷害,其實貪心是間接的主因。所以應當厭棄所 貪著的一切,努力對治瞋煩惱。

如彼待殺者,斷⼿手獲解脫; 若以修⾏行苦,離獄豈⾮非善? 111


於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 何不除瞋恚—地獄眾苦因? 為欲曾千返,墮獄受燒烤; 然於⾃自他利,今猶未成辦。 安忍苦不劇,復能成⼤大利; 為除眾⽣生害,欣然受此苦。 無始以來隨著瞋心,無法忍受絲毫小痛苦,以致於所 感皆是地獄等大痛苦果報。隨著負面的煩惱情緒走,從往 昔至於今日,都在追求快樂,但仍然在痛苦中浮沈。看透 這層道理,盡量修忍辱不生起瞋恚心,雖然在那一刻好象 缺少什麼,內心不平衡、不滿足,但是日後卻可以獲取極 大的利益和幫助,因此忍小苦是值得的。

⼈人贊敵有德,若獲歡喜樂; 意汝何不贊,令汝⾃自歡喜? 有人稱贊敵人有德行,敵人非常歡喜;此時我們若嫉 妒他是不合理的,嫉妒心會帶來痛苦,既不想受苦就別增 加痛苦。嫉妒不合理:首先、別人贊敵者,對我們並無傷 害;再者、若能分享他人安樂,隨喜他人功德,自己內心 也會歡喜快樂啊!心啊!為何不稱贊他人,讓自己更快樂 呢?

如是所⽣生樂,唯樂無性罪, 諸佛皆稱許;復是攝他法。 贊嘆隨喜所得的歡樂,是無煩惱污染的安樂,稱為無 性罪。這是人人所稱贊正直的行為、善良的行為,連諸佛 菩薩都稱贊許可,更是攝受他人的最佳方法。

112


謂他獲樂故,然汝厭彼樂; 則應不予酬,此壞現後樂。 倘若仇敵不想要快樂,那麼他受到贊美時,我們就不 必與他分享快樂。可是仇敵也想離苦得樂,也喜歡別人贊 美,為何我們無法與他分享呢?

他贊吾德時,吾亦欲他樂; 他贊敵功德,何故我不樂? 如果有人稱贊我們功德時,他一定是以歡喜的心與我 們分享這份功德的,此時,我們也因為他的歡喜而跟著一 起歡喜。然而,當別人稱贊我們的仇敵有功德時,為何我 們反而不快樂呢?

初欲有情樂,⽽而發菩提⼼心; 有情今獲樂,何故反瞋彼? 我們已經發了菩提心,許下承諾「為一切有情的究竟 安樂,要努力精進。」如今,看到有情獲得安樂,為何我 們反而嫉妒他、瞋恨他呢?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 今⾒見⼈人獲利,何故⽣生嫉惱? 最初想令一切有情成佛,希望他獲得功德普受供養; 今天看到別人獲得名聞利養,為何生起嫉妒心?豈不是與 之前的誓願相違背了。

所應恩養親,當由汝供給; 他親既養護,不喜豈反瞋?

113


為了報答恩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等,倘若恩人自己 有能力出人頭地,不需要我們資助,無形中我們的責任減 輕了,為何不歡喜反而瞋恨呢?

不願⼈人獲利,豈願彼證覺? 妒憎富貴者,寧有菩提⼼心? 看見別人受贊美,獲得名聞利養,而生起嫉妒心、瞋 恚心,這種人怎有菩提心呢?

若已從他得,或利在施家, ⼆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仇敵從他人、施主處得到利養,或者利養仍在施主家, 這是與自己無關的財物,為何把自己牽涉其中生起嫉妒心 呢?

何故棄福善、信⼼心與⼰己德? 不守已得財,何不⾃自瞋責? 如果嫉妒、瞋恚他人,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福德;瞋心 煩惱讓我們對三寶失去信心,瞋心毀滅往昔所累積的一切 功德。對自己無任何好處,反而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當 他人得到贊美、受人供養,如果能夠隨喜他的功德,這是 我們自己的財寶啊!不好好守護自己的功德財,反而嫉妒 別人,豈不是愚痴的行為,為何不瞋恨自己愚痴呢?

於昔所為惡,猶無憂愧⾊色, 豈還欲競勝,曾培福德者? 對於自己所造的惡業,都不會在意,也不會感到羞恥 ;然而,他人獲得一點應得的贊美和功德,馬上生起競爭 比較的心,這種人怎麼累積福德呢?

114


縱令敵不喜,汝有何可樂? 唯盼敵受苦,不成損他因。 汝願縱得償,他苦汝何樂? 若謂滿我願,招禍豈過此? 讓仇敵不歡喜,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希望仇敵受苦, 他不一定就受苦。就算如所願地仇敵真的受苦,也有什麼 值得高興的?如果說會感到心滿意足,這種想法將帶來更 多的禍害。

若為瞋漁夫,利鈎所鈎執, 陷我⼊入地獄,定受獄卒煎。 瞋心就像漁夫的利鈎,緊緊鈎住如魚般的我們,把我 們拋下地獄,被獄卒放在油鍋里煎炸。

受贊享榮耀,⾮非福⾮非增壽, ⾮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樂。 受人贊美和享受榮耀,不可能增福添壽,也無法給我 們力量或免受病苦,更不能使我們身心平安快樂。

若吾識損益,贊譽有何利? 若唯圖稱⼼心,應依飾與酒。 貪著贊譽會折損我們的福報,也傷害了別人,造作許 多的惡業,無任何益處。(在此針對出家人而言)如果受 人贊美感到滿足,就如同昆奴喇嘛說的:出家人!既然只 為了滿足短暫的虛榮心,你應該穿著華服、帶著美飾,然 後飲酒作樂或者去吸毒吧!

若僅為虛名,失財復喪命, 譽詞何所為?死時誰得樂? 115


若僅僅為了虛名假譽,損失財物及浪費寶貴的生命, 實在太可惜了!一旦死去名譽能幫我們做什麼?對後世有 何幫助?它又能使誰快樂呢?

沙屋傾頹時,愚童哀極泣; 若我傷失譽,豈⾮非似愚童? 如果孩童堆積的沙屋倒塌或壞掉,愚稚的孩童們會傷 心地哭泣,不具任何意義與道理的哭泣;如果我們因為喪 失虛名而悲傷,豈不是像愚童一般幼稚?

聲暫無⼼心故,稱譽何⾜足樂? 若謂他喜我,彼贊是喜因; 受贊或他喜,於我有何益? 喜樂屬於彼,少分吾不得。 贊譽之聲是無心、無生命,既然聲音本身是無感覺的, 為何聽此美妙聲音使我們感到快樂呢?如果認為「他歡喜 才贊美我」,這是快樂的因緣;然而受人贊美或他人喜 愛,對我有何助益?歡喜與快樂屬於他人的內心,喜樂的 感覺我們一點也得不到。

他樂故我樂;於眾應如是。 他喜⽽而贊敵,何故我不樂? 如果說,我因為他人快樂而快樂;那麼應該對於所有 的人都同樣的觀待。因此,當他人歡喜的贊譽仇敵時,為 何不跟隨著歡喜呢?

故我受贊時,⼼心若⽣生歡喜, 此喜亦⾮非當,唯是愚童⾏行。 贊譽令⼼心散,損壞厭離⼼心, 116


令妒有德者,復毀圓滿事。 過份追求名聞及貪著贊譽,使原本謙虛修行清淨的出 家人,在受到各方的贊美下,心漸漸的散亂、掉舉,追求 更高的物質受用。當內心已散亂,不專注於修心時,由此 放逸,自認為有德有學有修行,損壞原有的出離心或厭離 心。產生極大的我慢心,嫉妒比自己更有德學者;與自己 平等者,馬上生起競爭較量心;對比自己差勁者,則輕視 不屑。原本上半輩子是善良謙虛、守清淨戒律、學問淵博, 但因為過份追求名聞贊譽,產生我慢心和煩惱,下半輩子 造作許多不善業。這種情況很多,原為模範榜樣的人,變 為眾所譏毀的人,他自己也不快樂呀!今世已糟蹋,來世 更甭提,隨三毒而走,能造啥善業,後世亦糟蹋了。經典 雲:「當物質豐裕、受贊譽名聞時,要特別小心謹慎,這 些都是魔的誘惑。如牽牛鼻之繩,把我們牽到煩惱處。」

以是若有⼈人,欲損吾聲譽, 豈⾮非救護我,免墮諸惡趣? 過份追求名譽,促使我們造作惡業,這是負面行為; 若有人破壞聲譽,就是幫我們免墮惡趣的助緣,豈不是救 護了我們嗎?

吾唯求解脫,無需利敬縛; 於解束縛者,何故反⽣生瞋? 必須瞭解,今天我們是為解脫而努力精進的修行者, 不需要別人的贊美和名聞利養等。仇敵能幫我們去除解脫 之道的障礙,為何要瞋恨他們呢?

117


我常常提到,說法時法師坐在高高的法座上,是有危 險的!其實高高的法座是對法的恭敬,不是對法師本身的 恭敬;因此講法前先禮拜法座三次,表示今天能坐在上面, 不是自己德高望眾,而是法殊勝的恩澤的緣故。當登上法 座時,念著偈誦,觀想無常無我的道理,消滅我慢、嫉妒、 競爭等心態。當上師或法師在傳授灌頂或講法時,都是威 嚴十足,但看到別人供養,臉色馬上改變,這是修行者的 羞恥。

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 閉⾨門不放⾏行,雲何反瞋彼? 如果我們認為,從困苦中得解脫是蒙受佛的加持,這 是錯誤觀念。光是蒙佛加被,不努力精進修學六度萬行, 成佛是不可能的。當我們瞋恨仇敵時,是自己把門關住不 進大乘道。因為仇敵才是修忍辱最好的因緣,而遇到因緣 不修忍辱,反生起瞋恚心,豈不是在成佛大道門外不入, 所以為何瞋恨他人呢?(依藏文偈頌翻譯)

謂敵能障福;瞋敵亦⾮非當。 難⾏行莫勝忍,雲何不忍耶? 如果說:「仇敵障礙我們修福德,而瞋恨仇敵。」表 示我們對修福有興趣,想修福德也是善行之一,忍辱是所 有福德苦行中最難修學的,為何不好好修忍辱呢?

若我因⼰己過,不堪忍敵害, 豈⾮非徒⾃自障,習忍福德因? 無害忍不⽣生,怨敵⽣生忍福。 既為修福因,雲何謂障福? 118


如果無人傷害我們,就失去修學忍辱的因緣,因此仇 敵是修福的因緣,為何說他障礙我們呢?

應時來乞者,⾮非⾏行佈施障; 授戒諸⽅方丈,亦⾮非障出家。 例如有人來行乞,是修佈施的助緣不是障礙;傳戒和 尚也不是障礙出家。

世間乞者眾,忍緣敵害稀。 若不外施怨,必無為害者。 世間修佈施的對象很普遍,但是修忍辱的對象稀少難 找。如果不對外結怨,他人很少主動來傷害。

故敵極難得,如寶現貧捨; 能助菩提⾏行,故當喜⾃自敵。 仇敵極難獲得,應視為如意寶般珍貴;他們能增長菩 薩行,所以應該對仇敵產生歡喜心,不僅是修忍辱而已。

對仇敵不能瞋恨,還要歡喜對待,尊重我們的仇敵; 因為以他的傷害本身,雖非好事,可是卻造就我們修忍辱 的因緣。

敵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 ⾸首當奉獻彼;因敵是忍緣。 修學忍辱的殊勝果報,是仇敵與我們互相配合完成, 應當奉獻給仇敵;因為仇敵是我們修忍辱的第一因緣。

謂無助忍想,故敵⾮非應供; 則亦不應供,正法修善因。 謂敵思為害,故彼⾮非應供; 若如醫利我,雲何修安忍? 119


如果說,仇敵並沒有助我們修忍的想法而造傷害,因 此不應該供奉殊勝的果報。如果我們的善業所要奉獻的對 象,是看對方是否想幫助我們;那麼正法——道諦和滅 諦,滅諦本身無絲毫的念頭,不會思考,道諦雖是意識, 但本身也是無感覺。為何把一切善業、甚至法寶等,奉為 供養的資糧田呢?

如果說,正法並無念頭想幫助我們,但也不會傷害我 們,可是仇敵卻會傷害修學忍辱的殊勝果報,是仇敵與我 們互相配合完成,應當奉獻給仇敵;因為仇敵是我們修忍 辱的第一因緣。

我們,所以不應該供養仇敵。如果仇敵幫助我們,就 不叫仇敵了;因為他想傷害我們,才稱為仇敵;又因為有 仇敵,才能修忍辱。若像醫生一樣利益我們,怎能修忍辱 呢?

既依極瞋⼼心,乃堪修堅忍; 故敵是忍因,應供如正法。 需要依靠強烈瞋心的境(仇敵),才能修成堅定的忍 辱;仇敵才是修習忍辱的主因,值得我們像供養正法般供 奉珍惜。

本師牟尼說:⽣生佛勝福⽥田。 常敬⽣生佛者,圓滿達彼岸。 成佛所依緣,有情等諸佛。 敬佛不敬眾,豈有此⾔言教? 導師釋迦牟尼佛說:「成佛的因緣及殊勝福德的資糧 田,來自佛和有情眾生。」忍辱需要仇敵的因緣;佈施需 120


要乞者的因緣;殺生是眾生有被殺的危險,而如果去防護 不行殺生,就是善行;偷盜、邪淫、兩舌等,都需要有情 眾生(境),才有機會修學福德資糧。明知不該嫉妒別人, 一旦碰到比自己更有學識的人,就有嫉妒心產生的危險, 若沒有此境,仍然會守護不使嫉妒生起。我慢有時是自我 吹噓比較多。

慈心、悲心是因為有痛苦的有情,對他們產生憐憫、 不忍的心,進而希望他們快樂。因為有情,才能累積廣大 資糧,成就佛果位。雖然佛教導我們走上成佛之道,也得 到佛的加持力量,但是最主要的恩惠來自於有情。無論過 去、現在、未來諸佛,都是由有情的福田而成佛,因此我 們應該恆常尊敬有情。我們過去如果與諸佛一樣尊敬有情, 今日應已到達成佛的彼岸了。

成佛的因緣——佛與有情,兩者對我們的恩惠是一致 的,既然同等重要,為何尊敬佛而輕視有情?哪有這種道 理呢?

⾮非說智德等,由⽤用故雲等; 有情助成佛,故說⽣生佛等。 所謂佛與眾生相等,不是指功德智慧相等,而是以恩 惠而言,有情能幫助我們成佛。

應供慈⼼心者,因彼珍貴故; 敬佛福德廣,亦因佛尊貴。 慈心是否強烈,端看對有情的愛是否強烈,因此修慈 心者更要珍視有情。倘若敬信佛是因為佛尊貴,對於慈心 的行者而言,有情也是珍貴的。

121


助修成佛故,應許⽣生佛等。 然⽣生⾮非等佛,無邊功德海。 唯佛功德⿑齊;於具少分者, 雖供三界物,猶嫌不得⾜足。 有情具功德:能⽣生勝佛法; 唯因此德符,即應供有情。 有情能教導我們離苦得樂之道,所以是成佛最主要的 因緣,應作如此思惟去尊敬和供養有情。

無偽眾⽣生親—諸佛唯利⽣生。 除令有情喜,何⾜足報佛恩? 若感念佛德,應報佛恩,如何報答對我們有極大恩惠 的佛?諸佛最關心的就是無邊痛苦的眾生,為讓眾生得究 竟安樂,諸佛從早到晚都在焦慮此事。因此報佛恩的唯一 方法,是尊敬愛護有情。

利⽣生⽅方⾜足報,捨⾝身⼊入獄佛, 故我雖受害,亦當⾏行眾善。 既然只有利益有情才足以報答佛恩,諸佛曾為眾生捨 身以及入無間地獄受苦,透過種種理由去思惟。雖然我們 受到有情的傷害,絕不以怨報怨,反而更加尊敬愛護他們。 諸佛為有情,尚且不惜⾝身。 愚痴驕慢我,何不侍眾⽣生? 眾樂佛歡喜,眾苦佛傷悲; 悅眾佛愉悅,犯眾亦傷佛。

122


諸佛為有情曾修苦行,而且犧牲了身體,行菩薩道時, 更是一心一意只想著有情。明知諸佛最歡喜的是有情,我 們若去傷害有情,豈不是做出違背佛本意的事嗎?如果真 正對諸佛菩薩,產生無比的虔誠心和信心,至少應隨著佛 的本意去行事啊!日常生活中值得我們依賴相信的好友, 我們不可能所作所為完全與他背道而馳,甚至做出毀謗背 叛等,世人也覺得羞恥的惡劣行為吧!既然全心皈依佛, 起碼看佛面尊敬眾生,否則只是嘴皮講皈依佛,實際上並 無付諸行動呀!

遍⾝身著⽕火者,與欲樂不⽣生; 若傷諸有情,雲何悅諸佛? 因昔害眾⽣生,令佛傷⼼心懷; 眾罪我今悔,祈佛盡寬恕! 由於過去不瞭解道理以及無明的緣故,曾經傷害眾生, 使諸佛傷心難過;今天我們要一一的懺悔,祈求諸佛慈悲 寬恕!

為令如來喜,⽌止害利世間; 任他踐吾頂,寧死悅世主。 為使諸佛歡喜及報佛恩德,要停止傷害眾生,利益世 間;縱使他人踐踏我們的頭頂,也絕不抱怨瞋恨,寧可犧 牲生命也要愛護眾生,令釋迦尊者和三寶喜悅。

⼤大悲諸佛尊,視眾猶如⼰己; ⽣生佛既同體,何不敬眾⽣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既然有情在體性上與 佛無二無別,為何不互相尊重呢?

123


悅眾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間苦,故應常安忍。 譬如⼤大⺩王⾂臣,雖傷眾多⼈人,謀深慮遠者,⼒力堪不報復。 因敵⼒力⾮非單,⺩王勢即彼援。 故敵⼒力雖弱,不應輕忽彼。 悲佛與獄卒,吾敵眾依怙, 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 暴君縱⽣生瞋,不能令墮獄; 然犯諸有情,定遭地獄害。 如是⺩王雖喜,不能令成佛; 然悅諸眾⽣生,終成無上覺。 雲何猶不⾒見,取悅有情果: 來⽣生成正覺,今世享榮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無病障、 譽雅命久⻑⾧長、樂等轉輪⺩王。 總結。修習忍辱;在暫時方面,不但不會受到瞋心負 面的影響,而且使我們內心的和平安寧不受動搖。以今世 而言,讓我們過得更快樂、更充實、不失任何福報;以後 世而言,讓我們相貌端美、無病障得長壽、獲美譽聲望等 好的果報。究竟而言,能成辦佛果位。所以應努力修習忍 辱!

四、︑、灌頂前⾏行 124


未來佛慈尊菩薩曾說:「對於菩提心產生希求心,乃 至完全相信勝解,由此功德力量,能讓我們不墮三惡道, 而且獲得後世的安樂(增上生)。」因由菩提心,使我們 永遠斷除生死輪回的痛苦;由菩提心,可以使我們獲得成 佛的究竟果位。因此;對菩提心作禮敬。佛所說的八萬四 千法門,最主要的教授心要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們今 世、來世最需要修持的內容。經論雲:「佛解釋菩提心的 教授之後,說由菩提心攝持的任何善行,都將成為菩薩行、 佛子行。」以心的性質而言,所緣一切有情,為了有情眾 生得究竟安樂,我必須利益他們。具有無與倫比的心力, 為究竟安樂與和平,沒有比菩提心更安祥平和的心了。菩 提心是立志發願欲拔除所有眾生大大小小的痛苦,這種善 心是多麼稀奇珍貴啊!唯有以人身去修學,能力最強烈; 我們具備此不共殊勝的能力,可以迅速成就菩提心。所以 應該好好把握今世的寶貴時間,甚至夢中都能夢到菩提心, 以此強烈心力去修持。

菩薩戒不一定由上師傳戒,從佛像座前也可以得戒體, 然而經由上師傳授,我們看到上師在眼前,又透過儀式, 能增加我們的信心。菩薩戒有多種不同的儀軌,如:無著 菩薩所作《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戒品,寂天菩薩所著的 《集學論》,金剛乘也有密乘的儀軌,此處依據《瑜伽師 地論》中本地分菩薩地的戒品。很多大乘經典都講到菩薩 行的利益,最廣泛詮釋菩薩行的學處、教誡、利益是華嚴 經。

125


三聚禁戒是:一、律儀戒:斷一切的惡業(包括十惡 業),最主要斷愛我執;二、攝善法戒:行一切善法,尤 其是大乘菩薩的教誡;三、饒益有情戒:度一切眾生,菩 薩地的戒品講到,緣十一種(饒益有情戒十一條)利益有 情事。無論任何時刻,任何地方,只要眾生需要幫助,不 經思考馬上救護。小地方如:扶起快摔跤的人,或救起掉 在水池中的小蟲等。長遠大目標是為利有情願成佛。過去 一切佛都是依此三種戒體,圓滿功德、成就佛果位的。現 在佛也是依此三種戒體行持,快達成果位。未來佛也必須 經此唯一的道路成佛。這是一切眾生成佛之道,為了一切 有情,我必須走上這條大道,遵守三聚禁戒。

世間的一切不吉祥和痛苦,都是過份執著自己的利益 而造成,不去思考也不會在意他人的立場。十惡業中的殺 生、偷盜、邪淫等,無不是由愛我執而產生,只要自己歡 喜滿足,別人的性命是可以犧牲的,別人的東西可以盜取, 別人的伴侶可以邪淫。大大小小的過患,全是自我主義太 強烈的緣故。出世間的阿羅漢等,皆是經過多年苦行才斷 除了煩惱障,為什麼所知障猶存呢?因為愛我執尚未斷, 不瞭解愛他心的功德,不像菩薩們真正的愛他人,以致於 無法同佛一樣證得一切的功德。無論世間、出世間,一切 的罪惡都來自愛我執,這些罪惡必須靠愛他心才能遮擋, 以愛他心滅除愛我執,才能生起一切的安樂。可見負面的、 罪惡的、痛苦的,全來自愛我執;正面的、有功德的、快 樂的,全來自愛他心。

126


佛陀說:「不需我多言,今天我所獲得的一切功德, 皆因愛他心而成就的;在輪回中的凡夫啊!你們是因為愛 我執而輪回的呀!要快樂還是痛苦,掌握在自己手中,請 自由選擇!」無論是佛的殊勝功德,或則像龍樹、無著等 大地菩薩的學問與功德,以及所有藏傳的上師菩薩們,所 有漢系的菩薩們,都是放棄愛我執,以強烈愛他的菩提心 圓滿一切的。相反的,看看我們!連夢里都夢到自己的安 樂,那麼渴望追求快樂,可是始終得不到安樂呀!至今還 是跟隨著煩惱走。我們都想離開痛苦的身蘊,卻未能得到 真正的自由啊!因為被痛苦綁的緊緊的。把愛我執放在內 心最深處,再加上真實的執著,兩種顛倒執著及邪惡的思 想,不斷傷害我們至今,我們竟全然不知。全世界六十多 億人口,誰無痛苦?誰不曾抱怨?

倘若瞭解愛我執的過患,決定不再跟隨兩種執著,願 意追隨龍樹菩薩等,以及佛所說的經典,認識痛苦的根源, 努力對治二執著,圓滿功德,利益有情。由愛他心得到究 竟安樂,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究竟安樂,願意遵守菩薩行, 永不放棄三聚禁戒。

《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講到受戒的利益:十方諸佛 菩薩集會時,某處有上師為弟子們傳戒,由於弟子們生起 戒體的力量,震動了諸佛菩薩的淨土,這時佛菩薩們以智 慧去觀看因緣,並且歡喜的因為弟子們加持祈禱。諸佛由 於大家庭新增加了佛子,菩薩們則因為多了兄弟姊妹而歡 喜無比。經典雲:「已得暇滿人身,應作有意義的用途,

127


若能生起菩提心,則能圓滿投生人道的目的。」對菩提心 有希求心又遵守菩薩行,接著所應作唯有利益眾生而已。

參加法會受了戒,應該讓家人及周圍的朋友感覺到, 變得更溫柔體貼、善良寬厚,這才是我們的目的,千萬別 變本加厲,失去參加法會的意義。

所謂「密」,是從意識中得到救護。我們在意識中會 不斷的現出凡夫相,遠離凡夫相,稱為「密」」或 「咒」。法性的究竟性質是一致的,只是空性的所依—— 有法,有差別。在佛地是清淨有法,在凡夫地是污染有法 ;雖然有法上空性的性質,無任何差別,但是污染的有法 不能在佛地成就。空性的續流可以到達佛地,有法污染的 性質無法到達佛地,因此行持菩薩行時,必須形成新的清 淨有法。此不共清淨有法,即空性之所依,在無上密有講 到不共殊勝的成就方法,其基礎為四部(事、行、瑜伽、 無上瑜伽)。因此在四部時,要盡量斷除凡夫的執著,慢 慢才會現起清淨之相,由此基礎成就不共果位。

當對於清淨相有堅固的定解或修持,會生起我的認識 ——佛慢,由菩提心與空正見的基礎,有了佛慢,以身口 意造作任何善行,所累積福德資糧將非常迅速。為了殊勝 的目標,生起佛慢和本尊瑜伽觀修很重要。這些都需要認 識空性,把自己和自己的五蘊,觀想成性空的道理,觀空 性智慧為本尊,已生起的本尊,再觀想成性空。

每個人都有我的想法,和對於我的認知,我是有的, 也一直認為我的存在方式,像身體一樣,手指可以指出, 可以真實捉摸到;但我真的如此真實嗎?從頭部至腳底, 128


身體的每一部分,去尋找我在哪裡,始終無法找到我在哪 裡?以意識而言,如果意識是我,識又有五種根識、善惡 粗淺等意識,到底那一者才是真正的我呢?去尋找時,又 找不到了。找不到,代表不是從境上產生,不是從它本身 而有;但不是完全沒有,因為它會造成利和害的作用;既 然有,又不是從它本身而有,是什麼方式有呢?唯有依賴 意識和名言安立而有。如果瞭解這層道理,再想想原本我 們是如何看待我,認為我是從境上獨立真實而產生,是錯 誤的觀念。實際上,我並非那麼真實獨立存在的。

既然我無自性,我的一切也皆無自性。《中論》雲: 倘若有為法無自性,無為法亦無自性,故諸法皆無自性。 解釋梵語觀空的偈頌:瞭解無自性的智慧,不受二相、實 有相、污染相、錯誤相的障礙。當瞭解空性智慧後,也能 瞭解本身的究竟性質;即智慧的產生是在自性空中生起, 因由自性空現起智慧之故,智慧可以瞭解它的究竟性質。 依此智慧生起佛慢,佛慢分為世俗和勝義,在此指勝義佛 慢。

第三部分、靜慮品 (⼊入菩薩⾏行論) 禮贊導師

129


釋迦牟尼佛的身語意諸功德。念誦心經時,應該思惟 空性的道理,闡述空性的經典當中,「心經」最能如實地 的詮釋般若經,而且最簡短精要,所有大乘佛教國家都有 翻譯,故大家以自己語言念誦。

接著念誦慈尊菩薩現觀莊嚴論的禮贊文:

求寂聲聞由遍智 引導令趣最寂滅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眾⺟母我敬禮 以及龍樹菩薩中論的禮贊文:

瞿曇⼤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一、︑、佛法總義 (⼀一)總義 我想先介紹大小乘佛法的整體架構。一般人的宗教信 仰,大致承續父母所信仰的宗教。如果想要擁有堅固不動 搖的宗教信仰,最好不要隨意變換,保持一致的宗教信仰, 比較穩當堅定,但並不容易做到。世界上幾十億的人口, 每個人的想法、理念皆不同,必然也會有各種的宗教,滿 足不同根性的需求。如果父母原有的宗教,無法滿足自己, 而對於外在的物質感覺毫無意義,想要尋求心靈上的安樂。 此時可以考慮,是否該找尋更適合自己根性的信仰。佛法 傳入西藏後,非常的興盛,多數藏人都成為佛教徒;但是 四百年前,回教傳入衛藏地區,大約一千多人成為回教徒 130


;近代也有少數人信仰基督教。如果已改變成為佛教徒, 更不應輕視或嘲笑,父母原有的任何宗教。前面說過,不 同宗教幫助不同的人,不同宗教之間應該保持和諧,不要 互相批評、誹謗,應該互相尊重。

我是一個佛教徒,是由見理所生信心而信佛的,我相 信我有清淨的皈依。無論過去或現在,任何宗教對於世人 都有貢獻,也幫助了不少人,未來也會幫助更多的人。世 上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需求,每個人有自己追求的目標,依 靠宗教確實幫助許多人,滿足所需及達到目標。以佛教內 部而言,同樣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子,導師依不同的根器 講不同的法,如佛教宗義論師分唯識、中觀等等;以唯識 角度看中觀,認為中觀墮入斷邊,以中觀看唯識,認為唯 識並不圓滿。由此可知眾生的根器非常重要!依此類推, 可以瞭解不同的宗教幫助不同的人,也會從內心深處尊重 其它的宗教。我常常如此思惟,我更尊重其它的宗教。

(⼆二)學法為調⼼心 佛教徒應該多學習佛所說的道理,因為見到正理所生 的信心非常重要。如實瞭解佛學教理,修行的力量才會增 強,才能有所成就;否則所修將無法發揮,也得不到實用 的成果。如實修習佛學的基礎架構:基、道、果;領悟佛 所說的道理,然後修習才能得到殊勝成就,在此鼓勵大家 多多學習!佛法非一般知識,不能以學習世間的知識,去 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應該是隨時運用在生活上的。例如: 講解食物的烹飪方法而不去食用,是不符合實際效用的。 同理,「法」是調伏內心,不僅是解釋或研究而已。所聽 131


聞的佛法與所要調伏的內心,如果有距離,將無法達到效 果。因此聽法者,應該利用所聽到的法調伏內心,講法者 也是如此。如果所聞之法與所調伏之心,可容納一人走過, 那麼等於沒聽到法,因為無法達到聽聞佛法的目的。

修學佛法時,若尚未瞭解法義,看到深奧的教義,會 感覺非常沮喪或灰心,甚至喪失希望;可是稍微懂一點法 義,馬上又生起我慢,輕視他人。可知煩惱是一個非常狡 詐的小人,隨時伺機傷害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生起更多的 煩惱。未懂教義時不想修學,這是懈怠的過患,但是修法 所得之果,若唯有慢心,真是可惜可悲!對不懂之人,生 輕視心、慢心;與自己平等的人,生嫉妒心,真是大錯特 錯!此乃所謂的「天子成魔」!(本願成天子,結果成 魔。)法是為了調伏內心,若心變得更頑固,就如同西藏 有句諺語所說:「如果心未調伏,縱使登上法王之位,佛 降臨也無法調伏你!」因為光靠聽聞的學習方式,內心已 經串習成量,佛也無法駕馭你。因此所修佛法必須相應於 佛法,所修大乘法必須相應於大乘法,無論信仰了任何的 宗教,自己的身語意就應該與自己宗教相應。

藏語「塔兒嗎」,是涅槃之意,即從此得到救拔、救 怙。佛所說的法是為瞭解脫,也就是滅諦、涅槃,正皈依 法寶即是指此。佛說一切的痛苦的因,皆因煩惱而產生, 也因為煩惱,令我們沈淪於不想要的苦海當中。因此由涅 槃、解脫,使我們得到救護,這就獲得「法」」的涵意 了。

132


「佛所說法」的正對立、逆緣、正相違,就是「煩 惱」。想要對治煩惱、消除煩惱的人,稱為佛法的修行 者,或佛教徒。假使沒有刻意的正對治或消除,反而讓自 己的心相應於煩惱、隨順煩惱、放縱煩惱。這種人雖然外 表披著佛教徒之衣,內心毫無佛法的內涵,唯有佛教名稱 而已,非名符其實的佛教徒。目前暫時無法直接正對治煩 惱,因為煩惱的力量太強了,但是至少不能縱容它,放任 它,讓內心隨順於煩惱。應該盡力去對治,才是真正的佛 教徒,才是修學佛所說教義的修行者。

修學佛法、調伏內心,是無法以外力施壓,使之馴服 的。雖然強制我們的身體,可以使之於一處不動,但是無 法壓抑內心不生起煩惱,煩惱還是會不斷湧出的。那麼, 應如何調伏煩惱?瞭解什麼心念傷害我們,什麼心念幫助 我們?以暫時或未來、還是永久究竟的方式,幫助我們。 縱使此心念,眼前無法得到利益,卻能幫助我們,得到究 竟利益,那麼就值得我們去成辦。如實辨別善惡是非之心 念,對於正面的善念,刻意讓自己生起,讓心相應於善的 意念,反復不斷地生起善念,串習正念,如此才能調伏內 心。諸佛菩薩和先賢大師,都是以此方式調伏內心,得到 究竟安樂,成為我們皈依的對象。如實地瞭解無始以來跟 隨煩惱,至今未獲任何的成果;認識煩惱的真面目後,捨 棄相應煩惱之心,刻意成辦善資糧,才能獲得殊勝果報。

當我們修習時,一者以方便調伏內心。「方便」指善 資糧,屬於未通達持境之性質的心念。如:悲心、出離心, 是一種思惟,不像智慧,能直接通達了知境的性質。方便 133


資糧的生起,必須靠智慧輔助,首先判斷實際的情況、境 上的性質,經過智慧去認知,才能生起悲心或出離心等。 因此方便與智慧應互相配合,相互運用,才能調伏內心。

內心是隨著串習而轉變,無論善或惡、煩惱或正念, 都是因為串習的力量,使得內心相應於善或惡。個人頑固 的心、未調伏之心,也是由於煩惱串習而生。比如有人在 前半生,時常生氣,但是後半生,因為瞭解生氣的過患, 盡量不讓自己生起瞋恚心。雖然凡夫還是會生氣,但是不 要刻意隨順它,不要讓自己太容易生起瞋恚心;應該與瞋 心保持距離,刻意地修學尊敬他人、愛護他人,漸漸地瞋 心會減少。假使不努力修學,反而順著瞋的串習,如此持 續下去,縱使遇到一點點小逆緣,也很容易生氣。以目前 我們的貪瞋習氣,是很容易生氣的,這些都是串習的力量 所產生,應該刻意的去對治。首先跟煩惱保持距離,再尋 求煩惱的對治力,瞭解對治力的功德利益,反復熏習善的 力量,如此才能對治煩惱。為什麼心識會隨著串習的力量 而轉變?這是法性的規則,如同種下種子會長出幼苗,緣 起規則本來如此!因此,不想要痛苦,就讓內心多多相應 於善所緣。

「修」是反復串習、熏習之意。把原本容易相應於惡 的心,靠刻意的串習、反復熏習的力量,使之轉於善或容 易相應於善,這種過程,稱為「修」。修習,不是聽聽師 長所說,看看經論所寫而已。因為無論別人怎麼說,經典 如何記載,也無法調伏我們的內心。必須透過經典上所說, 或師長所指導的多去聽聞,針對以上反復觀察,不斷的思 134


惟教義;認為真正有道理之後,從內心生起定解,再對此 定解反復串習,如此對於調伏內心才有幫助。能夠正對治 去調伏內心的是修所生慧;但是要生起修所生慧,必須有 思所生慧;生起思所生慧之前,必須有聞所生慧。這是調 伏內心的道次第。例如我們出生時,什麼都不懂,即使是 語言,也是需要老師的教導;「法」也是如此必須先聽 聞。

努力改善內心,使內心漸漸轉惡為善,並且能夠日日 增上。以佛教的觀點,應該如何調伏內心?如龍樹菩薩所 著《中論》雲:

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 此偈頌是禮贊導師釋迦牟尼佛,由於大慈悲心,斷除 一切顛倒的邪見,實證清淨正見,而且為利有情眾生,宣 說離苦得樂的究竟之道,因而生起極大的尊敬心,頂禮導 師釋迦牟尼佛。由此我們可以瞭解,佛所說的法,都是由 慈悲心而產生,佛法的根本乃是大悲心。最強而有力的悲 心、愛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最殊勝的心,要生起菩提 心,必須有通達實相的空證智慧輔助,空正見是最殊勝的 智慧。因此佛教修行者,尤其是大乘佛教徒,最主要修學 的法門,就是菩提心與空正見。

(三)世俗諦與勝義諦 修學此二種心念,龍樹菩薩曾說過,所有的教法皆依 「二諦」而宣說顯示。「二諦」是世俗諦與勝義諦,依 「二諦」的根本,修習方便的菩提心與智慧的空正見。講 135


到「二諦」,其實世間一般所見,與實際情形(法的究竟 性質)是相違的;日常生活作息中,有太多的錯亂事情, 我們往往認為是正確的、真實的。如:以前世人所認同的, 被現代科學實驗所推翻,所以現代人與古代人,對事物的 觀點又有不同。由此可知肉眼所見,不一定符合真實情形。 「二諦」的名詞,外道也講,但是內道中觀派的論師,對 於「二諦」的內涵,作了最透徹、最究竟的講解。為什麼 需要瞭解「二諦」的涵義?因為以我們目前的狀況,心識 所擁有的能力是有限的,所執持的不一定與實際情形符合。 這時,就必須觀察自己所看到,或所執持的,是否符合真 實?對此問題,應當作更深入的探討。

對於內外之法,透過觀察尋伺而獲得的究竟性質,稱 為「勝義諦」。在無尋無伺當下,所獲得的一切法,是 「世俗諦」的定義。《中論》的禮贊文的八法,是無生的 道理,無戲論之八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 不異、不來、不出。不是否定了生滅,或沒有生滅,仍然 可以看到生,也可以體會到滅。只是這一切的生或滅,若 是有自性、有自相的生滅,從它自己那方面產生(自性存 在或自相存在)的生滅,在尋伺之後,應該有所得,但是 答案卻是無所得。

「生」,必是有因生,或是無因生;有因生不是從自 生,就是他生,或自他共生。故《中論》雲: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136


所以尋找「生」的究竟性質;以及因果到底是同性因 而生,還是異性因而生,在尋伺觀察是無法獲得任何結果 的。故一切生滅,在不尋找時,可以看到、體會到;但透 過觀察尋伺,卻無法獲得它的究竟性質。因此我們尋伺觀 察的結果——生滅不是從它那方面產生。思擇諸法的究竟 性質,是無自性、無自相的。我們可以體會到,萬法有兩 種層面:無尋無伺時可以看到(世俗諦),仔細觀察時卻 找不到(勝義諦)。

經典上時常提「見」和「空」,見指緣起,由緣起相 而現自性空。由於一切法,完全互依觀待因緣存在的,不 是獨立自相存在,是由緣起而現性空。若能如實了知緣起 現性空、性空現緣起的道理,《中論》所說的中觀正見, 才是最深奧的中觀旨意。

下部的佛教宗義論師認為緣起的定義,是因果緣起的 規則,對於因果的有為法才講緣起。中觀的佛教宗義論師 認為緣起的內涵,不僅局限於因果規則而已;可以解釋為, 方分和具方分者之間的關係,功德和具功德者之間的關係。 以支分而言,是由和合體而取名為支分;以和合體而言, 也是由支分而取名為和合體。同理,方分與具方分者亦如 是。若沒有方分,無法取名為某某方分的和合體,假使沒 有和合體,我們很難斷言是某某的方分。當要取名為方分、 具方分者,或支分、具支分者,必須依賴他緣而取名。因 此下部所說緣起的規則,應該不要局限於有為法,也要包 括一切無為法,甚至一切萬法才對。在中觀論師的論典里, 否定無方分的存在,認為一切法皆是有方分。

137


緣起的另外一種解釋是,一切法都在名言當下而存在, 無論善惡或生滅,皆依名言所現起的作用,不是從境上本 身而產生。諸法如果從境上產生,我們仔細去觀察尋找, 為何遍尋不得?並非否定它的存在,它確實是有,只是尋 找時找不到。這表示,諸法本身具有尋找當下,無法獲得 的性質。法的存在方式,由意識、名言識取名而有,世間 共許有。它還是有作用等等,只是從境上找不到任何的性 質。雖然不是從境上產生,但不是否定意識緣取而有,在 名言上它還是存在的。世間共許、完全依賴、意識緣取而 有;亦即,此意識緣取,唯有依靠意識、名言而立,這是 最深奧的緣起內涵!

關於因果緣起的規則,在萬物的變化中,我們所能看 到的是,非常粗淺的部分;但是要顯出粗淺的變化,必須 有細微的變化。因此講到無常的道理,是指每一剎那之中 都在變化。雖然無法以肉眼看到,一切的因緣法,每一剎 那都在變化,但是從自己的經驗,即從粗淺的變化當中, 推理瞭解,必定有細微的變化。只要是由因而生的因緣法, 或是因果的有為法,一定會變化,而且變化不是幾年的累 積,是每一剎那之中都在變化。這點是我們可以肯定的。

果變化的原因,因為因本身具有變化的性質。假使因 不具變化的性質,如何生果?使後因變化,需要前因具有 變化的性質。如此追根究底的探討,可以瞭解因是無始的。 如果因是有始的,第一因不是無因生,就是常因而生。第 一個因,如果由不會變化的因緣而生,應是永遠的有,或 永遠無;無因生亦如是。事實並非如此,有暫時的生滅, 138


表示因是有變化,透過這些道理,瞭解因的續流是無始的。 以佛法而言,因緣是無始以來延續至今的。一切萬法為何 會變化?因緣使然。因緣變化,是由於前因具有變化的體 性。至於因緣為何會變化?又為何無始?此乃法性的規則。 諸法有各式各樣的變化,暫時所顯現的相(形狀)、 顯色,是有開始,但依據它的進取因,往前面的續流追算 起,是無始的。例如:新的木料桌子,也是前因而生,它 的進取因是木料,追究下去是無始的。

完全依賴因緣而生的因果之法,大致分為:一、外在 的色法:可以看到,具顏色和形色。二、內在的心法:意 識;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以經驗去體會。唯明唯知的光 明體性是能知的意識,具有通達、了知外境的能力。我們 常說我看到事物,實際上是眼睛的眼識在看,不是我們在 看,因為眼識不代表我。原因是眼識在看事物時,同時, 耳識也可以聽,鼻識可嗅,舌識可感覺味道,身識也可以 有所感覺。雖然眼識在看東西,也可以把內心收攝、專注 一處,即心識內住、收攝,以三摩地力量,緣其它的所緣 境。由此可知,眼識非我。假如眼識是我,無法在同一時 間,完成許多的作用。

透過五根識,可以了知外境,由內心的意識,也可以 體會、感受所經歷之事。因此瞭解有覺受者、能見者、能 聞者……等等。那麼「我」、補特伽羅到底在哪裡?補特 伽羅,是由意識所安立的施設處;補特伽羅,是由意識取 139


名而有的。「我」有許多名稱,有情、人、補特伽羅也都 是指「我」。外道認為「我」的定義是,我與我的蘊體 (我與身心),毫不相干,這是佛教各派所否定的。佛教 內部認為「我」,必須由身、心任一者來安立,我的存在 與我的身心,有極大的關係。這是佛教內部共的說法。但 是如何由身、心任一者來安立「我」,又有不同見解。簡 略說明,可以分為二:一、認為必須在身心上,尋找能安 立為「我」的條件,由具足安立「我」的倏件,而後取名 為「我」。亦即,需具足我的所相,有了所相,所相就是 我。所以我因由身心任一者,取名為我。二、認為身心任 一者,都不屬於我的所相,「我」在身心當中去尋找,一 無所獲。我的存在,完全依名言識與身心等施設處,所安 立的假名而已。

以佛教內部而言,若精進努力修持慈心、悲心、出離 心等等,自然會思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對於 「空」的解釋,各派見解不同。例如:有一派承認有「人 無我」,但不特別安立及廣泛的解釋「法無我」。主張有 「法無我」的,又有唯識的三界唯心造、無真實有的中觀 等等。這些都是追隨佛的弟子,深入思惟修行時,個人見 解又不同了!

(四)離苦得樂 人類和一切畜生等,都有共同的想法,就是離苦得樂。 一切有情的所作所為,也都是為了離苦得樂,這是眾生的 本性,因此都有權利得到快樂遠離痛苦。畜生道的眾生也 140


有此心態,所以盡其所能的尋求快樂,滿足自己。但是因 為沒有智慧,所以無法像人類一樣的,不斷的建設與發展, 唯有填飽肚子而已,若有少數聰明的畜生,也絕對不及人 類。人類不僅滿足今生的安樂,甚至為了後代子孫的安樂, 從事生產與建設。雖然智慧勝過畜生道,但多數人類都是 由五根識(眼、耳、鼻、舌、身)去追求快樂的,這不是 最究竟的方法。假使能從內心(意識)上得到安樂,才是 最強而有力的方法,才是究竟之道。因為從內心上所獲得 的安樂,遠勝過從五根識所得之樂。如果內心不安樂,即 使外在的物質充裕,我們也不會感覺快樂;但是內心安樂, 外在物質條件不足,我們內心還是感覺到滿足和安祥。

苦樂的感受,是由暫時的因緣和合而產生,唯明唯知 的光明體性的意識,此心識的續流則是永無止境,永遠持 續不斷。意識的存在,不像快樂和痛苦,由暫時的因緣產 生。頭痛及斷手之痛,不只是人類,連畜生道的眾生也不 想要這種痛苦。飢餓之苦也是由因緣產生,因為沒有獲得 食物或沒有進食,往前推求還有更多的因緣,前因必定有 前前因,如此追究下去,飢餓的因緣是無窮無盡的。眾多 的因緣和合,會造成種種的變化,雖然飢餓是果,但造成 果之前,有無數的因緣,一直在變化,慢慢演變成果。依 此類推可以瞭解許多事,例如:破產,原因是經濟匱乏, 乍看之下破產好象是因,其實應該注意當時的背景,如國 家的政治、經濟等等因緣。政治經濟背景之前,還有無數 的因緣,不能說之前毫無因素,之後才有,這種界限我們 141


無法安立。雖然破產只是果,但使它遷變的因緣卻是無數。 因果規則大致分二:一、自體的,法性的規則,其果 完全依賴因。二、刻意造作,具有感受的眾生,因離苦得 樂的理念,刻意的造作,由造作慢慢的演變,帶動其它的 因素,造成其它的果。這就是業果。佛陀也是依此理念, 開示四聖諦。我們都是為了快樂而生存,快樂是我們追求 的目標。因此四聖諦中主要的是,何謂快樂?何謂痛苦? 快樂不是自相存在,與痛苦有密切的關係。快樂與痛苦皆 依因緣而生,是無自性的。既是由因而生,不想要痛苦, 就要知道痛苦的因,才能遠離痛苦、斷除痛苦。同理,追 求快樂,必須觀察何者為快樂之因。

前面講過涅槃(解脫),解脫乃永恆之樂,非世俗的 快樂感受。真正的涅槃,指內心永遠斷除痛苦的「滅」功 德,獲得永恆的快樂。我們追求的最究竟目標是解脫,為 能達到此境界,佛陀教導我們如何登上果位的階梯,即道 諦。為了斷除一切痛苦,佛陀教我們認識痛苦,不僅僅指 世人與畜生都不想要的痛苦而已。何謂真正的痛苦?佛陀 先說苦因,一切痛苦的來源,皆由煩惱而生,因此必須瞭 解煩惱的過患,真正體會到煩惱所帶來的痛苦,才會視煩 惱為敵人,努力去對治煩惱。為瞭解煩惱的過患,佛陀把 痛苦的行相為我們宣說:苦苦、壞苦、行苦。

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最主要的內涵是緣起性空 的道理。為了到達最終 目的地——涅槃解脫的果位,必 142


須如實瞭解煩惱是痛苦的根源,以各種方法來斷除煩惱。 這是所有佛教不共的特徵。真正的敵人不是外在的,而是 內心的煩惱,有煩惱的人,墮在痛苦深淵當中,永遠也不 會快樂,因此必須以各種方便法門消滅煩惱。不信佛法的 人,生起了極大的瞋恚心,也是不會快樂的,倘若有人以 生起瞋心而滿足自己,那算是異數、另類。一般在盛怒時, 是吃不下也睡不著,更會口出惡言。當我們的內心安祥快 樂時,縱使遇到不喜歡的人,內心也不會有所起伏;當內 心充滿憤恨,無論遇到任何因緣,都會一觸即怒,如此怎 會安祥快樂呢?所以即使不信佛法,由經驗還是可以體會 到瞋心所帶來的痛苦。貪心亦同;當生起強烈貪欲心時, 東奔西跑用盡心機欺瞞詐騙,只為滿足貪欲之心,因此也 不會快樂。有強烈我慢的人,當慢心脹滿肚子時,無所畏 懼,嫉妒比自己有學問的人,輕視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一 碰到不懂的小問題,馬上生起極大的憂惱心。

以上都是煩惱所帶來的痛苦,無論是否信仰佛法,都 會遇到的問題。煩惱是否可以斷除,得到永恆的解脫呢? 假如可以永遠斷除,得到內心的安樂,應該努力斷除才對。 世界的災難,大致可分為:人們刻意造成的戰爭傷害;不 想要卻又無法避免的——生老病死之苦。以佛教角度而 言,任何痛苦,皆由煩惱所造作形成的。因此,先不談解 脫的涅槃,若能從內心真正體會到煩惱是仇敵,如實瞭解 煩惱的過患,是痛苦的根源,想要去面對它、對治它,自 然會產生一股極大的勇氣,如同自己站在高處,遇到小挫 143


折是不會退縮的。不瞭解敵人底細時,內心會畏懼無法對 抗,瞭解對方狀況之後,雖然眼前力量不夠,但是可以安 排對策,內心也會感到些許安慰。同理,佛法修行者亦如 是,瞭解煩惱、對治煩惱。瞭解佛法整體架構與解脫大道, 雖然仍處在煩惱的苦海當中,但內心會感到扎實而且溫暖。 藏傳的祖師大德曾說:「必須勝解煩惱、對治煩 惱。」善巧瞭解,不是讓煩惱多多生起,再加以分析。以 我們目前的狀況可以說,煩惱的成就非凡,很容易就生起 貪心、瞋心;如果依此可以成佛,那麼就是煩惱之佛了。 第六世達賴喇嘛曾說:「由於煩惱串習的力量,人人證得 煩惱之菩提。」或許有人認為自己沒有煩惱,而擺高姿 態,自命安祥,其實內心卻是起伏不定,煩惱不斷的。善 巧瞭解是了知煩惱從何而生?所帶來的哪些過患?有何性 質、作用、分支等等?徹底瞭解,內心才有把握。

(五)空正⾒見與菩提⼼心 何謂煩惱的根本?大多數的印度專家與佛教學者,一 致認為是對「我」的執著。因為強烈「我」的觀念,於自 方產生貪欲,於他方產生瞋恚或遠離,這點,各派有不同 的看法。龍樹菩薩說:「實執為無明。」一切貪瞋的產 生,是由於執著貪瞋之境,如同我們所見到般的真實存在。 這是顛倒執著、錯誤的認識。當看到貪瞋境,覺得從它本 身真實的產生貪瞋性質,本身就是產生貪瞋的基礎;亦即, 此基礎是貪瞋的所依處,由此自然地生起貪瞋心。「如同 144


所見般的真實」,是否真的存在呢?我們應當去探討研 究。龍樹菩薩說:所見和存在的性質不同。若能透過道理 真正體會,證明一切法並不是如同所見般的真實,這種空 性道理值得我們修學。往昔不懂真正的道理,以親眼所見 為標準,因此反復的串習錯誤,把根識顛倒執著認為是真 實。此顛倒執著就是無明,一切煩惱的根源,最究竟的顛 倒執。想斷除煩惱的根本,必須瞭解空性的道理。

煩惱的根源是實執,認為一切法,就像所見到般的真 實存在,我們認為實執與自己內心溶為一體,無法分離。 仔細分析此種錯誤的概念,其實非如此。以現前狀況而言, 當我們的意識現起時,貪心和瞋心有時生起,但有時不會 生起;亦即,意識是持續不斷,而貪心和瞋心只是暫時性, 現起又消逝。同理,實執也是時有時無。由於意識永無止 境,而實執是有間斷的。因此,一、意識與無明是分開, 非一體的。第二、意識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意識與光 明體性不可分;實執非如此,光明在,不代表實執存在, 光明與顛倒執著是異體的。另外的理由,消除光明的因緣 是不存在,消除無明的因緣卻是存在。因為唯明唯知就是 本身具有通達、瞭解、體會外境的能力,無其它因緣使它 消逝。

意識會一直持續不斷;而實執因為執著與實際相反, 本身是顛倒的,透過通達實際狀況的空性智慧,可以對治 它。再者,無明時有時無,因此實執可以斷除,意識卻不 會消失。無明沒有正當的理由可以立足,反而有理由證明 145


它是顛倒,再怎麼串習無明,也不會越來越明顯。反之, 透過真理認識空性,反復串習無錯謬的空性,對空正見會 生起定解。由定解之量反復串習,我們可以感受到,空性 越來越明顯。而且空正見的能力會增長,因為內心是跟著 串習走,我們對心識反復串習,力量絕對會增強,這是內 心不共的功德。光明體性是屬於綿延不絕、永無止境的性 質,空正見是依靠光明而產生,本身是意識,它的所依處 非常堅固,不會消逝。修學空正見,能力會增長,本身又 是光明體性,所以無止無盡,不斷的增長直至究竟圓滿。

當實執、無明的對治力——空正見增長時,無明的力 量會逐漸削弱,變成有時生、有時不生,最後完全徹底消 除。由以上的道理明瞭解脫是可能的,可以跟痛苦說聲再 見了。如果痛苦無法斷除,再怎麼想離苦得樂,也是苦上 加苦。反之;痛苦可以斷除,應該提起心力去對治,戰勝 痛苦,贏得最究竟的勝利。戰勝世俗仇敵,不算真正的勝 利,只是一般貪瞋的勝利罷了!從煩惱中解脫,才是圓滿 的大勝利。

為什麼我們現在所看到是錯誤的?應該反復觀察,所 看到和所存在的性質,是否相符或相違。透過觀察讓自己 生起:決定性的瞭解及殊勝的理念。當生起定解,體會痛 苦可以永遠斷除,自然會生起精進力,希求解脫。為獲得 滅諦功德,佛陀講道諦,非常完整、清晰明顯的看到空性, 這種現證空性的現量,就是道諦。對空性道理無錯誤的瞭 解,生起通達了悟空性的智慧,是空證現量。

146


若無空正見,無法明顯看清楚空性的。為鞏固已生起 之空正見,即明顯的現證空性,必須修學緣空的毗鉢捨那 及奢摩他。得緣空的止觀雙運(即奢摩他及毗鉢捨那)之 前,需修三摩地(即奢摩他);修三摩地,需要善巧運用 正念和正知;生起正念和正知,需守護身心;為守護之故, 先講戒學。透過戒學的認知,使自己不放逸,盡量守護勿 造作惡業,修正身心,戒學是我們成辦正念正知的基礎。 修定學時,運用正念正知成辦三摩地。最後修慧學的空性 道理,再以證得之緣空奢摩他和毗鉢捨那,依此現證空性。 以「三學」對治煩惱的次第大致如上。但是斷除煩惱 時,尚有些染污障礙未斷,即所知障。所知障會影響通達 一切智,影響成佛。真正障礙通達萬法的是所知障。大論 典里說:「所知障是持二諦為異性之污垢」。原本唯明唯 知的光明體性,有能力使我們直接通達了知外境,但所知 障遮蔽了光明,無法發揮內心所有唯明唯知的能力。所知 障是煩惱所留下之習氣,障礙成就一切遍智,使根本定和 後得定必須間斷性的修持,所以必須斷除所知障。

所知障是障礙成佛,不障礙解脫。對治所知障也是以 空正見;一、意樂:以得一切遍智之意樂,修學空性。之 前,修空性的目標是斷除解脫之障礙,而對治所知障必須 有成佛的意樂。二、菩提心:可以快速成辦一切資糧。成 佛需要兩大資糧:福德(方便)與智慧。空正見與菩提心 兼備,因緣和合才能成佛,光靠空正見無法斷除所知障。 147


菩提心的心量,確實是不可思議,非筆墨所能形容。若為 個人解脫修行無可厚非,但畢竟太狹隘,所緣是自己;具 菩提心者,則是為利有情願成佛,所緣是他人,隨順成辦 自己,的確很殊勝!龍樹菩薩在論典里也說到菩提心的利 益。具備菩提心量,可以迅速成辦一切資糧。因此對治所 知障,必須空正見和菩提心雙修,才能成辦。前面講過的 偈頌:「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 首禮。」禮贊導師釋迦牟尼佛,具足悲功德和慧功德,世 尊也是依以上所說之道理,成就佛果位的。對佛菩薩具有 信心固然殊勝,但是使信心堅定不移才是重要。首先瞭解 整體佛學架構,再加上自己經驗的累積,二者互相配合, 由見理對三寶所產生的信心才會堅固,才能修正我們的內 心。

(六)菩提⼼心的修學 《入行論·靜慮品》所講的,是依自他換成辦菩提 心。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大致分二:自他換和七因果。最圓 滿的是二者皆修。生起菩提心之前,需有清淨意樂,不是 指一般意樂,是為了他人利益必須成辦一切,希求他利的 發心。這種清淨意樂,依靠悲心生起,不僅不忍他人受苦 而已,而是緣著一切有情,真的從內心深處,想要他人離 開痛苦,因此我要成辦一切,此種悲心之量即為大悲心。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越強,所生的菩提心越堅 固。生起悲心之前,需有悅意一切眾生的愛心,悲心也是 隨著愛心增長,這時對他人的離苦得樂之心更強烈。

148


七因果的七次第: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 增上意樂、菩提心。視一切眾生為最有恩惠的人,無論是 母親或父親或恩人皆可,觀想一切有情對我們都有恩惠, 就像我們的大恩人,念恩、報恩,依此修學,培養慈心。 若不愛他人,對他人的痛苦,怎會生起憐憫心?若不瞭解 他人的痛苦,無法產生憐憫心。因此必須認識他人的痛苦, 進而讓自己生起悲心和憐憫心。目前我們不想要的痛苦感 受,稱為苦苦。大悲心所緣的痛苦不只苦苦,具悲心者所 見都是眾生的痛苦,希望眾生離開痛苦。

所緣的痛苦之相有:苦苦、壞苦、行苦。一般不想要 的痛苦是苦苦。有漏的快樂感受是壞苦,世俗的快樂會帶 來痛苦的性質,因為隨時會壞滅,成為痛苦。壞苦不是究 竟的快樂,而且會帶來負面的影響——無法產生出離心, 對他人的快樂生嫉妒心等等。因煩惱而無法自在的痛苦是 行苦,這是最主要的痛苦。瞭解自己的痛苦,才能體會他 人的痛苦,先思惟自己的痛苦,進而對他人產生憐憫心。 行苦比較難體會,所以先觀想苦苦,再思惟壞苦。由於煩 惱的緣故,我們的心續上累積了許多苦苦的因緣,雖然眼 前有短暫的快樂(壞苦),但此身本是苦蘊的聚合體,小 小因緣都可能成熟極大痛苦的果報。由此思惟,現前所得 之快樂感受是如此短促!不是永恆究竟的,苦中作樂毫無 意義,又容易壞滅,壞苦本是痛苦的性質。苦苦、壞苦、 行苦中,主要思惟行苦,畏懼三惡道的痛苦。道次第都是 先思惟念死無常,死是決定且無定期,因此希求後世的安 149


樂要及時修行。透過對痛苦的認識,然後才能對他人生起 愛心,來成辦悲心。

菩提心是先希求他利的發心,再希求菩提的發心。希 求他利的發心是指,前面所講的愛心、體會他人痛苦之心。 希求菩提發心之前,應先瞭解何謂菩提。菩提就是涅槃; 個人涅槃是個人所追求之解脫,究竟涅槃是未來所要得之 涅槃。最殊勝的希求菩提有二:希求他人的菩提、希求個 人的菩提。為使他人得涅槃,自己應先走向菩提大道,才 能使他人同登此道。真正的「利他」是使他人永恆快樂。 永遠斷除內心的痛苦之因(即煩惱),和煩惱所留下之習 氣,當下就稱永恆的涅槃。必須先去除自己心續的障礙, 才能引領、教導他人去除障礙。

由於眾生根器不同,希求也各異,雖然自己有心利他 而說法,但時機及對象若不恰當,可能引起對方誤解,或 造成對他人傷害,因而無法圓滿利他事業。故自己應先瞭 解佛法,再依眾生根器以及希求,行利他事業。《現觀莊 嚴論》說:「發心為利他,希求正菩提。」希求他利和希 求菩提,確實有不可思議之力量,不但圓滿利他,並能隨 順成辦己利;雖不想追求己利,但水到渠成,皆因菩提心 之故。

無論修習七因果或自他換,都必須先修平等捨。如何 以七因果方式修平等捨?我們常對某些有情生愛心,對某 些有情起瞋心,應捨棄愛瞋的差距與分別,保持平衡狀態, 這種捨心,稱為平等捨。乍看關愛自己的親人,似乎理所 150


當然,仔細思惟,所追求的慈心、悲心,應該是針對一切 有情才正確。修平等捨,必須對一切有情,都具有同樣的 感受。對自己親朋好友的愛心與關懷,是屬於偏黨的,因 為對其他有情無法產生等量之心,無法平等觀待,所以是 一種貪心。真正的慈心是平等愛護一切眾生,特別是針對 不喜愛的仇人。菩薩所擁有的慈心,普及一切眾生,尤其 愛護造成傷害的仇人。

觀想在我們前方有,中庸的(非親非敵)有情、親人、 仇敵。對中庸有情既無貪亦無瞋,保持平等心態,將此感 受遍布於一切有情。仇敵的形成,是由於小因緣傷害了我 們,而取名為仇敵,但不是天生就是仇敵;假使另外又遇 到別的因緣,也可能成為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因緣一直在 變化中,我們何必如此執著,無論親朋好友都是因緣形成 的。無常的變化難以捉摸,也許目前是親友,幾個月後成 為仇敵,屆時甚至聽到名字都生氣。所以我們何必如此貪 著呢!毫無道理呀!應如此去思惟,平等觀待三類有情, 無論貪瞋都是偏執的感受。剛開始就觀一切有情,很難達 到平等捨的境界,先針對單一有情(中庸、親人、仇敵), 持續去感受,漸漸延伸至所有眾生,心量才會堅固。

修習平等心之後,觀待一切有情如母親,即七因果的 知母。假使一切有情在我們的心中皆等量,其中之一對我 有恩,其它亦同。也許有人不方便觀想母親,就觀想父親 或最有恩的人,這就是第二知母。可以觀前後世是存在, 又是無始的,長久以來,多少人曾當過我們的母親,而且 151


肯定的每一人都有機會當我的母親。以今生而言,上半輩 子有人對我有恩,下半輩子另一人對我也有恩,二者皆是 恩人,不可能因時間的差距只感恩一人,應該會平等觀待。 同理,今生和前世的母親對我都有恩,我們應感恩在心。 時間雖不同,恩惠仍存在,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是我的大恩 人,具有同等的恩惠,如此觀修念恩。

念恩是回憶父母的恩德,然後報恩。曾是我的父母親 友時,具有無比的恩惠,今生雖非父母親友,但是對我還 是有極大的幫助。透過如此的觀修更殊勝,如自他換講的 很清楚,一切有情無論直接或間接,無形中都已經幫助了 我們。包括衣、食、住、行、名譽等等,無不是從恩重如 山的有情眾生而獲得,這些光靠一個人是無法獲得的。在 輪回的苦海中,所擁有的一點點安樂感受,也是由眾生而 得到,所以應該報恩。修行道次第時,不論道諦功德,就 連基本的十善業,也都是依靠有情而圓滿。具有不可思議 的心力及廣大福德資糧的,慈心、悲心、菩提心,也都是 依一切有情而成就。《入行論》說:我們感念浩瀚佛恩, 所以皈依佛,由於佛的開示教導,能使我們成辦最究竟的 安樂。倘若真有如此感受,應該感恩一切有情眾生,他們 與佛具有同樣的恩惠。成佛之道,需要佛的教導,但是缺 乏眾生,如何生起菩提心,累積資糧呢?是故,眾生與佛 同具恩惠。

好好觀待仇人,確是修忍辱的最佳良伴,仇人令我們 生起極大的心力,令我們修持更增長、堅固。自他換,不 152


是自己與他人交換,而是把原本強烈貪愛自己的心,與排 斥他人的感覺,換成不能放棄他人,徹底愛護他人,完全 為他人犧牲。貪愛自己,壞處連連;關愛他人,好處多多, 透過利害思惟觀修自他換。無始以來,貪著愛護自己,是 否有所斬獲?有何值得驕傲之處嗎?至今無任何成果,亦 未獲得究竟安樂。假使真正的快樂是由愛我而來,我們豈 不早已成就。以另一角度觀察思惟,諸佛菩薩們成為我們 的皈依境,成為我們禮拜的資糧田,完全因為愛他心的功 德。若想追求快樂,應當往愛他的大道前進。貪愛自己, 所得唯有痛苦罷了!取捨觀修是,取他人的痛苦於自己, 捨自己的安樂於他人。以悲心修取,以慈心修捨。接著生 起清淨意樂,為他人利益願意承擔一切,為了救度眾生, 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由這些次第才能生起菩提心。

(七)結語 《入菩薩行》所講的自他換,是修持菩提心最殊勝的 教授,此乃根據龍樹菩薩《寶鬘論》里的一句偈頌所寫的。 寂天菩薩著作的《集學論》和《入行論》,相互對照修學, 可以體會整個佛學的心髓。尤其《集學論》中,常常引用 佛所說的經典,我們因此不必廣泛地翻閱經書,再加上《入 行論》的解釋,更容易明瞭佛法的架構及總義。《集學論》 也是一部非常殊勝、不可思議、不同凡響的論典。

《入行論》共有十品。昆努喇嘛仁波切在回向文中說 :「殊勝菩提心寶,願未生令生,生起令不退,已生更增 長。」在此四句回向文包括全部《入行論》的解釋。經由 153


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懺悔罪業,第三品受持菩提 心,讓我們未生起之菩提心生起。第四品不放逸,第五品 護正念,第六品安忍,依此三品遠離菩提心的逆緣,消除 障礙,讓菩提心永不退轉。第七品精進,第八品靜慮,第 九品智慧,使已生起的菩提心日漸增長。我非常贊嘆如此 的講解,從精進品中,我們可以瞭解無論何種修學,尤其 是心靈的修持,必須長期修習、持續觀修,才能改善內心、 對治煩惱。不應心情好就修,心情不好不修,應該持續永 恆的修學,努力精進如同河水長流不息、續流不斷。如果 是外在的,例如祖先留下的生產建設,後代子孫可以改進 缺失,擴展增產;但是內心的煩惱,無法靠繼承接棒的方 式去改善,必須自始至終一個人咬緊牙關堅持奮鬥。為何 精進品中說,必須持續不斷努力精進?因為以正理觀待煩 惱時,乍看之下好象很容易斷除,實際去行持時,由於煩 惱的力量太強,不持續對治,是無法斷除的。因此,永無 間斷的精進,非常重要。

第八品靜慮講如何修學三摩地,主要指緣慈心、悲心、 自他換、菩提心的靜慮。第九品智慧也是極為重要,基本 皈依都必須以見理所生的信心皈依,何況是慈心、悲心、 菩提心,以及其它的修持。

⼆二、︑、釋正⽂文 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 154


⼼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 第七品發起精進後,接著應該把心安住在禪定上,因 為昏沈掉舉,心意散亂的人,即使精進也會陷入煩惱的重 圍,危機重重。所以具足精進,缺乏靜慮還是很危險。

⾝身⼼心若遠離,散亂即不⽣生; 故應捨世間,盡棄諸俗慮。 遠離世間貪欲,散亂將不會生起。俗慮指世間利、衰、 毀、譽、稱、譏、苦、樂八法等貪欲。世間包括情世間、 器世間。

貪親愛利等,則難捨世間; 故當盡棄彼,隨智修觀⾏行。 貪戀親朋好友、名聞利養等等世俗事,就很難捨棄世 間八法等貪欲,也無法遠離散亂。應該效法智者,捨棄貪 欲,致力於觀修。思惟親友、名利與我們的利害關係—— 內心遭受極大痛苦時,親朋好友無法直接減少我們的煩惱、 斷除憂慮,一旦無常到來,誰也無法替我們承擔痛苦,一 個人孤孤單單的走。名利無法增長功德,無法幫我們得到 究竟安樂,反而造成內心更大的傷害,惹來更多的煩惱。

親友本應互相關懷照顧,但是過度貪戀是否有益呢? 貪著名利有何過患呢?透過以上種種思惟,斷除貪欲,跟 隨智者修行。

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 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 一切痛苦的來源是煩惱,要離苦必須斷苦因。依奢摩 他和毗鉢捨那,即止觀雙運,才能永斷痛苦的根源—煩 155


惱。為得究竟安樂,止觀雙運之前,必須先獲得身心輕安 的奢摩他;想修成止,必須遠離貪欲。

⾃自⾝身本無常,猶貪無常⼈人, 縱歷百千⽣生,不⾒見所愛⼈人。 觀想自身的壽命、受用與他人等等,每一剎那都在壞 滅,所擁有的時間極為短暫,彼此都是無常,不必互相貪 著。由於過去累積許多惡業,流轉惡道幾千生,也沒有機 會見到原本貪愛的人。因為貪著此人,造作許多惡業,既 見不到所愛的人,何必受用短暫無常的安樂,招感千百世 的痛苦呢?

未遇則不喜,不能⼊入等⾄至; 縱⾒見不知⾜足,如昔因愛苦。 見不到所愛的人,心裡就悶悶不樂,如此不可能平穩 進入三摩地。即使見了面,也不會滿足,仍然像以前一樣, 永遠因得不到所愛而痛苦。很多的痛苦,都是因為貪心、 瞋心造成的;以眼前經驗而言,瞋心造成的是直接的傷害, 貪卻不會。對人或事物產生喜愛,覺得可以接近此境,乍 看感覺是美好的,也許認為貪心無任何傷害。但是仔細觀 察,慈心是百分之百的利益他人,關愛他人,縱使他人不 配合,也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貪心則是由非理作意,不 斷的幻想對方的好處,不斷的產生增益的好感。我們可以 很明顯看到,強烈貪心生起時,必有真實的執著存在;非 常喜愛某人或物的當下,必定會很獨立、很堅實的去執著 所貪之境。完全真實的執著對方的好時,當他沒有配合或

156


有一點點過錯,馬上產生反感,生起煩惱。可見貪心也是 主要的仇敵,與瞋心一樣會使我們墮入三惡道的。

若貪諸有情,則障實性慧, 亦毀厭離⼼心,終遭愁嘆苦。 若能透徹瞭解無常和苦的性質,就不會貪著有情的無 常、苦、空。在強烈貪著之下,無法看清真實,障礙了實 性眼(看到真實狀況的智慧之眼)。因為貪心,不會去瞭 解痛苦的性質,也無法生起出離心,不想修學菩提心、空 正見。若快樂猶可得也就罷了,但是終究流轉三界,憂愁 痛苦。無始以來,一直想離苦得樂,但是都無法得到究竟 安樂,假使未來依然如此,將永遠在痛苦深淵里。

若⼼心專念彼,此⽣生將虛度; 無常眾親友,亦壞真常法。 眼前花花世界迷人眩眼,很難讓心收攝安住,又一心 思念所愛的人,此生將毫無意義的虛度!不瞭解無常苦的 性質,光是貪戀親友,不只帶來痛苦,而且破壞了對永恆 真理的瞭解。

⾏行為同凡愚,必墮三惡趣; ⼼心欲赴聖境,何需近凡愚。 此處凡愚,藏文指十歲以下的幼童,智慧未達標準的 愚痴孩童。常雲:聖者在彼岸,凡夫在此岸。凡夫在輪回 的此岸,聖者在出世間的彼岸,接近聖者必定遠離此岸, 超越世間智慧。一直在輪回的我們,唯有看到此岸,是凡 愚的行為,孩童只管暫時,不知未來,只追求眼前暫時快 樂,不為究竟快樂著想,將會造作許多惡業,墮入三惡道。 157


內心若希求聖者解脫境界的彼岸,何必接近凡夫的此岸 呢?

剎那成密友,須臾復結仇, 喜處亦⽣生瞋;凡夫取悅難! 忠告則⽣生瞋,反勸離諸善; 若不從彼語,瞋怒墮惡趣。 不要過份貪著親友,因為往往為了小小因緣得罪了, 剎那間由密友變成仇敵。既然不是永遠美好,隨時會改變, 何必貪著?如果對世間人說:「為了究竟安樂(喜處), 不應貪著今世快樂。」世人反而生起瞋恨心,凡夫真難侍 候啊!

忠言勸告,不但引起瞋心,還會反勸我們離開善行。 例如:早睡早起精神好,有益於觀修,但是室友可能會報 怨,太早睡覺如乞丐,早上正好睡眠又被吵醒。若不聽從 無理之言,對方很容易瞋恚,又擔心他們墮入惡趣,所以 真的很難令凡夫歡喜解脫之道!

妒⾼高競相等,傲卑贊復驕, 逆⽿耳更⽣生瞋,處俗怎得益? 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容易生嫉妒心;聽到贊美別人時, 表面可能虛偽附和,內心多少都會吃味。遇到與自己相等 的人,又想競爭。正面的競爭是需要的,透過競爭可以帶 動學習精神,相互增長、促進向上。但是為了自身利益, 用盡心機詆賴、欺騙他人,阻擋他人進步並使之落後,此 乃負面的惡性競爭。輕視卑微貧寒的人,傲慢的頤指氣使 ;奉承有財有勢的人,如小狗般的巴結討好。這是極為不 158


當的行為,應該注意!受人稱贊時,驕慢自滿,也許別人 只是哄你假裝贊美,自己馬上洋洋得意,聽到忠言卻生起 瞋心,何時能從這種人得到解脫的利益呢?

伴愚必然⽣生,⾃自贊毀他過, 好談世間樂,無義不善事。 時常與愚童般的人來往,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贊嘆自己, 毀謗他人的過失。與愚稚人一起,所看所聽皆是愚痴的言 行,不知不覺自己也耳濡目染,所追求更是相應於世間的 愚稚歡樂。所造作的一切,將不是善事,因此應遠離惡友、 惡知識。如祖師大德說:何謂惡友?並非頭上長角、青面 獠牙,恐怖猙獰。惡友可能面目和善、笑容可掬,甚至樂 易幫助你、讓你快樂、想與你常伴左右等好的意樂。但是 由於智慧不足眼光太狹隘,反而帶給我們負面的影響。

是故近親友,徒然⾃自招損。 彼既無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應遠凡愚,會時喜相迎, 亦莫太親密,善系君⼦子誼。 猶如蜂採蜜;為法化緣已, 如昔未謀⾯面,淡然⽽而處之。 與親友交往頻密,只會招引個人的損害,對於修行毫 無助益,而且我們也無法幫助他們追求世間樂。

因此,應遠離愚稚凡夫的糾纏。假使遇到了,微笑歡 迎並且善待他們,但絕對不要太親密。也不可因為他們造 作愚稚行為,輕視唾棄他們。最好維繫著尊敬,但保持距

159


離的君子之交。如蜜蜂只專心採蜜,不重視花朵,淡然處 之。

吾富受恭敬,眾⼈人皆喜我。 若持此驕慢,歿後定⽣生懼。 故汝愚痴意,無論貪何物, 定感苦果報,千倍所貪得。 故智不應貪,貪⽣生三途怖。 應當堅信解:法性本應捨。 我相信大家會認為生活條件優越,生計無憂好修行, 很多人有此想法。可是因這種想法而刻意貪著錢財,原本 為了修行而累積財物,卻造了三惡道之苦。因此,不要貪 著帶不去的錢財,而帶來更多的痛苦。

此偈頌中文第一字「故」,是因此之意。昆奴仁波切 說:「樂」,由這種快樂,幼稚的孩童們!由貪著短暫的 財利,將感得遠比所得還多的苦報。「若貪今世樂,可感 千世苦。」實在不值得!

智者不應貪著名利,容易產生五邪命,若是為了僧眾, 還好,千萬不要為了個人。經雲:以不清淨的意樂籌款, 再以不清淨的金錢供養,等於沒有供養。不如以「依教奉 行」供養三寶,功德更殊勝。另一個理由,財物是無常的 性質,終究需棄捨的。應當生起堅固的信心,不要再貪著。 縱吾財物豐,令譽遍稱揚, 所集諸名利,⾮非隨⼼心所欲。

160


縱使自己財物豐裕,美譽揚名十方,努力積聚的名利, 也無法隨心所欲帶至後世。

若有⼈人毀我,稱譽何⾜足喜? 若有⼈人贊我,譏毀何⾜足憂? 有人毀謗就痛苦憂傷,有人稱贊就歡喜高興。世間八 法真的很狡猾,明明我正在勸大家,內心的世間八法也在 悄悄蠢動,這時我會想——我是跟隨佛的平凡比丘,不應 有如此想法。透過思惟方式遮擋世間八法,當我們稍一不 留意,它隨時就會入侵,使內心產生煩惱。導師釋迦牟尼 佛的六年苦行像,對我個人有很大的啓示及益處,我復印 一張至今仍常放身邊。如同彌勒日巴所說,假使修學者光 修快樂佛法,是不會有成就的。很多祖師大德也說:假裝 苦行的樣子,所修卻是快樂佛法,絕對無任何成果。因此 為了成辦佛果,就需要苦行。

思惟有人贊美,何必歡喜,還是有人會毀謗我們呀? 有人毀謗,也不必痛苦,因為也有人贊美我們呀?

有情種種⼼心,諸佛難盡悅, 何況劣如我?故應捨此慮。 有情的希求和根器皆不同,圓滿一切功德的佛,也無 法滿足每一位眾生,更何況像我們如此愚昧幼稚的凡夫? 我們不必為此憂慮,何必讓人人都稱贊呢?以這種方式思 惟,免得自己因為太多的贊美而歡喜,產生傲慢心。

以清淨意樂努力去做,縱使全世界的人幫助我們,也 不必低聲下氣。若內心是染污的意樂,別人再如何贊美, 也是自己騙自己,更何況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佛教重視 161


因果,自己所作應由自己承擔,真正的證人是自己,因果 不是選舉,以投票決定果報。經雲:自己是自己的證人, 自己所作將感得何種果報,唯有自己知道。

睥睨窮⾏行者,詆毀富修⼠士; 性本難為侶,處彼怎得樂? 如來曾宣⽰示:凡愚若無利, 鬱鬱終寡歡,故莫友凡愚。 瞧不起貧窮的苦行者,喜歡富裕的修行者,不結交真 正該結交的朋友,結交不該結交的朋友,怎能得到安樂解 脫呢?

諸佛如來曾開示:凡夫若無法獲得足夠的名利,就會 感到痛苦。因此,不要與惡友交往。

林中⿃鳥獸樹,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樂,何時共安居? 何時住樹下、岩洞無⼈人寺? 願⼼心不眷顧,斷捨塵世貪! 何時⽅方移棲,天然遼闊地, 不執為我所,無貪恣意⾏行? 前面說過遠離喧嘩散亂等過患,此三偈是思惟居住在 安寧平靜之處。

若住森林中,樹木、飛鳥、走獸,不會發出煩惱刺耳 的聲音,可使內心平靜安樂,我何時能與他們共住?

我何時能住樹蔭下、岩洞中或無人的空廟,心不眷戀 親友,斷除世間諸貪著。噶舉喇嘛說:所謂「眷顧」,就

162


如同烏鴉飛走,不留任何足跡。我們應該學習,該安住時 就安住,該離開時就離開,無任何障礙,輕鬆自在。

何時能遷居至大自然居處,對於地方無任何貪著,我 們何時能自在的修行呢?

何時居無懼,唯持鉢等器、 匪盜不需⾐衣,乃⾄至不蔽體? 不是身軀居住在無人之岩洞或樹下,而仍舊擁有眾多 的財物。應在居處只留下鉢等,連匪盜都不屑的必須品; 也不必費心為無常的身體,保存許多的衣服,只需要三衣。 比丘可擁有鉢及三衣,其餘之物,戒律上說,可以觀想是 大家共同所需,不可保留自己受用。人應知足,未擁有時 想擁有,是貪;有了還想要更好的,也是貪,永不會滿足, 所以比丘的受用與器具有限定,就是應該少欲知足,這是 一切宗教共同修行的目標。

何時赴寒林,觸景⽣生此情: 他⾻骨及吾體,悉皆壞滅法。 應該斷除對身體的貪著。擁有健康的身體很重要,但 是因為貪此身而過份的妝扮,卻是多餘的。我們的身體終 究會到棄屍的寒林,想起此景,已死的屍骨與我們的身軀, 皆是壞滅性質,何必貪著!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 不敢趨前嘗;其變終⾄至此! 四念住的觀修,觀身不淨、無常壞滅性,反復思惟 ——捨斷對身體的貪著。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 163


死後各分散,更況是他親? 斷除對親友的貪著。生時孤零零一人,身心是連在一 起的,可是死後,身心必須分開,因此並非永恆並存。身 心都如此,何況與我們身心原本就相異的親友?

⽣生既孤獨⽣生,歿復獨⾃自亡, 苦痛無⼈人攤,親眷有何益? 生時,孤單的出生;死後,也只能獨自的死去。死時 因為四大分離,面臨極大的痛苦,這時親朋好友本應幫忙, 但是事實卻無法分擔任何痛苦,而且還會障礙解脫之道。 既知如此,何必貪著親眷呢?

如諸⾏行路客,不執暫留捨; 如是⾏行有道,室應戀⽣生家? 觀待親友好比旅途上的過客,旅客不會貪執暫時休息 的房舍;同樣的在三界輪回的眾生們,何必貪著親友和故 鄉?

不待眾親友,傷痛且哀泣, 四⼈人掮吾體,及時赴寒林。 往生時,親友都圍繞在旁邊哀傷哭泣,有四個人把我 們的遺體扛起,丟在屍陀林,既然最後終究到寒屍林,為 何不現在就利用去修行呢?

無親亦無怨,隻身隱山林;先若視同死,歿已無人憂。 四周既無⼈人,哀傷或為害, 故修隨念佛,無⼈人擾令散。 故當獨⾃自棲,事少易安樂、 164


靈秀宜⼈人林,⽌止息眾散亂。 趁未死之前離開親眷,獨自一人隱居在寂靜的山林中 ;縱使死了,四周也無人為我們憂愁痛哭。如此將不受干 擾,依所修持、串習之力量,內心平靜安詳的走。

一人獨居安靜無喧嘩處,捨棄一切妄念,既容易生活 又不受傷害,可以努力修習奢摩他。遠離散亂昏沈,專注 於善所緣,精進修學三摩地,以止觀雙運制伏一切煩惱。

接著應該觀修不淨觀等所緣行相。

盡棄俗慮已,吾⼼心當專⼀一; 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進。 我們應斷除塵緣,尤其是對於五欲的貪著。成辦三摩 地的最主要障礙是散亂,散亂屬於貪欲之一,五根緣色聲 香味觸產生貪欲。在此要斷的貪欲指不淨的淫,男士應斷 對女士五欲的貪著,女士亦同。

對於佛教的出家眾,不淨觀的思惟非常重要。以在家 眾而言,並非要求完全斷除對淫的貪欲,而是不可太過份, 應保持平衡;男女之間的貪愛,如果起伏太大,婚姻很容 易破裂,平凡的愛穩定發展,可以長久又美滿。不淨觀對 在家修行也有幫助的。

現世及來⽣生,諸欲引災禍; 今⽣生砍殺縛,來世⼊入地獄。 減少世間享用的貪著,別太在意外在的財物。俗話說 :「知足常樂。」雖然很貧窮,但內心滿足的緣故,所獲 得的快樂是最富有的。反之,財物已經很多,內心卻永遠

165


不知足,貪得無厭,所獲得的快樂是貧乏的。因此真正快 樂的多寡,是以內心的滿足作衡量,非外在的財利。

⽉月⽼老媒婆前,何故屢懇求? 為何全不忌,諸罪或惡名? 縱險吾亦投,資財願耗盡; 只為⼥女⼊入懷,銷魂獲⾄至樂。 除⾻骨更無余;與其苦貪執, ⾮非我⾃自主軀,何如趣涅槃? 始則奮抬頭,親近羞垂視, 葬前⾒見未⾒見,悉以紗覆⾯面。 昔隱惑君容,今現明眼前, 鷲已去其紗,既⾒見何故逃? 昔時他眼窺,汝即忙守護; 今鷲⻝⾷食彼⾁肉,吝汝何不護? 既⾒見此聚屍,鷲獸競分⻝⾷食, 何苦以花飾,殷獻⿃鳥獸⻝⾷食? 若汝⾒見⽩白⾻骨,靜臥猶驚怖, 何不懼少⼥女,靈動如活屍? 昔⾐衣汝亦貪,今裸何不欲? 若謂厭不淨,何故擁著⾐衣? 糞便與⼝口涎,悉從飲⻝⾷食⽣生, 何故貪⼝口液,不樂臭糞便? 嗜慾者不貪,柔軟⽊木棉枕, 謂無⼥女體臭。彼誠迷穢垢。 迷劣欲者⾔言:棉枕雖滑柔, 166


難成鴛鴦眠。於彼反⽣生瞋。 若謂厭不淨;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飾⼥女,何以擁⼊入懷? 汝⾃自多不淨,⽇日⽤用恆經歷, 豈貪不得⾜足,猶圖他垢囊? 若謂喜彼⾁肉,欲觀並摸觸; 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 所欲婦⼥女⼼心,無從觀與觸, 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 不明他不淨,猶⾮非稀奇事; 不知⾃自不淨,此則太稀奇! 汝執不淨⼼心,何故捨晨曦, 初啓嫩蓮華,反著垢穢囊? 若汝不欲觸,垢穢所塗地, 雲何反欲撫,洩垢體私處? 若謂厭不淨;垢種所孕育, 穢處所出⽣生,何以摟⼊入懷? 糞便所⽣生蛆,雖⼩小尚不欲, 雲何汝反欲,垢⽣生不淨軀? 汝於不淨⾝身,⾮非僅不輕棄, 反因貪不淨,圖彼臭⽪皮囊。 宜⼈人冰⽚片等,⽶米飯或菜蔬, ⻝⾷食已復排出,⼤大地亦染污。 垢⾝身濁如此,親⾒見若復疑, 應觀寒屍林,腐屍不淨景。 167


⽪皮表迸裂屍,⾒見者⽣生⼤大畏; 知已復何能,好⾊色⽣生歡喜? 塗⾝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 何以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身味若本臭,不貪豈⾮非善? 貪俗無聊輩,為何⾝身塗⾹香? 若⾹香屬栴檀,⾝身出何異味? 何以因異⾹香,貪愛⼥女⾝身軀? ⻑⾧長髮污修⽖爪,⿈黃⽛牙泥臭味; 皆令⼈人怖畏,軀體⾃自本性。 欲如傷⼰己器,何故令鋒利? ⾃自迷痴狂徒,嗚呼滿天下! 寒林唯⾒見⾻骨,意若⽣生厭離, 豈樂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復次⼥女垢⾝身,無酬不可得; 今⽣生逐塵勞,後世遭獄難。 少無⽣生財⼒力,及⻑⾧長怎享樂? 財積壽漸近,衰⽼老欲何為? 多欲卑下⼈人,⽩白⽇日勞務疲, 夜歸氣⼒力盡,⾝身如死屍眠。 或需赴他鄉,⻑⾧長途歷⾟辛勞, 雖欲會嬌妻,終年不相⾒見。 或⼈人為謀利,因愚賣⾝身訖; 然利猶未得,空隨業⾵風去。 或⼈人⾃自售⾝身,任隨他指使; 168


妻妾縱臨產,荒郊樹下⽣生。 欲欺凡夫謂:求活謀⽣生故, 慮喪赴疆場,為利成傭奴。 為欲或喪⾝身,或竪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燒。 以上的主要涵意是觀修不淨。如果貪著的是身體,為 何不貪著死屍,同樣是裸體,有何差別呢?為了追求異性, 不惜花費代價,付出一切,甚至奔波勞碌一生,所累積的 卻是數不清的惡業,不只今生,死後更會遭受三惡道的痛 苦。由異性因、異性性質,接觸之後所獲得的果,以及男 女間的關係做觀察,有何值得追求的呢?

歷盡聚守苦,⽅方知財多禍; 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 財物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傷害和痛苦,甚至會令我 們喪失性命,故勿貪著!

貪欲⽣生眾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車牲,唯得數⼝口草。 彼利極微薄,雖畜不難得; 為彼勤苦眾,竟毀暇滿⾝身。 諸欲終壞滅,貪彼易墮獄; 為此瞬息樂,須久歷艱困。 彼困千萬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較菩薩,苦多無菩提。 思惟地獄苦,始知諸欲患, ⾮非毒兵器⽕火、險敵所能擬。 169


故當厭諸欲,欣樂阿蘭若。 離諍無煩惱,寂靜⼭山林中, 應該厭離五欲,歡喜的安住在靜處。

皎潔明⽉月光,清涼似檀⾹香, 傾洩平在上,如宮意⽣生歡。 林⾵風無聲息,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空捨岩洞樹,隨時任意住; 盡捨護持苦,無忌恣意⾏行。 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干; ⺩王侯亦難享,知⾜足閑居歡。 遠離諸塵緣,思彼具功德, 盡息諸分別,觀修菩提⼼心。 應當完全止息妄想分別,觀修菩提心。

以下偈頌講菩提心的正修學、自他換的內涵。第八品 靜慮應與第六品忍辱一起修習,比較圓滿。

⾸首當勤觀修 ⾃自他本平等; 避苦求樂同,護他如護⼰己。 所謂自他相換,先觀自他平等。自己與他人都有離苦 得樂的心態;以此同樣的理念、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希求 的角度觀察,自與他是毫無差別的。因此愛護眾生應如愛 護自己一般。

⼿手⾜足肢雖眾,護如⾝身則同; 眾⽣生苦樂殊,求樂與我同。

170


一個人的手腳雖然分開,但都是身體的一部分,腳受 傷,手可以擦藥,因此把它們都當成身體的一分來保護卻 是相同的。同理,眾生的苦樂感受雖不同,但追求快樂的 意願卻和我完全相同。

雖吾所受苦,不傷他⼈人⾝身, 此苦亦當除,執我難忍故。 雖然自己所感受的痛苦,不至於傷害別人,但仍然應 該努力去除痛苦,因為只要執著身體是我,就很難忍受那 些痛苦。

如是他諸苦,雖不臨吾⾝身, 彼苦仍應除,執我難忍故。 雖然別人的痛苦不會轉移至己身,但自己的痛苦與他 人有極大密切關係,轉念間,去除自己的痛苦也應當去除 他人的痛苦。

我應除他苦,他苦如⾃自苦; 我當利樂他,有情如吾⾝身。 如同自己想離苦得樂,他人亦同,去除他人痛苦如同 去除己苦;應當利樂眾生,讓眾生快樂如同讓自己快樂。

⾃自與他雙⽅方,求樂既相同, ⾃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獨樂? 自他都有相同的需求,同樣追求快樂的權利。既然有 同樣的理想、觀念、權益,為何要捨棄他人,成辦自己的 安樂呢?

⾃自與他雙⽅方,惡苦既相同, ⾃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護? 171


自與他都不喜歡痛苦,基本理念既無任何差別,為何 不愛護他人如同愛護自己呢?

可能有些人對於「他」這方面有疑惑,覺得與我們毫 無相關的人,不需愛護他;對於有恩於我們的人,必須感 恩所以愛護他。假使離苦得樂,必須經由恩人,才願意付 出,那麼自己對自己有恩惠嗎?答案是無任何恩惠的,只 是與自己離苦得樂有關,再加上自己本身有離苦得樂的心 態,自然會為本身的安樂去努力及付出。他人也是同樣的 心態想離苦得樂,更何況他人的快樂與我們的快樂息息相 關,為何不為他人的安樂努力呢?自己的感受與仇人的感 受有密切關係,換個角度多為他人著想,就可以讓他人快 樂,何樂而不為呢?

謂彼不傷吾,故不護他苦; 後苦不害今,何故汝防護? 如果今生苦必須今生當下解決,那就與緣起不相關, 因為未來苦是未來出生者受苦。若說他人的痛苦不會傷害 我們,所以不需愛護他人,那麼未來的痛苦也不會影響現 生,我們何必事先防範未來的痛苦呢?

若謂當受苦;此誠邪思惟! 亡者他體故,⽣生者亦復然。 若說不先防患,來生會受苦,今生的人又不是來生的 人,不同生命體,受苦的是來生的人,今生的人又何必擔 憂?這是錯誤的解釋,一種邪見!其實當一個人的今生結 束了,會到來生,雖然來生不是今生,但與今生脫離不了 關係。

172


又如果痛苦可以當下解決,就遠離緣起了。比如一國 的制度若腐敗,社會將動蕩不安,與此國有關的每一個人 也跟著受害;反之,社會若安定,人民也安樂。所以應廣 泛的思惟自他共同的安樂,而不只是一己之樂。

若謂⾃自⾝身苦,應由⾃自防護; ⾜足苦⾮非⼿手苦,何故⼿手護⾜足? 如果說,自己的痛苦應由自己解決,不相關者無法幫 忙,那麼腳癢就不該用手去搔癢囉!事實非如此,腳癢手 自然會幫忙搔癢,因為兩者皆為身體之部分。

若謂此⾮非理,執我故如此; 執⾃自他⾮非理,唯當極⼒力斷。 第九十八偈有人認為來生和今生是同一續流,故所言 有理;但手解決腳的痛苦,手腳卻是分開的。第九十九偈 破除邪見。此偈頌則回答,因為手腳都是很獨立的「我」 的一部分,屬於真實「我」的部分,因由這種我執,手可 以去除腳的痛苦。倘若我們如此去思惟(幾乎人人會有的 感受),這是一種真實的執著,顛倒錯誤的想法。實際上, 並無任何真實的自和他。因此,是應該斷除的觀念,而不 是刻意的培養,不應用此理由去立宗解釋。

尚未聽聞自他換的利弊之前,以不偏頗的心態去看自 己和他人,會認為自己比較重要。針對此觀念,透過自他 換的教學,慢慢會感覺到他人是比較重要,愛他利多,愛 我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接受了這些理念,明明知道愛他 非常重要,但是還是會忍不住愛我,並不會太在乎他人, 為什麼?因為我們會認為:是的!應該關愛他人,為他人 173


犧牲奉獻,可是我又……。這表示我執的力量太強,也就 是被真實的執著所覆蓋。

⼼心續與⾝身聚,假名如軍鬘; 本無受苦者,誰復除彼苦? 此偈破除我執。我執不是以發願或回向可以斷除的。 無明是顛倒的執著,執著有真實存在的境,執著與實際不 符合的道理。假使透過真理瞭解真實的狀況,以及無自性 的道理,斷除了自性,原本所執的觀念就消失,變成空洞 洞的感覺。因此必須認識真理的最究竟性質——空性,才 得以斷除顛倒執著。

心與身、自與他等等的萬法,就像森林、軍隊、念珠 一般,只是因緣和合取名為有,唯有依靠意識取名而有。 如:森林;指著一棵棵的樹,找不到整個森林。念珠亦同, 一顆顆珠子是整串念珠嗎?不是。若一顆顆珠子是一串念 珠,那一百零八顆念珠不就是一百零八串念珠。此外,與 這串念珠毫無相關的另一串念珠,也不是這串念珠。因此, 所謂這一串念珠,是由這一串的念珠的顆粒串連而安立, 取名為有而已。從它的性質去尋找,找不到任何的真實性, 唯有假名而已。

「我」,是由我的身心而取名的,也就是由我的蘊體 所安立的假相而已。對於「我」的認知,我們都是先認識 「我」,再認識身或心,實際上「我」是由身心而取名 的,次序上顛倒了。好象「我」的認知,不需要依身心安 立,但是不依身心安立的「我」是找不到的。「我」的執

174


著,是執著一個真實獨立的我,由此產生真實的身和真實 的心。

如果認為我的存在,是先有我,再產生身心,那麼我 就是控制我的身心,控制者「我」和被控制者「身心」都 存在。兩者的關係,真的是能控制和所控制嗎?如同我們 所認識的去尋求——我和我的身心是一體?還是分開?若 是一體,我的身體被切一半時,我變成兩個嗎?或者當身 體壞滅完全消逝時,我就消失了嗎?我投生後世,身體也 投生了嗎?透過這些道理瞭解,身體和我可以分開。但是 如果完全分開,二者毫不相干,當我的身體老化時,豈不 是身體老化,不是我老化?這也不正確,因為身體生病或 老化,我們必須承認我生病或我老化了。其實我不是身體, 身體也不是我,而且兩者不能完全分離,這意謂著, 「我」是依我的取蘊、施設處(身心)所安立的「我」的 相而已。

當尋求「我」時是找不到的,無論從身或心、任何角 落都找不到我真正著落點,因此會覺得我不是實體的東西, 空朗朗的感覺。當產生這種感受時,就不會對自己生起貪 愛,因為對於「我」的貪著缺少了生起的基礎。龍樹菩薩 在《寶鬘論》里也講到:「士夫非地水,非火風非空,非 識非一切。」那麼何謂士夫?這時就要去尋找士夫(我) 的假義,可是又之遍尋不著,於是再度生起疑惑,我到底 在哪裡?「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實,如是一一界,集故 亦非真。」這一偈非常重要,沒有馬上說:我並非真實; 因為找不到並不代表空性。而是先解釋士夫是由六大所安 175


立,而我也是存在的,我有生滅的作用,我的產生是由六 界所收攝,故我並非真實。尋找「我」的假義找不到, 「我」的存在方式是唯名而取、唯識而立。

下面講「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此乃中道之 義。因此當聽到空性時,不是指完全的空,其中還顯示 「有」的涵意。若言:此法是自性空,因為尋找時找不 到。我認為不合理。應當說:此法是自性空,因為它是緣 起。由於緣起的道理,夢中的人和實際的人要分開。也瞭 解,獨立自在的我是不存在,「我」是依緣起取名而有 的。

當講到自己和他人時,這是唯有看見而產生的自他, 不是真實的從它的性質上有。經典上說,「見」指緣起; 「有」指緣起所現的空性的一種性質,不是獨立自在的有 ;由見而現的有,唯見所安立的有。

剛才有人問,如何分別有的我和沒有的我?我的性質 不是那麼真實,我的存在唯有見到的假相,具有無常、因 果的性質,唯世間共許而有,不是從那方面真實的產生。 但是我們看到時,會看到它是實在的,不會看到唯「見」 (唯有看到、唯有意識緣取)的部分,覺得直接從對方產 生我、從境上產生我。這種我的執著是錯誤,必須破除, 是往昔所造惡習氣而看到的。

獨立真實的我與唯識而取、唯名而立的我,在未證空 性之前,要分辨其間的差別,非常的困難。我們現在所見 的我,會把沒有的我和有的我,混在一塊兒執著;直至瞭 解空性的道理,通達諸法無自性,再去觀世俗幻相,才會 176


以自己經驗去體會唯識而取、唯名而立的內涵。這時對於 一輩子念念不忘的「我」、佛、輪回、涅槃等等的看法將 完全改觀,不再像原本講到任何的詞語,都有真實獨立的 執著。內心保持著中庸的狀態,非常正直不會偏頗,任何 真實情況都看的清楚明瞭,不增益不損減。剛剛好符合實 際的洞悉一切,事實與所見一致,不會非理作意,不會產 生貪瞋;又看到因果相觀待的緣故,對因果觀念產生深信 定解。

如果獨立的自他是不存在,我們就應該力斷此輪回根 本的邪見。

既無受苦者,諸苦無差別。 是苦即當除,何需強區分? 痛苦的性質本身,沒有真實我的痛苦、或你的痛苦、 或他的痛苦,沒有自他的區別。因為無自性的緣故,痛苦 性質是一致,而且性質又不真實,既然同是痛苦,就應當 一起斷除,何必區分自他?

不應有此諍:何需除他苦? 欲除悉應除,否則⾃自他如。 諍:既無真實的受苦者,何必去除他人之苦?答:這 種諍論是不合理的。同是痛苦,應一視同仁的連眾生的苦 也一起斷,否則自己的痛苦也一起保留不斷除。

悲⼼心引眾苦,何故強催⽣生? 若愍眾⽣生苦,⾃自苦雲何增?

177


諍:若悲憫眾生苦,自己也會痛苦,豈不是苦上加苦? 答:不是如此!思惟眾生苦,哪有時間管自己的苦。而且 如果一個人的痛苦,能承擔無邊有情的痛苦,是智者的作 法,菩薩們是智者,非常樂於取代眾生的痛苦。

⼀一苦若能除,眾多他⼈人苦, 為利⾃自他故,慈者樂彼苦。 妙花⽉月雖知,國⺩王有害意, 然為盡眾苦,不惜殉⾃自命。 如是修⾃自⼼心,則樂滅他苦; 惡獄亦樂往,如鵝趣蓮池。 有情若解脫,⼼心喜如⼤大海; 此喜寧不⾜足?雲何唯⾃自度? 故雖謀他利,然無驕矜氣。 ⼀一⼼心樂利他,不望得善報。 微如⾔言不遜,吾亦慎防護; 如是於他苦,當習悲護⼼心。 反復的串習,一定可以成辦慈悲心、菩提心。我常常 提到我個人的經驗,三十歲時思惟空性的道理,感覺煩惱 可以斷除,因此深信涅槃確實存在,絕非捏造,滅諦一定 可以成辦。那時雖然覺得菩提心很殊勝,但與我之間不是 很接近,好象沒什麼希望成辦。後來反復讀《入行論》, 一次又一次的串習,發現菩提心的感受不是字面上的解釋, 確實有深奧的內涵,當下想完全投入,全心全意的去修持。 原本距離遙遠的菩提心,如今是越來越接近。

178


每一次法會我都說:每一個人皆有相同的基礎與能力, 可以成辦悲心和菩提心,一切的功德都由串習的力量而產 生,這是肯定而正確的。努力串習,漸漸地不只想要利益 眾生,而且非常樂意去做,當全心為他人著想時,內心不 會冀望任何果報,以非常清淨的意樂成就他人的利益。

如親情卵聚,本⾮非吾⾃自⾝身, 串習故執取,受精卵為我。 如是於他⾝身,何不執為我? ⾃自⾝身換他⾝身,是故亦無難。 ⾃自⾝身過患多,他⾝身功德廣。 知已當修習,愛他棄我執。 眾⼈人皆認許:⼿手⾜足是⾝身肢。 如是何不許:有情眾⽣生分? 於此無我軀,串習成我所; 如是於他⾝身,何不⽣生我覺? 故雖謀他利,然無驕矜氣; 如⼈人⾃自餵⻝⾷食,未曾盼回報。 微如⾔言不遜,吾亦慎回護; 如是於眾⽣生,當習悲護⼼心。 怙主觀世⾳音,為除眾怖畏, 湧現⼤大悲⼼心,加持⾃自聖號。 聞名昔喪膽,因久習近故, 失彼竟寡歡;知難應莫退。 若⼈人欲速疾 救護⾃自與他, 179


當修⾃自他換,勝妙秘密訣。 人人都想遠離痛苦、追求快樂,自他換,是最迅速有 效去除自己和他人痛苦的圓滿法門。這種連劣根的菩薩都 無法容納的心量,自他換的確是有智慧的人所作的修持。 如此殊勝巧妙的秘訣,想斷除痛苦就應趕快努力修持。

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 於此⽣生懼⾝身,誰不似敵瞋? 千般欲療除,飢渴⾝身疾者, 捕殺⿂魚⿃鳥獸,伺機劫道途。 或為求利敬,乃⾄至殺⽗父⺟母, 盜取三寶物,以是焚無間。 有誰聰智者,欲護供此⾝身? 誰不視如仇?誰不輕蔑彼? 此四偈講:應斷除對自己的貪著。接著廣泛解釋愛自 與愛他的利弊。

若施何能享?⾃自利餓⻤⿁鬼道。 ⾃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財物方面,《四百論》雲:施捨、守護、清淨、增長。 由此四次第觀待一切財物。

自己的受用佈施光了,還能享受什麼?這種想法是墮 入餓鬼道之因。自己享用完了,拿什麼去佈施?這種想法 可以獲得人天的果報。

為⾃自⽽而害他,將受地獄苦。 損⼰己以利⼈人,⼀一切圓滿成。 180


如果為自己而傷害他人,將會受到地獄之苦。若為他 人安樂,損失自己身財性命,此福智資糧將可令我們早日 圓滿成就。

欲求⾃自⾼高者,卑愚墮惡趣。 回此舉薦他,受敬上善道。 由於高慢輕視他人,不只今生受他人毀謗,後世也會 變成低劣的種族,非常愚痴,受他人嘲笑輕視。有位西藏 大師曾說:「應該從內心深處,把自己的頂看作大地般, 高度永遠比別人足下低。」若能如此,內心將是充滿謙虛 與清淨,而且所得的果報是在人天善趣中廣受尊敬。

為⼰己役他者,終遭僕役苦。 勞⾃自以利他,當封⺩王侯爵。 為自己安樂役使他人,來生將成為他人的僕役。若為 他人犧牲自己,來生將轉為高貴種族,擁有權勢地位。

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 ⼀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 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 何需多費唇舌,一切世間樂,皆由利他生,一切世間 苦,皆因追求己利而造成。導師釋迦牟尼佛由於利他,圓 滿一切功德;凡夫由於自利,至今仍在痛苦當中。應該多 多思惟利他與自利的差別。

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 ⾮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 181


後世且莫論;今⽣生不為僕, 顧主不予酬,難成現世利。 利他能成樂,否則樂盡失; 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所有偈頌應當反復思惟,對於調伏內心有極大的幫助。 世間諸災害、怖畏及眾苦, 悉由我執⽣生,留彼何所為? 世間一切災害,皆由我執所產生,為何保留著我執的 苦根呢?應當捨棄才是!

未證空性之前,真實的執著與我執,經常混在一起傷 害我們,這股強大的力量分不開來;有實執時,幾乎都有 我執,有我執時,幾乎都有實執。透過空性的修持,真實 執著去除了,但是對於我的執著還是存在,也就是視自己 比別人重要的愛我執。無論輪回或涅槃,即使沒有實執煩 惱了,我執都還存在,所帶來的障礙,不只輪回中一切的 痛苦,也使涅槃時無法透徹瞭解一切。我執是一切障礙的 根源,應當斷除!

我執未盡捨,苦必不能除; 如⽕火未拋棄,不免受灼傷。 我執不捨棄,一切的障礙和痛苦也無法斷除。

故為⽌止⾃自害,及滅他痛苦, 捨⾃自盡施他,愛他如愛⼰己。 182


努力修學捨棄自己,完全為他人犧牲奉獻,如同以前 愛自己一般,轉移所緣境於愛他人。

自他換的原則。(以下三偈頌)

意汝定當知:吾已全屬他。 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自己的身心已經完全屬於他人,一切除了利益他人, 其它的事不必多費心了。

不應以他眼,成辦⾃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邪惡待眾⽣生 不能再用屬於別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謀求自己的利樂 ;更不能用屬於別人的六根去傷害他人。

故當尊有情;⼰己⾝身所有物, ⾒見已咸取出,廣利諸眾⽣生。 應當把一切眾生,安於自己頂上尊敬愛護,把自己一 切受用奉獻給眾生。

自他換的修學方式。把原本認為很重要的我擺第一, 把愛他的我擺第二,作比較性、交換易位的修持。

對高者修妒:

易位卑等⾼高,移⾃自換為他, 以無疑慮⼼心,修妒競勝慢。 蒙敬彼⾮非我,吾財不如彼, 受贊他⾮非我,彼樂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 世間盛贊彼,⾝身敗吾名裂。 183


無才何所為?才學眾悉有; 彼較某⼈人劣,吾亦勝某⼈人。 戒⾒見衰退等,因惑⽽而⾮非我; 故應悲濟我;困則⾃自取受。 然吾未蒙濟,竟然反遭輕; 彼雖具功德,於我有何益? 不愍愚眾⽣生,危陷惡趣⼝口, 向外誇⼰己德,欲勝諸智者。 對等者修爭:

愛我執的人如何看待與自己平等的人,由此觀照愛我 執的過患。

為令⾃自優勝,利能等我者, 縱諍亦冀得,財利與恭敬。 極⼒力稱吾德,令名揚世間; 克抑彼功德,不令世⼈人聞。 復當隱吾過,受供⽽而⾮非他; 令我獲⼤大利,受敬⽽而⾮非他。 吾喜觀望彼,淪落久遭難, 令受眾嘲諷,競相共責難。 對低劣者修慢:

把第二的我,即愛他比較重要的我,去觀待以前認為 愛我執比較重要的我,即第一的我,針對此修慢心。(以 下四偈前兩句)

據雲此狂徒,欲與吾相爭, 184


才貌與慧識、種性寧等我? 故令聞眾⼝口,⿑齊頌吾勝德, ⽑毛竪⼼心歡喜,渾然樂陶陶。 彼富吾奪取;若為吾從僕, 唯予資⽣生酬,其餘悉霸取。 令彼乏安樂,恆常遇禍害。 我執於⽣生死,百般折損我。 剛才是以易位後的我,針對易位前的我觀嫉妒心、競 爭心、我慢心,為了使愛我執衰損,想盡辦法來對治。

汝雖欲⾃自利,然經無數劫, 遍歷⼤大劬勞,執我唯增苦。 無始劫以來,愛我執給我們帶來無量的痛苦,若追隨 愛我執走下去,必定更加痛苦。

是故當盡⼼心,勤⾏行眾⽣生利。 牟尼無欺⾔言,奉⾏行必獲益。 今天開始,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愛他勝己的教導, 如實地行持,一定獲得利益,成果顯而易見。

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 除獲正覺樂,必不逢今苦。 往昔如果修習利他的菩薩行,除了成就圓滿的佛果位, 今天也不會痛苦了。

故汝於⽗父⺟母,⼀一滴精⾎血聚, 既可執為我,於他亦當習。 應為他密探;⾒見⼰己有何物, 185


悉數盡盜取,以彼利眾⽣生。 我樂他不樂,我⾼高他卑下, 利⼰己不顧⼈人,何不反⾃自妒? 吾當離安樂,⽢甘代他⼈人苦; 時觀念起處,細察⼰己過失。 他雖犯⼤大過,欣然吾頂替; ⾃自過縱微⼩小,眾前誠懺悔。 顯揚他令譽,以此匿⼰己名; 役⾃自如下僕,勤謀眾⼈人利。 此⾝身過本多,德寡奚⾜足誇? 故當隱⼰己德,莫令他⼈人知。 往昔為⾃自利,所⾏行盡害他; 今為他謀利,願害悉歸我! 莫令汝此⾝身,猛現頑強相, 令如初嫁媳,羞畏極謹慎。 堅持利他⾏行,切莫傷眾⽣生。 妄動應制⽌止,踰矩當治罰。 修習愛他心,力斷愛我執。

縱已如是誨,汝猶不⾏行善, 眾過終歸汝,屆時唯受罰。 昔時受汝制,今⽇日吾已覺。 無論⾄至何處,悉摧汝驕慢。 今當棄此念:尚享⾃自權益。 汝已售他⼈人,莫哀應盡⼒力! 186


若吾稍放逸,未施汝於眾, 則汝定將我,鬻與諸獄卒。 如是汝屢屢,棄我令久苦。 今憶宿仇怨,摧汝⾃自利⼼心! 若汝欲⾃自惜,不應⾃自愛執; 若汝欲⾃自護,則當常護他。 嚴厲治罰愛我執,不讓愛我執放肆,以強硬的口氣責 備自己的心識。

汝愈獻殷懃,護此不淨⾝身, 彼愈趨退墮,衰朽極脆弱。 ⾝身弱欲愛增,⼤大地⼀一切物, 尚且不饜⾜足;誰復愜彼欲? 逐欲未得⾜足,⽣生惱復失意; 若⼈人無所求,彼福無窮盡。 樂⻑⾧長⾝身貪故,莫令有機趁; 不執悅意物,厥為真妙財。 可怖不淨⾝身,不動待他牽, ⽕火化終成灰;何故執為我? 無論⽣生與死,朽⾝身何所為? 豈異⽊木⽯石等?怎不除我慢? 奉承此⾝身故,無義集諸苦; 於此似樹⾝身,何勞貪與瞋? 細⼼心極愛護,或棄鷲獸⻝⾷食, ⾝身既無貪瞋,何苦愛此⾝身? 187


何毀引⾝身瞋?何贊令⾝身喜? ⾝身既無所知,殷懃何所為? 若⼈人喜我⾝身,則彼為吾友。 眾皆愛⼰己⾝身,何不愛眾⽣生? 故應離貪執,為眾捨⼰己⾝身; 此⾝身雖多患,善⽤用如寶筏。 不放縱己身,強力制伏己身的貪,免得招感惡業。

愚⾏行⾜足堪厭,今當隨聖賢; 憶教不放逸,奮退昏與眠。 過去一直想盡辦法要離苦,但總是依愛我執去尋求安 樂之法,所以現在還是在痛苦中,可見愛我執不是究竟之 道。這種幼稚的行為可以停止了,今天開始應該改頭換面, 效法諸佛菩薩的精神,一心精進,絕不放逸,對治煩惱和 愛我執。

如佛⼤大悲⼦子,安忍所當⾏行; 若不恆勤修,何⽇日得出苦? 為除諸障故,回⼼心避邪途; 並於正所緣,恆常修三昧。 我們應該努力修自他換,專心修習三摩地。

如果覺得修行對自己有幫助,應該持續永恆的修學。 我相信日復一日,內心一定會改變,一定有更好的成果, 此種感受如同嘗過的美食,甘甜美味充滿心中。目前我們 讀經典,只看到辭面上的內涵,覺得很不錯,並沒有深入 體會。但是經過長時間的修持,內心有了經驗和感受,再 188


看經典,這時所留下堅固的種子,可以延續到成佛之前, 深深影響後世,帶來無限安樂。

我們應尋求真正的快樂之道,努力於道次第,安祥平 和的度這一生。

第四部分、常⾏行菩薩道 (本⽂文依《修次中篇》及《⼊入菩薩⾏行論》講授)

⼀一、︑、佛法概要 (⼀一)⾏行法意樂的重要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剛才念皈依及發心偈頌的目的,要了知來到此地,都 是為講及聽佛法而來。身語意是否會帶來美好的果實,悉 由意樂決定;意樂正確善良的,所帶來的果實,絕對是美 好。善良的意樂就是善良的心態,是利益他人,給予他人 快樂。無論身語意作出任何行為,如果是以善良的利益他 人所推動,所得的果實是美好的。因此,不管是講授佛法, 或是聽聞佛法,都有身語意的行為。如同講法的人,說法 時有語的行為,為了表達內涵有手勢的動作,就是身的行 189


為;你們也一樣,聽法時竪起耳朵,就是身的行為。我們 在講聽佛法時,上師也好,弟子也好,都有身語意三業, 但是身語意行為是否相應於正法,就是看我們的意樂了。 我們是為了利益來此聽講佛法,是否達到利益目標,全看 每人的意樂來決定,否則外相看來在行法,可是內心意樂 不正,講者是為名聞利養,聽者以不正當的心態,如同我 要學好才能貶低他人;這種隨著世間八法聽講,即使外相 在聽講,所講所聽並未真正與正法相應。既然善良動機是 如此重要,那麼應以何等動機呢?就是皈依與發心了。

(⼆二)內道外道的差別 每個人很自然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可是當我們想 要尋找消滅痛苦方法的時候,這種層次就不同了。以外道 來說:痛苦的根本在於傷害他人,快樂的根本是利益他人。 又說:傷害他人主因由於貪瞋,過分的貪愛自己、親人就 會傷害他人。他們也認為貪瞋是痛苦的因緣。可是內外道 不同的地方,貪瞋是由悅意相與不悅意相而來,因為見到 悅意相而讓你產生貪,不悅意相產生瞋。誰見到悅意相及 不悅意相呢?是「我」見到的。所以對於「我」的定義, 就有不同的說法。以內道來說,所謂的「我」,並不是如 所現般那麼真實;外道卻堅定「我」是獨立存在的,因而 產生內外道不同的說法。

因有非常堅定的我執產生貪瞋,由貪瞋產生痛苦;以 內道來說痛苦的根源由於我執,唯有消滅我執才能斷除痛 苦。因此先要瞭解我執所執取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符合, 經由這種思惟,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由此破除我執。所 190


以佛教才有「無我」的正見,這是任何一派外道所沒有的 見解。

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內外道的差別;我們所皈依的 法寶,就是破除我執的無我正見;以及破除我執後的 「滅」功德,就是證法寶。佛陀能自在的為我們宣說,也 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佛寶。現在已經獲得或正在證得法寶 的聖者,名為僧寶,也是皈依的對象,所以三寶是我們真 正的皈依。經由了知三寶的功德,明白內外道的差別,因 此應對三寶的內涵要如實了知,對佛法才能產生真正的信 心。由皈依了知不只為了現前的快樂而已,而且可以達到 解脫。

我執無法斷除,一切的痛苦永遠存在。為了斷除我執, 佛說了無我正見;說有我的教義,我們稱他們為外道,這 主要由皈依來區別。在內道說我執是痛苦的根本,經由無 我正見的破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究竟解脫。

在前二句「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 依的意義已經包括了內外道的區別,及更深奧的解脫內涵。 後二句是佛法修心方面,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想法不同, 希求也不同,佛陀善巧的隨各人根器,說聲聞、獨覺、菩 薩三乘不同的教法。所謂的大小乘,其差別在於大乘不為 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利益遍虛空一切有情,努力精進, 獲得了一切遍智的佛果位。無論意樂上、加行上、果位上 都有大小差別;大小乘不是以智慧區別,而是以方便品來 區別的。只以出離心的方便資糧,是無法成為大乘的,大 乘的方便資糧是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為佈施等方便資 191


糧,以菩提心修學空正見,就是大乘的智慧。如果沒有菩 提心的攝持,而修學空正見,只是自我解脫而已。因此大 小乘的差別,主要以有無菩提心區別,不是空正見。由皈 依從外道而進入內道,以菩提心從劣乘進入大乘。因此最 後二句發心:「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在 菩提心的攝持下,不是為我個人,而是為利益一切有情, 我乃行六度萬行,我要成佛才能利益眾多有情,回向給一 切有情。我們雖無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應該了知菩提心 真正的內涵。

(三)佛法的基本精神 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一定的,如同:「願消三障諸煩 惱,願得知慧真明暸。」這是小乘的修學內涵。「普願罪 障悉消除,」這是大小乘共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 會有「世世常行菩薩道。」因為自身不希求解脫,怎能想 到讓他人獲得解脫呢?自身要有出離心,對輪回真正產生 厭棄,於是尋求輪回的根源在於我執,經由空性的智慧, 了知我執是可以破除的,產生了對輪回可以斷除的信心, 才能轉移到他人身上,才能讓他人也獲得解脫。如果自己 對輪回的痛苦不覺知,怎會想要解脫,而且想幫他人也得 到解脫呢?那麼「世世常行菩薩道。」只是唱唱而已。因 此,了知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決定的。大家一起來念誦: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 為利有情願成佛。」

我們父母留下的宗教是佛教,所以釋尊是我們大家的 老師,所以我們都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佛教的歷史,在 192


未傳入西藏之前,已在漢地廣為流傳了,所以漢人算是藏 人的長輩。總而言之,我們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導師釋 迦牟尼佛是以悲心說法,所以我在說法前念誦龍樹菩薩的 禮贊文:

何者由悲⼼心,斷除⼀一切⾒見, 宣說⼀一切法,瞿曇我敬禮。 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始也如同我們平凡人一樣,他了知 悲心的功德,所以學習悲心,對一切眾生產生憐憫心,慢 慢增長到佛果位圓滿時,稱為大悲心。釋尊由悲心所系縛, 自然想去利益他人,所以說:「何者由悲心。」由悲心做 些什麼事呢?就是第二句「斷除一切見。」佛利益眾生並 不是以加持力量,如果以加持的力量,那麼因果就有錯誤, 這樣一來,不需努力對治痛苦,經過加持即可消除,變成 不需造作因就有果,豈不是矛盾。如是因如是果,自己造 作什麼因,產生什麼果,這是因果論的基本理念。如果經 由加持就可以去除痛苦,經過加持可以利益眾生,因果論 就不存在。佛說一切痛苦皆由錯誤的見解而產生的,四種 的顛倒執就是如此,把無常法視為常法,把不快樂的法視 為快樂,把不清淨的法視為清淨,把無我視為真實我,由 此四顛倒而產生痛苦。因此佛陀為了真正能利益眾生,斷 除眾生的四種邪見,而要眾生瞭解是無常、是苦、是不淨、 是無我的四種教義,在這四種當中最重要的是無我的正見。 在這四句偈中,說明佛陀是具有無邊圓滿的大悲及大智, 由於悲智雙運,而能夠任運利益一切眾生。

193


佛陀因為有悲智的心願,如理的修學,證得圓滿果位, 以他個人走過路的經驗為我們教授。修行最主要的是菩提 心與空正見,他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苦口婆心勸導我們。 因此皈依一定要了知釋尊真正有那些功德,以及所說的主 要內涵,才能真正幫助我們;而且依他教授教誡晝夜努力 修行,才能對佛產生真正無比堅定的信心。否則只是對佛 相信而已,或是認為佛是位偉人,如果對佛的認知,僅如 此而已,那麼對我們就沒有多大幫助;因為對佛只片面瞭 解,而不了知佛陀的無比智慧及功德,所以佛法衰退。正 如不了知密續的內涵,僅看到手上拿劍等,就被嚇壞了。 見到大肚子的本尊,祈求就會得到更多的錢財,祈求長壽 佛就會長壽,或者祈求藥師佛就不會生病等,我天天念藥 師佛咒,仍舊會生病。如只靠祈求財神,就可以變成億萬 富翁,天下無不勞而獲的事,億萬富翁是靠個人的努力及 生意腦筋。如果不了知佛真正功德,對佛陀的教授,就不 會真正認識,佛也就無法真正利益我們。所以瞭解佛真正 功德,依佛教授努力修持,這才是來此地的真正目的。

阿底峽尊者曾說:「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不論經過 多少劫,我也要學,值得去學。」日月般的菩提心是世俗 及勝義菩提心。今天我們所要學內容是菩提心與空正見, 如同國王般的菩提心教授,第八世紀寂天菩薩所著的《入 菩薩行論》,這部論可以說是空前絕後,是講授菩提心的 論典中最殊勝的,中觀見解與月稱菩薩的見解吻合,是屬 於中觀應成派最殊勝的見解。如無著菩薩在菩薩地中的菩 提心部分,雖然很廣很詳細,因為見解上滲雜唯識派的, 194


是有點瑕疵。在解釋菩提心部分沒有比《入行論》更殊勝, 所以依《入行論》釋菩提心。但十品的《入行論》中,並 未仔細說明菩提心是如何產生,由什麼因緣產生,這部分 在蓮花戒大師所著的《修次中篇》中,說明菩提心由大悲 心而來,大悲心由悲心而來,有詳細的次第。不只如此, 並說明證得菩提心,如何修止觀雙運,證得止觀雙運之後, 如何增長道次功德,如何獲得果位等內容。

初學者必須了知修學菩提心的次第,以及整個佛法的 輪廓,所以為你們講授《修次中篇》。在菩提心正行時, 以《入菩薩行論》為你們解說如何觀修。講到道次第增上 修學時,《入行論》並未說的很清楚,在《修次中篇》中 說的比較清楚。《入行論》中的果位功德,也講的很簡略, 就配合《修次中篇》解釋,相信對你們有幫助,使你們能 更瞭解整個圓滿的佛法。

我先講四諦法輪,四諦法輪所詮的是佛法的基礎,佛 陀傳授教法的語言有二種,就是巴里語與梵語。一般來說 佛是以巴里語教授,但是在那爛陀寺有兩種語言的經藏; 大乘的教法主要語言是梵語留傳下來。因為當時佛陀是以 巴里語為主,所以到今天仍有人說大乘教法,佛在世時未 曾說,是後來流傳的。這種懷疑當然不只今日,在龍樹菩 薩之前就有這個問題,為了破除此執,龍樹菩薩引經據典, 說明大乘是佛所說的內涵。

初轉法輪稱為四諦法輪,第二法輪稱為無性法輪,也 就是般若經的內容;般若經的內容有二:一是顯義,另一

195


是隱義;顯義是空證智慧,隱義是《現觀莊嚴論》的道次 第,有這種說法。

為何四諦法輪同無性法輪有關連呢?在四聖諦的滅諦, 為了瞭解滅諦更深內涵,是由了知空性認識滅諦,所以四 諦法輪與無性法輪是有關係。在第三善擇法輪就有二種說 法:有一派認為是如來藏經,因為無性法輪的空性智慧, 就是心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根本經就是相續本母(究竟一 乘寶性論),稱為如來藏經。另一派說無性法輪說諸法無 有自性,如果依詞面解析,會有誤導危險,認為諸法無有 自性,會產生斷無的邪見。所以第三次法輪依《解深密經》 所說,諸法無有自性是依三法性,三種無自性的內涵。(遍 計執相無自性性,依他起生無自性性,圓成實勝義無自性 性。)所以在三轉法輪就分為二派。

如果以相續本母的說法,剛好配合密乘的,就是佛先 說四諦,是佛法的基礎,為了更深入了知四諦的內涵,滅 諦是非常重要,所以說空性的內容;因為修習空性,於是 說了智心的究竟性質。說完第三法輪之後,配合密續所說, 因為密續中針對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質,如何修學密法,這 是三法輪的內容。

(四)菩提⼆二字的意義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二字,藏文:第一「菩」 字翻為淨除、淨治罪障的意思,或是使過患消失;這個過 患的消失,是經由對治力,如不經修行對治,內心污垢就 永遠存在;可是只要努力學習,尋找對治使內心污垢消失, 所以我們內心的污垢是暫時性的,經過這種對治力淨除。 196


這些內容我們從何了知呢?四聖諦的苦諦,先要了知痛苦 最主要是三苦的行苦,行苦是由因而生的,既然由因生, 是同類因而生?或是異類因而生?由此思惟,可以了知苦 諦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由此因緣說到集諦, 集諦可以由對治力消滅;當集諦消滅之後,就是滅諦,了 知能證得滅諦,必須要有成辦滅諦的道諦,這是自然就很 想去學習對治。

經由四聖諦的內容,我們對於不想要的行苦是由煩惱 而生,煩惱就是集諦,是由我執而生,為了破除我執而修 學道諦。這四聖諦是淨除內心的污垢,主要從心上解釋, 所以對心理學我們要認識,佛學的基礎是講四聖諦的內容, 四聖諦皆以心為基礎來詮釋。我們的身體內有氣、脈等等, 也就是科學家所謂的腦細胞等,以心理學說明人的思想狀 況;當然不可否定有許多的感覺,同身體的氣脈、腦部有 密切的關係,可是並不代表每一個想法與身體或有形有色 的基礎上建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有些想法是正確, 有些想法是錯誤的,產生正量與非正量的想法;非正量的 想法就是錯誤的概念,為了消滅錯誤的概念或避免錯誤的 概念,要先瞭解實際的狀況是什麼?瞭解實際的正量,可 以消滅錯誤的概念。消滅錯誤的概念當中,如果要解析為 一定與有形有色的腦細胞,那就太困難了。因此科學家也 慢慢能接受有一個無形無色的心識,不一定從腦細胞上。 科學家也認為心的不同想法,會造成腦細胞的改變,他們 也在繼續研究中。

197


佛法主要以心識的改變作為教義解析,所以對於心識 的認知是很重要的。一般說有與無,就是由正量了知稱為 有,非正量就是無;一法是隨因緣改變的,一法是不隨因 緣改變,所以分為無常法及常法二種。隨因緣改變是有形 有色的可接觸的色法,以及唯明唯知能體會的心法;也有 是依賴某法安立的,如東西南北,以及時間的過去現在未 來,是依某一點來安立三世,這種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法, 是依賴其它而有。佛法是依實際不同狀況的性質分類,所 以佛法如何配合針對實際狀況的認知,去改變內心;並非 佛說一套道理,與實際毫不相關,要我們去改變內心,而 是當弟子們觀察內心想法與實際狀況不符合,這樣才能真 正能把內心改變;所以內心的改變,是對佛法勝解。因此 對自己內心不斷的觀察,也就是寂天菩薩所說正量,經由 正量使自己獲得改變。

因此初學者要以智慧觀察何者是真實狀況,於是產生 對正理的信賴,使我們有了感受,而情緒獲得改變。只是 經由發願回向,無法使我們的煩惱消失,就是念了幾百萬 遍「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仍然存在,貪瞋不會自動消 失。因此,應先了知貪瞋從何而來?有無對治力可消滅? 貪瞋的過患是什麼?經由觀察消滅。當然如修不淨觀,可 能有偏離實際的狀況,可是由於當時強力的貪心產生,藉 此可以達到目的;為了達到目的,本身不是顛倒執著,而 為了斷除貪心,刻意修此觀,為了消滅貪心而修。真正的 佛法是針對實際狀況改變,內心當然有少數諸如此類的觀 法,如密續中也有,這是為了暫時特殊的目的。所以我們 198


要好好的學習佛法教理,到底是說些什麼,讓自己對佛法 教理有更多的認識。在自己思惟的同時,是否可以配合生 活的經驗,在見解上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漸漸產生對佛法 的信心,因此成辦了「菩提」的第二個「提」字。藏音 「曲」就是瞭解內涵。瞭解內涵首先要聽聞,經由聽聞了 知原來如此;聽聞之後,反復思惟,能生相信;不只相信, 應該反復串習(修持),才能使內心改變。所以要聞思修 三字,才能真正達到「提」字的內涵。菩提有不同的層 次,分為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菩提。

⼆二、︑、修習殊勝菩提⼼心 (⼀一)修菩提⼼心是根本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是大菩提,為了利益一切 有情眾生,讓他們得到最究竟安樂。因此是希求他利所發 的菩提心,來成辦大菩提。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生起無上菩 提心從那天開始,我們是永遠快樂的,所以三世諸佛異口 同聲地說:唯有菩提心オ能令我們真正得到安樂的。事實 如此。我們內心功德有多種,沒有比菩提心更善良、更有 功德的心。《入行論》說:騎著菩提心馬,可以到達到任 何快樂城市,更接近要到達的目標。真實如此,有了菩提 心,做任何事不會覺得疲倦,而且會越來越快樂,這就是 菩提心給我們帶來的功德,所以菩提心是我們最主要的修 持根本,如果能夠生起是多麼的殊勝。

199


修持菩提心的補特伽羅行為,首先應生起菩提心,行 六度萬行,所帶來的果實是圓滿的佛乘。行為在《入菩薩 行論》說如何觀修菩提心的內涵,及生起菩提心修學的道 理。

「法身善逝佛子伴,」善逝就是佛的法身,由修法 而得。佛子就是菩薩,這句就是說明三寶語功德。「善 逝」依《釋量論》所說的「因斷具三德,是為善逝性。」 來解釋。(三德。一、善所斷:已得永斷眾苦因。二、善 因為先:見無我及修習加行而得。三、不復退還生死:永 斷我見種子。)現在我們雖是凡夫,被業及煩惱緊緊地纏 住,但只要內心能瞬間生起菩提心的影子,從那時候起我 們的內心就有快樂的陽光。更何況生起菩提心,將會給我 們無比的心力及勇氣,有了這種勇氣,我們願意盡自己的 力量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憑著這種無比的心力,能使逆 緣轉為道用,因為有菩提心的緣故。有了這顆心,即使是 凡夫地,生生世世往快樂的路走上去,因為有菩提心,能 使我們一直活的很快樂,很有意義而且善良。成佛的過程 中,唯有菩提心讓我們積聚資糧,因為菩提心能讓我們淨 除一切罪障。

「及諸應敬我悉禮;」諸大善知識及戒清淨的大阿捨 黎、賢善的有學者,我皆禮敬。「今當依教略宣說。」非 我寂天杜撰的,是依據經論教典的重點,略為說明。「此 論未宣昔所無。」有時求法者有種心態,對未聽過的法就 很感興趣,如果以前聽過的,重聽就感覺厭煩。我個人的 經驗,已讀過的經典,不想再讀,未讀過就生起好奇心想 200


讀。一般新的知識,我們都有好奇心想去了知。寂天在此 說:本論的內容都是以前說過,沒有說過不會說。我對於 用詞也不是很善巧,「詩韻吾亦不善巧。」雖是說過,但 也不是以美妙的詞句來吸引人們去讀,我只是把實際內容 說出來。如果學法,只是求得更多知識,讀讀看詞語好不 好,這部論典對你沒有幫助,「是故未敢言利他。」因 此,這部論只為增長我內心功德而寫,「為修此心撰此 論」。他的隱義內容,希望讀此論的人,不要如同求一般 知識,只是好奇心想去瞭解是什麼內容,也不應該以詞面 意去讀這部論。

我們修學菩提心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反復修學,才 能獲得菩提心,不可認為已看過此論就放棄。那麼每天都 吃飯,吃過了又吃,如果看過了就放棄,那麼吃過不應再 吃,為何三餐都要吃。無始以來的愛我執就是那麼堅固, 何以不反復閱讀經典,反復的思惟來消滅它呢?為什麼不 允許一讀再讀?對身體的需要可以反復不斷做同一事情, 為什麼心理上的需要就不能做到呢?我們每天一早就祈求 諸佛菩薩讓我生起菩提心,讓我生起空正見,這種方式是 無法生起菩提心及空正見。祈求不是問題,問題是生起菩 提心,先要瞭解生起菩提心的障礙是愛我執,是未調伏的 心態,應如何調伏,是見到愛我執的過患,了知事實狀況 之後去調伏,不是外人施以壓力可以調伏的,這是無法辦 到的;外來的力量,不可能改變內心的想法,內在的改變, 唯有相信事實之後,才能改變內在的想法。菩提心的生起, 經由反復聽聞、思惟,去改變自己的內心。寂天菩薩說寫 201


此論的目的,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他個人也要學習菩提心。 無論自及他、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眾生,上至國王下 至乞丐,都一致的想離苦得樂。可是人與畜生不同,人有 智慧,人憑著身體及智慧,可以計劃未來的快樂,消除未 來的痛苦,但是畜生無法做到,牠們的智慧只能解決暫時 的痛苦,如飢餓時,能飽吃一餐,求得暫時的安樂。珍貴 有智慧的人身,不容易獲得,既然得到,就應該好好的利 用他。如《入行論》雲:「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 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乍看之下,世界上有六十多億人口,怎麼說人身難得 ;可是人類與動物比起來,就知道人的數目少之又少了; 在人類中多數人只求填飽肚子就好了,真正能做有意義事, 而對人生能認知的人,那就更少了。所以說人身難得,應 該珍惜,思考生命的意義在那裡?現在是最好的時候,應 該善加應用我們的智慧呀!如果能善用智慧,可以幫忙很 多人;如果我們的智慧觀察力,被煩惱力控制的話,可能 傷害很多人。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遭到傷害,真正製造傷 害的是人類。如虎、豹等雖然長相恐怖,但是牠們無法傷 害上千萬人呀!能傷害上千萬人,破壞大自然環境的,只 有人類。人類的牙齒不像虎豹那樣恐怖,也無指爪,長相 雖然的很美麗,可是內心的惡毒,與虎豹相比就太醜陋了。 因為智慧被煩惱控制,傷害無數人。虎豹只是飢餓時無奈 的去傷害其它動物,如果吃飽了,牠們也不會刻意去傷害 其它動物。可是人類並不是,已經擁有一切,因為貪得無 202


厭,想要獲得更多的一切,不擇手段的傷害他人。所以真 正傷害他人的,是隨著煩惱控制的智慧,濫用了智慧,因 此光有人身,並不稀奇。有了人身,應該利用智慧,斷除 一切痛苦,斷除造成自己傷害,斷除造成他人傷害,斷除 造成究竟傷害的煩惱才對呀!這樣的人身才是真正有價值 的。

(⼆二)菩提⼼心成⼀一切利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煩惱每分鐘都很自然的現行,而 真正的善心不是那麼容易生起,需要刻意才能生起。由此 可知,我們善心的力量是那麼薄弱,自然現起的煩惱是多 麼頻繁,「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 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惡心就像烏雲密布的黑夜, 善心如同剎那閃電一亮即消失,這剎那生起的善心是因佛 的教導而現。不管在家出家不應該放逸滿足才對,要好好 的觀察起心動念,正知和正念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得人身 才有意義呀!

我們的貪瞋妄念,是非常自然的現行,不止今世有貪 瞋,是無始以來習氣所帶來的。以學佛經驗來說,十五年 前可能聽到一種法門,你想培養善心,可能覺得很困難, 可是過了十五年之後,當初覺得很困難的,現在一想即能 生起;因為反復的修學,不斷的培養善心,目前雖然惡念 自然產生,而善心需要刻意,但是只要努力精進,不斷地 串習善心,去除惡念,生起善心就會變成自然。

「佛於多劫深思惟,見此覺心最饒益。」罪障雖然能 夠以四力懺悔淨除,可是四力懺悔,就像處在黑暗夜中的 203


一盞油燈而已,能驅除的黑暗的力量,只有油燈光亮所能 及。因為愛我執非常強烈,以及有個基礎堅固的真實執著, 在這兩種心存在的情況下,就如同大地被黑夜籠罩,唯有 如同太陽的菩提心,一現立刻驅除所有黑暗,顯現光明。 如果有了菩提心的功德,瞬間能淨除一切的罪障,積聚無 量資糧。因此佛陀一再勸導眾生,多多的修習菩提心,只 有菩提心才能成辦一切。「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 勝樂。」無量眾生依菩提心能獲最大的利益。

我們想要去除自己的苦苦、壞苦、行苦以及眾生的一 切痛苦,應該好好的修學菩提心;不只如此,想要享受世 間的安樂,也不應該捨離修學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 雖是凡夫血肉之軀,也能得人天尊敬。例如好的冶金材料, 可以打造種種莊嚴具。其他善行如同芭蕉一樣,不堅固、 結實即枯。如為了後世增上生而累積善業,當後世獲得增 上生,這善行的果實就結束了,無法持續,因為目的是為 獲得增上生而行善行,當然果實已現了,就此結束。可是 菩提心是「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 眾生苦。」乃至虛空眾生未盡之前,願我住世間,盡除一 切眾生的痛苦。這種心力累集善業,乃至虛空未盡之前, 這種善行是不會有止盡的,因為所緣不同,意樂不同,心 力不同的緣故,所以菩提心所帶來的功德果實是永恆的。

(三)改善內⼼心才安樂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類,自然都想不要痛苦,想要 得到快樂;但痛苦和快樂可分為許多種,當然最主要的, 是經由五根識所生的痛苦及快樂。因此自從人類世界形成 204


至今,由基本的農業或工業,使根識獲得快樂及滿足。在 近世紀內科學非常發達,外在的物質不斷的發展,生活獲 得改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些國家在科技上、物質上 非常的發達,可是發現了問題,外在的物質享受,並不能 使內心獲得滿足,反而因物質豐富,造成內心更多的憂慮。 因此外在的物質雖然豐富,無法使內心獲得快樂,不能滿 足內在的所需。當然有些地方,在衣食匱乏的情況下,給 了衣食也能獲得暫時的滿足,可是當他身上得到基本所需 時,內在的妄念仍然產生,如我慢貪瞋等,這些煩惱是無 法由外在物質滅除的,即使有再多的財富,可是妄念仍然 存在,身體不管如何強壯,內在的煩惱並未消失。縱使身 邊有多少親朋好友圍繞著,外在的順緣非常圓滿,雖有豐 衣足食,可是內在痛苦仍然存在。

痛苦和快樂,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內在的,內外 二者性質不同。這些快樂與痛苦的根源,仔細分析看哪種 力量強大,如果內心是快樂,即使外在的順緣,如居住環 境,並不十分美好,由於內心快樂滿足,縱使身體所處的 環境較差,仍舊覺得快樂,不會覺得痛苦。相反地,如果 內心隨著我慢等煩惱而轉,讓你非常憂慮不安,即使外在 的順緣多幺美好,因為內心不安,是無法獲得快樂。從這 實際情況,二者作為比較,就能了知內在的力量,遠超過 外在的力量。因此在現世紀中,多數對外在物質的要求, 不斷的提升,不再注意經營內在的提升,要得到真正的快 樂,實在太困難了。外在的物質是不可能讓我們得到安樂 的,這一點一定要了知。如同現代發明許多機具,其目的 205


是為了達到生活改善的目標,由於善良的用途,而創造這 些機具,但是很可惜的,不去善巧利用,卻以煩惱的智慧 製造殺人的工具;原本是為社會帶來福利,相反的給人類 帶來禍害,這些原因從何而來的呢?就是內心未調伏。無 論我們取名為有無宗教信仰,或有無修法,很現實的一點, 內心是要獲得改變,如果內心不能改變,痛苦是永遠持續 的,舉世也永無安寧之日。

要全人類成為我們的親朋好友,是不可能的;但是可 由個人思考的改變,把一切眾生看成親友,使每個人歡喜, 這是個人思想的改變。妄求他人成為我們的親友,不如改 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想法,看待每個人成為我們的 朋友,這樣想法對自己是絕對有幫助的,所以內在的改變 是非常重要的。以現實例子來說,因為想法的不正確,即 使是年輕力壯,也會有一大堆怨言;以老人來說,不會想, 不懂得想,就抱怨來日無多等;如果年輕有思想的人,想 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鼓起勇氣,提起心力,面對問題, 有勇氣擔當將來該做何事,積極進取,從表情上看出,有 非常正面的情緒。如果老年人會想,我是經驗豐富的老人, 有何問題可以問我,他的表情是充滿了自信。

事實上世間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好的,也沒有百分 之百壞的,所有的事情都要以二種角度看待,好的角度及 壞的角度;但是最主要是我們的想法,保持正面的角度, 把每件事情能往好的方面想,所帶的好處是自己快樂;如 果不懂的想,心中持著負面的態度,看待每件事情,所得 都是負面的答案,對自己並無好處,最後怨天憂人;所以 206


從思想上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生病時由於疾病的折 磨,身體上已經夠痛苦,心中卻想他人為何不生病,而我 為何遭此苦,真倒霉。如果你的內心產生這種想法,原本 只是身體的痛苦,因為想法不正確,又增加了心靈的痛苦, 豈不是苦上加苦。倒不如想經上說:一切的痛苦都是前世 的不善業所感的果報,今天正是還債的時候。如果能以這 種心態去接受,心中就會想到理所當然,應該去承擔的事。 這時身體雖有病苦,可是內心就不會有痛苦,因為你已經 接受了事實,對自己是件好事。如果能仔細的思惟,如同 修心論典所說:願我快樂時,把這一切快樂的果實給一切 眾生,願我痛苦時,化為一切有情的痛苦,由我來承受吧! 如果有這種心力,目前雖遭遇不吉祥或痛苦折磨時,因為 你內心覺得很有意義,代替了眾生受苦;內心的這種心力, 早就遠離了病苦,這樣才是真正懂得思惟的善士。

剛才說到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時,並不是沒有理由, 而硬說這是我的親友,如果沒有理由強迫自己生起這種概 念,這是不必要的,不是菩薩們觀修的方法。把三界有情 視為自己親友的理由,以佛弟子來說,未來道諦的功德是 依他人而得,思惟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如是思 惟,力量才會強大,因而菩薩們有充足夠的理由,把三界 有情視為親友。

三、︑、菩提⼼心⽣生起次第 (⼀一)要有無錯謬因緣 207


前面說過菩提心的利益時,光是靠回向發願,即使念 了數百萬遍,菩提心也無法生起;菩提心生起是由有次第 的觀修,如是因如是果,無錯謬的觀想內容,以及觀想的 條件俱備,淨除罪障及累積順緣的同時,慢慢觀修才能生 起。為了無錯謬的內容及次第,如《修次中篇》所說修學。 本論作者蓮花戒大師是那爛陀一位有成就的學者,他是寂 護論師的心子,寂護論師是第八世紀時,藏王迎請他到西 藏;寂護論師在當時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學者,著作有 《中觀莊嚴論》,《因明論典》等,蓮花戒大師著作《中 觀光明論》,以及寂護論師的《因明釋論》,修次三篇是 在西藏時著作的,因為寂護在藏地時有漢地和尚,這時沒 有問題;到蓮花戒大師時,有些漢地和尚在見解上有問題, 因此與蓮花戒大師辯論,結果輸了,就把他們趕走。

有些說只要修禪就可以,無需多多聽聞,學多無用, 只要修行。可是在那爛陀寺並非如此,弟子們非常認真學 習教理,並且應用在修行上,是聞思修三者並行。這種良 好的學習態度,寂護論師好不容易的在藏地建立起來,因 為有些認為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就可以,於此產生瑕疵。 今天藏傳佛法重視聞思修並用,持有教證二量,也是寂護 和蓮花戒大師留下良好的修持規範,才能使西藏樹立了講 授與修行,二者並行的教法。

《修次中篇》主要是止觀雙運的內容,如同道次第修 習止觀的次第,所以稱為修次,因為有三篇,這是中篇, 所以稱為《修次中篇》。佛法的教理是依據真實狀況而說, 如外在的因緣草木等,是觀待因緣生滅的,順緣具足時, 208


草木生長,順緣消失,逆緣形成時,這些草木因逆緣而消 滅。外在情況是如此,我們內在情況也是如此。有些感受 或想法,因為因緣具足故,這種想法就會現起,當逆緣產 生時,這種想法隨著逆緣就會慢慢削弱。所以無論外在或 內在的實際情況,都是隨著因緣而轉變,如果有一種左右 變化的,這就是它的因,一切都是無自主的隨著種種因緣 而變化。生起果的因緣,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的,隨著 之前的因緣改變後者因緣的果實;那麼追溯之前的因緣從 何而來,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所以佛教不主張有第一 個因緣,那就是無因而有,就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不承 認無因而有,或是常因而生。一切由因緣而生,依他緣而 生,這些因緣法,是由因緣而改變,實際狀況如此,形成 佛法教理的基礎,也是佛法的見解,我們稱為緣起見,這 是符合實際狀況。確實如此,因為由緣起見解而產生了四 聖諦;佛說四聖諦之後,就說了十二因緣,其實十二因緣, 也是說緣起的道理,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有行、識、名色 到老死。從集諦生苦諦次第,都在說明因緣觀待的關係, 前前因生後後果,後後果是依前前因而有,形成了十二因 緣生死流轉,這是佛陀見解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認為有世 間的創世主創造世間,也不承認數論派所說的共主相,由 共主相的常因變出萬法。這也是違背了邏輯,我們認為是 有因而生,也是同類而生,這就是佛法的基礎。

任何法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慢慢形成,所以是依賴 因緣而有,至於產生果,是完全依賴著因,不同的果依不 同的因,所以要果實不同,必須從因地上改變。如同要生 209


長好的水果,必須選種,氣候肥料等因緣,必須順緣俱足, 才能產生美好的果實。好的果實必須在因地上俱足好條件, 不是靠回向發願。所以說一切緣起法由因而生,而且是同 類因而生。這種緣起的道理,仔細想一切有為法完全依賴 因緣而有,不是自主有,自在而有的。一切事物是支依賴 支分,這種緣起是互依存在的。緣起法分為因果緣起,果 依賴著因,這是佛教所有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依賴支及 支分安立而有,依賴他緣取有,只有中觀論師的見解,以 取有的緣起見解,不是從境上而有,唯名而安立,唯識而 取的有。所以佛法的見解都是從緣起而產生的。因為有緣 起見,所以才有四聖諦,才有十二因緣。

一切果生起之前,必須因緣具足,因緣不應有錯謬。 一切遍智果的因緣為何呢?蓮花戒大師說:「我似生盲, 無法闡示。」又說:「我是依佛教示來解說。」蓮花戒大 師所化機是佛教徒,在他之前已有寂護論師及藏王弘揚佛 法,多數都是佛教徒,不是同外道辯論。外道不承認佛說 的經,所以不能引經論為證,因為所化機是佛教徒所以引 經說明。主要是自己謙虛,說「似生盲」。要成佛道上必 須累積資糧,細微的福德資糧,對我們來說是極為細微隱 蔽分,非道理所能了知,如同大乘道次第,尤其十地菩薩 接受大光明灌頂,這次第及內容很難以理由或邏輯推論。 在解釋道次第內容時,無法以理由解釋時,稱為極微隱蔽 分,只有依佛說的經,大家會相信。

當然是依佛說不一定能相信,在三個基本的條件下才 相信:

210


一、與現量不相違。

二、無比量的損害。如同唯識所說無外境,內心真實 ;外既無真實,何以心是真實?顯然互相矛盾。由此可知 佛說的經,並不是依詞面解釋。如《俱捨論》說有須彌山、 有四洲,太陽與月亮的高低等等,可是現代科學家已經證 明大小高低,產生矛盾問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違背,這 是現量相違。比量相違都不能承認,何況現量相違。所以 佛說:「比丘或智者,應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 唯敬。」我們在引用佛經時,要不違背現量,不違背比量 的情況下。

三、如果自己感覺理由上並無破綻,但無法證明時, 這時只有找第三者,一位非常正直的,而且值得我們相信 的人,以他所說的話,印證極微隱蔽分的內容。如同我們 的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時,如果不了知,只有問自己的母親 或親人等才能證實。現代科學家們,雖能從我們的身體測 出活了多久,但不能確認是某月某日某時,只有可信的人 才能和道。目前仍有很多事情無法了知,但不能因此而否 定它的存在。二三百年前人們無法想象的,已出現在眼前, 因此並不表示目前智慧無法了知的,未來就不會發生,今 日未發明的,百年之後說不定有更新的東西。所以有許多 實相,不是我們智慧所及,所以不能說沒有看到,就否定 一切,所以細微隱蔽分,經由第三者證明。

我常說四種正量:經正量,論正量,上師正量,感受 正量。先有佛說的經正量之後,才有龍樹父子的論正量, 慢慢的才有修心者的上師正量,因為有上師正量,才有弟 211


子的感受。一般性的次第如此。可是我們個人對教法的信 心,先有感受正量,應用佛法內容改變了自己內心,覺得 對自己有益,然後想去聽聞,才有上師正量,感恩教導佛 法的善知識。有了上師正量,才相信上師是由龍樹父子的 論典,而感恩龍樹父子及傳承大論師,才有論正量,有了 論正量之後,相信原來龍樹父子,是引用佛經,他們相信 佛所說的,皈依佛,依據佛經寫了論典,我們才有經正量。 要瞭解導師釋迦牟尼佛是具量士夫時,不是因為他的 身體大小,而是仔細觀察他的教法,應用在修持上使自己 快樂,體認佛陀是位具量士夫,才能真正產生信心。正如 寂天菩薩所說,一切煩惱皆從顛倒執,顛倒執要有四種正 量來破執,尤其是無我的見解,真的很奇妙,有很深奧的 內容可以讓我們思惟,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的。如同佛說 悲心、菩提心的功德,不要把自己看成比他人重要,應該 好好地愛他人。諸如此種觀念是何等殊勝,從佛陀的勸言, 可以體會佛陀的悲心是無比的,佛是真正愛眾生;佛陀的 智慧是無比的,就可以真正相信佛對我們的一切教導,而 且是佛曾經走過的路,他有足夠的經驗對我們說,所以佛 真正是我們能相信所依賴的對象。因此許多細微隱蔽分, 無法看到及無法推理的,唯有靠第三者佛教授(聖言量) 去相信。如同十地的道次第功德,他們所見到的法相,或 密續俱生原始光明的感受,無法以道理推知,唯有依第三 者,能相信佛的經教;因為佛無需欺騙我們,所以有三種 理由(現量、比量、聖言量)相信佛的教典。百分之五十 212


的大乘教典,以自己的理由去確認的。但是有些道諦的功 德,由經典去相信的,如同菩提心與空正見,這是成佛的 因,可以有理由證明的。然而經由菩提心及空正見,證得 初地菩薩後,能見百尊佛等功德,必須依佛經才能了知。

(⼆二)修習悲⼼心是根本 佛說:「一切遍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 生,以諸方便臻至究竟。」《修次中篇》雲:「若欲證一 切遍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悲心是菩提心 的主要因緣,菩提心的基礎力量強與弱,主要是依悲心的 強弱;悲心又分許多種,具有責任感的悲心,就是清淨意 樂的悲心,其次是沒有心力但不忍眾生苦的悲心,微弱的 悲心如動物的母親愛自己的子女,不忍他們苦的悲憫,悲 心分不同的層次。菩提心以七因果從知母,念恩,報恩, 悅意慈,悲心,意樂,增上意樂;發心前六為因,後一為 果,六因一果,稱為七因果。七因果成辦的因縁主要是悲 心,悲心越強所生的菩提心就越強烈,因此「若發悲心, 諸菩薩眾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彼誓。」發誓絕對 要拔除一切有情苦。「既除我見,定將恭敬入極艱難 行。」因為悲心,菩薩們不畏懼任何艱難,而且以清淨意 樂去承擔一切苦行,「長時無間修習福智資糧。」既入其 中,必因福智資糧,獲一切遍智如於掌中。是故一切遍智 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應修習。

上述的內容的根據,引《正法集經》說 :「世尊! 菩薩不需要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切法, 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一法雲何?所謂大悲。」月稱菩薩曾 213


在《入中論》說:「悲心是成佛初中後的根本。」為何悲 心是初中後的根本呢?因為入大乘門發心,以悲心為基礎, 有了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初者是非常重要的。生起 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時,面對一切有情承擔一切苦行,因為 有悲心;菩薩們能走上這條艱難的道上,也是因為有悲心 ;證得涅槃果後,不會安住在涅槃的安樂中,遠離了寂靜 涅槃,安住在無住涅槃中;成就佛果位之後,能夠持續不 斷的利益一切眾生也是因為有悲心,所以悲者是初中後三 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不只如此,悲心在輪回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輪回 中許多的安樂,是由悲心帶來的,如今世的安樂也是由悲 心所生。因為我們需要人愛護、照顧我們,為互動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建立在悲心,真正的相愛與關懷。如果有悲 心的想法,自然就會想到對方從痛苦中獲得救拔,縮短了 你與他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無論他 人對你的表情如何,有了悲心彼此之間距離縮小了,對你 來說是一種安樂。他人不能傷害你,因為你的悲心,就會 想到他是被煩惱所操縱,我不應怪他,該怪他的煩惱才對。 雖然他對你損害,因為你的悲心,你的內心不受他惡行為 所動搖。

一般人想法悲心只是給他人好處而已,對自己沒有好 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一個人生起愛、慈悲的時 候,當下就獲得好處,因為內心就多一分的溫暖,這就是 最大的好處及利益,內在多一分的安寧,自然這一生會獲 很安樂,也是因為有悲心,平常就會多一點給人們的關懷, 214


朋友因你善良的行為真正愛你、照顧你,你的朋友才是真 正有愛心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由金錢結交而來, 或名利結交的朋友,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必須要活的安樂,人與人之 間互動交流,我們需要人家關懷。如果只是自私自利不管 他人死活,只要自己沾到便宜,自方不去愛護他人,怎能 希望他人對我們有良好的互動。我們要有慈悲的基礎,才 能打開心胸的大門,讓他人接受我們,愛護我們,有這種 清淨意樂的心,才能使我們活的更快樂。如同寂天菩薩所 說:與其期待眾生成為我們的好友之前,倒不如自己成為 眾生的好友。這種想法不是更實際嗎!才能真正讓我們內 心獲得滿足及安樂,這種慈悲所帶來的滿足,絕對不是貪 心所帶來的滿足,而是利益他人的心,這顆溫暖的,有價 值的,難得的善良之心,去利益他人,才能真正幫助他人, 幫助自己,才能真正積聚更多資糧,是使佛歡喜悅意的供 養。所以這種悲心要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持,這是初中後 的「初時」最重要的,並不只是生起菩提心才是很重要 的,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就很重要。如果母親生孩子時是慈 悲的情況下,我相信孩子隨著母親慈愛的力量,孩子在慈 愛的家庭,受到慈愛的影響,就會感受慈愛的重要,也會 尊重慈愛。因為小孩平常懂得為他人著想,懂得感恩父母 親,他會學的好,所交的朋友是知心,愛護他的朋友,他 活的時候也會活的快樂,老的時候也會想我這一生盡一切 力量幫助一切的人,所以死時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相反地, 如果活在世間,只想傷害他人,自私自利的只想自己的好 215


處,不去照顧他人,甚至連想都未想到,死時擁有的只是 終生的遺憾而已!所以悲心在未成佛時重要,即使在目前 輪回中對我們也是很重要的。

(三)⽣生悲先修平等捨 如《修次中篇》雲:「修悲心之次第,首應暫修平等 捨,於彼一切有情去除貪瞋,修平等心。」修悲心要先修 平等心,通常我們看到親朋好友遭到苦難,自然會產生悲 憫心;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仇敵身上,我們就會產生歡喜 心。可見我們的心會產生愛恨親疏的感覺,有不平等的情 況。所以要捨去這種不平等心,修平等心。可是有人會想 修平等心,豈不是放棄愛護親友的心?並非如此。例如我 們建一堅固的牆,先必須把地基鋪平才能建造。如果你要 使悲心堅定而且能成究竟,必須先要把所悲的對象平等之 後,才能建立真正的悲心,在分離感覺情況的悲心,永遠 無法堅定,而且有貪愛,所以首先觀想平等捨是很重要的。 觀想平等捨之後,再把他們視為母親,再修悅意慈心;在 我們的感受是親朋好友時,自然要接近,如果是仇敵時, 就不會去接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思惟呢?眼前雖是好友, 但並不一定是一生的好友,因為人一直在變;以仇敵來說, 可能上半生是仇敵,下半生變成好友也不一定;總是親友 也沒有百分之百,仇敵也沒有百分之百,何必要執取友與 敵之相。

從非想非非想天至地獄,大家都同樣有離苦得樂想法, 而且有相同的特徵,都有權利能夠離苦得樂。既然六道眾 生生存的基礎上相同,離苦得樂希求一致,為什麼要爭彼 216


此?因此我們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權利,為什麼你我之 間要劃一界限呢?這是你方,這是他方,彼此排斥有何道 理。再仔細地想,快樂與痛苦,完全與他人有密切關係; 進一步想一想,全世界只有你一人,不可能快樂,離苦得 樂不是單獨能成辦的,一定與他人有關。即使名望再高, 畢竟是一人而已,他人是無數的,我永遠是一個,他人卻 是無數的,如果你是智者是願意為一個人的利益,而捨棄 無數的利益,或是為無數的利益,而放棄一個人的利益呢? 為了無數的利益,捨棄個人的利益是應該的,為了個人的 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是不正當的,不是善良的行為, 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我」看得那麼重要。

從另一角度,一直愛我有什麼好處呢?從無始以來 即使是生為一條小蟲,也想快樂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愛 我的力量。同樣地如梵天王等,為了害怕自己的快樂失去, 一直設法永遠保持快樂,但是也無法辦到。我們今世生為 人道,自出生起都為了快樂而努力,甚至在夢中也想得到 快樂。今天我們受到愛我執的操縱,完全聽從愛我執的命 令,如果聽從命令能夠快樂,今天應該是最快樂的,可是 並不快樂呀!

我們從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夠找到一位最主要的人,就 是我自己,於是把愛我執當成真正皈依的對象,服侍他永 遠作為他的僕人;如果皈依他能夠快樂的話,我們無始以 來已經努力的夠多了,可是並未得到快樂,今天仍是凡夫。 菩薩們就不同,觀察錯誤在那裡,原來都是由愛我執產生,

217


而讓我們痛苦,唯有愛他心能夠真正幫助他人及自己,為 了自己快樂培養愛他心,一直到佛果位,努力的精進。

因為愛他心帶來無比的心力及勇氣,即使遇到再大的 困難,行再多的苦行,也能歡喜的接受,我們從他的勇氣 及心力,可以瞭解他們內心有一股無比的清涼、自信和滿 足;有這種滿足感,他們在行愛他心時,並非只是一種善 行,而是一種快樂,這點我們是可以瞭解的;何況生起勝 義菩提心之後,變得無比的功德更不用說了,這些功德是 從愛他心而有。如果聽了上述的道理,仍然皈依愛我執, 就如同今日並未絲毫改變。所以瞭解愛我執的過患,愛他 心的功德之後。如果過去生我們聽到愛我執的過患,愛他 心的功德,接著學習愛他心,今生就不會這麼淒慘了。就 是因為不瞭解愛他心的功德,沒有嘗試去學習,所以今天 仍隨愛我執而走;既然了知愛他心全給別人利益,就不要 皈依愛我執了,就不要把愛我執放在內心最深處,從無始 來我們行了太多了,可是今天依然痛苦。

從無始以來,無一人未曾成為我們的親友,由此來培 養愛護一切有情眾生。以現前角度來說,我們今世所有的 衣食住行,都是依他人而獲得,如果只是一個人再能幹, 也不能有這些東西,今天生活在世間能得到這些安樂,物 質的享用,因為有六十多億人口互相依靠的貢獻,他們的 貢獻才有今世的安樂。

既然在輪回中一切的享用由他人而來,何況後世的增 上生呢?因為要成辦後世的安樂,所以要守十善業,必須 要斷殺生等十惡業;要守護不殺生的戒,要有一個被殺的 218


對象,才能防護不殺;如果沒有別人,如何守不殺戒;其 餘也是如此,如無他人,那有十善業可守,就沒有什麼增 上生。決定勝由三學成辦,其基礎就是戒學,戒學就有守 護不損害他人,如果沒有他人,就沒有這條戒可守,決定 勝中更須要緣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悲心,依由悲心而生起 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行六度萬行,成為一切遍智果位的。 沒有他人我們不可能成佛,如果說我不愛他人,因為他人 不愛我啊!如同我喜歡我的手錶、念珠等,可是手錶和念 珠不會愛你;如果念珠被偷,念珠不會瞋偷的人吧!因為 念珠本身並無感覺,因為念珠對我有幫助,我喜歡它,既 然對你有幫助而喜歡它,而每位眾生真正幫助我們,要快 樂就應該真正的去愛一切有情。如果仇敵會造成對我們的 傷害,就不需要愛他,如果沒有仇敵,你就不會生氣,就 沒有機會修忍辱。因為要修習忍辱,更需面對仇敵,你不 可能對釋尊修忍辱,對上師修忍辱;因為你要修忍辱,必 須有人傷害你,令你起瞋恚心,所以有仇敵,才能修對治。 因此每位都對我們有利,所以應該好好去愛一切有情。

(四)成辦悲⼼心的因緣 成辦悲心的因緣可分為二:一、如何去愛護正在遭遇 痛苦的有情。二、痛苦先要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到他 人。以上所說的第一因緣,是真正的去愛護一切有情,尤 其是對正在遭遇痛苦的這些有情,培養愛心。第二點痛苦 要從自身去體會,思惟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苦苦是 人人不想要的痛苦感受,連動物也不想要。三苦中最主要 的是行苦,我們就是要觀修這部份。壞苦是世人所追求的 219


安樂,因為變異不定,事實上是一種痛苦。如缺錢時痛苦, 有了錢覺得快樂,錢多了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就能滿足, 當你有了一百元又覺得不夠,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給你 帶來快樂,為何性質變了,又給你帶來痛苦,壞苦就是性 質變異;如同乞丐可能為了錢財生爭執、嫉妒、但是比起 富人爭執嫉妒,差別太大了。富人為了錢財嫉妒爭執,是 非常強烈。所以有了外在物質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帶來 更多的痛苦。乍看之下,錢財應該可以滿足我們,為什麼 又給我們帶來痛苦呢?壞苦不是一種究竟的快樂,性質一 變就成為痛苦的因緣。例如在物質豐富的地方,有錢可以 買很多東西,剛得到時覺得快樂,可是過一、二星期後, 覺得這東西不流行,丟也不是,放置也不是,不知如何處 理,這就是壞苦。本質又在幻變,由快樂變成另一種痛苦, 所以若觀修壞苦,並不是內道要求的,真正的一種觀修的 苦,因為外道也認為壞苦是痛苦的,他們也有對壞苦產生 出離心,如同四禪天以上的外道,追求的是內心的捨受, 快樂感受會帶來痛苦,產生厭棄。但是光是快樂感受產生 厭離心,不是佛法不共的特徵,佛法是真正了知行苦的過 患,產生厭離,這是佛法不共的,是內道真正要觀修的。 行苦是隨煩惱及業帶來的藴體,就是痛苦,這就是行苦。 總而言之,只要被業及煩惱所系縛,就永遠沒有快樂。如 果了知這點,就會把煩惱視為仇敵,就會想戰勝煩惱,於 是產生了出離心。

佛法所說的解脫,絕對不是到一個淨土,是從內心斷 除一切痛苦及痛苦的因緣,當下名為解脫。一切因緣法是 220


剎那剎那都在改變,是由因緣而來,改變的性質,是因的 本身會改變,所生的果當然會有改變的性質。由此可知, 一切的果隨著因而有,完全隨著因而變化的,所以一切果 隨因而轉。我們的五蘊也是隨因而轉,由業及煩惱的因, 就不是善良的;煩惱是隨無明而來,如果被無明轉,就會 有痛苦及不吉祥的內涵存在,所以說行為被無明轉,無自 主的被煩惱所轉,怎麼能快樂呢?經由這種方式思惟行苦。 仔細思惟煩惱過患時,在世界上雖然有許多天然災難, 是人類製造的,因為人類內心被煩惱操控,產生了種種不 想要的問題,可見煩惱是多麼恐怖。甚至我們在夢中也會 慌恐憂慮等不安產生,也是由煩惱來;當二人相處很好時 又突然吵架了,變為永遠的分離,因為煩惱而產生的。在 這社會中貪瞋痴越強烈時,這個社會一定不安寧,一個家 庭貪瞋痴越強時,也一定無法和睦的。真正為害自己或他 人,都是由煩惱所帶來的,應當把煩惱視為仇敵。聽到煩 惱是多麼恐怖,因為它名為煩惱;我們一直被煩惱轉,做 為煩惱僕人,我們能快樂到哪裡?這樣思惟去體會到行苦, 再轉移到三界有情身上,才能產生憐憫心。不止如此,也 可以體會到在三清淨地的菩薩們,以及阿羅漢果位的聖者, 他們雖然已斷煩惱,可是煩惱的習氣仍存在,也是不得真 正的自在。所以痛苦要由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移到他 人。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以上包括暇滿義大,念 死無常,皈依,以及業果的內容。經由痛苦的認識,希求 221


增上生的安樂,再介紹輪回的苦相,生起出離及解脫的希 求心,最後介紹苦諦及集諦等四諦行相,說三學處,以及 修菩提心的前行基礎。

(五)萬丈⾼高樓從地起 宗大師有一段祈願文:「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讓它 再度興盛,未興盛地方,讓它興盛。」對你們說法是「願 正法在已衰退地方,再度興盛。」生為漢人,原始父母所 留下的宗教信仰,多數都是佛教,正如宗大師的第一句話 :「讓它再度興盛。」總而言之,我們都是要離苦得樂 的,每天都快樂,不但自己想要快樂,也給他人快樂;死 的時候感覺有利益的,這樣快樂安祥的走過人生旅途,不 是很美好嗎?即使沒有前生後世,就以今世來說,快樂也 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否則生在這世間內心焦慮不安,沒有 平靜過,而且造成他人的傷害,一直影響他人,死時是懊 惱的,後悔的死去,那不如不要生在世間。尤其以佛教來 說,所追求的目標是生生世世的快樂,有些人說學佛法修 法是多餘的,其實是自己的事,是為自己安樂而學法。藏 語「法」是「卻」,改變的意思,中文是方法改變,以方 法改變內心,使心獲得了調伏,才能真正獲得快樂,於是 說了佛法,所以學法是為了自己的事情,不是有空的時間 去做多餘的事情。

佛法不只在亞洲等地,甚至有華語的地方都在流傳, 並且興盛。在這些大乘的國家中,以戒律為基礎,以及菩 提心六度的教授,所以稱為大乘,持有法脈是依據梵文的 經藏流傳下來。西藏具有圓滿的大小乘顯密的教法,雖有 222


如此良好因緣,能夠來到顯密圓滿的教法地方,如果自心 沒有建立大小乘顯密圓滿的教法,即使來到此地,也不會 見到真正圓滿的教法。如果只是了知某一法門,沒有見到 圓滿教法,以及生在圓滿教法的地方,也一樣未見到圓滿 教法。為了自己有了良好的機緣,能夠見到圓滿的教法, 應該多多學習整個圓滿教法的內容,再盡量修行,應用在 生活中。正如要建造摩天大樓,先必須有很好的計劃藍圖, 前行可能化上好多年,有了這些基本條件之後,先從地基 建造就會事半功倍,如同首先要完成設計。我們不可能從 第三層、第五層造起。沒有堅固的基礎要建造高樓是很危 險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同樣的以世俗情況來說,每個目 標要達成時,必須按步就班有次第的慢慢去做,何況修行, 不可能一就而就。

漢系的佛法名為頓悟的,就是瞬間開悟,另一種有次 第的開悟名為漸悟,分頓悟和漸悟的二種人,這是根機不 同。頓悟是因為有夙世累積深厚的習氣,只要遇到少許的 因緣,習氣種子立刻成熟,因他具有良好善根,所以稱為 頓悟者;這種人遇到好的上師給予教導,立刻就能成熟。 以前在印度有些神通師,遇到真正有條件的上師,他心通 了知他的根器,給予根器相應的法,在通達事物的同時也 產生了證量,悟和證一起產生。以前瑪爾巴的弟子,在依 止瑪爾巴時,不久就得到證量;我們並不否定這種頓悟者。 可是在頓悟者修行過程,包括開悟所學的內容,只是把精 華收攝一起學習。通常我們學法的道路,是生生世世一劫 一劫的來承辦的。

223


在此有個觀念要了知,頓悟的次第與開悟來說明,對 一位頓悟的上根者來說,讓他學習漸悟的教授時,因為他 本身有這種條件,即使他學習漸悟教法,包括了所有內涵, 他能很快的學習而立刻生起證量,雖然他人可能化一年, 他立刻能成就,因為他瞭解整個教學馬上相應。漸悟的教 法,對上根者教導,並無任何危險。可是相反的,頓悟者 的教法,對漸悟者教授,如同毒藥是很危險的。因為頓悟 者的教法,是片面的內容,符合於上根者,對下根者不合 適,這點必須要瞭解。一般來說有兩種傳法的方式,為了 教法的總相而傳,為了適應眾生根基個相而傳法。對頓悟 者傳法方式屬於第二種,對特別所度眾生而傳法內容,如 果上師本身沒有條件,會誤導弟子,而且對教法有傷害; 可是以教法總相傳法,非常穩定,並無任何危險。

密乘是很殊勝,密乘有無比的力量和加持,但是密乘 還是有次第的走上去。西藏人、西方人及漢人都有一種觀 念,聽到灌頂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很好聽的名字,大 家都會參予,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就很急促的求上上法, 可是獲得上上法之後,果位卻是下下果,就會覺得很奇怪, 產生了懷疑。所以修學時瞭解整個次第是需要的,從下下 部慢慢走上去,如果有了下部的基礎,再學密,這才是堅 定的。以我個人來說,雖然有學密,但最多的時間化在菩 提心與空正見上,因為每次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之後,帶 來了更強的心力,即使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少許的領悟感 受,這少許的感受,對我日常生活上有極大幫助,很有利 益的影響。否則只現本尊相,好象實際上對生活並無幫助, 224


當然對禪定功夫深厚,經由禪定功夫深厚,使體內的氣脈 明點任運自在成就之後,那另當別論。否則只靠本尊瑜伽 面對每天困難問題就很難了。因為只是靠觀想而已,不是 內心思想上改變。如果每天早上起來思惟菩提心內涵,當 天發生困難問題,只有菩提心能幫助你,否則每天早上起 來我現起本尊相,我成為本尊,如果你出門時遇到困難, 馬上不雅語就出口。

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確實有幫助,非同觀想的力量, 很直接改變內心。空正見確實如此,如所說般確實不是真 實存在,內心有這種概念,所見的都是虛假,對內心是有 幫助。以菩提心來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我 住世間,盡除世間苦。」思惟這句偈頌也能給你帶來無比 心力。如遇失望時,能給我們帶更多的希望及光芒。再加 上「願四大被眾生分享般,願我也給一切眾生分享,為一 切眾生僕人。」當你有這種心力時,面對什麼困難不能克 服。不要一下仰望著上上的教法。應該先有基礎,再修上 上法門,這才是最有利最安全的。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成辦佛果位有三因緣: 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空正見。我們是佛弟子, 我們追隨佛,聽到佛名號也能產生信心,把這三顆心視為 主要修行的內容,努力的去學習。成就菩提心有二種因緣, 七因果及自他換。在《入行論》中寂天菩薩說自他相換的 內容,龍樹菩薩的《寶鬘論》及《菩提心釋》中也說到; 七因果是知母,念恩,報恩等六因一果,自他換從根道果

225


都是與有情有關係,他人比自己重要,經由這種方式思惟, 修學自他相換。

深信業果,才能得人身。《四百論》雲:

先遮⾮非福業,次應除我執, 後斷⼀一切⾒見,知此為聖者。 第一句苦苦不要刻意想,就是畜生道也不想要的苦, 何況人呢?可是人與動物不同。苦苦的因從何來,是否可 以遮擋?人有這種智慧,可是動物沒有智慧;既然人有智 慧不想要苦,應當遮擋苦苦的因緣,就該努力行十善業, 遮除十惡業,才不會後世墮三惡道及受苦苦。但有時口中 雖說不要造業,可是仍造不善業,原因是內心不信造業會 帶來痛苦的,因為內心對業果信賴不夠,所以在道次第中 說十善業之後,又說業果,要讓我們相信十善業會帶來快 樂。

完全相信業果了,心中想要好好修十善業,才不會有 苦苦。但無始來造了很多惡業,會墮入三惡趣,於是產生 了畏懼,這時就要皈依。於是說皈依及皈依的內容,何謂 佛法僧三寶。如果說惡業雖然會帶來痛苦,那是未來的事, 沒有關係,很容易造成我們的懈怠。為了避免這種懈怠, 思惟無常,死無定期等,一切都是短暫的,壽命再長,也 不過百年,更何況現在有壞滅的身體。可是目下具有暇滿 的功德,能成辦非常有意義的佛事,怎能浪費這個人身。 所以在思惟無常之後,更策勵的說了暇滿的內容。業果皈 依無常暇滿,是互相聯接關係。這是《四百論》的「先遮 非福業。」不造非福業,會帶來後世的安樂以外,還帶來 226


生生世世增上的人身,繼續走成佛之道,在這道上不會遭 遇間斷的障礙。

我執分為粗分及細分,瞭解粗分我執,不一定瞭解細 分我執。即使瞭解粗分我執,斷除了粗分我執,並不能斷 除細分我執。細分的我執斷除,一定斷除了粗分我執。如 果從他方面自性有的執著已經斷除,自續派所說的真實執 著一定斷除,可是自續派所說的真實執著斷除,並不表示 自性執著會斷除;這就是說粗分的執著斷除,細分的執著 仍然存在,煩惱還是無法斷除。要真正了知徹底斷除煩惱, 只有依賴甚深的空正見,只有皈依空正見才能斷除一切的 煩惱。所以說法寶,就是空性的道理,四聖諦也說空性的 道理。如果瞭解空性時,也可以瞭解甚深緣起;如果了知 甚深緣起道理,對業果一定有幫助的。空性的思惟,是佛 法的整體理論上初中後都很重要的,佛法教理的殊勝,在 於下下法與上上法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是互助作用。所 以《四百論》說先斷除非福業,其次斷除我執,最後斷除 我見所遺留下的一切,也就是所知障,這樣才算是善巧。

在我們修行的一條大道,先要了知修道的次第。菩提 心生起次第,上師有責任介紹修習的內容,讓大家盡量的 生起菩提心,我們雖不能任運生起菩提心,但要刻意讓他 生起;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對無常暇滿內容要觀修,觀修 時一定有個長遠目標,為要生起菩提心而觀修這些內容。 如果有計劃的做這些前行,是生起菩提心的因緣。為什麼 在《廣論》中不說下士道而說共下士道,為了能夠堅定菩

227


提心的基礎。在下士道內容多加「共」字,是為了將來生 起菩提心。

(六)智慧成就菩提⼼心 大悲心生起之量,就是能夠自然任運而生。悲心是如 何生呢?首先聽聞悲心教授,瞭解之後,感覺我必須要去 救護一切有情眾生,是刻意讓它生起,當遇到可憐眾生時, 隨著這種因緣自然生起悲心,名為自然任運成就悲心。同 樣無常,出離心也是如此。整個次第必須先聽聞所要修法 的內容,再次反復思惟,心想如果我好好修應該會生起證 量。之後真正生起對這個法的感受,這種感受並不是自然 產生,要想才有,不想就沒有,這叫做蓄意刻意。自然而 然任運成就是不要刻意去想,遇到境自然而生。如《修次 中篇》:「何時如母愛己幼兒,見其受苦,欲自所愛者能 離痛苦,自然能入是悲,等視所有眾生,爾時即謂圓滿, 亦得大悲名已。」這叫做方便品生起次第。

智慧品是對治顛倒執著,顛倒執著是見一切都很真實, 見到從境上存在,所見都是獨立自主的,毫無疑惑的,這 時心中是完全自性有的顛倒執著,相信絕對是自性有的邪 見。之後,經過反復的思惟上師的教導,為何是如所見到 般的真實,如有自性,應該在境上可以找得到才對,可是 找不到,於是產生疑惑。但疑惑是否有自性,可分三者, 第一疑惑應該有自性罷。第二疑惑似乎是自性與無自性各 半。第三疑惑應該無自性。三種疑惑次第過後,就慢慢相 信無自性。相信之後,反復思惟既然存在,從境上尋找又 找不到,唯名安立而有,只有這種方式存在。再經反復思 228


惟而相信就變成證量,這種證量是屬比量智,再次的反復 觀修,異共相慢慢稀釋,變成現量,也就是證空現量。修 行次第及證量次第是如此的。

生起悲心之後,有責任感為利一切有情,我必須生起 清淨意樂。如《修次中篇》說:「如此串習悲心,自然依 次能起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之心。如是串習根本心已,當 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二種: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先說世俗菩提心,從一位具有條件的上師面前發心,並且 心想學六度的菩薩行之後,再從上師面前受菩薩戒,最後 累積福德智慧二資糧。

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及行心菩提心,願心與行心的差別, 願心如同想要到一個地方去的想法,行心就是正在去。當 然兩者都是要去,一種是想法而已,一種是正在做的行為。 同樣地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的心,是一種發心;為了利益 一切有情,我發願並且承諾受了菩薩戒行六度萬行。當下 的菩提心就分為二,願心及行心。

獲得願心之後,雖然生死輪回中,就能生廣大果實, 但是不能與行心相比。行心因為受菩薩戒,緣一切有情, 只要菩薩戒在,不管是放逸睡眠時功德會慢慢增長。願心 在每天生活中,更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境,可以改變人生。 願心如果在睡眠時,心不現起就無功德。如《入行論》雲 :

若僅思療癒,有情諸頭疾, 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 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 229


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 如果有一個只想要治療有情頭痛,就能獲得無量福, 更何況菩薩們發心,要除一切有情的大小痛苦,獲得一切 安樂,不是只獲得增上生或寂滅,是要他們獲得一切遍智, 這種心所得福報更是無量。

我們從無始來都想離苦得樂,但很可惜的,只是以愛 我執的方法追求安樂。一般人有種想法,利益他人是多餘 的,連自己都顧不了,何必還要去愛他人!如果自利成辦, 似是很能幹,專心做自己好就好的愛我執。如果他人做壞 事,假裝沒有見到,不去管他,這是不對的。對於他人錯 誤行為,應該面對善言解釋;但不是抗議人的本身,是抗 議他的行為,人與行為要分開,真正造成他人傷害的是他 的行為,不是人本身。不要認為這個行為是他做的,抗議 行為同時,也抗議人本身,那就錯誤了。如同懺悔,罪障 是種錯誤行為,把罪障懺掉的同時,把自己也一起懺掉。 既然能原諒自己的惡行為,把自己與自己的行為分開,為 何不能把他人與他人行為分開?他人惡行可以抗議,但對 他本身仍然保持愛心悲心,這對我們是很有意義的。如果 他的惡行能改變最好,不能改變也不應該把他視為正面的 情緒。

積資淨障的最好法門,是普賢七支供養。首應供養的, 是供養自己的身心,把身心奉獻給三寶,做佛菩薩所悅意 的事。以及一般供養及無上供養,禮贊三寶,皈依等。懺 悔時面對上方資糧田,觀想自己及周遭的一切有情,所造 罪業,生起罪障感。從何處造惡業,應從何處懺悔,對以 230


前所造的惡業,視同毒藥入身,要立刻把罪業去掉,以這 種心態懺悔過去的惡業。要急速懺悔的原因,因為死的因 緣很多,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多麼偉大的人物,死亦難免, 同樣一個惡貫滿盈,死神也會找他。無論善人或惡人,絕 無幸免。世界歷代帝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犧牲了人 民生命,築城以求長安,這些顛倒常執,三門造了眾多罪 業,最終只剩名字而已,可是生生世世都在痛苦中流轉。 隨著常執而轉,即使今晚要死,仍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 上,仍生放逸。所以要用智慧觀察好好提醒自己,死無定 期,不要懈怠及放逸,要急速懺悔所造的一切罪業。

死時只有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走,任何人也無能助, 留下的也只有今世所累積的業,決定我們的來世,也只有 業能夠幫助我或傷害我。死亡時恐怖無奈的,無人能救助。 所以趁我們活時,善加利用我們的悲心,有能力幫助一切 有情,就應該好好做;如果不想臨終時恐怖,這時只有三 寶才能救怙,於是至誠皈依三寶。如《入行論》雲:

佛為眾怙主,慈悲勤護⽣生, ⼒力能除眾懼,故我今皈依。 如隨喜支隨喜一切,首先隨喜正在輪回的眾生,努力 斷除感苦苦十不善,得到人天的增上生的功德,以及隨喜 二乘的精進,斷除了行苦而獲得解脫果位,再隨喜大乘菩 薩們,為眾生努力精進,增長道諦功德,為利益眾生,希 求無上菩提。最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以及回向。

(七)⾝身財善根⼀一切捨

231


之後把自己三世所集的的身財善根,捨棄施給一切眾 生。為利一切有情,如《入行論》雲:「捨盡則脫苦,吾 心成涅槃。」為了能夠真正的快樂,必須捨盡一切,才能 脫離痛苦;如不捨棄,隨愛我執保持身財受用,最後仍將 死去,也一樣要拋棄,只有隨業煩惱轉。一切善業也會被 煩惱盜走,還不如趁早捨棄,才能獲得解脫。既然已經捨 棄了身財受用等,我的身體隨著他們要打要罵要殺,也就 不必計較了。如果真的從心中捨棄了一切,當你遇到困境 時,也可以減少你的瞋恚心,忍辱的力量會增加,是有益 處的。既然身財善根都能捨施,還在意缺少什麼?因此, 應以廣大心力捨給眾生,如《入行論》:「願彼見我者, 悉獲眾利益。」真正的捨身是福德智慧堅固時,未堅固時 要守護身體,這是意樂上要捨,加行上要守護。如《四百 論》說:「人身是最好成佛工具,可以利益眾多有情,在 道證功德未圓滿之前,要善護身體。」既然我的身體為了 利有情而捨去,現在如有人見到我起瞋心時,我與他之間 是惡緣,由於結上惡緣的力量,將來再度在一起,因此就 有機會可以度他。如四大為一切眾生所享用,願我的一切 如同地水火風般,為一切眾生享受。

如果能夠真正見到佛的化身,那不用說是善根具足; 即使仍在煩惱中見到佛像,由此因緣,將來能見到百億尊 佛的真正化身。為何今日見到佛像,能促成如此緣起?由 於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的悲心,他時時刻刻為眾生著想,只 要有誰見到他,聽到他的名字,都想要幫助他。如同《入 行論》的回向,因為有悲願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相信菩 232


提心所帶來的果實,是無止盡的。所以要策勵自己生起菩 提心,為無量眾生著想,從所緣境來說是無量的,功德是 不可思議。這種無比勇氣的菩提心,好好的祈求他,要獲 得加持,要從這裡得到加持,要當小偷應偷菩提心,要做 強盜應搶菩提心,無論如何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生起菩提心。 在皈依時你是我唯一的上師,你是空行母,你是我的一切, 你是我永遠的依靠,你是今世和後世一切的依賴。這個 「你」字就是菩提心,沒有別的詞語,可以稱為你字。如 果把愛我執或真實執著埋在內心深處,如果說「你」是我 的什麼?這是無用的,不是真正能夠帶來利益的。前面說 過,騎上菩提心的駿馬,將繼續走上快樂的道路,最後達 到佛果位,事實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不但 今世快樂,後世也同樣的快樂。

佛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說的教法,以及龍樹父子所說的 教法,以及藏傳的許多大成就者,他們所留下教法,我們 都能見到;雖然只聽到他們的名稱,無法見到本人,但是 教法可以由我們的根本上師給的恩惠能夠得知。如了知菩 提心的功德,讓我們自己好好的修習,這一生來此世間, 沒有比此更重要了,應該珍惜此種難逢機緣。

今世我們為衣食住行而努力,倒底獲得什麼?如果有 了菩提心力量,當衣食住遇到障礙時,能把違緣轉為道用, 把一切障礙轉為成佛之因,此種善巧,唯有菩提心才能達 到,這才是智者。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非出離心及空正 見。菩提心能把一切違緣轉為菩提資糧,這是很善巧的。 所以應該好好地修學菩提心,如《入行論》:「彼是除熱 233


惱,清涼心明月。」熱惱就是障礙,煩惱障與所知障。菩 提心不但使我們後世斷除煩惱所知障,還可以摒除現前狹 窄的想法;現前想的都是我該如何如何,只有菩提心才能 淨除一切狹窄的熱惱;菩提心的光芒,可以去除愛我執的 黑暗,唯有廣大的菩提心,才能把狹窄的思想摒棄。

菩提心不需要智慧,但成辦菩提心時,需要廣大智慧, 所以成辦菩提心之後,能使智慧更廣大的增長。佛陀為眾 生說無量法門,但勸眾生說:沒有比菩提心更重要了。如 說「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佛陀的正法精髓,就是 菩提心。

四、︑、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一)積極修習諸善⾏行 先說不放逸,如「故如所立誓,我當恭敬行,今後若 不勉,定當趨下流。」經由菩提心功德思惟之後,行菩薩 行,發誓願為利益一切有情受菩薩戒,就應該切實遵守, 瞭解根本罪惡作等。如果放棄利眾的菩提心,就犯了根本 罪,要非常的謹慎,行心不能放棄;如果不勉力而行,將 來一定是往下走,往下走並無好處,因為從無始為自己去 尋找一種離苦得樂的方式,至今並未獲得利益;無始來有 無量佛出世,可是並無良好的機緣遇到佛,聽聞到教法, 今日非常難得機緣聽到佛菩薩珍貴的菩提心教授,如不努 力學習,豈不是又浪費了一次機會,又要長久流轉在生死 苦海中,「饒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

234


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應該殷重去利用它作為修法的 工具,否則隨著煩惱而走,隨著愛我執而走,原本是修法 的工具,一個暇滿的寶,如果成為暇滿的殺人工具,這是 很危險的,將墮險惡趣。動物隨著貪瞋會去損害其它動物, 但是牠們殺傷力並不大,因為牠們缺少足夠的智慧,人類 的智慧,隨著煩惱操縱之下,可能傷害很多人。我們時刻 都有可能造重罪業,如不謹慎防護懺悔,隨著這種惡業, 後世只有到三惡道去。如果想墮惡道後果報受盡,仍將得 到增上生的人身,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生三惡道受 惡業果報時,但是內心的貪瞋不會自動消失,所以仍在痛 苦中輪轉,而且生在三惡道時,要生起善心是非常困難的, 如同水向上流,要生起惡念是很自然,如同水往下流。因 此不要為世間瑣事散亂、貪著,應該小心謹慎為自己未來 著想,否則盲目的度過這一生,將來是很危險的。如雲: 「既得此閒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勝此,亦無過此 愚。」瞭解這些道理之後,如先覺所說:修心者在臨終 時,勝歡喜,中不懼,劣不悔。雖然不一定能得到歡喜, 但是起碼要做到死而無後悔,這點我們要小心謹慎,在日 常生活中,要盡量為他人著想,常常思惟無常,暇滿義大, 努力觀修菩提心。

《楞伽經》說人天聲聞緣覺佛等多乘,這是應眾生根 器的希求。三千多年來,世界上很多不同宗教信仰,主要 的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哲學思想,以及修行的方法。佛教、 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在眾多宗教 信仰中,如果要找一個最好宗教,這是有點困難。因為世 235


界上的人口那麼多,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根器不同,一種 宗教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人類。但是大多數的宗教,都主張 如何成為善良的人,如何要有愛心,關懷他人,這種的修 持方法。為了使人們堅定信心,說了哲學內涵,多數宗教 都有這點的主張;都說要如何成為好人,不應傷害他人等, 這些都是屬於戒律;關懷他人,於是說到佈施等,也說要 常祈禱。以佛教的十善業道,多數的宗教也都一致主張。 這些宗教在過去的歷史上,也曾經幫助了千百萬人,將來 也會幫助千百萬人,如果宗教無法帶來利益,就不會有人 信仰了。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只有一種宗教信仰適合全人 類的,是不可能辦到的事。因此,在眾多的宗教中,無法 說何者最佳,何者最劣,最佳的只能說是對他個人最相應 的而已,眾生根器不同,找不到一種宗教,適合所有的人。 如同身為佛教徒,只能說佛教對我最適合,佛教對我 是最好的,對他人則是不一定;同樣一位天主教徒來說, 天主教的修持方式及哲學思想,他覺得最適合。對個人有 好壞的差別,以總相來分別,最好最壞是不可能的,因為 眾生根器不同。雖然如此,以修行的法門,在總相上找不 到最好與最壞,但是那個宗教哲學思想最廣最深,是可以 分別的。所謂的最深最廣,就是內容最豐富,解釋最嚴密 的。如果以哲學思想作解釋,所有宗教哲學思想中,佛教 的哲學是最廣最深的;有許多持客觀的學者專家,也認為 如此。但不可以認為自己的宗教哲學是最深最廣,要求他

236


人也要接受這種思想,這是錯誤的。因為有很多人相信創 世主,只要好好的禱告,就可以獲得內心的安樂。

就以佛教徒來說,藏族人和漢族人都有同樣的情況, 佛陀明明告訴我們,「自依止,不余依止。」自己是自己 的怙主,可是他們仍舊祈求神或本尊加持;好象祈求財神, 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財富等;自己什麼都不做,只要祈 求三寶就可以得到,這種想法與世間創世主並無異樣。如 果在主張上承諾有創世主,那麼向祂祈求,並不矛盾,因 為思想上認同有個創世主存在;矛盾是我們認為一切都是 緣起有,自身不去努力改變內心,消除障礙,不去觀修菩 提心空正見內容,反而把自己的快樂與痛苦推卸在上師或 是三寶身上,難道不覺得上師及三寶很可憐嗎?要承擔重 大責任。如求卜卦時,卜卦的人只說要消除障礙,要修某 法等,不會勸你多多觀修菩提心及空正見。這種思想同世 間創世主無異。

我們是佛教徒,聽聞教法之後,仍然有此思想,何況 有那麼多信世間創世主的存在的人;相信世間創世主的人, 對他們絕對有幫助的。我們是佛教徒,應該認知內外的一 切事物是依因緣而有,痛苦與快樂要由自己承擔,不應該 寄望在他人身上。佛說:「我對你們說解脫之道,要不要 走,你們自己決定。」自己是自己的依怙的道理,我們應 該瞭解,由自己改變自己,不應該把責任推到上師三寶身 上。更甚於有人不但把所有責任推給出世間本尊三寶身上, 還有明明是佛弟子,郄皈依天神水神等。漢人法友們應該 多瞭解多乘的差異,然後聽聽導師釋迦世尊對我們說些什 237


麼?是不是合適,如果合適自己,就要多多觀察內心,以 自己為自己的依怙。

身為佛教徒終極的目標,是要成辦一切遍智,才能自 利與他利。佛說「若有此心,則能成佛。」此心就是菩提 心。我們在未調伏的心上,經由某種教授,慢慢使心獲得 調伏,之後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不是像換件 衣服,一下子改變,要經由慢慢的串習,在心續上才能轉 變。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成就大悲心有二種因緣,一 是對眾生的悅意慈心,生起因緣有七因果及自他換,二是 悲心不忍眾生苦。先要了知眾生所遭遇的痛苦,這要自身 去體會,配合阿底峽尊者《道炬論》的三士道內容去學習 就容易瞭解。思惟暇滿及無常,斷除了對今世的貪著;思 惟業果及輪回,斷除對後世的貪著,體會到行苦,最後再 轉移到他人身上。之前學過悅意慈心,因此不讓親愛的人 得到痛苦,痛苦自己已體會到,再加上愛他心,於是大悲 心產生了;生起悲心之後,就會想去利益有情;真正能夠 利益一切有情的,只有無上菩提。於是有利他的發心因緣, 生起欲證得無上菩提的希求心;這樣具有利他以及欲證菩 提的希求,兩者希求的發心,我們稱為菩提心。生起菩提 心之後,再努力行菩薩行,經過六度的修行,身財善根的 佈施。《入行論》中未特別說到持戒,持戒是以不放逸, 正知部份代替,之後忍辱及靜慮品,智慧品等說明,就是 六度的修持。

我們知道要行善法,也知道善法的重要,必須多多積 集善業等;可是無法持續行善的原因,是自心被煩惱所系 238


縛,即使行善也不能如所想象的成果,這並非外在的壓力, 而是內心在作怪,心受煩惱左右,隨煩惱轉,而心不能自 主,所以我們要把煩惱視為仇敵,因為它使我們無法得到 究竟利益。一般認為貪瞋煩惱不是過患,對於殺人偷盜, 我們認為是惡行為,那是由世間訂定的法律標準而認定, 法律規定不得殺人不得偷盜,所以認定這是不好的。可是 在法律的規定中,沒有說明殺人及偷盜的意樂是錯誤的, 幾乎未提未調伏心是錯誤。可是佛教的教理正是顛倒過來 說:其實不是行為問題,最主要的是造成行為的動機,才 是真正幕後主使的仇敵。如果有殺人偷盜未調伏的意樂, 縱使在行為上盡量壓抑,因為動機是污染,這種行為就會 持續下去。如果真得要抑制行為,要從遮擋誰是行為的指 使者上著手;即使行為是惡的,意樂是善,也會累積善業 的;外表看來是行善行,但意樂上卻是傷害或欺暪他人, 所造的將是惡業。因此佛教徒對善和惡不是由行為去判斷, 而是由意樂上來判斷。如果要避免惡行為,惡行為根本來 自煩惱,或未調伏的心,這是我們要遮擋的。

(⼆二)斷除貪瞋煩惱敵 煩惱是從未調伏的心來,未調伏的心是由真實執著產 生。可是多數未從此處尋找,未調伏心從何而來?痛苦何 以從煩惱來?很可惜我們不從這方面想。在生活經驗里, 多數把煩惱視為朋友;以瞋心來說,遇到困境時才生起, 平常很謙虛的人,遇到困難生氣時,就不像平常謙虛,他 會很有勇氣的,似是緊握拳頭往前衝的態勢。當他困難時, 瞋心給他帶來無比勇氣,讓他去面對困境、咆哮、抗議等。 239


在那時瞋心是他唯一的朋友,支持他去面對現實,消滅敵 人等。似乎遇到困境,瞋心帶來幫助,給我們勇氣的感覺。 同樣的,嫉妒和競爭之心,似乎幫助了我們上進的感 覺。貪心也是,因為有貪心使我們喜歡某種東西,才會去 追求呀!其實我們被騙了。生起貪瞋時,真的會感覺到煩 惱幫助我們,甚至想到一個人沒有貪瞋,豈不是白痴,他 的生活就不會多彩多姿,說好說壞都無所謂,豈不是怪人。 好象對親人起貪,對仇敵起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錯! 我們有此感受,可是仔細想,我們是被煩惱騙了,當我們 生氣時,口中會吐出不雅的話,是因為生氣而溜出口,事 後不是後悔嗎?如果瞋心真得帶來好處,那何必後悔。瞋 心好象會帶來勇氣,可是那是愚蠢的勇氣,只是見到事情 的部分,而未曾想到後果,因為未來的得失未曾想到,只 顧眼前必須如此而已。這種勇氣的眼光是非常短視,是愚 蠢的勇氣呀!如果遇到困難時能為未來著想,這時必須先 冷靜,以智慧善加判斷,要如何面對困境,而不是以愚蠢 瞋心面對事情,這樣面對困難而會處理的確當,不會造成 對他人的傷害;以瞋心去處理事情,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傷 害,對未來是很不好的。

煩惱的產生,是由於無明,對實際情況不了知,隨著 煩惱處理事情,就是無法看清事實,只解決片面問題,未 曾見到整個問題的所在。因為煩惱來自無明,平時應多多 觀察內在煩惱的行相,是從何而來,為什麼從無明而來, 這點要瞭解。依經驗觀察,煩惱是從無明而來。如雲: 240


「貪瞋等諸敵,無手亦無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 奴?」貪瞋並無兵器,如果有兵器在操控我們,那另當別 論;它並未強迫我們,可是當貪欲或瞋恚生起時,幾乎所 有的心識都被它征服。如果長時的串習,能保持正知正念, 悄悄地觀察貪心或瞋心是如何產生的,那時絕對可以減低 我們的貪瞋,因為平時沒有串習,所以無法做到。當貪瞋 生起時所有感覺都變成貪瞋性質,這是很可惜。如經由長 期的修行,把瞋心與自己的本心分開觀察,是有絕對幫助。 外在的仇敵,是屬於暫時性,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可 能化敵為友;尤其是佛教徒,承認有前後世的存在,何必 在乎今生是仇敵,也許過去生是我的親友。可是卻忽略無 始以來,一直緊跟著我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仇敵;捨棄 真正仇敵,而與臨時仇敵計較,豈不是沒有智慧。為何煩 惱是真正仇敵?因為只要它一現,原來平靜的心,立刻無 法安寧。如同看病時,醫生囑咐多多休息,休息就無需工 作,不會面對貪瞋境,內心就會平息。如果休息時,內心 仍然一大堆貪瞋圍繞著,就無法真正的休息養病,一直無 法獲得安寧。所以煩惱的心識一生起,原本平靜的心識立 刻消失,開始動搖,這種的心,我們稱為煩惱。

我們對佛的信心,或對眾生的悲憫心,原本平靜的, 忽然產生動搖,這種動搖與煩惱帶來的動搖不同,以悲心 產生,內心動搖是我願意承擔一切眾生痛苦,他本心是含 有無比的勇氣與心力,如果沒有無比的心力,是不可能承 擔的,可見在生起悲心的當下,內心的基礎是堅定,只是 241


表面上動搖而已,內心究竟的平靜,仍然存在的。可是因 煩惱而動搖是不同的,煩惱生起,內心就不能舒適的生活, 不止如此,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傷害社會等。 因為有煩惱,我們想離苦得樂,也無法辦到。因此外在仇 敵只要待他好點,可以化敵為友,反而可以幫助自己。隨 順煩惱敵只有傷害自己。如雲:「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 我;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煩惱不但造成自己的傷 害,也造成他人的傷害。在家庭中原來相處和諧,只要一 個人的煩惱,造成全家不平靜的氣氛。如同世界上許多的 戰爭事件,這都是人的智慧隨著煩惱走,而產生了自己和 他人的痛苦。因此由煩惱的仇敵,帶來地獄等痛苦因緣, 生在地獄有情,以為是獄卒給予的痛苦,獄卒的折磨,其 實是由於自己的惡業所感,惡業又由煩惱而來。

外在仇敵不要刻意去殺害,他也會死去,可是內在的 仇敵不會自然的消失。我們為了外在仇敵,會盡力想要消 滅,犧牲在所不計;應以同樣的決心去消滅,無始以來跟 隨我們的內在仇敵,它才是真正在傷害我們的。面對內在 的仇敵,因為無始來的習氣,姑息它,要消滅就覺得很困 難;但是別灰心,要面對現實勇敢的對抗它。在戰場上為 了得勳章,都有勇氣戰勝外在敵人,為了得究竟安樂,為 何沒有勇氣面對真正傷害我們的敵人。在世間上如《四百 論》說:「不是缺少衣食順緣而痛苦,當衣食順緣具足 了,又是內心的痛苦。」所以我們不是身苦,就是心苦, 一直在身心痛苦中存活。雖想離苦得樂,也想獲得究竟安 樂,而且一直在努力著,真正能做到的有多少?最後仍為 242


身心苦惱纏縛。今日難得聽聞教法,認清給我們痛苦的真 正仇敵是誰,為了真正快樂,就要努力提起心力,面對現 實去消滅真正給我們痛苦的仇敵。

已了知煩惱的過患,只有努力消滅它,才不會引生痛 苦;煩惱如果消滅了,它是不會再回頭,不同外在的仇敵, 養精蓄銳之後,再回來報仇。如《入行論》雲:

惑惑慧眼斷,逐已何所之? 雲何返害我,然我乏精進。 以藏文釋,「惑」是由了知惑的究竟性質的智慧眼所 斷。以梵文解釋第一個「惑」是沒有力量的意思;沒有力 量的煩惱,是由智慧眼所斷。外在的仇敵經過一段時間, 有了足夠力量再回來攻擊是危險的,內在的煩惱仇敵沒有 力量,是由非理作意而產生,顛倒執而有。煩惱生時,可 能在眾多的好壞層面,只選擇好壞的某些部份;如同我們 生氣時,明明對方有許多好處,我們只看到他的缺點,實 際情況有好有壞,可是生氣時只選擇其中的部份,這表示 抺殺事實,捏造事實截取某部份。煩惱看起來很難斷,事 實不然,只要把事實看得越透徹,煩惱就隨之減少。煩惱 生起原因,是不把事實看得透徹,生氣時只見到對方都是 缺點,當你冷靜時並不是如前所想象,也有優點。

平常也這樣說,為何生氣時只有看到壞處。明確地說 煩惱是扭曲了實際情況而產生執著,因為無法見到整體, 煩惱不但是錯亂識,也是心胸狹窄的心態。我們只要認清 實際狀況,煩惱就很容易消失,因為煩惱本身沒有抵抗的 能力。所以第一個「惑」是沒有能力的意思。這裡的「慧 243


眼」不是空正見,是指常識,一位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對 事情的看法會寬容,不會在意;一般沒有社會經驗的人, 沒有勇氣,眼光短淺,對小小的挫折,就會承擔不起,抱 怨等等,不會像有經驗的人,能夠心胸寬大接受事實。所 以把實際情況看得越多越廣時,對煩惱的承受力量越大, 因為能把事實真相弄清楚,為「慧眼」斷除,這只是暫時 壓抑。

煩惱分為非見煩惱及見煩惱,非見煩惱就是貪瞋慢等。 非見煩惱要斷除比較簡單,見煩惱要斷較難,因為是一種 錯誤的認知產生,也是經過思惟,可是理路不正確所產生 的煩惱,要斷除必須仔細思考更深奧的理由。如同瞋心可 經由慧心斷除,貪心由不淨觀。斷除的對治力可分為二, 一是暫時壓抑的對治力,一是徹底的對治力;暫時壓抑的 對治力,比如對一個人生氣,你多想他的功德,他的優點, 借此對治力對他瞋心減少。如果貪戀一個人,多想他的不 淨處,如身體是由三十六物組成等,外表包裝很好看,內 部有醜陋的一面,這樣可使貪心減少。例如吃飯時,想到 飯很好吃時就會多吃,當這種貪心生起時,把念頭轉過來, 想吃得太多或太油膩會傷害身體,貪心就壓抑下來。當吃 葷食時,似是很好吃,心想肉是由有生命體取得,牠們也 不想苦,也要離苦得樂,於是對他們生悲憫心,就不想吃 了。這名為暫時壓抑對治力。如果徹底對治力,是根本上 去斷除,這種並不如貪心或瞋心的對治力,貪心的對治力 不能對治瞋心,瞋心的對治力不能對治貪心,對治力是個 別的,無法對治總相。從根本的對治力是痴心的對治力, 244


痴心是指我執,只有無我的正見才能對治痴心,痴斷就是 對治一切煩惱,因為一切煩惱由痴心而生。

我們生起煩惱時,貪瞋主要由痴心而生,煩惱生時都 有悅意相及不悅意相,悅意相生貪,不悅意相生瞋。由誰 生貪?由誰生瞋?是見到悅意相與不悅意相的「我」。當 貪瞋生起時,覺得有一個很獨立的「我」,很真實感的 「我」存在,要去尋找時又找不到,從頭部到腳,這個 「我」在那裡?從身上找不到,從心上找到底是意識或五 根識,是醒來的意識,或是睡眠的意識,也是找不到。但 是當我們生起強烈貪瞋時,好象有個很強烈的「我」控制 身心,身心被「我」控制,但這個「我」到底在身外呢? 或在身內呢?尋找又是找不到,但似乎感覺有個真實的 「我」,這就是錯亂的。我們尋找「我」時找不到,而又 堅持有個真實「我」,這是不合理,於是破除真實 「我」。這並不表示「我」不存在,當我們產生貪瞋時, 確實有個「我」的存在,經由尋找,又找不到「我」的概 念產生,是可以減低貪瞋。

修法時要斷除的障礙,主要的是妄念及煩惱雜染等; 而修法的順緣是信心、希求心、菩提心等,經由這些順緣 成辦,且要由最細微心成辦佛果位,這種解釋在無上瑜伽 部說得最清楚,如何以最細微的心成為四身(自性身、智 慧法身。圓滿報身、化身)的道理。行法時當然有身語的 修持,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由意樂上修持。在印度 有三種修行方式,一是身體的苦行,一直折磨自己的身體, 一是以聽聲音,一是意樂上的改變來修行。釋尊說法是以 245


意樂改變為修持,意樂是經由正念正知守護,否則就會隨 未調伏的心,做出種種不正確行為,不但暫時得到損害, 究竟也無法獲得安樂,仍然在輪回痛苦中。所以平常要以 正知正念觀察內心,連夢中都要守護的正念正知,這才是 護正知的學處。一切過患都由內心未調伏而生,一切內外 在的變化,都是依因緣而變化,痛苦的變化也是依賴因緣 而變化,此因緣就是未調伏的心,由此痛苦就無法止息, 所以要守護正念正知。

快樂和痛苦的根本,在於內心有無調伏,所以要努力 守護自心,經由所取所捨的正知,觀察內心是否走向正確 道路。以正念正知守護,即使處在眾多煩惱因緣中,也不 會被煩惱控制。以出家人來說,處在女人窩中也不雜染。 三學不能嚴守,主要缺正念正知,或者把三學變成世間八 法的工具,天子成魔,良藥變成毒,這些都是失去正念正 知所生的過患。

(三)守護正念及正知 能夠讓我們守護正念正知,有條件的上師是很重要的, 如《莊嚴經論》所說的上師十種功德,上師良好行為,可 為弟子模範,弟子見到上師精進,自然也不會懈怠,有這 種作用。上師很奇怪,弟子自然也會很奇怪,所以要依止 一位與佛意趣相同的上師,這是很重要的。弟子在依止之 前,先要多觀察。現在藏傳佛法慢慢在各地興起,但是都 有許多想要發財的人,戴上佛法假面具賣佛法,賺佛法的 錢,所以要特別小心謹慎。想依止一位具有條件的善知識, 在未依止之前要善加觀察,最好依止一位具有教證二量的。 246


總而言之,隨著善知識的模範,至心效法,以正念正知守 護,要了知不守護的過患,守護的利益。如《入行論》:

佛及菩薩眾,無礙⾒見⼀一切; 故吾諸⾔言⾏行,必現彼等前。 應該想我是佛弟子,不應做不如法事,善念護正知。

要生起正知的因緣,有共與不共,共因是平常秉持正 念,反復的,長時的守護三門,這是生起正念的共因;不 共因是反復的觀察,身語意三門行為是否與正法相應,這 是不共因。如果是出家眾,應該時時想:「我是出家人, 不可以做這個,可以做那個。」對所取所捨反復思惟,以 正念守護,才是最堅定基礎,保持正念正知。守戒的時候 要看情況,並不是大大小小都要好好的守,不視情況只守 戒條,有時太過份的執著,反而產生許多問題,應視利害 得失加以防護。

經由正念正知長時反復守護,得到修法功德,慢慢對 佛生起歡喜心,及我願成佛的信心。因為我們緣身體就會 產生貪著,雖然不說要守護,也很自然的會照顧;因為身 體也很重要,是修法的工具,但過份貪著身體,又會造成 善業的衰敗,所以要斷除貪著不淨身,所以修不淨觀。

與他人相處時,無論他人對你如何,隨時保持清淨意 樂,善待對方,如果被指責,仍應敬重接受教導。如果他 人有功德,不管直接或間接要去贊嘆他人的功德;他人贊 嘆自己的功德,不應起我慢,反而應說他能了知我的功德, 這是他的功德,以此意樂回向過去。果能如此,保持菩提 心的意樂,盡量為他人著想,行菩薩的一切行,都將成快 247


樂的行為。如雲:「此善價難沽。」依他人所得的善德, 不止暫時獲得利益外,後世即將獲得更多的安樂。不懂隨 喜,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而已。

無論做任何事,先要衡量利害得失;如果只是暫時能 得安樂,而究竟會帶來痛苦的,這種事不要做;暫時和究 竟兩者比較下,究竟利益大於暫時,就該去做。自己利益 與他人利益比較下,他人利益較大,這事就該去做。要真 正捨身時,必須要有道證功德,就是現證空性之後才可以, 否則捨棄身體之後,不但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反而產生逆 緣。以正念正知守護之後,應該好好修行。

《心經》最主要的是講空性內涵,「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說明五蘊皆無有自性的道理。空正見是依 一個存在的法(有法),而說它的究竟性質,就是空性; 並非從不存在的法說它空性,空性不是一切都沒有。空性 是針對一個事物作分析,它的究竟性質,仔細尋找假義之 後,找到了究竟性質,於是獲得了空性。因此以有法為基 礎,而此基礎是互相依賴的,互相觀待的緣起故,而產生 了空性特徵。所以《心經》就是以五蘊為例,照見五蘊皆 空的意思,是在五蘊上觀察它的究竟性質,找到了五蘊無 有自性,自性皆空。至於在五蘊事物來講,它是未清淨的, 所以在凡夫地時有未清淨的蘊、界、處等,由這不清淨的 蘊、界、處等所感得果實,當然也是不清淨的,原因是由 於內心未調伏。當內心慢慢的獲得調伏,內心也就清淨了, 所帶來的果實也清淨、細微。所謂的輪回與涅盤槃,最主 要是由心是否清淨而產生的。成佛而能成就一切遍智,並 248


不是第一剎那內心不清淨,第二剎那內心突然的變得清淨 了,而是慢慢的調伏內心,使內心獲得了清淨,成就一切 遍智的。《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 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是說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無學道,在見道位現證空性之後,由初地、二地、三地一 直到十地的內容,也就是從現在不清淨的心,經過了某種 方法,使得內心獲得了清淨,慢慢的成就一切遍智。

調伏內心的次第,佛陀說四聖諦時,對於每一個真諦, 又說了它的不共行相,所以形成了四諦十六種行相。以苦 諦的無常行相來講,為了觀修無常的緣故,而說了粗分的 無常與細微的無常兩者,最主要是細微無常的觀修。

四諦十六種行相,從自身上去體會的時候,而認識了 痛苦,產生了厭離,把這種厭離和痛苦的感覺,轉移到他 人身上時會產生悲心,於是生起了菩提心。當我們能夠成 就任運菩提心的時候,就證得大乘下品資糧道了,然後再 隨著空正見的幫助,獲得了空正見的增長,進入加行道。 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使整個道諦增長;為了使道諦能夠 增長,所以希望菩提心未生令生,這才是我們人生最主要 的意義。因為自利、他利都是由這顆珍貴的心成辦的,沒 有比這顆珍貴的心更殊勝的,即使是後世安樂也是如此, 今世安樂也是這顆心所帶來的,為了能夠獲得這顆菩提心, 所以今天在此聽學《入行論》的教授。

我們在修學愛他心時,最強而有力的障礙就是瞋心了 ;當然還有其它的煩惱,如我慢,因為有我慢才會輕視別 人,可是有時我慢卻能幫助自己上進,從另一角度想是對 249


自己有幫助的。同樣的,貪心會造成內心的不安,可是有 時貪心會滿足別人對我們的一種需求,或帶給別人的一種 快樂,從這個角度去想,貪心也不都是壞的。可是瞋心卻 不同了,瞋心只有造成傷害的心,瞋心一生起,就是完全 傷害他人而已。所以菩薩們在行利眾的事業時,他會以貪 心為順緣而利益一切眾生,但佛並未開緣以瞋心利益一切 眾生,因瞋心只有傷害而無益處。雖然是如此,但在密教 中曾說到,如果已遮擋了凡夫相,以強力堅定的悲心為動 機,為了能遮擋他人的惡行為的緣故,有時以瞋心轉為道 用的法門。可是在顯教或般若乘里並未說開緣,因為瞋心 只有造成傷害。以個人的經驗,在瞋心生起的當下,內心 馬上不安寧了,這點我們都知道。因為不安寧直接傷害到 自己,生起瞋心的目的,是為了要傷害他人而生起,不只 對自己也對他人傷害,所以它沒有好處。在這眾多的煩惱 里,瞋心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傷害性最大的。在《入行論 ·安忍品》第一句頌:

⼀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說明瞋心的力量非常大,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的 善業。這也是需依賴許多的因緣,也就是生起瞋恚的人本 身及生起瞋恚的對象,在特殊的因緣下,瞋能摧毀,千劫 所累積聚集的善業。在眾多的煩惱里,瞋心是最難斷的, 而瞋心的對治力「忍辱」也是最難修的。

修行任何法門時,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先瞭解修行 這種法門,會帶來什麼利益,如果不修,會有什麼壞處等 250


;了知利害關係之後,自然會因為要獲得利益,就會歡喜 的修學這一法門。在此就說到了瞋心有何過患,如《入行 論》雲:「若心執行瞋,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好 比我們在做夢跟一個人吵架,很不高興鬧的很不愉快時, 醒來之後,當然知道夢是假的,一早開始內心就不愉快, 隨瞋心而轉。那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小事挫折或困難,就 很容易生氣了,那天開始你就沒辦法活得很快樂,因為是 瞋心的緣故。當我們生氣時,幾乎是不講理由的,因為強 烈的瞋心使我們見不到理由,喪失了理智。當然不只是瞋 心而已,其它的強烈煩惱產生時,幾乎都是見不到理由, 也無法冷靜以理智判斷事情。若心執有瞋,那心就永遠無 法平靜了。其實這句話從我們的經驗上也可以了知,一個 人如果很生氣的時候,幾乎飯也吃不下,食不知味,輾轉 難眠,坐立不安,行也不是,平時很開朗的一個人,生氣 之後,整個人的個性都改變了。

因為生氣的緣故,使我們產生了四大不調,對身體健 康沒有好處,反而帶來更大傷害。瞋心好象在傷害他人, 其實直接傷害自己。如雲:「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 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弒害。」平常應感恩的人,一旦氣 極,就不知感恩,反而想要傷害他。我們可以看到兒子殺 害父母親的真實的故事,這都是瞋心帶來的過患。如雲: 「瞋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在這世界上,從過去人類 的歷史,有許多人受到了傷害或殺害等,對社會有重大的 影響,最主要是由瞋心產生的。產生煩惱的因緣也有由貪 心、痴心等,但直接造成人類互相打鬥或傷害,最主要是 251


由瞋心造成,過去人類歷史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如果 不知瞋心的過患,我相信將來這種的傷害會持續下去。

(四)對治瞋⼼心修忍辱 「精勤滅瞋者,享樂今後世。」為了使自己的瞋心盡 量減少,所以我們要經由修行忍辱法門,多多思惟瞋心過 患,使瞋心慢慢減少。如果瞋心減少了的當下,內心會更 加快樂。而且會獲得更多知心的朋友與幫助,由於瞋心減 少,強大的罪行也不會再犯了,我們生生世世都能獲得增 上人天之身,最後能成辦佛陀無量色身與報身的功德,透 過這樣思惟,要瞭解並決定,我一定要好好修學忍辱。

瞋心的對治是修忍辱,要消除瞋心,就要瞭解瞋心的 因緣。生瞋之因是由於內心的不歡喜,不歡喜是由什麼因 緣而產生的呢?我們要快樂不要痛苦,這是一般人自然的 想法與希求,可是當我們想要追求的快樂受到阻礙的時候, 內心會產生不歡喜,這是原因之一。他人製造了我的痛苦, 這也是產生內心不歡喜原因之一,由於這兩種內心不歡喜 的原因,而產生了瞋心。

如果是外在仇敵,雖然傷害我們,但他有自己的事, 以及他的親朋好友等等的事情要做。可是瞋心唯一要做的 事,就是傷害自己而已,因瞋心不會想到要利益自己,也 沒有所謂的親朋好友等。所以要消滅這個瞋心仇敵,就要 盡量減少瞋心的因緣,因為瞋心是唯一傷害自己,要盡量 讓自己內心保持歡喜。要如何保持內心歡喜呢?如雲: 「遭遇任何事,莫撓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 行。」當我們想要成辦一件事情時,縱使努力也未獲得成 252


就,但不要氣餒,因為這是無用的;不想要的痛苦來臨時, 也不要不歡喜。「若事尚可為,雲何不歡喜?若已不濟 事,憂惱有何益?」如果不歡喜的事情可以解決,那就去 解決,煩惱有何用?如果這問題不能解決,煩惱又有何用? 內心的不歡喜的基礎是來自於何?也就是自己與自己 的親朋好友遇到了快樂就歡喜,當遇到不快樂或痛苦時就 不歡喜,隨著世間八法而轉。世間八法是:自己或自己的 親朋好友獲得快樂時就歡喜,痛苦時就不歡喜,這是第一、 二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獲得了供養就歡喜,沒獲得 了供養就不歡喜,這是第三、四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 友被他人贊嘆就歡喜,不被他人贊嘆就不歡喜,這是第五、 六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有名氣時就歡喜,沒有名氣 時就不歡喜,這是第七、八法(稱、譏、苦、樂、利、衰、 毀、譽)。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具有上述四種功德,也 就是獲得快樂,被人供養,被人贊嘆或有名氣,我們就歡 喜;但對仇敵來講正相違的,自己的敵人獲得痛苦就歡喜, 自己的親友痛苦就不歡喜,所以說「於敵則反是」,至於 內心歡喜與不歡喜,完全來自於世間八法。

雖然我們要離苦得樂,如果思惟方法不正確的話,痛 苦還是會一直持續,隨時都有不吉祥問題產生;如果好好 的思惟,如前所說,一切萬法是因緣法,隨因緣改變而變 化,在這眾多因緣變化情況中,由很多角度來觀待這件事 情的變化,它有好的角度也有壞的角度,沒有一件事情是 完全的好與壞的,懂得去思惟,就會將逆緣轉為道用,將 253


逆緣轉為順緣。我們是要快樂的,如果追求快樂的方式, 是等待他方給你快樂,是無法讓自己真正快樂的。與其如 此,還不如從自心上去改變,把一切的因緣轉為快樂的因 緣,這才是真正的一個善巧的智者。

樂因是非常少的,苦因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是否成 為自己的樂因,是要看自己的想法;乍看之下是苦因,經 由另外一種想法是可以轉為樂因的。為什麼呢?沒有痛苦 就沒有出離心了,如果要生起出離心的助緣就是痛苦。體 會痛苦,思惟苦諦或思惟痛苦的內容而生起出離心的,所 以痛苦並非要完全排斥的一個內涵,在某種角度下,我們 必須要去接受它,所以痛苦是產生出離心的一個因緣,可 以由這種方式思惟。

經歷痛苦可以讓自己上進,成辦許多事情,尤其是對 菩提心有希求心,或慈心、悲心都有希求心,那更需要瞭 解何謂痛苦。因為說到了菩提心與大悲心生起之前,需要 先瞭解自身與他人遭遇的痛苦,經由痛苦的認知,而成辦 大悲心的助緣主因,才能讓我們生起菩提心。可知因由痛 苦的認知,讓我們累積許多資糧,那麼痛苦就不是完全要 排斥的。由這樣想法,痛苦在這種角度上是我們需要的, 所以痛苦本身並不是如此壞的,為何痛苦的時候,要使我 們的內心不歡喜呢?這就沒有理由了。所以不歡喜是因為 痛苦的理由就不成立了,痛苦不一定會帶來不歡喜,由另 外一個角度看會使內心歡喜的。舉一個例:運動員要成名, 相信在他的一生成就過程中,遭遇到許多困難與痛苦,就 是因為有了這種的挫折與痛苦,所以他成為運動名星。如 254


他之前沒有遭遇任何痛苦,就不會成長。以這種角度去想, 痛苦可以幫助成長。一般世間人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 安樂而工作,只是為了能填飽自己的肚子,滿足今世的安 樂而已,可是今世的安樂是非常短暫的,而且不是永恆的 ;我們為了一個短暫的不永恆的安樂,能如此努力辛苦去 做,修行是究竟的安樂,永遠不變的安樂,為什麼不能為 這究竟安樂而努力吃苦呢?是應該更吃苦才對。

佛陀也提到將痛苦轉為道用或順緣,非一下子就能成 辦的,但是只要習慣一切就成自然的,透過串習的力量, 將痛苦逆緣轉為道用或順緣,非想象中那麼困難。「智者 縱歷苦。」此智者是一般具有經驗豐富的智者,痛苦每個 人都會有,不是我最痛苦的。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就會覺 得我怎麼會是全世界里最倒霉、最苦的。如果是位有經驗 智者,他不會這樣想的,而是想每一個人都會有同樣的困 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所以不只是自己才會發生的問題。 這種想法會帶給我們另一種想法,既然隨著業與煩惱而轉, 痛苦是理所當然的,就如同手去觸摸臟東西,手就變臟了 的感覺是一樣。今天我們的生死流轉,是隨業與煩惱轉, 痛苦一定是會有的,如果你真的不喜歡或不想痛苦,就去 恨業與煩惱吧!或者努力對治業與煩惱,為何要讓自己內 心不喜歡,那又有什麼好處,豈不是讓業與煩惱得逞,讓 它們更猖狂;因為內心不喜歡已經是夠痛苦了,又何必苦 上加苦,何不把痛苦轉為力量,去推動消滅業與煩惱才對, 而不是被痛苦擊敗,需要這樣思惟。

255


我們要修學菩提心,所以要修學忍辱,修學愛他心等。 愛他心是為了成就眾生的一切責任,這種的痛苦又算什麼, 為何讓自己的內心不喜歡,這是毫無意義的。乍看之下, 對治貪瞋或煩惱,似是對治人的本性的感覺,一般人都感 覺貪瞋痴是人性自然的現象,為什麼要去對冶。瞭解煩惱 的過患,就不應該有如此想法,而應盡力對治煩惱。煩惱 的本性不只是顛倒執,根本是無明,不瞭解實際狀況而產 生,煩惱本身不是正量所依。瞭解煩惱過患,就應該努力 對治斷除煩惱,因為煩惱可以斷除的,如果不去對治斷除 煩惱,反而被煩惱所苦惱,這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梵行的意思,是斷除五欲的貪著,因為五欲會造 成許多煩惱,已經瞭解煩惱的過患,也要想由煩惱中解脫, 所以必須要行梵行。或許會認為只斷除了男女的淫行而已, 其實不只如此,最主要是斷除五欲的貪著,因為這才是煩 惱真正的仇敵。

瞭解煩惱的過患,把煩惱視為仇敵之後,從今天起就 要好好對治,克服它,這才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勇士。 博多瓦曾說過:「煩惱強時,我要提起心力,煩惱弱時, 我就可以多休息,煩惱休息我跟著休息,煩惱工作我跟著 工作。」這才是真正的勇士,消滅真正的仇敵。

因為了知痛苦,所以產生不忍他人痛苦的憐憫心、悲 心。因為有痛苦,才會想追求永離痛苦的一切遍智;俗話 說: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挫折就沒有上進等。如果 思惟:痛苦不一定會帶來不歡喜,只是自己不去瞭解痛苦 的緣故,而造成內心的不歡喜。如果把原本痛苦的本質, 256


轉為一個快樂的想法了。曾有位格西對經典非常通達,當 我們在討論無我見解時,說:「如果這個我,真正能沒有 多麼好,那就不需如此努力修行。」這無我是要將自己完 全消失,但問題是「我」還存在。因此透過對痛苦的認 知,而生起出離心、悲心、解脫、成佛,這些都來自痛苦 的認知基礎上,所以痛苦並不是那麼壞的。

因緣法里分:具有生命有感覺,沒有生命沒有感覺; 這一切痛苦的因緣,以身體來說,四大為身體之因,四大 之間互相對抗。在《四百論》中提到四大就像四個仇人一 樣,互相對抗。如果四大力量都均衡,我們的身體就感覺 舒適、健康,如果一者強於其它,那身體就會造成問題。 所以身體健康與四個仇敵力量是否均衡為主。無論內在、 外在一切痛苦的因緣都存在,隨時都可能促成痛苦;既然 如此何需瞋恚他人,而我又為何生氣呢?因緣法本身如是。 瞋恚心不是我們所想要有的,而是自然的,隨著前世 的串習力而產生,並不是完全由他人造成,是因夙世對瞋 心不瞭解它的過患習氣而產生。既然了知這個道理,是自 己的瞋心串習力未改,而不是對方的問題,又何需去瞋恚 他人,這是沒有道理的。

(五)深信諸法因緣⽣生 一切依賴因緣而有的,緣起的見解非常的重要,佛陀 所說緣起見解,不只是佛教徒要認知,非佛教徒或非宗教 信仰者,對他們灌輸緣起概念與緣起教育,我覺這非常有 用,幫助很大。因為之前說到生起瞋心的時候,是在眾多 257


因緣中,選擇個別的因緣生氣的,這點已表示說抹殺事實, 不瞭解實際情況而產生的錯認概念。實際上沒有一個因產 生的果,或一個緣產生的果。當以為是他個人單獨製造的 問題時,其實沒有將實際情況看得很清楚,那是沒有緣起 的概念,會發生這件事,是需要眾多因緣才會發生的。我 相信每個人都在母親生育過程中,一定受到他人的照顧和 保護,在這互相關懷與愛的環境下長大。後來不瞭解眾多 因緣,不瞭解煩惱過患,而隨著煩惱而轉,而變成了大惡 人。所以這些因緣仔細追溯,這個因緣又有它的前因,前 因又有它的前因。觀待的因緣非常的廣大的,這就不是單 獨一個因,或是一個緣造成的痛苦,造成的麻煩。不幸的 事件,乍看之下好象是一個人所造成的,其實這與十幾年 前,或一百年前因緣有關,而突然發生現在這種情況,它 絕對不是無因無緣突然產生的,是依賴眾多因緣發生的。 乍看之下好象是無因緣而有,或單因緣而有,這是錯誤的 想法。所以瞋心產生是從眾多因緣找出一個獨立的對象發 洩,透過緣起的見解,瞭解就沒有一個獨立的對象產生, 那又要對誰生氣呢?生氣與瞋心的基礎幾乎找不到了。

但是悲心不同,悲心可以對個別修悲心,修成之後, 可以緣一切眾生觀想悲憫心,縱使不認識的人,因為平常 的觀修,看到不認識的人,他會自然產生悲憫心,可是瞋 心就無法緣一切眾生生瞋心,不可能生一切眾生的氣,絕 對不可能對不認識的人生氣。這點代表負面煩惱情緒,幾 乎是由各別獨立個體,緣各別獨立個體而產生的;但是正 面情緒卻不是如此,因為它是瞭解了你的狀況而產生的善 258


心與正面情緒,另外一者是磨滅了實際狀況之後,而執取 了個別體,差別是在這裡。所以能有緣起見解的知識與教 育,看任何事情會越清楚、透徹。從一個總相去看待,是 可以幫助煩惱減少,找不到瞋心的對象。從緣起的見解瞭 解整個實相,才會有幫助的。

透過了緣起的道理,瞭解瞋心是完全沒有基礎,是沒 有一個獨立的對象,讓我們生氣,這是緣起的性質,是在 眾多因緣互相觀待、依賴而成,過去就讓它過去,無論要 說抱歉,對不起也好,在現實變化中,在處理過去所發生 的,或是現在要面對的,或將來可以避免等。透過了緣起 的見解,看事情就會以整體看待,也會善巧處理事情。

「彼皆緣所成。」我覺得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在 眾多宗教信仰中,如果都主張一切都是因緣生,那麼他們 都找不到第一個開始,而且找不到一個獨立自主依賴的對 象,於是他們的內心就感覺不安;具有這種想法的宗教信 仰者,就有個世間創世主。同樣的,數論派他們不講世間 創世主,但他們有一共主相的常一自主。「於境則恆散; 彼執永不息。」若共主相執取境不變,那麼眾生就不應變 了,眾生是屬於共主相的所執境,但是眾生會變。「縱遇 他緣時,不動無變異。」常法是永恆的,遇到因緣會改 變,他本身就不是常法,共主相就不是常法了,因為它隨 著因緣而改變。如果它隨著因緣不會改變,那麼之前所有 的作用會永遠不變持續到今天,它的作用就不變了,就無 法變出未來新的東西,未來新的眾生等,豈不是矛盾了, 「作時亦如前,則作有何用?」無有不依賴觀待的自性, 259


一切法是互相依賴,觀待而有的。因緣變化當下,又何需 生氣,又何需瞋呢?因為瞋沒有對象,就沒有理由生瞋。

空性的意思,雖然在眾多佛法中,宗義論師都說到空 性的道理,可是最深奧的空性道理,唯有因緣而安立,依 賴緣起故,所以空,無有自性,就是緣起性空。這種緣起 現性空的主張,才是空性深奧的道理;如有這個概念,看 任何事情時,都是在一種虛幻的變化中產生。前因後果互 相依賴,造作一切都無有真實。如是什麼都不真實,就不 需要斷除痛苦了?因為痛苦不是真實的,會有這種想法。 但是雖無真實,仍有痛苦的感受。因此想要離苦得樂的緣 故,仔細尋找痛苦是從那裡來之後,發現是因為有煩惱, 心未調伏的原因;煩惱是由真實執著無法調伏,所以一切 煩惱是與真實執著相應而來的;粗分煩惱是依真實執著而 有,極細微煩惱是與真實執著相應而有。如果不想痛苦, 就要是尋找斷除痛苦的因緣,於是必需學習空性斷除痛苦。 但有人會這樣想我有沒有證得空性,傷害我的因緣,永遠 是傷害我的,利益我的因緣,永遠是利益我的,此與瞭解 空性沒有關係。可是你是要獲得利益,而不是傷害,由於 你不瞭解空性,自性的執著存在,於是不斷的去造成痛苦 的因緣,傷害你的因緣永遠存在,痛苦也就永遠存在,所 以必須要學空性。

一切都由因緣產生的,由於內心未調伏而造成的痛苦, 未調伏的原因是有了煩惱,煩惱是因為實執。透過這種認 知,而瞭解原來傷害我的仇敵本身,也是隨著真實執著而

260


轉,隨著煩惱而轉,所以不應瞋。這些都是依眾多因緣而 有,所以也沒有單獨的因緣是值得我瞋。

其實眾生的本質是隨煩惱而轉,又煩惱因緣是互相觀 待的,不是單因單緣,所以他沒有理由值得我們生氣。經 由直接、間接的因緣,觀修忍辱;直接因緣,對方傷害我 們的是難聽的言詞,或者是持棍棒傷害,所以傷害我們的 直接因緣是言語或棍棒;間接因緣是他內心的煩惱支使著 他傷害我,所以間接傷害的是對方內心的煩惱。可是我們 生氣的時候,對直接因緣,言語或棍棒不生氣,以及間接 因緣,他內心的煩惱不生氣,卻生氣中間因緣的他,這就 沒有道理了。如前所說他與他的行為應當分開,對行為可 以抗議,但對他本人要保持悲心。

以另一角度去想:也許我前世曾傷害他,今天我應承 擔此果報而受苦。如《入行論》說:對方生氣造成自己傷 害之後,如果我們還手是無用的,傷害已經造成了,無法 以還手或再次生氣,把你曾經接受的傷害還給他;不只無 法還回去你曾經所受的傷害,反而因你的還手,而讓你造 成新的業;你以前傷害的報應已經獲得了,由於你再次生 氣的緣故,而再造新的業,又造更大的傷害,未來將受更 大的傷害。由於你的生氣,對方也會再度生氣,你又再次 受到傷害了,而且當下你內心是不安寧的。所以由此思惟, 瞭解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只是讓自己造成更多的痛苦而 已。即使內心裡沒有瞋恚心,修忍辱至少能保持內心的安 祥寧靜,在冷靜情況下處理事情,才會處理妥當,對方也

261


會覺得這個人真的很好,很善良,很溫柔,因為我再怎麼 傷害他,他都不會回手,從對方而言,減少他的傷害。

敵人用的傷害工具,我的身體,都是痛苦的本質。為 什麼?身體是痛苦的性質,兵器或是殺人的工具,也是如 此。既然這兩者都是形成痛苦的因緣,那我又有什麼值得 生氣呢?因為自己以前因為傷害他人的緣故,這種業力的 引發,所以今天被他人傷害,實際上他人是幫我洗滌罪業, 如果不懂得感恩,反而生氣,因我的瞋心,他又要生氣, 反而促成他墮落地獄,我豈不是成了罪人?因此被他人傷 害時,應修忍辱,將不會墮於惡趣,才不會害己害人。以 上就是當他人傷害我們身體的時候,要如何思惟,要如何 面對及承受,如何修忍辱之理。

自己的仇敵,如果有人贊嘆他,或是他獲得安樂時, 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應該思惟避免這種不善心態。如雲 :「他贊吾德時,吾亦欲他樂」。對方贊嘆我們的功德 時,我們希望贊嘆我的人獲得安樂,可是當他人贊嘆我的 敵人時,我卻不希望贊嘆的人獲得安樂,這是不合理的。 我在發願時,願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圓滿一切道證功德。既 然如此,為何要對我的仇敵,只有一絲的安樂而嫉妒呢? 這是很矛盾的。

贊嘆時歡喜,不贊嘆時不歡喜,很容易隨世間八法而 轉;因此如獲得他人贊嘆時,也應保持原有的冷靜,不要 隨著他人贊嘆而改變自己的本質,他人贊嘆不能幫助我累 積福德資糧,對後世的安樂也沒直接幫助。但是當他人贊 嘆時,很容易改變我們的本性。有一些出家人,剛開始很 262


謙虛,是一位非常好的出家人,可是後來學問慢慢淵博了, 或者變的很喜歡錢,忘失了本性,名利熏心這是很危險的, 所以必須小心,自己掛在鼻子的繩,要用自己的手去牽, 好好的照顧自己,不要隨著他人的稱揚,馬上改變我們的 本質。以我個人來說,要特別注意這點,我時常想我是位 追隨佛的平凡比丘,把一切眾生放在我的頂部做供養,及 贊嘆他們。隨時保持謙虛的態度,所以自己的鼻繩,要用 自己的手去牽引,這是很重要的。

他人毀謗我們時,對我們而言是好處,因為不會隨著 他人的贊美而改變本性,如果經他人批評毀謗,可以幫助 我們減少我慢,以此思惟而去感恩他人;他人如不批評毀 謗,那就沒有機會學習忍辱了,就沒有因緣成辦忍辱的資 糧,豈不是很可惜。希望學菩提心的法友們,應該好好珍 惜遇到仇人的機會,因為唯有這種機會才能讓你學習忍辱, 否則就沒有機會學習忍辱,由這種想法去感恩珍惜這位仇 敵。如果你要感恩的對像是對方幫助你的話,那麼道諦功 德是否會幫助你?滅功德是常法,道諦功德是瞭解空性的 無我智慧,道諦不會幫忙你,你能成就這道諦功德嗎?如 果你追求的內涵,只是想要幫助你,就不需要追求滅道功 德。但心想道諦功德雖不想幫助我,但仇敵卻想害我,害 我的人更不需要感恩了。就是因為要傷害我,所以我才有 修忍辱的機會;因為要傷害我,由此因緣才有機會讓我生 起瞋心,才有機會修學忍辱。

修學整個道諦功德的資糧田,最主要是來自於有情與 佛陀,我們要感恩的對象是佛及有情。既然如此,只敬佛 263


不敬有情,這就不合理。因為佛及有情使我們道諦功德增 長,這是最主要的感恩對象。所謂的佛及有情相同,並不 是功德相同,而是恩惠相同。今天能成就果位,是因為有 情及佛的緣故,才能獲得這種成就,所以就感恩角度來講, 他們是相同的。

佛及菩薩們是我們皈依並且完全信賴對象,所以要真 正相信佛而且尊敬菩薩,我們也想成為佛菩薩,弟子要對 佛的信心與依賴是無二的,是非常強烈的。在我們對佛有 很強烈的虔誠心當下,如果去傷害一位佛陀很珍愛,而且 佛陀認為比他還要重要的眾生,那豈不是欺騙了佛嗎?透 過這種思惟而修忍辱。忍辱的修持,會使我們把一切眾生 都視為很重要,因為有忍辱的緣故,所以可以避免自他的 距離,與仇敵的距離。如果這樣做,才能真正利益一切有 情,愛護一切有情,這就是對佛的最好供養。以暫時利益 而言,不但能獲得今世安樂,也能獲得後世增上生安樂。 以究竟安樂而言,一切自利與他利,都是由利益眾生,愛 護眾生的心所成辦的,因此要好好修學忍辱的基礎。如此 修學忍辱,不但今世也可以享受榮耀,因為你個人的謙虛, 非常好的善心,使得他人贊嘆,來世可以證得正等覺果位。 因為修學忍辱,所以生生世世得到貌美莊嚴相,以及沒有 病障長壽等,這是修學忍辱的種種功德。

五、︑、菩提⼼心⽣生起令增⾧長 (⼀一)善加利⽤用暇滿⾝身 264


精進的定義是勇於善,藏文的意思是對善法的歡喜。 如何斷除好逸之懈怠,要瞭解精進的障礙是什麼?逆緣是 什麼?逆緣有三種:好逸之懈怠,卑劣之懈怠及畏善之懈 怠。好逸之懈怠,因為不瞭解輪回的痛苦,所以才會貪圖 散亂,睡眠等,如果要像阿羅漢般的精進,平常就要思惟 無常、三惡道的痛苦或業果、煩惱所轉等道理。

每一個人都有瞭解事物的能力,唯明唯知的心性;唯 明唯知的心性雖然有煩惱,但煩惱有對治力可以斷除,所 以一切煩惱都屬於暫時性的污染,但心本身有唯明唯知的 體性,有能力瞭解一切的境,不是刻意成辦這種能力,因 此有這兩個基本因緣,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能力,成佛的 能力是自然而有的,我們有一個成佛的本錢。

西藏最頂嚴的大師宗喀巴,他說:「今天好不容易 生於人道,又是暇滿的工具,並非人人都可得到,因為這 工具可以成辦有意義的目的。我們要好好運用這個工具, 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難得而得的人身,具有暇滿利益的 人身,又能遇到難得的大法,能夠成辦涅槃的法。在今天 遇到正法的當下,我們仍是緣自己的家鄉,認為父母親留 下良好的習俗,那並不稀奇。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論 在地球東西南北,任何偏僻地方,經過媒體或電視機,可 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邊,這個世界變成透明,無法隱瞞。因 此,全世界都在內明外明的情況下,能夠瞭解佛法內容是 非常重要的,如果只認為父母留給我們良好的習俗,以及 行善的行為,就無法了知佛法的真正的殊勝在何處。今天, 不只是佛法沒有消失,反而繼續發展,而且多數人都說佛 265


法是很好的修心方法,不只是佛弟子這麼說,就是沒有宗 教信仰的人,他們在研究各種宗教時,也認為佛法的確是 與眾不同的。

全世界六十多億人口中,每人從母胎出生起,在施與 受中,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有了離苦得樂的想法,為了 斷除痛苦,獲得安樂,用一切方法想要達到目的。大致分 為三類人:一派人認為宗教信仰像毒品,會帶來傷害,會 欺騙我們,因宗教信仰的緣故,使社會無法進步。這是認 為宗教信仰是種過患。第二派認為法是很好,瞭解法的理 由也好,不瞭解也好。具有宗教信仰的,是屬於這一派。 第三對宗教信仰並無任何興趣,只關心自己日常生活而已, 這種人佔多數。這三種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可是仔細 分析結果,把宗教信仰視為毒品的人,也是認為社會人類 是需要快樂的,是不要痛苦的,也是想改造社會,如何取 得安樂解決痛苦的方式,卻說宗教信仰造成社會階級,是 妨害社會發展的障礙,其實佛教是消除階級的。

但是真正使佛教衰敗的不是外人,是戴著佛教的假面 具,招搖撞騙以佛法當幌子的這種人。佛法本身不會傷害 社會,只有促進社會和諧。我們仔細的思考時,放棄宗教 信仰,而能真正得到快樂嗎?社會也並未真的獲得進展。 也會想到宗教信仰是否可以帶來安樂,所以放棄信仰並未 能得到好處。世界許多人經由反復觀察,尤其是心理學家, 認為在社會上,在家庭中,因為缺乏慈愛的緣故,而造成 了許許多多問題。

266


這三種人都想離苦得樂,雖然方法可能有些不同,我 並非刻意去與他人爭勝。這三種人中經由仔細的觀察,有 宗教信仰的人,內心有了依賴,與其它二種人比較,就會 安樂,確實如此。在眾多的宗教信仰中,我們信仰的是佛 教,研讀的是佛法。有人認為佛法並非宗教,佛法是心類 科學。因為我們介紹佛法以三種方式:第一是以法的方式 介紹,就是調伏內心的方法。第二是經由佛教的哲學思想, 佛教的宗義。第三是經由實際上的認知,也就是實際上的 狀況,類似科學精神,科學家也是依實際狀況分析,所以 我們與科學有關係。但這不是在修行上,也不是我們有深 奧的哲學思想,而是以實際上來解釋,實際上的認知,所 以佛教徒與科學家產生了密切關係。科學家是觀察實際狀 況,佛法也是以實際狀況,建立了道果。因為有眾多實際 狀況,我們從其中取出改變內心的方法。正在改變中,我 們稱為道,改變之後稱為果。都是依據實際狀況建立為道 果。仔細思考佛法的內容,如果只認為佛法是父母親留給 我們的,光是局限這點的認知,我覺得太可惜了。

今天遇到難得殊勝的佛法,應該好好去認識去學;不 只如此,應該打開慧眼,抉擇是與非,有或無等等,最主 要的是要反復觀察、研究,才能了知。為了利益必須觀察, 經過這樣學習,當然不僅是了知內容而已,要把學習所得, 使內心獲得改變,從情緒上改變,才是對我們有利益。

佛法教理首先是透過聽聞了知,再反復思惟,生起思 所生慧,以思惟的內容去串習它,刻意生起,慢慢的變成 修所生慧。不斷反復串習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讀了一遍兩 267


遍,認為夠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讀了一遍二遍,可以 瞭解一點內涵,這種思所生慧,可能在思想上有所改變, 但不能因此而滿足。我們在修學過程中,若要急促的想成 辦他,或沒有耐心的學習,這是不對的。庫乃仁波切說: 在修學過程要如同河流,源源不斷的學習。許多人都有五 分熱度的學習心態,首先似乎很有活力,過了一段時間聲 息全無;學習要盡量持續,如同河流般。但不要像小河流, 雨大就大,雨小就小,這就不好了。

(⼆二)有益何懼時間⻑⾧長 總之,精進是很重要的,精進的目的是要成辦一切遍 智,這是有意義的。既然是有意義,就從你接受佛法那天 開始,發心要成佛的這一天起,就會慢慢做這件有意義的 事;既是有意義的事,何須介意是多少天,多少月,多少 年,甚至多少劫呢!因為在做有意義的當下,不只是與佛 果位越來越近,實際在行時心中是快樂的,不在意時間長 遠。如經說:如同四大地水火風,被一切眾生享用,我也 願意成為四大,讓一切眾生享用吧!如果能有這種想法, 生為眾生而生,死為眾生而死。雖然生不能完全利益眾生, 而能把心深處完全回向一切眾生,那有比這個更有意義的 事,從那天起每時刻都活的很有意義的。在《入行論》中 說到時間的差別:如果一個人在受痛苦時,即使時間很短 促,也會覺得很長。如果所受是快樂的、有意義的,何須 擔心時間很長。如果活得有意義,即使千劫又何妨。因此, 何必急促無有耐心的學法。

268


精進是要長時間的,不要灰心,灰心是最無用的人, 那有不能做到的事情,這是自己騙自己,是錯誤的想法。 我們獲得了人身,這暇滿工具,是用來修法,我們有大腦, 有人的智慧,可以思惟種種內涵,種種道理。既然如此, 何必欺騙自己沒有能力走上去;今日有此難得機會,從現 在起走上一切遍智的大道,這是絕對可以做到,自信心是 絕對要有的。自信心與我慢心不同,我慢是隨著愚昧走的, 對實際情況的無知,所作所為是超越自己的能力。自信不 是如此,是自己有能力才可以辦到,這種信心是需要的。 如果沒有自信,不要說出世間法,連世間事也做不好的。

菩薩行苦行時需要施身,聽了心中畏懼無法做到,就 產生灰心,連想也不敢想。可是仔細想,我們所作所為的 意樂是充滿著愉怏,第一理由,何須在意時間長短。第二 理由,菩薩施身的苦行,因為內心具堅固的方便與智慧, 他們能夠在福智雙運情況下,歡喜的施身等。可是我們內 心並未具足菩薩的福智雙運功德,佛也不允許施身,我們 可以觀想回向手足施與他人;如果是害多於利,佛不會說 的。如果我們可以做到,而利多於弊,佛會勸我們去做。 只要內心具有福智功德,自然會歡喜的去利益眾生,這種 利眾行就會越來越廣大;真正的利眾行,是在於內心的廣 與狹來決定。所以我們初學者,應從內心改變才是。內心 改變是提升福智資糧,在智慧資糧中最殊勝的是無我智。 多觀想諸法無有自性,唯名安立而有,唯識而取的意思。 依賴因緣而有,不是從境上(自相存在)而有。就可以避 免貪瞋畏懼等,這是智慧部分。福德方面,平常多思惟他 269


人比自己重要,把三門善業回向給他人,內在的福智證功 德慢慢增長。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如果弟子們生起堅定的 福智道證功德,因為有無比的心力,堅定的滿足,內心滿 足安樂,也帶來身安樂。現在我們是隨業煩惱而轉,把所 做的三門善業回向給一切有情,豈有比此更殊勝嗎!所以 過去無量佛,都是經由此種思惟行持,今日已成正等覺, 我豈能懈怠豈能灰心。過去佛依此思惟圓滿果位,今天我 只是追隨佛走過的路。

聲聞和獨覺獲得解脫,把煩惱視為仇敵消滅它,而證 得阿羅漢果,這是稀有而值得贊嘆。但與菩薩行為比起來, 他們只求個人解脫,安住於涅槃寂靜。他們的心胸比菩薩 們狹窄,眼光短淺,因此平時要提起心力,效法菩薩去利 益一切有情的事。雖然阿羅漢已斷煩惱,菩薩未斷,但菩 薩的廣大行比阿羅漢殊勝,那有何值得我們灰心。

寂天菩薩說,經由四力:信樂、堅毅、放捨、畏苦, 斷除三種懈怠:好逸的懈怠,卑劣的懈怠,以及畏善的懈 怠。如雲:「發願欲淨除,自他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 修一劫海。」說明如何培養信樂的力量。快樂與痛苦主要 是內心是否調伏,了知種種過患之後,盡量提起心力調伏 內心。恭敬地修習善法,勤修善法的自信心。如果行善法 有始無終,變成習慣,以後做任何事都是有始無終。所以 行任何法必須有始有終才能圓滿。惡習會傷害我們,要如 何避免呢?在行善法之前,首先觀察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 如果沒有能力,絕不能有圓滿的結果,如有能力當盡力而 270


為。如雲:「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不宜暫莫為,為 已勿稍退。」

西藏圓滿的顯密教法,是從印度的那爛陀寺所傳下來, 密乘是大乘,依般若乘的學處,而說了密乘。我們在說到 四聖諦或十二緣起時,會以為是小乘所學的內涵,我們是 大乘,不需學這些,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是大小乘共同 的基礎。我們自稱為大乘,而自己內心並無大乘心,以為 生在大乘國家,自稱為大乘,這是我慢,是錯誤的想法。 泰國等地都有巴里文的經典,這是共同的基礎,除了自利 作意外,其它一切都要學習的。密乘以個人的能力來說, 多數是有困難的,因為密乘成就基礎是從本尊瑜伽成辦的。 本尊瑜伽並非只觀本尊而已,要以空正見轉為本尊,本尊 眷屬以及壇城等。如果沒有空正見的基礎,就不能生起本 尊。以前印度的大成就裡面,並不了知真正空性道理,但 透過唯識派所說的初分空性的認識學習本尊瑜伽,後來也 獲得成就。可見修習本尊瑜伽,並不定要完全瞭解中觀應 成派的空正見,如果對唯識的空正見能夠通達,也是可以 成就,經由中觀唯識二者的空正見之一,成為所知障的對 治力,必須要有菩提心攝持的情況下,才能對治所知障。 光瞭解空性也無法觀本尊瑜伽的,所以修密法要有菩提心 與空正見二者,才能真正獲得密法的成就。如果認為現在 沒有空正見,也沒有菩提心,根本不適合學密。但是連密 法都不接觸,也是錯誤的。上半輩子雖然沒有能力做到, 如果有準備,下半輩子就會很容易的串習他。一般做法, 是首先瞭解共同的基礎,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正行時觀 271


修菩提心,同時接觸密法,盡量學密的修行,才能使自己 心續中留植了整個圓滿的種子,現在有所準備,將來能真 正學習,也不為過的。

現在講堅毅力的三種自信,也就是三種假名我慢:業 我慢、能力我慢以及斷惑我慢。如《入行論》雲:

於善斷惑⼒力,應⽣生⾃自信⼼心。 吾應獨⾃自為,此是志業慢。 業慢,有時做事心想有個同伴在,事情就可以做,有 了依靠,沒有伴就辦不到;不應有此想法,心想即使是我 一個人也能做到。世間人都是隨煩惱轉,別說他利,連自 利也無法辦到,眾生的想法太差了,至少我可以為眾生想, 我比他們有能力,精進盡力去做,是能力自信。有的人即 使小小挫折,也無法對抗,如果有強大信心,再大的困難 也能夠突破。如雲:「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吾乃佛 獅子,應持此自信。」自信我慢,這不是煩惱我慢,煩惱 我慢是沒有能力。如果依煩惱我慢生自信心,那是可憐的 人,那就錯了。

歡喜力就是對種種善業,不應該有滿足,歡喜去執行。 如同稚童玩樂一樣,永遠不知足。知足要看知足的對象, 是不是符合實際,例如錢財衣物,這屬於有限的,即使擁 有了全世界的財物,你也不能另外再獲得,因為你都擁有。 對有限的東西,內心如果無限的追求,就不符實際了。但 是我們幾乎都是以無限的滿足感,去追求有限的東西,這 是愚蠢行為。相反的,內在功德的不斷提升,可以得到佛 果位,得到無限的利益。既然內心的提升,可以得到無限 272


功德,為何要滿足呢?這也是愚蠢的。既然可以無限的增 長,我們為何要接受有限的滿足。如雲:「如童逐戲樂, 所為眾善業。」任何善法,都應該以歡喜心學習才對。

放捨力的意思,如果很疲倦時就要休息,不是放棄善 行,經由休息更有力量去持續努力;如果是初學者,時間 短要精,如此很善巧行持,會更有歡喜心學習。如果一開 始就學了很多,時間很長,使自己覺得很累,再想去學時, 就有厭惡的感覺。

接下是正知正念力行。我們修學可分為正修未修,何 時是正修,時間多長,安排是很重要的。正修時盡量遠離 世間八法,遠離一切妄想,以歡喜心的意樂正修,才能使 道功德增上。

由以上的四力及長時間持績的學習,就能夠自在的任 運身心。如雲:「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身心若振 奮,眾善皆易成。」

六、︑、⽌止觀雙運道 (⼀一)修奢摩他為勝觀 平息了昏沈掉舉散亂之後,對所緣境內心保持明淨的 狀態,專注在所緣上,就是禪定。沒有禪定所修一切善法, 就會陷入煩惱的牙中,隨時有危險的,很容易被煩惱摧毀。 如雲:「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為了成辦禪定,必 須斷除散亂。如果隨著散亂掉舉,很容易使內心動搖,無 法專注所緣境。掉舉和散亂不同,掉舉與貪相應,散亂是 273


以散緣其它境,例如為斷除常執觀想無常,目的是提升無 常的認知,觀想無常時突然離開所緣想到痛苦或其它;所 以散亂只是別緣其它境,不一定是貪相應。

成辦奢摩他的原因,是為了修毗鉢捨那勝觀,所以稱 為止觀。毗鉢捨那是出世間的勝觀,止觀雙運外道也有, 不是不共法。現在所說的是菩薩行六度的止觀雙運,必須 要菩提心所攝持,而且緣如所有性,即空性的勝觀,為了 緣空性的毗鉢捨那,首先要學奢摩他,去獲得緣空的毗鉢 捨那。如同《修次中篇》所說:我們要認識奢摩他,瞭解 奢摩他的定義。

《修次中篇》雲:「如是,既發世俗菩提心,為發勝 義菩提心故當勵力。彼勝義菩提心,謂出世間離諸戲論, 極光明、勝義所行境、無垢、不動、宛如無風之燈,持續 不動搖。成就此心,由恆常恭敬、長時串習奢摩他與毗鉢 捨那瑜伽而成辦。」勝義菩提心是瞭解空性的智慧,或空 證現量。勝義菩提心是出世間的空證現量之後,是初地菩 薩,遠離世間凡夫,安住聖者道諦果位上,所以稱為出世 間。離諸戲論,當現證之後,了知諸法究竟的性質,當然 摒除了不只真實戲論,並去除了「有法」戲論,二相的戲 論,異共相等種種戲論。有法的戲論,因為現證空性時, 找不到有法的。戲論可分真實的所遮戲論,所遮實執戲論, 以及上述的種種戲論。戲論又分為有過患及無過患,如以 真實及實執戲論來說,是有過患的,以所遮真實戲論而言, 他只是看到幻相而已,所謂的真實是不存在的,戲論卻認 為是存在的,過患是有與無二者。以所依有法戲論而言, 274


它就沒有過患,空性是依某種事物(有法)說它的特徵。 所依的有法就是戲論,有法本身並無過患,如同生滅一異 等。

極光明,是因為斷除了二相及異共相而現證空性。勝 義所行境,因為所了知的所緣境,是諸法究竟性質的內涵。 無垢,是現證空性的智慧不論有無斷盡煩惱,它本身無有 垢染的。不動搖,因為具有奢摩他攝持,所以不動搖。 「宛如無風之燈,持續不動搖。」要成就了勝義菩提心, 以歡喜心,長時去串習奢摩他和毗鉢捨那而成辦的。緣空 修所生慧,要慢慢的串習,先得緣空奢摩他。緣空奢摩他 慢慢反復串習,現證緣空毗鉢捨那,這時是緣空止觀雙運。 再反復串習,就是緣空的現證空性的證量。

修習奢摩他不能斷除煩惱,只能伏煩惱現行,因為沒 有現證空性,就不能壞煩惱的種子。如《解深密經》雲: 「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斷隨眠。」又如《三摩 地王經》雲:「世人雖修三摩地,然不能壞我想,其後仍 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設若於法觀無我,既觀察已 若修習,此因能得涅槃果,由諸余因不能靜。」佛世時有 一修行禪定很高的外道,但他沒空性智慧,無法破除我執, 仍墮入輪回。唯有無我慧的正見,斷除我執才能得涅槃。

要學奢摩他及毗鉢捨那,先要了知成辦奢摩的因。住 隨順處、少欲、知足、斷諸雜務、屍羅清淨、斷貪等妄念, 以上是奢摩他的資糧。毗鉢捨那的資糧,依止善知識,遍 求多聞,如理思惟。遍求多聞是敬重聽聞,世尊宣說的十 二分教了義經及不了義經,如理思惟抉擇了義經與不了義 275


經;但是各宗派見解不同,小乘的有部及經部說一切經都 是了義經。大乘的中觀及唯識,就有了義及不了義的不同 見解;了義經應是圓滿究竟的,不了義經不是圓滿究竟的。 唯識派的了義及不了義的見解,依經文能以詞面解釋的, 就是了義,不能依詞面解釋的,就是不了義。中觀應成派 的見解,無論詞面上如何,了義是究竟圓滿,空性就是究 竟圓滿,是諸法的究竟性質,所以空性就是了義,世俗是 不了義。一部經是說空性的勝義諦,就是了義經,說世俗 諦就是不了義經。中觀自續派的見解,這部經說空性的同 時,能夠以詞面解釋無誤的,就是了義經。

了義與不了義,各宗派有不同的說法,那麼我們要以 智慧辨別,如果依經典說這部是了義經,就認為是了義經, 但是該經是否是了義經,要以其它經典證明,那就麻煩了, 還要找另一部經來證明。這部到底是了義或不了義,必須 以智慧辨別,如果與正理相違就是不了義,與正理不相違 就是了義。就是解釋基道果不違背的,就是圓滿究竟的。 另一理由在解釋自派見解時,似是符合,但是從其它經典 發現許多缺失,就是與正理相違,就是不了義。在眾多經 典最好供我們辨別的能力,最好的依據和學習的是《中 論》,無有比《中論》更殊勝的,讓我們了知何者是究竟 圓滿的。唯識中觀都主張究竟圓滿的空性,到底那一派是 最究竟圓滿的空性?這很難瞭解,必須用智慧辨別。打開 智慧之眼必須依據一部論典,這部論典是最殊勝的,就是 龍樹菩薩的《中論》,經由學習這部論,打開我們智慧之 眼去辨別。

276


修習奢摩他,先說打坐姿勢,依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氣息內外出入不要有聲音,不要太急促。止息了對外境散 亂,於所緣境恆常任運而轉,生起輕安名為奢摩他。安住 奢摩他時,思擇空性的道理,名為毗鉢捨那。為了成辦奢 摩他,「最初應將契經等一切佛語是導入真實義。」意是 佛陀所說的無常、不淨觀等,為了引導眾生了知空性而說 的。已至真實義,是細徵的空性,將至真實義,是粗分空 性的意思,攝一切令心安住於彼。安住心之後,觀察所緣 心有無沈沒或外散,將要沈沒時作意喜悅事,令心明見所 緣。若見心掉舉或恐掉舉,應該作意無常,心生厭離。如 果心都無沈掉,於所緣境心正直住,應當放緩功用,修習 等捨,如果生起身心輕安,於所緣得到自在,就是成辦奢 摩他。

為了遠離掉舉散亂沈沒的過患,不應貪著情器世間。 如雲:「貪親愛利等,則難捨世間。」又「自身本無常, 猶貪無常人。」自身是無常的,貪境也是無常的;自身是 痛苦,貪境也是痛苦的;自身是不淨的,貪境也是不淨的。 應該如此思惟,斷除一切貪境。如果有人在背後毀謗我, 那麼在背後稱贊我,我為何要高興呢?如果有人贊嘆我, 而背後有人毀謗我,我為何憂慮呢?這是遮擋了對情世間 的貪著。

(⼆二)世俗諦與勝義諦 在回向中「世世常行菩薩道。」句是能夠圓滿一切果 位的進取因,生起菩提心再行菩薩行,於是證得一切遍智 的果位。菩薩行是成佛唯一的因,也就是說有了菩提心沒 277


有菩薩行無法成佛,所以是圓滿一切遍智的唯一主因。在 眾多的菩薩行中,我們從佛的本生故事中,可以了知在行 菩薩道中,如何的難行能行。以近代來說,漢地、西藏、 印度等地,這些佛教地區,因為有以前的菩薩及佛的發願, 也有許多菩薩在行菩薩道,我們是可以看到的。在眾多的 菩薩行是方便與智慧。《六十頌如理論》說:

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 獲得由福智,所出⼆二殊勝。 菩薩的一切善行,廣的有無量,但略攝有二:方便與 智慧。因為成就究竟果位時,就是自利法身與他利色身。 因為成佛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主要是以語事業利益有情。 以語利益必須有個色身讓眾生見到,說法雨甘露以利益眾 生,所以把佛的色身取名他利色身。可是能真正圓滿的利 益有情,必須自己得到圓滿功德,才能圓滿他利,所以為 了自利,自己的道諦滅諦功德要圓滿,就是同時現證勝義 諦及世俗諦,這二者就是道功德圓滿。為了能夠獲得圓滿 道功德,必須斷除勝義諦與世俗諦,二者是異性的二顯執 著,就是最圓滿的斷功德。圓滿斷證功德,才能圓滿自利, 所以我們把法身稱為自利法身。

成佛時所追求的果位,分為自利及他利,色身是隨著 眾生根器需求,變幻多種戲論去利益一切有情,這就是他 利色身。自利法身就是在眾多的變化中,收攝於空性的智 慧中,安住於空性智慧,這名為自利法身。為了能夠得到 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在行菩薩道時所修的資糧,就是智

278


慧資糧及福德資糧二者,經由此二資糧成就佛果位的功德。 這二資糧是以實際狀況建立的,實際狀況分世俗與勝 義二諦。我們所見的萬法,每日所接觸的法,現相是存在 的。由於五根識緣境產生了多種的幻相,依這些幻相法, 就有一與異、好與壞,以及所取所捨的各種性質。可是尋 找這些法的究竟性質又找不到,如果存在的是由本身而有, 就是由境上而有,我們從境上尋找究竟性質,應該很清楚 才對,可是找時就越模糊,這表示不是從境上而有。諸法 的究竟性質,但憑見相不能滿足是真正究竟性質的存在, 而它的存在唯有依靠他緣,因此以名識安立而有,除此以 外,並非由境上產生的,這是諸法唯一的性質。所以並非 如所見般的真實,是虛假的,唯有依名言安立而有。可惜 我們並未仔細思考內涵,未經尋找假義時,產生各種幻相, 依這種幻相有苦樂的感受,這感受是實際狀況,我們並不 否認,因為有各種幻相,造成利害等。我們因此而生活, 我們並不否定幻相,可是仔細尋找它的存在時,覺得與我 們看法有違背,於是它真正的存在與看法不同,所以每法 有二種性質,所見的表面外相與它真正的性質二者,這是 二諦形成的原因。就所見的好壞,在不尋找下所見的多種 幻相,這就是世俗諦。多種幻相在尋找它的存在時,又是 另一種性質,這是勝義諦。

在解釋勝義諦時,好象空性是獨立的概念產生,這是 錯誤的。空性是依名識安立的有法,而說它是自性空。依 有法就是觀待,不是獨立自主,每一法都有它的究竟性質, 279


這究竟性質是無自性,所以說是空,因此沒有不依有法而 有個獨立自主的空性。每一法都有兩種性質,就是在不經 尋找(分析)所見的幻相,以及在尋找之下找不到它的自 性,經說一切法有二種性質,一種是虛假的性質,一種是 真實性質,就是世俗諦及勝義諦,因此二者有不同的作用。 如觀修菩提心時想到他人比我重要,這種清淨意樂生起, 是因諸法多種幻相,而產生清淨意樂。實際狀況有自他、 善惡等等幻相,才能產生菩提心。當生起貪瞋煩惱時,覺 得貪境瞋境是很真實從他方面而有的,如果執取的話,對 悅意境起貪,對不悅意境起瞋,造成了煩惱和痛苦。為瞭 解決煩惱和痛苦,了知煩惱的根本,是自己的看法錯誤, 虛假以為真實,執著如所見般的真實,為了斷除對境的真 實執著,當尋找它的究竟性質,發現並非如所見般的真實, 因此對勝義諦的了知,斷除了煩惱。

因為有了二諦的基礎,所以在道的修學上有智慧與福 德二種資糧。其實由慈心、悲心可以壓抑真實執著,但是 無法直接對治。慈心與悲心不是與痴心正相違,無法直接 傷害,能直接傷害痴心,只有無我的空正見。實際的狀況 與我們的見相,以及存在的方式有二種性質,產生了福德 與智慧二資糧;於是由道資糧依二諦成佛的。龍樹菩薩說 :佛依二諦說法,一為世俗諦,一為勝義諦。

由諸法最究竟性質的空性,真正去對治煩惱及煩惱種 子,必須證空性的智慧成為現量,才能直接對治煩惱及煩 惱種子,為了達到現證空性,在這之前必須要有證空的毗 鉢捨那,才能自身生起證空現量。為了能夠生起證空的毗 280


鉢捨那,之前要有證空的奢摩他,才有證空的毗鉢捨那。 沒有奢摩他就沒有毗鉢捨那,一般世間道是如此,更何況 出世道。為了得證空毗鉢捨那,先要有真奢摩他,在《入 行論·靜慮品》也提到。在大小乘顯密圓滿的教法中,雖 然經由九住心的修行奢摩他的方法,可是配合密乘所說的 修學奢摩他方法,那會更快而且更殊勝,就是本尊觀想, 本尊種子字,名點等的觀修去修學奢摩他,這種速度更快, 而且會獲得更大的加持,在觀想的同時會累積更多資糧, 有種種不同的殊勝,這是屬於經由密乘本尊瑜伽修奢摩他 的。假設與密乘修行毫無相關的話,當然以顯教的九住心 修習奢摩他,也可以成辦。說到所緣境有很多種,以緣佛 像來說,在緣佛像時不但可以專注一境,也有功德,所以 緣佛像更殊勝。

(三)把逆緣轉為道⽤用 總而言之,正行奢摩他能不能圓滿,看他的因緣具足 不具足,在眾多因緣中,主要是寂靜處,應該捨去塵緣住 靜處,莫與凡愚攀緣。這裡的凡愚,是幼稚的思想,不會 把煩惱視為仇敵,卻認為煩惱是應該的。如果住在寂靜處, 我們會得到自在,因為滿足,可避免許多煩惱。

修法時最有成就的,能夠把今世的利益完全放棄,入 山閉關修行就是為了佛法。在藏傳修心者中,最有成就的 頂勝莊嚴,就是彌勒日巴尊者。迦當派的先賢說:「我們 應該把心放在法上,在行法時要做最壞打算,即使我成為 乞丐,我也不放棄修行,乞丐會餓死也無妨,但也不放棄 修法,如果孤零零的一個人死去,也用不著他人擔憂。要 281


有這種最壞的打算,於是堅定自心,一生會好好的修 行。」如果有這種想法那是最殊勝的。修心者當中具有這 種意志力,具有這種堅定心力學習,那是相當殊勝的。

把今世的利益完全放棄,幾乎是很難做到,下定這種 決心去修學更是困難,真的所有佛子都這樣做大概會餓死。 而今多數能做到的,不以諂媚無慚無愧妄語等過失,而以 清淨意樂滿足衣食等生活所需,這是一般佛弟子能做得到。 在自己生活條件具足的情況下,如何以自己善良的意 樂去幫助別人,使社會得到利益,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以自利去幫助社會,對社會做出貢獻,自己必須先能自立 才可以,如果自己本身有問題,為自利而對社會做出貢獻, 那是不可能的。在一般生活條件具足情況下,能否以佛法 教義使內心獲得滿足之後,再盡量去幫助他人,滿足他人 所需。內心的安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外在生活條件即使 具足,可是內在永遠不能滿足,是不會快樂的。俗語說: 「國王很富有,內心最貧窮。」意思是說雖然有錢有勢, 可是內心貪得無厭,永遠不能滿足,永遠是空虛的感覺, 因此內心最貧窮。可是乞丐不同,雖然生活條件很差,如 果有人施予一餐美食,他內心會很滿足,也會做個甜蜜的 夢。可見內心滿足是最重要的,而並非依愚痴的方法使內 心滿足。

今天是二十一世紀,我們要成為現時代的佛教徒,就 不應該逃避,認為這是父母給我的佛教觀念,這是一種習 俗,如以此種概念學佛,未免太狹窄一點。把世界的趨勢 282


以及變化,種種情況瞭解之後,再作比較佛法的偉大精神 在哪裡,為何佛法值得學習?對佛法改變內心的內容等, 瞭解之後建立信心才是需要的。如果真正生起這種信心, 對外在的物質條件隨著發展的同時,我們內心也能隨著平 順,這才是佛子所需要的責任,這種信心才是需要的,否 則隨著愚昧的信心而走,口中念阿彌陀佛,我覺得這種幫 助可能不大了。

所以瞭解佛法之後,盡量把逆緣轉為道用。如果光是 靠愚昧的信心,遇到困境時,對治困境似乎沒有關係,好 象逃的遠遠的,會感覺到信心仍然隨困境走。今天學佛的 原因是為瞭解道理,如何把逆緣轉為道用,於是平時思惟 煩惱的過患。如《入行論》所說,瞋心生時,我們應如何 觀想,然後去消滅瞋心。這些反復思惟去行持,這才是真 正的佛弟子、行法者。我不是說我很能幹,是佛法中確實 有這種口訣,這樣思惟學習。如果能真正做到這樣,不只 今世安樂,而且活得很有意義,於是生生世世走上增上生 的道路,而且會越來越圓滿的,所以首先要努力的學習, 這點是很重要的,平時多多保持正念和正知。例如這次聽 法之後,過去逛百貨公司的心態我要這個要那個,而現在 我不需這個,不需那個,心想已經有了,學這種知足和滿 足,這才是真正利益。遇到不喜歡的對象時,應該馬上提 醒自己,一種眾生都想離苦得樂,即使我不喜歡他,可是 他也想離苦得樂,經由這種方式修自他平等。或者經由不 歡喜,才能有修忍辱的機會;如果他反應是歡喜,就無修 忍辱的機會,因此感恩他。

283


盡量把逆緣轉為道用,佛法才真能幫助我們,讓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把逆緣轉為道用以外,甚至在夢中煩惱生 起時,也能夠讓對治力持續。一般蓋房屋時設一個客廳, 一個佛堂,進佛堂學佛,出佛堂同沒有學佛並無二樣,這 種觀念是錯的。一大早進佛堂念佛的原因,讓今天都能保 持一個善心,有意義的度過這一天,如果早進佛堂念佛, 離開了佛堂,見到不喜歡的人,就同他打架,隨著煩惱行, 那麼今天早上念的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在任何時保持正知 正念,看著心是否隨煩惱走,這才是真正的修心者。所以 先賢說:佛法與自心,如果覺得中間有一個人的距離,這 就不對了。所以自心與佛法是不可以有距離。如是一天的 修行,一年的修行,慢慢的走上去,益處就很大了,自心 才能真正得到改變,如能做到這樣,這是非常圓滿。有些 人會覺得學法要學最好的法,不是最好的法就不修了,這 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如同吃飯都要吃美食,要是不好吃 難道就不吃了嗎?如果瀕臨餓死,仍然等著美食,豈不是 最愚痴的行為。佛證得一切遍智,當然說法也希望眾生得 一切遍智,可是佛卻隨一切眾生根器,應眾生的希求,說 出三乘法。實際狀況是如此,因此在佛法修行次第中,有 高低不同層次,如果我們行法時,想要一步登天,或只想 修最好法門,我覺得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有次第的盡自己 能力修學,才能慢慢增上。

(四)思惟貪著的過患 《入行論》中觀想五欲中淫欲的過患,寂天菩薩是位 出家男眾,在此對出家男眾說淫欲的害處,因此說了女身 284


不淨觀的觀想方式,修心者可以分為男女二眾,女眾可以 觀修男身的不淨。有人讀《入行論》覺得男女不平等,在 佛教男女絕對平等,不會說這法門只有男眾可修,女眾不 可修,在戒經雖有男女高低的差別,是因為當時印度社會 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非常強烈,地方習俗的緣故,制定這種 戒條,但精神上男女是平等的,佛制定的戒,最殊勝的是 比丘具足戒,同樣也給了比丘尼,精神上佛陀同樣的給了 戒體,在因應地方習俗,男女的地位高低有些不同,所以 有差別。在密乘中我們很清楚的了知男女是絕對平等。

身體是不淨性質,有時為了貪著自己的身體,愛護自 己的身體,這種生老病死衰損的身體性質,有何值得我們 愛護呢?仔細地想身體是不淨的性質,是血肉發爪涕淚皮 骨等三十六種不淨物所組成,不淨執為淨的錯誤觀念。仔 細的想促成身體主因,是父母精血,我們只認為是身體, 所以執取它而已。父母精血本身是不淨物,我們看到自己 或他人流血會害怕,如果是乾淨的,就無需害怕。當我們 放射性掃描身體,只有骨架而已,我們身體真實性質,是 種種不淨物質所組成的,仔細解剖是骯臟的東西,不值得 貪著的,可是隨著淨的概念,不只貪自身而已,而且也貪 他身。所以要了知這種貪著是由錯誤的觀念,如果仔細的 想,為了能夠生存,要飲食,要最好衣服包裹,吃了東西 經由消化,吸取營養部分維持生命,其餘廢物排泄,體內 器官似乎專為製造排泄物,身體是製造排泄物的大機器。 如果飽了,頭腦反應不要吃了,餓了要吃了,然後排泄, 身體只作這些工作,這似乎是身體唯一的責任而已。以身 285


體的本質來看,幾乎不值得我們去追求的,排泄正常,表 示健康,反之不健康。身體健康的排泄物,是悅意的排泄 物,身體的性質就是如此。

但是獲得人身的好處,有這樣的工具,就有智慧可以 想種種道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因為有這個工具,可以 圓滿自利利他,對社會貢獻,所以要好好珍惜身體。如果 遠離這種智慧,光是觀察身體的作用和性質,不值得我們 貪著的。這是配合不淨觀,如果與其它內容思考,就有環 環相扣的感覺。

對於男女貪欲應觀不淨,以及貪欲的過患。對財務貪 著的遮擋方法,缺錢時痛苦,賺錢時也痛苦,有了錢想更 多錢也是痛苦,錢多了要如何儲存也有痛苦,又害怕他人 騙你偷你喪失的痛苦。雖然錢也給世間安樂,如果只是追 求世間安樂,會也帶來很多痛苦,不會真正得到安樂的。

成辦資糧的種種障礙,主要是對五欲的貪著的散亂, 遠離這種散亂之後,應該專注一境令內心安住修學禪定。 只修禪定是不夠的,應該觀修菩提心。

願消三障諸煩惱,為了斷除三障諸煩惱,應該生起真 明瞭的智慧。真明瞭智慧大致分二:在修忍辱時說到瞋心 的對治力,如何以壓抑的方法對治瞋心。如何對治貪心修 不淨觀等,這是一種。另一種是一切貪瞋來自痴心,痴心 的對治,是瞭解痴心所執境是不存在的,這種空正見是與 痴心正相違的,這對治力是智慧品所說的。

(五)修習⾃自他平等觀

286


修菩提心自他換之前,要修平等捨,修平等捨時不只 斷除對仇敵的瞋心,以及親友的貪心,還要思惟自他都有 離苦得樂的想法,因此自他都是平等,在此的平等捨,不 只是對怨離瞋,對親離貪,而是自他都想離苦得樂平等捨。 平常觀想自他都要追求安樂,可是追求安樂,未得真正安 樂而仍然得到痛苦,這是方法錯誤。既然遍虛空一切有情, 想要得到安樂的當下,卻因為不知方法,得不到安樂,豈 不同樣可憐嗎?一樣可憐的眾生,何必去分自方他方生貪 瞋,實在毫無道理。如同一群無助的難民,大家想都得到 快樂,卻無助緣可得快樂,在這群眾中,我難道該對這位 好對那位壞,這是不合情理的,因為同是難民。以這種方 式思惟遍虛空有情,都想得到快樂,因為不懂方法,都無 法獲得快樂。自他都是處在困境中,又何需分這是貪這是 瞋的對象呢?這是一種想法。由痛苦的想法如上述,要離 苦不知離苦的方法,於是被痛苦壓迫。雖然已證阿羅漢果 位的聖者,他們已斷煩惱,可是被煩惱習氣纏縛著。遍虛 空有情都被煩惱及煩惱習氣所控制,而何必分彼此,所以 不應有愛憎親疏的分別心。

從無始以來,沒有一位有情未曾為我的父母、親友, 以知母來觀待,以前都是對我有恩的母親,在眾多母親中, 何必區別誰是最好或最壞的,或我應愛這位或那一位母親? 他們都是對我最有恩惠的,我應該感恩。無論眾生對我們 是好是壞,都曾為我母親,應該感恩才對。一切眾生對我 都有極大恩惠,沒有眾生,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切世 間出世間的快樂,皆由眾生而有。

287


從我們人身形成始,一切的安樂都是由眾生所帶來的, 在成為人身之前,也是由行十善業而感人身,在得人身之 後,一切的享受和安樂,和增上生的圓滿,都是眾生所賜 的。我們在母胎十個月,父母精血形成人身,能夠活到現 在,不論直接或間接,都是和不認識的眾生有關,如同衣 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一切,都要經過無數的眾生才能得到, 如果只有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我們的安樂都是依賴一切 眾生,我們應該要知道感恩。就以其它動物及無情來說, 花草樹木這些都與我們有關係,我們是依有情及無情等眾 多因緣才能生存。因為愛我執的原因,總以為是自己的本 領生存,實際狀況都是依賴他緣,單憑自己是不可能得到 安樂。所以從母胎到現在,一切的安樂,以及將來解脫的 安樂,行十善行等,戒定慧,一切遍智,都與他人息息相 關。既然一切眾生都是我們成就功德的緣,又何必分貪境 與瞋境。我應該等視一切眾生愛護他們,幫助他們。如< 《入行論》雲:「眾生苦樂殊,求樂與我同。」

自己的快樂痛苦,和他人的快樂痛苦是不同,我何必 在意他人痛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他人的苦樂,與 我們有密切關連。如果四周的人都是痛苦的,你不可能有 快樂。既然自他有情都想離苦得樂,所以追求快樂,我要 快樂,他人也同樣的要快樂。為何他人不重要,而自己想 快樂就重要,這是不合理的,自他皆相等。自己有權利和 能力要離苦,他人也同樣;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因緣,一 切眾生都有成佛的種性。自己永遠是一個,而他人是無量 的,何故捨無數而求一人安樂呢?如《入行論》雲:

288


⾃自與他雙⽅方,求樂既相同, ⾃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獨樂? 如果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自己的快樂是直接感受, 他人不是直接的,我的傷害是直接的,他人傷害則不是。 為何為了避免未來的痛苦,現在做種種防護,那麼未來的 痛苦,不能直接傷害現在的你,何必現在預作防護?自己 的快樂比較重要,他人的痛苦我何必分憂,因為他是他, 我是我。如果有這種想法,你認為快樂和痛苦是暫時性, 因為自己快樂和痛苦是直接感受,他人的快樂和痛苦是間 接,所以只要解決自己痛苦,不要解決別人痛苦,這就錯 了。如《入行論》雲:「自與他雙方,厭苦既相同,自他 何差殊,何故唯自護?」如果說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是 同一個,所以要防護未來的痛苦,他人不是我啊!你是常 執。生時的你並不是死時的你,因為是分開的,那麼現在 的你和未來的你,也不是同一個,這種常執是錯誤的。如 雲:「若謂自身苦,應由自防護,足苦非手苦,何足手護 足?」自己痛苦由自己守護,他人痛苦我為什麼要守護, 因為我同他是分開的。那麼你要守護的一定是痛苦的部位? 手的痛苦應該由手自身守護,腳的痛苦應該由腳守護才對, 那麼腳痛不應該用手去幫助。

總而言之,前面所說的前後同體的常執,以及自己是 自主的想法,在自他之間作了區別,這是不應有的。如果 仔細分析,我不是有自性,是完全依賴因緣而有,依賴他 利而有,不是自利而有,都是唯名安立的,只是無始來隨 著無明執著,一直認為我是很堅定的,於是產生愛我執。 289


因為自他二者都是沒有自性的,自無自性,他亦無自性, 二者相同,都是唯名識安立而有,何須分你我,為何我比 他重要?這是不合理的。

(六)愛他⼼心無邊功德 如果悲心是不忍見眾生痛苦的憐憫心,當他人遭到痛 苦時,我無能力幫助他,於是產生了憐憫,希望自己能夠 提起責任心去幫助他人。那麼自己已經夠痛苦,還要承擔 他人痛苦,這豈不是苦上加苦嗎?我是不想要的痛苦,他 人痛苦變成我多餘的負擔,這與我想離苦得樂的意趣相違? 如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思惟眾生是無邊的,痛苦也是無 量無邊的;當你思惟時,心中感覺無比的難過傷心,這種 感覺而讓你想去做很有意義的事。因為有這種悲心的緣故, 無論直接或間接想去幫助他人,解決他人痛苦。若提起心 力生起悲心時,內心是充滿著勇氣,依這種勇氣及心力, 將來絕對能夠幫助他們,只是目前悲心沒有串習而已;只 要悲心串習成為自然,真正可以利益很多眾生。

悲心信心,同樣是善心,當我們被真實執著所控制, 有時以悲心信心觀想時,如對佛的功德產生真實信心,皈 依時是皈依真實的佛。悲心生起時,見到真實的眾生,不 忍他們受到真實的痛苦,於是想去幫助真實的他們。這種 悲憫及信心,雖然有時與真實執著並行,但並非悲心與信 心一定要由真實執著產生的,只是我們空正見不圓滿;如 果串習夠了,將來依由空正見,生起悲心與信心時,於是 見空性的佛作空性的皈依,或是見空性的眾生,不忍他們 受到空性的痛苦,於是生起空性的悲心,就是所謂的無緣 290


大悲。如果一切的悲心,都要由真實執著而生,就沒有無 緣大悲。

前說貪心瞋心由真實執著而有,由於真實執著,見一 切存在的都是獨立自主的,悲心可以緣一切眾生,貪心瞋 心無法緣一切眾生,當自己遇到痛苦時,就有遠離痛苦的 想法,這種想法很容易帶來瞋心,因為緣著一個獨立自主 的我,他是無奈情況下獲得痛苦,由此因緣而產生瞋心的。 如果緣他人痛苦時,並非出於無奈的,也不是個別去緣他 人痛苦,不是以真實執著的相去緣他人痛苦,是緣一切眾 生的痛苦,在思想上已經寬廣的多,心胸非常開朗,是志 願去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心力是無比的,與自己遭遇痛 苦不同,自己是無可奈何的接受,有這點差別。所以緣他 人痛苦時,乍看之下,似是多餘的負擔,其實因無比的心 力,早已勝過自己的痛苦。因此觀想悲心時,真正能夠利 益自己和他人,何需在意承擔他人的痛苦,即使是痛苦也 是值得,因為一個人的痛苦,可以解決眾多人的痛苦,智 者何不為?如《入行論》引本生經雲:

妙花⽉月雖知,國⺩王有害意, 然為除眾苦,不惜殉⾃自命。 所以一苦能除眾苦,何樂不為?

如法串習悲心,隨時隨地無論直接或間接,都會歡喜 的為利益眾生行善法。一人痛苦能夠解決一切眾生痛苦, 這是很值得的,應該去行持;如果一切眾生都痛苦,你一 個人也不會快樂。如果一切眾生都被強烈煩惱折磨,你卻 單獨享受涅槃樂,難道內心能安?如果周遭的人處在飢餓 291


死亡邊緣,你卻在他們當中獨自大談美食,感受如何?難 道能下嚥嗎?人之本性是不可能有此行為。周遭的一切人 都痛苦,如果只追求個人的安樂,有違常理。你希望這世 界美好的存在,願周邊的人有顆如意寶鬘的悲心。因為唯 有這顆悲心,願造福人群。這不只是宗教信仰的悲心法門, 縱使沒有宗教信仰,為了他人生活的安樂,社會的安樂, 悲心也是需要的。因為只有人這顆善良的心,才能給人利 益和安樂的。

自己有了種種善行功德,不應炫耀,應把一切善行的 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從今起我當盡量修習悲心,盡量利益 一切眾生,讓自己未生的菩提心早日生起。

以我們身體來思考,身體是父母的精血而形成,父母 精血沒有意識結生時,是屬於他人,不是我的。意識與父 母精血結生時,於是產生我執我所執,覺得身體是我的。 因為有了我及我所執,同樣的他人與自己毫無相關,但不 是把他人作為我或我所想;既然由我我所想串習,可以把 原不是自己的身體(父母精血)變成為自己的;同樣的串 習力量,盡量的愛護他人,或同他人距離拉近,關懷他人, 藉由關懷心愛護他,你與他之間的距離可以縮短,最後真 正去愛護他人。如同對外在的東西,因為你喜歡他,當這 東西不慎壞損,感覺很傷心,如同身體受到損害,其實身 體與它毫無相干,因為我執的力量,就有痛苦的感受。所 謂的喜歡與不喜歡,並不一定是與你身心相連或分開,由 於串習的力量,把距離拉近或放遠的。因此我們對一切眾

292


生,可以做到這樣串習去愛護,就能對每一有情,如同愛 護自己般去愛護他人。

仔細的想,愛我執到底有何益處,愛他是真的不好嗎? 愛我執是只想自己的利益,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只想自己 的好處,貪瞋痴殺盜淫妄都來了,造作十不善業。造作十 惡業是貪著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利益受到損害,就產生 瞋心,其根本把自己看得很重,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感受 勝於他人,於是貪自己瞋他人,由此十惡業而感召不想要 的痛苦。在生死流轉中的痛苦,不但是由我執而產生外, 已證涅槃聲聞阿羅漢,不能斷所知障的原因,雖有空正見 不能正對治所知障,就是因為缺乏愛他心。雖然解脫了輪 回痛苦,卻墮入寂靜邊,不能圓滿一切功德,都是由於愛 我執。有時在夢中為了自己,也想傷害他人,如果仍然跟 著愛我執走,就沒有快樂的希望。

上述的種種痛苦,不可能由愛他心而有;如果是想他 人比自己重要,就不會有上述的問題。例如一個家庭中, 每人都想自己的利益,不在乎他人的感受,這個家庭是不 可能和諧的。一個家庭成員彼此互相尊重,非常在乎他人 的感受,盡量配合他人,這個家庭一定和睦相處;這點我 們可以親眼可以見到,而且是很切實際問題。所以輪回的 痛苦都是愛我執產生,即使得解脫也墮寂靜邊,也是愛我 執而來。不在乎他人是愛我執嗎?一定是壞嗎?其實也不 一定是壞,阿羅漢並不是完全輕視他人,不在乎他人,他 只是不把他人視為重要,成辦他利,而並未想傷害他人, 或完全不在意他人,只是並無承擔利他的事業,所以墮入 293


涅槃的寂靜邊。愛他心並不只是不輕視他人,是一種責任 感,或是認為他人比自己重要,才是真正的愛他心。畜生 道有了愛他心,就有很多伴,於是活得更快樂。一個人能 為他人著想,也會活的更快樂。

總而言之,無論學佛或未學佛以及批評宗教信仰的人, 如果內心保持一顆愛心,他常在意他人,也會很快樂的。 有些想以權力,壓抑人們的情緒,人們活得不會快樂,時 常抱著疑慮的心態,內心缺少對他人的信賴,對他人的愛 心,主要是缺少對他人關懷。時常為他人著想,尊敬他人 的立場,內心才能真正快樂,才值得他人贊嘆。我們從無 始以來,一直為自己著想,所以一直感到痛苦。既然不想 痛苦,換一個角度多為他人著想吧!經由上述理由及論典 內涵,打開我們的智慧眼,仔細思惟觀察,愛我執的過患, 愛他心的功德,作一比較為所行及所捨。

身體的手足等支分,為了「他們」的安樂,也為了自 己的快樂,都要努力地守護。「他們」的安樂,既然是快 樂的因緣,所以都要守護;那麼同是他們的安樂,是自己 快樂的因緣,也應該守護,而且守護的時間是永遠的,因 為不要痛苦要快樂。無始以來,因為隨著我執造成眾多痛 苦,為了遠離痛苦,並已瞭解苦因,應該去愛他才是。由 於愛他的串習力量,以前不想接近,非常討厭的仇敵,最 後成為自己的好友,分秒都不想分離。這是由於串習力而 改變,一定能夠隨著串習力量,改變愛他如同愛己般。無 論是暫時或究竟利益,都是由愛他心所產生。那麼,從今 天起把愛我執視同毒藥般,要完全的捨棄,從今以後立志 294


不要隨著愛我執行,這種不好的心態要徹底摧毀,以愛他 心去承擔一切。以前因無知而隨愛我執走,認為我比他人 重要,今天我了知過患之後,不應該再把自己看得比他人 重要了,而棄捨他人而不顧,應該更愛他人才對,把他人 看得比自己重要。這種菩提心的口訣,是有智慧的、有心 力的菩薩所學,是「勝妙秘密訣。」

一切有情都是為了守護自己安樂而保護自己,畜生道 有情為了安樂,只知保護身體,因為他們智慧不夠,無法 為未來著想而作準備;可是人因有智慧,不只守護身的安 樂,也可以守護心的安樂,既然有此難得人身,就該善為 利用智慧獲得究竟安樂,才是了知人與畜生的差別。如果 人只追求滿足今世的需求,那麼同畜生道的基本想法是一 樣的。在自稱科技發達文明的社會,仍然大肆開發養豬場 養雞場,號稱經濟開發,去適應消費者有更多肉食。當瘟 疫蔓延時,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就殺害了無數的動物。這 些作為是在幫助經濟發展嗎?從另一角看,在不需要的情 況下,製造很多麻煩,為何要養那麼多,當瘟疫來時又要 殺那麼多。可憐的動物是無辜的,被人類完全操控,問題 是在不需要的情況下製造出來。如同搶劫等多種不當行為, 只是謀取個人利益而已,不在乎他人想法。以妄語來說, 有人以為這是人的天性,不妄語無法在社會立足,不欺瞞 他人就是無能,越會妄語就表示很能幹,幾乎都有這種顛 倒現象。現在世界上有很多集體抗議,他人做法不對,或 要求改變,這種權利是可行的,但要瞭解問題的根本在那 裡,要抗議就要尋找根本,可是我們忽略這點。

295


如果你的想法,把一切都佈施給他人,還剩下什麼? 因為有此想法的愛我執,會有衰損。把一切都給他人,我 還有什麼可以給他人呢?上面是緣自己想,這裡是緣他人 想。想法是一樣,但根本目標不同,一是緣自,一是緣他, 所以有天與魔之別。

為了自己的口福,為了自己的莊嚴,不惜殺害了無辜 的眾生,吃他們的肉,穿他們的皮,造了這種業,必墮三 惡道受果報;即使果報受完,生在人間仍感短命報,這是 因為傷害他人而產生。相反的,完全幫助他人,在乎他人, 而且想他人比自己重要,由此能生道諦功德,而且生生走 上增上道。以此圓滿的意樂,圓滿的加行,使我們獲得一 切遍智,無量功德的果位。如果緣一切眾生,希求一切遍 智,念六字大明咒一句,積聚的資糧是無量。如緣個人的 利益去念,功德就非常的小。因為所緣不同,功德大小不 同。

為了自己能夠高高在上,而去輕視他人,所感果報是 卑愚中最卑愚的人,這是很現實的因果問題。如果把一切 眾生視為比自己高,願意自己為眾生僕人,因為如此因果, 你會受到眾生重視,於是你永遠是高於一切眾生。

如果為了自己利益,不惜眾生的感受,命令他人當你 僕人,這種果報是當他人僕役的痛苦。如果你誓願去幫助 他人,或對社會做出貢獻,犧牲自己的利益,因由你偉大 的精神,自然受到他人贊美,受到他人推崇,將會成為一 位優秀的領導者,後世也能生在高貴的種族。如《入行論》 雲:

296


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 ⼀一切世間苦,皆由⾃自利成。 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安樂,都是由利他所生;一切世間 的痛苦,墮入生死的苦;出世間的苦,就是阿羅漢入涅槃 槃寂靜,都是由自利所感。佛說:我不必多說,凡夫由愛 我執,永遠是凡夫的流轉生死。我們無始來以愛我執追求 快樂,如今仍未獲得究竟快樂,將來仍以愛我執追求快樂, 也是永遠得不到究竟快樂。佛是利他而成佛的,應該仔細 的觀察。

(七)轉愛我執成愛他 瞭解這些道理,不該再隨愛我執轉,努力斷除愛我執, 刻意生起愛他心,利益一切有情,努力精進,不用說一切 遍智,就是今生也必然活得很安樂。如果仍隨愛我執走, 不必說後世,連今世也無法安樂。如果人與人之間欠缺愛 心,也不可能得到快樂,不但家庭社會都無法安樂。

原本愛我的心,轉成愛他的心;原本捨棄愛他的心, 轉成捨棄愛我的心,把這種愛完全轉移,稱為自他相換。 從無始至今,我們都是為自利著想,未曾為他人想,為他 人做出利益的事業,從今起改變想法,我要行他利事。宗 大師說:「我們如果行他利,自利即身可成辦。」內心深 處為他人著想,業果是非常現實,想的越多,得到的也越 多。自己成為他人所擁有,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想法等一 切都成為他人,把自己的身心等因緣,成為利他的因緣, 不要成為傷害他人的因緣。從今起了知愛他心的功德,愛 我執的過患,我不再隨愛我執轉。於是有情比我更重要, 297


故當尊有情。原本隨著愛我執的我,決定要成為愛他心的 我,這個愛他人的我,決定去搶奪以前愛我執的所有,為 了利益一切眾生。隨著愛他心轉的我,以及隨著愛我執轉 的我。以愛他心的我為主,見到愛我執的我,比我有功德 時,我嫉妒他,把他所有功德搶奪回來。如果愛我執的我 不如我,我輕視他。

觀修時,首先把自己為中心,保持正直心,不屬於愛 我執,也不屬於愛他心;然後思惟愛我執的種種過患,他 可以不惜一切傷害他人,而且眼光短淺,心胸狹窄,那麼 自私自利,就是愛我執的我。再以正直角度看愛他心的我, 他為何如此偉大,隨時隨地為他人著想,不惜一切犧牲自 己,歡喜地去圓滿他利。於是經由正直態度去分析時,慢 慢就會偏向愛他心的我。然後你就會與愛他心的我,溶成 一體,最後再去對治愛我執的我,他比你高,把他的優點 取過來,你與他平等,同他競爭,也把他的好處奪過來, 他比你低輕視他,把它好處奪過來。

同樣觀想愛我執的我在左,愛他心的我在右,讓他們 競爭。對高者修嫉妒。雖然我不如他,他人都贊嘆他,他 似乎很快樂,我卻在受苦。乍看似乎他很有學問,我不如 他,實際好與壞是觀待的。愛他心的我啊!不要灰心,因 為好與壞是站在不同角度來安立的,也有比你差的人,那 你就是好的,不要因為比愛我執的我差,你就難過,愛他 心的我,你不要灰心。其實是因為煩惱,所以戒衰退,不 是愛他心的我本身問題。如果愛我執的我是懂得道理的, 是應該幫助我才對,應該去行苦行才對,可是他並未如是 298


行。愛我執的我雖然學問比我好,他很自私,不但不幫助 我,反而輕視我,他是自私的人,不值我尊敬。

對等者修爭,就是愛我執的我與愛他心的我,二者的 爭論,愛他心的我要爭勝愛我執的我。對卑者修慢,是愛 我的我比愛他心的我要差,愛他心的我對他起慢,以慢心 折損愛我執的我,你(愛我執)那裡比得上我,慢是假名 慢,要努力勝過他的意思。

「我執與生死,百般折損我。」是如何破除愛我執, 及愛我執相同的真實執著的我執。因為二者的執著,使我 們從無始以來,一直想要安樂而得不到安樂,對安樂的渴 望、等待,連夢中也想要得到的,卻始終無法成真。我們 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都是不吉祥的,不想要的痛苦, 卻源源不斷而來。窮人有窮人的痛苦,富人有富人的痛苦, 修行者有修行者的痛苦,幾乎無人不苦。這些原因都是由 於愛我執及我執的操縱之下,所產生的種種痛苦。今天如 果能夠把愛我執減少,愛他心增長,或是我執減少,空正 見增長,這樣必能使我們內心獲得真正安樂。

二者執著斷除的方式有二,一者比較溫柔的方式,一 者比較粗魯強硬的方式。首先說明以較溫柔方式,斷除二 種我執。從今起了知愛我執的過患,及愛他心的功德,我 執的過患,空正見的利益之後,應該努力修行。如《入行 論》雲:「是故當盡心,勤行眾生利。」如理的思惟,佛 是實語者,不妄語者,依教奉行,才能真正體會的。如果 之前了知二種我執的過患,今天就不會如此痛苦;因為以 前不了知,今天仍舊是凡夫。應該怪自己以前,當敵人不 299


快樂時,我很高興,他人比我低下我安樂,我只想到自己 利益,不想他人的利益及感受,我是那麼自私,為何不知 責怪隨著愛我執的「我」呢?「我」既然如此惡劣,應該 把他消滅才對,我就可以遠離那個愛我執的安樂,去承擔 他人的痛苦。我應該隨時觀察我的起心動念才對,即使他 人犯了大過失,自己應該歡喜的去代替他人的過失,自己 如有小過失,也樂意在大眾面前懺悔。總而言之,以前是 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傷害他人,從今起為謀利他人, 願我能受一切傷害,為了償還以前的過失,他人再大傷害 我,我也不在意。從今起我該努力利益有情,從無始以來 我未曾作如此偉大事業。

以粗魯方式斷除愛我執及我執的方式。以前未見愛我 執的過患,我被你(愛我執)騙了,以前也未曾觀察諸法 的究竟性質,隨著愚痴而轉。現在了知愛他心的功德,跟 隨你的過患;我了知空性的內涵,我執的過患,我已覺醒, 不再隨你走,你們不要再欺騙我了。「悉摧汝驕慢。」這 裡驕慢有二義,一是真實執的驕慢,真實執著是諸法未經 尋找是顯現的,尋找時找不到,你不要騙我諸法顯現都是 真實的,我已了知那是虛假的。一是愛我執的驕慢,你別 假裝你是我的好友,幫助我,會永遠給我安樂,要快樂只 有愛我執。現在我已覺醒,我決心摧毀你們,我瞧不起你。 我已經把愛心佈施給一切眾生,從今起我將為他們努力。 如果要珍惜自己,不要以愛我執的珍惜自己,應該珍惜他 人利益,因為我已施有情,今後我屬於他人,要聽從他人 支配。

300


雖然身體有種種過患,不應該貪著自己的身體,但是 身體是修法的工具,使我們具有足夠的智慧,辨別何謂所 取所捨;有足夠智慧去成辦善良圓滿的菩提心,可以善為 利用身體。以身體本身而言,並無功德,是不淨的性質, 可是他是良好修法工具。

從往昔至今隨著兩種我執,潛伏在我心的深處,我皈 依這兩種我執,所作所為都是凡愚的行為,始終無法得到 真正的安樂。現在為了要得到究竟安樂,我已厭惡了凡愚 的行為,我要聽從賢聖的教誡,以及追隨他們足跡,努力 不放逸的精進。因為道諦功德增長不是容易的,如果不恆 常勤行精進,是無法遠離痛苦的。

(⼋八)串習空無我正⾒見 經由專注一境修禪定,為了能夠緣空,首先在緣空奢 摩他之前,必須了知空性的道理。在密乘中說:當證空智 慧提升,能夠瞭解空性更細微,以量輔助增進部分,這種 修持必須依止眾多因緣。以一般教法總相修持,有次第的 經由聞思修,首先聽聞空性道理,由了知無自性的內涵, 反復串習,從感覺上諸法真的無有自性,感覺越強烈時, 完全是真實的、是獨立的執著,就慢慢減少了,所以首先 反復思惟的智慧是很重要的。之前說到蓮花戒大師在興盛 正法時,破斥摩訶衍和尚,只要打坐就可以。其實學習是 很重要的,否則沒有如所有性的智慧,就無法獲得解脫。

如《修次中篇》雲:「成辦奢摩他已,次當修習毗鉢 捨那。」在此要生起緣空毗鉢捨那之前,必須生起緣空奢 摩他;在生起緣空奢摩他之前,要先生起空正見,要了知 301


空性的性質,空性的內涵,否則就沒有所謂的緣空奢摩他。 主要的煩惱是貪瞋痴三種,貪是有一個所謂的悅意境,以 及見到悅意境的人,這二者互依的情況下產生貪;如果這 個人不當它是悅意境,也無法生起貪。例如同樣的境,有 人說美麗,有人說不,同是一個境,就有不同的看法。如 同一位婦女,一個看是媽媽,另一位看是自已的女兒。是 依不同的角度,看法就不同,境不是永恆不變的。同一個 境雖然有悅意及不悅意,會不會產生悅意不悅意相的作用, 這是看者本身的問題。所以貪心未生之前,悅意相要生起 時,依賴的境以及見到悅意境的人,二者因緣和合產生貪 心。所以作者及所作境,是貪心生起的主要者,因此分法 及人(補特伽羅)。貪瞋生起時最主要的是作者及作事, 作事名為法,緣法產生貪瞋。

一般認為是我的眼睛直接見到色法,當人感受痛苦或 快樂時,會以為是心直接感受的。快樂的感受,並非痛苦 的感受;有時會想我感覺快樂,我感覺痛苦。好象我同感 受分開,我的本體是存在的,痛苦和快樂是暫時性。我的 眼睛看到東西時,知道不是眼睛,我及眼睛好象分離的。 背後隱藏著我,藉由眼睛看到,說我看到。前面說到我年 青時、老時、健康時、衰退時,會有個我持續的想法,這 是很自然的現象。為何外道在過去三千年的歷史中,一直 在尋找我的時候,他們說:我在五蘊中是找不到,我同五 蘊不相關,我是個別體,是異性的,我的性質是持續的, 個別特徵是會改變的,所以說我是常法,因為身體會變我 不變,如同感受會變我不變。我是一個,身體有許多支分。 302


好比今世到後世,身體會變我的續流不變,我是常。這就 是常一自主的我。我和身體是異性、是分開的。這是外道 的我執。

內道不認為有這種我的存在,我是依身體安立而有。 如同車子是由車輪車身等零件組合而成,取名為車。同理 依賴身心安立為我,可是會有一種感覺,認為我可以控制 我的身心,被控制的身心及控制者的我,好象我是背著包 袱,身心是包袱,感覺補特伽羅是實體有的(正量五部見 解)。於是尋找這種我真的有嗎?如果有,應該有地方可 以找到,可是找不到,所以生起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空(粗 分的人我空)的見解。經由這種空性,可以斷除人我執, 也就補特伽羅實體有的我執。斷除這種執著,可以減少許 多煩惱,這種無我見是佛教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

例如我們到商店看到一樣東西,首先並不感覺怎樣, 如果花錢買下,對這東西又是另一種的感受;東西是一樣, 因為付了錢屬於你,我執令你貪著它。可以肯定的人我執 增長貪瞋,如你在商店看東西,不小心掉下摔壞了,頂多 只是心存過意不去,如果買了拿回家摔壞了,這下受不了。 可見隨人我執一定會造成許多貪瞋。在你未買之前,不會 有很好看的想法,只有細微貪心存在,這是由法我執所生。 我們講煩惱生起過程中,有二個基層因素,一個作者及一 個作事。從作者上經由補特伽羅的實體空概念,消除對人 我執所生的貪瞋,可是事物本身法我執所生的貪著,靠人 無我觀念是無法去除。對境上所生的實執,必須說法無我 的概念。

303


破外道的常一自主的我,如《修次中篇》說:補特伽 羅在蘊界處外別無所得。如果有個常一自主的我,從蘊界 處找不到,如補特伽羅是常,就不是蘊等的性質,蘊等是 無常,你說是與蘊異性(離蘊我),常一性是你們說說而 已。控制我的我執可分為二,控制者及被控制者,一性異 性所生的我執,異性是遍計我執,一性是俱生我執。外道 是控制者是常,被控制者身心是無常。常一自主的我是異 性,是遍計執、是邪見。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只是我控 制身心,身心控制我,我是由身心安立而有,這是一性的。 這是俱生有的我執,破除這種錯亂,所以說人無我。

《修次中篇》是隨瑜伽的中觀自續派,安立名言有自 相,所以引用《解深密經》。月稱論師認為《解深密經》 是不了義經。中觀隨瑜伽行認為是了義經,有此不同說法。 在這部論所說人無我及法無我,人無我只是粗分的。中觀 派分名言有自相及無自相二派,在有自相中又分有外境及 無外境,這一派是名言無外境,所以稱為隨瑜伽行自續派, 因為他的老師寂護論師是隨瑜伽行派。蓮花戒大師在名言 上安立無外境,卻說有自性。這裡所說粗分人無我,是自 續、唯識、經部、有部四派共同的見解,他們認為是細分 的人無我。因為這是粗分的,所以無法破除細分的我執。 回去多多思惟無我的道理,我在那裡,尋找了不可得,不 找時又是存在的,多作觀修。

回向文:

殊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 ⽣生起不再退,⽣生已令增⻑⾧長。 304


希望生起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把現前狹窄的眼光, 自利作意的心,經由反復的觀修,轉變為利益他人的菩提 心。如同初進學校,什麼都不懂,經由老師的教導,增加 了一點新知識,慢慢的累積越來越多的新知識,原本無知 慢慢轉成知識;世間知識尚且如此,努力學習才能得到, 更何況出世間的智識,先不要感覺很困難,無法做到,應 該長時間修習,就有可能達到目的,不要立刻否定它。原 本認為無法達到,經過長時間的修習,慢慢的成就了。菩 提心是種殊勝功德,應該每天修習才對,這是由不斷串習 才能增長。如一位運動員,也是不斷地訓練,最初也是非 常辛苦的練習,最後成就的。尤其是由心所生的功德,也 是依串習的力量成自然的;身體是有形有色的性質,依賴 它串習可以發展,但是體能有極限的;心不是由煩惱形成 的,可以由智慧輔助心,因此也可以由串習的力量,增長 是無限的。所以菩提心經長時間的串習,一定可以自然生 起,這是心的特徵;串習成為自然,功德成為無限。

依我個人來說,沒有空正見,也沒有菩提心,可是我 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絕對信心,以個人經驗的感覺,如果 努力修持,是可以證得的,這點我是有把握的。我對空正 見的思惟,已經有四十年,菩提心的觀修已經有三十多年 了,這不是那麼容易。在這些年中,並不是每天二十四小 時學習,時修時輟。你們如果堅定去學,努力去學,一定 學的比我好,只要反復的串習,時間久了,一定成為自然 的。

305


例如我們為了身體健康,光吃一種食物,營養是不夠 的,必須各種配合。以維他命來說,也有很多種,供給身 體所需。就一個身體所需,要有這麼多的因緣,才能保持 健康增長,內心的改變,只有一種法門,要改變實在太困 難了。佛法分智慧與方便二者,方便包括依止善知識、暇 滿、無常、菩提心等等;智慧分粗分無我,細分無我的觀 修;細微無常的認知,也屬於智慧品部分。《入行論》主 要是要弟子們生起菩提心,整本內容就是菩提心一種,卻 說了十品。因為生起菩提心,要依靠眾因緣,需要學很多 法門,因緣具足之後,菩提心才能生起。

我們要對治是煩惱,煩惱有很多種,而且非常狡猾, 要對治它單靠一種法門,是無法解決的,最終唯有依證空 現量,才可以斷除煩惱。可是在證空現量之前,必須依眾 多因緣,這些方法都要先瞭解的。所以要成就菩提心與空 正見,需學眾多法門,必須反復的學習,平常要長時間串 習。

前面說人我執應如何觀,「我」好象是一個非常有權 力的性質,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我是最主要的中心,我像 輪回和涅槃的中心。凡夫輪回的此岸與涅槃的彼岸,中心 點是此岸,平常觀念上好象我最重要,但是我到底在那裡? 是不是如平常所見般那麼真實,受用者的我是不是如所見 般獨立自主?尋找時並非如此。

《修次中篇》雲:「亦應如是修法無我,所謂法者, 略言之,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緣色聲香味觸等法以為 境上有,這是隨以往習氣所現,見到色聲香味觸而已,所 306


以外境是習氣所現,並非心法,是心隨眠習氣所現。如雲 :「然勝義中,色等唯心相無余。」所以三界唯心造,以 上是唯識見解。外境非有,心是真實。中觀破斥,勝義中 心亦非真實,心既執取種種相,就不是獨立的,豈能說心 是諦實?色等法既然是虛妄,心當然也是虛妄的。

如不觀五蘊,「有法不成,彼諸差異亦不成立,故何 以觀之?」所依有法不成立,就無此法特徵。空性是依有 法觀它的性質,有法不存在,也就無空性。好不容易破除 了自性,了知外境無自性,最後卻執有個無自性的法,把 空性執為真實有,就無藥可救,「諸佛所不化。」般若經 說十六空、三十空,斷除自性空本身,也是無有自性,名 為空空。《修次中篇?雲:「若瑜伽師不執勝義諸法自 性,爾時悟入無分別定,證一切法無自性。」完全遮擋所 執自性境,證得諸法無自性時,無有任何分別,並非以分 別了知空性。既是無分別豈能證無自性嗎?如果不以慧觀 察諸法有無自性,若以不作意緣空,不能滅除分別,終不 能證無自性,因為沒有發智慧光。毫無作意,只是不讓真 實執著產生作用而已,並無直接破除真實執著功用,要了 知真實執著所執取的境不存在,才能破除。有人認為不修 習以慧觀察有無自性,只是毫無作意才是究竟法門,這是 錯誤的。

佛說眾多法門,是為了要斷除煩惱及習氣,生起這種 智慧,斷除了一切障礙;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前八品, 也同樣的為導入智慧而說。為了止息三苦的行苦,因此必 須打開智慧之門。智慧就是了知世俗與勝義二諦,世俗諦 307


就是世人的現量,由名言識所獲得的。勝義諦是遠離二相, 是以勝義識觀察諸法究竟性質。

世間分為情世間及器世間,情世間有二種人,瑜伽行 者及非瑜伽者;瑜伽者除了享受五欲塵外,有哲學思想, 思惟更深入的問題,與一般凡夫(非瑜伽)不同;凡夫過 著日常生活外,而且有錯誤的執著。如說:「我昨天見到 那個人。」今日所指的那個人是昨日見到的,就有前後一 體的常執,凡夫都作出諸如此類的經驗,其實是錯誤的, 瑜伽師經由觀察了知他們的過失。

(九)⼈人無我與法無我 在眾多的瑜伽師中,隨經驗豐富以及智慧廣大的差別, 層次不同,上上的見解可以破下下的見解。外道說有個常 一自主的我,這個我是存在的話,應該可以找到才對,可 是找不到。於是破除了離開蘊體,有個常一自主的我,了 知無有常一自主的我。佛教論師又可以分為四派,都否定 外道的我;對無我的見解,從有部、經部、唯識至中觀自 續派,他們的見解是存在的一定找得到,也就是有自性自 相。如果找不到用意識緣取而能成立存在,那麼兔子角用 意識緣它存在,應該就是存在,豈不是太離譜了。如果不 是從境上而有,而兔子角想它就有,但事實上不會變有, 因為境上無兔子角。他們認為有與無的基本,是境上存在 不存在,所以必須安立我的存在。既然如此,那麼補特伽 羅在那裡?從境上存在嗎?從有部至中觀自續,各派無奈 地說出補特伽羅存在的理由。

308


如隨經唯識派(唯識分隨經隨理二派)以第八識阿賴 耶為我,自續派以第六意識是補持伽羅我,不是一般根識。 在《入行論》是中觀應成派,以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 說:

⼠士夫⾮非地⽔水,⾮非⽕火⾵風⾮非空, ⾮非識⾮非⼀一切,異此無⼠士夫。 士夫不是意識。破斥士夫在境上有,在境上找不到士 夫,也非和合體,不在蘊中,也不在蘊外,經此分析士夫 不是從境上有。又雲:「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實。「依 六界和合,取名為士夫,士夫由名言識安立而有,不是真 實有。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車喻,車子是依車的支分 組合,假名安立為車子,就是唯識所取唯名安立而有,如 此存在的。

自續以下認為內外諸法,每一法都有自相,見相是不 錯誤的,因為見到它的存在,這一法讓我見到,就是基本 存在的定義,這是不可否定的,所以說根識是無錯亂識。 可是仔細尋找之下,到底那方面讓我們見到自相存在。龍 樹菩薩及佛護論師說:「因為依緣起,故說無自性。」依 能取識能立名而安立的,存在並非有自性,不是從境上有, 這是名言安立,世間共許而有,不被名言識損壞,不被勝 義識損壞。可是自續以下各派不以為然,補特伽羅我是假 名,但必須依實有的事物,因此找一種東西安立補特伽羅 我。於是隨經唯識,就以第八識阿賴耶識來安立為我。阿 賴耶識的名稱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意義,密續也說阿賴 耶,中觀論典說阿賴耶是空性,阿賴耶是一切基礎,空性 309


不是基礎。隨經唯識以第八識為阿賴耶,是未曾有過。說 第八識是阿賴耶為我的原因,因為在證空現量的當下,雖 無粗分的意識,不是完全否定意識,因為補特伽是存在的, 所以說第八識阿賴耶是我。中觀應成派與龍樹菩薩意趣吻 合,說諸法無有自性,名言上無有自相。同是中觀論師, 分為名言有自相及名言無自相兩派,名言無自相的見解, 遠超過名言有自相(自續派),所以說:「層層更超 勝。」

粗細人無我的差別。下部問:「補特伽羅獨立實體 空,難道不是人無我嗎?」中觀應成派說:「這不是細微 的人無我,因為本身不是人無我,真正的人無我是人無自 性,」又問:「既然如此,人無我與法無我有無粗細差 別?」答:「沒有粗細差別,因為所依有法不同而已,一 是人,一是法,以有法(境)來說沒有粗細差別,但自性 執一致。」

補特伽羅從境上不可得,只有名識安立而有,舉例可 證。如同方位東南西北方,在我們意識上是有方位存在, 方位是依他緣及世間共許,意識安立而存在,並不是境上 有。沒有一方固定名為東方或西方,因為所在的角度不同, 隨著變異,找不到固定的東方在那裡?東方是唯名安立而 有,其它各方也是如此。同樣的名言上時有過去、現在、 未來三世,也不是不變的,是相互依賴唯名安立而有;這 些存在的法,唯名所立,唯識所取,不是從境上有。補特 伽羅我不是境上無,就不存在。如同方位、時間也是一樣, 境上找不到東西南北方位,過去現在未來,但不是否定它 310


的存在。為何補特伽羅我一定要境上有才能成立呢?以上 喻可知。一切法由因緣安立而有,在無尋無找時如所現般 存在,但是有功用的,在尋找之下是找不到的。如果否定 一切法的存在,豈不是都沒有真實執著,也不需努力去破 除,那麼學空性也無用,事實並非如此。在尋找不可得的 無,並不是無尋無找當下的無。如在無尋找的當下,如所 現般萬法,一切有作用,空並非否定一切。

說實有派的有部和經部,見世俗時如所現般的真實, 不能見世俗如幻般,因此中觀師與他們諍論說:萬法不是 如所見般的真實。於是他們諍:諸法真實是可見可觸碰的, 所以真實,你們卻說不真實,這是唯一可以成立真實的理, 世人都了知色法是真實,你們要破除就否定了正量。答: 我不是破除正量,只是破除執取世間名言量有自性為正量。 應成派所說的自性涅槃,是自性空的意義。下部論師 諍:如果涅槃是自性涅槃,那麼輪回眾生也是自性涅槃, 因為眾生也自性空。答:其實自性涅槃不是真正涅槃,有 了自性涅槃,才能得到真正涅槃。輪回的眾生因不瞭解自 性涅槃,不瞭解自性空,所以輪回。經由了知自性涅槃的 實證,得到真正的涅槃。自性空說為自性涅槃。

諸法由境上而有,是自性有,自相有,是由正量所見, 正量是由自證分證明。中觀破唯識的自證分說:虛幻的境 如果是心識,那麼到底那一個心見那一個心,佛說自心不 見自心,如同刀不能自割。我雖然不承認有自證分,但不 是否認世俗名言五根識的見聞覺知,我要遮擋的是覺聞覺 311


知,從境上有的實執。因為不了知空性生貪瞋。龍樹菩薩 在《七十空性論》中說:「實執即無明,出生十二支。」 無明是真實執著,所以引生輪回的痛苦。這是破唯識見解。 在名言上斷除了自相對空性的認知,平息了一切世俗 為真實的所緣,即成無緣寂靜。然如是,證果時現證空性, 也會有無緣寂滅,如何利益眾生?菩薩修菩提心,願力與 眾生相應,眾生即能得相應果報。龍樹菩薩在《六十如理 論》說:空性不只是一切遍智所需的主要因緣,在成辦解 脫之前,也是必須瞭解的法門。

「為度愚苦眾,菩薩離貪懼。」因為瞭解空性之後, 痛苦是可以斷除的,痛苦的根本可以解決,對愚昧眾生, 生起更猛烈的悲憫心。這就是空正見可以輔助菩提心增長 之因,上根菩薩才能做到。

因為下部論師認為中觀應成把真實存在的法,說成無 自性,就是一切都不存在了,所以諸法一定要有自性。中 觀反駁他們:執實就是無明,是生苦之因,應該畏懼的; 空性是實執的正對治,了知可以解脫,何以反而害怕呢? 如同「我」般,一切萬法都是如此,仔細尋找都找不到, 這只是唯名安立而有的。是由於無始以來串習的力量,看 錯有自性存在,以它的性質是絕對無有自性的;無有自性 的空性,中觀論師說不應畏懼之外,而且應該歡喜的。

對於人無我,中觀應成派見解細微人無我是人無自性, 這也是依龍樹菩薩《寶鬘論》中「士夫非真實。」做解釋 的。在《四百論》中:

312


若法因緣有,彼即無⾃自在; 此皆無⾃自在,是故我⾮非有。 任何一法非自己本身存在的,依賴因緣或依賴名識取 有的,不依因緣名識取有的,自主有是不存在;因為依他 力而非自力而有,是依緣而現故,所以稱為自性空,或是 空性的意思。在瞭解空性之前,要瞭解所「空」的是什 麼?在一般人經驗,無論是痛苦或快樂的感受,快樂感受 生時是在那裡?它是如何產生的?或是痛苦的感受是如何 產生的?但是我們生起快樂痛苦感受時,是不會這樣想。 在不經觀察情況下,會覺得它是很自然自主的從境上而有, 並不會有名識安立而有的感覺;同樣的看色身或山水等等, 這一切都覺得是從它方面讓我看到,並不是由意識緣取而 有的。這是我們一般的看法,也認為實際狀況是如此,可 是仔細去尋找之後,卻不像平常看的那幺真實了。這點是 代表什麼呢?存在的實際狀況與我們所見的,一定有矛盾 或出入。如果實際狀況那麼真實,以世間見,如果這件事 情很真實,愈觀察會愈清楚才對,不應該愈模糊;如果這 件事情是假的,經由仔細觀察之後應該愈模糊,這是世間 事物本身是如此的。

既然如此,真實自性,如果像我們看到的是獨立、自 主的。那麼去找應會愈清楚才對,怎幺會愈模糊,甚至不 見了,這是不合理的。同樣的,生起快樂的感受時,不要 保持原有快樂是獨立的或是真實的概念,這時觀察這快樂 的感受是如何產生的,快樂的感受是在那裡?這感受可分 前剎那與後剎那感受,本身可以這樣解剖分析,倒底誰才 313


是真正的快樂感受。其實它們也是依賴因緣而有快樂痛苦 的感受,比起痛苦的感受它是快樂的,可是比更快樂感受 是痛苦的,所以那一個才算是真正快樂的感受?這樣觀察 之後,覺得找不到可用手指頭指出有一個很真實的對象。

同樣的,「我」也是如此,如果去找「我」也是找不 到,但這並不是否定了「我」的存在,因為它是絕對存在 的,因為我有利害作用,但並不是像我看到的那麼的真實 存在;如果真得如所見般的真實存在,應該可以找得到才 對,但又找不到,此與正理豈不是相違了。與正理相違, 就表示它不是自性的存在理由了。那麼它存在的方式又是 什麼?既然是有,又不是從境上而有,那就是由名識安立 而有,除此之外,沒有其它有的方式存在了。這樣反復的 學習思惟,生起定解,再反復串習,就會產生感受;在感 受生起的當下,是不是即刻可以斷除或傷害實執呢?是不 能確定的。經由長時間持續思惟,對消滅煩惱是絕對有幫 助。所以要瞭解所無的我是什麼?「我」是不是存在呢? 「我」是存在的,但並不是像我們所見般的那幺真實存在 的。於是就讓自己下定決心,再看看平常是如何看這一切 法,是從境上而有,但實際上已經肯定了,它不是從境上 而有;這才恍然覺了平常所看到的真實我是錯誤的我,這 是所要遮擋的我了。

「我」從身心中找不到,遠離身心異性的我也找不 到,這種一異的破斥。破除外道離蘊的我。他們提出一個 問題,如果沒有「我」,也就沒有一個造業的「我」了, 既然沒有造業的「我」,就沒有感果或是承受苦果的 314


「我」。以外道而言,造因時的「我」,感果時的「我」 應該是一,如果「我」不是一就不會感果。找不到並不是 說造業的我不存在,為何造業時的我會感果的原因,因位 的我在果位時存在的,並非此意,而是說有一續流意識存 在,依意識續流安立而有的假我,可分前後多種的我,以 前雖然造業,但是它造業時的我,雖然在感果時並不存在, 然意識續流是同樣的,所以造業時的我,將來是會感果的, 也是因為我是意識安立的,所以意識改變時,我就會改變, 意識清淨,也是證得阿羅漢果位,或是究竟清淨時,一切 遍智的果位。這都是因緣安立而有,或唯名識安立而有; 如果你不認為名言安立而有,不主張這種的說法,要安立 一切法相是非常困難的。若說我是依賴心續安立,心必需 要真實,如不真實如何成立?我的基礎是心不是真實的, 心也是找不到的。由心續所安立的我是唯名識安立而有的, 因此才有輪回與涅槃;輪回與涅槃也是由唯名識安立而有 的,只是在無尋無找當下存在,但在有尋有找當下卻找不 到,因此它存在的方式是唯名識安立。

由有這種的感受,雖然是唯名識安立而有,可是感受 是存在。如果仍然堅持,再去找感受也找不到,這種感受 是在無尋無找當下會有的。「無人誰得果?許由痴心 得。」這個「痴心」並非真實執著的意思,而是說無尋無 找的智慧,與有尋有找的智慧,二者比較下,有尋有找的 智慧瞭解勝義諦的智慧,遠遠超過無尋無找的智慧,與勝 義諦的智慧相比,名言識是「痴心」;由名言識可以得到 世間萬法,有利害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造業的人,也就 315


沒有所謂的感果者,也就沒有所謂的佛果位了;可是我們 並不否定它的存在,造業者是存在的,只是去尋找卻找不 到而已,像如來去尋找也找不到,中論已提到,其實如來 是由無漏的五蘊安立而有的,一個假相而已。從五蘊中仔 細的找如來的存在也是找不到。真實執著是無明,為了能 斷除真實執著是錯亂的,所以應該瞭解無自性,以及緣起 存在的道理。以上所講的人無我,我並非在身心內,我也 並非在身心外,我是唯名識安立而有的。

以四正念觀修法無我,身、受、心、法正念說明,《三 十七道品》主要是由自身上思惟,大乘經藏所說四正念, 卻是緣他人的身受心法的空性思惟觀修。先解釋貪著的身, 一般人看身覺得是一個獨立個體,身是個眾多分支和合體, 一個獨立各別的和合體,如不依支分而有,身應該找得到, 但是找不到。身的性質由各別支分仔細的找,如手由各別 手指與手掌和合而有,手指又由各別關節和合體而有。如 是仔細解剖分析後,又變微塵了;再仔細解剖分析之後, 又變成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塵了;只有以意識去解剖的微塵 了,每一色法都能被繼續解剖分析,再細微的東西都能被 意識去解剖。微塵一定有東西南北等方分,如果沒有的話, 極細微的微塵聚集後,就無法變大了,聚合變大,是因為 各微塵間的接觸面密合;如果微塵是無方分,物體就無法 變大了。這是唯識派無外境的理由,找外境是找不到,所 以否定了外境。中觀派同樣去找,連心都找不到了,所以 無外境而心卻存在,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內心與外境都是

316


在尋找後都找不到了,彼此都是意識安立,如何去辨別無 外境而心卻存在。

如果我們生起貪心的時候,看自己的身體,是由眾多 支分的和合的具支者;當強烈貪心產生時,馬上觀察我們 貪的身體在那裡?是找不到的,這時貪心的力量就減低了。 同樣的,生起瞋心時,仔細思惟瞋心何在,瞋心的力量就 沒有了。所以貪心產生的時候,馬上思惟貪心在那裡,找 不到一個手可指出貪心,貪心的力量減少了。接著觀 「受」,「受」是由觸而生,觸是由境和識,三者觸碰而 產生受,因緣和合而有。同樣的觀心、法念處,無一法不 是因緣所生,所以無自性。

所謂世俗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世俗諦只是 在凡夫心上現諦實,但實際上並非諦實,因為這個心不是 正量,而是心的真實執著;世俗諦在真實執著者看來是真 實的,因此名為世俗諦。世俗諦本身在無尋無找的當下, 如所現般安立世俗諦。如雲:「分別所分別,二者相依 存。」能分別的心及所分的境,二者互依而有,不是自性 或自相存在,由名識安立而有。安立名識的本身,倒底在 哪裡,是過去的名識,還原未來的名識,或現在的名識, 找也找不到了,所以一切都是名識安立而有的。但也不是 名識安立而有的都是存在的,這其間的差別,雖是名識安 立而有,但不被其它名言識所損害,那這東西就算存在了 ;不被其它名識所損壞,那名識又在那裡,找又找不到了。

317


所謂有自性的理由,就是因果有各別的性質,因為有 各別作用,所以有自性,諸法法性不可改變的性質,經由 因果關係更堅定真實自性存在,因為因本身具有生果的不 共能力,所以因的自性會更加堅定。所以「金剛屑因」 破,因緣或因果之間既然有自性,那它又如何生,自生或 是他生?自己不可能生自己,破除自生;他生,所謂的他 是自性他,不依賴他緣,獨立自主的他,果就不需要觀待 因緣可生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

認為有一創世主宰者,於是破除自在天王,無因而生 或創世主而生,所謂因緣法,在這世間未形成前,形成世 間最細微虛空的微塵,虛空的微塵再慢慢形成情器世間, 這些微塵如何改變成情器世間呢?需第三因緣的「業」, 由業力慢慢的轉變,在這眾多變化中有許多因緣,最主要 是由主因慢慢的演變出來,在演變過程中又有可能觸碰其 它的主因,變成其它的性質,或在演變過程中隨業力而轉, 又讓他變成另一種性質。所以因緣是千變萬化的,於是破 斥外道的無因生。

何謂緣起正因?「諸法無自性,緣起故。」所以叫緣 起正因。這緣起正因是一切中觀派都說的,緣起的意思, 如前所說,分因果緣起及取有緣起(觀待、依賴)兩者。 為什麼從境上不存在的原因,因為是唯名唯識取有的緣故, 所以從境上是不存在的;於是觀察空性的時候,他可以用 許多正因破除真實執,如離一離異正因,或是金剛屑正因 等,因果如有自性,那麼自生或他生,或因所生的果是有 還是沒有?或是果是有因而生還是無因而生?這些正因, 318


最主要是破除自性為主,但最終還是要經由緣起的見解了 知無自性的道理。

為何緣起正因是一切正理之王?因為緣起正因具有遠 離墮二邊作用。在西藏話「緣起」,「緣」是依賴著他 緣,並非有自主、自在的,斷除常邊,「起」是存在、有 的意思,他是否定沒有;取有也是同樣意思,取的緣故, 並非從外境而有,因他是取而有的,取有的有是否定沒有, 所以這些都是入中道的引用詞。總之,既然是依賴他緣而 有,就不是自在,自主而有。

在般若經里可以看到佛說無生老病死,無眼耳鼻舌等, 「無」字是指無有自性的生老病死,這些是唯名安立而 有,這是佛的究竟意趣。

要將觀空的意識保持清晰有精神的狀態,否則時間久 了,就會有一種懶洋洋的感覺產生;這時候,你會覺得他 是在緣空,而實際上是毫無作意而已,縱使你對空性有所 領悟,如果你不保持內心明朗度,或清澄,內心有精神的 話,當你緣空時,可能沒有真正緣空,所以止觀雙運非常 重要。

一天的作息當中可以分正行,未行,正修與未修兩個 階段,在未修時不要完全的放逸,如果放逸的話,那麼在 正修時的內容,與未修時完全沒有幫助了,是不可完全分 開的;在未修時盡量保持之前正修時的內容,如此晝夜都 可以修行,並且在做夢時,也可以在夢中觀察;在夢中如 隨著善法,在整個睡眠時間行善以外,因為在夢中由於長 時間串習力量,由夢境醒來會對善心生長有所幫助。如果 319


能這樣晝夜二十四小時都能學習,這是很殊勝的。如果我 們能堅定的修行,去工廠工作,看到機器在運轉,機器本 身有很多零件如輪子等互相運作、觀待或依賴等,讓我聯 想到緣起的道理,或是公司里有很多員工,大家和合的力 量做出一種產品等;像這種和合、因緣觀待道理,馬上就 可以聯想到。如果早上這樣過了,現在是中午了,就會想 到無常等道理,或是如夢幻泡影等。

總而言之,在正修與未修兩個階段中,盡量保持善法, 否則在正修時修佛法,在未修時好象與佛法毫無相關,幾 乎沒有什麼用處。如果能這樣雙運配合,一天過一天,一 年過一年,內心如此串習,做任何善法也比較容易了,否 則是很困難的。當我們有長時間的串習,現在的身體是很 健康的,如果不做,以後生病很嚴重時才想修習就太困難 了;現在如果好好去想,有長時間串習的本錢,經過這種 平時的功力,病很嚴重時候,如果腦筋沒有作用,那另當 別論,假如果五大還有作用,至少可以隨著以前串習力去 想,在臨終時所緣善心,因為業果絲毫不爽,後世會得到 很好的相應習氣,只要遇到小小的因緣,就能馬上生起善 心,有很好的功德。

「一切相最勝空性」,不只是空正見,而且具有多種 方便資糧空正見,所以稱一切相最勝空性。「故恆敬悲 心、方便、菩提心,長時修習…」是道諦增長次第。「趣 入一切遍智海中…」佛果位的功德了。

「世世常行菩薩道」,主要是為了究竟的利益----佛 果位,修行菩薩道是累積二種資糧,成佛所證果位是他利 320


色身。在凡夫地時,身心分開的,可是四身的佛陀,因為 他的事業持續源源不斷,三十六相八十隨形好,同佛的意 是一致的,是同性的。《密集金剛續》中說:「你的身如 同你的心,你的語如同你的心。」可見在佛果位時,身語 意三門無二的安住著。凡夫是分開的,為了要成辦色身和 法身無二的緣故,當修行菩薩道時,有了證量自然要修學 方便與智慧無二法門,才能在佛果位成就三門無二的。在 《修次中篇》說:由方便攝智慧,由智慧攝方便的教法, 在根本定現證空性的當下,無法現世俗幻相,不能行廣大 利眾。福德資糧必須在出根本定後,直接去做利眾的事業, 以廣大智慧攝持下行廣大行,累積福德資糧。在現證空性 中無法緣眾生,所以在入定之前,因為智慧的攝持,刻意 生起強烈的菩提心攝持下入根本定,以方便攝智慧,在般 若乘(顯教)只說如何以方便攝智慧,並未直接說這種方 便與智慧同時間的無二法門。光是以方便攝智慧,智慧攝 方便的菩薩行,是無法成為三門無二的功德。菩薩在修行 很高時,必須修學方便與智慧無二的資糧,這種無二法門 顯教未說,只有密續中才有,所以密續名為金剛,金剛的 意義就是無二。如何成辦這種無二?也就是佛的色身進取 因,以及佛的法身進取因成為無二。成就佛色身不共的進 取因,由修學本尊瑜伽,刻意經由瑜伽力,把凡夫相淨除 之後,以空正見修學本尊瑜伽,也就是生起本尊的意思, 以空正見生起。首先緣空性智慧,刻意現起本尊,這是本 尊瑜伽的修法。現在以空正見直接現為本尊是非常困難的, 只是以觀想瑜伽的力量讓它生起而已,無法真正的現起本 321


尊;如果真正的修習是可以達到的,所以首先要觀修空性 的道理。如同寂天菩薩所說:痛苦與快樂的受者,無有真 實,無有自性等種種道理。因為自己是凡夫相,先觀修自 己無有真實,無有自性,然後觀本尊也無有真實,無有自 性,然後溶入自身,觀為空性,這是本尊瑜伽修持的方式。 因此密乘的方便與智慧無二法門,非常殊勝,可是沒 有空正見的修持是無法成辦的,即使有空正見沒有菩提心, 無法斷除所知障。我們初學者對密乘有信心、希求心,應 該好好學習空正見與菩提心的基礎。沒有空正見與菩提心, 只是念誦儀規,是不會有什麼成果的。

已經圓滿講完《修次中篇》與《入行論》,兩者一起 配合學習,做一次整理,對於整個道諦輪廓有一個概念。 修不修是個人問題,如果要修,修的法門就在這裡寫的很 清楚。

第⼆二分冊完

法海集 系列叢書 第⼆二冊 322


烏市南⼭山法明寺敬印

⺫⽬目 錄 第⼀一部分、修次中篇 一、前言………………………………………………1 二、正釋………………………………………………1

第⼆二部分、安忍品 一、前言………………………………………………1 二、佛法概要…………………………………………1 (一)緣起法則…………………………………… 1 (二)離苦得樂…………………………………… 1 (三)釋回向偈…………………………………… 1 (四)大悲心、菩提心…………………………1 323


(五)修行次第…………………………………… 1 (六)依止善士…………………………………… 1 (七)願心儀軌…………………………………… 1 三、正文………………………………………………1 四、灌頂前行…………………………………………1

第三部分、靜慮品 一、佛法總義…………………………………………1 (一)總義………………………………………… 1 (二)學法為調心………………………………… 1 (三)世俗諦與勝義諦…………………………… 1 (四)離苦得樂…………………………………… 1 (五)空正見與菩提心…………………………… 1 (六)菩提心的修學……………………………1 (七)結語………………………………………1 324


二、釋正文……………………………………………… 1

第四部分、常⾏行菩薩道 一、佛法概要…………………………………………1 (一)行法意樂的重要…………………………… 1 (二)內道外道的差別…………………………… 1 (三)佛法的基本精神…………………………… 1 (四)菩提二字的意義…………………………… 1 二、修習殊勝菩提心…………………………………… 1 (一)修菩提心是根本…………………………… 1 (二)菩提心成一切利…………………………… 1 (三)改善內心才安樂…………………………… 1 三、菩提心生起次第…………………………………… 1 325


(一)要有無錯謬因緣…………………………1 (二)修習悲心是根本…………………………1 (三)生悲先修平等捨…………………………1 (四)成辦悲心的因緣…………………………1 (五)萬丈高樓從地起…………………………1 (六)智慧成就菩提心…………………………1 (七)身財善根一切捨…………………………1 四、菩提心生起令不退………………………………1 (一)積極修學諸善行…………………………1 (二)斷除貪瞋煩惱敵…………………………1 (三)守護正念及正知…………………………1 (四)對治瞋心修忍辱…………………………1 (五)深信諸法因緣生…………………………1 五、菩提心生起令增長………………………………1 (一)善加利用暇滿身…………………………1 (二)有益何懼時間長…………………………1 六、止觀雙運道………………………………………… 1 (一)修奢摩他為勝觀…………………………1 (二)世俗諦與勝義諦…………………………1 (三)把逆緣轉為道用…………………………1 (四)思惟貪著的過患…………………………1 326


(五)修習自他平等觀…………………………1 (六)愛他心無邊功德…………………………1 (七)轉愛我執成愛他…………………………1 (八)串習無我空正見…………………………1 (九)人無我及法無我…………………………1

32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