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修次中篇入行論

Page 1

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授

二00四年七月于印度達隆沙拉 蔣揚仁欽

口譯 悲智學佛會整理

前 言 首先問候從各地來的法友們! 前幾天因身體不適,本想延期,事後考慮你們人數多,重訂機票有困 難,因此決定如期舉行,我也很高興有此機緣。前幾天咳嗽蠻嚴重,最近 稍為好些,但是不能講的太大聲、太久,不然會咳嗽。所以上午為你們傳 法,下午大家以討論方式提出問題,才能對佛法有更深入的瞭解。你們花 了很多錢來此,不願你們浪費時間,虛度時光很可惜的。因此在下午時間 好好的討論佛法,這樣對大家更有意義。 這次本來要講授密宗次第廣論的無上瑜伽部及密集金剛灌頂,因為很 多未接受無上瑜伽灌頂,不能聽講無上密;在密集金剛灌頂之前,必須做

1


許多前行,恐怕身體不允許。所以這次以「入行論」來代替,因為很多初 學者,如果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深刻的了知,將有很大益處。「入行論」 教授修菩提心及空正見,「修次中篇」講解道次第,所以就講授這二部論 典。

一、佛法概要 (一) 行法意樂的重要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 成佛。」剛才念皈依及發心偈頌的目的,要了知我們來到此地,都是為講 及聽佛法而來。身語意是否會帶來美好的果實,悉由意樂決定;意樂正確 善良的,所帶來的果實,絕對是美好。善良的意樂就是善良的心態,是利 益他人,給予他人快樂。無論身語意作出任何行為,如果是以善良的利益 他人所推動,所得的果實是美好的。因此,不管是講授佛法,或是聽聞佛 法,都有身語意的行為。如同講法的人,說法時有語的行為,為了表達內 涵有手勢的動作,就是身的行為;你們也一樣,聽法時豎起耳朵,就是身 的行為。我們在講聽佛法時,上師也好,弟子也好,都有身語意三業,但 是身語意行為是否相應於正法,就是看我們的意樂了。我們是為了利益來 此聽講佛法,是否達到利益目標,全看每人的意樂來決定,否則外相看來 在行法,可是內心意樂不正,講者是為名聞利養,聽者以不正當的心態, 如同我要學好才能貶低他人;這種隨著世間八法聽講,即使外相在聽講, 所講所聽並未真正與正法相應。既然善良動機是如此重要,那麼應以何等 動機呢?就是皈依與發心了。

(二)內道外道的差別 每個人很自然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可是當我們想要尋找消滅痛苦 方法的時候,這種層次就不同了。以外道來說:痛苦的根本在於傷害他 2


人,快樂的根本是利益他人。又說:傷害他人主因由於貪瞋,過分的貪愛 自己親人就會傷害他人。他們也認為貪瞋是痛苦的因緣。可是內外道不同 的地方,貪瞋是由悅意相與不悅意相而來,因為見到悅意相而讓你產生 貪,不悅意相產生瞋。誰見到悅意相及不悅意相呢?是「我」見到的。所 以對於「我」的定義,就有不同的說法。以內道來說,所謂的「我」,並 不是如所現般那麼真實;外道卻堅定「我」是獨立存在的,因而產生內外 道不同的說法。 因有非常堅定的我執產生貪瞋,由貪瞋產生痛苦;以內道來說痛苦 的根源由於我執,唯有消滅我執才能斷除痛苦。因此先要瞭解我執所執取 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經由這種思惟,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由此破 除我執。所以佛教才有「無我」的正見,這是任何一派外道所沒有的見 解。 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內外道的差別;我們所皈依的法寶,就是破除 我執的無我正見;以及破除我執後的「滅」功德,就是証法寶。佛陀能自 在的為我們宣說,也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佛寶。現在已經獲得或正在証得 法寶的聖者,名為僧寶,也是皈依的對象,所以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 經由了知三寶的功德,明白內外道的差別,因此應對三寶的內涵要如實了 知,對佛法才能產生真正的信心。由皈依了知不只為了現前的快樂而已, 而且可以達到解脫。 我執無法斷除,一切的痛苦永遠存在。為了斷除我執,佛說了無我正 見;說有我的教義,我們稱他們為外道,這主要由皈依來區別。在內道說 我執是痛苦的根本,經由無我正見的破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究竟解脫。在 前二句「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的意義已經包括了內 外道的區別,及更深奧的解脫內涵。後二句是佛法修心方面,因為眾生根 器不同,想法不同,希求也不同,佛陀善巧的隨各人根器,說聲聞、獨覺 菩薩三乘不同的教法。所謂的大小乘,其差別在於大乘不為個人的利益, 而是為了利益遍虛空一切有情,努力精進,獲得了一切遍智的佛果位。無 論意樂上、加行上、果位上都有大小差別;大小乘不是以智慧區別,而是 以方便品來區別的。只以出離心的方便資糧,是無法成為大乘的,大乘的 方便資糧是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為佈施等方便資糧,以菩提心修學空 正見,就是大乘的智慧。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而修學空正見,只是自 我解脫而已。因此大小乘的差別,主要以有無菩提心區別,不是空正見。 3


由皈依從外道而進入內道,以菩提心從劣乘進入大乘。因此最後二句發 心:「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在菩提心的攝持下,不是為 我個人,而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我乃行六度萬行,我要成佛才能利益眾多 有情,迴向給一切有情。我們雖無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應該了知菩提心 真正的內涵。

(三)佛法的基本精神 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一定的,如同:「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知慧真 明暸。」這是小乘的修學內涵。「普願罪障悉消除,」這是大小乘共的, 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世世常行菩薩道。」因為自身不希求解 脫,怎能想到讓他人獲得解脫呢?自身要有出離心,對輪迴真正產生厭 棄,於是尋求輪迴的根源在於我執,經由空性的智慧,了知我執是可以破 除的,產生了對輪迴可以斷除的信心,才能轉移到他人身上,才能讓他人 也獲得解脫。如果自己對輪迴的痛苦不覺知,怎會想要解脫,而且想幫他 人也得到解脫呢?那麼「世世常行菩薩道。」只是唱唱而已。因此,了知 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決定的。大家一起來念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 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無論是中國人、台灣人或西藏人都一樣,父母留下的宗教是佛教,所 以釋尊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所以我們都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佛教的歷 史,未傳入西藏之前,已在漢地流傳,以戒臘來講,漢人算是藏人的長 輩。總而言之,我們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導師釋迦牟尼佛是以悲心說 法,所以我在說法前念誦龍樹菩薩的禮讚文:「何者由悲心,斷除一切 見,宣說一切法,瞿曇我敬禮。」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始也如同我們平凡人 一樣,他了知悲心的功德,所以學習悲心,對一切眾生產生憐憫心,慢慢 增長到佛果位圓滿時,稱為大悲心。釋尊由悲心所繫縛,自然想去利益他 人,所以說:「何者由悲心。」由悲心做些什麼事呢?就是第二句「斷除 一切見。」佛利益眾生並不是以加持力量,如果以加持的力量,那麼因果 就有錯誤,這樣一來,不需努力對治痛苦,經過加持即可消除,變成不需 造作因就有果,豈不是矛盾。如是因如是果,自己造作什麼因,產生什麼 果,這是因果論的基本理念。如果經由加持就可以去除痛苦,經過加持可 以利益眾生,因果論就不存在。佛說一切痛苦皆由錯誤的見解而產生的, 四種的顛倒執就是如此,把無常法視為常法,把不快樂的法視為快樂,不 4


清淨的法視為清淨,把無我視為真實我,由此四顛倒而產生痛苦。因此佛 陀為了真正能利益眾生,斷除眾生的四種邪見,而要眾生瞭解是無常、是 苦、是不淨、是無我的四種教義,在這四種當中最重要的是無我的正見。 在這四句偈中,說明佛陀是具有無邊圓滿的大悲及大智,由於悲智雙運, 而能夠任運利益一切眾生。 佛陀因為有悲智的心願,如理的修學,証得圓滿果位,以他個人走過 路的經驗為我們教授。修行最主要的是菩提心與空正見,他是這樣走過來 的,所以苦口婆心勸導我們。因此皈依一定要了知釋尊真正有那些功德, 以及所說的主要內涵,才能真正幫助我們;而且依他教授教誡晝夜努力修 行,才能對佛產生真正無比堅定的信心。否則只是對佛相信而已,或是認 為佛是位偉人,如果對佛的認知,僅如此而已,那末對我們就沒有多大幫 助;因為對佛只片面瞭解,而不了知佛陀的無比智慧及功德,所以佛法衰 退。正如不了知密續的內涵,僅看到手上拿劍等,就被嚇壞了。見到大肚 子的本尊,祈求就會得到更多的錢財,祈求長壽佛就會長壽,或者祈求藥 師佛就不會生病等,我天天唸藥師佛咒,仍舊會生病。如只靠祈求財神, 就可以變成億萬富翁,天下無不勞而獲的事,億萬富翁是靠個人的努力及 生意腦筋。如果不了知佛真正功德,對佛陀的教授,就不會真正認識,佛 也就無法真正利益我們。所以瞭解佛真正功德,依佛教授努力修持,這才 是來到此地的真正目的。 阿底峽尊者曾說:「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不論經過多少劫,我也要 學,值得去學。」日月般的菩提心是世俗及勝義菩提心。今天我們所要學 內容是菩提心與空正見,如同國王般的菩提心教授,第八世紀寂天菩薩所 著的「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可以說是空前絕後,是講授菩提心的論典中 最殊勝的,中觀見解與月稱菩薩的見解吻合,是屬於中觀應成派最殊勝的 見解。如無著菩薩在菩薩地中的菩提心部分,雖然很廣很詳細,因為見解 上滲雜唯識派的,是有點瑕疵。在解釋菩提心部分沒有比「入行論」更殊 勝,所以依入行論解釋菩提心。但十品的入行論中,並未仔細說明菩提心 是如何產生,由什麼因緣產生,這部分在蓮花戒大師所著的「修次中篇」 中,說明菩提心由大悲心而來,大悲心由悲心而來,有詳細的次第。不只 如此,並說明証得菩提心,如何修止觀雙運,証得止觀雙運之後,如何增 長道次功德,如何獲得果位等內容。 初學者必須了知修學菩提心的次第,以及整個佛法的輪廓,所以為你 5


們講授「修次中篇」。在菩提心正行時,以「入菩薩行論」為你們解說如 何觀修。講到道次第增上修學時,「入行論」並未說的很清楚,在「修次 中篇」中說的比較清楚。「入行論」中的果位功德,也講的很簡略,就配 合「修次中篇」解釋,相信對你們有幫助,使你們能更瞭解整個圓滿的佛 法。 我先講四諦法輪,四諦法輪所詮的是佛法的基礎,佛陀傳授教法的語 言有二種,就是巴里語與梵語。一般來說佛是以巴里語教授,但是在那爛 陀寺有兩種語言的經藏;大乘的教法主要語言是梵語留傳下來。因為當時 佛陀是以巴里語為主,所以到今天仍有人說大乘教法,佛在世時未曾說, 是後來流傳的。這種懷疑當然不只今日,在龍樹菩薩之前就有這個問題, 為了破除此執,龍樹菩薩引經據典,說明大乘是佛所說的內涵。 初轉法輪稱為四諦法輪,第二法輪稱為無性法輪,也就是般若經的內 容;般若經的內容有二:一是顯義,一是隱義;顯義是空証智慧,隱義是 現觀莊嚴論的道次第,有這種說法。 為何四諦法輪同無性法輪有關連呢?在四聖諦的滅諦,為了暸解滅諦 更深內涵,是由了知空性認識滅諦,所以四諦法輪與無性法輪是有關係。 在第三善擇法輪就有二種說法:有一派認為是如來藏經,因為無性法輪的 空証智慧,就是心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根本經就是相續本母(究竟一乘寶 性論),稱為如來藏經。另一派說無性法輪說諸法無有自性,如果依詞面 解析,會有誤導危險,認為諸法無有自性,會產生斷無的邪見。所以第三 次法輪依解深密經所說,諸法無有自性是依三法性,三種無自性的內涵。 (遍計執相無自性性,依他起生無自性性,圓成實勝義無自性性。)所以 在三轉法輪就分為二派。 如果以相續本母的說法,剛好配合密乘的,就是佛先說四諦,是佛法 的基礎,為了更深入了知四諦的內涵,滅諦是非常重要,所以說空性的內 容;因為修習空性,於是說了知心的究竟性質。說完第三法輪之後,配合 密續所說,因為密續中針對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質,如何修學密法,這是三 法輪的內容。

(四)菩提二字的意義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二字,藏文:第一「菩」字翻為淨除、淨治罪 障的意思,或是使過患消失;這個過患的消失,是經由對治力,如不經修 6


行對治,內心污垢就永遠存在;可是只要努力學習,尋找對治使內心污垢 消失,所以我們內心的污垢是暫時性的,經過這種對治力淨除。這些內容 我們從何了知呢?四聖諦的苦諦,先要了知痛苦最主要是三苦的行苦,行 苦是由因而生的,既然由因生,是同類因而生?或是異類因而生?由此思 惟,可以了知苦諦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由此因緣說到集諦, 集諦可以由對治力消滅;當集諦消滅之後,就是滅諦,了知能証得滅諦, 必須要有成辦滅諦的道諦,這是自然就很想去學習對治。 經由四聖諦的內容,我們對於不想要的行苦,由煩惱而生,煩惱就是 集諦,是由我執而生,為了破除我執而修學道諦。這種四聖諦的淨除內心 的污垢,主要從心上解釋,所以對心理學我們要認識,在佛學的基礎是講 四聖諦的內容,四聖諦皆以心為基礎來詮釋。我們的身體內雖然有氣、脈 等,也就是科學家所謂的腦細胞等,以心理學說明人的思想狀況;當然不 可否定有許多的感覺,同身體的氣脈、腦部有密切的關係,可是並不代表 每一個想法與身體或有形有色的基礎上建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有 些想法是正確,有些想法是錯誤的,產生正量與非正量的想法;非正量的 想法就是錯誤的概念,為了消滅錯誤的概念或避免錯誤的概念,要先瞭解 實際的狀況是什麼?瞭解實際的正量,可以消滅錯誤的概念。消滅錯誤的 概念當中,如果要解析為一定與有形有色的腦細胞,那就太困難了。因此 科學家也慢慢能接受有一個無形無色的心識,不一定從腦細胞上。科學家 也認為心的不同想法,會造成腦細胞的改變,他們也在繼續研究中。 佛法主要以心識的改變作為教義解析,所以對於心識的認知是很重要 的。一般說有與無,就是由正量了知稱為有,非正量就是無;一法是隨因 緣改變的,一法是不隨因緣改變,所以分為無常法及常法二種。隨因緣改 變是有形有色的可接觸的色法,以及唯明唯知能體會的心法;也有是依賴 某法安立的,如東西南北,以及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依某一點來安立 三世,這種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法,是依賴其他而有。佛法是依實際不同 狀況的性質分類,所以佛法如何配合針對實際狀況的認知,去改變內心; 並非佛說一套道理,與實際毫不相關,要我們去改變內心,而是當弟子們 觀察內心想法與實際狀況不符合,這樣才能真正能把內心改變;所以內心 的改變,是對佛法勝解。因此對自己內心不斷的觀察,也就是寂天菩薩所 說正量,經由正量使自己獲得改變。 因此初學者要以智慧觀察何者是真實狀況,於是產生對正理的信賴, 7


使我們有了感受,而情緒獲得改變。只是經由發願迴向,無法使我們的煩 惱消失,就是念了幾百萬遍「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仍然存在,貪瞋不 會自動消失。因此,應先了知貪瞋從何而來?有無對治力可消滅?貪瞋的 過患是什麼?經由觀察消滅。當然如修不淨觀,可能有偏離實際的狀況, 可是由於當時強力的貪心產生,藉此可以達到目的;為了達到目的,本身 不是顛倒執著,而為了斷除貪心,刻意修此觀,為了消滅貪心而修。真正 的佛法是針對實際狀況改變,內心當然有少數諸如此類的觀法,如密續中 也有,這是為了暫時特殊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學習佛法教理,到底 是說些什麼,讓自己對佛法教理有更多的認識。在自己思惟的同時,是否 可以配合生活的經驗,在見解上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漸漸產生對佛法的信 心,因此成辦了「菩提」的第二個「提」字。藏音「曲」就是了解內涵。 瞭解內涵首先要聽聞,經由聽聞了知原來如此;聽聞之後,反覆思惟,能 生相信;不只相信,應該反覆串習(修持),才能使內心改變。所以要聞 思修三字,才能真正達到「提」字的內涵。菩提有不同的層次,分為聲聞 菩提、獨覺菩提、佛菩提。

二、修習殊勝菩提心 (一)修菩提心是根本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是大菩提,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讓他們得 到最究竟安樂。因此是希求他利所發的菩提心,來成辦大菩提。如果我們 能夠真正生起無上菩提心,從那天開始,我們是永遠快樂的,所以三世諸 佛異口同聲地說:唯有菩提心オ能令我們真正得到安樂的。事實如此。我 們內心功德有多種,沒有比菩提心更善良、更有功德的心。入行論說:騎 著菩提心馬,可以到達到任何快樂城市,更接近要到達的目標。真實如 此,有了菩提心,做任何事不會覺得疲倦,而且會越來越快樂,這就是菩 提心給我們帶來的功德,所以菩提心是我們最主要的修持根本,如果能夠 生起是多麼的殊勝。 修持菩提心的補特伽羅行為,首先應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所帶 來的果實是圓滿的佛乘。行為在入菩薩行論說如何觀修菩提心的內涵,及 生起菩提心修學的道理。 8


「法身善逝佛子伴,」善逝就是佛的法身,由修法而得。佛子就是菩 薩,這句就是說明三寶語功德。「善逝」依釋量論所說的「因斷具三德, 是為善逝性。」來解釋。(三德。一、善所斷:已得永斷眾苦因。二、善 因為先:見無我及修習加行而得。三、不復退還生死:永斷我見種子。) 現在我們雖是凡夫,被業及煩惱緊緊地纏住,但只要內心能瞬間生起菩提 心的影子,從那時候起我們的內心就有快樂的陽光。更何況生起菩提心, 將會給我們無比的心力及勇氣,有了這種勇氣,我們願意盡自己的力量承 擔一切眾生的痛苦,憑著這種無比的心力,能使逆緣轉為道用,因為有菩 提心的緣故。有了這顆心,即使是凡夫地,生生世世往快樂的路走上去, 因為有菩提心,能使我們一直活的很快樂,很有意義而且善良。成佛的過 程中,唯有菩提心讓我們積聚資糧,因為菩提心能讓我們淨除一切罪障。 「及諸應敬我悉禮;」諸大善知識及戒清淨的大阿舍黎、賢善的有學 者,我皆禮敬。「今當依教略宣說。」非我寂天杜撰的,是依據經論教典 的重點,略為說明。「此論未宣昔所無。」有時求法者有種心態,對未聽 過的法就很感興趣,如果以前聽過的,重聽就感覺厭煩。我個人的經驗, 已讀過的經典,不想再讀,未讀過就生起好奇心想讀。一般新的知識,我 們都有好奇心想去了知。寂天在此說:本論的內容都是以前說過,沒有說 過不會說。我對於用詞也不是很善巧,「詩韻吾亦不善巧。」雖是說過, 但也不是以美妙的詞句來吸引人們去讀,我只是把實際內容說出來。如果 學法,只是求得更多知識,讀讀看詞語好不好,這部論典對你沒有幫助, 「是故未敢言利他。」因此,這部論只為增長我內心功德而寫,「為修此 心撰此論」。他的隱義內容,希望讀此論的人,不要如同求一般知識,只 是好奇心想去瞭解是什麼內容,也不應該以詞面意去讀這部論。 我們修學菩提心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反覆修學,才能獲得菩提心, 不可認為已看過此論就放棄。那麼每天都吃飯,吃過了又吃,如果看過了 就放棄,那麼吃過不應再吃,為何三餐都要吃。無始以來的愛我執就是那 麼堅固,何以不反覆閱讀經典,反覆的思惟來消滅它呢?為什麼不允許一 讀再讀?對身體的需要可以反覆不斷做同一事情,為什麼心理上的需要就 不能做到呢?我們每天一早就祈求諸佛菩薩讓我生起菩提心,讓我生起空 正見,這種方式是無法生起菩提心及空正見。祈求不是問題,問題是生起 菩提心,先要瞭解生起菩提心的障礙是愛我執,是未調伏的心態,應如何 調伏,是見到愛我執的過患,了知事實狀況之後去調伏,不是外人施以壓 9


力可以調伏的。如極權政治施以壓力於人民,企圖改變內心,這是無法辦 到的;外來的力量,不可能改變內心的想法,內在的改變,唯有相信事實 之後,才能改變內在的想法。菩提心的生起,經由反覆聽聞、思惟,去改 變自己的內心。寂天菩薩說寫此論的目的,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他個人也 要學習菩提心。 無論自及他、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眾生,上至國王下至乞丐,都一致的 想離苦得樂。可是人與畜生不同,人有智慧,人憑著身體及智慧,可以計 劃未來的快樂,消除未來的痛苦,但是畜生無法做到,牠們的智慧只能解 決暫時的痛苦,如饑餓時,能飽吃一餐,求得暫時的安樂。珍貴有智慧的 人身,不容易獲得,既然得到,就應該好好的利用他。如入行論云:「暇 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乍看之下,世界上有六十多億人口,怎麼說人身難得;可是人類與動 物比起來,就知道人的數目少之又少了;在人類中多數人只求填飽肚子就 好了,真正能做有意義事,而對人生能認知的人,那就更少了。所以說人 身難得,應該珍惜,思考生命的意義在那裡?現在是最好的時候,應該善 加應用我們的智慧呀!如果能善用智慧,可以幫忙很多人;如果我們的智 慧觀察力,被煩惱力控制的話,可能傷害很多人。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遭 到傷害,真正製造傷害的是人類。如虎、豹等雖然長相恐怖,但是牠們無 法傷害上千萬人呀!能傷害上千萬人,破壞大自然環境的,只有人類。人 類的牙齒不像虎豹那樣恐怖,也無指爪,長相雖然的很美麗,可是內心的 惡毒,與虎豹相比就太醜陋了。因為智慧被煩惱控制,傷害無數人。虎豹 只是飢餓時無奈的去傷害其他動物,如果吃飽了,牠們也不會刻意去傷害 其他動物。可是人類並不是,已經擁有一切,因為貪得無厭,想要獲得更 多的一切,不擇手段的傷害他人。所以真正傷害他人的,是隨著煩惱控制 的智慧,濫用了智慧,因此光有人身,並不稀奇。有了人身,應該利用智 慧,斷除一切痛苦,斷除造成自己傷害,斷除造成他人傷害,斷除造成究 竟傷害的煩惱才對呀!這樣的人身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二)菩提心成一切利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煩惱每分鐘都很自然的現行,而真正的善心不是 那麼容易生起,需要刻意才能生起。由此可知,我們善心的力量是那麼薄 弱,自然現起的煩惱是多麼頻繁,「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 10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惡心就像烏雲密佈的黑夜,善心如 同剎那閃電一亮即消失,這剎那生起的善心是因佛的教導而現。不管在家 出家不應該放逸滿足才對,要好好的觀察起心動念,正知和正念是非常重 要的,這樣得人身才有意義呀! 我們的貪瞋妄念,是非常自然的現行,不止今世有貪瞋,是無始以來 習氣所帶來的。以學佛經驗來說,十五年前可能聽到一種法門,你想培養 善心,可能覺得很困難,可是過了十五年之後,當初覺得很困難的,現在 一想即能生起;因為反覆的修學,不斷的培養善心,目前雖然惡念自然產 生,而善心需要刻意,但是只要努力精進,不斷地串習善心,去除惡念, 生起善心就會變成自然。 「佛於多劫深思惟,見此覺心最饒益。」罪障雖然能夠以四力懺悔淨 除,可是四力懺悔,就像處在黑暗夜中的一盞油燈而已,能驅除的黑暗的 力量,只有油燈光亮所能及。因為愛我執非常強烈,以及有個基礎堅固的 真實執著,在這兩種心存在的情況下,就如同大地被黑夜籠罩,唯有如同 太陽的菩提心,一現立刻驅除所有黑暗,顯現光明。如果有了菩提心的功 德,瞬間能淨除一切的罪障,積聚無量資糧。因此佛陀一再勸導眾生,多 多的修習菩提心,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一切。「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 獲最勝樂。」無量眾生依菩提心能獲最大的利益。 我們想要去除自己的苦苦、壞苦、行苦以及眾生的一切痛苦,應該好 好的修學菩提心;不只如此,想要享受世間的安樂,也不應該捨離修學菩 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雖是凡夫血肉之軀,也能得人天尊敬。例如好的 冶金材料,可以打造種種莊嚴具。其他善行如同芭蕉一樣,不堅固、結實 即枯。如為了後世增上生而累積善業,當後世獲得增上生,這善行的果實 就結束了,無法持續,因為目的是為獲得增上生而行善行,當然果實已現 了,就此結束。可是菩提心是「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 盡除眾生苦。」乃至虛空眾生未盡之前,願我住世間,盡除一切眾生的痛 苦。這種心力累集善業,乃至虛空未盡之前,這種善行是不會有止盡的, 因為所緣不同,意樂不同,心力不同的緣故,所以菩提心所帶來的功德果 實是永恆的。

(三)改善內心才安樂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東西南北方,不管是白種、黃種、黑種,所有人 11


類,自然都想不要痛苦,想要得到快樂;但痛苦和快樂可分為許多種,當 然最主要的,是經由五根識所生的痛苦及快樂。因此自從人類世界形成至 今,由基本的農業或工業,使根識獲得快樂及滿足。在近世紀內科學非常 發達,外在的物質不斷的發展,生活獲得改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些 國家在科技上、物質上非常的發達,可是發現了問題,外在的物質享受, 並不能使內心獲得滿足,反而因物質豐富,造成內心更多的憂慮。因此外 在的物質雖然豐富,無法使內心獲得快樂,不能滿足內在的所需。當然有 些地方,在衣食匱乏的情況下,給了衣食也能獲得暫時的滿足,可是當他 身上得到基本所需時,內在的妄念仍然產生,如我慢貪瞋等,這些煩惱是 無法由外在物質滅除的,即使有再多的財富,可是妄念仍然存在,身體不 管如何強壯,內在的煩惱並未消失。縱使身邊有多少親朋好友圍繞著,外 在的順緣非常圓滿,雖有豐衣足食,可是內在痛苦仍然存在。 痛苦和快樂,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內在的,內外二者性質不同。這 些快樂與痛苦的根源,仔細分析看那種力量強大,如果內心是快樂,即使 外在的順緣,如居住環境,並不十分美好,由於內心快樂滿足,縱使身體 所處的環境較差,仍舊覺得快樂,不會覺得痛苦。相反地,如果內心隨著 我慢等煩惱而轉,讓你非常憂慮不安,即使外在的順緣多麼美好,因為內 心不安,是無法獲得快樂。從這實際情況,二者作為比較,就能了知內在 的力量,遠超過外在的力量。因此在現世紀中,多數對外在物質的要求, 不斷的提昇,不再注意經營內在的提昇,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實在太困難 了。外在的物質是不可能讓我們得到安樂的,這一點一定要了知。如同現 代發明許多機具,其目的是為了達到生活改善的目標,由於善良的用途, 而創造這些機具,但是很可惜的,不去善巧利用,卻以煩惱的智慧製造殺 人的工具;原本是為社會帶來福利,相反的給人類帶來禍害,這些原因從 何而來的呢?就是內心未調伏。無論我們取名為有無宗教信仰,或有無修 法,很現實的一點,內心是要獲得改變,如果內心不能改變,痛苦是永遠 持續的,舉世也永無安寧之日。 要全人類成為我們的親朋好友,是不可能的;但是可由個人思考的改 變,把一切眾生看成親友,使每個人歡喜,這是個人思想的改變。妄求他 人成為我們的親友,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想法,看待每個人 成為我們的朋友,這樣想法對自己是絕對有幫助的,所以內在的改變是非 常重要的。以現實例子來說,因為想法的不正確,即使是年輕力壯,也會 12


有一大堆怨言;以老人來說,不會想,不懂得想,就抱怨來日無多等;如 果年輕有思想的人,想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鼓起勇氣,提起心力,面 對問題,有勇氣擔當將來該做何事,積極進取,從表情上看出,有非常正 面的情緒。如果老年人會想,我是經驗豐富的老人,有何問題可以問我, 他的表情是充滿了自信。 事實上世間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好的,也沒有百分之百壞的,所有 的事情都要以二種角度看待,好的角度及壞的角度;但是最主要是我們的 想法,保持正面的角度,把每件事情能往好的方面想,所帶的好處是自己 快樂;如果不懂的想,心中持著負面的態度,看待每件事情,所得都是負 面的答案,對自己並無好處,最後怨天尤人;所以從思想上改變,是非常 重要的。例如生病時由於疾病的折磨,身體上已經夠痛苦,心中卻想他人 為何不生病,而我為何遭此苦,真倒楣。如果你的內心產生這種想法,原 本只是身體的痛苦,因為想法不正確,又增加了心靈的痛苦,豈不是苦上 加苦。倒不如想經上說:一切的痛苦都是前世的不善業所感的果報,今天 正是還債的時候。如果能以這種心態去接受,心中就會想到理所當然,應 該去承擔的事。這時身體雖有病苦,可是內心就不會有痛苦,因為你已經 接受了事實,對自己是件好事。如果能仔細的思惟,如同修心論典所說: 願我快樂時,把這一切快樂的果實給一切眾生,願我痛苦時,化為一切有 情的痛苦,由我來承受吧!如果有這種心力,目前雖遭遇不吉祥或痛苦折 磨時,因為你內心覺得很有意義,代替了眾生受苦;內心的這種心力,早 就遠離了病苦,這樣才是真正懂得思惟的善士。 剛才說到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時,並不是沒有理由,而硬說這是我的 親友,如果沒有理由強迫自己生起這種概念,這是不必要的,不是菩薩們 觀修的方法。把三界有情視為自己親友的理由,以佛弟子來說,未來道諦 的功德是依他人而得,思惟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如是思惟,力 量才會強大,因而菩薩們有充足夠的理由,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

三、菩提心生起次第 (一)要有無錯謬因緣 前面說過菩提心的利益時,光是靠迴向發願,即使唸了數百萬遍,菩 提心也無法生起;菩提心生起是由有次第的觀修,如是因如是果,無錯謬 13


的觀想內容,以及觀想的條件俱備,淨除罪障及累積順緣的同時,慢慢觀 修才能生起。為了無錯謬的內容及次第,如修次中篇所說修學。本論作者 蓮花戒大師是那爛陀一位有成就的學者,他是寂護論師的心子,寂護論師 是第八世紀時,藏王迎請他到西藏;寂護論師在當時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 大學者,著作有「中觀莊嚴論,」因明論典等,蓮花戒大師著作「中觀光 明論」,以及寂護論師的因明釋論,修次三篇是在西藏時著作的,因為寂 護在藏地時有漢地和尚,這時沒有問題;到蓮花戒大師時,有些漢地和尚 在見解上有問題,因此與蓮花戒大師辯論,結果輸了,就把他們趕走。 有些漢地和尚說法,只要修禪就可以,無需多多聽聞,學多無用,只 要修行。可是在那爛陀寺並非如此,弟子們非常認真學習教理,並且應用 在修行上,是聞思修三者並行。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寂護論師好不容易 的在藏地建立起來,因為有些漢地和尚認為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就可以, 於此產生瑕疵。今天藏傳佛法重視聞思修並用,持有教証二量,也是寂護 和蓮花戒大師留下良好的修持規範,才能使西藏樹立了講授與修行,二者 並行的教法。 修次中篇主要是止觀雙運的內容,如同道次第修習止觀的次第,所以 稱為修次,因為有三篇,這本是中篇,所以稱為修次中篇。佛法的教理是 依據真實狀況而說,如外在的因緣草木等,是觀待因緣生滅的,順緣具足 時,草木生長,順緣消失,逆緣形成時,這些草木因逆緣而消滅。外在情 況是如此,我們內在情況也是如此。有些感受或想法,因為因緣具足故, 這種想法就會現起,當逆緣產生時,這種想法隨著逆緣就會慢慢削弱。所 以無論外在或內在的實際情況,都是隨著因緣而轉變,如果有一種左右變 化的,這就是它的因,一切都是無自主的隨著種種因緣而變化。生起果的 因緣,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的,隨著之前的因緣改變後者因緣的果實; 那麼追溯之前的因緣從何而來,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所以佛教不主張 有第一個因緣,那就是無因而有,就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不承認無因而 有,或是常因而生。一切由因緣而生,依他緣而生,這些因緣法,是由因 緣而改變,實際狀況如此,形成佛法教理的基礎,也是佛法的見解,我們 稱為緣起見,這是符合實際狀況。確實如此,因為由緣起見解而產生了四 聖諦;佛說四聖諦之後,就說了十二因緣,其實十二因緣,也是說緣起的 道理,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有行、識、名色到老死。從集諦生苦諦次第, 都在說明因緣觀待的關係,前前因生後後果,後後果是依前前因而有,形 14


成了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這是佛陀見解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認為有世間的 創世主創造世間,也不承認數論派所說的共主相,由共主相的常因變出萬 法。這也是違背了邏輯,我們認為是有因而生,也是同類而生,這就是佛 法的基礎。 任何法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慢慢形成,所以是依賴因緣而有,至於 產生果,是完全依賴著因,不同的果依不同的因,所以要果實不同,必須 從因地上改變。如同要生長好的水果,必須選種,氣候肥料等因緣,必須 順緣俱足,才能產生美好的果實。好的果實必須在因地上俱足好條件,不 是靠迴向發願。所以說一切緣起法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這種緣 起的道理,仔細想一切有為法完全依賴因緣而有,不是自主有,自在而有 的。一切事物是支依賴支分,這種緣起是互依存在的。緣起法分為因果緣 起,果依賴著因,這是佛教所有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依賴支及支分安立 而有,依賴他緣取有,只有中觀論師的見解,以取有的緣起見解,不是從 境上而有,唯名而安立,唯識而取的有。所以佛法的見解都是從緣起而產 生的。因為有緣起見,所以才有四聖諦,才有十二因緣。 一切果生起之前,必須因緣具足,因緣不應有錯謬。一切遍智果的因 緣為何呢?蓮花戒大師說:「我似生盲,無法闡示。」又說;「我是依佛 教示來解說。」蓮花戒大師所化機是佛教徒,在他之前已有寂護論師及藏 王弘揚佛法,多數都是佛教徒,不是同外道辯論。外道不承認佛說的經, 所以不能引經論為証,因為所化機是佛教徒所以引經說明。主要是自己謙 虛,說「如生盲」。要成佛道上必須累積資糧,細微的福德資糧,對我們 來說是極為細微隱蔽分,非道理所能了知,如同大乘道次第,尤其十地菩 薩接受大光明灌頂,這次第及內容很難以理由或邏輯推論。在解釋道次第 內容時,無法以理由解釋時,稱為極微隱蔽分,只有依佛說的經,大家會 相信。當然是依佛說不一定能相信,在三個基本的條件下才相信:一、與 現量不相違。二、無比量的損害。如同唯識所說無外境,內有真實;外既 無真實,何以心是真實?顯然互相矛盾。由此可知佛說的經,並不是依詞 面解釋。如俱舍論說有須彌山、有四洲,太陽與月亮的高低等等,可是現 代科學家已經証明大小高低,產生矛盾問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違背,這 是現量相違。比量相違都不能承認,何況現量相違。所以佛說:「比丘或 智者,應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我們在引用佛經時,要 不違背現量,不違背比量的情況下。三、如果自己感覺理由上並無破綻, 15


但無法証明時,這時只有找第三者,一位非常正直的,而且值得我們相信 的人,以他所說的話,印証極微隱蔽分的內容。如同我們的生日是某月某 日某時,如果不了知,只有問自己的母親或親人等才能証實。現代科學家 們,雖能從我們的身體測出活了多久,但不能確認是某月某日某時,只有 可信的人才能和道。目前仍有很多事情無法了知,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 存在。二三百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的,已出現在眼前,因此並不表示目前智 慧無法了知的,未來就不會發生,今日未發明的,百年之後說不定有更新 的東西。所以有許多實相,不是我們智慧所及,所以不能說沒有看到,就 否定一切,所以細微隱蔽分,經由第三者証明。 我常說四種正量:經正量,論正量,上師正量,感受正量。先有佛說 的經正量之後,才有龍樹父子的論正量,慢慢的才有修心者的上師正量, 因為有上師正量,才有弟子的感受。一般性的次第如此。可是我們個人對 教法的信心,先有感受正量,應用佛法內容改變了自己內心,覺得對自己 有益,然後想去聽聞,才有上師正量,感恩教導佛法的善知識。有了上師 正量,才相信上師是由龍樹父子的論典,而感恩龍樹父子及傳承大論師, 才有論正量,有了論正量之後,相信原來龍樹父子,是引用佛經,他們相 信佛所說的,皈依佛,依據佛經寫了論典,我們才有經正量。 要暸解導師釋迦牟尼佛是具量士夫時,不是因為他的身體大小,而是 仔細觀察他的教法,應用在修持上使自己快樂,體認佛陀是位具量士夫, 才能真正產生信心。正如寂天菩薩所說,一切煩惱皆從顛倒執,顛倒執要 有四種正量來破執,尤其是無我的見解,真的很奇妙,有很深奧的內容可 以讓我們思惟,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的。如同佛説悲心、菩提心的功德, 不要把自己看成比他人重要,應該好好地愛他人。諸如此種觀念是何等殊 勝,從佛陀的勸言,可以體會佛陀的悲心是無比的,佛是真正愛眾生;佛 陀的智慧是無比的,就可以真正相信佛對我們的一切教導,而且是佛曾經 走過的路,他有足夠的經驗對我們説,所以佛真正是我們能相信所依賴的 對象。因此許多細微隱蔽分,無法看到及無法推理的,唯有靠第三者佛教 授(聖言量)去相信。如同十地的道次第功德,他們所見到的法相,或密 續俱生原始光明的感受,無法以道理推知,唯有依第三者,能相信佛的經 教;因為佛無需欺騙我們,所以有三種理由(現量、比量、聖言量)相信 佛的教典。百分之五十的大乘教典,以自己的理由去確認的。但是有些道 諦的功德,由經典去相信的,如同菩提心與空正見,這是成佛的因,可以 16


有理由證明的。然而經由菩提心及空正見,証得初地菩薩後,能見百尊佛 等功德,必須依佛經才能了知。

(二)修習悲心是根本 佛説:「一切遍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臻至 究竟。」修次中篇云:「若欲證一切遍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 三。」悲心是菩提心的主要因緣,菩提心的基礎力量強與弱,主要是依悲 心的強弱;悲心又分許多種,具有責任感的悲心,就是清淨意樂的悲心, 其次是沒有心力但不忍眾生苦的悲心,微弱的悲心如動物的母親愛自己的 子女,不忍他們苦的悲憫,悲心分不同的層次。菩提心以七因果從知母, 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意樂,增上意樂;發心前六為因,後一為 果,六因一果,稱為七因果。七因果成辦的因縁主要是悲心,悲心越強所 生的菩提心就越強烈,因此「若發悲心,諸菩薩眾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 故,定成彼誓。」發誓絕對要拔除一切有情苦。「既除我見,定將恭敬入 極艱難行。」因為悲心,菩薩們不畏懼任何艱難,而且以清淨意樂去承擔 一切苦行,「長時無間修習福智資糧。」既入其中,必因福智資糧,獲一 切遍智如於掌中。是故一切遍智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應修習。上述的 內容的根據,引正法集經説 :「 世尊!菩薩不需要學習多法。世尊!菩 薩若能善受,善達一切法,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一法云何?所謂大悲。」 月稱菩薩曾在入中論説:「悲心是成佛初中後的根本。」為何悲心是初中 後的根本呢?因為入大乘門發心,以悲心為基礎,有了悲心才能生起菩提 心,所以初者是非常重要的。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時,面對一切有情承 擔一切苦行,因為有悲心;菩薩們能走上這條艱難的道上,也是因為有悲 心;証得涅槃果後,不會安住在涅槃的安樂中,遠離了寂靜涅槃,安住在 無住涅槃中;成就佛果位之後,能夠持續不斷的利益一切眾生也是因為有 悲心,所以悲者是初中後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不只如此,悲心在輪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輪迴中許多的安樂, 是由悲心帶來的,如今世的安樂也是由悲心所生。因為我們需要人愛護、 照顧我們,為互動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建立在悲心,真正的相愛與關 懷。如果有悲心的想法,自然就會想到對方從痛苦中獲得救拔,縮短了你 與他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無論他人對你的表情如 何,有了悲心彼此之間距離縮小了,對你來說是一種安樂。他人不能傷害 17


你,因為你的悲心,就會想到他是被煩惱所操縱,我不應怪他,該怪他的 煩惱才對。雖然他對你損害,因為你的悲心,你的內心不受他惡行為所動 搖。一般人想法悲心只是給他人好處而已,對自己沒有好處,其實這種想 法是錯誤的。當一個人生起愛、慈悲的時候,當下就獲得好處,因為內心 就多一分的溫暖,這就是最大的好處及利益,內在多一分的安寧,自然這 一生會獲很安樂,也是因為有悲心,平常就會多一點給人們的關懷,朋友 因你善良的行為真正愛你、照顧你,你的朋友才是真正有愛心的朋友,不 是酒肉朋友,不是由金錢結交而來,或名利結交的朋友,這不是我們所需 要的。 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必須要活的安樂,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我 們需要人家關懷。如果只是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只要自己沾到便宜, 自方不去愛護他人,怎能希望他人對我們有良好的互動。我們要有慈悲的 基礎,才能打開心胸的大門,讓他人接受我們,愛護我們,有這種清淨意 樂的心,才能使我們活的更快樂。如同寂天菩薩所說:與其期待眾生成為 我們的好友之前,倒不如自己成為眾生的好友。這種想法不是更實際嗎! 才能真正讓我們內心獲得滿足及安樂,這種慈悲所帶來的滿足,絕對不是 貪心所帶來的滿足,而是利益他人的心,這顆溫暖的,有價值的,難得的 善良之心,去利益他人,才能真正幫助他人,幫助自己,才能真正積聚更 多資糧,是使佛歡喜悅意的供養。所以這種悲心要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 持,這是初中後的「初時」最重要的,並不只是生起菩提心才是很重要 的,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就很重要。如果母親生孩子時是慈悲的情況下,我 相信孩子隨著母親慈愛的力量,孩子在慈愛的家庭,受到慈愛的影響,就 會感受慈愛的重要,也會尊重慈愛。因為小孩平常懂得為他人著想,懂得 感恩父母親,他會學的好,所交的朋友是知心,愛護他的朋友,他活的時 候也會活的快樂,老的時候也會想我這一生盡一切力量幫助一切的人,所 以死時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相反地,如果活在世間,只想傷害他人,自私 自利的只想自己的好處,不去照顧他人,甚至連想都未想到,死時擁有的 只是終生的遺憾而已!所以悲心在未成佛時重要,即使在目前輪迴中對我 們也是很重要的。

(三)生悲先修平等捨 如修次中篇云:「修悲心之次第,首應暫修平等捨,於彼一切有情去 18


除貪瞋,修平等心。」修悲心要先修平等心,通常我們看到親朋好友遭到 苦難,自然會產生悲憫心;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仇敵身上,我們就會產生 歡喜心。可見我們的心會產生愛恨親疏的感覺,有不平等的情況。所以要 捨去這種不平等心,修平等心。可是有人會想修平等心,豈不是放棄愛護 親友的心?並非如此。例如我們建一堅固的牆,先必須把地基鋪平才能建 造。如果你要使悲心堅定而且能成究竟,必須先要把所悲的對象平等之 後,才能建立真正的悲心,在分離感覺情況的悲心,永遠無法堅定,而且 有貪愛,所以首先觀想平等捨是很重要的。觀想平等捨之後,再把他們視 為母親,再修悅意慈心;在我們的感受是親朋好友時,自然要接近,如果 是仇敵時,就不會去接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思惟呢?眼前雖是好友,但 並不一定是一生的好友,因為人一直在變;以仇敵來說,可能上半生是仇 敵,下半生變成好友也不一定;總是親友也沒有百分之百,仇敵也沒有百 分之百,何必要執取友與敵之相。 從非想非非想天至地獄,大家都同樣有離苦得樂想法,而且有相同的 特徵,都有權利能夠離苦得樂。既然六道眾生生存的基礎上相同,離苦得 樂希求一致,為什麼要爭彼此?因此我們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權利,為 什麼你我之間要劃一界限呢?這是你方,這是他方,彼此排斥有何道理。 再仔細地想,快樂與痛苦,完全與他人有密切關係;進一步想一想,全世 界只有你一人,不可能快樂,離苦得樂不是單獨能成辦的,一定與他人有 關。即使名望再高,畢竟是一人而已,他人是無數的,我永遠是一個,他 人卻是無數的,如果你是智者是願意為一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 益,或是為無數的利益,而放棄一個人的利益呢?為了無數的利益,捨棄 個人的利益是應該的,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是不正當的, 不是善良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我」看得那麼重要。 從另一角度,一直愛我有什麼好處呢?從無始以來即使是生為一條小 蟲,也想快樂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愛我的力量。同樣地如梵天王等,為 了害怕自己的快樂失去,一直設法永遠保持快樂,但是也無法辦到。我們 今世生為人道,自出生起都為了快樂而努力,甚至在夢中也想得到快樂。 今天我們受到愛我執的操縱,完全聽從愛我執的命令,如果聽從命令能夠 快樂,今天應該是最快樂的,可是並不快樂呀! 我們從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夠找到一位最主要的人,就是我自己,於是 把愛我執當成真正皈依的對象,服侍他永遠作為他的僕人;如果皈依他能 19


夠快樂的話,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努力的夠多了,可是並未得到快樂,今天 仍是凡夫。菩薩們就不同,觀察錯誤在那裡,原來都是由愛我執產生,而 讓我們痛苦,唯有愛他心能夠真正幫助他人及自己,為了自己快樂培養愛 他心,一直到佛果位,努力的精進。 因為愛他心帶來無比的心力及勇氣,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行再多的 苦行,也能歡喜的接受,我們從他的勇氣及心力,可以瞭解他們內心有一 股無比的清涼、自信和滿足;有這種滿足感,他們在行愛他心時,並非只 是一種善行,而是一種快樂,這點我們是可以瞭解的;何況生起勝義菩提 心之後,變得無比的功德更不用說了,這些功德是從愛他心而有。如果聽 了上述的道理,仍然皈依愛我執,就如同今日並未絲毫改變。所以瞭解愛 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之後。如果過去生我們聽到愛我執的過患,愛 他心的功德,接著學習愛他心,今生就不會這麼淒慘了。就是因為不瞭解 愛他心的功德,沒有嘗試去學習,所以今天仍隨愛我執而走;既然了知愛 他心全給別人利益,就不要皈依愛我執了,就不要把愛我執放在內心最深 處,從無始來我們行了太多了,可是今天依然痛苦。 從無始以來,無一人未曾成為我們的親友,由此來培養愛護一切有情 眾生。以現前角度來說,我們今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依他人而獲得, 如果只是一個人再能幹,也不能有這些東西,今天生活在世間能得到這些 安樂,物質的享用,因為有六十多億人口互相依靠的貢獻,他們的貢獻才 有今世的安樂。 既然在輪迴中一切的享用由他人而來,何況後世的增上生呢?因為要 成辦後世的安樂,所以要守十善業,必須要斷殺生等十惡業;要守護不殺 生的戒,要有一個被殺的對象,才能防護不殺;如果沒有別人,如何守不 殺戒;其餘也是如此,如無他人,那有十善業可守,就沒有什麼增上生。 決定勝由三學成辦,其基礎就是戒學,戒學就有守護不損害他人,如果沒 有他人,就沒有這條戒可守,決定勝中更須要緣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悲 心,依由悲心而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行六度萬行,成為一切遍智果位 的。沒有他人我們不可能成佛,如果說我不愛他人,因為他人不愛我啊! 如同我喜歡我的手錶、唸珠等,可是手錶和唸珠不會愛你;如果唸珠被 偷,唸珠不會瞋偷的人吧!因為唸珠本身並無感覺,因為唸珠對我有幫 助,我喜歡它,既然對你有幫助而喜歡它,而每位眾生真正幫助我們,要 快樂就應該真正的去愛一切有情。如果仇敵會造成對我們的傷害,就不需 20


要愛他,如果沒有仇敵,你就不會生氣,就沒有機會修忍辱。因為要修習 忍辱,更需面對仇敵,你不可能對釋尊修忍辱,對上師修忍辱;因為你要 修忍辱,必須有人傷害你,令你起瞋恚心,所以有仇敵,才能修對治。因 此每位都對我們有利,所以應該好好去愛一切有情。

(四)成辦悲心的因緣 成辦悲心的因緣可分為二:一、如何去愛護正在遭遇痛苦的有情。 二、痛苦先要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到他人。以上所說的第一因緣,是 真正的去愛護一切有情,尤其是對正在遭遇痛苦的這些有情,培養愛心。 第二點痛苦要從自身去體會,思惟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苦苦是人人 不想要的痛苦感受,連動物也不想要。三苦中最主要的是行苦,我們就是 要觀修這部份。壞苦是世人所追求的安樂,因為變異不定,事實上是一種 痛苦。如缺錢時痛苦,有了錢覺得快樂,錢多了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就 能滿足,當你有了一百元又覺得不夠,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給你帶來快 樂,為何性質變了,又給你帶來痛苦,壞苦就是性質變異;如同乞丐可能 為了錢財生爭執、嫉妒、但是比起富人爭執嫉妒,差別太大了。富人為了 錢財嫉妒爭執,是非常強烈。所以有了外在物質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帶 來更多的痛苦。乍看之下,錢財應該可以滿足我們,為什麼又給我們帶來 痛苦呢?壞苦不是一種究竟的快樂,性質一變就成為痛苦的因緣。例如在 物質豐富的地方,有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剛得到時覺得快樂,可是過一、 二星期後,覺得這東西不流行,丟也不是,放置也不是,不知如何處理, 這就是壞苦。本質又在幻變,由快樂變成另一種痛苦,所以若觀修壞苦, 並不是內道要求的,真正的一種觀修的苦,因為外道也認為壞苦是痛苦 的,他們也有對壞苦產生出離心,如同四禪天以上的外道,追求的是內心 的捨受,快樂感受會帶來痛苦,產生厭棄。但是光是快樂感受產生厭離 心,不是佛法不共的特徵,佛法是真正了知行苦的過患,產生厭離,這是 佛法不共的,是內道真正要觀修的。行苦是隨煩惱及業帶來的藴體,就是 痛苦,這就是行苦。總而言之,只要被業及煩惱所繫縛,就永遠沒有快 樂。如果了知這點,就會把煩惱視為仇敵,就會想戰勝煩惱,於是產生了 出離心。 佛法所說的解脫,絕對不是到一個淨土,是從內心斷除一切痛苦及痛 苦的因緣,當下名為解脫。一切因緣法是剎那剎那都在改變,是由因緣而 21


來,改變的性質,是因的本身會改變,所生的果當然會有改變的性質。由 此可知,一切的果隨著因而有,完全隨著因而變化的,所以一切果隨因而 轉。我們的五蘊也是隨因而轉,由業及煩惱的因,就不是善良的;煩惱是 隨無明而來,如果被無明轉,就會有痛苦及不吉祥的內涵存在,所以說行 為被無明轉,無自主的被煩惱所轉,怎麼能快樂呢?經由這種方式思惟行 苦。 仔細思惟煩惱過患時,在世界上雖然有許多天然災難,是人類製造 的,因為人類內心被煩惱操控,產了種種不想要的問題,可見煩惱是多麼 恐怖。甚至我們在夢中也會慌恐憂慮等不安產生,也是由煩惱來;當二人 相處很好時又突然吵架了,變為永遠的分離,因為煩惱而產生的。在這社 會中貪瞋癡越強烈時,這個社會一定不安寧,一個家庭貪瞋癡越強時,也 一定無法和睦的。真正為害自己或他人,都是由煩惱所帶來的,應當把煩 惱視為仇敵。聽到煩惱是多麼恐怖,因為它名為煩惱;我們一直被煩惱 轉,做為煩惱僕人,我們能快樂到那裡?這樣思惟去體會到行苦,再轉移 到三界有情身上,才能產生憐憫心。不止如此,也可以體會到在三清淨地 的菩薩們,以及阿羅漢果位的聖者,他們雖然已斷煩惱,可是煩惱的習氣 仍存在,也是不得真正的自在。所以痛苦要由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移 到他人。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以上包括暇滿義大,念死無常,皈依, 以及業果的內容。經由痛苦的認識,希求增上生的安樂,再介紹輪迴的苦 相,生起出離及解脫的希求心,最後介紹苦諦及集諦等四諦行相,說三學 處,以及修菩提心的前行基礎。

(五)萬丈高樓從地起 每年都有請法團從台灣來,我們有這麼好的法緣。宗大師有一段祈願 文:「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讓它再度興盛,未興盛地方,讓它興盛。」 對你們說法是「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再度興盛。」生為漢人,原始父母 所留下的宗教信仰,多數都是佛教,正如宗大師的第一句話:「讓它再度 興盛。」對來自西方的朋友們,原有的宗教信仰,並不是佛教,我是說最 好保持原有的宗教信仰,比較安全,有時在短時間突然改變宗教信仰,一 下無法接受,最後產生內心的不安,以及多餘的疑慮,所以勸你們好好的 思惟,再來改變。當然每人的根器、智慧,以及希求有所不同,經由多年 22


的學習,對佛法產生信心,不只如此,而且真正的學習,由於這種經驗深 深的感覺,真得體會佛法可以帶來這一生的快樂,有此十分把握,改變宗 教信仰就比較合適。總而言之,我們都是要離苦得樂的,每天都快樂,不 但自己想要快樂,也給他人快樂;死的時候感覺有利益的,這樣快樂安祥 的走過人生旅途,不是很美好嗎?即使沒有前生後世,就以今世來說,快 樂也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否則生在這世間內心焦慮不安,沒有平靜過,而 且造成他人的傷害,一直影響他人,死時是懊惱的,後悔的死去,那不如 不要生在世間。尤其以佛教來說,所追求的目標是生生世世的快樂,有些 人說學佛法修法是多餘的,其實是自己的事,是為自己安樂而學法。藏語 「法」是「卻」,改變的意思,中文是方法改變,以方法改變內心,使心 獲得了調伏,才能真正獲得快樂,於是說了佛法,所以學法是為了自己的 事情,不是有空的時間去做多餘的事情。 佛法不只在中國西藏日本等地,甚至有華語的地方流傳,並且興盛。 在這些大乘的國家中,以戒律為基礎,以及菩提心六度的教授,所以稱為 大乘,持有法脈是依據梵文的經藏流傳下來。西藏具有圓滿的大小乘顯密 的教法,雖有如此良好因緣,能夠來到顯密圓滿的教法地方,如果自心沒 有建立大小乘顯密圓滿的教法,即使來到此地,也不會見到真正圓滿的教 法。如果只是了知某一法門,沒有見到圓滿教法,以及生在圓滿教法的地 方,也一樣未見到圓滿教法。為了自己有了良好的機緣,能夠見到圓滿的 教法,應該多多學習整個圓滿教法的內容,再盡量修行,應用在生活中。 正如要建造摩天大樓,先必須有很好的計劃藍圖,前行可能化上好多年, 有了這些基本條件之後,先從地基建造就會事半功倍,如同首先所設計的 完成。我們不可能從第三層、第五層先造。沒有堅固的基礎要建造是很危 險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同樣的以世俗情況來說,每個目標要達成時,必 須按步就班有次第的慢慢去做,何況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幾。 漢系的佛法名為頓悟的,就是瞬間開悟,另一種有次第的開悟名為漸 悟,分頓悟和漸悟的二種人,這是根機不同。頓悟是因為有夙世累積深厚 的習氣,只要遇到少許的因緣,習氣種子立刻成熟,因他具有良好善根, 所以稱為頓悟者;這種人遇到好的上師給予教導,立刻就能成熟。以前在 印度有些神通師,遇到真正有條件的上師,他心通了知他的根器,給予根 器相應的法,在通達事物的同時也產生了証量,悟和証一起產生。以前馬 爾巴的弟子,在依止馬爾巴時,不久就得到証量;我們並不否定這種頓悟 23


者。可是在頓悟者修行過程,包括開悟所學的內容,只是把精華收攝一起 學習。通常我們學法的道路,是生生世世一劫一劫的走上。 在此有個觀念要了知,頓悟的次第與開悟來說明,對一位頓悟的上根 者來說,讓他學習漸悟的教授時,因為他本身有這種條件,即使他學習漸 悟教法,包括了所有內涵,他能很快的學習而立刻生起証量,雖然他人可 能化一年,他立刻能成辦,因為他瞭解整個教學馬上相應。漸悟的教法, 對上根者教導,並無任何危險。可是相反的,頓悟者的教法,對漸悟者教 授,如同毒藥是很危險的。因為頓悟者的教法,是片面的內容,符合於上 根者,對下根者不合適,這點必須要瞭解。一般來說有兩種傳法的方式, 為了教法的總相而傳,為了適應眾生根基個相而傳法。對頓悟者傳法方式 屬於第二種,對特別所度眾生而傳法內容,如果上師本身沒有條件,會誤 導弟子,而且對教法有傷害;可是以教法總相傳法,非常穩定,並無任何 危險。 密乘是很殊勝,密乘有無比的力量和加持,但是密乘還是有次第的走 上去。西藏人、西方人及華人都有一種觀念,聽到灌頂或生起次第,圓滿 次第,很好聽的名字,大家都會參予,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就很急促的求 上上法,可是獲得上上法之後,果位卻是下下果,就會覺得很奇怪,產生 了懷疑。所以修學時了解整個次第是需要的,從下下部慢慢走上去,如果 有了下部的基礎,再學密,這才是堅定的。以我個人來說,雖然有學密, 但最多的時間化在菩提心與空正見上,因為每次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之 後,帶來了更強的心力,即使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少許的領悟感受,這少 許的感受,對我日常生活上有極大幫助,很有利益的影響。否則只現本尊 相,好像實際上對生活並無幫助,當然對禪定功夫深厚,經由禪定功夫深 厚,使體內的氣脈明點任運自在成就之後,那另當別論。否則只靠本尊瑜 伽面對每天困難問題就很難了。因為只是靠觀想而已,不是內心思想上改 變。如果每天早上起來思惟菩提心內涵,當天發生困難問題,只有菩提心 能幫助你,否則每天早上起來我現起本尊相,我成為本尊,如果你出門時 遇到困難,馬上不雅語就出口。 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確實有幫助,非同觀想的力量,很直接改變內 心。空正見確實如此,如所說般確實不是真實存在,內心有這種概念,所 見的都是虛假,對內心是有幫助。以菩提心來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 生住,願我住世間,盡除世間苦。」思惟這句偈頌也能給你帶來無比心 24


力。如遇失望時,能給我們帶更多的希望及光芒。再加上「願四大被眾生 分享般,願我也給一切眾生分享,為一切眾生僕人。」當你有這種心力 時,面對什麼困難不能克服。不要一下仰望著上上的教法。應該先有基 礎,再修上上法門,這才是最有利最安全的。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成辦佛果位有三因緣: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 根本大悲心,空正見。我們是佛弟子,我們追隨佛,聽到佛名號也能產生 信心,把這三顆心視為主要修行的內容,努力的去學習。成就菩提心有二 種因緣,七因果及自他換。在入行論中寂天菩薩說自他相換的內容,龍樹 菩薩的寶鬘論及菩提心釋中也說到;七因果是知母,念恩,報恩等六因一 果,自他換從根道果都是與有情有關係,他人比自己重要,經由這種方式 思惟,修學自他相換。 深信業果,才能得人身。四百論云:「先遮非福業,次應除我執,後 斷一切見,知此為聖者。」第一句苦苦不要刻意想,就是畜生道也不想要 的苦,何況人呢?可是人與動物不同。苦苦的因從何來,是否可以遮擋? 人有這種智慧,可是動物沒有智慧;既然人有智慧不想要苦,應當遮擋苦 苦的因緣,就該努力行十善業,遮除十惡業,才不會後世墮三惡道及受苦 苦。但有時口中雖說不要造業,可是仍造不善業,原因是內心不信造業會 帶來痛苦的,因為內心對業果信賴不夠,所以在道次第中說十善業之後, 又說業果,要讓我們相信十善業會帶來快樂。 完全相信業果了,心中想要好好修十善業,才不會有苦苦。但無始來 造了很多惡業,會墮入三惡趣,於是產生了畏懼,這時就要皈依。於是說 皈依及皈依的內容,何謂佛法僧三寶。如果說惡業雖然會帶來痛苦,那是 未來的事,沒有關係,很容易造成我們的懈怠。為了避免這種懈怠,思惟 無常,死無定期等,一切都是短暫的,壽命再長,也不過百年,更何況現 在有壞滅的身體。可是目下具有暇滿的功德,能成辦非常有意義的佛事, 怎能浪費這個人身。所以在思惟無常之後,更策勵的說了暇滿的內容。業 果皈依無常暇滿,是互相聯接關係。這是四百論的「先遮非福業。」不造 非福業,會帶來後世的安樂以外,還帶來生生世世增上的人身,繼續走成 佛之道,在這道上不會遭遇間斷的障礙。 我執分為粗分及細分,瞭解粗分我執,不一定瞭解細分我執。即使瞭 解粗分我執,斷除了粗分我執,並不能斷除細分我執。細分的我執斷除, 一定斷除了粗分我執。如果從他方面自性有的執著已經斷除,自續所說的 25


真實執著一定斷除,可是自續所說的真實執著斷除,並不表示自性執著會 斷除;這就是說粗分的執著斷除,細分的執著仍然存在,煩惱還是無法斷 除。要真正了知徹底斷除煩惱,只有依賴甚深的空正見,只有皈依空正見 才能斷除一切的煩惱。所以說法寶,就是空性的道理,四聖諦也說空性的 道理。如果瞭解空性時,也可以瞭解甚深緣起;如果了知甚深緣起道理, 對業果一定有幫助的。空性的思惟,是佛法的整體理論上初中後都很重要 的,佛法教理的殊勝,在於下下法與上上法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是互助 作用。所以四百論說先斷除非福業,其次斷除我執,最後斷除我見所遺留 下的一切,也就所知障,這樣才算是善巧。 在我們修行的一條大道,先要了知修道的次第。菩提心生起次第,上 師有責任介紹修習的內容,讓大家盡量的生起菩提心,我們雖不能任運生 起菩提心,但要刻意讓他生起;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對無常暇滿內容要觀 修,觀修時一定有個長遠目標,為要生起菩提心而觀修這些內容。如果有 計劃的做這些前行,是生起菩提心的因緣。為什麼在廣論中不說下士道而 說共下士道,為了能夠堅定菩提心的基礎。在下士道內容多加「共」字, 是為了將來生起菩提心。

(六)智慧成就菩提心 大悲心生起之量,就是能夠自然任運而生。悲心是如何生呢?首先聽 聞悲心教授,瞭解之後,感覺我必須要去救護一切有情眾生,是刻意讓它 生起,當遇到可憐眾生時,隨著這種因緣自然生起悲心,名為自然任運成 就悲心。同樣無常,出離心也是如此。整個次第必須先聽聞所要修法的內 容,再次反覆思惟,心想如果我好好修應該會生起証量。之後真正生起對 這個法的感受,這種感受並不是自然產生,要想才有,不想就沒有,這叫 做蓄意刻意。自然而然任運成就是不要刻意去想,遇到境自然而生。如修 次中篇:「何時如母愛己幼兒,見其受苦,欲自所愛者能離痛苦,自然能 入是悲,等視所有眾生,爾時即謂圓滿,亦得大悲名已。」這叫做方便品 生起次第。 智慧品是對治顛倒執著,顛倒執著是見一切都很真實,見到從境上存 在,所見都是獨立自主的,毫無疑惑的,這時心中是完全自性有的顛倒執 著,相信絕對是自性有的邪見。之後,經過反覆的思惟上師的教導,為何 是如所見到般的真實,如有自性,應該在境上可以找得到才對,可是找不 26


到,於是產生疑惑。但疑惑是否有自性,可分三者,第一疑惑應該有自性 罷。第二疑惑似乎是自性與無自性各半。第三疑惑應該無自性。三種疑惑 次第過後,就慢慢相信無自性。相信之後,反覆思惟既然存在,從境上尋 找又找不到,唯名安立而有,只有這種方式存在。再經反覆思惟而相信就 變成証量,這種証量是屬比量智,再次的反覆觀修,異共相慢慢稀釋,變 成現量,也就是証空現量。修行次第及証量次第是如此的。 生起悲心之後,有責任感為利一切有情,我必須生起清淨意樂。如修 次中篇說:「如此串習悲心,自然依次能起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之心。如 是串習根本心已,當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二種: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 心。先說世俗菩提心,從一位具有條件的上師面前發心,並且心想學六度 的菩薩行之後,再從上師面前受菩薩戒,最後累積福德智慧二資糧。 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及行心菩提心,願心與行心的差別,願心如同想要 到一個地方去的想法,行心就是正在去。當然兩者都是要去,一種是想法 而已,一種是正在做的行為。同樣地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的心,是一種發 心;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發願並且承諾受了菩薩戒行六度萬行。當下的 菩提心就分為二,願心及行心。 獲得願心之後,雖然生死輪迴中,就能生廣大果實,但是不能與行心 相比。行心因為受菩薩戒,緣一切有情,只要菩薩戒在,不管是放逸睡眠 時功德會慢慢增長。願心在每天生活中,更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境,可以 改變人生。願心如果在睡眠時,心不現起就無功德。如入行論云:「若僅 思療癒,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 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如果有一個只想要治療有情頭痛,就能 獲得無量福,更何況菩薩們發心,要除一切有情的大小痛苦,獲得一切安 樂,不是只獲得增上生或寂滅,是要他們獲得一切遍智,這種心所得福報 更是無量。 我們從無始來都想離苦得樂,但很可惜的,只是以愛我執的方法追求 安樂。一般人有種想法,利益他人是多餘的,連自己都顧不了,何必還要 去愛他人!如果自利成辦,似是很能幹,專心做自己好就好的愛我執。如 果他人做壞事,假裝沒有見到,不去管他,這是不對的。對於他人錯誤行 為,應該面對善言解釋;但不是抗議人的本身,是抗議他的行為,人與行 為要分開,真正造成他人傷害的是他的行為,不是人本身。不要認為這個 行為是他做的,抗議行為同時,也抗議人本身,那就錯誤了。如同懺悔, 27


罪障是種錯誤行為,把罪障懺掉的同時,把自己也一起懺掉。既然能原諒 自己的惡行為,把自己與自己的行為分開,為何不能把他人與他人行為分 開?他人惡行可以抗議,但對他本身仍然保持愛心悲心,這對我們是很有 意義的。如果他的惡行能改變最好,不能改變也不應該把他視為正面的情 緒。 積資淨障的最好法門,是普賢七支供養。首應供養的,是供養自己的 身心,把身心奉獻給三寶,做佛菩薩所悅意的事。以及一般供養及無上供 養,禮讚三寶,皈依等。懺悔時面對上方資糧田,觀想自己及周遭的一切 有情,所造罪業,生起罪障感。從何處造惡業,應從何處懺悔,對以前所 造的惡業,視同毒藥入身,要立刻把罪業去掉,以這種心態懺悔過去的惡 業。要急速懺悔的原因,因為死的因緣很多,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多麼偉 大的人物,死亦難免,同樣一個惡貫滿盈,死神也會找他。無論善人或惡 人,絕無倖免。世界歷代帝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犧牲了人民生命, 築城以求長安,這些顛倒常執,三門造了眾多罪業,最終只剩名字而已, 可是生生世世都在痛苦中流轉。隨著常執而轉,即使今晚要死,仍認為不 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仍生放逸。所以要用智慧觀察好好提醒自己,死無定 期,不要懈怠及放逸,要急速懺悔所造的一切罪業。 死時只有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走,任何人也無能助,留下的也只有今 世所累積的業,決定我們的來世,也只有業能夠幫助我或傷害我。死亡時 恐怖無奈的,無人能救助。所以趁我們活時,善加利用我們的悲心,有能 力幫助一切有情,就應該好好做;如果不想臨終時恐怖,這時只有三寶才 能救怙,於是至誠皈依三寶。如入行論云:「佛為眾怙主,慈悲勤護生, 力能除眾懼,故我今皈依。」 如隨喜支隨喜一切,首先隨喜正在輪迴的眾生,努力斷除感苦苦十不 善,得到人天的增上生的功德,以及隨喜二乘的精進,斷除了行苦而獲得 解脫果位,再隨喜大乘菩薩們,為眾生努力精進,增長道諦功德,為利益 眾生,希求無上菩提。最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以及迴向。

(七)身財善根一切捨 之後把自己三世所集的的身財善根,捨棄施給一切眾生。為利一切有 情,如入行論云:「捨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為了能夠真正的快樂, 必須捨盡一切,才能脫離痛苦;如不捨棄,隨愛我執保持身財受用,最後 28


仍將死去,也一樣要拋棄,只有隨業煩惱轉。一切善業也會被煩惱盜走, 還不如趁早捨棄,才能獲得解脫。既然已經捨棄了身財受用等,我的身體 隨著他們要打要罵要殺,也就不必計較了。如果真的從心中捨棄了一切, 當你遇到困境時,也可以減少你的瞋恚心,忍辱的力量會增加,是有益處 的。既然身財善根都能捨施,還在意缺少什麼?因此,應以廣大心力捨給 眾生,如入行論:「願彼見我者,悉獲眾利益。」真正的捨身是福德智慧 堅固時,未堅固時要守護身體,這是意樂上要捨,加行上要守護。如四百 論說:「人身是最好成佛工具,可以利益眾多有情,在道証功德未圓滿之 前,要善護身體。」既然我的身體為了利有情而捨去,現在如有人見到我 起瞋心時,我與他之間是惡緣,由於結上惡緣的力量,將來再度在一起, 因此就有機會可以他。如四大為一切眾生所享用,願我的一切如同地水火 風般,為一切眾生享受。 如果能夠真正見到佛的化身,那不用說是善根具足;即使仍在煩惱中 見到佛像,由此因緣,將來能見到百億尊佛的真正化身。為何今日見到佛 像,能促成如此緣起?由於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的悲心,他時時刻刻為眾生 著想,只要有誰見到他,聽到他的名字,都想要幫助他。如同入行論的迴 向,因為有悲願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相信菩提心所帶來的果實,是無止 盡的。所以要策勵自己生起菩提心,為無量眾生著想,從所緣境來說是無 量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這種無比勇氣的菩提心,好好的祈求他,要獲得 加持,要從這裡得到加持,要當小偷應偷菩提心,要做強盜應搶菩提心, 無論如何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在皈依時你是我唯一的上師,你 是空行母,你是我的一切,你是我永遠的依靠,你是今世和後世一切的依 賴。這個「你」字就是菩提心,沒有別的詞語,可以稱為你字。如果把愛 我執或真實執著埋在內心深處,如果說「你」是我的什麼?這是無用的, 不是真正能夠帶來利益的。前面說過,騎上菩提心的駿馬,將繼續走上快 樂的道路,最後達到佛果位,事實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不 但今世快樂,後世也同樣的快樂。 佛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說的教法,以及龍樹父子所說的教法,以及藏傳 的許多大成就者,他們所留下教法,我們都能見到;雖然只聽到他們的名 稱,無法見到本人,但是教法可以由我們的根本上師給的恩惠能夠得知。 如了知菩提心的功德,讓我們自己好好的修習,這一生來此世間,沒有比 此更重要了,應該珍惜此種難逢機緣。 29


今世我們為衣食住行而努力,倒底獲得什麼?如果有了菩提心力量, 當衣食住遇到障礙時,能把違緣轉為道用,把一切障礙轉為成佛之因,此 種善巧,唯有菩提心才能達到,這才是智者。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非出 離心及空正見。菩提心能把一切違緣轉為菩提資糧,這是很善巧的。所以 應該好好地修學菩提心,如入行論:「彼是除熱惱,清涼心明月。」熱惱 就是障礙,煩惱障與所知障。菩提心不但使我們後世斷除煩惱所知障,還 可以摒除現前狹窄的想法;現前想的都是我該如何如何,只有菩提心才能 淨除一切狹窄的熱惱;菩提心的光芒,可以去除愛我執的黑暗,唯有廣大 的菩提心,才能把狹窄的思想摒棄。 菩提心不需要智慧,但成辦菩提心時,需要廣大智慧,所以成辦菩提 心之後,能使智慧更廣大的增長。佛陀為眾生說無量法門,但勸眾生說: 沒有比菩提心更重要了。如說「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佛陀的正法 精髓,就是菩提心。

四、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一)積極修習諸善行 先說不放逸,如「故如所立誓,我當恭敬行,今後若不勉,定當趨下 流。」經由菩提心功德思惟之後,行菩薩行,發誓願為利益一切有情受菩 薩戒,就應該切實遵守,瞭解根本罪惡作等。如果放棄利眾的菩提心,就 犯了根本罪,要非常的謹慎,行心不能放棄;如果不勉力而行,將來一定 是往下走,往下走並無好處,因為從無始為自己去尋找一種離苦得樂的方 式,至今並未獲得利益;無始來有無量佛出世,可是並無良好的機緣遇到 佛,聽聞到教法,今日非常難得機緣聽到佛菩薩珍貴的菩提心教授,如不 努力學習,豈不是又浪費了一次機會,又要長久流轉在生死苦海中,「饒 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 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應該殷重去利用它作為修法的工具,否則隨著 煩惱而走,隨著愛我執而走,原本是修法的工具,一個暇滿的寶,如果成 為暇滿的殺人工具,這是很危險的,將墮險惡趣。動物隨著貪瞋會去損害 其他動物,但是牠們殺傷力並不大,因為牠們缺少足夠的智慧,人類的智 慧,隨著煩惱操縱之下,可能傷害很多人。我們時刻都有可能造重罪業, 30


如不謹慎防護懺悔,隨著這種惡業,後世只有到三惡道去。如果想墮惡道 後果報受盡,仍將得到增上生的人身,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生三惡 道受惡業果報時,但是內心的貪瞋不會自動消失,所以仍在痛苦中輪轉, 而且生在三惡道時,要生起善心是非常困難的,如同水向上流,要生起惡 念是很自然,如同水往下流。因此不要為世間瑣事散亂、貪著,應該小心 謹慎為自己未來著想,否則盲目的度過這一生,將來是很危險的。如云: 「既得此閒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勝此,亦無過此愚。」瞭解這些道理 之後,如先覺所說:修心者在臨終時,勝歡喜,中不懼,劣不悔。雖然不 一定能得到歡喜,但是起碼要做到死而無後悔,這點我們要小心謹慎,在 日常生活中,要盡量為他人著想,常常思惟無常,暇滿義大,努力觀修菩 提心。 楞伽經說人天聲聞緣覺佛等多乘,這是應眾生根器的希求。三千多年 來,世界上很多不同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哲學思想,以 及修行的方法。佛教、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在眾 多宗教信仰中,如果要找一個最好宗教,這是有點困難。因為世界上的人 口那麼多,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根器不同,一種宗教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人 類。但是大多數的宗教,都主張如何成為善良的人,如何要有愛心,關懷 他人,這種的修持方法。為了使人們堅定信心,說了哲學內涵,多數宗教 都有這點的主張;都說要如何成為好人,不應傷害他人等,這些都是屬於 戒律;關懷他人,於是說到佈施等,也說要常祈禱。以佛教的十善業道, 多數的宗教也都一致主張。這些宗教在過去的歷史上,也曾經幫助了千百 萬人,將來也會幫助千百萬人,如果宗教無法帶來利益,就不會有人信仰 了。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只有一種宗教信仰適合全人類的,是不可能辦到 的事。因此,在眾多的宗教中,無法說何者最佳,何者最劣,最佳的只能 說是對他個人最相應的而已,眾生根器不同,找不到一種宗教,適合所有 的人。 如同身為佛教徒,只能說佛教對我最適合,佛教對我是最好的,對他 人則是不一定;同樣一位天主教徒來說,天主教的修持方式及哲學思想, 他覺得最適合。對個人有好壞的差別,以總相來分別,最好最壞是不可能 的,因為眾生根器不同。雖然如此,以修行的法門,在總相上找不到最好 與最壞,但是那個宗教哲學思想最廣最深,是可以分別的。所謂的最深最 廣,就是內容最豐富,解釋最嚴密的。如果以哲學思想作解釋,所有宗教 31


哲學思想中,佛教的哲學是最廣最深的;有許多持客觀的學者專家,也認 為如此。但不可以認為自己的宗教哲學是最深最廣,要求他人也要接受這 種思想,這是錯誤的。因為有很多人相信創世主,只要好好的禱告,就可 以獲得內心的安樂。 就以佛教徒來說,藏人和漢人都有同樣的情況,佛陀明明告訴我們, 「自依止,不餘依止。」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可是他們仍舊祈求神或本尊 加持;好像祈求財神,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財富等;自己什麼都不做, 只要祈求三寶就可以得到,這種想法與世間創世主並無異樣。如果在主張 上承諾有創世主,那麼向祂祈求,並不矛盾,因為思想上認同有個創世主 存在;矛盾是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緣起有,自身不去努力改變內心,消除障 礙,不去觀修菩提心空正見內容,反而把自己的快樂與痛苦推卸在上師或 是三寶身上,難道不覺得上師及三寶很可憐嗎?要承擔重大責任。如求卜 卦時,卜卦的人只說要消除障礙,要修某法等,不會勸你多多觀修菩提心 及空正見。這種思想同世間創世主無異。我們是佛教徒,聽聞教法之後, 仍然有此思想,何況有那麼多信世間創世主的存在的人;相信世間創世主 的人,對他們絕對有幫助的。我們是佛教徒,應該認知內外的一切事物是 依因緣而有,痛苦與快樂要由自己承擔,不應該寄望在他人身上。佛說: 「我對你們說解脫之道,要不要走,你們自己決定。」自己是自己的依怙 的道理,我們應該瞭解,由自己改變自己,不應該把責任推到上師三寶身 上。更甚於有人不但把所有責任推給出世間本尊三寶身上,還有明明是佛 弟子,郤皈依天神水神等。華人法友們應該多瞭解多乘的差異,然後聽聽 導師釋迦世尊對我們說些什麼?是不是合適,如果合適自己,就要多多觀 察內心,以自己為自己的依怙。 身為佛教徒終極的目標,是要成辦一切遍智,才能自利與他利。佛說 「若有此心,則能成佛。」此心就是菩提心。我們在未調伏的心上,經由 某種教授,慢慢使心獲得調伏,之後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不 是像換件衣服,一下子改變,要經由慢慢的串習,在心續上才能轉變。菩 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成就大悲心有二種因緣,一是對眾生的悅意慈心, 生起因緣有七因果及自他換,二是悲心不忍眾生苦。先要了知眾生所遭遇 的痛苦,這要自身去體會,配合阿底峽尊者道炬論的三士道內容去學習就 容易瞭解。思惟暇滿及無常,斷除了對今世的貪著;思惟業果及輪迴,斷 除對後世的貪著,體會到行苦,最後再轉移到他人身上。之前學過悅意慈 32


心,因此不讓親愛的人得到痛苦,痛苦自己已體會到,再加上愛他心,於 是大悲心產生了;生起悲心之後,就會想去利益有情;真正能夠利益一切 有情的,只有無上菩提。於是有利他的發心因緣,生起欲證得無上菩提的 希求心;這樣具有利他以及欲証菩提的希求,兩者希求的發心,我們稱為 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再努力行菩薩行,經過六度的修行,身財善根 的佈施。入行論中未特別說到持戒,持戒是以不放逸,正知部份代替,之 後忍辱及靜慮品,智慧品等說明,就是六度的修持。 我們知道要行善法,也知道善法的重要,必須多多積集善業等;可是 無法持續行善的原因,是自心被煩惱所繫縛,即使行善也不能如所想像的 成果,這並非外在的壓力,而是內心在作怪,心受煩惱左右,隨煩惱轉, 而心不能自主,所以我們要把煩惱視為仇敵,因為它使我們無法得到究竟 利益。一般認為貪瞋煩惱不是過患,對於殺人偷盜,我們認為是惡行為, 那是由世間訂定的法律標準而認定,法律規定不得殺人不得偷盜,所以認 定這是不好的。可是在法律的規定中,沒有說明殺人及偷盜的意樂是錯誤 的,幾乎未提未調伏心是錯誤。可是佛教的教理正是顛倒過來說:其實不 是行為問題,最主要的是造成行為的動機,才是真正幕後主使的仇敵。如 果有殺人偷盜未調伏的意樂,縱使在行為上儘量壓抑,因為動機是污染, 這種行為就會持續下去。如果真得要抑制行為,要從遮擋誰是行為的指使 者上著手;即使行為是惡的,意樂是善,也會累積善業的;外表看來是行 善行,但意樂上卻是傷害或欺暪他人,所造的將是惡業。因此佛教徒對善 和惡不是由行為去判斷,而是由意樂上來判斷。如果要避免惡行為,惡行 為根本來自煩惱,或未調伏的心,這是我們要遮擋的。

(二)斷除貪瞋煩惱敵 煩惱是從未調伏的心來,未調伏的心是由真實執著產生。可是多數未 從此處尋找,未調伏心從何而來?痛苦何以從煩惱來?很可惜我們不從這 方面想。在生活經驗裡,多數把煩惱視為朋友;以瞋心來說,遇到困境時 才生起,平常很謙虛的人,遇到困難生氣時,就不像平常謙虛,他會很有 勇氣的,似是緊握拳頭往前衝的態勢。當他困難時,瞋心給他帶來無比勇 氣,讓他去面對困境、咆哮、抗議等。在那時瞋心是他唯一的朋友,支持 他去面對現實,消滅敵人等。似乎遇到困境,瞋心帶來幫助,給我們勇氣 的感覺。 33


同樣的,嫉妬和競爭之心,似乎幫助了我們上進的感覺。貪心也是, 因為有貪心使我們喜歡某種東西,才會去追求呀!其實我們被騙了。生起 貪瞋時,真的會感覺到煩惱幫助我們,甚至想到一個人沒有貪瞋,豈不是 白癡,他的生活就不會多彩多姿,說好說壞都無所謂,豈不是怪人。好像 對親人起貪,對仇敵起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錯!我們有此感受,可 是仔細想,我們是被煩惱騙了,當我們生氣時,口中會吐出不雅的話,是 因為生氣而溜出口,事後不是後悔嗎?如果瞋心真得帶來好處,那何必後 悔。瞋心好像會帶來勇氣,可是那是愚蠢的勇氣,只是見到事情的部分, 而未曾想到後果,因為未來的得失未曾想到,只顧眼前必須如此而已。這 種勇氣的眼光是非常短視,是愚蠢的勇氣呀!如果遇到困難時能為未來著 想,這時必須先冷靜,以智慧善加判斷,要如何面對困境,而不是以愚蠢 瞋心面對事情,這樣面對困難而會處理的確當,不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 以瞋心去處理事情,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傷害,對未來是很不好的。 煩惱的產生,是由於無明,對實際情況不了知,隨著煩惱處理事情, 就是無法看清事實,只解決片面問題,未曾見到整個問題的所在。因為煩 惱來自無明,平時應多多觀察內在煩惱的行相,是從何而來,為什麼從無 明而來,這點要瞭解。依經驗觀察,煩惱是從無明而來。如云:「貪瞋等 諸敵,無手亦無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貪瞋並無兵器,如果有 兵器在操控我們,那另當別論;它並未強迫我們,可是當貪欲或瞋恚生起 時,幾乎所有的心識都被它征服。如果長時的串習,能保持正知正念,悄 悄地觀察貪心或瞋心是如何產生的,那時絕對可以減低我們的貪瞋,因為 平時沒有串習,所以無法做到。當貪瞋生起時所有感覺都變成貪瞋性質, 這是很可惜。如經由長期的修行,把瞋心與自己的本心分開觀察,是有絕 對幫助。 外在的仇敵,是屬於暫時性,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化敵為友;尤 其是佛教徒,承認有前後世的存在,何必在乎今生是仇敵,也許過去生是 我的親友。可是卻忽略無始以來,一直緊跟著我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仇 敵;捨棄真正仇敵,而與臨時仇敵計較,豈不是沒有智慧。為何煩惱是真 正仇敵?因為只要它一現,原來平靜的心,立刻無法安寧。如同看病時, 醫生囑咐多多休息,休息就無需工作,不會面對貪瞋境,內心就會平息。 如果休息時,內心仍然一大堆貪瞋圍繞著,就無法真正的休息養病,一直 無法獲得安寧。所以煩惱的心識一生起,原本平靜的心識立刻消失,開始 34


動搖,這種的心,我們稱為煩惱。 我們對佛的信心,或對眾生的悲憫心,原本平靜的,忽然產生動搖, 這種動搖與煩惱帶來的動搖不同,以悲心產生,內心動搖是我願意承擔一 切眾生痛苦,他本心是含有無比的勇氣與心力,如果沒有無比的心力,是 不可能承擔的,可見在生起悲心的當下,內心的基礎是堅定,只是表面上 動搖而已,內心究竟的平靜,仍然存在的。可是因煩惱而動搖是不同的, 煩惱生起,內心就不能舒適的生活,不止如此,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 了他人,傷害社會等。因為有煩惱,我們想離苦得樂,也無法辦到。因此 外在仇敵只要待他好點,可以化敵為友,反而可以幫助自己。隨順煩惱敵 只有傷害自己。如云:「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若隨諸煩惱,徒遭傷 害苦。」煩惱不但造成自己的傷害,也造成他人的傷害。在家庭中原來相 處和諧,只要一個人的煩惱,造成全家不平靜的氣氛。如同美國九一一事 件以及伊拉克戰爭,這都是人的智慧隨著煩惱走,而產生了自己和他人的 痛苦。因此由煩惱的仇敵,帶來地獄等痛苦因緣,生在地獄有情,以為是 獄卒給予的痛苦,獄卒的折磨,其實是由於自己的惡業所感,惡業又由煩 惱而來。 外在仇敵不要刻意去殺害,他也會死去,可是內在的仇敵不會自然的 消失。我們為了外在仇敵,會儘力想要消滅,犧牲在所不計;應以同樣的 決心去消滅,無始以來跟隨我們的內在仇敵,它才是真正在傷害我們的。 面對內在的仇敵,因為無始來的習氣,姑息它,要消滅就覺得很困難;但 是別灰心,要面對現實勇敢的對抗它。在戰場上為了得勳章,都有勇氣戰 勝外在敵人,為了得究竟安樂,為何沒有勇氣面對真正傷害我們的敵人。 在世間上如四百論說:「不是缺少衣食順緣而痛苦,當衣食順緣具足了, 又是內心的痛苦。」所以我們不是身苦,就是心苦,一直在身心痛苦中存 活。雖想離苦得樂,也想獲得究竟安樂,而且一直在努力著,真正能做到 的有多少?最後仍為身心苦惱纏縛。今日難得聽聞教法,認清給我們痛苦 的真正仇敵是誰,為了真正快樂,就要努力提起心力,面對現實去消滅真 正給我們痛苦的仇敵。 已了知煩惱的過患,只有努力消滅它,才不會引生痛苦;煩惱如果消 滅了,它是不會再回頭,不同外在的仇敵,養精蓄銳之後,再回來報仇。 如入行論云:「惑惑慧眼斷,逐已何所之?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進。」 以藏文釋,「惑」是由了知惑的究竟性質的智慧眼所斷。以梵文解釋第一 35


個「惑」是沒有力量的意思;沒有力量的煩惱,是由智慧眼所斷。外在的 仇敵經過一段時間,有了足夠力量再回來攻擊是危險的,內在的煩惱仇敵 沒有力量,是由非理作意而產生,顛倒執而有。煩惱生時,可能在眾多的 好壞層面,只選擇好壞的某些部份;如同我們生氣時,明明對方有許多好 處,我們只看到他的缺點,實際情況有好有壞,可是生氣時只選擇其中的 部份,這表示抺殺事實,捏造事實截取某部份。煩惱看起來很難斷,事實 不然,只要把事實看得越透徹,煩惱就隨之減少。煩惱生起原因,是不把 事實看得透徹,生氣時只見到對方都是缺點,當你冷靜時並不是如前所想 像,也有優點。平常也這樣說,為何生氣時只有看到壞處。明確地說煩惱 是扭曲了實際情況而產生執著,因為無法見到整體,煩惱不但是錯亂識, 也是心胸狹窄的心態。我們只要認清實際狀況,煩惱就很容易消失,因為 煩惱本身沒有抵抗的能力。所以第一個「惑」是沒有能力的意思。這裡的 「慧眼」不是空正見,是指常識,一位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對事情的看法 會寬容,不會在意;一般沒有社會經驗的人,沒有勇氣,眼光短淺,對小 小的挫折,就會承擔不起,抱怨等等,不會像有經驗的人,能夠心胸寬大 接受事實。所以把實際情況看得越多越廣時,對煩惱的承受力量越大,因 為能把事實真相弄清楚,為「慧眼」斷除,這只是暫時壓抑。 煩惱分為非見煩惱及見煩惱,非見煩惱就是貪瞋慢等。非見煩惱要斷 除比較簡單,見煩惱要斷較難,因為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產生,也是經過思 惟,可是理路不正確所產生的煩惱,要斷除必須仔細思考更深奧的理由。 如同瞋心可經由慧心斷除,貪心由不淨觀。斷除的對治力可分為二,一是 暫時壓抑的對治力,一是徹底的對治力;暫時壓抑的對治力,譬如對一個 人生氣,你多想他的功德,他的優點,借此對治力對他瞋心減少。如果貪 戀一個人,多想他的不淨處,如身體是由三十六物組成等,外表包裝很好 看,內部有醜陋的一面,這樣可使貪心減少。例如吃飯時,想到飯很好吃 時就會多吃,當這種貪心生起時,把念頭轉過來,想吃得太多或太油膩會 傷害身體,貪心就壓抑下來。當吃葷食時,似是很好吃,心想肉是由有生 命體取得,牠們也不想苦,也要離苦得樂,於是對牠們生悲憫心,就不想 吃了。這名為暫時壓抑對治力。如果徹底對治力,是根本上去斷除,這種 並不如貪心或瞋心的對治力,貪心的對治力不能對治瞋心,瞋心的對治力 不能對治貪心,對治力是個別的,無法對治總相。從根本的對治力是癡心 的對治力,癡心是指我執,只有無我的正見才能對治癡心,痴斷就是對治 36


一切煩惱,因為一切煩惱由癡心而生。 我們生起煩惱時,貪瞋主要由癡心而生,煩惱生時都有悅意相及不悅 意相,悅意相生貪,不悅意相生瞋。由誰生貪?由誰生瞋?是見到悅意相 與不悅意相的「我」。當貪瞋生起時,覺得有一個很獨立的「我」,很真 實感的「我」存在,要去尋找時又找不到,從頭部到腳,這個「我」在那 裡?從身上找不到,從心上找到底是意識或五根識,是醒來的意識,或是 睡眠的意識,也是找不到。但是當我們生起強烈貪瞋時,好像有個很強烈 的「我」控制身心,身心被「我」控制,但這個「我」到底在身外呢?或 在身內呢?尋找又是找不到,但似乎感覺有個真實的「我」,這就是錯亂 的。我們尋找「我」時找不到,而又堅持有個真實「我」,這是不合理, 於是破除真實「我」。這並不表示「我」不存在,當我們產生貪瞋時,確 實有個「我」的存在,經由尋找,又找不到「我」的概念產生,是可以減 低貪瞋。 修法時要斷除的障礙,主要的是妄念及煩惱雜染等;而修法的順緣是 信心、希求心、菩提心等,經由這些順緣成辦,且要由最細微心成辦佛果 位,這種解釋在無上瑜伽部說得最清楚,如何以最細微的心成為四身(自 性身、智慧法身。圓滿報身、化身)的道理。行法時當然有身語的修持, 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由意樂上修持。在印度有三種修行方式,一是 身體的苦行,一直折磨自己的身體,一是以聽聲音,一是意樂上的改變來 修行。釋尊說法是以意樂改變為修持,意樂是經由正念正知守護,否則就 會隨未調伏的心,做出種種不正確行為,不但暫時得到損害,究竟也無法 獲得安樂,仍然在輪迴痛苦中。所以平常要以正知正念觀察內心,連夢中 都要守護的正念正知,這才是護正知的學處。一切過患都由內心未調伏而 生,一切內外在的變化,都是依因緣而變化,痛苦的變化也是依賴因緣而 變化,此因緣就是未調伏的心,由此痛苦就無法止息,所以要守護正念正 知。 快樂和痛苦的根本,在於內心有無調伏,所以要努力守護自心,經由 所取所捨的正知,觀察內心是否走向正確道路。以正念正知守護,即使處 在眾多煩惱因緣中,也不會被煩惱控制。以出家人來說,處在女人窩中也 不雜染。三學不能嚴守,主要缺正念正知,或者把三學變成世間八法的工 具,天子成魔,良藥變成毒,這些都是失去正念正知所生的過患。

37


(三)守護正念及正知 能夠讓我們守護正念正知,有條件的上師是很重要的,如莊嚴經論所 說的上師十種功德,上師良好行為,可為弟子模範,弟子見到上師精進, 自然也不會懈怠,有這種作用。上師很奇怪,弟子自然也會很奇怪,所以 要依止一位與佛意趣相同的上師,這是很重要的。弟子在依止之前,先要 多觀察。現在藏傳佛法慢慢在各地興起,台灣、中國、歐美等地,都有許 多想要發財的人,戴上佛法假面具賣佛法,賺佛法的錢,所以要特別小心 謹慎。想依止一位具有條件的善知識,在未依止之前要善加觀察,最好依 止一位具有教証二量的。總而言之,隨著善知識的模範,至心效法,以正 念正知守護,要了知不守護的過患,守護的利益。如入行論:「佛及菩薩 眾,無礙見一切;故吾諸言行,必現彼等前。」應該想我是佛弟子,不應 做不如法事,善念護正知。 要生起正知的因緣,有共與不共,共因是平常秉持正念,反覆的,長 時的守護三門,這是生起正念的共因;不共因是反覆的觀察,身語意三門 行為是否與正法相應,這是不共因。如果是出家眾,應該時時想:「我是 出家人,不可以做這個,可以做那個。」對所取所捨反覆思惟,以正念守 護,才是最堅定基礎,保持正念正知。守戒的時候要看情況,並不是大大 小小都要好好的守,不視情況只守戒條,有時太過份的執著,反而產生許 多問題,應視利害得失加以防護。 經由正念正知長時反覆守護,得到修法功德,慢慢對佛生起歡喜心, 及我願成佛的信心。因為我們緣身體就會產生貪著,雖然不說要守護,也 很自然的會照顧;因為身體也很重要,是修法的工具,但過份貪著身體, 又會造成善業的衰敗,所以要斷除貪著不淨身,所以修不淨觀。 與他人相處時,無論他人對你如何,隨時保持清淨意樂,善待對方, 如果被指責,仍應敬重接受教導。如果他人有功德,不管直接或間接要去 讚嘆他人的功德;他人讚嘆自己的功德,不應起我慢,反而應説他能了知 我的功德,這是他的功德,以此意樂迴向過去。果能如此,保持菩提心的 意樂,盡量為他人著想,行菩薩的一切行,都將成快樂的行為。如云: 「此善價難沽。」依他人所得的善德,不止暫時獲得利益外,後世即將獲 得更多的安樂。不懂隨喜,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而已。 無論做任何事,先要衡量利害得失;如果只是暫時能得安樂,而究竟 38


會帶來痛苦的,這種事不要做;暫時和究竟兩者比較下,究竟利益大於暫 時,就該去做。自己利益與他人利益比較下,他人利益較大,這事就該去 做。要真正捨身時,必須要有道証功德,就是現証空性之後才可以,否則 捨棄身體之後,不但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反而產生逆緣。以正念正知守護 之後,應該好好修行。 心經最主要的是講空性內涵,「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說明 五蘊皆無有自性的道理。空正見是依一個存在的法(有法),而說它的究 竟性質,就是空性;並非從不存在的法說它空性,空性不是一切都沒有。 空性是針對一個事物作分析,它的究竟性質,仔細尋找假義之後,找到了 究竟性質,於是獲得了空性。因此以有法基礎,而此基礎是互相依賴的, 互相觀待的緣起故,而產生了空性特徵。所以心經就是以五蘊為例,照見 五蘊皆空的意思,是在五蘊上觀察它的究竟性質,找到了五蘊無有自性, 自性皆空。至於在五蘊事物來講,它是未清淨的,所以在凡夫地時有未清 淨的蘊、界、處等,由這不清淨的蘊、界、處等所感得果實,當然也是不 清淨的,原因是由於內心未調伏。當內心慢慢的獲得調伏,內心也就清淨 了,所帶來的果實也清淨、細微。所謂的輪迴與涅槃,最主要是由心是否 清淨而產生的。成佛而能成就一切遍智,並不是第一剎那內心不清淨,第 二剎那內心突然的變得清淨了,而是慢慢得的調伏內心,使內心獲得了清 淨,成就一切遍智的。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是說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無學道,在見道位現証空 性之後,由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的內容,也就是從現在不清淨的 心,經過了某種方法,使得內心獲得了清淨,慢慢的成就一切遍智。 調伏內心的次第,佛佗說四聖諦時,對於每一個真諦,又說了它的不 共行相,所以形成了四諦十六種行相。以苦諦的無常行相來講,為了觀修 無常的緣故,而說了粗分的無常與細微的無常兩者,最主要是細微無常的 觀修。四諦十六種行相,從自身上去體會的時候,而認識了痛苦,產生了 厭離,把這種厭離和痛苦的感覺,轉移到他人身上時會產生悲心,於是生 起了菩提心。當我們能夠成就任運菩提心的時候,就証得大乘下品資糧道 了,然後再隨著空正見的幫助,獲得了空正見的增長,進入加行道。從資 糧道進入加行道,使整個道諦增長;為了使道諦能夠增長,所以希望菩提 心未生令生,這才是我們人生最主要的意義。因為自利、他利都是由這顆 珍貴的心成辦的,沒有比這顆珍貴的心更殊勝的,即使是後世安樂也是如 39


此,今世安樂也是這顆心所帶來的,為了能夠獲得這顆菩提心,所以今天 在此聽學入行論的教授。 我們在修學愛他心時,最強而有力的障礙就是瞋心了;當然還有其他 的煩惱,如我慢,因為有我慢才會輕視別人,可是有時我慢卻能幫助自己 上進,從另一角度想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同樣的,貪心會造成內心的不 安,可是有時貪心會滿足別人對我們的一種需求,或帶給別人的一種快 樂,從這個角度去想,貪心也不都是壞的。可是瞋心卻不同了,瞋心只有 造成傷害的心,瞋心一生起,就是完全傷害他人而已。所以菩薩們在行利 眾的事業時,他會以貪心為順緣而利益一切眾生,但佛並未開緣以瞋心利 益一切眾生,因瞋心只有傷害而無益處。雖然是如此,但在密教中曾說 到,如果已遮擋了凡夫相,以強力堅定的悲心為動機,為了能遮擋他人的 惡行為的緣故,有時以瞋心轉為道用的法門。可是在顯教或般若乘裡並未 說開緣,因為瞋心只有造成傷害。以個人的經驗,在瞋心生起的當下,內 心馬上不安寧了,這點我們都知道。因為不安寧直接傷害到自己,生起瞋 心的目的,是為了要傷害他人而生起,不只對自己也對他人傷害,所以它 沒有好處。在這眾多的煩惱裡,瞋心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傷害性最大的。 在入行論安忍品第一句頌:「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 切諸福善。」說明瞋心的力量非常大,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的善業。 這也是需依賴許多的因緣,也就是生起瞋恚的人本身及生起瞋恚的對象, 在特殊的因緣下,瞋能摧毀,千劫所累積聚集的善業。在眾多的煩惱裡, 瞋心是最難斷的,而瞋心的對治力「忍辱」也是最難修的。 修行任何法門時,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先瞭解修行這種法門,會帶 來什麼利益,如果不修,會有什麼壞處等;了知利害關係之後,自然會因 為要獲得利益,就會歡喜的修學這一法門。在此就說到了瞋心有何過患, 如入行論云:「若心執行瞋,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好比我們在做 夢跟一個人吵架,很不高興鬧的很不愉快時;醒來之後,當然知道夢是假 的,一早開始內心就不愉快,隨瞋心而轉。那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小事挫 折或困難,就很容易生氣了,那天開始你就沒辦法活得很快樂,因為是瞋 心的緣故。當我們生氣時,幾乎是不講理由的,因為強烈的瞋心使我們見 不到理由,喪失了理智。當然不只是瞋心而已,其他的強烈煩惱產生時, 幾乎都是見不到理由,也無法冷靜以理智判斷事情。若心執有瞋,那心就 永遠無法平靜了。其實這句話從我們的經驗上也可以了知,一個人如果很 40


生氣的時候,幾乎飯也吃不下,食不知味,輾轉難眠,坐立不安,行也不 是,平時很開朗的一個人,生氣之後,整個人的個性都改變了。 因為生氣的緣故,使我們產生了四大不調,對身體健康沒有好處,反 而帶來更大傷害。瞋心好像在傷害他人,其實直接傷害自己。如云:「縱 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弒害。」平常應感恩的人, 一旦氣極,就不知感恩,反而想要傷害他。我們可以看到兒子殺害父母親 的真實的故事,這都是瞋心帶來的過患。如云:「瞋敵能招致,如上諸苦 患。」在這世界上,從過去人類的歷史,有許多人受到了傷害或殺害等, 對社會有重大的影響,最主要是由瞋心產生的。產生煩惱的因緣也有由貪 心、癡心等,但直接造成人類互相打鬥或傷害,最主要是由瞋心造成,過 去人類歷史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如果不知瞋心的過患,我相信將來這 種的傷害會持續下去。

(四)對治瞋心修忍辱 「精勤滅瞋者,享樂今後世。」為了使自己的瞋心儘量減少,所以我 們要經由修行忍辱法門,多多思惟瞋心過患,使瞋心慢慢減少。如果瞋心 減少了的當下,內心會更加快樂。而且會獲得更多知心的朋友與幫助,由 於瞋心減少,強大的罪行也不會再犯了,我們生生世世都能獲得增上人天 之身,最後能成辦佛陀無量色身與報身的功德,透過這樣思惟,要瞭解並 決定,我一定要好好修學忍辱。 瞋心的對治是修忍辱,要消除瞋心,就要瞭解瞋心的因緣。生瞋之因 是由於內心的不歡喜,不歡喜是由什麼因緣而產生的呢?我們要快樂不要 痛苦,這是一般人自然的想法與希求,可是當我們想要追求的快樂受到阻 礙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不歡喜,這是原因之一。他人製造了我的痛苦,這 也是產生內心不歡喜原因之一,由於這兩種內心不歡喜的原因,而產生了 瞋心。 如果是外在仇敵,雖然傷害我們,但他有自己的事,以及他的親朋好 友等等的事情要做。可是瞋心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傷害自己而已,因瞋心 不會想到要利益自己,也沒有所謂的親朋好友等。所以要消滅這個瞋心仇 敵,就要儘量減少瞋心的因緣,因為瞋心是唯一傷害自己,要儘量讓自己 內心保持歡喜。要如何保持內心歡喜呢?如云:「遭遇任何事,莫撓歡喜 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當我們想要成辦一件事情時,縱使努力 41


也未獲得成就,但不要氣餒,因為這是無用的;不想要的痛苦來臨時,也 不要不歡喜。「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如果不歡喜的事情可以解決,那就去解決,煩惱有何用?如果這問題不能 解決,煩惱又有何用? 內心的不歡喜的基礎是來自於何?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親朋好友遇到 了快樂就歡喜,當遇到不快樂或痛苦時就不歡喜,隨著世間八法而轉。世 間八法是: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獲得快樂時就歡喜,痛苦時就不歡喜, 這是第一、二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獲得了供養就歡喜,沒獲得了供 養就不歡喜,這是第三、四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被他人讚嘆就歡 喜,不被他人讚嘆就不歡喜,這是第五、六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有 名氣時就歡喜,沒有名氣時就不歡喜,這是第七、八法(稱、譏、苦、 樂、利、衰、毀、譽)。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具有上述四種功德,也就 是獲得快樂,被人供養,被人讚嘆或有名氣,我們就歡喜;但對仇敵來講 正相違的,自己的敵人獲得痛苦就歡喜,自己的親友痛苦就不歡喜,所以 說「於敵則反是」,至於內心歡喜與不歡喜,完全來自於世間八法。 雖然我們要離苦得樂,如果思惟方法不正確的話,痛苦還是會一直持 續,隨時都有不吉祥問題產生;如果好好的思惟,如前所說,一切萬法是 因緣法,隨因緣改變而變化,在這眾多因緣變化情況中,由很多角度來觀 待這件事情的變化,它有好的角度也有壞的角度,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的 好與壞的,懂得去思惟,就會將逆緣轉為道用,將逆緣轉為順緣。我們是 要快樂的,如果追求快樂的方式,是等待他方給你快樂,是無法讓自己真 正快樂的。與其如此,還不如從自心上去改變,把一切的因緣轉為快樂的 因緣,這才是真正的一個善巧的智者。 樂因是非常少的,苦因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是否成為自己的樂因, 是要看自己的想法;乍看之下是苦因,經由另外一種想法是可以轉為樂因 的。為什麼呢?沒有痛苦就沒有出離心了,如果要生起出離心的助緣就是 痛苦。體會痛苦,思惟苦諦或思惟痛苦的內容而生起出離心的,所以痛苦 並非要完全排斥的一個內涵,在某種角度下,我們必須要去接受它,所以 痛苦是產生出離心的一個因緣,可以由這種方式思惟。 經歷痛苦可以讓自己上進,成辦許多事情,尤其是對菩提心有希求 心,或慈心、悲心都有希求心,那更需要瞭解何謂痛苦。因為說到了菩提 心與大悲心生起之前,需要先瞭解自身與他人遭遇的痛苦,經由痛苦的認 42


知,而成辦大悲心的助緣主因,才能讓我們生起菩提心。可知因由痛苦的 認知,讓我們累積許多資糧,那末痛苦就不是完全要排斥的。由這樣想 法,痛苦在這種角度上是我們需要的,所以痛苦本身並不是如此壞的,為 何痛苦的時候,要使我們的內心不歡喜呢?這就沒有理由了。所以不歡喜 是因為痛苦的理由就不成立了,痛苦不一定會帶來不歡喜,由另外一個角 度看會使內心歡喜的。舉一個例:運動員拳王阿理,我認識他是位拳王, 我相信在他的一生成就過程中,遭遇到許多困難與痛苦,就是因為有了這 種的挫折與痛苦,所以他有今天成名,他真是位了不起運動名星。如他之 前沒有遭遇任何痛苦,就不會成長。以這種角度去想,痛苦可以幫助成 長。一般世間人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安樂而工作,只是為了能填飽自 己的肚子,滿足今世的安樂而已,可是今世的安樂是非常短暫的,而且不 是永恆的;我們為了一個短暫的不永恆的安樂,能如此努力辛苦去做,修 行是究竟的安樂,永遠不變的安樂,為什麼不能為這究竟安樂而努力吃苦 呢?是應該更吃苦才對。 佛陀也提到將痛苦轉為道用或順緣,非一下子就能成辦的,但是只要 習慣一切就成自然的,透過串習的力量,將痛苦逆緣轉為道用或順緣,非 想像中那麼困難。「智者縱歷苦。」此智者是一般具有經驗豐富的智者, 痛苦每個人都會有,不是我最痛苦的。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就會覺得我怎 麼會是全世界裡最倒楣、最苦的。如果是位有經驗智者,他不會這樣想 的,而是想每一個人都會有同樣的困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所以不只是 自己才會發生的問題。這種想法會帶給我們另一種想法,既然隨著業與煩 惱而轉,痛苦是理所當然的,就如同手去觸摸髒東西,手就變髒了的感覺 是一樣。今天我們的生死流轉,是隨業與煩惱轉,痛苦一定是會有的,如 果你真的不喜歡或不想痛苦,就去恨業與煩惱吧!或者努力對治業與煩 惱,為何要讓自己內心不喜歡,那又有什麼好處,豈不是讓業與煩惱得 逞,讓它們更猖狂;因為內心不喜歡已經是夠痛苦了,又何必苦上加苦, 何不把把痛苦轉為力量,去推動消滅業與煩惱才對,而不是被痛苦擊敗, 需要這樣思惟。 我們要修學菩提心,所以要修學忍辱,修學愛他心等。愛他心是為了 成就眾生的一切責任,這種的痛苦又算什麼,為何讓自己的內心不喜歡, 這是毫無意義的。乍看之下,對治貪瞋或煩惱,似是對治人的本性的感 覺,一般人都感覺貪瞋癡是人性自然的現象,為什麼要去對冶。瞭解煩惱 43


的過患,就不應該有如此想法,而應儘力對治煩惱。煩惱的本性不只是顛 倒執,根本是無明,不瞭解實際狀況而產生,煩惱本身不是正量所依。瞭 解煩惱過患,就應該努力對治斷除煩惱,因為煩惱可以斷除的,如果不去 對治斷除煩惱,反而被煩惱所苦惱,這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梵行的意思,是斷除五欲的貪著,因為五欲會造成許多煩惱,已 經瞭解煩惱的過患,也要想由煩惱中解脫,所以必須要行梵行。或許會認 為只斷除了男女的淫行而已,其實不只如此,最主要是斷除五欲的貪著, 因為這才是煩惱真正的仇敵。 瞭解煩惱的過患,把煩惱視為仇敵之後,從今天起就要好好對治,克 服它,這才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勇士。博多瓦曾說過:「煩惱強時,我 要提起心力,煩惱弱時,我就可以多休息,煩惱休息我跟著休息,煩惱工 作我跟著工作。」這才是真正的勇士,消滅真正的仇敵。 因為了知痛苦,所以產生不忍他人痛苦的憐憫心、悲心。因為有痛 苦,才會想追求永離痛苦的一切遍智;俗話說: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 有挫折就沒有上進等。如果思惟:痛苦不一定會帶來不歡喜,只是自己不 去瞭解痛苦的緣故,而造成內心的不歡喜。就像我們西藏人,現在在流亡 狀況的處境中,如果一直想到流亡是多麼的痛苦或困難,那就一直感覺痛 苦了,可是透過流亡的機會,可以製造許多新機會。如果這樣想,把原本 痛苦的本質,轉為一個快樂的想法了。曾有位格西對經典非常通達,當我 們在討論無我見解時,說:「如果這個我,真正能沒有多麼好,那就不需 如此努力修行。」這無我是要將自己完全消失,但問題是「我」還存在。 因此透過對痛苦的認知,而生起出離心、悲心、解脫、成佛,這些都來自 痛苦的認知基礎上,所以痛苦並不是那麼壞的。 因緣法裡分:具有生命有感覺,沒有生命沒有感覺;這一切痛苦的因 緣,以身體來說,四大為身體之因,四大之間互相對抗。在四百論中提到 四大就像四個仇人一樣,互相對抗。如果四大力量都均衡,我們的身體就 感覺舒適、健康,如果一者強於其他,那身體就會造成問題。所以身體健 康與四個仇敵力量是否均衡為主。無論內在、外在一切痛苦的因緣都存 在,隨時都可能促成痛苦;既然如此何需瞋恚他人,而我又為何生氣呢? 因緣法本身如是。 瞋恚心不是我們所想要有的,而是自然的,隨著前世的串習力而產 生,並不是完全由他人造成,是因夙世對瞋心不瞭解它的過患習氣而產 44


生。既然了知這個道理,是自己的瞋心串習力未改,而不是對方的問題, 又何需去瞋恚他人,這是沒有道理的。

(五)深信諸法因緣生 一切依賴因緣而有的,緣起的見解非常的重要,佛陀所說緣起見解, 不只是佛教徒要認知,非佛教徒或非宗教信仰者,對他們灌輸緣起概念與 緣起教育,我覺這非常有用,幫助很大。因為之前說到生起瞋心的時候, 是在眾多因緣中,選擇個別的因緣生氣的,這點已表示說抹殺事實,不瞭 解實際情況而產生的錯認概念。舉個例子在紐約發生的九一一恐佈事件, 看來好像賓拉丹一個人帶來的問題,實際上沒有一個因產生的果,或一個 緣產生的果。當以為是他個人單獨製造的問題時,其實沒有將實際情況看 得很清楚,那是沒有緣起的概念,會發生這件事,是需要眾多因緣才會發 生的。從前我遇到一位美國女士曾經對我說:她的兒子曾經對她說,沙達 胡笙他母親生他時,一定也有母愛,母子的關係一定很好,而且相愛。這 孩子曾有這樣想過,我也相信每個人都在母親生育過程中,一定受到他人 的照顧和保護,在這互相關懷與愛的環境下長大。後來不瞭解眾多因緣, 不瞭解煩惱過患,而隨著煩惱而轉,而變成了大惡人。所以這些因緣仔細 追溯,這個因緣又有它的前因,前因又有它的前因。觀待的因緣非常的廣 大的,這就不是單獨一個因,或是一個緣造成的痛苦,造成的麻煩。所以 九一一不幸的事件,乍看之下好像是一個人所造成的,其實這與十幾年 前,或一百年前因緣有關,而突然發生現在這種情況,它絕對不是無因無 緣突然產生的,是依賴眾多因緣發生的。乍看之下好像是無因緣而有,或 單因緣而有,這是錯誤的想法。所以瞋心產生是從眾多因緣找出一個獨立 的對象發洩,透過緣起的見解,瞭解就沒有一個獨立的對象產生,那又要 對誰生氣呢?生氣與瞋心的基礎幾乎找不到了。 但是悲心不同,悲心可以對個別修悲心,修成之後,可以緣一切眾生 觀想悲憫心,縱使不認識的人,因為平常的觀修,看到不認識的人,他會 自然產生悲憫心,可是瞋心就無法緣一切眾生生瞋心,不可能生一切眾生 的氣,絕對不可能對不認識的人生氣。這點代表負面煩惱情緒,幾乎是由 各別獨立個體,緣各別獨立個體而產生的;但是正面情緒卻不是如此,因 為它是瞭解了你的狀況而產生的善心與正面情緒,另外一者是磨滅了實際 狀況之後,而執取了個別體,差別是在這裡。所以能有緣起見解的知識與 45


教育,看任何事情會越清楚、透徹。從一個總相去看待,是可以幫助煩惱 減少,找不到瞋心的對象。從緣起的見解瞭解整個實相,才會有幫助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像北京政府一直覺得台灣的問題都是由陳水扁一 個人造成的,西藏問題由達賴喇嘛一個人造成的,所以有一個各別獨立的 執著,認為是單因或單緣所造成的問題,這代表了他們沒有緣起的見解。 所以批評的時候,不應以個人或某一個因緣做批評。如以我們的立場說: 都是北京政府造成的問題。也變成了單一的因緣,這表示我們也是錯誤的 想法。要去思惟緣起的道理,從整體去了解才對。 透過了緣起的道理,瞭解瞋心是完全沒有基礎,是沒有一個獨立的對 象,讓我們生氣,這是緣起的性質,是在眾多因緣互相觀待、依賴而成, 過去就讓它過去,無論要說抱歉,對不起也好,在現實變化中,在處理過 去所發生的,或是現在要面對的,或將來可以避免等。透過了緣起的見 解,看事情就會以整體看待,也會善巧處理事情。 「彼皆緣所成。」我覺得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在眾多宗教信仰 中,如果都主張一切都是因緣生,那末他們都找不到第一個開始,而且找 不到一個獨立自主依賴的對象,於是他們的內心就感覺不安;具有這種想 法的宗教信仰者,就有個世間創世主。同樣的,數論派他們不講世間創世 主,但他們有一共主相的常一自主。「於境則恆散;彼執永不息。」若共 主相執取境不變,那末眾生就不應變了,眾生是屬於共主相的所執境,但 是眾生會變。「縱遇他緣時,不動無變異。」常法是永恆的,遇到因緣會 改變,他本身就不是常法,共主相就不是常法了,因為它隨著因緣而改 變。如果它隨著因緣不會改變,那末之前所有的作用會永遠不變持續到今 天,它的作用就不變了,就無法變出未來新的東西,未來新的眾生等,豈 不是矛盾了,「作時亦如前,則作有何用?」無有不依賴觀待的自性,一 切法是互相依賴,觀待而有的。因緣變化當下,又何需生氣,又何需瞋 呢?因為瞋沒有對象,就沒有理由生瞋。 空性的意思,雖然在眾多佛法的中,宗義論師都說到空性的道理,可 是最深奧的空性道理,唯有因緣而安立,依賴緣起故,所以空,無有自 性,就是緣起性空。這種緣起現性空的主張,才是空性深奧的道理;如有 這個概念,看任何事情時,都是在一種虛幻的變化中產生。前因後果互相 依賴,造作一切都無有真實。如是什麼都不真實,就不需要斷除痛苦了? 因為痛苦不是真實的,會有這種想法。但是雖無真實,仍有痛苦的感受。 46


因此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仔細尋找痛苦是從那裡來之後,發現是因為有 煩惱,心未調伏的原因;煩惱是由真實執著無法調伏,所以一切煩惱是與 真實執著相應而來的;粗分煩惱是依真實執著而有,極細微煩惱是與真實 執著相應而有。如果不想痛苦,就要是尋找斷除痛苦的因緣,於是必需學 習空性斷除痛苦。但有人會這樣想我有沒有証得空性,傷害我的因緣,永 遠是傷害我的,利益我的因緣,永遠是利益我的,此與瞭解空性沒有關 係。可是你是要獲得利益,而不是傷害,由於你不瞭解空性,自性的執著 存在,於是不斷的去造成痛苦的因緣,傷害你的因緣永遠存在,痛苦也就 永遠存在,所以必須要學空性。 一切都由因緣產生的,由於內心未調伏而造成的痛苦,未調伏的原因 是有了煩惱,煩惱是因為實執。透過這種認知,而瞭解原來傷害我的仇敵 本身,也是隨著真實執著而轉,隨著煩惱而轉,所以不應瞋。這些都是依 眾多因緣而有,所以也沒有單獨的因緣值得我瞋得。 其實眾生的本質是隨煩惱而轉,又煩惱因緣是互相觀待的,不是單因 單緣,所以他沒有理由值得我們生氣。經由直接、間接的因緣,觀修忍 辱;直接因緣,對方傷害我們的是難聽的言詞,或者是持棍棒傷害,所以 傷害我們的直接因緣是言語或棍棒;間接因緣是他內心的煩惱支使著他傷 害我,所以間接傷害的是對方內心的煩惱。可是我們生氣的時候,對直接 因緣,言語或棍棒不生氣,以及間接因緣,他內心的煩惱不生氣,卻生氣 中間因緣的他,這就沒有道理了。如前所說他與他的行為應當分開,對行 為可以抗議,但對他本人要保持悲心。 以另一角度去想:也許我前世曾傷害他,今天我應承擔此果報而受 苦。如入行論說:對方生氣造成自己傷害之後,如果我們還手是無用的, 傷害已經造成了,無法以還手或再次生氣,把你曾經接受的傷害還給他; 不只無法還回去你曾經所受的傷害,反而因你的還手,而讓你造成新的 業;你以前傷害的報應已經獲得了,由於你再次生氣的緣故,而再造新的 業,又造更大的傷害,未來將受更大的傷害。由於你的生氣,對方也會再 度生氣,你又再次受到傷害了,而且當下你內心是不安寧的。所以由此思 惟,瞭解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只是讓自己造成更多的痛苦而已。即使內 心裡沒有瞋恚心,修忍辱至少能保持內心的安祥寧靜,在冷靜情況下處理 事情,才會處理妥當,對方也會覺得這個人真的很好,很善良,很溫柔, 因為我再怎麼傷害他,他都不會回手,從對方而言,減少他的傷害。 47


敵人用的傷害工具,我的身體,都是痛苦的本質。為什麼?身體是痛 苦的性質,兵器或是殺人的工具,也是如此。既然這兩者都是形成痛苦的 因緣,那我又有什麼值得生氣呢?因為自己以前因為傷害他人的緣故,這 種業力的引發,所以今天被他人傷害,實際上他人是幫我洗滌罪業,如果 不懂得感恩,反而生氣,因我的瞋心,他又要生氣,反而促成他墮落地 獄,我豈不是成了罪人?因此被他人傷害時,應修忍辱,將不會墮於惡 趣,才不會害己害人。以上就是當他人傷害我們身體的時候,要如何思 惟,要如何面對及承受,如何修忍辱之理。 自己的仇敵,如果有人讚歎他,或是他獲得安樂時,我們就會覺得不 舒服,應該思惟避免這種不善心態。如云:「他讚吾德時,吾亦欲他 樂」。對方讚歎我們的功德時,我們希望讚歎我的人獲得安樂,可是當他 人讚歎我的敵人時,我卻不希望讚歎的人獲得安樂,這是不合理的。我在 發願時,願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圓滿一切道証功德。既然如此,為何要對我 的仇敵,只有一絲的安樂而嫉妒呢?這是很矛盾的。 讚歎時歡喜,不讚歎時不歡喜,很容易隨世間八法而轉;因此如獲得 他人讚歎時,也應保持原有的冷靜,不要隨著他人讚歎而改變自己的本 質,他人讚歎不能幫助我累積福德資糧,對後世的安樂也沒直接幫助。但 是當他人讚歎時,很容易改變我們的本性。有一些出家人,剛開始很謙 虛,是一位非常好的出家人,可是後來學問慢慢淵博了,或者變的很喜歡 錢,忘失了本性,名利薰心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必須小心,自己掛在鼻子 的繩,要用自己的手去牽,好好的照顧自己,不要隨著他人的稱揚,馬上 改變我們的本質。以我個人來說,要特別注意這點,我時常想我是位追隨 佛的平凡比丘,把一切眾生放在我的頂部做供養,及讚歎他們。隨時保持 謙虛的態度,所以自己的鼻繩,要用自己的手去牽引,這是很重要的。 他人毀謗我們時,對我們而言是好處,因為不會隨著他人的讚美而改 變本性,如果經他人批評毀謗,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我慢,以此思惟而去感 恩他人;他人如不批評毀謗,那就沒有機會學習忍辱了,就沒有因緣成辦 忍辱的資糧,豈不是很可惜。希望學菩提心的法友們,應該好好珍惜遇到 仇人的機會,因為唯有這種機會才能讓你學習忍辱,否則就沒有機會學習 忍辱,由這種想法去感恩珍惜這位仇敵。如果你要感恩的對像是對方幫助 你的話,那末道諦功德是否會幫助你?滅功德是常法,道諦功德是瞭解空 性的無我智慧,道諦不會幫忙你,你能成就這道諦功德嗎?如果你追求的 48


內涵,只是想要幫助你,就不需要追求滅道功德。但心想道諦功德雖不想 幫助我,但仇敵卻想害我,害我的人更不需要感恩了。就是因為要傷害 我,所以我才有修忍辱的機會;因為要傷害我,由此因緣才有機會讓我生 起瞋心,才有機會修學忍辱。 修學整個道諦功德的資糧田,最主要是來自於有情與佛陀,我們要感 恩的對象是佛及有情。既然如此,只敬佛不敬有情,這就不合理。因為佛 及有情使我們道諦功德增長,這是最主要的感恩對象。所謂的佛及有情相 同,並不是功德相同,而是恩惠相同。今天能成就果位,是因為有情及佛 的緣故,才能獲得這種成就,所以就感恩角度來講,他們是相同的。 佛及菩薩們是我們歸依並且完全信賴對象,所以要真正相信佛而且尊 敬菩薩,我們也想成為佛菩薩,弟子要對佛的信心與依賴是無二的,是非 常強烈的。在我們對佛有很強烈的虔誠心當下,如果去傷害一位佛陀很珍 愛,而且佛陀認為比他還要重要的眾生,那豈不是欺騙了佛嗎?透過這種 思惟而修忍辱。忍辱的修持,會使我們把一切眾生都視為很重要,因為有 忍辱的緣故,所以可以避免自他的距離,與仇敵的距離。如果這樣做,才 能真正利益一切有情,愛護一切有情,這就是對佛的最好供養。以暫時利 益而言,不但能獲得今世安樂,也能獲得後世增上生安樂。以究竟安樂而 言,一切自利與他利,都是由利益眾生,愛護眾生的心所成辦的,因此要 好好修學忍辱的基礎。如此修學忍辱,不但今世也可以享受榮耀,因為你 個人的謙虛,非常好的善心,使得他人讚歎,來世可以証得正等覺果位。 因為修學忍辱,所以生生世世得到貌美莊嚴相,以及沒有病障長壽等,這 是修學忍辱的種種功德。

五、菩提心生起令增長 (一)善加利用暇滿身 精進的定義是勇於善,藏文的意思是對善法的歡喜。如何斷除好逸之 懈怠,要瞭解精進的障礙是什麼?逆緣是什麼?逆緣有三種:好逸之懈 怠,卑劣之懈怠及畏善之懈怠。好逸之懈怠,因為不瞭解輪迴的痛苦,所 以才會貪圖散亂,睡眠等,如果要像阿羅漢般的精進,平常就要思惟無 常、三惡道的痛苦或業果、煩惱所轉等道理。 49


每一個人都有瞭解事物的能力,唯明唯知的心性;唯明唯知的心性雖 然有煩惱,但煩惱有對治力可以斷除,所以一切煩惱都屬於暫時性的污 染,但心本身有唯明唯知的體性,有能力瞭解一切的境,不是刻意成辦這 種能力,因此有這兩個基本因緣,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能力,成佛的能力 是自然而有的,我們有一個成佛的本錢。 西藏最頂嚴的大師宗喀巴,他說:「今天好不容易生於人道,又是暇 滿的工具,並非人人都可得到,因為這工具可以成辦有意義的目的。我們 要好好運用這個工具,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難得而得的人身,具有暇滿 利益的人身,又能遇到難得的大法,能夠成辦涅槃的法。在今天遇到正法 的當下,我們仍是緣自己的家鄉,認為父母親留下良好的習俗,那並不稀 奇。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論在地球東西南北,任何偏僻地方,經過媒 體或電視機,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邊,這個世界變成透明,無法隱瞞。因 此,全世界都在內明外明的情況下,能夠瞭解佛法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如 果只認為父母留給我們良好的習俗,以及行善的行為,就無法了知佛法的 真正的殊勝在何處。今天,不只是佛法沒有消失,反而繼續發展,而且多 數人都說佛法是很好的修心方法,不只是佛弟子這麼說,就是沒有宗教信 仰的人,他們在研究各種宗教時,也認為佛法的確是與眾不同的。 全世界六十多億人口中,每人從母胎出生起,在施與受中,都有離苦 得樂的想法;有了離苦得樂的想法,為了斷除痛苦,獲得安樂,用一切方 法想要達到目的。大致分為三類人:一派人認為宗教信仰像毒品,會帶來 傷害,會欺騙我們,因宗教信仰的緣故,使社會無法進步。這是認為宗教 信仰是種過患。第二派認為法是很好,了解法的理由也好,不瞭解也好。 具有宗教信仰的,是屬於這一派。第三對宗教信仰並無任何興趣,只關心 自己日常生活而已,這種人佔多數。這三種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可是 仔細分析結果,把宗教信仰視為毒品的人,也是認為社會人類是需要快樂 的,是不要痛苦的,也是想改造社會,如何取得安樂解決痛苦的方式,卻 說宗教信仰造成社會階級,是妨害社會發展的障礙。 但是真正使佛教衰敗的不是外人,是戴著佛教的假面具,招搖撞騙以 佛法當幌子的這種人。佛法本身不會傷害社會,但他們卻認為如此。我們 仔細的思考時,這些人放棄宗教信仰,而能真正得到快樂嗎?社會也並未 真的獲得進展。以蘇聯來說,以前完全反對宗教信仰,現在漸漸對宗教有 了興趣,同樣中國大陸也是如此,以前禁止,現在慢慢開放,在大陸人民 50


對宗教信仰也有興趣了,就是篤信馬克思思想的人,也會想到宗教信仰是 否可以帶來安樂,所以放棄信仰並未能得到好處。世界許多人經由反覆觀 察,尤其是心理學家,認為在社會上,在家庭中,因為缺乏慈愛的緣故, 而造成了許許多多問題。 這三種人都想離苦得樂,雖然方法可能有些不同,我並非刻意去與他 人爭勝。這三種人中經由仔細的觀察,有宗教信仰的人,內心有了依賴, 與其他二種人比較,就會安樂,確實如此。在眾多的宗教信仰中,我們信 仰的是佛教,研讀的是佛法。有人認為佛法並非宗教,佛法是心類科學。 因為我們介紹佛法以三種方式:第一是以法的方式介紹,就是調伏內心的 方法。第二是經由佛教的哲學思想,佛教的宗義。第三是經由實際上的認 知,也就是實際上的狀況,類似科學精神,科學家也是依實際狀況分析, 所以我們與科學有關係。但這不是在修行上,也不是我們有深奧的哲學思 想,而是以實際上來解釋,實際上的認知,所以佛教徒與科學家產生了密 切關係。科學家是觀察實際狀況,佛法也是以實際狀況,建立了道果。因 為有眾多實際狀況,我們從其中取出改變內心的方法。正在改變中,我們 稱為道,改變之後稱為果。都是依據實際狀況建立為道果。仔細思考佛法 的內容,如果只認為佛法是父母親留給我們的,光是侷限這點的認知,我 覺得太可惜了。 今天遇到難得殊勝的佛法,應該好好去認識去學;不只如此,應該打 開慧眼,決擇是與非,有或無等等,最主要的是要反覆觀察、研究,才能 了知。為了利益必須觀察,經過這樣學習,當然不僅是了知內容而已,要 把學習所得,使內心獲得改變,從情緒上改變,才是對我們有利益。 佛法教理首先是透過聽聞了知,再反覆思惟,生起思所生慧,以思惟 的內容去串習它,刻意生起,慢慢的變成修所生慧。不斷反覆串習是非常 重要的,不是讀了一遍兩遍,認為夠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讀了一遍二 遍,可以瞭解一點內涵,這種思所生慧,可能在思想上有所改變,但不能 因此而滿足。我們在修學過程中,若要急促的想成辦他,或沒有耐心的學 習,這是不對的。庫乃仁波切說:在修學過程要如同河流,源源不斷的學 習。許多人都有五分熱度的學習心態,首先似乎很有活力,過了一段時間 聲息全無;學習要盡量持續,如同河流般。但不要像達隆沙拉河流,雨大 就大,雨小就小,這就不好了。

51


(二)有益何懼時間長 總之,精進是很重要的,精進的目的是要成辦一切遍智,這是有意義 的。既然是有意義,就從你接受佛法那天開始,發心要成佛的這一天起, 就會慢慢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既是有意義的事,何須介意是多少天,多少 月,多少年,甚至多少劫呢!因為在做有意義的當下,不只是與佛果位越 來越近,實際在行時心中是快樂的,不在意時間長遠。如經說:如同四大 地水火風,被一切眾生享用,我也願意成為四大,讓一切眾生享用吧!如 果能有這種想法,生為眾生而生,死為眾生而死。雖然生不能完全利益眾 生,而能把心深處完全迴向一切眾生,那有比這個更有意義的事,從那天 起每時刻都活的很有意義的。在入行論中說到時間的差別:如果一個人在 受痛苦時,即使時間很短促,也會覺得很長。如果所受是快樂的、有意義 的,何須擔心時間很長。如果活得有意義,即使千劫又何妨。因此,何必 急促無有耐心的學法。 精進是要長時間的,不要灰心,灰心是最無用的人,那有不能做到的 事情,這是自己騙自己,是錯誤的想法。我們獲得了人身,這暇滿工具, 是用來修法,我們有大腦,有人的智慧,可以思惟種種內涵,種種道理。 既然如此,何必欺騙自己沒有能力走上去;今日有此難得機會,從現在起 走上一切遍智的大道,這是絕對可以做到,自信心是絕對要有的。自信心 與我慢心不同,我慢是隨著愚昧走的,對實際情況的無知,所作所為是超 越自己的能力。自信不是如此,是自己有能力才可以辦到,這種信心是需 要的。如果沒有自信,不要說出世間法,連世間事也做不好的。 菩薩行苦行時需要施身,聽了心中畏懼無法做到,就產生灰心,連想 也不敢想。可是仔細想,我們所作所為的意樂是充滿著愉怏,第一理由, 何須在意時間長短。第二理由,菩薩施身的苦行,因為內心具堅固的方便 與智慧,他們能夠在福智雙運情況下,歡喜的施身等。可是我們內心並未 具足菩薩的福智雙運功德,佛也不允許施身,我們可以觀想迴向手足施與 他人;如果是害多於利,佛不會說的。如果我們可以做到,而利多於弊, 佛會勸我們去做。只要內心具有福智功德,自然會歡喜的去利益眾生,這 種利眾行就會越來越廣大;真正的利眾行,是在於內心的廣與狹來決定。 所以我們初學者,應從內心改變才是。內心改變是提升福智資糧,在智慧 資糧中最殊勝的是無我智。多觀想諸法無有自性,唯名安立而有,唯識而 52


取的意思。依賴因緣而有,不是從境上(自相存在)而有。就可以避免貪 瞋畏懼等,這是智慧部分。福德方面,平常多思惟他人比自己重要,把三 門善業迴向給他人,內在的福智証功德慢慢增長。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如果弟子們生起堅定的福智道証功德,因為 有無比的心力,堅定的滿足,內心滿足安樂,也帶來身安樂。現在我們是 隨業煩惱而轉,把所做的三門善業迴向給一切有情,豈有比此更殊勝嗎! 所以過去無量佛,都是經由此種思惟行持,今日已成正等覺,我豈能懈怠 豈能灰心。過去佛依此思惟圓滿果位,今天我只是追隨佛走過的路。 聲聞和獨覺獲得解脫,把煩惱視為仇敵消滅它,而証得阿羅漢果,這 是稀有而值得讚嘆。但與菩薩行為比起來,他們只求個人解脫,安住於涅 槃寂靜。他們的心胸比菩薩們狹窄,眼光短淺,因此平時要提起心力,效 法菩薩去利益一切有情的事。雖然阿羅漢已斷煩惱,菩薩未斷,但菩薩的 廣大行比阿羅漢殊勝,那有何值得我們灰心。 寂天菩薩說,經由四力:信樂、堅毅、放捨、畏苦,斷除三種懈怠: 好逸的懈怠,卑劣的懈怠,以及畏善的懈怠。如云:「發願欲淨除,自他 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修一劫海。」說明如何培養信樂的力量。快樂與 痛苦主要是內心是否調伏,了知種種過患之後,盡量提起心力調伏內心。 恭敬地修習善法,勤修善法的自信心。如果行善法有始無終,變成習慣, 以後做任何事都是有始無終。所以行任何法必須有始有終才能圓滿。惡習 會傷害我們,要如何避免呢?在行善法之前,首先觀察自己是否有能力做 到,如果沒有能力,絕不能有圓滿的結果,如有能力當盡力而為。如云: 「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不宜暫莫為,為已勿稍退。」 西藏圓滿的顯密教法,是從印度的那爛陀寺所傳下來,密乘是大乘, 依般若乘的學處,而說了密乘。我們在說到四聖諦或十二緣起時,會以為 是小乘所學的內涵,我們是大乘,不需學這些,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是 大小乘共同的基礎。我們自稱為大乘,而自己內心並無大乘心,以為生在 大乘國家,自稱為大乘,這是我慢,是錯誤的想法。泰國等地都有巴里文 的經典,這是共同的基礎,除了自利作意外,其他一切都要學習的。密乘 以個人的能力來說,多數是有困難的,因為密乘成就基礎是從本尊瑜伽成 辦的。本尊瑜伽並非只觀本尊而已,要以空正見轉為本尊,本尊眷屬以及 壇城等。如果沒有空正見的基礎,就不能生起本尊。以前印度的大成就裡 面,並不了知真正空性道理,但透過唯識派所說的初分空性的認識學習本 53


尊瑜伽,後來也獲得成就。可見修習本尊瑜伽,並不定要完全瞭解中觀應 成派的空正見,如果對唯識的空正見能夠通達,也是可以成就,經由中觀 唯識二者的空正見之一,成為所知障的對治力,必須要有菩提心攝持的情 況下,才能對治所知障。光瞭解空性也無法觀本尊瑜伽的,所以修密法要 有菩提心與空正見二者,才能真正獲得密法的成就。如果認為現在沒有空 正見,也沒有菩提心,根本不適合學密。但是連密法都不接觸,也是錯誤 的。上半輩子雖然沒有能力做到,如果有準備,下半輩子就會很容易的串 習他。一般做法,是首先瞭解共同的基礎,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正行時 觀修菩提心,同時接觸密法,盡量學密的修行,才能使自己心續中留植了 整個圓滿的種子,現在有所準備,將來能真正學習,也不為過的。 現在講堅毅力的三種自信,也就是三種假名我慢:業我慢、能力我慢 以及斷惑我慢。如入行論云:「於善斷惑力,應生自信心。吾應獨自為, 此是志業慢。」業慢,有時做事心想有個同伴在,事情就可以做,有了依 靠,沒有伴就辦不到;不應有此想法,心想即使是我一個人也能做到。世 間人都是隨煩惱轉,別說他利,連自利也無法辦到,眾生的想法太差了, 至少我可以為眾生想,我比他們有能力,精進盡力去做,是能力自信。有 的人即使小小挫折,也無法對抗,如果有強大信心,再大的困難也能夠突 破。如云:「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自 信我慢,這不是煩惱我慢,煩惱我慢是沒有能力。如果依煩惱我慢生自信 心,那是可憐的人,那就錯了。 歡喜力就是對種種善業,不應該有滿足,歡喜去執行。如同稚童玩樂 一樣,永遠不知足。知足要看知足的對象,是不是符合實際,例如錢財衣 物,這屬於有限的,即使擁有了全世界的財物,你也不能另外再獲得,因 為你都擁有。對有限的東西,內心如果無限的追求,就不符實際了。但是 我們幾乎都是以無限的滿足感,去追求有限的東西,這是愚蠢行為。相反 的,內在功德的不斷提升,可以得到佛果位,得到無限的利益。既然內心 的提昇,可以得到無限功德,為何要滿足呢?這也是愚蠢的。既然可以無 限的增長,我們為何要接受有限的滿足。如云:「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 業。」任何善法,都應該以歡喜心學習才對。 放捨力的意思,如果很疲倦時就要休息,不是放棄善行,經由休息更 有力量去持續努力;如果是初學者,時間短要精,如此很善巧行持,會更 有歡喜心學習。如果一開始就學了很多,時間很長,使自己覺得很累,再 54


想去學時,就有厭惡的感覺。 接下是正知正念力行。我們修學可分為正修未修,何時是正修,時間 多長,安排是很重要的。正修時盡量遠離世間八法,遠離一切妄想,以歡 喜心的意樂正修,才能使道功德增上。 由以上的四力及長時間持績的學習,就能夠自在的任運身心。如云: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六、止觀雙運道 (一)修奢摩他為勝觀 平息了昏沉掉舉散亂之後,對所緣境內心保持明淨的狀態,專注在所 緣上,就是禪定。沒有禪定所修一切善法,就會陷入煩惱的牙中,隨時有 危險的,很容易被煩惱摧毀。如云:「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為了 成辦禪定,必須斷除散亂。如果隨著散亂掉舉,很容易使內心動搖,無法 專注所緣境。掉舉和散亂不同,掉舉與貪相應,散亂是以散緣其他境,例 如為斷除常執觀想無常,目的是提升無常的認知,觀想無常時突然離開所 緣想到痛苦或其他;所以散亂只是別緣其他境,不一定是貪相應。 成辦奢摩他的原因,是為了修毗缽舍那勝觀,所以稱為止觀。毗缽舍 那是出世間的勝觀,止觀雙運外道也有,不是不共法。現在所說的是菩薩 行六度的止觀雙運,必須要菩提心所攝持,而且緣如所有性,即空性的勝 觀,為了緣空性的毗缽舍那,首先要學奢摩他,去獲得緣空的毗缽舍那。 如同修次中篇所說:我們要認識奢摩他,瞭解奢摩他的定義。 修次中篇云:「如是,既發世俗菩提心,為發勝義菩提心故當勵力。 彼勝義菩提心,謂出世間離諸戲論,極光明、勝義所行境、無垢、不動、 宛如無風之燈,持續不動搖。成就此心,由恆常恭敬、長時串習奢摩他與 毗缽舍那瑜伽而成辦。」勝義菩提心是瞭解空性的智慧,或空証現量。勝 義菩提心是出世間的空証現量之後,是初地菩薩,遠離世間凡夫,安住聖 者道諦果位上,所以稱為出世間。離諸戲論,當現証之後,了知諸法究竟 的性質,當然摒除了不只真實戲論,並去除了「有法」的戲論,二相的戲 論,異共相等種種戲論。有法的戲論,因為現証空性時,找不到有法的。 戲論可分真實的所遮戲論,所遮實執戲論,以及上述的種種戲論。戲論又 55


分為有過患及無過患,如以真實及實執戲論來說,是有過患的,以所遮真 實戲論而言,他只是看到幻相而已,所謂的真實是不存在的,戲論卻認為 是存在的,過患是有與無二者。以所依有法戲論而言,它就沒有過患,空 性是依某種事物(有法)說它的特徵。所依的有法就是戲論,有法本身並 無過患,如同生滅一異等。 極光明,是因為斷除了二相及異共相而現証空性。勝義所行境,因為 所了知的所緣境,是諸法究竟性質的內涵。無垢,是現証空性的智慧不論 有無斷盡煩惱,它本身無有垢染的。不動搖,因為具有奢摩他攝持,所以 不動搖。「宛如無風之燈,持續不動搖。」要成就了勝義菩提心,以歡喜 心,長時去串習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而成辦的。緣空修所生慧,要慢慢的串 習,先得緣空奢摩他。緣空奢摩他慢慢反覆串習,現証緣空毗缽舍那,這 時是緣空止觀雙運。再反覆串習,就是緣空的現証空性的証量。 修習奢摩他不能斷除煩惱,只能伏煩惱現行,因為沒有現証空性,就 不能壞煩惱的種子。如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斷 隨眠。」又如三摩地王經云:「世人雖修三摩地,然不能壞我想,其後仍 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設若於法觀無我,既觀察已若修習,此因能 得涅槃果,由諸餘因不能靜。」佛世時有一修行禪定很高的外道,但他沒 空性智慧,無法破除我執,仍墮入輪迴。唯有無我慧的正見,斷除我執才 能得涅槃。 要學奢摩他及毗缽舍那,先要了知成辦奢摩的因。住隨順處、少欲、 知足、斷諸雜務、尸羅清淨、斷貪等妄念,以上是奢摩他的資糧。毗缽舍 那的資糧,依止善知識,遍求多聞,如理思惟。遍求多聞是敬重聽聞,世 尊宣說的十二分教了義經及不了義經,如理思惟抉擇了義經與不了義經; 但是各宗派見解不同,小乘的有部及經部說一切經都是了義經。大乘的中 觀及唯識,就有了義及不了義的不同見解;了義經應是圓滿究竟的,不了 義經不是圓滿究竟的。唯識派的了義及不了義的見解,依經文能以詞面解 釋的,就是了義,不能依詞面解釋的,就是不了義。中觀應成派的見解, 無論詞面上如何,了義是究竟圓滿,空性就是究竟圓滿,是諸法的究竟性 質,所以空性就是了義,世俗是不了義。一部經是說空性的勝義諦,就是 了義經,說世俗諦就是不了義經。中觀自續派的見解,這部經說空性的同 時,能夠以詞面解釋無誤的,就是了義經。 了義與不了義,各宗派有不同的說法,那末我們要以智慧辨別,如果 56


依經典說這部是了義經,就認為是了義經,但是該經是否是了義經,要以 其他經典証明,那就麻煩了,還要找另一部經來証明。這部到底是了義或 不了義,必須以智慧辨別,如果與正理相違就是不了義,與正理不相違就 是了義。就是解釋基道果不違背的,就是圓滿究竟的。另一理由在解釋自 派見解時,似是符合,但是從其他經典發現許多缺失,就是與正理相違, 就是不了義。在眾多經典最好供我們辨別的能力,最好的依據和學習的是 中論,無有比中論更殊勝的,讓我們了知何者是究竟圓滿的。唯識中觀都 主張究竟圓滿的空性,到底那一派是最究竟圓滿的空性?這很難瞭解,必 須用智慧辨別。打開智慧之眼必須依據一部論典,這部論典是最殊勝的, 就是龍樹菩薩的中論,經由學習這部論,打開我們智慧之眼去辨別。 修習奢摩他,先說打坐姿勢,依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氣息內外出入 不要有聲音,不要太急促。止息了對外境散亂,於所緣境恆常任運而轉, 生起輕安名為奢摩他。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空性的道理,名為毗缽舍那。 為了成辦奢摩他,「最初應將契經等一切佛語是導入真實義。」意是佛陀 所說的無常、不淨觀等,為了引導眾生了知空性而說的。已至真實義,是 細徵的空性,將至真實義,是粗分空性的意思,攝一切令心安住於彼。安 住心之後,觀察所緣心有無沉沒或外散,將要沉沒時作意喜悅事,令心明 見所緣。若見心掉舉或恐掉舉,應該作意無常,心生厭離。如果心都無沉 掉,於所緣境心正直住,應當放緩功用,修習等捨,如果生起身心輕安, 於所緣得到自在,就是成辦奢摩他。 為了遠離掉舉散亂沉沒的過患,不應貪著情器世間。如云:「貪親愛 利等,則難捨世間。」又「自身本無常,猶貪無常人。」自身是無常的, 貪境也是無常的;自身是痛苦,貪境也是痛苦的;自身是不淨的,貪境也 是不淨的。應該如此思惟,斷除一切貪境。如果有人在背後毀謗我,那末 在背後稱讚我,我為何要高興呢?如果有人讚嘆我,而背後有人毀謗我, 我為何憂慮呢?這是遮擋了對情世間的貪著。

(二)世俗諦與勝義諦 在迴向中「世世常行菩薩道。」這句是能夠圓滿一切果位的進取因, 生起菩提心再行菩薩行,於是証得一切遍智的果位。菩薩行是成佛唯一的 因,也就是說有了菩提心沒有菩薩行無法成佛,所以是圓滿一切遍智的唯 一主因。在眾多的菩薩行中,我們從佛的本生故事中,可以了知在行菩薩 57


道中,如何的難行能行。以近代來說,中國、西藏、印度等地,這些佛教 地區,因為有以前的菩薩及佛的發願,也有許多菩薩在行菩薩道,我們是 可以看到的。在眾多的菩薩行是方便與智慧。六十頌如理說:「此善願眾 生,集修福智糧,獲得由福智,所出二殊勝。」菩薩的一切善行,廣的有 無量,但略攝有二:方便與智慧。因為成就究竟果位時,就是自利法身與 他利色身。因為成佛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主要是以語事業利益有情。以語 利益必須有個色身讓眾生見到,說法雨甘露以利益眾生,所以把佛的色身 取名他利色身。可是能真正圓滿的利益有情,必須自己得到圓滿功德,才 能圓滿他利,所以為了自利,自己的道諦滅諦功德要圓滿,就是同時現証 勝義諦及世俗諦,這二者就是道功德圓滿。為了能夠獲得圓滿道功德,必 須斷除勝義諦與世俗諦,二者是異性的二顯執著,就是最圓滿的斷功德。 圓滿斷証功德,才能圓滿自利,所以我們把法身稱為自利法身。 成佛時所追求的果位,分為自利及他利,色身是隨著眾生根器需求, 變幻多種戲論去利益一切有情,這就是他利色身。自利法身就是在眾多的 變化中,收攝於空性的智慧中,安住於空性智慧,這名為自利法身。為了 能夠得到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在行菩薩道時所修的資糧,就是智慧資糧 及福德資糧二者,經由此二資糧成就佛果位的功德。 這二資糧是以實際狀況建立的,實際狀況分世俗與勝義二諦。我們所 見的萬法,每日所接觸的法,現相是存在的。由於五根識緣境產生了多種 的幻相,依這些幻相法,就有一與異好與壞,以及所取所捨的各種性質。 可是尋找這些法的究竟性質又找不到,如果存在的是由本身而有,就是由 境上而有,我們從境上尋找究竟性質,應該很清楚才對,可是找時就越模 糊,這表示不是從境上而有。諸法的究竟性質,但憑見相不能滿足是真正 究竟性質的存在,而它的存在唯有依靠他緣,因此以名識安立而有,除此 以外,並非由境上產生的,這是諸法唯一的性質。所以並非如所見般的真 實,是虛假的,唯有依名言安立而有。可惜我們並未仔細思考內涵,未經 尋找假義時,產生各種幻相,依這種幻相有苦樂的感受,這感受是實際狀 況,我們並不否認,因為有各種幻相,造成利害等。我們因此而生活,我 們並不否定幻相,可是仔細尋找它的存在時,覺得與我們看法有違背,於 是它真正的存在與看法不同,所以每法有二種性質,所見的表面外相與它 真正的性質二者,這是二諦形成的原因。就所見的好壞,在不尋找下所見 58


的多種幻相,這就是世俗諦。多種幻相在尋找它的存在時,又是另一種性 質,這是勝義諦。 在解釋勝義諦時,好像空性是獨立的概念產生,這是錯誤的。空性是 依名識安立的有法,而說它是自性空。依有法就是觀待,不是獨立自主, 每一法都有它的究竟性質,這究竟性質是無自性,所以說是空,因此沒有 不依有法而有個獨立自主的空性。每一法都有兩種性質,就是在不經尋找 (分析)所見的幻相,以及在尋找之下找不到它的自性,經說一切法有二 種性質,一種是虛假的性質,一種是真實性質,就是世俗諦及勝義諦,因 此二者有不同的作用。如觀修菩提心時想到他人比我重要,這種清淨意樂 生起,是因諸法多種幻相,而產生清淨意樂。實際狀況有自他、善惡等等 幻相,才能產生菩提心。當生起貪瞋煩惱時,覺得貪境瞋境是很真實從他 方面而有的,如果執取的話,對悅意境起貪,對不悅意境起瞋,造成了煩 惱和痛苦。為了解決煩惱和痛苦,了知煩惱的根本,是自己的看法錯誤, 虛假以為真實,執著如所見般的真實,為了斷除對境的真實執著,當尋找 它的究竟性質,發現並非如所見般的真實,因此對勝義諦的了知,斷除了 煩惱。 因為有了二諦的基礎,所以在道的修學上有智慧與福德二種資糧。其 實由慈心悲心可以壓抑真實執著,但是無法直接對治。慈心與悲心不是與 癡心正相違,無法直接傷害,能直接傷害癡心,只有無我的空正見。實際 的狀況與我們的見相,以及存在的方式有二種性質,產生了福德與智慧二 資糧;於是由道資糧依二諦成佛的。龍樹菩薩說:佛依二諦說法,一為世 俗諦,一為勝義諦。 由諸法最究竟性質的空性,真正去對治煩惱及煩惱種子,必須証空性 的智慧成為現量,才能直接對治煩惱及煩惱種子,為了達到現証空性,在 這之前必須要有証空的毗缽舍那,才能自身生起証空現量。為了能夠生起 証空的毗缽舍那,之前要有証空的奢摩他,才有証空的毗缽舍那。沒有奢 摩他就沒有毗缽舍那,一般世間道是如此,更何況出世道。為了得証空毗 缽舍那,先要有真奢摩他,在入行論靜慮品也提到。在大小乘顯密圓滿的 教法中,雖然經由九住心的修行奢摩他的方法,可是配合密乘所說的修學 奢摩他方法,那會更快而且更殊勝,就是本尊觀想,本尊種子字,名點等 的觀修去修學奢摩他,這種速度更快,而且會獲得更大的加持,在觀想的 同時會累積更多資糧,有種種不同的殊勝,這是屬於經由密乘本尊瑜伽修 59


奢摩他的。假設與密乘修行毫無相關的話,當然以顯教的九住心修習奢摩 他,也可以成辦。說到所緣境有很多種,以緣佛像來說,在緣佛像時不但 可以專注一境,也有功德,所以緣佛像更殊勝。

(三)把逆緣轉為道用 總而言之,正行奢摩他能不能圓滿,看他的因緣具足不具足,在眾多 因緣中,主要是寂靜處,應該捨去塵緣住靜處,莫與凡愚攀緣。這裡的凡 愚,是幼稚的思想,不會把煩惱視為仇敵,卻認為煩惱是應該的。如果住 在寂靜處,我們會得到自在,因為滿足,可避免許多煩惱。 修法時最有成就的,能夠把今世的利益完全放棄,入山閉關修行就是 為了佛法。在藏傳修心者中,最有成就的頂勝莊嚴,就是彌勒日巴尊者。 迦當派的先賢說:「我們應該把心放在法上,在行法時要做最壞打算,即 使我成為乞丐,我也不放棄修行,乞丐會餓死也無妨,但也不放棄修法, 如果孤零零的一個人死去,也用不著他人擔憂。要有這種最壞的打算,於 是堅定自心,一生會好好的修行。」如果有這種想法那是最殊勝的。修心 者當中具有這種意志力,具有這種堅定心力學習,那是相當殊勝的。 把今世的利益完全放棄,幾乎是很難做到,下定這種決心去修學更是 困難,真的所有佛子都這樣做大概會餓死。而今多數能做到的,不以諂媚 無慚無愧妄語等過失,而以清淨意樂滿足衣食等生活所需,這是一般佛弟 子能做得到。 在自己生活條件具足的情況下,如何以自己善良的意樂去幫助別人, 使社會得到利益,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以自利去幫助社會,對社會做出 貢獻,自己必須先能自立才可以,如果自己本身有問題,為自利而對社會 做出貢獻,那是不可能的。在一般生活條件具足情況下,能否以佛法教義 使內心獲得滿足之後,再盡量去幫助他人,滿足他人所需。內心的安樂是 非常重要的,如果外在生活條件即使具足,可是內在永遠不能滿足,是不 會快樂的。俗語說:「國王很富有,內心最貧窮。」意思是說雖然有錢有 勢,可是內心貪得無厭,永遠不能滿足,永遠是空虛的感覺,因此內心最 貧窮。可是乞丐不同,雖然生活條件很差,如果有人施予一餐美食,他內 心會很滿足,也會做個甜蜜的夢。可見內心滿足是最重要的,而並非依愚 癡的方法使內心滿足。 今天是二十一世紀,我們要成為時代的佛教徒,就不應該逃避,認為 60


這是父母給我的佛教觀念,這是一種習俗,如以此種概念學佛,未免太狹 窄一點。把世界的趨勢以及變化,種種情況瞭解之後,再作比較佛法的偉 大精神在那裡,為何佛法值得學習?對佛法改變內心的內容等,瞭解之後 建立信心才是需要的。如果真正生起這種信心,對外在的物質條件隨著發 展的同時,我們內心也能隨著平順,這才是佛子所需要的責任,這種信心 才是需要的,否則隨著愚昧的信心而走,口中唸阿彌陀佛,我覺得這種幫 助可能不大了。 所以瞭解佛法之後,盡量把逆緣轉為道用。如果光是靠愚昧的信心, 遇到困境時,對治困境似乎沒有關係,好像逃的遠遠的,會感覺到信心仍 然隨困境走。今天學佛的原因是為瞭解道理,如何把逆緣轉為道用,於是 平時思惟煩惱的過患。如入行論所說,瞋心生時,我們應如何觀想,然後 去消滅瞋心。這些反覆思惟去行持,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行法者。我不 是說我很能幹,是佛法中確實有這種口訣,這樣思惟學習。如果能真正做 到這樣,不只今世安樂,而且活得很有意義,於是生生世世走上增上生的 道路,而且會越來越圓滿的,所以首先要努力的學習,這點是很重要的, 平時多多保持正念和正知。例如這次聽法之後,過去逛百貨公司的心態我 要這個要那個,而現在我不需這個,不需那個,心想已經有了,學這種知 足和滿足,這才是真正利益。遇到不喜歡的對象時,應該馬上提醒自己, 一種眾生都想離苦得樂,即使我不喜歡他,可是他也想離苦得樂,經由這 種方式修自他平等。或者經由不歡喜,才能有修忍辱的機會;如果他反應 是歡喜,就無修忍辱的機會,因此感恩他。 盡量把逆緣轉為道用,佛法才真能幫助我們,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 把逆緣轉為道用以外,甚至在夢中煩惱生起時,也能夠讓對治力持續。一 般蓋房屋時設一個客廳,一個佛堂,進佛堂學佛,出佛堂同沒有學佛並無 二樣,這種觀念是錯的。一大早進佛堂唸佛的原因,讓今天都能保持一個 善心,有意義的度過這一天,如果早進佛堂唸佛,離開了佛堂,見到不喜 歡的人,就同他打架,隨著煩惱行,那末今天早上唸的就沒有意義了。所 以在任何時保持正知正念,看著心是否隨煩惱走,這才是真正的修心者。 所以先賢說:佛法與自心,如果覺得中間有一個人的距離,這就不對了。 所以自心與佛法是不可以有距離。如是一天的修行,一年的修行,慢慢的 走上去,益處就很大了,自心才能真正得到改變,如能做到這樣,這是非 常圓滿。有些人會覺得學法要學最好的法,不是最好的法就不修了,這種 61


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如同吃飯都要吃美食,要是不好吃難道就不吃了嗎? 如果瀕臨餓死,仍然等著美食,豈不是最愚癡的行為。佛証得一切遍智, 當然說法也希望眾生得一切遍智,可是佛卻隨一切眾生根器,應眾生的希 求,說出三乘法。實際狀況是如此,因此在佛法修行次第中,有高低不同 層次,如果我們行法時,想要一步登天,或只想修最好法門,我覺得這種 想法是錯誤的。有次第的盡自己能力修學,才能慢慢增上。

(四)思惟貪著的過患 入行論中觀想五欲中淫慾的過患,寂天菩薩是位出家男眾,在此對出 家男眾說淫慾的害處,因此說了女身不淨觀的觀想方式,修心者可以分為 男女二眾,女眾可以觀修男身的不淨。有人讀入行論覺得男女不平等,在 佛教男女絕對平等,不會說這法門只有男眾可修,女眾不可修,在戒經雖 有男女高低的差別,是因為當時印度社會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非常強烈,地 方習俗的緣故,制定這種戒條,但精神上男女是平等的,佛制定的戒,最 殊勝的是比丘具足戒,同樣也給了比丘尼,精神上佛陀同樣的給了戒體, 在因應地方習俗,男女的地位高低有些不同,所以有差別。在密乘中我們 很清楚的了知男女是絕對平等。 身體是不淨性質,有時為了貪著自己的身體,愛護自己的身體,這種 生老病死衰損的身體性質,有何值得我們愛護呢?仔細地想身體是不淨的 性質,是血肉髮爪涕淚皮骨等三十六種不淨物所組成,不淨執為淨的錯誤 觀念。仔細的想促成身體主因,是父母精血,我們只認為是身體,所以執 取它而已。父母精血本身是不淨物,我們看到自己或他人流血會害怕,如 果是乾淨的,就無需害怕。當我們放射性掃描身體,只有骨架而已,我們 身體真實性質,是種種不淨物質所組成的,仔細解剖是骯髒的東西,不值 得貪著的,可是隨著淨的概念,不只貪自身而已,而且也貪他身。所以要 了知這種貪著是由錯誤的觀念,如果仔細的想,為了能夠生存,要飲食, 要最好衣服包裹,吃了東西經由消化,吸取營養部分維持生命,其餘廢物 排洩,體內器官似乎專為製造排洩物,身體是製造排洩物的大機器。如果 飽了,頭腦反應不要吃了,餓了要吃了,然後排洩,身體只作這些工作, 這似乎是身體唯一的責任而已。以身體的本質來看,幾乎不值得我們去追 求的,排洩正常,表示健康,反之不健康。身體健康的排洩物,是悅意的 排洩物,身體的性質就是如此。 62


但是獲得人身的好處,有這樣的工具,就有智慧可以想種種道理,做 真正有意義的事。因為有這個工具,可以圓滿自利利他,對社會貢獻,所 以要好好珍惜身體。如果遠離這種智慧,光是觀察身體的作用和性質,不 值得我們貪著的。這是配合不淨觀,如果與其他內容思考,就有環環相扣 的感覺。 對於男女貪欲應觀不淨,以及貪欲的過患。對財務貪著的遮擋方法, 缺錢時痛苦,賺錢時也痛苦,有了錢想更多錢也是痛苦,錢多了要如何儲 存也有痛苦,又害怕他人騙你偷你喪失的痛苦。雖然錢也給世間安樂,如 果只是追求世間安樂,會也帶來很多痛苦,不會真正得到安樂的。 成辦資糧的種種障礙,主要是對五欲的貪著的散亂,遠離這種散亂之 後,應該專注一境令內心安住修學禪定。只修禪定是不夠的,應該觀修菩 提心。 願消三障諸煩惱,為了斷除三障諸煩惱,應該生起真明瞭的智慧。真 明瞭智慧大致分二:在修忍辱時說到瞋心的對治力,如何以壓抑的方法對 治瞋心。如何對治貪心修不淨觀等,這是一種。另一種是一切貪瞋來自癡 心,癡心的對治,是瞭解癡心所執境是不存在的,這種空正見是與癡心正 相違的,這對治力是智慧品所說的。

(五)修習自他平等觀 修菩提心自他換之前,要修平等捨,修平等捨時不只斷除對仇敵的瞋 心,以及親友的貪心,還要思惟自他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因此自他都是 平等,在此的平等捨,不只是對怨離瞋,對親離貪,而是自他都想離苦得 樂平等捨。平常觀想自他都要追求安樂,可是追求安樂,未得真正安樂而 仍然得到痛苦,這是方法錯誤。既然遍虛空一切有情,想要得到安樂的當 下,卻因為不知方法,得不到安樂,豈不同樣可憐嗎?一樣可憐的眾生, 何必去分自方他方生貪瞋,實在毫無道理。如同一群無助的難民,大家想 都得到快樂,卻無助緣可得快樂,在這群眾中,我難道該對這位好對那位 壞,這是不合情理的,因為同是難民。以這種方式思惟遍虛空有情,都想 得到快樂,因為不懂方法,都無法獲得快樂。自他都是處在困境中,又何 需分這是貪這是瞋的對象呢?這是一種想法。由痛苦的想法如上述,要離 苦不知離苦的方法,於是被痛苦壓迫。雖然已証阿羅漢果位的聖者,他們 已斷煩惱,可是被煩惱習氣纏縛著。遍虛空有情都被煩惱及煩惱習氣所控 63


制,而何必分彼此,所以不應有愛憎親疏的分別心。 從無始以來,沒有一位有情未曾為我的父母、親友,以知母來觀待, 以前都是對我有恩的母親,在眾多母親中,何必區別誰是最好或最壞的, 或我應愛這位或那一位母親?他們都是對我最有恩惠的,我應該感恩。無 論眾生對我們是好是壞,都曾為我母親,應該感恩才對。一切眾生對我都 有極大恩惠,沒有眾生,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快樂, 皆由眾生而有。從我們人身形成始,一切的安樂都是由眾生所帶來的,在 成為人身之前,也是由行十善業而感人身,在得人身之後,一切的享受和 安樂,和增上生的圓滿,都是眾生所賜的。我們在母胎十個月,父母精血 形成人身,能夠活到現在,不論直接或間接,都是和不認識的眾生有關, 如同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一切,都要經過無數的眾生才能得到,如果只 有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我們的安樂都是依賴一切眾生,我們應該要知道 感恩。就以其他動物及無情來說,花草樹木這些都與我們有關係,我們是 依有情及無情等眾多因緣才能生存。因為愛我執的原因,總以為是自己的 本領生存,實際狀況都是依賴他緣,單憑自己是不可能得到安樂。所以從 母胎到現在,一切的安樂,以及將來解脫的安樂,行十善行等,戒定慧, 一切遍智,都與他人息息相關。既然一切眾生都是我們成就功德的緣,又 何必分貪境與瞋境。我應該等視一切眾生愛護他們,幫助他們。如入行論 云:「眾生苦樂殊,求樂與我同。」 自己的快樂痛苦,和他人的快樂痛苦是不同,我何必在意他人痛苦,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他人的苦樂,與我們有密切關連。如果四周的人 都是痛苦的,你不可能有快樂。既然自他有情都想離苦得樂,所以追求快 樂,我要快樂,他人也同樣的要快樂。為何他人不重要,而自己想快樂就 重要,這是不合理的,自他皆相等。自己有權利和能力要離苦,他人也同 樣;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因緣,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種性。自己永遠是一 個,而他人是無量的,何故捨無數而求一人安樂呢?如入行論云:「自與 他雙方,求樂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獨樂?」 如果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自己的快樂是直接感受,他人不是直接 的,我的傷害是直接的,他人傷害則不是。為何為了避免未來的痛苦,現 在作種種防護,那末未來的痛苦,不能直接傷害現在的你,何必現在預作 防護?自己的快樂比較重要,他人的痛苦我何必分憂,因為他是他,我是 我。如果有這種想法,你認為快樂和痛苦是暫時性,因為自己快樂和痛苦 64


是直接感受,他人的快樂和痛苦是間接,所以只要解決自己痛苦,不要解 決別人痛苦,這就錯了。如入行論云:「自與他雙方,厭苦既相同,自他 何差殊,何故唯自護?」如果說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是同一個,所以要 防護未來的痛苦,他人不是我啊!你是常執。生時的你並不是死時的你, 因為是分開的,那末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也不是同一個,這種常執是錯 誤的。如云:「若謂自身苦,應由自防護,足苦非手苦,何足手護足?」 自己痛苦由自己守護,他人痛苦我為什麼要守護,因為我同他是分開的。 那末你要守護的一定是痛苦的部位?手的痛苦應該由手自身守護,腳的痛 苦應該由腳守護才對,那末腳痛不應該用手去幫助。 總而言之,前面所說的前後同體的常執,以及自己是自主的想法,在 自他之間作了區別,這是不應有的。如果仔細分析,我不是有自性,是完 全依賴因緣而有,依賴他利而有,不是自利而有,都是唯名安立的,只是 無始來隨著無明執著,一直認為我是很堅定的,於是產生愛我執。因為自 他二者都是沒有自性的,自無自性,他亦無自性,二者相同,都是唯名識 安立而有,何須分你我,為何我比他重要?這是不合理的。

(六)愛他心無邊功德 如果悲心是不忍見眾生痛苦的憐憫心,當他人遭到痛苦時,我無能力 幫助他,於是產生了憐憫,希望自己能夠提起責任心去幫助他人。那末自 己已經夠痛苦,還要承擔他人痛苦,這豈不是苦上加苦嗎?我是不想要的 痛苦,他人痛苦變成我多餘的負擔,這與我想離苦得樂的意趣相違?如有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思惟眾生是無邊的,痛苦也是無量無邊的;當你思惟 時,心中感覺無比的難過傷心,這種感覺而讓你想去做很有意義的事。因 為有這種悲心的緣故,無論直接或間接想去幫助他人,解決他人痛苦。若 提起心力生起悲心時,內心是充滿著勇氣,依這種勇氣及心力,將來絕對 能夠幫助他們,只是目前悲心沒有串習而已;只要悲心串習成為自然,真 正可以利益很多眾生。 悲心信心,同樣是善心,當我們被真實執著所控制,有時以悲心信心 觀想時,如對佛的功德產生真實信心,皈依時是皈依真實的佛。悲心生起 時,見到真實的眾生,不忍他們受到真實的痛苦,於是想去幫助真實的他 們。這種悲憫及信心,雖然有時與真實執著並行,但並非悲心與信心一定 要由真實執著產生的,只是我們空正見不圓滿;如果串習夠了,將來依由 65


空正見,生起悲心與信心時,於是見空性的佛作空性的皈依,或是見空性 的眾生,不忍他們受到空性的痛苦,於是生起空性的悲心,就是所謂的無 緣大悲。如果一切的悲心,都要由真實執著而生,就沒有無緣大悲。 前說貪心瞋心由真實執著而有,由於真實執著,見一切存在的都是獨 立自主的,悲心可以緣一切眾生,貪心瞋心無法緣一切眾生,當自己遇到 痛苦時,就有遠離痛苦的想法,這種想法很容易帶來瞋心,因為緣著一個 獨立自主的我,他是無奈情況下獲得痛苦,由此因緣而產生瞋心的。如果 緣他人痛苦時,並非出於無奈的,也不是個別去緣他人痛苦,不是以真實 執著的相去緣他人痛苦,是緣一切眾生的痛苦,在思想上已經寬廣的多, 心胸非常開朗,是志願去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心力是無比的,與自己遭 遇痛苦不同,自己是無可奈何的接受,有這點差別。所以緣他人痛苦時, 乍看之下,似是多餘的負擔,其實因無比的心力,早已勝過自己的痛苦。 因此觀想悲心時,真正能夠利益自己和他人,何需在意承擔他人的痛苦, 即使是痛苦也是值得,因為一個人的痛苦,可以解決眾多人的痛苦,智者 何不為?如入行論引本生經云:「妙花月雖知,國王有害意,然為除眾 苦,不惜殉自命。」所以一苦能除眾苦,何樂不為? 如法串習悲心,隨時隨地無論直接或間接,都會歡喜的為利益眾生行 善法。一人痛苦能夠解決一切眾生痛苦,這是很值得的,應該去行持;如 果一切眾生都痛苦,你一個人也不會快樂。如果一切眾生都被強烈煩惱折 磨,你卻單獨享受涅槃樂,難道內心能安?如果周遭的人處在饑餓死亡邊 緣,你卻在他們當中獨自大啖美食,感受如何?難道能下嚥嗎?人之本性 是不可能有此行為。周遭的一切人都痛苦,如果只追求個人的安樂,有違 常理。你希望這世界美好的存在,願周邊的人有顆如意寶鬘的悲心。因為 唯有這顆悲心,願造福人群。這不只是宗教信仰的悲心法門,縱使沒有宗 教信仰,為了他人生活的安樂,社會的安樂,悲心也是需要的。因為只有 人這顆善良的心,才能給人利益和安樂的。 自己有了種種善行功德,不應炫耀,應把一切善行的功德迴向一切眾 生。從今起我當盡量修習悲心,盡量利益一切眾生,讓自己未生的菩提心 早日生起。 以我們身體來思考,身體是父母的精血而形成,父母精血沒有意識結 生時,是屬於他人,不是我的。意識與父母精血結生時,於是產生我執我 所執,覺得身體是我的。因為有了我及我所執,同樣的他人與自己毫無相 66


關,但不是把他人作為我或我所想;既然由我我所想串習,可以把原不是 自己的身體(父母精血)變成為自己的;同樣的串習力量,盡量的愛護他 人,或同他人距離拉近,關懷他人,藉由關懷心愛護他,你與他之間的距 離可以縮短,最後真正去愛護他人。如同對外在的東西,因為你喜歡他, 當這東西不慎壞損,感覺很傷心,如同身體受到損害,其實身體與它毫無 相干,因為我執的力量,就有痛苦的感受。所謂的喜歡與不喜歡,並不一 定是與你身心相連或分開,由於串習的力量,把距離拉近或放遠的。因此 我們對一切眾生,可以做到這樣串習去愛護,就能對每一有情,如同愛護 自己般去愛護他人。 仔細的想,愛我執到底有何益處,愛他是真的不好嗎?愛我執是只想 自己的利益,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只想自己的好處,貪瞋癡殺盜淫妄都來 了,造作十不善業。造作十惡業是貪著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利益受到損 害,就產生瞋心,其根本把自己看得很重,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感受勝於 他人,於是貪自己瞋他人,由此十惡業而感召不想要的痛苦。在生死流轉 中的痛苦,不但是由我執而產生外,已証涅槃聲聞阿羅漢,不能斷所知障 的原因,雖有空正見不能正對治所知障,就是因為缺乏愛他心。雖然解脫 了輪迴痛苦,卻墮入寂靜邊,不能圓滿一切功德,都是由於愛我執。有時 在夢中為了自己,也想傷害他人,如果仍然跟著愛我執走,就沒有快樂的 希望。 上述的種種痛苦,不可能由愛他心而有;如果是想他人比自己重要, 就不會有上述的問題。例如一個家庭中,每人都想自己的利益,不在乎他 人的感受,這個家庭是不可能和諧的。一個家庭成員彼此互相尊重,非常 在乎他人的感受,盡量配合他人,這個家庭一定和睦相處;這點我們可以 親眼可以見到,而且是很切實際問題。所以輪迴的痛苦都是愛我執產生, 即使得解脫也墮寂靜邊,也是愛我執而來。不在乎他人是愛我執嗎?一定 是壞嗎?其實也不一定是壞,阿羅漢並不是完全輕視他人,不在乎他人, 他只是不把他人視為重要,成辦他利,而並未想傷害他人,或完全不在意 他人,只是並無承擔利他的事業,所以墮入涅槃的寂靜邊。愛他心並不只 是不輕視他人,是一種責任感,或是認為他人比自己重要,才是真正的愛 他心。畜生道有了愛他心,就有很多伴,於是活得更快樂。一個人能為他 人著想,也會活的更快樂。 總而言之,無論學佛或未學佛以及批評宗教信仰的人,如果內心保持 67


一顆愛心,他常在意他人,也會很快樂的。有些想以政治權力,壓抑人們 的情緒,人們活得不會快樂,時常抱著疑慮的心態,內心缺少對他人的信 賴,對他人的愛心,主要是缺少對他人關懷。時常為他人著想,尊敬他人 的立場,內心才能真正快樂,才值得他人讚嘆。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為 自己著想,所以一直感到痛苦。既然不想痛苦,換一個角度多為他人著想 吧!經由上述理由及論典內涵,打開我們的智慧眼,仔細思惟觀察,愛我 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作一比較為所行及所捨。 身體的手足等支分,為了「他們」的安樂,也為了自己的快樂,都要 努力地守護。「他們」的安樂,既然是快樂的因緣,所以都要守護;那末 同是他們的安樂,是自己快樂的因緣,也應該守護,而且守護的時間是永 遠的,因為不要痛苦要快樂。無始以來,因為隨著我執造成眾多痛苦,為 了遠離痛苦,並已瞭解苦因,應該去愛他才是。由於愛他的串習力量,以 前不想接近,非常討厭的仇敵,最後成為自己的好友,分秒都不想分離。 這是由於串習力而改變,一定能夠隨著串習力量,改變愛他如同愛己般。 無論是暫時或究竟利益,都是由愛他心所產生。那末,從今天起把愛我執 視同毒藥般,要完全的捨棄,從今以後立志不要隨著愛我執行,這種不好 的心態要澈底摧毀,以愛他心去承擔一切。以前因無知而隨愛我執走,認 為我比他人重要,今天我了知過患之後,不應該再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 了,而棄捨他人而不顧,應該更愛他人才對,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這 種菩提心的口訣,是有智慧的、有心力的菩薩所學,是「勝妙秘密訣。」 一切有情都是為了守護自己安樂而保護自己,畜生道有情為了安樂, 只知保護身體,因為牠們智慧不夠,無法為未來著想而作準備;可是人因 有智慧,不只守護身的安樂,也可以守護心的安樂,既然有此難得人身, 就該善為利用智慧獲得究竟安樂,才是了知人與畜生的差別。如果人只追 求滿足今世的需求,那末同畜生道的基本想法是一樣的。在自稱科技發達 文明的社會,仍然大肆開發養豬場養雞場,號稱經濟開發,去適應消費者 有更多肉食。當瘟疫蔓延時,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就殺害了無數的動物。 這些作為是在幫助經濟發展嗎?從另一角看,在不需要的情況下,製造很 多麻煩,為何要養那末多,當瘟疫來時又要殺那末多。可憐的動物是無辜 的,被人類完全操控,問題是在不需要的情況下製造出來。如同搶劫等多 種不當行為,只是謀取個人利益而已,不在乎他人想法。以妄語來說,有 人以為這是人的天性,不妄語無法在社會立足,不欺瞞他人就是無能,越 68


會妄語就表示很能幹,幾乎都有這種顛倒現象。現在世界上有很多集體抗 議,他人做法不對,或要求改變,這種權利是可行的,但要瞭解問題的根 本在那裡,要抗議就要尋找根本,可是我們忽略這點。 如果你的想法,把一切都佈施給他人,還剩下什麼?因為有此想法的 愛我執,會有衰損。把一切都給他人,我還有什麼可以給他人呢?上面是 緣自己想,這裡是緣他人想。想法是一樣,但根本目標不同,一是緣自, 一是緣他,所以有天與魔之別。 為了自己的口福,為了自己的莊嚴,不惜殺害了無辜的眾生,吃牠們 的肉,穿牠們的皮,造了這種業,必墮三惡道受果報;即使果報受完,生 在人間仍感短命報,這是因為傷害他人而產生。相反的,完全幫助他人, 在乎他人,而且想他人比自己重要,由此能生道諦功德,而且生生走上增 上道。以此圓滿的意樂,圓滿的加行,使我們獲得一切遍智,無量功德的 果位。如果緣一切眾生,希求一切遍智,唸六字大明咒一句,積聚的資糧 是無量。如緣個人的利益去唸,功德就非常的小。因為所緣不同,功德大 小不同。 為了自己能夠高高在上,而去輕視他人,所感果報是卑愚中最卑愚的 人,這是很現實的因果問題。如果把一切眾生視為比自己高,願意自己為 眾生僕人,因為如此因果,你會受到眾生重視,於是你永遠是高於一切眾 生。 如果為了自己利益,不惜眾生的感受,命令他人當你僕人,這種果報 是當他人僕役的痛苦。如果你誓願去幫助他人,或對社會做出貢獻,犧牲 自己的利益,因由你偉大的精神,自然受到他人讚美,受到他人推崇,將 會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後世也能生在高貴的種族。如入行論云:「所 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皆由自利成。」一切世間出世間的 安樂,都是由利他所生;一切世間的痛苦,墮入生死的苦;出世間的苦, 就是阿羅漢入涅槃寂靜,都是由自利所感。佛說:我不必多說,凡夫由愛 我執,永遠是凡夫的流轉生死。我們無始來以愛我執追求快樂,如今仍未 獲得究竟快樂,將來仍以愛我執追求快樂,也是永遠得不到究竟快樂。佛 是利他而成佛的,應該仔細的觀察。

(七)轉愛我執成愛他 瞭解這些道理,不該再隨愛我執轉,努力斷除愛我執,刻意生起愛他 69


心,利益一切有情,努力精進,不用說一切遍智,就是今生也必然活得很 安樂。如果仍隨愛我執走,不必說後世,連今世也無法安樂。如果人與人 之間欠缺愛心,也不可能得到快樂,不但家庭社會都無法安樂。 原本愛我的心,轉成愛他的心;原本捨棄愛他的心,轉成捨棄愛我的 心,把這種愛完全轉移,稱為自他相換。從無始至今,我們都是為自利著 想,未曾為他人想,為他人做出利益的事業,從今起改變想法,我要行他 利事。宗大師說:「我們如果行他利,自利即身可成辦。」內心深處為他 人著想,業果是非常現實,想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自己成為他人所擁 有,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想法等一切都成為他人,把自己的身心等因緣, 成為利他的因緣,不要成為傷害他人的因緣。從今起了知愛他心的功德, 愛我執的過患,我不再隨愛我執轉。於是有情比我更重要,故當尊有情。 原本隨著愛我執的我,決定要成為愛他心的我,這個愛他人的我,決定去 搶奪以前愛我執的所有,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隨著愛他心轉的我,以及隨 著愛我執轉的我。以愛他心的我為主,見到愛我執的我,比我有功德時, 我嫉姤他,把他所有功德搶奪回來。如果愛我執的我不如我,我輕視他。 觀修時,首先把自己為中心,保持正直心,不屬於愛我執,也不屬於 愛他心;然後思惟愛我執的種種過患,他可以不惜一切傷害他人,而且眼 光短淺,心胸狹窄,那末自私自利,就是愛我執的我。再以正直角度看愛 他心的我,他為何如此偉大,隨時隨地為他人著想,不惜一切犧牲自己, 歡喜地去圓滿他利。於是經由正直態度去分析時,慢慢就會偏向愛他心的 我。然後你就會與愛他心的我,溶成一體,最後再去對治愛我執的我,他 比你高,把他的優點取過來,你與他平等,同他競爭,也把他的好處奪過 來,他比你低輕視他,把它好處奪過來。 同樣觀想愛我執的我在左,愛他心的我在右,讓他們競爭。對高者修 嫉姤。雖然我不如他,他人都讚嘆他,他似乎很快樂,我卻在受苦。乍看 似乎他很有學問,我不如他,實際好與壞是觀待的。愛他心的我啊!不要 灰心,因為好與壞是站在不同角度來安立的,也有比你差的人,那你就是 好的,不要因為比愛我執的我差,你就難過,愛他心的我,你不要灰心。 其實是因為煩惱,所以戒衰退,不是愛他心的我本身問題。如果愛我執的 我是懂得道理的,是應該幫助我才對,應該去行苦行才對,可是他並未如 是行。愛我執的我雖然學問比我好,他很自私,不但不幫助我,反而輕視 我,他是自私的人,不值我尊敬。 70


對等者修爭,就是愛我執的我與愛他心的我,二者的爭論,愛他心的 我要爭勝愛我執的我。對卑者修慢,是愛我的我比愛他心的我要差,愛他 心的我對他起慢,以慢心折損愛我執的我,你(愛我執)那裡比得上我, 慢是假名慢,要努力勝過他的意思。 「我執與生死,百般折損我。」是如何破除愛我執,及愛我執相同的 真實執著的我執。因為二者的執著,使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想要安樂而 得不到安樂,對安樂的渴望、等待,連夢中也想要得到的,卻始終無法成 真。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都是不吉祥的,不想要的痛苦,卻源源 不斷而來。窮人有窮人的痛苦,富人有富人的痛苦,修行者有修行者的痛 苦,幾乎無人不苦。這些原因都是由於愛我執及我執的操縱之下,所產生 的種種痛苦。今天如果能夠把愛我執減少,愛他心增長,或是我執減少, 空正見增長,這樣必能使我們內心獲得真正安樂。 二者執著斷除的方式有二,一者比較溫柔的方式,一者比較粗魯強硬 的方式。首先說明以較溫柔方式,斷除二種我執。從今起了知愛我執的過 患,及愛他心的功德,我執的過患,空正見的利益之後,應該努力修行。 如入行論云:「是故當盡心,勤行眾生利。」如理的思惟,佛是實語者, 不妄語者,依教奉行,才能真正體會的。如果之前了知二種我執的過患, 今天就不會如此痛苦;因為以前不了知,今天仍舊是凡夫。應該怪自己以 前,當敵人不快樂時,我很高興,他人比我低下我安樂,我只想到自己利 益,不想他人的利益及感受,我是那末自私,為何不知責怪隨著愛我執的 「我」呢?「我」既然如此惡劣,應該把他消滅才對,我就可以遠離那個 愛我執的安樂,去承擔他人的痛苦。我應該隨時觀察我的起心動念才對, 即使他人犯了大過失,自己應該歡喜的去代替他人的過失,自己如有小過 失,也樂意在大眾面前懺悔。總而言之,以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 切傷害他人,從今起為謀利他人,願我能受一切傷害,為了償還以前的過 失,他人再大傷害我,我也不在意。從今起我該努力利益有情,從無始以 來我未曾作如此偉大事業。 以粗魯方式斷除愛我執及我執的方式。以前未見愛我執的過患,我被 你(愛我執)騙了,以前也未曾觀察諸法的究竟性質,隨著愚癡而轉。現 在了知愛他心的功德,跟隨你的過患;我了知空性的內涵,我執的過患, 我已覺醒,不再隨你走,你們不要再欺騙我了。「悉摧汝驕慢。」這裡驕 慢有二義,一是真實執的驕慢,真實執著是諸法未經尋找是顯現的,尋找 71


時找不到,你不要騙我諸法顯現都是真實的,我已了知那是虛假的。一是 愛我執的驕慢,你別假裝你是我的好友,幫助我,會永遠給我安樂,要快 樂只有愛我執。現在我已覺醒,我決心摧毀你們,我瞧不起你。我已經把 愛心佈施給一切眾生,從今起我將為他們努力。如果要珍惜自己,不要以 愛我執的珍惜自己,應該珍惜他人利益,因為我已施有情,今後我屬於他 人,要聽從他人支配。 雖然身體有種種過患,不應該貪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是修法的工 具,使我們具有足夠的智慧,辨別何謂所取所捨;有足夠智慧去成辦善良 圓滿的菩提心,可以善為利用身體。以身體本身而言,並無功德,是不淨 的性質,可是他是良好修法工具。 從往昔至今隨著兩種我執,潛伏在我心的深處,我皈依這兩種我執, 所作所為都是凡愚的行為,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樂。現在為了要得到究 竟安樂,我已厭惡了凡愚的行為,我要聽從賢聖的教誡,以及追隨他們足 跡,努力不放逸的精進。因為道諦功德增長不是容易的,如果不恆常勤行 精進,是無法遠離痛苦的。

(八)串習空無我正見 經由專注一境修禪定,為了能夠緣空,首先在緣空奢摩他之前,必須 了知空性的道理。在密乘中說:當証空智慧提升,能夠瞭解空性更細微, 以量輔助增進部分,這種修持必須依止眾多因緣。以一般教法總相修持, 有次第的經由聞思修,首先聽聞空性道理,由了知無自性的內涵,反覆串 習,從感覺上諸法真的無有自性,感覺越強烈時,完全是真實的、是獨立 的執著,就慢慢減少了,所以首先反覆思惟的智慧是很重要的。之前說到 蓮花戒大師在興盛正法時,破斥摩訶衍和尚,只要打坐就可以。其實學習 是很重要的,否則沒有如所有性的智慧,就無法獲得解脫。 如修次中篇云:「成辦奢摩他已,次當修習毗缽舍那。」在此要生起 緣空毗缽舍那之前,必須生起緣空奢摩他;在生起緣空奢摩他之前,要先 生起空正見,要了知空性的性質,空性的內涵,否則就沒有所謂的緣空奢 摩他。主要的煩惱是貪瞋癡三種,貪是有一個所謂的悅意境,以及見到悅 意境的人,這二者互依的情況下產生貪;如果這個人不當它是悅意境,也 無法生起貪。例如同樣的境,有人說美麗,有人說不,同是一個境,就有 不同的看法。如同一位婦女,一個看是媽媽,另一位看是自已的女兒。是 72


依不同的角度,看法就不同,境不是永恆不變的。同一個境雖然有悅意及 不悅意,會不會產生悅意不悅意相的作用,這是看者本生的問題。所以貪 心未生之前,悅意相要生起時,依賴的境以及見到悅意境的人,二者因緣 和合產生貪心。所以作者及所作境,是貪心生起的主要者,因此分法及人 (補特伽羅)。貪瞋生起時最主要的是作者及作事,作事名為法,緣法產 生貪瞋。 一般認為是我的眼睛直接見到色法,當人感受痛苦或快樂時,會以為 是心直接感受的。快樂的感受,並非痛苦的感受;有時會想我感覺快樂, 我感覺痛苦。好像我同感受分開,我的本體是存在的,痛苦和快樂是暫時 性。我的眼睛看到東西時,知道不是眼睛,我及眼睛好像分離的。背後隱 藏著我,藉由眼睛看到,說我看到。前面說到我年青時、老時、健康時、 衰退時,會有個我持續的想法,這是很自然的現象。為何外道在過去三千 年的歷史中,一直在尋找我的時候,他們說:我在五蘊中是找不到,我同 五蘊不相關,我是個別體,是異性的,我的性質是持續的,個別特徵是會 改變的,所以說我是常法,因為身體會變我不變,如同感受會變我不變。 我是一個,身體有許多支分。好比今世到後世,身體會變我的續流不變, 我是常。這就是常一自主的我。我和身體是異性、是分開的。這是外道的 我執。 內道不認為有這種我的存在,我是依身體安立而有。如同車子是由車 輪車身等零件組合而成,取名為車。同理依賴身心安立為我,可是會有一 種感覺,認為我可以控制我的身心,被控制的身心及控制者的我,好像我 是背著包袱,身心是包袱,感覺補特伽羅是實體有的(正量五部見解)。 於是尋找這種我真的有嗎?如果有,應該有地方可以找到,可是找不到, 所以生起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空(粗分的人我空)的見解。經由這種空性, 可以斷除人我執,也就補特伽羅實體有的我執。斷除這種執著,可以減少 許多煩惱,這種無我見是佛教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 例如我們到商店看到一樣東西,首先並不感覺怎樣,如果花錢買下, 對這東西又是另一種的感受;東西是一樣,因為付了錢屬於你,我執令你 貪著它。可以肯定的人我執增長貪瞋,如你在商店看東西,不小心掉下摔 壞了,頂多只是心存過意不去,如果買了拿回家摔壞了,這下受不了。可 見隨人我執一定會造成許多貪瞋。在你未買之前,不會有很好看的想法, 只有細微貪心存在,這是由法我執所生。我們講煩惱生起過程中,有二個 73


基層因素,一個作者及一個作事。從作者上經由補特伽羅的實體空概念, 消除對人我執所生的貪瞋,可是事物本身法我執所生的貪著,靠人無我觀 念是無法去除。對境上所生的實執,必須說法無我的概念。 破外道的常一自主的我,如修次中篇說:補特伽羅在蘊界處外別無所 得。如果有個常一自主的我,從蘊界處找不到,如補特伽羅是常,就不是 蘊等的性質,蘊等是無常,你說是與蘊異性(離蘊我),常一性是你們說 說而已。控制我的我執可分為二,控制者及被控制者,一性異性所生的我 執,異性是遍計我執,一性是俱生我執。外道是控制者是常,被控制者身 心是無常。常一自主的我是異性,是遍計執、是邪見。補特伽羅獨立實體 有,只是我控制身心,身心控制我,我是由身心安立而有,這是一性的。 這是俱生有的我執,破除這種錯亂,所以說人無我。 修次中篇是隨瑜伽的中觀自續派,安立名言有自相,所以引用解深密 經。月稱論師認為解深密經是不了義經。中觀隨瑜伽行認為是了義經,有 此不同說法。在這部論所說人無我及法無我,人無我只是粗分的。中觀派 分名言有自相及無自相二派,在有自相中又分有外境及無外境,這一派是 名言無外境,所以稱為隨瑜伽行自續派,因為他的老師寂護論師是隨瑜伽 行派。蓮花戒大師在名言上安立無外境,卻說有自性。這裡所說粗分人無 我,是自續、唯識、經部、有部四派共同的見解,他們認為是細分的人無 我。因為這是粗分的,所以無法破除細分的我執。回去多多思惟無我的道 理,我在那裡,尋找了不可得,不找時又是存在的,多作觀修。 迴向文:「殊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生起不再退,生已令增長。」 希望生起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把現前狹窄的眼光,自利作意的心,經 由反覆的觀修,轉變為利益他人的菩提心。如同初進學校,什麼都不懂, 經由老師的教導,增加了一點新知識,慢慢的累集越來越多的新知識,原 本無知慢慢轉成知識;世間知識尚且如此,努力學習才能得到,更何況出 世間的智識,先不要感覺很困難,無法做到,應該長時間修習,就有可能 達到目的,不要立刻否定它。原本認為無法達到,經過長時間的修習,慢 慢的成就了。菩提心是種殊勝功德,應該每天修習才對,這是由不斷串習 才能增長。如一位運動員,也是不斷地訓練,最初也是非常辛苦的練習, 最後成就的。尤其是由心所生的功德,也是依串習的力量成自然的;身體 是有形有色的性質,依賴它串習可以發展,但是體能有極限的;心不是由 煩惱形成的,可以由智慧輔助心,因此也可以由串習的力量,增長是無限 74


的。所以菩提心經長時間的串習,一定可以自然生起,這是心的特徵;串 習成為自然,功德成為無限。 依我個人來說,沒有空見,也沒有菩提心,可是我對菩提心與空正見 有絕對信心,以個人經驗的感覺,如果努力修持,是可以証得的,這點我 是有把握的。我對空正見的思惟,已經有四十年,菩提心的觀修已經有三 十多年了,這不是那末容易。在這些年中,並不是每天二十四小時學習, 時修時輟。你們如果堅定去學,努力去學,一定學的比我好,只要反覆的 串習,時間久了,一定成為自然的。 例如我們為了身體健康,光吃一種食物,營養是不夠的,必須各種配 合。以維他命來說,也有很多種,供給身體所需。就一個身體所需,要有 這末多的因緣,才能保持健康增長,內心的改變,只有一種法門,要改變 實在太困難了。佛法分智慧與方便二者,方便包括依止善知識、暇滿、無 常、菩提心等等;智慧分粗分無我,細分無我的觀修;細微無常的認知, 也屬於智慧品部分。入行論主要是要弟子們生起菩提心,整本內容就是菩 提心一種,卻說了十品。因為生起菩提心,要依靠眾因緣,需要學很多法 門,因緣具足之後,菩提心才能生起。 我們要對治是煩惱,煩惱有很多種,而且非常狡猾,要對治它單靠一 種法門,是無法解決的,最終唯有依証空現量,才可以斷除煩惱。可是在 証空現量之前,必須依眾多因緣,這些方法都要先瞭解的。所以要成就菩 提心與空正見,需學眾多法門,必須反覆的學習,平常要長時間串習。 前面說人我執應如何觀,「我」好像是一個非常有權利的性質,在三 千大千世界中,我是最主要的中心,我像輪迴和涅槃的中心。凡夫輪迴的 此岸與涅槃的彼岸,中心點是此岸,平常觀念上好像我最重要,但是我到 底在那裡?是不是如平常所見般那末真實,受用者的我是不是如所見般獨 立自主?尋找時並非如此。 修次中篇云:「亦應如是修法無我,所謂法者,略言之,即五蘊十二 處十八界。」緣色聲香味觸等法以為境上有,這是隨以往習氣所現,見到 色聲香味觸而已,所以外境是習氣所現,並非心法,是心隨眠習氣所現。 如云:「然勝義中,色等唯心相無餘。」所以三界唯心造,以上是唯識見 解。外境非有,心是真實。中觀破斥,勝義中心亦非真實,心既執取種種 相,就不是獨立的,豈能說心是諦實?色等法既然是虛妄,心當然也是虛 妄的。 75


如不觀五蘊,「有法不成,彼諸差異亦不成立,故何以觀之?」所依 有法不成立,就無此法特徵。空性是依有法觀它的性質,有法不存在,也 就無空性。好不容易破除了自性,了知外境無自性,最後卻執有個無自性 的法,把空性執為真實有,就無藥可救,「諸佛所不化。」般若經說十六 空、三十空,斷除自性空本身,也是無有自性,名為空空。修次中篇云: 「若瑜伽師不執勝義諸法自性,爾時悟入無分別定,証一切法無自性。」 完全遮擋所執自性境,証得諸法無自性時,無有任何分別,並非以分別了 知空性。既是無分別豈能証無自性嗎?如果不以慧觀察諸法有無自性,若 以不作意緣空,不能滅除分別,終不能証無自性,因為沒有發智慧光。毫 無作意,只是不讓真實執著產生作用而已,並無直接破除真實執著功用, 要了知真實執著所執取的境不存在,才能破除。有人認為不修習以慧觀察 有無自性,只是毫無作意才是究竟法門,這是錯誤的。 佛說眾多法門,是為了要斷除煩惱及習氣,生起這種智慧,斷除了一 切障礙;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前八品,也同樣的為導入智慧而說。為了止息 三苦的行苦,因此必須打開智慧之門。智慧就是了知世俗與勝義二諦,世 俗諦就是世人的現量,由名言識所獲得的。勝義諦是遠離二相,是以勝義 識觀察諸法究竟性質。 世間分為情世間及器世間,情世間有二種人,瑜伽行者及非瑜伽者; 瑜伽者除了享受五欲塵外,有哲學思想,思惟更深入的問題,與一般凡夫 (非瑜伽)不同;凡夫過著日常生活外,而且有錯誤的執著。如說:「我 昨天見到那個人。」今日所指的那個人是昨日見到的,就有前後一體的常 執,凡夫都作出諸如此類的經驗,其實是錯誤的,瑜伽師經由觀察了知他 們的過失。

(九)人無我與法無我 在眾多的瑜伽師中,隨經驗豐富以及智慧廣大的差別,層次不同,上 上的見解可以破下下的見解。外道說有個常一自主的我,這個我是存在的 話,應該可以找到才對,可是找不到。於是破除了離開蘊體,有個常一自 主的我,了知無有常一自主的我。佛教論師又可以分為四派,都否定外道 的我;對無我的見解,從有部、經部、唯識至中觀自續派,他們的見解是 存在的一定找得到,也就是有自性自相。如果找不到用意識緣取而能成立 存在,那末兔子角用意識緣它存在,應該就是存在,豈不是太離譜了。如 76


果不是從境上而有,而兔子角想它就有,但事實上不會變有,因為境上無 兔子角。他們認為有與無的基本,是境上存在不存在,所以必須安立我的 存在。既然如此,那末補特伽羅在那裡?從境上存在嗎?從有部至中觀自 續,各派無奈地說出補特伽羅存在的理由。 如隨經唯識派(唯識分隨經隨理二派)以第八識阿賴耶為我,自續派 以第六意識是補持伽羅我,不是一般根識。在入行論是中觀應成派,以龍 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士夫非地水,非火風非空,非識非一切,異此無 士夫。」士夫不是意識。破斥士夫在境上有,在境上找不到士夫,也非和 合體,不在蘊中,也不在蘊外,經此分析士夫不是從境上有。又云:「如 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實。」依六界和合,取名為士夫,士夫由名言識安立 而有,不是真實有。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車喻,車子是依車的支分組合, 假名安立為車子,就是唯識所取唯名安立而有,如此存在的。 自續以下認為內外諸法,每一法都有自相,見相是不錯誤的,因為見 到它的存在,這一法讓我見到,就是基本存在的定義,這是不可否定的, 所以說根識是無錯亂識。可是仔細尋找之下,到底那方面讓我們見到自相 存在。龍樹菩薩及佛護論師說:「因為依緣起,故說無自性。」依能取識 能立名而安立的,存在並非有自性,不是從境上有,這是名言安立,世間 共許而有,不被名言識損壞,不被勝義識損壞。可是自續以下各派不以為 然,補特伽羅我是假名,但必須依實有的事物,因此找一種東西安立補特 伽羅我。於是隨經唯識,就以第八識阿賴耶識來安立為我。阿賴耶識的名 稱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意義,密續也說阿賴耶,中觀論典說阿賴耶是空 性,阿賴耶是一切基礎,空性不是基礎。隨經唯識以第八識為阿賴耶,是 未曾有過。說第八識是阿賴耶為我的原因,因為在証空現量的當下,雖無 粗分的意識,不是完全否定意識,因為補特伽是存在的,所以說第八識阿 賴耶是我。中觀應成派與龍樹菩薩意趣吻合,說諸法無有自性,名言上無 有自相。同是中觀論師,分為名言有自相及名言無自相兩派,名言無自相 的見解,遠超過名言有自相(自續派),所以說:「層層更超勝。」 粗細人無我的差別。下部問:「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空,難道不是人無 我嗎?」中觀應成派說:「這不是細微的人無我,因為本身不是人無我, 真正的人無我是人無自性,」又問:「既然如此,人無我與法無我有無粗 細差別?」答:「沒有粗細差別,因為所依有法不同而已,一是人,一是 法,以有法(境)來說沒有粗細差別,但自性執一致。」 77


補特伽羅從境上不可得,只有名識安立而有,舉例可証。如同方位東 南西北方,在我們意識上是有方位存在,方位是依他緣及世間共許,意識 安立而存在,並不是境上有。沒有一方固定名為東方或西方,因為所在的 角度不同,隨著變異,找不到固定的東方在那裡?東方是唯名安立而有, 其他各方也是如此。同樣的名言上時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也不是不 變的,是相互依賴唯名安立而有;這些存在的法,唯名所立,唯識所取, 不是從境上有。補特伽羅我不是境上無,就不存在。如同方位、時間也是 一樣,境上找不到東西南北方位,過去現在未來,但不是否定它的存在。 為何補特伽羅我一定要境上有才能成立呢?以上喻可知。一切法由因緣安 立而有,在無尋無找時如所現般存在,但是有功用的,在尋找之下是找不 到的。如果否定一切法的存在,豈不是都沒有真實執著,也不需努力去破 除,那末學空性也無用,事實並非如此。在尋找不可得的無,並不是無尋 無找當下的無。如在無尋找的當下,如所現般萬法,一切有作用,空並非 否定一切。 說實有派的有部和經部,見世俗時如所現般的真實,不能見世俗如幻 般,因此中觀師與他們諍論說:萬法不是如所見般的真實。於是他們諍: 諸法真實是可見可觸碰的,所以真實,你們卻說不真實,這是唯一可以成 立真實的理,世人都了知色法是真實,你們要破除就否定了正量。答:我 不是破除正量,只是破除執取世間名言量有自性為正量。 應成派所說的自性涅槃,是自性空的意義。下部論師諍:如果涅槃是 自性涅槃,那末輪迴眾生也是自性涅槃,因為眾生也自性空。答:其實自 性涅槃不是真正涅槃,有了自性涅槃,才能得到真正涅槃。輪迴的眾生因 不瞭解自性涅槃,不瞭解自性空,所以輪迴。經由了知自性涅槃的實証, 得到真正的涅槃。自性空說為自性涅槃。 諸法由境上而有,是自性有,自相有,是由正量所見,正量是由自証 分証明。中觀破唯識的自証分說:虛幻的境如果是心識,那末到底那一個 心見那一個心,佛說自心不見自心,如同刀不能自割。我雖然不承認有自 証分,但不是否認世俗名言五根識的見聞覺知,我要遮擋的是覺聞覺知, 從境上有的實執。因為不了知空性生貪瞋。龍樹菩薩在七十空性論中說: 「實執即無明,出生十二支。」無明是真實執著,所以引生輪迴的痛苦。 這是破唯識見解。 在名言上斷除了自相對空性的認知,平息了一切世俗為真實的所緣, 78


即成無緣寂靜。然如是,証果時現証空性,也會有無緣寂滅,如何利益眾 生?菩薩修菩提心,願力與眾生相應,眾生即能得相應果報。龍樹菩薩在 六十如理論說:空性不只是一切遍智所需的主要因緣,在成辦解脫之前, 也是必須瞭解的法門。 「為度愚苦眾,菩薩離貪懼。」因為了解空性之後,痛苦是可以斷除 的,痛苦的根本可以解決,對愚昧眾生,生起更猛烈的悲憫心。這就是空 正見可以輔助菩提心增長之因,上根菩薩才能做到。 因為下部論師認為中觀應成把真實存在的法,說成無自性,就是一切 都不存在了,所以諸法一定要有自性。中觀反駁他們:執實就是無明,是 生苦之因,應該畏懼的;空性是實執的正對治,了知可以解脫,何以反而 害怕呢?如同「我」般,一切萬法都是如此,仔細尋找都找不到,這只是 唯名安立而有的。是由於無始以來串習的力量,看錯有自性存在,以它的 性質是絕對無有自性的;無有自性的空性,中觀論師說不應畏懼之外,而 且應該歡喜的。 對於人無我,中觀應成派見解細微人無我是人無自性,這也是依龍樹 菩薩寶鬘論中「士夫非真實。」做解釋的。在四百論中:「若法因緣有, 彼即無自在;此皆無自在,是故我非有。」任何一法非自己本身存在的, 依賴因緣或依賴名識取有的,不依因緣名識取有的,自主有是不存在;因 為依他力而非自力而有,是依緣而現故,所以稱為自性空,或是空性的意 思。在瞭解空性之前,要瞭解所「空」的是什麼?在一般人經驗,無論是 痛苦或快樂的感受,快樂感受生時是在那裡?它是如何產生的?或是痛苦 的感受是如何產生的?但是我們生起快樂痛苦感受時,是不會這樣想。在 不經觀察情況下,會覺得它是很自然自主的從境上而有,並不會有名識安 立而有的感覺;同樣的看色身或山水等等,這一切都覺得是從它方面讓我 看到,並不是由意識緣取而有的。這是我們一般的看法,也認為實際狀況 是如此,可是仔細去尋找之後,卻不像平常看的那麼真實了。這點是代表 什麼呢?存在的實際狀況與我們所見的,一定有矛盾或出入。如果實際狀 況那麼真實,以世間見,如果這件事情很真實,愈觀察會愈清楚才對,不 應該愈模糊;如果這件事情是假的,經由仔細觀察之後應該愈模糊,這是 世間事物本身是如此的。 既然如此,真實自性,如果像我們看到的是獨立、自主的。那末去找 應會愈清楚才對,怎麼會愈模糊,甚至不見了,這是不合理的。同樣的, 79


生起快樂的感受時,不要保持原有快樂是獨立的或是真實的概念,這時觀 察這快樂的感受是如何產生的,快樂的感受是在那裏?這感受可分前剎那 與後剎那感受,本身可以這樣解剖分析,倒底誰才是真正的快樂感受。其 實它們也是依賴因緣而有快樂痛苦的感受,比起痛苦的感受它是快樂的, 可是比更快樂感受是痛苦的,所以那一個才算是真正快樂的感受?這樣觀 察之後,覺得找不到可用手指頭指出有一個很真實的對象。 同樣的,「我」也是如此,如果去找「我」也是找不到,但這並不是 否定了「我」的存在,因為它是絕對存在的,因為我有利害作用,但並不 是像我看到的那麼的真實存在;如果真得如所見般的真實存在,應該可以 找得到才對,但又找不到,此與正理豈不是相違了。與正理相違,就表示 它不是自性的存在理由了。那末它存在的方式又是什麼?既然是有,又不 是從境上而有,那就是由名識安立而有,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有的方式存 在了。這樣反覆的學習思惟,生起定解,再反覆串習,就會產生感受;在 感受生起的當下,是不是即刻可以斷除或傷害實執呢?是不能確定的。經 由長時間持續思惟,對消滅煩惱是絕對有幫助。所以要瞭解所無的我是什 麼?「我」是不是存在呢?「我」是存在的,但並不是像我們所見般的那 麼真實存在的。於是就讓自己下定決心,再看看平常是如何看這一切法, 是從境上而有,但實際上已經肯定了,它不是從境上而有;這才恍然覺了 平常所看到的真實我是錯誤的我,這是所要遮擋的我了。 「我」從身心中找不到,遠離身心異性的我也找不到,這種一異的破 斥。破除外道離蘊的我。他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我」,也就沒有 一個造業的「我」了,既然沒有造業的「我」,就沒有感果或是承受苦果 的「我」。以外道而言,造因時的「我」,感果時的「我」應該是一,如 果「我」不是一就不會感果。找不到並不是說造業的我不存在,為何造業 時的我會感果的原因,因位的我在果位時存在的,並非此意,而是說有一 續流意識存在,依意識續流安立而有的假我,可分前後多種的我,以前雖 然造業,但是它造業時的我,雖然在感果時並不存在,然意識續流是同樣 的,所以造業時的我,將來是會感果的,也是因為我是意識安立的,所以 意識改變時,我就會改變,意識清淨,也是証得阿羅漢果位,或是究竟清 淨時,一切遍智的果位。這都是因緣安立而有,或唯名識安立而有;如果 你不認為名言安立而有,不主張這種的說法,要安立一切法相是非常困難 的。若說我是依賴心續安立,心必需要真實,如不真實如何成立?我的基 80


礎是心不是真實的,心也是找不到的。由心續所安立的我是唯名識安立而 有的,因此才有輪迴與涅槃;輪迴與涅槃也是由唯名識安立而有的,只是 在無尋無找當下存在,但在有尋有找當下卻找不到,因此它存在的方式是 唯名識安立。 由有這種的感受,雖然是唯名識安立而有,可是感受是存在。如果仍 然堅持,再去找感受也找不到,這種感受是在無尋無找當下會有的。「無 人誰得果?許由癡心得。」這個「癡心」並非真實執著的意思,而是說無 尋無找的智慧,與有尋有找的智慧,二者比較下,有尋有找的智慧瞭解勝 義諦的智慧,遠遠超過無尋無找的智慧,與勝義諦的智慧相比,名言識是 「癡心」;由名言識可以得到世間萬法,有利害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造 業的人,也就沒有所謂的感果者,也就沒有所謂的佛果位了;可是我們並 不否定它的存在,造業者是存在的,只是去尋找卻找不到而已,像如來去 尋找也找不到,中論已提到,其實如來是由無漏的五蘊安立而有的,一個 假相而已。從五蘊中仔細的找如來的存在也是找不到。真實執著是無明, 為了能斷除真實執著是錯亂的,所以應該瞭解無自性,以及緣起存在的道 理。以上所講的人無我,我並非在身心內,我也並非在身心外,我是唯名 識安立而有的。 以四正念觀修法無我,身、受、心、法正念說明,三十七道品主要是 由自身上思惟,大乘經藏所說四正念,卻是緣他人的身受心法的空性思惟 觀修。先解釋貪著的身,一般人看身覺得是一個獨立個體,身是個眾多分 支和合體,一個獨立各別的和合體,如不依支分而有,身應該找得到,但 是找不到。身的性質由各別支分仔細的找,如手由各別手指與手掌和合而 有,手指又由各別關節和合體而有。如是仔細解剖分析後,又變微塵了; 再仔細解剖分析之後,又變成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塵了;只有以意識去解剖 的微塵了,每一色法都能被繼續解剖分析,再細微的東西都能被意識去解 剖。微塵一定有東西南北等方分,如果沒有的話,極細微的微塵聚集後, 就無法變大了,聚合變大,是因為各微塵間的接觸面密合;如果微塵是無 方分,物體就無法變大了。這是唯識派無外境的理由,找外境是找不到, 所以否定了外境。中觀派同樣去找,連心都找不到了,所以無外境而心卻 存在,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內心與外境都是在尋找後都找不到了,彼此都 是意識安立,如何去辨別無外境而心卻存在。 如果我們生起貪心的時候,看自己的身體,是由眾多支分的和合的具 81


支者;當強烈貪心產生時,馬上觀察我們貪的身體在那裡?是找不到的, 這時貪心的力量就減低了。同樣的,生起瞋心時,仔細思惟瞋心何在,瞋 心的力量就沒有了。所以貪心產生的時候,馬上思惟貪心在那裏,找不到 一個手可指出貪心,貪心的力量減少了。接著觀「受」,「受」是由觸而 生,觸是由境和識,三者觸碰而產生受,因緣和合而有。同樣的觀心、法 念處,無一法不是因緣所生,所以無自性。 所謂世俗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世俗諦只是在凡夫心上現諦 實,但實際上並非諦實,因為這個心不是正量,而是心的真實執著;世俗 諦在真實執著者看來是真實的,因此名為世俗諦。世俗諦本身在無尋無找 的當下,如所現般安立世俗諦。如云:「分別所分別,二者相依存。」能 分別的心及所分的境,二者互依而有,不是自性或自相存在,由名識安立 而有。安立名識的本身,倒底在那裡,是過去的名識,還原未來的名識, 或現在的名識,找也找不到了,所以一切都是名識安立而有的。但也不是 名識安立而有的都是存在的,這其間的差別,雖是名識安立而有,但不被 其他名言識所損害,那這東西就算存在了;不被其他名識所損壞,那名識 又在那裡,找又找不到了。 所謂有自性的理由,就是因果有各別的性質,因為有各別作用,所以 有自性,諸法法性不可改變的性質,經由因果關係更堅定真實自性存在, 因為因本身具有生果的不共能力,所以因的自性會更加堅定。所以「金剛 屑因」破,因緣或因果之間既然有自性,那它又如何生,自生或是他生? 自己不可能生自己,破除自生;他生,所謂的他是自性他,不依賴他緣, 獨立自主的他,果就不需要觀待因緣可生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 認為有一創世主宰者,於是破除自在天王,無因而生或創世主而生, 所謂因緣法,在這世間未形成前,形成世間最細微虛空的微塵,虛空的微 塵再慢慢形成情器世間,這些微塵如何改變成情器世間呢?需第三因緣的 「業」,由業力慢慢的轉變,在這眾多變化中有許多因緣,最主要是由主 因慢慢的演變出來,在演變過程中又有可能觸碰其他的主因,變成其他的 性質,或在演變過程中隨業力而轉,又讓他變成另一種性質。所以因緣是 千變萬化的,於是破斥外道的無因生。 何謂緣起正因?「諸法無自性,緣起故。」所以叫緣起正因。這緣起 正因是一切中觀派都說的,緣起的意思,如前所說,分因果緣起及取有緣 起(觀待、依賴)兩者。為什麼從境上不存在的原因,因為是唯名唯識取 82


有的緣故,所以從境上是不存在的;於是觀察空性的時候,他可以用許多 正因破除真實執,如離一離異正因,或是金剛屑正因等,因果如有自性, 那末自生或他生,或因所生的果是有還是沒有?或是果是有因而生還是無 因而生?這些正因,最主要是破除自性為主,但最終還是要經由緣起的見 解了知無自性的道理。 為何緣起正因是一切正理之王?因為緣起正因具有遠離墮二邊作用。 在西藏話「緣起」,「緣」是依賴著他緣,並非有自主、自在的,斷除常 邊,「起」是存在、有的意思,他是否定沒有;取有也是同樣意思,取的 緣故,並非從外境而有,因他是取而有的,取有的有是否定沒有,所以這 些都是入中道的引用詞。總之,既然是依賴他緣而有,就不是自在,自主 而有。 在般若經裡可以看到佛說無生老病死,無眼耳鼻舌等,「無」字是指 無有自性的生老病死,這些是唯名安立而有,這是佛的究竟意趣。 要將觀空的意識保持清晰有精神的狀態,否則時間久了,就會有一種 懶洋洋的感覺產生;這時候,你會覺得他是在緣空,而實際上是毫無作意 而已,縱使你對空性有所領悟,如果你不保持內心明朗度,或清澄,內心 有精神的話,當你緣空時,可能沒有真正緣空,所以止觀雙運非常重要。 一天的作息當中可以分正行,未行,正修與未修兩個階段,在未修時 不要完全的放逸,如果放逸的話,那末在正修時的內容,與未修時完全沒 有幫助了,是不可完全分開的;在未修時儘量保持之前正修時的內容,如 此晝夜都可以修行,並且在做夢時,也可以在夢中觀察;在夢中如隨著善 法,在整個睡眠時間行善以外,因為在夢中由於長時間串習力量,由夢境 醒來會對善心生長有所幫助。如果能這樣晝夜二十四小時都能學習,這是 很殊勝的。如果我們能堅定的修行,去工廠工作,看到機器在運轉,機器 本身有很多零件如輪子等互相運作、觀待或依賴等,讓我聯想到緣起的道 理,或是公司裡有很多員工,大家和合的力量做出一種產品等;像這種和 合、因緣觀待道理,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如果早上這樣過了,現在是中午 了,就會想到無常等道理,或是如夢幻泡影等。 總而言之,在正修與未修兩個階段中,儘量保持善法,否則在正修時 修佛法,在未修時好像與佛法毫無相關,幾乎沒有什麼用處。如果能這樣 雙運配合,一天過一天,一年過一年,內心如此串習,做任何善法也比較 容易了,否則是很困難的。當我們有長時間的串習,現在的身體是很健康 83


的,如果不做,以後生病很嚴重時才想修習就太困難了;現在如果好好去 想,有長時間串習的本錢,經過這種平時的功力,病很嚴重時候,如果腦 筋沒有作用,那另當別論,假如果五大還有作用,至少可以隨著以前串習 力去想,在臨終時所緣善心,因為業果絲毫不爽,後世會得到很好的相應 習氣,只要遇到小小的因緣,就能馬上生起善心,有很好的功德。 「一切相最勝空性」,不只是空正見,而且具有多種方便資糧空正 見,所以稱一切相最勝空性。「故恆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長時修 習…」是道諦增長次第。「趣入一切遍智海中…」佛果位的功德了。 「世世常行菩薩道」,主要是為了究竟的利益----佛果位,修行菩薩 道是累積二種資糧,成佛所証果位是他利色身。在凡夫地時,身心分開 的,可是四身的佛陀,因為他的事業持續源源不斷,三十六相八十隨形 好,同佛的意是一致的,是同性的。密集金剛續中說:「你的身如同你的 心,你的語如同你的心。」可見在佛果位時,身語意三門無二的安住著。 凡夫是分開的,為了要成辦色身和法身無二的緣故,當修行菩薩道時,有 了証量自然要修學方便與智慧無二法門,才能在佛果位成就三門無二的。 在修次中篇說:由方便攝智慧,由智慧攝方便的教法,在根本定現証空性 的當下,無法現世俗幻相,不能行廣大利眾。福德資糧必須在出根本定 後,直接去做利眾的事業,以廣大智慧攝持下行廣大行,累積福德資糧。 在現証空性中無法緣眾生,所以在入定之前,因為智慧的攝持,刻意生起 強烈的菩提心攝持下入根本定,以方便攝智慧,在般若乘(顯教)只說如 何以方便攝智慧,並未直接說這種方便與智慧同時間的無二法門。光是以 方便攝智慧,智慧攝方便的菩薩行,是無法成為三門無二的功德。菩薩在 修行很高時,必須修學方便與智慧無二的資糧,這種無二法門顯教未說, 只有密續中才有,所以密續名為金剛,金剛的意義就是無二。如何成辦這 種無二?也就是佛的色身進取因,以及佛的法身進取因成為無二。成就佛 色身不共的進取因,由修學本尊瑜伽,刻意經由瑜伽力,把凡夫相淨除之 後,以空正見修學本尊瑜伽,也就是生起本尊的意思,以空正見生起。首 先緣空性智慧,刻意現起本尊,這是本尊瑜伽的修法。現在以空正見直接 現為本尊是非常困難的,只是以觀想瑜伽的力量讓它生起而已,無法真正 的現起本尊;如果真正的修習是可以達到的,所以首先要觀修空性的道 理。如同寂天菩薩所說:痛苦與快樂的受者,無有真實,無有自性等種種 道理。因為自己是凡夫相,先觀修自己無有真實,無有自性,然後觀本尊 84


也無有真實,無有自性,然後溶入自身,觀為空性,這是本尊瑜伽修持的 方式。 因此密乘的方便與智慧無二法門,非常殊勝,可是沒有空正見的修持 是無法成辦的,即使有空正見沒有菩提心,無法斷除所知障。我們初學者 對密乘有信心、希求心,應該好好學習空正見與菩提心的基礎。沒有空正 見與菩提心,只是念誦儀規,是不會有什麼成果的。 已經圓滿講完「修次中篇」與「入行論」兩者一起配合學習,做一次 整理,對於整個道諦輪廓有一個概念。要不要修是個人問題,如果要修, 修的法門就在第一頁裡寫的很清楚。

後 本文係

林耿如

尊者在印度達隆沙拉大昭寺十次的講授,參加信眾來自世界

各地,每次講授近三個小時,將其內容整理成冊。教授以寂天菩薩的「入 菩薩行論」修習菩提心為主要,配合蓮花戒大師的「修次中篇」的道次 第;二部論典內文

尊者均從始至終都念讀,擇其要點配合講授,所以整

理時以教授教誡為重,間或引用二論內文以為佐証,不以論典語解方式整

85


理,全文略以標示內容重點。本書值得一讀再讀,是本很好的修心指南。 尊者健康情況欠佳,但精神很好,在前言中已經略提;第一天講授 時,不斷咳嗽,與會者無不感動,就為了怕我們重新訂機位問題,而不願 延期,時刻為他人著想,慈悲心顯露無遺。之後每天咳聲逐漸減少,正如 尊者說:「悲心給他無比的力量。」當接見我們時敘述病因病情,體重減 了二公斤,自嘲毋須做減重運動。主因為法奔波勞累,先在印度北方高 山,有一印度人部落篤信佛教,每年邀請

尊者傳法,因為天氣寒冷,講

畢又到德里傳法,天氣非常炎熱;一冷一熱,因而致病。 本書照片即當日會客室所攝。 二00四年十月三十日完稿

86


8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