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輪金剛灌頂前行說法第2講

Page 1

時輪金剛灌頂前行說法第 2 講 日期:2011 年 7 月 9 日 修次中篇-1 以無為法、或者是常法來講的話,是不需要其他的因、或者是緣而產生,但 是需要依賴其他而有的。這一種互相依賴、或互相觀待的緣起,是中觀派不共的 緣起詮釋;至於其他派的這些宗義者,他們就會講到了因果緣起。你們有書嗎? 你們有講義嗎?第 98 頁(英文講義)。 《修次中篇》的講義,是出自於那爛陀寺一位非常傑出的大學者寂護論師, 他的一個大心子蓮花戒大師所著作的。大約在第八世紀、第九世紀的時候,藏王 赤松德贊迎請蓮花戒大師到藏地。寂護論師、蓮華生大師、還有蓮花戒大師,這 三位大師是從印度邀請到藏地來傳授佛教教義的。藏傳佛教真正的起源,最主要 是來自於寂護論師,他對佛教教義的教授及介紹,當寂護論師來到藏地時,已經 是七、八十歲了,有一些歷史家記載,寂護論師雖然已經年紀大了,但是他還想 要親自學習藏文。他曾經呼籲藏王說:「你必須要負起責任,讓所有佛教的經典, 能夠用西藏的文字和語言流傳。」這也是為什麼,在之後的兩三百年,整套西藏 的大藏經,只有少數的十部是來自於中國以外,其他的幾乎都是來自於印度的, 只有非常少數來自於尼泊爾。在這個同時,由寂護論師的著作可以知道他的邏輯 確實非常的嚴謹,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邏輯家,他的大弟子(心子)蓮花戒大師, 就是這一本《修次中篇》的著作者。在《修次下篇》的時候,曾經有明顯的說到, 《修次三篇》是依由藏王的邀請而著作的。今天我們要傳授的是修次三篇(上、 中、下三篇)裡面的中篇。 所謂的「修次」這兩個字,第一個字「修」,就是一個人他刻意的想要去改 變,在這種情況下叫做「修」。決定了某件事情之後,讓自己的心反覆去習慣已 決定的內涵,反覆的去串習它、反覆的去習慣它,這是「修」的意思。「修」又 可以分為兩者:一個叫做止修,一個叫做觀修。「觀修」就是反覆的觀察,「止 修」是針對觀察的內容,讓心不要動搖、而安住在上面,叫做止修。 「修」又可以分兩種的修法:一個叫做「修識」,一個叫「修境」。所謂的 「修識」,就是說讓自己的心轉為慈悲心。要修的是慈悲,但是這種慈悲的修法, 並不是把它當「境」的方式去修,而是讓心轉為慈悲的方式去修,所以叫「修識」。 但是像無常、空性等等的這種修法,它並非是意識,無常本身不是意識,它最主 要是以看待「境」的方式而去修行。它最主要是以所執,由某種的意識,透過認 知、或者是觀察的方式去執取無常、或者是認知無常、或者是認知空性,以這種 取境的方式來修學;而並不是把識轉為無常、或者識轉為空性而修的。

1


「無常」,就是在第二剎那的事物,在第一剎那的時候是不存在的,如果就 以這一點來講的話是「所遮相」;但是它在第一剎那的時候就有壞滅的性質,這 個就是「成立相」,並非是「所遮相」,因為這是在第一剎那就存在的。可以聽 得出這個差別嗎?一個是第一剎那就「具有」壞滅的性質,一個是在第一剎那「遮 掉」壞滅的性質,在心呈現的相貌上是不一樣的。 像我們講到在這個會場上並「沒有大象」,因為「沒有大象」所以「沒有大 象的事實」在這個會場是存在的,所以「沒有大象的事實」是可以用我們的心去 執取的。因為如果有大象的話,應該看到才對,可是因為看不到的緣故,所以可 以知道在這個會場「沒有大象」。所以我們了解到「沒有大象」的時候,所呈現 的相並非是「成立相」,而是「遮遣相」,它是遮擋了大象之後所產生的相。 總之所謂的「修」,最主要是針對所修的內涵,讓自己的心跟所修的內涵距 離越來越接近,慢慢去習慣它、串習它,有這種力量的。無論是去執取它的時候, 或者是轉為這個性質的時候,不需要透過思考,自然而然的就能夠相應於它,這 是修的目的。 修次中篇-2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說到了,所修的目標是為了獲得一切遍智,一切遍智是 依賴著因緣而有的,在這一段話裡面,其實已經講到了因果的觀念,所以在此說 到了因果緣起。「緣起」可以分為「因果緣起」以及「取有的緣起」這兩者。首 先「因果的緣起」,如同剛剛所說的,四聖諦最主要形成的根本也是如此。佛陀 以「四諦的自相」來詮釋四聖諦、以「四諦的作用」來詮釋四聖諦、還有以「四 諦的果實」來詮釋四聖諦。 什麼叫以「四諦的自相」去詮釋呢?在此佛陀說到了「基、道、果」裡面「基」 的部分。痛苦是可以完完全全遠離的,因為痛苦是可以遠離的緣故,所以說到了 「滅諦」 。雖然自己並非具有滅諦的功德,但是如果針對滅諦的內涵反覆的串習、 反覆的去熏習、反覆的去修的話,我們可以獲得滅諦,所以說到了「道諦」。因 為我們的心反覆去串習、反覆去修習的話,對所修的內涵會越來越明顯,這是一 個實際的狀況;如果沒有這個實際的狀況的話,是沒有道諦的。這是第一點,此 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 第二點,因為無明有正對治的緣故,所以無明才有辦法被消滅、痛苦才有辦 法被消滅。所以佛陀在講四聖諦的時候,一開始以「自相」的方式去詮釋四聖諦, 最主要是以「基」的方式去作詮釋的。之後,佛陀在講到「四諦作用」的時候, 佛陀說到了粗分的痛苦雖然我們了解,但是細分的痛苦並不了解,必須要了解所 以說到了「知苦」。了解了細微的痛苦之後,要作什麼呢?細微的痛苦來自於哪 裡?我們必須要去追求它的苦因來自於何處,於是說到了「斷集」,所以知苦、

2


斷集。遠離了苦諦、還有集諦之後,會獲得完全斷滅痛苦和集諦的「滅諦」。這 種的斷除並非第一剎那的集諦在第二剎那不會形成,而是說原本因為沒有生起對 治力,它會一直無有間斷的持續下去,但是現在透過某種對治力,所以它的續流 不會再繼續的延續下去,這種滅諦是必須要生起、必須要獲得的,所以叫做「證 滅」。為了獲得這種滅諦的功德,所以佛陀說到了「修道」。因此以四諦的作用 來詮釋四聖諦:苦諦是應該了知的,集諦是應該斷除的,滅諦是應該現證的,道 諦是應該修習的。 之後佛陀以四諦的「果」去詮釋,就說到了「苦應知而無所知」,因為我們 徹底的了解痛苦,斷除痛苦之後就沒有痛苦去體會了,所以「苦應知而無所知」。 「集應斷而無所斷,滅應證而無所證,道應修而無所修。」 之後又說到了四諦十六種行相,每一諦有四種行相,所以說到四諦十六種不 同行相。苦諦的四種行相是最重要的,就是「無常、苦、空、無我」這四者,在 此的「無常」指的是細微的無常。在集的時候說到了「因、集、緣、生」這四種 的特質。滅的時候說到了「滅、盡、妙、離」這四者。之後在道諦的時候說到了 「道、理、成、出」這四種的行相。 總言之,在四諦裡面的第一諦,苦諦的四種行相是最主要的。集諦的時候, 「因、集、緣、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必須要透由因緣而來形成的。「滅、盡、 妙、離」這四個行相最主要是說到了,滅諦並不是不生起對治力的情況下能夠去 成辦的,而是現有的東西透過了某種對治力的生起,透過了某種違緣的生起,透 過了後者對治力生起的力量而永遠的遠離、永遠的消滅,這是滅諦。 「道、理(明) 、 成、出」,「道」就是完完全全的遠離,透過這種的道理,讓我們去遠離了集苦 之道,讓我們去追求到集止之道,也就是滅諦之道。不一定要是「理」,說「明」 也可以。如果是「明」的話,就是說這種的對治力,知道實際的狀況而生起了道。 如果是講理由的「理」的話,或者因明的這個「理」的話,因為這個道諦必須要 成為正量,這個正量必須要符合道理。「成」,成立的意思,由此可以成辦聖果、 或者是正確的果位。「出」,由此而遠離苦集的緣故,而說到了「出」。 我再重覆一下,剛剛的十六種行相,苦諦的四種:無常、苦、空、無我。集 諦的四種:因、集、緣、生。滅諦的四種:滅、盡、妙、離。道諦的四種行相: 道、理(明)、成、出。 修次中篇-3 四諦裡面苦諦的四個行相,第一個行相「無常」。在此的「無常」,是指每 一剎那的轉變不可能有停頓的時候,這對我們來講並不是生疏的,因為我們可以 知道這個大樓、這個大廈是在什麼時候建造的,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大廈什麼時候 壞滅,從表面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的轉變。但是這種的無常相、這種的轉變相,

3


只是表面上而已;或者是說幾年之後、或者幾十年之後,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表面 沒有破裂,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的破裂、或者是轉變,這個算是粗分的無常,表面 上的無常。 所以透過這個表面的,或者是粗分的、明顯的無常相,我們可以透過理由去 推理幾十年後的變化,像是樹木的形狀、或者是樹葉的改變,這種明顯的變化。 像是每一個月明顯的變化,必須要由每一天的變化去形成的;每一天的變化,是 由每一時辰的變化去形成的;每一時辰的變化,是由每一分鐘的變化去形成的; 每一分鐘的變化,是由每一秒的變化去形成的,所以每一剎那都在變化當中。透 過這種的邏輯、透過這種的理由,因為有這個粗分的無常,所以細微的無常、每 一剎那轉變的無常,是一定存在的,沒有停頓的時候,這個就是所謂的無常觀念。 這個無常觀可以對治我們的常執,顛倒四執裡面的「無常視為常執」的部分就會 產生對治力。 每一剎那會轉變,並非是由第三者的因素,而是因為形成這一法的因,它本 身就具有這樣的性質──每一剎那轉變的性質。它是由這一種性質而產生的果, 所以它必須有每一剎那轉變性質的本質,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知道說,一切的果 都是隨因而轉,被因力所控制的,所以一切的事物,哪怕是佛陀的色身也都是無 常相,也都是每一剎那在轉變的;佛陀的意識,也是每一剎那在轉變的。 由無常而說到了苦諦的特徵,以苦諦為基礎而說到了剎那轉變的特質。為什 麼是這麼說的呢?因為這種剎那轉變的特質,我們可以知道說,一切的果都是隨 因力而轉的。這個「苦」它既然是隨因而轉的話,因是哪裡呢?因是集諦,所以 隨集力而轉。這代表什麼呢?這意味著現有的身軀,是完完全全被之前的前因所 控制。這個「前因」是什麼呢?就是無明、無知。所以所有的東西、現有的一切, 都是被無明、無知所控制的話,這不是痛苦嗎?我們現有的身心被無知所控制, 它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所以痛苦可以分:苦苦、壞苦以及行苦這三者。 現在要講「行苦」的部分,當我們知道了行苦的性質,無論外在的世界再怎 麼樣的美好,或者是我們的身軀、或者是外在的這一切事物,再怎麼樣的漂亮或 美好,這些都在行苦的性質當中,完全都是隨無明所轉、無知所轉,於是才會想 要從無明所控制的痛苦下,去產生遠離、產生出離心。所以由無常而知苦,由苦 而知空,由空而知無我。 「空」和「無我」這兩者又有不同的解讀,我覺得我們可以這麼解讀,在此 的「空」說到了沒有獨立自主的我。這又可以分兩者:就像非佛教徒的宗教信仰 者,他們說到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我,這個是不存在的,而說到了空,所以「空」 的意思是指沒有這種獨立自主的我。另外一者是說,在我們自然的想法上,說到 「我」的時候會說「我的身、我的心」,好像有一個印象會覺得說,我是一個獨

4


立的主宰,而去控制、擁有著身、擁有著心。這個比之前的那種完全身心獨立以 外的這個我要來得輕微,好像在身心裡面的某一部分,但是卻又覺得說它可以主 宰著自己的身、主宰著自己的心。這一個我是沒有的,不可能存在的,而說到了 空;是不可能有的,而說的空。所以這是無常、苦、空的這個「空」。 第四個「無我」,針對無我的解讀,是說所有事物都無有自性,諸法皆自性 空的這種無我。所以從這四點,已經顯示說到了痛苦最主要的根本是對於實相的 不了解、以及顛倒的了解真實的執著而產生的。獨立自我的這種執著,是一切痛 苦的根本,所謂的「無明」就是對獨立自主的這種堅執。 為什麼獨立自主的執著,是一切貪心、瞋心、我慢的根本呢?為什麼所有的 煩惱、或者是負面的情緒,都是來自於無明而產生的呢?從我們的經驗上,很明 顯可以知道,一切的負面情緒產生的時候,都有一個非常獨立的對象讓他抓住, 之後才產生的;還有很多負面的情緒,也必須要透過常執而產生。當我們對某個 人產生非常負面的情緒的時候,如果這一個人跟我們講說:「你瞋恨的對象並沒 有那麼壞,其實這個人他是讚美你的。」那時候我們直接的反應是:「不可能! 他不可能讚美我。」因為你的內心裡面已經認定他就是這麼壞了,完完全全獨立 真實的壞,而且他是永恒的壞,所以他幾乎沒有空間可以改變了,他不可能會改 變成為好人。所以從這一個反應,我們可以知道說,這種強烈負面的情緒,是奠 定在一種真實獨立的執著、以及某個程度上的常執而產生的,所以透過無常觀, 對於獨立的執著會有減少的幫助。至於其他部分的內涵,明天我們可以再多作解 釋。 還有四正念(四念住),講到「身念住」的時候,觀察的身相、身形、身色, 它看起來很漂亮,可是把這一層皮扒開之後,看到的是血管、還有肌肉,剝開這 一層皮就很恐怖了,完全不好看了。這個身體看起來很漂亮,可是當你打開的時 候,很多骯髒的東西,但是它卻是很精密的。 修次中篇-4 我們內部的器官是很容易壞滅的,所以必須要很多層的東西來保護,所以這 種生理是很奇妙的一種現象,很奇怪的,哪裡脆弱、哪裡需要保護,自然而然的 會有所謂的頭骨、或者頭髮等。所以有些的女士,她們會用化裝品去裝飾,但實 際上我們的體內是很骯髒的。無論多好吃的食物,從嘴巴進去之後,從下面出去 都是骯髒的。為什麼可口的食物會變成骯髒的糞便呢?就是從我們的身體去製造 出來的,所以我們很珍惜這個身體,其實它是一個製造糞便的機器,它是非常骯 髒的。而且身體是帶來疾病的根本,疾病並非是真正來自於外在,而是來自於身 體本身。當然有一些細菌可以從外去感染,但是身體本身是有承受外在細菌的能

5


力,它本身具有這種吸收的作用,但是我們卻很珍愛、珍惜自己的身體,透過這 種實相的認知,對於身體的執著自然可以減少,這就是所謂的「身念住」。 「受念住」就是談到我們的感受,這個跟集諦有直接的聯繫。強烈痛苦的感 受,會生起瞋恚心,珍惜的感受又會產生貪心,所以由此而知道四諦裡面的第二 諦──集諦。 「心念住」是所緣心,觀察心。觀察了心之後,慢慢的會有一種感覺,就是 只有心,好像除了心以外什麼都沒有了。所以透過這種觀念,可以知道這個主宰 的我,幾乎是沒有存在的空間了,所以由此而跟第三諦──「滅諦」有所聯繫。 第四就是「法念住」,如何在法念住上說到了所取和所捨。 之後而說到了「四正斷」,所以四念住、四正斷。當我們對教育理解,而產 生信心的時候,才會志願的去取「所取」,而去捨「所捨」,而真正去實踐三十 七道品。透過「四正念」、「四正斷」而來獲得「四神足」,這一個的順緣需要 有五根、五力、七等覺支以及八正道。 「八正道」可以分兩者的解讀方式,在道諦、或者是見道位之後的八正道, 以及凡夫地時的八正道。像是正語、或者是正命等,這個是屬於我們每一天的生 活習慣,這就是在行住坐臥的時候,要有自律的方式來行住坐臥,其實它本身就 是一種對戒的實踐。在偶而的時候,透過專注的力量讓內心安定下來,這是屬於 三摩地的一部分。正見、或是正念,這是屬於智慧的部分。所以在八正道裡面, 其實就已經包括了三學:戒學、定學、還有慧學。因為將來會生起聖道的緣故, 所以說到八正道,其實也是可以這麼說的。所以在三十七道品裡面,就說到了從 凡夫地到聖道位之間,要如何修行的道理,這個是佛教徒一致共同認同的觀點。 有時候人們會有這種印象,會覺得上座部、或者是巴利語系所建立的傳承, 與梵語系所建立的傳承是分開的,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其實巴利語系所建立 的佛教傳承,是所有佛教的基礎;更上一層的,對菩提心上比較專業的這種修持; 或者是更複雜的無我的這種觀念上,更多的研究、更多的詮釋,在梵文語系的傳 承上,我們才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資訊。尤其是《般若波羅密經》裡面,說到了非 常詳細的內涵。所以對於滅諦、還有道諦更多的詮釋,如何成就聖道?帶來更深 層的解釋,更廣泛的詮釋,從《如來藏經》可以看到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心上 的這個空性),因為是存在的緣故,所以說這個是佛性。 以蓋房子來講的話,地基、或者是最基本的基礎,是由巴利語所建立的傳承; 之後第二層就是梵文系所建立的傳承,顯教的部分;第三者也是梵文系所建立的 密教的傳承。所以這三者完完全全都必須要依賴著巴利語系所建立的傳承,尤其 是戒律的這個傳承而來發揚光大的,這是相當重要的。所以佛陀自己也說到: 「只 要有戒在,我的法就在,如果戒不在,我的法就不在。」佛陀親自講的,所以戒

6


行是佛教所有的基礎,無論是斯里蘭卡、或者是越南、泰國等等,這些南傳佛教 的國家們,他們對戒行是相當、相當重視的。而一切有部的十八部,雖然在戒律 上是有少許的不同,但是在四條的根本戒條上是一樣的。以藏傳佛法的戒的傳承 來講的話,是一切有部;漢傳佛教是法藏律,還有一個大眾部的傳承,還有一個 是上座部。所以總共有四個不同戒的傳承,今天我要講的部分,就到此為止,明 天再見。(校稿中)

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