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Page 1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尊者與臺灣四眾弟⼦子的視訊對談 2019年年03⽉月31⽇日 達蘭蘭薩拉寢宮 & 國⽗父紀念念館 主辦單位:臺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

法王尊者 藏語教授 蔣揚仁欽 同聲傳譯 滇津旺覺 記錄整理理


目錄

⽬錄 .................................................................................................... 2 佛法介紹 ............................................................................................ 1 釋義四句回向偈 .......................................................................1 初轉四諦法輪 ...........................................................................4 次轉無相法輪 ...........................................................................5 ⾃續派和應成派之間的差別 ...................................................7 緣起⾒和無害⾏ .......................................................................8 應以聞思修的⽅式來學習 .....................................................11 正⾏解釋
 《寶鬘論·明增上⽣決定善品第⼀》.....................................................13 問答互動 .................................................................................29 結語 .........................................................................................36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佛法介紹

釋義四句回向偈 今天,我們與臺灣的法友們透過網路直播的方式結上法緣,如 同之前我們所討論般的,今天的講題是聖者龍樹菩薩的《中觀理聚 六論》裡面的《寶鬘論》,而且是以《寶鬘論》的第一品為主,因 為第一品簡單扼要融攝了許多的內義,所以想要以這一品為你們做 講解,來作為今天的講題。 如同我們的法友們在唱誦完《心經》之後,會念誦:“願消三障 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 四句偈頌文,佛法主要的核心都已經含攝在這一偈裡面。 第一句“願消三障諸煩惱”,這句話裡面說到了佛法是來自天竺 印度,在佛還未來到這世間之前印度就已經有了婆羅門教,像數論 派是最悠久的,之後有了耆那派,隨著數論派的增廣之後又形成不 同的支派。這些婆羅門教的宗義或哲學的觀點也說到了煩惱,他們 所說的煩惱最主要指的是欲界的煩惱,為了使我們的心不要往外去 緣取五欲、流失,透過專注一境的禪定的方式來成立了色界和無色 界,因此形成了一個有系統的修禪的制度,所以說到了一個廣大的 斷除欲界煩惱的內容。 欲界的煩惱,最主要是來自色、聲、香、味、觸的五欲,(是 由此五欲)而產生的,那麼這會有什麼問題呢?因為緣了五欲之後, 當我們得不到色、聲、香、味、觸、的時候,就會生氣、憤怒,所 以在印度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的無損害的行為。 無害行指的是不僅不傷害他人更要去愛他人,因為愛他所以才 ~ "1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不會害他,無害行之所以能夠成辦,是因為我們打從心裡面去愛護 他人,所以而說到了“嘎魯那”就是指慈悲的意思,這就是印度具 有三千多年歷史的一個立場——無害行以及慈悲觀,這個就是印度 的祖先們給我們留下來的珍寶啊! 導師釋迦牟尼佛誕生在印度之後,也受到了無害行以及慈悲觀 的影響,所以就以無害行來講的話是由數論派所流傳下來的。數論 派分有神數論派和無神數論派,在這兩派裡面的無神數論派說到了 自己的苦樂最終由自己掌控,而說到自己是自己的怙主,也就是自 己未來的前途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如果我們傷害他人的話我們會受 到其果的傷害,也即我們會受到痛苦的果報。外道耆那派又稱赤裸 派,耆那派對苦行非常的重視,而且堅持吃素不食葷腥,這種的行 為真的是不可思議令人尊重的。 之後佛陀來到這世間,佛陀也是強調了無害行的價值,那麼佛 法的一個不共特點在哪裡呢?(佛法)在哲學的立場上(與外道) 形成了很大的不同,在哲學的觀點上(與外道)形成了很大的差異, 所以佛法在這一點上是與眾不同的。 佛陀獲得了正覺果位之後,一開始說了:“深寂離戲光明無為 法,猶如甘露此法我已得,若示於他無有誰能知,不如住于無語森 林中。”這句偈頌文說了什麼呢?其實已經為將來的三轉法輪做了 計畫,當然這只是我的解讀。因為第一句說到了“深寂離戲光明無 為法”,“深”和“寂”指的是四聖諦,也就是煩惱諦的因果以及 清淨諦的因果,這個叫做“深”、“寂”;“離戲”是講到了二轉 法輪時候的深奧空性,這是二轉法輪的主要內容,所以“離戲”的 空性是二轉法輪主要詮釋的內容;“光明無為法”這五個字指的是 後轉法輪(即三轉法輪),當然對三轉法輪如何定義有兩種不同的 解讀,有一派認為《解深密經》才是三轉法輪,但是有另一派認為 《寶性論》的主要依據像是《如來藏經》以及《大涅槃經》等,在 這些經典裡面說到了唯明唯觀的心識為何、心的屬性體性為何。 所以導師釋迦牟尼佛獲得了正覺果位之後就說了這句偈頌文, 說這句偈頌文的時候是有計劃的,也就是他將來會宣說清淨諦和污 ~ "2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染諦的一個因果——四聖諦的一個法輪,以及離戲空性的二轉法輪, 以及最終詮釋到境光明的屬性為何的三轉法輪。所以我們在回向的 時候念的“願消三障諸煩惱”這句話,就已經跟我們說到了煩惱的 去除靠的不是祈禱、發願而已,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導師釋迦牟尼佛以及過去其他不可計數的佛已經成就正覺的果 位了,如果他們幫助我們遠離一切煩惱的話現在我們都已經解脫了, 可是我們沒有呀,因為已經有那麼多的佛來到這世間了。以這個賢 劫千佛的劫數來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之前有大迦葉佛等其 他的過去佛,導師釋迦牟尼佛來到這世間已經有兩千六百年了,在 這世界上的煩惱者幾乎沒有變少啊。如果導師釋迦牟尼佛可以透過 他加持力發願的力量去除我們煩惱的話,那麼今天的世界不應該有 煩惱才對呀,但這是做不到的。 煩惱要如何去除呢?因為一切的煩惱都是來自於顛倒執,對真 相不瞭解、甚至於顛倒執著的這種無明錯誤的認知而產生,所以唯 有透過“願得智慧真明瞭”——對真相的認知、透過真相明瞭了之 後,才有辦法去除三障煩惱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要內外的障礙, 所以是“普願罪障悉消除”。 最後的“世世常行菩薩道”指的是大乘經藏的論典所要表達的 內容,所以我的解脫並非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而已,更是為了利益 一切有情眾生,希望一切有情眾生能夠從煩惱(煩惱障)和煩惱所 留下來的習氣(所知障)當中獲得解脫,為此大乘佛子們的佈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這些的佛子行、這些的菩薩行, 這個就是佛子們應該做的行為、菩薩們應該做的行為,所以是“世 世常行菩薩道”嘛——在此說到了大乘經藏的內容,所以剛剛你們 所回向的這四句偈頌文裡面已經說到了佛法的核心思想,知道了嗎?

~ "3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初轉四諦法輪 “願得智慧真明瞭”,我們要使智慧真正的明瞭真相為何,智慧 的光芒要現起,辨別是非的智慧是來自什麼呢?修行可以分兩者, 一者叫觀察修、一者叫止住修,簡稱觀修和止修。 如果要改變我們內心的話要透過觀察修,我們很多漢傳的法友 們,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時候也發現這麼一點,許多的日本學者問我: “難道什麼都不想,透過毫無作意,沒有辦法成佛嗎?”問我很多類 似的這種問題。 雖然什麼都不想的話會讓內心感到安樂,因為有那種止住的感 受,但是它不會增長我們的智慧呀!唯有透過觀察是非善惡為何的 智慧,反復的觀察,以觀察力來增長智慧。所以修可以分觀察修和 止住修,在這兩者裡面,如果能夠讓我們智慧成長的話,最主要的 能力靠的是觀察真相的觀察力——觀察修。 如果我們僅憑專注一境的禪定,完全沒有毗缽舍那的這種聖觀, 光是這一點就夠的話,那佛不需要宣說三轉法輪啊,何須要去轉三 轉法輪呢?所以導師釋迦牟尼佛說到了:“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猶 如甘露此法我已得,若示於他無有誰能知,不如住于無語森林中。” 這時候佛他自己也這樣想:“這麼深奧的教法如果為你們講解的話, 應該是沒有人能聽得懂,還不如沉默的待在森林裡面。” 之後陳橋如等五比丘隨著因緣聚合的時候請求佛為他們轉法輪, 於是佛初轉了法輪,稱為四諦法輪。四諦法輪所詮釋的四聖諦是佛 教教義的基礎,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被稱為四諦,而每一諦又 有四種的行相,所以稱四諦十六行相:無常、苦、空、無我;因、 集、緣、生;滅、靜、妙、離;道、如、行、初,總共有十六種行 相,苦諦上面的四者、集諦上面的四者、滅諦上面的四者和道諦上 面的四者。 學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脫煩惱,從煩惱當中獲得解脫的緣故, 一切的業是來自於煩惱,煩惱是來自於貪、嗔、癡這三者,而說到 了三毒煩惱,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導師釋迦牟尼佛說三毒煩惱是 ~ "4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可以去除的,是可以生起對治力將其煩惱去除的,只要我們恒久的 堅持這個對治力的觀修,對治力的力量越強大的同時,它所對治的 煩惱的力量就可以慢慢的逐漸減少、削弱、衰敗,這個就是法性。 好比哪個地方的光明越強,那個地方的黑暗範疇就會越小,這 個就是法性,本來就是如此!同樣的道理,在我們的內心裡面,如 果了知真相智慧的光明越來越強烈的話,不瞭解真相、顛倒執著的 無明的黑暗自然就會慢慢的減少,是以這種的方式來去除煩惱的, 所以初轉法輪是說了四諦十六行相。 四諦十六行相是很重要的內容,尤其在今天的世界、今天的這 個時代,像泰國、緬甸、越南等這些都是屬於佛教的國家,他們所 持有的這個傳統是巴厘文的法脈。 巴厘文的法脈裡面說到了戒定慧、四諦十六行相、三十七道品, 這些都是一樣的,知道了嗎?我有時候會跟一些法友們說:“不要這 樣講——我們是大乘者、你們是小乘者,不要這麼說!” 我不喜歡“大、小乘”這個用詞,因為當講到小乘的時候會有一 種歧視的感受,其實並非有歧視的意思,四諦十六行相是佛一開始 初轉法輪時候所說的內容,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就根本沒有基礎 讓我們去思維空性。 在四諦法輪之後佛又說到了律學方面的內容,在這個世界上所 有的佛教國家所共同學習的內容,就是律學和巴厘語法脈所流傳下 來的四諦十六行相、三十七道品的內容,這是能夠遍及一切佛教國 家的。

次轉無相法輪 之後導師釋迦牟尼佛又到了靈鷲山,隨著利根者、上根者的化 機們,這個時候就不屬於公開的演講或講法了,針對少數的上根者 為他們講解《般若經》。佛在講解《般若經》的時候,像是我們平 常念誦的《心經》裡面說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 ~ "5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不異色”,一切色法都無有自性,所以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 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就是《心經》的主要的核心思維,又稱 “空相四門”。之後又說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等, 針對個別的有法而來說到不同的空性,但是最主要的核心思維是建 立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空相四門上 面。 要好好的瞭解《心經》的內容的話,我們就要知道“色即是空” 的意思!如果你說“色即是空”是否定色法——色是不存在的,那麼 在講“空即是色”的時候就會產生矛盾了,既然你已經說色不存在 了,那你還說空即是色,這不覺得很奇怪嗎?你不是自相矛盾嗎? 如果能夠這樣講的話,那就會覺得導師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神經錯亂 了,(佛陀)你明明說色不存在,卻又要說這個不存在的是色,這 不是很矛盾嗎? 佛陀在經典裡面說到了:“何故緣生而無生,於此無能有深信; 何者依緣故說空,何者知空不放逸。”在這句經文裡面說到了因為依 賴著因緣而生,所以其生並非是以事物自己的力量所產生,因此並 非自性生。生,只是在世間的通俗、名言的說法當中存在而已,除 此以外想要跨越了這個門檻去尋找的話,那是找不到的!所以龍樹 菩薩在《中論》裡面說到了是怎麼生?自生?他生?自他二生?還 是無因而生?要去尋找的話是找不到的!因為是依賴著因緣、依靠 他力而生的緣故,該生並非以自己的力量產生,所以說到了“何故緣 生而無生”。 “何者依緣故說空”,因為他的性質、他的屬性都是完完全全依 賴著他者而有的,所以任何的屬性靠自己的力量所產生的皆為空! 所以在《中論》裡面非常明顯的說到了:“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 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 切法,無不是空者。”龍樹菩薩在《中觀根本慧論》裡面很明晰的說 到這句偈頌文。

~ "6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自續派和應成派之間的差別 龍樹菩薩對導師釋迦牟尼佛無有自性、諸法皆空的解讀是什麼 呢?就是“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為完完全全的依賴、觀待 他者而產生的,所以並非像我們看到般的都是自性有的。 像我現在看你們的時候,會覺得是從你們觀眾個別的境上而產 生個別的作用,這是我對你們的看法;你們看我的時候,會覺得達 賴喇嘛好像就在這個法座上,是從法座上形成達賴喇嘛的作用和性 質,你們會產生這一種的看法,那麼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在此有中 觀自續派和中觀應成派這兩派不同的意見,中觀自續派認為這種看 法本身沒有錯所以而說到名言上有自相(的觀點),可是中觀應成 派卻否定了這種名言的自相。 龍樹菩薩的究竟意趣的詮釋者,像是佛護論師、月稱菩薩,他 們才有辦法真正的詮釋到龍樹菩薩的究竟意趣,那就是名言上無有 自性、無有自相。清辯論師雖然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但是清辯論師 覺得:“有和沒有的基礎,必須要從境上而去決定,如果從境上沒有 辦法去確定有、無的話,那麼有、無根本沒有辦法去區分了。”所以 宗大師在他的著作裡面說到了:“自續派認為‘所遮諦實不能被根識 所看到’,但是應成派卻說‘所遮諦實能夠被根識所看到’,由此而形 成兩大的差異。” 就像我現在在看你們的時候,會覺得:“有漢系出家師父坐在這 個坐席位上讓我看到。”,我覺得是很明顯的從境上產生了你們的作 用讓我看到,自續派認為這種的看法是沒有錯的,可是應成派說這 是錯的! 我們看任何的事物時,會覺得這個事物的屬性和作用是從他那 邊而有的,這種看法本身是沒有錯的,所要遮的諦實並不會被根識 所看到,所以並非被不損害識所不共安立,從境上的不共而有的這 個才叫做他們所遮的諦實,這是自續派所說的。 在中觀師裡面又可以分兩派,名言上認為有自相(即中觀自續 派)和名言上否定自相(即中觀應成派),這種區分的認知是很重 ~ "7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要的。在雪域的學者裡面,雖然有很多人去研究自續派和應成派的 差別,但是講到最詳細的我覺得是宗喀巴大師。

緣起見和無害⾏ 《入中論》裡面說到了四種的應成,如果是有自性的話,將會 有四種應成的過失(即:應成聖者定滅事物之過患、應成世俗諦為 理智所堪能之過患、應成無有勝義他生之過患、應成無自性為非自 空之過患),而且聖者們在觀察事物為何的時候應該要尋找到才對, 可是找不到啊,所以就有第一個應成的過失,叫做“應成聖者定滅事 物之過患”。 觀察事物在哪裡的時候,如果是從境上而有的話,將會違害到 世間通俗的這個名言說法,我們現在看到了不同的五花八門的事物, 這只是在一種看法當中而來安立其作用而已,除此以外不應該去跨 越這個門檻從境上去尋找,所以在《入中論》裡面又說到了:“設若 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無可得,是故不應妄觀察,世間所有名言 諦。”所以龍樹菩薩的究竟意趣是由月稱菩薩和佛護論師所詮釋,尤 其是佛護論師在《佛護論》裡面說到了:“如果是自性而有的話,何 須要去依賴、觀待?”的確是如此啊!如果他是自性而有,是以自己 的力量形成自己的體現的話,那麼幹嘛需要去依賴他者?這種的說 辭是非常強而有力的!所以在《中論》裡面去尋找生、滅的這個施 設義為何之後,這些生、滅的自性都被破除了,在做結論的時候, (龍樹菩薩的心子之一)龍覺菩薩也說到了:“這些都是施設而有! 如果並非施設而有、是自性而有的話,何須要去觀待?” 所有的佛教徒都說“無我”,可是“無我”的內容怎麼去解釋、怎 麼去詮釋的時候,那爛陀寺的這些大師們、大學者們之間產生了不 同的意見。“無我”又可以分“人無我”和“法無我”兩者,雖然“無我”的 見解是佛教四派都共同去詮釋的內容,可是“法無我”的論述是由唯 ~ "8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識派和中觀派去建立的。 去尋找施設義在哪裡的時候,世親菩薩在《二十頌》裡面說到 了,去觀察細微的粒子在哪裡的時候,因為有東、西、南、北四方, 所以是具方分的,並不是無方分,而說到了不依賴方分的和合體是 存在的,這一切都是相互依賴著方分而被安立為粒子的這個合體。 即便再細微的粒子、最小單位的物質,它都會有東、西、南、北、 上、下的六方,所以它都會有這六個方分,每一個方分再仔細解剖 下去,它還是會有這個六個方分。 現在我們講到原子的時候,在跟科學家們一起交流的時候,我 透過顯微鏡看到(物質)到了最細微的時候它變成了一種光和波的 狀態,它一直處於動搖當中,因為粒子會動搖,以佛教術語來講叫 做微塵,如果微塵會移動的話它就有往前或往後移動的兩端,如果 沒有前端和後端的話它怎麼移動?或者沒有左端或右端的話它怎麼 移動?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現在量子物理也是這麼說的,去看微觀世界的時候沒有任何的 決定性可以被衡量的。我有很多認識的量子物理科學家他們也是這 麼說的:“我們在宏觀世界的時候,所有的事物看起來仿佛是有決定 性可以被衡量的,會有這一種的看法;可是在微觀世界的時候,去 尋找最細微粒子的時候是完全找不到的,是沒有任何的決定性可以 被衡量的。” 這個(理論)跟唯識派所說的是一模一樣的,唯識派說:“色法 並非外境有,所謂的色法之所以成立、之所以存在,是由執色識安 立而有,僅此而已!並非從外境而形成了色法。”這個跟科學家的說 法是一樣的。尤其在《釋量論》裡面說到了俱緣決定的這個說法、 這個論述,也就是有執色識存在的時候才會有色法,如果沒有執色 識的時候就不會有所執的色法,所以執色的這個心識——能(執 識)和色法——所(執境),是同時間產生的。 現在的科學家們,尤其是量子力學的科學家們,他們也說到了: “在微觀世界的時候,只有觀察者存在的時候,才有被衡量的這個決 定性。”但是如果我們再深入下去的話科學家也會遇到難題,這麼仔 ~ "9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細的、以邏輯推理的方式去深入瞭解,如果並不是那爛陀寺的大學 者的話,確實是很困難的。 我有位元認識的印度的核武專家,他曾經這麼跟我說過:“量子 物理的核心思想,對於西方的學者來講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可是 早在兩千六百年前的印度,佛已經說了這個量子物理的核心思想。” 的確是如此啊,以哲學的觀點去思考的時候變得越來越細微了, 當我們講“人無我”的時候說到了身心之外沒有一個“我”,認為身心 之外有“我”的是外道婆羅門教,這種“我”的否是粗分的,並非是細 微的。“我”是在有了身、有了心之後而被施設而有的,但是“我”並 非是身心之外的“我”,可是我們會有一種感覺——仿佛身心背後有 一個操控者的“我”,也有一派的佛教論師說到了心識是“我”的事例 嘛,“我”在哪裡?尋找之後而說到了心識是“我”,因此仿佛在身心 當中要找到“我”。 中觀師在觀察的時候,蘊體是所取處,能取者是補特伽羅,所 以所取處和能取者不可能成為一者,如果你從所取處上找到了能取 者的話,變成所取和能取變成一體,說此過失。 在《中論·第22品(觀如來品)》觀察如來在哪裡的時候,說到 了:“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我們 現在很尊重的佛、如來在哪裡?尋找之後也是找不到的,如來只是 被施設而有,僅此而已,除此以外沒有如來啊!這種空性的思維, 會幫助我們去除從境上而有的執著。空性的最佳的解讀就是緣起, 因為緣起——依賴著他緣而形成、而生起,所以而說到“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也是因為空,所以色才能夠產生。 我們平常回向的時候,會回向到“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諸煩 惱要消除的話,需要透過長時間的觀察修,最終才能夠讓我們的我 執和真實執著減少。《中論》裡面說到了:“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 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而且《中論》在後面也說到了: “從憶想分別,生於貪恚癡,淨不淨顛倒,皆從眾緣生。”煩惱之所 以產生是來自非理作意。我有位元認識的美國朋友,老人家的名字 ~ "10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叫做艾倫派克,現在應該一百歲了,他曾經說過:“當我們在生氣的 時候,會覺得這個生氣的物件具有決定性的這種討厭的作用是從境 上而有的,而且會產生一個討厭的看法,在這個看法裡面百分之九 十是內心反射出來的假相,僅此而已,並不符合真相。”這跟《中觀 根本慧論》裡面所說的:“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 入空戲論滅。”是一模一樣的!煩惱是來自於不符合真相的、不符合 實相的非理作意,煩惱是由此而產生的。 “願得智慧真明瞭”的意思,就是讓我們生起了知空性智慧的這 個光芒,這種的法要去修行的話不是一天的事情,也不是一個月的 事情,也不是一年的事情。這個證量不像開關那樣一開啟就會產生 了,這種證量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長時間的堅持, 而且要生生世世的堅持,才有辦法慢慢、慢慢的產生空正見的領納 體悟,這是我可以像你們保證的! 我現在八十四歲了,空性的思維我從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認真 的在思維了,在四十五歲的時候也深入的思維,這樣算下來已經有 七十年的時間了,所以當我在思維空性的時候會有很深刻的體悟, 這對我煩惱的減少有很大的幫助。 “世世常行菩薩道”的這個菩薩道的行為,指的是菩提心的行 為、菩提心的修行,以慈和悲為基礎而產生了菩提心。思維菩提心, 雖然其他大乘的教典也不錯,但是對我來講沒有比寂天菩薩著作的 《入菩薩行論》更好的了。《入菩薩行論》裡面的第六品“安忍品” 說到了煩惱裡面的嗔心的過患、憤怒的過患,第八品“靜慮品”說到 了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對我們的利益極大!

應以聞思修的⽅式來學習 我大約在五十歲的時候,接受了《入菩薩行論》的口授傳承和 教授傳承,之後也為他人這麼講解,透過思維長時間的堅持,愛我 ~ "11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執的力量慢慢的減少,愛他心的功德慢慢的增上,讓我的內心獲得 很大的改變,所以只要願意堅持的話是絕對能夠改變的! 以前的噶當派的先賢大師曾經這麼說過:“要反復的去思維,因 為是有為法——依賴著因緣而改變的,所以只要你堅持下去的話, 遲早有一天你的內心會獲得改變。”不要認為這很困難,我都已經觀 了一兩個月了並沒有什麼改變,不要這麼講喔,你要有十年、二十 年、三十年、四十年的準備,時間久了慢慢、慢慢的內心會獲得改 善。 而且在經典裡面說到了佛修行的時間是三大阿僧祗劫的概念, 並沒有說到幾個月就可以成佛,是透過了三大阿僧祗劫這麼長久時 間;之後六年苦行,確實經歷了六年難以忍受的苦行,如果我們覺 得佛陀需要苦行而我們不需要苦行的話這是錯的,知道了嗎?所以 你們一定要堅持思維,長期的思維。 那要怎麼思維呢?首先要聞,廣大的聽聞、學習;所聽的內容 反復的去思維、觀察,而產生思所生慧;思所生慧生起了之後,因 為你會產生定解——“喔,真相就是如此!”而產生一種決定;以定 解的內容,反復的再去習慣、串習,而其生起修所生慧。 所以在《心經》後段說到了“嘎代,嘎代,巴日嘎代,巴日桑嘎 代,播諦梭哈”,“嘎代”不只是一個“階段,有兩個“嘎代”、有兩個階 段,之後是“巴日嘎代”和“巴日桑嘎代”,最終才是“播諦梭哈”。我們 的心,是這樣透過聞思修、止觀雙運的方式,慢慢、慢慢的獲得了 改變,獲得了第一個“嘎代”資糧道,以及第二個“嘎代”加行道,以 及第三個“巴日嘎代”的見道,以及“巴日桑嘎代”的修道,最終到“播 諦梭哈”的無學道,是以這種的方式道地增上的,所以你們要好好的 學習大教典。

~ "12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正⾏解釋
 《寶鬘論·明增上⽣決定善品第⼀》 ——龍樹菩薩 造頌 梵⽂文曰:繞匝巴熱嘎塔繞那⾺馬累 藏⽂文曰:中觀寶蔓論頌 今天我們要講解《寶鬘論》,龍樹菩薩在梵文的法脈裡面如同 第二尊佛,在佛教深廣的內容裡面、尤其是深奧的內容裡面,沒有 比龍樹菩薩更傑出的作品了。龍樹菩薩的作品裡面最主要的《中 論》,全名叫《中觀根本慧論》,共有二十七品,是令人稱奇的作 品。 咋看之下會覺得很難理解,但是搭配著其注釋《佛護論》,以 及清辯論師所著作的《般若燈論》——從此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一派 的中觀認為名言上有自相。其他另一本不共注釋月稱菩薩的《入中 論》,《入中論》是《中論》的內義的注釋,就以詞句的解釋來講 是《顯句論》。《中論》已經翻譯為中文,是由鳩摩羅什所翻譯的, 你們要好好的去閱讀。今天要為你們講解的是《中觀理聚六論》的 第一論《寶鬘論》,是《寶鬘論》當中的第一品。 我們學佛者在學佛的時候,最重要的修行就是觀察修和止住修, 在這兩者裡面若要二選一的話是觀察修。因為透過觀察修的方式才 能夠減輕煩惱的力量,去除煩惱唯一的法門就是智慧的增上,剛剛 已經說了“嘎代,嘎代,巴日嘎代,巴日桑嘎代,播諦梭哈”的時 候,這種的證量能夠增上,靠的是入定當中而增上的,並非在後得 道的時候而增上。在講十地的時候,從初地到二地、從二地到三地、 從三地到四地……這種道地的增上,都是在入根本定當中而增上 ~ "13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的。為什麼呢?是因為以智慧正對治的關係才有辦法斷除獲得了滅 諦的功德,因此才有辦法增上道地,所以方便品的這些福德資糧只 是輔助智慧讓智慧更強大而已,真正直接正對治煩惱的是智慧啊! 為了能夠修行智慧,如果我們沒有這顆人腦的話是沒有辦法做 到的,所以說到了暇滿的這個良好的工具才能夠成辦大義啊,如果 沒有人身、沒有這顆人腦的話,我們無法深入的辨別是非善惡、了 知真相。成佛是我們究竟的目的,就是成辦一切遍智,但是這個前 提是聞思修和戒定慧,所以我們需要良好的工具去聞思修、去修戒 定慧,我們必須要這個增上生的工具啊,所以《寶鬘論》的第一品 裡面說到了“如何成辦增上生的方法”以及“如何成辦決定勝的方 法”,這是第一品的內容。

1、解脫⼀一切障,眾德莊嚴者,有情唯⼀一友,敬禮⼀一切智。

跟《中論》最後面的:“瞿壇大聖主,憐湣說是法,悉斷一切 見,我今稽首禮。”這句話是一樣的,透過佛的悲智功德的思維、憶 念而對佛做了禮敬,“有情唯一友”指的是悲功德。

2、為王修法故,說唯⼀一善法,誰是正法器,則能成辦法。 3、先增上⽣生法,後⽣生決定善,由得增上⽣生,次⽣生決定善。

所修的法是什麼呢?所修的這個法,就是增上生以及決定勝兩 者!這是很務實的做法,先讓我們能夠確保生生世世獲得增上生、 能夠獲得擁有人腦的智慧,我們才有辦法知道真相,所以而說到了 戒定慧,這是需要(人腦)這個工具的。

4、增上⽣生即樂,定善謂解脫,成辦此⼆二因,略略說即信慧。

~ "14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增上生即樂”,增上生是什麼呢?像是人、天等安樂;“定善謂 解脫”,決定的善是什麼呢?就是解脫的意思。 “成辦此二因,略說即信慧”,也就是成辦增上生的“信”以及成 辦決定勝的“慧”。這裡講到了“信”字,要成辦增上生是要透過因果 的相信,如同我們安立空性般的對細微的因果有一些是沒有辦法以 推理的方式去瞭解,它是屬於極隱蔽分的內容。 通常所知道的內容可以分三者,一者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叫現 前分,一者是透過理由、推理的方式、比度的方式去瞭解的叫略隱 蔽分,一者是唯有透過一個證量的士夫所說的話去瞭解的叫極隱蔽 分,很多細微的因果這方面的內容是透過佛所說的教言,或者是透 過有前世通、宿世通的這些士夫的教言而來瞭解的,因此說了“信” 字。 為了能夠成辦更好的智慧,我們也是這樣呀,首先是先信佛, (然後按照)佛所說的話我們再去行持,由此產生智慧。 但即便是如此,我們要知道上根者和下根者的差別,《現觀莊 嚴論》的注釋《明義論》裡面一開始的時候說到了“上根隨法、下根 隨信”,上根是隨法理、下根是隨信仰。對上根者說到了基智、道 智、遍智,是透過了無諦實的一個推理而來對三智產生信心,這是 上根隨法產生信仰的一種方式;對下根隨信來講,你只要說基智、 道智、遍智很珍貴要好好相信就行了,於是他們就相信,這個叫做 下根隨信,不需要經過推理。 上根者是隨著推理的方式、隨著法理的方式而去產生的,這才 是我們需要的信仰呀,這才是佛教徒應該要擁有的信仰!因為我們 現在已經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所以我們要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佛 教徒,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觀察佛理,透過理由、推理,再來產 生的信仰,才是二十一世紀的信仰,這是我一直在強調的內容。 我們的父親、母親很虔誠的去拜佛,他們並不怎麼去推理,這 是一種過去的傳統,只是沿襲著過去的一種傳統而已。像你們漢族 法友們雖然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你們也不是真正很懂法 理,不是嗎?這是下根隨信啊,僅僅這樣是不夠的,要透過理由來 ~ "15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思維、推理,因為佛教的不共特點是透過理由、分析來瞭解它的一 個不共之處。 像我這幾年來一直跟頂尖的科學家們交流,也跟佛教徒們之間 交流,有些佛教徒這麼說:“佛法,尤其是那爛陀寺所流傳下來的法 脈,是非常符合科學的。”我跟科學家們進行嚴肅的交流大約已有四 十多年的時間了,根據這些交流的經驗我可以做這麼一個結論:“像 是我們談到心理學和量子物理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跟科學家們平 起平坐的相互交流;我們可以從科學家們那裡學習到有關物理知識 方面的內容,比如三千大千世界是怎麼形成的,像水劫、火劫等是 怎麼形成的,這種宇宙學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從科學家們處學到解 釋方式,以及最細微粒子的狀態是什麼,科學家們說到的這種光波 的狀態對我們來講是有幫助的。”所以透過相互的交流雙方都能夠獲 得利益,這是佛教尤其是龍樹菩薩的弟子所流傳下來的法脈才有辦 法做到的。如果我們只是相信佛所說的——因為佛這麼說所以我這 麼相信,那是沒有辦法透過推理的方式跟科學家們平起平坐的交流, 這是做不到的。 5、具信故依法,具慧故正知,⼆二中慧為主,信是彼前導。

不應該以先入為主的方式——因為父母親是佛教徒所以我就信 佛,不應該以這種方式,如果具有智慧的話應該去觀察,並非以嗔 心、並非以迷信的方式而作為這個前導的。

6、諸不由欲瞋,怖癡⽽而越法,說彼是具信,決定善勝器。 7、誰能善觀察,⾝身⼝口意諸業,恒饒益⾃自他,說彼為智者。

善業是由身語意來造作的,惡業也是由身語意來造作的,所以 身語意所有的作為都要善觀察,觀察的時候需要正念和正知,以正 知讓我們知道什麼改做、什麼該說、什麼該想,以正知去瞭解,以 ~ "16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正念去防護我們的心不要亂想、防護我們的語不要亂說、防護我們 的身心不要亂做,總之傷害他人的行為都不應該做,如果是幫助他 人的行為那就應該去做。 既然是如此的話,什麼是不該做的呢?什麼是該做的呢?在此 說到了增上生十六法。聖天菩薩在《四百論》裡面說到了:“先遮遣 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知此為智者。”這是《四百論》裡 面說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修心者修行的次第:一開始是“先遮遣非福”,這種傷害他人的 非福業、惡業先要遮遣;這部分做好了之後“中應遣除我”,這意思 是說看到了諸法皆無有自性,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四諦十六行相 裡面的滅諦的內容好好的去深入瞭解,為了能夠獲得解脫而去思維 空性;“後遮一切見”,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如果要斷除的話光靠空 正見是不夠的,必須要依靠強大的福報為後盾來支持這個空正見, 才有辦法斷除所知障。 通常我們搭配著《廣論》的次第的話,“先遮遣非福”指的是下 士道,“中應遣除我”指的是中士道,“後遮一切見”指的是上士道。

8、不殺不盜取,不邪淫妄⾔言,離間粗惡惡語,綺語正防⽌止。 9、遠離貪欲⼼心,瞋恚及邪⾒見見,此⼗十⽩白業道,翻此為⿊黑業。

在這十善道之上,還要做到下面的六法:

10、不飲酒淨命,無害意敬施,供應供修慈,略略說法如是。

增上生的因緣為了能夠圓滿,要做到(第十一法)“不飲酒”, 你們有辦法不飲酒嗎?尤其是你們在家人真的做得到嗎?哈哈、哈 哈!我的比丘戒的傳戒和尚林仁波切有一次在達蘭薩拉傳居士戒的 時候,一位來自後藏的老人家在仁波切座前接受傳戒,林仁波切跟 ~ "17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他說:“你不應該喝酒。”這位老先生於是摸著後腦勺為難地說:“這 很困難啊!”林仁波切就說:“沒關係,喝一點點可以,不要喝醉酒 就行。”這是非常善巧的一種引導!喝醉酒的話,既浪費錢也會導致 發酒瘋亂打人,喝一點點沒關係,不要喝醉酒跟別人打架,哈哈、 哈哈! (第十二法)“淨命”指的是不邪命,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利 益,以阿諛奉承的方式、以諂媚的方式而去做出邪命的行為。 (第十三法)“無害”,在十惡道裡面已經講過的內容這當然是 一定不能有了,除此之外的非十惡業的其他損害的行為也都不要去 做。 (第十四法))“意敬施”,佈施的時候是以一種尊重的心態而 去为他人佈施,不應該以小瞧或輕視他人的方式去佈施,應該要感 恩對方可以讓你累積福報促成這種的善因緣,因以尊重心來佈施。 (第十五法))“供應供”,以尊敬心去供養應供的像是父母、 上師等。 (第十六法))“修慈”,對所有人修慈。 在十善道之上,而去說到了不飲酒、不邪命、無害、敬供施、 供應供以及修慈這六法。

11、若若唯苦逼⾝身,決不⽣生善法,未除損惱他,益他亦非有。 12、施戒忍光明,正法⼤大坦途,若若棄習苦⾏行行,如⽜牛⾏行行險道。 13、趣⽣生死曠野,劇苦眾⽣生樹,煩惱蛇纏⾝身,長遠於中⾏行行。

十惡業的過失是什麼呢?(就是下面14-18句):

14、殺⽣生壽短促,害他損惱多,偷盜乏資財,邪淫多怨敵。 15、妄⾔言招誹謗,兩兩舌親乖離,粗語聞惡惡聲,綺語⾔言失信。

~ "18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16、貪欲摧所求,瞋恚多恐怖,邪⾒見見⽣生惡惡執,飲酒⼼心狂亂。 17、不施感貧窮,邪命逢欺誑,驕⽣生卑卑種族,嫉故少威德。 18、由忿形貌醜,不問智者愚,此果在⼈人道,先當往惡惡趣。

所以“增上生十六法”好好去修行的話,會獲得增上生的善果。

19、諸不善異異熟,如前所宣說,⼀一切善業報,翻彼⽽而⽣生起。 20、貪瞋癡及彼,所⽣生業不善,無貪瞋癡等,所⽣生業是善。

“貪瞋癡及彼,所生業不善”,隨著貪嗔癡所轉,所做的傷害他 人的身語意的行為都是惡業;“無貪瞋癡等,所生業是善”,無貪瞋 癡等,所生的業是善。 善和不善,是要根據我們想要的快樂來說的嘛,每一個人都想 要快樂,即便是昆蟲也是想要快樂,想要的東西就是善,因為這是 我們想要的,痛苦是我們不想要的,如果我們某一個業會造我們不 想要的果的話,那麼這個就是惡因。

21、不善感諸苦,惡惡趣亦如是,由善感樂趣,諸⽣生中安樂。 22、當從⾝身語意,遮諸不善法,應常修善⾏行行,故說此三法。 23、由此法解脫,地獄⿁鬼傍⽣生,且能得⼈人天,王位圓滿樂。

外道婆羅門教也說到了欲界的煩惱,他們為了斷除欲界的煩惱 而去成辦色界的四禪天以及無色界的四天等。

24、定無量量無⾊色,感梵天等樂,略略說增上⽣生,因果法如是。

這以上講完了增上生十六法,接下來是決定勝——“無我”的內 ~ "19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容。

25、諸決定善法,細深智者⾒見見,離聞諸異異⽣生,⽣生怖是佛說。

如同我剛剛所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我”好像是一個獨 立的個體,所以當我們在講“無我”的時候,會覺得:“這怎麼可能? 我明明就在這裡啊!”會覺得不安呀。 有一次我在接見群眾的時候,有位婦女說她內心一直被干擾, 很鬱悶、很憂鬱,於是我問她:“那個憂鬱的‘我’在哪裡呢?”她說就 在胸口這邊。我接著問她:“那個‘我’是正方形的?還是圓形的?”她 說是一個圓形的“我”在胸口這裡,我就安慰她說:“觀想在那個圓形 的‘我’旁邊,有達賴喇嘛在安慰著你,這樣的話對正在憂鬱的你在 減少痛苦上會有幫助。” 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有“我”的概念,一直覺得有個獨立自主的 個體的“我”就在這邊,所以當我們說“無我”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不 安。“我”的這個執著要去除的話,唯有透過“無我”的正見才有辦法 做到! 但是“無我”並不是否定“我”的意思喔,不是的!因為有“我”, 所以我們要幫助他人,我們要去成辦一切遍智,我們要成佛,這些 都是因為有“我”才能夠去成辦無上菩提的;那麼“無我”的這個“我”指 的是什麼呢?指獨立自主的個體的“我”,因為這種的我執會幫助我 們產生煩惱啊!如果你要去除煩惱的話,那麼煩惱從什麼執著而產 生?這個我們就要去觀察。 透過了菩提心的觀修,可以從愛我執當中獲得暫時的棲息,因 為已經去除了愛我執和有了強烈的愛他心,所以當看到所有的生命 體都會覺得這是你的貴賓,你都可以接納所有的生命體,這是絕對 可以做得到的! 當我們在接受菩薩戒的時候,我們將一切有情眾生視為自己要 去接待的客人,所以說到了:“願我生起殊勝菩提心,然後接待一切 ~ "20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眾生客,修習殊勝悅意菩提行。”當我們打從心裡面這麼去為眾生而 思維的話,所見的一切生命體都是你要迎待的貴賓啊! 我們在凡夫地的時候之所以能夠獲得幸福,也是因為有至尊他 人的存在,我們才能夠獲得幸福;我們之所以在行道的時候獲得道 地功德的增上,也是因為有至尊他人的存在,我們才有辦法做到; 我們成佛,也是因為有至尊他人的緣故,才能夠獲得成佛的果位啊! 所以《入行論》說:“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 自利成。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而 且《入行論》又做了一個結論,說到:“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 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 在這世界上有七十億人,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 離苦得樂,可是很多人會去製造痛苦、製造麻煩啊,那是因為他把 自己看得太重,隨著這種眼光短淺、內心狹小的這個愛我執的緣故, 只要對他有一點點的侵犯,他就會想盡辦法去製造麻煩。如果你把 這一顆心放下了,以愛他心接受一切的生命體的話,那種原本眼光 短淺的愛我執就不會產生。 我一直在思維愛他心、菩提心的內容,因為思維菩提心的緣故, 所以看一切的生命體都會覺得那是我要去迎接的貴賓,因此在傳授 密咒這個儀軌的時候,有一個流程叫做“以朵瑪去除非人邪魔的障 礙”,透過這種很莊嚴的本尊,手持著法器來去除這些邪魔,這是我 不想要去做的事情,所以當我在進行這些儀軌文的時候說到了以朵 瑪去除障礙這是我不想要去做的。 我哪有要去驅除的眾生?真正要去去除的障礙是我們內心裡面 的貪嗔癡煩惱、是我們內心裡面的愛我執,並非是外在的仇敵。外 在一切的生命體,即便是非人、即便是邪魔,也是我們去憐憫的物 件才對,沒有任何要去驅除的物件啊! 所以這種(跳過以朵瑪去除障礙流程)的做法我已經堅持了幾 年了,在幾年前我做這個密咒的儀軌文的時候我不會以朵瑪驅除障 礙,我不覺得(放棄這一流程會)不合適。(一方面)我們說要皈 ~ "21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依佛,但(另一方面)卻驅除了佛最為重視的眾生,這不是矛盾嗎? 並不是很好啊,這種的思維對內心很有幫助。 在你們很多漢傳的寺院裡面有憤怒相的不動明王,我在看不動 明王的時候,我會對不動明王說:“你要嚇誰呀?你為什麼要這麼 做?”菩提心好好去思維的話,對內心的幫助是極大的!的的確確如 同《入菩薩行論》所說的:“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 佛,生死亦無樂。”確實是如此。 像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災難,大至從美國的貿易戰開始,一直 到其他許多這些人為的災難,最終都是因為這些領導者的愛我執所 產生的,是因為他的眼光短淺所產生的這些人為的災難。如果他們 都具有愛他心,那麼這種人為的災難絕對可以減少。

26、我無當非有,我所現未無,凡夫聞此畏,智者怖永盡。 27、⼀一切諸眾⽣生,皆是從我執,我所執⽽而有,佛唯利利彼說。

凡夫、眾生等都是隨著我執而去造業,讓我們再次墮落生死輪 回當中,所以無止盡的輪轉。

28、說有我我所,勝義中顛倒,由於如實智,不⾒見見此⼆二故。

在我們自然的想法當中會覺得“我”是獨立的個體,這是不可動 搖的、這是不可侵犯的,在這個很扎實的基礎之上,再去說這是我 的親友、這是我的親眷、這是我的朋友,而產生自方和他方。

29、我執⽣生諸蘊,我執義中妄,若若種⼦子本妄,所⽣生雲何真。 30、由⾒見見蘊不實,我執則斷除,我執既斷已,後不起苦蘊。

去除了我執、斷除了我執的緣故,如同《入中論》裡面所說的, ~ "22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因為執著“我”的緣故所以“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

31、譬如依淨鏡,雖現⾃自貌影,此影真實性,少分亦非有。 32、如是依諸蘊,雖能起我執,亦如⾃自貌影,全無真實性。 33、如不依淨鏡,不現⾃自貌影,若若不依諸蘊,我執亦如是。 34、聖者阿難陀,證得如是義,得淨法眼已,為諸比丘說。 35、何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由我執有業,由業⽽而有⽣生。

這句講到很細微的破除我執方面應該關注的內容,“何時有蘊 執”只要有法我執存在的話人我執都會有,這是龍樹菩薩的一個不共 的印章!如果沒有去除緣蘊的執著、緣蘊的我執,就沒有辦法去除 緣人的我執。 像是自續派他們會去區分“人無我”和“法無我”有粗細之別,但 是龍樹菩薩的究竟意趣說到了“何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如果你 要徹底的破除人我執就必須得破除法我執。

36、三道⽣生死輪輪,無初中後轉,猶如旋火輪輪,彼此互為因。 37、彼⾃自他及俱,三世不⾒見見故,即能盡我執,業及⽣生亦爾。 38、如是⾒見見因果,⽣生盡真實性,即不思世間,實有及斷無。

接下來說到了“法無我”。

39、愚⼈人若若聞此,能盡諸苦法,於無畏處瞋,不知故⽣生怖。 40、涅槃中無彼,汝若若不怖畏,此處說無彼,汝何故⽣生怖。 41、解脫無我蘊,設許如是者,此處除我蘊,汝雲何不喜。 42、涅槃尚非無,何當是有法,有無執俱盡,當知名涅槃。 ~ "23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43、略略則無⾒見見者,謂撥無業果,非福惡惡趣因,經說名邪⾒見見。

否定一切——否定了有情、否定了生死輪轉等,這個是墮落于 斷邊,並不是空性的正確解讀!

44、略略則正⾒見見者,謂信有業果,福是樂趣因,經說名正⾒見見。

龍樹菩薩說到了:“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 是中道義。”這句話能夠很有效率的去除(常、斷)二邊進入中道。 空性的正確解讀並非否定一切,不是的!我所謂的空性指的是 無有自性,事物並非以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體性,這一切都是因 為緣起的緣故,一切性質和作用都是完完全全依賴他者、觀待他者、 “緣”他者而“起”的,所以並不是沒有,但又不是我們看到般的有,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講得真 好,令人稱奇。

45、由知有無寂,超越福非福,彼離善惡惡趣,佛說名解脫。 46、由⾒見見⽣生苦因,遠離於無⾒見見,由⾒見見滅苦因,亦不許有⾒見見。

因為是緣起的緣故,並不是沒有,所以遠離無邊。因緣聚合的 時候是生,生的因緣解散的時候就是滅。

47、前⽣生及俱⽣生,非因實因無,假立與真實,⽣生皆不許故。 48、此有故彼有,如由長有短,此⽣生故彼⽣生,如由燈有光。

這些都是相互觀待、依賴而有的,如同長、短。

~ "24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49、有長故有短,非從⾃自性有,如無有燈故,光亦不能⽣生。 50、⾒見見從因⽣生果,此世間如是,許從戲論⽣生,不成無⾒見見者。 51、滅非戲論⽣生,即成真如性,不許非有⾒見見,離⼆二得解脫。

剛剛我們講到了量子物理,如果如同我們在宏觀世界看的一切 的這個決定性是被衡量的話,那麼去尋找之後應該要被找到才對, 可是找不到啊! 52、遠處所⾒見見⾊色,近⾒見見更更明瞭,陽焰設是⽔水,雲何近不⾒見見。 53、猶如諸遠者,⾒見見世間實有,近者則不⾒見見,無相如陽焰。 54、陽焰現似⽔水,其實並非⽔水,如是蘊似我,非我非實有。 55、計陽焰為⽔水,是故往彼處,執⽔水後變無,此是愚癡者。 56、如是如陽焰,謂世間有無,此執即癡暗,有癡不解脫。 57、無⾒見見墮惡惡趣,有⾒見見⽣生善道,如實知正義,不依⼆二解脫。 58、如實正知故,不許有成無,無⾒見見者若若成,何非有⾒見見者。 59、若若⾔言由破有,義即屬於無,如是由破無,何故不屬有。 60、諸不許全無,不⾏行行⼼心亦無,依菩提道故,何說彼墮無。

我們並不是說沒有!

61、說我蘊實有,世間數論師,勝論裸形前,試問離有無。

《中論》的第二十四品,你們要好好的去學習、要好好的去閱 讀,在《中論· 第二十品》裡面(他方)說到了,如果這一切都是空 性的話,那麼就不應該有四聖諦、就不應該有八賢聖等,提出了諸 多的反駁。 ~ "25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對於這些反駁,龍樹菩薩在《中論·第二十品》裡面一一舉例之 後,說到了自宗無有此過,於是說到了:“我所說的空性並不是沒 有,而是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如果沒有因緣而生、觀待施設 而有的話,四聖諦是不能成立的、八聖道是不能成立的。”(龍樹菩 薩)所用的這個邏輯是非常尖銳的。

62、故應知佛法,不死真⽢甘露,離有無甚深,是不共正法。 63、滅⽣生無去來來,刹那亦不住,超越三世體,世間豈豈實有, 64、由世間涅槃,無實去來來住,故彼⼆二真理理,何當有差別。 65、由無有住故,⽣生滅非實有,則⽣生住滅三,雲何有⾃自性。 66、法若若常變異異,豈豈是非刹那,設是無變異異,雲何轉成餘。 67、⼀一分或⼀一切,盡故成刹那,未⾒見見不同故,此⼆二俱非理理。 68、刹那無不變,雲何有故物,恒故非刹那,故物雲何成。 69、刹那有後際,亦應觀初中,三刹那體故,世刹那非住。

因為每一個事物都是刹那轉變的,所以觀察三世為何的時候是 如何刹那轉變的一個觀察。 70、初中後三際,如刹那應思,初中後三者,非由⾃自他成。 71、異異分故非⼀一,無分全非有,⼀一無多亦無,有無無也無。 72、由壞或對治,有亦可變無,有本非有故,壞對治何成。 73、因此由涅槃,減世間不成,世間有邊耶?問時佛默然, 74、如是甚深法,非器前不說,故智者了了知,佛是⼀一切智。 75、如是定善法,甚深無執著,諸圓滿佛陀,⼀一切智所說。 76、怖畏無住法,眾⽣生深喜住,未越有無邊,諸無智受損。 ~ "26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77、怖畏非怖處,⾃自損亦損他,王莫為彼損,應當如是⾏行行。 78、為王不受損,故依出世軌,不落落⼆二正教,如實⽽而宣說。 79、超越福非福,甚深解釋義,⾃自他怖無住,因此未領納。 80、⼠士夫非地⽔水,非火風及空,非識非⼀一切,何者是⼠士夫。

現在觀察“我”在哪裡,士夫也好、補特伽羅也好、有情也好、 眾生也好,我們會覺得是依賴著我的身、我的心而去認定為這是 “我”,但是“我”在哪裡?這樣去尋找的話,“我”是地界呢?還是水 界、火界、風界、空界呢?“我”是我的心呢?還是我的身呢?這樣 去尋找的話——非火風及空、非識非一切,那麼何者是士夫?

81、⼠士夫六界合,故非是實有,如是⼀一⼀一界,合故亦非實。

導師釋迦牟尼佛本身也被觀察自性在哪裡,所以“非陰不離陰, 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如來在哪裡?去尋找之後 也是找不到的,意思是一樣的。

82、蘊非我及無,亦非互相依,蘊非薪火雜,是故我何有。 83、三⼤大種非地,非互依非離,餘各亦如是,故⼤大如我妄。

觀察這個大種的話,三大種非地、非互依非離,其實大種也是 相互依賴而有的,我們沒有辦法說這是地大、這是水大、這是火大、 這是風大,因為它很細微,餘各亦如是,故大如我妄。

84、地⽔水火及風,⼀一⼀一無⾃自性,三無⼀一亦無,⼀一無三亦無。 85、若若三無⼀一無,⼀一無三亦無,各各非⾃自有,合豈豈⾃自性⽣生。

~ "27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86、若若各各⾃自有,無薪何無火,動礙及攝持,⽔水風地亦然。 87、餘無火亦無,三⼤大何⾃自有,三⼤大與緣⽣生,亦不應相違。 88、⼀一⼀一有⾃自性,如何相待有,⼀一⼀一無⾃自性,彼豈豈相待有。

如果有自性的話,幹嘛需要觀待和依賴呢? 89、若若⼀一⼀一無性,⼀一有餘亦有,不雜非共住,雜則非各有。 90、諸⼤大非各有,豈豈各有⾃自相,無各無遍多,⾃自相唯世俗。 91、⾊色香及味觸,亦是同此理理,眼識與⾊色等,無明業及⽣生, 92、能作所作作,數相應因果,時和長短等,名有名如是。 93、地⽔水火及風,長短粗細性,善等智前滅,是能仁所說。 94、識不可指出,無邊遍主前,地⽔水火及風,住處不可得。 95、此中長與短,粗細善不善,名及⾊色等法,⼀一切皆寂滅。 96、由不知彼故,識未⾒見見本有,知彼故識前,後⾒見見是寂滅。 97、此⼀一切⾏行行法,是識火之薪,由具分別光,燃燒即寂滅。 98、無知故先計,後了了知真如,有既不可得,無雲何可得。 99、⾊色體唯名故,虛空亦唯名,無⼤大何有⾊色,故唯名亦無。

“色體唯名故,虛空亦唯名”,色法指的是具有遮擋性,虛空指 遠離了遮擋的有為而說的虛空,既然色法是唯名的緣故那麼虛空也 是唯名的。所以,色法尋找之後找不到的緣故、遮擋法找不到的緣 故,遠離遮擋的這個離分——虛空,也是尋找之後找不到的。 “無大何有色,故唯名亦無”,我們說諸法皆是唯名而有僅此而 已,唯名本身尋找之後也是找不到的,故唯名亦無是指這個意思。

~ "28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100、亦應當思惟,受想⾏行行及識,如⼤大種及我,故六界無我。

以上結束了《寶鬘論》的第一品,這是你們今天獲得了《寶鬘 論·第一品》的口授傳承和教授傳承,我是從赤江仁波切那裡獲得 的,《中論》的傳承從庫努喇嘛滇津堅贊那裡獲得過一次。 《中論理聚六論》都會擺在我的身邊,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去閱 讀、我都會去思維,《入菩薩行論》和《中論》是我一直都會去閱 讀的書,你們也要反復的去閱讀、反復的去思維。

問答互動

問:《入⾏行行論》中談到⾏行行⼼心利利益時說到了了“即⾃自彼時起,縱眠或 放逸,福德相續⽣生,量量多等虛空。”請問,為什什麼《入⾏行行論》說即便便 是在放逸時福德也能相續⽣生? 答:獲得了菩薩戒之後,因為承諾了我要遵守菩薩行、菩薩學 處,具有這種承諾心,因為這種承諾的力量的影響力仍然還在,所 以即便是在放逸的時候也會讓福德生起的,原因就是這樣。 問:唯由分別⼼心安立、唯有無害⼼心上顯現之⼒力力⽽而安立、唯⼼心上 的習氣成熟之⼒力力⽽而安立,這三者要如何區分? 答:中觀和唯識的差別,和中觀派內部“名言上有否自相”的差 異,都是在這個問題裡面,會提到。 唯識派並沒有辦法安立心無諦實,因為唯識派說不了心無諦實, 所以才說二取空。二取空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看到的色法,都是 阿賴耶識上面留植的這個習氣成熟之後,這個能力轉為了色法和執 色識,而產生了俱緣決定,決定能緣和所緣同時而有。如果沒有執 ~ "29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青識的話就不會有青色,就像剛剛量子物理所說的微觀世界的這種 狀態是一樣的。 到了中觀派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切都是境上而有的,認為名言 上有自相的這一派(即自續派)說到了:“這個看法本身是沒有錯 的,我們覺得這一切事物的作用是從它境上而有的,由境上的力量 而產生,這種的看法本身是沒錯的,這個就是它存在的法性,這並 沒有錯,這個不應該觀察。”名言上認為有自相的這一派是這麼說 的。 那麼要破的諦實又是什麼呢?要破的諦實就是由違害心上顯現 之力而安立的從境上而有的不共存在,如果認為名言上沒有自相的 話那麼什麼都不應該有了,這是自續派的觀點,唯名安立的這個論 述是沒有辦法接受的,這派論師認為有和沒有不是你說什麼就變什 麼、你想什麼就變什麼,而是境上本身要有它一個有和沒有的界別, 境上本身要有一個能力,所以而產生了共相有法的問題了。 中觀應成派認為共相有法是被否定的,因為名言上認為無自相 的這一派認為從境上是完全沒有的,“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無 可得”,觀察從境上而有的任何的作用是找不到的,“是故不應妄觀 察,世間所有名言諦。”在世間的通俗的說法上才會產生這些的作 用,這些作用不需要從境事物本身而有啊! “雖以七相推求彼,真實世間皆非有,若不觀察就世間,依自支 分可安立。”所有的作用和屬性都是在無尋無找當中看到的,生死輪 回也好、涅槃解脫也好、自己和他人也好,都是在世間通俗的說法 當中而有的,僅此而已,要為此而感到滿足;如果不被此而感到滿 足,想要跨越這個門檻去尋找的話,什麼都沒有了!這種的說法只 要應成派講,沒有其他的佛教論師可以接受這種觀點。 宗喀巴大師在《辯了不了義善說經藏》裡面特別的說到了四種 應成的過失: 一、應成聖者定滅事物之過患; 二、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 三、應成無有勝義他生之過患; ~ "30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四、應成無自性為非自空之過患。 這個的結論是非常美的,說到了事物的是非善惡等作用是存在 的,並不是沒有。如果它是存在的,那麼它是怎麼存在的呢?要不 就是如同我們看到般的是獨立真實的、要不就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 而已,就只要這兩種存在的方式。如果是要從境上而有的話會跟著 正理產生矛盾,因此我們只能無奈的選擇第二個選項——那就是名 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 而且《正理海》裡面又說得更明顯,有的方式就兩者,一者就 是如同我們看到般的從境上而有,另一者就是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 而已,在這兩者當中前者——與正理相違,所以只能無奈的接受後 者——唯名識施設而有,所以智者們應該要從這方面去想、朝這方 面去想。 世間的一個通俗的說法上名言而有僅此而已,這個就是有。有 和沒有的界別是在於這種世間共許、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跟境 上一點關係都沒有。 問:為什什麼⼀一切遍智的空性被命名為⾝身? 答:內外的一切法都是名識施設而有,在大迦葉的這個品章裡 面也說到了諸法皆是自空,因為沒有任何的體性和作用可以以境自 己的力量而產生嘛,而說到諸法皆自空。 但不是沒有作用喔,像心本身的作用就是唯明唯觀,而且心識 有不同的刹那,它是由不同前後的刹那銜接起來而被施設為心識的, 所以心識是隨著續流而有,因此我們會講心續,所謂的心識其實指 的就是它的前後的刹那所組合的續流。 去尋找續流在哪裡的話,過去識已經過去了,未來識還沒有形 成,現在識又可以分前端和後端兩段,前端是屬於過去識、後端是 屬於未來識,哪裡有現在識? 如果你硬要找現在在哪裡的話,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哪 一小時、哪一分、哪一秒叫做現在呢?找的話是找不到的,三世 ——過去識、現在識、未來識尋找之後找不到,沒有任何一法是可 ~ "31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以找得到的。 由心識的續流所安立的心識也是找不到的,因為心識的安立處、 它的一個施設處——心識的續流是找不到的,你們聽得懂我在說什 麼嗎?這一切的存在只是在一種世間共許當中而去產生了它的作用, 除此外不被此而感到滿足去尋找它到底在哪裡、從哪一個點上而有 的話,是找不到的。 所以無有形色的心識續流有不同的前後刹那,去尋找的話都找 不到它的一個安立點,無論是外在的色法還是內在的心法,這一切 都是在名識施設當中、世間共許當中而有,僅此而已。 “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的意思是什麼呢?其實中觀的最難處 也就是在這裡,這是在《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裡面說到的,所以中 觀最難之義也是如此。這一切都是名識施設而有,可是名識施設而 有就會變什麼嗎?也不會,這個就是中觀的最難之處。 這個我上述所說的內容你們要反復的去思維,但是最終的選擇 就只有這一條,沒有其他的方式。一切的性質和作用都是在名識施 設當中而存在是這樣沒有錯,可是施設什麼就變什麼嗎?也不是! 從境上而有嗎?也沒有!所以最終你只能剩下這個選擇而已。 仲敦巴大師說到:“以這個境上的角度來講,火無有自性、嘴巴 無有自性,但是如果你把嘴巴放在火上去烤的話,你只會燒焦而 已。”確實是有利害作用在,不是沒有,但是這個口你要怎樣去安 立?尋找它的施設義的話是找不到的,在無尋無找當中這一切都是 有的、作用都是存在的,所以結論是什麼呢?這一切都是名識施設 而有,僅此而已。這是最好的結論! 心的空性,如同剛剛你們提問般的,就是指心的無有自性,就 像身無有自性般心也無有自性。現在我們的心有不同的粗細層次: 跟根識相應的這個意識是屬於粗分的;在做夢的時候根識沒有作用, 可是那時候的意識變得比醒來時的意識還要來得細微;如果熟睡沒 有做夢的話還有更細微的意識;在昏倒的時候粗分的意識都會遮止。 尤其是在死亡的時候,心臟不再跳動,血液循壞也不再輸入到 ~ "32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腦部,大腦那時候已經確診為死亡,腦已經衰退了、都沒有作用了, 通常我們會說到的許多心識其實是跟腦部有關的,腦死之後跟腦有 關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這些心識都被停止了,但是這時候不代表沒有 心識,還是有心識的,這個心識是最細微的心識。 跟腦部有關的心識是屬於這一世而已,它並沒有什麼前世和後 世的問題,或者無始無終的問題。跟人腦有關所產生的心識指的是 俱生緣是人腦,可是它必須要有等無間緣——之前相同的這個心 識,才有辦法產生。 以外在的色法來講,它有它的助緣、它有它的主因,主因必須 要透過跟它性質相同的因緣才有辦法產生,這個是它的一個主因, 又稱近取因。以俱生緣或助緣來講,像是演化論有其他一個輔助的 因緣,這不一定要有相同的性質。 同樣的,既然色法是如此的話心法也是如此,我們講人的心識 是跟我們身體有關的情況下我們說人的心識嘛,因為跟人的身體有 關所以而說到人的心識,但是心識之所以能夠成為心識,是因為之 前有一個主因跟心識的性質是相同的。當我們這一生一開始父精母 血結合成為今世的這個當下有一個心的話,那麼這個心之前必須要 有相同性質的其他的心,否則的話會無因而有,如此追溯下去心識 的續流是無始亦無盡的。 外道這時候他們說到身心之外有一個“我”,身心會停止,可是 “我”從前世到今生、從今生到後世;然而佛教否定有這種的“我”, 但是到最細微意識的續流的時候幾乎是完全可以脫離身體的一個依 賴性,因此意識的續流是沒有開始的。 現在我們的心,既沒有開始、也沒有止盡,最終是會成佛的, 當他成佛的時候現在心識當中所擁有的污染最終都會被遮止,只剩 下最細微的光明心,而且在光明心上以瑜伽力去除了所有的煩惱障 和所知障,之後這個光明心的空性稱為滅諦,又稱自性法身。法身 分智慧法身和自性法身兩者,自性法身又可以分去除暫時污穢的自 性法身和去除原始污穢的自性法身兩者,這是屬於去除原始污穢的 自性法身。心本身的一個唯明唯觀的體性,最主要是在無上密裡面 ~ "33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說到了這叫做俱生身,由此而成辦了智慧法身。所以我們的身可以 分粗分的身、細微的身、極細微的身,以無上密的觀點來講所謂的 身指的是氣。 在無上密裡面說到了心無有自性,但密裡面的不共特點是說粗 分的心識不會成佛,是要透過最細微的心識才能夠成佛的。所以貢 欽喇嘛蔣揚協巴在他的一個《宗義》的著作裡面說到了:“雖然在顯 教裡面說到了可以破除所知障,但是真正破除所知障的方式並沒有 完整的詮釋。雖然顯教裡面說了境的光明,可是卻沒有說到識的光 明。也就是雖然在顯教裡面說到了空性的說法,可是如何瞭解空性 的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怎麼被安立的內容卻沒有說到,因此斷除所 知障的能力是有限的。為了要斷除最細微的所知障,必須以俱生原 始之光明瞭解空性之後才有辦法做得到,因此而斷定了——斷除最 細微的所知障唯有透過無上密才有辦法做到。” 所以第三轉法輪講到了光明無為法,這部分最詳細的解釋是在 “密集金剛”尤其是龍樹菩薩的《五次第論》裡面講得非常清楚。龍 樹菩薩對“生起次第”的這個解說有“總作”(Mdor byas)和“結 經”(Mdo bsres),而且針對“圓滿次第”的部分說到了《五次第論》, 這是龍樹菩薩自己的作品。這個(《五次第論》的)注釋由聖天菩 薩寫了《攝行論》(Spyod bsdus),之後龍覺菩薩寫了《安立 論》,之後月稱菩薩又寫了《明句論》。 龍樹父子們都一直在解釋俱生原始之光明為何,一直在解釋“密 集金剛”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如何能夠以 最細微的光明心來證悟空性、斷除最細微的所知障”,以這個目的而 去講解的,所以“密集金剛”一直在強調“如何透過瑜伽力讓我們生起 最細微的光明心”,所以在無上密裡面說到唯明唯觀的心的這個屬性 叫做俱生身。在顯教的時候,自性法身一定是無為法;可是在無上 密的時候並不這麼說,自性法身也有有為法的,就講到了最細微的 光明心。

~ "34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問:在《辯了了不了了義》裡⾯面提到認知空性的所獲,要證得空性 必須要現起空性所獲諦實成立的異異共相,讀經論的時候在詞⾯面上會 認識很多空性的界限等等,但要現起這異異共相是非常困難的,要怎 麼努⼒力力? 答:空是空什麼?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遠離一切戲論。 戲論可分有法的戲論、異共相的戲論、二相的戲論,有不同的解讀。 在瞭解空性之前,必須要確定要空什麼!如同剛剛所說的“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觀察色在哪裡的時候是找不到的。我們看到的色 法,是根據某個事物的形狀、顏色等而去施設為該物的,這個事物 的顏色並非這個事物,這個事物的形狀也並非這個事物呀。 像人的形狀並非人嘛,人指的是我們的身?還是我們的心?心 是我的心呀、身是我的身呀,後面仿佛有個操控者的“我”,這個 “我”是存在的嗎?(如果是存在的話)他在哪裡? 比如這位提問者,他的頭挺大的,那麼“我”是那個大大的頭 嗎?還是“我”的身體是這個大大的頭?隨著這個大大的頭而被施設 為“我”的身,而被施設為是漢族的“我”、藏族的“我”,而形成不同的 “我”,這些都是在施設當中存在,僅此而已。去尋找的話都找不到 啊,無尋無找當中才會有“我”的身、“我”的心。若不被此而感到滿 足,想要去尋找施設義在哪裡的話是找不到的,既非我的身、也非 我的心,從頭頂到足底去尋找這個主宰者的“我”在哪裡的話,也是 找不到的。 無上密裡面說到,在我們的心間有一個俱生原始之光明,如果 “我”是光明心的話這也是會有矛盾的,因為光明心有現起和隨眠的 時候,如果光明心隨眠的時候難道意味著“我”要隨眠嗎?這也很奇 怪! 最好的說法就是龍樹菩薩和佛護論師所說的,這一切都在名識 施設當中存在僅此而已,去尋找之後是找不到的。因為他不是自性 ~ "35 ~


聆聽:中觀寶鬘論•第一品

有啊,本來就是無有自性的,但是你卻認定有自性的話,在自性的 一個認定當中去尋找之後當然是什麼都找不到了,聽得懂嗎?謝謝!

問:為什什麼因緣所做⼀一定是刹那性的呢? 答:毗婆沙宗說到了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四個不同的階 段並非同時產生。可是經部以上這些的佛教學者們說到了,形成的 當下生本身就是滅,所以生、滅可以同時形成。因為生就是正在滅 嘛,所以就已經有了滅的作用,並非像毗婆沙宗所說的首先是生、 隨後住、之後滅等,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生的當下它就已經形成了 正在滅,正在滅的性質是不需要依賴外緣而有的,但毗婆沙宗卻認 為滅的階段的形成是需要有外緣而有的,但是經部以上的佛教論師 說到了生的因緣本身就讓它正在滅了。

結語

一方面我的身體如果要長時間在飛機上旅行的話也是很困難的, 另一方面還存在一些政治方面的因素,如果中國官方不同意(訪問 臺灣)的話也是有一點困難的,所以我沒有辦法去臺灣,但是可以 透過現代的科技,我們可以像見面般的跟你們交流。 今天針對臺灣求學的這些信徒們,非常榮幸有這樣一個機緣能 跟你們互動、跟你們進行問答交流,現場我看到了很多老朋友的面 孔,幾乎都是我認識的人,我也老了,你們也跟著老了。總之我們 今天能夠再次的見面,能夠有這樣一個機緣再次跟你們交流,我非 常得高興,謝謝你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有機會能夠像這次 一樣再次的會面。 (完) ~ "36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