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中傳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Bluerider ART
執行單位:Bluerider OPE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8 Bluerider ART Corp.
「Bluerider Open 2018 台灣⻘年藝術家發光計劃」徵件活動,係由中傳文化藝術基金會發起,委
託 Bluerider ART 主辦的公益性質活動。以「前衛概念、 獨特語言、未來潛⼒」三⼤評選標準,不
分名次、不限媒材,旨在發掘 20-35 歲具潛⼒台灣⻘年藝術家,並提供勝選藝術家一個公開展出的 發光平台。
2018 首屆「Bluerider Open - 台灣⻘年藝術家發光計劃」,於 3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二個月徵件期間, 共計收到 276 位藝術家作品參賽,初選出 41 位作品,經過評審團逐一面談,最終 12 位⻘年藝術家
勝出,過程投件踴躍、競爭激烈。Bluerider ART 邀請六位當代專業前瞻⼈士,組成義務評審團,成 員涵蓋資深當代收藏家、藝評家、藝術家、畫廊主,希以客觀實務⾓度進行評選。6 月初並公佈 12
位獲選臺灣青年藝術家名單,將於 7 月 19-22 日 於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以及 7 月 28 日 - 8 月 8 日於 Bluerider ART 仁愛館 Hall 9、Hall 10 對公眾展出。
此次 12 位勝選的台灣青年藝術家展覽主題:「Cheers! A Better Tomorrow」創作內容、形式、自 由多元,從當代繪畫、裝置、概念、雕塑、到⾏為藝術,每位藝術家的創作語言獨特豐富,展現了 台灣新世代的活力朝氣。藝術家們以⾃⾝的生命經驗和感受,發掘創作議題,透過創新手法,反映 當下社會議題、反思自我認同、展現快速消費的焦躁、或表達聽障⼈士的感官世界,探索媒材的可 能性、以及傳統技法的再創新。試圖以多元藝術創作、記錄表達屬於這一代年輕鑽⽯世代的觀點, 並推動創新的文化轉變!
Featured Artists 江蕎勤 邱世軒 林芷安 陳俊宇 陳語軒 許巽翔 許凱翔 張文堅 張育嘉 廖柏丞 劉鳳鴒 羅盈嘉
《2018 Bluerider OPEN》展訊 時間:2018.7.19 - 2018.7.22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 時間:2018.7.28 - 2018.8.31 地點:Bluerider 仁愛館 Hall9 & Hall10 (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一段 25-1 號 9&10F)
收藏家
藝術家
藝評家
張 裕 能 先生
資深藏家 大隱建設董事長 小美術館創辦人
郭 彥 甫 先生
當代藝術家 / 演員
詔藝
非池中藝術網名家專欄 典藏投資自由撰稿人
收藏家
藝評家
畫廊主
林錦義 先生
資深藏家 璟馨婦幼醫院創辦人 暨院長
林志鴻 先生
《藝術收藏 + 設計》 主編暨資深藝評家
王薇薇 女士
Bluerider ART 執行長
江蕎勤
(b. 1993)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學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研究所就讀中
《Tasty》
系列作品“Tasty”是一個糖果紙包覆著一個人的意象,反映現代社會中快速且即時的消費模式,帶 來滿足感的同時也導致了焦躁與不安。站在看似甜蜜夢幻的糖果世界裡,期望觀者能在其中反思現 實社會中看似美好卻虛幻的短暫錯覺。
©Tasty 2 │ 2017 │ 60 x 40 x 40cm │ FRP │ Unique
邱世軒
(b. 1988)
2018 京都造形藝術大學 藝術研究所畢 2011 大葉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畢
《変位体へんいたい(位移體)》
作品「変位体へんいたい(位移體)」中,利用震動的物理原理,讓球體不安定地自由位移。去除 人的意識,在不人為干預下自由形成造型。
藝術家透過「創造『偶然』去構成『偶然的造型』」,進而加以保存偶然,而這意圖同時卻也能 視為是必然。在「偶然與必然」二元對立卻又曖昧關係是藝術家所迷戀的,同時也追求「物(も
の ‧Mono)」=存在、「場」=空間、「人(觀者)」=意識,三者之間所構成的關係。抱持著對「物」 的原本.本質.根本的興趣,挖掘事物的記憶與既成事實、以及探查自然的力量。「変位体」的移 動方式是無法預測,也無法干預的「未知」,探討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的無形魅力。
© 變位體 台灣版│ 2018 │依場地而定│ 60 顆 PP 球體(直徑 75mm) 、馬達
林芷安
(b. 1992)
2016 年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6 年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中
《俯仰之語》
透過自身過往的經驗,以視覺取代聲音的表達,即視覺感官在我自身敏感度上成為一種較優勢的理 解能力,更能體會到移覺應用上的特殊性。例如,將某種聽覺轉移到視覺,藉由視覺感官強化對聽 覺的知覺與認知,判斷當下正在發生的情緒與聲音的現象是所為何物。
從自身經驗裡來闡述,我是聽到了聲音,但是辨識度不高,就是有聽卻沒能真正收到正確的訊息,
這樣的現象……讓我想透過互動裝置的效果來呈現出「環繞著視覺與聽覺」的空間裝置,一場能與 觀眾互動的作品,同時促使觀眾藉由有意識的觀察,並進入聽障人想象的的感官世界。
© 俯仰之語│ 2018 │ 33 x 16 x 27cm/each, 共 5 台│裝置設備│ Ed.2 of 2
陳俊宇
(b. 1997)
《Cauculation》
利用身體的生理機能所創作的行為。透過一定的時間,一定的量,去計算身體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 產出的量體。這樣的行為。透過一定的精密計算,算出行走的歷程裡一定時間可以利用身體給予、
回饋這些場域多少東西。作品目的在於去放大檢視一種生活日常的行為。藉由這個來觀看計算平時 渺小的事物。藉由這個動作在公開場合的行為,試圖提醒觀者去翻轉一些既定的生命經驗。
©Calculation │ 2018 │依場地而定│複合媒材│ 5 版影像紀錄及測量紀錄
陳語軒
(b. 1993)
2015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2015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畢業
《Form 系列》
區塊只是表面,路徑才是真的。 2015 年,藝術家開始了表格階段的計畫,表格的題材,就「表格」 之於大眾熟知的意義而言,藝術家試圖用它來談一種時代的反省:自我認可,以及身份被標準化、 均質化的不安。身為創作者,陳語軒反覆地經營一張「無足輕重的表格」,這些過程好比練習著舉 重若輕。藝術家認為這些格柵似的東西裡,藝術之所在於穿梭、追逐、往返的動態之間;靜置的、 已完成的作品,是為了在非創作當下的地方,指出一條路徑朝向這些動作所發生的時空。
©Form 3 │ 2016 │ 112 x 162cm |壓克⼒顏料、畫布
許凱翔
(b. 1994)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
《千里眼與順風耳》
台灣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藝,我從它們身上找到了靈感。如門神或是用木雕作成的神明像,我依著 他們的造型去尋根。它們曾是我們的過去。同時我們也在被新科技所吸引,兩者拉扯著我們的生活。 而正是這樣的衝突讓我思考並且想在兩者中找到一絲線索。如果你願意回首過去那你便能擁抱未來。
© 千里眼與順風耳│ 2018 │ 180 x 180cm │紙本、墨
許巽翔
(b. 1990)
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研究所,主修媒體藝術 就讀中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遊牧空間》
人所處於的物質三維空間中 , 是由無限的點線面所組構而成。在此作品中希望藉由單純體現空間中可 能出現的各剖線 , 將觀者的感官推至陌生之處。此作品藉由不鏽鋼網的通透性及雷射的指向性結合。
透過雷射模組將空間中被填滿的鐵絲網雕塑切出無數剖面。藉由媒材的介入將單一空間的虛實進行 擾亂及重新組構,明與暗示出存在於空間中所可能發生的線條,進而使觀者游移於展覽空間中進行 重新探索並定義對於空白空間中的自身想像。
©Nomadic Space( 雷射版本 ) │ 2018 │依場地而定│不鏽鋼網、雷射控制系統
張文堅
(b. 1998)
2017 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畢業
《鐵方舟-聽風草》
「聽風草」是「鐵方舟」計劃裏的第一部完整的作品,「鐵方舟」的「方舟」是引用聖經裏的「諾 亞方舟」。洪水清洗大地,「我」只留下各種物種裹的一對,諾亞的方舟也成為了神擁有人性中的
私心的証據,這種心情就像每次整理空間時,都要面對掉丟物件或是留下物件的決擇,而「諾亞方舟」 這場戲,正正上演在每次整理空間的時候。
「聽風草」是一種以玩具「竹蜻蜓」為藍本,所制造出來的「物種」,這種「物種」根部轉動,只
能被培育在合適的容器裏,遇到風才能轉動。在這我希望把生物中的依賴性表現出來,「風」和「針
車油」成為這個系統植物所依賴的「養份」。「聽風草」背後存在著一個義意,在現實裏,我們都
被困在一個系統裏,因為他能「供給」於你所需的,而讓你能在原地轉動著,反過來看,我們玩過 的「竹蜻蜓」顯得勇敢,對那種自由,可以不顧一切。
© 聽風草│ 2018 │ 110 x 110 x 160 cm │ 48 枝聽風草 ( 不鏽鋼焊接、軸承、針車油、玻璃試管 )、聽風草標本 ( 標本、玻璃封罩 )
張育嘉
(b. 1983)
2010 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藝術碩士 2005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藝術學士
《體操選手系列》
因為年幼有學習體操的經驗。所以在長大後發現體操這項運動是要由評審給分而不是像其他運動是 可以靠選手自身力量獲得分數,所以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不斷的向他人證明自己一般,而我
就利用體操選手的日常這個主題融入我所觀察到的生活經驗結合而成作品,型式上我利用絹本的透 明性跟圖層的概念來表現空間感跟加強畫面的層次。
© 體操男爵的旅行之 9 │ 2018 │ 42 x 42 cm │絹本膠彩、油彩松木
廖柏丞
(b. 1987)
2017 皇家藝術學院,倫敦,攝影碩士 2012 實踐大學,台北,建築學士
《遺忘之城》
遺忘之城系列作品透過建物的「消融」,捕捉城市更迭中逐步消逝的日常事物,透過後製,將照片 呈現融化、扭曲狀態,呈現都市化之下快速變遷的圖景。透過這些城市影像異化後形成的距離感、
陌生感與記憶中對建築的孰悉感產生拉扯,藉此使觀者反思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性,試圖喚 醒都市人們沉睡已久、已然消逝的記憶。
© 遺忘 - 中正紀念堂│ 2012 │ 60 x 40cm │數位噴墨輸出│ Ed.4 of 6
劉鳳鴒
(b. 1984)
2011 新竹教育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 2017 臺中教育大學 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 公費碩士班 美勞組 2018 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就讀中
《365 種逃逸的可能》
工餘時筆耕,是一場精神運動,在那當下,獲得真正自由。
文本 (text) 在拉丁文原意便是織品 (tissue),回到文字原點,以編織概念閱讀文本,觀看是經線,心
受為緯線,將生活閱讀轉譯文字線條,緩慢縫寫,文脈歷經針線牽引穿梭,拆解打散後的文字,彼 此擇取重組,篩瀝線條輪廓,文字成為有機敘說者。
自日常書寫中,勾勒與生活共振的線性痕跡,針線在筆畫點捺橫豎間往復,線條的流動,為這些看
似定著的字跡,或掩或顯,展開新面貌,再次介入,為錯合賦予不同解讀可能。媒材上選用生活物件, 試圖找尋物件本身發語權,自實用的單調乏味中解放。
©365 種逃逸的可能│ 2018 │空間裝置,約 300 x 300cm │⼝罩、⼿縫線、壓克⼒顏料、無酸樹脂
羅盈嘉
(b. 1982 )
2015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就讀中
《飄島》
在不斷移動的生命歷程中,搜尋自身的視覺位置,成為一種暫時性的影像狀態,或者說這些視覺意 象可以使觀者在其中佇足、移動、揀選,回應者某種相似的個人視像。
© 飄島│ 2017 │ 70 x 95cm │水墨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