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corpA4test1

Page 1

Artwork Catalogue Jan,2021





(Spring, 2021)

(Coming soon)

文創事業


經營理念


品牌名稱



About Bluerider ART

藝術,是心靈的最後一塊淨土

Art, the ultimate tranquility within. 延續 ' 前衛先驅藝術家 Wassily Kandinsky 康丁斯基 ' 發起 的 Der Blaue Reiter (The Blue Rider 藍騎士 ) 藝術團體

命名, Bluerider ART 由 Elsa Wang 王薇薇女士于 2013 年獨資創立。結合其多年科技企業經營管理背景,延攬熱愛 藝術專才組成專業團隊。於台灣台北市,迅速擴充至目前多 個展館,包括位於大安區精華地段的[台北· 敦仁]展館、 仁愛路林蔭大道的[台北· 仁愛]二層樓展館、以及 X by Bluerider 當代藝術館等。堅信 ' 最好的作品源自獨特的靈 魂 ',Bluerider ART 專注於 ' 找到並呈現這些具有獨特靈 魂的藝術家 ',透過優質策展、講座、藝博會、交流互動 .. 等, 深入探討不同文化間,美學、思想、表現型態,提供專業的 永續收藏服務。

Blue: 心靈,Rider: 騎士,

我們相信,藝術是豐富心靈、反映當下時代最真實的聲音! ' 捍衛心靈的騎士 ' 是 Bluerider ART 堅持的信念。


經營項目


專業策展

專業代理及推廣 東西方當代藝術家

專業收藏服務

文創商品設計與製作

異業合作

藝術品空間設計專案


創辦人


About Elsa Wang

Bluerider ART 創辦人,

美國田納西大學企管碩士,身兼國際科 技企業管理者、創投法人、收藏家、畫 廊主等多元身份。長期代理歐美當代前 衛藝術家,提供專業收藏服務。

“我生而藝術,成熟於科技,希望終生追求真理, 而這個信仰也深深影響了我在選擇 Bluerider ART 所代理的藝術家。” Bluerider ART 的創辦人王薇薇 Elsa Wang 的生命軌跡,相當豐富積極。曾經是舞者、編 舞家、攝影家、科技業創業者的她,在二次創業時,選擇了投身於藝術(2013-)這個一直 熱衷、探討美學的領域。王薇薇一次次突破自身的舒適圈和極限,善用過去在科技界、商界 的實務經驗,將 Bluerider ART 打造成為一個卓越的藝術品牌。

Bluerider ART 自創辦以來,就有著較優勢的條件能夠支撐較高的理想性。這也讓王薇薇能

夠一路以來都能夠堅持最初“分享優秀歐美藝術”的路線。在團隊經營方面,王薇薇對於團 隊成員既高度要求,一步步培養人才的成長。也同時給予信任,讓團隊能夠多方嘗試、開發 新的可能性。發展至今,Bluerider ART 陸續累積 21 位元歐美當代一線藝術家的代理,不 以單檔合作的模式試水溫。過去七年內所建立的海內外形象,讓 Bluerider ART 能夠以準 備充足的狀態,迎向新的挑戰。健全的經紀關係,為這些來自歐美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與 亞洲對話的基地。同時讓 Bluerider ART 的團隊能夠全心全意地,去瞭解藝術家特殊的發 展脈絡和可能性。並且能夠很自然地將長程經營、共同成長的心態帶入工作的各個環節。 王薇薇帶領著團隊,在旅程中走的自然而不妥協。從引進歐美藝術,到推廣華人藝術。今日 的 Bluerider ART 在台灣乃至亞洲都取得了信任,甚至在歐美也逐步建立品牌。團隊對於 新的階段已經做好準備並充滿信心,甚至有更遠、走向全世界的願景。Bluerider ART 為藝 術界帶來的,不僅是優秀的藝術家與作品,同樣也是一份具備熱情的格局態度。憑藉于此, 相信在未來的每一個七年,Bluerider ART 都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精采可期的藝術感動。


[ 台北 · 敦仁]空間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位於台北市中心,緊鄰敦仁公園,是精品、藝術、人文、品 味薈萃的大安區精華地段,展場大小近 500 平方米。



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



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



[ 台北 · 仁愛]空間

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林蔭大道的[台北·仁愛]二層樓近 2000 平方米展出空間,彈性運用, 提供專業、新潮、舒適的當代藝術展覽及活動,服務更廣大客群,達到「當代藝術、心靈淨 化」的終極願景!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代理藝術家

Bluerider ART 代理 20 多位國際藝術家皆為具有「前衛」、 「創新」、 「唯一性」、 「思辨性」與「時代性」的成熟創作者,作品中都呈現出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傾向。

Willi Siber

Reinoud Oudshoorn

Jigang Cao

Carol Prusa

Nick Veasey

Marck

Pascal Dombis

Caro Jost

Hans Kotter


Peter Krauskopf

Sven Drühl

Thierry Feuz

Angela Glajcar

Dingyi Lin

Wolfgang Flad

Ilit Azoulay

Desire Obtain Cherish

Jan Kaláb

Štefan Papčo

Eunice Cheung Wai Man

Tim Freiwald


過往展覽與活動

2020 曹吉岡個展 「When Tempera Met Shansui」展場照



2020 德國藝術家 Sven Drühl 個展 「New Landscape 4.0」展場照



2020 德國藝術家 Angela Glajcar 個展 「Terforation」展場照



2020 德國藝術家 Angela Glajcar 個展 「Terforation」展場照



2019 捷克藝術家 Jan Kaláb 個展 「Concertration」展場照



2020 品味行家 : 許益謙 董事長分享會活動照



2020 品味行家 : 許益謙 董事長分享會活動照



2020 品味行家 Panel Talk 活動照



2020 Prestige x Louis XIII 畫廊品酩饗宴活動照



2020 識富天使會活動照



藝術品


Willi Siber 威利・希伯 Germany, b. 1949

德 國 斯 圖 加 特 大 學 ( Universität Stuttgart ) 主 修藝術史。出生於巴洛克藝術歷史中心的上施瓦 本 (Upper Swabia),創作不僅承襲巴洛克藝術的 流動性、戲劇性和華麗的視覺效果,並帶入當代的 視角。曾說”我的創作源於改變”的 Siber,擅以 木質、鋼與環氧樹脂、探索物質可塑性,令他感興 趣的非僅材質的美感表現,而是突破媒材設限不停 止的研究、驗證與推翻既定的認知,而色彩的玩味 更突出其簡練風格。展覽經歷遍及歐美,2018 於

Bluerider ART 舉辦亞洲首個展。作品獲德國聯邦議院、德國駐阿根廷大使館、德意志銀行、斯圖加特國立美 術館、德國辛根市立美術館、私人美術館 Kunstwerk 與 Museum Ritter…等永久收藏。

Wall Object | 36x29x35cm | 2020 | Steel, chrome enamel

Stehende | 36x32x169cm | 2020 | Steel, chrome varnish


Reinoud Oudshoorn 雷諾・奧德霍恩 Netherland , b. 1953

德 國 斯 圖 加 特 大 學 (Universität Stuttgart ) 主 修 藝術史。出生於巴洛克藝術歷史中心的上施瓦本 (Upper Swabia),創作不僅承襲巴洛克藝術的流 動性、戲劇性和華麗的視覺效果,並帶入當代的視 角。曾說”我的創作源於改變”的 Siber,擅以木 質、鋼與環氧樹脂、探索物質可塑性,令他感興趣 的非僅材質的美感表現,而是突破媒材設限不停止 的研究、驗證與推翻既定的認知,而色彩的玩味 更突出其簡練風格。展覽經歷遍及歐美,2018 於

Bluerider ART 舉辦亞洲首個展。作品獲德國聯邦議院、德國駐阿根廷大使館、德意志銀行、斯圖加特國立美 術館、德國辛根市立美術館、私人美術館 Kunstwerk 與 Museum Ritter…等永久收藏。

H-16 | 64x60x22cm | 2016 | Frosted glass and iron

I-18 | 102 x 90 x 22 cm | 2018 | Birch waterproof plywood


Cao Jigang 曹吉岡 China, b. 1955

出生於北京,1984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 2000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 組。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曹吉 岡的作品融合東西方美學,用混生方式表現中國山 水畫中的「虛空」。知名中國藝術評論家夏可君教 授 Ph.D 談論曹吉岡作品 :「曹吉岡的坦培拉作品乃 是連接自然與生活,西方古典與中國古典,傳統與 當代,現實與夢想之間的仲介,是在趙無極與朱德 群的抒情風景抽象之後,華人藝術家所給出的另一

個新階段,這就是古典山水畫的歷史記憶與西方古典的手法觸感,經過新的極簡主義與虛薄化轉換,更為具有 東方典雅高貴的氣質與生命洗心的精神。」曾多次於中國美術館及海外展出,榮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 (1999) 並由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 ... 等永久收藏。

荒寒 6 | 200x110 cm | 2020 |亞麻布坦培拉 Tempera on Linen

2019 No.4 | 220x113 cm | 2019 |亞麻布坦培拉 Tempera on Linen


Carol Prusa 卡蘿・普魯莎 USA, b.1956

德雷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藝術碩士,主修 繪畫。現居住、創作、教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以 Silverpoint 銀針筆創作大型裝置著稱。經由銀針筆 的精密與洗煉灰階獨樹一格的創作方式,探討宇宙 生命的起源。作品曾受邀參與備受國際尊崇的美國 藝術暨文學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邀請展,創作並收錄於多本銀針筆歷史 書冊,歐美展出經歷豐富。獲全美十數間美術館永 久收藏,包括紐約美術與設計博物館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邁阿密佩雷斯美術館(Perez Museum of Art)、斯賓塞美術館、與科勒藝術中心…等等, Carol Prusa 於 2017 年獲得了 SECAC 藝術成就獎,並在 2019 年於美國佛羅里達博卡拉頓藝術博物館(Boca Raton Museum of Art)舉辦大型個展。

Threshold 91.5x91.5x45.7cm 2007 Silverpoint, graphite, titanium white pigment with acrylic binder on acrylic hemisphere with aluminum leaf, fiber optics

Wellspring 122x122x5.1cm 2015 Silverpoint, graphite, titanium white pigment with acrylic binder on wood panel


Nick Veasey 尼克.維西 UK , b. 1962

國際知名 X 光藝術家 Nick Veasey,藉由獨特 X 光 穿透本質,揭示表面下隱藏的面貌,幽默而頑童式 探索人事物內在的本質。Veasey 在世界各地擁有 豐富展出經歷,作品曾登時代雜誌封面、受邀 TED 演講、2018 於瑞典知名攝影美術館 Fotografiska 展出大型作品展,獲英國皇室威廉王子王妃及瑞典 王儲親臨觀展。其作品收藏於英國 V&A 博物館、 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時尚設計學院美 術館、德國 BMW 博物館、英國國立科學與媒體博

物館、瑞士應用藝術設計博物館…等,並為英國 V&A 美術館拍攝重要館藏古董服,跨界合作對象包括 Louis Vuitton、United Airline、Balenciaga 等等。

Smartphone Ed.5/25 | 420 x 594mm | 2015 | C-type

Alexander McQueen Bead Dress Ed. 1/5 | 118.9x150cm | 2004 | C-type print

1907 De Dion Bouton Ed.1/25 | 1189x785mm | 2017 | C-type print


Marck 馬克

Switzerland, b.1964 瑞 士 著 名 Videosculpture 錄 像 雕 塑 藝 術 家 Marck,現居住與創作於蘇黎世。曾說「錄像雕塑 是四十歲後的搖滾樂」,其獨創結合錄像與雕塑手 法,巧妙述說女性面臨的社會框架。特殊的表現手 法及跨文化的內容,使其展出遍及世界各地,受眾 多而廣泛的收藏,包括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韓 國 斗 山 藝 術 中 心、 土 耳 其 伊 斯 坦 堡 藝 術 中 心、 韓 國 私 人 美 術 館 KOO HOUSE 等等。

Waterfall Ed.AP/6 53x30x14cm 2018 Mixed media

Human clock Ed.AP/10 86x43x14cm 2019 Mixed media


Pascal Dombis 帕斯卡爾・多比斯 France , b. 1965

法國國立里昂應用科學學院主修工程科學學位,美 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修習電腦藝術。現居住及創作 於巴黎。出身工程及電腦科學的 Pascal Dombis 為 法國知名數位藝術家,90 年代開始利用電腦演算法 作為創作手法,透過撰寫簡單的程式編碼,讓電腦 進行重複性運算,操作不同變項而產出不同的視覺 影像,透過立體光柵的疊合,作品呈現特殊未來感。 Dombis 有豐富的國際展覽經歷,包含巴黎大皇宮 (Grand Palais)「 藝 術 家 與 機 器 人 」 展,55 屆 威

尼斯雙年展官方衛星展「Noise」,法國文化部於巴黎皇家宮殿 (Palais Royal) 委託客製現地計畫「Text(e) s~Fil(e)s」,巴黎白晝之夜 (La nuit Blanche),義大利阿克里當代藝術博物館等。作品由台灣國巨基金會, 布達佩斯美術館、日本大型企業 Seiko Epson Corp. Canon Inc.,韓國大邱美術館等重要機構永久收藏。

Image Is Time 110x110cm 2018 Lenticular pirnt aluminum composite

Lost Everything, All Left Traces 60x60cm 2018 Lenticular print on cut mirror aluminum composite


Caro Jost 卡蘿 · 傑斯特 Germany , b. 1965

慕尼黑大學法律學院及慕尼黑藝術學院畢業,現居 住及創作於慕尼黑。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喜歡的藝 術家,然而將這種鍾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露無遺的, 就是來自德國慕尼黑的藝術家 Caro Jost,長期追 溯以慕尼黑為大本營的抽象表現主義為主題創作。 她的創作關於時間、空間及事件,另一成名系列 Streetprints,造訪全球超過 70 個地點,將在街頭 採集的痕跡烙印在畫布上。作品曾在紐約 MoMA、 紐約 Chelsea Art Museum、威尼斯 Guggenheim

Collection 等 機 構 展 出, 並 獲 MoMA Library collection (The archives of MoMA, NY) 、Chelsea Art Museum (NY) 、Museum of the City of Munich 等多間國際重要藝術機構永久收藏。

INVOICE PAINTING B.N.February 9, 1951 60 x 60 x 4 cm | 2016 | Epoxy resin, synthetic, acrylic, digital silkscreen on canvas

Invoice Painting G.U. 18. December 1996 126 x 88 x 16 cm | 2017 | Epoxy, acrylic, digital silkscreen on shaped canvas


Hans Kotter 漢斯・卡特 Germany, b.1966

畢業於慕尼黑媒體設計學院,現居住及創作於柏 林。Kotter 以 有 機 玻 璃、 不 鏽 鋼、 霓 虹 燈、 熒 光 燈等材料的使用,以「光」作為畫筆,將光影具 象化、創造豐富多變的空間能量。全球展覽經歷 豐 富, 包 括 倫 敦 Museum of Kinetic Art、 突 尼 斯 Interference 國際燈光藝術節、維也納 Kubus Export 等。 作 品 獲 德 國 Musuem Ritter、 科 隆 MAKK Museum、 倫 敦 豪 宅 Hyde Park One, 德 國聯邦議會及眾多私人收藏。

In a bubble | Ed.2/2+AP | 60x80cm | 2019-2020 | Metal, LED, DMX-Controlle rand Plexiglass

Practice ( Diptych ) | Unique | 50x40cm each | 2016-2017 | Wood frame, plexiglass, print on paper, light arrow, LED, Powerbank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