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 #1

Page 1

J u n e

,

2 0 1 5

# 1


June , 2015 創刊號 發行人 高廣 張晏廷 總編輯 廖昱涵 主編 陳燕珩 專題企劃 劉瑞敏 文字記者 吳佳穎 黃硯琳 高廣 陳燕珩 劉瑞敏 廖昱涵 攝影記者 張晏廷 美術編輯 黃硯琳 封面設計 陳燕珩 Logo設計 王政麟 特別感謝 王文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 104 級畢業製作 提供李明璁照片


《職人》雜誌旨在介紹各行各業中 燃燒一己之精神奉獻於其志業者 專注的熱忱足以撼動一整個宇宙


總 編 輯 的


《職人》雜誌旨在介紹各行各業中,燃燒一己之精神奉獻於其志業

者,充分體現「擇自己所愛,愛自己所擇」的淋漓精神。而創刊號 選擇和《職人》團隊擁有相同目標的雜誌總編輯們,以此向他們致 敬! 1731 年,世界第一本雜誌《Gentleman》誕生,從大雜燴的剪貼簿, 演進至今日精緻而分眾化的多元樣貌。這個背負 200 多年歷史的媒 體巨人,通過各種新媒體形態的考驗,雖有跌撞、起伏,但現今仍 是世界中具有影響力的傳媒之一。 《職人》雜誌以這樣的思維出發,欲探索隱身於雜誌背後的總編輯 們。在這蜿蜒的歷史長河中,必定有一群經典的人物,他們帶領雜 誌攀上媒體界的頂峰,也締造了雜誌自身的歷史定位。故「大媒體 時代的總編輯」單元,首先帶領讀者回顧這些傳奇人物,如《ELLE》 Helene Gordon、《國家地理雜誌》Gilbert H. Grosvenor、《時代雜誌》 Henry Luce,天底下總編輯何其多,而這些人如何將雜誌和自身劃 上等號,成為一代大媒體的代表人物? 而轉到在紙媒不斷被新媒體壓著打的今日,紙本的刊物都被視為 「舊」媒體。但,也有許多人堅持紙本所帶來的實體感受,珍視這 種捧在手心上的感覺,試圖在老媒體終汲取出屬於數位時代的新雜 誌風味。如非攝影出身、從未有製刊經驗的李威儀和他的《攝影之 聲》;以《秋刀魚》連接台灣與日本的陳頤華、蔡昀儒與鍾昕翰; 打造台灣唯一的女同雜誌《LEZS》的王安頤,這些「自媒體潮流的 說書人」單元中的案例,讓我們看到這些逐著雜誌夢的人,如何突 破種種困難,在媒體被網路給堆疊的時代中,仍試著做著最吃力不 討好的事,卻又如此擇善固執。 而除了雜誌的出版端角度,另一端的閱聽眾又有什麼想法呢?《職 人》也特別邀請到 Boven 雜誌圖書館創辦人之一周筵川,以及雜誌 迷臺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跳脫產製方的看法,以重度雜誌鐵 粉的身份,分享他們身為「迷」,對於雜誌消長的看法。 最後,「推薦一本雜誌的時間」單元要邀請所有讀者給我們一本雜 誌的時間,藉由小測驗了解自己適合閱讀什麼類型的雜誌。找個寧 靜的時刻,屏除所有紛雜、斷裂的數位資訊,以《職人》做為回歸 紙本的起點,享受難得的書香吧!


大媒體時代的總編輯 她背後的她 文 / 廖昱涵

09

用觀點創造時代 建立生活

目錄

文 / 高廣

以照片為本 帶領國家地理走出困局

15

文 / 吳佳穎

21


自媒體潮流的說書人

雜誌迷的呢喃

讓攝影說話的《攝影之聲》

走進雜誌的宇宙中心

你喜歡甚麼風格的雜誌?

採訪 / 陳燕珩

採訪 / 黃硯琳

文 / 劉瑞敏

31

進擊的《秋刀魚》 七年級生的獨立雜誌夢

推薦一本雜誌的時間

51

69

雜誌,洞悉社會的窗口

十二星座 雜誌品味

採訪 / 高廣

文 / 劉瑞敏

採訪 / 廖昱涵

37

打開櫃子 看見拉子精彩世界 採訪 / 吳佳穎

43

61

71


大媒體時代

07


的總編輯

每本經典雜誌的背後,都有一個靈魂人物。 《ELLE》、《TIME》和《國家地理》雜誌,在近三百年的雜誌發展史中,締造具 代表性的定位,至今在國際間仍發揮深遠的影響力。帶領它們邁向成功的重要推 手是誰?看三位被視為傳奇的總編輯,如何運用膽試、智慧及獨樹一格的觀點, 為雜誌開創多元面貌,將自我風格化為經典。 08


09


她背後的她 Hélène Gordon

10


文 / 廖昱涵 圖說 / 劉瑞敏

優渥中不忘學習

ELLE 創刊號。

今年是 ELLE——她雜誌創辦 70 週年,這 本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女性雜誌,由人稱 「 鋼 鐵 之 翼 」 的 Hélène Gordon 創 辦。 ELLE 不僅是一本時尚雜誌,更是 Hélène Gordon 意志的延伸,她致力於解放女性 長久以來所受的壓迫,為女性穿上流行, 也裝載女權的堅強羽翼,帶領女性翱翔至 更加廣闊、無拘無束的天空。

11

Hélène Gordon 是猶太人,在俄國出生。她從 小生長在優渥的環境中,祖父和父親不但事業有成, 還兼營刊物。1920 年俄國革命期間,Hélène Gordon 舉家搬遷法國,流亡期間所帶來的危機意識,促使她 勤學,她不止精通法、英語,也對藝術頗有深究。儘 管出身名門,她深信,財富只是一時,帶得走的知識 才是一輩子受用的武器。 Hélène Gordon 在花樣年華的 19 歲,曾有過三年的 短命婚姻。顯然,她不是丈夫所預期的乖乖牌,作為 心中滿溢野心及理想的女性,家庭生活並不能滿足 她。離婚後,她在大學找到新歡,投入民族學的懷抱。 同時,她極力爭取非洲多貢族的田野計劃,展開壯遊。 沙漠蠻荒讓她得以靜下心來聆聽及記錄,也是這趟經 驗,讓她更加確定想成為記者的志向。

遇見 Pierre Lazareff 與他的巴黎晚報 回到法國後,她遇見當時《巴黎晚報》老闆 Pierre Lazareff,兩個氣味相投的媒體人一拍即合,此後, Lazareff 夫婦便攜手在法國媒體界中打拚,雖然各自 外遇時有所聞,但他們仍舊是最佳的螢幕情侶檔。 Hélène Gordon 升格為母親後,開始負責《巴黎晚報》 兒童版的事務,當時只要是出自她手的文章,總會有 最前衛的觀點。而她強大的求知欲,也使她對於各種 事務都親力親為,甚至親自閱讀每封來信,傾聽讀者 的聲音,致力做好女性及母親所需要的媒體。


視野大開的流亡歲月 不過安逸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1939 年德國入侵波 蘭,吹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號角,戰火延燒到法國。 Hélène Gordon 再次面臨流亡的命運,與同有猶太敏 感身份的丈夫,連行李都無暇收拾,便連夜穿越大西 洋,抵達美國。當時 Hélène Gordon 身上的巴黎氣 息,遇上美國開放而自由的風氣,加上她擁有的雙語 優勢,讓她在美國媒體界的發展如魚得水。 她先後在哈潑、Vogue 雜誌以及紐約時報任職,與 時尚教母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等名人交 好,也一邊學習出版及經營。反觀,她的丈夫 Pierre Lazareff 對於英文一竅不通,堂堂一個巴黎晚報的老 闆,成了美國文盲,讓他非常殷切期盼能重返法國。

Hélène 啟迪女性的主權意識,在相對保守的年代,Hélène 所創辦的 ELLE 雜誌即是流行與前衛的代名詞。

Hélène Gordon 1909-1988 1909

出生於俄國

1928

與研究員結婚

1931

與第一任丈夫離婚

1938

與報老闆 Pierre Lazareff 再婚

1939

二戰爆發,赴美避難

1944

返回法國

1945

創辦 ELLE 雜誌

1946

因病而指派 Francoise Giroud 接手總編輯

1947

贊助時尚事業剛起步的 Christian Dior

1950

挖掘當時 16 歲的碧姬芭杜,登上 ELLE 封面

1958

協助在二戰與納粹軍官相戀而避居瑞士的 Coco Chanel 回歸法國時尚圈

1966

榮獲時尚奧斯卡獎

1972

因重病將雜誌經營權轉交給 Jean-Pierre Farkas 等人

1981

ELLE 因 經 營 不 善, 轉 由 阿 歇 特 出 版 公 司(Hachette Group)接手

1988

因阿滋海默症辭世

Hélène Gordon 與丈夫 Pierre Lazareff 經歷二戰後回到法國,於 1945 年創辦了 ELLE 雜誌。

12


Hélène 與同事們討論的工作一景,而身後的牆上滿滿是 ELLE 的封面。

Hélène 正 在 和 工 作 夥 伴 討 論 雜 誌 的 細 節, 大 夥 都 認 真 聆 聽 Hélène 的意見

13

Hélène 將美國的彩色印刷帶回法國的雜誌刊物,也成功地造成 迴響;她也將她的理念融入 ELLE 雜誌裡,不只是傳達流行品味, 更希望提升女性的自主意識。


一本雜誌 帶起女權的時代躍進

時尚話語權 由「她」定義

二戰結束後,Pierre Lazareff 迫不及待想重回 法國懷抱,但早已安逸於美國的 Hélène Gordon 卻十 分猶豫,直到她的丈夫承諾讓她創辦自己的雜誌,他 們才終於又攜手踏上熟悉的土地。此時的巴黎,經過 連年戰爭,早已破敗不堪,夫婦倆決定從媒體做起, 恢復這充滿人文氣息的藝術之都。儘管當時市面上僅 有的印刷紙品質奇差,Pierre Lazareff 仍重操舊業, 創辦法國晚報,而幾層樓之隔,Hélène Gordon 承繼 了父親以及祖父的媒體人血脈,在 1945 年的冬天, 正式開啓 ELLE 的華麗旅程。

Hélène Gordon 的 前 衛, 展 現 在 各 個 面 向, 她 總 是 走 在 最 前 端。 當 時 歐 洲 的 印 刷 非 黑 即 白,Hélène Gordon 從美國引進全彩圖片,利用色彩搭配,讓文 字與圖片相輔相成,為當時的法國媒體界注入一股奢 華感。創刊號的封面上,一位金髮碧眼的模特兒, 穿著別緻的緊身正紅軍外套,戴著帽子,手裡抱著 一隻的三色貓,臉上滿是笑意。這正是 ELLE 的經典 風格——出乎意料卻又迷人,初試啼聲就獲得廣大迴 響,讓高級時尚的伸展檯延伸至街頭。她同時也預見 各種流行的興起:她成為迪奧、聖羅蘭的伯樂,在他 們尚未發跡前給予各種協助;而與瑪麗蓮夢露並稱西 方流行文化性感象徵的碧姬芭杜,也是因為 Hélène Gordon 在月台上的偶然一瞥,把她帶上 ELLE 雜誌封 面,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法國攝影師 Frank Horvat 曾言:「Hélène Gordon 即 ELLE。」的確,Hélène 的法文念做「elle’n」,ELLE 就是一本以她自己命名的雜誌,也同時貫徹了她的風 格與理念。Hélène Gordon 在美國接收多元媒體的洗 禮,替當時的雜誌注入一股全新的面貌。透過這本雜 誌,她想對女性傳達的不僅是外表的穿搭,更是內在 的生活指南。她認為女性不該除了配給券外什麼都沒 有,而要懂得享受摩登生活;應探索自我,而非成為 受支配的對象。也是時候擺脫戰後的落魄,重新享受 人生。因此,舉凡度假、戀愛、下廚、離婚等議題, 在 ELLE 內應有盡有。知名作家科萊特(Colette)、 女權主義者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等人的文 章,更是每期常客。

傳奇永不落幕 ELLE 對於時尚界的影響是全球性的,不侷限於法國本 土。1950 年代,ELLE 風潮開始走出法國,在美國時 尚界引起關注,影響力更延續至今。Hélène Gordon 的晚年,飽受阿滋海默症折磨,疾病逐腐蝕她的記憶。 她可能忘記了一切,但她傳奇的一生與 ELLE 雜誌的 影響力,不會被世人遺忘。

藉由時尚,Hélène Gordon 啟迪女性的自主意識,將 時代的束縛,一件一件從女性的身上褪去。當時的女 性,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必須穿著裙裝,無法禦寒。 ELLE 雜誌卻主張女性冬天應著褲裝工作,獲得廣大響 應,解放了傳統的陋習,堪稱時尚民主化的里程碑。 Frank Horvat 曾 表 示,Hélène Gordon 從來不 讓 女 性 覺得自己是次等的;但現在很多的雜誌,卻不斷強調 女性充滿不完美,讓她們總想要改變自己。

14


15


16


用觀點創造時代 建立生活 17

Henry R. Luce 亨利魯斯被譽為雜誌史上最成功的發 行人,他開創了周刊的雜誌形式,堅 持「有觀點」的報導內容,他手中的 《時代》、《財富》和《生活》三大 雜誌,為美國新聞界帶來無人可及的 影響力。他傳奇的一生,不僅是時代 的印記,也向眾人揭示了一本雜誌如 何影響國際情勢,改變世界。

1940 年代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 國際局勢動蕩不安,美國時代雜誌創 辦人亨利魯斯,在雜誌中發表「美國 世紀」一文,呼籲美國應扛起責任, 介入二次大戰,以領導全球,並率先 直說二十世紀將是美國的世紀,而歷 史結果印證了他的先見。


左:亨利.魯賓遜.魯斯(Henry Robinson Luce) 出生於 1898 年 4 月 3 日中國登州 於 1967 年逝於美國鳳凰城,享年 69 歲

右:1935 年,亨利魯斯與第二任妻子克萊兒.布茲結婚。

與克萊兒相遇 1898 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獲勝, 並因門戶開放政策,美國勢力得以 進入中國。亨利魯斯正好在這年出 生, 那 是 美 國 邁 向 世 界 舞 台 的 開 始。亨利魯斯出身於保守的宗教家 庭,父親是北美長老會在中國的傳 教士。受到父母的影響,亨利魯斯 充滿宗教情懷,加上在中國的成長 經歷,使他一直對中國有很深厚的 情感。 十五歲那一年,亨利魯斯第一次回 到 父 親 的 家 鄉 美 國。 他 在 就 讀 霍 奇克斯(Hotchkiss)學校期間,就 顯 露 出 對 刊 物 編 輯 的 興 趣, 擔 任 Hotchkiss 文學月刊的主編,並結識 後來一同創辦《時代》的夥伴─

布蘭特 ‧ 海登(Briton Hadden)。 兩人在 1923 年創立《時代》雜誌, 開創周刊媒體的先河,推出的即時 新聞深度報導,廣受大眾喜愛。亨 利魯斯在時代雜誌創刊號提到,這 本雜誌的目的為了在當時資訊爆炸 的時代,揀撿重要新聞,提供給生 活忙碌又期望得到訊息的人們,這 也是時代雜誌成功的原因。而後在 二次大戰爆發前,亨利魯斯又創辦 《財富》雜誌,買下《生活》雜誌, 在四零到六零年代初,成為美國最 大的報刊發行人。 事業有成的亨利魯斯曾有過兩段婚 姻,他的第二任妻子克萊兒.布茲 是知名劇作家,曾撰寫百老匯暢銷 戲劇《the women》。

她 年 輕 時 熱 衷 推 動「 女 性 參 政 權」,曾被艾爾瓦.貝爾蒙(Alva Belmont) 僱 用 於 全 國 婦 女 黨。 與 亨利相遇前,克萊兒早已涉足雜誌 界,擔任《VOGUE》的專欄作家與 《Vanity Fair》的編輯成員。 一板一眼的亨利魯斯與美豔動人的 克萊兒 ‧ 布茲,在 1935 年結婚。 相處三十多年裡,克萊兒深受亨利 影響,對中國土地情感很深,他們 曾一起會訪蔣中正夫婦,克萊兒也 曾提到:「不論在戰場上或飛機上 看,東方和西方本是毫無分別的。」 她 在 紀 實 報 導 上 有 所 成 就, 曾 以 《時代》通訊員身份報導歐洲戰況, 二戰期間也深入太平洋戰爭報導美 軍戰況。

18


年 1967 月 3 日的雜誌封面,對時代雜誌偉大的創辦人與總編輯亨利魯斯的逝世,表示哀悼與紀念。 10

19

出生在中國登州

進入 Hotchkiss 高校就讀,認識未 來創辦雜誌的合作夥伴─海登

海登去世 亨利魯斯成為 時代雜誌唯一負責人

1898

1914

1929

1916

1930

進入耶魯大學就讀

財富雜誌發刊


與克萊兒結婚

刊登《美國世紀》一文 魯斯夫婦首次與蔣介石夫婦見面 魯斯夫婦再度訪華 / 二戰結束

2 月 28 日逝世於鳳凰城

1935

1941

1967

1945

1936

1942

1964

生活雜誌發行

克萊兒當選康乃狄克州國會議員

4 月 16 日辭去時代雜誌總編輯

善用紙媒引領社會輿論的方 向 亨利魯斯的媒體影響力甚大,1936 年他買下《生活》雜誌。有別於《時 代》雜誌對於新聞事件的深度報 導,《生活》利用大量照片吸引讀 者。當時,擁有《財富》、《時代》 和《生活》的亨利已能輕易地影響 美國社會對議題的立場。 1941 年亨利在《生活》刊登《美國 世紀》,呼籲美國應領導全球、介 入世界大戰。這篇社論引起美國社 會巨大迴響,眾多民眾對於國家遲 遲不加入二次世界大戰感到不解, 開始嚴厲地批判羅斯福總統「孤立 主義」的不作為。 亨利魯斯認為美國在這世界上有重 要的使命,也因此時代雜誌的內容 中常顯露他個人的理念和使命感。 對他而言,這本雜誌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將美國的生活方式,及自由文 明推及到各地。儘管如此,中國在 亨利心中的地位絕不遜於美國,亨 利對中國土地無法忘懷的情感,甚 至讓《時代》的新聞專業遭受質疑。 在政治觀點上,亨利與克萊兒始終 堅信中國的唯一領導者是蔣中正, 更不避諱嚴加批判擁抱無神論及社 會主義的共產黨。蔣中正與蔣宋美 齡多次登上《時代》封面,文章內 容多是讚揚蔣中正政府明智的決定 與政治理念。相反地,中國共產黨 領導者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 人,卻是以扭曲的形象,放在《時 代》封面。

亨利魯斯的偏頗立場在美國對華政 策上有絕對性的影響,美國援助蔣 中正糧食與軍事武器的決定,與亨 利旗下媒體吹捧蔣中正有高度相關 性。太平洋戰爭期間,克萊兒以《生 活》戰地記者的身分採訪緬甸戰 役,當時,蔣中正認為美國的軍力 援助不足,假借宋美齡之口向克萊 兒求助。後來,克萊兒回國,直接 上報國務院轉述蔣氏夫婦的請求, 美國便增加援華物資與軍力。

一九四二年,克萊兒以共和黨員身 分當選康乃狄克州的國會議員。競 選期間,在亨利魯斯的督策下,《時 代》與《生活》雜誌利用克萊兒第 一線採訪戰地的經歷,塑造其新聞 工作者的形象。克萊兒曾用「珍珠 港之恥就是羅斯福先生之恥」批評 羅斯福總統,也利用支持參戰創造 世界共同和平為口號贏得選民支 持,與亨利魯斯在《美國世紀》一 文中的表述相互呼應。

《時代》雖受歡迎,但其不客觀的 立 場, 曾 使 一 名 資 深 記 者 白 修 德 (Theodore Harold White) 憤 而 離 去,他曾對亨利魯斯說:「如果《時 代》明確地、無條件地支持蔣介石 的話,我們就沒有對千百萬美國讀 者盡到責任。」

儘管兩人的婚姻到了晚年並不美 滿,但在媒體之路與政治理念上, 亨利魯斯有克萊兒 ‧ 布茲的陪伴 與支持,中國是他忘不了的故鄉, 美國是他引以為傲的強權,他創造 《時代》,建立《生活》。對於新 聞議題有自己明確的觀點,認為人 本身永遠無法客觀。

編織理想中的家鄉 亨利魯斯與克萊兒畢生堅持自由貿 易且反對社會主義,兩人皆是美國 共和黨黨員,克萊兒後來更擁抱與 亨利相同的政治理念選擇從政。亨 利對於羅斯福總統在政治上的表 現,及對蘇聯的外交政策極度不滿 意。羅斯福在任期間《時代》與《生 活》雜誌刊登不少批評他的文章。

亨利曾在一次的訪談中說:「給我 一個自認為客觀的人,我會告訴你 他只活在想像中。」

白修德與亨利魯斯的合照。白修德是 當時知名時代派駐中國的記者。 後來因為不苟同亨利魯斯對蔣介石報 導的偏袒,進而辭職離開時代雜誌。

20


21


以照片為本 帶領國家地理 走出困局 Gilbert H. Grosvenor

22


文 / 吳佳穎

《國家地理》創刊初期是本單調乏味、充滿文字的學術性雜誌,當時流通量 僅有 900 份,但如今卻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地理雜誌,流通量超過六百萬份。 《國家地理》不僅文字生動,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照片,作品登上《國家地理》可以說 是攝影家的夢想,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 Gilbert H. Grosvenor 的領導。Grosvenor 帶領 《國家地理》長達 50 年,在這 50 年裡不僅確立了《國家地理》讓照片不再扮演陪襯角 色的報導風格,也讓《國家地理》在報導之餘也致力於環境、文化的保存。 搶佔先機,以照片帶領 《國家地理》走出風格 《 國 家 地 理 》 在 Grosvenor 擔 任 全 職總編輯前,是由四位自願的編輯 分別負責陸、海、空及藝術四大部 分,內頁大多被文字、氣象圖或相 關圖表填滿,幾乎沒有照片的立足 之 地。 直 到 1897 年,Grosvenor 的 岳父 Alexander Graham Bell 接任國 家地理學會的執行長之位,但 Bell 本 人 意 願 不 高, 因 而 聯 絡 了 當 時 在 君 士 坦 丁 堡 Robert College 任 教 的 老 朋 友, 亦 即 Grosvenor 的 父 親 Edwin A. Grosvenor,表示願意提供 工作機會讓他的雙胞胎兒子到美國 工作。

Marden 的 建 議 下, 接 受 攝 影 師 以 35 毫米膠片照相機取代大體積、三 腳架的老式照相機。延續 Grosvenor 對新科技的接納,《國家地理》也 是較早使用數位照片的雜誌。 但 1950 年代時,Grosvenor 卻反常 地對電視不屑一顧,固步自封使得 《國家地理》的銷量逐漸下滑,直 到他的兒子第三任總編輯 Melville Bell Grosvenor 接 任 後, 才 擁 抱 電 視,以紀錄片開創雜誌的新格局。 此後國家地理雜誌不再只是雜誌, 而兼營影片,讓許多探險家變成明 星,並發展相關事業,使得《國家 地理》邁入嶄新里程碑。

以筆為劍 推動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 1915 年,Grosvenor 在 Stephen Mather 的 邀 請 下, 拜 訪 位 於 美 西 的內華達山脈(現今的紅杉國家公 園 )。Stephen Mather 長 久 以 來 不 斷提倡政府應以專責、獨立的機構 來保護自然景觀。這次的走訪後, Grosvenor 被山裡的美景感動,不僅 出資買下附近大片的森林贈與紅衫 國家公園,更發揮媒體力量,出版 特刊《Land of the Best》鼓吹議會 通過《國家公園組織構成法》。

Grosvenor 接 受 了 Bell 的 好 意, 並 與 Bell 的女兒 Elsie May Bell 相識、 結婚。當 Bell 第一次帶著 Grosvenor 走進雜誌辦公室時,地上都是從報 攤回收的《國家地理》,當時雜誌 甚至是債台高築,即便經營情況如 此 惡 劣, 但 Grosvenor 仍 接 下 了 這 份挑戰。 自幼在土耳其長大的 Grosvenor,從 小受到多元文化的耳濡目染,地理 對他來說就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而不是呆板的文字,因此在擔任總 編輯時,Grosvenor 大膽進行革命, 在雜誌中加入大量照片活化版面, 這在當時以「學術性雜誌」起家的 《國家地理》來說可以是創舉。但 之 後 的 銷 售 成 績 證 明 了 Grosvenor 23 獨到的眼光。之後在攝影師 Luis

左圖為早期尚未改版,以文字為主體的《國家地理》。 右圖為 1985 年 6 月出版的《國家地理》,聞名全球的「阿富汗少女」。


(右)與妻子 Grosvenor (左)兒子 Elsie May Bell (中)的合影。 Melville

「審查法案前要確定每個議員桌上 都 有 一 本《Land of the Best》。」 Grosvenor 如此說道。此舉促成美國 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使得美國國 家公園由原先紛亂、良莠不齊的私 人經營,轉由國家機構專責管理, Mather 則擔任首任國家公園管理局 局長。其後在 1918 年 Grosvenor 協 助成立卡特邁國家公園。

政治冷感?以認識代替批判 在 環 境 議 題 上 採 取 開 放、 熱 情 的 探 索 態 度, 但 在 政 治 議 題 上, Grosvenor 擔任總編輯期間經歷兩次 世界大戰、經濟蕭條、冷戰前期,

Grosvenor 卻 顯 得 保 守, 並 提 倡 中 立、正向的新聞報導方式。當時的 《國家地理》僅專注於對地理、人 文景觀的報導。 1914 年時出版《Young Russia. The Land of Unlimited Possibilities》在 上百頁的報導裡,文字伴隨大量照 片,帶領讀者深入俄羅斯,認識俄 羅斯的風土民情。在這些照片中, Grosvenor 以地方小人物的照片,包 含工人、商人、農民、工匠等,取 代獨裁者及其家人作為照片主軸, 讓讀者更貼近俄羅斯平民的生活, 並在文章中多次連結俄羅斯與美國 在歷史上的淵源,Grosvenor 希望能

因此建立美俄間的友好關係,但隨 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羅斯陷 入混亂而希望破滅,但《國家地理》 仍持續撰寫上百篇與俄羅斯相關的 文章。 比起選邊站,Grosvenor 更希望《國 家地理》能扮演兩國民眾互相認識 的橋樑。《國家地理》首位外籍記 者 Maynard Owen Williams 如 此 形 容 Grosvenor,「他的目光聚焦在不 同地區的景致,他的耳朵停留在巴 別塔時期,並準備蓋座橋樑來聯繫 各地的人們。」 20 世紀初這樣的報導方式看來創新

24


而大受歡迎,但到了 1950 年代,《國家地理》卻因 立場過於保守而遭致批評,且因無視電視的發明,導 致銷量下滑。最後 Grosvenor 在 1954 年,78 歲時卸 下擔任 50 年的總編輯職務。

1875

出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

1897

於 Amherst College 畢業取得文學學士 學位。同年到《國家地理》工作。

1900

與 Elsie May Bell 結婚。

1903

擔任《國家地理》首位全職總編輯。

1909

《國家地理》出資贊助探險家 Robert Peary 至北極極點探險。

1915

走訪美西內華達山脈,致力於推動《國 家 公 園 組 織 構 成 法 》, 並 出 版 特 刊 《Land of the Best》鼓吹議會通過法案。

1920

轉任國家地理學會執行長。

1934

贊助潛水家 William Beebe 進行水下探 險,並創下當時潛水世界紀錄,潛水深 度達 3028 英呎。

1954

卸下國家地理學會執行長職務。

1966

逝世於加拿大布雷頓角島。

探索未知,用照片帶讀者看遍世界 從雜誌賺進大筆金錢後,擔任國家地理學會執行長的 Grosvenor 將收入轉投入探索未知的世界,期望能將未 知的世界帶到讀者眼前。在 1909 年國家地理學會出 資贊助探險家 Commodore Robert Peary 出發前往北極, 為讀者帶回極地風光;1939 年潛水家 William Beebe 則創下了當時潛水的世界記錄,潛水深度達 3028 英 呎。 此外,羅漢果的學名 Siraitia grosvenorii 便是為了紀念 在 Grosvenor 的領導下,國家地理協會多年來贊助探 險隊,讓探險隊在自由不受限的情況下對中國進行地 理、植物學上的考察。這些投資讓探險家為《國家地 理》的讀者帶回人類第一張到北極的照片、第一張海 底照片,並確立新聞攝影的規格,Grosvenor 甚至被尊 稱為「新聞攝影之父」。 雖然被迫卸任,但 Grosvenor 對《國家地理》的影響 卻延續至今,《國家地理》不僅報導環境、人文題材, 更化報導為行動,致力於相關議題的保護。1985 年攝 影記者 Steve McCurry 拍下著名的封面阿富汗女孩後, 花了整整 17 年的時間尋找照片中那琥珀綠眼睛的主 人 Sharbat Gula,2002 年尋人成功後,《國家地理》 成立阿富汗女孩基金,致力於提升阿富汗女孩及年輕 婦女的教育慈善組織,2008 年納入男童擴大協助範 圍,並更名為阿富汗兒童基金。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 照片帶來的傳播效果。

25


年, Grosvenor 遠赴埃及與獅身人面像合影 1928 照片由攝影師 Donald McLeish 拍攝。

〈 Young Russia. The Land of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報導,以俄羅斯平民為拍攝對象, 1915 沒有任何一張俄羅斯沙皇、皇室成員的照片。

26


攝於 2012 年,攝影師 Cory Richards 於攀登巴基斯坦境內加舒爾布魯木 II 峰(Gasherbrum II)時所拍攝。

27


《國家地理》每年會舉辦讀者投稿的攝影大賽,圖為 2014 年的優等獎 照片攝於印度南部村落 Kaveripattinam,為每年三月舉辦的 Mayana Soora Thiruvizha 祭典。 Mahesh Balasubramanian / 攝影。

28


每個艱難的時代,都有義無反顧做夢的人。 在一般人熟知的商業雜誌之外,其實有群獨立雜誌工作者,為了理想默默堅持 著。《秋刀魚》、《LEZS》和《攝影之聲》分別關心日本文化、女同志議題和 攝影藝術。看三位總編輯如何發揮「獨立」運作和思考的精神,用手中的刊物, 向讀者揭示他們的觀點和態度,為雜誌界帶來新的刺激。

自媒體 29


潮流的說書人 30


31


讓影像說話的 《攝影之聲》 李威儀

32


在人手一台相機的現今,人人都能按下快門,拍一張好照片。但為什麼要攝影? 照片在感官審美之外,還能有哪些思考?這些問題在台灣長久缺乏討論風氣。提 到攝影,除了有關器材和技術的雜誌書籍,台灣幾乎沒有刊物談論攝影的創作和 文化面向。李威儀秉著回歸攝影本質的理念,獨自創辦《攝影之聲》(Voices of Photography;VOP),不僅要告訴讀者「影像會說話」,更進一步探究影像究竟 在說什麼。

採訪 / 陳燕珩

在視覺感官之外

看見觀點

「我想辦一本自己想看的刊物。」李威儀的初衷很 簡單,卻很瘋狂。新聞背景出身的他,從未接受過 攝影科班的訓練,只在大學新聞攝影課程上接觸過 靜態攝影,累積了一些作品。但他喜歡研究攝影, 理解影像,也覺得台灣需要自身的影像觀點及攝影 脈絡的整理。既然沒有人願意做這種缺乏市場性的 刊物,他索性自己試試。2011 年,三十歲的李威儀 辭去穩定的記者工作,第一本《攝影之聲》在同年 九月正式出刊。 儘管李威儀過去從事文字工作,但他沒有出版整本 刊物的經驗。攝影及藝術評論,更是攝影領域中更 小眾的一塊,最初創刊時,李威儀根本無法想像自 己的讀者在哪裡。但他總認為,肯定有像他一樣的 人,想看更多攝影思考、哲學問題、後設響應等文 化性的討論。而事實證明他的確沒有低估讀者的理 解力和品味,《攝影之聲》推出後,得到很好的迴 響。

33

雖然在幾乎未知的狀態下開始發行刊物,但李威儀 腦海中的內容方向始終很明確。《攝影之聲》每期 都會設立特定主題,與相關的藝術家對談,介紹他 們的影像作品、創作想法及處理方式。也會針對攝 影文化,請評論家和藝術家談他們的思考。另外, 李威儀也為郭力昕、張世倫等攝影評論家設立專 欄,定期向他們邀稿,豐富更多思考觀點。 《攝影之聲》是一本很具李威儀個人風格的雜誌, 因為所有的單元內容,都是他心中攝影地圖的反 映。他強調不止要「看」,更要「閱讀」影像,大 部份的攝影雜誌只停留在視覺感官的刺激,但《攝 影之聲》帶讀者去理解、分析,進而思考照片背後 的意義。「這也是我認為身為影像編輯必備的能 力。」李威儀說。


2011, 9 創刊號:新紀實

2012, 1 第三期:走出現實

2014, 7 張照堂專號

2015, 6 第十五期:影像的左邊

李威儀的工作室充滿文青的氣息。

34


影像與文字並重

提升攝影層次

翻開《攝影之聲》會發現,雖然這是一本以影像爲 主的雜誌,但是文字的比重很高,幾乎與影像對分 版面。李威儀認為,與其說這是本影像雜誌,其實 他做得更像一本「觀念的對話錄」。除了給讀者看 作品影像之外,更希望他們看見作品背後的意涵, 進而有所啟發。 李威儀在編排影像上,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如 果創作者本身有自己的敘事結構,他會參照故事的 說理脈絡編排照片。但有些時候他從藝術家手中拿 到的是零散的照片,這時他便會根據自己的理解, 綜合考慮照片的性質,例如是否需要透過數量產生

35

意義、跨頁能否產生不同的張力,或是照片間的對 應關係能否回應創作者的理念。而在文字部分,李 威儀特別提到,最初他在思考《攝影之聲》的內容 結構時,就已決定將多數訪談內容,用對話的方式 處理。李威儀說,部分文章內容會涉及深層的討論, 以及進階概念的理解,對於一般讀者而言,確實可 能形成閱讀的門檻。但他並不希望《攝影之聲》變 成學術性質的評論刊物,失去與一般讀者溝通的目 的。用與藝術家對談聊天的方式呈現,讀者較能閱 讀吸收,更重要的是,應該讓藝術家以第一人稱自 我闡述理念,「我不需要幫他們加以塗抹,他們自 己可以詮釋自己。」李威儀說。


除了介紹藝術家的作品之外,李威儀所企劃的主題 中,寫實、紀實與社會性一直是重要的取向。他希 望雜誌中的影像,能與社會產生連結。「不能只討 論攝影,也要了解歷史、文化面向,進而看它們與 攝影的關聯。」李威儀舉例,要討論台灣現今攝影 創作的環境,不能光談創作本身,必須回頭看它的 歷史。 如同 2014 年太陽花學運後,《攝影之聲》九月推 出「抗議、行動與影像」。當期透過各種抗爭照片 及影像,從台灣、香港、中國和日本的反叛運動場 景,帶讀者回顧各地社會運動發展歷程,追尋抗議 攝影和影像政治的軌跡。對李威儀而言,這些影像 並非單純的感官藝術,如果影像的意義得以延伸到 歷史、社會與文化的討論上,人們口中的「攝影」 就會變得更多元豐富。

在有限資源中創造最大價值 《攝影之聲》在許多讀者眼裡,是一本質量很高的 影像雜誌。李威儀也憑藉他對攝影深入的觀點, 2013 年奪下第 37 屆金鼎獎雜誌類最佳主編獎。儘 管這本雜誌被視為台灣具代表性的獨立刊物,但其 實《攝影之聲》至今編制依然只有兩人,李威儀和 夥伴錢怡安必須負責所有編務和行政事務,工作非 常繁重,有時甚至無法如期雙月發行。

2012, 6 第五期:記憶 Memory

本以為定期推出高質量的影像評論雜誌,對主編而 言會是一件傷神的事。但李威儀笑說,企劃內容完 全不是問題,他對攝影一直有很多想法等著執行, 反而很多時間是花在繁瑣的行政事務上。此外,包 含企劃內容、聯絡藝術家、採訪、邀稿、版面作業、 看印刷、寄書和回應讀者,全是李威儀的工作範疇。 「我的生活就是這些,它很緊密跟我結合在一起。」 也因為《攝影之聲》沒有廣告,他們完全是依賴當 期收入支撐下期的發行,所有資金皆來自零售和訂 閱。每個月大約發行兩千兩百本,賣完就絕版,即 便有部分讀者希望可以回購過期雜誌,他們也沒有 足夠經費再版。 李威儀形容,他們每期就是靜靜地出版,沒有大型 宣傳活動,只有一個網站;更沒有足夠人力,兩個 人包辦所有事物。但因為參加一些書展、藝術節, 透過邀稿認識藝術家,以致國外有不少人知道《攝 影之聲》。也因為這本刊物與其他攝影雜誌不同, 他們除了創作本身,更強調在整體脈絡中看攝影的 各個環節,「於是靠著讀者口耳相傳,我們竟也走 到今天。」李威儀笑說。

攝影之聲在視覺呈現上張力十足。

採訪結束時,李威儀奔跑趕回郵局,繼續將早上才 剛印好的雜誌,分裝寄送給讀者。讀者也許看不見 他淋著雨仍然心繫工作的神情,但看過《攝影之聲》 的人可能都會同意,這絕對是一個有觀點的人所創 造出有溫度的雜誌。

36


進擊的

七年級生的獨立雜誌夢

37


38


ぐらとん.ひだか

秋刀魚,除了食物之外,你還可以有其他想像!《秋刀魚》是黑潮文化出版社的 第二本刊物,專門提供日本資訊。在媒體界一股「新媒體」、「數位化」概念的 席捲之下,平均年齡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將一身熱血投入在被視為老媒體的雜 誌。 採訪 / 廖昱涵 攝影 / 張晏廷

三人團隊化夢想為熱忱 雜誌實驗進行式 走進《秋刀魚》落腳於信義國小內的辦公室, 裡頭只有一張大方桌及幾張椅子,一如這本雜 誌的氛圍,帶有設計感的極簡風。連人員編制 也承襲這種簡單,難以想像這樣豐富的雜誌出 自僅有三人的團隊——行銷企劃陳頤華、攝影 師蔡昀儒及營運負責人鍾昕翰。 他們三人從學生時期就曾參與校刊編輯,對於 雜誌的熱愛,不只是空談。陳頤華、鍾昕翰共 同成立「黑潮文化出版社」,藉著洋流傳播文 化的象徵意義,期許自己未來能挑起重任。他 們先是出版以台灣小鎮文化為主的《藍鯨》, 而後推出《秋刀魚》日本文化誌,兌現做雜誌 的夢想。

39

三人雖各自負責不同業務,但桌上同樣堆著滿 滿的外國雜誌,隨便拾起一本,便滔滔不絕、 眼裡冒出狂熱。陳頤華認為,雜誌「是一個當 下的歷史切面」,他們知道現今網路當道,有 強大的渲染力,但同時也會被淹沒在茫茫的資 訊海中。而雜誌能給予實際的感受,每個觸摸 都是與讀者的溝通,「光是從紙面,你就可以 摸出他對於這本雜誌的態度」,陳頤華摸著手 邊的線裝本雜誌說著。他們醉心於雜誌帶來的 「歷史感」,時效可以被延伸,只要一本在手, 不同時間翻開,都是不同的體驗與驚奇。


左上:《秋刀魚》行銷企劃陳頤華 左下:《秋刀魚》營運鍾昕翰

右上:《秋刀魚》攝影蔡昀儒 右下:《秋刀魚》的創刊號以百科全書式的「100 種日本」與讀者見面,目定在於不要受到定位。

40


《藍鯨》是黑潮文化出版社的第一本刊物,介紹高雄哈瑪星地區的歷史文化,出版後大受好評,也因而產生了同樣深入探討文化的《秋刀魚》。

41


從藍鯨到秋刀魚 串連臺灣與日本 提到《秋刀魚》,不得不提及《藍鯨》。《藍鯨》 取名自橫躺形式的古臺灣地圖形象,這本僅介紹高 雄哈瑪星地區的獨立刊物,推出後卻獲得廣大好 評。深入哈瑪星時,也讓陳頤華一行人感受到臺灣 與日本之間又愛又恨的交織與羈絆,興起創辦《秋 刀魚》的契機,並希望進一步擴大讀者群。這本雜 誌名稱也是大有巧思,取自日本如秋刀魚一般狹長 的國土形狀,且電影《秋刀魚的滋味》中酸澀的情 感,正如同臺日之間曖昧的關係。 除了臺日間情愫外,日本也是亞洲國家中的領頭 羊,擁有豐富的資訊。許多臺灣人對日本有興趣, 卻受限於語言障礙,所以《秋刀魚》從臺灣的角度 出發,定期到日本採訪,將資訊轉譯給華人讀者。 2014 年十一月推出的創刊號,以百科全書的方式, 用 100 種面向介紹日本,這些面向同時也是未來 封面的伏筆,不使《秋刀魚》被讀者定位。陳頤華 表示,第一年的內容將以安全牌為主,希望養成讀 者口味和彼此默契後,未來能嘗試小眾或嚴肅的議 題,這也是獨立雜誌的好處,可以不被「長官」、 「市場」牽絆,而是注重資訊傳播者本身的角色。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堅持嘗試新模式 正因希望成為一本更大眾化的雜誌,《秋刀魚》一 開始就定調要使用較好的材質、與設計師合作提高 質感。以臺灣雜誌而言,定價 250 元不算便宜的價 錢,但他們也非隨意而為,而是希望與讀者建立「一 分錢、一分貨」的良善關係,不讓讀者覺得雜誌是 用百元鈔就能買到的消費品。陳頤華從倉庫裡拿出 《秋刀魚》創刊號,笑說:「全宇宙應該只剩這不 到十本了。」他們精準地拿捏發行份數,從創刊號 的 3000 本,至今第三期已追加到 4500 本,庫存皆 所剩無幾,成功降低倉儲壓力。雖然沒有猛爆性的 成長,但從海外訂戶的加入,可見「穩紮穩打」的 策略逐漸奏效。

《秋刀魚》的收入以銷售及廣告為主,目前正在嘗 試將廣告與雜誌調性融合。陳頤華表示,跟廣告主 下訂時,就會先告知雜誌走向,將廣告做一些風 格調整以配合雜誌。一來可以讓廣告主參與雜誌發 展,二來也改善台灣雜誌廣告的互動方式。雖然交 給代理商自然可以省事,但雜誌閱讀的一致性就會 被忽視。《秋刀魚》的堅持,換來讀者閱讀的順暢 感,卻犧牲收入。講到這裡,陳頤華突然轉為哭腔 說到:「請大家多支持!哈⋯⋯或許我們撐個幾年 就放棄了也說不定。」他雖然總是開玩笑地說著, 但在那雙彎彎的眼睛中,展露無比的堅毅。 身為一本獨立刊物,卻在各大通路甚或網路平臺都 能買到,不禁讓人好奇他們如何做到這點。陳頤華 謙遜地說,這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下的果實。 他以《小日子》等生活風格雜誌為例,他認為這些 前人的嘗試,讓通路對於新刊物有信心,進而形成 新的合作模式。蔡昀儒也表示,放眼臺灣書店的雜 誌區,架上雖然堆疊眾多刊物,但看來都大同小異, 也讓消費者產生怠惰感。而通路願意大開方便之 門,或許也是對於臺灣雜誌市場疲乏下的一種新嘗 試。

小事業大野心 秋刀魚游向世界 《秋刀魚》積極走訪日本各出版社,希望成為臺日 間溝通的橋樑,更企圖達到東西文化的交流,積極 拓展海外訂戶。陳頤華雖然頻頻以「小 baby」謙稱 自己雜誌的不成熟,但對談中總是有條不紊的他, 不禁讓人期待《秋刀魚》未來的發展。在媒體人都 忙著向前追循著各種科技時,黑潮文化出版社回頭 擁抱著源遠流長的雜誌,希望藉由多元的風格,增 添雜誌的可能性,證明老媒體也能迸出新滋味。

42


王 安頤 打開櫃子 看見拉子精彩世界

43


王 頤 44


從生活著手

打開櫃子走入社會

提起創刊緣由,王安頤說到,五年前感受到台灣社會 漸漸開放,越來越能接受同志關係,同志運動也如火 如荼展開,但社會上卻沒有一本專為女同志打造的生 活刊物。之前雖然有《女朋友》(台灣第一本女同志 雜誌),但《女朋友》的報導多偏向女性主義,以議 題導向為主,較少呈現女同志的生活樣貌,因此決定 創辦《LEZS》,讓讀者看見主流媒體報導之外的女同 志的精彩生活,也呈現女同志與一般異性戀無異的生 活樣貌。

《LEZS》志在呈現女同志的生活樣貌, 情慾流動也是《LEZS》關注的焦點。

「我把你生得那麼好,為什麼你要愛女生。」這是許 多女同志在出櫃時最常從家人口中聽到的回應,但王 安頤想讓社會知道,同志就像異性戀一樣,是社會 上普遍存在的情慾狀態,而非「不正常」。她希望 《LEZS》能成為拉子家人與拉子間的溝通橋樑,透過 對拉子生活的理解,來消除家人的疑慮。 王安頤舉例說到,最近一期的《LEZS》以陳珮騏作為 封面人物,除了陳珮騏本人對同志友善、支持的立場 外,陳珮騏在《世間情》裡的「瑤婷戀」成功讓許多 家中長輩看到同志情慾的樣貌,說解放可能還太遠, 但至少開啟了老一輩人對同志情慾的認識。

《LEZS》是目前華人社會唯一一本專為拉子(女同志)規劃的 雜誌,自 2011 年創刊起,陪伴許多拉子邁入第五個年頭。創 辦人兼總編輯王安頤希望這本雜誌能從生活、時尚、藝術等面 向呈現拉子多元的生活樣貌,作為社會與拉子社群或拉子社群 內部的資訊傳遞橋樑。 採訪 / 吳佳穎 攝影 / 張晏廷

「讓大家習慣同志的出現。」當同志成為日常生活的 一景時,解放才有可能,因此王安頤,除了努力讓 《LEZS》在誠品、金石堂書店上架,也希望《LEZS》 能走入國、高中校園,提供正處於摸索時期的同志族 群,除了《熱愛》等肌肉猛男寫真雜誌外的另一種選 擇。 「當《LEZS》等專為同志社群打造的刊物,能固定在 公開性的地方露出,代表同志在社會上有一個屬於自 己的態度跟位置。」王安頤如此說道。

45


「同志名人有義務公開。」王安頤在去年(

年)公開自己同志身份,希望能帶頭鼓勵不敢出櫃的同志。 2014

46


《LEZS》工作室門後貼滿支持同志的標語。

47


走出櫃子 認識完整的自己 說起自己的出櫃經驗,王 安頤說自己國、高中時也 曾處於迷惘的狀態,雖然 意識到自己喜歡女生,但 也交過幾任男朋友,有過 牽手、接吻,總覺得自己 沒辦法向身旁的朋友一 樣,熱切地投入到一段感 情中。直到大學出國後, 在身邊 T 朋友的介紹下, 才開始第一段女女戀情, 也確立了自己拉子的身 份。 回 國 後, 王 安 頤 向 身 邊 的 朋 友 一 一 出 櫃, 幸 運 的是,身邊的朋友不是祝 福便是早有預感,甚至幫 她介紹身邊的拉子朋友。 「出櫃之後,反而讓我有 更多的機會認識拉子朋 友。」也因此王安頤希望 《Lezs》能透過拉子族群 生活面向的刻畫,讓讀者 認識女同志的多元面向。

陪伴拉子一同走過 探索女性情慾 王 安 頤 期 待《LEZS》 能 陪伴還在櫃子裡的拉子, 看到櫃子外的世界,認知 到自己不會因為性傾向與 異性戀不同,一輩子只能 躲在櫃子裡,過著悲傷、 壓抑的生活。相反的,透 過拉子的真實故事來讓社 會,不管是女同志,還是 他身邊的朋友知道,「就 算出櫃,我的人生還是能 過得很精彩。」

除了同志外,其他 23~35 歲的女性也是《LEZS》的 目標客群。王安頤希望透 過《LEZS》裡對女女情慾 的描寫,讓異性戀讀者探 索內心的慾望,跳脫主流 社會加諸於身上的異性戀 桎梏,進一步解放女性的 情慾想像。 王安頤認為,「性向就像 光譜,每個人的性傾向其 實都是在光譜間流動,較 少沒有絕對的異性戀或絕 對的同性戀。」但因社會 同性、異性戀二元對立的 劃分方式,導致許多同/ 異性戀壓抑了自己異/同 性戀傾向的一面。因此她 認為根本的解決之道,是 通 過《 伴 侶 法 》, 不 管 同性、異性戀都能受到相 同程度的法律保障,這樣 人們才能認真探索內心的 情慾,而不受外在壓力影 響。

題材多元 軟硬兼施 雖然《LEZS》以生活等軟 性議題為主要報導題材, 但對議題、同志運動仍十 分關注。每一期《LEZS》 開頭便是四篇的〈VIEW〉 由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寫 手,針對生活領域裡與同 志相關的議題撰稿提出觀 點, 比 起 生 硬 的 議 題 討 論,《LEZS》試圖以生活 化、故事化的口吻來談議 題,並重新看待自己與身 邊人的關係。

此 外, 每 一 期《LEZS》 最 受 歡 迎 的 單 元 〈PEOPLE〉,《LEZS》 會 邀 請 出 櫃 的 同 志、 或 對同志友善的人物進行 採訪。透過這些人物的現 身,讓同志社群獲得更多 關注。 但王安頤說到,雖然社會 日漸開放,許多名人願意 站出來為同志發聲,但支 持同志的人多,願意以同 志身份,站出來支持同志 的人其實還是少數。王安 頤認為,台灣現在正處於 保守與前進勢力互相拉扯 的時代,如果名人能以同 志,或雙性戀的身份,佔 據一個立場與態度出來為 同志發聲,那對同志運動 將會是很大的鼓舞。

未來展望 說起對《LEZS》的未來期 望,王安頤希望能推出英 文版的雜誌,讓國外認識 台灣女同志的生活面向; 及加入更多關於 LGBT 的 內容,甚至雙性戀也是王 安頤希望吸引的客群之 一。王安頤並預告七月雜 誌將進行改版,屆時每期 雜誌將會有一個主軸貫穿 整本雜誌,下一期雜誌將 以「解放」為題,解放讀 者對於性別、情慾的各種 想像。

48


雜誌迷的呢喃

49


每個讀者心中,都有一本無可取代的好雜誌。 市面上的雜誌何其多,你了解多少呢?有的人並非從事雜誌出版工作,卻對雜誌有廣泛 的涉略及無比的熱愛。周筵川創辦 Boven 雜誌圖書館,收藏世界各地的特色雜誌,開拓 了讀者對雜誌的既有想像;臺大教授李明聰的另一個身份是蒐集兩千本雜誌的狂迷。他 們將帶領讀者,看見從未想像過的雜誌世界。

50


走入雜誌的

Boven magazine library 51


中心 宇宙

52


在台北市復興南路熱鬧的咖啡廳巷 弄裡,躲藏著一間藏有世界各地雜 誌的圖書館。推開透亮的玻璃門, 沿著樓梯走進位在地下室的 Boven 圖書館,你會發現閱讀雜誌,還有 許多可能。

53

Boven 雜誌圖書館由三位愛書人創 立,分別是周筵川(讀書人)、彭 緯 豪( 說 書 人 ) 與 徐 元 祥( 出 書 人)。他們秉持著資源應當被分享 的精神,打造了全台第一家雜誌圖 書館。讀書人阿川,累積了 16 年的 雜誌經驗,是業界知名的進口雜誌 達人。


Boven 的雜誌囊括市面上所有種類,大眾、 小眾,時尚、設計、生活、旅遊、新聞等等。

看雜誌多久了? 甚麼時候開始閱讀雜誌?

進入 Boven 閱讀雜誌,每個人都能有個專 屬的雜誌小推車,放喜愛的雜誌。

推薦五本 你心中的雜誌經典?

退伍後,我進入淘兒唱片 TOWER* 《Ray Gun》、《Studio Voice》、 工作,才開始接觸雜誌,大概是 16 《i-D》、《The Face》、《Interview》 年 前。 工 作 3、4 年, 才 開 始 喜 歡 雜誌。因為唱片行的工作,需要閱 你覺得一本成功的雜誌 讀大量的外文音樂雜誌,這時候開 需要擁有甚麼特質? 始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後來因為 跟客人交流,接觸到時尚、設計的 創意、開創性,有令人為之驚豔的 雜誌。當時台北市幾乎所有從事創 地方,讓人幾乎每期必看的雜誌。 意工作的人,都是到 Tower 買雜誌, Tower 是台北市外文雜誌最多的地 有你認為經典或具有潛能的 方。

台灣雜誌嗎?

為什麼喜歡雜誌? 雜誌與其他書籍刊物的不同 在哪?

* 淘兒唱片 Tower Records 淘兒唱片是一家美國的連鎖唱片店,經 營理念為「No Music, No Life.」。台灣 的淘兒唱片分店曾經有兩間,1992 年 在台北西門町開立,暱稱「西淘」,成 為日本之外亞洲第一家 Tower Record。 另一間位在忠孝東路頂好廣場,暱稱 「東淘」,2003 年因為唱片業衰退先 後宣布結束營業。 Tower 以風格多元、唱片齊全成為當時 愛樂人士的集散地,Tower 的店員負責 採購、推薦唱片,也編輯 Tower 的免 費 刊 物「Pass」、「Pulse」, 是 當 時 內容十分紮實的音樂雜誌。許多當時的 店員,現在成為樂評人、音樂雜誌總編 輯,及樂團樂手。

雜誌讀起來比較有趣,都是最新的 東西,可以在不同類型的雜誌裡看 到各個國家當下發生的事情。透過 閱讀可以觀察到,外國現在流行什 麼。 我的外語能力不好,所以我看雜誌 主要是看封面設計、圖像閱讀,內 容的編排還有印刷效果等等。

好像滿難的耶。因為像時尚或設計 的雜誌,在團隊的編制跟資源上, 都需一定的資金與規模。台灣目前 可能沒有這樣的單位,台灣市場太 小,養不起這種雜誌。國外的攝影 師,一天的行情可能就一萬美金, 台灣根本負擔不起。

Boven 對於室內設計也十分講究,試圖營造 使人舒服的閱讀環境。

54


i-D 英國 / 時尚雜誌 川:《i-D》的封面很有趣,不管 模特兒是誰,一定是閉一隻眼的 照片,如同《i-D》的 logo 順時針 轉 90 度一樣。《i-D》是時裝界的 創意來源,做創意、設計的一定會 看。雜誌屬非主流時尚,時常發掘 新的設計師,用不同方式表現,對 主流時尚有很大的影響力。《i-D》 的反骨,時常挑戰讀者對時尚既定 的印象,是時裝設計的新銳平台。 加碼推薦:《Dazed & Confused》 《i-D》的創辦總編輯 Terry Jones 過去曾在英國《Vogue》擔任藝術 總監,後發現音樂與街頭文化比傳 統時尚更吸引人,於是自行創辦了 這本充滿年輕活力的雜誌。

55

THE FACE 英國 / 時尚、音樂、青年文 化雜誌 川:時間點比《i-D》晚,但雜 誌影響力很大,甚至可以跟主流 《VOGUE》抗衡。主流讀者也會看 《THE FACE》擷取靈感,做創意 的必看聖經。「實驗精神,大膽嘗 試」是《THE FACE》的風格 《THE FACE》於 1980 創辦,創 辦總編輯 Nick Logan 之前就曾創 過《Smash Hits》,也在《New Musical Express》擔任過編輯。 《THE FACE》的巔峰期在 1990 年 代中期,總編輯 Richard Benson 賦 予了雜誌新的視覺風格,他所領導 的雜誌,在音樂、藝術、時尚方面, 都忠實地反映了那個輝煌年代。可 惜《THE FACE》在 2004 年因經營 不善而停刊。

Ray Gun 英國 / 搖滾音樂雜誌 川:與 Studio Voice 同時是東西方的 音樂雜誌龍頭。在平面設計上有很多 巧思,影響到東方的平面設計。 《Ray Gun》1992 年由 Marvin Scott Jarrett 創辦,《Ray Gun》實驗風格的 平面設計,為設計開啟了一個新的時 代。混亂、抽象、可讀性不一定高的 視覺,《Ray Gun》給人的印象。《Ray Gun》於 2000 年停刊。Marvin Scott Jarrett 也創辦過《Bikini》、《Stick and huH》雜誌,現在正擔任紐約時尚 雜誌《Nylon》的總編輯。


y

StudioVoice 日本 / 文化雜誌 1976 年創刊的《StudioVoice》,可說是日本近代最具 影響力的一本雜誌。創刊最初較像是報紙,內容以時 尚為主。1989 年因為與《Andy Warhol’s Interview》 合作而聞名。內容廣涵文學、潮流、建築、設計等 等,有雜誌迷戲稱《StudioVoice》是本是一本圖片比 文字多的「視覺派系」雜誌。《StudioVoice》改版多 次,1999 年二度與《Interview》合作後,漸漸走離時 尚路線,成了訪問誌。而後經歷一段摸索期,才演變 成現今的《StudioVoice》。有人說雖然雜誌因為變換 總編輯而改版是常有的事, 但從來沒有一本雜誌像 《StudioVoice》變化多端。

Interview 美國 / 時尚雜誌 川:創辦總編輯是赫赫有名的普普藝術家 Andy Warhol,封面都是當時大明星。《VOGUE》的 商業影響力很大,在產業的精神、創意層面, 改變跟影響的不輸《VOGUE》。設計人的精神 糧食是這些雜誌。 《Interview》,又暱稱為「The Crystal Ball of Pop」。1969 由藝術家 Andy Warhol 與英國記者 John Wilcock 共同創辦。主要內容為與當代名 流、藝術家、音樂家與創意人的對談。

56


左:阿川提到 NUTTY 也是近來值得期待的台灣刊物 右:《風土痣》將風土地域的標記視為土地上的痣, 期許生活隨著四季晴雨觀察農漁業延伸出的食物、人 物、職業、民藝等在地生產文化。(取自官網)

有沒有規模很小,但概念滿新穎的台灣雜誌? 《White Fungus 白木耳》,它用不同的視角看台灣,把台灣介紹給全世界。 2012 年獲選美國 MoMa 博物館的千禧年雜誌展,很不簡單。後來有獲得 國外資金的挹注,設計跟內容上都有一定的水準,算是越做越好。另外還 有一些地方誌滿有特色,例如《風土痣》,都有在做努力。

以你的經驗,各國的雜誌有甚麼特色? 西班牙的雜誌在設計跟色彩上都比較鮮豔,法國常有一些有趣的主題。日 本則是排版乾淨簡潔,就算看不懂文字也能看懂雜誌,圖像表達能力很 強。美國的雜誌很商業化,主流雜誌很多都沒營養,廣告佔比太高了。不 過美國人口多,市場夠大,流行文化及商業科技領域滿強的,他們很會操 作媒體。其實厲害的雜誌,英國很多。我覺得歐洲對於時尚、藝術的詮釋, 比起美國較不浮誇。

台灣雜誌與國外雜誌相較之下,不同在哪裡? 台灣相對之下,雜誌很難生存,必須摸索出好的市場機制。要有好的內容, 就要有好的人力,一定的資金跟資源,做雜誌要花很多時間蒐集資料。像 是日本《Casa Brutus》,一個主題大概 200 頁,200 頁滿滿的都是講同一 件事,要花很多時間蒐集資料。可能半年前就已經決定主題,花半年時間 累積資料;相對台灣來說,月初開完編輯會議,這個月就要做完出刊,真 正工作可能只有 10 天,很難有時間真正做出好東西。

57


58


為什麼想成立 Boven 雜誌圖書館? 在從事書店工作很長一段時間,發現沒有人可以提供 「雜誌圖書館」的服務。後來,我看到泰國創意設計 中心 TCDC 這樣的空間,想到台灣的圖書館很少提供 雜誌或設計類型的書籍,就想自己做。我在當書店店 員的時候,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及專業工作者,他們需 要舊的雜誌資料,可是已經買不到。我覺得資料的價 值需要被重視,雜誌不應該是看完即丟的書,它還是 有很多內容值得被保存下來。

為什麼叫「Boven」? Boven 是荷蘭文,「樓上」的意思。其實 11 年前,我 和另一個創辦人 Ken 在士林開過一間咖啡空間,就叫 做「Boven」。那時候我在地下室賣 CD 跟雜誌,其他 樓層賣服飾、咖啡跟經營 Lounge bar。雖然現在雜誌 圖書館的空間在地下室,但現在我反過來回去看這個 名字的意義是,透過雜誌的紙本閱讀,累積自己,從 地下出發,向上爬。

你們希望 Boven 是個怎麼樣的空間? 希望它是一個多元、不同領域,能提供不同風格閱讀 的地方。我覺得閱讀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不是只有 很艱深、很嚴肅的專業雜誌。你可以從不同國家、不 同領域的雜誌中,去激盪不同的想法。不是說設計師 就只看設計書籍,設計是從生活中來的。接觸這些, 你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再反饋到你的作品裡。

你怎麼挑選要進的雜誌? Boven 的藏書的特色? 我還是以大眾口味為選擇的標準。除此之外,因為我 本身圖像式閱讀的關係,關於設計、藝術等視覺較強 烈的雜誌,可能會多一些。另外,服裝、旅遊、生活 風格的書籍也很多。還是希望來的人能夠多看,累積 多一點想法。 我不想為 Boven 塑造一個固定的特色,這樣想法太小 了。未來我希望 Boven 會有很多館,可能有生活風格 館、時尚館等等,還可以結合講座跟工作坊。

你們認為閱讀與生活的關係是甚麼? 閱讀是需要培養的,是長期的累積。

59


台灣是一個小島,應該要往世界看。 外來的資訊很珍貴,這些雜誌台灣可能只進 5 本,透過雜誌圖書館的形 式,可以讓這些資訊傳遞出去。下一個世代的人,可能沒有很多機會可 以看到這麼多雜誌,我希望來這裡的人都可以獲得一些東西。

60


洞悉社會的窗口 李明璁是台大社會系教授。在高中時期參與過校刊編輯,大學 選讀社會工作學系。爾後,曾在英國進修五年,攻讀劍橋大學 人類學博士。曾在日本東京 ICU 大學與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客 座研究,也曾是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副理事長。 除了高中時期編輯校刊的經驗,李明璁也參與過兩本雜誌的創 辦:「CUE 電影雜誌」及「大聲誌」(Free Paper)。他愛好蒐 集各國雜誌,家中的蒐藏量超過千本,李明璁聲稱自己家裡就 是一個現役的「雜誌圖書館」。

61


62


走進李明璁位於臺大的研究室,便聽到由音響傳來的自然背景音,是鳥鳴、 風吹拂葉子的刷刷聲、雨隨著風一波波打在地板上的聲響。光線不明亮,辦 公桌的微黃桌燈下,李明璁端坐在電腦前,神情專注。

人生中第一本看的雜誌是?

雜誌對你而言的特殊之處?

我看的第一本雜誌是 1984 年創刊的《聯合文學》。 當時我才國一,在封閉的升學主義下,教科書以外的 讀物,多半是小說、經典文學作品和雜誌等。「雜誌」 對我而言是一個特殊資訊載體。

「雜誌」與「經典書籍」最大的差別在於它的脈動感。 一本經典作品是靜態地被閱讀,它引領讀者跳脫現今 的時空,回顧歷史史實,身處作者想像中的情境,流 連於其內心抒發的情感。但是,雜誌比起經典書籍, 包含時代的動態性,內容與時俱進。

談談創辦雜誌的經驗? 我參與創辦過兩本雜誌:「CUE 電影雜誌」及「大聲 誌」,也曾擔任「CUE」電影雜誌的總編輯。

63

「經典作品」讓讀者跳脫時空的尺度及想像的邊際 線,而「雜誌」使讀者在相同的時間下,離開空間的 框架,閱讀社會某角落真實的面貌。

在擔任總編輯的過程中,我要求 CUE 從創新角度去 詮釋一部電影。在影評專欄,讓各式各樣的人看完電 影後,用不同的表現形態抒發自己的想法。像是我請 鯨向海寫一首詩抒發看完阿凡達的感受,請繪本畫家 畫一幅作品表達電影激盪出的個人情緒。請音樂製作 人透過其專業與看法,撰寫電影與音樂的關係。我希 望這些不同的嘗試,能突破主流社會所塑造的價值體 系。

影響你最深的雜誌是?

辦一本雜誌的最終目的都是吸引讀者。我覺得現今一 本雜誌要能在數位時代下存活的最關鍵因素是「企劃 力」。包含用什麼內容當 COVER STORY ?設定什麼 議題進行深入報導?怎麼排列組合價值觀、文化、時 事來產生一個新的內容?這些都需要良好的企劃力。

《人間雜誌》透過非主流的排版、專業的攝影、犀利 的文字探討社會議題。寫實主義的雜誌風格,帶有社 會關懷的內容,比起《聯合文學》,我認為《人間雜 誌》形塑的社會更立體,讓我萌生就讀社工系的念頭, 也激發我對雜誌的好奇。

高中時期,我加入校刊社,第一次接觸編輯工作,那 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時台灣剛解嚴,整個社會劇 烈改變著,正在重新呼吸,抱持各式觀點與立場的雜 誌雨後春筍地冒出,包含支持中國統一、號召台灣獨 立、引進西方文化及宣傳西方思想的各種雜誌。其中, 影響我深遠的雜誌是《人間雜誌》。


李明璁於 2015 師大設計系畢 展「反思發聲」 演講。

李明璁談 「有人問我 關於設計的 壞話」。

64


法國 / EGOISTE 高檔時尚雜誌 「我們沒有截稿期,只有在 準備好時才出刊。」這是 《EGOISTE》總編輯 Nicole Wisniak 的任性名言,也是任 何雜誌出版人最奢望的工作 步調。《EGOISTE》自 1977 年創刊以來,為了呈現給讀 者最完美的時尚雜誌,發刊 間格時間不定,37 年間只出 版過 17 期,間隔最久的一期 甚至長達 5 年之久。 歷時五年之久出版的 《EGOISTE》,雜誌封面人物 是英國女星綺拉.奈特莉, 由法國知名作家貝森專訪, 共發行 2 萬 5 千本,幾天內 就售罄。

英國 / MONOCLE 商業、設計、新聞雜誌 monocle,一種現代人已經不 再使用的東西─單眼鏡片。 在每期的左上角有 「ABCD 欄目」 A:Affairs,事件 B 是 Bussiness,商業 C 是 Culture,文化 D 是 Design,設計 monocle 希望讀者透過這四个 單眼鏡片來看世界。

怎麼拓展對雜誌的認識? 我大學畢業後,曾經任職於「城邦出版集團」 的「國際書市觀測發展中心」。在英國及日 本的旅外日子裡,我研究各國各類型的雜 誌,包含法國、英國、西班牙、日本等在地 的雜誌。 那六年正值網路蓬勃發展的年代,國外雜誌 的發展更加迅速驚人,多元觀點、設定議題 的能力、雜誌型態的呈現,皆趨於一種飽滿 的狀態。大家不再追求新聞型的雜誌風格, 大眾市場、主流文化的重要性不復存在。 每一本新型雜誌都在分眾化,召喚讀者的認 同,每本雜誌都證明特定族群的存在,也在 在呈現社會的多元性。 我覺得每一本雜誌似乎都渴望著發現,社會 某角落一種需要被滿足的慾望、一種需要被 理解的焦慮,進而塑造未來的可能性。

65


日本 / 東京人 生活文化雜誌 一本以一個城市為主體的一 本雜誌。單純地論述、記憶、 批判、發掘「東京」的歷史 文化與風土民情。《東京人》 製作過的許多主題,東京生 活周圍能遇見的「皇居」「落 語」、「鐵道」、「老建築師」 或遠隔一千里遠的「台灣」, 不論主題的地點,只要能挖 掘到歷史的厚度,東京人就 會努力去製作成報導。

日本 / CASA Brutus 日本生活風格雜誌

為什麼要讀雜誌? 雜誌為什麼這麼重要?雜誌的跨邊界性,內 容不只涵蓋一個概念,而是一個眾多概念組 合而成的內容。雜誌本身有一個節奏,而這 節奏讓其產生一個與社會的共時性。而它對 於我這個社會學者,或一位讀者而言,最重 要的價值是,雜誌是我們理解這個社會,在 焦慮、在慾望、在想像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窗 口。

CASA Brutus 雜誌封面左方 會有一句精神標語「LIFE DESIGN MAGAZINE」,他們 編輯群將目標讀者設定為喜 歡設計的人,希望這本雜誌 能從生活出發,身為日本設 計迷必收藏的雜誌之一。雜 誌常與日本知名插畫家合作, 以插畫風格來表現呈現當期 的 Cover Story。內容上,多 以「建築」來破題,再切入 到每一期不同的主題。總總 編輯─ 松別亨曾說:「我很 愛旅行,而「建築」是我旅 行的原點。」

日本 / 散步達人 生活雜誌 給喜歡用雙腳散步旅遊的人 所出的雜誌,編輯群深度探 索的路線,堅持緩慢有品味 的生活哲學。內容多透過文 字、照片、插畫鉅細靡遺地 呈現沿路在地人、街坊、自 然鮮為人知的生活態度與節 奏。

66


推薦 一本雜誌

67


的時間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需要一本適合自己的雜誌。 日子總是忙碌,資訊總是繁雜,如果只有一本雜誌的時間, 你會看什麼呢? 透過簡單的小測驗,找出最適合你的雜誌類型,暫時放下手邊 的工作,到書店挑一本屬於你的雜誌吧。 68


69


70


71


72


73


7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