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U/A+U Studio/Ruin City/Urban Infrastructure

Page 1


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自行車作為一種最環保的交通工 具成為了所有國家及城市大力推動的政策之一。據交通部的 統計,除了公共自行車外,每兩戶就有一戶擁有自行車;平均 每戶擁有1.24輛自行車,每週經常騎行的民眾占24.2%(511萬 人)。騎行時間單次約15分鐘,77.8%的趟次騎行時間小於20 分鐘。可見自行車的使用率已明顯上升,但據台北市政府的 統計,2014年到2020年間,自行車道的數量僅成長了 18km,但可見城市中支應自行車的相關基礎設施尚未發展完 全。原因在於發展超過百年的高密度的城市無法有足夠的空 間再容納自行車道與相關空間。

2021 A+U | RUIN CITY

如果以往的交通建設如高架道路是為了支應更大距離、 更快速的移動,在此價值觀下似乎只有出發點與終點是重要

自行車城市 CYCLING CITY

的,其過程的內在價值在為了追求更快速大量的運輸需求下 而犧牲。而自行車做為身體的延伸,在騎行中以個人的感官 解析著城市所見的一切,這種小尺度的靈活移動賦予了人們 探索與發現驚喜的機會。

小尺度的移動時代

THE ERA OF SMALL SCALE MOVEMENT

如未來的都市是以此為架構發展,

原本以汽車為主所規

劃的都市分區,在自行車系統的置入與擴大之後,活動透過此 高架系統逐漸滲透到城市之中, 逐漸擾動與改變原有的分區 機能, 也將原本分割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轉為”社會的

蘇政華 / CHENG-HUA,SU

”基礎設施。 因基地位於台北市核心區,通勤白領族群與辦公大樓數

+ Bicycle Infrastructure + Speed and Body perception + Office building + White Collar + Change of Life culture

量極多,也成為我首要研究的對象,在自行車系統影響城市之 後,人們使用自行車的比例上升,隨著上班時間的彈性化與辦 公室需求逐漸減少,傳統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被顛覆,通勤的 時間與密度不再那麼集中,而是分散開來,也因為自行車系統 與辦公大樓、開放空間整合,可及性提高,就算是短暫片刻的 休息時間也能騎腳踏車享受都市的精彩。



松江南京

南京復興

50,000

忠孝復興

40,000

從捷運與Ubike使用流量可以發現,平 假日的落差極大,交通基礎設施支應 著都市的移動,但我認為不該只有起 點與終點是重要的,小尺度的移動能 讓人們感受身處的場域,因此我繪製 了以其為主的figure ground

忠孝新生

30,000 20,000

南京復興

10,000

忠孝新生

忠孝復興

松江南京

weekend

weekday

0

weekday

13571

9995 南京復興

松江南京 3179

1921 1250

2535

10392

7460 3862 994 2868

1945

1000

5693

100 years

1480 7107

4213

1800

750

5307

1983

8651 6991

500

2575

2484

4239 1223

4507

3016

6076 3479 967 2512

2021

捷運500m範圍 Ubike250m範圍

6154

可性最差區域

250 可性次差區域

?

人行道 標線型人行道 自行車友善動線 自行車專用道 騎樓 總使用次數

? ?

0m

?

6044 1787

3913 1599 4555

4257

5441

5993

1562

1958

3879

4035

5365

假日使用次數 平日使用次數 Ubike站點

?

9278

忠孝復興

忠孝新生 250

500

750

1000

1250


A

C

B

architectural program occupancy

ce spa walk ade side lane e e lan ycl bic raffic t

ce spa ne ade use la e arc lan d e r ffic sha tra

arc

ce spa lane e ade e arc d-us lan e r ffic sha tra

D

parking space occupancy

e lan e use lan ffic tra

edhar

s

night market

parking space occupancy

use

s

edhar

e lan ff

tra

ade

arc

e

an ic l

ce spa ffic

tra

e

lan

BIKE SPACE FIGURE GROUND MAP 1250

自行車+人

AFTER

開放空間

BEFORE

全時段開放 部分時段開放 無法進入

建築

部分時段開放 無法進入

屋頂

1000

部分時段開放 無法進入

馬路

D

停車格 斑馬線

C 人行道

750

500

可騎行區域

斑馬線(專用道) 停車格

A B

B

0m

250

500

750

1000

1250

URBAN STRATEGIES DIAGRAM

50

0m

250

?

?

?

?

高架基礎設施將基地分 割為四塊區域,彼此連 結程度低落

淡水河

新店溪

四個端點為捷運站,中 間區域可及性較低,連 帶影響人前往意願

基地內UBIKE站有使用不良 的情形,也因品質較好的自 行車道都位於基地的四周,導 致中心區域活動程度低落

以建國、市民高架為核心 設置高架自行車道,移動 使用不良之站點,將其整合 入自行車道路網中

以線性路徑分支連結周邊, 以迴轉路徑結合地面層開放 空間,空橋結合建築與室內, 並使動線與活動滲透其中

以更大尺度來看,此線性人本 設計將會與大台北整體人本環 境,自行車系統與綠帶系統連 結,都市的交通基礎設施逐漸 轉換為社會的基礎設施


ANALYSIS OF CYCLING STATUS

透過分析不同速度與騎行狀態,得出在不同速度下,人與空間互動的關係,進 而配置適合的空間機能,使空間本身成為不同速度下的過濾器,在將各種空間 機能配置在基地之中

感知範圍

空間特性

視線範圍 240°

-高架自行車道提供較快速的通行與其相關機能 -開放空間提供較慢速的,偏向社區鄰里的自行車空間 -建築內部以此系統改變了該樓層的辦公空間,成為共同工作室且支應自行 車相關的空間需求,三者成為一個網絡

速度/騎行狀態

180°

85

-90

密度

cm

迴轉半徑

騎行狀態 觸覺範圍

空間機能

60°

線性的快速騎行,且 需要與周邊環境有 明顯的區分

120° 120° cm

0 85-9

與快速自行車道相 連,通常被其圍繞, 大部分是半開放的 空間,與戶外的互動 性強,內聚性弱

自行車快速道路

無人商店 智慧取貨處 咖啡得來速 都市廣場

180°

240° 85

-90

cm

速度較為緩慢,不再 是線性的活動模式, 空間本身需要有低 程度的圍合與區分

360°

展覽空間 極限運動場 社區圖書區

120° 85 -9 m 0c

空間的圍合性更高, 內聚性強,人使用空 間的時間較長

共同工作室 表演空間

360°

共同工作室

360° 85-90cm

空間的內聚性或私 密程度最高,通常是 有目的的使用

淋浴間 辦公室


SITE LOCATION

因城市高密度發展,以至於台北 市目前規劃的自行車道執行困 難,除主要三橫三縱的主要道路 之外,其餘地方出現許多斷點, 導致路網的不連續

昌隆公園

未來自行車道系統以建國、市民 高架為主幹道,延伸到城市的開放 空間與建築,並結合三橫三縱的路 網規劃,建構自行車的基礎設施系 統,成為單車生活文化的基盤

市民大道 瑠公公 園

商辦大樓 農會大樓

125

100

75

50

25

高度 +0m

+8m

慢 慢

迴轉半徑

0m

慢 高架道路

空間內聚性

空間機能

180°

120°

180°

180°

120°

360°

60°

360°

0cm

85-9

120° 240°

120° 0cm

85-9

120°

85-90cm

m 0c

m 0c

85 -90 cm

-9 85

240° 85 -90 cm

-9 85

240° 85 -90 cm

360° 360°

120°


DESIGN PROCESS Current status of site

基地位於昌隆公園,緊鄰市民大道,兩側 皆為辦公大樓,後方為瑠公公園綠廊

1.

Urban park connection

Connec to the bicycle system

先再原本高架道路下新增自行車道, 連接三橫三縱的自行車系統,服務較 為快速之通行

2.

The changes of office building

A

將公園(開放空間)銜接到此系統,並保留 基地內重要植栽與綠帶,公園提供較為社 區鄰里的,節奏較慢速的自行車生活

3.

最後擾動辦公大樓(建築物),銜接該 層內部成為共同工作空間,一樓也回 應公園的變化使部分開放

4.


Third Floor Plan

+0

B

-100

First Floor Plan +800 +800

+950

A’

+500 +300

+750

+950

+0 +200

B’

0

5

10

20m



Go to work

Buy a coffee

Take a bath

ONE DAY’S WORK LIFE OF THE WHITE-COLLAR CLASS Before

Daily life

Start work

4.

Time period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read some books

12

WORKING TIME

10

FREE TIME

8

COMMUTING TIME

6

SLEEPING TIME

4

0

Ubike usage count

HOME

After

OFFICE

OFFICE

Ten thousand/time

2

5.

Sport

HOME

Time period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WORKING TIME

10

FREE TIME

8

COMMUTING TIME

6

SLEEPING TIME

4

0

Ubike usage count

HOME

Bike lane/working space/open space

HOME

Pick up package Ten thousand/time

2

6.

7.


A-A’ SECTION


B-B’ SECTIO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