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成長的萬華,是個具包容且有遠見的區域,各時代居住實驗的痕跡猶在,基於過去實驗的未 竟之業,促使了這個畢業設計題目。
目錄 第壹章 / 萬華發展歷程 __被都市化 及 都市實驗場 1-1 / 1972萬大計畫 1-2 / 都市化的脈動 1-3 / 過去實驗的未竟之業 2-1 / 萬華的地域性 3-1 / 集居空間演化史 3-2 / 都市集居空間的下一步 3-3 / 未來住宅宣言 5-1 / 趨於隱性的鄰里關係 5-2 / 建立鄰里關係的機制 第零章 / 緒論 __設計緣起 第貳章 / 關於萬華 __包容織成綿密的網 第參章 / 時代改變的契機 __都市集體居住的未竟之業 第肆章 / 他山之石 __基於合作住宅 第伍章 / 鄰里關係的建立 __由共融 邁向共榮 第陸章 / 基地選址 __概念與理想的落實之地 第柒章 / 操作內容 __下個時代的居住實驗 / 1 / 5 / 23 / 31 / 45 / 53 / 59 / 65
1 /
2 / 第零章 緒論。設計緣起
萬年土壤、繁華盛開,數百年來人們在萬華落居生根,一絲一片的人 文與歷史脈絡逐漸匯流成為多元包容的文化場域,在這,你可以切身感受豐沛 的人情味,與常民生活的生猛活力。萬華之於我,是個充滿感情的多面體,過 去先人在這塊土地努力耕耘而產生的包容場域,造就了許多萬華獨特的景象, 其中不乏多數人對萬華貼上的標籤;在這個資本主義掛帥的年代,老舊城區如 同新興發展的都會的衛星城鎮,曾歷經繁華歲月、過去台北經濟中心的萬華也 成了台北的邊陲區域,標籤如同一層層有色眼鏡,使人們看不見萬華的本質。 而人們未見的,是萬華在過去具有其他區域所沒有的城市爆發力,南 萬華在過去是一片氾濫豐沛的沼澤,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後造成棚戶區恣意生 長,在歷經了八七水災後,政府決定正視住宅空間不足的問題。在當時人民急 需住房的背景下,衍生出了有別於傳統的眷村居住類型---整建住宅,當時一 系列由建築師提出對未來都市集體居住的實驗,也對未來的都市集居型態奠定 了重要的基礎。
因萬大計畫的政策時空背景下,不允許有大於最小居住面積的規劃, 造成了日後居民因居住空間不足而向外延伸室內空間的違章建築;狹小且陰暗 的整建住宅中成為了社會問題的溫床,同時也使萬華漸漸地與台北都會區脫 節、邊陲化。或許當時種種建設計劃的成功與失敗不需要由你我來主觀的認 定,只須了解每個政策的背後都是當下時代的價值選擇與判斷。 萬華作為各種都市、建築型態的實驗場所,孕育了各個時期生活型態 的雛型,絕不應該成為資本主義下被一塊塊重劃而成為各建商建造各式高級社 區與超高密度大樓的大餅。針對過去時代的未竟之業,萬華急需展開一系列對 於下一個階段的實驗性計畫,提出一個別有於當代都市集體居住模式的生活願 景。
3 /
4 / 萬華_散策輯
5 /
6 / 第壹章 萬華發展歷程。 被都市化 及 居住實驗場
1-1 1972萬大計畫: 南萬華地區古稱加蚋仔,即指新店溪環繞艋舺市街以南的區域。日治 時期至戰後初期,此區為農產產業,生產蔬菜或經濟作物如茉莉花、竹筍,就 近供應台北市。溝通中和區的重要道路「枋寮道」即東園街,於中段形成「店 仔口」商業街。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政府徵地擴建南機場軍事設施,使得國 民政府後續於南機場興建公寓住宅容納都市人口。
戰後,1945-1970 年代短短 20 年間,加蚋仔周圍環境改變劇烈。 1950 年代後,軍方在原南機場的土地上大量興建眷村,安置撤離中國的民眾; 加上中南部移民潮,棚戶區大量蔓延。同時聚落外圍的農田大量興建樓房,農 田快速減少。隨人口成長,空間品質惡化,政府頻頻以大型建設,重新配置都 市結構。特別是1972 年開始的「萬大計畫」,開闢萬大路,大大改變此區交 通動線,直接造成東園街的商業停滯,而讓南萬華進一步捲入都市的脈動。 萬大計畫可謂是台北第一個針對居住空間與都市縫合為主的大規模實 驗性都市計畫,當時一系列由建築師提出對未來都市集體居住的實驗,也對未 來的都市集居型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7 /
8 / 萬華,1956 萬華,1973
我透過每十年為一個單位去檢視過去在萬華發生的都市計畫,來了解 當時政府推動各個政策背後的價值選擇與判斷。
萬華在1927年大致上被當時縱貫鐵路的台北支線分成南北兩部分, 其中北萬華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區域,商業活動興盛;而南萬華在過去則是農業 區,都市規劃也尚未在這個區域執行。
在1950年的南萬華,出現了一些沿著東園街而生的聚落,當時東園 街是南萬華唯一一條主要道路,而在這十年南萬華也湧入了大量的人口。 1950年起的十年間湧入萬華的除了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帶來的軍眷以 外,更多的是來自台北以外為了生活的城鄉移民。而當時的政府其實無力解決 大量移民帶來的居住需求,因此大多數的移民自行沿著河濱還有堤防自行搭建 棚屋棲居,進而衍生了棚戶聚落的產生,而當時在台北的人口有1/4的人口住 在違章建築裡。
1960年代,經歷了八七水災對堤防外居民的災害後,整府開始重視棚 戶區住戶的居住需求以及都市改正,透過建置大量的整建住宅,將大量棚戶區 內的居民安置在整建住宅中。
1970年代,最後一批興建的的整建住宅配合了”萬大計畫”同步執行; 針對舊市區,將道路拓寬及拆除違建,這個舉動也大刀闊斧的改造了南萬華原 有的都市紋理。
1980年代,隨著鐵路地下化以及赤河(特三號排水溝)加蓋,南北萬 華之間的阻隔已不復存在,加速縫合了南北萬華之間的差異。
1990年代的都市計畫圖中將南北萬華的使用分區明顯的區分開來,南 萬華被定調成為住宅區。捷運板南線透過龍山寺,為周遭商業帶來了人潮。
2000至2020年代,隨著艋舺大道拓寬與鐵路地下化的工程結束,
9 /
龍山寺到萬華車站的活動中軸被定義。因應即將開工的捷運萬大線及主要道 路拓寬完成,居住空間老舊與萬華因為沒有跟上台北其他地區都市計畫的脈 動…….等問題也跟著浮上檯面。 捷運萬大線預計在2025年開通,政府啟動了一項名叫”中正萬華復 興計畫”,期待以萬大線作為某種契機,推動一系列都市計畫,翻轉中正萬華 區沒落的現況。 1-2都市化的脈動:
10 / 艋舺(北)、加蚋仔(南),1927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3過去實驗的未竟之業:
1972年萬大計畫提出一系列前瞻性的居住實驗,包括嘗試將住宅空間 由傳統 眷村型傳遍為集居型、由水平發展轉為垂直發展以求更有效的使用基 地面積、戶與戶緊密相連的配置與共用的水平、垂直動線,甚至是橫跨數十米 車道的天橋,欲建立與當時極為不同的鄰里關係以及做出一個劃時代的都市集 居示範。
然而因當時政府的預算有限,也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中收留最大數量的 堤外居民,因此在公共區域僅佔有最小比例,例如走道僅作為通道使用,而少 了讓人停留下來甚至發展互動的空間;且居住單元的空間僅為八至十二坪,長 年以來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造成違建林立以及公共區域被居民們的雜物占據, 成了不會讓人想停留的區域,此外,地面層的公共空間被堆滿了汽機車,所有 的公共區域被居民的生活痕跡佔滿。其實由建築型態及語言能夠感受到當時建 築師刻意安排與欲建立的鄰里關係,然而因前述種種因素未能夠完全落實。 台灣在70年代後,貧富差距縮小至戰後新低點,整體經濟的欣欣向 榮,在資本主義盛行的風氣中逐漸使得房地產成為昂貴的商品,各土地重劃區 從平房眷村、五層樓的步登公寓,又不斷進化成為高達十層樓的電梯公寓,至 今成為動輒數十層樓的高級住宅區,然而這些門禁社區不僅在物理上阻斷了人 與人之間互動的可能性,昂貴的住宅商品也使許多人一輩子不敢想買房這件 事。
19 /
20 / 南機場一期整建住宅_建築形式觀察 南機場一期整建住宅
21 / 華江整宅
22 / 南機場整建住宅
23 /
24 / 第貳章 包容織成綿密的網關於萬華。
02 / 關於萬華
包容織成綿密的網
作家林立青說:"萬華是大地之母,包容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還有 無可去處的。"
會對這句話有所感受是因為在上一波疫情在玩華爆發,萬華再度被貼上標籤。
外界普遍又老又窮,社經地位最弱勢的萬華,卻沒有被疫情吞噬,反而看見取 多民間團體與店家在第一時間團結與互助。
其實萬華的社福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治時期,一直以來萬華就有許多在地 的社福機構在耕耘,也因此萬華是一個對於弱勢相當敏感的區域,也成為一個 與社福分不開的萬華。
在整宅中,我想提到一個叫做書屋花甲的機構。走進南機場,就能夠看到顯眼 的鐵皮屋違建、住宅的外牆斑駁,這個過去台北最現代的集合住宅,現在變成 弱勢的吸納地。其中住戶超過二成是65歲以上長者,其中78位是獨居;中低 收入戶超過300戶;身心障礙者大約600名;新移民超過400位。
里長方荷生最初起心動念其實是因為看見老人孤獨無所依、看見孩子在街頭遊 蕩、看見少年隊未來迷茫,這些很簡單的初衷。
除了設置食物銀行,書屋花甲也提出”續食”的概念,把被浪費的食物做成便 當,提供給需要的人。
要的人感受到溫暖的事情。
屬於南機場的鄰里關係。
25 /
他們雖然不是任何社福團體,也沒有透過政府補助,卻能夠做到這些讓真正需
書屋花甲透過提供服務,讓南機場整宅的居民之間有所交流,也再次地強調了
"萬華是大地之母,包容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還有無可去處的。"
26 /
27 / 多年來大大小小的社福團體在萬華內努力耕耘,幫助弱勢的那股初心,造就了萬華比起他地 有更加綿密的社會照顧網。 萬華社福地圖
28 /
29 /
30 /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同世界, 看似只在課本讀過的字句,如今也默默地在萬華內發生。
31 /
32 / 第參章 都市集體居住的未竟之業時代改變的契機。
3-1 / 集居空間演化史
回顧過去100年來台灣公宅的演進史,透過閱讀每個時代下的時空背 景、政策背後推動的力量、以及各個時代的價值判斷及選擇,了解每個時期的 居住觀念,以及不同時代遇到的居住問題,政府透過甚麼樣的都市計劃來大範 圍的解決需求問題,以及建築師使用甚麼手法來讓居住的觀念落實到住戶身 上,一環接一環的脈絡促使了每個時期居住空間改變的契機。
而我們這個時代的居住空間又有甚麼樣的議題該去討論?我們又該為 下一個時代的居住空間提出甚麼樣的觀點?未來的住宅宣言又是什麼?下一個 實驗應當有何樣的作為與不作為?
33 / 03 / 都市集體居住 改變的契機,與下一步
34 /
時代背景: 日本內地推動內地延長主義,大量日人因此來台,然而多數日人無法 擁有適合的居住環境,日本政府為了解決此問題而發展出”州營住宅”。
住宅形式: 跳脫傳統漢人的對稱式配置,形隨機能的日式住宅。
空間轉變的契機: 日人因應來台的水土不服以及環境髒亂不堪造成的各式疾病、並且希望台灣人能 夠成為總督府的生產力,因此將”科學住宅”的概念帶進台灣。除了興建下水道 以外,也把便所設置在新型態的日式家屋內。
35 / 1910-1936 州營住宅
# 形隨機能 # 種族隔離 # 風土馴化 # 衛生治理 # 科學住宅 # 便所設置
36 / 1937-1949 營團住宅 時代背景: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中日戰爭開打,戰火南延,位於台灣海峽另一側的台 灣也隨即捲入戰爭帶來的脈動,正式進入戰爭準備與軍事動員時期。 住宅形式: 精簡化日治中期各種對於人體尺度的精細設計,創造出居住標準與住宅形式的 規格化。 空間轉變的契機: 因應戰爭節約時期,各種精細拿捏人體尺度的設計被視為浪費且耗時,而改由 降低個人需求的住宅形式。並且拋棄建材全由日本進口的選項,開始使用台灣 現有資源,是和漢混合的第一步。 # 標準化 # 合理化 # 最小限度住宅 # 地域性建材 # 和漢混合
37 / 1950-1964 美援國宅 時代背景: 1950年代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在美援的強力介入之下,整體國家政策方向以 戰後重建以及經濟為導向。 住宅形式: 營建最小規格的核心住宅。 空間轉變的契機: 面對大量流離失所的勞工階級而產生出的第一批集合住宅,並且將傳統的合 院垂直化,作更經濟的安排。 # 住者有其屋 # 自力建屋 # 核心住宅 # 合院垂直化 # 理想家庭 # 空間量表化
38 / 1965-1974 經濟建設國宅 時代背景: 1960年代中期,台灣納入國際分工體系,國家以追求經濟成長為目標, 台灣進入”經濟起飛”高成長軌道,國民所得大幅提升的同時也帶動了中 產階級對房產的需求。 住宅形式: 經濟效率的步登公寓 空間轉變的契機: 長久以來,都市住宅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越發嚴重,居住情況簡陋,違章 建築繁多,造成都市面對災害的承載力不足,公共設施不足逐漸受到重 視。 # 經濟起飛 # 經濟建設計劃 # 步登公寓 # 效率生產 # 居住密度 # 容積率引進 # 預鑄樓板的嘗試 # 去個性化 # 去身體感知
39 / 1975-2000 樂透國宅 時代背景: 1970年代中期,台灣貧富差距縮小至戰後新低點,整體經濟的欣欣向榮 使得房地產已成為昂貴的商品,長期國宅不足的問題,政府已沒有迴避 之理由。 住宅形式: 超大街廓、超高密度國宅。 空間轉變的契機: 經濟狂飆與形式民主之下,政府為解決大量中產階級因住宅成為商品,不 斷墊高價格而買不起的問題,因此在有限的土地內創造出高密度的住宅。 # 形式民主 # 區域規劃 # 高密度 # 高樓層 # 住宅商品化 # 空間量表化
40 / 2001至今 公部門社會住宅 時代背景: 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實現居住正義並健全住宅市場,政府 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以8年(106至113年)興辦20萬戶社會住宅為目標, 並於106年1月公布修正《住宅法》,為推動社會住宅機制建立法制基礎。 住宅形式: 標準化設計、高密度住宅 空間轉變的契機: 政府為了實現居住正義而效法其他國家的手端之一,以此抵抗高房價帶 來的社會壓力。 # 標準化 # 供給模式固定化 # 家戶特質消逝 # 鄰里關係低點
3-2 / 都市集居空間的下一步
台灣的住宅文化從過去公部門提供大量的整建住宅及國 宅,至後來公部門繼續推動的社會住宅,為求解決住宅量不足的 問題,政府作為住宅供給者的角色已行之有年,供給的模式也趨 於固定,制式化、模矩化的設計準則被一條條列出。
而在各式準則管控下衍生出的住宅單元是被標準化的,社 會住宅提供一間間標準化的居住空間,期待一個個符合標準化的 房客入住,制式化的住宅單元與社區規定使物業在管理上顯得相 當方便,同時在這樣標準化的社區內,人們被規定甚麼身分的人 能夠住在甚麼樣的房型,能夠住多久……。在這樣標準化的社區 框架底下,原來蓬勃與外顯的家戶特質也跟著一個個消失了。
過去的居住實驗奠定了台灣都市集居的雛形,而下一個階 段的居住實驗應當回首凝視過去的未竟之夢。
41 /
42 / 居住實驗進程表
權利,尤其是針對特定族群。因此,共融是每個人應當享有的權利,亦即在一 實踐共融的社會裡,少數群體不應被迫整併進大多數裡。異質性是社會中的常 態,每個獨立個人均為多樣性的一部份。基於這個理念與出發點,重點已不再 是誰被剔除在外,而是讓所有人從一開始就在所有層面的活動裡共同參與,進 而讓每個獨立個體都能夠得到合適的居住空間與生活環境。個人的需求不應削 足適履來屈就集體,社會有責任因應受影響的需求做出調整,進行組織並實踐 共融。
現代社會的觀念的進步與開放,社會上能夠接受各個族群的程度越來 越高,而在思考下一個時代的住宅應該有甚麼樣的鄰里關係時,應當將異質性 與多樣性看做資源,在空間與社會結構中相互應對,並以這些資源為基礎,建 立共融與可被識別的鄰里關係。拼接家庭的概念由此而來,原生家庭的關係建 立在血緣的依存,拼接家庭則是自主選擇,共同承諾的生活夥伴。正因為信任 的基礎始於自覺自願的互助與合作,而非血緣的理所當然,合作住宅得以在各 式生命課題上相互提供必要的支援,合作住宅中大家庭的接納共融會成為最人 性而非機構性的庇護。
許多人加入合作住宅是因為務實的人生選擇,且不介意參與和分擔更多社區運 作的公共事務;但有更多人是相信著經由拼貼家庭多元差異的合作與互助,才 能創造更具社會共融的多元居住環境。
我們站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時代浪頭上,未來拼接家庭有新的契機能 夠成為血緣家庭以外的集居模式,作為當前社會的居住實驗,共融作為城市及 住宅的基本價值,除了在意住宅的數量與可負擔性外,更該著重在新型態的都 市集居能否成為不只是另類的居住選擇,而是反映了都市人口組成的本質,以 及兼顧獨立自主與多樣性的住宅文化。身心障礙者能夠與普通住戶一起完成社 區之中的大小事,共同決定社區的決策;年長者可以在社區活動中感受到參與 感。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的居住環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會相同的生 活願景有所付出,共同享受努力換來生活品質的碩果。
43 / 3-3 / 未來的住宅宣言 自2006年聯合國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共融被描述為一項
44 / 共享廚房 社區活動
45 /
46 / 第肆章 基於合作住宅他山之石。
基於合作住宅
透過了解國外行之有年的合作住宅之機制,與背後提供持續運作的能 量,我想基於合作住宅的概念,提出我對台灣居住空間現況的改想,面對高房 價、少子化及高齡化,拼接家庭或許會是日後重要的家庭組成選項之一,因此 我提出一系列合作住宅的概念如何在台灣落實的機制與架構。
47 / 04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第伍章 鄰里關係的建立。 由共融 邁向共榮
5-1 / 趨於隱性的鄰里關係
下的阿伯下象棋聊天、廟埕中定期祭拜的人們又碰見彼此、這家的小孩提早下 課跑去找那家的小孩玩……。這樣顯性的鄰里關係在歷經了都市化的過程中逐 漸被家戶之間的空間埋沒,經濟起飛過後的台灣,大量建造高樓層高密度的街 廓,樓板與牆板物理上隔絕了原有模糊的家戶邊界,各家各戶被一條公共走廊 串聯起來,卻因為經濟考量缺乏讓人停留的空間,少了婦人們相聚聊天,也少 了適合讓阿伯們乘涼下棋的區域。早期透過緊密的鄰里關係而生的人情味漸漸 的被門禁社區與高級感的住宅社區取代,我們好像也習慣了如此隱性的鄰里關 係,在同一棟大樓住了幾年,卻也沒認識幾個鄰居,更遑論發展出許多有趣的 社區活動了。
我認為鄰里關係從未消失,只是是否存在於你我生活的場域之中,在 逛傳統的菜市場時,還是能夠聽間精打細算的婦人半開玩笑的跟老闆多要一根 蔥;被疫情壟罩而關閉的龍山寺,還是能夠看見許多定期參拜的虔誠信徒在對 街的人行道聊天談論彼此的生活;公園的一角也能夠看見婦人們跳完早操後留 下來在長椅上七嘴八舌的聊著生活……..。這些鄰里關係或許不在你我生活的 社區中發生,而走在路上卻是伸手可及,代表著鄰里關係的需求依舊存在,不 會因為居住空間的改變而消失。
而我認為居住空間中的鄰里關係也從未消失,過去的居住實驗奠定了 台灣都市集居的雛形,而下一個階段的居住實驗應當回首凝視過去的未竟之 夢。我認為現況隱性的鄰里關係不過是缺乏了某種使人與人能夠碰面的機制, 社區內外的鄰里關係應該透過種種機制去確立,一個個有意識串聯社區內外關 係的機制就像是賦予了居住場所一層層儀式感,這些具有儀式感的互動模式由 一群共同信念與生活習慣的人一起完成,社區內外的凝聚力就會出現,同時可 被識別的鄰里關係也就此應運而生。
55 / 05 / 鄰里關係的建立 趨於隱性的鄰里關係 早期的眷村環境中,鄰里關係是顯性的,巷子口的婦人們閒聊、大樹
56 /
57 / 5-2 / 建立鄰里關係的機制 共食計畫: 建立內外交流的橋樑 居民自發性的日照:
58 / 可食地景: 社福能量社區化: 住戶回應周遭環境組成的社團:
59 /
60 / 第陸章 基地選址。概念與理想的落實之地
在挑選基地之前,我設立了四項原則,透過了解上位計劃與國外住宅合作社之 經驗,作為我選擇基地的依據。四項原則分別是:
1/萬大線路線周邊: 2025年即將開通的萬大線,是個讓萬華翻轉現況的契機,也預計會帶 來更多的流動人口及居住人口,面對未來有許多變數的捷運路線周遭地區,是 適合作為未來住宅實驗場的區域。
2/基地尺度差異: 我將實驗計畫分為三階段,我希望透過三個不同尺度的基地分別嘗試 在不同規模的集合住宅中能夠實驗的內容。
3/土地所有權(價格): 閱讀國外合作住宅成功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尋找國有土地,並採取設 定地上權的方式取得土地,我也希望採取相同的方式長期持有土地使用權作為 實驗的基地。
4/都市更新範圍: 透過閱讀萬華區的都市計畫書,了解上位計劃的都市規劃目標,依循 公部門所劃定的都市更新範圍,來作為我設定的住宅實驗之基地。
61 / 06 / 基地選址 挑選基地的原則
62 / 萬華公劃都市更新範圍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概念與理想的落實之地
下個階段居住實驗的起因是因為萬大線的通過為萬華帶來翻轉現況的契機,因 此我沿著萬大線經過的路線尋找合適的基地,我將實驗計劃分為三個階段,每 個階段都有各自必須完成的目標: 第一階段: 我希望透過尺度較小的基地,以嘗試性的方式置入合作住宅,透過一些小型且 對外的開放空間,嘗試擾動住戶以及周遭鄰里,也透過空間的安排,建立起初 步可持續性的鄰里關係。
第二階段:
在嘗試過小尺度的基地後,我希望擴大尺度,試著讓這樣共融的生活方式擴大 到較大的社區之中,也期待與外部的環境做連結,回應周遭各種不同的都市機 能。
第三階段:
來到實驗的尾聲,我想挑戰更大尺度的社區,站在前20年的實驗基礎,將這 樣的集體居住方式作為一種選擇,且不會被視為另類文化,我的願景是讓合作 住宅成為所有人都可及的居住型態,而非僅服務小部分居住信念的追隨者。
63 /
64 /
65 /
66 / 第柒章 下個時代的居住實驗操作內容。
PROTOTYPE-01
PROTOTYPE-02
67 / 07 / 操作內容 利用空間建立鄰里關係 我嘗試利用前述建立鄰里關係的機制與空間關係做連結,並且試 圖利用空間關係來建立可被識別的鄰里關係。
PROTOTYPE-03
依循在進入設計之前研究的住宅案例以及資料,在尋找到合適的基地 後,我透過都市尺度觀察三塊基地分別在都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周遭所擁有的都 市機能,綜合實驗計畫三個階段分別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我期待居住實驗能夠 完成的使命,分別訂定出三個計畫階段的名稱:
第一階段:Housing With Food Forest 在中型的尺度內以都市農園、共食計畫為主軸的合作住宅,共享空間 安排在垂直與水平動線的交點,位住戶的生活賦予一層儀式感,立面上外挑的 樓梯貫穿了住戶生活的樓層,打破柱樑牆板的物理限制,並且提出可運作的模 型。
第二階段:Housing With Sloping Plaza
在大型的尺度內,進一步將"社群"與"社區"兩個概念細分,以兩 層樓為一個單位的社群擁有相同的共享廚房、花園、交誼廳,而整個社區共享 的空間分布在各個樓層之中,透過一條串連動線將其連結起來,建立起在都市 中垂直化簇群的集體居住。
第三階段:Housing For All 1972年啟動的萬大計畫不只是創造了都市集體居住的雛形,更是定義 了往後集合住宅產業的方向,而目前合作住宅已然能夠透過設定地上權的方式 降低房屋持有的成本,也應該進一步的意識到除了居住成本與自身效益外的外 部成本。過去萬大計畫提供了一個以往未出現的空間效率型態,然而當代人們 意識到這些效率的空間型態是建立在不可再生材料對環境的破壞後,我認為在 擁有住宅取得優勢的族群應該作為首批響應並面對這些問題的族群,進一步勾 勒出未來集合住宅產業的樣貌。
69 /
基地x都市x目標
70 /
Housing With Food Forest
第一階段的基地位於雙和街,基地周遭有三條萬華的主要幹道,東側 中華路、北側西藏路、西側萬大路。基地屬於公劃都更範圍中。
回應周遭屬於純住宅區域,我希望食物森林的概念能夠與周遭的鄰里 透過分享,進而產生更多的交流,在街口的食物森林是一個周遭社區的居民能 夠在散步時順道而來的空間,對應食物森林的空間是社區的小型集會所,在耕 種、採收之餘,居民可以在屋簷下乘涼,休息、聊天,甚至是在一樓的共食餐 廳內簡單的料理收成的蔬果,並與大家分享。
共食餐廳是希望延續南機場一期整宅中的食物銀行,將"續食"的概 念延伸進周遭社區,並透過定期共進晚餐將人與人連結起來。
在住宅單元之中,穿插了角落廚房,讓住宅中的居民有能夠在共食餐 廳外與鄰里好友一起聚餐的空間,界定出不同層次的鄰里關係。
交誼廳設立在垂直動線上,並且有住戶能夠選擇的綠化方式,讓住戶 能夠在回家與出門的路上有個能夠接近花園的機會,製造出日常生活中的儀式 感。交誼廳也與角落廚房透過一條跨越三層樓的樓梯串聯起來,讓兩個聚集人 群的空間相互激發出新的連結。
71 /
/ Housing With Food Forest
72 / 01
01 / Housing With Food Forest
73 /
01 / Housing With Food Forest
74 /
75 /
76 / 1/1000 基地配置圖
77 / 地下室開挖範圍 DN UP UP DN UP 1/500 壹層平面圖
78 / 室外機 室外機 室外機 DNUP DNUP DN
79 /
80 /
02 / Housing With Sloping Plaza
第二階段的基地位於青年路,基地的周遭有台北市第二大的公園以及 南萬華重要的華中河濱公園。基地屬於即將進行都市更新的私有地。
回應基地對面的青年公園,我選擇將地面層面對公園的一面向公園打 開來,以開放空間回應公園,讓人們能夠自然走進中庭之中,相較於第一階段, 基地尺度放大後,我將社群與社區的概念區隔開,社群是由兩層樓的住戶共同 組成,共享食堂、角落花園、交誼廳。而整個社區共享的空間分布在各個樓層 之中,透過一條動線將不同樓層的住戶串聯起來。
考慮到尺度放大後不同住戶會有的不同需求,分布在各個樓層中的共 享空間滿足各種情境的需求,視聽室的空間提供人們能夠定期舉辦電影之夜; 共享辦公室回應了未來萬華將會有更多的年輕族群到來,居家辦公成為一種新 的選擇;共享閱讀空間是一個貫穿兩層樓的玻璃量體,兩層樓的使用情境不同, 一樓是能夠讓住戶放鬆的空間,另一樓則是兒童閱讀的空間;十樓的吧檯與半 戶外的走廊面對整個青年公園,人們可以在休閒時帶著一本書坐在面對都市綠 帶的方向休憩。
而這些提供不同需求住戶們使用的共享空間全都透過一條從二樓一路 延伸到十樓的動線串聯起來,將社群與社群之間的關係也由各式各樣的活動串 聯起來,住戶之間舉辦的各種活動也成為此合作住宅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81 /
02 / Housing With Sloping Plaza
82 /
02 / Housing With Sloping Plaza
83 /
02 / Housing With Sloping Plaza
84 /
85 /
86 /
87 / 配置圖 停
88 / 停 DN 地下室開挖範圍 地面層平面圖
89 / UP UP DN DN
90 / DN DN UP 共享辦公室視聽室 共享閱讀空間 DN 共享閱讀空間 53F F 7、8F 9F
91 /
92 /
03 / Housing For All
第三階段的基地位於中華路,基地位置位於萬華南北重要軸線上,離 即將開通的萬大線捷運站僅有300公尺,12000平方公尺的基地未來將提供 300戶以上的居住需求。
1972年啟動的萬大計畫不只是創造了都市集體居住的雛形,更是定義 了往後集合住宅產業的方向,而目前合作住宅已然能夠透過設定地上權的方式 降低房屋持有的成本,也應該進一步的意識到除了居住成本與自身效益外的外 部成本。
過去萬大計畫提供了一個以往未出現的空間效率型態,然而當代人們意識到這 些效率的空間型態是建立在不可再生材料對環境的破壞後,我認為在擁有住宅 取得優勢的族群應該作為首批響應並面對這些問題的族群,進一步勾勒出未來 集合住宅產業的樣貌。
CLT作為新時代的木構造,在維持與混凝土相同結構力的情況下,自重僅有RC 構造的1/6~1/8,較輕的自重也可以減少基礎開挖 的深度,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木材本身的材料性具有調節水氣及溫度的特性, 相較於RC構造物,能夠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減少空調等等的碳排 放。
93 /
94 / 03 / Housing For All
/ Housing For All
95 / 03
/ Housing For All
96 / 03
97 / scale:1/1500
98 / UP UP 日間托幼 咖啡廳 書屋花甲、食物銀行 地面層平面圖 scale:A1-200/A3-400 大廳 管委會辦公室 賣場郵務室 餐廳 餐廳 辦公室 X光室 配藥室 診間 辦公室 牙醫診所 社區集會所 大廳 郵務室 管委會辦公室 地下室開挖範圍 scale:1/500
scale:1/500
99 / 標準層平面圖(5,9,13,17F) scale:A1-200/A3-400 5F-共享辦公室 遊戲室 共享廚房 交誼廳 遊戲室 共享廚房 9F-健身房 13F-視聽室 17F-溫室咖啡廳 UP DN DNUP
scale:1/800
100 /
scale:1/800
101 /
102 /
103 / 1972年受限於短時間內建造大量住宅需求而未完成的志業成為了這個畢業 設計的出發點,在台灣,我認為社會住宅不該成為維護居住正義的唯一解方,因此 嘗試將合作住宅的運作架構與現有的台灣法規吻合,並且以1972年萬大計畫的未 竟之業,在萬華選擇三個不同尺度的基地作為實驗對象,分別提出三個不同規模的 經濟模型來討論台灣住宅文化能否跳脫房產商品化以外的集體居住方式。 / 萬大計畫2050的居住實驗, 是揉合了我對當代住宅文化的反思與轉化萬華地域性而提出的未來都市集居型態。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