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簡行知 - 建築創作集 / 逢甲大學 Portfolio Chien Hsing-Chih
1
個人簡歷
簡行知 Hsing-Chih,Chien 1999/06/27 台北 , 台灣 逢甲大學 / 建築學系 (+886)0926934631 youaretootall@gmail.com
2
我是簡行知,台北人,利用學測的方 式進入逢甲大學念建築學系,說到對建築 的熱情,是從國中時看見建築師雜誌開始 的,建築物營造出的空間對我來說好似有 一種神奇的魔力一般,一步一步把我推向 建築的路上,我很開心我找到我自己人 生的方向,也正在為這份熱情而努力著, 比起各式各樣科目的刁鑽,我更愛沉浸 在工作室的桌前,思考著設計的平面如 何更順暢、剖面如何打破上下關係。 剛上大一的時候,對於建築懵懵懂懂, 也在一次次的嘗試後慢慢有了自己習慣 的做設計步調。
個人技能
SketchUp Rhino AutoCAD Lumion PhotoShop illustrator Model Making
3
目錄
4
1
.
紀
2 . 3 .
空 翻
4. 異 5 . 6 .
錄
質
單 曦
間
轉 材
空
7.Befor
折
可
動 組
南 The
8.Out of Limit- 一
翻
雙
元 映
間
洋
轉 板
/
7
/ 2 1 / 2 7
模
型 / 37
構
/ 4 3
杉
/ 5 5
Worship/67
桌 二 椅 的 空 間 再 定 義
/85
5
6
00
如果不去探討某個光線變化的最大值、某個密度的多種形式, 我們就會忽略建築最基本的元素 也會無法解讀建築世界中的隱喻以及發人深省的沉思 或許只是重新擷取元素組構空間 但脫離現實而創造的空間也許是當下所崇拜的信仰狀態。
7
追蹤光 影 光線透過建築柱樑牆板的縫隙由戶外透入半戶外及室內 造成了利用陰影分割的區域,而這些區域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改變狀 態,用照片記錄下的畫面只不過是當下的那一剎那,而居於建築物內部 的人,依照著建築安排的光線陰影而去調適自己的生活步調,一個個生 活的型態油然而生。
concept I
8
9
記錄當下的光線狀態之外,疊加其他時間軸上 的光線,形成一套早上 6 點至上午 11 點的軌 跡圖。
10
11
12
關於密度的討論 觀察忠勤樓中有關於密度的空間,討論實空間及虛空間的密度與兩種空間相 互附著的程度,以課桌椅形成的空間來說,正擺對應道的是實空間;而倒放 所形成的虛空間又與正擺的課桌椅鑲嵌形成需空間。
concept II
13
14
關於速度的討論 觀察忠勤樓建築物內使用者的速度,依照時間以及區域來劃分公領域的場所 又以教室以及走廊來劃分。走廊的速度具有時間 性,在特定時間會內活動特別頻繁。
concept III
15
16
觀察建築物中的縫隙 在觀察了建築物中的縫隙之後,我將 " 縫隙 " 定義成任何形式上的開口,例 如天井也是一種開口,女兒牆上的開口也是縫隙的一種。
concept IV
17
18
縫隙之後 縫隙,可以將通過的物質加以變形,建築的開窗,帶給建築物內部的人明亮 抑或是戲劇性的空間,藉由縫隙,也可以塑造一個空間內部的精神性。
concept V
19
01 空間反轉
20
將空間翻轉,觀察忠勤樓的各個空間,加以記錄,並且將其以沒有方向性的方 式重組,重新組構的空間抹去尺度的限制,將觀察的對象在空間模型中極大化。 若觀察的對象是縫隙,納在空間之中我就將各種縫隙,具體的不具體的縫隙都安 排在空間模型中。速度,那是一個極為感性的空間,利用許多斜向的模板,來表 示垂直與水平之間的那一瞬間,將那一瞬間的速度紀錄下來,斜向的模板好像在 垂直與水平之間試圖尋找平衡。利用空間重新組構而安排出的空間,是一個個記 錄當下狀態的切片,而將這一個個的切片疊加之後發現的是猶如將照片一張一張 疊起來一樣,我們可以看見不同時間的空間疊加,速度快與慢的同時發生,邊界 的交疊,人流的交錯,好像把同一棟建築物不同時間的切片重新組構起來一般, 是一個相互不同主題但又不中斷的空間。
21
22
23
觀察速度, 是建築師在設計空間定性定量時的重要依據,定義某空 間的用途與人流,將快與慢的空間區隔開來抑或是交織 在一起, 尋找最適合的空間安排序列。
建築與密度, 空間質量與舒適度, 是密不可分的重要元素,而我將實空間與虛空間交織而成的 空間轉化為演繹密度的草模。 密度可以是建築物在經過使用後從立面、平面、剖面中尋找 的人為痕跡。
24
縫隙 - 陰影, 縫隙透過遮住陽光的物理性,控制空間內部的光亮,Le Corbusier 甚至透過光線的控制,營造出許多具有精神性 的空間,利用光線暗示各種建築的可能性。
界定邊界。 接下來我觀察了建築的邊界,在這邊形如的邊界, 可以是有形的,亦可以是無形的, 人為定下的邊界,以及經過使用者的習慣而界定出的邊界。
25
運用各種角度的斜板來記錄在人與建築的慣性 模式 -- 就是垂直水平的安定性之中的一剎那, 將速度與傾斜化作空間重組在模型之中。
26
27
02
28
破 __ 折
透過不折斷的紙板折成的空間
線性空間產生的速度感如同順風無形的相助,筆直的路徑使人心無懸念,然 而看似單一的路徑卻是由歪斜的皮層所包覆,為前方未知的空間埋下伏筆,也似 乎是在預告著什麼。 原來筆直的線性空間遇上了歪斜的空間後,兩者開始產生對話,並營造出衝 突感,線性空間慢慢被歪斜的空間吞噬,如同人生面臨重大轉折,被迫適應。 在新的環境中不斷尋找著解套、生命的出口。建築物的頂端有出口也有死路, 自己最後會站在柳暗花明的出口抑或是,陌路胡同 ? 這些全端看自己曾經所做的 種種抉擇,而決定自己踏上哪條路。 29
30
透過不切斷的紙板使用 " 折 " 的動作形成的空間,在動作之前無法預測形成的空 間會是什麼樣子,角度、空間量皆是。在無數次的實驗之中我逐漸了解到折紙的 藝術,也掌握到一些控制折出來的空間的訣竅。我利用漸變傾斜的紙板當作抵達 終點的伏筆,好像我在實驗的過程,我無法預測接下來的成品會是什麼樣子,只 能像是扶著牆壁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終回頭來看才能得到答案。
31
32
33
34
35
36
37
第 二 階 段
38
異 材 質 可 動 模 型
39
40
41
可動關節演示
42
43
03
44
雙溪之間
透過單元量體組構而成的空間
45
46
1F 平面圖 S:1/100
2F 平面圖 S:1/100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04
曦映南洋杉
老屋改造的書屋
老舊的房屋與周遭的眷村有一樣的紋理,相同的單元複製、組合、排列,衍生出當地獨有的地 域性紋理。隨著時間的前進、需求的改變,各自使用者有的增加遮雨棚延伸室內面積、有的增加 樓梯,讓一樓與二樓的機能切割、有的則是增加量體,擴充使用空間 ......。 當一個不敷使用的空間要重新定位賦予新的機能,並在相同建築紋理的區域內重新置入、擾動。 是否有一個能夠在不影響當地建築紋理又賦予老建築新生命的方案呢 ? 六顆超過二層樓高的南洋杉,佇立在 當地一載過一載,建築沒人使用了,好像與人的互動也就 降低了,綜合當地住戶因 應需求而改變空間使用的方法,是不是有一個讓南洋杉多一些與空間對話的機會呢 ? 將老屋改造成一間書屋,還給失去機能的空間一個與人對話的機會,人的進出、人在空間內進 行的行為皆會賦予建築新的生命,立面上的開窗讓人能夠由外部閱讀內部的行為,陽光透過樹葉 被篩出的一絲絲光線靜靜地灑在混凝土的材質上,就好像為建築穿上了一件具有時間性的衣裳。 人進,人出,皆要通過高聳挺拔的南洋杉,利用動線製造使用者與南洋杉的接觸,使用者在建築 物的外部與內部都會以擦肩而過的姿態相遇,窄窄的入口製造了更多使用者與使用者相遇的機會。 老舊的城區有著獨特的秩序,建築的量體也富有節奏感,保留了原結構的梁柱系統,讓改造後 的建築物接續著周遭老建築的節奏,繼續上演著當地居民的日常。
57
+140
58
1F 平面圖 S:1/100
2F 平面圖 S:1/100
59
60
南向立面 S:1/100
西向立面 S:1/100
61
62
AA' 剖面 S:1/100
BB' 剖面 S:1/100
63
64
65
66
67
01 Before The Worship
68
傳統中國建築之中的三院兩進中利用虛實空間的交錯來作為三川殿與主殿之間的 中介空間,我將樓梯作為進入虛實空間前的過渡空間,加強了兩個不同性質空間 之間中介空間的存在感。我也將建築物分為四個 part,廟埕、中庭、參拜空間、 後院沉澱的空間,試圖以現代建築的手法重新闡述傳統寺廟的空間配置。 69
70
台中火車站後站以往是市中心,隨著時代更迭,後站的風采逐漸被都市 化給抹滅,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商業繁榮的高樓大廈。從前站繞到後站仿 佛穿越時空一般,生活的步調驟然而降,當地的居民仿佛無視了前站的 各種繁榮,繼續照著自己的步調過著生活。建築基地位於和平街與和平 街 228 巷的交叉路口,街道寬度不寬,但建築物的高度過高,導致造成 街道陰暗,了無生機,建築物介入後量體壓低,再沿著與街道的距離逐 漸升高,降低建築物對行人的壓迫感。基地周遭的空地過於破碎使居民 無法好好利用空地的空間,使得空地淪為被居民堆放雜物,市容極其雜 亂,空地的使用效率也很差。我將建築物退讓,讓居民有能夠活動的空 間,也將廟埕的概念置入,廟方的活動得以有一個空間舉辦。
71
Prototype
將都市觀察對於樹蔭下活動區域的空間轉化成為中庭 的空間。 並由控制陰影的手法回推空間型態。 72
藉由周遭居民將陽台向 騎樓的型態,而公私領 於屋主。
向外推伸的形式轉化成為 領域介面的透明度可取決
高而厚的牆,以及寬度只有 150 公分的過道 空間借鏡高樓給予的陰暗,營造精神性空間 後接續沉澱空間的中介空間。 73
Evolution
74
量體置入基地。
壓低量體,按照量體對 升。
中庭空間營造樹蔭下的陰影, 成為供地方居民進行休閒活動的場域
建築物前方的空間退讓 院的空間屬於廟
體對街道的距離逐漸提 升。
退讓供居民使用,而後 於廟方的空間。
建築物前方的空間退讓成為廟埕,供地方 居民使用。
將前述空間進行串聯,將傳統中國建築的 三院兩進重新詮釋。
75
發展草模
76
77
+10
UP
+10
+20
UP
+10
+0
78
1F 平面圖 S:1/100
+380 DN
+380
DN
+380
+380
2F 平面圖 S:1/100
79
80
東向立面 S:1/200
81
82
AA' 剖面 S:1/200
83
84
85
Out of Limit - 一桌二椅的空間再定義
86
位於台中車站以南的台中文創園區,是一個在白天上班時間生活步調 很慢的地區,集結了文化與藝術,文創園區像是一個欲表達內心故事 的場域,我將建築物置入基地,利用實驗劇場隨機與隊表演環境高包 容的性質,將小型的劇場空間利用表演中身體的肢體語言轉化,打破 物理空間的數字面積,成為適合小型劇團的”間接戲劇空間”。不僅 為當地居民提供一個具文化意義的場所,也為小型京劇劇團提供一個 表達故事的空間
87
88
89
劇場 Typology
90
91
Evolution
01
04
92
02
05
03
06
93
94
95
840
840
840
840
UP
DN
840
840
+0
+50
DN
UP
96
718,35 813,57 775
150
705 860 775
UP
DN
DN
840
840
DN
430
840
150
840
UP
DN
840
840
DN
UP
97
DN
840
840
840
840
+850
UP
+890
DN
+930
+970
840
840
DN
UP
98
705 860 775
645 860 775
840
840
840
840
+850
UP
+890
DN
+930
+970
+1010
840
+1050
+1090
+1130
+1170
+1210
840
+1250
DN
99
100
東向立面 S:1/200
南向立面 S:1/200
西向立面 S:1/200
北向立面 S:1/200 101
102
AA' Section
103
104
BB' Section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逢甲大學建築學系 / 簡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