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 between Buildings| Hsu-Yi|2022

Page 1

Architecture between

Buildings

Hsu - Yi 大四小王組



01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 Urban Fabrics : Figure - Ground Studies

05

羅馬 & 台北| Nolli Map Understanding Urbanism : The Type of Life That is Typical of Cities and Towns

17

Site : 大直里區域 Figure - Ground Urban Fabrics : Figure - Ground Studies

19

Site : 植栽與景觀、路徑規劃 連結大學校園、幼兒園、公園與在地居民的無車園區

27

基地 Figure - Ground 設計 Site : Programing in Context

29

教堂設計|塔、長廊與禮拜堂 Design : Connecting Interior and Exterior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 Urban Fabrics : Figure - Ground Studies 將台北市中正區框選,2.4*2.4 km 的真實範圍裡,將所有的建物(實體)塗黑,留下空白的虛體空間,並加上外圍, 使整體延伸至 4.8*4.8 km 且不塗黑,讓中心的深色浮現。在塗黑的區域中逐漸放大比例,探索並尋找都市的生活紋理, 在熟悉的臺北城中,進行一場地圖與美學的探測遊戲。

01

圖ㄧ

台北市中正區 Figure - Ground, 真實範圍 4.8*4.8 km, 此圖比例 S = 1/24000 (cm)


一人一個區,原以為隨機的挑選卻注定了最後的 紋理。無法進入的街屋們被塗黑,道路與小巷逐 漸清楚,去除了色彩、標示、說明後的地圖,在 眼前以身體感的方式浮現。 中正紀念廣場恰好離中正區中心不遠,凱達格蘭 大道、仁愛路、東門、二二八和平公園等地也如 同退潮後的沙灘,在腦海裡顯露出來——而水溶 溶的沙粒之間,發現了更多平時因為雜訊遮擋、 氤氳掩蓋而未察覺的交叉口方向、捷徑,抑或連 結此地和他方的路線。 都市的紋理以虛體的方式存在著,平時人們無法 察覺圍牆以外的「空」,只有被過度關注的實體 被塗黑之後,虛體才會緩緩地浮現、交織,在市 井間細密地譜成獨有的樣式。 框選、再放大,在相同大小的方格裡調整比例, Figure - Ground 是一場關於美學的探索遊戲, 真實存在的街區如今化為平面縮影,退後觀察, 黑色色塊的均勻與疏離、圖面的平衡或對比,都 在細微地反映空間。 三角形的公園、道路交叉口橫過畫面、碎塊般地 舊社區樓宇混沌,看似中正區最不起眼的一塊角 落,卻如臍帶牽繫母體一般,與整座都市的紋理 緊密地相連著。

圖二 左頁圖 Figure - Ground 擷取 , 真實範圍 1.44*1.44 km, 此圖比例 S = 1/14400 (cm) 圖三 右上圖 Figure - Ground 擷取 , 真實範圍 0.48*0.48 km, 此圖比例 S = 1/4800 (cm)


Adding Character : 地圖再製 作品名稱:台北市中正區,Figure - Ground Studies 原尺寸|比例:96*96、48*48、48*48(公分)| 1/5000、1/3000、1/1000 (公分) 使用媒材:大圖輸出、二分木板、1mm 灰色卡紙、3mm 壓克力、木角料

因為塗黑而浮現的中心不斷放大,街廓逐漸鮮明的同時,色塊拼貼成有序的樣式。 將 1/5000 的大圖四周切下墊高,使被塗黑的區域向內凹陷,再鑲上壓克力板,讓被凸顯的範圍清晰而澄亮,倒映入 四周的光影。於是中正區並不只是中正區了,與每一塊紋理都連結著彼此相仿,地圖向外接納著光,並透澈地亮出了 被選擇的區塊。沈默而有力量的,向內吸收抑或向外推進,中正區的 Figure - Ground 不再只意味著真實的地點、建物、 路徑或交界,而是一幅畫,由色塊深淺疏密、與光線濃淡烈暗所組成的,在牆上框出了瞬息萬變的景色。

03


攝影:徐懿|地點: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A棟八樓

04


羅馬 & 台北| Nolli Map Understanding Urbanism : The Type of Life That is Typical of Cities and Towns 作品名稱:羅馬&台北拼貼,諾利地圖(一套十二張,共兩套如右頁圖) 原尺寸|比例:約 148*177(公分)| 1/3000(公分) 使用媒材:大圖輸出、影印紙、膠水、1mm 厚紙板 Nolli Map 以強烈的黑白對比勾勒出古代羅馬的樣貌,在那個缺乏資源技術的年代裡,這樣十二張珍貴 的版畫地圖儘管耗費了十來年,卻空前絕後地影響了後世觀看城市的眼界。 這次的拼貼練習我們使用了王俊雄老師從前遊歷羅馬而收藏的 Nolli Map 複製品進行研究創作,除 了讀圖理解古代羅馬的城市軌跡以外,Nolli Map 測量的精準度與身體感也帶領我們認知 Figure Ground 在都市設計、城市規劃上的重要性 —— 當所有建築物都被壓平,只有能自由進入的空間留白, 記憶中的家鄉會以怎樣的形式存在?我們以自己研究的台北區塊填補,「都市化」古代羅馬,讓 Nolli Map 融入我們熟悉的街巷。在這樣反覆思考的練習中,拼貼、設計著城市空間的排列。

05

Nolli Map 複製品掃描檔案,王俊雄老師收藏



Nolli Map 嘗試在古城裡看出都市的端倪 在進行拼貼練習之前,我們研究 Nolli Map 原圖上的紋理,建築史 課程習得的古代遺跡赫然浮現,以我們未曾親眼見過的相對位置在 Nolli Map 上分佈著。觀看地圖的角度看似是全知的俯視,在 Nolli Map 上卻又細膩地包含著身體感知,讓公共場所的一樓平面被看 見,提供了許多不言而喻的、對城市的說明。 尤其是身為建築系、正在學習的我們,平時熟稔於平面圖的練習, 在 Nolli Map 上可以輕易地透過公共建設的地面層平面知曉建築物 的用途,是浴場、寺廟、殿堂或莊園?對照 Nolli Map 與現今羅馬、 梵蒂岡區域的狀態,其實道路與建築的紋理並沒有太多改變,而重 要的公共建築也轉為古蹟、依舊開放,如果以現今的情景重製 Nolli Map,想必也能發現不少有趣的對照。

我創作的區域(局部)原圖


08


羅馬 & 台北:第一次拼貼 因為不熟悉與無知而造成的擁擠都市 將同樣比例的台北市剪貼,想辦法填補古羅馬城內的農田,同時在 腦海裡思索著都市化應有的規則、條理與細節,懵懂的嘗試中我們 只顧著努力拼貼,不知不覺忽略了十二張地圖必須好好連接才是完 整,導致最後的城市雍塞、混亂而沒有規劃。僅僅讓路徑連接是不 足以凸顯性格的,拼貼的過程裡,我們也摸索著腦海深處的自己。 下圖是我所負責的其中一個部份,第一次的嘗試中,我困惑地剪下 了台北中正區的碎片,想像的畫面模糊而混沌,只創造了看似有序 的街坊,卻讓城牆邊緣塞滿了較大的建物。 於是,在下一次的練習中紓解這樣緊湊的狀況、與其他組員負責的 區塊接壤,成為我需要學習的重點。

我創作的區域(局部),第一次拼貼


10


羅馬 & 台北:再度嘗試 大小、比例、由密至疏,看見虛體 「好好地觀察古城」,經歷上一次的練習,我們再次著手拼貼的速 度明顯輕快許多,也許是熟悉了自己的區域,我們不只嘗試解決自 己區域內的問題,更延伸至各個邊界,與四周的改造連接。 下圖同樣為我所負責的區域局部,在這次的拼貼裡我稍微改變策 略,雖然同樣使房屋順著台伯河的流向往南北方發展,但在主要的 街道之間採取了「鬆」的排列,並想像自己身在其中。人們如果穿 越了高聳密集的城市區域後,來到一片稍微寬闊、廣袤、樓宇分散 的地區,是否就能擁有一點「 Tower in the park」的感受? 不僅如此,組員們也各展長才,在羅馬城裡創造了各種廣場、圓環、 繞行的路徑與機關,在兩次的拼貼裡,羅馬穿越時空,經驗了我們 生疏但誠懇的創意。

我創作的區域(局部),第二次拼貼


12


13


攝影:徐懿|地點: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A棟八樓


15


攝影:黃暐程|地點: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A棟八樓


Site : 大直里區域 Figure - Ground Urban Fabrics : Figure - Ground Studies 作品名稱:大直里區域 Figure - Ground(共十二張,完整如右頁圖) 原尺寸|比例:約 160*160(公分)| 1/300(公分) 使用媒材:大圖輸出、麥克筆、1mm 厚紙板

在最熟知的生活圈進行觀察與量測,台灣的 巷弄複雜、沒有固定的寬度,將作為住家的 街屋塗黑,如同百年前 Nolli 建築師測繪時 那樣,一間間地度量庭院、公園、店鋪等可 取得的平面範圍,讓地圖以平面(地面層) 身體感知的方式呈現。

生於現代的我們何其有幸,能夠透過資訊技 術率先取得初步的資訊,然而在實際分頭走 訪街區的各種清晨、午後與傍晚,才能真實 地感受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度量衡與身體記 憶,是那樣地展現在最後完整的圖面之中。

紅框的範圍是基地 —— 擁有公園綠地、校 園、待改建的新建築的街區,居民們框住 騎樓據為己有、餐廳後巷的送貨入口、公園 角落連接小弄的柵欄 —— 平時因為漠不關 心而渾然不覺,在探索大直里、完成區域的 Figure - Ground 圖面以後,才擁有了更清 晰的雙眼。 17


18


Site : 植栽與景觀、路徑規劃 連結大學校園、幼兒園、公園與在地居民的無車園區 基地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大直,實踐大學校門口、培英公園與即將改建成公寓大樓的攝影棚,日常尋覓生活足跡 的地方,渴望如何改造?把公園拆開、隨意地重新鋪排,在鋪面上挖下淺坑、堆起小丘,地面層的變化能強化區 域與區域之間的連結嗎?在這樣的嘗試裡,一個和諧、安全而交織的園區悄悄地誕生了。

讓車道繞過學校,抬高行人步道,基地內的植栽延伸到更廣的地 方,原本毫無交流的幼兒園與大學的校門口,通往了同一塊凹地。 人們因為無車通行的安全感而放慢腳步,停留於綠蔭之間,雨天的 積水或晴日的烈陽在基地裡創造自由的路線,每一分、每一秒,居 民與外地求學的少年們踏在同一片綠地上。 公園彷彿伸出了臂膀,將樹林細密地分佈在街巷,開放更多通行路 徑的大學,歡迎所有人探訪。等待新的大廈建成,樹林會輕巧地隔 開車道,讓由大直街轉角進入的行人由密至疏地、感受園區的細膩 與廣闊。 圖ㄧ

凸丘與周圍透視圖| 210*296 mm |色鉛筆、原子筆

圖二

凹地與周圍透視圖| 210*296 mm |色鉛筆、原子筆

圖三

Site Plan |原比例 S = 1/300 cm |約 520*490 mm |色鉛筆、原子筆

1

停車場改由後巷出入,打開側門供人行,創造新的休憩空間

2

延伸停車灣,提升幼兒園上下學與公園互動的機會

3

凹地:收集雨水、與公園串連,使動線依天氣變化

4

球場抬升,與人行動線不互相影響

5

凸丘:提高社區正門的隱私性、高起的休閒空間

6

封閉側巷車道改為人行,開放校園正面右側門

7

以植樹分隔車道與人行,使路徑由密至疏地開闊

19

圖ㄧ

圖二


1

6 2

5 3 7

4

圖三


Site Plan | Sections 行人、植栽、凸丘與凹地的日常情景

Section 1 |單位:cm |停車灣延伸後,樹穴與抬升的球場分流不同路徑、活動類型的人群。

Section 2 |單位:cm |大而淺的凹地上,人們在不同的高度停留歇息,又或因為雨天的積水而繞道。

21


Sec 9

Sec 8

Sec 6

Sec 5

Sec 2 Sec 10

Sec 7

Sec 4 Sec 1

Sec 3

Site Plan |原比例 S = 1/200 cm |約 720*700mm |色鉛筆、原子筆、鉛筆

22


Site Plan | Sections 行人、植栽、凸丘與凹地的日常情景

Section 3 |單位:cm |大凹地的南北縱向剖面,樹穴被抬高、外圈可作為座椅。

Section 4 |單位:cm |凸丘的縱向剖面,人在樹冠與地面之間遊走。

23


Section 5 |單位:cm |凸丘的橫向剖面,人從左右側經過、走上凸丘,在丘的中心樹下相遇。

Section 6 |單位:cm |校園側巷無車化之後,傾斜的樹穴連接校門口坡道,串連起校內外的活動。

24


Site Plan | Sections 行人、植栽、凸丘與凹地的日常情景

Section 7 |單位:cm |利用植樹輕巧地隔開行人路線與新大樓出入車道。

Section 8 |單位:cm |開放校園右側門,延伸既有樹穴座椅區,活絡空地的使用。

25


Section 9 |單位:cm |原本車道路線改為校園新入口的休憩場所,以高差分隔車行馬路與人行步道。

Section 10 |單位:cm |校門口與凸丘、凹地、樹穴之間的關係。

26


基地 Figure - Ground 設計 Site : Programing in Context 完整地計算舊有的街屋容積量,乘以 1.4 之後,再加上未來會改建的新社區 大樓容積下去重新分配,第一次碰觸大範圍規劃的我們,在圖紙上迂迴地塗 鴉,嘗試譜出屬於自己個性且具有美感、有條理形塑的 Figure - Ground。 將先前設計的地景面貌兼容其中,我讓基地內出現四種不同類型的公園—— 面對校園的、被社區包圍的、在街邊的與從街道延伸入樓房圍繞中的,並選 擇所有停車場地下化的策略,讓汽機車自基地外側街邊出入地下,保持基地 內完整舒適的人行空間。而在樓房高度的分配上由基地外側向內部高起,讓 前往基地區域的人們能逐漸體驗到高度變化,陽光也較能透入其中。完成的 Figure - Ground 像個圖騰,刻畫著我腦海裡所有想像的成分。 下圖

基地模+個人 Figure - Ground 量體置入|約 120*60 cm |攝影:徐懿

右圖

基地 Figure - Ground 設計|比例 S = 1 / 650 (cm)

27



教堂設計|塔、長廊與禮拜堂 Design : Connecting Interior and Exterior 從 Figure - Ground 長出的奇怪圖形,會演變成什麼樣子? 就存在於其中的城市,抹去一部分的街區,重新填上色塊。變動的過程裡有一座 教堂,中央的禮拜堂一樓開放,容納來自各個大道、散步的人們,商店拉開落地門, 招呼著從塔樓裡的教室下課的孩子;沿著階梯走到長廊之上,連接著塔與禮拜堂 的地面之間有個天窗,讓一樓容納蒼穹照耀的光線 —— 高塔扶搖直上,鐘聲在禮 拜堂兩側的高牆裡迴盪,而旋轉的樓梯有圓有方,探險一般地,祈禱並不是一種 絕對嚴肅的事情。與先前設計的地景接壤,圓圓圈圈的堆疊中在樹影晃蕩間矗立, 教堂被夜歸的旅人望見,一個安靜的巨人,靜悄悄地在肚腩裡撫慰傷痕、聽取祝 福或祈願,又伸出強壯的臂膀默默包圍。 下圖

1/300 地景模型+教堂設計(局部)|約 90*80 cm |攝影:徐懿

右圖

1/300 地景模型+教堂設計(局部)|約 90*80 cm |攝影:徐懿

29




1/300 地景模型+教堂設計(局部)|約 90*80 cm |攝影:徐懿


教堂設計|塔、長廊與禮拜堂 Design : Connecting Interior and Exterior 三個主要元素組成的教堂,輕輕地彼此串連, 把校門口與公園勾勒得更鮮明而活躍。 教堂伸出的長廊像臂膀,擁抱祈禱的人們,

1

新設計的街區、凸丘、凹地與公園形成完整暢通的校園入口

而高塔默默地守衛著,釋放鏗鏘地鐘聲來保護。

2

調整凸丘方向與角度,讓教堂長廊尾端與凸丘向公園區域延伸

3

校園內大道被教堂長廊收整,但動線與通透的空間會延續

4

教堂正門前廣場,分流進入側巷、長廊或教堂的人群

5

教堂南側,通往塔樓與長廊之上的階梯,以樹木與人行道分隔

6

社區大道盡頭遇見禮拜堂,以乾淨沈著的立面應對

7

街邊的長型公園是向南延伸的綠帶,能望見教堂高塔、聽見鐘聲

3 4

1 2 6

5

7

Site Plan |原比例 S = 1/300 cm |約 520*490 mm |色鉛筆、原子筆


2F Plan | S = 1/420 cm

1F Plan | S = 1/420 cm

34


4F Plan | S = 1/420 cm

3F Plan | S = 1/420 cm

35


6F Plan | S = 1/420 cm

5F Plan | S = 1/420 cm

36


Sec 1

Sec 3

37


Sec 2

Sec 4

Site Plan |比例 S = 1/300 cm

38


教堂設計| Sections Design : Connecting Interior and Exterior

Section 1 | Section 2

39


穿越長廊,從階梯緩步向上,陽光經過高塔、落進禮拜堂的座椅間。 長方形的窗戶大小各異,白天在禮拜堂掛上風景,夜晚為行經的人群投射出參差 交錯、暈染著暮色的光影。鐘聲是真的,攀上層層旋轉的階梯之後,鐘聲從悠然 轉為轟鳴,大聲地傾吐抑或在腦海默念,塔頂又是不一樣的祈禱空間。 人從禮拜堂底下穿越,似乎觸手可及的天花板之上,有更多人與信仰在對話著。 為何開放?如果神是自由地存在,祂的路徑上必定也沒有阻礙。

40


教堂設計| Sections Design : Connecting Interior and Exterior

樓梯下的空間、分叉的路口,走上廊道或禮拜堂,都與神親近了一步。 安靜而收斂的長廊在樹影晃動邊佇立,之上或以下,教堂一層層地與人互動,從高塔陽 台眺望,猶如依靠於巨人肩上那樣安詳。 藏在禮拜堂兩側的空間是最神秘的,兩層牆體厚度中的間隔,彷彿肺臟中的空氣泡,向 內吸收或向外傾吐,與大小不一的窗格玩影子遊戲,伴隨祈禱與歌聲,在教堂中穿行、 跳躍,如同婚禮上的花童為神聖注入彩色的笑靨。

41


Section 3 | Section 4

42


43


攝影:徐懿|地點: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A棟一樓

4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