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
緒論
研究動機
機場根據其規模與不同目標的旅客可分為國際機場與國內機場。根據2008年國際 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所提供的數據,全世界的國際機場總 數已經突破了800個。國際機場不單是飛機的停靠站,以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國際機 場是國家的門戶,更間接傳達國家經濟與文化的程度。因此,一個優秀的國際機場, 不僅需要提供飛機起落,應該更全面性的考量其硬體設施與軟體服務的品質,以建立 機場形象與提升附加價值。 由於搭乘國際線飛機需提早於起飛前2個小時完成報到。因此旅客會依個人狀 況,提早時間抵達機場進行等候。在等候過程當中,大多數旅客會選擇在座椅上休憩 (Yeh,2010),因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與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皆將國際機場的座位列入每年 機場評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機場的旅客團體人數種類繁多,少至一、兩人的自助 旅行者到數十人的團體旅客皆有可能會出現在機場中。因此以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角度而言,機場的座椅應符合不同人數團體的公平使用(Equitable use) 與彈性使用(Flexibility in use),並且提供適當的尺寸及空間供使用(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讓座椅能夠被最有效率的利用。 機場的公共設施除了能夠顯示出國家的經濟實力與文化素養外,同時也是全世界 最新穎技術、工法、概念等公共設計放置的首選。因此,在機場的公共座椅作為設計 研究的優點除了可發揮姓高以外,同時能夠作為公共空間中的研究及設計嘗試,提供 給未來的公共設計更多參考標的,達到逐步影響社會的重要功效。 本研究利用四項觀察徹底的記錄機場的公共座椅使用狀況,並且透過環境心理學 的解讀,重新定義出國際機場的座椅設計需求,並且針對此提出設計提案與改善建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