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亂製造機 / 到不了的話語]
透過大樓外的透明電梯可以通達上面的平台。這個街廓一共有四座電梯,對應軍法營區過去的四個主要出入口。
上面一共有四個平台,分別對應以前四個空間:軍事法庭、東所、西所,還有國防部軍法局。四個平台彼此以通道或樓梯相連接。
這種相對稱的空間,是在回應「面對」,第一次面對同案被抓的夥伴、第一次面對案情的宣判、第一次用犯人的身分面對會面的家人。然而當事人與家屬面對的是一連串資訊的延遲與錯亂,就像面對一台複雜的機器,它全面地控制你,無從解讀、拆解它。
戒嚴時期,平民受軍法審判,且這個審判多為形式上的操作,更別說裡面半真半假,這樣的環境之下置人於任人宰割的情景下,感受到什麼?我們真能同理嗎?
仔細檢驗這個制度,許多先決再判、一審定讞且二條一裡的「著手實行之」定義寬廣、上呈總統可以恣意更改判決內容而無人監督,整個社會風氣處於恐嚇之下。而威權時代過後,關於這些機制的檢討還會延遲多久?
Artist: TIEN Chung-Yuan /Co-creator: WU Shih-Yong /Special thanks to: LAI Nicole, CHANG Li-Ren, LAIO Hsiu-Hui /Technical Support: PING 3DPRINT, LIN Yeelon, HONG Jeng-S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