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自主-設計報告書

Page 1

The Autonomy of Space A Light Timber Construction for the Society

王 游 宓 琦 婕


contents'

<research>

|The Autonomy of Space| 建築空間的自主

<observe>

|Social Dilemma| 經濟效率的現象

<analysis>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ce| 製造空間的方式

<strategy>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自主始於自造

<design>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築設計的實踐

<results>

|Presenting to the Society| 對於社會的呈現


The Autonomy of Space

建築的原點

'01

'02

'03

'04

'05

'06

_ 人與建築的關係。

意識到行為

_ 以不同向度切入空間自主的意義。

自主的類別

_ 以空間本質切入空間自主的意義。

領域的變化

_ 邊界在任一時間點都可能被重新調整。

自主的歷史

_ 當建築談及自主的今昔。

相似的場景

_ 均質化導向的影響。

現今的選擇

_ 獲得空間的途徑。

生產的制式化

_ 使用者在決策過程之外。

規則制約下的自主

_ 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衡點。

建造為主軸

_ 製造端影響設計與使用層面。

系統的最低限度

_ 選擇及操作必要項目以擁有最大的彈性。

自造的原則

_ 去專業化與降低知識門檻。

材料的考量

_ 單一性與輕質化的材料使建造簡易化。

空間的情報化

_ 不再需以實質上的個體交流獲得資訊。

情境的設定

_ 適用於台灣情境的增建及修復等。

模矩的研究

_ 模矩的性質與語法豐富了空間的層次。

空間的留白 對社會情景的提案 應對未來的設計

_ 人們在模糊領域中擁有更多創造的自由。

網絡空間擴張

_ 媒體成為理念表現的一部分。

文字實體宣傳

_ 以書籍方式使知識普及化。

最少介入的設計

_ 標準是關於邏輯分析與深入研究的事情。

領域的模糊化

_ 當建築乘載使用者的意志。

_ 未來即現在。


<research>

CHAPTER 01'

|The Autonomy of Space|

建築空間的自主


建築的原點

_ 人與建築的關係。

意識到行為

_ 以不同向度切入空間自主的意義。

自主的類別

_ 以空間本質切入空間自主的意義。

領域的變化

_ 邊界在任一時間點都可能被重新調整。

自主的歷史

_ 當建築談及自主的今昔。


+ 建築的原點

" 人與建築的關係 "

建築的原點

"我們期許能跳脫當代的時代精神,反思人與空間最原始純粹的關係。"

追溯至最初,人與建築的關係建立在居住需求上,且因建造而產生之間的聯繫。 然而居住的概念不只停留在住宅,甚至延伸至其他複合性質的空間,才完整了社 會這個集合體。過去人們自我構築出自身的物質環境,以智慧及涵蓋經驗的思維 將空間逐漸合理化。所謂建築,作為人的環境與場所,是物質兼具精神層面的需 求,在供人使用的同時也表達了使用者本身。歷史上的許多案例,魯道夫筆下的 無名者建築,無論是雲南的穴居或是江南的水鄉民居,縱使是沒有建築師的世 代,建築非但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更與傳統社會條件協調,自發且持續發生;然 而隨著物質生活與時俱進,空間和形式歷經時代演變下成了另一種我們現在既熟 悉又陌生的樣貌。爾後,工業化與資本化促使文明逐漸發展,技術的整合與進步, 卻也更為繁複,分工社會的興起使每一道程序都需要專業的服務實行。建築空間 與人的關係式微又疏離,場所性的消失,人們不知從幾何時已不再在意真正空間 該涵蓋的意義,如此結果實際是束縛了人們也局限了對於空間的想像。或許,當 兩者的關係重新連繫,人類才真正擁有自由與選擇。

0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 Bernard Rudofsky / 1964

07


代謝派代表建築 / 謝英俊輕鋼構

0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WIKI HOUSE ĺ?Š IKEA

09


+ 意識到行為

" 以不同向度切入空間自主的意義 "

意識到行為

"建築應是主張自主性的空間形式。"

自主的核心概念即為自由。哲學家以撒 · 柏林將自由理解為兩種概念,分別是消極 與積極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稱作消極自由,強調不受外在條件限制即能實現 自己的期望。然而過分的消極自由可能導致不理性的選擇,甚至無法分辨慾望的好 壞。舉例而言,當今人們難以認知到所謂空間自主為何;在定義中,我們將空間與 人相關的性質拆解為物件、行為、與對外開放及領域層面來判斷人是否真正擁有自 主。這些符合空間特性的自主實質上均屬於消極自主,正常情況下,一般人幾乎沒 有受制於他人而難以在自己的範圍中動作。但當人們始終在有形的框架下習慣生活, 需求卻隨時間變動著,竟也沒有能力更動那原始存在的框架。相對地,積極自由著 重於人應實現某些理性重要的慾望,有時是因受限於自身其他的慾望而難以實行, 並可能需要透過他方的幫助才能真正實現。在兩者之間,許多時候是須經由侵犯消 極自由來達到積極自由,我們在空間上所應追求的自由並非亂章無序,而是希望能 創造另一種新的建築系統原則,輔助人們跳脫原來建築操作模式所造成的框限,符 合當代作為及思想,讓眾人能更以空間的型態主張自我。

10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自由的兩種概念 消極自由

積極自由

當自主的位階以在空間中此事件的可行性程度做為參考依據時,便開始了對於 自主定義的介入。自主本身是個抽象的概念,並涵蓋主觀感受,以建築與空間 角度探討這樣概念的本質為何時,從行為自主至最高層級的領域自主,會是一

種歸納方式來檢視真實的情景。意識概念與社會現象是互相呼應的,社會的樣 貌也反映著人類的思想,當我們日常中習於消極自主的環境下,便將無法察覺 分辨甚至順應這樣的時代。

11


Definition

" 使用者是否有決策且自由變動空間性質的能力 "

空間自主的定義

消極自主 : 不受外在條件干涉,並且自動擁有。 積極自主 : 藉由限制或侵犯消極自由,來幫助他人達成有意義價值具理性的自由。

1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四個對自主的定義為做為社會觀察的依據,以這樣的參照將情景做歸納。 經由這些定義,發現在生活中真正擁有空間自主並非簡易的一件事。

[ 容易 ]

[ 困難 ]

13


+ 自主的類別

" 以空間本質切入空間自主的意義 "

自主的類別

"無性空間的本質賦予主體意識創造邊界及領域。"

繼自主的層級來評斷使用者在空間中是否自由自主;另一方面切入的是空間本質上 自主的類別,進而探討模糊領域延伸的空間無性化。空間的形成方式將會引導人們 使用的方式。而模糊領域的無性特質使空間不被機能束縛,能依照主體意識創造邊 界及領域,創造模糊領域的前提是為建立空間原則,在思考與取捨原則下的平衡點。

人在針對空間中的建築元素所行使的更動又可分為一次性與變動性自主,從初始的 可自由決定空間配置到在使用的過程中隨時隨地可變動空間等。兩者之間的比例作 為我們操作系統架構觀念的前提。 一次性自主 (%)+ 變動性自主 (%)

一次性自主

自地自建

變動性自主

可移動式隔間牆

14

會移動的建築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模糊領域

框架式領域自主

Blurry Space

Framework Space

藉由讓空間盡量的無性化,讓每個人 都可以自己依照主體 意識去自由創造 領域,隨時都是模糊的且變動的。

藉由固定的框架及可變動/可拆卸的 物件,達到依需求變動空間領域的自 主,但依舊受到固定系統的限制。

15


+ 領域的變化

" 邊界在任一時間點都可能被重新調整 "

領域的變化

"尋找一種方式將領域的自主呈現得更為多元。"

領域自主為最高層級的自主定義,領域對生活或自身行為圈圍了一個範圍,時而進 行擴張;時而退縮;時而加速;時而減速。它隨時間在變化,且有大有小。時間的 觀念可被劃做好幾種分類,或許是當下的瞬間,或許一段時間,或許好幾年或永遠。 我們可能在某一時間點透過創造或模糊邊界來變動領域。然而在設計中我們希望建 立一個考量到建築生命週期及容許更多時間類別的系統。

當下的瞬間

一段時間

好幾年

永遠

1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暫時性住所的可移動式紙牆

因活動所需而將空間分隔

17


開放建築系統

" 賦予空間彈性的可能 "

開放式建築 (open building) 荷蘭 J. Habraken 在所提出的概念,至 1960 年代發展起,因人的需求會改變這項 核心觀念,而產生一套介面系統及理論。此理論涵蓋設計形式上的研究及每層介面 應對到的建築元素。開放本身的意涵使相容、交換、替代等動作,能持續調整也顛 覆了原本封閉的系統。當生活是變動時,建築也應被賦予彈性的可能。

可逆性

開放性

零廢棄性

拆解性

重複使用性

重組性

回收

形狀通用性 市場包容性

環境層級性 組合多樣性

改變

1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開放式建築舉例

19


+ 歷史的觀察

" 當建築談及自主的今昔 "

歷史的觀察

"創造系統,使人得以實現更多的可能性。"

歷史脈絡下的自主,各以不同形式呈現在事件中。過往的人們對於社會 潮流的批判,亦或是為社會提出新的想法去嘗試實踐,而我們從歷史上 種種的觀察,能了解自主的精神為人類有權力有能力去實行自我意志下 的願望或某種目標。乃至工藝運動時期所提倡的復興手工藝傳統,主張 的自主製造;包浩斯以人為本的標語,培養從設計到製造均可自主的能 力;Archigram 以更為建築的方式切入自主的主題,利用建築單元的可 移動性,人便可依照需求自主的移動空間至不同地點;代謝派的預鑄單 元讓人自由地汰換或增建單元空間;一直到近代謝英俊以數據化、規格 化、便宜取得的輕鋼構讓當地一起參與建造;智利建築師設計一半的房 屋為居民打造另一半創造的可能性;Wikihouse 的資訊化使製造的信息 開放流通。如此可見,歷史上與自主相關的事件,幾乎都是藉由創造單 元性模矩性的系統並使之信息及規格化,讓人可以將設計與製造結合, 達成自主的目標。

20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21


17-19 世紀 工業革命 啟蒙時代

1860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提倡自主製造,恢復中古工匠的生產 方式,以維護傳統。 1910

/Bauhaus

1920

1930

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以手工藝為基本, 培養人從設計到製造可以自主的能力。

1940

1960

/Archigram

1970

利用可移動的建築單元,使人可依照需 求自主的移動空間到不同地點。

1980

/Metabolism 2000

2010

將建築分為許多預鑄製造的單元,使人 擁有更換或增建空間的自主。

2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1 definition of autonomy

1860

/ 侏儒之家

將建築分解成可大量運輸的組裝化零 件,及低成本系統,使任何非專業的人 都有自主自造的能力。

1910

1920

/ 謝英俊

1930

利用及低成本極容易理解的建造方式讓 民眾參與建造。

1940

1960

/Elemental's House

1970

只建造房子需建築專業的部分,剩餘留 白空間給居民自主創造。

1980

2000

/Wiki House

2010

將設計及製造整合為信息化的開放資 源,使所有人都可自主自造房屋。

23


<observe>

CHAPTER 02'

|Social Dilemma|

經濟效率的現象


相似的場景

_ 均質化導向的影響。

現今的選擇

_ 獲得空間的途徑。


+ 相似的場景

" 均質化導向的影響 "

相似的場景

"建築失去了場所的意義,人類早已麻木而渾然不知。" "人們嚮往與眾不同,卻傾向複製的世界。"

現代人雖身為空間的使用者,其實是沒有空間自主的。自造門檻的過高使我們難 以掌握運用,建造技術的壟斷也促成建築物在生產線上一件件輸出再兜售。資 本及工業化導向的建築已經邁向著重經濟效率的結果。相似的場景日復一日地 在都市中上演,經濟合理性成為多數建築的唯一準則。當城市的意象走向未來, 我們已習慣而麻木地,重複著每日的工作只為維持這樣的願景,為了能夠安定在 紛擾繁雜的城市中的一隅。失去活著空間的人們大概難以對這樣規矩相同的人 工環境提出任何反思。這樣的現象不斷循環並充斥著生活,更控制著人們對空 間擁有的權利,進而逐漸無意識地強迫適應於僵化的空間。生活本該是變動的, 人與人之間亦是相異獨立的個體,而在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找回空間自主權?

2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2 social dilemma

figure.05

現代人是沒有空間自主的,沒有自造技術,只能任由資 本主義控制我們對空間擁有的權利,工業化及資本化的 建築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都只能去適應這個僵化的空間, 在生活應該是變動的,與自然息息相關的,在這個時代 我們該如何找回空間自主權?

27


2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2 social dilemma

figure.06

29

當代社會中城市的建築現象,充 斥著市場及經濟效率為導向而設 計的大型量體產物,且持續地擴 張中。在勞動力下降的未來,建 築成本將大幅增漲,使擁有空間 或住宅這件事也將越來越困難。 相 比 於 都 市, 鄉 間 或 許 有 較 寬 廣的土地得以利用,但即使有土 地,也難以低成本方式獲得有品 質的空間,許多人其實是無法負 擔營建成本的,也缺少專業的介 入,故更多的是自造品質不良的 環境。


30


The Autonomy of Space 02 social dilemma

"

在建築製造生產的過程之餘,傳統的建造方式,且資訊壟斷的 情況下,無法脫離專業的介入,也難以降低建造成本。

31

"


+ 現今的選擇

" 獲得空間的途徑 "

現今的選擇

"消極的選擇會是好選擇嗎 ? "

我們無力掌控都市建築與土地的漲幅,任憑市場供需與政策導向隨昂貴的 價錢逐流。以住宅舉例,獲得空間的途徑,並非人人都能負擔,無論是房 地產或是自地自建。而現今社會面對較低成本的方案,其中選擇的缺漏更 是難以補齊,貨櫃屋與組合屋較常應用於臨時性案例,甚至空間被局限在 四方實體牆面中,而材料上雖便宜但並沒有解決大多真實性的問題,需要 花費更多金錢與人力去補足建造及使用上的彈性和不足,建造施工與設計 層面並沒有真的被系統化地整合。

3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2 social dilemma

社會現今較低成本的居住選擇

永久屋

貨櫃屋

Container House

Permanent House

組合屋

社會住宅

Prefabricated House

Social Housng

33


<analysis>

CHAPTER 03'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ce|

製造空間的方式


生產的制式化

_ 使用者在決策過程之外。

規則制約下的自主

_ 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衡點。

建造為主軸

_ 製造端影響設計與使用層面。


+ 生產的制式化

" 使用者在決策過程之外 "

生產的制式化

"傳統建築生產方式間接地封閉了製造的消息與使用者"

如同商品一般的建築空間,被工廠在生產線上一一輸出後,貼上標籤與價錢。 在都市模式的循環中,若想跳脫以市場機制來取得空間,必須以有土地作為前 提。因此我們思考或許空間自主在有土地的鄉村中較有機會被實現。鄉村的狀 況,相較都市稍微容易取得土地,然而傳統的建築生產方式使人們無法脫離建 築專業的介入,依然仰賴著專業工人與建築師。建造成本因運輸與勞力的缺乏 而高昂,建材取得的難度讓鐵皮等便宜方便的材料在郊區鄉村興盛,看似自造 卻少了品質。他們需要依靠建築專業的介入,才能取得有品質的空間。專業者 封閉了製造端,在缺乏整合的情況下,使用者也因在建築生產的決策過程之 外,而失去了空間自主。

設計的自由

製造的自由

變動的自由

建築生產的決策過程

3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3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ce

當自主建立在自造的前提

低成本

自造能力

易組裝 信息化

經濟技術與資訊是在非專業人士 自造時必須跨越的三個門檻。利 用一個低成本 / 易組裝 / 信息化 的自造系統來跨越這樣的知識門 檻,進而賦予人們自造的能力。

37


+ 規則制約下的自主

" 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衡點 "

規則制約下的自主

透過某些制約規範來獲得真正的自主,使空間上的自主並非是雜亂無章的,不 受控制的。因此作為設計中的一部分,抉擇建築系統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衡 點將會是重要的一環節。過去到現在建築被專業化的部分被提升到幾乎每一 道工序都需要專業工才能完成, 而相對地使用者可選擇的部分便不斷被壓縮。 製造端實際上是控制平衡點的要素,唯有改變建造方面,就如對材料的選擇、 施工的方式等,才能縮短使用者選擇與技術的距離。

3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3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ce

39


+ 建造為主軸

" 製造端影響設計與使用層面 "

建造為主軸

在設計策略上我們試圖從製造端切入影響設計與使用者層面。在台灣的社 會,設計、製造與使用端一直處在一個分離且未整合的狀態。由於這樣的 系統沒有被建構起來才會導致空間被侷限於建商與建築師,若是製造上擁 有更多自由與知識技術架構,或許這個方向才能將設計與變動聯繫起來, 逐漸形成空間自主的概念。

零件化、組裝化

自造系統 製造的自由

設計的自由

變動的自由

固定的空間 [ 一次性自主 ]

可隨時變動的空間 [ 隨時性自主 ]

40

可隨時拆解更換


The Autonomy of Space 03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ce

原來的建築製造流程

41


建造因系統的自造與空間原則設計,加上使用手 冊等以降低知識門檻及成本。

設計因系統的資訊化與信息化從建築師到大

使用因工序的簡易理解及可拆卸,使

眾參與,構思需求空間的推演。

空間在原則下能達到自由變動。

未來的建築製造流程

4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3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ce

建築的獨特性與大眾性 我們現今所觀察到的建築獨特性大多是泛指建築的量體或外觀等經由設計客 製化的,較停留在對於外觀上的想像,而呼應到系統的設計,我們認為建築的 獨特性會是在其他層級上的討論,當把獨特性放至人類生活上的角度來形容 時,便是從使用者開始成為主體,在空間與建築中留存行為的積累和痕跡。

43


<strategy>

CHAPTER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自主始於自造


系統的最低限度

_ 選擇及操作必要項目以擁有最大的彈性。

自造的原則

_ 去專業化與降低知識門檻。

材料的考量

_ 單一性與輕質化的材料使建造簡易化。

空間的情報化

_ 不再需以實質上的個體交流獲得資訊。


+ 系統的最低限度

" 選擇及操作必要項目以擁有最大的彈性。"

系統的最低限度

對最少介入的設計而言,最低限度的界定決定了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 衡點, 而設計中以建造上的最低限度為主, 當實際操作的事情被確立後, 透過板材尺寸、模矩單元設計的方式、建造零件及工序最少化等,使用 者方能簡易化這些原本繁複的流程,同時著重在參與設計的選擇上。

自主 x 最低限度 ⦿ 尺寸上 ⦿ 單元上 ⦿ 零件最小化 ⦿ 工序最少化 ⦿ 使用者在系統中需決策的項目少,卻能擁有最大的彈性

4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47


+ 自造的原則 " 去專業化與降低知識門檻 "

自造的原則 自造系統架構

+

( 設計 + 建造 )

變動自主 ( 使用 )

設計架構 將設計與建造整合成自造系統架構,而同時這樣的系統符 合自造的原則,並能去專業化及降低知識技術門檻。為使 用者創造出另一種新的選擇得以把建築設計留白的部分填

整體架構

+

留白

自造的原則 01_ 低成本 Low

充,在使用層面上也達到變動自主。

Cost

A 容易運輸 B 低人力 C 預鑄構件 D 材料規格化,組件系統化

A

B

D

C

4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自造的原則 02_ 易組裝 Easy

to Assemble

A 工序少 B 工法簡單 C 零件單一化 D 開放性架構

E 輕量化 C

A star

t.

1

2

3

h.

finis

4

B

D

B

E

49


自造的原則 03_ 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A 資訊化-建築元件及系統資訊化 B 網絡媒體-決策網站 C 型錄L說明書-建造手冊/組裝手冊

50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空間系統的原則 Principles

of Space Design System

A 輕材料選擇:木構clt B 可運送的最大尺寸 C 易組裝理解的構法 D 通用情境:長形基地 E 街屋基本須達到物理性質:防火 F 街屋可操作特性:天井與採光

A

D

B

E

C

F

51


+ 材料的考量

" 單一性與輕質化的材料使建造簡易化 "

材料的考量

"材料為建築開拓了新的方向。"

以理解自造與空間系統原則為前提,尋找與設計自由度及輕型建造系統 相符之材料。木構中屬於工程木材的 CLT 工法,能將其優點放大,運 用在單一性、輕質化與簡易建造上。在策略上,我們採用相同尺寸比例 的板材和角材,面板方面,CLT在結構上強度比擬混凝土,並解決傳 統木構缺點疑慮,能輕易規格化數據化這項材料,為考量建造次序與優 勢後的選擇;木構中的線性元素保留及創造空間的穿透與自由度,試圖 設計出符合自然與空間關係模糊的方案。

5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新型木構之工程木材 - 直交基層材

CLT (Cross laminated timber)

CLT 作為新型木構工法在近 20 年內發展成熟, 在歐洲逐漸普及。利用不同向度且品質相似穩 定的角材縱橫交錯在工廠加工形成,形成強度 幾近混凝土的結構木材,更是解決了一般木材 防火防潮等疑慮。主要以板材的形式應用於建 築上,並經由 CNC 精準地切割處理,因其乾式 工法兼預製方式使施工期大幅減短、勞力降低、 友善環境等。

CLT 的優點

CLTR 475kg

VS

C 2600k

CLTR 3天 (5人)

VS

3-5週 單層結構施工速度

自重/m3

CLTR

CLT可固碳

C

CLT比傳統施工快60%

C

1m3 1100千克CO2

防 火

12.5cm/1hr 15cm/2hr

12cm/1hr

CLT碳排放量為RC的60% CLT建築能耗為RC的30%

隔 熱

9cm, R=4.2

12cm, R=1.7

隔 音

15cm,39db

21cm,40db

碳排放量及能耗

1000度的防火測試

53

100min


CLT 與 RC 的比較

CLT

RC

重量

475kg/m3

2600kg/m3

施工速度

5人一組,3天一樓50坪

3-5週

隔音

14.6cm厚 ,39db

15cmRC+7cm粉刷,40db

隔熱

9cm厚,R=4.2

12cm厚,R=1.7

防火

12.5cm厚,防火時效1小時

12cm厚,防火時效1小時

15.9cm厚,防火時效2小時

CLT 房屋的主要接點處

ROOF

ROOF-WALL

ROOF-WALL

FLOOR - COLUMN

WALL - FOUNDATION

54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CLT 的結構接合

t MN

cMN

i MN

oMN

t MO

cMO

i MO

oMO

t MP

cMP

i MP

oMP

55


系統設計建築中各元素建造方式

⦿外牆

[ 防火 / 防水 / 隔熱 / 隔音 ]

⦿樓板

[ 防火 / 防水 / 隔熱 / 隔音 ]

① 120mm CLT 板

② 32*55mm 木構角材 ③ 55mm 隔熱材 ④ 置入五金構件 ( 固定外牆板 ) ⑤ 10mm 外牆板

5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 防火 / 防水 / 隔熱 / 隔音 ]

⦿屋頂 / 斜屋頂

57


[ 防水 / 隔熱 ]

⦿基礎

柱子與地基接合方式 :

柱與地基相接時使用的五金

5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4 autonomy begins with self-constructing

系統中木構架接頭使用的五金與其接合方式 :

M/PS-24PZ

柱子與樑接合方式 :

金屬榫 樑柱金屬接頭 PS-24ZC 樑 120*240mm 集成材 柱 120*120mm 柱

59


<design>

CHAPTER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築設計的實踐


情境的設定

_ 適用於台灣情境的增建及修復等。

模矩的研究

_ 模矩的性質與語法豐富了空間的層次。

最少介入的設計

_ 標準是關於邏輯分析與深入研究的事情。

領域的模糊化

_ 當建築乘載使用者的意志。

對社會情景的提案

_ 人們在模糊領域中擁有更多創造的自由。

空間的留白

應對未來的設計

_ 未來即現在。


+ 情景的設定 " 適用於台灣情境的增建及修復等 "

情境的設定

6M

24M

選用示範之基地

選用示範之基地

長型基地是常見土地類型中最為限制的一個種類,若是建築 自造系統可在此類基地中成立,系統將可以應用在其餘土地 長型基地是常見土地類型中最為限制的一個種類,若是建築自 類型中, 所以我們將典型街屋土地作為自造系統的示範基地。 造系統可在此類基地中成立,系統將可以應用在其餘土地類型 中,所以我們將典型街屋土地做為自造系統的示範基地。

6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選用示範之基地類型

/長形土地 台灣地狹人稠,長形土地的街屋住宅 一直是平民住宅的大宗。

但標準化的街屋往往在不敷家庭需求 變動之後遭遇不斷的二次施工。

老舊的街屋難以修復,經歷多次的改 造後變得面目全非,是台灣人共同的 經歷。

63


街屋需被考量的因素

01_Fire Code 街屋土地因為防火問題,兩旁必須採用 具有防火時效的材料,且不能開窗.

02_Nature Light 狹長的且兩邊封閉街屋土地,只能從前 方和上方採光,多需要開天井或是天窗 的方式保持屋內的空間品質.

03_Ventilation 狹長的且兩邊封閉街屋土地,只能從前 方和上方採光,多需要開天井或是天窗 的方式保持屋內的空間品質.

64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社會情景的應用

rural residentials

在都市中工作求學的我們住在狹小的制式的住房中,相比在郊區家鄉的土地或許 較城市寬闊,而鄉村的自地自建是道繁瑣的程序。當此系統設計介入時,找到使 用者參與選擇的平衡點,在這個案例中便能夠呈現更自由多元的建築狀態。

65


社會情景的應用

street house

台灣較常見的住宅建築型態為以長形土地為主設計的街屋,由於我們的輕型建築 系統是為服務大眾,因此考量並應用系統設計於這類的通用情景。同時民眾能夠 依照需求去選擇自己的空間如何被建構,以簡易的施工方式與建造知識手冊降低 建築製造的門檻。

6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社會情景的應用 rural residentials

community center

當鄉下有群眾需要一個能夠相互交流互動的場所,卻因難以負擔成本而需要義工 團體的介入才能完成這樣的空間。利用輕型建築系統能夠讓居民們共同參與設計 與建造的過程,一起討論大家的建築可以是甚麼樣子。

67


+ 最少介入的設計

" 標準是關於邏輯分析與深入研究的事情 "

最少介入的設計

"人民的建築應當以眾人易理解的方式被構築。"

人民的建築是為了眾人而存在的,為尋求那原則與自由的平衡點,單元與模 矩這件事理當是重要的。標準是關乎邏輯分析與深入研究的事情;標準可以 被歸納成不同尺度,且遵循原則執行;標準是更能被眾人理解溝通的一種方 式;標準可以在有彈性的狀態下不限制過多在空間中的活動,反而賦予使用 者更大的自由度。更進一步地說,建築單元的易理解來自於其形式尺寸,甚 至是構築中材料之單一性的接合方式也會納入考量範圍。

6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設計過程中,從建築空間關係思考到木構化最後至真實構造細節的處 理。以純粹的幾何設計創造多元的空間關係,同時將 CLT 板材的自造 尺寸與跨距考慮進去;思辨空間中的木構與 CLT 板,使材料的線與面 結合;面對真實情況,為符合自造原則之工序的安排與單一材料五金 的應用及接合工法,一步步地實現完整化此建築系統。

69


設計提案過程

空間單元性

將空間碎化為三角幾何,格子軸向旋轉,更利 於光線進入,創造出多個天井及陽台,豐富內 部空間,沒有實際的封閉房間。

將量體前後完全打開成為環形,讓光線與風可 4米空間錯落安排,動線圍繞著中庭,依照量 以自由穿越,量體間左右錯開營造小中庭,垂 體-半自然-自然-半自然-量體緊密組合。 直錯落安排動線,使用者將穿梭於自然之中。

70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木構單元性

嘗試木構新構法創造三角形框架且可組合出高 低層差,可作為植物攀爬之處。

71

用單一的木結構元件組合出各種方向及垂直角 度的空間,可作為支撐樓板或是屋頂的元件。


設計提案過程 木構之重點在於構法與接頭,不同的接合方式能夠創造出多樣的構築與自由的空間向度。較小尺度的木構 常以副結構方式存在於建築皮層、隔間界面、樓梯或書櫃等。

構築單元

拆解圖

複合化單元

72

整體結構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基於自造的原則,從單元性的小木構發展到較大的結構,而每根角材均控制在相同尺寸,以方便運輸及重量 輕為考量去建造;另一方面,在接頭上的設計盡量以單一性的五金構件及不做多餘的加工為主去設計。

構築單元

拆解圖

複合化單元

73

整體結構


+ 模矩的研究

模矩的研究

模矩性質研究過程 關於系統的設計,涵蓋了許多的層面,在思考使用者參與選擇的程度 上來回,在建造方式的理解難易度上徘徊,以及在為讓使用者在隨意 組裝計畫模矩的組合方式時,也能達到無性空間的境界。

74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 模矩性質與語法豐富了空間的層次 "

模矩的秩序及語法 領域的公共與私密之間的比例是設計的考量點之一,在兩者關係上 的虛實錯綜中研究各種型態的空間,嘗試整理並推演其中的秩序及 語法。

75


7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77


" 工序及零件的簡化 "

模矩的建造

單元建造的組裝順序 限制在運輸尺寸下的 CLT 木板材及木構,一個單元之建造的順序從預製混 凝土基礎 >H 型鋼梁支撐單體建築 > 一樓外牆及樓板的建立 > 窗框 > 屋頂。

78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79


+ 領域的模糊化 / 空間的留白 " 當建築乘載使用者的意志 "

領域的模糊化 空間的留白

空間的留白,是為設計者基於自造系統的原則,以單元化或輕質的材料出發, 嘗試不去定義過多空間的邊與界,讓使用者依照自我需求與生活變動去真實地 思考自己所要的空間狀態,去更動移動增加自己所設定的邊界。藉由自我造界 的方式,建築開始具有乘載空間使用者意志的意義。

建築系統的可多變性及選擇性

使用者自由地運用及變動空間

80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 對於社會情景的提案

對於社會情景的提案

" 人們在模糊領域中擁有更多創造的自由 "

當這些場景成為設計社會實踐的一部分,便也是輕型建築系統在人類 與建築,主體與客體間徘徊試著在真實的社會情景中尋找到符合現今 時代的定位。居住者或使用者在空間的模糊領域中擁有更多創造的自 由也因此被逐漸實現。

鄉村住宅 rural residential

81


街屋 street house

8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社區中心 community center

83


+ 應對未來的設計

應對未來的設計

在未來 ......

低勞力。 營建成本高。 網路資訊的普及。 未來樣貌 : 人們怎麼理解與使用 / 這個系統會如何影響社會 ?

84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

85

未來即是現在 "


86


The Autonomy of Space 05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FRTURE FIG.

87


<results>

CHAPTER 06'

|Presenting to the Society| 對於社會的呈現


網絡空間擴張

_ 媒體成為理念表現的一部分。

文字實體宣傳

_ 以書籍方式使知識普及化。


" 媒體成為理念表現的一部分 "

網絡空間擴張

[ Step 2 ]

[ Step 1 ]

INTERNET

CELLPHONES

[ Step

CATALOGUES

“Get information.” 從不同媒體中獲得資訊

“Obtain open source data.” “Choose the option you prefer.” 從開放資源中選擇方案

將設計真實化的過程,從網站或書籍中選擇出合適的建造方案

90

"Intelligence s construction cos

AI 系統跑出


The Autonomy of Space 06 presenting to the society

在科技與網路空間持續擴張下,作為人們溝通及交流的媒介,無形邊界中資訊的 流通成為普及大眾的手段之一。媒體在這個世代已能夠充分成為設計上理念表現 的一部分,傳達給他人去理解及獲取信息。因此我們選擇以設立網站為起點,盡 量將輕建築系統之建造知識的整合拓展至群眾,是為降低知識門檻。

p 3 ]

system comes out sts and drawings."

[ Step 4 ]

[ Step 5 ]

“Manufacture in factory.”

“Construction works in site.”

決策後至工廠製造

在基地上進行施工

出成本及建造圖

預計操作流程

91


92


The Autonomy of Space 06 presenting to the society

93


文字實體宣傳 網絡空間擴張

期望將設計的整個輕型建築系統以文字呈現,藉由網路網頁內容與書籍使知識 普及化於大眾。一本整合 CLT 與木構建造知識的手冊,自 " 重 " 建築的反思推 演,以 " 輕 " 豎立意向及從建築材料與結構著手,創造空間概念和容積上的效率, 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在勞動力下降的未來,希望眾人可以跳脫原有社會潮流 的導向,去踏實地思索真正屬於人民的建築,能組構與負擔的建築。

目 c

o

錄 n t e n t s

01

木 構 造 建 築 的 初 步 認 識

chapters

p.03

認 識 木 構 造 建 築 / 迷 思 / 如 何 建 造

02

CLT 認

木 構 的 初 步 認 識

p.22

CLT

優 點 / 成 本 / 尺 寸 / 流 程

03

04

CLT CLT

的 物 理 性 質 ︵ 防 潮 防 火 ︶

CLT CLT

防 火 設 計 / 防 水 / 防 蟲 防 潮 處 理

接 頭 工 法 種 類

p.46

接 頭 / 混 構 接 合 方 式 / 結 構 工 法

p.62

05 木 構 造 建 築 中 各 建 築 元 素 的 建 造 方 式

p.78

地 基 / 柱 / 牆 / 樓 板 / 屋 頂

06 木 構 造 建 築 中 鋪 設 管 線 及 水 電

廁 所 / 管 線

p.93

CLT 建造手冊 - 輕型建築系統

CLT 建造手冊 - 輕型建築系統書籍目錄 CLT 建造手冊 - 輕型建築系統手冊

94


The Autonomy of Space 06 presenting to the society

" 以書籍方式使知識普及化 " " 媒體成為理念表現的一部分 "

" 以網站方式使知識普及化 "

About timber architecture CLT Construction Guide Book light structure system

CLT 建造手冊 - 輕型建築系統

王宓琦 / 游婕

以架設網站方式開放建造知識與資訊

9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