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漫鹹鹹-觸碰禁忌之人 吳新榮的烽火日記》線上節目冊

Page 1

指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主辦單位|苑璟環境整合工作坊

協辦單位|臺南市立佳里國中、地利小食、阿伯樂戲工場

攝影團隊|光的故事

是臺灣文學史上的名詞,泛指在台灣新文學誕生後,於台南州北門郡的佳里、學甲、西港、 七股、將軍及北門一帶含有鹽分較多的沿海地區和其自發形成,有著鮮明地方色彩的獨特文 學團體。

求學,回國後於佳里地區行醫生活。 他的身份多元,除了鹽分地帶文學集團的代表 人物之一外,也是北門七子之一,同時擁有醫 生與作家的身份,從早期便不斷參與各式思想 組織,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為地方帶來諸多貢 獻。戰後他曾擔任台南縣參議員,於二二八事 件中也曾遭受牽連入獄,晚年生活積極投身地 方文史工作,蒐羅了在地諸多文史資料,並主 編了《南瀛文獻》。

吳新榮醫師(1907年10月12日—1967年3 月27日),字史民,號震瀛、兆行,晚號 琑
琅山房主人。於臺南市將軍區出生,曾於日本
吳新榮 介紹 鹽分地帶
-吳新榮
「醫學為本業,文學為情婦」

製作人的話

這齣戲之所以叫「慢漫鹹鹹」,是因為 我們很希望可以透過比較緩慢的方式,

讓鹽分地帶文化很像海水淹沒的感覺, 慢慢的充滿在在地人的心裡。

「鹹鹹」的雙關語是我很空閒的感覺, 另一個意思是這裡的海水是鹹的、海風 是鹹的,在這裡生活的人留下來的汗水 是鹹的,甚至眼淚也是鹹的,它有很多 的含義。

希望大家用常民生活,比較童趣的方式 邀請大家 起參與鹽分地帶這個土地上 的事情。

導演的話

阿伯樂跟吳新榮的緣分始於2014年, 那時候認識的是文學層面的他;而走訪

過臺南諸多地方後重新回到鹽分地帶, 認識的是不同面向的他,亦帶來了不同 感受。

他對於土地的關懷與認同並積極參與地 方事務,期盼能共好成長的精神,深深 感動著我們。對於認識臺南這件事,永 遠都是阿伯樂所要行之事。

感謝相遇,獻給你們,吳新榮的故事。

記得剛到佳里場勘時,立馬衝去吃了 碗鱔魚米粉。嗯嗯,這就是吳新榮日記 裡寫的味道嗎?如果還有慢漫鹹鹹2部 曲 , 請 將 日 記 中 的 臺 南 美 食 端 上 舞 台 吧!!! 執行製作的話

演員的話

吳千琪

我們因為鹽分地帶文學家吳新榮在戲劇表演課程齊聚,對於這片土地

有新的認識與理解,在課程中學習如何透過感官感受外在的光線、溫

度或者是空氣,也在每週上課有新的嘗試以及學習,並與夥伴們從讀

本到現在表演練習,一步一步的練習以及完成,感到開心以及滿足。

周柏佐

人聲音效組超有趣的啦!鴿子咕咕、空襲警報、雞啼,還有佛號(ㄟ

~這算劇透嗎!),每個聲音都讓演出更生動。歡迎大家來看戲囉~

林雅婷

戲劇練習讓我打開感官,練習專注當下,尤其信任合作的活動讓我最

印象深刻,把自己安心交給對方,必須要有勇氣:)

張睿恩

對在地的故事更加了解,雖然生活在鹽分地帶,但是不曾從學校學到 當地的歷史,都是長大之後聽其他在當地讀高中的朋友述說,甚至連

郭莉蓁

劇本敘述著吳欣榮的一生,為人民爭取權利也好,與朋友喝酒聚會等 這種日常生活也罷,這齣戲不僅讓我們了解吳欣榮這位知名作家,同 時也讓我們了解當時日治時期的生活背景,包括總督府的蠻橫無理, 包括台灣人民當時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由於這齣戲採台語台詞, 欣賞表演的同時會發覺自己置身於其中,彷彿回到了過去。這對過去 鮮少花心思了解家鄉背景的我是很有幫助的,透過這次機會,我能夠 更了解台灣早期的文化,也可以補強自己的母語實力, 箭雙鵰!

郭慧雯

藉由這齣戲劇,和生活的這塊土地有更多的連結,例如感受當年的社

會氛圍、休閒活動、家庭生活及文青互動。看到素人演員夥伴們,由

最剛開始的羞澀模樣,到熱情展演,戲團中充滿真情與活力,越來越

享受相聚的時光。很喜歡和大家在 起....

一群人透過吳新榮圈在了一起,來自不同的區域 ,一起探究這片土地

被種下的人文歷史故事 ,大家被分配了角色、台詞、然後再從劇本文

字轉換成立體的,且賦予了生命力,還有音效組-鴿子咕咕隊 …過程

很好玩,這兩個月的星期六,承載著各種學習、歡笑、互相幫忙、合 作…等回憶 ,我們演的是吳新榮的歷史故事,但同時我們也在這個

鹽份地帶,為自己留下了演出的歷史

,很感謝大家,我覺得一群人一

起完成一件事,是一件很浪漫的事,這份浪漫還夾雜著一些鹹味,而

顏色是鵝黃色。

陳玉賢

陳玉蓮

因參與這次的工作坊,對鹽地文學創作者的歷史背景及過往,有進

步的了解。想到在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有許許多多等待發掘的 故事,感到興奮。

陳佩玟

這會是 次很難忘的經驗,很感謝幕前與幕後夥伴的付出才能讓我們

什麼都不需要擔心,只需要享受表演就好,也因這次的工作坊讓我了

解到其實還有很多在地文化和歷史是沒有被大家所認識,這些都很寶

貴,很需要被記得,期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在未來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陳韋龍

這次能和大家一起相遇共同演出,是很特別也珍貴的緣分。大家因為

吳新榮而相聚,也期許我們能透過戲劇,重現其筆下風景或其人生起

伏,讓人更加貼近鹽分地帶。

陳椘芸 在地人講在地事

群在地人,用咱的語言,演咱地方的故事。

過去吳新榮與他的朋友們用文學讓鹽分地帶開出美麗的花朵,現在讓 我們以此為養分,用戲劇讓鹽分地帶再次發光。

因為以前我從來沒有參與過演戲的經驗,不管是舞台戲或其他小短

劇,最多就是學校的廣播劇,所以這一次真的是一個考驗!但在練習

的時候我也發現其實演戲真的是需要團隊配合的,我也很開心夥伴們

都很努力!一起加油!

歡迎大家來感受鹽分地帶鹹鹹的故事~~ 黃筑萱

鹹鹹的土地上有著甜甜的笑容,而那個笑容正是我們努力完成演出後 的成果。從劇本中看見過去的歷史脈絡、常民生活;再到課程設計裡 的情境練習、眼神交流,以及最後實戰出演的走位排練、默契培養, 兩個月的周六,濃縮超多精華在其中,很精彩有很有趣。

黃星榕

黃鈴鈞

透過故事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民眾的生活和心聲。感受到不 同身分在當下不同的考量,做出的決定也影響到故事的走向,慢慢形 成歷史。同時也認識了台南鹽分地帶的文化,瞭解到平時不易聽到的 往日趣事。

劉珈蓉

對於臺南的記憶是甜的,時間的流動、在地的食物、人與人的情感連

結,都有著甜粅粅的滋味;但臺南不只如此,這次跟著吳新榮的腳

步,身邊是來自臺南各地的夥伴,大家的眼神有著對文學的好奇、對 戲劇渴望,真摯且動人。我們並肩往西走、我們唸詩、我們踩在這片

土地上。吹過來的風有點鹹,眼前是一塊連著一塊的魚塭、一座又一 座的鹽山,當夕陽灑落在水面波瀾及白色結晶上,折射陽光的光芒,

是漂亮而溫暖,慢慢地、不著痕跡地,讓心中記憶起臺南的鹹。

劉展均

劇本讓我了解國民政府對人民的壓迫,以及當時人民害怕被莫民奇妙 冠上共匪的罪名。

鹹鹹的風,甜甜的你
感謝這齣戲,讓我們相遇
製作團隊 ◍ 製 作 人|徐麗敏 ◍ 編 導|簡翊修 ◍ 演 員|吳千琪、周柏佐、林雅婷、張睿恩、郭莉蓁、郭慧雯 陳玉蓮、陳玉賢、陳佩玟、陳韋龍、陳椘芸、黃星榕 黃筑萱、黃鈴鈞、劉珈蓉、劉展均(依筆畫順序填寫) ◍ 現場演奏|王靖雯 ◍ 台語指導|陳椘芸 ◍ 舞台監督|許瓊芳 ◍ 舞台設計|羅悅溱 ◍ 音樂設計|王靖雯 ◍ 執行製作|劉黛蓉 ◍ 導演助理|曾于縈 ◍ 執行行政|黃筑萱 ◍ 行政助理|黃鈴鈞 ◍ 影像紀錄|江昱德 ◍ 燈光音響|阿樂福無限創造有限公司 _____ ➣➣➣➣➣ ______ |特別感謝| Jeff Fang、黃俞嘉(依筆畫順序填寫)

表 演 ⼯ 作 者 技 ⼯ 作 者 的 展 演 場 所 發 展 更 元 的 場 形 式 格 從 場 間 史 ⼈ ⽂ 中 覓 的 展 演 可 外 培 學 童 的 「 教 」 課 亦 是 本 團 在 的 重 ⽬ 期 許 活 動 活 潑 開 放 的 性

發學 童 對於 思考想 ⾯ 向 的發展

阿 伯 ⼯ 場 於 2 0 1 4 年 5 ⽉ 在 臺 南 正 式 ⽴ 成 ⽴ 是 ⼀ 個 專 的 現 代 團 由 許 瑞 年 作 者 們 ⼀ 同 ⼒ 打 出 ⼀ 個 專 開 放 且 元 的 平 台 讓 臺 南 在 ⼒ 於 作 的 家 會 在 並 打 ⾃ 作 品 希 ⼀ 專 健 的 團 讓 甫 的 年 得
嶄 頭 ⾓ 而 留 駐 臺 南 ⻑ 期
本 團 發 展 ⽅ 向 重 表 演 作 應 ⽤ 的 推 ⼒ 於 合 臺 灣 在
阿伯樂戲工場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慢漫鹹鹹-觸碰禁忌之人 吳新榮的烽火日記》線上節目冊 by 阿伯樂戲工場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