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英國極偉園的白宮(White House)後 方,有一個名為水牛草坪的綠地, 其上安置著一座銅製的水牛塑像。 在它的背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已及前人的糾葛…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廿世紀初的英國倫敦,是一個蓬勃的國 際商業與政經中心。 每日攜來攘往的,不乏政治家、商業大賈 等受人尊敬的高貴人物。當然,街頭也充 斥著擦鞋童、報童、小廝一類的青少年。 皮鞋被灰塵弄髒了,擦鞋童在街頭提著擦 鞋箱前來服務;要上下當年笨重的車輛時, 有小廝會快步上前為他打開沉重的車門, 甚至在泥濘的街道上扔下一塊踏腳步好讓 商人可以很體面的離開。 步出飯店時,也可能有一位機靈的報童向 前朗聲喊著「先生,祝您有愉快的一天」, 並遞上報紙、送上一朵可以別在衣襟的鮮 花,為商人帶來好運。 這些穿梭在街頭提供簡單服務的少年,盼 的是尊貴的商人們可以因此拿出小費給他 們做為酬勞。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這個銀幣,是1905年英國的 先令(Shilling)。一個先令相當 於1/20英鎊,也就是一英鎊可 以兌換20個先令。 先令上的人頭是愛德華七世, 1901-1910在位的英國君主兼 印度皇帝。 六十歲才登基的愛德華七世, 在1903年訪問法國,雖然一 開始遭受到法國民主人士 抗議英國在南非與布爾人 爭戰(這些戰役與貝登堡 爵士的南非經驗有相當 的關聯性)的殘酷行為,但他還是成功的 化解了英法數百年來的 對立。 根據1908年當時的物價, 一先令可以買到4條麵包 (大約是現在長條土司的 大小);或是大約150公克 的培根。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芝加哥北城有一座20層樓高,充 滿古典風味的磚牆建築,它是報 人威廉鮑思(William D. Boyce)蓋 的大樓Boyce Building。 美國童軍運動的萌芽是由幾位關 心公民培養議題且熱愛戶外探險的 先驅分別用不一樣的方式推動,最後 整合在一起的。William Boyce在美國童軍草創之 初給予財務上的援助並促成了延續百年的刊物 Boys’ Life誕生。位列美國童軍五位創始人之一。 他在加拿大辦過幾份成功的報紙,於婚後搬到芝 加哥藉著承攬200家報社的廣告與稿源、招募報童 街頭販賣等創新商業模式成為巨富。 這位富翁服膺自由平等理念、支持工會、唾棄種 族歧視、並且支持青少年的公民教育發展。很早 就與YMCA有很多往來。 在英國認識了貝登堡將軍的童軍運動之後,回到 美國運用自己的財務與出版資源,幫助美國童軍 在成立之初得以站穩腳步。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Legend-迷途 威廉鮑斯在1909年到倫敦去旅行。有一天他在瀰 天大霧的街頭迷失了方向。燈光被霧遮蔽,路標難 以辨識,讓他感到不知所措,在街頭徘徊難定,他 在街上來回踱著,顯出疇躇不安的樣子。 這時一位少年經過他的面前,於是上前很客氣的向 焦急頓首的他說:「先生,你有什麼難事?我可以幫 助你嗎?」鮑斯先生聽到這樣的問話十分驚喜,就 把迷失歸路的事告訴了少年。少年問清楚之後,就 領著他安然回到寓所。 鮑斯先生為了感謝這位少年,很自然的便掏出一個 先令的銀幣當做小費。 但是少年卻婉拒了,他堅決的說:「先生,請不需 要這樣做,因為我是一個童軍,而助人是童軍的本 分,而且我們是不居功,不受酬的。」說完以後就 道別離去了。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Legend-聞道 鮑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對一個熱心公民教育
的巨賈來說,這位少年的做為,無疑是他所追求的 標竿,於是他記下當時還十分陌生的「Boy Scout」 一詞,並以創業家的精神去探討它。 很快的鮑斯找到英國童軍總會,在了解童軍運動輪 廓之後,為這樣有系統的架構感到無比的震撼,認 同貝登堡爵士的方法正是他追求的理想。 因此,在回到美國之後,便大事宣傳,並給予財務 的支持,因而促成了美國童軍總會的誕生。 儘管當時已經有Daniel Beard 和 Ernest Seton等 先驅在推動童軍運動,但鮑斯取得Scouting for Boys授權並鼓吹完善的童軍方法,讓這樣的美好在 在美國開枝散葉,越來越蓬勃。 鮑斯一度離開美國童軍總會另外建立了Lone Scouts of America (LSA),但在1924年又將之併 回了美國童軍會,這個迷霧傳說便在此時開始傳播。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Legend-感謝 無論倫敦這個不知名的童軍(Unknown Scout)為鮑 斯提供什麼樣的協助,他不受酬不居功的騎士精神 的確是美國童軍運動起步的重要啟發。 為了強調鮑斯先生的創始貢獻;也為了傳播義務助 人行善的童軍精神,美國童軍會在位長達32年的第 一任童軍總執行長James West(Chief Scout Executive 是受薪的童軍會最高職務,不同於曾經 有過的義務職童軍總長Chief Scout)設計 了一連串的宣傳與感謝行動,其中最高規 格的,就是將美國童軍會的至高榮譽銀 牛獎章,頒給英國的不知名童軍。 銀牛獎章的第一位受獎人是貝登堡爵士 不知名的英國童軍則是第二位,第三個 銀牛獎章則頒給了威廉鮑斯先生,這一 連串的安排,都彰顯了當時強調鮑斯為 美國童軍運動創始人的心思。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Legend-銀牛 除了獎章與證書之外,一座美國水牛銅像也被送 到極偉園。1926年7月14日,在極偉園白宮(White House)後方草坪上舉行揭幕典禮。 當時草坪上有棵剛枯死的大樹,愛惜自然的極偉園 將它整理成樹樁,並讓銅像安置其上。後來樹樁不 再穩固了才移到水泥台上。 儀典由愛德華王子與美國大使愛默依主持,先由童 軍執英美兩國國旗遮住銅像,揭幕時豎直國旗,與 會者同瞻銅牛,遙想 當年那位不知名童軍 的騎士精神。 銅牛附有一段銘文
獻給一位不知名的童 軍,其日行一善精神 表現出的義行將童軍 運動傳播至美國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考證 迷霧少年的故事被傳頌許久,但就考證來說,這 個故事只能說是「在要旨上屬實」。 根據William Boyce的旅行紀錄,他並非到倫敦商 旅,而是在前往北非探險(當時在商賈間流行的旅 行模式)的旅程中路過。 翻查了當時的倫敦氣象紀錄後,鮑斯在英國停留的 時間並沒有霧報,更不要提是「pea-soup fog」(像 青豆濃湯成在淺碟中卻不見底那麼濃的霧)了。同 時,鮑斯雖然拜訪了英國童軍會,但並未與貝登堡 爵士見面。 不過鮑斯的確在街頭迷路;的確接受一位童軍的幫 助;這位童軍的確婉拒小費並將英國童軍會的地址 給了鮑斯,而鮑斯的確將英國童軍總會給他的資料 帶回來發展童軍運動;的確在次年的2月8日成立了 美國童軍會。之所以會有迷霧少年的傳說,據考證 是有其背景因素的。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西頓 Ernest Thompson Seton
西頓是蘇格蘭裔作家,他與叢林奇談的作者吉卜 林相熟,都是當代動物派的小說家。 西頓也醉心印第安文化,並以此為背景於1902年發 展了名為Woodcraft Indians(WI)的青少年組織。 他在1906年訪問英國時會見正在籌備白浪島露營的 貝登堡,把他為WI所寫的手冊和作法與貝登堡分 享,貝登堡在童軍運動中採納了很多他的想法。 1910年美國童軍會成立之初,西頓成為第一任的總 長,並將貝登堡的Scouting for Boys與他自己的著 作揉合成第一本美國的童軍手冊。 1915年西頓與執行長威斯特之間爆發 嚴重衝突,因此退出美國童軍會。但 他的印第安文化造就了Order of Arrow 聖箭盟這個神秘童軍組織,持續對美 國童軍發揮影響。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丹尼爾 Daniel Carter Beard
丹尼爾是當時著名的插畫家與作家,在1905年以 拓荒立史故事為背景建立了一個青少年組織稱之為 Sons of Daniel Boone。1910年他毅然將當時規模已 達兩萬人的組織並到剛要萌芽的美國童軍會來,贏 得青少年的愛戴並被稱呼為Uncle Dan。 1915年總長西頓與執行長威斯特爆發的衝突中,丹 尼爾也因為其中「到底誰才是美國童軍的創建者」 捲入了爭端。 西頓發出「西頓開啟童軍運動,貝登堡發揚了它, 威斯特毀了它(Seton started it; Baden-Powell boomed it; West killed it)」的嘆息之後退出美國童軍會,而 Uncle Dan則持續的在美國童軍會中貢獻心力。 在1937年的美國童軍大露營,87歲的丹尼爾還以打 火石和打火鐮點燃了開幕營火,成為當年大家津津 樂道的一個話題。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威斯特 James E. West
威斯特是美國童軍創始人中較缺乏拓荒冒險經驗
的一位。法學背景出生的他,在擔任長達32年執行 長任期間,憑藉他的行政長才與過人毅力,為美國 童軍奠定基礎。 他化解了天主教會的疑慮、成功化解工會的反對, 也讓種族問題在童軍運動萌芽初期得以妥善解決。 威斯特在讓美國童軍與世界接軌的目標上持續努力, 並因此與西頓、丹尼爾都有一些不愉快,同時,當 時資源匱乏的美國同軍總會無暇照顧到鄉村青少年 也遭到鮑斯的質疑,威斯特與這三位大老週旋許久, 一直到1915年西頓和鮑斯分別退出為止。 不像貝登堡、丹尼爾或西頓,威斯特不是戶外活動 咖;而他也不像鮑斯口袋這麼深,但他長期關注青 少年,行政能力強,善於與政府與其他組織溝通, 因此讓美國童軍會可以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級組織, 為青少年運動作出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成立 Woodcraft Indians
1902 1905 1906
兩人見面 西頓贈書給貝登堡
1907
創建 童軍
成立 Sons of Daniel Boone
倫敦 迷路
1909 1910
二創美 十始國 年江童 湖軍 恩會 怨
擔任 美國童軍會總長 WI併入童軍會
成立 SDB 併入 美國 童軍會 童軍會
1911 1915
退出BSA 重建 WI
成立 Lone Scout 退出BSA
1924 重回BSA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擔任 執行長
結語 儘管1915年的大老紛爭結束了,但是西頓與丹尼 爾誰才是美國童軍創始人的論戰仍然擾嚷不休。 更重要的是,這兩位誰作為美國童軍之父,都將讓 美國童軍有異於國際童軍的風格---可能是西頓的印 第安風格;或是丹尼爾的西部拓荒風格。 威斯特於是力邀出走的鮑斯回來。並將羅德島上曾 經有一位童軍幫助迷霧中的旅客的事件和鮑斯的英 國際遇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傳奇的經典故事。 威斯特運用感謝英國、贈銅牛給極偉園的大動作, 藉著英國童軍運動在美國發揚光大的訊息,強化了 美國童軍與英國的一脈相承。 這件事成功的降低了西頓或丹尼爾風格的影響力, 除了聖箭盟巧妙的留下西頓外,美國童軍的風格自 此逐漸與英國和世界童軍取得較為一致的發展。 銅牛的故事的背後,其實有個長達20年的路線爭議 與組織發展的用心。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
貝登堡 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 (1857-1941)
西頓 Ernest Thompson Seton (1860-1946)
丹尼爾 Daniel Carter Beard (1850-1941)
鮑斯 William Dickson Boyce (1858-1929)
威斯特 James Edward West (1876-1948)
著名的迷霧倫敦 故事之虛與實。 與當年美國童軍 會的發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