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回到萬隆 開放時代

Page 1

感言 2016/05

回到万隆/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的路上 放

回到万隆/第三世界国际 主义的路上* ——“一带一路” 民间版二十年阶段性报告

■ 陈光兴

[内容提要]1955 年于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历史性亚非高峰会议,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突破了美苏两大 阵营的垄断,正式开启了以亚非拉为想象的第三世界道路,今天的“一带一路”与六十年来的积累高度相 关,延续着“和平共处”五原则。这个从第三世界出发改造世界的方案,对全球性学术思想界提出的挑战 是,如何在知识上连结亚非拉、加勒比海各地逐步形成的批判传统,通过连带、相互学习,藉此瓦解(延续 至今的)知识殖民世界。亚际书院于 2015 年推出了“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论坛,试图重新展开的 正是这个延宕了六十年的知识计划。作为“一带一路”民间版的“亚际计划”,经过 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 二十余年实践摸索,成为重新嫁接第三世界国际主义思想路线的基础。本文是以 2015 年系列活动为中心 的阶段性报告。 [关键词]万隆

第三世界

一带一路

国际主义

一、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计划

复苏,从废墟中悄然升起,带动地球未来发展的新 方向。相信像“一带一路”的大型计划如果能以万

2016 年 7 月 14 日是世界史上的转化点:美军

隆精神为依归——平等互惠──邀集第三世界的

在南海不战而退,宣告着美国世纪的结束、帝国主

有志之士共同引领、决策,未来的世界会更为多

义的终结,一个世纪超英赶美的年代已然挥手告

元、平和、开放。

别,历史翻了一页。未来世界的走向将取决于此

为了恢复改变世界格局的 1955 年万隆会议

刻具有动能地区所卷动的浪潮,诸如印度尼西亚

的精神,亚际书院在亚洲各地推动“万隆/第三世

的新海洋计划、 “ 一带一路”等,都意味着第三世

界六十年”计划,思考“第三世界”在过去一甲子之

界、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经过长期的隐忍、再生与

中的变化、当下的意义,探索其再生的可能性。

陈光兴:亚际书院、新竹交通大学(Kuan-Hsing Chen,Inter-Asia School & Chiao Tung University,Hsinchu) *2015 年 12 月 22 日初稿,2016 年 6 月 14 日二稿于新竹宝山,2016 年 7 月 11 日定稿于盱眙老家,感谢丁乃 非、莫艾、唐晓林、刘雅芳、王晓明、贺照田的提点。

□ 20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