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ART&COLLECTION》No.303 2017/12 Preview

Page 1

ART&COLLECTION

www.artouch.com

)'(. ;\Z\dY\i

陳洪綬的藝術

北京保利

秋拍 2017

傅抱石 蘭亭雅集圖

悔僧

古美術

NT.180

北京保利2017秋拍:傅抱 石1944年作〈蘭亭雅集 圖〉,設色紙本鏡心, 104×60公分。

景德鎮出土與北京故宮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日本大和文華館「書法的藝術—經典.古筆切.信函」 台北故宮「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 香港中大文物館「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 明清宮廷肖像畫研究—以清宮舊藏為中心

娟娟獨立寒塘路—明清時期的女性肖像畫 我在金沙江畔—康區德格寺院考察記 北京故宮「趙孟頫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摘要解讀 倫敦•北京•上海•台北 2017秋拍總覽


家具設計史上的永恆經典 名椅大師的畢生設計精髓

15 歲設計人生中第一張椅子, 到成為丹麥最具影響力的家具設計師, 他的設計不僅啟發了同時代的設計師們, 作品更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必備的館藏之一, 他的一生創作豐富產量驚人,被尊崇為「椅匠中的椅匠」, 他是二十世紀家具設計師的典範。 他是名椅大師 ─ HANS J. WEGNER

織田憲 織田憲嗣 田憲嗣 嗣

舘野雅子 審校

丁雍•高詹燦•謝承翰 譯

定價 650 元

典藏藝術家庭∣訂購專線:(02)25602220 分機 300 許銘文 傳真:(02)2542-0631 ∣典藏藝術網 http://artouch.com/books/ ∣典藏叢書 FB https://www.facebook.com/Artcobooks


給策展人、藏家和藝術家的 藝術創作委託指南! 比起購買已經完成的藝術品,大膽委託前衛的藝術創作已 成為當今取得藝術品的途徑之一。

是一本藝術創作委託

的全方位手冊,即日起訂閱典藏雜誌《古美術》or《今藝

ఙ㕗ᯓࢿดࣙ ೧ ݆֋࢟ఙ㕗 。 ʬ༑ድ‫ࢺؔغ‬2017/12/31ࢯʭ

術》or《典藏投資》,立刻擁有

□古美術 □今藝術 □投資 雜誌一年12期 典藏選書專案:

二年24期( 任 選 )

訂閱優惠(任選)

訂閱雜誌+ 典藏選書

本典藏新書。

訂閱價

□藝術創作委託指南 作者:露薏莎.巴克等︱定價:500 從探究委託創作背後的動機開始,透過實際案例深入了 解委託者,目的以及主題,提供個人、藏家、組織、機 構…等,及接受委託的藝術家、策展人參考。

□一年期 NT $1940

□策展人工作指南 作者:亞德里安.喬治︱定價:500 從展覽最初的構思、協調、布展到完成,本書回答了所 有你能想像到的問題,也提出你意想不到可能會發生的 問題!

□二年期 NT $3670

□ 時光收藏者:品味中國藝術三百年 作者:劉鋼︱定價:450 本書收羅的藏品,時間橫跨清中期到二十一世紀,揭露 畫布背後,原本要被遺忘,或刻意被抹除的曾經。

超值加贈(2選1)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 30週年大展導覽手冊 □ 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165周年大展導覽手冊

典藏優惠選書展7 9 折,訂閱雜誌者享6 7 折優惠! 品項

數量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2370本

$2015/本

$514/本

$436/本

$458/本

$389/本

$284/本

$240/本

□ 巨神連線 作者:姚瑞中︱定價:3,000元 《巨神連線》攝影集,是藝術家姚瑞中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在臺灣與金門、馬祖、澎湖各處田野走尋,無關信仰,神 偶雕像底下,一重又一重的意念、執著與行動所鋪就而成 的欲力呈現。

□ HANS J. WEGNER:名椅大師•丹麥設計 作者:織田憲嗣︱定價:650 丹麥國寶家具設計大師漢斯.韋格納極簡、實用、充滿思 惟創意的設計,透過作者精妙洗練的文字敘述作了精彩的 呈現。

□ 設計生意經─空間設計師的創業獲利提案 作者:基斯.葛蘭內特︱定價:580 美國知名設計產業顧問Granet & Associates, Inc.創辦人 從業30多年,顧問服務美國400家設計公司唯一總整理!讓 「建立與經營公司」變成是可以期待並實際能行的事。

□ 1人藝術無限公司─我是藝術家, 我自己賣作品!個人創意事業營生指南 作者:麗莎.康頓︱定價:360 你不必得挨餓才能成為一位藝術家!數位時代改寫了創作 生態,主動出擊,讓粉絲軍團找到你。

1. 2. 3. 4.

單買叢書須另加運費50元,滿千免運。 藝術創作委託指南11/15出版後寄出。 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郵政劃撥 帳號:19848605

戶名: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發展研究室總主筆 鄭又嘉 典藏.古美術總編輯 廖堯震 採訪主編 藍玉琦 助理主編 劉洋名 執行編輯 梁悅詩

CONTENTS

ART & COLLECTION

編輯 王怡文 張筠

2017 ;\Z\dY\i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17 年 12 月 1 日出刊

303

海外特約撰述 林逸欣(倫敦)林琬娸(香港) 美術設計 黃志勳 張惠雯 典藏.今藝術總編輯 林亞偉 副主編 張玉音 特約主筆 吳牧青 採訪編輯 嚴瀟瀟

編輯手記 Editorial

新聞 News

透視藝術歷史

編輯 馬思源 王萱

廖堯震| 70

特約採訪編輯 呂學卿 劉星佑 陳飛豪

于右任碑體磅礡,蔣中正書信秘辛- 中正紀念堂「大器磅礡: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國風華」 藍玉琦| 76 王則潞人間寄情,捐贈華岡博物館- 華岡博物館「華岡頌-王則潞教授捐贈書畫展」 藍玉琦| 78

典藏.投資總編輯 林亞偉 資深編輯 陳意華 柯舒寧 編輯 陳芳玲 楊椀茹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gumeishu@gmail.com

杜忠誥七十書藝,丁酉變法!- 國父紀念館「凝煉與幻變—杜忠誥七十書藝展」 藍玉琦| 80

網站總監 艾力恩 網站編輯 陳玉華 林依靜 陳如意 社長特助中國區代表 謝盈盈

藝文 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 82

行銷事業部執行副總 林素珍 中南部地區業務經理 劉玉錦 業務專員 李芊樺 鄭敏惠 鄧祥彬

專題

業務助理 葉偉方

Special Report

陳洪綬的藝術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32 號蘋果社區 南區九號樓 B 座 1707 室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悔僧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 茜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中國上海市浦東南路 855 號世界廣場 34 樓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 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傳真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傳真 8621-63201402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策展人的話〉悔僧:陳洪綬藝術幻想與幻滅─

陳洪綬珍稀作品首度在北美展出

Julia M. White| 90

〈風格畫意〉難解之謎及互文關係─

陳洪綬對逆境的創造性回應 北京保利2017秋拍:傅抱石 1944年作〈蘭亭雅集圖〉, 設色紙本鏡心,104×60公 分。

Tamara H. Bentley| 96

〈展品精華〉老蓮的內心世界─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悔僧:陳洪綬藝術幻想與幻滅」展覽選介 李如珊|100

典藏 App QR-Code

典藏官網古美術 雜誌頁介紹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寄情欲樂〉陳洪綬和他的女人們─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窺探陳洪綬仕女畫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藍玉琦|108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筆記 Essay

現象

〈嘉語錄〉

Phenomenon

向傳統取經!人藝合一,當今洪流 展覽 Exhibition

鄭又嘉| 112

明代御窯瓷器大觀 ── 北京故宮「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 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呂成龍| 114

鑑賞 Connoisseurship

書法的藝術 ──

古面奇妝 有蒼蒼之色─ 從〈松下高士〉談仇英山水人物畫的鑑賞

古川攝一| 120

廖堯震| 188

6 具 Mummies,6 段故事 ── 國立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 探索古代生活」特展 王怡文| 126

Focus

我在金沙江畔—— 康區德格寺院考察記 鍾子寅| 182

經典.古筆切.信函

焦點

市場回暖、收款惡化、全球占比居冠─ 2016 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摘要 與解讀 鄭又嘉| 178

論壇 Forum

風格史、鑑藏、品評 ─ 北京故宮「趙孟頫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盧素芬| 192

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的奧秘 ─ 許曉東教授台北故宮演講紀實

再論九連墩玉器 ─

王怡文| 198

「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特展導賞 許曉東| 130

動態 Events

香港中文大學「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 研討會紀要

臥山遊水,文人之樂 ─ 石守謙「我如何成為 一個山水畫迷」系列演講紀實 藍玉琦| 200 倫敦亞洲藝術週 20 週年,盛會現場直擊

林琬娸| 136

林逸欣| 202

幽冥之旅 ──

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精品展

來國龍與他的楚地宗教考古學研究 黃韋智、黃政凱| 140

京津畫派,領略古法生新奇─ 「京津風華-石 允文教授收藏精品展」座談會開幕紀實 藍玉琦| 205

明清肖像歐美巡展 @ 柏林 ─

能事不受相促迫 ─ 丁酉陳明貴書畫展

柏林國家博物館群「傳神雅聚:中國明清肖像畫」展覽

楊謝能、劉瑞美| 206

林逸欣| 144

封面

明清宮廷肖像畫研究 以清宮舊藏為中心

Cover Report

──

李天垠| 152

拍賣 Auction

娟娟獨立寒塘路 ── 明清時期的女性肖像畫(上)

北京保利 | 208 低估價、收藏特輯,市場萬靈丹─倫敦秋拍─ 黃花梨家具,焦點中的焦點 游智淵| 226 中國嘉德| 228 北京誠軒| 244

馮幼衡| 162

北京古天一| 249 台北正德| 254 考古 Archaeology

展訊 Calendar

編輯部| 204

北京翰海| 248

北京巨力| 250

台北瀚宇| 256

台北門得揚| 252

上海朵雲軒| 257

考古紀事 劉榕峻| 258 本月展訊 編輯部| 262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 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 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 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


新聞

于右任碑體磅礡,蔣中正書信秘辛 中正紀念堂「大器磅礡: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國風華」 文.攝影︱藍玉琦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君子不器,器識高邁」,民國政壇人物、教育家、思想

要武器不能任意遺棄,

家、學者、書法家、文學家,83人的115件書蹟,11月12

貽笑外人。此乃吾弟之

日至12月23日在中正紀念堂第一展廳磅䰏登場。

主要任務。」此信寫於

「大器磅礡: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國風華」展,是何創時 書法藝術基金會繼「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分子文化 救國」展之後推出的「民國史二部曲」,較第一部曲更添 蔣中正、段祺瑞、袁世凱、林森、梁思成、魯迅等名人陣 容,盡納民國重要人物手澤,見字如見人,展現時代風華。

已有棄守上海的想法, 而所謂的「重要物質」 是?據文獻資料5月18 日〈中央銀行致湯恩伯 電〉,開頭即寫明為奉

蔣中正〈與 湯恩伯 書〉,揭露194 9年歷 史秘 辛。圖為局部。

該展以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為展覽主體,由1920年代早期

17日代電,「其餘黃金

作品至1930年代作品共30餘件。北碑雄強剛健且大氣恢

十九萬八千兩,銀元及半圓一百二十萬元即刻移送安全地

宏,具「尚武」精神,頗能與民初強國強種的時代精神相

點。」也就是將黃金運往台灣。戰事發展迅速,5月27日

呼應。于右任最大榜書〈覓詩軒〉,工穩中能見奇崛,

解放軍最終攻占上海。

一派大家氣象,磅䰏精彩。〈楷書雜文〉款題:「此兩條 偶見之,亦不忍棄,故再題之以記。」〈楷書倪瓚寄陸明 本索酒詩〉款題:「因誤書已棄之矣,堇叔先生見之以為 可存則存之。」透過題識內容,加以觀其書法,更可明白 于右任提出「決不因為遷就美麗而違反自然」的書法觀。 〈千字文卷〉皇皇巨作,全長21公尺,款題:「標準草書 尚未完成,先用我法」,此寫贈同鄉劉海天之作,為標準 草書發表前的重要作品與文獻。

大時代大氣派,那些人那些事,歷史距離並不遠,在在影 響著今日所形成的時局。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 國慶:「眾所皆知,四九年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大變局,就 如學者楊儒賓教授所言,因為四九年的歷史劇變,『才會 有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這種世界級的文物進駐台灣, 也才會有代表中國頂級學術文化意義的中央研究院、國史 館、歷史博物館等機構文物進入此一島嶼。』」不只可透 過展品認識民國,展覽期間並舉辦系列講座,講述于右任

展中最受注目的文獻資料,當為蔣中正〈與湯恩伯書〉,

書法、金石篆刻、民國音樂、于右任及豐子愷紀錄片等諸

揭露1949年時局秘辛。信中提及:「甚至不得已時放棄上

多課題,回視過往,展望未來。

海,而圖確保定海 基地認為正當耳。 但上海重要物資必 須先行運完,不使 落於匪手。尤其重 左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董事長何國慶置身於民國氛 圍中,于右任 最 大 榜 書〈覓 詩軒〉,101.5×204公分。 右 于右任 碑派書 法 3 0 餘 件,大氣恢宏。

76

5月17日正午,可見蔣

2017.12


新聞

王則潞人間寄情,捐贈華岡博物館 華岡博物館「華岡頌—王則潞教授捐贈書畫展」 文︱藍玉琦

陳巨來〈白文獅紐方印〉, 青田石,1.2×1.2×4.6公 分,印文「質廬」。

圖︱華岡博物館

王則潞書贈華岡博物館〈行書對聯〉: 「華厦璀巍廣藏瑰寶,岡峯壯麗矗立 黌宮。」 誠如其言,作為國內第一所大 學綜合博物館的華岡博物館,在 創辦人張其昀的支持下,幾經充實蒐藏 與各界捐贈,其館藏書畫4000多件以近現代 為大宗,主要為1949年由中國大陸移居台灣及海外 畫家、學官界文人書畫家,具體而微地展現時代風華,蔚 為大觀。 今年,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再添王則潞捐贈。王則潞 (1907∼1983)字子異,號易齋,晚號質廬,福州閩侯 人,性嗜書畫並以古聖賢之學為志。1950年寄居香港,曾 任教於新法書院、格致書院等。後來台定居,任教於台灣 銘傳女子商專,1971年起獲張其昀之邀應聘中國文化學 院,講授文史,期間將其墨寶暨所藏名家書畫慨然捐贈。 其中,以1979年捐贈為大宗,尤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活 躍於上海的藝文界為其特色,囊括有:吳湖帆、瞿宣穎、 李汰書、陳聲聰、朱佛定、羅叔重、梁寒操、馮康侯、曾 克耑、黃公渚、高拜石、潘伯鷹、王世昭、謝稚柳、糜耕 雲等名家。2017年3月20日,其公子王鉉、王鏗親友一行

吳湖帆〈松泉〉扇面, 18.5×52公分。

蒞臨,再度贈與王則潞教授墨寶、用印及當代書畫篆刻家 等人作品約30餘件,先後共捐贈華岡博物館逾百件作品。 11月3日至明年(2018)1月19日該館舉辦「華岡頌—王則 潞教授捐贈書畫展」,展覽以王則潞捐贈作品為主體, 兼有方亦民女士捐贈張書旂作品、惠依涵教授捐贈唐石 霞作品、呂佛庭教授捐贈其作品、吳學讓教授捐贈其作 品,集書畫、篆刻作品共百餘件,其重要價值不僅止於藝 術之美,並有所蘊含的大時代文人交游之相知相惜情誼, 更昭示著捐贈者化私為公的高情摯誼。此次捐贈的王則潞 用印,諸印人中以陳巨來最為印壇所重,其於77歲時篆刻 青田石〈白文獅紐方印〉「質廬」,採漢印滿白文風格出 之,布局自然,線質樸厚,平實中見巧思。吳平1964年夏 篆刻青田石印「質廬」二方皆為朱文,然線條與文字造型 一方一圓,並可見布局殊異之趣。梁乃予〈紫檀青田石 印〉以漢印朱白文相間法篆刻「子異日利」,寓奇趣於平 正。另有,王鏗屬當代篆刻名家沈大豐篆刻白文〈華岡博 物館〉,印身邊款王則潞撰「華岡頌」文,贈與博物館留 存。 對於此次捐贈,王則潞哲嗣王鍇、王鏗表示:「先父誠為 感謝文化學院創辦人張公其昀知遇之恩,並曾告誡吾等子 孫,因先父以為此等書畫作品,反映了先嚴所屬時代與部 分知名文人交遊,渠輩在文學、書法、繪畫的修養,可 供將來專家學子作研究之對象。亦可瞭解斯時代人文之現

文化大學董事張海燕致贈感謝狀與王則潞子王鏗(左)。 78

2017.12

象。」


藝文

釉小罐,曾為越前的戰國武將朝倉義景所 表,其中〈神奈川沖浪裡〉和〈凱風快 持有,名為「朝倉文琳」,此茶葉小罐可 晴〉兩幅以其極富創意的構圖和造型享譽 說見證了戰國時代的歷史風光。此茶入被 世界,亦在本次展出之列,另有其成名作

藝訊 2 0 1 7 板塊 01

收藏者配以元末名家張成款的〈雕漆五葉 〈北齋漫畫〉、〈北齋寫真畫譜〉、〈富 盤〉,可見當時唐物茶道具的使用與搭配 嶽百景〉等經典作品。展覽至明年1月28 方式。本展共展出古茶道具約60餘件,並 日止,如此大規模的夢幻展出,畫迷們可 另有特集展示「朝鮮半島的陶藝.高麗茶 別錯過了。(文.圖 碗」,展期至2月18日止。(文.圖

如珊)

02 茶道迷的夢幻展覽

世紀大展,葛飾北齋 與印象派 北齋與日本主義

03

李如珊)

跨越三國 絲綢之路在香港

公元前2世紀,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 通連接中原與中亞、西亞、南亞、北非及

茶道具大展

地中海沿岸之間的聯繫。直至16世紀, 此道路網絡一直扮演著促進東西貿易、文 化、宗教和技術交流的重要角色,被稱為

茶道迷看過來,日本五島美術館訂於12月

「絲綢之路」。以中國長安(今西安)為

9日推出茶道具大展,桃山時代至江戶時

起點,東西長達1萬公里,南北寬約300

代的古茶具精品齊聚,武野紹鷗、豐臣秀

公里;當中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

吉、千利休帶你進入茶道世界,感受極簡

爾吉斯斯坦三國的「長安─天山廊道的路

與寂靜之美。千利休是豐臣秀吉的茶頭, 他對茶道之美有獨到的詮釋,其繼承武野

葛飾北齋〈東海道程ケ谷〉。

網」更於201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產名錄。

紹鷗的侘茶精神,發展出簡樸枯淡的侘寂 19世紀後期的歐洲,革命性的印象畫派 美學,影響日本美學至深。千利休對茶陶 崛起,以百姓生活景象為題材的日本浮世 11月29日至明年(2018)3月5日,香港歷 之美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他曾與陶工長 繪版畫在民間流行已久,兩種畫風與創作 史博物館展出「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 次郎合作,設計製作他心目中完美的茶 概念看似南轅北轍,卻曾經相遇。浮世繪 之路」,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 碗,在本展中即可見到他倆合作的黑樂茶 作品傳入歐洲後,畫面構圖與造型為印象 路網」為核心,來自陝西、河南、甘肅及 碗與赤樂茶碗,初看樸實無華卻引人定神 派畫家所吸收,梵谷、竇加等人都曾將浮 新疆四省的文物共160多件(套),中國 凝視。桃山時代是茶陶發展的黃金時期, 世繪的表現手法納入其實驗性的創作風格 一級文物逾半 如古備前燒、織部燒、志野燒等,面貌多 中,甚至收藏了浮世繪作品,帶起了歐洲 數以上,另超 樣,其妙處在於釉色的細微變化以及釉面 的日本主義風潮,影響遍及繪畫、版畫、 過50件(套) 質地,觀者不妨細細品味。 朝鮮時代的茶碗與中國南宋龍泉窯青瓷相 當受日本茶人所推崇,被列為日本重要文 化財的〈龍泉窯青磁鳳凰耳花生〉此次亦 在展出之列。還有一件由織田信長寄放在 本能寺的唐物〈文琳茶入〉,是南宋的醬

雕刻、海報、裝飾工藝等創作領域。東京 文物來自哈薩 國立西洋美術館現正推出「北齋與日本主 克斯坦和吉爾 義」大展,試圖從著名浮世繪師葛飾北齋 吉 斯 斯 坦 。 的作品來解讀當時風靡歐洲畫壇的日本主 展 品 時 代 自 義,集結十多國美術館與私人藏品,200 早期鐵器時代 多件印象派大師的畫作和110件北齋的經 直至唐朝,類

長次郎︿黑樂茶碗﹀。

典名品一同展出,東西名品齊聚。

玉器、織品、 展覽將北齋作品與印象派畫作對照並陳, 展示兩者相關之處,展出的印象派畫家包 括莫內、竇加、塞尚、梵谷、高更、柯薩 特、畢沙羅、秀拉等人。葛飾北齋的〈富 嶽三十六景〉為浮世繪風景畫的經典代

82

2017.12

型多元,含括 陶瓷、石雕、 泥塑、金銀 器、玻璃器、 青銅器及大型

唐〈盤口細頸淡黃色琉璃瓶〉,法門 寺博物館藏。


壁畫等,有:陝西歷史博物館藏戰國〈金

是次展覽由北京故宮主辦,浙江省文物考

神獸〉及漢〈鎏金銅蠶〉、新疆文物考古

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

研究所藏漢晉〈營盤墓貴族服飾〉、洛陽

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山東博物館、

古代藝術博物館藏唐〈胡人牽駝壁畫〉、

首都博物館協辦,共展出有北京故宮傳世

法門寺博物館藏唐〈盤口細頸淡黃色琉璃

哥窯及仿哥窯作品113件(組),及協辦

瓶〉、甘肅省博物館藏唐〈三彩胡人牽駝

單位提供之57件傳世或出土哥窯,相互

俑及駱駝俑〉、洛陽博物館藏唐〈藍釉白

輝映。展覽共分為三單元:「纍世遺珍—

斑三彩馬〉、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藏

傳世與出土哥窯、哥(官)窯型瓷器」、

公元前2至前1世紀〈騎士與動物祭台造 型燈〉、契古歷史及考古博物館藏8至10

「窯址之謎—哥窯與老虎洞窯、龍泉窯的 外銷瓷器上的中國園林圖繪。

關係」及「餘韻綿長—哥窯瓷器對後世的 世紀〈佛像石雕〉等,展現出綿亙萬里絲 歐洲影響」文物展,在城堡內的餐廳、圖 影響」。展至2018年8月31日止。(文 綢之路的歷史及文化價值。展覽並將加入 書館、公主沙龍內架設展櫃,展出共66件 王怡文) 多媒體及互動元素,豐富參觀者的學習體 (套)明清外銷瓷器以及17世紀中葉至19 驗。(整理

藍玉琦)

世紀歐洲所仿製的瓷器。16世紀開始,海 上航線蓬勃發展,歐洲與東方的貿易更加

04

在法國城堡遇見中國 園林 從瓷器看中國園林的 歐洲影響

肖蒙城堡是位於法國羅亞爾河畔的一座美 麗城堡,其特色是如夢似幻的花園景觀, 以及每年4月至11月所舉辦的國際花園 節,來自各地的景觀設計者們建構了無數 關於花園的美好想像。近年來肖蒙城堡與 中國園林博物館合作,中國式的「和園」 曾進駐法國國際花園節,今年6月則是將

熱絡,明清瓷器外銷量大幅增加。透過外 銷瓷器上的中國園林圖繪,將園中所表現 的花卉、自然山水、涼亭等元素,引入西 方美學和花園建築之中,首先為尋求新靈 感的大不列顛所吸納。中式庭園的精神性 與西式花園的唯美繽紛,也曾交會融合, 此展於肖蒙城堡舉辦,別具意義,展期至 12月27日止。(文.圖

05

李如珊)

北京故宮「故宮博物院 哥窯瓷器展」

館。中式園林與法式花園,看似完全不同 「定、汝、官、哥、鈞」為現今大家普遍 的花園概念也有相互交流的歷史時刻,中 認定的宋代五大名窯,北京故宮博物院自 國特有的園林文化便曾透過外銷瓷器上的 2010年起,先後舉辦了官窯、定窯、鈞窯 紋飾傳入歐洲,康熙皇帝也曾致贈中國瓷 及汝窯展,今年邁入五大名窯系列最後一

肖蒙城堡現正舉辦「從瓷器看中國園林的

06

金絲鐵線

肖蒙城堡的法式花園移植到中國園林博物

器給外國君王。

「北京故宮哥窯瓷器展」展品。

檔──「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 展」。哥窯為五大名窯中唯一尚未發現確 切生產窯址者,曾傳為宋人章生一在龍泉 地區所創建之窯口,因其弟章生二同樣也 有瓷窯創建,因而章生一所建者稱為哥哥 窯,此一說法起於明代嘉靖年間。但不論 是窯址地點或生產年代,各方學者仍有不 同意見。傳世哥窯特徵在於胎色較深,釉 為青灰、粉青、米黃者多,同時在釉色表

宋瓷之魁 清涼寺汝窯博物館開 幕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雨過天青」 的純淨釉色使人著迷,汝窯燒造時間僅約 短短20年,現今傳世品不到百件,可說是 超級限量的絕版品。然而,直至1987年河 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發現之前,汝窯窯 址位於何處一直是個謎,為絕色汝瓷增添 了無限神祕感。經過14次的發掘,於清涼 寺遺址發現了汝窯窯爐、釉作坊、過濾池 等設施,並出土大量汝窯瓷器標本,雖然 多是打碎的殘件,經復原後卻發現許多傳 世品中從未見過的器形。汝窯遺址展示館 於2017年1月16日開放,附近的汝窯博物 館則於10月19日正式開館,展出1000多 件汝窯遺址出土文物,揭開汝窯的神祕面 紗。

面都有大小不一的開片,被稱為「金絲鐵 據研究,傳世汝瓷共有20種器形,本展中 線」。

則至少可見40種器形,汝瓷粉絲們可大 飽眼福,大開眼界。展覽以「汝窯為魁」 ART&COLLECTION

83


陳洪綬的藝術 明╱清陳洪綬、陳字〈雜畫冊〉,絹本設色,Gift of Mr. and Mrs. Wan-go H. C. Weng, 1999, Courtes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圖為其中兩開。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悔僧 專題Special Report

悔僧—陳洪綬藝術幻想與幻滅 展覽地點∣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美術館和太平洋電影資料館(BAMPFA) ∼2018/1/28 展覽時間∣10/25∼ 展覽時間∣10/25


陳洪綬珍稀作品 首度在北美展出 文︱Julia

M. White(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亞洲藝術策展人)

翻譯∣廖堯震 圖︱BAMPFA、本刊資料室 圖1 明張岱《三不朽圖贊》中的陳洪綬畫像。

悔僧:陳洪綬藝術 幻想與幻滅 「悔僧:陳洪綬藝術幻想與幻滅」是第一個完全聚焦於明末清初時期中國繪畫大師陳洪綬 (1599∼1652)的特展。此一展覽精選其現存最佳作品,包括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美術館和 太平洋電影資料館以及世界各地收藏的人物、山水和花鳥畫作,以此展示陳洪綬為何長期被視為 其時代最具視覺性與扣人心弦的藝術家之一(圖1)。陳洪綬於畫人物時採用了借自古代大師之 各種風格典型,誠為其畫作增添古意,而這些作品同時也被反諷、幽默和感傷的獨特表現所主 導。在陳洪綬的山水畫中,我們可以認識到他對過往傳統的豐富知識,而其花鳥畫則讓人看到了 卓越不凡的新鮮感和現代性,同樣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晚明政治經濟情勢的巨變──包括1644年本土政權的瓦解,與在滿族統治下新的清皇朝之建立, 對於陳洪綬這樣的畫家產生巨大的影響。當時的許多藝術家和官員寧可退隱或自殺,也不願意 服務於外來政權;而陳洪綬則是在佛寺短暫停留之後,又重返繪畫創作,接受了職業畫家這樣一 個較低的社會地位。本次展覽及圖錄之出版,便旨在探討這些情境對於陳洪綬的畫作和題材的影 響,以及身處那個時代的職業畫家究竟有哪些不同的選擇。雖說陳洪綬受過良好的教育,卻僅取 得為宮廷作畫的低微工作,而未順利通過科舉,如同17世紀的中國文人一樣功成名就,致使繪畫 成為了他賴以維生的工具。

展名的構思 展名「悔僧:陳洪綬藝術幻想與幻滅」,乃參照陳洪綬在明朝滅亡後不久(1646)時所取的字 號,與此展覽的主旨亦十分切合。儘管「悔僧」(Repentant Monk)在陳洪綬的簽款和用印中只 使用了很短暫的時間,但他的繪畫卻終其一生反映這樣的心境。當他退出社會,接受這個名字,

90

2017.12


專題Special Report

悔悔僧僧︿︿策策展展人人的的話話﹀﹀

悔僧:陳洪綬藝術幻想與幻滅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美術館和太平洋電影資料館(BAMPFA)∣10/25∼2018/1/28

便宣告了他既對明朝感到失望,也對自己在清朝茍活、而非追隨其他忠貞之士自殺殉節的一種悔 恨。另外,展名中的「幻想(Illusion)」,則是指陳洪綬從極為克制和簡約的繪畫組成中創造偉 大構圖、並使敘事表現生動活現的能力。他筆下的人物往往不出現在精心鋪陳的背景上,而存在於 運用有限框架所營造的空間中,藉此創造出充滿懷舊和震懾人心的場面。在身陷社會和政治混亂的 時代,亦對原本忠於明朝的藝術家和學者日漸腐化之局勢感到罪惡和遺憾的情況下,對於一切感到 嚴重幻滅(Disillusion)可謂陳洪綬繪畫中得以深刻體察到的一個情境。他對這個社會的失望與幻 滅,很清楚地表現在對於士紳階級、過往歷史人物刻意歪曲的描寫,尤其在他凌亂醉酒的自畫像中 表現得最為明顯。

學者的研究─聚焦人物畫 本次展出的陳洪綬繪畫及其書法,記錄了其完整的創作歷程:從1617年開始發展的早期白描繪畫, 繼之經歷了1630年代充滿創造力、畫風更加宏偉繁複的時期,再到最後1640年代至1652年陳洪綬去 世前所繪製的幾件人物畫傑作等。本次展覽圖錄(圖2)所收錄的幾篇論文,便探索了這位藝術家 在其職業生涯中所發展出的多元創作取徑。 首先,Tamara H. Bentley在〈難解之謎及互文關係:對 逆境的創造性反應〉一文中,討論了陳洪綬的家庭背景 及其職涯發展的許多細節,並將其創作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1617至1635年;中期1635至1645年;及晚期1645到 1652年。陳洪綬的故里浙江諸暨,同樣是其周遭朋友圈 的家園,也是讓陳洪綬有機會踏入充滿藝術、書信和書 籍的世界,形塑其早期學術風格的創作發源地。雖然陳 洪綬自己並未考取進士,但他的祖父陳性學曾於1577年 通過科舉考試,遂使陳洪綬早年得以享有特殊階級的待 遇和生活。到了中期即1635年之後,陳洪綬逐漸意識到 自己無法考取科舉、入朝為官,因此繪畫創作中的市場 性也變得愈來愈明顯,以致出現想要博取觀眾喜好的尺 幅巨大、用色濃豔、讓人聯想到唐代古風的作品。待至

圖2 《悔僧:陳洪 綬藝術幻想與幻 滅》圖錄書影。

陳洪綬的後期,也是他最富創造力和創作多產的階段; 所有陳洪綬最偉大的傑作皆可追溯到明朝覆亡後的1646至1652年去世前為止。這時期的作品充滿了 「謎樣的元素」,讓人不禁要問:陳洪綬在題材的選擇上,究竟多大程度反映了他自身對於過去曾 經遭遇困頓的歷史人物之認同,並透過此方式為他博得持久的聲名。 陳洪綬的創作能力,還包括將繪畫技巧運用到許多工藝品上,版畫製作即為一例。小林宏光的專

ART&COLLECTION

91


陳洪綬對逆境的 創造性回應 文∣Tamara

H. Bentley(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亞洲藝術史副教授)

翻譯∣張筠 圖∣本刊資料室

難解之謎及互文關係 陳洪綬1599年出生於楓橋。楓橋位在長江以南、臨近紹興及 杭州市,是坐落於今浙江省諸暨市的小鎮。此處地靈人傑; 歷來許多才子便是出身中國東南一帶,而這裡自南宋以來也 是經濟及文化的重心。 陳洪綬的家世顯赫,祖父陳性學是1577年通過殿試的及第進 士,並且擔任布政使等朝廷要職。從當時社會來看,陳洪綬 家族是所謂書香世家,因此他精研詩文經典及練習書法,努 力考取科舉。1606年陳洪綬喪父之後,母親也在1615年去 世。陳洪綬在母親離世前的這一年成親,娶了時人崇敬的來 斯行(1567∼1633)之女,而這樁婚姻對他助益良多。陳洪 綬和丈人來斯行互動密切,有時還會借住丈人家中。1618年 他通過鄉試成為生員,考取秀才,結果卻仍然沒有穩定收 入。為了改善財務情況,陳洪綬精進畫藝,根據一些敘述可 知,他時常以售畫維生。陳洪綬曾和職業畫家藍瑛(1585∼ 1664)學習,亦努力培養自身視野,鑑賞重要的古代人物、 山水及花鳥畫家存世作品。其妻在1623年春天離開人世,而 這年畫家在北京的日子艱困難過,到了1624年秋天便離開京 城。他之後再婚,約在1630年代初期,雖然長兄不太情願, 陳洪綬仍獲許在家族土地一處搭屋定居。

圖2 元代倪瓚〈琪樹秋風圖〉,上海博物館藏。

96

2017.12


專題Special Report 圖1 明代陳洪綬1618∼1622年作〈山水人物花卉冊〉12 開中的山水畫〈樹石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此為 BAMPFA陳洪綬特展展品。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我們對陳洪綬思想的理解大多來自其詩文、 畫題、評論及出版戲曲的前言。其子陳字

悔悔僧僧︿︿風風格格畫畫意意﹀﹀

(名儒;1634∼1711)在父親逝後將文字重 新編纂,完成《寶綸堂集》。從這些選文內 容可看出畫家早年希望自己能名列學者與儒 家官員之輩,然而在1624至1630年間,陳洪 綬由於無法通過會試,失去擔任朝廷官職的 機會。 直至1631年為止前,在陳洪綬品質穩健的畫 作當中,可以清楚辨識出文人風格。像在12 開〈山水人物花卉冊〉中的山水畫〈樹石 圖〉(圖1),畫家明顯地再現元代文人畫 家倪瓚(圖2)創作中常見的疏林表現。事 實上陳洪綬描繪的灌木林繁密相連,遠勝於 倪瓚筆下寥寥無幾的 枯林景色。雖然畫中 纖瘦美麗的樹木極少 有明暗變化效果,細 觀可見畫家表現枝幹 之間空間感的企圖, 另外山水被添上了少 許深色苔點,表現出 綠意生機。與此幅相 對的冊頁為一開畫家 題跋,其中陳洪綬將 繪畫的純正性和詩文相比擬:「近來為文亦如此,人知我清貴,不知我深 遠。」 陳洪綬早年作品運用水墨創作的情況顯著,此外筆法線條細長嶙峋、濃淡墨 運用得當,和創作尺幅小的特色,都令人聯想到文人畫。早期線描人物作品 當中,陳洪綬看來是受到明代早期職業畫家丁雲鵬和北宋傳奇畫家李公麟白 描畫的啟發。著名學者高居翰很早就指出,約從1631年開始陳洪綬繪畫便有 極大轉變。陳洪綬許多中期作品(1631∼1645年間)和唐代繪畫風格有更多 關聯:繪畫造型更加扁平和圖案化,也包括雲彩輪廓銳利分明及敷色濃豔的 特色。除此之外,陳洪綬中期作品多使用大型掛軸。令這些作品更具有公開 展示的功能性,意謂可作節慶避邪或新年生日祝賀之用。內容、作品尺幅和 題跋書法的品質優劣,這些都是建立起每件繪畫背後社會脈絡的關鍵。 陳洪綬引人入勝的1635年〈瓶花〉(圖3)上,有一則長篇題跋。白菊及斑 斕紅葉組成的秋日情致,算是合適送給陳洪綬稱作「開翁」的80歲老者祝 圖3 明代陳洪綬1635年作〈瓶花〉,大英博物館藏。

ART&COLLECTION

97


窺探陳洪綬仕女畫 文∣藍玉琦 圖∣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美術館和

太平洋電影資料館(BAMPFA)、本刊資料室

陳洪綬和他的女人們 三百年無此筆墨也 1651年陳洪綬題畫〈隱居十六觀〉:「辛卯八月十五夜, 爛醉西子湖,時吳香扶磨墨,卞雲裝吮管……」酒酣耳 熱,遊女相伴,此番歡快光景,不啻為天上人間。何奈, 此為其過世的前一年。 陳洪綬(1598∼1652),浙江紹興諸暨人。字章侯,早年 自號蓮沙彌,後號老蓮;明亡後,號老遲、悔僧、悔遲、 勿遲等。早年學畫於藍瑛,後又從劉宗周研習程朱理學。 21歲考中諸生,以功名為志,後屢次蹭蹬科場,未有所 獲。1640年捐貲為國子監生,在北京三年不得志,去京南 返,明亡後棄絕仕途,寄情書畫。繪畫兼工花鳥、山水、 人物,尤以人物畫為特出,1640年代初期在北京時即以人 物畫家知名全國,與崔子忠並稱「南陳北崔」,張庚《國 朝畫徵錄》載其人物畫成就:「在仇(英)、唐(寅)之 上,蓋三百年無此筆墨也。」

108

圖2 陳洪綬1619年作〈撫古冊.蝴蝶紈扇圖〉,紙本水墨,17.8×17.8公分。美國大都會 藝術博物館藏。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此為BAMPFA陳洪綬特展展品。

周亮工《讀畫錄》故事一窺:「(陳洪綬)搨杭州府學龍 眠七十二賢石刻,閉門摹十日,盡得之,出示人曰:『何 若?』曰:『似矣!』則喜。又摹十日,出示人曰:『何

「無此筆墨」,意味著殊異於流俗之視覺創新性。而這樣

若?』曰:『勿似也!』則更喜。」初臨得似,乃盡得古

的視覺感,其友周亮工記時人:「訝其怪誕,不知其筆

人筆法;後來臨得不似,則是有了自己的新技法,也就更

筆皆有來歷」。陳洪綬畫風奇特怪誕,人物畫具誇張變形

高興了。綜觀陳洪綬人物畫,由北宋李公麟勻整有力的鐵

特點,至晚期見頭大身材短小的誇張比例,臉部趨方正

線描上追東晉顧愷之連綿緊勁的游絲描,並吸取唐代周昉

或鐘形,著重於人物之風韻儀姿和精神個性的表現。陳

的人物造型,再參以獨特的誇張變形的比例自法,形成

洪綬人物畫並非橫空出世,其學習歷程與心態,可透過

「高古奇駭」。

2017.12


專題Special Report 圖1 陳 洪 綬 1 6 3 8 年 作〈 宣 文 君 授 經 圖 〉,絹 本 設 色, 173.7×55.6公分。美國克利夫 蘭博物館藏。

女人與物品,內涵與新境 畫史上描繪女性形象,多見為女仙、妓女、宮廷嬪妃或各種閨閣獨守

悔悔僧僧︿︿寄寄情情欲欲樂樂﹀﹀

陳洪綬仕女畫

之幽怨情思。晚明蓬勃的城市文化帶來世風變化,文化性物質品在文 人間受到重視,女性的才華被肯定並投射以風雅的欲望,陳洪綬筆下 女性表達出其個人創見,成為畫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1638年陳洪綬作〈宣文君授經圖〉(圖1),乃為慶姑母六十大壽所畫 的大幅立軸,畫題取材為前秦苻堅立國後,為了重振朝綱禮樂,敦請 宣文君為100多名儒生傳授《周官》之事。畫中宣文君端坐高堂,侍女 趨奉兩旁,台下為列坐於左右座席的儒生,巨木帳頂間白雲繚繞,如 置於山水仙境中,增加宣文君之神聖化,布置精妙,場面宏大。儒生 寬袍大袖,形態各一,但皆誇張化,其線條高古清圓而細勁,此畫基 本上奠定了其晚年畫風。格外引人注意的是,陳洪綬一反男尊女卑傳 統,男性全坐於台下,或拱手於袖內或手捧書卷,形象恭謹,明白揭 示身為女性的宣文君為知識傳遞的導師角色。雖是對姑母祝壽,但如 此構圖藝術表現,可說是史無前例的讚揚女性才華與地位。 畫中桌案描繪精緻,上擺置插有靈芝之鏽綠斑駁古銅器、朱紅古琴、 畫卷等,絲毫不馬虎。對於文人雅物的精巧描繪,於早期1619年〈撫 古冊〉(圖2)中已見,蝴蝶撲向紈扇上之墨菊、松梅竹盆景瓷器滿布 開片的冰裂紋,陳洪綬遊戲於虛幻與真實交糅,並對營造雅生活的物 件展現高度興趣。這樣的趨向,也呈現在陳洪綬人物畫所營造的背景 上。有類作品背景極簡,甚至完全沒有背景,若有場景之描述,則常 見石桌、花瓶、古琴、銅器等物品,彷彿簡化的庭園或書齋,暗示為 文士生活場域,如處於戲曲般的抽象空間。學者王正華進一步觀察: 「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女人與物品的屢屢出現,卻為其風格特色,在 人物畫傳統中也稱異數。」並將此置於明清之際江南的時空脈絡中討 論,畫中女人與物品所承載的文化意涵饒富興味。 1649年〈授徒圖〉(圖3),一高士據案而坐,石案乃太湖石製成,案 上置放錦布包裹之古琴、書盒、茶壺、杯、三足香爐、朱漆盒等物。 高士右手輕撫囊琴,左手緊執如意,眼神望向前方仕女。二盛裝仕女 坐於圓凳,一位手執團扇,低頭細心專注觀賞案上竹石圖,另一位正 左手執長頸瓶,右手持花,專注於插花藝術。畫題乃後人加稱,是否 為「授徒」實不得而知?過往此類賞鑑書畫古玩畫作,多僅以男性為 主角,若有女性亦是隨侍,而非藝事參與者。畫中仕女地位躍升,一 ART&COLLECTION

109


展覽

明 代 御 窯 瓷 器 大

北京故宮「景德鎮御窯遺址 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 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文.圖∣呂成龍(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

2017年9月29日,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

選品(修復件 修復件

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鎮御窯遺

或殘片標本),

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在故

與故宮博物院收藏

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隆重開幕。開幕式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

的傳世品以對比的方式展 品以對比的方式展

長任萬平主持,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景德鎮市人

示,以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窯瓷

民政府副市長熊皓、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耿寶昌等先後在

器所取得的高度藝術成就,為觀眾朋友提供全面瞭解明代

開幕式上致辭。景德鎮市政協主席黃康明出席開幕式(圖

景德鎮御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準器的機會。

1)。此展覽係雙方合作於2015和2016年分別成功舉辦「明 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洪 武、永樂、宣德瓷器對比展」、「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 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成化瓷器對比 展」後,又隆重推出的一個大型專題瓷器展。 2014年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簽署 了合作框架協定,協定涉及的內容很多,其 中之一就是雙方利用各自的優勢合作舉辦 「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展覽旨在通 過將明代景德鎮陶廠或御器廠遺址出土的落

圖1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專家合影。

114

2017.12

早在1970年代,位於今景德鎮市珠山的明代御窯遺址已零 星出土過一些明代御窯瓷器殘片。1980年代以來,景德鎮 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設工程,對明代御窯遺址


〈標準器〉

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 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即日起∼2018/2/28

左圖3 弘治朝御窯〈黃地青花折枝花果 紋盤〉(俯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右圖4 弘治朝御窯〈黃地青花折枝花果 紋盤〉(俯視),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藏。

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是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 中的第三個。

多次局部考古 發掘,取得豐 發掘,取得豐碩成

弘治、正德朝御瓷展品

果 果。出土數以噸計的御窯 出土數以噸計的

明代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時期,處

瓷片標本和窯具,成為研究明代御窯生產制度和燒造瓷器

於15與16世紀之交,是明代社會、文化變遷的分水嶺,即

品種的珍貴實物資料。這些資料一經公布,即在海內外學

明代社會開始的保守、沉悶,逐漸走向革新、活躍。表現

術界產生廣泛影響。隨著對出土瓷片標本的不斷修復、展

在社會風氣上,最突出的是淳厚樸實之風逐漸消失,人們

示和出版,人們發現其中有大量瓷器標本能與傳世品相互

開始變得崇尚錢財、追求財富。由於這兩朝景德鎮御器廠

印證,而且寄望看到傳世品與出土物對比展示,以瞭解當

燒造的御用瓷器具有一定共性,如生產規模均相對縮小、

時御器廠對御用瓷器的揀選標準。

品種都急劇減少、裝飾風格也都相對樸素,因此,特將這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家建築——紫禁城及其收藏 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綜合性博物館,明清時期 皇宮是景德鎮御窯(器)廠燒造瓷器成品的使用地,廢品 則被打碎掩埋於御窯(器)廠。由此造成故宮博物院所藏 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品質精,與景德鎮市人民 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 璧合。舉辦這樣的展覽,也是讓分離數百年的瓷器再次聚 首。本次推出的「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

兩朝瓷器一同展出。為便於觀眾欣賞,展覽分弘治朝、正 德朝兩部分展出。齋宮正殿展出弘治朝御窯瓷器,後殿展 出正德朝御窯瓷器(圖2)。弘治朝御窯瓷器共分四個單 元展示,分別為:清新優雅—青花瓷器、色彩繽紛—雜釉 彩瓷器、均勻純正—顏色釉瓷器、影響深遠—後仿弘治朝 御窯瓷器。正德朝御窯瓷器共分五個單元展示,分別為: 清新優雅—青花瓷器、色彩繽紛—五彩鬥彩瓷器、古樸雅 致—雜釉彩素三彩琺花瓷器、五光十色—顏色釉瓷器。 共展出文物和標本162件套,其中多半展品為首次公開展 出。展出的弘治朝御窯〈黃地青花折枝 花果紋盤〉(故宮博物院藏品﹝圖3﹞與 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景德鎮御窯博物 館藏品﹝圖4﹞對比展示)、〈澆黃釉犧 耳尊〉(故宮博物院藏)、〈茄皮紫釉 雙耳尊〉(故宮博物院藏)、〈祭藍釉 描金牛紋雙耳尊〉(故宮博物院藏,圖

圖2 齋宮後殿展室一角。攝影╱呂成龍。

ART&COLLECTION

115


展覽

書 的

法 藝

經 古

術 典

文∣古川攝一(日本大和文華館學藝員) 翻譯∣何玉新

圖∣日本大和文華館、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

文字書寫及由之而生的「書法」,兼具了文字本身的意義

有著充實豐富的中世及近世之公家、武家及茶人書信;相

和造型,一般公認具有獨特的藝術性。不論是在一個個文

較於官方文書,當中匯集了為數更多的私人性內容文書,

字間注入祈願而抄寫下的裝飾經,或於連綿書寫的假名間

反映了中村氏所關心的焦點。本次所企畫的展覽,便是意

呈現流麗之美的古筆切,抑或是在富有個性的文字和內容

圖在大和文華館的書蹟收藏中,加入特別展出的作品,以

間展露出人品的墨蹟和書狀,凡此諸多作品儘管目的各

趨近於「書法」那基於不同時代或書家而顯現各式差異的

異,卻都帶有向他人「傳達」的強烈意識,於文字形式、

審美意識。所展出的作品以奈良時代(710∼784)的寫經

甚或承載文字的用紙上各具創意巧思,而得以從中品味書

為首,連同平安時代(784∼1185)的古筆切、室町時代

寫者高雅的審美意識。

(1338∼1573)的公家和武家書信、以及桃山(約1568∼

如此而蘊生的「書法」之美,因令人著迷而流傳至今日。 其中多數已脫離原本之目的,但在內容、書寫者及流傳上

本文則欲先引介此次並未展出、唯於大和文華館書蹟收藏

仍能發掘出其價值,即便留存一小部分亦被裱裝成適於

中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平安時代裝飾經典〈一字蓮台法

欣賞的樣子。在本館的書蹟收藏中,即包含了如「栂尾

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再就主要展品來介紹各個主

切」、「石山切」、「伊予切」等雖為斷簡卻被珍而重之

題。

地傳存下來、且在裝裱上亦費心設計的作品。此外,亦有

120

1603)和江戶時代(1603∼1867)的茶人書信等所構成。

如書狀那般被視為可具體知悉彼時時代樣貌之線索及史料

一字蓮台法華經:孤高的裝飾經典

的重要作品。比如本館所典藏的雙柏文庫,即為日本中世

〈一字蓮台法華經〉(以下簡稱「文華館本」)(圖1)

史研究者中村直勝(1890∼1976)所匯集的古文書收藏,

是抄錄了《法華經》二十八品之最終章〈普賢菩薩勸發

2017.12


圖1

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一字蓮台法華經〉局部,日本大和文華館藏。

圖2

〈一字蓮台法華經〉見返繪局部。

品〉的作品,其年代據信較供奉於長寬二年(1164)的

主要著眼於其中人物之肖像性,而認為畫面中央的僧侶為

「平家納經」稍晚,為12世紀後半的製作。此「文華館

後白河法皇(即後白河天皇,1155∼1158在位,於1169年

本」之最大特色為「見返」部分(指封面或封底裡)所添

出家後稱後白河法皇),並指出其與京都妙法院現存之後

加的大和繪(圖2)。一般而言,在「見返」處畫出明示

白河法皇肖像畫的相似性。其次,美術史研究者白畑よし

經義的圖像,亦即於該處描繪普賢菩薩的形象,乃為慣

試圖以後白河法皇所撰《梁塵秘抄》之敘述為線索來解讀

例,但此本的珍貴之處則在於呈現了法會的情景。只見在

此幅見返繪。根據其看法,該作乃圖繪了將「今樣」(指

「吹拔屋台」(不畫出屋頂而能看到室內情景的鳥瞰式表

流行於平安時代中期至鎌倉時代的一種新樣式歌謠)教授

現)之室內所舉行的法會上,共有九名人物參與其中。畫

予後白河法皇之歌女「乙前」的一週年忌法事場面。根據

面中央,有一名背對柱子而坐的僧侶正讀誦著佛經,細觀

《梁塵秘抄》所記載的軼聞,後白河天皇在這場一週年忌

其手中可清楚見到燦然生輝的經卷,很可能即為此「文華

的法事上,發表了為乙前祈求冥福的今樣歌謠,然而,乙

館本」。他的身旁並坐著手持念珠的男性貴族和頭戴「市

前卻於事後出現在未參加法事的天皇之妻丹波的夢中,身

女笠」的女性,想來或許是這場法會的施主。又畫面左下

穿白衣,前來聆聽後白河法皇所演唱的今樣歌謠。據說丹

方還另外設有佛台,看來應是懸掛著作為法會本尊的佛

波在夢中所聽到的今樣,正是天皇在法事當天所演唱的歌

畫,倘由經義觀之,極可能為普賢菩薩像。結合先前關於

謠,令所有人都相當驚訝。若根據此則軼聞來觀看此畫,

經卷的描寫,可理解其乃隱喻性之表現。

則該名頭戴市女笠、身穿飾有圓圈紋之衣裳、繫著代表齋

究竟此「見返繪」所描繪者為何人?以下介紹三位研究者 的看法。首先,擔任大和文華館第一任館長的矢代幸雄

戒之懸帶、面向右側的女性,就成了乙前。如此一來,便 可將一旁頭戴烏帽的貴人理解成是以琵琶名家著稱的藤原 師長,而居於左側的年輕僧侶即是在今樣上被譽為天皇繼 ART&COLLECTION

121


焦點

再論 九連墩玉器 「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楚 文化玉器」特展導賞 文∣許曉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副館長) 圖∣湖北省博物館、許曉東

即日起至2018年2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有鳳 來儀: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覽精選湖北出土兩周之 際至戰國中晚期曾國(郭家廟、曾侯乙)、楚國(山灣、 姚家港、曹家港、九連墩)玉器158件(套),其中以戰國 中晚期九連墩出土玉器尤受世人關注。(整理╱編輯部) 九連墩1、2號墓位於湖北棗陽市。棗陽在西周、春秋時期 為曾國所轄,至遲在戰國早期即被楚國占領,為當時楚國 腹地。1、2號墓墓坑前都有車馬坑。從墓葬規制及出土器 物看,為戰國中晚期楚國大夫等級的貴族夫妻墓。兩墓共 出土玉器104件套、532件,是目前所知一次出土玉器最多 的楚墓。

圖1 戰國〈玉雲紋龍(一對)〉。

環、韘、帶鉤、 、珠以及玉龍、玉佩等,見於死者頭側 (往往為璧或環)、身上或身側。這些玉器,除日常使用 的佩飾,當有部分作為葬玉,與墓主口中的玉琀以及棺 蓋、棺底板、棺擋頭所陳設之玉器,共同構成楚人的葬玉 體系。1號墓除中室主棺外,北室樂器室、西室日常起居 用品室及南室車馬具室皆發現數量不等的玉器。(註1)

九連墩1、2號墓玉器的分布

反映出楚國貴族以玉裝飾漆木樂俑以及車馬具的習慣。

1號墓的玉器主要見於中室。外棺底板上均勻分布圭二(朽

(註2)

壞)、璧二、環六。外棺底部東側繩索之中有環一,殘留 套繫之組帶。內棺蓋上有環二。楚人崇尚靈魂不滅,這些

九連墩玉器的特色

璧、圭、環應皆是葬玉,有加持死者靈魂不朽之意。將璧

從出土玉器看,湖北地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玉器,受同

繫於棺木頭檔上,僅見於戰國中期以後之楚墓,且頗為流

時期中原玉器影響較大,以小件器為主,無論品類、造

行。楚文化極強調玉璧的通天功能,璧的中孔被視為凡人

型、紋飾、功能多與中土類似。此由兩周之際至戰國早期

昇上天界的天門,亦是死者靈魂自由出入的門戶。 1、2號墓的內棺,都是玉器分布最為集中之處。玉璧、

130

2017.12

曾國墓葬以及荊州楚王陵熊家冢殉葬墓所出玉器都可清楚 得見。九連墩玉器亦然,其與同時期中原玉雕有千絲萬縷


〈楚研究系列〉

圖2 戰國〈玉雲紋龍(一對)〉。

上圖3 戰國〈玉透雕雙鳳鳥佩〉。

的聯繫,比如捲雲紋、榖紋玉璧、玉珩、玉龍的盛行,玉

虺龍佩。這些玉佩均採用透雕手法,龍、鳳、虺或相對或

韘、玉帶鉤、玉劍具、玉 、玉 的多見等。然而,九連

相背,或正或反,皆可組成優美、靈動、富於變化的對稱

墩玉器自有其獨特之處,這表現為綠玉龍數量的增加,對

構圖,不得不佩服玉工的巧思奇想。龍、鳳、虺肢體都略

稱透雕構圖玉佩飾的受追捧,龍鳳人合體雕飾的變化多

弧凸,圓潤而富有立體感,為其他戰國時期中原玉器所罕

端,作為點綴的陰刻雙人字紋、各式網格紋、綯索紋、S

見。其中玉龍鳳佩、玉對鳳佩的造型,與湖北天門新石器

形紋、捲雲紋的頻繁使用等。

時代石家河文化玉獸面頗為類似,其間的關係,值得進一

綠玉龍、璧雖然在中原地區戰國中期或之前的墓葬或遺址 中亦有出土,但其數量遠遠無法與戰國楚墓相比。這些綠 玉龍,往往成對出現,龍身婉轉以就玉料之形,因此而各 具其態,鮮有重複。九連墩2號女性墓在腰部見有兩對玉 龍相疊。(圖1、圖2)這些玉龍,有的是組佩上的構件, 為日常所佩帶,有的則可能作為葬玉使用。

下圖4 戰國〈玉透雕龍紋佩〉。

步關注與探討。 上述玉佩飾表面,大都裝飾有陰刻雙人字紋、各種形態的 網格紋、綯索紋、捲雲紋,線條細若游絲,委婉流暢。這 類輔助紋飾,包括對稱的構圖,在戰國早期荊州楚王陵殉 葬墓出土玉璧、玉龍上已十分常見。只是早期的S形紋, 多具斜刀工藝特徵。S形紋本身,實際上是龍首上下顎的

九連墩最為精美的幾件玉佩,其構圖無不左右對稱,無論

簡化,而網格紋,往往起著分割幾個簡化龍首的作用,其

玉質和工藝,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比如玉龍雙龍紋

他各種形態的捲雲紋、山形紋,是龍身的簡化。標誌性的

珩、玉龍鳳佩、玉對鳳佩(圖3)、玉雙龍佩(圖4)、玉

圓首三角紋,其實是龍角的抽象。這從熊家冢4號墓出土

ART&COLLECTION

131


焦點

明清肖像歐美巡展 @柏林 文︱林逸欣 圖︱柏林國家博物館群(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從10月12日起至明年(2018)1月7日止,德國柏 林國家博物館群(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舉辦「傳神雅聚:中國明清肖像畫(Gesichter Chinas. Porträtmalerei der Ming- und Qing-Dynastie, 1368∼1912)」展。本展是由柏林亞洲藝術博物 館(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北京故宮博 物院與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 Toronto)共同策畫,展出百餘 幅繪畫精品與手稿,參展作品幾乎都是首次於德 國現身。作為總策展人的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館 長魯克思(Klaas Ruitenbeek)表示,這回是歐洲 第一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中國肖像畫主題展,全 方面展出中國晚期肖像畫的多元題材、風格、技 法與流派。觀眾經由縱覽明清社會的眾生諸相, 包括帝王將官、文人雅士、宗教人物與家族祖先 等,可以進一步理解特殊畫主的圖像意義、製作 脈絡和歷史背景。

皇家帝王與貴族 對於明清時期的統治者來說,皇室御容圖繪具有重 要的歷史紀錄意義,反映當朝的政治權勢和文治武 功。在正式的帝后像方面,主角通常是以正面姿態 呈現,穿著豪華富麗的皇袍衣飾,正襟危坐,並描 繪座位底下鋪墊的織紋地毯。這類肖像作品多存放 於紫禁城內的太廟明堂中,選在特定節日時展掛, 以作為祭拜或瞻仰之儀式功能。展品〈明熹宗朱由 校朝服像〉(圖1)即是由宮廷畫師奉旨繪製,但 因此畫乃是用於官方禮儀,為示尊重而並未署畫家 圖1 明代天啟朝佚名〈明熹宗朱由校朝服像〉,設色紙本立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The Palace Museum, Photo Credit:Yu Ningchuan。

144

2017.12


傳神雅聚:中國明清肖像畫 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群∣10/12∼2018/1/7

〈展場目擊〉

朝臣

柏林國家博物館群 「傳神雅聚:中國 明清肖像畫」展覽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扮演關鍵角色的仕宦階層,至今也留 下不少相關的肖像作品,其主題繁多且內容豐富。例 如描繪明代官員的〈楊我行神像〉(圖3),畫中人物 身穿紅色朝服並頭戴官帽,胸前縫製的華麗紋章和地面 織毯的吉祥圖式,都代表主角不凡的身分地位和社會名 望,是明代時期單一官員肖像的典型模式;而如此一般

圖2 清代康熙朝佚名〈孝莊文皇后半身便裝像〉,設色紙本冊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為其中一開。©The Palace Museum, Photo Credit:Yu Ningchuan。

等身正面像的製作形式和畫幅規模,應是用於祠堂祭拜

名。畫中主角明代 天啟皇帝(1605∼ 1627)於15歲登 基,卻於22歲時不 幸因病駕崩,所以 顯示的是他在世時 年輕的容貌。至於 在人物四周所布置 物品的繽紛色彩和 豐富裝飾,都具體 彰顯出皇室威儀、 吉祥寓意和個人修 養等各項象徵意 涵。 除了正式官方肖 像,皇室貴族經常 也以閒逸之姿出現圖畫之中。這些肖像作品並無公開祭祀功 能,而多半是因為個人興趣或緬懷親情,其中展現宮廷生活 裡私人情感的一面,例如展品〈是一是二圖:弘曆鑑古圖〉 和〈孝全成皇后便裝像〉所示。除此之外,本次所展出的兩 件〈孝莊文皇后半身便裝像〉(圖2),都是描繪皇后身著 簡易便裝的半身像,可見當時的宮廷畫家採用近距離特寫方 式和寫實手法,以七分面和十分面的角度,細膩地捕捉住主 角的相貌特色;不論其細微髮絲、五官膚色和陰影深淺,都 說明繪製者的敏銳眼光和高超技巧。這幅畫極有可能是當時 畫家傳移摹寫時的臨時樣稿,以供日後寫繪正式畫像之用。 圖3 明代16至17世紀佚名〈楊我行神像〉,設色絹本立軸,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藏。Courtesy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ROM, Photo Credit:Brian Boyle, MPA, FPPO。

ART&COLLECTION

145


鑑賞

圖1 德格與金沙江周邊。

此地區屬於藏族傳統三大文化區中的康區(Khams)。藏 傳佛教後弘期初(11∼12世紀),寧瑪、噶舉、噶當等教 派陸續在康區發展;13世紀中薩迦派獲得蒙元皇室的扶 持,隨著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八思巴('Phags pa,1235∼ 1280)於1264年、1268年、1274年三次往返後藏與大都之 時,經過康區收徒建寺,薩迦派開始在此大力發展。17世 紀隨著逐漸兼併鄰邦而成為康區強權的德格土司家族, 也是在蒙元時代改信薩迦派;到了18世紀,在第12代丹 巴澤仁(brTan pa tshe ring,1678∼1738)及後續的幾位 土司的主導下,迎來一個佛教文藝興盛時期:丹巴澤仁 不僅迎請後藏薩迦俄(Ngor)寺堪布來康區弘法,雍正 五年(1727),其支助噶瑪噶舉派八世(大)司徒(仁 波切).卻吉迥乃(Si tu Chos kyi ’byung gnas,1700∼ 1774)(盛名的「泰錫度」仁波切即是「大司徒」傳承當 今、亦即第12世活佛)重建八幫寺(dPal spungs dgon), 司徒仁波切的駐錫道場從歷來的昌都噶瑪丹薩寺改駐於 此;雍正七年(1729),丹巴澤仁於家廟更慶寺(dGon chen)建「甘珠爾經堂」,邀請八世司徒校訂德格版《甘 珠爾》,並於雍正十二年(1734)完成經板的雕刻;丹巴 澤仁過世後,繼任的彭措丹巴(Phun tshogs bstan pa,?∼ 1751)聘請德格轄區的大校譯師許欽.楚臣仁欽(Zhu chen Tshul khrims rin chen,1697∼1774)接續校訂《丹珠 爾》,於乾隆七年(1742)年雕板竣工,並將「甘珠爾經 堂」改建為今日規模的德格印經院(1744∼1750)(圖 2)。除了大藏經,德格土司們還支助了《薩迦五祖全 集》、《續部總集》、寧瑪《五部遺教》、各種醫書、史

我在金沙江畔 康區德格寺院考察記 文.圖∣鍾子寅(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德格(sDe dge)位於川、藏交界處,緊鄰著金沙江(長 江上游)(圖1),今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稱 「四川藏區」)。 圖2 筆者與德格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局長桑登合影於德格印經院前。 182

2017.12


圖3 德格印經院大經堂之18世 紀中葉壁畫。

書等典籍。德格版不僅至今仍是最 為通行的藏文大藏經之善本,由於 無教派成見,德格印經院更在質、 量與教派多元性上,成為藏文典籍 的寶庫。此外,由於八世司徒還是 個傑出的藝術大師,受其影響,在 噶瑪噶智(Karma pa sgar bris)畫派 的基礎上而後有所謂的「八幫寺風 格」、「噶雪派」(Kar shod pa)等 流派,以德格為中心的康區唐卡因 而在晚期唐卡發展中還占有相當重 要之一席。相對於17∼18世紀以後 格魯派在藏中、安多、康南等地一 面倒的獨大,德格各派並榮的特色 顯得獨特而饒富意義,成為藏區耀 眼的文化中心。 大約始自1930年代,隨著西康建省 (1939)議題以及抗戰時期國民政 府遷至西南地區,康區邊政調查興起,但主要著重在社會

縣城(更慶鎮)為基地,於金沙江畔奔馳數百公里,不僅

學、民族學的調查;而在1950∼1960年代土改、文革的變

相對全面調查了德格印經院、白椏寺(dPe war dgon)、

局中,康區寺廟成為重災區。在今日,我們對於康區藏傳

湯賈經堂,還意外「發現」了之前不為外界所知的汪堆

寺院,大概只有德格印經院、八幫寺以及位於西藏自治區

寺(dPon stod dgon)、銀南寺(Ye na dgon)、與俄支寺

昌都的類烏齊(Ri wo che)寺等很有限的資訊,甚至有

(’Gu zi dgon)的古代壁畫遺存。

「除此之外,康區寺廟幾乎全毀」的說法。相對於中西藏 學界對藏西(古格)與衛藏地區的調查與研究,整個康區 寺廟遺存也因此幾乎沒有受到關注。

德格印經院(德格縣城) 德格印經院是此次考察的重點之一,其全名為「吉祥多門

對筆者而言,德格因前述德格土司的大力弘揚與德格印經

大法庫印經院(Par khang chos mdzod chen mo bkra shis sgo

院、八幫寺等留存,可說是理解康區晚期文藝發展重要的

mang)」,位於德格縣城(更慶鎮),原屬更慶寺的一

鑰匙;然由於其正處於西南廣大且險峻的橫斷山脈中央,

部分。土改與文革時期,由於有識之士力陳印經院是文化

無論從成都西進、拉薩東出、亦或西寧南下,交通都相當

而非宗教場域,而被幸運地保存了下來。1979年成立文管

不易(時至今日從成都至德格,乘坐長途巴士於康定中

所,1996年被中國國務院指定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依據

轉,單趟車程仍要耗費兩天),過去雖想探究此地區的壁

之前發表的資料,印經院藏有20幾萬塊經板(其中畫板近

畫以釐清藝術風格之發展,都苦無客觀條件。此次獲得泛

600塊),也是目前藏區仍用傳統方法印製佛典最著名的

太平洋基金會贊助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的「潘思源先

地方;但對於其壁畫則少有著墨。因此,筆者設定的考察

生贊助研究獎助」,得以首度踏足康區作田野調查,並得

重點為:1、調查古代壁畫遺存;2、記錄傳統方法印製佛

到德格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桑登的大力協助,以德格

典的情形。

ART&COLLECTION

183


鑑賞

古面奇妝 有蒼蒼之色 從〈松下高士〉談仇英山水人物畫的鑑賞 文、圖︱廖堯震

仇英(約1494∼1552),字實父,號 十洲,原籍江蘇太倉,為明代最具代 表性的畫家,與沈周、文徵明、唐寅 並稱為「明四家」。但與其他三人之 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是,仇英 出身低微,年輕時曾為陶瓷繪工和漆 匠,替人彩繪棟宇和亭臺樓閣,後來 為了生計移居蘇州,改習繪畫,才在 明代藝壇嶄露頭角。

畫學傳承 仇英正式習畫的老師,為蘇州當地著 名的畫師周臣。周臣的繪畫,主要繼 承南宋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 的院體傳統,用筆剛健有力,多採側 筆斧劈皴,水墨渲染酣暢,善於表現 山巖峻峭的體積感和堅硬的質感。 仇英從周臣那裡學習到準確的造形 能力、雄健爽利的筆墨和營造抒情詩 意的能力,形成他中年時期藝術的主 要基調。與此同時,仇英也與吳門書 畫家密切往來,不僅才藝深受文徵明 賞識,在藝術思想和繪畫上亦深受文 徵明工致秀雅的畫風薰染,在院體畫 的基礎上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 和筆墨情趣。另外,仇英也透過和江 南地區之收藏家項元汴、周鳳來、陳 官等人之交往,有機會研習、觀摹到 他們所收藏的宋元名跡,不僅臨摹肖 似原作、幾可亂真,通過此一摹古過 程,也讓仇英的創作在技巧和表現力 上明顯優於同時代的畫家,甚至被認 為足以與宋代的繪畫大師匹敵,在文 188

2017.12

圖3 明仇英〈松下高士〉,文物商店舊藏。


左圖1 明仇英〈秋江待渡 圖〉,台北故宮藏。 右圖2 明仇英〈桃源仙境 圖〉,天津博物館藏。

人畫家雲集的蘇州畫壇占有重要的一

粉來描繪景物,並搭配流暢的線描或

由遠山與古松挺立之近景所框圍出的

席之地。

細緻的皴染來描繪物象,讓畫作既深

空間裡,兩位文士正坐在平崗上觀賞

得古法,又於豔麗中帶有一股雅緻之

雲水,清談問道,一旁有一名童子侍

氣,如天津博物館收藏的〈桃源仙境

立於樹下,手捧書卷,尚有另一名童

圖〉(圖2)和北京故宮收藏的〈玉洞

子正渡橋抱琴而來,此番畫意既表現

仙境圖〉,皆是其中代表。

出明人對於遠離塵俗之仙境的一種想

仇英山水人物的類型 仇英可以說是明代藝壇上難得的全能 畫家,其畫山水、人物、花鳥、樓臺

像,同時也映射出當時文人所憧憬的

界畫,無所不備,無論工筆或寫意俱

再觀仇英此幅〈松下高士〉(圖3),

臻精妙。其中,就山水人物一項,正

其風格便是介於上述兩類山水人物畫

如明人王穉登在《吳郡丹青志》中指

之間:畫家用重墨暈染山石,藉以調

出的:「(仇英)畫山水人物,峽深

和色彩豔麗的礦物性顏料,又以靈活

嵐厚,古面奇妝,有蒼蒼之色。」對

的行筆描繪山石、雲水、松林和人

關於〈松下高士〉的創作時代,由於

照仇英傳世畫作,著實不難看出,當

物,如此一來,即可於保有重彩設色

本幅並無題跋,且畫家署款「吳門仇

中既有脫胎自周臣之繼承南宋院體畫

山水富麗堂皇格調之同時,亦融入文

英實父畫」又無紀年,因此無法從中

的面貌,並融合吳派溫妍古雅之設色

人筆墨清雅的韻致。另外,仇英於此

得知此畫繪製的明確時間與脈絡。不

及用筆來描繪物象的作品,如台北故

畫中,將青綠山水所構築的奇瑰宏麗

過,若是藉由將此畫與仇英存世畫作

宮收藏的〈秋江待渡圖〉(圖1);

之神仙境界,與凡間具有文人情趣的

進行比對,則可清楚看到它們在筆

另外也有一類重彩設色山水,借用唐

活動巧妙結合在一起,也是其山水畫

墨、風格上的關連,並能對其畫風和

代李思訓或南宋趙伯駒的傳統,以濃

的一個重要特色。只見畫面中,峰岫

年代有進一步的瞭解。

重的石青、石綠搭配赭石、朱膘、白

層起疊湧,雲靄氤氳、繚繞谷間;在

隱逸生活之理想面貌。

〈松下高士〉的畫風和年代

ART&COLLECTION

189


論壇

風格史、鑑藏、品評 北京故宮「趙孟頫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文.圖∣盧素芬

北京故宮從10月至12月初,分二期大規模展出趙孟頫的書畫

人能上手表現筆墨趣味,畫出有別於畫工的逸筆格調,可以

作品,展件除北京故宮的院藏,亦有借自上海博物館和遼寧

說趙孟頫不論在理論到實踐都為文人畫找到了出路。以下就

省博物館的精品,質量俱佳。配合此展在11月1、2日展開為

人馬圖、山水畫分述成果。

期一天半的「趙孟頫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由北京 故宮副院長任方平主持,故宮院長單霽翔致開幕詞。除海峽

◎人馬圖

兩岸的學者,還有美國、歐洲、日本與旅居韓國的專家,議

王連起以展件〈浴馬圖〉為例,闡釋趙孟頫的繪畫思想,他

題的涵蓋面寬廣,不僅在宏觀的視野下討論書畫影響、也有

認為此卷氣息甜俗,與趙孟頫主張「作畫貴有古意」畫論相

細膩的個案研究,總計提交18篇論文。受邀的學術主持陣容

悖離,而署款的書法也是學俞和(1307∼1382)的特點,因

強大,有范景中、王連起、單國強、何傳馨、陳振濂、李維

而此畫不真。他亦提及台北故宮所藏〈調良圖〉(圖2),

琨等諸位先生參加(圖1),評論皆見解精闢、剖析深入。

所描繪的人馬都有刻露之習而乏古意。然而,美國辛辛那提

最後,由故宮書畫部主任曾君為大會總結。

藝術博物館宋后楣卻以台北故宮所藏「趙孟頫〈調良圖〉」 展開對趙孟頫馬畫的討論。她的意見與王連起不同,她認為

趙孟頫的繪畫

〈調良圖〉是最能代表其畫馬成就的精品之一。

研討會由故宮研究員王連起開場,他潛心研究數十年,是研 究趙氏孟頫書畫孟頫的資深學者。此次以「關於趙孟頫的繪 畫問題」為題,說明文人畫題材的擴大是由趙孟頫這樣一位 全面的人物所完成,趙氏以「減省」的方法改造古畫,讓文

宋后楣認為從宋代到元代,人馬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宋代 的人馬圖,雖然為元代立下了基礎,而且對趙氏畫人馬有直 接的影響,尤其在刻意描寫人與馬之間的緊密關係和使用白

圖1 趙孟頫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千里江山圖〉暨青綠山水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會代表合影。 192

2017.12


〈展覽外一章〉

圖2 趙孟頫〈調良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平台。

描的技法上,趙氏直接承襲了宋代人馬圖的傳統。但在蒙

那它就是畫商於清初真假合併的產物。除非吳湖帆於1935年

古異族入主中國的政治社會激蕩下,元代人馬圖無論在風

鑑賞的手卷重現,否則就破解不了關於耶魯現藏這幅人馬圖

格或寓意上,都已脫出了宋代的傳統。元代漢族士人不受

手卷的謎團。

朝廷重視,又受挫於仕宦之途,無法伸展其才能,正如那 些未能受知於伯樂或九方皋的千里駿馬。這番新的象徵寓

◎山水畫

意,明確的表現在〈調良圖〉中描寫的那匹屹立於狂風中

在山水畫方面提交的論文,囊括了董源、李郭兩個系統的

受人牽制的良馬。也見證於龔開〈駿馬圖〉中瘦弱的駿馬

討論。上海美術館丁羲元「從董元『溪岸』到趙孟頫『水

和任仁發〈九馬圖〉中那匹無意進食的馬。

村』—趙孟頫〈水村圖〉及其他」,以〈水村圖〉卷首為 例,指出所繪土坡上六七株樹,水波遠處,一行飛雁升空,

除宋后楣已論及的馬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趙氏三世 人馬圖卷〉也是趙孟頫的畫馬名作,此卷將趙孟頫、趙雍 (1289∼1360之後)、趙麟(卒於1367之後)祖孫三代的人 馬圖同裱一卷,體現了趙氏三代皆擅畫馬的千古美談。而 此次研討會,耶魯大學藝術館江文葦又介紹了另一件較不

正是截取〈溪岸圖〉上、下方的妙裁映帶。並強調這絕非偶 然,《松雪齋集》收錄的〈題董元溪岸圖〉和展出的〈行書 二贊二詩卷〉(圖3)中「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漵。冥冥 猿又居,漠漠鳧雁聚」詩句,可印證趙氏是對〈溪岸圖〉的 深思熟慮後,始能得其神韻。而〈水村圖〉不論在長披麻

為人熟知的耶魯大學藝術館藏〈趙氏三世人馬圖卷〉。16 世紀安國(活動於16世紀)將三 幅畫同裱一卷,吳湖帆於1935年 曾臨摹過。江文葦認為如果吳氏 用來製作對臨、但現已失傳的手 卷是真跡,那麼,耶魯藏的手卷 就應該是摹本,大部分的題跋是 清代中期至清末加上去的。而如 果耶魯藏的手卷一部分是真跡, 圖3 趙孟頫〈行書二贊二詩卷〉之二「題董元溪岸圖」,北京故宮藏。圖為局部。

ART&COLLECTION

193


動態

臥山遊水,文人之樂 石守謙「我如何成為一個山水畫迷」系列演講紀實 文︱藍玉琦 圖︱石頭出版社

石頭出版社協同誠品書店舉辦「臥山遊水:石頭出版社

觀眾的歷史》相呼應。此學術專書是石守謙以「畫家與觀

展」,其中新發行出版的《臥遊.中國山水畫的世界》及

眾互動」角度切入的重量級著作,跳脫「中國、作品、作

《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是這場書展的

者」的框架,著重東亞及社會文化對山水藝術的影響。他

矚目焦點。《臥遊.中國山水畫的世界》為日本藝術史

在書中明言要「繞過傳統畫史書寫論述中獨尊作者的迷

學者小川裕充的重要代表作,以1998至2002年之間發表於

思,進而導入一個由觀眾與畫家共享、共有的歷史舞臺空

《東方》月刊上的「中國山水畫百選」專欄連載文章為基

間。」本書集結了近年研究成果,而這也是石守謙繼《從

礎,集40餘年中國山水畫史研究之精華而增補完成。2008

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及《移動的桃花源—東亞

年由日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臥遊.中國山水畫的世

世界中的山水畫》之後的第三本學術專著。

界》展現的東亞繪畫史視野及山水畫研究脈絡,皆有獨到 之處,因此榮獲第21回國華賞。睽違近十年的時間,今年 終於有中文版問世,引發眾人熱議。

這次演講石守謙以「山水畫迷」為題,不僅與觀眾分享多 年研究的心路歷程,同時談及藝術研究的觀察。石守謙回 想首次參觀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那時自己還是

出版社藉由書展的機會,也安排一系列的活動講座。11月

初中學生,琳瑯滿目的清宮珍寶令他驚奇連連、眼界大

10日「大師開講」請來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謙於信義誠品

開,不過當時對中國藝術一竅不通,對中國山水畫的第一

視聽室演講,內容與新出版的《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

印象是「山水畫很奇怪,怎麼看起來都一樣。」年少的他 於是立下夢想,希望哪天能夠了 解這些繪畫為什麼重要。始料未 及的是,初中生單純的念頭成了 他一生藝術史研究的開端。 石守謙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在歷 史系教授許倬雲的課堂上對《史 記》著迷,找到自己的興趣所 在,決定轉讀歷史系。大學三年 級的中國美術史課程由時任書畫 處處長李霖燦開設,利用星期六 下午的時光,在唯一可以放幻燈 片的台大教室中,講述每件中國 書畫背後的故事。石守謙回憶起 這段學習中國美術史的時光,原 本是「過一個學期都還不會寫 『皴』這個字」,到後來投身研 究中國藝術,李霖燦帶給他的

「臥山遊水:石頭出版社展」吸引讀者駐足。攝影 藍玉琦。

200

2017.12


動態

倫敦亞洲藝術週20週年,盛會現場直擊 文︱林逸欣

圖︱倫敦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London)、埃斯卡納齊(Eskenazi)

20年前當倫敦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London)成立時,

館方新開幕的中國和南

參與團體和古董店家只是單純地想打造一個專屬平台,希

亞展廳之設計布置和展

望藉此聚集更多觀眾前來共襄盛舉。殊不知20年後,這項

示概念。

活動不但持續擴增,成為全球藝文界的年度重要盛事;更 吸引身處紐約、香港、布魯塞爾和巴黎等地的業界同僚, 視之為模範榜樣而效法跟從。在歷年倫敦亞洲藝術週中, 參加的從業人士總是秉持高度的專業素養與靈活手腕,來 面對一波波快速變化的社會趨勢和市場動向,締造當前優 異的成果與名望。每年透過各類的展覽、陳列、演講和拍 賣活動等,大眾得以親自瀏覽並實際上手文物,來進一步 鑑賞亞洲地區從古至今的名品佳作,開啟理解每個國家豐 富的藝文之窗。

方面,為了配合這次英 國藏家邁克爾.麥克 (Michael Michaels, 1907∼1986)舊藏的高 古文物拍賣項目,主辦 方特地邀請專家學者向 觀眾介紹康普頓弗尼 (Compton Verney)美

上 牛津大學「收藏藝術」研討會現場。攝影╱ 林逸欣。 下 邦瀚斯(Bonhams)「大英博物館中國暨 南亞展廳」演講現場。攝影╱林逸欣。

術館收藏的高端中國青銅器。該館座落於英格蘭鄉間的傳

拍賣行與文博界攜手合作 為了擴大宣傳效應與加強 教育內容,本年度一些知 名的國際拍賣公司,都不 約而同地與文博機構和收 藏單位合作舉辦數場演講 座談,期間吸引眾多聽眾 參與,獲得熱烈好評。例 如由邦瀚斯(Bonhams)贊

商 晚 期〈 鴞 方 斝 〉, 康 普 頓 弗 尼 (Compton Verney)美術館藏。攝 影╱林逸欣。

在佳士得(Christie’s)

統莊園裡,並於2004年3月對外開放。創建人彼得.摩爾 斯爵士(Sir Peter Moores,1932∼2016)於1990年代起收 藏中國藝術品,特別對商代至漢代之間的青銅文物情有獨 鍾。經過數十年的時間累積下來,藏品質量兼備,迄今已 成為英國境內重要的中國藝術收藏之一。例如本次展出的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饕餮紋卣〉、商晚期〈鴞方斝〉和西 周早期〈滕虎簋〉等頂級重器,都讓觀眾見識到中國古代 工匠傑出的鑄造技術。

助、牛津艾什莫林博物館

中國傳統繪畫在歐洲古董市場並非主流,但近期各家拍賣

(Ashmolean Museum)策

行似乎開始涉足這塊新興領域,不僅包括佳士得倫敦於今

劃的「收藏藝術(The Art of Collecting)」研討會,

即以廣泛講題為本屆活動揭開序幕。會中討論的主題涵蓋 英國博物館收藏史、中外私人藏家經驗談與市場流變分析 等,多方面觸及鑑藏實踐的不同面向。之後在邦瀚斯倫敦 總部中,其亞洲區主席施福(Colin Sheaf)也邀請大英博 物館(British Museum)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與理查德.布魯頓(Richard Blurton),向大眾說明

202

2017.12

齊仕閣(Chiswick):中國繪畫拍賣會場。 攝影╱林逸欣。

本.杰森(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 元代〈黑陶馬車群俑〉。攝影╱林逸欣。


封面

齊白石〈山水十二屏〉領軍 北京保利2017近現代書畫秋拍 文.圖︱北京保利

沸沸揚揚的西方藝術世界中,近人民

奇作為一個傳奇的畫家、設計師、建

如果要選擇一個東方藝術世界內的

幣30億元成交的達.芬奇〈救世主〉

築師、生物學家,加之〈救世主〉撲

「救世主」,那麼近現代領域內的大

把天價作品紀錄再推向一個新高度,

朔迷離的流傳與鑑定之路,以及其背

師當屬齊白石,在齊白石長達90餘年

這幅約創作於517年前的西方繪畫作品

後所承擔的宗教信仰,共同促就了這

的人生歲月中從未間斷藝術創作,在

以超高天價宣告其種種紀錄。達.芬

一價格。

中國拍賣市場中更是貢獻了多幅超過

齊白石1925年作〈山水十二條屏〉,立軸設色紙本,每屏180×47公分。 208

2017.12


人民幣億元成交的作品,並數次入選

週年秋拍中,一套估價高達人民幣5億

大師的12條屏作品也將現身,它是估

年度全年最貴藝術家的榜首。但是相

元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將現身

價待詢的吳昌碩〈花果十二屏〉。

較於西方藝術世界中動輒人民幣5億元

拍場,它是目前估價最高的中國藝術

以上成交的作品,東方藝術品尚未突

品。無獨有偶,在12月7日晚間保利12

破這一關卡,幸運的是,北京保利12

週年超級夜場拍賣中,另外一位藝術

這對於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而言,絕 對是值得銘記的,以下採訪保利拍賣 的掌門人趙旭,談齊白石及吳昌碩兩

ART&COLLECTION

209


封面

位東方藝術大師的12條屏作品的徵集

〈山水十二條屏〉,是齊白石當年為

〈杏花草堂〉、〈杉樹樓臺〉、〈煙深

及幕後故事,趙旭亦十分感性的回憶

感謝北平民國名醫陳子林所畫,共計

帆影〉、〈山中春雨〉、〈紅樹白泉〉、

起自己與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的

12條。每一條屏畫面尺寸縱180公分,

〈板塘荷香〉,詩、書、畫、印兼

相知與相識。

橫 4 7 公 分 , 分 別 為 〈 江 上 人 家 〉、

備,形制裝裱統一,堪稱是齊白石最

〈石岩雙影〉、〈板橋孤帆〉、〈柏樹

偉大的畫作。

這套即將在北京保利拍賣中推出的

210

2017.12

森森〉、〈遠岸餘霞〉、〈松樹白屋〉、


從佩夫斯納堪稱現代主義準則的《現代運動先驅》、巴爾關於馬諦斯的知名專著,到宮布利希的《藝術與錯覺》, 也包括於1961年出版時在藝術史領域引發劇烈震撼的

林柏格之《藝術與文化》,

以及羅莎琳・克勞斯將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思維引介至藝術史研究的《前衛的原創性和其他現代主義神話》…… 本書十六

充滿洞見的文章,針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史書籍,提出了精闢評論

指引讀者

越令人望之生畏的藝術文獻迷宮,提供一份解讀藝術史的路線圖。

HANS BELT LT ING

些重要文本,

Bild ld undd Kultl : Eine Geschh ichh t e des d Bild ldes d v or dem d Zeitt altl e r de d r Kun K st,t 1990

RO O S A LIND D KRA AUSS SS

The Origi nalit Th l t y off t h e Avant Gar G d e andd Othh er Mo M d e rnist Myt M h s, 1985

S VET T LA A NA A A LPERS P S

The Ar t off Describb ing Th n : Dutchh Art in thh e Seventeenthh Ce C ntury r y , 1983

T.JJ. CL CLARK

些文章分別重新思考

I e off thh e PPe ople: Imag l Gustav t e C ourbb e t andd thh e 1848 Revoll ution, 1973

MICH MIC H AE AEL LB BA AX AN AND D AL ALL L FR R A NC CISS HA A SK SKELL

P ron s andd Pai Pat P nters: A S tudy d in thh e R elat l ions Betwee n ltl t alil an Ar t andd Society t i n thh e Ag A e off thh e Baroque,e 1963

C LEMENT T G R EENB B ER ERG G E.H. G GO O MBRICH C

P ntinn g andd Exx p erience in Fiftft eenthh Ce Pai C ntury r I t aly l : A Primer in thh e Soci all H Hi storr y off Pictori all Sty t l e,e 1972

Ar t andd C ultur l e: Cr C itic all Essays, 1961

Ar t andd Illl l u sion: A S tudy d in thh e Ps Ps y chh oll og o g y off Pictori all Repr e esentat t ion, 1960

KENNET TH C CLA A RK

The Nudd e: A S tudy Th d off lde ldd all Art,t 1956

ER RWIN NP PA A NO O FSKY S KY

E arly l Ne thh e rll andi d shh Pai P nting n : lts l t Or igin s andd C Chh arrac ter,r 1953

A L FR FRE ED H H. B BA A R R , JR JR .

M isse: Hi Mat H s Ar t andd Hi H s Public, bl 1951

NIKOL NIK OLA AUSS PE PEV V SNE SNER R

Pionee rs off thh e Mo M d ern M Mov eme nt frfrom Wi W l l i am Mor M ris to Waltl er Gropius, 1936

RO O G ER FRY R

C zanne: A S tudy Cé d off Hi H s Dev elopment, l t 1927

HEINR HE INRII CH W WÖLF ÖLFF F LIN

K stgeschh ichh tll íchh e G rundb Kun d b eg e r íffe ff : Das Probl ble m de d r Stílí l e ntwickl klung n i n der d neueren Kun K st,t 1915

BERNA A RD BERENSO SON

The Draw Th r ing n g s off t h e FFll or entine Pai P nters C Cll ass ifie fi d , Cr íticíse í d andd S tudied d d as Documentst i n thh e Hi H storr y andd Appr ecíat í i on ofT f Tu scan Art,t w ithh a Cop C ious Catt alo l o gu e Raisonné,é 1903

EMILE MÂ Â LE

L’art r eligi l eux dduXI X I I I e s iècll e en Fr France : Etude d s ur ll'i' conog o raphh i e du d Mo Mo y en A Ag e et sur ses sour ces d'i d ' nsp s irat r ion, 1898

20世紀×16本 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史書籍之 評論集

THE BOOKS THAT A SHAPED ART HISTORY R

ffrom fr om Combrich and Greenberg to Alpers and Krauss

Richard Shone John-Paul Stonard

藝術史學 的 世界觀

「也許所謂的藝術史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藝術 史學者,而到最後留下的只剩他們的著述…… 本書所探討的藝術史經典著作不 共同描繪出 個領域的面貌,也證明了 個領域在今日瞬 息萬變的時代中作為理解與保存人類歷史上最 重要物件的方式,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John-Paul Stonard 約 −保羅・史多納 藝術史學者

戶 名:典 藏 藝 術 家 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帳 號:1 9 8 4 8 6 0 5 | 地 址:台 北 市 1 0 4 中 山 北 路 一 段 8 5 號 3、6、7 樓 | 客 服:0 2 - 2 5 6 0 - 2 2 2 0 # 3 0 2

理查.雄恩

約翰|保羅.史多納 — 王聖智 —

編 譯

ISBN 978-986-95354-6-5 NT$630

www.artouch.com/books/

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些書 形塑了藝術史


拍賣

低估價、收藏特輯,市場萬靈丹 倫敦秋拍─黃花梨家具,焦點中的焦點 文︱游智淵

圖︱蘇富比、佳士得、邦瀚斯

邦瀚斯:編號80的16或17世 紀〈黃花 梨團龍 紋 交椅〉四 張 成堂,成交 價 高達 52 9萬 6250英鎊,居此季之冠。

11月上旬結束的倫敦秋拍總體成交表現 皆較上一季衰退,普遍拍品陣容持續衰 弱,成交價多平預估價,如有優異成績 者,則歸功收藏專輯立下的汗馬功勞,名 牌效應依舊。市場維持兩極化發展,焦點 拍品大價賣出,便宜者薄利多銷。在蘇富 比、佳士得皆衰退之際,唯一逆向演出的是 向來敬陪末座的邦瀚斯,沿續上一季的成長態勢,更在此 季因取得有知名著錄且市場熱銷的黃花梨家具收藏專輯以 及在香港贏得品牌形象的思源堂收藏專輯,大幅成長的成 交總金額一舉超越蘇富比、佳士得。至於蘇富比「聖喬治 街」拍賣首拍,儘管總金額不大,但件數成交率和金額成

宣傳的義大利外交官塔

交率皆有不錯的表現,再次驗證市場的極端化現狀。

里安利•得•馬基奧侯 爵(Marchese Taliani de

邦瀚斯「中國藝術」,總成交金額1197萬1313英鎊,件數

Marchio)收藏特輯中的

成交率68.48%,金額成交率93.38%。佳士得「中國瓷器 及工藝精品」,總成交金額851萬8375英鎊,件數成交率 64%,金額成交率79%。蘇富比「中國藝術珍品」,總 成交金額643萬8875英鎊,件數成交率61%,金額成交率 82%;「聖喬治街」拍賣,成交金額171萬4815英鎊,件 數成交率71.7%,金額成交率84.9%。

黃花梨家具脫穎而出,幾 乎博得滿堂彩,推出七件,成交六件,其中編號80的16或 17世紀〈黃花梨團龍紋交椅〉四張成堂,十分難得,預估 價不過15萬∼20萬英鎊,成交價卻高達529萬6250英鎊, 約預估低標的35倍,奪下此季高價桂冠;家具類居次者為 該專輯編號86的16或17世紀〈黃花梨圓角櫃〉,預估價

堪稱此季拍賣最大亮點的黃花梨家具,由於各地拍品大量

20萬∼30萬英鎊,168萬8750英鎊成交價約為預估低標8.4

湧現,買家因此更加精挑細選,於是擁有知名著錄之收藏

倍。

專拍的邦瀚斯,與各拍品單打獨鬥、缺乏有力幫手且重 點拍品估價高昂的佳士得呈現兩樣情。邦瀚斯拍前強力

至於家具類居第三高價者則為佳士得封面拍品編號150的 17世紀明〈黃花梨圈椅〉一對,僅以略低於80萬∼120萬 英鎊預估價的90萬8750英鎊售出。佳士得拍前主打的編 號148的17世紀明〈黃花梨畫案〉,預估價20萬∼30萬英 鎊,雖出自傑出私人藏家舊藏也有嘉木堂經手紀錄,但仍 遭到流拍命運。相對的,估價低且於市場出處新鮮的收藏 特輯者,即使是19∼20世紀的拍品也多能夠順利拍出,如 佳士得北歐私人收藏。

蘇富比:編號8清雍正〈粉彩三多盃〉一對,成交價192萬9000英鎊。

226

2017.12


上 佳士得:編號150的17世紀明〈黃花梨圈椅〉一對, 成交價90萬8750英鎊。 下 蘇富比:編號27清乾隆〈白玉龍鳳呈祥雙鳳活環耳 蓋瓶〉,成交價27萬3000英鎊。

其餘站上高價排行的皆出自邦瀚斯義大利外交官塔里安

除非估價很低才有買氣,市場尚未完全回暖。蘇富比封面

利•得•馬基奧侯爵收藏特輯中的黃花梨家具,依序為編

編號27清乾隆〈白玉龍鳳呈祥雙鳳活環耳蓋瓶〉,以預估

號88的17世紀明末〈黃花梨夾頭榫畫案〉,以約預估價八

低標約3.4倍的27萬3000英鎊由亞洲私人藏家得標。拍前

倍的24萬8750英鎊成交;拍前主打編號90的16或17世紀

主打的蘇富比編號22清乾隆〈青白玉浮雕喜上眉梢蓋瓶〉

〈黃花梨三聯櫥〉,以平預估價的12萬5000英鎊拍出;編

則平估價以6萬8750英鎊成交。同樣拍前重點宣傳的佳士

號84的16或17世紀〈黃花梨一腿三牙高羅鍋帳八仙桌〉,

得編號29清乾隆〈白玉鳳凰觥形蓋瓶〉也僅平預估價以10

以約預估低標五倍多的11萬8750英鎊售出。

萬英鎊售出。

同屬家具拍品的蘇富比拍前主打的編號38清康熙癸酉

此外,佳士得編號42的19世紀清〈水晶無量壽佛坐像(萬

(1693)〈彩漆百鳥朝鳳圖十二屏〉,以平預估價21萬

佛樓藏)篆書刻款〉,意外拍出約預估低標53倍多的42萬

2500英鎊成交。

8750英鎊高價。佳士得重點拍品編號114清乾隆〈御製染

瓷器方面,清代官窯依舊占據市場重要地位,蘇富比拍前

色象牙雕香妃坐像〉則未能受到買家青睞而流標。

主打明星編號8清雍正〈粉彩三多盃〉一對,平預估價高

商周青銅此季表現不惡,共有三件進入高價排行,皆出

標以192萬9000英鎊由亞洲行家得標,居此季第二高價的

自佳士得,依序為編號1西周早期〈青銅卣〉,60萬8750

位置。同樣為蘇富比拍前重點的編號17清乾隆〈白釉浮雕

英鎊成交價約為預估低標7倍多;編號160商晚期〈青銅

荷花玉壺春瓶〉,平預估價以48萬9000英鎊售予亞洲私人

獸面紋卣〉,以預估低標三倍多的24萬8750英鎊成交;

藏家,價錢不同或因白色瓷器並不特別受到現在買家青 睞。蘇富比編號118的18世紀清〈青花一路連科紋大 缸〉,意外以預估低標十倍左右的22萬5000英鎊 擠進高價排行,得主為亞洲行家。蘇富比拍前主 打的編號14清雍正〈爐鈞釉荸薺長頸瓶〉, 則遭到流拍命運。

編號164西周早期〈青銅饕餮紋尊〉以約預估低標七 倍的22萬4750英鎊拍出,後兩者出自邁克邇.麥克 (Michael Michaels)的收藏專輯。 掐絲琺瑯方面雖無拍品進入高價,但佳士得 拍前主打的編號111的18世紀清〈掐絲琺瑯 鸚鵡〉和編號112的18世紀〈掐絲琺瑯鳳

其他時期的瓷器表現不錯者有,佳士得的

頭鸚鵡〉,成交價皆超過預估價,分別為

民國瓷編號262王步作〈青花粉彩九桃瓶〉

8萬7500英鎊和9萬3750英鎊,表現不錯。

以高出預估價的72萬8750英鎊成交,表現 較為突出。邦瀚斯買氣甚高的思源堂收藏 專輯中的編號13北齊〈青釉貼蓮瓣紋獸面 帶蓋花樽〉,以預估低標約三倍的15萬英 鎊成交。 清代玉器方面,儘管此次也高價排行榜上有 名,然而多數仍表現平平,普遍成交率不高,

織品則有蘇富比編號10的18世紀清〈御製 杏黃緞繡九金龍紋褂幅一對〉,以近預 估低標四倍的23萬7000英鎊成交。 書畫入榜者則有佳士得拍前焦點編號352 齊白石〈壽桃〉,以28萬4750英鎊擠進高 價排行,約為預估低標3.6倍。

ART&COLLECTION

227


拍賣

精麗絕倫,無上莊嚴 張大千敦煌時期精筆描金〈水月觀音〉 文︱沈瑋、戴維

圖︱中國嘉德

1991年11月21日,美國華盛頓賽克勒美術 館(Sackler Gallery)舉行了名為「血戰古 人」的「張大千60年回顧展」。這次展覽 集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張大千收藏, 全球約500名美術史學者、博物館負責 人、收藏家和美術評論家蒞臨,舉辦了空 前規模的學術研討會,在迄今所有形式的 張大千畫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其中 張大千一幅極為難得的敦煌時期〈水月觀 音〉成為全場的焦點,這件〈水月觀音〉 由北美曹氏墨齋收藏,是大千稽古敦煌後 的雄心力作,堪稱對盛唐精麗畫風的極致 詮釋,也是市場唯一所見工筆重彩青綠描 金的水月觀音。

稽古敦煌 1940年代初,歷時兩年零七個月的敦煌之 行大大拓展了張大千的繪畫視界,他為了 這一「人類文化的奇蹟」調查、臨摹、保 護、研究,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與無數的心 血。去時滿頭黑髮,滿面紅光;而歸來 時,卻是面容憔悴,老了許多。老友葉淺 予感慨說:「作為一個在藝術上已有很大 成就的畫家,為了追尋六朝隋唐遺跡,不 避艱辛,投荒面壁將近三載,去完成只有 國家財力才能做到的事,他的大膽行動已 超出個人做學問的範圍。不能不承認張大 千在這個事業上富於想像力的貢獻及其先 行者的地位。」 1943年5月,張大千率一眾門生弟子依依 惜別莫高窟,騎著駱駝,一路向榆林窟 張大千1943年作〈水月觀音〉,鏡心設色絹本,156.5×85.8公分。

228

2017.12


水月觀音粉本,150×150公分,張心智舊藏。

原跡,榆林窟二窟西壁北側的西夏壁畫。

行進,之後一個半月,他全力投入榆

留。大千格外抓緊時間,白天在石窟

「不是一般人能一目了然」的,神祕

林窟壁畫的臨摹之中。榆林窟規模盛

臨摹壁畫,晚上則帶領心德、心智等

的色彩符號。由於大千強調「完全一

大,宋初統治者瓜沙曹氏開鑿一半以

提著馬燈抬著木梯,再入洞詳細觀察

絲不苟地描,絕對不能摻入己意」,

上的洞窟,曹氏家族世代供養。已飽

記錄,每日在石窟內工作14、15小時

往往要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能下

受莫高窟寶庫薰陶的張大千仍然驚

以上,比在莫高窟還要辛苦。由於窟

筆,臨摹不到半小時,便手臂麻木、

異於這個新世界,對洞窟編號,準

內光線暗淡,壁畫年代久遠,色彩已

脖子痠痛難忍。然而佛像人物等主要

備大規模臨摹。他對第一窟西夏時期

變暗、剝落,線條也十分模糊,除了

部分,大千都堅持要親自勾勒上色。

的「水月觀音像」反覆欣賞,讚不絕

清晨和上午有陽光,其它時候,只得

這樣日復一日在藝術之爐中熔煉著。

口,又指著經變畫中的建築說:有人

一手秉燭,一手執筆,辛勤臨摹。至

批評中國畫沒有透視,這不就是透視

6月上旬,蠟燭用罄,以牛油燈或清油

嗎?他在榆林窟創作最為自得的〈水

燈代替,燈光如豆,煙燎嗆人,工作

月觀音〉被公認為臨摹敦煌壁畫中最

之苦遠過於千佛洞。又「居所年久失

具神韻之作,觀者紛紛為其傾倒、陶

修,毒蠍集聚,同行者數數被螫,夜

醉。

眠則蒙頭裹被而臥,醒則又聞狼嗥之

榆林窟地勢偏僻,沒有人煙,一行之 飲食、用品不齊,補充不易,無法久

聲,淒厲慘聞,雖有戒備,猶令人戰 慄無已。」創作環境十分惡劣。 大千不畏艱難,堅持與次子心

6月中旬,終於按預定完成了對於榆林 窟的探索。大千離開此地時作〈別榆 林窟〉詩一首:「摩挲洞窟紀循行, 散盡天花佛有情。晏坐小橋聽流水, 亂山回首夕陽明。」此時的張大千, 已然參悟了敦煌壁畫的奧義,帶著取 經得道、明朗愉悅的心情打道回府。 回程期間還碰到軍統的盤查,幾經周 折,就近回到蘭州。

智,門人蕭建初、劉力上,還 有舊友謝稚柳,一眾門人、子 侄和喇嘛畫僧分工合作,眾人 要爬上蹲下用玻璃紙覆在牆上 勾摹輪廓,然後貼在畫布上, 映著光用木炭勾出影子,再勾 出墨線,隨後又依據原壁畫的 色彩在「粉本」線畫上的相關 1991年美國華盛頓賽克勒美術館(Sackler Gallery)「血戰古人— 張大千六十年回顧展」展覽現場。

部位仔細而又快速地標注上

精麗唐風 為了擴大對敦煌石窟藝術的宣傳,引 起世人的關注,大千決定在蘭州舉行 一次個人畫展,並將臨摹之敦煌壁畫 同時展出,這是大千敦煌藝術在中國 首次公開露面,為他贏得空前盛名。 8月中旬,經過一個多月馬不停蹄的

ART&COLLECTION

229


考古紀事 Archaeology 2017 文︱劉榕峻

01

圖︱編輯部

西安「建都」史

性更多的承擔外出狩獵及部落衝突戰爭有關。

或於5500多年前 楊官寨已見早期城市雛型

這座墓地位於楊官寨遺址聚落環壕外的東北部,西距東段環壕 約530公尺,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尺。目前實際發掘面積約3800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日前再獲重要考古發現:首現廟底溝文化

平方公尺,已發現墓葬339座,墓葬規格基本相近,都是小型墓

大型成人墓地,為廟底溝文化時期的葬制葬俗、人種學、人群

葬,且隨葬品非常少,對比早年在楊官寨遺址聚落環壕西門址

血緣關係、聚落形態、社會組織狀況等重大課題,提供了研究

兩側,大量出土成層分布的完整陶器,形成了鮮明反差。墓葬

的實物依據,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

初步預測總數在2000座以上,且密集分布,可謂規模空前。

在已完成發掘的墓葬,隨葬品數量相當有限,僅在極個別墓葬

高陵楊官寨遺址地處涇渭交匯處西北約4公里的涇河北岸階地

中出土有彩陶盆、彩陶壺、夾砂罐、陶缽、陶杯、骨珠及石璧

上,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的一處特大型中心聚落遺址。近年

等遺存。部分墓葬墓道的填土內發現隨葬品,且破損十分嚴

來,考古人員在此開展的考古發掘工作,基本釐清了整體布局

重,推測當時流行以殘陶器隨葬的葬俗。

結構,發現建造有大型環壕的廟底溝文化聚落、兩側成層擺放 大量陶器的西門址、環壕內部疑似堆土跡象以及聚落中央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發現少數墓葬中有以顏料塊隨葬的現象,透過 科學檢測分析,發現其主要成分為赤鐵礦,且經過煆燒、搗碎 研磨、過篩、再添加動物膠黏合成形,加工處理後以利保存和 使用。廟底溝先民已掌握十分先進的製作顏料技術,但由於其 稀有的屬性及複雜工藝,能用顏料繪畫應該只是極少數人的專 利,這些人可說是最古老的職業畫師。

工水利設施等。這些規模可觀的遺跡,無疑需要眾多人力才能 修建,僅憑楊官寨單一聚落是不可能實現的。種種跡象表明, 當時楊官寨已經具備將周邊區域與聚落的人們組織集中,開展 大型工程的能力,因此是帶有都邑性質的大型史前聚落遺址。 加上本次發現的東區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無疑勾勒出了一 個早期城市的雛形。

此次清理墓葬以偏洞室墓為主,兼有少量的豎穴土坑墓和半洞 室墓,其中的偏洞室墓葬是目前已知同類遺存時代最早者,並 因此將目前所知的偏洞室墓出現年代提前400年。墓葬絕大多 數為東西向,其增減幅度恰好與太陽直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擺 動角度一致,故推測當時人們參照太陽光線角度,來設置墓葬 的朝向。墓葬均未發現有木質葬具,但在個別人骨周圍發現疑

之後,考古隊將進一步尋找西門址外可能對應的高等級貴族墓 地、東區墓地可能對應的東門遺跡和聚落內的中央大道,如果 能證實,那麼楊官寨遺址作為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 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將可獲得進一步確認。如此一來, 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廟底溝時 期。

似織物包裹的痕跡。

上,兩臂貼近軀幹擺

02

放,足部大多併攏,

考古團隊近年重啟西安秦櫟陽城遺址考古勘探發掘工作,通過

存在割體葬儀及非正

大範圍勘探、小規模試掘的方式,先後確定了三座古城遺跡。

常死亡現象。經初步

從2016年至今,考古隊在三號古城中陸續試掘,確定了多座高

鑑定,墓地人群死亡

等級的大型宮殿基址;並發掘確認三號古城的建築,應為戰國

年齡集中在中壯年

秦都櫟陽城的核心宮殿所在。

每座墓葬內僅埋葬一 人,葬式均為仰身直 肢,頭朝西,面向

出土的陶環。

期,兼有少量嬰幼兒 和個別的老年個體, 男女性別比例約在 0.7比1左右,女性稍 多於男性,或許和男 出土的彩陶盆。

258

2017.12

戰國王家浴室 鋪設地磚,裝飾豪華 西安櫟陽城考古新獲

此次最引人矚目的發現,是在三號城內的四號、五號建築基址 內,發現三間當時的豪華浴室,與此相類似的設施,此前只在 秦都咸陽宮的一號宮殿內發現過。根據目前掌握的考古資料顯 示,櫟陽城四號建築基址應該是三號城內主要宮殿建築之後的一 組附屬建築,是當時的生活區,也就是皇宮內的後宮所在地。


三間浴室中,有兩間呈現

還是此次櫟陽新發現者更龐

南北並列排布。從殘存的

大。

遺跡看來,兩間相鄰的浴 室均呈裡外套間結構,浴 池裡鋪有地磚,四壁還嵌 有紋飾精美的牆磚,室內 在南側的浴室旁發現保存完整的排水管道和汙水 滲井。

一角有下凹的漏水口, 並有排水口。經過測量

發現,南側浴室無論是浴池的大小、還是套間的面積,都比北 側的稍大,因此有專家推測:這兩間帶有套間且裝飾豪華的浴 室,應該是當時秦國國君與后妃專用的沐浴室,南側面積更大 的那一間可能是國君的,北側可能是后妃的。 考古人員還在南側的浴室旁,發現了保存完整的排水管道和汙 水滲井。而北側相對應的位置,卻沒有發現排水設施的情況。 推測這兩間浴室應該共用一套排水設施。這些發現表明,秦代 工匠在皇宮修建之初,就已經對排水設施做精密的設計。而如 此完整、帶有排水設施的戰國時期秦國王家浴室,也是首次被 發現。

巨形筒瓦出土處不遠,考古 人員還發現一處通往室外 的磚質「踏步」,是以帶有 精美紋飾的空心磚鋪成,十 分精美。此種形制的踏步, 此前僅在漢宣帝的杜陵寢殿 發現過,顯示只有皇帝、

出土的筒瓦。

皇后階層等級的人才能使用。遺址現場還出土許多夔紋大瓦當 殘片。其中動物紋瓦當、槽形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的特徵, 與鳳翔秦雍城遺址的同類遺物形制大體相近。這些指標性的遺 物、遺跡,或可進一步證明此遺址確為秦代皇宮的宮殿建築。 在3號城出土的器物殘片上,考古隊還發現了「櫟陽」、「宮」 等字樣的陶文,確認櫟陽古城即是「商鞅變法」發生地的「秦 都」。除上述陶文,還在一些器物殘片上發現了數量眾多的 「櫟市」陶文,與文獻記載秦獻公在櫟陽「初行為市」的史實 相符,這亦是目前所發現秦人商品經濟活動時代最早的實物。

專家指出,三號城的建築中發現了半地下式的宮殿基址,類似 的建築形式此前只在漢長安城的未央宮、長樂宮以及桂宮等皇 宮中的高等級宮殿建築中有過發現。歷史上向有「漢承秦制」 之說,此次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國都中發現這種形式的建築,可 以判斷「漢承秦制」在建築形式上的起源,應該就在戰國時期 的秦都櫟陽。

04

青銅獸面豪華馬車 陝西周原遺址華麗面世 整體遷移保護清理

日前考古團隊將陝西周原遺址車馬坑中所發現的馬車,整體搬 遷至室內清理。其中眾所矚目的是,該馬車的車廂三面均有華

櫟陽城位於今西安市閻良區,是西安附近秦咸陽城、漢長安城

麗青銅飾件,尤其有兩處側板飾有「獸面」,為迄今所見商周

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文獻記載,秦獻公二年秦國都城由雍城

時代最「豪華」的車輛。

遷至櫟陽,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 變法改革,為秦國富強奠下基礎。

03

櫟市陶文,印證歷史 巨型筒瓦.精美踏步 拼湊秦都櫟陽城真容

截至目前為止,該車的輪、轅、衡、馬,包括絡、鑣與銅裝飾 等都已經顯露,車廂也基本顯現出輪廓。車廂的後、左、右三 面裝飾有華麗的青銅飾件,其中的右、後側板都有「獸面」。 推測該車年代為西周中期或中晚期之交,很可能屬於禮儀用 車。也是迄今為止所發掘商周時代最「豪華」的車輛。 考古人員指出,車輛清理時將針對局部脆弱遺跡部分、青銅器

考古團隊在櫟陽城考古發掘中,陸續發現了大量的筒瓦、板

鑲嵌物脫落等加固。同時透過顯微觀察照相、延時與高清攝

瓦、瓦當等建築材料,日前更發掘出一件迄今為止最大的筒

影、三維雷射掃描等技術記錄,為車輛形制、裝飾研究提供資

瓦、精美的空心磚「踏步」等,這些建築遺存的發現,也進一

料,也為車輛的模擬復原提供科學依據。該車的發現,對於西

步證實此處即為秦國宮殿遺址。

周車制、車馬使用、演變

考古人員是在櫟陽城3號宮殿的西邊界處,一處大型建築基址

及周原遺址聚落構成等研

中發現這件長73公分、直徑為63公分的巨大筒瓦。出土現場可

究,具有重要意義。未來

見大量瓦礫堆積。這種堆積模式應是宮殿倒塌後,屋頂之瓦順

將從細節觀察、判斷皮質

勢倒下所形成。專家認為這種巨形筒瓦當時應是扣在房頂最高

馬具的繫駕方式、車輿結

處,也就是大型宮殿屋脊的屋脊處。與此前在遼寧綏中碣石宮

構與輻條跡象等訊息,進 一步完備考古資料。

出土的一件巨形瓦當相較,兩者雖然紋飾相近,但在規格上, 車廂後側板的獸面。

ART&COLLECTION

259


展訊

台灣地區 台北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 ● 南北故宮 國寶薈萃 2017/11/2~ ● 若水澄華-院藏玻璃文物特展 2016/8/31~ ● 故宮在臺灣-創新科技藝術特展(總統 2016/9/18~ 府一樓第五展覽室) ● 貴貴琳瑯游牧人:院藏清代蒙回藏文物 ~2018/8/20 特展 ● 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 2017/5/18~ ● 「文山雅集—琴聲藝動.墨舞狂草」故 2017/5/24~ 宮新媒體藝術展(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 創新育成總中心) ●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 ~2018/1/7 ●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 ~2018/1/7 ● 別有可觀-受贈寄存書畫展 ~2017/12/25 ●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選萃 ~2017/12/25 2017/10/4~12/25 ● 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 2017/10/1~12/25 ● 名山大川-巨幅名畫展 2017/11/14~2018/2/18 ●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 古代生活 ● 清水雅集-故宮書畫新媒體藝術 2017/11/5~2018/3/4 展(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 古畫動漫:清院畫十二月令圖 2017/11/1~2018/2/7 ●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 2017/12/8~2018/3/7 藏與包裝藝術

故宮南院─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 http://south.npm.gov.tw/zh-TW ● 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 ~2018/12/28 ● 尚青-高麗青瓷特展 ~2018/1/7 2017/5/16~2018/7/29 ● 來自天方的仙工-南亞美玉特展 2017/9/19~2018/3/18 ● 天孫機杼-明清緙繡精粹特展 2017/9/19~2017/12/17 ● 王得祿與同安船特展

台北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h.gov.tw 2017/8/15~12/17 ● 舊 文 物 • 新 眼 光 - 【 喜 新 戀 舊 會 客 室】專題計畫特展 2017/10/26~2018/1/7 ● 館藏臺灣攝影作品選粹 2017/10/26~2018/1/7 ● 彼時•此刻-臺灣近現代寫真 2017/11/18~2018/1/14 ● 老 院 子 • 韶 光 • 年 華 - 董 小 蕙 2017個展 2017/11/17~2018/1/7 ● 躍動的音符-郭香美膠彩畫展 2017/12/22~2018/4/22 ● 經綸再現-蘇州宋錦文化展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museum.sinica.edu.tw/ ● 雷電以風:甲骨文天氣預測特展 2017/10/22~ ● 珍藏圖書(四)-傅斯年圖書館 2017/10/11~12/31 古籍鑑藏章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當代生活漆器展 ~2017/12/3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 纏花新趣(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2017/12/3 ● 森林幻夢-攻玉山房寶玉石創作展 ~2017/12/24 ● 與竹共舞-吳明錩竹藝創作展(臺北當代 ~2018/1/7 工藝設計分館) ● 靜中真境-黃媽慶木雕創作展(臺北當代 ~2018/1/14 工藝設計分館) ● 2017工藝之夢特展(新光三越信義A9館) ~2018/1/16 ● 石境-當代石藝創作特展(行政院新莊聯 ~2018/3/26 合辦公大樓南棟一樓文化部藝廊) 2017/10/6~2018/3/9 ● 壯美的自然-2017/18國際紙纖維 藝術雙年展

台北國父紀念館 http://www.yatsen.gov.tw ● 「凝鍊與幻變-杜忠誥七十書藝展」 ~2017/12/20 ● 國父紀念館館藏作品展 ~2017/12/17 ● 蕭進興水墨進階與創作班師生成果展 ~2017/12/3

華岡博物館 http://hkm.pccu.edu.tw/index.php 2017/11/4~2018/1/19 ● 華岡頌-王則潞教授暨館藏書畫 捐贈展

262

2017.12

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

南京博物院

http://www.cksmh.gov.tw//index.php ● 大器磅礡-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 2017/11/12∼12/23 國風華 ● 106年生活美學研習班師生成果展 ~2017/12/17

http://www.njmuseum.com/html/default.html 2017/8/31~12/3 ● 南北通融-嶺南古驛道展 ● 傲霜冷趣-陳之佛秋冬題材繪畫展 ~2018/4/20 ● 無邊詩境入畫來-傅抱石古人詩意畫展 ~2018/4/20 ● 翰逸神飛-胡小石行、草書法精品展 ~2018/1/20 2017/12/29~2018/3/28 ĸ 東晉與北魏平城時代的文化與藝術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sshm.ntpc.gov.tw/ ● 「八里時光機」 常設展 ● 海中奧秘-水下考古展暨水下考古虛擬 ~2018/12/31 實境 ● 因為音樂-音樂人類學特展 ~2017/12/17 ● 【探索王子號】虛擬實境 2017/9/1~

廣東省博物館 http://www.gdmuseum.com/ 2017/9/29~2018/1/7 ● 黃金時代-俄羅斯帝國珍品展 ● 南北通融-嶺南古驛道展 2017/8/31~12/3 2017/11/25 ~2018/3/25 ● 穆夏.歐洲新藝術運動瑰寶 2017/12/8~2018/4/8 ● 幽蘭青韻-館藏明清青花瓷器展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http://www.ceramics.ntpc.gov.tw 2017/6/16~2018/1/14 ● 2017臺灣陶藝獎

廣州藝術博物院 http://www.gzam.com.cn/ 2017/12/1~2018/1/7 ● 藝苑擷英-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歷代 繪畫精品展(第二期)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www.nmns.edu.tw/ ● 南太平洋的珍珠-索羅門群島 2017/5/16~12/24 2017/6/28~2018/3/18 ● 象群-走過興盛與衰落的陸地巨獸 ● 2017等待>祕鏡:第參屆科學攝 2017/7/8~2018/1/7 影特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 http://www.kmfa.gov.tw/ ● 植物新樂園 ~2018/2/25 ● 市民畫廊:生活印象之境-陳淑華繪畫 ~2017/12/24 個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http://www.fgsbmc.org.tw/index.aspx ● 一曲高山流水-許文融創作展 2017/9/16~12/25 2017/10/7~2018/2/4 ● 林智信-迎媽祖傳統木刻水印版畫 作品展 2017/12/16~2018/1/2 ● 風何去-莊雅棟山水巡迴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 http://hk.history.museum/ 2017/11/29~2018/3/5 ● 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http://www.cuhk.edu.hk/ics/amm/index_c.htm 2017/10/21~2018/2/25 ● 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 2017/9/30~2018/1/21 ● 小園花放-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 60週年書畫藏品展

澳門藝術博物館 http://www.mam.gov.mo ● 盆栽如夢-走向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2017/12/12 之路 ● 畫裡娥眉-藝博館館藏歷史繪畫 ~2017/12/10 ● 徐冰的文字 ~2018/3/4 ● 大閱風儀-故宮珍藏清代武備精 2017/12/1~2018/3/1 品展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亞洲地區 中國國家博物館 http://www.chnmuseum.cn/default.aspx?AspxAutoDe tectCookieSupport=1 ● 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羅斯國家歷史 ~2018/2/7 博物館藏十月革命文物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 ● 趙孟頫書畫特展 ~2017/12/5 ● 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 2017/9/15~12/14 ● 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 2017/9/26~2018/2 2017/9/28~2018/1/3 ● 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 牙利貴族生活展 2017/9/29~2018/2/28 ● 明代御窯瓷器-弘治、正德瓷器對 比展

蘇州博物館 http://www.szmuseum.com/ ● 廢紙三千-劉春傑新作展 ~2017/12/29 ● 紙•醉•金•迷-李華 個人作品展 ~2017/12/17 ● 蘇藝天工大師系列-瞿利軍玉雕作品展 ~2018/1/17 2017/12/16~2018/3/11 ● 梅景傳家-蘇州吳氏的收藏

浙江省博物館 http://www.zhejiangmuseum.com/zjbwg/index.html ● 青色流年•全國出土浙江紀年瓷特展(武 ~2017/12/31 林館區)

http://www.tnm.jp/ 2018/1/16~3/11 ● 仁和寺與御室派的密佛-天平與真言密 教的名寶 ● 中國書畫精華 ~2017/12/10

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 http://www.narahaku.go.jp/ 2017/12/9~2018/1/14 ● 御祭與春日信仰的美術─特集 社家史料與若宮 2017/12/26~2018/1/14 ● 新修復完成的文化財

日本根津美術館 http://www.nezu-muse.or.jp 2017/11/3~12/17 ● 鏨之華-光村收藏的刀裝具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http://www.seikado.or.jp/ 2017/10/28~12/17 ● 渴望的明清繪畫-日本所愛的中國繪 畫名品

日本大和文華館 http://www.kintetsu-g-hd.co.jp/culture/yamato 2017/11/17~12/24 ● 特別企畫展 書之美術-經典•古筆 切•手紙- ● 企畫展 墨與金-狩野派的繪畫 2018/1/10~2/12

日本五島美術館 http://www.gotoh-museum.or.jp/ ● 工藝的光彩-瑠璃.玻璃.七寶 ~2017/12/3 2017/12/9~2018/2/18

上海博物館 http://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 index.action ●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展 ~2018/3/4 2017年12月中旬至2018年3月 ● 俄羅斯巡迴畫派展 ĸ 貴霜王朝的信仰和藝術 預定2017/12~2018/2

茶道具展

日本松岡美術館 http://www.matsuoka-museum.jp/ ● 高雅典麗-中國陶瓷收藏 ~2018/1/21 ~2018/1/21

松岡收藏 屏風與掛軸


日本戶栗美術館 http://www.toguri-museum.or.jp/index.php ● 18世紀的古伊萬里-逸品再發現Ⅱ ~2017/12/20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KWWSV ZZZ QDWLRQDOJDOOHU\ VJ YLVLW VLPSOLÀHG FQ ● Siapa Nama Kamu? Art in Singapore Since The 19th Century Ongoing ~2018/4/22

Wu GuanZhong: A Walk Through Nature

Ongoing

Between Declarations And Dreams: Art of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19th Century

2017/3/9~12/4

Rediscovering Treasures: Ink Art From The Xiu Hai Lou Colletion

~2018/5/20

Storkes of Life: The Art of Chen Chong Swee

歐美地區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http://www.metmuseum.org ● Cosmic Buddhas in the Himalayas 2017/6/24~12/10 2017/6/13~2018/2/4

Japanese Bamboo Art: The Abbey Collection

2017/8/26~2019/1/6

Stream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Landscape Traditions of China

2017/10/21~2018/7/22

Spirited Creatures: Animal Representations in Chinese Silk and Lacquer

2017/12/16~2018/12/16 ● Crowns of the Vajra Masters: Ritual Art of Nepal

美國魯賓博物館 http://www.rmanyc.org ● Masterworks of Himalayan Art ~2018/3/26 2017/6/16~2018/1/8 ● The World Is Sound

美國納爾遜美術館 http://www.nelson-atkins.org ● Ancestors, Ritual, and the Tomb: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Galleries 常設展 2017/12/16~2018/4/1 ● Dreams of the Kings: A Jade Suit for Eternity

美國佛利爾沙可樂美術館 http://www.asia.si.edu 2017/10/14~2020/10 ● Encounntering The Buddha: Art and Practice Across Asia 2017/10/14~2019/12/31 2017/12/9~2018/6/10

● Resound: ● Secrets

Bells of Ancient China of the Lacquer Buddha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http://www.asianart.org/ 2017/11/3~2018/2/4 ● Couture Korea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http://www.clevelandart.org/ 2017/10/14~2018/1/7 ● Beyond Angkor: Cambodian Sculpture from Banteay Chhmar

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http://www.lacma.org/ ● Polished to Perfection: Japanese Cloisonné from the Collection ~2018/2/4 of Donald K. Gerber and Sueann E. Sherry ● Atmosphere in Japanese Painting ~2018/2/4 2017/10/29~2018/1/21 ● Chinese Snuff Bottles from Southern California Collectors 2017/12/10~2018/6/24 ● Wu Bin's Ten Views of a Lingbi Stone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http://www.mfa.org/ ● Conservation in Action: Demons and Demon Quellers ~2018/2/11

美國維吉尼亞藝術博物館 https://vmfa.museum/ ● Terracotta Army: Legacy of the First Emperor of China ~2018/3/11

德國柏林亞洲藝術館 http://www.smb.museum/smb/home/index.php?lang=en ● Art from East Asia Current 2017/7/6~12/3 ● China and Egypt. Cradles of the World 2017/10/12~2018/1/7 ● Faces of China. Chinese Portrait Painting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1368-1912) 2017/10/20~2018/1/26 ● Pictures of Comfort and Design: Carpets in Indian Miniature Paintin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