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COLLECTION
www.artouch.com
)'(. 8l^ljk
)00
古美術
萬世 師表
孔子與中國儒家藝術
NT.180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 圖 〉 , 5 1 . 5 × 11 9 1 . 5 公 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為局部。
故宮南院「南亞美玉特展」 瀋陽故宮博物院「清前三京」特展 蘇州博物館「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特展」 深圳博物館「平城.晉陽—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 波士頓美術館「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展覽
香港中大文物館:錯彩鏤金的工藝極致 舊金山亞藝博「百花爭芳豔:植物寓意藝術展」 專訪篆刻家陳宏勉談台灣傳統藝術生態的今與昔 河南登封黑山溝宋代壁畫墓賞析 2017巴黎&北京第二波春拍結果報導
編輯手記
跟著孔子遊藝去
您可曾想過,若古人有機會使用現代的社群網路,誰會是追
或被遺棄事物為創作主題的「中國八破畫」;轉往西岸的舊
蹤數或按讚數最多的人呢?先不說別的,孔子必然會是名列
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可見到以亞洲花卉植物為題材的傳統
前茅者之一吧!彷彿可以想見他時不時就會上傳照片跟影
繪畫、器物、織品和當代裝置藝術,藉此呼應西方現代社會
片,向眾多「孔粉」們分享他周遊列國的點滴故事。反之,
「綻放愛與和平」的革命精神;移師到中國東北瀋陽故宮,
對於這位眾人的心靈導師,上至領導階級、下至販夫走卒,
則展示了清朝建立前的「三京」文物,可直接感受到女真人
也都有可能利用留言板或各式回文,向他請益諸如親子關
的生活與大清政權崛起的歷史;往南到蘇州博物館,看到
係、職場互動等各種問題。姑不論真心或客套,人人多少都
的是結合22家文博單位的青銅文物,重構春秋戰國時期吳、
會密切關注孔子的一舉一動吧!畢竟,先不說難以數計的文
越、楚國「大邦之夢」的故事;及至深圳博物館參觀山西出
獻史料,舉凡跟孔子有關的各式畫作、雕塑品、甚至大到堂 堂孔廟等,無不在在說明了從古到今世人對於這位「至聖先 師」所抱持的景仰孺慕之情。
土文物精品、深入瞭解鮮卑崛起對於北朝文化及藝術的影響 後,可直接轉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見識陝西境內出土精 美絕倫的金銀器,並配合古代工藝技術的復原展示,更深入 考察中國黃金工藝;待回到座落於台灣嘉義的故宮南院,則
台北故宮博物院即日推出的暑假強檔「萬世師表—書畫中的
能充分感受到曾讓乾隆皇帝心儀不已的印度「痕都斯坦」美
孔子」特展,便是一舉匯聚了諸多與孔子及儒家相關藝術的
玉巧雕細琢之魅力。
難得展覽。本期《典藏•古美術》相關專題除了邀請策展 人吳誦芬侃侃而談本回策展概念、並對展出名品進行深度導 賞,還另搭配了介紹李公麟〈孝經圖〉與清宮「南薰殿」舊 藏〈至聖先賢半身像〉的兩篇專文,以此講述孔子生平事 蹟、形象和論述如何被轉譯為藝術,從而對中國儒家文化產 生深刻影響;有趣的是,本次還邀讀者一同尋訪涵蓋東亞各
本期精彩內容,還包括「特寫」單元採訪了篆刻家陳宏勉, 持續關注台灣數十年來書畫暨篆刻創作與展覽條件持續衰微 的現象,並提出懇切建言。於「鑑賞」單元,則可隨文物考 古專家近距離欣賞河南登封出土的墓室壁畫,如臨其境地走 入宋人生活的歷史。而若關心已近尾聲的春拍結果及全球中 國藝術市場動向,「拍賣」單元有詳細之呈現。
地的孔廟名勝,考察其建築形制與遺留下來的祭孔儀式,由 不同的視野探索孔子在漢文化圈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孔子所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境界,可 能不那麼容易達到,但於夏日閒情間遊賞古蹟、古物、古美
相對於孔子周遊列國歷經了種種路途艱辛,現代人赴各國看 展可謂相對輕鬆,孔子地下有知應該十分羨慕吧!本期「展 覽」單元即為讀者介紹暑假登場的各檔精彩展覽:首先,美 國東岸波士頓美術館,正展出根植於中國視覺傳統、以殘壞
22
2017.8
術,當是人人可為而又不亦快哉之事吧!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發展研究室總主筆 鄭又嘉 典藏.古美術總編輯 廖堯震 採訪主編 藍玉琦 助理主編 劉洋名 執行編輯 梁悅詩 編輯 王怡文 張筠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ART & COLLECTION
2017 August
CONTENTS
299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17 年 8 月 1 日出刊
編輯助理 楊岱蓉 典藏.今藝術編務顧問 朱庭逸 總編輯 高子衿 企劃編輯 張玉音 劉星佑 執行編輯 高愷珮 編輯 游雅筑 特約採訪編輯 呂學卿 陳飛豪 典藏.投資總編輯 林亞偉
資深編輯 陳意華 柯舒寧
編輯 陳芳玲 游如伶 大陸地區特約撰述
編輯手記
Editorial
跟著孔子遊藝去 廖堯震| 22
吳鴻 潘晴 皮力 趙力 房方(北京) 宋潔 王維薇 鄒曉慶(北京) 俞可(重慶) 林木(成都) 李建國(南京)
新聞 News
故宮第一個姊妹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締約
趙川(上海) 劉建華(香港) 海外地區特約撰述
藍玉琦| 28
蔡美玲(東京)曹慧中(巴黎)林逸欣(倫敦)
Free!故宮文物免費下載吃到飽- 故宮首次免費開放圖檔供商業使用 藍玉琦| 30 禪意.書法.詩詞- 乘空到彼─趙宇脩書法個展
黃韻(倫敦)馮汝嘉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gumeishu@gmail.com 美術設計 黃志勳 張惠雯
藍玉琦| 32
網站總監 艾力恩
300 年的重量,文物自然老化- 國立故宮南院〈青花柳葉鳥紋盤〉受損
網站編輯 陳玉華 林依靜 陳如意
王怡文| 34
社長特助中國區代表 謝盈盈 行銷事業部執行副總 林素珍
藝文
Note
中南部地區業務經理 劉玉錦
藝訊板塊 編輯部| 36
業務專員 李芊樺 鄭敏惠 鄧祥彬 業務助理 葉偉方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32 號蘋果社區 南區九號樓 B 座 1707 室
專題
Special Report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 茜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中國上海市浦東南路 855 號世界廣場 34 樓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 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傳真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萬世師表 孔子與中國儒家藝術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傳真 8621-63201402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策展視角〉孔子的藝術形象─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故宮「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特展介紹
吳誦芬| 44
〈孔門聖賢像〉孔子弟子,道統千秋萬世─
談台北故宮〈至聖先賢半身像冊〉
藍玉琦|52
〈經典轉譯〉看圖讀《孝經》─
李公麟與他的〈孝經圖〉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51.5×1191.5公分,北京故 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
廖堯震|58
典藏 App QR-Code
〈東亞文化圈〉紅牆朱瓦下,拜見孔子─
山東、北京、台南、台北、沖繩、首爾孔廟巡禮 〈祭祀儀典〉祭孔不簡單─
孔廟祭祀傳統與禮樂器發展概述 〈申城文風〉夫子在人間─
走一趟上海周邊的孔廟
嚴柳晴|74
王怡文|70
典藏官網古美術 雜誌頁介紹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王怡文、張筠| 62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筆記 Essay
〈嘉語錄〉
地球子孫永寶用 鄭又嘉| 78 展覽
Exhibition
探尋鮮卑政權的文明史──
深圳博物館「平城 . 晉陽— 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 黃陽興| 80
世間棄物,筆之於圖 ── 波士頓美術館「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展覽 林逸欣| 88
仲夏灣區,綻放愛與和平馨香──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百花爭芳豔 : 植物寓意藝術展」 林逸欣| 93
來自天方的仙工 ── 策展人導賞故宮南院「南亞美玉特展」
翁宇雯| 98
另一個世界的文房景觀── 「南亞美玉特展」之伊斯蘭書法工具淺介 特寫
劉祐竹| 104
Close-up
女真人的崛起── 瀋陽故宮博物院「清前三京」展覽概述
欠缺舞台,台灣書畫篆刻藝術能量凍結─ 篆刻家陳宏勉談台灣傳統藝術生態的今與昔 鄭又嘉| 130
劉曉晨| 110 鑑賞
成其大邦,終為一夢──
Connoisseurship
蘇州博物館「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特展」
生活的甜蜜─ 登封黑山溝宋代壁畫墓賞析
郝紅星、賈方舟| 136
編輯部| 116 拍賣
Auction
錯彩鏤金的工藝極致──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 「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特展導覽
暴利時代結束,市場趨於平實與平常
游智淵| 146
「一山一牛四皇帝」創拍賣奇跡─ 中國嘉德 2017 春拍 29.39 億元人民幣完美落幕
童宇| 122
廖堯震、王芷岩| 148
「錯彩鏤金: 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研討會紀實 18 歲的畫神── 北宋王希孟與他的〈千里江山圖〉 廖堯震| 128
西泠拍賣| 156
林琬娸| 126 考古
考古紀事 劉榕峻| 158
展訊
本月展訊 編輯部| 162
Archaeology
Calendar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 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 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 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
新聞
故宮第一個姊妹館,舊金山亞洲藝術 博物館締約 文︱藍玉琦
7月3日,國立故宮博物院正式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 館締結為姊妹館。故宮院長林正儀及亞博館長許傑親自出 席,於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長孔世杰(Jesse Curtis) 及與會人士的見證下簽署合作備忘錄。美國舊金山亞洲藝 術博物館成為故宮對外第一個正式締結的姐妹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淵源可追溯至 半世紀前。1961年,故宮「中國古藝術品展覽會」首度赴 美巡展,該展在美吸引近50萬觀眾;1996年故宮「中華瑰 寶」第二度赴美巡展,再次造成轟動;2016年故宮以「帝 王品味—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在亞博舉辦展覽,更深 化雙方的友好關係。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右)、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共同展示合作備 忘錄內容。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廣,整體行銷台灣文化。」故宮長期以來致力推動國際 文化交流,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教廷、 日本等多所博物館維持友好長期合作關係,並進行文物互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品年代橫跨6000年,約1萬8000
展。林正儀表示,「國際組織化」為新故宮計畫的主軸策
件,包含中國、日本、韓國、蒙古、阿富汗、伊朗、伊拉
略之一,除舊金山亞洲博物館,還有法國、澳洲等知名博
克、印度、尼泊爾、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緬甸等
物館主動對故宮表示交流策展的期待。希望能更組織性、
亞洲各國文物及藝術品,以中國文物最多,始於新石器時
系統性、主動性的去推介,透過加強國際交流及館際合
代,迄於當代,近7000件;日本藝術居次共5000餘件,該
作,強化故宮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將台灣文化推上國際;
館為美國最大的亞洲藝術主題博物館。
另一方面,透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展覽交流等方式,讓 台灣民眾在歐美文化外,也能認識、欣賞不同區域文化的
林正儀:「故宮藏品在國際交流上有很大的能量。簽署合
多元性及獨樹一格的美學風格。
作備忘錄和締結姐妹館,是很重要的一大步,期待將來能 夠更有系統性、組織性,去做長期的研究展覽、教育推
故宮表示,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南部院區以亞 洲藝術文化為主題的典藏與研究方向一致, 雙方締結為姊妹館,可收相輔相成的效應, 亞博也將精選重要館藏,於明年底至故宮南 院展出。在亞洲藝術方面:芝加哥藝術博物 館、馬來西亞亞洲藝術博物館、新加坡亞 洲文明博物館,以及長期有合作關係的大阪 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巴黎賽奴奇亞洲博 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柏林亞洲藝術博物 館、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希望在未來能 與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簽署合作備忘錄和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喜馬拉雅藝術展廳一隅。圖
28
2017.8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締結姊妹館。
新聞
Free!故宮文物免費下載吃到飽 故宮首次免費開放圖檔供商業使用 文︱藍玉琦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國立故宮博物院繼2016年9月推出「Open Data開放資料專 區」(http://theme.npm.edu.tw/opendata/),供教學者及同 好下載經典展品圖檔之後,7月11日宣布增加中低階圖檔 數量,無償提供大眾下載,同時開放商業文創使用。只要 前往「故宮Open Data專區」網站,不僅可利用「文物查詢 下載」取得多達7萬件文物低階圖像,「精選圖像下載」 亦提供1640張解析度300dpi的中階圖檔,而後每季增加 500張,資料庫中已有鎮館之寶:郭熙〈早春圖〉、王羲 之〈快雪時晴帖〉及「故宮三寶」(〈翠玉白菜〉、〈肉 形石〉及〈毛公鼎〉)等人氣文物。如無法於網站找到圖 像,或需使用更高解析度的圖檔,亦可書面向故宮提出申 請授權取得,部分圖像需依原收費辦法計價。
上 故宮「Open Data開放資料專區」頁面。 下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典藏圖像版權是否開放,一直是外界關注的議題。根 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9條規定:「公立古物保管機關 (構)為研究、宣揚之需要,得就保管之公有古物,具名 複製或監製。他人非經原保管機關(構)准許及監製,不 得再複製。」國立故宮博物院依法對典藏文物享有准許及 監製權,同時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21條及院內規 定,合法向使用者收取權利金。即便故宮依法管理藏品圖 像授權,然而執行效率備受質疑,2010年曾發生大塊文 化董事長郝明義控告故宮「授權程序擾民,文化行銷變阻 銷」。又法界認為典藏文物已逾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間,當 屬大眾所有的公共財(public domain),因而對故宮向使 用者收費一事持反對態度。此次中低階圖檔的開放商業使 用,打破以往故宮版權收費爭議之僵局。院方聲明:「國 寶不應只是在博物館內冰冷的文物,而應是全民共享的溫 暖療癒物,同時也是可以讓人民致富的寶物。」希望藉此 扶植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廠商,實際應用於產品開發,提高 商品附加價值和加強品牌競爭力。
30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美國國家藝廊和美國蓋帝博 物館等紛紛響應加入。如在博物館網頁看見「CC0」(公 眾領域貢獻宣告)標章,即可在一定規範下自由運用文物 圖像。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上任時力推「博物館公 共化」,允諾逐步開放故宮圖像版權,去年開放非營利用
近年來針對博物館圖像、文字等數位內容公共化,國際大
途之免費申請使用,今年首度開放供商業使用,故宮院方
力推動如Open GLAM(Open 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強調透過圖像免費釋出,使故宮與國際化接軌,與在地化
museums)及COMMUNIA等組織社群,著名文博機構如
連結,達到博物館教育之公益目標。
2017.8
新聞
300年的重量,文物自然老化 國立故宮南院〈青花柳葉鳥紋盤〉受損 文︱王怡文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7月19日一早發布新聞稿,公布前一日 (18日)工作同仁於開館前進行例行展場巡查時,發現國 際借展「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展廳中一件江 戶時代〈青花柳葉鳥紋盤〉部分盤體脫落,故宮有關單位 當下立即啟動緊急措施。消息公布後,外界一片譁然。由 於日前台北故宮北部院區才發生過展櫃突然開啟之事,加 上此次事件又牽扯到館際藏品借展的諸多因素,格外引人 討論。 事發後,故宮南院第一時間封閉此一展廳,並逐一檢查其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國際借展「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及「尚 青─高麗青瓷特展」。攝影 藍玉琦。
餘展品,同時通知借展方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胎土脆弱一事並非展前文物檢視可以發現,文物受損誰也
日本館方獲悉後要求故宮方封鎖展櫃並不要移動文物外,
無法預料。關於後續問題,故宮表示將在台灣修復,相關
也派人前往南院瞭解狀況。故宮說明,此一國際借展展
費用也由台灣方支出。
廳所有展品全由借展方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館員親 自布展,包括展品擺放、展品之間相對位置調整、展陳方 式(微立狀態)、展架、展品固定方式(選用黏土材質固 定、非使用膠蠟材質)等,布展完成後,故宮方未曾觸碰 或移動該展品。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主任學藝員小林 仁於7月19日下午抵達故宮南院,檢視作品狀況後,公開 對外說明此件文物毀損非惡意破壞,同時展陳的展櫃都在 管控範圍,排除人為因素。文物受損遂導因於盤體結構所 致,從破損的盤體斷面可見胎土粗細不均勻,猶如「粉 餅」般脆弱,因而在展示過程中受之本身壓力而破損,而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於故宮南院開幕之際慷慨獻上 大禮,即現正展出的「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 展」(∼2018/12/28)及「尚青─高麗青瓷特展」(∼ 2018/1/7),前者展出150餘件1610年代後所燒製的伊萬 里瓷器,包括青花、釉上彩瓷,這些獨具日本風味的陶瓷 器風靡全球100年;後者則展出200件高麗青瓷,從中可以 發現高麗青瓷不論在造型上、裝飾技法方面都有其獨特樣 貌。兩大展覽作為國際借展,展覽時間長達二至三年,足 見借展方之用心且大方。同時,小林仁也說到並不會因此 次〈青花柳葉鳥紋 盤〉破損事件而提 早結束借展,也不 影響他們展延「尚 青─高麗青瓷特 展」至明年農曆春 節後(2月底)之 決定。 左 江戶時代〈青花柳葉鳥 紋盤〉原貌,為日本大阪市 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品。 右 〈青花柳葉鳥紋盤〉部 分胎體脫落之現場狀況。
34
2017.8
藝文
日本美秀美術館於8月1日起舉辦夏季特 展出,如今來到關西地區滋賀縣山中的美 別展「雪村─奇想的誕生」,匯集日本各 秀美術館,此館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藝訊 2 0 1 7 板塊 01
在MIHO遇見雪村 雪村─奇想的誕生
雪村為日本室町時代後期的水墨畫僧,他 的名氣雖不如同時代的雪舟,卻對後世影 響深遠。其生平紀錄與相關史料甚少,僅 知他生於戰國時代的茨城縣武家,年幼時 便於禪寺出家為僧,50歲左右於關東地 區遊歷,接觸不少當時所流行的中國水 墨畫。60歲時期後半為其創作巔峰,繪 畫風格來自中 國傳入日本的 宋元禪風水墨 畫,常見的繪 畫主題有中國
博物館藏品,並自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 發想自陶淵明的桃花源,美術館本身即是 館(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借來 藝術品,到此看展可說是雙重享受,極致 雪村的〈花鳥圖屏風〉,還有大和文華館 浪漫。8月期間,穿越入口長長的隧道之 所藏之雪村〈自畫像〉,同時亦展出其後 後,便能遇見雪村大師。本展展期至9月3 繼者的經典作品,全面展現雪村的繪畫魅 日止。(文.圖
李如珊)
力與影響力。此展先前已於東京藝術大學
02
鸚鵡與龍,蒞臨東京
多。〈五色鸚鵡圖〉以工筆描繪一隻彩色
波士頓美術館的至寶
鸚鵡立於開滿梅花的枝梢,卷首並有徽宗 瘦金書題詩。此畫曾入日本政治家、企
業家與著名藏家山本悌二郎之手,並著錄 波士頓美術館的中國宋元繪畫館藏質量在 於《澄懷堂書畫目錄》,山本過世後才又 全美數一數二,去年更新建了宋代藝術展 流入美國。畫龍高手陳容身處宋末元初, 廳,北宋徽宗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和南 是一位文人畫家,其傳世龍畫有〈雲龍 宋陳容的〈九龍圖〉為其中兩件重量級館 圖〉、〈五龍圖〉等,〈九龍圖〉為其長 藏,原屬清宮舊藏,入恭王府後又流入民 卷巨作,描繪龍的各種姿態與形象,飛梭 間,最後為波士頓美術館購入。這兩幅宋 雲間、靈動敏捷,瀟灑奔放的墨龍風格對 畫日前隨同「波士頓美術館的至寶」特 日本龍畫影響甚深。本展第一站為東京, 展蒞臨東京都美術館。本展展品含括古 展期自7月20日起至10月9日,其後將至神 代埃及藝術、中國繪畫、日本繪畫、法 戶與名古屋展出。(文.圖 國繪畫、美國繪畫、版
李如珊)
畫攝影和當代藝術等共 80件,朝聖〈五色鸚鵡 圖〉與〈九龍圖〉的同 時亦可觀覽梵谷真跡等 世界名品。
著 名 文 人 、 道 宋徽宗是著名的藝文皇 教 神 仙 、 佛 教 帝,他所引領的院畫美 人 物 及 其 他 人 學精緻唯美,本身亦擅 物畫,被後世 繪 畫 , 並 自 創 瘦 金 書 譽 為 奇 想 畫 家 體,然而流傳畫作並不
陳容〈九龍圖〉。圖為局部。
的始祖。其畫 作受到琳派始 祖尾形光琳的 喜愛,狩野芳 崖、橋本雅邦 等明治時期的 大師級人物都 曾研究過雪村 的繪畫。 雪村〈自畫像〉。
36
2017.8
03
養心勤政,為君難
軍機房(後改稱軍機處),使此殿成為紫
八代帝居─故宮養心 殿文物展
禁城的權力中心。養心殿現正因修繕工程 而關閉,殿內200多件文物來到香港文化 博物館展出,此批文物大部分從未出宮。
北京紫禁城內的養心殿並非位於中軸線的 展場並重現養心殿「正殿明間」、「東暖 大殿,民眾參觀時只能透過三希堂的小 閣」、「西暖閣」及「三希堂」室內原 窗向內窺視,然而,此殿是清代八帝的 貌,「正殿明間」為皇帝接見大臣之處, 宮邸正寢,自雍正皇帝入住後,更在此 「東暖閣」則還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場 處接見大臣、處理政務,並於殿南特設 景,「西暖閣」為雍正批改奏摺、處理政
事的辦公室,「三希堂」則是充滿藝文氣 息的小書房,乾隆皇帝在此鑑賞書畫,並 藏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 秋帖〉及王珣〈伯遠帖〉三件古代名跡。 除了「三希」之書法珍品為複製品,場景 多以真品陳列,「正殿明間」的「中正仁 和」匾為雍正親題,皇帝寶座後的〈黃花 梨木嵌御製詩屏風〉為乾隆御筆;「三希 堂」紙匾、裝飾壁瓶、〈「學詩堂」青玉 交龍紐印〉等文物真品皆在現場重現當年 風華。養心殿之名出自孟子「養心莫善於 寡欲」,現場亦展出雍正〈「為君難」印 章〉,可見做為一個好皇帝所需要的嚴 格自我要求。本展展期至10月15日止。 (文.圖
李如珊)
04
林原寶藏大公開
品,清廷亦邀集宮廷畫家共同製作了官方
清明上河圖與中國繪 畫至寶展
版本的清明上河圖,此畫題的高人氣與魅
日本林原美術館所藏14至20世紀的中國 明清繪畫,由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 授板倉聖哲與準教授塚本麿充研究調查, 成果展「清明上河圖與中國繪畫至寶展」 現正公開中,展品包括萬曆年間趙浙所 繪的〈清明上河圖〉、明王諤〈春景山水 圖〉、(傳)北宋惠崇〈蘆雁圖〉等,其 中被日本列為重要文化財的館藏之寶〈清 明上河圖〉將全卷展示,供觀者飽覽畫中 的熱鬧繽紛。「清明上河圖」為中國古代 繪畫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現存版本有近50
力可謂歷久不衰。 林原美術館所藏〈清明上河圖〉為1577 年所作的趙浙本,描繪細膩精緻。館藏 之花鳥畫則有傳為明代宮廷畫家呂紀所作 的〈鶴桃圖〉,此畫由岡山藩主池田家傳 來,雖然實為清代作品,卻對谷文晁等日 本繪師產生影響。王諤亦是著名的明代宮 廷畫家,擅長浙派山水,曾受封錦衣千戶, 被明孝宗譽為「今之馬遠」,其無款畫常 被加上馬遠之款。王諤的作品在明代便已 傳入日本,其馬遠畫風相當受歡迎。本展 展期至9月3日止。(文.圖
李如珊)
件,最早為北宋張 擇端所作,描繪清 明時節北宋首都汴 京城的熱鬧景象。 明代著名職業畫家 仇英所作的〈清明 上河圖〉被大量複 〈紫檀木框鍍金竹林鶴兔掛屏〉。
製,成為書畫市場 上熱門的明星商
05
趙浙〈清明上河圖〉。
古代織品的祕密揭露! 大英博物館《靈鷲山釋迦說法圖》影片上線 8世紀〈靈鷲山釋迦說法圖〉。
大英博物館自7月2日開始,在臉書粉絲頁 〈靈鷲山釋迦說法圖〉繡法精細,甚至特 上推出六集影片。由館方人員帶領觀眾進 意用黑色繡線描繪人物輪廓衣紋,遠看就 入8世紀〈靈鷲山釋迦說法圖〉的「前世今 如同水墨畫作一般。本件是中國極罕見的 生」。7月2日推出首集,由有機類文物修 巨型刺繡,寬有159公分,高達241公分, 復室(Organics Conservation Studio) 明年將在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畫面 的織品修復員Monique Pullan及Hannah 中心是站立的釋迦牟尼佛,兩側為其弟子 Vickers導覽,介紹作品內容、入藏過程及 及菩薩。釋迦牟尼佛腳下的蓮座旁則有兩 修復情況。第二集則邀請大英博物館亞洲 隻小獅正揮舞前肢,表情生動活潑。除了 部主任Jane Portal參與拍攝,她表示這 佛祖菩薩,畫中也出現了當時供養的虔誠 件尺幅巨大的織品在典藏上的不易,同時 信徒,男女分左右兩側端坐。據修復員表 說明大英博物館收藏敦煌文物的歷史,以 示目前繡線下方的絲絹破損嚴重,但在底 及推廣宣傳「國際敦煌項目:絲綢之路在 部麻質襯布的支撐下,使此件作品得以保 線」網站:http://idp.dha.ac.cn/。
存。根據斯坦因的著作《中國沙漠上的廢 1908至1912年之間曾修復過,當時由E A 墟(Ruins of Desert Cathay)》記錄, Winters所修。(文
張筠)
ART&COLLECTION
37
42
2017.8
專題 Special Report
Special Report
萬 世 師 表
專題
孔子與 — 中國儒家藝術
43
ART&COLLECTION
專題
Special Report
萬 世 師 表
故宮「萬世師表— 書畫中的孔子」特展介紹 文∣吳誦芬(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策展視角﹀
孔子的藝術形象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家喻戶曉的聖人,傳統 藝術也受孔子思想浸漬霑溉。故宮所藏書法、繪畫、書 籍版畫中與孔子相關材料眾多,因選其中優質佳作,推出 「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喚起社會大眾對孔子 與儒家藝術的關注。本文分繪畫(含版畫)與書法,介紹 孔子在傳統藝術中的身影與影響力。有趣的是,孔子相關 畫作常以其生平事蹟為題材,而書法中所反映的則是歷代 人士對孔子源遠流長的尊崇敬慕。以下將先畫後書,依次 說明。
繪畫中的孔子 由於孔子的地位崇高,藉著歷代所保留下來的相關記載, 讓我們知道遠古時代,中國即有圖繪聖賢肖像的傳統。但 孔子的圖繪不僅止於最基本的個人全身、半身肖像,尚有 各種經史故事一類作品。此外,受到儒、釋、道三教融流 的交互影響,孔子的生平事蹟,也被畫成了類似佛傳故事 的「聖蹟圖」;或以長卷、冊頁畫作,或是在書籍中以版 畫等形式流傳。 存世的孔子圖繪,以各種孔子個人肖像與圖文對照的版畫 聖蹟圖最多。並因孔門弟子眾多,書籍中多見孔子率領 門生講學的插圖版畫;各地方志亦常將孔子與重要弟子肖 像,畫在各處學校與廟堂之上,供學子觀看以生孺慕景仰 的〈禮殿圖〉等記載。在選擇情節和取景方面,包括表現 孔子好學不倦的問學態度,與誨人不厭講學行教身影的畫 作,也都相當常見。由於故宮藏品多為單景式孔子像,因 此將聚焦於介紹單景式展件。
◎文獻記載的孔子樣貌 文獻記載的孔子像極多,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是據說出自 唐代畫聖吳道子(約685∼758)手筆的〈先師孔子行教 像〉碑。(圖1)此畫不見記載,風格也與吳道子頗有差 距,卻被中華民國孔孟協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孔子基金會 圖1 傳唐吳道子〈先師孔子行教像〉拓本,碑在山東曲阜 孔廟。圖╱吳誦芬。(非本展展品) 44
2017.8
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 國立故宮博物院∣7/1∼9/28
採信為吳生真蹟,分別在1986和2006年用來繪製頒布「統
孔子長得甚麼樣?一般認為《論語》是由最親近孔子的弟
一孔子像」和「孔子標準像」。這當然不是史上僅見兩起
子們所輯成,書中所述應該最為可信。但《論語》只提到
意圖統一孔子像的事例。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明代,明太
孔子的表情、態度、舉止。例如《論語.學而》,子貢描
祖洪武年間(1368∼1398),官方因認為某些孔子像無法
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及《論語.述而》:「子溫而
展現孔子的偉大人格神態,令新蓋孔廟,皆以牌位取代塑
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等,均未言及五官相貌等特徵。
像;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則更激烈的命令撤 除全國孔子像,以牌位祭祀,是為今日孔廟少見孔子塑像 的原因。
早期論孔子樣貌者,如荀況(約公元前313年∼約前238 年),在《荀子.非相》謂:「仲尼長……仲尼之狀,面 如蒙倛。」說孔子身形偉岸,長相類似趕鬼的面具。唐人
目前已知最早為孔子畫像的文獻記載,是《三國志.倉慈
楊倞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方相
傳》記東漢桓帝時(147∼167)在老子廟壁上畫〈孔子
氏是周禮中的官職。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
像〉,以及《後漢書.蔡邕傳》,靈帝光和元年(178)
戈揚盾為國家驅疫,此一方相氏驅疫的儀式叫大儺,唐朝
「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但均已是孔子
成為為軍禮之一,每年有三次,分別於季春、仲秋、季
謝世後五、六百年的事。
冬。除夕夜逐疫是最隆重的一次。日本奈良時代(710∼ 794)以前,儺從中國傳入日本,叫做追儺式,很多神道教 神社每年除夕和立春均會舉辦。故宮所藏傳宋蘇漢臣〈畫 五瑞圖〉中,聚戲庭中的五位童子,即是戴著假面或塗臉 化妝,進行著以大儺舞為主題的遊戲。大儺原為古代驅邪 習俗,後演變為民間娛樂活動。推測該圖右下角手執笏板 者,所戴面具即為蒙倛。楊倞對荀子「面如蒙倛」的解釋 「其首蒙茸然」,或許即為後世孔子像皆鬚髯豐茂,闊面 濃眉的特徵所據。 莊周(約前369年∼約前286年)《莊子.外物》載:「老 萊子之弟子出薪……曰:『有人於彼,修上而趨下,末僂 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 『是丘也。召而來。』」提到孔子的上下身比例、略駝背 的姿勢、有點後貼或後反的耳朵等。西漢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形容孔子樣貌為:「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云……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 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 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 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記錄了孔子的具體身高, 與鄭人對子貢形容孔子的言論。
圖2 〈聖君賢臣全身像冊〉孔子,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ART&COLLECTION
45
專題
Special Report
萬 世 師 表
談台北故宮〈至聖先賢半身像冊〉 文∣藍玉琦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孔門聖賢像﹀
孔門弟子, 道統千秋萬世 儒學薪火相傳 〈至聖先賢半身像〉120人
不論是弟子數「三千」或是菁英門人「七十二」,皆非實 際數字。在記錄孔子言行最直接的著錄《論語》中,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
子姓名著錄者的僅止於27人,但其他先秦典籍所載遠超過
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距今約2500年前,春秋時
此數。《論語.先進第十一》載明經孔子欽點的「四科十
代的中國處於劇烈的社會變革,孔子首開私人講學風氣,
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
為周遊列國14年團長,設教時間達40年之久,有教無類,
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此
桃李天下,其學說思想,對中國千年來的社會影響深遠。
十人也就成為孔門最耳熟能詳的菁英高材生。從孔子所列
〈至聖先賢半身像冊〉其中一開,孔子及顏回, 人物單幅尺寸33.3×24.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52
2017.8
〈至聖先賢半身像冊〉其中一開,曾參及孔伋, 人物單幅尺寸33.3×24.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四科的順序,或也可一窺其心中所重。「德行」為本,居
後。但時間下限為何?南薰殿圖像乾隆帝指示「缺者弗復
首要;「言語」指人際應對時的辭令技巧;「政事」乃政
追補,遠無徵也」,皆為明代以前畫家手筆當無異議;若
治管理之才;以「文學」,六藝學術為末。
以整套冊頁從祀孔子的儒者畫像來看,至順元年董仲舒列
國立故宮博物院「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之〈至聖先 賢半身像〉,即展有孔子和弟子十哲像,依次為:孔子、 顏回、曾參、孔伋、孟軻、閔子騫、冉伯牛、冉雍(仲 弓)、宰予、端木賜(子貢)、冉求(冉有)、仲由(子
入從祀,但畫像卻未在該冊內,不知是否為遺缺?而順帝 至正二十二年(1362),從祀的楊時、李侗、胡安國、蔡 沈、真德秀五人,皆不在此套冊頁內,或可初步推測此年 為繪製時間下限。歷代儒者一方面雖是「以師為貴」,但 也正因為他們而承繼了儒學道統,使之延續。
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至聖先賢半身 像〉出自於清宮「南薰殿」圖像,共60開120像,從孔子 到元代許衡,以先秦孔門弟子為多,可謂歷代儒家群像, 就各幅畫作筆法風格觀,為多人合作所繪。據畫上黃籤題
陪伴至聖先師左右 道統「四配」的形成
識,孔子的封號「大成至聖文宣王」為元武宗大德十一年
南薰殿藏古帝王聖賢圖像,歷經宋、元、明三代而成,具
(1307)所加封,他並在詔書中稱孔子「師表萬世」,清
政權一脈相傳之正統性意涵,清宮所藏含括歷代帝后像和
康熙皇帝則為孔廟大成殿親自題匾「萬世師表」。據顏回
儒家聖賢像二大系統,乃「治統」與「道統」並置,表示
封號「兗國復聖公」、曾參為「郕國宗聖公」、孔伋是
著「治教合一」,「以示帝統相承,道脈斯在」。帝王透
「沂國述聖公」、孟軻乃「鄒國亞聖公」,則可推測繪製
過尊崇與祭祀孔子來鞏固政權,最早可上溯於漢高帝劉邦
時間為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追封孔子各大弟子公爵
「以大牢祠孔子」,他創帝王祭祀孔子之先例;後東漢
〈至聖先賢半身像冊〉其中一開,孟軻及閔子騫, 人物單幅尺寸33.3×24.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ART&COLLECTION
53
專題
Special Report
萬 世 師 表
山東、北京、台南、 台北、沖繩、首爾孔廟巡禮
︿東亞文化圈﹀
文∣王怡文、張筠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紅牆朱瓦下,拜見孔子 孔子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享壽73歲。 在他死後,其政治及教育理念受到中國各朝代君主重視之外,記錄孔子言論的《論語》更成為東亞 地區的儒學經典。公元5世紀前後,《論語》不只傳入百濟國(今朝鮮半島一帶),同時透過百濟 五經博士王仁,來到日本應神天皇的手中。孔廟也隨著《論語》在各地流行,至今海內外孔廟約有 1000多處。本次專題便帶領大家走訪各地孔廟名勝,看看「至聖先師」的魅力。
敬孔之始 山東孔林、孔廟及孔府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逝後葬於魯城北 泗。2000多年的物換星移,舊時「魯國」成為今日山 東,山東省曲阜縣的孔林、孔廟及孔府,名列為世界 文化遺產。 孔林,亦稱「至聖林」,為孔氏家族墓園。原本孔塚 面積僅有一頃大(大約百畝),由於孔家後代人數眾 多,歷代帝王不吝賜祭田、墓田之故,清代時面積 竟已達3000畝之多!其間古木蓊蓊鬱鬱,陪伴名士 聖賢長眠。孔子墓位於孔林中心,墓前先後有兩座石 碑,前者刻明代書法家黃養正所題的「大成至聖文宣 王」;後者隱於明代石碑後方,元代時設立,上為篆 體「至聖墓」。孔子墓旁是其子孔鯉、孫孔伋之墓, 三人墓前有石翁仲及享殿。孔林除了孔子祖孫三代, 亦有清初著名文學家、撰寫《桃花扇》的孔尚任墓, 以及台灣孔家傳人孔德成之父、76代衍聖公孔令貽 墓。 曲阜孔廟、北京故宮及承德避暑山莊,被稱作中國三 大古建築群。孔子逝後一年,其故居及弟子堂屋便
62
2017.8
上 孔林中的孔子墓。攝影 王明玉。 下 曲阜孔廟大成殿。攝影 張筠。
改為祭祀和收藏其生前衣冠琴車書籍之處。今日所見的曲阜孔廟為清 雍正、乾隆年間改建,有等級和皇親貴族相符的九進庭院;南北中軸 線貫穿主殿、左右對稱的建築格局為皇宮規制,極為特殊。依循中軸 線排列,從入孔廟的櫺星門開始,分別是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 同文門、奎文閣、十三御碑亭、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跡 殿。主祀孔子的大成殿氣勢恢弘,「大成」典出《孟子》的「孔子之 謂集大成」。大成殿始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8),曾遭祝融之災, 清雍正時期重建。其九脊重檐和故宮太和殿相同,前檐十根6公尺高的 龍柱雕刻生動。另外在孔廟內可見「魯辟」立碑,傳此地為秦始皇焚 書坑儒時,孔家九代孫私藏經典之處。 孔府與孔廟毗鄰,是孔家歷代「衍聖公」的官署及私邸。自宋仁宗至 和二年(1055)以來,皇帝封孔家嫡系後裔為「衍聖公」,這封號不 斷世襲,直至民國初年的77世孫孔德成。即便歷經文化大革命初期 的「破四舊」,孔林、孔廟及孔府都曾遭紅衛兵破壞,孔府依舊保留 下大批的歷史檔案及文物。根據統計,孔府至少有9000多卷檔案,時 間橫跨明嘉靖十三年(1534)至1948年,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孔府內有乾隆皇帝賜匾,以「六代含飴」讚譽孔家六代和 睦,生活融洽。攝影 張筠。
千字文排序。歷史文物方面,清乾隆皇帝賞賜的「商周十器」,元、 明、清以來的衣冠劍履,皆是國家重要文化資產。(文
張筠)
官方認證 北京孔廟及國子監 熙來攘往的北京雍和宮大街,焚香裊裊,紅 色高牆內的雍和宮成為拜訪此地的遊客的觀 光目標。然在雍和宮的對面,低調門坊、綠 蔭夾道,國子監街自然而然地屏除了外界的 紛擾,保存完整的清代街巷規模,同時也是 北京孔廟及國子監所在之處。 北京地區設置太學及孔廟最早見於遼代,時 為遼上京國子監下屬的南京太學;而北京正 式成立國子監與孔廟是在金代,然建築未能 保存。目前坐落在北京城區東北郊的孔廟及 北京孔廟大成殿。攝影 張筠。
國子監,興建歷史可追溯至元代。元忽必烈
統治時期改金代樞密院為國子監,後在擴建都城一事中便選定現址建國子監及孔廟,於大德六年(1302)正式動工, 大德十年(1304)竣工,並延續至明清時期。
ART&COLLECTION
63
展覽
圖1 1900年無款〈八破橫披〉,設色紙本,紀念William W. Mellins匿名贈品,攝影©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從6月17日至10月19日止,美國波士頓 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世
間
棄
物
舉辦「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China’s 8 Brokens:Puzzles of the Treasured Past)」特展,這是全球文博機構首度 以「八破」為主題舉辦的專門展覽。擁 有大量相關收藏的波士頓美術館,籌畫
筆
之
於
圖
展出40餘件珍稀文物,其中包括32件的 新進藏品,皆為首次呈現於觀眾面前, 另外還有來自美國和亞洲等地的私人 借展佳作,豐富度足以涵蓋這類特殊
波士頓美術館「抱殘守
題材和罕見風格,呈顯它的創作多元 面向。館方主要策展人白鈴安(Nancy Berliner)研究「八破」藝術的時間已超
缺︰中國八破畫」展覽
過25年,此特展不僅具體表現策展人學 術研究的菁華,更希望藉此能吸引大眾 眼光,重新發掘並審視這些曾被世人遺 忘的作品類型,再次探尋它們背後所蘊
文∣林逸欣
88
2017.8
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含的時代精神和社會意義。
〈藝壇新潮〉
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即日起∼10/19
何謂「八破」 根據鄭逸梅、白鈴安和萬青屴等學者的研究指出,「八破」又名「集破」,而 「集」與「吉」同音,富含吉祥寓意。亦可稱為「集錦」、「集珍」、「錦灰 堆」、「什錦屏」或「打翻字紙簍」等,是19世紀中期以降、中國藝壇上所出 現的一種新興創作題材和表現形式(圖1)。通常在畫面中藝術家以極度寫實 的技法,描繪各種表相殘破不堪的文房或物件,例如蠹蟲蛀書的痕跡、破損書 頁、已燒焦的畫作、殘損的法帖以及被撕裂的信箋等,企圖表達世間萬物走向 壞滅、終將如曇花一現的遺存場景。「八破」中的「八」為虛詞泛稱,本身具 有豐富、發達或繁多的隱喻意涵;而「破」字雖然指事物殘壞,卻帶有「否極 泰來」、「破碎自珍」或「碎碎平安」的意味。這些說法無不顯示「八破」藝 術的創作在中國社會的文化脈絡下,畫意題旨隱藏著濃厚的傳統習俗和生活哲 理。 儘管世人初見到「八破」作品時,多會聯想到西方繪畫的錯視畫法(trompe l’oeil)或近代歐美的拼貼樣式(collage),但「八破」這種審美理念和再現模 式,卻根植於中國悠久的視覺創作傳統。譬如早在8世紀時,就有畫家把書法 和繪畫裝裱於同一屏風上。直到14世紀,文獻亦記載錢選(1235∼1303尚在) 曾繪製〈錦灰堆〉圖卷,其題識曰:「世間棄物,余所不棄;筆之於圖,消引 日月。」而發展至17世紀,復古風潮再度興起,不論文人雅士、富商巨賈或平 民百姓,都對金石古董產生興趣。到了19世紀中期,藝術家擺脫常見的山水、 人物和花鳥主題,開始探索「八破」這款以看似不經意的隨興態度,卻使用如 幻逼真的高度寫實手法,把殘缺破損的遺世存珍聚集起來的藝術,並把繪製的 物品散落鋪陳於畫面各處。至此,創作者便從臨摹舊習中蛻變出來,在19世紀 末時開啟變通契機,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繪畫風貌(圖2)。 「八破」藝術自從1949年之後,幾乎湮滅消逝,近年來卻因為得到當代藝術家 與收藏家的矚目而重獲關注。這也促使專家學者開始再次深入了解「八破」的 畫面含義,並探究作品中的視覺謎題,本展即呈現19世紀以來「八破」藝術的 創作發展歷程。除了平面繪畫,與展場內與畫作並置的還有描繪「八破」圖像 的具裝飾性及功用性之器物,如粉彩瓷盤及鼻煙壺等。另外,展覽還著重比較 「八破」和歐美錯視圖樣的視覺性,以及今日中國藝術創作者為復興「八破」 傳統審美旨趣而做出的努力。白鈴安如是說道:「許多八破畫透過展現傳統文 化的斷章殘篇來哀悼過往,但另有一些也充斥著幽默趣味與隱喻訊息。本次展 覽旨在幫助觀者破解這些謎題並獲得啟發。」 圖2 朱緯(1836∼1908之後)1903年作〈宛若游龍〉, 設色紙本,紀念William W. Mellins匿名贈品,攝影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ART&COLLECTION
89
〈花的力量〉
仲夏灣區,綻放 愛 與 和 平 馨 香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 物館「百花爭芳豔: 植物寓意藝術展」 圖∣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 San Francisco)
文∣林逸欣
百花爭芳豔:植物寓意藝術展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即日起∼10/1
1967年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的嬉皮活動──「愛之夏 (Summer of Love)」,以非暴力思想和反物質主義的 理念襲捲全球各地,並影響整個世代。當時參加人士以 佩戴鮮花來宣揚世界和平與人類博愛。為了慶祝「愛之 夏」運動50週年紀念,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於6月23日至10月1日,推出「百花爭芳豔:植 物寓意藝術展(Flower Power)」,以跨越時代隔閡和 地域限制的架構,展現亞洲藝術中豐富的植物意涵(圖 1)。本展匯集傳統繪畫、器物織品和當代裝置藝術等各 類形式創作,探討六種在亞洲環境裡常見的花卉種類,期 冀讓觀眾深入理解東方植物主題的文化象徵,並反思與回
圖1 中國清代 1736∼1795年〈粉 彩百花天球瓶〉, 釉 上 琺 瑯 彩 瓷, 攝影 ©A sia n A r t Museum。
超然卓絕:蓮花 在亞洲國度中,蓮花應該是深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不僅 時常出現在神聖和世俗藝術裡,更是橫跨數個區域文明, 為象徵昇華卓越的重要圖像。從蓮花、蓮葉、蓮藕到蓮子 等,該植物生成的許多部分都與靈性、創造和生育有關。 尤其是透過佛教的教義詮釋和傳播遠揚,蓮花更富含永恆 的精神境界和深刻的宗教寓意,誠如展品中來自西藏的唐 卡繪畫〈白度母〉(圖2)所示。在喜瑪拉雅山區的藏傳 佛教裡,白度母是賜予長壽與智慧的主要本尊,也是觀音 菩薩悲憫有情眾生所流淚幻化的神祇之一。畫面中佛菩薩 和上師,各自端坐於巨大白蓮之上,而中央白度母的左手
應西方現代社會的革命精神。 ART&COLLECTION
93
展覽
圖3 中國清代惲壽平 16 8 8 年作〈夏 荷圖〉,設 色絹本,攝影©Asian Art Museum。 圖2 中國清代1800∼1900年無款唐卡〈白度母〉,設色棉布,攝影©Asian Art Museum。
握持一株三朵蓮花,分別為含苞、半放與全開狀態,即代 表佛、法、僧三寶具足,和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 體現圓滿。
94
優雅出眾:鬱金香和玫瑰 鬱金香和玫瑰流行於西亞和南亞地區,在當地藝文發展中 象徵著教養和優雅之意。無論是陶瓷、繪畫以至於建築領
另外,在東亞儒家傳統裡,蓮花則象徵雅士品德及高尚節
域,裝飾裡經常出現這些花紋樣式。而於皇家庭園或居家
操,受到歷代詩人文士的著述讚頌。特別在北宋著名理學
住宅中,亦可頻繁見到鬱金香和玫瑰被廣泛的種植。這類
家周敦頤(1017∼1073)的〈愛蓮說〉內,曾提及蓮花
精心布置的花園,不僅有著休閒娛樂的實 園,不僅有著休閒娛樂的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際功能,更隱喻或再現世俗的天 喻或再現世俗的天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後,使得
堂。以鬱金香來說,其源 來說,其源
此花有著「君子花」的美稱雅號。在清初六大家之一惲壽
自西亞、中亞和北非 和北非
平(1633∼1690)所繪製的〈夏蓮圖〉(圖3)中,幾株
地帶,在鄂圖曼帝 曼帝
蓮花亭亭玉立地從底部向上展開。數朵雅致紅蓮或含苞、
國(Ottoman,
或全開,傳遞出夏日難得的清新感受。其旁偌大的蓮葉隨
1281∼1924)期
風搖曳,似乎可讓觀畫者感受到一絲涼意拂面襲來。館方
間成為權力和富
還陳列一幅近代水墨名家張大千(1899∼1983)的巨幅潑
裕的象徵。16世 世
墨白蓮,其氣勢雄偉、筆墨縱橫,彷彿凝聚自然靈氣之菁
紀以降,各類文
華,十分傳神的捕捉到物象的瞬間動態感。
物大量運用鬱金香圖 香圖
2017.8
展覽
來 的
自
天 仙
方 工
策展人導賞故宮南院 「南亞美玉特展」 文∣翁宇雯(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2 蒙兀兒帝國〈蚌式盤〉,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98
身為東西經線與南北緯線皆橫跨逾60度之廣袤疆域的主人
坦」的花葉紋玉盤,從此清高宗特別鍾情該地區的玉器,
公,清代帝王乾隆(1711∼1799,在位期間1735∼1796)
讚譽「印度良工夥」,且「非中土玉工所能彷彿也」。
是天之驕子、自稱十全老人。他擁有搜羅天下最名貴書畫
由於「痕都斯坦玉器」在清宮掀起了熱潮,駐回部大臣與
古董的權力,同時間還有絡繹不絕貢入的奇珍異寶,而全
維吾爾族領袖們遂搜羅更多異域玉器以討皇帝歡心;根據
國技術最上乘的造辦處與御窯廠也戮力為他服務。對這樣
紀錄可知,最晚到嘉慶二十二年(1817),還有玉器從回
一位幾乎擁有全世界的皇帝而言,還有什麼能令他它驚奇
部貢入。然而,許多作品當年一進貢就被裝入小布套,收
且醉心不已呢?
入乾清宮東側的端凝殿北小屋,無緣見聖上一面;那些有
乾隆三十三年(1768),距平定準噶爾已過九年餘。這段
幸能入皇帝之眼的,清高宗幾乎是以男子對心儀女子的熱
期間清廷以征服地新疆為據點,將和闐玉料與西域珍稀源
情,對特別愛慕者表達種種禮遇;他親自考證作品產地、
源不斷地貢入紫禁城,不只造就了中國自漢代以來的第二
賦詩歌詠、賜與錦匣、錦袱或刻字泥金的木盒保護;喜歡
次玉器創作高峰,也豐盈了清代國庫之藏。此年駐回部大
到了極致,便命玉工將自己所寫的「御製詩」刻在作品表
臣旌額里(?∼1777)呈貢了一對來自印度北部「痕都斯
面。
2017.8
〈南亞美玉I〉
來自天方的仙工—南亞美玉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即日起∼2018/7/29
當時從中亞運至東亞的「伊斯蘭玉器」群中,不僅僅是印
於印度北部。開國的第一個世紀,君王巴伯爾(Baber,
度製品,還有中亞、西亞至東歐等地的玉器。由於這些玉
1483∼1530)、胡馬雍(Humayun,1508∼1556)與阿
器往往從各地集散於葉爾羌與喀什噶爾(皆位於今新疆維
克巴(Akbar,1556∼1605)奠定了帝國強盛的基礎。
吾爾自治區內),再輾轉入京,產地來源已模糊難辨,清
繼任者賈汗吉(Jahangir,1605∼1627)與沙加罕(Shah
高宗也以為凡有花葉紋的皆來自痕都斯坦。近幾年透過
Jahan,1627∼1658)父子喜愛藝術,大興石雕建設,從歐
故宮前輩學者的研究,已可分辨出不同產地的玉器;而這
洲、伊朗等地招聘工匠,促進了境內多元藝術的融合與進
也讓人發現,大多數乾隆皇帝為其賦詩、讚詠的伊斯蘭玉
步,也成就了玉器技藝的高峰。
器,往往都是地理意義上真正的「痕都斯坦」玉器——蒙 兀兒帝國(1526∼1858)盛期所製、集中於17世紀上半葉 的精美玉器。由於乾隆御製詩中常以「痕都斯坦」、「印 度」、「月邦」、「天方」等名詞指稱該地,並交互使 用,且其中至少有六處提及「天方」所產玉器品質精良。 此外,也許是大臣傳遞有誤,讓乾隆皇帝錯認這批玉器並 非如中國技術「以沙石錯」,而是不可思議地以「水」磨 成,還賦詩歌詠「天方出水磨」,稱其「工鬼更工仙」。 是故,在乾隆眼中,這批蒙兀兒帝國玉器就是「來自天方 的仙工」。 國立故宮博物院既以清宮舊藏為收藏基石,南部院區又以 亞洲藝術文化為主軸,那麼,這些真正受到帝王青睞、賞 玩,甚至部分奉於華夏文物之上的蒙兀兒玉器,於南部院 區展出可說是別具深意。本次特展以乾隆摯愛的蒙兀兒玉 器為主,分別規劃「蒙兀兒帝國—千姿百態」與「大清 帝國—乾隆寶愛」兩單元,展出蒙兀兒宮廷使用與刻有乾 隆御製詩的蒙兀兒玉器;第三單元則對比展出印度土邦製 作的「非典型蒙兀兒風格玉器」。期待這142組件精美玉 器,能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數百年前風靡南亞與中國 宮廷的極奢、極美之風華。
蒙兀兒帝國—千姿百態 16世紀初,突厥與蒙古的後裔創建了蒙兀兒帝國,並定都
圖1 故宮南院「來自天方的仙工—南亞美玉特展」展覽海報。
ART&COLLECTION
99
展覽
錯 彩 鏤 金 的 工
藝
極
致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 物館舉 舉 圖1 商代晚期至西周 早期〈金項飾〉,通長 29公分、最寬3.9公分、 高12公分,1984年華縣 大明鄉大明村出土。
辦「陝西珍藏中國古 代金銀器」特展導覽
文∣童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 圖∣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展於6月24日至9 展於6月24日至9
科技檢測和模擬實驗,對中國古代錘揲、鏨刻、鑄造、鎏 科技檢
月24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本次展覽由陝西省文
金、錯 金、錯金銀、珠化、金絲技術、點翠等幾種主要的黃金工
物局、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與香港中
藝深入考察。最具特色的是通過梳理文獻設計古代工藝的
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共同舉辦,陝西省文物保護
復原實驗,並結合科學檢測印證這些工藝方法。
研究院及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周大福珠寶集團
作為為期三年研究的成果之一,展覽著眼於講述中國古代
有限公司獨家贊助。展品遴選自陝西省22間文博機構珍藏
黃金工藝的歷史。透過展品,力圖展現黃金工藝的發展歷
的60件(套)中國古代金銀器,時代以西周至唐代為主,
程:依照時間脈絡,敘述黃金由西方傳入、中國如何吸收
兼顧宋元明清。內容涵蓋了陝西境內重要的金銀器考古發
融會其製作技術,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工藝。總括而言歸
現,包括東周時期的韓城芮國貴族墓地、寶雞益門村2號
納成四個單元:「西風東漸分鍱鑄,一統天下盡錯鎏。花
墓、鳳翔秦都雍城遺址和唐代的法門寺地宮等。
舞大唐金粟鈿,翠縷風華覓源流。」
此次展覽緣起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陝西省文物保護研
西風東漸分鍱鑄
究院、香港康樂文化署文物修復辦事處及周大福大師工作
122
「鍱」代表「錘鍱與鏨刻」,「鑄」即是「鑄造」。錘鍱是
室在2014年開始的「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研究專項。這個
最基本的黃金工藝。錘,即是錘打、鍛打。黃金質軟,容易
專項首次採用跨學科研究方法,結合藝術史、考古學、
錘鍛成各種形狀。鍱,是將金屬錘打成薄片。錘鍱成器後又
2017.8
〈黃金工藝〉
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 錯彩鏤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6/24∼9/24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 (開放時間∣週一至三、五、六:上午10時∼下午5時;週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5時) (開放時間∣週一至三、五、六 ◎展覽期間舉辦公眾導賞團、親子工作坊 坊,邀 ◎展覽期間舉辦公眾導賞團、親子工作坊,邀請知名學者公開講座,亦會免費派發導覽手 冊,讓觀眾更容易理解重點展品及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的發展歷程。 冊,讓觀眾更容易理解重點展品及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的發展 圖2 春秋晚期〈嵌綠松石蟠虺紋金柄 鐵劍〉,通長35.2公分、柄長12.8公分, 1992年寶雞益門村2號墓出土。
圖3 秦〈錯金銀管箍〉,通長13.95公 分、徑2.6∼2.7公分,1980年西安臨潼 區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
可加刻紋飾,稱之為鏨刻。鑄造,則是指將金加熱成液態 稱之為鏨刻。鑄造,則是指將金加熱成液態
各種紋飾的技術。「鎏」則是
後倒入預先製備的空腔範具中,待其冷卻凝固成器。 具中,待其冷卻凝固成器。
「鎏金」,即金汞劑火鎏金法,
西方使用黃金的歷史悠久。西亞、地中海沿岸地區不但最 岸地區不但最 早出現大批金器,其精湛的工藝亦較早成熟。在公元前約 約 1500年後,透過歐亞草原上的文化交流,黃金逐漸傳入中 國。一方面,這自然影響了本地居民的固有習性:中原傳
即將金、汞混合成金汞劑後塗抹 在器物上,加熱令汞蒸發。兩者 均是使黃金依附在器物表面的黃 金附飾工藝。
統的主要飾品為玉石,自此也開始使用黃金作飾品;而另
東周以來,黃金在社會文化中的
一方面,對這種新風也並非通盤接受:主要體現在西方的
地位逐漸確立。而到了秦漢,隨
金器通常直接錘鍱打造;而周朝,尤其是秦國,則往往為
著統一帝國的建立,金的使用更
澆鑄而成。這無疑與中原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有關。
為廣泛和普遍。然而,使用純金
展品中一件1984年出土於華縣大明鄉大明村的〈金項飾〉 就是先秦時期錘鍱工藝的代表(圖1):大塊打造的金片體 現出黃金優異的延展性能。這種金片飾在公元前1000年間 流行於包括中國北部在內的歐亞草原。從一些墓葬中可見 其多佩戴於胸、頸處,被認為是展現貴族身分的飾品。
製器較為耗費原料,為滿足各界 需求,以金附飾的技術得到了長 足的發展。錯金銀和鎏金即是在 這種背景下發展出的兩種工藝。 它使得黃金可以一種更為經濟便 捷的方式嵌、附於各種物料的器
而另外一件1992年寶雞益門村2號墓出土的〈嵌綠松石蟠虺
物之上。從戰國到秦漢,小至車馬器、帶鉤,大至器皿、裝
紋金柄鐵劍〉,則是應用了鑄造工藝的精品(圖2)。通常
飾部件,錯金銀和鎏金裝飾均有涉獵,體現了黃金進入到帝
而言,便於近身肉搏的直刃短劍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但
國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品劍柄的蟠虺紋則為中原樣式,故可謂是中原與北方文 化交流的產物。從鑄造工藝上說,劍柄正反面紋飾完全一 致,應是同一模具下翻出兩面紋飾範。劍首、劍格紋飾均 左右對稱;蟠虺、聯珠紋等不斷重複,體現了東周鑄造業 紋飾單元化的特點。從綠松石脫落部位中的鑄造收縮痕跡 來看,鑄成後劍柄表面還經過了大量打磨。
1980年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的一件陪葬車馬 管箍,可見此時錯金銀工藝的精妙(圖3)。這種管箍原 應用於馬車的傘蓋桿上,有學者認為是為便於裝卸車蓋而 設。戰國到漢代,這個配件在車器中受到相當的重視,時 有繁複的錯金銀裝飾。 1996年西安未央區尤家莊20號墓出土的〈銅鎏金嵌蚌殼帶
一統天下盡錯鎏
鉤〉則體現了鎏金工藝優點:可以簡便地將黃金通體附飾
「錯」是「錯金銀」,即將金銀絲、片鑲嵌入器物中形成
於器物表面。如此體積的帶鉤若用純金製作,除了成本不
ART&COLLECTION
123
展覽
〈新展預告〉
1 8 歲 的 畫 神 北宋王希孟與他的 〈 千 里 江 山 圖 〉 文.圖∣廖堯震
曾經親眼目睹〈千里江山圖〉的觀者,必然會對這件恢弘
除了高度的寫實技巧,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也傳達了某
壯麗、色彩斑斕的青綠山水深感著迷!這幅作品尺幅幾
些微妙的政治訊息。據學者考證,此畫所描繪的內容,應
近12公尺長、半公尺高,幾乎是舉世聞名的張擇端〈清明
該是江南湖光山色及人文景觀,其中最為醒目者,莫過於
上河圖〉長卷之兩倍,全畫以濃重的礦物顏料繪成,較這
畫卷前半段出現的一座木構長橋。此橋中央有一座兩層樓
時期留下來的任何青綠山水顏色都要鮮豔,只見畫中峰巒
高的亭閣,倘由其外觀判斷,應該就是位在蘇州南面吳江
起伏、綿延千里;山間點綴著高崖飛瀑、屋宇及水榭、樓
中、建於慶曆八年(1048)的利往橋和垂虹亭。這座巨大
臺;並有水車和橋樑依地勢而建,湖上則有漁舟、遊船蕩
的長橋屢見於宋代的文獻中,不僅士大夫蘇舜欽、王安石
曳其間,水天相接,突顯江河浩渺無盡之意。
都曾為之歌詠,大書法家米芾的傳世墨蹟〈蜀素帖〉中亦
此畫雖無作者名款,但緊接在畫卷之後,有徽宗寵臣蔡京
曾提到過垂虹亭。
的題跋,說明了此畫乃是徽宗於政和三年(1113)4月8日
王希孟在畫中精準寫實地描繪利往橋和垂虹亭,不僅忠實
所賜與他的禮物,畫家的名字叫做「希孟」,18歲即被
記錄北宋在工程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同時也反映中晚唐以
召入宮廷,獲得徽宗親授畫法,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完成這
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的現象。到了北宋末年,江南的藝術
件鉅作。在蔡京的題跋之後,還有一段元代溥光和尚的贊
文化隨著經濟的繁榮,逐漸受到士大夫高度的評價,甚
語,說道:自己從15歲初次觀賞這幅畫至今,已看過近百
至宮廷中亦莫不流行「江南風」,而江南景致在當時也成
回,但每次展卷仍有新的感受,因為這件作品設色鮮明,
為最富詩意、最適合「入畫」的題材。王希孟以寫實的技
布置巧妙,即便宋代一流的青綠山水畫家王詵、趙伯駒都
法,逼真地呈現這一片色彩絢麗、有如仙境般的江南風
無法與之媲美,誠可謂「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
光,遂成為徽宗治下大好山河的代表,讓皇帝和他的臣子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雖然借用了唐代李思訓青綠山水的
們相信自己的王朝將如繪畫般地真實美好,垂世不朽!
畫風,卻又超越了唐宋以降所有青綠山水大師的成就。一
編按:北京故宮9月起將舉辦「青山綠水」展覽,屆時王
方面此圖採鳥瞰視角來描繪景物,並藉山勢隨溪谷路徑之
希孟〈千里江山圖〉將再次與公眾見面。本刊配合該展,
迂迴曲折,製造出「深遠」的效果,不僅空間層次清晰,
將自9月號以連載方式介紹北京故宮收藏的青綠山水名
遠近距離的處理更是令人信服。再者,全畫雖使用重彩設
品,以饗藝術愛好者。
色的畫法,但在石青、石綠等顏色之外,還以赭石來渲染 山腳、天色,並以江南董源、巨然獨有的「長披麻皴」線 條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體、明暗效果格外寫實生動。
參考文章與延伸閱讀: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中的北宋建築〉,《故宮博 物院院刊》,1979:2,頁50∼61。楊新〈關於《千里江山圖》〉,《故宮博物院院 刊》,1979:2,頁62∼63。廖堯震〈五千年才有一個王希孟:18歲的謎樣畫神及其 曠世鉅作《千里江山圖》〉,《典藏古美術》206期,2009:11,頁158∼161。
ART&COLLECTION
129
特寫
知名篆刻家陳宏勉。
欠缺舞台,台灣 書畫篆刻藝術能 量凍結
在今日我們看來是古代藝術的歷朝歷代書畫文 物,在其各自的時代其實都是他們的當代藝術, 當時的作者、作品與相關活動事例之紀錄,得以 幸運流傳至今,我們也才有辦法知道今日是如何 得以成為今日。然而現代化教育的專業分科及全 盤西化所培養出的人才與思維,進一步導致台灣 藝術生態跟著質變,在僅關注中國古代與當代藝 術兩個面向的台灣,從事傳統藝術創作的書畫篆
篆刻家陳宏勉 談台灣傳統藝術生態的 今與昔
鄭又嘉 圖∣林煥盛
刻家們,成為了失落的一群,而這群藝術家身影 的消失,卻正是造成現今傳統藝術文化嚴重式微 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一現象非常值得我們關注與 了解。 曾任多屆全國美展、全省美展評審委員,台北市
文.攝影∣鄭又嘉
130
2017.8
〈藝境變動〉
立美術館、台灣省立美術館(今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 稱國美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及審查委員,國父紀念 館展覽諮詢委員,各地方縣市美展評審委員、各項公私立
故宮少互動,史博缺空間 陳宏勉指出以西化為現代化的觀念下,對藝術教育的重大 影響:「不要以為國民政府遷台帶來的就是中華文化,所
甚至兩岸的書法篆刻比賽評審,參與組織篆刻社團並創造
有藝術教育根本就不是中華文化,我們所有的制度典章,
展出平台、長期默默推動書法篆刻藝術的知名篆刻家陳宏
包括整個教育結構與內容,全部是留學生帶回來設計的。
勉,對上述環境生態的轉變感受特別深刻,應本刊邀請,
事實上,這個設計大部分是否定傳統的東西、架構,所以
提出他親身經歷並深入觀察到的環境變遷,及隨之而來所
你對梵谷的認識,都還比不管是台灣的這些書畫家、或者
造成的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是中國的書畫家要更熟悉。關鍵人物主要是清末公費留學 的這批菁英中的菁英,他們回來可以當官,像胡適就到北
公部門與媒體,早期兩大推手
大去了,都到最重要的學校或政府機關去當領導者。基本 上,整個民國所有的典章制度,就是採用西方的模式。」
「台灣傳統書畫篆刻家缺乏舞台,是世代性的轉變所造成 的。以前展覽空間較小、也沒那麼具多元性,項目沒那麼
在推廣傳統藝術時,陳宏勉指出國立故宮博物院和國立歷
多,能辦展覽的也只有幾個地方,層級最高的就是國立歷
史博物館各自遭遇的問題:「國民政府雖然是把故宮搬過
史博物館,然後是省立博物館(現為國立台灣博物館)一
來了,但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它收藏的是寶物沒
樓右邊展廳,大部分是這兩個地方。以台北來說,還有位 在南海路的美國新聞處(現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國軍 英雄館二樓,然後是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和國立台灣科學 教育館舊址(現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 藝設計分館),再者就是正中書局,最早在1970年前後是 這種狀態」,陳宏勉細數早期的展覽空間。
錯,但問題是這些寶物跟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好像沒有什麼 關係,在教育的過程中是看不到的,但你還可以看到梵 谷,反而故宮收藏的傳統藝術沒有進入基礎教育,故宮也 很少跟台灣的藝術家、收藏家等傳統藝術領域的人互動。 如果從文化館舍來說,歷史博物館光是在繪畫方面,台灣 重要人物的作品收藏應該相當豐富,更何況還加上其他項 目,擁有這麼豐富的館藏,應該要給史博館一個好的空間
早期公部門與媒體是藝術家的兩大推手,陳宏勉指出:
才是。像是利用還沒成為文創園區之前的松菸、或蓋個像
「舉辦什麼展覽,史博館由館長決定,省博館基本上還是
美國MOMA那麼大的館舍給史博館使用都可以,因為這不
要去申請;史博館只有兩個廳可以用,而要展出的書畫家
只是一個門面,也是一個政府給所有世代去到那個空間,
很多,所以展覽換檔很快,基本是兩星期,有的展出時間
不管是去緬懷、去認識歷史都好,而且還可以從各種不同
可能更短,但是氣氛很好。以前書畫家要成名,幾乎都是 公部門帶出來的,另外就是當時的媒體,當時兩者的影響 力很大。媒體很集中,就是《中國時報》、《聯合報》和 《中央日報》,他們的藝文版等於是替台灣打開視野的管
的專題來進行策展,事實上題材是做不完的,如果以歷史 的角度去策展,碰撞面會非常豐富,只要有碰到文化性的 題材都可以做;不然這些作品進去博物館之後,大概就不 見天日了。」
道。像龍門、阿波羅等畫廊是1976年以後的事情,台灣書 畫買賣的風氣相當早,是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帶過來的,
美術館全面當代化,多元變一元
當時一些企業、商業界比較有素養。」
陳宏勉認為,台灣欠缺以現代藝術為定位的美術館是一
ART&COLLECTION
131
鑑賞
1999年8月,登封市城關鎮黑 山溝一村民挖地窖時發現一座 古墓,私自進入墓室將器物取 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聞 訊後清理該墓,發現墓室鋪作 (斗栱)極其複雜,壁畫尤為 精美,在1980、1990年代發現 的鄭州地區宋代壁畫墓中首屈 一指,與2010年發現的登封唐 莊宋代壁畫墓相比也有獨到之 處。故以壁畫為主介紹其內 容,以饗讀者。
概況 墓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坐北朝 南,由墓道、墓門、甬道、墓 室四部分組成。墓道位於甬道 南,長方形,階梯式。墓門位 於甬道之北,上部為門樓,已 毀,下部為一門洞,立頰繪有 壁畫,亦毀。甬道位於墓室南 壁正中,拱頂,兩壁塗抹白 灰,未見壁畫。墓室八邊形, 青磚鋪地,北部放三具人骨, 已被村民擾亂。墓室分為上、 中、下三部分:下部八個抹角 倚柱將墓壁分成八個壁面,南 壁為甬道,北壁設假門,東南 壁、東壁、東北壁、西北壁、
生活的甜蜜
西壁、西南壁繪壁畫;中部柱 頭上設八個轉角鋪作,上繪彩 畫,異常華麗;上部為幾何圖
登封黑山溝 宋代壁畫墓賞析
樣的藻井,其下有八個梯形界 面,繪升仙圖(圖1)。該墓 比唐莊壁畫墓大得多,在登封 宋代壁畫墓中屬大型之列。
文.圖│郝紅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賈方舟(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
壁畫 壁畫分為下部人物壁畫,中部
圖3
136
2017.8
東北壁育兒圖。
〈宋代人物畫〉
圖2
北壁假門壁畫。
圖4
東北壁育兒圖(局部)。
鋪作壁畫及栱間壁的行孝圖,上部藻井及升仙圖。依次介
東北壁育兒圖:上懸赭、淡青幔帳。帳下繪兩年輕婦人,
紹。
外著褙子、團領中單,束抹胸,均手抱一幼童逗玩。右側 婦人,頭梳包髻,插步搖,戴耳環、手鐲,短粗眉,胖
◎下部壁畫
臉,瞇眼,尖鼻,小口,著淡青色褙子、紅
北壁假門壁畫:假門遭村民挖掘,是否繪有婦人啟門圖不
下著紅色百褶裙,足穿黑色雲頭履,坐於搭腦兩端卷起的
得而知。假門立頰、門額繪靛青卷雲紋。假門之上,高懸
靠背椅上,左手抱孩童,右手持點心遞與對面的孩子。
黃色捲簾,簾上飾疊勝,垂兩赭色同心結。簾上有赭色與
懷中孩童額頂、腦後留髮,戴項圈、手鐲,穿交領紅 白
淡綠色橫帳(圖2)。
袍,內著紅花白褲,足著白鞋,雙手捧一鮮桃。對面立一
、紅抹胸,
婦人,梳高髻,插步搖,戴耳環,臉形略瘦,鼻矮嘴小, 著淡赭色褙子、淡青
,雙手捧一紅花白巾,正欲披在孩
童身上,孩童衣飾同前童,頭頂留髮,似站在櫥上,伸手 去接對面婦人手中的點心。櫥,直腿、直棖,均雕線腳, 腿高出櫥面,側面飾壼門式牙條,有鎖。櫥上蹲一虎紋斑 貓,頸繫紅帶,口銜黃雀(圖3、4)。此圖由於人、物眾 多,畫工繁瑣,雖然行筆不是特別細緻,但人物交流的舉 止神情大致描繪出來了。 東壁侍寢圖:上懸赭、淡青幔帳,中垂一淡青同心結。帳 下正中繪一羅漢床,床圍上繪有群山,床沿、直足、直 棖、矮老均剔出線腳,床上方垂掛一淡青色蝶花蚊帳,床 前一侍女。侍女梳雙垂髻,紮紅頭繩,著淡青色褙子、紅 圖1
黑山溝壁畫墓平剖圖。
ART&COLLECTION
137
拍賣
暴利時代結束,市場趨於平實與平常 蘇富比:編號12清乾隆〈御題和闐白玉 桃鶴如意〉,成交價150萬7500歐元。 文︱游智淵
圖︱佳士得、蘇富比
巴黎春拍已於6月下旬順利結束,由於整體拍品質量較上
外,碧玉也能取得如此好
一季更加衰減,缺乏重量級拍品,故而總成交金額較上一
成績,顯示購藏價值較之
季明顯衰退。佳士得總成交金額716萬450歐元,件數成交
前更加多元。
率82%,金額成交率94%;蘇富比總成交金額827萬9313 歐元,件數成交率71%,金額成交率93%。由於市場流動 性變差,買家出價更加保守,同類物件成交價較上一季減 少一半,市場趨於理性,然而件數和金額成交率仍高,市 場購買力仍在,顯示一般性的收藏繼續存在,而許多過去 不易售出的拍品多能拍出,反應新買家持續進場的現象。 可以說暴利市場即將結束,入市態度更加平實與平常。
玉器之外,家具為此季另 一亮點,佳士得推出十 件,成交九件,表現突出 者為編號42的19世紀清 〈紫檀嵌楠木花鳥紋十二 扇屏風〉,以預估低標約 五倍的60萬2500歐元成
此季焦點落在蘇富比「吉雅伉儷御製玉器珍藏」,推出11
交;編號51的18至19世紀〈黃花梨燈掛椅一對〉,也以約
件拍品,成交十件,多數拍品皆以高出預估價數倍成交,
預估低標五倍的50萬6500歐元售出。然中國古代硬木家具
再次印證收藏專拍的吸引力。放入此專拍來自另一法國私
此一市場長銷項目,於今年起遭遇不利市場因素,即於去
人舊藏的編號12清乾隆〈御題和闐白玉桃鶴如意〉,以
年(2016)10月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
白玉質地加上乾隆御題詩的加持,拍出預估低標約7.5倍
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7次締約方大會上將整個
的150萬7500歐元高價,拔得此季頭籌,得主為香港藏家
黃檀屬列入瀕危管制的項目,故而黃花梨等紅木類家具都
暨古董商張宗憲。居此季第二高價者為此專拍編號6清乾
受到國際管制,將影響此類家具於國際市場的流通。
隆〈碧玉雕老子出關圖插屏〉,也以約預估低標約七倍 的108萬7500歐元由張宗憲得標。居此季第三高價者為此 專拍編號9清康熙至乾隆〈碧玉雕五老圖筆筒〉,以預估 低標約2.5倍的75萬1500歐元拍出。在市場喜愛的白玉之
向來為巴黎拍場主要項目的佛像,此季亦為數不少,然因 市場趨於理性,成交表現並不突出。其它成交表現較突 出者有蘇富比編號122清乾隆〈剔紅釋迦牟尼佛說法圖經 匣〉,以預估 低標近四倍的 57萬1500歐元 拍出;編號141 的16世紀晚明 〈掐絲琺瑯瑞 獅戲球圖藏草 瓶〉,以約預 估低標約15倍 多的46萬3500
佳士得:編號42的19世紀清〈紫檀嵌楠木花鳥紋十二扇屏風〉,成交價60萬2500歐元。
146
2017.8
歐元成交。
拍賣
「一山一牛四皇帝」創拍賣奇跡 中國嘉德2017春拍29.39億元人民幣完美落幕 文︱廖堯震、王芷岩
圖︱中國嘉德
6月上旬,北京保利、匡時國際兩大巨頭方於北京首輪春
舉辦了14場拍賣,從最初的頂級高價拍品,到今天內容
季拍賣會分別繳出人民幣24億元及13.3億元的成績(以下
愈來愈豐富多元,早已成為業內的風向標。2011年度大觀
幣值皆為人民幣)。至於一向率先舉槌的中國嘉德則因
之夜兩季拍賣均取得了超過10億元的成交額,中間經過了
受到「一帶一路」會議之影響而延至6月底開拍,然此姍
2012至2015年的深度調整期,成交額都在5億∼6億元上下
姍來遲的春拍之結果卻令人相當振奮:除了其總成交額
浮動,到2016年春拍數量較往年增加了20%,單場成交
29.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4%,備受矚目的「大觀─
額突破至11.14億元,同年秋拍的成交額也來到9.29億元。
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亦於5小時狂掃16.66億元,創下
2017年春拍「大觀之夜」16.66億的成交額,不僅超出去
亞洲拍賣史上成交額最高專場的紀錄;另外,本季春拍也
年同期達50%之多,同時單場三件拍品破億元、五件拍品
有三件拍品突破億元大關、六件拍品成交價逾5000萬元,
超過5000萬元,在中國嘉德拍賣史上留下傲人的新頁。
此番成績對近年低迷的中國藝術市場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
大觀近現代書畫專場成交額11.52億元,黃賓虹一 舉奪冠
2017年中國嘉德春拍於6月19日正式開跑,本季「大觀─
「大觀之夜」近現代書畫專場本次共上拍104件,拍品中
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簡稱「大觀之夜」)共推出104件
雖以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的三幅巨作最引人關注,但
近現代書畫精品以及36件古代書畫佳作,成交率達81%,
其他拍品實力亦不容小覷。本專場從書法作品起拍,14件
總成交額為16.66億元。其中,超過億元的作品有三件,
書法和信劄除了梁啟超〈致周希哲函〉未達到最低估價流
分別為黃賓虹〈黃山湯口〉、潘天壽〈耕罷〉和宋高宗等
拍,其餘全部成交。近現代繪畫拍品則從林風眠〈讀書仕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超過千萬元成交
女〉開始,至李可染〈雄關漫道〉以7650萬元成交,達到
的拍品也有24件。另外,黃賓虹〈黃山湯口〉成交價3.45
一個小高潮。隨後張大千多幅拍品先後舉槌,除〈仿石
億元、沈曾植〈行書七言聯〉成交價598萬元、唐岱〈仿
溪山水〉流拍,其餘全部成交,其中〈魚籃觀音〉以2530
關仝溪山雪霽圖〉成交價3450萬元、趙之謙〈異魚圖〉成
萬元成交。拍前備受矚目的徐悲鴻專題除了〈貓石圖〉
交價2530萬元,都打破了畫家個人作品成交紀錄,成績相
流拍,其餘全部成交,其中過千萬元作品有四件,分別
當亮眼。
為〈喜氣〉以1782.5萬元成交、〈躍進〉以2357.5萬元成 交、〈乾坤崢嶸〉以1840萬元成交、〈蜀婦汲水圖〉以
中國嘉德「大觀之夜」從2011年開始至今的七年時間裡,
148
2017.8
考古紀事 Archaeology 2017 文︱劉榕峻
01
圖︱編輯部
陝西富平李道堅墓考古
袍,衣色各異,足蹬烏
山水六屏風壁畫 或為迄今年代最早的唐代山水畫
皮靴或平頭履,神情專
近年考古團隊發掘於1990年代發現的陝西富平新莊村的唐李道 堅墓,並獲取了墓葬考古的重要資料,尤其是確認墓主身分為 李道堅,對於該墓的壁畫研究有著極重要的意義。目前學者專 家指出,此墓中的山水屏風畫或為迄今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唐代 山水畫,對於早期繪畫史研究和絲路文化交流等,均具有重要 意義,備受矚目。
注地演奏音樂,所用樂 器包括了箜篌、琵琶、 拍板、長笛、豎笛、排 簫與銅鈸等。中間的舞 女,翩然揮動長袖,身 姿曼妙,右側立侍女二 名,皆拱手,著大袖襦 裙。北壁東側繪有「仙
墓室中多為屏風畫,包括一幅六扇屏風和三幅立屏,是此墓最
鶴圖」,為客廳之屏
重要的特色。主題包含山水、人物、畜獸和禽鳥等,似有畫科
風,畫兩隻仙鶴相向而
分類概念。多位藝術史與考古專家7月初特別前往考古現場研
立,一隻閒庭信步,
究,專家多認為該墓壁畫線條流暢、準確且細膩,是同時代壁
一隻輕拍雙翅,姿態
畫的精品。尤其該墓中西壁與棺床處所繪的山水畫,諸如其形
優雅。南壁繪「臥獅
式各異的獨峰與雲氣,不同筆法的線描、於暈染敷淡彩淡墨等
圖」,繪一雄獅臥於邊
技法,以及使用界尺描畫屏風輪廓線等特點,無不對研究早期
緣有垂索和飾聯珠紋的
山水畫意義重大。
圓形氈毯上,回首張口露齒,雙目圓睜,作咆嘯狀,形象凶悍
2015年出土的唐代韓休墓北壁山水畫,是目前已知唐代墓葬中
威猛。
畫幅最大、最完整的獨屏山水畫,亦為中國早期山水畫史重建
北壁西側繪有「牽牛圖」,巧合的是所畫牛隻與傳世品唐代韓
與研究的重要標準作品,近年已在學界引起研討熱潮。韓休歿
滉〈五牛圖〉(北京故宮藏)所描繪的牛隻形態相當神似。牽
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可作為壁畫重要的年代參考下
牛人頸戴項圈,並有手釧和腳釧,上身斜掛帛帶,下著輕薄短
限。而陝西富平的李道堅墓則可根據墓主墓誌的記載,得知他
褲,膚色黝黑,相貌和裝束皆似外族人,有人認為這是西北少
卒歿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其年代比韓休稍早兩年,研究人
數民族的力士,也有人推測這是唐宋時期來自南洋或東南亞的
員則認為,李道堅墓的這組山水屏風畫,或許是迄今所發現年
所謂「崑崙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韓休墓在南壁和北
代最早的唐代山水畫。
壁分別繪製的是朱雀和玄武(即四神:左青龍、右白虎、南朱
除了山水畫,李道堅墓的墓內東壁繪製了一幅樂舞場景,此組 樂舞人物共有十人,樂伎七人參差前後,盤坐於長方形氈毯 上。他們面部豐腴,嘴唇圓潤,佩戴黑色長腳襆,身著團領長
上 樂舞圖。
下 牽牛圖。
雀、北玄武),李道堅墓卻分別繪製了臥獅和犍牛,打破了古 代傳統對墓葬方位的界定。 該墓位於陝西富平縣呂村鄉新莊村,1990年代被盜,當時富平 縣文物工作人員井增利曾搶拍墓室的壁畫照片並對外發表,引 發藝術史與美術考古界的高度關注。由於諸多因素限制,直到 2016年8月,陝西考古研究院始對墓葬搶救發掘,讓這批精美 壁畫重見天日,並確認了墓主身分和墓葬年代,對墓葬建造方 式也有了一定認識。 根據墓主墓誌記載,李道堅是開國皇帝李淵唐高祖曾孫,與唐 中宗、唐睿宗同輩,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伯輩。李道堅祖父李 靈夔,因參與越王李貞起兵事洩,被武則天流放後自殺。其父 李藹卻投靠了武則天,雖然因揭發有功暫免一死,但最終還是
山水屏風壁畫。
158
2017.8
死於武則天在位期間對李唐皇室成員的殺戮之中。史書記載李
道堅「方嚴有禮法」,曾先後在果、隴、吉、冀、洺、汾與滄
的圖像兼具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和查士丁尼一世兩種金幣版型風
等七州擔任刺史,開元年間,被授予汴州刺史、河南道採訪使
格,目前尚無可供比對的資料,初步判斷可能是一種流行時間
職務。
較短的過渡類型或其他地區的仿製品。
02
陝西發現西魏貴族墓葬 出土東羅馬、波斯錢幣 見證絲路經商貿易
迄今為止,中國境內出土東羅馬金幣與薩珊波斯銀幣的地點, 多集中於絲綢之路沿線或中原地區城市,時代多半為北周、乃 至隋唐時期,較早的包括河北磁縣發掘的茹茹公主墓(墓主為 東魏高歡第九子高湛之妻、柔然族鄰和公主閭氏)年代為公元
陝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日前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該區域下層
550年,亦晚於這座西魏時期的陸丑墓(墓誌記載該墓下葬於
發現大批古代遺跡,出土大量建築材料和生活用器,遺存的時
538年)。此次發現這三枚異域錢幣,再次證明了絲綢之路貿易
代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年。上層堆積中清理出150餘座宋代墓
往來的悠久歷史。
葬,特別的是,在一座西魏貴族墓中發現三枚異域錢幣,見證
此次發掘區域位於秦漢新城窯店鎮長興村、擺旗寨、閻家寨等
了絲綢之路貿易往來的悠久歷史。
地,其中的長興村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都咸陽城」的
此座西魏貴族墓葬(M28)保存較好,總長41.25公尺。墓室為
遺址範圍,發掘面積已超過2000平方公尺。
土洞式,穹窿頂,深約13.6公尺。前室出土石質墓誌、陶質彩
03
俑和模型明器、漆器、金銀幣等遺物200餘件,後室發現兩具 遺骸。墓誌共28行771字,記錄墓主個人及其祖上生平。墓主 名丑,字丑奴,本屬鮮卑族步陸孤氏,後西域歸順華夏改姓為 陸。其祖父與父親皆曾為官,陸丑於孝武年間拜冠軍將軍、中 散大夫,大統元年加散騎常侍,後又遷平北將軍大中大夫,拜 爵樂陵縣開國子,邑三百戶,病逝時享年56歲,葬於雍州城西 北十公里的平陵原。墓誌中並提及高歡党起、武帝西行入關和 北部頻發戰爭等歷史事件。
既定夜郎,留王滇池 雲南驚現古滇國遺址 填補考古與歷史空白
雲南晉寧上西河 遺址近日發現多 處漢代水井及古 滇國時期村落遺 址,出土了大量
除胡人俑、駱駝俑、玻璃器,該墓還出土了三枚異域錢幣,包
陶片、瓦片、銅
括兩枚東羅馬金幣和一枚波斯銀幣。其中考古編號M28:144者
器、玉石等遺存
為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約430∼518,491∼518年任東羅馬帝國
文物。此次的發
皇帝)金幣,圖像清晰,錢文完整,徑1.7公分,重3.1公克。
掘填補了古滇國文化研究中「滇池盆地只見墓葬遺址,而沒有
該幣正面為右手持長矛的皇帝半身像,背面為站立的側身帶翼
村落遺址」的考古空白,為進一步確認古滇國都城遺址指明了
女神。正面文字內容為:「我們的主上」、「阿納斯塔修斯」
方向。
與「永恆的皇帝」,背面則是:「勝利女神」、「皇帝們」與 「君士坦丁堡」及印記。另一枚編號為M28:243者是卑路斯一 世(Pirooz,古波斯薩珊王)銀幣,背面為兩位祭司守護聖火 壇的圖像,正、反兩面則有缽羅婆字母的波斯文字。
出土水井文物。
考古人員在遺址的洪積層下,發現漢代地層堆積和水井等遺 跡,而在漢代堆積中發現了古滇國時期的房屋基址和灰坑、灰 溝等,此次一共清理房屋基址40座、灰坑470個、灰溝62條、 墓葬三座;另清理出水井13座。當中,新發現的漢代水井均為
編號M28:242的金幣,其錢徑1.6公分、重2公克,較為特殊
圓形桶狀,井深各不相同,井欄以原木層層疊築,以榫卯方式
罕見。其正面王像手持十字架,而非阿納斯塔修斯一世時期的
固定,水井底部發現有陶釜、陶罐等器物,推測是漢代不同階
長矛,考古專家認為這是查士丁尼一世(古羅馬時代末期統治
段人們取水的設施。
者)時期才開始出現的情況,但卻保持了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側 影的特點。背面為手持十字架的帶翼天使,體態健碩,似為男 性,而查士丁尼一世時 期天使明顯為女性形 象,多正面示人,右手 出土的兩枚 東羅馬金幣 和一枚 波 斯 銀 幣(圖 為 正、反面)。
該發掘區域時代最早的建築基址為成排的溝槽,在溝槽中分布 有比較密集的柱洞,這些柱洞直徑比較大,從柱洞分布可推測 出當時房屋建築的體量頗大。密集分布的房屋,更顯示當年古 滇人在此建設村落,大量從事生產和經營生活。
持十字架,有的左手托
古滇國(公元前278 年∼115年)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是由滇
舉一個上面插著十字架
族所建立的古王國,曾在雲南歷史上創造過燦爛文明。據《史
的地球。可見這枚金幣
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此為奉命南征的楚國將領莊蹻(公元
ART&COLLECTION
159
展訊
台灣地區 台北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 ● 南北故宮 國寶薈萃 2016/10/7~ ● 若水澄華-院藏玻璃文物特展 2016/8/31~ ● 故宮在臺灣-創新科技藝術特展(總統 2016/9/18~ 府一樓第五展覽室) ● 貴貴琳瑯游牧人:院藏清代蒙回藏文物 2017/3/31~ 特展 2017/6/1~8/28 ● 自然生姿態-于右任書法特展 ● 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 2017/5/18~ ● 「文山雅集—琴聲藝動.墨舞狂草」故 201/05/24~ 宮新媒體藝術展(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 創新育成總中心) 2017/7/1~9/25 ● 看畫.讀畫-歷代名蹟選萃 2017/7/1~9/28 ● 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 ● 藝域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松山 ~2017/11/26 奉天宮) ●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 ~2018/1/7 ●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 ~2018/1/7 ●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選萃 ~2017/9/25 ● 古畫動漫:明文徵明仿趙伯驌後赤壁圖 ~2017/9/25 2017/8/1~10/31 ● 故宮.熊讚 ● 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 2017/10/4~12/25
2017/8/16~9/27 2017/8/24~9/3 2017/8/24~9/3 2017/8/25~9/3 2017/8/29~9/13
● ● ● ● ●
夢中家園-吳學讓95紀念特展 自然山水觀-陳慶坤2017彩墨展 第四十一屆全國油畫展 台北市大都會油畫家協會十一週年聯展 楊千慧花鳥初階(一)、花鳥進階 (一)、(二)班師生成果展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sshm.ntpc.gov.tw/ ● 海中奧秘-水下考古展暨水下考古虛擬 ~2018/12/31 實境 ● 因為音樂-音樂人類學特展 ~2017/12/17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http://www.ceramics.ntpc.gov.tw 2017/6/16~2018/1/14 ● 2017臺灣陶藝獎 ● 莫衷一是-蘇淑美陶藝個展 ~2017/8/6 ● 內在•漫遊-山水新意象 簡志達陶塑 ~2017/8/6 個展 ● 亞當的奇幻花園-兒童陶瓷展 ~2017/10/22
國立台灣美術館 https://www.ntmofa.gov.tw/chinese/ ● 時。光。機-從古典到當代攝影藝術教 ~2017/10/29 育展 ● 「106年全國美術展」 ~2017/9/10
故宮南院─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 http://south.npm.gov.tw/zh-TW ● 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 ~2018/12/28 ● 尚青-高麗青瓷特展 ~2018/1/7 ● 肉形石-如真似饌 ~2017/10/8 2017/5/16~2018/7/29 ● 來自天方的仙工-南亞美玉特展
http://www.nmns.edu.tw/ 2017/4/26~10/1 ● 敦煌風華再現-續說石窟故事 ● 南太平洋的珍珠-索羅門群島 2017/5/16~12/24 2017/6/28~2018/3/18 ● 象群-走過興盛與衰落的陸地巨獸
台北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
http://www.nmh.gov.tw ● 館藏古代陶俑展 ~2017/8/6 2017/7/14~10/15 ● 「洞悉所有-七感體驗時尚特展」 2017/7/14~10/15 ● 東方綺思:傳統與當代時尚 2017/6/24~9/10 ● 原鄉驚豔-陳正雄臺灣原住民文物收 藏展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 對對-臺灣婚創形質意展(工藝文化館) ~2017/11/5 ● 玉藝薪傳-台灣西海岸玉石協會特展(苗 ~2017/8/27 栗工藝文化園區) ● 亞洲漆藝典藏展暨研討會( 國立臺灣工藝 ~2017/8/27 研究發展中心) 2017/8/5~9/30 ● 造夢•日常─國際袖珍雕塑展(臺北當代 工藝設計分館) ● 不羈的視野-畢卡索、曼菲多波西、漢斯 ~2017/11/24 哈同、吳炫三、池上鳳珠陶藝特展(臺北 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 藍色。幻想 染!藍(臺北當代工藝設計 ~2017/8/15 分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www.kmfa.gov.tw/ ● 搭時光機:你不知道的明朝新鮮事 ~2017/8/27 ● 植物新樂園 ~2018/2/25 ● 水墨曼陀羅 ~2017/8/27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http://www.fgsbmc.org.tw/index.aspx 2017/6/24~9/3 ĸ 慈悲妙相-首都博物館典藏中國古代觀音 菩薩造像 2017/7/15~9/24 ĸ 器蘊風華-黃大安柴燒陶藝世界巡迴展 2017/8/5~9/17 ĸ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吳柳與水母的異想 視界
孟焦畫坊 http://mjart.myweb.hinet.net/ 2017/8/16~8/30 ĸ 水墨江山 無限風情 ~ 劉書俊畫展
台南盧嘉興紀念館 http://dermlu.pixnet.net/blog ● 琳瑯瑜瑛-盧嘉興百年誕辰玉器展 7/28~8/31
台北國父紀念館 http://www.yatsen.gov.tw 2017/7/5~8/13 ● 逐夢畫夢-焦士太88回顧展 2017/7/20~8/1 ● 童心霓裳-書畫藝術暨衍生文創作品展 2017/7/27~8/2 ● 磐石書會三十五週年書法聯展 2017/7/28~8/6 ● 中華書道學會25週年會員作品展 2017/7/25~8/6 ● 2017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許自貴X曾 英棟雙個展 2017/7/26~8/3 ● 鄭漢蓉水墨個展 2017/8/1~8/13 ● 貝瑪堪卓唐卡繪畫班師生成果展 2017/8/3~8/13 ● 林亮吟藝游書畫展 2017/8/4~8/10 ● 畊墨蛻懷-邵文虎書畫個展 2017/8/5~8/13 ● 悸動的心靈-曹逸油畫個展 2017/8/5~8/20 ● 口足35週年感恩回饋展 2017/8/9~8/21 ● 澄懷觀道-2017年第三屆國際微型雕塑展 2017/8/12~8/22 ● 秘密花園-林春宏膠彩畫創作展 2017/8/15~8/23 ● 鍾碧雲的彩繪天地 2017/8/15~8/23 ● 日 臺 傳 承 . 良 師 益 友 - 參 和 書 法 學 會 (臺灣展) 2017/8/15~8/27 ● 郭吉森佛畫進階班、佛畫初級班師生成 果展
162
2017.8
蘇州博物館 http://www.szmuseum.com/ ● 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特展 ~2017/9/3 ~2017/9/10
●
南宗餘脈-蘇州博物館藏清初正統畫派四 王吳惲及其傳人山水畫展
浙江省博物館 http://www.zhejiangmuseum.com/zjbwg/index.html 2017/6/15~9/10 ● 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公元400-700年印 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武林館區) ● 《金石書畫》系列展第二期(武林館區) ~2017/9/3 ● 年度大展:乾隆下江南(西湖美術館) 7月起 ● 國大師系列.嵇錫貴彩瓷(武林館區二 8月起 層臨展廳) ● 山西金代磚雕藝術展(孤山館區精品館) 8月起
上海博物館 http://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 index.action 2017/6/1~9/3 ● 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 貴族生活 2017/6/29~10/8 ● 濃縮的世界史-大英博物館百物展 ● 遺我雙鯉魚: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展 8月~10月
廣東省博物館 http://www.gdmuseum.com/ ● 「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 2017/6/16~10/15 2017/9/29~2018/1/7 ● 黃金時代-俄羅斯帝國珍品展 ● 南北通融-嶺南古驛道展 2017/8/31~12/3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http://www.cuhk.edu.hk/ 2017/6/24~9/24 ● 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 ● 鑠古鑄今: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與傳承 ~2017/9/27 2017/8/12~9/17 ● 方圓天地:麥氏贈鏡 2017/8/12~9/17 ● 典雅勁健:香港中文大學藏甲骨集
香港文化博物館 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 2017/6/29~10/15 ● 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 ĸ 敦煌韻致-饒宗頤教授之敦煌學術藝術展 ~2017/9/18
香港歷史博物館 http://hk.history.museum/ ĸ 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 7/2~10/9
澳門藝術博物館 http://www.mam.gov.mo ● 張大千藝術特展 ~2017/8/6 ● 澳門藝術櫥窗2017百樣生態-陳佩玲作品 ~2017/8/13 ● 館藏-百零八將水滸人物陶瓷及篆刻展 ~2017/11/19 ● 盆栽如夢-走向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2017/12/12 之路 ● 畫裡娥眉-藝博館館藏歷史繪畫 ~2017/12/10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亞洲地區 中國國家博物館 http://www.chnmuseum.cn/default.aspx?AspxAutoDet ectCookieSupport=1 ● 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美國萊頓收藏館藏 6月中開幕 品展 ● 高懷雲嶺-范曾八秩之慶藝文展 ~2017/8/5 ● 慶七•一書畫展 6/30開幕
北京故宮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 ● 千里江山圖與青綠山水書畫特展 9月~
http://www.tnm.jp/ 2017/7/4~8/27 ● 日泰友好130週年紀念特別展「泰國∼佛 國的光輝」
日本根津美術館 http://www.nezu-muse.or.jp 2017/7/13~9/3 ● 瓷器讀書會-食之彩 大盤與小盤
日本大和文華館 http://www.kintetsu-g-hd.co.jp/culture/yamato 2017/7/7~8/20 ● 宴饗用器 2017/8/25~10/1 ● 凝視文人-書畫與文房四寶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瀋陽故宮博物院 http://www.sypm.org.cn/ ● 清前三京特展 ~2017/8/20
http://www.museum.go.kr 2017/5/9~8/27 ● 阿拉伯之道-沙特阿拉伯的歷史與文化 2017/5/30~8/15 ● 通過紐扣瞭解法國近現代服飾 ● 固城玉泉寺掛佛 ~2017/10/22
KWWSV ZZZ QDWLRQDOJDOOHU\ VJ YLVLW VLPSOLÀHG FQ ● Siapa Nama Kamu? Art in Singapore Since The 19th Century Ongoing Ongoing
●
Ongoing
●
2017/3/9~12/4
●
Rediscovering Treasures: Ink Art From The Xiu Hai Lou Colletion
2017/3/9~12/4
●
Storkes of Life: The Art of Chen Chong Swee
Wu GuanZhong: A Walk Through Nature
日︱
月月 日日日
Japanese Bamboo Art: The Abbey Collection
年
●
8
ɾ
Stream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Landscape Traditions of China
ईईई
●
2017/8/26~2019/1/6
8
˥ 日日 ʔ˥˥
2017/6/13~2018/2/4
2 0 1 7
月
http://www.metmuseum.org ● Show and Tell: Stories in Chinese Painting ~2017/8/6 ● Splendors of Korean Art ~2017/9/17 ● Cinnabar: The Chinese Art of Carved Lacquer, 14th to 19th ~2017/10/9 Century ● Colors of the Universe: Chinese Hardstone Carvings ~2017/10/9 ● From the Imperial Theater: Chinese Opera Costumes of the 18th ~2017/10/9 and 19th Centuries ● Cosmic Buddhas in the Himalayas 2017/6/24~12/10
年年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2 0 1 7
歐美地區
࣊ಮ
Between Declarations And Dreams: Art of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19th Century
ਭߒࢃ ໃ ݸ෫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美國魯賓博物館 http://www.rmanyc.org ● Masterworks of Himalayan Art ~2018/3/26 2017/6/16~2018/1/8 ● The World Is Sound
美國納爾遜美術館 http://www.nelson-atkins.org ● Ancestors, Ritual, and the Tomb: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Galleries 常設展 ● Emperors, Scholars, and Temples: Tastemakers of China’s Ming ~2017/9/24 and Qing Dynasties
美國佛利爾沙可樂美術館 http://www.asia.si.edu ● Vietnam's Ceramics:Depth and Diversity Continues ● Sculpture of South Asia and the Himalayas Continues ● Inventing Utamaro: A Japanese Masterpiece Rediscovered Continues
輞川居隱 69×46cm
古邨幽思 69×46cm
山魂 90×38cm
家山秋韻 90×38cm
輞川秋深 69×46cm
肇興侗寨 69×46cm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http://www.asianart.org/ 2017/6/23~10/1 ● Flower Power
德國柏林亞洲藝術館 http://www.smb.museum/smb/home/index.php?lang=en ● Art from East Asia Current 2017/7/6~12/3 ● China and Egypt. Cradles of the World 2017/10/12~2018/1/7 ● Faces of China. Chinese Portrait Painting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1368-1912)
講座 典藏創意空間二館 「日本陶瓷器工藝名家嚴選:漫遊色繪古都」系列講座 講者:陳彥璋(高野美術執行董事,美術與古董鑑藏家、傳統工藝及博物學研究者) 8/5(六) 14:30~16:30 •用器與生活:色繪的傳統帶脈與民窯的界定創作 富本憲吉、河井寬次郎、近藤悠三、濱田庄司、北大路魯山人 8/12(六) 14:30~16:30 •用藏與價值:色繪的傳承血脈與官窯的界定延續 諏訪蘇山、真葛香山、清風與平、伊東陶山、板谷波山 8/19(六) 14:30~16:30 •用意與當代:色繪的授業名家與意匠的東西往來 清水卯一、鐮田幸二、鈴木爽司 8/26(六) 14:30~16:30 •用心與精神:色繪的傳道教養與大師的面傳心授 永樂家、竹泉歷代、六兵衛歷代 (報名詳情請洽詢:02-25602220#360黃先生)
西川古邨 69x46cm 侗寨幽居 60×45cm
訂閱優惠(任選)
高第展專案: 訂閱雜誌+展覽導冊 +門票2張
□ 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165周年 大展導覽手冊 作者:喬治.佛里等︱定價:350
專案價
$1940 本導覽手冊則以圖文並呈的方式為參觀者 介紹高第生平;建築三個階段的變化,包 (原價:2510) 括東方風格初始期、現代主義轉型期、自 然主義成熟期,挑選各階段的重要建築作 品,以及一生的極致代表作聖家堂。 NT
□ 色繪古都:京都陶瓷漫步 作者:陳彥璋︱定價:400
典藏選書專案:
作者為專業古董鑑藏家,將其從事日本工藝 品的研究心得與市場經驗不藏私分享。挖 NT $1940 掘唯有行內人才知道的百年古董老店經營 (原價:2560) 之道!京燒陶瓷怎麼找、怎麼看、怎麼買、 怎麼選購的完整攻略!按圖索驥!附有古董 店家的區域位置圖與店舖基本資訊及商品種 類!
訂閱雜誌+典藏選書 □ 時光收藏者:品味中國藝術三百年 作者:劉鋼︱定價:450 橫跨清中期到二十一世紀的藏畫故事,揭 露畫布背後,原本要被遺忘,或刻意被抹 除的曾經。
NT $1940 (原價:2610)
優惠商品選購(以下商品訂閱雜誌優惠價再享85折) □ 札哈•哈帝建築師事務所 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門票 ______張 時間:2017.07.08-10.10︱定價:32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300/ 張
□ 如何看懂雕塑 _______本 作者:瑪莉.艾克頓︱定價:690 第一本雕塑完全欣賞指南,從古典到現代,超過200個經典圖例!
$540/ 本
□ 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 _______本 作者:殷寶寧︱定價:360 建築無關乎性別,但以女性性別特質所發展出的設計美學與照顧 倫理的想像,卻可讓建築設計的初衷回歸到使用者身上!
$280/ 本
□ 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 _______本 作者:李乾朗︱定價:420 台灣第一本完整記錄本國古蹟的歷史變遷、消失、新生與轉化的過 程!
$330/ 本
□ 40歲的住所改造術 _______本 作者:水越美枝子︱定價:340 重整的是空間,喚醒的是人生,不再將就的40歲,重整自己、重 整住家的新動能!
$270/ 本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250/ 張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460/ 本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240/ 本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280/ 本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230/ 本
1.單買叢書須另加運費50元(門票除外),滿千免運。 2.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 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08 / 19 用意與當代: 色繪的授業名家與意匠的東西往來 西往來 清水卯一、䷤田幸二、鈴木爽司 司
08 / 26 用心與精神: 色繪的傳道教養與大師的面傳心授 的面傳心 的面 面傳 面傳心 傳心 傳 心授 心授 永樂家、竹泉歷代、六兵衛歷代
08 05
08 月 26 日
ظ2017 年 月 日̶ 每週六下午 2:30 ∼ 4:30 ߨࢣ
陳彥璋 高野美術執行董事 、 美術與古董鑒藏家、 傳統工藝及博物學研究者
අ༻
4 堂全系列課程優惠價 1440 元,單堂 400 元
ᔧᨑ
02-25602220
分機 360
ᴍ 創意空間二館(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 8-1 號 4 樓) ใ໊
從日 本 的 民 窯 陶 瓷 回 顧 到 官 窯 陶 瓷, 藉 此 閱 讀 器 物 的 脈 絡 與 品 鑑, 從 ﹁
香 山、清 風 與 平、伊 東 陶 山、
自 然 風 光 和 生 活 實 用 的 生 剋 ﹂ 來 思 考 陶 瓷 器 的 文 化 演 進 及日 常 創 作, 並
諏 訪 蘇 山、真 板谷波山
且 帶 出 ﹁ 勞 動 生 產 的 精 神 ﹂ 與 ﹁ 心 物 合一的 價 值 ﹂。 此 系 列 講 座 , 特 別 邀
色繪的傳承血脈與官窯的界定延續
請 傳 統 工 藝 及 博 物 學 研 究 者 暨 收 藏 家 陳 彥 璋 老 師 , 展 開一系 列 以 日 本 陶
用藏與價值: 用藏與價 藏與 價 價值 值
瓷 器 為 主 題 的 課 程 , 帶 領 聽 䱾一同 觀 看 陶 瓷 器 工 藝 從 傳 統 到 現 代 的 發 展
08 / 12
漫遊色繪古都 系列講座
富 本憲吉 河井 富本憲吉、河井低次郎、近藤悠三、 富本憲吉、 富本憲吉 河井低次郎 井 低 次郎 郎 、近藤 濱 濱田 田庄司、 庄 司 北 大 路魯 路魯山 山 山人 濱田庄司、北大路魯山人
Pottery Technology
脈 絡 , 其 中 將 介 紹 十 多 位 日 本 陶 瓷 器 工 藝 名 家 的 創 作 風 格 與 形 式 技 藝!
色繪的傳統帶脈與民窯的界定創作 色 繪的傳 繪的傳統 傳統 統帶脈與 帶 脈 與民窯的 與 民窯的
工藝名家嚴選
用器與生活: 用器與 用 器與 與生活 與生 生活 生 活:
陶瓷器
08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