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COLLECTION
www.artouch.com
2019 September
324
古美術
皇家匾額
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拍 珍罕隋代白釉獅時隔半世紀再現拍場 NT.180
中國嘉德(香港) 2019秋拍:隋至初 唐〈白釉蓮臺坐獅 像〉。圖為局部。
故宮南院「蔡牽與王得祿」特展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京都:藝術想像之都」展 香港中大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 廣東省博「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 博物館巡禮─山西青銅博物館落成大公開
世界變局下的中國藝術市場:專訪美英法港古董商 一位遨遊於中國藝術世界48年的西方人──史彬士 莫高窟第17窟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 河南魯山段店窯花瓷淺述 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保護論壇紀實 紐約.香港.臺北2019展拍預告
編輯手記
建築的眼睛,歷史的見證 說個匾額的昨日新聞,今日故事。 臺南孔廟為國定古蹟,是有著三百多年的「全臺首學」, 其神聖地位不言而喻,擁有最多清代皇帝御匾,冠蓋全 國。進入民國,歷任中華民國的總統亦皆贈匾。其中引起
案、奏摺,共同講述海上梟雄蔡牽與水師提督王得祿間的 對決。無獨有偶,全臺灣就僅此二展,將匾額在公家博物 館中展出,透過展示場域的不同,也將其在表彰的功能性 外,具現於文物藝術欣賞與歷史珍貴文獻的層次。
軒然大波,就是前總統馬英九在2008年底的贈匾,不但字
匾額於博物館展示,本體的獨立性增強。回到其本質,是
體刻成陰刻,也沒有金色鑲框,尺寸更是小了三分之一,
為附屬於建築體的重要眼睛,與場域空間緊密相繫。綜合
並多事地加上「臺南市孔廟」,受到文史團體抨擊有「矮
建築體場域與博物館展示,三個故宮(臺北故宮、北京故
化全臺首學」之嫌。又,依規矩,全國孔廟的匾額都是同
宮、瀋陽故宮)中,瀋陽故宮博物院是為代表。這大清入
一套內文,馬英九給臺南孔廟的是「聖德化育」,給臺北
關前的盛京皇宮,既有著懸掛於古建築群上的御匾,並特
孔廟的是「道冠德明」,不免挑起兩地孔廟的地位之分,
闢有匾額館展示,此中多為「乾隆御筆之寶」,是為了解
「戰南北」。因匾額形制尺寸、雕刻方式、落款用辭,與
清代盛世御筆的一扇歷史窗口。回到臺灣,在孔廟御匾、
歷任總統沿襲之規格皆不符,當時民視、TVBS、中天新
王得祿贈匾外,我們又對匾額認識多少?各地匾額,講臺
聞等媒體皆大幅報導,無分藍綠。就在罵聲不斷中,重製
灣的歷史故事。全臺最古老匾額、唯一存世明代古匾的臺
符合規格的新匾,馬英九再贈匾一次。
南北極殿、明寧靖王題「威靈赫奕」匾;光緒皇帝御賜
匾額懸掛於建築物本體之醒目處,加以字體斗大,令人無 法忽視,萬萬不可馬虎。代表著政治力量的皇家御匾更是 如此,敬慎隆重,這也就是當年馬英九被罵得一塌糊塗的 原因。孔廟典藏的八方清代御匾為金色陽字,四周邊框雕 刻群龍戲珠,除四大字與御印外,並無上下款。康熙「萬
「慈雲灑潤」匾,北港朝天宮乃成全臺媽祖信仰的重心; 銘刻族群與歷史記憶的雲林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 祺祥元年是哪一年?見證「辛酉政變」歷史的嘉義新港 「長天宮」匾;見證基督教來臺宣教史「中匾西用」的南 投埔里愛蘭教會「禮拜堂」百年木匾……
世師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
匾額不論是弘揚教化、旌表殊榮、寄跡高情、誌謝隆恩、
「聖集大成」、道光「聖協時中」、咸豐「德齊幬載」、
標示名號,都是其特定建築與人物、事件的歷史見證,蘊
同治「聖神天縱」與光緒「斯文在茲」,334年來首次因
藏著許多文獻無徵的故事,建構出社會文化記憶庫。本期
修復大成殿而卸下,現正於鄭成功文物館「臺南孔廟御匾
帶來40多方匾額,昨日新聞,今日故事,「你看歷史時很
特展」展出。因展間距離所限,偌大的御匾難以盡縮於攝
遠,你看匾額時很近」。
影視線,單個字都比身軀還大,視覺極為震撼。此外,國 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蔡牽與王得祿」特展中也展有王 得祿贈獻匾額,以廟宇收藏的王得祿贈匾,搭配院藏檔
34
2019.9
藍玉琦
發行人.社長兼總編輯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副總編輯 藍玉琦 執行主編 梁悅詩 文物編輯 王怡文 執行編輯 闕宇彤
ART & COLLECTION
2019 J\gk\dY\i
CONTENTS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19 年 9 月 1 日出刊
324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陳若姍 海外特約撰述 林琬娸(香港) 美術設計 黃志勳 張惠雯 今藝術 & 投資 執行主編 嚴瀟瀟 採訪副主編 陳意華 文稿副主編 柯舒寧 採訪編輯 楊椀茹 執行編輯 馬思源 助理編輯 鄧韻琴
編輯手記
Editorial
建築的眼睛,歷史的見證 藍玉琦| 34
典藏 ARTouch.com 副總編輯 張玉音 資深數位編輯 王萱 張筠
新聞 News
清涼解悶讀書去—臺北故宮「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院藏善本古籍 選粹」展 王怡文| 40
社群編輯 許雲喬
臺北典亞藝博 2020 亮相—黑國強來臺發布記者會
電話 02-25602220
藍玉琦| 42
特約主筆 吳牧青
傳真 02-25673297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gumeishu@gmail.com 網站總監 艾力恩
藝文
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 44
網站編輯 陳玉華 社長特助中國區代表 謝盈盈 企劃總主編 朱貽安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專題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鄭敏惠 鄧祥彬
Special Report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32 號蘋果社區 南區九號樓 B 座 1707 室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 茜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匾皇 額家
中國上海市浦東南路 855 號世界廣場 34 樓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 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傳真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傳真 8621-63201402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御匾─懸掛的歷史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48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梟雄蔡牽與水師提督王得祿的海上對決 ─ 從匾額看「蔡牽與王得祿」特展 賴玉玲|50
皇家氣派,盛京之巔 ─ 瀋陽故宮藏匾額 劉松濤、劉曉晨|56 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 拍:隋至初唐〈白釉蓮臺坐 獅像〉。圖為局部。
宸翰迴翔落簷間 ─ 關於清帝御匾的一些書法觀察
典藏 ARTouch.com
典藏藝術家庭 Art & Collection APP
࠵ऐᄱथڸ
羅啟倫|64
訂閱期數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道光帝也懂舊換新?匾中匾奇案與臺南孔廟的八方御匾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闕宇彤|72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揭匾讀碑閱史趣 ─ 臺灣古匾故事知多少? 劉榕峻|76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筆記
〈嘉語錄〉
Essay
請助在臺中國古代藝術一臂之力 鄭又嘉| 82
特寫
世界變局下的中國藝術市場─ 專訪美英法港古董商暨藝博會負責人
Close-up
鄭又嘉| 84 鑑賞
Connoisseurship
人物
一位遨遊於中國藝術世界的西方人─ 史彬士 48 年文物鑑賞經驗談
Portrait
王鍾承| 128
史彬士| 92
不輸唐三彩,即是魯山花瓷─ 河南魯山段店窯花瓷淺述 郝紅星、陳萍| 136
穿越京都千年藝術─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京都:藝術想像之都」展
展覽
Exhibition
林逸欣| 98
北山堂,稀見名家大公開─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
前往淨土的最後機會─ 甘肅敦煌莫高窟第 17 窟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 淨土圖〉
論壇
Forum
談水下文化資產之保護與合作─ 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保護論壇紀實 劉靜| 146
何嘉誼| 104
再戰江口 張獻忠寶藏出水─ 「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介紹
動態
Events
李飛| 112
引領香港藝術年度顛峰─ 典亞藝博 2019 及水墨藝博 2019 編輯部| 150
藏經首度大集結─ 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 闕宇彤| 118
巡禮
晉國的故鄉.第一座青銅博物館─ 山西青銅博物館落成大公開
Tour
封面
中國嘉德(香港) | 152
拍賣
2019 秋季拍賣起跑在即─ 紐約蘇富比、佳士得拍賣預告
Cover Report
Auction
董耘| 122
清乾隆包袱瓶領銜!─ 2019 香港蘇富比秋拍預吿
王怡文| 156
金浩鈞| 160
保利香港| 164 香港邦瀚斯| 170 臺北藝流| 173 考古
考古紀事 劉榕峻| 174
展訊
本月展訊 編輯部| 178
Archaeology A
Calendar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 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 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 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
新聞
清涼解悶讀書去 臺北故宮「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院藏善本古籍選粹」展 文.攝影︱王怡文
「千萬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數次小心,是什麼樣的情況讓康熙皇帝再三囑咐,心繫至 此?「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膾炙人口的 武俠小說《神鵰俠侶》第一回出現的詩文,真正的出處又 是來自哪裡?趕著暑假的尾巴,即日起至2020年2月16日 止,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兩檔展覽,炎熱的夏日午後,不妨 到故宮看書讀書去。
武英殿最早落成於明代,康熙年間將造辦處設立於此,除工藝品製作,也負責圖書刊 印與裝潢等。雍正七年(1729),武英殿造辦處更名為修書處,成為專門製作朝廷敕 修書籍的機構。圖為乾隆五十九年(1794)武英殿聚珍本《御製詩文十全集》。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展出有官書詔令、檔案奏摺、
臣子們知道了皇上的旨意後,再行將奏摺回繳宮中,貯存
名臣傳記、檔冊輿圖等珍貴史料,從中可以瞭解大清皇朝
於懋勤殿等處。奏摺回繳時,有的臣子會將奏摺收集存放
的政治祕辛、君臣關係、政經文化與朝代興衰外,還包含
特製的匣盒中,又或者裱成卷軸,可見臣子們的用心及巧
一些與臺灣相關的展件,如《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
思。展覽現場展出一批清代康熙年間曹家奏摺,當中有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監拿著詔書誦讀的畫面,
奏摺為曹寧任江寧織造時呈報他巡視兩淮的情形,康熙見
經由戲劇表演深刻地烙印在你我心中,展覽中展出了一件
兩淮民生狀況嚴峻,不由得連寫了七次小心。
〈冊封阿魯特氏為后詔〉,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八 日同治皇帝冊封清朝第一位唯一一位蒙古族狀元、時任 翰林院侍講的崇綺之女為后,這份詔書就是詔告天下臣民 的文書。歷史文書中,又以臣子們呈遞的奏摺為最多。清 朝奏摺制度創於康熙朝,確立於雍正朝,乾隆朝後已成定 制。在雍正四年(1726)設立軍機處後,奏摺流程底定, 臣子們上呈奏摺,透過奏事處交付皇帝批閱後,發還奏事 處再交由軍機處抄錄副本存查,奏摺原件再送回臣子。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則分為「清宮舊藏」及「訪舊蒐遺」 兩部分,前者說明前清宮廷圖書庋藏與分布概況,兼及其 卷帙之浩繁、裝幀之考究,展出有如武英殿本、文淵閣本 《四庫全書》(現登錄為國寶)、天祿琳瑯圖書、宛委別 藏等。展品《遺山先生新樂府》為金人元好問著作,收錄 作品〈摸魚兒.雁丘詞〉。其中的「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一詞即是金庸名句的來源。訪舊蒐遺部分 了則介紹故宮成立後不斷蒐 購、徵集、獲贈的各式書籍, 包括觀海堂藏書、原北平圖書 館的舊藏及各界捐贈品。
左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為同治之妻,於同 治十一年(1872)冊封,雖大了幾歲,但兩人 婚後相處融洽。同治駕崩後不足百日,阿魯 特氏也因絕食而亡。圖中牆上掛著的是〈冊 封阿魯特氏為后詔〉。 右 曹寅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之祖父,因 其母為康熙皇帝乳母、又曾任康熙侍讀而與 皇帝關係 甚 好,曾任 蘇州織 造 及 江寧 織 造 等。是展展出康熙朝曹氏一家的奏摺。
40
2019.9
專題
Special Report
御匾— 懸掛的歷史 應該沒有比「御匾」更堂而皇之的歷史文本了。它創造出一 種共同地集體記憶。所有政權的遞 、神明的奇蹟、戰勝的紀 錄,甚或是一段淒美的愛情,種種難以言說者,都在那高懸的 建築體中央確立為普世價值,都在那難以忽視的大字中被宣告 為事實,都在帝王楷書、九龍金邊的保證下,成為正懸在日正 當中下的「歷史」。
匾皇 額家
專題 Special Report
梟雄蔡牽與 水師提督王得祿的 海上對決 從匾額看「蔡牽與王得祿」特展 文|賴玉玲(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副研究員)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匾額又作扁額,是掛在廳堂或亭榭上的題字橫牌,通常被
在臺灣大量開採杉木、檜木等大型樹種之前,匾額主要使
歸類成建築的裝飾構件,在作為門面的具象功能下,不僅
用福建杉木,並且為方便船運,木料裁切成較小尺寸,因
替亭、臺、樓、閣、軒、榭、廳、堂等不同的建築設計增
此臺灣早期的匾額多是用三或五塊不等的長木片拼接,再
添畫龍點睛作用,也集文學、書法,以及雕刻、塑造、髹
用外框框住。字體主要以楷書最多,通常使用金屬釘把片
漆、彩繪、貼金等工藝之美;而題款年代、立匾人、戳印
狀陽文題字固定在額面上;上下款常先在板面左右刨出長
的資訊,則為歷史研究提供線索,是極具保存意義的有形
方形凹槽,分別將書寫贈獻時間和捐獻人的長方形木塊牢
文化資產。在匾額的文化資產價值被正視,調查活動屢有
固嵌入。匾額的製作因為外框雕刻的設計,匾面髹漆、彩
開展的背景下,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蔡牽與王得祿」特
繪工藝的講究,又可見加入貼金、螺鈿等裝飾表現,將臺
展,在院藏清代檔案之外,也將臺灣宮廟收藏的贈匾納入
灣匾額從功能面推向藝術層次發展。
展覽,在匾額附屬建築之外,再思考匾額蘊含工藝、美術 和歷史文化性的特色,可以如何連結其他領域。
臺灣匾額.源流、影響、研究方向與價值
由於匾額依附建築物存在,在臺灣寺廟、祠堂、民宅等傳 統建築可見的各式樣匾額,至少包含:名號標示、資格證 明、殊榮旌表、隆恩致謝、高情寄跡、教義宏揚等功能。 清末因修志紀錄了部分匾額,到日治大正五年(1916)發
北宋李誡《營造法式》中的「牌」,可視為最早的匾額紀
行《臺灣名勝舊蹟誌》,開始對臺灣匾額較詳實的紀錄。
錄,隨後除建築物的標名,由於廟堂、民宅和店鋪的使
戰後對匾額的關注擴及區域性衙署、學校、廟寺、墓塚、
用,教化、頌德和興業誌慶的需求和宣告,讓懸掛匾額成
宗祠、行郊、園林匾額的調查,捐題者、年代的標示,以
為傳統社會相當重要的習俗表現。到清代康熙、雍正、乾
及刻法、材質、字體的考察,並有多篇對臺灣匾額進行研
隆三朝,又配合統治政策的需求,形成特殊御賜匾額辦
究的學位論文問世,顯示做為建築物附屬之外,匾額的政
法,而後地方官員、士紳競相仿效,再發展出個人名義的
治、社會多元角色扮演已經逐步被正視。在匾額字句底下
贈獻,以體現政治合法性以及政策宣揚目的。
所蘊含與歷史事件、地理變遷、族群關係、地方互動關係 等,透過與文獻資料的相互對照得到印證。
「蔡牽與王得祿」特展 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廳|第一檔2019/7/25∼11/3、第二檔11/3∼2020/2/10
50
2019.9
「蔡牽與王得祿」特展 鑑於臺灣寺廟通常將賜匾視做對廟宇和信仰認 同的殊榮,甚至以擁有官方色彩的贈獻匾額做 為取得政治、社會認同的象徵,匾額所呈現的 政治再現及文化資本意義鮮明。故宮南院從立 基的嘉義出發,以嘉義出身的清代臺籍最高武 官王得祿為題,嘗試結合官方文獻與地方匾 額,進行多元詮釋。 王得祿(1770∼1842),武生出身。自乾隆年間 林爽文事件時,募勇解諸羅城圍而崛起;嘉慶年 間轉職水師,參與冊封琉球國王特使的護送,也 追剿東南海上勢力,一路由千總、守備、遊擊、 副將、總兵,而後追緝蔡牽海上集團,晉升從一 品提督,賞加二等子爵。道光初年王得祿解任回 籍,但到道光十二年(1832)再募兵協助平息嘉 義張丙事件;道光十六年(1836)又再渡海助平 嘉義沈知動亂。最後道光二十二年(1842),以 七十二歲高齡奉旨戍防海疆,病逝澎湖行營。
〈王得祿畫像〉, 朴子配天宮藏。
國立故 宮博物院「蔡 牽與王得祿」特展 展 廳主視覺。
ART&COLLECTION
51
匾皇 額家
專題 Special Report
皇家氣派,盛京之巔 瀋陽故宮藏匾額 文.圖│劉松濤(遼寧省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建設工程中心)、劉曉晨(瀋陽故宮博物院)
匾額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相當於建築的眼睛,起 到裝飾點睛的作用,它也是建築的標簽,清楚的標明建築 的用途。從裝飾形式來看,一般「匾」為橫長方形狀,
上;四是招牌匾,主要用於標明商號或單位名稱的牌匾。 ◆匾額的製作方法
「額」為豎長方形狀。廣義的講,用以表達經義、感情、
木質匾額的製作最為複雜,其製作工序大致分為三步驟:
志向之類的屬於匾,而表達建築物名稱和性質的則屬於
選材處理、刻印文字和上漆著色。選材要從長期懸掛、不
額。匾額一般懸掛在門上方或屋簷下。在中國古代,皇家
易變形且耐腐蝕、易雕刻等方面考慮,以楠木、樟木等為
宮殿以外,民居一般也會懸掛匾額,室內、室外皆懸掛。
佳。刻印文字是製作匾額最為重要的步驟,刻印文字前需
從匾額內容、題字者的身分、材質、做工,都能反應出建
將寫好的字樣拓取下來,然後準確地描複到匾額上,這個
築主人的社會地位。
過程叫「放樣」。放樣要做到文字排列得當,字與字的間 距相當,兩端要大於字距。文字確認排列好後,將字體輪
匾額的種類及製作 ◆匾額的種類
廓線描複在製作匾額的木板上,然後按輪廓線進行雕刻。 匾雕刻技法主要包括陰刻、陽刻、陽刻中刻陰槽及陰刻 陽刻相結合等(張光奇編著《匾額楹聯》,黃山書社,
匾額的種類可分為四類:一是祭慶匾,內容通常為歌頌皇
2014.6,第37頁)。雕刻完成的匾額還要經過拋光、刷
帝和宗祖功德、祈禱神靈、旌表中都節義、慶功祝壽,主
漆、加邊框等程序才算完工。
要懸掛於皇家宮殿、寺觀、宗族祠堂、忠烈祠和牌坊、家 宅正廳;二是宮、殿、齋、堂、亭、閣的名稱匾,又叫
56
◆匾額上面的印章
門額,如瀋陽故宮的「大政殿」、「崇政殿」、「清寧
清代皇家書法用印極為嚴格,皇家的匾額鈐印採用「額
宮」、「鳳凰樓」、「協中齋」等;三是裝飾類牌匾,內
章」形式存在,一般皇帝親筆題寫的門牌、殿牌或匾額,
容或繪景抒情,或養性修德,此類匾額一般較小,通常懸
會在上面鈐有「某某御筆之寶」或「御筆之寶」。皇家宮
掛在學府、文苑、藝林、山臺、水榭、官廨、別墅的門額
殿的匾額內容多為皇帝親筆書寫。
2019.9
瀋陽故宮藏匾 走入瀋陽故宮,可以說是走進了匾、聯與額的世界,宮殿
據乾隆二十二年(1757)檔案記載:「盛京大殿內安掛龍
門前都掛著門額,從門額上便能清楚知道這個宮殿的用途
邊銅字匾一面:泰交景運;對一付:神聖相承恍睹開國宏
為何,是庫房還是寢宮,亦或是書房,是皇帝還是嬪妃使
猷一心一德,子孫是守長懷紹庭永祚卜世卜年。崇政殿內
用的等等。瀋陽故宮由於建造於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
安掛龍邊銅字匾一面:正大光明;對一付:念茲戎功用肇
時期,所以古建築中的匾額多為正上方鈐有「乾隆御筆」
造我區夏,慎乃儉德式勿替有歷年。鳳凰樓內安掛龍邊銅
或「乾隆御筆之寶」印文。在瀋陽的古建築群裡走一走,
字匾一面:紫氣東來……(黑圖檔,部來檔441號,遼寧
不難發現許多建築上的門牌、殿牌、匾額、貼落及書畫作
省檔案館藏)」
品上都有鈐有「乾隆御筆之寶」或「乾隆御筆」等,多為 東巡時所書寫。
清弘曆御書〈金漆趕珠龍紫氣東來銅字匾〉 匾長217公分,高87公分,厚16公分。匾橫長方形,四周為寬邊浮雕金漆雲龍紋飾,共有九條雕龍,上沿正中 為一條正龍,兩側各有一條行龍,下沿中間為二龍戲珠紋,兩側各有一條行龍,左、右邊框各有一條升龍, 龍首均為圓雕製成,並安有金屬絲龍鬚,非常生動。匾內沿為深紅色,心為洋藍色漆地,中間鑲有銅製乾隆 帝御筆行書「紫氣東來」四字,字上部中央刻有陽文篆書「乾隆御筆之寶」璽印。 「紫氣東來」一詞出自老子騎牛出函谷關的典故。相傳很久以前,函谷關總兵殷喜非常崇尚老子。一天夜裡 夢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過函谷關,於是第二天天未亮便讓人打掃庭院,焚香迎接。一會兒,老子果真騎著板 角青牛,在紫氣縈繞下,從東方緩緩來到。殷喜盛情款待老子,老子臨行前寫了《五千字文》贈予殷喜,這 便是後來的道教聖典《道德經》。紫氣東來,比喻祥瑞從天而降。乾隆皇帝東巡題寫「紫氣東來」四字也不 是心血來潮,而是指北京的清政權始於其東的盛京皇宮,而盛京的後金政權又源於其東的興京(今新賓)。 該匾現懸掛於瀋陽故宮最高的建築——鳳凰樓下大門上方。「鳳樓曉日」、「鳳樓觀塔」都是盛京八景之 一,想當年盛京城的夕陽與全景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了的。
ART&COLLECTION
57
匾皇 額家
專題 Special Report
宸翰迴翔落簷間 關於清帝御匾的一些書法觀察 文.圖│羅啟倫(博理基金會研究員)
圖1 南宋張即之〈方丈〉,京都東福寺藏。
中國的匾額文化歷史悠久,從文獻中可知秦漢兩朝因應大
在明清保存的大量匾額中,清帝御匾始終都是最重要的文
型宮殿的出現就已有匾額的形制。目前所見匾額實物(含
化風景。北京紫禁城、瀋陽故宮、熱河避暑山莊中壘壘可
木匾石刻),自唐宋以降就有不少名家手筆,如顏真卿、
見的御筆匾額之外,民間各地的官祀廟宇、孔廟書院、吏
朱熹等。不過畢竟時代久遠,是否真正出自名家手筆,中
署官衙也都保存不少御賜匾額。此外,隨著康熙與乾隆多
間是否經過翻修重製,又或者為冒名之作,在在皆難驟下
次下江南,南巡途中遊歷的名山大澤、小園隱壑也因御筆 題詠,成為後代文士不斷巡遊的新景點。對於清帝御題所 形塑的新文化意涵,學者透過各式南巡圖像、文獻、各地 石刻,已多有討論。本文針對御匾的部分,分享在書法方 面的幾點觀察。
順治「正大光明」—最早的清帝御匾 圖2 元代周伯琦篆書「秀野軒」,今日乃為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前方的引首。然而探 究根源,周伯琦此篆書三字原意可能用作匾額之用,後與朱德潤的圖和記相結合,才成 為今日手卷模樣。
回顧清代最早御書匾額,乃是紫禁城乾清宮中的「正大 光明」匾(圖3),由順治皇帝所御筆親書。所謂「正 大」,典出《易經.大壯》:「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
定論。除了吻合時代與個人風格而得以確認為真跡,亦得
之情可見也」;「光明」者,亦典出《易經.履》:「剛
確認當初即為匾額目的所作。現留存於日本京都東福寺, 南宋張即之的五幅榜書「方丈」(圖1)、「三應」、 「首座」、「知客」、「書記」與元代周伯琦所書,以及 如今已成為朱德潤〈秀野軒〉引首的篆字榜書「秀野軒」 (圖2,註1),皆真實保留宋元時期的匾額墨跡,是目前 所知最早的原作。至明清,無論是匾額實物、或是墨跡原 作,保留可見的數量就更多了,並且可以發現匾額的功能 除卻標示建物名稱,也逐漸與明清文人文化的亭臺樓閣、 齋室園林等空間形制相結合,既展現書法藝術,同時也成 為文人「表心」的外在載體,匾額文化的外在形式與內涵 至此蔚為大觀。
64
2019.9
圖3 乾清宮為明代十四帝與清代順治、康熙二朝皇帝辦公、居寢、百官上朝之所,由順 治帝所御書的黑底金字「正大光明」匾,正意味此空間的尊貴性。
圖4 順治帝1660年〈書王維竹里 館〉,北京故宮藏。
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
家的法度之中。這種大膽無拘、放筆直書的書寫風格,亦
明也」。自此之後,此四
可見其不拘之胸襟,別有一種書趣。這種勁健而又質樸不
字遂成為後世清帝遵循不
拘的風格,同樣可以在「正大光明」匾中看到。如「光」
違的祖宗家法。
字連筆牽絲硬直而爽快,即使撇畫拉出已見破鋒,仍不收
此匾並非一般慣常所見的 木匾或石匾,乃是墨拓紙 匾。墨拓原本留白之處, 再填上金漆,故而成為今 日所見金字黑底木框的模 樣。清宮的室內用匾,常
斂含藏;又如「大」之撇畫、「明」之提鈎,亦有此種迅 急破鋒之狀。以書藝而論,順治帝並未達上乘,然而其書 爽直不拘,直抒胸襟,頗能見其性格。作為目前順治帝所 留下唯一的御匾,仍有其重要價值。
康熙帝—清帝御匾文化的奠定者
以墨拓或墨蹟紙本、絹本
相較於早逝的順治帝,玄燁八歲便繼任為帝。自小雖為孝
直接裝裱成匾,有時也稱
莊皇太后的侍女蘇麻喇姑教授滿文,傳承滿蒙文化,然而
呼為「壁子」。這種壁子
卻延續父親對漢學的喜好。尤其康熙十六年(1677)後,
匾相較於穩重華美的木雕
諭旨下令成立南書房,從翰林文臣中揀選博學善書之士入
刻匾,更顯得輕盈素雅,
值,長侍左右以備諮詢。當時博學善文又兼擅書藝的張英
十分適合裝飾在客廳、書
與高士奇入選,詹事府詹事沈荃亦以善書著稱,康熙時時
房等室內空間,故而清宮
召其至懋勤殿切磋書法,講論書藝,因此得入漢人書法之
室內懸掛的匾額,多屬壁
門徑。上下臨摹唐、宋、元、明諸朝名家範本,尤其因沈
子匾。有時在一些重要的
荃為晚明董其昌弟子,康熙書風大抵以董風為尚,最終成
廳堂,也會懸掛起規格
為一家面貌。
更高、製作更加精良的匾 額,強調所在空間的重要性與尊貴,如後文將提到康熙 絲製「萬壽無疆」匾。而順治帝「正大光明」匾則懸掛在 乾清宮中皇帝御座的正上方,此宮是明朝14位皇帝與清朝 順治帝的寢宮,官員在此殿列朝班,皇帝亦在此殿召見官 員、批閱奏章,是內廷的核心、紫禁城中的重中之重。此 匾在墨拓字口特別填金,展現出素雅又不失尊貴的氣質, 以呼應此空間的階位。
康熙深好書藝,自稱「至於聽政之暇,無間寒暑,唯有讀 書寫字而已!」喜愛將御書作品頒賜臣下,或賜地方要 員、致仕老臣,或為孔孟宋儒、忠臣廉吏祠堂故居題寫匾 額碑文,加上御輦屢屢出巡,各地名山古剎也多有康熙御 題。從《康熙起居注》中所載,歷年頒賜御書就多達八百 餘幅!(註2)可見康熙四十多年書寫不輟,頒賜不輟。 這種大量頒賜書法的行為,不只體現康熙對於書法的喜 好,背後亦隱藏了政治意義與統治手法。(註3)
順治帝是皇太極第九子(幼子),入關第一帝,自幼即好 漢學。雖然逝世時僅24歲,朝政也面臨滿、漢極端對立的 複雜局勢,但仍愛好書翰。目前順治所留存的書跡並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康熙南巡時特赴山東闕里的 孔廟行禮,並為孔家書寫「萬世師表」匾,明確推崇儒家地
多,從23歲所書〈書王維竹里館〉(圖4)一作,可看出
位,顯然有攏絡漢族士人的政治用意。此舉乃是歷代皇帝中
他對漢人書法雖有基本概念,然而用筆起訖多半率意縱
首位將帝王書法移入孔廟這樣的神聖空間者。將御匾懸掛大
橫,結構不穩之處甚多,顯然順治帝並未真正深入歷代名
成殿中,不只意味著康熙推崇儒家,更將世俗威權與孔子長 遠建立的道統傳統相結合,成為可垂示將來、闡揚聖教的政
ART&COLLECTION
65
匾皇 額家
專題 Special Report
道光帝也懂舊換新? 匾中匾奇案與臺南孔廟的八方御匾 文│闕宇彤
攝影│藍玉琦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2017年12月辦理「國定古蹟台南
材不少,因此舊匾再製在民間十分常見。今道光御匾「聖
孔子廟清代御匾內涵調查研究計畫」,卸下長年懸掛於
協時中」為首次發現的回收御匾,臺南孔廟的其他七方御
大成殿樑上的八方御匾,進行文史調查及科學分析。今
匾也無再製情況,值得關注。
年(2019)6月,在用現代化儀器檢測道光御匾「聖協時 中」時,發現御匾下方還有一面匾「天衡保軸」。
2018年的臺南孔廟御匾特展 2017年12月臺南市文資處卸下御匾,隔年9月28日秋季祭
回收治臺官員舊匾作御匾 一貫道天皇學院助理教授林仁政以X光拼接方式拍攝,費
構,遂決定將御匾暫移至鄭成功文物館,並趁此良機舉辦
時整整兩天,拍了86張照片,才將下面的原匾呈現在世人
「臺南孔廟御匾特展」,展至今年(2019)12月1日。若
眼前。「天衡保軸」同層右側有陰刻落款「嘉慶十八年歲
自首面御匾製作起算,此展是334年來,民眾第一次近距
次癸酉孟秋穀旦」,左側則有「欽命按察使銜分巡福建臺
離看到御匾。
澎等處兵備道兼提督學政 軍功加五級紀錄十次糜奇瑜薰 沐敬獻 糜奇瑜印」等陰刻落款。糜奇瑜,嘉慶十六年 (1811)被任命為福建省臺灣兵備道兼督學政,加授按察 使銜,在治理臺灣的五年期間頗有政績,有「治臺第一 人」之稱。據傳今臺北市的酉陽街和秀山街,就是當時臺 民懷念糜奇瑜,以其四川「酉陽州」和「秀山縣」的原籍 命名。
展出的八方御匾,為清代歷朝皇帝御賜臺南孔廟之匾額。 尋其規制由來,始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親臨山東 曲阜孔廟,御書「萬世師表」匾額,並下詔「御書『萬世師 表』額懸大成殿,並頒直省學宮」。康熙赴曲阜、題匾、諭 令刻石這一連串的行為,當有推崇儒家,攏絡漢族士人,將 政統與道統結合之意圖。試想康熙這一滿人皇帝,在日理萬 機之餘,30歲便掌握了以漢文書寫巨幅翰墨的書法技巧,並
林仁政推測原匾應該是以陰刻方式雕刻,為了重製御匾,
將此作為禮物贈送給山東闕里。康熙為治理漢族展現的決
匠師用木灰填補文字凹陷處後,再將「聖協時中」的片狀
心,令人折服。康熙以降,歷代皇帝皆賜匾懸於大成殿,而
文字黏貼於匾板之上。當時皇帝賜匾,多是將御匾文字傳
後歷任國家元首即位,也循規制贈匾。只有末代皇帝溥儀,
遞到福建或臺灣後,由地方官員找尋工匠打造匾額。考慮
在1909年即位時臺灣已是日治,所以全中國孔廟都有的宣統
道光皇帝史上是出了名的節省,此次「回收再利用」是否
「中和位育」匾,唯獨臺灣沒有。陳水扁時代也許考慮到這
為皇帝授意,還是因為大塊板材當地不易找尋,有待釐
段歷史,還寫了一塊跟宣統一樣的補上。以下介紹「臺南孔
清。一般御賜匾額可達5到2公尺寬,大成殿八方御匾中最
廟御匾特展」展出的八方御匾。
小的匾額也有約266公分,需9到4片的板材拼接,所費木
72
孔大典後,市府亦開始修復大成殿,工程涉及建築內部結
2019.9
康熙.萬世師表 長478公分、寬173公分、厚12公分,由6片針葉板材拼接而成。寬邊浮雕金漆九龍紋飾,下方兩個轉 角裝飾山石波濤紋。匾內沿為深紅色,心為藍黑色漆地。左方刻有陽文篆書「廣運之寶」滿漢文璽 印,落款「康熙甲子孟冬」。是八匾之中最大者。 根據《清實錄》、《清史稿》的記載,康熙是在二十三年南巡時赴山東闕里孔廟寫的「萬世師表」 匾,並諭令將此匾摹勒刻石,傳拓頒行於天下文廟,製匾懸掛。但各地實際掛匾的時間不盡相同,如 《浙江通志》記載,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才在地方修殿、重造廟門時懸掛御匾,而《廣西通志》 則說當地是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才掛上匾額,瀋陽地區遲至二十八年(1689),北京地方甚至拖 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才將御匾懸掛於國子監。 「萬世師表」最早源於東晉葛洪《神仙傳》:「老子豈非乾坤所定,萬世之表哉!來故莊周之徒,莫 不以老子為宗也。」用道家門徒都尊老子為師的典故,來稱頌孔子堪為萬世表率。此康熙墨書原跡為 孔子血脈、第32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來臺之際一併攜來,並於1998年捐贈給臺北故宮,2017年首度 於故宮展出。
雍正.生民未有 長265.8公分、寬91.3公分、厚5.5公分,由4片針葉板材拼接而成。寬邊浮雕金漆九龍紋飾,下方轉角 飾山石波濤紋。匾內沿為深紅色,心為綠色漆地。匾額上方中央有額章「雍正御筆之寶」。是展出 的8方御匾中,尺寸最小者。 雍正三年(1725),因天下未迴避至聖先師孔丘的名諱,深感不安,便諭令全國地名中有「丘」 者,除了北京圓丘,一律改用它字。姓氏「丘」者,添加「 」字旁成為「邱」。同年,御筆親書 「生民未有」四字匾額,頒布全國文廟懸掛。顏回、曾子、子思、孟子等,亦贈御書匾額。顏回有 「德冠四科」,給曾子的則為「道傳一貫」。「生民未有」語出《孟子》盛讚孔子「自生民以來, 未有盛於孔子也」,意指孔老夫子的成就無人能超越。 ART&COLLECTION
73
特寫
藍理捷 J. J. Lally
世界變局下的中國藝術市場
專訪美英法港古董 商暨藝博會負責人 文.攝影︱鄭又嘉
近三年來英國脫歐、美中貿易戰、 日韓貿易戰、香港反送中等各項重 大事件接連爆發,不僅造成事件爆 發當地的歐美與東亞在政治、經濟 與社會的動盪,在全球化的時代下 其影響甚至遍及全世界,而對中國 藝術市場來說,又以發生年餘的美 中貿易戰的美國對中國藝術品課徵 進口關稅及中國更加嚴控資金外
目前中國藝術市場慢了下來,拍賣目錄中的拍品量減少, 市場交易步調放慢,但是這些現象早在美中貿易戰之前就 已經發生了。 當然,近一年多來,中國藝術品與古董的進口關稅是否實 施的不確定因素確實引起收藏家、研究策展人和古董商們 的憂慮,但大致上我認為貿易戰的衝擊依各自的情況差異 性很大,不同人對其的態度也差異很大。有些人可能趕著 在美國關稅可能改變之前加速完成一項購買或者銷售,而 有些人可能決定不再繼續交易,因為擔心萬一美國對中國 藝術品實施關稅會造成問題,不過絕大多數人在此時是抱 持「且走且看」的觀望態度。
◆9月起開徵15%進口關稅,美國市場受抑制
流的影響最為直接與巨大,而香
如今,美國確定於2019年9月1日起對中國藝術品及古董課徵
港愈演愈烈的情勢對此一亞洲藝
15%的關稅(截稿前)。美國進口關稅將施行於來自世界各
術市場重鎮的衝擊則有待持續追
地的中國藝術品,無論是來自香港、倫敦、或巴黎,凡是在
蹤。本刊特別專訪紐約資深古董商
進口時申報「原產地」為「中國」者皆要課稅,而不僅只
藍理捷(J. J. Lally)、倫敦知名古
是從中國進口的中國藝術品而已。美國進口關稅對於從國
董商丹尼爾.埃斯肯納齊(Daniel
際市場上購買中國藝術品的美國藏家、策展人與古董商將
Eskenazi)、巴黎資深古董商戴克成
形同課徵賦稅一般。我預估這將會造成美國居民在國際市
(Christian Deydier)、香港資深古
場上更加嚴格篩選他們的購藏標的物,並且變得比較不活
董商暨典亞藝博、水墨藝博負責人
躍。對於美國境外的古董商,在考慮參與美國藝術博覽會
黑國強以及香港資深古董商暨香港
或拍賣會時,進口美國的關稅自然添加了複雜度及成本。
國際古玩展負責人翟健民,深入剖 析相關情勢與各區域市場情況,並 提出他們對中國藝術市場與產業的 觀察與建言。
在美國營運的國際拍賣公司很可能會勸說美國境外的賣方 不要將他們的中國藝術品送往紐約拍賣,美國居民也可能 不希望將中國藝術品送到境外去拍賣,因為流拍的拍品在 送回美國時將遭課徵進口關稅。目前沒有簡易的補救方法 可以緩和美國進口關稅所造成的混亂、複雜度及額外成 本。每一位藏家、策展人或藝術經銷商將必須依個案或單 項物件的情況來做決策。 沒人能說美中貿易戰對中國藝術市場有正面的影響,但是 認為中國藝術市場的改變是美中貿易戰所造成是錯誤的。
84
2019.9
拍賣公司彼此持續地在中國藝術所有品類和每個價格帶激 烈競爭,但是基於政治和金融面向的雙重因素,中國和世 界各地的買家們都抱持著更加謹慎小心、更加嚴格篩選的 態度。如此造成品質較差、或者受損、或者一般性物件的 拍賣價格降低,流拍物件的比例增高,但是傑出的藝術品 仍然拍出很高的價錢,甚至創造了新的拍賣成交紀錄。
◆買家變謹慎,頂尖拍品不受影響 在今日即時通訊和國際旅行如此便捷的年代,對於重要藝 術品的市場來說世界各地差異不大,並無地區性市場的差 別與限制。中國藝術已經是一個國際性的市場——認真的 紐約或東京收藏家們會參與香港的市場,而認真的中國收 藏家們也會參與紐約、香港和東京的市場。 藝術界有句古諺:「最好的藝術品常握在最強勁的手裡。」 這是說傑出的藝術品通常由不需要將之銷售變現的富有藏家 所持有,而當市場情況因為政治和金融問題變得不確定時, 紐約資深古董商藍理捷(J. J. Lally)。圖 藍理捷。
這些有「強勁雙手」的藏家並不會試圖賣出藏品,因而導致 市場交易步調放慢、釋出一種負面的情緒,從而強化市場的
事實上,許多中國藝術市場的變化在美中貿易戰浮上檯面
負面氛圍,直到出現一場拍品新鮮且品質優良的拍賣,拍出
之前就已經出現,譬如近年中國政府金流管制和多年來中
非常強勁的價格,才會改變現有的市場態度。
國買家拖欠款項造成大眾對市場的不信任,這些變化在其 他非中國藝術的市場區塊中也都能看到,而美中貿易戰對
全世界沒有一個藝術市場區塊能夠避免政治和金融上的影
這些藝術市場並無威脅。
響,現今的情況我並無良策,但是很顯然每個人自然變得 謹慎小心以對。如此導致市場活躍度稍作縮減,如同我們
◆市場變化起因於中國經濟下行與限制金流措施 中國藝術市場在過去25到30年間,拍賣量體與價格奇蹟般 地持續攀升,鮮少有衰退的跡象。歷史上前所未見的,中 國藝術市場擴張規模和全球化的幅度持續加速,較其他藝 術市場區塊價格上漲得更高、持續地更久。這個非凡的表
所見到的今日中國藝術市場,然而我們持續看到品相良 好、擁有良好出處的最高品質、無可抗拒的物件拍出非常 高的價錢。
◆購藏法則不變,不利因素是暫時
現與國際藝術市場的持續拓展、繁榮同步,當時正是世界
我並無特別的洞見讓我對未來中國藝術品的市場提供任何
經濟中資金流動性最高的時候。中國藝術市場穩健攀升最
可靠的預測,但是回顧過去這麼多年來,可以說我們克服
重要的驅動力是,中國買家在中國藝術各項類別、上下各
了中國藝術市場上曾遭遇過更嚴峻的挑戰,我非常有信心
個層次熱烈地投入,並且在參與的人數上持續成長。
目前的情況是暫時的。當政治和經濟情況改善,中國藝術 品的市場將會一如既往地成長和繁榮。
在過去幾年,中國藝術市場冷卻了下來,可以歸咎為中國 經濟開始慢行以及中國政府的一些動作,尤其是嚴格限制
對於藏家們,我能給予最好的建議似乎簡明易行,然而它
資金流出中國的政策被強制執行,然而我們持續看到品相
同時也非常難實踐:專注購藏你負擔範圍內最好的藝術
和出處皆良好、最稀有和最好的中國藝術品以很高的價錢
品,把重點放在它們的品質和稀有性,並且遵循長期的規
被購藏。
劃來建立一個獨特的收藏。
ART&COLLECTION
85
展覽
穿 越 京 都 千 年 藝 術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京都:藝術想像之都」展 展
到繪畫,透過超過200件的館藏珍品,深度探訪京都 到繪 的城市社會、政經結構、宗教信仰與藝文變遷。 的城
平安時代 平安 經由宮廷貴族的主導與宣揚,平安時代的京都展 經由 現了 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文化,在藝術當中開拓嶄新的 成就。例如前期由於空海(774∼835)等僧侶與遣 成就 唐 唐使的引進,唐朝密教得以在日本生根發展,造 就當地佛教美術的新氣象。然而到了平安中期
文︱林逸欣 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時,卻又因與中國斷絕邦交聯繫,致使藝文 美學在都城內王公世家的優越生活環境中, 逐漸朝向「和式化」的趨勢,最終產生極為 成熟與細膩的特殊「和風」表現手法。
從延曆十三年(公元794年)至明治元年 (1868),平安京(即今京都)一直都是
圖1 11至1 2 世 紀〈男 神 坐 像〉,亞洲 藝 術之 友 贈 品, 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日本皇室朝廷的所在地。千餘年來,由於 京都藝壇的人文薈萃與創意巧思,讓此地在日
此次展出平安時代的作品包括9世紀〈須惠器
本美術史上綻放著璀璨光輝。當前於美國紐約大都
灰釉壺〉與猿投窯〈綠釉四足壺〉、從金峯山經塚出土11
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舉
至12世紀的〈藏王權現鏡像〉、12世紀的〈舞樂面散手〉
辦的展覽「京都:藝術想像之都(Kyoto:Capital of
以及〈女神立像〉和〈男神坐像〉等。以〈男神坐像〉
Artistic Imagination)」,展示著從8世紀以來,京都
(圖1)為例,工匠使用整塊木頭完成雕塑,外觀呈現平
豐富的文化遺產與藝術成就。從漆器、陶瓷、雕塑
安時代朝臣形式的神道神明樣貌。在平安時代社會中,皇
圖2 13世紀晚期〈北野天神緣起繪卷〉(局部),Fletcher基金, 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98
2019.9
〈大都會博物館「京都」展〉
京都:藝術想像之都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19/7/24∼2020/1/26
室被賦予崇高神性與尊榮地位,因此當某些貴族去世後,
〈北野天神緣起繪卷〉為名的作品現存約30餘件,本次
便會被人們視為神明而加以供奉祭拜。其中有些人物更是
展出的館藏珍品,乃製作於13世紀晚期,無論就品質或
被當作某個名門世家的專屬守護神,確保親戚族人能過著
年代來說,都是屬於難得的上乘之作。
平安順利的日子。此尊木像雕工設計簡約,但臉部五官的 表現卻極具戲劇化。
展品中另一件罕見作品則是〈傳足利尊氏奉納鎧〉(圖 3)。這件中世紀盔甲被認為是由武士政治家足利尊氏 (1305∼1358)捐贈給京都附近的篠村八幡宮神社。
鎌倉時代
足利,原名高氏,在鎌倉幕府滅亡後,由後醍醐天皇
不僅延續著平安貴族創立的風雅美術,鎌倉時代的藝文風
(1288∼1339)賜名尊氏,成為室町幕府的初代征夷大
潮也忠實地反映這個時期的社會動向,為後世留下許多精
將軍。這套鎧服的特點是由四面裙衣和一個圍繞身體的
湛的名品佳作。展中〈北野天神緣起繪卷〉(圖2),描
胸甲組成,並由右側的獨立板面予以固定扣緊。在10至
繪學者詩人和政治家菅原道真(845∼903)的相關靈驗事
14世紀期間,此類鎧服通常被騎馬戰士所穿著使用。另
蹟。受到讒言誣陷,菅原被流放異地蒙冤含恨而死。之
外於皮革模板的胸牌上,出現一尊忿怒神祇──不動明
後國境內便發生一連串不幸的天災人禍,人們認為這是菅
王與其男僕侍從的形象,旨在庇佑武士安危與威嚇敵
原亡靈作祟所致,遂建造北野天滿宮予以祭奉。後來菅原
人。至於頭盔部分,其造型源流可追溯至14世紀中葉。
被神化為古代農業保護神,亦被視為文學和音樂之神。以
南北朝時代與室町時代 在日本政治史上,南北朝時代處於鎌倉與室町時代的過 渡期,因此時而被畫分至鎌倉,有時則被歸屬於室町, 同樣的情況亦發生於美術史當中。本回展出的南北朝時 代作品多聚焦於神道與佛教文物,前者包括〈春日鹿曼 荼羅〉、〈荼枳尼天像〉與〈藤原鎌足像〉;後者則有 〈聖德太子十六歲立像〉、〈聖德太子十六歲孝養圖〉 與〈一遍上人繪傳「遊行上人緣起繪」斷簡〉。之後的 足利幕府時期,為了與公家抗衡,武家階層繼承鎌倉幕 府的審美理念,積極推崇禪宗美學,藉以表徵自我的身 分地位,並將禪林納入幕府制度中,將重責大任交付給 藝文旗手。 除此之外,足利幕府也持續推廣飲茶、能樂、插花與 水墨繪畫等雅緻的藝文活動,進而形塑成為「東山文 化」。在展場中能代表這個時代的傑作之一,便是由相
圖3 14世紀初期至中期〈傳足利尊氏奉納 鎧〉,Bashford Dean贈品,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RT&COLLECTION
99
展覽
圖1 袁登道〈烟雨無垠圖〉卷,紙本水墨,25×437公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圖為局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於9月20日開幕的「北山汲古:中國
北
山
堂
繪畫」展,為文物館近年陸續整理、研究香港利氏北山堂 捐贈與寄存文物館各類古代中國文物的成果之一。繼2014 年的書法,2015年的紫砂、碑帖銘刻拓本之後,此次的展 覽展出120件北山堂古代中國繪畫藏品,並出版香港中文
稀見名家大公開
大學藝術系師生聯合撰寫的同名圖錄。展覽與圖錄皆分為 十個主題,有介紹山水畫類的「腕底雲煙」、「江山勝 景」、「仿古山水」;「花鳥雜畫」;宗教題材的「仙佛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文 物 館 「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 文︱何嘉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 圖︱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世界」;人物寫真的「寫貌圖真」;女性題材的「國色天 香」;地域作品的「揚州逸韻」與「粵地丹青」;以及女 性畫家的「玉臺妙墨」。展覽選件以一畫家一作品為原 則,雖然在北山堂的收藏當中,不乏同時收有單一畫家多 件作品的例子,但為了展現北山堂廣博的收藏興趣,介紹 以往較易受忽略的繪畫小名家,因此這次的展覽儘量挑選 過往未曾公開展示的繪畫精品,希望讓中國繪畫愛好者得 以一見北山堂與文物館繪畫收藏之多元,進而持續關注與 研究這批作品。
北山汲古:中國繪畫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第1期:2019/9/21∼10/27(展廳I、II) 第2期:11/9∼12/15(展廳I)、11/1∼12/15(展廳II)
104
2019.9
香港利氏北山堂與文物館收藏 北山堂為博士利榮森(1915∼2007)的收藏齋號,出自北 公移山典故。利榮森出身香港著名企業家族,終生貢獻 於推廣中國藝術與文化,長期贊助中外學術、文化機構之
〈香港中大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
圖3 高儼〈四時山水圖〉卷,紙本水墨設色,30.7×477.7公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圖為春景局部。
建置與活動。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於1971年成立以 來,利榮森即擔任文物館管理委員會主席,協助確立文物館的發展方 向並持續捐贈藏品。 1970、80年代文物館成立之初,北山堂贈予文物館的繪畫作品,與文 物館當時以明清、廣東為主的收藏策略相符。北山堂於1973年捐贈文 物館的〈烟雨無垠圖〉(圖1)為明清之際廣東畫人袁登道(活躍於 16、17世紀之間)少數的存世作品之一。袁登道,廣東東莞人,字道 生,號強名,善書畫篆刻。1576年試為舉人,曾為同樣出身廣東東莞 的袁崇煥(1583∼1630)幕僚,袁崇煥死後袁登道出家為僧,明亡後 不知所終。〈烟雨無垠圖〉為袁登道1637年為過訪的番禺諸生李雲龍 (活躍於17世紀早期),以仿米芾(1051∼1107)、米友仁(1074∼ 1151)的濕潤墨染與橫筆墨點畫成,在煙雨迷濛的山水長卷之中點綴 以屋舍、漁舟與行人。袁氏熟知備受當時江南文人畫家推崇的米家逸 品畫風,並以此為其專擅的風格之一,可見當時的廣東地區雖遠離當 時作為文人文化中心的江南,但仍與江南文化有一定的交流與吸納。 明清之際的廣東藝壇,特別是在一批文士隨南明政權南遷之後,更加 興盛,一改以往僅零星出現幾名傑出畫家的情形,此次展覽展出兩 件晚明以前廣東畫家的作品,為明初顏宗(1399∼約1459)以融合李 郭、馬夏風格畫成的〈江山勝覽圖〉,以及以水墨花鳥聞名的明中葉 宮廷畫家林良(約1436∼約1487)的〈松樹雙鳥圖〉(圖2)。而晚明 以來的眾多廣東畫家,雖多吸收來自江南的畫學養分,但仍有不受繼 成筆墨與一家之法拘束的地方特色。 圖2 林良〈松樹雙鳥圖〉軸,絹本水墨,132×73公分,北山堂寄存。
ART&COLLECTION
105
展覽
「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於8月8日在佛 光山佛陀紀念館盛大開展。此次展覽集結了國家圖書館、韓國東
藏
經
國大學以及佛光山的典藏,從佛經寫本、拓片、刻本等,帶領大 家了解藏經起源與東傳。同時並有由佛光山寺、佛光大學、財團 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山藏經樓共
首度大集結
同策劃的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大藏經通俗講座系列活動, 期許佛法廣為弘傳,佛光永遠普照。 是次展品包含距今約1500∼1700年,仍保存完整的敦煌古寫經
穿 越 時 空 . 法 寶 再 現
《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住二空品之二》卷二十七、《十地 論》,以及中國第一部私刻大藏經,也是首次採用經摺裝的漢文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還有現存年代最早、舉世僅存的雙色印
佛 經 寫 本 與 刻 本 特 展
本──元至正元年(1341)中興路資福寺刊朱墨套印本《金剛般 若波羅蜜經》。本展亦展示了緬甸、西藏地區不同年代的貝葉 經,並試圖藉由藏經刻本、拓本的展陳,說明經書的製作過程,
整理│闕宇彤 資料提供│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展現經典傳承之不易。
展區分四個單元:「妙法梵音—藏經源起與譯著」、「佛海津梁—佛經注疏與詮釋」、「正法寶藏—佛教推廣與弘傳」、 「數位科技-佛教藏經的現代化」。從佛教的起源、經典的結集、譯經事業,乃至佛經的寫本與刻本,呈現漢傳、南傳、 藏傳等佛經,並將其與當代佛教文獻的編纂、佛教典籍數位化的過程並陳。以下選介圖錄各單元精采展品。
第一單元「妙法梵音— 藏經源起與譯著」
《後漢書》裡流傳著一則傳說,漢 明帝曾夜夢金人,自西方飛來,於 是「感夢求法」,派使者蔡愔、秦 景等出使西域拜佛求經,並建白馬 寺,供奉佛經《四十二章經》和釋
◎南北朝敦煌古寫經《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住二空品之二》卷二十七 26×733公分,佛光山藏(局部)
迦牟尼的佛像。又延請印度高僧竺 法蘭與迦葉摩騰翻譯佛經,開啟了
《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漢傳佛教般若經典籍。該經記述般若波羅蜜法及
佛教聖典在中國的流布之旅。眾多
學習功德的辦法,並勸眾生修學之。自放光品以下至囑累品,共計90品,經名
的傳說中,東漢桓靈之世的安世高
依初品而立。
被認定是中國譯經事業的肇始。隨 著藏經譯著的開展,歷代祖師的耕 耘,佛教茁壯興盛,枝葉繁茂。
據《出三藏記集卷七.放光經記》載,曹魏齊王甘露五年(260),潁川朱士 行從西域地區抄得此經梵本,令弟子法饒送回洛陽。但直至晉惠帝元康元年 (291),本經才為于闐國的高僧無羅叉運送,後由竺叔蘭口譯,祝太玄、周玄 明筆受。此一譯經,對漢傳佛教影響深遠。
118
2019.9
經卷保存完整,紙張有烏絲欄及簾紋。敦煌寫經之珍貴在於保存了南北朝古樸的寫經字體,在書法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凡抄寫佛經,既要工整以示虔誠,同時為求效率,橫劃都是尖鋒起筆,不用逆 鋒。收筆重按,轉折處則不提筆轉換筆鋒,而是略作頓駐後再行調鋒,以取勁疾。由於抄寫佛經所用 字體較小,毛筆的筆頭也小,筆毫較硬,制約著用筆方式。
◎六朝人寫卷子本《十地論》 26×645.6公分,漢學研究中心藏 《十地論》全稱《十地經論》,是《十地經》的詮釋性著作,凡12卷,由印度大乘佛教世親菩薩所著,為六朝時代地 論學派的重要典籍,北魏菩提流支譯。內容論說菩薩修行成佛所須經歷的十個階位,故稱為十地。十地包含一切善 法,從世間善法、聲聞、緣覺、菩薩到一乘的根本佛法。上承般若之學,下開瑜伽之宗。 本件為敦煌遺書,卷軸裝,首斷尾全,存18紙,有墨欄,共383行,每行17字,卷尾後配細長白玉軸。卷末尾題「十地 論不動地第八卷之十」。蓋釋《華嚴經》中十地品。就字體觀之,字形瘦扁,結構緊密,筆勢流動,撇捺之筆多帶隸 意,具有自由書風之六朝楷書體風格,卷尾有「一校」題記。卷首補襯紙上並有近人袁克文(袁世凱之子)手書題記。
◎北宋紹聖四年(1097)福州東襌等覺院刊大藏經本《正法念處經》 24×11.2公分,國家圖書館藏
此經詳解十善(惡)業及其果報,更闡述「身念處」的修行精華,可視為 《長阿含經》的補強經典,收入《大正藏》的〈經集部〉。譯者釋瞿曇般 若流支,南印度波羅奈城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進入洛陽。 元象元年(538)至武帝元年(543)於鄴都金華寺、昌定寺進行譯經的工 作,共譯有14部85卷經典。 本件為經摺裝,每摺六行,每行17字。此本僅存卷四十七。卷端有小字題 「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傳法沙門智賢謹募眾緣恭為 闔郡官僚同資祿位雕造
今上皇帝祝延聖壽
大藏經印板計五百餘函 時紹聖四年五月日謹
題」。封面有泥金題署書名、卷第。此經為《崇寧藏》之零本。《崇寧 藏》因刊雕於福州東禪寺等覺院,又稱《崇寧萬壽大藏》,是中國第一部 私刻大藏經,也是首次採用經摺裝的漢文大藏經,十分罕見。
ART&COLLECTION
119
巡禮
圖1 7月27日對外開放的山西青銅博物館。
圖2 山西青銅博物館目前陳列有超過2200件文物。
晉國的故鄉.第一座青銅博物館 山西青銅博物館落成大公開 文︱董耘 資料提供∣山西博物院
中國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東側,東靠太行山,因而得名
古發掘出土及打擊文物犯罪的追繳文物。該區域又細分為
「山西」。山西發展甚早,目前已發現有舊石器時代遺跡
三區塊「華夏印跡」、「禮樂春秋」及「技藝模範」。
300多處,顯示最少在100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活動於此。 時至西周時期,西周採分封制度。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 (今山西翼城縣一帶),叔虞之子燮父繼位後,遷居晉水 邊,改國號為晉,為日後春秋五霸中晉國的起始。晉國的 崛起也奠立了山西歷史文化的基礎,山西省境內也有多個 重要的晉國時代遺跡,諸如晉國早期的「曲村—天馬遺 址」及晉國晚期都城「侯馬晉國遺址」等,當中都出土不 少令人驚嘆的文物,以青銅器為大宗。
華夏印跡 山西是華夏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區,陶寺遺址表現了最早的 王權和國家形態,與古史傳說中的唐堯時代相互吻合。夏 商周時代,山西擁有最重要的銅礦資源和製銅技術,對青 銅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有著舉足輕重的功能。晉國從周初分 封的百里小國開始,勵精圖治,開疆拓土,秉承傳統,銳 意創新,吸納了周邊諸侯國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新鮮血液,
山西青銅博物館(圖1)於7月27日正式開館,為山西博物
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晉文化。該區塊又分為三個小單元:
院下屬分館,也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青銅主題博物館。
「青銅先聲」、「率土內外」及「赫赫晉邦」。
館內設計有基本陳列(圖2)、教育互動、數字青銅、
122
臨時展覽及文創空間五大部分,展示空間達1.1萬平方公
陳列一開始聚焦於山西省襄汾縣內的陶寺遺址,此遺址時
尺。基本陳列以「吉金光華」為主軸,展示有超過2200件
代屬龍山文化時期。1950年代初步發現此遺址,在期待
作品,文物最早出自龍山文化陶寺遺址,晚至秦漢時期,
可以找到夏朝都城的氛圍下,1978年開始正式進行考古挖
橫跨了青銅器的黃金時代。展出文物多數為山西省近年考
掘,然此一遺跡並非原先期待的二里頭文化,反而屬於更
2019.9
圖4 春秋時期〈晉公盤〉, 高12公分,口徑40公分,山 西公安機關移交。 圖3 商〈龍形觥〉,長43.8公 分,寬12公分,高18.4公分, 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早的龍山文化,也是目前已發掘的龍山文化遺址中最大的
商代之後,則是接續到西周早期分封諸侯於天下,
一例,前後發現有宮殿、王陵、城牆、貴族墓園及祭祀場
晉國便是其一。展品〈晉公盤〉(圖4),淺腹平
所等,之中還有一處疑似天文臺的遺跡,也是目前發現最
底,窄平沿外折,腹側有一對附耳,耳內側有一對
早的一座。
橫樑與盤沿相連,耳飾重環紋,盤底的邊緣設置三
接著談及山西境內出土的相關商代青銅器。商代疆土以都 城所在的王畿為中心,王畿之外為四土方國,主要居住 著貴族階級、官吏及從屬於商王朝之下的方國子民。四土 之外為四至,為商王朝政治、文化影響到的最遠範疇。由 內而外的三種層次,也具體呈現在青銅器的製作上。展品 〈龍形觥〉(圖3)為商代作品,通體為角狀,前端做龍 首形,露齒昂翹,瞠目張角,齜牙咧嘴為流。蓋面飾逶迤 的龍體花紋與前端龍首銜接,襯渦旋紋。腹兩側各置一對 貫耳用於懸掛;以渦紋、雲紋為襯托,飾鼉紋和夔龍紋, 頭向與龍首相反,頗富動感。圈足飾相對的夔龍紋,更增 穩定之感。整體造型奇特,獨具風采。紋飾粗獷,線條流 暢明快,特別是鼉(鱷魚)紋在青銅器中極為少見。屬商 代晚期風格。
個圓雕裸體人形支足。裸人雙膝跪地,雙臂向後背 負著盤體。盤內壁飾四條浮雕魚紋,外壁飾蟠螭 紋;內底中央飾一對浮雕龍,相互盤繞成圓形;雙 龍的中心有一隻立體水鳥,雙龍之外有四隻立體水 鳥和四隻浮雕烏龜,再向外有三隻圓雕跳躍青蛙和 三條游魚,最外圈有四隻蹲姿青蛙、七隻浮雕游泳 青蛙和四隻圓雕爬行烏龜。這些圓雕動物都能360度 轉動,水鳥嘴可以啟閉,烏龜頭可以伸縮,栩栩如 生。盤內壁刻銘文七處,每處三行,共183字。經考 證,〈晉公盤〉是晉文公重耳為其長女孟姬出嫁楚 王所鑄造的媵器,銘文記載晉文公述說始祖唐叔虞 和父親晉獻公開拓疆域、撫慰黎民、國運日隆的功 績,彰顯了當時晉國的強盛,並為孟姬祈福。
ART&COLLECTION
123
鑑賞
前往淨土的 最後機會 韓國奇幻電影《與神同行》的諸多神祇 頂多只能令亡者轉世為人,再度飽嘗輪 迴之苦,然而對中世紀的佛教徒而言, 禮敬供養幽冥教主地藏菩薩卻一定可以 往生淨土,進入無憂無慮的極樂世界, 其中最佳的視覺證據莫過於甘肅敦煌 莫高窟第17窟(俗稱藏經洞)的〈被帽 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圖1)。 此幅帛畫原屬伯希和(Paul Eugène Pelliot)舊藏,現為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品。畫面正如其名,分為兩大部分,即 下半部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和 上半部的「淨土圖」。 〈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的主尊梵 名為.̓LWLJDUEKD,有「含藏大地」、 「地中之藏」之意。祂可能源於印度 的地天信仰,然惜於該地似乎未曾形 成重要的信仰,也未受廣泛供養。但 在中土,祂卻成為信仰歷久不衰的菩 薩之一,不但與觀音、文殊、普賢 齊名,甚至還以「地獄未空,誓不成 佛」的慈悲誓願聞名,終而成為救濟 地獄受苦眾生的幽冥教主。
地藏的被帽造型 「地藏」名稱可能首見於3世紀中葉的 漢譯本《佛說羅摩伽經》,隨著《大 方廣十輪經》、《須彌藏經》及《占 圖1 EO. 3580:五代〈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圖 秋山光和監修《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伯希和藏品II》。
128
2019.9
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 〈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 文.圖|王鍾承(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助理研究員)
察善惡業報經》等經典之流傳,強調
《地藏菩薩本願經》、道明和尚《還
徵,傳諸於世,而返回陽間的道明也
祂「為五濁惡世成熟眾生故,而來至
魂記》(敦煌文書S.3092號)和《地
如實地「圖寫真容,流傳於世」。
此」,信徒應「至心禮我地藏菩薩摩
藏菩薩像靈驗記》等,更促使地藏菩
訶薩」,行禮懺之儀,期能除惡業、
薩晉升為幽冥教主的位階。
滅重罪。加上末法思想的流行與三階 教徒的鼓吹,地藏信仰最遲於6世紀 中葉時便有所發展。其後,譯經大師 玄奘於唐永徽二年(651)重譯《大 方廣十輪經》為《大乘大集地藏十輪 經》,更有助於信仰全面性的傳播, 進而蓬勃發展,造像數量也與日俱 增。同時,又因為地獄觀念日趨成熟 並深植人心,地藏在幽冥世界的救濟 功能也隨之逐漸強化。特別是在佛經 中提及祂能化身多種形象,「作閻羅 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身,
此被帽圖像來源可能還有另外一說, 見於《地藏菩薩像靈驗記》之記
〈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中
述,係由西印度沙門智祐於天福年間
地藏菩薩是全幅尺寸最大的尊像,足
(936∼944)傳入中土。不過,根據
見在本幅絹畫中具有重要性的地位。
四川現存的造像遺存卻推翻《地藏菩
祂頂被風帽,身著田相衣之僧服,卻
薩像靈驗記》所提出之「被帽地藏
戴有菩薩形象慣有的項飾和手環,舒
像」的傳入年代。因為被帽地藏像早
姿坐於岩石的蓮臺上,持錫杖的左手
已於9世紀末出現於四川綿陽北山院第
上舉於左肩,捧著瑠璃寶珠的右手置
9號龕和資中西岩第85號龕。根據張總
於膝上。此種菩薩形象似乎是地藏菩
的考證,綿陽北山院第9號龕的開鑿年
薩在敦煌所特有之圖像,而「被帽」
代應介於880至881年之間。資中西岩
的特徵卻是與四川地區所共有之特
第85號龕題記的紀年則被辨識為景福
色,幾乎不見於中原地區。
二年(893)。四川的造像遺例相較 於《地藏菩薩像靈驗記》所記載的年
為諸眾生種種說法,隨諸眾生顯示三
「地藏頂被風帽」的造型並未見於任
代,至少早了半個世紀,提供了「被
乘。皆悉令住不退轉地」;又如「地
何佛經之中,其來源應與道明和尚
帽地藏像」存在的年代下限。松本榮
藏菩薩作沙門像」,在菩薩裝束形象
《還魂記》(敦煌文書S.3092號)有
一提出被帽地藏像是沙門形的一種圖
式微之後,這些形象是為最常見,且
關,這個入冥故事清楚地描述了地藏
像變化類型,而張總則進一步認為此
正好與早期幽冥故事救贖者多為僧侶
菩薩的形象。根據《還魂記》記載,
形象更具威嚴與氣度,可與羅漢、僧
的造型不謀而合。這些形象在在顯示
唐大曆十三年(778)二月八日,二名
侶等形象作一區分。或許因為入冥故
地藏與幽冥世界的關係匪淺,後來甚
黃衣使者奉閻羅王之命,將襄州(今
事和靈驗故事生動鮮活,地藏造像似
至使得祂成為六道眾生的救贖者,繼
湖北襄陽)開元寺僧道明引領入冥,
乎自9世紀末以降,以被帽之姿出現於
而在幽冥世界中,榮登特殊地位,尤
後經閻羅王查證為誤追之後,在歸返
敦煌和四川等地,並取得優勢,至今
其是一些疑偽經(編按:非由梵文原
人間的前夕,地藏菩薩現身於閻羅王
仍有許多遺例留存於世。可見,地藏
典或西域胡本譯成漢文,是由華人僧
殿,告知道明和尚祂在時人所認知的
圖像並不會囿於經典的束縛,而是於
俗撰述或抄略)、傳說和靈驗記等之
形象有誤,露頂僧人之形象並非是地
發展進程中,受到傳說及靈驗事跡等
相繼出現,如《佛說地藏菩薩經》、
藏應有的外貌。祂囑託道明詳記特
之影響,衍生出各種不同的變化。
ART&COLLECTION
129
鑑賞
不輸唐三彩, 即是魯山花瓷 河南魯山段店窯花瓷淺述 前言 在燦如星辰的河南瓷窯中,魯山段店
文│郝紅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陳萍(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圖│祝賀(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劉琨(魯山縣段店窯文化研究所)
次摩挲把玩,滌蕩著他們難以平靜的
1950年故宮博物院考古先驅陳萬里到
心靈。
河南調查汝窯遺址時曾到過段店村。
窯並不是最亮的那顆,然它卻創造出
而今,通過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機構
重要性不輸唐三彩的花瓷。花瓷,
的努力,已經揭示出花瓷的呈色原
今人稱唐鈞,在唐代自有名號。據
理。白斑或藍斑並非因其中含有什麼
唐人南卓撰《羯鼓錄》所記,丞相
著色元素,而是在高溫燒製過程中,
宋璟與唐明皇討論鼓事,說:「不是
釉分成了上下兩層,上層厚0.7∼1.2公
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意思是
厘,由無數孤立的直徑小於0.2微米的
此鼓不是用青州石末製的,就是用魯
小液滴組成,下層厚0.15∼0.2公厘,
山花瓷製的,質堅色美。據載該鼓是
為連續液面的透明釉。當上層小液滴
左用杖、右用手來敲擊,顯然不是運
直徑小於0.1微米時,以瑞利散射為
用兩杖的「羯鼓」,應為魯山花瓷的
主,釉面為藍色,當小液滴直徑介於
腰鼓。可見盛唐時花瓷已名聲大噪。
0.2∼0.4微米時,以米氏散射為主,
既然花瓷能做腰鼓,當然也能用作其
釉面呈乳白色。通過控制窯溫,增加
它器形,如盤、罐、瓶、注、碗、洗
釉料中鐵、鈣、銅等元素含量,可以
等。花瓷後來居上,超越唐三彩獲得
得到不同大小的液滴,反射不同的光
皇家青睞,自有其獨到之處。
芒。原來老祖先們在不知曉原理的情
花瓷為段店窯首創,當時的工匠並不 知道其中的機理。為求變化,他們在 底釉上點施成分不同的釉料,一次入 窯高溫燒成,底釉呈黑色或褐色,點
1977年故宮博物院李輝柄、李知宴兩 位到段店窯做深入調查,發現有唐代 的黑瓷、花瓷,宋金元三代的白瓷、 青瓷、黑瓷、醬釉瓷、鈞瓷、三彩陶 器等,器物皆優良,其中30多片花瓷 能看出器形的有缸、罐、瓶、碗、 腰鼓,證實宋璟所言不虛。此後, 故宮博物館的馮先銘、葉喆民、馮小 琦也數度到段店村調查,採集到唐代 花瓷、宋元白瓷、白釉綠彩、珍珠地 劃花、白釉點彩、白釉黑花、青釉印
況下,已信手製成迷幻跌宕的花瓷, 宋人更是再接再厲,製出「亂花漸欲 迷人眼」的宋鈞,中國青白瓷一統局 面被澈底打破,彩瓷走上康莊大道。
釉呈藍、白色或藍白色相間,姿態萬
136
千。盛唐前期的唐三彩給人以清新自
段店窯概況
然、繁複縟麗之感,但當盛唐中期花
段店窯位於魯山縣城北10公里梁窪鎮
瓷橫空出世後,它帶給人們的則是心
東南的段店村,遺址被整個村子占
靈的震撼,空曠的黑褐背景中猶如從
壓,面積10萬平方公尺,文化層厚2∼
冥界中飛來一絲絲、一縷縷、一團
5公尺。這裡地處沙河支流大浪河西岸
團、一片片雲霧,生如夏花之絢爛,
的一個小盆地內,盆地西緣就是伏牛
死如秋葉之淒美,和多苦多難的婉轉
山餘脈延伸過來的丘陵,瓷土豐厚,
人生是多麼相似。花瓷自此成為文人
有水利之便,是製瓷的天然場所。
騷客的摯愛,一次次耳濡目染、一次
(圖1)
2019.9
圖1 段店窯位置圖。
圖3 腰鼓,北京故宮藏品。
十分有趣。長58.9公分,口徑22.2公 分。(圖3)標本LD唐0270,段店窯採 集。器形同前,略小。內、外壁施褐 釉,外壁弦紋間六周團狀白斑,多數 白斑隱顯藍色,猶如水母會聚,別開 生面。長52公分,口徑17.5公分。(圖 圖2 段店窯試掘花瓷標本線圖。1腰鼓,2茶注,3雙繫罐,4、5盆,6盤,7盒,8、9、10碗。
4)標本LD唐0515,段店窯採集。器 形同前,內、外壁施黑釉,弦紋間飾
花、黑瓷、鈞瓷、三彩陶器等,豐富
6層,分屬唐、宋、金、元四個朝代。
茶葉末色斑,斑邊緣部位有雨珠狀藍
了段店窯的內容。
唐代主要生產黑瓷和花瓷;宋金時期
彩,整體觀之,似黛峰迭出,淡雲擁
生產規模擴大,產品有青瓷、黑瓷、
過,裝飾效果明顯優於前兩腰鼓。長
三彩;元代繼續燒造,主要產品為元
53公分,口徑19公分。(圖5)一件登
鈞、白地黑花瓷。這批資料至今未見
封私人藏品。器形較小,器身飾七道
正式發表。
粗弦紋,最外兩道粗弦紋位於唇沿。
198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瓷器 專家趙青雲又帶隊前往,巧遇村民尚 栓成在村北建房時,挖出不少瓷片與 窯具,保存完好。趙青雲遂在院內空
內、外壁施褐釉,起泡較多,弦紋間
地開方試掘,發掘十餘包瓷片,除上 述諸色瓷器,新發現的有唐三彩、宋 黃釉瓷、天目瓷、元鈞等,尤以花瓷 為勝,主要器形有腰鼓、茶注、罐、
段店窯出土花瓷
飾四周藍白斑,流釉較長。釉薄處呈 藍色,積釉處乳白色。此器是豎著燒
◎腰鼓
葫蘆瓶、盤、爐、枕等。腰鼓褐釉滋
4件。一件為北京故宮藏品。兩端直
潤,藍斑如行雲流水;茶注有黑釉藍
口,方唇,中間細如蜂腰,空腔,體
斑、黃釉褐斑、藍釉白斑三種;盆施
飾七道凸弦紋。內、外壁施黑釉,外
月白釉,其上藍釉如絲雨;盤施黑釉
壁弦紋間飾六周月白斑,斑多長方
藍斑;碗則黑釉藍斑或月白釉藍斑;
形,如各種各樣的獸頭萃聚在一起,
成。長30公分,口徑17公分。(圖6)
圖6 腰鼓,登封私人藏品。
葫蘆瓶、爐、枕雖為殘片,也色彩奇 幻,令人浮想聯翩。(圖2) 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成 新銳考古隊,首次對段店窯進行科學 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公尺,解決了 段店窯的地層問題。文化層大致分5∼ 圖4 腰鼓:LD唐0270。
圖5 腰鼓:LD唐0515。
ART&COLLECTION
137
論壇
談水下文化資產之 保護與合作 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保護論壇紀實 文.攝影│劉靜(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研究員)
人類對探索未知環境的好奇心始終未變,海洋除了乘載著 舟舶,亦保存著沉船及人造遺留物的封存痕跡,水下考古 這門學科,因此有著時空膠囊的別稱。今年7月13、14日 在臺北,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翰雅文化顧問有限公 司承辦的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保護論壇,是以海峽兩岸文博 從業人員為主要受眾的論壇(圖1),自2008年始辦,今 年已經是第九屆,但是第一次引入水下文化資產的議題。 水下文化資產工作操作不如陸地便捷,所需人力、財力及 物力資源花費甚鉅。兩岸的水下考古工作各自發展,工作 成果已累積數年,藉由此次對話的契機,分享兩岸公部門 對水下考古、文化保護及科學等學科的政策及實案努力。
臺灣與中國的水下考古
圖2 將軍一號發掘探方平面圖。描圖 郭長江。
世界水下考古工作開展以法國為先鋒,其於1962年發明呼 吸器開始,人類探索的領域便深入水下。中國水下考古工
年臺灣水下考古已掌握疑似點766筆,其中對將軍一號
作啟蒙於1987年,打撈南海一艘英國商船開始算起,是為
(圖2)、廣丙艦、綠島一號、蘇布倫號、山藤丸及博卡
中國水下考古元年。同年,俞偉超(1933∼2003)在中國
喇汽輪等的調查工作投入較深,因此每年定期監看,以保
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立中國水下考古中
證照護及維持工作。
心,自此之後,1989、1999、2004及2007年等分別有計畫 地舉辦水下考古工作人員培訓班,至今培養出中國水下考 古工作人員共145名,但部分人才兼經營行政工作、單位
致遠及經遠兩艦為中日甲午戰爭中海戰一役遭擊沉的兩艘
領導或面臨退休,遠離第一線戰場,目前實際在線操作者
北洋軍艦,名稱的確認除了史籍記載有案,另取決於船
約60人左右。
身殘存的艦名標誌(圖3)。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戰爆
臺灣水下考古工作相對而言開展時間較晚,1985、1986及 198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對將軍一號沉船的調查算是臺灣水 下考古的萌芽,2006年之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因應各界期待,開始有系統地對臺灣鄰近海域及水下考古 相關工作進行調查並掌握。根據臧振華統計,2008至2018 146
中國.致遠艦、經遠艦
2019.9
發,揚威、超勇、致遠及經遠四艦沉沒於黃海北部海域, 自此一役之後,中國喪失對黃海的制海權。兩艘近代軍艦 的調查發掘最大的貢獻在於「證史補史」,根據文本的紀 錄,在黃海海域調查時,特別留心兩艦的打撈,最後於黃 海北海海域發現沉沒的兩艦,相距15海里。
圖1 中央研究院院士臧振華(右1)、文資局副局長張仁吉(右2)、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結華(左2)等參與論壇綜合討論。
圖4 致遠艦餐盤。
致遠艦及經遠艦的打撈除了弄清船艦沉沒方向及範圍,
器發現有嘉慶及道光年款,又銅錢發現有乾隆、「道光通
打撈部分船艙構件,亦有200多件器物出水,包含武器彈
寶」、日本「寬永通寶」及越南的「景興元寶」等年款,
藥、個人物品等,如「致遠」餐盤(圖4)、陳金揆單筒
取時代最晚之紀年,推定船隻沉沒年代為清代中晚期道光
望遠鏡、銅加特林機槍、格魯森砲彈藥筒及「經」艦銘牌
年間。小白礁一號的主要船貨推測應為棉、紗、茶葉等有
等物,藉由器物上的文字,為船艦定名確認身分。
機物質,沉船後貨物滅失,現已不存。
獲選為中國2018年度十大考古發現的經遠艦,其全名為遼
瑞典.VASA
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如同往年,該年
位於瑞典的VASA博物館以全艦打撈著名,得名於VASA
十大考古發現以史前考古及商周考古占據大半,經遠艦沉
戰艦。該戰艦是當時的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
沒年代時屬晚清,又是少見的水下考古發掘,故能入選實
(Gustavus Adolphus,1594∼1632)為宣揚國威花費鉅資
屬難得,是十大考古發現中的稀客。
所建造,於1628年8月10日首航,啟動後由於雙層64座砲 臺致使船身過重,全鑑因而向右傾斜,於出發後不到1.5公
中國.小白礁一號
里處沉沒,尚未完全離開斯德哥爾摩港口,船艦便在港口
小白礁一號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沉沒在今浙江寧
觀禮的眾人眼前緩慢沉沒。
波象山石浦東南約27海里處的漁山海域,2008年發現,至 2014年沉船出水之間,歷經多次調查及試掘工作。(註 1)其現存船體長約20.35公尺,寬7.85公尺,復原長度預
1956年,歷經多年努力,潛水員終於確認船艦沉沒地點, 並於1961年4月24日進行打撈,集結各方力量,以6根鋼管
計可達26至28公尺之長。船體 木材打撈後經脫鹽脫硫及脫水 定型等處理,進行船體復原及 木材鑑定分析等進一步研究, 確定造船材料產地為東南亞一 帶。 出水文物共計1064件,(圖5) 種類包括青花瓷592件、五彩 瓷44件、紫砂2件(1件帶「孟 臣製」款)、陶器15件、金屬 器73件、竹木器2件、石製品 333件、磚塊3塊等,其中陶瓷
圖3 經遠艦構造復原圖。 考證、製圖 陳悅、劉烜赫。
ART&COLLECTION
147
拍賣
清乾隆包袱瓶領銜! 2019香港蘇富比秋拍預告 文︱金浩鈞
圖︱香港蘇富比
2019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將於10月3至8日於香港會議
藏名家書法專輯」、「亞
展覽中心舉行,9月21、22日於臺北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
洲私人珍藏明清翰墨」
心舉辦預展。中國古美術部分將於10月6日由「中國古代
等眾多私人祕藏,精彩可
書畫」專拍率先登場,10月7日為「中國書畫」,10月8日
期。
以匯集了重要瓷器工藝品的「中國藝術珍品」壓軸,另有 「利國偉爵士藏重要中國藝術珍品(二)」、「雅靜清 靈:香港私人清代御瓷珍藏」、「研精得趣:重要中國瓷 器收藏」、「重要私人收藏明宣成瓷珍」、「有鳳來儀: 樂從堂珍藏乾隆料胎畫琺瑯包袱瓶」等精選專場。
八大山人除晚年外,多作 斗方,〈蕨瓜圖〉即為其 一,估價800萬至1000萬港 元。本幅雖無紀年,依其 主題、用印、題款、書風 推論,應為八大山人還俗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
後,近耳順之年所作。彼
明末遺民畫僧八大山人〈蕨瓜圖〉及石濤〈墨竹〉為古代
時多以瓜果蔬食闡述禪趣
書畫重磅推薦雙星,構圖簡約,書畫合璧。書法方面,惲
與家國之思,瓜既有「遺
壽平〈南田翁書簡冊三本〉內容廣涵信札、詩文、題畫詩
民」之意,倚斜橫倒之雙
等,流傳有緒。其他重要焦點有:法國私人收藏的顏嶧十
瓜亦富「無一無分別,無
屏巨幅〈仙山樓閣圖〉,日本私人收藏黃道周、史可法等
二無二號」之禪思;薇蕨
諸家〈明賢尺牘冊〉、查士標書畫合璧精品〈竹木石圖書
伸拳則有生活簡淡、有志
畫冊〉等。且承春拍佳績,再次規劃單一來源之私人收藏
難伸之隱喻。本幅鈐「驢屋人屋」,可同見於上博藏朱耷
專輯,「候彧華庋藏翰墨小輯」以廣東書家為主,包含鄺
仿黃庭堅行書〈酒德頌〉,左下鈐民國初年何賓笙鑑藏印
露、屈大均等難得之作;「日本藏宋元禪林墨蹟」包含如
「京口何氏收藏」,今北京故宮八大山人〈墨花圖卷〉亦
無準師範、清拙正澄等宋元禪僧書法;以及「日本私人收
為其舊藏。
石濤〈墨竹〉,估價400萬至500萬港元。
石濤〈墨竹〉,估價400萬至500萬港元。墨色濃淡相間, 風吹竹影,生動自然。此作曾為張大千「大風堂」舊藏, 附原裝大千題字木盒,並參與197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明 末四僧書畫展覽」,刊載於《漸江石谿石濤八大山人書畫 集》,且著錄於1960至1990年代香港、東京以及臺北出版 的《石濤書畫集》等。 惲壽平〈南田翁書簡冊三本〉水墨紙本,三冊44開,估價 280萬至360萬港元。第一冊為惲壽平致親友信札集珍,當 中的〈致王翬札〉載入《昭代名人尺牘》;第二冊為自書 八大山人〈蕨瓜圖〉,估價800萬至1000萬港元。
160
2019.9
張大千〈春山飛瀑〉,63.3×127.8公分,估價3200萬至3800萬港元。
詩稿四篇,部分詩文收錄在《甌香館集》;第三冊為題畫
齊白石1945年作〈貝葉草
跋句文稿,流露出對古畫之我見,以及其創作思想。書風
蟲〉,估價700萬至900萬
流麗自然,是研究惲壽平書法、從藝經歷以及創作思想的
港元。本幅寫贈「峯南」
重要文本。此三冊經明代張培敦、清代錢天樹及民初關德
羅慶山,兩人關係在師友
懋等遞藏。
之間,齊白石為其治印 外,贈畫皆用心佳作。本
中國書畫專場 中國書畫此次呈獻近現代名家佳作,其中張大千潑彩〈春 山飛瀑〉,估價3200萬至3800萬港元。款識:「君璧道兄 七十一歲生日。弟爰敬圖為壽。」1968年,大千潑墨潑彩 法不但成熟,且臻高峰,他曾向友人表示:自己已能將石 青、石綠的潑彩技法運用自如。本幅仍張大千以日本金箋 作潑墨潑彩山水,潑彩時留出金底作為飛瀑,寫贈摯友黃 君璧賀其71歲壽誕之作。張大千與黃君璧二人交深情厚, 相互推重。此作著錄於《張大千畫集》(臺北,國立歷史 博物館,1973年)。 「霧明樓」舊藏傅抱石金剛坡時期精 品,1946年作〈柳溪仕女〉,估價1000 萬至1500萬港元。傅抱石在重慶金剛坡 下山齋期間,藝友互動頻仍,張蒨英 正是往來友輩之一。本幅乃畫家寫贈 張倩英赴英倫之作,寫成於1946年7月 14至16日。寫畢後四日再題,記述作畫 緣起,與兩人在藝事上相知之深,是為 珍貴的文獻資料。赭衣仕女坐於渚邊石 上,疏柳數枝斜垂,瘦枝輕拂於仕女身 前,呈掩映之勢。敷色清麗,意境幽 邈,暗含送別之寡淡,寫情寫景,皆畫 家極盡用心之能事。 傅抱石1946年〈柳溪仕女〉,82×54公分,估價1000萬 至1500萬港元。
幅疏疏朗朗幾筆寫出枯 枝,綴三葉菩提,一派蕭 瑟秋意,朱紅蜻蜓、蚱 蜢、葉間秋蟬,工細傳 神。「貝葉草蟲」乃白石 老人自創、亦是其一直以
齊白石1945年〈貝葉草蟲〉,103.8×34.2 公分,估價700萬至900萬港元。
來最受人追捧之題材,胡 佩衡曾作如此評價「這種精細的工夫,實在是白石老人的 絕技」。 香江「陸羽茶室」珍藏張大千1952年作〈黃山松雲〉,估 價650萬至850萬港元。1951年底張大 千返港,為翌年9月移居南美作準備, 期間辦展、打點古畫收藏、購買經史 古籍,亦不時與友朋於「陸羽茶室」 相敘。臨行前數月間,大千埋首作畫, 為各方好友寫贈誌別。本幅寫於夏月, 特為留贈「陸羽茶室」,從畫上題跋即 可見其光顧「陸羽茶室」之頻及品茗時 之情狀。窄長尺幅構圖取平遠之效,讓 觀者一覽黃山無遺,似刻意遷就「陸羽 茶室」廳堂設計,讓眾茶客舉目即及。 觀者在品茗時觀之,盡收此雄峻峰巒之 景,自是賞心樂事。 溥儒1953年作〈方正學像〉,估價55萬
ART&COLLECTION
161
考古紀事 Archaeology 2019 文︱劉榕峻
01
圖︱編輯部
又發現兩位曾侯和一位羋夫人
道錫行」等銘文確認了曾國銅料來源,墓地南側也發現了冶銅
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 「曾隨之謎」爭論 劃句點
遺址;從2009年開始發掘的隨州義地崗墓群,2012年發掘的文 棗樹林墓地,確認了6位曾侯,即曾侯求、曾侯寶、曾侯得、曾
湖北隨州市曾侯墓地因1976年曾侯乙墓的發現而廣為世人熟 知。近來棗樹林墓地考古發掘,再次發現兩位曾侯及其夫人, 分別是曾侯寶及夫人羋加、曾侯求及夫人漁。這兩位新發現的 曾侯,完善了春秋早中期的曾國世系,也填補春秋中期不見曾 侯的歷史空白。
侯戊、曾侯與、曾侯丙。 在史書中,周王分封的姬姓諸侯國是隨國,但在湖北隨州發現 的都是曾侯墓地。過去學界對於曾、隨是同一國,還是兩國, 一直有爭議。曾國在史料中未見記載,但自從1976年曾侯乙墓 發掘開始,至今已發現並確認10餘位曾侯的姓名身分,其中已
棗樹林墓地屬於義地崗墓群,此次發掘的169號墓是曾侯寶的夫
知最早的曾侯諫為西周早期,最晚的曾侯丙是戰國中期。一系
人羋加之墓。羋加墓中出土了19件編鐘,通過編鐘大小、銘文
列考古發現如拼圖般逐漸拼湊出一個存在時間不短、卻被歷史
內容、字體、出土位置等資訊,判斷應分為4組。第1組個體最
遺忘的小國歷史。
大,其中最大的兩個鈕鐘出土時鐘體已經殘存,所幸銘文保存 較好,書寫規範,內容基本完整,少數缺漏的文字可以根據其 他組的銘文補充。 經過專家釋讀,整篇銘文包括3個段落。開篇用「曰」字領起, 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曾國的歷史:自己的祖先南宮受周王 分封到曾國,曾國與楚國有聯姻。第2部分是羋加自述,提及丈 夫「龔公」即曾侯寶早逝,自己作為曾侯夫人勇敢地挑起了國 君的重擔,治理曾國,保衛疆土。第3段落是編鐘銘文常見的宴 飲以樂嘉賓的格套。作為楚國女兒、曾侯夫人,羋加是個傳奇 女子,巾幗不讓鬚眉,有膽有識,可謂是「曾國的婦好」。 墓中出土的銅缶上有銘文:「楚王媵隨仲羋加」,顯示楚王將 自己的女兒羋加嫁至「隨國」;而羋加又是曾侯夫人,可知當 時楚國稱「曾」為「隨」,可見曾、隨是一家,這也再次印證 了曾侯與墓銘文的記載,學界「曾隨之謎」的爭論可望劃下句 點。此外,過去學界對曾侯為周文王還是周武王之後,亦有分 歧。此次出土編鐘上的銘文:「余文王之孫,穆侯元子、出邦 於曾」等內容,說明曾侯應是文王之後。 近年來,曾國考古研究掀起第二次 高潮。2011至2013年,隨州葉家山 墓地發掘了西周早期曾國墓葬,確 認了兩位曾侯,將曾國歷史往前推 進數百年;2014至2015年,棗陽郭 家廟墓地發掘了一批西周晚期、春 秋早期的曾國墓葬,出土曾國音樂 考古遺物;2016至2017年,京山蘇 曾侯夫人羋加墓中出土的部分青 銅器。
174
峰塔墓地、2017年發掘的漢東東路墓地,以及2018年度發掘的
2019.9
02
開啟明代時空膠囊 山西盂縣發現明代紀年壁畫墓與彩塑 窖藏
山西盂縣下曹村日前搶救發掘明代壁畫墓與彩塑窖藏,其中明 初紀年壁畫墓為山西首次發現,壁畫保存較好。此外,出土了 3座近代窖藏坑,埋藏大量明代彩塑造像,造像之多,相當罕 見,為重大考古收穫。 壁畫墓位於下曹村北200公尺處,墓門為磚砌仿木結構,由門 洞、門樓兩部分組成。墓門正面彩繪裝飾豐富,以白彩襯底, 多黑彩勾邊,紅彩填色。主題壁畫共7幅,繪於墓室周壁,畫 幅較大。每幅壁畫上部為窄條狀的纏枝花卉,下部為孝行故事 及夫婦圖。墓門內部兩側各兩幅孝行圖,西側由南及北分別為 楊香打虎、田真哭荊;東側由南及北分別為郭巨埋兒、王祥臥 冰。正對墓門的墓室北部中央為夫婦對坐及侍奉圖,在對坐夫 婦東西兩邊分別為一對男僕、婢女侍奉圖。在楊香打虎圖左側 上方發現一款黑色題記:「大明永樂九年(1411)二月十一日 葬。」 建築彩繪見於墓室立柱、闌額、拱眼壁及椽頭等部位。墓室轉 角立柱共計6根,塗刷紅彩,柱上承接簡易的一斗三升,螞蚱 耍頭,耍頭上刻劃三角,拱眼壁補繪蓮花、牡丹等,闌額繪製 纏枝花卉,椽頭滿飾紅彩。日月星雲繪製於墓頂四周中部,其 中東部為紅日及白底紅邊的祥雲,西部為紅邊白彩的彎月及瑞 雲,周圍均點綴白色繁星。
家壟墓地發掘了一批春秋早中期的
墓葬形制與裝飾有著明顯的金元喪葬遺風,特別是墓室與門樓
曾國墓葬,其中曾伯漆墓出土「金
的結構與裝飾帶有顯著的前朝風格,這也糾正了以往對明與金
博物館是文明的產物, 博物館是文明的產物 , 繆思的殿堂。 繆思的殿堂 。 博物館的西文, 博物館的西文 , Mu s eum eum前半段是 Muss e , 前半段是Mu um, 後半段是um 後半段是 , 直譯起來就是繆思的殿堂。 直譯起來就是繆思的殿堂 。
漢寶德
談 博物館
身兼建築人與博物館人的漢寶德 、 關於博物館與博 身兼建築人與博物館人的漢寶德、 。 物館建築之論述與諍言集錄。 物館建築之論述與諍言集錄
YES! զཁగ㕕ᯑࢽฒࣗ
注意事項:
݄։࢝గ㕕 。
1.單買叢書須加收運費70元,滿千免運。
ʪҎԼ༏ዳࢸؒظ2019/10/31ࢭʫޯબԼྻ༏ዳํҊʢબʣ □古美術 □今藝術&投資 雜誌一年12期或二年24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壹 本
一年期訂戶適用
□B專案
二年24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貳 本
二年期訂戶適用
□ 邁向繆思: 漢寶德談博物館 專案選書(任選)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ε⡃䢺ᮕട࿋ ӯ䢺480Ԫ
□一年期 NT $1940 □二年期 NT $3670
□ 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 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ε⡃䢺К᳗ᬞ ӯ䢺480Ԫ
單買優惠商品
折(以下商品訂閱雜誌優惠價再享
品項
數量
折)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什麼是繪畫?我們該如何觀 看、思索所見之物? ε⡃䢺ᕵೌ䢮ㆬḑ Julian Bell ӯ䢺580Ԫ
$458/本
$389/本
□哲學方法性基礎之意象邏輯 ε⡃䢺܀ε᠆䡮ӯ䢺320Ԫ
$253/本
$215/本
□歡迎光臨電影醫院: 看電影,解決你的人生百病!? ε⡃䢺㈁㟑Ģᙱ⡪ & 㪍ԱĢᘇ⯂ ӯ䢺550Ԫ
$435/本
$370/本
2.發票
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