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for a Change
翻轉 稅力 CONTENTS No.96
132 走進張恩利的繪畫世界|王凱梅
2015年10月1日出刊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拍賣預告
PREVIEWS
124
「閑置」的掩隱之美 禚宏順談張恩利台北首展|楊椀茹
110 中國嘉德 2015年秋季拍賣會|編輯部
116 中國嘉德香港 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編輯部
117 K AUCTION 2015年香港秋季拍賣會|編輯部 118 羅芙奧台北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編輯部 119 羅芙奧香港 2015年秋季拍賣會|編輯部
120 專訪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專家李丹青|編輯部 122 中誠 2015年秋季拍賣會|編輯部
市場動向 FLASH
88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成立 致力打造良性競爭的拍賣平台|陳意華
89
國美館亞洲雙年展 台中「藝遊」的晚宴|林亞偉
90
拓點亞洲的第一站 日動畫廊插旗台北|陳芳玲
91
向大師致敬 前輩雕塑11家齊聚中山堂|陳芳玲
92
時間的容量 王頡在台首個展|陳芳玲
93
歷史的真實與想像 丹尼爾.阿爾軒的「虛構考古」|黎家怡
94
永恆的HEAVENLY BODIES
95
追尋應許之地 曾健勇的水墨探索|楊椀茹
96
過去、現在、未來 郭俞平的「中山高」|楊椀茹
97
范揚宗泳池系列 潮濕氣味Humidity個展|陳意華
98
打造心中山水 空間與藝術的對話|柯舒寧
99
畫畫工頭的兒時夢 周錫瑋「大彩三千」|徐佳蕙
藝市鎂光燈
SCANNER
Anderson & Low攝影展|楊椀茹
100
達達巨匠與時尚攝影先驅 曼.雷的藝術|artprice
104
市場盤整 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陳芳玲
106
紐約十年功 看路由如何深耕藝術|陳意華
市場掃描
178
藝術脈動 ART FAIR 博覽會直擊
158 164
EXHIBITON 展覽大觀
182
全域整合走向國際視野 消費主導下的攝影藝術
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張亞慶 Photo Shanghai 2015|李素超
168
讓藝術家作主! 澳門第一屆新藝潮|柯舒寧
172
博物館裡辦藝博 第二屆START ART FAIR|翁浩原
178
極端自由主義者還是狂熱無政府主義者?艾未未英倫旋風│Stéphanie Perris-Delmas
180
克隆的藝術? 托馬斯.費爾斯坦的科學怪物|李雨潔
182
卡普爾作品爭議持續發燒 凡爾賽宮內的藝術之戰|黃九蓁
186
世間萬物皆符號
188
連接碎片般的當下
190
高速運轉下的時代裂痕
191
亞洲藝術家齊聚紐約 2015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徐詩雨
192
超現實影像變造 陳崑鋒「白沙琉光」個展|陳芳玲
刁德謙回顧展|公孫萌 胡為一個展|楊椀茹 蕭昱的遺忘之書|李健亞
SPECIAL REPORT
Part 1
抽象創作
Abstract Art Thinking
138 何謂抽象之「象」|李磊 Part 3
142 書法美學:中國抽象的別樣可能|李旭、張亞慶
一級市場
Market Gallery's View
Part 2
148 身為風向標
抽象形貌
Abstract Art Exhibition
Part 4
市場隱憂
Market Secret Worry
152
抽象發展方興未艾|張亞慶
在繁花遍地的市場下?|陳意華
生活藝術
樂響園圃
聶飲釀
194
史托克豪森的音樂獻身
198
L’ Escargot et vin 名菜與美酒的交融|聶汎勳
200
The Cowdray Pearls 絕世灰美人|林嘉瑞
202
為賽道而生
204
姚謙─收藏絮語|編輯部
206
再見,粉樂町!│黃子佼
訪鋼琴名家陳必先談當代作曲家(上)|焦元溥
精品藝術
車世界
精選好書
藝術不設限
The Ultimate RS|Benson Chiu
202
名家專欄
王德育.藝想
76
漢斯•阿爾普的藝術表現 二十世紀抽象雕塑之父│王德育
多姆斯收藏 虛實之間
82
超時空的預言者│吳華
84
消失的波洛克(13)|黃文叡
70
藝術縱橫 里維拉來過中國嗎?|鄭勝天
72
我的美術史 藝術的大小|姚謙
74
魯迪之眼 三年一會 前進越後妻有|Rudy
68
特殊性關係|林亞偉
名家專欄
編輯手記
72
EDITORIAL
特殊性關係
台
北悠遊卡公司波卡引爆的風暴,還延伸出市議員徐弘庭質詢柯文哲市長的 「特殊性關係」案外案。其實,「性」這個詞在學校課程中,總是被國文
老師乃至新聞學教授拿出來討論:為何中文書寫發展到現在,常常會加上「性」 呢?比如說,獨特性,其實就是「獨特」;特殊性關係,就是特殊關係。為何要 多加一個「性」呢?這一加,往往成為中文說文解字下,無限延伸的喻意了。 而今的藝術產業裡,也有特殊性關係,就是香港的特殊地位。從港英時期到 回歸中國大陸後的五十年不變承諾,香港特區有著亞洲樞紐的地理位置,又有 自由港的獨特設計,對企業大開方便之門,對外國人在香港交易產生的財富免 稅,金融匯兌完全自由化,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香港。而中國大國崛起,香港挾 過去奠基的金融優勢,吸引更多以香港為據點前進中國的外資;藝術產業,則 是另一番光景。在大中華區,香港有收藏家,但收藏的質與量比不過台灣,許 多好作品都在台灣收藏家手中,但香港卻成為吸引台灣乃至亞洲的藏家,樂於 將作品委託於香港拍賣交易,誘因就在於交易所得完全免稅。 因此,東方明珠大吸金,耀眼無比。但在其它鄰國的競爭產業眼裡,這是一 場不公平的稅制戰爭。有所得,就納稅,這是全球不論左派、右派皆奉行的政 府統治基礎,但偏偏有一個位處要津的免稅香港。於是台灣本地藝術產業,該 怎麼面對這個危局?因為,香港在藝術產業的吸磁效應愈來愈大了,台灣早已 難以匹敵其交易中心的地位,現在的議題是:怎麼讓台灣本地藝術市場,擁有 最基本的流動性?有買有賣,才可能活絡市場,在亞洲藝術市場大崛起的這十 年,很可惜的,台灣藝術產業其實只分得其中一小塊蛋糕。面對香港的藝術產 業,台灣與香港,真的是特殊性關係。 這樣的關係,總該正視調整。此刻適逢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成立,協會的 成立要務就是爭取修改稅制,立法委員亦聽到業界的呼聲,明年新會期極有機 會,針對藝術產業的危局而從根本上修法,採取分離課稅,讓台灣藏家在本地 賣作品,不至於被課稅到最高達45%的高額所得級距。這樣,藝術精品才有機 會留在台灣,吸引各區買家前來發展本地的拍賣產業,進一步活絡整體市場。 該怎麼修法?此刻,就是扭轉「特殊性關係」的關鍵時刻了。
68
DOMUS COLLECTION
超時空的預言者
Adrián Villar Rojas(1980) Return the world(thinker), 2012 Clay(unfired), cement, wood, metal Variable dimensions 2012年卡塞爾文獻展參展作品(多姆斯收藏提供)
阿
德里安.韋夏.羅哈斯(Adrián Villar Rojas),是這 個月從土耳其伊斯坦堡雙年展(International Istanbul
Biennial)看完回來的藝術專業人士必定會分享的一位藝術 家。為什麼?他是伊斯坦堡策展人卡羅琳.克里斯托夫.貝卡 基雅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繼2012年大受好評的 卡塞爾文獻展之後,第二次在近期內緊密合作的年輕藝術家。 他的作品,以大型灰色生黏土裝置聞名。從德國卡塞爾的防空 洞,到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小島海濱,他總是習慣以末世論和人 類未來為軸線,拋出他對生態、環境和地球的觀察與質疑。 阿德里安1980年出生於阿根廷第二大城市羅薩里奧 (Rosario),著名的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也 生於此。高中時,他本來想成為一名漫畫家,但是由於家鄉的 學校那時還沒有相關科系,所以他只好選讀阿根廷羅薩里奧大 學藝術系。沒想到他一投入藝術領域,就深深陷入這種創作方 式。他最早出名的大型戶外生黏土作品,是在2009年,為向來 有世界最南端城市之稱的阿根廷的烏斯懷亞(Ushuaia)的「世 界末日雙年展(The End of the World Biennial)」所創作的大
吳 華
多姆斯收藏共同創辦人。來自
鯨魚。作品的題目是 「已故的親人(My Dead Family)」。該
台北,旅居上海,平時周遊世
條鯨魚長達28米,橫死在當地森林的土地上。作為地球上最老
界各地,掌握國際當代藝術動 態,支援各種新銳藝術項目。
(多姆斯收藏 www.domuscollection.com) (Instagram:rosywu1010)
的物種之一,鯨魚的死跟世界最南的人類環境,形成非常深刻 的對比。由於生黏土本身的不穩定性,作品被形塑出來以後一 星期就會出現各種裂紋。這些裂紋自然賦予作品易碎性,同時 抽象地凝聚了回憶,凝聚了生態巨變的悲愴感。
82
憑著獨特的藝術語言,阿德里安自二十幾歲起就獲得 國際策展人的青睞。他參加過的幾次國際藝術大展包括
水泥的縫隙中不停長出來。這些作品的理念是,物體 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腐化,最終回歸自然。
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他在軍械庫做了一系列巨大的灰
在2015年9月,伊斯坦堡雙年展開幕的第二天,為了
柱子,它們成群結隊,看起來就像是來自千萬年以後,
去看阿德里安的作品,需要從伊斯坦堡出海,坐50分
類似這個地球上最後保存下來的雕塑。2012年,他為
鐘的船到位於馬爾馬拉海的小島。由於展方並沒有提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MoMA PS1)的Expo 1做過
前透露太多作品信息,所以期待的心情是很強烈的。
一件紀念性的裝置。同年,他參與了卡羅琳策劃的德國
這次,他的作品安置在曾經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列
文獻展。他的展示地點在卡塞爾的葡萄園(Weinberg)
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於1932至1933年,以
防空洞遺址。19世紀末,機械製造商奧斯卡.漢歇爾
及他被流放於伊斯坦堡最後幾年居住過的濱海之家。
(Oscar Henschel)曾經在此建造豪宅。為什麼卡塞爾
觀眾需要先穿過托洛茨基舊宅的「廢墟」,走一條崎
在二戰時被轟炸慘烈?是因為敵軍要摧毀漢歇爾工廠製
嶇之路通往海濱的後花園,在那裡會看到十幾隻巨大
造的坦克與飛機發動器。1942年,這座豪宅的啤酒窖被
的白色陸地動物,包括長頸鹿、大象、犀牛和鴕鳥
改成防空洞,讓一萬人在此避難。當年,豪宅其他部分
等,站在海平面上,非常震撼。牠們身上都馱著包裹
全被炸毀。在展覽期間,當觀眾攀上這個防空洞時,看
與行囊,可能剛啟程準備遠行。在雜草蔓蔓的海濱
到的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以及阿德里安做好的幾尊巨
上,牠們在海上(不合理)的位置,強烈地給人一股
型生黏土雕塑。有一尊是一名男子坐在多角型窗櫺裡托
末世的預兆:在環境浩劫之時,牠們是否憐憫,載著
腮沉思,還有一隻身形巨大的公鹿斜躺在草地上。通往
人類離開?
展示末端的最後一段路上有一艘小船,船裡有一對年輕 男女。因為材料的關係,它們全身佈滿裂痕,完全像是 直接從某個時代凍結下來的遺跡。在對照該防空洞的歷 史故事之後,處於這個時空的觀眾更會緬懷過去,把握 當下。 這種回憶帶點憂傷的情緒,也蔓延到2013年在倫敦 蛇形畫廊(Serpentine Sackler)的展覽上。主要作品 包括仿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的雙腳以及阿德里安 自稱影響他個人很大的美國超脫樂團(Nirvana)主唱 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塑像。不論是大衛的腳 還是柯本,他們的精神都被阿德里安「凍結」在生黏 土裡。2014年秋天,阿德里安被邀請到紐約High Line 公園做戶外裝置。他的展覽命名為「上帝的進化論」 (The Evolution of God)。每件作品都是水泥製的 巨大立方體,一眼看上去像是廢棄的工程部件,但是 其中混雜了意想不到的「內容」,包括舊運動鞋、骨 頭、布料和陶土,甚至還有種子,所以會有小植物從
Adrián Villar Rojas的作品《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 Mothers》。(攝影 吳華)
83
FLASH
過
去二十幾年來,台灣在亞洲藝術產業發展過程 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但近幾年,亞洲藝術
拍賣如火如荼展開,但台灣卻礙於稅賦政策以及市 場的紛亂,使得藝術產業競爭力不斷地流失。9月11 日,由宇珍、金仕發、帝圖、富博斯、正德、門德 揚、富德、德謙文化等拍賣公司及畫廊負責人共同 發起的「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於寒舍艾麗酒店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成立 致力打造良性競爭的拍賣平台 舉行成立慶祝酒會,其目的是為台灣藝術產業未來發聲,企圖建立一套良性且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將台 北推向世界的舞台。 這場慶祝酒會盛況空前,與會貴賓包括文化部部長洪孟啟、立法委員陳鎮湘、立法委員陳學聖、內政 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副主任陳志章、國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清翫雅集理事長陳國和等收藏 家,以及兩岸三地拍賣公司負責人,逾200多位共襄盛舉;同時也邀請典藏藝術家庭社長簡秀枝與華人思 維學院執行長戴忠仁等人擔任協會顧問。 第一屆理事長、宇珍國際藝術董事長郭亨政表示,台灣一直是中華文物藝術的收藏重鎮,收藏家實力堪 稱世界一流,從來自台灣收藏族群與業界的組織集聚,即可看出台灣社會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感於此,建 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平台、可信度強的市場規則,以及打造合理的稅制環境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我們希望 激勵台灣藏家深耕台灣拍賣,讓台北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 文化部部長洪孟啟表示:日後會協助爭取合理的稅制, 同時也在文化藝術的政策、法規上多加努力。他也認為, 同 目前的國際趨勢是朝向「會展」形式的發展,拍賣會就是 目 最好的展現平台。近年來,國際拍賣會愈來愈集中在亞 洲,國際拍賣不應該單一存在,以後希望推動周邊的經濟 洲 效益,與文化展演、博物館、文化旅遊、觀光與美食做結 效 合。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於去年12月31日通過內政部審 查正式成立,第一屆理事長為宇珍國際藝術董事長郭亨 政、副理事長為正德國際藝術拍賣劉廷振,致力於群聚 同 業 的 共 識 為 使 命 , 共 同 舉 辦 聯 合 拍 賣 展 覽, 以 提升鑑賞力等藝術活動,以形成市場效應,把台 北推向國際。此外,如簡化大陸藏家來台簽證手 續與古董文物通關作業也是協會當務之急的要務。 續 (文
陳意華.圖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
11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慶祝酒會與會人士合影。(攝影
陳意華)
22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慶祝酒會現場座無虛席。(攝影
陳意華)
33 書法家劉松炎致贈協會成立之匾額。
FLASH
當
前是雙年展氾濫的世界,要在全球諸多城市雙年展引人入勝,永遠是 策展人的首要課題。另一個課題,就是場面。台灣有兩大雙年展,一
是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台北雙年展,二是由台灣國立美術館主辦的亞 洲雙年展,但很可惜的,號稱直屬中央的國美館,從2007年開辦第一屆亞 洲雙年展後,在推廣方面,一直有經費窘困的情況。開幕式的現場,有時 候甚至出現參展藝術家與工作人員,比現場嘉賓還要多的情況。這,就是 當前亞洲雙年展的開幕困境。
國美館亞洲雙年展 台中「藝遊」的晚宴 亞洲雙年展9月18日晚間的開幕式,的確出現了藝術家與工作人員占據 半數的現場狀況,從國內到國外的宣傳工作,以及本地藝術圈的不夠積極 響應參與,都是導致場面不夠熱絡的因素。先不仔細論究亞洲雙年展每屆的策展主題與內容, 光是比較場面,亞洲雙年展就在全球雙年展的競爭中完敗,非常可惜。一海之隔的上海,就 在亞洲雙年展的前一週,彷彿成了藝術嘉年華,魔都上海同時舉行兩大一小藝術博覽會,同 時間的美術館、畫廊、非營利空間亦同步開展,據悉近達60檔展覽同時開幕!從藝術圈眾人 到市民大眾,組成了洶湧的人潮。對比熱絡的上海場面,台灣藝術圈這陣子活動之積弱,連 號稱國內兩大雙年展之一的亞洲雙年展都是如此,讓人們慨然。 有鑑於政府財政窘困,無法立即而有效的組織、宣傳藝術活動,台灣本地的收藏家就動 員起來!由台中收藏家施俊兆號召,達數十位知名本地藝術圈人士發起,共同合組的「藝 遊」團體,就以身作則,共襄盛舉台中的亞洲雙年展,9月18日當天就參與開幕現場導 覽。而晚間的亞洲雙年展開幕,由於官方未有一個邀請藝術家的晚宴,於是就由施俊兆作東,讓「藝遊」 讓「藝遊」 團體邀宴來自亞洲各國的十多位藝術家、策展人與畫廊業者,一同聚餐交流,讓本地收藏家與藝術家有個 交流的平台。 藝術圈展覽後的另一關鍵社交場合,往往是一場正式或非正式的晚宴,許多的合作都在酒酣耳熱間完 成。對比上海、香港、北京的熱鬧,沉寂許久的台灣藝術圈需要更多志同道合者跳出來。就像這次台中的 「藝遊」團體拋磚引玉,為來到台中的藝術家舉辦熱情的歡迎晚宴,施俊兆相信會有愈來愈多的同好,能 一齊為台灣藝術圈出力。其實,台灣藝術圈古道 熱腸之人極多,一點一滴,終將匯聚改變與進步 熱 的大浪。(文.攝影 的 1
林亞偉)
台中市長林佳龍,為亞洲雙年展致詞。或許,升格為直轄市的台中 市政府可以與中央合作,讓國美館的亞洲雙年展,打造為台中的藝 術祭。
2 藝術家孫遜(右二),為藝遊成員介紹參展作品。 3
施俊兆(右)出面邀請亞洲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參與晚宴,讓民間力 量支援亞洲雙年展。
4
逾五十位來自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與畫廊業者,共同受 邀參與9月18日的藝遊晚宴。恰是民間支持藝術的力量展現。
FLASH
創
業已有八十八年歷史、在日本境內擁有五間畫廊和一間美術館的日動 畫廊,自1973年於巴黎設立分部後,就再也沒有向外拓展的消息傳
出。直到今年春天,畫廊副社長長谷川智惠子揮軍南下,尋覓適合之處,並 於秋天完成了位於台北敦化南路林蔭大道上的新空間的裝潢。 為什麼選擇台灣作為日動拓點亞洲的第一站?她爽朗地答道:「原因很 多。不過,其實早在日動創業之初,我公公,也就是日動畫廊第一代的經 營者長谷川仁(Jin Hasegawa)就曾在上海經營過四年畫廊,後來礙於
拓點亞洲的第一站 日動畫廊插旗台北 一些原因沒有繼續下去。直到2010年開始參展台北藝博的關係,因為定 期來台灣,認識了很多台灣藏家和朋友。再者,回溯二戰之前的台灣日 治時代歷史,台灣與日本間的藝術交流有很深遠的淵源與互動。所以未來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也多從那個時 代挑選,希望屆時開幕展能以此時代背景來策畫,先談談日本與台北的聯繫。」 如今交通便利,獲取新知快速,聯繫的方式也千千百百種,但即便現在的藏家自主看展的機動性提升 不少,但就她長年觀察藏家的心態,仍認為「落地生根」就近服務與接觸藏家有其必要性。「雖然人們可 以利用網路交換許多訊息,但作品畢竟無法透過網路、僅看照片便能完全被詮釋,畫作如此,裝置也是如 此。藏家要看到真正的藝術,單靠照片是不夠的。作品本身是有召喚性的。」基於這樣的原因,長谷川智 惠子堅持帶著日本的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作品來台灣展示。何況,確實有一大部分的藏家偏愛留在一地, 不喜歡或不習慣隨著藝術事件搭飛機當空中超人。因此,日動畫廊對於台北空間的設定,除了讓這些藏家 不用親自飛往日本和巴黎,而有日本現當代藝術品的展出,亦企圖以此作為畫廊新的節點,可以和亞洲藏 家產生更多連結。「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地點,這樣做事情會比較容易。」她表示,固然擴張日本藝術在台 灣的市場發展是其初衷,仍不排斥和台灣藝術家的合作可能:「對我來說,國籍是不需要考慮的,做了什 麼有趣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來台多次、也結交許多藏家朋友的長谷川智惠子觀察,台灣和日本藏家最大的差別是前者非常喜歡大幅 畫作。「每次參加台北藝博時,他們總問我:『為什麼不帶大幅的畫來呢?這太小了。』所以我以為台灣 房子都很大,像美國一樣。但在親自拜訪藏家的房子後,我發現他們喜歡用作品裝飾整個牆面;也有一些 藏家希望藝術家直接去他家畫在牆上。他們總是說:『這樣才能展現一個藝術家的能量。』這和日本的習 慣不一樣。」她說。 日動畫廊的台北新址,其實就在索卡藝術中心未搬遷至大直前的大廈三樓。究竟 這位擁有「C夫人」美稱的日本女士,會為台灣藝術市場掀起如何的話題,或挹注何 等新穎的藝術觀點,乃至台灣藏家購買日本 藝術品的錢包深度,都令人拭目以待。(文 藝 陳芳玲.圖
日動畫廊)
11 梅原龍三郎《薔薇》.油彩畫布.50×44 cm.1949。 2 雷諾瓦《Femme 2 au divan》.油彩畫布.34×35 cm。 3 日動畫廊副社長長谷川智惠子。(攝影 3
Antoine Poupel)
44 兒島善三郎《 物》.53×45.5 cm.1951。
FLASH
近
年甚少有美術展覽的中山堂,今年恰逢台灣近代雕塑 塑 第一人黃土水的百二誕辰,且擁有藝術家生前最後
遺作,同時也是文化部指定的上世紀第一件國寶《水牛群 像》,策展人成大歷史系教授蕭瓊瑞特以「向大師致敬」 為名,與數十個公私單位攜手,舉辦這場以黃土水為中 心,以及十位台灣前輩雕塑家大展。逾百件雕塑,散置於 歷史重要景點的光復廳(中日簽訂停戰協定的地點),以
向大師致敬 前輩雕塑11家齊聚中山堂 及戶外扇形廣場,不僅為往來民眾提供了ㄧ個吸引目光的所在,也是近年難得一見雕塑界的典範展示。 9月18日開幕當天嘉賓雲集,包括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台灣博物館館長陳濟民、展出藝術家王水 河夫婦、藝術家黃土水家屬林麗純、蒲添生公子蒲浩明與蒲浩志、陳夏雨之弟陳英富與公子陳琪璜、陳英 傑公子陳伯銘、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陳庭詩基金會董事長鄭功賢與執行長廖述昌、榮嘉文化藝術基 金會董事長葉榮嘉、李梅樹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景光夫婦、台灣雕塑學會吳德和、景薰樓董事長陳碧真、 藝術家朱為白夫婦、霍剛、李重重,以及尊彩藝術中心余彥良、陳菁螢夫婦等。不諱言,這是一個歷史的 時刻,每個人都將以不同的方式見證「向大師致敬」展覽所散發的榮光。 蕭瓊瑞致詞道:「也許我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但是我們可以形塑共同的記憶,同享共同的榮光。黃土水1895 年出生,1930年以36歲英年早逝,成長、聞名、離世皆於日治時代。雖身為日本人,但只有這塊土地的人們將 永遠記得他,因為所有在這塊土地的人們無論時代背景如何,都將成為這塊土地的共同歷史。我相信社會發展 會愈來愈開放,但只有在歷史文化的脈絡裡才能找到共同引為榮光的話題。」 黃土水是當時留日美術青年入選「帝展」第一人,也是以不出世的天分為台灣 黃 近代雕塑揭開序幕的先驅。曾於1922年寫下《出生於台灣》,呈現對台灣風景的 近代 觀察,並開始製作一系列台灣鄉土的作品。牧童、農村、水牛都是他常刻劃的主 觀察 題。透過不斷地自我省思,黃土水逐漸發展出對台灣土地的認同。代表作除《水 題 牛群像》,尚有應萬華仕紳集資,為龍山寺大修繕後再添一尊佛像《釋迦出 牛 山》,以及獲台灣總督府收藏、原陳列在台灣教育會館的《甘露水》。依「向 山 大師致敬」一展原定計畫,有著顛沛流離命運的《甘露水》也在其中,但礙於 大 收藏此作藏家的家庭因素,未能如願。因此策展人在光復廳廳堂中,掛置了 作品放大版的海報「等待《甘露水》」,邀請眾人簽名請願,期能在未來三 個月展期中迎接作品「重新出土」的到來。 個 「向大師致敬」除黃土水作品外,其餘十人依背景、風格分為四區:一、 日治時期受日本學院訓練的蒲添生、陳夏雨;二、戰爭期間自學的陳英傑、 王水河;三、戰後自大陸來台的丘雲、闕明德、何明績;四、戰後在現代雕 塑上開拓的陳庭詩、楊英風、李再鈐。(文
陳芳玲.圖
1 策展人蕭瓊瑞導覽作品。 2
黃土水《釋迦出山》.銅.112×38×38 cm.1997.台北市立美術館藏。
3 扇形廣場展出大型雕塑,吸引眾人目光。
尊彩藝術中心)
SCANNER
達達巨匠 與時尚攝影先驅
「置
身事外,卻並非無動於衷」(如其墓誌銘所言)、玩世 不恭、充滿詩意,又喜愛修修弄弄的曼.雷,是前衛派
藝術家當中最多才多藝、什麼都碰一點的藝術家。遊走大西洋兩岸的 他,革新了法國的藝術,也影響了美國的思維。
曼.雷的藝術
曼.雷(1890-1976)是艾曼紐.雷汀斯基(Emmanuel Radinsky)的化名。藉著從他的真實姓名中各取三個字母組成新的有
文.圖|artprice 翻譯|賈翊君
陽光感的音節,藝術家將自己定義為「光之人」,以向攝影致敬(攝 影在辭源上的意思便是「用光作畫」)。因此曼.雷這個名字的定 義就是攝影師,儘管他曾經諷刺地宣稱照片並不是一種藝術。此外, 曼.雷同時也是畫家、電影導演、組裝物件藝術家、文字遊戲作者, 還是紐約的達達主義與後來巴黎的超現實主義的主要參與者。
紐約時期 原本預定以畫家為業的曼.雷,1911年接觸了攝影師阿弗雷德. 史帝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的紐約畫廊,也因此而發現了帕布 洛.畢加索(Pablo Picasso)、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和康斯 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現代藝術作品,受到了最 初的衝擊。兩年後,他參觀了紐約的軍械庫展(Armory Show譯註: 1913年在美國舉辦的首屆大型國際現代藝術展),在這個展覽中, 他見識了馬歇爾.杜象(Marcel Duchamp)與弗朗西斯.畢卡比亞 (Francis Picabia)這兩位達達主義的先驅,不久後也認識了他們本 人。此後,曼.雷與杜象的友誼即將撼動他的命運。 正當達達主義於1916年在蘇黎世簽下了正式的出生證明之際(為 了抗議一戰所作出的反動),曼.雷在紐約完成了其最著名的人像 攝影作品之一:杜象男扮女裝扮成蘿絲.賽拉薇(Rrose Sélavy)的 人像攝影。同時,他也完成了提名為《漫步》(100×80公分)的油 畫作品─一件過渡時期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他三年前參觀 軍械庫展所造就的美學革命(立體派與未來主義的影響令人印象深 刻)。這件作品具有歷史意義,曾經在倫敦、紐約、洛杉磯還有巴黎 的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Jeu de Paume)展出,並在2013年11月6 日紐約蘇富比拍賣上,創下了曼.雷的拍賣紀錄,摘下了含手續費總 共580萬美元的價格。 曼.雷-杜象二人組在第一時間便組成了達達運動的美國支派, 不過他們的嘗試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成功,曼.雷下了結論:「達達無 法在紐約生存。」直到離開紐約前往法國,才讓曼.雷真正跳脫了攝 Man Ray's Le Violon d'Ingres (Ingres's Violin), 1924. Photograph: Man Ray
影與繪畫之間的劃分,且得以追求個人的自由;他深信自由首先便是
Trust/ARS-ADAGP/Los Angeles, J Paul Getty Museum.
要透過實驗來達成。
100
2005年至2014年間曼.雷公眾拍賣市場表現—依價格區間分析
12%
2% 作品件數
27%
35%
作品件數比例
1209
0歐元
35.03%
0 – 1000歐元
828
437,124歐元
23.99%
1000 – 1萬歐元
947
3,646,595歐元
27.44%
1萬 – 10萬歐元
398
10,789,714歐元
11.53%
66
16,980,416歐元
1.91%
3
7,180,120歐元
流拍
10萬 – 100萬歐元 100萬歐元以上
24%
總成交額
3451
0.09% 100.00% © Artprice.com
法國與最初的光之投影作品 1921年,杜象歡迎曼.雷來到巴黎,並且在當天晚上就將他介紹給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 路易.阿拉貢(Louis Aragon)、安德烈.布雷頓(André Breton)、保羅.艾呂雅(Paul Éluard)與加拉(Gala)、西奧多.弗蘭克爾(Théodore Fraenkel)、雅克.里果(Jacques Rigaut)與菲利浦.蘇波(Philippe Soupault)。一經引薦就馬上被這個嶄新的藝術家族接 納的曼.雷,藉著1921年在達達主義沙龍中展出兩幅攝影作品,與之後在1925年的第一場 超現實主義展中展出的其他作品,開始在法國打開了知名度。為了謀生,他完成大量的時 尚照片,與好幾家雜誌合作(其中包括《時尚Vogue》、《浮華世界Vanity Fair》、《哈潑 Harper's Bazaar》、《看見Vu》、《巴黎綜藝 Paris Variétés》),並且為那些有意將自己的 作品拍成照片的藝術家提供攝影服務。他利用機會拍下了朋友們的人像:其中包括杜象、崔 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畢卡比亞、尚.考克托(Jean Cocteau),安東南.阿爾托 (Antonin Artaud)、布雷頓、李.米勒(Lee Miller),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和加拉等。 在巴黎這些「瘋狂年代」期間,他採用了光之投影(rayographie)這種不使用相機的攝影 技術,把物件直接放在感光紙上曝光。最終的影像以負片的方式呈現出物件的影子。這種獨 特的技巧比起其他技藝來,更能凸顯出曼.雷的特色,顯然也受到了最大的重視,以至於一 幅尺寸為23.5公分 ×17.8公分的光投影作品(rayogramme)於2013年4月在紐約佳士得的拍 賣會上以相當於低估價四倍的100萬美元落槌(含手續費則是120萬美元)。那是曼.雷的照 片首次達到百萬美元,而這個市場急於彰顯畫在畫布上的作品的價值,更勝於沖印成照片的 攝影作品;若要贏得這樣的紀錄,必須要是一張很強有力、具有歷史意義,且狀況極佳的照 相作品。這也正是這張完成於1922年的作品的情況,藝術家就是在同一年發明出這項著名的 技巧。
《典藏投資》雜誌與法國Groupe Serveur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artprice合作,隔月與讀者 分享精采內容。artprice.com的藝術資料庫提供市場上純藝術類的拍品指數,包括藝術 家交易指數、作品價格指數等,是藝術作品買賣交易、資訊交流的指標性平台。
http://www.artprice.com/
101
SCANNER
由
香港藝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聯合主辦的「以藝術之名:香港 當代藝術展」藝術生態論壇,邀請香港與台灣於產官學各方專
業人士,針對藝術空間、藝術家創作、藝術市場三方向,依經驗分享 觀點。最後一場次「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由台灣畫廊 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主持,《Am Post》與《Art map》雜誌執行總 監樊婉貞、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陳育強主講,文化部文化統計諮
市場盤整
詢委員石隆盛與談。
香港文化格局
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
基於兩位主講人皆有觀察香港藝術生態的多年心得與研究,「畫 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一題雖涉及範疇極大、立足意義深 遠,但仍偏重在講述香港藝廊與藝術市場的經濟性與體制性。 樊婉貞以媒體身分提供《Art map》多年為整合展覽資訊而統計的
文|陳芳玲
藝術單位數據;同時透過畫廊數量與移動的情況,梳理市場生態的變 化。依循其所定義的畫廊— 每一、兩個月有固定展覽,推動當代藝 術,有代理藝術家,從而屏除古董類型的經營,她說:「2000年前 的香港畫廊多集中在荷李活道,高度的凝聚力使其空間相當飽和, 主要幹道與大小巷弄都開滿畫廊,當時超過九成藏家為西方人。漸漸 風氣改變,隨著2008年Art HK的進駐吸引許多中國與香港當地收藏 家,國際畫廊插旗設立分部,累積了龐大的投資數額。」 為突顯此趨勢變化,並進一步分析因後來Art Basel入主Art HK 後,香港畫廊這兩年的走向。根據2015年《香港畫廊指南》統計 (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畫廊數達121間。若與前一年度(2013 年1月至2014年3月)所蒐集的資料—「14間畫廊新成立,13間畫廊 正式結束營業:4間結束主要營業店面,與原本作為分部或是倉庫較 寬敞的空間合二為一,並採預約式的選擇開放;7間則轉型為藝術顧 問公司」加以比對,那麼新一年度則是「新增畫廊則略降為11間,結 束營業7間,其中2間轉型藝術顧問公司,7間遷址」。新設畫廊仍多 集中於昔日藝術聖地的中、上環。然而,透過部分畫廊轉戰港島南區 的現象,可以理解成畫廊為服務藏家、藝術家而提高了對作品展示與 倉儲空間的需求,捨棄了目前交通相對便捷但地租高昂的位址。 作為呼應樊婉貞讚譽香港行政與人才的優勢,從事二十多年藝術 教育的陳育強,講述了藝術生產端對於藝術創作者與從業人口的培 育過程。「1980年代初,香港人念藝術的唯一目的是喜歡,沒有什 麼畫廊作為創作的出口,因此作品相對純粹,不太思考回報問題。 1990年代則有商業藝術與地下藝術(沒有空間)的兩方發展。前者 多為畫廊販售的南亞低廉藝術品,而中國藝術家也尚未完全與香港市 場接軌。雖早在1995年因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成立,導致了一波不甚 明顯、由下而上的刺激力道,但直到2000年香港藝術學院的成立, 方始藝術家、藝術經紀與從業員如雨後春筍般爆發。」如此一來, 提供消費與接納產業人口的一端,自2007年西九文化區提高了社會 左起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與談人石隆盛、主講人陳育強與樊婉 貞、香港藝術館館長莫家詠與主持人陸潔民。(攝影
陳芳玲)
對藝術市場與產業的期待、2009年政府提出六大產業(含創意產 業),首次地意識到將文化視為產業,連結香港歷史所主導的經濟走 向。陳育強雖然認為這是政府的錯誤理解,但同業界般歡迎這美麗的
104
誤會:「因為藝術從看不到的一個小圈子提升到了政府政策之一。」
市場崇尚個人擁有,不僅與藝術創作秉持的分享角度截然相異,也與藝術教育 間有著很大的鴻溝。在陳育強眼中,市場是藝術社會化的過程,若以「認受—批 判」來思考市場類型時,包含畫廊、藝博會、雙年展、NGO等不同屬性的平台,
左 「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論壇 現場。(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右
2015年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現場。 © Art Basel
分別具備銷售、展示、學術、顧問、實驗、批判六大作用。他說:「畫廊與藝博會 是一追逐『利』的市場類型,看到的是當下。而追逐『名』的雙年展看的則是未 來。」不過,正因為資本主義足以消化、容納所有的創作形式,即便再多批判、反 抗意識,也都將被各類的藝術市場消費,造成市場的流動。
台灣畫廊關鍵十年 近十年是台灣畫廊產業由衰再度興起,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十年。這次的轉型 升級是由藝術博覽會的全球性發展所帶動,進而對台灣的畫廊產業起了結構性的變 革。相較香港這十年的發展,兩地藝術市場的消長和互動,有許多密切和值得關注 討論的議題。 石隆盛以2004至2013十年的台北藝博成績說明,不僅有官方協助畫廊參加國外 藝博會的策略轉型,更想方設法解決市場與創作的脫鉤問題,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 計畫於焉誕生。他說:「要走入市場,必須先透過畫廊購買藝術家作品。但考慮畫 廊力量有限,因此藝博會成了很好的工具。補助經費從一開始的完全徵件,漸漸轉 用於一半徵件、一半展會現場典藏,並鼓勵青年藝術家與畫廊簽下一年展覽約。據 說,2007年北南藝碩士生還沒畢業都被畫廊簽走了。」 進入博覽會時代後,配合亞洲市場興起,畫廊參加藝博會的營收從過去佔年度 營業額不到一成,至今超過四至六成,使得以前由畫廊影響藝博運作的關係鏈有了 逆向的作用力。如何控制藝博國內外參展商比數,也反映著主辦單位對藝博的定位 思考。「經歷任五屆理事長的領導底下,台北藝博發展的策略並未有太大改變。」 石隆盛表示,相較香港巴塞爾引入大量國際畫廊,港地本土畫廊不滿5%,台北藝 博因是協會組織活動,基於推介國內畫廊與藝術家,及進一步的國際交流,國內畫 廊總佔四到六成席次。「如今面對香港市場,台灣畫廊業界甚是焦慮,產生不小的 反省聲浪。然而,這過程並非意味這十幾年來沒有成長。事實上,台灣現在的藝術 市場規模倍數成長於90年代最好的時候,但眼看香港比我們發展更好之後,忽略了 本身的變化。以目前趨勢來觀察,我覺得亞洲藝術市場的重心將在2020年後由上 海接棒,但這不表示香港會因此沒落。」 2000年前全球藝博會數約四十項,而今2015年約達兩百四十多家,無論是畫廊 參展策略或自身體制都得因此重新盤整,尤其多以家族經營的台灣畫廊為迎接國際 市場,必須更朝專業化且細緻分工的模式發展。
105
PREVIEWS
中國嘉德
2015年秋季拍賣會
石冲名作《欣慰中的年青人》領銜 整理|編輯部 圖|中國嘉德
中
國嘉德2015年秋季拍賣會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秉承「拍品精 質化、學術深耕化」的配置標準,「二十世紀早期藝術」與「當代
藝術」兩大板塊齊頭並進,深化自春拍開始的精品戰略,嚴格把控拍品數 量,著重拍品品質的提升。在常設專場基礎之上,本季拍賣會將隆重推出 「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 85新潮美術三十年紀念專場」兩場重要 拍賣場次。 「二十世紀早期藝術」板塊在「學術推衍市場」的思路下深耕細作,本 季主打「留日藝術家」早期油畫精品,集結了關良、丁衍庸、衛天霖、林 達川、譚華牧、王濟遠、唐蘊玉在內的一批留日藝術精英,以及石熙滿、 宋征殷、烏叔養、趙獸等一批湮沒於美術史中亟待挖掘的歷史名家,以期 通過對「留日藝術家」的學術梳理,帶動二十世紀藝術市場的進一步深入 推進。 其中 , 丁 衍 庸 七 〇 年 代 成 熟 期 老 辣 之 作 《 笑 裡 藏 刀 》 、 衛 天 霖 「 後 印 象主義 」 風 格 的 《 窗 前 向 日 葵 》 和 林 達 川 少 見 大 尺 幅 風 景 佳 作 《 西 湖 茶 山》,都是市場中難得一見的極具藝術家個人特色的精品。在此專場中還 特設「關良單元」,其中收錄兩幅小景油畫、四件源自藝術家家屬的紙上 彩墨畫作,以及一幅關良家屬深藏多年的林風眠七〇年代風景《秋鶩》, 共計七件佳作。 此外,還專門開闢余本、賀慕群、常書鴻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單元,「餘本 單元」中藝術家早期現實主義題材力作《晚歸》首次亮相於二級市場之中, 令人期待;「賀慕群單元」囊括藝術家自1960年代至2000年不同時期的多件 油畫、蠟彩及彩墨作品;「常書鴻單元」包含藝術家創作兩個黃金時期─ 巴黎時期和蘭州時期的精品靜物花卉,與首次露面的敦煌寫生創作。 繼春拍《濟廣致遠—王濟遠藝術專場》取得100%成交率,並得到藏家 廣泛認可之勢,今秋嘉德將再次推出《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以藝 術家個案的形式,深度再現二十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家的風采。本專場共收 錄了沙耆旅比十年期間的油畫、水彩畫近40件,其中以人物肖像題材和中 國傳統繪畫題材兩大題材為主,較為全面的展示了沙耆早期藝術面貌。 「當代藝術」板塊本季星光熠熠,囊括多幅已載入中國美術史的重量級 佳作。學院繪畫體系裡將為藏家呈獻石冲超寫實主義經典《欣慰中的年青 人》,劉小東1993年佛洛德筆意色彩的《大雨(紐約)》、趙半狄古典時 期代表作《塗口紅的女孩》、以及段建偉1991年的大尺幅作品《麥客到 來》,均為藝術家的巔峰之制,亦為中國藏界多年來矚目的精品。
上 關良《大足佛像》.紙本彩墨.135.5×66 cm。 下 沙耆《福祿壽三星圖》.紙板油畫.55×45.8 cm。
110
余本《晚歸》.布面油畫.94×82 cm.1935。
衛天霖《窗前向日葵》.布面油畫.55×55 cm。
其中,石冲《欣慰中的年青人》堪稱石冲藝術生涯的一
躺於白色床單之上的正是艾未未,美國藝術家約翰.艾赫恩
座豐碑。這件作品通過超寫實的極致刻畫將客觀物象的人
正在為其石膏翻像。在流動激蕩的筆意中我們得以見出彼充
在畫面上再現成生活中的肉體,但石冲不是一個單純的技
滿強烈表達欲望的思索變化著的劉小東。
術型臨摹者,其技術完全是由他的藝術思想和創作動機所
趙半狄《塗口紅的女孩》曾參展於1992年在北京天地大
支配,他的技術不僅是他藝術的表達方式,而且還是給觀
廈舉辦的「趙半狄李天元畫展」,趙半狄古典時期的作品
眾傳達其藝術理念的表現形式。此作曾獲得「第三屆中國
流傳極少,而此幅正是藝術家這一時期最具溫情的一幅,
油畫年展」銀獎,是石冲藝術風格發展的階段性標誌,正
畫面中帶有景深的豎形構圖展示了趙半狄早期作品的經典
是從這件作品開始,中國當代藝術開啟了超寫實主義油畫
特色,古典溫潤的色彩彰顯了藝術家過人的才華。
觀念性的大門。
此外,楊飛雲、朝戈、艾軒、範勃等學院派繪畫的堅實
《大雨(紐約)》創作於1993年,是劉小東本人最看重的
砥柱亦有精品畫作呈現,其中楊飛雲早期古典佳作《小學
作品之一。此作發表眾多,亦有多次展覽紀錄,在中國和西
教師》、范勃經典文人肖像雙聯作《疑是故人歸》尤為驚
方藝術界均有較高知名度和認可度。《大雨(紐約)》創作
豔,分別代表了藝術家最傑出的藝術成就,值得期待。
於劉小東和艾未未在紐約的一次相逢,畫面中那半身裸露橫
關良《榕樹下》・布面油畫・38×52 cm.約1940。
沙耆《比利時女肖像》.布面油畫.64×80 cm.1945。
111
PREVIEWS
中國嘉德
上 劉小東《大雨(紐約)》.布面油畫.142×182 cm.1993。 下 石冲《欣慰中的年青人》.布面油畫.152×74 cm.1995。
自1990年代初期便開始活躍於中國當代藝壇的主力軍,如尚揚、 劉煒、周春芽、何多苓、毛焰等人為中國當代藝術的萌發貢獻了極 大的力量,他們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的基石,也是早期中國當 代藝術的定海神針。其早期代表性作品和經典力作一直藏家們追逐 的焦點,此季不負眾望,將為藏家奉上一批珍貴的早期佳作。 尚揚描繪大眾心理危機的「診斷系列」佳作《診斷-6》首次亮相 嘉德秋拍。在這件作品中尚揚以波普藝術的幽默和塗鴉藝術的天 真,表現了1990年代初期人們價值觀念混亂和失落的這一嚴肅時代 問題。 劉煒塵封二十餘載的早期「革命家庭」系列之《我的父親母 親》,是劉煒在九〇年代開始開拓標誌性藝術風格的象徵之作,此 時的藝術家大膽偏離當時盛行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官方美學,以恣 意堆砌的筆觸塑造人物,創作出玩世主義的荒誕視覺形象。劉煒 「革命家庭」系列作品市場流通十分稀少,同時以父母的合影形式 作為題材尤為罕見。 「新繪畫」板塊是嘉德一直以來比較關注和扶持的方向,自2014 年嘉德第一次舉辦「轉向內在─ 2000年以來的中國新繪畫」專場 開始,我們見證了年輕一代在藝術表現上的獨立探索和大膽創新; 見證了藏家對「新繪畫」的支持和堅持。 此季「新繪畫」板塊領軍人物的重要作品雲集,彰示了此板塊於二 級市場的活力:張恩利早期表現主義風格「舞」系列作品之《舞》、 2006年形式意味極強的《室內》;王音帶有超現實感的系列組畫《父 親 III》、段建宇荒誕敘事之作《藝術女神剛剛醒來3》、韋嘉殘酷青 春之作《如果能飛,能去往哪裡?》、屠宏濤轉型佳作《東坡的一封 信》以及李暉激光裝置作品《輪回》等均將呈現。
112
上左 劉煒《我的父親母親》.布面油畫.104×84 cm.1993。 上右 趙半狄《塗口紅的女孩》.布面油畫.170×109 cm.90年代初。 下左 尚揚《診斷-6》.布面油畫.193×153 cm.1994。 下右 段建宇《藝術女神剛剛醒來3》.布面油畫.181×217 cm.2011。
同時,本季我們隆重推出「’ 85新潮美術三十年紀念專 場」。「’ 85新潮」運動常常被看作是中國當代文化的新 座標,它的興起時間正值中國各類哲學思潮大量湧入之 際,故得以不局限於「藝術運動」的小範疇,其影響力 波及社會文化的很多方面,成為繼「五四新文化運動」 以來,又一次重要的社會文化變革。2015年正值「’ 85新 潮」三十年之際,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特設 「’ 85新潮美術三十年紀念專場」,以此向中國當代藝術 的前行者和開拓者致敬。
113
翻轉 稅力 Time for a Change
從2000年後,香港拍賣市場在兩大國際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將台灣的亞洲西畫拍場,整合進香港拍 賣平台後,香港逐步成為從古董、中國書畫、珠寶、亞洲現當代藝術到酒類的拍賣王國。而今,已成為 與紐約、倫敦並駕齊驅的全球藝術品交易中心。香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超越英美,除了有中國崛起帶 動的亞洲收藏力,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對外國人藝術品交易免稅的最直接誘因。面對香港特區,這 個全球僅此一處的東方明珠擁有特殊競爭條件,台灣的藝術拍賣產業,正慢慢逐步弱化。面對香港,台 灣藝術產業想要保有一席之地,本地藝術品交易課稅的調整,已然是產官學界的共同呼聲。
翻轉稅力,台灣藝術力才有機會再現活力!
FEATURE
一 項 好 的 稅 制 ,就 能 催 生 一 個 好 的 產 業 ,
翻轉稅力
一 項 壞 的 稅 制 ,足 可 以 毀 掉 一 個 市 場 。
台灣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明天?
海峽兩岸的 與
文|林亞偉 圖|本刊資料室
落 失
126
香港是藝術品交易的天堂,對外國人免稅的制度,在五十年不變的原則下,持續到 年,使得周遭鄰國的藝術品交易都遭逢龐大壓力,台灣亦然。此為今年3月香港巴 塞爾,藝術家曹斐投射在香港
大樓的《樂舊.圖新》作品。(Art Basel提供)
上
台灣藏家,一直是亞洲藝術市場的中 堅收藏力量。此為台灣藏家在香港拍 場舉牌一景。(佳士得提供)
下
今年9月,立法委員陳學聖、黃國書 共同召開「藝術品拍賣稅制合理化公 聽會」。(攝影
柯舒寧)
中央銀行
面臨外界 降 息 的 壓力,9
月24日宣布降息半碼。這個 訊 息, 代 表 台 灣 經 濟成長幾乎邁入停滯甚至衰退的窘境,到了要 靠貨幣政策來刺激消費、股市與房市。每個產 業,都需要好的政策,而藝術產業,也該是振 衰起敝的時刻了! 今年9月,「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在寒 舍艾麗酒店舉行成立酒會。身為亞洲收藏的重 鎮,台灣的拍賣協會終於誕生了。首任理事 長、宇珍拍賣董事長郭亨政,他上任的首要任 務之一,即是爭取藝術品交易的賦稅更加妥 適 , 透 過 合 理 的 稅 制 催 生 產 業 的 健 康 發 展。 因 為,台灣在亞洲藝術品的收藏地位,其實這半 世紀來一直為人所稱道,如果能善用此一優 勢 , 這 些 年 政 府 極 力 提 倡 的 文 化 創 意 產業 , 早
條件。在香港交易藝術品的外國人,賣出作品
就有最堅實的藝術拍賣產業作為後盾了。然,
完全免徵所得稅!尤其,藝術品又是全世界所
已流失的黃金歲月,而今雖徒呼負負,但仍要
有資產裡,公認最難稽查的資產,交易成本的
奮起直追。
認定迄今缺乏完善的機制,使得課稅成本高而 所 獲 稅 收 低 。 就 算 政 府 要 追 查海 外 交 易 所 得 , 也往往耗費巨大成本。
從3千萬到10億港元 流失的一場專拍
台灣藝術市場,就在擁有得天獨厚優勢稅制 誘因的香港旁,2000年時國稅局針對蘇富比
在文物拍賣協會正式成立前一個月,立法
與佳士得,在台灣拍場的客戶查核稅務,就讓
委員陳學聖、黃國書,在拍賣協會的協辦下,
收藏家膽戰心驚,亦導致兩大國際拍賣行,決
於立法院召開「藝術品拍賣稅制合理化公聽
定從台北撤出,將拍場併入香港,台灣藝術拍
會」,邀來政府機關代表,從文化部、財政部
賣 市 場 , 從 此 一 路 節 節敗 退 ; 在 這 十 五 年 間 ,
賦稅署、關務署、台北市國稅局、中區國稅局
卻是亞洲藝術市場交易大爆發的黃金期,光是
等政府官員到民間業者,再次就藝術品的課稅
香港佳士得一家拍賣公司的亞洲現當代藝術項
問 題 , 深 入 探 究 。 依 目 前 的 稅 制, 是 依 財 產 交
目,就從一年3千萬港元的總成交額,成長到一
易所得課稅,藝術品往往都是高價品,因此納
年至少逾10億港元的金額。
入所得稅申報,「非常輕易」就適用最高級距
其實,台灣擁有實力深厚的收藏群,在中國大
的稅率45%。而台灣的藝 術 產 業 王 國 , 一 海 之
陸經濟力大崛起成為藝術大買家前,台灣買家占
隔恰有一個自由港的免稅天堂香港!因此,在
香港兩大國際拍賣行的成交比重,一度達30%之
當 前 無 國 界 的 競 爭 下 , 香 港 有著 最 讓 人 心 動 的
多,可見台灣買家的實力。台灣,其實有藏家,
127
FEATURE 翻轉稅力 上
台灣收藏家團體裡,最著名的即為清翫雅集。雅集裡的逾四十位台灣收藏家, 一直是亞洲收藏界的頂尖力量。此為2012年,清翫雅集舉行廿周年慶收藏展記 者會。(攝影
中
陳永錚)
歷史博物館於2012年10月,舉行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藏品中的中國書畫 件件令人驚豔。(攝影
下
有藝術品,也有拍賣公司,可惜就因為諸 多因素包括稅制,一步步,一年年,流失 掉了成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現在的台灣,要重回亞洲藝術品交易中 心已是難如登天,現在的拍賣產業,是為了 能掙出活路。面對香港這個獨特的經濟自由 港,吸磁般的影響與其競爭的相關產業,不 幸的,台灣本土藝術產業就是其一。 其實,這些年透過藝術品交易所得而徵 得的稅額並不多,在香港這個獨特的競爭 條件下,唯有調整因應。台北市國稅局, 最近也曾經有一個年度在藝術品交易所得 所徵得的所得稅,也僅僅只有100萬元。
免稅誘因 自由天堂繁盛的層層商機 當然,稅法的基礎是公平正義,有所 得,就需要納稅,藝術品交易亦然。只是 在香港藝術品交易免稅的強大威力之下, 香港就像吸磁一般,強力吸引周遭國家的 藝術品來到香港交易,儘管面臨高昂的辦 公室租金、運輸、保險、人事等等成本, 但在免稅的誘惑下,藏家仍然前撲後繼 的,將作品委託到香港設點的拍賣公司。 在香港,從古董、中國書畫到亞洲現當代 藝術,有太多的頂級精品,是從台灣藏家 手中釋出,委託香港拍賣公司上拍的。一 件件作品到香港,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買 家來到香港交易,這些大買家,挾著龐大 的資產,不是坐商務艙、頭等艙就是私人 飛機,住酒店、各項消費……,買家因為 藝術品帶來的商機,是一層又一層的乘數 效應,就像中央銀行降息帶來的貨幣乘數 效應一樣。藝術品降稅,同樣能帶來了另 一股不一樣的藝術品擴張乘數效應。一件 藝術品,兩件藝術品,到最後匯集而成數 千件藝術品,帶來的就是全世界的買家!
128
陳永錚)
清翫收藏展中,亞洲現當代藝術收藏同樣豐美。(攝影
陳永錚)
每年的台北藝博會, 吸引諸多藏家進場, 是亞洲著名的展會。 (攝影
邱如仁)
而今,香港春季兩季的拍賣盛會,以及香港
達千億元新台幣。這個市場,最主要是外國人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就
貢獻。這樣的誘因下,香港逐漸吸引了全球各
是最明顯的例子。拍賣季時不到一週檔期的香
地的拍賣行、畫廊來到香港設點,他們不懼高
港會議展覽中心,場租就要以「千萬港元」為
昂的營運成本,因為錢潮在這裡,頂級收藏家
單位計價,場地之熱門之搶手,連巴塞爾藝術
帶來的客潮在這裡。
展這個全球最知名的藝術博覽會想要「喬」檔 期,都喬了快兩年才得償所願。蜂湧而至的收 藏家,肥了香港的觀光旅遊業。例如,拍賣公
賦稅癥結與拍賣行出走 藝術產業的泥淖
司如果要在香港君悅酒店(Grand Hyatt)舉辦 預展,一天一座大堂的租金費用,就是以10萬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如果台灣的藝術產業想
美元起跳。而君悅的房價,在金融海嘯過後的
要保有自己的地位,勢必要做出改變。因為,
那一年,曾經來到每晚1萬新台幣之下,之後,
外在環境的嚴峻,正逐漸侵蝕著本土藝術交易
中國經濟力成為全球火車頭,君悅房價從此一
市場的熱絡,尤其在當前經濟景氣低迷的情
路高歌猛進,再也沒有回到低房價的時代。
況。而稅制,則是逼迫藏家,不敢或是不願將
而今的香港,每年藝術品交易市場,估計可
藝術珍品,委託本土拍賣公司的最直接原因之 一。面對的財產交易所得稅,依藝術品動輒成 交額上千萬新台幣以上的成交價,非常容易適 用到最高級距的45%課稅級距,因此,藏家面 對拍賣公司的徵件,往往第一個問題:「能幫 我處理稅的問題嗎?」 其實,如果沒有香港這個免稅天堂在旁虎 視,台灣的藝術品稅收,儘管是依所得級距課 徵,但政府單位其實這些年並沒有加大稽徵力 度,因為藝術品所得而課徵到的稅額,一年約 1200萬元新台幣。但,因為法令未改,明晃晃 最高達「45%」的課稅級距懸在上頭,依舊使 得藏家不太敢將作品釋出給本土拍賣公司。因 為,2000年時,國稅局針對蘇富比與佳士得兩 大拍賣公司的查稅行動,清查送拍藏家名單的 舉動,不僅讓藏家膽寒,更促使了國際兩大拍
趙無極的精采之作,是當前亞洲現當代藝術市場最熱門的「硬通貨」。亦是台灣藏家的最 愛,拍賣公司無論徵件找作品,上拍找買家,都要找台灣藏家。可惜,交易市場逐漸流失 到香港。(攝影
林亞偉)
賣巨頭,下定決心撤出台灣拍場,將在台北行 之有年的亞洲西畫拍賣專場,併入香港拍場。
129
COVER ARTIST
的繪畫世界
柔軟、半透明、模稜兩可的
張恩利
走進
文|王凱梅 圖|百藝畫廊
張恩利 《
鐵絲和電線(一)》.油彩畫布. ×
.
。
水
桶、煙缸、木箱、紙盒、捲曲成一團的電線、糾纏 在一起的皮管,還有那張不知被什麼人坐過的沙
發、有誰躺過又被白布覆蓋了的床架。在過去的十幾年 裡,中國藝術家張恩利的這些主題的繪畫作品不斷地出 現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畫廊的展覽上,拍賣行的畫冊 中,博覽會的目錄裡,是什麼讓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人群 對張恩利的作品如此著迷?溫吞的顏色,稀鬆的手法,大 片的空白和大大超出實物體量的巨大畫幅,張恩利用這樣 的方法如此莊重地在畫面上再現這些極易被人忽略的生活 中尋常之物,它們龐大而又真實的呈現,逼迫我們重新審視它們的存在,令這些顯然是生活中的 閑置之物通過張恩利的繪畫在我們面前驟然變得重要起來了。這應該就是張恩利十幾年來堅持繪 畫無用之物的最初動機。
張恩利《一卷紙》. 油彩畫布. 150×150 cm. 2015。
誰是張恩利? 我至今還記得幾年前第一次看到張恩利的作品時心中那種模稜兩可的感受。我看到了什麼? 一幅大畫布,有一米多高,畫中是一隻橫躺著的鐵皮水桶,和小時候用過的挑水水桶很像,水桶 背後的空白畫面還留著開始創作時畫的網格,畫面底部有點髒,像水濺出來又被不太乾淨的手塗 抹後留在上面的痕跡,顏色飄忽在黑與灰,藍與白之間的模糊,筆觸鬆散,塗色稀薄。我長久站 在這畫面前,無法斷定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它,但無論怎樣,我知道自己心智中有一部分空間被 它龐大的存在侵入了,我不可能視若無睹地從它面前走過而不去想一些事情:這是誰的水桶?被 誰用過?又為什麼被藝術家用這麼大的畫幅如此鄭重地呈現在我面前?這樣想著,我發現這水桶 開始和我有關係了,為什麼我開始想我的童年?想我住過的院子那已經被拆遷了的蘇式老樓房? 空蕩蕩的街道水桶在我手裡晃蕩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今日停水,院子裡有很多這樣響動的水桶走 在去水井的路上……。 被使用的痕跡,被滯留的感覺,連同總是出現在畫上的背景上的網格又漸漸拉遠這些畫面的 純物質性。它們是描繪水桶、木箱、架子的畫,但它們又都不是關於水桶、木箱、架子的畫。在 真實與意象之間,張恩利用他獨特的創作方式,將他對人生的體驗,對藝術的探索全部融進了這 些無聲的繪畫中。1965年張恩利出生在中國東北的吉林省,那是一片有著嚴酷的寒冬和茂盛的 夏日的北方土地,荒涼和廢棄在後工業化的中國大地營造出一種人與土地的親昵感和人與人的疏 離感。在這片張恩利度過童年和少年的黑土地上,他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躺在地上觀察樹影婆娑在 天空下的變化,也有足夠的精力需要找到發洩的出口。張恩利的早期繪畫,很多時候描繪的就是 一種在孤獨和陌路的心境下被廢棄的荒涼感:黑色的背景上面目可憎的屠夫、不長頭髮的男人的 背影、酒局上喝大的熱鬧傷感。如果說早期的繪畫是張恩利以一種表現主義的手法對自己生活處 境的直白宣洩的話,水桶、木箱等等靜物開始在畫面上的出現就是在平靜他青春時代的騷動,張 恩利的繪畫進入了一種撫摸心靈的細膩闡述。大學生活把他從東北帶到了江南,至此上海就成了 他第二故鄉。龐大又複雜的都市如同一個巨大的攪拌機,把感受和擁有統統融合在一起,分離和 移除成為一個敏感細膩的藝術家尋回自我的重要通道。「就如到了一個垃圾山,有價值的東西都 被人拾走了,我只是在一堆廢棄的物品中,找到被再次廢棄的物品。」張恩利這樣說。
133
SPECIAL REPOR Part 1
抽象創作
Abstract Art Thinking
Part 1
Abstract Art Thinking
何謂抽象之
抽 象 創 作
整理 張亞慶
|
圖 李磊
|
李磊《海上花 布上丙烯. 改畫。
李磊(B.1965) 生於上海,著名中國油畫家,版畫家,藝術 策展人,當代中國抽象藝術流派的主要代表 畫家之一。現為上海中華藝術宮副館長,國 家一級美術師。文章整理於李磊的訪談錄。
138
》. ×
.
對傳統筆墨的要求把中國的文化精神和修養都包含了,
在中國始終是有這方面的論述,而這些論述我們延展開,
就是很好的抽象藝術方法。
抽
象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和表現方法古而 有之,而作為一種藝術思潮和流派則
在中國,抽象藝術的興起與上世紀80年 代的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密不可分。
發端於20世紀初的歐洲,距今也有一百年
那時吳冠中先生發表了論形式美和論抽
了。1912年俄國出生的藝術家康丁斯基在
象美的文章,在美術界掀起了關於形式與
德國出版了《論藝術裡的精神》,標誌著
內容等美學問題的大討論。討論的結果是
抽象藝術作為現代藝術的思潮開始發端。
中國美術家大大開拓了視野,大大打開了
在此前後有許多藝術家都進行了卓有成效
胸襟。也就是這個時候,中國新一代藝術
的抽象藝術實踐,如俄羅斯的馬列維奇、
家開始較多地進入抽象藝術實踐。而抽象
瑞士的克利、荷蘭的蒙德里安等。有趣的
藝術發展到現在,從西方美術史的角度看
是這些抽象藝術的實驗最初都匯聚在德國
抽象藝術作為潮流已經過去,但是作為思
文化圈,這與德意志文化的思辨性特徵不
想方法和表現方法已經成為整個藝術生態
無關係。
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我們之所以還在強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使 得藝術家顛沛流離,但也促使了新藝術的
調抽象藝術,正是因為它還很弱,真正瞭 解的人很少。
傳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抽象藝術在美國 和歐洲蓬勃興起,逐漸成為藝術表現的主
「有題」與「無題」之分
流。上世紀80年代後,抽象藝術的極端化
抽象有幾種類型:一種是純精神分析類
和空洞化也受到了批判,抽象藝術作為潮
的,它是基於一個哲學命題來闡發的,比
流逐漸退去,但是作為藝術表現方法和藝
如康丁斯基。還有一種是原始衝動類的,比
術理論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方說行動畫派和表現主義,像美國的波洛克 滴灑油漆、法國的哈同拿掃把亂塗。還有一 些是有更加豐富的人文引申,比方說像塔比 亞斯、趙無極,以及羅斯科。在抽象的前提 下,很多藝術家的抽象作品幾乎是以「無
左
李磊《小瘋狂 》.布上丙烯.
×
.
。
題」而命名,不會用一個具體的詞彙限制畫
右
李磊《小瘋狂 》.布上丙烯.
×
.
。
面,比如說趙無極,他就不願意去給作品取 名,僅註明某年某月某日完成,用年、月份 或編號取代,儘管他的作品有很多人文的東 西,而他就是不想把自己的作品用題目限制 住。這種命名的方式給了觀眾一個更大的想 像空間,同時也需要觀眾具備較高的文化修 養。而我更加傾向於人文引申這塊,在我的 作品中利用了人文具有抽象性質的語彙,比 如《禪花》,在拋出一個抽象的意識之後, 又提供一個具體的線索。這就便於抽象藝術 在創作範疇的分類和思考,這跟藝術家的個 人關懷相關。人文傾向實際上在中國的整個 文化的傳承中非常重要,它是中國文化的
SPECIAL REPORT Part 1
抽象創作
Abstract Art Thinking
左
右
李磊︽小瘋狂 ︾ 18. 布上丙烯.
李磊︽小瘋狂 ︾ 16. 布上丙烯.
. 2015 。 40×30 cm
. 2015 。 40×30 cm
抽象的塗寫來源於性情
優勢。有人說中國沒有抽象。為什
一個意思有人說漢語,有人說英
麼說中國沒有抽象?這裡說的沒有
語,有人說西班牙語,表面上聽當
馬蒂斯說:「色彩的選擇不是
「抽象」是中國沒有西方經典抽象
然是語言不同,但是語言學通了,
基於科學,我運用色彩沒有先入之
藝術的思維模式。這顯然也是一種
就知道大家說的是一個意思。而從
見,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湧來」他
很狹義的認識。實際上中國很早就
表面上看,抽象與具象差別是很大
還說:「色彩的目的,是表達畫家
有抽象思維方法,也有抽象藝術的
的,具象有現實物象的參照,抽象
的需來,不是看事物的需要。」這
表達,它來自於中國書法。
則沒有。抽象直接指向視覺的本
是對色彩的透徹領悟。我覺得也可
中國書畫反覆強調筆墨,實際上
質,具象的本意則容易被表像所干
以用來解釋你抽象藝術中的「色
這個筆墨我們可以局部地看作一種
擾。具象中的「象」重點在於眼中
彩」構成。我覺得,色彩既是自然
抽象藝術方法,我們說的是方法,
之象,而抽象中的「象」重點在於
的,甚至生理的,又是神秘的,不
不是說是抽象藝術作品。對傳統筆
心中之象。抽象與具象都是心象,
可思議的,它似乎與人類的內心有
墨的要求把中國的文化精神和修養
是一百步和五十步的關係。你去畫
某種對應關係。《海上花》的色彩
都包含了,在中國始終是有這方面
雲,雲是客觀存在的,你投射了意
偏於強烈和鮮明,彷彿一大片舞蹈
的論述,而這些論述我們延展開,
象那雲才與你有關係。就如「為賦
著的火海,對應了內心深處的那些
它本身就是很好的抽象藝術方法。
新詞強說愁」,搞藝術就是為發心
狂放和熾烈。就像馬蒂斯說的,作
聲強擬形象,心以形象顯、以聲音
為主觀型的畫家,畫畫時色彩會自
顯、以味道顯,佛說「凡所有象皆
己生發出來,洶湧而至,不可阻
所有繪畫是依視覺而作「象」,
是虛妄」,所有沒有心意的勾連像
擋。當然,主觀型畫家有很大的局
發於心而「象」於外。抽象與具象
是沒有意義的。詩歌、音樂都是這
限,就是靈感之後會出現空洞。主
之分是形而下的,是表象的區別,
樣。
觀型畫家在創作方法上雖然主觀,
「象」在具象與抽象之間
究其根本是沒有差別的。好比表達
但是在生活積累上需要保持客觀,
李磊︽雲水間 問 22三月︾.布上丙烯. . 2012 。 80×100 cm
將充滿壓力的工作作為修煉心性的
候,總會有意識地去尋找畫中具象
實踐方法。有些人一下就到了虛空
動力、不斷觀摩中外前輩大師的作
的東西,這是與生俱來的。哪怕是
層面,他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在虛
品、保持寫生和畫隨筆的習慣,都
在白牆或者是抽象的散點上都會試
空當中搭起來的,不存在具象物
是維繫創作生命的保養品。
圖去尋找和歸納那種跟具象對應的
體。但是更多的人想要的是看得見
有人認為我的藝術一直在變,不
圖像和符號。再有就是,很多人站
摸得著的東西。所以藝術是要靠創
成熟。其實不成熟正是生命的活力
在抽象畫面前除了覺得神秘以外,
作者和欣賞者共同完成的。創作者
所在。當我們在不能深入本質地去
就是困惑,作品的裝飾性反而更加
編寫「程式」,欣賞者使用「程
把握世界的時候,往往就會像兒童
使觀者動情。甚至有些人認為抽象
式」,雙方都需要訓練和學習,更
那樣思維,當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朦
到最後是趨於虛無的。那麼,抽象
需要敏感的直覺。正如黃賓虹寫
朧的、概括的、直覺的現象時,而
藝術怎麼看?到底有多難?如果把
生,他看到和表現的不是自然界的
要表達這種現象往往會使用最簡單
一個實在的物體和一張白紙放一
花花草草,而是花花草草之間的結
的辦法,比如岩畫,不管是歐洲、
起,我們假設物體是具象的畫面,
構與關係,進而引申為形式與情感
非洲、大洋洲,還是中國的岩畫遺
白紙是一個虛空,從具象到虛空可
的關係。
跡都可以看到,人類早期文明的印
以羽化出若干層級。這個羽化的過
對於抽象藝術來說,藝術本質
記都是用非常概括的圖像完成的。
程就是一個去掉現象看本質的過
應該是言情,而不是窮理。我們做
抽象本身就是一種概括,這個與人
程,也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抽象藝
的事情是關於情的,是關於心靈當
類的童年思維相似。
術要做兩件事,一是拆分現象,二
中的那種波瀾的東西,是我們的內
是重構本質。
心與外界對話之後所影響到我們內
抽象藝術怎麼看?
我曾經這樣解釋什麼是抽象藝
心的東西。我們為什麼還要做藝術
看抽象藝術不免會被視覺心理
術,即「抽掉現象看本質」。「抽
呢?因為藝術屬於靈性的東西,是
所束縛,當人們觀看抽象藝術的時
掉現象看本質」既是思想方法也是
比物質更接近於心的東西。
ART FAIR
2015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全域整合 走向國際視野
9
月8日,讓人翹首以盼的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終於 拉開了帷幕,開幕當天,西岸藝術中心展覽館人潮如流,
給徐匯濱江地區「西岸文化走廊」帶來不少人氣。由於去年首 屆西岸藝術博覽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給參展商和觀眾打下不 錯的口碑,因此在今年的「藝術板塊」上獲得大量去年參展商
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的「返場」,同時還吸引更多優秀畫廊進入,畫廊數量從去年 的25間增至32間。除了本地畫廊以外,還邀請台灣、香港、東 南亞、韓國等其他地區的畫廊,更有阿布拉莫維奇、達明安.
文|張亞慶
赫斯特、保羅.麥卡錫、草間彌生、崔西.艾敏、莎拉.盧卡 斯、安東尼.葛姆雷等各路藝術大師亮相。 今年在展覽設施上也增加了一些貼心的細節考慮,例如將 通風系統加以完善,行走在展館中不至於悶熱。展覽在整體 呈現上更加全面而精緻,顯現國際水準,使得9月上海藝術季 豐富而精彩。
年輕藝術家的展示台 博覽會上除了銷售,無疑也是最好的展示、推廣平台, 特別是對於年輕藝術家,在西岸的博覽會上不難發現許多畫 廊都採取這項策略。這次艾可畫廊帶來12位年輕藝術家的 作品,都是最近的新作,包括周思維新系列裝置作品《風景 支架》、《圖片支架》;李姝睿打破傳統形式的新作《太美 太空》;胡韻的燈箱新作《命薄如紙》;王一的新作《重疊 20150-22》。最為重量級是李傑的《Y .ur future’s bleak. Y . u ’r e s . l a s t w e e k 》 , 乃 藝 術 家 的 大 型 單 件 裝 置 作 品 之 一,具有紀念碑式的意義,價格為2萬美金。而另一件觀念性
158
左 李傑《Y.ur future’ s bleak. Y.u’ re s.last week》.紙本列印.2014。(艾可畫廊提供) 右 滬申畫廊展出楊永梁的影像裝置作品場景。(攝影
張亞慶)
作品《Suitcase》,藝術家通過一個手提箱來記錄旅程的
溪山行旅圖》定價在約30萬,而另一件同系列小幅作
地點和日期,記錄某件事件的行為。雖然都是相對年輕的
品也先後在Ph.t.Shang展出。另外錢佳華的兩幅作
藝術面孔,畫廊仍表示對於銷售情況非常滿意。
品也循德買家,大者價位在7-8萬,小者3-5萬之間。
作為上海的老牌畫廊香格納也透露,「每次參加博覽會
香格納也表示「上海的本土畫廊,才能達到材質多
都會根據該博覽會屬性來選擇參展作品,西岸的定位是以
元的作品展示。」展位上錯落放置數件體量不等的裝
偏概念性的作品為主,並推動年輕藝術家。」藝術家劉月
置作品:石青的《農場》、邵一的《紙鶴》,以及陸
一件觀念攝影《RegexPIC-X》初次登場,將反肌理、反
壘的大型裝置《仁慈的藥方》,運用冷凝系統製作,
波普藝術創作帶進展會,引來不少觀者眼球。
較為少見獨特,吸引不少觀眾駐足。
而北京的月台中國帶來甫於本科畢業的90後藝術家童昆
北京的博而勵畫廊同樣是以裝置為突破口,帶來薛
鳥,其作品《廢話之當代中國藝術史》是藝術家「廢話」
峰的近作、黃銳8 0年 代 末9 0年 代 初 的 抽 象 作 品 、 張
系列中的一件,放置在展位入口的正中間處,完全起到宣
培力和方璐的影響裝置作品。其中,方璐的《女朋友
傳的作用,為在北京空間即將展出的同名個展作預熱。
(或女總理)》用有趣的髮型製作的影像探討女性在
來 自 香 港 的 白 立 方也主推70、80 年的年輕藝術 家 。 畫
當下的身分問題。畫廊也表示在本次博覽會最大的願
廊總監周曉雯介紹到,除了這批年輕的作品,還有一批
望是能實現裝置作品的銷售,這將是當代藝術市場成
代表性的作品同樣吸引眼球,比如翠西·艾敏的小型雕塑
熟的重要標誌。
和2件抽象小畫,價位在40萬人民幣。另一幅劉韡的作品 《Density N.13》,是將要舉辦的個展中比較有代表性 的作品,價位在14萬美元。而最受歡迎的為安東尼·葛姆 雷的小件雕塑《Visi.n》,早在VIP開幕當天就以40萬歐 元的高價賣出。
多媒體與裝置吸引眼球 在今年的西岸博覽會中,隨處可發現有很多本土畫廊因 為交通方便和展會寬敞,帶來不少影像和裝置作品。作為 在上海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滬申畫廊,老中青藝術家作品兼 具,其中楊永梁的影像裝置最受歡迎。畫廊表示,近幾年 楊永粱一直是常勝將軍,此番帶來大件的《人造仙境Ⅱ博而勵畫廊展覽現場。(攝影
徐佳蕙)
159
T FAIR
開幕主禮嘉賓包括: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處副署長吳志華、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余健強; 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評判團代表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學院榮譽顧問暨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客席教授鄧海超; 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評判團代表暨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院校校長徐秀菊;澳門廣告商會理事長畢志健。(新藝潮提供)
讓藝術家作主!
8
月28日至30日,「新藝潮─ 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抓緊溽 暑的尾聲,在澳門熙來攘往的豪華飯店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
D館,帶來一場以藝術家為主體的博覽會。顧名思義,「國際藝術
澳門第一屆新藝潮
學院新進博覽」聚集了多國藝術學院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其中以 兩岸四地為最。大會方經過數月時間,接受三百多位藝術家的報 名,初選出96位,提供免費空間讓他們自行布置展位,並於開展
文.攝影|柯舒寧
的第一天下午決選出優勝的三名舉辦頒獎典禮,可謂一場藝術學 院間切磋交流的盛會。 展會邀請到香港浸會大學客席教授鄧海超與策展人張頌仁擔 任榮譽顧問;參與作品評審的包含中澳港等地的藝術學院教授、 藝術家、藝評家,以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石瑞仁。「新藝 潮」策畫人黃白露以長年推廣藝術的經驗,洞察出藝術家們最需 要的是曝光的機會;職是之故,展會除了設立獎項鼓勵藝術家,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在創作之餘,直接了解藝術市場的運作、增 進與各種不同身分的藝界人士對話。對此,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 術總監莊藝勤(John Aiken)教授也在講座中回應何為藝術時談到 類似觀點:「有觀眾(欣賞者),就有藝術。」
賽事切磋 金銀銅獎落誰家 此次大會中決選出的三位得獎者,分別由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 大學阮素玲奪得金獎,中國中央美術學院許開嬌取得銀獎,以及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郭翠華拿得銅獎。阮素玲的陶瓷作品遠 看像一顆顆破碎的球體,近距離觀賞會發現球體之中猶如洋蔥般 層層綻放,她解釋大部分的陶瓷為了乾淨、好控制成品,會使用 火泥箱(saggar)來進行燒製,然而因為喜歡柴燒的自然風貌,她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院校校長徐秀菊、台北當代藝術館執
168
行總監石瑞仁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左至右)
反其道而行,在火泥箱裡進行柴燒;而作品最獨特之處,在於將
在「美術學院及藝術機構如何培育新進」講座上暢談。
燒製成型的作品視為塑形的開始,將外殼層層刨開,由於泥料材
左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許開嬌帶來用工筆水墨在衛生紙上繪製青花瓷圖案的一系列作品,藉以探討藝術品和生活用品兩者之間的曖昧性;此外,展位中 也呈現了她另一系列水墨紙本設色作品,探索文字圖像間多層的解讀方式。 右 剛畢業於嘉義大學藝術家呂紹川與其作品《蒙面人(別後)》,定價為1500美元。
質的不同、硬度的不同,有時候連藝術家本人都不會知道
術家共14位,以台灣藝術大學占多數。台灣師範大學
每一層中將呈現出何種風貌,這也正是創作有趣之處。每
陳 劭 彥 曾 以 《 鐵 窗 》 一 作 入 圍 「2 0 1 4國際藝術家評
一顆球體的定價在3600至5000美元不等,阮素玲打趣地
選賽」在新藝博裡展出,此次他帶來的是「鐵風景」
說:「定價是根據我對它們的喜愛度,每一顆球體都是獨
系列作;畢業於台北市立大學的林芷帆,採用數位藝
一無二的,愈喜歡的我愈捨不得,於是就定愈高,希望它
術的手法,將自己的身體符號化,展現一種儀式般的
們能留在身邊。」
自 我 「 淨 化 」 過 程 ; 曾 於2 0 1 0年 入 圍 北 美 館 台 北 美
香港藝術家許開嬌目前為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 除了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視覺性外,更探討了藝術品和生 活用品間,看似二元對立,實則曖昧不清的模糊地帶,極 富巧思。來自香港的郭翠華,在展覽期間帶著兒子現身會 場,而她所帶來的兩件作品《在在的聖壇》和《母親的絮 語》就是一份由母親傳承給兒子的禮物。作品採用並置的 方式,帶有從過去、現在直到未來的延伸性,講述了香港 人共有的回憶和正在發生的經歷,而由過去的母親與現在 和兒子兩人不斷延展開來的時間,最後前往未來停駐在未 知的2046年,這一年,郭翠華的兒子31歲,也是香港宣告 正式結束一國兩制的政治狀態。《母親的絮語》最後留下 了一張椅子和著時間流逝般的聲響,不僅傳達了一個母親 對於兒子忐忑未來的憂思與愛,更邀請觀眾參與其中,一 起成為現在與未來的見證者。 雖然此次競賽上,評審們打破學院傳統平面媒材框架, 將獎項全數頒給多媒材的表現形式,展現出藝術的多元 性,但傳統平面媒材仍保有其穩固的市場。例如來自香港 中文大學的賴筠婷以傳統水墨為媒材創作的掛軸畫卷, 吸引許多國外觀眾駐足觀賞,截至展會第三天上午,作 品已售出多件,包含大尺幅《遊客1》與《遊客2》(各 175×85公分),售價各為1萬美元。
兩岸大不同 台灣藝術家在澳門 在這次「新藝潮」中,分別來自台灣9間藝術院校的藝
上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阮素玲與其作品。 下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院校視覺藝術課程主任陳秋瑾(左) 與藝術家卓有瑞(右),後方為參展藝術家林芷帆作品。
169
左 黎畫廊受邀與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一同參與「新藝潮」,黎畫廊創 辦人黎耀之肯定「新藝潮」增進藝術家曝光度的用心。 右 來自於廣州的風眠藝術空間,右為總監姚遠東方。
術獎的楊子芹,利用壓克力板隔絕顏料筆觸,探討當
題,更透露明年將與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合作澳門
今人們受科技與媒體影響造成思維上的轉變;剛於嘉
版「壹計劃」,實現未來亞洲計畫的一環。來自廣州
義大學畢業的呂紹川帶來的作品,運用色調與空間安
的風眠藝術空間,帶來吳笛笛、漆馭天、張天幕等藝
排,營造出一種超現實般的場景,討論人與人間的牽
術家作品參展,總監姚遠東方也談到目前正在積極籌
絆與存在,其作品在展會期間也受到來自香港的藝術
備成立私人博物館。
仲介商關注。另外,就讀荷蘭烏特勒之藝術學院的富 靈子,此次則帶來一系列在台灣市場拍攝的作品。
展會之外,大會也規畫為期兩天行程滿檔的講座, 邀請各界藝文人士,就「畫廊如何發掘藝術家」、
鄧海超談起對於兩岸藝術家的觀察:台灣藝術發展
「美術學院與藝術機構如何培育新進」、「另類的藝
與西方藝術接軌得早,因而題材多元廣泛,而香港年
術空間」、「電子網路下的藝術市場」以及「收藏與
輕一輩的藝術家近來愈加受到動漫風格影響,將這類
市場」等不同層面的主題深入探討,豐富展會內容。
視覺經驗帶入作品之中。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的三日,
第一屆「新藝潮」作為一個以藝術家為主體的博覽
生於香港,目前居於澳門,即是典型的此類藝術家,
會,以國際化為訴求,選定澳門作為地點有其考量。
作品充滿敘事性與卡通插圖風格。而藝術家們在相互
近幾年澳門的藝術博覽會正生機勃發,正如澳門理工
交流中,也談到各自的觀察;台灣藝術家多認為,香
學院藝術高等院校校長徐秀菊表示,在財富的快速積
港藝術家常以生活為創作發想,許多作品隱含對社會
累之際,也希望能擺脫大眾總是將澳門視為賭博盛地
與環境的省思。在受訪過程中,多數藝術家也表示,
的定見,而能將人文藝術也融入其中,強調其獨特的
得知這次「新藝潮」展覽資訊大多藉由媒體網絡或學
文化豐富性。無可否認,澳門擁有在近代史上文化融
校老師介紹,顯見網絡傳播在當今資訊取得上推波助
合、鄰近香港與大陸的交通便利,以及含括世界各地
瀾的重要性。
來往遊客等優勢;「新藝潮」作為澳門發展藝術之路 的一個前哨站,某部分反映出這樣的優勢,表現算穩
機構空間支援 講座內容涵蓋豐富
之處,以及廣告、動線等未能妥善規畫,參觀人潮不
的藝術空間和機構來到現場與藝術家和參觀民眾互
如預期;且展覽用品租借費以及高昂的食宿、運費等
動,包含2014年剛於澳門成立的Dara to Dream Art
皆須自理等措施,讓一些遠從外地前往參與的藝術家
Gallery、廣州風眠藝術空間、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
頗有微詞;甚至傳出部分藝術家在參展前便逕行退賽
會以及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其中受邀前來的黎
等等的問題,皆是大會可更周延之處。但一石能激起
畫廊也在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展位中帶來「壹計
千層浪,「新藝潮」的初試啼聲,仍值得眾人觀察後
劃」藝術家的作品,創辦人黎耀之除了在展會第二天
續能引發的效應與發展。
上 午 的 講 座 主 講 了 「 壹 計 劃 : 發 掘 新 銳 藝 術 家 」專
170
紮穩打。然而,或許是展館地點位處威尼斯人較偏僻
除了藝術家們主導的展區,大會也邀請了少數
專專專訪訪訪訪訪訪篇篇篇篇篇篇篇
Something New ! 新視野,新氣象
ART TAIPEI 2015
ART TAIPEI 2015
文|陳意華
圖|台北藝博
灣藝術圈的重要大事件,莫過於一年一度
尚感」色彩呈現,透過視覺意象形塑 ART TAIPEI
的「ART TAIPEI 2015 台 北 國 際 藝 術 博 覽
直覺式的品牌概念。此外今年也找來知名日本音樂
會」即將於十月底隆重登場。今年邁入第 22 屆
人櫻井弘二參與 ART TAIPEI 配樂,櫻井弘二曾任
台
的 ART TAIPEI,10 月 30 日 至 11 月 2 日 將 於 台
日本 NHK 音樂總監,從事流行樂與表演藝術之音
北 世 貿 一 館 登 場, 將 以 嶄 新 面 貌 與 規 模 揭 開 序
樂創作,而且還特別製作了四個版本,再從中挑選
幕。台北藝博執行長王焜生表示:「今年是台北
其中一款,希望透過別出新裁形式,向世界宣揚,
藝博參展畫廊數量歷年之最,其中有 38 家畫廊
打造 ART TAIPEI 無國界的思維。
是首度參展,由此規模可見台北藝博在歷經二十 幾年的苦心經營,已經打造了良好的展覽與收藏 基礎,並且持續朝向國際化的道路邁進。」
特色一:展場規模升級 專業建築團隊打造
除了台灣本地畫廊外,尚有來自香港、印尼、
除了 ART TAIPEI 整體視覺設計與規畫外,今
義大利、日本、中國大陸、俄羅斯、新加坡、韓
年不同於以往的最大改變即是展區的擴大,這次
國、泰國、美國、越南等參展,其規模更甚以往,
ART TAIPEI 租下整個世貿一館,約占 2 萬 3450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而今年參展的經典之作除了
平方公尺。王焜生表示,由於今年參展藝廊家數
超 現 實 主 義 大 師 達 利(Salvador Dali) 與 夏 卡 爾(Marc Chagall)、知名旅外華人藝術家趙 無極及丁雄泉,以及甫結束亞洲巡迴展台灣之行 的草間彌生等藝術家等大師外,近幾年火熱登場 的東南亞藝術家也是一大焦點,ART TAIPEI 位於 東亞重要樞紐,是東亞以及東南亞當代藝術家重 要的發表與交流平台,今年的東南亞藝廊亦將帶 東亞與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吸睛之作,值得期待。
2
四大特點
增加,加上空間變大,動線安排是一大挑戰。我 們特別邀請到國際建築團隊進駐,由曾為貝聿銘 服務多年的劉冠宏、王治國所帶領的無有設計團
代理藝術家|
隊主導,以醒目的公共藝術劃分展區方位。在設
王川、王勁松、王琪、李玉端、李炎修、余陳、
計方面,無有設計團隊將以「整個空間當作是一
沈敬東、宋穎、韋加、陸超、陳文波、陳慶慶、
件大型作品來設計」為出發點進行規畫,整個展
陳牆、張大力、張月薇、張東紅、張念、楊少
場空間主要分為「主展場」與「主入口」兩大設
斌、楊舜、楊黎明、蔣叢憶、劉彥、劉煒
計重點,過去進入展場只能從信義路口進來,今
王焜生表示;今年台北藝博在形象上將更具前
年在展場後方也開闢兩大入口,共有三大入口。
瞻性與識別度,以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豎立起
「 所 以 一 走 進 ART TAIPEI 主 展 區, 迎 面 而 來 的
ART TAIPEI 的品牌形象。其中最具體的呈現便是在
是 100 平方米的大廣場,以此為起點,再去尋找
今年的整體設計風格,以「視覺」作為主要導向。
你要的方位,而走道的盡頭則以公共藝術作為終
「我們今年要強調『視覺上的呈現』,減少文字和
點。」從空間廣場延伸到公共藝術,再利用三大
故事性的敘事,以視覺意象為主,在主視覺上做變
路口將空間做分割,以減少迷路的感覺,讓人們
化,比如今年在捷運站的廣告,即使短短幾秒的時
走進空間不會一頭霧水,而且逛起來很舒服,因
間,也能傳達出震撼的視覺效果。」因此今年的各
此今年的空間規畫,公共藝術具有方位性的指示
項宣傳上的 logo,會將文字減至最低,改以「時
作用,是展場視覺的焦點。
3
畫廊聯繫方式|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5樓 紫禁軒畫廊 郵編200040 電話:+86 21 32532868 郵箱:info@fcartgallery.com 網址:www.fcartgallery.com
台北藝術博覽會參展攤位號|
D44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王瑞棋。
公共藝術:互動、延伸
特色三:四大展區 耳目一新
「我希望今年 ART TAIPEI 不只是局限在世貿,
今年打破昔日台北藝博展區規畫,在取消經典
而是能延伸到其他公共空間,而且本屆的公共藝
展區後亦重新整合台北藝博其他展區,主要分為
術能與觀眾進行互動」王焜生表示。舉例來說,
四大區塊包括:藝術畫廊、藝術前線、新秀登場、
原住民藝術家巴豪嵐.吉嵐的作品與藝術家焦興
新作首映。主展區的「藝術畫廊」,以世界各地
濤的《在藝起》,將先在 10 月中旬在台北 101
成立三年以上的畫廊為主,今年參展畫廊數量高
的四、五樓展覽廳曝光後,一直到 10 月底到台
達 133 間,將呈現多元且豐富的作品形式,與大
北藝博在公共空間展出。巴豪嵐.吉嵐以「台灣
眾見面,值得期待。新媒體藝術近幾年來一直受
豬」作為創作的載體,101 隻小豬從 101 大樓延
到高度的關注,本屆的台北藝博特別將此展區獨
伸到 ART TAIPEI 主展場,將藝術趣味化、生活化。
立出來,規畫了以新媒體為主的「藝術前線」,
而藝術家焦興濤的「在藝起」,利用色彩明快的
內容包括數位藝術、互動藝術、聲音藝術、裝置
凳子創作,觀眾觸摸作品時會發現這些平凡的凳
藝術等。今年參展畫廊包括來自馬尼拉的 1335
子竟然是青銅製造而成,透過藝術家將日常生活
Mabini 畫 廊、 首 度 來 台 參 展 的 香 港 畫 廊 a.m.
中的平凡物件轉化為藝術品而感到驚喜。
space, 以 及 曾 參 加 瑞 士 巴 塞 爾 的 馬 尼 拉 畫 廊
此 外, 今 年 的 公 共 藝 術 品 中 一 件 由 日 本 藝 術 家 Tomohiro Kato 特別設計的傳統茶室《Steel Tea Room ‘Tettei’》現身,藝術家會在現場
Silverlens 等,台灣畫廊方面,則有采泥藝術、 双方藝廊、新苑藝術、名山藝術等七家台灣畫廊, 創作類型多元且豐富。
為觀眾煮茶,體驗日本清茶的美好,並由藝術家
今 年 的「 新 秀 登 場 」 以 全 新 名 稱 亮 相, 鎖 定
介 紹 日 本 茶 藝 的 緣 由, 與 現 場 觀 眾 進 行 深 度 互
35 歲以下年輕藝術家,其內涵除延續去年的 MIT
動,讓觀眾介入作品中成為展覽的一部分,而這
(新人推薦專區)外,也涵蓋國外畫廊推薦的具
次藝術家也特別帶領旗下 10 人工作團隊到台北
潛力的年輕藝術新星。有別於其他展區,此展區
藝博,對台北藝博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今年的公
主要聚焦於單一藝術家模式,藉以完整呈現藝術
共藝術作品中的一大亮點,莫過於 2009 年榮獲
家創作的脈絡與思維,開啟與觀眾的對話。在國
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家金獅獎的德國藝術家 Tobias
外畫廊方面首度參展的藝廊如成立於義大利,後
Reberger 將 為 ART TAIPEI 特 別 製 作 的 大 型 裝
移師上海的艾可畫廊,今年將帶來中國藝術家王
置,這是 ART TAIPEI 與瑞士麥勒畫廊共同合作,
一 具 的 繪 畫 之 作, 而 致 力 於 挖 掘 東 南 亞 藝 術 家
將以平面線條創造視覺立體空間感,展現藝術家
的 Richard Koh Fine Art, 來 自 於 吉 隆 坡, 這
的經典風格,由於參展藝術家作品豐富,驚喜不
次也將推薦馬來西亞藝術家 Haffendi Anuar 之
斷,值得拭目以待。
作,屆時藝術家也將出席台北藝博。此外,尚有 進駐新加坡吉門營房的 Equator Art Project、 吉 隆 坡 的 Weiling Gellery、 胡 志 明 市 的 Vin
ART TAIPEI 2015 專專專訪訪訪訪訪訪篇篇篇篇篇篇篇 台北藝博執行長王焜生。
Gallery,以及日本名古屋的立松等藝廊參展,展
中國藝術家楊福東的八屏影像裝置,而北京公社
現亞洲藝廊與藝術家的風貌。台灣藝術家方面則延
則 推 出 王 光 樂、 胡 曉 媛、 張 曉 剛 等 人 之 作。 連
續文化部的「Made In Taiwan- 新人推薦特區」,
續多年參展台北藝博的 Silverlens 將帶來菲律賓
從 101 組年輕創作者中選拔的八位展露頭角的藝
藝 術 家 Martha Atienza 錄 像 作 品《Study in
壇新秀。今年入選的八位分別是陳佩歆、范思琪、
Reality No. 4》,以不同視角觀察自然環境的變
黃柏勳、鍾和憲、林昱均、曾建穎、黃可維及張徐
化,藝術家也將出席會場。去年首度參展的 1335
展。王焜生說:「透過新秀登場的 16 位藝術家作
Mabini 受到台北觀眾熱切關注,今年持續參展
品,將呈現亞洲文化的豐富性,以不同文化與時空
帶來了澳洲藝術家 Clemens Hollerer 與環境互
背景的創作為媒介,成就亞洲新印象。」
動的錄像之作。
最後展區則是今年首度推出的「新作首映」,
台灣畫廊方面如百藝畫廊將推出日本前衛派書
此展區鎖定藝術家近三年內創作與未曾在台灣
道藝術家井上有一之作,去年首度在台曝光的井
發表的作品為主,如台灣的一諾藝術將帶來古文
上有一之作即備受關注,王焜生表示:1959 年
達 極 具 爭 議 的「 變 形 記 」 系 列 作 品 展 出 等, 以
井上有一曾參加第二屆卡塞爾文件展,開啟東西
及金魚空間將帶來工藤萌子 2014 年榮獲 Tokyo
方抽象繪畫交流碰撞的契機,此外尚有去年於北
Wonder Wall 賞的畫作《隔壁間在吃晚餐》等,
美館展出的李華 之作等。大未來林舍則推出「非
對於想挖掘藝術家熱騰騰的新作之藏家與藝術愛
常觀」計畫,此計畫延續 2013 年於香港巴塞爾
好者而言,這裡是挖寶的好去處,不能錯過。
的「穹頂計畫」,帶來的九位藝術家之作如趙無 極、陳蔭羆、周春芽、劉煒、郭維國、劉時棟等。
特色四:精彩亮點 不容錯過 今年台北藝博以別出心裁、以一目瞭然的動線 規畫鋪陳,參展畫廊帶來的作品也令人驚豔。國 外畫廊方面,在藝術畫廊展區首次參展的常青畫 廊,是瑞士巴塞爾的常客,今年將帶來 Anthony Gormley、Loris Cecchini, 以 及 比 利 時 視 覺 藝 術 家 Hans OP de Beeck、 邱 志 杰 的 複 合 媒 材 創 作 等, 不 容 錯 過。 來 自 大 阪 的 ARTCOURT Gallery,去年帶來日本藝術家西野康造(Kozo
4
甫於台北內湖設立新空間的亞洲藝術中心將規畫 兩大展覽脈絡,以探討「新東方精神」與時俱進 的樣貌外,也將展現當代藝術各種可能性,其中 如華人藝術家徐冰之作等,此外甫於歷史博物館 展出的中國藝術家彭薇之作也將於耿畫廊現身, 此外尚有台灣當代藝術家如楊茂林、涂維政等作 品。今年的台灣畫廊將持續推出,結合東方精神 與當代意象的藝術家之作,值得藝術愛好者與藏 家們細心品味。
Nishino)的大型裝置,以環繞展場的鈦合金,
王焜生笑著說:「不論是從國際畫廊,還是台
是理性與感性的最佳展現,成為吸睛焦點,今年
灣畫廊所帶來的藝術家,ART TAIPEI 都將與國際
西康野造將呈現 2012 年於上海雙年展的大型鈦
接軌,展現具時代精神的作品,我們在今年的台
合金雕塑《天空的記憶》,勢必掀起另一波關注
北藝博就能夠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畫廊,展
焦點。連年參加且獲得好評的香格納畫廊將展出
現其品牌的真實力。」
5
EXHIBITION
極 端自由主義者還 是 狂 熱 無 政 府 主 義 者 ? 艾未未英倫旋風 文│Stéphanie Perris-Delmas
應
學院特別邀請,這位中國藝術家一系列具有鮮 明政治傾向與獨特美學風格的力作在倫敦隆重
亮相。 艾未未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辦展,舉世矚目的程度不亞於傑夫.昆
艾未未和他的裝置作品《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2015年。
斯 ( J e ff K o o n s ) 亮 相 凡 爾 賽 宮 , 只 不 過 沒 有 後 者
圖片提供: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引起的那麼多爭議,顯得完全理所應當。這是因
攝影:© Dave Parry
為 , 艾 未 未 在 2 0 11 年 5 月 被 中 國 當 局 扣 押 期 間 曾 獲
專家林國(Emmanuel Lincot)非常熟悉艾未未的創
得學院授予的榮譽院士稱號。自那時起,他便和吉
作。這位巴黎天主教學院的教授已就此發表過多篇
姆.戴恩(Jim Dine)、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著作,並曾於2012年2月在法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
Kentridge)等藝術家一樣,在伯林頓府(Burlington
(Jeu de Paume)展覽「交織」(Entrelacs)期間舉
House)擁有了一席之位。 遵循在排程上以院內成員
辦講座「艾未未,極端自由主義者還是狂熱無政府
為先的傳統,學院特別籌辦了這場英國迄今規模最大
主義者?」本次倫敦個展開幕幾日後,林國在接受
的 艾 未 未 作 品 展,彙集了藝術家自1993年歸國 至 今
本刊採訪時重新回顧了這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創作的眾多作品。參觀者既能重溫其多年前使用清代 傢俱創作的「傢俱」系列等舊作,又能欣賞其近年來
Q
您對艾未未及其作品怎麼看?
的力作。在今年的新作《遺骸》(Remains)中,藝
A
在我看來,他代表的是中國的良知,一如上世紀
術家用陶瓷重塑不久前挖出的幾塊人骨,據推測很可
30年代的著名作家魯迅。他的經歷濃縮了一代人刻骨
能是昔日死於勞改營一名知識
銘心的痛楚:先是背負毛澤東時代的創傷流亡美國,
份子的遺骨。雕塑作品《直》
之後又在全球化和新都市文化興起的背景下猝然重返
( S t r a i g h t) 由 來 源 於 2 0 0 8 年
中國社會。其作品的意義體現在記憶中交織的諷刺態
汶川大地震倒塌學校建築的鋼
度、鬥爭精神和對當今各種錯綜問題的思考上。艾未
筋組成,將強烈的抗議與動人
未的創作極為多樣,從行為藝術到概念藝術,從裝
的美感融為一體。對中國當代
置、影像到建築,他都大刀闊斧地探索嘗試。
藝術頗有研究的法國當代中國 Q
重新引用您講座的題目,艾未未到底是極端自由
主義者還是狂熱的無政府主義者呢? 艾未未《桌子和柱子》.清代木柱和木桌. 460×90×90 cm.2002。 倫敦泰特美術館,2008年亞太地區收藏委員
A
「權力」是其創作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他是成
功讓人們領會到(藝術家精神上的)「權威」和中
會基金購買。
國當局暴力「強制」之間微妙區別的偉大藝術家之
圖片提供:艾未未
一。打動人心的正是這種通過展現回憶所製造的張
© 艾未未
力。這一點遠遠超越中國背景本身,觸及到人類共 通的感受。其作品的震撼與其本身的人格魅力也正
178
艾未未《神聖》(S.A.C.R.E.D.).2012年。 艾未未《遺骸》.不同尺寸的瓷雕.2015。 圖片提供:艾未未 © 艾未未
6件造景作品,分別是《晚飯》、《控告方》、《洗浴》、《祭禮》、《無序》 和《質疑》,纖維玻璃、鐵、氧化金屬、木、聚苯乙烯、膠帶製作,每件作品 尺寸 377×198×153 cm。 艾未未工作室和 Lisson畫廊提供 圖片提供:艾未未工作室 © 艾未未
在於此。他身上帶有一種道家聖賢遠離塵囂的出世
還給這位藝術家自由是擺脫人權方面各種批評的捷
姿態,「非神亦非主」也許是對其政治主張的最好
徑 。 倫 敦 皇 家 藝 術 學 院 與2 0 1 2年 法 國 網 球 場 現 代 美
概括。這既是無政府主義,也是極端自由主義。我
術館的展覽互為補充,而又迥然不同。本次展覽以艾
們所崇尚的,正是那樣的中國,那個其以創造智慧
未未的雕塑和裝置作品為主,而一向專注於攝影的網
和慷慨舉動所喚醒的、平常難以見到的中國。
球場美術館當初展出的則是照片。
Q
Q
您認為艾未未在當代藝術舞臺上飾演的角色是什
本次展覽選擇的是藝術家1993年返回中國之後創
麼呢?
作的作品,您對此怎麼看?
A
A
對中國而言,他是一個播種者,以其獨有的方式
此前艾未未在紐約生活了很久。那個時期,他當然
引入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和約瑟夫.
非常多產,甚至對其個人風格的形成至關重要。但不得
博伊斯(Joseph Beuys)。在世界層面,艾未未同
不承認,其創作的真正成熟及其各種行動的開展都是在
樣不容忽視,因為其作品的宏大已遠遠超越了中國
其回國後實現的,這一選擇因此是非常明智的。
本身,昇華為一種普世性的表達。在他的探索中沒 有心理學痕跡,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需要研究的課
Q
題。他的創作是哲學性的。
銜,您認為他的創作在那個領域最有新意? A
艾未未擁有攝影師、建築師、雕塑家等多個頭 在行動虛擬化方面。作為首批系統化應用網路的
Q
您怎麼看皇家藝術學院的這次展覽?
著名藝術家之一,他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網路群體並
A
這令人們對這座古老高貴的學院及現任院長克里
因激進的互動言論受到政府封殺。作為這一代哲學
斯多夫.勒.布倫(Christopher Le Brun)更加崇
藝術家的代表,他完美地詮釋了阿爾君.阿帕杜萊
敬。這是艾未未被中國當局軟禁多年後親自出席的
(Arjun Appadurai)所說的「憤怒地理學」。艾未
第一場展覽。這一點非常令人喜聞樂見。這也顯示
未還推動了新意象的形成,且無論它們多麼邊緣,都
出,中國政府意識到,在保持密切監視的同時重新
在眾多當代人的內心占據了重要位置。
《典藏投資》雜誌與法國德魯奧(Drouot)集團旗下擁有123年歷史的《La Gazette Drouot》(嘉澤德魯奧)雜誌合作,雙方分享每期精采內容與讀者。 《La Gazette Drouot》是歐洲最主要提供拍賣市場、藝術文化報導的媒體。 總部位於巴黎,每週推出紙版週刊;此外亦包括中英文雙版國際刊。
http://cn.gazette-international.com/